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固定管板换热器

仪器信息网固定管板换热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固定管板换热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固定管板换热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固定管板换热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固定管板换热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固定管板换热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固定管板换热器相关的论坛

  • 【资料】板式换热器的简单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主要是用于干燥系统中空气加热,是热风装置中的主要设备,散热器采用的热介质可以是蒸汽或热水,也可用导热油。  板式换热器的一些工作原理如下:  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波纹形的传热板片,按一定的间隔,通过橡胶垫片压紧组成的可拆卸的换热设备。板片组装时,两组交替排列,板与板之间用粘结剂把橡胶密封板条固定好,其作用是防止流体泄漏并使两板之间形成狭窄的网形流道,换热板片压成各种波纹形,以增加换热板片面积和刚性,并能使流体在低流速成下形成湍流,以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板上的四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泄集管,两种换热介质分别流入各自流道,形成逆流或并流通过每个板片进行热量的交换。

  •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换热器说明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中的换热器在整个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运行中都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换热器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中的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  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若干挡板。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边三角形排列较紧凑,管外流体湍动程度高,传热分系数大;正方形排列则管外清洗方便,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管壳式换热器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之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果两温度相差很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以消除或减少热应力。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束两端的管板与壳体联成一体,结构简单,但只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度差不大,且壳程不需机械清洗时的换热操作。当温度差稍大而壳程压力又不太高时,可在壳体上安装有弹性的补偿圈,以减小热应力。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浮头式换热器管束一端的管板可自由浮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 且整个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机械清洗和检修。浮头式换热器的应用较广,但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U型管式换热器 每根换热管皆弯成U形,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管板上下两区,借助于管箱内的隔板分成进出口两室。此种换热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结构比浮头式简单,但管程不易清洗。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填料函式换热器 填料函式换热器其结构特点是管板只有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填料函密封。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产生因壳壁与管壁温差而引起的温差应力。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釜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在壳体上部设置适当的蒸发空间,同时兼有蒸汽室的作用。管束可以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或U 型管式。釜式换热器清洗维修方便,可处理不清洁、易结垢的介质,并能承受高温、高压。它适用于液-汽式换热,可作为简结构的废热锅炉。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的换热器也是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我们对于不同的型号不同的种类进行筛选。

  • FPD检测器里石英管如何固定?

    [color=#444444]有网友问,FPD检测器中有个石英套管的,请问这个石英套管是怎么固定的?直接插进去就可以的?还是有别的更好的固定方式[/color]

  • 【原创】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应用分析

    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应用分析A、蒸馏回流系统在医药、化工生产中,物料在回流状态下反应,反应完毕后进行需要对蒸发的溶媒进行冷凝直到易储存的低温状态,这样换热器就特别需要较长的换热流道,此种工艺条件下,采用的常规换热器面积和体积都很大。HIMILE缠绕管式换热器正是基于此要求延长了冷凝行程,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使得换热面积和设备体积都大幅的减小,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溶媒回收率。B/浓缩系统在医药、化工生产中,对物料进行浓缩处理,特别是针对热敏性物料或高沸点溶媒,通常采用减压浓缩,此时溶媒沸点降低,汽相在真空系统中流速较高,所以工艺对流道有严格要求。这种条件下换热器整体传热系数会大大降低,换热难度数倍增大,生产中跑料现象亦为严重。HIMILE缠绕管式换热器根据此系统特点进行多管束型号设计,增大延长了流道,物料在强化传热的流道内实现了快速、全部的冷凝,降低了生产原料成本,并避免出现环保隐患。C/精馏系统在工艺中,当回收的溶媒无法满足生产套用的技术指标时,需进行精馏,从而得到高纯度,高含量的溶媒满足生产套用要求。该系统换热器一般安装在几十米的塔顶平台,换热面积和设备体积都较为庞大,需要足够大的安装平台和稳固的基础建设,设备就位更需要大功率吊装设备,对客户来讲是很大的投入。HIMILE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紧凑式结构设计,强制逆流换热,设备重量和设备体积都大大的减小了同时换热效率有了更大的提高。这样对客户而言,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平台建设、基础建设及后期维护费用,更降低了工人在高空作业下的设备维护风险。D/尾气余热回收在许多行业的生产中,往往会存在大量的尾气及余热需要进行热能回收,例如真空泵后尾气,二次闪蒸废汽等大量的可回收的物料及余热,这本身是企业可控的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这种条件下,由于物料品质较差,简单的换热设备难以实现充分有价值的回收,也是很多企业采取吸收或直接排放的无奈之举。HIMILE缠绕管式换热器在此工况下,利用自身反向缠绕管束强化传热的特点,使较差品质的物料,充分进行热量交换,尾气余热回收带来的节能减排收益可以短期内回报设备投资,并在以后的生产中不间断的产生节能效益。E/中药提取中药生产中,需要对中药材的有效成份进行浓缩提取,一般采用的醇提、水提的工艺,根据生产品种与工艺不同,也存在其他物料的情况,浓缩提取时一般采用真空提取的方式,目前中药浓缩提取现状存在物料冷凝不完全,跑料现象,造成生产浪费及环保压力HIMILE缠绕管式缠绕管壳式换热器在中药提取中保证提取工艺条件下,将物料完全冷凝,降低成产成本。并由于设备安装体积较小,传统的90度连接方式,完全与现场设备配套。F/ CIP系统在制药及食品饮料生产中,需要对过程设备及容器进行CIP在线清洗,清除表面残存的物质,杀死微生物。传统的换热器在CIP中加热速率低,耗汽量大,设备现场占用空间大。HIMILE缠绕管式缠绕管壳式换热器应用于CIP系统中可将蒸汽热量充分利用,减少蒸汽耗量,区别于传统循环加热的方式实现即时加热,真正实现在线清洗,即用即开的操作方式,并全焊接结构保证系统安全无泄漏。G/高温瞬时灭菌系统在制药及食品饮料生产中,需要对食品、药品进行高温瞬时灭菌,该系统要求加热与降温速率高,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灭菌过程,以保证产品品质。HIMILE缠绕管式缠绕管壳式换热器以全新的设备技术优化,解决了在加热速率、蒸汽耗量、设备泄露维护方面的弊端。H/工艺物料的加热冷却在生产中,需要对复杂多样的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其中物料存在并不是单一的情况,组份较为复杂,因此在加热冷却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物料组份的物性。我们利用HIMILE缠绕管式的非对称流高效传热的自身优势,结合实际物料的换热要求,严谨计算,选择合适的产品,并解决复杂工况的换热要求,让设备处在最佳的运转状态序号板式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HIMILE缠绕管式换热器1 占地面积.A2A1/3A(视工况条件)2 使用安全胶垫易漏不易泄漏全焊接不易泄漏3 设备重量G2G1/3G4 换热系数汽液-低液液对称流-高汽液-普通液液非对称流-普通汽液-非常高液液非对称流-高5 设计对称流非对称流非对称流6 耐温程度1602503507 维护费用拆卸造成胶垫维护费用高易结垢不易清洗不易结垢化学清洗快8 污垢系数大大小其他工艺系统巴氏杀菌系统各种干燥系统公共热媒系统膜系统(渗透汽化膜、蒸汽渗透膜)……………………………… (济南威格热能技术有限公司0531-88885209)

  • 【资料】板式换热器的设计特点是怎样的?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  板式换热器的设计特点如下:  1、结构紧凑:板式换热器板片紧密排列,与其他换热器类型相比,板式换热器的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较少,面积相同换热量的板式换热器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  2、使用寿命长:板式换热器采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板片压制,可耐各种腐蚀介质,胶垫可随意更换,并可方便在、拆装检修。  3、高效节能:其换热系数在3000~4500kcal/m2·°C·h,比管壳式换热器的热效率高3~5倍。    4、板式换热器的适应性强:板式换热器板片为独立元件,可按要求随意增减流程,形式多样;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艺的要求。  5、不串液,板式换热器密封槽设置泄液液道,各种介质不会串通,即使出现泄露,介质总是向外排出。  6、容易清洗拆装方便:板式换热器靠夹紧螺栓将夹固板板片夹紧,因此拆装方便,随时可以打开清洗,同时由于板面光洁,湍流程度高,不易结垢。资料搜索于:http://www.zbxldhrsb.com/sdtlhr-News-10411/

  • 汽车电池冷却水循环机换热器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汽车电池冷却水循环机一直是大家比较受欢迎的设备之一,其换热器管路中设计也是需要进行设计的,那么汽车电池冷却水循环机换热器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呢?  汽车电池冷却水循环机换热设备的类型很多,对每种特定的传热工况,通过优化选型都会得到一种比较合适的设备型号,如果将这个型号的设备使用到其他工况,则传热的效果可能有很大的改变。对汽车电池冷却水循环机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有以下因素值得考虑:  流速是汽车电池冷却水循环机换热器设计的重要变量,提高流速则提高传热系数,同时压力降与功耗也会随之增加,如果采用泵送流体,应考虑将压力降尽量消耗在换热器上而不是调节阀上,这样可依靠提高流速来提高传热效果。  选择较大的压力降可以提高汽车电池冷却水循环机换热器流速,从而增强传热效果减少换热面积。但是较大的压力降也使得泵的操作费用增加。合适的压力降值需要以换热器年总费用为目标,反复调整设备尺寸,进行优化计算而得出。  主要根据汽车电池冷却水循环机流体的操作压力和温度、可以利用的压力降、结构和腐蚀特性,以及所需设备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考虑流体适宜走哪一程。  汽车电池冷却水循环机换热终温一般由工艺过程的需要确定。当换热终温可以选择时,其数值对换热器是否经济合理有很大的影响。在热流体出口温度与冷流体出口温度相等的情况下,热量利用效率比较高,但是有效传热温差比较小,换热面积比较大。  对于汽车电池冷却水循环机一定的工艺条件,首先应确定设备的形式,例如选择固定管板形式还是浮头形式等,在换热器设计过程中,强化传热总的目标概括有:在给定换热量下减少换热器的尺寸;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性能;减小流动工质的温差;或者降低泵的功率。  汽车电池冷却水循环机换热器在传热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来选择具体的汽车电池冷却水循环机换热器。

