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红外糊法

仪器信息网红外糊法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红外糊法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红外糊法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红外糊法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红外糊法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红外糊法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红外糊法相关的解决方案。

红外糊法相关的资讯

  • 胡昌勤:我的近红外情结
    我是从2001年开始从事近红外(NIR)应用研究的,在近红外领域还应当算是一个新人。今年能够获得“第一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科技奖”,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我感到非常高兴与荣幸,感谢近红外光谱学会的同仁对我的厚爱和我们工作的认可。  我于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药品质量控制工作。在我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可以说有二次大的转折:第一次是从我熟悉的生物学专业转行进入化学分析领域 第二次就是从事近红外分析。  大家都知道,假劣药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并且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上世纪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假劣药品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显突出。当时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80%发生在广大农村 农村医疗机构数量多且分散、药品进货渠道多,而药品监督检验资源相对匮乏、打假手段落后,这些都增加了打击制假售假的难度。针对这一状况,2003年初,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下,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前身)牵头成立了农村基层用药快速检查与打假工作协调组,决定研发“药品检测车”,利用其快速流动的特点解决农村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并将我们的研究项目,“近红外假药识别系统”作为药品检测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课题组是从2001年开始从事近红外研究的。当时对近红外的认识只限于“近红外是红外的倍频与合频光谱,近红外可以实现无损检测”等简单概念,可想而知,当时课题组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针对当时假劣药品的特点,我们提出“建立不针对具体企业产品、以制剂活性成分(API)为检测对象、能够在多台近红外光谱仪使用的药品NIR通用性模型”的设想。当时的想法非常朴素,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命题的难度,认为“既然近红外光谱是红外光谱的倍频与合频,红外光谱对化合物可实现专属性的鉴别,利用近红外光谱也一定能实现专属性的鉴别”。但真正开始建模时各种问题不断出现,建模过程也经历了许多反复,可以说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我们的研究工作得到了陆婉珍院士、严衍禄教授、科大的苏庆德教授、南药的相秉仁教授等老一辈学者的指导与帮助,陆院士还亲临我们实验室观看我们采集的近红外光谱图,并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意见。当时,由于近红外光谱的应用在药检领域还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尤其是“通用性模型”这个概念,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因此也引起了一些专家的争议。当时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所所长桑国卫院士在全所组织了一次论证会,不同领域的专家各抒己见 在财政部组织的项目论证会上,专家组组长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苏庆德教授担任,苏教授对我们的课题非常支持,给我们的项目签了字,但直到2004年我们的课题顺利通过以陆婉珍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的鉴定,苏教授才真正放下心,由衷地为我们高兴。此次专家鉴定会上,鉴定专家们评价“如此大规模、系统化、多品种药物的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创新水平,至今在国内外未见披露”。自2006年药品检测车正式向全国装备以来,我们研制的“NIR药品快速检测体系”已经装备于全国400多辆流动的药品检测车上,用于广大基层地区药品的现场快速筛查,并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多个国内重大事件的现场发挥了作用,第一时间保证了用药安全。可以说药品检测车这一项目,凝集了我一生的近红外情结。  谈一下我们的研究团队。当时为保证检测车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从全国10个药检所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近红外建模和检测车试运行两个协作组,并与当时布鲁克光谱仪器公司的药检项目团队紧密配合开展工作。中检所的尹立辉主任药师(当时是一个朴实肯钻研的小伙儿)对车载型近红外光谱仪及通用性模型传递中的误差控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姜红主任药师(如今已经是湖北省院的院长了)、殷飞主任药师(一位即能干又能说,走到哪儿就把欢快带到哪儿的“帅哥”)、谢子立主任药师(一位沉稳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在湖北、河南和安徽省建立的大规模应用经验,直接推动了药品近红外快检技术的推广。中检院的冯艳春博士(一位睿智“美女”)首先证明了建立药品近红外通用性定性和定量模型的可行性 广东所的雷毅博士(一位才华横溢的贵州小伙儿)提出定性与定量模型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假劣药品筛查的检出率 崇小萌、逄涣欢、张学博、贾艳华、侯少瑞、刘续平、尼珍、柳艳云、王学良、雷德卿、邹文博等一批有才华的年轻研究生,逐一解决了项目中的诸多科学与应用问题,推动着项目的不断完善,使得我们的药品近红外快速分析系统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药品NIR应用平台。如今,这些年轻人也都已经成为各自单位的骨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带头作用,我感到无限的欣慰和自豪。  我的近红外故事讲到这儿是想告诉大家,明确的课题目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不懈的努力工作,是任何项目成功的基础。我国已经渡过了缺医少药的年代,假劣药品的猖獗势头也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近年来,“QbD(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在制药行业日益凸显,如何从生产源头保障产品质量、如何保证现有工艺能够生产出“质量一致”的仿制药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另一挑战。利用过程控制技术,将药品质量风险在生产过程中得以解决与控制是我们课题组目前的努力方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这项事业中。  胡昌勤  2016年5月7日
  • 想用户之所想 近红外光谱产业如何崛起——ACCSI2019近红外光谱发展论坛通知
    p  近年来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无论在研究还是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农业、石化、制药、食品、烟草、饲料等众多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业界普遍认为,近红外光谱在中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前景。不过,应用拓展不足,相关的检测标准还不完善,模型建立、评价和修正有一定难度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近红外光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近红外光谱的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如何才能想用户之所想,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并推进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br//pp  为此,ACCSI2019主办方仪器信息网与本届会议支持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特别合作举办近红外光谱发展论坛,邀请各大科研院所专家、用户以及厂商技术人员参与本次论坛,就近红外光谱仪器技术发展与产业化等大家关心的话题共同探讨。/pp  通过本次会议,各位参会者不仅可以聆听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综述报告,可以快速了解近红外光谱最新最前沿的仪器、技术、应用,还可以从专家/学者、企业用户、国内外仪器公司等多个角度全方位了解近红外光谱产业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共同为近红外光谱仪器研发和应用市场的进一步优化和拓展献计献策,进而推动产业发展。/pp  strong一、论坛时间:/strong2019年4月19日上午08:30-12:00/pp  strong二、论坛地点:/strong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青岛银沙滩温德姆至尊酒店/pp  strong三、论坛主题:/strong近红外光谱发展论坛/pp  strong四、参会嘉宾及规模:/strong/pp  嘉宾:近红外光谱界专家/学者、企业用户、厂商技术人员等。/pp  规模:100人/pp  strong五.会议日程/strong/pp  主持人:山东大学教授 臧恒昌/p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17" align="center"tbodytr class="firstRow"td width="128"p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时间 /span/p/tdtd width="483"p style="text-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会议日程 /span/p/td/trtrtd width="128" rowspan="7"p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月19日 br/ 8:30-12:00/span/p/tdtd width="483"p style="text-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报告题目:近红外分析技术综述及发展讨论 br/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84, 141, 212) "报告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袁洪福/span/strong/span/p/td/trtrtd width="483"p style="text-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报告题目:近红外光谱仪器、方法与应用新进展 br/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84, 141, 212) "报告人:南开大学教授 邵学广/span/strong/span/p/td/trtrtd width="483"p style="text-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报告题目: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方法的标准化概况和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b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报告人:黄埔海关技术中心(原黄埔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研究员 苏彩珠/span/strong/span/span/p/td/trtrtd width="483"p style="text-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报告题目:聚光科技近红外技术在粮油质检系统的应用b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报告人: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近红外产品经理 李得勇 /span/strong/span/span/p/td/trtrtd width="483"p style="text-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报告题目:NIR光谱技术在饲料行业的应用分享/span/pp style="text-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84, 141, 212) "报告人:新希望六和饲料股份有限公司近红外项目专员 隋莉/span/strong/span/p/td/trtrtd width="483"p style="text-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报告题目:在线近红外分析技术在智能化生产中的应用 b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报告人: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应用部经理 倪勇/span/strong/span/span/p/td/trtrtd width="483"p style="text-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报告题目:水果光电检测技术及装备现状与未来 b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报告人:华东交通大学教授 刘燕德/span/strong/span/span/p/td/tr/tbody/tablep strong 六:参会费用/strong/pp  费用标准:2500元/人(含会议资料、会议用餐,交通住宿费用需自理)/pp  注:2019年3月31日前或3人以上组团报名可享受2000元/人优惠/pp  汇款信息(注明:ACCSI2019参会费)/pp  单 位 名 称: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纳税人识别号:911101027770695332/pp  注 册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416室(德胜园区)/pp  注 册 电 话:010-82053005 开 户 银 行:兴业银行北京积水潭支行/pp  银 行 账 号:321260100100001500/pp  strong七、参会联系报名/strong/pp  报告及参会报名:010-51654077-8055 13671073756杜女士/pp  赞助及媒体合作:010-51654077-8015 13552834693魏先生/pp  微信添加accsi1为好友报名或发邮件至 accsi@instrument.com.cn (单位、姓名、手机)报名参会/pp  报名链接:a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accsi/2019/Register.html" _src="http://www.instrument.com.cn/accsi/2019/Register.html"http://www.instrument.com.cn/accsi/2019/Register.html/a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63a1cf90-6766-4010-94d1-dce21d9de5cf.jpg" title="扫码报名参会.jpg" alt="扫码报名参会.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扫码报名参会/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9b8581b0-3034-4305-a93a-89d223bb09e0.jpg" title="微信扫码加好友.jpg" alt="微信扫码加好友.jpg" width="300"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微信扫码加好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发送单位、姓名、职位、手机、邮箱报名参会/strong/pp  进入年会官网:a href="http://accsi.instrument.com.cn" _src="http://accsi.instrument.com.cn"http://accsi.instrument.com.cn/a /pp  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器信息网(instrument.com.cn)联合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我要测网(woyaoce.cn)、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2019第十三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下简称ACCSI2019)将于4月18日-19日在青岛隆重举行。/pp  ACCSI定位为科学仪器行业高级别产业峰会。经过12年的发展,ACCSI单届参会人数已经突破1000人,并被业界誉为科学仪器行业的“达沃斯论坛”。ACCSI力求对过去一年中国科学仪器最新产业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产业发展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最新的科学仪器研发成果等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ACCSI 2019 会议日程(以年会官网信息为准)/strong/p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5" align="center"tbodytr class="firstRow"td width="106"p style="text-align:center "strong时间/strong/p/tdtd width="142"p style="text-align:center "strong日程/strong/p/tdtd width="325"p style="text-align:center "strong会议内容/strong/p/td/trtrtd width="106" rowspan="2"p style="text-align:center "4月17日/p/tdtd width="142"p style="text-align:center "9:00-20:00/p/tdtd width="214"p style="text-align:left "参会注册/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center "14:00-16:00/p/tdtd width="268"p style="text-align:left "青岛科学仪器研发平台及盛瀚参观交流/p/td/trtrtd width="106" rowspan="3"p style="text-align:center "4月18日/p/tdtd width="142"p style="text-align:center "9:00-16:00/p/tdtd width="214"p style="text-align:left "大会特邀报告/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center "16:00-17:30/p/tdtd width="268"p style="text-align:left "I100峰会:中国科学仪器发展高峰论坛/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center "18:00-20:00/p/tdtd width="268"p style="text-align:left "仪器及检测风云榜颁奖盛典/p/td/trtrtd width="106" rowspan="13"p style="text-align:center "4月19日/p/tdtd width="142" rowspan="7"p style="text-align:center "8:30:00-12:00/p/tdtd width="214"p style="text-align:left "分会场1:中国质谱产业发展论坛/p/td/trtrtd width="306"p style="text-align:left "分会场2:离子色谱发展论坛/p/td/trtrtd width="306"p style="text-align:left "分会场3:近红外光谱发展论坛/p/td/trtrtd width="306"p style="text-align:left "分会场4:贵金属及珠宝检测技术发展论坛(拟)/p/td/trtrtd width="306"p style="text-align:left "分论坛5:“国产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服务创新论坛/p/td/trtrtd width="306"p style="text-align:left "分会场6:新材料检测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p/td/trtrtd width="306"p style="text-align:left "分会场7:科学仪器及检测人力资源发展论坛/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center "8:30--17:00/p/tdtd width="268"p style="text-align:left "分会场8:检验检测产业峰会/p/td/trtrtd width="104" rowspan="5"p style="text-align:center "13:30-17:00/p/tdtd width="268"p style="text-align:left "分会场9:食品安全标准及检测新技术论坛/p/td/trtrtd width="306"p style="text-align:left "分会场10:环境监测热点技术及应用发展论坛/p/td/trtrtd width="306"p style="text-align:left "分会场11:生命科学仪器发展与精准医疗论坛/p/td/trtrtd width="306"p style="text-align:left "分会场12:仪器后市场发展论坛/p/td/trtrtd width="306"p style="text-align:left "分论坛13:科学仪器及检测投融资论坛/p/td/tr/tbody/tablep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19第十三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组委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19年3月/p
  • 新加坡国立大学合成新型近红外发光量子点,光致发光量子效率可达25%|国际用户简讯
    作者:Sophie编辑:Joanna对于太阳能转换器件和生物成像应用程序来说,使用发射近红外光、具有显著斯托克斯位移且再吸收损失小的材料非常重要。近期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便合成了这样一种新型材料——四元混合巨壳型量子点(InAs?In(Zn)P?ZnSe?ZnS)。这种新型量子点可以实现显著斯托克斯位移,且光致发光量子效率可达25%,非常适合应用于太阳能及生物领域。Tips: 斯托克斯位移是指荧光光谱较相应的吸收光谱红移(斯托克斯位移=发射波长-吸收波长)。斯托克斯位移越大,荧光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越高。图片来源于网络 单锅连续注射&结构比例控制合成新型量子点的关键新加坡国立大学使用单锅连续注射的方法来合成该量子点。四元混合巨壳型量子点结构主要成分由内到外比例为1: 50: 37.5: 37.5合成过程分为4步,由内向外,依次为:1. 合成该量子点InAs内核2. 向InAs核反应容器中注射As前驱体溶液、醋酸锌和磷酸氢,完成第2层In(Zn)P壳层的合成3. 向反应体系注射Se前驱体溶液合成第3层ZnSe壳层4. 注射S前驱体溶液和醋酸锌完成ZnS壳层的合成四元混合巨壳型量子点合成过程图示合成过程中,研究人员会定时从反应容器中取出小部分溶液测量其紫外可见吸光度和光致发光特性来跟踪反应进程,并调整量子点间的结构比例。他们利用HORIBA高能量窄脉宽 Nanoled-440L皮秒脉冲激光光源对样品进行激发,在FluoroLog-3 荧光光谱仪上测试荧光寿命。在新的荧光光谱技术中,FluoroLog-3 系列荧光光谱仪配置CCD检测器新技术,实现快速动态荧光光谱检测,实现实时反应发光测试,分子相互作用的动态检测。新型量子点材料助力太阳能及生物应用用领域终合成的巨壳量子点,In(Zn)P壳层能够吸收400-780 nm的可见光,并将吸收后的能量传递到InAs内核,使其在873nm处发射,进而实现显著的斯托克斯位移和很小的吸收-发射光谱重叠;经统计计算,该量子点光致发光量子效率可达25%,这对于近红外发射器来说相当可观,且它在873nm的发射光与硅太阳能电池的光敏响应区匹配良好。并且这一新型量子点为可调色发光,不含有害金属。种种优点使得该量子点不仅非常适合应用于荧光太阳能领域用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且在生物领域,该量子点也可作为荧光材料用于生物成像,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巨大进步。该工作以“Large-Stokes-Shifted Infrared-Emitting InAs?In(Zn)P?ZnSe?ZnS Giant-Shell Quantum Dots by One-Pot Continuous-InjectionSynthesis”为题,发表于《Chemistry of Materials》。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旗下Jobin Yvon光谱技术品牌创立于1819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如今,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选择,之后我们也将持续专注科研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 近红外光谱苏沪工作站落户无锡高新区
    p  4月23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在锡举行理事会,来自国内外的15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商近红外技术的研发进展与市场应用。会上宣布,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苏沪工作站落户无锡高新区。/pp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因其速度快、绿色环保等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品质控制。举例来说,消费者只需将所购买的农产品放置在仪器上,就可以在家里快速获得其成分含量及农残是否超标等信息。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岱琛介绍,去年底公司研发出的一款便携式谷物分析仪,仅3个多月的销售收入已达到2000万元,他非常看好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邵学广表示,无锡是感知中国中心所在地,期待这一新兴技术能和无锡的物联网产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pp  据了解,此次成立的苏沪工作站旨在连接江苏、上海两地从事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仪器生产厂家、销售公司、院校科研单位及相关业务的单位和个人,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p
  • 中国近红外光谱分会苏沪工作站共同举办近红外光谱技术论坛
    2017年11月30日,中国近红外光谱分会苏沪工作站与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分子光谱协作组共同发起的近红外光谱技术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在中国近红外光谱分会苏沪工作站副主任、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分子光谱协作组组长杜一平教授团队和倪力军教授团队的精心组织下,由中国近红外光谱分会苏沪工作站、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分子光谱协作组、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必达泰克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铂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和上海复享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近红外光谱厂商为本次论坛提供了支持。并在会上介绍它们有关近红外光谱的仪器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最新发展情况。本次论坛云集了江浙沪等地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领域的专家学者、仪器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以及从事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一大批专业人士,参会人员近百人。论坛邀请了本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包括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江苏大学陈斌教授、上海棱光公司蔡贵民高工、上海创和亿公司石超先生、大连达硕公司陈爱明先生,以及华东理工大学杜一平教授和倪力军教授。与会人员对本次论坛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会议期间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气氛十分热烈。论坛由杜一平教授主持,他首先简要介绍了本次论坛的筹备情况和此次论坛期望达到的效果,并介绍了各赞助单位。 邵学广教授是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对整个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广泛而深入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该技术的发展方向。他还详细介绍了他的课题组近年来利用近红外光谱的温度效应研究开发的新型分析检测技术和方法,为与会者展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独特的魅力。陈斌教授从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角度详细论述了仪器的发展现状,他还结合其课题组的工作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与互联网技术携手实现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的工作,为人们展示了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在快速检测领域美好的应用前景。倪力军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天然产物领域近红外光谱技术+互联网共享的现状和展望,她重点介绍了她的课题组在中药、食品等行业应用近红外光谱实现产品和原料的快速鉴定和检测,以及在在线监测中的应用。她也非常看好互联网技术引入近红外光谱分析领域,认为这是今后近红外光谱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的兰树明经理介绍了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发状况,同时宣布其公司的IAS-5000产品已经正式上线,欢迎各位老师、学者参与免费试用。 石超先生对其单位多年来在近红外光谱对烟叶加工过程中质量稳定性评价方面的工作做了详细介绍。蔡贵民高工结合他十余年来研发近红外仪器的切身体会,详细报告了该类仪器开发的技术要点和难点,以及解决方案,对于仪器研发人员来说这个报告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陈爱明先生做了题为化学大数据分析的报告,从化学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开发和应用的角度探讨近红外光谱今后的发展方向。最后杜一平教授给大家做了“如何获得合理的近红外光谱模型”的报告,针对近红外光谱技术推广中的技术难点,即建立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这一主题,深入讨论了难点问题的本质、建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话题,并介绍了其课题组最新的解决方案。 为期一天的本次论坛,围绕近红外光谱这一主题,通过6位专家学者和5位仪器厂商代表带来的专业技术报告,从学术研究、应用研究、仪器研发等全方位地为与会者分享了近红外光谱领域的方方面面,集合了专家们在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以及仪器制造中的宝贵经验。报告以技术创新为亮点,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参加此次论坛受益匪浅。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中国近红外光谱分会苏沪工作站在分子光谱技术交流上的又一次盛会,将有力地促进苏沪区域以及长三角一带分子光谱技术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
  • 蝴蝶、蜜蜂和蛇,它们在红外世界中有哪些趣事?
