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仪表材料

仪器信息网仪表材料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仪表材料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仪表材料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仪表材料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仪表材料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仪表材料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仪表材料相关的解决方案。

仪表材料相关的资讯

  • 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重庆成立
    12月2日,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9)成立大会在重庆大礼堂酒店举行,来自政府、标准化组织、行业组织、企业等领域的代表近100人参加会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二部的刘大山、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金弟、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景辰、重庆市科委副主任潘复生、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处处长蒋勇等出席。 成立大会由秘书处挂靠单位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党委书记蒋幼夫主持,刘庆宾所长致欢迎词。国标委刘大山先生在成立大会上宣读了关于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的批复,并宣布了第一届标委会委员名单。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赵光明教授任主任委会,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范凯副所长、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李维民、上海铜仁电子仪表材料研究所王幼德、中国测试技术研究所魏寿芳等任副主任委员,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谌立新任秘书长。 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金弟发表祝贺词,她说,作为原机械工业仪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挂靠单位,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在标准化方面的基础工作很扎实,所领导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并给予秘书处大力支持,为机械工业仪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升为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处蒋勇处长在致辞中说,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重庆市首个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诞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政府将给予大力支持。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景辰、重庆市科委副主任潘复生也先后发表讲话,对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 提高中国材料测试水平——记深圳仪表协会成员莅临MTS(中国)参观
    2012年12月5日,由深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行业协会成员所组成的参观团莅临MTS(中国)进行技术交流,并参观指导工作。 交流会议 上午10点,参会成员与MTS(中国)高层领导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的材料测试行业发展。会议上,MTS-SANS运营总经理雷庆安先生向所有与会人员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和热情的欢迎,随后,由MTS-SANS品牌营销副总监刘志力先生为大家介绍MTS(中国)的发展状况。刘总首先向大家分别介绍了MTS在中国的动静态两条产品线。MTS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在行业内无可匹敌的技术优势领跑世界材料测试领域,在中国也有近30年的发展史。2008年,MTS资产性收购深圳新三思集团,迈出了在静态测试领域的一大步。未来,MTS(中国)主要的发展目标就是不断提高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满足更多客户的需要,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雷庆安总经理在会上还提出了对于材料测试行业的展望和看法。他说道:&ldquo 无论是以前的新三思,还是现在的MTS(中国),我们最重要的出发点都是致力于提高中国的材料测试水平。无论是身处民族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能够为中国的技术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才是试验机行业人最应有的品质和态度。&rdquo 这一席话博得了在场所有企业家和技术专家的热烈掌声。生产车间 交流会议过后,与会代表参观了MTS(中国)的生产车间以及工作场所。在看到车间里的信标、启标真机后,纷纷表示了高度的赞扬与肯定。MTS-SANS致力于为深圳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整个试验机行业的发展和繁荣中,MTS(中国)也起到了表率作用,用正能量促进整个市场的和谐有序发展。
  • 2020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 材料微观力学与长期服役性能测试技术分论坛征文通知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拟定于2020年4月24日-26日在上海举办,会议设立材料微观力学与长期服役性能测试技术分论坛。论坛将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论文作者作专题报告。在此,诚挚地邀请大家踊跃投稿并出席此次会议,与国内外同仁交流材料力学试验仪器与测试技术的最新成果。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年会主办单位/strong:中国仪器仪表学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分论坛承办单位/strong: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试验机分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分论坛主席/strong:方岱宁 院士/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分论坛副主席/strong:赵宏伟 教授、马敬春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永浩 教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分论坛召集/strongstrong人/strong:张金伟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strong论文参考选题范围/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试验仪器研发和试验技术研究的论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1、材料微观力学性能原位测试技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材料性能演化与变形损伤测试原理和技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3、汽车、轨道交通、建筑工程等领域关键部件复杂工况下材料性能和寿命预测测试技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4、石油化工、海洋工程、电力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复杂载荷和特殊环境耦合作用下材料服役性能测试技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5、无损检测仪器在材料损伤演变、安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技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strong投稿须知/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1. 投稿论文应是未发表或2018年1月1日之后发表的论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 论文交流方式包括:/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1)所有投稿论文经审核通过,将在论文集发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优秀论文作现场报告或墙报交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3)未正式发表的投稿论文经审核通过可向《仪器仪表学报》、《自动化仪表》、《光学仪器》和《工程与试验》等期刊推荐发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3.论文投稿网址http://thesis.cis.org.cn/,具体论文格式见投稿网站要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4.期刊投稿的论文由期刊编辑部评审,将在3月15日前回复录用结果,通过评审的论文可安排优先发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strong重要时间/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论文提交开始时间:2019年9月1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论文提交截止时间:2019年12月31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论文评审结束时间:2020年3月15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strong联系我们/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试验机分会 张金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电话:0431-87963568/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E-mail:sactc122@126.com/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张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电话:010-82800757/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E-mail:zhangzhen@cis.org.c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2019年9月1日/p
  • 关于第四届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及组成方案进行公示的通知
    2023年12月4日,第四届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9)换届及组成方案进行公示,SAC/TC419拟由47名委员组成,赵彦任主任委员,吴玉程、宋克兴、廖理、郭爱华任副主任委员,郑雅文任委员兼秘书长,秘书处由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公示截止时间为2024年1月3日。 附表:第四届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序号委员会职务姓名工作1主任委员赵彦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2副主任委员吴玉程合肥工业大学3副主任委员宋克兴河南省科学院4副主任委员廖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5副主任委员郭爱华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有限公司6委员兼秘书长郑雅文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7委员曹军河南理工大学8委员曹征禄上海同立合金有限公司9委员陈业军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委员杜亦兵绍兴永昊精密电热器件有限公司11委员段德莉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2委员符泰然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13委员何曲波重庆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4委员黄美良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15委员匡波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16委员赖燕广东省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17委员李璐重庆文理学院18委员李垚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19委员李荣之宝武特冶航研科技有限公司20委员刘海定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21委员刘家琴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与装备技术研究院22委员陆炅浙江泰索科技有限公司23委员陆祥根浙江祥都仪表科技有限公司24委员毛文章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委员潘百来鑫国集团有限公司26委员隋宁菠北京玻璃研究院有限公司27委员孙智超宁波奥崎自动化仪表设备有限公司28委员万正军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研究所29委员王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30委员王芦燕北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31委员王政常州市潞城慧热电子厂32委员卫丹重庆川仪十七厂有限公司33委员吴奔乐清市华东仪表厂34委员肖红练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35委员熊宁安泰天龙钨钼科技有限公司36委员徐永红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金属功能材料分公司37委员薛立莎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38委员杨永亮蓝德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9委员尹克勤英特派铂业股份有限公司40委员喻晓筠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41委员袁鑫明江苏华鑫合金有限公司42委员曾兵重庆市重科理化计量中心有限公司43委员张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车辆工程系44委员张力群山东力群合金材料有限公司45委员张雯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46委员郑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热工计量科学研究所47委员周洪琴重庆市大正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30项仪表功能材料及检测方法国标发布
    近日,由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玻璃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重庆川仪金属功能材料分公司等单位负责制修订的30项热电偶丝、电阻合金、光学玻璃、复合带材等材料及测试方法国家标准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分别于2011年5月1日和2011年6月1日起实施。标准文本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印刷出版。  这30项国家标准分别于2006、2007年批准立项,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技术归口单位,组织完成了该批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分别召开了标准起草工作会议,并以会议审查和函审的形式组织标委会委员及专家对标准进行了审查,于2009年完成了标准报批等工作。  各标准起草工作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广泛采纳了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反复论证、分析讨论,对标准多处细节进行了修订,分阶段完成了标准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使标准文本表述更加科学、规范、先进和更具指导性。  30项国家标准的各项技术指标先进、科学、合理,体现了行业的特点,符合我国国情,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该批标准的制修订和贯彻实施,将对提高我国S、R、B、K、E型热电偶丝,锰铜、康铜精密电阻合金,滤光玻璃,无色光学玻璃,复合带材的质量,提高技术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至此,在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周密组织下、在各标准起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标准起草人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的2006年度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划上了圆满的句号。30项仪表功能材料国家标准的批准发布,标志着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2008年 成立后,拥有了更大的国家标准制修订主动权和话语权。批准发布的30项仪表功能材料国家标准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实施日期1GB/T 1598-2010铂铑10-铂热电偶丝、铂铑13-铂热电偶丝、铂铑30-铂铑6热电偶丝GB/T 1598-1998GB/T 2902-1998GB/T 3772-19982011-05-012GB/T 2614-2010镍铬-镍硅热电偶丝GB/T 2614-19982011-05-013GB/T 2904-2010镍铬-金铁、铜-金铁低温热电偶丝GB/T 2904-19822011-05-014GB/T 4990-2010热电偶用补偿导线合金丝GB/T 4990-19952011-05-015GB/T 4993-2010镍铬-铜镍(康铜)热电偶丝GB/T 4993-19982011-05-016GB/T 6145-2010锰铜、康铜精密电阻合金线、片及带GB/T 6145-19992011-05-017GB/T 6146-2010精密电阻合金电阻率测试方法GB/T 6146-19852011-05-018GB/T 6149-2010新康铜电阻合金GB/T 6149-19852011-05-019GB/T 16701-2010贵金属、廉金属热电偶丝热电动势 测量方法GB/T16701.1-1996GB/T16701.2-19962011-05-0110GB/T 7962.1-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1部分:折射率和色散系数GB/T 7962.1-19872011-05-0111GB/T 7962.2-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2部分:光学均匀性 斐索平面干涉法GB/T 7962.2-1987, GB/T 7962.4-19872011-05-0112GB/T 7962.3-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3部分:光学均匀性 全息干涉法GB/T 7962.3-19872011-05-0113GB/T 7962.4-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4部分:折射率温度系数GB/T 7962.22-19872011-05-0114GB/T 7962.5-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5部分:应力双折射GB/T 7962.5-1987, GB/T 7962.6-19872011-05-0115GB/T 7962.6-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6部分: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及泊松比GB/T 7962.23-19872011-05-0116GB/T 7962.8-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8部分:气泡度GB/T 7962.8-19872011-05-0117GB/T 7962.9-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9部分:光吸收系数GB/T 7962.9-19872011-05-0118GB/T 7962.10-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10部分:耐X射线性能GB/T 7962.10-19872011-05-0119GB/T 7962.11-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11部分:可见折射率精密测试GB/T 7962.11-19872011-05-0120GB/T 7962.12-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12部分:光谱内透射比GB/T 7962.12-19872011-05-0121GB/T 7962.14-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14部分:耐酸稳定性GB/T 7962.14-19872011-05-0122GB/T 7962.15-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15部分:耐潮稳定性GB/T 7962.15-19872011-05-0123GB/T 7962.16-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16部分:线膨胀系数、转变温度和弛垂温度GB/T 7962.16-19872011-05-0124GB/T 7962.17-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17部分:紫外、红外折射率GB/T 7962.17-1987GB/T 7962.18-19872011-05-0125GB/T 7962.18-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18部分:克氏硬度GB/T 7962.21-19872011-05-0126GB/T 7962.19-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19部分:磨耗度GB/T 7962.19-19872011-05-0127GB/T 7962.20-2010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20部分:密度GB/T 7962.20-19872011-05-0128GB/T 15488-2010滤光玻璃GB/T 15488-19952011-05-0129GB/T 15489.6-2010滤光玻璃测试方法 第6部分:荧光特性GB/T 15489.6-19952011-05-0130GB/T 26330-2010银、银合金/铜、铜合金复合带材/2011-06-01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10年第9号(总第164号)和2011年第2号。
