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光电倍增管研究分析

仪器信息网光电倍增管研究分析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光电倍增管研究分析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光电倍增管研究分析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光电倍增管研究分析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光电倍增管研究分析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光电倍增管研究分析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光电倍增管研究分析相关的解决方案。

光电倍增管研究分析相关的资讯

  • 光电倍增管大家族概览,原来都有它们……
    科学新发现、理解大自然的根本动力是好奇心,人们又通过对自然的仔细思考和实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在追寻未知未涉的过程中,最简单的探测和记录装置就是我们人类自身的感觉器官,但是对于现代科学,这种“自然”的探测器要么灵敏度不够,要么适用范围不广。就拿我们人眼为例,要产生视觉影像至少得几十个光子,而一个光电倍增管可以很容易地探测到单光子;人眼观察的光谱也只是集中在可见光(400-800nm),而自然界的电磁波频谱从广播电波到微波、红外辐射、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伽马射线,足足跨越了23个量级。 我们的眼睛了解世界是有限的,而好奇心赋予了人类对未知未涉世界的渴望,也推动了光探测器技术的发展。滨松公司的研发一直是从与光的对话开始的,从最初的光电管、摄像管的研发生产开始,逐步发展到拥有光探测器及光源、半导体光电产品、图像分析与计测装置、激光以及相关技术等全系列光电产品的公司。在滨松公司发展过程中光电倍增管技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一次又一次地把滨松公司的探测器产品推向了世界的舞台。光电倍增管是一类用于极微弱光探测的真空电子管,第一只光电倍增管(PMT)于80多年前由美国国家辐射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发明,并于1936年首次成为商用产品。滨松公司从1955年开始了对光电倍增管技术的研发,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和磨练以后生产出了性能优于其他厂家的光电倍增管,并且在1959年侧窗型光电倍增管投放市场。经过50多年的发展,滨松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产品种类最全、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光电倍增管生产厂家。光电倍增管由光阴极、电子光学系统、倍增级、阳极、真空保护壳组成,其中光阴极是由逸出功较小的碱金属化合物镀膜形成,光阴极在一定能量的光子照射下发生外光电效应,将光子转化成电子,电子在电场约束下通过电子光学系统进入倍增级,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轰击倍增级表面的二次电子材料实现电子的倍增,电子信号经过多级倍增以后可以达到105-109倍的放大,最后放大后的信号被阳极收集输出。由于光电倍增管优秀的倍增特性,到目前为止光电倍增管仍然在很多极微弱光探测领域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从结构上光电倍增管可以分为侧窗型光电倍增管和端窗型光电倍增管,不过这样很难充分体现光电倍增管的本身特性。下面我们就从功能和应用上对光电倍增管进行一下简单介绍。常规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用在光学测量仪器和光谱分析仪器中,它能在低光量光度学和光谱学方面测量波长115-1700nm的极微弱辐射功率。闪烁计数器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光电倍增管的应用范围,激光检测仪器的发展与采用光电倍增管作为有效接收器密切相关,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也离不开光电倍增管。目前光电倍增管被广泛地应用在冶金、电子、机械、化工、地质、医疗、核工业、天文和宇宙空间研究等领域,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滨松光电倍增管大家族,从Macro到Micro 图中的20寸光电倍增管为世界最大的光电倍增管,并于2014年获“IEEE”里程碑认证超级神冈实验中的滨松20英寸光电倍增管(共11200个)高温光电倍增管常规的光电倍增管一般的使用温度是-30℃-50℃,如果常规的光电倍增管超过50℃工作,首先噪声会变的非常大;其次高温也会加速光电倍增管阴极和倍增级材料的性能退化,降低光电倍增管寿命。在我国一般的石油勘探都要达到3500m左右的地层,而在这个地层下温度高达175℃,常规的光电倍增管就无法满足要求了,为了这样的应用环境,我们开发了耐高温、耐振动的高温光电倍增管产品。 低温光电倍增管低温作用下光电倍增管的阴极面电阻会变的非常大,面电阻增大会阻碍阴极电流的流出,所以常规的光电倍增管在低温下工作时候,阴极线性电流会变的非常小,极大限制了光电倍增管的应用,尤其是在一些类似液氙、液氩环境中进行的直接暗物质探测的试验中。滨松公司通过低温碱源技术,以及在阴极面内部镶嵌金属辐条技术,大大的降低了低温下阴极面的面电阻,使光电倍增管低温下使用成为了可能。低本底辐射光电倍增管低辐射光电倍增管是随着宇宙射线探测、暗物质探测应用而生的,在我们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天然放射性物质,铀系、钍系、钾等物质是自然辐射的主要来源,当然在我们常规的玻璃管壳中也存在较高的自然辐射本底,然而由于辐射与光阴极面反应截面很小,自然辐射对于我们常规的光探测几乎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对于闪烁测量,尤其是对本底要求很高的暗物质检测的试验中,这些本底辐射可能就是致命的,会对有效信号造成干扰,从而影响实验的效果。滨松公司一方面采用无钾玻璃作为光电倍增管管壳来降低本底,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降低本底,滨松公司采用金属作为光电倍增管外壳、用陶瓷作为基板,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将本底降到常规光电倍增管的1/10以下。 位置检出型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点探测器使用的,然而像PET、伽马相机等既要判断入射光电强度,又要判断光斑位置的应用,我们可以采用在闪烁体技术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等方法,用常规光电倍增管实现应用;如果我们要达到更好的位置分辨效果,就需要位置检测型光电倍增管了。位置检测型光电倍增管一般采用通道式的打拿极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把电子倍增过程约束到一个很小的空间内,这样可以降低通道间的串扰,根据阳极结构的不同我们也把位置检测型的光电倍增管分为多阳极光电倍增管和位敏型的光电倍增管,多阳极光电倍增管采用多个独立的阳极作为输出,而位敏型的光电倍增管则采用十字金属板的阳极,通过X、Y轴信号的大小来判断光的位置和强度。MCP型光电倍增管时间响应特性和时间分辨能力是光电倍增管非常重要的参数,尤其是用在一些荧光寿命检测或者是快速时间响应的应用中,例如系统事业部生产的Q-τ(荧光寿命分析仪),就利用了MCP-PMT的高时间分辨能力。MCP(微通道板)是一种通道式的电子倍增系统,能够对带点粒子、X射线、极紫外等射线进行探测,同时作为电子倍增系统具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可以达到Ps级别,利用MCP作为倍增系统的光电倍增管,不仅可以探测光,同时也具有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 混合型光电倍增管混合型光电倍增管在我们销售过程中不太常见,不过由于其能量分辨率高、时间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结构上看混合型光电倍增管由前级的光电阴极、电子加速系统、半导体雪崩系统、输出系统构成。混合型光电倍增管阴极接收光子产生光电子,电子在高压加速系统中加速,高能量的电子轰击半导体,利用雪崩效应产生大的增益,最后电子由输出系统输出。μ-PMT是MEMS技术和真空电子管技术的完美结合,他利用MEMS技术在硅晶片上加工打拿极,利用真空电子管技术形成光阴极以及倍增级。虽然他仅仅手指大的体积,但是他可以实现106倍的增益。μ-PMT为光电倍增管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使我们看到光电倍增管微小化、集成化、柔软化成为了可能,也使我们看到了光电倍增管更广的发展和未来。滨松微光电倍增管(μ-PMT)为世界上最小的光电倍增管 在半导体探测器蓬勃发展的今天,有人说光电倍增管快过时了。不过我们看到的是滨松更高量子效率、更低噪声、更耐环境的光电倍增管技术研发,以及新型的μ-PMT的技术研发。我们可以相信光电倍增管技术永无止境,而且必定还会在我们未来的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探访海南展创:光电倍增管中国造
    仪器信息网讯 相比于北方,12月初的海口温暖如春,和所拜访的企业一样充满着绿色和生机。仪器信息网慕名而来,是因为这里有一家在分析仪器行业内并不知名的企业&mdash &mdash 海南展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公司虽然不出名,但其产品在分析仪器行业无人不知:光电倍增管。  海南展创厂房外景  在此行之前,仪器信息网已从多位专家处了解国产光电倍增管的情况,多位专家均对海南展创的技术和产品赞不绝口。  参观合影(中间为海南展创总经理王芳)  海南展创总经理王芳向我们介绍了海南展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情况。展创成立于2009年11月。2011年,公司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增资扩股,开始启动光电倍增管生产线收购项目。  目前能满足科学仪器使用需求的光电倍增管主要供应商是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内投资企业虽然有卓立汉光、江苏仪征以及上海飞乐等企业涉足,但是在性能和市场都处于边缘化地位。海南展创能否打破这种局面?  王芳介绍说,&ldquo 海南展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实际投资已高达3个多亿。公司通过收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法国PHOTONIS公司的一条光电倍增管生产线,在海南省澄迈县老城开发区建厂。收购的项目包括全部生产设备、专利、工艺技术资料,以及设备安装、调试并确保使产品达到PHOTONIS公司现有产品品质。所引进的生产线是当今世界顶级的两条PMT生产线之一,该生产线设计独特、产量稳定,且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其产品的设计、质量标准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是GE、西门子、飞利浦等公司PET/SPECT等医疗设备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海南展创拟通过此项目实现我国光电倍增管产品的技术突破,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在更大的空间里整合以医疗仪器、分析仪器为代表的电子整机装备制造能力,以发展我国光电倍增管民族产业自主品牌,配合努力打造我国最大的光电倍增管产业集群,并最终实现我国中高端光电倍增管的产业化。&rdquo   海南展创目前已成功试制出XP1455,XP5312,XP5382,XP1912,XP53B20,XP1805,XP5212等各类型光电倍增管十余种,分别应用于高端医疗器械(美国GE医疗集团)、高能物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闪烁计数(清华大学)等领域,以及以色列、丹麦的单光电子CT。各产品样管都已经交由各个客户进行产品的测试和最终调试。其中,供给美国GE医疗集团的XP1455(主要用于PET-CT等医疗器械)样管近100支,全面通过以严格和高标准著称的美国GE医疗集团的各项产品性能测试,产品性能指标表现优异。  &ldquo 众所周知,作为医疗仪器设备知名厂商,GE对自己的供应商有着非常严格的审核标准。一般情况下,对核心元器件供应商来说,没有2-3年的考察,很难通过GE认证。而展创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即通过了美国GE医疗集团供应商认证,成为GE医疗全球合格供应商,也侧面表明了海南展创的技术实力。&rdquo 王芳说。  据了解,在高能物理领域,海南展创已向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交付了专为其订制的用于高能物理射线探测的光电倍增管XP1805。XP1805具有8英寸的大体积,属于光电倍增管行业里制作难度最大的管型之一。在试制过程初期,主要面临增益小,光阴极灵敏度偏低,光阴极均匀性差等问题。经过海南展创工程师的不懈努力,以上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与光阴极相关的参数也已符合标准。2013年11月7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江门中微子实验负责团队一行5人,专程来到海南展创,就江门中微子实验所需的光电倍增管与海南展创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并就双方接下来的合作交换了意见,正式邀请海南展创参加将于2014年1月中旬在开平召开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会议。  王芳还介绍说:&ldquo 根据现有市场需求分析以及公司发展规划,我公司已制定了3年期的产品计划和目标。现阶段正有序的按照计划开展试制与生产工作&rdquo 。  针对科学仪器市场,根据该行业应用特点及海南展创自身技术优势,海南展创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将大力开发端窗型光电倍增管,该产品类型具有更大的有效面积,拥有从几十平方毫米到几十平方厘米的光阴极,是侧窗型光电倍增管不具备的。  ●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产品的信噪比,目前光电倍增管产品对某些元素具有极低的检测下限。此特点是其他检测器所达不到的。例如在检测高纯物质,如99.997%的电解铝或者电解铜时,CCD无法检测。再如做纯金属分析或个别军工用特殊合金产品,检出限在1ppm或0.1ppm,须选用PMT。海南展创也将进一步提高产品性噪比来巩固这一传统优势。  ● 温度适应性高,工作温度普遍为-30度到+50度。  ● 稳定性好,工艺成熟,产品寿命长。  ● 海南展创还能依据客户需要,在特定波段提高检测极限值,使得仪器相对于其他同类产品有更精确的检测结果,从而更有竞争力。  10万级洁净间  王芳介绍说,&ldquo 海南展创的成立以及伴随而来的光电倍增管生产线的国产化,光电倍增管的性价比将不断提高。我们愿意与仪器厂商一同研发,共同进步,为推进国产分析仪器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dquo   我们一行还参观了海南展创的生产车间,其高自动化的生产设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然,在海南展创生产出科学仪器厂商所需的核心部件之前,还有很多路要走,还需要和仪器厂商更多的沟通。但是,从现场和展创人身上,我们也看到和感受到了其扎实的技术实力和自信心。相信,中国高科技领域年轻的创业者们将给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带来巨大活力的潜力。  撰稿:陈丽英
  • 中高端光电倍增管试产 填补我国产业空白
    拇指般粗细的机械臂从传送带上取出一根小小的玻璃柱,放到火焰枪下煅烧数秒,“腾”的一声,玻璃柱被弹射出去,滑落到装接成品的小篮子里。这些玻璃柱,将填补我国产业空白的中高端光电倍增管(PMT)产品。  这只是海南展创公司中高端光电倍增管生产工序中的一道。展创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海南展创与世界最先进的两家中高端光电倍增管生产企业之一法国PHOTONIS(弗通尼斯)公司合作,生产数十种不同类型的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广泛应用于高新电子、分析仪器、医疗仪器、石油油田测井和地质勘探、核电站测量及防护、核物理应用和高能物理应用等7大领域。目前我国现有中高端光电倍增管生产水平,仅限于小批量有限品种的生产,大量产品依赖进口。  据悉,该公司已进入2000只光电倍增管的试生产环节。展创公司将在下月中旬举行正式开业庆典,同时迎接来自国内以及法国、荷兰等地的国际高能物理研究巨头举办的业内峰会,使展创中高端产品更适应各自的科研需求。  展创的中高端光电倍增管项目总投资为5亿元,一期计划投资3.2亿元,现已完成投资2.97亿元,计划在3年内达到年产23万只产品的规模,前期主要满足欧美市场,后期开发国内市场。
