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层逃生缓降器

仪器信息网高层逃生缓降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高层逃生缓降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高层逃生缓降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高层逃生缓降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高层逃生缓降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高层逃生缓降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高层逃生缓降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高层逃生缓降器相关的资讯

  • 2017高层变动盘点:仪器公司“换帅”忙(图)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7年初到年尾,各大仪器公司人事调整持续进行。据仪器信息网不完全统计,2017全年仪器公司高层人事调整约35例,涉及仪器公司25家。其中高管跳槽9例,离任9例,另有企业内部调动14例。总数相比2016年的38例略有减少。/pp  35例人事调整中,中国本土仪器公司的高层变动值得关注。近两年外企高管加盟国产蔚然成风,前有刘文玉任职海能仪器,后有梁立娜加入磐合科仪,2017年国产科学仪器阵营再添两员外企骨干。此外,老牌仪器公司人事变更频繁,聚光科技马放均、北分瑞利梁敬先后离任,但仍服务于科学仪器行业,为推动国产仪器产业进步贡献力量。/pp  2017年,还有多家跨国仪器公司忙于“换帅”,如LAUDA从艾本德挖来一位总经理,SCIEX新任女总裁“走马上任”,卡尔· 蔡司总裁继续连任等。巧合的是,2017年赛默飞和岛津的中国区“老大”都发生调动。赛默飞是三年一期,而岛津的这一变动,则跨越了十年。/pp  以下是仪器信息网编辑整理的“2017年仪器公司全球及中国高层变动情况一览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2017年仪器公司全球及中国高层变动情况一览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1.png" style=""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5eebbb3b-1610-49e1-8d86-1853534635c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2.png" style=""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0a054ac6-56ce-4778-9a99-7f658fe1c585.jpg"//pp  strong附部分仪器公司“换帅”情况/strong/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 a title="Eppendorf全球营销副总裁跳槽至LAUDA任总经理"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0620/222496.s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Eppendorf全球营销副总裁跳槽至LAUDA任总经理/span/a/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e89e3816-332e-4a4e-9b70-3f14ee50364b.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noimg/1dfd3b0a-4c9d-4d60-bf62-3cd86f15fdf3.jpg"//pp  原Eppendorf全球营销副总裁alf Hermann跳槽至LAUDA任总经理。Dr Ralf Hermann曾在Eppendorf工作了13年,担任全球营销副总裁,并担任管理委员会成员。此前,他还担任了Qiagen和Sartorius的管理职务。加入LAUDA后,Ralf Hermann将领导约80家机构,并协调九家海外销售公司。/pp  a title="Inese Lowenstein就任SCIEX新总裁"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0919/229503.s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Inese Lowenstein就任SCIEX新总裁/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width="282" height="376" title="54180659-9532-4653-a502-09a94e44948b.jpg" style="width: 282px height: 376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a8541438-221b-4b11-a189-83b7b5832b1c.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前总裁Jean-Paul Mangeolle退休后,SCIEX宣布任命Inese Lowenstein为新总裁。Inese Lowenstein于2016年8月加入SCIEX,担任全球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此前曾担任过默克KGaA和EMD Millipore负责人的职务。2017年12月,Inese曾来访中国,仪器信息网CEO唐海霞带领团队在SCIEX中国总部办公室与其展开对话。a title="布局临床诊断业务 精耕中国质谱市场——访SCIEX全球总裁Inese Lowenstein一行"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01/234782.s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布局临床诊断业务 精耕中国质谱市场——访SCIEX全球总裁Inese Lowenstein一行/span/a/pp  a title="艾礼德担任赛默飞大中华区总裁一职"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01/234808.s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艾礼德担任赛默飞大中华区总裁一职/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2e1fbe4c-26f3-4634-9735-de34e90fbcb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8cff5057-5e8f-4e7c-a5e5-500cb52009d0.jpg"//pp  赛默飞2017年末宣布,自2018年1月1日起,艾礼德(Tony Acciarito)先生将担任赛默飞大中华区总裁一职。艾礼德于2009年加入赛默飞担任赛默飞澳洲区总监和总经理。2014年1月他被任命为赛默飞韩国区副总裁和总经理,实现公司业务在韩国市场上的飞速增长。另外,江志成先生将就任赛默飞全球生物科学业务总裁一职。/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时隔十年 岛津(中国)负责人变更/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7a97c354-2a04-4124-830d-23a08309a1aa.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noimg/09ff05c3-6e2e-4806-a87e-b397c2f4241d.jpg"//pp  2017年,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悄然变更,原董事长古泽宏二升任总部董事会成员,新任董事长由马濑嘉昭担任。此前,马濑嘉昭曾任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而据搜索结果显示,古泽宏二在2008年已出任岛津(中国)董事长。/p
  • 【年度盘点】2016全球仪器公司高层变动(图)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6年,全球仪器公司高层变动依然高潮迭起。从Frank Witney加盟珀金埃尔默,到刘宇飞辞别波通中国;从牟一萍离开GE医疗,到陈亮加入安捷伦(中国);从安谱实验管理层“换血”,到海光公司年轻人“接班”......仪器行业桩桩件件的高层变动,还是牵动着我们的神经。/pp  据仪器信息网粗略统计,2016年共发生了38起全球仪器公司高层调整,涉及22家企业。其中高管跳槽17例,企业内部调动16例。有的因为企业并购导致,有的则是企业经营调整引起。本期年度稿件,仪器信息网为您呈现2016年全球仪器公司高层变动盘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2016并购导致的高层变动案/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aae15d1d-024f-46a3-a20a-740788458e6f.jpg" title="1.jpg"//pp  2016上半年,赛默飞以13亿美元完成了对基因芯片商Affymetrix的收购。伴随着整合工作的开展,Affymetrix方面也发生了人员变动。7月据外媒报道,出走的Affymetrix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Frank Witney已成为珀金埃尔默董事会成员。巧合的是,因收购整合收获大将的珀金埃尔默,也因其对瑞典波通仪器公司的收购整合,导致了波通中国总经理刘宇飞辞职。/pp  国内方面,2015年聚光科技斥资2.31亿元收购了安谱实验55.58%的股权,随着股权结构的变动,聚光科技在2016年对安谱实验的内部高层进行了相应“调整”。安谱实验原董事长沈志希辞职,来自聚光科技的彭华、寿淼钧“走马上任”,担任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至此,彭华已成为聚光科技、吉天仪器、安谱实验、聚光世达等4家仪器公司的总经理,同时兼任北京摩特威尔科技董事长。/pp  年初开元仪器任命了新的投资高管,负责公司的并购重组事务 食安科技在收购武汉欣泰扬的同日,其法人及董事长也发生更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2016全球仪器公司高层跳槽一览/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28077fd1-add5-4032-8aaa-837774418bc3.jpg" title="1.jpg"/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836bb80e-b362-4b13-abc2-128a6c81996b.jpg" style="" title="2.jpg"//pp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球仪器公司高管跳槽共17例,主要集中在跨国仪器公司,其中半数发生在最“活跃”的生命科学领域,数量上赛默飞位居第一。/pp  3月份,原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牟一萍加盟蛋白质分析仪器及耗材制造商AES,担任该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同时成为AES公司董事会成员。而在赛默飞离任的3位高管中,也有两人分别加盟了不同的生命科学公司,担任全球业务负责人。由此看来,在全球最热门的生命科学领域中,那些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中小型公司,或许更受全球仪器高管青睐?/pp  对比“火热”的生命科学,一向沉寂的物性测试在今年却一反常态,接连上演了4起跨国公司高层“大洗牌”。其中马尔文公司秦和义跳往英国富瑞曼就职,TSI公司梁东接棒马尔文中国区总经理。11月,同属英国思百吉材料分析部门旗下的马尔文和帕纳科宣布合并,材料表征的强强联合是否会给物性测试圈带来更多新变化,我们拭目以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2016公司内部调整导致的高层变动案/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6fd8ae59-2048-4495-a562-13b3640d6311.jpg" title="2.jpg"//pp  为促进企业良好发展,8家仪器公司在今年对部分高层进行了内部调整。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跨国仪器公司中国区高层的变动:沃特世确定了亚太和中国地区的两位掌门人,分别是张亮裕和于笑然 来自默克密理博的陈亮接替了丁再福,担任安捷伦大中华区销售副总裁 耐驰中国的创始人杨大中则升任美国分公司总裁。/pp  另外,国内一批仪器厂商如博晖创新、雪迪龙、海光公司、华夏科创等也完成了新一轮人事变动。10月份,海光公司宣布任命刘海涛为公司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总经理,任期三年。原总经理杜江担任副总经理,主抓公司的产品研发工作。换将即“换血”,希望新人的就位,能为国内仪器行业带来一番新气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2016选择创业的仪器高管/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dd9db177-33c5-47b6-af63-6e205dd6fb85.jpg" title="4.jpg"//pp  曾几何时,创业是很多跨国仪器公司高管离职后的首要选择。但在今年,仅有两位仪器高管选择了这条路,一位是原华大健康总经理高醇新,一位是康塔仪器中国总经理杨正红。6月,高醇新创办的“健科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开幕,引来华大基因、SCEIX等老东家捧场谈合作。7月,从康塔仪器离任的杨正红迅速创立了国内自主仪器技术应用创新平台“仪思奇(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个偏生物科技,一个重仪器技术,希望他们的勇气和尝试,能为这个行业的后来者指明一些方向。/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撰稿编辑:韦东裕/ppbr//p
  • 2012回顾:盘点仪器公司高层变动
    仪器信息网讯 进入2012年,仪器行业增长普遍放缓,各大仪器公司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变”则成为各大公司应对挑战之选,战略之变、产品之变、市场之变,以及高层之变。  就高层变动,据仪器信息网粗略统计,2012年仪器公司人事调整约30例,涉及14家公司。特别需要提及的是跨国仪器公司的中国高层变动,继2010-2011年,安捷伦、珀金埃尔默、岛津等中国区高管更迭,2012年,专业质谱公司布鲁克道尔顿、AB SCIEX的中国区负责人先后离职,同时新的继任者也先后上任 而原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牟一萍在2012年复出,加入GE Healthcare生命科学事业部中国区,任总经理。以下是仪器信息网编辑整理的“2012年仪器公司全球及中国高层变动情况一览表”。2012年仪器公司全球及中国高层变动情况一览表  附部分中国区新任/升任高管情况:  迈世福荣升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总裁  2012年1月,原中国区副总裁兼总经理迈世福(Michael Shafer)从2012年1月1日起晋升为中国区总裁。迈世福于2009年加入赛默飞,加入赛默飞之前,他在3M 工作了16年,分别在美国、新加坡和中国担任高管。  GE Healthcare 任命牟一萍为生命科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  2012年6月,原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牟一萍女士近日正式加入GE Healthcare集团,担任其生命科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一职。  在加入GE Healthcare集团之前,牟一萍女士在安捷伦(前身惠普)工作了18年,从安捷伦化学分析部销售工程师一直升迁至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2011年5月,牟一萍女士因为身体原因全休病假,并于2011年10月16日正式离职。  Jeffrey Chin任AB SCIEX中国区总经理  丹纳赫已经任命Jeffrey Chin为旗下公司AB SCIEX中国区总经理,任命从2012年10月起生效。AB SCIEX前中国区总经理高醇新于数月前离职。  加入AB SCIEX前,Jeffrey Chin任职于罗氏诊断,历任罗氏诊断董事总经理(2011-2012年)、罗氏诊断中国部门总裁(2007-2010年)。之前还曾在拜耳医药担任东南亚地区业务总经理(2005-2007年)。Jeffrey Chin拥有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免疫学学士学位及英国威尔士大学MBA学位。  郑明星任布鲁克道尔顿中国区总经理  2012年10月17日,在慕尼黑上海生化展布鲁克媒体见面会上,作为新上任的布鲁克道尔顿中国区总经理郑明星首次露面。郑明星于2011年加盟布鲁克,首先任职于CAM东南亚区,而后进入公司生命科学产品领域。最近被任命为布鲁克道尔顿中国区总经理。  (撰稿:杨娟)
  • 第四期科学仪器高层沙龙聚焦产品开发与质量管理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4月18日,第四期“科学仪器发展高层沙龙”在北京理化中心召开。此次沙龙的主题是“产品开发与质量管理”,沙龙特别邀请了在科学仪器研发资深专家四川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教授段忆翔、东华理工大学教授陈焕文作报告,安捷伦(上海)研发部主任周浩林通过远程视频作了报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副秘书长 刘文玉  科技部条件财务司处长孙增奇,分析仪器分会荣誉理事长闫成德、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关亚风、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刘长宽以及来自国内主要的科学仪器企业负责人等四十余位参加了此次沙龙,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仪器信息网高级顾问刘文玉主持沙龙。报告部分内容简要摘录如下。四川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教授 段忆翔  段忆翔在报告中提到,现今分析仪器需求已经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实验室用的高灵敏、高精确度的仪器,如电镜,高端质谱,核磁共振等 二是可以在户外或在线检测的小型便携式仪器,其体积小、携带方便,可实时分析,容易维护、检查范围一般比较专一。段忆翔详细介绍了课题组近几年研发的几种便携式仪器以及专利申请情况,主要有现场空气粉尘和水样监测仪器,微等离体手持式检测仪、激光光腔衰荡光谱仪、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材料解析离子源以及各种等离体设计等。  东华理工大学教授 陈焕文  陈焕文报告了提高科学仪器可靠性的若干途径。据美国西屋公司统计,高可靠性产品获得的经济效益是提高可靠性成本的100倍。陈焕文重点讲述了工艺的重要性,从数控机床、加工用刀具、装配方式到铸造模具、电子产品的装配、焊接工艺等看似细节性的问题都会对产品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陈焕文通过瑞士巧克力、刀具和手表等产品为例,说明了瑞士在精加工方面的能力。最后提出了提高可靠性的可能途径:引进瑞士精密制造与工艺方面的先进设备、技术、人才和管理规范 对科学仪器部件及整机进行以量产为目标的精密设计、加工、组装、调试和工艺研究 工艺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培育一支有“瑞士品质”理念的研发团队。  周浩林在报告中提到,实现高质量产品设计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涉及产品开发流程、工程师队伍建设、设计验证、生产控制、供应管理等多个方面 是公司质量体系的重要部分。通常情况下,公司会为一个产品提供一定的保修期,假设这个产品在保修期内没有发生故障,但是超出了保修期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从公司角度也许不需要为保修期之外的产品承担任何费用,但是用户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就拿我们分析仪器行业来说,用仪器设备来检测一些物质的成分,产品的功能、性能指标、结果的重复性、使用的方便性、每次做样品的花费等都属于客户的体验,是产品质量的要素,它需要在产品的设计当中得到体现。事实上产品质量也就是产品在它的生命周期当中,整个客户体验,直到这个产品被报废。  产品质量关键是要抓住设计的阶段,那么怎么来做呢?从产品的需求入手。定义越详细、具体,工程师在设计的时候,就越能够满足客户在真正使用环境中的需求。  报告会结束后,参会代表就产品的开发和质量管理进行了深入的交换意见。各单位负责人还根据切身经验,就如何提高国产仪器的质量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经验分享。  另外,科技部条件财务司处长孙增奇就2013年度重大专项涉及的问题广泛征求了各位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并就大家普遍关注的资金配套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沙龙现场  关于科学仪器发展高层沙龙  科学仪器发展高层沙龙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于2012年发起,旨在加强国内科学仪器厂商之间的交流,提高国内科学仪器厂商的管理水平,提高国产科学仪器产品的质量 沙龙至今已举办四期。