  •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专利联盟成立
    导读:丹东从2009年开始一直致力打造仪器仪表产业集群,近日,为服务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线,共同研究适合丹东仪器仪表企业发展需要的行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行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以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平稳较快发展,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专利联盟成立。  12月27日,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专利联盟成立。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专利联盟由生产企业、专业院校、研发中心、专利事务所、金融部门共30个单位组成。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专利联盟理事长、丹东东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包良清表示,联盟将以服务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线,共同研究适合丹东仪器仪表企业发展需要的行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行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以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平稳较快发展。  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嘉禄、丹东市副市长徐春光共同为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专利联盟揭牌并分别致辞。  徐春光说,仪器仪表产业是丹东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专利联盟的成立,将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实现从单一竞争到竞争合作的战略转型,既有利于推进仪器仪表行业专利技术合作,也有利于规避国内外竞争和市场风险,从根本上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促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  2009年4月,辽宁省确定了建设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目标,力求将丹东打造成为千亿元规模的现代仪器仪表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各类专用仪器仪表、科学仪器、电子与电工测量、医疗仪器、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元器件及材料等。目前,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8万平方米的研发检测大楼,9万平方米的辽宁仪器仪表学院已投入使用。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签约入驻企业已达300余户,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曾经在仪器仪表领域创下多个全国第一的丹东,而今风头不减当年。2012中国(丹东)国际仪器仪表博览会达成112个签约项目,签约总额50亿元人民币的丰硕成果并不令人意外,它是丹东传统产业厚积薄发的一个缩影。据悉,目前丹东仪器仪表产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处于全国领先。  胡嘉禄说,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专利联盟的成立,不但是丹东在科技创新、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的大事,也是辽宁省的大事。今年辽宁省知识产权局陆续筹备了三家产业专利联盟,但是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专利联盟是第一家完备的产业专利联盟,对辽宁省的产业专利联盟起到了推进作用。
  • 辽宁丹东:税惠为仪器仪表产业加速提劲
    “丹东市税务局主动上门辅导,为我们量身打造了一份税收优惠政策‘红利套餐’,企业的资金被激活,创新的动力更足了!”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赵渝兴奋地说。2022年,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享受各项税费优惠减免220万元,其主导研发的智能燃气表、水表等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代表性产品,已在北京、上海等90多个城市的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实现规模化应用,在用表具达到800余万只。思凯科技的快速发展,是辽宁省丹东市税务局用税收服务和税惠红利的护航下仪器仪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据悉,辽宁省丹东市税务局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开展定制服务举措,建立全市近400户仪器仪表企业服务清册,为企业量身打造最优办税方案,从推送优惠、快享优惠到尽享优惠,实行全链条跟踪服务。同时,集合骨干力量,组成多个专家小组到企业现场调研辅导,听取纳税人缴费人意见建议,推进“免申即享”等惠民举措,减少办税流程、缩短办税时间,精细服务不断提档升级。此外,辽宁省丹东市税务局瞄准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势头,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树牢个性化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定制服务,为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加大产品研发、加速开拓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税动力。1—4月,丹东市仪器仪表产业实现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30%。
  • 辽宁建成仪器仪表等14个专题专利数据库
    11月30日,作为今年专利周的主体活动,辽宁镁资源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开通仪式在鞍山市举行,鞍山市镁资源产业专利联盟同时宣告正式成立。辽宁省知识产权局专家现场为相关企业进行了镁资源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培训。  辽宁省镁资源丰富,菱镁矿保有储量为25.17亿吨,约占全国储量的85%,占世界储量的25%。为促进省内镁资源加工企业自主创新,辽宁省知识产权局与省政府工业特种资源保护办公室会同相关专家、学者及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用时两年建设完成了辽宁省镁资源产业专题专利数据库及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并完成了《辽宁省镁产业专利战略研究报告》。  数据库具有6级导航结构,共计285个节点,包含镁资源、镁质耐火材料、冶金辅料、镁建材、镁化工材料、镁金属及合金和镁特种材料七大分支行业,囊括了中国专利18万件,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区域专利115万件,具有信息集中、全面、挖掘程度高、检索方便等优点,可为企业充分了解竞争态势、借鉴已有技术、避免专利纠纷、规避竞争风险提供帮助。  据了解,为支持省内特色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辽宁省知识产权局组织专家先后建成开通了丹东仪器仪表产业、葫芦岛聚氨酯产业、阜新液压产业、盘锦石油装备产业等14个产业的专题专利数据库,其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专利文献及专利数据共计4000多万件,为企业进行专利查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圆桌会议召开
    2009年9月25日,正值2009鸭绿江国际旅游节期间,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圆桌会议在丹东皇冠假日酒店举行,参加会议的领导与来宾有:辽宁省丹东市副市长王力威同志、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兼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峻同志、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庆源同志、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跃光先生、中国科学院李依依院士、中国工程院柯伟院士、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欧阳良理事、深圳仪器仪表协会杜如斌会长等,以及国内外26家仪器仪表企业高层。仪器信息网作为特约媒体应邀参加。    会议现场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于2009年4月经辽宁省委、省政府批准建立,是省级重点产业基地,位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丹东市新城区内;总体规划面积7.56平方公里,分为四大功能区:研发区、生产区、人才培训区、综合服务区;一期面积4.4平方公里,二期面积3.25平方公里。  目前,正在开发建设的是一期起步区,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首批14栋共14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经建成,现已全部“摆满”企业,第一批入驻企业签约仪式已于2009年8月29日举行,共签约企业41户(其中中外合资企业11户),总投资额近9亿元;第二批26栋共3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有望于今年年底竣工;9万平方米的辽宁仪器仪表学院主体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前完工;4万平方米的研发检测中心、2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将于2010年投入使用。    辽宁省丹东市王力威副市长致欢迎辞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管理办公室高峻副主任介绍基地情况  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兼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峻同志从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情况谈起,向与会者介绍了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建设背景与目前进展情况,详细解析了丹东具有发展仪器仪表产业的“四大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在加快基地硬件建设的同时,为企业入驻精心打造了“四大支持平台(政策支持平台、资金支持平台、技术支持平台、人才支持平台)”。同时表示,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把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打造成为最具活力的机制体制创新区、最具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区和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千亿元规模的现代化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跃光先生发言    中国科学院李依依院士发言    中国工程院柯伟院士发言    深圳仪器仪表协会杜如斌会长发言    丹东企业代表发言    港资企业代表发言    美资企业代表发言    即将签约入驻企业代表发言  与会代表纷纷围绕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政策、人才、资金以及产业配套等诸多方面发表见解或提问,王力威副市长、高峻副主任均给予解答。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在此次会议上,王力威副市长和李跃光副理事长分别代表丹东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涉及开展建设产业基地合作、开展技术咨询合作、招商引资合作、协会活动合作、入会合作、宣传合作等方面。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第二批企业入驻签约现场 同时,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管委会分别与美国亚美技术有限公司、韩国新城照明科技株式会社、丹东大东线圈工程有限公司(日商独资企业)、丹东东方表业有限公司、韩国金阳电子株式会社、沈阳帕克思商贸有限公司、浙江佳友热能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理工大学电子传输研究所、沈阳德泰隆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沈阳奥纳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大连东华测控有限公司共11家国内外企业签订了入驻投资协议,总投资额达5.1亿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9个,引进外资5400万美元。    附录1:《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优惠政策》(丹政发[2009]15号) 2009年4月14日印发  为加快辽宁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鼓励中外投资者入驻基地,尽快把仪器仪表产业培育称我市的支柱产业,打造中国仪器仪表生产基地,特制定一下优惠政策:  一、入驻基地企业,政府给予注册资本10%的补贴 对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且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另增加5%的补贴。  二、入驻基地企业可以购买或租用标准厂房,也可先租后购。其中租用基地提供的标准厂房,前2年免收租金,后3年按基地厂房租金标准的50%收取。如企业购买标准厂房只收取建筑成本。  三、入驻基地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前5年上缴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市级一下地方留成部分全部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后5年5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四、对入驻基地的省及以上研发机构,或由权威专家领衔的重点实验室,给予30—50万元项目启动资金,并按其实验设备或工程建设投入,提供不低于100平方米实验室,3年内免收房屋租金和物业管理费。  五、对基地内企业免收市级收取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六、对入驻基地的企业协调解决流动资金贷款。  七、对入驻基地企业发生的设备搬迁和安装费用,有基地管委会给于适当补贴。  八、对入驻企业新购置机器设备所支付的贷款利息,由基地管委会给予贴息2年。  九、基地管委会为每户入驻基地的企业提供2套住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领衔专家免费使用2年。  十、基地内新设企业的申办和投资项目的行政审批,由基地管委会会同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全程代办制”。基地管委会负责对基地内企业实行全方位服务。  十一、2009年12月31日前入驻基地的企业,政府给予注册资本15%的补贴 对入驻企业新购置机器设备所支付的贷款利息,由基地管委会给予贴息3年 基地管委会为每户入驻基地的企业提供3套住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领衔专家免费使用2年。  十二、本政策由丹东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由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管委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附录2:《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优惠政策实施细则》(辽仪管发[2009]1号) 2009年7月21日印发  为认真贯彻执行丹政发[2009]15号文件《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优惠政策》,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 市政府设立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对入驻基地的仪器仪表企业注册资本达到300万元以上的给予注册资本10%的补贴 对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且经认定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另增加5%的补贴。此项补贴须企业注册资本金全部到位,且投资总额不低于注册资本金。补贴由入驻基地企业投产后向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管委会(以下简称基地管委会)和市财政局提出申请,并提供验资报告、营业执照副本及税务登记证副本、项目资金到位及项目进度证明和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明,由基地管委会和市财政局审核确认,并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局先期拨付补贴的50%,待企业实现投资协议中明确的销售收入和税金后,再拨付其余的50%。若企业经营期间减少注册资本金,则收回减少注册资本金部分的补贴资金。  第二条 入驻基地企业可以购买或租用基地提供的标准厂房,也可先租后购。企业租用基地提供的标准厂房,月租金为每平方米10元。如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每平方米超过1500元,前2年免收租金,后3年按50%收取。如企业购买标准厂房,只收取建筑成本(含土建成本每平方米1200元和土地转让金每平方米30元)。如企业购买土地自建厂房,投资强度达到每亩160万元,土地转让价格为每亩2万元。  第三条 基地管委会设立财政扶持资金,对入驻基地企业自纳税之日起前五年上缴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市级以下地方留成部分全部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后五年5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每季度末由企业提出财政扶持资金申请,经基地管委会和市财政局审核后给予兑现。入驻基地企业须在基地内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并完税,方可享受优惠政策。其中丹东境内原有仪器仪表企业入驻基地的,以进入产业基地上一年上缴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为基数,新老企业实现的税收合并计算,超基数部分享受此优惠。  第四条 对入驻基地的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各大院校研发机构或由权威专家领衔的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经基地管委会和市财政局审核确认,报市政府批准后,按国家级50万元、省级40万元、其他30万元的标准给予启动资金,由市财政局将启动资金直接拨付到相关机构,重点研发机构经批准后由市财政局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基地管委会按各机构的实验设备或工程建设投入,提供不低于100平方米的实验室,且3年内免收房屋租金和物业管理费,其他费用自行负担。3年以后如购买按市场评估价的20 %给予优惠。  第五条 对基地内企业,免收市级收取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由基地管委会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第六条 对入驻基地的企业需要解决流动资金贷款的,由基地管委会协调商业银行帮助解决,或由合作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担保。  第七条 对入驻基地企业发生的设备搬迁和安装费用,经基地管委会审核后给予适当补贴,其标准为固定资产投资300-1000万元的给予5万元补贴,超过1000万元的每增加1000万元提高2万元补贴,最高限额不超过50万元。  第八条 对入驻基地的企业新购置机器设备所支付的贷款利息,经基地管委会审核后,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2年的贴息补助。  第九条 基地管委会为每户入驻基地的企业提供2套不低于80平方米的住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领衔专家免费使用2年。由基地管委会审核批准并协助办理。日常费用由入驻基地企业自行负担解决。2年以后如购买按市场评估价的20 %给予优惠。  第十条 入驻基地企业的各项行政审批手续,由基地管委会实行“全程代办制”, 此项工作由基地管委会责成专人负责。工商、税务等相关行政审批部门在基地设立一站式服务机构。  第十一条 对2009年12月31日前入驻基地的企业,由市财政局给予注册资本15%的补贴 对入驻企业新购置机器设备所支付的贷款利息,由基地管委会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3年的贴息补助 基地管委会为每户入驻基地的企业提供3套不低于80平方米的住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领衔专家免费使用2年。日常费用由入驻基地企业自行负担解决。2年以后如购买按市场评估价的20%给予优惠。  第十二条 入驻基地的企业经营期限不得低于10年,如低于10年,企业已享受的所有优惠全部收回。  第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由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管委会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开通
