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植物细胞膨定仪

仪器信息网植物细胞膨定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植物细胞膨定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植物细胞膨定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植物细胞膨定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植物细胞膨定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植物细胞膨定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植物细胞膨定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植物细胞膨定仪相关的论坛

  •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制制备与融合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制制备与融合2006-11-20 17:14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制制备与融合1、原生质体常现的杂交育种由于物种间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而举步维艰。科学家们受细胞全能性理论及组织培养成功的启示,逐渐将眼光转向细胞融合,试图用这种崭 图3-2新的手段冲破自然界的禁钢。1937年michel率先实施植物细胞融合的试验。如何去除坚韧的细胞'接成了牛物学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难题。196O年该领域终于出现了重大突破。由英国诺丁汉大学Cocking教授领导的小组率先利用真菌纤维素酶,成功地制备出了大量具有高度活性可再生的番茄幼根细胞原生质体,开辟了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的新阶段。植物细胞原生质体是指那些已去除全部细胞壁的细胞。2、原生质体制备(1)取材与除菌 为了让制得的原生质体一般都生活力较强,再生与分生比例较高。常用的外植体包括:种子根。子叶、下胚轴、胚细胞、花粉母细胞、悬浮培养细胞和嫩叶。对外植体的除菌要因材而异。悬浮培养细胞一般无需除菌。对较脏的外植体往往要先用肥皂水清洗再以清水洗2~3次,然后浸人 70%酒精消毒后,再放进 3%次氯酸钠处理。最后用无菌水漂洗数次,并用无菌滤纸吸干。(2)酶解 现以叶片为例说明如何制备植物原生质体。①配制酶解反应液:反应液应是一种PH值在5·5~5·8的缓冲液,内合纤维素酶0.3%~3.0%以及渗透压稳定剂、细胞膜保护剂和表面活性剂等,②酶解:除菌后的叶片 撕去下表皮 切块放人反应液 不时轻摇 (条件25℃~30℃,2~4h)反应液转绿。反应液转绿是酶解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说明已有不少原生质体游离在反应液中。经镜检确认后应及时终止反应,避免脆弱的原生质体受到更多的损害。(3) 分离 在反应液中除了大量的原生质体外,尚有一些残留的组织块和破碎的细胞。为了取得高纯度的原生质体就必需进行原生质体的分离。可选取200~400目的不锈钢网或尼龙布j叭i过滤除渣,也可采用低速离心法或比重漂浮法直接获取原生质体。(4) 洗涤刚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往往还含有酶及其他不利于原生质体培养。再生的试剂,应以新的渗透压稳定剂或原生质体培养液离心洗涤2~4次。 (5) 鉴定 只有经过鉴定确认已获得原生质体后才能进行下阶段的细胞融合工作。由于已去除全部或大部分细胞壁,此时植物细胞呈圆形。如果把它放人低渗溶液中,则很容易胀破。也。'厂月荧光增白剂染色后置紫外显微镜下观察,残留的细胞壁呈现明显荧光。通过以上观测,基本上可判别是否原生质体及其百分中 此外,尚可借助台盼蓝活细胞染色、胞质环流观察以及测定人、作用、呼吸作用等参数定量检测原生质体的活力。4、 原生质体的融合(1)化学法诱导融合 化学法诱导融合无需贵重仪器,试剂易于得到,因此一直是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尤其是聚乙二醇(PEG)纳合成钙高pH诱导融合法已成为化学法诱导细胞融合的主流。以下简介此方法(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按比例混合双亲原生质体-----滴加 PEG溶液,摇匀,静置----滴加高钙高pH值溶液,摇匀,静置-----滴加原生质体培养液洗涤数次-----离心获得原生质体细胞团一筛选、再生杂合细胞。(2)物理法诱导融合 1979年Senda等发明了微电极法诱导细胞融合。1981年Zi。。mann等提出了改进的平行电极法,现简介如下:将双亲本原生质体以适当的溶液悬浮混合后,插入微电极,接通一定的交变电场。原生质体极化后顺着电场排列成紧密接触的珍珠串状。此时瞬间施以适当强度的电脉冲,则使原生质体质膜被击穿而发生融合。电激融合不使用有毒害作用的试剂,作用条件比较温和,而且基本上是同步发生融合。只要条件摸索适当,亦可获得较高的融合率。上述操作实际上是供体与受体原生质体对等融合的方法。由于双方各具几万对基因,要筛选得到符合需要且能稳定传代的杂合细胞是相当困难的。最近,有人提出以X射线、伽玛射线。纺锤体毒素或染色体浓缩剂等对供体原生质体进行前处理。轻剂量处理可造成染色体不同程度的丢失、失活、断裂和损伤,融合后实现仅有少数染色体甚至是DNA片段的转移;致死量处理后合u可能产生没再仅体万染色体w划她旋余种。利用这种价值不对称融合方法,大大提高了融合体的生存率和可利用率。经过上述融合处理后再生的细胞株将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类型.2) 亲本双方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能融洽地合为一体,发育成为完全的杂合植株。这种例子不多。3) 融合细胞由一方细胞核与另一方细胞质构成,可能发育为核质异源的植株。亲缘关系越远的物种,某个亲本的染色体被丢失的现象就越严重。 4) 融合细胞由双方胞质及一方核或再附加少量他方染色体或DNA片段构成。④原生质体融合后两个细胞核尚未融合时就过早地被新出现的细胞壁分开。以后它们各自分生长成嵌合植株。5、 杂合体的鉴别与筛选双亲本原生质体经融合处理后产生的杂合细胞,一般要经含有渗透压稳定剂的原生质体培养基培养(液体或固体),再生出细胞壁后转移到合适的培养基中。待长出愈伤组织后按常规方法诱导其长芽、生根、成苗。在此过程中可对是否杂合细胞或植株进行鉴别与筛选。 (1) 杂合细胞的显微镜鉴别 根据以下特征可以在显微镜下直接识别杂合细胞:若一方细胞大,另一方细胞小,则大。小细胞融合的就是杂合细胞;若~方细胞基本无色,另一方为绿色,则自绿色结合的细胞是杂合细胞;如果双方原生质体在特殊显微镜下或双方经不同染料着色后可见不同的特征,则可作为识别杂合的标志;发现h述杂合细胞后可借助显微操作仪在显微镜下直接取出,移置再牛培养基培养。(2)以互补法筛选杂合细胞 显微鉴别法虽然比较可信,但实验者有时会受到仪器的限制,工作进度慢且未知其能否存活与个长 遗传互补法则可弥补以上不足。 遗传互补法的前提是获得各种遗传突变细胞株系。白化互补:不同基山叨的白化突变株出aBxAh,可互补为绿色细胞株AaBb。生长互补:甲细胞株缺外源激素A不能生长,乙细胞株需要提供外源激素B才能生长,则甲株与乙株融合,杂合细胞在不含激素A、B的选择培养基上可能生长。抗性互补筛选:假如某个细胞株具某种抗性(抗青霉素)另一个细胞株具另一种抗性(如抗卡那霉素),则它们的杂合株将可在含上述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再生与分裂。这种筛选方式即所谓的抗性互补筛选。代谢互补筛选:根据碘代乙酚胺能抑制细胞代谢的特点,用它处理受体原生质体,只有融合后的供体细胞质才能使细胞活性得到恢复,等等。 (3)采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别杂合体 经细胞融合后长出的愈伤组织或植株,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显带分析、同功酶分析以及更为精细的核酸分子杂交、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见8.2.2.2)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以确定其是否结合了双亲本的遗传素质。(4)根据融合处理后再生长出的植株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别质。

