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夫妻染色体检测

仪器信息网夫妻染色体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夫妻染色体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夫妻染色体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夫妻染色体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夫妻染色体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夫妻染色体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夫妻染色体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夫妻染色体检测相关的资讯

  • Y染色体检测助白银案告破 基因技术千亿级市场待开启
    很多人认为,“白银案”告破是因为基因技术的进步,其实Y-DNA遗传标记技术已有30多年历史,警方也并非第一次使用  位列“中国四大谜案”之首的一桩陈年悬案告破,受害人家属得到欣慰的同时,传统的DNA技术以及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也都跟着走红了。  公安部刑侦局8月27日发布消息,1988~2002年间强奸、杀害多名女性的犯罪嫌疑人高承勇在甘肃省白银市落网。高承勇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甘蒙“805”系列强奸杀人残害女性案(白银案)成功告破。  由于帮助办案人员找到犯罪嫌疑人的是一种叫作Y-DNA遗传标记的技术,有人将该案的最终告破归因于基因技术的进步。事实上,Y-DNA遗传标记技术已有30多年历史,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警方也并非第一次使用。  相比Y-DNA遗传标记技术,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更为先进,基于新技术,寻人(寻亲)或许将不再是一件难事。未来,在医疗健康等领域,基因技术将开启一个新的千亿级市场。  Y染色体检测技术立功  提及司法侦破中的基因技术,很多人都会觉得“酷炫”,因为侦查人员可以仅凭现场的血迹、精液、指纹等身体特征线索,就能在茫茫人海中锁定犯罪嫌疑人。  事实上,从线索到锁定嫌犯,中间还要跨越巨大的数据库鸿沟。  甘肃省白银市在1988~2002年先后发生了9起女性惨遭入室杀害的案件。其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也发生过两起类似案件。  虽然历次罪案现场都留下了数量不等的血迹、精液、指纹、足印等线索,但因为上世纪90年代西部地区的街头几乎没有监控探头,案发前后也几乎没有目击者和间接证人,警方一直未能查出凶手的身份。  直到近期,与案犯同姓氏的远房堂叔因为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犯了罪被监视居住,白银警方采集到了他的血样,经Y-DNA检验分析后发现,结果与“805”大案嫌犯的Y-DNA信息相符合。这一初步检测的结果表明,案犯与此人有相同的Y染色体遗传,是同一家族的男性成员。  警方随后启动家系排查,对其家族上下直系男性逐一筛排分析,尤其是警方已经掌握的嫌犯的大致年龄,最后确定此人的远房侄子高承勇具备作案条件。  高承勇归案后,其本人指纹和DNA与案发现场的指纹和DNA相同。经审讯,案犯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30多年的老技术  很多人认为,白银案最终告破是因为基因技术的进步,其实Y-DNA遗传标记技术已有30多年历史,警方也并非第一次使用这一技术。  Y染色体鉴定为基础的姓氏检测,是一项生物技术,最早来源于亲子鉴定技术。DNA中有一种特异性的碱基序列称短串联重复顺序(Short Tandem Repeat, STR),Y染色体上的STR称Y-STR,具有家族特异性。  目前已在Y染色体上发现30个左右的STR标记物,通常选取其中6~10个标记物即可满足姓氏检测鉴定的基本要求。另有数据显示,如果把中国12.5亿的汉族人口按照Y-DNA的家系来区分,中国大约有100万个姓氏家系。  华大司法研究人员张博士告诉记者,2006年8月告破的陕西汉阴邱兴华案也用到了这一技术。  在山阴道观铁瓦殿杀害了10名道观管理人员和香客后,邱兴华逃离现场。公安人员从他抽过的烟蒂携带的脱落细胞上,进行了Y-染色体DNA检测,加上相关证人的描述,确定了邱兴华是犯罪嫌疑人并对他进行了抓捕。  Y-DNA遗传标记技术出现了30多年,公安应用也较为广泛,只是普通人并不常接触。当然,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数据库内的DNA样本量也有一定要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DNA技术用于司法破案的震慑作用比实际作用更大,只要在案发现场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公安人员就能通过一定的科技手段找到犯罪嫌疑人。  千亿级市场待开启  随着新一代基因测序仪的出现,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也将更多在司法领域“大显神威”。  张博士告诉本报记者,比如新技术可以进行“基因画像”,和传统的画像方式相比,基因画像更加逼真。同时,对于一些复杂的犯罪现场,犯罪嫌疑人的DNA非常微量,可能还混杂了细菌、微生物等,用传统的技术无法检测,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都可以解决。  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虽然更高效,但在司法鉴定中的推广比较慢,原因之一是成本高。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成本与之前的技术相比,实现了“超摩尔定律”的降低速度,个人全基因组数据从最初的30亿美元,降低到目前的1000~1300美元左右,如果这一成本在几年内有望降低到100美元甚至更低,那普通人都可以到专业的基因机构存储自己的DNA信息。  除了抓捕犯人,让走失的老人或儿童回家,也是DNA信息的重要作用。如果一名孩子或老人录入过DNA信息,一旦走失,被公安人员发现后,便可通过DNA信息比对,迅速找到失散的家人。  基于寻人(寻亲)目的而存储的DNA信息不需要存储个人全基因组数据。张博士表示,只需要存储一些中立DNA,就能在茫茫几十亿人中确定并找到唯一的个人,也不会涉及这个人的功能基因和疾病信息。  尽管市场上也有一些基因检测公司推出瞄准儿童走失的“基因ID”产品,但是,国内像华大司法一样具备司法部核准的第三方鉴定机构且掌握新一代基因技术的机构并不多。  有些走失了孩子的家庭,父母并不知道可以通过孩子用过的牙刷、鞋袜提取到DNA信息,存储下来,未来如果孩子再有机会录入DNA信息,就能通过比对找到父母。  华大司法近期推出的公益项目,就是免费帮助丢失儿童的家庭建立DNA档案,但是至今只有三个家庭主动向华大司法求助。  “存储DNA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无论在哪儿都能找到家人。”张博士说。  除了寻人,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还能用于亲子鉴定。张博士表示,传统的DNA分型技术只能在孩子出生以后或通过羊水穿刺这种有创方式来进行取样,确定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血缘关系。而利用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仅通过抽取怀孕妈妈的外周血,就能尽早知道亲子信息。  事实上,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除了司法领域的应用外,在临床医疗领域,很多基因测序公司已经研发出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产品,个体化医疗的时代正在被基因技术开启。  比如,怀孕前可以做夫妇双方的遗传病基因检测,针对一些有经常性流产史的人也可以对流产组织进行基因检测辅助诊断,新生儿出生后可以做遗传代谢病、遗传性耳聋等儿童期高发遗传病检测,做到防患于未然。  针对肿瘤基因检测,可以通过抽取外周血检测与肿瘤相关的508个基因,可以指导个体化用药,以及预测家族遗传性肿瘤的风险,在一些癌症治疗中,基因检测也可起到常规用药指导的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这些检测产品能够经过监管部门审批,和医疗机构合作,进入临床使用,基因技术打开的将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而现在正处于市场看到光明前的黑暗期。
  • PERKINELMER展示快速检测染色体新技术
    ACOG 会议上的演示资料展示了 PerkinElmer 的一项新技术  马萨诸塞沃尔瑟姆 – 2009 年 5 月 4 日 – 专注于提高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健康与安全的全球领先公司 PerkinElmer, Inc.,今天宣布其用于快速、经济高效的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新技术 - BACs on BeadsTM。首次展示了 BACs on BeadsTM 技术用于快速、单次同时检测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异常。  今天在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举行的美国妇产科学院年度会议上,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妇产科教授兼纽约贾克比医疗中心主席 Susan J. Gross 博士,展示了在其机构中开展的 BACs on BeadsTM 在羊水分析这一应用领域的结果数据。BACs on Beads™ 技术的此项应用目前正在 Gross 博士的实验室中进行临床验证。  “BACs on BeadsTM 是一项适用于实验室开展检测的理想技术。此技术有潜力检测孕期重度伤残和智力缺陷等其它病例,它超越了目前唐氏综合症检测的技术。”Gross 博士说。“此项技术为进行经济高效的分子核型分析提供了巨大机会。”  在 BACs on BeadsTM 中,针对兴趣基因位置的 DNA 探针与聚苯乙烯微珠结合在一起。样品中的互补 DNA 与微珠上的探针 DNA 杂交,然后进行测量以检测特定的染色体异常。  “BACs on BeadsTM 实现了我们要传递新技术以造福于人类的健康和幸福的承诺。对于 BACs on BeadsTM 分子核型分析技术的首次应用,我们感到非常兴奋,”PerkinElmer 的基因筛查业务总裁 Ann-Christine Sundell 说。“我们期盼着 Gross 博士的成就达到巅峰,以便将 BACs on Beads 技术应用到日常临床使用中。”  PerkinElmer 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向全球推出用于研究用途的 BACs on BeadsTM 检测试剂盒。  有关详细信息,请访问 PerkinElmer 网站,网址为 www.perkinelmer.com  关于 PerkinElmer, Inc.  PerkinElmer, Inc. 是一家专注于提高人类及环境的健康和安全的全球领先公司。据报道,该公司 2008 年收入约为 20 亿美元,拥有约 8,500 名员工,为超过 150 个国家/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同时该公司也是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成员。   # # #  媒体联系人:  PerkinElmer:  Henri Storm, +358-40-53 666 84  Henri.Storm@PerkinElmer.com  或  Porter Novelli:  Amy Speak, 617-897-8262  Amy.Speak@porternovelli.com
  • 《Science》回答:那么多条染色体,分离的时候怎么不掉队?
