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光合作用测量仪

仪器信息网光合作用测量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光合作用测量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光合作用测量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光合作用测量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光合作用测量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光合作用测量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光合作用测量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光合作用测量仪相关的资讯

  • 恒美-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检测植物的活体叶片光合作用-新品
    点击了解更多产品详情→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 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和光合速率的设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情况,评估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生长状态。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氧气和养分。光合作用测定仪通过测量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可以评估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效果。 使用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非常简单。首先,将测定仪的探头或传感器放置在植物叶片表面。然后,仪器会通过测量叶片表面的光反射和吸收情况,计算出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通过测量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可以评估植物的健康状况。如果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较高,说明植物能够有效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代表植物健康良好。相反,如果植物的光合速率较低或光能利用效率较低,可能意味着植物存在养分缺乏、叶片受伤或其他生理问题。 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可以监测植物的生长状态。通过定期测量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光合 作用的变化和适应能力。根据测量结果,可以调整光照、水分和养分等环境因素,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优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植物园艺师优化光合作用条件。通过测量不同光照、温度和其他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可以确定最佳的光合作用条件,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 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对于植物检测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情况,评估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生长状态,优化光合作用条件,为植物的种植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来因科技】光合仪|光合作用测定仪高灵敏触摸屏
    植物是生物的食物源头。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其食物归根结底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因此,植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植物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在体中储存有机物的。这些有机物不仅能为植物自身的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还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作用匪浅。光合作用除了为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外,还能维持呼吸作用的氧气及防御紫外线杀伤作用的臭氧层,是生物圈形成、发展和繁荣及持续运转的基础、关键环节和驱动力。正因如此,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如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光合作用测定仪产品详情介绍→https://www.instrument.com.cn/show/C460790.html增强植物的光合速率可以增加过氧化物酶及硝酸还原酶的活动,加快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调节植物的碳氮比,大大的加强了植株的免疫能力,让植物可以呈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不仅如此,光合作用还能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并与生物质能源、秸秆还田、碳基肥等建立密切的关系,帮助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了环境。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比较难掌控,所以说,能否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对于农业生产种植的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时,光合作用测定仪的出现就彰显出了我们农业科研水平了。 光合作用测定仪产品优势:  产品特点:  1、智能化: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高灵敏触摸屏。高效的人机交互,测定过程实时显示,更好的操作体验;  2、高稳定性:双波长红外二氧化碳分析器,加入温度调节及大气压力测量单元,有效的提高了二氧化碳的稳定性及准确性。有效地避免了因为温度变化而造成二氧化碳数值过大波动的弊端;  3、多功能:同时测定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叶片温度、大气压力等指标;  4、自定义:用户可根据测量需要自定义编辑实验备注,并可显示Pn曲线、Tr曲线、光-光合曲线以及湿度-蒸腾曲线;  5、数据分析:试验完毕后可将多组数据同时分析,生成放不同颜色的曲线图,方便进行实验数据对比;  6、大屏幕:10寸高灵敏触摸屏,人性化操作界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据显示。  7、数据导出:支持wifi、蓝牙传输,数据可无线上传;同时支持U盘拷贝数据,免驱动插拔。  8、配置云平台:检测结果可选择性或批量无线传至平台,方便用户进行长期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分析。辅助科研。  9、长续航:满电状态下可在野外连续使用10-12个小时。  10、便捷性:体积小,重量轻,配手提箱随身携带,方便单人流动测试。  11、配置支架:方便长时间无人值守检测,主机支架高度可调,检测手柄三脚架高度角度均可调。光合作用测定仪是通过测量植物叶片既定时间内CO2吸收或释放量,并同时测量空气温湿度,叶片温度,光照强度以及同化CO2的叶片面积等要素,来直接计算出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细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等光合作用指标。该仪器具有反应迅速,抗干扰性强,操作方便,结果精度高,可以进行连续的测定等突出优点,因而得以应用于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为农林业的进步发展贡献了力量。
  • 光合作用测定仪可以测哪些指标?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之一,对于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而光合作用测定仪作为一种专业工具,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和农业专家详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各项指标,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更多光合作用测定仪产品详情→https://www.instrument.com.cn/show/C552206.html通过测量气体CO₂ 浓度、空气温湿度、植物叶片温度、光强、气体流量等,光合作用测定仪可以得出多个关键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光合速率(Pn):这是衡量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的净光合量来评估植物的光合速率。2.蒸腾速率(E):该指标反映了植物单位面积的蒸腾量,即水分从植物体内通过气孔排出的速率,对植物的水分利用和环境适应能力有重要影响。3.细胞间CO₂ 浓度(Ci):细胞间CO₂ 浓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测量叶片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状态。4.气孔导度(Gs):气孔导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的气孔开放程度,与植物的蒸腾作用密切相关,是衡量植物对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5.水分利用率(WUE):这是评估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指标,反映了单位光合速率所消耗的水分量,对于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光合作用测定仪通过测量以上多个指标,能够全面评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为生物学、农学、园艺学、林业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促进了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发展。
  • 新品首发|光合作用测定仪品牌排行榜
    光合作用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 首先,在农业领域,光合作用测定仪是研究作物生理特点和评估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工具。通过使用光合作用测定仪,农民和农业科研人员可以了解作物的光合作用情况,从而更好地选择作物品种、调整种植策略和优化农业生产。 产品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275/C542987.htm 其次,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光合作用测定仪也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植物生态系统和评估环境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测量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科学家们可以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环境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在林业、园艺、草地保护等领域,光合作用测定仪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行业的从业者可以通过使用光合作用测定仪来评估植物的生长状况、预测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以及制定更加科学的植物养护方案。 总之,光合作用测定仪在多个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科学、准确的植物生理数据,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植物研究等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
  • 【仪器百科】光合作用测定仪工作原理与参数指标
    工作原理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是一款用于检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实验仪器,适用于人工气候室、温室、大棚、大田等环境。该测定仪通过多项参数的测量,分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情况。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CO2分析:采用非扩散式红外CO2分析技术,测定空气中的CO2浓度,通过监测植物周围CO2浓度变化,计算出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温湿度测量:利用高精度传感器,测量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叶室温度、叶室湿度及叶面温度,提供植物生理状态及环境条件的全面信息。光合有效辐射(PAR):通过光传感器测定植物接收到的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了解光照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气体交换测量:通过测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胞间CO2浓度,评估植物叶片的气体交换效率和水分利用情况。