  • 板式换热器板片为什么会失效,分析ing

    板式换热器板片失效分析 摘 要:采用化学成分分析、电镜扫描等方法,对出现裂纹的换热器板片样品进行了逐项分析。结果表明,板片发生裂纹和泄漏的主要原因为密封面本身存在比较高的冷加工残余应力,介质中有较高的Cl-,在操作压力下,换热器板片发生了应力腐蚀。同时针对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板式换热器;板片;残余应力;失效分析 板式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其常见的故障有几下几种:①外漏,主要为板片密封失效。据文献介绍,北京、青海和新疆等地的多个热力站因蒸汽温度较高,橡胶密封垫在高温下失效,引起蒸气外漏。②串液。由于使用温度远超出材料的应用范围,致使压力较高一侧的板片流道内介质串入压力较低一侧的流道介质中。以饱和蒸汽为热源的板式换热器,当蒸汽温度过高时,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蒸汽外漏并在板片两侧密封区域急速冷凝,冷凝残液不断积集形成局部Cl-质量浓度较高,破坏板片表面钝化层,加上该处板片冷冲压导致的内应力较大,引发应力腐蚀,引起串液。③压降过大。由于介质中污垢过多,导致板片表面结垢,致使原本板片间流道截面流速过高,而压降超过了允许范围。某石化公司E24101再沸器凝液冷却器为板式换热器,外形尺寸680×2520×1825mm,板片为0.7mm的SS316不锈钢,密封垫片为EPDM,密封胶为氯丁胶。换热器设计与操作条件见表1。该换热器于1997年投入使用几个月后停工,直到1999年继续使用,期间由于泄漏更换过垫片,到2002 年底发现因密封垫部位存在大量的裂纹而导致严重泄漏。为了避免类似情况重复发生,笔者对此板式换热器板片取样进行了失效分析,简述如下。 1 检测分析 1.1 裂纹宏观形貌分析 通过对所提供样品的宏观形貌分析发现:①裂纹主要沿板片密封垫走向分布,且裂纹上附有密封胶。裂纹处于板片冷加工凸起的密封面上,裂纹附近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②裂纹附近的流动死角沉积有垢层。③裂纹发生在冷、热流道口密封面,主裂纹与密封垫平行,但存在明显的分叉现象。④作为换热板片主传热面的鱼脊状波纹流槽冲压凸起部分未发现裂纹和穿孔。 根据上述观察,发现裂纹具有应力腐蚀的基本特征,估计与板片密封部位冷冲压成型具有较高的残余应力、密封胶的化学成分、垫片与板片的相互作用、介质及操作等因素有关,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证实。 1.2 材料化学分析 从换热器板片提取化学成分分析样品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该样品应当属于奥氏体不锈钢,除Cr质量分数较高以外,其他主要元素与GB3280—1992《不锈钢冷轧钢板》中的0Cr17Ni12Mo2以及AISI316奥氏体不锈钢化学成分相符。 1.3 材料硬度检测 在常温下选择部分样品进行硬度(HV)测试,结果见表3。 按照GB3280—1992中固溶态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指标,0Cr17Ni122Mo2材料的硬度应不大于HV200。由表 3中结果可见,密封面上硬度比普通换热部位的要高,但两者都小于HV200,原则上符合性能要求。不同测量部位数据相差较大,这些分析结果表明密封面上的应力水平偏高。1.4 板片表面杂质分析 为查找介质方面的原因,在裂纹比较集中的冷、热流体通道密封垫附近切取样品(图1),有针对性地分析所含Cl-1.5 金相分析 对换热器板片样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金相分析,结果如下:①未经腐蚀的含有裂纹尖端的微观形貌表明,裂纹的扩展呈现出明显的树枝状形态,微观形态显示裂纹附近没有明显的宏观变形迹象,裂纹具备应力腐蚀的基本特征,见图2a。②经过侵蚀处理的换热器板片样品的金相组织为等轴奥氏体组织,晶粒比较均匀,主要以沿晶为主,辅以个别的穿晶裂纹,裂纹尖端显现晶间腐蚀迹象,见图2b。 1.6 扫描电镜分析 选择有代表性的换热器板片样品,进行电镜扫描(SEM)分析,结果如下:①板片表面存在着大量密布的粒状结构,进行能谱成分分析之后发现该物质为主材晶粒。裂纹沿晶间扩展。②换热器板片表面上存在着大量类似二次裂纹的缝隙,说明材料表面的组织疏松,遭受了严重的介质腐蚀,存在严重的晶间腐蚀现象,见图3。③人工解离断口表面发现大量冰糖块状的形貌,显现了脆性裂纹的特点,端口附近表面有腐蚀产物覆盖,见图4。④裂纹穿透了板片的壁厚,从解离面密封胶即可辨别裂纹的扩展方向。 1.7 微区能谱分析 为了辨识电镜扫描观察时样品表面物质的成分,针对上述裂纹/断口形态观察的部分试样进行微区能谱分析 从表5可知,换热器板片含胶密封面和断口表面的元素组成比较复杂,除了材料的主元素Cr、Ni和Fe外,还存在大量的其他有害元素,如C、S、Si、Cl等。在人工解离面无覆盖物断口上,由于没有介质和密封胶的直接污染,微区材料化学成分比较简单,Ni质量分数偏低,并且未发现S和Cl等有害介质。与密封胶接触的表面和裂纹断口含有较高的Cl,主要由于密封胶为氯丁胶,配方中可能含有硫化剂,添加剂(如氯化镁等氯化物)、介质含有一定的Cl(氯在流动死区容易积聚),氯丁胶在长期高温下逐渐老化析出单体与含氯物质,从而为奥氏体不锈钢在操作工况下产生应力腐蚀提供了介质条件。 2 预防措施 通过对换热器板片、密封胶、垫片、断口形貌、材料化学成分、板片金相组织、内外表面微区能谱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笔者认为,换热器板片在密封面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在于密封面本身存在较高的冷加工残余应力,操作条件下有较高的应力,氯丁胶中含有的Cl、S等元素在操作温度下有析出的趋势,从而导致奥氏体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建议采取下列措施:①加强换热器板片冷冲压成型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监督与控制。②严格把好密封胶的配方关,确保密封胶中不含Cl、S等有害元素,或采取措施确保S、Cl 在操作条件下不会析出,也可采用新型粘胶。③选择耐Cl、S应力腐蚀的不锈钢换热器板片,如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等。④严格检测并控制蒸汽凝液中所含Cl-,避免板片发生应力腐蚀失效,对除盐水、蒸汽凝液进行Cl-监控。⑤通过调整垫片密封比压,探讨适宜的换热器板片密封面上的面密封压紧力或力矩,避免超过合理参数的预紧操作。 3 结语 密封面本身存在较高的冷加工残余应力,操作条件下有较高的应力水平,是导致本次换热器板片失效的直接原因。氯丁胶中含有的C1、S 等元素在操作温度下析出,导致奥氏体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是本次换热器板片失效的根本原因。建议在使用过程中定期对上述诸参数进行相应的检查,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 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 ? 解读③ | 加强固定污染源执法监测 助力环境监管效能再提升

    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石,是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重要抓手,是排污许可制度的重要支撑。《“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市县承担,深入推进执法监测机制优化增效。  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压实生态环境部门执法监测责任、强化环境监测和执法联动两个方面对固定污染源执法监测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擘画了固定污染源执法监测的蓝图,为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执法监测明确了方向,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生态环境部的悉心指导和关心下,上海市积极探索固定污染源执法监测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做法和制度。《通知》印发后,上海市紧紧围绕《通知》的落地实施,进一步优化执法监测工作机制,推动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上新台阶,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提升环境监管效能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强化质控,固本培元。质量控制是保证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关键环节,是固定污染源监测工作的生命线。上海市高度重视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控制工作,苦练“内功”,在认真执行固定污染源相关监测技术规范的基础上,针对现场监测监管难点及薄弱环节,制定固定污染源现场监测移动端使用技术要求,会同浙江省和江苏省联合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技术规范》,切实加强现场监测质量控制;明确环境监测报告技术复核流程,确保监测全过程的合规性、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监测报告的有效性。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管理办法》,从“事前”备案管理、“事中”分级分类监管、“事后”信用评价和激励惩戒机制等方面规范社会化监测服务行为,提高监测数据质量;试点开展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运维机构信用评价工作,有序推进运维机构的分级分类监管。  测管协同,联动增效。《通知》提出强化环境监测和执法联动。上海市印发《固定污染源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市、区、乡镇(街道)固定污染源监管范围,厘清生态环境部门内部监管、监测、执法“三监联动”工作职责,建立“三监联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作和市区协同,对固定污染源监督管理实施全流程和闭环管理,提升监管效能;印发《上海市环境执法监测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执法监测定义、回避处理原则和现场监测、执法联动流程,优化执法、监测协作配合机制,提高监测数据在执法中的有效运用;规范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监管和自动监测数据执法应用,明确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运行及数据审核机制,进一步规范了自动监测数据的执法应用。组织监测机构及执法机构开展自动监控专项执法检查及练兵比武活动,严厉打击数据弄虚作假和自动监控设施不正常运行等行为。  科技引领,智慧赋能。上海市重视信息化技术在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中的应用,印发《上海市固定污染源信息库建设及动态管理规定(试行)》,建立了固定污染源信息库,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发证和登记情况、生态环境监管需求和监管结果、环境信用评价结果等实施动态更新,并与执法部门执法对象库实现了统一;编制上海市现代化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建设方案,依托上海市污染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汇集自行监测、执法监测、自动监测数据,加强走航监测、遥感监测、预警监测等技术业务化应用,支撑非现场监管和执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在上海市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各条线同志的努力下,上海市初步构建了职责明确、协同联动的执法监测管理机制。下一步,上海市生态环境系统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加强固定污染源执法监测管理,服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b]一是持续完善环境执法监测机制。[/b]确保执法监测工作有法可依、程序规范、留痕溯源、数据精准,细化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的责任及工作任务。强化自动监测数据的日常审核和执法应用,加强对异常数据的原因分析,继续开展自动监测设备比对抽测,对比对不合格且经核实未按相关标准规范运维的排污单位严格执法。  [b]二是不断提高执法监测监管效能。[/b]加强便携快速现场原位走航监测、无人机/船监测、遥感监测等新技术应用,推进大数据融合智慧监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充分进行数据挖掘和异常行为分析,提高执法精准性。实现监测技术基础数据的信息化和现场监测的智能化,持续提升固定污染源非现场监管智能分析和监管能力。  [b]三是建设高质量的监测技术人才队伍。[/b]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重点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继续开展监测人员和执法人员的大练兵大比武,积极做好应急监测演练工作,不断提高监测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不断强化技术人才资源储备,持续满足对执法监测工作的新要求。

