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一体化快速智能定硫仪

仪器信息网一体化快速智能定硫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一体化快速智能定硫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一体化快速智能定硫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一体化快速智能定硫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一体化快速智能定硫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一体化快速智能定硫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一体化快速智能定硫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体化快速智能定硫仪相关的资讯

  • 这一次,我们重新定义“智能一体化蒸馏仪”的概念
    2009年,济南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明了我国第一台智能一体化蒸馏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它的诞生完全颠覆了以前实验室蒸馏实验的传统印象。不用自来水冷却,不用电热套、电炉丝加热,自动判断蒸馏终点,蒸馏结束可自动断电。在迅速普及各级水质及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同时,也引来了多方关注和仿制品的粉墨登场。 盛泰,该何去何从? 一场关于智能一体化蒸馏仪的变革再次拉开序幕! 2016年,济南盛泰科技对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全新升级,多款新功能设计将首次亮相,产品更高端,更加富有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更加智能化操作。 让我们拭目以待。。。。。。
  • “国产好仪器”评选,盛泰智能一体化蒸馏仪邀您来投
    日前,由国内知名的仪器行业门户网站仪器信息网主办的第二届“国产好仪器”火热进行中,济南盛泰科技推选的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名列其中,目前好评数暂列第二位。在国内多个行业,“国产”两个字一直被人低看一眼,甚至于被贴上多重标签遭到歧视。国产仪器,正名之战,任重道远!由济南盛泰科技2009年始创研发的智能一体化蒸馏仪,以“远红外陶瓷加热系统+内置冷却水自循环系统+智能蒸馏终点判断”等三大功能入手,全新推出了实验室“智能蒸馏”的新概念,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以往实验室蒸馏装置脏乱差的印象。截止目前,国内使用智能一体化蒸馏仪的用户涵盖:环保、疾控、食品药品检验、出入境、供排水监测、企业等两千余家用户,受到广泛的欢迎。国产好仪器,正名之战,邀您来投!1、请点击链接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activity/goodcn/gchyq/Detail/C130292 2、请在页面中点击点赞按钮,支持我们: 也可点击评论按钮,对我们进行评论:3、若弹出下面这个框,说明需要登录才能点赞。如果您不是仪器信息网会员,请从“一键登录”这里按照要求操作如果您是仪器信息网会员,也可从“密码登录”这里按照要求操作登录完成后再进行点赞或者评论。智能一体化蒸馏仪产品详情查看,请点击: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299/C240962.htm或登录济南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官网,http://www.sdstkj.net查看
  • 【仪器测评-济南盛泰智能一体化蒸馏仪】" 多功能操作强大,自动化程度高"
    环球影城门票、百元京东卡等你来拿 ↑ 点击查看大赛详情 本期,来自鹤壁农检中心的王景蕊老师分享济南盛泰ST106-3T智能一体化蒸馏仪(点击进入蒸馏仪专场)视频测评,点击下方查看。论坛链接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903388点击上方测评链接,为TA点赞/留言/收藏吧!助力TA赢取大奖~查看拍摄剪辑教程,上传作品赢大奖【测评教程】如何拍摄、剪辑仪器测评类视频? 仪器测评“小红书”活动火热进行中!仪器选型的难、烦、累,懂的都懂!这可是个技术活!仪器信息网特举办首届仪器测评“小红书”短视频大赛,分享你的宝贵测评经验助同行们一臂之力吧!更有环球影城门票、百元京东卡等多个大奖等你来拿!快来上传你的测评短视频吧~~~点击下图参赛
  • 我公司中标的某省近百台智能一体化蒸馏仪陆续交货中
    日前,由我公司中标某省环保厅区县的近百台智能一体化蒸馏仪正陆续交货中,此次项目的中标,证明了市场对盛泰品牌的质量认可,我公司也必将借此契机,再接再厉,以一流的产品质量,放心的售后服务回报市场,回报用户。
  • 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盛泰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喜欢国产好仪器荣誉
    2016年12月23日,在北京京仪大酒店举办的“第二届国产好仪器成果调研会”上,我公司产品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型号:STEHDB-106-3RW,喜获第二届“国产好仪器”荣誉称号。智能一体化蒸馏仪自2009年上市以来,已有用户三千余家,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简单实用的功能将用户以前极为繁琐的蒸馏工作变得“so easy”,深受用户欢迎。所以历经5个多月的国产好仪器调研评选,最终喜获荣誉。
  • “好仪器”免费试用用户体验报告之STEHDB-106智能一体化蒸馏仪
    p  由“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项目组联合a title="" href="http://www.yph.cn" target="_blank"仪品汇电商平台/a举办的大规模“好仪器”免费试用活动自2016年11月启动以来受到了众多国产厂商和仪器用户的关注,至活动截止共收到400余份用户的免费试用申请,最终成功进行“好仪器”免费试用的用户共40位。/pp  在本次活动中,参与免费试用的仪器均为“第二届国产好仪器”入选产品,由12家国产科学仪器厂商倾情提供,总价值高达276万元。/pp  值此活动结束之际,项目组特地整理了“好仪器”免费试用用户所提交的试用报告,将最真实的仪器用户反馈一一展现出来,为广大用户选购真正“好用、耐用”的国产好仪器提供参考。/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试用仪器:a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40962.htm" target="_blank" title=""济南盛泰STEHDB-106智能一体化蒸馏仪/a/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40962.htm" target="_blank" title=""img title="139b6769-5b93-41b5-a8fd-c380abdda42a.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9170b5d0-3e68-42f1-b5f3-91644ef0c668.jpg"//a /pp  strong用户单位1: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检测试验中心/strong/ppstrong  仪器用途:地下水中挥发酚的蒸馏/strong/ppstrong  试用反馈:/strong传统的蒸馏装置由加热、冷凝、接收等部分组成,各自独立、操作繁琐、效率较低,且在蒸馏终点不能控制,蒸馏瓶蒸干极易爆瓶从而导致蒸馏失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而STEHDB-106-3RW智能一体化蒸馏仪采用了远红外陶瓷加热装置代替大功率电炉丝加热,6个加热孔能够独立操作,同时采用智能蒸馏终点控制,内置冷却水自动降温及回流装置,实现了简单操作,自动蒸馏,美观实用,节能降耗等目的。/pp  安装调试完成后,实验室进行了地下水中挥发酚的蒸馏试验,用蒸馏法使挥发酚类化合物蒸馏出,并与干扰物质和固定剂分离。整个蒸馏过程蒸馏250mL滤液仅需45分钟,终点控制精度为正负5mL。并且蒸馏结束可自动停止加热且仪器报警,可无人值守,等报警后再去按报警复位开关,将接收瓶从托盘上取下,实验结束。大大节省了实验室操作人员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pp  通过近段时间的仪器试用,在实验过程中,其中第三加热单元中蒸馏瓶干烧后,蒸馏瓶粘连到加热孔,在敲蒸馏瓶的过程中,红外陶瓷底座有些裂缝,联系安装工程师后,厂家工程师也迅速做出了回应,承诺尽快进行更换。相信这台仪器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我的好帮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activity/goodcn/gchyq/Experpoint?id=782" target="_blank"img title="600_300_20160411_goodcn.gif"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5605290c-e2ed-4708-943f-21794c359c1b.jpg"//a/pp /p
  • 工业园区安环一体化方案
    规划背景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工业企业呈现明显的集聚态势,各类工业园区和工业集聚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国内许多化工园区由于盲目促经济增长,园区初期规划不合理、企业内部及政府管理体系不健全,存在环境风险隐患底数不清,监管设施建设滞后,污染源、风险源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日常管理,监控、预警和应急技术缺乏等问题,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异味扰民,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园区经济发展受阻。  本方案围绕化工园区安全风险与环境恶化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安环”一体化管理思路,为全国化工园区“智慧园区”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方案规划树立并贯彻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公众健康为核心,以污染防治为重点,系统管控污染源头,提升治理修复手段,防范环境风险,推进园区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引导园区走出一条“产业高端、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转型发展道路,打造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绿色发展的循环型生态园区,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总体设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等政策,建议工业园区安环一体化方案采取分阶段、有计划的分期建设形式,在十三五期间,将通过5年的努力使得化工园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更协调,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园区安全防控能力显著提高,公众健康得到保障,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政府执法、监测、监控、监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建立起与自身定位、环境承载力、发展水平、区域特征相适应的园区“安环一体化”管理体系,形成智慧产业园区。  基于园区管委会一体化协同管理目标和化工园区当前迫切管理需求,重点围绕安监、环保、消防三部门的协同管理,打造互联互通、协同共治的园区空间治理体系。设计思路上兼顾考虑多部门的公共联动部分和部门私有部分的区别,以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为原则,打破各自为政、信息封锁、职能交叉重叠的传统状态,构建交互一体化的园区管理模式。  平台总体设计根据园区业务需求,在同一平台框架下,根据短、中、长期目标进行内容和阶段的规划,分为智慧环保、智慧安监、安环联动三大平台建设。  1、智慧环保平台  围绕园区环境管理核心需求,构建“环境监控预警、污染溯源分析、环境风险防控、综合管理决策”几大业务板块。先通过对园区进行系统调研,形成园区咨询规划方案,基于调研筛选优控因子,建立环境监测网与监控预警平台,再通过污染溯源平台、环境风险防控平台、综合管理决策平台的层层构建,实现园区科学预警溯源、智慧管理决策。  2、智慧安监平台  围绕园区安监管理核心需求,实现园区安全智能监控与安监综合管理的联动应用,建立园区内重点企业的生产安全监管和泄漏侦测,重点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与辨识,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测预警能力,有效预防园区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科学化,降低区域风险。  3、安环联动平台  安环联动平台针对化工园区安监、环保公共需求,建立园区公共应急联动平台、园区“一张图”及园区监控预警指挥中心,实现园区安监、环保公共联动业务的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三、方案特点  1、提出安环一体化的管理思路,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  基于资源共享与协同联动的政府管理需求,打造工业园区“安全、环保一体化” 平台,由“单一闭塞”向“联防联控”转变。考虑部门管理机制的差异性,平台关注公有应用的同时,又考虑独立的私有应用,实现高度交互、无缝衔接,保障各部门之间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都能实现有序无碍的资源共享、智慧管理,共同开展园区风险防控工作,维护园区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应急联动时,做到应急救援功能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2、提出园区环境“测、管、治”联动,打造园区环保大数据  针对园区环境问题,提出从智能感知(测)、智慧管理(管)到科学治理(治)的全生命周期科学管理平台,实现测管联动、管治联动、测治联动体系,真正打造园区环境大数据,基于大数据,实现从监测发现问题、管理评估分析问题到治理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理念,提高靶向整治效率。  3、 提出风险管理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控”全过程管理转型  我国的环境管理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预防,应将应急管理变被动为主动,从事后处置为主向全过程管理转变,提高主动防控能力。方案中从日常监控预警网络的构建、监控预警能力建设、预警和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应急体系保障等多方面提出建设思路,以风险源头全过程管控为重点,全面提升区域风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变被动为主动。  4、提供多样化的项目商业运作模式  根据项目投资及政府运营需求,聚光可提供多种项目建设模式,如BOT/BTO、PPP 、EPC等模式。
  • 四川“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保障“绿色”大运会