  • 安捷伦高层调整 LSAG、DGG换帅
    p /pp  strong要点:/strong/pp  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Jacob Thaysen被任命为安捷伦生命科学与应用市场(LSAG)集团总裁,此前他担任安捷伦诊断与基因集团(DGG)总裁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am Raha被任命为安捷伦诊断与基因集团(DGG)总裁,此前他担任安捷伦战略和企业发展高级副总裁。/span/pp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日前宣布,安捷伦高级副总裁兼DGG总裁Jacob Thaysen已被任命为LSAG总裁,原LSAG总裁Patrick Kaltenbach已于2018年4月20日离开公司。现任安捷伦战略和企业发展高级副总裁Sam Raha将成为DGG的总裁。/pp  Thaysen和Raha的任命立即生效,两人都将继续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ike McMullen报告。/pp  strong关于Jacob Thayse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img title="1.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5b557f6a-a5e1-4fb1-bcb5-048b55067feb.jpg"//strong/pp  Jacob Thaysen是生命科学和诊断市场公认的一位高层管理。自从2012年加入安捷伦作为收购丹麦癌症诊断公司Dako的一部分以来,Thaysen一直是安捷伦向生命科学公司过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他在战略驱动下的业务领导力,以及对商业化工作流程解决方案的深刻理解,Thaysen为安捷伦在诊断和临床科学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近,作为安捷伦高级副总裁兼诊断和基因组学集团(DGG)集团总裁,Thaysen连续12个季度实现了强劲增长和转型运营效率改进。/pp  在加入安捷伦之前,Thaysen曾担任Dako的研发副总裁。在此之前,他是位于丹麦的研究和国防应用开发公司Cantion的创始合伙人和首席技术官。/pp  Thaysen拥有丹麦技术大学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pp  strong关于Sam Raha/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img title="2.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8e95bc36-1912-4d58-b4e8-293932dfa936.jpg"//strong/pp  几乎正好在一年前(2017年5月1日),Sam在其他知名生命科学公司担任了十年的业务领导职位后重返安捷伦。他参与领导战略与企业发展团队,该团队将帮助该公司制定其第一项长期战略,并积极寻求收购战略,从而提高安捷伦向客户提供的产品。/pp  在重新加入安捷伦之前,Sam是位于圣地亚哥的生命科学公司Illumina的全球营销副总裁。他负责产品管理,临床和企业营销 营销业务和战略。他还领导了成功的上市策略并推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产品,包括多种测序系统和消耗品。/pp  在加入Illumina之前,Raha曾担任Life Technologies基因组检测业务部副总裁兼总经理,负责TaqMan™ 特许经营和下一代qPCR仪器和解决方案。/pp  在他的职业生涯早期(2004-2007年),Raha曾担任安捷伦美洲现场运营副总裁兼总经理,负责销售,区域营销和客户支持,负责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集团。/pp  拉哈从圣克拉拉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细胞生物学学士学位。/p
  • 2010创新方法高层论坛即将召开
    创新方法研究会文件创新方法会发 [2010] 21 号 2010创新方法高层论坛通知(第三轮)  为进一步落实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国科协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财[2008]197号)关于“通过举办创新方法论坛等措施,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社会各界人士对创新方法的重视与参与”的要求,创新方法研究会在成功举办“2009创新方法高层论坛”的基础上,定于2010年12月9-10日在北京举办“2010创新方法高层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将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200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闵恩泽院士将做特邀主旨报告。论坛期间还将召开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会会议和常务理事会会议。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组织机构  支持单位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国科协、国家知识产权局  具体指导  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主办单位  创新方法研究会  二、 论坛主题  方法创新转变,论坛以“创新方法服务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支撑发展方式转变”为理论脉络,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如何通过方法的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重大命题。  三、 内容及日程  12月8日下午参会代表注册  12月9日上午 开幕式  特邀主旨报告  报告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 闵恩泽院士  创新方法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12月9日下午主题报告大会  报告人:刘长铭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      David Probert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      王众托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韩济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David Olski 联想全球精益推行委员会主席  12月10日上午  创新方法研究前沿分论坛  主题:科学前沿的方法  企业创新发展分论坛  主题:用科学方法助力创新型企业发展  区域创新发展分论坛  主题:创新方法服务区域发展转型  科学思维与教育创新分论坛  主题:科学思维与教育创新  管理创新分论坛  主题:管理创新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学工具创新分论坛  主题:国产科学仪器自主创新  12月10日下午闭幕式  四、 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0年12月9-10日  地点:2010年12月9日上午 人民大会堂  2010年12月9日下午至10日 北京会议中心  五、 参会费用及缴纳方式  1.会议费:  本次论坛将统一收取参会代表会议费600元/人,含会议资料费和餐费。创新方法研究会会员、理事将享受优惠价格,500元/人。  2.住宿费:  本次论坛住宿可选择由参会代表自理或由会议筹备方统一安排。由筹备方统一安排的住宿分为以下两类:  ① 150元/人/晚,北京会议中心双人标准间   ② 300元/人/晚,北京会议中心单人间。  因房间有限,请需要预定房间的参会代表尽快填写第三轮回执。  3.缴纳方式  参会代表可通过银行汇款、当面交纳两种方式交纳参会费用,由创新方法研究会统一开具发票。  ① 银行汇款方式(推荐):  户 名:创新方法研究会  帐 号:0200004609200113191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公主坟支行  汇款请注明“2010创新方法高层论坛参会费用”、并附上参会代表姓名、参会费用是否含住宿费等相关信息。  ② 当面交纳方式:  地 址:1.北京会议中心九号楼一层大厅(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8号)  2.北科大厦3层报告厅(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  时 间:12月8日15:00—22:00(参会代表注册时交纳)。  六、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创新方法研究会高洁雯 郭伟 柴月 杨帆010-58884836/99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栾芸 周斌 010-58884885/98  传 真:010-58884899  电 邮:ims@acca21.org.cn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610房间(100038)  附件1:2010创新方法高层论坛第三轮回执  附件2:参会注意事项  创新方法研究会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六日  参会注意事项  1. 参会代表请务必于12月8日下午到指定地点注册,并领取人民大会堂请柬,12月9日上午须凭此请柬进入人民大会堂。12月9日上午将不再办理参会代表的注册。  2. 为避免注册人数过多给您带来的不便,建议需安排住宿的参会代表前往北京会议中心九号楼一层大厅注册,自行安排住宿的参会代表前往北科大厦三层报告厅注册。  3. 12月9日早上,会议筹备方将在北京会议中心统一安排专车前往人民大会堂,因人民大会堂停车位有限,建议参会代表采取此种方式或自行乘车前往。  4.参会代表注册地点详细信息  ①地点:北京会议中心九号楼一层大厅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8号     ②地点:北科大厦三层报告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
  • 科学仪器高层沙龙探讨国产仪器创新战略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3月28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主办的第七次科学仪器高层沙龙活动&mdash &mdash &ldquo 国产仪器创新战略沙龙&rdquo 在中国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举办,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仪器研发和应用的专家,整机及核心部件厂家代表等50余人参加沙龙。会议就以下内容进行了分享与探讨:会议现场  内容1:关于创新  创新的定义: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说: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ldquo 新结合&rdquo 引入生产体系。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创新可以被定义为赋予人力和物质资源以新的、更大的创造财富的能力的任务。参考以上的定义对科学仪器行业最具指导意义,创新均应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产生经济效益 同时创新一般具有不可预见性和风险性。  创新的主体:就科学仪器行业来说,创新的主体有两个。一是企业,他们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其直接目的是实现商业价值 二是科研院所,他们是原理、方法等的创新主体,一般不以实现商业价值为直接目的。  科学仪器界中国的创新现状:  从潜力方面来看有以下几个特征:(1)市场需求强劲,企业和企业家数量众多 (2)政府具有雄厚的财力和强烈的政治意愿 (3)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但中国创新的现实复杂性体现在:(1)当前教育体制、科研体制制约创新 (2)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3)一些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对创新有阻碍作用。  内容2:成熟产品的技术创新  中国科学仪器界目前面临进口成熟仪器产品的残酷竞争,对成熟成熟产品如何实现创新?大家总结下来,有以下四大类。  1、跟随:对于技术特别成熟的,不鼓励原理创新,应该先吃透前人积累的东西。沙龙中有代表举例谈及亲身经历:安捷伦某研发人员谈安捷伦质谱电路,有套电路设计用了十几年,有个&ldquo 创新者&rdquo 认为其中有个旁路电路无用,就在新的电路里弃用了,却造成了仪器噪声增高。这个旁路电路看似无用,实则是降低噪声的重要部分。这说明,创新不要总试图在原有的成熟技术上改进,因为常常会顾此失彼。  2、拓展:需要深入到专业的应用领域,集成多种功能,拓展应用方法。沙龙中,舜宇恒平的李钧先生以自己企业的创新为例,他们研发的在线质谱,虽然从质谱本身的性能指标上看不起眼,但是针对发酵行业开发了成套的在线硬件、软件技术,这种创新得到了发酵行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并连年实现销售额的高增长。  3、借鉴:可借鉴其它行业或学科的方法、工艺等,用新思路解决老问题。中科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关亚风研究员抛砖引玉式地谈到了几种思路,比如借鉴汽车工业中工程技术的创新:旋转式喷气冲压发动机叶片,为什么可以在熔点温度下承受巨大压力?借鉴气象等其它学科方法如:利用台风的风眼效应,提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灵敏度。借鉴其它行业工艺如:用微化工的理念重新设计超快速固相微萃取器。  4、依托:通过部件或周边技术的发展,来提升整机的性能。光谱专家杨啸涛研究员谈到的例子如:依托光电倍增管、激光器、脉冲氙灯等技术的发展,来推动光谱类检测仪器的进步。  内容3:企业在进行创新中可借鉴的经验  经大家讨论和分享,共计有以下几种经验。  1、要专注:企业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集中精力专注于最擅长的事情。  2、坚持修炼好内功:产品做好了再拿给用户,有时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3、注重工艺:研发和做产品时的要求是不同的,研发时,100次,成功1次就是成功 而做产品时,100次,失败1次也是失败。  4、关注质量:要了解,用户希望我们的产品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带来麻烦。  5、重视用户反馈:有时用户不怕出问题,但最怕的是,出问题了厂商的服务不能及时跟进。  内容4:积极支持国产仪器的用户对产品、服务的要求  产品方面:产品的技术参数符合用户需求后,用户会选择一致性、可靠性、稳定性更好的产品。  价格方面:产品的价格与产品品质正相关。技术参数及品质相当的情况下,用户可接受相差不大的价格。  应用方面:同等条件下,用户更愿意选择在自己领域有丰富应用的产品。  服务方面:产品使用中出现问题时,厂商应能快速响应,并且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根据学会对用户行为的调查,可以总结出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用户的几种行为习惯:  1、影响采购决策的因素排序:1)产品质量 2)售后服务 3)产品价格  2、影响用户与厂家联系的因素:1)产品相关资料是否齐全 2)其它用户对产品的评价  3、售后服务关注度排序:1)解决问题的能力 2)响应速度 3)售后服务人员的态度  内容5: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种模式  这里,清华大学分析分析中心主任林金明教授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从高校层面谈到了两种模式:1)&ldquo 卖身&rdquo ,指科研人员根据厂商的需要,全身心投入全力以赴进行开发,直到产品产业化。2)&ldquo 卖技术&rdquo ,指科研人员把自己的技术直接转让给厂商,教会厂商做,给厂商做好人员培训。其它在场的仪器企业从企业层面谈到了两种模式:3)中试:企业看到科研院所有前景的项目,可利用自身资源,支持科研院所开展中试。4)合作:科研人员和厂商共同开发产品和技术共享利益。  内容6:我国仪器行业现状及重大专项  总结我国仪器行业的现状,有以下几点体现:  1、国内仪器在品种、数量、质量上尚无法满足科研和国家需要。  2、国内有些仪器,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并不差,有些开始出口,行业本身确实在进步。  3、当前的仪器行业里,存在发展节奏混乱,无序竞争等不规范的问题,尚无组织可以有效调节。  4、行业里还没出现资金、技术、管理等远远领先,其标准可以进行国际化推广的领袖型企业。  谈到了重大专项的几大特征:  1、主体:根据专项的战略定位,企业为项目的主体。  2、评选支持的方式:专家评审,要&ldquo 不仅要干得好,还要说得好&rdquo 。即企业的项目本身要好,还要能在创新性、企业的可实施性上说服评审专家。  3、资金投入:企业自筹+国家支持。2013年开始项目对企业的考验也加大,启动项目时国家只先期拨付10%项目经费,企业要先行投入,国家视项目进展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拨付资助。  4、成果推广:科技部正在考虑将项目资助的成熟产品推荐给财政部,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5、政策连续:在今后几年,专项还将会继续支持好的、产业化明确的项目。  6、智力支持:科技部还组织单位对重大专项进行智力支持。包括:请工信部电子五所编制《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可靠性工作指南》,开展可靠性培训(免费) 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编制《软件系统开发工作指南》 请河北工业大学组织创新方法TRIZ培训(免费) 建立微信群、QQ群等组织大家就项目进行交流。  内容7:对于政府和学会的建议  在座的企业、专家等代表,也畅所欲言,向政府和学会提出了建议,  对于政府的建议如下:  1、对已经取得成绩的企业,希望也能给予后补贴  2、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3、培养适合企业的人才  4、注重基础工作,特别是材料、关键部件等  5、针对科学仪器建专门的数据库,作为企业和用户的共享平台  对于学会的建议如下:  1、建部件的合格厂商名录,替厂商寻找优秀部件供应商  2、与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  3、针对电子、软件等通用技术开展技术交流  4、建立有效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与厂商的转化  5、将好的、成熟的产品推广给用户  内容8:PITTCON参会分享  会议上,莱伯泰科董事长胡克分享了连续23年参加PITTCON展会的感想和体会。PITTCON展会变迁  当前,实验室产品的关键词是:自动化、小型化、简单化、操作方便、易用、好用、耐用、节能、环保、安全  参加沙龙的几位技术专家在会上还与大家分享了几项研发成果:  1、大连化物所关亚风研究员分享的小型FID技术,其特点为:  1)最小检测量为0.4 pg/s   2)不需要氮气尾吹,气体总消耗量降低70%   3)加热效率仅为5-10W,有效延长小钢瓶供气和电池供电条件下的仪器工作时间。  2、大连化物所关亚风研究员分享的超快速固相微萃取器技术,其特点为:  1)萃取量大,富集倍数高   2)萃取平衡时间段(250mL水样品,10秒通过萃取器,放入热解析器,升温到280摄氏度热解析3分钟,能够完全解析沸点430摄氏度的组分)。  3、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聂宗秀研究员分享的颗粒质谱技术,其特点为:  1)直接测量800纳米以上、百万分子量级的微粒   2)保持颗粒完整的情况下,同时测量颗粒的比表面积、质量位移和粒径分布   3)可用于生物医学中红血球、癌细胞、细菌等质量信息   4)大气中的气溶胶和色谱填料等的质量信息测量。  4、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分享四极杆制作技术,其特点为:  1)可定制各种规格的纯钼、SUS 316L不锈钢、钼基合金表面镀金的圆柱四极杆四极质量分析器   2)精密零部件制造,尺寸及形位误差0.001mm   3)精密装配,综合误差0.003mm   4)严格的精密评定和工艺流程控制,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5、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分享了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技术,并在现场进行演示,其特点为:  1)快速有效清除PM2.5,大幅提高室内负氧离子水平   2)样机小巧、方便携带、外形美观   3)无噪声、低功耗。  结语:  1、国内的仪器行业现在面临着双重困局:1)用户要求高,现有国产仪器尚无法满足需求 2)在国产仪器能满足需求的领域,部分用户仍对国产仪器无信心,盲目依赖进口仪器,导致国产仪器销售遇冷。突破这个困局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但主角是企业。  2、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的根本思路是思维创新,思路决定出路 同样思维创新创新支配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又支配企业的发展和行业的发展。企业家们要学习、汲取和借鉴国内外各行业、各企业的创新思路成功经验。  3、企业的生存依赖于用户,企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市场。所以企业在创新中一定要依据市场需求和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专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4、虽然我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一夕或三年五载就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既要有信心,又要有长期坚持下去的决心。