    有机体从单个细胞开始,经过数百万代的分裂,最终生成骨骼、心脏、大脑和其他组成生物的成分。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DNA的转移是通过染色体这种离散包来进行的。在细胞分裂的每一代中,所有染色体的复制和精确分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遗传的染色体成分发生改变,即使是轻微的改变,也可能导致出生缺陷和某些癌症。博士后学者Pablo Lara Gonzalez,生物科学部教授Arshad Desai和他们的同事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研究了每次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如何正确遗传的奥秘。Lara Gonzalez和Desai使用了一种新的探针来监测这一过程的一个关键方面,他们详细研究了“等待”信号背后的机制,以确保细胞分裂不会过早启动。研究人员将他们的研究集中在 “纺锤体检查点”上,这是一种质量控制机制,可以确保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准确遗传。纺锤体检查点通路在染色体上的一个叫做着丝粒的位置被激活,着丝粒是一个机械界面,蛋白质纤维在这个界面上耦合,将染色体拉开。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生物科学)和细胞与分子医学系(医学院)教授Desai说:“当着丝粒没有附着在这些蛋白质纤维上时,它们会发出‘等待’信号,使细胞停止有丝分裂(细胞分裂),从而为附着物的形成提供时间。”通过这种方式,细胞确保所有染色体正确连接,并准备在细胞分裂前被拉开,从而不留下任何染色体。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等待检查点信号是如何在未连接染色体的着丝粒上产生的。巧合的是,他们研制出了一种荧光探针,使他们第一次能够观察到活细胞着丝粒中等待信号产生的关键分子事件。Lara Gonzalez说:“这项研究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媒人’分子,它将等待信号的两个成分结合在一起,而这两个成分不喜欢单独联系在一起。这些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等待’检查点信号选择性地产生于动粒而不是细胞的其他部位。”研究人员说,这一发现为在某些疾病状态(如癌症)下如何降低染色体遗传的准确性提供了一个框架。
  • PerkinElmer推出快速检测染色体异常新技术
    马萨诸塞沃尔瑟姆 – 2009 年 5 月 4 日 – 专注于提高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健康与安全的全球领先公司 PerkinElmer, Inc.,今天宣布其用于快速、经济高效的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新技术 - BACs on Beads™ 。首次展示了 BACs on Beads™ 技术用于快速、单次同时检测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异常。 今天在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举行的美国妇产科学院年度会议上,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妇产科教授兼纽约贾克比医疗中心主席 Susan J. Gross 博士, 展示了在其机构中开展的 BACs on Beads™ 在羊水分析这一应用领域的结果数据。BACs on Beads™ 技术的此项应用目前正在 Gross 博士的实验室 中进行临床验证。  “BACs on Beads™ 是一项适用于实验室开展检测的理想技术。此技术有潜力检测孕期重度伤残和智力缺陷等其它病例,它超越了目前唐氏综合症检测的技术。”Gross 博士说。“此项技术为进行经济高效的分子核型分析提供了巨大机会。” 在 BACs on Beads™ 中,针对兴趣基因位置的 DNA 探针与聚苯乙烯微珠结合在一起。样品中的互补 DNA 与微珠上的探针 DNA 杂交,然后进行测量以 检测特定的染色体异常。  “BACs on Beads™ 实现了我们要传递新技术以造福于人类的健康和幸福的承诺。对于 BACs on Beads™ 分子核型分析技术的首次应用, 我们感到非常兴奋,”PerkinElmer 的基因筛查业务总裁 Ann-Christine Sundell 说。“我们期盼着 Gross 博士的成就达到巅峰,以便将 BACs on Beads™ 技术应用到日常临床使用中。”  PerkinElmer 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向全球推出用于研究用途的 BACs on Beads™ 检测试剂盒。  有关详细信息,请访问 PerkinElmer 网站,网址为 www.perkinelmer.com.cn  关于 PerkinElmer, Inc.  PerkinElmer, Inc. 是一家专注于提高人类及环境的健康和安全的全球领先公司。据报道,该公司 2008 年收入约为 20 亿美元,拥有 8,400 名员工,  为超过 150 个国家/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同时该公司也是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成员。有关其它信息,请访问 www.perkinelmer.com.cn 或 致电 1-877-PKI-NYSE。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媒体联络  Henri Storm  PerkinElmer, Inc.  电子邮件:Henri.Storm@PerkinElmer.com  电话: +358-40-53 666 84  or  Amy Speak  Porter Novelli  电子邮件: Amy.Speak@porternovelli.com  电话:617-897-8262
  • NGS走进产前染色体筛查,势在必然
    p  最近,来自深圳华大基因、香港中文大学以及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实了低覆盖全基因组测序应用于染色体变异a title=""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临床筛查/strong/span/a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他们的研究成果就刊登在最新的Genetics in Medicine上。/pp  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对上百个产前及产后样本进行了染色体分析,有效检测结果率高达96%。研究样本共涵盖119例染色体异常与103例拷贝数异常,其中包括53%的流产胎儿以及14.7%的死胎。同时,研究人员根据样本来源为不同样本设计了多种诊断策略。/pp  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与研究结果,论文的作者持续强调着他们的工作突出了NGS在产前及产后样本基因检测中的潜在重要性,应用NGS技术,研究人员检测到了常规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所不能发现的多种染色体变异。/pp  传统的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以及SNP(单核苷酸多态性)阵列技术通常被用于诸如迪格奥尔格综合症、天使人综合症等疾病的致病性CNV(拷贝数变异)筛检。然而,对这些技术的回顾性研究却在不断暗示着NGS可能会发现一些诸如此类的传统筛检技术所不能发现的染色体错误。/pp  相比之下,基于测序的低覆盖染色体筛检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通过测序技术,研究人员在570例产前与产后样本中检出了异倍或致病性CNV。其中包括186例产后血样、37例死胎与198 例早期流产胎儿的组织样本以及149例其他产前样本。这些样本由中国以及香港的科研中心于2013年至2015年之间收集。/pp  应用Illumina HiSeq 2000,研究团队成功地导出了549例样本的深度测序数据,剩余样本所导出的低质数据被研究人员归咎于原始样本的DNA质量过差。有赖于测序数据,研究人员揭示了119例样本中的染色体异常并在82例样本中发现了超过100种致病性CNV,82例样本中共计74例染色体缺失与29例染色体重复。同时,研究人员在11例样本中发现了镶嵌异倍体的存在。/pp  研究人员表示,染色体的测序结果与微阵列检测结果相一致,同时测序还发现了32例微阵列检测并未发现的突变样本。/pp  最终,文章的作者再次强调,他们的工作“突出了NGS在产前及产后样本基因检测中的潜在重要性, NGS有能力精确a title=""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检测/strong/span/a常规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所不能发现的多种染色体变异。”/p
  • X染色体失活新机制:液-液相分离的成核作用
    性别决定过程中会出现X染色体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XCI)现象,其中涉及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长非编码RNA Xist,在XCI过程中Xist由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个转录出来,覆盖在X染色体之上对X染色体进行沉默【1,2】。Xist通过招募染色质修饰蛋白、转录沉默因子以及其他的RNA结合蛋白,启动基因沉默并对X染色体进行大规模的重塑,形成非活性X染色体中心(inactive X chromosome,Xi)【3,4】。但X染色体上需要被沉默的基因有一千多个,而Xist只有几十个,并不与需要沉默的基因数量级相对应,因此X染色体的沉默的具体机制还不得而知。2021年11月4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Kathrin Plath研究组与Tom Chou研究组以及Yolanda Markaki(第一作者)合作发文题为Xist nucleates local protein gradients to propagate silencing across the X chromosome,揭开了Xist通过对局部蛋白进行成核作用,促进Xist以及相关蛋白在X染色体上的覆盖,从而导致X染色体失活的分子机制。为了检测Xist如何介导X染色体失活,作者们将雌性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外胚层类似细胞(Epiblast-like cells,EpiLCs),此时会促进Xist的表达以及X染色体失活的诱导(图1)。在分化培养的第二天D2到D4是基因沉默的关键时期。通过RNAs-seq,作者们对所有的X染色体相关的基因进行了检测,确认D2-D4是Xist发挥作用的时间框,与其相互作用蛋白一起促进了基因的逐渐沉默。因此,作者们将D2时期的X染色体称为pre-Xi,而将D4时期的染色体称为Xi。图1 外胚层类似细胞中Xist诱导X染色体失活通过对D2-D4转换过程中Xist覆盖体积的统计,作者们发现pre-Xi与Xa的体积相似,而D4的时候Xi的体积与体细胞中凝缩程度相似。而且通过原位杂交实验,作者们发现pre-Xi到Xi的过程中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因此X染色体失活过程中出现了染色体高阶结构的不同。那么首先作者们想知道X染色体失活过程中Xist的数量具体是多少,为此作者们使用三维结构照明显微镜(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3D-SIM)对Xist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利用MS2-MCP实验系统【5】作者们发现Xist的数量大约是50个,每个点中包含两个Xist分子,在pre-Xi到Xi的过程中Xist的数量也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但Xist点联合起来将X染色体上1000多个基因进行了沉默,Xist与被沉默的基因之间庞大的数量差引起了作者们的兴趣。能做到这一点的其中一个可能性是靶标基因之间可以通过快速扩散和瞬时的相互作用而被沉默。为了对这一假设进行检测,作者们检验了Xist点的移动性。作者们惊讶地发现,Xist点的位置几乎没有明显的融合和分裂,说明Xist点的信号位置是被严格限制的,而且主要位于开放的A-compartment之中。图2 Xist招募蛋白效应因子促进超复合体的形成那么Xist是如何做到沉默X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呢?为此作者们想知道Xist点是否是通过招募其他的效应因子蛋白而导致在X染色体上的沉默的。作者们诱导基因沉默的效应因子蛋白进行检测,发现Xist点会招募其他效应因子比如SPEN等在Xist存在的局部区域形成大分子复合体(图2),增加局部蛋白质浓度形成Xi。SPEN能够形成大分子复合体依赖于其中存在内在无序序列【6】,通过敲除该内在无序序列,作者们发现SPEN蛋白招募进入Xist形成的复合体中也依赖于其内在无序序列,同时该序列对于X染色体失活过程也是非常关键的。Xist与形成的超复合体逐渐对X染色体进行塑形,促进X染色体上基因的沉默,形成X染色体失活中心区域(X-inactivation center,Xic),该区域包含正是Xist基因所存在的区域。图3 工作模型总的来说,该工作发现X染色体失活并非Xist通过扩散到整个染色体上促进基因沉默的,而是通过招募相关的效应因子蛋白形成大规模的、动态的蛋白质复合体(图3),促进X染色体高阶结构变化,逐渐凝缩并最终导致X染色体上的基因沉默。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1.10.022
  • iPad出新技能 通过显微镜头检测染色体
    近日台湾创业公司Aidmics便为iPad开发出一套新技能——用iPad检查自己祖传染色体的品质,该技能是通过一个名为iSperm的设备实现的,其中包含一个200倍光学放大器与1微米解析度的显微镜头、一个生物微流晶片以及一个精子分析App,只需要短短17秒便可让我们这种毫无医学知识的小白感受到祖先的荣光。  当然这17秒绝对不包括你自己的事前准备,其中7秒用于视频的载入,10秒用于分析处理,不过由于医学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该设备最早也要等到明年才能进入千万家庭中,售价大约在100美元-200美元之间,适合那些想要宝宝的家庭使用,那种每天数蝌蚪的生活真是连想都不敢想!
  • 合肥染色橙“体检”难:工商要先检测 机构无法检原因
    11月3日,合肥市民李女士向新安晚报反映称,她买的脐橙出现了掉色的情况。随后,记者陪同李女士到相关部门和单位,想为橙子做个“体检”,但走了一圈,也未能如愿。  找超市:客服人员称质量没问题  李女士说,这些橙子是她于11月2日晚在合肥市马鞍山路上的一大型超市购买的,回到家发现橙子的蒂部是红色的,觉得很像电视上所说的染色橙子。  11月3日,记者与李女士一起来到这家超市客服中心,一位工作人员称,他也解释不了橙子掉色的原因,“但我们都是从正规的水果销售大户手中批发的,进超市也会抽检,没有检测出什么问题。”  去投诉:工商部门称应该先检测  昨天下午,在合肥市工商局消费者投诉窗口,工作人员说:“你们仅仅反映掉色我们是没法立案的,这个需要你们拿出产品有问题的证据来。”并表示如果想立案,李女士应该到专业的检测机构去检测,“而且由于是食品,你们检测时还应该让超市方一同前往,以免检测出来对方不认账说不是自己的产品。”但是,超市方坚称其产品质量靠得住,没法与她一起把产品送检。  去检测:指定机构称要等一个月  昨天,李女士根据合肥市工商局提供的电话,联系了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安徽)农副产品检验部,其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检测橙子掉色是什么原因有难度。”该工作人员解释称,一般要求检测者告知要检测的确定元素。  随后,李女士表示担心橙子含有“苏丹红”,该工作人员听后又称,苏丹红有好几个型号,“如果实在要检测,我们只能检测果皮含不含苏丹红,并且只能给你一个结果,不能证明掉色一定与苏丹红有关。”对于检测所需时间,这位工作人员说:“最快也要一个月,还有可能要到年底才有结果。”  随后,记者试着联系了其他几家检测单位,但均称无法检测橙子为啥会掉色。
  • Nature!首个Y染色体完整测序结果发布
