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

仪器信息网智能技术专题为您整合智能技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智能技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智能技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智能技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智能技术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智能技术相关的资讯

  • 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智能化生产中的应用
    引言随着我国工业持续发展,工业主导地位不断提高,我国的工业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动能也逐渐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与此同时,随着5G网络时代的到来,人民的生产生活将愈来愈智能化。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高工业生产的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国家经济增长再创新的高度。我国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仍然是工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点,未来工业智能化的发展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工业智能化的迅速发展,具有便捷性、精确性、迅速性、智能化等优点的机器视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领域,其作为一种现代化检测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机器视觉技术涉及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光学、自动化等多个领域。机器视觉通过光学设备和传感器获取到目标物体的图像信息,然后将图像信息转化成数字化信息,进而通过计算机分析数据显示在电子屏幕上或者通过控制单元指导机器完成任务。机器视觉偏重于信息技术工程化和自动化,但又构建在计算机技术视觉效果方法论的基础上,它的重点是感知目标物体的位置信息、大小形态、颜色信息及存在状态等数据信息。本文主要通过论述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生产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机器视觉的优点及现如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性的方法,进而剖析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智能化生产上的发展趋势及方向,期望能为现代化的智能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借鉴。1 机器视觉的研究与发展机器视觉的概念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先应用于“机器人”的研制。通过机器视觉传感器采集图像信息并处理,进而通过计算估计下一步的位置来控制机器人运动。20世纪50年代:机器视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维图像的简单分析和识别上,像字符,工件、图片的分析和处理等,多用于航天、工业的制造与研究。20世纪60年代:利用计算机程序从数字图像中提取出诸如立方体、楔形体、棱柱体等多面体的三维结构,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多面体零件特征提取技术,进而为识别三维物体和三维计算机视觉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这个时期才有人首次提出较为完整的机器视觉理论,也陆续出现了一些视觉应用系统.简单的视觉应用系统小部分的代替人工生产,让工业生产逐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机器视觉技术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随着一些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的不断涌现。机器视觉技术也不断和其他技术相结合,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机器视觉也逐渐被人们熟知和应用,使其工业生产中掀起新的生产浪潮。20世纪90年代:机器视觉技术开始应用于零部件的装配。同时,这一时期有人提出将机器视觉和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非接触测量。这一技术的实现让众多机械零件表面的检测得到了应用,代替了人工检测,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让众多工人的双手和双眼从工厂生产中解放出来。21世纪:现如今,机器视觉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很多企业借助机器视觉的优点将其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现如今的时代是智能化的时代,现代工厂的生产也不断追求自动化以及机械化,倡导将传统的人工生产解放出来,越来越多的产业已经在工业生产智能化方面做的相当出色。机器视觉技术作为工业智能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也不断的被人们改进。由此可见,机器视觉技术一步步地发展到现阶段,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在各个领域都大规模是使用,尤其在工业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的机器视觉技术相对起步较晚,相比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在技术、算法等方面努力跟进。2 机器视觉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工业机器人是现代科技的主要代表技术,工业机器人以其方便精确,省时省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服装、汽车、食品、等行业。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高标准、高效率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追求的目标,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应运而生。其中让笔者印象深刻的就是京东自动化机器人仓库,硕大的仓库里面成千上万的机器人不停地在货架之间来回运动,将物品分类、投放、运输。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机器视觉具有如下功能。(1)定位和控制。现代工厂生产要求机器视觉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目标物并确认其位置。然后使用机器视觉进行定位,并引导机械手臂去准确地抓取。(2)识别。主要利用机器视觉获取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状态的目标和对象,用于跟踪和收集数据。一般的机器识别系统借助照相机完成。(3)检测。检测生产线上产品的质量,这也是取代人工最多的环节。在工业领域,主要检查包括尺寸大小检测,瓶子外观缺陷检测,瓶口缺陷检测,残次品检测等。(4)高精度检查。在工业生产中,一些精密的电子设备零件需要较高的精度,例如计算机、手机上高度集成的电子电路板,有些可达到精度0.01mm甚至μm级,人眼无法识别这些小的元器件,因此必须使用机器来完成。