    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正式在成都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年运动员齐聚“天府”,共同展示青春活力和体育风采。作为主办城市,成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各项保障措施也得到了全面落实,确保大运会的顺利进行。其中,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联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部门,共同负责空气质量监测及预报预警相关工作,为顺利完成大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四川省站利用“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平台,为大运会保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打造了一个绿色、智慧、生态和环保的赛事环境。该平台集成了空基、天基、地基一体化监测与应用,以“实现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为目标,以“污染溯源-污染防控-效果评估”为链条,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大气污染物精细化溯源体系,在大运会期间为污染溯源与防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支持。   一、以“实现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为目标,构建由“污染溯源-污染防控-效果评估”三部分组成的一体化精细化溯源体系。   四川盆地独特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和局地气象条件不仅是影响大气污染物生成、积累和清除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区域输送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的指导下,四川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成效显著,但伴随着污染防治要求的不断升高,原来的大气精细化防治支撑力度已经逐渐显露出瓶颈,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与环境治理压力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成效还需进一步巩固,采取更加精细化的环境污染管控措施和联防联控措施已成为未来环境污染治理的总体趋势。   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在深入总结分析区域-城市污染特征、形成机制、主要来源和减排潜力的基础上,以“实现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为目标,构思了由“污染溯源-污染防控-效果评估”三部分组成的一体化精细化溯源体系:一是污染溯源主要从城市近地面常规监测向区域三维立体尺度的污染诊断监测延伸,开展多来源、多因子、多维度、多手段、多过程的“空天地”一体化大气污染物精细化溯源,摸清城市及周边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识别重点管控区域和污染源,为区域和城市大气精细化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决策和数据支撑;二是污染防控以污染源排放清单为主,采用现场调查和核算的方式,全面评估各类源(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其他面源等)对当地空气质量的影响,精准锁定重点管控对象;三是效果评估指利用空气质量数值模型系统,开展减排措施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污染物减排控制的最优组合、最佳方案、合理减排空间。   二、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平台,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精细化溯源体系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平台整合遥感监测、空气质量联网监测和环境大数据分析领域的综合技术,实现了大气污染防控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平台汇集了大量多源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社会活动水平数据、模拟数据,基于WebGIS、专题图等多种可视化表达,快速揭示区域、城市及周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和转化迁移等过程;利用空气质量数值模型模拟提出影响城市的主要污染输送影响路径和通道,计算周边区域对本市的贡献值和排序,并结合空基监测系统、天基监测系统、地基监测系统开展的“空天地”一体化大气污染物精细化溯源结果,快速获得城市及周边各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识别重点管控区域,确定重点管控方向,为大气精细化的管理和污染防治管控提供及时的科学决策和基础数据支撑。三、补齐效果评估短板,构建监测-防控-评估全链条式闭环,为污染源强化监管、制定精细化污染减排策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在前期“空天地”一体化大气污染物精细化溯源发现的污染特征、前体物排放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城市“核心控制区”和“协同控制区”,制定差异化的城市具体减排方案,明确各城市的主要减排污染物、重点减排行业及企业、减排量;对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餐饮源等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摸排和全面核算。基于核算结果,利用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建立细分源排放敏感性分析及动态减排分析模块,进行动态减排敏感性分析影响模拟,明确评估各热点网格区域排放、污染应急减排对于区域、城市及各区县影响程度,有效识别、评估各类源对当地和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掌握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加强污染源监管、制定精细化污染减排策略提供支持,避免“一刀切”,减少重污染应急过程中的人力、财力、物力消耗。   四、实现了从技术研究到业务化应用,为大气精细化的管理和区域联防联控提供科学决策和数据支撑。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覆盖了卫星遥感(空基)、臭氧激光雷达(天基)、空气子站常规监测+组分监测+走航监测(地基)等多种监测网络,集成了WRF、CMAQ、CAMx、OBM、hysplit、flexpart等多种空气质量模型和轨迹模型,为大气精细化的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决策和数据支撑。基于地基观测、卫星遥感等基础数据,结合空气质量数值传输模拟,采用多种方法动态预测污染城市与上风向城市或区(县),提升污染过程输送通道的研判准确率和精度(到区(县)的尺度),构建支撑业务化应用的污染传输通道预报预警技术。每次污染过程应对,先根据空气质量预报系统产出的风场预报信息、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信息,提前确定预报污染过程的传输通道及过境城市与区(县)。采用后向轨迹模型、潜在源贡献和聚类分析方法识别污染物传输通道,根据传输通道特征,将联防联控城市划分为“核心控制区”城市和“协同控制区”城市,对区域联防联控提供定量化数据支撑。   五、智慧监测助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推动新时代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2年,生态环境部下发《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要求以四川等地作为创新试点,加大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运用,建立完善现代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平台具有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应用智能化、测管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等优势特点,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监测的数字化转型,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数字中国、数字政府,推动政务一体化趋势下的积极响应。   通过加快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区域-城市“空天地”一体化大气污染物精细化溯源体系,能够进一步揭示区域、城市及周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和转化迁移等过程,实现百米级别的污染源精确化锁定、从城市近地面常规监测向区域三维立体尺度的污染诊断监测转变、从污染物浓度监测向污染全过程监控的转变,最终形成区域、城市、区(县)三级“污染溯源-污染防控-效果评估”全链条防控体系,真正用数智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 爱丁堡仪器一体化荧光光谱仪FS5 全球发布
    英国Edinburgh instruments是一个专注于生产和研发高性能研究级光谱仪的公司。产品线有激光,传感器和光谱仪三个方向。其中光谱仪有瞬态吸收和荧光光谱两个大类。爱丁堡的激光闪光光谱仪和瞬态稳态荧光光谱仪是全球公认的领导者。此次BCEIA,天美在展台进行一体化荧光光谱仪:FS5的全球发布,这台全新的仪器首次在国内亮相。 这是爱丁堡苏格兰工厂全新打造的新一代紧凑型一体化荧光光谱仪。这款仪器基于高标准进行设计,具有高灵敏度,快速数据获取,操作简单的特点,同时还有丰富的样品支架可以进行选择。拥有爱丁堡仪器在荧光光谱仪上超过35年的制造经验,FS5可以为您提供您所能想到的各种测试需求。FS5为中档价位的荧光光谱仪在全球分析和研究市场上设立了一个全新的标准,针对不同的应用方向,我们都有相应测量模式可以进行选择。 . 单光子计数的高灵敏度 . 高动态范围和数据获取速度 . 独一无二的软件&mdash &mdash 为荧光光谱仪量身定做 . 升级的可选模式 PSP&mdash &mdash 纯光谱,极低的杂散光,无 高级散射光干扰 NIR&mdash &mdash 可扩展光谱范围至1700nm POL&mdash &mdash 测量各向异性和偏振度 MCS&mdash &mdash 完成微秒到秒级的寿命测试 TCSPC&mdash &mdash 完成皮秒到微秒的寿命测试 . 极其丰富的样品支架选项 除了拥有FS5标准荧光测试功能以外,这款升级还能实现皮秒、纳秒到微秒范围的寿命测量(10&mu s)。FS5-TCSPC型号需要皮秒脉冲二极管和LED作为激发光源,我们只需要简单地将光源连接到FS5-TCSPC特制的样品仓中,这个样品仓与所有样品支架相兼容。 寿命测试的时候不需要单独的激光驱动和数据分析模块。软件完全兼容所有的测试功能,提供重卷积和曲线拟合。皮秒激光二极管(EPL)和皮秒脉冲发光二极管(EPLED)都是单一波长输出。我们至少需要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皮秒脉冲光源来激发样品,激发波长根据用户的具体应用方向进行选择。 TCSPC寿命测试可以使用FS5标准的检测器,仪器响应为~800ps。实际的仪器响应数值取所使用的EPL或者EPLED。当我们使用快速响应检测器的时候可以优化仪器响应函数,对应的仪器型号为FS5-TCSPC+。使用EPL作为激发光源可以得到~250ps的仪器响应。 几乎针对所有应用,FS5都有相应的样品支架可供用户进行选择。这些附件的安装使用十分简单方便。绝大多数的附件安装只需要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专用的Fluoracle软件可以自动识别每一个样品支架,用户使用界面十分友好,操作十分便捷。BCEIA创办于1985年,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即将在10.23-10.26日举办第十五届。国内外专家、学者,众多仪器厂商都将汇聚于此,共同分享有关分析测试的经验收获以及探讨科技发展方向。天美公司将参加此次盛会,请关注展台:2090-2093,2020-2027(2号馆主席台旁)作为BCEIA的忠实参与者,天美公司积极响应会务组的各项创新活动。今年BCEIA最新推出了依托于展会的手机应用软件,可直接在手机上浏览展会相关报告、交通灯信息,以及参展商情况,展品情况及各项资料下载。天美公司已经提交相关宣传资料,欢迎大家下载关注。下载二维码:天美公司仪器通讯月刊在9月刊推出BCEIA专题,集中介绍展示新品的各种应用,以及相关活动介绍。欢迎您点击查看:http://www.techcomp.cn/tongxun/09/index.html 。公司介绍: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ldquo 天美(中国)&rdquo )是天美(控股)有限公司(&ldquo 天美(控股)&rdquo )的全资子公司,从事表面科学、分析仪器、生命科学设备及实验室仪器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及分销 为科研、教育、检测及生产提供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天美(中国)在北京、上海、等全国15个城市均设立办事处,为各地的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天美(控股)是一家从事设计、研发、生产和分销的科学仪器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继2004年於新加坡SGX主板上市后,2011年12月21日天美(控股)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香港股票代码1298),成为中国分析仪器行业第一家在国际主要市场主板上市的公司。近年来天美(控股)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先后在新加坡、印度、澳门、印尼、泰国、越南、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公司亦先后收购了法国Froilabo公司、瑞士Precisa公司、美国IXRF公司和英国Edinburgh等多家海外知名生产企业,加强了公司产品的多样化。   更多详情欢迎访问天美(中国)官方网站:http://www.techcomp.cn
  • 中国首发:BD推出全球首款全自动一体化微流控文库制备仪
    12月17日,BD在P4China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上推出全球第一款通量灵活、全自动一体化微流控文库制备仪BDCLiCTM系统,极大缩短了批量处理样本的时间,全面突破了目前基因建库面临的技术难点,为高通量基因测序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十三五规划和国家健康2030纲要的陆续出台,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精准医疗的支持力度。P4China国际精准医疗大会在十三五规划国家精准医疗计划开启元年隆重举办,旨在汇聚政、产、学、研、资各方力量,并将政策、监管、资本、技术、应用、商业整合在一个平台,进一步探讨从系统生物学研究、精准诊断的应用到转化医学的研发,展示国际国内领先精准医疗的成果转化与最佳实践,助力精准医疗产业未来良好发展。  “要最终实现精准治疗是个复杂的大工程,自然和疾病队列生命组学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库是基础,基因测序是首要工具,只有大数据、生物信息分析和现代医学技术的有效结合才能将精准医疗的概念从理论上落到实践。”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专委会常委,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云健康医疗科技集团总裁金刚博士说:“从目前的情况看,精准医学总体上还处在研究和大数据累积阶段,在实现精准医疗的软件和硬件以及标准法规上还都存在一些困境。比如我们现有的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因涉及较多基因的深度测序,前期的基因建库操作复杂,测序和分析流程繁琐,相应检测产品政策法规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一代基因测序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但随着精准医学作为国家战略任务的推进,政策法规和医保对新一代测序检测的倾向支持,相信基因检测助力精准医学在临床和健康的广泛应用会越来越近。”  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公司BD以中国为首发站,在P4China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上推出全球第一款通量灵活、全自动一体化微流控文库制备仪BDCLiCTM系统,只需一键启动,即可全自动完成所有样本的文库制备工作,极大缩短了批量处理样本的时间,简化操作流程,全面突破了目前基因建库面临的技术难点,为高通量基因测序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基因测序:捕捉基因差异和基因变异,成就精准医疗  基因测序也称DNA测序,是指通过对提取的DNA片段进行样本处理和文库制备,测序后,利用系统生物数据平台将这些复杂的样本进行有效分析,从而锁定个人病变基因,提供个性化预防和治疗方案。  基因测序是最终实现精准治疗的关键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疾病如癌症的防治。通过基因测序来进行对癌症的预防最广为人知的案例就是国际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因为家族遗传基因而选择手术切除乳腺以降低未来可能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华大精准医学联盟秘书长杨晓楠博士告诉我们:“推动基因测序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具有更大的价值,避免以往的盲目用药,如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获得肿瘤DNA的突变、基因拷贝数变异、基因移位和融合基因等海量基因变异信息从而为癌症或因基因突变引发的罕见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治疗指导,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灵活、快速、全自动文库制备:一键解决传统基因建库痛点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的最大的难点,并不是基因测序的技术难题,而是在测序前的基因库制备过程中的技术局限。”明码科技执行主任戴珩告诉我们:“由于操作复杂,过程繁琐,耗时长等因素,造成基因测序迟迟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全球首发的新一代BDCLiCTM全面突破了传统文库制备的技术难点,一键启动领控全程,只需一次触扣便可自动完成所有基因样本的处理,立等可取。真正实现完全自动化,样本和试剂上样后再无需任何实验人员干预,大大降低了因人工因素造成的出错几率。  整个系统支持各种各样的高通量测序(NGS)方法,将文库制备和富集反应体积缩短至传统方式的十分之一,极大缩短了大批量样本的文库制备耗时,同时还能大量降低塑料耗材和试剂的用量,显著节约建库成本。且通量灵活,每次运行可按照不同需求处理从24个跨度到384个的样本。  这款全新的技术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基因测序前期建库技术质的飞跃。不但显著提升样本处理的效率,其全自动化的便捷系统完全解放了临床操作人员,让基因测序全面走进临床应用成为可能,进而推动精准医疗向前迈进一大步。  同时,独创的CLC专利技术被授予著名的实验室自动化和筛选协会(TheSocietyforLaboratoryAutomationandScreening,SLAS)新品奖。  BD大中华区标本分析前处理系统业务总监陈曦说:“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医疗技术领先企业,BD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为中国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最先进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此次CLiCTM系统在中国首发也彰显了BD对于植根中国的一贯决心。我们期待CLiCTM能够在基因测序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以科技为先让文库制备大有可为,让精准医疗大有可为。”