  • 光电倍增管才是单光子探测的yyds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我们逐渐揭开了光子的神秘面纱。由于光子的微弱特性,直接观测和探测它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研发出能够探测单个光子的探测器成为了科学家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市面上已经有多种单光子探测器,比如光电倍增管、光子计数探头、MPPC和SPAD等。它们各有千秋,但要说到单光子探测的顶尖高手,那非光电倍增管莫属。那么,这些单光子探测器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一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01 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当单个光子到达阴极面的时候,由于光电效应会产生光电子,产生的光电子在聚焦电场的作用下进入倍增级实现连续的倍增,从而实现电信号的连续放大,最后通过阳极输出,这个过程就实现了单光子信号的探测。图1 端窗型光电倍增管结构02 光子计数探头除了光电倍增管裸管,也有光电倍增管模块能做到单光子探测,也被称之为光子计数探头。光子计数探头是在能够做单光子探测的光电倍增管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的信号处理电路,可以将单光子的输出信号转换为TTL 信号输出,通过对TTL信号进行计数,就可以得到光子数量,方便实际测试。图2 光子信号处理电路03 多像素光子计数器(MPPC)除了上面的真空电子管类型的光子计数探测器之外,目前半导体器件也能够进行光子计数,常见的就是多像素光子计数器,滨松也称之为MPPC,硅光电倍增管。其中,MPPC是一种由多个工作在盖革模式的APD组成的光子计数型器件,其中APD(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具有高速度、高灵敏度的光电二极管,当加有一定的反向偏压后,它就能够对光电流进行雪崩放大。而当APD的反向偏压高于击穿电压时,内部电场就会变强,光电流则会获得105~106的增益,这种工作模式就叫APD的“盖革模式”。在盖革模式下,光生载流子通过倍增就会产生一个大的光脉冲,而通过对这个脉冲的检测,就可以检测到单光子,实现单光子探测!图3 MPPC输出示意图04 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SPAD)除了MPPC之外,半导体探测器中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也能进行单光子探测,我们称之为SPAD。SPAD可以理解为它是由单个MPPC像素形成的探测器,它只有一个像素点,也就是只有一个能工作在盖革模式下的APD,所以它无法反映光强度的变化,只能是对光的有无做出反应。而MPPC由于是多个像素的阵列,我们可以根据输出信号的幅度来判断光信号的强度。但是SPAD也能做到单光子的探测。05 光电倍增管单光子探测优势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单光子探测器主要分为真空电子管和半导体探测器两个类型,他们都能实现单光子的探测,那么光电倍增管的优势在哪呢?光敏面积光敏面积是单光子探测中比较关键的一点。相对来说,面积越大,能够探测到的光子数也就越多,同时前端的光路也会相对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聚焦系统。由于光电倍增管是真空电子管,我们是可以通过控制阴极面积的大小来决定探测器的光敏区域。目前滨松最大的光电倍增管阴极面直径能做到20英寸,光子计数探头模块阴极面积最大的直径在25毫米,能够满足不同光斑大小的探测需求。但是对于MPPC来讲,由于面积大小与其性能有直接联系,比如,暗计数率同光敏面积成正比,面积的增加会导致暗计数率的增加。由于半导体的固有热噪声较大,暗计数会随着面积的增加进一步导致波形堆叠,难以对单光子信号进行分析。此外,面积越大,寄生电容越大,影响MPPC的响应速度。暗计数暗计数是指探测器在没有光子进入的时候,探测器本身的信号输出。其中光电倍增管是真空电子管器件,噪声的主要来源是阴极面的热电子发射,暗计数的值大概在百个级别,常见的光子计数探测器H10682-110,典型的暗计数在50 cps,最大值在100 cps。而MPPC和SPAD是半导体探测器,不仅光子可以产生载流子,热电子也会产生载流子,热电子生成的载流子也具有单光子水平的信号电平,并且暗计数的水平明显高于光电倍增管的暗计数,暗计数的值大概上千,常见的MPPC光子计数模块C13366-1350GD,典型的暗计数在2.5 kcps,最大值在7 kcps。弱光信噪比不管是真空电子管还是半导体探测器,他们都能实现单光子探测,但是由于噪声的存在,相同信号的输入,会导致不同的信噪比。相对来说,信噪比越大,说明其中的噪声比较小,能够有效地反映信号的情况。通过对比目前滨松常见的光子计数探头和半导体光子探测器型号在同样光强环境下的信噪比,可以看到,在弱光环境中,光电倍增管具有一个很好的信噪比。图4 不同类型探测器弱光信噪比对比(光子计数探头&MPPC&SPAD)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光电倍增管在单光子探测中,具有面积大、噪声小、信噪比高的特点,所以在弱光探测环境中,我们还是推荐使用光电倍增管!以上就是本期的讲解,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或者直接联系相关工程师获取技术支持。相关阅读喏,你要的光电倍增管全解析在这里~想了解光电倍增管原理及应用,这一场报告就够了关于光电倍增管(PMT)模块的选型与使用光电倍增管:光照灵敏度&辐射灵敏度“差别”在哪?光电倍增管动态范围的定义不是?而是?光电倍增管(PMT)分压器设计原理
  • 投资5亿元光电倍增管生产线在海南投产
    2012年12月12日,由海南展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引进的展创中高端光电倍增管生产线投产。该项目填补我国中高端光电倍增管器件及整机产品制造空白,迅速拉短我国该技术落后国际先进水平40年的差距。  该项目承接法国弗通尼斯公司21项专利技术,生产35种不同类型的光电倍增管,广泛应用于高新电子、分析仪器、医疗仪器、石油油田测井和地质勘探、核电站测量及防护、核物理应用和高能物理应用等7大领域。目前我国现有中高端光电倍增管生产水平仅限于生产单个产品,大量产品依赖进口。  展创公司总经理王芳向海南日报记者介绍,项目总投资为5亿元,一期计划投资3.2亿元,今年已完成投资2.97亿元,主体建设完工,开始安装主厂房机电和生产线,预计9月份点火,11月份生产出样管,计划在3年内达到年产23万只不同型号光电倍增管产品的规模,前期主要满足欧美市场,供应法国弗通尼斯公司包括美国GE、荷兰NIKHEF,丹麦DDD等在内的原有用户,3年目标累计订单规模为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利税2亿元 后期启动与中国科学院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后,国内外市场总销售规模可达30亿元,产生利税5至10亿元。  王芳表示,受国际经济危机及国内人力成本上涨影响,法国弗通尼斯公司与展创公司合作,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由于这一行业技术门槛高、客户需求专业性强,展创公司前期的原料采购和市场销售均放在欧美,随着生产线扩大、设备管理和产品设计等核心技术的逐渐转移,原料采购和销售市场将随之本地化。
  • 国内首条20英寸新型光电倍增管生产线启动
    光电倍增管  11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牵头成立的微通道板型大面积光电倍增管研制合作组(以下简称合作组)宣布,国内首条年产7500支的20英寸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生产线建成运行。未来两年内,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为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江门中微子实验提供1.5万支该产品。  该生产线的建成及运行,标志着20英寸新型光电倍增管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它不仅是产学研有机结合的范例,也将为我国在中微子实验的研究领域再登高峰夯实基础。  中微子看不见摸不着,只参与弱相互作用,即便是与液体闪烁体相互作用也只产生很少的光子,极难探测。要想探测中微子,就需要极弱光探测技术即光电倍增技术,该技术可以检测微弱光信号,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超快的时间响应,就像猎手敏锐的猎眼。  “20英寸新型光电倍增管代表着光电倍增管的最高技术水平。”高能所所长王贻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光电倍增管是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实验的关键通用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据悉,2008年,在高能所提出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二期实验(现更名“江门中微子实验”)设想时,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所用的2000多支8英寸口径光电倍增管由美国合作者从日本购买。  在此背景下,高能所决定启动新型光电倍增管的预研并希望实现国产化。2011年底,由该所牵头,并与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核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大学等单位组成合作组。  合作组用4年时间,攻克了高量子效率的光阴极制备技术、微通道板、大尺寸玻壳等多个技术难点,最终研制出量子效率、收集效率和单光电子峰谷比等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样管。  记者了解到,江门中微子实验计划将于2018年底启动光电倍增管安装工作,并预计于2020年前后开始中微子实验的数据采集工作。
  • 江门中微子专项:2016支国产光电倍增管已交付!
    p  熟悉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的人都知道,自2011年起,中科院组织实施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并把它分成了A、B两类,A类侧重于前瞻战略科技,B类侧重于基础与交叉前沿方向布局。/pp  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在A类先导专项的名单里,有一个特殊的条目——“江门中微子实验”。与所有其他专项都不同,“江门中微子实验”专项只为一项实验而设。/pp  回望过去,这个特殊的先导专项,曾因独特的国际竞争而提前诞生。五年来,它一步步为撑起中国中微子研究的新辉煌而前行。/pp  strong提前五年启动的项目/strong/pp  江门中微子实验先导专项的诞生,还要从大亚湾实验说起。/pp  2007年10月,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开工。热衷于“走一步看三步”的科学家们一边建着大亚湾工程,一边盘算着下一步还可以做点什么。/pp  在后续研究的各种可能中,现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和研究员曹俊提出的“中微子的质量顺序测量”方案很快成为二期实验的首选。不过,二期实验能不能做,取决于一个前提——大亚湾实验测出的中微子振荡几率一定要够大。/pp  2012年3月8日下午两点,高能物理所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王贻芳向世界宣布,大亚湾实验测到了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振荡几率为9.2%。这一结果,远远超过他们最早期待的1%到3%。科研人员心里有数了:“后续的中微子实验能做!”/pp  最终,实验选址广东江门,距阳江和台山反应堆群分别约53公里,由原先的“大亚湾中微子二期实验”更名为“江门中微子实验”。/pp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项目的启动比预期中提前了五年。“2008年时,我们预计如果大亚湾实验结果比较好,十年后可以启动后续研究。”曹俊说。/pp  大亚湾实验结果公布之后,中微子质量顺序测量成为下一步的研究热点,美国、日本、甚至印度都逐渐明确了下一步的计划。“我们如果走常规的经费支持申请渠道,新的研究项目批下来至少还要四五年,到那时,这事儿就黄了。”曹俊说。/pp  于是,他们申请了先导专项的支持。2013年2月1日,唯一一个以单一实验项目为内容的战略性先导专项成立了。根据科学目标,“江门中微子实验”工程建成后将着力解决国际中微子研究中下一个热点和重大问题:中微子质量顺序,同时开展超新星中微子、地球中微子、太阳中微子等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天体物理研究,巩固我国在中微子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pp  strong关键器件已实现国产化/strong/pp  项目启动,技术挑战也随之而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积累下来的经验,虽然为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提供了支撑,却无法解决新出现的所有技术问题。科研人员要面对的第一大挑战,就是高量子效率光电倍增管的研发。/pp  中微子看不见、摸不着,极难探测,被称为“幽灵粒子”。要想探测中微子,就需要极弱光探测技术,即光电倍增技术,该技术可以检测微弱光信号,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超快的时间响应,就像猎手敏锐的猎眼。光电倍增管是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实验的关键通用部件,其主要作用就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pp  当初,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采用了2000多支8英寸口径光电倍增管,都是由美国合作者从日本购买。/pp  “对江门中微子实验,这样的光电倍增管已经达不到要求,必须在现有技术上突破,大幅提高探测效率,才有可能实现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的科学目标。我们在2008年提出实验设想时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设计了新型光电倍增管,启动了技术研发。但项目提前启动给研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直到2015年底,我们仍然心里没有底,到底能不能成功。”曹俊告诉记者。/pp  2011年底,由高能所牵头,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核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大学等单位组成了产学研合作组。/pp  4年时间,他们攻克了高量子效率的光阴极制备技术、微通道板、大尺寸玻壳等多个技术难点,最终研制出量子效率、收集效率和单光电子峰谷比等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样管。/pp  2016年11月,国内首条年产7500支的20英寸光电倍增管生产线建成运行。截至今年9月18日,江门中微子项目已经得到了2016支国产光电倍增管。/pp  strong向着“最高”和“最大”/strong/pp  2015年1月,项目启动建设。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为此发来贺信:“我国科学家在中微子研究领域迈出的重大步伐,对于巩固我国在中微子研究的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pp  “江门中微子实验将致力于测量中微子的质量顺序,并进一步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参数,其土建工程规模约是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的3至5倍。” 王贻芳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pp  按照实验项目的计划和判断,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不仅比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工程规模大,它还将是世界上能量“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pp  “精度越高,能发现的内容就越多,因为或许就差那么一点点,我们就会错失认识世界的机会。”曹俊说。/pp  实验要求探测器的能量精度达到3%,比当前国际最好水平还要高1倍。要想实现“精度最高”,不仅探测光子的光电倍增管效率要高,发出光子的液体闪烁体也要效率高、透明度高。/pp  为了测试透明度,科研人员拿出了大亚湾实验八台中微子探测器中的一台。“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20吨液体闪烁体的光学纯化和本底纯化,光学性能已经可以达到设计指标。放射性纯化方面,我们还在用大亚湾的探测器做进一步研究。”曹俊说。/pp  与此同时,江门中微子实验要求有2万吨液闪,比当前国际最大的液闪探测器大20倍,这也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挑战。/pp  经过很长时间评审讨论,项目最终选择用有机玻璃罐装液体闪烁体。这意味着工程建成后,江门的地下700米深处将会有一个13层楼那么高的大玻璃球。/pp  今天,有幸到江门中微子实验工地的人,能够看到建设过半的巨大地下实验室,这是施工人员克服了多次万吨级地下涌水困难后建造出来的。而三年后,这里将成为科学家更清晰地观测“幽灵粒子”的地方,也将成为中国领先国际中微子研究的新平台。/p
  • 下一代光电倍增管(μPMT)问世 PMT技术发展何去何从?