    人类之所以能够和自然万物和平共处,科技的力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今天小菲就与大家分享一些使用FLIR热成像技术与动物和睦相处的实例!散热的蝴蝶色彩斑斓的蝴蝶是一种迷人的生物,最近一项用FLIR红外热像仪,研究揭示了关于它们的翅膀、温度和飞行能力的有趣的发现。这项由哥伦比亚工程大学和哈佛大学共同进行的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它强调了温度调节对鳞翅目昆虫的重要性,以及身体和行为适应如何帮助它们防止翅膀过热。利用FLIR SC660红外热像仪,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物理学副教授Nanfang Yu在内的研究团队,研究了蝴蝶翅膀中复杂生物结构的热力学特性,以及对热触发的行为反应。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无创性研究,测量翅膀静脉、膜和气味垫之间的温差。至于这项研究的目的, Yu说,“我们想找出小型动物是如何在极端高温下生存的。”他还说,热成像蝴蝶的研究也可以为其他应用提供灵感,如耐热纳米结构和热感飞机的设计。寒冬中拯救蜜蜂寒冷的冬天,对养蜂人来说保护蜜蜂们顺利活下来是巨大的挑战!但对于养蜂大师Rusty Burlew来说就比较容易,有了FLIR ONE手机红外热像仪,就可以轻松确定蜂巢内蜜蜂群的位置,它们在热感图像上作为一个热点出现。确定位置非常重要,比如蜂巢顶部的蜂群表明蜜蜂已经成功地吃掉了它们储存的蜂蜜,需要快速补食。在使用FLIR ONE手机红外热像仪的一年里,Burlew说她挽救了两个蜂箱。“我只是给它们喂糖水,让它们吃到春天,这样就可以把它们都救活了。”说到春天,FLIR热像仪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检查蜂群都很方便。Burlew补充说,“假设你想添加一种螨虫治疗方法,而说明书告诉你需要把它放在集群的上面或里面。集群在哪里?用FLIR ONE手机红外热像仪拍照即可。”所以,正如你所看到的,FLIR在帮助养蜂人保护蜜蜂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蛇咬后的疼痛反应众所周知,蛇的毒液能够诱发局部炎症和疼痛反应,临床医师在治疗被毒蛇伤害的患者时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缺乏合适的临床工具来精确评估不同毒液引起的局部反应,以便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精确的标准,特别是最有效的抗蛇毒药物。幸好红外成像作为一种临床工具有很大的潜力,因为它是一种无生物副作用的无创技术,不需要镇静或麻醉,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重复进行测试。在一次临床医学的研究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是FLIR T650SC,研究人员利用FLIR T650SC中嵌入的利用的多边形绘图工具,参考解剖学划分出受影响区域,目的是将受影响区域的定量数据与正常或对照区域的定量数据进行比较。利用这些数据,研究人员可以定量地评估毒液影响区域和周围身体区域或身体对侧区域之间的温度不对称性(Δt值)。无论动物或是植物都能在红外世界中捕捉到想要发现它们的另一面拿起手中的红外热像仪寻找其中的奥秘吧~
  • 寻找老用户 邀您参加聚光科技近红外系列产品用户巡检回访专项活动”
    实际生产过程当中您对近红外分析仪的应用有什么问题和疑问?关于模型建立和维护您有什么困难?您是否也有发表文章、获得专利和项目支持的需求? …… 2015年3月,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春风送暖,红色关怀——近红外产品用户巡检回访”的大型活动。届时聚光科技近红外产品线的资深工程师将携最新版的近红外分析仪软件和一系列优惠政策到老用户那去,帮助您进行免费的仪器软件升级和基本维护的同时,带给您最优惠的备件/耗材采购价格,更有丰富多样的合作方式跟您交流沟通!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产品、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需求和疑问,都可以反馈给我们,我们会做好充分的准备,给您更优更好的服务!3月23日前完整填写需求反馈问卷的用户均有精美礼品相送!专业,助您创造更高的价值 了解更多聚光近红外应用请点击专题:http://www.fpi-inc.com/jgzt/index.php?welcome/7
  • PerkinElmer 2009红外及拉曼光谱用户会
    PerkinElmer由珀金• 理查德和埃尔默• 查理斯自1937年4月创立以来,一直占据了世界分析仪器行业领先地位,为商检、疾控、制药、农业、环保、化工、半导体等几乎每一个部门提供了最优秀的分析仪器,并促进了分析仪器行业的革命性进步。为进一步探讨红外及拉曼光谱技术与应用的现状及趋势,促进交流,分享应用经验,PerkinElmer定于2009年8月在黑龙江黑河组织召开红外及拉曼光谱用户会。届时,将有PerkinElmer 的应用专家做报告,同时邀请多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与会介绍实际应用经验,会期5天,培训完后经过考试,将给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本次会议对了解国际分析领域的最新动态、仪器操作、维护维修、应用开发,以及零配件的订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务请贵单位派相关技术人员参加。 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 会议时间:2009年8月24日-29日 (8月24日全天报到,8月29日早餐后返回) • 报到地点:黑河国际饭店 地址:黑河市王肃街123号 电话:0456-8276001 • 会议费:1900元/人(含食宿费,并由会务组统一安排) 如有具体问题请联系大会组委会会务组: 闫明 电话:024-22566158,传真:024-2256 6153 E-mail: Ming.Yan@perkinelmer.com 会议论文投稿 我们希望广大用户踊跃投稿,出席此次大会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研讨。您提交的论文将在专家组审稿后收录在会议文集中。会议印刷论文集,PerkinElmer将对用户投稿给予每篇300元的奖励。 稿件请同时发送到下面的两个邮箱,为确保您的论文被接收,并请务必和我们电话确认邮件是否已成功被我们接收。征稿截止日期为2009年8月15日。 刘 芳:1360 118 6995, 010-5820 8166-165 Fang.Liu@perkinelmer.com 雷浩东:1399 563 8925, 027-8732 2826 Hao-Dong.Lei@perkinelmer.com 会议详情请登录我们中文网站查询:www.perkinelmer.com.cn PerkinElmer红外及拉曼光谱用户会会务组 2009年7月
  • “2012聚光科技近红外分析技术客户培训班”通知
    尊敬的用户: 感谢您对聚光科技一直以来的支持,为更好地加强公司近红外系列产品用户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促进厂家和用户之间的沟通互动,让用户更好的掌握近红外应用和建模技能,充分发挥好近红外分析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更好的服务于科学研究或企业生产,聚光科技将于2012年10月下旬在公司总部(杭州)举办&ldquo 2012聚光科技近红外分析技术客户培训班&rdquo ,届时欢迎您前来参加。一、培训对象:聚光科技(含子公司英贤仪器)近红外仪器用户二、培训地点:浙江.杭州三、培训时间:2012年10月25日- 27日四、联系方式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发展事业部联系人:卢小姐 电话:010-63706564e-mail: nir@fpi-inc.com 传真:010-63706565
  • 中科院青藏所用红外系统观测纳木错湖面温度
    人民网科技频道讯 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冰冻圈卫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项目编号:GYHY(QX)2007- 6-18)的湖冰专项的支持下,青藏高原所科研人员在纳木错成功安装了IRR-P红外温度数据采集系统,积极开展湖面温度观测。  据科研人员介绍,这套红外温度数据采集系统,采用适于野外观测的SI-111 高精度红外温度传感器(波长范围: 8-14 μm),并与CR1000数据采集器连接,设定采集数据的时间间隔后,采用太阳能板供电,保障了在野外条件下进行不间断的数据测量。该红外数采系统为长期湖面温度、湖冰变化、蒸散发遥感反演等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为青藏高原冰川-湖泊以及水文过程变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近红外分会理事会于无锡召开 苏沪工作站成立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7年4月23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第一届第三次理事会在无锡召开,此次会议由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近红外光谱分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等100多人出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15648c62-829e-4a50-b399-4c769819206c.jpg" style="" title="会场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66d4d834-be99-4773-b7a0-dcc0d5f118d9.jpg" style="" title="会场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理事会会场/pp  此次理事会还设置了学术交流环节,分别邀请了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江苏大学陈斌教授、迅杰光远创始人兼CEO 阎巍先生、禾萌科技张建平先生做报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3f4beb01-74a6-460a-baed-422324026ab7.jpg" title="邵学广.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邵学广教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用于近红外光谱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新进展》/pp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优势是快速、非破坏性、在线分析等,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光谱的解释性差、灵敏度低/检测限高、仪器间存在差异、光谱受样品形态影响等问题,而这正好需要化学计量学这个能够提高近红外光谱分析能力的有力工具。/pp  邵学广教授随后还介绍了希望大家注意的几个问题,如微量成分分析以及温控近红外光谱等,以及近红外光谱分析在质量控制以及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对于近红外光谱分析仪,邵学广教授提出了只有在仪器价格降下来的基础上才能谈到如今非常热门的大数据应用,专用、特殊功能是发展方向。近红外光谱大数据的应用研究前景是非常光明的,未来将在药检、食品、粮食、农业等领域大有所为。最后,邵学广教授谈到面对如今有些人认为“近红外什么都能做的”的热潮,近红外人应该坚持“科学发展”的态度,而且秉承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原则,共同促进学科的发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98652728-d57b-4774-9801-26736db0a9be.jpg" title="陈斌.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陈斌教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发展和开发体会》/pp  陈斌教授认为小型光谱仪器具有仪器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分光原理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好,操作系统越来越丰富、界面越来越友好,智能水平越来越高、云服务越来越强大等发展趋势。其团队基于滨松微型光谱探测器C11708MS研制了水蜜桃、梨子的糖度,酒精浓度,芝麻含油率,叶绿素含量测定专用光谱仪器,其良好的效果让我们看到了光谱仪器进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曙光。/pp  陈斌教授指出,如今正处于互联网找到了近红外的阶段,“互联网+”与微型光谱仪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着重分享了其多年来研发中的心得体会,如微型近红外仪器不要与台式机比性能和功能、必须要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超高的智能性、不能成为娱乐性的“玩具”。不过,陈斌教授也指出,其研发工作中一直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即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问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b3935f95-e233-412c-a06a-f05e8f66efaf.jpg" title="阎巍.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迅杰光远创始人兼CEO 阎巍先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新型近红外光谱仪器研制进展》/pp  成立于2016年4月的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迅杰光远)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小型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以及基于近红外光谱仪的快检服务,包括云端建模、大数据分析等。目前公司已成为食品快检协会、中国近红外协会成员。/pp  阎巍先生指出如今近红外光谱领域存在仪器体积庞大、价格高昂、模型迁移困难、建模专业性人才缺乏等痛点。针对于此,迅杰光远自主开发了多项近红外光谱分析NIR技术,包括微镜控制算法、台间差校正技术、光谱仪核心技术、光机组装工艺、数据强化建模算法等。/pp  阎巍先生介绍指出粮食和饲料行业是近千亿的市场,有百万台近红外光谱仪的潜在需求,迅杰光远将全力进军粮食和饲料应用级市场。目前,迅杰光远的IAS-2000便携式分析仪已经取得了不错的业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fcc14acc-7c49-44de-a035-d6553133c79b.jpg" title="张建平.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张建平先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全息品质评价技术及其在烟草配方设计中的应用》/pp  张建平先生报告重要介绍了基于烟草近红外光谱的全息品质评价技术,以及将该技术应用于卷烟的设计与开发,并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pp  基于烟草近红外光谱的全息品质评价技术,即根据因果关系的道理,按照全息相关性的理论,以近红外光谱作为烟草内在物质基础的客观信息,以自创的数据挖掘方法作为手段,以历史观点、行业共识和专家经验作为导向,通过海量样品、纵横交错的分析研究,挖掘蕴藏于大量样品背后的客观规律,建立烟草多个维度的品质评价方法,用于烟草生命整个周期的品质研究、设计、调控的一种品质评价及调控的新技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985e5dc6-1daf-4bf0-b966-4eee92f75bf8.jpg" title="褚小立.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近红外光谱分会副理事长褚小立博士/pp  褚小立博士主持会议、并做分会工作总结及下阶段工作计划的报告。目前分会拥有常务理事65人,理事85人,会员237人,团体会员27家。分会下一阶段的工作要点包括:申办国际近红外大会的准备工作、筹备2018年昆明亚洲以及全国第七届近红外大会、评选2018年陆婉珍奖、定性标准和仪器标准的制定、成立苏护/山东/广州工作站、举办培训班、出版近红外通讯以及我与近红外的故事等。/pp  接下来,陈斌教授、臧恒昌教授、王动民博士分别介绍了苏沪工作站、山东工作站、广东工作站的筹备情况。近红外分会袁洪福理事长作总结发言。袁洪福理事长和邵学广副理事长、以及唐海霞副秘书长(仪器信息网为近红外光谱分会挂靠单位)为苏沪工作站授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0beec60a-8214-4a66-aa79-d009a4693ee8.jpg" title="臧恒昌.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山东大学臧恒昌介绍山东近红外工作站筹备情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3ceb7d9e-9b01-4eb0-8047-bccfd90f6094.jpg" title="王动民.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王动民博士介绍广东工作站筹备情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4a89d130-3e3a-405d-978c-b222ad2f9fa5.jpg" title="袁洪福.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近红外光谱分会袁洪福理事长作总结发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d629f065-0e45-4f0c-860f-9072fe2d8b0f.jpg" title="苏护工作站.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苏沪工作站授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左起:邵学广教授、杜一平教授、袁洪福教授、陈斌教授、唐海霞总经理)/pp style="text-align: left "br//ppbr//p
  • 火热开启 | OGI红外气体相机客户现场演示预约活动
    EyeCGas 红外气体成像仪Hi,大家好我是OGI红外气体相机,通常大家都叫我EyeCGas。在黑科技与好口碑的加持下,我能帮助您快速定位泄漏元件,让您“用眼睛看到”包括碳氢化合物、CO2、CO,NH3等在内的各种气体泄漏。咔,这是我的自拍哦!我在防护等级、防爆等级、检测灵敏度、易用性等OGI(Optical Gas Imager)光学气体成像关键技术指标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我的工作领域也非常广泛,包括环境执法与监管,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安全与环境监测、环境泄漏检测与修复等领域。如果您想身临其境的体验我是如何实现各种各样的工业应用?如何帮助您提高产能和工作效率?如何确保您始终处于安全的工作环境?那就千万不要错过接下去的这场活动啦!2022年OGI红外气体相机客户现场演示预约活动正式开启啦!活动揭秘↓↓↓活动介绍赛默飞化学分析部门隆重推出OGI红外气体相机客户现场免费演示活动,协助客户高效应对VOCs泄漏检测,VOCs排放监管,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活动时间2022/05/17 - 2022/10/31活动详情在活动有效期内申请现场演示的客户,经赛默飞专业审核并确认后,为其提供专业工程师现场OGI演示及技术方案咨询,您只需填写下方申请表提交即可,活动火热持续中,赶紧申请吧!活动海报赛默飞世尔科技简介赛默飞世尔科技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约400亿美元。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提高实验室生产力、通过提供诊断以及研发制造各类突破性的治疗方法,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我们全球的员工将借助于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Unity Lab Services、Patheon和PPD,为客户提供领先的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全方位的制药服务。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简介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近40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济南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约为50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9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苏州和广州等地运营。我们在全国还设立了5个应用开发中心以及示范实验室,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和苏州的3个中国创新研发中心,拥有110多位专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及100多项专利。创新中心专注于垂直市场的产品研究和开发,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用户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8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n