  • 【原创】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应用分析

    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应用分析A、蒸馏回流系统在医药、化工生产中,物料在回流状态下反应,反应完毕后进行需要对蒸发的溶媒进行冷凝直到易储存的低温状态,这样换热器就特别需要较长的换热流道,此种工艺条件下,采用的常规换热器面积和体积都很大。HIMILE缠绕管式换热器正是基于此要求延长了冷凝行程,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使得换热面积和设备体积都大幅的减小,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溶媒回收率。B/浓缩系统在医药、化工生产中,对物料进行浓缩处理,特别是针对热敏性物料或高沸点溶媒,通常采用减压浓缩,此时溶媒沸点降低,汽相在真空系统中流速较高,所以工艺对流道有严格要求。这种条件下换热器整体传热系数会大大降低,换热难度数倍增大,生产中跑料现象亦为严重。HIMILE缠绕管式换热器根据此系统特点进行多管束型号设计,增大延长了流道,物料在强化传热的流道内实现了快速、全部的冷凝,降低了生产原料成本,并避免出现环保隐患。C/精馏系统在工艺中,当回收的溶媒无法满足生产套用的技术指标时,需进行精馏,从而得到高纯度,高含量的溶媒满足生产套用要求。该系统换热器一般安装在几十米的塔顶平台,换热面积和设备体积都较为庞大,需要足够大的安装平台和稳固的基础建设,设备就位更需要大功率吊装设备,对客户来讲是很大的投入。HIMILE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紧凑式结构设计,强制逆流换热,设备重量和设备体积都大大的减小了同时换热效率有了更大的提高。这样对客户而言,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平台建设、基础建设及后期维护费用,更降低了工人在高空作业下的设备维护风险。D/尾气余热回收在许多行业的生产中,往往会存在大量的尾气及余热需要进行热能回收,例如真空泵后尾气,二次闪蒸废汽等大量的可回收的物料及余热,这本身是企业可控的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这种条件下,由于物料品质较差,简单的换热设备难以实现充分有价值的回收,也是很多企业采取吸收或直接排放的无奈之举。HIMILE缠绕管式换热器在此工况下,利用自身反向缠绕管束强化传热的特点,使较差品质的物料,充分进行热量交换,尾气余热回收带来的节能减排收益可以短期内回报设备投资,并在以后的生产中不间断的产生节能效益。E/中药提取中药生产中,需要对中药材的有效成份进行浓缩提取,一般采用的醇提、水提的工艺,根据生产品种与工艺不同,也存在其他物料的情况,浓缩提取时一般采用真空提取的方式,目前中药浓缩提取现状存在物料冷凝不完全,跑料现象,造成生产浪费及环保压力HIMILE缠绕管式缠绕管壳式换热器在中药提取中保证提取工艺条件下,将物料完全冷凝,降低成产成本。并由于设备安装体积较小,传统的90度连接方式,完全与现场设备配套。F/ CIP系统在制药及食品饮料生产中,需要对过程设备及容器进行CIP在线清洗,清除表面残存的物质,杀死微生物。传统的换热器在CIP中加热速率低,耗汽量大,设备现场占用空间大。HIMILE缠绕管式缠绕管壳式换热器应用于CIP系统中可将蒸汽热量充分利用,减少蒸汽耗量,区别于传统循环加热的方式实现即时加热,真正实现在线清洗,即用即开的操作方式,并全焊接结构保证系统安全无泄漏。G/高温瞬时灭菌系统在制药及食品饮料生产中,需要对食品、药品进行高温瞬时灭菌,该系统要求加热与降温速率高,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灭菌过程,以保证产品品质。HIMILE缠绕管式缠绕管壳式换热器以全新的设备技术优化,解决了在加热速率、蒸汽耗量、设备泄露维护方面的弊端。H/工艺物料的加热冷却在生产中,需要对复杂多样的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其中物料存在并不是单一的情况,组份较为复杂,因此在加热冷却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物料组份的物性。我们利用HIMILE缠绕管式的非对称流高效传热的自身优势,结合实际物料的换热要求,严谨计算,选择合适的产品,并解决复杂工况的换热要求,让设备处在最佳的运转状态序号板式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HIMILE缠绕管式换热器1 占地面积.A2A1/3A(视工况条件)2 使用安全胶垫易漏不易泄漏全焊接不易泄漏3 设备重量G2G1/3G4 换热系数汽液-低液液对称流-高汽液-普通液液非对称流-普通汽液-非常高液液非对称流-高5 设计对称流非对称流非对称流6 耐温程度1602503507 维护费用拆卸造成胶垫维护费用高易结垢不易清洗不易结垢化学清洗快8 污垢系数大大小其他工艺系统巴氏杀菌系统各种干燥系统公共热媒系统膜系统(渗透汽化膜、蒸汽渗透膜)……………………………… (济南威格热能技术有限公司0531-88885209)

  • 【分享】分享清洗板式换热器的过程

    板式换热器的重量轻、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换热效率高、组装灵活、结垢易于清除等特点,及其在供热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但由于板式换热器流通截面较小,结垢后容易产生堵塞,使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影响了设备的安全和用户的正常用热。所以对板式换热器的清洗是不能忽视的。    板式换热器的清洗水垢的具体步骤:  1)冲冼:在给板式换热器酸洗之前,先对换热器进行开式冲洗,使换热器内部没有泥、垢等杂质,这样既能提高酸洗的效果,也可降低酸洗的耗酸量。  2)将清洗液倒人清洗设备,然后再注人换热器中。  3)酸洗:将注满酸溶液的板式换热器静态的浸泡2小时,然后连续动态循环3-4小时,其间每隔半小时进行正反交替清洗。酸洗结束后,若酸液pH值大于2,酸液可重复使用,否则,应将酸洗液稀释中和后排掉。  4)碱洗:酸洗结束后,用NaOH,Na3P04,软化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好,利用动态循环的方式对化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好,利用动态循环的方式对换热器进行碱洗,达到酸碱中和,使换热器板片不再腐蚀。  5)水洗:碱洗结束后,用清洁的软化水,反复对换热器进行冲洗半小时,将板式换热器内的残渣彻底冲洗干净。  6)记录:清洗过程中,应严格记录各步骤的时间,以检查清洗效果。资料来源于:http://www.zbxldhrsb.com/sdtlhr-News-10537/

  • 气瓶安全固定和搬运解决方案

    一、气瓶安全储存和运输产品:1、气瓶推车2、气瓶固定架3、气瓶固定板4、配套附件二、气瓶安全储存和运输产品解决的问题:解决气瓶的安全高效地转运和储存/放置/固定的问题。三、气瓶安全产品的卓越性与独特性:1、100%高密度聚乙烯材质,气瓶推车的轮子与气瓶固定架的底座都耐油、耐酸碱,不会腐蚀,是一款即使在有化学液体泄漏的地面上也可实现气瓶的安全转运。不用时,气瓶推车可以是暂时的气瓶固定装置;2、全塑结构3、全塑型气瓶推车,在转运的过程中不产生火花,不产生噪音,不需要维护;4、气瓶推车比金属气瓶推车功能更强,平衡性更好,操作性更好,省力,轻便;5、气瓶固定架放置后,不需要铆钉和地面固定,即可安全储放气瓶,当作气瓶固定架使用6、气瓶固定架更可以随意移动。四、详细介绍:1、气瓶推车单气瓶推车(塑料轮)双气瓶推车(充气轮)全路况型单气瓶推车车轮http://www.enpac-china.com/Upload/EditorFiles/201006/20100613143947432.jpghttp://www.enpac-china.com/Upload/EditorFiles/201006/20100613143947547.jpghttp://www.enpac-china.com/Upload/EditorFiles/201006/20100613143947707.jpg1、用途:搬运直径高达30.5厘米乙烯气瓶或其他气瓶,停止时可以做固定气瓶架使用2、性能:质轻,不费力,操作性更好、平衡性更好3、优点:耐用、不产生摩擦火花、不会腐蚀、不产生噪音4[

  • 固定靶和转靶的使用成本差别

    固定靶和转靶的使用成本?固定靶过几年换光管,帕纳科的更换成本在10万上下。有知道理学和岛津用的东芝光管,东芝光管的更换成本大概多少?东芝A-45-Cu和A-41-Cu若购买新仪器,有必要在合同中约定几年后更换光管的价格吗?转靶是换灯丝,不知道转靶的灯丝更换成本和周期大概是多少?更换周期(灯丝寿命)跟固定靶相比,是一致、更长、更短?转靶更高的运行成本,比如需要真空系统的电费、高功率产生的电费。其实电费,就算一年1500个机时,每小时多2度电,按1元的电费算,电费每年多3000元。其他方面还有哪些使用成本上的差别?

  • 火花直读光谱的光栅基本上固定不动的吧?只能微调?

    我们这将要引进一台火花直读光谱。在这方面我是新手。刚看了下原理,感觉比较简单。   我想问一下:火花直读光谱的光栅应该是基本固定的吧?最多只能微调。是不是这样?   我的感觉是:这种光谱仪把经光栅出来的光分光后一次性全给光电倍增管接收了,一起测。是不是有点类似于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光电二极管阵列一样?只是这里是光电倍增管阵列。   其它的光谱一般是一次测一个波长的光线。所以每次要转光栅,把它调到合适的位置,使在固定在一个位置上的光电倍增管接收相应的信号。      从原理上来说,就像我们把太阳光用棱镜(火花直读是光栅)分光成七彩虹一样,然后如果我们在不同位置接收不同颜色的光线(相当于检测),这样就知道每种彩色的强度。由于在火花直读光谱仪里光电倍增管是固定的(应该是固定的吧?),所以只有在一个合适的角度才有可能让这些东东入射到相应的光电倍增管上。因为波长的排列顺序是固定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火花直读光谱仪的抗震性很重要,位置稍有偏离可能就不好测了,或测不到了。   不知我的理解对不对?

  • 固定式压力容器的计量检定周期如何界定?

    固定式压力容器:有固定安装和使用地点,工艺条件和操作人员也较固定的压力容器。常见的如场站内的球罐、卧式罐、立式罐、储气井以及过滤器等。检定周期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的8.1.6条要求:1)、 金属压力容器检验周期金属压力容器一般于投用后3 年内进行首次定期检验。以后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按照以下要求确定:(1)安全状况等级为1、2 级的,一般每6 年检验一次;(2)安全状况等级为3 级的,一般每3 年至6 年检验一次;(3)安全状况等级为4 级的,监控使用,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累计监控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 年,在监控使用期间,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4)安全状况等级为5 级的,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使用。2 )、非金属压力容器检验周期。。。。。。规程中的条文8.1.7检验周期的特殊规定,符合其中的8.1.7.1检验周期的缩短和8.1.7.2 检验周期的延长情况的,检验周期做相应的调整。9.2.1.2 压力表检定压力表的检定和维护应当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压力表安装前应当进行检定,在刻度盘上应当划出指示工作压力的红线,注明下次检定日期。压力表检定后应当加铅封。此处引用了一条,适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压力表的检定条文,其中提到了“压力表安装前应当进行检定,在刻度盘上应当划出指示工作压力的红线,这是我唯一知道的要求对压力表进行红线标识工作压力的要求,却被一些检查者演变成对燃气工程所有压力表的要求,我不知道是我孤陋寡闻,还是某些朋友张冠李戴,希望知道的朋友留言讨论。压力容器具体的安全状况等级按照TSG 21-2016的8.5和8.6进行判断。

  • 营养盐样品一般添加什么固定剂

    采集的营养盐样品除了需冷藏保存外,一般添加什么固定剂吗?有听说海水中加三氯甲烷的,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会不会造成污染啊?