(5)分拣与搬运。现代工业生产与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都会有一些分拣的工作,而传统利用人力进行分拣工作的方式存在较大局限,但视觉机器人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及工作精确度,进而解放了人们的双手。机器视觉系技术在机器人的应用中起到一个核心内容的作用。机器视觉中最关键的一项就是:怎样让机器人对运动目标物进行准确识别。视觉系统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加入视觉系统技术,可以使机器人对目标物进行实时的运动跟踪与检测,进而准确的确定目标物的位置与方向,确保机器人对其的准确定位。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工作主要分为4个部分:相机定位、图像分析与处理、目标物状态识别及机器人的动作操控。先利用相机定位对目标物建立运动坐标系,获取物体坐标;然后将获取的目标物分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状态识别以图像分析为基础,对目标物的状态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根据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结果操控机器人的动作行为。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是现代工业相对于传统工业的伟大进步与发展,其解决了传统工业成本高、效率低、耗时长等缺点,将人们双手解放出来,让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更加自动化、智能化。3 机器视觉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大多倾向机械一体化,例如,薯片的生产,从土豆的清洗,到最后薯片的装袋、封口,都不需要人为参与。当然有的人要说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人情味,但是我想说机械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或许将是未来所有工业生产的大趋所示,其优点不在赘述。那么,怎么才能控制机械化生产呢?这就要用到机器视觉技术来控制机器生产。机器视觉控制器,因其具备出色的处理能力,可在10s以内高速完成最多128个点的检测,强大的处理能力可以直接影响可运行的算法以及视觉系统做出决策的速度。为了减少图像处理的时间,一些工厂现在使用同构处理来运行视觉算法。另外,现在的一些机器视觉控制器还具有用于网络连接的专用以太网端口以及用于连接外部数据存储器的端口。通过工厂连接功能,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在办公室检测产品生产,查看图像,还可以实时回放,极大的方便了工厂的生产。这种直接进行工业一体化生产的方式在慢慢的取代传统生产方式,相信在未来的工业发展中,一大部分工厂将利用机器视觉控制实现工厂一体化生产。4 机器视觉在工业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中,目标检测多种多样,市场需求相对较大。比如,检测机械零件大小是否达标、辨别条形码或包装条码、测试商品的外表缺陷、瓶口缺陷、打印缺陷等等。这些应用均需大批量测试,并且都是高精度的测试,人眼识别在这些检测中处于劣势,如果仅仅通过人工,耗时可想而知。在啤酒瓶的生产过程中,瓶子大小以及外观是否有缺陷等这些都需要经过质量检测。一些工厂一天就会生产成千上万的啤酒瓶,如果都利用人工来处理,是让人无法胜任的。而且一般人眼一直盯着同样的物体检测,时间长了,会造成视觉疲劳,进而导致残次品率高,工作效率低下。不仅如此,一些工厂还要花费大量成本聘请人力检测,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化生产。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用机器检测代替了传统的人工,大批量检测可以快速完成,加快了工厂的产品生产速度;另外,减少了工厂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使工业生产不在受限于人眼识别的缺陷,提高了工业检测的精度和效率,使工业生产更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5 机器视觉中的关键技术通俗来说,机器视觉的作用是代替了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利用照相机和照明设备获取图像信息,然后传送给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将图片进行颜色、亮度处理,然后将图像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分析。机器视觉中的两大关键技术:图像采集和图像分析与处理。(1)图像采集图像的获取是机器视觉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他是后续图像处理的保障。利用摄像头进行图像捕捉,摄像头的选择因功能而异;有时,图像的质量优劣还与光线强度有关,因此,会添加照明功能辅助图像采集。图像采集工作涉及到图像传感器的使用,一般灵敏度高、像素大、动态范围大、功耗低的图像传感器较受人们欢迎。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传感器是CCD,其灵敏度高、读取噪声低,因此在图像传感器占据一定的市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像采集有数码相机、手机、各式各样的摄像头、多媒体等,图像采集的速度、质量直接影响到后面图像的处理以及机器的控制。(2)图像分析与处理图像分析一般利用数学模型对图像的色彩、透明度、色差进行分析,进而提取出有用的图像信息。主要包括图像信息识别与读取、图像的存储、图像数据变换、图像分割、模型匹配以及解释。图像分析步骤如图1所示。图1 图像分析步骤对于分析好的图像信息,下一步就需要进行处理。一般的图像处理方法是数字处理,主要技术和方法包括去噪、增强、复原、提取特征等。图像处理所需的硬件有数字图像采集器以及图像处理计算机,主要的图像处理操作,还是要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来完成。涉及的算法有傅里叶变换、正余弦变换、沃尔什变换,微分计算、滤波处理等。图像是机器获取和信息交流的主要来源。通过图像的获取、分析与处理,将外界信息转化成可供计算机分析的数字信号,进而通过分析系统传输给控制系统,发出下一条动作的指令,控制机器完成任务。6 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发展趋势机器视觉技术的优点:可以利用机器进行非接触测量,可以利用机器实现在人无法工作和到达的区域完成对目标物的检测;机器比人眼对光更加敏感,可检测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及微弱光检测测量,解决了人眼的缺陷,扩大了人眼的视觉范围;机器不会产生疲劳,可以长时间的稳定工作,机器视觉可以进行长时间工作、分析、处理与操纵;利用了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资源,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现代化工业生产带来可观利益。现在科技技术发展较迅速,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也相对成熟,但是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当工业生产车间现场的噪声很大时,机器视觉系统往往会受到干扰,会造成设备灵敏度的降低或设备的损坏;另外工业生产现场有的处于高温,有的处于低温,这就要求机器设备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图像的采集有时还会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当光线昏暗时,就会影响目标物图像的提取、识别及分析,进而有可能造成生产产品次品率上升,影响生产的精度及效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机器性能,进行有效的图像识别,使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智能化生产中得到高效的利用,是当下研究的关键。