    随着两篇最新研究论文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正式上线,人类Y染色体的完整序列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条染色体是人类的性别决定染色体之一,也是人类46条染色体中最后一条完全解码的染色体。▲人类Y染色体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后一条得到完整测序的染色体(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Credit:Darryl Leja,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2022年,在国际科研团队“端粒到端粒”联盟(T2T)的通力合作下,最新版的人类参考基因组(被命名为T2T-CHM13)问世,包括所有22条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的“无缝组装”,含有30.55亿对碱基。这份参考基因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整程度,解开了染色体着丝粒等结构复杂的区域。然而,人类参考基因组中的Y染色体,仍有一大半序列是缺失的。Y染色体成为人类基因组的最后谜团,与其重复结构的异常复杂有关。所有染色体都有一些重复序列,但在Y染色体中,重复序列所占的篇幅特别大,将近一半——约3000万个碱基是重复序列,因此要把测序读取到的片段重新拼装起来就特别困难。玩过拼图的朋友知道,缺乏线条的纯色图案最具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T2T联盟领导的这项新研究应用了前沿的长读取测序技术和新型的计算组装方法,借鉴此前无缝组装人类其他染色体时的成功经验,首次完成了Y染色体的测序和组装。其结果填补了Y染色体长度50%以上的空白,同时纠正了原先人类参考基因组序列中Y染色体上的多个错误。▲全球100多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对人类Y染色体进行了全面测序“最大的惊喜是,那些重复序列是如此有序。”论文通讯作者、T2T联盟的联合主席Adam Phillippy博士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新闻稿中指出,“过去我们不知道缺失的序列是如何组成的,有可能非常混乱。但事实相反,染色体中近一半由两段特定的重复序列——即‘卫星DNA’——交替组成,构成了拼布一般的图案。”根据此次获得的完整序列(T2T-Y),人类的Y染色体由62,460,029对碱基组成。科学家们从中新鉴定出了41个过去未知的蛋白编码基因,也揭示了影响生育的重要基因组特征。▲一条人类Y染色体的完整序列(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例如,Y染色体有一段被称为“无精子症因子区”,包含了与精子生成有关的几个基因。而这段DNA中有一组回文序列。这种回文结构会形成环状结构(DNA loop),有时DNA环被意外切断,造成缺失。而“无精子症因子区”的DNA缺失会破坏精子生成,导致不育。研究人员指出,有了完整的Y染色体序列,现在就可以更精确地分析这类缺失及其对精子生成的影响。这项研究还重点关注了TSPY(testis-specific protein Y)基因家族,即睾丸特异性蛋白编码基因,新发现的41个基因中有38个属于这一家族。它们的一大特征是串联重复拷贝非常多。研究人员在分析这一区域时发现,不同的个体含有的TSPY拷贝10~40个不等。Y染色体不仅结构复杂,还是人类染色体中变化速度最快的染色体,《自然》同期发表的另一篇研究论文便揭示了Y染色体在不同人群中的演化和变异。研究团队一共组装了43条来自不同男性个体的Y染色体,他们来自全球21个不同种群。这些组合提供了人类Y染色体在18.3万年间遗传变异的详细视图,揭示了新的DNA序列、保守区域的特征,并揭示了造成Y染色体复杂结构的分子机制。图片来源:123RF完整的人类Y染色体序列将为许多新发现打开大门。除了与性别决定有关的特征外,Y染色体上的基因对人类的其他性状和疾病也有影响,比如癌症的患病风险和严重程度。基于Y染色体的完整序列,后续将有更多研究可以围绕影响癌症或其他疾病的临床相关基因深入探索。一些研究发现,拥有Y染色体的人随着年龄增长会丢失部分或全部Y染色体,但科学家们还没有完全弄清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可能产生哪些影响。现在,解开这一谜团将变得容易。在意料之外的领域,研究论文也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发现:在过去有些研究中被认为是细菌DNA的遗传物质实际上来自人类的Y染色体,也就是被人类样本污染的结果。因为这些细菌样本在采集时,通常提取自人类皮肤,而过去由于人类参考基因组中Y染色体的大部分序列都是缺失的,一些未能被正确识别的序列就被误以为是细菌的。研究人员指出,更新的序列数据有望对细菌基因组的研究提供帮助。
  • Nat Genetics | 染色体碎裂驱动癌基因扩增
    2019年,BioArt曾解读Nature Reviews Cancer上的一篇观点文章(这篇观点文章是3月发表),讲述了染色体外DNA的(Extrachromosomal DNA,ecDNA)过去和未来(详见BioArt报道:特别推荐丨环状DNA的过去和未来),详细介绍了癌基因在ecDNA上扩增的重新发现的过程,强调ecDNA在肿瘤发病机制和加速癌症进化中的重要性。然而ecDNA的结构如何呢?同年11月21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Paul Mischel教授团队(注:Mischel正是Nature Reviews Cancer的通讯作者之一另外在2017年,Mischel团队曾发表一篇Nature文章揭示了染色体外癌基因扩增与肿瘤的关系)发表了Nature文章对ecDNA进行了详细解析,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证明了ecDNA的存在形式是—环状,即ecDNA变成了eccDNA(详见BioArt报道:Nature亮点 | 吴思涵等首次解析肿瘤染色体外DNA的环状结构与功能)。功能上,eccDNA在癌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原癌基因(详见BioArt报道:Nat Genet 丨ecDNA:在癌症基因组图谱上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来源上,eccDNA不仅来自于染色体,甚至可以整回到染色体中(详见BioArt报道:再一篇!Nat Genetics报道染色体外环状DNA新功能:驱动神经母细胞瘤基因组重排),那么,还有一个问题,eccDNA是否有序列或位置特异性,表观遗传学领域大佬哈佛医学院张毅教授于今年10月20日在Nature上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并提到eccDNA可能是基因组DNA随机断裂产生片段的环化产物(详见BioArt报道:专家点评Nature | 突破!张毅团队揭秘染色体之外环状DNA的前世今生)。再回到癌症,基因扩增对于癌症的发展“功不可没”,其扩增可以分为染色体外扩增(如双微体,double minutes,DM)和染色体内扩增(如均匀染色区,homogeneously staining regions,HSR)。除了DM和HSR,还有一种是巨型标记染色体(giant marker chromosomes)或者新染色体(neochromosomes)。这些概念也说明了癌症基因扩增中演化的复杂性。尽管扩增演化中的部分形式的机制已经相对比较明确了,比如串联重复等,但大部分还是不甚清楚。2021年11月15日,德国科隆大学儿童医院Matthias Fischer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文章Chromothripsis followed by circular recombination drives oncogene amplification in human cancer,利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一种新型扩增,并命名为“地震扩增”(seismic amplification,注:这一术语原本属于地质学或者地震相关学科),这一扩增的特点为多重重排和不连续的拷贝数,并且在38种不同类型肿瘤的发生率为9.9%(在38种不同类型肿瘤共计2756例病人中,出现例数为274,占9.9%)。机制上,地震扩增起始于染色体碎裂,产生染色体外环状DNA,之后是环状重组,由此导致原癌基因拷贝数增加、表达升高,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首先,研究人员检测了79例神经母细胞瘤样本的全基因组数据,对其基因扩增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经历过14次及以上内部重排的扩增子定义为“地震扩增”。根据这一定义,神经母细胞瘤中228个扩增子中有20个属于“地震扩增”,并且影响了79例样本中的19例。其热点区域主要有两个,2p24(内部有MYCN)和12q13/12q15(内部有CDK4和MDM2)。除了神经母细胞瘤,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TCGA上37种不同类型癌症的2677个肿瘤样本,对其“地震扩增”进行了描述。由于染色体碎裂可产生大规模的基因重组,研究人员比对了染色体碎裂和“地震扩增”的区域,发现77.6%的地震扩增子与染色体碎裂区域至少部分重合,其中34.9%是完全重合。同时研究人员排除了断裂—愈合—染色体桥循环(breakage-fusion-bridge cycles)是地震扩增起始事件的可能性。之后,研究人员对重排和扩增事件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地震扩增”的过程模型:1)一个或多个染色体区域发生染色体碎裂;2)将随机片段整合为环状DNA;3)发生环状重组事件(这些环状重组事件与肿瘤细胞高频突变有关);4)扩增区域或保留在双微体中、或以均匀染色区形式整合进染色体中、或形成新染色体。重要的是,“地震扩增”在肿瘤细胞中是稳定的,而非变化的。总之,该研究定义了一种复杂的基因扩增形式——“地震突变”,并描述了其扩增过程,为理解癌症基因组演化包括染色体外环状DNA提供了新的解读。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1-00951-7
  • 微生物所创建全染色体编辑的高产丁醇细胞工厂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A{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stylep  利用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技术,创建高效生产天然或非天然化学品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已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实验室构建的工程菌株大多基于质粒系统完成,通常需要抗生素和诱导剂来保证功能基因和途径的稳定存在,这为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带来挑战。在染色体水平上进行基因编辑与操作,创建完全没有质粒、基因表达无需诱导的高产工程菌株,对于化学品的生物制造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染色体拷贝数少、目标靶点不清楚、基因表达水平低、基因操作相对困难等因素,见诸报道的全染色体编辑的高产工程菌株很少。/pp  针对这一挑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以大宗有机溶剂和潜在生物燃料——正丁醇为目标产品,以大肠杆菌为底盘细胞,创建全染色体编辑的丁醇细胞工厂。该研究的基本策略是将细胞工厂构建分为在染色体上创建生物合成途径与全染色体编辑优化两个部分,通过交互循环操作,不断强化丁醇途径以及底盘细胞对丁醇途径的支持能力,从而提高工程菌株的丁醇生产能力。经过以上策略获得的丁醇高产菌株,在简单批式发酵中可以产生20g/L的丁醇,达到产丁醇大肠杆菌最高水平;对葡萄糖的得率达到理论最大值的83%,超越天然的产丁醇梭菌,显示出全染色体编辑代谢工程的潜力。该菌株生产丁醇不需要添加任何抗生素和诱导剂,已在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试平台完成了放大测试,效果良好,具有工业化生产应用的潜力。/pp  该研究使用一系列基因组操作技术,包括同源重组、l噬菌体Red重组技术、CRISPR/Cas9、Tn5转座子突变等,在大肠杆菌染色体水平上对38个基因进行编辑和操作,通过理性和非理性策略相结合,解决竞争碳流的副产物较多、丁醇生产能量和还原力不足、染色体基因表达强度弱等问题,最终获得了具有工业应用潜力的高产丁醇细胞工厂,为创建全染色体编辑的化学品高产细胞工厂提供了范例。/pp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863计划项目等资助,并已申请中国专利,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emMetabolic Engineering/em上。/ppbr//p
  • 日研究人员制成植物人工染色体有助开发新品种
    日研究人员制成植物人工染色体有助开发新品种 日本冈山大学资源植物ELISA试剂盒研究所教授村田稔率领的研究小组25日宣布,他们成功在植物细胞内人工制造出了带有遗传信息的染色体。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新的作物品种。 ELISA试剂盒研究小组使用拟南芥,利用“自顶向下分析法”,通过操控细胞内原有的染色体,并进行改编,制作出了比通常染色体要小的环状人工染色体。即使是自花授粉的种子,也有40%以上继承了这种人工染色体。 ELISA试剂盒研究小组说,利用植物制作出能被下一代继承的人工染色体,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通过向这种染色体植入特定的基因,就可培育出能抗病虫和抗倒伏的新植物和作物品种。 村田稔说:“利用这种技术,还可以只在水稻生长期间,植入抗病虫和抗倒伏的基因。”Mouse Linker for activation of T cell,LAT ELISA Kit 小鼠T细胞活化连接蛋白(LAT)ELISA试剂盒规格:96T/48TMouse lipoprotein lipase,LPL ELISA Kit小鼠脂蛋白脂酶(LPL)ELISA试剂盒规格:96T/48TMouse lipoprotein α,Lp-α ELISA Kit小鼠脂蛋白α(Lp-α)ELISA试剂盒规格:96T/48TMouse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 ELISA Kit小鼠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ELISA试剂盒规格:96T/48TMouse L-Phenylalanine ammonla-lyase,PAL ELISA Kit 小鼠L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LISA试剂盒规格:96T/48TMouse L-phenylalanine,LPA ELISA Kit小鼠苯丙氨酸(LPA)ELISA试剂盒 规格:96T/48TMouse L-Selectin ELISA Kit 小鼠L选择素(L-Selectin/CD62L)ELISA试剂盒规格:96T/48TMouse 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LHRH ELISA Kit小鼠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ELISA试剂盒规格:96T/48TMouse luteotropic hormone,LH ELISA Kit小鼠促黄体激素(LH)ELISA试剂盒规格:96T/48TMouse lymphocyte factor ELISA Kit小鼠淋巴细胞因子ELISA试剂盒 规格:96T/48TMouse 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 3,LFA-3 ELISA Kit小鼠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FA-3/CD58)ELISA试剂盒规格:96T/48TMouse lymphotactin,Lptn/LTN ELISA Kit小鼠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ptn/LTN/XCL1)ELISA试剂盒规格:96T/48TMouse Lysozyme,LZM ELISA Kit 小鼠溶菌酶(LZM)ELISA试剂盒 规格:96T/48TMous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 ELISA Kit 小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ELISA试剂盒规格:96T/48TMouse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1β,MIP-1β ELISA Kit 小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CCL4)ELISA试剂盒规格:96T/48TMouse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1δ,MIP-1δ ELISA Kit 小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δ(MIP-1δ/CCL15)ELISA试剂盒 规格:96T/48T