  • 换热器管束失效分析与防范

    换热器管束失效分析与防范林洪亚,林榕端(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摘要:管束是换热器、废热锅炉、蒸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些设备中最容易失效的部件之一。本文分析了引起管束失效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关键词:换热器 管束 失效分析 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TK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Failure Analysis and Provention Methods of Heat Exchanger TubesLin Hong-ya,Lin Rong-duan(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 Guangxi University, Naning 530004, China )Abstract: Tub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accessories of heat exchangers, boilers. They are also most easy failure in their accessories. The reasons of causing failure and provetion methods are analys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Heat exchanger Tubes Failure analysis Provention methods 引 言列管式换热器因其操作弹性大、耐高温高压、结构坚固、选材广等优点,一直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在运行中常会出现管程泄露、传热能力下降、流体输送动力增加、产生噪音等情况,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三种诱导因素——腐蚀、振动和结垢对管束的损坏造成的。1 管束的腐蚀1.1 管束常见腐蚀失效类型及原因壳程流体流动较为复杂,而且死角较多,管束很容易遭受腐蚀,换热管的腐蚀故障约占换热器总故障的50%以上。腐蚀主要有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对于全面腐蚀,往往是由于选材不当或是工艺条件不能满足设计条件的要求造成的,通常在设计时可以避免。而局部腐蚀是难于预测的,破坏性也是最为严重的。换热管常见的局部腐蚀类型有以下几种。作者简介:林洪亚(1979-),男,辽宁朝阳人,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4级研究生。⑴应力腐蚀:主要发生在拉应力区并在特定的介质(如氯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管束易发生的应力腐蚀的部位有:①胀接过渡区:采用胀接连接的接头,在已胀和未胀管段间的过渡区上,管子内、外壁都存在残余拉应力,一旦具备发生应力腐蚀的环境,这部分管子很快就会发生应力腐蚀;②接头如采用焊接形式,焊接时产生了热应力,为应力腐蚀提供了条件;③对发生泄漏的管子,常将其堵住,由于堵塞的管内无介质流动,将导致已堵管和位于周围的未堵产生很大的温差应力,如果未堵管受到拉应力的作用,就有可能引起应力腐蚀;⑵缝隙腐蚀:主要发生在壳程流体死角区的缝隙里,这些区域可以形成介质的浓差电池。常发生的区域有:①管子与管板焊接接头的缝隙,由于缝隙里的流体无法流动,造成缝隙内外的介质的浓度差,在电化学作用下会引发缝隙腐蚀;②管子和折流板之间存在间隙,容易引起缝隙腐蚀;③污垢的附着部位也会引起缝隙腐蚀,在壁面形成局部深坑,引起应力集中;⑶冲刷引起的腐蚀:主要发生在管子入口处,由于流体收缩而造成,特别是含固体悬浮物的液体更容易产生冲刷腐蚀,被冲刷腐蚀的部位,常有典型的沟状、洼状或波纹状等外观特征。1.2 腐蚀防护措施⑴设计时,对管子与管板可采用对接焊,从根本上消除接头缝隙。也可以将管子与管板连接用强度胀加密封焊,减少氯离子的聚集;⑵开停车时,控制好温度升降速度,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⑶发现管子或接头泄漏时,应慎重采取堵管方法,可以更换管子时尽量换管;⑷对含固体悬浮物的流体,壳程入口处要放置防冲挡板,避免冲刷腐蚀;⑸在水冷器中,可添加缓蚀剂以降低腐蚀,同时要对冷却水进行软化处理,结垢后要定期清洗。2 管束振动失效如今换热器一方面趋向大型化,另一方面又趋向于增加壳程流速以强化传热和减少污垢,这样产生振动的可能性也就增大。振动易发生在挠度相对较大和壳程横向流速较高的区域,通常是壳程进出口接管区、折流板缺口区、U型管束最外层管子和承受压缩应力的管子。管束的振动会引起泄漏、噪声和阻力增大等严重后果。2.1 振动

  • 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 解读② | 上下协同 测管联动 硬核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将生态环境监测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统筹推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固定污染源监测是了解和掌握排污状况和排污趋势的主要手段,是实施污染源精准治理、依法监管的重要支撑,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柱石”。当前,我国进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期,环境管理要求固定污染源监测提供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的硬核服务支撑。  [b]一、直面问题,主动适应新形势要求[/b]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监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污染治理措施不断加强,固定污染源监测面临新形势、新要求,目前排污企业和管理部门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有的排污单位受经济利益驱使,通过不正常运行自动监测设备、虚假标记、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方式逃避监管,不规范开展自行监测,不如实公开监测结果,超排偷排,影响恶劣。另一方面,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标准规范滞后,监测监管机制不健全、监测与执法职责定位不清、违法违规行为判定依据不足、部门联动机制不畅、基层监测能力与职能不匹配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固定污染源监测支撑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也造成了管理工作的被动。因此,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办监测〔2023〕5号)(以下简称《通知》)可谓恰逢其时。  [b]二、顶层设计,构建监测监管新格局[/b]  《通知》的印发,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围绕排污许可制构建监测监管新格局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为理顺固定污染源自行监测监管体制机制、解决执法监测中的薄弱环节、提高监测数据质量、促进环境管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提供了重要依据和遵循。《通知》用四大部分八个条款围绕自行监测监督管理职责划分和执法监测联动机制建立完善进行了明确。生态环境部利用“一图读懂”模式对《通知》进行了解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通知》的印发,确定了2023年、2025年阶段性目标,理顺了国家、省、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明确了许可、监测、执法各部门具体工作任务,压实了执法监测责任,健全了联动监管机制,提出了“未保证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以逃避监管方式排放污染物”两种违法违规情形认定方式。  《通知》的印发,解决了执法检查中判定自动监测违法违规行为依据不足的问题,解决了因许可、监测、执法各部门在监管中职责模糊而联动机制不顺畅的问题,解决了因省、市、县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职责不清而造成的管理被动问题。  《通知》的印发,有利于落实自行监测数据质量责任和监管责任,推动固定污染源监测与排污许可、行政执法等环境管理工作紧密融合;有利于贯彻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理念,优化执法监测管理机制;有利于加快推进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和监测能力现代化,实现对生态环境精准管理、科学决策、高效服务的强力支撑。  [b]三、探索创新,建立固定污染源监测山东模式[/b]  山东省立足产业结构偏重、排污企业数量多的特点,在加强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力推动固定污染源监测工作,积累了一些较为有效的经验做法,创造了一些“关键词”。“一上一下”即环境质量上收一级管理,污染源下放一级管理,清晰界定了省、市关于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管理事权;“谁考核、谁监测”,明确了“裁判员”应该做的工作不能由“运动员”做,有效防止对环境质量考核数据的不当干预;“考核准确率、不考核达标率”,让管理部门上下同心“真治数”,倒逼排污单位“真治污”;“三同时动态管控”,即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数据、工作参数“三同时”上传,取消工控机,直联数采仪,从监测设备源头切断主要造假途径;“三个一律”,即对污染源自动监测造假者,一律顶格罚款、一律移交公安、一律媒体公开;“一码监管”,通过建设社会化检测机构和运维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人员资质、行为活动、原始记录等信息数字化,形成“扫码-核查-追溯”监管机制。另外,2022年7月山东省制定了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规定和相关问题处理操作规程,明确了数据标记和监测违法违规行为示例,建立了基于污染源异常数据分析的远程监督帮扶机制。这些“关键词”所代表的改革创新措施在污染源监测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四、多措并举,确保《通知》落地落实[/b]  下一步,山东省将紧紧围绕《通知》精神落地实施,科学谋划,精准发力,继续深入推进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监测服务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的基础支撑作用,重点在健全完善联动机制、注重质控检查、强化非现场监管措施、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构建自动监测运维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加力施策,强化信息共享、线索移交和通报反馈各环节协调配合;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执法监测,重点加大对存在生态环境违法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环境风险高、运行管理粗放排污单位的抽测力度;组织开展比对监测,采取线上和线下、手工和自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质控检查;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偷排偷放、弄虚作假等恶意违法行为;对在辖区内开展服务的运维机构进行赋分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通过加强固定污染源监测,倒逼企业依法排污、达标排污,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坚实支撑。

  • 【讨论】水质采样保存固定

    很多水质检测项目对水样保存有作出要求,比如COD加入硫酸固定,石油类加入盐酸固定,但是没有阐明固定剂浓度,一般理解肯定是浓溶液对结果影响较小,但是如果用弄溶液的话,一个是现场操作和运输的安全性,一个是现场固定如果用到浓盐酸、浓硝酸这类液体的话那肯定是有烟而且又呛,所以我们现在都是配置50%浓度的溶液,但是感觉这样子对结果还是有一点点影响,虽然很小,不知道有没更好的解决办法,想请问各位同行是怎么做的

  • 磁共振大鼠头部固定器规格说明

    [url=http://www.f-lab.cn/stereotaxis/srp-ar2.html][b]共[/b]振[b]大鼠头部固定器[/b]SRP-AR2[/url]是一款可用于核磁共振环境中的[b]大鼠头部固定[/b]装置,是[b]大鼠脑立体定位固定实验[/b]和大鼠[b]核磁共振实验[/b]的理想工具。磁共振[b]大鼠头部固定器[/b]SRP-AR2可连接到SR系列固定装置。这样的连接,确保头部的固定极其稳定。当拆卸仪器用于MRI测量时,仪器材料是100%塑料使拆卸过程更容易。可以把标记插入该机械 ,简单地通过对准测量点与测量对象,操作者就能操作MRI测量。一旦MRI测量完成后,该磁共振[b]大鼠头部固定器[/b]SRP-AR2可以很容易地恢复其作为固定仪器的功能,即保持动物的固定。两种型号可供选择:SRP-AR 用于大鼠, 和SRP-AM2 用于小鼠。[b]磁共振[b]大鼠头部固定器[/b]SRP-AR2规格[/b][table=529][tr][td][b]配件[/b][/td][td]六角扳手安装把手耳柱口、鼻夹[/td][/tr][tr][td][b]尺寸大小/重量[/b][/td][td]宽300 x 深120 x 高85mm, 850g[/td][/tr][/table]更多定位仪请浏览官网:[url]http://www.f-lab.cn/stereotaxis.html[/url]

  • 色谱柱的固定

    第一次换柱子,FPD检测器。结果进样口和检测器都接不上,按上螺母柱子就滑下来,重新按完后还是滑下来。。要崩溃了。怎么办呢,是不是要固定那个石墨垫圈啊,怎么固定?非常感谢