  •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制制备与融合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制制备与融合1、原生质体常现的杂交育种由于物种间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而举步维艰。科学家们受细胞全能性理论及组织培养成功的启示,逐渐将眼光转向细胞融合,试图用这种崭 图3-2新的手段冲破自然界的禁钢。1937年michel率先实施植物细胞融合的试验。如何去除坚韧的细胞'接成了牛物学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难题。196O年该领域终于出现了重大突破。由英国诺丁汉大学Cocking教授领导的小组率先利用真菌纤维素酶,成功地制备出了大量具有高度活性可再生的番茄幼根细胞原生质体,开辟了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的新阶段。植物细胞原生质体是指那些已去除全部细胞壁的细胞。2、原生质体制备(1)取材与除菌 为了让制得的原生质体一般都生活力较强,再生与分生比例较高。常用的外植体包括:种子根。子叶、下胚轴、胚细胞、花粉母细胞、悬浮培养细胞和嫩叶。对外植体的除菌要因材而异。悬浮培养细胞一般无需除菌。对较脏的外植体往往要先用肥皂水清洗再以清水洗2~3次,然后浸人 70%酒精消毒后,再放进 3%次氯酸钠处理。最后用无菌水漂洗数次,并用无菌滤纸吸干。(2)酶解 现以叶片为例说明如何制备植物原生质体。①配制酶解反应液:反应液应是一种PH值在5·5~5·8的缓冲液,内合纤维素酶0.3%~3.0%以及渗透压稳定剂、细胞膜保护剂和表面活性剂等,②酶解:除菌后的叶片 撕去下表皮 切块放人反应液 不时轻摇 (条件25℃~30℃,2~4h)反应液转绿。反应液转绿是酶解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说明已有不少原生质体游离在反应液中。经镜检确认后应及时终止反应,避免脆弱的原生质体受到更多的损害。(3) 分离 在反应液中除了大量的原生质体外,尚有一些残留的组织块和破碎的细胞。为了取得高纯度的原生质体就必需进行原生质体的分离。可选取200~400目的不锈钢网或尼龙布j叭i过滤除渣,也可采用低速离心法或比重漂浮法直接获取原生质体。(4) 洗涤刚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往往还含有酶及其他不利于原生质体培养。再生的试剂,应以新的渗透压稳定剂或原生质体培养液离心洗涤2~4次。 (5) 鉴定 只有经过鉴定确认已获得原生质体后才能进行下阶段的细胞融合工作。由于已去除全部或大部分细胞壁,此时植物细胞呈圆形。如果把它放人低渗溶液中,则很容易胀破。也。'厂月荧光增白剂染色后置紫外显微镜下观察,残留的细胞壁呈现明显荧光。通过以上观测,基本上可判别是否原生质体及其百分中 此外,尚可借助台盼蓝活细胞染色、胞质环流观察以及测定人、作用、呼吸作用等参数定量检测原生质体的活力。4、 原生质体的融合(1)化学法诱导融合 化学法诱导融合无需贵重仪器,试剂易于得到,因此一直是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尤其是聚乙二醇(PEG)纳合成钙高pH诱导融合法已成为化学法诱导细胞融合的主流。以下简介此方法(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按比例混合双亲原生质体-----滴加 PEG溶液,摇匀,静置----滴加高钙高pH值溶液,摇匀,静置-----滴加原生质体培养液洗涤数次-----离心获得原生质体细胞团一筛选、再生杂合细胞。(2)物理法诱导融合 1979年Senda等发明了微电极法诱导细胞融合。1981年Zi。。mann等提出了改进的平行电极法,现简介如下:将双亲本原生质体以适当的溶液悬浮混合后,插入微电极,接通一定的交变电场。原生质体极化后顺着电场排列成紧密接触的珍珠串状。此时瞬间施以适当强度的电脉冲,则使原生质体质膜被击穿而发生融合。电激融合不使用有毒害作用的试剂,作用条件比较温和,而且基本上是同步发生融合。只要条件摸索适当,亦可获得较高的融合率。上述操作实际上是供体与受体原生质体对等融合的方法。由于双方各具几万对基因,要筛选得到符合需要且能稳定传代的杂合细胞是相当困难的。最近,有人提出以X射线、伽玛射线。纺锤体毒素或染色体浓缩剂等对供体原生质体进行前处理。轻剂量处理可造成染色体不同程度的丢失、失活、断裂和损伤,融合后实现仅有少数染色体甚至是DNA片段的转移;致死量处理后合u可能产生没再仅体万染色体w划她旋余种。利用这种价值不对称融合方法,大大提高了融合体的生存率和可利用率。经过上述融合处理后再生的细胞株将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类型.2) 亲本双方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能融洽地合为一体,发育成为完全的杂合植株。这种例子不多。3) 融合细胞由一方细胞核与另一方细胞质构成,可能发育为核质异源的植株。亲缘关系越远的物种,某个亲本的染色体被丢失的现象就越严重。 4) 融合细胞由双方胞质及一方核或再附加少量他方染色体或DNA片段构成。④原生质体融合后两个细胞核尚未融合时就过早地被新出现的细胞壁分开。以后它们各自分生长成嵌合植株。5、 杂合体的鉴别与筛选双亲本原生质体经融合处理后产生的杂合细胞,一般要经含有渗透压稳定剂的原生质体培养基培养(液体或固体),再生出细胞壁后转移到合适的培养基中。待长出愈伤组织后按常规方法诱导其长芽、生根、成苗。在此过程中可对是否杂合细胞或植株进行鉴别与筛选。 (1) 杂合细胞的显微镜鉴别 根据以下特征可以在显微镜下直接识别杂合细胞:若一方细胞大,另一方细胞小,则大。小细胞融合的就是杂合细胞;若~方细胞基本无色,另一方为绿色,则自绿色结合的细胞是杂合细胞;如果双方原生质体在特殊显微镜下或双方经不同染料着色后可见不同的特征,则可作为识别杂合的标志;发现h述杂合细胞后可借助显微操作仪在显微镜下直接取出,移置再牛培养基培养。(2)以互补法筛选杂合细胞 显微鉴别法虽然比较可信,但实验者有时会受到仪器的限制,工作进度慢且未知其能否存活与个长 遗传互补法则可弥补以上不足。 遗传互补法的前提是获得各种遗传突变细胞株系。白化互补:不同基山叨的白化突变株出aBxAh,可互补为绿色细胞株AaBb。生长互补:甲细胞株缺外源激素A不能生长,乙细胞株需要提供外源激素B才能生长,则甲株与乙株融合,杂合细胞在不含激素A、B的选择培养基上可能生长。抗性互补筛选:假如某个细胞株具某种抗性(抗青霉素)另一个细胞株具另一种抗性(如抗卡那霉素),则它们的杂合株将可在含上述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再生与分裂。这种筛选方式即所谓的抗性互补筛选。代谢互补筛选:根据碘代乙酚胺能抑制细胞代谢的特点,用它处理受体原生质体,只有融合后的供体细胞质才能使细胞活性得到恢复,等等。 (3)采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别杂合体 经细胞融合后长出的愈伤组织或植株,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显带分析、同功酶分析以及更为精细的核酸分子杂交、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见8.2.2.2)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以确定其是否结合了双亲本的遗传素质。(4)根据融合处理后再生长出的植株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别质。

  • 【讨论】植物干细胞真能延缓皮肤衰老?

    【讨论】植物干细胞真能延缓皮肤衰老?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5/201105010014_291722_2185349_3.jpg近年来,“植物干细胞”逐渐成为护肤品行业的一个热门词汇。多家护肤品生产商都宣称自己的产品中加入了特殊的植物干细胞。这些干细胞或者来自濒危的苹果,或者来自生命力顽强的滨海植物,或者来自珍贵的野生人参,共同点是这些干细胞都号称对皮肤具有某些特殊功效。那么,植物干细胞真的如此神奇吗?

  • 【分享】植物干细胞真能延缓皮肤衰老?

    近年来,“植物干细胞”逐渐成为护肤品行业的一个热门词汇。多家护肤品生产商都宣称自己的产品中加入了特殊的植物干细胞。这些干细胞或者来自濒危的苹果,或者来自生命力顽强的滨海植物,或者来自珍贵的野生人参,共同点是这些干细胞都号称对皮肤具有某些特殊功效。那么,植物干细胞真的如此神奇吗?

  • 流式细胞仪原理及及其在植物上的应用和选用

    1 流式细胞仪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1.1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概念流式细胞仪(flow cytonletry,FCM)是对高速直线流动的细胞或生物微粒进行快速定量测定和分析的仪器,主要包括样品的液流技术、细胞的计数和分选技术,计算机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术等。流式细胞仪以流式细胞术为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激光技术、电子工程学、分子免疫学、细胞荧光化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结晶。流式细胞术是一种自动分析和分选细胞或亚细胞的技术。其特点是:测量速度快、被测群体大、可进行多参数测量,即对同一个细胞做有关物理、生物化学特性的多参数测量,且在统计学上有效。 1.2 流式细胞仪的发展简史最早的流式细胞仪雏形诞生于1934年,Moldavan提出使悬浮的单个血红细胞流过玻璃毛细管,在亮视野下用显微镜进行计数,并用光电记录装置测量的设想。1953年Crosland —Taylor根据牛顿流体在圆形管中流动规律设计了流动室。其后又经过Coulter Parker Horst Kamentsky1 Gohde、Fulwyler Herzen—berg等人的不断改进,设计了光电检测设备和细胞分选装置、完成了计算机与流式细胞仪的物理连接及多参数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开创了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及检测技术、推广流式细胞仪在临床上的应用⋯。近20年来,随着流式细胞仪及其检测技术和的13臻完善,人们越来越致力于样品制备、细胞标记、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以扩大FCM的应用领域和使用效果。宋平根的《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是迄今为止对流式细胞仪及其技术阐述的最为详尽和透彻的中文著作。这本书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流式细胞术的历史、结构、原理、技术指标等,例举了其在医学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非常适合从事此方面专业研究的人。由于这本书是13年前出版的,所以基本上没有涉及植物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此外对于只需要对流式细胞仪有些基本认识的人士来说,这本书太复杂太深奥。谢小梅 主要介绍了流式细胞仪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杨蕊 概括了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简单提及了流式细胞仪的应用。本文在分析这三篇论著或文章的优缺点后,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掌握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必须了解的一些原理,并对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型号进行了客观的性能概括。