  • 盈盛恒泰-诚邀各界人士参加第五届东西方食品高层论坛
    诚邀各界人士参加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六届年会暨第五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展示 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美国食品科技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六届年会暨第五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展示 ,将与2009年11月11-13日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此次论坛邀请了众多中美两国食品界的 人士参加。本次会议将秉承以往的成功经验,在金秋的北京,向国内外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食品企业提供学术、技术和装备的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共同探讨食品科学、食品安全、食品工程领域的前沿性和前瞻性科学技术专题,以促进食品工业的科技进步与行业发展。 此次论坛盈盛恒泰将携德国AIRSENSE电子鼻、美国FTC质构仪、意大利VELP营养分析系列产品、德国WITT气调包装系列产品、美国i-LAB系列产品、法国GBX系列产品等重装出展,诚邀各位食品界人士前来鉴展。展出时间:2009年11月11-13日 展出地点:北京友谊宾馆 盈盛恒泰展位:右侧入口处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系电话:010-83993593传真:010-83993562
  • 破职称瓶颈 : 江苏首次将高校实验技术设置到正高层级
    p  2017年6月1日,江苏修订出台了《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技术人员评价标准》,在国内率先对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进行系统设计,首次将高校实验技术系列设置到正高层级,明确正高级实验师职称,解决了长期以来实验室技术人员职称层级设置不健全的问题,突破了深层次制约仪器开放共享工作的瓶颈。/pp  实验技术人才队伍是科研仪器开放、运行、使用和维护的支撑条件,是科研仪器提供开放服务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简称国务院70号文),制定和发布了《关于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5]106号,简称省政府106号文),要求建立健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服务激励约束机制,重点强化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职称、评价等政策保障。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积极引导高校院所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升和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分析测试标准、方法的研究和仪器研发等,对分析测试人员开展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培训服务,不断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2016年,组织专家按7个仪器大类,编写了8套培训教材,举办多场专题操作培训,培训人员300余人次 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技术领域,设立分析测试方法、标准研究课题60余项,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形成多项具有实用价值的检测方法和标准。/pp  下一步,江苏将按照国务院70号文和省政府106号文件要求,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仪器开放共享工作,积极探索仪器开放共享评价体系、实验室技术人员考评体系及激励机制等,充分释放高校院所管理单位的服务资源,有效调动实验技术人员服务积极性,从而提高大型仪器设备服务效益。/p
  • 与台积电、英特尔抢设备,三星高层将再拜访欧美半导体设备商
    4月13日消息,台积电与英特尔积极扩大投资的动作,预计将造成全球半导体设备的抢购风潮。三星似乎也感到了压力,在疫情尚未缓解的情况下,近期接连派遣高层拜访包括ASML、应用材料 (Applied Materials)、泛林 (Lam Research) 等设备大厂,以争取在未来竞争半导体设备之际,不会处于落后的位置上。据韩国媒体《ETnews》报导,由于台积电扩大资本支出,用以扩大先进制程的研发与生产,此外,英特尔也宣布将兴建2座晶圆厂,并再次跨入晶圆代工的行列。综合来看,全球将掀起一场半导体设备采购潮。三星为避免落后台积电与英特尔,11日宣布高层前往美国,与当地主要半导体设备商讨论未来生产线供需,并将与应用材料CEO Gary Dickerson及泛林CEO Tim Archer会面。另外,继2020年10月三星副董事长李在熔之后,还有其他三星的高层也将再度前往ASML拜访。而针对这些动作,报导引用三星官员私下的谈话表示,三星希望这些供应商在未来能加快对产品的运交动作,并持续给予稳定供货。报导表示,要维持半导体产品持续的生产,获得包括ASML、应用材料、泛林、东京威力科创 (Tokyo Electron) 等4家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这四家厂商市场占有率总和达60%至70%。2021年,三星将持续对韩国平泽的第2工厂,以及位在中国大陆西安的工厂进行投资,总金额预计将达35万亿韩元。就此而言,有这些设备商的协助,三星才能继续维持其在存储器及晶圆代工领域的竞争优势。当下全球面临着芯片缺货潮,晶圆代工产能吃紧,导致代工厂均开始投资扩产。台积电在亚历桑纳州计划兴建5纳米制程晶圆厂,英特尔也计划于亚利桑那州兴建2座晶圆厂,再加上三星德州奥斯汀扩厂计划,全球晶圆代工厂商未来在美国就至少有3座晶圆厂发展计划。存储器厂部分,美光科技除了考量采用EUV设备,也预计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本土都有重要投资。业界预估,目前半导体设备商正迎接前所未有的采购商机,整体销售金额则可能在2022年上半年达到高峰,进一步挹注各家厂商的业绩。
  • 2020困难重重,32起科学仪器企业高层“大换血”
    仪器信息网讯 跌宕起伏的2020年刚刚过去,全球陆续交出2020年经济成绩单。哀鸿遍野中,各国"负"重前行。各大权威机构测算数据显示,全球经济萎缩规模大约在4.4%左右,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在去年1月,新冠疫情尚未爆发时,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的预期为增长2.5%。而6个月后,世界银行的预期一度下调至下降5.2%。不过世界银行也表示,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在预期之内。在第四季度,随着疫苗推进进度加快,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经济体开始进入增长轨道,全球经济的复苏情况相对好于预期。在此背景下,2020年仪器行业凸显“变化”,行业前景之变,战略之变,市场之变,乃至高层之变。为此,仪器信息网特制作“2020年科学仪器行业盘点”专题,盘点仪器行业各项变化,帮您理清行业发展脉络,看清行业发展趋势。  就高层变动,据仪器信息网粗略统计,2020年全球仪器公司市值TOP20榜单中的企业人事调整超30例,多家跨国仪器公司的“旗帜易手”,如现任中国区商务运营副总裁冯时瀚(Hann Pang)先生将接任赛默飞中国区总裁一职,同时现任中国区总裁艾礼德(Tony Acciarito)先生,亦将升任赛默飞亚太及日本地区总裁一职 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执行副总裁Rainer M. Blair升任丹纳赫总裁兼CEO Patrick Kaltenbach 离任前东家Becton Dickinson,任职梅特勒-托利多CEO,任命将于2021年4月1日起生效 原默克密理博总裁Udit Batra出任沃特世CEO QIAGEN(凯杰)新任CEO Thierry Bernard走马上任。  以下是仪器信息网编辑整理的“2020年全球TOP20仪器公司高层变动情况一览表”  附部分跨国仪器公司CEO“换帅”情况:  丹纳赫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Rainer M. Blair  从2020年9月开始,Rainer将执掌丹纳赫集团210亿美元的全球、多行业业务组合。在丹纳赫的67,000名全球员工的帮助下,他将致力于进一步巩固丹纳赫作为领先科技公司的地位。Rainer是丹纳赫商业体系(公司的卓越运营模式和文化基础)的专注领导者和实践者。他坚定的致力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目标:帮助实现生命的潜力。他是丹纳赫员工参与策略、多元化+包容等措施的的首席架构师。  梅特勒-托利多CEO Patrick Kaltenbach  Kaltenbach于2018年加入Becton Dickinson,领导其生命科学部门。他于1991年加入安捷伦前身Hewlett-Packard Co.,担任毛细管电泳业务的研发(R&D)工程师。Kaltenbach拥有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的精密工程学位,多年来在研发管理和业务领导方面担任过各种角色,离开安捷伦前担任安捷伦高级副总裁和生命科学与应用市场部门(LSAG)总裁。Waters CEO Udit Batra  Udit Batra博士曾是德国达姆施塔特市默克集团的生命科学分公司默克密理博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其职责是负责该77亿美元跨国业务的战略方向与运作,并领导了业务部门与Sigma-Aldrich的成功整合,从而创立了MilliporeSigma。在其被任命为默克密理博公司总裁之前,Batra博士是默克集团消费者健康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在那里,他带领公司扭亏为盈,成功发展了新老市场的业务,推动了高于市场的有机销售增长和利润率。Batra博士从Novartis疫苗及诊断公司加入默克公司,在Novartis公司,他曾担任美国波士顿全球公共健康及市场渠道部主管。  QIAGEN(凯杰) CEO Thierry Bernard  2019年10月7日,前QIAGEN首席执行官Peer M.Schatz决定辞去首席执行官和管理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当时的高级副总裁、分子诊断业务领域负责人Thierry Bernard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并与首席财务官罗兰萨克斯合作。
  • 赛多利斯接连发生高层人事变动(图)
    p  近日,赛多利斯接连发生多起高层人事变动。/pp  赛多利斯日前宣布任命Gerry MacKay为其实验室产品与服务部门(LPS)的市场、销售和服务执行副总裁,即日生效。 MacKay将接替前任Michael Melingo的角色,向CEO Joachim Kreuzburg博士报告,并成为赛多利斯主要管理机构——集团执行委员会的成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noimg/ff66c0ad-7ae5-4aa0-8ee4-139cc0c9649e.jpg" title="AAEAAQAAAAAAAAYhAAAAJGIxYjc4MTdiLTRiMDEtNDc3Ni1hNWY1LTY4NjBjNmQ3NzM2Zg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Gerry MacKay/strong/pp  Gerry MacKay曾在Entegris,Mykrolis和Millipore担任高级职位,后加入合同测试服务公司BioOutsource,担任首席执行官。2015年通过收购BioOutsource,Gerry MacKay加入赛多利斯。赛多利斯首席执行官Joachim Kreuzburg表示:“我们非常高兴Gerry在Sartorius接受了这个具有挑战性的新职位,他在全球生物制药市场的丰富经验将有助于加强赛多利斯LPS部门在生物制药和相关应用技术领域的实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noimg/7f1b6178-c54a-4ec6-bdff-0dbea6782580.jpg" title="25aa1c5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Rainer Lehmann/strong/pp  此前,赛多利斯还宣布了一项人事变动:任命Rainer Lehmann为赛多利斯集团执行董事,自2017年3月1日起生效。Rainer Lehmann将接替Joerg Pfirrmann,接管执行理事会的财务,信息技术和全球业务流程的职责。/pp  Rainer Lehmann(41岁),拥有工商管理学位,自1999年以来一直在赛多利斯工作,担任各种财务职位。2004年,他转任了两年Biesterfeld AG的集团领导岗位。返回赛多利斯后,Rainer Lehmann接管赛多利斯北美公司的财务部门,协调了拉丁美洲几家集团公司的设立,并从2016年起任集团业务流程部门高级副总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noimg/68ddcd0d-04c0-4ae8-b23c-3c909653fd78.jpg" title="J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Joerg Pfirrmann/strong/pp  Joerg Pfirrmann于2016年10月宣布不能在执行委员会延长任期。经双方同意,Joerg Pfirrmann将于2017年2月28日辞去董事会职务,负责监督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职能。/pp  此外,赛多利斯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会主席Joachim Kreuzburg博士将担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领导,除履行执行当前的职责外,还将担任劳资关系执行官的职务。Reinhard Vogt将继续负责市场营销,销售和服务委员会。/pp  由于赛多利斯公司监事会成员的任期将在今年年度股东大会结束时届满,监事会还决定将其提案提交年度股东大会,以选举股东代表参加监督委员会。/ppbr//p
  • 2016年:这些仪器企业高层登上了“荣誉榜”
    作为企业的“领头羊”,高层们的“荣辱得失”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的每一次荣誉,不仅是为企业增加一枚勋章,更是一次品牌的正面推广。 随着科学仪器行业的不断发展,科学仪器企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相关企业和个人也不断荣获更多的荣誉和奖章,2016年已步入尾声,十个月以来有哪些仪器企业高层获得了这些荣誉?背后的企业又有哪些动态?据不完全统计,来自六个仪器企业的高层荣获各项奖章,仪器信息网编辑进行了整理,与您共享。莱伯泰科董事长胡克荣获2015科学仪器行业企业年度人物  2016年4月22日晚,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达沃斯论坛”——2016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6) “仪器风云榜颁奖盛典”上,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克荣获“2015科学仪器行业企业年度人物”。 该奖项旨在表彰奋斗在中国科学仪器产业第一线的优秀企业领袖,在本年度,其所属企业业绩上佳,其本人在行业内做出开创性贡献。胡克博士发表获奖感言  胡克博士是莱伯泰科的创始人,控股人,他开创了一条国产企业稳健快速发展之路。在他的带领下,2015年莱伯泰科一举收购美国CDS,全年产值突破2亿元,并申请创业板上市,为国产仪器进军全球高端市场做足充分准备,且底气十足。  收购CDS仅是全球化战略的开始,2016年,莱伯泰科的国际化战略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以多线发展和分块管理迎接样品前处理市场的“高端过招”。正如胡克所言“目前莱伯泰科产品虽然种类多,但目前的销量还有待提升。所有的检测仪器前端都需要样品前处理设备,样品前处理市场容量大的惊人。因此在这个领域还大有潜力和空间。”【更多信息】天瑞仪器董事长刘召贵获评江苏省优秀企业家  4月份,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召贵荣获江苏省省委、省政府颁发的“优秀企业家”奖,成为100名优秀企业家之一。该奖项用来表彰那些为江苏省开发区的健康发展作出巨大社会贡献的企业家。天瑞仪器董事长刘召贵  刘召贵,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06年-2008年任职于江苏天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2008年8月起任天瑞仪器执行董事,2008年12月至今任天瑞仪器董事长。  2016年至今,天瑞仪器业绩可谓实现了高速发展,在最近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显示,年初至报告期,净利润同比增长达30%。这些增长离不开天瑞仪器的一系列重要决策,5月底“土十条”出台,天瑞仪器从重金属到有机物推出“土十条”一系列应对方案,实现环保土壤检测的全速领跑;去年收购的苏州天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9月也实现3871.41万元的营业收入。【更多信息】安徽蓝盾董事长钱江荣获“第二批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  2016年7月22日,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江入选环保部评选的“第二批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安徽蓝盾董事长钱江  除了钱江先生此次获得的个人荣誉外,步入2016年以来,安徽蓝盾也获得了一系列业界的各类荣誉奖项,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列入安徽省软件企业20强等。同时,安徽蓝盾近日还与安徽光机所共建了企业院士工作站,引进了院士科研团队,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说,2016还未结束,安徽蓝盾已满载荣耀。【更多信息】Quantum Design创始人Michael Simmonds获IEEE大奖  近期,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将2016年度的“应用超导奖”授予了Michael Simmonds博士——Quantum D esign的创始人之一,以表彰其在超导应用领域的创新及持续做出的贡献。Michael Simmonds博士(中)  Michael Simmonds博士获得此奖可谓实至名归,如果您了解超导应用或磁学测量,您肯定听说过大名鼎鼎的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这其中就包含了 Simmonds博士的巨大贡献。现在我们所享受的便捷、高精度磁学测量的背后是Simmonds博士智慧的结晶和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  2016年,Quantum Design继续为材料、化学、纳米等前沿研究领域研发带来诸多顶级测量系统,助力了相关科研技术的发展:发布世界上成像速度最快的高光谱相机-FX10、安装世界首套无液氦9KUHVSTM/AFM系统、与清华大学共建超高灵敏度材料氧化分析仪示范实验等。【更多信息】 贝克曼CTO陈永勤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2016年4月18日,丹纳赫公司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事业部首席技术官陈永勤博士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 (AIMBE) 院士,因其在医学与工程学发现和创新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荣誉当选。陈永勤博士  陈永勤博士是继该公司创始人 Arnold Beckman 和 Wallace Coulter 当选 AIMBE 院士以来,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第三位当选该组织院士的杰出科学家。  2012 年,陈永勤博士在中国创建了赛景生物科技公司 (Xitogen Technologies),专门研发具有变革意义的生命科学仪器。两年前,丹纳赫完成对赛景公司的收购。  自被收购以来,陈永勤博士一直致力于贝克曼库尔特CytoFLEX 流式细胞仪的开发。自该产品推出以来,凭借卓越的性能及直观简便的操作方式,让其一经面世就广受用户的喜爱。据悉,截止2016年10月份,CytoFLEX全球销售已超1000台,其中,中国销售量更是达300多台。【更多信息】日本电子创始人Kauzo Ito和Kenji Kazato(追授)荣获2016匹兹堡传承奖  2016 匹兹堡传承奖特别授予了日本电子(JEOL)的两位创始人Kauzo Ito和Kenji Kazato(追授),以表彰他们在电镜和核磁仪器研发、推广方面做出的贡献。Kauzo Ito(左),Kenji Kazato(右)  1949年,Kauzo Ito和Kenji Kazato创办了日本电子公司,并带领公司在SEM等科学仪器的发展道路上做出了一系列的成绩。  1975年,Kenji Kazato从日本电子总裁职位上退休成为顾问,2012年去世 1982年到1987年间,Kauzo Ito担任日本电子总裁,在他的带领下,日本电子在软件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984年,Kauzo Ito为公司规划了长远的发展愿景“V-90”。  2016是日本电子发表第一台商用扫描电镜的第50年纪念。在这漫长的50年中,市场一直在变,但是JEOL一直保持市场的领先地位。总计有超过22,000台日本电子生产的扫描电镜服务于世界各地的顶级实验室。【更多信息】