通过上述测量数据,光合作用测定仪可以计算出植物的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率(WUE)、呼吸速率(Rd)及蒸腾比(TR)等重要生理参数,为植物生长生理、光合生理及胁迫生理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了解更多光合作用测定仪产品详情→https://www.instrument.com.cn/show/C561710.html参数指标1、空气CO2浓度测量技术:非扩散式红外CO2分析测量范围:0-3000 μmol/mol (ppm)分辨率:0.0005 ppm误差:≤ 3% FS2、环境温度测量范围:0-50℃分辨率:0.001℃误差:≤ ±0.2℃3、环境湿度测量范围:0-100% RH分辨率:0.001% RH误差:≤ ±1% RH4、叶室温度测量范围:0-50℃分辨率:0.001℃误差:≤ ±0.2℃5、叶室湿度测量范围:0-100% RH分辨率:0.001% RH误差:≤ ±1% RH6、叶面温度测量范围:0-50℃分辨率:0.001℃误差:≤ ±0.2℃7、大气压力测量范围:30-110 kPa分辨率:0.01 kPa误差:≤ ±0.06 kPa8、光合有效辐射(PAR)测量范围:0-3000 μmol/(m² s)分辨率:0.001 μmol/(m² s)误差:≤ ±5 μmol/(m² s)9、光合速率(Pn)单位:μmol/(m² s)分辨率:0.001 μmol/(m² s)10、气孔导度(Gs)单位:mmol H₂ O/(m² s)分辨率:0.001 mmol H₂ O/(m² s)11、蒸腾速率(Tr)单位:mmol H₂ O/(m² s)分辨率:0.001 mmol H₂ O/(m² s)12、胞间CO2浓度(Ci)单位:μmol/mol分辨率:0.001 μmol/mol13、水分利用率(WUE)单位:μmol CO2/mol H₂ O分辨率:0.001 μmol CO2/mol H₂ O14、呼吸速率(Rd)单位:μmol/(m² s)分辨率:0.001 μmol/(m² s)15、蒸腾比(TR)单位:μmol H₂ O/mmol CO2分辨率:0.001 μmol H₂ O/mmol CO2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的高精度和多参数测量能力,使其成为农业科研、教学、园艺、草业、林业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农业科研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在农业科研中用于评估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筛选高效能品种,优化栽培技术,并研究环境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提升农业生产力。教学在教学中,该仪器为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课程提供实验平台,帮助学生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培养科研能力和实验技能,通过多参数测量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响应。园艺园艺领域利用该仪器监测花卉和观赏植物的光合作用,调节温室环境,优化生长状态。它还能帮助选育具观赏价值和抗逆性的品种,并评估病虫害防治效果。草业在草业中,该仪器用于评估牧草生长状况和生产力,研究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潜力。还可用于草地改良和生态修复,指导草地管理和保护措施。林业林业领域通过测定仪监测树木光合作用,评估森林健康状况和碳吸收能力。它提供树木生理响应数据,帮助制定森林管理策略,并研究树木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机制,指导林木品种选育和改良。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在以上各领域中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促进了科研进步和产业发展。
  • 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如何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科学仪器。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之一。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我们可以了解植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进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状况以及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生理生化特性。 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植物叶片或其他部位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同时也可以测量气体交换参数,如二氧化碳浓度、湿度和温度等。通过这些参数,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而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植物生理生态、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可以利用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来了解不同品种作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在植物生理生态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植物的适应机制和生态习性。
  • 光合作用测定仪-一款快速检测植物光合速率的仪器2024实时更新
    型号推荐:光合作用测定仪-一款快速检测植物光合速率的仪器2024实时更新,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过程,它直接影响植物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光合作用测定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仪器,对于植物生理学研究、农业生产和生态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一、准确测量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测定仪能够精确测量植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通过测定植物叶片或整个植物的CO2吸收和O2释放,仪器提供了关于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重要数据。 二、产品特点&bull 智能化: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高灵敏触摸屏。高效的人机交互,测定过程实时显示,更好的操作体验;&bull 高稳定性:双波长红外二氧化碳分析器,加入温度调节及大气压力测量单元,有效的提高了二氧化碳的稳定性及准确性。有效地避免了因为温度变化而造成二氧化碳数值过大波动的弊端;&bull 多功能:同时测定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叶片温度、大气压力等指标;&bull 自定义:用户可根据测量需要自定义编辑实验备注,并可显示Pn曲线、Tr曲线、光-光合曲线以及湿度-蒸腾曲线; 三、环境因素分析 该仪器不仅能够测量光合速率,还能够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如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和水分状况。这些数据有助于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 四、农业生产指导 在农业生产中,光合作用测定仪用于评估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指导灌溉、施肥和病虫害管理。通过优化作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五、科学研究与生态监测 光合作用测定仪在科学研究中用于研究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如全球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在生态监测中,该仪器帮助评估生态系统的碳固定能力和健康状况。 光合作用测定仪是植物光合速率分析的重要工具,它通过精确测量光合速率和分析环境因素,为植物生理学研究、农业生产指导和生态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对植物生态功能和全球变化影响认识的加深,光合作用测定仪将在相关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2015-09:9月光合作用、土壤碳通量测量与实践系列讲座今圆满落幕
    2015年9月17-18日和21-22日,由北京力高泰科技有限公司(即基因有限公司农业环境科学部)主办的“光合作用、土壤碳通量测量与实践系列讲座”分别在东北林业大学和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成功举办。 此次培训班全程由美国LI-COR公司的科学与技术支持部经理Shannon Loriaux女士与应用科学家Lingling Yuan博士主讲,主要围绕LI-6400XT光合仪的基本使用与应用展开,涵盖了仪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日常维护等方面。LI-COR公司2位专家还补充讲解了LI-6400XT光合仪荧光理论与实践,LAI-2200C冠层分析仪的测量原理与基本测量,并对具体实验数据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与分析。 与会师生将自己的仪器以及平时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带到培训班上,北京力高泰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工程师们对部分仪器出现的小故障进行了排查与处理,并指导大家进行日常检查、光路清洁以及气路堵塞处理。大家积极动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LI-COR专家及公司工程师分别一一耐心解答,给出了合理的建议与意见,得到了各位师生的肯定与认可。 北京力高泰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秉承“让专才为专家服务”的宗旨,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大家在科研中获得更为可靠的测量结果。【哈尔滨站培训班掠影】【成都站培训班掠影】
  • 光合作用测定仪智能化,高灵敏触摸屏
    对植物来说,要想顺利的生长发育,并且其果实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要符合预期的话,就离不开长日照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推动。这也是为什么人工照明在现如今普及起来的原因。因为如果仅依靠自然光照的话,一些地区会受到地形和天气的影响,无法进行足够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到了农业经济。所以说,就农业发展而言,如何保障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率,怎样利用好光调节因子至关重要。 光合作用测定仪参数详细介绍点击查看→https://www.instrument.com.cn/show/C552696.html  光合作用测定仪可以对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做出高精度的分析,通过对氧气、二氧化碳、光照强度等指标数据的测定来指导调节环境条件,进而保障植物的光合作用得以高效的进行,让植物保持旺盛的长势,实现增产增收。此外,因为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把光能用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所以检测植物的光合速率还能为判断空气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光合作用测定仪能够对植物的光合速率作出测量,以此来反应植物生长的旺盛与否。因为当我们通过肉眼发现植物生长状态欠佳时,往往早为时已晚,就算采取了补救措施,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并且很多植物对光照有着特定要求,所以一概而论的话并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对于农业种植管理来说,不太好掌控。该仪器通过测定气体中二氧化碳、空气湿度、植物叶片温度、光强、气体流量等数据来计算出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可以尽早检出植物生长不佳状况,从而提前采取措施并指导调节植物的光照条件,让植物们的光合作用都可以顺利进行,促使植物有旺盛的长势,做到增产增收。  光合作用测定仪对于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品性,掌握植物的生长规律具有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它的应用推广保障了植物的健康生长发育,推动了农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是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作为人们的基础产业,农业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农业经济也在现代经济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我们需要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用科学的手法构建智慧农业体系。
  • 2016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LI-6800成热议焦点
    4月21-23日,2016年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光合代谢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承办。 会议邀请了匡廷云院士和赵进东院士,详细研讨了光合作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涵盖“光合膜复合物结构、功能及生物发生”“叶绿体发育、基因表达与反向信号”“光合碳代谢”“光合功能调节和环境与农业”等多个研究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北京力高泰科技有限公司在光合作用研究领域雄厚的技术积累,会议组委会特别邀请我公司技术支持部经理刘美玲博士做了题为《开启气体交换与叶绿素荧光研究的新历程——LI-6800便携式光合荧光测定系统》的报告。 会议的一大看点是美国LI-COR公司全新推出的LI-6800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系统。 LI-6800是在经典的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基础上,融入了500余项创新技术的一件划时代作品。它历经6年的研发试验,代表了当今光合测量的最新行业标准。通过准确测定叶片尺度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LI-6800为广大学者开启了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大门,是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强大工具。
  •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田佳构筑新型人工光合体系 拓宽对自然光合作用体系的理解
