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多路巡检测量控制仪

仪器信息网多路巡检测量控制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多路巡检测量控制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多路巡检测量控制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多路巡检测量控制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多路巡检测量控制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多路巡检测量控制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多路巡检测量控制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多路巡检测量控制仪相关的论坛

  • 数据导出格式为不可编辑的多路温度巡检仪

    目前实验室用的多路温度巡检仪数据导出格式为EXCEL,检察官提意见,可以编辑,数据真实性存疑,要求最好能换一个数据不可编辑的格式的,同时为了方便数据处理,希望能自带数据分析的的功能,比如最大最小值,平均值,等的计算

  • HZD-HX型微机智能自动巡检控制设备

    HZD-HX型微机智能自动巡检控制设备技术参数 1、对于消防水泵来说,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有相当多的消防泵在接到启动信号后不能启动,没有水无法灭火,延误了灭火时机,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即变为“一用一备”。如果用户要求增加“四用”工作模式(即四台泵同时使用),请订货详细说明。 3、这一要求对于小容量的电动机容易实现,所以小容量的电动机绝大部分都是直接启动的,不需要降压启动。 4、因消防泵生锈等原因造成不能启动给国厂财产与人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严重后果。 5、巡检柜面板设有数字电流表、巡检信号灯、手动/自动选择开关、电笛解除按钮和紧急停止按钮。 6、巡检控制设备和消防泵配电柜之间的【HZD-HX型微机智能自动巡检控制设备】互锁、启动信号线,在连接时必须保证接线正确无误。7、消防泵控制柜是消防泵的控制盘,必须接收消防泵的状态反馈信号。8、消防巡检装置具有完备的接口功能,可与公司监控中心或公安消防部门的计算机联网, 24小时对设备实时监控、监测,实现计算机远程监控、全方位网络中心管理,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监控。9、故障显示: 当水泵传感器故障时,显示E1,并停机10、甲、乙类厂房设置在建筑的地下、半地下室。 HZD-HX型微机智能自动巡检控制设备功能特点 1、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消防水泵及消防泵控制柜在平时无灾情时是不启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2、巡检使等官职,都是职高权重之位;现在也有巡检员,也是各行业安全生产,正常运营的强有力保证。 3、高层建筑的举高消防车作业场地被占用,影响消防扑救作业。 4、消防泵控制柜操作方法:【HZD-HX型微机智能自动巡检控制设备】开启、关闭控制器: 按开/关键()可在开启、关闭控制器之间切换。系统首次上电,控制器为关机状态。 5、主回路巡检完成后,巡检控制器会发生下一个巡检指令至无压巡检装置,该装置接到巡检指令后会依次对消防水泵进行低速无压巡检。巡检时电机转速较低,系统不产生水压。巡检时,消防泵的驱动功率很小,约是泵电机额定功率的百分之一左右,所以节能显著。整个巡检过程中如设备接到消防命令智能巡检控制器会立即发出停止巡检的指令,瞬时启动消防泵完成消防任务。只有到了下一个巡检周期且无消防事件发生时,才开始一个新的巡检运行过程。巡检时,若水泵发生故障会给出故障报警信息。 6、巡检柜电源条件:电压:380V/220V(±10%) 频率:50HZ(±5%) 7、多种主备泵切换方式及各类起动方式。 8、对风机的检测运行速度、排烟保护阀值可按需独立设定; 9、工作泵故障时备用泵延时自动投入,水泵由消火栓箱内按钮、水流继电器、压力开关及消防系统等控制,水源无水报警。 10、消防发生时,可编程控制器接到消防命令后会自动瞬时停止巡检,启动消防泵,消防结束手动关机。 HZD-HX型微机智能自动巡检控制设备工作原理 1、整个巡检过程中如设备接到消防命令智【HZD-HX型微机智能自动巡检控制设备】能巡检控制器会立即发出停止巡检的指令,瞬时启动消防泵完成消防任务。 2、电流表电流表采用嵌入式安装,指针式,要求符合IEC51/73标准,塑壳,碳黑遮光屏, 3、优点:对电网电压波动影响小,对电网冲击小,对电动机保护较好,延长电动机寿命,较适用大功率和重载的电动机。 4、800X600X2000 5、这些电池是否可换。 5、人工控制就是当发生火灾时需要工作人员打开消防泵为主干管道供压力水,喷淋头在水压作用下开始工作。6、出口侧与系统管路和喷头相连,一般为空管,仅在预作用系统中充气。雨淋阀的开启由各种火灾探测器装置控制。7、系统的单向阀阀瓣损坏或被杂物卡死;8、阀门开启度不够,局部水头损失增加很多。9、每项安装在内部的装置,应有一个标签来指示其在回路图中的参考编号和熔体的电流等级,该标签应在白色的塑料上镂刻黑色的字,并用螺丝固定(不允许用黏合剂)。 10、启动信号灯亮,若失控时可派人到风机房进行手动操作。

