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

仪器信息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测试计量技术及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测试计量技术及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测试计量技术及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相关的资讯

  • 新疆计量院与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达成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
    为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协议精神,推进质量强区建设,5月17日,新疆计量院与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在北京签署《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推进航天领域先进科研成果在新疆产业应用方面的落地应用和快速推广,助力新疆重点产业集群质量提升。双方本着“提升计量服务新疆高端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与水平”的发展思路,针对新疆风电、光伏、无人机、机器人、新材料、水资源、智慧农机、煤电等产业,在精密测量等领域通过优势互补、技术共享、成果转移转化等方式,引进北京航天计量测试研究所先进的计量测试能力和科技成果为新疆产业发展和质量提升作出贡献。在此基础上共同申请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按照协议规定,双方将开展人才培养、技术交流、项目研讨及共同申报、制定计量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为新疆计量院提供精密测量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支持在大型装备、无人机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帮助建立相关的地方技术规范;建立联合科研机制,共同探索以计量数据的验证与应用为核心的精密计量服务模式。下一步,新疆计量院将充分借助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品牌和技术优势,以签署《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为契机,探索和拓展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精密仪器测量能力水平,高效服务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为质量强区贡献计量力量。
  • 新高度: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前列
    随着2016年“5.20世界计量日”的日益临近,计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计量,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应该时刻关注计量。近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秘书长马爱文撰文论述了计量对中国制造的重要性和作用。  该论文指出,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聂荣臻元帅曾经说过: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那么对于中国制造呢?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马爱文秘书长认为,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前列。  一、中国制造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中国制造2025》,在全面分析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的重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等基础上,国务院提出了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通过分析这九个方面的关系,中国制造的实质可以概括为:通过创新、融合、强基,实现质量提升、企业转型和快速发展。  创新,《中国制造2025》中上百次用到“创新”一词,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创新领域和创新概念,如设计创新、工艺创新、创新网络、创新联盟、创新模式等,但最为主要、最为基础的是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是其他创新最为依赖的技术基础。我国虽然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95%的高档数控机床、85%的集成电路、80%的高端芯片依赖进口。究其原因,科技的落后是我国制造业落后的主要因素。必须通过科技发展与创新,全面提高中国制造创新能力,激发中国制造的创新活力,推动中国制造实现创新发展,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融合,就是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特征。美国提出的网络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以及德国的工业4.0,其实质都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问题。中国的制造水平落后于德国、美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必须加快这种融合,加快“机器换人”进度,这样中国的制造才能在“再工业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只有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才能不断“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制造的竞争实力。  强基,就是要夯实中国制造的各项基础。我国已提出“四基战略”,就是把“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做为我国的工业发展的基础。零部件的精度直接决定着整机的精度 生产工艺、基础材料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与效益,产业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现代化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能力。要实现中国制造,必须夯实这四个中国制造的基础,不断提升精密加工、智能制造以及高质量产品的制造能力,才能全面提升我国基础工业发展水平和快速发展的能力。  二、计量测试技术是中国制造的基础  (一)计量测试技术是科技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  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排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之后,而我国的计量测试能力和水平也在这些发达国家之后,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计量对整个制造业的影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讲: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在成百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的计量测试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归纳出来的。计量对科技具有很强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2015年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PMP)大会上讲:计量测试技术是创新的“种子”和“引擎”,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计量测试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没有计量测试提供准确、可靠、一致、有效的计量测试数据,就很难提出创新的思路,也很难验证创新的成果。从科技领域来看,每一次计量测试精度的提高或者新的测试方法的提出,都会带来一些科技新发现,带来一些科技新发明,也会带来一些新技术上革命与进步。  (二)计量测试技术是“融合”的基础。  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智能”“大数据”将成为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智能产品、智能装备,及至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这些都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智能”,就必须以计量测试为前提,为手段。以智能制造为例:一个智能产品(原材料)的基本信息,如基本尺寸、基本成份含量,都必须经过计量测试才能得到 这个智能产品(原材料)要与智能装备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智能制造加工,必须经过计量测试才能相互感知,才能对智能产品(原材料)进行定制(按提前计量测试好的要求)化加工 加工后的基本信息只有通过计量测试才能重新写入新的智能产品中,为下一道工序加工提供新的更加完备的基本信息。德国一家玻璃智能制造生产线上有3000多个传感器,正是这3000多个计量测试用的传感器,不停地感知有关信息,并经传输、分析、再感知、再分析,才能保证制造出带有“智能”功能的玻璃产品。带有“智能”功能的玻璃产品再进入“智能”物流或其他“智能”制造过程中,成为社会需要的更加“智能”的产品。在整个“智能”制造过程中,计量测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计量测试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智能”产品最后的质量和效益。  (三)计量测试技术是“四基”的基础。  基础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包括基础检测技术)构成我国制造业的基础。直接把基础检测技术列入国家战略发展的基础,这足以说明基础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但更为重要的是:计量测试技术也是其他“三基”(基础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的基础。以基础零部件为例:齿轮是机械加工、高精密仪器制造等各类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零部件,齿轮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机械加工的精度。大连理工大学王立鼎院士是齿轮研究方面的专家,他制造的齿轮可以和德国的齿轮精度相一致。他多年来担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常务理事。2013年,我拜访他时,曾经问他:齿轮制造与计量测试有什么样的关系?他对我讲:要制造出高精度的齿轮,就必须要有更高精度的计量测试手段。同时他还讲到:我国精密加工机床精度不高,机器噪音大,寿命短等,造成的原因表现上是齿轮之间或轴承之间的有效啮合不好,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在这方面的计量测试精度不够。在现代化的生产工艺过程中,计量测试是实现工艺过程控制的技术基础,计量测试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同样,在原材料的制造过程中,如果计量测试不准确,精度不够高,同样会直接影响到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四)计量测试技术是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基础。  在工业企业,人们常讲的一句话是:计量是企业的“眼睛”。的确,从原材料进厂,到企业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到企业的产品检测,再到企业的节能减排增效,计量都发挥着重要的“眼睛”作用。但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计量测试将成为现代化企业的“中枢”,甚至是大脑。在智能制造过程中,使用微型传感器进行计量检测,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传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经过计算分析,再将指令传达到智能设备,智能设备进行智能操作。这时,计量测试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眼睛”,而变成一个系统,包括传输、分析甚至执行。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这一整套过程都会集成到一个小小的芯片上。计量测试已完全构成了一套系统,成为一个“智能人”。未来要实现定制化智能制造,一条生产线已不再只生产一种规格的产品,要随时检测、随时调节、随时制造不同规格、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性能的产品。这时更需要不断进行计量测试。计量测试水平以及计量测试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影响中国“智造”的关键。早在上世纪初,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就把合格的原材料、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及计量测试技术做为现代化企业的三大支柱。计量测试已成为现代企业保障产品质量、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基础。欧盟2002年一项统计表明,计量通过支持技术创新对欧盟GNP的贡献达0.77%,数额达610亿欧元。随着社会进步对科技的依赖,这个数字肯定还要高。  三、加快推进计量测试技术进步,引领中国制造快速发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实现中国制造,计量测试技术必须先行。  (一)加强计量测试前沿技术研究,不断提高计量测试精度。  计量研究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精度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精确计量还将不断催生其他领域新技术的发展。伴随测量精度的大幅度提高,一大批革命性的新技术也会相继涌现,如纳米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提升航空发动机的精度,也不断推动核潜艇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整体的计量测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与中国制造相关的极大、极小,极高、极低等领域差距更大。因此,要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基本物理常数等精密测量和量子计量基准研究,在应对国际单位制重大技术革命的同时,建立一批新一代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量子计量基准,为中国制造服务。要突破重点领域的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建立一批适合中国制造快速发展的国家计量基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要加强高精度、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为精准制造、敏捷制造提供精准计量测试技术服务。  同时,要加强计量测试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计量测试产业发展。计量科研项目的立项、论证等要与中国制造中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战略的科研项目对接,把科研成果的转化作为计量测试技术研究课题立项、执行、验收的全过程评审指标。要建立计量科研机构与企业技术机构交流平台,加强计量技术机构与企业联合立项、联合攻关、联合研发力度。  (二)加强先进实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推动计量测试技术与中国制造的深度融合。  要加快新型传感器技术、微型传感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等新型计量测试技术和测试方法研究,推动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快速发展 要加强传感器计量检定、校准特别是自校准、自适应过程中的量传溯源技术的研究,保证传感器量值的准确可靠。要加强远程传输、远传校准、扁平校准等新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以适应“系统计量”或“整体计量”的需要。要加快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等现代制造业重点领域专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专业计量测试水平。要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相关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本原材料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为“四基”战略打好计量测试技术基础。要加强数控机床、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整体中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特别要在柔性制造中,加强“柔性计量”技术的研究,提高整体(机)加工(制造)精度。加强仪器仪表核心零(部)件、核心控制技术研究,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品牌产品。  (三)加强中国制造过程中智能计量测试技术研究。  2005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提出了“聪明加工系统(smart machining system,SMS)”研究计划。我国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强工业生产中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为精益生产、在线检测、质量诊断、精细化管理、绿色制造提供计量测试技术保障。加强产业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为全产业链、全产品寿命周期、全量传溯源链提供前瞻性计量测试技术服务。加强智能产品、智能装备以及智能制造中相关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为智能化生产提供计量测试技术服务。要加强互联网技术中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确保计量测试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真、保准、一致、可靠。要加强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过程中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促进制造工艺的优化、实时监测、远程监控和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发展。要将计量测试嵌入到产品研发、制造、质量提升、全过程工艺控制中,实现关键量准确测量与实时校准。  计量测试是中国制造的基础,特别是随着中国制造质量的提升、制造精度的提高以及制造功能的扩大,计量测试的基础作用、先导作用将更加突显。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最前沿。
