医疗产业

仪器信息网医疗产业专题为您整合医疗产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医疗产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医疗产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医疗产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医疗产业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医疗产业相关的资讯

  • 2017中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及数字医疗产业发展分析
    p strong   一、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领域 /strong /p p   总体来看,2017年中国的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p p strong   1、两票制全面实施推动渠道变革 /strong /p p   2017年两票制将从去年的试点走向全面实施,大企业将会将渠道下沉,中小型代理商将被淘汰一批,兼并一批,转型一批。在此趋势之下,行业内将会孕育三大趋势性变革:横向收购、纵向延伸与转型。 /p p   在横向收购方面,资金充裕、实力雄厚、渠道广布的大型商业公司,将不断兼并与整合区域型渠道,并将渠道打造成供应链整合方案的提供商,业绩将迎来爆发。 /p p   纵向延伸又可分为三种:一是生产型企业下游渠道化,即大型企业收购经销商,例如美康收购倚天生物,安图收购盛世君晖 二是流通型企业上游自产化,即流通企业收购上游技术,例如流通起家的润达医疗并购POCT高技术壁垒产品线 三是流通企业下游服务化,即流通企业向终端服务延伸,比如迪安诊断继续积极布局终端第三方实验室。纵向延伸使得企业在上下游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从而通过协同作用提升了企业利润率。 /p p   转型是指医疗器械生产型企业与渠道型公司之间业务模式的转变,譬如部分器械经销商在两票制、营改增及大整治背景下转型CSO 部分器械代理型商业在上述背景下或将转型配送型商业。 /p p   总之,渠道商的并购、延伸、及转型将使得渠道环节逐步走向集中,这是两票制趋势下渠道整合的未来出路。 /p p strong   2、分级诊疗带来国产设备的机会 /strong /p p   2017年,分级诊疗改革将会继续深入,并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虽然病人端的观念不会迅速改变,但“春江水暖鸭先知”,分级诊疗将带来医疗资源配置向基层下沉。与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被外企垄断的局面不同,广阔的基层医疗市场,一直是国产品牌纵马驰骋的疆场,而从政策面上看,国家亦鼓励与支持基层医疗单位使用优秀的国产医疗器械与设备。我们预计随着政策的倾斜与资金投入的侧重,国产优秀的器械品牌,无论是有渠道有产品的大品牌还是在技术上有独到之处的后起之秀,在基层领域将迎来爆发。 /p p   这其中,一方面是基层现有设备更新换代升级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基层医疗需求,但又操作简便的设备的机会。我们将重点关注检验诊断设备(尤其是POCT及快检设备等)、慢性病相关家用设备、医用康复器械、医生随诊随访设备、超声等安全简便的影像设备等基层设备领域。 /p p strong   3、基于器械的第三方服务方兴未艾 /strong /p p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各种新兴模式的不断摸索,我们认为越来越多的机构与公司会意识到:为医院服务、与医院共赢的“互利模式”,会比革医院命、抢医院生意的“颠覆模式”更符合目前的医疗商业环境,在此之下各类基于器械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将大有可为,各类“互联网+”的思维与模式也会融入到这些服务中。 /p p   2016年10月,国家卫计委印发《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明确医学检验实验室属于单独设置的医疗机构,为独立法人单位,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设置审批。进而2017年1月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关于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解读》明确医学影像、检验、血液净化、病理中心作为独立医疗机构势在必行。 /p p   从卫计委对第三方诊断、影像与病理等的发文支持,以及大型医疗企业在这方面的布局与并购可以看出,基于医疗器械与设备的第三方诊断、影像、病理、物流、消毒、维修、设备打包等新兴的集约化服务模式将有力地推动医疗行业的发展。由于这些领域同时也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相信将会有大量的投资及并购事件发生。 /p p   我们看到在第三方检验领域,龙头企业金域检验即将上市,后起之秀如千麦医学、北京和合等也持续得到资本的支持快速发展 在第三方影像领域,一脉阳光获得高盛的A轮投资,平安好医生、上市公司广宇集团等也积极布局该领域 消毒领域,老肯医疗及国药控股正在积极布局第三方消毒供应链 而第三方维修的企业如昆亚医疗、柯渡医疗分别登陆新三板与获得资本投资。 /p p   我们还观察到,如第三方检验、第三方影像等与诊断相关的第三方机构,不仅可以向医院提供服务,更可以面向广大的消费端市场,如能结合好早筛、体检等产品服务,将冲破医院市场的窠臼,创造出万亿级别的健康保健市场,如再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相结合,或与新药研发等对接,将有不可估量的爆发潜力。 /p p strong   4、新技术渗透器械领域 /strong /p p   早筛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医疗机器人等将带来诊疗的颠覆性革命。 /p p   目前早筛可分为两大类:遗传病早筛与肿瘤早筛。遗传病早筛通常是指产前筛查和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来计算得遗传病的概率 肿瘤早筛是指在有临床症状之前通过液体活检、基因测序等手段对肿瘤做早期发现。这两者对于提高人口素质、提高肿瘤生存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日前癌症早筛公司Grail获得9亿美元的B轮融资,再次激起了资本的热度。早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结合人工智能诊断等技术,又将诞生万亿级的蓝海市场。 /p p   人工智能诊断方面,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的结合是近来热门的关注点。中国和美国的医学影像数量去年增速分别是30%和63%,而放射科医师数量增长率仅分别为4.1%和2.2%,影像科诊断供需缺口巨大。人工智能读片的新趋势或将颠覆未来影像学诊断,弥补人工诊断的数量和准确度的不足。目前,来自谷歌大脑与Verily公司的科学家开发出的诊断乳腺癌的人工智能诊断准确度达到88.5%,完胜人类著名病理学家73.3%的准确度。未来人工智能诊断的更多病种突破及准确率的提升,将完美契合第三方影像行业的迅速发展壮大,使得影像云诊断平台成为影像诊断的最终解决方案。 /p p   3D打印医疗器械是另一新兴领域。骨科器材类的3D打印产业近几年已初步投入了使用,如史赛克的3D膝关节置换,爱康医疗的3D髋关节,科太迈迪的3D关键骨打印。3D打印另一大应用领域是齿科,海外的巨头BEGO、普兰梅卡等医疗巨头都纷纷生产适合口腔应用的3D打印设备,如3D Systems、EOS也被初步引入了中国的医院。技术的更迭将是器械市场发展的确定性趋势。 /p p   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2016年营收达到约85亿美金,保守估计未来5年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至2020年将超过150亿美金。这其中,手术机器人将占60%,而康复机器人将占20%。手术机器人中,达芬奇机器人自获批以来已成功完成了百余万例复杂手术。康复机器人也在技术的逐步突破下日渐进入市场,根据密西根大学康复机器人协会预计,康复机器人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37%,远高于其他医疗机器人。这一领域中,国外企业ReWalk、Cyberdyne、Hocoma、Woodway等公司的外骨骼机器人已崭露头脚,中国的蝶和科技、傅里叶机器人、安阳神方等康复医疗器械公司自产的医疗机器人也逐渐投入使用。 /p p   目前医疗器械领域的这些新技术的公司尚处于早期,仍主要以pre-A轮,A轮投资为主,今年我们预计这些领域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及投资事件,领先企业也将初露端倪。技术平台型公司v.s.垂直领域公司 大企业的创新部门v.s小型创业公司,谁将脱颖而出我们将拭目以待。我们认为平台型公司看迁移落地能力,垂直领域公司看渠道推广能力,大企业创新部门看协同及资源互动能力,小型创业公司看技术单点爆发能力。 /p p strong   5、精准医疗逐渐由概念走向成熟 /strong /p p   2015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提出“精准医疗计划”,“精准医疗”一词渐成医疗领域的热门词汇,随着NGS、基因编辑、DNA捕获、生物信息等技术的不断成熟。精准医疗也逐渐从概念走向成熟。从诊疗流程来看,精准医疗可以分为早期筛查、疾病诊断、和预后随诊。 /p p   在遗传早筛领域龙头企业基本成形,贝瑞和康即将登陆资本市场,诺禾致源获得国投创新的大额融资,安诺优达生产的基因测序仪NextSeq 550AR,以及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获得CFDA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批准。在肿瘤早筛领域,近日,癌症早筛公司Grail获得9亿美元的B轮融资,再次激起了资本的热度。早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结合人工智能诊断等技术,又将诞生万亿级的蓝海市场。而鹍远基因的创始人之一,张鹍教授及其团队在《Nature Genetics》 上发布最新力作,在世界上首创高通量甲基化无创检测新技术,未来可以用于癌症无创早筛与溯源。在国内,博尔诚引入的结直肠癌甲基化基因早筛产品也获得了CFDA的医疗器械证,这些成果都将掀起行业的热度,预计国内该领域也将诞生一批创业公司。