(1)研发出高效率的图像处理软件和硬件。图像采集部分的快慢主要依赖于硬件的速度,高质量的硬件可有效减轻主机的负担,提高系统的对图像的分辨效率、采集效率、图像处理的速度及处理分析效率。高质量的软件也尤为重要,质量高的软件可以让机器的命令执行速度更加高速有效。(2)开发适用性强、高效、稳定、实时的智能算法。智能、高效、稳定化的智能算法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分析处理速度,并且改善复杂环境下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差的缺点,使系统有较强的即时性、鲁棒性、稳定性、抗干扰性以及环境适应性。7 结语由此可见,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制造有着广泛的需求,在工业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机器视觉技术的利用可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次品率;另外,还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机器视觉技术的优点如此之多,因此,对制造业领域智能化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现在的机器视觉技术还有待提高,许多技术难题还亟待解决,当下任务应着力解决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生产上的智能化、自动化应用,以便以后全面投入工业领域生产,进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做出贡献。本文作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孙郑芬 吴韶波
  • 智能光谱快检技术前景看好——“2016年中国智能光谱快检高峰论坛”主题报告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6年11月23日,“2016年中国智能光谱快检高峰论坛”在广州市越秀宾馆成功举办。国内相关学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检测机构及企业的代表近百位参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529e9981-6c4f-4bc4-be16-5bcc46051c3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6年中国智能光谱快检高峰论坛”现场 /p p   “2016年中国智能光谱快检高峰论坛”还设有主题演讲环节。围绕智能光谱技术发展及其在食品安全快检中的应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袁洪福理事长、韩东海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丁海泉副研究员,广东省食品安全学会苏彩珠专家,星创众谱公司王动民副总经理、刘振尧总经理助理分别做了精彩的演讲。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title=" 1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0fd3e67e-0555-4d34-83d8-793a2c57e4d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 袁洪福理事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光谱多元分析建模规范》 /p p   袁洪福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成功实现活体雌雄蚕蛹的无损高速分选,攻克制约我国桑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难题等三个例子,说明了近红外光谱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更好地发展近红外光谱技术、让分析结果更加准确?袁洪福教授认为,近红外光谱分析“做准”包括仪器硬件、软件和模型等方面,而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标准化。 /p p   在近红外光谱分析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的模型,其建立、维护、转移等都需要标准化。随后,袁洪福教授介绍了GB/T 28858-2013 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则的法理基础和要点内容。GB/T 28858-2013是国内首个多元分析方法的国家标准,对于分子光谱快检的发展和满足社会迫切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aaa59f85-6769-4e93-b729-32f1ab8b38b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 韩东海副理事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试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细节特质》 /p p   韩东海教授在报告中介绍,在仪器的原理和结构方面,近红外专用仪器与分光光度计大同小异,但设计思想差异颇大,重视细节是其关键。为什么近红外技术需要非常重视细节?韩东海教授分析了三方面的原因:细节决定仪器性能与价格、细节应对物料理化多变性、细节支撑个性化解决方案。 /p p   随后,韩东海教授针对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分别给出了详实的解释,如在细节决定仪器性能与价格方面,韩东海教授介绍到,对近红外仪器来说,被测物料对噪声的影响很大,当开发专用仪器时,应事先准确把握噪声与RPD的关系,这一点十分重要。但是市售通用仪器为了满足多种用途的需要,常按最高标准设计,故仪器很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248ca605-ef84-46e3-9b1e-24a10393fd1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丁海泉副研究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做优秀国产智能光谱仪器——我们一直在路上》 /p p   陈星旦院士及其研发团队先后主持“七五”、“八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研制了近红外光谱谷物品质分析仪、饲料生产快速分析仪和粮食品质快速检测仪。近期的研制成果包括了NIR2000系列光谱仪, NBT系列光谱仪和IS-UAV成像光谱仪。 /p p   NIR2000系列光谱仪包括NIR2010型粮食成分光电分析仪和NIR2020型土壤养分分析仪等。NBT系列光谱仪主要应用领域为医学诊断,解决常规检验需要抽血、反馈慢、无法实时监测等问题,实现了部分血液成分的无创伤检测。下一步研究计划包括研制可穿戴式生命体征监测仪和个体型无创伤血糖检测仪。IS-UAV成像光谱仪即轻小型无人机载成像光谱仪,是陈星旦院士团队2016年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实验室模拟工作,正在开展外场实验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e112dc8c-6541-411c-a71d-87da6c8106f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广东省食品安全学会 苏彩珠专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智能光谱快检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概况与存在问题》 /p p   苏彩珠专家报告中介绍了智能光谱快检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概况。