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非甲烷碳合定仪

仪器信息网非甲烷碳合定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非甲烷碳合定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非甲烷碳合定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非甲烷碳合定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非甲烷碳合定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非甲烷碳合定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非甲烷碳合定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非甲烷碳合定仪相关的论坛

  • 关于总烃甲烷非甲烷

    仪器做出来的直接计算出非甲烷以碳计,总烃和甲烷以甲烷计,之后将总烃和甲烷以甲烷计的值乘以0.75后,甲烷与非甲烷的和不等于总烃是什么原因

  • 非甲烷总烃

    非甲烷总烃,直接在油罐上取得,怎么稀释气体,能够稀释吗?根据HJ/T 38-1999,最后为什么甲烷要乘以稀释倍数。总烃不乘稀释倍数。如果不乘以稀释倍数,总烃比甲烷小,不能得到非甲烷总烃。用的是甲烷标气,10PPm,计算的浓度是以碳计,10*12/22.4得到浓度。这个对不对,有些好像乘的是16,那应该就是以甲烷计了。还有每次测定的甲烷标气和总烃的峰面积都不一样,如何判断标气就在合适的范围里面,然后才能在这个条件下测定样品

  • 非甲烷总烃问题

    做非甲烷总烃时,结果以碳计跟以甲烷计怎么转换?单位是否一样呢?

  • 非甲烷数据无法溯源

    碰到个奇葩的事情,采购了1台国产非甲烷总烃[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仪[/color][/url],专门用来检测无组织非甲烷总烃了,留点面子吧,不直接说哪个国产仪器了。仪器可以直接出非甲烷总烃结果,但奇葩的是无法经过溯源,0.4mg/m3以碳计的结果总是相差0.01-0.02,不知道大家碰到没有?和仪器厂家交涉了近1个月了,说这说那的,就是不能解决问题。

  • 非甲烷总烃计算

    求助,本人新手,刚接触非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按国家监测方法标准是以碳计,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是以甲烷计和正戊烷计。大神们怎么计算啊

  • 非甲烷总烃,求助

    刚接触非甲烷总烃实验,有一些疑问请教各位高人。总烃柱为玻璃微球填充柱,甲烷柱为GDX-104填充柱。双FID检测器。实验条件为:柱箱温度:70℃;气化室150℃;检测器:120℃;载气用氮气。总烃柱出一个峰,甲烷柱出两个峰(一个为氧峰,一个为甲烷峰)。遇到的问题是:环境空气HJ604-2011(新标准HJ604-2017)这个标准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上,总烃和甲烷曲线都是用甲烷标气做的,非甲烷总烃含量是总烃含量减去甲烷含量。而固定污染源HJ/T38-1999。这个标准上,总烃和甲烷曲线是用甲烷和丙烷混合标气做的,非甲烷总烃含量是总烃含量减去甲烷含量。做HJ604标准曲线的时候,我是用的10mL甲烷标准气体(202umol/mol),注入内有90mL除烃空气的100mL玻璃针筒,总烃(以碳计)浓度就是10.8mg/m3。逐级稀释成10.8mg/m3,5.4mg/m3,2.7mg/m3,1.35mg/m3,0.675mg/m3浓度的标准曲线进样。总烃曲线浓度和甲烷曲线浓度都一样。做HJ/T38标准曲线的时候,我是用的10mL甲烷标准气体(202umol/mol)和10mL丙烷标准气体(202umol/mol),注入内有80mL除烃空气的100mL玻璃针筒,总烃(以碳计)浓度就是43.3mg/m3,甲烷浓度就是10.8mg/m3。逐级稀释后,总烃浓度为43.3mg/m3,21.6mg/m3,10.8mg/m3,5.4mg/m3,2.7mg/m3。甲烷浓度为10.8mg/m3,5.4mg/m3,2.7mg/m3,1.35mg/m3,0.675mg/m3。标准曲线进样。总烃曲线浓度和甲烷曲线浓度不一样。理论上来说,HJ604和HJ/T38这两条曲线做出来斜率应该是差不多的。那么同一个样品代入不同曲线计算出非甲烷,得出的结果应该也是差不多的。实际情况是,这两条曲线甲烷斜率是差不多的(因为丙烷在甲烷位置不出峰),但是总烃曲线斜率相差很大。因此同一个样品代入不同曲线结果相差也很大。想请教一下各位:1、是不是我曲线配的有问题?各位是怎么配置曲线的?请详细说说。2、如果曲线配置没问题,那么HJ604和HJ/T38做出来的非甲烷总烃是否有可比性?

