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荧光上转换光谱仪

仪器信息网荧光上转换光谱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荧光上转换光谱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荧光上转换光谱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荧光上转换光谱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荧光上转换光谱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荧光上转换光谱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荧光上转换光谱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荧光上转换光谱仪相关的论坛

  • 原子荧光上的泵管忘记松了

    请问下大家,我上次实验完后,忘记把原子荧光上的泵管松掉了,过了3天才看到,这样到时对实验的影响大不大呢?挺担心的。我们用的原子荧光是AFS-9230。

  • 【求助】如何区分下转换荧光&斯托克斯线;上转换荧光&反斯托克斯

    我是光谱方面的新手,请教下面三个问题。下转换荧光,波长要大于激发光,斯托克斯线也是波长大于激发光,如何区分?上转换荧光,波长要小于激发光,而反斯托克斯线也是波长小于激发光,如何区分这两者?700纳米激发光测上转换荧光的时候,总是在350纳米出一个尖峰,350-600纳米有一宽峰。350-600我认为是上转换荧光,但是350纳米的半频峰是怎么形成的,也是上转换荧光吗?

  • 直读光谱仪和X荧光光谱仪本质区别

    一、两者分析原理 直读火花光谱仪工作原理则是用电弧(火花)的高温使样品中各种元素从固态直接气化并被激发而射出各元素的特征波长,用光栅分光后,成为按波长排列的“光谱”,这些元素的特征光谱线通过通过出射狭缝,射入各自的光电倍增管,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经仪器的控制测量系统将电信号积分并进行模/数转换,然后由计算机处理,并打印出各元素的百分含量。 而X荧光光谱仪工作原理介绍用X射线照射试样时,试样可以被激发出各种波长的荧光X射线,需要把混合的X射线按波长(或能量)分开,分别测量不同波长(或能量)的X射线的强度,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此使用的仪器叫X荧光光谱仪。由于X光具有一定波长,同时又有一定能量,因此,X射线荧光光谱仪有两种基本类型:波长色散型和能量色散型。二、分析特点差异 火花直读光谱仪要求试样具有导电性,且只能是固体样品,简单地说就是火花直读只能分析金属固体样品中的元素。 而X射线荧光光谱仪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水平高,分析速度快,它对样品要求不高,可以分析粉末样品、固体样品、熔融样品、液体样品,不需要样品具有导电性,金属及非金属样品均可分析。从这点看出X荧光光谱仪适用范围更广。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刚刚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属单分子光谱研究组-博士后职位,坐标北京,敢不敢来试试?

    [b]职位名称:[/b]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属单分子光谱研究组-博士后[b]职位描述/要求:[/b]合作老师:夏安东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1)飞秒激光光谱和非线性光学 (2)单分子光谱及应用 招聘条件:博士学历、责任心强和有团队精神,具有激光光谱、或单分子光谱研究背景者优先。(申请者具有下列研究经验之一,即可优先考虑) (1)熟悉飞秒激光技术、飞秒泵浦-探测、飞秒荧光上转换和CARS等原理和技术,并有相关的研究经验。 (2)熟悉单分子光谱知识,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有一定的单分子光谱研究基础。 (3)有一定的荧光分子和荧光量子点的荧光光谱的研究经验、以及荧光探针分子(量子点)的生化标记的知识背景、或者荧光半导体量子点的合成与表征。 (4)熟悉LabVIEW、以及 相关计算机编程和数据采集。 待遇:依照国家及科学院化学所规定。[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60992]查看全部[/url]

  • spc格式的拉曼光谱数据如何转换为jdx格式?

    软件现在支持导入jdx格式的拉曼光谱数据文件,但现有数据是spc格式的,请教如何把spc格式的拉曼光谱数据转换为jdx格式,有没有什么可以转换的软件?如有麻烦提供一下下载链接,谢谢各位了

  • 荧光光谱仪发射谱的测量原理?