    2023 年 5 月下旬,对于田佳来说是忙碌且有意义的一个初夏。在短短一周之内,他相继在 Nature Catalysis 和 Nature Materials 上发表两篇论文。目前,他在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担任研究员。图 | 田佳(来源:田佳)利用超分子手段,拓宽对自然光合作用体系的理解5 月 18 日,第一篇论文发表在 Nature Catalysis 上。研究中,他和合作者利用超分子手段模拟自然光合作用,探索构筑新型的人工光合体系。光合作用被认为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为生命体提供着最基本的物质与能量来源。然而,由于天然光合系统通常需要兼顾诸多生命过程,且催化中心数量有限并距离光敏系统较远,导致"光能-化学能"转化的整体量子效率偏低。通过化学手段模拟光合作用中的关键基元,构筑光能转化效率更高的人工光合系统,有可能为缓解能源环境危机、降低碳排放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田佳师从该校的黎占亭教授。那时,前者主要从事超分子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更早之前,黎占亭在芳酰胺大环、以及折叠体和分子识别等领域的工作,给田佳带来了重要启发。于是,后者萌生了将高强材料凯夫拉结构中的寡聚芳酰胺片段嫁接到天然卟啉两亲分子上,进而构筑人工光合组装体的想法。后来,田佳根据天然光合紫色细菌的球形色素体结构,设计了两亲性的三嵌段卟啉基分子单体。(来源:Nature Catalysis)令人惊喜的是,利用这一方法不仅在水中得到了尺寸分布均一的球形组装体,而且组装体表面具有环形的卟啉阵列亚结构。对于通过超分子组装体来模拟生物特定功能和结构来说,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突破。在性能上,这种球形组装体不仅展现出光收割"球形天线"效应,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光漂白性质和优异的结构稳定性,为超分子光催化体系的光敏剂选择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来源:Nature Catalysis)受天然光合紫色细菌球形色素体结构的启发,课题组设计了三嵌段卟啉基的两亲分子,并引入寡聚芳酰胺片段以便增强组装体结构的稳定性。合成关键分子之后,他开始进行超分子组装体的构筑和表征。通过亲疏水作用、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这种单体分子可以在水中自发组装形成球形纳米胶束组装体。通过增加芳酰胺片段的长度、提高分子间的氢键数量,可以构筑粒径更大、性质更稳定的组装体。在化学、材料等科学研究中,纳米结构表征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在 Nature Catalysis 发表的这篇论文中,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同步辐射小角 X 射线散射的观测结果显示:组装体呈现出尺度均一的球形结构。但是,更精细的组装亚结构表征,需要通过高分辨扫描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冷冻电镜等手段实现。借助冷冻电镜单颗粒分析技术,田佳等人观察到球形组装体表面存在直径 4.2nm 左右的环形卟啉阵列,这为进一步研究催化性能及其构效关系奠定了基础。完成超分子组装体的构建之后,则要进行光催化实验和机理研究。这时,课题组根据球形胶束表面的环形卟啉阵列呈正电性,有目的地选择了合适的 Co 基卟啉催化剂。在水溶液中,催化剂具有阴离子形式,因此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拉近其与正离子型卟啉环形阵列的空间距离,从而提高电子传输效率;且催化剂的尺寸约为 3-4 nm,略小于环形卟啉阵列的直径(4.2 nm),这也促进了催化剂与环形阵列的对接。另外,在催化过程中,好的催化剂不仅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也与反应底物二氧化碳具有一定的结合能力。同时,当生产最终目标产物 CH4 的时候,好的催化体系还能具有良好的脱附能力。基于此,该团队选用四(对磺酸苯基)卟啉-Co 配合物(TSPP-Co)为催化剂构筑人工光合体系,该体系在优化条件下表现出光促 CO2 至 CH4 转化的高催化效率与高产物选择性。同时,在描述反应机理时,他们提出"纳米围栏"以及"球形天线"效应,上述效应使光生电子高效地注入催化位点,进而带来高效的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当人工光合作用遇见超分子自组装生命过程离不开超分子自组装,光合生命以脂质和蛋白为骨架,可以对捕光复合物和反应中心进行精确定位,并能有序排列形成精妙的多级自组装结构,比如紫菌的色素体、高等植物的类囊体等。这些优雅的超分子组装体表现出高效的光捕获、精确的电子转移和选择性催化功能。而在人工光合领域,超分子自组装的好处在于可以让人们"自下而上"地构筑光合材料,比如将单体分子组装为纳米复合结构。另外,通过优化结构设计,还能提高能量转移和电子传递的效率。同时,超分子自组装能将不同的功能模块组装在一起,借此形成复合材料,从而打造多功能的人工光合系统。另外,超分子自组装还具有可逆性和修复性的特点,能对人工光合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起到重要作用。如前所述,光合作用为生命提供了物质和能量。针对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究一般主要关注:如何使用人工方法来模拟自然光合作用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进行储存。具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光吸收和能量转化。即设计和合成可以高效捕获太阳能的材料,让这些材料高效地吸收光能,并将不同波长的太阳光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其二,电子传递。即研究光激发态中电子的传输过程,包括电子在光吸收材料内部和不同受体之间的传递,以便设计高效的电子传输路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其三,光化学反应。即研究光激发态中的化学反应,例如使用光能来分解水或还原二氧化碳,寻找能够有效催化这些反应的催化剂,以便实现可控的太阳能转化。由此可见,针对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究,主要目标是通过模仿自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开发高效可持续的太阳能转化技术。而超分子自组装,是指分子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比如氢键、疏水作用等,自发地形成复合结构的过程。对构建结构精确可控的光合材料,超分子自组装也能提供有益的启示。基于这些原因,课题组将超分子自组装和人工光合作用加以结合,最终完成了 Nature Catalysis 这篇论文。5 月 18 日,相关论文以《人工球形色素体纳米胶束用于水相选择性CO2还原》(Artificial spherical chromatophore nanomicelles for selective CO2 reduction in water)为题发在 Nature Catalysis 上 [1]。于军来和 Huang Libei 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田佳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叶汝全教授、香港大学大卫李菲利普斯(David Lee Phillips)教授、以及江苏大学杜莉莉教授担任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是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Catalysis)在这篇论文发表四天之后,由田佳担任第一作者的另一篇论文发表在 Nature Materials 上。总体来看,这两篇论文都和超分子自组装有关。而在 Nature Materials 这篇论文里,则更进一步地探索了高分辨冷冻电镜技术在溶液相自组装领域的应用。提出基于溶剂化纳米纤维的分子模型具体来说,在 Nature Materials 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提出了溶剂化纳米纤维的详细分子模型。研究中,该团队使用高分辨的冷冻电镜作为主要研究手段。在冷冻电镜中,样品被冷冻在液氮温度下(约-196 摄氏度),这时可以形成一种名为玻璃态的固体状态,从而让分子保持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和构象。在传统电子显微镜技术的样品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干态下制样,由此可能会引起结构破坏和伪影。而采用高分辨冷冻电镜可以避免上述不足。通过收集不同角度和焦平面的电子图像,就能用计算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和重建,从而获得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信息。研究中,针对嵌段共聚物所形成的线性纳米胶束,课题组将高分辨冷冻电镜用于溶液相表征中,借此获得关于结晶的高分子精确结构信息、以及晶格堆积方式。对于溶剂化的高分子链段,也可以通过冷冻电镜获得它在溶液相中的原位结构信息。凭借这些关键的结构信息,研究人员得以通过分子模拟的方式,针对嵌段高分子在溶液相形成的一维线性组装结构,进行分子尺度上的解析。期间,利用冷冻电镜观测到的晶格参数等关键信息,该团队对结晶核区之内的高分子链折叠方式和堆积方式进行了解析。此外,通过测量高分子链段的组装长度和排列方式,他们发现溶剂化区域的高分子链段在溶液相组装时,会采用螺旋形的发散排列形式。在 Nature Materials 这篇论文中,课题组还制备了溶液相分散的纳米纤维组装体。通过活性结晶驱动自组装,让线性纳米纤维的构筑和长度得到控制,而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以下几个因素:其一,分子设计。所设计的分子必须拥有合适的结构和功能单元。以嵌段高分子为例,这类高分子单体通常拥有两类高分子链段,即疏溶剂的结晶"核区(Core)"和亲溶剂的分散"晕区(Corona)",这可以促进分子在溶液中的结晶和有序组装。同时,所设计的分子必须具有弱相互作用,以便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实现动态调控。其二,晶体生长条件。通过调节晶体的生长条件,例如溶液浓度、温度、溶剂选择等,可以控制纳米纤维的生长速率。同时,通过调节这些条件,还能对分子聚集行为和晶体生长动力学产生影响,从而实现纤维的构筑、以及长度的控制。其三,动态调控。活性结晶驱动自组装的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在晶体生长过程之中,对分子进行动态调控和重排。通过控制分子结构或者引入其他功能分子,可以在纳米纤维中引入特定结构或功能单元。这样一来,纳米纤维的构筑和长度控制,也会更加灵活和可控。研究"利器":GW4 高分辨电子冷冻显微镜另据悉,在具备一定选择性的溶剂条件之下,嵌段高分子单体的"核区(Core)"可以自发地形成晶核,并通过"种子生长(Seeded-growth)"的方式实现线性组装。而在同样的条件之下,亲溶剂的"晕区(Corona)"结构具有高度的溶剂化效应。对于纳米组装结构来说,这让它可以在溶剂介质中高度地分散,并能形成胶体稳定的溶液,且不会出现沉淀和析出。在电子束的照射之下,具有结晶能力的"核区(Core)"通常拥有较高的衬度,很容易就能和溶剂分子以及其他结构区别出来。但是,由于对电子束的不耐受性,通常很难直接观测到嵌段高分子单体的高分辨晶格结构。为此,在低温下通过使用冷冻电镜,该团队利用低剂量电子成像模式,对上述结构进行观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亲溶剂的"晕区(Corona)"由于电子云密度比较低,使用普通的透射电镜手段难以观测到。因此在 Nature Materials 这篇论文中,课题组使用了一台 Talos Arctica 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让其工作在 200 kV 电压之下,并配上 K2 直接电子探测器和 BioQuantum 能量过滤器,借此获取了关于"核区(Core)"和"晕区(Corona)"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图像。由此可见,在超分子自组装材料领域,预计冷冻电镜这一表征手段,将对组装机制、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理解发挥重大作用。而活性结晶自组装(Living CDSA,Living Crystallization-Driven Self-Assembly),则是 Nature Materials 这篇论文的另一个关键词。活性结晶驱动自组装,是国际高分子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也是一种新颖的自组装方法。它能帮助人们深入理解晶体生长和自组装的机制,为材料合成和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等领域,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被用于制备功能性纳米材料、晶体纳米颗粒、有序纳米结构等。在这一研究大方向上,课题组主要聚焦在如何利用晶体的自发形成,来控制和引导功能性材料的组装。一些嵌段共聚物分子具有两亲性,这些分子在在晶体生长过程之中,会出现溶液相组装的行为。而通过"种子生长"的方法,可以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具体来说,纳米结构的形貌、大小、结构、以及超分子组装的性质,都可以通过该方法得到精确的调控。在 Nature Materials 这篇论文中,田佳 的合作者是来自英国 GW4 高分辨电子冷冻显微镜中心的研究人员。GW4 高分辨电子冷冻显微镜,是一个用于高分辨度冷冻电子显微镜研究的设备设施,由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加的夫大学、卡迪夫大学和巴斯大学这四所大学合作建立,旨在提供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技术支持,以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该设施配有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能量过滤器和直接电子探测器,可以提供高分辨度的图像和结构分析能力。正是在这些设备的帮助之下,他们顺利地完成了本次研究。5 月 22 日,相关论文以《具有结晶核的嵌段共聚物纳米纤维的高分辨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High-resolution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structure of block copolymer nanofibres with a crystalline core )为题发在 Nature Materials 上,并被选为当期期刊封面[2]。上海有机所田佳是论文第一作者,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伊恩曼纳斯(Ian Manners)担任通讯作者。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Materials)审稿人评价称:"作者在组装过程中所展现的细节,以及最终对于纳米结构的表征令人印象深刻,突显了之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纳米结构独特性。"长远目标:全面地模拟自然光合作用在人工光合作用领域,目前自然体系的平均"光能-化学能"转化效率不足 1%。如能更深入地理解自然光合过程并对其加以改进,则有希望将光能至化学能转化的总量子效率提高至 10% 以上并向实用领域拓展,从而对光能高效利用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起到技术支撑作用。在溶液相自组装结构表征领域,假如可以建立冷冻电镜的表征方法并加以推广,对于深刻理解自组装过程、构筑更多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自组装超分子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在人工光合组装体构筑领域,超分子球形色素体结构已被证明具有光收割"球形天线"效应以及优异的稳定性。基于上述结构,田佳 团队将筛选合适的无机催化剂比如杂多酸、无机纳米颗粒,构建有机超分子组装体与无机粒子的高阶组装体系,并探讨其在光催化产氢以及二氧化碳还原方面的应用。同时,他希望通过筛选合适的催化剂,开展光催化产氧的研究,以便构筑不含牺牲试剂的全反应型光催化体系,借此在同一系统中让光催化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进行,进而全面地模拟自然光合作用。在组装结构的冷冻电镜表征上,田佳将和其他冷冻电镜平台开展合作,重点研究溶液相构筑的自组装结构,对大分子、小分子在溶液相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深入探究,并将根据已有理论知识与研究基础深入理解超分子组装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田佳目前所在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起步于抗生素和高分子化学的研究,所里的老一辈科学家在"两弹一星"研制、"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和物理有机化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等一系列紧密结合国家战略的重要研究中作出了卓越贡献。目前,上海有机所的整体主攻方向是分子合成科学,致力于解决化学键的选择性断裂和重组等重大科学问题。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旨在探索基础研究驱动变革性技术的创新模式,通过分子合成科学领域的原始创新,推动生物医药和战略有机材料等核心技术的发展。