在技术上,早筛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液体活检,DNA捕获与扩增等技术,甲基化及其他靶点的发现等技术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积累足够的临床数据,具备明确的临床指证,才能逐渐成为早期筛查的金标准。 /p p   在疾病诊断方面,精准医疗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肿瘤的精准用药及随诊。通过肿瘤的分子病理学检验,如NGS、一代测序、PCR、FISH、CTC、单细胞测序等技术,从分子的层面解释患者的个性化情况,从而在临床上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与了解预后情况,结合靶向药物、细胞治疗等手段、实现精准与个性化的治疗。 /p p   目前,国内的NGS与ctDNA领域竞争局面火爆,众多企业呈百舸争流之势,经过最近两年的跑马圈地,行业即将迎来洗牌期和更残酷的竞争。我们预计整个行业在短期内将看各家的商务拓展及商业化落地能力,中期看服务质量和产品研发与报证能力及客户粘性,长期将看大数据的积累应用、商业生态的打造及新技术的开发与商业化。企业方面,规模领先的世和基因、燃石医学等企业持续得到资本关注,而以元码基因、美因基因、基因加、臻和科技为代表的新兴势力也正在以各自不同的切入点迎头赶上。 /p p strong   6. 海外投资与并购势头持续强劲 /strong /p p   2016年底以来,市场上的投资机构及大企业在医疗器械的投资中,以稳健性为主,重视有销售利润,有成熟渠道的稳定型的投资机会,并开始积极寻求海外有技术的公司进行投资,以实现产品的引入,并与国内的渠道优势互补。由于整体上看医疗器械商业化的周期快于新药,我们预计今年投资机构,特别是美元基金,将会沿袭此趋势,继续加大对海外技术型医疗器械企业的投资甚至并购 而A股公司并购海外医疗器械企业也将持续进行,海外并购已成为国内企业引入国外技术、海外企业在中国商业落地的有效方式。 /p p   2016年至今,九安医疗9,388万欧元收购eDevice,加码医疗检测设备 紫鑫药业收购Nabsys2.0,进军基因检测 京东方5000万美元投资以色列无创医疗设备公司Cnoga 三诺生物以2亿美元收购美国PTS诊断,进入IVD行业的POCT诊断领域。体外诊断、基因测序、创新医疗设备作为技术壁垒高、增速快的热门领域,是龙头收购的必争之地。2017年又将是国内龙头争相布局海外的一年。 /p p   我们认为,2017年以下领域将会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 /p p   成熟领域企业的并购与整合(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收购) /p p   平台型与垂直领域的渠道商 /p p   基于器械设备的各类第三方服务机构 /p p   新技术领域 /p p   海外技术型企业的投资 /p p   布局医疗器械领域的A股主要玩家 /p p   医疗器械平台化公司:迈瑞医疗、鱼跃医疗、新华医疗、华润万东、山东威高 /p p   医疗器械专业化公司:乐普医疗、达安基因、科华生物、三诺生物、凯利泰 /p p   第三方服务类公司:迪安诊断、金域检验 /p p   传统医药类公司:信立泰、海思科、海南海药、北陆药业 /p p   非医疗类公司:宏达高科、经纬纺机、TCL、三胞集团 /p p strong   二、医药与生物科技领域 /strong /p p   放眼未来三年,我们预计中国医药和生物技术行业将出现以下变化。 /p p strong   1、一致性评价带来仿制药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strong /p p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国内仿制药的质量水平,最终实现进口替代和医保控费。一致性评价虽然会带来仿制药行业格局的重塑,带来投资机会,但需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p p   一致性评价短期内并不一定导致国内仿制药市场份额的提升,也并不意味着短期内医药支出费用的减少。在结构调整期,一致性评价所涉及的品种的生物等效性和工艺水平、渠道品牌、降价空间是仿制药行业洗牌中判断投资价值的标准。一方面,在生物等效性和工艺水平较难达标的品种,工艺水平就是判断是否具备投资价值的标准,在生物等效性和工艺水平容易达到的品种,市场是充分竞争的,这时候渠道和品牌就是判断投资价值的标准。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即将问世或,刚问世不久的仿制药,其投资价值的关键在于原研产品有多大的降价空间,这个降价空间应当看的是绝对数值而不是百分比。在达到标准的企业中,其主要品种如须2018年底前完成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且已申报一致性评价的尤为值得关注。 /p p   有资质完成一致性评价的临床机构的紧缺、行业标准的缺失以及参比制剂的不足,很可能影响2018年年底前一致性评价的如期完成, 政策调整或在所难免。目前一致性评价提出的289品种目录只是第一步,后续范围更广的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出台或将对行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一致性评价短期内对仿制药龙头企业、CRO企业、药用辅料龙头企业以及制剂出口企业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p p strong   2、“两票制”带来医药流通环节大幅压缩,医药商业集中度提升 /strong /p p   随着“两票制”和“营改增”出台与实施,企业被迫由过去的“低开”模式转为“高开”模式,企业财税负担明显提高。集代理、过票、配送于一体的中小型批发企业由于过票业务难以为继和医疗机构回款账期压力而面临淘汰,迫切寻求大型流通企业收购,流通环节将大幅压缩。而全国性和区域配送龙头企业则通过并购整合的方式大幅扩大终端覆盖率。 /p p   同时,在“两票制”的压力下,小型的连锁药店和零售店由于不能使用现金交易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利润下降,也将面临大范围整合,大型连锁药店将继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与此同时,新兴的专业CSO未来增长迅速,成为医药商业里值得关注的一个细分领域。 /p p strong   3、新版医保目录带来行业短期内格局调整 /strong /p p   2009版的医保目录催生了数十个销售额过十亿的品种,新版医保目录的诞生,意味着1.5万亿医药市场有望迎来重构。 /p p   2017年新版医保目录新增药品339个,其中中枢神经领域新增17个品种,21个品种解除限制使用 儿童用药新增91个品种 同时治疗费用较高的替尼类和DPP4抑制剂等药物也新增进入医保目录,而多个原目录中药注射制剂品种被新增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同时对适应症的限定也更加严格。新版医保目录对中成药、儿童药、创新药和大病种药物的鼓励和支持力度加大,对中药注射制剂等领域管控更严。 /p p   2017版新版医保目录将2009年以后上市的新药作为重点评审对象,并对其中的创新药物进一步的倾斜,并同时将疗效确切的高价药品纳入拟谈判目录。2008年至2016年我国批准的创新化药和生物制品中,也绝大部分被纳入17版医保目录或谈判药品范围。可以预料在未来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大空间、进入壁垒较高的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品种将获得青睐。 /p p strong   4、新药研发(开发)的时代来临 /strong /p p   根据Pharmaprojects统计,截至2015 年底,中国共有147 家企业涉足原研开发,如果仅从研发企业数量上看,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新药研发国。国内新药研发企业已在质变前夜。随着CFDA和CDE不断的政策支持和持续的理念更新 随着海外人才的陆续回归与新药研发配套产业的完善 随着整体工业水平的提升与部分新药研发相关领域技术(如基因测序、分子诊断和精准医疗)的迅猛发展,随着风险投资机构的前瞻性及专业化程度大幅提升等因素,新药研发(开发)行业即将进入质变的快速生长期。面向中国甚至全球市场、 掌握重磅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平台型新药研发企业及临床优势明显的重磅品种将受到资本的青睐。 /p p   全新靶点及化合物的原创新药研发具有很高资金成本和研发风险,而引进重磅品种并进行差异化和针对性地开发或具有更为可控的资金成本和研发风险,因此也得到资本更多的认可。这样的思路催生了两方面的趋势:一方面,外资药企出于合规风险及药物推广成本的考虑倾向出售药物的中国区授权。而国内药企在合规和低成本营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获得外企的独家授权可以迅速增强竞争力。西藏药业收购阿斯利康旗下心血管药物依姆多、恒瑞引进Tesaro旗下止吐药Rolapitant、亿腾收购礼来旗下抗生素希刻劳和稳可信都属于这种模式。另一方面, 国内新药研发企业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挑选重磅药物,带入国内开发上市。再鼎药业引入韩美医药的肺癌领域在研药物HM61713 派格生物引入辉瑞的糖尿病领域在研药物GKA都属于这种模式。而索元生物收购礼来临床失败药物DB103的全球权益则属于创新药物的再开发。这些企业大都具有在跨国药企丰富研发经验的团队,所选品种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在国际市场上已获成功或进展较快、具有较多可靠临床数据支持等特点。 /p p   新药研发未来趋向于精细和精准。化学创新药通常有效性高,广谱性高又易于口服,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会较大 生物药靶向性更好,安全性高、但有效性不足,且通常不能口服。发展兼顾两者优势的新药会成为趋势,如小分子药物的新剂型(缓释、靶向)或生物药的新品种(长效、口服)等。 /p p   近年来在发达国家生物药研发领域的异军突起是多种原因决定的:(1)化学药研发成功率降低,均摊成本显著提高 (2)生物药的高安全性导致高研发成功率。(3)发达国家社会支付体系完善。而对于国内新药研发企业而言,化药总体研发成本(尤其是临床实验成本)较低、 Me too、Me better类新药可借鉴大量国外经验,显著提高成功率、药价可被国内大部分人群接受,所以国内化学新药的研发仍存在很多机会。而对于国内生物创新药来说,成本及价格过高、在支付端受限或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在较高行业预期的情况下生物创新药的市场仍将持续火热,但未来必将经受市场考验。 /p p strong   5、政策扶持带来的中医药产业升级 /strong /p p   基于中医药的“简便廉验”等优势,国家对中医药产业进行了有力的政策扶持,但中医药要想真的发挥这样的优势,结构性调整也是不可避免。