    发射谱,通常称为荧光谱。在特定激发波长情况下,一段发射波长和该波长荧光强度对应曲线。如果是扫描光谱仪,激发波长选择后,发射侧光栅扫描,发射单色仪的波长对应检测器强度的曲线;如果是CCD检测器,就是对应像素的波长和强度的关系。光栅可能也需要扫描来侧高分辨率的宽范围的图谱。测量时为了提高信噪比,可以在激发侧加带通滤光片来最大限度抑制杂散光,在发射侧添加高通滤光片(低通,上转换时候)来消除二次散射光。通常设定激发波长后,发射范围设定不要包括激发波长,当然,PLQY特殊测试要求除外。要考虑检测器的响应线性区间。

  • 基于上转换复合材料的光引发组织粘合剂研究

    [align=center][size=18px]基于上转换复合材料的光引发组织粘合剂研究[/size][/align][size=16px]以研究适用于应急组织伤口处理的光引发组织粘合剂为目标,以设计[/size][size=16px]基于功能化凝胶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引发组织粘合剂为研究重点,以制备合[/size][size=16px]成多色可调的上转换纳米材料光导平台和设计功能化光交联凝胶修复剂为突破[/size][size=16px]口。采用纳米技术、表面化学修饰、生物技术、光化学技术、细胞实验和统计分[/size][size=16px]析等手段相结合,深化上转换纳米材料和功能化凝胶的设计开发,探究复合材料[/size][size=16px]的修复作用机理和抗菌性能,实现创面组织缺损光诱导原位修复,提高表面和深层损伤组织修复效率,减少疤痕形成和继发性炎症,开发出可替代传统缝合术的[/size][size=16px]新型功能化凝胶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组织粘合剂,为突发事件中受损组织的快速整合和创面修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size][size=16px]。[/size][size=16px]主要研究内容[/size][font='宋体'][size=16px](1)功能化凝胶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上转换纳米材料[/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能够使生物光子在深层组织中的应用。光引发组织粘接是创面组织[/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修复的新型无创技术,依赖于光敏剂的光激活释放活性物质在组织表面和基质材料之间产[/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生有效的交联。以凝胶材料壳聚糖作为基质,光敏基团邻硝基苯作为光敏剂并引入胍基抗[/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菌基团,通过化学修饰改性方法制备功能化凝胶。光反应性材料在创伤组织缝合时诱导受[/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损皮肤组织中的胶原基质交联,以上转换纳米材料为载体结合功能化凝胶通过表面修饰制[/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备合成功能化凝胶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光引发组织粘合剂,近红外光照将光传输到深部组织中,激活光敏剂诱导组织黏结修复。(2)光引发组织粘合剂的优化筛选:优化筛[/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选功能化凝胶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光引发组织粘合剂,考察荧光发射光谱与紫外吸收光谱[/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相互匹配度以及功能化凝胶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的组织损伤修复能力。考察所选复合材料[/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的荧光、紫外性能以及元素组成、形貌特征、晶型结构、热稳定性和表面基团及电荷分布情况等以及复合材料的粘附机理、抗菌性能、抗拉强度及使用条件等参数。(3)光引发[/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组织粘合剂的应用潜力评价。考察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凝血效果、整合凝[/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胶与组织粘连能力。进一步考察复合材料对各种动物组织[/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皮肤、肌肉、肝脏、胃和心脏等)损伤修复能力。[/size][/font][align=right][/align][font='宋体'][size=16px]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图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1.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总体研究技术路线示意图[/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如下:[/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1)[/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功能化凝胶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采用热共沉淀法以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β[/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NaYF4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作为基质,调节镧系元素掺杂剂量比例,制备具有不同发射光谱的上转换纳米材料;采用[/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酸处理法除去上转换纳米材料表面的油酸配体得到白色固体颗粒,聚丙烯酰胺配体交换修[/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饰后备用;以凝胶材料壳聚糖为基质,采用碳二亚胺盐酸盐化学法将邻硝基苯和抗菌基团修饰到基质上制备出功能化凝胶。[/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2)光引发组织粘合剂的优化筛选。检测功能化凝胶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及相应组[/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成单体的荧光光谱与紫外光谱,筛选能够相互匹配的复合材料;以猪的皮肤或肌肉为组织[/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基质制作组织切口,注入复合材料并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检测切口均粘接情况测试组织粘合强度以及组织基质的粘合后的最大拉伸力。[/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3)[/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光引发组织粘合剂的表征及机理性能考察。通过电镜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X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Zeta[/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 电位分析等表征合成复合材料性能;利用光电子能谱仪进行[/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粘附机理分析;考察功能化凝胶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的抑菌作用;比对商品化纤维蛋白胶和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粘接的抗拉强度试验;考察功能化凝胶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4)光引发组织粘合剂的应用潜力评价。对所合成材料的体内生物相容性、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全血凝血试验、体内透皮给药试验以及胶原纤维形成试验等评价方法。[/size][/font]