  • 2022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暨中部六省光电论坛举办
    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在安徽省科协支持下,由安徽省光学学会主办,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2022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暨中部六省光电论坛”以线上方式成功举办。   大会伊始,安徽省光学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学术所长刘文清院士致开幕辞。他代表安徽省光学学会和本届大会组委会,向线上参会的领导嘉宾、专家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承办方合肥工业大学、长三角暨中部六省各兄弟学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刘文清指出,一年一度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暨中部六省光电论坛是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多层次交流平台,分享光电领域的前沿动态,全面深入探讨光电领域的新技术和研究方向,为强化城市间协同与互补,促进区域间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交流平台和强有力的可持续发展支撑。   安徽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魏军锋在致辞中希望大家充分交流,碰撞创新火花,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责任担当,要团结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全面贯彻落实协调发展和科技创新重要知识精神;二是坚持协同合作,牢固树立创新一盘棋理念,开展务实合作,打破影响创新要素流动壁垒;三是建设长效机制社会组织之间多层次合作机制,定期开展交流合作,努力形成资源共享。   开幕式后,安徽省光学学会秘书长谢品华研究员主持了大会邀请报告。刘文清院士作了“大气痕量气体探测的超光谱技术进展”的报告;上海理工大学詹其文教授作了“光场时空调控:从军乐队到交响乐团”的报告;浙江工业大学林强教授作了“原子磁力仪及其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的报告;武汉大学龚威教授作了“面向碳中和的光学遥感技术和应用”的报告;南京邮电大学赖文勇教授作了“有机半导体激光材料与器件”的报告。   本次论坛会期一天半,设两个分会场。邀请多家单位的44位专家,围绕“交叉学科背景下的光学前沿技术发展趋势”这一主题,就环境光学、微纳光学、光学遥感、光电检测、机器视觉、先进材料与器件、光纤传感、激光技术及应用、成像光谱、激光加工和先进制造、光学交叉技术及应用等议题,进行学术报告,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从实验室微观研究到大尺度遥感探测、从双碳评估到信息技术前沿等开展了广泛学术交流和探讨。   江苏省光学学会、浙江省光学学会、上海市激光学会、山西省光学学会、湖南省光学学会、河南省光学学会、湖北省光学学会、江西省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学会环境光学专委会、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协办本次大会。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专家学者,分享了44个精彩的学术报告,研究生张贴报告18个。据蔻享学术平台统计,在线观看人数突破18500人次。本届会议得到了与会院士、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极大激发了青年学生参与学术交流的热情。
  • 太赫兹安检+红外测温一体化系统助力战“疫”
    p  太赫兹波是介于毫米波与远红外线之间的电磁波,具有低能量、宽频谱、强穿透、瞬态性等优越特性。太赫兹技术因其在安防安检、国防军工、工业检测等众多领域具有的广泛研究与应用价值,被列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据多家媒体报道,日前已经有太赫兹安检+红外测温一体化仪器现身深圳、上海地铁,助力战“疫”。br//pp  其中,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过程无接触测温安检一体机”,在上海市公安局联合攻关支持下,已在上海地铁正式启用。/pp  据介绍,“无接触”测温安检功能一体化的智能安检系统,以太赫兹人体安检仪为核心,将红外测温设备与太赫兹人体安检仪相结合,仅需被检人员正常步行通过安检区域,即可在无需停留的情况下,完成测温及安检,真正实现了“全过程无接触”模式,大大降低了安检人员与被检人员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时,无停留的快速通行效率,将原有的300人/小时增至1500人/小时,提升5倍,有效缓解了地铁人流聚集压力。/pp  另外,重投华讯太赫兹集团研发的“太赫兹+红外”系列产品之一——太赫兹红外人体安检测温系统,已在福田交通枢纽测试,并已在深圳地铁集团推广使用。/pp  据悉,该系统是深圳市发展改革委重点扶持的一批防控战疫重点项目之一。系统实现了“太赫兹技术+人工智能+红外测温”高度集成,创新使用非接触式的精准人体安检和测温功能,大幅提升安检工作效率,真正做到隔离式非接触安检测温。此次有针对性研发的太赫兹红外人体安全测温系统中加载的红外测温模块具有检测精度高、体温筛查快等显著特点,对体温超标目标实施实时拍照留存和及时自动报警。该系统投入使用,将大大降低安检人员与被检人员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有效缓解人流密集场所安检压力。/p
  • “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
    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条件下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扬尘源具有开放性、空间多源性、广泛性、排放随机性等特征。当前城市区域扬尘来源分为一次扬尘和二次扬尘。一次扬尘是在处理散状物料时,由于诱导空气的流动,将粉尘从处理物料中带出而污染局部地带。二次扬尘是由于流动空气及设备部件转动生成的气流,把沉落的粉尘再次扬起而导致的。城市扬尘种类  工地扬尘主要成分粒径分布排放特点影响程度矽尘、水泥厂、木屑粉尘、石膏粉尘、岩棉泡沫尘等粒径10um的颗粒物约占65%;粒径1um的颗粒物约占95%面源排放25%~40%市区施工工地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交通扬尘主要成分粒径分布排放特点影响程度块、沙土、垃圾、废物、生物碎屑、路面老化破损、尾气排放、机动车刹车片、轮胎磨损等粒径10um的颗粒物约占47%;粒径1um的颗粒物约占95%线源排放25%~35%;主干交通车流、人流量大,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工业粉尘、烟尘主要成分粒径分布排放特点影响程度金属粉尘、木材粉尘,水泥粉尘、生物粉尘、金属融粒,木油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等粒径分布范围广,机械加工和粉碎产生的粉尘粒径较大,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和冶金产生的金属融粒粒径较小。室内排放为主,封闭性较好,烟尘主要通过点源对外排放15%~30%一般离市区比较远,封闭性较好,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城市扬尘监控现状  当前城市扬尘在线监测手段可进行颗粒物浓度、噪声、视频、温湿压、风等多重参数综合监测,但由于城市扬尘排放具有无组织排放、排放源类型复杂、易扩散及存在偷排、漏排现象等特点,导致城市扬尘监控仍面临以下问题:  监控难:工地多、无组织,扬尘布点监控难,监测人力少;  分析难:局地以及外源传输的一次、二次粗、细颗粒物混杂,扬尘监控网络未建立,数据积累不足,监测数据简单堆积,需要逐一甄别,效率低;近地面点式监测,难以说清楚区域内扬尘的来源、分布和变化趋势;  追责难:收集证据难,且未建立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依法追责制度,难以实现追责和有效管理。 “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   中科光电“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由扬尘噪声在线监控系统和颗粒物扫描激光雷达两大部分组成。  扬尘噪声在线监控系统  扬尘噪声在线监控系统智能化地集成了颗粒物、噪声、云台摄像机、风速风向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可全面布设在区域内各主要建筑工地、道路、码头、混凝土搅拌站、重点工业工矿企业等颗粒物污染排放源附近,实时获得tsp、pm10、pm2.5、噪声、视频、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近地面数据;  颗粒物扫描激光雷达  颗粒物扫描激光雷达不断扫描,通过监测区域内的消光系数,退偏振度、边界层高度、能见度等信息,获得区域立体空间内扬尘分布,沉降情况,还可以识别粗细粒子,判断是二次源还是一次源,了解区域间扬尘的输送,从而实现对整个城市区域内扬尘来源、现状、发展变化趋势的掌握。  应用“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微观上可进行浓度数据和视频实时查看、报警抓拍;宏观上可实现对城市区域空间内的扬尘污染作全天候监控,为巡查人员监控取证、行政干预、应急响应、纠纷处置,为管理部门确定扬尘来源、了解扬尘减排治理措施的效果,为政府制定政策规划、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为各部门信息联网共享、协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依据。 “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 “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平台  “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平台包括实时监测、工地管理、设备管理、历史查询、统计分析、视频观看、报警处理、评价方法等多项功能,同时,系统平台将颗粒物扫描激光雷达的垂直监测、垂直扫描、水平扫描、一定仰角(如45°)探测、走航观测等探测模式进行高度集成,实现了区域内扬尘分布、来源、变化趋势的全方位立体化监测。高效、精细的实时监控,为政府监察部门的多维取证、依法追责提供有效数据支撑。登录页面实时监测——近地面数据实时监测——水平遥感污染源监测实时监测——走航道路交通监测历史查询设备管理“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系统优势  基于物联网思维的智能联动技术,云台摄像机除了预置位抓拍之外,还可以根据颗粒物和噪声报警信息,风速风向信息、智能判断方向进行抓拍,更加准确获取污染源头的位置信息,满足实时性与精细化监管的需求。  近地面监测和立体监测的集成创新。多要素多手段综合监测,不仅有量化数据,视频图像取证,还有区域立体空间的颗粒物分布现状、发展变化趋势分析,微观和宏观结合,证据丰富有力,结论一目了然,突破无组织排放监控的技术难题。  基于大数据挖掘、分析的环保云应用平台。可以实现海量扬尘监测数据、环境空气监测站数据的多角度统计分析和比较,满足大数据的价值挖掘和应用,实现监测系统的云端运营、大数据的云端分析,为政府、企业提供环境治理的技术咨询,同时手机app的应用能让公众随时掌握所在地的颗粒物、噪声等环境指标。  核心设备采用行业标杆公司顶级产品,成熟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该产品内置了加热器控制湿度水平,不仅保护电子和光学系统,还可以排除湿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更加准确;  海量数据的高速存储,本地数据存储容量大于等于1t,通讯接口具备可扩展。  停电后可长期保存系统设置参数,电源恢复后可自动启动,进入工作状态。  “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实现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在线监测、管理一体化,提升了科学管理的效率和能力。该系统对掌握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现状的真实状况,以及采取控尘措施的效果具有权威性。该系统可用定量化、可视化的数据反映扬尘污染治理的水平,是建设智慧环保的有效手段。
  • 爱丁堡FS5一体化荧光光谱仪全球首次亮相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0月23日,BCEIA 2013在北京展览馆召开。展会期间,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在其展台举行了爱丁堡FS5荧光光谱仪的新品发布会,据悉这也是该款仪器在全球的首次亮相。发布会现场:爱丁堡仪器公司COO Roger Fenske介绍FS5的相关情况  2013年年初,天美(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了英国爱丁堡公司100%股权。FS5荧光光谱仪是爱丁堡公司被收购之后发布的第一款新产品。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裁付世江(右)与爱丁堡仪器公司Mark Goossens博士(左)一起为FS5荧光光谱仪揭幕FS5荧光光谱仪  据介绍,FS5是爱丁堡苏格兰工厂全新打造的新一代紧凑型一体化荧光光谱仪,相对爱丁堡公司的FLS980而言,FS5属于为中档价位的荧光光谱仪。这款仪器基于高标准进行设计,具有高灵敏度、快速数据获取、操作简单的特点,同时还有丰富的样品支架可供选择。此外,FS5的专用软件Fluoracle在数据的操控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Fluoracle是F900软件的升级,新版的Fluoracle能够完全控制爱丁堡仪器稳态和瞬态测试。  FS5荧光光谱仪的标准配置上可以进行各种选项的升级。当选择升级选项的时候,FS5的所有标准功能都会留下来,而且很多升级的选项是可以兼容的。其升级选项包括NIR近红外光谱区域扩展、POL荧光偏振度和各向异性的测量、MCS微秒级到秒级寿命测试、TCSPC皮秒到微秒级别的寿命测试等。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展位  新品发布会之后,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裁付世江还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的视频采访,详细内容请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
  • 智慧环境 | 带你读懂聚光科技水环境全流域一体化监管体系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生态环境部也印发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面向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出了落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工作方针,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实现水环境监测从现状监测向预警监测跨越,水质监测向水生态监测跨越。其中在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在“自动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通过“一张网”智慧感知,建立健全基于现代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优化监测站网布局,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聚光科技”)响应国家政策,不断优化和提升“查、测、溯、控”全流域一体化监管体系。查依据流域环境不同污染程度以在线、移动走航、天基/空基遥感等多种形式进行一体化全流域排查测布设和打造“地、空、天”立体监测网实现流域智能化、网格化、无盲点监测持续跟踪水质变化,动态调整监测指标溯水污染溯源体系采用平战结合的方式平时对重点流域入河排污口、污水管网、重点排污企业等进行样品采集和分析完善指纹图谱库全面掌握水质分布状况预测水体水质的变化趋势发挥水质监测预警功能战时出现污染事故时通过现场巡航监测、管网排查、特征图谱比对等科学、精准、快速地锁定污染源头助力环保部门执法监督控水环境管理云平台以预警体系预知水质变化及时响应突发事故实现精准治污为城市水环境排名、达标管控等提供有力支撑
