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植物叶绿素荧定仪

仪器信息网植物叶绿素荧定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植物叶绿素荧定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植物叶绿素荧定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植物叶绿素荧定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植物叶绿素荧定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植物叶绿素荧定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植物叶绿素荧定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植物叶绿素荧定仪相关的论坛

  • 叶绿素测定仪怎么测量植物的叶绿素相对含量

    [size=16px]  叶绿素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设备。叶绿素是植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它们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以支持植物的生长和发展。以下是一般情况下使用叶绿素测定仪测量植物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步骤:  样本准备: 从要测量的植物中选取代表性的叶片样本。这些叶片应该是健康的、没有损伤的,并且尽可能避免太老或太嫩的叶片。  叶片处理: 如果需要,将叶片处理成较小的块状或碎片,以确保测量时样本的均匀性。同时,避免过度损伤叶片,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叶绿素的测量结果。  提取叶绿素: 使用适当的提取液(比如乙醇、乙醚等)将叶片中的叶绿素提取出来。提取的过程通常需要在低温下进行,以防止叶绿素的降解。  测量光吸收: 将提取液中的叶绿素溶液置于叶绿素测定仪中。这种仪器通过照射样本并测量样本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来确定叶绿素的含量。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分光光度计,它可以测量不同波长下样本吸收的光强度。  建立标准曲线: 使用已知浓度的叶绿素标准溶液,进行一系列测量以建立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可以用来将样本吸收的光强度值转换为叶绿素浓度值。  测量样本: 使用同样的方法测量你的样本,获取其吸收的光强度值。  计算叶绿素含量: 根据标准曲线,将样本的光吸收值转化为叶绿素浓度。如果你感兴趣的是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可以将不同样本的叶绿素浓度与标准样本进行比较。  请注意,使用叶绿素测定仪需要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基本的化学常识。在操作之前,云唐建议仔细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验步骤。另外,确保在实验过程中遵循安全操作规范,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size]

  • 叶绿素测定仪怎么测量植物的氮含量有多少

    [size=16px]  叶绿素测定仪通常用于测量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而不是直接测量氮含量。然而,叶绿素含量与植物的氮素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因为氮是叶绿素分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叶绿素测定可以作为一种间接方法来估计植物的氮含量。  要测量植物的氮含量,通常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之一:  Kjeldahl法:这是一种传统的分析方法,可以测量有机物中的氮含量。样品首先被消化,然后氮被转化为氨,并通过滴定酸来测量氨的含量,从而计算样品中的氮含量。  Dumas法:这是一种更现代的方法,类似于Kjeldahl法,但使用燃烧而不是消化来将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测量氨的含量,从而计算氮含量。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法:这是一种通过[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仪[/color][/url]来分析样品中的氮化合物的方法。样品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产生氮气,然后氮气被送入[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仪[/color][/url]进行分析。  光谱法:虽然叶绿素测定仪主要用于叶绿素含量测量,但某些光谱数据也可以用于估计氮含量。光谱数据中的某些特征可以与氮含量之间存在的关联进行校准,从而进行估算。  请注意,这些方法可能需要特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并且样品的处理和分析可能会有一定的复杂性。云唐建议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你的实验目的、设备可用性以及实验室的专业知识。如果你不熟悉这些分析方法,最好是在有经验的人的指导下进行实验。[/size]

  • 叶绿素测定仪如何检测植物氮含量

    叶绿素测定仪如何检测植物氮含量

    [size=16px]  叶绿素测定仪如何检测植物氮含量  叶绿素测定仪通常用于测定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而不是植物的氮含量。要测定植物的氮含量,通常需要使用其他类型的仪器和方法,如Kjeldahl法、Dumas法或氮元素分析仪。  以下是如何使用Kjeldahl法来测定植物的氮含量的基本步骤:  样品准备:  收集你要测定的植物样品,并将其剪碎成小块,以便更容易处理。  将样品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氮的提取:  将干燥的植物样品加入Kjeldahl消解管中。  向样品中加入硫酸(H2SO4)和催化剂,通常是硒或汞的化合物。这些化学品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  使用Kjeldahl消解仪将样品消解,通常是在高温下进行。  蒸发和冷却:  将消解后的样品加热以蒸发水分,直到样品中只剩下无机氮。  将消解管中的液体冷却,使其凝结成液体。  中和和滴定:  向冷却的液体中加入氢氧化钠(NaOH)以中和其中的酸性。  使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溴甲酚绿,来监测酸性的中和点。  然后,使用已知浓度的硫酸(H2SO4)溶液进行滴定,直到液体再次变酸,指示剂的颜色发生改变。滴定的体积可以用于计算氮的含量。  计算氮含量:  使用已知的滴定体积和硫酸浓度,计算出样品中的氮含量,通常以百分比或毫克/克的形式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Kjeldahl法是一种相对复杂的化学分析方法,需要严格的实验室条件和设备,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测定氮含量的其他方法可能也可行,具体选择取决于你的实验室资源和样品类型。如果你没有化学分析的经验,云唐建议最好寻求专业的实验室支持或咨询专业化学家。[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9/202309181126073212_7562_6098850_3.jpg!w690x690.jpg[/img][/size]

  • 手持式植物叶绿素测定仪,好用的没话说我亲自做的实验

    [url=http://www.bio-equip.com/show1equip.asp?equipid=4021089&division=1601]手持式植物叶绿素测定仪[/url]功能描述:[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1.gif[/img]1、测量结果可以制定不同的植物名称,总共可以储存500个名称;2、可以存储最多5000个测量数据;3、可删除最近的或所有的测量数据;4、通过USB接口可以将测量数据保存到电脑中,也可以将植物名称上传到仪器中主要特点:1、手持式;2、体积小重量轻;3、易于使用;4、专为绿叶植物设计;5、非浸入式;6、1s内即可测量;7、USB端;8、免费Windows软件;9、内部存储容量大;10、电池使用寿命大。

  • 【讨论】如何去除甲醇(乙醇)植物提取液中的叶绿素

    由于实验需要,需测量植物中的相关物质,用甲醇提取后,提取液成墨绿色,猜想是叶绿素含量太多。而叶绿素非实验所需,需要除去。请问各位色友帮忙解决下。 如果说用石墨烯及活性碳, 我的样品比较少就1ml,能用活性碳吗,能得话如何操作呢。

  • 叶绿素测定仪优缺点以及考虑因素有哪些

    [size=16px]  叶绿素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设备。它在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农业研究中非常有用。然而,是否认为叶绿素测定仪好用取决于具体的使用情境和需求。  以下是一些使用叶绿素测定仪的优点和考虑因素:  优点:  快速准确: 叶绿素测定仪能够快速测量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提供准确的结果,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非破坏性: 使用叶绿素测定仪通常不需要摘取植物叶片,因此不会对植物造成破坏,可以进行长期监测。  数据量大: 叶绿素测定仪能够高通量地收集数据,适用于大规模实验和研究。  定量分析: 通过叶绿素测定仪,您可以获取叶绿素含量的定量数据,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植物生长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考虑因素:  成本: 叶绿素测定仪可能需要较高的投资成本,包括设备购买和维护费用。  操作复杂性: 操作叶绿素测定仪可能需要一定的技术培训,特别是对于没有相关经验的人员。  适用范围: 叶绿素测定仪主要用于叶绿素含量的测量,如果您需要其他植物参数的数据,可能需要其他类型的设备或方法。  样本处理: 样本的准备和处理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标准化的操作步骤。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如果您在植物研究、农业实验或环境监测等领域需要准确测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测定仪可能会非常有用。然而,在购买之前,云唐建议您仔细评估您的研究需求、预算以及操作和维护的可行性。[/size]