  • 昆明植物所等发现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的铂类抗癌化合物

    铂类药物是一类重要的肿瘤化疗药物,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治疗包括肺癌、胃癌、结肠癌、卵巢癌、睾丸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一线药物。然而,目前临床使用的铂类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缺乏选择性,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较大伤害,导致明显的临床毒副作用。同时,肿瘤病人容易对铂类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化疗失败。 针对铂类药物存在的以上两大问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艳研究组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刘伟平研究组合作,发现mixed-NH3/cyclopentamine和不对称的3-X-1,1-cyclobutanedicarboxylato与Pt(II)配合物对肿瘤细胞显示出明显的选择性,能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对正常细胞影响很小,同时对顺铂耐受的非小细胞肺癌和卵巢癌细胞株有较高的杀伤活性,显示出重要的研究开发前景。 近日,这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用途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20101027465.2)。

  • 细胞外基质化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臂丛神经缺损的研究

    【序号】:4【作者】:宋丽丽【题名】:细胞外基质化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臂丛神经缺损的研究【期刊】:吉林大学【年、卷、期、起止页码】:2022【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hqt_j-uEELGBdZ64e_NeKorNyHTEXc4WYj-JgSxFHTEpCLC63y8VE8Mu3IzigvqsHSk6VdDKHqm2DTJ_TXRYEqQmRqDJKz4V5h2yvTxnQgxouHPXRH9w56VOku-572pIgg-Gv-EJdinh9kmJyVIkbA==&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 NH4+在植物细胞层面上是如何发挥其调节作用的|第19期活体研究大家谈

    旭月点击获取视频[align=center][color=#000000][b]【内容介绍】[/b][/color][/align][align=center][/align]2014年,植物领域知名杂志Plant Cell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该研究以拟南芥根毛细胞和液泡为材料,利用基于[b]非损伤微测技术的NMT Physiolyzer[sup][/sup][/b],检测了根毛尖端Ca[sup]2+[/sup]流和液泡NH[sub]4[/sub][sup]+[/sup]流。本期会介绍这篇文章的详细内容,并还有实验彩蛋。欢迎大家收看!

  • 【求助】扫描电镜观察植物叶片的断面,应当怎么操作?

    扫描电镜能否观察植物细胞器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我做了植物叶片的断面,看了其中的细胞器,发现细胞里面全都是大小不一得圆颗粒,但是分不清是什么细胞器,请问扫描电镜能否观察细胞器,由于细胞经过干燥处理后,里面的细胞器自然就分散开来,细胞仪破碎后,细胞器全部掉出,请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看见细胞里面的细胞器呢?补充一下:如果想用扫描电镜观察植物叶片的断面,应当怎么操作?在固定之前就用刀切断,还是干燥完了之后切呢?我在干燥之后掰断的叶片,发现细胞都是破的,而且很不整齐。

  • 【分享】常见的大气污染与一些监测植物

    大气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和基本环境要素之一,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年人每天要吸入10 ~12m3 空气, 质量约为13 ~15kg,总计要呼吸两万多次。人离开空气5 分钟就会死亡。人类生存需要的是新鲜、清洁的空气,通常认为海平面附近的空气是干燥洁净空气,其组成成分基本不变。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气却正在不断受到污染,而且越来越严重。 如今,大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现状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而加剧。如燃烧矿石、火力发电、合成化学物质、汽车尾气排放等等,使大气中一些有害气体的浓度成倍甚至几百倍地增高。调查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不仅会引发人的呼吸道疾病、心脏病、皮肤病等,还会引起多种癌症,甚至导致死亡。 目前,城市的主要大气污染包括SO2、HF、CI2、O3、NH3、光化学烟雾等。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业区域,大气污染的危害程度居于其他环境污染之首,成为急遽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国政府正在努力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减少污染源的数量,控制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同时也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监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的含量。例如,有些植物不仅具有净化作用,同时还具有监测作用。因此,利用这些植物来净化与监测大气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 一。 所谓监测作用,就是利用某些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敏感性,当有害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且此状况持续一段时间后,不同的植物就会表现不同程度的伤害特性,反映出有害气体的大概浓度,作为大气污染程度的指示,这就是监测作用。这些植物就称为监测植物。 目前,主要采用观察植物外观伤害症状(通常观察植物叶片)来判断植物的受害程度。伤害因伤斑的部位、形状、颜色和受害叶龄等特征的不同而相互区别。下面就几种常见的有害气体对一些植物的伤害加以分析:(1) SO2  当植物吸收SO2 后,叶脉间出现黄白色点状“烟斑”,轻者只在叶背气孔附近,重者从叶背到叶面均出现“烟斑”。随着时间推移,“烟斑”由点扩展成面。危害严重时,叶片萎缩,叶脉褪色变白,植株萎蔫,甚至死亡。 植株受害的顺序:  先期是叶片受害,然后是叶柄受害,后期为整个植株受害。叶片受害与叶龄的关系:在一定浓度的SO2 范围内,叶片的受害与叶龄有关。其受害的先后顺序是成熟叶,然后是老叶,最后是幼叶。这是因为幼叶的抗性最强,成熟叶最敏感,老叶介于两者之间。 对SO2 敏感的植物:落叶松、向日葵、梨、雪松、苹果、复叶槭等。对SO2 抗性强的植物:大叶黄杨、夹竹桃、女贞、臭桐、凤仙花、菊花、一串红、牵牛花、金盏菊、石竹、西洋白菜花、紫背三七、青蒿、扫帚草等。较强者: 温州蜜柑、广玉兰、香樟、棕榈、海桐、蚊母、珊瑚树、龙柏、罗汉松、梧桐、石榴、白蜡、泡桐、白杨、八仙花、美人蕉、蜀葵、蓖麻等。 (2) FH 当植物吸进FH后,常在叶片尖端和边缘积累,到足够浓度时,使叶肉细胞产生质壁分离而死亡。故它引起的伤斑大多是在叶尖、叶缘,少脉间。其伤斑成环带分布,然后逐渐向内扩展,颜色呈暗红色。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叶片受害与叶龄的关系: 先幼叶受害,再老叶受害。对FH敏感的植物:雪松、菖兰、郁金香、杏、葡萄、榆叶梅、紫薇、复叶槭等。对FH抗性强的植物:夹竹桃、龙柏、罗汉松、小叶女贞、桑、构树、无花果、丁香、木芙蓉、黄连木、竹叶椒、葱兰等。较强者:大叶黄杨、珊瑚树、蚊母树、海桐、杜仲、胡颓子、石榴、柿、枣等。 (3) Cl2  Cl2 对叶肉细胞有很强的杀伤力,进入叶肉细胞后很快破坏叶绿素,产生点、块状褪色伤斑,叶片严重失绿,甚至全叶漂白脱落。其伤斑部位大多在脉间,伤斑与健康组织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对CI2 敏感的植物: 圆柏、垂柳、加拿大杨、油松、紫薇、栾树等。对CI2 抗性强的植物:樱花、丝棉木、臭椿、小叶女贞、接骨木、木槿、乌桕、龙柏等。较强者:海桐、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女贞、棕榈、丝兰、香樟、枇杷、石榴、构树、泡桐、刺槐、葡萄、天竺葵等。 (4)NO2  它所引起的主要症状为黄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叶脉间或叶缘处,成条状或斑状不一,幼叶在黄化现象产生之前就可能先脱落。但与其他原因所产生的黄化现象较难区分开。对NO2 敏感的植物:榆叶梅、连翘、复叶槭等。对NO2 抗性强的植物:圆柏、侧柏、刺槐、臭椿、旱柳、紫穗槐、桑树、毛白杨、银杏、栾树、白榆、五角枫等。 较强者:加拿大杨、核桃、泡桐、油松、北京杨、白蜡树、杜仲等。 (5)O3  它由气孔进入叶子,与叶肉细胞接触后首先破坏其细胞膜,因而造成细胞死亡。其伤斑大多数叶面,少脉间。黄化斑点及白色斑纹是最常见的病症,也可能出现叶面完全漂白者。其受害叶最先为中龄叶。对O3 敏感的植物:悬铃木、连翘等。对O3 抗性强的植物:圆柏、侧柏、刺槐、旱柳、紫穗槐、桑树、毛白杨、栾树、白榆、五角枫、垂柳、加拿大杨、核桃等。较强者:苹果、泡桐、金银木、油松、复叶槭等。 NH3  当空气中的NH3 达到一定浓度时,植物叶片首先会受到伤害。其部位大多为叶脉间,伤斑点、块状,颜色为黑色或黑褐色,与正常组织之间界限明显。另外,症状一般出现较早,稳定的也快。对NH3 敏感的植物:悬铃木、杜仲、龙柏、旱柳等。对NH3 抗生强的植物:臭椿、银杏、紫薇、女贞、木槿等。 (7)光化学烟雾 它使叶片下表皮细胞及叶肉中海绵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并破坏其叶绿素,从而使叶片背面变成银白色、棕色、古铜色或玻璃状。叶片正面还会出现一道横贯全叶的坏死带,受害严重时会使整片叶变色,很少发生点块状伤斑。对光化学烟雾敏感的植物:紫薇、连翘、白蜡树、复叶槭等。对光化学烟雾抗性强的植物:圆柏、侧柏、刺槐、臭椿、旱柳、紫穗槐、桑树、毛白杨、银杏、栾树、白榆、五角枫等。 以上的这些植物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从宏观上监测与净化大气污染,但不能彻底根除大气污染。故而,我们要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污染的源头,且还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城市空气进行进一步监测与净化。

