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汽车专用压力变送器

仪器信息网汽车专用压力变送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汽车专用压力变送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汽车专用压力变送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汽车专用压力变送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汽车专用压力变送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汽车专用压力变送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汽车专用压力变送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汽车专用压力变送器相关的资讯

  •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预算628万元购买压力仪表气候环境影响自动检测装置等多台仪器
    3月30日,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公开招标,购买压力仪表气候环境影响自动检测装置、PCR荧光检校系统等多台/套设备,预算628万元。  项目编号:ZJ-2140597  项目名称: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1年第一批仪器设备  采购需求:  标项一  标项名称: 压力仪表气候环境影响自动检测装置  数量: 1  预算金额(元): 60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压力仪表气候环境影响自动检测装置,详见采购文件第三部分。  标项二  标项名称: 压力变送器长期稳定性自动检测装置  数量: 1  预算金额(元): 55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压力变送器长期稳定性自动检测装置,详见采购文件第三部分。  标项三  标项名称: PCR荧光检校系统  数量: 1  预算金额(元): 45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PCR荧光检校系统,详见采购文件第三部分。  标项四  标项名称: 正压法活塞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等  数量: 1  预算金额(元): 150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正压法活塞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1套、恒流量耐久性试验装置1套、流量计耐久试验装置1套,详见采购文件第三部分。  标项五  标项名称: DN32-DN50质量法水表试验装置等  数量: 1  预算金额(元): 180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DN32-DN50质量法水表试验装置1套,DN15-DN25水表综合性能试验装置1套,DN15-DN25水表耐久试验装置1套,详见采购文件第三部分。  标项六  标项名称: 转速标准装置、限速器标准装置  数量: 1  预算金额(元): 68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转速标准装置、限速器标准装置1套,详见采购文件第三部分。  标项七  标项名称: 手持式三维扫描仪  数量: 1  预算金额(元): 25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手持式三维扫描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第三部分。  标项八  标项名称: 100N静重式力标准装置和10kN静重式力标准装置  数量: 1  预算金额(元): 45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100N静重式力标准装置1套,10kN静重式力标准装置1套,详见采购文件第三部分。  合同履约期限:标项 1、2、3、4、5、6、7、8,按采购文件要求。  本项目(否)接受联合体投标。  开标时间:2021年04月20日 09:00(北京时间)2021年第一批仪器设备公开招标文件(电子招投标方式)(定稿).pdf
  • 2009年(2008年)通过资质认定复评审的机械行业质检机构
    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组现场评审,下列单位通过机构资质认定复评审。  (一)机械工业高原工程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要检测范围是:一、工程机械 二、传动机械中的变速变矩器 三、动力机械中的内燃机和汽车等三大类9种产品/参数  (二)机械工业油泵油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要检测范围是:喷油泵总成 喷油器总成 柱塞偶件 出油阀偶件 输油泵总成 喷油泵试验台 内燃机 内燃发电机组 弹簧等11种产品/参数。  (三)机械工业轴承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上海)。主要检测范围是: 滚动轴承 向心轴承 微型球轴承 密封深沟球轴承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带座外球面球轴承 精品轴承 关节轴承 钢球 滚针 滑动轴承 机械零件等32种产品/参数。  (四)南昌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所。主要检测范围是: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 通用小型汽油机 四轮全地型车 汽车前照灯 汽车及挂车转向信号灯 摩托车轻合金车轮等38种产品/参数。  (五)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实验室下属3个机构。  1、机械工业工业自动化仪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要检测范围是:防爆性防爆电气设备 增安型防爆电气设备 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 工业用热电偶 铠装热电偶 涡街流量传感器 电磁流量计 质量流量计 冷水水表 压力变送器 电动调节阀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器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 环境试验 电子、电气、电工产品电磁兼容测试 曲轴箱防爆安全阀等60种产品/参数。  2、机械工业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要检测范围是:机动车电子零部件产品电磁兼容测试 汽车行驶记录仪 汽车防盗报警系统等6种产品/参数。  3、机械工业第一计量测试中心站(上海)。主要检定/校准范围是:标准光学(电)高温计 工业热电偶 蒸汽和气体压力式温度计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动圈式、数字式指示(调节)仪表 电动单元组合仪表模块式温度变送器 压力传感器 压力表 液体流量计 气体流量计 电动执行机构 压电加速度计 高低温试验箱、湿热试验箱 卡尺 汽车用透光率计 汽车制动操纵力计等57类产品/参数  (六)上海汽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试验所/上海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所。主要检测范围是:汽车 汽车电子零部件 汽车发动机、小型轻型汽油机 摩托车 电动车辆 混合动力汽车 汽车、摩托车灯具 机动车零部件 钢铁及合金材料 非金属内饰材料等86种产品/参数。  (七)武汉汽车车身附件质量监督检验站。主要检测范围是: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 刮水器 洗涤器 玻璃升降器 水暖式暖风装置等27种产品/参数。  (八)中国定远汽车试验场。主要检测范围是:汽车整车试验 外部照明及信号装置等 安全带等16类产品/参数。  (九)中国农机院检测实验室。  1、机械工业食品与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要检测范围是:碾米机 面粉加工机械 农用榨油机 棉花加工机械 豆类加工机械 肉类加工机械等16种产品/参数。  2、机械工业车辆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北京)。主要检测范围是:汽车 汽车零部件 三角警告牌 变速器 传动轴 钢板弹簧 汽车灯具 三轮车 低速货车 专用汽车 挂车等7种产品/参数。  3、机械工业液压元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北京)。主要检测范围是:液压转向器 液压胶管总成 液压转向柱塞泵等4种产品/参数。  黑龙江省获2亿“数控机床专项”资金  日前,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中央支持经费额度正式公布,中央财政共安排“数控机床专项”经费16.2亿元,经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和课题承担单位共同努力,一重集团、齐重数控、齐二机床、哈量集团、哈焊接所、哈工大、哈理工7家课题承担单位获得中央经费投入21846万元,占中央经费总额的13.5%,仅次于北京市(2.5亿元)和四川省(2.2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其中一重集团、齐重数控分别得到7553万元和7338万元的课题经费。  今年是国家“数控机床专项”实施的启动年,共发布课题194项,黑龙江省入选18项,占课题总数的9.3%,其中一重集团、齐重数控、齐二机床分别承担4项课题,是国内承担课题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 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落户无锡
    2022年11月7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筹建江苏省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的通知》(苏市监计量函〔2022〕373号),由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市局直属事业单位无锡市计量测试院担任秘书处的“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正式获批筹建。目前,无锡市计量测试院已负责运行江苏省力值硬度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多年,新计量技术委员会的申筹成功使无锡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个省计量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地级市。成立后的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将在新能源汽车专用计量领域内负责国家和地方计量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宣贯,开展国家和省级计量比对,计量技术研究,提供计量咨询及服务,开展全国和省内计量交流及活动,以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关计量政策研究等工作。近年来,无锡市计量测试院主动适应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形势需求,利用无锡及周边现有的显著产业区域优势,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计量测试技术前瞻性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已建设了包括电池测试、电机测试、电缆在线测试、失效分析、微观形貌分析、车用传感器电学、温度、力学、光学性能分析等关键参数计量测试能力,开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相关领域的前期研究。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将通过健全和完善新能源汽车领域计量技术规范体系,为新能源汽车产品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测试及售后服务全生命周期内的量值一致、数据与结果准确可靠提供有效的计量保障,助力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转型,进而提升江苏省在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话语权。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将积极推动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着力解决省内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计量测试领域关键参数量值测量及溯源能力,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紧跟产业需求开发现代测量技术方法,更好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计量保障,为企业突破该领域“卡脖子”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聚集全省新能源汽车领域计量测试龙头企业和权威技术机构、专家,为建立前瞻性的产业技术标准、规范夯实基础,推动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助力全省、长三角乃至全国汽车产业加速驶入国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无锡市共依法设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3家,建设社会公用计量标准700余项。建成国家物联网感知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国家级计量产业服务平台2个、省级计量服务平台4个,拥有省级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2个,起草各类标准和技术规范40余项,有力支撑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 近五年仪器仪表专利累积数年均增长27.7%
    2013年11月13日,第二届装备制造领域专利态势报告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本次装备制造领域专利态势报告会由工业和信息化装备工业司与科技司联合主办。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巍主持,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副司长杨哲、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新龙、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卓群出席报告会并致辞。   会议发布了《装备制造领域专利态势报告(2013)》,分析了汽车、船舶、轴承、仪器仪表等重点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特征,并提出下一阶段,工信部将继续以两个工程实施为主线,加强行业知识产权基础服务能力建设。     《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专利申请再创新高,占全国专利申请量28.1%,其中发明专利领域在全国占比为34.8%,同比增长5.5%。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巍表示,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步入中低速的合理增长区间。两位数的增长很难再现。&ldquo 尽管如此,知识产权还是很活跃的。尤其是2012年发明专利申请同比增长超过了50%。&rdquo 从装备制造领域专利申请的特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仪器仪表、电工电气、石化通用行业申请量占比过半;仪器仪表、印刷机械、农机装备、机床等行业是专利密度最高行业,虽然低于国外,但在国内有明显优势;外国在华发明专利的申请已达6万项,占我国发明专利总量的比重从2007年58%降到2012年的26.2%,说明我国专利申请量在逐年增加;外国在华申请专利的布局集中在仪器仪表、电工电气、汽车、医疗机械、石化通用设备领域,这五大行业占比达75%;在印刷机械、医疗机械、汽车等三个行业中,外国在华发明专利超过我国发明专利总量的40%。     &ldquo 可以看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及数量申请上还有很大差距。&rdquo 李巍指出,一方面装备制造业形势的倒逼机制促使我们必须培育内生动力,必须靠创新驱动。另一方面,今后,到&ldquo 十二五&rdquo 末期的两年时间里,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仍需要加强顶层设计。     会议中&ldquo 仪器仪表行业专利态势分析&rdquo 报告针对仪器仪表品种繁杂、多种技术交叉融合、应用领域广、产品更新速度快的特点,结合高端装备、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选择了PLC可编程控制器、压力变送器、近红外光谱仪、振动试验设备、污染源在线环境监测系统、供热计量装置等典型产品,开展了专利分析研究。     报告指出:抽样研究的可编程控制器等6种典型产品累计专利申请量为4750项,近五年来专利持续累积数年均增长27.7%,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可编程控制器、压力变送器等行业主干产品核心技术国外公司专利布局明显有效。污染源监测仪、振动试验设备、供热计量装置等新市场新需求领域国内民营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处于领先地位。用于食品安全的近红外光谱仪专利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开发尚处于起步期,产业化程度低。重金属、PM2.5、水中油等新增污染因子的监测仪器专利申请数量少。
  • 10亿元传感器项目落户东阳
    东阳市引进的首个央企独立投资项目——传感器工业园项目落户城北工业新区。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2013年5月开工,2015年9月建成投产。  昨日上午,投资方代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院长庞士信、院长助理曾艳丽,金华市委常委、东阳市委书记徐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建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施侍伟,市政协主席王正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慧强等出席在市行政中心举行的签约仪式。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宝春主持签约仪式。  朱建军和曾艳丽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投资协议。  据了解,传感器产业是国内外公认的具有良好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5000万只力敏传感器芯片、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的生产能力,有助于改变我国中高端传感器基本依赖进口的现状。项目土建工程主要包括国家传感器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科技成果孵化中心、传感器芯片生产区、汽车传感器生产区、压力传感器生产区、MEMS智能变送器生产区、物流区、国际贸易区、检验检测区及其他配套设施等。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收入(平均值)可达10亿元,年创税10784.8万元,实现用工1500余人。  徐建华指出,这是一次优质产业资本、高端创新技术与优质发展区域的战略合作。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将全力以赴支持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切实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以最优的环境、最佳的服务,保障企业发展。同时希望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紧紧把握当前大好的发展机遇,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力争使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出效益。  庞士信表示,争取把这一项目建成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在外投资的成功典范。  据悉,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是国内机械工业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业务链最完善、研发能力最强的大型中央企业集团,2010年营业收入达1522.2亿元,2011年首次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作为本项目的科研、生产单位,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61年,隶属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预估9% 这些需求将爆发!
    p  201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pp  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我国外贸出口市场的双重挤压始终存在。在此形势下,仪器仪表行业对外贸易与合作都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形势。虽然仪器仪表全行业出口占比不大,但考虑到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行业的关联影响(蝴蝶效应)不容忽视。/pp  综合分析,对2018 年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研判为整体环境较好,发展预期偏乐观。预计2018 年行业将延续上年平稳的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或略低于上年水平。具体而言,预计全年仪器仪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均在 9%左右,对外贸易出口将保持适度增长,增速略低于上年。/pp  strong1、/strong在宏观经济表现出较强韧性的宏观背景下,结构性调整和防控金融风险将是 2018 年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将导致企业运营资金紧张,用工成本、原材料价格、融资成本继续上升,行业企业经营压力加大,行业企业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短时间内企业上市难度加大,已上市企业融资困难,国内和海外收购不确定性增大。为此,行业企业必须要在通过产业并购实现外延式快速增长上继续努力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自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企业内生增长动力得到较大提升。/pp  strong2、/strong国家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市场需求及相关投入,如环境保护、冶金、建材、市政工程(以污水处理、管廊建设、智慧水务等为代表)等传统行业服务对象需用大量仪器仪表产品,行业既要重视并满足这些领域需要的传统中低端产品,又要关注其大量与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相关的新的智能化、网络化技术和产品的需求以及新产生的 PPP 项目需求。/pp  strong3、/strong满足供给侧改革的大形势,国产化替代是自动化和科学仪器行业的巨大商机。自动化领域要充分重视重点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系统集成能力的提升,工业云应用平台、运维和检维修服务工作。同时面向流程工业的安全问题,契合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需求的存量升级改造、运营优化、软件和服务、国产 SIS 系统、状态监测系统、各种数据采集装置、产品以及离散工业所需的 PLC、专用控制器,流程工业与离散工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齐头并进。科学仪器以大型石化、制药、食品安全、质检系统和检验检疫为代表的中高端客户的实验分析仪器国产替代稳步推进,军民融合、新能源汽车、电子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等产业所需的各种科研及环境试验设备(气候、电磁兼容、力学、综合等)、满足新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智能化环境监测仪器、水利水文仪器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高端科研和智能制造用光学仪器及关键部件等要争取逐步赢得代表性高端客户信任和认可。/pp  strong4、/strong供应用仪器仪表要重点关注:智能电表新国标发布和实施进程,国际市场开拓空间,高精度关口表和电能质量分析仪需求 物联网水表、气表、热表,全电子式(超声、电磁等)水表的需求释放,认真研判“煤改气”带来的市场机会和风险 智慧公用事业整体解决方案和云技术、大数据的应用推广。/pp strong 5、/strong传感器要重点关注:高端压力传感器技术来源,高精度工业压力变送器用传感器技术及工艺产业化,3D 视觉传感器,离散传感器,基于各种传感器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平台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复合、多参数传感器(特定领域的多传感融合)及传感器系统集成的低成本化。/pp  strong6、/strong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汇率波动等宏观环境的影响下,国内企业依然需要加快国际化步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形成在国际市场的生命力 除部分已有较好基础的供应用仪表外,行业企业要更多地加强行业间的合作和协同,与大的工程、集成商以及主机企业的战略合作,争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取得更好地进展,争取实现共同走出去的目标。/p
  • 昌平计量所自筹30万元新购计量仪器
    为进一步完善计量检测工作,北京市昌平区计量检测所今年自筹资金约30余万元,优先改造更新了一批符合区域经济特点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用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的修订和完善,以及企业计量器具精度等级的提高,对计量检测机构计量标准装置的精度等级也提出了高要求。据介绍,昌平区计量检测所今年新购置了压力表校验仪、氧气吸入器流量校验仪、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高精度直流测试系统、精密交流测试系统、无磁砝码6套计量检测设备,以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量值溯源及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的需要。  压力校验仪,是为校验各种压力变送器﹑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差压变送器﹑数字压力表﹑专用压力校验仪器。在测量压力的同时,也可测量电流,所测压力与设定的压力百分数及测量电流同屏显示,电流及电流百分数可通过显示菜单选择。  这些新购进的仪器不仅解决了以前“检不了”的难题,还增强了计量检测机构服务地方的能力。
  • 2012年中国汽车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随着我国合资或外商独资的汽车电子配置不断升级,使汽车电子化控制程度越来越高,多功能高精度、高灵敏度、读数直观的电子数字显示及图像显示的仪表不断在汽车上应用。目前我国汽车仪表行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等沿海发达地区,而且本土主机厂采购商及合资品牌采购商的数量占到了87.3%。  中商情报网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份,我国生产汽车仪器仪表592.13万台,同比增长11.64%。2012年1-12月,全国汽车仪器仪表的产量达6661.70万台,同比增长18.68%。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2年1-12月,广东省汽车仪器仪表的产量达2522.53万台,同比增长10.64 %,占全国总产量的37.87%。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上海市、浙江省以及安徽省,分别占总产量20.99%、17.07%以及6.64%。  中商情报网发布《2013-2017年中国汽车仪器仪表行业分析及市场预测报告》指出未来我国汽车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方向:1、进一步提升我国仪器仪表技术和水平,要顺应产业发展潮流,在稳固常规品种的同时,进一步发展智能仪器仪表,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水平 2、我国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一直仪器仪表行业发展中的一大硬伤,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3、进一步丰富仪器仪表品种规格,如1kPa以下微低压、800kPa以上高差压量程、16MPa以上高静压、耐腐蚀等规格的国产变送器等,都亟需丰富 4、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密度。我国仪器仪表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有些还需要人工进行操作 5、目前我国仪器仪表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档市场,而高端市场则主要被国外品牌所占据。
  • 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电池质量决定优胜劣汰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压力的增大等众多因素影响,各国政府都陆续出台了对燃油车的相关限制,和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大力扶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全年累计销量57.8万辆,同比增长72%。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46.8万辆,同比增长82.1%;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11.1万辆,同比增长39.4%。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看似一片光明,但对于车企来说,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难分。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胜劣汰。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辆的综合表现。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车采用的电池种类各不相同,比如: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镍氢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提高续航里程、增加电池寿命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水分的高低对电池的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电池水分测定的技术方法最常用的是加热失重法和卡尔费休法,由于锂电池行业所测样品含水量极低,加热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精度达不到,所以最准确的方法是采用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卡式加热炉来进行检测。 仪器与分析原理检测设备:AKF-BT2015C锂电池专用水分测定仪分析原理:样品用卡氏加热炉专用密封进样小瓶装载,用顶空瓶连接器密闭后进入加热槽中,样品中的水分(还可能有其他挥发性的溶剂)以蒸气的形式完全释放,通过干燥载气(如干燥的空气或者氮气)由顶空瓶经加热伴管路转移到KF滴定杯中,然后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进行检测并显示测量数据。
  • 60项成果获2019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奖