  • 叶绿素检测仪有什么应用领域

    叶绿素检测仪有什么应用领域

    [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091014209568_2916_5604214_3.jpg!w690x690.jpg[/img]  叶绿素检测仪是用于测量叶绿素含量的仪器,叶绿素是植物和藻类等生物体中的绿色色素,用于光合作用过程中捕获太阳能并进行光合反应。这些检测仪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  农业:叶绿素检测仪在农业领域中用于监测作物的生长和健康状态。通过测量叶绿素含量,可以评估植物的养分吸收、光合作用效率和生长速度,有助于农民和农业专业人员制定施肥和灌溉策略,提高农作物产量。  植物生态学:在生态学研究中,叶绿素检测仪用于评估不同植被类型的叶绿素含量,以了解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光合作用活性和生产力。这对于生态学家来说是重要的工具,可用于监测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水质监测:叶绿素是水体中藻类和浮游植物的主要色素之一,因此叶绿素检测仪用于监测水体的叶绿素含量,以评估水体质量、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的健康和藻类水华的风险。  海洋研究:在海洋科学领域,叶绿素检测仪被用来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活动和生物量。它们可以用于检测浮游植物的分布和季节性变化,有助于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  生物学研究:叶绿素检测仪也在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用于测量叶绿素含量以研究植物和藻类的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  总之,叶绿素检测仪在农业、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学、生物学和水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它们帮助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员监测植物和水体的叶绿素含量,提供了有关生态系统和环境健康状况的关键信息。

  • 叶绿素a的测定

    叶绿素a存在于一切独立营养植物中,是一种能将光合作用的光能传递给化学反应系统的惟一色素。因此,叶绿素a就成为水中有机物的源泉。通过测定叶绿素a,可以了解海洋、湖泊和河流中植物性浮游生物的现存量和基础生产量,可掌握水体中藻类现存量。因此,叶绿素a指标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目前科学地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有效方法。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当叶绿素a含量从常量上升至10 mg/m3以上,并有迅速增加的趋势,就可预测水体即将发生富营养化。(一)叶绿素a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在一定量的水样中添加1%碳酸镁悬浮液1 mL,充分搅匀,用玻璃纤维滤纸或微孔滤膜过滤。若不能立即提取,将带样品的滤膜放人冰箱保存(1~2 d)。将载有藻类的滤膜放人研钵中,加入90%丙酮6~7 mL,研磨至呈糊状,再用90%丙酮溶液洗入具塞刻度离心管中,密封,放置暗处静置萃取6~20 h。以3500~4000r/min转速离心lO~15 min,取上清液转入1 cm比色皿中,以90%丙酮溶液为参此,于波长665 nm和750 nm处测吸光度,然后加入几滴l mol/L盐酸酸化,于波长665 nm和750 nm处再测吸光值。叶绿素a浓度计算公式为:Chla=27.3×665一E750)一(A665一A750)]×V丙酮/V水样式中:Chla——叶绿素a含量(μg/L);E665,E750——丙酮萃取液分别于波长665 nm和750 nm的吸光度;A665,A750——丙酮萃取液酸化后分别于波K 665 nm和750 nm的吸光度;V丙酮——丙酮萃取液的体积,mL;V水样——水样过滤的体积,L。(二)叶绿素a的荧光法测定适合于藻类较少的贫营养湖泊或外海洋中的叶绿素a的测定。基本原理是,当丙酮提取液经紫外线照射时,叶绿素a显现其固有的红色荧光特征,其浓度与荧光强度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定量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由于所用的光源强度高,故荧光法的灵敏度比分光光度法约高两个数量级。[/td][/tr][/table]

  • 叶绿素测定仪是干什么的仪器

    叶绿素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植物或其他生物样品中叶绿素含量的仪器。叶绿素是植物中的关键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测定叶绿素含量可以用来评估植物的生长状况、健康状态以及光合作用效率。  叶绿素测定仪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涉及到植物生长、生态系统研究、环境监测和农业等。以下是叶绿素测定仪的一些主要应用范围:  植物生长与健康评估: 叶绿素测定仪可以用于评估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生长状态。通过测量叶绿素含量,可以推断出植物的光合作用活性、养分吸收能力以及受到的环境影响。  农业领域: 叶绿素测定仪在农业中被用来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态。这有助于决定适宜的施肥、灌溉和其他农业管理措施,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生态学研究: 叶绿素测定仪在生态系统研究中非常有用。通过对植物叶片和水体中叶绿素的测量,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活动、能量流动和生态链的结构。  水质监测: 叶绿素测定仪可用于评估水体中的藻类和蓝藻数量,从而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水质。这对于保护水体生态平衡和提供饮用水质量至关重要。  环境污染监测: 叶绿素测定仪可以用于检测污染物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它们可以帮助监测工业排放、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学研究: 叶绿素测定仪在生物学领域中用于研究不同生物体中叶绿素的含量和分布,如藻类、植物、海洋生物等。  教育与科普: 叶绿素测定仪也可用于教育和科普活动,帮助人们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叶绿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之,叶绿素测定仪在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农业和生物学等多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评估生态系统、植物健康和环境状况。