    下一代光电倍增管(μPMT)问世 PMT技术发展何去何从?  ——“2010(第19届)北京 HAMAMATSU技术交流会”在长沙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10月31日-11月2日,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本滨松”)与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滨松”)在长沙和一国际大酒店共同举办“2010(第19届)北京HAMAMATSU技术交流会”。本次技术交流会以“光电倍增管、光源的相关技术与应用”为主题,来自日本滨松电子管事业部和北京滨松的专家做了现场报告并解答用户提问。  120余名来自核电、分析仪器、医疗、环境等领域的滨松用户参加了本次交流会。日本滨松常务取缔役、北京滨松董事长竹内纯一先生,北京滨松总经理席与霖先生,总经理助理兼第一事业部部长段鸿滨先生等滨松集团高层出席。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也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交流会现场  日本滨松常务取缔役、北京滨松董事长 竹内纯一先生  报告题目: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整体公司介绍  北京滨松光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席与霖先生出席技术交流会  竹内纯一先生首先对日本滨松的发展历程、公司宗旨以及公司各个事业部的发展情况做了整体介绍,他在报告中说到:日本滨松成立于1953年,至今已有57年的历史。“Photon is Our Business”,公司长期致力于光子相关技术的探索。目前,公司下设电子管事业部、固体事业部、系统事业部、激光部大部门,分别生产不同产品(详细见表1)。除产品研发部门外,公司另设有中央研究院,专门从事跟光子相关的、具有开拓性的研究,这些研究立足于未来,非常具有前瞻性。  表1 日本滨松四大部门所生产的产品部门产品电子管事业部光电倍增管(PMT)、各种光源(灯)、微聚焦X线源、像增强器等产品。固体事业部光电二极管、光IC、图像传感器(CCD、CMOS、NMOS等)、发光器件等产品。系统事业部应用在生物、医疗、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各种测量仪器,如超高灵敏度、超高速数码相机,图像处理,条纹相机等产品。激光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等产品。  (备注:本表根据竹内纯一先生的介绍内容整理而成。)  日本滨松研发出的微光电倍增管(micro μPMT)  电子管事业部近期研发出了全球首款采用MEMS技术的微光电倍增管(即micro μPMT),该产品只有大拇指大小,长7mm,宽5mm,厚2mm,其制作工艺是通过MEMS技术在硅底板上形成光电面及电子倍增部(倍增电极),用两张玻璃底板将其夹住形成,这种构造的最大特点是可轻松进行批量生产。μPMT的工作原理与原来的PMT相同,性能方面也毫不逊色。预计该产品将从2011年1月开始样品供货,主要面向利用μPMT进行研究开发用途的用户。  日本滨松电子管事业部营业推进部部长 袴田敏一先生  报告题目:光电倍增管新产品的动向、应用及其他常识  袴田敏一先生的报告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即滨松光电倍增管产品的研究动向及其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袴田敏一先生认为,日本滨松的光电倍增管产品正往五个方向发展:(1)其量子化效率提高,感应波长向长波方向延伸;(2)其响应速度提高;(3)其外壳采用金属封装,并实现多通道;(4)其暗电流与本身材料本底降低;(5)倍增极放大倍数提高。针对以上五个方面,日本滨松均推出了相应的产品,供不同需求的用户选择。  北京滨松的光电倍增管模块产品  此外,袴田敏一先生还指出了光电倍增管的技术方向:未来真空管技术将与半导体技术相融合,光电倍增管将向模块化、集成化、通用化发展。日本滨松将向光电倍增管技术的极限挑战——力争使光电倍增管的量子效率增至100%,而噪声降至0。  袴田敏一先生最后提醒广大用户在使用光电倍增管的过程中要注意高压电源、分压器、磁场等光电倍增管周边器件对其性能的影响,同时不能忽视温度、湿度、气压、振动等环境因素的作用。  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部 李妙堂先生  报告题目:PMT在放射测量(闪烁计数)中的应用  李妙堂先生的报告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1)闪烁探测器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与应用;(2)闪烁探测器的性能与特性;(3)闪烁探测器的设计技术。  李妙堂先生在报告中指出:闪烁探测器是由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组合而成,是目前常用的核测量探测器之一。可以从能量分辨率、坪特性、探测效率、本底、计数速率、灵敏度、稳定性等多个方面去衡量闪烁探测器的性能。设计闪烁探测器涉及闪烁体的选择、光电倍增管的选择、光收集系统、分压器的设计、输出回路、前置放大器的设计、闪烁计数的稳定电路等方面,设计者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电子管事业部第4制造部制造部长 松下孝二先生  报告题目: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的光源产品  松下孝二先生介绍到:日本滨松的光源产品涵盖氘灯、氙灯、汞氙灯、空心阴极灯等种类,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医疗、分析仪器、环境检测、信息等领域。光源的性能可从波长范围、光能输出量、稳定性、寿命等方面来判断。  他详细介绍了滨松的氘灯系列产品。L2D2系列氘灯是专门为分析仪器开发的产品,具有高稳定性、长使用寿命、高光能输出等特点,可应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仪器。X2D2系列氘灯在L2D2的基础上,性能又有所提升,其亮度是传统氘灯的两倍,适用于高分辨率、高通量分析仪器。而新近研发的S2D2系列小氘灯性能稳定、形状小巧,非常适用于便携式分析仪器。  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电子管事业部第四制造部 上野和夫先生  报告题目:光源产品的使用方法  上野和夫先生针对滨松的汞氙灯、脉冲氙灯、氘灯三大类光源产品介绍了使用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光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如灯无法点亮、输出不稳定、输出衰减、灯破损等问题,不同种类的光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不一样的。用户要仔细分析,有针对性的排除不利因素。  技术交流会现场,日本滨松公司在会场还设立了产品展区。用户们仔细地观看所展出的产品,并在报告提问环节反应热烈,提问踊跃。  用户踊跃提问用户仔细观看滨松产品  技术交流会举办地:长沙和一国际大酒店  附录1: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bhphoton.com/   附录2: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http://www.hamamatsu.com/
  • 关于光电倍增管(PMT)模块的选型与使用
    PMT模块的选型PMT模块中不仅都集成了PMT裸管、分压电路和高压电源,还根据信号输出的不同需求集成了其他的功能组件。按照PMT模块的信号输出类型,滨松的PMT模块产品可以分为电流输出模块、电压输出模块和光子计数探测器。他们的区别是这样的:点击查看大图PS.图中灰色方框内的各种产品/附件滨松也有提供~可以移步至滨松中国官网了解目前滨松有40多个系列,工程师梳理了一张系列型号及基础参数参考表,在选型时可以有所帮助:(点击查看看大图)在同一系列的滨松PMT模块中,会以后缀来区分不同的产品型号。这些后缀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了解它们,也可以有助于我们的产品选型。这里,我们选出了用途最为广泛的φ8端窗PMT模块,针对其中关键的名词项,来深入一一解读。 滨松φ8 PMT模块命名规则# Settling time是什么?在PMT模块中,加在PMT上的高压会随着控制电压(一般在0.5-1.1V)的变化而变化;但这个过程是有一定延迟的,且根据PMT模块中分压电路的设计有长有短。从调节完控制电压,到施加在PMT的高压到达设定电压——其时间间隔称之为Settling time,也就是稳定时间,简而言之,就是PMT调完控制电压后等多久能用。在滨松PMT模块的彩页中,标注的Settling time数值一般是控制电压从+1.0V到+0.5V所对应的Settlingtime。如果控制电压的变化幅度较小,响应的Settling time也会相应变小。 # 纹波噪声是什么?PMT模块中,除了PMT裸管之外,还至少会集成高压电源和分压电路。其中高压电源中使用的振荡电路(oscillation circuit)会带来额外微小的电压抖动,继而使得加在PMT上的高压、PMT的增益以及最终输出的信号上都会出现相应的抖动,即纹波(ripple,见图)。纹波现象所带来的纹波噪声在滨松PMT模块的彩页中一般被标注为“Ripple noise(peak to peak)”,是在特定控制电压下,采用特定的读出参数所测得的电压曲线中波峰和波谷的差值。 纹波噪声示意为高压电源选择合适的电路设计可以大幅减小纹波噪声。虽然纹波噪声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在当前已经商业化的PMT模块中,纹波噪声已经小到基本可以不予考虑。如果特定情况下确实需要降低纹波噪声,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方法: (1)在模块信号输出之后加入低通滤波器,过滤掉一部分;(2)提高控制电压——此时光电倍增管的增益与纹波的绝对值都会增加,但是增益的增长要更快,所以能够实际上降低纹波的影响。# PMT模块的电流输出与电压输出的区别?电压输出的PMT模块的Conversion factor是什么? PMT最原始的输出信号为电流。相对于电流输出模块,电压输出的PMT模块中多了一个跨阻放大器(Current-Voltage Conversion Amp)将电流已经转换成了电压(可以翻到上文看看图)。对应的转换系数就是conversion factor(或者称作Current-to-voltage conversion factor)。 此外,由于跨阻放大器本身是有带宽的,如H10722和H10723采用了不同的跨阻放大器,所以其输出信号的带宽也就不一样。 总的说来,电压输出模块和电流输出模块在使用中的优劣如下:# 插针式与导线式有什么区别? 插针式(下图左,如H10720,H11900)与导线式(下图右,如H10721,H11901)的两种光电倍增管模块没有本质区别。前者可以直接插在电路板上;后者在安装上则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和条件选择。 H10720和H10721外观 # 光谱响应参数的解析PMT模块的光谱响应范围主要由光阴极面的材料和窗材决定。 光阴极面的材料决定了PMT光谱响应的波长上限,更长波长的光子由于能量不足就较难转化成光电子从而被探测了。 管壁材料(窗材)决定了PMT光谱响应的波长下限。对于波长更短的光子,理论上只要能够轰击到光阴极面都能够产生光电子。但PMT是一个真空管结构,光子到达光阴极面之前需要先通过管壁。过短波长的光子会被管壁所阻碍,所以管壁材料(窗材)一般决定了PMT光谱响应的波长下限。 光电倍增管工作示意图在滨松样本资料中,一般会给出波长范围(如H10720-110的230-700nm)。其下限代表的是管壁透光率曲线的拐点;其上限,对于多碱材料是灵敏度峰值的0.1%,对于双碱材料是灵敏度峰值的1%。# 关于功耗更多的解析H1072X系列最吸引人的是其低功耗;H10720/H10721系列所要求的电压(input voltage)甚至只有2.8-5.5V,电流也只是mA级别。这意味着,3节普通的5号电池就足以作为PMT模块的电源。加上H10720/H10721本身的小体积,使得其非常适合用于手持式设备。 H10720/H10721,H11900/H11901系列与功耗相关的参数 PMT模块的使用根据实际应用中数据测量的需求,PMT模块的使用可以分为如下3类。 1. 在示波器上读出PMT模块输出的模拟信号 2. 在电脑上读出PMT模块输出的模拟信号 3. 在电脑上读出光子计数结果
  • 中国企业获2.7亿光电倍增管合同 打破日企垄断
    p  2015年12月16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夜视科技集团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就“20英寸光电倍增管采购合同”举行签约仪式。高能所正式委托夜视集团开始生产高性能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MCP-PMT)。在为国家重大基础科研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标志着夜视集团进入了国际光电倍增管主流供应商行列。/pp  中微子探测对探索理解宇宙起源有重要意义。该项研究是中科院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前沿课题,王贻芳院士因此获今年世界基础物理学突破奖。/pp  探测中微子要采用高灵敏、大面积的光电倍增管阵列,过去器件都被日本公司垄断。从2011年至今,以高能所牵头,夜视集团参与了中科院中微子探测项目研究,由夜视集团承担光电倍增管的研制和生产。经过四年努力,夜视先后成功研制了8英寸、20英寸MCP-PMT产品,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在2015年12月的国际招标中一举击败日本公司,中标江门项目15000支20英寸MCP-PMT, 是目前国际上MCP-PMT单笔采购数量和金额最大的合同。/pp  此项目竞标的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拓展了微光探测的技术领域,也是光电高技术军转民的重要成果& #823& #823/ppbr//p
  • 滨松20英寸光电倍增管科技成就荣获“IEEE里程碑”
    引滨松日本2014年10月15日文章——日本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滨松公司)凭借开发用于天文科研,如超新星、中微子探索的20英寸光电倍增管的科技成就,受到了世界最大的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专业学会IEEE(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总部:美国纽约)的认可。20英寸光电倍增管最初是受到小柴昌俊教授(东京大学荣誉教授)的拜托而制作的,小柴昌俊教授亦因此探测到了宇宙中微子进而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初,在“神冈核子衰变实验”中制造并配备了上百个20英寸的光电倍增管。而后,在“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实验”中则装备上千个20英寸的光电倍增管。 “IEEE里程碑”是IEEE用于认可在某个其涵括的科技领域里的“科技创新和对人类探知发现有卓越贡献的独立产品、服务,影响重大的种子论文,专利”,而20英寸光电倍增管凭借在中微子探测中的贡献,而被授予了“IEEE里程碑”。滨松制20英寸光电倍增管“IEEE里程碑”铭牌 新闻来源:http://www.hamamatsu.com/jp/en/news/news/20141015000001.html IEEE里程碑认证 IEEE电子工程及信息技术领域里程碑 标题:20英寸直径光电倍增管,1979-1987 原因: 滨松公司应小柴昌俊教授所托,于1979年在丰冈工厂开始制作用于3000吨储水的契伦科夫粒子探测,神冈实验第二期。实验配备1071个光电倍增管收集粒子落于水面而产生的光子。神冈实验第二期于1987年探测到了超新星SN1987A的中微子爆炸,因此发现小柴昌俊教授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奖。
  • 天津拓普光电倍增管集成冷却系统专利获审批
    近日天津市拓普仪器有限公司申请的WSZ-5A型单光子计数实验系统光电倍增管的集成冷却系统专利获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批。专利号为:ZL 2008 2 0074024.1WSZ-5A型单光子计数实验系统是我公司最新开发的一套实验系统,该实验由单光子计数器、制冷系统、外光路等部分组成。该系统的信号处理部分采用脉冲高度甄别,甄别后的信号送脉冲计数器进行计数。输出的信号也直接引出至面板,实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进行实验扩展,这样给实验者以更加大的实验空间以到达学习与锻炼的目的。 主要特点: 采用内置水循环半导体制冷系统,不需外部水源; 应用USB与计算机通信,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实验,操作简单,结果明了; 应用稳定的脉冲计数器,具有计数范围宽、计数准确等优点; 采用CR110光电倍增管接收,利用半导体制冷技术以降低仪器的暗计数; 可以方便的进行实验扩展 主要技术指标: 波长范围:360-650nm 高压控制:数字可调 积分时间:数字可调 最大计数:107 甄别电平:数字可调 暗计数:≤30CPS(-20°C) 仪器成套性: 主机:一台 半导体制冷器电源、减光片、保险管、USB接口、计算机(由用户选配)
  • 滨松MPPC(硅光电倍增管)助力我国LHAASO宇宙线探测项目
    日前,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光敏探测器成像阵列-硅光电倍增管采购项目中标结果。滨松成功中标,确定将为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项目供应上万片特殊定制的MPPC(硅光电倍增管)产品,用于宇宙线的探测。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 LHAASO三大系统之一——广角契伦科夫望远镜阵列(WFCTA)滨松MPPC产品将在该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持,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也是对宇宙线起源之谜发起的一次猛烈的冲击。它位于海拔4410m的四川稻城海子山,面积达1.36平方公里,总投资12亿人民币。其建成后将跻身世界四大宇宙线研究基地之一,并带来三个世界之最:最高的高能伽马射线探测灵敏度;最灵敏的甚高能伽马射线巡天探测;最宽广的宇宙线能量测量范围。 滨松中国十分荣幸能参与到LHAASO当中。通过淬炼新型光电器件MPPC技术,为我国又一伟大实验提供了可靠的光电技术支持。MPPC多被称为硅光电倍增管(Silicon Photomultiplier,SiPM/SSPM)是当下光探测器届的新晋明星,根据其工作原理,也被称为多像素光子计数器(Multi-Pixel Photon Counter),即MPPC。其由多个工作在盖革模式下的APD组成,虽然本质上是一个光半导体,但具有优良的光子计数能力,适用于监测在光子计数水平下极弱光的场合。滨松各MPPC阵列产品(非项目组用)
  • 滨松在华新工厂将投产,产值或倍增至10亿元
    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滨松)廊坊工厂的新厂房已在日前竣工,并于2014年1月11日上午9:30举行了竣工仪式。新厂房预计将于2014年2月开始启用。新厂房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超过12000余平方米的原厂房,总工程投资约6000万元,于2012年3月动工。原厂房生产的产品较多,包括分光光度计、石油勘探设备,放射医疗、用于影像诊断设备伽马相机的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相关零部件、接收辐射的闪烁体(在辐射射线衰变时产生萤光的晶体,用于辐射成像)、各种传感器、用于电子零件的玻璃材料和产品、医用放射成像设备、环境监测仪器等,员工数量约500人。新厂房投产后,除了光电倍增管仍在原厂房生产以外,包括北京浜松永清工厂(廊坊)生产的闪烁体和玻璃加工等均将移至新厂房生产。北京滨松新厂房  北京滨松的新厂房每层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预计地下1层用于配置电力系统,1层用于业务单位、质量控制、仓库和办公室等,2层用于闪烁体生产,3层用于环境监测仪器和图像测量设备生产以及新产品原型的开发,4层用于会议室及将来的产能增加,5层用于玻璃加工,新厂房共计将有约270名员工。  由于欧洲和美国的客户纷纷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生产低价格产品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因此在过去的几年内滨松的在华业务也不断增长。滨松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来自于北京滨松、在华销售子公司滨松光子学商贸(中国)公司,以及从日本滨松光子学出口的产品。2013财年(截至2013年9月)这三部分的销售额总计达到约5亿元。滨松新厂房的产能相当于5亿元销售额规模,如果满负荷生产,其产值将倍增至10亿元。编译:魏昕
  • 促进生态碳汇倍增 筑牢“双碳”战略“压舱石”