医疗服务端的国家强制性政策支持,在中医药的消费端奠定基础,生产端的重要标准化和现代化,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具体来说,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在替代中药饮片和政策利好的情况下,预计行业未来五年增速仍然超过 30%,但市场准入放开导致的竞争加剧或在未来3年内初显。中药注射液行业在规范度提升,和再评价政策的推动下,将经历阵痛期、大浪淘沙和投资机会涌现的过程,安全性高的注射制剂更具投资价值。 /p p strong   6、精准医疗引领新药研发潮流 /strong /p p   精准医疗指导下的药物开发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交叉运用基因组测序技 术以及生物信息大数据技术从而开发特定患者的特定的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市场。2016年中国精准医疗的市场规模已达400亿人民币,其中靶向药物市场规模130亿人民币,占精准医疗32.5%的市场份额,未来5年增速预计超过20%的。 /p p   精准医疗的出现导致疾病的分型更加的细化,疾病亚群数量大量增加,大型制药公司很难再完全垄断创新药研发的市场,同时与传统药物研发模式相比以精准医疗为指导的新药研发可以显著降低研发成本和周期,提高临床成功率。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面临更多机会,也能对新趋势实现快速反应,更具投资价值。国内中小企业在精准医疗方面的产品技术及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也不逊于国外企业,针对特定基因突变进行肿瘤靶向药物开发的思路迪、以全基因组扫描、临床大数据技术指导失败药物再开发的索元生物就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 /p p   我们认为,2017年以下领域将会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 /p p   慢性病及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生物药公司及化学药物研发平台 /p p   有实力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企业,与一致性评价与医药产业链的分工细化深度关联的CRO/CMO企业 /p p   现代中药技术平台,安全且有效的中药优势品种 /p p   布局医药领域的A股主要玩家 /p p   布局新药研发:恒瑞医药,海正医药,丽珠集团,泰康资产,国投创新、君联资本 /p p   布局渠道与销售:瑞康医药,上海医药,国药一致 /p p   布局海外优质资产并购:绿叶制药,复星医药,人福医药 /p p   加码生物药研发及生产:三生制药,药明生物,信达药业 /p p   海外新药项目的引进:再鼎医药,华领制药,恒瑞医药,派格生物 /p p   非医疗行业公司战略布局:三胞集团,百花村,金石东方 /p p strong   三、医疗服务领域 /strong /p p   自2012年前后开始的一轮投资周期,圆满完成了中国医疗服务领域投资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无论过去的成绩是否达到预期,都将成为中国医疗服务投资历史中不可逾越的一章。而作为第二个“五年规划”新启程的2017年,是医疗服务投资的正当时。 /p p strong   1、医疗大环境的显著改善将促进行业进入一个相对健康的发展阶段 /strong /p p   虽然中国的医疗服务基础设施还有很多的不完善,但不可否认,中国政府在这过去十多年的医改试错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教训,也逐渐在摆正自身作为监管机构应有的位置,将释放整个行业的生产力。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净化市场环境。 /p p   一是之前的各种“保护主义”开始逐渐被打破,“亲儿子”(公立医院)也逐渐失去了被溺爱的地位,进而转向的是通过设定好统一的游戏规则,让各类参与主体都能享有平等的竞争地位。具体体现在对于社会办医政策的开放与支持、不再人为设定各类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障碍,不管是在允许进入的医疗细分领域、医疗机构的新建、医保资质的获取等方面,还是在医疗资源的开放与流动方面,都比之前要宽松很多。 /p p   二是针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也远超历史水平,如针对非法行医、超范围经营、虚假宣传等行为的打击,大力推行药品一致性评价与药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加强对医保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等,将改变以前“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让真正秉持“医者仁心”的优秀企业拥有良好的竞争环境,迅速脱颖而出。 /p p   市场环境的净化将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尤其是医疗人才、管理人员、医疗资源等,进而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 /p p strong   2、可投资标的基数及优质标的数量增加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 /strong /p p   过往超过200个投资案例,成为中国医疗服务投资领域的第一代投资标的,虽然有很多标的在商业模式与团队等方面都有待持续验证,但其中已经不乏可以作为第二代投资标的的优秀企业。 /p p   由于各种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医疗服务领域一直缺乏真正受人尊敬的领导品牌,这对于一个拥有4万亿市场容量的行业,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尤其是医疗服务行业是以一个以“信任”为核心元素的领域,品牌影响力是最重要的关键竞争要素之一。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主体所认知,并都在努力去打造优质医疗服务品牌。目前在某些细分领域,我们已经能看到此类明显的迹象,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必将出现数个真正受市场认可的领导品牌。 /p p strong   3、未来几年将是医疗服务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的集中爆发阶段 /strong /p p   医疗服务行业的核心是如何用最经济、快捷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最适用的医疗服务,围绕着医疗机构、医生、患者、支付等各个参与主体间不同的互动方式,可以产生出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p p   但由于受政策及监管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医疗服务行业在过去的商业模式都过于单一,主要都集中在复制公立医疗的模式,比如以大医院为主流的载体,而不像在成熟医疗体系的国家,有各类不同的商业模式来解决不同的需求,比如社区诊所、公共手术中心(以及第三方影像中心)、医生创业平台、便捷诊所(一分钟诊所)、医疗地产、医生金融、第三方服务商、新科技的应用等,虽然并不是每一类型都适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但这些需求都是天然存在的,将成熟国家的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这一做法同样适用于在医疗服务领域。同时,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广阔的区域,为这些商业模型在中国的创新运用都提供了很好的土壤,特别是在过去十多年中,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及新生代的涌入,他们更能接受新的事物,从而会加速这些商业模式在中国的落地。 /p p   可以预见,2017年开始将会有越来越多创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并进入集中爆发阶段,而这点将会远超过人们目前的想象程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受中国传统医疗环境影响而视野受限的人来说。 /p p strong   4、医疗服务资产的证券化将会进入上升通道 /strong /p p   虽然自2009年爱尔眼科成为A股医疗服务行业第一家IPO企业以来,再未出现第二家医疗服务企业的IPO,但A股对医疗服务企业的热情却从未减退。而受制于中国特殊的上市审核体系,很多企业被迫转向香港市场。 /p p   2013年底凤凰医疗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医疗服务企业登陆港股,此后平均每年都有两到三家医疗服务企业在香港上市,且整体的表现并不输于香港市场的平均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不少于十家的医疗服务企业在准备冲刺港股,预计在2017年将会有不少于三家的医疗服务企业实现香港上市。 /p p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可以预见A股的上市周期将显著缩短,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企业在A股上市,甚至之前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会通过“A+H”的方式回归A股。因此,在接下来的“五年规划”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案例实现完整的投资周期。 /p p   另一方面,与IPO相对应的,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并购案例将会自2017年开始逐渐涌现出来。这主要源于在过往的200多个案例中,将会有不少案例出现基金到期的情形,特别是在2012-2013年左右投资的案例,如果预计未来两年内实现IPO的可能性比较小,将会选择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退出。 /p p strong   5、外资医疗集团将会成为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中一支新兴的力量 /strong /p p   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是少数几个外资占比较低的领域,之前主要受制于国家政策的管制。