  • 泽泉科技参加沈允钢院士九十华诞暨2016长三角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
    2016年12月19日,上海生科院生理大楼2楼报告厅,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植物生理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沈允钢先生90华诞并召开2016长三角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本次盛会由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生物学实验室承办,浙江省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和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协办。 沈允钢先生,植物生理学家。192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同年8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工作,任研究实习员。20世纪50年代末,沈允钢先生在殷宏章先生的领导下,着手探讨光合作用机理研究,着重进行光合磷酸化的机理研究。1961年,他与合作者完成了光合磷酸化量子需要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光合电子传递还原一个辅酶II等电子受体的同时无论合成一个腺三磷与否都需要利用4-6个光量子,这证实腺三磷合成和光合电子传递是偶联在一起的。这一结果被殷宏章先生带到1961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生化学会议的光合作用专题组中发表,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可。沈允钢等人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光合磷酸化过程中存在着高能中间态,比美国科学家Jagendorf等早发表一年,这一发现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在文献中被多次引用。Jagendorf等的后续研究证明这种高能中间态就是Mitchell提出的化学渗透假说中的跨膜质子梯度,为化学渗透假说提供了最早的直接证据,该学说于197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沈允钢等的光合磷酸化高能态的发现,使光合磷酸化机理研究迈进了大大一步,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1980年沈允钢先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沈允钢先生为我国植物生理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实事求是、平易近人、踏实笃定、治学严谨的作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光合人,他的一言一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后备科研工作者,也激励着我们为各位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泽泉科技全体同仁恭祝沈允钢先生福寿安康、松鹤长春! 在九十华诞庆典之后召开了2016长三角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就光合作用研究的进展、沈允钢院士的光合作用研究历程等内容做了报告交流。 本次研讨会,泽泉科技向广大与会专家介绍了植物光合作用测量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并展示了德国WALZ气体交换光合仪GFS-3000、双通道调制叶绿素荧光仪DUAL-PAM-100、光纤式放氧仪等产品。很多与会专家到泽泉展台就仪器的使用以及更新换代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泽泉科技的产品和服务表示充分肯定。
  • 莱恩德新品|便携式叶绿素测量仪:随时随地测量植物叶片的叶绿素
    点击此处可了解更多产品详情:便携式叶绿素测量仪  在自然界中,植物是生命之源,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人类提供氧气和食物。在光合作用中,叶绿素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色素之一,它可以吸收太阳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叶绿素含量的测量对于了解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方便快捷地测量叶绿素含量,人们发明了便携式叶绿素测量仪。该仪器采用光谱仪测量植物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和透射率,并利用叶绿素在光谱中的特征吸收峰来计算叶绿素含量。通过该仪器,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数据,从而对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便携式叶绿素测量仪具有多种优点。首先,它具有便携性,方便携带和操作,可以随时随地测量叶绿素含量。其次,它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叶绿素含量,并避免人为误差和环境因素的干扰。此外,该仪器还具有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快速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为科研和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应用方面,便携式叶绿素测量仪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测量叶绿素含量可以评估作物的生长状况和营养状况,进而指导施肥和灌溉等管理措施。在林业研究中,叶绿素测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森林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生态学领域,叶绿素含量可以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进而研究植物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等课题。    总之,便携式叶绿素测量仪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获取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数据,从而对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变化进行评估和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仪器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莱恩德新品|便携式叶绿素测量仪:随时随地测量植物叶片的叶绿素
  • 美国完成团藻基因组测序 有望破解光合作用玄机
    在为交通运输提供碳中性(平衡)燃料这条漫长且艰难的道路上,美国能源部正寻求多种途径力图实现自己的目标。能源部的努力包括探寻自然界中潜在的新型燃料资源,它们包括从陆地上可作为纤维质原料的植物(如快速生长的树木和多年生牧草)到水中及其他生长环境中的产油生物(如海藻和细菌),极具多样性。  对生物燃料研究人员而言,近期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成果无疑是一条喜讯。根据该杂志的报道,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JGI)和索尔克研究所领导的研究人员破译了carteri团藻(Volvox)的基因组。carteri团藻是一种多细胞海藻,它通过光合作用获取光能。  藻类光合作用藏&ldquo 玄机&rdquo   据悉,美国能源部之所以大力支持光合成生物体内复杂机制的研究,为的是更好地认识生物体如何将阳光转换成能量,以及光合成细胞如何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这些信息有助于未来可再生生物燃料的生产。  在《科学》杂志刊登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将团藻基因组同其近亲单细胞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3年前,联合基因组研究所曾破译了莱茵衣藻的基因组。衣藻是人们深入研究的潜在的海藻生物燃料资源。团藻和衣藻均属于团藻目家族,团藻基因测序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可以作为衣藻基因参照物(对比物),研究人员通过数据比较来研究它们的光合作用机理以及多细胞生物的演化。  与衣藻不同,团藻包含两种细胞:一种是数量较少的生殖细胞,另一种则是数量较多的体细胞。生殖细胞能够分化形成新的菌落,与此同时,体细胞则提供机动力,并分泌能导致生物体扩展的细胞外基质。团藻内两种细胞的分工使得团藻比衣藻生长和游动都要快,从而帮助团藻能够躲避捕食者,同时在更深的水域获取营养。  文章第一合著者、索尔克研究所科学家吉姆· 伍曼表示,团藻特别令人着迷的地方是它如何有选择地减少光合作用或调节光合作用以支持另一种细胞。虽然目前人们还没有很好地认识团藻的这一特性,但该特性有可能帮助人们通过转基因工程让光合生物进行相应变化,生产生物燃料或其他产品。  并不是&ldquo 越小越简单&rdquo   联合基因组研究所生物信息学家西蒙· 普鲁克尼克解释说,研究团藻目生物的兴趣点在于单细胞祖先在较短的进化时间段演化成多细胞和复杂的细胞过程。研究人员发现,尽管团藻和衣藻两种生物的复杂程度和生命史存在很大差异,二者的基因组却有相似的蛋白编码潜能。与莱茵衣藻相比,专家在团藻细胞内只发现了很少该生物特有的基因,也就是说,多细胞的团藻基因组缺乏创新。因此,越小越简单的理念开始受到挑战,科研人员由此推断,从单细胞生物演变为多细胞生物并非必须大幅提高基因的数目,在这种演变中,基因如何以及何时编码合成特定的蛋白才具有决定意义。相信随着更多的单分子生物的基因组被破译,人们对此将会有更多的了解。  分析显示,大约有1800个蛋白质家族属于团藻和衣藻所独有。这些蛋白质家族是多细胞物种生长和发生形态变化的基因物质资源,尤其是经查明,某些蛋白质家族与多细胞体相关。团藻和衣藻在利用这些蛋白质家族方面的不同之处将是人们未来准备研究的问题。伍曼表示,团藻基因组为衣藻基因组工程以及精确认识形态进化和蛋白质创新增加了巨大的价值,现在人们需要静下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  普鲁克尼克认为,团藻和衣藻作为易驾驭的实验模式生物,它们的信息可以被人们广泛使用,包括那些对团藻生物学不感兴趣的研究人员。他表示,团藻基因组是指导其对目标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极好资源。  华盛顿大学名誉教授大卫· 科克预计,由于团藻基因组的破译,在未来5年里,研究团藻的群体人数将迅速增加。他说:&ldquo 认识多细胞体的起源是我毕生的兴趣,随着基因组测序完成,这项工作开始起步了。现在,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更多的答案。真希望自己出生得晚些,这样可以成为研究的参与者。不过,我将在一旁为研究者欢呼。&rdquo
  • 模拟光合作用的光动力催化剂问世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光合作用,即植物用来生产糖分的光驱动过程,设计了一种可以吸收光并用光来驱动各种化学反应的新型光催化剂。该研究成果15日发表在《化学》杂志上。  这种新型催化剂被称为生物混合光催化剂,其含有一种采光蛋白,可吸收光并将能量转移到含金属的催化剂上。然后,这种催化剂利用能量进行反应,这些反应可用于合成药物或将废物转化为生物燃料及其他有用的化合物。  研究资深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副教授加布里埃拉施劳-科恩表示,光催化可使药物、农用化学品和燃料合成更加高效和环保。研究表明,新型光催化剂可显著提高他们尝试的化学反应的产量,且与现有的光催化剂不同,新催化剂可吸收所有波长的光。  在之前进行的关于光催化剂的工作中,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分子来进行光吸收和催化。该方法有局限性,因为大多数使用的催化剂只能吸收某些波长的光。为了创建新催化剂,研究人员模拟光合作用并将两种不同的元素结合起来:一种用于采集光,另一种用于催化化学反应。对于光采集部分,他们使用了一种在红藻中发现的被称为R-植物红素的蛋白质。他们将这种蛋白质连接到含钌催化剂上,该催化剂以前曾被单独用于光催化。  联合展开研究的普林斯顿大学团队测试了催化剂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中的性能。一种是硫醇—烯偶联,将硫醇和烯烃连接起来形成硫醚,另一种是肽偶联后用甲基取代剩余的硫醇基团。  普林斯顿团队的研究表明,与单独的钌光催化剂相比,新的生物混合催化剂可将这些反应产量提高十倍。他们还发现,这些反应可在红光照射下发生,这是现有光催化剂难以实现的,其对组织的破坏更小,因此有可能用于生物系统。  研究人员说,这种改进的光催化剂可被纳入上述两种反应的化学过程中。硫醇—烯偶联可用于创建蛋白质成像、传感、药物输送和生物分子稳定性所需的化合物。例如,它可用于合成脂肽,使新设计的抗原疫苗更容易被吸收。研究人员测试的另一种反应是西苯脱硫,它在肽合成中有许多应用,包括可用于生产艾滋病治疗药物恩夫韦地。  这种类型的光催化剂还可用于驱动一种被称为木质素解聚的反应,有助于从木材或其他难以分解的植物材料中产生生物燃料。
  • 法国Bio-logic公司参加第十五届国际光合作用大会
    光合作用是生命的起点,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融入到光合作用的研究上来。法国Bio-logic公司正是适应了这一发展要求,研制出JTS-10叶绿色荧光/吸收测定仪,满足客户对光合作用测试的各种要求。并在此次参加了8月22日到8月27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五届光合作用大会,让更多国内的专家学者认识华洋科仪代理的法国Bio-logic这款产品。下面就是我们参展的照片,如对此仪器感兴趣的专家也请莅临我们的展位。
  • 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助力我国学者率先破解光合作用超分子结构之谜