  • 【原创大赛】如何成为验钞老司机?学会测上转换荧光量子产率就好了!

    【原创大赛】如何成为验钞老司机?学会测上转换荧光量子产率就好了!

    话说某天,某工程师同事报销拿到热乎乎的软妹币后,由于过于兴奋,一时间感天地召唤,灵感涓涓。于是……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700_668360_2194_3.jpg就地进行了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你见所未见的,华丽丽的验钞实验!左图是使用便携式980nm激光器照射某种“神秘”的材料。右图是使用980nm激光器照射人民币防伪部分(绿色亮点)。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7/201607201130_601247_2194_3.jpg我的天呐,这么神奇吗?这包看上去辣么普通的小东西,居然和软妹币发出了同样的炫目光芒!然后呢,同事眼镜一推,开始讲了:其实,秘密在于这个“神秘”材料就是软妹币中所掺杂稀土的上转换荧光材料。什么是上转换发光?上转换发光是指吸收两个或两个以上低能光子而辐射一个高能光子的发光现象,通常是指将近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信号,其发光机理是基于双光子或多光子过程。由于上转换发光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所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现象违背了Stokes定律,因而又称为反Stokes发光。上转换这一概念是Auzel、Ovsyankin和Feofilov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并建立的。目前,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几乎覆盖了可见光的各个波段,其在近红外量子计数器、激光器、三维立体显示、荧光粉、医学成像及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己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上转换材料的前世今生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机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人们对上转换发光机理已有了深入的了解。其机制主要分为三大类:即激发态吸收(ESA,Excited State Absorption)、能量转移(ET,Energy Transfer)和“光子雪崩”过程(PA,Photon Avalanche)。对于稀土上转换发光而言,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上转换发光方式,即使同一离子在不同的泵浦方式下也有不同的发光机制。上转换材料一般包括激活剂、敏化剂和基质。稀土元素Ho3+、Nd3+、Er3+、Tm3+具有丰富的能级,由于4f 能级的电子屏蔽作用,能级寿命较长,因此有很高的上转换效率,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上转换材料的激活剂。Er3+、Tm3+、Ho3+在单个的纳米晶中,影响上转换效率的因素有两个:激活离子的吸收截面和相邻激活离子间的距离。相邻激活离子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掺杂量来控制,当掺杂量过高时,相邻激活离子间发生有害的交叉驰豫而导致浓度淬灭效应。而激活离子的吸收截面可以通过掺入共激活剂,即敏化剂来增强上转换发光效率。稀土元素Yb3+的激发光谱为980 nm,与Er3+第一激发态的吸收能量相一致,而且吸收截面远远大于Er3+,能量吸收后可传递给Er3+,因而是一种很有效的上转换材料敏化剂,加入Yb3+后Er3+的上转换效率可提高1~3个数量级。基质材料需要声子能量低、稀土离子掺杂浓度高、稳定性好的特性。纳米上转换发光的基质材料主要有氟化物和氧化物基质。其中,以氟化物为基质的上转换材料效率最高。氟化物具有很多优点:(1)透光范围很宽;(2)稀土离子能很容易地掺杂到氟化物材料中;(3)声子能量低(~500 cm-1),荧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材料。目前,研究较多的激活剂是发绿光的铒,发蓝光的铥和发红光的钬,为提高其发光效率,经常使用Yb3+进行共掺杂。基质材料主要采用钇的各种化合物,NaYF4和LaF3已经被发现是一类较好的基质材料。为了解上转换发光机制,以NaYF4:Yb3+/Er3+ 为例进行测试,在980nm连续激光激发下,发现了样品中Er3+离子覆盖近红外到可见波段的上转换发光, 动力学分析的结果证明了共掺杂体系中Yb3+到Er3+离子的能量传递过程。Yb3+到Er3+离子的持续的能量传递是布居高能态Er3+离子的关键。在能量密度为4.6W/cm2时,测得上转换量子产率为0.04;下转换量子产率为0.0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7/201607201132_601248_2194_3.jpg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具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如化学稳定性高、发光强度高而稳定(无闪烁)、Stokes位移大等,不仅能够克服有机类发光标记物质稳定性差的缺点,还能有效解决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和光闪烁问题。此外,它还具有独特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因此在生物标记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UCNPs的激发光源通常为近红外连续激光器(典型的是980 nm,808nm),当它们应用在生物标记领域时,会出现许多优点,例如较深的光穿透深度,对生物组织无损伤、生物组织无背景荧光等,这些优点使UCNPs拥有很好的生物应用前景。因为上转换材料和器件较为稀少,除了如上文所说的,应用在人民币防伪以外,在激光、通信、能源、医疗和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利用稀土离子具有的丰富能级,理论上人们可以通过上转换的方式将不同低能频域的光转换为所需要的高能量光子,以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要。目前红外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主要集中在以NaYF4和LaF3为基质的材料上,其他上转换发光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上转换材料量子产率过低,严重地限制了它在很多领域中的应用。也是因为上转换材料的以上特性,它的测试一般的量子效率系统也比较难满足,覆盖近红外波段的测量系统才能达到要求。1)WangF,BanerjeeD,LiuYS,ChenXY,LiuXG.Analyst,2010,135:1839—18542)W. Wang, M. Wu, G. Liu. Analysis of Upconversion Fluorescence Dynamics in NaYF4codoped with Er3+ and Yb3+ . Spect.Lett., 2007, 40(2):259-2693)F. Auzel. Upconversion and Anti-Stockes Processes with f and d Ions inSoild. Chem.Rev, 2004,104(1):139-173.