  • 叶绿素a,大家看看

    叶绿素   我们还只是有了光合作用过程的轮廓。详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1817年,法国的佩尔蒂埃和卡芳杜分离出了一种最重要的植物产物,就是这种产物使绿色植物成为绿色的。因此,他们把这种化合物叫做叶绿素(源自希腊语,意思是“绿色的叶子”)。(后来他们还发现了奎宁、马钱子碱、咖啡碱及一些其他特殊的植物产物。)而后,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证明,叶绿素并不是一般地弥散在所有的细胞中(尽管叶子看上去绿色很均匀),而是局限在小的亚细胞体内。这种亚细胞体后来称做叶绿体。  现在问题清楚了,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叶绿素对光合作用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只有叶绿素是不够的。不论怎样小心地提取,所得到的叶绿素本身在试管里都不能催化光合反应。叶绿体通常比线粒体大得多。有些单细胞植物,每个细胞只有一个大的叶绿体。但是,大多数植物细胞含有40来个较小的叶绿体,每一个叶绿体的长和粗都是一般线粒体的2~3倍。  叶绿体的结构看上去比线粒体更为复杂。叶绿体的内部是由许多伸展在壁与壁之间的薄膜组成的。这些薄膜叫做片层。在大多数种类的叶绿体中,这些片层在一些地方变厚变深以形成基粒,叶绿素分子就是在这些基粒里发现的。  如果把基粒内的片层放在电子显微镜下研究,会看到它们也好像是由刚能看得见的微小单位组成的,就像浴室地面上的瓷砖一样铺得整整齐齐。每一个这样的单位可能就是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单元,含有250~300个叶绿素分子。  叶绿体比线粒体更难完整地分离出来。直到1954年,波兰血统的美国生物化学家阿诺恩才从破碎的菠菜叶细胞中获得十分完整而且能够把全部光合反应进行到底的叶绿体。  叶绿体不仅含有叶绿素,而且含有全套的酶及有关的物质,它们都恰当而巧妙地排列着。叶绿体还含有细胞色素。依靠细胞色素,它可以把叶绿素捕捉到的光能,通过氧化磷酸化,转变成ATP(腺苷三磷酸)。  叶绿体的情况如此,那么,叶绿体中最有代表性的物质叶绿素的结构又是什么样的呢?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化学家们利用他们掌握的各种工具来研究这种关键的物质,但进展很慢。最后,1906年,德国的威尔施泰特(即后来发现色谱法的那个人,但他错误地坚持酶不是蛋白质)证明,叶绿素分子的中心部分是金属镁。(由于这项发现及其他关于植物色素的研究,威尔施泰特获得191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威尔施泰特和H.费歇尔继续研究叶绿素分子的结构,这个任务用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才告完成。到20世纪30年代,已经确定,叶绿素有一个基本上和血红素(H.费歇尔曾破译的一种分子)相类似的卟琳环结构。血红素在卟琳环的中心有一个铁原子的地方,叶绿素则有一个镁原子。  R.B.伍德沃德消除了对于这一点的一切疑虑。这位合成大师1945年合成了奎宁;1947年合成了马钱子碱;1951年合成了胆固醇;1960年他又创造了新记录,合成了一种与威尔施泰特和H.费歇尔所提出的分子式完全符合的分子,而且,请注意,这种分子具有从绿叶中分离出来的叶绿素的全部性质。由于这项成就,R.B.伍德沃德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叶绿素在植物里到底催化了什么反应?直到20世纪30年代,人们所知道的还只是二氧化碳和水进去,氧出来。分离出来的叶绿素不能发生光合反应,这个事实使研究工作更加困难。只有完整的植物细胞(至少也要完整的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反应;因此,这个被研究的系统是非常复杂的。  作为最初的猜想,生物化学家们认为,植物细胞首先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C6H12O6),然后利用这种葡萄糖,加上土壤中的氮、硫、磷和其他无机元素,继续合成各种植物物质。  从理论上看,葡萄糖似乎可能是通过一系列步骤形成的,首先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和水化合(放出二氧化碳中的原子氧),然后再把这种化合物(CH2O,即甲醛)聚合成葡萄糖。六个甲醛分子可以合成一个葡萄糖分子。  这种用甲醛合成葡萄糖的过程实际可以在实验室里完成,但方法非常麻烦。人们推测,植物可能具有加速这种反应的酶。诚然,甲醛是一种毒性很大的化合物,但是化学家们猜想,甲醛变成葡萄糖的速度非常快,因而使植物在任何时候只能含有极少量的甲醛。这种甲醛学说是拜耳(靛蓝的合成者)于1870年首先提出的,流传了两代人的时间,只是因为没有一种更好的学说取代它。  1938年,鲁宾和卡门着手用示踪剂探测绿色叶子的化学作用,于是又开始重新研究这个问题。利用氧-18(氧的一种不常见的稳定同位素),他们获得一个轮廓清楚的发现:结果证明,当用氧一18只标记上施于植物的水时,植物所放出的氧就带有这种标记;当用氧-18只标记上供给植物的二氧化碳时,植物所放出的氧就不带有这种标记。简单地说,这个实验表明,植物所放出的氧来自水分子,而不是来自二氧化碳分子。甲醛学说认为植物放出来的氧来自二氧化碳,那是错误的。  鲁宾和他的同事试图通过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1(当时知道的惟一放射性碳)标记二氧化碳的方法,来追踪二氧化碳在植物里的命运。但这个尝试没有成功。一则碳-11的半衰期只有20.5分钟;二则他们当时还没有能够快速而彻底地分离植物里单个化合物的方法。  但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他们有了必要的工具。鲁宾和卡门发现了长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这样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来追踪碳。同时,纸色谱法的发展为简易而彻底地分离复杂的混合物提供了一种手段。(实际上,放射性同位素可以使纸色谱法得到很好的改进;纸上表示示踪剂存在的放射性斑点,会使放在它下面的底片产生黑点,因此,色谱图就能拍下自己的照片,这种技术叫做放射自显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尔文领导的另一个小组接着进行研究。它们把微小的单细胞植物(小球藻)在含有碳-14的二氧化碳里暴露一小段时间,为的是让它只进行最初阶段的光合作用。然后他们把这些植物细胞捣碎,在色谱图上把它们的物质分离,并进行放射自显影。  他们发现,即使这些细胞在有标记的二氧化碳中仅暴露1又 1/2分钟,放射性碳原子就会在细胞内15种不同的物质中出现。通过缩短暴露的时间,吸收放射性碳的物质的数目减少了。最后他们断定,细胞吸收二氧化碳的碳-14而形成的第一种(或接近第一种)化合物是磷酸甘油。(他们从未探测到任何甲醛,因此,那个延续了多年的甲醛学说便悄悄地从画面上消失了。)

  • 【实战宝典】如何去除甲醇(乙醇)植物提取液中的叶绿素?

    [font=宋体]链接:[/font]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3239640[font=宋体]问题描述:[/font][font=宋体][color=black][back=white]测量植物中的相关物质,用甲醇提取后,提取液成墨绿色,猜想是叶绿素含量太多。而叶绿素非实验所需,需要除去。如果用石墨烯及活性碳,样品比较少就[/back][/color][/font][color=black][back=white]1ml[/back][/color][font=宋体][color=black][back=white],能用活性碳吗?[/back][/color][/font][font=宋体]解答[/font]:[font=宋体][color=black][back=white]([/back][/color][/font][color=black][back=white]1[/back][/color][font=宋体][color=black][back=white])用石油醚或者环己烷萃取,一般是[/back][/color][/font][color=black][back=white]1:1[/back][/color][font=宋体][color=black][back=white]的比例,然后再反萃,反萃就是用初始溶剂,这里应该是甲醇,再萃取一下你萃取后的石油醚层,提高下回收率。[/back][/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back=white]([/back][/color][/font][color=black][back=white]2[/back][/color][font=宋体][color=black][back=white])可以用[/back][/color][/font][color=black][back=white]Carb[/back][/color][font=宋体][color=black][back=white](石墨碳),在农残检测中都用来除叶绿素,效果很好。[/back][/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back=white]([/back][/color][/font][color=black][back=white]3[/back][/color][font=宋体][color=black][back=white])如果样品量大,可以用[/back][/color][/font][color=black][back=white]SPE-DEX4790[/back][/color][font=宋体][color=black][back=white],膜过滤及[/back][/color][/font][color=black][back=white]SPE[/back][/color][font=宋体][color=black][back=white]技术,专门针对这样的问题。[/back][/color][/font]以上内容来自仪器信息网《样品前处理实战宝典》