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政府逐渐放宽了外资的准入,越来越多的外资医疗集团开始在中国设立合资医疗机构,将国外优秀管理经验与医疗资源带到中国,服务中国广大患者。虽然在过往的经验中,外资在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中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失败的案例反而不少,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进入中国的热情与决心。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医疗机构出现在内地,进而对国内的企业带来挑战,迫使他们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p p   2017年,医疗服务的投资主题将逐渐从解决“可及性”问题向关注“医疗品质”方面转移 同时,围绕着“去中心化”的医疗服务提供方式而展开的各类商业模式会受到青睐。 /p p   虽然医疗服务的供给问题是永恒的主题,但随着国家对公立医院的定位逐渐明确、政府实施更加严厉的成本控制、民营医疗整体医疗水平提升带来对医生吸引力的增加、医生观念的更加市场化,使得民营医疗将逐渐改变过去在公立医院夹缝中生存的状况,进而向提供更有品质的医疗服务升级。 /p p   一些定位于为非医保患者提供可负担的、高品质医疗服务的商业模式更加适应中国新的医疗市场环境,如各类消费型医疗、改善性医疗等领域,由于目标用户群体定位清晰、可支付能力及支付意愿都比较强。“高薪养廉”的作用会激发医生能够回归到医疗的本质,避免过度医疗,通过高品质的服务来作为核心营销策略,会被越来越多的受众所接受。 /p p   随着政府逐渐理顺各类医疗机构间的关系,以及由于信息透明化带来的就医意识改变,整个的patients flow模型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将改变目前的市场格局。大医院或超大医院将不再是集所有类型医疗服务为一身的医疗机构,各类专业的专科门诊、特色诊所、医疗中心等将会以其便利性、专业性及有品质的服务而承担较多的医疗服务量,并与医院间实现健康有序的互动,进而逐渐接近成熟市场国家的医疗服务模式。 /p p   我们认为,2017年以下领域将会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 /p p   专科医院及小型医疗机构连锁,包括医美、康复、社区医疗、中医、辅助生殖(IVF) /p p   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包括第三方影像中心、第三方手术中心、第三方实验室等 /p p   布局医疗服务领域的A股主要玩家 /p p   传统医疗服务企业:爱尔眼科、通策医疗 /p p   传统的医药企业:恒康医疗、康美药业、益佰药业 /p p   传统的医疗器械公司:乐普、鱼跃、九安、新华、威高 /p p   非医疗行业公司:宜华健康、中国移动、龙湖地产、奥克斯、泰康保险 /p p strong   四、数字医疗领域 /strong /p p   数字医疗领域投融资趋势在2016年出现了重大变化。在变现模式的核心挑战下,曾经以连接医患为核心的移动医疗自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完成巨额融资后从火爆状态彻底冷却。与此同时,市场又找到了AI和大数据这一新的热点方向,年中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了新屿科技、零氪科技和思派网络三家肿瘤大数据公司的融资。到了下半年,行业内公司已经纷纷为自己贴上大数据标签,连细分市场名称也已经悄然从“移动医疗”转变成了“数字医疗”。我们预计在2017年,传统移动医疗公司随着上一波热潮中融到的巨额资金逐渐消耗完毕,行业必将面临直决生死的大洗牌。但我们依然坚信,整个数字医疗产业,仍将面对着千亿级的市场规模迅猛发展。 /p p strong   1、一种核心挑战:变现模式是一道不得不迈的坎,To B模式较To C短期内更加稳健 /strong /p p   前两年移动医疗所寄予厚望的两大支付方——保险与药企,已经随着实践中遇到的阻碍很难再在融资过程中得到投资人认同。虽然我们坚信,健康险在长期来看参与健康主动管理,其作为支付方的逻辑是正确的,但无法在短期内解决行业参与者变现的困境,亦无法持续支撑融资进入中后期阶段的企业估值。 /p p   在遭遇变现难的困境之下,行业参与者被迫各自选择方向进行突破,比较有代表性且已经落地的尝试有: /p p   (1)发挥平台优势,吸收资金流水:能有效产生账面收入,回答变现问题,但需关注其收入向利润的转化质量 /p p   (2)转化C端用户,转型线上电商:利用平台高粘性精准用户,向电商转化,需关注品类和转化率 /p p   (3)坚持为B端提供信息化服务,走传统To B模式。 /p p   从实践来看,To B模式虽然业务缺少潜在爆发性和想象力,但其抓住的是院内、院间信息化的新一轮技术升级机会,其支付方意愿客观存在,更容易产生让投资人接受的财务表现,体现出了稳健优势。其余对C端的变现尝试,总体而言“赚小钱容易,赚规模性收入难”,在2017年仍有待证明。 /p p strong   2、一次趋势转变:移动医疗向数字医疗的转换实质是商业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的转化 /strong /p p   我们在去年提到过,移动医疗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通过产业链重构与资源的重新分配来提升效率 第二个阶段是利用互联网和其他相关技术提升检测和治疗效果。两个阶段并不具有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其先后关系是由实施难度所决定的。 /p p   现在,第一阶段发展进入瓶颈期,市场开始洗牌,更多资金已经投向第二阶段。从“移动”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转向以“数字”为核心的技术创新。这一趋势与美国的行业发展路径一致,仍然体现出中国相关产业发展对美国的跟从性特征。 /p p    strong 3、一项近期热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精准医疗与辅助诊断领域风口正热,但未来在资本市场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strong /p p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是技术创新的代表,存在产业链的前后关系。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国内专业的大数据创业企业走的相对靠前,已经进入B-C轮,而人工智能基本处于A轮或更早的阶段。从国际趋势来看也是如此:作为AI的基础,大数据如Flatiron已经在2016年初就获得了罗氏领投的1.75亿美元巨额融资,医学成像系统提供商Merge Healthcare 2015年就已经被IBM以十亿美元收购用于图像分析。而在AI的应用上,按成熟度从高到低分别是: /p p   (1)影像辅助诊断:Arterys开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血管MRI分析软件在2017年初被FDA批准,系全球之首 /p p   (2)临床辅助诊断:IBM Waston通过学习文献为医生提供诊断辅助功能已经尝试投入实际应用。 /p p   (3)精准医疗应用:3月刚完成9亿美元B轮融资的Grail即希望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ctDNA与早期癌症之间的联系,用于癌症早筛。如何把临床数据与基因数据进行高质量的整合分析是重中之重。 /p p   (4)药企研发辅助:如美国企业Atomwise,通过深度学习,进行新药早期评估,节约新药开发成本,尚处于较早期阶段。 /p p   这也预示了AI产业在中国的发展顺序,当前国内实质性进展主要集中在数据积累和影像诊断之上,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p p   我们判断,中国AI近年内仍将处于相对早期阶段,但健康大数据一定能够率先走向成熟。最终成功的大数据企业不一定是目前数据量最大的公司,但一定是那些有能力制定行业标准、管控数据质量、把握政策风险的行业竞争者。 /p p   我们也不得不指出,这一热点领域的进展决不会一帆风顺。健康领域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需要长期高投入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国内传统人民币基金周期偏短,难免早早将行业又推到变现的风口浪尖,而此时变现显然还为时尚早 而长周期的美元基金在面对中国人的健康数据上,考虑到政策敏感性,往往其投资本身可能给企业带来政策的不确定性。所以这个行业最需要的还是国内前沿产业力量的支持,正如Waston只有背靠IBM才能有财力有能力完成诸多收购和研发一样。 /p p    strong 4、一个长期机会:通过技术升级提高控费能力仍是核心主题,仍然存在重大机会 /strong /p p   我们认为,长期来看中国医疗领域的核心主题仍然是医疗控费,能够有效降低整个产业链成本的企业一定能够体现出价值。降低全产业链成本的主要途径在于: /p p   (1)减少重疾发生——疾病早筛与预防:技术驱动型,看好分子病理检测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发展 /p p   (2)提高诊疗效率——医院信息化升级与AI辅助诊断:政策与技术共同驱动型,看好针对医院的技术提供商 /p p   (3)优化治疗效果——新药与治疗手段研发:技术驱动型,看好AI辅助研发和精准医疗落地 /p p   (4)资源合理配置——分级诊疗与远程医疗:政策驱动型,看好相关信息化技术提供商 /p p   (5)减少流通环节——两票制和医药分开:政策驱动型,关注药店线上化发展。 /p p   我们认为,2017年以下领域将会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 /p p   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 /p p   针对远程医疗的技术和平台性服务 /p p   院内、院间信息化的新一轮技术升级 /p p   布局数字医疗领域的A股主要玩家 /p p   互联网巨头布局新科技:百度、阿里、腾讯、小米 /p p   传统医疗信息化公司移动化、远程化布局:卫宁软件、万达信息、东软集团、创业软件等 /p p   传统医药公司延伸性布局:天士力、海南海药、康美药业、复星集团、健康元等 /p p   传统医疗器械公司布局终端:九安医疗、三诺生物、乐普医疗等 /p p   大产业平台产业整合如地产开发商和通讯运营商等:龙湖地产、龙玺地产、宜华地产、中国电信等。 /p p & nbsp /p
  • 医疗产业成国际投资最热产业:印度产值2800亿美金!