  • 【分享】我学者证实树莓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水果树莓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系增殖,使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减弱,并使抑癌基因野生p53的表达增强。由哈医大附属第四医院刘明博士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首次成功锁定树莓预防肝癌生长的两个特异性蛋白质作用靶点,为果蔬预防原发性肝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这一成果近日获得2008年度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年,刘明博士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修深造期间,尝试将树莓中的鞣化酸与肝癌细胞混合培养,发现前者能显著抑制后者的生长。近年来,他从医学、营养学等角度开展了“树莓预防及抑制肝癌机制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树莓中植物化学物质浓度的增加,总抗氧化自由基清除能力也随之增强。0.25毫克/毫升至10毫克/毫升的树莓提取物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抑制率呈逐渐增加趋势,最高抑制率可达90%%左右。   在利用化学毒物黄曲霉毒素和二乙基亚硝胺建立的稳定大鼠原发肝癌模型上,随着树莓提取物浓度的增高,实验组大鼠肝脏上的瘤径变小,肿瘤的数量减少,成瘤率减低,结节程度减轻;肝癌细胞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程度亦明显降低。同时,实验组大鼠血清在两种特异蛋白(M2597、M4513)质峰上与树莓干预组及正常大鼠血清差异明显,说明蛋白质峰M2597、M4513极有可能为树莓预防肝癌的蛋白质作用靶点。   专家评价,今后,利用树莓中提取的植物化学成分,进行合理搭配及组成预防剂,十分有助于防范肝癌的发生,并能抑制肝癌的发展,提高患者生存率。

  • 胎盘干细胞

    胎盘亚全能干细胞定义:   亚全能干细胞自胚胎形成的第5到7天开始出现,能分化形成200 多种人体组织器官细胞,但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人体。胎盘亚全能干细胞是来源于新生儿胎盘组织的一族亚全能干细胞,其在发育阶段与胚胎干细胞接近,具备分化形成三个胚层的组织细胞的能力,但不会形成畸胎瘤。   胎盘亚全能干细胞的主要特性与功能:   胎盘亚全能干细胞是取自胎盘组织的一类亚全能干细胞,胎盘亚全能干细胞具有以下特性:   1. 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宜的体内或体外环境下具有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上皮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肝干细胞,肌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基质细胞等多种细胞的能力。可以用来修复受损或病变的组织器官,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肝脏疾病、骨组织病、角膜损伤、烧伤烫伤、肌病等多种疾病。   2.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负性免疫调节功能,抑制机体亢进的免疫反应,使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平衡,从而可以用来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以及克隆氏病、红斑狼疮,硬皮病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3.胎盘亚全能干细胞定向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是人体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变造血微环境,重建免疫系统,促进造血功能恢复,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能显著提高白血病和难治性贫血等的治疗效果。   4.具有来源方便,细胞数量充足,易于分离、培养、扩增和纯化,传代扩增30多代后仍具有干细胞特性。   胎盘亚全能干细胞的用途:   胎盘作为理想的亚全能干细胞来源,在抗衰老及疾病治疗领域显示了其独特的功能,治疗疾病种类如下: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糖尿病   肝肾损伤   脑及脊髓神经损伤   自身免疫性疾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血液病   缺血性血管病   肺及其它组织器官纤维化   抗衰老,恢复健康体态   胎盘亚全能干细胞的储存流程:   在新生儿娩出、胎盘剥离子宫排出后,由接生的医生尽快按照干细胞库胎盘标准采集规程进行胎盘的采集,然后放置在干细胞库特定的装置工具中,在限定时限内运送到干细胞库,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亚全能干细胞的分离、提取、培养、检测等技术流程,直到根据最终检测结果来确认所获得的干细胞是否具有长期保存的价值。   保存和期限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干细胞保存技术是将获得的干细胞储存在-196℃深低温状态,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证明保存一百多年的细胞仍然具有活性。干细胞保存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胎盘干细胞库在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期限内对干细胞库中所保管的胎盘亚全能干细胞活性负责。   安全性   胎盘的采集简便易行,不会引起母亲和新生儿任何不适的感觉或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过去胎盘通常作为废物丢弃,而从胎盘中提取亚全能干细胞进行保存,是宝贵的生命资源再生。   而干细胞行业数据显示,胎盘亚全能干细胞基因稳定、不易突变,动物实验证明无致瘤性,使用安全可靠,对适应症范围疾病治疗效果好,优于传统医疗手段。   胎盘亚全能干细胞的优势   1.取材方便,原料来源充足,是生命资源的再生。   2.分化能力强可以定向诱导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干细胞、上皮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肝干细胞等多种干细胞。   3.数量充足,使用方便,增殖能力强,培养后数目可达10亿,可以供多人多次使用。   4.在人群中使用不需要配型,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同时,血缘关系越亲近,生物利用度会越高,使用的效果越好。   5.治疗疾病范围广,抗衰老,恢复健康体态,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肝肾损伤,脑及脊髓神经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多种疾病。