  • 【资料】几种常用的固定剂

    【资料】几种常用的固定剂

    几种常用的固定剂固定剂最先应用在光学显微技术中,但光学显微镜中使用的沉淀凝集蛋白性的固定剂对电镜并不特别适用。于是人们引入四氧化锇和中性甲醛进行固定。早期的电镜生物样品化学固定法都采用四氧化锇单一固定,但四氧化锇不能很好地保存糖原和其它碳水化合物,而且四氧化锇在组织中的渗透速度比较慢(约2mm/h)。而早期使用的中性甲醛也令人很不满意,因为早期使用的甲醛很不纯,含有甲酸和甲醇的残留(一般有10-15%),甲醇的存在对样品的保存很不利,于是后来人们改进了甲醛的制备方法,使用多聚甲醛新鲜配制甲醛,提高了它的纯度。1963年Sabatini、Bensch和Barrnett推荐使用醛类(特别是戊二醛)作为初级固定剂。使用戊二醛或戊二醛-多聚甲醛初步固定后再使用四氧化锇后固定的双重化学固定对大多数动物和植物组织都十分有效,因而成为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常规的固定方法。 电镜中使用的固定剂都有毒性,操作时都要很小心,尽可能在通风橱中完成操作。如果实验室中发生固定剂泄漏,必须立即用大量奶粉覆盖泄漏出来的溶液,待反应充分后收集处理。 四氧化锇(Osmium tetroxide) 四氧化锇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呈浅黄色结晶,分子量254,饱和水溶液的浓度为7.24%,它的水溶液为中性,有极大毒性。市售有密封的四氧化锇晶体和四氧化锇水溶液两种。四氧化锇晶体溶于水的速度很慢,必要时可以使用超声波设备来加速溶解。市面上也有已经配制好的2%四氧化锇水溶液出售,使用相当方便。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是四氧化锇晶体还是水溶液都会挥发出四氧化锇气体,因此应将四氧化锇置于密闭容器(玻璃容器)中保存。四氧化锇气体对呼吸系统有刺激,对眼睛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尽可能在通风橱中进行,并且严格控制用量。废弃的四氧化锇溶液应加入酒精水溶液或硫酸亚铁溶液,使四氧化锇转化为黑色沉淀,以降低毒性方便收集处理。 四氧化锇作为固定剂有如下优点: 1,四氧化锇可以与脂类、糖类和蛋白质反应。其对脂类的固定作用可以补充醛类固定剂对脂类固定不足的缺点。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12/200612021950_34195_1634962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12/200612021950_34196_1634962_3.jpg[/img]2,能增加膜的反差,起到"电子染色"作用。用四氧化锇固定的材料,往往细胞膜结构比较清晰。这是由于被还原的锇沉积在细胞膜结构上,而锇是一种原子序数较高的元素,能加强它们的电子散射(质量密度大),所以四氧化锇作为固定剂的同时,又可作为电子染料,使被固定的样品图像有较好的反差。 3,四氧化锇会破坏大部分细胞膜的半透膜特性,配制四氧化锇固定液不用考虑渗透压。四氧化锇虽然具有以上优点,但它也存在不少缺点: 四氧化锇渗透力弱,所以组织块要小。否则,将从组织块表面到中间形成一个固定梯度,致使内部自溶过程继续进行引起组织块内部固定不好。 不能保存糖原也不能有效固定核酸,而且对微管固定效果也不理想。 固定的时间不宜太长。时间过长,会使组织变脆,给切片带来困难。此外四氧化锇与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交联形成的复合体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特别是在长时间的固定后,更易溶解。因此,使用四氧化锇固定样品,时间控制在12小时较为适宜。 四氧化锇能与乙醇或醛类起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沉淀。所以,醛类处理过的样品转入四氧化锇固定之前或四氧化锇固定之后转入乙醇溶液脱水之前都必须用相应的缓冲液充分漂洗干净。 四氧化锇是酶的钝化剂,不能用于细胞化学的研究。醛类固定剂 甲醛(formaldehyde) 甲醛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含有一个醛基,分子式为$CH_2O$,分子量为30。市面上虽然有多种形式的甲醛溶液出售,但它们含有少量的甲酸和甲醇,对被固定的样品产生不良影响,适合电镜固定使用的只有通过由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新鲜制备的甲醛溶液。甲醛溶液的毒性很大,即使是稀释液也要格外小心操作。甲醛溶液对皮肤有硬化作用,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皮肤破裂、皮炎或是过敏症状;甲醛极易挥发,它对呼吸道也有影响,长时间暴露在甲醛气体中会使嗅觉敏感度降低;此外甲醛对眼睛也有影响,而且还被认为是致癌物质。因此在操作甲醛粉末或溶液时都必须很小心,带上手套并在通风橱中进行。少量废弃的醛类试剂(甲醛、戊二醛和丙稀醛等)可以直接在大量流水冲稀的情况下倒进水池内(但要注意有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当然少量的醛类试剂与过量的1M甘氨酸混合后,再在大量流水冲稀的情况下倒进水池,会更安全。通常100ml的甲醛(1%)需要50ml的1M甘氨酸,100ml1%戊二醛则需要35ml,而丙稀醛需要40ml。大量的醛类试剂必须集中回收处理。 甲醛作为固定剂有如下特点: 由于甲醛的分子量小,它的穿透能力比戊二醛强,反应温和,可用于细胞组织化学研究的前固定。而且它不象戊二醛有两个醛基,引入较少的游离醛基到组织细胞中,因而在一些细胞组织化学研究中更有利。但它的反应是部分可逆的,对细胞基质保存差,脱水后大部分基质丢失,所以不少实验室不单独使用甲醛来固定样品,而将它与戊二醛配制成混合固定液使用。 甲醛对生物样品的作用与戊二醛相似,主要引起蛋白质交联。在水溶液中,单个的甲醛分子以HO − CH2 − OH的形式存在。反应如下: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12/200612021952_34197_1634962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12/200612021953_34198_1634962_3.jpg[/img]与戊二醛不同,甲醛既与DNA又与核蛋白反应,但这些反应都是部分可逆的。另外,甲醛固定脂类的能力不强,可以与脂类相连的蛋白质作用。 戊二醛(glutaraldehyde) 戊二醛是一种五碳醛,含有两个醛基。分子式为$C_5H_8O_2$,分子量为100。电镜固定通常用市售的25%的戊二醛水溶液稀释成需要的浓度。其pH为4.0$\sim$5.0。氧气、高温、中性或碱性pH均能使戊二醛发生聚合失去醛基,并降低交联效力,所以平时这种原液应保存在低温处。此外戊二醛存放时间过长时,pH值会降低,颜色变黄,固定效力也大大降低,若戊二醛pH值降至3.5以下或含有其它杂质时,必须纯化后才能使用。戊二醛对皮肤有硬化作用,但它的挥发性较甲醛弱,最好能在通风橱中操作。 戊二醛作为固定剂有如下特点: 它的反应速度快,是优良的前固定剂。但它的渗透速度较慢,必要时配合甲醛使用效果更佳。 它是蛋白质的强固定剂。它能快速而不可逆地与氨基反应,和甲醛相似,戊二醛的一个醛基与氨基反应,脱水后生成不稳定的Schiff键化合物。其反应的可能途径如下: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12/200612021954_34199_1634962_3.jpg[/img]

  • 【分享】固定液知识点滴!

    一般是一种高沸点的有机物的液膜,通过对不同组份的不同分子间的作用,使组份在色谱柱中得到分离。对[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用的固定液,一般有如下几点要求: 1、在操作温度下蒸气压低,热稳定性好,与被分析物理或载气不产生不可逆反应; 2、在操作温度下呈液态,而且粘度愈低愈好。物质在高粘度的固定液中传质速度慢,柱效率因而降低。这决定固定液的最低使用温度; 3、能牢固地附着在载体上,并形成均匀和结构稳定的薄层; 4、被分离的物质必须在其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不然就会很快地被载气带走而不能在两相之间进行分配; 5、对沸点相近而类型不同的物质有分离能力,即保留一种类型化合物的能力大于另一种类型。这种分离能力即是固定液的选择性。混合固定液的处理方法有三种: 1、分别涂渍于担体后再混合; 2、将固定液混合后再涂渍,注意这时所用的固定液都应溶解在同一个溶剂里; 3、分别涂渍,分别填装入按比例长短的色谱柱,最后再将它们串接起来。 上述三种处理方法,结果基本相同,但对于特殊的分离,有些也会有差异