  • 收藏!史上最全的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应用案例集!
    TESCAN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RISE显微镜)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实用化的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一体化系统,通过实现原位、快速、方便和高性能的拉曼分析,弥补了传统电镜和能谱的分析能力的不足。尤其是针对有机结构解析、碳结构解析、无机相鉴定、同分异构分析、结晶度分析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扩展了扫描电镜的分析应用领域(如地质、矿物晶体、高分子聚合物、医学、生命医药、宝玉石鉴定),一下子变成全方位的分析,应用前途豁然开朗。引领变革,全方位拓展分析电镜-拉曼的联用概念并不新鲜,早在十年多前,就有拉曼厂商开始在扫描电镜上安装拉曼光谱仪,实现SEM-Raman的初步联用。不过由于技术和适用性的限制,拉曼联用技术未能像EDS那样获得成功,在电镜上配备拉曼联用的寥寥无几,甚至很多人都未知晓SEM和拉曼的联用,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传统的拉曼联用技术有着非常严重的技术障碍。TESCAN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RISE显微镜是一款新颖的显微镜技术,在一个集成的显微镜系统中结合了共焦拉曼成像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这种独特的组合为显微镜用户对样品进行综合表征,提供了明显的优势。TESCAN电镜-拉曼(SEM-Raman)一体化系统RISE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有别于传统的联用系统,它并不是简单的将两个独立的仪器拼凑到一起,要使得它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需要对原来各自的仪器的硬件和软件都进行改进和新的设计。传统电镜-拉曼联用的共轴式设计有太多的缺点,很难在实用性上达到令人满意的要求,所以在设计开发全新的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RISE显微镜时摒弃了共轴式设计的方案,而采用了平行轴式设计,即电子束和激光束不重合,而是两者相平行。传统的电镜-拉曼联用系统设计方案TESCAN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这样做首先不影响电镜各种探测器工作的需要,如BSE、CL、EDS等;而拉曼也保留了包括物镜在内的全部光学装置,这样和普通独立的拉曼在硬件上保持一致,也保证了拉曼信号的采集效果。TESCAN专门设计了特殊的样品台,它负责试样在电子束下和激光束下的切换传输。该样品台定位极其精准,可以确保试样能够在两个分析束下的精准定位。此外,为了确保电子束和拉曼激光束的绝对重合,还专门开发了相关校准技术。TESCAN高精度样品台全新设计,独一无二的应用优势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个很好的表征纳米范围内样品表面结构的可视化技术,而共焦拉曼成像是表征样品化学和分子组成的成熟光谱方法。RISE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还可以同时得到样品的2D、3D图像,以及样品中分子化合物组成的可视化分布结果。鉴于TESCAN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RISE全新的设计和工作方式,相比于传统电镜-拉曼联用的优势自然就不言而喻了。1. 对试样的体积限制:RISE显微镜是基于TESCAN常规级最大仓室GM的平台,有着丰富的接口和很大的空间,此外对试样高度和重量还具备极强的承载能力。2. 定位:传统的联用只能通过电镜进行定位,视野小,且没有色彩信息;传统的拉曼只能进行光学显微镜定位,分辨率和景深受到限制。所以各自都有较大的缺憾。而RISE显微镜同时具备电镜和光镜,电镜具有5cm-10cm的超大无畸变视场,再配合TESCAN的X-Position功能,可以和任意其他的光学照片(如手机相机、体式镜照片等)或者Mapping数据(如EDS、EBSD、AFM等)进行联用,更加容易进行感兴区域的定位。3. 对电镜使用的影响:传统联用方案,拉曼探测器需要移到极靴下方,且有严格的工作距离限制,所以电镜的很多探测器及附件,如BSE、Cl、EDS等都不能使用,而在RISE显微镜上由于采用平行轴设计,电镜的各种探测器和附件在使用联用功能时没有任何影响。4. 拉曼图像功能:这是RISE显微镜最大的优势所在。传统联用均只有单点拉曼光谱数据,而RISE可以进行点、线、面的分析和共聚焦3D分析,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拉曼成像。从单点数据,到图像数据是一个质的飞跃。很多单点数据无法表达和分析的问题,可以通过图像轻易的得到答案。RISE整合了单独拉曼光谱的软件系统,拥有极其强大的功能,除了常规的拉曼光谱操作,如标定、扣除背底外,在拉曼成像上更是功能强大。用户可以对面扫描区域的成千上万个点数据自动进行识别和归类,可以用拉曼峰的积分强度、半高宽、峰的位移、光谱匹配度,以及光谱各类特征的数据计算(比如石墨烯2D和G的比例)等进行拉曼光谱成像。并且把拉曼图像和光镜、电镜、EDS等图像进行混合叠加,得到信息量极其丰富的数据。5. 拉曼图像分辨率:传统拉曼由于没有光学物镜,所以分辨率受限于激光束斑大小,难以达到理论上的衍射极限,处于几μm的水平。而RISE不但拥有高数值孔径的光学物镜聚焦激光束斑,还通过束斑的扫描运动来进行成像,最终的拉曼图像分辨率突破了传统的衍射极限,达到了360nm(532nm激光)。6. 共聚焦的优势:RISE显微镜上配备的拉曼光谱是一个共聚焦拉曼系统。共聚焦系统可以不接收垂直方向非焦点处的拉曼信号,使得信号更加的纯粹,有助于减少背底,提高分辨率;另外共聚焦功能还可以通过光学物镜的三维逐层扫描,进行三维拉曼光谱的成像。7. 拉曼光谱性能:RISE虽然是一个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但是在硬件上,基本完全和一个独立的拉曼光谱没有差别,所以其拉曼部分的性能相对于任何一个普通的拉曼也丝毫没有减弱。可以配备多种波长的激光器,并且功率连续可调,拉曼光谱范围、光谱分辨率也都是主流配置。8. 1 (SEM) + 1 (Raman) = 3(SEM, Raman, RISE)RISE可以打开仓门,不抽真空,直接当一个独立的拉曼光谱仪使用;RISE本身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扫描电镜使用,也包括电镜附件;当然,更强大的是将电镜和附件的图像数据和拉曼光谱图像非常方便的进行完全重合的联用。所以RISE显微镜是一个非常好的将SEM和Raman硬件一体化,却获得了1+1=3的功能上的设计。? 对比RISE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和传统联用方案,在任何一个性能上都是领先很多。? 相比与传统的拉曼光谱,电镜的引入直接将分辨率从微米提升至纳米。? 相比传统的SEM-EDS,RISE更是将电镜系统的分析能力向前突破了一大步。 无论哪个领域,RISE显微镜都会给您提供独特的方案RISE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特别适合于有机结构解析、碳结构解析、无机相鉴定、同分异构分析、结晶度分析等领域的分析应用。目前,RISE显微镜在地质、矿物晶体、高分子聚合物、医学、生命医药、宝玉石鉴定等领域均有了非常丰富的应用。碳材料分析应用案例集(关注微信获取)有机材料分析应用案例集(关注微信获取)二维材料分析应用案例集(关注微信获取)无机材料分析应用案例集(关注微信获取)共聚焦分析应用案例集(关注微信获取) TESCAN RISE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进入中国市场后,其出色的性能、革命性的应用拓展、结合TESCAN“All-In-One”的显微综合分析解决方案,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目前在国内已经有了多个用户,比如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上海交通大学先后采购了该台设备。为了向国内用户更好地展示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的最新应用,TESCAN今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安装了一台DEMO机,在这半年期间,诸多单位都来对RISE系统进行过现场考察,都对RISE显微镜的功能给予高度肯定。RISE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也给上海交通大学校内很多课题组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这为科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相信随着RISE显微镜用户的增多,有一天扫描电镜加载拉曼光谱也会像现在加能谱一样普遍。RISE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将不负您的期待,您准备好了吗?如果文章太长,收藏了还是记不住,这里有一首诗,送给大家:《永遇乐 RISE电镜》 作者:李威万千材料,百十元素,分子排布。百年光学,瑞丽判据,解析力不足。阴极射线,电磁透镜,汇聚电子束。众厂商,各显神通,令人折舌瞠目。形貌成分,相与取向,异结构结晶度。不得出路,分辨?分析?瓶颈在何处?能谱电镜,似有不足,还需拉曼光谱。必原位,RISE成图,方知缘故。关于TESCANTESCAN发源于全球最大的电镜制造基地-捷克Brno,是电子显微镜及聚焦离子束系统领域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有超过60年的电子显微镜研发和制造历史,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拉曼光谱仪联用技术、聚焦离子束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以及氙等离子聚焦离子束技术的开拓者,也是行业领域的技术领导者。更多拉曼-电镜一体化系统应用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SCAN公司”获取 ↓高碳材料带来低碳生活,TESCAN带你了解“神器”的神奇有机结构解析难?RISE显微镜给你新方法在扫描电镜下衬度较低的二维材料,如何准确表征?"拉曼-电镜-能谱 +",SEM Plus带你玩转无机材料分析电镜-拉曼一体化技术—共聚焦分析应用篇
  • 英国豪迈集团亚太区生产与研发一体化基地在中国开业
    2023年9月8日,致力于生命安全技术的全球性集团英国豪迈集团宣布其亚太区生产与研发一体化基地在中国正式开业。基地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莘庄工业园区,总面积11,000平方米,共有豪迈15家覆盖安全、环境与分析和医疗健康的子公司进驻。作为英国豪迈落实执行“创赢中国,加速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该基地将助力英国豪迈持续以中国为中心,在亚太区实现高效的有机和非有机增长。英国豪迈集团自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以来,目前有接近40家子公司在华开展业务,员工人数超过800名。在2023 年,亚太区收入占比英国豪迈的15%,其中中国占比近一半。在基地的开业仪式上,英国豪迈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亚太区董事长兼总裁王春文先生表示:“中国及亚太区作为英国豪迈的重要战略市场和长期增长引擎,一直是我们发展的重点。亚太区生产与研发一体化基地在我们践行‘创赢中国,加速亚太’战略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专注于通过成长助推要素加速子公司业务的有机增长,在华及亚太区进行收购与拓展业务,以及落实英国豪迈的可持续发展增长模式。我们希望携手在华子公司一起实现助力‘绿色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愿景。”英国豪迈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亚太区董事长兼总裁王春文先生发表致辞亚太区生产与研发一体化基地聚集了15家英国豪迈在华子公司的生产、运营和研发部门,致力于成为英国豪迈在中国进行本土创新、加强子公司协作、拉近与生态合作伙伴关系和实现本地化的加速器。英国豪迈集团医疗健康事业部全球首席执行官 Steve Brown表示:“我们的企业宗旨是致力于在每一天、为每个人,创造一个更安全、更清洁、更健康的未来。秉承这一宗旨,我们聚焦安全、环境与分析和医疗健康三大细分市场,致力于通过创新的方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挑战。在中国市场,我们的安全事业部利用包括火灾探测、灭火和工业安全管理在内的先进技术,为中国高质量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全方位支持;环境与分析事业部通过提供监测和保护稀缺自然资源的技术助力中国实现绿色发展这一重要战略目标;医疗健康事业部提供健康评估、治疗解决方案和生命科学领域领先的技术和数字解决方案助力落实‘健康中国2030’计划。”英国豪迈集团医疗健康事业部全球首席执行官 Steve Brown发表演讲目前,闵行区已经形成了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集聚的格局,为企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这与英国豪迈致力于为安全、环境与分析和医疗健康三大市场领域持续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支持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为了深化在上述领域的业务发展,英国豪迈专注于收购这一独特的商业运营模式。在2023财年,英国豪迈已完成七项收购,保持着三个事业部的稳健收购进度。在中国市场,英国豪迈可为收购的子公司提供长期高质量的创新支持,助力其发展业务并不断创造可持续价值,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以英国豪迈收购的中国本土子公司保定兰格蠕动泵为例,兰格自2013年被收购以来,销售额在十年间增长了数倍。同时,英国豪迈对兰格在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和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和支持,使其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领域获得迅猛的增长,业务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高速和长期发展。兰格近期还被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授予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亚太区生产与研发一体化基地的开业标志着英国豪迈集团在深耕中国的新起点。未来,作为长期主义的践行者,英国豪迈将通过不断创造可持续的价值实现在中国及亚太区市场的长期承诺。英国豪迈将继续倡导以人为本、企业向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中国及亚太区聚焦安全、环境与分析和医疗健康三大细分市场,致力于在每一天、为每个人,创造一个更安全、更清洁、更健康的未来。
  • 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美谷发布新品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
    自 2009 年 Hans Clevers 实验室首次培育出肠类器官以来,类器官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因其可以高度模拟目标组织或器官的遗传特征和表观特征,并且拥有周期短、通量高、临床相关性强等优势,类器官在新药研发、药敏检测、诊疗新策略探索、新靶标发现、疾病发生机理、再生医学等多个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兴技术,目前现有的类器官培养模式缺乏标准化,导致稳定性差、通量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的需求。为推动这一前沿技术的发展,美谷分子重磅推出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以高通量、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为导向,通过整合液体工作站、显微镜、培养箱等全套设备,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监测、培养、成像和调度,旨在提高类器官等细胞模型培养的一致性、稳定性和规模,改进工作流程,赋能类器官科学研究、药物开发、精准医疗及再生医学。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主要特点:01切实可行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通过直观的操作向导,实验人员可以利用一个遵循细胞培养逻辑且易于使用的界面来构建培养 Protocol,避免复杂的程序编写,缩短实验室手动操作时间,避免人为误差,简化复杂的 3D 模型培养流程。02改善筛选工作流程,提高数据可靠性追踪复杂模型的生长、扩增、分化和成熟等一系列细胞进程,通过记录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和时间,增强数据的可追溯性,提高数据可靠性。7*24 全天候运行可更大限度地提高多种干细胞细胞系、细胞球或类器官的生长和扩增效率。03开发可靠、可重复的检测方法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是一个机器学习辅助的完整解决方案,能够将数据转化为决策,通过对细胞培养过程的标准化,无论是维护、监测和孵育,还是成像、分析和数据处理,最终提供大规模高度一致、无偏差且更具有生理相关性的培养结果。使用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进行小肠类器官培养的工作流程