  • 化学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方法及实施

    [color=#ffffff]导[/color][b][color=#ffffff]读[/color]公信力是检验检测机构的生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技术是公信力的有力保障。本文作者为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刘崇华研究员[/b]化学检测实验室作为产品检测服务机构,其检测结果作用越来越大,检测结果质量不仅是实验室始终关注的重点,也是结果使用方(利益相关方)最关心的因素。作为出具检验报告的质检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ISO/IEC 17025:2017国际标准(CNAS 认可准则(CNAS-CL01:2018))7.7 条款确保结果有效性对实验室质量控制提出明确的要求。因此,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和有效,实验室质量控制对质检机构至关重要。  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是指为将分析测试结果的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可分为: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两大类。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主要技术方法有:采用标准物质进行核查、实验室内部比对、留样再测、加标回收、空白实验、平行样分析、校准曲线的核查、仪器设备的标定以及使用质量控制图等。新版本ISO/IEC 17025标准还增加了使用其他已经校准能够提供可溯源结果的仪器和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审查报告的结果、盲样测试等方式。它是实验室分析人员对测试过程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也称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主要技术方法有:参加能力验证、测量审核以及其他实验室间的比对等等方式。它是发现和消除一些实验室内部不易核对的误差,特别是存在的系统误差的重要措施。一般由熟练掌握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程序的实验室或专业机构承担。  [color=#0070c0]1 室内质量控制技术[/color]  1.1 采用标准物质监控  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实验室可以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和(或)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结果核查,以判断标准物质的检验结果与证书上的给出值是否符合,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通常的做法是实验室直接用合适的标准物质作为监控样品,定期或不定期将标准物质以比对样或密码样的形式,与样品检测相同的流程和方法同时进行,检测室完成后上报检测结果给相关质量控制人员。也可由检测人员自行安排在样品检测时同时插入标准物质,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用标准样品定量分析的结果与已知的含量相比较来评价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此时标准样品的已知含量可作为真值,标准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是测量值,由此计算出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可用来评价该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对,如结果差异过大,应由检测室查找原因,进行复测。若复测结果仍不合格,对检测过程进行检查,查到原因后立即进行纠正,必要时同批样品复测。  这种方法可靠性高,但成本高,一般用于:刚实施的新标准、新方法、新检测项目、设备的校准和核查等。当然,对于日常检测标准方法和项目,如有必要,均可采用这种方法。  1.2 实验室内部比对  实验室内部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在同一实验室内部,由两个或多个人员(也可方法、设备)对相同或类似的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根据验条件的不同,一般有人员比对、方法比对、设备比对等几种方式。  这些比对的一般做法是除了需要比对的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尽量完全相同(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的试验,通过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评价该比对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如:人员比对,需要采用相同的试验方法或程序,采用相同的检测设备和设施,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仅由不同的检测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的试验,通过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评价人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实验室内部比对方式多样,操作灵活。不同的比对可适于不同的目的,通过多方面的比对可全面考察实验室内部质量状况,根据比对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1.3 留样再测  留样再测指仅考虑试验时间先后的不同,用以考核上次测试结果与本次测试结果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评价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准确性。事实上,留样再测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实验室内部比对,即不同时间的比对。  留样再测以密码样或复测样的方式不定期安排进行。试验结束后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原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准确性。若两次检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室应采用有效的方式查找原因,并对与同批检测的样品进行复测。  留样再测作为内部质量控制手段,主要适用于:有一定水平检测数据的样品或阳性样品、待检测项目相对比较稳定的样品以及当需要对留存样品特性的监控、检测结果的再现性验证等。  1.4 加标回收  由于不是任何样品都能找到标准样品来评价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找不到相应的标准样品时,可用测定回收率的方法来评价度。  加标回收法,即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通过测定其回收率以确定测定方法准确度,反映出本次检测过程的总体质量水平。加标回收是化学分析实验室一个重要的经常使用的质控手段。  具体的做法是:  将被测样品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已知量的欲测组分,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分析这两份样品,按下式计算回收率:[align=center][img]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9235e0b1-e795-4a3d-bafe-f8f68327f14f.jpg[/img][/align]  通常情况下,回收率越接近100%,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就越高,因此可以用回收率的大小来评价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加标回收质量监控的适用范围:各类化学分析中,如各类产品和材料中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项目检测结果控制、化学检测方法准确度、可靠性的验证、化学检测样品前处理或仪器测定的有效性等。  [color=#0070c0]2 室外质量控制技术[/color]  2.1 参加能力验证  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确定的准则来评价参加者能力的活动”。对于实验室而言,参加能力验证活动,是衡量与其他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识别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也是实验室最有效的外部质量控制方法。  由于能力验证通常由相关检测行业权威专业机构(即能力验证提供者)组织,其评价结果可靠性较高,参加实验室较多。对于化学检测能力验证,通常的做法是,组织机构将性能良好、均匀、稳定的样品分发给所有参加实验室,各实验室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或统一方法对样品进行测定,并把测定结果反馈给组织机构,由组织机构负责对这些测定结果进行统计评价,然后将结果和报告通知给各实验室。实验室通过参加能力验证计划,不仅可检查各实验室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及时发现、识别检测差异和问题,从而有效地改善检测质量,促进实验室能力的提高。  2.2 参加测量审核  由于能力验证涉及的实验室较多,持续的时间较长,因此,可参加能力验证相对较少,而测量审核是对能力验证的补充,即:实验室对被测物品( 材料或制品) 进行实际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的活动。该方式也用于对实验室的现场评审活动中,可以认为测量审核是一种特殊的,即只有1个参加者的能力验证。相对来说,测量审核更为灵活,快速。  通常测量审核由权威检测实验室组织,由其将样品分发到测量审核申请实验室,回收其测量结果,依据参考值和允许误差对参加实验室结果进行评价,该参考值既可是有证标准物质证书值,也可是能力验证样品指定值、或者是参考实验室的测定值等。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必须在切实施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  [color=#0070c0]3 质量控制方案的设计及实施[/color]  3.1 方案设计的主要原则  [i](1) 可靠性原则[/i]  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案以保证质量控制结果的可靠性是进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如果方案设计不合理,导致产生错误的质量控制结果,这对检测十分不利。举个简单的例子,采用加标回收试验时,由于添加水平与加标样品含量水平差异很大,可能会得到回收率异常的结果,而这种异常不一定说明该检测方法存在问题。因此,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必须掌握各类质量控制技术方法的特点,把握各自的规律,必须在满足其使用范围,符合其限定的条件下使用,以获得可靠的质量控制结果。  此外,由于质量控制结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需要对质量控制的过程、质量检测点、检测技术人员、检测相关人员、测试方法、测试样品、测试类型和数量、评价方法和指标等个方面进行决策,这些决策完成后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方案设计的可靠性。  [i](2) 灵活性原则[/i]  由于质量控制方法很多,每种质量控制方法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操作形式,只有不断符合要求的改进。也没有所谓的先进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标准规程、标准体系,每一种质量控制方法都只有一些原则的方法和其特殊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等,即使世界一流的大检测公司适合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方法未必适合自己实验室。方案的设计既要广泛参考或应用各种各样的质量控制方法,遵循一定的质量控制理念和原则,又必须根据当前的主要目的,结合考虑到实验室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  质量控制过程本身是永不间断地改进过程,在每一活动中,必须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无论是检测环节,还是后勤供应保障环节,亦或是领导管理、决策执行、人事更迭、交流培训等相关方面。  此外,在整个质量控制过程中,人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设计质量控制方案时,必须重点考虑人员这一因素,对人的管理必须基于服务基础上。质量控制需要的不是强制达标,而是柔性地、系统地、顺畅地达到质量最高境界。 [i] (3) 关键性原则[/i]  关键性原则是进行质量控制方案设计的重要原则。一个检测实验室,进行的检测项目繁多,每一检测项目的检测过程一般包括它是从检测原材料投入到检测数据出具整个检测过程等多个检测步骤,涉及诸多影响质量的要素。  具体来说,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主要来自检测人员(对标准/规程的了解深度,操作的熟练水平,是否经过培训等等)、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状态、是否定期校准等)、检测材料(试剂材料的质量情况)、方检测法(标准/规程的采用、作业指导书的制定、方法的确认等)和检验环境(检测场所、能源、照明、采暖、通风等)等五个方面。这些因素,每一要素都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但具体到每一要素,不同检测项目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质量控制方案的设计必须全面考虑各要素的影响,然而,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不可能是向产品检验那样对每个产品进行全过程检验,只能是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检测过程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和控制,也即以检测全过程为对象,以对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有关因素和质量行为的控制和管理为核心,通过建立有效的关键管理点,制定严格的检测监督、检验和评价制度以及信息反馈制度,进而形成强化的质量保证体系,使整个检测过程中的检测质量处在严格的控制状态。  建立有效的关键管理点是搞好质量管理的关键。关键管理点所管理的特性或对象应尽可能用数据表示。如一个检测试验关键管理点,可以是某类商品的关键质量特性,例如钢板的硬度、拉力强度、屈服强度等,也可以是材料中的某种元素的含量,某类主成份定性 也可以是一批检测任务的关键要素,如检测用的试剂、环境变量或仪器技术参数、检定校准不确定度等 化学试验关键管理点如试验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等。  [i]一般来说,在化学检测中,以下情况都应建立检测关键点:[/i]  ① 仪器的检测性能,包括:检测灵敏度、精密度、计量不确定度以及对它们有直接影响的零部件的关键质量特性等。  ② 试验方法本身有特殊要求,或对下一操作步骤有影响的质量特性,以及影响这些特性的支配性操作要素。  ③ 检测人员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等。  ④ 检测过程使用的的标准物质和试剂等。  ⑤ 检测质量不稳定,出现不满意结果多的质量特性或其支配性要素。  ⑥ 实验室客户反馈来的,或内部审核及外部审核不合格的质量项目等。  ⑦ 容易出现干扰的情况。  ⑧ 某些关键的样品制备、样品处理步骤和操作等。 [i] (4) 经济性原则[/i]  过于追求效益的实验室不利于质量控制,但是,质量控制也必须考虑成本。质量控制的成本和效益两者必须达到一种平衡。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认为:质量应当是“最经济的水平”与“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完美统一。因此,在设计质量控制方案时,既要考虑质量控制的成本,更要考虑其效益。离开效益和质量成本谈质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3.2 主要步骤  [i](1) 确定目的[/i]  所有质量控制的目的都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但是由于不同的质量控制方法具体的作用有很大差异。实验室应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检测实验室的情况变化,明确每项质量控制措施的目的。  [i](2) 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i]  综上所述,检测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方法归纳如表1所列:[align=center]  表1 检测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方法[/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wycimg/f9208d0d-5e40-48e4-925f-eb8f8e9e9893.jpg[/img][/align]  实验室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应定期对所实施的控制方法进行有效性评审,并研究改进措施,使其不断完善形成一个适合实验室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案,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i](3) 制定方案[/i]  按实现的频率来考虑,质量控制包括日常质量控制和定期质量控制。对于日常质量控制,一般依据作业指导书或具体的专业检测标准规定来进行,无须针对每次质量控制操作制定方案 而对于定期质量控制,实验室一般需要提前做好质量控制的年度计划,年度计划的制定应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如:根据新开展项目、新上岗人员、重要的设备、客户的投诉和反馈等关键点来选择确定。年度计划中规定的每一项质量控制应制定相应的具体的质量控制实施方案,每一质量控制方案设计应重点考虑方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即“为什么要做”和“怎么做”两个问题,具体来说,一般应考虑选取什么样品、检测什么项目、采用什么检测标准方法、检测仪器、安排谁来做、什么时间做、结果采用什么方法来评价、谁来负责组织实施、质量控制结果处理以及其他注意的事项等。通常可以设计一些表格来填写上述内容,不同的质量控制方法重点关注的内容有一定差异,但都是围绕其目的,依据方法特点来确定。 [i] (4) 执行操作[/i]  这个阶段是实施计划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控制方案和相关标准进行抽样、制样、测试、提交结果等。作为组织者应提前与实施相关人员做好沟通和准备。作为实施者,在执行操作请应首先仔细阅读掌握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确定的要求来进行,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i] (5) 检查评价[/i]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结果如何,是否发现什么问题,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  在质量控制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不符合情况,实验室应该及时启动不符合工作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杜绝类似不合格项的再次发生。如是共性问题,在整改完成后,应重视事后的人员培训及宣贯,做到举一反三,可将其列入日常监督计划,在实施一定期限内,如未发生类似不合格项,则可视为此次纠正行之有效。  [i](6) 质量改进[/i]  质量改进就是根据检查评价的结果采取措施、巩固成绩、吸取教训、以利再干。这是总结处理阶段。  实验室应该对质量控制实施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一般至少每年1次对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定期评审,并依据反馈的信息对检测能力的水平做出评估,进而对技术能力控制的有效性及改进的可能性和措施做出决定。  参 考 文 献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编著. 质检机构管理知识.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12.   ISO/IEC17025: 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   李春萍. 理化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控制和管理.检验检疫科学,2008,2(18).   刘崇华,董夫银, 等. 化学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3