  • 卤代烃到底属于非甲烷总烃吗?

    非甲烷总烃(NMHC),又称非甲烷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定义为:指除甲烷以外所有碳氢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等组分。作为大气污染物的非甲烷总烃,实际上是指具有C2~C12的烃类物质。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T38-1999)中的定义为:指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的总称。在规定的条件下所测得的非甲烷总烃,是对于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外碳氢化合物总量,以碳计。但是,根据一些同行经验,在监测的时候,用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一些醇类和脂类都有响应,所以乙酸正丁酯、乙酸乙酯、丙酮都会以非甲烷总烃的形式表现出来。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11.gif请教各位,卤代烃属于非甲烷总烃吗?在FID上会有响应吗?比如三氯甲烷、四氯乙烯?

  • 【求助】非甲烷总烃与三苯的关系

    同一工业废气,非甲烷总烃测得值小于三苯测定值,三苯用活性炭管采集,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请问大家有没有碰到类似的情况?大家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按照非甲烷总烃的定义,非甲烷总烃应该是包括三苯的,理论值应该比三苯的浓度更高才对啊! 如:非甲烷总烃测得值0.5mg/m3, 三苯测得值30mg/m3.

  • 【综述】非甲烷总烃和TVOC的相关问题汇总

    非甲烷总烃通常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挥发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又称非甲烷总烃。大气中的NMHC超过一定浓度,除直接对人体健康有害外,在一定条件下经日光照射还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人员通常把他们采样分析的所有室内有机气态物质称为TVOC,它是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三个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各种被测量的VOC被总称为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是三种影响室内空气品质污染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TVOC是指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了133.32pa的有机物,其沸点在50℃至250℃,在常温下可以蒸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它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气味性,会影响皮肤和黏膜,对人体产生急性损害。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NAS/NRC)等机构一直强调TVOC是一类重要的空气污染物。美国环境署(EPA)对VOC的定义是: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金属碳化物,碳酸盐以及碳酸铵外,任何参与大气中光化学反应的含碳化合物。=======================================================================做过化工园区空气中TVOC和非甲烷总烃的老师请进 急,GC测试苯系物测系实验中为什么二硫化碳的峰变得比原先大上百倍,是什么原因,求助 关于非甲烷总烃的问题非甲烷总烃的采样问题TVOC各位是如何采样的呀?非甲烷总烃对人体和环境有什么危害?======================================================================= 各位在非甲烷总烃和TVOC的分析过程中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呀也可以一起来说说呀比如大家都是用的什么仪器设备呀?大家都是如何采样的呀?分析过程是什么样子的呀?

  • 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当进样体积为1.0ml时,本标准测定总烃、甲烷的检出限均为0.06mg/m3(以甲烷计),测定下限均为0.24mg/m3(以甲烷计);非甲烷总烃的检出限为0.07mg/m3(以碳计),测定下限为0.28mg/m3(以碳计)。检出限和测定下限都需要怎么去理解?

  • 【求助】实验室中的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废液如何处理!