    近日,2019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奖获奖名单公布,共60项成果获奖。其中,科学技术一等奖10项、科学技术二等奖27项、科学技术三等奖23项。  科学仪器相关项目有: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领衔的“仪器仪表设备健康管理与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   四川大学“创新型多功能激光光谱分析仪器的研发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微型流化床反应测试仪器与分析技术”   华东交通大学“主要鲜果内部品质无损在线检测关键技术与装备”   重庆科技学院“天然气微量水在线分析技术研究及仪器开发”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光学定量相位显微成像关键技术与应用”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Kylin四通道双光束原子荧光光度计”   大连工业大学“高压高精准活塞式压力计量仪器研制及产业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制造测量控制关键技术与仪器产业化应用”   上海安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的水质分析仪器的开发与应用” 等。  获奖名单如下: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不分先后)序号申报项目名称第一完成单位其他单位1仪器仪表设备健康管理与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2新一代全域性自动测报技术与系统集成应用河海大学亿水泰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西安山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支持多业务承载的高级量测体系与智慧用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天津求实智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4创新型多功能激光光谱分析仪器的研发与应用四川大学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大学、西北大学5微型流化床反应测试仪器与分析技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北京中科洁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蒂伦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沈阳化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6大型装备形貌与姿态高精度视觉测量关键技术及系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北京迅恒科技有限公司7柔性关节式3D坐标测量技术及系统合肥工业大学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信息科技大学8基于电磁效应的能量传输与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成都市易冲半导体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9主要鲜果内部品质无损在线检测关键技术与装备华东交通大学北京福润美农科技有限公司10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综合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关键技术、设备研制及应用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序号申报项目名称第一完成单位其他单位1CEC(H)/K系列核安全级压力变送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光华仪表有限公司2H-8200型核电站用1E级K3+类电气阀门定位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自动化仪表七厂3电力仪器仪表运载平台及高精度电源输出仪的研究及应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4电压无功控制全周期评估系统开发及应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大学5反应堆保护通道响应时间智能测量平台的自主研发与应用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6和睦系统仿真平台FirmSim研发及应用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7核电厂安全重要仪控系统PLC软件鉴定方法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8核电厂人机交互设计与验证评价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9核电站数字化专用仪控系统及平台研发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10基于时空特征的驾驶人疲劳检测技术及应用重庆科技学院重庆领略科技有限公司11气动装置用核级电磁阀研制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鞍山电磁阀有限责任公司12特殊条件振动测试技术与装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湖南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13天然气微量水在线分析技术研究及仪器开发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曙鑫仪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重科大分析仪器有限公司14液化石油气钢瓶全生命周期安全质量评价与相关标准制定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15计算光学定量相位显微成像关键技术与应用南京理工大学16Kylin四通道双光束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17超(超)临界锅炉金属管道运行状态快速检测技术及装置湖南工程学院湘潭宏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8单相智能电能表质量一致性评价及稳健性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胜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长沙中坤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高压电缆复杂故障快速定位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20高压高精准活塞式压力计量仪器研制及产业化大连工业大学陕西创威科技有限公司21氢能源汽车用高压气瓶附件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22手持式以太网测试仪系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23油气管道腐蚀缺陷远程在线监测技术与装备四川大学四川思科锐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4超高频射频温度传感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5核电关键测温仪表的自主化研发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26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速列车运行环境监测系统及技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27中药制造测量控制关键技术与仪器产业化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山东金璋隆祥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不分先后)序号申报项目名称第一完成单位其他单位1600℃超高温光热发电用压力变送器上海洛丁森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2PVC混料设备监控过程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3城市混合交通多维协同缓堵智能管控关键装置研发及应用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4电液执行机构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5高稳定性宽量程智能流量装置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6高压开关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7核电厂仪控功能模块化设计与验证研究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8视触觉融合感知的机器人防破损操控技术与装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若铂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仲恺农业工程学院9太阳电池可靠性关键参数测量一致性及其量值传递与溯源技术研究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10质量流量计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11智能用电信息采集与交互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思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基于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的水质分析仪器的开发与应用上海安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13中岩RSM-HGT(B)超声波成孔质量检测仪武汉中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4TDS9001激光氨气分析仪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15电梯门锁啮合深度检测系统安庆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16发动机活塞环智能检测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制广州沧恒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17高存储深度、高捕获率数字示波器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18基于机器学习的计量设备异常分析技术研究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19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电测量设备智能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高性能环保型电接触材料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1搅拌棒吸附萃取装置的研制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济宁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22六氟化硫设备检修废弃物回收再生处理关键技术、装置及应用重庆科技学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23压力管道用X100钢管及阀门检测技术研究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宝世威石油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增欣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油通用仪器仪表供应商名单公布
    近日,经过中石油集团严格的考证评估,中石油通用仪器仪表供应商名单公布。序号供应商名称物料编码物资品名1黄山良业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38100201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38100205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38100208多转电动执行机构2伯纳德控制设备(北京)有限公司38100201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38100205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38100208多转电动执行机构3常州新能自控设备有限公司38100201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38100205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38100208多转电动执行机构4上海华伍行力流体控制有限公司38100201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38100205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38100208多转电动执行机构5多蒙(上海)控制技术有限公司38100201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38100205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38100208多转电动执行机构6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38041401雷达液位计7江苏红光仪表厂有限公司38040206翻板磁浮子液位计8江苏新晖测控科技有限公司38040206翻板磁浮子液位计38040301浮筒液位计9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38080201电动压力变送器38080202电动绝对压力变送器38080203电动单法兰压力变送器38080204电动差压变送器38080212高压力变送器38080213高静压变送器38080225远传毛细管法兰变送器38080231远传压力变送器10上海洛丁森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38080201电动压力变送器38080202电动绝对压力变送器38080203电动单法兰压力变送器38080204电动差压变送器38080212高压力变送器38080213高静压变送器38080225远传毛细管法兰变送器38080231远传压力变送器11浙江奥新仪表有限公司38080203电动单法兰压力变送器38080204电动差压变送器38080213高静压变送器38080225远传毛细管法兰变送器38080231远传压力变送器12艾坦姆流体控制技术(北京)有限公司38100410气动薄膜笼式套调节阀38100444气动薄膜直通单座调节阀38100429气动快速切断蝶阀13西派集团有限公司38100410气动薄膜笼式套调节阀38100444气动薄膜直通单座调节阀38100448气动O型切断球阀14浙江永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8100410气动薄膜笼式套调节阀38100444气动薄膜直通单座调节阀38100448气动O型切断球阀15无锡斯考尔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38100410气动薄膜笼式套调节阀38100444气动薄膜直通单座调节阀16迈思可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38100410气动薄膜笼式套调节阀38100444气动薄膜直通单座调节阀17成都成高阀门有限公司38100448气动O型切断球阀18苏州安特威阀门有限公司38100448气动O型切断球阀19自贡自高阀门有限公司38100448气动O型切断球阀20浙江新蓝科技有限公司38031501质量流量计
  • 2019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
    仪器信息网讯:在MICONEX2019期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公布了2019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按照《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奖奖励条例》规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对申报项目进行了严格认真的初审、会评,分别评选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0项、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0项、科技三等奖23项。名单如下: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不分先后)序号申报项目名称第一完成单位其他单位1仪器仪表设备健康管理与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2新一代全域性自动测报技术与系统集成应用河海大学亿水泰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西安山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支持多业务承载的高级量测体系与智慧用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天津求实智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4创新型多功能激光光谱分析仪器的研发与应用四川大学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大学西北大学5微型流化床反应测试仪器与分析技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北京中科洁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蒂伦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沈阳化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6大型装备形貌与姿态高精度视觉测量关键技术及系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北京迅恒科技有限公司7柔性关节式3D坐标测量技术及系统合肥工业大学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信息科技大学8基于电磁效应的能量传输与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成都市易冲半导体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9主要鲜果内部品质无损在线检测关键技术与装备华东交通大学北京福润美农科技有限公司10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综合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关键技术、设备研制及应用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序号申报项目名称第一完成单位其他单位1CEC(H)/K系列核安全级压力变送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光华仪表有限公司2H-8200型核电站用1E级K3+类电气阀门定位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自动化仪表七厂3电力仪器仪表运载平台及高精度电源输出仪的研究及应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4电压无功控制全周期评估系统开发及应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大学5反应堆保护通道响应时间智能测量平台的自主研发与应用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6和睦系统仿真平台FirmSim研发及应用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7核电厂安全重要仪控系统PLC软件鉴定方法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8核电厂人机交互设计与验证评价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9核电站数字化专用仪控系统及平台研发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10基于时空特征的驾驶人疲劳检测技术及应用重庆科技学院重庆领略科技有限公司11气动装置用核级电磁阀研制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鞍山电磁阀有限责任公司12特殊条件振动测试技术与装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湖南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13天然气微量水在线分析技术研究及仪器开发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曙鑫仪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重科大分析仪器有限公司14液化石油气钢瓶全生命周期安全质量评价与相关标准制定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15计算光学定量相位显微成像关键技术与应用南京理工大学16拉曼云端智能检测系统规范化研制及其检验检疫应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检国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长春海关技术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天津海关化矿金属材料检测中心防城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吉林大学深圳达阀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7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8Kylin四通道双光束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19超(超)临界锅炉金属管道运行状态快速检测技术及装置湖南工程学院湘潭宏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单相智能电能表质量一致性评价及稳健性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胜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长沙中坤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复杂地下管道缺陷高精度检测关键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零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22高压电缆复杂故障快速定位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23高压高精准活塞式压力计量仪器研制及产业化大连工业大学陕西创威科技有限公司24氢能源汽车用高压气瓶附件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25手持式以太网测试仪系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26油气管道腐蚀缺陷远程在线监测技术与装备四川大学四川思科锐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7超高频射频温度传感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8核电关键测温仪表的自主化研发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29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速列车运行环境监测系统及技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30中药制造测量控制关键技术与仪器产业化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山东金璋隆祥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不分先后)序号申报项目名称第一完成单位其他单位1600℃超高温光热发电用压力变送器上海洛丁森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2PVC混料设备监控过程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3城市混合交通多维协同缓堵智能管控关键装置研发及应用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4电液执行机构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5高稳定性宽量程智能流量装置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6高压开关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7核电厂仪控功能模块化设计与验证研究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8视触觉融合感知的机器人防破损操控技术与装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若铂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仲恺农业工程学院9太阳电池可靠性关键参数测量一致性及其量值传递与溯源技术研究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10质量流量计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11智能用电信息采集与交互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思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基于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的水质分析仪器的开发与应用上海安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13中岩RSM-HGT(B)超声波成孔质量检测仪武汉中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4TDS9001激光氨气分析仪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15电梯门锁啮合深度检测系统安庆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16发动机活塞环智能检测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制广州沧恒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17高存储深度、高捕获率数字示波器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18基于机器学习的计量设备异常分析技术研究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19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电测量设备智能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高性能环保型电接触材料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1搅拌棒吸附萃取装置的研制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济宁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22六氟化硫设备检修废弃物回收再生处理关键技术、装置及应用重庆科技学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23压力管道用X100钢管及阀门检测技术研究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宝世威石油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增欣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等奖获得者代表二等奖获得者代表三等奖获得者代表
  • 环境与安全检测:提高技术壁垒有利相关公司
    有利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国家环保相关政策的不断深化为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同时对新技术产品的鼓励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十二五”亦值得期待。  2006年10月,我国出台了《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深入开展生态监测工作,建立地面观测站点,逐步完善生态监测网络。次年11月,我国又出台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要求对重点工业废气污染源实行自动监控。重点发展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危险废物鉴别专用仪器、细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采样仪器、二恶英分析设备、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与仪器、污染远距离遥测系统。  2010年4月,国家出台了《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明确鼓励发展的环境监测仪器有氨氮自动监测仪、化学需氧量水质在线监测仪、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紫外差分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激光过程气体分析系统。  与此同时,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行业的需求在高速拓展,而较高的进入壁垒也为行业内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进入壁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行业的准入有相关要求,需要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 (2)当前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因此对产品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3)出于对仪器质量以及未来售后服务问题的考虑,环境监测设备的大部分货款回收一般需要3-6个月的时间,再加上10%质保金,导致应收账款快速增长、销售资金回笼较慢。  目前,有关环境与安全检测的上市公司不多,相关公司主要有:  先河环保,该公司是专业从事高端环境在线监测仪器仪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产品中城市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是河北省唯一通过初审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 酸雨自动监测系统,是国内首家实现酸雨自动检测的系统,相关的2项国家标准均由公司起草。  万讯自控,电动执行器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可细分为轻载型和重载型电动执行器及楼宇执行器三类产品。目前公司已掌握了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只电动执行器这一产品公司就掌握了5项核心技术和5项专利。  汉威电子,公司从事气体传感器和检测仪器仪表十余年,凭借技术优势、质量优势、成本优势、快速响应优势逐步成为行业内领先企业。公司生产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也位于前三名。  威尔泰,公司生产的智能差压/压力变送器是上海市名牌产品,WT系列智能压力变送器是国内第一个经国际HART基金会认可的压力变送器,并已获得欧洲CE认证。  自仪股份,公司2010年2月以335.76万元受让轨道交通公司综合监控系统相关资产,对轨交综合监控自动化控制系统业务发展有积极意义。  理工监测,变压器在线监测龙头企业:公司核心产品为变压器色谱在线监测系统(MGA),该产品能够实现对电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主要应用于电网公司、发电企业和大型电力用户的110kV以及以上电力变压器。
  • 13款仪器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机械工业杰出产品”
    仪器信息网讯近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机联)公布了“改革开放40周年—机械工业杰出产品”入围名单,194项入选产品中,仪器仪表相关产品13款上榜,包括丹东奥龙的“工业CT”,苏试试验的“高加速寿命试验和应力筛选系统”、中科科仪的“场发射枪扫描电子显微镜”,东菱振动试验仪器的“ES-600型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等。  奖项背景——为更好地宣传机械工业改革开放40年发展成就,中机联党委组织开展了系列庆祝活动。其中,“改革开放40周年—机械工业杰出产品”选树活动旨在通过集中征集宣传一批标志性产品,充分展现机械工业拼搏奋斗的发展轨迹,展示广大企业创新进取的重要成果,以扩大行业影响力,得到了行业的广泛响应。同时,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在中机联的统一部署下,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与了杰出产品评选活动。  按照工作程序和入选标准,经由行业组织推荐,申报项目经征集办公室和有关专家初审,专业协会复审,组织专家评审会再次评审提出建议名单,提交中机联会长办公会确定后,进行社会公示,最终共有194项产品入选。其中入选的13款仪器仪表相关产品信息如下:【文末附194项全名单】序号企业名称产品29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工业CT【产品链接】30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行车指挥为核心的轨道交通综合自动化系统(MACS-SCADAV4.0)31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加速寿命试验和应力筛选系统32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WB3XX系列大口径高密封等级三偏心蝶阀33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场发射枪扫描电子显微镜【产品链接】34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WebFieldECS-700大规模集散控制系统35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M8000智能电动执行机构36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全站型电子速测仪37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onST811现场全自动压力检验仪40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ES-600型电动振动试验系统41重庆四联测控技术有限公司PDS系列智能压力变送器147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伺服驱动综合性能测试系统155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大型装备极端复杂气候环境试验系统及应用  附:194项入选产品全名单“改革开放40周年——机械工业杰出产品”名单序号企业产品1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东方红-LF2204轮式拖拉机2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雷沃阿波斯、潍坊农业装备分公司雷沃谷神GM80轮式谷物收获机3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型车用高速发动机4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YC6L系列柴油机5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CA6DM系列柴油机6河南省西峡汽车水泵股份有限公司EA211涡轮增压器壳体组件7宁波威孚天力增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8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8AT变速箱泵9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D30TCI柴油机产品10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R系列高性能环保电控车用柴油机11辽阳新风科技有限公司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12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重型柴油机SCR系统集成13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E系列高效节能环保柴油机14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内燃机锻钢活塞15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履带式全地形车16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速大运量脱挂索道产品17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小直径双模式双护盾盾构机18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NTE200、260电动轮矿用自卸车19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F系列节能环保型内燃叉车20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推DE17系列智能遥控推土机21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ZYS113全智能三臂凿岩台车22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具备耐高压及抗冲击技术的矿用挖掘机液压缸23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GR3505平地机24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XGC88000履带起重机25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CLG870H轮式装载机26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101米超长臂架碳纤维泵车27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5200D超大型塔式起重机28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TBM)29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工业CT30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行车指挥为核心的轨道交通综合自动化系统(MACS-SCADAV4.0)31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加速寿命试验和应力筛选系统32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WB3XX系列大口径高密封等级三偏心蝶阀33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场发射枪扫描电子显微镜34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WebFieldECS-700大规模集散控制系统35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M8000智能电动执行机构36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全站型电子速测仪37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onST811现场全自动压力检验仪38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眼部离子导入电疗仪39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裂隙灯显微镜40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ES-600型电动振动试验系统41重庆四联测控技术有限公司PDS系列智能压力变送器42北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BEIRENB624系列书刊商务印刷机43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机组工模烫机44东莞市晟图印刷设备有限公司全智能数码皮壳机ST060D45杭州科雷机电工业有限公司智能化数字印刷CTP制版机46浙江炜冈机械有限公司全自动卷筒商标胶印机47深圳精密达智能机器有限公司Cambridge(剑桥)-12000高速胶订联动线48西安航天华阳机电装备有限公司卫星式柔版印刷机49浙江通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SP1040G输纸机50浙江通得数字印