  • 【求助】净化去除叶绿素

    一般在用SPE处理植物样品时常出现叶绿素被淋洗下来,使得样品不能进GC-MS,有没有哪位大侠有成功去除叶绿素的成功经验,谢谢分享。期待ing。。。。[em09505][em09505][em09505][em09505][em09505][em09505][em09505]

  • 一种脱除叶绿素的神奇快速方法

    从事天然药分离纯化工作的各位虫虫,在对叶类等植物进行成分分离时可能都会遇到挠头的问题,就是药材的乙醇提取液中油油绿的叶绿素怎样才能快速除去,虽然文献书籍中有很多传统方法,但都效果一般。本人在实验中偶然发现这样一个快速的方法,实在太好了,拿出来供大家分享。 将药材的乙醇提取液(大于50%乙醇提取液均可)直接通过一个装有D152树脂柱(此树脂也以同浓度的乙醇湿法装柱,并以同浓度乙醇洗至流液无浑浊现象,树脂量与药材比例一般为1:3左右),收取流液即可。此方法快速,此树脂对叶绿素有超强的吸附能力容量极大,而在大于50%乙醇的溶剂环境中,对其它成分吸附较少。

  • 植物色素类药物

    植物色素(phytochromes)在植物中广泛分布,有脂溶性色素与水溶性色素两类。脂溶性色素多为四萜类衍生物,这类色素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易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等溶剂。常见的脂溶性植物色素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番红花素和辣椒红素等。其中胡萝卜素不溶于乙醇。有些色素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如叶绿素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水溶性色素主要为花色甙类,又称花青素,普遍存在于花中。可溶于水与乙醇,不溶于乙醚与氯仿等有机溶剂,其色泽随pH的不同而改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植物色素类常作为杂质除去,如在制备生物制剂或提取有效成分时加水稀释而使叶绿素析出,水溶性色素可用醋酸铅试剂沉淀或活性炭吸附除去。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已发现不少色素具药用价值,如紫草的萘醌类色素能抑菌,红花中的红花红素与红花黄素能活血化瘀与抗氧化,姜黄中的姜黄素(curcumin)能降血脂和抑菌,栀子中的栀子黄色素(gardenin)能抑菌。

  • 绿叶蔬菜中的叶绿素含量丰富

    绿叶蔬菜中的叶绿素、膳食纤维和多种植物化学物质,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吸收,促进它们从肠道排出,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减少致癌物的致突变作用。在环境污染难以完全避免的状况下,吃深绿色的绿叶蔬菜,是一种重要的自我保护措施。