    “双碳”战略已成为新时代标志性的国家战略目标。它不单单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系统性变革,更是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从全球范围看,“双碳”行动是中国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而作出的郑重承诺。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有助于解开这三个目标形成的“连环套”,还将助力塑造全球的未来发展路径。 从国内来看,“双碳”行动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未来中国社会变革、科技发展及民族振兴的宏伟举措;是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催生新型脱碳经济的倒逼机制;是驱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目标的新引擎。然而,由于时间短、任务重,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必然会面临巨大挑战。 一方面,发达国家已经过了农业及工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开始进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期,其碳排放也随之达到了峰值甚至进入下降状态,进入向碳中和目标过渡的新阶段。根据中国的“双碳”战略,留给我们完成碳达峰再到碳中和的时间不到40年。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中国要实现能源和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势必要经历一个艰难甚至是阵痛的过程。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近四五十年的发展是由高强度资源开发及高能耗驱动的。例如,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连续两年超过100万亿元,但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达到100亿吨。简单类推,我国要实现在“第二个一百年”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到2050年,GDP还须在现在基础上翻两番,届时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将会更高,这种发展情景是人们无法接受的。由此可见,未来的碳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将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解决减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如何制定技术可行、经济有效的行动方案?这些都是极具挑战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统筹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治理的重大科技问题。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中国科学院肩负着以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的重大责任。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旨在围绕国家的碳源汇问题,开展系统性、整体性的集成研究,打破技术瓶颈,实现跨领域突破,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科学院的“双碳”行动计划要做些什么?如何做?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两个系统”和“十六字”方针。前一个系统是基础理论问题,重点回答碳源汇的形成和调控机理是什么;后一个系统是实践应用问题,回答如何跨越行政区进行全域国土空间统一布局。“十六字”方针是监测、评估、认证、预测,减排、保护、增汇、封存。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建立服务于“双碳”目标的科学数据库、模拟系统和计量系统,进行生态碳汇的认证和预算,就可以为国家提供相应的宏观决策和分析基础。 所谓碳中和,即“人为碳排放量=自然生态固碳+生态措施固碳+地球工程固碳”,达到一个平衡。正如丁仲礼院士所说,实现这样的平衡需要“三端发力”,即能源生产端的脱碳、产业消费端的减排、生态固碳端的增汇。 以生态固碳端为例,根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简称“碳专项”,2011~2015)16000个调查样地的清查成果,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为每年10.96亿吨二氧化碳。综合同期各种研究和判断,近10年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保守估计为每年10亿~13亿吨二氧化碳。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能否实现在现有基础上的倍增目标?种种迹象表明是有可能的! 实现生态碳汇倍增,首先需要保住现有基础,进一步统筹海陆全域国土空间,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滨海固碳作用。这方面有很大潜力可挖,比如,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人工造林的继续发展、海洋牧场的建设等,都可以增加一部分碳汇。通过进一步系统论证,还可补充一部分被忽视或遗漏的核算。此外,当前我国森林平均年龄为30~40年,通常林龄80年的森林均具有较强碳汇能力。再加上“天帮忙”——随着近年来气温升高,中国区域降水量增加,氮沉降也在增加,预期生态系统碳汇将进一步提升。通过多种途径,中国区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有望达到每年20亿~25亿吨水平,具有实现倍增的潜力。 也就是说,未来通过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加上每年采用工程性碳捕获、利用及封存技术固持5亿~10亿吨二氧化碳,将能为国家发展留出30亿吨左右的碳排放空间,这对于降低“双碳”行动的经济成本和抵御社会风险具有战略意义。 实现生态碳汇倍增目标,需要有强大的科学后盾。亟须突破的瓶颈是强化科学基础知识,开展系统化研究。在科学基础方面,目前生态系统碳汇的科学原理尚未完全明晰,概念上仍然支离破碎。例如,生态碳汇科学原理涉及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气候变化与碳循环之间的互作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碳循环。当前相关理论和方法依然停留在学界讨论中,尽管已经发表了很多文章,但缺乏系统性,一些碳汇基础理论尚未得到广泛认可,难以在全域国土空间范围内大面积推广或实施。 相关知识的系统化,需要把整个中国国土空间当作一个大系统来认知,通过网络化动态观测获取基础科学数据,理解整个海陆碳循环机理,模拟评估全组分、全统计口径、全区域的生态系统源汇格局及动态演变。其工作目标是实现“五个更”:对科学问题的认知更接近真理,对中国碳汇分布情况及增长潜力的了解更精确,对碳源汇功能格局和演变的模拟预测更准确,人为努力使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更强大,用更扎实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国家环境治理及“双碳”战略行动的实施。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固碳能力,实现生态碳汇倍增目标,必将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发挥“压舱石”“稳定器”的重大作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需要降碳、减污、扩绿和经济增长的有机联动。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哪一个机构或企业能单独完成的,需要政府、企业及民众共同努力。
  • 东莞市倍增计划——正业科技试点企业
    智能制造发展新局面 | 正业科技入选2018年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 2018年5月18日,“深入推进企业高质量倍增发展现场会”在黄江镇政府大会堂顺利召开,市委书记梁维东、市长肖亚非、常委张冠梓、市经信局叶葆华局长等领导出席会议,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业科技)作为2018年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参加了此次隆重盛会。 正业科技是2017年度首批市级“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凭借科技创新、兼并重组和总部经济等发展战略,母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5亿多元,同比增长39.08%,顺利完成了3年倍增的第一年度增长指标,成功入选2018年东莞市“倍增计划”市级试点企业(东倍增办[2018]96号)。 借助东莞市倍增计划的政策东风,正业科技在深耕智能制造领域的道路上,将如虎添翼,为正业科技开启一个智能制造发展新局面,更高质量地实现倍增发展,有效助力东莞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017年以来,东莞市大力实施“倍增计划”,通过全面梳理企业发展需求、靶向配置要素供给、精准施策,进一步扶持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发展,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有利于企业倍增发展的经营环境,推动东莞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2018年,正业科技会继续以“新时代、新征程、新正业”为主题思想,通过整合集团优势资源,狠抓内生发展,夯实产品技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持续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延续2017年业绩高增长势头,努力提前完成东莞市“倍增计划”指标,大力促进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
  • 山西实施科技研发人员倍增计划,力争到2025年集聚科研人员10000名
    近日,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科技研发人员倍增计划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以促进科技研发人员数量大幅增长,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每万名劳动力(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年均增速20%以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方案》提出,山西省将聚焦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围绕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建设一流创新平台,构建创新发展新高地。“十四五”期间,实现大科学装置零的突破,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山西省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0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0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30个。加大中试投入,发展多种形式的中试基地,形成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领域的中试体系。山西省将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植数量众多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到2025年,建设200个高层次人才团队;认定新型研发机构500家,集聚科研人员10000名;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到10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推动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全球知名、全国有影响力的高科技领军企业;全省博士后“两站”达到100个。《方案》全文如下——山西省科技研发人员倍增计划行动方案为统筹解决当前山西省科技研发人员总量不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偏低、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围绕《山西省“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规划》目标,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制定如下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科技研发人员数量倍增、质量提升为目标,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技研发人员队伍建设,聚力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为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二、发展目标在全省大力实施科技研发人员倍增计划,促进科技研发人员数量大幅增长。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每万名劳动力(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年均增速20%以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三、工作任务(一)大力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发挥党管人才统领作用,深化人才引育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制度,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落实《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山西省建设人才强省优化创新生态的若干举措》,大力开展人才靶向招引,通过项目合作、顾问指导、“候鸟”服务等形式,扎实推进省校合作,以建设“12大基地”为抓手,加大对新兴产业以及重点领域“高精尖缺”人才、企业急需紧缺人员的招引力度。面向全球遴选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家、高端领军人才和团队来晋创新创业。推进落实“十四五”院士后备人选培养计划,加快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进一步实施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植数量众多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实现我省高层次人才数量大幅增加。(二)加强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建设聚焦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设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专项资金,强化创新创业平台的“磁吸效应”,建立对创新团队稳定支持的倾斜政策,鼓励潜心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与探索。通过联合建立技术研发分中心、“兼职兼薪”、“候鸟式”聘任、“双休日”专家等途径,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将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汇聚到我省相应的产业技术平台,实现“唯才是用、外才晋用”。引进培育一批服务省内创新需求、专业特色突出的高端特色智库。建立全球科技人才库,实时跟踪动态调整。建设山西人才共享云平台,利用互联网高效匹配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需求,挖掘培养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本土人才团队。通过重点培育、重点支持、重点建设,助力人才团队做大做强,到2025年建设200个高层次人才团队。(三)充分发挥高校培养科研人员优势依托高校科研人员、科研平台、科研成果资源优势,努力培养、集聚一批高层次科研人才。深入实施高等教育“1331工程”,夯实全省高校学科基础,全面提升基础研究人员培养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国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大力培育高水平的基础科研人员团队。切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培养“高级蓝领”实用型人才。有效吸引山西籍人才返晋和省内优秀本硕博毕业生留晋从事科研活动相关工作,努力实现“晋才晋用、晋用晋才”。(四)加快高端创新平台建设聚焦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围绕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一流创新平台,构建创新发展新高地。“十四五”期间,实现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零的突破,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0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0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30个。加大中试投入,发展多种形式的中试基地,形成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领域的中试体系,以一流平台引育一流科研人才和一流创新团队。(五)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实施意见》,按照“引进共建、培育新建、整合组建、提升改建”的方式,大力推动将现有研发机构改造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借鉴国内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先进经验,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良性政策环境体系,力争到2025年认定新型研发机构500家,引进一流创新人才和团队,集聚科研人员10000名,打造一批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六)推进科技型企业倍增提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充分利用智创城、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载体,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快速成长。引导鼓励规上工业企业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以创新平台为载体,吸引高水平人才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进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积极打造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更多“小巨人”和“单项冠军”,到2025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到10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推动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全球知名、全国有影响力的高科技领军企业。(七)加强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创新型民营企业家培训工作,将各类创新型民营企业家纳入全省人才队伍培养总体规划,深入实施“万名企业家培训计划”。