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大全张高速多色平板印刷机51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FR400ELS环保型卷筒料机组式凹版印刷机(YA1001250)52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石化加氢装置关键工艺阀门53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百万千瓦核电站主蒸汽隔离阀和爆破阀54上海神开石油设备有限公司HH级高抗硫井口装置及采油(气)树55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56郑州万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双金属复合材料管件57江苏如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钻杆动力钳58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0米车装钻机59沈阳鼓风机集团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百万吨级乙烯“三机”压缩机组和150吨往复式氢气压缩机60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MW级天然气长输管线压缩机61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万立方大型空分配套压缩机组62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AP1000反应堆核主泵63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10万立方米大型空分装置64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0.1微米空气洁净装备65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百万千瓦核电站上充泵和水压试验泵66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百万千瓦核电站海水循环泵67中国电建集团上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100%容量锅炉给水泵组68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成都压缩机分公司大型地下储气库注气压缩机组69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万立方米天然气液化(LNG)成套装置70大连大高阀门股份有限公司百万千瓦核电站主蒸汽隔离阀和爆破阀71成都成高阀门有限公司天然气长输管线大口径全焊接球阀72上海电气阀门有限公司天然气长输管线大口径全焊接球阀73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压滤机74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有限公司大型水环真空泵75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双级高效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76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NH3/CO2螺杆复叠制冷系统77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MA系列伺服节能塑料注射成型装备78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塑料箱体高速智能无人化生产线79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20万吨/年聚丙烯大型同向双螺杆挤压造粒机组80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XY-4S1730C/XY-F4S1730C橡胶四辊压延生产线81富强鑫(宁波)机器制造有限公司FB-600LV型直角式三色注塑机82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风电、航空专用宽幅多层膜吹塑成套装备83浙江申达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大容量挤出注射成型千吨级注塑装备84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欧化除湿干燥送料组合SCD85艾克森(江苏)节能电热科技有限公司纳米远红外电热圈86苏州锦珂塑胶科技有限公司“锦珂”牌“石英超导双效节能加热器”87佛山市顺德区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SVP/3系列伺服驱动注塑机88泰瑞机器股份有限公司Dream-J梦想系列大注射量挤注式塑料注射成型机89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高效节能中空成型自动化成套装备90震雄机械(深圳)有限公司超大型双射台SM6500-TP注塑成型机91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E级超大型岸桥92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大型矿用磨机93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用柔性六索并联系统94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宽厚板定制化轧制生产线工艺及成套设备95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LG720冷轧管机组成套设备96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工业铝材高效节能挤压生产设备97太重煤机有限公司年产千万吨大采高智能采煤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98山西煤矿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综采工作面智能型输送系统开发与示范应用99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矿山复杂地形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100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巨型重载锻造操作机101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无模铸造精密成形机102常州华德机械有限公司“复兴号”、“和谐号”高铁动车低温球墨铸铁轴箱103河北龙凤山铸业有限公司铸造用高纯生铁、铸造用超高纯生铁104山东莱德管阀有限公司自密封中线蝶阀105赛普工业研究院(安阳)有限公司整体铸造成型车架、平叉106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精密组芯造型技术与装备(生产线)107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离心球墨铸铁管108河北恒工机械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螺杆转子、液压阀及其他液压流体零部件109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挖掘机专用整体式多路阀阀体110国机铸锻机械有限公司汽车U型纵梁五主机三面数控冲孔生产线111国机铸锻机械有限公司静压造型自动生产线112共享铸钢有限公司大型水轮机叶片铸钢件113山东浩信集团有限公司HOSET重型重载商用车轮毂单元总成114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铸锻厂静压铸造叉车转向桥体115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卫星支架116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超细长导轨117玫德集团有限公司智能灌溉泵房流体输送连接件118保定维尔铸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静压造型自动线119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标准动车组铝合金齿轮箱铸件120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高速热冲压成型生产线121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通透式精密轴管类锻件的快捷热挤压成套技术122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开合式热处理成套技术装备123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XKA28105× 300数控桥式动梁龙门铣床124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YDZ3126CNC高速干切滚齿机125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L30A型齿轮测量中心126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iNC智能数控系统127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大型全自动快速冲压生产线128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系列化五轴立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129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五轴工具磨床130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QMK009锥齿轮磨齿机131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YKZ7230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132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SE-GK020型六轴数控电火花小孔机133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超重型数控单柱移动立式铣车床134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新松炫舞机器人135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aotai”品牌逆变式气体保护焊机系列产品136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三代核电AP1000壳内电缆137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160kA发电机断路器138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139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华龙一号1E级热缩套管(核级电缆附件)系列产品140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CW3系列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141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GM5-40P系列光伏直流顺、逆流双向保护微型断路器142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ZZDFPZ-382000/500-800换流变压器143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144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特高压大功率光控晶闸管145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高可靠性耐高温耐辐射特种电线146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全球首堆——第四代高温气冷堆主设备147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伺服驱动综合性能测试系统148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149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东汽高效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150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大型直接空冷汽轮机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151青岛捷能汽轮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热汽轮机152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大型乙烯装置用汽轮机153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1000kV特高压大容量发电机升压变压器154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500KV电力变压器短路承受能力试验系统155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大型装备极端复杂气候环境试验系统及应用156诸暨链条总厂卸船机高强度专用提升链157上海上标汽车紧固件有限公司电动轿车电池包套筒件(管类零件)158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船用齿轮箱及船舶推进系统159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EQ2050分动箱无声链条160浙江恒久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高精度和高强度冶金链条161杭州自强链传动有限公司PT133F16带油杯梯级链162安徽黄山恒久链传动有限公司“黄山”牌输送用平顶链163桂林瑞特试验机有限公司机车悬架簧专用试验机(TCD-CH)164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发动机用强化齿形链165浙江中益机械有限公司农机用轴承密封盖166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谐波减速器167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VVT转子、定子、凸轮轴正时链轮、定子链轮168昆山孚思格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汽车悬架减震弹簧强压机169昆山孚思格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汽车悬架减震弹簧负荷自动分选机170苏州环球集团有限公司高抗磁精密传动链171浙江嵘润机械有限公司链式智能化电石输送线172山东高强紧固件有限公司重型车用车轮螺栓总成173深圳航空标准件有限公司燕尾槽螺钉174河北北环机械通用零部件有限公司平键175舟山市7412工厂耐高温紧固件176山西大新传动技术有限公司棒材剪切机胀紧联结套177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液压式热轧精密卷筒178咸阳超越离合器有限公司对数螺旋线超越离合器179迈格钠磁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永磁涡流柔性传动节能装置180苏州船用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升降式可调螺距型全回转舵桨装置181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3.6兆瓦以下风电装备系列轴承182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土压平衡盾构主轴承183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堆取料机用超大型推力球轴承HTQ10000184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轴重铁路货车轴承353132B185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猛士军车186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五菱宏光MPV187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传祺GS4SUV188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EC系列轿车189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博瑞轿车190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哈弗H6SUV191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秦新能源轿车192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J6载货车193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豪沃T7载货车194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E8纯电动公交车
  • 新能源汽车引领下年更新159条标准——2021汽车材料及零部件测试标准盘点
    2021年可谓标准“元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将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之一,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机器人等领域关键技术标准,推动产业变革。我国是汽车产销第一大国,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已成为支撑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回顾过去这一年,我国批准发布大量汽车标准,本文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主流团体标准进行了简要盘点,以飨读者。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强制性标准主要包括汽车的安全性标准、汽车排放物的控制标准、汽车操声限制标准、汽车燃油消耗量限制标准等。2021年,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共58项。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GB 17675-2021汽车转向系 基本要求2021/2/202022/1/12GB 19578-202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2021/2/202021/7/13GB 26512-202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2021/2/202022/1/14GB/T 39851.2-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第2部分:传输层协议和网络层服务2021/3/92021/10/15GB/T 39895-2021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 标识规范2021/3/92021/10/16GB/T 39897-2021车内非金属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检测方法2021/3/92021/10/17GB/T 39896-2021厢式货车系列型谱2021/3/92021/10/18GB/T 32694-2021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2021/3/92021/10/19GB/T 26779-202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2021/3/92021/10/110GB/T 19753-2021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2021/3/92021/10/111GB/T 19237-2021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机2021/3/92021/10/112GB/T 18386.1-202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2021/3/92021/10/113GB/T 39901-2021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3/92021/10/114GB/T 39899-2021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自动变速器2021/3/92021/10/115GB 9656-2021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2021/4/302023/1/116GB 40164-2021汽车和挂车 制动器用零部件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4/302022/1/117GB/T 40032-2021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2021/4/302021/11/118GB/T 31498-2021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2021/8/192022/3/119GB/T 40432-2021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2021/8/192022/3/120GB/T 40494-2021机动车产品使用说明书2021/8/192022/3/121GB/T 40499-2021重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通用条件2021/8/192022/3/122GB/T 40501-2021轻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通用条件2021/8/192022/3/123GB/T 40509-2021汽车转向中心区操纵性过渡特性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4GB/T 40507-2021乘用车 自由转向特性 转向脉冲开环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5GB/T 40512-2021汽车整车大气暴露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26GB/T 40521.1-2021乘用车紧急变线试验车道 第1部分:双移线2021/8/192022/3/127GB/T 40521.2-2021乘用车紧急变线试验车道 第2部分:避障2021/8/192022/3/128GB/T 38146.3-2021中国汽车行驶工况 第3部分:发动机2021/8/192022/3/129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2021/8/192022/3/130GB/T 24347-2021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2021/8/192022/3/131GB/T 40428-202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32GB/T 34015.4-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4部分:梯次利用产品标识2021/8/192022/3/133GB/T 40433-2021电动汽车用混合电源技术要求2021/8/192022/3/134GB/T 40430-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符号集2021/8/192022/3/135GB/T 34015.3-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3部分:梯次利用要求2021/8/192022/3/136GB/T 14172-2021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静侧倾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2021/8/192022/3/137GB/T 40822-2021道路车辆 统一的诊断服务2021/10/112022/5/138GB/T 40861-2021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2021/10/112022/5/139GB/T 5334-2021乘用车 车轮 弯曲和径向疲劳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0GB/T 39851.3-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第3部分:排放相关系统的需求2021/10/112022/5/141GB/T 33598.3-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 第3部分:放电规范2021/10/112022/5/142GB/T 38775.7-202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7部分:互操作性要求及测试 车辆端2021/10/112022/5/143GB/T 12678-2021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4GB/T 27840-202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45GB/T 19754-2021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6GB/T 40712-2021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2021/10/112022/5/147GB/T 40711.2-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2部分:怠速起停系统2021/10/112022/5/148GB/T 38775.5-202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5部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49GB/T 40578-2021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50GB/T 12535-2021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1GB/T 40625-2021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室内测量方法2021/10/112022/5/152GB/T 5909-2021商用车 车轮 弯曲和径向疲劳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3GB/T 40711.3-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3部分:汽车空调2021/10/112022/5/154GB/T 39037.1-2021用于海上滚装船运输的道路车辆的系固点与系固设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车和汽车列车(不包括半挂车)2021/10/112022/5/155GB/T 40711.4-2021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4部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2021/10/112022/5/156GB/T 40855-2021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7GB/T 40857-2021汽车网关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58GB/T 40856-2021车载信息交互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0/112022/5/1行业标准汽车行业标准主要包括汽车整车、发动机及各大总成的性能要求、技术条件等表明产品本身质量水平的标准。2021年,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管理的行业标准共9项。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QC/T 1149-2021大件运输专用车辆2021/5/172021/10/11QC/T 1152-2021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DC/DC变换器技术条件2021/8/212022/2/12QC/T 1153-2021汽车紧固连接螺栓轴力测试 超声波压电陶瓷片法2021/8/212022/2/13QC/T 1154-2021汽车微电机用换向器2021/8/212022/2/14QC/T 1155-2021汽车用USB功率电源适配器2021/8/212022/2/15QC/T 1156-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单体拆解技术规范2021/8/212022/2/16QC/T 271-2021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2021/8/212022/2/17QC/T 550-2021汽车用蜂鸣器2021/8/212022/2/18QC/T 62-202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减震器2021/8/212022/2/19QC/T 942-2021汽车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2021/8/212022/2/1团体标准本文仅整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SAE)批准发布的团体标准,共92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化工作最早始于2006年,2014年入选首批团体标准试点单位。以下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1T/CSAE 172-2021电动乘用车剩余里程准确度评价试验方法2021/2/262T/CSAE 173-2021基于道路载荷谱的汽车用户使用与试验场试验相关性分析评价规程2021/3/293T/CSAE 174-2021汽车产品可靠性增长开发指南2021/3/294T/CSAE 175-2021汽车可靠性设计的用户定义方法2021/3/295T/CSAE 176-2021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噪声品质测试评价规范2021/3/296T/CSAE 177-2021电动汽车车载控制器软件功能测试规范2021/4/127T/CSAE 179-2021汽车用高韧性热镀铝硅合金镀层热冲压钢板技术要求2021/4/128T/CSAE 180-2021轻型汽车道路行驶工况2021/4/129T/CSAE 40-2021乘用车塑料前端框架技术条件2021/4/1210T/CSAE 178-2021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2021/5/1311T/CSAE 181-2021汽车室内润滑脂气味测试及评价方法2021/5/1312T/CSAE 182-2021汽油机油低速早燃性能测试方法2021/5/1313T/CSAE 184-2021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健康状态评价指标及估算误差试验方法2021/5/1314T/CSAE 185-2021自动驾驶地图采集要素模型与交换格式2021/5/1315T/CSAE 186-2021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箱火灾用气体防控装置2021/5/1316T/CSAE 183-2021燃料电池堆及系统基本性能试验方法2021/6/1117T/CSAE 75.2-2021汽车防锈包装规程 第2部分:动力总成及其主要零部件2021/6/1118T/CSAE 191-2021全球典型地区气候环境老化严酷度分级2021/6/1119T/CSAE 192-2021汽车零部件电镀和涂装实验室 通用技术要求2021/6/1120T/CSAE 193-2021汽车用自攻螺钉在热塑性塑料上拧紧扭矩性能试验方法2021/6/1121T/CSAE 192-2021汽车零部件电镀和涂装实验室 通用技术要求2021/6/1122T/CSAE 191-2021全球典型地区气候环境老化严酷度分级2021/6/1123T/CSAE 192-2021汽车零部件电镀和涂装实验室 通用技术要求2021/6/1124T/CSAE 193-2021汽车用自攻螺钉在热塑性塑料上拧紧扭矩性能试验方法2021/6/1125T/CSAE 194-2021汽车外饰件用PVD涂层技术条件2021/6/1126T/CSAE 195-2021铝合金底盘件加速腐蚀试验及评价方法2021/6/1127T/CSAE 196-2021整车海运外观腐蚀模拟试验及评价方法2021/6/1128T/CSAE 197-2021乘用车镁合金车轮耐蚀性能试验方法2021/6/3029T/CSAE 198-2021汽车用高强韧类高真空压铸铝合金材料技术条件2021/6/3030T/CSAE 199-2021汽车用高真空压铸铝合金减振器支座技术条件2021/6/3031T/CSAE 200-2021汽车用铝合金直锻工艺轮毂技术条件2021/6/3032T/CSAE 201-2021汽车用薄钢板冲压极限减薄率测试方法2021/6/3033T/CSAE 202-2021汽车用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技术条件2021/6/3034T/CSAE 203-2021汽车用铝与铝合金流钻铆接技术条件2021/6/3035T/CSAE 204-2021汽车用中低强度钢与铝自冲铆接一般技术要求2021/6/3036T/CSAE 205-2021乘用车镁合金前端框架技术条件2021/6/3037T/CSAE 206-2021汽车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高应变速率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2021/6/3038T/CSAE 207-2021汽车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高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方法2021/6/3039T/CSAE 208-2021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地板用环氧树脂技术条件2021/6/3040T/CSAE 209-2021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前机舱盖板技术条件2021/6/3041T/CSAE 210-2021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汽车前防撞梁铺层设计方法2021/6/3042T/CSAE 211-2021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共享安全要求2021/7/1543T/CSAE 212-2021智能网联汽车场景数据图像标注要求及方法2021/7/1544T/CSAE 213-2021智能网联汽车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标注要求及方法2021/7/1545T/CSAE 187-2021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离心式空气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2021/7/2346T/CSAE 188-2021 轻型汽油车用耐压力燃油系统排放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2021/7/2347 T/CSAE 190.1-2021汽车用轮毂电动轮总成 术语2021/7/2348T/CSAE 190.2-2021汽车用轮毂电动轮总成 技术条件2021/7/2349T/CSAE 190.3-2021汽车用轮毂电动轮总成 试验方法2021/7/2350T/CSAE 190.4-2021汽车用轮毂电动轮总成 可靠性试验方法2021/7/2351T/CSAE 214-2021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电站火灾风险评估指南2021/8/2652T/CSAE 215-2021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电站火灾应急预案编制指南2021/8/2653T/CSAE 216-2021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火灾防控装置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2021/8/2654T/CSAE 217-2021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消防安全技术条件2021/8/2655T/CSAE 218-2021轻型汽油车用耐压力燃油箱特殊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2021/8/2656T/CSAE 221-2021SP、GF-6汽油机油2021/8/2657T/CSAE 11.1-2021商用车润滑导则 第1部分:发动机润滑油的选用(修订)2021/8/2658T/CSAE 11.2-2021商用车润滑导则 第2部分:变速器和驱动桥润滑油的选用(修订)2021/8/2659T/CSAE 11.3-2021商用车润滑导则 第3部分:润滑脂的选用(修订)2021/8/2660T/CSAE 11.4-2021商用车润滑导则 第4部分:特种液的的选用(修订)2021/8/2661T/CSAE 25.1-2021乘用车润滑导则 第1部分:发动机润滑油的选用(修订)2021/8/2662T/CSAE 25.2-2021乘用车润滑导则 第2部分:传动系统润滑油的选用(修订)2021/8/2663T/CSAE 25.3-2021乘用车润滑导则 第3部分:特种液的的选用(修订)2021/8/2664T/CSAE 219-2021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外部短路试验方法2021/9/2465T/CSAE 220-2021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估计误差联合测试方法2021/9/2466T/CSAE 222-2021纯电动乘用车车规级芯片一般要求2021/9/2467T/CSAE 223-2021纯电动乘用车控制芯片功能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2021/9/2468T/CSAE 224-2021纯电动乘用车通讯芯片功能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2021/9/2469T/CSAE 225-2021纯电动乘用车控制芯片功能环境试验方法2021/9/2470T/CSAE 226-2021纯电动乘用车通讯芯片功能环境试验方法2021/9/2471T/CSAE 227-2021纯电动乘用车控制芯片整车环境舱试验方法2021/9/2472T/CSAE 228-2021纯电动乘用车通讯芯片整车环境舱试验方法2021/9/2473T/CSAE 229-2021纯电动乘用车控制芯片整车道路试验方法2021/9/2474T/CSAE 230-2021纯电动乘用车通讯芯片整车道路试验方法2021/9/2475T/CSAE 189-2021电动汽车高压屏蔽线缆及连接器表面转移阻抗测试方法2021/10/2676T/CSAE 231-2021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技术要求与测试评价方法2021/10/2677T/CSAE 232-2021电动汽车碳化硅电机控制器效率测试方法2021/10/2678T/CSAE 233-2021汽车用金属材料圆棒室温高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方法2021/10/2679T/CSAE 234-2021智能网联汽车 线控转向及制动系统数据接口要求2021/10/2680 T/CSAE 235-2021 电动汽车出行碳减排核算方法2021/11/1181 T/CSAE 236-20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 台架可靠性试验方法2021/11/3082 T/CSAE 237-2021 重型汽车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测试技术规范2021/11/3083T/CSAE 243.1-2021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 第1部分 平台技术要求2021/12/2284T/CSAE 243.2-2021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 第2部分 通讯协议要求2021/12/2285T/CSAE 243.3-2021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 第3部分 终端技术要求2021/12/2286 T/CSAE 238-2021汽车正投影面积测量方法2021/12/3087T/CSAE 239-2021汽车整车道路行驶风噪试验方法2021/12/3088T/CSAE 240-2021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退役技术条件2021/12/3089 T/CSAE 241-2021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剩余寿命评估导则2021/12/3090T/CSAE 242-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车用动力蓄电池2021/12/3091T/CSAE 244-2021纯电动乘用车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12/3092 T/CSAE 245-2021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通用规范2021/12/30