  • 科学仪器行业首个产学研销一体化园区落户青岛
    青岛创盛仪器仪表产业园由青岛高创科技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发起设立,立足于促进青岛市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结合崂山区特色产业优势,通过“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的综合服务建立仪器仪表产业生态圈,打造国家级的仪器仪表产业化示范基地。目前园区已入驻生物分析仪器、传感器、水下光学成像仪器、实验室智能装备等项目20余个。园区拟引进国际国内顶尖研发机构,打造仪器仪表行业研发高地;搭建仪器仪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孵化国产高端分析仪器项目;对接高校科研院所优质科研成果,打造青岛市仪器仪表行业成果转化中心、行业交流服务中心;设立仪器仪表产业基金,打造行业专属融资平台,为企业提供丰富的融资发展渠道;为园区企业搭建直通全国的产学研销一体化服务平台;汇集企业政策需求,向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搭建政企交流平台。为更好的服务和促进产业发展,青岛创盛仪器仪表产业园与仪器信息网共同主办“青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论坛暨青岛创盛仪器仪表产业园推介会”,会议将于11月17日以线上形式召开,科技金融搭台,促进产学研销一体化发展。欢迎参会报名:青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论坛暨青岛创盛仪器仪表产业园推介会
  • 央视新闻深度报道!思看科技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新提质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如火如荼,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资源共享、科技创新优势不断显现。而在这波澜壮阔的进程中,来自长三角地区众多科创企业竞相迸发的发展活力,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浙江视觉智能产业助力长三角向新提质】,探访思看科技总部大楼并进行深度报道。思看科技作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长三角三省一市首批12个创新联合体之一的视觉智能产业代表性企业,持续深耕3D视觉数字化行业,依托先进的技术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赋能产业上下游提质增效,为谱写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增添了澎湃动力。01政策为引,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蓝图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举旗定向、擘画蓝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第一个五年间,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不断推动“蓝图规划”变为“现实画卷”。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迈入“第二个五年”,在谱写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的过程中,思看科技既是受益者,也是先行者。依托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思看科技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是助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科技先锋,为长三角乃至全球各地制造企业提供贯穿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全流程的三维数字化解决方案。02 科创驱行,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思看科技作为三维数字化领域的领潮者和坚持国产自研的民族品牌,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先进计量设备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不断加强研发投入,以国家战略方向为指引,以全面创新发展为动力,全力服务“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产品服务标准助力国家新质生产力的长期发展。思看科技凭借不断创新的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助推各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变革。旗下三维激光扫描仪最高精度可达0.020mm,远远高于人眼所能探测到的极限,即便是物体表面的微小细节也能轻易捕捉。无论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能源工程等工业应用领域,或是医疗健康、艺术文博等非工业领域,思看科技凭借着卓越的产品力和专业服务,不断推动着传统行业的转型与发展。此前,我们的掌上型三维扫描仪随着梦天实验舱一同“上天”,成功完成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轨实验,为中国空间站的一系列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高效、精准和稳定的非接触式三维测量服务。思看科技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通过高精度和高效率的三维数据获取,为企业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精确度,缩短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在产品开发、质量检测和3D打印等领域应用十分广阔,助力更多传统行业迎接创新和转型的机遇。03 砥砺奋进,打造三维数字化全球领军品牌当前,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虚拟世界、数字孪生、3D打印、个性化定制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众多传统企业正处于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各行业对于先进的扫描和测量技术的需求空前加剧,思看科技加速迭代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及产品,以满足万物数字化的广阔应用场景,为各行各业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加先进的扫描和测量技术解决方案。基于“打造全球3D数字化领军品牌”的美好愿景,思看科技正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先后于德国和美国设立子公司,并在印度和韩国成立办事处,产品与服务团队遍布全球。思看科技将继续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全球,让先进的三维数字化技术惠及世界更多制造企业,为全球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思看科技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卓越表现,不仅彰显了浙江作为创新高地的吸引力,更展示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强大生命力。通过不断创新与合作,思看科技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飞跃发展,也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一体化贡献了宝贵力量。央视新闻联播聚焦报道不仅是对思看科技过往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思看未来发展的期待。面向未来,思看科技将继续砥砺奋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携手区域内外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谱写长三角一体化更辉煌的篇章。
  • GE全新Fast Trak(中国)落成 助推产学研一体化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3月20日,GE医疗中国宣布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研发培训中心Fast Trak(中国)在上海正式扩建落成。GE医疗通过加大在药物研发平台、应用开发平台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助推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和科研机构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综合跨越。同时,Fast Trak(中国)正式启动“生物医药未来之星”培训项目。GE生命科学研发培训中心揭幕 在“十二五”期间,生物技术药物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GE医疗持续性地加大在华投资,针对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培训、项目开发和自主研发的需求,扩建 Fast Trak研发中心,建立了多个新的技术平台,使中国企业可以更迅捷、更有效、更安全地加速生物制药工艺开发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新增的生物制药核心技术和药品法规培训课程则可以更好的将国际领先的生物制药技术和开发应用理念引入中国,培养我国更多的生物制药人才,加速推进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国际化进程。GE生命科学事业部总裁兼CEO,Kieran Murphy先生致辞 GE医疗副总裁、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总裁兼CEO Kieran Murphy表示:“全新的Fast Trak研发中心将带来国际领先的生物制药技术、理念、人才和设备,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GE医疗的本地化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当地客户与合作伙伴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GE医疗凭借Fast Trak研发中心在生物制药领域中集生产、研究、培训于一体的综合优势,可以帮助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建立“产学研”快速通道。扩建后的Fast Trak建立了多个技术平台,包括新药研发技术平台,上游及下游工艺中试放大平台,质量检测分析平台,以及定制硬件设备研发平台等。 Fast Trak扩建的应用开发实验室, 每年有能力支持10个生物制药产品从实验室向中试产业化的转化。届时凭借包括全球最大的一次性生产技术平台(RTP)在内的国际领先技术平台的引入,将大大加快药品的产业化进程。为更好的将国际先进技术进行本土化应用,Fast Trak(中国)生物工艺客户定制化中心(CBS),通过提供“量体裁衣”的生物工艺硬件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在有效的成本控制基础上,减少固定投入费用,使中国企业迅速的掌握国际上最新技术,实现加工制造到自主创新的“智造”转变。GE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陈向力博士致辞 GE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陈向力博士表示:“Fast Trak的扩建再次了彰显了GE医疗‘在中国为中国’的研发战略。技术创新和高端人才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核心驱动力。为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GE将凭借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技术和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GE医疗计划将Fast Trak(中国)打造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人才培养基地。扩建后的Fast Trak(中国)特别开设了针对生物制药核心技术和药品法规方面的培训课程,并遵循Fast Trak全球统一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质量进行培训,为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培养更多精英人才。同时,Fast Trak(中国)针对全国多所知名大学的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生物医药未来之星”培训项目, 旨在结合目前新药研发最新技术,为在读学生“量身打造”技术培训课程,使他们尽早尽快了解生物制药技术,使其成为未来中国医药研发中的新生力量。Fast Trak(中国)实验室扩建后掠影GE医疗集团 GE医疗集团通过提供革新性的医疗技术和服务,开创医疗护理的新时代。我们在医学成像、信息技术、医疗诊断、患者监护系统、药物研发、生物制药技术、卓越运营和整体运营解决方案等领域拥有广泛的专业技术,能够帮助客户以更低的成本为全世界更多的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此外,我们还和医疗行业领袖一道,正努力通过全球政策,打造成功的、可持续的医疗体系。 http://www.gems.com.cn/GE中国研发中心 GE中国研发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GE公司四个全球研发中心之一。GE中国研发中心目前有研发人员2800多人,60余个世界一流设备的实验室。研发中心为GE的全球业务以及“在中国为中国”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www.gectc.com通用电气生命科学部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4/index.asp
  • 爱丁堡发布英国爱丁堡仪器一体化全自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M5新品
    产品介绍:RM5是爱丁堡全新推出适用于科研及分析工作的高端显微拉曼光谱仪!这是一款紧凑型全自动显微拉曼光谱仪,可满足高端科研及分析工作的需求。RM5具有市场上独一无二的真共焦设计,能实现超高的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产品特点:1.独特的真共聚焦设计—可调狭缝结合多位置可调的共焦针孔,使系统具有更高的图像清晰度,更好的荧光背景抑制,且可根据应用进行灵活优化;2.集成式窄带宽拉曼激光器—多至三个软件自动控制的激光器,使用方便,稳定性高,占用面积小;3.5位光栅塔轮—具有无与伦比的光谱分辨率1.4cm-1 (FWHM),可在50cm-1-4000cm-1 的全光谱范围内进行优化;4.集成式探测器—可同时配置两个探测器,包括高效CCD、EMCCD和InGaAs阵列检测器,用于降低噪声,加快扫描速度、提高灵敏度和拓展光谱范围;5.内置标准物质和自动校准功能—确保该系统始终可以获得高质量数据6.4位拉曼滤光片塔轮—全自动陷波滤光片和边缘滤光片,自动匹配不同的拉曼光谱范围和激光波长;7.Ramacle?软件—功能强大的软件包,包含所有的系统控制、数据采集和分析,且易于升级;8.高性能显微镜—兼容所有最新附件RM5配置灵活,支持包括Mapping功能 、全自动样品台、偏振拉曼以及外置相机等多种附件和功能的实现,并且均可通过Rmancle软件直接控制(包括设置,测试及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参数:1.光谱分辨率1.4cm-12.光谱覆盖范围:50cm-1-4000cm-13.焦长:225cm4.空间分辨率低至1μm5.最低波数:<50cm-1应用领域:生命科学化学制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化妆品半导体艺术文物法医学地质学等创新点:RM5是一款拓展性及灵活性最强的紧凑型显微拉曼光谱仪:-具有独特的真共聚焦设计,可调狭缝结合多位置可调的共焦针孔,使系统具有更高的图像清晰度,更好的荧光背景抑制,且可根据应用进行灵活优化;共焦针孔有超过10档以上可供选择, 全电脑控制,使系统针对不同样品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最多可配置5块不同光谱色散的光栅,用户可以根据样品散射波数范围以及分辨率要求不同,具有更多的光栅选择。-最多可配置3个激光器,匹配自动切换4位激光滤波器,除了常规低波数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测试之外,还可同时配置限波滤光片,进行反斯托克拉曼散射测试。-最多可配置2个探测器,在标配一个探测器的前提下,RM5预留第二个检测器端口,根据需求灵活选择EMCCD、InGaAs等探测器,实现快速拉曼成像及近红外区拉曼散射测试。-自动化程度高,所有光学元件均为软件控制切换,无需手动切换。-使用一体式光学底板设计,可以更好地保证仪器整体的稳定性。英国爱丁堡仪器一体化全自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M5
  • 国内学者成功研发石墨烯温度流量一体化传感器