  • CNS_08.009_叶绿素铜钠盐

    CNS_08.009_叶绿素铜钠盐

    [align=center][font='黑体'][size=29px]叶绿素铜钠盐[/size][/font][/align][align=center]杨宗琦[/align]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是由四个吡咯环与镁离子相互配合而形成的镁卟啉类化合物。它是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具有排毒养颜,抗病强身,抑菌除臭等功效,一方面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品、食品、色素、脱臭剂等方面,另一方面在医药上也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并应用于各种牙膏的开发中。但游离的叶绿素卟啉环中的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容易被氢离子取代,生成脱镁叶绿素使色泽褪去,且对光、酸和热比较敏感,使叶绿素的应用受到严重限制。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试图对叶绿素的结构进行修饰,使其变成相对稳定的金属卟啉结构,而叶绿素铜钠盐就是极其重要的一种。叶绿素铜钠盐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医学上,叶绿素铜钠盐是一类重要的药物,甚至可用叶绿素铜钠盐用于治疗白血病。本文将从基本性质、制备工艺、含量测定等方面介绍叶绿素铜钠盐。[font='黑体'][size=18px]一、基本性质[/size][/font] [align=left]叶绿素,英文名Chlorophyllin,中文别名叶绿素镁钠盐 、叶绿酸粉末、 叶绿素铜三钠,呈墨绿色粉末,着色力强,色泽亮丽,其水溶液呈蓝绿色澄清透明液,[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低醇,不溶于氯仿。水溶液透明、无沉淀。在酸性情况下([/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pH 6.5 [/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以下[/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9px][color=#000000])[/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或钙离子存在时,则有沉淀析出。[/color][/size][/font]当其水溶液pH 值小于6 时,染液底部出现粉末状沉淀,这是由于平面空间结构的叶绿素铜钠分子在酸性条件下易于聚集 。叶绿素铜钠盐可以菠菜或蚕粪为原料,用丙酮或乙醇提取叶绿素,添加适量硫酸铜、叶绿素卟啉环中的镁原子被铜置换即生成。[/align]1.1物理化学性质沸点:801.6℃at 760 mmHg分子式:C[font='calibri'][size=13px]34[/size][/font]H[font='calibri'][size=13px]31[/size][/font]CuN[font='calibri'][size=13px]4[/size][/font]Na[font='calibri'][size=13px]3[/size][/font]O[font='calibri'][size=13px]6[/size][/font]分子量:724.148闪点:438.6℃储存条件:密封于2-8℃阴凉干燥处溶解性:易溶于水,略溶于醇和氯仿。[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061804161897_7669_1608728_3.png[/img] [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061804162109_5211_1608728_3.png[/img]1.2中毒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系统性铜中毒症状包括:毛细血管损伤、头痛、冷汗、脉搏微弱、肝肾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继而抑制、黄疸、抽搐、麻痹和昏迷。休克和肾衰会导致死亡。慢性铜中毒包括肝硬化、脑损伤和脱髓鞘、肾损害;铜沉积在角膜引起人威尔逊病。还有报道铜毒性导致血红蛋白贫血和加剧动脉硬化。目前,其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1.3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1.4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建议的贮存温度:2 - 8℃,对光线敏感[font='黑体'][size=18px]二、制备工艺[/size][/font]工艺流程:原料→预处理→浸提→过滤→皂化→回收乙醇→石油醚洗涤→ 酸化铜代→抽滤水洗→ 溶解成盐→过滤→干燥→ 成品2.1方法一将富含叶绿素的原料( 国内生产以蚕沙为主) 于40~ 50℃烘干后,研细成粉末状。加粉末量3倍的乙醇丙酮混合液( 1/ 1)于40~45℃提取2.5h,抽滤,滤渣用同等体积乙醇丙酮的混合液再提取 一次。合并两次提取液并加NaOH 调pH 值为11,加热皂化( 50°C左右) 30min。皂化是否完全可用石油醚萃取来判断,上层液呈黄色即为皂化完全 。皂化完全后蒸馏浓缩回收混合液( 60°C左右) 直至体积为原来的1/4~ 1/ 3 即可。再用石油醚萃取4次。下层用盐酸调至pH 值为7,加硫酸铜后调pH值为2, 并在50℃下铜代2h。反应结束即有颗粒状沉淀形成,静置冷却。室温下收集沉淀, 先用50~ 60℃水洗涤,再用30% ~ 40% 的乙醇洗涤至乙醇层为浅绿色。再用石油醚洗涤至石油醚层为浅绿色。滤饼用丙酮溶解,用5%的NaOH 乙醇溶液沉淀,pH 值为12,收集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即得产品。在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不易过高,调节pH 值时要小心,温度过高以及pH 值过大或过小都能使叶绿素分解 。此为百度文库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查阅知网,我们了解到以下几种从不同原材料出发的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的方法。2.2方法二:螺旋藻制取叶绿素铜钠盐基本思路:利用硫酸铜对螺旋藻进行浸泡铜化,再用丙酮乙醇混合液浸提得到叶绿素的有机溶液,再经过皂化、萃取、浓缩、干燥等步骤将叶绿素改造为叶绿素铜钠盐。具体步骤:材料:螺旋藻主要试剂:AR乙醇(沸点 78.1℃),AR 丙酮(沸点 56.1℃),AR氢氧化钠,AR 石油醚,AR 盐酸,硫酸铜晶体(CuSO[font='calibri'][size=13px]4[/size][/font].5H[font='calibri'][size=13px]2[/size][/font]O),食盐,白砂糖,可溶性淀粉,用时配成各种所需浓度。工艺流程:螺旋藻→粉碎→铜化(5%CuSO[font='calibri'][size=13px]4[/size][/font]溶液)→洗涤、脱水→浸提(丙酮乙醇混合液)→过滤→浓缩→皂化(5%NaOH溶液)→萃取(石油醚)→干燥→叶绿素铜钠盐产品具体步骤:称量 5.0g 粉碎好的螺旋藻于试管中铜化 13h 后,洗涤脱水于锥形瓶中,加入 70:30 的丙酮乙醇混合液 300mL,加盖在室温下浸提 2h,过滤,浓缩,皂化(5%NaOH 溶液),萃取(石油醚),干燥,可制得墨绿色带金属光泽的叶绿素铜钠盐产品。该文献还对叶绿素铜钠盐的稳定性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螺旋藻叶绿素铜钠盐的耐光性较较差,需在避光条件下保存;热稳定性较好,但不能高于85 ℃;不耐强酸;食盐、白砂糖、淀粉等食品添加剂无不良影响。2.3方法三:剑麻膏中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基本思路:以从剑麻膏中萃取得到的叶绿素为原料,研究了酸化、铜代、皂化条件对叶绿素铜钠盐产率的影响。该文献指出,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过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先皂化,后铜代,目前大多数文献都采用这种方法,但由于叶绿素的耐酸性较差,所得产品纯度不够,产率不高 另一种是先铜代后皂化,即将提取出的叶绿素首先脱镁铜代,使叶绿素变成比较稳定的叶绿素铜,再经皂化成盐得到产品。这种方法对反应温度和时间的要求不太苛刻,有利于提高叶绿素的稳定性。故他们采用先铜代后皂化的方法,遵循节能降耗,提高效率的原则,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所得叶绿素铜钠盐的性能和质量进行检测。实验试剂与仪器:剑麻膏,由广西武鸣东风农场提供 乙醇、丙酮、盐酸、氢氧化钠、石油醚、硫酸铜均为分析纯。BSA224S电子天平 FZ102 微型植物试样粉碎机 HH-2数显恒温水浴锅 723N可见分光光度计 R201L 旋转蒸发仪。具体步骤:[font='宋体']①[/font]叶绿素的提取称取30 g 剑麻膏于250 mL的三口烧瓶中,用 85% 的乙醇在 60 ℃水浴锅中提取3 h。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含有叶绿素的提取膏状物。加入丙酮,萃取叶绿素,回收丙酮,得到叶绿素膏状物。[font='宋体']②[/font]叶绿素铜的制备 叶绿素加入少量乙醇溶解,用 10%的盐酸调 pH 为酸性,这时溶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酸化脱镁 45 min 后,边搅拌边加入10%CuSO[font='calibri'][size=13px]4[/size][/font]溶液进行铜代,有絮状沉淀生成,抽滤,用热水反复洗涤,得叶绿素铜。[font='宋体']③[/font]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 叶绿素铜用少量乙醇溶解,加入 10% NaOH 溶液,75 ℃皂化 1 h,加入等量的石油醚,充分摇动,静置分层。除去上层黄色的叶黄素等脂溶性杂质,将下层深绿色的叶绿素铜钠盐收集于小烧杯中,水浴蒸干水分,在 60 ℃下烘干,即得目标产物。 该文献还讨论了酸化脱镁的条件优化,他们发现,叶绿素铜的产率随着溶液 pH 的增大而逐渐减小,pH>3时,产率下降。说明当 pH较大时,酸度不够,一部分叶绿素卟啉环中的镁离子没有脱落下来,导致叶绿素铜得率下降。所以,以pH =3 为宜。对于[font='fzktk--gbk1-00'][size=13px][color=#000000]酸化时间对叶绿素铜得率的影响[/color][/size][/font][font='fzktk--gbk1-00'][size=13px][color=#000000],研究发现[/color][/size][/font][font='ssj4'][size=13px][color=#000000],[/color][/size][/font]酸化时间超过 60 min 时,叶绿素铜的产率增大不太明显,说明酸化反应基本完成。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酸化时间以 60 min 为宜。对于酸化温度对叶绿素铜得率的影响,发现叶绿素铜得率在45-65℃随着酸化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在65-85 ℃产率变化不大,超过85 ℃时,产率突然下降。可能是高温使叶绿素铜中的环状结构氧化,四吡咯环破坏而被降解,使叶绿素铜的产率降低。所以,酸化温度以65℃为宜。对于加铜量对叶绿素铜得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硫酸铜量的增加,叶绿素铜的得率增加,加入量大于 15 mL 时,增大幅度不明显,基本保持稳定。实验过程中还发现,加铜量太多时,溶液中游离铜的量也会增多,会延长叶绿素铜的洗涤时间。考虑到实验效率和能耗问题,加铜量以15 mL为宜。对于铜代时间对叶绿素铜得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叶绿素铜的得率随着铜代时间的延长呈增大趋势,铜代时间超过2h时,叶绿素铜得率的增大幅度不大。所以,铜代时间以2h为宜。对于皂化温度对叶绿素铜钠盐得率的影响,叶绿素铜钠盐的产率随着皂化温度的升高不断提高,当温度高于85℃时,产率稍有下降,这可能是因为生成的叶绿素铜钠盐在较高的温度下会部分分解,导致产率下降,为了保证叶绿素铜钠盐的质量,皂化温度选择75 ℃为宜。对于皂化时间对叶绿素铜钠盐得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叶绿素铜钠盐的得率随着皂化时 间的延长而增大,≥60 min 后得率趋于稳定。