  • 【原创大赛】SGS浅析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关键点之人员控制

    人员,是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第一因素,在CNAS-CL01:2006及CNAS-CL52:2014中对检测实验室的人员从技术能力、工作经验、教育背景、所学的专业知识及公正性等方方面面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基于此,实验室在安排人员配备时要充分考虑准则的要求,重点考虑人员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 在实验室人员培训方面,对于新进人员,根据其任职的岗位需求,结合其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制定新进人员培训计划,并按照培训计划实施、考核合格后方可授权上岗。所采用的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教室型的理论培训、现场的实际操作培训、讲座座谈等。在制定培训计划的同时也要制定对培训成效评价的依据,这一点往往很容易被忽略。 对于实验室人员管理的控制通常也会涉及到对于人员技术能力的确认,人员能力确认的方式有很对中,对于检测人员,可以结合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计划来进行。对测试人员的能力确认可采用能力验证计划、人员比对、仪器比对、阳性样品复测、CRM样品测试、撰写标准作业指导书、完成方法验证或确认报告、完成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报告、项目学习总结等等;对于非测试人员的能力确认方式也有很多可供选择,如采用口试、笔试、现场操作、撰写学习总结等等。 最后,对于实验室人员的监督,可以结合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计划进行,如参加能力验证计划,既能完成外部质控计划,又能起到对人员监督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人员能力确认的方式。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盲样考核、操作演示、现场提问、留样复测、人员比对等方式,监督之后要对被监督人或被监督岗位做出评价,并且对监督发现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做好上述实验室人员控制的方方面面,能使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

  • 测量控制科技与仪器仪表的发展

    2006年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涉及到了多项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发展项目。2008年4月,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协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创新方法工作在全国开展。这份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新方法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三个要素,创新工具主要就是指推动科技创新的科学仪器。科学仪器的重要作用被进一步提升,开发研究得到更有力的支持。此外,在863计划,特别是航天计划等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中,支持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的发展也被放到了重要位置。就是在这样一个十分有利的形势下,近些年来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众所周知,谈真空度测试仪控制的地位及作用,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键技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包括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测量技术是基础。”王大珩院士也一再强调,“测量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源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新兴的庞大的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美国商业部1999年度报告在关于新兴数字经济部分提出,信息产业包括计算机软硬件行业、通信设备制造及服务行业、仪器仪表行业。这就是说,测量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源头,仪器仪表行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言而喻,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在当今信息时代推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 专家约稿 | 化学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方法及实施

    化学检测实验室作为产品检测服务机构,其检测结果作用越来越大,检测结果质量不仅是实验室始终关注的重点,也是结果使用方(利益相关方)最关心的因素。作为出具检验报告的质检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ISO/IEC 17025:2017国际标准(CNAS 认可准则(CNAS-CL01:2018))7.7 条款确保结果有效性对实验室质量控制提出明确的要求。因此,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和有效,实验室质量控制对质检机构至关重要。  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是指为将分析测试结果的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可分为: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两大类。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主要技术方法有:采用标准物质进行核查、实验室内部比对、留样再测、加标回收、空白实验、平行样分析、校准曲线的核查、仪器设备的标定以及使用质量控制图等。新版本ISO/IEC 17025标准还增加了使用其他已经校准能够提供可溯源结果的仪器和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审查报告的结果、盲样测试等方式。它是实验室分析人员对测试过程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也称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主要技术方法有:参加能力验证、测量审核以及其他实验室间的比对等等方式。它是发现和消除一些实验室内部不易核对的误差,特别是存在的系统误差的重要措施。一般由熟练掌握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程序的实验室或专业机构承担。

  • 【原创大赛】【参赛作品】农药残留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农药残留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quanlity control,QC)根据“GB/T19000-2000/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定义:质量控制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因此,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实验室检测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实验室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坚持以下八项原则:人员上岗要持证、样品处置要规范、仪器使用要校准、试剂质量要保证、方法选择要正确、设施环境要满足、检测结果要准确、测量溯源要经常。1 人员 检测过程最关键的因素应该是执行检测的人员,任何的步骤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中在“技术要素”中将“人员”归结为决定实验室检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第一个因素,对检测实验室的人员从技术能力、经验、所需专业知识、教育培训、工作职责和公正性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为保证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能够胜任检测工作,必须对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确认,根据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进行合适的检测岗位配置;检验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培训,上岗后定期进行人员比对工作,用于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定期的对相应人员进行培训;针对需要开展的检测任务,对检测人员进行新的检测技术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关键技术的培训,使人员的技术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考核,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应进行相关的使用知识、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要树立检测人员的公正性和质量意识,认真负责完成检测工作,要将检测质量作为实验室的第一生命。2 样品 2.1 检查 按《检验任务通知单》进行样品检查,重点检查样品状况、样品编号的唯一性及其与样品的对应、样品名称的正确性(协助监督科)。2.2制备 检测过程的技术性首要控制关键是样品的质量控制,即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是否有效。首先必须将一定量的样品通过均衡四分法,各取对角两部分样品混合均匀后,在植物粉碎机(捣碎机)中将样品粉碎成粉末。但是,必须注意控制粉碎机(捣碎机)转速,以防粉碎温度过高,造成某些农药遇高温分解。同时,样品的量不能过少,否则,数据的代表性就无法满足。制备过程中按《检验任务通知单》对样品进行逐一正确标识.2.2 保存 待检样、在检样、检毕样分别存放,存放条件需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3 仪器设备测量仪器和设备是检验工作中最基本的工具,仪器与设备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1调试 样品测试前,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维护、调试,保证仪器运行状态良好。3.2检定 测量仪器和设备在检定周期内使用,到期前一个月提醒质量科。超周期不得出示数据。3.3校准 标准品的配制、样品检测前需对移液管、移液器等量器具进行校准。[/fon

  •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能力一二三-转载

    对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是保证检测结果重要的手段,也是在检测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步骤。掌握质控的方法并能落实,是每个检测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检测机构每年应制定质量控制计划,计划要包括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内容。监控计划应涵盖质控项目(覆盖申请检测能力范围内的全部检验检测项目类别,如重金属、农残、兽残、生物毒素等)、样品类别(植物源、动物源、土壤等)、检测方法、人员、时间、质控方法、评价指标等内容。计划中还应规定日常质控的要求。质控参数类别应包括(考虑其风险):——已获得资质但不经常检测的参数;——机构准备扩顶的参数;——容易发生结果漂移的检验设备出具的参数 ;——新员工开展检测的参数。经常检测的参数在日常检测中经常做,风险较小。目前大部分检测机构的质控参数都是日常检测的参数。检测结果质量控制可采用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物质;——使用经过检定或校准的具有溯源性的替代仪器;——对设备的功能进行核查;——运用工作标准与控制图;——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性检测;——保存样品的重复性检测,监控同一操作者的精密度;——分析样品不同结果的相关性;——对报告和数据进行审核;——参加能力验证或机构之间比对;——机构内部比对,监控不同操作者间的仪器设备间的精密度;——盲样检验检测等进行监控;——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报告的审查。100条中的第28条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方法、以及RB/T 214中4.5.19,结果有效性的控制方法中均不包括人员比对,但目前许多检测机构在质量控制计划中都含有人员比对的方法,在评审中出现问题。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征求意见稿)第十二条(八)中增加了内容“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人员比对、设备比对、留样再测、盲样考核等”。新准则没有实施前,还应按照原有的规定执行。质控要求(GB/T 32465-2015 9.4.1)每批检测样品都应附带空白(或阴性样品)、加标回收(或已知值样品)、重复样品;检测顺序为:空白(或阴性样品)、样品、加标回收(或已知值样品)、重复样品。每间隔20个样品附带一组质控样品。如果样品量不足20个也视为一批,实施完整的检测过程质量控制。对检测结果质控能力的质量监督可通过现场检查、查阅质控计划和质控记录进行。监督要点:1、是否编制了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计划。2、质控计划的内容是否齐全,质控方法是否正确,质控参数选择是否合理、判定指标是否合理,是否区分了样品类型。3、是否按照质控计划开展了质控工作,并有记录。4、是否有质控结论。5、是否规定了日常质控要求。

  • 设备如何实现流量控制和缺水检测

    设备如何实现流量控制和缺水检测

    [font=&][color=#333333]咖啡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而流量控制和缺水检测是咖啡机正常运行的关键。在咖啡机中,霍尔流量计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用于实现流量控制和缺水检测的功能。[/color][/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font=&][color=#333333]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霍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霍尔流量计是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传感器,它利用电磁场的变化来测量流体通过的体积或质量。当流体通过霍尔流量计时,流体中的导电粒子(如离子或电子)会改变磁场的分布,从而引起霍尔元件的输出电压变化。通过测量输出电压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流体的流量信息。[/color][/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font=&][color=#333333]其次,咖啡机中的霍尔流量计主要用于流量控制。在制作咖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水的流量,以确保咖啡的浓度和口感。通过将霍尔流量计安装在咖啡机的水管中,可以实时监测水的流量,并根据设定的参数来控制水的流量大小。当流量达到设定值时,控制系统会自动停止水的供应,从而实现精确的流量控制。[/color][/font][align=center][img=流量计,633,19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7/202307061351561653_2952_4008598_3.jpg!w633x195.jpg[/img][/align][font=&][color=#333333]最后,[url=https://www.eptsz.com]霍尔流量计[/url]还可以用于缺水检测。在咖啡机中,缺水会导致咖啡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可能损坏设备。通过在水箱中安装一个霍尔流量计,可以实时监测水的流量情况。当水的流量低于设定的阈值时,控制系统会发出警报或停止咖啡机的运行,以提醒用户及时添加水。[/color][/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font=&][color=#333333]综上所述,霍尔流量计在咖啡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现了流量控制和缺水检测的功能。通过准确测量流体的流量,咖啡机可以制作出口感良好的咖啡,并保护设备免受缺水带来的损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霍尔流量计在咖啡机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我们带来更好的咖啡体验。[/color][/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