  • 处理量46×104吨/年再生氮气管式换热器设计

    处理量46×104吨/年再生氮气管式换热器设计

    [align=center]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align]题目:处理量46×10[sup]4[/sup]吨/年再生氮气管式换热器设计[align=center]目录[/align]TOC \o "1-2" \h \u摘 要 - 1 -第1章 课程设计的基础知识 - 2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数据 - 2 -1.2 设计内容及要求 - 2 -第2章 换热器的设计与选用 - 4 -2.1换热器设备的分类及性能比较 - 4 -2.2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及系列选用概要 - 4 -2.3 复选及计算设计概要 - 5 -第3章 计算及物性参数确定 - 7 -3.1介质流向及定性参数的确定 - 7 -3.2 浮头式换热器概要 - 8 -3.3 热负荷、平均温差及估算面积 - 10 -3.4 总传热系数与总传热面积确定 - 11 -3.5换热器内压降的核算 - 17 -3.6 壳体壁厚确定 - 20 -设计评述与体会 - 21 -参考文献 - 22 -致 谢 - 22 -附录 - 23 -附录1 - 23 -[align=center]摘 要[/align]换热器是在工厂生产中最常见的过程设备之一,是用于物料之间进行热量传递的过程设备,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的设备。通过这种设备使物料能达到指定的温度以满足工艺的要求。浮头式换热器是针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在热补偿方面的缺陷进行了改进的换热设备。两端管板只有一端与壳体完全固定,另一端则可相对于壳体做某些移动,该端称之为浮头。此次设计针对一定年产量的物料进行换热器的选用与设计,通过设计掌握能力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效果,推动学习的兴趣与效率。关键词:[font=宋体]换热器;换热器设计;[/font][font=times new roman]浮头式换热器[/font][font=宋体];热量传递[/font]AbstractHeat exchanger is used in the materials to carry on the thermal transmission the process. Through this kind of equipment,materials achieve assignment the temperature to satisfy the craft the request.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tube against a fixed plate heat exchanger in the thermal compensation of the defects and improved heat transfer equipment.[color=black]Completely fixed on both ends of the tube plate only at one end and shell, on the other side can do some movement relative to the shell, the end is called floating head.This design for a certain output of material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heat exchanger is, through the design master ability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learning interest and efficiency.[/color]Keywords[color=black]: [/color][color=black]Heat exchanger The heat exchanger design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The heat transfe[/color][font=tahoma][color=black]r[/color][/font][align=center]第1章 课程设计的基础知识[/align]1.1 课程设计的目的、数据[color=#333333]1、设计题目: [/color][color=#333333]处理量[/color][color=#333333] [/color][font=times new roman][color=#333333]46×10[/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size=20px][color=#333333]4[/color][/size][/sup][/font][font=times new roman][color=#333333] [/color][/font][color=#333333] [/color][color=#333333]吨/年[/color][color=black]再生氮气管式换热器的设计。[/color][color=#333333] [/color][color=black]2、设计的目的[/color][color=black]: [/color][color=black] 通过对氮气再生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达到让学生了解该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并能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类型,同时还能根据传热的基本原理,选择流程,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计算传热面积以及计算流体阻力。 [/color][color=black]3、设计原始数据[/color][color=black] [/color][color=black]学生任务分配:按以下处理能力1~11号从左到右依次选取[/color][color=black](1)处理能力 [/color][font=times new roman][color=black](25、30、37、 40、46、50、55、58)×10[/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color=black]6[/color][/sup][/font][color=black]吨/年再生氮气[/color][color=black](2)设备型式  列管式换热器[/color][color=black](3)操作条件 [/color] ①管程进口压力 [font=times new roman]2.5MPa[/font]饱和蒸汽出口压力2.5MPa饱和水②壳程 进口温度为 50℃, 出口温度为200℃压力为0.5MPa[color=#333333]③ 每年按309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color]1.2 设计内容及要求 [size=16px] [/size]1、设计内容:(1)工艺设计:确定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如:管径、管长、管子数目、管程数目等,计算K[sub]0[/sub]。(2)结构设计:确定管板、壳体、封头的结构和尺寸; 确定连接方式、管板的列管的排列方式、管法兰、接管法兰、接管等组件的结构。(3)绘制列管式换热器的装配图及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color=#333333]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color] (1)封面,包括课程设计题目、学生班级及姓名、指导老师、时间;(2)目录(标题及页数);(3)设计任务书; (4)中、英文摘要 (5)设计简要说明,包括:换热器总体结构(换热器型式、主要结构)的选择等; (6)换热过程的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传热面积、换热管型号、壳体直径等; (7)换热器的结构计算; (8)换热器设计技术说明及汇总,包括:技术特性表和设计结果汇总表; (9)附属设备的选择(选做); (10)设计评论及存在问题的讨论。 (11)参考文献,设计所参阅的资料均应标明资料的名称、作者、期,页、版本等。3、设计要求: (1) 要求查阅有关换热器设计的相关资料,了解换热器的设计过程,了解过程换热原理。 (2)所确定的与设计计算有关的参数要充分、可靠、计算结果准确。 (3)设计必须独立完成,要求方案正确,论据充分,设计说明书内容要全面,应包括设计任务书中的所有内容,要求文字简炼,层次、阐述清楚,书写工整。;(4) 换热器装配图应按化工设备设计中的有关规定绘制。[color=black]设计图要求[/color][color=black]用A1(594×841)图纸绘制换热器一张,图面基本内容:包括主视图、俯视图、、 剖面图、局部放大图及其它。 [/color] 第2章 换热器的设计与选用2.1换热器设备的分类及性能比较由工艺用途可将传热设备分为加热器、冷凝器、冷却器、蒸发器、再沸器、空冷器等。根据冷、热流体交换的方法,传热设备可分为:间壁式(参与换热的两流体不直接接触)、直接式(适用于参与换热的两种流体不相混溶或允许两者之间有物质扩散、机械夹带的场合)及蓄热式(多用于从高温炉气中回收热量仪预热空气或将气体加热至高温)3类,其中间壁式换热设备是化工生产中使用最多的一类。间壁式换热器包括:管式(列管式)换热器(一般承压能力高)、板式换热器(一般承压能力低)对于上述3种换热器其性能的比较。[align=center]表1三种换热器类型比较[/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换热器类型[/align][/td][td][align=center]允许P[sub]max[/sub]/Mpa[/align][/td][td][align=center]允许[/align][align=center]t[sub]max[/sub]/℃[/align][/td][td] 传热面积m[sup]2[/sup]/m[sup]3[/sup][align=center]单位体积[/align][/td][td][align=center]每平方米面积的质量 kg/m[sup]2[/sup][/align][/td][td][align=center]传热系数[/align] KJ/(m[sup]2[/sup]hk)[/td][td][align=center]金属质量Kg[/align][/td][td][align=center]可靠性[/align][/td][/tr][tr][td][align=center]固定管板式换热器[/align][/td][td][align=center]84[/align][/td][td][align=center]1000~1500[/align][/td][td][align=center]40~164[/align][/td][td][align=center]35~80[/align][/td][td][align=center]3050~6100[/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d][align=center]○[/align][/td][/tr][tr][td][align=center]U型管式列管换热器[/align][/td][td][align=center]100[/align][/td][td][align=center]1000~1500[/align][/td][td][align=center]30~130[/align][/td][td][align=center]-----[/align][/td][td][align=center]3050~6100[/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d][align=center]○[/align][/td][/tr][tr][td][align=center]浮头式列管换热器[/align][/td][td][align=center]84[/align][/td][td][align=center]1000~1500[/align][/td][td][align=center]35~135[/align][/td][td][align=center]-----[/align][/td][td][align=center]3050~6100[/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d][align=center]△[/align][/td][/tr][/table]对于表中各符号表示的意义是:○--好 △--尚可单位传热量的金属耗量以列管式换热器等于1为基准。2.2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及系列选用概要汇总设计数据,分析设计任务: 根据工艺衡算和工艺物料的要求、特性,掌握物料流量、温度、压力和介质的化学性质,物性参数等数据(查手册),还要掌握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得出的有关设备的负荷、流程中的地位,与流程中其他设备的关系等数据。这样,换热设备的负荷和它的流程中的作用就清楚了。对于换热流程的设计:要设计换热流程,充分考虑并利用流程中的热量;换热中把冷却和预热相结合;[冷热流体巧妙结合节省流量];安排换热顺序;合理使用冷热介质;合理安排管程和壳程的介质。3、选择换热器的材质: 根据介质的腐蚀性能和其他有关性能,按照操作压力、温度、材料规格和制造价格,综合选择换热器的材质。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根据热负荷和选用的换热器的材质,选定某一类型的换热器,根据表1。确定换热器中介质的流向: 根据热载体的性质,换热任务和换热器的结构,决定换热器种介质的流向,分别为并流、逆流或折流等方式。确定和计算平均温差Δt[sub]m[/sub]: 确定终端温差,根据化学工程有关公式,算出平均温差Δt[sub]m[/sub]。计算热负荷Q[sub]T[/sub],流体对流传热系数α: 可用粗略估计的方法,估算管内和管间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估算污垢热阻R[sub]s[/sub]并算出总传热系数K 。计算总传热面积S: 利用总传热速率公式[font=times new roman]S=Q[/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T[/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K*Δt[/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m[/sub][/font],算出总传热面积S。调整温度差再算一次传热面积。选用系列换热器的某一个型号。验算换热器的压力降:换热器的压力降一般利用工艺图或摩擦系数通过化学工程的公式计算。如果核算的压力降不在工艺的允许范围之内,应重选设备。2.3 复选及计算设计概要 如果不是选用系列换热器,则在计算出总传热面积时,则用下列顺序反复计算:根据上述程序计算传热面积[font=times new roman]S[/font]或者简化计算,取一个K的经验值,计算出热负荷[font=times new roman]Q[/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T[/sub][/font]和平均温差[font=times new roman]Δt[/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m[/sub][/font]之后,算出一个试算的传热面积[font=times new roman]S[/font]。确定换热器基本尺寸和管长、管数,根据上面系列试算出的传热面积S,确定换热管的规格和每根管的管长(通用标准和手册可查),再由S算出管数。根据需要的管子数目,确定排列方法,从而可以确定实际的管数,按照实际管数可以计算出有效传热面积和管程、壳程的流体流速。计算设备的管程、壳程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根据经验选取污垢热阻。见表2[align=center]表2管壳(列管)式换热器污垢热阻推荐值表[/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物料[/align][/td][td][align=center]污垢热阻(m[sup]2[/sup]℃)/W[/align][/td][td][align=center]物料[/align][/td][td][align=center]污垢热阻(m[sup]2[/sup]℃)/W[/align][/td][/tr][tr][td][align=center]冷冻盐水[/align][/td][td][align=center]0.000172[/align][/td][td][align=center]海水[/align][/td][td][align=center]0.00008[/align][/td][/tr][tr][td][align=center]有机热载体[/align][/td][td][align=center]0.0002[/align][/td][td][align=center]蒸馏水[/align][/td][td][align=center]0.000086[/align][/td][/tr][tr][td][align=center]工业水t(10%~25%)[/font]可行。若不行重新返回计算。确定换热器各部尺寸,验算压力降。如果压力将不符合工艺允许范围,继续返回重算。最终确定换热器的结构,并列出数据表。最终对应画出工艺图与设备图,工艺图手稿,设备图AUTO---CAD画出。[align=center] [font=times new roman][size=29px]第3章 计算及物性参数确定[/size][/font][/align]3.1介质流向及定性参数的确定对于设计给定值: 管程:饱和水蒸气对应压力[font=times new roman]2.5Mpa----2.5Mpa[/font]; 壳程: 氮气 对应压力[font=times new roman]0.5Mpa[/font] 根据设计所给出的数据对应管程[font=times new roman]P=2.5Mpa=2500Kpa[/font]下所对应的物性参数等数据由《化工原理课本附录5》中的区间范围,用内差法算出。[align=center]表3饱和水蒸汽下的参数表[/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温度/℃[/align][/td][td][align=center]绝对压强/Kpa[/align][/td][td][align=center]蒸汽密度/kg/(m[sup]3[/sup])[/align][/td][td][align=center]焓(液)/KJ/kg[/align][/td][td][align=center]焓(汽)/KJ/kg[/align][/td][td][align=center]汽化热/KJ/kg[/align][/td][/tr][tr][td][align=center]220[/align][/td][td][align=center]2320.9[/align][/td][td][align=center]11.600[/align][/td][td][align=center]942.45[/align][/td][td][align=center]2801.0[/align][/td][td][align=center]1858.