皂化时间较短时,用石油醚萃取的过程中,分层不明显,醚相呈绿色,说明没有皂化完全。所以,皂化时间以60 min 为宜。对于pH 对叶绿素铜钠盐得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pH>11 时,叶绿素铜钠盐的得率趋于稳定,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 pH为9或10时,用石油醚萃取酯溶性物质时,界面会有固体颗粒,分层界面不清晰,醚相为绿色,这都是因加碱量不够,导致皂化不完全。所以,皂化时以pH = 12为宜。该文献还对叶绿素铜钠盐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对于耐光性,研究表明叶绿素铜钠盐在强光下不稳定,但与叶绿素相比,已经大大提高了耐光性。对于耐热性,实验结果为在90 ℃以内,叶绿素铜钠盐的吸光度基本保持不变,颜色均为绿色 温度高于90 ℃时,吸光度开始有下降趋势,但幅度不大,即使是在110 ℃时,叶绿素的保存率也为96.9%,说明叶绿素铜钠盐的耐热性还是比较理想的,可添加到处理温 度在100 ℃以内的食物中。对于耐酸碱性,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溶液的吸光度随着pH的增大而升高,pH在3~6 范围内,吸光度变化幅度不大,溶液颜色呈土绿色 pH = 7时,吸光度值有个比较大的跳跃 在 7~12 范围内,吸光度的变化幅度也不太大,溶液颜色呈碧绿色。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 pH<3时,溶液中会出现大量沉淀,这可能是因为叶绿素铜钠盐在强酸条件下生成了不溶于水的叶绿素铜酸 当pH>11时,因碱性太强,加速脱酯反应,使叶绿素分解,溶液的吸光度迅速下降,但在碱性条件下,因不发生脱镁或碳环裂解反应,却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色泽,在使用中只要控制溶液 pH 值在近中性或偏碱水平,就能基本维持叶绿素铜钠盐的稳定性。综上可以得出,采用先铜代后皂化的方法制备叶绿素铜钠盐,即叶绿素提取出来后先脱镁铜代,增加中间产物的稳定性,在后续操作中,不必考虑因温度太高或时间太长而使叶绿素分解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产率和纯度。从剑麻膏中萃取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的优化条件是: 酸化时 pH = 3,酸化时间 60 min,温 度 65 ℃ 铜代时硫酸铜加量1.5 g,时间2h 皂化时温度 75 ℃,时间 60 min,pH = 12。在此条件下,产率为 4.46% ,产品为墨绿色粉末,略带氨臭,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绿色透明澄清液,微溶于或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有Ca[font='calibri'][size=13px]2+[/size][/font],Mg[font='calibri'][size=13px]2+[/size][/font]存在时,产品中会有少许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容易吸潮,应隔绝空气保存。[font='黑体'][size=18px]三、含量测定[/size][/font]3.1试剂与材料氢氧化钠乙酸铵甲醇冰乙酸聚酰胺粉:粒径0.150mm~0.180mm。3.2试剂配制氢氧化钠溶液(4mol/L):称取16.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称取0.4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乙酸铵缓冲溶液(0.2mol/L):称取7.708g乙酸铵,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解吸液: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甲醇=1+10(体积比)。3.3标准溶液配制精确称取经105℃±1℃干燥至恒重并按其纯度折算为100%质量的叶绿素铜钠标准品0.0500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棕色容量瓶中,此溶液浓度为500μg/mL,当天配制,避光保存。3.4标准工作溶液准确移取500μg/mL标准溶液10mL至100mL烧杯中,加入0.2mol/L的乙酸铵溶液30mL,用4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冰乙酸调pH5~6。加入3.0g聚酰胺粉,充分搅拌2min,避光静置5min用约20mL蒸馏水转移至 G3砂芯漏斗中抽滤,弃去滤液。用75mL 解吸液分3次解吸色素:每次倒入约25mL解吸液,浸泡2min,再振摇2min,抽滤并用20mL解吸液洗净抽滤瓶中残液。收集滤液,用解吸液定容至100mL,配制成浓度为50μg/mL的标准溶液,此溶液临用时配制。[font='e-bz'][size=12px][color=#000000] [/color][/size][/font]3.5被测样品溶液后期处理向含有被测样品粉末或样品浆液的100mL烧杯中加入0.2mol/L的乙酸铵溶液30mL,溶解并混匀样液,用4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冰乙酸调pH5~6。加入3.0g聚酰胺粉,充分搅拌2min。将样品溶液用约20mL60 ℃±2 ℃蒸馏水转移至 G3砂芯漏斗中抽滤,弃去滤液。再用75mL 解吸液分3次解吸色素,抽滤并用20mL解吸液洗净抽滤瓶中残液,收集滤液,用解吸液定容至100mL。3.6仪器条件测定波长:405nm。比色皿:1cm。3.7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取标准工作液0mL、5.0mL、10mL、20mL、30mL、40mL、50mL至100mL容量中,用解吸液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 0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的标准系列。以0μg/mL溶液为空白,测定其吸光值。以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试样溶液的测定取经过前处理的样品的制备液,以标准曲线的0μg/mL为空白,测定其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获得样品溶液中叶绿素铜钠的浓度。本标准检出限为0.001g/kg,定量限为0.005g/kg。3.8总铜含量试样处理[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准确称取 [/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0.1g [/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试样,精确至 [/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0.000 2g[/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置于硅皿中,在不超过 [/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500[/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下灼烧至无碳,用[/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1[/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滴[/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2 [/color][/size][/font][/align][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滴硫酸湿润,再次灰化。用质量分数为[/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10%[/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的盐酸溶液分[/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3[/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次(每次[/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5mL[/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煮沸溶解灰分,并过滤[/color][/size][/font]于100mL容量瓶中,冷却后用水定容至刻度,此为试样液。测定[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除试样处理外,其他步骤按[/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GB/T 5009.13[/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规定的方法测定。[/color][/size][/font][/align]游离铜含量3.9试样处理[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准确称取[/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0.1g[/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试样,加水约[/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50mL[/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溶解后,用[/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1mol/L [/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盐酸调节[/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pH[/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至[/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4.0[/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定容至[/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100mL[/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过 [/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滤,此为试样液。[/color][/size][/font][/align]测定[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除试样处理外,其他步骤按[/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GB/T 5009.13[/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规定的方法测定。[/color][/size][/font][/align]参考文献[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1】韩敏.直接皂化法制备叶绿素铜钠盐[J].应用化工,:,2014.43(4):704-707.[/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2】赖海涛.螺旋藻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稳定性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3(3):14-15.[/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3】李祥.剑麻膏中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及性能测定[J].应 用 化 工,:,2018.47(2):262-267.[/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