  • 央视新闻:合成生物学领域重大突破,首例人工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p  2018年8月2日,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经过四年研究攻关,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与国内多家单位合作,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这也是继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中国科学家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这一成果8月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pp  据小编细查,新闻中提及的中科院团队具体为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覃重军研究组为主的研究团队。该团队完成了将单细胞真核生物酿酒酵母天然的十六条染色体人工创建为具有完整功能的单条染色体。该项工作表明,天然复杂的生命体系可以通过人工干预变简约,自然生命的界限可以被人为打破,甚至可以人工创造全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pp  新闻里屡屡出现贝克曼库尔特流式经典产品——MoFlo™ XDP 超速流式细胞分选系统。其实在科学家的杰出成就中,MoFlo™ XDP的出现绝非偶然,甚至可以说是必备神器。因为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流式分选系统之一,MoFlo很早就建立了流式分选的金标准,它为推动细胞分选在科学界的应用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全球科学家中独享盛誉。此次MoFlo再度建立了流式分选的金标准,引领了流式分选的新潮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57" height="428" title="微信图片_20180810174744.jpg" style="width: 458px height: 281px float: none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e8f71d02-791c-4da8-87cd-781927f1a7e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57" height="447" title="微信图片_20180810174751.jpg" style="width: 455px height: 253px float: none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81b029b9-a828-4fc6-991c-2f3afc55e42e.jpg"//pp  2018年是MoFlo系列产品诞辰30周年,自1988年问世以来MoFlo以其优越的性能,高活性、高纯度、高得率、超高速度一直引领着流式细胞分选仪的技术发展。从最早的Cicero、MoFlo Legacy到如今的MoFlo XDP、MoFlo Astrios EQ,MoFlo不断帮助科学家们登上一座座科学新高峰。染色体分选、精子分选、干细胞分选、痕量细胞分选、以及现在热门的单细胞分选、微颗粒分选,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部与科学家们一起不断让其进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科研需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99" height="255" title="微信图片_20180810174758.jpg" style="width: 461px height: 196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8b909348-f55f-48da-ab57-bb20313bb91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trong1.集高速、高活性、高纯度、高得率为一身/strong/span/pp  MoFlo系列流式细胞仪位于市面上速度最快的流式分选仪前列。最高每秒钟200,000的液滴形成能力超过其他产品一倍以上。在70,000 EPS分选条件下仍能保持99%以上的纯度及90%以上的得率。其高活性受到业界广泛认可,是干细胞及其他脆弱细胞研究的首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trong 2.多激光多参数/strong/span/pp  在MoFlo系统上最多可以配置7根高功率激光,最多同时检测44个参数。可以满足您任何实验的需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99" height="336" title="微信图片_20180810174806.jpg" style="width: 442px height: 194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526dbf61-a018-4aae-b7c7-fb2af3b5db4e.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3.超大数据存储量/span/strong/pp  Summit软件有大于10亿事件的单文件存储能力,没有参数限制。让您在研究稀有痕量细胞时能看见明显的群体,而不是类似噪音的小点,结果更加可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600" height="322" title="微信图片_20180810174810.jpg" style="width: 445px height: 220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d97e8157-4587-433b-8150-330fa4df0d4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4.混合分选模式/span/strong/pp  在MoFlo的系统中,不管你做几路分选都可以对不同的分选液路设置独立的分选模式。富集、纯度、单细胞模式,适应不同群落要求,同时完成实验,不用多次分选。并且能对一群细胞设置多种分选模式,既要纯度又要得率,珍贵样本绝不浪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5.不加电垂直分选/span/strong/pp  单细胞测序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将一个目标细胞准确的分进仅有十几微升液体的管底。为了解决用户的难题,MoFlo独创不加电垂直分选功能。将废液流加电偏转,目标液滴不加电垂直下落,每一个目标细胞都可以精准的到达接受容器管底,不浪费您每一孔的努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99" height="218" title="微信图片_20180810174817.jpg" style="width: 453px height: 176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182637d7-9edb-4c9b-b479-d5dc03ad057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6.卓越的小颗粒检测能力/span/strong/pp  具备增强型前向检测器(eFSC)的MoFlo Astrios EQ,将流式的颗粒分辨率带入纳米级别。细胞外囊泡、外泌体流式分析分选的时代已经到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601" height="466" title="微信图片_20180810174823.jpg" style="width: 453px height: 250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ac1191ca-a7f0-44c5-bdde-0270afb55c7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7.IntelliSort II全自动分选设置及维持系统/span/strong/pp  这么优秀的系统操作一定很复杂吧?No!No!No!有了IntelliSort II系统,分选设置只需依次点按三个扭,几分钟内分选设置自动完成。最重要的是还不需要微球哦!又快又省!而且系统还能自动维持分选状态,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外部环境不断微调参数,保证从分选开始到结束效果始终如一。分选开始就可以干其他事情啦,让您可以真正实现walk away。/ppbr//p
  • 【重大喜讯】贝克曼MoFlo™ XDP助力世界首例人工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2018年8月2日,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经过四年研究攻关,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与国内多家单位合作,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这也是继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中国科学家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这一成果今天(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据小编细查,新闻中提及的中科院团队具体为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覃重军研究组为主的研究团队。该团队完成了将单细胞真核生物酿酒酵母天然的十六条染色体人工创建为具有完整功能的单条染色体。该项工作表明,天然复杂的生命体系可以通过人工干预变简约,自然生命的界限可以被人为打破,甚至可以人工创造全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相关报道请请见文末。)新闻一经播出,就有小贝家的粉丝迅速@小编。新闻里屡屡出现贝克曼库尔特流式产品线经典产品MoFlo™ XDP 超速流式细胞分选系统。其实在科学家的杰出成就中,MoFlo™ XDP的出现绝非偶然,甚至可以说是必备神器。因为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流式分选系统之一,Moflo很早之前就建立了流式分选的金标准,它为推动细胞分选在科学界的应用做了杰出贡献,在全球科学家中独享盛誉。此次MoFlo再度建立了流式分选的金标准,引领了流式分选的新潮流。2018年是MoFlo系列诞辰30周年,自1988年问世以来MoFlo以其优越的性能,高活性、高纯度、高得率、超高速度一直引领着流式细胞分选仪的技术发展。从最早的Cicero、MoFlo Legacy到如今的MoFlo XDP、MoFlo AstriosEQ,MoFlo不断帮助科学家们登上一个个科学高峰。染色体分选、精子分选、干细胞分选、痕量细胞分选、以及现在热门的单细胞分选、微颗粒分选,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部与科学家们一起不断让其进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科研需求。那么MoFlo有什么独门秘诀呢?1.集高速、高活性、高纯度、高得率为一身;MoFlo系列流式细胞仪位于市面上速度最快的流式分选仪前列。最高每秒钟200,000的液滴行成能力超过其他产品一倍以上。在70,000 EPS分选条件下仍能保持99%以上的纯度及90%以上的得率。其高活性受到业界广泛认可,是干细胞及其他脆弱细胞研究的首选。2.多激光多参数;在MoFlo系统上最多可以配置7根高功率激光,最多同时检测44个参数。可以满足你任何实验的需求。3.超大数据存储量;Summit软件有大于10亿事件的单文件存储能力,没有参数限制。让你在研究稀有痕量细胞时能看见明显的群体,而不是类似噪音的小点,结果更加可靠。4.混合分选模式;在MoFlo的系统中,不管你做几路分选都可以对不同的分选液路设置独立的分选模式。富集、纯度、单细胞模式,适应不同群落要求,同时完成实验,不用多次分选。并且能对一群细胞设置多种分选模式,既要纯度又要得率,珍贵样本绝不浪费。5.不加电垂直分选;单细胞测序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将一个目标细胞准确的分进仅有十几微升液体的管底。为了解决用户的难题,MoFlo独创不加电垂直分选功能。将废液流加电偏转,目标液滴不加电垂直下落,每一个目标细胞都可以精准的到达接受容器管底,不浪费你每一孔的努力!6.卓越的小颗粒检测能力;具备增强型前向检测器(eFSC)的MoFlo AstriosEQ,将流式的颗粒分辨率带入纳米级别。细胞外囊泡、外泌体流式分析分选的时代已经到来!7.IntelliSort II全自动分选设置及维持系统:这么优秀的系统操作一定很复杂吧?No!No!No!有了IntelliSort II系统,分选设置只需依次点按三个扭,几分钟内分选设置自动完成。最重要的是还不需要微球哦!又快又省!而且系统还能自动维持分选状态,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外部环境不断微调参数,保证从分选开始到结束效果始终如一。分选开始就可以干其他事情啦,让您可以真正实walkaway。See it, Sort it. Every well, every time. 分你所见,得您所愿。选择MoFlo,助您成功!赶快联系我们吧!相关报道:1. CCTV 1 新闻联播:[视频]我国合成生物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创建世界首例人工单染色体真核细胞2.上海发布:【最新】中科院今早在沪宣布:我国实现合成生物学里程碑式突破!*本产品仅用于科研,不用于临床诊断。
  • 单染色体酵母第一作者选择申请海外博士,科学家再次疾呼:莫让“海归”标签“逼”走优秀博士生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日前刚在英国 《自然》杂志发表领先世界的合成生物学成果,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员就在媒体面前流露出内心焦虑:论文的第一作者、掌握了自己学术思想和实验关键技术的博士生邵洋洋正在申请海外博士后,其中就包括此次与他们同时发表类似论文的美国同行实验室。/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ef2459e4-3725-47d6-a971-944dcbf97e7b.jpg" title="640-3.jpe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覃重军研究员(右)与论文第一作者也是团队成员之一的邵洋洋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pp  “为了学生的前途考虑,我希望她出国,但为国家考虑,我真希望能留住她。”覃重军无奈地说,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按照国内学术圈现行的 “游戏规则”,年轻人若在国外实验室做出好的工作再回国,获得的待遇会好很多。能否根据真实学术水平和实际科研贡献,给予海内外青年人才同等待遇?这个近来被诸多讨论的话题,再次摆在我们面前。/span/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国内不乏孕育重大产出的优秀“学术土壤”/span/strong/pp  将酿酒酵母中16条天然染色体,通过基因编辑的方法合成一条,覃重军研究团队在 “合并染色体”的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连他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美国科学院院士、纽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杰夫· 博伊克,都忍不住来问他,究竟是怎么会想到要这么做,又是怎样完成染色体 “十六合一”的?因为博伊克的实验室用了相同的技术路线,但只融合到两条染色体。/pp  “这是只有外行才敢想的念头,一开始没多少人觉得我能做出来。”覃重军非常感谢植生所给了他宽松的氛围,支撑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整整五年,我没有发表一篇与酵母相关的论文,换在别的单位,或许早就让卷铺盖走人了。”/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覃重军说,这次成功的关键是他在初期作了大量思考,清晰界定了实验的原则,同时实验室也在进行系统的技术积累。/span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斌告诉记者,尽管覃重军没有出论文,但研究所更看重人才的长期发展,在国际评估中,他的研究方向一直得到认可,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出的重大成果,我们就该耐心等待。”/span为了让科学家安心做科研,植生所为各研究组长提供稳定的年薪,而非根据各研究组的科研经费多少来核算。/pp  维持研究团队运转的人头费一直是件头疼事。多年来,覃重军研究组的“赤字”超过300万元。 “有些单位的研究组账面少于50万元,就可能被要求关闭,更不可能赤字运行。”为此,他感到十分幸运, “现在无论哪里要我去,我都不会离开植生所这片宽容的学术土壤。”更何况,这里每年都会冒出两三项引发学术界关注的重大成果,已初具国外著名实验室的创新氛围。/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  优质“小环境”还需“大环境”扶持滋养/strong/span/pp  宽松而有活力的 “学术土壤”在国内尽管还不多,但越来越多的 “星星之火”已经出现。不必远寻,就在生命科学领域,上海就有多个研究所具备了专注学术、宽容失败、奋力创新科研氛围,而且具备了国际一流的研究实力。/pp  照理说,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这样的研究所对优秀博士毕业生应该具有相当吸引力。但邵洋洋斟酌再三,还是决定申请海外博士后。/span的确,以此次单染色体人工酵母的工作,她可以申请到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任何一个顶尖实验室,去那些实验室接受训练和熏陶,这是每个年轻博士所向往的。然而,更吸引人的,是去一个优秀海外实验室学习上两三年,做出杰出工作再回国,就能比不出国的青年科学家获得更多科研经费支持和房贴,申请人才计划、科研项目都更有优势。/pp  “可我又有什么理由阻止她出国做博士后呢?尽管我的研究组人手十分紧张,她走之后,很多后续工作可能难以开展。”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尽管植生所的 “小环境”不错,但从整个科研大环境来看, “海归”标签依然在科研经费获取、人才评价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让覃重军如鲠在喉。/span/pp  不久之前,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刘真受聘为研究组长,他也曾为是否出国做博士后而纠结过。尽管他留在国内并做出了世界首批克隆猴这样的杰出工作,但在科研启动期所获得的资助仍比不上 “海归”们。/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一个优秀博士生的流失,不仅意味着一段黄金创造力的流失,也可能将国内实验室的创新科研思路带给竞争对手。”痛心之余,覃重军疾呼,能否更公平地对待不同路径成长起来的人才,适时转变人才评价方式,让优秀博士生不必为了 “海归”标签而出国。/span/p