  • 案例分享:近红外光谱给工业用户带来的利益和挑战——记瑞士万通近红外产品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历程
    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瑞士万通公司创建于1943年,由工程师Bertold Suhner先生亲手创建,迄今以有76年的光辉历史。说起瑞士万通公司,在众多化学家和客户心中他的代表产品是自动电位滴定仪,离子色谱仪,卡尔费休水分仪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然而从2013年,瑞士万通公司开始大力发展光谱分析技术,现在已经拥有Metrohm NIRSystems,Metrohm Raman两条光谱产品线,在分子光谱分析领域不断拓展我们的疆界。最终目的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说起近红外,必须要从“近红外之父”Dr. Karl H Norris 讲起,是Norris先生最早将近红外用于农产品的检测工作,第一台商用的近红外光谱仪产品NIRSystems 6500的软件就是由他亲自编写的,而该系列产品就是今日瑞士万通近红外产品线的前身。专注于农产品化学分析领域的丹麦FOSS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收购了NIRSystems,并在其相关的谷物、饲料和粮油分析领域推广近红外解决方案大获成功。专注于工业分析领域的瑞士万通公司在2013年与FOSS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收购了NIRSystems产品线位于美国的在线仪器工厂,以Metrohm NIRSystems品牌在制药、营养保健品、化工、石化、日化、造纸、纺织、环境、工业发酵、棕榈油压榨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大学推广近红外产品。/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笔者从2014年9月入职瑞士万通光谱产品线,亲眼见证了近红外产品线的起步和发展历程,并感受到公司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精神。下面从瑞士万通近红外众多客户中举几个例子,来谈谈近红外为众多用户带来的利益以及工作中面临的挑战。/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color: rgb(255, 0, 0) " 案例1/span/strong/span/pp  位于山东境内的某大型化工集团是我国最大的聚氨酯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位列全球化工企业前50强。该集团公司从部门领导到基层员工对于新技术和知识的学习都非常积极,2014年瑞士万通刚刚开始推出近红外产品时就采购了第一台NIRS XDS RLA型近红外液体分析仪,我公司也派出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该部门员工进行了培训和建模支持工作,协助其建立了羟值的分析模型,用于其产品品质的快速监测。由于瑞士万通公司的高标准服务,以及近红外技术的良好表现,该集团公司陆续在其浙江、广东等地的分公司和各事业部配备了我们的近红外产品。2016年12月瑞士万通被评为最具潜力供应商。截至今年该集团在国内的分公司已经有12台XDS系列的近红外光谱仪投入使用。特别是在2018年收购匈牙利最大的MDI供应商BC公司后直接为其实验室配备了同一型号的近红外仪器。/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  案例2/strong/span/pp  同样的行业,浙江省另一个聚氨酯龙头企业集团,于多年前就采购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但是由于仪器性能的限制和供应商技术支持不到位,客户仅能做简单的羟值检测,他们自己建立的酸值模型一直不稳定,无法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让客户头痛不已。在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后,我们推荐了NIRS XDS RLA型近红外液体分析仪,并协助客户在我们的近红外光谱仪上开发了酸值的模型,客户惊喜的发现使用瑞士万通的近红外光谱仪,其产品的酸值最低点在0.08 mg· KOH/g时能仍够准确的预测。从此客户将其酸酯、羟值和水分等指标的模型完全转移到这台近红外光谱仪上使用,大大提高了其实验室的分析效率,并在一年后安装了四通道的Metrohm NIRS XDS Process在线近红外光谱仪。通过将光纤探头插入反应釜中,实时监控反应过程,了解反应釜内羟值和酸值的连续变化,及时判断反应过程的终点。现在这套在线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两年。客户自己算过一笔账,他们生产都是按釜进行。在没有安装近红外仪器时,一釜料投入后需要在反应期间取至少10次样品进行离线化验,主要的检测指标是酸值和羟值,两项化验检测成本合计约为50元,那么一釜化验费用就需要500元。客户一天生产量最少为5釜,也就是说一天的化验成本就是2500元。化验室一共有10个员工,每天分两班工作,人工费用摊到每天就需要1700元左右,合计实验室一天的成本为4200元。由于公司产量的不断提升,实验室的工作量还在增加,工厂原计划再增加两个员工。但是在购置了近红外分析仪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首先实验室的分析效率提高了,由于近红外检测速度很快,平常两个指标一个小时的工作量缩短到1分钟。在现有产量的情况下每班次的检测人员数量由5人可以减少到3人,人工成本得到了降低。同时样品的分析成本由50元变为了几角钱(光谱仪的耗材仅有光源一项,瑞士万通的近红外光谱不需要使用激光器和分子筛)因此使用近红外后分析成本基本可以忽略,经客户测算,投资一台瑞士万通近红外设备,三个月就收回了成本。这里还没有考虑使用近红外后客户试剂、实验室废物处理大量减少,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益。/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  案例3/strong/span/pp  由台湾某化工集团在江苏投资建设的聚乙烯醇工厂成立于2002年。其主要产品PVA的制取方法是把聚醋酸乙烯溶于甲醇溶液,用少量烧碱(NaOH)作为接触剂通过醇解反应制成。在醇解过程中,聚醋酸乙烯中醋酸根(-OOCCH3)被羟基(OH)取代的程度称为醇解度。PVA按大分子中的醋酸基被羟基取代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完全醇解级和部分醇解级两大类。使用传统的滴定方法分析醇解度需要测定挥发分、醋酸钠以及残存醋酸根的质量分数,从而间接求出醇解度。一系列指标测完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根本无法满足公司大批量样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的需要。而且羟基的取代程度在近红外谱区有极好的响应,因此用近红外来代替滴定方法,是一个极佳的选择。该公司质检部门有一台从台湾调来的XDS旧仪器,已经在公司服役了10年。随着产能的增加公司又为该部门配备一台新的仪器。于是我们有幸看到了新旧两台NIRSystems近红外光谱仪同台使用的画面(见图1)。客户仅仅将模型从旧的电脑上拷贝过来,并简单了做了一下模型转移和校验,新的仪器立刻投入了使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37ec3871-9064-4180-b3aa-588d808fd190.jpg" title="图1.jpg" alt="图1.jpg" width="450" height="33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图1/strong/pp  笔者从2008年开始做近红外方面的相关工作,走访过上百家近红外企业用户,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和开发非常的感兴趣,愿意投入资金、人员和精力用好近红外。目前,就近红外的使用水平来看最好的还是饲料行业,这个行业中很多企业已经形成了大规模近红外组网,集中管理数据,远程联控的先进管理方式,将化验、建模、模型校验等有难度的工作交给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做,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模式。而化工行业还处在单机作战,分厂各自为政的运行模式,公司集团内部各部门的近红外仪器无法联网使用,数据也无法共享。而且个别近红外厂家为了销售业绩以低价冲标,客户仪器安装后就不再过问客户的使用情况,导致客户购买近红外很长时间无法投入使用,以至于客户对红外技术产生了负面印象,影响了该技术在公司的推广。/pp  在近红外技术推广过程中最大挑战并不是销售的竞争和客户对近红外技术的接受度,而是能不能坚持为客户提供实实在在的提供售后服务工作。由于近红外仪器大多数是用在实验室和生产车间,对于使用人员的稳定和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客户使用近红外的初期,在建模经验、模型更新与评估上没有丰富的经验,需要厂家陪伴客户走好第一段路,这是大多仪器厂家难以做到的。/pp  为了消除客户对近红外的陌生感,瑞士万通开发了大量的初始模型,可以让客户在DEMO阶段就感受到近红外的效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01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0e06e928-8f8d-4ed4-8a0e-d5cead367e61.jpg" title="微信图片_20190926152823.png" alt="微信图片_20190926152823.png" width="600" height="301" border="0" vspace="0"//pp  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在全国有5个办事处,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和香港,另有10多个二级办事处,全都配备了技术支持人员为客户提供24小时的响应服务,因此我们有信心满足用户的技术支持需要。同时,近红外仪器的配套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迭代中,瑞士万通公司提供的Vision Air软件具有中文版和模块化的操作界面,可以清晰方便的让用户选择产品并分析(见图2)。/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5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25fd77a1-90a4-42de-865e-8dbd5b260454.jpg" title="图2.jpg" alt="图2.jpg" width="450" height="253"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图2/strong/pp  对于有多台仪器需要集中管理的客户,Vision Air sever版软件支持多台仪器组网,远程管理控制和模型分发功能(示意图见图3)。/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05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38483cdd-bf13-4b8f-a463-6fe3946ed64f.jpg" title="图3.jpg" alt="图3.jpg" width="450" height="205"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图3/strong/pp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工业领域对分析技术的环保、高效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近红外和拉曼此类无损、绿色的光谱分析技术必定会成为客户的优选方案。而瑞士万通公司也将以瑞士一贯的严谨、专业和优质服务为广大中国客户提供可靠的仪器和技术保证。我们也热忱的欢迎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与我们合作开发近红外标准和分析解决方案,为近红外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做出一份贡献。/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王睿 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光谱产品经理)/span/strong/ppbr//p
  • 南京麒麟红外碳硫仪现场调试获得客户好评
    南京麒麟红外碳硫仪现场调试获得客户好评2021年10月份,南京麒麟技术工程师从摩腾科技有限公司调试培训圆满结束,该公司引进的是一套高频红外碳硫仪检测设备。用来检测耐磨材料中的多种元素含量,成品精度要求更高。针对这一系列高标准,工程师在调式现场与客户讲解了操作方法,进行了技术交流,现场检测设备检测准确度和精密度得到客户认可。该公司主要是耐磨新材料的研发、耐磨材料零部件生产制造加工等。广泛应用于风电、火电、水电、铁路、航空、船舶、医疗、纺机、线缆、钢厂、消防、冶金、矿山、工程机械、橡胶等多个行业领域,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高频红外碳硫仪配合高频感应燃烧炉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铁合金、不锈钢、碳钢、合金钢、铸铁、球铁、有色金属、稀土金属、水泥、矿石、焦炭、煤,铁矿及其它材料中碳、硫两元素的含量。具有测量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分析结果快速准确等特点。南京麒麟科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2021.11.08
  • 夜间户外探索神奇——FLIR红外热成像单筒望远镜
    如果你喜欢夜间野外探险或是有大片院落需要夜间巡查可能工作经常在昏暗环境中......那么你就需要这款红外热成像单筒望远镜FLIR Scout TKx它将为您带来前所未有的野外探险体验!1安全延伸夜间视线,户外探索好帮手FLIR Scout TKx是一款袖珍型红外感应单筒望远镜,可以在漆黑的环境中(比如深夜和昏暗房间)帮助您清楚地看到90多米外的人、物体和动物。您可以用它在安全距离范围内来全天候关注您的财产,或者寻找失踪的宠物、检查潜在捕食者,以及在黑暗中搜寻道路、停车位和野外公园等。2多种调色板,即时警报FLIR Scout TKx内含即时警报、Graded Fire 等多种视频调色板,记录红外图像或视频以便查看,这样90米以外的人员和动物都能清晰可见。即时警报:图像中最热的物体为彩色,其余均为灰色Graded Fire 1&2:图像中最热的物体显示为渐变颜色,其余均为灰色彩虹:适用于低对比度场景3小巧耐用,操作简便FLIR Scout TKx简单易用,其重量轻盈仅170g,且坚固耐用,无惧磕碰、泼溅等。用户可以单手操作,轻松测量大面积区域,是观察野生动物、家用安防或公共安全的理想选择。电池续航时间长达7小时,可供您在野外一整夜的使用!FLIR Scout TKx红外热成像单筒望远镜专为夜间户外探索设计小巧便捷,简单易用原价5599元,新品上市还有优惠活动哦~心动不如行动
  • “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出征冷湖观测基地
    2022年4月7日上午,西安光机所参与研制的“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简称AIMS太阳望远镜)项目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式节点——奔赴海拔4000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冷湖镇赛什腾山观测基地进行最终安装调试。这是研究所纪念建所六十周年活动启动后的第一个出所项目。   项目出征仪式在蒲城调试外场举行,在湛蓝的晴空映衬下,印着“瞬见万象 光创未来”出征口号的红条幅与“AIMS太阳望远镜出征仪式”的大幅喷绘海报遥相呼应,仿佛表达着此次出征必定携胜而归的决心。参加仪式的人员有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郝晋新、林佳本,西安光机所党委书记孙传东、副所长郝伟、先进制造部、空间光子信息新技术研究室负责人、部分中层领导等共34人,特邀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长办公室主任赵海成、洛轴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印出席。   首先,项目负责人空间光子信息新技术研究室徐崧博副研究员、先进制造部副部长李华分别介绍了项目研制历程与项目管理情况。接下来进行庄重的授旗仪式,先进制造部部长赵建科宣读西安光机所出征冷湖人员名单,由孙传东书记向工作队代表工艺中心主任付兴授予队旗,寄语顺利凯旋同时希望他们发扬西光所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优良科研传统,做好“西光精神”传人,让这面鲜艳的队旗在装调阵地高高飘扬。付兴领读誓词,他表示队伍必定不负嘱托、不负期望、不负祖国。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郝晋新研究员讲话,最后由西安光机所副所长郝伟宣布项目设备运输发车。   AIMS太阳望远镜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物所和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等三家单位共同承担,旨在研制国际上第一台中红外太阳磁场观测设备,利用中红外的观测优势,突破磁场测量百年历史中的“瓶颈”问题,实现太阳磁场从“间接测量”到“直接测量”的跨越发展,为诸如天体爆发活动的成因、日冕加热等前沿领域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该项目是大口径、大体积、光学系统极为复杂的地面可见及红外波段光电跟踪设备。研究所高度重视该项目,在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项目团队也是个融合的大家庭,主要来自于空间光子学研究室、先进制造部的装校中心和检测中心,是一支以青年科技力量为主体的战斗团体。三十多人的队伍经验丰富、专业齐备、蓬勃向上、富有朝气和创新意识,他们具备优良的科研作风,始终把产品技术性能先进和质量优良摆在首位,敢打敢拼,不畏艰难,勤奋努力,严慎细实,取得了一系列设计创新、工艺创新、装检技能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党建引领创新等成果。在出所之前的检测装调阶段,适逢西安爆发本土新冠疫情,连续30多天的封闭式管理并没有影响项目的进度,郝伟副所长代表所班子亲自指挥部署,机关积极协调,先进制造部装校中心奋勇当先,持续奋战在岗位,团结协作、众志成城,为项目顺利出所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另外,该项目还得到了众多领导和专家的鼎力支持,国家天文台各级领导、专家多次提供帮助与支持,我所老专家熊仁生研究员等也在项目关键性技术方面给予把关审查。这都是项目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   项目团队历经四年多来艰难攻关,顽强拼搏、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终于结出了胜利的果实。4000米,不仅是海拔高度,更是对出征队伍身心意志、水平能力严峻考验的高度,不过我们相信、信任也祝福他们,因为西光人是不怕打硬仗的,我们等待为他们接风洗尘,期待项目组向研究所成立60周年献礼的最美时刻。
  • 发射波长950-2100 nm!南开大学庞代文教授团队近红外量子点新突破 | 前沿用户报道