  • 工信部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附汽车测试技术网络大会)
    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含五大方面,15项内容。全文如下: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要求,紧贴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实际需求,践行使命担当,奋力开创汽车标准化工作新局面,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持续完善标准顶层设计,加强各方统筹协调1.健全完善汽车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汽车行业“十四五”技术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研究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备标准体系,加快构建汽车芯片标准体系。2.统筹推进汽车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汽车标准的交叉融合问题,推动建立跨行业跨领域工作协同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协同、上下联动,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汽车芯片、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标准的统筹协调,不断提升标准工作开放性和透明度。3.强化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标准技术来源和行业需求研究,鼓励行业机构、业界企业、社会公众等提出标准需要和意见建议;持续加大标准宣贯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深度解读标准内容和要求支撑做好贯彻实施工作;开展重点标准实施效果阶段性评估,立足我国政府管理及产业发展趋势持续提升标准质量水平。二、加快新兴领域标准研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4.新能源汽车领域。启动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相关标准修订工作,进一步提升动力蓄电池热失控报警和安全防护水平;加快推进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列标准研究,修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标准,进一步强化电动汽车安全保障。开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最大功率测试方法标准预研,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驱动电机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标准制修订,持续完善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部件标准体系。开展动力蓄电池耐久性标准预研,推进动力蓄电池电性能、热管理系统、排气试验方法及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管理规范等标准研究,促进动力蓄电池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能耗及续驶里程、低温起动性能、动力性能试验方法等整车标准以及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等关键系统部件标准研究,支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及示范运行。加快构建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开展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技术升级方案研究和验证,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等系列标准修订发布。5.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管理试点,组织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等标准试行验证,完成软件升级、整车信息安全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审查与报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要求、设计运行条件及车载定位系统等L3及以上通用要求类标准草案编制,完成封闭场地、实际道路及模拟仿真等试验方法类标准的制定发布,面向L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开展标准验证试验,有力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工作。加快推进信息安全工程、应急响应、数据通用要求、车载诊断接口、数字证书及密码应用等安全保障类重点标准制定,进一步强化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完善车辆网联功能技术标准子体系,推进基于LTE-V2X的车载信息交互系统、基于网联功能的汽车安全预警场景应用以及相应交互接口规范等标准的研究和立项,协同推动智慧城市网联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制定,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平台等的互通互联。分阶段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系列标准制定,开展符合我国交通特征的测试设备等标准研制工作。6.汽车电子领域。完成无线通信终端、毫米波雷达、主/被动红外等关键系统部件标准审查和报批,加快推进免提通话和语音交互标准制定,启动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抬头显示系统、激光雷达等标准研制立项,满足不断增长的车载电子系统标准需求。推进整车及零部件电磁兼容基础通用标准修订立项,启动整车天线系统射频性能评价、整车辐射发射限值、人体电磁曝露、车辆雷电效应和整车天线系统通信性能等标准预研。完成车辆预期功能安全、车辆功能安全审核及评估方法、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功能安全等标准制定,进一步完善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标准体系。7.汽车芯片领域。开展汽车企业芯片需求及汽车芯片产业技术能力调研,联合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等关联行业研究发布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推进MCU控制芯片、感知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计算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专用芯片等标准研究和立项。启动汽车芯片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等通用规范标准预研。三、强化绿色技术标准引领,支撑双碳目标实现8.能源消耗量领域。完成轻型、重型商用车第四阶段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征求意见,加快推进乘用车第六阶段燃料消耗量、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标准制定。开展高效电机等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评价方法标准研究,启动乘用车道路行驶能源消耗量监测规范标准预研。完成轻型汽柴油车、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标准审查和报批。9.碳排放领域。开展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术语定义、碳中和实施指南等基础通用标准研究和立项。推进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碳排放及核算办法相关标准研究和立项。启动汽车产品碳足迹标识、电动汽车行驶条件温室气体碳减排评估方法标准预研。四、完善整车基础相关标准,夯实质量提升基础10.汽车安全领域。推动燃气汽车燃气系统安装规范、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等标准发布,加快灯光系列标准整合以及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及固定点、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等标准修订。推进乘用车制动系统、前后端防护装置、顶部抗压强度、行人碰撞保护、侧面碰撞乘员保护、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防盗装置等标准制修订,进一步强化乘用车安全要求。做好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标准宣贯实施,推动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标准发布,加快商用车驾驶室外部凸出物标准、专用校车安全、专用校车学生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等标准制修订,持续推进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等危化品运输车辆标准整合,开展轻型汽车/商用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标准实施评估及强制性实施的可行性分析,不断提高商用车安全水平。进一步完善车辆事故与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启动汽车故障模式和事故分类等标准预研。11.传统整车领域。围绕自卸半挂车栏板高度、45英尺集装箱列车长度等内容进行调研,适时启动GB 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 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修订工作。配合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标准修订,启动空气悬架车辆评价、提升桥车辆技术要求等支撑性标准的研制。加快推进汽车列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修订,开展主挂自动连接、连接装置强度、货物隔离装置及系固点等标准预研。开展3.5t以下轻型挂车标准体系研究,根据行业需求开展相关标准制修订。推进车辆操控、主动降噪、结构耐久、车内外提示音等方面标准预研。12.零部件领域。推进空气悬架、推力杆、高度控制阀、自动变速器、电子辅助转向系统(EPS)、多种类型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标准研究与制修订。开展新型塑料及复合材料的车辆零部件质量标准研究制定。加快压缩天然气(CNG)汽车35MPa压力关键部件等标准升级。五、全面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3.加强全球技术法规制定协调。全面跟踪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WP.29)动态及趋势,切实履行《1998年协定书》缔约国义务及自动驾驶与网联车辆工作组、电动汽车安全工作小组副主席等职责,牵头先进驾驶辅助系统部件、自动驾驶功能要求、自动驾驶测评方法、数据记录系统、电动汽车安全、氢燃料电池车辆安全、车载电池耐久性等重点法规项目规划与研制工作,适时提出中国提案。推动1-2项中国标准进入全球技术法规候选纲要,持续提升国际法规协调工作的参与度与贡献度。14.深度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切实履行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委员会(ISO/TC22)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车载雷达特别工作组召集人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动车辆电能传输系统委员会(IEC/TC69)等相关国际标准项目负责人职责,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车载毫米波雷达探测性能评价、动力蓄电池系统功能安全、汽车电子/电气部件传导骚扰试验方法等国际标准研究,重点推动乘用车外部保护、负压救护车、安全玻璃、燃料电池汽车低温冷启动及最高速度等国际标准立项并新建1-2个国际标准工作组,持续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化影响力。15.务实推进中外标准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与平台,巩固并扩大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和法规协调工作成果,共同提出国际标准法规提案,联合开展相关标准法规制定活动,推动形成国际标准化共识。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与重点沿线国家开展汽车标准化交流、培训等活动,促进国内外标准化机构间的对话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汇集行业多方资源力量,不断扩充国际协调专家队伍,实现国际协调资源共享和专家有序管理。第四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大会我国是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据中汽协预测,2021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610万辆,同比增长3.1%;与之相对应的汽车召回量也有所增长,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21年国内乘用车企召回缺陷汽车851.91万辆。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主机厂和零部件厂高度重视整车品质的提升。针对整车和组件的测试及质量监控,已经贯穿汽车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基于此,仪器信息网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将于4月13-14日组织举办第四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大会,为汽车产业链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推动我国汽车测试行业健康发展,助力汽车产业持续提升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及高质量制造。免费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utomobile2022/扫码免费报名参会会议赞助:15718850776(微信同号)刘老师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4月13日上午 零部件失效分析09:00-09:30机械传动零部件失效诊断技术研究及其制造设计的改进应用潘安霞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09:30-10:00更新中欧波同10:00-10:30高强度零部件延迟开裂问题探讨唐刚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0:30-11:00电子探针在汽车材料分析中的应用岛津11:00-11:30检验分析报告中的图片表达问题探讨刘柯军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化及失效专业委员会4月13日下午 零部件测试技术14:00-14:30汽车橡胶材料测试(拟)苍飞飞国家橡胶轮胎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4:30-15:00汽车零部件清洁度测试技术谢宇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15:00-15:30赞助席位15:30-16:00汽车几何尺寸测量(拟)邵双运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16:00-16:30赞助席位16:30-17:00更新中冯继军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工艺研究所17:00-17:30车内空气污染检测技术胡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4月14日上午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上)09:00-9:30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测评技术研究谢先宇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9:30-10:00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技术马天翼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10:00-10:30更新中基恩士10:30-11:00驱动电机测试技术与研究(拟)吴诗宇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11:00-11:30赞助席位11:30-12:00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OBC)与充电桩电源新技术王正仕浙江大学4月14日下午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下)14:00-14:30数字射线成像(DR)及工业CT检测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上的应用郑小康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14:00-16:30更新中
  • 盘点|压力测量仪器与技术大全
    压力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参数,如高压容器的压力超过额定值时便是不安全的,必须进行测量和控制。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压力还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如生产合成氨时,氮和氢不仅须在一定的压力下合成,而且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产量高低。此外,在一定的条件下,测量压力还可间接得出温度、流量和液位等参数。伴随经济、技术的进步,压力测试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左右,为生产活动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使生产和科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而压力测量仪表是用来测量气体或液体压力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又称压力表或压力计。压力测量仪表按工作原理分为液柱式、弹性式、负荷式和电测式等类型。类别原理仪器种类液柱式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将检测压力转换成液柱高度进行测量U形管压力计、单管压力计、斜管压力汁等弹性式利用各种形式的弹性元件,在被测介质的作用下,使弹性元件受压后产生弹性形变的原理弹簧管压力计、波纹管压力计及膜片式压力计等电测式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进行传输及显示电阻式压力计、电容式压力计、压电式压力计和压磁式压力计等负荷式直接按照压力的定义制作。这类压力计误差很小,主要作为基准仪表使用常见的有活塞式压力计、浮球式压力计和钟罩式压力计仪器信息网特盘点各类常见压力检测仪器,以供读者参考。液柱式压力计 液柱式压力计是利用液柱所产生的压力与被测压力平衡,并根据液柱高度来确定被测压力大小的压力计。所用的液体叫封液——水,酒精,水银等. 液柱式压力计结构简单,灵敏度和精确度都高,常用于校正其他类型压力计,应用比较广泛。液柱式压力计按照结构形式可大致分为U形管压力计、单管压力计、斜管压力汁等。U形管压力计是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用一定高度的液柱所产生的静压力平衡被测压力的方法来测量正压、差压和负压既真空度的。由于其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若无外力破坏几乎可永久使用、读取方便、数据可靠、无需外接电力既无需消耗任何能源。故在工业生产各科研过程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广泛用于测量风机和鼓风机的压力、过滤器阻力、风速、炉压、孔压差、气泡水位、液体放大器或液压系统压力等,也可用于燃烧过程中的气比控制和自动阀门控制,以及医疗保健设备中的血压和呼吸压力监测。斜管压力计 在测量微小压差时,由于h值较小,用U形管或单管液柱式压力计测量时的相对误差极大,此时可休用斜管式压力计,斜管式压力计分墙挂式和台式两种。  在许多实验中往往需要同时测量多点的压力,例如压力分布实验。这时就要采用多管式压力计,多管式压力计的工作原理与斜管压力计相同,实际就是多根斜管压力计,由于多管压力计各测压管的内径不可能一样,因此,由毛细现象所造成的各测压管的初读数也不一致,测量前必须读出每根测压管的初读数,并作适当的修正。弹簧管压力计 弹簧管压力计又称波登管压力计。它是一种常见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工程仪表,主要组成部分为一弯成圆弧形的弹簧管,管的横切面为椭圆形,作为测量元件的弹簧管一端固定起来,通过接头与被测介质相连,另一端封闭,为自由端,自由端借连杆与扇形齿轮相连,扇形齿轮又和机心齿轮咬合组成传动放大装置。当被测压的流体引入弹簧管时,弹簧管壁受压力作用而使弹簧管伸张,使自由端移动,其移动距离与压力大小成正比,或者带动指针指示出被测压力数值,适用于对铜合金不起腐蚀作用的气体和液体。波纹管压力计 波纹管压力计的波纹管由金属片折皱成手风琴风箱状,当波纹管轴向受压时,由于伸缩变形产生较大的位移,故一般可在其自由端安装传动机构,带动指针直接读数,从而测量出介质压力。波纹管压力计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矿山、机械、电力及食 品行业,直接测量不结晶体,有腐蚀性的气体、液体的压力。波纹管压力计的特点是低压区灵敏度高,常用于低压测量,但迟滞误差大,压力位移线性度差,精度一般只能达到1.5级,常在其管内安装线性度较好的螺旋弹簧。膜片式压力计 膜片压力计适用于测量无爆炸危险、不结晶、不凝固、有较高粘度,但对铜和铜合金无腐蚀作用的液体、气体或蒸汽的压力。 膜片压力计耐腐蚀性能取决于膜片材料。不锈钢耐腐膜片压力计的导压系统和外壳等均为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主要用于化学、石油、纺织工业对气体、液体微小压力的测量,尤其适用于腐蚀性强、粘稠介质(非凝固非结晶)的微小压力测量。 膜片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弹性元件(测量系统上的膜片)变形。在被测介质的压力作用下,迫使膜片产生相应的弹性变形——位移,借助连杆组经传动机构的传动并予放大,由固定于齿轮上的指针将被测值在度盘上指示出来。压阻式压力计 压阻式压力计是基于单晶硅的压阻效应而制成。采用单晶硅片为弹性元件,在单晶硅膜片上利用集成电路的工艺,在单晶硅的特定方向扩散一组等值电阻,并将电阻接成桥路,单晶硅片置于腔内。当压力发生变化时,单晶硅产生应变,使直接扩散在上面的应变电阻产生与被测压力成正比的变化,再由桥式电路获相应的电压输出信号。 具体来讲,当力作用于硅晶体时,晶体的晶格产生变形,使载流子从一个能谷向另一个能谷散射,引起载流子的迁移率发生变化,扰动了载流子纵向和横向的平均量,从而使硅的电阻率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随晶体的取向不同而异,因此硅的压阻效应与晶体的取向有关。硅的压阻效应不同于金属应变计,前者电阻随压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电阻率的变化,后者电阻的变化则主要取决于几何尺寸的变化,而且前者的灵敏度比后者大50~100倍 压阻式压力计是电阻式压力计的一种。采用金属电阻应变片也可制成压力计,测量原理以金属的应变效应为主。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电容敏感元件将被测压力转换成与之成一定关系的电量输出的压力计。特点是,输入能量低,高动态响应,自然效应小,环境适应性好。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一般采用圆形金属薄膜或镀金属薄膜作为电容器的一个电极,当薄膜感受压力而变形时,薄膜与固定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量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即可输出与电压成一定关系的电信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属于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单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和差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是基于压电效应的压力传感器。它的种类和型号繁多,按弹性敏感元件和受力机构的形式可分为膜片式和活塞式两类。膜片式主要由本体、膜片和压电元件组成。压电元件支撑于本体上,由膜片将被测压力传递给压电元件,再由压电元件输出与被测压力成一定关系的电信号。 这种传感器的特点是体积小、动态特性好、耐高温等。现代测量技术对传感器的性能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用压力传感器测量绘制内燃机示功图,在测量中不允许用水冷却,并要求传感器能耐高温和体积小。压电材料最适合于研制这种压力传感器。目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选择适合高温条件的石英晶体切割方法。而LiNbO3单晶的居里点高达1210℃,是制造高温传感器的理想压电材料。压磁式压力传感器 压磁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铁磁材料的压磁效应制成的,即利用其将压力的变化转化成导磁体的导磁率变化并输出电信号。压磁式的优点很多,如输出功率大、信号强、结构简单、牢固可靠、抗干扰性能好、过载能力强、便于制造、经济实用,可用在给定参数的自动控制电路中,但测量精度一般,频响较低。 所谓压磁效应就是在外力作用下,铁磁材料内部发生应变,产生应力,使各磁畴之间的界限发生移动,从而使磁畴磁化强度矢量转动,因而铁磁材料的磁化强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由于应力使铁磁材料磁化强度变化的现象,称为压磁效应。 若某一铁磁材料上绕有线圈,在外力的作用下,铁磁材料的导磁率发生变化,则会引起线圈的电感和阻抗变化。当铁磁材料上同时绕有激磁绕组和测量绕组时,导磁率的变化将导致绕组间耦合系数的变化,从而使输出电势发生变化。通过相应的测量电路,就可以根据输出的量值来衡量外力的作用。霍尔式压力计 霍尔式压力计是利用霍尔效应制成的压力测量仪器。当被测压力引入后,弹簧管自由端产生位移,从而带动霍尔片移动,改变了施加在霍尔片上的磁感应强度,依据霍尔效应进而转换成霍尔电势的变化,达到了压力一位移一霍尔电势的转换。 霍尔压力计应垂直安装在机械振动尽可能小的场所,且倾斜度小于3°。当介质易结晶或黏度较大时,应加装隔离器。通常情况下,以使用在测量上限值1/2左右为宜,且瞬间超负荷应不大于测量上限的二倍。由于霍尔片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当使用环境温度偏离仪表规定的使用温度时要考虑温度附加误差,采取恒温措施(或温度补偿措施)。此外还应保证直流稳压电源具有恒流特性,以保证电流的恒定。活塞式压力计 活塞式压力计又称为静重式压力计,是利用流体静力平衡原理及帕斯卡定律工作的的一种高准确度、高复现性和高可信度的标准压力计量仪器。 流体静力平衡是通过作用在活塞系统的力值与传压介质产生的反作用力相平衡实现的。活塞系统由活塞和缸体(活塞筒)组成,二者形成极好的动密封配合。活塞的面积(有效面积)是已知的,当已知的力值作用在活塞一端时,活塞另一端的传压介质会产生与已知力值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与该力相平衡。由此,可以通过作用力值和活塞的有效面积计算得到系统内传压介质的压力。在实际应用中,力值通常由砝码的质量乘以使用地点的重力加速度得到。 活塞式压力计也常简称活塞压力计或压力计,也有称之为压力天平,主要用于计量室、实验室以及生产或科学实验环节作为压力基准器使用,也有将活塞式压力计直接应用于高可靠性监测环节对当地其它仪表的表决监测。浮球式压力计 浮球式压力计是以压缩空气或氮气作为压力源,以精密浮球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球体下部的压力作用面积为浮球有效面积的一种气动负荷式压力计。 压缩空气或氮气通过流量调节器进入球体的下部,并通过球体和喷嘴之间的缝隙排入大气。在球体下部形成的压力将球体连同砝码向上托起。当排除气体流量等于来自调节器的流量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这时,球体将浮起一定高度,球体下部的压力作用面积(即浮球的有效面积)也就一定。由于球体下部的压力通过压力稳定器后作为输出压力,因此输出压力将与砝码负荷成比例。钟罩式压力计 钟罩式压力计的作用原理,是直接从压强定义出发,用一台天平对压力在液封受力器上 的垂直作用力F进行测定。这个受力器是一只几何形状有一定要求的钟罩,根据对钟罩几何 尺寸的精密测量和理论分析,求出其受力有效面积S后,待测压强p可由公示p=F/S求出。 因为钟罩式压力计有独特的结构原理,并具有、足够高的精度,这就可以通过与其他基准压力仪器比对,发现未知的系统误差。同时,钟罩式压力计在测量压强差时,其单端静压强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直至单端压强为零,即可以测量绝对压强。另外,该仪器还具有操作简单、受外界干扰小等优点。在高新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今,静态的压力测量方法已获得了较大的优化,成为了各领域中常用的测量体系,并逐渐朝着动态的压力校准趋势发展。由此,相关技术人员针对压力计量检测方法的进步展开了深入的探究。简而言之,压力计量检测的未来趋势表现在测试精度等级、测试响应速率、测试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这几个方面的提高。比如,在活塞式仪表测试中融进了智能加码与操作部位激光监测方法,如此不仅提升了检测效率,并且提高了测试的精准性,同时为绝压式仪表与活塞式仪表智能测试体系的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针对数字式仪表及压力变送器和压力传感器等设备的量传任务有了精良的全智能压力控制其能够用作量传标准,利用1台控制器配置若干个压力模块能够操作许多量程范围,随意确定测试点的高精度检测任务,而且能够选用气介质来工作,如此防止了采用液体介质在检测压力时引起的诸多问题,大幅度提升了数字式仪器的测试效率与智能化程度。
  • 北京博赛德科技有限公司汽车用燃料氢气痕量杂质分析解决方案上市了!
    北京博赛德依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GB/T37244-2018)的要求及氢气中杂质实际分析中的难点和常见问题,推出了《汽车用燃料氢气痕量杂质分析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包括:BCT9700D动态稀释仪、BCT9900H氢能源杂质分析仪及后续分离检测系统。方案可实现单针进样分析汽车用燃料氢气中的硫化物、甲醛、甲酸等各目标组分检出限均低于其标准限值1个数量级以上。检出限低、性能稳定、准确度高精密度均小于10%,准确度均在90%-110%之间,优秀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水平可以准确反映氢气中杂质的含量,有利于评估杂质对燃料电池的影响。BCT9900H氢能源电池杂质预浓缩仪北京博赛德基于近二十年VOCs检测分析经验,和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强强合作,共同开发了BCT9900H氢能源电池杂质分析仪。整套系统结合了EPATO15和HJ759标准方法对浓缩系统硬件及质控要求,同时针对氢气中杂质组分的特点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的特有要求,在常规预浓缩仪的基础上进行了硬件升级改造,让捕集系统更加适合杂质的痕量分析,并结合开发优化后的专用氢杂质分析方法,可实现12种杂质组分的样品检测分析。产品特点专用捕集阱专用的捕集阱设计,克服了填料阱易残留、解析速度慢、载气流速大(需要分流进样)、被测物质易分解(如甲酸)等问题体积计量准确通过EVC电子体积控制,进样精度≤1ml,且可实现不同基质的样品体积测量,如氢气基质等,体积计量准确,精密度高系统无吸附样品流路全部经过惰性化处理,并经过严格的惰性测试,可避免吸附目标物质,保证高回收率避免交叉污染数控阀设计可实现将阀芯旋转到任意位置,能完全隔离捕集阱和样品,更好的避免了交叉污染适用性强测试浓度范围可达0.01ppb-ppm级别,适用于氢气成品中痕量杂质分析、氢气半成品中杂质分析应用范围:分析汽车用燃料氢气中的硫化物、甲醛、甲酸等组分检出限低:检出限低于国家标准中最大允许浓度限值的1个数量级以上BCT9700D动态稀释仪BCT9700D动态稀释仪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原理,采用限流器结合电子压力控制器(EPC)的方式,对气体流量进行控制和调节,实现对样品/标气的稀释。BCT9700D动态稀释仪BCT9700D可实现标气/样品稀释后直接进样分析,为气体质量检测、现场样品检测、仪器标定与质控等工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产品特点采用动态稀释的原理,稀释后的样品/标气可直接进行分析,无需存储容器,降低目标组分的反应机会;采用限流器结合EPC进行流量控制,不使用质量流量计,避免交叉污染,稀释精度高,结果更准确;稀释倍数范围大,单次最大稀释倍数可达2000倍,可显著增加被测样品的浓度范围;整个稀释系统无需庞大的混合腔体,且气体经过的所有管线均经过惰性涂覆,避免目标组分在稀释过程中产生吸附和交叉污染;仪器内置加热单元和温度控制器,系统温度稳定,仪器稳定性更高。应用案例更多详情,欢迎来电垂询!