  • 原子荧光测定蜡质化妆品中汞的问题

    现有一蜡质化妆品,配方为蜡质,硬脂酸钠,氢氧化铋,着色剂,抗氧化剂。对其进行硝酸微波消解后,取溶液上[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和icp,汞202m/z,汞 184nm,253.6nm信号强度均和空白接近(即未检出),上afs时出现很高的特征荧光信号。请问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为何只在原子荧光上出现信号。我对溶液进行光谱定性发现含有较高浓度的铁和铋,然而分别使用铁标液和铋标液均未在原子荧光上测得汞信号。

  • x射线衍射、x荧光、直读光谱3种仪器检测领域

    一、直读光谱仪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学的分析原理,样品经过电弧或火花放电激发成原子蒸汽,蒸汽中原子或离子被激发后产生发射光谱,发射光谱经光导纤维进入光谱仪分光室色散成各光谱波段,根据每个元素发射波长范围,通过光电管测量每个元素的最佳谱线,每种元素发射光谱谱线强度正比于样品中该元素含量,通过内部预制校正曲线可以测定含量,直接以百分比浓度显示.己被广泛使用于几乎所有的光谱测量,分析及研 究工作中,特别适应于对微弱信号,瞬变信号的检测.二、X荧光光谱仪(XRF)由激发源(X射线管)和探测系统构成.X射线管产生入射X射线(一次X射线),激发被测样品.受激发的样品中的每一种元素会放射出二次X射线,并且不同的元素所放射出的二次X射线具有特定的能量特性或波长特性.探测系统测量这些放射出来的二次X射线的能量及数量.然后,仪器软件将探测系统所收集到的信息转换成样品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及含量.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有色、建材、商检、环保、卫生等各个领域三、X射线衍射仪"可分为"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器".由于物质要形成比较大的单晶颗粒很困难.所以目前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是主流的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单晶衍射可以分析出物质分子内部的原子的空间结构.粉末衍射也可以分析出空间结构.但是大分子(比如蛋白质等)等复杂的很难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可以1,判断物质是否为晶体.2,判断是何种晶体物质.3,判断物质的晶型.4,计算物质结构的应力.5,定量计算混合物质的比例.6,计算物质晶体结构数据.7,和其他专业相结合会有更广泛的用途.比如可以通过晶体结构来判断物质变形,变性,反应程度等