    成果简介2021年8月,南开大学庞代文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期刊J. Am. Chem. Soc上发表论文:Breaking through the Size Control Dilemma of Silver Chalcogenide Quantum Dots via Trialkylphosphine-Induced Ripening: Leading to Ag₂Te Emitting from 950 to 2100 nm,提出配体诱导量子点熟化生长策略,实现银硫族(Ag₂Te)量子点发射波长从950nm到2100nm连续可调。背景介绍银硫族量子点(Ag₂X X=S, Se, Te)是一类窄带隙半导体纳米晶体,由于其具有近红外荧光发射、高稳定性以及低生物毒性等优异性质,作为近红外二区荧光活体成像的荧光材料,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着良好应用。理论上,银硫族量子点中的Ag2Se以及Ag2Te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波长能够覆盖整个近红外波段。然而,目前其发射波长可调窗口很窄,无法在宽范围内连续调节。量子点的发射波长(带隙)可通过控制量子点的尺寸来调节,但对于银硫族量子点,其难点在于:1)带隙太窄,发射波长对尺寸变化特别敏感;2)对其成核与生长机理认识不足。量子点尺寸控制的关键在于控制成核与生长阶段单体的供给。小尺寸量子点合成时,需要控制单体用于成核,且抑制纳米晶的进一步生长。反之亦反。庞代文教授团队发现,三烷基膦能够诱导小尺寸银硫族量子点溶解。基于此发现,可通过改变三烷基膦用量、种类、合成温度等精确调控银硫族量子点的溶解行为,进而调控单体为成核或生长所用,精准实现不同尺寸(发光波长)银硫族量子点合成。图文导读本实验以Ag₂Te为样品,通过在1.6–5.9nm间(幅度(Δr)仅4.3nm)精确调节Ag₂Te量子点的粒径,实现了其发射波长从950nm至2100nm的连续可调(跨度(Δλ)为1150nm)。图1 三烷基膦诱导量子点熟化实现Ag₂Te发射波长从950nm到2100nm连续可调。 图2 量子点表面致密的配体层有效地钝化了表面原子,非辐射跃迁减少,发光效率得到了提升。本工作中,Ag₂Te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可调范围宽(950-2100 nm),为获得真实、完整的稳态荧光光谱需要使用不同的近红外检测器,以在检测器的最佳响应区间进行测试。对于瞬态荧光光谱,由于近红外样品的量子产率相对可见光样品较低,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测试,对激光器的功率有较高的要求。本工作中使用980 nm的脉冲光源(DD-980L, HORIBA)激发样品,荧光寿命曲线用软件(DAS6, HORIBA)拟合,可以快速实现近红外量子点瞬态荧光的测试。仪器推荐Fluorolog-QM,采用模块化设计,针对如AIE、钙钛矿、近红外一区二区荧光探针、稀土纳米发光材料、量子点、光功能材料等热点应用实现个性化配置。激发波长低至180nm起,发射波长可覆盖185~5500nm。全波长范围准确聚焦,无色差,高灵敏度35000:1,高分辨率0.1nm。全套的寿命测试技术(TCSPC、MCS、SSTD和延迟技术),保证了全光谱稳瞬态、延迟光谱测试功能。Fluorolog-QM 模块化稳瞬态荧光光谱仪扫码咨询产品总结展望尽管有着十余年的发展历史,银硫族量子点一直面临着发射波长难以在宽范围内调控的难题。相比于原有的工作,这个工作在合成方法以及涉及的化学试剂上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而是从细节出发,发现了之前一直被忽略的现象,并基于这一发现突破了存在多年的调控难题。庞代文教授简介:博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Fellow、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 (FRSC)、南开大学分析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国纳标委纳米光电显示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组长等。主要从事生物医学量子点研究。联系作者:335388123@qq.com文献信息英文原文标题Breaking through the Size Control Dilemma of Silver Chalcogenide Quantum Dots via Trialkylphosphine-Induced Ripening: Leading to Ag2Te Emitting from 950 to 2100nm发表期刊J.Am. Chem. Soc文章署名作者:Zhen-Ya Liu, An-An Liu, Haohao Fu, Qing-Yuan Cheng, Ming-Yu Zhang, Man-Man Pan, Li-Ping Liu, Meng-Yao Luo, Bo Tang, Wei Zhao, Juan Kong, Xueguang Shao, and Dai-Wen Pang扫码查看文献
  • HORIBA前沿用户动态|“小分子”也能做“大事情”:氟硼荧光染料首次实现从绿光到近红外光的多重荧光发射
    本文获“X-MOLNews”授权转载有机发光染料在新一代照明显示、生物成像、疾病诊疗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利用结构单一、便宜易得的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实现从紫外光到近红外光全光谱的发光调控是科学家们追求的终目标之一。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黄岭教授和刘志鹏副教授课题组与南京大学沈珍教授合作,利用一种经典的氟硼荧光染料实现了从绿光到近红外光的多重荧光发射。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多重发射峰不仅可以被不同波长的激光激发产生,而且多重发射峰之间还存在“多米诺”式的能量转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这种氟硼荧光染料分子在聚集状态能够产生多种具有不同能量的聚集体(如二聚体、三聚体等),这些聚集体的产生可能是染料能够实现多重荧光发射的主要原因。 这一发现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发光理论的认知,改变了人们对于“小分子”只能发出蓝光或绿光,只有结构复杂的“大分子”才能发出红光或者近红外光的看法,填补了国际研究的空白,同时也更新了人们对氟硼荧光染料的认知。该研究将进一步推动人们对发光材料的新的发光机制的探索,促进新型发光材料的研制及其在绿色照明、柔性显示、生物成像和医学诊疗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相关研究工作以《Domino-like multi-emissions across red and near infrared from solid-state 2-/2,6-aryl substituted BODIPY dye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10.1038/s41467-018-05040-8。南京工业大学博士后田丹和硕士研究生齐芬(现为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为本论文的共同作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可直达英文原文)。免责说明HORIBA Scientific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含图片)来源于文章原创作者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文章版权、数据及所述观点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HORIBA Scientific 发布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供读者自行参考及评述。如果您认为本文存在侵权之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进行处理。HORIBA Scientific 力求数据严谨准确,如有任何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我们也热忱欢迎您投稿并发表您的观点和见解。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结合旗下具有近 200 年发展历史的 Jobin Yvon 光学光谱技术,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今天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首选。
  • 聚光科技第四届近红外用户培训班新看点
    为更好地加强公司近红外系列产品用户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加强厂家和用户之间的沟通互动,让用户更好的掌握近红外应用和建模技能,充分发挥好近红外分析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更好的服务于科学研究和企业生产,聚光科技每年将邀请有建模和应用能力提升和完善的用户到公司总部参加培训。2013年11月07日-09日,第四届培训班&ldquo 2013聚光科技近红外分析技术用户培训班&rdquo 在聚光科技总部(杭州)召开。  本届培训班很特别的地方:涉及行业广泛,聚光科技近红外分析仪器用户遍布全国各地各行业,特别是在服务民生方面,应用于百姓关注的食品、药品、农副产品以及纺织品、啤酒、糖等工业消费品的品质安全检测,培训期间学员之间交流讨论气氛比以往更为热烈,学员更加体会到聚光科技近红外在持续发展中市场获得的拓展及在各行业应用支持能力的增强。  其中,除了传统的粮食、油脂检测,有茶叶和茶制品、萝卜、果品、啤酒、黄酒、白酒、纺织品等等&ldquo 吃&rdquo &ldquo 穿&rdquo 相关应用的客户,也有做军用燃料等与&ldquo 行&rdquo   相关产品检测的用户。随着聚光科技每年持续增长的近红外产品应用客户,已从农业、石化和军用领域开始迅速向其他领域拓展。 作为小插曲,晚餐学员们还品尝到浙江忘不了柑橘合作社用户给大家带来的柑橘,经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分选的柑橘香甜可口,得到学员一致好评。据学员介绍,使用便携近红外分析仪,对于指导栽培种植管理、果品分级及仓储方面意义重大,公司将在栽培过程实时了解果品成熟度; 在分选线上使用近红外分析技术,实时检测果品的糖度、酸度多项指标对果品进行分级包装;在仓储前后提供果品品质情况便于仓储管理,从种植到流通,建立快速无损检测与评价系统,确保给用户提供口味独特、品质均一的高品质产品,为公司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除了果品行业外,聚光科技和国内权威机构和研究团队合作,2013年在猪肉水分及成份检测、牛肉品质分级、种子品种鉴定、啤酒原料快检及麦汁品质检测等多个行业取得突破,可为行业用户提供专业的技术和强大的数据模型库库支持。培训班期间安排各行业共性的技术培训,还就不同的产品和不同领域的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培训。  对于2013年新发布的新一代(第三代)SupNIR-2700系列近红外分析仪,学员也饶有兴趣的的体验了新一代仪器在性能和人性化设计方面的大幅提升,且完全兼容上一代仪器建立的模型,给我们很多希望升级换代的用户提供了便利。经过实操体验,老用户对新一代仪器赞不绝口!  除了常规技术交流与培训外,聚光科技还给客户展示了部分在线近红外分析仪器在石油石化、制药企业的成功案例,特别让学员兴奋的是在神威药业中药现代化生产线上的应用,全天候运转着聚光科技4套近红外在线分析系统,用于中药水提和醇提工艺过程,40多个控制点同时监测,解决了原来实验室分析周期长弊病,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质量控制方式从用经验说话到用数据说话,使产品批间一致性不断提高,实现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保证产品疗效,提升产品品质安全。  培训班结束后带学员参观公司展厅,从国家科技进步奖、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至软件方面的系统集成资质一级等等,到整面墙都无法展示完全的发明专利,让用户深深的感受到作为国内最大的分析仪器企业的研发实力。学员先后参观了公司各个业务板块,从环保、工业与能源、水利、冶金到实验室业务,丰富的产品和完整的解决方案让用户驻足观看。  对于很多忙于企业生产和出差未能前往公司参加培训的用户,公司也将提供不定期培训服务。欢迎聚光科技近红外产品用户在2014年的培训班来公司学习交流,我们将持续努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优质和完善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BCEIA展会专题点击进入
  • 聚光科技近红外用户培训班在杭州隆重举办
    为更好地加强公司近红外系列产品用户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促进厂家和用户之间的沟通互动,让用户更好的掌握近红外应用和建模技能,充分发挥好近红外分析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更好的服务于科学研究或企业生产,聚光科技“2012聚光科技近红外分析技术客户培训班”,于2012年10月下旬在公司总部(杭州)隆重举办,来自全国各地40余家仪器用户参加了本次培训。  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发展事业部总经理马放均先生为培训班致开幕词,感谢用户长期以来对聚光科技的支持,公司的近红外产品在石化、粮油、果品、制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离不开用户在应用过程中做出的努力。作为国内分析仪器领域最大的企业,聚光科技在国家重大专项仪器开发中组织科研院所、高校及应用单位积极推动,得到相关部委的认可和支持,公司拥有几百人的研发团队,外部和内部资源都积极支撑近红外产业的发展,聚光也迫切的希望与更多科研院所、用户单位间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中国近红外产业向前发展。   实验室业务发展事业部总经理马放均先生致开幕词  培训班在聚光和用户间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桥梁,马放均先生向参加培训的代表们表示,今后聚光每年都将邀请公司的近红外仪器用户参加类似的培训班,并且在课程设置安排方面力求做到更好,培训期间研发和应用中心的工程师将继续全程参与,欢迎广大用户积极和工程师沟通,尽快解决用户在应用中遇到的难题,尽可能让每一个用户都能掌握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更好的为用户的研究或生产服务。   课间休息相互探讨应用问题  从基础理论到仪器的操作,应用等一系列培训课程得到用户积极的相应,用户对一些附件的开发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培训结束后还有很多用户舍不得离开,继续留下来和应用工程师讨论新应用的开发和模型建立等  培训班结束后组织用户参观聚光科技展厅,了解聚光科技在十年的飞速发展中所取得的各项成果。     从国际到国内,从中央到地方给聚光颁发的各种资质和奖励     遍布全球的营销和服务网络   实验室板块气相、气质连用、ICP、AES、原子荧光、前处理等产品和成套解决方案展示
  • 湖北光谷实验室唐江教授团队潜心研制“中国造”短波红外成像芯片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明确提出,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培育,争创国家实验室或在鄂基地,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高水平建设汉江实验室、光谷实验室和东湖实验室等湖北实验室,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去年2月至今,我省已有10家湖北实验室陆续正式运行,它们“组团”发力,为推进全省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装“发动机”,增强新动能。一年多来,湖北实验室科研取得了哪些进展?建设者们有哪些新探索?8月底开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先后走进部分湖北实验室,感受这里科研一线创新攻关的风采。 “我们一直在做相关实验,不断提高它的稳定性,争取早日产业化。”8月25日,湖北光谷实验室8楼,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高亮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他所在的唐江教授团队目前研制的量子点短波红外成像芯片进展顺利。 每天“泡”在实验室,不停地实验、检测 红外成像芯片是光传感技术的基础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物质鉴别、生物成像等新兴领域。然而,受加工温度和单晶基板的限制,现有的红外成像芯片主要采用异质集成的方式实现红外光电二极管与硅基互联,面临工艺复杂、分辨率受限、大规模生产困难、成本高等问题。 “电子产品使用的硅基芯片主要工作于可见光波段,成像距离受环境限制,弱光下成像效果差,难以分辨同色的不同物体。可见光与短波红外融合,就能够有更好的成像体验,如图像细节完整,夜晚成像清晰,而且短波红外穿透雨雪雾霾的能力极强,在恶劣天气中还能进行障碍预警。”高亮介绍,基于此,量子点红外探测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性能(探测波段、响应度、比探测率)已经接近传统材料器件的性能,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他们团队正在做的,就是研发量子点短波红外成像芯片量产化技术,为光谷实验室技术孵化落地做出贡献。 研二学生张琳祥两年前加入这个团队,从此每天都“泡”在实验室。“我们要不间断地进行芯片工艺调试,探索适于自动化制备的最佳工艺窗口。”记者看到,在不同的实验室,团队成员分别进行量子点合成、液相配体交换、浆料配制等流程,然后通过喷墨旋涂,制备量子点薄膜。“薄膜是关键,再通过全低温一体化集成,制作成红外探测芯片。”张琳祥介绍,他的工作就是通过不断测试芯片,找到一个更稳定、更合适的器件结构,即便在复杂的环境下,也能够保持器件性能。 团队有二十多人,结束暑期生活返校后,他们已经在实验室工作快一个星期了。“实验中我们碰到的失败数也数不清,就是在失败的基础上一点点摸索,一点点前进。”他们克服材料、结构、集成工艺等重重难题,从970纳米到1.3微米、1.55微米,再到目前的1.9微米,探测范围越来越广。 看着这些可喜的数据,张琳祥和同伴们很开心。“老师教导我们,研发过程中要沉下心,要有定力,把该做的工作做好。” 国内首款!硫化铅胶体量子点红外成像芯片研发成功 今年上半年,唐江教授团队与海思光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制备出一种适配硅基读出电路的顶入射结构的光电二极管,实现了30万像素、性能可媲美商用铟镓砷的短波红外芯片。这是国内首款硫化铅胶体量子点红外成像芯片,相关成果已发表在6月份的Nature Electronics期刊。 PbS CQD成像芯片。a) 成像芯片整体示意图;b) 成像芯片横截面示意图;c) 成像芯片的横截面扫描电镜图像;d) 成像芯片的俯视示意图;e) 单个像素的电路图;f) 电路的读出时序 据介绍,红外光电二极管与硅基读出电路单片集成工艺简单、成本可控,且有望极大提升红外成像芯片分辨率。不同于高温外延生长的红外材料,硫化铅胶体量子点采用低温溶液法加工,衬底兼容性好,可与硅基集成电路单片集成。但现有相关器件结构存在不适配难题,其耗尽区远离入射光,导致器件外量子效率低。 唐江教授团队根据硫化铅胶体量子点的特性,设计出了适配硅基读出电路的顶入射结构光电二极管,通过模拟分析和实验优化器件结构,使耗尽区靠近入射光,实现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与收集,从而提高器件外量子效率。 国内首款硫化铅胶体量子点红外成像芯片,具有可与商用铟镓砷芯片媲美的成像效果。同时,在水果检测、溶剂识别、静脉成像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高亮说,“目前,高端短波红外成像芯片国外禁运,铟镓砷芯片正处于卡脖子现状。我们想早日做好中国人自己的量子点短波红外成像芯片,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记者了解到,光谷实验室运行一年多来,聚焦光电子技术与装备,争创国家实验室,瞄准未来智能时代的高端芯片、光电融合、异质异构集成、“感—存—算—通—动—能”一体化复杂巨系统等前沿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长期稳定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围绕通信、传感、物联网、高端制造等重点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难点问题,力争实现率先突破和国际引领,助推“武汉中国光谷”走向“世界光谷”,成为国家在光电子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