  • JJF1069讲座之五: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b][size=16px]JJF1069讲座之五: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size][/b][size=16px][/size][size=15px][color=#888888]张卿贤,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计量师、全国光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从事光学计量专业22年,现为国家级资质认定评审员、国家一级计量标准考评员、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评员。[/color][/size][b][size=15px]一、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目的[/size][/b][size=15px] 影响机构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质量的因素包括人员、 设备、设施与环境条件、样品、方法、溯源性、与结果有关的材料等,有效控制这些影响因素即可保证检定、 校准和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因此,需要机构定期对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实质上就是应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定期对检定、校准和检测的结果进行验证,找出造成结果偏离的因素,发现其发展的趋势,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预防结果偏离的可能发生。[/size][b][size=15px]二、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关键点[/size][/b][size=15px]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应定期实施对检定、校准和检测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尤其应对质量体系中的关键节点实施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程序。[/size][size=15px] 这些关键节点包括:新上岗人员;新开展项目;测量方法更新;顾客投诉;测量设备计量性能变化;测量设备变更或改造后投入使用;计量比对、能力验证结果发现偏离;检定、校准和检测过程发生异常情况后;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实施后。[/size][b][size=15px]三、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size][/b][size=15px] 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中明确规定:机构应有质量控制程序以监控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所得数据的记录方式应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如可行,应采取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审查。这种监控应有计划并加以评审,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size][size=15px]1.定期使用一级或二级有证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size][size=15px]2.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size][size=15px]3.利用相同或不相同方法进行重复检定、校准或检测。[/size][size=15px]4.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定、校准或检测。[/size][size=15px]5.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size][size=15px]注:选用的方法应当与所进行工作的类型和工作量相适应。[/size][size=15px] 对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控制是一种保证结果准确可靠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控制,获得相应的质量控制数据。机构对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控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size][size=15px](1)应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控制措施和控制计划。这种监督措施和计划应经过评审,并确认为是有效和可行的。 JJF1069-2012推荐了几种质量控制的方法,可根据机构的具体情况和具体的控制对象选择使用。[/size][size=15px](2)所得质量控制数据的记录方式应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如可行,应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审查,例如质量控制图。[/size][size=15px](3)应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将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据时,应遵循已有的计划采取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size][size=15px] 在各项质量控制方法中,计量比对和能力验证是外部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措施,也是对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控制的一种科学、客观和有效的办法。为此,机构应建立计量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程序,并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计量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凡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比对和能力验证,在授权项目范围内的,机构必须参加。[/size][size=15px] 各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检定、校准和检测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定期组织对检定、校准和检测的结果进行监督抽查,监控和验证措施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但不限于这些方法):[/size][size=15px]1.定期使用核查标准或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size][size=15px]3.测量和检测设备的功能核查。[/size][size=15px]5.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size][size=15px]7.留存样品的重复检定、校准或检测。[/size][size=15px]9.审查证书、报告的结果。[/size][size=15px]11.盲样测试。[/size][size=15px] 机构应采用统计技术分析由以上方法得到的质量控制数据,发现质量控制数据超出预期时,记录、分析原因,并启动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数据分析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控制图、散点图、因果分析图等,控制措施可以是预防措施,也可以是纠正措施。[/size][b][size=15px]四、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相关程序[/size][/b][size=15px] 机构对于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应包括以下相关程序(但不限于这些程序):期间核查工作程序、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能力验证和比对工作程序、异常情况和外界干扰处理程序、证书和报告管理程序、检定、校准和检测质量控制程序等。[/size][b][size=15px]五、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偏离的处置[/size][/b][size=15px] 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程序的实施频次应结合机构的质量控制数据,下述情况下应增加质量控制程序的实施频次:[/size][size=15px]1.当实验室统计的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持续单方向变化时。[/size][size=15px]3.测量设备使用环境较为恶劣时。[/size][size=15px]5.检定、校准和检测人员新上岗或转岗时。[/size][size=15px]7.样品特性很不稳定时。 [/size][size=15px] 当质量控制数据表明,机构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已不满意或已接近不满意时,机构应停止相应的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对造成不满意或接近不满意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 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以确保机构提供给客户的数据是准确、可靠的。 当质量控制数据表明机构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已不满意时,机构还应对以往的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对客户所造成的影响或伤害进行分析、评价,必要时应对以往的结果进行追溯,并告知相关客户,停止使用机构的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采取有关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的损失。[/size][color=#888888]本文刊发于《中国计量》杂志2019年第5期[/color][color=#888888]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张卿贤[/color]

  • 【原创大赛】浅谈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关键点之人员控制

    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是实验室管理者的目标,也是实验室赖以生存的保证,是占领检测市场的必备武器。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人员是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第一因素,在CNAS-CL01:2006及CNAS-CL52:2014中对检测实验室的人员从技术能力、经验、教育背景、所需专业知识、工作职责及公正性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人员配备方面CNAS-CL52:2014 5.2条款中对于实验室检测人员有明确规定,对此,实验室在进行人员配备时要充分考虑准则的要求,在人员招聘时要充分考虑人员的教育培训经历、工作经历等。关于人员的培训计划及实施实验室要依据其岗位的特性及工作经历、教育培训经历制订培训计划,培训计划要合理、全面,包括CNAS各个应用说明的要求,明确需要培训的岗位、项目、实施机构、结果评价依据。采用的培训方式可以多样,比如面授、口授、现场演示、座谈等。保留培训记录,包括培训鉴定、小结、现场考核等,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对于人员技术能力的确认:根据CNAS-CL01:2006及CNAS的各个应用说明的要求,实验室应定期评价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人员能力确认的方式很多,对于检测人员,可采用人员比对、仪器比对、阳性样品复测、CRM样品测试、撰写SOP、方法验证报告、项目学习总结等;对于非测试人员,可以采用口试、笔试、现场操作、撰写学习总结等方式进行。 对于人员的监督,重点关注质量监督员的资质及授权、监督计划、监督记录等。监督的方式可采用盲样考核、操作演示、现场提问、留样复测、人员比对、能力验证、质量控制图等方式,监督后要对被监督人或岗位做出评价,对监督发现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 做好上述工作,能使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 【讨论】检测数据质量控制图控制限的确定?

    在以内控样品平均值控制的质量控制图中控制限如何确定,有的是以多次测量平均值加减3倍标准偏差为控制限,请问控制限如何确定?有何依据?在以样品加标回收率做的质量控制图中,有的是90%-110%,有的是95%-105%,有的是98%-102%,请问控制限如何制定?有何依据?

  • 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当今,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发展的趋势是:面对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要求不断提高;技术指标和功能不断提高;最先采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高新技术大量采用;仪器及测控单元微小型化、智能化日趋明显;要求仪器及测控单元可独立使用、嵌入式使用和联网使用;仪器测控范围向立体化、全球化扩展;测控功能向系统化、网络化发展;便携式、手持式以至个性化仪器大量发展。 技术特点是:综合各种新技术,在研究仪器仪表相关类型传感器、元器件和材料及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开发新的微弱信号敏感、传感、检测、融合技术,物质原子、分子级检测技术,复杂组成样品的联用分析技术,生命科学的原位、在位、实时、在线、高灵敏度、高通量、高选择性检测技术,创建各类新型检测仪器仪表;结合系统论、控制论的发展,在开发工业自动化测控的在线分析和控制、原位分析及控制、高可靠性、高性能和高适应性等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结合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的发展,在开发医疗诊治的健康状况监测、早期诊治、无损诊断、无创和低创直视诊疗、精确定位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医疗仪器;同时跟踪新学科领域和各类应用领域的发展,开发各种专用、快捷、自动化检测和计量技术及专用仪器仪表。 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和科学仪器,在产值和市场两个方面都占据着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总体的一半,是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体系的两大支柱。由于发言时间有限,下面就让我们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这两类仪器未来的发展上。 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未来发展的关注点应当是: 1、自动化仪表与企业的信息化 自动化仪表技术包括信息采集、处理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实际上是企业信息的集成和整合。为此,必须用自动化和系统的信息模型“简化”、“规则”和“抽象”信息,以便最有效地利用信息。这是自动化仪表领域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统一信息表达的重要手段。 2、自动化仪表工程项目全局信息和全生命周期信息的整合 这是实现自动化仪表系统的全面可互操作。可互操作是分层次的,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近年来IEC62424标准的出版,InTools工具软件功能的扩充以及控制系统与现场仪表层各项可互操作标准的推出是发展中一个重要标志点。 3、功能安全 近年来功能安全的重要发展是,大量经过功能安全认证的仪表推向市场。为了争取竞争中有利地位,几乎所有仪表制造商都会开展功能安全的研究。4、系统维护与仪表诊断 系统维护与仪表诊断越来越受到用户、制造商和研究者各方的关注。 它分为四个层次,生产流程的诊断、生产装备的诊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诊断和现场仪表的诊断。 生产流程的诊断原则上不属于自动化仪表范畴,但是诊断信息的交换涉及自动化仪表系统。针对生产装备的监控,诊断仪表系统已经推出了新产品。自动控制系统的诊断通常是控制系统中设备管理软件的一个模块或一种功能,负责控制系统自身以及现场仪表的实时诊断和预测性维护。现场仪表的诊断难度较大,维护周期由智能仪表的损耗情况或固定时间确定。 5、无线通信 工业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是自动化仪表领域显著的亮点,它的特征是:技术方案多样化,参与者迅速增加,成立了专业组织。推出多种无线演示系统、测量仪表样机,将成为全球主要自动化仪表展览的热点。 6、控制网络 未来几年网络控测和网络仪表是自动化仪表发展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大幅提高速度、简化安装和调试的复杂性、扩展无线功能以及发展网络技术。 7、标准化 标准化在自动化仪表发展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未来还会对我国仪表产品追赶世界水平发挥重大作用。在新经济时代,有大量信息接口标准的需求,它的共同特点就是在相同的技术水平上可以有很多种标准化方案。现在对高技术新产品可以先制定标准,完全改变了标准化的理念。科学仪器未来发展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仪器 光学捕获(Opticaltrapping)是一种新型的光学微操作技术。它将一束光用高数值孔径的物镜聚焦成微米级的光斑,形成梯度来实现对微小粒子的捕获和移动。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微观领域的研究。 微型色谱仪将会得到很快的发展。C2V公司已经推出了世界上最小最快的手持式气相色谱仪,主机大小仅124×84×60mm,所含柱模块大小为60×100×12.5mm,可在10-30秒内完成天然气主要成份的全分析。 NMR的微型化近年来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瑞士Neuchatel大学开发成功一种高质量因子可供微流控芯片NMR全分析系统使用的射频平面微线圈,所需样品量仅为1-100纳升,并可在几秒内获得所需的信噪比。NMR微型化应当是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光频光梳光谱法(Opticalfrequencycombspectroscopy)是最新发展起来的另一种重要的仪器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很高的灵敏度检测许多不同的气体,将在临床诊断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精密检测仪器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分子、原子分析检测新阶段,微纳科技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精密检测仪器的快速发展。值得特别关注是MEMS/NEMS(微电机系统/纳机电系统)测试仪器,以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为代表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以及基于STM/AFM的基本原理新发展起来一系列SPM,如磁力显微镜、静电力显微镜等这些仪器的新发展。 3、光子成像仪器 一个以光子学与生命科学相互融合的新学科——生物医学光子学随着激光、电子、光谱、显微及光纤等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应运而生出现了不少新型科学仪器。应用这些仪器不但丰富了人们对于光与生物组织体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而且促进了各种新的生物研究仪器和医学诊断仪器的发明。光子成像技术主要包括漫射光层析成像、荧光成像、相干层析成像、光声成像等。光学相干层像(OCT)结合了共焦显微术和低相干光的外差探测技术,它是一种在一维光学低相干反射测量技术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二维或三维成像技术。 4、光谱分析仪器 过去,光谱分析仪器主要应用在基础学科研究和矿物分析、产品质量监控等领域。值得关注一个新的发展动向是,由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一些迫切的需求,同时计算机软硬件、微电子、计算数学、微型器件发展提供的新技术成果,使得光谱技术和仪器向生物、环境、医疗等领域快速拓展,无论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仪器创新都有了明显的发展,今后还将更快发展。现在社会的测试仪器很多,但是我们需要针对作用去选择。土豆:又是你又是你,在结尾附带广告,以后不要这样了!!!!!!!