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230[/align][/td][td][align=center]2798.6[/align][/td][td][align=center]13.98[/align][/td][td][align=center]988.50[/align][/td][td][align=center]2800.1[/align][/td][td][align=center]1811.6[/align][/td][/tr][/table]由内差法如下图1:[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301822346898_4160_4139407_3.png[/img]计算出饱和水蒸汽的定性温度:相对应的在定性温度下的:C[sub]P[/sub]=4.634KJ/kg℃ λ=0.643W/(m℃) μ=0.000123Pas对于壳程但其的定性温度:0.5Mpa=500Kpa[font=宋体]下的有关物性参数:[/font]ρ=4.225kg/m[sup]3[/sup][font=宋体]——————————————密度[/font]Cp=1.406KJ/(kg℃)[font=宋体] ———————————比热容[/font]λ=0.0314W/(m℃)[font=宋体]————————————导热系数[/font]μ=0.000022Pas[font=宋体]—————————————黏度[/font]对于原氮气处理量为[font=times new roman]F=46*10[/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3 [/sup][/font][font=times new roman]t/年[/font]质量流量:[font=times new roman]q[/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m[/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46*10[/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4[/sup][/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3[/sup][/font][font=times new roman]kg/309*24h=6.2028*10[/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4[/sup][/font][font=times new roman]kg/h[/font]体积流量:[font=times new roman]q[/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v[/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q[/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m[/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ρ=1.4681*10[/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4 [/sup][/font][font=times new roman]m[/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3[/sup][/font][font=times new roman]/h[/font]对于上述物性参数与各个物料之间的可靠性,在此选用换热器材质对于下面[align=center]表4压力范围表[/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0.1≤P<1.6[/align][/td][td][align=center]低压[/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6≤P<10[/align][/td][td][align=center]中压[/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0≤P<100[/align][/td][td][align=center]高压[/align][/td][/tr][tr][td][align=center]P≥100[/align][/td][td][align=center]超高压[/align][/td][/tr][/table]3.2 浮头式换热器概要浮头式换热器以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管近年来受到不断涌现的新型换热器的挑战,但反过来也不断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故迄今为止在各种换热器中仍占主导地位。浮头式换热器两端的管板,一端不与壳体相连,该端称浮头。管子受热时,管束连同浮头可以沿轴向自由伸缩,完全消除了温差应力。换热器的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不单考虑设备的紧凑性,还要考虑到流体的性质、结构设计以及加工制造方面的情况。管子在管板上的标准排列形式有四种:正三角形和转角正三角形排列,适用与壳程介质清洁,且不需要进行机械清洗的场合。正方形和转角正方形排列,能够使管间的小桥形成一条直线通道,便于用机械进行清洗,一般用于管束可抽出管间清洗的场合。浮头式换热器优点是:浮头式换热器的管束连同浮头可以自由伸缩,与外壳的膨胀无关,因而不产生温差应力;而且管束可以抽出,便于清洗管程和壳程;结构坚固;可靠性高;适应性广;处理能力大;能承受较高的工作压力。这些优点表明对于管子和壳体间温差大、壳程介质腐蚀性强、易结垢的情况,浮头式换热器很能适应。浮头式换热器缺点是: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尤其是单管程,锻件多,造价高,造价比固定管板式约高20%,而且浮头盖操作时无法检查,所以在安装和制造时应特别注意其密封,以免发生内漏。浮头式换热器适用范围:浮头式换热器适用于压力温度范围较大,特别是壳体和换热管壁温相差较大或介质易结垢的场合。一般易结垢介质走管程,两种介质都易结垢时,高压介质走管程,可以降低造价;腐蚀性介质宜走管程,可以减少耐腐蚀材料的用量;制造也比较方便。[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301822351396_319_4139407_3.pn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301822343770_2696_4139407_3.jpg[/img][align=center]图2浮头式换热器的简图[/align]3.3 热负荷、平均温差及估算面积1、 [font=times new roman]Q=KSΔt[/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m.[/sub][/font]其上式 [font=times new roman]Q[/font]—————————传热速率(热负荷),W [font=times new roman]K[/font]—————————总传热系数,[font=times new roman]W/(m[/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2[/sup][/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 [font=times new roman]S[/font]———————————与K之对应的传热面积,[font=times new roman]m[/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2[/sup][/font]; [font=times new roman]Δt[/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m[/sub][/font]——————————平均温度差,[font=times new roman]℃[/font]; 传热速率(热负荷)[font=times new roman]Q[/font] 传热过程中伴随相变化:有相变、无相变。 对于此换热器设计中伴随相变化过程则: [font=times new roman]Q=W[/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h[/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γ=W[/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c[/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C[/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pc[/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2[/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1[/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 其上式 [font=times new roman]W[/font]———————饱和蒸汽的冷凝速率,[font=times new roman]kg/h或kg/s[/font] [font=times new roman]γ[/font]———————饱和蒸汽的汽化热,[font=times new roman]KJ/kg[/font] 对于下角标: [font=times new roman]h[/font]———————热; [font=times new roman]c[/font]———————冷;Q=W[sub]c[/sub]C[sub]pc[/sub](t[sub]2[/sub]-t[sub]1[/sub])=W[sub]h[/sub]γQ=W[sub]氮[/sub]C[sub]P氮[/sub]Δt=q[sub]m[/sub]C[sub]P氮[/sub]Δt=W[sub]水汽[/sub]γ[sub]水汽[/sub] =6.20×10[sup]6[/sup](KJ/h) =2.728×1.046×(200-50)×10[sup]4[/sup](KJ/h) =9.73×10[sup]3[/sup]Kwq[sub]m水汽[/sub]=9.73×10[sup]6[/sup]/1843.2(Kg/h)=0.528×10[sup]4[/sup] Kg/hq[sub]v水汽[/sub]=q[sub]m水汽[/sub]/ρ[sub]水汽[/sub]=0.4224×10[sup]3[/sup]m[sup]3[/sup]/h2、平均温度差[font=times new roman]Δt[/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m[/sub][/font]1)恒温传热是的平均温度差为Δt[sub]m[/sub]=T-t [font=宋体] ——————(T热、t冷) [/font]对于变温传热时的平均温差逆流和并流:Δt[sub]1[/sub]/Δt[sub]2[/sub]>2, Δt[sub]1[/sub]/Δt[sub]2[/sub]≤2,式中 [font=times new roman]Δt[/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1[/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Δt[/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2[/sub][/font]——————————分别为换热器两端热冷流体的温差,[font=times new roman]℃[/font];错流和折流:式中 ——————————按逆流计算的平均温差,[font=times new roman]℃[/font]; —————————温度校正系数,量纲为一; [font=times new roman]Δt[/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m[/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23+173)/2=98℃[/font]初算传热面积,由于管程以及所对应的压力较高,对于流体状态,K值的取值范围取[font=times new roman]30~300W/(m[/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2[/sup][/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则选取[font=times new roman]K=240 W/(m[/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2[/sup][/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S[sub]估[/sub]=Q/KΔt[sub]m[/sub]=2.7×10[sup]6[/sup]/(240×98)m[sup]2[/sup]=114.80 m[sup]2[/sup]3.4 总传热系数与总传热面积确定选用 : Φ25mm×2.5mm[font=宋体]较高级冷拔传热管(碳钢),取管内流速为[/font]6m/s[font=宋体],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王卫东主编资料查取流速范围[/font]5m/s~30m/s[font=宋体]之间。[/font]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可根据传热管各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按单管程计算,所需的传热管数为 按单程管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程管结构。根据本设计实际情况,现取传热管长6m,则该换热管的管程数为 传热管总根数为: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温度校正系数根据比值P和R通过温差修正系数图得出,该值实际上表示特定流动形式在给定工艺接近逆流的程度。在设计中,除非出于必须降低壁温的目的,否则总要求[font=times new roman]≥0.8[/font],如果达不到上述要求,则应改变其他流动形式。列如下图2对于[font=times new roman]P、R[/font](比值)对于查图得(以壳侧1程,管侧2程或2n程,n=整数)[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301822348424_6370_4139407_3.jpg[/img]由査图3得:由于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大于[font=times new roman]0.8[/font],同时壳程流体流量大,故取单壳程合适。管子的排列方式选择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有:正三角形排列、正方形排列、正方形错列。采用正三角形排列可以在同样的管板面积上排列最多的管数,应用最为普遍,但管外不易清洗,常用于清洁流体。正方形排列或转角三角形(也称错列)排列,由于可以用机械方法,因此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如下图所示:[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301822360571_310_4139407_3.jpg[/img][color=black] (A) [/colo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301822352063_4896_4139407_3.jpg[/img][color=black] (B) [/colo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301822362488_5203_4139407_3.jpg[/img][color=black](C)[/color][align=cente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301822354058_7280_4139407_3.jpg[/img][color=black] (D) [/colo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301822354919_5363_4139407_3.jpg[/img][color=black](E)[/color][/align][color=black]图 4 换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color][color=black](A) 正方形直列 (B)正方形错列 (C) 三角形直列 (D)三角形错列 (E)同心圆排列[/colo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301822365307_2373_4139407_3.jpg[/img] 图5因此在这选用正三角形排列的方式管子间距[font=times new roman]P[/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t[/sub][/font](管中心的距离),一般是管外径的[font=times new roman]1.25[/font]倍左右,以保证 [align=center]胀管时管板的刚度,管子布置间距见下表[/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管外径d[sub]0[/sub]/mm[/align][/td][td][align=center]间距[/align][align=center]P[sub]t[/sub]/mm[/align][/td][td][align=center]管板中心到管中心距Z/mm[/align][/td][td][align=center]管外径d[sub]0[/sub]/mm[/align][/td][td][align=center]间距[/align][align=center]P[sub]t[/sub]/mm[/align][/td][td][align=center]管板中心到管中心距Z/mm[/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9[/align][/td][td][align=center]25[/align][/td][td][align=center]19[/align][/td][td][align=center]31.8[/align][/td][td][align=center]40[/align][/td][td][align=center]26[/align][/td][/tr][tr][td][align=center]25.4[/align][/td][td][align=center]32[/align][/td][td][align=center]22[/align][/td][td][align=center]35.1[/align][/td][td][align=center]48[/align][/td][td][align=center]30[/align][/td][/tr][/table]对于我的[font=times new roman]d[/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0[/sub][/font]为[font=times new roman]25mm[/font]所对应的[font=times new roman]P[/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t[/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1.25×25mm=31.25mm≈32mm[/font]对应表中数值可计算出[font=times new roman]d[/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0[/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25mm[/font]时的[font=times new roman]P[/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t[/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Z[/font]值,利用内差法[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301822357403_2408_4139407_3.png[/img]由图6可得[font=times new roman]P[/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t[/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31、56mm≈32mm Z=21.81mm=22mm[/font]各程相邻管的管心距为[font=times new roman]44mm[/font]壳体直径采用多管程结构,壳体直径可按式:多管程换热器壳体直径与管程数有关。式中 η 为管板利用率,取之范围如下:正三角形排列: 二管程 [font=times new roman]η=0.7~0.85[/font] 四管程 [font=times new roman]η=0.6~0.8[/font]正方形排列: 二管程 [font=times new roman]η=0.55~0.7[/font] 四管程 [font=times new roman]η=0.45~0.65[/font]计算得到的壳体直径按系列标准进行圆整。有[font=times new roman]157mm,273mm,400mm,500mm,600mm,700mm,800mm[/font]等。