    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10b97d65-a440-46ce-8444-f08d5fcc0fd3.jpg" title="QQ图片20160526093428.jpg"//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章新政、李梅、柳振峰(由左至右)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实验室内合影/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柳振峰研究组、章新政研究组与常文瑞/李梅研究组通力合作,联合攻关,通过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在3.2埃分辨率下解析了高等植物(菠菜)光系统II-捕光复合物II超级膜蛋白复合体(PSII-LHCII supercomplex)的三维结构。该项研究工作于5月18日在《自然》(Nature)期刊作为长篇主题论文(Article)在线发表。/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40e208d7-2d2e-41ef-b61d-30c43ddd32e7.jpg" title="QQ图片20160526093928.jpg"//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章新政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实验室内展示冷冻电镜/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光合作用为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体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基于结构的光合作用机理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将为解决能源、粮食、环境等问题提供具有启示性的方案。植物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是从光系统II开始的,光系统II是由25个以上蛋白质亚基以及众多色素和其它辅因子组成的超大膜蛋白-色素复合物。该复合物中包含了天线系统、反应中心系统以及一个能在常温常压下裂解水释放氧气的放氧中心。解析植物光系统II神秘而复杂的精细结构将有助于理解该超分子机器的工作原理,也是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多年来一直追求的热点和难点课题,并且是光合作用研究领域中众所期盼的一个超大膜蛋白-色素复合体三维结构。/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在对高等植物光系统II超大膜蛋白复合物样品的分离制备和晶体学研究方法长期探索的基础上,该研究团队及时引进并应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通过联合三个课题组的优势科研力量并发挥各自的特长,团结奋战,协作攻关,以最高的效率在较短的时期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高质量完成了该项具有高度挑战性的国际前沿研究课题。/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此次所解析的菠菜PSII-LHCII超级复合物的总分子量约1.1兆道尔顿(megadalton)(1,100 kDa),形成了一个同质二聚体的超分子体系。每个单体中包含了25个蛋白亚基、105个叶绿素分子、28个类胡萝卜素分子和众多的其它辅因子。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这一高度复杂的超分子体系的总体结构特征和各亚基的排布规律。/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在每个菠菜PSII核心复合物的外周,结合了主要捕光复合物LHCII三聚体,以及分子量分别为29 kD和26 kD的次要捕光复合物CP29和CP26。该项工作首次解析了CP29的全长结构和CP26的结构,并发现了这三个不同外周捕光复合物与核心复合物之间相互装配和识别的机制和位点。在准确指认了外周捕光复合物与核心复合物界面上的三个小亚基的基础上,合理解释了它们在介导二者之间装配以及稳定超级复合物方面的作用。/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外周捕光复合物为光系统II核心复合物提供激发能,而二者之间的能量传递途径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精确解析。在对菠菜PSII-LHCII超级复合物内部高度复杂的色素网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揭示了LHCII、CP29以及CP26向核心天线复合物CP43或CP47传递能量的途径。同时,还对在光保护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潜在能量淬灭位点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在分子水平理解PSII-LHCII超级复合物中的能量传递时间动力学和光保护机理具有重要意义。/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该工作由生物物理所三个课题组共同完成,博士研究生魏雪鹏和助理研究员苏小东为该项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B类先导“生物超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功能与调控”专项、科技部“973”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光合作用与‘人工叶片’ ”和自然科学基金的共同资助,研究员柳振峰和章新政得到了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资助和支持。该项工作得到生物物理所生物成像中心、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生物物理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等有关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f7e41d6a-ef3b-45c0-8e8a-a702c6a63549.jpg" title="W020160523352780363591.jpg"//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菠菜PSII-LHCII复合物整体结构(顶视图)/ppbr//p
  • 法国Bio-Logic公司参加第15届国际光合作用大会
    法国Bio-Logic公司将携带自己最新型的仪器参加2010年8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15届国际光合作用大会,欢迎广大用户莅临我们的展位。
  • 美国Headwall公司利用高光谱成像传感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
    【据军事航空网站2月28日报道】位于马萨诸塞州菲奇堡市的海德沃尔光电公司的光电专家正在推出高光谱叶绿素荧光光谱成像传感器,用于高光谱作物科学、气候学研究以及植物和作物光合作用的其他应用研究。高光谱叶绿素荧光传感器采用高光谱传感器收集叶绿素荧光(CF)数据。它小而轻,重约13磅,尺寸为12×8英寸,分辨率为0.2纳米以下,可装载在目前大多数商用无人机、载人飞机和轨道卫星上。传感器收集的图像数据来自670到780纳米的叶绿素荧光发射光谱,利用其中重要的“氧气A”和“氧气-B”波段。传感器使用全反射方式以及海德沃尔公司的衍射光栅**技术以达到高信噪比性能。海德公司CEO大卫班农说,全球快速发展的食品和生物燃料需求驱动着新型传感器的开发。“由于叶绿素荧光信号相对较弱,因此可以在极高分辨率下对其进行收集的小型和轻型成像传感器就是我们研究更多全球生态系统的制胜法则。”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劳伦斯库珀博士补充道。
  • Nature:发现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产生叶绿素的生物---corallicolid
    顶复动物亚门(Apicomplexa)是一组专性细胞内寄生虫,包括疟疾和弓形虫病等人类疾病的致病因子。顶复动物亚门是由自由生活的光养性祖先进化而来的,但是人们对这种向寄生过渡的过程如何发生仍然是不清楚的。一个潜在的线索在于珊瑚礁,在那里,环境DNA调查已发现了未被描述的基底分支的顶复动物亚门的几个谱系。造礁珊瑚与具有光合作用的Symbiodiniaceae dinoflagellates存在良好的共生关系,但是鉴定珊瑚的其他的至为重要的微生物共生体经证实是具有挑战性的。corallicolid存在于全世界70%的珊瑚中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群落调查、基因组学和显微镜分析鉴定出顶复动物亚门的一个谱系,我们将它非正式地命名为corallicolid。我们发现corallicolid在所有主要珊瑚群中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80%以上的珊瑚样本和70%的珊瑚属中)。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4月4日的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widespread coral-infecting apicomplexan with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genes”。corallicolid是仅次于Symbiodiniaceae的第二丰富的珊瑚相关微真核生物(microeukaryote),因此是珊瑚微生物组的核心成员。原位荧光和电子显微镜实验证实,corallicolid生活在珊瑚胃腔组织的细胞内,并且它们具有顶复动物亚门的超微结构特征。这些研究人员对corallicolid质体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它缺乏所有编码光系统蛋白的基因;这表明corallicolid很可能含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顶质体)。然而,corallicolid质体与所有其他已知的顶质体(apicoplast)不同,这是因为它保留了四个参与叶绿素生物合成的祖先基因。因此,corallicolid与它们的寄生性亲属和能够自由生活的亲属存在一些相同特征,这表明它们是进化中间体,并提示着在从光养性到寄生性的过渡期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生化机制。
  • 新型冰雪粒径测量仪和硬度测量仪助力“科技冬奥”
    高山滑雪最高时速达248km/h,滑雪赛道也需要“塑胶跑道”“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的口号,充分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奥运会纪录的频频打破,不但有运动员的刻苦训练,教练员的辛勤指导,科技尤其是对于运动场地的科技提升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就拿大家熟悉的田径运动场而言,最初的跑道是煤渣跑道(相信很多70后、80后的老伙伴们都跑过吧),后来改成了人工合成的塑胶跑道,与煤渣跑道相比,其弹性好,吸震能力好,为运动员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在首次使用的塑胶跑道赛场上创造了诸多的奥林匹克纪录。2022年中国北京即将举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提出了“科技冬奥”的概念,中国冰雪运动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高山滑雪比赛是冬季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高山滑雪的观赏性强,危险性大,比赛时运动员最高时速可达到248km/h。高山滑雪比赛均采用冰状雪赛道。什么是冰状雪?所谓冰状雪,是指滑雪场的雪质形态,其表面有一层薄的硬冰壳,用于减小赛道表面对于滑雪板的摩擦力。可以说冰状雪赛道就是高山滑雪项目的塑胶跑道,其制作的质量对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及滑雪的舒适感,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延长运动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看似简单的冰状雪赛道,制作起来却大有讲究。冰状雪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目前采用的是向雪地内部注水的方案。但是注水的强度和注水的时间把握需要根据不同的赛道地点以及当时注水时的气温进行相应的调节,以保证冰状雪赛道既有一定的强度,又有足够的弹性,使得运动员能够在高速的高山滑雪比赛中舒畅的进行滑降、回转等比赛项目。与田径场塑胶跑道不同的是,每次比赛每一个运动员在进行高山滑雪比赛时,由于技术动作的需要,都或多或少的会对冰状雪的赛道产生一定损伤,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前后出发的滑雪运动员的赛道雪质状态需要保证一致,因此冰状雪赛道还需要有一定的厚度以及均匀性。研制新型冰状雪测量仪器,保障赛道质量既然冰状雪赛道有如此多的要求,那么过去是如何判断冰状雪赛道的雪质的呢?主要是采用人工判断的方法,即找一些有经验的裁判员用探针安装在电钻上进行触探工作,通过触探工作反馈的手感判断冰状雪赛道的建造质量。这种带有一定“盲盒”性质的判断工作往往会显得很不透明,也不利于这项运动的推广。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依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2020的“不同气候条件下冰状雪赛道制作关键技术”项目,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南极团队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共同合作研发了用于判断冰状雪赛道质量的冰雪粒径测量仪和冰雪硬度测量仪,其目的在于将冰状雪质量的人工主观判断,变成清晰可见的客观物理数据,通过对这些物理数据的科学分析,结合有经验的运动员的滑雪体验,掌握不同地点,不同天气条件下冰状雪赛道的制作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仪器:冰雪粒径自动测量仪和冰雪硬度自动测量仪。积雪颗粒的形状及大小是影响雪的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不同大小雪粒之间在自然状态下空隙不断变小,雪中含有的空气降低,使得雪粒间的化学键合力增强,从而影响雪的硬度。那么如何测量积雪的颗粒呢,科研人员采用漫散射原理:近红外光经过粗糙的表面会被无规律的向各个方向反射,会造成光强度减弱,光减弱的大小跟表面的粗糙相关,而积雪表面的粗糙程度是由粒径决定的。通过测量光减弱的比例间接的测量出冰雪的颗粒大小。冰雪粒径自动测量仪测量注水雪样雪的硬度测试是反映冰雪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冰雪硬度测量仪的原理是通过电机带动滑轨驱动探头打入冰状雪赛道内部,并读取探头受到的反作用力的大小来判断冰雪的硬度条件。该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做到基本无损的对赛道进行冰雪硬度的测量,不影响赛道的后续使用,并且可以通过读取力和冰状雪深度的曲线了解冰状雪赛道的均匀性。针对高山滑雪的赛场坡度较陡,人工攀爬十分困难,科研人员在仪器的便携性上做了特殊的设计,设计了一款折叠式的硬度测量仪,方便携带,可以从坡顶沿雪道一直测量到坡底,实现了仪器的“就地展开”和“指哪测哪”的功能。冰雪硬度测量仪现场工作照片2020年11月-2021年3月,抓住冬奥会举办前的最后一个冬季的机遇,在冬奥会举办地北京延庆、河北张家口以及黑龙江哈尔滨亚布力冬季体育训练基地对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注水强度的冰状雪赛道,使用研制的冰雪粒径自动测量仪和冰雪硬度自动测量仪进行了粒径及冰雪硬度测试,获得了不同深度冰雪粒径的变化图以及不同深度的冰雪硬度的曲线图。冰状雪赛道压强-深度关系图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飞腾研究员认为“雪粒径及硬度计等新型冰雪仪器的研究,将过去以人工经验为主的冰状雪赛道状态判断变为了客观、清晰的科学指标,为冰状雪赛道制作标准的透明化提供了参考依据”。项目攻关团队的带头人,国际冰冻圈科学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丁明虎研究员认为“雪粒径和硬度计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于自然雪的人工造雪的特殊情况,仪器在项目工作中表现优异,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未来将在南极天文台发挥作用冰雪强度、硬度的测量不仅可以应用于滑雪相关的体育运动中,在未来的极地工程建设上也能发挥作用。遥远的南极虽然不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但是却有着良好的天文观测条件。根据2020年在 Nature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证明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的光学天文观测条件优于已知的其他任何地面台址。这项研究成果确认了昆仑站有珍贵的天文观测台址资源,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南极天文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但是如何在南极地区安装大型望远镜又有很多实际的困难,其中之一就是普通的大型望远镜的基墩都是直接安装在地球的基岩上,这样基墩比较扎实稳固,能保证望远镜在观测时不会因为地基不稳产生晃动,但是冰穹A地区的冰大约有4000m那么厚,相当于1500层楼房那么高,如果再想将望远镜基墩打入基岩显然难以做到。那么大型望远镜如何能够平稳的伫立在南极浮动的冰盖上呢?这就需要科学家们对冰穹A地区的冰雪进行特殊的加固处理,使其能够满足基墩的设计要求。在加固处理完后,我们的雪粒径和硬度测量仪就可以对加固后的冰雪强度进行测量,通过科学的数据检验其是否能够满足南极大型望远镜的需求。