  • 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讲解

    作为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核心活动之一,广义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是对与检测活动相关的全部过程的控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划分,可分为分析前质量保证、分析中质量控制、分析后质量评估及改进三部分;按照参与相关方的不同划分,包括有其他实验室参与的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和仅由本实验室自己组织实施的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两部分;按照控制要素的不同划分,可分为环境质量控制,设备和器具质量控制、样品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控制,以及结果质量控制(样品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等。 从权威性的角度而言,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无异是远优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但是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必须是在实验室能够切实并有效实施内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全部质量控制工作的根本基础,其最终目的就是把分析测试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分析测试的精密度、准确度,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能够满足既定的质量要求。它是实验室的一种自我控制活动,着重于发现日常检测活动的随机误差以及新出现的系统误差,以评价和确保检测活动的稳定性。它是实验室确保检测数据目标质量的基础、常规而又必需的控制活动。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包括采用标准物质监控人员比对、方法比对、仪器设备比对、留样复测,空白测试、重复测试、回收率试验、校准曲线的核查以及使用质量控制图等。

  • 实验室一般质量控制方式有哪些?质量控制的实施程序及有效性评审!

    [align=left][color=#0000ff][b]1、质量控制方式及计划制定、实施[/b][/color][/align][align=left][b]主要质量控制方式[/b][/align][align=left]1)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能力验证、测量审核。[/align][align=left]2)内部质量控制:[/align][align=left]a)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对比检测。[/align][align=left]b)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对比检测。[/align][align=left]c)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对比检测。[/align][align=left]d)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标准溶液的配置。[/align][align=left]e)用标液对仪器测试过程中进行质控。 [/align][align=left][b]质量控制计划制定和实施[/b][/align][align=left]1)实验室应在每年年底建立次年的质量控制计划,以确保并证明检测过程受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和实验室内部比对(如: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留样再测),计划中还应包括判定准则和出现可疑情况时应采取的措施,且覆盖申请认可或已获得认可的所有检测技术和方法。[/align][align=left]2)技术负责人指定资深人员负责编写质量控制计划,技术负责人对计划进行审核并负责组织监督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align][align=left]3)技术负责人对质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织对上述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评审。[/align][align=left]4)质量监督员监督检测人员完成上级下达的样品考核任务和比对、能力验证试验,督促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要求,审核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结果。[/align][align=left]5)检测人员:完成质控活动中应承担的检测工作,认真填写检测原始记录。 [/align][align=left][color=#0000ff][b]2、质量控制方式及实施程序[/b][/color][/align][align=left][b]实验室间的比对、能力验证、测量审核[/b][/align][align=left]1)实验室认可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或下达的各检测实验室间比对检测任务。对此类任务应积极参加。[/align][align=left]2)实验室间比对的执行[/align][align=left]实验室自行组织的与外部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试验,由技术负责人根据本实验室的能力和外部实验室做同样参数的检测项目比对,尽可能选择相同的检测方法进行。[/align][align=left]3)项目的选择[/align][align=left]要保证3年内参与的能力验证覆盖实验室所有认可项目。[/align][align=left]实验室自行组织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项目由资深工程师制定并报技术主管审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align][align=left]—客户投诉项目;[/align][align=left]—新开展的检测项目;[/align][align=left]—无法溯源的仪器设备检测的项目;[/align][align=left]—使用非标准检测方法的项目;[/align][align=left]—其它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或有必要的检测项目。[/align][align=left]4)试验的组织[/align][align=left]明确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任务后,联系参与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外部实验室,安排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时间,以及核算所需实验经费。[/align][align=left]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实施计划内容主要包括:[/align][align=left]—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项目选择:一般优先选择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实验室参与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align][align=left]—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时间安排。 [/align][align=left][b]实验室间的比对、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实施程序[/b][/align][align=left]1)在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机构或主管机构组织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中,技术部领取样品后,将其分发给各检测人员检测。[/align][align=left]2)实验室自行组织的比对试验中,由工程师根据计划要求准备数份同样的样品,一份作为检测任务下达给本实验室分析,其它分送给参加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外部实验室委托检测。[/align][align=left]3)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任务下达后,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每次至少安排两名检测人员参加。[/align][align=left]4)参加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检测人员在接到检测任务后,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开展检测工作,包括检测环境的确认,仪器设备及有关消耗品的准备,检测过程的控制和检测结果的记录等。[/align][align=left]5)检测人员完成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任务后,以书面报告形式出具结果,交技术负责人汇总评价。 [/align][align=left][b]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式[/b][/align][align=left]开发新方法前的质量控制:在开发新方法时,需要用不含目标物质的样品和标准样品去验证经样品准备和前处理后,不会引入目标物质。 [/align][align=left][b]实验室内部比对[/b][/align][align=left]1)在筹备开展新的测试项目时,实验室组织有可能参加此项目的检测人员开展人员间比对和测试方法间比对。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的评审需先进行F检验,t检验,两种检验都合格后,方可认为合格。当结果超出要求,出现不满意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各检测人员查找原因,予以改进。[/align][align=left]2)当某个测试项目参加人员有变动时,或作为新参加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实验室应及时安排人员间比对实验,根据比对结果做出评审。[/align][align=left]3)当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或可靠性有怀疑时,实验室要及时安排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进行仪器间比对和不同方法间的比对。[/align][align=left]4)检测过程中应包括空白分析、重复检测、加标测试和控制样品的分析。 [/align][align=left][b]日常检测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控制[/b][/align][align=left]质量监督员不定期对测试方法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样品的加标回收,用RM标准进行测试控制,保留样品的重现性测试。一般回收率必须在80%-120%。若超出此范围,需要查找原因,进行整改。针对质量监控的数据,需建立控制图,以便于观察其变化趋势,并根据实际情况每两个月制作质量控制图。 [/align][align=left][b]非常规项目质量控制监督[/b][/align][align=left]应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必要时进行全面的分析系统,包括使用标准物质或已知被分析物浓度的控制样品,然后进行样品或加标样品重复分析,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b][/b][color=#0000ff][b][/b][/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ff][b]3、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性评审[/b][/color][/align][color=#333333]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性每年评审一次,确认其原理和理论是否正确、完整,有无缺陷,操作上是否可行,方法上能否有所改进和补充,组织过程是否完善,并用于下一年度质控工作的改进。[/color]

  • 农药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农药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分内部质量控制与外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有四步:1、溶剂空白 2、本底空白 3、添加实验 4、平行样品的测定,那么第2、本底空白是基质空白吗?比如检测笋瓜,是找一未检出的笋瓜做本底空白吗?