  • 【原创大赛】与第四版比较,《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HJ897-2017》的变与不变

    【原创大赛】与第四版比较,《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HJ897-2017》的变与不变

    与第四版比较,《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HJ897-2017》的变与不变叶绿素a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载体,常用来表征浮游植物现存量,是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指标之一。国内外叶绿素a测定方法繁杂多样,不同研究者采用的方法各式各样,导致研究结果之间少有可比性。环境监测普遍采用的是《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以下称第四版)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丙酮研磨提取法[sup][/sup]。2017年12月21日环境保护部首次发布《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HJ897-2017》[sup][/sup],与第四版比较,做了一些改动,核心内容依然是丙酮研磨提取法,标准实施过程仍有诸多疑问和困难,写下来,希望同行不吝赐教。1.方法检出限HJ897-2017规定了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明确规定测定结果有效数字的保留。[img=,690,6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300911232717_1558_3247383_3.png!w690x69.jpg[/img]图1 HJ897-2017关于方法检出限的规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对检出限的定义[sup][/sup]是: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但没有严格规定检出限的计算方法,以下三种与分光光度法有关。①.《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的计算方法为 D.L=4.6δ式中:δ——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②美国EPA SW-846规定MDL=3.143δ(δ重复测定7次)③某些分光光度法以扣除空白值后的与0.01吸光度相对应的浓度值为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受样品基质、前处理和仪器水平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说明取样体积、测量条件。“本标准测定丙酮提取液中叶绿素a的检出限为0.04mg/L”,“提取液”必然与提取方式有关,而这里没有说明提取条件,我的理解是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即扣除空白值后的与0.01吸光度相对应的浓度值,那么这句话改成“本标准测定叶绿素a丙酮溶液的检出限为0.04mg/L”是不是严谨一些?根据HJ897-2017关于检出限和测定下限的数据,推测计算过程:当取样体积200ml,丙酮提取液体积为10ml,方法检出限=0.04mg/Lx10 ml/200ml=0.002mg/L=2μg/L美国EPA SW-846规定4MLD为定量下限,所以测定下限=4x2μg/L=8μg/L如果取样体积为500ml,方法检出限=0.04mg/Lx10 ml/500ml=0.8μg/L取样100ml,检出限4μg/L方法检出限与取样体积有关,那么测定下限是否随着检出限而变化?2.防酸化问题第四版和HJ897-2017都规定样品采集后,立即做样品预处理:每升样品加1ml1%碳酸镁悬浊液,“以防酸化引起色素溶解”。叶绿素a是卟啉化合物,之所以呈绿色,是卟啉环中的电子和Mg决定的,卟啉环极易失去镁原子,分解生成暗褐色的脱镁叶绿素。水污染的地方、或者样品采集、保存、制备过程,因为酸性条件、高温、光照,浮游植物细胞被破坏,叶绿素变成脱镁叶绿素造成测量误差[sup][/sup]。酸化是脱镁反应的条件之一,加入碳酸镁是防止脱镁而非防酸化。3.修改了过滤水样的滤膜,用玻璃纤维滤膜代替乙酸纤维滤膜,并规定滤膜直径及孔径,增加配真空泵的玻璃砂芯过滤装置。3.1材质乙酸纤维滤膜过滤水样没问题,但用丙酮萃取叶绿素时,滤膜会被溶解成胶状,萃取液无法正常分离。HJ897-2017改用玻璃纤维滤膜,不存在滤膜溶解问题。3.2孔径滤膜孔径的选择很重要,要保证藻类细胞有效截留,另外要保证过滤效率。[img=,690,517]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300911487270_7582_3247383_3.jpg!w690x517.jpg[/img]图2几种浮游植物的细胞直径 [sup][/sup]细胞大小是浮游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比较常见的藻类细胞绝大多数大于0.7μm,个人认为选择0.7μm的玻璃纤维滤膜比较合适。4.修改水样过滤时的操作。第四版是水样抽完后继续抽1-2min,减少滤膜上的水分。HJ897-2017是在水样刚刚完全通过滤膜时结束抽滤,最后用滤纸吸干水分;有些藻类没有细胞壁或者细胞壁很薄,强大负压作用下,可能造成原生质破坏,叶绿素溶出,造成测量误差。HJ897-2017用滤纸吸干的做法尽可能避免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叶绿素流失,但“注”中关于富营养化水样用离心法浓缩水样并不可取。因为水分的存在严重影响有机溶剂萃取效率,而离心法去除水分不完全。如果藻类密度较大,适量少取就好了。5.取样体积[img=,690,125]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300912335267_3403_3247383_3.jpg!w690x125.jpg[/img]图3(第四版)关于取样体积的规定[img=,690,15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300913206267_7656_3247383_3.png!w690x151.jpg[/img]图4 HJ897-2017中取样体积的规定取样体积直接关系到试样制备效率,是叶绿素a测定精密度准确度重要影响因素,HJ897-2017规定按水体的营养状况确定取样体积,并按营养状态给出相应的参考值。根据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总站生字090号)评价标准,计算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需要取得总氮、总磷、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和叶绿素a数据,是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用它来指导叶绿素测定的取样量,个人认为不适用。第四版的规定视浮游植物分布而定,少则多取,提高实验精密度;多则少取,提高实验效率,更具可操作性。6.低温保存样品过滤后,第四版规定滤膜在冰箱中低温干燥6-8h再研磨。“低温”让细胞质形成冰晶、膨胀,达到破碎细胞的目的,尤其是细胞壁坚硬的硅藻或者有胶被的蓝藻群体,低温处理有利于叶绿素顺利溶出,提高萃取效率。水分的存在影响有机试剂萃取效率,所以“干燥”也是必要的措施,低温保存具有双重效果。HJ897-2017则是过滤后马上研磨。7.第四版和HJ897-2017都用研磨法作为提取方法,不同的是第四版少量多次研磨,每次研磨后转移至离心管,离心后将上清液倒入容量瓶,最后用丙酮定容。HJ897-2017规定研磨5分钟以上,最后与滤膜一并转入离心管,定容至10ml,放置4℃避光浸提2-24h,离心取上清液,然后用针式过滤器过滤,测定。手动研磨费时费力,且不易把细胞完全磨碎,多次研磨、转移不可避免见光,还会造成样品流失,离心后很难得到上清液同时不能保证萃取液与滤膜完全分离,导致结果准确度、精密度不够,而且操作人员长时间接触丙酮,不利身体健康。多年以来,很多研究者提出用乙醇代替丙酮,用直接浸提、超声法、加热、反复冻融等多种细胞破碎方法代替研磨法,实验数据表明,经过改良的提取方法测得的叶绿素a水平明显高于研磨法,标准偏差变小,缩短实验操作时间。8.修改了测定波长及计算公式:第四版测定波长750nm、663 nm、645 nm、630 nm,HJ897-2017测定波长750nm、664nm、647 nm、630 nm。9.增加了空白试验和平行样测定等质控措施,试验过程增加质量保证注意事项。参考文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670-671.环境保护部.水质 叶绿素a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HJ 897-2017[s].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8-29.陈文峻,[color=#333333]蒯本科,植物叶绿素降解[/color].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37(4):336-338. 胡鸿钧, 魏印心. 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HU Hongjun, WEI Yinxin. The freshwater algae of china: Sys- tematics,taxonomy and ecology. Beijing:Science Press, 2006. (in Chinese)[/s]

  • 【求助】叶绿素铜钠盐和叶绿素铜钠的转化

    公司生产的一种野菜用到叶绿素铜钠盐作为着色剂,但是客户检测说是只检测到叶绿素铜。请问由钠盐向叶绿素铜怎么转化?(产品为酸性,pH值4.0-4.6)是不是酸碱反应呢?请给出比较有说服力的依据,谢谢!