  •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在中草药研究中的运用

    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应用无菌培养的方法培养植物的一个离体部分,也即是一种将自然环境中分离出来的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入含有合成培养基的瓶中,在无菌条件下使之生长或发育的方法。这项工作自动控制50年代后期至今巳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诱导培养胡萝卜的体细胞分化成完整植株,由曼陀罗的花药培养形成了单倍体的植株。  从而证明了植物每个体细胞都有形成整体植物的潜在能力,如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在离体培养的一定条件下能诱导其分化器官和再生成植株。70年代以后有关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的研究得到了很诀发展,如烟草、曼陀罗、颠茄、胡萝卜、油菜等能从其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分化长成胚或完整的植物,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已经能使烟草属和矮牵牛属的杂种细胞增殖分化成杂种植株。  因此,运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在比较简单易观察的条件下研究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繁殖、生长和分化,以及各种外界因素对它们的影响,从而为解决农业生产和药物生产中的某些问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已有若干重要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一为营养繁殖系的快速繁殖,如以甘蔗为例,原来每亩要用蔗种0.5~1吨,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幼苗进行栽培可节省大量蔗种。又如贝母繁殖率非常低,而用组织培养分化出的三个月左右的鳞茎,其大小就相当于用种子繁殖二年生的鳞茎,另一为药物和生物制品的工业生产,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一般都从植物体提得,其产量和质量难免要受到植物的遗传性、生长条件、收获时间及贮藏和运输等因素所影响,如果能采用类似培养微生物产生抗菌素的方法生产有效成分,就可克服这些缺点,这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生长缓慢、产量低、价值贵重的植物药更有意义。如近年来已大量培养人参组织,并提取有效成分,因此利用组织培养生产药用成分,探索天然药物生产工业化的途径是当前药物生产的一个新方向,随着大规模人工培养技术的成功,就有可能用组织培养法来代替全植物提取有效成分,这项工作将是未来研究植物药的中心课题之一。一、培养基的组成和配制法  近年来用的化学合成培养基大致由6种成分组成:(1)糖类,②多种无机盐类,(3)微量元素,(4)氨基酸、酰胺、嘌呤:(5)维生素;③生长素。此外,有些培养基还可添加天然的汁液,如椰子汁、酵母提取液、水解酪蛋白、麦芽浸出液等,培养基中如加入0.5~1%的琼脂即为静止培养的固体培养基,否则为悬浮培养的液体培养基。不同植物材料常需要改变配方,如维持生长和诱导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培养基配方就不同,因此配方的种类很多,目前以Ms (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配方为最常用的一种基本培养基,它利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快速生长。  总之,在进行组织培养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培养植物的种类来确定培养基的组成,除营养、诱导作用外还应当注意离子平衡和毒性问题,如水一般都采用重蒸馏水,无机盐类一般都需用化学纯的药品, pH值可用1N KoH(或NaOH)溶液和2N HCI调整。有时可以用普通药品代替,但须注意这些药品不仅应有营养价值,还须无毒。如果在工业上使用大缸深层培养细胞或组织生产有效成分和生物制品、应用培养基的量将要以吨位计量时,则采用什么代用品较为经济实用更应慎重考虑。   二、培养条件   (一)温度: 对大多数植物组织20~28℃即可满足生长所需,其中26~27℃最适合。   (二)光: 组织培养通常在散射光线下进行。光的影响可导致不同的结果。有些植物组织在暗处生长较好,而另一些植物组织在光亮处生长较好,但由愈伤组织分化成器官时,则每日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光照才能形成芽和根。有些次生物质的形成,光是决定三因素。   (三)渗透压: 渗透压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很有关系。在培养基中添加食盐、蔗糖、甘露醇和乙二醇等物质可以调整渗透压。通常1~2个大气压可促进植物组织生长,2个大气压以上时,出现生长障碍,6个大气压时植物组织即无法生存。   (四)酸碱度: 一般植物组织生长的最适宜pH为5~6.5。在培养过程中pH可发生变化,加进磷酸氢盐或二氢盐,可起稳定作用。   (五)通气: 悬浮培养中细胞的旺盛生长必须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小量悬浮培养时巨常转动或振荡,可起通气和搅拌作用。大量培养中可采用专门的通气和搅拌装置。  三、材料和方法  从低等的藻类到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高等植物的各类、各部分都可采用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一般裸子植物多采用幼苗、芽、韧皮部细胞,被子植物采用胚、胚乳、子叶、幼苗、茎尖、根、茎、叶、花药、花粉、子房和胚珠等各个部分。  由于植物在自然条件下,表面常被霉菌和细菌污染,故材料必须进行灭菌处理。一般用漂白粉溶液(1~10%)、次氯酸钠溶液(0.5~10%)、升汞溶液(0.01%)、乙醇(70%)或过氧化氢(3~10%)等处理后,再用无菌水反复冲洗至净,然后在无菌室内,将所取的组织迅速培养在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受伤组织切口表面不久即能长出一种脱分化的组织堆块,称为愈伤组织(Callus),此种愈伤组织在适当的培养基上经一定时间即能诱导生长成整株植物,因此愈伤组织既可是某种植物代谢产物的来源,又是诱导成株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还可使愈伤组织长期传代生存下去,这种培养称为继代培养。但在继代培养中,不少植物培养的组织或细胞随着再培养代数的增加,分化能力就逐渐降低甚至丧失,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培养过程中原有母体中存在的、与器官形成有关的特殊物质被逐渐消耗所致,因此可以用激素或改善营养条件使之恢复,也有认为是组织和细胞在长期培养中遗传往的改变,主要是染色体的变化,出现大量多倍性或非整倍性细胞,这种改变恢复的可能住较小。不同的培养基可以使愈伤组织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结构也可松可紧,利用这些特性可使之分散成为单细胞或很小的细胞团。要形成单细胞培养宜在较高盐分、高生长素及高水解酪蛋白的培养基中进行,然后移入液体并经搅拌而分散成单细胞。也有用加入一些果胶酶的办法,但一般来说要得到纯一的单细胞是很少的。  在培养药用植物选材时,还应考虑到所需要的次生物质在植物体中的合成部位,如果选材和培养方法适当,可使原植物内所产主的代谢物通过细胞或组织培养发生生化转变而获得。  通过组织培养可获得有效成分,但实际上只有大量培养成功才有经济价值。因此在生产上常采用悬浮培养法来代替含有琼脂的固体培养基。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的生长通常比静止培养快,这是由于悬浮培养时营养成分可较快地渗入细胞,抑制生长的代谢废物可较快地除去,同时供氧情况也较好,在进行这种培养时要注意通气与定期更新营养液,这是保证生长稳定,次生物质产量高的关键之一。  四、有效成分的形成  列举用组织培养方法合成的一些有效成分。  利用组织培养方法产生药用成分,已渐渐成为药物生产的新方向之一。六十年代以来,有些国家已经开展了薯蓣及其他有关科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薯蓣皂甙元的形成,探讨其生物合成机制;已知有7种薯蓣属植物经组织培养后,可获得薯蓣皂甙元或其它甾体化合物,其中三角叶薯蓣Dioscorea deltoides Wal1。经组织培养得到薯蓣皂甙元的含量为0.3~2.5%,此外尚有鱼藤酮、甘草甜素,菸碱等,例如从烟草根尖细胞悬浮培养可产生2.9%(干重)菸碱。  在通常应用的基本培养基中适当添加生长激素、维生素或其他化学药品有时能使代谢物增加,如白花曼陀罗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进0.1%酪氨酸可使阿托品的产量增加7倍多,芸香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添加4一羟基-2喹啉酚,可促进白藓碱的合成和积累,在这两例中的添加物被认为是生物合成的前体。又如培养三分三愈伤组织时,在生长后期供给1my/1激动素,可使东莨菪碱的含量达到0.495%,比原植物中的含量提高很多。  除了培养基的组成外,环境因素也影响次生物质的产生。例如石芹的组织培养在黑暗中虽也增殖,但不形成黄酮类,而当暴露于光线中时,就能测出芹菜甙。组织培养应用在药学方面的工作虽然历史不长,但发展很迅速,它具有如下一些优点:  1.利用组织培养代替原植物的栽培以获得所需的有效成分,达到产量高,成本低的目的,还可节约土地。  2.除了应用于产生次生物质外,还可应用于生物转化。例如烟草组织培养中蒂巴因去甲基后可能生成吗啡。  3.从组织培养的定性分析中发现新化合物。例如在芸香组织培养中,合成和积累了芸香素(Rutacultin),它是一个至今尚未能从原植物或其他植物的呋喃香豆精中检测到的化合物。因而,组织培养将是获得新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一个来源。  4.一般情况下,组织培养是异养的,但也有自养的细胞系株,它们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而不依赖外界的糖类供应。这种特性将使细胞培养技术优越于全植物,并更为经济。  目前中国有关单位已成功地将麦角菌、灵芝、猴头菇等真菌进行工业化生产,高等植物组织培养在工业化中的应用也正在研究。  总之,植物组织培养这一新技术在中草药方面应用的前途是无限广阔的,它不仅有利于探讨和阐明药用植物生理、遗传和成分生物合成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而且一旦工业化生产问题得到解决,将可以为防病治病做出很大的贡献。

  • 什么是稳定细胞株?稳定细胞株常见问题解析

    [font=宋体][font=宋体]稳定细胞,又被称为静止细胞,是那些在生理状态下增殖不明显,处于细胞增殖周期静止阶段的细胞([/font][font=Calibri]G0[/font][font=宋体]期)。然而,当它们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时,这些稳定细胞会迅速反应,进入[/font][font=Calibri]DNA[/font][font=宋体]合成前期([/font][font=Calibri]G1[/font][font=宋体]期),展现出强大的再生能力。它们是维持组织和器官稳态的关键因素。[/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稳定表达细胞株,也被称为稳定转染细胞株,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株。这些细胞能够持续、稳定地表达特定的基因或干扰特定基因的表达。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稳定表达细胞株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药物筛选和疾病模型建立等领域。[/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稳定细胞株平台的常见问题解答[/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①若想做稳定细胞株,需提供哪些信息?[/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客户仅需提供目标蛋白的序列信息和希望表达的目标蛋白的区段,义翘神州技术人员会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表达风险评估和制定表达纯化策略。常见蛋白序列信息来源包括[/font][font=Calibri]UniProt[/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Calibri]NCBI[/font][font=宋体]等数据库。客户也可直接提供编码目标蛋白的核苷酸序列。[/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②稳定株细胞如何交付?[/font][font=宋体]采用干冰运输,尽可能减少温度波动对细胞造成的影响。[/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③单克隆和[/font][font=Calibri]pool[/font][font=宋体]怎么选择?[/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成药蛋白需要单克隆,以便溯源。如只需拿到蛋白[/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抗体的话,[/font][font=Calibri]pool[/font][font=宋体]即可满足。需要提醒的是,通常情况下,[/font][font=Calibri]pool[/font][font=宋体]产量较单克隆低。[/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④稳定细胞株做重组蛋白,能否根据蛋白活性进行克隆筛选?[/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是可以的,只要客户有完整的活性检测方法,我们可以提供[/font][font=Calibri]minipool[/font][font=宋体]供客户进行活性检测(或由义翘进行活性检测)。符合客户对活性的要求后再进行后续的实验。[/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⑤为什么要构建稳定细胞株?[/font][font=宋体]稳定株一个很大的优势是减小重组表达蛋白的批间差异,并且表达量通常比瞬转高。对于成药性抗体来说,构建稳定细胞株是十分必要的。[/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⑥为什么稳定细胞株构建周期较长?[/font][font=宋体]稳定株的构建周期长,很大程度是由于要筛选出阳性克隆,并需要对细胞株的稳定性进行检测。[/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⑦制备稳定株表达蛋白的周期大致如何?[/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如只需要[/font][font=Calibri]pool[/font][font=宋体]即可,从基因合成到得到纯化后的蛋白,周期一般在[/font][font=Calibri]7[/font][font=宋体]周左右。如需引入多步纯化方案,标签切除,以及额外检测服务则周期会根据具体项目情况有所延长。[/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义翘神州提供[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stable-cell-line-development-service][b]稳定细胞系构建服务[/b][/url],同时提供[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platform/stable-cell-line-development][b]稳定细胞株构建平台[/b][/url],详情可以关注:[/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platform/stable-cell-line-development[/font][/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义翘神州:蛋白与抗体的专业引领者,欢迎通过百度搜索[/font][font=宋体]“义翘神州”与我们取得联系。[/font][/font][/b]