    医疗产业是今年国际投资人投资最多的产业之一,这背后存在怎样的逻辑?  虽然同是十亿级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但印度的医疗产业水准远超中国。政府的支持、人均收入和医疗支出的不断增长、医疗保险的不断完善都保证了该产业未来很多年的快速增长。此外,印度已经发展出了一个现象级市场——旅游医疗,值得大家好好聊聊。  28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近年来印度医疗产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长16.5%,行业年产值从2008年的450亿美元跃升至2015年的1000亿美元,并有望于2020年达到2800亿美元(中国商务部数据)。  人均收入增加、获得高质量医疗设施服务的更加便利以及国民健康知识普及率的提高,这些都是促进印医疗卫生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印度二、三线城市对高质量和专业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增长较快,印度政府已经出台了五年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去二、三线城市设立医院。  目前,印度医疗服务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对公立和私人医疗服务机构的投入也随之增加。同时,医疗保险也获得发展动力,2006年至2010年医疗保险费以年复合增长率39%的速度扩张。  从2010-2015财年,印度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呈现出每年5%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15年印度人均医疗支出总额已经达到68.6美元。  医疗投资火热,互联网+医疗成新宠儿  由于需求增长、成本优势以及政策支持,印度医疗产业已经成为各国投资人争抢的新阵地。2000年至2013年间,印度制药业累计吸引国际投资达103亿美元。此外,还有外资投资医院和诊断中心16亿美元、投资医疗器械制造领域6亿美元。  到了2015年,印度医疗产业共完成57个投资交易,涉及金额达2.77亿美元,互联网+领域是投资热点。从2014年至今,印度医疗产业投融资交易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在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上增涨的幅度都很大。  有市场分析师表示,与亚洲和西方国家相比,印度医疗卫生业的主要竞争优势是低成本。如外科手术成本仅为西欧和美国的十分之一。另一个优势是印度公司申请新药批准的成功率较高。投资人不论投资医院还是药企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近年,吸引投资最多的包括以下企业:  Practo  Practo提供了一款在线搜索工具,供患者找到医疗保健专家,比如牙医和专科医生。该公司运营着一家网站,并提供移动应用,能够通过位置、咨询费以及其它指标来过滤搜索。  Practo还为医生提供医疗管理工具PractoRay,允许诊所对日程安排、医药库存、医药账单和其它服务进行数字化管理。  据Shashank ND提供的数据,Practo现在每月的增长量是20%到30%之间,印度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90%。2015年2月和8月,Practo分别获得了红杉领投的3000万美元B轮融资和腾讯领投的9000万C轮融资。  Portea  Portea提供全科级别的护理服务,包括院后护理,日常检查、产后护理、姑息治疗、慢病管理、家庭肿瘤护理,老年人护理是其核心业务。  在印度Portea服务覆盖的区域,人们可以用app方便地呼叫服务,可以叫医生、护士、或者理疗师,以及其他专业护理服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同时Portea还提供医疗设备的租赁服务。  据悉,Portea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居家护理公司,在24个城市提供服务。公司目前有超过5万名客户,每月提供6万次以上的上门护理服务,员工数量达3000人。  Portea 称,该公司今年员工数量将会扩展到8000人。该公司分别约2013年11月和2015年9月获得了来自Accel领投的的A轮900万和B轮3750万美元的投资。  MedGenome  MedGenome专注于基因研究与诊断,通过解码人类个体基因内含的基因信息为制药企业加速药物探索的研究。  MedGenome自称是印度目前唯一提供HiseQ4000 NGS(下一代基因测序仪器)的实验室,而且是印度第一个建立无创产前检测染色体疾病的设施。  2014年6月,该公司获得了来自Papillon Capital的40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7月,该公司获得了来自Sequoia Capital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  Lybrate  Lybrate是一家连接患者和医生的网络移动平台。它有三个板块,咨询问题,预约医生,健康小贴士。患者可以利用这些免费服务找到当地的值得信赖的医生,获得靠谱的医疗建议。在注册之前,医生需要提供医疗执照和证书以备核查。  如果用户希望得到医生一对一服务,可以支付一定费用,给医生发短信照片或是语音。匿名是这个网站的一大特色,人们可以自由的在上面进行交互,医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帮忙,使用这个简单易用的平台来管理诊所的预约、病历和结算。  2015年7月,该公司获得了来自老虎资本领投的1020万美元投资。  1mg  1MG是印度一家数字医疗平台,其前身为Healthkart Plus,2015年正式更名为1MG。用户可在平台上进行咨询,该公司会为用户提供最优的购买建议或解答疑问。内容涵盖健康常识、药品比价等。  用户还可以在平台上选购便宜的仿制药,1mg目前在印度多个大城市提供送货服务,他们为穷人提供了更廉价药品的获得渠道。截至目前,平台下载量已超600万次,年度访问量逾8000万次,其电子诊断服务已覆盖印度23个城市。  除了上述几家公司,受资本青睐的还有:为连锁诊所提供基于云端的医疗数据系统的Attune Technologies 在线提供顺势疗法的远程诊疗平台WelcomeCure 开发与生产血管支架系统与血管造影导管的初创公司Relisys等企业。  资本方投资上述企业主要有两方面逻辑:  这些企业解决了目前印度医疗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廉价药品、医疗护理、看病挂号等。  重视高新科技,比如基因科技、云计算、远程医疗等领域。这类公司代表了未来医疗的发展方向,也代表着强大的市场潜力。  旅游医疗成印度新名片,蕴藏巨大商机  近年来,旅游医疗概念兴起,人们开始借着到国外旅游的机会看病修养。而印度就是全球最受欢迎旅游医疗市场,为什么?  印度的私立医院技术水平世界一流,印度各大医院的医生大部分从欧美国家的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归国工作。这批精英人才将印医传统和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使得印度的医疗技术水平不仅不落后于西方国家,有些指标甚至还遥遥领先。  正如刚刚提到的那样,低成本是印度最大的竞争优势。印度的医院以最节省的方式开发了有效且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法,有些手术的费用仅为西方国家的1/10。而且服务体贴,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千里迢迢赶到印度看病,这在印度形成了知名的“医疗旅游(Health Tourism)”现象。  据均富咨询一项调查估算,印度每年从外国病患收益的净利润达到30亿美元,而2015年的年均增长将达到20%。该调查还称,至2020年,印度靠医疗旅游获得的收入将达到80亿美元。目前,印度已经接待了约23万名到印度医疗旅游的游客。  病人们蜂拥来到印度,从牙科到整容手术等非必要性的治疗,到肝脏疾病治疗等救命的手术。去医院只为做一个体检的游客也不在少数。目前,已有中国企业从事中印之间的医疗旅行服务,这后面代表着巨大的商机。
  • 助力精准医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推广——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会长陈万涛
    “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最初由奥巴马2015年正式提出,旨在呼吁美国要增加医学研究经费,推动疾病个体化基因组学研究,依据个人基因信息为癌症及其他疾病患者制定个体化医疗方案,最终目的降低全社会医疗费用支出。在过去的五年里,精准医学在中国得到了逐渐稳步发展,对于大众而言也越来越不陌生。2020年5月19日,陈万涛教授领衔的研究项目“口腔颌面部肿瘤组织样本和生物信息库的建立和应用”获得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在大力推进我国精准医疗进程中,上海市政府对陈万涛团队为推动口腔癌诊治新技术发展所做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在今年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精准医疗大会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会长陈万涛作了题为《基于组织样本和生物信息库口腔鳞癌分子分类转化研究》的大会特邀报告,反响热烈。陈万涛教授作大会报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的成立初衷是什么?精准医疗于国民而言具有哪些重要意义?相关的产业发展需要哪些突破?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采访了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会长陈万涛。陈万涛接受仪器信息网专访精准医学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期的内涵有所变化陈万涛表示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精准医学的概念各不相同。美国最初提出精准医学概念时,主要基于基因测序技术,通过寻找引起疾病发生的基因靶点进行靶向治疗;同时,也可预测药物的治疗反应,通过对基因的检测来预测机体对于药物的耐药性和毒副反应等,进而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反应,这是早期也是狭义上的精准医疗。中国提出精准医学概念的时间不算很晚,最初也称为个体化治疗。国内最初的精准医疗主要根据患者个体疾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病理类型进行分类,来匹配对应的个性化用药或治疗方案。在此过程中,影像学指导的治疗、腔镜微创治疗和靶向介入治疗等也被归为精准医疗范畴。而现在国内精准医疗涵盖了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和器官水平等,对复杂疾病实施靶向特异性的预防、治疗及预测和监控,其范畴也随之扩大。“千人千面”的精准医疗初期落地困难,但正在不断发展据陈万涛介绍,精准医学最早提出时,在国内初期落地较难,社会对精准医疗也存在一些抵触和质疑的态度。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精准医学刚开始只是一个概念,对应的落地治疗技术方法、药物较少,并不能使多数患者受益。大部分临床实践还是倾向于传统治疗方法,比如对于检测出功能基因突变的患者而言,并没有相应的上市药物来精准下药。其次,新药研发周期长,尤其创新药物研发甚至需要十几年。此外,精准医学针对的是个体,而研究个体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分子机理的成本代价很高。就算研制出相应的药物,但凡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靶基因突变等就会产生耐药性,那么治疗的代价就会更高。所以这也是精准医学最初备受人们质疑的原因。此外,就当今来看,精准医疗高昂的费用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精准医疗并不适合每一种疾病,但是每一种疗效差的疾病都可以使用精准医疗的手段来提高。