  • 实验室质量控制一般方式

    [align=center][b]实验室质量控制一般方式[/b][/align][b]1.质量控制方式及计划制定、实施主要质量控制方式1)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能力验证、测量审核。2)内部质量控制:a)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对比检测。b)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对比检测。c)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对比检测。d)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标准溶液的配置。e)用标液对仪器测试过程中进行质控。质量控制计划制定和实施1)实验室应在每年年底建立次年的质量控制计划,以确保并证明检测过程受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和实验室内部比对(如: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留样再测),计划中还应包括判定准则和出现可疑情况时应采取的措施,且覆盖申请认证、认可或已获得认证、认可的所有检测技术和方法。2)技术负责人指定资深人员负责编写质量控制计划,技术负责人对计划进行审核并负责组织监督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3)技术负责人对质量控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组织对上述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4)质量监督员监督检测人员完成上级下达的样品考核任务和比对、能力验证试验,督促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要求,审核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结果。5)检测人员:完成质量控制活动中应承担的检测工作,认真填写检测原始记录。2.质量控制方式及实施程序实验室间的比对、能力验证、测量审核A)实验室认证、认可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或下达的各检测实验室间比对检测任务。对此类任务应积极参加。B)实验室间比对的执行实验室自行组织的与外部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试验,由技术负责人根据本实验室的能力和外部实验室做同样参数的检测项目比对,尽可能选择相同的检测方法进行。C)项目的选择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机构或主管机构下达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计划所涉及的项目,一般情况下必须参加。实验室自行组织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项目由资深人员制定并报技术主管审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客户投诉项目 ②新开展的检测项目 ③无法溯源的仪器设备检测的项目 ④使用非标准检测方法的项目 ⑤其它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或有必要的检测项目。D)试验的组织明确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任务后,联系参与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外部实验室,安排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时间,以及核算所需实验经费。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实施计划内容主要包括:①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项目选择:一般优先选择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实验室参与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 ②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时间安排。实验室间的比对、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实施程序1)在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机构或主管机构组织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中,相关部门领取样品后,将其分发给各检测人员检测。2)实验室自行组织的比对试验中,由技术负责人根据计划要求准备数份同样的样品,一份作为检测任务下达给本实验室分析,其它分送给参加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外部实验室委托检测。3)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任务下达后,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每次至少安排两名检测人员参加。4)参加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检测人员在接到检测任务后,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开展检测工作,包括检测环境的确认,仪器设备及有关消耗品的准备,检测过程的控制和检测结果的记录等。5)检测人员完成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任务后,以书面报告形式出具结果,交技术负责人汇总评价。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式开发新方法前的质量控制:在开发新方法时,需要用不含目标物质的样品和标准样品去验证经样品准备和前处理后,不会引入目标物质 实验室内部比对1)在筹备开展新的测试项目时,实验室组织有可能参加此项目的检测人员,开展人员间比对和测试方法间比对。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的评审需先进行F检验,t检验,两种检验都合格后,方可认为合格。当结果超出要求,出现不满意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各检测人员查找原因,予以改进。2)当某个测试项目参加人员有变动时,或作为新参加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实验室应及时安排人员间比对实验,根据比对结果做出评审。3)当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或可靠性有怀疑时,实验室要及时安排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进行仪器间比对和不同方法间的比对。4)检测过程中应包括空白分析、重复检测、加标测试和控制样品的分析。日常检测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控制质量监督员不定期对测试方法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样品的加标回收,用RM标准进行测试控制,保留样品的重现性测试。一般回收率必须在80%-120%。若超出此范围,需要查找原因,进行整改。针对质量监控的数据,需建立控制图,以便于观察其变化趋势,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制作质量控制图。非常规项目质量控制监督应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必要时进行全面的分析系统,包括使用标准物质或已知被分析物浓度的控制样品,然后进行样品或加标样品重复分析,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3.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性评审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性每年评审一次,确认其原理和理论是否正确、完整,有无缺陷,操作上是否可行,方法上能否有所改进和补充,组织过程是否完善,并用于下一年度质控工作的改进。 [/b]

  • 实验室质量控制及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有什么不同?

    [align=center][b][size=16px]实验室质量控制及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有什么不同?[/size][/b][/align][size=15px][color=var(--weui-FG-2)]辉哥聊质量管理[/color][/size] [size=15px]我们的实验室日记[/size] [size=15px][color=var(--weui-FG-2)]2023-03-02 09:22[/color][/size] [size=15px][color=rgba(0, 0, 0, 0)]发表于广东[/color][/size][align=center]实验室质量控制[/align]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指为将分析测试结果的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它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两部分内容。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包括空白实验、校准曲线的核查、仪器设备的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以及使用质量控制图等。它是实验室分析人员对对测试过程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size=18px][b][color=#2fc37f]实验室质控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color][/b][/size]1 通排风与水电系统和安全设施完备,能满足仪器设备测试要求,并满足检测人员安全作业要求 能避免测试环境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和测试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影响。2 精密仪器室要具有防火、防震、防电磁干扰、防噪音、防潮、防腐蚀、防尘、防有害气体侵入的功能 室温控制在 18 ℃~25 ℃ ,湿度控制在60%~70% 。3 实验室分析用水、化学试剂、标准溶液配置与标定应符合以下规定:痕量或超痕量分析使用一级水或超纯水 常量分析与常用试剂配置使用二级水 特殊分析项目使用特殊要求的试验用纯水,如无氯水、无氨水、无二氧化碳水、无砷水、无铅(无重金属)水、无酚水、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等 实验室制备或购买的纯水,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检验。4 痕量或超痕量分析使用优级纯以上级别的化学试剂 标准溶液配置使用基准级别的化学试剂、常量分析使用分析纯级别的化学试剂 特殊项目分析使用光谱纯、色谱纯和超纯等级别的化学试剂。5 标准溶液直接或间接配置法(标定法),在进行标准溶液标定时,测得浓度值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 0.2% 。在质量控制中,仪器设备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 维护与检定应符合以下要求[size=18px][b][color=#2fc37f]1 严格执行大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color][/b][/size]2 不得使用未检定校准或检定校准不合格的检测仪器设备 3 对性能不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使用频繁、移动与便携式现场检测仪器设备和恶劣环境下使用的仪器设备,除进行期间核查外,需定期维护、保养与检查,并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校正后方可投入使用。[size=18px][b][color=#2fc37f]实验室具体质量控制方法[/color][/b][/size][size=18px][b][color=#2fc37f]1 空白样质量控制[/color][/b][/size]空白样主要包括容器、现场、仪器、方法空白样等,通过测定空白样以判断实验用水、试剂纯度、器皿洁净程度、仪器性能及环境条件等的质量状况或是否受控。[size=18px][b][color=#2fc37f]空白实验质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color][/b][/size]①除分析方法另有规定之外,每一批样品小于 10 个时,检验人员制备方法空白样或仪器空白样不得少于 1 个 每一批样品不小于 10 个时, 每 10~20 个样品制备 1 个方法空白样或仪器空白样。②空白试验分析值应低于方法检出限或低于方法规定值 空白平行测定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 50% 。③有质量控制图的,将所测定值的均值点入图中进行控制。④若空白值不符合规定值范围,应查找原因,消除之后,重新分析。[size=18px][b][color=#2fc37f]2 平行样质量控制[/color][/b][/size]平行样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现场平行样、 实验室平行样和密码平行样, 通过平行样测定判断检测精密度状况或是否受控。[size=18px][b][color=#2fc37f]平行样质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color][/b][/size]①每一批样品小于 10 个时,检验人员制备的平行样不得少于 1 个 每一批样品不小于 10 个,每 10~20个样品制备 1 个平行样。②平行测定值不符合规定值范围的,应查找原因,消除之后,重新测定。③有质量控制图的,将所测定值的均值点入图中,进行控制。[size=18px][b][color=#2fc37f]3 加标回收质量控制[/color][/b][/size]加标回收试验主要包括空白加标、基体加标、实际样品加标和密码加标回收试验,通过加标回收试验判断检测准确度状况或是否受控。[size=18px][b][color=#2fc37f]加标回收试验质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color][/b][/size]①每一批样品小于10 个时,检验人员制备加标样品不得少于 1 个 每一批样品不小于 10 个时,每 10~20 个样品制备 1 个加标样。②加标样品测定值不符合规定值范围的,应查找原因,消除之后,重新分析。③有质量控制图的,将所测定值的均值点入图中,进行控制。[size=18px][b][color=#2fc37f]4 标准物质质量控制[/color][/b][/size]标准物质质量控制是指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实际样品同步分析,将标准物质的分析结果与其保证值相比较,评价其准确度和检查实验室内(或检验人员)存在的系统误差。[size=18px][b][color=#2fc37f]标准物质质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color][/b][/size]① 实验室定期采用标准物质质量控制方法对实验室系统误差进行检查和控制 不定期对检验人员或新上岗人员进行分析质量考核检查。②实验室每月标准物质质量控制样品不得少于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样品总数的 5% ,每个检验项目(参数)室内系统误差检查应不小于 2 次 /a 。③ 检验人员应定期采用标准物质对计量检测仪器和标准溶液进行期间核查 根据实验室检测能力与分析方法变化实际情况等,采用标准物质检查和控制室内系统误差,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size=18px][b][color=#2fc37f]5 精密度偏性分析质量控制[/color][/b][/size]在具有良好管理的实验室中,分析数据的质量取决于分析方法和操作者对分析方法的了解和能否正确运用。好的分析方法应具有较小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并能达到一定的检出限。因此,对一个方法能否用于分析, 对一个经过改进的方法能否被接受,操作者对分析方法运用的如何等,都需要做出全面评价,然后才可以正式用于分析测试。这种全面评价的试验方法叫做精密度偏性分析质量控制试验。通过对影响分析测定的各种变异因素及回收率的全面分析,确定实验室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size=18px][b][color=#2fc37f]实验室间质量控制[/color][/b][/size]外部质量控制又称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指由外部的第三者,如上级监督机构!管理部门对实验室及其检测人员的分析检测质量定期或不定期实行考察的过程,其目的是发现和消除实验室检测结果存在的系统误差和影响因素,保证测试结果可溯源性和可比性。外部质量控制有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三种类型。[size=18px][b][color=#2fc37f]1 参加能力验证活动[/color][/b][/size]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来判定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能力的活动,是对实验室能力状况和管理状况进行客观考核的一种方法,也是认可机构加入和维持国际相互承认协议(MRA)的必要条件之一。化学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活动,其结果能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相关项目的检测现状,是对实验室检测技术水平的最佳检验#通过实验室间比对,可以得到不同实验室对量值测量的一致性和等效性。实验室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参加国际的、国内的(国家认监委、认可委(cnas)组织)能力验证活动。通过参加能力验证活动,发现实验室自身存在的诸如实验室质量管理是否规范、仪器设备是否符合检测要求、采用标准(方法)是否合适、检测人员的技能水平等问题,从中找出差距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实施整改措施,最终达到提高检测能力、实现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目的。[size=18px][b][color=#2fc37f]2 实验室间比对[/color][/b][/size]实验室通过参加国内不同实验室间的比对活动,积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如Robust法的z值分量评价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可以确定实验室相关检测项目的水平和状态,寻找可能改进和提高的机会,达到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目的。此外,当某个实验室开发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或技术时,也可以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组织一些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间比对来验证和评价其有效性和可比性。[size=18px][b][color=#2fc37f]3 测量审核[/color][/b][/size]测量审核是实验室对被测物品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的活动,是能力验证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室为了考察自己在某个检测项目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将某个检测项目的测试结果与提供运作的合作组织、认可机构(如认监委、认可委)指定的参考实验室的参考值进行比较,达到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所从事检测工作的能力以及找出差距、制定补救措施、提高检测质量的目的。进行测量审核通常是在两次能力验证计划之间且没有合适的实验室间比对计划时,采用的一种一对一的能力验证活动,这也是认可组织!政府部门和客户评价实验室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