  • 【转帖】细胞生物学发展史

    1677年荷兰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用简单显微镜观察到动物的“精虫”(细胞)。1665年英国Hooke Robert(1635-1703)博物学家提出细胞和细胞结构的概念。1827年贝尔发现哺乳类的卵子,对细胞本身进行认真的观察。1838年描施莱登述了细胞是在一种粘液状的母质中,经过一种像是结晶样的过程产生的,并且把植物看作细胞的共同体。在他的启发下施万坚信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指出二者在结构和生长中的一致性。1845年德国动物学家西博尔德(1804-1885)断定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的。1852年德国病理学家菲尔肖(1821-1902)在研究结缔组织的基础上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的名言,并且创立了细胞病理学。1867年德国植物学家霍夫迈斯特对植物,分别比较详细地叙述了间接分裂。1873年施奈德对动物,分别比较详细地叙述了间接分裂。1875年德国植物学家施特拉斯布格首先叙述了植物细胞中的着色物体,而且断定同种植物各自有一定数目的着色物体;1880年巴拉涅茨基描述了着色物体的螺旋状结构,翌年普菲茨纳发现了染色粒。1882年德国细胞学家弗勒明在发现了染色体的纵分裂之后提出了有丝分裂这一名称以代替间接分裂。施特拉斯布格把有丝分裂划分为直到现在还通用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他和其他学者还在植物中观察到减数分裂,经过进一步研究终于区别出单倍体和双倍体染色体数目。1882年捷克动物生理学家浦肯野提出原生质的概念。1888年瓦尔代尔才把核中的着色物体正式命名为染色体。1891年德国学者亨金在昆虫 的精细胞中观察到 X染色体。1902年史蒂文斯、威尔逊等发观了 Y染色体。1900年重新发现孟德尔的研究成就后,遗传学研究有力地推动了细胞学的进展美国遗传学家和胚胎学家摩尔根(1866—1945)研究果蝇 的遗传,发现偶尔出现的白眼个体总是雄性;结合已有的、关于性染色体的知识,解释了白眼雄性的出现,开始从细胞解释遗传现象,遗传因子可能位于染色体上。细胞学和遗传学联系起来,从遗传学得到定量的和生理的概念,从细胞学得到定性的、物质的和叙述的概念,逐步产生出细胞遗传学。此外,发现了辐射现象、温度能够引起果蝇突变之后,因突变的频率很高更有利于染色体的实验研究。辐射之后引起的各种突变,包括基因的移位、倒位及缺失等都司在染色体中找到依据。利用突变型与野生型杂交,并且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处理可以推算出染色体的基因排列图。广泛开展的性染色体形态的研究,也为雌雄性别的决定找到细胞学的基础。20世纪40年代后,电子显微镜得到广泛使用,标本的包埋、切片一套技术逐渐完善,才有了很大改变。开始逐渐开展了从生化方面研究细胞各部分的功能的工作,产生了生化细胞学。

  • 【讨论】西瓜成熟前5天炸裂6千多斤——疑用膨大剂?

    今日 《扬子晚报》报道:连日来,刘明锁承包的镇江丹徒区延陵镇大吕村的40多亩西瓜大棚就像布下了“地雷阵”,从5月8日开始,已结满瓜藤的大小西瓜,还没有成熟就一个个“疯狂”地炸裂开来,有的炸得四分五裂,有的炸得像一朵花,瓜农刘明锁夫妇先是惊得目瞪口呆,后是伤心欲绝。就在记者采访时,却又听说,其他瓜农的数十亩西瓜同样开始满地“开花”。这事是否与“西瓜专家”提供的“西甜瓜膨大增甜剂”有关?有一种药叫“西瓜膨大素”,据查,主要成分为氯吡脲,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是加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器官形成。提高花粉可孕性。其主要特点表现四个方面:一、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果实膨大。对细胞的分裂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器官的横向生长和纵向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从而起到膨大果实的作用。二、延缓叶片衰老,保绿时间长,加强叶绿素合成,提高光合作用,促使叶色加深变绿。三、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能够透导芽的分化,促进侧枝生成,增加枝数,增多花数,提高花粉受孕性,从而增加果实数量提高产量。四、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商品性。诱导单性结实,刺激子房膨大,防止落花落果,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含糖量等。

  • 浮游植物细胞计数单位

    最近在做《水质 浮游植物的测定 0.1ml计数框-显微镜计数法》HJ 1216-2021的方法验证,在定量分析时,如何确定计数对象?按照标准的解释,如盘星藻,空星藻等可以作为计数单位,这个好理解。但从我采集到的定性样品看,最多的是微囊藻,而且微囊藻有小团,有大团,这个是1团作为1个计数单位,还是要进行超声波分散处理,如果微囊藻进行分散处理,感觉数量又太多了。

  • 【讨论】植物激素可怕否?---植物激素为何在生产蔬果的大棚和大田中大行其道?

    【讨论】植物激素可怕否?---植物激素为何在生产蔬果的大棚和大田中大行其道?

    植物激素为何在生产蔬果的大棚和大田中大行其道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150855_299880_2185349_3.jpg在正常使用情况下, 植物激素进入蔬菜体内会随着新陈代谢的进行逐渐降解,药效慢慢消失,在蔬菜体内的残留量很低,即使有微量的残留,在煎炒烹炸的过程中也会被破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市场上“顶花带刺”的黄瓜越来越多,而黄瓜顶端的小黄花和瓜体上的疣刺似乎已经成为判断黄瓜鲜嫩于否的标志。不久前有媒体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原来这些黄瓜是通过涂抹植物激素来“扮嫩”的。一时间,植物激素又被推进了健康问题舆论的漩涡。植物激素并非什么新的化工产品,将它们应用在蔬果生产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北方的冬天,能吃上黄澄澄的香蕉和品相完美的西红柿,这里面都有植物激素的功劳。准确地说,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是与植物激素效应类似的化学物质(如2,4-D,萘乙酸等)。有人提出将其中植物自身分泌的称为植物激素,将人工合成的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将这些成分都称为植物激素。只是在这个越来越关注健康的时代,大家更关心恐怕不是它们的名字,而是这些非天然的化学品对我们的健康究竟有没有影响。