如:便携拉曼光谱仪适用于农残快速检测,不过目前市场上多为国外厂家生产的通用型拉曼光谱仪器,价格昂贵,并且与国内农残检测的衔接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p p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和光电子学院研制的用于检测奶粉的复合光谱成像技术,10秒内即可得到结果、操作简单、准确度高,一次操作就能够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出奶粉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判断其是否达标。并且该技术可以拓展到重金属、真菌毒素、危害因子的快速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5e161c06-931d-41ad-8e3f-5fc4be435ff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广东星创众谱仪器有限公司 王动民副总经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互联网背景下智能快检仪器发展趋势》 /p p   传统智能快检技术多以实验室仪器为主,现场、在线仪器为辅,存在着投资成本高、人员素质要求高、标准化程度低的“双高一低”问题。而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供应商、合作伙伴,甚至包括用户在内,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智能快检技术价值创造活动中。 /p p   王动民副总经理认为,在当今的新背景下,我们应该:专注需求、发展定制化产品,融合技术解决用户难题,解决智能快检技术在商业应用中的“双高一低”问题,夯实商业应用需求、兼顾消费应用需求 致力于使终端仪器更专业、更专用、更智能、更“傻瓜” 借助专业化的网络管理平台,建立智能快检综合服务平台。王动民副总经理还介绍了快检技术在粮食、饲料行业的应用情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28de745b-3e8e-4774-beee-dc40668585e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广东星创众谱仪器有限公司 刘振尧总经理助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我们是历史的创造者》 /p p   刘振尧总经理助理在报告中介绍了陈星旦院士的科研历程,及广东星创众谱仪器有限公司的发展概况。 /p p   陈星旦院士1950年湖南大学物理系毕业,1953年至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1963年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台红外光谱仪,1964年创新性地研发出了光冲量计测定我国首次核试验光辐射威力,1975年开拓了中国短波光学技术领域,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陈星旦院士团队在1992~2006年间研制成功了“三代”滤光片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仪。 /p p   陈星旦院士2004年受聘于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双聘),2013年与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所合作设立光学工程院士工作站,2014年成立院士创新创业公司——广东星创众谱仪器有限公司,其主要目的是将陈院士团队的光谱技术成果产业化。 /p
  • 《智能检测装备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开始编制!
    7月2日上午,在淄博市举办了山东省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智能检测装备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启动会,标志着我国智能检测装备领域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此次会议不仅开启了《智能检测装备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还展示了智能检测装备标准符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并吸引了行业院士、专家学者及领军人物就智能检测装备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智能检测装备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进步对提升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至关重要。此次会议上介绍的标准规定了智能检测装备的系统架构、分类及智能感知、智能分析、人机交互、互联集成、故障诊断、数字化交付、适应优化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指导制造商、用户、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开展智能检测装备的研发、制造与检测评估。此标准将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还将促进智能检测装备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应用拓展。前不久,江苏省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也在无锡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司长汪宏强调了智能检测装备在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新质生产力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他指出,通过创新驱动加快技术突破、需求牵引深化应用推广、统筹推进完善发展生态是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无锡市政府表示将出台行动方案,构建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新高地,同时注重场景需求牵引,推动智能检测装备在高端装备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智能检测装备的发展不仅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和引导。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星提出,江苏将智能检测装备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并将其纳入“1650”产业体系的重点产业链。此外,江苏省发布的创新产品目录和产业发展报告,以及供需对接活动的启动,均显示出该省在推动智能检测装备领域创新和产业化方面的决心和举措。智能检测装备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拓展,对于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技术的不断突破,预计未来智能检测装备将在更多行业领域实现广泛应用,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参考资料:江苏推进智能检测装备创新发展.中国化工报,2024年7月3日。《智能检测装备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启动.博览新闻,2024年7月3日。