  • 上海发文:加强高端仪器核心技术研究,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
    1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本市贯彻国家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目标:到2025年,上海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计量科技实现新突破、产业计量彰显新成效;到2035年,通过计量科技创新和计量赋能高质量发展,上海市计量科技实力大幅跃升,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完备,形成以量子计量为核心、科技水平一流、符合国际化发展方向、具有上海特色的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实施意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举措:一是加强计量科技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二是加强产业计量服务,赋能高端产业升级引领;三是提升计量精细化管理水平,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四是加强加强计量法制监管,更好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五是加强计量能力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其中,在加强产业计量服务,赋能高端产业升级引领方面提到,要服务高端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加强高端仪器仪表核心控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研制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超声波换能器、电磁力配衡重量检测器等关键核心器件;推动仪器仪表测试评价第三方认证,支持建立高端仪器仪表测评机构;打造智能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园区,培育若干获得“上海品牌”认证的高端仪器仪表。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举措内容如下:一、加强计量科技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一)加强计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前瞻布局一批精密测量领域战略性和基础性前沿项目,解决重大计量科学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测量程序与有效性评价、测量不确定度等理论研究。围绕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量子技术新原理新途径、量子传感和芯片级计量标准技术,积极参与国家“量子度量衡”计划,建设上海市量子测量实验室。(二)开展计量数字化转型研究开展计量标准和计量测试装备的数字化改造和技术研发,制定数字计量技术规范。加强以区块链、时间戳为基础的计量数据防篡改、防伪技术研究,推广数字校准证书。推进数字计量实验室应用示范,实现自动和智能计量。推动以计量数据为驱动的“大云物移智链”等新技术创新。(三)开展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加快发展在线、远程、多参数综合量、极值量和生物计量等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加强标准物质在制备、定值、保存、溯源评价及量值传递应用等方面全寿命周期、系统性研究与评价。(四)加快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突破加强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计量技术攻关,开展计量软件、智能仪表功能安全与算法测评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具有生物兼容性及可编程的空间三维结构标准器件。(五)打造高水平计量科技创新生态依托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推动上海新一轮全方位、高水平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瞄准未来产业领域测量难题,积极布局重大计量基础设施,建设高端装备精密检测、智能传感、生物计量、生命尺度精测、高频天线等领域国家和市级现代先进测量实验室。推动计量科技与交叉前沿研究深度融合,努力打造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现代先进测量技术应用平台。二、加强产业计量服务,赋能高端产业升级引领(一)深化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培育建设微纳芯片、集成电路材料、生物医药、智能仪器仪表、氢动力装备、机器人等领域国家和市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实施从关键计量技术突破到工程化、产业化的一体化推进。鼓励高校等多元化主体参与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加强与本市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衔接配合,充分发挥计量对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二)支撑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围绕大型装备关键制造环节,开展五轴精密测量等技术研究,加快建设适应复杂结构尺寸的计量基础设施。加强大型空间对接机构、大型卫星天线、大型运载火箭舱段和贮箱等数字化测量技术研究,完善多维矢量力和大空间下大型尺寸量值溯源方法,形成复杂工况下动态压力、动态温度、高真空、超低温等计量测试能力。开展卫星在轨微振动地面测试系统原位校准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海洋工程装备、深海探采装备、海底科学观测系统、船舶动力系统等领域计量测试技术攻关。(三)加快三大先导产业关键计量技术攻关全面掌握纳米尺度计量测试技术,提升集成电路制造、封测、材料与设备等领域计量保障能力。围绕生物制品、创新化学药、现代中药、高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以及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展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强人工智能计量基础理论、评估方法和技术研究,重点开展人工智能算法、语音识别、智能芯片、智能传感等方面测量测试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重点领域计量技术规范研制,开展测试评估。(四)提高重点产业计量保障水平实施上海市重点产业发展计量支撑工程,提升服务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计量测试能力。攻克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产业的计量测试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技术领先、面向产业化的专用计量测试装备和测试方法。(五)服务高端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加强高端仪器仪表核心控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研制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超声波换能器、电磁力配衡重量检测器等关键核心器件。推动仪器仪表测试评价第三方认证,支持建立高端仪器仪表测评机构。打造智能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园区,培育若干获得“上海品牌”认证的高端仪器仪表。(六)提升企业计量能力引导企业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鼓励其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深入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和工业企业计量标杆示范活动。对企业新购置符合条件的计量器具,按规定落实国家相关税收政策。三、提升计量精细化管理水平,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一)加强民生计量工作实施计量惠民工程,重点开展农贸市场、医疗机构、加油站等场所和生态环境监测、供水、供气、电力等领域计量监管。加强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检查,强化网络交易计量监管。开展粮食收购计量专项检查。持续推动健康计量进社区和光明计量进校园活动。(二)服务人民健康和安全加快医疗健康、公共卫生、食品安全领域计量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围绕疾病防控、毒品及代谢物、新污染物、营养与保健食品、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开展关键标准物质和测量技术研究。推进医疗机构计量示范单位创建。加强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气象等安全生产相关计量器具研制和监管。开展违法鸣号抓拍、微光和无光电子警察等执法监管设备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应用。(三)提高交通运输计量保障水平面向轨道、公路、航运领域的重大工程、重大装备、运输服务计量需求,开展相关计量技术攻关与先进测量装备研发。完善充换电和加氢设施等应用场景和前沿技术的计量测试能力,实践车路协同技术试点和应用。加强轨道交通、港口、道口计量保障,重点服务浦东、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洋山深水港建设。(四)服务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加快时间频率标准、分布式可靠时间同步系统等数字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上海计量测试数据中心,创新计量数字化服务与应用。培育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推动生命健康、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跨行业、跨领域计量数据融合、共享与应用。推动智能传感器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增强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和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五)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建立健全本市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在钢铁、电力领域和崇明区开展碳计量实践试点。建设国家碳计量中心(上海),研制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计量标准,开展碳排放因子测算、蓝碳测算、碳排放城市时空反演等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和应用。推进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上海)实现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数据与碳排放监测数据关联。加强计量测试技术在碳足迹、碳标签、碳交易中的应用,开展碳排放计量审查和能效、水效标识产品监督检查。(六)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社(街)区“诚信计量示范”创建,推进粮食收购、食品化妆品和生物医药生产等领域诚信计量示范。建立诚信计量信息公开机制,将诚信计量创建结果纳入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四、加强计量法制监管,更好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一)完善地方计量法规体系推动《上海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上海市商品计量管理办法》《上海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加强产业计量、计量数据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研究。(二)深化计量制度改革发挥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承接国家行政许可事项,为全国复制推广提供经验。积极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规范量和单位使用。加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任务授权“证照分离”改革力度,优化完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等制度。(三)探索计量智慧监管建设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监管“数字地图”,加强数据分析应用,实现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和预警防控。以民生领域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为重点,研究状态评价、大数据远程实时监控、在线检定等新型监管方式。开展计量作弊防控和快速判定技术研究和应用。(四)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和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开展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等违法行为查处行动。严厉打击食品、化妆品等商品过度包装违法行为。加强计量业务监管与综合执法衔接,建设专业化、复合型计量执法人才队伍。五、加强计量能力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一)构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新建一批高水平、高准确度的光学、生物、时间频率等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在食品、药品、生物、生态环境、先进制造等领域研发标准物质,开展标准物质核查验证方法研究。积极争取全国计量技术委员会落户上海。培育、建设一批国家和市级计量比对中心,开展标准物质量值核查验证和质量追溯。(二)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和发展坚持计量技术机构法治性、公正性和公益性,鼓励发展分区域、分层次、多形式的计量实验室联合体。推进优质计量资源向五个新城扩容下沉。支持各级计量技术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跨区域计量中心。研究推动计量测试行业重塑性改革,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计量服务,重点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服务机构和企业集团。(三)促进计量技术机构服务能力升级持续保持计量体系完整性和稳定性,确保计量基础设施的稳定、可持续投入。全力建设法制与民生计量基地,实施计量技术机构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电动汽车充电桩、医疗计量器具等事关民生和城市运行的计量保障能力建设。推进电力、水务、燃气、船舶、国防等行业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四)加快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积极向国际计量组织、全国计量技术委员会输送更多上海计量专家。设立“计量创新工作室”,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创新岗位设置,建立首席计量师等聘任制度。允许计量技术机构符合条件的管理岗位人员同时聘任专业技术岗位,优化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五)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推动计量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的协调一致,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计量溯源性要求,保障数据准确可靠。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建立“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华东大区和长三角计量发展统筹机制,探索建立国家计量标准和华东地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健全长三角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实施长三角计量职业能力提升行动,完善长三角产业计量云平台。建立区域计量风险监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联合执法和信息共享,深化计量器具型式评价互认。探索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七)深化计量国际交流合作依托在沪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技术委员会、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深化国际计量科技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计量规则、规范制修订,组织开展国际一流的联合研究。支持具备条件的计量技术机构在“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开展技术援助、设立分支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国际比对,培育建立OIML证书指定实验室。发挥上海时间频率计量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协调世界时(UTC)的中国话语权。积极争取国际性计量技术组织落户上海。(八)加强计量学科和文化建设支持计量技术机构与高校联合设立计量相关学科,联合开展研究生教育。建立上海市计量教育网上微课堂,鼓励计量技术机构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加强本市计量测试相关学术期刊建设,提升学术影响力。建设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设立计量科普大使和“家门口”科普站。此外,《实施意见》明确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强化社会共治等三方面的保障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顺利完成。