  • 【转帖】植物RNA提取的利器

    有许多植物就是由于未能有效地分离纯化其组织中的RNA, 而阻碍了其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的进展。这些植物组织中,或富含酚类化合物,或富含多糖,或含有某些尚无法确定的次级代谢产物,或RNase的活性较高。在完整的细胞内这些物质在空间上与核酸是分离的,但当组织被研磨,细胞破碎后,这些物质就会与RNA相互作用。酚类化合物被氧化后会与RNA不可逆地结合,导致RNA活性丧失及在用苯酚、氯仿抽提时RNA的丢失,或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而多糖会形成难溶的胶状物,与RNA共沉淀下来;萜类化合物和RNase会分别造成RNA的化学降解和酶解。对于这些植物材料,用常规的RNA提取方法(如胍法、苯酚法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法等)难以提取出其RNA。纵观国际上RNA提取的试剂盒,如常见的Trizol,以及一些知名名牌的RNA提取试剂盒均很难从多糖多酚的植物中提取高质量的RNA,酚类物质的含量会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增加。因而从幼嫩的植物材料中更容易提取RNA。此外,针叶类植物的针叶中多酚的含量比在落叶植物的叶子中要高得多。在植物材料匀浆时,酚类物质会释放出来,氧化后使匀浆液变为褐色,并随氧化程度的增加而加深,这一现象被称为褐化效应。被氧化的酚类化合物(如醌类)能与RNA稳定地结合,从而影响RNA的分离纯化;多糖的污染是提取植物RNA时常遇到的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植物组织中往往富含多糖,而多糖的许多理化性质与RNA很相似,因此很难将它们分开。在去除多糖的同时RNA也被裹携走了,造成RNA产量的减少;而在沉淀RNA时,也产生多糖的凝胶状沉淀,这种含有多糖的RNA沉淀难溶于水,或溶解后产生粘稠状的溶液。由于多糖可以抑制许多酶的活性,因此污染了多糖的RNA样品无法用于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Trizol主要成份是异硫氰酸胍和苯酚,没有特殊去除多糖和多酚的试剂,所以对于大多数多糖多酚的植物无法成功提取,即使添加了如2-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DTT)或半胱氨酸之类的防止酚氧化的试剂也很难提取。RNeasy Plant Mini Kit主要裂解液是盐酸胍或则异硫氰酸胍,有些公司进行改进之后添加了诸如PVP40等结合多酚的试剂,亦无法取得让人满意的结果。百泰克公司在RNA提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发出通用植物总RNA快速提取试剂盒,在试验的一百多例多糖多酚植物中,无一例外的提取出来高质量的RNA,其中包括棉花、苹果、葡萄、草莓、香蕉、龙眼、荔枝、番茄果实、茄子、松针、杨树、拟南芥种子、菠萝蜜、马蹄金、早熟禾、高羊茅、云杉、松树、紫椴、花楸、白桦、山毛榉、海棠花、槭槭、紫罗兰、毛爪草、丁香、月季、天竺葵、仙客来、菊花、牵牛花、紫松果、彩叶草、一品红、夹竹桃、垂叶榕等。

  • 细胞破碎方法

    1、高速组织捣碎:将材料配成稀糊状液,放置于筒内约1/3体积,盖紧筒盖,将调速器先拨至最慢处,开动开关后,逐步加速至所需速度http://www.39kf.com/Txt2Img/ju.png此法适用于动物内脏组织、植物肉质http://www.39kf.com/Txt2Img/named.png子等。  2、玻璃匀浆器匀浆:先将剪碎的组织置于管中,再套入研杆来回研磨,上下移动,即可将细胞研碎,此法细胞破碎程度比高速组织捣碎机http://www.39kf.com/Txt2Img/iuy87612.png高,适用于量少和动物脏器组织。  3、超声波处理法:用http://www.39kf.com/Txt2Img/2008-9-13.png定功率的超声波处理细胞悬液,使细胞急剧震荡破裂,此法http://www.39kf.com/Txt2Img/kmmn675.png适用于微生物材料,用http://www.39kf.com/Txt2Img/datu.png肠杆菌制备各种酶,常选用50-100毫克菌体/毫升浓度,在1KG至10KG频率下处理10-15分钟,此法的缺点是在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应采取相应降温措施。对超声波敏感和核酸应慎用。  4、反复冻融法:将细胞在-20度以下冰冻,室温融解,反复几次,由于细胞内冰粒形成和剩余细胞液的盐浓度增高引起溶胀,使细胞结构破碎。  5、化学处理法:有些动物细胞,例如肿瘤细胞可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去氧胆酸钠等细胞膜破坏,细菌细胞壁较厚,可采用溶菌酶处理效果http://www.39kf.com/Txt2Img/877667jkdkk.png好。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破碎组织细胞,都会使细胞内蛋白质或核酸水解酶释放到溶液中,使大分子生物降解,导致天然物质量的减少,加入二异丙基氟磷酸(DFP)可以抑制或减慢自溶作用;加入碘乙酸可以抑制那些活性中心需要有疏基的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加入苯甲磺酰氟化物(PMSF)也能清除蛋白水解酥活力,但不是全部,还可通过选择pH、温度或离子强度等,使http://www.39kf.com/Txt2Img/jsdh766289sdmkxu.png些条件都要适合于目的物质的提取。

  • 【原创大赛】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系作为农药残留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农残检测版块我看大部分作品都是仪器检测方面的内容,可是农药残留现在不单单是残留本身的问题了,还有对作物本身的影响及这些受影响的作物人体摄入后又有哪些变化呢?很少提及!另外,农药残留如果单从仪器检出方面来评估的话,可能对整个地区的横断面的描述缺乏论据,如果我们能找出一个预警的信号,根据这个信号有针对性的检测,相比工作效率事半功倍,而且对这个地区农残的危害可以有一个预见作用。 因此,出于以上考虑,我把自己近期的一个课题摘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欢迎批评指正,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系作为农药残留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目的和意义农药使用范围不断地扩大,新型农药不断涌现,这必然造成对农作物和环境的污染。因此及时、准确地对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监测,减少和防止对农作物和环境的污染以及对污染情况进行评估显得刻不容缓。传统的监测和评估是利用现代化仪器和手段进行准确定量的理化分析,但有些农药代谢分解迅速不易检出,而且仅凭含量无法反映这些农药对生物的效应,要检测和评估其对生物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就要研究在农药作用下生物体内各种指标的变化。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 marker)就适应了这种需要。生物标志物是指生物体由于接触外源毒物后而产生可在生物介质中测定到的细胞、生物化学和生物分子的改变,主要包括机体酶系统、细胞内的DNA、蛋白质、、谷胱甘肽、抗坏血酸以及结构生理生化功能等。细胞色素P450酶系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一组代谢酶,可由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化学物质诱导。利用P450酶系的诱导作用,可以将其作为毒物污染机体在分子水平上敏感的生物标记物。农药作为外源性毒物,生物体在遭受其污染后会诱导P450酶系进行解毒。因此,本研究项目探索细胞色素P450酶系作为农药污染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拟用常用农药胁迫生物体,检测生物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系总量的变化,搞清常用农药不同浓度胁迫生物体后与生物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系剂量-效应关系以及细胞色素P450酶系各个家族、亚家族的诱导效应,找出农药污染后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系中变化较特异的家族或亚家族,作为农药污染后特异的诊断评估工具,可为我国环境质量评价、化学物毒性评价、生态风险评价与预警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细胞色素P450酶系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一组代谢酶,根据酶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细胞色素P-450酶系被分类并命名为家族(CYP1,2,3)、亚家族(A,B,C…)、单个基因(A1,2,3…),当前发现的P450基因超家族包括36个基因家族,其可由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化学物质诱导。利用P450酶系的诱导作用,可以将其作为毒物污染机体在分子水平上敏感的生物标记物。目前国内外非常重视污染物监测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诱导已被提出作为评价环境污染状况的最灵敏的生物学反应之一。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了野生动物、鱼类、蚯蚓、小麦等生物细胞色素P450酶系对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污染的指示作用,对哺乳动物和鱼类研究主要集中肝细胞色素P4501A1,因为与该细胞色素结合的EROD(乙氧基异酚唑酮)便于检测,而对于植物细胞色素P450酶研究则集中考察其总量的变化上。有关生物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作为常用农药污染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少见报道,有些只研究特定农药污染水体后葱属植物的EROD的指示作用。对所涉及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各个家族对农药污染后指示作用的系统研究未见报道。对于农药污染后体内细胞色素P450 酶系总量及各个家族亚家族含量变化较特异的指示生物的研究亦未见报道,对生物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作为农药污染空气、土壤、水体的生物标志物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技术发展趋势:1. 细胞色素P450将作为农药残留的长期生物效应的诊断工具,考察农药残留的危害性。[/

  • 转染实验常用的报告基因(植物、动物)