  • 240万!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染色体全自动扫描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系统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SDGP370000000202202006132 项目名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染色体全自动扫描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系统采购项目 预算金额:240.0万元 最高限价:240.0万元 采购需求:标的标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本包预算金额(单位:万元)A染色体全自动扫描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系统 1 详见附件 240.000000 合同履行期限:详见招标文件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 240万!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仪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TJBD-2022-A-012项目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4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4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仪1台,具体内容及要求详见项目需求书,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本项目允许进口产品投标,同时也接受满足需求的国内产品参与竞争。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3个月内交货(特殊情况以合同为准)。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夫妻放弃美国高薪回国科研 论文登上《自然》
    陈崇、刘玉夫妇在四川大学的实验室里。  3月2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玉教授和陈崇教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阐述了染色体缺失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为攻克很多有类似特点的“凶猛”癌症提供了治疗方向。能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绝对是学术大腕,更让人钦佩的是,文章的第一共同作者刘玉和陈崇还是夫妻。  2014年年底,本已受聘美国俄亥俄州一家著名的肿瘤研究中心教授职位的陈崇博士,毅然回国,他的理由看似很简单:“爸爸希望我离家近一点。”这对夫妇有三个孩子,他们在美国的时候,不仅要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还独自抚养孩子,以至于他们的时间是按照分钟精确计算的。  夫妇挨桌而坐研究同一课题  走进刘玉和陈崇工作的实验室,桌子上密密麻麻的仪器,一群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刘玉夫妇两人的办公桌挨在一起,真是朝夕相处的典范。  刘玉和陈崇很健谈,为了让记者明白他们的科研成果,陈崇拿起笔在黑板上做讲解。他说:“如果你没有听明白,只能说明我讲得不好。”  刘玉和陈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是介绍染色体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刘玉打了一个比喻,正常人本身是一架天平,当一部分染色体丢失了之后,天平失衡,细胞便不受控制地生长,因此导致了癌症的发生。  据他们介绍,100多年前,德国的科学家就观察到了肿瘤细胞中被改变的染色体,提出了这种改变可能是肿瘤形成的驱动力。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很多科学家一直认为染色体缺失是因为其中某一个基因改变而导致的。刘玉和陈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不仅阐明了染色体缺失在肿瘤中的作用,而且可以进一步针对染色体缺失的肿瘤寻找标靶攻克,这样将对癌症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收到用稿通知两人喜极而泣  2014年,刘玉开始向《自然》杂志投稿。很快,杂志主办方回复邮件,对这篇论文表示了足够的兴趣,同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这份邮件如同给刘玉陈崇夫妇注射了一支兴奋剂,他们开始反复打磨论文。经过了长达一年多时间的交流和修改,今年1月21日凌晨,来自英国的一封邮件让陈崇夫妇欣喜若狂,《自然》接受了他们的论文,将于3月24日正式发表。尽管在反复沟通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基本确定论文会被使用,但是收到邮件的那一瞬间,两人还是喜极而泣,这是对他们五年科研成果的一种肯定。  论文发表之后,业内很快沸腾,大家纷纷向夫妇两人发来祝贺短信。要知道,能够在《自然》上刊发论文的绝对是凤毛麟角,其含金量之高在科学领域内众人皆知。  爸爸的一句话促成他们回国  陈崇是巴中人,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毕业后不久他到美国著名的密歇根大学、冷泉港实验室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学习和工作。  2014年年底,刘玉和陈崇相继回到国内,陈崇以国家“千人计划”的身份加盟四川大学,进入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刘玉也一同加盟该实验室。据他们透露,当初学校给了他们接近1000万元的科研经费,为他们下一步研究癌症提供了启动经费。  说起两人选择回国发展,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2014年,当他们选择回国时,陈崇拿到了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的教授职位。凯斯西储大学是美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学校给出的待遇很高,足够他们在当地买一套带花园的大洋房。陈崇给在巴中的爸爸打电话说了这件事情,爸爸当时的回答是“还是离家近一点好”,这个理由成为触动陈崇回国的重要原因。  然而,当陈崇提出回国的想法时,两个年龄稍大的孩子不太愿意,他们已经习惯了在美国的生活,刘玉也担忧孩子们能否适应国内的学习。为了打消家人的念头,陈崇还专程回国做了考察。  学者夫妻的生活——每天时间精确到分钟看孩子搞科研两不误  作为女性,刘玉完成了太多其他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首先,她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他们的孩子都是在美国出生的,刘玉每次都是工作到生产的当天才进医院,在家里休息两个多星期就回到实验室。她从没体会过“坐月子”的滋味。  夫妻俩在美国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做研究的同时独立照顾三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刚刚9个月就被送进了托儿所。为了保证彼此有充分的科研时间,两人以分钟为单位安排时间。陈崇负责孩子的早餐和送他们上学,刘玉则是早上5点起床,6点之前赶到实验室。每天下午5点,刘玉从实验室赶到学校接孩子们回家,陈崇则往往工作到晚上9点多。  周末时间,他们两人也是错峰工作,有一个人负责陪伴孩子。尽管这样,他们依然没有觉得辛苦,每周末的晚上是一家人固定的聚会日,最受全家欢迎的节目就是“中国好声音”。  刘玉说话声音轻轻的,但她在实验室里绝对是“女汉子”。她说这么多年她至少解剖了五六千只老鼠,做完解剖,并不会影响她下班后美餐一顿的食欲。夫妻俩出国以前,几乎不下厨,但是现在,两人都能做一桌好菜。  刘玉和陈崇很恩爱,刘玉口中的“崇”是一个有担当的人。2001年,刘玉先到美国学习,两人相隔万里,当时的联系基本靠电话。每天刘玉睡觉之前,陈崇会雷打不动地打来电话,“简直跟闹铃一样准时”。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寰吴柳峰摄影张磊(原标题:三个孩子的教授夫妻癌症研究论文登上《自然》杂志 川大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玉陈崇夫妇,放弃美国高薪回国做科研)
  • 染色脐橙泛滥 至今无检测标准与监管
    【提要】西安市场上赣南脐橙被染色一事前段时间在媒体的连续报道下,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记者走访西安市多家农贸市场和超市后却发现,染色脐橙依旧销售火爆,西安市农业局流通处。流通处处长杨振峰告诉记者,染色橙的问题,其实在去年就已经引起了农业部门的注意,但由于目前西安市还没有一家检测机构能够具备检验染色橙化学成分的资质,所以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中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西安市场上赣南脐橙被染色一事前段时间在媒体的连续报道下,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工商部门也已介入调查,但记者走访西安市多家农贸市场和超市后却发现,染色脐橙依旧销售火爆,未见下架之势。  近日,记者来到了西安市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西北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以批发橙子为由向商贩询问价钱。看到有生意,商贩立刻热情地围拢上来向记者推介自家的橙子。记者发现,市场里99%的橙子都是经过染色处理的,红红亮亮特别抢眼,为了让记者购买他家的脐橙,周围的商贩竞争给记者推荐:  接下来,记者走访了西安市胡家庙蔬菜批发市场以及多家零售摊点,发现情况确实如此,市场上销售的99%的赣南脐橙,全部是经染色处理。但零售商贩对染色一事矢口否认。  随后,记者将有关情况分别反映给了西安市工商局以及西安市农业局,但两个多星期过去了,记者发现,染色脐橙依旧横行于西安市场,无论是大型超市还是各个零售摊点,随处可见,未见收敛之势。在西安市边家村一家水果摊前,染色赣南脐橙被整齐的摆放在摊点前。  没有检测能力  雀声四起的染色脐橙为什么在相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之下依旧销售火爆呢?相关检验部门究竟有没有做相关检验工作呢?记者采访了西安市农业局流通处。流通处处长杨振峰告诉记者,染色橙的问题,其实在去年就已经引起了农业部门的注意,但由于目前西安市还没有一家检测机构能够具备检验染色橙化学成分的资质,所以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杨振峰:咱们西安市我们去年了解了一下,染色橙的这个问题啊,它往年也有,原来也想这个事是个问题,向农业厅进行了反映,它要求我们了解一下,看西安市哪一家检测机构能检测染色橙的那里面的染色成分,我们了解了一下,西安市还没有一家有这方面的检测能力的。  没有明确标准  杨振峰同时还指出,除了缺少检测机构外,国家在染色脐橙的检疫检验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杨振峰:咱们现在这些农业部门还没法检测,染色橙的那个染料是什么成分,因为它没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计量认证,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作为政府的监管部门,他就失去了法律的依据。染色,他里面有多少的安全的风险?这个不好说啊。  无法强制禁售  杨振峰说,他们曾经多次联合工商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染色脐橙进行检查,在国家还没有明确检疫检验标准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深入市场,从橙子经营户方面入手。  杨振峰:我们已经派出了人员深入市场,组织橙子的经营者,进行调研,给他们办培训班,讲明啊,虽然目前还没有标准,但是我们认为它如果是用化学染色剂进行染色的话,它会存在一定的,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群众吃了,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要求他们增强自律意识,自觉地不经营这种产品。  与此同时,他们也正在积极的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希望相关方面的标准尽快出台。  杨振峰: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必须由国家卫生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制定相关的标准才行,但在国家没有标准的情况下,作为政府的监管部门,哪一个地方或者哪一个人说了都不算。  杨振峰说,许多群众图看好,购买染色脐橙,客观上也给部分不法商贩带来了销售动机,只有大力宣传,让群众知道染色橙对人体的害处,拒绝购买,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染色脐橙的销售。他说,一般自然熟透的橙子会有不均匀的淡黄色斑纹,而被染过色的橙子会有明显的染色痕迹,最简单的鉴别办法就是用纸擦。一般染过色的橙子会擦出红色。
  • Nat Methods | 汤富酬课题组开发出基于单分子测序平台的scNanoHi-C技术,可精准检测单细胞高阶染色质互作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受到基因组中顺式作用元件的复杂调控。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例如: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绝缘子等等,其数量远远超过蛋白编码基因。目前人类基因组中已知的顺式调控元件就有一百多万个,而蛋白编码基因只有大约两万个。遗传学研究也表明基因调控不仅仅是单个基因之间一对一的简单调控事件,而是以调控网络的形式发挥作用,不同的调控元件以及靶基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例如,一个基因的启动子可以整合来自多个增强子或者沉默子的调控作用,一个增强子元件也能够同时影响多个基因的表达1-3。随着三维基因组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基因表达调控相关的染色质构象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大部分研究都是集中在成对的相互作用(pair-wise interaction)上,而对于多个顺式调控元件同时与一个基因启动子之间的高阶相互作用(high-order interaction)的研究仍然比较有限。此外,多个基因组元件是如何通过三维基因组构象的变化同时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目前也尚不清楚。近年来,为了探究更精准和全面的染色质互作情况,检测高阶染色质互作的技术也相继出现。然而这些技术往往局限于基因组的特定位点,或是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得益于三代测序平台(单分子测序平台)的日渐成熟,最近开发的基于牛津纳米孔技术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y, ONT) 的Pore-C方法4在检测染色质高阶相互作用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可以通过应用新的统计方法有效地分析全基因组中多个染色质位点之间高阶相互作用的协同性。尽管上述这些基于大量细胞的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染色质的高阶相互作用,但它们无法解决细胞间的异质性问题,阻碍了它们在复杂组织器官样品中的应用。