    11月5日,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开通仪式在丹东举行。丹东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于波代表丹东市政府在开通仪式上致辞,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副巡视员胡嘉禄、副局长李杰、丹东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于波、丹东市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主任吴延春共同点击启动球,正式启动信息服务平台。 点击启动球正式启动信息服务平台  仪器仪表行业是辽宁省特别是丹东市的传统产业,根据丹东仪器仪表行业具备的优势,辽宁省知识产权局会同相关专家、学者及其行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建设了辽宁专利信息服务公共平台丹东分平台,即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整合了七国两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洲专利公约组织、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中国)的中外专利数据资源。涵盖仪器仪表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及其应用等相关技术领域,囊括国内专利约66万件、国外专利602万余件。该平台采用多级导航结构,逐步精准检索范围,提高使用者获取专利信息的效率,并提供表格检索、逻辑检索,IPC分类检索等多种检索方式,每种检索方式还配有二次检索、过滤检索、同义词检索等辅助检索。支持国际标准检索方式(2005/PD) 国内、外法律状态检索功能 同时提供在线更新等功能。  仪器仪表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提高了企业和广大公众对专利信息获取的时效性,解决了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不同层次人群在使用专利信息时遇到的检索困难,降低了专利信息利用的门槛,为丹东及全省仪器仪表产业内的企业建立了专利信息的共享机制,使其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避免侵权纠纷及核心技术的重复性研究,为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专利信息保障。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的开通为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必将成为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倍增器,并辐射全省。辽宁仪器仪表产业将依靠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技术创新能力,以仪器仪表产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的专利作为发展武器,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启动仪式后,为了让省内仪器仪表企业全面了解和掌握仪器仪表信息平台的使用,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还举办了全省仪器仪表行业专利信息利用培训班。
  • 辽宁省仪器仪表行业精英齐聚丹东
    6月22日,由辽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和省人才中心主办的辽宁省仪器仪表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在丹东市开班。  此次研修班旨在让我省仪器仪表领域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发展,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3天时间里,来自全省14个城市的仪器仪表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仪器仪表科研机构及仪器仪表相关专业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将围绕仪器仪表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仪器仪表的产品标准及性能测试等方面内容展开研讨。
  •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基地实现“双过百”
    时值隆冬,丹东临港产业园区人声鼎沸。截至2009年12月31日,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全年共洽谈推进项目354个,总投资71.2亿元 签订入驻协议企业165户,完成工商注册企业101户,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签约企业100户、注册企业100户”的“双过百”招商任务。  2009年底,仪器仪表产业基地迎来投资注册的高峰,全年完成注册资本8.1亿元,实收资本6.6亿元,其中,注册外资645万美元,实收资本75万美元。去年入驻一期标准厂房的企业达46户,全部完成工商注册,这些企业总投资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今年即将入驻二期标准厂房的企业74户,总投资1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已有38户企业完成工商注册。  与标准厂房建设速度同步的还有仪器仪表研发中心,主体高11层的建筑目前已有6层完工。不久后,这里将迎来大连理工大学、沈阳仪表研究院、中国计量学院、深圳飞亚达公司、日本仪器仪表研究所等15家科研机构,他们中已有7户完成工商注册。还有30家企业十分看好丹东的仪器仪表优势产业,向临港产业园区申请征地自建厂房,总投资12.5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户,总投资1.9亿元,到去年末已有10户企业完成了工商注册。  去年,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签订入驻协议企业165户,总投资3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8亿元,投资亿元以上的有9户,投资5000万元至1亿元的有17户,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有92户。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涵盖了仪器仪表产业五大类168个品种,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备、专用仪器仪表、电子与电工监测、医疗与科学检测仪器、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元器件等多个门类。  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在完成2009年全年任务后,又开始谋划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工作人员已经兵分几路,开始筹备新一轮的丹东仪器仪表主题招商会。
  • 辽宁省将培育50家以上仪器仪表和标准物质生产企业
    近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重点提及筹划建设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家,现代先进测量实验室1家,省级碳计量中心2家,引导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和标准物质生产企业50家以上。  同时,辽宁省还将推动高端仪器仪表研制与应用,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品牌。组建大连仪器仪表制造、丹东特色仪器装备制造、沈阳测试测量服务一体化创新联盟,协同创新助力仪器仪表产业高水平发展。  全文如下: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37号),充分发挥计量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作用,推动辽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辽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社会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践行“六个必须坚持”,切实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加快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引领,努力构建技术先进、高效精准、管理现代的省域先进测量体系,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计量基础支撑和保障,以新担当新作为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计量基础融合发展、协同升级,计量能力创新驱动、稳步提升,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支撑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计量科技新突破,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建设高水平计量科学研究机构,新建10个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培育20个计量科技创新团队,主导国家计量比对5项,研制50项具有原创性成果的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  计量服务新突破,保障效能日益增强。筹划建设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家,现代先进测量实验室1家,省级碳计量中心2家,引导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和标准物质生产企业50家以上。  计量基础新突破,支撑体系更加坚实。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到3600项,标准物质数量达到680项,制修订地方计量技术规范120项。  计量监督新突破,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探索建立新型计量监管模式,引导培育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8000家以上,强制检定项目省级及以下建标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计量文化和科普工作,建设10个“计量文化科普基地”。  到2035年,全省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关键领域测量技术取得突破,高水平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全面建立,计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趋于完善,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二、持续推进计量科技创新发展  (三)加快计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国家战略和辽宁区域科技创新需求,充分发挥省级和沈阳、大连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主导作用,对标国家级、大区级标准,适当超前建设支撑和保障科技创新的高水平计量基础设施。重点围绕大空间高准确度声学、超长度、超大口径高准确度流量、高准确度大质量等领域培育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先进测量实验室。补齐高水平计量基础设施环境场地短板,建立东北大区计量科技创新和集成测量服务溯源基地。(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各市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以下均需各市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四)加强关键测量技术攻关。面向沈大“双核”引领全域创新、核心技术攻坚战、辽宁实验室等重点方向和重大平台,开展先进测量能力提升行动。加强计量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鼓励参与“量子度量衡”计划,积极推进量子技术应用。探索开展先进测试技术攻关,在长度、热学、力学、时间频率、电磁、声学、光学等专业多参量、动态量、微观量、极端量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跨专业、高精度、复杂量测量能力供给。对科技成果、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评定鉴定的量值保证能力开展核查评价,提升服务科技创新的一体化量值传递溯源保障能力。(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  (五)促进测量创新协同发展。针对重点优势产业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研发创新中“卡脖子”测量难题,联合开展复杂环境测量、数字化模拟测量、纳米测量、量热技术、能源及存储计量技术研究,提供定制化、个性化、前瞻性测量测试服务。积极推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互认证书制度,先行推广计量测试技术评价,加快国际国内衔接。鼓励企业参与跟踪量子传感等技术研究,抢先应用技术成果占领制高点,推动高端仪器仪表研制与应用,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品牌。组建大连仪器仪表制造、丹东特色仪器装备制造、沈阳测试测量服务一体化创新联盟,协同创新助力仪器仪表产业高水平发展。(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六)突破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面对量值传递扁平化、计量数字化转型要求,深入开展嵌入式测量、多参数测量、智能测量、标准物质等共性计量技术研究,积极解决我省重点领域在极端极限条件、复杂应用场合、在线实时、远程校准等方面的测量需要。加快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方法、技术和标准研究,逐步推进全省计量技术服务方式从手动到自动、从现场到远程、从单一量到多参数耦合、从静态计量到动态测量、从计量器具向测量系统转变。全面应用国家计量数据管理平台,加快数字证书系统升级和推广应用。探索建立公共服务等领域计量数据应用基地,开展计量数据采集管理、统计分析、应用共享,推动计量数据安全有序流动。〔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省营商局(省大数据局)〕  (七)塑造良好计量科技创新生态。完善计量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省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由检测型向科研型转变,强化项目、人才、平台和资金等资源高效配置。加速整合社会计量资源,鼓励具有专业优势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体,设立地方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鼓励联合申报科研攻关项目,落实计量、标准、质量、知识产权融合联动的成果转化机制。(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国资委、省知识产权局、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三、大力拓展重点领域计量应用  (八)升级先进制造计量基础体系。实施计量能力提升工程,面向3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的量值传递溯源需求,健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制度,在高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等领域培育国家、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实施工业强基计量支撑计划,加强计量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推动工业制造领域计量检定、校准、测试和检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  (九)提升装备制造计量供给水平。聚焦汽车、数控机床、输变电装备、燃气轮机、压缩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升级,重点提升新型信息交互、复杂参数测量、方位感知测量、测量数据及分析应用等测量技术能力水平,开展声学传感器、多分量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高端零部件计量特性研究,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实现整体数字化转型。(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十)强化智能制造计量服务效能。推动重点产业智能化改造,补齐产业关键参数计量测试能力短板。开展正压环道、温压一体流量装置、固体密度计等关键计量标准、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提供远程流量校准和现场智能互认溯源、阻燃防雷特种材料、金属材料多标准(ISO-ASTM-JIS-GB)校准检测一体化服务,充分发挥计量融合协同服务效能,促进产业延链强链补链,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十一)提高新兴产业计量保障能力。瞄准机器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医疗装备等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开展标准微小力值、大规模芯片测试机、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光纤传感器、介入高电压等关键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加快绝对法振动测量装置、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高端放射治疗设备等测试方法研制和推广使用,加强航空、海洋装备计量保证体系和产品型号总计量师系统建设。优化计量服务应用技术能力,加快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十二)赋能数字辽宁建设发展。推动企业建设动态测量数据信息库,开展研发、生产、试验、使用过程测量数据分析研究,加快测量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改造。探索数字计量跨界融合应用,建设数字计量基础实验设施和公用数据统计分析应用平台。发挥计量在北斗卫星系统授时、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规模组网建设、云平台技术、数字医学影像、远程数字控制、非接触测量、数字证书等领域创新驱动作用。加快信息技术领域能耗、电磁辐射、数据流量、远程时频传递等关键参数校准方法研究和设备研制,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供计量支撑。〔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营商局(省大数据局)〕  (十三)引领绿色低碳目标实现。培育国家级、省级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中心,建立双碳计量溯源实验室,开展煤电、石化、冶金等领域污染物排放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加强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数据分析应用。构建风能、太阳能、氢能绿色新能源产业链计量体系,完善新型电力、水资源、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领域贸易计量综合保障能力和规范体系。持续推进能耗、水资源、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全面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管理体系,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大力培育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基地,创新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服务模式。(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  (十四)保障公共服务与安全。加快医疗器械、疾病防控、生物医药、诊断药剂、可穿戴设备、康复理疗设备、营养保健食品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医疗健康领域计量服务能力。加强供电、供水、供暖、供气等普惠性、公益性行业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测试评价。开展地质、气象、海洋灾害、地震、洪涝干旱、森林火灾等领域计量器具研制和监管技术研究,完善安全防护计量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灾害防御计量保障水平。(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卫生健康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省水利厅、省药监局、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十五)筑牢交通运输计量基础。提升交通计量技术基础能力,加快自动驾驶测量、交通安全监管检测、机动车环保监测、交通动态计重、冷链物流、可移动实验室、轨道专用设备、汽车充电设施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聚焦航空、公路、铁路、港口、水运等交通运输领域的计量需求,研究交通专用计量标准装置、测量设备,建立计量技术规范,增强交通运输行业计量测试服务保障能力,助力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发展。(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生态环境厅、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四、全面夯实计量基础能力  (十六)构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开展全省计量战略发展研究。围绕全省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法制监管需求,结合辽宁计量体制机制特殊性和多样性实际,构建定位清晰、职责明确、作用差异、保障充足、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需求导向的量值溯源体系。各市、沈抚示范区要加大量值传递普惠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计量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会优势资源参与融入,有序规范市场化量值溯源服务,实现量值传递溯源资源共用共享。(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十七)优化计量标准能力建设。实施计量标准能力提升工程。省级计量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加强碳排放、粮食安全、先进制造、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医药卫生、节能环保、水土监测、民生保障等领域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省、市级强制检定项目建标覆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加速计量标准升级改造和研发创新,构建链条清晰、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十八)拓展标准物质研制应用领域。实施标准物质能力提升工程。加快石油化工、特种气体、环境监测、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物质研制攻关,建设土壤等标准物质量值核查验证实验室,大力推广标准物质的应用,积极拓展高端标准物质产品使用领域。加强标准物质监管能力建设,实行标准物质质量追溯制度。