在国内,精准医疗更加适合于慢性、复杂性重大疾病。有一种观点认为精准医疗适用于富人阶级,会加剧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其实大部分新兴医疗技术的初期应用门槛高、技术成本都会很高,相应的初期受益群体则较小。比如就目前而言,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前沿治疗手段并非所有人都有条件使用,但其整体治疗技术进步方向毋庸置疑。随着时间推移,治疗技术成熟和普遍化后,患者受益者逐渐增多,治疗成本自然就会逐步降低,这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口腔恶性肿瘤具有特殊性,迫切需要高效的非创伤性治疗陈万涛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无论是临床资源还是人才梯队方面,在国内外口腔颌面头颈肿瘤领域均位居前列。该学科目前拥有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口腔学科前任带头人邱蔚六院士与现任学科带头人张志愿院士。陈万涛主要关注于口腔方面的重大疾病——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也称“口腔癌”)。据他介绍,尽管目前针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技术趋于完美、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提高,但总体看,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60%左右。口腔癌之特殊性在于颌面部器官结构十分复杂涉及的功能非常重要,包括呼吸、语言、咀嚼进食、视觉、嗅觉以及听觉等诸多方面。显而易见,手术治疗的最大弊端在于切除相应组织器官后,对于颌面部功能和外形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因此,非创伤性治疗是口腔癌未来最理想的治疗方式。这就需要引进精准医疗,需要找到口腔癌靶向、特异性的药物以及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精准医疗的发展是通过寻找每种疾病(如恶性肿瘤)的特异性功能基因等靶标分子,针对性对症下药,从而大幅度提高化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及靶向治疗的效果。大力推动精准医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品推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以下简称“精准医疗分会”)于2019年1月成立,是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的二级分支机构,下设肿瘤靶向药物、肿瘤诊断、肿瘤靶向治疗、医学智能装备、医学遗传和口腔疾病诊疗等6个专业学组。谈及成立初衷,陈万涛表示,精准医疗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公众对其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急需一个组织机构对精准医疗的相关理论概念、成果转化、技术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等进行调研和规范,这样的组织机构也将有利于精准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三届中国精准医疗大会的主题为“精准医疗——发现、发明、发展”,这也是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办会主旨的体现。分会的宗旨主要是推进精准医疗领域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产品推广和市场规范化。精准医疗分会是该领域首家专注精准医疗产业基础创新、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的全国性专业技术平台和学术性专家组织。分会的工作目标是打造全国精准医疗专业技术平台,重点打通精准医疗领域上下游产业,打造完整的精准医疗相关领域的医药产业投资价值链和产业化生态,优化和规范精准医学相关产业市场、提高国际化水平。陈万涛也指出,作为医疗器械、制药的相关企业,必须要不断技术创新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但如果没有社会关注和资本投入也就没有了创新条件。多个专业平台共同推进精准医疗陈万涛表示,并非所有的慢性重大疾病都会纳入未来5年的重要攻关计划。鉴于精准医疗分会成立的目的和宗旨,未来计划将会聚焦重大疾病——恶性肿瘤的精准医疗,目标是将相关产业向前推进一步。据悉,目前精准医疗分会会员单位和专家智库支持的长三角肿瘤分子诊断平台、珠海先进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的智能医疗设备研发平台已经筹建和试运行。此外,规划建设的恶性肿瘤细胞治疗平台和粤港澳大湾区口腔诊疗技术平台都在有序进行中。至此,多个专业平台将全方位共同推进精准医疗的相关产业发展。未来5年,精准医疗分会的具体任务是:形成一支致力于精准医疗研究,以科学家、临床医生、工程师、企业家等为主要成员的专家团队,支撑精准医疗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不断规范和提高相关疾病临床精准诊治水平;布局建立多个精准医疗技术创新和转化研究基地;指导建立多个精准诊治临床技术应用平台,在疾病的精准预防、预测和诊治领域,实现研究成果的无障碍产业化;指导或参与建设多个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和智能化的临床生物样本和信息数据库,为精准医疗研究和智能技术、设备开发提供资源保障;成立全国性恶性肿瘤、遗传疾病、口腔疾病等慢性重要疾病的组织样本和生物信息数据资源库联盟;开展精准医疗相关的其他业务,如咨询服务、新成果和技术推广、产品和技术展销;通过创办的分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协同医疗健康各界促进精准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精准医疗发展与科学仪器和精尖技术密不可分,亟需进一步技术突破精准医疗的落地必然离不开仪器和技术平台。首先,组织样本库的建设需要组织冷冻、低温冰箱和常温冰箱等设备。而对于精准医疗很重要的分子诊断、靶向治疗而言,基因测序平台、PCR、质谱、组学研究等分子水平相关的科学仪器设备更是必不可少。此外,细胞水平、组织水平等一系列科学仪器设备都与精准医疗密不可分。陈万涛补充说:“值得一提的是,当今医疗装备智能化发展迅速。目前,精准医疗分会成员单位正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发针对组织切片免疫组化(蛋白染色)图像自动识别的软件与硬件,以便最终实现蛋白标志物智能化扫描和判读。”陈万涛认为,未来精准医疗的发展还要关注对重大慢性疾病、罕见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的解析,不仅要求从分子层面,还需要从细胞学水平和形态学等层面进行多维度解析和研究。相应的就需要相关的技术、分析方法、仪器、设备,这包括一些理论知识的突破,全方位对诊断治疗以及疾病预测等提供最有价值的帮助。从模仿到引领,精准医疗惠及民生指日可待据悉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国家对科学研究及技术创新转化应用的支持力度很大,仅在精准医疗领域就投入了600亿元。国家的投入在精准医疗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技术和方法的发现、转化和应用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在操作层面可以实现一定的突破与创新。一方面,在市场层面使得研究人员创新成果能够顺利得以转化落地,并且研究人员能够从中受益。比如,会议介绍的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的转化发明收入的80%都会给到发明创造人,极大程度调动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会使得相关领域持续不断良性发展下去。另一方面,国内医疗健康产业精密高端仪器、设备和创新药物,已经从早期的模仿阶段,逐步转变为走在世界前列的阶段。因此,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不仅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更要有源源不断地、充足的资本投入。据陈万涛表示,精准医疗分会在第三届精准医疗大会板块中,特设科学家和企业间面对面、青年创新成果展示等环节,为的就是促进产、学、研、医、用的良性转化和发展。后记:在采访中陈万涛谈到,国内相关企业在医学方面的创新成果表现不俗,但就总体而言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精准医疗的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精准医疗分会努力,更需要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真正做到创新成果早日惠及民生。附:陈万涛个人简介医学博士、二级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临床免疫学教研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GCP机构副主任、口腔颌面外科学系和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行政副主任、上海市口腔颌面部肿瘤组织样本和生物信息数据库技术服务平台主任和上海市口腔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等职务。美国得克萨斯大学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头颈/胸肿瘤科客座教授。先后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上海领军人才(国家队、地方队)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人才计划。现兼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会长、先后兼任第一、第二届中华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第二届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基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产业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遗传学遗传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是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攻领域是恶性肿瘤遗传和表观遗传学分子发病机制、基于分子分类的精准医疗、抗癌药物研发和靶向治疗。是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肿瘤精准医学)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课题)13项、市部级重点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15项;主编专著和教材4部,其中,英文教材1部;在国际知名杂志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90多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包括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上海市银蛇奖、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新人奖”和创新标兵、上海市总工会职工科技创新标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特殊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医疗产业相关的方案