智能技术相关的方案

智能技术相关的论坛

  • 【资料】浅谈智能电网的并网技术

    1.1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作为基础,把所谓的传感量测手段、通讯手段、信息化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物理电网高度集成形成的新兴网络。它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电力网络类型。它的主要特征是对整个电网进行全面控制。电网最大的特征是生产和消费在同一时刻发生,这对网络控制的要求非常高。   1.2智能电网中的并网技术  智能电网建设的目的是使电网本身更加具有智慧,以应对可再生能源入网和分布式发电对电网安全的冲击并满足为实时电力平衡提供服务平台的要求。智能电网中的并网技术是建设以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联合的形式,解决当前中西部地区风电、煤电、水电的并网问题。智能电网技术有机融合了高级传感、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具有自我管理与恢复、兼容性强等特点,其快速发展为清洁能源的无缝并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智能电网中并网技术的重要性  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为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发达国家普遍加快了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技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能源供应的重要环节———电网的发展来说,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 2.1 能有效减小输送时所耗费的能量  我国最重要的煤炭资源位于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北部和西部地区,但是煤炭消耗比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随着我国能源开发的加快前行,往西和往北移已经是大势所趋,如此一来就直接导致了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与能源消费地之间的输送距离越来越远。东部地区受土地、环保、运输等因素的制约,已不适宜大规模发展燃煤电厂。要满足未来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从根本上解决煤电运输紧张频繁反复出现等问题,促进大型煤炭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就必须采取智能并网技术,发展特高压电网,实施电力的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与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和利用一起,形成全国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只有如此,才能够显著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和运行控制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发挥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发电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2.2 新能源并网技术能有效节能降耗 大力开发和利用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也顺应时代的变化,适时提出了建设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统一智能电网,其重要意义和目的在于提高电网的运行安全和效益。仪器仪表智能电网可以使新能源发电更方便地接入。大型的集中型并网电站,其系统设计、维护和监控管理等较为完善,电网可以实现与并网电站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和调度管理,已具备智能电网的一些特征和基本要求。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可以大量分散应用于配电网的终端用户。同时,启动新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并网,无疑将极大地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商业化运作,对于我国的节能降耗有着深远意义;同时还可以加快光伏企业的技术创新、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进而推动整个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 2.3 促进实时电力市场建设与完善,提高电力市场效率实时电力市场是实现智能电网并网愿望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智能电网将为实时电力市场提供完善的技术条件,必将促进实时电力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此外,智能电网中将采用超导、远距离多落点直流输电、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和设备,不仅最大限度地降低网损,而且可提高输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减少阻塞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信息和网络技术以及智能电表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发电商与电力用户能够实时获取电力市场的经济信息,发电商与电力用户的互动性和响应的时效性增强,电力市场流动性和透明度将更高,效率也将更高。 如何发挥好智能电网中的并网技术 3.1 清洁电源的接入标准和规划方案  “电网接入”一直是新能源发展中的掣肘。目前,我国仍有1/ 3 的风电装机并网项目处于空转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风电等清洁能源间歇性的特点,必须通过实时、精确的发电和负荷预报,需要一些特殊的协调控制方式才可能使其满足并网运行条件。因此,必须合理规划和设计清洁电源的安装地点和容量,分析风电、光电、火电、水电等互相配合“捆绑输出”,有效利用清洁能源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加快制订各类清洁电源并网技术标准,确保新能源发电及时上网 。   3.2发展光伏并网技术 光伏并网发电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可替代矿物燃料的消耗。由于光伏并网发电增加了发电厂旋转发电机的旋转备用或者是热备用,因此,光伏并网发电的实际降耗比率应该扣除旋转备用或热备用损失的能量。由于电力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行的,光伏并网发电向电网输送电力将侵害其他发电商的利益,这也是作为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光伏发电带来的减排效果是否应该只考虑火电排放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还有待研究,因为当光伏并网发电的同时,电网公司也在考虑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所以往往减少出力的不仅仅是火电厂,尤其是考虑旋转备用时,也不仅仅是水电厂来承担旋转备用的任务。  并网光伏逆变系统一般由光伏阵列、变换器和控制器组成,其中变换器可将光伏电池发出的电能逆变成正弦电流并入电网,控制器主要控制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的跟踪、以及逆变器并网电流的波形和功率,以便向电网转送的功率与光伏阵列所发的最大功率电能相匹配。  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方式之一,它可将光伏电池组件转换的直流电经逆变器逆变后向电网输送能量,可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能源紧张的问题,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太阳能并网电站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从设计到建成,从产品采购到调试运行涉及光学、电气、电子、通信、力学及材料等多个专业,同时也需要多部门间很好的协调与配合。  3.3研究大容量储能技术  中国正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但是这些新能源都是不连续或间歇式的,红外测温仪小水电也受气候的影响,雨天大发而旱天不发。这些电源都需要有储能装置与其配套。对于容量小的间歇式电源可以用蓄电池等装置来存储,但对于大的间歇式电源就需要研制大型的储能装置。一种可能的方案是利用富余电能电解水产生氢和氧,当需要能量时再通过燃料电池把氢和氧转变成电能。红外测温仪目前,工业用的水电解器的效率在60 %~80 %之间,通过燃料电池产生电能的效率约在45 %~65 %之间。燃料电池的技术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所以还需要对这种方案作大量研究。 3.4 分布式电源并网保护  分布式电源的一次能源一般是气体燃料,各种可再生能源;二次能源是分布在用户侧的冷、热、电等。它将电力、热力、风速仪制冷和蓄能技术相结合,直接满足用户对能量的需求,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风速仪分布式电源以内燃机为前端部分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以燃气轮机或微型燃气轮机为前端部分,以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为后端部分的分布式电源;以燃气轮机为前端部分,以余热锅炉、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为后端部分的分布式电源;以燃料电池或生物质能为前端部分的三联供系统。分布式电源的构造形式能提高热电机组的利用率;发展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热、电、冷联产技术和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