(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十九)强化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保障。实施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能力提升工程。省级计量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全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布局,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推动差异化、专业化发展 省级和有条件的市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应用型计量科学技术研究,及时掌握国内外先进计量管理技术,开展前瞻性、定制化、个性化测量服务 市、县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强化计量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强制检定职责,为社会提供基础性、公益性计量服务。(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二十)促进计量服务市场发展壮大。实施计量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积极引导计量技术机构大力发展计量测试、计量评价、比对验证等技术服务新兴业态,培育重点领域先进测量“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测量标兵,打造规模效益好、创新能力强、产业影响力大的国内一流辽宁计量测试品牌。探索建立测量服务业主体技术能力和信用第三方评价制度,鼓励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测量服务规范化发展。支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充分发挥服务效能,向社会提供专业化、高水平技术服务。(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二十一)培养先进计量人才队伍。实施计量专业技术人才提升行动。加大先进测量创新人才培育,加强国家级专业技术委员和评审员培养,建立计量科技创新团队,依法表彰奖励计量科研成绩突出单位和人才。落实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制度,强化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考核和规范管理。健全全省计量人才专家库,鼓励技术机构和企业增加计量专业人员岗位设置。建设计量技能实训基地,开展专业人员实务培训,举办计量技能大赛,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和传帮结对。(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  (二十二)提高企业计量能力水平。开展工业企业计量标杆示范活动。提高企业计量基础保障和创新能力,强化测量管理体系建设,支持计量检测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质量控制与智能化管理水平。推广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发挥标杆示范引领作用。落实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深入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全面提升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拓展服务企业有效资源,积极争取国家级专业技术组织入辽设点设站,落实激励企业增加计量投入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税务局)  (二十三)加强计量文化学科建设。开展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活动。建好国家级、省级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推动辽宁计量馆开放应用。弘扬“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计量价值观念,积极选树计量工作先进典型。加强计量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支持高校设立计量相关专业。(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省电力公司)  (二十四)推动东北大区计量协调发展。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战略,发挥东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作用,完善区域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提升区域计量服务保障能力。强化东北地区计量科技合作,推进计量能力提升和测量结果互认。优化区域计量发展互助机制,加大计量技术指导帮扶、计量项目援建力度,推动区域计量协调发展。(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二十五)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协同。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与应用示范创新,搭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全流程、全体系技术服务。推动计量与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技术参考借鉴和共享共用,以精准计量推动标准数据和方法科学验证。(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五、显著提升计量监管效能  (二十六)完善计量监管制度。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适时修订《辽宁省计量监督条例》。积极参与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建立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制度,鼓励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的团体计量技术规范,持续提高计量技术规范供给质量。加强计量风险防控,落实市场主体计量合法合规主体责任。(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司法厅)  (二十七)创新计量监管方式。加强计量监管技术研究,探索全要素、全流程计量监管模式。创新开展计量标准器具(标准物质)、计量技术机构、执业注册计量师三合一监督检查。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行智能计量器具实时监控、失准更换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新型监管制度。做好智能电能表状态评价、更换试点及推广应用,推动计量器具、测量软件、测量系统等综合计量评价。创新计量比对工作机制,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计量比对中心。(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电力公司)  (二十八)强化民生计量监管成效。落实计量惠民工程,提高民用“四表”、公共交通、医疗健康、乡村振兴等领域强制检定能力,明确全省强制检定建设标准要求,压实地方政府保障强制检定主体责任。培育建设加油机等重点民生计量监管保障基地,提升全省民生计量监管水平。推广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持续开展集贸市场、眼镜制配场所、加油站、餐饮场所、商场超市、定量包装商品等重点民生领域专项监督检查。(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二十九)构建社会诚信计量体系。开展诚信计量示范活动。完善“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为补充”的诚信计量体系,在商业、服务业重点领域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推行定量包装计量保证能力自我承诺制度,鼓励采用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建立市场主体计量信用记录,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管理。(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三十)加强计量执法工作。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执法联动机制,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计量监管与综合执法信息共享,加大计量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依法查处制造、销售和使用带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违法行为,严厉惩治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报告等违法行为。加强计量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计量执法装备水平。(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  六、保障措施  (三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计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计量工作全过程,健全上下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国家计量政策政令畅通。各市、沈抚示范区要高度重视计量工作,突出计量战略资源地位,制定落实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分解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三十二)提供工作保障。各市、沈抚示范区要加大对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支持保障,加强计量基础设施、计量科研、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强制检定实施机构、计量数据、专业技术人员等国家战略资源能力建设 要制定具体措施,完善计量基础设施、运行经费、专业人员保障机制,将公益性计量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各相关部门要促进科技、产业、财政、人才等政策协同,大力支持计量科研项目和计量技术平台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测量技术、设施研发和产品应用,鼓励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依法开展经营性技术服务,加强计量重要科研创新人才培育引进。(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市场监管局)  (三十三)扩大科普宣传。推动计量宣传通俗化、制度化,以“世界计量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质量月”为重点,大力宣传计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组织开展计量科普进校园、进医院、进社区等活动,面向社会普及计量知识和计量文化,不断提升计量工作社会影响力。(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广电局)  (三十四)狠抓工作落实。各市、沈抚示范区要将本实施意见主要目标任务纳入本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省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贯彻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监测,通过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研究解决对策,重要情况及时报告省政府。(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 汉威科技2018年财报解读:仪表业绩增速最快
    p  近日,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威科技)公布了2018年公司财报。汉威科技是国内知名的气体传感器及仪表制造商、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2018年汉威科技业绩达15.12亿,业绩增涨4.7%。但净利润下滑44.1%,为6166万,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公司及子公司的商誉减值影响。自证监会去年11月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后,市场上已有超过百家上市公司去年业绩及公司净利润受到商誉减值影响发生剧烈变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a5d7de80-0923-40cb-b7f1-6bdd826654c1.jpg" title="汉威科技财报.png" alt="汉威科技财报.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汉威科技2018、2017年业绩对比/strong/pp style="text-align: right line-height: normal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数据来源:汉威科技公司年报)/span/pp  2018年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业绩收入占汉威科技整体收入的67.1%,汉威科技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是以公司生产的智能仪表为基础,将仪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过NB-IoT等多种通讯方式传输至物联网系统形成的综合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智慧市政系统解决方案、智慧环保系统解决方案和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等。从毛利率水平看,该业务近30%的毛利率明显低于传感器和智能仪表业务毛利率水平,根据汉威对这部分业务的解释,这其中也包含一部分仪表、传感器等仪器设备收入。未来,怎么让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比单纯的卖仪表传感器更挣钱,这也是汉威科技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智能仪表业绩增速最快,达23.8%,与此相伴的是该业务营业成本同比增长近36.8%。传感器收入达1.55亿,业绩收入略有下滑。/pp  2018年汉威科技投入研发经费10,668.68万元,同比增长17.11%,研发人员增加116人。更多的资金投入及科研人员的增加帮助公司取得了不少进展:2018年,汉威科技开展了10项新方向业务项目调研,包括研发完成了独立式小烟感和NB-IoT烟感产品 全光谱水质检测仪的产品开发 持续推进超声波气体检测技术的研究等。而在专利方面,汉威科技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证书34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外观设计5项 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1项。其中,与仪器相关的专利主要为外观设计专利。4项发明专利分别为“管道气体泄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因长期冷置而漂移的传感器显示修正方法”、“渗滤液厌氧反应器的进水配水系统”和“一种有机废气的冷凝回收溶剂装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13b9406d-cb3d-4853-8d27-17d611896f43.jpg" title="汉威科技2.png" alt="汉威科技2.png" width="628" height="388" style="width: 628px height: 388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汉威科技2018年研发投入/strong/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来源:汉威科技公司年报)/span/pp  公司层面,2018年汉威科技新设立河南汉威智慧消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汉威科技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可以看做汉威在行业和区域上扩展的最新动作。同期内撤销北京威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之前主要负责汉威科技的居家智能与健康业务。/pp  虽然综合解决方案这样的集成业务在汉威科技中占比最高,但在汉威科技之后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汉威科技领导表示今后公司还是会着力发展传感器业务,未来公司的工作重心将重回传感器领域,重点发展多门类的传感器产品,各方资源也会优先倾向传感器业务的需求,通过发展传感器为物联网市场的需求提前做好准备。/p
  • 财政部:提高出口退税率 仪器仪表至15%
    6月8日,财政部网站刊登通知称,将电视用发送设备、缝纫机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 将部分农业深加工产品及部分机电药品等商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5%。以下是通知全文:财税[2009]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电视用发送设备、缝纫机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  二、罐头、果汁、桑丝等农业深加工产品,电动齿轮泵、半挂车等机电产品,光学元件等仪器仪表,胰岛素制剂等药品,箱包,鞋帽,伞,毛发制品,玩具,家具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  三、部分塑料、陶瓷、玻璃制品,部分水产品,车削工具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  四、合金钢异性材等钢材、钢铁结构体等钢铁制品、剪刀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  五、玉米淀粉、酒精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5%。  具体商品清单见附件。  六、本通知自2009年6月1日起执行。具体执行时间,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海关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特此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二〇〇九年六月三日
  •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招商推介会​签约8家企业
    诚邀天下商,共创新未来。5月8日,由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主办、丹东临港实业发展集团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招商推介会举行。近百家企业的代表参会。合作区管委会分别与丹东宝亿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爱孚优国际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福建东方醒狮动力有限公司、北京海吉尔科技有限公司、沈阳皓月义齿制作有限公司、杭州福弦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鸣友金属配件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约,项目签约资金达1.1亿元。“仪器仪表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撑,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和科技创新实力,是衡量未来科技和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区域经济规划中心李杰博士说,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规模进入年销售额万亿元时代,国家对仪器仪表行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在政策层面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仪器仪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仪器仪表产业招商推介会,进一步展示了实力与魅力,将吸引更多的潜在合作伙伴参与和关注。“之所以选择在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投资落户,我们不仅看中这里的区位资源优势、潜在的市场空间、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方面因素,更看中这里浓厚的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氛围,看中丹东市对帮助企业发展的决心和落实的系列政策、采取的多种服务措施。”宝亿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鑫表示,合作区积极为入驻项目提供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以高效务实、规范优质、勤政廉洁的良好形象赢得了投资企业的一致好评。该公司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精密件生产项目。与会企业家代表实地参观考察了丹东东方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思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丹东奥龙电子有限公司、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丹东安顺微电子有限公司和丹东新区创新创业学院等企业和单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合作区管委会依托良好的区位、交通、自然资源等发展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制定招商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为仪器仪表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 丹东着力打造辽宁省仪器仪表产业核心区,实现产值18.9亿元