    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国内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基于石墨稀材料的大量程、高精度的流量、温度传感器,有望在热力系统进行规模应用。/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3e7bf569-3c52-4b91-b4b2-dd53a82c552f.jpg" title="20160407151516449.jpg"/  /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清华大学 朱宏伟/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近日,清华大学朱宏伟教授团队和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石墨烯温度流量一体化传感器件。他们针对热力系统检测用流量、温度传感器的应用需求,通过对石墨烯传感的作用与规律研究,突破石墨烯材料在热量表流量计应用的关键技术,开发热力系统检测用石墨烯流量、温度传感器件,解决了现有传感器表面结垢、功耗高等问题,形成了批量制备能力,有望在热力系统进行规模应用。/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该团队完成了石墨烯晶片形状、尺寸、表/界面状态对传感性能调制研究,通过基于石墨稀材料的传感工艺结构设计,开发了大量程、高精度的流量、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元件测量范围达到0.01~6m3/h,测量精度达到0.005m3/h 温度传感器元件测量范围达到0~100℃,测量精度达到0.02℃。/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在石墨烯流量、温度传感材料基础上,同时开展了两项拓展研究:1)提出了一种实现高灵敏柔性应变传感的新思路,通过石墨烯与超弹超薄高分子材料复合构建了一类基于柔性传感器原型器件,开发了面向可穿戴装备的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和工艺,在应变、压阻、扭转、挥发性有机物、声波等几个典型传感应用上进行了探索,并可探测脉搏、语音等微弱生理信号,有望应用于移动医疗、可穿戴式设备等领域 2)研究了水在石墨烯层片孔中的扩散特性,开发了一种同位素标记法,揭示了水分子在石墨烯中的扩散系数比微孔滤膜中微米尺寸通道的扩散系数高4~5个数量级,证明了水分子可超快速传输,为基于石墨烯的传质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在快速过滤与分离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相关研发成果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所制备的六种传感器发表在ACSNano、Adv.Funct.Mater.、Small、NanoRes.、Appl.Phys.Lett.、Chem.Commun.等期刊上,并被学术媒体Nanowerk、Graphene-Info和MaterialsViewsWiley做为研究亮点报道,被评价为“…全新的传感机制、石墨烯的高性能应用…”,“石墨烯的机电效应结合其它特性…促进了在高灵敏传感中的应用,…这些传感器的潜在用途包括柔性显示、智能服装、电子皮肤、体外诊断等,在可穿戴健康检测类设备上有较大的应用空间”。/ppbr//p
  • 利好!第三方检测认证纳入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任务
    商务部等14部门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商建函〔2022〕1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59号),商务部等部门决定在部分地区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目标   力争用3年时间,在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衔接等方面积极创新、先行先试,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打造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建立健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试点任务   (一)完善法规制度。全面梳理市场主体开展内外贸经营时遇到的制度性障碍,提出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的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推动修订妨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地方性法规、规定,清理纠正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不公平做法和隐性壁垒,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和贸易政策合规评估。探索建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和制度体系。提出在国家层面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制度衔接的建议。  (二)促进标准认证衔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行业组织、专业机构等开展国内国际标准比对,积极采用通过开放和透明程序制定的国际先进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各类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支持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来华落驻。推进中外标准互认。支持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第三方合格评定服务机构为内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鼓励第三方合格评定服务机构国际化发展。  (三)培育一体化经营市场主体。引导支持企业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营销、渠道网络等能力,培育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加快数字化发展,实现生产端到消费端全链路数字直连,提高企业柔性生产和智能制造能力,更好适配市场需求。推动商产融合,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促进内外贸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推动商品交易市场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吸引更多内外贸市场主体洽谈交易,打造特色鲜明的内外贸一体化市场。支持商贸、物流企业“走出去”,整合市场资源,建立国际化营销、物流和售后服务网络。鼓励外贸企业培育自有品牌,加强与国内品牌商、商贸企业、制造企业、电商平台等合作,拓展内销渠道。鼓励内外贸企业与国际物流企业战略合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培育一批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企业和生产基地。塑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品牌。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市场,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农产品内外贸一体化流通枢纽。发挥电商平台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在大数据、供应链、营销渠道等方面优势,进一步打通国内外市场和交易各环节,丰富应用场景,为市场主体拓展内外贸业务提供支撑。  (四)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培育汇聚优质内外贸商品服务的商圈、步行街,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高品质消费需求。支持举办内外贸融合展会,促进内外贸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接合作。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强化数据赋能和产业协同。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提质升级,支持企业完善覆盖全球的海外仓网络,打造支撑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海外平台。  (五)优化内外贸发展环境。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探索完善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和国际执法合作,持续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服务,提高企业创新和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积极性。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充分依托已有平台,提供内外贸政务服务统一化、标准化、便利化的公共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为各类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汇率避险产品,推动企业更好管理汇率风险。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支持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中欧班列运贸一体化发展,促进与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相融合,增强中欧班列支撑内外贸发展动力。创新监管措施,推进内外贸同船运输、内外贸泊位共享,提升资源利用综合效能。深入推进内外贸监管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对内外贸一体化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鼓励创新发展。  (六)创新推进同线同标同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行业、分类别推进实施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以下称“三同”),丰富“三同”内涵,创新“三同”推广模式。鼓励企业结合品牌宣传做出产品符合“三同”自我声明,提升品牌和先进标准影响力。支持“三同”联盟等行业组织、第三方服务机构建设“三同”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七)培养内外贸一体化专业人才。协调推动本地区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与有条件的院校对接,深化产教融合,健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组建“校企混编”教师团队,共同开发教材和教学资源。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健全教学标准体系。优化内外贸相关专业布局,论证设置内外贸一体化类专业,加强专业建设,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推动开展“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岗课赛证融通”“外语+内外贸业务”等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熟悉国内外法律、规则和市场环境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地区要深刻认识内外贸一体化总体要求和试点工作重要性,把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本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积极参与试点。  (二)精心组织申报。有意愿参加试点的省级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商务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要求填写《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申报地区基本情况表》,编制本地区试点工作方案,加盖商务主管部门印章后,一式6份,于6月12日前报商务部。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专家择优确定试点地区,并根据试点推进情况适时调整试点地区。  (三)加强组织实施。试点地区商务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工作机制,按照试点方案组织推进试点工作,在符合多双边协定规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前提下,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发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部际工作机制作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宏观指导、督促推动和跨部门协调,指导试点地区做好贸易政策合规和补贴通报工作,积极响应试点地区需要中央层面支持的事项。  (四)做好总结评估。试点地区及时总结、报送试点形成的先进经验、模式和典型案例。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对试点地区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组织在全国复制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对可机制化的成果适时提升为制度、固化为机制。  电话: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外贸司 010-85093707,65197564传真:010-85093686 邮箱:jstigaichu@mofcom.gov.cn附件1: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申报地区基本情况表 附件2: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基本要求   商务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交通运输部 农业农村部 人民银行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市场监管总局 银保监会 外汇局 知识产权局 2022年5月9日
  • 培育电化学、色谱、质谱等5大仪器品类,长三角发文深化计量一体化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好计量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全面深化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新建和升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000项以上,建有产业计量测试中心50个以上,建成计量技术委员会10个以上。  《意见》指出,服务区域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要求加大产学研用合作,加快小型化矢量原子磁力仪、量子微波场强仪等量子传感器和太赫兹传感器、高端图像传感器、高速光电传感器等研制与应用。在电化学、光学测量、色谱仪、质谱仪、流量计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高端仪器仪表品牌。推动三省一市仪器仪表相关产业发展集群建设。  全文如下: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全面深化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对全国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示范作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推进实施《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重点任务,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全面深化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顺应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趋势,发挥长三角地区计量资源技术优势,推进计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改革集成、项目安排、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快形成政策合力,努力构建需求引导、统一协调、优势互补的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二)基本原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牢牢把握突出重围先手棋的战略使命,始终保持落实国家战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推动长三角地区计量工作全面融入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深度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长三角地区计量整体优势,形成强强联合、互相赋能的一体化新态势。  