  • AI智能视频识别技术如何实现电网可视化智能安防监控?

    [size=18px][color=#333333]巡查使智能巡查安全管理系统中[/color][font='Arial',sans-serif][color=#333333]AI[/color][/font][color=#333333]智能功能的应用,不仅能为核心厂站各业务流程安全防范提供保障,而且在输电线路部署、电网状态监测、视频移动监控管理、重要廊道监视巡检,实时可视化、精益化用电及作业管理互动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color]众寻“巡查使”智能AI视觉算法赋能制造百业,以高清摄像头为前端、图像算法为核心,具备丰富的行业场景与应用落地,“巡查使”AI智能具备100多种视觉算法技术,[color=#333333][back=white]能够根据客户所需场景自由组合。[/back][/color]可在视频监控区域有效识别出设备、人员、车辆等违规行为,并自动拍照上传至管理端。“巡查使”AI智能视频检测或识别到违规行为时会实时进行告警,以语音、报警灯等形式进行提醒,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现象,消除安全隐患,[color=#333333][back=white]以标准化的系统架构赋予企业轻松部署[/back][/color][font='Arial',sans-serif][color=#333333]AI[/color][/font][color=#333333][back=white]算法的能力。[/back][/color][/size]

  • 智能式变送器技术特点

    智能式变送器是由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如何选用变速器(微机)相结构而成的。它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运算和存储能力,可对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对测量信号的调理(如滤波、放大、A/D转换等)、数据显示、自动校正和自动补偿等。  微处理器是智能式变送器的核心。它不但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存储和数据处理,还可以通过反馈回路对传感器进行调节,以使采集数据达到最佳。由于微处理器具有各种软件和硬件功能,因而它可以完成传统变送器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智能式变送器降低了传感器的制造难度,并在很大程主上提高了传感器的性能。另外,智能式变送器还具有以下特点:  n 具有自动补偿能力,可通过软件对传感器的非线性、温漂、时漂等进行自动补偿。  n 可自诊断,通电后可对传感器进行自检,以检查传感器各部分是否正常,并作出判断。  n 数据处理方便准确,可根据内部程序自动处理数据,如进行统计处理、去除异常数值等。  n 具有双向通信功能。微处理器不但可以接收和处理传感器数据,还可将信息反馈至传感器,从而对测量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  n 可进行信息存储和记忆,能存储传感器的特征数据、组态信息和补偿特性等。  n 具有数字量接口输出功能,可将输出的数字信号方便地和计算机或现场总线等连接。