  • 五洲东方高层参加德国MEMMERT公司代理商高层会议
    2010年7月16日至18日,我公司王宏革副总经理参加了在MEMMERT公司(德国SCHWABACH)召开的代理商高层会议,此次会议主要是MEMMERT公司管理团队与代理商高管之间的深度交流,工厂介绍了其3年发展规划以及为实现其3年规划目标所做的一些准备工作,与代理商探讨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促进代理商业绩的增长,从而就保证MEMMERT自身业绩的增长。 为了实现3年规划目标,MEMMERT公司在生产设施方面工厂做了如下改变,更能保证MEMMERT的各类产品快速服务于全球客户。 1、 推行紧凑型生产布局:工厂投资300多万欧元新购进了一套集成化的生产线,这样不光其生产成本可以有效地降低同时交货期可以得到保证。2 、改变生产的流程:取消原来库存一定量成品的模式,改为中间存储各种尺寸箱体的基础结构。有了足够数量的这样的中间品存储,待接到订单后,根据订购的产品种类再安排后续的组装工作。这样也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货期。3 、优化产品出厂的最终产品检测区,缩短了产品检测所需的时间,因而也缩短了交货期。同时,对于要求工厂提供IQ/OQ认证的订单,完成IQ/OQ的时间也大大缩短。
  • 第三届显微仪器技术国际高层论坛(IFM2023)成功举行
    第三届显微仪器技术国际高层论坛(International Forum on Microscopy, IFM2023)于2023年9月8至10日在广东中山举行。本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指导举办,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显微仪器分会等联合承办。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院长谭久彬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会议。谭久彬院士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到来,显微仪器技术必然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本次论坛邀请国际显微仪器领域的高层科学家与专家,就国际显微仪器领域面临的重大机遇、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国际显微仪器领域最新重大进展,判断未来5年和10年显微仪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判断国际显微仪器产业发展趋势,进而提出促进世界显微仪器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建议,共同促进世界范围内显微仪器技术的发展。”   牛津大学TonyWilson院士、中山市副市长欧阳锦全参加大会并致辞。   Tony Wilson院士首先阐述了显微的定义,系统地回顾了显微仪器的发展历史,强调了显微技术研究产业化应用的意义。接着,Tony Wilson院士介绍了共焦显微的原理和优势,并指出“操作智能化、通用化和小型化是显微仪器的重要发展方向”。   共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士、荷兰、奥地利、挪威和中国香港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30余名代表现场参加研讨,2.7万人次在线观看会议直播和图文直播。   大会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Stefan Hell、原子力显微技术的重要贡献者之一Paul Hansma教授、悉尼科技大学DayongJin院士、美国UCLA AydoganOzcan院士、深圳大学袁小聪教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Daniel J. Müller教授、澳大利亚RMIT Baohua Jia教授、中科院深圳先研院郑海荣教授等国际著名专家做大会报告。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Stefan Hell教授发表题为“MINFLUX和MINSTED在荧光显微镜中提供分子级分辨率”的主题演讲。Stefan Hell教授深入阐述了无衍射极限的荧光显微镜(显纳镜)基本原理,以及该原理如何催生出强大的崭新的超分辨概念-MINFLUX显纳镜。通过结合单分子开关,MINFLUX和MINSTED技术均获得了终极的分辨率:分子的大小。这些最新的显微镜概念可提供1-3纳米的分辨率,用于最高分子尺寸分辨率水平的常规荧光成像。Stefan W. Hell教授指出,该技术有望在固定细胞和活细胞中的蛋白质复合物和分布成像领域开启新的篇章。   AydoganOzcan院士围绕“深度学习对无标记组织进行虚拟染色”主题进行演讲。AydoganOzcan院士指出,深度学习技术通过使用训练有素的神经网络以数字方式生成组织学染色,为组织染色方法的彻底变革创造了新的机会,为标准化学染色方法提供快速、经济高效、准确且环保的替代方案。AydoganOzcan院士介绍了其团队使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无标记组织染色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Paul Hansma教授做了“扫描探针显微镜:起点及未来”的主题演讲,回顾了原子力显微镜仪器的发展,以及重点关注技术的临界点。接着,Paul Hansma教授介绍了其团队提出的悬臂梁偏转检测技术,该技术现已在世界各地的大多数 原子力显微系统中广泛采用,并使得原子力显微镜扩展了其在材料、生物学和其他领域的应用。最后,Paul Hansma教授介绍了团队最新的基于探针的显微技术,开展已通过监管部门的批准的对数千名患者进行骨骼体内测试,以及该研究的重大意义。   DayongJin院士介绍了团队在超分辨率成像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分割15种亚细胞结构方面的进展。该方法绕过了多色成像的限制,将成像速度加快了一个数量级。金大勇院士展示了所提出的网络在不同显微镜、不同细胞类型、甚至复杂的活体组织系统之间的强大的迁移学习能力。该技术可使得没有机器学习专业知识的生物学家也可以分析自己的图像数据并获得一致的结果。   袁小聪教授发表题为“用于术中病理评估的快速光声组织学成像”的主题演讲,指出组织学分析是目前手术切缘评估的金标准,而耗时的组织学切片制备妨碍了癌症手术期间对肿瘤边缘的术中组织病理学解释。袁小聪教授指出通过利用光学表面波的超快时间动力学和高度局部化的渐逝场,能够使得紫外光声显微镜在无需切片和染色的情况下,即可在新鲜收获的组织中对其细胞核的三维组织学进行成像,从而实现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快速、准确地进行术中组织病理学评估。   BaohuaJia教授发围绕“用于小型化成像系统的原子材料平面透镜”进行主题演讲,指出由激光纳米打印平面透镜制成的平面透镜已成为显微镜小型化的一项有前景的技术创新。BaohuaJia教授介绍了该平面透镜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和成像质量,并着重强调了通过利用由激光纳米打印平面透镜制成的平面透镜可以实现相位和幅度调谐,为解决内窥镜、VR和AR以及其他便携式设备面临的小型化挑战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郑海荣教授在“超声超分辨率成像与大脑活动调节”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大脑活动的可视化和调制是全面分析和理解大脑的核心任务,也是国际脑科学研究的重要挑战。郑海荣教授介绍了新型超声脑成像,即功能超声和超分辨率超声的理论和发展及其应用。此外,郑海荣教授进一步介绍了超声脑调制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啮齿动物、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中的应用,以及高频声学无创脑机接口的发展前景。   Daniel J. Müller教授做了题为“机械量化与指导生物过程”的主题演讲,指出机械生物学的巨大挑战是量化生物系统如何感知、转换、响应和应用机械信号。Daniel J. Müller 教授介绍了其团队使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检测来表征引导动物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的剧烈形状变化的机械过程,并引入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高分辨率检测来表征在动物细胞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个体细胞机器。   分论坛分为10个分会场,共计68个分会邀请报告,其中境外专家报告20个。分论坛的专家学者们结合显微仪器技术各个分支方向,如光学显微仪器技术、扫描探针显微仪器技术、电镜显微仪器技术和超声显微仪器技术等的不同特点,交流了重大研究进展与突破、目前存在的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问题、具有发展优势的新的技术路线;探讨了因学科交叉衍生出的新原理、新技术和新方向;并对该领域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新的应用背景和可能产生的新突破进行了探索与研判。   除主论坛、分论坛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以外,会议还以圆桌会议形式进行战略研讨,研讨会由谭久彬院士主持。圆桌论坛还邀请陈钱教授、赵元富教授、高思田教授、姚保利教授、郑海荣教授、须颖教授、赵维谦教授、周维虎教授、曹良才教授等显微仪器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深圳市中图仪器股份公司、凌云光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芯明天科技有限公司、锐光凯奇(镇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成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兆恒机械有限公司、天津三英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影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锐世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明锐仪器有限公司、南京木木西里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100余人,共同探讨显微仪器科学与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和仪器产业发展战略。   与会代表围绕“高端显微仪器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深入研讨,深入探讨了显微技术发展的前沿问题与主要发展趋势、我国高端显微仪器技术研究与国际前沿的主要差距、我国高端显微仪器产业与国际一流显微仪器产业的主要差距及瓶颈、我国现行国家测量体系对显微仪器产业发展的制约以及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显微仪器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等问题。   与会代表就目前中国显微领域面临的问题、显微仪器测量体系与标准、显微仪器创新链与产业链构建、显微仪器产业政策需求、显微仪器产业生态环境营建、市场推广的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了初步共识。
  • “移动实验室与公共安全高层论坛”举办
    1月25日,黑龙江省科技厅、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主办的“黑龙江首届移动实验室与公共安全高层论坛”在哈尔滨隆重举行。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超武出席论坛并致辞,国家质检总局认监委刘安平主任、清华大学院士范维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士张仲华、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张长斌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学者专家及有关各界代表120余人参加会议。  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超武在致辞中指出,黑龙江首届移动实验室与公共安全高层论坛的举办,对更好地发挥移动实验室在公共安全中的特殊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提高行政执法和技术执法效能、有效应对突发性事件、快捷高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大力加强移动实验室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目前,移动实验室已经从单一的食品检验发展到包括石油、化工、饮用水等28大类200余种产品的检验检测。2007年至2009年,省质监局利用国家质检总局装备经费、省财政专项经费以及地方政府配套和系统自筹资金,陆续配备了25台公共安全检测车,10台大型检衡车,27台特种设备安全检测车,装备到每个地市局,在全省基本搭建起了技术、设备相配套,技术人员、执法人员相结合的移运检验检测体系。  在论坛上,清华大学范维澄院士、中国计量院张中华院士、博鳖生物芯片公司张亮博士、中国检科院储晓刚研究员、黑龙江省质监局张琢副局长、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放教授、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苏伯民所长、四川省质监局陈高原总工程师、黑龙江省气象台张桂华高级工程师、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院蒋国军主任、美国欧普图斯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陆惠宗博士围绕论坛主题,分别就移动实验室在多个领域的发展状况与前景展望,移动实验室与固定实验室的关系与作用,移动实验室与公共安全建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用等方面问题作了主题发言。  据悉,此次移动实验室与公共安全高层论坛共收集全国各地论文106篇,经专家组评审,江苏省农科院刘贤进等撰写的《食品安全检测移动实验室设计与规范化运行》等7篇论文被评为一等奖,23篇论文被评为二等奖,22篇论文被评为三等奖。
  • 科学仪器发展高层沙龙第二次活动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5月20日上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在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理化楼5层会议室组织召开了“科学仪器发展高层沙龙第二次活动”。会议现场  据悉,为深入探讨我国科学仪器发展机遇与挑战、产业发展瓶颈、阻碍行业发展主要问题,以及当前发展的优势与动力等相关议题,2012年3月22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在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举办了“科学仪器发展高层沙龙的第一次活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长宽先生主持会议国家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孙增奇处长出席会议  “科学仪器发展高层沙龙的第二次活动”则主要围绕企业发展中研发、管理、生产、销售、人才等问题展开谈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相关领导、国产仪器知名公司高层等20余人出席了会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闫成德先生发言  闫成德先生主要就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目的进行了阐述,并希望与会人员能够畅所欲言,为解决当前仪器行业所面临问题添砖加瓦,将这一活动办得高效率、有意义。原AB SCIEX公司中国区总裁、职业经理人刘文玉先生发言  刘文玉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外企工作经验,详细讲述了自己对于研发、生产和营销服务的认识,并通过对3种心态和3种智慧的解释,号召大家一起为行业把脉,诊断出病因,集体合作起来解决问题。赛默飞世尔公司顾问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职业经理人孙建一先生           董事长刘明钟先生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光谱仪器公司      董事长田禾先生             总经理陈建钢先生    北京创新通恒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普立泰科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崔万臣先生            总经理田丽娟女士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华夏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敖小强先生             总经理张新民先生      仪器信息网             国家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     总经理唐海霞女士              陈舜琮主任   会上,与会人员积极发言,或畅谈自身多年工作体会,或评述当前仪器行业现状,或以自身企业现身说法,纷纷为解决我国仪器行业及国内生产企业所面临的研发、管理、生产、销售、人才等问题出谋划策,特别是关于创新研发的问题,讨论尤其热烈,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 高层次人才共话 精密仪器产业发展