  • 浙江计量院一科研项目获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近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在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纪念活动中举行颁奖。省计量院参与的《高精度宽量程多普勒雷达测速技术的研究及其测量装置的研制》获2022年度“应用研究类”项目一等奖。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燕军、湖北省副省长盛阅春、中国工程院院士谭久彬、中国科学院院士舒红兵为获奖项目颁奖。   该项目主要开展了高精度宽量程多普勒雷达测速技术的研究及其测量装置的研制,首次建立了复杂环境下交通测速在线计量及溯源体系,满足了国内交通行业对速度在线计量和全量程量值溯源的迫切需求,并被机动车测速仪的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建议和IEEE国际标准所采纳,实现了国际应用。其中,省计量院主要负责路端多目标三维跟踪雷达交通测速在线计量及溯源关键技术等研究,作为主导实验室承担2019年度全国雷达测速仪微波发射频率及模拟车速量值比对项目,将成果应用于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和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国家重大轨道交通工程落地应用,解决了高速列车全量程速度溯源难题;此外,项目成果还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执法领域,保障了交警处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推动了国内相关产业升级,提升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高精度宽量程多普勒雷达现场标准装置测试场景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是2013年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的社会力量奖项,主要奖励在计量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实现产业化方面取得卓著成绩或者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
  • 浙江省计量院赴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和梅特勒公司调研
    为增强资源优势互补,加强省(市)实验室等知名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大力拓展产业服务平台建设,近日,浙江省计量院一行赴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和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开展质量专题调研。在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双方围绕产业计量,开展质量专业新设备研发、新业务拓展等方面的交流,还就计量硅球和能量天平的应用进行了技术性探讨。此外共同交流学习了即将实施的《JJG1036-2022 电子天平检定规程》和《JJG99-2022 砝码检定规程》,对规程中实施操作方面达成众多共识。梅特勒-托利多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精密仪器制造商,其产品涵盖实验室、工业、商业用称重、分析和检测仪器、设备。在梅特勒公司,浙江省计量院一行参观了其电磁力传感器生产车间、自动化检测车间、公司的校准实验室等。座谈会上,浙江省计量院介绍了院力学专业能力建设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合作方向。浙江省计量院通过调研将院实际检测工作延伸至产业端,确保检测与生产问题面对面触碰、第一时间推动解决,进一步推动省计量院电子天平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高质量发展。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三项成果获奖!
    近日,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公布了2022年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申报的“高效精准电磁兼容测试的关键技术创新、标准化及产业应用”项目获一等奖,“臭氧多相量值溯源的体系建立与应用”项目获二等奖,“宝玉石快速准确鉴定方法研究和应用”项目获三等奖。   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于2022年设立“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旨在奖励在分析测试领域的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应用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的科技工作者,调动本市广大分析测试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上海分析测试领域的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高效精准电磁兼容测试的关键技术创新、标准化及产业应用”项目在国内首次研发了多频点辐射抗扰度高效测试系统,由多频点代替传统单频点信号注入,将测试效率提高至2倍以上,自主研制了多台套电磁兼容测试专用设备和系统,填补已有电磁兼容测试设备的频率范围覆盖不够、电压等级不可调,以及稳定性和准确性不足等技术缺陷。项目在电磁兼容高效精准测试与标准化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打破国外企业测试设备垄断,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主持制定国家标准5项,获得授权专利5项,发表论文5篇。   “臭氧多相量值溯源的体系建立与应用”项目基于对臭氧计量测试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成功研制了多路臭氧浓度位置偏差校准装置和水质臭氧分析(自动监测)仪校准装置,在臭氧量值溯源方面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该领域量值溯源的空白,基于项目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华东大区臭氧气体分析仪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项目已运用于臭氧老化试验箱和水质臭氧分析仪的校准工作。主持制定国家计量校准规范2项、参与起草了国家标准1项,申请专利8项,发表论文9篇。   “宝玉石快速准确鉴定方法研究和应用”项目基于常规无损检测,结合光谱学分析,研究了一套快速检测操作方法,能够对目前市场上较难检测的宝玉石,如:合成钻石、彩色钻石等进行即快速又准确的鉴别。该操作方法不仅适用于广大检测机构,对于珠宝检测能力较弱的企业也能熟练掌握,实际应用度较高,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制定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发表论文5篇。   本次获奖是对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科技工作者的认可,也是对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在电磁兼容、环境监测、时尚饰品鉴定等相关测试领域长期坚持并取得成果的肯定。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围绕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中“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等问题,加强计量测试科技攻关,力争重大原创性成果突破,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SIMT)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计量检定专业机构之一,是上海地区由国家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也是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大区计量测试中心——“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国家科技行政部门命名的国家级测试中心——“中国上海测试中心”,迄今已走过90年历程。
  • 25个项目获2021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根据《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管理办法》的规定,2021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经过网络初审、会议复审和评审委员会终审答辩、网上公示,决定授予“高动态位姿视觉测量技术”等25个项目“2021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本次获奖的25个项目包括:基础研究类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应用研究类一等奖六项、二等奖八项、三等奖四项。获奖项目包括复杂环境 GNSS 高精度应用计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计量用配网互感器质量基础关键技术与应用;加速度计动态特性计量技术及主导冲击加速度国际关键比对的研究;高精度多声道气体超声计量系统等。2021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名单 希望获奖单位和人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发扬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加强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增强计量测试科技自主创新,加快计量测试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促进计量测试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2016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揭晓
    为进一步推动计量测试科技创新与进步,根据《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经过网络初审、会议复审和评审委员会终审答辩和评议,决定授予“核酸蛋白质精准计量溯源传递关键技术和标准物质研究”等16个项目为“2016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据悉,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设立于2013年,该奖项主要是奖励计量测试领域创新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涉及领域广。获奖项目涉及能源、环保、海洋、医疗、民生、电力、航空等十多个领域,并且均在各领域应用多年,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二是参与的单位广。从申报来看,不仅有专业的计量测试技术机构,还是国防、电信、交通、气象、电力等科研单位,还有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的研究单位等。三是获奖项目整体水平较高,有很多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在评审委答辩过程中,很多院士对答辩项目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和认可。2016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奖项和等级
  • 2022中国国际计量测试技术与设备博览会 邀请函
    各相关企业和单位:计量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计量科研成果大量涌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计量发展与管理制度逐步形成。CMTE计量博览会现已连续成功举办过三届,备受到国内外计量专业研究单位、计量技术应用单位、政府计量主管部门以及国际法制计量组织、部分国家计量管理部门、国外计量技术机构以及全球知名计量测试仪器仪表生产企业等众多国内外组织、专家和学者的参与和关注。为了增进公众对计量科技的认知,进一步发挥计量在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国家计量测试行业高质量发展。在今年特殊情况下,组委会决定将“2022中国国际计量测试技术与装备博览会 (江苏.南京)”移师至江苏南京,定于2022年09月07日-09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召开。届时,将有来自各地的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院所、实验室以及大中企业实验室与研究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另外重点邀请国内外的能源公共事业单位、水司及水务集团、燃气集团、国家电网、石油、化工、钢铁、环境、水利、医疗、公共卫生和工业测量等系统的领导与终端计量用户亲临现场观摩和参与论坛,齐聚江苏南京共商中国计量发展大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名称:2022中国国际计量测试技术与设备博览会(江苏.南京)二、展出时间:2022年09月07日-09日三、展览地点: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江苏.南京四、展会主题:数字时代的计量五、展会网站:www.metrologyexpo.com.cn六、展品大类:计量基准标准、质量检测、精密测量仪器、测量试验设备与装置、数字化测量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传感器等测量器件、工业智能网联系统、测量控制软件、工业4.0计量测试解决方案、量子化计量技术与应用以及用于贸易结算、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医疗健康、安全防护和行政监管的先进计量器具产品和数字化实验室系统与装备服务等。七、活动及费用:活动共分展览展示、论坛研讨与发布会三种形式。(一)展览展示:国内企业收费为每平方米2000元人民币;国外企业每平方米480美元。注:“光地”只提供参展空间,不包括展架、展具、地毯、电源等。如需提供标准展位搭建每平米需加200元人民币搭建费用,每个标准展位包括三面白色壁板、中(英)文楣牌制作、咨询桌一张、折椅二张、地毯满铺、展位照明、220V/1电源插座及废纸篓一个。(参展原则以先报名先安排,以报名先后顺序确认展位。)(二)论坛研讨: 展会同期还将(拟)举办国际计量测试发展论坛、智慧表计发展论坛、以及特邀知名人士、专家和企业领导、行家对“智慧计量与大数据”主题进行共同探讨等活动。本届展会希望通过多场论坛活动联动形式聚焦计量测试行业,以展品覆盖面广进一步扩大计量检测的空间,让行业内更多企业和买家通过展会与参展商的零距离接触,以增进供需双方的友谊和合作。(三)计量产学研技术成果转让信息发布会:发布会将在展会期间举办,通过研究院所、实验室与企业需求的匹配,以促进供求双方的了解,活动将特邀国内外各实验室与研究院(所)的主要负责人在现场进行样品采集与信息的收集。八、报名参展参会:请各单位与相关企业积极参展参会,并在2022年08月10日前填写报名表传真或邮件发送至博览会秘书处,以便统一安排。九、参观免费 !!!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电话:(86-21)5975-7088 6439-6190传真:(86-21)5013-1761联系人;陈翔 187 0177 0377邮箱: info@metrologyexpo.com.cn网址: www.metrologyexpo.com.cn
  • 安徽省芜湖市计量测试研究所 制定首个“沪苏浙皖”计量技术规范