  • 医疗器械分析中的重要角色——显微红外光谱仪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医疗企业发力医疗器械领域,行业规模将进一步壮大,很多实力强大的械企从中脱颖而出,并发力高端领域,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瓶颈有望得到解决。随之而来的,医疗器械检测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势在必行,有关政府对检测机构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而且相关政策正逐步落地推行。未来,医疗器械发展水平将迈上新的台阶!目前国际市场上,影像大型设备、心血管、体外诊断、眼科、骨科与内窥镜是医疗器械产业中附加值较高的几大领域。
  • 医疗器械包装检测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是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高技术产业,综合了各种高新技术成果,是将传统工业与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等高新技术相结合,具有高壁垒、集中度高的特点,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高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 医疗器械中的环氧乙烷检测
    医疗器械由于其特殊用途,往往需要做灭菌处理,这样在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灭菌剂的残留量就需要得到监控。 有实力的医疗器械厂家都会配有HS-GC-FID,即带有顶空进样器和氢火焰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ECH的检测根据需求可选择ECD检测器或FID检测器)。 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2H4O,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以前被用来制造杀菌剂。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不易长途运输,因此有强烈的地域性。被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在化工相关产业可作为清洁剂的起始剂。 环氧乙烷是继甲醛之后出现的第2代化学消毒剂,至今仍为最、好的冷消毒剂之一,也是目前四大低温灭菌技术(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甲醛蒸汽、环氧乙烷、戊二醛)最重要的一员。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环氧乙烷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医疗产业相关的论坛

  • 【分享】抓住机遇 做强做大医疗器械产业

    在去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包括医疗器械产业在内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根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全球医疗器械销售额已达到3000亿美元左右,已经成为发展最快、贸易往来最为活跃的工业门类之一。   我国医疗器械发展的速度也是非常快,医疗器械在医疗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平均增幅一直保持在12%-15%的水平。   根据医疗器械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预计,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科技迅猛发展,使医疗器械销售和技术式不断更新,现在又加上社会无尽的需求,使这一行业成了长春产业。   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如何抓住当前的良好机遇做强做大从而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经成为摆在主管部门和企业家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业内人士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要紧跟当今现代医学科技进步的方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三、加快医疗器械销售市场化进程,实行优胜劣汰策略。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并形成标准,这是实现销售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技术、产品、专利、标准形成实现价值的金字塔,三类企业卖产品,二类企业卖技术,一类企业卖专利,龙头企业卖标准,这是各行业的普遍规律,销售发展的层面无法跨过。   为了加强医疗器械行业监管,根据国家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规定,日前,相关的药品监督局对医疗器械重点监管企业名单进行调整,此次调整新增加重点监管企业4家。  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重点加强对假劣医疗器械查处工作,采取多渠道、全方位、全覆盖的假劣药查处信息发布方式,切实加强假劣医疗器械查处信息的发布工作,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 医疗器械产业面临“十二五”创新大考

    目前,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链优化的难点,在于“产学研用”的结合。  核心部件技术无法掌握,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的难关之一。许多国内企业能迅速仿制国外企业的产品,但却无法仿制核心部件,尤其是占整机成本比较高的核心部件,均依赖国外进口。   仿制只能带来一时的利润,只有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动力。   14000家生产企业,40000多家经销商,年市场容量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年产值及市场增速均在20%以上。在采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姜峰时,他给了记者这样一组有关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数字,由此不难看出,医疗器械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但同时,姜峰还给了另外一个数字:我国民族医疗器械产业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仅占不足3%的份额。在他看来,这与我国轻工业品生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医疗器械创新问题是我国民族医疗器械产业最大的问题。   去年年末,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生物技术与医药处处长张兆丰曾透露,医疗器械“十二五”的内容经过两次激烈讨论,已经正式纳入到科技部重点专项的范畴。如何实现创新发展、产业升级,是未来若干年医疗企业产业的求解题。   技术创新:兼顾高端和基层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也空前膨胀。   业内人士判断,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研发方向将瞄准基层对低端医械的需求,基础装备的创新将成为“十二五”的发展重点。与此同时,一些主流医械生产企业还表示,在“十二五”期间要争取在若干高端产品上取得突破,以此来改变大型三甲医院的产品依赖进口的状况。   张兆丰认为,如果民族医疗企业在高端、高利用率产品上毫无利益的话,产业发展是没有希望的。必须形成以高端产品带动低端产品,再辐射到基层产品的模式。如果高端产品没有竞争力,低端产品也就没有还手之力了。   然而,核心部件技术无法掌握,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的难关之一。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国内企业能迅速仿制国外企业的产品,但却无法仿制核心部件,尤其是占整机成本比较高的核心部件,均依赖国外进口。   搭建战略平台优化产业链   目前,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链优化的难点,在于“产学研用”的结合。据张兆丰介绍,真正的产学研结合,企业要成为投入主体,大学研发的相关技术能够和企业形成一种利益共享的关系,而相关的核心部件厂商也要能够跟整机厂商形成一种利益关联。   “但是,"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目前在中国尚未真正产生实际作用。”张兆丰认为,在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了这一结合的难度。要化解瓶颈,首先要成立医疗器械技术创新联盟,这是为了能搭建起有效的公共性研发支撑平台和战略研究平台,同时也希望这些平台能够为各种创新要素、资源密切联系和融汇创造良好的条件。   技术创新战略平台的搭建,究竟能给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什么?有着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身份的姜峰告诉记者,联盟主要的一项任务是组织业内优势企业与科研院所、医疗单位共同对业内共性零配件和技术以及重大产品国产化实施攻关。   “目前,已经配合科技部对包括中高端影像技术在内的数十个项目课题提供了近10亿元的科研资助。”姜峰告诉记者。   同时,联盟还为有关部委对企业的扶持提供咨询服务,如协助科技部、卫生部推进十百千万工程等,对企业的研发过程及创新产品产业化提供支持和服务,引领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器械领域,与科技部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相配合,使创新与资本真正对接。   知识产权布局将是重要增长点   据了解,企业未来在知识产权的布局也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内容。企业的知识产权布局,是争夺产业制高点的基础。   为了实现研发的管理创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研发绩效,科技部还将组织企业、专家对每一个重大产品进行评估,梳理形成重大产品报告。报告将对产品研发的难点和瓶颈、资金流向进行分析。未来相关部门将采取与产业界更为紧密结合的方式,或者采取联合立项、分段支持的方式,支持医疗器械重大产品的开发。   在目前的环境下,医疗企业厂商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和发展思路呢?对此,姜峰认为,首先要明白仿制只能带来一时的利润,只有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动力。要充分利用我国研发成本低,动物试验及临床试验相对欧美市场时间短、产品生产成本低零配件等配套加工能力强等优势,与院校及临床密切协作积极开展有一定前瞻性的科研合作,使研发平台前移面向临床实际。   “要注意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及科研理念,特别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产品定型后应与渠道商及大型资源性企业合作,必要时要以股权换投资,大力配合推进科技金融工作。”姜峰认为。

  • 求助有关医疗产业发展分析的文献。谢谢!