在这里[font=times new roman]η[/font]值取[font=times new roman]η=0.7[/font]折流挡板 采用圆缺形折流挡板(弓形折流挡板)其是常用的折流挡板,有水平圆缺和垂直圆缺两种。其切缺率(切掉圆弧的高度与壳内径之比通常为[font=times new roman]20%~50%[/font]之间)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font=times new roman]20%[/font];圆缺高度:[font=times new roman]h=0.2D=0.2×700mm=140mm[/font],圆整得[font=times new roman]h=150mm[/font] 取折流板间距 [font=times new roman]B=0.8×700mm=560mm[/font],圆整得[font=times new roman]B=600mm[/font] 折流板数目接管、壳程流体进出管口: 取接管内气体流速为[font=times new roman]u=12m/s[/font],其按气体流速范围取值[font=times new roman](5m/s~30m/s)[/font] 圆整之后可取管内径为[font=times new roman]450mm[/font]。 管程流体进出管口接管: 取接管内气体流速为[font=times new roman]u=10m/s[/font],其按气体流速范围取值[font=times new roman](5m/s~30m/s)[/font]圆整后取管内径为[font=times new roman]130mm[/font]。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及传热面积核算 (1)对管程而言: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对于管、壳程α的计算,其通入介质都为气体,故此可用同一计算公式如下:管程传热膜系数:管程流体流通截面积:管程流体流速和雷诺数分别为普朗特数:管子按正三角形排列,传热当量直径为:代入得 (2)对于壳程传热膜系数: 故还用管子按正三角形排列:壳程流通截面积:管程流体流速和雷诺数分别为:普朗特数: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查得管内外壁的污垢热阻都为: [font=times new roman]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内[/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外[/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0.00008598(m[/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2[/sup][/font][font=times new roman]℃/W)[/font] 已知管壁厚度[font=times new roman]b=0.0025mm[/font] ,对于该条件下碳钢的热导率为[font=times new roman]45W/(m℃)[/font]。总传热系数[font=times new roman]K[/font]传热面积校核,依照传热面积公式: 所选的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为: 所以传热面积的裕度为: 或对于传热面积的校核 若说明换热器设计合理,保证留有了[font=times new roman]10%~25%[/font]的安全裕度,若不在此范围内则应重新计算。传热面积裕度合适,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3.5换热器内压降的核算 1、管程阻力对于上式中:ΔP[sub]1[/sub]、ΔP[sub]2[/sub][font=宋体]————————————分别为直管及回弯管中因摩擦阻力而引起的压降,[/font]P[sub]a[/sub][font=宋体] [/font]F[sub]t[/sub][font=宋体]————————————————结垢校正因子,对[/font]Φ25mm×2.5mm[font=宋体]管子取[/font]1.4[font=宋体],对[/font]Φ19mm×2mm[font=宋体]管子取[/font]1.5[font=宋体];[/font]N[sub]P[/sub][font=宋体]————————————————管程数;[/font]N[sub]S[/sub][font=宋体]————————————————串联的壳程数;[/font]N[sub]S[/sub]=1, N[sub]P[/sub]=4查对数坐标[font=times new roman](ε/d,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e[/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得,[font=times new roman]ε/d=0.25mm/20mm=0.0125[/font],此图为莫迪图[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301822363742_6417_4139407_3.jpg[/img]图7查得λ=0.046;算得 u[sub]i[/sub]=5.93m/s 查得ρ=12.5kg/m[sup]3 [/sup][sup] [/sup]因此流体阻力在允许范围内。2、壳程阻力,按下式计算:式中 [font=times new roman]ΔP[/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0[/sub][/font]—————————壳程总阻力损失引起的压降, [font=times new roman]P[/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a[/sub][/font]; [font=times new roman]ΔP[/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1[/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sup][/font]——————————流体横向通过管束的压降[font=times new roman],P[/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a[/sub][/font] [font=times new roman]ΔP[/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2[/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sup][/font]————————流体通过折流板出口处的压降,[font=times new roman]P[/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a[/sub][/font]; [font=times new roman]F[/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t[/sub][/font]—————壳程结垢校正系数,液体取[font=times new roman]1.15[/font],气体取[font=times new roman]1.0[/font];上式中[font=times new roman] F[/font]—————————管子排列方法对压降的校正因子,对正三角形排列[font=times new roman]F=0.5[/font],对正方形错列[font=times new roman]F=0.4[/font],对正方形排列[font=times new roman]F=0.3[/font] [font=times new roman]f[/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0[/sub][/font]—————————壳程流体的摩擦系数,当[font=times new roman]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e[/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500[/font]时,[font=times new roman]f[/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0[/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5.0R[/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e[/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p]-0.228[/sup][/font] [font=times new roman]N[/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B[/sub][/font]—————————折流挡板数; [font=times new roman]h[/font]——————————折流单板间距; [font=times new roman] u[/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0[/sub][/font]——————————按壳程流通截面积S[sub]0[/sub]计算的流速,m/s 其中 [font=times new roman]N[/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S[/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t[/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流体流经管束的阻力:流体通过折流板缺口处的阻力:由于该换热器管程流体的操作压力较高,阻力适宜。3.6 壳体壁厚确定其他部件此设计的折流板为固定折流板,需要设拉杆和定距管,当换热气壳体直径小于[font=times new roman]600mm[/font]时,拉杆数量可取[font=times new roman]4[/font],其直径为[font=times new roman]10~12mm[/font];当壳体直径大于[font=times new roman]800mm[/font]时,拉杆数量可取[font=times new roman]6~8[/font],其直径为[font=times new roman]12mm[/font]。在这里[font=times new roman]D[/font][font=times new roman][sub]i[/sub][/font][font=times new roman]=700mm[/font],拉杆取[font=times new roman]5[/font],直径为[font=times new roman]12mm[/font]。[align=center]设计评述与体会[/align]首先,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拥有很大的收获。通过课程设计,我将之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综合地加以利用,同时在观察和思考问题时能够把握住要点,充分理解。这次设计,培养了我对压力容器设计的兴趣。明确了设计的思想理念;掌握一些容器设计有基本方法和步骤,为以后进行设计工作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还使我能训练地应用有关参考资料、计算图表、手册;熟悉有关的国家标准,为成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在培养基本技能。 在此次设计中使我能够设计前应做好计划,能够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借鉴参考书上的实例,对别人的设计多问几个为什么,向指导老师以及同学咨询,与同学讨论。 我们通过对word文档的制作能够在其中更多的掌握技巧性知识,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编版问题。最后,我想说:通过课程设计,使我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增强,不仅在英语和计算机能力得到提高,还有增强了我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水平的有限,在设计过程中一定存在许多疏漏和不够合理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align=center] 参考文献[/align]【1】上海化工工业设计院石油化工设备设计建设组《化工设备图册》热交换器[M]1975.6;【2】马晓讯 夏素兰 曾庆荣等.《化工原理》.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2014【3】马江权 冷一饮等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2014【4】王志魁主编《化工原理》[M] 第三版 北京 化学工艺出版社 2004.10;【5】黄璐 王保国等编《化工设计》第一版.北京.化工工艺出版社 2007.9;【6】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主编《换热器》[M]工出版社出版 北京 1988.8【7】伊先清 吴元欣主编《化工设计》[M]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5.6 北京;【8】《李国庭 陈焕章 黄文焕编著化工设计概论》[M] 化学工业出版设 北京, 2008.7 【9】申迎华 郝晓刚主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M]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7[align=center]附录[/align]附录1 [font=宋体][size=16px]换热器 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size][/font][table][tr][td][align=center]参数[/align][/td][td][align=center]管程[/align][/td][td][align=center]壳程[/align][/td][/tr][tr][td][align=center]流率kg/h[/align][/td][td][align=center]5280[/align][/td][td][align=center]62028[/align][/td][/tr][tr][td][align=center]进出口温度/℃[/align][/td][td][align=center]223(223)[/align][/td][td][align=center]50(200)[/align][/td][/tr][tr][td][align=center]压力MPa[/align][/td][td][align=center]2.5[/align][/td][td][align=center]0.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定性温度/℃[/align][/td][td][align=center]223[/align][/td][td][align=center]12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密度kg/m[sup]3[/sup][/align][/td][td][align=center]12.5[/align][/td][td][align=center]4.225[/align][/td][/tr][tr][td][align=center]定压比热容(KJ/kg.℃)[/align][/td][td][align=center]4.634[/align][/td][td][align=center]1.046[/align][/td][/tr][tr][td][align=center]黏度/Pa.s[/align][/td][td][align=center]0.000123[/align][/td][td][align=center]0.000022[/align][/td][/tr][tr][td][align=center]热导率/[W/m.℃][/align][/td][td][align=center]0.643[/align][/td][td][align=center]0.0314[/align][/td][/tr][tr][td][align=center]普朗特常数[/align][/td][td][align=center]0.8864[/align][/td][td][align=center]0.7329[/align][/td][/tr][tr][td][align=center]型式[/align][/td][td][align=center]浮头式换热器[/align][/td][td][align=center]壳程数 1[/align][/td][/tr][tr][td][align=center]壳体内径/mm[/align][/td][td][align=center]700[/align][/td][td][align=center]台数 1[/align][/td][/tr][tr][td][align=center]管径/mm[/align][/td][td][align=center]25[/align][/td][td][align=center]管心距/mm 32[/align][/td][/tr][tr][td][align=center]管长/mm[/align][/td][td][align=center]6000[/align][/td][td][align=center]管子排列 正三角形[/align][/td][/tr][tr][td][align=center]管数目(根)[/align][/td][td][align=center]252[/align][/td][td][align=center]折流板数/个 9[/align][/td][/tr][tr][td][align=center]传热面积/m[sup]2[/sup][/align][/td][td][align=center]115[/align][/td][td][align=center]折流板间距/mm 600[/align][/td][/tr][tr][td][align=center]管程数[/align][/td][td][align=center]4[/align][/td][td][align=center]材质 碳钢[/align][/td][/tr][tr][td][align=center]主要计算结果[/align][/td][td][align=center]管程[/align][/td][td][align=center]壳程[/align][/td][/tr][tr][td][align=center]流速m/s[/align][/td][td][align=center]5.93[/align][/td][td][align=center]44[/align][/td][/tr][tr][td]表面传热系数[W/m[sup]2[/sup].℃][/td][td][align=center]1855[/align][/td][td][align=center]363[/align][/td][/tr][tr][td][align=center]污垢热阻/(m[sup]2[/sup].℃/W)[/align][/td][td][align=center]0.00008598[/align][/td][td][align=center]0.00008598[/align][/td][/tr][tr][td][align=center]阻力/Pa[/align][/td][td][align=center]20676[/align][/td][td][align=center]128000[/align][/td][/tr][tr][td][align=center]热流量/KW[/align][/td][td=2,1][align=center]2700[/align][/td][/tr][tr][td][align=center]传热温差/K[/align][/td][td=2,1][align=center]98[/align][/td][/tr][tr][td][align=center]传热系数[W/m[sup]2[/sup].℃][/align][/td][td=2,1][align=center]272[/align][/td][/tr][tr][td][align=center]裕度/%[/align][/td][td=2,1][align=center]17.18[/align][/td][/tr][/table]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