  • 长庆油田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163.94万元采购恒温槽
    详细信息 长庆油田分公司2023年苏南公司生产区域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校验技术服务项目(二次) 陕西省-西安市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12-23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招标公告长庆油田分公司2023年苏南公司生产区域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校验技术服务项目(二次)招标公告 招标编号:ZY22-XA412-FW1266 (重要提示:投标人务必认真填写招标文件附件《投标信息表》中的“服务”、“业绩发票”等表格,并在递交投标文件时,将已填写的《投标信息表》(EXCEL版)上传至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递交投标文件”的“价格文件”处。《投标信息表》(EXCEL版)填写的信息须与投标文件内容保持一致,若因填写信息错误或与投标文件内容不一致而导致对评审结果和合同签订的不利后果,由投标人自行承担。) 1. 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长庆油田分公司2023年苏南公司生产区域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校验技术服务项目(二次)已由长庆油田分公司批准,资金来自企业自筹(资金来源),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人为长庆油田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的服务进行公开招标。 2.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项目概况:依据苏南公司2023年已批复工作计划,结合2023年新井投产计划及2023年连井计划,为确保苏南生产现场仪器合格有效,需要对生产现场场站内和井口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等按照校验周期进行定期校验,出具校验证明及记录,按照生产现场实际需求,以该项目预计工作量为参考,在2023年年终项目结束时,以实际工作量进行结算。 2.2招标范围:长庆油田分公司2023年苏南公司生产区域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校验技术服务项目(二次),本项目计划投资163.9356万元(含税及其他所有费用),共需1名服务商。 2.3服务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 2.4服务地点:苏南公司生产建设现场。 2.5标段划分:本项目划分标段。 3. 投标人资格要求 3.1投标人须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在国内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具备有效的营业执照。 3.2投标人须具有国家(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并颁发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授权证书》,且该证书附件名目中必须包含本项目所涉及的压力表、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及液位计内容;具有有效的压力表、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及液位计(液位变送器)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 3.3人员要求:须至少配备项目负责人1人,技术负责人1人,专职安全员1人,操作工4人;所有人员均为企业自有员工,安全员具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所有人员具有有效的注册计量师执业资格证。 3.4设备及车辆要求:投标人须配备自有设备及车辆,压力、温度变送器检测标准设备配备活塞式压力计、恒温槽、热电偶检定炉;现场配备皮卡车2辆。 3.5 财务要求:未被责令停产停业;未进入清算程序,或被宣告破产,或其他丧失履约能力的情形;投标人应提供2021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机构审计的财务审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 3.6信誉要求:①未被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②未被最高人民法院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或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中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③投标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拟委任的项目负责人无行贿犯罪行为。 3.7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或长庆油田分公司纳入“黑名单”或限制投标的潜在投标人,其投标将会被否决。 3.8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招标文件获取 4.1凡有意参加投标的潜在投标人,请于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4日至2022年12月28日内完成以下两个步骤: ①登录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网址:http://ebidmanage.cnpcbidding.com/bidder/ebid/base/login.html在线报名(如未在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上注册过的潜在投标人需要先注册并通过平台审核,审核通过后登录平台在可报名项目中可找到该项目并完成在线报名,具体操作请参考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操作指南中“投标人用户手册”相关章节,有关注册、报名等有关交易平台的操作问题请咨询技术支持团队相关人员,咨询电话:4008800114 语音导航转电子招标平台); ②投标人购买招标文件地址:http://www2.cnpcbidding.com, 投标人在缴费平台和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仅登录账号一致,首次登录缴费平台需要投标人通过手机验证码登录,登录后设置密码,详见《投标商用户操作手册》。如有问题,致电400-8800-114转电子招标平台。 4.2招标文件每套售价为200元人民币,请有意参加投标的潜在投标人确认自身资格条件是否满足要求,售后不退,应自负其责。 4.3本次招标文件采取线上发售的方式。潜在投标人在4.1规定的时间内完成4.1规定的2项工作(在线报名和自助购买文件)后,潜在投标人可在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下载招标文件。 4.4投标人支付标书费后,在商城个人中心进入订单列表,点击已缴纳的标书费订单,点击订单详情,可以自行下载电子版普通发票。 4.5此次采购招标项目为全流程网上操作,需要使用U-key完成投标工作,所有首次参与中国石油招标项目投标人必须办理U-key。具体办理通知公告及操作手册下载方法如下: 登录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首页:https://www.cnpcbidding.com“通知公告栏目”的“操作指南”中“电子招投标平台Ukey办理通知公告及操作手册”,即可下载“Ukey办理通知公告及操作手册.zip”。 5.投标文件递交 5.1 本次招标采取网上电子版提交投标方式,以“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上传的电子版为准。 5.1.1提交时间:投标人须在投标截止时间(详见本章6.1条款)前通过“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提交电子版投标文件,投标截止时间未被系统成功传送的电子版投标文件将不被系统接受,视为主动撤回投标文件。考虑投标人众多,避免受网速影响,以及网站技术支持的时间,建议于投标截止时间前24小时完成网上电子版的提交。如果出现上述因素或不可预见因素提交电子版投标文件失败者,一切后果由投标人自行负责。 5.2潜在投标人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叁万元人民币的投标保证金。 6.开标 6.1 投标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网上开标):2023年01月13日08时30分(北京时间)。 6.2 开标地点(网上开标):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 6.3 本次招标采取网上开标方式,招标审计相关部门现场监督,所有投标人可准时进入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开标大厅参加在线开标仪式。 6.4 潜在投标人对招标文件有疑问请联系招标代理机构;对网上操作有疑问请联系技术支持团队人员。 技术支持团队:中油物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4008800114 语音提示“电子招投标” 如有疑问请在工作时间咨询。 招标公告中未尽事宜或与招标文件不符之处,以招标文件为准。 7.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www.cebpubservice.com),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www.cnpcbidding.com)上发布。 8.联系方式 招 标 人:长庆油田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 联 系 人:王小勇 联系电话:18393827928 招标代理机构:中国石油物资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单位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凤城五路与明光路十字路口天朗经开中心二层 联 系 人:野宁 崔永波 联系电话:029-68934566 电子邮箱:1094036597@qq.com 招标机构: 中国石油物资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2022 年 12 月 23日 公告附件1:投标商用户操作手册.pdf 公告附件2:长庆油田承包商自主管理平台用户操作手册(2022.11).pdf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恒温槽 开标时间:2023-01-13 08:30 预算金额:163.94万元 采购单位:长庆油田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中国石油物资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长庆油田分公司2023年苏南公司生产区域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校验技术服务项目(二次) 陕西省-西安市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12-23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招标公告长庆油田分公司2023年苏南公司生产区域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校验技术服务项目(二次)招标公告 招标编号:ZY22-XA412-FW1266 (重要提示:投标人务必认真填写招标文件附件《投标信息表》中的“服务”、“业绩发票”等表格,并在递交投标文件时,将已填写的《投标信息表》(EXCEL版)上传至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递交投标文件”的“价格文件”处。《投标信息表》(EXCEL版)填写的信息须与投标文件内容保持一致,若因填写信息错误或与投标文件内容不一致而导致对评审结果和合同签订的不利后果,由投标人自行承担。) 1. 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长庆油田分公司2023年苏南公司生产区域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校验技术服务项目(二次)已由长庆油田分公司批准,资金来自企业自筹(资金来源),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人为长庆油田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的服务进行公开招标。 2.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项目概况:依据苏南公司2023年已批复工作计划,结合2023年新井投产计划及2023年连井计划,为确保苏南生产现场仪器合格有效,需要对生产现场场站内和井口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等按照校验周期进行定期校验,出具校验证明及记录,按照生产现场实际需求,以该项目预计工作量为参考,在2023年年终项目结束时,以实际工作量进行结算。 2.2招标范围:长庆油田分公司2023年苏南公司生产区域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校验技术服务项目(二次),本项目计划投资163.9356万元(含税及其他所有费用),共需1名服务商。 2.3服务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 2.4服务地点:苏南公司生产建设现场。 2.5标段划分:本项目划分标段。 3. 投标人资格要求 3.1投标人须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在国内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具备有效的营业执照。 3.2投标人须具有国家(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并颁发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授权证书》,且该证书附件名目中必须包含本项目所涉及的压力表、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及液位计内容;具有有效的压力表、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及液位计(液位变送器)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 3.3人员要求:须至少配备项目负责人1人,技术负责人1人,专职安全员1人,操作工4人;所有人员均为企业自有员工,安全员具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所有人员具有有效的注册计量师执业资格证。 3.4设备及车辆要求:投标人须配备自有设备及车辆,压力、温度变送器检测标准设备配备活塞式压力计、恒温槽、热电偶检定炉;现场配备皮卡车2辆。 3.5 财务要求:未被责令停产停业;未进入清算程序,或被宣告破产,或其他丧失履约能力的情形;投标人应提供2021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机构审计的财务审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 3.6信誉要求:①未被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②未被最高人民法院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或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中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③投标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拟委任的项目负责人无行贿犯罪行为。 3.7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或长庆油田分公司纳入“黑名单”或限制投标的潜在投标人,其投标将会被否决。 3.8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招标文件获取 4.1凡有意参加投标的潜在投标人,请于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4日至2022年12月28日内完成以下两个步骤: ①登录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网址:http://ebidmanage.cnpcbidding.com/bidder/ebid/base/login.html在线报名(如未在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上注册过的潜在投标人需要先注册并通过平台审核,审核通过后登录平台在可报名项目中可找到该项目并完成在线报名,具体操作请参考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操作指南中“投标人用户手册”相关章节,有关注册、报名等有关交易平台的操作问题请咨询技术支持团队相关人员,咨询电话:4008800114 语音导航转电子招标平台); ②投标人购买招标文件地址:http://www2.cnpcbidding.com, 投标人在缴费平台和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仅登录账号一致,首次登录缴费平台需要投标人通过手机验证码登录,登录后设置密码,详见《投标商用户操作手册》。如有问题,致电400-8800-114转电子招标平台。 4.2招标文件每套售价为200元人民币,请有意参加投标的潜在投标人确认自身资格条件是否满足要求,售后不退,应自负其责。 4.3本次招标文件采取线上发售的方式。潜在投标人在4.1规定的时间内完成4.1规定的2项工作(在线报名和自助购买文件)后,潜在投标人可在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下载招标文件。 4.4投标人支付标书费后,在商城个人中心进入订单列表,点击已缴纳的标书费订单,点击订单详情,可以自行下载电子版普通发票。 4.5此次采购招标项目为全流程网上操作,需要使用U-key完成投标工作,所有首次参与中国石油招标项目投标人必须办理U-key。具体办理通知公告及操作手册下载方法如下: 登录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首页:https://www.cnpcbidding.com“通知公告栏目”的“操作指南”中“电子招投标平台Ukey办理通知公告及操作手册”,即可下载“Ukey办理通知公告及操作手册.zip”。 5.投标文件递交 5.1 本次招标采取网上电子版提交投标方式,以“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上传的电子版为准。 5.1.1提交时间:投标人须在投标截止时间(详见本章6.1条款)前通过“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提交电子版投标文件,投标截止时间未被系统成功传送的电子版投标文件将不被系统接受,视为主动撤回投标文件。考虑投标人众多,避免受网速影响,以及网站技术支持的时间,建议于投标截止时间前24小时完成网上电子版的提交。如果出现上述因素或不可预见因素提交电子版投标文件失败者,一切后果由投标人自行负责。 5.2潜在投标人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叁万元人民币的投标保证金。 6.开标 6.1 投标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网上开标):2023年01月13日08时30分(北京时间)。 6.2 开标地点(网上开标):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 6.3 本次招标采取网上开标方式,招标审计相关部门现场监督,所有投标人可准时进入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开标大厅参加在线开标仪式。 6.4 潜在投标人对招标文件有疑问请联系招标代理机构;对网上操作有疑问请联系技术支持团队人员。 技术支持团队:中油物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4008800114 语音提示“电子招投标” 如有疑问请在工作时间咨询。 招标公告中未尽事宜或与招标文件不符之处,以招标文件为准。 7.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www.cebpubservice.com),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www.cnpcbidding.com)上发布。 8.联系方式 招 标 人:长庆油田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 联 系 人:王小勇 联系电话:18393827928 招标代理机构:中国石油物资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单位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凤城五路与明光路十字路口天朗经开中心二层 联 系 人:野宁 崔永波 联系电话:029-68934566 电子邮箱:1094036597@qq.com 招标机构: 中国石油物资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2022 年 12 月 23日 公告附件1:投标商用户操作手册.pdf 公告附件2:长庆油田承包商自主管理平台用户操作手册(2022.11).pdf
  •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强制认证执行标准发布
    为保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有效实施,现就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品强制性认证执行标准的有关要求公告如下:  一、新申请认证的产品需按照附表中所列标准要求(含实施日期要求)进行认证。  二、对于标准修订的情况,如果无新增试验项目,已获证产品无须再进行实验,可直接换发新版认证证书 对于新版标准实施前已经出厂、投放市场并且已经不再生产的获证产品,无需按新版标准重新进行确认和换发新版认证证书。  三、对于已获证产品,如标准已明确规定在生产产品实施过渡期的,持证人应在标准规定的日期前,依据相应标准完成认证证书的变更、换版工作 如标准规定的实施过渡期不足本公告发布后12个月的,持证人应在本公告发布后12个月内依据相应标准完成认证证书的变更、换版工作。  四、对于在本公告规定的各标准换版截止日期后,仍未完成证书换版工作的,认证机构应暂停相应产品的认证证书,逾期三个月仍未完成证书换版工作的,认证机构应撤销相应产品的认证证书。  五、各相关指定实验室应在2011年12月31日前,向我委认证监管部上报依据附表中所列标准检测能力情况,以及获得实验室资质认定和认可的情况。  表1.新修订的标准序号标准号及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认证标准执行日期规定1GB 11555-2009《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6,01-07)2009.09.302011.01.01无2GB 11550-2009 《汽车座椅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4)2009.09.302011.01.01新认证的M1类车型,自2011年1月1日实施,新认证的M1类外的车型,本标准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在生产M1类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的M1类外的车型,本标准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3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7)2009.09.302011.01.01新认证车型,自2011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4GB 11552-2009《乘用车内部凸出物》(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8)2009.09.302012.01.01新认证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在生产车型,自2013年1月1日实施。5GB 16897-2010《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6-03)2010.01.102011.07.01无6GB/T 18332.1-2009《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0)2009.05.062009.11.01无7GB 7063-2011《汽车护轮板》(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10)2011.05.122012.01.01对于新认证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车,自2014年1月1日实施。8GB 11557-2011《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14)2011.05.122012.01.01对于新认证车型,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产品,自2013年1月1日实施。9GB 11568-2011《汽车罩(盖)锁系统》(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15)2011.05.122012.01.01无10GB14023-2011《车辆、船和自由内燃机驱动的装置无线电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3-06)2011.07.292012.01.01无  表2.新增的标准序号标准号及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认证标准执行日期规定1GB 26134-2010《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21)2011.01.142012.01.01无2GB/T 14172-2009《汽车静倾翻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3)2009.03.232010.01.01无3GB24315-2009《校车标识》(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1-01)2009.09.302010.01.01无4GB 24406-2009《专用小学生校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03)2009.09.302010.07.01无5GB 24407-2009《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18)2009.09.302010.07.01新认证车型自2010年7月1日实施,其中第4.2条2012年1月1日实施。6GB 25990-2010《车辆尾部标志板》(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4-15)2011.01.102012.01.01无7GB 25991-2010《汽车用LED前照灯》(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4-02)2011.01.102012.01.01无8GB/T 24552-2009《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06/07)2009.10.302010.07.01无9GB/T 24549-200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0)2009.10.302010.07.01无10GB/T 4094.2-2005《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1-12)2005.07.132006.02.01无11GB 26511-2011《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要求》(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2)2011.05.122013.01.01对新认证车型自2013年1月1日实施,对在生产产品自2015年1月1日实施。12GB 26512-201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3)2012.01.012012.01.01无13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汽车认证实施规则试验项目编号:02-20)2001.11.022002.05.01无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申报指南:拟安排8.6亿元启动18个项目