  • 严衍禄、胡昌勤获第一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3月 25日,全国第六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召开,近300人参加了会议。在会议开幕式伊始,举行了第一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的颁奖仪式。  “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由陆婉珍院士提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设立。在2015年9月召开的近红外光谱分会一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上讨论通过了“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评选方法。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在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上颁奖。“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的设立是为了鼓励我国科技人员投身于近红外光谱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促进和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近红外光谱分会副理事长禇小立主持了颁奖仪式  按照“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评选办法,分会于2015年底前完成了第一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的申报、提名和评选工作。第一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设立了“陆婉珍近红外光谱贡献奖”、“陆婉珍近红外光谱科技奖”。  第一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贡献奖”获奖者:严衍禄中国农业大学严衍禄教授(由于身体原因,严衍禄教授没有来到现场,其学生李军会教授代领奖项;刘文清院士、科技部刘春晓处长颁奖)  严衍禄 1935年生,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教授。1992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成果: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应用基础和农业应用” 1999年获得世界华人重大科技成果奖。2000年至今,“中国农业近红外分析技术及网络系统”、“建立与完善我国部分农产品近红外光谱库”、“近红外农产品品质分析仪及应用系统的产业化开发”等项目课题通过科技部、农业部等的成果验收。  第一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科技奖”获奖者:胡昌勤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教授、分会理事长袁洪福教授为胡昌勤研究员(中)颁奖  胡昌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抗生素室主任。2001年开始从事NIR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研究,承担了“药品检测车”等多个国家重大项目。胡昌勤研究员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以制剂活性成分为检测对象,能够在多台NIR光谱仪上使用的药品通用性模型的概念,以及车载NIR系统利用多模型串联提高检测专属性等设想和方法。指导解决了相关研究中模型及传递等诸多困难,编写了车载NIR药品快速鉴别系统中文软件。目前该检测体系已经装备于全国400多辆流动药品检测车,用于广大基层地区药品的现场快速筛查。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国际交流贡献奖”获奖者:龚伟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朱险峰、张建为龚伟教授(中)颁奖  龚伟,先后就职于国际多家知名大型化工公司,长期担任科研发展部门的负责人。自2008年,她先后4次回国参加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参会期间,积极与国内近她红外光谱专家、学者和媒体进行沟通交流,将国外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经验介绍给中国同行;同时也深入了解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积极为国内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献计献策。龚伟教授在国际上积极宣传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2015年12月,在她引荐下,国际知名近红外光谱期刊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专门出版了中国专辑。她多次邀请国外近红外光谱知名教授到中国讲学,让更多国外同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近红外光谱技术。
  • 质量检测中心用户选用能谱科技iCAN9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山东某质量检测中心通过对多家红外光谱仪生产厂商产品的细数对比仔慎重挑选,天津能谱科技以一流的服务,优质的产品,赢得了该检测中心的青睐,正式达成合作关系 。2017年12月1日,山东某质量检测中心订购一批红外光谱检测套装经过各项检测项目,各项参数均符合客户订购需求,顺利完成备货。本月19日,在能谱科技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下,该批设备顺利送往山东青岛,能谱科技工程部张工随货同行,协助现场验收及培训工作。此次合同包含的设备和红外附件比较多,包括iCAN9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Lab Press 15T 粉末压片机、 HF-2 压片模具、高纯KBr光谱纯、 红外液体池-固定密封液体池、密封式气体池、红外烤箱、红外光谱谱图数据分析系统、等红外光谱检测分析仪器。上午9点,该批仪器顺利达到客户公司,由于此次设备种类比较多,产品涵盖范围也比较广,因此,此次验收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仪器进行交接,交接内容包括确定产品数量、型号规格、主机附件。经过检查之后,到场设备清单与订购设备清单一致,无错发、漏发现象。iCAN9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属于精密仪器,为避免长途运输对设备造成影响,天津能谱在包装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虽然经过长途运输,仪器外观并没有受影响。随后,张工为客户进行详细的产品说明及操作演示,并且现场记录试验结果。各项结果与标准技术参数一致,设备性能稳定、符合要求。除了对调试设备的性能进行再次质检,操作方法培训也是此次验收工作的一项要点。为了让客户更加清楚的了解设备,张工结合ican9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使用说明书、操作视频以及现场试验全方面、多角度的对该批设备进行培训,确保每一个参与培训的技术员都可以独立操作设备,完成各项试验。验收项目结束后,客户对本次验收情况非常满意,并提出下一批红外光谱分析仪器的采购意向,欲与能谱科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对天津能谱而言,也是一次莫大的肯定与鼓舞。
  • 全国第二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在湖南长沙顺利召开
    为全力展示我国近红外光谱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增进广大近红外光谱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近红外分析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国近红外光谱事业的发展,中国分析测试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于2008年11月19-22日在湖南长沙顺利召开了全国第二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我国著名分析化学专家俞汝勤院士、陆婉珍院士担任大会主席与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第二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开幕式现场近红外光谱(NIR)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高新分析测试技术,具有分析效率高、不破坏样品、适合于在线分析等特点。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在农业、石化、烟草、食品、制药等领域先后引进了大量近红外光谱仪器用于生产控制分析。我国许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始积极研发适合国内需要的成套NIR分析技术,出版了多本专著,为这项技术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开创了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崭新局面,并且在仪器硬件、化学计量学软件、分析模型建立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都有一定创新。共有300余专家学者及科技人士出席这次会议,我国几乎所有从事近红外光谱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学术带头人都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国内外一些著名的近红外光谱仪器厂家和专业供应商均展示了其产品。中南大学梁逸曾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南大学副校长陈启元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大会开幕式由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中南大学梁逸曾教授主持,中南大学副校长陈启元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近红外光谱学会理事长、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本次大会为近红外光谱工作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展示了我国近红外光谱的一流研究和应用成果,主要以大会报告和墙报的形式举行,有40余位专家和学者作大会报告、20余位优秀青年学子作分会报告,多次获得国际谷物学会、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大奖的著名近红外专家加拿大Phil Williams教授、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秘书长Ozaki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也都在大会作专题报告。著名分析化学专家、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作大会主旨报告报告题目: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一些化学计量学方法学研究著名分析化学专家、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在作大会主旨报告“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一些化学计量学方法学研究”中指出:发现较早的近红外光谱由于信号复杂与分辨困难在应用方面取得进展相对较晚,其真正受到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与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和应用有关;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科技团队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面一些化学计量学方法学研究,将讨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构建近红外校正模型时,如何保证校正样本具有必需的代表性,并实现代表性样本的自动选择;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波长变量选择,能否建立较通用的自动选择策略;在定量分析建模方面,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复杂性使不论信号预处理与校正模型选择均存在较大的多义性,多种模型如何有机融合;在化学模式识别方面,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应用潜力如何进一步开发等。著名分析与石油化学专家、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陆婉珍院士作大会主旨报告报告题目: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必须继续发展著名分析与石油化学专家、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陆婉珍院士在作大会主旨报告“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必须继续发展”中指出:自从2006年第一届近红外光谱会议以来,这项分析技术已经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注意并在几十个专业中得到了应用;但是作为一项既快捷又廉价的分析技术,其应用范围仍未达到应有的广泛程度,一方面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般大学分析专业的学生只有部分同学了解这一技术),与此同时在技术上也还存在着一些急待完善的难题,例如:(1)建立大量可长期应用的分析模型,(2)尽快发展便携式仪器,(3)形成公认的标准化方法是有效的宣传途径,(4)结合需要研究适应各种分析对象的光谱采集手段、保证其分析速度,(5)在线分析系统的集成化,(6)近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间关联于应用工作的开展,(7)近红外光谱技术过去是在不断新技术(如光纤、化学计量学及计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后希望如能将更多的新技术(如激光光源提高灵敏度、微机制造MENS使其更小型化等)被引入。著名近红外专家加拿大Phil Williams教授作报告报告题目: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著名近红外专家加拿大Phil Williams教授在他的大会报告“近红外光谱:过去、现在和未来(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中系统回顾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历史,给涉及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的十八个阶段发展作了简洁评论,并指出操作费用低、获得数据可靠、分析速度快使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关于近红外光谱的应用前景应该从定量和定性的观点上进行讨论,定性应用是回答“Does it belong?”,而不是“How much is there?”;只要其定量应用将继续得到广泛的使用,定性应用很可能变得更加普遍;另外,未来近红外光谱仪器的网络化技术也可能比较突出,可望进入越来越多的领域,包括在环境监测和勘探、动物和人类医疗诊断等方面的应用。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作报告报告题目:加快标准制定,促进我国近红外分析技术的应用天津大学徐可欣教授作报告报告题目:散射介质和活体中成分高精度近红外检测方法研究中国农业大学韩东海教授作报告报告题目:近红外果品专用仪在果实采收前后的应用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作报告报告题目:近红外光谱建模中的波长筛选方法研究南开大学徐晓轩副教授作报告报告题目:近红外光谱仪器一些新进展浙江大学吴建国教授作报告报告题目:浙江大学作物种子品质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湖南大学吴海龙教授作报告报告题目:近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若干新进展亚洲近红外协会主席Ozaki教授作报告报告题目:NIR application to biomedical sciences布鲁克公司、皆能亚洲有限公司、FOSS公司、安迪苏NIR实验室、聚光科技有限公司、金宏利实业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红外光谱仪器厂商或代理商就自己公司的产品特点、最新技术、研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大会报告或分会报告。会议期间国内外主要近红外光谱仪器厂家产品展示现场 本次会议论文集共收录120篇,稿件内容十分丰富,应用范围极广,涉及红外光谱前沿技术综述、未来发展方向、基础方法论研究、标准化方法体系建立、具体应用研究、仪器研制、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及评价经验介绍等方面;与会代表们精神饱满,会议现场互动性强,无疑本次会议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附录1:仪器信息网“近红外光谱(NIR)”仪器专场http://nir.instrument.com.cn/ 附录2:全国第一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在京举行(图文) (2006-10-28)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07/012957.shtml 附录3:全国第二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2008.11.19-22 湖南长沙) 主办单位: 中国分析测试学会近红外分会承办单位: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赞助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布鲁克光谱仪器公司瑞士步琪有限公司福斯华(北京)科贸有限公司皆能(亚洲)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济南金宏利实业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必达泰克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波通瑞华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安迪苏生命科学制品(上海)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 仪器信息网会议报告:报告人报告题目大会报告俞汝勤 院士 湖南大学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一些化学计量学方法学研究 陆婉珍 院士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必须继续发展 Prof. Phil Williams PDK Progects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袁洪福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加快标准制定,促进我国近红外分析技术的应用 徐可欣 教授 天津大学 散射介质和活体中成分高精度近红外检测方法研究 韩东海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近红外果品专用仪在果实采收前后的应用 邵学广 教授 南开大学 近红外光谱建模中的波长筛选方法研究 徐晓轩(张存洲) 南开大学 近红外光谱仪器一些新进展 吴建国 石春海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作物种子品质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王 茜 博士 布鲁克公司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pplied to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谢洪平 教授 苏州大学 近红外光谱测定药物代谢关键基因和亲权鉴定基因座的基因型 廉永福 教授 黑龙江大学 NIR在单壁碳纳米管研究中的应用 吴海龙 教授 湖南大学 近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若干新进展 李军会(赵龙莲) 中国农业大学 专用近红外光谱分析软件系统的研制 田高友 博士 总后油料研究所 模型传递技术在油料化验装备批量生产中的应用 王智宏 教授 吉林大学 便携式近红外大豆品质分析光谱仪的初步研制 陈 斌 教授 江苏大学 近红外光谱在农产品检测中的点滴经验 谢益民 教授 山东轻工业学院 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植物纤维原料中甲氧基含量研究 刘名扬 博士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石化产品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Prof. Ozaki 亚洲近红外协会主席 NIR application to biomedical sciences Dr. Wei G. HansenNIR Application Consultants Possible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Applications in Skin Moisturisation and Hormones Studies 潘 涛 教授 暨南大学 人体血糖近红外光谱分析组合波长的优选研究 卢启鹏 研究员 长春光机所 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无创生化检验的研究进展 Dr. R. W. Streamer 皆能亚洲有限公司 光谱分辨率、波长准确性和信噪比及其相互关系在近红外分析方法中的重要性 罗国安 教授 清华大学 中药生产过程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及智能控制系统研制及应用 瞿海斌 教授 浙江大学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相玉红(张卓勇) 首都师范大学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几个应用实例 赵武善 FOSS公司 近红外网络技术在全球谷物贸易中的应用 刘燕德 教授 江西农业大学 特色柑桔果品内部品质近红外光谱检测研究 甘 峰 教授 中山大学 谱相似度测量一般理论与应用 梁逸曾 教授 中南大学 近红外光谱分析建模中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褚小立 教授 北京石油化工科学院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新进展 王家俊 