    行园区改造升级。建立于2009年的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在产业发展规模、科技研发能力、创新创业等方面业绩突出,是丹东市的一张“产业名片”。近年来,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按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的管理办法》要求,在特色产业发展、科技研发、创新创业方面下足功夫、加大投入,完善健全基础设施配套,为企业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如今,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已成为丹东市乃至辽宁省仪器仪表产业的核心区。“目前,项目施工人员正在加紧作业,争取在11月底建成投产运营。”在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易斯特科技副总工程师张伟告诉记者,该项目实现对中子活化水泥元素分析仪、中子活化煤质分析仪和中子活化烧结元素分析仪等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满足物质组成元素分析、石油测井、工业中子成像、毒品爆炸物检测等领域的具体应用需求。“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仪表75台套的生产能力,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2.3亿元,新增利税7000余万元。”张伟说。经过多年发展,丹东市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仪器仪表产品已拥有四大类11小类100多个品种。截至目前,丹东市仪器仪表行业有企业234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户。去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8.9亿元。今年1月至8月,丹东市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38.8%。
  • 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揭牌仪式举行
    4月6日下午,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揭牌暨国药科技城项目启动仪式在高新区举行。市委书记陆治原,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出席仪式并共同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揭牌。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仪表产业是青岛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去年以来,我市聚焦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高标准布局建设15个专业园区,“一园一业”落实“5个1”机制,加快集聚产业资源,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总占地4630亩,分为医药器械片区和康复医疗片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领域的生物创新药和罕见病药物、医疗器械领域的体外诊断和先进治疗设备以及康复医疗。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总占地2903.5亩,聚焦工业测控系统与装置、实验分析仪器、传感器及核心元器件三大重点领域,努力建设成为“北方仪器仪表产业总部基地”和“全国仪器仪表创新示范窗口”。揭牌仪式上,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国药集团融资租赁公司总裁王国梁,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郝健分别致辞。青岛高新区有关负责同志作了专业园区推介。落户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国药科技城项目同步启动,中科院青能所合成生物产业技术研究平台等一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省科技厅、省工信厅和康复大学(筹)有关负责同志,市领导常红军、栾新、王波,市直有关部门和城阳区、高新区负责同志,部分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参加。
  • 仪表高级工程师谢深:自动化时代的仪表发展道路,宽阔明朗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作为一名15年的仪表工程师,五号沟LNG扩建二期控制仪表的项目和技术负责人谢深在中国工程师大会上,以自己在上海五号沟LNG扩建一期与二期的亲身经历,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一场关于仪表自动化发展的深度分析与交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针对议题,《自动化仪表的发展道路》,谢深老师一开始就亮出了他的观点:1.仪表作为发展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石,终将会随着信息产业和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发展 2.仪表控制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会不断上升。如何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来提高仪表的精度,降低仪表控制的操作难度,从而提高整个项目的运作效率,才是当今仪表行业发展的核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紧接着谢深老师以LNG扩建项目为例,分析了如今天然气仪表的应用和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通过老师的精彩发言,我们发现,LNG扩建项目中的仪表应用和控制系统可谓非常出彩。LNG站的稳定安全投产,离不开各种仪表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实时反馈和逻辑联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谈到LNG扩建项目对自动化仪表的尝试时,谢深老师主要从仪表本身的高精度发展、ESD系统、FGS系统以及PID的应用展开,浅谈仪表对天然气的生产和集运监控和系统控制,进而总结出仪表行业发展的两大趋势和五大有利因素。/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目前,全球测量测试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呈现两大趋势。第一,随着传感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新材料、新机理、新技术的测量测试仪器仪表实现了高灵敏度、高适应性、高可靠性,并向嵌入式、微型化、模块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第二,企业形态呈集团化垄断和精细化分工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大公司通过兼并重组,逐步形成垄断地位,既占据高端市场又加速向中低端市场扩张,掌控技术标准和专利,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小企业则向“小、精、专、强”的方向发展,通过在细分市场上的突出优势及跨国的合作销售渠道,将产品和服务推向国际市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还有五大有利因素促进仪表行业发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第一,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中国制造2025》指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进入“十三五”以来,《“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中均对仪器仪表、测量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扶持和鼓励,有利于测量测试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第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电力检测仪器仪表有着蓬勃需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电力保障普遍存在较大缺口,或者需要建立能源进口运输通路并建设电站,或是缺乏更具规模效应电厂的建设能力,或是已经建成的电站缺乏足够的电网和输送电能力。为了打破电力缺口对其工业化发展的制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积极开展电力设施的建设。未来十年,全球电力领域投资金额将达7.2万亿美元,而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规模将超过万亿美元,这将为我国电力电工类的测量测试仪器仪表产品创造庞大的市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第三,国内环境监测体系日渐完善,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化污染防治的措施,环保监测因子不断拓展,环境监测体系日渐完善。2017年3月,环保部印发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指出,国家城市站监测项目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臭氧、气象五参数(风速、风向、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等。一系列的大气监测设备,如多功能的空气质量检测仪、VOCs检测仪、温湿度测试仪、CO检测仪等产品及配套服务有着良好的市场机遇。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对家庭环境中的污染问题日渐重视,家用的环境质量监测仪器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释放。/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第四,医疗理念和方式的转变,随着健康管理理念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渗透,居民生活、工作方式逐渐改变,越来越多居民开始主动进行健康管理,生活更加智能化。未来,具备APP、智能监控等智能化功能是家用医疗测量测试仪器生产商增强用户粘性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健康管理意识不断强化,家用医疗测量测试仪器的需求将不断加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第五,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各种新型测量仪器在基本的测量功能之外,拥有越来越强的智能处理能力,能够承担自动调零、自校准、自标定功能,同时能对被测量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具备逻辑判断和信息处理能力。这些智能化设备的开发与传感器技术、芯片技术、信号处理等技术快速发展息息相关,传感器技术与算法、程序相结合的模块化开发,大大拓展了仪器仪表的应用深度和广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分享的最后,谢深老师指出,仪表行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持久的,但是一定是必然的、与时俱进的。每一位仪表工作者,唯有坚持不懈的去探索,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p
  • 1-5月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30.4%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解读2022年1—5月份投资数据。1—5月份,各地区、各部门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2%,增速较1—4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1—4月份收窄1.9个百分点。从环比看,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72%。   一、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   1—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7%,增速比1—4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高0.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10.6%,增速比1—4月份加快7.5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7.9%,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1.7%,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3.0%,降幅收窄4.0个百分点;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1.8%,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二、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   1—5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6%,增速比1—4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1—4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2.0%,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9.0%,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11.0%。   1—5月份,制造业企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7%,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5.1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43.2%,比2021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三、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   1—5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5%,今年以来增速持续保持在20.0%以上。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4.9%。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30.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9.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6.4%。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0.8%。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34.0%,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增长20.1%,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14.9%,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14.3%。   四、民生补短板投资较快增长   1—5月份,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2.9%。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28.1%,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教育投资增长9.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4.2%。   1—5月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11.5%。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8.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2.1%,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8.0%。   五、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增强   1—5月份,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简称大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2%,高于全部投资4.0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3.3%,比1—4月份提高2.0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2个百分点。   从先行指标看,1—5月份,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26.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3.3%,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增长18.4%,有利于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下阶段,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撬动引导社会投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投资平稳增长。
  • 仪器仪表厂家&水务公司供采交流论坛邀请函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仪器仪表厂家& 水务公司供采交流论坛邀请函/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抢抓新机遇 谋求新发展/strong/pp  会议背景/pp  随着水务行业新一轮的提标改造,推动着环境监测、在线仪表、实验室仪器市场的迅速崛起,带动了仪器仪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随着环保投资速度的放缓,大型水务企业内部管理提升显得尤为重要,集中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作为降低运营成本的有效途径,分散采购正在被战略采购合作替代。/pp  在这个行业发展的历史契机,云鲸网举办仪器仪表厂家与水务公司供采交流论坛,为云鲸网仪器仪表厂家与水务公司搭建平台,实现供采双方面对面交流,共商发展机遇,形成合作共赢。/pp strong 主办单位:/strong 云鲸网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pp  strong支持媒体:/strong仪器信息网a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 target="_self"www.instrument.com.cn/a/pp strong 赞助单位:/strong(待定)/pp  strong会议时间:/strong2018年11月30日(周五)/pp  strong会议地点:/strong北京朝阳区北苑东路88号 蓝地时尚庄园会议中心/ppstrong  会议流程/strong/pp  13:30-14:00 签到/pp  14:00-14:20 嘉宾致辞/pp  14:20-15:30 供应商路演/pp  15:30-16:30 采购商发言/pp  16:30-17:30 话题讨论/pp  18:00-21:00 交流晚宴/pp  strong拟邀参会单位:/strong/pp  中国水务 首创股份 北控水务 中原环保 博天环境 中持股份 岭南股份 金风环保/pp  参会企业名单持续更新中/pp  参会报名/pp  姓名、手机、职位、公司(扫描二维码提交报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f2cdd6c5-50e6-4459-8ea5-d34b0ee469de.jpg" title="22.png" alt="22.png"//pp  联系人:田小姐 13693005903 王先生15611001098/pp  收费标准: 会务费:每家企业1980元人民币(含两人) 晚宴:300元(每人)/pp strong 云鲸网介绍/strong/pp  云鲸网是环境领域首家产业互联网生态平台,面对环境领域“需求侧缺乏高效、稳定的优质优价产品/服务体系,供给侧产能过剩、缺乏稳定、长期的订单,行业生态缺乏有效的匹配、协同和共享”等行业痛点,云鲸网以大数据、云计算、AI/VR等互联网技术,依托云鲸网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及聚合跨界资源的能力,为环境企业提供“供需智能匹配、线上线下互动、多频高质交易”的核心价值,为环境企业带来合规、高效、利润高速增长,推动环境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各链条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pp  云鲸网以“共建智能高效环境产业新生态”为使命,自2017年成立以来,线上不断优化迭代系统产品,线下落地云鲸生态工厂,与国合基地联合成立云鲸供应链服务公司,打通全流程服务,为环境企业提供优质、智能、高效的专业化服务。/pp  strong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strong/pp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成立于1988年,是汇聚业内众多领军、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现有会员1079个,其中制造企业987个,科研院所44个,大专院校21个,相关社团27个。多年来秉承“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宗旨,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部门和会员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同行业相关组织之间以及会员单位内部之间的信息、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活动。/pp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成立以来,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为维护会员单位合法利益、促进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pp  strong交通路线/strong/pp  北京朝阳区北苑东路88号 蓝地时尚庄园会议中心/pp  交通位置(北五环北苑东路向北2公里)/pp  园内导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1b37b171-6946-4fee-a89b-bdc73d5047f9.jpg" title="14.jpg" alt="14.jpg"//p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公示73本仪器仪表领域高质量期刊