    近日,长三角首批计量技术规范正式发布,由安徽省芜湖市计量测试研究所主持起草的《JJF(沪苏浙皖)4002-2021激光标线仪校准规范》(以下简称《激光标线仪校准规范》),成为首个通过审定的“沪苏浙皖”计量技术规范,这也是安徽省首个获批发布的共建互认项目。《激光标线仪校准规范》运用精密水准仪、多齿分度台,制定了计量特性参数,提高了计量技术机构校准效率,保证了量值溯源的一致性,使产品质量评判有了统一依据;创新研发的“激光投线仪的校准检测装置”,标准器溯源方便,读数方法科学,标准器及被检仪器位置无需过多调整且对计量场地要求不高。作为长三角地区首个“三省一市”共建互认的“沪苏浙皖”计量技术规范,《激光标线仪校准规范》填补了长三角地区在该领域计量技术规范空白,为激光标线仪的法制计量管理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 全国生态环境监管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关于征集2024年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计量检定(测试)研究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各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研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第一监测站、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站,其他相关单位: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领域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提高在线/现场监测等生态环境监测专用设备的计量溯源性和准确性,发挥计量对生态环境监测的支撑作用,现组织开展2024年度生态环境领域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定计划项目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重点申报范围(一)固定污染源排放及执法、污染追因溯源等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所需的在线/现场监测设备、立体快速监测设备、传感器等网格化监测设备等配套的计量技术规范。(二)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等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所需的在线/现场监测设备配套的计量技术规范。(三)水生态保护、国际履约等重点领域所需的在线/现场监测设备配套的计量技术规范。二、申报要求(一)申报项目应当与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衔接配套,紧贴生态环境重点管理工作的监测计量需求。(二)申报单位在相关领域应具有较强影响力,具备牵头制定相关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技术实力,能够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定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三)申报项目的起草单位一般不少于两家。鼓励和支持采用监测+计量的形式,起草单位包含生态环境监测与计量技术机构,确保相关计量技术规范既符合计量技术要求,也适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实际工作。(四)鼓励信誉好、实力强、熟悉了解生态环境监测与计量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积极申报、参与制订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五)申报项目的主要起草人应为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一般应具有起草计量技术规范的经验。(六)申报项目应当具备扎实的前期研究应用基础,主要技术内容科学成熟,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可,涉及的相关计量量值(参数)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完整。(七)申报项目书应明确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校准方法、校准条件、计量特性、不确定度评定等重要内容,提交技术规范初稿或草案的,可优先申报。(八)项目申报书应明确进度安排和完成期限,工作周期(从下达任务至完成报批)超过24个月建议先期开展预研工作,相关工作完善后再行申报。三、报送程序和要求(一)项目申报应提交资料(相关格式参见附件)1、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项目申报书;2、申报人简历;3、申报技术规范草案。申报单位应认真准备规范草案,规范草案应明确提出主要章节及各章节所规定主要技术内容;4、2024年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项目申报一览表。(二)申报方式。申报单位应于2023年11月15日前将填写完整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项目申报书、2024年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项目申报一览表、申报人简历和申报技术规范草案的电子文档发送至秘书处邮箱secretary@cnemc.cn。秘书处初审通过后再报送纸质版材料,盖章后书面形式函告秘书处。关于项目申报的问题请联系环境计量委秘书处:联系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王瑜 010-84943156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刘安妮 010-64525302附件:1、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项目申报书2、申请人简历-模板3、申报技术规范草案-模板4、2024年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项目汇总全国生态环境监管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秘书处2023年9月25日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顺利通过2022年CMA/CNAS复评审
    2022年9月2日至4日,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组织的33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进行了为期3天的现场及远程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中国上海测试中心)的实验室认可复评审及扩项变更评审、认监委委托CNAS进行的资质认定扩项评审。   评审组通过查阅文件资料、现场目击试验或查看视频录制试验、现场提问或远程交流等方式,对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张衡路等7个实验室地址的已有资质能力、搬迁项目、扩项项目以及技术依据变更情况,从体系运行、人员技术能力、设施环境及现场试验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评审。   评审组充分肯定了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一致认为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重视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各项实验室活动有效开展,同时也提出了改进建议。此次共有851项校准项目、790检测项目通过评审。现场评审过程中,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严格落实了疫情防控措施。   此次现场及远程评审是对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实验室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一次大考。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高度重视评审组提出的改进建议,将举一反三,及时完成整改等后续工作。同时也将以此次评审为契机,持续完善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技术能力水平,在质量管理、科技创新、服务水平等全面,朝着更高更优的目标不断迈进。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SIMT)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计量检定专业机构之一,是上海地区由国家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也是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大区计量测试中心——“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国家科技行政部门命名的国家级测试中心——“中国上海测试中心”,迄今已走过90年历程。   主要职能是为《计量法》、《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政府行政和执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为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开展计量测试方法和仪器装备的研究;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规范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技术保障;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计量测试服务。
  • 2482万!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24年度计量测试实验室建设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N5100012024001157项目名称:2024年度计量测试实验室建设项目(国家计量基准战略备份基地建设、科学仪器计量性能评价)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24,825,000.00元采购需求:详见采购需求附件合同履行期限:采购包1: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7个月,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培训并进入试运行期,正常运行1个月后组织验收。采购包2:(1)进口设备: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4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培训并进入试运行期,正常运行3个月后组织验收。 (2)国产设备: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5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培训并进入试运行期,正常运行3个月后组织验收。采购包3: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8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培训并进入试运行期,正常运行3个月后组织验收。采购包4: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10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培训并进入试运行期,正常运行3个月后组织验收。采购包5: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3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培训并进入试运行期,正常运行6个月后组织验收。采购包6: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6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培训并进入试运行期,正常运行2个月后组织验收。采购包7: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6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培训并进入试运行期,正常运行1个月后组织验收。采购包8: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12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培训并进入试运行期,正常运行1个月后组织验收。采购包9:(1)进口设备: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8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培训并进入试运行期,正常运行1个月后组织验收。 (2)国产设备: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4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培训并进入试运行期,正常运行1个月后组织验收。采购包10: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6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培训并进入试运行期,正常运行1个月后组织验收。采购包11:(1)进口设备: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12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培训并进入试运行期,正常运行1个月后组织验收。 (2)国产设备: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3个月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培训并进入试运行期,正常运行1个月后组织验收。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1:不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2:不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3:不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4:不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5:不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6:不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7:不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8:不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9:不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10:不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11: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6月12日至2024年06月18日,每天上午00:00:00至12:00:00,下午12:00:00至23:59:59(北京时间)途径: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投标(响应)管理-未获取采购文件中选择本项目获取招标文件方式:在线获取售价:0元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地址:成都市成华区玉双路10号联系方式:028-84403136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四川乾新招投标代理有限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吉庆三路333号蜀都中心二期一号楼一单元401号联系方式:028-84638556、84882960转661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王诗漾电话:028-84638556、84882960转661
  • 【喜报】青岛众瑞荣获2019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近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发布《2019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拟获奖项目的公示》。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共同立项研究的《大气环境监测溯源体系的研究和建立》项目荣获本次2019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应用研究类二等奖!2013年4月1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准予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在计量测试领域开展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奖活动(国科奖社证字第0234号)。该奖项主要是奖励计量测试领域创新科技成果。通过对计量科研成果的表彰和鼓励,提高计量测试领域的创新意识,调动计量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计量测试技术的研发,促进计量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从而充分发挥计量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防建设以及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促进作用。随后,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办法、评奖标准、评分细则等文件,成立了以10名院士为主要成员的评审委员会,组建了由180多位研究员、教授或教授级高工组成的专家评审队伍。作为计量领域久负盛名的重要奖项,本次青岛众瑞能获得如此殊荣,说明了众瑞在计量领域取得了重要成绩,也让青岛众瑞人坚定了在计量领域继续奋斗前进的决心!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与中国计量科学院合作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十余年来,众瑞专注于计量校准分析仪器、环境监测仪器、便携直读分析仪器、微生物及气溶胶检测仪器、专用及应急分析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青岛众瑞经过十余年发展申获国家专利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取得软件著作权21项。多年砥砺创新,参与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在取得多项重要认证的同时,先后摘得中国工业设计红星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重要殊荣,并参与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作为一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众瑞持续聚焦核心科技,壮大研发团队;开展科研院所合作,充实创新力量。面对未来,青岛众瑞将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市场,以科技求发展”的理念,聚焦核心科技,专注客户价值,成就员工,回报社会。用心做好仪器,不忘使命担当,让仪器连接世界,用检测创造美好!