红河烟草集团技术中心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质检质控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冯新泸 教授 后勤工程学院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仪器分辨率问题思考 Dr.Christoph Schnell Büchi NIR Solutions – Swiss quality for your laboratory analytics and data evaluation 杜一平 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 微量近红外光谱分析 陈华才 教授 中国计量学院 茶多酚中儿茶素单体的近红外光谱检测 郑贤旭 教授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静高压拉曼光谱实验装置研究固体分子的振动谱 周学秋 布鲁克公司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的常见问题 Dr. Jack Zhou Portable Raman Spectrometer and its Application第1分会场袁伟芳 中石化巴陵分公司 NIR分析技术测定氨肟化反应清液中的水份含量 杨维旭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 近红外光谱DA7200在燃料乙醇工业中的应用 王红梅 安迪苏NIR实验室 近红外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刘智超 近红外光谱多模型建模方法的研究 张志敏 近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软件开发的几个新思路 单 杨 朱向荣 基于LS-SVM的国公酒中橙皮苷含量测定 范 伟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研究 王加华 基于PLS多种算法优化苹果糖度近红外信息区间 陈 韵 近红外光谱中基准波长点的存在性研究 李晨曦 近红外组织光学参数测量研究 李洪东 MCCV在检测近红外数据奇异样本中的应用 第2分会场张 峰 福建中烟技术中心 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用于烟用香料的品质控制 付永强 聚光科技有限公司 SUP-NIR系列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 董海平 金宏利实业有限公司 AOTF近红外技术介绍及应用 杨皓旻 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近红外水窗波段光谱检测研究 高文骥 近红外光谱在线测量重烷基苯性质可行性研究 包 鑫 近红外光谱在石化产品分析中的优势与不足 翁欣欣 近红外光谱-BP神经网络-PLS法用于橄榄油掺杂分析 李鹏飞 长波近红外光谱变量优选 孙春晓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肝素钠的质量控制 郑 光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蔬菜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罗 阳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鱼丸的主要品质指标
  • 实现对电阻器良好的质量控制?FLIR红外热像仪帮助德国客户做到了
    电子元件是电器设备中数量最多的零件,因此降低电子元件的故障率,对于生产商们而言至关重要。确保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是检查每个独立元件,从而确保质量控制。今天,小菲就来给大家说说一家法兰克福制造商通过使用FLIR公司提供的热像仪系统,对电阻器良好的完美质量控制的案例!产品故障率较高,问题亟待解决Isabellenhütte Heusler是一家生产汽车行业用的热电偶电阻合金、接线板合金和被动元件的制造商,其位于法兰克福附近的迪伦堡。Isabellenhütte的产品被汽车行业用于燃油喷射系统和其它电子控制单元。这家公司因其产品质量过硬而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为获得和维持其全球客户要求的高质量标准,这家公司在质量控制和研发方面注入巨资。但尽管大力投资,客户仍上报5%的故障率。依据Isabellenhütte的严苛标准,即使10-8的故障率也被视作不可接受。因此,该公司决定对所有部件实施良好控制。部件缺陷可能产生于部件制造过程中,这些缺陷随后会导致内置电子器件故障。结果是最终电子系统达不到设计的耐久性,为设备供应商和汽车公司带来潜在质量问题。全自动质量控制得益于FLIR热成像系统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监控过程Isabellenhütte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安装一套来自FLIR公司的红外热像仪系统。该系统被用于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每个部件。在质量控制过程中,每个电阻器在极短时间内被充电。该系统能在不足1秒时间内拍摄一张红外图像,以此检查电阻器可能存在的缺陷。下图中显示的热点是由于故障设备的表面温度较高造成的。有缺陷的电阻被FLIR热像仪捕捉到拍摄完成后,通过电脑将检测到的highest温度与电阻器的平均表面温度进行对比。如果MAX值和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超过预定义值,那么意味着该部件存在异常热点。当检测到热点,会自动产生一个触发信号,将故障部件从生产线中移除。从进入到退出检测机器,整个过程不足1秒。相应的部件故障区域的热图像保存在数据库中,用于统计过程控制。集成FLIR红外热像仪的系统可以检测到电阻中最小的缺陷“FLIR红外热像仪是良好方案”“经证实,红外热成像技术,尤其是FLIR红外热像仪,是确保我们的质量标准比以往更高的良好方法,”Isabellenhütte生产经理Eichman先生表示。“我们如今全天24小时自动化监控我们的生产,由于不再需要操作员进行监控,我们能节约人力成本。我们对红外热像仪的初始投资在极短时间内便可收回。更重要的是,我们实现了对每一个电阻的良好质量控制,使我们能够向客户交付完美无瑕疵的产品,极大地降低后续系统的故障率!”每个部件都由FLIR热像仪单独检查毫无疑问,Isabellenhütte努力提供完美产品的做法受到要求苛刻的客户的高度赞扬,正是这些产品让客户始终居于其各自领域的领导地位。FLIR 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用于此应用的红外热像仪是FLIR ThermoVisionTM A320M。现如今有更多性能出色的产品可以完美替代它。比如FLIR A310,它是一款紧凑小巧的固定安装式红外热像仪,可安装在几乎任何地方。它可以检测到最小0.05℃的温差。独有的测量分析功能和报警功能使FLIR A310成为许多应用的理想工具。还有连续状态和安全监控用红外热像仪——FLIR AX8,它具备视频流输出功能,能提供每一个装置和自动报警的实时视频。兼容以太网/IP和Modbus TCP,因此可将分析和报警结果轻松共享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目前,FLIR还有多款产品可供选择哦~FLIR A310FLIR AX8状态监控的目的是在故障发生前识别问题,防止发生成本高昂的停机事件。FLIR连续状态和安全监控用红外热像仪有助于您防止意外断电、非计划停机、服务中断和机电设备故障,非常适合监测配电柜、加工和制造区域、数据中心、发电和配电设施、运输和公共交通、仓储设施和冷库等。
  • 富吉瑞“闯关”科创板,红外热成像“江湖”或再添新势力
    日前,北京富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吉瑞”)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华英证券为其保荐机构。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900万股,募集资金5亿元。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将34,681.32万元用于光电研发及产业化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6,780.90万元用于光电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7,900.42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9,764.03万元用于工业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5,554.65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富吉瑞是一家主要从事红外热成像产品和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基础,以图像处理为核心,逐步向固态微光、短波、紫外、可见光等方向拓展。2018年和2019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2.48万元和1,392.31万元。2019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6,490.14万元。 目前,我国在红外热成像领域,已有高德红外、大立科技、久之洋、睿创微纳等“企业前辈”。作为新入局“闯关者”,富吉瑞在招股书中透露了一些与同行业公司的对比分析情况:产品定位对比高德红外为中小板上市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业务涵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像整机及以红外热成像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新型完整武器系统;自全资收购湖北汉丹机电有限公司以来,高德红外主要业务中增加了传统非致命性弹药、信息化弹药等系列军工产品。睿创微纳为科创板上市公司,成立于2009年,产品主要包括非制冷红外热成像MEMS芯片、红外热成像探测器、红外热成像机芯、红外热像仪、激光产品及光电系统。久之洋为创业板上市公司,成立于2001年,产品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红外热像仪系列产品;第二类是激光测距仪系列产品;第三类是融合上述两类技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的红外/激光组合系列产品。大立科技为中小板上市公司,成立于1984年。大立科技的主要业务涵盖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成像仪及以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光电系统。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热成像技术相关核心器件、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富吉瑞同时发展制冷与非制冷光电成像产品,产品主要包括制冷与非制冷机芯、制冷与非制冷热像仪和制冷与非制冷光电系统等,尤其在制冷型高端光电成像产品领域拥有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公司已经拓展到多光谱领域。关键业务数据、指标对比富吉瑞2017年至2020年的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7610.87万元、8768.10万元、1.65亿元、2.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从报告期初的亏损2202.84万元,跃升至盈利4208.28万元。2020年前三季度,高德红外营收规模达19.3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96亿元;睿创微纳营收规模也在10亿元以上;大立科技营收1.52亿元;久之洋营收9012.51万元。从主营业务毛利率来看,2020年1月至9月,高德红外、睿创微纳、久之洋、大立科技分别为68.91%、63.21%、36.76%、61.83%,行业平均值为57.68%。而富吉瑞当期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仅为43.52%,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市场地位对比在军用红外热成像产品方面,富吉瑞与主要竞争对手存在产品技术方案的差异,产品的性能和指标也有所不同,公司产品与主要竞争对手产品所配套的武器装备型号不完全相同,所以无法直接进行对比。通过富吉瑞在十三五期间作为核心部件供应商,多次配合总体单位获得军品型号竞标第一名,获得批量订单,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富吉瑞在军用红外热成像领域的市场地位。在民用红外热成像产品方面,各公司在不同的细分领域深耕。从产品角度来看,富吉瑞与各主要竞争对手的部分业务领域存在一定交叉,但产品的应用场景、使用方法、呈现的最终成像效果都存在一定差异,在民用红外热成像领域,由于实际场景的多样性,富吉瑞与主要竞争对手均基于自身的技术储备方向形成自身优势产品。技术对比 在技术实力方面,由于富吉瑞产品的高度定制化特征,根据客户要求,产品的技术指标、参数等存在一定差异,且军工企业的技术指标参数等需严格保密,因此公开渠道无法获取各可比公司的技术指标参数。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富吉瑞主要有三大技术特点:(1)富吉瑞技术环节主要集中在探测器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游环节,主要包括光学系统技术、图像算法与处理技术、电路技术、光电系统技术等。(2)富吉瑞致力于多光谱融合横向拓展路线,通过产品设计、技术综合应用与优化、先进技术的适用,提供光电成像产品。(3)富吉瑞拥有完备的制冷与非制冷光电成像技术,尤其在制冷型红外热成像技术方面拥有长期的技术积累。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富吉瑞能否闯关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
  • 聚光科技近红外仪器用户培训班在杭州成功举办
    聚光科技总部坐落在有“人间天堂”美誉之称的杭州,杭州的深秋,气候宜人,桂花飘香。来自全国各地的聚光科技近红外仪器用户70余人受邀前来参加“2011聚光科技近红外仪器用户培训班”。 近红外事业部销售总监付永强向参会学员致欢迎词 本次培训班学员有来自石化、农业、国防、科研等多个领域。为更好的向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应用服务,聚光科技研发和应用经理全程陪同用户,与用户面对面进行交流,了解已购仪器用户的使用情况和未购仪器的用户分析需求,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为满足用户多方面的分析需求,培训期间聚光科技实验室产品部产品负责人还向用户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气相色谱仪、实验室和便携气相色谱-质谱仪。本次培训班得到参加用户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聚光科技将不断加强和完善今后的培训工作,为各行业的用户提供更全面和周到的技术服务和支持,让聚光科技的产品能更好的帮助用户的工作。更多近红外相关信息欢迎访问:http://www.sinonir.com.cn
  •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回访客户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回访客户 双鸟机械是一家专业从事设计,制造环链电动葫芦,手拉葫芦,手扳葫芦及各种高强度吊挂具的集团公司,公司凭借第一流的技术队伍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德制链条生产线,引起日本制造技术,由于产品设计新颖、质量优良,并嬴得了国内外用户的广泛赞誉。 双鸟机械2003年与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检测中心,08年成立集团公司,为了生产需求,扩大生产规模,产品出口要保证百分之百成品,必须重新筹划实验室。这时,我公司区域服务人员了解到此情况后,花了2个工作日与销售团队制作了一整套实验室方案(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多元素分析仪、金相分析仪等),得到双鸟集团公司领导的认可,并在10天内全部落实,自今,产品质量得以全面控制与提高,成功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及随后的欧共体产品&ldquo CE&rdquo 安全认证,公司出产的&ldquo SM&rdquo 、&ldquo 双鸟&rdquo 牌起重系列产品已远销欧、美、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双鸟机械还是中国同行业中首家获得德国&ldquo GS&rdquo 产品认证的起重企业。本着&ldquo 以质量求生存,一切为用户服务&rdquo 的宗旨,并赢得海内外客户的信任。 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疫情防护重点物资|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产业链深度解析
    在今年春节前后于湖北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当中,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咳嗽、呼吸形成的飞沫进行传播,所以公共区域的疫情监控与防治成为遏制疫情的重要环节。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症状表现主要呈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乏力等症状,所以体温筛检成为公共区域疫情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传统的温度计、额温枪等测温设备,不仅需要一对一检查,检测速度慢,而且还需要近距离接触,因此存在较大的交叉感染风险。相比之下,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由于能实现远距离(可达数米)、非接触式、多目标同时进行体温检测,是在公众场所甄别发热人群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正因为如此,国务院于1月30日就印发了关于组织做好红外体温筛检仪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明确将红外体测筛检仪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虽然国内红外热成像产业链企业大立科技、高德红外、华中数控等紧急复工,并提供数千台红外热像仪,携手助力各地防疫工作,但远远满足不了目前疫情的需求。随着各地延迟上班时限的临近,返程复工大潮即将开启,必将对于疫情的防控带来更大的挑战。预计各地政府及企业将进一步加大防疫工作的建设力度,目前医院、高铁、飞机场、地铁、大型商超、写字楼、学校等场所对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需求急剧增长。以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为例,2月8日下午2:00,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况。随着返程高峰的到来,上海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共设置了16个检测点,主要以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为主,截至2月7日,虹桥枢纽机测体温122万人次,发现体温异常101人。显然,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对于如此大规模人次的体温检测,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利器。目前,市场上的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仪一直处于缺货的局面,各大热成像体温监测仪厂商的相关产品均处于缺货状态,一些厂商的相关热门机型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以后。与此同时,热成像体温检测仪所需的一些关键元器件也出现了严重的缺货情况。下面就从市场需求、红外热成像技术及产业链等方面,对于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行业进行剖析。一、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体温筛检市场需求巨大2020年2月2日,工信部新闻发布会上曾提到,目前为止收到各地各方面对红外体温检测仪的需求约为2万台,手持式约30余万台。工信部预计,整个全自动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仪需求约为6万台,手持式约55万台。随着各地复工返程人流高峰的到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于疫情的防控,预计各地政府及企业也将加大防疫工作的建设力度,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仪将成为疫情的关键防控设备,特别是在地铁、汽车站、火车站、机场、医院、学校、大型写字楼、工厂等应该重点监控的人流密集区域,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需求将大幅提升。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开的数据显示,2019年10月24日,国内共有39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5800公里。