改革创新,示范引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更好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探索计量一体化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促进长三角地区计量领域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系统集成,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协同融合,开放共享。坚持中央统筹和地方负责相结合,加快推动《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各项任务和政策落地。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意见的协同和衔接,打破行业和地域限制,推动形成分工合理、相互融合的区域功能布局。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长三角地区计量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统筹区域计量发展,深化区域计量合作,计量技术支撑能力持续增强,计量监管执法协作机制建立健全,一体化制度创新取得实效。进一步提升与国家重大战略推进实施相配套的计量一体化服务能力。长三角地区新建和升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000项以上,建有产业计量测试中心50个以上,建成计量技术委员会10个以上。  到2035年,长三角地区全面形成具有全国领先水平,在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区域计量一体化增长极,实现地区各省和直辖市计量发展规划、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和计量监督管理的高度协同,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资源优化配置的计量服务大市场,长三角地区计量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更趋成熟,计量支撑能力明显提升,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建立计量一体化发展统筹机制,更好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四)深化计量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突出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在区域协调互认、议事决策、交流合作、技术会商中的角色地位,发挥大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量值传递和溯源的重要作用,建立长三角计量技术委员会工作机制。加强在重大计量政策研究、计量标准建设、计量能力提升、计量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协同发力,完善长三角地区协调通报机制、互认合作机制、协作会商机制等。  (五)加强计量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研究制定长三角地区计量一体化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风险监控以及人才、基础设施和资金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探索长三角地区计量协同创新、分工协作、服务便利化等改革。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破除计量技术服务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六)推进重大改革系统集成和改革试点经验共享共用。推动贸易试验区和一体化先行示范区有序承接国家计量行政许可和改革事项,在长三角地区选择适当区域开展系统性、整体性计量改革试点,探索实现集中落实、率先突破、系统集成,为全国计量改革积累经验。推动长三角地区部分区域承接的取消企业内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考核发证及强制检定改革、计量标准器具复查考核实行告知承诺制改革、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工作机制改革等试点示范经验共用共享,有序将试点示范成果在自由贸易区和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复制推广。  三、提升长三角计量服务保障能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七)完善区域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面向国家重大计量需求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系统性布局“国家—华东—长三角(区域)”梯次接续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通过技术协同、能力共享、共研共建、资质互认等方式,加快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与标准物质能力提升。协同推动华东地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鼓励长三角地区省级计量技术机构在重点领域建设大区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大力开展大区计量比对等区域性计量技术活动。  (八)加强区域产业计量测试体系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制高点,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重点加强航空航天、海洋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新材料、新型显示、轨道交通、现代物流业等领域重大计量测试问题与关键技术攻关。优化完善长三角产业计量云,加快相关产业计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协同推进长三角地区国家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能力互补、交叉融合,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九)服务区域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加大产学研用合作,加快小型化矢量原子磁力仪、量子微波场强仪等量子传感器和太赫兹传感器、高端图像传感器、高速光电传感器等研制与应用。在电化学、光学测量、色谱仪、质谱仪、流量计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高端仪器仪表品牌。推动三省一市仪器仪表相关产业发展集群建设。  (十)优化区域计量技术服务。以长三角地区发展较快、实力较强、比较优势明显的省、市级计量技术机构和行业计量技术机构、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等为依托,着力加强计量测试服务品牌建设,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服务机构。更好发挥长三角地区在开放、创新方面的资源禀赋优势,加强政府引导,发动各方力量,大力发展计量校准、计量测试、产业计量等高技术服务新兴业态,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强行业自律,鼓励相关计量专业社会团体依法有序发挥作用,促进计量技术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十一)服务数字长三角建设。加快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上海实验室和应用中心(浙江)建设,完善时间频率标准、分布式可靠时间同步系统等数字计量基础设施。面向社会创新计量数字化服务,建立电能在线监测数据验证系统等数字计量标准。推动建设上海计量测试数据中心、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浙江分中心、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江苏分中心、安徽省计量数据库和相关领域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推动生命健康、食品安全、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等跨领域、跨区域计量数据融合、共享与应用。积极推动智能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联合攻关,服务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建设。  (十二)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强化长三角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的协调配合。推动在长三角地区建设碳计量中心,加强碳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建设,提升碳排放测量和碳监测能力水平,探索建立碳排放计量审查制度和碳计量服务体系。在钢铁、电力等重点领域开展碳计量实践试点。进一步发挥长三角地区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作用,积极推进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工程。  四、加强计量基础和应用研究,打造高水平计量科技创新生态  (十三)深化区域计量科技攻关与合作。加强计量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资源共享,着力解决重大计量科学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精密测量、智慧传感、智能测评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积极开展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传感技术研究。充分发挥区域内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计量优势资源力量,联合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现代先进测量实验室,建立计量科技创新基地。推动建立量子测量实验室、建设超高灵敏度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等重大科学装置。  (十四)激发各类计量创新主体活力。加强省际合作,发挥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优势,促进科研资源共享。依托长三角产业计量技术创新挑战赛等载体,加快计量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大对企业创新支持力度,鼓励计量技术机构面向本地区重点战略和产业打造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基地。  (十五)强化人才队伍和文化建设。依托国家和区域重大科技支撑平台、国际合作平台、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实验室等,推动高层次人才国际交流和学术研究。推动计量技术机构与高校联合设立计量相关学科,联合开展研究生教育。加强人力资源协作,鼓励省级计量技术机构联合开展就业洽谈会和专场招聘会,促进计量人才在区域间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联合开展长三角计量职业能力提升行动,开发计量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计量技术机构技术能级和人员职业技能。推动三省一市建立国家和省级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计量文化广场、计量博物馆和计量科普馆等。  (十六)提升区域计量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水平。依托在长三角地区的计量技术机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企业、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技术委员会、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等,构建国际计量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深化国际计量科技创新合作。鼓励长三角地区计量技术机构和企业参与全球计量治理体系变革和国际计量规则、规范制定,加强国际协调和规则一致性。推动OIML证书指定实验室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宽领域的科技协同创新、技术转移链接和产业配套合作,建立和完善跨国计量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积极争取国际性计量技术组织落户长三角。  五、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发展  (十七)强化区域计量一体化监管合作。深化计量监管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智能计量器具状态评价、失准更换和抽样检定相结合的新型计量监管制度。建立健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协作机制,强化加油站、电子秤等重点民生领域、重点计量器具交叉暗访和监管协作。建立长三角地区计量监管风险管控机制,快速有效处置计量突发事件。  (十八)推进区域计量互认。实施跨省间计量事项“一网通办”和电子证照办理。共享、共用、共建计量专业技术人员试题和计量考评资源,互认专业项目培训考核成绩。推行跨省控股企业间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结果采信,优化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行政审批服务。探索建立计量授权互认机制。开展区域计量比对活动,鼓励三省一市计量技术机构承担主导实验室。  (十九)加强区域计量技术规范一体化建设。联合成立长三角地区计量技术委员会,完善“沪苏浙皖”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强化在量子计量、生物计量、数字计量等关键核心领域计量技术规范研制布局,补齐产业链断点,提升关键环节保障能力。提升计量技术规范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区域内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先进测量实验室、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平台引领、支撑作用,加强计量技术规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十)协同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协同商务、卫健、经信等部门推进诚信计量建设。结合平安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诚信兴商活动,打造上海市“诚信计量示范区”、江苏省“计量惠民示范县(市、区)”等有地区特点的品牌诚信计量示范项目。探索统一诚信计量示范创新评价方法,建立诚信计量信息公开机制,将诚信计量创建结果纳入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推进分级分类监管。  六、保障措施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的区域协调作用,建立三省一市计量一体化发展会商、协调、联动和督促落实机制。加强市场监管部门和计量技术机构工作协同,共同推进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发展。  (二十二)完善工作机制。依托长三角地区计量工作会议等载体,进一步完善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发展议事协调机制。整合长三角地区计量专家力量,探索建立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发展计量专家智库。积极协调争取有关部门、行业和社会力量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合、社会参与的区域计量支撑体系建设运行机制。  (二十三)积极总结推广。鼓励长三角地区在计量法律法规和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及时总结典型案例和经验,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对于改革方向明确、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要积极推进相关法规、制度和政策的修改完善。  市场监管总局  2023年9月28日
  • 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谱写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新篇章