    2019年7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遴选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形成全面客观反映期刊水平的评价标准。根据中国科协《分领域发布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负责牵头组织实施仪器仪表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认定及发布工作。按照中国科协统一部署和总体安排,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秉承“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使用”原则,采取期刊筛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同行专家评议、专家审定的方式,形成了学科内具有高度共识的《仪器仪表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1)试点成果,公示期为2021年11月15日至2021年11月19日(5个工作日)。《仪器仪表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1)序号国内出版期刊名称与分级序号国外出版期刊名称与分级T1 6本T1 7本1仪器仪表学报1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光学精密工程2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3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3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4分析测试学报4Journal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5传感技术学报5IEEE Sensors Journal6计量学报6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7MeasurementT2 7本T2 9本1Instrumentation仪器仪表学报(英文版)1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2自动化仪表2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3仪表技术与传感器3Lab On A Chip4电测与仪表4ACS Sensor5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英文版)5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6质谱学报6Applied Spectroscopy Reviews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7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8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9Precision Engineering-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ies For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NanotechnologyT3 4本T3 11本1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测试科学与仪器(英文版)1Structural Control & Health Monitoring2中国测试2Metrologia3电子测量技术3Flow Meas Instrum4国外电子测量技术4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5分析仪器5Photonic Sensors6无损检测6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7自动化与仪表7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8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8Journal Of Astronomical Telescopes Instruments And Systems9光学仪器9Journal Of Microscopy10气象水文海洋仪器10Surface Topography-Metrology And Properties11中国仪器仪表11Advanced Devices & Instrumentation12生命科学仪器13探测与控制学报14功能材料交叉推荐类期刊 11本交叉学科推荐期刊 7本1自动化学报(中文版)1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机械工程学报2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3光学学报3ISA Transactions4中国激光4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5电子学报(中文版)5Information Science6中国惯性技术学报6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7宇航学报7Joule8物理学报(中文版)9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0声学学报11信号处理学报
  • 2021年12月学校仪器仪表采购 福建、辽宁、黑龙江位列前三
    2021年12月全国教育装备仪器仪表项目共414个项目,涉及25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占比达到60%。在我国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以及“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在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方面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对科研设备的投入逐年增大。高校科研设备采购呈现数量多、品类多、频次多的特点。从落地项目地域来看本月福建省落地项目数量夺冠,辽宁黑龙江紧随其后。从采购地域来看,涉及到的省级地域单位共有25个,市场需求面十分广阔。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达3996.5亿元,同比增长25.7%。上半年仪器仪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91.20亿元,同比上升25.10%、比上年上升22.29个百分点,仪器仪表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其中,采购整体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发达地区的采购需求面临饱和,例如北京、上海等地;部分中西部省份采购需求增强,崛起明显,这与不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差异相关。
  •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优惠政策
    为加快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鼓励中外投资者入驻基地,尽快把仪器仪表产业培育成我市的支柱产业,打造中国仪器仪表生产基地,特制定以下优惠政策:  一、入驻基地企业,政府给予注册资本10%的补贴 对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且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另增加5%的补贴。  二、入驻基地企业可以购买或租用标准厂房,也可先租后购。其中租用基地提供的标准厂房,前2年免收租金,后3年按基地厂房租金标准的50%收取。如企业购买标准厂房只收取建筑成本。  三、入驻基地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前5年上缴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市级以下地方留成部分全部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后5年5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四、对入驻基地的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或由权威专家领衔的重点实验室,给予30——50万元项目启动资金,并按其实验设备或工程建设投入,提供不低于100平方米实验室,3年内免收房屋租金和物业管理费。  五、对基地内企业免收市级收取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六、为入驻基地的企业协调解决流动资金贷款。  七、对入驻基地企业发生的设备搬迁和安装费用,由基地管委会给予适当补贴。  八、对入驻企业新购置机器设备所支付的贷款利息,由基地管委会给予贴息2年。  九、基地管委会为每户入驻基地的企业提供2套住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领衔专家免费使用2年。  十、基地内新设企业的申办和投资项目的行政审批,由基地管委会会同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全程代办制”。基地管委会负责对基地内企业实行全方位服务。  十一、2009年12月31日前入驻基地的企业,政府给予注册资本15%的补贴 对入驻企业新购置机器设备所支付的贷款利息,由基地管委会给予贴息3年 基地管委会为每户入驻基地的企业提供3套住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领衔专家免费使用2年。  十二、本政策由丹东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由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管委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 仪器仪表核心技术“空心化”,高端仪器仪表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
    近日,《科技日报》发表了题为《壮大基础资源,夯实科技创新根基》的文章。文章指出,“虽然我国在一些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高端科研软件、核心零部件、科研仪器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非常薄弱。特别是相关领域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水平与我国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不相匹配。”主要体现在:科研关键材料、设备核心零部件、试剂依赖进口;高端科研仪器设备市场基本由美国、欧洲、日本的企业控制;国内科研基础软件、数据库技术能力薄弱。文章还指出,“目前我国高端仪器仪表产品等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仪器仪表整机厂家存在着核心技术“空心化”问题。”该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张 越、王晓明。(图来源互联网,侵删)壮大基础资源,夯实科技创新根基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仍较薄弱,特别是核心仪器设备、关键零部件、科研基础软件、数据库等存在短板,制约了我国科研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当前,加强原创性技术突破和基础研究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学和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在国家创新战略中持续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特别是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点领域方向,统筹形成了上海等3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张江等4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3+4”区域创新格局,加快发展创新型新基建,持续谋划和投资建设大科学装置等科研平台,成果水平显著提升,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然而,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仍较薄弱,特别是核心仪器设备、关键零部件、科研基础软件、数据库等存在短板,制约了我国科研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相对薄弱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对于国家科技发展有着关键作用。虽然我国在一些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高端科研软件、核心零部件、科研仪器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非常薄弱,特别是相关领域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水平与我国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不相匹配。一是科研关键材料、设备核心零部件、试剂依赖进口。目前我国高端仪器仪表产品等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仪器仪表整机厂家存在着核心技术“空心化”问题。二是高端科研仪器设备市场基本由美国、欧洲、日本的企业控制。根据美国化学会旗下《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公布的2018年度全球仪器公司TOP20排位榜中,有8家是美国公司,7家来自欧洲,5家为日本公司。三是国内科研基础软件、数据库技术能力薄弱。以工业研发软件领域为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分析软件CAE、芯片设计软件EDA的核心技术与市场份额基本由德国西门子、美国欧特克、法国达索、瑞典海克斯康、新思科技等国外企业控制。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方面,国外人工智能开发框架占80%左右,全球主流的人工智能开发框架都托管在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一旦这些科研基础软件、数据库等遭遇禁用和封锁,我国科研工作将有可能被迫停止或者受到巨大影响。强化对短板领域重点方向的布局我国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方面存在的短板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创新进程的推进,亟须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布局。一是完善关键基础材料、试剂前沿布局,加强对重点领域科研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快前沿新材料前瞻性布局。加快在光刻胶、高纯靶材、高温合金、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耐腐蚀材料、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把握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加速融合的趋势,开展新材料前沿与交叉技术研究。以下游应用需求为牵引,推动关键材料、核心工艺、专用生产装备等协同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应用,补齐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提高关键材料与试剂的综合保障能力。二是提升高端科研仪器的创新、制造和应用水平。强化高端科研仪器前期基础研究,开展高分辨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大型分析仪器,以及磁共振成像仪、超分辨荧光成像仪、冷冻透射电镜等生命科学仪器等的关键部件和主机研发及工程化,增强国产仪器的灵敏度、精确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做强高端科研仪器产业链,加强前端研发设计、后端维护和耗材配套服务保障,提供操作系统软件、实验室软件、过程分析软件等系统解决方案。做大高端科研仪器应用市场,加强在生命科学、化学品、金属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国产高端科研仪器的推广应用,打破质谱、色谱、光谱、电镜等高端仪器国外垄断。在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科学领域,适时启动若干筹备论证充分的大科学装置建设。三是强化生物、材料与工业领域科研数据库与软件的研发应用。加强新材料研发与制造计算模拟应用、推动建立行业材料数据库、建立面向行业领域应用的仿真模型软件系统,完善材料设计平台、产品设计平台、工艺设计平台。强化生物育种模拟与决策、建立生物育种数据挖掘系统,将作物生产决策模型嵌入农业数据库,提供生物育种数据与模型科学决策、种质资源管理、试验规划、性状采集、品种选育、系谱管理、数据分析等育种过程数据分析与服务支撑。加强与完善生物样本资源库、生物信息数据库建设,完善药物筛选平台及计算模拟的应用。在工业领域,建立EDA开发企业、芯片设计企业、代工厂商等上下游企业联合技术攻关机制,聚焦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等工业控制系统,开展多点位、低延时、高可靠、低能耗软件产品的联合攻关和适配迁移。在设计仿真系统软件方面,探索开放式工业软件架构、系统级设计与仿真等技术路径。针对软件研发共性需求,建设基本求解算法库、组件库、通用模型库,推动基础资源开放共享。提升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对科研的支撑能力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促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的重要基础。我国亟须统筹推动核心仪器设备、关键零部件、科研基础软件、数据库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取得突破,提升我国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一是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强化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对科研的支撑能力。在国家层面设立跨领域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领导小组或专班,形成高效的管理机制。筑牢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支撑能力,强化对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撑力度,推动我国在科研基础设施核心软件、零部件等短板领域的集中攻关。需要进一步强化重点区域国家创新平台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统筹部署,形成科技创新的簇群效应。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加强对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政策支持力度。二是梳理国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需求清单,合理制定技术攻关的规划与路线图。建议全面梳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特别是科研仪器、核心零部件、关键试剂、软件与数据库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和障碍。长期、持续、动态、跟踪研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国际前沿研究进展,集成国内外跨领域跨部门专家资源,研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的技术路线,支撑我国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关键领域进行技术研发重点方向的前瞻性战略布局。三是鼓励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开发企业主体与使用需求方进行联合攻关与系统迭代。加快提升科研产业生态主体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加快培育科研仪器、装备及相关核心软件、零部件的龙头企业,推动我国创新型龙头企业向科研基础设施领域转型。提升企业主体自主研发科研平台、重大科技装备等的能力和产业化能力。指导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强对我国计算、存储、人工智能等技术及产品展开教学、研究和实验。在能源、生命、材料和粒子物理等领域,启动若干大科学装置联合预研、联合规划建设。推动国内操作系统、数据库、AI开发框架等核心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化应用。四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使之成为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科学研究需要的试剂、材料、零部件以及仪器设备大多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特征,其产业形态决定了适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长时间聚焦钻研,依托突破核心技术工艺瓶颈与经验积累形成竞争优势。全球范围内,科学研究需要的小批量产品通常由一两家企业控制,而我国企业在起步阶段往往处于技术与产品成本的劣势,需要政府采取研发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引导资金投入、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对我国科研急需的关键资源进行支持,培育形成企业技术与产品竞争力。