  • 统计过程控制在测量结果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根据ISO/IEC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JJF1069-2016《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和JJF1033-2017《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实验室除了按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内部审核和过程控制外,还必须运用统计过程控制的方法对测量结果的质量进行控制,即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测量结果的变异或失控。 作为测量的结果——数据,它与其他产品的质量一样具有变异性。影响变异的因素有人、机、料、法、环、测、抽、样等因素。但这种变异同样符合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因此,可以使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对测量结果的数据进行控制。但是由于实际被测物的变动性不易掌握,为了区分由检测本身带来的变异,就必须有一种性能稳定、可靠的样品或其他物品作为核查标准,通过对核查标准长期重复的测量来监控测量过程的稳定性。 可根据休哈特控制图原理,通过作控制图来对检测质量进行控制,及时发现质量的变异,及时寻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使质量得到控制。

  • 力学性能检测质量控制计划

    先向大家问好,祝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按国家实验室认可准则要求,每年各实验室应发一个质量控制计划,经对当年的质量控制作个安排。我们做力学性能检测的质量控制比化学分析相对要麻烦些,因为力学检测基本没有标样,即使有也是一次性的(力学检测是破坏性),那大家的质量控制计划该如何写呢?

  • 美国MKS公司上游流量控制阀及其控制器的国产化替代

    美国MKS公司上游流量控制阀及其控制器的国产化替代

    [color=#990000]摘要:对标美国MKS公司的148J、248A和154A 系列上游流量控制阀以及244、250、946和651系列控制器,介绍了相应的国产化替代产品电子针阀和多功能高精度控制器,并介绍了国产化替代产品的相应特点和技术指标 。[/color][color=#990000][/color][align=center]~~~~~~~~~~~~~~~~~~~~~~~~~~~~~~~~~~~~~~~~~~~~~~~~~~~~~~~~~~~~~~~~~~~~~~~[/align][size=18px][color=#990000]一、MKS公司上游流量控制阀[/color][/size] MKS上游流量控制阀是一类真空型电磁比例阀,如图1所示,主要有以下三个系列产品: (1)148J全金属流量控制阀:金属密封,流量范围0.01~20L/mim。 (2)154B大流量控制阀:橡胶密封,流量范围20~200L/mim。 (3)248D通用型流量控制阀:橡胶密封,流量范围0.01~50L/mim。[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MKS上游气体流量控制阀,690,25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2/202112012251024178_4191_3384_3.png!w690x259.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1 MKS公司上游流量控制阀[/color][/align][size=18px][color=#990000]二、MKS公司流量/压力控制器[/color][/size] MKS公司的流量/压力控制器是一类PID控制器,如图2所示,主要有以下4个系列产品: (1)244系列:手动PID控制,单通道控制,适配多种传感器,0~10VDC输入信号,手动/自动/外部控制模式,精度为满量程的0.25%,多个设定点(3或4),控制偏差指针显示。此型号系列控制器现已停产。 (2)250系列:手动PID控制,单通道控制,适配多种真空传感器,0~10VDC输入信号 ,手动/自动/外部控制模式,精度为满量程的0.25%,最多4个设定点,外部编程设定,数码显示测量值和控制偏差值。此型号系列控制器现已停产。[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MKS流量压力控制器,690,10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2/202112012251398451_7424_3384_3.png!w690x102.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2 MKS公司流量/压力控制器[/color][/align] (3)946系列:自动PID控制,16位A/D采集,6通道控制,适配多种真空传感器,最多可同时监测6路传感器信号,0~10VDC输入/输出信号 , 手动/自动/外部控制模式,内部编程设定,数字显示测量值和控制偏差值,12路继电器输出,RS232/485通讯。 (4)651系列:自调节快速PID控制,16位A/D采集,单通道控制,适配多种真空传感器,0~10VDC输入/ 输出信号 , 手动/自动/外部控制模式,重复性为满量程的±0.1%,外部编程设定,数字显示测量值, 多路I/O接口,RS232/485通讯。[size=18px][color=#990000]三、国产化电子针阀替代MKS电磁控制阀[/color][/size] MKS公司的上游流量控制阀是一种传统的电磁阀,电磁阀最大的问题是磁滞比较大,会明显的影响线性度和控制精度。这些控制阀的整体价格较高,也没有相应的国产品牌。 为了实现上游流量控制阀的国产化替代并提高性价比,我们在针阀技术上采用数控步进电机来代替电磁阀,开发了一些列不同流量的电子针阀,如图3和图4所示,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替代。[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电子针阀,500,42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2/202112012252026101_430_3384_3.gif!w599x513.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3 国产NCNV系列电子针阀[/color][/align][align=center][img=电子针型阀技术指标,690,45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2/202112012252322209_7636_3384_3.png!w690x452.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4 国产NCNV系列电子针阀技术参数[/color][/align][align=left][size=18px][color=#990000]四、国产化高精度PID控制器替代MKS控制器[/color][/size][/align] MKS公司的气体流量/压力控制属于专用控制器,只能满足真空领域内的气体流量和压力控制,尽管功能十分强大,但价格较贵。国产化替代的PID控制器,采用了更高精度的24位A/D采集器,控制器更趋于通用性,可实现温度和真空压力的同时控制,如图5所示。[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VPC-2021系列控制器,690,35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2/202112012252599268_5639_3384_3.png!w690x358.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5 国产VPC-2021系列温度/压力控制器[/color][/align] 国产高精度多功能PID控制器主要特点如下: (1)高精度:±0.05%满量程,24位A/D采集,16位D/A输出。 (2)多通道:独立的1通道和2通道。 (3)多功能:47种(热电偶、热电阻、直流电压)输入信号,可实现不同参量的同时测试、显示和控制,可进行正反向控制(双向控制模式)。 (4)PID控制:改进型PID算法,支持PV微分和微分先行控制。20组分组PID,分组输出限幅功能。 (5)双传感器切换:每一个通道都可支持温度高低温和高低真空度的双传感器切换,两通道可形成总共接入四只传感器的控制组合。 (6)程序控制:支持20条工艺曲线,每条50段,支持段内循环和曲线循环。[hr/]