我们假设平均1.1公里设有一个地铁站,全国地铁站数量为约5200-5300站。如果每个站点都至少部署两台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进站口和出站口),则需求量将超1万套。汽车站方面,我们按照333个地级市,2862个县进行大致测算,假设每个地级市平均拥有1.5个车站,每个县拥有1.2个车站,则对应全国汽车站数量为3934个,如果每个车站配备两台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则需要近8000套。火车站方面,资料显示,国内客运站数量约有2000个。根据最新的报道显示,深圳市政府和铁路部门的相关工作部署,深圳站、深圳东站、深圳北站、福田站、光明城站、深圳西站等6个车站都将在车站出站口(上述车站共计出入口13个)加装体温监测设备,共计32套。也就是说平均单站需要至少5套红外体温检测设备。考虑到很多小的站点人流较少,我们假设单站至少配置3套红外体温检测设备,则需要6000套。机场方面,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国内机场已达到248个(如果按航站楼来算,数量更多)。由于大型机场的入口及安检口较多,所以需求量较大。根据四川在线的报道显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目前在客流量相对较大的8个进出口安装了10台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仪,以便在确保安全同时尽可能提高通过效率。如果我们按照平均一个机场需要10台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来估算,那么这块的需求就将达到2480套。▲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部署的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图片来源:四川在线)在学校方面,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如果按照每个学校至少配置1套红外体温检测设备来估算,则需要51.88万套。在医院方面,数据显示,全国大中型医院超过3.3万家,如果每家医院至少配备2套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那么就需要6.6万套。综上,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之下,如果飞机、火车、地铁、汽车站等交通枢纽,以及医院、学校等人群聚集地都配备红外体温检测设备,那么仅这些市场的需求就将超过约61.13万套。此外,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写字楼物业在管面积超15.5亿平米,同时国内还有数量庞大的工厂、企事业单位,这也意味着红外体温检测设备的潜在市场需求巨大。二、红外体温监测产品类型多,单价高在产品类型方面,目前在公共区域部署的红外测温设备主要有四大类:固定式检测系统、移动式检测系统、手持式检测设备和测温安检门。▲固定式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系统,通常部署在交通站点的出入站口,检测精度高(可以做到± 0.2℃以内),视场角广、检测距离远,最远可支持10米左右,同时可以对10个左右的目标进行检测。而为了保证检测精度,通常固定式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系统会配备一个与正常人体热辐射能量一致的恒温“黑体”(上图红色方框内)来作为参照标准,进行实时校准。目前固定式的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设备价格较高,通常需要十多万元不等。(图片来源:芯智讯摄于深圳北站)▲移动式红外体温检测系统,可以进行移动式灵活部署,检测精度(在配备有黑体校准的情况下)、视场角和检测距离与固定式相当。通常价格也要十多万。(图片:高德红外部署于火神山医院的全自动红外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手持式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可以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检测,不过检测精度(部分误差大于± 0.5℃)、视场角、检测距离(有些只有0.5m)大多低于固定式和移动式红外测温设备。价格方面,低的有四五千块的,精度较低,可能只有± 2℃,精度高的则要数万元。▲另外,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手持式红外热成像测温仪也可以用三脚架固定住,充当固定式红外测温设备。▲红外热成像测温安检门,这种类似于固定式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系统,不过检测精度、检测距离都要低一些。以上面视频中的海康威视的这款红外热成像测温安检门为例,其测试距离为0.3-3米,精度为± 0.5℃。此类产品价格大概在2万左右。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市场需求较大,且受春节放假及部分区域推迟上班政策影响,这也导致了一些原料及器件的供应受阻,设备厂商的产能提升有限,这也导致了“一机难求”的局面。再加上一些中间商囤货、炒货,也进一步加重了缺货及涨价的局面。三、红外体温检测原理及系统结构1、红外热成像原理红外线是众多不可见光线的一种,又称红外光、红外热辐射,其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波长在0.76-1000微米间)。理论上,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而红外线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温度和材料特性直接相关,温度越高,红外线能量就越大。▲红外光的波长处在微波和可见光之间(来源:睿创微纳招股说明书)目前主流红外成像系统,一般选择不易被大气吸收的3~5μm、8~14μm的热红外线作为主要工作波段,工作在3~5μm波段的称为中波红外探测器,工作在8~14μm波段的称为长波红外探测器。而不同探测目标有不同的辐射特点,需要根据目标辐射温度、背景辐射环境、探测距离等因素来综合考虑选择的探测器。具体来说,红外成像系统将探测到的热红外线转换为可见图像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步是利用对红外辐射敏感的红外探测器把红外辐射转变为微弱电信号;第二步是利用后续电路将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从而采集到目标物体温度分布情况;第三步是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上述电信号转换为电子视频信号,通过显示系统得到可见图像。2、红外热成像系统结构:红外探测器是核心红外热成像系统主要由包括红外光学系统、机芯、智能处理电路、电池、外壳、显示屏等组成的完整系统。▲红外热成像系统结构(来源:FLIR公司官网,睿创微纳招股书,方正证券研究所整理)其中,机芯主要由红外探测器及带有算法的数字图像处理电路构成。机芯的工作原理是将探测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处理以及数字化采样,通过算法对数字化后的信号进行图像和温度定量的处理,最终将目标物体温度分布图转化为视频图像。而红外探测器是红外成像系统的核心组件,主体为红外焦平面阵列,利用焦平面阵列将红外辐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其性能决定了最终成像的清晰度和灵敏度,结构上主要由CMOS读出电路及MEMS传感器两部分组成。上层的MEMS传感器用于吸收红外辐射能量,能量产生的温度变化引起材料电阻变化,CMOS读出电路将微小的电阻变化以电信号的方式输出。▲红外探测器架构示意图(睿创微纳招股说明书、中信证券研究)根据焦平面阵列工作单元光电转换过程中应用物理原理的不同,红外探测器可分为光子探测器和热探测器。两类探测器应用不同的敏感材料,对应不同工作温度。3、制冷型与非制冷型探测器光子探测器的各类敏感材料中,碲镉汞应用最广泛,量子阱(QWIP)、量子点、超晶格材料近年来也都在快速发展。上述敏感材料一般工作于低温环境,如适用于中波段的碲镉汞材料有效工作温度为200K(-73℃),当探测器制冷到77K时,该材料的响应波段才能延伸到3~5μm,只有接近绝对零度光谱效应才能超过8μm,因此光子型探测器需要配置制冷器,也称制冷型探测器。而制冷器的应用也决定了制冷型探测器的体积大、功耗大、寿命短。在热探测器的敏感材料中,氧化钒和非晶硅应用最广泛。参考AntoniRogalski2011年发表的《RecentprogressinHgCdTeinfrareddetectortechnology》,全球范围内应用氧化钒材料的非制冷探测器市场份额达70%,而多晶硅为17%。因为该类材料都工作在常温环境,不需要制冷器,所以热探测器也称非制冷探测器。▲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分类综合来看,制冷型由于敏感材料成本高、使用波段窄、制冷系统成本高等原因,使用成本大幅高于非制冷。且制冷型的主要敏感材料如碲镉汞和新型量子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难以生长、成品率低,导致价格高于非制冷型的常用敏感材料。制冷型不同材料稳定可测的光电效应只集中在部分波段内,导致普通制冷型适用波段较窄,不同波段的探测任务需要使用多个制冷型探测器,或是价格更为昂贵的多波段制冷型探测器。非制冷型的响应是温升变化,与频率无关,因此单一热探测器能够基本覆盖完整红外波段,完成各波段探测任务。目前,制冷型探测器虽然性能优异,但是需要在液氮低温下工作,体积大且成本高,整机售价高达数十万元,主要用于航天、船舰等领域。而非制冷型探测器不需要添加制冷装置,因此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价格相对低廉,在军用领域,不仅能够取代部分制冷型应用,还能应用于诸多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受限的场合,比如单兵装备等,在民用领域也在快速普及。除了医学测温之外,红外热成像测温还可用于预防性检测,例如对电力输电线路、发电设备、机械设备等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异常发热区域,可以预防重大停机以及事故的发生。在建筑方面,用于检测房屋的隔热效果、墙壁外立面、空鼓、渗水和霉变等。其它的领域还包括产品研发、电子制造和制程控制等。不过,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设计、生产及研发涉及到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制冷和封装等多个学科,技术难度大,目前全球仅有美国、法国、以色列、中国等少数国家能够掌握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核心技术。四、核心器件国外厂商垄断,国产化加速由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军方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在1992年全部研发完成后才对外公布。初期技术路线包括德州仪器研制的BST热释电探测器和霍尼韦尔研制的氧化钒(VOx)微测辐射热计探测器。后来由于热释电技术本身的一些局限性,微测辐射热计探测器逐渐胜出。2009年,L-3公司最终宣布停止继续生产热释电探测器。之后,法国的CEA/LETI以及德州仪器公司又分别研制了非晶硅(a-Si)微测辐射热计探测器。霍尼韦尔后来把技术授权给数家公司生产制造,CEA/LETI的技术在新成立的ULIS公司生产。而后的20多年内,美国的非制冷探测器发生过多次的公司并购重组,Flir成为了最大的非制冷探测器供应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红外探测器不仅能够精确测量人体/物体温度,而且支持在无光环境进行侦测,具有夜视、测温等应用。因为红外热像仪捕捉红外线的能力较强,可以被动接收物体的微弱远红外辐射,抗干扰能力较强,更为隐蔽,并能在有烟雾和强光干扰的情况下探测到物体,因此最早在军事作战和警用领域被广泛应用。近年来才开始逐步进入安防及海外狩猎等民用市场。而在此次国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人体体温筛查成也为了红外热成像仪的一个重要应用。不过,由于红外探测技术具有高度的军事敏感性,现代化军队对红外设备的依赖也在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由国外少数国家掌控并高度管制,各国对高端军用红外产品及相关技术实施禁运以维持垄断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高端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根据《瓦森纳协定》中对于红外探测器的规定,满足“一定条件”的红外热像仪将属于“武器级别”,该级别的红外热像仪需要获得相关证书才可出口。这些“一定条件”包括对图像采集频率、像素、价格的要求。在该协定下,长期以来我国高端红外技术受到国外封锁,对于高端探测器的内在需求缺口大。例如,大立科技在2008年招股说明书称“法国SOFRADIR、ULIS(为母子公司)的供货,目前还没有相关替代措施。其高端产品对我国仍然禁售,中低端产品价格昂贵,并实行最终用户许可制度”。在此背景之下,美国的Flir、FLUKE以及2019年由Sofradir和ULIS合并而成的Lynred成为了全球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主要供应商。而对于国产红外设备厂商来说,在高端红外探测器进口受限的情况下,自研也就成了一条必须要走的路。目前,国内高德红外已建成了8英寸0.25um批产型MEMS生产线,是国内唯一一条自主可控且具备批产能力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生产线。而睿创微纳也掌握MEMS芯片的核心技术,主要系自产自用,同时也有向海康威视等供应;大立科技在核心器件领域获“核高基”重大专项资金支持,在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领域也获得了突破。此外,还有北方广微、中电11所等。据了解,海康威视也有自研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主要依托于2016年成立的子公司海康微影,目前已可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视觉传感器及MEMS机芯组件。综合看,国内厂商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性能指标与国外差距不大。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主要应用于民品和军用单兵装备市场,性能指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即可较大程度满足各方面客户的需求,继而性价比成为扩展市场的关键。国内相关厂商经过长期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目前与国外相关民用产品的技术性能差距不大,部分产品的部分性能指标已接近于国外同类产品。例如,睿创微纳已成功量产阵列规模达1280× 1024、像元尺寸达12μm的氧化钒非制冷探测器,在这两个主要参数上已经超越BAE、ULIS,并且已成为全球继DRS后第二家成功研制10μm非制冷探测器的企业。但12μm在睿创微纳产品系列中渗透率不高,多数产品仍使用17μm等大尺寸探测器。同时在封装技术上,国内企业如睿创微纳、高德红外仍以陶瓷封装、金属封装为主(而国外晶圆级封装已较为普及),良品率也尚待提高,预计未来国内厂商将集中在降低成本以提升产品性价比上发力,并有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整机领域来看,由于红外成像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并存在技术封锁,目前国际上仅美国、法国、韩国、以色列和中国等少数国家掌握非制冷红外芯片设计技术,而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厂商也较少,目前主要包括美国的DRS、L3、BAE、FLIR、Seek,以色列的SCD,法国的ULIS。其中,欧美厂商较早地进入了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产品市场,已经建立份额优势。根据YoleDevelopmentGroup的统计,2017年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仪全球总销量130万台,北美厂商中仅FLIR一家公司份额就达到66%。而国内供应商主要有大立科技、高德红外、华中数控、睿创微纳、海康威视、大华、中电11所、北方广微、广州飒特等。但是,相对于国外厂商来说不论是在营收规模还是在市场份额上都较小。从整个红外产业链来看,目前国产厂商在各个环节当中的占比也仍然很小。五、部分相关企业1、FLIR美国FLIR是迄今全球最大的专门从事红外系统解决方案的公司之一。美国FLIR公司成立于1978年,逐步从民用红外市场拓展至警用执法机构、军用市场。通过贯彻“商研军用”(CDMQ)战略,坚持以降低成本、系统化、拓宽下游应用领域为三大并购方向,并在近两年并购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关企业,FLIR成功实现向多领域提供以红外为主探测解决方案企业的转型。近年来FLIR全球市场份额提升显著,全球民用红外市场份额由2002年的27%(Maxtech数据)提升至2016年的66%(YoleDé veloppement数据),全球军用红外市场2014年位居第七。2018年,FLIR实现营业收入17.76亿美元,近十年毛利率、净利率平均值为50.96%、14.04%,较为稳定。2、高德红外高德红外创立于1999年,是规模化从事红外核心器件、红外热像仪、大型光电系统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核心芯片。高德红外工业园位于“中国光谷”,占地200余亩,总资产50亿元,高科技人才3000余名,已建成覆盖底层红外核心器件至顶层完整光电系统的全产业链研制基地。据高德红外负责人介绍,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除面向大型人群的全自动红外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外,高德红外的手持测温仪也在加大供货,具备使用便携、测温精准、移动互联等特点,可快速高效进行高温体征筛查。目前公司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据了解,面对疫情,高德红外关键岗位员工春节假期无休,生产员工24小时轮岗制加班加点生产红外人体测温仪。目前高德红外主要提供的红外体温筛查仪三个型号产品有XT236及MS系列,采用384× 288分辨率的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可提供清晰的红外热像图,以及1280x960分辨率的可见光图像;采用先进的智能图像算法处理技术,大大提升了监控效果。同时,公司也在不断开发和升级其他产品,为了还将推出3-4种型号来应对疫情防控。同时会保持24小时轮班生产制度,充分释放产能。公司已新增了15000套全自动红外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的生产计划,即将以每月1000套的速度生产,尽快提供更多的产品来助力一线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对于人体测温仪的核心原材料及产能问题,在近日的电话会议上,高德红外表示,公司原材料充足,备产1.5万台,预计2月10日之后达到每天1000台的产能。高德红外强调,公司是国内唯一成功搭建三条8英寸探测器芯片(制冷、非制冷)批产线的企业,由于公司有自产芯片,探测器有现成存货,且公司新投产的备料已经基本齐备。对于其他原材料的供货,虽然武汉和湖北受到交通管制,但工信部已把高德公司列入重点保障名单,现对公司的物料和物流方面开绿灯,同时还上报了未复工原材料企业的清单,一一通知各个厂家复工,原材料采购不存在问题。另外,测温产品生产过程中最耽误工时的是校温,而目前行业只有高德红外拥有有全自动校温线,因此生产效能是没问题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由高德红外生产的红外人体测温仪,已有二千余台安装到了包括武汉天河机场、武汉高铁站、武汉协和医院、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东站、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广东白云机场等在内的全国各地的医院、车站、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和供医生住宿的酒店里,也都安装上了高德全自动红外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3、大立科技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立科技)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浙江省测试技术研究所,2001年完成改制,2008年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大立科技的主要产品包括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红外热像仪和巡检机器人三大类,产品应用涵盖民用与军工。公司拥有热成像产品核心器件、机芯组件及整机系统的全产线生产能力,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民用红外热像仪生产厂商之一。从营收占比来看,大立科技营收的93%都是来自于红外产品。同时,公司是军用红外非制冷探测器定点承研承制单位,具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完备资质,是国家二级保密资格单位。在本次新型病毒疫情发生之后,大立科技迅速做出响应,并率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里投入DM60-W人体测温智能筛查系统。