  • 关于举办中国国际计量溯源性与测试技术创新发展论坛的通知
    p  各有关单位:/pp  为了更好的推动与国际计量局、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互认合作,推动贸易公平便利化,探讨计量溯源性与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推动计量测试行业科技发展,促进行业交流。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指导,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计量协会协办的“中国国际计量溯源性与测试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定于2019年9月3-5日在上海举办,论坛与“2019国际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博览会(CITTE)”同期,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资深计量测试行业专家及国际组织作专题报告,就计量溯源性与测试技术等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现将有关事项如下:/pp  一、组织机构/pp  指导单位:国际市场监督管理总局/pp  主办单位: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pp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pp  协办单位:中国计量协会/pp  广州华工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pp  二、论坛内容/pp  1.国际计量局、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单位专家对《BIPM,OIML,ILAC,ISO对计量溯源性的联合声明》的不同解读 /pp  2.计量溯源性的重要性 /pp  3.“互联网+”如何打造计量智慧监管链 /pp  4.专家解读计量互认:以“世界语言”促贸易公平 /pp  5.现代测试技术在计量保障中的应用与分析 /pp  6.国际计量体系及SI重新定义后的新格局 /pp  7.国际单位变革中计量与测试发展的机遇和挑战。/pp  三、参加人员/pp  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计量检测机构、大(中)型企业计量和检测部门、品牌仪器研发和制造商、相关媒体。/pp  四、时间及地点/pp  时间:2019年9月3-5日(2日下午报到)/pp  地点:上海喜来登由由酒店(上海浦东新区浦建路38号)/pp  五、会议费用及报名方式/pp  (1)会议注册费1380元,食宿及交通费自理。/pp  (2)请于8月26日前将会务费汇至协会账号:/pp  单位名称: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pp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中轴路支行/pp  银行账号:1100 1085 8000 5601 4693/pp  汇款时请注明会议和参会人员名称。/pp  (3)参会报名请登录http://baoming.ciq.org.cn,详细填写报名信息(带*为必填项),并于8月26日前提交。/pp  六、会议联系人/pp  张志卫:15311096833 武 月:18612385819/pp  官网:http://www.citte.com.c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19年8月12日/ppbr//p
  • 全国石油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石油加工及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组正式成立
    近日,全国石油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石油加工及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全体成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现场(图片来源于石科院)全国石油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熊兆洪表示工作组是推进石油行业计量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现了石油计量工作发展潜力,希望工作组站在新起点、勇担新使命,突出战略性、把握原则性、体现包容性,在自身建设、汇聚人才、服务行业上大有作为,服务好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融入行业发展战略,切实提升行业计量工作水平。 工作组组长、石科院副院长赵晓敏就工作组下一步工作提出六点要求:(1)体系为纲、纲举目张,加快搭建本领域计量测试体系;(2)需求引领、严控质量,全面梳理本领域的计量测试需求,同时严控归口技术规范质量;(3)立足长远、强化支撑,加快开展前瞻性计量学基础研究与实践;(4)共建共赢、开放合作,推动工作组与其他计量技术委员会建立沟通联络机制;(5)强化队伍、提升能力,建立健全本领域计量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和激励机制;(6)志向远大、对标国际,积极参与国际计量技术活动。三大石油公司计量主管部门分别对工作组成立表示祝贺,表示计量工作是石油石化行业的基石,关乎石化企业的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工作组成立后必将发挥石化计量的技术基础作用,为推进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公布,多家企业获奖
    p dir="ltr"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近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发布《2019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拟获奖项目的公示》。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同立项研究的项目获得了这个奖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48px height: 365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fc091c34-8acb-422e-bd9c-5865b7bc48d1.jpg" title="截屏2020-07-02 下午5.14.02.png" alt="截屏2020-07-02 下午5.14.02.png" width="548" height="365"//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附件: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a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7/attachment/68625dae-7456-4584-929a-163e5ea3455f.pdf" title="2019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拟获奖项目公示名单.pdf" style="color: rgb(0, 102, 204) font-size: 16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2019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拟获奖项目公示名单.pdf/span/a/pp dir="ltr"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关于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strong/pp dir="ltr"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013年,为调动广大计量测试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计量测试领域科技人才的成长,全面推动计量测试科技创新和进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同意并报国家科学技术部登记核准,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特设“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登记证书编号:国科奖社证字第0234号),以奖励在计量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实现产业化方面取得卓著成绩或者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p
  • 人工智能多模态感知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论证
    日前,“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NQI专项)“人工智能多模态感知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召开。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的行业专家以及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市场监管总局科财司等部门相关领导,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等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成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为组长的咨询专家组。中国计量院院长方向致欢迎辞,介绍了NQI专项的总体目标和中国计量院承担NQI专项项目情况,并强调了项目组织实施的要点。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市场监管总局科财司领导对项目实施及管理提出了要求。项目负责人、中国计量院研究员甘海勇介绍了项目总体情况、实施方案和实施机制。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任务和实施方案。“人工智能多模态感知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现场出席人员合影咨询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汇报,经质询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实施方案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可行、任务分工明确、保障措施有力,一致同意通过论证。据介绍,该项目针对机器视觉、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智能感知装备智能化水平和安全可靠性测评的紧迫需求,拟开展多参量非线性校正、场景化在线式定标、可信任数据集扩展、大容量智能化测试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高清投影、虚拟声场等智能评价装置,突破多组分气体、多参量触觉等复合测量技术,发展多波段融合、多模态融合等原位校准方法。项目将形成一批智能感知装备校准测试装置、模组、试验场与样本集,具备可覆盖时空、环境、本体的多维、动态、综合计量测试能力,为智能感知装备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有效性的客观测试评价提供有力的计量测试保障。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理化分析室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个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2010年12月22日,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五十九站: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理化分析室,理化分析室副主任王虎高级工程师及销售工程师陈进热情接待了我们。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理化分析室(以下简称为:理化分析室)的前身是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与质量检测中心,2006年在上海市检测中心一期建设工程中,理化分析室获得了上海市政府的投资,引进了一批国际先进的分析仪器设备,总值超亿元,成为上海市检测中心两大公共技术平台之一的“理化分析公共技术平台”。目前,理化分析室已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并具备中国计量认证(CMA)资质,主要面向社会提供科学研究以及鉴定和仲裁检验的权威检测;为国内及上海市的重大工程、产品质量监督以及医药、化工、航空航天、建材等行业部门提供分析测试服务。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外观  6+1模式 形成三大特色测试业务  谈及理化分析室的构成及特色时,王虎副主任说到,“目前,理化分析室有员工36名,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超过70%。理化分析室下设6个专业研究室和1个市场服务部门,由此形成6+1的组成模式。相对于其他的测试机构,理化分析室有3项特色测试业务:气体分析、电子级试剂分析及货物运输条件鉴定。”  (1)气体分析室  “气体分析室的前身是上海测试技术研究所气体室,成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也是上海市其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挂靠单位。目前,气体分析室的检测范围覆盖所有工业气体,而一般商业实验室不怎么关注这个领域,因此我们的气体分析测试服务正好填补了市场空白。”  安捷伦单四极杆气质联用仪  珀金埃尔默单四极杆气质联用仪  该室主要配备了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总硫分析仪、氮氧化物分析仪、红外油分分析仪、微量氧分析仪、氩分析仪、便携式微量氧分析仪、露点仪、冷镜式水分测定仪、便携式激光粒度计数器等仪器,以及数十种气体标准物质以及高精度的标准气体稀释装置。  (2)电子级试剂分析室  “电子级试剂分析室配备了空气净化1000级和100级两类超净室,及最先进的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离子色谱仪、气质联用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专门用于超高纯试剂检测及半导体行业多晶硅检测。由于仪器状态性能好、服务领域比较专业,对杂质的检测限可达到ppb级,甚至可达零点几个ppb。”  (3)货物运输条件鉴定室  “货物运输条件鉴定室是配合上海建设航运中心的市场需求而成立的,是国家民航总局认可的货物运输条件鉴定机构。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主要是利用理化手段对化学品、化工品等危险品的危险特性进行鉴定,承运方根据我们出具的鉴定报告选择合理的包装和运输方式运输货物。”  该室由易燃气体检测实验室、易燃液体检测实验室、易燃固体检测实验室、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检测实验室、腐蚀性物质检测实验室组成。  此外,纳米和物理分析检测业务是理化分析室的“老本行”,目前,纳米和物理分析室是上海市纳米材料检测中心及上海市纳米技术标准化工作组成员单位,拥有电子显微镜、X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多功能电子能谱仪、激光衍射法粒度分析仪、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等各类仪器,可以对材料的各种性能进行检测。岛津多功能电子能谱仪 日本理学X射线衍射仪帕纳科X荧光光谱仪  而现在比较热门的有毒有害物质检测、食品/药品/化妆品检测则分别由无机分析室和有机分析室来承担,配备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等离子体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离子色谱仪、辉光放电光谱仪、气质联用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分析型半制备色谱仪、液相色谱-串级质谱仪、气相色谱-高分辨磁质谱联用仪等仪器。   沃特世液质联用仪  瑞士万通离子色谱仪  珀金埃尔默原子吸收光谱仪  珀金埃尔默等离子发射光谱仪  VG(现赛默飞世尔) 等离子体质谱仪  力求客户群覆盖面广 重视市场宣传与运作  关于理化分析室的客户分布情况,王虎副主任介绍到,“目前理化分析室的客户群主要由中科院及高校、大企业、特殊需求客户等组成。”  谈及理化分析室重要客户中科院及高校时,王虎副主任说,“大家都认为中科院及高校设备齐全,并且多数拥有分析测试中心,为何还会来第三方机构测试。其实不然,相比于院内或校内检测,我们的机构具有2个优势:其一,时间有保证,一般5个工作日出报告 其二,结果准确度有保证。此外,以纳米材料检测为例,中科院及高校的研究人员课题验收及成果转化时都需要有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而我们恰好能够提供专业的测试服务。”  “大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也是我们的重要客户。2006年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搬迁至上海张江高科新区,我们的到来为张江高科的许多大企业带来了便利,如果检测方法涉及到通用型仪器设备的,企业就可以送样到我们这里进行检测,从而省去仪器购买及维护、人员的配备。”  “特殊、非标客户也是我们重点服务对象。作为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的下属机构,我们拥有很强的科研及技术实力,客户在其他机构无法测试的样品,我们可以通过开发新方法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王虎副主任表示,“目前,理化分析室的客户群还是以高端客户为主,但是我们正在寻求转变。例如,现在商业实验室做得比较多的RoHS等法规检测及食品中农残、添加剂检测等也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当然与商业实验室相比,我们在知名度、品牌影响力及市场运作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采取比较低的价格,并定位于中小企业,从而逐步打开市场。作为一个年轻的机构(业务拓展至今才3-4年时间),所有的一切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我希望在未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利用好现有的仪器设备资源、通过市场宣传提高机构的知名度,从而实现业务的发展,满足高、中、低端客户群需求。”  后记:  参观完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理化分析室,有几点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一流的实验室环境 2006年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进驻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新址,新建的实验室大楼为今后的实验室扩展留下了很大空间,严格的管理保证了实验室安全与优良环境。  (2)便捷的服务 王虎副主任告诉笔者,客户可以不用亲自到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理化分析室就可以完成测试。如果客户的检测项目明确,则可以通过物流送样,同样测试完成之后,检测报告及样品再通过物流送达客户。  (3)政府支持力度大 “选择理化实验室则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政府补贴,”王虎副主任说到,“如果您是注册地在上海市的中小企业,则可以享受测试费用30%的减免 而您又是注册在浦东新区的企业,则可以再享受测试费用30%的减免。”