大力培育山西省青年一代民营企业家队伍,积极开展青年一代民营企业家“接力计划”,运用专题培训、考察学习、课题研讨、青年论坛等多种手段,全面拓展提升民营企业家的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大力提升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和技术负责人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加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科技创新培训力度,推动国有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打造一支具有新晋商特色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八)加强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职称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省政府特殊津贴奖励制度,完善我省高层次人才政府特殊津贴制度体系。支持留学人员来晋(回省)创新创业,选择500项左右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和服务项目进行重点扶持。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到2025年,全省博士后“两站”达到100个。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每年重点培养2500名左右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九)加强卫生医疗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深入推进“136”兴医工程,持续推进“四个一批”科技兴医创新计划,拓宽医疗科技人才整合新路径。深化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以山西医学科学院科技共享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强医教研协同发展,探索科技资源共享新模式。深入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方案,优化人才结构布局,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统筹推进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倡医工结合、医理结合,鼓励临床应用转化,分层分批挖掘约60名医学科技人才、培养30个左右医学科技创新团队、建设30个左右医学重点实验室、开展200项左右重大临床科研项目,大力培育卫生医疗科研人才。(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平台,加快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举办农业领域高层次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给予专项经费支持。打造一流国家农高区,引导各类农业领域领军人才、一流运营团队向农业产业平台、农业产业示范区等重点人才平台汇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高地、人才高地。推进“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健康有序发展,组建产业技术团队和技术专家组,选派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强化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农技推广和公共服务人才、农业技能人才及各类专业人才培养,鼓励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科技咨询服务工作。(十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坚持开放导向,持续加强与国外引智渠道的联系,积极对接海外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举办海外人才对接活动。建立“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基地,嵌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区域,提升科技开放能级。支持建设国际性科技创新平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发挥“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广泛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担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提升科研人员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四、保障措施(一)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落实科研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突出的团队及人员进行大力奖补。支持事业单位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纳入绩效工资管理。鼓励企业对关键核心人才实施股权激励和分红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措施。支持科研机构对优秀青年科研人员设立青年科学家、特别研究员等岗位,在科研条件、收入待遇、继续教育等方面给予必要保障。(二)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继续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支持,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财政对科技投入只增不减。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到“十四五”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实现倍增。(三)加强归口统计工作加强对科研人员数量的基础数据统计和掌握,明确统计归口范围,及时掌握科研人员数量的递增情况。各单位主管部门科技统计人员要对统计调查过程中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应统尽统、应报尽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四)强化工作落实举措按照我省“十四五”规划部署,结合落实“六新”突破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科技研发人员数量倍增列为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省、市、县三级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把握时间节点,推动工作落实。对标发达省市,学习先进经验,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到2025年科研人员倍增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 《电子倍增电荷耦合成像器件光电性能通用测试方法》CAIA标准发布
    2021年6月,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组织了以张新荣教授为组长的“仪器及零部件性能测试方法标准工作组”,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四研究所及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完成《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时制定的《电子倍增电荷耦合成像器件光电性能通用测试方法》CAIA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进行了网上审议。“仪器及零部件性能测试方法标准工作组”的专家审了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提出了修改意见,同意将修改后的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提交CAIA标委会全体委员进行审议。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秘书组将修改后的标准草案和标准草案编制说明,用电子邮件发给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的一个委员进行审议。在规定的审议时间内,委员们在同意该标准草案的前提下,对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标准草案的起草人根据委员们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草案再次进行了修改,形成了“CAIA标准”的正式文本,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玉奎院士审批。经张玉奎院士审查同意,现将该“CAIA标准”正式发布。附件:《电子倍增电荷耦合成像器件光电性能通用测试方法(发布稿)》.pdf
  • 东莞市长肖亚非莅临正业科技开展“倍增计划”试点企业调研
    8月10日,东莞市长肖亚非率市经信局、科技局、商务局、环保局、松山湖管委会等领导一行莅临正业科技开展“倍增计划”试点企业调研工作,正业科技董事长徐地华给予了热情接待,并对企业经营状况、“倍增计划”落实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进行了汇报。肖亚非市长表示正业科技作为他本人挂点的“倍增计划”企业,在产品结构、产业资源方面与东莞市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度高,正业科技有先进的技术,经营业绩较好,但需要在规模发展上更进一步,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可以通过并购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和团队,开发新产品,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做大做强。肖市长还针对正业科技在经营中遇到的行业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表示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机构予以支持,并当场要求市科技局支持正业科技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市长肖亚非率团实地考察据了解,2017年2月以来,东莞市大力实施“倍增计划”,选取一批存量优势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全面梳理企业发展需求、靶向配置要素供给、精准施策,扶持培育试点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力争用3至5年时间,推动试点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倍增,构建有利于企业倍增发展的经营环境,推动东莞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参观正业科技展厅正业科技是2017年度首批市级“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凭借科技创新、兼并重组和总部经济等发展战略,2017年营业收入为12.65亿元,同比增长110.78%,顺利完成了3年倍增的第一年度增长指标,并成功入选2018年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2018年上半年,正业科技在“倍增计划”政策指引下,各项业绩指标均呈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6.96亿元,同比增长28.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40.46%,其中二季度环比增长182.62%,在电子行业高居第二位。市长肖亚非与董事长徐地华合影此次调研,充分体现了东莞市政府对正业科技的关心,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大力关怀下,正业科技会继续秉承“新时代、新征程、新正业”主题思想,借助东莞市倍增计划的政策东风,在深耕智能制造领域的道路上,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整合集团优势资源,狠抓内生发展,夯实产品技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延续2018年上半年业绩高增长势头,努力完成东莞市“倍增计划”指标,为东莞经济跃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 《江西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实施中医全科等紧缺人才倍增计划
    日前,《江西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从加快培育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加速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积极推进新时代西医学习中医等方面对中医药人才工作作出部署,提出实施中医全科、中医儿科、中医疫病防治及精神科等紧缺人才倍增计划。《方案》明确,到2025年,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人才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2人,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方案》提出,加快培育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实施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专项,探索“科技+中医药”立项机制,完善“揭榜挂帅”遴选机制,汇聚一批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团队,推动中医药重点领域、关键科学问题联合攻关。加强传承工作室建设,发挥各类名老中医药专家作用,扩大师带徒范围和规模,支持招收有潜力的青年人才传承培养。通过政策先行先试,将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打造成全国中医药英才重要首选地、中部地区重要人才中心。《方案》提出,扩大基层人才供给规模,持续推进本科层次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按需适度扩大培养规模。强化定向就业协议履约,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到基层执业。改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在人才项目推荐选拔及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加大对长期坚持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的中医药人才倾斜力度。《方案》提出,积极推进新时代西医学习中医。完善中西医结合院校教育体系,强化在职西医学习中医制度,优化西医学习中医执业管理,推广中西医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推动西医在实践中学习中医。同时,《方案》提出,强化中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加强中医技师队伍建设,加快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中医全科、中医儿科、中医疫病防治及精神科等紧缺人才倍增计划,支持加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经典等中医药基础学科及相应人才梯队建设。
  • 2020贝拓科学上海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完满成功
    专注、创新、认真、专业贝拓科学携旗下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白光干涉薄膜厚度测量仪、表面张力仪、显微拉曼光谱仪、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及纳米粒度仪,在上海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正式亮相!让我们来看看上海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的现场吧!展会期间,贝拓科学的产品也得到了行业人士的关注和认可!贝拓接触角测量仪DSA-X PLUS应用:●评价表面处理的效果●粘合与涂层过程中粘附力与稳定性研究●塑料、玻璃、陶瓷、纸张等材料的润湿性测试●半导体芯片的质量控制●表面洁净度测试功能:●动静态接触角测量●固体表面自由能及其组成的计算●悬滴法测量液体的表面/界面张力●计算及分析粘附功●粘合与涂层过程中粘附力与稳定性研究 白光干涉测厚仪白光干涉仪利用薄膜干涉光学原理,对薄膜进行厚度测量及分析。用从深紫外到近红外可选配的宽光谱光源照射薄膜表面,探头同位接收反射光线。TF200根据反射回来的干涉光,用反复校准的算法快速反演计算出薄膜的厚度。测量范围1nm-3mm,可同时完成多层膜厚的测试。对于100nm以上的薄膜,还可以测量n和k值。纳米粒度仪特点1、 采用光子计数级的高精度光电倍增管。暗计数低、光纤耦合,高速,高稳定性。2、 采用集成的光子相关器。基于FPGA的光子相关器,集成双通道光子计数器,确保光子无遗漏;1000个物理通道,提供充足的测量数据;最小100ns采样时间,确保低至1nm颗粒的测量;芯片内模块集成设计,保证高速、稳定的数据处理流程。3、 准确的温控系统。基于PWM的高精度温控系统,精度达到0.5°C,确保测量准确。 而贝拓科学的现场工作人员本着专业、认真和周到的服务,认真的解答的前来咨询客户的问题,使得我们的展位客户络绎不绝,成为展会上一到亮丽的风机线!贝拓学科在此再次感谢新老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 15年攻关,国产微光探测器的突破与产业化——访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关亚风研究员