而现有的单细胞Hi-C(single-cell Hi-C,scHiC)技术受限于二代测序较短的读长(通常是双端总共300bp)也难以对染色质高阶相互作用进行检测。目前除了单细胞超分辨率成像以外,2022年开发的scSPRITE5是唯一一种可以在单细胞水平检测染色质高阶相互作用的测序方法。但是该方法更适用于远距离的间接染色质高阶相互作用,而对于与基因调控更相关的直接染色质高阶相互作用的检测能力很有限。此外,scHi-C 的另一个挑战是很难平衡捕获细胞群体异质性所需的高通量(每次实验能够检测大量单细胞)与探索高分辨率 3D 基因组结构所需的高深度(每个单细胞中捕获大量染色质相互作用)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一种可扩展的 scHi-C方法来剖析高阶染色质三维结构,并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这些染色质高阶相互作用在不同生物过程中的协同调控机制。为了应对这些挑战,2023年8月28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汤富酬课题组在Nature Methods上发表题为scNanoHi-C: a single-cell long-read concatemer sequencing method to reveal high-order chromatin structures within individual cells的文章。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使用单分子测序平台开发了一种基于邻近连接的单细胞染色质构象捕获方法,称为 scNanoHi-C。该方法实现了在单细胞水平的高阶染色质相互作用检测,并且在通量上具有很好的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的实验需求。在实验上,scNanoHi-C依次使用 1% 甲醛 (FA) 和 1.5 mM 戊二酸二琥珀酰亚胺酯 (DSG) 孵育进行交联,以降低连接反应的随机噪音并兼顾对短程和长程染色质相互作用的高灵敏度检测。为了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单细胞中固定连接后的染色质三维结构信息,该研究设计了一种灵活的单细胞基因组长片段扩增方法。该方法使用两端具有相同接头的低浓度Tn5转座酶以提高DNA片段扩增长度和基因组覆盖度,并通过设计24种带有不同条码标签的 Tn5 酶结合后续PCR扩增中引入的条码标签共同控制测序的通量。通过这种方式,scNanoHi-C 能够在一次 PromethION 测序中对少至几个单细胞进行低通量、高覆盖度测序或者对数千个单细胞(最高可达 24×96=2304个细胞)进行高通量、低覆盖度测序,可以根据实验需求灵活进行选择(图1)。为了评估scNanoHi-C技术的可靠性,该研究首先将scNanoHi-C应用于正常二倍体的GM12878细胞系,并分别使用低深度(~0.2Gb/cell)、中等深度(~1Gb/cell)、高深度(~4Gb/cell)三种策略进行测序,并与基于二代测序平台的大量细胞原位Hi-C标准数据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出很高的一致性。同时每个策略检测到的串联体(含有有效染色质相互作用的测序读段)中大约一半为高阶串联体(包含三个以上不同调控元件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些高阶串联体中,大约58%是三联体,26%是四联体,其余为五联体以上的多联体(基数从5到11不等)。图1:实验流程示意图以及高阶串联体的检测接着该研究在多个方面对scNanoHi-C的应用进行了探索:1.scNanoHi-C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精准捕获染色质三维结构的异质性。scNanoHi-C能够在单细胞水平检测各层级染色质结构特征,包括染色体领域(整条染色体,50Mb-200Mb尺度的结构特征)、A/B区室(常染色质区域与异染色质区域,5Mb-20Mb尺度的结构特征)、以及拓扑关联结构域样结构(TAD-like,0.5Mb-5Mb尺度的结构特征)。同时,scNanoHi-C的单个染色质片段长度(单体长度,平均610 bp)相较于传统基于二代测序平台的scHi-C(测序不超过150bp)显著提高,这大大增加了其在染色质相互作用对中捕获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机会,能够在二倍体细胞中直接判定单倍型的单体比例由原来二代测序平台的大约9%提高到了25%。因此,scNanoHi-C也可用于有效地重建单个二倍体细胞的基因组三维构象。同时,利用单细胞A/B 区室化值(single-cell A/B compartment value, scA/B value), scNanoHi-C对GM12878、HG002 和 K562 三种人类细胞系进行了聚类分析,能够在单细胞精度准确将三种细胞分开,并识别了细胞类型间的染色质差异区室化区域。此外, scNanoHi-C也能够准确地检测每个单细胞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特征。分析结果表明,scNanoHi-C准确地捕获了GM12878细胞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非整倍体亚克隆以及K562细胞的拷贝数变异。同时,scNanoHi-C也可应用于结构变异的检测,如准确检测出了K562 细胞中 BCR-ABL1 和 NUP214-XKR3 的基因融合事件(染色体易位事件)。图2:scNanoHi-C串联体和单体的长度分布、单倍体分型的比例、细胞分群结果和单细胞拷贝数变异(CNV)图谱2.scNanoHi-C能够在单个细胞中准确鉴定高阶染色质相互作用。该研究在GM12878 细胞数据集中,使用scNanoHi-C得到的单细胞高阶串联体信息结合ABC模型(Activity-by-contacts model)6预测的增强子-启动子 (E-P) 相互作用关系共同鉴定了增强子-启动子高阶相互作用。通过这种方式,该研究首次在单个细胞中以20 kb的分辨率直接观察到1,097 个基因的单个启动子能够与多个增强子同时发生相互作用,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同时受到多个增强子的调控。这些受到高阶调控的基因主要富集在与GM12878这种B淋巴细胞的功能相关的免疫信号通路上,并且通常表现出更高的表达水平。特别地,这些基因中还包括一些B细胞谱系特异性转录因子如EBF1以及EBV 超级增强子相关基因如MIR155HG、IKZF3和ETS1等。这些结果表明,多个增强子的协同调控可能是确保关键基因高水平稳健表达的一种潜在机制。通过类似的方法,该研究还在单个细胞中鉴定出了1,422 个能够与多个启动子同时发生相互作用的增强子。此外,该研究发现部分高阶基因调控作用能够在多个单细胞中被检测到,这可能与细胞中频繁使用的关键转录程序有关,后续可以通过发展基于富集策略的具有更高分辨率的Hi-C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图3: scNanoHi-C技术对多向基因调控网络的检测3.scNanoHi-C能够揭示不同基因组区域之间的协同调控关系以及染色体外环形DNA与线性基因组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倾向于形成高阶相互作用的一组基因组位点称为“基因组协同调控区域”。该研究针对scNanoHi-C的数据特点对鉴定基因组协同调控区域的算法进行了优化,并将该算法运用到GM12878细胞活跃启动子和增强子的集合中,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共鉴定出了917组增强子-启动子协同调控区域。其中,大约20%(187/917)的协同调控区域包含来自不同染色体的基因组位点(提示不同染色体之间的反式相互作用)。这些协同调控区域在活跃转录的基因组区域、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和染色质环相关因子(CTCF等)的结合位点区域中高度富集。此外,在917个协同调控区域中,有167个被发现与GM12878细胞特异性的超级增强子有关。接着,该研究将scNanoHi-C运用到携带大量染色体外环形DNA(ecDNA) 的COLO320DM 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中,检测到了染色体外环形DNA与线性基因组(染色体内的基因组)之间存在广泛的染色质高阶相互作用,并且首次在单个细胞中观察到四个主要的染色体外环形DNA的基因位点之间存在复杂的高阶相互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染色体外环形DNA可能通过建立复杂的高阶染色质三维结构来驱动癌基因的过量表达。图4: scNanoHi-C技术对染色体外环形DNA(ecDNA)相关的协同作用的检测4.scNanoHi-C能够高效辅助单细胞基因组从头组装。在可用细胞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该研究表明使用scNanoHi-C辅助单细胞基因组(single-cell whole genome sequencing,scWGS)从头组装7可以大幅度提高组装质量。例如,使用20个单细胞的基因组长读长测序数据和12个单细胞的scNanoHi-C数据组装的人类基因组支架(scaffold)的NG50要优于使用30个单细胞的基因组长读长测序数据直接组装的效果(2.49 Mb vs. 1.34 Mb)总之,scNanoHi-C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在一次测序中可对少至几个单细胞或多达数千个单细胞进行染色质三维结构测序,并且实验流程相对简单、易于操作,仅需要基本的PCR仪等分子生物学设备,适合于各种生物学实验室使用。scNanoHi-C还是一种强大且多功能的工具,可用于在单细胞分辨率准确区分细胞类型、对单个二倍体细胞进行高效单倍型分型、检测单个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和各种复杂结构变异以及高效辅助单细胞基因组从头组装。更重要的是,scNanoHi-C 首次实现了在单个细胞中在全基因组水平对增强子-启动子的高阶直接相互作用的检测,在单个细胞中准确鉴定了高阶基因调控事件,同时能够对复杂的染色体外环形DNA与线性基因组间的高阶相互作用进行精准检测。scNanoHi-C显示了单细胞长读长Hi-C测序技术在分析由高阶染色质三维结构介导的不同细胞间基因调控异质性方面的潜力,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发育和疾病进展过程中高阶染色质结构变化机制,揭开基因组中各种复杂调控关系中的“暗物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博士生李文、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卢健森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汤富酬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昌平实验室的资助,北京大学高通量测序平台以及北京大学“北极星”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协助与支持,北京大学邢栋课题组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帮助。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3-01978-w参考文献:1 Hafner, A. & Boettiger, A.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ranscriptional control. Nat Rev Genet, doi:10.1038/s41576-022-00526-0 (2022).2 Oudelaar, A. M. & Higgs, D. 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om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Nat Rev Genet 22, 154-168, doi:10.1038/s41576-020-00303-x (2021).3 Furlong, E. E. M. & Levine, M. Developmental enhancers and chromosome topology. Science 361, 1341-1345, doi:10.1126/science.aau0320 (2018).4 Deshpande, A. S. et al. Identifying synergistic high-order 3D chromatin conformations from genome-scale nanopore concatemer sequencing. Nat Biotechnol 40, 1488-1499, doi:10.1038/s41587-022-01289-z (2022).5 Arrastia, M. V. et al. Single-cell measurement of higher-order 3D genome organization with scSPRITE. Nature Biotechnology 40, 64-73, doi:10.1038/s41587-021-00998-1 (2021).6 Fulco, C. P. et al. Activity-by-contact model of enhancer-promoter regulation from thousands of CRISPR perturbations. Nat Genet 51, 1664-1669, doi:10.1038/s41588-019-0538-0 (2019).7 Xie, H. et al. De novo assembly of human genome at single-cell levels. Nucleic Acids Res 50, 7479-7492, doi:10.1093/nar/gkac586 (2022).汤富酬,博士,北京大学BIOPIC/ICG研究员,国家“优青”(2013)、“杰青”(2016)。1998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03年在北大获得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2004-2010年间在英国剑桥大学Gurdon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0年回到北京大学组建实验室,主要从事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系统发展了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体系,并利用一系列技术体系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DNA去甲基化过程的异质性以及其他表观遗传学关键特征,发现了人类早期胚胎中基因表达网络的重要表观遗传学调控机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分析人类早期胚胎表观遗传调控网络的研究框架,加深了对人类原始生殖细胞的发育以及表观遗传重编程过程的认识。
  • 染色橙照卖只因没有检测能力?
    近日,西安市场上赣南脐橙被曝99%经过染色处理,工商部门已介入调查,但染色脐橙依旧销售火爆,未见下架之势。西安市农业局流通处处长杨振峰告诉 “中国之声”,他们向省农业厅反映了,厅里要求了解一下西安有无检测机构可以检测里面的化学成分,结果没有一家有检测能力,而且国家也没有检测标准,政府监管部门失去了法律依据。  染色脐橙红红亮亮,记者们一看便知,果商们一看便知,只有政府监管部门需要有检测能力的机构进行科学检测。结果是没有机构具备检测能力,即使有检测能力,国家也没有相关标准,于是政府监管部门就没有执法依据,只能由着染色脐橙 “火爆热销中”。谁要是吃了染色脐橙倒了霉,可别怪监管部门。  与西安遥相呼应的是,北京市小学生张皓调查发现九成蘑菇被漂白,而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却说“食用菌合格率为97.73%”,中国食用菌协会也表示 “不相信小学生的实验结果”。干脆不承认有食品安全问题,既然问题都不存在,自然犯不着他们劳神费力。相比之下,西安的监管部门还算不错,承认问题,想管一管,只是天不与便,只好放弃。  看来,监管食品市场,政府监管部门活用两招即可应付自如:一招是坚称太平无事,不容许 “无事生非” 另一招是承认有事,但不是我不管,而是没有检测能力与标准,没有执法依据,爱莫能助。两招殊途同归,最终都是监管部门不作为,问题搁在原地,消费者自求多福。  但市面上传言四起,老百姓没法安心自处,他们需要有关部门升帐理事。关于脐橙染色的事,西安市农业局流通处已向省农业厅反映过了,既然本地不具备检测能力,省农业厅向上级部门报告没有?既然媒体已公开报道,上级部门有没有注意到此事,接下来准备怎么办?这是公众亟欲知情的。  据说,西安市农业局官员以为,只有大力宣传让群众知道染色橙对人体的害处,拒绝购买,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染色脐橙的销售。如果群众都长着一双雪亮的眼睛,当然就能保证没事。但如果凡事群众都能够自行解决,大家又何必出钱养一帮公务人员?纳税人雇用公务人员,难道目的只是让公务人员整天无所事事吗?  很明显,有关监管部门不想管事,懒得管事,而且有理由不管事,可以不管事。不管事也不用担什么责任,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食品安全问题堆积如山,险象环生。两个月前,也是西安,市面上生姜被曝60%是硫磺熏制的毒姜,而且这种毒姜已经横行市场七年。既然检测没能力,执法没依据,安全问题只好一直存在着。如此说来,每个活着的国人还真是幸运,又或者是免疫力已经久经考验而自然形成了。
  • 市场惊现“掉色葱”,检测结果却非染色?