  • 全国生态环境监管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
    11月30日,全国生态环境监管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正部长级)秦宜智出席大会并讲话。   会前,黄润秋、秦宜智一行参观调研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实验室、国家大气监测网颗粒物称重中心、国家生态环境监测计量中心校准实验室、标准物质核查实验室,详细了解生态环境监测计量工作。   在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黄润秋代表生态环境部对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市场监管总局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与市场监管总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要求,密切沟通,务实合作,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抽查机制,推动解决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垂改后相关资质管理实际问题,取得一系列计量标准标志性成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权威性和公信力显著提升,为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希望双方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推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计量技术实现新进步、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管理取得新成效,为建设美丽中国、质量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黄润秋强调,要大力推进技术委员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计量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开展技术规范制修订和计量比对等工作,有力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推进重点领域急需的在线、现场监测仪器计量技术规范的制修订等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量值“源头”的准确性。要建立咨询工作机制,定期提出相关领域发展趋势报告和措施建议,支撑生态环境监管决策。要发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作为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协调推动作用,保障技术委员会高效运转。  秦宜智向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计量是环境监测的“眼睛”和“标尺”,对生态环境监管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始终把生态环境计量作为优先发展领域,持续加强生态环境计量工作。成立技术委员会,是市场监管总局和生态环境部深化战略合作的又一项新成果,体现了双方共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携手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行动、新作为,为计量与环境监测工作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开拓了新的前景。  秦宜智强调,技术委员会要发挥平台功能,动态跟踪环境监测技术和监测工作的发展需求,以需求为引领,汇聚力量、协调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监测所需的标准装置、标准物质和溯源技术研究。要发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各自领域中的技术引领作用,发挥技术委员会多学科融合的优势,推动“产、学、研、用”密切结合,技术端、生产端、应用端、监管端有机融合,加强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建设的计划性、系统性,促进环境监测数据量值溯源的有效性、科学性,推进“水、土、气”各领域监测数据质量全面提升,为早日实现“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叶民主持会议。   会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签署联合建设国家生态环境监测量值溯源与传递实验室合作协议。会后,黄润秋、秦宜智为全国生态环境监管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成立揭牌。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法规司、监测司、监测总站主要负责同志,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负责同志、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要负责同志,全国生态环境监管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参与北斗领域相关标准制修订
    近日,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参与牵头起草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个人搜救示位标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团体标准接受了由上海市计量测试学会、上海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卫星导航与定位服务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组织召开的上海市第三批卫星导航领域团体标准送审稿专家审查会的审查,并形成了对标准的修改建议。该标准的制定规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个人搜救示位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为各厂商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制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对产品的检验提供依据,支撑和促进北斗短报文服务在搜救领域的推广应用。  此外,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受邀参与《基于北斗区域短报文的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服务技术规范》2项国家标准编制。该2项国家标准是北斗系统在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服务领域的首套标准文件,将有助于规范基于北斗GMDSS服务的业务流程和船载终端的研制检验工作,支撑北斗GMDSS的应用推广。后续,我院将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跟踪及研究建立基于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船载终端的测试系统,支撑北斗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在海事领域应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近日,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参与牵头起草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个人搜救示位标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团体标准接受了由上海市计量测试学会、上海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卫星导航与定位服务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组织召开的上海市第三批卫星导航领域团体标准送审稿专家审查会的审查,并形成了对标准的修改建议。该标准的制定规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个人搜救示位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为各厂商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制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对产品的检验提供依据,支撑和促进北斗短报文服务在搜救领域的推广应用。  此外,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受邀参与《基于北斗区域短报文的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服务技术规范》2项国家标准编制。该2项国家标准是北斗系统在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服务领域的首套标准文件,将有助于规范基于北斗GMDSS服务的业务流程和船载终端的研制检验工作,支撑北斗GMDSS的应用推广。后续,我院将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跟踪及研究建立基于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船载终端的测试系统,支撑北斗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在海事领域应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
  • 计量测试与仪器研讨会召开:5位院士在线交流
    9月25日,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主要围绕我国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探讨计量测试技术创新如何助力中国制造腾飞。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承办,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陕西省计量测试学会联办,主题为“计量测试创新助力中国制造腾飞”。与会人员分别就国家计量发展规划、计量测试与中国制造、计量测试技术创新、计量国际单位制变革等内容进行交流和研讨,突出计量最前沿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据了解,该计量测试分会场是本届中国科协年会唯一在线直播的学术交流分会场,特邀计量测试领域的5位院士在线访谈。
  • 欧波同受邀参加颗粒度计量测试技术交流和培训考核会议
    2016年8月16日至19日,颗粒度计量测试技术交流和培训考核会议山东烟台市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防科技工业颗粒度一级计量站主办,烟台航宇流体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会议邀请了流体测试、颗粒度测试仪器校准与维护方面的多位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并现场答疑。诸多困扰仪器使用单位多年来存在的问题,如特殊流体测试、仪器操作维护、仪器校准方法及如何选择测试仪器等诸多技术难题,均在此会议中一一得到妥善解决。欧波同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实验室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应邀出席,为与会嘉宾、专家、学者们带来了最先进前沿的工业颗粒度分析解决方案。蔡司颗粒度分析仪配备了一系列能够满足日常工业所需的功能,是德国蔡司公司最新研制的一种技术领先的全自动颗粒计数及形态分析系统。采用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检测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应用激光颗粒传感器的方法,同时全自动完成油品清洁度(颗粒计数)和颗粒形态分析,并可以清晰地显示每个颗粒的形态特征和磨粒尺寸照片。还能够对马赛克图像进行完全分析并轻松满足用户的特殊测试要求,并能与蔡司显微镜完美结合,操作简便、用途广泛。欧波同多年致力于颗粒度分析控制应用方案输出,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颗粒度分析解决方案的出现,吸引了在场来宾及专家学者的目光,将工业品控制过程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并代表了当今颗粒分析测试技术的最先进的水平,大幅提升了欧波同有限公司在颗粒度计量测试领域的信誉与知名度。
  • 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顺利通过CNAS实验室复评审/扩项评审
    9月16日至18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派出评审组,对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简称省计量院)进行了实验室复评审+扩项评审的现场(远程)评审。   评审过程中,评审组专家对照实验室认可准则要求的全部要素,通过观摩现场试验或演示,抽查人员档案资料、仪器设备技术档案、检测校准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核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以及质量监督等质量技术工作记录等方式,对省计量院是否符合实验室认可准则要求、是否具备相关技术能力进行了严格评审。评审完成后,评审组一致认为,省计量院管理体系完善并运行有效,符合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等认可文件的要求,同意省计量院通过实验室复评审+扩项评审的现场(远程)评审。   此次评审,既是对省计量院一个认可周期后的复评审,也是对省计量院未来发展能力的“预评审”。此次评审中,省计量院236个检测项目和503个校准项目顺利通过现场评审,其中,9个检测项目和32个校准项目顺利通过扩项评审,为省计量院进一步提升计量检测服务能力和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此次顺利通过评审为契机,省计量院将全面拓展计量检测服务范围,着力满足产业企业本地化计量检测需求;总结经验、明确方向,加快能力建设提升速度,进一步完善产业链计量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体系,坚定走出从建项目到建能力、建体系、建品牌的发展路径,努力为湖北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高效的技术支撑、保障和服务。