    微光探测器是科学仪器和光学传感器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表征仪器和化学分析仪器中,如物理发光、化学发光、生物发光、荧光、磷光、以及微颗粒散射光等弱光探测中,其性能决定着光学检测仪器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指标。  长期以来,我国民用微光探测器处于“国外品牌独秀,国内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针对这种“卡脖子”现象,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105组)关亚风研究员、耿旭辉研究员团队经过十五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灵敏、低噪音、低漂移的AccuOpt 2000系列微光探测器(光电放大器),并批量生产,用于替代进口光电倍增管(PMT)、制冷型雪崩二极管(APD)和深冷型光电二极管(PD)对弱光的探测。  近期,该产品通过了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的新产品成果鉴定,获鉴定委员会一致认可:该产品设计新颖、技术创新性强,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动态范围和长期稳定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微光探测器研制成功的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产品在替代进口器件方面有何优势?团队接下来还有哪些产业化计划?带着疑问,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团队的核心人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关亚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关亚风研究员  Q、首先祝贺关老师团队研发的“微光探测器(光电放大器)”通过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的新产品成果鉴定。据了解,您团队研制该技术已经有15年的时间了,请您介绍该项目的研制背景?  关亚风:说来话长,我本人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事微型色谱的研究,开始时就是研制微型色谱仪的关键器件与部件。  2003年,团队承接了“十五”科学仪器攻关专题“液相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LIF-D)的研制与技术开发”,当时为激光诱导荧光检测配套的是进口光电倍增管(PMT)。由于背景光的存在,光电倍增管用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时的信号增益只能用在5,000~30,000区间,但实际上光电倍增管的增益可以达到百万以上,也就是说我们只使用了光电倍增管的低增益区。由此,我想到了使用雪崩光电二极管,但试验结果显示雪崩二极管的灵敏度无法达到要求,而且当时雪崩二极管的价格加上辅助电路价格达到PMT价格的2/3,只能放弃这条技术路线。  2005年,我开始尝试用光电二极管来检测荧光,尽管选择了当时性能最好、自带前置放大器的光电二极管(都是日本、英国公司的产品),但距离理想的灵敏度还有2个数量级的差距。从那时起,我开始构思如何提高光电二极管的检测灵敏度。借鉴我在气相色谱微型热导检测器研制上的成功经验,将思路放在降低噪音和漂移上,而不是提高增益上。我在研制气相色谱的热导检测器时,国际上都是通过提升其热敏丝的温度来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但我反其道而行之,不去提升它的响应值,而是通过降低检测器的噪音,优化信噪比,再配合一个低噪音低漂移前置放大器来提升灵敏度。所研制的微池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在当时可以比肩国外公司的产品。我当时的实验室条件无法提高光电二极管的响应值,很自然地想到通过降低噪音来提高信噪比。  我首先考虑了光电材料界面以及连接导线界面的热电偶和接触电阻对噪音和温度漂移的影响,后来想出了抵消这个影响的方案。经过数年努力,到2012年时对弱光的检测下限达到了雪崩二极管的检测灵敏度,同时线性范围达到了5个数量级,比雪崩二极管宽2个数量级。这时我决定启用团队力量,集中力量攻关,2013年达到用PMT的进口名牌荧光检测器灵敏度的1/4水平,也就是PMT增益在4千左右的水平。耿旭辉2013年博士毕业后加入我们团队继续研制荧光检测器并加入微光探测器攻关。到2014年底,我们的微光探测器噪音、漂移比常规光电二极管降低了两个数量级,不仅检测灵敏度达到PMT增益在2万的而水平,而且动态范围延申了2个数量级,达到近6个数量级。2015年底实现了微光探测器产业化并开始推广销售。团队用简单、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了弱光信号的高灵敏检测,解决了卡脖子难题,使国内微光探测器不再单纯依赖于进口光电器件,同时也克服了光电倍增管和雪崩二极管线性范围窄的问题。  Q:您刚才提到了微光探测器攻克的技术难点以及取得的成果,我们想追问,AccuOpt 2000系列微光探测器(光电放大器)相比进口器件而言有哪些优势,未来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  关亚风:我先讲一下优点,首先它性能长期稳定、不漂移 其次它对强光免疫,AccuOpt 2000受强光照射后秒级恢复,不影响性能 第三它抗强烈震动和冲击,抗电磁干扰,可以放在手持式仪器上,摔地上也不怕 第四是它不需要高压模块,且功耗低 第五是开机3分钟即能达到稳定状态 第六是使用寿命长,达15年 再有就是价格便宜,不需要调理电路,拿来就能直接用。  缺点是响应速度比较慢,10毫秒级。不过90%的应用对于响应速度没有要求,只有10%的高端应用追求响应速度快,需要高速调制,这点我们无法满足。另一个即可以说是缺点也可以说优点,就是光谱响应范围较宽,为300~1150 nm,但在深紫外区间没有响应。目前国内ICP等发射光谱的重点在紫外区,这是AccuOpt 2000所欠缺的,也是未来重点拓展的一个方向。AccuOpt 2000系列微光探测器(光电放大器)  Q:AccuOpt 2000系列微光探测器应用有哪些?其中实际应用效果最好的案例是哪个?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关亚风:最牛的应用是高端,我们团队采用小型、廉价的激光二极管替代激光器为光源,用自主研制的硅基微光探测器替代进口光电倍增管探测荧光,由耿旭辉博士负责研制出“紧凑式”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我们分析了单个白血病细胞中的active caspase3蛋白,检测限达7个分子(91 pL检测体积内)。研究成果在Analytical Chemistry这一分析化学的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  我们最欣喜的、量大的应用是黄曲霉毒素荧光检测器。我们放了一台在一家知名国外仪器公司的实验室,他们自己测了一年,证明灵敏度比他们现有仪器高一倍,漂移少一倍。另外一家知名国外仪器公司买了我们一台,与它最新型号相比我们的灵敏度高两倍,比它老的型号高5~6倍。进口品牌荧光检测器的功耗在75瓦~150瓦之间,而我们的产品总功耗只有4瓦,其中3瓦消耗在了交流-直流变换器和直流-直流变换器上。  2019年和2020年,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研制的4500米级多种型号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搭载深海勇士号/探索一号和二号在某海域科考航次中多次海试成功,均获得了有效数据。AccuOpt 2000就是我们荧光传感器中的荧光探测器件,取代进口PMT得到优于国外同类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更宽的动态线性范围。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团队也探索AccuOpt 2000在PCR等设备上的应用。不过,检测器灵敏度过高,而国内试剂的使用量又太大,限制了该部件在国产仪器中的使用。当前团队正与企业展开合作,希望能突破这一关键问题。  Q:AccuOpt 2000系列微光探测器目前产业化情况如何?与哪些仪器企业进行了合作?下一步有哪些产业化计划?  关亚风:AccuOpt 2000系列自2014年研制成功,2015年已着手推进量产工作。五年来,器件的性能不断优化,团队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来管理生产全流程,短时间内完成了960支成品的生产,面向市场售出约140支,自用了200多支。  我们是专业的研发团队,生产装配不在话下,难点反而在于市场销售。以新冠检测为例,国内所有做荧光检测、生物检测的都是我们的潜在用户,但问题卡在哪?就是刚才说的国内试剂使用量太大,检测器的高灵敏度反倒成了问题。一些灵敏度比我们低得多、售价七百元以下的光探测器反而能卖出去。我们必须介入到更早期的研发中才能培育市场需求。后续我们也会加大宣传,推进它的市场销售。  Q:核心零部件/器件对科学仪器至关重要,光电探测器更是影响仪器整体性能提升的关键一环。关老师您从事光电器件的研究近二十年,据您观察,当前国内光电探测器的发展情况如何,国产光电探测器面临哪些关键问题,您有哪些发展建议?  关亚风:国产光电器件的品种相对较少,有些特殊应用领域的做得不错,但是民用的、工业用的相比国外差距还很大。卡脖子问题往往是“叫好不叫座”,都知道关键器件很重要,但落实到具体层面做的人反而很少。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对企业来说,别看光电器件重要,但研制难度大,实际的产值低、做出的产品卖不出去多少,所以利润薄。如果没有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企业自然不愿意投入经费与人力,最后成了公益事业,产业发展举步维艰。需要政策倾斜,例如企业根据销量享受相应的退税优惠,或者科技攻关项目给予经费支持,企业才有动力去啃这块“硬骨头”。  其次对于科研院所而言,现有基层的评价体系侧重于论文、专利、产值等评价指标,而研发光电器件的有效成果又不能去发论文或申请专利,原因是很容易被他人或竞争对手复制 但不发论文又意味着与提职称、评奖基本无缘,这就导致了真正潜下心来研究能实际应用的光电器件的人才越来越少。评价体制要落地,而非悬在半空中。这些问题不解决,关键器件的研制很难往下走,就会永远被别人卡着脖子。  光电器件的研制需要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很容易在热门领域发光发热,能潜心去坐这张“冷板凳”的人才不多。  话说回来,我最初也不是专门研究光电器件的,而是光电器件的用户。当初进入这个领域,是受越来越高的进口器件价格和日益严苛的进口限制所迫。把一个学化学的人逼着去搞光电器件并取得成功,这也是个小概率事件吧。
  • 标准趋严 科林业绩成倍增长——“创新100”访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启发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8年10月31日,第九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18)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科林)携拳头产品AutoHS® 动态—静态双模式自动顶空进样器、AutoTD 自动热脱附解吸仪盛装亮相。作为“创新100”项目公益性活动之一,仪器信息网对成都科林总经理何启发进行了视频采访。/pp  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6年来专注于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自主研发了顶空进样器、热脱附解吸仪及相关附件等产品。科林于2005年推出的AutoHS® 动态—静态双模式自动顶空进样器曾获北京分析仪器报告会及展示会金奖(BCEIA金奖)、2006多国仪器展最高奖—科技创新奖。2008年开始着手研发的AutoTD 自动热脱附解吸仪曾获2011年BCEIA金奖,于2014年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立项,并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无偿支助。多年来成都科林始终坚持技术的迭代升级,已为相应技术申请了国际专利,最新研发的样品管活化仪也已上市推广。/pp  何启发表示,成都科林的典型用户有海关出入境、省市级药检所、环境监测站、自来水公司、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可口可乐、北大医药等大型企业。秉承对客户负责原则,科林还搭建了自己的实验室,采购高端仪器以开发应用解决方案。他表示:“近几年标准趋严对科林而言是一种优势,公司的业绩在成倍增长,未来发展前景可期。”/pp  2018年,成都科林自动热脱附解吸仪入选环保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指导目录,并获得“环保科技创新实用成果”奖。科林下一步在环境市场将如何布局?/pp  更多详情,请点击视频查看:/pscript src="https://p.bokecc.com/player?vid=560F4A6DB0A0E4E99C33DC5901307461&siteid=D9180EE599D5BD46&autoStart=false&width=600&height=490&playerid=621F7722C6B7BD4E&playertype=1"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p arial="" white-space:="" line-height:=""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255, 0, 0) "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  附:国产仪器腾飞行动“创新100”介绍/strong/span/span/pp arial="" white-space:="" line-height:=""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为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通过公益性的报道、走访、调研,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助力国产仪器中小厂商腾飞发展。/span/pp arial="" white-space:="" line-height:=""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一、“创新100”入选标准/strong/span/pp arial="" white-space:="" line-height:=""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 企业主营业务为科学仪器 /span/pp arial="" white-space:="" line-height:=""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 企业主营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创新性 /span/pp arial="" white-space:="" line-height:=""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 企业总部设在中国 /span/pp arial="" white-space:="" line-height:=""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 企业科学仪器产品的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下 /span/pp arial="" white-space:="" line-height:=""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 企业需是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器信息网会员之一。/span/pp arial="" white-space:="" line-height:=""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二、“创新100”申报流程/strong/span/pp arial="" white-space:="" line-height:=""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国产仪器腾飞行动“创新100”筛选流程包含以下环节:企业在线申报——企业创新能力审核——公益报道服务——线下资源对接——最具成长潜力企业评选。/span/pp arial="" white-space:="" line-height:=""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三、“创新100”报名方式/strong/span/pp arial="" white-space:="" line-height:=""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span data-filtered="filtered"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span/pp arial="" white-space:="" line-height:="" text-align:=""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5cf2f7a3-00ba-4337-9397-757ac92a4d3b.jpg" title="“创新100”预报名表单_副本.jpg" alt="“创新100”预报名表单_副本.jp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max-width: 600px "//pp arial="" white-space:="" text-align:="" line-height:=""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255, 0, 0) "扫描二维码填写申请表,完成“创新100”预报名。/span/pp arial="" white-space:="" line-height:=""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进入专题/strong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chuangxin100" target="_blank"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none "《“创新100”助力国产腾飞》/a/strong/span/p
  • 纳米电镜表征技术的“倍增器” ---访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方克明教授
    在“纳米”技术愈来愈广泛地开发应用的同时,人们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此微小的“纳米”是用何种科学手段检测的?北京科技大学方克明教授经过20多年的研究,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纳米”这个名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大家知道“纳米”是一个非常微小的长度单位。具体地说,一纳米约一根头发粗细的万分之一。纳米技术应用到传统产品中,会极大地改善产品的性能。例如,碳纳米管是由一层或若干层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管状“纤维”,直径只有几到几十纳米。比重只有钢的六分之一,而强度却是钢的100倍。如果把碳纳米管制成绳索,是从月球上挂到地球表面而惟一不被自身重量所拉断的绳索。  笔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博士生导师方克明教授经过20多年的研究,在纳米表征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探索出了用透射电镜或高分辨电镜对纳米材料进行表征的全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该技术采用金属包埋法可以从纳米材料中切取纳米尺度的薄膜而不会破坏物质的原有组织结构,然后用透射电镜或高分辨电镜研究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微观结构。该技术的成功为我国纳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它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并取得了国家专利,目前在国内外处于该领域的领先水平。  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颗粒及其以纳米颗粒为基础的材料;纳米纤维及其含有纳米纤维的材料;纳米界面及其含有纳米界面的材料。纳米材料的性能与其微观结构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研究纳米材料微观结构的表征对认识纳米材料的特性,推动纳米材料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透射电镜是研究材料的重要仪器之一,在纳米技术的基础研究及开发应用中也不例外。但是用透射电镜研究材料微观结构时,试样必须是透射电镜电子束可以穿透的纳米厚度的薄膜。单体的纳米颗粒或纳米纤维一般是透射电镜电子束可以直接穿透的。研究者通常把试样直接放在微栅上进行透射电镜观察。但是由于纳米颗粒或纳米纤维容易团聚,因此,用这种方法常常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有些研究内容也难以实施。比如∶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的研究,纳米纤维的横切面研究都比较困难,研究界面问题则有更大的难度。因此,纳米材料的透射电镜研究,其样品制备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方法可以把相对宏观的试样即用普通方法可以切割、磨抛的试样制成透射电镜电子束可以穿透的薄膜;但是,还没有其他成熟的技术可以把相对微观的试样即用普通手段不能直接切割、磨抛的试样制成透射电镜电子束可以穿透的薄膜。有些研究工作为了采用透射电镜这一重要手段,把试样研磨成透射电镜电子束可以穿透的超细颗粒,这不仅破坏了试样的原位组织,而且由于超细颗粒很难分散,常常得不到满意的研究结果。对此,方克明教授进行了研究,探索了一种比较适用的制样方法。该方法可以从纳米颗粒或微米颗粒中直接切取可以进行透射电镜研究的薄膜,对进行纳米纤维横切面观察或纳米界面观察的制样也有很高的效率。  这一技术的特点是从纳米或微米尺度的试样中直接切取可供透射电镜或高分辨电镜研究的薄膜。试样可以为简单颗粒或表面改性后的包覆颗粒,对于纤维状试样,既可以切取横切面薄膜也可以切取纵切面薄膜。对含有界面的试样或纳米多层膜,该技术可以制备研究界面结构的透射电镜试样。技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不损伤试样的原始组织。制膜过程中不使用高温,不接触酸碱,必要时也可以不接触水或水溶液。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实现这项技术的实验设备很容易获得,且操作简捷,容易掌握使用,无需严格培训,因此非常便于推广应用。  在谈及这项技术创新意义的时候,方教授举了个例子。迄今为止,报道碳纳米管的研究文章很多,而报道实心碳纳米纤维的研究文章却很少。这也许是客观事实,但也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因为有些纤维由于内外层结构不同,往往容易把实心纤维描述为管状纤维。因此在研究微米级尺寸的纤维时,如果不能从纤维中直接切取可供透射电镜研究的纳米级厚度的薄膜,用透射电镜研究其微观结构是有困难的。而方教授开发的这一方法正好解决了从微米级、纳米级纤维试样中切取可供透射电镜研究的薄膜这一技术难题。  据方教授介绍,现在上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项课题研究,如:沸石颗粒中半导体纳米团簇组装过程的研究;纳米碳纤维微观结构的高分辨电镜研究;纳米颗粒微观结构与尺寸的表征;多层膜层间结构的透射电镜研究;粉体颗粒表面改性的研究;电容钽粉颗粒渗氧层及介质膜的研究;铸铁中各种石墨微观结构的研究等。  结语:随着分析仪器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样品前处理技术在分析测试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样品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分析结果,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精当的样品制备方法已成为当今材料表征技术的“倍增器”。  联系电话:010-62332426  E-mail:FKM66@Hotmail.com  单位地址:北京科技大学理化系