  • 请教FTS光谱仪波数分辨率如何转换为波长nm表示分辨率

    我们所用的光纤光谱仪、还有光栅式单色仪等,其分辩率常用nm做单位,如分辩率为0.5nm(FWHM)。付里叶变换光谱仪常用的分辩率单位为波数cm-1,如果要把其分辩率转换为nm表示,好象并不是直接取倒数那样简单。如下面的介绍:“.....using Fourier-transform spectroscopy, at spectral resolutions of 0.5 cm− 1 above 435 nm and 1.0 cm− 1 below 435 nm (corresponding to about 8 and 16 pm at this wavelength).....”,  上面的相当于8pm和16pm的分辩率是如何转换而来的?   请不吝赐教,谢谢!

  • 检测器–光电转换件

    检测器——光电转换器件光电转换器件是光电光谱仪接收系统的核心部 分,主要是利用光电效应将不同波长的辐射能转化成光电流的信号。光电转换器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光电发射器件,例如光电管与光电倍 增管,当辐射作用于器件中的光敏材料上,使发射的电子进入真空或气体中,并产生电流,这种效应称光电效应;另一类是半导体光电器件, 包括固体成像器件,当辐射能作用于器件中光敏材料时,所产生的电子通常不脱离光敏材料,而是依靠吸收光子后所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在半 导体材料中自由运动的光电导(即吸收光子后半导体的电阻减小,而电导增加)产生电流的,这种效应称内光电效应。光电转换元件种类很多,但在光电光谱仪中的 光电转换元件要求在紫外至可见光谱区域(160-800nm)很宽的波长范围内有很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很宽的线性响应范围,以及快的响应时间。目前可应用于光电光谱仪的光电转换元件有以 下两类:即光电倍增管及固体成像器件。

  • 【讨论】X荧光仪PK直读光谱仪

    我单位有帕纳科PW4400/30X荧光仪与斯派克9系直读光谱仪,现拟取代化学湿法分析钢中成份,现有两种观点。 一方认为直读光谱仪比X荧光仪方便准确。另方反对,认为X荧光仪比直读光谱仪准确度高(高,低含量综和考虑)。就两种仪器分析范围,准确度,方便性,请各位讨论。中国心问题太简单?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检测器——光电转换器件