  • 仪器仪表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今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在《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市场需求变化迅速,产品结构调整迫切,特别是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经济,现代制造业,清洁能源,大飞机、海洋工程、智能电网等专项,城市轨道交通,民生领域等新兴产业,为仪器仪表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而行业传统的服务市场,例如火电、冶金、等产业,发展速度放缓。市场需求大,机会多,变化剧烈,行业调结构、上水平任务十分艰难。  明年石化行业增加值增速放缓  如今,开局之年已接近尾声,而我们仪器仪表行业所服务的石化、钢铁等行业也相继出现不甚积极的信号。比如,1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发布的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秋季报告显示,1~10月,石化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但报告同时预测,受下游产业对石化产品需求下降、节能减排压力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石化行业增加值明年增速将逐步放缓等。诸多因素引导下,仪器仪表行业将面临结构拐点。  1)产能过剩问题显现钢铁行业何去何从?过数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业正步入峰值,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显现。在日前召开的第七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上,工信部有关人士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需求将进入峰值弧顶区,约在8亿吨左右,行业将呈现低增速、低盈利的运行趋势。提高钢铁各项标准,加快产品升级将是十二五期间钢铁业的重要任务。  2)解析仪器仪表行业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国内仪器仪表行业与国外仍有巨大的差距,比如关键核心技术匮乏,低水平重复,产品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在高端精密仪器上仍严重依赖进口,大量进口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其中仪器仪表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尤为突出。  3)入选2011重大技术装备的仪器仪表。为提高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水平,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满足国民经济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完成了《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2011年版,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  4)电力装机总量十月底突破10亿千瓦。国家电监会总监谭荣尧今天透露,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已经突破10亿千瓦,预计全年可达到10.4亿千瓦。谭荣尧今天在ABB电力世界论坛上表示,尽管装机总量已经超过10亿千瓦,但是增速依然低于用电总量的增速,所以如果明年煤电矛盾得不到解决和水电继续疲软的情况下,电力供应将会持续偏紧。  未来5年,我国对各类仪器仪表的市场需求很大,主要是:  1、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  当前,国民经济的运行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在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要在基础设施,基础行业、农业、房地产业及高新技术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因此,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新建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同时还有一大批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保持较强的社会竞争力,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因此,从国民经济发展总趋势来看,对工业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将形成较大的社会需求。未来五年,年需求量的平均增速可达15%以上。  2003年电力工业实现新增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2004年年预计新增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未来五年,电力工业大体将维持每年新增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新增项目估计对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的需求年增15%。石化系统目前大部分主控系统采用进口产品,随着国产系统可靠性的提高,将会争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估计需求量至少能年增5%。冶金行业2003年钢产量2.22亿吨,年增21.9% 钢材产量2.41亿吨,年增25.3% 十种有色金属年增19.1% 氧化铝年增11.2%。国家目前对冶金行业过热的调控,是为了可持续发展,未来五年,估计至少能维持年增15%的需求水平。大型港口、建材、轻工、未来五年都有一批新建项目,估计这些行业的需求将年增10%以上。环保领域是“十五”期间国家支持发展的重点之一,是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需开拓的新领域 其它如农业现代化、楼宇自动化、仓库自动化、城市交通自动化等方面的市场需求都是新的增长热点。  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任务相当艰巨,未来五年仍将有一批20万千瓦以下的中小型发电机组,50多套中型乙烯装置,70座炼油厂,500多座加热炉,20多万台工业锅炉等都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大部分要提高自动化水平,以新型数字式自动化仪表更新原有的模拟仪表。  2、科学仪器  科学仪器按原机械系统仪器仪表分类方法,除包括各种分析仪器外,还包括光学仪器、试验机及实验室仪器三类。光学仪器主要包括各种显微镜(生物显微镜、体现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等)、大地测绘仪器(经纬仪,水准仪等)、光学计量仪器(工具显微镜、投影仪、角度测量仪器及机床附属光学仪器等)、物理光学仪器(摄谱仪、光量计、分光光度计、单色仪、偏振仪、折射仪等)及光学测试仪器等。试验机主要包括各种金属材料试验机,非金属材料试验机,无损探伤仪及动平衡机等。实验室仪器主要包括精密天平,干燥箱,真空仪器、应变仪、环境试验仪器,热量计及声学仪器等。下面按分析仪器、光学仪器、试验机及实验室仪器四部分分别描述。  (1)分析仪器  我国分析仪器产品进口量多年居高不下,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进口的物理和化学分析用仪器总值11.9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4.6%。表明国产产品在技术水平、品种、质量、自动化程度、智能化及成套性等方面与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同时也表明用户对高水平分析仪器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主要进口产品有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色谱仪、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离子光谱仪、污水监测仪、气体和烟雾监测仪、高性能荧光光谱仪等。从进口产品性能水平档次分析,中、高档产品所占比例分别为55%和45%。随着我国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及新工艺、新材料来提高国产分析仪器水平,进口产品增幅将逐步减小。  预计未来五年,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主要用户部门的需求量中,要求具有九十年代后期技术水平的中档成套分析仪器占60%、低档分析仪器占25%、高档分析仪器占15%。国家及企业的研究机构和技术中心需要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分析仪器。生物医学领域中,大型医院及科研单位需要可靠性、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的分析仪器产品,中小型医院主要需要中低档产品。环保领域需要的大气及污水成套监测仪及系统,中低档产品占65%,中高档产品占35%,轻工、纺织等其它应用领域需低档产品占35%、中档产品占50%,高档占15%。  我国分析仪器是科学仪器中发展最快的一类仪器仪表,“九五”期间分析仪器销售额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目前,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科学研究的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加入WTO之后,国内诸多行业逐步与国际接轨,随着对工业生产产品质量在线分析、食品安全和环境有毒有害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生命科学的重视,可以预测未来五年国内对分析仪器的需求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2)光学仪器  光学仪器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与人民生活。目前光学仪器的供需状况可以概括为:产品生产数量大,增加幅度明显,供需基本处于平衡。部分中、低档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状况,而高档产品品种少、缺门多、而且与国外产品的性能存在明显的差距。2003年国产光学仪器销售额达129.5亿元,年增长率达41.2% 2003年光学仪器进口额达16.9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125.2%。  预计至2008年光学仪器的需求量可达400万台,其中双筒和天文望远镜产量将达到200万台。产品结构是对普及型中低档产品的需求大于对高中档产品的需求 对成熟产品的需求大于新开发的产品 对名牌产品的需求胜过对普通产品的需求。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经纬仪、水准仪、投影仪、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阿贝折射仪、双筒望远镜、天文望远镜仍是光学仪器各类中需求量较大的系列产品。    (3)试验机  试验机多年来国内市场需求特点是量大面广的产品,如液压万能试验机、硬度计等常规产品需求量较大。但近年来,对电子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试验机、高频疲劳试验机、数显硬度计等电子式、数字式以及汽车、航空航天专用破坏性和非破坏性设备需求愈来愈大。今后试验机面临微机化、智能化、数字化、多功能化、机电一体化产品市场份额的比重将会明显增大,专用产品、各种在线检测、质量控制等成套设备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攀升。  由于八十年代后期至今,国外试验机产品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更加迅速,其潜在功能、长期稳定和操作特性远胜过我国产品,且国内尚有1/4品种还处于空白 所以目前尚不能完全控制国外产品对我国试验机市场的渗透。2003年国产试验机销售额达8.43亿元,年增长率为6.7% 2003年试验机进口额达2.03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1.3%。  试验机到2008年国内市场总需求量可达7万台以上,其中机电一体化产品将占50~60%。其中金属试验机需求量约18500台(套),非金属试验机17500台(套),工艺试验机4500台(套),力变形检测仪器2000台(套),平衡机6000台(套),振动台与冲击台1000台(套),无损检测仪器25000台(套),汽车平衡机1500台(套),产品品种达1500种。  (4)实验室仪器  国内市场对高中档实验设备需求增长较快,低档产品需求增长平稳。随着微机的迅速发展,大中型成套设备的微机化、模块化设计以及网络控制技术日益发展,使实验室仪器的智能化产品需求上升。未来五年,预计年需求精密称量天平仪器2.2万台左右 环境试验设备2.5万台左右(包括干燥箱在内) 热学仪器中热量计需求量在800台左右 动力测试仪器中大型测试系统年需求量400套左右,小型仪器年需求25000台以上,声学和振动仪器年需求量5000台 实验室离心机中低速大容量和高速大容量产品年需求量250台左右 低速、台式离心机年需求1900台左右。  3、医疗仪器  我国有13亿人口,31万多个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仪器有广阔的市场。随着我国经济从温饱进入小康,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情况有了显著改善,中国已成为全球医疗仪器十大新兴市场之一,已成为除日本以外亚洲最大的市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首先,社区卫生服务将进一步展开,加上广大农村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客观上要使量大面广的常规诊治仪器的需求上升。其次,我国人口已接近13亿,超过65岁的人口占全人口比例已超过6%,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从而使我国医疗仪器市场的总需求量高于国际市场的增长速度。第三,我国常见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但肝炎等传染病和血吸虫病等地方疾病仍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因此,我国的疾病谱也正处于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转化阶段,要求更多、更安全可靠的医疗仪器满足市场供应。第四,随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实施,医疗机构逐步向明确分工转变,综合性全能医院数量将有所抑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五年对应于基本诊治项目的常规诊断和治疗仪器将会有较大增长率,高档医疗仪器的增长率将有所回落。2003年国产医疗仪器销售额超过78亿元,年增长率为9.8% 2003年医疗仪器进口额达9.93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228%。主要进口医疗仪器品种包括X射线诊断仪器,核磁共振成像仪器,病员监护仪,心电图记录仪等。对未来五年医疗仪器具体需求预测为:  (1)增长率大于20%的品种有:常规医用诊治仪器  (2)增长率为10~15%的品种有:心电图机、床旁监护仪、黑白B型超声诊断仪、通用X射线诊断机、呼吸机、麻醉机、内窥镜、手术无影灯等。  (3)基本保持持平的品种有:X-CT、MRI、彩色B超等。  (4)预测负增长的品种有:X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伽玛刀等。  4、电子与电工测量仪器  (1)电子测量仪器  国内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近几年发展速度极快,2003年国内企业销售额约28亿元,年增长率为22.4% 2003年电子测量仪器进口额达10.05亿美元,年增长率达成26.7%。“十五”期间,国家将发展信息产业提高到战略高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信息产业的开发、生产、维护的基本手段是电子测量仪器,从而预测信息产品电子测量仪器将有较大发展,未来五年仍将保持20%的年增长率,到2008年国产电子测量仪器的销售额有望达到70亿元以上。  此外,中国家用电器产品发展迅速,如数字电视、DVD、多媒体产品等的开发及大规模生产,将为家用电器的电子测量仪器带来较大的发展需求。  (2)电工测量仪器仪表  电工测量仪器仪表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生产规模和能力,产品已达到一定水平,大宗产品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其市场占有率在95%以上。“十五”期间,市场对高过载、长寿命、电子式、数字式产品需求增加,同时要求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其中感应式电度表的需求将逐步过渡到25~30年长寿命、6倍以上过载能力电度表,电子式电度表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同时,采用集中自动抄表系统对各用户实行远程抄表是一种发展趋势。2003年国内电工测量仪器仪表企业销售额达115.66亿元,年增长率为35.9% 2003年电工测量仪器仪表进口额达2.15亿美元,年增长率达40.1%.未来3~5年内电工测量仪器仪表产品市场需求仍将有所增长,电工仪器仪表年需求量将超过6000万台(套)。其中:电度表产品需求4800万台,安装式电表700万台,便携式电表250万台,数字仪表150万台,其它仪表需求100万台。各产品的需求结构亦在变化,电度表产品中电子式电度表比重将逐步加大,到2008年电子式电度表比重将超过40% 安装式电表、便携式电表、数字仪表的技术含量也将增加,产品水平不断升级。因而未来3~5年,尽管产品年需求总量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总销售额却会不断增加。预计未来3~5年,整个电工仪器仪表产品的销售额每年仍将增加10%,其中电力部门需求占90%,其它部门需求占10%。  5、其它各类仪器仪表  由于我国仪器仪表技术装备除机械工业外分属20多个国家部门和大集团公司的现状,很难对其它各类测量仪器仪表的国内市场需求作出较全面的预测。但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及2003年仪器仪表市场销售和增长率趋势分析,初步可预测未来五年发展速度超过20%的专用设备测量仪器仪表类别有:汽车专用仪表,环境测量专用仪表,农林牧渔专用仪器仪表,地质勘探和地震预报专用仪器,核辐射测量仪器,商品质检仪器仪表,出入境检验、检疫仪器仪表等。  鉴于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加快环保建设步伐、加大环保建设投资、培育环保产业这一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需要,面对我国50000多个环境监测站、18000多个重点排污企业和大量的城镇污水处理及企业废水处理这一个巨大的市场,今后环保仪器仪表工业产品市场将有大幅度的增长。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2003年国产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额为10.56亿元,年增长率为33%,预计到2005年将扩至20亿元,而到2010年将超过60亿元,由此可见,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未来5年国内将需要大量环境质量监测仪器及自动监测系统 以燃煤电站或锅炉为代表的烟气分析仪表监控系统 地面水环境质量检测仪表及监控系统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代表的污染源监测仪表及自控系统等。
  • 无锡市:培育发展仪器仪表产业,建设特色仪器仪表产业 园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无锡市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计量工作,“十三五”以来,无锡市计量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计量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在新形势下,无锡市仍存在着计量体系不够完善、计量基础较薄弱、计量监管和计量测试创新不足、社会共治还存在短板和不足等问题。为全面提升无锡市整体测量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37号)和《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22] 72号),结合无锡市实际,制定了《无锡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行动计划》(以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无锡市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计量科技创新力、影响力进入国内前列,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计量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协同推进计量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计量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新建2个省级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培养10名计量学科带头人(行业专家、领军人才),打造5个计量科技创新团队。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新建成国家级、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个以上,服务先进制造业企业300家以上,新建1个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引导发展10家左右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仪器仪表企业,培育2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仪器仪表(标准物质)品牌,民生计量产品的合格率明显提升。计量监督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市新建和升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0项以上,制(修)订省级计量技术规范5项,强制检定项目市级及以下建标覆盖率达95%以上,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满足社会95%以上的量值传递溯源需求。计量基础支撑体系更加完善。推动计量惠民工程实施提质增效,建设2个以上省级计量惠民示范县(市、区),引导培育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2000家以上,加强计量文化和科普工作,建设3个“计量文化基地”,聘请10名“计量文化宣传大使”。展望到2035年,无锡市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重点领域计量技术取得关键突破,计量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阵,跻身国内前列。在加强计量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加强民生和产业计量领域创新研究。加强民生领域计量检测新方法研究;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领域快速、在线、远程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加强物联网、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计量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推动计量管理数字化转型。推动计量检定、校准证书数字化;建设无锡市计量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物联网、新能源汽车、食品安全等领域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动计量检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计量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加大检学研用计量科技合作;构建计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在加快培育发展先进测量产业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先进计量标准;建设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省级计量测试中心;加强关键参数计量测试技术和测量装备研究;实施工业强基计量支撑计划,开展产业计量基础能力提升行动。培育发展仪器仪表产业。建设无锡特色的仪器仪表产业园;建设无锡市仪器仪表产业服务平台;建立以仪器仪表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先进测量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仪器仪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鼓励仪器仪表企业与计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合作。加快标准物质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标准物质研制“小巨人”企业;鼓励开展新型标准物质研制;完善标准物质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此外,《行动计划》提出了一系列量化指标和具体举措,并对各部门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着眼于服务科技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发力;服务产业发展,重点解决计量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不全面的问题;服务高品质生活,持续推进计量惠民工程;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和加强监管等。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目标任务全面落实,《行动计划》还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加强文化建设、严格评估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 安徽天长致力打造智能仪器仪表产业