    7月21日,深圳市光明区高层次人才“左岸半月谭”(第十期)暨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首期“荔湖论坛”活动,在高科创新中心举办。此次活动以“精密仪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主题分享会”模式举行,吸引60余名高层次人才代表现场参与。在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永久院区开工之际,首期“荔湖论坛”启动。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振飞向与会人才和嘉宾介绍了荔湖论坛,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市、区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学会协会、企业界联动,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共同构建计量标准化领域“政产学研资用”新生态。深圳市传感器与智能化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钱宗春也作了发言,表示期待未来能与光明区有更多合作。此外,活动还举行了主题分享会,有关单位、企业代表作了主题分享。本次活动进一步激活了与会人才的“内在动能”,在互动交流过程中,人才们从自身研究领域、精密仪器产业、市场应用等角度,与分享嘉宾展开探讨,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 “万人计划”将耗时十年遴选万名国内高层次人才
    9月19日从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获悉,经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委最近联合推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国家特支计划”,也称“万人计划”),准备用10年时间,面向国内分批次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支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介绍,“国家特支计划”是中央着眼于统筹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突出高端引领、全面推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2008年以来,为抢抓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引才机遇,中央先行实施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掀起海外人才回归报国热潮。在部署“千人计划”的同时,中央还提出要深入研究、适时制定实施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今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部署之后,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推出了“国家特支计划”。这项计划与“千人计划”并行实施、协调推进,重点为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特殊支持。  “国家特支计划”按照高端引领、梯次配置的思路,重点支持三个层次、七类人才。第一个层次是“杰出人才”,计划支持100名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科学研究有重大发现、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人才。第二个层次是“领军人才”,计划支持8000名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类别。第三个层次是“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支持2000名35周岁以下、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科研工作有重要创新前景的青年人才。  “国家特支计划”强调重点人才重点支持、特殊人才特殊培养,是一项“含金量”较高的人才支持计划。在有关部门原有支持的基础上,国家将对入选计划的重点对象提供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大致相当的“重点支持经费”,并授予“国家特殊支持人才”称号。“重点支持经费”主要用于入选者开展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同时,“国家特支计划”要求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在科研管理、事业平台、人事制度、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为入选者制定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培养支持力度。  “国家特支计划”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下设专项办负责具体实施。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五部门设立评选平台,分别负责开展三个层次、七类人才的申报和初选。为确保计划实施效果和公信力,“国家特支计划”借鉴国际国内成功经验,在遴选程序、遴选标准、评价方式以及评审专家的选择等方面,建立科学、严格的制度和办法,在实施过程中探索建立效用评价、公信调查和管理评估机制,努力把“国家特支计划”打造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品牌工程。  据介绍,“国家特支计划”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部署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为依托,三个层次、七类人才的评选已陆续启动实施。其中,“青年拔尖人才”首批评选工作已接近尾声,“杰出人才”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评选已开展前期工作,其他各类人才评选工作将于年底前取得实质性成果。
  • “环境与健康分析仪器技术--先河高层论坛”最新通知
    各位理事、专家和相关企业:  环境与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为更好地促进中国环境与健康分析技术和仪器的发展,为广大的产、学、研、用等方面工程技术人员搭建一个信息交流、问题探讨、合作发展的开放式平台,按照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2008年度工作计划,决定于2008年11月20日在第十九届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议暨展览会期间举办“环境与健康分析仪器技术--先河高层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会议时间:2008年11月20日(全天)  会议地点:北京 国际展览中心服务楼201报告厅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6号)  大会报告:  (1) 陈洪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  环境科学面临的新挑战  (2) 魏复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  环境与健康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 齐文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  健康相关的环境监测  (4) 林金明,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环境雌激素的样品前处理及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5)郭新彪: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空气污染物的暴露评价方法进展  (6)陈 义: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  成像及相关仪器  (7)李智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特聘教授  现代质谱技术在探究微环境变化对生物分子构象变化中的应用  (8)汪海林: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研究员  高灵敏、多功能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装置的研制及在生命分析中的应用  (9)徐顺清: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筛选技术  (10)刘建国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环境光学技术与仪器进展  (11)李玉国:河北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自主创新,质赢天下  (12)高志贤,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监测中心研究员  自然灾害与大型活动的饮食安全保障技术与装备  欢迎专家学者、 企业家、技术工作者等各有关人士积极参会,共同交流,促进我国环境与健康分析仪器技术的发展。  会议免收会务费,中午会议提供工作午餐,住宿费用自理。信息发布、产品演示等专项服务另外收费。  请参会人员在2008年11月5日前将回执传真或电子邮件发至以下地址。  联系方式: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联系人:刘长宽 金凌  电 话:010-62133636转2009或2101  传 真:010-62121180  E-mail:fxxh2006@sina.com  网 址:www.fxxh.org.cn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2008年10月27日 会议回执姓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E-mail
  • 实现“双碳”目标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实施
    有关省、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有关企业: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加快推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方案(2021—2025年)》有关要求,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储能技术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经研究,决定选取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1)会同有关企业(名单见附件2)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重要意义储能行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达成“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对于确保能源安全、实现绿色转型、推进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加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我国储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出严重挑战。研究生教育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决策部署,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加快培养一批支撑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为提升国家储能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战略核心科技作出更大贡献。二、工作目标聚焦我国对储能领域核心技术领军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培养和储备一批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和引领产业快速发展的领军人才,形成储能领域高层次人才辈出新格局,为实现我国储能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三、工作方式实施本专项的高校根据企业需求,以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拟录取博士新生和在读博士生为对象,每个高校每年选拔20名左右优秀博士生进入专项,实行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培养,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实行校企双导师(导师组)指导,确保培养质量。专项实施周期为4年(2022—2025年),由研究生培养单位会同有关企业(可不局限于附件2),按照工作指南(附件3)要求,从工作基础、专项设计、培养目标、重点举措、联合培养等方面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样表见附件4)。项目双方要签订完善的合作协议,明晰各方权责。四、支持保障(一)专项实施单位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实施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专项实施工作,积极配置资源,加大条件保障,确保专项高质量实施。(二)教育部将承担专项任务高校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根据培养能力、实施情况等实际予以专门支持。承担任务高校也要通过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予以配套安排。(三)能源局在试点示范、实证实训基地建设中,组织有关企业探索创新机制,加强与专项任务高校对接,为高校成果转化验证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配套支撑。(四)中央财政将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纳入专项的学生人数作为各校专项资金分配因素安排经费予以支持。(五)联合培养企业要设置面向专项博士生的科研课题,并提供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六)鼓励有关企业设置专项奖学金,支持专项人才培养。(七)专项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成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以及动态调整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力度的重要依据。五、其他事项(一)请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高度重视专项实施工作,将专项实施方案于2022年9月20日前、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于2022年11月20日前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加强对各单位专项遴选、培养工作的指导和支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刘冬,010-66097848,xwbpyc@moe.edu.cn,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王达,010-68502468,wangda@ndrc.gov.cn,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张倩,010-81929226,nengxiaochuneng@nea.gov.cn,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46号。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 安谱实验高层发生重大变动
    p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加入聚光科技之后,业绩一片大好,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营收1.3亿元,净利增长72%。与此同时,今年5月份的第二次股权转让使聚光科技成为了安谱实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增至45.53%。随着股权结构的变动,安谱实验的高层内部也进行了一些相应的“调整”。/pp strong8月24日,安谱实验发公告称董事会于23日审议并通过,任命彭华女士为公司董事长,任期自董事会通过之日起至第一届董事会届满。/strong安谱实验表示,任命彭华女士为董事长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8c2ba72f-fbd9-49c4-b798-db494eb7843f.jpg" title="a9441104-3733-48ab-b4b5-d1a522d2396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彭华/pp 彭华女士,1967年出生,清华大学本科学历。现任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聚光世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摩特威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曾任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分校教师、北京福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北京瑞得合通药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北京清华紫光药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聚光科技监事。/ppstrong 8月19日,安谱实验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董事长、董事沈志希辞职报告。据了解,沈志希持有公司股份323.36万股,因个人原因向公司请求辞去董事长、董事职务。/strong/pp  安谱实验表示,上述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不造成影响。/pp  沈志希:男,1963年出生,中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6年毕业于上海化学工业专科学校化工系,化工分析专业,大专学历。曾任职于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001年加入安谱有限,历任分析实验员、质检中心主任、行政人事部经理等职务。现任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董事长、董事会秘书,核心技术人员。/ppstrong 8月4日,安谱实验发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审议并通过,任命寿淼钧为安谱实验副总经理,负责安谱实验研发管理相关工作,任期自董事会通过之日起至第一届董事会届满。/strong据了解,寿淼钧不持有安谱实验股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QQ截图20160825143253.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fa108d46-54f2-40d6-822a-9751df8d13d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寿淼钧/p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 据悉,寿淼钧现为聚光旗下吉天仪器产品开发部副总,负责吉天仪器的产品开发,之前曾负责聚光科技无机产品的研发,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ICP-5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M5000火花直读光谱仪、E5000电弧直读发射光谱仪等产品。/span/pp  安谱实验表示,寿淼钧一直从事研发及研发管理工作,任职后能对安谱实验研发体系建设和推进产品开发起到很大作用 有利于公司今后的发展。 /pp strong此外,安谱实验于公司2016年8月19日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并通过,任命彭华女士、寿淼钧先生、韩双来先生为公司董事,任期自董事会通过之日起至第一届董事会届满。/strong/p
  • 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工作启动