    葱、姜、蒜,是每个家庭或餐厅必备的食材。其中,葱的香味最为迷人,也最受大众喜爱,是中菜里不可或缺的调味蔬菜。近日,贵阳多个农贸市场所销售的香葱出现掉色情况,只需用纸巾在香葱上轻轻擦拭,纸巾就会被染成蓝色。此情况引发大众关注,蓝色物质究竟是农药残留还是有毒有害物质?消费者纷纷表示担忧,甚至谈葱色变。据调查,“蓝色香葱”是从云南某地流入贵阳。随后,云南昆明市场监管部门总共排查4640个市场点位,发现一擦就掉色的“掉色葱”1479.735公斤,已全部下架封存。目前,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向大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信息通报,并要求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掉色葱”进行无害化销毁,对相关市场方进行约谈,强化市场方主体责任,严禁感观异常的掉色问题葱进入市场。贵阳市场监管部门和农业部门对“染色香葱”展开调查,对20个香葱样品检测结果分析,6个样品(纸巾擦拭无色)检测出来的铜含量为0.456mg/kg至0.689mg/kg,含量值与香葱自身营养成分相当;其余14个样品(纸巾擦拭有蓝色物质)铜含量达1.23mg/kg至3.68mg/kg,含量值高于香葱自身营养成分(营养成分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另外,此20个样品均未检出咯菌腈、四聚乙醛、果绿色(复配着色剂)等成分。根据检测报告,专家明确,香葱上的蓝色物质是波尔多液残留物,危害风险较低,市民不用谈“葱”色变。波尔多液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其化学名称为“五水合硫酸铜”,一个分子的“无水硫酸铜(白色)”与五个“水分子”结合后就会形成“蓝色物质”。当“硫酸铜+生石灰+水”后,就会形成一种“天蓝色的胶状悬浮液”,即为“波尔多液”。其能促使作物叶色浓绿、生长健壮,且对人和畜低毒。专家表示,硫酸铜易溶于水,市民只要将香葱用自来水冲洗两三遍,就能去掉残留物,不会给健康带来问题。
  • 30纳米染色质高精度三维冷冻电镜结构成功解析
    p style="line-height: 1.5em " DNA如何包装成染色体,是科学家们一直努力破解的重要科学问题。近30年来,由于缺乏系统、合适的研究手段,作为染色质包装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部分,30纳米染色质高级结构研究一直是现代分子生物学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科学家已经发现,染色质包装分4步完成,对应了染色质的四级结构:第一级结构是核小体 第二级结构是核小体螺旋化形成30纳米染色质纤维 第三级结构是30纳米染色质再折叠成更为复杂的染色质高级结构,即超螺旋体 第四级结构是超螺旋体进一步折叠形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染色体。/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为解析30纳米染色质的高精度三维冷冻电镜结构,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李国红课题组及其合作者(朱平课题组和许瑞明课题组)在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支持下,自主建立了染色质体外组装和冷冻电镜技术(11埃)。利用这一技术,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30纳米染色质纤维是以4个核小体为结构单元形成的左手双螺旋结构。同时,连接组蛋白H1在单个核小体内部及核小体单元之间的不对称分布及相互作用促成30纳米高级结构的形成,从而明确了H1在30纳米染色质纤维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2014年4月25日,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61周年的纪念日,《科学》杂志以Double Helix,Doubled(《双螺旋,无独有偶》)为题介绍了这项重要成果,并同期刊发英国剑桥大学教授Andrew Travers撰写的题为The 30-nm Fiber Redux(《30纳米纤维的归来》)的评论。该评论指出:(本文)结果明确地界定了染色质纤维中DNA的走向,解决了染色质到底是单股纤维还是双股纤维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本来似乎已经陷入困境的30纳米染色质纤维结构研究,又会重新成为生物学家们继续关注的焦点。该成果发表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多部世界知名最新版本教科书收录(《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等)。/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据李国红介绍,在30纳米染色质纤维结构解析的基础上,他们通过与中科院物理所李明课题组合作,利用单分子磁镊技术对30纳米染色质纤维建立和维持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后续研究中,研究人员正在建立和完善描绘全基因组染色质结构的MNase-seq技术——gMNase-seq(细胞核内染色质结构分析方法),通过蛋白质融合或不同大小的金颗粒修饰和改造MNase,提高MNase-seq的空间分辨率,进一步描绘了细胞核内染色质纤维三维结构的动态调控及其分子机制。/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30纳米染色质纤维结构”先后入选“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学院重大创新成果”和“中国科学院‘十二五’标志性重大进展核心成果”。该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科学家在攻克30纳米染色质纤维高级结构这一30多年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使我国在染色质结构研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也为预测体内染色质结构建立的分子基础以及各种表观遗传因素对染色质结构调控的可能机理提供了结构基础。/ppbr//p
  • 广州生物院等在染色质高级结构调控细胞命运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成果发表于Cell Reports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缠绕在组蛋白八聚体上形成染色质,并在染色质架构蛋白的作用下逐级折叠形成远距离的染色质相互作用(或染色质环)、拓扑相关结构域和染色质区室等染色质高级结构。远距离染色质互作可以调控基因表达,在细胞命运决定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CCCTC结合因子(简称CTCF)最早被认为是绝缘子结合蛋白,随后发现CTCF在转录激活/抑制、基因印记、X染色体失活等方面均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CTCF被认为是染色质架构蛋白,与Cohesin复合物等在调控远距离染色质相互作用和维持染色质“成环”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CTCF是否在同一生物学过程中发挥其多重功能至今尚不清楚。4月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姚红杰课题组联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付向东课题组,在Cell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CTCF functions as an insulator for somatic genes and a chromatin remodeler for pluripotency genes during reprogramm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运用体细胞重编程到诱导多能干细胞为模型,结合多维组学技术,并联合生物信息分析,揭示了CTCF介导的染色质绝缘和染色质结构变化协同调控干细胞多能性获得的新机制。研究发现,CTCF在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表达逐渐升高,并发挥促进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CTCF具有同时抑制体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和促进多能性基因网络激活的双重功能。机制分析发现,CTCF通过发挥染色质绝缘功能抑制体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CTCF具有维持多能性基因染色质开放的作用,CTCF还结合在部分多能性基因启动子区,促进这些多能性基因增强子(Enhancer)和启动子(Promoter)之间的相互作用(EP互作)。此外,该研究还揭示了CTCF与染色质重塑因子SMARCA5形成蛋白复合物,有助于维持多能性基因的染色质开放和多能性转录因子的结合,促进多能性基因网络的激活。研究表明,在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过程中,CTCF发挥了介导染色质绝缘和染色质重塑的协同调控作用。该研究进一步完善了CTCF的生物学功能,并为后续研究细胞命运决定的调控机理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工作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本研究的模式图
  • 梁咏琪成为无创产前检测首位代言人
    日前,据香港媒体报道,准妈妈梁咏琪怀孕6个多月,初为人母她最担心是胎儿的健康,2014年12月初获邀接受无创产前DNA测试,并成为首位代言人。  梁咏琪透露测试只需要抽取7ml血液便可进行16种染色体测试,现在她跟老公知道胎儿健康便安心得多了。  关于唐氏综合症  每一对夫妻都希望能得到健康的宝宝,但是在600-1000个活产婴儿中就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又称唐氏综合征,亦称先天愚型,是人类最早被确定的染色体病,它是人类最早发现、最为常见的染色体畸变,占小儿染色体病的70%~80%。本病发病率随孕妇年龄增高而增加。  临床主要特征为智能障碍、特殊面容和体格发育落后,并可伴有多发畸形。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要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医疗和社会服务,对患者进行长期耐心的教育。要训练弱智儿体能训练,促进智能发育,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对患儿宜注意预防感染,如伴有先天性心脏病、胃肠道或其他畸形,可考虑手术矫治。这需要家庭和社会大量的资源,唐氏综合征的患儿很难融入社会。  虽然孕妇生育唐氏患儿的风险随其年龄增长而递增,但高龄孕妇产前诊断做得比较好,加上年轻孕妇远多于高龄孕妇,80%的唐氏综合征患儿是年轻的孕妇所生,因此年轻的孕妇也不要放松警惕。  传统的产前筛查诊断方法  1. B超测量胎儿颈项皮肤厚度  2. 血清学方法(测定孕妇血清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FE3),根据孕妇检测此三项值的结果,并结合孕妇年龄,计算出本病的危险度,以决定是否进行产前诊断。)  3. 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是本病产前诊断的确诊方法,其常见核型与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核型相同。羊膜穿刺术属于侵入性的检查,可能会造成0.5-1%的流产风险,也有0.05%的机率会造成新生儿外型的伤害。  更安全、准确、无创的检测方式&mdash &mdash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传统的产前诊断方法准确度低,有些还可能给孕妇和胎儿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急需一种更安全、更准确、更快捷的检测方法来满足目前临床的这种迫切需求。1997年,科学家在孕妇的血液中发现了胎儿游离DNA片段,基于这一发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应运而生。通过10ml的孕妇的血液,可以预先知道胎儿是否患唐氏综合征。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提取游离DNA,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分析,得出胎儿发生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风险率。检测具体流程包括采血、将采集的血液进行样本处理、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分析、报告发放和解读。  目前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适宜检测时间是12~24孕周。在早于12孕周时进行检测,可能会因外周血中胎儿DNA浓度过低而达不到检测要求。超过了24孕周的孕妇可以由专家进行检查后再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该项检测。  如今,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正逐步得到应用,为孕妈妈们带去了安心。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检测经验的不断积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还可更广泛地应用于其他染色体非整倍体和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等染色体疾病的检测,减轻患者的负担,让更多的家庭避免悲剧的发生。
  • 客户通过仪器信息网订购上海远慕迈格林华染色液(May-Grunwald Stain)
    上海远慕生物科技公司是国内elisa试剂盒优质供应商,代理销售不同elisa试剂盒品牌的进口/国产elisa试剂盒,专业供应科研实验所需的培养基,抗体,动物血清血浆,标准品对照品,化学试剂,酶联免疫试剂盒,白介素试剂盒,金标检测试剂盒,微生物,蛋白质,ELISA种属涵盖广,凭借多年行业经验,完善的售后服务,高质量的产品。欢迎来电咨询。 客户通过仪器信息网订购上海远慕迈格林华染色液(May-Grunwald Stain),下面是跟客户的聊天记录: 迈格林华染色储存液(May-GrunwaldStain) 规格:2×100ml 产品组成及特殊说明:含10×磷酸盐缓冲液,1:1:8稀释后使用,但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后即配即用,不易保存。对胞质染色较好,主要成分为瑞氏色素。 迈格林华染色储存液(May-GrunwaldStain) 主要用于:血液和细胞涂片、细菌、染色体显带、原生动物寄生虫等染色 远慕生物,专业供应科研实验所需的培养基,抗体,动物血清血浆,标准品对照品,化学试剂,酶联免疫试剂盒,白介素试剂盒,金标检测试剂盒,微生物,蛋白质,ELISA种属涵盖广,凭借多年行业经验,完善的售后服务,高质量的产品,赢得客户一致好评,欢迎来电咨询与订购!
  • 凉席随机抽检:甲醛超标1.25倍 或因为染色