  • 直读光谱:应用边界不断扩大——访德国斯派克分析仪器公司产品经理王彦彪
    德国斯派克分析仪器公司(SPECTRO),恰如其名,以光谱及光学技术见长;其研发生产的直读光谱仪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广泛应用于工业 、研究 和学术 领域中的材料元素分析。其中,直读光谱一直是斯派克的主要支柱产品线,基于强有力的研发实力,斯派克不断的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技术不断迭代进步。可以说,斯派克是直读光谱技术创新的重要代表者。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如今,光电直读光谱仪已经成为光谱技术的重要发展领域,为近现代材料科学及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第一台商品化光电直读光谱仪于1946年问世,至今已经70多年。如今,直读光谱分析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分析技术,几乎所有的钢铁企业、有色金属企业、铸造及机械加工企业,以及其他采用金属及其合金进行加工的行业都利用直读光谱仪进行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那么,直读光谱仪目前发展如何,未来又“何去何从”?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采访了斯派克产品经理王彦彪,请其向用户介绍公司的直读光谱产品以及其对直读光谱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等的看法。德国斯派克分析仪器公司产品经理 王彦彪斯派克: 40+年直读光谱技术创新之路斯派克1979年成立之时即推出了直读光谱仪,早期产品的配置是光电倍增管检测器+多光栅光学系统。1994年,推出了UV-PLUS自循环净化的紫外光学系统,代替真空系统;现在公司的各个系列产品还都在应用该系统。1998年,推出了 采用CCD检测器的直读光谱仪。2007年,推出了混合动力的光电倍增管+CCD的SPECTROMAXx 系列产品。2019年推出高端旗舰产品SPECTROLAB S,采用了CMOS检测器+UV-PLUS自循环净化的双光学系统配置。 SPECTROLAB S SPECTROMAXxSPECTROLAB S以及SPECTROMAXx 两个系列是斯派克目前主推的产品,特别需要提到的一点是,SPECTROMAXx系列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第十代产品,SPECTROMAXx10。其所拥有的主要创新技术,就是刚刚提到的:多光学系统,把紫外检测区和长波检测区分到两个光学系统里面;检测器从早期的光电倍增管已经发展成全部采用CMOS固态检测器。王彦彪表示,引入CMOS固态检测器技术,彻底改变了高端电弧/火花分析技术的走向及未来,使得直读光谱仪器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性得到了不断提高。此外,结合全新设计的软件包,给用户带来了更多功能性、可定制的易用性。在待机模式下氩气消耗可减少50%,在测量样品时可减少13%。通过快速分析程序可以在12秒完成对一些关键金属中的主要合金元素的分析;高纯铜的痕量元素检出灵敏度提高了30%。未来:在应用需求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王彦彪认为,过去10年来,光电直读光谱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在检测器的升级和更新方面。例如,2007年斯派克在SPECTROLAB M10上采用了混合动力即光电倍增管+CCD检测器,它既具备了光电倍增管的高灵敏度,同时 CCD检测器可以实现全谱功能,使得仪器的灵活性和检测能力大大提升。2019年推出的LAB 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固态检测器(CMOS)搭载了成熟的集成电路检测器技术,可以达到或超过光电倍增管技术的性能优势。技术进步永无止境,王彦彪表示。直读光谱仪是光机电等技术一体化的产品,需要各领域技术的共同发展。相关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化,如,1965年光电倍增管应用到光谱仪上;现在采用了CMOS技术,为后续光电直读光谱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其全谱检测能力,可以实现更多的应用。之前,可以在光电倍增管上实现一部分的夹杂物和相态分析的研究,具备了 CMOS全谱功能之后,再加上最新对用户开放的软件系统,可以实现对所有的谱线和仪器检测参数进行自主设定和研发,这样一台高端直读光谱仪就可以像ICP-OES一样实现全检测范围的检测能力,给用户提供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未来,光电直读光谱技术会在实际应用需求领域实现突破。王彦彪谈到,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电直读光谱技术正一步一步解决以前无法想象、无法解决的分析项目。如,高纯金属分析,1992年之前是无法用直读光谱来实现的;氮氧氢等气体元素的检测,现在也可以通过直读光谱技术得到了完善解决。将来,相态分析、夹杂物分析或者其他用户特殊的分析需求,也会通过直读光谱检测能力的不断延伸来达成,并且使这些分析工作成为普及性的、日常化的分析项目。独特赛道:快速金属检测,20秒全元素覆盖文章一开始就介绍到,除了直读光谱仪,斯派克的元素分析产品还有XRF、ICP-OES,其技术与应用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那么,直读光谱市场是否受到冲击?直读光谱应该如何走出自己独树一帜的道路?对此,王彦彪指出,XRF、ICP-OES是不同的应用方向。相对来讲,XRF是无损分析技术。ICP-OES主要应用在溶液分析,侧重点微量含量元素的检测。而直读光谱仪的优势在于快速金属检测,目前它可以实现现有的各种金属材料的全元素快速分析。一般来讲,单次分析只需20秒左右,可检测元素从周期表氢元素开始一直到镧系、锕系等稀土元素全部覆盖;也就是说单次20秒钟左右的时间内,可以把金属材料中的所有元素都分析出来,包括氮氢氧等气体元素,这是直读光谱最大的优势。直读光谱的分析对象是金属材料,那么金属材料相关的行业,如,初级冶炼,包括钢铁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贵金属冶炼和提纯等,细分包含电解铝、电解铜、铅锌锡等有色金属以及高纯金、银等贵金属;其次是合金制造领域和金属材料应用领域,合金制造包括提供给机械、汽车等行业的一些合金材料的熔融炼制;材料应用方向就更加广泛了,大的方向就是汽车行业,以及机械制造、航空、航天、铁路、船舶等金属材料相关的应用领域。王彦彪介绍到,斯派克的直读光谱解决方案主要面对各大企业的理化检测实验室,直读光谱仪是其化学分析的主要手段。一些研究机构、高校分析中心,以及质检和商检,也都是斯派克重要的用户。最为亮眼的成绩,或者说斯派克正在拓展、看好的应用领域是新能源车,如,新能源车领域的领头企业,比亚迪汽车,去年在它全国不同的附件制造厂和整车厂,应用了将近30台斯派克的仪器,今年也配套了8台 SPECTROMAXx 系列仪器作为材料分析的主要手段。后记访谈中,王彦彪也表示,国产光电直读光谱技术的发展水平与我们国家的基础应用研究处于同一个发展阶段,国产的仪器厂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国产光电直读光谱已经拥有了广大的用户群,对于材料分析研究工作也具有了一定的能力,这为将来的快速发展打好了基础。当然,向高端应用方向发展,国产光电直读光谱还需要在核心的光学系统研发以及光谱分析基础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大量的、深入的工作。
  • ACAIC 2023 “分析仪器关键部件创新进展论坛”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1月29-30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主办,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大会“(ACAIC 2023)在浙江杭州召开。大会以“分析仪器创新进展、挑战及对策”为主题,邀请科技管理人员、院士、知名学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会并作学术报告。仪器信息网作为大会的支持媒体,全程参与报道。11月30日下午,ACAIC 2023同期举行“分析仪器关键部件创新进展论坛”,该论坛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关键部件专家组组织。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刘俊标研究员主持分论坛。会议现场报告人:刘俊标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报告题目:国产高功率微焦点X射线源的关键技术进展及应用高功率密度微焦点X射线源是X射线显微分析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参数决定了仪器系统的大部分核心指标。报告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团队在自主研制的X射线源关键技术方面的最近进展,如阴极、高压电子枪、电子光学系统、高散热的钨-金刚石材、小型闭管射线源等,并围绕X射线源技术开展了一些应用研究。报告人:陈玉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报告题目:光电子谱分析仪关键核心部件研制进展该研究针对宇航/半导体/新能源材料表面电子结构精细表征需求,突破连续可调紫外光电子产额谱-能谱联合分析测试等关键技术,研制高功率真空紫外光源、大动态范围光电子探测器、高分辨真空紫外单色仪等关键部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高性能紫外光电子谱分析仪,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产业化及应用示范。报告人:罗浒 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报告题目:液态镓离子源和微量气体注入系统的国产化研制报告主要介绍聚焦离子束电镜中液态镓离子源和气体注入系统两个核心零部件研制工作,研制成功的液态镓离子源使用寿命1000hr,气体注入系统气量稳定可控,可以满足商用聚焦离子束的使用需求。报告人:李盛红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报告题目:高灵敏小型荧光检测/传感器及应用报告介绍了多种最新研制的高灵敏小型荧光检测/传感器及应用。例如:集成式mFLD,体积45 cm3、功耗0.4W,检测限4ngL荧光素钠,为国际上同类仪器最高灵敏度,作为核心关键部件在非洲猪瘟病毒、新冠病毒抗体和毒品检测中应用;高灵敏小型近红外光纤式mLIF,设计20°夹角光纤探头(减少了探测“盲区”和反射光收集)和二向色镜模块,将检测信噪比提高10倍以上,检测限优于已报道的光纤式等。 报告人:王一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报告题目:气动元件在科学仪器中的应用微型比例阀及气动测控系统是气相色谱、质谱、光谱等分析仪器吹扫、进样回路中的精密控制流体压力、流量的通用型关键控制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成分分析结果的精准度。报告介绍了具备小迟滞、低功耗、高可靠的微型比例阀及小流量气体流量/压力调节技术,并对相关技术及产品在半导体、医疗、新能源行业的应用进行探讨。 报告人:张海庆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报告题目:精密数据采集实现及在仪器中的应用数据采集卡作为仪器中普遍应用的模数转换核心部件,将面对更高的分辨率、更优的精度、更低的噪声等一系列苛刻的挑战。报告重点介绍了多通道精密数据采集的实现,并结合多个应用场景介绍典型工程实践,最后对数据采集分析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报告人:张振 北方夜视科技(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报告题目:侧窗型光电倍增管、微通道板组件研制及在光谱分析、质谱分析仪器中的应用研究侧窗型光电倍增管具有阴极灵敏度高、增益高和噪声小等优点,微通道板组件具有响应时间快、暗计数率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光谱和质谱类分析仪器。北方夜视通过技术攻关,侧窗型光电倍增管积分灵敏度突破300μA/lm,微通道板组件时间分辨达到1.2ns,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产品在原子吸收光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等仪器上的成功应用。“分析仪器关键部件创新进展论坛”涵盖了离子源、X射线源、荧光检测器/传感器、光电倍增管、微通道板组件、以及精密数据采集等分析仪器中的一些关键核心部件及相关软件等方面的最新技术进展及相关应用情况,内容之丰富、精彩令在场听众意犹未尽。
  • 直读光谱分析仪在钢铁、有色金属的解决方案
    直读光谱分析仪在钢铁、有色金属的解决方案 直读光谱分析仪广泛应用于冶金、铸造、机械、金属加工、汽车制造、有色、黑色金属材料、航空航天、兵器、化工等领域的生产过程控制,中心实验室成品检验等,是控制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使用方便、快捷,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已经在很多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钢铁行业,其应用更得到客户的认可。 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QL-5800型光谱分析仪产品,就是在钢铁、有色金属行业应用非常成功的一款光谱仪器,它具有以下特点: 主要用于对各种金属及其合金材料中化学元素的精确成份分析,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方便快捷;QL-5800型直读光谱分析仪借鉴了国内外多家仪器的先进功能,经过本行业专家、学者的精心打造,突出仪器使用的稳定、快捷、方便的特点,以其卓越的性能,全新的设计,先进的技术跻身于国内外市场;QL-5800型直读光谱分析仪用于对金属元素进行准确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准确,分析精度高。仪器日常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故障率低。光学系统采用750mm焦距、帕邢龙格结构,色散效果好,光栅采用美国光栅Newport公司及法国JY公司最优产品; 使用信噪比高、暗电流小、寿命长的大直径光电倍增管(&Phi 28mm),采用日本进口的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高压可通过计算机控制给每个通道提供多档高压,同一通道可以在不同分析程序中得到应用,大大提高了通道的利用率;独立出射狭缝结构,各出缝缝宽可选,位置可精确调整,提高了元素分析的准确性及精度;计算机控制自动描迹,描迹简单方便,即使非专业人员也可操作;分光系统采用动态安装,可减小温度、材料应力变化的影响;激发光直接进入真空室;内设自动恒温系统,保证光室温度35℃± 0.5℃,可减小环境温度波动对仪器光学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测量控制系统:高压自动调节,由计算机软件控制,高压稳定度优于0.2%,有电路自检功能,模块化设计,方便增加通道。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部
  • 1540万!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色谱质谱类和海洋化学分析仪器”采购
    项目编号:0625-22212665项目名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色谱质谱类分析仪器”采购预算金额:1115.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11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招标内容货物名称数量用途分项现价(万元)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简要技术规格色谱质谱类分析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1套科研150是主要用于海水微量物质的含量和同位素分析,为海洋环境和生物地球化学监测提供重要参数。气相-同位素比质谱联用仪1套科研350是用于连续测量多个生物标志物的同位素,揭示物质来源和反应机理。气相-质谱仪联用需要达到外精度:13C : 0.2‰ 15N:0.5‰ 18O: 0.8‰ D / H: 3.0 ‰气相色谱仪(GC)1台科研50是用于测定海洋环境样品中的微量或者痕量有机物的量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1台科研70是主要用于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海洋环境监测提供重要参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台科研300是主要用于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海洋环境监测提供重要参数。离子色谱仪1台科研80是最大压力:35MPa(5000psi)压力上限超过设定1个单位时即可报警;流速精确度:±0.5%设定值,当超过±0.5%范围时则为±2μl/min ;速精密度:1.0%,流速范围:(0.04~10.0)ml/min制备色谱1台科研115否该设备用于复杂样品的分离提取纯化▲注:本项目投标人须对本招标文件中的所有产品进行投标。项目编号:0625-22212666项目名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学分析仪器”采购预算金额:425.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7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招标内容货物名称数量用途分项现价(万元)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简要技术规格海洋化学分析仪器元素分析仪1台科研195是以极高灵敏度和精密度对固态、溶解态和气态生源要素同位素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密闭微波消解系统1台科研40否用于环境监测、地质等领域测定金属元素的样品前处理受控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实验系统1套科研90否用于模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索氏提取仪1台科研20否利用溶剂回流及虹吸原理,使固体物质连续不断地被纯溶剂萃取,既节约溶剂,萃取效率又高荧光测汞仪1台科研30否照射到被测样品生成的汞蒸汽上,汞原子辐射出荧火,由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A/D转换后由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注:本项目投标人须对本招标文件中的所有产品进行投标。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个月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分析仪器的“眼睛”:半导体光探测器——访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专务取缔役兼固体事业部部长山本晃永先生