  • 手持式植物养分速测仪如何检测植物叶面温度

    手持式植物养分速测仪如何检测植物叶面温度

    [size=16px]  手持式植物养分速测仪如何检测植物叶面温度  手持式植物养分速测仪通常不用于测量叶面温度,而是用于测量植物的营养元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等参数。要测量叶面温度,通常需要使用红外热像仪或红外温度计等专门的仪器。以下是如何使用红外热像仪来测量植物叶面温度的一般步骤:  准备手持式植物养分速测仪:  打开手持式植物养分速测仪,并确保它已经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  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设置。  准备测量环境:  在测量之前,确保测量环境没有明显的干扰因素,如直射阳光、风、或其他热源。  将手持式植物养分速测仪对准要测量的植物叶面区域。  进行测量:  按下手持式植物养分速测仪上的触发按钮来拍摄或记录叶面的红外热图像。  等待仪器处理图像数据,以获取叶面温度信息。  手持式植物养分速测仪可以直接显示叶面温度,而其他仪器可能需要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上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  分析所获得的红外热图像,查看叶面温度的分布情况。  记录或分析所需的温度数据,以了解植物的温度状况。  云唐手持式植物养分速测仪能够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因此可以用于监测植物叶面的温度分布,以帮助农业和植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健康状态。要获得准确的叶面温度数据,确保仪器的使用和环境设置是适当的,并根据仪器的说明进行操作。[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9/202309181128595765_5081_6098850_3.jpg!w690x690.jpg[/img][/size]

  • 叶绿素含量测定

    [color=#444444]定量蔬菜中叶绿素ab和脱镁叶绿素ab。查了资料想用[/color][u]分光光度法[/u][color=#444444]或者[/color][u]高效液相色谱法[/u][color=#444444]来做,但是发现了几个问题,[/color][color=#444444]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量一般是需要做标准曲线的吧? 阿拉丁里关于叶绿素AB的纯品1mg 1000+ 而脱镁叶绿素阿拉丁里没有需要到别的公司定,并且价格很高 4、5千的样子,所以我想问 如果要定量测一定需要做标准曲线吗,或者使用别人做出的,可以拷到软件里计算吗?[/color][color=#444444]2: 关于定量叶绿素ab和脱镁叶绿素ab还有其他好用的方法吗? 谢谢各位的指导[/color]

  • 【讨论】—一个关于微波萃取植物样品色素的影响

    但德忠编著的《分析测试中的现代微波制样技术》一书中,第72页中描述:“...以植物薄荷叶为例...微波萃取处理的植物保留了其叶面的结构特性,而这些特性却被Soxhlet萃取所破坏。Soxhlet萃取的单位重量产率较大,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分析表明微波萃取物的质量要优越得多。与Soxhlet萃取相比,微波萃取物几乎不含叶绿素,...”。不知道大家谁用微波萃取过植物样品,如叶,提取叶中叶绿素的含量怎么样啊?

  • 【转帖】绿色植物中的化学知识!

    【转帖】绿色植物中的化学知识!

    绿色,给人以[color=#6495ED]清新、柔和、惬意[/color]之感。绿色植物,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从化学角度看,它还微妙而准确地反映着我们周围环境的特征和变化,供给人类许多有用的信息和物质。不是么?酸模、常山等绿色植物丛生之地,常会发现地下有铜矿。地下若有金矿石,上面往往长忍冬,地下有锌矿,上面多长三色堇。兰液树分泌物里,镍含量较高时,它告诉人们:注意,这里可能有镍矿!美国曾靠一种粉红色的紫云英和“疯草”的“提示”,发现了铀矿和硒矿。许多绿色植物,还起着化学试剂的作用。杜鹃花、铁芸箕共生的地方,土壤一定是酸性的;马桑遍野之地,土壤呈微碱性 碱茅、马牙头群居处,是盐化草甸土的标志;如果荨麻、接骨木的叶里含有铵盐,预示它们生长的土攘中含氮量丰富……绿色植物是庞大的“吸碳制氧厂”。植物的绿叶吸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日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跟由植物吸收的水分发生反应,形成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6CO2+H2OC6H12O6+6CO2再由葡萄糖分子形成淀粉:nC6H12O6 = (C6H12O6)n+nH2O当淀粉在叶子里受酶的作用时又分解为葡萄糖:(C6H12O6)n+nH2OnC6H12O6葡萄糖随着植物液汁散布到整个植物体内,成为用以合成各种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的原料。一部分植物被动物摄取后,在体内水解并进一步氧化,又将有机物中的碳转化为CO2,排入大气(或海洋)中。[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9/200909052108_169933_1610969_3.jpg[/img]

  • 水质叶绿素a检测

    各位老师,关于水质叶绿素a检测有些问题想请教大家。根据HJ 897-2017S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加标回收率超级高,高达300%多,我的加标操作过程为:1、将标品(sigma,C6144)用90%丙酮溶解,定容100mL棕色容量瓶,即为10mg/mL;2、取200mL水样过滤,滤膜吸干水分于-20℃保存;3、隔天取200ul标品溶液,滴加到样品滤膜上,分两次加入3ml地90%丙酮,研磨5min,将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并用90%丙酮冲洗研磨器,定容至10ml;4、试管置于4℃避光静置4h,期间震荡3次;5、离心,取上清液过膜,以90%丙酮为参比,测定样品吸光度。 后期又用空白膜实验一次,发现回收率也超过300%,自己实在想不出哪里出了问题,请各位老师指教,谢谢大家

  • 水质叶绿素a检测

    各位老师,关于水质叶绿素a检测有些问题想请教大家。根据HJ 897-2017S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加标回收率超级高,高达300%多,我的加标操作过程为:1、将标品(sigma,C6144)用90%丙酮溶解,定容100mL棕色容量瓶,即为10mg/mL;2、取200mL水样过滤,滤膜吸干水分于-20℃保存;3、隔天取200ul标品溶液,滴加到样品滤膜上,分两次加入3ml地90%丙酮,研磨5min,将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并用90%丙酮冲洗研磨器,定容至10ml;4、试管置于4℃避光静置4h,期间震荡3次;5、离心,取上清液过膜,以90%丙酮为参比,测定样品吸光度。 后期又用空白膜实验一次,发现回收率也超过300%,自己实在想不出哪里出了问题,请各位老师指教,谢谢大家

  • 低温胁迫会使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升高么?

    帮做生物的同学问的,在做植物生理综合实验的时候,我们种了一批种子(同一品种),长差不多后一组4℃处理2-3天,另一组37℃恒温培养。在后来生理指标测定中有一项是测定叶绿素含量变化,我们采用的是乙醇提取,然后测定吸光值。我们一共三个大组共同进行,实验结果惊艳了我们……有两组数据结果显示,低温处理的幼苗在665nm和649nm的吸光值都大于正常幼苗。我觉得这一结果不太可信,我就重新选叶片测了一次,结果还是如此。然后我查了好多文献资料,他们测定结果都是减少,这一结果让我也觉得很合理。但是我们在实验中并没有什么操作上的问题,使用的也是同一台分光光度计,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求大神解答啊……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