  • 两部门发文促进企业计量能力提升,加强计量测试仪器设备研制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促进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十三项重点任务。 其中,在强化企业计量能力建设的主体地位方面,提出强化企业仪器设备溯源性要求,建立必要的计量标准装置,梳理试验和生产过程关键参数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保证测量仪器设备的量值准确可靠、溯源有据。在做好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支撑服务方面,提出以企业计量需求为导向,利用科技园、众创空间、科创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加大产学研用计量技术联合攻关力度,建立计量需求快速响应机制,加强企业急需的计量测试仪器设备研制,加快计量测试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优化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政策环境方面,提出引导仪器仪表企业加强高端测量仪器核心技术研究,鼓励采用高品质国产仪器仪表,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品牌企业。《指导意见》全文如下:市场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促进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中央企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质量协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计量协会:计量是重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支撑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企业计量意识不断增强,计量基础能力稳步提升,计量在服务企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加快,计量在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还存在重要性认识不足、技术能力与发展需求不匹配、创新能力“散而不强”等突出问题。为进一步促进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面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计量需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各类计量技术服务资源为支撑的企业计量体系,进一步夯实企业计量基础,提升企业计量能力和水平,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二)基本原则。企业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企业开展计量工作的主体地位,健全企业计量技术和管理手段,推动企业计量活动规范化开展。加强企业计量工作顶层制度设计,完善企业计量政策法规,加大政府引导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健全体系,提升能力。创新企业计量工作理念和模式,建立健全覆盖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和产品全寿命周期需求的企业计量体系,促进企业计量资源优化升级和计量能力提升。分类指导,逐步推进。针对不同行业、领域、规模企业发展特点和需求,分类、分层促进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科学合理组织试点实施,充分发挥典型经验的引领带动作用,逐步实现先进企业计量理念、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协同创新,服务发展。充分发挥计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学协会等各类社会资源作用,为企业计量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体系认证、人才培养等服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三)工作目标。到2025年,企业计量意识显著增强,计量活动更加规范,计量能力显著提升,计量政策环境持续改善,计量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作用更加凸显。到2035年,企业计量意识深入人心,计量活动更加高效,计量能力全面提升,计量政策环境持续优化,计量成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二、重点任务(一)强化企业计量能力建设的主体地位。1.全面加强企业计量管理。企业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将计量管理要求纳入企业管理体系,推动计量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协同发展。明确企业计量管理职责,创新计量管理手段,根据企业需要设置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企业计量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计量法制性要求,确保守住法制计量底线。根据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和生产工艺特点,建立覆盖材料检验、研发设计、质量控制、出厂检验、应用维护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计量保障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水平。2.合理配置和应用计量资源。企业应当结合当前存在的计量能力短板和未来发展的关键计量测试需求,合理确定计量工作重点,保证计量投入,确保必要的计量资源配置。鼓励企业建立动态更新的计量器具配备清单,制定计量器具作业指导书、使用手册等,将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要求纳入企业标准,推动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规范化管理,重点用能单位、排放单位还应当配备能源资源、碳排放相关计量器具,满足能源资源、碳排放相关计量要求。强化企业仪器设备溯源性要求,建立必要的计量标准装置,梳理试验和生产过程关键参数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保证测量仪器设备的量值准确可靠、溯源有据。3.积极培育企业计量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围绕重点领域计量创新需求,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计量资源,集中力量开展基础前沿和共性关键计量技术创新和攻关,力争在支撑产业链运行的计量技术瓶颈上取得新突破、多出新成果,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核心成果转化应用。加强企业计量相关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逐步形成有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的竞争优势,为企业自主创新赋予新能量、打造新引擎,提升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4.强化企业计量数据积累与应用。企业应当加强计量数据的积累,对产品研制、试验生产、使用过程的计量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开展计量数据分析研究,推动企业生产控制过程改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智慧计量体系建设,加强计量数据的智能化采集、分析与应用,加大在用计量器具、试验检测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力度,建立智慧计量实验室和智能计量管理系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大计量数据挖掘力度,提升数据应用价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计量数据应用平台建设。(二)做好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支撑服务。1.构建企业计量科技创新生态。加大对企业计量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独立或与有关主体联合承担计量类重大科研项目,组织龙头企业、计量技术机构、高等院校等,探索构建计量科技创新联合体,着力打造数字化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计量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计量需求为导向,利用科技园、众创空间、科创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加大产学研用计量技术联合攻关力度,建立计量需求快速响应机制,加强企业急需的计量测试仪器设备研制,加快计量测试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2.打造企业计量协同发展平台。鼓励计量技术机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有条件的企业加入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供给。研究建立企业计量供需对接平台,汇聚计量技术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学协会等各方力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服务,为企业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提供计量解决方案。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联合计量技术机构、行业学协会等多方资源和力量,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全面提升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计量能力,聚焦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计量协同发展。3.提升企业计量技术服务水平。推动各级计量技术机构最大限度缩短为企业提供型式评价和计量检定、校准、测试的服务时限,广泛推行电子计量证书,提升计量技术服务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准确可靠、值得信赖的计量服务。常态化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充分发挥计量服务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各类计量技术机构参与服务行动,强化对中小微企业及欠发达地区企业计量服务供给。4.加强企业计量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大计量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建立关键领域计量攻关团队,培养高层次计量领军人才。支持企业、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和行业学协会等共建一批计量人才技能实训基地,鼓励企业开展“传、帮、带”计量实践技术培训,引导企业培育一批专业知识精、业务能力强的计量技术队伍,加快培育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计量紧缺人才。探索建立企业首席计量师、计量工匠等人才制度,广泛开展企业计量技能大赛,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计量英才和计量工匠典型,构建企业计量人才培养体系。(三)优化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政策环境。1.完善企业计量政策法规体系。全面梳理影响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和政策环境,清理和废除妨碍企业发展的计量政策,建立健全企业相关的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逐步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计量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家、部门、行业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工作,提升计量技术规范的开放共享水平。2.深化企业计量“放管服”改革。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建立最高计量标准,引导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自主开展计量器具溯源,在营商环境试点城市取消企业内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考核和强制检定。推动建立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搭建企业计量能力交流与技术服务共享平台,发挥计量能力先进企业标杆引领作用,促进企业计量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工作,优化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布局、建设和监管,引导企业自愿申请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充分发挥测量管理体系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优化企业计量发展政策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企业计量发展基金,建立健全支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计量创新发展机制,争取将计量能力和水平、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结果等纳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先进制造业企业认定、质量标杆、质量奖评定过程。支持有能力、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搭建产业计量测试联盟和平台,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社会资源共同参与、产检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计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4.鼓励企业加强能源资源计量和低碳计量。强化用能用水单位的能源、水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建设,组织开展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持续开展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活动。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碳计量体系,研究建立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制度,为企业碳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计量支撑,服务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支持企业参与低碳、节能、节水、环保、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共性计量技术研发,营造企业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环境。5.引导企业加强计量成果应用。推动企业计量成果广泛应用,开展工业企业计量标杆示范,总结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开展计量活动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推动可复制、可推广典型方案和计量成果的应用。引导仪器仪表企业加强高端测量仪器核心技术研究,鼓励采用高品质国产仪器仪表,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品牌企业。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市场监管、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高度重视企业计量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及时掌握企业计量情况,分析企业计量需求,解决企业计量实际问题,切实保障企业计量工作落地落实。各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借助全国质量标杆等活动,不断激发和引导企业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工具和方法,强化企业计量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加大计量能力建设投入,通过计量更好支撑企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二)强化政策支持。