    一般而言,分析仪器的发展可分为两种:一是分析仪器本身、内部的发展,二是分析仪器相关器件的发展所带动的分析仪器的发展。光探测器是光谱类科学仪器的“眼睛”,是搜集信号、进行信号转换的核心、关键部件,其发展对分析仪器产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光电倍增管是大家熟知的光探测器,广泛应用于各类光谱仪器中。但近年来,一些国际仪器生产厂家已开始将ICP、光电直读光谱仪等仪器中采用的光电倍增管逐渐换成了半导体光探测器,其中使用较多的是CCD(Charge-Coupled Devices,电荷耦合检测器)。那么,半导体光探测器能否取代光电倍增管?半导体光探测器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如何?日本滨松公司未来将如何发展半导体光探测技术?该公司是如何看待中国仪器行业?未来将如何拓展中国市场?本文将逐一为大家解答。  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本滨松公司”)是光子技术和光电探测器的世界知名企业,其主要产品有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图像传感器、各种光源、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等光器件。该公司固体事业部主要研发、生产各种半导体光电器件及其模块化产品。  2010年9月1日,日本滨松公司固体事业部在北京举办“2010 HAMAMATSU光半导体技术交流会之专家交流会”。日本滨松公司专务取缔役兼固体事业部部长山本晃永先生亲临现场。以此为契机,仪器信息网编辑在专家交流会现场就半导体光探测器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日本滨松固体事业部未来的发展方向采访了山本晃永先生。日本滨松公司专务取缔役兼固体事业部部长山本晃永先生半导体光探测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Photon is Our Business”,日本滨松公司最初是靠光电倍增管起家,主要用该产品来探测肉眼看不见的光子。该公司致力于了解光子以及光子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将相关技术转化为产品并使其产业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滨松公司不仅不断改良真空管探测器,同时也大力发展了半导体光探测器。  该公司固体事业部多年来一直从事半导体光探测器相关技术的研究。近几年,固体事业部非常重视图像传感器的研发,并在半导体光探测器的集成化、模块化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山本晃永先生详细地阐述了滨松的研究成果以及他对半导体光探测器技术发展的看法。日本滨松公司固体事业部的主要产品  (1)在光探测器领域,从真空管技术到半导体技术是大势所趋  山本晃永先生认为,从真空管技术到半导体技术是大势所趋,日本滨松公司不能逆流而上。光电倍增管虽然是高性能的探测器,公司也对真空管探测器进行了一些改进,如增强其量子效率、使其小型化等,但仍残留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操作上玻璃材料的繁难性、高电压的必须性等,这些难题限制了光电倍增管的使用。  但光电倍增管拥有光子探测灵敏度高的固有优势,半导体光探测器不可能完全取而代之,但后者的市场主导优势将日益明显。目前在日本滨松内部,固体事业部的销售额已超过了生产光电倍增管的电子管事业部,占据滨松所有产品总销售额的半壁江山。  日本滨松公司在继续研究真空管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基础上,将专心致力于相关模块和系统的开发。总之,所有与光子相关的技术,日本滨松公司都将采取积极的态度。  (2)CCD已发展得比较成熟  随着技术的进步,用于分光光度计、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光谱仪器的CCD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其性能已有了很大改进。  日本滨松公司研发出的背面入射(Back-illuminated)CCD图像传感器,能减少CCD的Etaloning Effect(注:Etaloning Effect是存在于非常薄的CCD芯片中,入射光线因为在芯片前、后表面发生光反射而产生干涉,导致CCD分光灵敏度曲线在900nm附近凹凸不平的现象),从而能显著提高图像传感器的灵敏度、量子效率、响应时间以及信噪比。通过拼接技术,滨松将许多CCD加以拼接,使其面积增大。目前最大的CCD平板图像传感器大小可达2mX2m,量子效率非常高,同时对近红外长波的探测能力也大幅提高,可用于天文和宇宙探测领域。目前,全世界大部分的天文望远镜、人造卫星都在使用日本滨松的半导体光探测器产品。 各类CCD图像传感器  (3)CMOS发展前景看好,日本滨松公司力求让其取代CCD  山本晃永先生说到,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与CCD在生产工艺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因其在集成化、生产成本、响应时间、使用方便、耗电量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尤为迅速,甚至可能比CCD图像传感器发展更为快速。目前,CMOS和CCD各有所长,CMOS还不能完全取代CCD,但是未来在很多领域CCD会被CMOS所取代。  日本滨松非常看好CMOS的发展前景,在CMOS上倾注很大精力,不断加大该产品的研发力度,力求让CMOS取代CCD。公司针对CMOS的缺点进行了一些改进,引入背面入射技术(back-illuminated)的同时,采用碘化铯作为转化晶体,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与效率。经过改造之后,APS(Active Pixel Sensor,有源像素传感器,是CMOS的一种)的性能几乎可以做得与CCD一样好。  近期日本滨松推出了多款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CMOS新产品。例如用于牙科检查的CMOS,形状小巧、适合人的嘴型,且可以一次成像 而用于乳腺癌检测的CMOS平板检测器具有面积大、探测速度快、解析度高、低剂量的特点,能避免X射线对人体的伤害。日本滨松生产的各类CMOS图像传感器  (4)MOEMS、MEMS促成了半导体光探测器的模块化、小型化  MOEMS(Micro-Opt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光机电系统)是在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该系统把微光学元件、微电子和微机械装置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能够充分发挥三者的综合性能,可实现光学元件间的自对准,可用于光学器件和装置的制造。  日本滨松公司不仅生产各类半导体探测器,还生产与各种探测器相关的信号处理电路、数据采集卡以及模块产品。固体事业部充分利用MOEMS与MEMS技术,在光电二极管、雪崩二极管、图像传感器等产品的基础上,生产出了光电二极管电路及模块、硅雪崩二极管模块、图像传感器模块等模块化产品。以CMOS图像传感器为例,采用MOEMS技术可将图像传感器、光栅、后续电路加工在同一块硅片上,这样实现了元器件的集成化、小型化,同时也方便用户的使用。小型分光计系列产品拇指大小的超小型分光计  近期研发出来的超小型分光计,采用了MEMS的纳米压印(NanoTechnology)技术,只有拇指大小,敏感波长范围为340-750nm。从产品到产品模块、系统,这将是日本滨松公司固体事业部以后所要坚持的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小型、可携带的东西的需求将增加。在日本,一些测试化妆品美白效果的小仪器很流行,类似的小型仪器在美国也很受欢迎。分析仪器、医疗仪器要走进寻常百姓家,就必然要求其小型化,而仪器小型化必然要求其器件也小型化。半导体技术就是满足这种需求的有效手段,其目前发展的重要主题是MEMS,而NanoTechnology(纳米技术)应该是关键。  从真空管技术到半导体技术、MEMS、纳米技术,这是滨松技术的变迁。未来几年,日本滨松公司仍要彻底地钻研这些技术,这是不变的方针。而唯一要改变的是各项技术的开发速度。技术开发得越早,日本滨松的产品在技术上就越有竞争力,这是很重要的。与会滨松高层  (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专务取缔役兼固体事业部部长山本晃永先生(右二)、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席与霖先生(左二)、北京滨松光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第一事业部部长段鸿滨先生(左一)、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固体事业部伊藤伸治先生(右一))与会专家  (从左到右依次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朱明凯副理事长、国家地质测试实验中心杨啸涛研究员、中科科仪原董事长金鹤鸣先生、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滨松将加大半导体光探测器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力度  采访中,山本晃永先生表达了对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情况的看法: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正蓬勃发展,虽然目前日本滨松的半导体光探测器在中国的用户并不是很多,但公司更重视中国市场,将把最新的产品和技术推广到中国来。  (1)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必将崛起,其市场容量巨大  回顾过往,手机、计算机在中国发展都很快,下一步中国的仪器仪表行业一定也会快速发展。医疗仪器、分析仪器都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中国人口是日本的十倍,这意味着如果中国仪器行业发展起来,那么其市场容量可能会是日本的10倍。而跟科学仪器发展密切相关的就是仪器探测器件的发展。  满足用户的需求始终是日本滨松公司努力的方向。作为仪器元器件的供应商,日本滨松公司一定要领先市场一步,这样才能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虽然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可能还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发展起来,但日本滨松对此非常有耐心,会非常关注中国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和产品,也会不断地研发新产品去满足这些需求。  (2)加大半导体光探测器在中国分析仪器行业的推广力度  山本晃永先生介绍了日本滨松中国用户的一些情况。滨松固体事业部生产的各式各样的半导体探测器有50%销往国外,其余在日本国内销售。许多国际知名的仪器生产商都在使用滨松的探测器。但在中国,虽有仪器企业也使用滨松的半导体探测器,但是数量较少。  日本滨松公司固体事业部的约50%的产品都应用于医疗仪器,这个领域仍然是其非常重视的领域。同时,因为医疗仪器与分析仪器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日本滨松公司打算将在医疗仪器领域的优势发展到分析仪器等领域。  同时,该公司将加强与中国用户的沟通与交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把固体事业部的半导体光电器件的新技术、新产品介绍给中国用户,同时也要告诉他们如何选择、使用和应用滨松的产品,希望能为中国仪器行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采访现场 后记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仔细聆听山本晃永先生对仪器企业发展的一些看法,他提到:“小规模的科学仪器企业若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潜力与市场竞争力。岛津、贝克曼等国际知名企业都是由有特色的小企业发展起来的。企业规模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小企业没有自己的特色、随波逐流,只知模仿重复,不知发明创造,最终导致价格竞争,互相残杀。日本滨松公司虽然是一家小公司,但一直很努力地研发光子相关的各种技术与产品,希望能够通过公司的产品来促进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  也许,日本滨松公司能够发展壮大就在于它五十余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特色,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自己优势的光探测器领域,因而能在仪器光电元器件市场上占有其他公司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然而相比之下,目前国内科学仪器企业总体“大不够大,小不够专”,仪器元器件企业发展更是缓慢,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中国仪器行业短时间内或不会有较大改观。同时, 中国仪器生产企业不仅只盯着整机仪器的研发,也不能忽视仪器元器件的开发。  采访编辑:杨丹丹  附录1:山本晃永先生简介  1970年3月毕业于静冈大学研究生院工学部应用化学专业  1970年3月入职日本滨松公司  1985年1月就任日本滨松公司固体事业部部长至今  1985年12月就任取缔役  1987年12月就任常务取缔役  2004年12月就任专务取缔役  2005年7月就任代表取缔役专务取缔役  附录2: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http://www.hamamatsu.com/  附录3: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bhphoton.com/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105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105组)博士后招聘启事一、研究组简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105组)主要从事微型色谱仪器、光学检测器的研制与开发,以及复杂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和分离联用技术的研究。实验室拥有多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为课题组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辽宁省科委的支持下,我组一直承担着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中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先后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纯氩气、高纯氧气等高纯气体分析仪;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特种气相色谱仪(已随天和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发射升空,至今稳定运行);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光探测器(已出口美国,替代光电倍增管)和高灵敏荧光检测器;样品前处理材料及装置等,多项产品已经实现产业化。目前,我组申报的“辽宁省深海组分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大连市深海探测仪器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挂牌,面向国家海洋战略重大需求,开展深海原位探测仪器研制开发工作,已研制出我国首套4500 m级深海原位气相色谱仪和系列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并海试成功。研究组主页:www.105.dicp.ac.cn二、招聘岗位及人数招聘岗位:博士后招聘人数:3人三、研究方向及招聘条件研究方向:色谱仪器关键部件研制、特种环境气体传感器、样品前处理技术和装置招聘条件:化学、环境、仪器仪表、化工、材料、物理等专业。四、待遇保障1、研究所为在站博士后(统招统分)缴纳社会保险(五险),建立住房公积金。2、博士后薪资:年收入(非在职中国籍)28万起(包括五险一金、生活补助和地方补助,生活补助和地方补助发放期2年,全口径人员成本);在站博士后平均年收入(税前)33.4万左右。※年收入中包括五险一金、地方补助等,地方支持政策以最新文件为准。3、优秀博士后支持计划:每年组织2-3次遴选,资助等次:10万/年、20万/年、30万/年(资助期2年)4、外部支持:(1)出站博士后留辽工作奖励:30万(博士毕业学校全球排名前200);(2)国家博新计划:20万/年(国内博士);(3)国际博士后交流计划引进项目:20万/年(外籍、海外博士);(4)中科院PIFI项目(外籍博士):25万/年。(5)博士后同事业编制职工同等享受子女入托待遇,子女可进入中国科学院幼儿园,出站入职后子女可进入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综合排名全市前十)和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综合排名全市前十)就读。(6)设施完备的博士后公寓,可以拎包入住。星海园区和能源学院园区(提供免费班车,单程40-50分钟)设有博士后公寓(房间户型以入住时实际情况为准)。(7)同事业编制职工同等享受用餐补助和免费健康体检。※地方支持政策以最新文件为准五、未来发展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出站博士后可以优先留所工作,并为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博士后即为特别研究助理,出站后留所工作不受招聘竞争性比例限制,通过考核后择优入事业编制。1、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出站博士后留所工作,具有事业编制身份,缴纳五险二金【职业年金、公积金】。2、符合申领条件者,研究所给予20万元购房补贴;对于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授予的理工科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人员,经大连市人才认定,给予30万元安家费。3、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出站博士后留所工作(博士毕业学校全球排名TOP200),可享受辽宁省优秀博士后来辽工作奖励30万。4、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博士后出站时,可申请“大连化物所优秀青年博士人才计划”,择优评选,可直接聘为副研究员,研究所给予1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并提供50万元个人租(购)房补贴。5、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博士后出站时,可申请“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国际英才计划”,择优评选,由研究所提供资助,公派前往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学习交流。资助金额20万—40万/年,资助期1—3年。※地方支持政策以最新文件为准六、研究组组长简介耿旭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组长,辽宁省深海组分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高灵敏小型荧光检测器及应用研究,在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5篇,授权发明专利35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课题、中科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带领团队,研制出系列我国首套4500 m级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在印度洋和南海海试成功,灵敏度比国外同类产品高数倍;研制出我国首套黄曲霉毒素荧光检测器,灵敏度比国外同类产品高数倍;研制出高灵敏小型荧光检测模块,在非洲猪瘟检测和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中应用。系列荧光检测装备经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科院特聘核心研究岗位、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科技人才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连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工委副主任委员、分析仪器分会副秘书长、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工程与装备分会秘书长;The innovation和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青年编委。七、招聘方式有意向的申请人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发送至耿旭辉老师。联系人:耿老师联系方式:0411-84379590,15042442584,xhgeng@dicp.ac.cn通讯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大连化物所生物楼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