  • 从光到电的转换!新型光电探测器能模仿光合作用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在《光学》期刊发表论文称,他们使用被称为极化子的独特准粒子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光电探测器,其灵感来自植物用来将阳光转化为能量的光合复合物。该设备将光能的远程传输与电流的远程转换相结合,有可能大大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在许多植物中发现的光合复合物由一个大的光吸收区域组成,该区域将分子激发态能量传递到反应中心,在那里能量转化为电荷。极化子将分子激发态与光子结合在一起,赋予它类光和类物质的特性,从而实现远距离能量传输和转换。这种新型光电探测器是首次展示基于极化子的实用光电设备之一。  为了创建基于极化子的光电探测器,研究人员必须设计允许极化子在有机半导体薄膜中长距离传播的结构。此外,他们必须将一个简单的有机检测器集成到传播区域中,以产生有效的极化子到电荷的转换。  研究人员使用特殊的傅里叶平面显微镜来观察极化子传播,以分析他们的新设备。结果表明,新的光电探测器在将光转换为电流方面比硅光电二极管更有效。它还可从大约0.01平方毫米的区域收集光,并在0.1毫米的“超长”距离内实现光到电流的转换——这个距离比光合复合物的能量传递距离大3个数量级。  到目前为止,观察的大多数极化子为封闭腔中的静止准粒子,顶部和底部都有高反射镜。这项新研究揭示了极化子如何在单个镜子的开放结构中传播,新设备还允许首次测量入射光子转换为极化子的效率。
  • 中科院与欧洲研究机构合作研发天文相关测量仪器
    近期,长春光机所与比利时皇家气候研究所、瑞士世界辐射中心分别签订了科研合作协议,三方商定将共同研制高精度的太阳航天测量仪器。  2014年10月上旬,长春光机所方伟研究员、王红睿博士受邀参加法国航天局主办举行的&ldquo Solar Metrology, Needs and Methods&rdquo 专题讨论会,王红睿博士介绍了风云三号系列卫星太阳辐射监测仪的研制工作和在轨性能,受到了各方关注。参会期间,在双方前期的交流、工作基础上,长春光机所和比利时皇家气候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空间仪器研制、仪器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  比利时皇家气候研究所长期从事空间太阳测量研究,参与航天太阳辐射测量任务11次,包括SPACELAB 1(1983年)、ATLAS-I NASA STS-45(1983年)、ATLAS系列(1993年和1994年)、SOHO/VIRGO (1995年)、ISS/SOVIM (2008年)、PROBA2/LYRA (2009年)、PICARD/PREMOS (2010年)等。其中比利时皇家气候研究所为SOHO卫星VIRGO辐射计组研制的DIARAD型辐射计已连续测量太阳达18年,依然运转运行。  2014年10月中旬,应长光所邀请,瑞士世界辐射中心沃尔夫刚· 飞茵斯泰博士来华访问,详细讨论双方合作事宜。沃尔夫刚· 飞茵斯泰博士是世界辐射中心的太阳辐射计事业部主任和资深仪器科学家,从事空间和地面太阳绝对辐射计的研制、太阳辐射世界标准组仪器运营等工作。沃尔夫刚· 飞茵斯泰博士在长春光机所做了关于世界辐射中心航天太阳观测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关于CLARA型微小辐射计的最新进展,会后双方结合空间太阳辐射计研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瑞士世界辐射中心始建于1907年,专注于太阳辐射测量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世界气象组织指定的世界辐射中心,为全世界提供太阳辐射、红外辐射、紫外辐射等的辐射基准或标准仪器。从1982年开始,世界辐射中心参与了EURECA/SOVA (1992年)、SOHO/VIRGO (1995年)、ISS/SOVIM (2008年)、PROBA2/LYRA (2009年)、PICARD/PREMOS (2010年)等累计16次航天任务。由世界辐射中心研制,搭载在PICARD卫星上的PREMOS辐射计是首个采用仪器端到端标定的航天仪器,与美国SORCE卫星上TIM辐射计的数据几乎一致。  2014年12月,在双方多年合作基础上,依托长春光机所航天太阳辐射测量方面几十年的深厚积累,长春光机所和瑞士世界辐射中心面向未来航天合作,签订了内容更广泛、更全面的双边协议。双方将在空间仪器研制、仪器端到端标定和人员交流等方面进入更深入的合作。     中国团队和比利时团队探讨合作方案       沃尔夫刚· 飞茵斯泰博士学术报告中
  • 德祥集团——诚征英国Lovibond色度测量仪全国各地合作代理商
    德祥集团&mdash &mdash 诚征英国Lovibond色度测量仪全国各地合作代理商 Tintometer系列产品被公认为*的色度分析仪器。现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使用Lovibond色度计来分析食用油、工业油、化学溶剂、表面活性剂和石油衍生物等。国际权威标准化组织,如AOCS, ASTM, ISO等,不仅认可了Lovibond色度计这一色度分析的标志,而且在油品及其衍生物的测量标准中引述。一个多世纪的知识和经验都被融入Tintometer系列产品中,Lovibond商标已成为色度分析仪器的代名词,所提供的等级玻璃标准保证在正常使用期间不会褪色。 产品系列: PFX 950、PFX 995 Lovibond高精度全自动色度仪&mdash &mdash 依据多种相应色度标准对石油、燃料等石化产品及脂肪、蜡状物等进行自动色度分析测量。 PFX880 Lovibond高精度全自动色度仪&mdash &mdash 依据多种相应色度标准对油品、脂肪、蜡状物及石油燃料等产品进行自动色度分析测量。 PFX195 Lovibond自动色度仪&mdash &mdash 可全面对产品进行色度分析测定和数据管理。广泛应用于实验室色度分析和工业领域色度测量和质量控制。 Model F Lovibond先进的目视色度仪&mdash &mdash Lovibond色度标准广泛应用于透明产品,包括:油品、液体化学试剂及糖浆,同时也可用于光反射的样品,如:脂肪和胶状物。 RT系列样品表面色度测量仪&mdash &mdash 广泛应用于食品、塑料、玻璃、油品等样品表面色度的测量。 The Tintometer Ltd. 2009年6月正式授权于德祥为Lovibond产品中国区总代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我司负责Lovibond产品在中国境内的市场推广及服务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客户,现德祥集团向全国各地诚招合作代理经销商,欢迎有意者来电来函与我司洽谈联系: 联系人:杨小姐 电话:021-52610159-863 传真:021-52610122 邮箱:Lisa_Yang@tegent.con.cn 网址:http://www.tegent.com.cn 德祥集团&mdash &mdash 上海德心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068号银发大厦18F(200041)
  • 诚征英国Lovibond色度测量仪全国各地合作代理商,德祥
    德祥集团&mdash &mdash 诚征英国Lovibond色度测量仪全国各地合作代理商 Tintometer系列产品被公认为*的色度分析仪器。现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使用Lovibond色度计来分析食用油、工业油、化学溶剂、表面活性剂和石油衍生物等。国际权威标准化组织,如AOCS, ASTM, ISO等,不仅认可了Lovibond色度计这一色度分析的标志,而且在油品及其衍生物的测量标准中引述。一个多世纪的知识和经验都被融入Tintometer系列产品中,Lovibond商标已成为色度分析仪器的代名词,所提供的等级玻璃标准保证在正常使用期间不会褪色。产品系列: PFX 950、PFX 995 Lovibond高精度全自动色度仪&mdash &mdash 依据多种相应色度标准对石油、燃料等石化产品及脂肪、蜡状物等进行自动色度分析测量。 PFX880 Lovibond高精度全自动色度仪&mdash &mdash 依据多种相应色度标准对油品、脂肪、蜡状物及石油燃料等产品进行自动色度分析测量。 PFX195 Lovibond自动色度仪&mdash &mdash 可全面对产品进行色度分析测定和数据管理。广泛应用于实验室色度分析和工业领域色度测量和质量控制。 Model F Lovibond先进的目视色度仪&mdash &mdash Lovibond色度标准广泛应用于透明产品,包括:油品、液体化学试剂及糖浆,同时也可用于光反射的样品,如:脂肪和胶状物。 RT系列样品表面色度测量仪&mdash &mdash 广泛应用于食品、塑料、玻璃、油品等样品表面色度的测量。 The Tintometer Ltd. 2009年6月正式授权于德祥为Lovibond产品中国区总代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我司负责Lovibond产品在中国境内的市场推广及服务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客户,现德祥集团向全国各地诚招合作代理经销商,欢迎有意者来电来函与我司洽谈联系: 联系人:杨小姐 电话:021-52610159-863 传真:021-52610122 邮箱:Lisa_Yang@tegent.con.cn 网址:http://www.tegent.com.cn 德祥集团&mdash &mdash 上海德心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068号银发大厦18F(200041)
  • 我国研制出高声压的HIFU声场测量仪器
    近日,在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和重庆大学合作,研制出一种全石英光纤法珀干涉型超声水听器。   该项目研究了高强度聚焦超声场中的侧向敏感和端部敏感的全石英光纤超声水听器的传感原理,并成功研制出原型样机及测量HIFU声场的仪器系统,实现了HIFU场高分辨率和高声压的测量。  该项目取得的重大突破,将有利的推动我国HIFU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并为我国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技术无创治疗实体肿瘤新方法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进一步打破了我国在高声压的HIFU声场测量仪器领域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要想精确预测治疗剂量和HIFU生物学效应、以及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需要有高声压的HIFU声场测量仪器的支撑。这也是HIFU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该项目取得的突破,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了重要的发展,并将推动相关医疗技术的发展。
  • 四部门:加强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培育100家测量仪器品牌企业
    1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原文如下:测量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技术基础。国家测量体系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以来,开启了以测量单位数字化、测量标准量子化、测量技术先进化、测量管理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测量”时代。为推动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的建立完善,满足经济社会对高效精准测量的需求,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积极开展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测量技术、测量仪器设备的研究和应用,以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为手段,服务支撑测量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测量数据的广泛应用,提升国家整体测量能力和水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创新引领,优化升级。以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为契机,加大计量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共用性、探索性和颠覆性测量技术研究,加快量子测量标准和先进测量仪器设备的研制,补充完善重点测量方法,提升现有测量能力和水平。需求牵引,重点突破。围绕制造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全面梳理经济社会各领域对精准测量的需求,系统分析普遍性和关键共性测量难题,明确测量技术研究主攻方向和建设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突破。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从政府层面加大对现代先进测量体系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发挥市场在测量技术创新和测量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开放共享,协同推进。鼓励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建立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协同攻关和成果共享机制,形成理论研究为基础、产业需求为主导、技术攻关有机制、成果转化有渠道的协同推进局面。(三)工作目标。到2035年,计量基准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数字化量传溯源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部分重点领域测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研制成功一大批国产测量仪器设备,新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核心测量仪器设备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建设50家国家先进测量实验室,培育100家测量仪器设备品牌企业,形成200项核心测量技术或能力。全社会精准测量和有效溯源意识得到明显增强,企业测量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测量活动更加规范,测量数据应用更加广泛。