智能技术相关的资料

智能技术相关的仪器

  • 智能钟,准确掌握停机时间 GC/MS作为通用型分析仪器,已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当需要仪器维护、系统变更或多人轮流使用时,必然会产生停工时间。因此,有效的时间管理显得十分必要,智能钟可以减少停机时长、提高有效运行时间。?1、仪器开机/关机的时间管理 质谱仪在高真空条件下运行,因此仪器开机和关机需要占用许多时间。软件实时显示开机和关机所需的时间,有助您准确判定进行离子源清洗等维护的最佳时间。 以往,检漏、调谐等步骤均需要人工操作确认,现在实现完全自动化。2、进样口维护的时间管理 Easy sTop功能无需泄真空即可进行进样口维护。当更换隔垫或衬管时,软件显示进样口冷却所需时间,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因等待时间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的停机时长。 ClickTek智能锁技术令进样口的维护徒手完成,智能判断最佳气密点,更换衬管更加快捷方便。3、连续分析的时间管理 软件实时显示连续分析所需时长,可准确预判当前批处理分析结束时间,降低因连续分析或人员更换导致的停机时间,提升仪器有效运行时间。此外,根据前序分析的结束时间,用户能够合理安排上机前的准备工作,诸如样品制备、预处理等,让整个流程更加高效,从而改善工作与生活平衡。?
    留言咨询
  • 一、产品介绍智能制造技术教学实训台采用模块化设计,灵活组合,可进行初级、中级、高级的实训考核与技能鉴定。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技能要求。平台融入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传动技术、电子电工技术、多种作业技术、智能传感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机器视觉技术、计算机技术、串口通信技术、以太网通讯技术、离线编程仿真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涵盖工业机器人、机械基础、电气运行与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传感、智能制造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二、组态控制软件(1) 组态软件结构,可以通过图形界面操作实现系统的操作;(2) 可以在组态软件上对各个执行机构单元进行参数的设置、工单的布置、 数据的查询等功能;(3) 软件可以连接云端服务器;(4) 软件配套手机APP,可以实现手机、PAD等终端对组态的远程控制,远程获取系统数据和设置相关数值;(5) WebServer架构,全面支持画面发布、实时数据发布、历史数据发布及数据库数据的发布;(6) 可视化操作界面,真彩显示图形,支持渐进色,并有丰富的图库以及动画连接.三、MES智能制造生产控制系统运行平台:Windows7/10.具备以下功能:(1) 实现执行单元运动的实时动态显示(2) 实现执行单元目前状态的实时显示(3) 实现系统参数的设置(4) 实现物料的实时显示(5) 实现视觉状态的实时显示(6) 具备任务单管理功能(7) 具备任务单查询功能(8) 具备相机的参数设置功能(9) 具备各个功能区域参数显示功能(10) 具备当前状态模式显示功能(11) 具备运行状态显示功能(12) 具备工作气压显示功能(13) 具备环境温度显示功能(14) 具备报表数据统计显示功能
    留言咨询
  • 一、产品概述AI智能家居应用实训系统是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实训平台,其中人工智能应用(包含人工智能基础、人工智能图像、人工智能语音等),物联网行业综合应用(包括感知层基础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家居、视频监控、楼宇自动化等)技能型人才培养,基于对物联网感知认知、网络构建、管理服务、综合应用等多层架构体系并结合新兴的云服务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技术设计开发的,用于人工智能,嵌入式、物联网、计算机、电子、通信、网络等相关专业的AI智能家居应用实训教学产品。AI智能家居应用实训系统用人工智能语音和视觉接入家居控制系统,与物联网实时交互,打造成可开展AIoT技术学习和研究的实验平台。展示了AIoT在智慧生活领域的布局,通过大量基于语音交互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的实战项目,培养AIoT技术开发及应用人才。AI智能家居应用实训系统的设计理念,实训平台以多种真实应用场景为模型,结合近年技术发展和人才技能需求的热点,集成了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嵌入式、传感网、Wi-Fi、智能识别、RS232/RS485、Zigbee、以太网、移动开发、物联网平台等物联网行业成熟、主流的前沿技术,涵盖了人工智能方案设计、物联网方案设计、物联网设备安装和调测、物联网应用系统部署、物联网项目运行管理与维护、AIOT的方案设计与应用等教学内容,以一个完整的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相融合的智能化生态体系项目生命周期的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能满足广大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和各行业企业用人需求。AI智能家居应用实训系统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实训台为基础,结合可灵活部署的移动实训台。通过边缘计算网关、AI摄像头、AI麦克风阵列、物联网应用终端和物联网云平台之间,不同的搭配、组合,为学生提供云平台接入、网关直连、边缘计算网关直连,串口直连等多种不同的数据采集、流转、储存、处理、分析模式。可更好的帮助学生从物联网理论学习过渡到实际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在物联网综合应用的动手实践、设备安装调试、系统集成以及项目设计能力和场景应用能力,为后续的行业实训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传感器、边缘计算网关、物联网应用终端、数/摸采集器等物联网部件的连接,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控制、分析、储存等。并通过网关将多个物联网设备连接到公网云平台,构成物联网的云实训平台。AI智能家居应用实训系统技术框架如上图所示,本平台结合了物联网的5大核心技术领域,涵盖终端智能硬件、无线通信技术(含异构网络)、传感器、数据分析、云平台;按物联网三层结构可以定义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按物联网宏观概念可以定义为云平台、网络传输管道、应用终端;按照物联网应用功能模块定义可以分为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受控模块、本地显示模块(支持双屏异显)、云端数据可视化模块、网关边缘计算模块、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支持系统模块,移动互联网模块。二、产品特点1、性能AI嵌入式边缘计算处理器RK3399,4G+16G内存配置,11.6寸高清电容屏。选配NPU协处理器模块,直接运行神经网络模型,运算能力高达2.8 TOPs@300mW。提供更丰富的扩展接口:双路USB3.0,四路USB2.0,RS232,RS485,嵌入式拓展接口等各种外设接口。2、教学以职业院校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为基础,在实训教学上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从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技术的认知,到人工智能项目实操技能的训练,最终达到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岗位能力提升的教学理念。3、技术平台设计上对主流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框架进行了适配,包括TensorFlow、keras、Caffe、Mxnet、Pytorch,整合了人工智能项目开发中所需用到的各种环境和依赖,让用户能够脱离服务器和PC进行人工智能的项目开发。另外平台的开发环境也支持诸如“AI+X(物联网)”综合项目的开发。4、应用系统以智能家居、智慧门禁、智能监控三大应用场景,及基于三大应用场景的多种业务子项,体现了人工智能智慧生活主题。所有的应用场景及业务子项功能,均来自真实的人工智能行业应用。5、扩展软硬件系统采用平台化、模块化设计,结合通用化、标准化设计的人工智能实训工位,除了可完成配套实训内容的演示训练,还可以基于人工智能实训工位以及系统的软硬件模块,外接、扩展更多的技术或业务。6、配套该产品除完整的软硬件系统外,还配备针对设备完整的人工智能实训指导书、完整丰富的教学实训素材资源、以及基于设备系统的人工智能教学视频光盘。本产品提供免费的安装部署服务和设备实训培训服务。三、资料配置AI智能家居应用实训系统配置系统相关介绍资料、实训手册、硬件手册、系统手册、和移动应用程序与测试等软件。
    留言咨询