    [url=http://www.huaketiancheng.com/][b][font=宋体]ICP光谱仪[/font][/b][/url][font=宋体]的光电转换器件是光电光谱仪接收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b]光谱仪检测分析[/b]的准要部件。主要是利用光电效应将不同波长的辐射能转化成光电流的信号。光电转换器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光电发射器件,例如光电管与光电倍增管,当辐射作用于器件中的光敏材料上,使发射的电子进入真空或气体中,并产生电流,这种效应称光电效应;另一类是半导体光电器件,包括固体成像器件,当辐射能作用于器件中光敏材料时,所产生的电子通常不脱离光敏材料,而是依靠吸收光子后所产生的电子[/font][font=&]-[/font][font=宋体]空穴对在半导体材料中自由运动的光电导(即吸收光子后半导体的电阻减小,而电导增加)产生电流的,这种效应称内光电效应。[/font][font=宋体]光电转换元件种类很多,但在光电光谱仪中的光电转换元件要求在紫外至可见光谱区域([/font][font=&]160-800nm[/font][font=宋体])很宽的波长范围内有很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很宽的线性响应范围,以及快的响应时间。[/font][font=宋体]目前可应用于光电光谱仪的光电转换元件有以下两类:即光电倍增管及固体成像器件。[b][font=宋体] 光电倍增管[/font][/b][font=&] [/font][font=宋体]外光电效应所释放的电子打在物体上能释放出更多的电子的现象称为二次电子倍增。光电倍增管就是根据二次电子倍增现象制造的。它由一个光阴极、多个打拿极和一个阳极所组成,见图,每一个电极保持比前一个电极高得多的电压(如[/font][font=&]100V[/font][font=宋体])。当入射光照射到光阴极而释放出电子时,电子在高真空中被电场加速,打到第一打拿极上。一个入射电子的能量给予打拿极中的多个电子,从而每一个入射电子平均使打拿极表面发射几个电子。二次发射的电子又被加速打到第二打拿极上,电子数目再度被二次发射过程倍增,如此逐级进一步倍增,直到电子聚集到管子阳极为止。通常光电倍增管约有十二个打拿极,电子放大系数(或称增益)可达[/font][font=&]10[sup]8[/sup][/font][font=宋体],特别适合于对微弱光强的测量,普遍为光电直读光谱仪所采用。[/font][font=&][size=14px] [/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光电倍增管的窗口可分为侧窗式和端窗式两种[/size][/font][b][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 光电倍增管的基本特性[/font][font=&]1)[size=9px] [/size][/font][font=宋体]灵敏度和工作光谱区[/font][font=&] [/font][font=宋体]光电倍增管的灵敏度和工作光谱区主要取决于光电倍增管阴极和打拿极的光电发射材料。当入射到阴极表面的光子能量足以使电子脱离该表面时才发生电子的光电发射,即[/font][font=&]1/2mv[sup]2[/sup]=h[/font][font=Symbol]n[/font][font=&]-[/font][font=宋体]ф,([/font][font=&] h[/font][font=Symbol]n[/font][font=宋体]为光子能量,ф为电子的表面功函数,[/font][font=&]1/2mv[sup]2[/sup][/font][font=宋体]为电子动能[/font][font=&])[/font][font=宋体]。当[/font][font=&]h[/font][font=Symbol]n[/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ф时,不会有[/font][font=宋体]表面光电发射,而当[/font][font=&]h[/font][font=Symbol]n[/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ф时,才有可能发生光电发射,这时所对应的光的波长λ=C/[/font][font=Symbol]n[/font][font=宋体]称为这种材料表面的阈波长。随着入射光子波长的减小,产生光电子发射的效率将增大,但光电倍增管窗材料对光的吸收也随之增大。显然,光电倍增管的短波响应的极限主要取决于窗材料,而长波响应的极限主要取决于阴极和打拿极材料的性能。一般用于可见-红外光谱区的光电倍增管用玻璃窗,而用于紫外光谱区的用石英窗。光阴极一般选用表面功函数低的碱金属材料,如红外谱区选用银-氧-铯阴极,可见光谱区用锑-铯阴极或铋-银-氧-铯阴极,而紫外谱区则采用多碱光电阴极或梯-碲阴极。[/font][font=宋体]光电倍增管的灵敏度S是指在1lm的光通量照射下所输出的光电流强度,即S=i/F,单位为[/font][font=宋体]μ[/font][font=宋体]A/lm[/font][font=宋体]。显然,灵敏度随入射光的波长而变化,这种灵敏度称为光谱灵敏度,而描述光谱灵敏度随波长而变化的曲线称为光谱响应曲线(见[/font][font=宋体]右[/font][font=宋体]图),由此可确定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光谱区和最灵敏波长。