    5月11日,科学技术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坚持“四个面向”总要求,积极探索“揭榜挂帅”等科技管理改革举措,全面提升科研投入绩效。“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坚持纯电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产业基础研发能力,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突破产业链核心瓶颈技术,实现关键环节自主可控,形成一批国际前瞻和领先的科技成果,巩固我国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和规模领先优势,并逐步建立技术优势。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21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围绕能源动力、电驱系统、智能驾驶、车网融合、支撑技术、整车平台6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拟启动18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8.6亿元。其中,围绕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方向,拟部署不超过3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不超过1500万元,每个项目500万元。原则上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示范应用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1. 能源动力1.1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基础前沿技术,含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全固态电池中电极(正极、负极)与固体电解质界面稳定化与自修复机制;微结构固态复合正极(含活性材料、 电解质、电子导电介质等)中电子、离子的输运特性;具有导电骨架结构的金属锂负极和固态电池中界面/结构对锂沉积形态的影响;超薄高离子电导率固体电解质层制备技术及面离子输运均匀性、机械强度、与正负极界面兼容性;新型电池结构、干法电极、新型电解质层制备方法及封装方式;电池内部温度/力学/电 化学场以及失效破坏等实验表征技术及固态电池综合评价方法。考核指标:固态复合正极比容量>400mAh/g;复合金属锂负极比容量>1500mAh/g;固体电解质厚度<15μm,室温电导率>1mS/cm,锂离子迁移数>0.8;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容量>10Ah,比能量>600Wh/kg,循环寿命≥500 次。有关说明:支持一般项目的同时,并行支持不超过3个不同技术路线(互相之间、与一般项目之间技术路线均明显不同)的青年科学家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5年。1.2 车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燃料场景需求的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研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关键部件、电堆、系统设计及集成技术,主要包括:优化电极微观结构,研究高性能、高可靠电池结构设计及可控制备技术;优化连接体材料及结构,开发低成本连接体加工及涂层致密化技术;开发高一致性、长寿命电堆组装技术,形成千瓦级电堆批量制造能力;研发氢气、天然气、醇类等不同燃料处理技术及关键部件;集成不同燃料应用 场景的SOFC系统,研究系统快速启动响应技术,研究系统在模拟行驶工况下的应用安全。考核指标:建立车用SOFC关键部件、电堆与系统技术及理论体系。完成高性能、高可靠电池的结构设计和验证,电流密度 ≥300mA/cm2条件下,电压衰减≤4‰/千小时(运行时间≥1000h);形成低成本金属连接体及涂层材料加工工艺,连接体高温服役5000h,ASR≤30mΩ‧cm2;掌握SOFC电堆组装技术,单电堆功率≥1.0kW,电堆功率密度≥1.0kW/L,电效率≥60%;完 成氢气、天然气以及醇类等为燃料的SOFC系统开发,额定发电功率≥50kW,启动3分钟达50%输出功率,发电效率≥55%(DC,LHV),建立系统安全性能评价体系。有关说明:实施周期不超过 5 年。1.3 高密度大容量气氢车载储供系统设计及关键部件研制 (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燃料电池重型车辆长途续航需求,研究车载储氢瓶、车载储氢系统设计、制造和检测技术,研究不同工况下大容量储氢的释放和泄露规律,研制车载70MPa大容量IV型瓶、集成瓶阀、储氢系统调压阀组、储氢系统控制器、氢气泄漏探测传感器等,形成高压力、大容量车载储氢系统。针对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供氢需求,研究大流量、高动态等复杂工况条件下供氢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研制氢气流量控制阀组、循环引射器、机械循环泵等核心部件。针对燃料电池重型车辆快速加注需求,研究加氢口预冷高压大流量气氢在车载系统中的扩散、增压、升温等规律,获得稳定匹配与安全阈值控制技术,定义各部位材质循环加载要求、车载储氢系统受氢口与加氢枪的机械接口方式,开发面向高可靠、高安全的氢燃料快速加注操作流程、接插连接规范及通信协议。考核指标:车载70MPa大容量IV型瓶储氢系统有效储氢质量≥32kg,氢气泄漏率≤10mL/h,供氢能力≥7g/s,系统服役寿命≥10年;形成相应气瓶与瓶阀的自主知识产权及产品标准,制 定系统零部件、总体结构、集成设计等安全设计准则。其中,70MPa氢Ⅳ型瓶满足T/CATSI 02007—2020要求、容积≥400L,单瓶质量储氢密度≥6.8wt%,单位储氢能力碳纤维使用量<10.7kg/kg H2;集成瓶阀设计压力≥70MPa,内置电磁阀寿命≥50000次, 瓶阀功耗≤8W,瓶阀质量≤1.2kg,瓶阀集成电磁开关装置、过流量装置、超温超压泄放装置(TPRD)、温度检测装置和手动操作装置;调压阀组循环寿命≥50000次,输出压力波动范围10~15%,波动持续时间≤10s,输出流量≥7g/s,质量≤1.2kg;车载氢系统控制器具备独立加氢模式、红外通讯、6路以上氢安 全检测通道,具备加氢状态控制与停车氢安全巡检策略;加氢口及加氢枪加注速率≥7.2kg/min,加氢口使用寿命≥20000次,加 注过程瓶内气温≤85℃。大流量氢气流量控制阀组最大喷射流量≥7g/s(阀组流量),内外氢气泄露率≤0.3mL/h@30bar,耐久性: 喷射阀开闭次数不小于4亿次(比例电磁阀全开闭次数不小于500万次);大流量氢循环引射器压升≥50kPa,引射比≥2.2,电堆功率覆盖范围60~400kW;大流量氢气循环泵系统压升≥50kPa(采用氢气混合气体,循环流量≥3000slpm,氢气浓度≥90%),功耗≤1.5kW,效率≥46%,噪音≤70dB,寿命≥20000h。建立快速加注机械接口标准、通信协议和加注操作规范,并形成标准送审稿;加注协议标准符合国际通用需求。2. 电驱系统2.1 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电驱动系统技术(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内容:在电驱动系统集成与控制方面,研究SiC电驱动系统新结构、多物理场集成和全域高效控制方法,研究SiC电驱动系 统电磁兼容特性及抑制方法,解决SiC电驱动系统在高密度集成和高效控制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新型电驱系统技术测试与分析,完成电驱系统前沿技术对标评价;开展车用服役条件下电驱系统功率器件、电机绝缘和轴承等系统致命故障检测、诊断和预测方法研究,形成电驱系统健康管理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在新材料与新器件方面,研究高性能超级铜线(包括但不限于基于铜合金和铜/纳米管等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超级铜线)及电机绕组制备技术,探索大电流SiC MOSFET芯片载流子输运性能高温骤降机理和抑制栅介质界面缺陷等可靠性增强方法,研究超低杂散参数/高效散热的SiC模 块与组件协同优化技术,实现材料与器件优化。考核指标:超级铜线在20℃的电阻率≤1.90×10-8Ωm,180℃的电阻率≤2.57×10-8Ωm,并应用于高性能电机样机;1200V SiC MOSFET单芯片通流能力≥ 250A@150℃,导通压降≤2.5V@250A/150℃,最高结温250℃ , 阈值电压偏移≤0.1V@150℃;SiC电机控制器峰值功率体积密度≥70kW/L@峰值功率300kW,EMC 达CISPR等级4要求;提交电驱系统产品对标测试与技术分析报告共5份,每年样本量2套,提交电驱系统健康管理标准规范1项。有关说明:实施周期不超过5年。2.2 高性能轮毂电机及总成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在高性能轮毂电机及总成方面,突破轮毂电机与制动、转向和悬架系统深度集成与转矩矢量分配技术难题,实现轮毂电机系统性能、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的持续提升,为全新电动化底盘开发和产业化提供核心零部件支撑;在高密度轮毂电机方面,研究高密度轮毂电机的电磁机热声等多物理场协同设计与仿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转矩脉动抑制、噪声抑制和可靠性与耐久性验证方法,开发轮毂电机的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技 术(包括冷却结构、动密封等)。考核指标:轮毂电机总成30s峰值转矩重量比≥20N∙m/kg;轮毂电机总成系统最高效率≥92%,系统CLTC工况综合使用效率≥80%;轮毂电机在额定转速点(额定转矩转折点),1米噪声总声压级≤72dB(A),防护等级不低于IP68,冲击振动标准不低于传统轮毂指标,电磁兼容性能满足Class4级及以上,轮毂电机总成产品实现装车运行。形成可靠性与耐久性测试规范。2.3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及高效机电耦合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高效清洁燃烧(包括但不限于新型喷射、高EGR率、新型点火、高压缩比、可变机构技术等)结构优化、高效热管理、高效后处理、先进控制策略、低摩擦和低噪声等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技术,开发出热效率高、排放好的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研究新型构型、一体化机电集成、高效传动、高效热管理、动态控制和低噪声等机电耦合技术,开发出高效率、高集成、低成本的机电耦合变速箱。研究先进混动控制系统、高效混动控制策略、混动专用电机及电池、高压安全管理、测试验证等混动总成技术,实现总成高效和高可靠性,通过整车高效优化控制实现整车级行业领先动力和能耗指标。考核指标: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45%,整车排放满足国六b+RDE;机电耦合系统机械传动效率≥95%,机电耦合系统综合效率≥85%(注:WLTC工况电平衡工况下的发电和驱动的加权综合效率);产品可靠性及寿命满足整车要求,实现装车运行。所搭载的整车0~100km/h加速时间≤7s,A级车在电量维持模式下油耗≤0.0018×(CM-1415)+3.8L/100km。混合动力专用高效发动机在额定功率下,1米噪声总声压级≤90dB(A);机电耦合系统在其基速点(转矩转折点),1米噪声总声压级≤78dB(A), 完成产品公告的量产车。3. 智能驾驶3.1 多域电子电气信息架构(EEI)技术(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内容:构建基于服务的车路云网一体化集中式电子电气信息架构,探索高内聚、低耦合架构新形式,研究混合关键级任务调度与分配机理,建立域内、域间高可靠软件动态资源共享协议,探索车辆终端、边缘节点和云平台算力分配技术和通用应用开发架构,形成域内、域间、车云标准接口,实现软件模块复用以及整车软件管理;研究C-V2X和车载网络融合的新型架构底层软件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车载以太网和时间敏感网络等通信机制,设计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软件信息系统构架,构建数据远程分析、诊断、调校与升级一体化技术平台;研究电子电气架构安全冗余体系,基于多维度安全设计方法,构建故障检测、主动重构控制及可靠高效的多层纵深防御体系;研究电子电气架构评估与实时性仿真分析技术,建立多层级、一体化电子电气架构测试验证体系,搭建车路云网一体化集中式电子电气信息架构测试平台;研究电子电气信息架构集成应用,实现技术应用与示范。考核指标:架构支持车路云一体化协同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可实现软硬件独立和域间协同计算,架构支持算力集中的弹性中央计算平台和分布区域管理控制器实现整车软件定义功能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化软硬件接口≥400 个,接口包括:智能化传感器接口,原子服务接口,车—云标准接口和车与路侧设备接口等,标准接口支持2种以上的操作系统。电子电气架构一体化技术平台支持C-V2X信息交互,车辆相关软件升级时间≤20分钟,车载网络通讯速率可达10Gbit/s,时间敏感业务流转发时延小于50微秒,时间同步精度小于20纳秒。具有高可靠的冗余防失效机制,形成架构冗余设计准则和预期功能安全的解决方案。满足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磁安全要求,通过GB/T 18387和GB 34660标准 测试。建立信息安全纵深防御设计准则和防护策略。形成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仿真、评估、优化和测试验证评价体系。在2家以上整车企业获得应用,完成相关技术标准或草案 3 项。有关说明:实施周期不超过5年。3.2 学习型自动驾驶系统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人车路广义系统的多尺度场景理解技术,开发交通参与者的长时域行为预测系统;自动驾驶感知—决策—控制功能在线进化学习技术,研发模型与数据联合驱动的高效迭代求解算法,开发通用的建模、优化与分析软件;研究自动驾驶系统的高实时车载计算装置,包括低功耗异构计算架构、分布式高效任务管理、策略模型压缩/编译/部署等关键技术;研制多维驾驶性能分析系统与训练平台,包括边缘场景的自然驾驶数据库、 以安全性为核心的驾驶性能评估模型、支持虚拟交通场景的半实物在环训练等;开发自动驾驶系统学习功能集成与测试验证技术,包括符合车规级标准的开发方法及测试流程,功能优化、故障诊断、远程监控、人机交互等辅助模块,以及封闭测试场和开放示范道路的试验。考核指标:典型交通参与者行为预测时域不少于5s,长时域 轨迹预测误差≤0.6m(横向)和≤2m(纵向);支持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自我进化训练,涵盖典型道路场景≥5类和交通参与者≥4类,在线学习系统的更新周期≤30min;车载计算装置运行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算法模块时,单位功耗算力≥2Tops/W,主要功能模块平均延迟150ms;边缘场景的自然驾驶 样本片段≥1万个,边缘场景类型≥80类,自动驾驶性能评估模 型的准确性≥90%;训练平台支持≥100个交通节点虚拟交通场景,支持不少于20辆实车的封闭测试场或开放示范道路的验证; 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项。3.3 智能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智能汽车预期功能安全认知技术,包括与场景理解紧密相关的感知认知和决策规划等系统的性能局限分析技术、结合系统正向开发流程的危害分析及风险评估技术,构建面向智能汽车的预期功能安全量化评估模型;研究预期功能安全实时防护技术,构建预期功能安全实时监测与防护系统;研究降低预期功能安全风险的机器学习成长系统关键技术,包括面向自动驾驶机器学习成长平台的数据系统以及面向大数据的预期功能安 全高性能云计算技术;研究人机交互的预期功能安全关键技术,包括车内外人机交互的预期功能安全防护技术及其功能模拟技术;研究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建设及测试评价技术,包括场景库测评优先子集和覆盖梯度研究、搭建预期功能安全仿真测试模型,研究预期功能安全量化与测试评价技术,建立预期功能安全试验验证规范及标准。考核目标:开发预期功能安全实时防护系统一套,实现预期功能安全的实时保障,并在不少于20个边缘场景下进行技术验证;搭建面向大数据的数字孪生高性能云计算平台1套;开发自动驾驶系统预期功能安全分析、仿真测评和管理工具软件1套;开发有条件自动驾驶及以上级别的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案例库1套,测试用例≥300条;搭建预期功能安全实车测试平台1个;完成≥100万公里实车道路数据采集,构建预期功能安全场景≥1000个;完成预期功能安全量化开发及测试评价体系标准或草案1项。4. 车网融合4.1 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CPS)技术(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内容:面向智能汽车与信息通信及智能交通一体化,建立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基础理论,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架构体系构建、分析与构型优化方法;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融合机理,解构系统要素功能间协同机制与耦合规律,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建模方法;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开放性、涌现性和演进性特性,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重构设计与系统工程方法;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 理系统测试验证与量化评估方法,建立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指标体系;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协同实现方法,构建典型参考系统以及系统确认方法。考核指标:建立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架构、特性分析、建模、设计、评估、验证、协同实现、系统确认与系统工程方法; 架构体系包含设计分析维度≥7个;总系统架构包含系统需求定义≥2000项,系统功能、逻辑和物理架构要素不少于4500个; 系统建模工具原型可支持不少于4个类别的模型融合;系统设计工具原型可支持不少于7个维度的系统全生命周期重构设计考量,且可支持不少于50个用户端的数据库并发访问修改和唯一设计版本溯源;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指标体系包含不少于7个维度的量化关键指标且总数不少于50个;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典型参考系统原型的可支持不少于16类智能汽车运行场景和不少于3000项测试用例的测试验证;完成相关理论著作不少于3项,技术指南或路线图不少于3项,完成系统工程应用手册1套。有关说明:实施周期不超过5年。4.2 高精度自动驾驶动态地图与北斗卫星融合定位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支持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动态地图模型与架构,研究面向中国道路特点、支持增量更新与扩展的地图数据模型,建立动静态、变分辨率地图数据的表达与存储机制;研究面向量产车众包数据的地图在线更新技术,研究地图数据实时加密与偏转技术;研究基于地图感知容器的网联汽车协同感知技术,建立车—路—云网联信息的多源融合机制;研究车规级北斗定位芯片与车载多源定位终端技术,构建基于北斗及其增强系统的车 载定位、导航、授时一体化系统,研究融合视觉、惯导与地图的智能全息组合主动定位技术;研究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系统的车载软硬件集成技术。考核指标:地图模型支持动静态多层数据调用,包括自动驾驶感知与决策的应用接口协议,地图覆盖公里数≥1万公里;高精度地图每100米相对误差≤15厘米,基于专业采集车地图更新 准确率≥99%,基于众包数据地图更新准确率≥90%;超视距无盲区感知检测准确率≥90%,动态信息传输延迟≤1秒;基于车载北斗卫星定位终端,多源信息融合实现高精度定位,试验场条件下,静态高精度增强定位误差≤1厘米,动态高精度增强定位误差≤10厘米,有卫星信号覆盖的常规城市综合路况下,动态高精度增强定位误差≤20厘米;支持具备车路协同感知功能的高精 度地图示范区域2个以上,完成相关技术标准或草案≥5项。4.3 自动驾驶仿真及数字孪生测试评价工具链(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人—车—路—环”耦合的高保真建模仿真技术, 研究高精度传感器、动力学、环境建模技术和强耦合机制,研发支撑L3及以上自动驾驶实时仿真软件;融合自动驾驶场景及交通流特征的云端仿真技术,研究包含中国自动驾驶事故场景特性的宏微观一体化交通流建模与加速测试技术,开发场景批量生成与高并发大规模云计算测试平台;车—云—场协同的自动驾驶在线加速测试评估技术,研究基于交通流的驾驶员行为、自动驾驶车辆行为的云端协同与场地孪生连续测评技术;多车协同的整车交通在环数字孪生技术,研制高灵敏的驱动、制动、转向一体化整车级系统平台,研究“人—车—路—环”实时模拟与虚实融合交互集成测试技术;自动驾驶测试评价平台及工具链,研究驾驶智能性评级、缺陷自动识别与安全性能认证技术,构建标准化的工具软件及硬件平台。考核指标:高精度自动驾驶仿真软件的极限工况动力学模拟精度≥90%;开放道路自动驾驶事故场景案例≥1000例;云控平台数据规模支持PB级,仿真任务执行成功率≥99.9%,达到10000个/分钟用例生成速率及 10000个/小时用例测试速率;数字孪生测试系统支持车速200km/h,最大制动强度10m/s2,最大转向角 40°;数字孪生支持虚、实传感器信号叠加;工具链支持L3级以上自动驾驶全流程测试,完成相关技术标准或草案不少于2项, 服务自动驾驶车型不少于20个。5. 支撑技术5.1 汽车电控单元关键工具链开发(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发汽车电控单元模块级软件建模工具,实现基于模型的软件设计功能;研发汽车电控单元软件测试验证工具,实现软件测试验证的流程标准化、接口统一化、测试自动化;研发汽车电控单元软硬件集成测试与标定工具,实现电控软硬件功性能的在线优化;研发车辆通讯总线仿真与测试工具,实现对车辆通讯总线的功能测试和性能优化;开发基于云技术的汽车电控单元设计仿真平台与模型库,实现自主工具链的云端并行计算技术。考核指标:汽车电控单元软件开发及验证的关键工具链能够满足V型开发流程,研制覆盖软件建模、软硬件测试、通讯总线仿真与测试等环节的关键工具不少于4种;汽车电控单元模块级软件建模工具能够支持系统图形化建模、连续与离散仿真、状态机建模等不少于3项的基本功能;汽车电控单元软件测试验证工具支持图形化测试用例搭建、支持自定义测试用例库、测试用例库及测试计划统一管理等不少于3项基本功能;汽车电控单元软 硬件集成测试与标定工具能够支持不少于2种类型标定协议,支持用户可定制的图形标定界面,支持标定数据的记录以及刷写等 不少于3项基本功能;车辆通讯总线仿真与测试工具支持总线监测分析、总线激励、诊断服务等不少于3项基本功能;自主开发工具的云上服务平台实现云端用户登录不少于1000人次/12个月,工具链包含的云端模型库中有效模型数量不少于50个。5.2 关键车规级芯片的测试技术和评价体系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车规控制、通讯、计算、安全、存储芯片在车载使用要求下的可靠性、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设计开发基于FPGA半实物平台和芯片实物平台的车规芯片功能安全测试用例库及测试技术;针对智能驾驶使用要求,研究车规计算芯片的算力、能耗测试技术;针对网联驾驶使用要求,研究车规信息安全芯片基于国密算法安全保证能力的信息安全测试技术;搭建车规控制、通讯、计算、安全、存储芯片测试平台,建立其在车载使用要求下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考核指标:搭建支持多样本(≥20个)同步试验、试验温度范围-40~250℃、湿度相对湿度65%、压力≥15psig(磅/平方英寸)的环境应力试验系统,以及可施加电源(电压范围0~20V且分辨率10mV)偏置的寿命试验系统;搭建EMC测试环境,支持传导干扰(20Hz~108MHz)、辐射干扰(20Hz~40GHz)、HBM_ESD(10kV)、电源间断跌落实验(时间≤1ms);搭建支持1024数字通道资源,5G通讯速率,激励电压范围-0.5~+1.5V且分辨率为10μV的ATE测试系统;开发车规计算芯片测试系统,支持GPU/AI 等多种架构车规计算芯片在不同系统配置下(内核可配置、主频测试精度最小100MHz)的算力测试(范围覆盖 5~20TFlops、5~300Tops)及能耗测试(最高精度0.1W);设计开发支持车规芯片半实物和实物芯片的功能安全测试系统,测试范围覆盖车规计算芯片的总线、存储、DDR、时钟、IO、中断等硬件模块及底层软件,完成1~2款芯片功能安全测试用例开发至少1000条;开 发车规信息安全芯片国密算法(SM1~SM4)检测系统,支持被测芯片≥5000次/秒签名验签测试,开发支持置信度(ɑ值0.02~0.05) 任意定义且不少于4个真随机源任意开关的随机数据采集及随机性水平的测试平台,开发信息安全测试用例(包含安全攻击用例)至少100条;在车规芯片测试方面形成5项以上标准提案。5.3 车载储能系统安全评估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多场景全工况多因素耦合下电池系统安全性损伤机理、演变规律及评价技术,研究电池系统热失控热扩散评价技术,研究电池系统失效致灾危害评估技术,研究电池系统使用寿命与安全耦合机制与规律,建立动力电池多维度安全性评价体系和标准;研究动力电池系统高频失效行为的孕育演化机制和复现评估技 术,研究车端感知、线下检测、云端数据协同的在役动力电池系统 安全性风险评估技术;开发智能无损检测装备及软件。研究多场景多因素耦合下车载氢系统失效机理、失效模式及定量化安全评估技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失效危害评估技术,建立 车载氢系统多维度安全性评价体系;研究氢气泄露可视化检测技 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微量氢泄漏检测技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安全风险在线监测方法。考核指标:建立动力电池多维度安全性评价体系和装备;开发在役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智能无损检测系统不少于2套,测试准确度不低于90%;搭建车载氢系统安全性定量化评价体系和在线监测系统,在商用车和乘用车上进行应用验证,在线监测系统安全响应时间小于1秒;车载氢系统微量泄漏检测精度高于50ppm;车载氢系统严重泄漏预判准确率>95%;形成5项以上动力电池系统和车载氢系统安全性评价相关标准提案。5.4 高效协同充换电关键技术及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车—桩(站)—云多层级充电物理信息网体系架构,大数据驱动的安全高效充电管理与控制技术,研发车桩(站)互联互通实时数据交互平台;研究基于用户行为识别与充电设施状态感知协同的充电负荷时空多维度预测方法,充换电设施网点布局与站点构型规划方法;研究车—桩—云协同信息服务的运营管理与决策理论方法,用户行为识别与充电设施状态感知协同的车群充电规划方法与引导技术;研究快换站多型号动力电 池包融合存储、识别和充电技术,快换电池包标准化技术,多车型、多型号电池包识别和匹配技术,研发可多车型共用动力电池快换设备;研究多功率等级兼容的无线双向充放电技术,研发大功率、高效率、智能适配的双向无线充放电装备。考核指标:建成车桩数据交互平台,实现跨平台车桩数据互联互通,跨平台的数据互通与调用平均响应时间≤1s,高并发服务能力≥200万个,接入充电桩≥100万个,车≥100万台,车型≥100个,抗DDoS攻击能力≥200G/s;数据传输可靠性>99.95%, 信息安全通过三级等保评测;构建城市公共充换电场站建设规划模型和技术规范;充电桩利用率提高≥30%,车辆充电等待时间降低≥30%;快换电池系统兼容电池包类型≥3种,可更换车型≥3个,电池更换时间≤90s;无线充放电系统双向功率≥30kW, 工作间隙≥20cm,输出电压范围 DC250-900V,10%到 100%负载 范围内系统效率≥92%,最高效率≥94%,满足多车型互操作性, 实现3个以上车型搭载验证。