    的【序号】:1【作者】:【题名】:医疗行业投资前景及模式分析【期刊】:【年、卷、期、起止页码】:【全文链接】:http://wenku.baidu.com/link?url=c0tebcJ43ilWITVOhN34d1EEASgqvT1cQ4zSe7DtNc0LlQuAweRksoBNJqkk9-2VWDa59If85nFTAmMAXuRJVafZika8rLqdhtC2R-XlRTi【序号】:2【作者】:【题名】:中国医疗卫生产业供需预测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3-2017)【期刊】:【年、卷、期、起止页码】:【全文链接】:http://www.docin.com/p-577902269.html【序号】:3【作者】:【题名】:2010年医疗产业发展状况及前景预估分析报告【期刊】:【年、卷、期、起止页码】:【全文链接】:http://www.doc88.com/p-99894271305.html

医疗产业相关的资料

医疗产业相关的仪器

  • 广州市普东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专注于研发和生产医疗显示器等医疗影像显示领域产品,国内算是知名品牌,公司证券代码871516,是国内其中一家专业生产医疗显示器生产厂家,公司官网;有分析师预计,未来5年-7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2050年,中国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份额将占到25%。近年来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有目共睹,虽然高端医疗器械行业进口设备仍然占据市场份额的大头,但是比例却有所下降。有经验从业人员此指出:依赖度的下降和竞争力的增强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而取得的,成绩得来不易。然而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和相关政府部门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清醒的认识,明白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有100多年历史、积累了极强实力的巨型跨国公司,要超过他们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持之以恒,努力走自主创新之路,才有可能争取到光明的前景。当前许多国内企业能够迅速复制国外企业的产品,却无法仿制核心部件,许多都要依赖国外进口,技术创新是制约整个国内市场发展的瓶颈。为此有关部门正联手研究制定加快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产业和技术改造专项”,明确提出促进医疗器械领域新产品产业化和新技术应用,重点支持对象包括掌握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医疗设备等。仿制不是成功,因此医械行业只有不断实现创新突破,从技术层面实现飞跃,才有望实现高端装备进口替代,成为国内市场的主导。广州市普东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专业从事医用激光、医用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坚持走自主研发、科技创新之路,拥有多项自主研发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6月成功挂牌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证券代码:871516)。目前公司产品涵盖泌尿、普外、康复、放射等科室的治疗、检验、灭菌设备...例如:主营的产品有钬激光,医用移位机,医用绝缘检测仪,医疗显示器,滤线栅,体内冲击波碎石仪,尿动力学分析仪,珠峰红激光,CPM康复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高压发生器等等医疗设备。
    留言咨询
  • 医疗器械洁净车间GTI高效过滤器检漏系统 3990-02GTI气溶胶发生器3990-2是一款热式、大容量的气溶胶发生器。注入气溶胶溶液并开机后,内部加热元件将液态气溶胶快速转变为蒸汽状态,通过惰性气体(如N2、CO2等)助力,将蒸汽快速冷却生成多分散气溶胶烟雾输出。低至少于2分钟的加热时间,高浓度气溶胶输出,广泛应用于小型的空气净化单元至大型的洁净室空调净化系统的过滤器泄漏测试。 高效过滤器投入运行后,如存在漏点或因安装不充分存在缝隙时,将无法达到预定的净化效果,必须对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漏试验。由于受试高效过滤器上游的大气尘浓度较低,需采用气溶胶发生器补充发尘才可满足测试条件。采用气容胶光度计测试高效过滤器上游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并在下游进行匀速扫描测试,即可得知受试高效过滤器的泄漏率,判断是否存在泄漏。 GTI气溶胶发生器3990-02应用领域高效过滤器验证核能源与燃料制药业、电子产业医疗手术室、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食品加工、科学实验 GTI气溶胶发生器3990-2产品特征及优点2.4inch真彩色显示屏、实时监测内部气路压力及加热区温度高浓度的气溶胶输出(500-70,000cfm)快速加热系统、加热时间小于2分钟储油空间较同类产品增加60%、保证长时间发尘机械式液位表显示油量、观察液位更直观可适用多种气溶胶类型(PAO-4、DOS/DESH...)可适用于不同的空调系统流速 便携式发尘解决方案3990-02可发500 ~ 70,000cfm的高浓度气溶胶,低于2分钟的加热时间,广泛应用于小型的空气净化单元至大型的洁净室空调净化系统的过滤器泄漏测试。如进行洁净室内部FFU和生物安全柜,洁净工作台等测试,建议使用Laskin-Nozzle式气溶胶发生器3990-01年或3990-03。 医疗器械洁净车间GTI高效过滤器检漏系统 3990-02技术参数规格参数型 号3990-02发生方式加热发生流量范围833 - 119,000 m3/h (500 - 70,000 cfm)浓度范围100mg/m3@11,900 m3/h (100μg/l@7,000cfm)10mg/m3@119,000 m3/h (100μg/l@70,000cfm)加热时间 2min粒径分布满足ANSI/ASME N509/510气溶胶溶液PAO-4、DOS/DESH、 Ondina EL、DOP/DEHP、矿物油容 量1.8L电 源220VAC 50HZ 8A输入压力345 kpa (50 PSI)外形尺寸430 x 140 x360mm重 量11KG灵活发尘解决方案能够产生行业标准的多分散悬浮颗粒物,并且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浓度输出,满足多种应用需求。3990-02系列发生器能够与气溶胶光度计3990配合,测试高效过滤器的泄漏,方便漏点识别并量化,供修复参考。 坚固的设计3990-02采用不锈钢壳体,不会因压力过大导致壳体变形,易于清洁。大容量腔体,只需调整至合适的温度及压力即可工作。 喷口连接器可选配喷口连接器,将高浓度的多分散悬浮颗粒物引至较远位置的测试端口,并保证不泄漏。 2.4inch真彩色显示屏实时监测并显示内部气路压力及加热区温度,清晰准确。 服务&培训&维护@GTI产品检定校准、维护保养、故障修复经GTI服务体系培训认证的合作伙伴进行的售后服务服务周到、配件齐全、修复及时医疗器械洁净车间GTI高效过滤器检漏系统 3990-02
    留言咨询
  • 医疗诊断显示器是目前各个医院进行影像诊断的必备工具。它是医学影像的最终呈现者,承载着替代胶片、保证影像质量、最终实现医生“软读片”对患者的观察与诊断。特别是在随着PACS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普及,以及各种数字影像设备飞速发展,医疗诊断显示器逐渐演变成是显示领域中高清晰、高亮度的高端显示设备。那么在实际临床应用上,医院具体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医疗诊断显示器呢,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医疗诊断显示器和传统的胶卷都是单色的,医生更容易接受;第二、为呈现细致的影象,医用灰阶显示器的分辨率都很高,如5M的分辨率为2048X2560;第三、为了能够区别每个灰阶,医疗诊断显示器的亮度都很高,达到几百个CD/M2;第四、医疗诊断显示器能够通过专用的校正仪和校正软件对显示器的输入和输出进行曲线校正,使之符合DICOM曲线;第五、高灰阶,如10BIT,12BIT精确细致反映图象质量;第六、一般搭配有专业的灰阶显卡;第七、医疗诊断显示器经过国际质量的认证;
    留言咨询

医疗产业相关的耗材

  • 医疗医用废物周转箱/医疗垃圾周转箱
    40L 60L 100L医疗医用废物周转箱/医疗专用周转箱/医疗垃圾周转箱由上海书培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提供,产品规格齐全,量多从优,欢迎客户来电咨询选购。产品介绍:产品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质,可耐酸碱、耐腐蚀。产品规格有40L、60L、100L等规格产品主要用于医院诊所、生物实验室、化工、高校实验室以及废物处理站产品规格:品名规格材质价格品牌医疗专用周转箱40LHDPE耐酸碱120上海书培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医疗专用周转箱60LHDPE耐酸碱150上海书培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医疗专用周转箱100LHDPE耐酸碱190上海书培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 医疗废物收纳桶/带轮垃圾桶/黄色医疗垃圾桶
    医疗废物收纳桶/大型生物垃圾桶/黄色医疗垃圾桶由上海书培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提供,产品规格齐全,量多从优,欢迎客户来电咨询选购产品介绍:品名:黄色医疗垃圾桶 材质:PP环保塑料规格:660L 138cm*78cm*122cm颜色:黄色底轮:有
  • 圆型医疗利器盒/3L 医用锐器盒/医疗废物收纳筒/利器回收桶/医疗垃圾桶
    圆型医疗利器盒/3L 医用锐器盒/医疗废物收纳筒/利器回收桶/医疗垃圾桶由上海书培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为您提供,产品规格齐全,量多从优,欢迎客户来电咨询选购。 圆型医疗利器盒/3L 医用锐器盒的主要功能:一:收集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使用物品的针头。 二:使用利器盒的目的是避免感染,杜绝非安全注射。三:其他规定必须放入利器盒的医疗锐器等锐利危险品五:收集医用小玻璃制品、各类刀片、头皮针、缝合针等锐器。六:收集带血的整副注射器、输血器等接触血液的医用器材。 圆型医疗利器盒/3L 医用锐器盒产品基本参数:规格:3L直径:16.5cm高度:17.0cm 尺寸:16.5*17.0cm 产品相关规格介绍:规格直径(cm)高度(cm)尺寸(cm)单价1L11.512.511.5*12.5102L13.514.513.5*14.5123L16.517.016.5*17.0134L17.518.517.5*18.5145L19.520.019.5*20.0156L21.021.021.0*21.0188L23.023.023.0*23.02015L27.027.027.0*27.032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