智能技术相关的耗材

  • 应用7030型智能皂膜流量计
    应用7030型智能皂膜流量计 产 品 名 称 7030型智能皂膜流量计 适 用 范 围 本仪器采用皂膜流量计法测量气体流量,可校准各种小流量采样器/流量计的流量准确度。 执 行 标 准 JJG 586-2006 《皂膜流量计》 7030型智能皂膜流量计 技 术 特 点 ◆ 直读流量,自动换算标况流量 ◆ 采用同步脉宽调制红外检测技术,不受外界光线干扰 ◆ 自动测量环境温度,可查询不同温度的饱和水蒸气压力 ◆ 轻触式电源开关 ◆ 点阵式液晶显示屏,中文操作菜单 ◆ 自动节能功能,长时间不用即自动关机 ◆ 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 ◆ 大气压自动测量 ◆ 内置充电电池,交直流两用
  • 3070型智能气体采样器
    应用3070型智能气体采样器产品执行标准   HJ/T 47-1999 《烟气采样器技术条件》   JJG 956-2000 《大气采样器》 应用3070型智能气体采样器适用范围   本仪器应用溶液吸收法采集环境大气、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亦可应用填充柱采样法捕集油烟。可供环保、卫生、劳动、安监、军事、科研、教育等部门用于气态物质常规或应急监测。 应用3070型智能气体采样器主要特点 1 、手持式结构设计,轻巧便携,操作方便 2 、采样/标况体积自动检测显示 3 、自动零点修正,软件参数校准 4 、低功耗采样泵,稳定性好,负载能力强 5 、采样结果自动记录,并可打印 6 、电池电压自动监测,低电压报警 7 、整机使用高可靠性贴片元件 应用3070型智能气体采样器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参数参数 参数范围 分辨率 准确度 1 采样流量 0.5~1.0L/min 0.01 L/min 优于± 2.5% 2 计前压力 -20.00~0kPa 0.01 kPa 优于± 4.0% 3 计前温度-20.0~99.0 ℃ 0.01 ℃ 优于± 2.5% 4 最大采样体积 0~999.99L 0.01L - 5 供电电源 DC12V ( 5 号电池 8 节或通过变压器外接 AC220V 交流) 6 外形尺寸 115× 200× 45(mm) 7 整机重量 约 1.0kg (不含电池)
  • 科诺美 EyouLab 易优智能色谱数据系统
    EyouLab 易优智能色谱数据系统 全面的数据安全与法规依从全面提高您的实验效率 新一代 EyouLab 易优智能色谱数据系统,基于数据库技术的高效全面管理,全面符合FDA 21 CFR Part 11、GMP、GLP等法规适从性要求,拥有丰富且强大的仪器控制功能,并已延伸至样品前处理和精准医疗领域,通过数十项专有技术,使所控仪器交互智能、流程精炼,且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有效引导客户通过简单操作就能确保所需数据能有效、准确地完成。 EyouLab提供包括单机版、企业网络版、云服务版等的多版本部署,能极大提升客户应用实验室整体能力,通过可视化看板,实现数据监控与管理、在线诊断与维护、方法库交互调用等。智能易用、降低误差、提升实验室整体效率。 满足电子数据物理安全性 全面符合法规适用性要求 每个采集端可以控制4套仪器 安装启动运维简单 简便的远程访问控制 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检索 自由访问的网络分析系统 智能易用、无限扩展集成归一化窗口,简约的交互界面,化繁为简,易用便捷图形化的监控界面,可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便捷易用的报告编辑,模板随时调用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提供多达25种积分功能和计算方法,支持噪声和漂移计算先进的自动峰宽、自动阈值算法,自适应采集数据,自动调节算法达到最佳积分效果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