测量技术协同创新与共享机制基本建立,测量技术资源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测量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水平显著提升。二、重点任务(一)建立先进量传溯源体系。紧密结合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基本物理常数精密测量技术和量子计量基础研究,推动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建设。加快量子传感和芯片级计量技术、新型量传溯源技术研究,研制具有典型量子化特征的测量仪器设备,建立计量标准和测量参数传递数字链路,推动量值溯源扁平化发展。积极推进计量数字化,加强数字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计量标准和测量仪器设备数字化技术研究。(二)优化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增强计量基准自主可控能力,创新计量基准全链条管理机制。改革计量标准体系架构,统筹考虑技术能力和现实需求,建立以国家计量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行业)计量标准、企事业计量标准为主体的层次分明、链条清晰的计量标准基础设施网络。实施标准物质能力提升工程,加快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自然资源和刑事司法等重点领域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加强标准物质监管能力建设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探索建立标准物质量值验证和质量追溯工作机制,建设一批标准物质量值核查验证实验室,开发建设标准物质质量追溯平台,形成标准物质研发、生产、应用全生命周期监管能力。(三)加快先进测量技术研究。加强计量学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原始创新。围绕时间单位重新定义,重点研究量子计量技术及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小型化技术。加快推动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试验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满足空天、深空、深海高精度探测和精密量子测量等重大应用需求。研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核安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精密测量技术。针对复杂环境、实时工况环境和极端量测量需求,研究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方法,突破在线、动态、远程、快速校准技术,解决极端量、复杂量、微观量等准确测量难题。研究数字化模拟测量、工业物联、跨尺度测量、复杂系统综合测量等关键技术,不断填补新领域测量技术空白。(四)推动先进测量仪器设备研发和应用。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设计、核心器件、核心控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推动量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测量仪器设备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测量仪器设备智能化、网络化。加强高精度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的研制和应用,基本实现关键核心设备自主可控。实施测量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测量仪器设备研发,提升测量仪器设备的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研究建立测量仪器设备计量测试评价制度,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测量仪器设备品牌。加快专用测量系统的研制,形成满足航空航天、海洋监测、交通运输等装备研制生产任务和重大工程需求的测量能力。(五)建设国家先进测量实验室。针对各领域测量能力的不足,加强国家测量基础条件和能力建设,推进大型测量仪器设备、科学测量数据等测量技术基础平台建设,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国家先进测量实验室。强化测量实验室计量溯源性意识和要求,保证测量结果准确、一致和有效。加强行业或区域测量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动测量资源整合,优化行业、区域测量资源配置。鼓励各类测量主体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技术创新联盟,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强测量资源开放共享,推动测量资源一体化发展。(六)提升企业测量能力和水平。鼓励企业加强测量投入,合理配备测量设备,严格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建立必要的计量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企业测量能力和水平。研究建立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推动企业进行对标达标,发挥先进企业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企业自愿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先进测量技术要素和管理手段在企业的应用。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产业链链长企业,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全面提升核心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加快先进测量技术攻关成果的落地应用,带动产业上下游融通创新、协同发展。(七)推进测量数据积累和应用。引导企业建立产品研制、生产、试验、使用过程动态测量数据信息库,开展测量数据分析研究,改进企业生产控制流程,提高产品控制精度和质量,完善产品全寿命周期数据管理。加强测量数据智能化采集、分析与应用,推进测量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建立智慧计量实验室和智能计量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赋能。积极将测量数据纳入工程领域数字化科研过程,推动测量数据资源在工程领域集成应用。加快建设国家计量数据中心,培育一批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示范基地,探索建立国家标准参考数据中心,提升测量数据价值挖掘能力,实现跨行业、跨领域测量数据融合、共享和应用。(八)完善先进测量技术规范。研究建立适应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需要的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充分借鉴吸收国际先进测量技术成果和经验,开展测量活动梳理和测量数据研究分析,组织制定一批对测量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测量技术规范,指导测量活动规范化、科学化开展。分析梳理各产业领域工程实践活动被测参数,建立动态、开放的参数信息库。加强复杂被测对象、复杂工况环境、复杂耦合关系等工程应用场景的参数测量方法研究,建立满足工程实践要求的测量技术规范。(九)优化先进测量技术服务。鼓励社会各方资源围绕国家重点领域测量需求,建立各类先进测量服务机构,为行业发展提供精准测量服务。发挥中央企业优势作用,在战略性、关键性重大测量项目上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各领域先进测量“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测量标兵,推动先进测量能力差异化、多样化发展,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围绕产业测量测试需求,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形成关键参数测量、仪器设备校准、产品测试评价、系统方案集成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建立全产业链计量溯源体系,提升全产业链计量测试服务和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水平。搭建国家先进测量技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测量需求和测量服务的公开化、信息化。(十)发挥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推动作用。积极发挥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各要素的协同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链条、全流程、全体系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推动计量与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相互参考借鉴和共享共用,以精准计量推动标准数据和方法的科学验证,通过标准促进计量价值的应用体现;强化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计量溯源性的概念,通过先进测量技术和测量手段不断丰富完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内涵。聚焦测量数据分析和应用,探索测量数据成果标准化途径,形成标准测量数据包、标准测量模型等,研究采用标准测量数据包、标准测量模型的认证认可方法和程序。(十一)培养先进测量人才队伍。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战略咨询专家智库,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加强对计量测试相关专业学科建设的引导,优化高等院校计量测试相关专业设置,推动计量测试相关专业与通信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以及量子信息科学等相关专业协同建设。完善注册计量师制度,加强产教研用融合,加强计量技术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支持各领域科研项目吸纳计量技术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促进测量人才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学协会作用,加强测量技术人才培训,打造富有自主创新精神、专业技术能力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测量人才队伍。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予以全面规划和重点考虑,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落实措施。在国家层面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推进办公室,强化各部门组织协调和沟通协作。鼓励地方和行业、企业积极探索和创设推进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模式,进行先行先试和推广示范。(二)完善制度保障。争取将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积极推动将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写入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程序、测量过程和测量数据等规范和使用提出明确要求。搭建多方测量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合科研攻关机制,完善先进测量技术应用结果比对、成果评价等制度,推动测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三)加大政策支持。从政策、资金、科研、人才等各方面鼓励先进测量技术的研发、先进测量设备和方法的研制和应用、先进测量技术规范的完善,不断强化测量过程控制和测量结果应用,提升测量能力和水平。在国家重大工程和科技计划中对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予以重点考虑和倾斜。(四)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加强测量技术专利导航,引导各单位加强测量领域知识产权战略储备。推动各单位及时将先进测量科研成果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并通过转让、许可、折价入股激励等形式取得市场收益。研究建立先进测量科研成果技术附加值评价体系,提升各领域对先进测量科研成果的重视程度。建设先进测量领域专题数据库,积极推进先进测量领域知识产权信息开放、共享和利用,促进测量领域知识产权成果的广泛应用。(五)普及先进测量理念。结合“世界计量日”“质量月”等活动,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大力普及测量知识,强调测量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全民测量意识,更新溯源概念和理念,营造支持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的社会环境。加大企业测量工作宣传培训,帮助企业完善测量管理体系,健全测量管理制度,提升测量能力和水平。(六)加强国际测量合作。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测量技术和测量管理经验,丰富完善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内涵。探索建立国际、区域先进测量技术联盟,加强测量技术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先进测量技术能力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测量领域的全球治理,推动在重要领域影响或主导国际测量技术规范的制定,加大先进测量成果的国际化应用和推广。积极参加国际测量比对,不断提升获得国际互认的国家校准与测量能力,增强我国在国际测量领域的话语权。市场监管总局科 技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 资 委知识产权局2021年12月29日
  • 特惠新品推荐---LSA100RF光学滞留力测量仪(第二代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