6. 整车平台6.1 纯电动客车/乘用车高效高环境适应动力平台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极寒环境整车低能耗自保温技术,高温高湿环境下动力平台高效冷却技术、高绝缘和高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多应用场景的电驱动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内部温度预测方法、温控回路智能高效控制技术;研究电驱动、动力电池以及乘员舱热管理系统间的能耗耦合机理,研究高效智能化热管理控制技术,研发多热源协同智能高效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研究多阀门多通道多冷却回路一体化、压缩机低温可靠性、可变制冷剂充注量等空 调技术,研发低温高效热泵空调系统;研究基于功能域的动力平台高效集中式控制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整车能量管理优化标定技术,研发基于自主核心芯片的多合一高压集成控制器和网联化整车综合控制系统,研发高环境适应动力系统平台和专用化底盘。考核指标:12米纯电动客车:整车能耗≤52kWh/100km (CHTC工况);全气候(环境温度范围覆盖-30~+55℃)续驶里程≥300km(CHTC 工况);-30℃环境下,车辆续驶里程不低于常温续驶里程的 85%,车辆冷启动时间≤8min,空调制热功率≥14kW,COP≥1.3。55℃环境下,空调制冷功率≥22kW,COP≥ 1.7;研制车型≥2个,30分钟最高车速≥100km/h,0~50km/h 加速时间≤15s,最大爬坡度≥25%,实现百辆级验证应用。B级乘用车:整车能耗≤14kWh/100km(CLTC工况);全气候(环境温度范围覆盖-30~+55℃)续驶里程≥500km(CLTC工 况);-30℃环境下车辆续驶里程不低于常温续驶里程的85%,车 辆冷启动时间≤5min,空调制热功率≥4kW,COP≥1.3。55℃环境温度下,空调制冷功率≥7.5kW,COP≥1.7;研制车型≥2个,最高车速≥180km/h;0~100km/h加速时间≤4s,满载最大爬坡度≥30%;实现千辆级验证应用。6.2 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应用)研究内容:开发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一体化平台架构,研究重载车辆的整车物理结构与电驱动系统、智能驾驶系统间的耦合机理与设计方法;开发面向恶劣环境的重载车辆智能驾驶系统, 研究颠簸路面大盲区多源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研究强振动、重载荷等条件下车辆故障诊断及导向安全智能决策技术,研究大幅变载荷工况下车辆纵横向协调控制技术;面向复杂工况的重载车辆大功率智能电驱动系统开发,构建面向重载车辆的新型驱动系统拓扑结构,研究湿滑坡道下自适应力矩分配与预测型智能控制技术;开发面向多场景作业的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仿真验证平台,研究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的硬件在环仿真与编组作业模拟技术;开展典型场景下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的无人化协同作业示范 应用。考核指标:开发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的整车平台原理样机1套;小尺寸(0.5m×0.5m×0.5m)障碍物检测距离≥100m,距离检测误差≤0.3m,重载车辆在100吨及以上载重条件下停靠控制误差≤0.5m,可实现16%坡道的坡停坡起;开发自主可控的电驱动系统,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特定场景与工况下综合能效提升20%,在 1km/h车速下仍可有效电制动;开发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仿真验证平台1套;在典型场景下开展不少于50台100吨及以上载重车辆的无人化协同作业示范运行,并稳定运行1年以上,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平均能耗降低 15%;形成相关技术标准或草案1项。附件:“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揭榜挂帅榜单.pdf形式审查条件.pdf编制专家名单.pdf
  • 岛津光电直读光谱仪为汽车轻量化保驾护航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对汽车安全性、操纵性、舒适性、节能、环保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国政府对节能、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汽车轻量化作为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目前已被众多汽车企业高度认同和重视,全球的汽车及零部件厂商都在努力寻找汽车轻量化的途径,因此铝合金零部件在汽车中的用量日益增多。   铝合金由于密度低,如铝合金轮毂重量约为钢轮毂的一半,且铝合金导热率较高、具有时效强化的特性,因此铝合金轮毂的装车量比率越来越高。汽车轮毂是高速回转运动的零件,承受着车辆的垂直负荷、横向力、驱动(制动)扭矩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应力,是关系到汽车安全的关键零件,对汽车轮毂用材的力学性能有很苛刻的要求。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有很好的塑性和冲击韧性。与此同时,对铝轮毂铸件的内部冶金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   铝合金A356是一个典型的Al-Si-Mg系三元合金,不仅具有很好的铸造性能(流动性好、线收缩小、无热裂倾向),可铸造薄壁和形状复杂的铸件,而且通过热处理可达到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高冲击韧性的理想综合,因此成为了汽车铸造铝轮毂的首选材质,被广泛的应用于制造汽车铝轮毂。对汽车轮毂用的A356合金而言,其化学成分特别是对其杂质含量的控制有很严格的要求,如Fe要控制在0.12%以下,其他杂质如Cu、Zn、Pb、Ca等均有非常低的控制范围,这对熔炼的成分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光电直读光谱仪作为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的利器,对汽车轮毂用的A356合金的化学成分能够快速准确的分析出结果,同时,由于光电直读光谱仪具备快速分析的特点,从而在控制轮毂生产质量的同时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也能起到很好的帮助。   我们在岛津的PDA-5500S上选用GSB 04-1661-2004(BYG2256C)这套A356合金的标样,建立了A356铝合金分析工作曲线,并进行了短期精度和准确度的分析。 表1 A356标样化学成分(%) 选用表1中和A356.2牌号成分相近的4#标样作为验证样,按GB/T7999-2015要求,连续测试11次,统计相对标准偏差和平均值,评价本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度,具体见下表2的数据结果。 表2 标样A356 4#测试精度统计(%)   从表2的统计结果看,实测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远远小于GB/T7999-2015中规定的上限值,说明本方法的测试稳定性良好。同时,各元素的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比较,偏差值也是非常的小。   从以上分析的数据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使用岛津的PDA-5500S,用高硅铝合金标样GSB04-1661-2004(BYG2256C)建立专用的工作曲线,分析汽车轮毂用A356.2铝合金,有很好的分析稳定性和准确度,可以为铝合金轮毂产品的质量管控,提供有效、可靠的分析检测手段,从而很好的为汽车轻量化保驾护航。 岛津PDA-5500S的特点 1、大型真空型光电直读光谱仪  PDA-5500S采用真空型光谱室设计,使用岛津专利设计的直联旋转型真空泵,通过连续抽真空方式,10分钟内真空度可达1.33Pa,保证了良好的分析稳定性。 2、高稳定性分光室结构  分光室采用特殊铸铁合金材料,并且光谱仪各单元都采用密封隔绝,以确保外界温度、压力的变化,引起波长漂移的可能性最小,达到不影响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光谱仪具有重现性及优良的长期稳定性。同时,光谱仪具有防震设计,避免因外部振动引起谱线漂移,确保仪器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 PDA-5500S结构示意图 3、采用高精度光电倍增管检测器  PDA-5500S使用来自日本原装的先进光电倍增管,噪音低干扰小,具备100个电压调节等级,对不同元素及不同分析范围时选择性更强,对合金中低含量的杂质元素分析能有良好的精度保证。 PMT检测器 4、独特的分析方法  PDA-5500S采用工厂内置曲线及定制曲线相结合的方法,具备了内置曲线分析范围广、适应性强的优点,同时结合了定制曲线分析针对性强、精度高的优点。尤其是针对产品单一的铝轮毂生产型企业,岛津PDA-5500S因兼具内置曲线和定制曲线的功能,保证了良好的分析精度。 5、良好的扩展功能  根据客户的要求,可以在客户现场添加通道以及扩展工作曲线,提高了仪器的扩展功能。
  • 珠海汽车环境试验室(舱),环境试验舱 汽车排放室 环境模拟实验机
    http://www.oven.cc环境试验舱 汽车排放室 环境模拟实验室,汽车环境试验室(舱),广东宏展科技有限公司为汽车生产厂家以及科研院所提供汽车各项性能试验的环境.可模拟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各种气候条件(风速、温度、湿度、日照)和汽车运行状态(车速、行驶阻力等),以测定汽车在一定条件下运行的性能及与汽车工作的相容性。本试验室是汽车测试的重要研究手段,可大大缩短汽车的研发周期。环境模拟参数 空气温度控制范围:-40~60℃ 温度精度 ± 0.5℃ 风速范围控制范围:0.5m/s~10m/s 风速精度± 0.1m/s空气湿度控制范围:-30~95%RH 湿度精度± 5%RH 大气压力控制范围:0.03~0.1Mpa 排废气量和新风处理排废气量:2000m3/h新风处理量:约2000m3/h,有调节室内外压力平衡的系统日照强度控制范围:0-100000LUX 降水量控制范围:0~10 mm/h 降水精度± 0.2 mm/h www.oven.cc
  • 某环境单位,采购46类仪器设备
    某终端单位,采购一批仪器设备,除其中几个指定了一些品牌外,其他的均不限制,整包或能提供其中某类设备的厂商均可联系报价,清单如下,具体要求见附件: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序号仪器设备名称1取样及预处理装置24溶解氧测量仪2在线水质监测数据控制器(数据采集传输仪)25固体悬浮物浓度测量仪3在线水质自动采样器(系统)26超声波渠道流量计4pH 水质自动分析仪27PO4-P 在线分析仪5浊度在线分析仪28一体化温度变送器6低浊度在线分析仪29振动监测报警仪7余氯在线分析仪30浊度测量仪8氨氮(NH₃-N)水质自动分析仪31超声波液位计9化学需氧量(CODcᵣ)水质自动分析仪32余氯分析仪10总氮(TN)水质自动分析仪33电导率在线分析仪11总磷(TP)水质自动分析仪34色度在线分析仪12电磁流量计35雷达料位计13雷达液位计36磁翻板液位计14压力变送器37单法兰压力变送器15液位差测量仪38流速开关16液位开关39压力开关17热导式气体流量计40H₂S 浓度变送器18气体检测报警仪41NH₃浓度变送器19污泥界面计42超声波气体流量计20污泥浓度测量仪43工业温湿度报警器21氧化还原电位测量仪44分布式光纤测温主机22在线氨氮直接测量仪45用电安全防御系统23在线硝氮直接测量仪46在线水质自动采样器附件.xlsx联系方式:为避免过度打扰,请添加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微信获取采购方联系方式:
  •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申报指南:拟6个技术方向启动19个任务
    2月1日,科技部发布“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本次征求意见重点针对指南方向提出的目标指标和相关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专家,认真研究收到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相关重点专项的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将不再反馈和回复。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2月21日,修改意见请于2月21日24点之前发至电子邮箱gxs_njc@most.cn。附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关于“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稿中提到,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坚持纯电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产业基础研发能力,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突破产业链核心瓶颈技术,实现关键环节自主可控,形成一批国际前瞻和领先的科技成果,巩固我国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和规模领先优势,并逐步建立技术优势。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2021年度指南拟在能源动力、电驱系统、智能驾驶、车网融合、支撑技术、 整车平台6个技术方向,启动19个指南任务。1.能源动力1.1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基础研究)研究内容:全固态电池中电极(正极、负极)与固体电解质界面稳定化与自修复机制;微结构固态复合正极(含活性材料、电解质、电子导电介质等)中电子、离子的输运特性;具有导电骨架结构的金属锂负极和固态电池中界面/结构对锂沉积形态的影响;超薄高离子电导率固体电解质层制备技术及面离子输运均匀性、机械强度、与正负极界面兼容性;新型电池结构、干法电极、新型电解质层制备方法及封装方式;电池内部温度/力学/电化学场以及失效破坏等实验表征技术及固态电池综合评价方法。1.2 高安全、全气候动力电池系统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动力电池低温环境充放电性能衰减的电化学机理,研究加热方式、加热策略对电池安全、电池寿命的影响机制,研发动力电池系统无损极速加热新结构、新方法及其加热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全气候环境条件下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充放电方法和控制管理技术,极端低温和高温条件下的耐候性,研发全气候电池系统技术;研究动力电池可靠性与车载振动、环境温度、动态载荷等交变应力的耦合关系及其疲劳损伤规律,高挤压强度下的安全性防护方法,电池系统故障诊断、安全评估与预警方法;研究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爆炸当量估计方法、热失控扩展路径及特性、热失控延缓和阻断控制机制;研发基于以上关键技术的高安全、全气候的新结构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系统。1.3 车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开发(基础研究)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燃料场景需求的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研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关键部件、电堆、系统设计及集成技术,主要包括:优化电极微观结构,研究高性能高可靠长方形电池结构设计及可控制备技术;优化连接体结构及流场设计,开发低成本连接体加工及涂层致密化技术;开发一致性长寿命电堆组装技术,形成电堆批量制造能力;研发不同燃料处理技术及关键部件;开发不同燃料场景应用的SOFC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与SOFC耦合的快速启动响应技术,提出效率优化与冷热电管控策略。1.4 高密度大容量气氢车载储供系统设计及关键部件研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燃料电池重型车辆长途续航需求,研究车载储氢瓶、车载储氢系统设计、制造和检测技术,研究不同工况下大容量储氢的释放和泄露规律,研制车载70MPa大容量IV型瓶、集成瓶阀、储氢系统调压阀组、储氢系统控制器、氢气泄漏探测传感器等,形成高压力、大容量车载储氢系统。针对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供氢需求,研究大流量、高动态等复杂工况条件下供氢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研制氢气流量控制阀组、循环引射器、机械循环泵等核心部件。针对燃料电池重型车辆快速加注需求,研究加氢口预冷高压大流量气氢在车载系统中的扩散、增压、升温等规律, 获得稳定匹配与安全阈值控制技术,定义各部位材质循环加载要求、车载储氢系统受氢口与加氢枪的机械接口方式,开发面向高可靠、高安全的氢燃料快速加注操作流程、接插连接规范及通信协议。2.电驱系统2.1 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电驱动系统技术(基础研究)研究内容:研究基于铜合金和铜/纳米管等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超级铜线及电机绕组制备技术,探索大电流 SiC MOSFET芯片载流子输运性能高温骤降机理和抑制栅介质界面缺陷等可靠性增强方法,研究超低杂散参数/高效散热的SiC模块与组件协同优化技术,实现材料与器件优化。研究SiC电驱动系统新结构、多物理场集成和全域高效控制方法,研究SiC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特性及抑制方法,解决SiC电 驱动系统在高密度集成和高效控制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新型电驱系统技术测试与分析,完成电驱系统前沿技术对标评价;开展车用服役条件下电驱系统功率器件、电机绝缘和轴承等系统致命故障检测、诊断和预测方法研究,形成电驱系统健康管理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2.2 高性能轮毂电机及总成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高密度轮毂电机:研究高密度轮毂电机的电磁机热声等多物理场协同设计与仿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转矩脉动抑制、噪声抑制和可靠性与耐久性验证方法,开发轮毂电机的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技术(包括冷却结构、动密封等)。轮毂驱动系统集成:突破轮毂电机与制动、转向和悬架系统深度集成与转矩矢量分配技术难题,实现轮毂电机系统性能、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的持续提升,为全新电动化底盘开发和产业化提供核心零部件支撑。2.3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及高效机电耦合技术(共性关 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结构优化、高压喷射、高压缩比、高效燃烧、电动气门、低摩擦和低噪声等混合动力发动机技术,开发出热效率高、排放好的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研究新型构型、一体化机电集成、高效传动、高效热管理、动态控制和低噪声等机电耦合技术,开发出高效率、高集成、低成本的机电耦合变速箱。研究结构集成优化、动态协同控制、高压安全管理、测试验证等混动总成技术,实现总成高效和高可靠性。搭载专用动力电池,通过整车高效优化控制实现整车级行业领先动力和能耗指标。3.智能驾驶3.1 多域电子电气信息架构(EEI)技术(基础研究)研究内容:构建基于服务的车路云网一体化集中式电子电气信息架构,研究高内聚、低耦合架构技术,探索车辆终端、边缘节点和云平台算力分配技术和通用应用开发架构,形成域内、域间、车云标准接口,实现软件模块复用以及整车软件管理;研究C-V2X和车载网络融合的新型架构底层软件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车载以太网和时间敏感网络等通信技术,设计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软件信息系统构架,构建数据远程分析、诊断、调校与升级一体化技术平台;研究电子电气架构安全冗余技术,基于多维度安全设计方法,构建故障检测、主动重构控制及可靠高效的多层纵深防御体系;研究电子电气架构评估与实时性仿真分析技术,建立多层级、一体化电子电气架构测试验证体系,搭建车路云网一体化集中式电子电气信息架构测试平台;研究电子电气信息架构集成应用,实现技术应用与示范。3.2 学习型自动驾驶系统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人车路广义系统的多尺度场景理解技术,开发交通参与者的长时域行为预测系统;自动驾驶感知-决策 -控制功能在线进化学习技术,研发模型与数据联合驱动的高效迭代求解算法,开发通用的建模、优化与分析软件;研究自动驾驶系统的高实时车载计算装置,包括低功耗异构计算架构、分布式高效任务管理、策略模型压缩/编译/部署等关键技术;研制多维驾驶性能分析系统与训练平台,包括边缘场景的自然驾驶数据库、以安全性为核心的驾驶性能评估模型、支持虚拟交通场景的半实物在环训练等;开发自动驾驶系统学习功能集成与测试验证技术,包括符合车规级标准的开发方法及测试流程,功能优化、故障诊断、远程监控、人机交互等辅助模块,以及封闭测试场和开放示范道路的试验。3.3 智能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智能汽车预期功能安全认知技术,包括结合系统开发“V”字流程的正向危害分析、风险辨识以及机器学习算法不确定性及可解释性研究,构建预期功能安全量化评估模型;研究预期功能安全实时防护技术,构建预期功能安全实时监测与防护系统;研究降低预期功能安全风险的机器学习成长系统关键技术,包括面向自动驾驶机器学习成长平台的数据系统以及面向大数据的预期功能安全高性能云计算技术;研究人机交互的预期功能安全关键技术,包括车内外人机交互的预期功能安全防护技术及其功能模拟技术;研究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建设及测试评价技术,包括场景库测评优先子集和覆盖梯度研究、搭建预期功能安全仿真测试模型,研究预期功能安全量化与测试评价技术,建立预期功能安全试验验证规范及标准。4.车网融合4.1 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CPS)技术(基础研究)研究内容:面向车路云网的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通信与系统动力学融合构型建模技术,研究异构可组合模型形式化表达和模块化开发技术,建立系统设计模型库;研究智能汽车和智能交通系统高效协同的体系架构框架构建技术,突破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架构设计和构型优化关键技术,建立系统需求、功能、逻辑和物理架构;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并发组件设计技术,研发可溯源连续传递数据库,建立系统云协作总体设计软件工具;研究实验系统评估和验证 技术,研发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在环半实物试验装置及测试案例集;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应用实现技术,研究建立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协同的示范平台。4.2 高精度自动驾驶动态地图与北斗卫星融合定位技术 (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支持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动态地图模型与架构,研究面向中国道路特点、支持增量更新与扩展的地图数据模型,建立动静态、变分辨率地图数据的表达与存储机制;研究面向量产车众包数据的地图在线更新技术,研究地图数据实时加密与偏转技术;研究基于地图感知容器的网联汽车协同感知技术,建立车-路-云网联信息的多源融合机制;研究车规级北斗定位芯片与车载多源定位终端技术,构建基于北斗及其增强系统的车载定位、导航、授时一体化系统, 研究融合视觉、惯导与地图的智能全息组合主动定位技术;研究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系统的车载软硬件集成技术。4.3 自动驾驶仿真及数字孪生测试评价工具链(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人-车-路-环”耦合的高保真建模仿真技术, 研究高精度传感器、动力学、环境建模技术和强耦合机制, 研发支撑L3及以上自动驾驶实时仿真软件;融合自动驾驶场景及交通流特征的云端仿真技术,研究包含中国自动驾驶事故场景特性的宏微观一体化交通流建模与加速测试技术, 开发场景批量生成与高并发大规模云计算测试平台;车-云-场协同的自动驾驶在线加速测试评估技术,研究基于交通流的驾驶员行为、自动驾驶车辆行为的云端协同与场地孪生连续测评技术;多车协同的整车交通在环数字孪生技术,研制高灵敏的驱动、制动、转向一体化整车级系统平台,研究“人-车-路-环”实时模拟与虚实融合交互集成测试技术;自动驾驶测试评价平台及工具链,研究驾驶智能性评级、缺陷自动识别与安全性能认证技术,构建标准化的工具软件及硬件平台。5.支撑技术5.1 汽车电控单元关键工具链开发(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发汽车电控单元模块级软件建模工具,实现基于模型的软件设计功能;研发汽车电控单元软件测试验证工具,实现软件测试验证的流程标准化、接口统一化、测试自动化;研发汽车电控单元软硬件集成测试与标定工具, 实现电控软硬件功性能的在线优化;研发车辆通讯总线仿真与测试工具,实现对车辆通讯总线的功能测试和性能优化;开发基于云技术的汽车电控单元设计仿真平台与模型库,实现自主工具链的云端并行计算技术。5.2 关键车规级芯片的测试技术和评价体系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车规控制、通讯、计算、安全、存储芯片在车载使用要求下的可靠性、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设计开发基于FPGA半实物平台和芯片实物平台的车规芯片功能安全测试用例库及测试技术;针对智能驾驶使用要求,研究车规计算芯片的算力、能耗测试技术;针对网联驾驶使用要求,研究车规信息安全芯片基于国密算法安全保证能力的信息安全测试技术;搭建车规车规控制、通讯、计算、安全、存储芯片测试平台,建立其在车载使用要求下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5.3 车载储能系统安全评估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多场景全工况多因素耦合下电池系统安全性损伤机理、演变规律及评价技术,研究电池系统热失控热扩散评价技术,研究电池系统失效致灾危害评估技术,研究电池系统使用寿命与安全耦合机制与规律,建立动力电池多维度安全性评价体系和标准;研究动力电池系统高频失效行为的孕育演化机制和复现评估技术,研究车端感知、线下检测、云端数据协同的在役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风险评估技术;开发智能无损检测装备及软件。 研究多场景多因素耦合下车载氢系统失效机理、失效模式及定量化安全评估技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失效危害评估技术,建立车载氢系统多维度安全性评价体系;研究氢气泄露可视化检测技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微量氢泄漏检测技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安全风险在线监测方法。5.4 高效协同充换电关键技术及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车-桩(站)-云多层级充电物理信息网体系架构,大数据驱动的安全高效充电管理与控制技术,研发车桩(站)互联互通实时数据交互平台;研究基于新能源汽车运行应用大数据的充电负荷时空多维度预测方法,充换电设施网点布局与站点构型规划方法;研究车-桩-云协同信息服务的运营管理与决策理论方法,用户行为识别与充电设施状态感知协同的车群充电规划方法与引导技术;研究快换站多型号动力电池包融合存储、识别和充电技术,快换电池包标准化技术,多车型、多型号电池包识别和匹配技术,研发可多车型共用动力电池快换设备;研究多功率等级兼容的无线双向充放电技术,研发大功率、高效率、智能适配的双向无线充放电装备。6.整车平台6.1 纯电动客车/乘用车高效高环境适应动力平台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极寒环境整车低能耗自保温技术,高温高湿环境下动力平台高效冷却技术、高绝缘和高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多应用场景的电驱动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内部温度预测方法、温控回路智能高效控制技术;研究电驱动、动力电池以及乘员舱热管理系统间的能耗耦合机理,研究高效智能化热管理控制技术,研发多热源协同智能高效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研究多阀门多通道多冷却回路一体化、压缩机低温可靠性、可变制冷剂充注量等空调技术,研发低温高效热泵空调系统;研究基于功能域的动力平台高效集中式控制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整车能量管理优化标定技术,研发基于自主核心芯片的多合一高压集成控制器和网联化整车综合控制系统,研发高环境适应动力系统平台和专用化底盘。6.2 智能电动重载车辆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应用)研究内容:开发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一体化平台架构, 研究重载车辆的整车物理结构与电驱动系统、智能驾驶系统间的耦合机理与设计方法;开发面向恶劣环境的重载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研究多尘、颠簸等场景下大盲区多源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研究强振动、重载荷等条件下车辆故障诊断及导向安全智能决策技术,研究连续大长坡、大幅变载荷等工况下车辆纵横向协调控制技术;面向复杂工况的重载车辆大功率智能电驱动系统开发,构建面向重载车辆的主辅一体式永磁电机驱动系统拓扑结构,研究多态湿滑大坡道下自适应力矩分配与预测型智能控制技术;开发面向多场景作业的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仿真验证平台,研究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的硬件在环仿真与编组作业模拟技术;开展露天矿山等典型场景下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的无人化协同作业示范应用。