    2月24至25日,中国智能制造及感知物联高峰论坛暨2023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高工会在安徽省天长市举行。本次高峰论坛以“共谋产业发展、共创行业新高、共享资源成果”为宗旨,邀请了230余位来自全国仪器仪表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技术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仪器仪表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高峰论坛现场。天长市委宣传部供图天长市作为安徽省科技创新的典范,是全国有名的“智能仪表之乡”,经过40多年的创新发展,形成了产品门类全、应用范围广、技术水平高、竞争力较强的仪器仪表产业集群。目前,仪器仪表产业已成为天长市工业经济“挑大梁”的首位产业,企业数突破450家,其中规模企业76家,高新技术企业62家,建成了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22年实现产值近300亿元。天长市智能仪器仪表产业集群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100家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滁州高新区智能测控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22年创新型产业集群”,全省仅3家。安徽天康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天长市仪器仪表产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了天长市的一个支柱产业,以天康集团为首的天长市仪器仪表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我们国家重要的综合性工业自动化仪表的研发制造基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协会会长、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朋在峰会致辞中对天长市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予以肯定。安徽天康集团压力变送器智能检测生产线。天长市委宣传部供图近年来,天长市围绕仪器仪表产业补链延链,强化项目支撑,积极对接优质企业,加强业务协同和产业配套,相继引进产业链高端企业近20家,其中德国普力斯特公司投入2亿元,打造智能传感器、变送器研发与制造基地。积极打造产业联盟,30余家仪器仪表骨干企业与5家省内外高校院所、10余家沪苏浙知名企业共同组建仪器仪表产业技术联盟。“我们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紧盯仪仪表线缆、新能源、合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为主体,绿色食品、医药医疗用品及器械、电子信息三大潜力产业,明晰重点发展方向,打造‘3+3’产业体系,在项目招引上做到‘精准出击’。”天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阚绪瑞作招商推介。峰会邀请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石化、国机集团、川仪集团、汉威电子科技集团、中铁科研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近100家国内仪器仪表行业的设计、研发、制造、应用领军企业和单位参会。期间,围绕智能仪器仪表产业链条的缺项和延伸方向,天康集团、安徽自动化仪表公司、徽宁集团、晶锋集团、江元科技等天长市多家企业与重庆川仪集团、汉威科技集团等行业内多家企业、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天康集团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平台,聘请4名行业顶级专家为特聘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院长谭久彬与天长市政府合作多年,是天长市仪器仪表产业顾问。他认为,天长市工业经济发展很好,也很有雄心壮志,希望今后在推动制造业特别是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大力推行产业链‘链长制’,抓好‘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加速打造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贯穿‘质量立市、品牌强市’理念,通过主动对接行业质量检测资源、建立市域产业质量标准体系等途径,大力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和质量水平,打造在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这次峰会将有力推进天长市补齐仪器仪表产业短板、全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推动产业共建与研发合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响仪器仪表‘天长智造’品牌。”天长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永冰说。
  • 2021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将于上海举办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2021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将于2021年8月27日-29日在上海举办。本次会议旨在仪器仪表学科的基础研究方向、技术创新及产业路径的深入探讨。拓展学科边界,搭建开发、共融、互通、和谐的交流平台。会议目前有空间测量仪器、气象水文海洋智能观测与仪器、无损检测仪器、先进传感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及相关技术、智慧医疗高端装备技术、光学仪器与技术、关键功能材料及应用、智能检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精密光谱分析系统和方法应用、自动化仪表与控制技术、测量感知与先进制造、电子测量仪器及系统、海洋信息感知与探测技术、院长论坛等多个论坛(持续更新中),更有上百位仪器行业专家参与,目前正在持续征文中。具体通知如下:2021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征文通知2021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简称年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会议旨在仪器仪表学科的基础研究方向、技术创新及产业路径的深入探讨。拓展学科边界,搭建开发、共融、互通、和谐的交流平台。年会将于2021年8月27日-29日在上海举办。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您,踊跃投稿并出席此次会议,与世界各地的同仁交流测量与仪器仪表技术的最新成果。一、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三、合作期刊:《仪器仪表学报》《光学精密工程》《自动化仪表》《光学仪器》《功能材料》《Light》 四、大会组织架构:顾问:金国藩、庄松林、李天初、叶声华、吴幼华(一)主席团:主席:尤 政、林忠钦副主席(按姓氏笔画排序)马玉山、王东江、王 健、王 巍、刘文清、许大庆、李明远、吴 朋、张 彤、房建成、周 济、钱 锋、徐洪海、黄 如、曾周末、谭久彬、魏复盛 (二)学术委员会:主 席:钱 锋副主席:曾周末、关新平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丁显庭、于连栋、于美梅、王代华、王军成、王厚军、王建林、王涌天、王 雪、亓立峰、韦学勇、文玉梅、邢 飞、曲兴华、吕文华、年夫顺、朱健强、刘 俭、刘 俊、关亚风、苏宏业、李小平、李 岩、李 柏、李 智、何赛灵、杨树明、杨 俊、沈功田、宋光明、宋爱国、陆永浩、陈青松、陈振茂、陈耀武、郑荣儿、欧阳证、邾继贵、侯培国、赵大为、赵宏伟、赵 勇、赵维谦、赵慧洁、郝 群、费敏锐、贺晓雷、贾振元、顾剑锋、徐立军、徐建平、徐熙平、郭永彩、黄志尧、黄梅珍、崔大祥、嵇艳鞠、程玉华、童 玲、甄 强 (三) 组织委员会:主 席:张 彤、崔大祥副主席:张 莉、文玉梅、祝连庆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王 驰、包福兵、朱凌晓、刘立人、刘 科、李红兵、李松奎、吴维华、杨傲雷、杨溪林、陈熙源、张 雯、武丽英、武 娟、林嘉睿、郑 阳、单惠敏、孟凡利、聂尊誉、曹 征、彭 滟、韩 韬、穆振洲、 (四) 大会秘书处:秘书长:张 莉副秘书长:陶 卫、张 建、沙 旋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韦菲菲、朱成刚、刘 睿、李红兵、杨 娟、张 真、张 健、张 燕、郝英俊、洪爱琴、曹 征、韩媛媛 五、论坛专题(持续更新中)1、空间测量与仪器主 席:杨 俊(国防科技大学)副主席:童 玲(电子科技大学) 嵇艳鞠(吉林大学)召集人:朱凌晓(国防科技大学)征文方向:☆空间测量理论与技术☆空间仪器高可靠体系结构设计技术☆空间网络化测控技术☆空间感知技术☆时空基准的建立维持与传递技术☆空间探测仪器及技术☆空间导航定位技术☆空间信息定量反演☆量子精密测量技术 2、气象水文海洋智能观测与仪器主 席:李 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席:贺晓雷(国家气象计量站)召集人:李松奎(国家气象计量站)征文方向:☆气象水文海洋仪器领域感知新理论和智能技术研究;☆气象水文海洋观测感知技术、智能仪器研究及转化与应用;☆气象水文海洋仪器观(探、监)测方法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气象水文海洋测量仪器信息传输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气象水文海洋仪器的标准、规范和计量检定技术。 3、无损检测仪器主 席:沈功田(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副主席:陈振茂(西安交通大学)召集人:郑 阳(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征文方向:☆智能无损检测☆先进检测传感器☆新型无损检测仪器☆在线监测与云检测☆检测机器人☆应力场无损测量 4、先进传感器 主 席:赵 勇(东北大学)副主席:陈青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第七O四研究所) 韦学勇(西安交通大学)召集人:孟凡利(东北大学)征文方向:☆传感器敏感材料☆传感检测新理论与新方法☆传感器工艺和测试技术☆微纳结构传感器设计与制作☆特种传感器设计与制作☆传感器应用及产业化 5、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及相关技术主 席:钱 锋(华东理工大学)副主席:谭久彬(哈尔滨工业大学) 吴幼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召集人:于美梅(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征文方向:☆新形势下智能制造发展探索☆智能检测与智能测控仪表☆数字化设计、数字孪生与虚拟制造☆智能建模与全流程模拟仿真☆智能控制与智能优化☆知识自动化与智慧决策☆安全环保监控与风险溯源☆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大数据、工业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业软件与工业APP微服务☆工业机器人及应用☆仪器仪表行业智能制造推进实践与探讨 6、 智慧医疗高端装备技术主 席:崔大祥(上海交通大学)副主席:亓立峰(同济大学) 丁显庭(上海交通大学)召集人:李红兵(上海交通大学)征文方向:☆医学检测芯片与仪器☆光学检测仪器☆诊断试剂☆影像仪器☆生物MEMS检测器件☆治疗仪器☆质子治疗仪器☆II区成像探针与设备 7、 光学仪器与技术主 席:郝 群(北京理工大学)刘铁根(天津大学)副主席:赵跃进(北京理工大学) 王云才(广东工业大学)邾继贵(天津大学)召集人:董立泉(北京理工大学)征文方向:☆光学仪器、光学设计与制造☆光传感与智慧城市☆光电检测与光机电技术☆光电成像与新型显示☆光电子器件与微纳光学☆光通信与信号处理☆激光器件、技术与应用☆红外、太赫兹波与微波光子学8、关键功能材料及应用主 席:周 济(清华大学)副主席:顾剑锋(上海交通大学) 甄 强(上海大学)召集人:聂尊誉(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征文方向:☆超材料:电磁黑洞及隐身技术介质基超材料;☆3D打印材料及应用:粉末冶金材料、聚合物、陶瓷材料,3D打印包覆层 材料及技术;☆石墨烯材料与应用:石墨烯电池、石墨烯集成电路、石墨烯触摸屏、石墨 烯存储器领域的应用等;☆材料微观表征:结构及性能表征新技术,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和三维原子探 针等表征技术 9、智能检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主 席:关新平(上海交通大学)副主席:文玉梅(上海交通大学) 赵慧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宋光明(东南大学)召集人:韩 韬(上海交通大学) 征文方向:☆人工智能在智能传感及仪器系统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预测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病症识别领域中的应用☆传感信号处理和多传感数据/融合的人工智能方法☆运动目标检测及跟踪的人工智能方法☆设备/结构健康监测的人工智能方法☆智能检测系统的传感数据流与人工智☆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在仪器仪表计量校准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传感器实时在线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10、精密光谱分析系统和方法应用主 席:庄松林(上海理工大学)副主席:谭久彬(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 健(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朱健强(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召集人:彭 滟(上海理工大学)征文方向:☆光谱分析技术与系统研究☆高分辨成像系统与应用☆激光及精密测量应用研究☆高分辨频梳系统与应用☆超快光学技术与系统研发 11、自动化仪表与控制技术主 席:徐建平(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副主席:费敏锐(上海大学) 苏宏业(浙江大学)召集人:武丽英(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征文方向:☆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装备☆大数据与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先进机器人与控制☆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信息安全与工业云 12、测量感知与先进制造主 席:邾继贵(天津大学)副主席:刘 俭(哈尔滨工业大学) 刘 巍(大连理工大学) 杨树明(西安交通大学)召集人:林嘉睿(天津大学)征文方向:☆多自由度多物理量智能传感☆加工测量一体化理论、方法与技术☆智能制造在线测量☆制造现场精度标定与保持☆制造过程多源信息智能融合☆机器人感知与操作☆深度学习影像测量 13、电子测量仪器及系统主 席:年夫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王厚军(电子科技大学)副主席:李 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程玉华(电子科技大学)召集人:刘 科(电子科技大学)征文方向:☆通用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精密测量与仪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集成电路测试☆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应用 ☆测试总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处理技术 ☆测试软件开发技术☆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技术 ☆在线测试与故障诊断☆误差理论与不确定度 ☆自动化仪表与控制技术 14、海洋信息感知与探测技术主 席:黄梅珍(上海交通大学)副主席:何赛灵(浙江大学)郑荣儿(中国海洋大学)召集人:陶 卫(上海交通大学)征文方向:☆深海智能感知与探测 ☆新型海洋原位传感器及定标技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资源探测 ☆海洋传感探测装备自供电技术☆新型海洋探测用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新型海洋遥感及应用技术☆水下成像、信息传输与通讯技术 ☆水下观测平台技术 六、院长论坛主 席:曾周末(天津大学) 欧阳证(清华大学) 徐立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 俭(哈尔滨工业大学) 郭永彩(重庆大学) 崔大祥(上海交通大学)召集人:曹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征文方向:☆学科交叉融合与双一流建设☆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七、征文须知1、会议征文为长摘要(论文模板详见附件),目的旨在加强学术交流,欢迎无需正式发表或已发表的优秀论文投稿交流;2、会议论文经评审收录至大会论文集,每篇论文至少有一位作者注册参会,每位注册作者最多代表1篇论文;3、会议评审出的未正式发表优秀论文可推荐至SCI、EI等核心等检索期刊上发表。。4、会议优秀论文将作为口头报告和墙报交流;5、年会论文投稿网址:http://meeting.cis.org.cn/。八、重要时间论文提交时间2021年3月15日—6月15日论文录用结果时间2021年7月15日前九、联系方式1、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张 真 电话:010-82800757 E-mail:zhangzhen@cis.org.cn曹 征 电话:010-82800670 E-mail:caozheng@cis.org.cn2、上海交通大学张 燕 电话:021-34205206 附:2021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模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21年3月10日
  • 奚家成:仪器仪表行业上行态势不变
    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增速保持在17%左右,行业产销回升开始企稳,增幅比去年初预计略高。对此,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长奚家成,对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与解读。  “目前,对于仪器仪表行业来说,无论是国内产销值,还是利润的增长情况都比较乐观,整个行业保持缓慢上行的态势依旧不变。”近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长奚家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行业产销回升企稳利润回升加快  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增速保持在17%左右,行业产销回升开始企稳,增幅比年初预计略高。  “根据以往的经验,仪器仪表行业6月的产销值往往是一年中最高的,7、8月会出现下降,到9月,行业运行情况开始有所回升。”奚家成如是说。  来自仪器仪表行业的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上半年,全国仪器仪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50亿元,同比增长17% 工业销售产值3049亿元,同比增长16.8% 其中出口交货值103.8亿美元,同比增长19.6%,进口额为180亿美元,同比增长4.37%。  “仪器仪表行业已经连续五个月产业增速保持在17%以上。”奚家成在分析产销得以快速回升的原因时表示,首先,行业增长源自自动化仪表行业的增长。年初,由于自动化仪表行业受到“三高”产业的影响,行业增幅出现了大幅下滑,行业的产销增幅从30%下降到9%左右,目前,已恢复到13%的水平。  其次,由于科技创新对科研测试装备的需求仍然旺盛,使得分析、测试等科学仪器行业的增幅达20%,这也是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增幅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谈起仪器仪表行业的利润水平时,奚家成表示,“目前,全行业的利润指标的回升在逐步加快,但离年初预计的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数据显示,2012年初,行业的利润增长水平为-14%,为本世纪最低点,到7月已恢复到10.3%,但是离年初预计的利润增长达13%的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此外,仪器仪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已经达8%,这和一般的高技术产业的利润率较高的情况相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最高的时候达9%,预计2012年底大概维持在8.5%左右。”奚家成如是说。  分析导致利润快速回升的原因时,奚家成表示,“年初行业利润率出现大幅下滑是由于金融行业的波动引起的,并不是产业本身的盈利水平出现了问题”。今年年初由于银根紧缩,企业的货款回收都出现了困难,导致应收账款增多盈利水平下滑。  随着原材料、元器件等成本平稳微降,人工成本上升势头趋稳,加上国家调结构、稳增长等财政投入逐步实施,使得行业需求缓慢上升,这都是行业利润回升加快的原因。  受到经济疲软的影响,从今年开始,全行业进口呈现低增长态势,1-4月,进口增长额一直都保持在3%以下,7月份这一数字达到6.42%,是今年第一次超过5%的水平。“进口增长额的小幅回升,跟经济情况缓慢见好有很大关系。”奚家成表示。  由于行业中低档产品多,海外市场刚性需求占比大,加上我国仪器仪表产品性价比和综合竞争力仍有优势,行业出口形势好于进口。1-8月,出口增长额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达19%。在出口的国家中,发展中国家占比较大,同时,DCS、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等中高档产品出口实现增长。  行业运行特点鲜明  在总结今年上半年仪器仪表行业经济运行特点时,奚家成表示,从行业情况看,今年上半年与往年有较大变化。第一,目前,虽然分析、测试等科学仪器仍保持20%以上的增幅,但中高档仪器主要依赖进口的格局仍未改变 在全行业中占比较大,但涉及气象、海洋、地质勘探、农林牧渔、文教、医疗等领域的专用仪器的增长较快。  第二,在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深入的情况下,行业总体运行态势偏紧,企业境况分化明显。据了解,目前行业产销状况良好,增幅能达到20%以上的企业约占全行业的10%~15% 取得小幅增长的企业占50%左右 目前仍在负增长区的企业约占1/3。在奚家成看来,随着国家“稳增长”措施的不断深入,预计一、二类企业的比例会逐渐上升。  第三,今年运行情况良好的企业一般都是产品技术含量高、产业化成果好、产能扩张不严重的企业。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产品总需求虽然并没有明显增长,但是因为具备竞争力优势,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第四,今年有不少企业采取扩大出口来弥补国内需求增幅下降的办法,如电度表行业,今年1—6月已实现出口1454万台,出口额达2.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7%,全年预计出口量将达2500万台以上,出口额将首次超过5亿美元。  第五,“三资”企业发展态势持续低迷。1-6月,“三资”企业产销增幅分别为5.23%、4.65%,比全行业增幅低12个百分点,利润增幅至今为负。其中,亏损企业超过三资企业总数的30%。目前,“三资”企业低迷的运行态势,已经成为全行业增速难以恢复到20%的重要原因。  未来展望  展望今年全年仪器仪表行业的运行态势,奚家成表示,如果宏观经济不出现重大的突发性波动,仪器仪表行业今年主要经济指标可以达到年初预期目标:“产销同比增幅可达15%,利润同比增幅指标低于预计,将达13% 进口同比增幅保持一位数低增长,在5%左右 出口同比增幅仍可达到两位数增长,在18%左右 进出口逆差仍然巨大,达150亿美元以上,但比上年的173亿美元略有下降。”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