    根据《关于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意见》、《北京市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海聚工程”青年项目工作细则》和《“海聚工程”短期项目实施细则》精神,现就第七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种类  第七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共分四类:全职工作类、创业类、青年项目和短期项目。  二、申报范围  北京市属单位,各区县、各类园区(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工业园)内非公有制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三、申报条件  (一)全职工作类  申报全职工作类人才,须具备以下条件:  1、申报人符合《北京市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中规定的基本条件。申报人在年龄、学历、职务、职称等方面需破格的,请说明理由。  2、申报人已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合同。如已签订合同的,其合同签订时间须在2011年1月1日之后。  3、申报外裔专家应在引进后至少连续来京工作3年、每年不少于9个月,申报年龄可放宽到65岁。  (二)创业类  申报创业类人才,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学位。  2、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成果国际领先,具有产业化开发潜力。  3、有海外创业经验或国际知名企业的工作经历,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4、申报人为所创办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自然人股东,所占股权一般不低于30%。一家企业只能申报1名创业类人才。  5、所创办的企业成立时间在1年以上、5年以下,且其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已经产业化或处于中试阶段。  (三)青年项目  申报青年项目人才,须符合《“海聚工程”青年项目工作细则》中规定的条件:  1、属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截至2012年2月,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2、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  3、申报前曾在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  4、已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合同,引进后每年在京工作不少于6个月,至少连续工作3年。如已签订合同的,其合同签订时间须在2011年1月1日之后。  5、为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优秀人才,有成为北京市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对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绩的,申报时应说明破格理由。  (四)短期项目  申报短期项目人才,须符合《“海聚工程”短期项目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条件:  1、系北京市重点产业发展、行业、学科建设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急需、紧缺领域的战略科学家或学术技术带头人,符合《北京市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中规定的工作类人才引才标准。  2、在北京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有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高新产业和新兴学科的发展。  3、已与用人单位签订至少连续3年、每年在国内工作不少于2个月的正式劳动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合同,并明确合同期内工作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如已签订合同的,其合同的签订时间须在2011年7月1日之后。  上述四类项目,申报人每年度一般只申报一次,如重复申报,应着重阐明申报理由。  四、申报程序  (一)工作类人才(全职类、青年项目、短期项目)  由主管部门组织所属单位申报。各用人单位作为申报单位,对应填写相关类别《申报表》并准备相应附件报主管部门审核。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汇总后,报送北京海外学人中心。  (二)创业类人才  北京市各区县、各类园区(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工业园)的创业人才填写《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表 (创业类)》。申报人所在孵化器、创业园、专业园作为申报单位,上报主管部门审核。如申报企业不在园区内,由所在区县委组织部进行审核同意、汇总后,报送北京海外学人中心。  符合相关引才标准,拟来京工作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填写《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自荐、推荐表》进行申报,报至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申报人经过专家评审等程序取得入选资格,并与用人单位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后,报北京市海外学人工作联席会审批,落实相关政策待遇。  五、申报材料  (一)工作类人才(全职类、青年项目、短期项目)  需报送申报表一式5份,附件材料5份,其他个人信息表1份。申报表、附件分别装订,其他个人信息表另附。  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个人资质证明(最终学历/学位证书及教育部认证材料、身份证/护照)、与申报人签订的劳动合同书或意向性工作合同、在海外任职的证明材料、现任职务(职称)有关证明材料、代表性成果证明(领导或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论著、获得专利、奖励证书等)、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或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等材料的复印件。如用人单位为企业,请同时提供企业运营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章程、企业近三年审计报告、主营产品及服务的市场前景等)。具体附件材料内容要求请参照相关《填表说明》准备。  (二)创业类人才  需报送申报表一式5份,附件材料5份,其他个人信息表1份。申报表、附件分别装订,其他个人信息表另附。  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个人资质证明(最终学历/学位证书及教育部认证材料、身份证或护照)、海外任职证明、主要成果(知识产权权属证明、获得专利、奖励证书等)、创业企业证明(营业执照、股权结构证明、技术和管理团队简介、创业项目等材料)的复印件,以及工商部门备案的公司章程、商业计划书、企业上年度审计报告、主营产品及服务的市场前景等材料的复印件。  (三)材料要求  1、《申报表》严格按照“填表说明”要求填写,确保内容完整、真实、准确   2、附件材料须制作目录,以便检索相关申报材料   3、附件材料中提供的外文书证资料需附有中文说明   4、论著(论文)、专利等代表性成果证明需选择重要性的,原则上提交5份以下   5、申报表与附件材料需采取无线胶装方式单独装订,同时以光盘形式报送与书面材料一致的电子文本。  六、申报时间  各单位接到本通知后,请抓紧组织部署相关工作。申报材料请于2012年2月17日前报至北京海外学人中心。  北京市海外学人工作联席会将根据专家评审组评审情况,择优推荐申报人参评中央“千人计划”。  七、联系方式  1、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北京市海外学人工作联席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63088708  联 系 人:方友刚  2、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人才开发部:  地址:西城区德外大街83号,德胜国际中心B座6层  邮编:100088  联系电话:58540526、58540525  电子邮箱:botc@8610hr.cn 传真:58540568  联 系 人:王佳怡 崔巍微  附件:  1、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表(全职工作类)  2、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表(创业类)  3、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表(青年项目)  4、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表(短期项目)  5、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自荐、推荐表  6、申报人其他个人信息表  7、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  8、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单位情况汇总表  9、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材料清单  10、附件材料目录参考格式
  • 2009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举办
    6月12日在京举行的2009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来自卫生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各方面的消息显示,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正在建立和形成更加科学更加主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将有力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在法律和责任的道路上”为主题的2009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由卫生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经济日报社联合主办,中国经济网独家承办。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王东峰、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等出席论坛并做主题发言,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在开幕式上致辞。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卫生部将和各有关部门一起共同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督管理。卫生部正建立主动出击的食品安全科学管理机制,建立快速灵敏的应急反应机制,建立部门协调、信息通报、事故善后处理、整改督查回访等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卫生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制度。与此同时,卫生部正筹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两个委员会的组建方案和章程将于近期正式公布,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评估工作将按照法律要求开展。   农业部门是《食品安全法》明确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一,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农业部正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配套制度,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当前风险高、隐患大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陈晓华同时指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关键要从生产抓起,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进标准化生产。农业部正切实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指导和服务,将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的知识和技术交到农民群众手中,将安全控制措施内化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作为流通领域的行业管理部门,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商务部正在加强食品经营安全管理,提升餐饮业规范化、产业化水平,保障进出口食品安全,推动流通领域有关食品安全的法规、规章、标准和诚信体系建设,抓好酒类流通管理,强化生猪屠宰行业监管等6个方面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商务部将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行业管理工作,密切与卫生、农业、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力争做到各相关领域与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工作的无缝连接,全力保障食品安全,为全国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针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一些问题容易在流通环节显现,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王东峰表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仅要强化流通环节食品的日常管理,对市场检查执法中发现的食品质量问题及时通报反馈相关职能部门,促进源头治理,而且更要对流通环节食品的入市、交易和退市进行全程监管。国家工商总局将建立健全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制度、食品市场质量准入制度、食品市场巡查监管制度、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制度、食品安全广告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作制度,依法维护食品市场秩序。   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表示,目前我国食品加工业生产的水平总体偏低,而且发展参差不齐,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国家质检部门承担着食品加工环境和进出口环境的监管工作,正以“质量和安全年”为平台、以贯彻《食品安全法》为主线、以落实责任为主要内容,与相关部门一道认真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包括实施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物质生产加工的集中整治,稳步推进进出口食品的分类管理,加快构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等。张纲表示,既要做好各类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更要着眼于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室主任李援表示,现在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对食品添加剂的滥用以及往食品中人为地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这必须成为政府监管的重点。他认为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包括去年发生的非常严重的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都警示着监管要转变方式。食品安全监管要从过去侧重于事前审批、许可,事中进行抽检、检验,发现问题进行处罚、处置这样一个外部跟踪式的传统方式,转变成为以食品的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为主,这是世界各国食品安全发展的趋势,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的要求。   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在开幕辞中指出,《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是进一步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从《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过程来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改善民生的高度关注和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信心与决心。该法中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徐如俊表示,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将义不容辞地做好《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报道,为其贯彻实施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各相关部委、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的嘉宾以及中国经济网网友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代表们从不同的角度阐释食品安全工作的本质和内涵,探索保障食品安全的新理念、新举措,共同商议食品安全工作的发展大计。
  • 岛津高层拜访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慰问一线防疫人员
    截止3月19日晚,全国已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本土确诊病例清零。此次战役的阶段胜利之果得来不易,医护人员冲锋在前,一线人员坚守岗位,人民群众配合防疫,这是全国十四亿人努力奋战的成果。 江苏省从2月19日至今,省内无本土新增病例。面对新冠疫情,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投入疫情防控,不畏艰险,勇闯一线阻止疫情蔓延。 岛津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历史悠久,中心拥有多台岛津仪器,为了表示对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坚守防疫工作的关心与感谢,3月20日,岛津高层携物资前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拜访坚守一线的防疫人员。岛津捐赠慰问物资给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岛津人员合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宝立书记(左二)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吴彤彬事业部长(左三)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岛津人员合影 岛津从疫情开始陆续捐赠仪器、资金,从各方面助力疫情的防控。岛津始终秉承着“为了地球和人类的健康”的经营理念,担当起企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岛津慰问物资 此次慰问捐赠,希望能表达岛津对于一线防控人员的关心与感谢。岛津将竭尽全力与每一位抗击病毒的战士一起,为疫情防控提供持续的支持。让我们众志成城、团结奋战,一定能战胜疫情!