    7月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支持政策》)《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近一周年之际,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听取生态环境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高度重视。要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加快建立美丽中国建设“1+N”实施体系。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构建生态环境领域促进新质生产力“1+N”政策体系,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研究工作。加快美丽中国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充分发挥考核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指挥棒作用。会议强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制定出台《支持政策》,是生态环境领域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1+1”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示范区在推进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重要举措。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放在引领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定位思考、谋划推动,大力支持示范区制度创新,共同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新篇章。会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制定出台《若干措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对于引导生态环境部门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立足职责,坚持改革创新,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扎实做好帮扶指导。要强化《若干措施》实施保障,充分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及时解决反映问题,回应关切诉求,强化宣传推广,引导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民营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上迈出更大步伐。其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依托,统筹各类专项规划,完善区域一体化空间治理机制;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共保,实现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强三省一市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共同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深入开展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建设区域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促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增效,做强做优绿色低碳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
  • 岛津推出一体化高效液相色谱系统i-Series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9月24日,岛津在上海举行一体化高效液相色谱系统i-Series新产品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岛津全球液相色谱事业部部长富田先生介绍了岛津液相色谱产品线的相关情况,岛津(中国)液相色谱产品经理尹宏瑞先生详细介绍了一体化高效液相色谱系统i-Series的特点。岛津全球液相色谱事业部部长 富田先生岛津(中国)液相色谱产品经理 尹宏瑞先生  据介绍,一体化高效液相色谱系统i-Series的i取自Innovative(创新)、Intuitive(直观)以及Intelligent(智能)三个单词的首字母。一体化高效液相色谱系统i-Series  Innovative&mdash &mdash 创新理念构建未来型实验室  i-Series采用网络及智能终端实现远程监控,通过彩色触控屏上的流路图可以直观评价系统状态 实现稳定性和准确性最大化,1µ L以下体积进样重现性可以达到1%RSD以下(0.5µ L-0.9µ L) PDA及UV检测器流通池和光学系统的双重调温功能实现出色的基线稳定性。  Intuitive&mdash &mdash 直观设计增强用户易用感受  i-Series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可以是仪器端彩色LED触控屏、电脑端LabSolutions工作站控制,也可以是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装置控制,可以实现无PC的分析实验室 相比LC2010,操作更方便灵活,即使在进样针移动中,分析对象外的样品架可在任意时间推拉。  Intelligent&mdash &mdash 智能方案提升分析工作效率  i-Series分析通量得到大幅提升,较LC2010系统,分析速度提升一倍,分析4块96-well MTPs(384个样品)可节省47分钟 而且良好的系统间重现性保证了数据的重现性,i-Series可以实现不同实验室之间无缝转移分析方法,并无视型号及品牌的差异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分析工作的效率,i-Series可以实现从装置的启动、实施分析直至关机的一系列操作的完全自动化,独创的关机功能可降低能耗95%。  i-Series产品线包括Nexera-i(LC2040C和LC2040C 3D)和Prominence-i(LC2030、LC2030C、LC2030C 3D)。其中C表示自动进样器支持样品制冷,3D代表支持PDA检测器。LC2030和LC2040 的区别在于耐压不同,LC2030系统耐压44MPa,LC2040系统耐压66MPa。岛津全球液相色谱事业部部长富田先生在展位介绍i-Series产品  新品发布会之后,富田先生还接受了媒体的访问,据其介绍,在研发这款产品之前,岛津进行了大量的用户拜访以了解用户的需求,发现现在用户需要处理的样品越来越多,对分析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现在实验室中的分析人员很多并不是学化学出身的,这对仪器操作简便性的要求比较高,于是分析速度和易操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发布会是i-Series新品发布的第三站,之前已经在日本和印度发布并销售,目前用户对智能终端监控和不同品牌仪器之间的分析方法无缝转移这两个方面好评最多。因此,岛津未来在这款产品推广的时候会侧重让用户通过实际操作来直观的感受仪器操作的便捷性。  富田先生说,相比LC2010,虽然i-Series的价格会提升一些,但从仪器的使用层面来说,分析速度与原来的系统相比得到大幅提升,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对于未来产品的研发计划,富田部长透露说,鉴于食品安全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岛津会针对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开发适合用户的相关分析仪器。岛津展位
  • 总投资超4300亿元!《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
    近日,长沙市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审议通过《长沙市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其中包含《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以下简称《清单》)。该《清单》中的4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为4327.646亿元,2024年计划投资611.095亿元。49个重点项目包括产业发展类项目11个、科技创新类项目11个、基础设施类项目13个、公共服务类项目10个、生态环保类项目4个。产业发展类项目中,有三一智能网联重卡项目、中联智慧产业城、湖南三安半导体产业基地、宁乡中伟先进功能型粉体材料产业园项目、世界计算长沙智谷等多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科技创新类项目中的重大科学装置项目包括:推进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建设,使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服务用户1000个以上;推进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建设,开展试验运行、研发成果转化和配套产业孵化,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如下:一、产业发展类(11个)1. 三一智能网联重卡项目2. 宁乡星邦智能国际智造城项目3. 中联智慧产业城4. 湖南三安半导体产业基地5. 星辰尚东新材料智造产业基地6. 宁乡中伟先进功能型粉体材料产业园项目7. 邦盛储能电池材料项目8. 广汽埃安新能源车项目9. 长沙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10.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 (一期)11. 世界计算 长沙智谷二、科技创新类(11个)12. 湘江科学城项目13. 长沙县松雅湖生态新城产业新城(一期)项目14. 三一科技城项目15. 湘江新区九华片区项目16. 大泽湖海归小镇(大泽湖生态智慧城)17. 超精密高端制造产业基地18.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湖南分院和产业基地建设19.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湖南)20. 中联重科全球研发中心及创新孵化基地21. 四大实验室22. 重大科学装置三、基础设施类(13个)23. 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一期、2号线西延二期、6号线东延段、7号线一期 (云塘站-五里牌站)、4号线北延工程、长沙磁浮东延线接入T3航站楼工程24. 长沙高铁西站综合客运枢纽项目25. 湘潭昭云大道-株洲云峰大道26. 长沙新韶山南路27. 长沙白庭路-湘潭银盖路28.长沙湘江大道-湘潭滨江路29. 长沙红旗路南延段30. 科创大道(原白云城际主干道)31. 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32. 长沙黄花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33. 长株潭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34. 中通货运航司现代物流项目35. 虞公港集疏运体系及临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四、公共服务类(10个)36. 湘江科学城配套中学37.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校区38. 国家医学中心39. 楚天科技生物医药和生命科学产业园项目40. 湖南省儿童医院西院区41.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岳麓院区(一期)4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疫病防治基地43. 省肿瘤医院综合楼44. 长沙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第一批)45. 2024年长沙市主城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五、生态环保类(4个)46. 长沙奥体中心一场两馆项目47. 花博园首开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48. 长沙市绿心区林相改造(一期)试点建设项目49. 赵洲港汇水区建设项目
  • 药明康德投资1.2亿美元在上海建设生物药一体化研发服务中心
    p  1月11日,药明康德宣布在公司上海总部园区开工建设世界领先的生物药一体化研发服务中心,旨在为全球生物药发现、开发及临床生产提供一体化a title=""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admincms/news/news/edit/182965" target="_self"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解决方案/span/strong/a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span/strong,为推动生物药研发从创新到临床提供一站式服务。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美元,占地25万平方英尺,建成后可容纳800位科学家工作。新中心预计将于2017年完工并投入使用。/pp  药明康德生物药研发服务中心由生物药发现中心、开发中心以及 cGMP 临床样品基地组成。生物药发现中心将与美国 OMT (Open Monoclonal Technology) 公司合作,通过 OMT 先进的全人单克隆抗体平台 OmniRatsupTM/sup 以及药明康德专有的噬菌体展示库,帮助全球客户开发常规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及抗体偶联药物。生物药开发中心采用药明康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CHO 细胞系平台,其先进的流加及灌流工艺可以满足各种严苛的工艺需求。cGMP 临床样品基地将安装3个2000升流加工艺及2个500升灌流工艺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可同时制备4种临床样品。通过将生物药发现、开发和样品制备等需求进行一体化整合,新建的研发服务中心将为药明康德全球客户的创新生物药研发提供更加高质高效、快速灵活的服务。/pp  “药明康德对生物药研发产能的持续投资将更好支持我们全球客户快速增长的研发业务需求,”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表示,“新中心的建成将进一步加强药明康德在全球生物制药研发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公司全球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一体化创新研发解决方案。”/ppbr//p
  • 重磅!赛默飞发布微流体阵列式全自动一体化数字PCR系统
    2021年,QuantStudio系列再添新成员——Applied Biosystems™ QuantStudio™ Absolute Q™ 数字PCR系统。更简便、更快速、更精准微流体阵列式全自动一体化数字PCR系统:Applied Biosystems™ QuantStudio™ Absolute Q™ 数字PCR系统采用具有专利的微流体阵列式芯片技术。相比于其他数字PCR平台,该系统可在20480个固定纳米级微孔中生成95%以上的有效反应液滴,具有更少的死体积,从而获得更精准的实验结果。优势亮点1简便的工作流程:其实验流程如同qPCR 实验,一台机器完成液滴制备、PCR 扩增、荧光信号收集,数据分析。2实验运行快速:从反应体系制备到结果判读只需1.5小时。3多重检测功能:最多支持5色荧光通道检测(工厂校正)。4结果更精准:固定纳米级微孔中生成95% 以上的有效反应液滴,死体积5%;且ROX通道具有质控功能,非正常液滴予以排除分析;PCR扩增前后信号采集,自动排除假阳性。5灵活的样本通量:每次检测4个、8个、12个或16个样本。6全自动一体机:安装后无需校正,维护成本低。简便快速的工作流程QuantStudio™ Absolute Q™ 是基于微流体阵列式芯片的数字PCR系统, 该系统将液滴生成,液滴扩增和数据分析集成到一体化仪器中, 其实验流程如同qPCR实验一般,实现在1.5小时内从样本到数据结果的快速简便工作流程。微流体阵列式芯片(MAP16)板QuantStudio™ Absolute Q™ 数字PCR系统采用MAP16微流体阵列式芯片板进行液滴制备,该芯片板利用微注射成型技术,可克服液滴制备不均一以及死体积较高的常见问题。这种新颖的方法具有诸多优势,如液滴体积精确、样本分隔均一以及 95% 以上的上样量分析。• 每块板具有16个芯片• 每个芯片可分析20,000个液滴• 每个反应死体积5%每块MAP16芯片板上16份样本的分析液滴数量,共对10块MAP16芯片板(160份样本)进行了评估。微孔填充率为99%。增强型光路系统QuantStudio™ Absolute Q™ 数字PCR系统配备3个LED光源,最多支持5个荧光检测通道(工厂校正),每份样本中可进行多靶标检测,从而节省时间和试剂,获得更多实验数据。其中,ROX通道为液滴质控通道,可根据ROX染料的荧光信号强度评判所有微孔内液滴是否正常生成,非正常液滴予以剔除分析,从而获得更准确结果。便捷易用的分析软件该控制分析软件,可轻松编辑板面布局、荧光通道和热循环程序等参数,可以快速运行实验。设置后,可以保存和重新加载特定程序,简化您的工作流程。检测结果可视化或技术重复样本联合分析既快速又简单。结果可轻松导出,进行下游分析,或编译成报告。PCR扩增后信号扫描值减去PCR扩增前扫描值,以剔除任何异常如异物、发光颗粒导致的假阳性液滴。应用广泛对于需要高灵敏度、高精度和准确度的检测,QuantStudio™ Absolute Q™ 数字PCR系统是一种理想选择。本产品仅限科研使用,不作为临床诊断。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