    光学滞留力测量仪LSA100RF 是德国Lauda Scientific公司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滞留力测量的商品机,是传统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的更新换代产品,属于第二代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该机器不仅涵盖第一代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的所有测量功能,而且具有独特的滞留力测量功能,是表面分析仪器领域中的一个开拓性创新!LSA100RF光学滞留力测量仪的测量方法LSA100RF光学滞留力测量仪在常规接触角测量仪上引入了离心力旋转台和视频同步触发技术。在快速旋转状态下置于材料表面上的液滴,在离心力的驱动下产生侧向滑动的趋势,迫使液滴形状发生变化。当离心驱动力达到最大滞留力数值的时候,液滴沿材料表面发生横向水平滑动。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仪器利用视频同步触发技术能够准确的抓拍到液滴形状和位置变化的一组照片并记录相对应的滞留力数据,通过软件自动处理得到滞留力数据以及前进接触角和后退接触角的变化曲线和最大值。滞留力能够直接反映液体和固体之间界面上的相互作用力。LSA100RF光学滞留力测量仪利用滞留力和动态接触角同时测量功能,可以进一步分析滑动过程中滞留力和液滴形状变化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LSA100RF光学滞留力测量仪的推出为材料润湿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LSA100RF在动态、多功能测量方面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它能够同时使用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表征液体和固体材料之间界面上的相互作用,必将在特殊功能材料、液体的传送和过滤过程、表面的自清洁和易清洗等众多领域发挥出关键作用。LSA100RF光学滞留力测量仪的技术参数:新冠病毒疫情期间,LSA100RF 将特价销售,并确保3周的到货期! 感兴趣的客户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开通了网上和微信购买业务,您的购买将更简单方便! 等待您的联系!东方德菲联系电话: 400-860-5168转0629
  • 质量影响国内电子测量仪器企业市场份额
    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活动为重点,积极推进工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加快工业品牌培育,开展“千家企业学标杆,提升质量促转型”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针对电子行业如何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动行业由大到强等话题,《中国电子报》特约请相关行业协会发表观点。  电子测量仪器属于高新技术领域,是现代工业产品中新技术应用最多、最快的产品门类之一,最先进的电子测量技术基本上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掌控。五六十年代,我国电子测量仪器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不大,但目前的差距在加大,高端产品大部分依赖进口。当前,我国电子测量仪器产品的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一般能够达到3000小时,初步满足军工与民用的质量要求,但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质量差距影响市场占有率  高端电子测量仪器与国外技术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国内少数企业能生产出部分高端电子测量仪器,但由于没有全面掌握关键技术,再加上工艺水平和原材料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导致产品在技术水平和质量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国内部分企业生产的部分中低端电子测量仪器产品(如带宽1GHz以内,采样率不超过5Gbit/s的数字存储示波器),有较好的质量和性价比,不仅占据了大部分国内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出口量。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这些厂家建立了自己的示波器品牌形象,并把示波器品牌形象辐射到其他产品上,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加强培训提升质量水平  协会组织了与质量相关的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  我国电子测量仪器企业规模一般不大,年销售额能够上亿元的企业就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由于电子测量仪器涉及的领域很广,产品种类比较多,因此,不同企业的产品往往有较大差别,涉及的关键技术也不尽相同。  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把加强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共性技术培训作为近几年的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协会与理事长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1所合作,组织了与质量相关的电磁兼容、防静电和可制造性设计技术3个专题6场培训,共计有几十个单位、近千名技术人员参加,收到了良好效果。  品牌建设工作的主体是企业,协会在该项工作中可以起到辅助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协会至今没有开展评比、评奖相关工作。协会希望能够组织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内最具权威性的评比、评奖活动,当然这些工作需要在政府支持、协会自身努力和一段时间积累的基础上进行。  多措施加快质量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要做长期细致的工作。  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服务等多个方面要做长期细致的工作。  (一)加强宣传培训,优化生存环境。针对企业,需要进行诚信、质量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我们的企业有做成百年老店的信念,并且政府要为企业成长为百年老店提供更好的环境,给企业家信心,否则企业家是不会注重企业诚信、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工作的。  (二)建立权威性的评比、评奖机制。最近几年,国内各种评比、评奖太多、太滥,缺乏权威性,授予的奖项用户不认可、企业不重视,没有真正地对企业品牌建设和宣传工作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我们需要清理目前过多的评比、评奖,大规模地减少奖项的数量和种类 其次,建立并维护好有权威性的评比,使这些评比奖项被企业和用户认可,并对企业品牌建设工作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大幅提高对优质产品的支持力度。不同激励机制可以引导企业采取不同的运营策略。为了加强我国企业的质量品牌建设,可以考虑对获得权威评比奖项的产品予以大幅降低税收的优惠政策,相信在类似激励机制的引导下,一定能够改变企业的运作模式,促使他们把多出精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企业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  (四)加大对海外市场开拓工作的补贴力度。开拓海外市场,可以降低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对行业发展有利。因此,促进国内知名企业走出国门,是一项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需要大力支持。具体可以考虑加大出口退税力度,同时加大对企业参加海外展览等相关工作的补贴力度。  质量品牌建设企业案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1研究所  该所是国内电子测量仪器产品涉及门类较广的企业,其中以微波毫米波仪器最为突出。41所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做法。一是优化流程。通过对温度、湿度、防尘、防静电等条件的改造,使生产环境严格符合军用测试仪器的要求。二是质量管理创新。由所长亲自挂帅,主管副所长任执行总指挥,层层建立落实责任制,推出精品工程,提升了产品质量水平。三是质量文化建设工作。41所把产品质量的内涵扩展为广义质量概念,从生产加工延伸到科研、生产、使用和服务的全过程管理,从以检验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从质量部门单一负责,转变为各职能部门按质量职能分工。四是质量队伍建设。针对重点工程项目,41所建立以质量部长作为项目质量主管的“三师”系统,形成了激励型的质量考核机制。五是完善售后服务机制。41所建立完善的客户体验中心和维修保障体系,开设800免费电话、电子邮箱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并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深圳5大城市设有办事处,技术人员随时对用户进行上门巡访。  天津市德力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该公司电子测量仪器产品在国内广电领域占有70%的市场份额。德力从1994年开始,组建了4支现场巡回校准服务队伍,年行程超过12万公里,为客户提供免费校准服务。测量仪器年度校准是保障仪器正常应用的必需工作,德力每年都会对国内重点客户实行上门免费校准服务,并为用户更换电池等耗材,保证仪器正常应用,为用户提供了很大便利。如果按计量每台仪器500元的最低收费标准计算,仅此一项德力每年可为用户直接节省5000万元以上。  江苏绿扬电子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该公司的示波器产品在国内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公司很重视品牌的宣传推广工作,在电视、报刊、网络、户外等多种媒体上做产品宣传,并多次参加中国电子展、全国高教仪器设备展、慕尼黑电子展、香港电子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绿扬产品,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石家庄数英仪器有限公司  该公司的时间频率计量测试仪器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技术水平领先。在质量品牌建设工作中,公司坚持定期组织全国时频专业技术交流会,邀请国内时频领域技术的权威授课,促进行业内技术交流,推广公司新产品,树立公司品牌形象。公司定期走访用户,解决用户在使用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并为用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一揽子服务。
  • 央视一套报道:藻类光合-碳中和研究技术
    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共同的家园》第3集共利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匡廷云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长期利用硅藻开展光合作用机理研究及人工模拟,以提高太阳光能的利用率,减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坚实可靠地”实现“双碳”目标。北京易科泰提供的ET-PSI多功能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系统、FKM多光谱荧光动态显微成像系统在纪录片中闪亮登场。点击以下视频一饱眼福吧。ET-PSI多功能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系统由大型平板式培养器(标配25L,可选配100L或定制其它容积大小)、控制系统及在线监测系统组成,集成光养生物反应器技术、叶绿素荧光监测技术、水体/藻类光合呼吸监测技术、营养盐在线监测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藻类生理生态学研究实验、水体富营养化模拟实验、海水酸化控制实验、水体光合呼吸监测控制实验、藻类利用与有效控制研究、藻类生物质能源研究实验,以及其它藻类生物工程、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等实验研究。FKM(FluorescenceKineticMicroscope)多光谱荧光动态显微成像系统是目前功能最为强大全面的植物显微荧光研究仪器,是基于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的显微成像定制系统。它由包含可扩展部件的增强显微镜、高分辨率CCD相机、激发光源组、光谱仪、控温模块以及相应的控制单元和专用的工作站与分析软件组成。它不仅可以进行微藻、单个细胞、单个叶绿体乃至基粒-基质类囊体片段进行Fv/Fm、Kautsky诱导效应、荧光淬灭、OJIP快速荧光响应曲线、QA再氧化等各种叶绿素荧光及MCF多光谱荧光(multicolorfluorescence)成像分析;还能通过激发光源组进行进行任意荧光激发和荧光释放波段的测量,从而进行GFP、DAPI、DiBAC4、SYTOX、CTC等荧光蛋白、荧光染料以及藻青蛋白、藻红蛋白、藻胆素等藻类特有荧光色素的成像分析;更可以利用光谱仪对各种荧光进行光谱分析,区分各发色团(例如PSI和PSII及各种捕光色素复合体等)并进行深入分析。真核与原核藻类的光合固碳达到地球上光合固碳总量的一半,对缓解大气中CO2的积累起着重要作用。利用微藻固碳是世界上最主要、最有效的固碳方式之一,并具备经济可行、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等无可比拟的优势。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先进光生物反应器和藻类光合生理无损检测技术的推广、研发与应用服务,曾推出“微藻生物固碳研究仪器推荐”专题,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仪器名称功能常用参数/程序在微藻固碳研究中的作用AquaPen手持式藻类荧光测量仪快速测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NPQ、JIPtest、LightCurve快速评估固碳候选藻种在高浓度CO2下的光合活力和光能转化效率AP-kit藻类光合生理检测盒快速轻松获得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呼吸速率参数Fv/Fm、NPQ、JIPtest、LightCurve、光合放氧速率综合评估固碳候选藻种在高浓度CO2下的光化学转化效率及CO2同化率MC10008通道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系统8通道的精确控光培养及在线生物量评估培养周期及环境参数设定;OD680&OD720提供精确可控的培养环境(光、温度、气体),在线评估微藻生物量浓度(比色法),筛选优质固碳藻种FMT150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系统精确控光培养及多参数调控监测培养周期及环境参数设定;OD680&OD720;Fv/Fm、ΦPSII;pH、溶解氧(选配)、溶解CO2(选配)提供精确可控的培养环境(光、温度、气体,可选恒化及恒浊培养),在线评估微藻生物量浓度,对微藻的光合生理状态、培养液溶解CO2浓度进行在线监测ET-PSI多功能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系统25L、100L及以上容积的规模化藻类培养,精确控光培养及多参数调控监测培养周期及环境参数设定;OD680&OD720;Fv/Fm、ΦPSII;pH、溶解氧(选配)、溶解CO2(选配)提供精确可控的培养环境(光、温度、气体,可选恒化及恒浊培养),在线评估微藻生物量浓度,对微藻的光合生理状态、培养液溶解CO2浓度进行在线监测,培养优质固碳藻种及工业应用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高通量测定微藻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NPQ、φPSII、qP、Rfd、ETR、LC曲线等高通量筛选光合突变体;高通量筛选高光化学效率、低热耗散的高效固碳藻种AOM藻类荧光在线监测系统微藻叶绿素荧光在线监测Ft、Fv/Fm、OJIP、FixArea(与藻类浓度线性相关)在线评估微藻生长状况及浓度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