各级市场监管、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持续开展企业计量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当前的计量能力和水平,结合地方实际设立企业计量基础能力提升专项,鼓励社会各方加强对企业计量发展的资金投入、基金和金融产品的支持。健全激励企业增加计量投入的普惠性政策体系,对企业新购置的计量器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三)创新服务模式。各级市场监管、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加大对第三方专业计量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促进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服务业态和市场化服务机制。借鉴先进的计量理念、计量技术、计量文化和计量管理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计量工作模式。(四)加大宣传引导。各级市场监管、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和有关行业学协会等要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计量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计量政策,加强政策解读,帮助企业知晓政策、理解政策、享受政策,提高计量政策知晓率和惠及面。要结合“世界计量日”“质量月”等重大活动,加大企业计量工作的宣传推广力度,大力普及计量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计量先进理念,加强企业计量培训,增强企业计量意识,提升计量社会影响力,营造重视企业计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 又一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国家港口能源物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为提升港口能源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计量对港口能源物流产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依托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筹建国家港口能源物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港口能源物流产业是我国港口能源贸易的重要支撑,涉及“国家战略能源存储”“节能减排”“质量基础提升”等国家重大政策。船舶舱油品压力、球形金属罐壁面温度、可燃冰甲烷含量、浊度、黏度、危险气体浓度等关键参数的测量事关工业生产调度和民生计量计费,对计量测试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港口能源物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将集聚优势资源,研究解决计量测试技术问题,为港口能源物流产业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计量国际互认”“贸易纠纷”“船只压港”等“卡脖子”问题,助力国家主要港口的国际航运中心或航运枢纽建设,不断提升我国港口能源物流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国家港口能源物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筹建,将打造便捷高效的港口能源物流服务、强化智慧港口建设、持续优化港航营商环境、推进建设绿色安全港航的计量测试体系,助力突破关键物流环节在线参数测量瓶颈,推动专用测试设备的开发、计量技术规范及标准的制定,建成港口能源物流产业计量测试服务创新平台、成果和标准应用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有力保障港口能源物流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 2009万!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2024年能力提升项目设备采购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YNZC2024-G1-01739-YNWB-0027项目名称: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2024年能力提升项目设备采购(二次)预算金额(万元):2009.1最高限价(万元):2009.1采购需求: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2024年能力提升项目设备采购合同履行期限:标段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50个日历天内交货验收 标段2: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80个日历天内交货验收 标段3:自合同签订之日起50个日历天内交货验收 标段4:自合同签订之日起50个日历天内交货验收 标段5:自合同签订之日起50个日历天内交货验收 标段6:最迟于2025年3月31日之前交货验收 标段7:最迟于2025年3月31日之前交货验收 标段8:自合同签订之日起50个日历天内交货验收 标段9:自合同签订之日起50个日历天内交货验收本项目(否)接受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05-07 00:00至2024-05-13 23:59,每天上午00:00至12:00,下午12:00至23:59(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方式:1.凡有意参加投标者,须在政采云平台办理数字证书(CA),并在政采云绑定数字证书(CA)后线上获取招标文件及其它采购资料。CA申领链接:CA申领链接: http://yzt.ynsmartcert.cn/cms/yztynwbzb.html,CA申领后需登陆政采云平台完成数字证书(CA)绑定才可以使用,数字证书(CA)详见其办理流程。如有问题可拨打政采云客户服务热线95763咨询,数字证书问题可咨询云南壹证通CA:0871-67276028(紧急可拨19988166369)”。2.按上述要求获取文件的投标人视为合法获取了本项目招标文件,具备本项目的投标资格。售价(元):0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地址:昆明市滇池路566号联系方式:0871-64601559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云南务本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日新中路360号凯旋大厦18楼联系方式:0871-65012525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黄凯、杨明怡、嵇忱忱、周蒙蒙电 话:0871-65012525
  • 气质联用仪计量测试评价 助力高端分析仪器产业发展
    近日,岛津仪器(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气质联用仪,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计量测试评价,获得国家最高计量技术机构颁发“NIM-CS计量评价证书”。气质联用仪是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通过接口耦合到一起的分析仪器,可用于复杂组分的快速分离与定性定量。通过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使混合物分离后按时间顺序依次进入质谱仪,经离子化作用和质量分析器筛选实现复杂组分的定性、定量。气质联用仪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化学化工、药品质控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实验室不可缺少的分析仪器设备,其性能是否可靠则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次计量评价参考JJF 1164-201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制定的计量评价实施规则,针对质量分辨率、灵峰面积重复性、仪器检出限、质量准确性、谱库检索匹配度、扫描速度等主要指标对岛津苏州工厂生产的气质联用仪进行了计量评价测试,最终测试结果均符合气质联用仪计量评价实施规则的要求,充分验证了岛津苏州工厂生产的气质联用仪的产品性能。“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计量基准的构建,不仅可以提高制造水平、引领科技创新、提高社会供给质量,更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高水准计量是现代科学和贸易的根基,能够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在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助力仪器仪表产业基础创新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NIM & NIM-CS简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是国家最高的计量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计量基本标准体系和标准物质体系,在国家量值溯源体系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其1999年授权签署了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国家计量基(标)准和国家计量院签发的校准与测量证书互认协议》(CIPM MRA),2022年NIM和CNAS就认可领域的技术评价活动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承认NIM的计量支撑作用和出具的校准/检测结果的溯源能力。截止目前,NIM获得国际互认的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达到1864项,位列国际前列,展示了我国计量科技的实力。计量评价证书体系(NIM-CS)依据相关国际标准、国际建议、国家标准和国家规范等,对测量仪器、测量装置、测量系统进行全方位计量测试评价,为计量器具生产和使用单位提供质量控制“体检证”、品牌提升和市场推广的“信用证”和“通行证”。NIM-CS计量评价证书体系,发挥计量技术引领作用,增加质量信任传递,提升质量品牌形象,助力高质量发展。
  • 陕西省压力仪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成立
    近日,宝鸡市市场监管局依托宝鸡市质量技术检验检测中心筹建的“陕西省压力仪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通过专家验收,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同意正式成立,成为陕西省第 5 家荣获批准成立的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 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的实施意见》,市场监管总局和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的规定要求,充分发挥我省在压力仪表产业方面的优势,提供压力仪表产业发展的计量技术支撑,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于 2020 年动员指导宝鸡市市场监管局组织筹建“陕西省压力仪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经过近三年的建设,该中心在计量测试及科技创新能力水平、质量体系运行、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均达到规定要求,在科研建设、能力建设、服务产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已完成筹建任务,并在2023 年 4 月 27 日获批成立运行。下一步,“陕西省压力仪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和支撑产业发展为使命,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不断创新计量服务模式,提升计量测试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管理,进一步与压力仪表产业深度融合,面向压力仪表产业发展需求,针对产品设计、试验、生产、使用、维护等阶段,开展计量测试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重点解决“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为压力仪表产业发展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并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以精准高效的计量测试技术助推陕西省压力仪表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 关于举办“2021首届国际测试与计量仪器展览会”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和企业:为应对计量数字化转型与量子化变革,推进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构建,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能源计量和碳排放计量产业发展,助力企业节能减排,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造固定、专业、权威、开放的中国计量行业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中国计量行业与仪器仪表产业快速、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加强计量行业与制造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节能协会定于2021年10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办“2021首届国际测试与计量仪器展览会”。首届国际测试与计量仪器展览会以“计量数字化转型与智慧测量”为主题,展现数字计量、智慧测量、物联网计量等新型计量(测量)方式和创新成果。展览会同期还将举办多场专业论坛及学术报告会,邀请来自全球的权威计量专家以多种形式参与会议与展览,邀请来自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院所、实验室以及大中企业实验室和研究所、中国计量协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国防计量院所等各级计量技术机构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做计量发展报告或学术报告,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电网、水司及水务集团、燃气集团、石油、化工、钢铁、环境、水利、医疗、工业测量、工业园区、制造企业等终端计量用户参加现场交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 活动名称:中文名称:2021首届国际测试与计量仪器展览会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Testing and Measuring Instrument Exhibition(简称:ITMIE)二、 主办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节能协会三、 承办单位:北京国兴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 展览时间:2021年10月12日-14日五、 展览地点:中国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六、 展会主题:计量数字化转型与智慧测量七、 展区分布:展区分布共由计量新仪器新技术展区、自主科学仪器展区、标准物质展区、基标准展及计量科技成果展区、产业计量中心展区、民用四表展区、能源计量展区、计量机构与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展区、其他展区。八、 报名参展参会:请各单位与相关企业积极参展参会,即日起尽快通过展会官网或展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参会参展,以便统一安排。展位选择以报名缴费顺序先后为准。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电话:010-64524181联系人:闫罡 16601366181(微信同号)中国节能协会电话:010-64525339联系人:秦鹏 13717879957(微信同号)北京国兴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 话:010-64520440 010-64219148联系人:李泽新 16600068768(微信同号)李 念 16601296181(微信同号)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