▲大立科技DM60-W人体测温智能筛查系统(来源:公司官网)据介绍,大立科技的测温智能筛查系统援助过非洲埃博拉,是应对SARS、赛卡、鼠疫等传染疫情的明星产品,具有非接触式快速筛查体温,远距离、大面积人群检测。公司产品具备计量证书,且在卫生检疫行业应用广泛,红外与高清可见光同步监控,温度显示,并能多点温度同时报警,实行多机同时管控。目前,为了保障生产,大立科技已成立应急工作小组,生产部门加班加点,全负荷满足疫情防控需求,保障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大立科技2月2日的电话会议中表示,相关负责人表示,即使春节假期加急赶工,其测温智能筛查系统的产能也只有100台/天。而限制主要来自于上游相关器件及材料的供应商的供应不足。2月4日下午,大立科技董秘范奇就产能问题表示:“公司目前红外热成像测温仪日产能稳定在100台左右,月均大概3000台,计划在供应链稳定后,提高到5000台。产品有两种,单品价格主要取决于探测器分辨率,不同场景配备的不同镜头等。”大立科技方面还表示,当地省经信厅还向公司派驻了驻厂干部,帮助公司协调相关部门和供应商,确保供应链的持续稳定。为了可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进一步提高产能。据了解,2019年12月至今,大立科技已有200余套设备部署在武汉、上海、内蒙古、深圳以及非洲等地机场枢纽、口岸、医院等区域。针对此次疫情,公司作出快速响应,已快速支援武汉中南医院、无锡硕放机场、湖州火车站、温州机场、深圳证券交易所、杭州萧山机场等地。4、睿创微纳睿创微纳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册资本1.8亿元,是一家领先的、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成像与MEMS传感技术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专用集成电路、红外成像传感器及MEMS传感器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为客户提供性能卓越的红外热成像、非接触测温与MEMS传感技术解决方案。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拥有多年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传感器设计与制造、MEMS器件封测技术、图像处理算法研究与开发经验,具有完整的从集成电路到MEMS器件、模组技术研发和产品实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睿创微纳成立的近十年间获117项专利信息以及13项软件著作权。目前,睿创微纳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汽车夜间辅助驾驶、安防监控、森林防火、建筑节能评估、消费电子以及物联网等诸多领域。整体来看,受益于民用领域红外热成像仪的需求扩张,公司民品业务收入大幅提升,2016~18年营收CAGR为153%,2018年民品营收达2.69亿元,其中探测器、机芯和整机分别贡献0.93/0.60/1.13亿元。展望未来,随着渗透率提升+下游应用空间进一步打开,公司民品业务同样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当中,根据公司公告,2020年前公司用于人体体温筛查的产品销售占比较低,相关产品2018/19年营收分别为7.7/196.3万元。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红外探测器、机芯组件及红外热像仪。疫情爆发后,公司加紧生产测温模组及人体体温快速精准筛查红外热像仪,目前已应用于武汉协和医院、广州白云机场、成都火车站、北京地铁站等防疫筛查一线工作中。▲睿创微纳的红外体温检测设备被应用于武汉协和医院(图片来源:艾睿光电;注:艾睿光电是睿创微纳全资子公司)目前睿创微纳已接到大量订单,且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解决红外测温仪配套零部件的复工及运输问题,预计公司测温设备出货量将迅速增长(预计可达到数百~上千套/月)。另外,根据此前睿创微纳招股说明书显示,睿创微纳计划至少投入1.2亿元用于红外热成像终端应用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旨在拓展终端产品应用广度。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拥有汽车辅助驾驶、安防监控、个人视觉、测温四大板块,该项目将为公司新增7000只/年的整机产能,并将强化公司在民用产品领域的布局。在核心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芯片技术方面,睿创微纳也在积极扩充产能。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计划投资2.5亿元用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芯片技术改造及扩建项目。该项目在公司业务的基础上,对非制冷红外焦平面芯片进行技术升级,开发下一代像元尺寸传感器技术、更先进的晶圆级封装技术(WLP)和晶圆级红外光学技术,以及智能的专用红外图像处理芯片(ASIC)技术,实现非制冷红外芯片的集成化、模组化、大规模产业化。项目建成后可生产高端、中高端、中低端和低成本四个探测器产品系列,该项目预计新增产能约36万只/年(2019年公司产能预计为20万只/年);同时,在晶圆级封装技术成熟后,公司生产效率与成本将能显著优化。与此同时,睿创微纳还将投入至少8000万元用于睿创研究院项目。研究院的三个研究方向包括太赫兹成像技术、新一代红外芯片和智能模组以及高端光学MEMS芯片。需要指出的是,睿创微纳还为海康威视、华中数控等红外整机厂商提供红外测温探测器或机芯。根据财报显示,2016年起,睿创微纳就与海康威视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后者连续三年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2018年海康威视从公司的采购额接近8500万元。2018年起,随着公司加速整机业务拓展,2018年海康威视对公司的营收占比较过去两年下降。5、华中数控华中数控成立于1995年,随后在1998年华中数控变成国家数控的产业化基地,依托在学校,2001年改成股份公司,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主营数控机床、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电驱、红外热成像仪等业务。华中数控是国内最早做红外人体测温系统的公司,产品早在2003年非典就发挥重要作用,有近二十年历史,目前这块业务年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左右,国内市占率一直排名靠前。今年单一此产品应该会带来收入的高速增长,今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对于红外测温系统的需求快速增长。位于湖北武汉的华中数控不仅向湖北省内各地市州捐赠了若干人体测温红外热像仪。同时,公司生产的红外热像仪的生产和安装工作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此前华中数控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就表示,1月20日深夜,由华中数控生产的首批12台红外智能体温检测系统,就已经在郑州某重点三甲医院安装完毕。21日,13台设备发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月22日安装完毕。之后还有20多台设备陆续发往郑州、北京、深圳、长春等城市的医疗机构和交通枢纽。截至1月22日,发往全国各地的“红外智能体温检测系统”已经累计达到299台套。1月25日,大年初一,火神山医院的华中数控的“红外热成像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设备也正式投入使用。在产能方面,此前工信部要求华中数控在2月10日达到50台/天的产能。而根据2月6日华中数控的电话会议显示,目前华中数控的红外体温检测设备的产能正在迅速爬升,月初产能是20-30台/天,目前本周已经爬升至60-80台/天,目前已经供货接近400台,本月7-12号基本稳定在60-80台/天,预计将于本月12日爬升至100台/天,2月20日达到110台,后续还有爬升空间。华中数控表示,目前产能制约主要是在零部件供应上(其主要采用的是国外机芯),国外芯片每周在500台,12号之后国产芯片也会供应,产能继续增加。另外,校准的黑体目前所有竞品企业都缺货,但暂时只影响设备部分精度,不妨碍使用。6、AI厂商助力红外体温检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传统的红外体温检测设备厂商和一些安防厂商推出了相应的体温检测设备之外,国内的不少AI技术厂商也纷纷利用自身的技术赋能红外体温检测设备。旷视科技就推出了“明骥”AI体温检测系统,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套AI测温系统创新采用了人体识别+人像识别技术,配合红外/可见光双传感器的解决方案,同时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平台Brain++完成了对带口罩和帽子检测算法的优化,不需要被识别者脱帽或者摘掉口罩,即可完成对于体温和人脸的识别,使得在人流密集型的场景下也可以快速识别。可实现每秒15人的高速检测(摄像头采集频率达到每秒25帧),精度可达± 0.3℃,且一套系统可以覆盖16个通道,基本保证了一座地铁站出入口的管控。▲在海淀政务大厅,人们正在试用旷视“明骥”AI体温检测系统百度公司也推出了基于AI图像识别和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百度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方案”,实现快速初步筛查,高温人群准确测温及精准定位等功能,并已在清河站完成部署。▲百度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解决方案据介绍,百度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解决方案使用了基于人脸关键点检测及图像红外温度点阵温度分析算法,可以在一定面积范围内对人流区域多人额头温度进行快速筛选及预警,解决了佩戴口罩及帽子造成的面部识别特征较少的问题,方便对人流聚集处的快速筛选。澎思科技也推出了“澎思智能无感人体测温系统”。据介绍,该系统采用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方式,由便携式主机、热成像摄像机(黑体可选)组成,在30° C~45° C测量范围内,系统同时支持16个目标检测,测温感应距离远达3米,多目标测温精度高达± 0.3° C,固定通道单点测温精度高达± 0.2° C,能够快速实现异常体温筛查。▲澎思智能无感人体测温系统同时,搭载澎思自研的人脸识别和行人ReID技术,实现人体体温与人员智能关联,一旦发现体温异常目标,将立即通过本地语音、灯光等多种方式实时告警,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发热人员及其亲密接触群体,并进行拦截,以启动进一步的确认检测和医学观察。同时体温、人脸比对记录将同步后台,方便后续溯源。
  • 工信部:761台全自动红外测温仪运抵湖北 测温商部分返岗达70%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仪器信息网讯/span/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 2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要医用物资保障和医疗资源调配保障最新进展情况。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大政策协调和物资调配力度,优先保障重点地区需要。/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65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ab276d7-29a6-4ec0-9562-1a1e9f543825.jpg" title="1.jpg" alt="1.jpg" width="450" height="265"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宁/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组长单位的作用,积极推动重点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增能扩产,抓好重点疫情防控物资的统一调拨,全力满足湖北特别是武汉的疫情防控需求。根据统计,截至2月12日,国内生产企业累计向湖北运抵医用防护服72.67万件,医用隔离面罩和隔离眼罩35.84万件,负压救护车156辆,呼吸机2286台,心电监护仪6929台,全自动红外测温仪761台。/pp style="text-indent: 2em "疫情特殊时期下,红外体温检测仪作为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相关重点生产企业积极复工复产,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从红外体温检测仪核心部件生产商到整机生产商都积极部署非常时期的复工复产任务,部分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企业复工返岗率已经达到70%。/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2月13日消息,strong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strong复工员工已达1500人,占全部员工数的70%。高德红外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立表示,考虑到未来企业复工、学校复课等情况,红外体温检测设备需求还会上升。“高德红外已做好准备尽快恢复全部生产能力,齐心协力打好这一场疫情防控攻坚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0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d353ffc9-b959-43f3-803f-1662592a01f0.jpg" title="2.jpg" alt="2.jpg" width="450" height="209"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高德红外员工坚守生产岗位中 记者胡胜 摄/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疫情发生以来,红外体温筛查设备需求大增,供不应求。红外热成像探测器是红外体温快速筛查设备的核心部件,作为国内主要的红外热成像探测器生产厂家,高德红外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攻坚战中,积极组织生产,满足各厂家红外体温检测仪集成需求。/pp style="text-indent: 2em "春节期间,高德红外500多名员工坚守生产岗位,经过半个多月持续努力,已经给疫情防控企业交付上万只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探测器。这些防疫设备除了满足武汉市及湖北省需要,还被运送到北京、广东、福建、浙江、四川、云南、安徽等全国各地战“疫”一线。/pp style="text-indent: 2em "2月13日,从strong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strong(中国电科)获悉,为积极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其旗下科技企业研发推出的“全过程无接触测温安检”“疫情区应急作业无人机”“密切接触者测量仪”等多款科技产品,近日已投入战“疫”一线,服务疫情防控。/pp style="text-indent: 2em "为满足疫情防控“早发现”需求,中国电科博微太赫兹公司在其利用太赫兹技术自主研发的智能安检系统基础上,又紧急研发出应对大客流的安检测温设备——“全过程无接触测温安检”一体机。/pp style="text-indent: 2em "目前,“全过程无接触测温安检”一体机已在上海地铁2号线率先启用,通行效率从300人/小时提升至1500人/小时,有效缓解了地铁人流聚集压力。后续还将在其他城市地铁、大型活动场馆、医院、海关、机场等投入使用。/pp style="text-indent: 2em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局势,strong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strong第一时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快速做出响应,紧急召回相关人员,调动一切可能物资,从研发、生产、技术应用等不同层面全力保障红外热成像测温产品的应急保障,助力疫情监测防控。/pp style="text-indent: 2em "当前,谱育科技仍在不断协调红外热成像产品生产专线、进一步优化工艺和应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生产,全力以赴助力全国各地抗击疫情。/pp style="text-indent: 2em "截止目前,首批近百套由谱育科技制造的AI智能型红外热成像分析系统已全部紧急调拨派往前线,先后在北京首都机场、北京大兴机场等京津冀、长三角的机场、车站、医院等人员流动密集区域投入使用,相关技术人员也已紧急奔赴全国各地,协助进行高精度体温筛查的应急监测工作,为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pp style="text-indent: 2em "2月4日以来,strong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strong复工复产,开足马力生产红外体温检测仪配套显示屏。“公司能迅速复工复产,离不开人社部门的线上招聘,第一时间保障了用工需求,给我们吃上了‘定心丸’。”合力泰公司人事部经理贺发明说。/pp style="text-indent: 2em "泰和全面启动网络招聘,县人社局联合合力泰、中泰和讯等6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求职人员通过“线上云招聘,宅在家选岗位”,实现了企业招工、人员求职两不误。/pp style="text-indent: 2em "2月7日,strong抚州航龙电子有限公司/strong复工复产后,车间里一片繁忙,公司负责人正鼓励员工抓紧生产液晶片原材料。该材料作为红外体温检测仪的配套零部件,在当前抗疫物资非常紧缺的关键时期属于急需产品。/pp style="text-indent: 2em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县委、县政府积极统筹协调,企业克服了工厂停产、物流停运等困难,临时召回员工加班加班点生产液晶片原材料。”宜黄县工业园区经贸办主任赵少林说,根据《关于组织做好红外体温检测仪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函》和《关于尽快复工复产加大生产全力做好医疗救助疫情防控物质供应保障的紧急通知》,宜黄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全面协调解决劳动力、原材料、资金等问题,全力做好企业生产保障工作。“复工后,每天液晶片产量可达10万片,是平常生产能力的两倍。”该县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p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strong柯顿(天津)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strong的车间里,几十名员工埋头工作。组装、标定、检测、包装,一天下来,车间最多能组装5000个红外测温仪。/pp style="text-indent: 2em "“平时红外测温仪的加工数量是每天3500件左右,复工以后,公司停止了其他设备的生产,将全部的生产力用于组装红外测温仪。”施向健说。/pp style="text-indent: 2em "2月13日从strong驰宏锌锗/strong获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公司快速响应,充分发挥企业在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红外体温检测仪配套材料锗镜片方面的生产优势,第一时间组织员工赶制红外体温检测仪配套锗镜片。在坚守疫情防线的同时,做到了满负荷生产,实现了抗疫用红外体温检测仪配套锗镜片连续交付,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有效助力把好疫情监测第一关。/pp style="text-indent: 2em "体温检测是疫情检测的第一关口,而锗镜片是红外体温测温仪的“眼睛”。据了解,在相关人员平均返岗率不足70%的情况下,从除夕至今,驰宏锌锗锗镜片加工实现了满负荷生产,较去年1月-2月全月锗镜片产量增长570%,2月份至今更是实现了2480%的增长,为全国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pp style="text-indent: 2em "位于安州区的strong长虹旗下子公司——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strong,该公司国内最大规模的无线模块生产基地,长期保持订单饱满的状态。疫情前期对公司生产交付虽造成一些影响,但企业及时调整,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严格生产管理,正极力冲刺一季度生产目标。长虹爱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小平表示:“目前我们已全面复工,正全力以赴确保包括测温摄像头使用无线传输数据的物联网模块在内的重点产品的生产交付。”/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