  • 丹纳赫集团应邀出席广东省与跨国公司高层座谈会
    p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进博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也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35d068fb-46c1-4b36-bf35-9eeb6c1e1252.jpg" title="进口博览会.webp.jpg" alt="进口博览会.webp.jpg"//pp  11月6日进博会期间,由广东省政府主办、广东省商务厅承办的广东省与跨国公司高层座谈会在上海同时举行。广东省副省长欧阳卫民出席座谈会,并与前来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跨国公司高层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取企业发展情况、未来投资广东布局,以及对广东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和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7fd2f385-1488-42d1-9ce1-3951ed4375a8.jpg" title="哈希2.webp.jpg" alt="哈希2.webp.jpg"//pp  丹纳赫水质分析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哈希总经理张全之(Henry Chang)代表丹纳赫受邀出席本次高层座谈会,向广东省政府及与会代表介绍了丹纳赫集团及旗下水平台,并承诺以哈希为代表的丹纳赫水平台将一如既往地为广东及全中国的环境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4c261218-3882-4781-8cd6-6715dae8bd2f.jpg" title="哈希3.webp.jpg" alt="哈希3.webp.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Henry向与会者介绍丹纳赫集团及水平台/strong/pp  丹纳赫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财富”美国500强企业,2017年实现销售额183亿美元。丹纳赫的业务包含四大业务板块:环境与应用方案、牙科、生命科学,诊断。/pp  丹纳赫水平台是丹纳赫集团通过一系列收购整合后形成的专注于水质分析和处理、水文水利及气象环境监测、金属及元素检测的企业集团。由包括哈希(Hach), 特洁安(Trojan), OTT/Hydromet,海鸟(Sea-Bird) 和XOS及其他若干技术领先的分析、监测、检测解决方案提供商构成。应用遍及自来水厂、污水厂、工业企业、教育科研、卫生疾控、环境监测等等各个领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017b0d9d-97fa-4efc-ada8-6cfae83e4dac.jpg" title="哈希4.webp.jpg" alt="哈希4.webp.jpg"//pp  与会跨国公司高层充分肯定了广东的营商环境和市场机遇,并围绕创新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企业代表表示,过去4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外资企业在广东投资合作蓬勃发展,正是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广东市场空间大,希望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创新发展、公平竞争提供更好的保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noimg/358811f0-b658-43aa-97b6-3ea229801a9c.gif" title="哈希5.gif" alt="哈希5.gif"//pp  欧阳卫民指出,当前广东正深入学习贯彻国家领导人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重塑营商环境新优势,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他希望,参会企业家进一步坚定在广东投资发展的信心,积极参与到广东改革开放、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的新征程。诚挚欢迎各国各地区企业家朋友赴广东考察调研、投资广东,共促开放创新、共谋合作发展。/p
  • 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支持绿色低碳创新平台建设,引进相关高层次人才
    日前,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主要目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3%,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国家确定的江西省目标值,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该方案提出重点任务,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循环经济降碳行动、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固碳增汇强基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在科技创新引领行动中,将实施省级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加快能源结构深度脱碳、高效光伏组件、生物质利用、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安全高效储能、固碳增汇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力度,针对碳捕集、分离、运输、利用、封存及监测等环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采取“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持续推进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与转化应用纳入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相关绩效考核;全面推进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国家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专项行动,扶持节能降碳和能源技术产品研发重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深入实施省“双千计划”等人才工程、开展组团赴外引才活动,着力引进低碳技术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优秀的青年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该方案全文如下: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2年7月8日(此件主动公开)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全面落实《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全省碳达峰行动,制定本方案。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总方针,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聚焦“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循环经济降碳行动、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固碳增汇强基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十大行动”,完善统计核算、财税价格、绿色金融、交流合作、权益交易“五大政策”,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工作,推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全力打造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先行之地、示范之地。二、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煤炭消费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供应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3%,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大幅提高,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在全国前列,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能源占比大幅增加,煤炭消费占比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实现普遍应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全面建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国家确定的江西省目标值,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三、重点任务(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要坚持安全平稳降碳,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1. 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有序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合理控制石油消费,大力实施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做好重大风险研判化解预案,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大力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推动煤电向基础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推进瑞金二期、丰城三期、信丰电厂、新余二期等已核准清洁煤电项目建设,支持应急和调峰电源发展。统筹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推进终端用能领域电能替代,推广新能源车船、热泵、电窑炉等新兴用能方式,全面提升生产生活终端用能设备的电气化率。严格控制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燃煤消耗量,保持非电用煤消费负增长。加快全省天然气的发展利用,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优先保障民生用气,支持车船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国资委、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大力发展新能源。以规划为引领,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大力推进光伏开发,有序推进风电开发,统筹推进生物质和城镇生活垃圾发电发展。坚持市场导向,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创新“光伏+”应用场景,积极推进“光伏+水面、农业、林业”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积极对接国家核电发展战略,稳妥推进核电。加大地热能勘查开发力度,因地制宜采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种清洁能源与天然气、电力耦合供热。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实现建筑供热(冷)、炊事、热水,推广太阳能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 达到0.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50万千瓦左右。(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林业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可持续转型,建立健全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优化提升能源输送网络,加快构建“1个中部核心双环网+3个区域电网”的供电主网架、“十”字形输油网架、多点互联互通“县县通气”的输气网架。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系统建设。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鼓励投资建设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加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罗霄山脉片区和其他已脱贫地区等区域农网改造。积极引入优质区外电力,新建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加快拓展清洁能源电力特高压入赣通道,推进闽赣联网工程。加强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新型储能系统示范推广应用,发展“新能源+储能”,推动风光储一体化,推进新能源电站与电网协调同步。推动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调峰设施建设,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000万千瓦,全省电网具备5%左右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全面深化能源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探索建设江西电力现货市场,丰富交易品种,完善交易机制,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交易多样性和反垄断性。稳步推进省级天然气管网改革,加快以市场化方式融入国家管网,推动管网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探索城镇燃气特许经营权改革。创新能源监管和治理,完善能源监测预警机制,做好精准科学调控。(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国资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统计局、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工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对全省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影响。要加快工业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1. 推动工业低碳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打造低碳产业链。聚焦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强化能源、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间耦合发展,推动产业循环链接,支持钢化联产、炼化一体化、林纸一体化等模式推广应用。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行业间企业开展协同降碳行动,构建企业首尾相连、互为供需、互联互通的产业链。建设若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心,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企业。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迭代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广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智慧制造、个性化定制等“互联网+制造”新模式。优化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深入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严禁违规新增产能,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存量。依托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开发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海洋工程等用钢和其他高品质特殊钢技术和产品。推进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链完整度。促进工艺流程结构转型,推进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替代。推广绿色低碳技术与生产工艺,有序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完善废钢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废钢铁利用产业一体化,提升技术工艺和节能环保水平,积极发展全废钢冶炼。(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加快铜、钨、稀土等产业生产工艺流程改造,推广绿色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提升余热回收水平,推动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推进有色金属行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和生产智能化、自动化、低碳化,建设以鹰潭为核心的世界级铜产业集群和以赣州为核心的世界级特色钨、稀土产业集群,打造以新余、宜春为核心的全球锂电产业高地。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提高再生铜、再生铝、再生稀贵金属产量。引导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体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坚持绿色、高端、多元发展方向,做优水泥等传统基础产业,做强玻璃纤维、建筑陶瓷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非金属矿物及制品、新型绿色建材等新兴成长产业。加快推进低效产能退出,严禁违规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引导建材企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因地制宜提升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提高电力、天然气消费比重。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加强原料、燃料替代,推广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等新型建材产品,开展木竹、非碳酸盐原料替代。提高水泥生料中含钙固废资源替代石灰石比重,鼓励企业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开展全省砂石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优化开采布局和产业结构,形成绿色砂石供应链。对建筑陶瓷等高碳低效行业开展提升整治行动,引导陶瓷行业有序发展,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陶瓷、精品陶瓷。加大节能技术装备推广使用力度,开展能源管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能源局、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 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化工园区达标认定和规范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化工园区集聚水平。鼓励石化企业和化工园区建设能源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严格项目准入,落实国家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深入推动炼化一体化转型,鼓励企业“减油增化”,有效化解结构性过剩矛盾。鼓励企业以电力、天然气作为煤炭替代燃料。加大富氢原料使用,提高原料低碳化比重,推动化工原料轻质化。加强有机氟硅材料应用开发,发展高端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优化氯碱产品结构,着力提升石油化工、有机硅、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链。鼓励企业实施清洁低碳生产升级改造,全流程推动工艺、技术和装备升级,推进余热余压利用和物料循环利用。到2025年,原油一次性加工能力控制在0.1亿吨,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厅、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三)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加快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中落实绿色低碳要求。1. 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倡导低碳规划设计理念,推进城乡绿色规划建设,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建筑面积发展目标。实施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建设绿色城市、生态园林城市(镇)、“无废城市”。推进城市安全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系统,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打造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城市。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推行施工管理和绿色物业管理。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推动建材循环利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制,落实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绝大拆大建。持续推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严格落实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节能降碳标准。加强建筑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引导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发展,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提升城镇建筑和基础设施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强化建筑能效监管,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建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制度和公示制度。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大力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因地制宜推行浅层地温能、燃气、生物质能、太阳能等高效清洁低碳供暖。充分利用工业建筑、仓储物流园、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屋顶等资源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探索建设光伏柔性直流用电建筑。鼓励发展分户式高效取暖,逐步提高采暖、生活热水等电气化水平。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管局、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因地制宜有序推动绿色农房建设和既有农房节能改造。推进以光伏为主的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建设,提高农村能源自给率。加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农用装备和灶具。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建设规模化沼气或生物天然气工程,推进沼气集中供气、发电上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能源局、省农业农村厅、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加快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系统,打造智能绿色物流,确保交通运输物流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1. 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比例,推动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城市公共服务和机场运行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为动力的重型货运车辆。加快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发展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积极推进鄱阳湖氢能动力船舶应用。到2025年,公交车、出租汽车(含网约车)新能源汽车分别达到72%、35%。到2030年,营运车辆、船舶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分别下降10%、5%。(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管局、省邮政管理局、省能源局、省公安厅、南昌铁路局、省机场集团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统筹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重点推进铁路、水路等多种客运、货运系统有机衔接和差异化发展,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独立发展向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转变。发展智能交通,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优化客货运组织方式,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快综合货运枢纽集疏运网络和多式联运换装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主要港口核心港区铁路进港,畅通多式联运枢纽站场与城市主干道的连接,提高干支衔接能力和转运分拨效率。减少长距离公路客运量,提高铁路客运量。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度,打造高效衔接、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引导公众选择绿色低碳交通方式。到2030年,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公安厅、省商务厅、南昌铁路局、省机场集团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将绿色节能理念贯穿到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养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等大容量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积极谋划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生态航道,推进工矿企业、港口、物流园区等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打造赣州国际陆港、九江红光国际港、南昌向塘国际陆港等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推动赣粤运河和浙赣运河研究论证。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改造,持续推动铁路电气化改造,完善充换电、配套电网、加气站、港口、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完善住宅小区居民自用充电设施。鼓励在港口、航运枢纽等区域布设光伏发电设施,加快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和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推动交通与能源领域融合发展。到2030年,民用运输机场场内车辆装备等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能源局、南昌铁路局、省机场集团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打造智能绿色物流。推进物流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农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产业等深度融合,培育一批绿色流通主体。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推进多式联运型和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推行物流装备标准化,提高水路、铁路货运量和集装箱铁水联运量。支持智能化设备应用,推动物流全程数字化,培育智慧物流、共享物流等新业态,打造智能交通、智能仓储、智能配送等应用场景。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企业和产业聚集区,支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推行“互联网+货运物流”模式,释放物流空载力。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绿色、智慧的城乡配送网络,推进城市配送业态和模式创新。“十四五”期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到2030年,水路和铁路货运量占比达到23%。(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邮政管理局、省供销联社、南昌铁路局、省机场集团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节能降碳增效行动。落实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严格能耗强度控制,加强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1. 增强节能管理综合能力。加强对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分析预警,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统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综合评价。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推动高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健全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建立跨部门联动的节能监察机制。开展节能监察行动,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事中事后监管,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监管、阶梯电价等手段,增强节能监察约束力。大力培育一批专业化的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全面提升能源管理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强化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常态化监管,实行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深入挖掘存量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节能潜力,加大节能改造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全面排查在建项目,推动在建项目能效水平应提尽提。科学评估拟建项目,严格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对于产能已饱和的行业,新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应严格落实国家产能置换政策;产能尚未饱和行业新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按照有关要求,对标行业先进水平提高准入门槛;推进绿色技术在能耗量较大新兴产业中的应用,提高能效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金融监管局、人行南昌中心支行、江西银保监局、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实施重点城市节能降碳工程,开展建筑、交通、照明、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进先进绿色建筑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城市综合能效提升。实施园区节能降碳工程,推动园区制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相关措施,鼓励和引导有需求、有条件的园区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引导打造节能低碳园区。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严格落实行业能耗限值,推动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数据中心等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施重大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工程,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推动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全面提升电机、风机、水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锅炉、窑炉、电梯等重点设备的能效标准。推广先进高效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审查和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落实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 促进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科学谋划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切实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推广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多样化能源供应模式。提升通讯、运算、存储、传输等设备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和技术。积极推广使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绿色技术,推动现有设施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管理,将年综合能耗超过1万吨标准煤的数据中心全部纳入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系统。(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循环经济降碳行动。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健全资源利用机制,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碳的协同作用。1. 推进开发区(园区)循环化发展。以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为目标,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深入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园区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气废液废渣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广钢铁、有色金属、石化、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深入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开发区管理服务水平。加强低碳工业示范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到2030年,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提升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实施矿产资源高效利用重大工程,着力提升矿产资源合理开采水平,提高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等的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推进金属尾矿有价组分高效提取及整体利用,探索尾矿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利用。支持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大掺量、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替代原生非金属矿、砂石等资源,加大在生态修复、绿色开采、绿色建材、交通工程等领域的利用。加强钢渣等复杂难用工业固废规模化利用技术研发应用,在确保安全环保前提下,探索磷石膏在土壤改良、井下充填、路基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行废弃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推广沥青刨铣料再生利用技术。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完善收储运系统,加快推进离田产业化、高值化利用。鼓励开展大宗固废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建设。到2025年,秸秆年综合利用率达到95%。(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应急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健全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统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两网融合”,依托“互联网”提升回收效率,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推动再生资源应收尽收。完善废弃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分选加工、再生利用和销售网络,深化新余、贵溪、丰城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规模化、清洁化利用。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叶片等新兴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促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文办设备等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若干再制造基地。加强资源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网络。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0.4亿吨,到2030年达到0.8亿吨。(省商务厅、省供销联社、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立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各类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机制,鼓励使用可循环、可再生、可降解产品。