例如我们常用的R427光电倍增管,其曲线偏码为250S,光谱响应范围为160-320nm,峰值波长200nm,光阴极材料Cs-Te,窗口材料为熔炼石英,典型电流放大率3.3×10[sup]6[/sup]。[/font][font=宋体]2)[font=&] [/font][/font][font=宋体]暗电流与线性响应范围[/font][size=14px][font=宋体]光电倍增管在全暗条件下工作时,阳极所收集到的电流称为暗电流。对某种波长的入射光,光电倍增管输出的光电流为: i= KI[sub]i[/sub]+i[sub]0 [/sub],式中,I[sub]i[/sub]对应于产生光电流i的入射光强度,k为比例系数,i[sub]0[/sub]为暗电流。由此可见,在一定的范围内,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即为光电倍增管的线性响应范围。当入射光强度过大时,输出的光电流随光强的增大而趋向于饱和(见右图)。线性响应范围的大小与光阴极的材料有关。[/font][/size][font=宋体]暗电流的来源主要是由于极间的欧姆漏阻、阴极或其他部件的热电子发射以及残余气体的离子发射、场致发射和玻璃闪烁等引起。[/font][font=宋体]当光电倍增管在很低电压下工作时,玻璃芯柱和管座绝缘不良引起的欧姆漏阻是暗电流的主要成分,暗电流随工作电压的升高成正比增加;当工作电压较高时,暗电流主要来源于热电子发射,由于光电阴极和倍增极材料的电子溢出功很低,甚至在室温也可能有热电子发射,这种热电子发射随电压升高暗电流成指数倍增;当工作电压较高时,光电倍增管内的残余气体可被光电离,产生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当与阴极或[/font][font=宋体]打拿极碰撞时可产生二次电子,引起很大的输出噪声脉冲,[/font][font=宋体]另外高压时在强电场作用下也可产生场致发射电子引起[/font][font=宋体]噪声,[/font][font=宋体]另外当电子偏离正常轨迹打到玻壳上会出现闪烁现象引起暗电流脉冲,这一些暗电流均随工作电压升高而急剧增加,使光电倍增管工作不稳定,因此为了减少暗电流,对光电倍增管的最高工作电压均加以限制。[/font][font=宋体]3)[font=&] [/font][/font][font=宋体]噪声和信噪比[/font][size=14px][font=宋体]在入射光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暗电流和信号电流两者的统计起伏叫做噪声。这是由光子和电子的量子性质而带来的统计起伏以及负载电阻在光电流经过时其电子的热骚动引起的。输出光电流强度与噪声电流强度之比值,称为信噪比。显然,降低噪声,提高信噪比,将能检测到更微弱的入射光强度,从而大大有利于降低相应元素的检出限。[/font][/size][font=宋体]4)[font=&] [/font][/font][font=宋体]工作电压和工作温度[/font][font=宋体]光电倍增管的工作电压对光电流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光阴极与第一打拿极间的电压差对增益(放大倍数)、噪声的影响更大。因此,要求电压的波动不得超过0.05%,应采用高性能的稳压电源供电,但工作电压不许超过最大值(一般为-900v-1000v),否则会引起自发放电而损坏管子,工作环境要求恒温和低温,以减小噪声。[/font][font=宋体]5)[font=&] [/font][/font][font=宋体]疲劳和老化[/font][font=宋体]在入射光强度过大或照射时间过长时,光电倍增管会出现光电流衰减、灵敏度骤降的疲劳现象,这是由于过大的光电流使电极升温而使光电发射材料蒸发过多所引起。在停歇一段时间后还可全部或部分得到恢复。光电倍增管由于疲劳效应而灵敏度逐步下降,称为老化,最后不能工作而损坏。过强的入射光会加速光电倍增管的老化损坏,因此,不能在工作状态下(光电倍增管加上高压时)打开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外罩,在日光照射下,光电倍增管很快便损坏。[/font][font=宋体] 光电测量原理[/font][font=宋体]光电检测的原理一般是通过光电接受元件将待测谱线的光强转换为光电流,而光电流由积分电容累积,其电压与入射光的光强成正比,测量积分电容器上的电压,便获得相应的谱线强度的信息。不同的仪器其检测装置具有不同的类型,但其测量原理是一样的。其光电检测系统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组成:[/font][font=&]1.[/font][font=宋体]光电转换装置,[/font][font=&]2.[/font][font=宋体]积分放大电路及其开关逻辑检测,[/font][font=&]3.A/D[/font][font=宋体]转换电路,[/font][font=&]4.[/font][font=宋体]计算机系统。[/font][/font]

  • 测量黄铜荧光光谱仪比直读光谱仪好在哪里?

    测量黄铜荧光光谱仪比直读光谱仪好在哪里?有销售告诉我,荧光光谱仪在黄铜方面比CCD直读光谱仪要好,说是黄铜有铜和锌两种常量,直读光谱仪测量锌会测量不准,然后铜的值算出来也就不准了,测量黄铜里面的锌真的不准吗?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