  • 2027年产值达500亿!重庆印发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传感器及仪器仪表是获取自然生产领域中数据、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制造”走向“智造”的关键一环,产品门类覆盖12大类、42小类,超6千种品类、2万种规格。近日,为推动传感器与重庆市主导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传感器及仪器仪表高质量创新发展高地,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重庆市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到2027年,传感器及仪器仪表规上企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产值增速达到6%,规上企业数量倍增至10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达2—3家;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3%、高端研发创新人才占比达50%,培育创新平台5家以上,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20项以上,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30款以上。形成以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及其拓展区为核心,重点区县及重点基础产业园为增长极的“双核多级”产业格局。为实现发展目标,《行动计划》部署了七项重点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重点发展船用级执行器、单作用电液执行仪器仪表、气液联动执行仪器仪表等系列产品,加强高端激光分析仪系列产品研发,推动汞分析仪、激光粉尘仪、超低紫外分析仪、粉尘微质量检测仪、爆炸性沉淀粉尘检测仪等环保气测和测尘监测产品产业化,推动核温控、中子能量、流量、棒位、液位,以及核级热式质量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产品产业化,重点发展新型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等。(一)打造仪器仪表核心产品。提档升级测量仪器仪表产品。支持运用超声波、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公用能源计量设备智能化、高端化,依托专业投资基金开展海外并购,不断缩小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智能变送器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巩固执行仪器仪表技术优势。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合作并购、自主创新等方式,重点发展船用级执行器、单作用电液执行仪器仪表、气液联动执行仪器仪表等系列产品,提档升级调节阀、球阀、蝶阀、阀门定位器等传统优势产品,布局发展三偏心全金属密封蝶阀等大口径、高磅级产品。打造科学仪器仪表特色化品牌。巩固流程气体、环保气体、流程水质等领域技术优势,加强高端激光分析仪系列产品研发,推动汞分析仪、激光粉尘仪、超低紫外分析仪、粉尘微质量检测仪、爆炸性沉淀粉尘检测仪等环保气测和测尘监测产品产业化。提升核能仪器仪表国产替代率。推动核级温控、中子能量、流量、棒位、液位,以及核级热式质量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产品产业化;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核级执行器产品设计制造认证许可,推动核电阀位变送器、核电阀门限位开关、核级调节阀等通过核级产品鉴定试验测试,填补国内第三代核电核级电动执行器空白。(二)推动传感器高端化发展。支持建设萤石智能制造基地、科技园三期等项目,推动高新仪器仪表基地、智能调节阀、智能流量仪表等项目建设。聚焦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医疗电子等应用领域,重点发展新型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以及微型化、智能化的敏感元器件。围绕声、光、电、磁和微系统领域,引进一批传感器、微系统、通信模组等领域优质企业。鼓励我市晶圆制造企业开放硅基产线加工高端元器件,支撑传感器制造企业开发微硅电容、微硅质量流量等传感器产品。(三)补齐配套环节短板。加大基础材料研投力度,依托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围绕微电机复合材料、高精密电阻合金带材、半导体及微电子封装用复合材料、动力电池组用复合材料、熔断器用复合材料等,建设具备稳定供货能力的专线;支持合作并购一批高端金属导电材料及其复合材料,推进环保工艺研发,尽快突破贵金属环保提纯工艺研究试验。填补关键芯片产品空白,聚焦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市场需求,引进并购一批国内外知名MEMS芯片设计和制造的龙头企业,建立国际领先的MEMS芯片生产线和封装线,以IDM模式打造MEMS芯片全产业链,培育新增长点;支持设计企业加大模拟/数模混合芯片的投入力度,开发更多支撑信号传输转化的芯片产品。(四)加强核心技术创新。支持本地高校和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建设仪器仪表创新平台,发挥其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聚焦高精度智能压力变送器、超声波流量计、超低排放污染气体监测设备等核心产品的技术迭代和应用场景创新,不断巩固我市在细分领域的比较优势。聚焦MEMS传感器、四类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项”科研攻关模式,支持传感器及仪器仪表、芯片厂商和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传感器及仪器仪表高性能、高可靠、长寿命技术,低成本、低功耗、微型化技术,以及信息处理、融合、传输等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构建“龙头企业+产业园区+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型技术创新平台,带动优势领域在技术创新方面早出成果。(五)引育优质市场主体。瞄准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形成招商清单,策划推动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加强与专业投资基金的战略合作,促进招商项目签约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滚动实施。以产业链招商为主线,组建专业招商团队,整合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各类资源,围绕我市重点发展方向,不断拓宽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上下游产业链招商资源渠道。深入实施“链长制”,完善“链长+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属地区县”联动机制,解决链主企业在生产、运营等关键环节的问题和困难,责任制、清单化解决其在科创、重组、管理等关键环节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多方联动培育引进优质企业,培育更多链主企业,不断吸引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企业来渝布局。协调市工业和信息化、市科技发展等专项资金,加大对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企业的支持力度。(六)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全面加强与北上广深等重点省市交流,强化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合作。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重大项目、创新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加快形成全域共享、双核驱动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全市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产品接轨国际市场,整合各类优质资源,精准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并购海外优质资产,增强我市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产业国际竞争实力。(七)强化服务平台支撑。支持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等重点区域谋划建设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公共服务综合体,服务本地高校在测控技术、计量技术、科学仪器等领域的技术成果转化、标准体系构建。建立“龙头企业+检测机构”型计量服务平台,解决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中小企业生产设施不完备、检测能力不足等问题,吸引各类企业集聚。构建“科创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企业。引进中科院精密测量研究院、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委员会等国家级权威平台在渝设立分支机构,开展标准体系验证、共性技术供给等专业服务,提升我市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产业全国话语权。鼓励检验检测机构、行业组织、产业园区、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建设传感器及仪器仪表适配验证服务平台,缩短产品适配周期。全文下载:关于印发《重庆市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的通知.doc
  • 汽车社会蓝皮书:汽车增长挑战环境保护
    中国网1月23日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汽车社会研究网完成,以“汽车社会与规则”为研究主题,针对中国汽车社会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的《汽车社会蓝皮书》今日发布。  《汽车社会蓝皮书》认为,2012年中国正式进入“汽车社会”,每百户家庭私人汽车拥有量超过了20辆。  蓝皮书认为2012年中国汽车社会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  中国冲过“汽车社会”门槛进入加速期  如果私人汽车的增长保持这样的速度,5年多私人汽车保有量就会翻一番,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会达到40辆,10年左右百户汽车拥有量将达到或接近60辆,多数家庭将拥有汽车。  庞大的产销量基数下,汽车保有量增长惊人  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销增速已经放缓,不再可能出现几年前那种“井喷式”的增长,但由于国内汽车产销量都近2000万辆,未来汽车工业即使是零增长,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依然非常惊人。  后发地区汽车增速快,全国汽车人口快速增加  以千人汽车拥有量看,增速排在前面的地区是宁夏、青海、新疆、河南、江西、甘肃、陕西、内蒙古、安徽、广西等地区增速都超过了20%。2012年上半年,汽车驾驶人已经达到了1.86亿。  汽车使用环境恶化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几乎国内所有大中型城市的共同问题,2012年汽车社会发展指数显示,汽车环境得分下降。  汽车增长对环境保护的挑战加剧  汽车的增加加大了减排的难度。环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像氮氧化物、PM2.5这些污染物与汽车直接相关,降低污染的难度加大,成本增加。汽车不仅带来空气污染,也带来声污染。  蓝皮书认为中国汽车社会面临如下困扰:  民众汽车消费意愿提高与汽车使用成本上升的矛盾  民众汽车消费欲望不断提高,无车者意向购买率和有车者换车意愿均高。调查显示,城市无车者一年内有购车意愿的比例为24.7%,二年内有购车意愿的比例为31.6%,五年内有购车意愿的比例为28.8%,合计的比例为85.1%,而永远不打算买车的比例为2.7%。2012年因燃油价格、城市停车费用、汽车行驶不畅造成在途时间延长等经济和时间成本的增加,整体的汽车使用成本在上升。汽车使用成本上升最快的是时间成本,随着各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一二线、甚至许多三线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堵车花费时间增加,在途时间延长,时间成本增加很快。  汽车产业增长预期强劲与各地受迫性汽车限制政策出台的矛盾  汽车行业对汽车增长的预期一直很高,汽车业界对于中国汽车产销的预测一直非常乐观。即使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十二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产量3000万辆,15%出口,每年增加的汽车将是2550万辆,短期内爆发式的增长将给国内的交通、能源、停车空间等汽车环境带来空前的压力。与汽车业界“增长派”不同的是城市管理者的“限制派”,近两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实行了汽车限购政策,成都、杭州等城市实行了现行政策,北京、贵州则实行了限购、限行双重政策。  汽车社会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出于不同管理部门的汽车社会管理政策缺乏统筹,出台的汽车政策常常不兼容,如政府管理部门出台汽车限购政策,汽车行业则认为这些政策违反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不同行业和部门对于汽车的管理也存在缺乏科学性,如2012年国庆中秋小型车高速公路不收费的政策,缺乏前期调研,对高速公路流量增加可能造成的影响没有科学的估计,造成一些时段、路段的大拥堵,甚至连是否收卡,以及免费结束时段如何衔接等都很混乱。  汽车社会规则不完善,汽车社会风险加剧  目前的交通法规的制订还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一些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一些地方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个人和部门的利益,对于交通违章和超载存在以罚代管,只罚不管。汽车的增加使得社会风险加剧,社会的脆弱性突显,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暴露了许多社会管理的问题和弱点。  汽车成为社会分化象征,汽车问题升级为社会问题  随着中国贫富差距的拉大,这种财富差距比较突出地表现在汽车的消费上,从不到3万的国产微型车到车展车价纪录刷新的1.5亿的豪车。巨大差距带来的是社会对贫富差距的不满,集中反映在人们对于豪车违法、横行事件的“标签化”反应。公车超标、公车私用、公车特权也成为引发民众不满的工具。汽车社会分化的另一个现象是汽车与民族情绪的结合,汽车品牌成为区分爱国与否的标准。湖南长沙、山东青岛、陕西西安等多地发生推翻、打砸日系车和烧4S店等行为。  路权意识缺失,文明状况堪忧  “中国式过马路”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其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路权不明晰。路权意识的缺失是造成交通秩序混乱的根源。交通法规没有能够强化人们的路权意识,混乱的相互侵犯路权使得尊重路权在实际效果上受到了惩罚,在大家都抢行的情况下如果礼让就寸步难行,长期下去就没有人坚持尊重别人路权。在城市道路日益拥挤的情况下,路权之争越来越激烈,影响到社会车辆出行的公务车拉开了政府官员与民众的距离,带来了负面影响。  面对已然来临的“汽车社会”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蓝皮书提出以下建议:  一、未来汽车的发展及其走向并不是由作为汽车产业主要角色的生产厂商和消费者来决定,而是由城市空间来决定,更具体地是由各城市的决策部门和政策决定的。中央政府应该制订全面的汽车社会发展规划,把汽车相关的不同方面纳入整体规划,特别是解决汽车产业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统合不同部门汽车相关政策,使得这些政策不再出现不兼容的问题,确保汽车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各地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应该研究当地汽车社会发展现状,研究出台科学的、系统的汽车社会管理体系,不再只从交通上解决汽车社会问题,而是从汽车社会的宏观角度协调汽车社会的不同方面,使得汽车社会可以有序、可持续、和谐发展。  三、各地应该切实评估目前汽车限制性政策的利弊,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调节汽车的增长速度。限制汽车购买和使用,提高汽车使用成本已经成为未来一、二线城市管理者不得不祭出的无奈之招,未来几年深圳、武汉、杭州、成都、西安等将可能加入汽车限购行列,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将逐步实行汽车限行政策。在汽车成为民众消费必选项的情况下,出台适当的汽车政策要能够做到既不伤害汽车产业又能满足民众需求。  四、各级党政机关应该重视汽车社会带来的社会问题,加强社会管理,处理好汽车社会下的公平问题,处理好公车、校车等问题,通过有效的途径,从法律上、纪律上、道德上、文化上建立健全汽车社会的规则,使得汽车社会进入良性运行。  五、以明确路权、保障路权为突破口,通过法律、教育等手段强化民众的路权意识,惩罚侵权行为,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汽车文明程度。  六、提高全社会的汽车风险意识,落实交通安全法规的执行,有效降低汽车事故的发生,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 SGS汽车零部件实验室在长春落成
    2011年5月26日,长春经开区专用车园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彩带飘舞,喜气洋洋,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位于长春的汽车零部件实验室落成庆典隆重举行。长春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焕秋到会祝贺,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旭在会上致辞。  长春经开区建区19年来,依托母城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目前,拥有以一汽通用、一汽客车等为代表的整车和以富维-江森、丰田发动机等为代表的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70家,2010年实现产值513.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1%,占长春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总产值的64.5%,成为经开区的支柱产业,在长春市乃至吉林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进一步实现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和土地集约,经开区在专用车产业园区投资6.5亿元,建设占地51.8万平方米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打造集生产、研发、总部大厦、公共服务平台为一体的高档工业示范园区,目前有近20家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即将入驻。  SGS长春汽车零部件实验室项目入驻经开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一号地块,一期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2,500 平方米。主要涵盖汽车材料及涂层的物理及老化试验、汽车零部件环境模拟及可靠性试验、汽车零部件的耐久寿命试验。适用产品包含汽车整车,汽车内外饰件,汽车电子电器件,汽车底盘件。实验室拥有78立方整车环境试验箱,拥有8吨推力、8立方环境仓、光照模拟的四综合振动试验台,另包含大跨度万能试验机、动态疲劳系统、盐雾、臭氧、全光谱光照、防尘、防水等多种环境模拟设备,能够全方位满足汽车零部件的测试要求。该项目将立足长春,辐射东三省,同时服务华北地区,为区域内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提供专业的世界级汽车零部件测试服务。该实验室的落成将进一步巩固SGS在汽车及零部件检测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同时必将积极推动长春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的进程。  赵旭在致辞中表示,长春经开区将一如既往地为项目单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竭尽全力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
  • 惊呆了:汽车熔化!谈高低温试验箱对汽车行业的意义
    惊呆了:汽车熔化!谈高低温试验箱对汽车行业的意义2015年8月12日新闻,一名英国游客日前在意大利北部城镇旅行期间,发现一辆停泊了数天的法国车厂生产的汽车,车身及泵把均有金属碎片剥落,汽车两侧的后视镜亦似乎开始出现变形,在37摄氏度高温照射下开始熔化了。 看到这则因为小编也是惊呆了,按常理来说汽车在出厂前都会做一系列的测试:防尘试验、防水试验、高温老化、低温测试等等试验提前测试汽车性能的,怎么会在不到40℃的温度下就融化了呢?由此小编推断,此品牌的汽车一定未用高低温试验箱做高温老化试验。 高低温试验箱专用于模拟高低温环境提前测试产品耐高低温的性能,高低温试验箱温度广泛低温可至-70摄氏度,高温150摄氏度。汽车行业需做的环境测试很多而高低温是必须做的,一辆汽车耐高温程度应至少是80℃。若是在检测不合格产品不允许出厂直至改进性能合格为止。对于汽车行业也有针对做汽车测试的相应标准。
  • 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落地嘉定,打造中国汽车芯片的“检测认证一体化中心”
    为更好地承载上海集成电路“北翼”功能定位,加快推进汽车芯片公共性研发平台、汽车芯片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等建设,日前,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揭牌启用,这也是国内各机动车检测平台中率先开展建设车规级芯片检测认证的公共实验室。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由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承建,可提供芯片功能及可靠性、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失效分析等汽车芯片检测服务。在上海汽检的汽车芯片检测实验室里,多台设备正在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芯片检测研究实验室主管工程师刘力介绍:“我们当前开展的是车规级芯片的功率循环测试,根据相关的模型推算,在实验室内部完成一周左右的测试时间,可以很好地模拟芯片装车10年间的应用表现。”汽车芯片耐久测试目前,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已经建成针对车规级认证标准AEC-Q100的全套测试能力,拥有十万级无尘净化间、ATE等集成电路自动测试系统、超声扫描显微镜等实验检测设备。如何给芯片做体检?在超声扫描显微镜下,正常芯片上产生的白色斑驳就相当于我们人体的“病灶”。芯片检测研究实验室主任助理张瑜一边演示一边向记者介绍:“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图片,是通过超声波扫描显微镜拍摄的。通过这个测试,我们可以锁定芯片哪个区域发生了损坏,这是属于芯片的一个无损测试方式。就好比我们进行体检过程中的第一步,先锁定这个芯片的病灶在哪个位置。”汽车芯片超声波影像随着汽车“三智”不断发展,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不断扩大。嘉定作为汽车生产制造的前沿阵地,对于汽车芯片的需求旺盛。“从行业公布的数据来看,新能源车单车从2012年平均使用567颗汽车芯片增长至2022年平均使用1459颗。长期来看,芯片对于汽车的重要性会不断提升。”张瑜说,“目前,上海汽检已投入4000万元以上的资金,建成2个高水平的汽车芯片实验室,将通过打造中国特有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立一个系统化、自主可控的汽车芯片可靠性评估技术规范和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汽车芯片功能检测上海汽检方面表示,目前实验室已服务包括泛亚汽车、上汽英飞凌等5家以上企业,进行了10款左右芯片产品的检测验证。未来,实验室将继续深耕检测技术研究,建立完整的车规级审核评价能力和一站式审核评价服务平台,与上下游产业伙伴共同赋能国产芯片,推动国产半导体产业的高速发展。下阶段,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将通过建设六大平台:集成电路测试服务平台、第三代半导体测试服务平台、汽车专用传感器芯片测试服务平台、多芯片模组测试服务平台、汽车被动组件测试服务平台和芯片失效分析服务平台,为芯片企业和汽车企业提供从研发到验证到失效分析溯源的完整服务能力,并实现芯片性能测试、芯片测试技术及设备开发、标准研究、芯片可靠性和一致性评估、混响室等芯片集成验证,推动长三角汽车芯片检测能力互联互通,测试资源共享。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