加快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全面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化,整治过度包装。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化利用比例,探索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有效模式。到2025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闭环体系基本建成,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60%左右,到2030年提升至70%。(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邮政管理局、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能力,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1. 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实施省级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加快能源结构深度脱碳、高效光伏组件、生物质利用、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安全高效储能、固碳增汇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聚焦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节能、氢能、永磁电机、储能、动力电池等重点领域深化研究。瞄准储能电池中关键基础材料,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氢能技术,推进氢能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规模化应用。鼓励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合理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全流程、集成化、规模化示范应用项目。完善绿色技术目录,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开展新技术示范应用。(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教育厅、省科学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攻关和应用。加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力度,针对碳捕集、分离、运输、利用、封存及监测等环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成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在全省电力、石化、钢铁、陶瓷、水泥等行业的应用。开展全省碳封存资源分布及容量调查,适时启动碳封存重大工程。鼓励开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及应用,积极探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教育厅、省科学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生态。采取“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持续推进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与转化应用纳入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相关绩效考核。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承担绿色低碳重大科技项目,完善科研设施、数据、检测等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区域性市场化绿色技术交易综合性服务平台,创新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机制和科技创新服务,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引进和转化。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完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扶持政策,推动绿色技术供需精准对接,推进“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国资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金融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支持绿色低碳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进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国家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专项行动,扶持节能降碳和能源技术产品研发重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发挥省碳中和研究中心、南昌大学流域碳中和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用,积极争创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要素向科创城集聚,支持赣州、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宜春、鹰潭立足本地优势创建科创城。依托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全面提升有色金属领域创新能力。引导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共建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产业技术联盟。(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科学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引育。深入实施省“双千计划”等人才工程、开展组团赴外引才活动,着力引进低碳技术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优秀的青年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鼓励省内重点高校开设节能、储能、氢能、碳减排、碳市场等专业,构建与绿色低碳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引进培育一批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化人才队伍。探索多渠道师资培养模式,加快相关专业师资培养和研究团队建设,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科学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八)固碳增汇强基行动。坚持系统观念,积极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1. 巩固生态系统碳汇成果。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严禁擅自改变林地、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用途和性质。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大力推广节地技术和模式。进一步完善林长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争创井冈山国家公园,加大森林、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与固碳能力协同保护,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稳定固碳作用。科学使用林地定额管理、森林采伐限额,严格凭证采伐制度,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加强外来物种管理,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稳定森林面积,减少森林资源消耗。(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性出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科学挖掘造林绿化潜力,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推动废弃矿山、荒山荒坡、裸露山体植被恢复。科学开展森林经营,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带动作用,采取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等措施,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森林碳汇总量。加快建设城乡贯通绿网,推进湿地沙化、石漠化和红壤丘陵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鄱阳湖湿地、武功山山地草甸等保护修复力度,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到2030年,全省活立木蓄积量达到9亿立方米。(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依托和拓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系统,利用好在赣的国家野外台站监测基础和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成果,建立健全全省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制度。开展森林、草地、湿地、土壤等碳汇本底调查、储量评估、潜力评价,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加强典型生态系统碳收支基础研究和乡土优势树种固碳能力研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将碳汇价值纳入生态保护补偿核算内容。按照国家碳汇项目方法学,推动生态系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开发,加强生态系统碳汇项目管理。(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省金融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4. 推进农业减排固碳。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根本,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农业。加强农田保育,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绿肥种植,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增加农业碳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替代计划,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与利用设施提档升级行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促进粪肥还田利用。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079万亩,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达4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力争达到90%。(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把绿色理念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1. 加强全民宣传教育。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体系,生态宣传内容列入思政教育、家庭教育,开展生态文明科普教育、生态意识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法制教育,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打造多维度、多形式的绿色低碳宣传平台。加强对公众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开发绿色低碳文创产品和公益广告。深入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省生态文明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管局、省气象局、省妇联、团省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着力破除奢靡铺张的歪风陋习,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和包装用品材料使用量。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活动,持续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清洁)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活动,把绿色低碳纳入文明创建及有关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要求,总结宣传一批优秀示范典型,大力营造绿色生活新风尚。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鼓励各行业制定绿色行为规范。倡导绿色消费,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畅通绿色产品流通渠道,推广绿色低碳产品。扩大“江西绿色生态”标志覆盖面,提升绿色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管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妇联、团省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强化环境责任意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提升绿色创新水平。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制定实施企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点用能单位要全面核算本企业碳排放情况,深入研究节能降碳路径,“一企一策”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相关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要按照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省国资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证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强化领导干部培训。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对各级领导干部开展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培训,深化各级领导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加强全省各级从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领导干部培养力度,掌握碳达峰碳中和方针政策、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增强绿色低碳发展本领。(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职责分工负责)(十)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统筹推进节能降碳各类试点示范建设,以试点示范带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1. 组织开展城市碳达峰试点。以产业绿色转型、低碳能源发展、碳汇能力提升、绿色低碳生活倡导、零碳建筑试点等为重点,深入推进以低碳化和智慧化为导向的“绿色工程”。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地方聚焦优势特色,创新节能降碳路径,开展碳达峰试点城市创建。支持乡镇(街道)、社区开展低碳试点创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到2030年,争取创建30个特色鲜明、差异化发展的碳达峰试点城市(县城)。(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市、县〔区〕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创建碳达峰试点园区(企业)。组织实施一批碳达峰试点园区,在产业绿色升级、清洁能源利用、公共设施与服务平台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等方面打造示范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依托本地优势产业开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推进能源、钢铁、建材、石化、有色金属、矿产等行业企业建设标杆企业,探索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程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有关市、县〔区〕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充分挖掘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和品牌价值,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化利用、价值化补偿、市场化交易为重点,积极争取全省域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持续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探索兼顾生态保护与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模式。深化抚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鼓励婺源县、崇义县、全南县、武宁县、浮梁县、井冈山市、靖安县等地创新探索,总结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支持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打造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基地。(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省金融监管局,有关市、县〔区〕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开展碳普惠试点。加强碳普惠顶层设计,聚焦企业减碳、公众绿色生活、大型活动碳中和、固碳增汇等领域开展试点,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碳普惠机制。以公共机构低碳积分制为引领,开展碳普惠全民行动,建立碳币兑换等激励机制,鼓励医疗、教育、金融等机构和商超、景区、电商平台创建碳联盟,积极纳入碳普惠平台。(省管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体育局、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教育厅、省金融监管局、省林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政策保障(一)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按照国家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有关要求,建立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办法。加强遥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碳排放监测中的应用,探索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碳排放观测评估技术体系,开展碳源/碳汇立体监测评估,推广碳排放实测技术成果。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实施监测与数据传输,进一步提高碳排放统计核算水平。深化“生态云”大数据平台应用,建立完善统计、生态环境、能源监测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数据衔接、共享及协同机制,构建碳达峰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智慧控碳。(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统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加大财税、价格政策支持。统筹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碳达峰重大行动、重大示范和重大工程。完善绿色产品推广和消费政策,加大对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强化税收政策绿色低碳导向,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规定的企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费用给予税前加计扣除。完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发展绿色金融。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金融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设立碳基金。拓宽绿色低碳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碳金融产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发展。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项目库,加强项目融资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碳排放权、用能权抵押贷款产品。发挥绿色保险保障作用,鼓励保险机构将企业环境社会风险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与保费定价机制。积极推进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相关风险监测、预警、评估与处置工作。(省金融监管局、人行南昌中心支行、省财政厅、江西银保监局、江西证监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加强绿色低碳交流合作。开展绿色经贸、技术与金融合作,持续优化贸易结构,巩固精深加工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等传统产品出口,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贸易。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节能环保服务和产品出口,加强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进口。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合作交流,持续开展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江西活动,进一步深化绿色低碳领域合作交流层次与渠道。(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省外办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发展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工作,严格开展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加强对重点排放单位和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探索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用能权、绿色电力证书等交易机制,培育交易市场,鼓励企业利用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减污降碳。实行重点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报告制度,支持重点排放企业开展碳资产管理。利用好森林、湿地、草地、生物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自然资源,开发碳汇、可再生能源、碳减排技术改造等领域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支持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用能权、排污权、用水权、林业碳汇等交易平台。(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财政厅、省林业局、省市场监管局、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组织实施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研究重大问题、制定重大政策、组织重大工程。各成员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领导小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定期对各地区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各设区市、各部门要按照《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本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抓好贯彻落实和工作年度评估,有关工作进展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各类市场主体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实施有针对性的节能降碳措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各设区市要科学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经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平衡、审核通过后,由各设区市自行印发实施。(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 第六届新药创制高层学术研讨会在羊城广州成功举办
    2019年5月21日,“2019第六届新药创制高层学术研讨会”继在上海张江举办之后,移师羊城广州再次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由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继续以药物研发中的关键技术和质量属性探讨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一百五十余位药物研发界专家出席大会,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在大会开幕式上,岛津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华南地区营业负责人朱精华部长率先发表致辞,他表示:今天能够在美中药协和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的共同组织下,将活跃在业界的各位专家聚集在此,共同对新药创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众所周知,"4+7"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对医药行业影响重大。因此,提升药品质量、促进药品研发,实现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共同的目的。我们期待今后能够更加积极地与医药行业的诸位专家加强交流,更好地理解诸位最前沿的分析需求,在提供高性能、高品质分析仪器和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成为各位工作中最可信赖的伙伴。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李范珠博士代表浙江省药学会发表致辞祝贺研讨会的召开。 SAPA理事王志云博士介绍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的成长历史及开展的的活动与所取得的成果。 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大会进入报告环节。本届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海内外著名高校,大型制药企业,药检所和药物科研机构等多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大会报告,内容涵盖药物杂质研究和分析策略,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和包材相容性研究,先进制剂技术及工艺等多方面内容。 中检院化学药品检定首席专家、国家药典委员、药物分析领域的著名专家胡昌勤研究员率先做了题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杂质分析策略》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与杂质谱分析、杂质谱控制相关法规与流程、杂质谱分析的关注点。他强调,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杂质谱分析是应被予以高度关注的项目;杂质谱不仅与药品的安全性密切相关,且常与药品生产过程的关键质量属性(CQAs)、关键原辅料参数(CPPs)相关联,表征产品的工艺控制水平等;对影响杂质谱分析关键因素的认知是杂质谱分析的关键。 美国罗格斯大学 (Rutgers University) 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洪钧言博士做了题为《药物杂质的毒性问题探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药物杂质类型、药物杂质毒性以及药物杂质的规管,特别针对基因毒性深入探讨了其造成基因突变的机理以及常见的试验、评估与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并从ICH指导纲领到实际操作层面讲述了基因毒杂质的挑战与控制策略。 中山大学药剂学教授、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广州新济药业董事长吴传斌博士做了题为《缓控释片剂的工艺设计与研发进展》的报告。他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对仿制药企业的影响,制药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寻求大的发展。在报告中他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改良型新药的研发特点,指出与新分子实体相比,改良型新药的研发风险较低,投入成本低且回报高。对2018年FDA批准的新型口服制剂进行了分析。在报告中他详细解析了微粒片、迷你片、多层片、片中片、热熔挤出片等新型缓控释片剂的设计思路、工艺技术、产品种类、问题与解决方案、未来应用等。他在报告中指出,新型缓控释片可实现定时、定位、定速释放、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提高药效;新型缓控释片的研发顺应了精准医学的需求;研究人员需攻克制备工艺和产业化的难题,研发出释药更智能的新品种。 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经理吴国华博士做了题为《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分析探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对塑料药包材相容性研究中的分析技术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包材相容性研究是药品关键质量属性研究的内容之一,药包材和药品之间可能产生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发生物质的迁移、吸附或产生新的物质,影响药品的质量或者服用者的健康,所以要做相容性研究。他回顾了药包材相容性研究的背景、主要国家和组织的政策标准、技术指导原则,不同包材的风险等级和药包材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通过塑料的生产过程,介绍了塑料药包材相容性研究的对象,然后针对这些研究对象提出药包材研究对分析技术的需求。最后,他分享了岛津公司为应对这些分析需求而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李范珠博士做了题为《智能靶向纳米递药体系的探讨》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靶向制剂概况、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深入研究脂质体首创中药脂质体。靶向制剂具有提高药效、降低毒性、提高安全性与有效性、提高病人顺应性。他介绍了靶向制剂作用方式分类与影响被动靶向性的因素,强调了靶向制剂优点表现在控制药物释放、EPR效应实现实体肿瘤中药物蓄积、特异性组织、细胞的选择性、改善药动学参数、降低全身毒性。接着他介绍了其团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二氧化硅、PAMAM、脂质体亚砷酸钙、亚微米银胶体、磷脂复合物、微丸、微针等新型给药系统及靶向制剂研究的多项成果。最后他从多学科交叉、仿生化、智能化、靠近临床等视角展望了未来智能靶向纳米递药体系研究的发展方向。 健康元药业集团首席科学家,广州医科大学特聘教授金方博士做了题为《吸入制剂生物等效性研究的法规要求和技术挑战》的报告。她首先介绍了吸入制剂生物等效性研究,详细解读并对比了FDA与EMA的吸入制剂一致性评价指导原则与对于吸入制剂人体一致性评价要求。随后,介绍了吸入制剂药效学评价的技术挑战在于国内外肺功能FEV1变异系数大、各医院肺活量质量控制的执行难以统一规范、患者依从性差、生物钟效应对呼吸功能有较大影响等。在报告中她分享了吸入制剂生物等效性研究案例。最后她强调吸入制剂的治疗等效性是药学等效、吸收一致、疗效一致。 SAPA理事王志云博士做了题为《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经验分享&中美申报差异对比》的报告。她首先介绍了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背景、分类,而核心内容包括:参比制剂选择、处方工艺技术要求、原辅包质量控制技术要求、质量研究与控制技术要求。随后,她介绍了注射剂药学资料的中美申报差异,涉及证明性文件、参比制剂选择及开发规格、产品开发、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生产、稳定性研究等方面以及新增研究内容。她在报告分享了注射剂实例。在报告的最后,她强调,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是产品提升质量和改进工艺的良好契机,注射剂开发必须把握设计对质量的影响和对风险的高度控制,充分了解法规政策&设计合适的处方工艺,运用严谨的实验方法学,可以有效地缩短开发时间和保证开发成功率。 大会的最后环节为圆桌讨论,知名专家和与会者热烈互动,针对与会者提出的药物研发中关键技术和质量属性的相关问题以及目前工作中的困惑,专家们依据个人丰富的实践经验给予了全面、深入的解答。
  • 第二届江苏分析测试技术高层论坛”日程安排公布
    关于举办2014第十一届中国南京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ldquo 第二届江苏分析测试技术高层论坛&rdquo 的通知  2014第十一届中国南京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将于2014年4月11-13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届展览会是江苏地区规模最大的分析测试及实验室仪器展示会 ,为进一步加强分析测试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 ,提高我省分析测试技术水平 ,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 将于展会同期举办&ldquo 第二届江苏分析测试技术高层论坛&rdquo ,大会邀请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 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练鸿振教授以及我省知名分析测试专家做精彩学术报告。届时 ,欢迎各 单位的领导、专家、分析测试技术人员及其相关人员积极参加论坛大会,以便促进分析测试领域相互交流,加强合作,共同提高,携手共进。现将有关参会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14 年4 月11 日(星期五), 下午14 :00-16 :30  地点: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龙蟠路88 号)(M255 会议室)  二、学术报告会日程安排  1、14:00-14:15 大会开幕式  2、14:15-14:50 , 纳米材料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分离分析  &mdash &mdash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练鸿振 教授  3、14:50-15:25 , 现代色谱分析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mdash &mdash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分析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松林 研究员  4、15:25-16:00 , LC-MS 联用技术在突发食物中毒事件中的应用研究  &mdash &mdash 江苏省疾控中心理化所副所长 ,刘华良 博士  5、16:00-16:30 参观第十一届中国南京 (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  三、联系方式  南京国展展览有限公司 南京龙蟠路88 号  联系人:陈辉 , Email :ch@njgzzl.com  电话 :025-86891508、 86891503 , 传真 :025-86891030  注意 :请参会代表务必在4 月9 日前将参会回执传至会务组 ,或发至E-mail 邮箱,以  便我们做好会务准备工作。
  • 中央决定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新华网北京1月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措施,以更宽的眼界、更宽的思路和更宽的胸襟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意见》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的情况下,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需资源。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 《意见》提出,要分层次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在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部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科技研发、创业机制,集聚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做好做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同时,制定实施专项计划,重点引进本行业本领域发展急需和紧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研究制定实施本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要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推出一批特色项目,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意见》强调,要坚持重在使用,切实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提供良好条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破除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充分理解、充分信任、热情关怀、放手使用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努力做到待遇招人、事业留人、情谊感人、服务到人,使他们能够全力以赴地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智慧、做出成绩。 《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体制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