    报告基因(reporter gene)是一种编码可被检测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是一个其表达产物非常容易被鉴定的基因。把它的编码序列和基因表达调节序列相融合形成嵌合基因,或与其 它目的基因相融合,在调控序列控制下进行表达,从而利用它的表达产物来标定目的基因的表达调控,筛选得到转化体。作为报告基因,在遗传选择和筛选检测方面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条件:(1)已被和全序列已测定;(2)表达产物在受体细胞中不存在,即无背景,在被转染的细胞中无相似的内源性表达产物;(3)其表达产物能进行定量测定。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领域,已使用的报告基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胭脂碱合成酶基因(nos)、章鱼碱合成酶基因(ocs)nos、ocs这两个基因是致瘤土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faciens)的Ti质粒特有的,对Ti质粒进行改造,用相应的致瘤农杆菌转化植物体时,如果外源基因转入植物体中,则这两种报告基因在植物根茎 叶中均能表达,不受发育调控,检测时直接用转化体提取液进行纸电泳,染色后在紫外光下观察荧光即可。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Ⅱ)、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 nptⅡ、cat及庆大霉素转移酶基因,均为抗生素筛选基因,相关的酶可以对底物进行修饰(磷酸化、乙酰化等),从而使这些抗生素失去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 用,使得含有这些抗性基因的转化体能在含这些抗生素的筛选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也可以用转化体提取液体,外用同位素标记,放射自显影筛选转化体。氯霉素乙酰 转移酶基因测时可通过放射自显影观察。荧光素酶基因(luciferase Gene)1985年从北美荧火虫和叩头虫cDNA文库中出来的,该酶在有ATP、Mg2+、O2和荧光素存在下发出荧光,这样就可用植物整株或部分直接用X-光片 或专门仪器进行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比cat基因高30~1000倍、费用低、不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采用。β-D-葡萄糖苷酶基因该酶催化底物形成β-D-葡萄糖苷酸,它在植物体中几乎无背景,组织化学检测很稳定,可用分光光谱 、荧光等进行检测。除此之外还有庆大霉素转移酶基因等。在动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中,已使用的报告基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等。绿色荧光蛋白来源于海洋生物水母,其基因可在异源组织中表达并产生荧光,GFP Cdnad 开放阅读框架长度约740bp,编码238个氨基酸残基,其肽链内部第65-67位丝氨酸-脱氢酪氨酸-甘氨酸通过自身环化和氧化形成一个发色基因,在长 紫外波长或蓝光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转染后的细胞可在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FACS)中直接观察基因的表达。此外还有β-半乳糖苷酶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等。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基本介绍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是人类合成的大量用于调节栽培植物生长、清除杂草的化合物,也用在植物器官或细胞的离体培养中。这些人造化合物简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简称为PGR。  包括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 植物激素相似作用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

  • 【讨论】“爆炸瓜”解读:西瓜膨大剂成份、安全性及检测

    【讨论】“爆炸瓜”解读:西瓜膨大剂成份、安全性及检测

    背景: 据扬子晚报报道,江苏镇江一农户承包的几十亩西瓜,近几天,不管个头大小、成熟与否接连炸裂。有人怀疑可能与使用西瓜"膨大增甜剂"有关,记者咨询相关专家后,解释说可能与天气因素有关。但具体原因还不能下定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5/201105230847_295583_1641058_3.jpg 1、膨大剂主要包含哪些成分? 膨大剂这个名称比较混乱,现在看最靠谱的就是氯吡脲了。这是一种可以促进植物细胞分裂,提高坐果率的化学物质。 2、对蔬果营养、口味、安全性有什么影响? 口味上可能会有影响,比如过量使用,可能会让甜瓜变苦。营养成分应该没有明显变化,可能会影响有机酸酸和糖的合成。 安全性还可以,只要不过量使用,不会引起中毒,动物实验的数据,小白鼠口服急性中毒剂量为每千克体重4918毫克。如果长期接触可能会引起体内蛋白质紊乱。不过,在通常条件下,膨大素降解较快,在喷施到植物上24小时后就有60%发生降解。即使进入动物体内后,膨大素也不会赖着不走,实验老鼠吃下去的膨大素在7天后只有2%存在于老鼠体内。 毒性:属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918毫克/千克,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0毫克/千克,对兔眼睛和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鱼毒LC50(96小时),虹鳟鱼9.2毫克/千克。 3、长期食用,对人体有没有危害? 长期接触对肝肾的影响还在研究中,还没有直接的实验证据。目前也没有致癌的证据。

  • 细胞凋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1、掌屋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   2、学会用荧光探针对细胞进行双标记来检测正常活细胞、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细胞死亡根据其性质、起源及生物学意义区分为凋亡和坏死两种不同类型。凋亡普遍存在于生命界,在生物个体和生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细胞在一定生理条件下一系列顺序发生事件的组合,是细胞遵循一定规律自己结束生命的自主控制过程。细胞凋亡具有可鉴别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征。在形态上可见凋亡细胞与周围细胞脱离接触,细胞变园,细胞膜向内皱缩、胞浆浓缩、内质网扩张、细胞核固缩破裂呈团块状或新月状分布、内质网和细胞膜进一步融合将细胞分成多个完整包裹的凋亡小体,凋亡小体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在凋亡过程中细胞内容物并不释放到细胞外,不会影响其它细胞,因而不引起炎症反应。在生物化学上,多数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活化,活性增加。核DNA随机地在核小体的连接部位被酶切断,降解为180-200bp或它的整倍数的各种片断。如果对核DNA进行琼脂糖电泳,可显示以180-200bp为基数的DNA ladder(梯状带纹)的特征。相比之下,坏死是细胞处于剧烈损伤条件下发生的细胞死亡。细胞在坏死早期即丧失质膜完整性,各种细胞器膨胀,进而质膜崩解释放出其中的内容物,引起炎症反应,坏死过程中细胞核DNA虽也降解,但由于存在各种长度不等的DNA片断,不能形成梯状带纹,而呈弥散状。一些温和的损伤刺激及一些抗肿瘤药物可诱导细胞凋亡,通常这些因素在诱导凋亡的同时,也可产生细胞坏死,这取决于损伤的剧烈程度和细胞本身对刺激的敏感程度。三尖杉酯碱(HT)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白血病等有良好疗效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表明HT在0.02~5μg/ml范围内作用2小时,即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本实验用1μg/ml HT在体外诱导培养的HL-60细胞发生凋亡,同时也有少数细胞发生坏死。用Hoechst33342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对细胞进行双重染色,可以区别凋亡、坏死及正常细胞。细胞膜是一选择性的生物膜,一般的生物染料如PI等不能穿过质膜。当细胞坏死时,质膜不完整,PI就进入细胞内部,它可嵌入到DNA或RNA中,使坏死细胞着色,凋亡细胞和活细胞不着色。而一些活细胞染料由于为亲脂性物质,可跨膜进入活细胞,因而可进行活细胞染色。Hoechst33342是一种活性荧光染料且毒性较弱,它是双苯并咪唑的一种衍生物。与DNA特异结合(主要结合于A-T)碱基区),显示凋亡细胞和活细胞。凡是看到有凋亡小体的细胞都是凋亡细胞。三、实验用品1、试剂:三尖杉酯碱(HT),300μg/ml,100mmol/L Tris-HCl(pH7.5),5mol/L EDTA缓冲液、碱性裂解液:0.2mol/L NaOH, 1%SDS、醋酸钠:3mol/L KAc(pH4.8);异丙醇;70%乙醇;溴酚蓝,蔗糖指示剂。TBE电泳缓冲液,1%琼脂糖,溴乙锭。PI母液:500μg/ml;Ho33342母液:2mmol/L。   2、仪器设备:荧光显微镜,电泳仪,电泳槽,微量加样器(1ml,100μl)0.5、1.5ml离心管,载玻片,盖玻片。四、实验材料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在37℃,5%CO2条件下培养。五、方法步骤 1、三尖杉酯碱诱发HL-60细胞凋亡   (1)实验前约24小时,接种两瓶HL-60细胞,标记①、②,每瓶含约6ml培养液,置37℃,5%CO2培养箱培养。   (2)实验前约2.5小时,当细胞密度达到70%,①号瓶加入三尖杉酯碱200μl,使终浓度为1μg/ml,②号瓶中加入同等量PBS(pH7.4)作对照。共同放入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5小时。2、Ho33342和PI双重染色鉴别三种细胞   (1)染色:将瓶中的细胞摇匀取200μl于1.5ml的离心管中,加入Ho33342母液2μl,PI 20μl,染色15分钟。   (2)滴片:取一载玻片用双面胶围成一小室,从离心管中各取以上染色后的细胞悬液10μl,加入小室内盖上盖玻片,荧光镜下用紫外激发光,高倍镜下观察,区别三种细胞,并注意三者比例。六、注意事项1、诱导培养HL-60细胞时间要准确;  2、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由于荧光易碎灭,观察时要尽量快。

  •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的技术参数主要类型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空化效应的多功能、多用途仪器;用于多种动植物、病毒、细胞、细菌及组织的破碎,同时可用来乳化、分立、裂解、匀化、提取、消泡、清晰、纳米材料的植被、分散及加速化学反应等。主要技术参数:1.超声功率常用超声输出功率有150W、250W、650W、1000W、1200W、1800W不等,亦有功率可调类型。因此超声破碎仪可以按照功率大小分150W到1800W等各个型号; 2.破碎容量超声波细胞破碎仪的破碎容量有0.5-500ml、0.5-600 ml、10-100 ml、50-1000 ml、550-1200 ml不等,所配破碎杯根据实验样品的量选择;一般根据超声功率和破碎容量即可选定型号。 3.温度控制一般超声输出功率650W以上都配有温度控制功能,可以防止样品过热破坏样品;4.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有传统的旋钮式操作面板与较先进的大屏液晶显示两种类型,液晶显示操作简便,并带有程序存储功能。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