  • 检测或校准实验室不符合常见类实例分析——之质量控制

    [font=宋体]在得知实验室认证认可实战宝典可能不能与大家如约而至时,作为计量人和论坛人,自己又结合仪器使用心得分享初衷,特根据自己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认可评审经历,按照常见不符合的大类别和有代表性的不符合项,进行了收集和分析、整理,选出一些常见的问题和风险,列举事实描述、原因分析、纠正和纠正措施实施、完成情况和验证情况,此内容都是通过评审组和组长审核通过关闭的不符合项,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再结合自身对问题的举一反三和发散,提出了自己一点宝贵建议,对案例进行分析。[/font][font=宋体]以此供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参考。希望对大家在完善管理体系和质控、预防或消除风险、实施内部审核、提高对不符合项进行有效高效的纠正及纠正措施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建议。[/font][font=宋体][back=yellow]检测或校准实验室不符合常见类实例分析——之质量控制[/back][/font][font=楷体_GB2312]事实描述不符合[/font][font=楷体_GB2312]:[/font][font=宋体]实验室制定的质量监控计划未覆盖申请认可的环境试验检测设备检测领域。[/font][font=宋体] [/font][font=楷体_GB2312]不符合依据条款:[/font][font=宋体]CNAS-CL01:2018/7.7.1[/font][font=宋体]计量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font][font=楷体_GB2312]原因分析不符合[/font][font=楷体_GB2312]:[/font][font=宋体]量传室对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7.7.1条款和程序文件《计量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4条款执行不到位,未能将环境试验设备检测项目列入[/font][font=宋体]《质量监控计划表》[/font][font=宋体],导致不符合的发生。[/font][font=楷体_GB2312]制定的纠正/纠正措施[/font][font=楷体_GB2312]:[/font][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量传室相关人员对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7.7.1条款和程序文件《计量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4条款进行学习,提高人员对[/font][font=宋体]检测结果质量控制[/font][font=宋体]的重视程度。[/font][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量传室负责人编写[/font][font=宋体]《质量监控计划表》,加入对[/font][font=宋体]环境试验设备检测项目的质量监控计划;[/font][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对环境试验检测设备检测领域实施[/font][font=宋体]质量监控,完成[/font][font=宋体]《人员监督能力监控确认表》和《质量监控结果表》表单。[/font][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为防止同类问题的重复出现,由质量负责人组织核查所有校准和检测项目是否都列入[/font][font=宋体]《质量监控计划表》并进行实施有相应的监控记录[/font][font=宋体],如有类似问题一并予以整改。[/font][font=楷体_GB2312]纠正/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font][font=楷体_GB2312]:[/font][font=楷体_GB2312]完成了[/font][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完成《不符合工作报告单》填写;[/font][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完成[/font][font=宋体]《质量监控计划表》的编写[/font][font=宋体],提供了《人员监督能力监控确认表》和《质量监控结果表》表单[/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完成了相关条款的培训宣贯,提供了[/font][font=宋体]《人员培训及有效性评价记录表》。 [/font][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为防止同类问题的重复出现,技术负责人组织核查所有校准和检测项目是否都列入[/font][font=宋体]《质量监控计划表》并进行实施有相应的监控记录[/font][font=宋体],没有发现类似问题。[/font][font=楷体_GB2312]纠正/纠正措施的验证[/font][font=楷体_GB2312]:[/font][font=宋体]根据[/font][font=宋体]6[/font][font=宋体]份证据(附件[/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表明纠正措施有效。[/font][font=宋体]建议明年在监督人员的工作计划中纳入对检测领域质量监控计划的专项检查。[/font][font=楷体_GB2312]案例总结:[/font][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实验室认可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说的是“检测和校准确保结果的有效性”7.7.1[/font][font=宋体]RBT214-2017[/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_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中4.5.19说的是“质量控制”[/font][font=宋体]大家要注意检测和校准其中的要求。[/font][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质量控制主要是分为:外部和内部[/font][font=宋体]外部质量控制主要类型有: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能力验证;测量审核。[/font][font=宋体]一般大家会选择能力验证,但是周期较长,再加上目前局势,为了不耽误时间,且在频次要求内完成质控,那么选择测量审核是一对一的,效率较高。[/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这里再说明一下,校准量值比对是由参考实验室,检测比对是没有参考实验室的,在结果判断和计算中需要注意。[/font][font=宋体]内部质量控制主要有:采用统计技术的内部质量控制;样品复测;期间核查;相关性检验和内部比对。大家注意检测和校准实施起来的不同。[/font][font=宋体]这里介绍一下内部比对,可采取多种方法,不同人员之间、不同设备之间、不同方法之间等。[/font][font=宋体]选择也是有技巧的,需要操作试验复杂的可以采取人员比对;[/font][font=宋体]有不同型号仪器设备的可以采取设备比对;[/font][font=宋体]有经典方法和便捷标准方法的可以采用方法比对;[/font][font=宋体]尽量在多个测量值进行比对,防止单一量值不能发现规律,且不具有代表性。[/font][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这里发现,这个质量控制与人员监督和人员能力监控室有区别的。[/font][font=宋体]质量控制中仅内部质量控制之一方法提及人员比对,其他的都不涉及人员,或者说关键点没在人员上,所以做初次项目的人员监督或者对该人员该项目持续能力的监控,不应该选择质量控制方式来核查,这样是存在风险的,尤其是外部质控,风险大,财力精力和时间都会不能把控。[/font][font=宋体]故,有些实验室经常把质控计划和人员监督监控计划混为一谈,都当成一个事情来规划,这是理解的偏差。希望大家可以将这三个概念搞清楚。[/font]

  • 实验室质量控制一般方式有哪些???

    主要质量控制方式①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能力验证、测量审核。②内部质量控制:a.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对比检测(方法比对、仪器比对)。b.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对比检测(人员比对)。c.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对比检测(留样再测)。d.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标准溶液的配置(核查溶液)。e.用标液对仪器测试过程中进行质控(添加回收)。

  • 探讨如何做好化学检测的质量控制?

    所有的化学检测都需要做质量控制。在我做过的检测项目中,觉得偶氮检测比较复杂且比较难控制。请问大家在做偶氮时怎么做质量控制的。禁用偶氮可能并不是样品本身含有的,而是被保险粉还原裂解才产生的禁用偶氮。如果用标准物质做质控,标准物质本来就是禁用偶氮,而不需要还原裂解这样一个过程,请问用标准物质做偶氮质控是否合适?请问怎么样买到纺织品偶氮质控样(参考物质)

  • 环境试验检测实验室如何做质量控制?

    实验室的检测结果都是性能检测、外观和性能检测占大多数,很少有检测数据出现。这种情况实验室应该如何做质量控制?每年的质量控制计划和执行都是怎么进行的?利用统计技术难度太大,是否可以把日常监督同质量控制结合起来进行?你们实验室都有什么好办法?

  • 分析检测中质量控制图的原理和应用

    分析检测中质量控制图的原理和应用

    [align=center][size=21px]分析[/size][size=21px]检测中[/size][size=21px]质量控制图的原理和应用[/size][/align][align=left][size=18px]质量控制结果可以提供方法的长期重现性和其它性能特征的重要信息。为了进行有效的性能检验,样品应与合适的质控样品(空白样品、添加回收样品、标准物质等)同时测定。[/size][size=18px]控制图是通过图形的方法,显示质量特性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曲线,并分析各判断它是由于偶然原因还是由于系统性原因所造成的质量波动,从而作出准确判断。[/size][size=18px]控制图可用于监测方法性能的变化趋势,并确保测定方法系统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下[/size][size=18px],因此质量[/size][size=18px]控制图是质量评定技术的主要方法[/size][size=18px]。[/size][/align][align=left][size=18px]1、质量控制图的组成。[/size][size=18px]控制图对于说明方法的性能和方法参数的重现性是非常有用的。大量相同类型的样品需要分析其活性成分时,控制图根据方法使用时所得平均回收率和标准偏差的数值制定。使用多残留分析方法对每一类样品中的少量几个进行分析,以测定其中的多种组分时,初始控制图由代表性样品中的代表性被测物质的平均回收率(Q)和实验室特征重现性系数([/size][size=18px]CVLtyp[/size][size=18px])组成。[/size][/align][align=left][size=18px]2[/size][size=18px]、质量控制图的[/size][size=18px]绘制[/size][size=18px]。[/size][size=18px]由方法确认所得单个分析组分的平均回收率数据和变异系数没有显著差异时,每一个数值可认为是方法的真实回收率和精密度的估计值,通过适当的组合得到方法的特征回收率([/size][size=18px]Qtyp[/size][size=18px])和变异系数([/size][size=18px]CVAtyp[/size][size=18px]),并用于建立初始控制图。警戒限和控制限分别为: Qtyp±2хCVAtypхQ[/size][size=18px];[/size][size=18px]Qtyp±3хCVAtypхQ。[/size][/align][size=18px]3[/size][size=18px]、质量控制图的[/size][size=18px]分类[/size][size=18px]。[/size][size=18px]典型的控制图有[/size][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0/202210011301196385_4118_3957149_3.png[/img][size=18px]和[/size][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0/202210011301201375_610_3957149_3.png[/img][size=18px]控制图,有[/size][size=18px]R[/size][size=18px]控制[/size][size=18px]图或[/size][size=18px]S[/size][size=18px]控制图(精密度控制图)。常把[/size][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0/202210011301207389_9267_3957149_3.png[/img][size=18px](或[/size][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0/202210011301207312_7000_3957149_3.png[/img][size=18px])控制图与[/size][size=18px]R[/size][size=18px](或[/size][size=18px]S[/size][size=18px])控制图上下并排画在一起,如下图,控制图中有些点向上偏,甚至超出控制限,但在[/size][size=18px]R[/size][size=18px]控制图中点分布是正常的,这说明测量系统的精度没有什么变化,而是产生了某种争得系统误差。[/size][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0/202210011301211473_2587_1729077_3.png[/img] [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0/202210011301210301_9761_3957149_3.png[/img][size=18px]-R控制图[/size]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