    在夏季,由于凉席直接接触身体,甲醛超标的凉席会对皮肤产生一定刺激,加上夏天人们大量出汗,这些不良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尤其对于孩童,可能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等问题。凉席甲醛测试最后一步,工作人员在分析成分凉席甲醛测试取样凉席脱色测试  秋意渐起,家中的凉席到了该收起来的时候——但是别急,收之前先看看自家凉席是否合格。近日,北京市工商局发现部分凉席存在甲醛超标、染色不牢等情况。对随机购买6张凉席的甲醛与染色牢度进行检测,发现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的超出标准限值1.25倍。  随机购买的2号竹席(实验后甲醛值测出169mg/kg,超标1.25倍,且有明显脱色现象)的淘宝店铺,其商品页面写着“正面采用100%天然无污染的多年老竹为原材料̷̷天然,绿色,健康̷̷头层竹青,本色,无染色”。  不过,当询问店家,竹席会不会出现甲醛超标情况时,店家称店内产品不存在这种隐患,那些“看上去很漂亮、光的,上过油漆的”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不上油漆胶水就不漂亮了”,而他们的产品是最普通的竹席,不会用甲醛进行处理,同时称产品也没有经过染色。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健康教授朱毅介绍,甲醛对人体的危害以呼吸为主,通过呼吸吸收的甲醛比通过食物吃下去的甲醛危害更大。在夏季,由于凉席直接接触身体,甲醛超标的凉席会对皮肤产生一定刺激,加上夏天人们大量出汗,这些不良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尤其对于孩童,可能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等问题。  实验室:  北京理化分析实验室  采用标准:  GB/T 2912《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竹编制品》《藤编制品》《草编制品》  实验对象:  随机购得的2张竹席、2张藤席、2张草席  实验时间:  2016年9月2日  ■ 实验过程  甲醛检测 草席藤席均合格 竹席有一张超标  实验步骤  根据GB/T 2912《纺织品甲醛的测定》,采用了水解的方法测试游离甲醛,以此检验各凉席中的甲醛含量。  实验人员先将3种共6张凉席进行标号(竹席1,竹席2,藤席1,藤席2,草席1,草席2),然后用剪刀分别剪下6根张凉席的小块样本,在天平中进行称重,待样品重量稳定在1g左右后,将这些小块样本分装入对应标号的容器中,然后将100mL水倒入容器内浸泡样品。这6个容器随后被盖紧、放入水浴仪器中,在4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振荡1小时,然后在桌上静置至室温状态,随后从中过滤出样品溶液。  这些过滤出的样品溶液,之后被分别吸取5mL,放入6根相对应的试管内,实验人员向每根试管中加入5mL乙酰丙酮溶液,然后摇动试管,随后,这6根试管也被放入40摄氏度左右的水浴中,进行半个小时的显色,取出之后,在常温下避光冷却半小时。  最后一步,是将6根样品液试管以及1根对照液试管,分别与装有蒸馏水的试管一同放入10mm的吸收池,在分光光度计412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实验结果  根据《竹编制品》、《藤编制品》、《草编制品》三种标准,其均规定相应材质的凉席,其甲醛含量不超过75mg/kg。  而这6张凉席中,2张草席和2张藤席检出数值均小于20mg/kg,而2张竹席的数值分别为69mg/kg和169mg/kg,一个接近标准限值,一个超出标准限值1.25倍。  染色牢度测量 两张竹席均有明显脱色现象  实验步骤  根据标准,三种凉席的染色牢度的测量方式与标准均相同。  实验人员先兑出浓度为65%的乙醇溶液,然后带上胶质手套,拿出脱脂纱布在乙醇溶液中充分浸泡,随后在凉席上的染色部位,用力往返擦拭10次。  实验结果  经过测量,其中2张竹席均有明显的脱色现象,而1张草席和1张藤席呈现轻微脱色,剩下2张色牢度较高,没有脱色。  ■ 专家说法  “凉席甲醛超标可能是因为染色”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龚公式介绍,凉席中出现甲醛,除极少量的植物天然分解外,可能是因为染色。他解释,有些商家为了使竹凉席看上去青绿色好看而人为染色,染料及助剂中可能含有甲醛。  另一方面,有些竹席是双面竹席或者会附加底层,而将两层产品固定在一起的过程中,很多会选择用胶来黏接,一些不合格的黏胶中可能含有甲醛,还可能会有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气体。另外,在进行防蛀工艺时,也可能使用含有甲醛的材料。  在测试中,2张竹席的甲醛含量明显高于草席与藤席,那么凉席的甲醛含量是否与材质有关?对此,龚公式表示,凉席的甲醛含量与材质关系不大,而与厂家后续的加工关系密切,竹席甲醛含量较高,可能是因为相比草席与藤席,竹席被上色的可能性更大。  “最好购买无特殊气味的凉席”  由于甲醛对人体存在危害,那么如何挑选凉席才能避开甲醛超标的产品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健康教授朱毅介绍,首先还是要买质量过硬的产品,价格太低的不要买,其次,不管是竹席、草席或藤席,购买的时候都要注意一下味道,如果有刺鼻气味,那么很有可能甲醛含量较高,因此最好购买无特殊气味的凉席。  如果凉席已经买回家,闻起来有刺鼻气味,那么先不要急于使用,可以先用温水浸泡、清洗一下,若材质不宜泡水,可以用湿毛巾擦一下,甲醛溶于水,这样处理可以降低凉席中的甲醛容量。清理之后最好再晾晒几天,等味道散了再使用。  此外,消费者购买凉席时也要注意颜色,应尽量选择原色或浅色凉席。在过程中应观察凉席的用料色泽是否匀称,有些外观艳丽、色泽均匀一致的凉席,可能添加了工业染料。
  • 赣南脐橙被曝检出苏丹红 3家疑似染色企业停产
    记者从赣州不同工厂带回六个橙子,只有中间绿色的橙子没有经过处理,最左边和最后边的橙子被检测出果皮含有苏丹红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连日来,全国部分市场出现赣南&ldquo 染色脐橙&rdquo ,甚至曝出有赣南脐橙被检测出苏丹红,赣州市近日通报了脐橙果品安全有关情况,经检测3家疑似染色企业,没有发现用苏丹红染色脐橙的违法犯罪行为。但记者10月下旬在赣州寻乌调查采访,永丰果业和绿丰果业的染色脐膯都检出了苏丹红。  11月2日,赣州市召开赣南脐橙果品安全新闻发布会, 赣州副市长刘建平介绍说:&ldquo 通过对212家的查处,只发现少数企业有染色的行为,就我们对染色的原料,我们查处到的,查实不含苏丹红。&rdquo   刘建平表示,关于染色脐橙,是个别不法经销商的行为,但从检测情况看,没有发现用苏丹红染色的违法犯罪行为。  但记者10月23日、24日,在赣南脐橙的主要产地赣州市寻乌县,两家在当地排名靠前的工厂&mdash &mdash 永丰果业和绿丰果业,分别各拿走一个疑似被染色的脐橙。其中,果皮为红色的脐橙是从永丰果业拿走的,果皮为橘色的脐橙是从绿丰果业拿走的,记者对取果的过程进行了拍照和录音记录。  绿丰果业:45度到50度的水,泡一下以后,加苏丹红,煮三分钟左右,苏丹红有毒的,然后搞起来。  这两个脐橙经北京普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果皮都检测出含有苏丹红2号,记者对检测过程进行了拍照录像。  澄江县水源入口处一家农药店的老板,指出了用苏丹红染色的窝点的大概位置:  农药店谢老板:染红的一般都在山里头,我知道两个村子有。  据了解,截至10月31日,赣州市检查脐橙果品加工企业212家,发现和查处了3家疑似染色的加工企业,并予停产,并送检相关样品。
  • 铀的替代方案!生物电镜染色新方法
    醋酸铀酰(UA)通常用作生物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的染色溶液。醋酸铀酰作为一种放射性核材料,受严格的国际法规约束。日本科研人员为了开发一种替代的、易于使用的超薄切片染色方法,研究了各种商用光学显微镜染料。研究人员发现,Mayer' s苏木精(MH)-Reynold’s柠檬酸铅溶液的染色结果与醋酸铀酰-Reynold’s柠檬酸铅溶液的染色结果相当,因此,该方法被认为是可靠且有希望的替代醋酸铀酰染色的新方法。1958年,Watson报道了用醋酸铀酰对生物标本进行电镜染色的方法。此后,醋酸铀酰和铅溶液的双重染色法因其简单和最佳的染色结果,已在世界各地的电子显微镜设备中使用。此外,电子显微镜(EM)中的阵列层析成像(如有连续截面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连续块面成像SEM)和聚焦离子束SEM)最近在很多生物科学学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阵列层析成像比串行块面部成像SEM和聚焦离子束SEM更具灵活性,因为它保留了所有部分。最近的技术进步使我们能够制备300–5000个连续超薄切片标本,用醋酸铀酰染色,并通过TEM获取图像,从而产生万亿字节的数据。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醋酸铀酰。然而,由于严格的国际法规,获得铀酰化合物最近变得很困难。此外,由于它们被用作武器的核材料,预计在世界范围内对其使用以及可用性、储存和处置的限制也将更加严格。虽然已经提出了几种醋酸铀酰替代品用于染色,但没有一种能够有效地替代醋酸铀酰。因此,醋酸铀酰仍是生物研究领域电镜研究的最佳染色液。日本科研人员建立了一种新的染色方法,使用易于处理的预染色剂,作为醋酸铀酰和其他重金属双重染色的替代方法。科研人员检查了光镜方法中常规使用的各种基本染色溶液,以确定替代试剂,该试剂可以染色嵌入环氧树脂中的常规制备的薄片和半薄片。(a–h)小鼠肝脏的EM图像用各种染料染色,然后用RPb染色。用醋酸铀酰、MH、Gill No.3和Kernechtrot以及RPb染色的小鼠肝细胞的定量分析用MH和RPb染色的各种细胞和组织的EM图像铀酰铅染色流程可追溯到1958年。目前(2022年),透射电子显微镜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对比度极大提高的仪器。现代电子光学、可变加速电压、可变孔径、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相机图像记录以及高性能图像处理软件无疑将改善图像质量,即使是低对比度试样。然而,醋酸铀和铅的双重染色可能仍将在世界各地的许多电子显微镜设备中广泛使用。MH具有以下优势:稳定供应商业和经济可用的染料溶液,无需担心液体废物(因为它广泛用于对临床样本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以进行诊断)。染色时间为5-20分钟,与醋酸铀酰相同。然而,MH的一个缺点是,它染色为深蓝紫色,这使得在浸泡过程中很难看到网格。这可以通过污染MH溶液液滴上的网格来克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国际基本安全标准”(BSS)规定了具体的豁免水平,国际上正在通过立法制定放射性材料的新法规。如上所述,与使用醋酸铀酰(放射性物质)的染色方法相比,MH RPb染色方法在试剂购买、搬运、储存和废液处理方面是一种简单而有用的方法。参考资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2-11523-y
  • 南京也有“染色橙” 是否含有苏丹红还待检查
    从9月底开始,橙子就上市了,商家纷纷打出“赣南脐橙”的招牌,可这些橙子到底是不是正宗的赣南脐橙呢?近期,不少地区相继曝出“催熟染色”脐橙在售,甚至有人用乙烯利催熟、用苏丹红染色。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南京也存在染色的“赣南脐橙”,有商家称只是打蜡没有染色,但脐橙上不均匀的红色非常明显,纸巾一擦染上红色。赣南地区的脐橙种植户表示,真正的赣南脐橙11月中旬才大量上市,目前市场上的“染色橙”多数都是冒牌货。  染色的原料中是否含有苏丹红?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将买来的“染色橙”送检,检测结果将及时公布。  水果店主承认脐橙染色  因为卖相好卖价就高  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洪武北路、明瓦廊附近的多家水果店和超市,发现很多橙子标着“赣南脐橙”字样,每斤售价4到6元不等。  在一家水果店,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脐橙的卖相差别较大,有的橙子外皮光亮,颜色为鲜亮的橙黄色,卖价4.8元/斤 还有一种脐橙,外皮不太光滑,颜色黄中带绿,卖价10元三斤。  现代快报记者询问店主,两种脐橙的品种是不是不一样?店主直接回答说,颜色鲜艳的脐橙是打过蜡染过色了。“你放心,仅仅是染了果皮,里面的果肉绝对安全。”他说,“脐橙的卖相和价格成正比。卖相好大家自然喜欢,价格也会高一些,青黄相间的脐橙价格就低多了。”  现代快报记者询问了多家水果店,其中有商家承认,颜色鲜艳的脐橙是染过色的。但是,他们强调,染色并不影响橙子的口感,只是为了卖相好看。“我们自己都吃这样的橙子,绝对放心!”  批发商不承认染色  自称是打蜡不均  在一家水果批发摊上,现代快报记者看到有不少橙子,批发商称这是正宗赣南脐橙。在水果箱外包装上,记者看到标有“中国赣南无公害脐橙基地”字样。  与水果摊上的染色脐橙相比,这些脐橙的染色痕迹更明显。橙子皮的纹理中、橙子的果柄部位,都能看出明显的红色,用纸巾擦拭橙子外皮,纸巾上留下红色痕迹。此外,这样的橙子闻上去有化工原料的味道,而非橙子原本的清香。  现代快报记者根据橙子外包装上的电话,联系到这家果业公司。对方是位姓连的女士,她说自己就是赣南地区的,现在南京销售赣南脐橙。连女士向记者表示:“我们的橙子打过蜡,但绝对没有染过色。”她说,“现在南京查得紧,染色橙子根本进不来。”  现代快报记者指出,他们公司的橙子有明显的染色嫌疑,连女士说:“可能是打多了蜡,一个橙子打蜡要经过十几道机器,可能刚开始打蜡时,蜡的颜色没调好。”  新闻回顾:部分赣南脐橙检出苏丹红 提前催熟染色成行规  这些“提前入市”的脐橙是如何由青变黄的呢?赣州一位姓谢的农药店老板道破其中“玄机”,他说给脐橙催熟主要用“乙烯利”,而染色可能使用了“苏丹红”。  对于老百姓来说,相信“苏丹红”这个词并不陌生,它在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中并不鲜见。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我国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苏丹红。  工商接“染色橙”投诉  对市场展开检查  昨天,江宁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近期接到关于赣南脐橙染色的投诉。目前,工商部门已安排人员对南京水果市场进行检查。“此前几天,市场曾一度禁止赣南脐橙进入,但检查过程中发现,这些赣南脐橙的产地证明、检验报告齐全,在进入市场的农残快检环节中,也没检出问题。”  有媒体报道称,为了让脐橙早点上市卖个好价钱,一些商贩会提前用乙烯利催熟脐橙,再用染色剂染色。园艺专家表示,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中只能用在香蕉、菠萝、猕猴桃、荔枝和芒果上,原则上不用于其他水果,不可用于催熟脐橙。此外,染色的原料中可能含有苏丹红。有媒体曾报道,无论是工业染料还是食用色素,都不被允许使用,因为一旦染料用量过大,不排除色素有渗透进果肉的可能。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已将橙子送到相关机构,检测结果如何,快报将持续关注。  种植户  正宗赣南脐橙  11月中旬后才大量上市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很多橙子都宣称是赣南脐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联系到江西瑞金的脐橙种植大户黄日洪。他告诉记者,目前真正的赣南脐橙还没有大量上市。  黄日洪介绍说,赣南脐橙在10月中旬后才可以吃,但颜色都是青的,赣南脐橙成熟要等到11月中旬到下旬。“你们现在看到市场上的赣南脐橙,绝大部分都是冒充的,不是真正的赣南脐橙。”黄日洪说,湖北、湖南、广西、海南等地都有脐橙种植,虽然是相同的品种,但由于土壤、气候、温度、湿度跟赣南不一样,所以脐橙的品质不同。“这些地方的脐橙价格比赣南脐橙低一半,每年都滞销,所以不少人赶在赣南脐橙上市前冒充。”黄日洪说,这就导致催熟染色脐橙的出现。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如今市场上宣称是赣南脐橙的商家,批发价每斤2.5元到2.7元不等。但黄日洪表示,真正的赣南脐橙地头收购价都在3元/斤,批发价不低于4元/斤。  Q:如何辨别“染色橙”  A:关键是看和擦  黄日洪说,正宗的赣南脐橙还没大量上市,可能有小部分青色的脐橙开始采摘,但数量不大。  如何辨别赣南脐橙?黄日洪表示,如果是在11月中旬脐橙自然成熟之前购买,选择绿色的保险一些。“黄色的,尤其是鲜艳发红的,基本上不能保证是赣南脐橙。”  如何辨别染色脐橙呢?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看”和“擦”。首先,染色的脐橙明显看出颜色红艳,而且皮表面可能会存在染色不均的红色斑点,甚至有些橙柄部都被染了颜色 其次,用纸巾擦拭橙子表面后,纸巾上会留有红颜色。此外,闻气味也能辨别,没有染色的橙子是原本的清香,而染过色的有刺鼻的工业原料的味道。  Q:染色橙子能吃吗?  A:最好不要吃  水果摊贩说,乙烯利是常用的催熟剂,染色只是在皮上。那么,催熟的染色橙子到底能不能吃?  南京食品检测专家解释,苏丹红是一种工业染料,并非食品添加剂,是不允许用于食品中的。它属于偶氮染料的一种,一般用于地板染色。经过一些药理实验证明,苏丹红具有毒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危害。  专家认为,虽然橙子的皮较厚,一般染料无法渗入,但是,在剥皮或者切橙子时,果肉会沾染到部分染料,因此,如果发现染色的脐橙,最好不要食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