    我试验室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的测定与挥发性酚的测定中使用一定数量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废液不知如何处理.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 由其是三氯甲烷废液怎么处理。我们是个实验室。请大家最好能够给出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不胜感激。

  • 非甲烷总烃 标准看不懂

    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 HJ 604-2017 这里面的开头这段当进样体积为 1.0 ml 时,本标准测定总烃、甲烷的检出限均为 0.06 mg/m 3 (以甲烷计),测定下限均为 0.24 mg/m 3 (以甲烷计);非甲烷总烃的检出限为 0.07 mg/m 3 (以碳计),测定下限为 0.28 mg/m 3 (以碳计)。小白看不懂,求解答

  • 【世界环境日】关于非甲烷总烃限值问题

    [size=18px]来信:[/size]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对于非甲烷总烃的限值设定,并未规定其限值是以甲烷计还是以碳计,用这2种方法计的非甲烷总烃值偏差略大,这给环保工作者在判断企业排放是否超标问题上留下一个比较大的漏洞,希望贵部门出台统一标准计算方法。[size=18px]生态环境部回复:[/size]目前在我国现行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以及其他一些行业标准中,均对非甲烷总烃(NMHC)有排放限值要求。该物质的测定方法在《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法》(HJ38-2017)中有明确规定,其术语和定义中均要求非甲烷总烃“除非另有说明,结果以碳计"

  • 关于 非甲烷总烃浓度 评价体系如何界定的问题

    目前,NMHC 浓度 在环境评价 以及监测验收 包括排污换证监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俨然成为一个十分钟必要的的监测项目,但是,评价标准却是相当滞后,各种监测标准、评价标准包括排放标准交叉混杂,越来越难以理清思路,可以讲各执一词,让人难以捉摸。 首先,先探寻一下NMHC的概念问题:在标准HJ/T38-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中是这样表述的: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的总称,在本标准条件下所测得的NMHC是用于气相色谱离子化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以外碳氢化合物总量,以碳计。而在HJ604-2011中总烃是如下表述:在本标准规定条件下,用氢火焰检测器所测得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量,以甲烷计算。非甲烷总烃含量不外乎用用总烃浓度减去甲烷浓度所得出的,虽然二者所监测种类不同:污染源和环境空气,但是非甲烷总烃表述应该大致一致吧,匪夷所思。“衍生物”?? 其次,更为奇葩的是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 1577—2012 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的限值 其中描述的非甲烷总烃 non methane total hydrocarbon (NMHC)做出如下表述:存在于环境空气中除甲烷之外的所有碳氢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是指C2~C12的烃类物质。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所测得的非甲烷总烃,是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以外碳氢化合物总量。那么,一个C2-C8另一个是C2-C13,不知道作何解释 再次,在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关于NMHC标准界定如下表述: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20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4.0mg/m3,而在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 1577—2012 中如下表述:新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限值 项目一级标准二级标准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mg/m3(标准状态)1.02.0因此,符合地方标准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但是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的测定采用表2所列的分析方法。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测定方法标准: 分析项目方法名称方法来源总烃气相色谱法HJ 604甲烷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总烃和非甲烷总烃测定方法一基于以上方法标准可以看出有待于商榷。因为《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总烃和非甲烷总烃测定方法一 中就有相关总烃的测定方法,而该标准又选择HJ604不知为何,匪夷所思?难道采样中还必须分开采样?近期,HJ732-2014 最新发布,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 气袋法将要实施,根据标准同样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的采样,那么用这个标准进行样品采集,与那个分析方法进行接轨呢?是不是也适用于环境空气呢?费解? 最后,各种计算的同一问题,希望出台一个文件,综合排放标准非甲烷总烃是以碳计算还是以甲烷计算没有定论,只能猜?另外,1h平均浓度限值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不少于4个样品,并计算算术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不少于4个样品,并测定等比例混合样品。是不是就是这样表述呢?总之,有好多工作需要来确认,以便于基层工作减少盲目!

  • 工作场所非甲烷总烃

    要扩项工作场所空气非甲烷总烃(感觉是偏门项目,限值也没查到),有人做过吗?看标准GBZ/T160.40-2004 是活性炭采集 热解吸至100ml注射器 再取1ml进样。有几个问题讨论下:1.标准里连甲烷都不用测 ?直接以正己烷做标准测非甲烷总烃和环境空气非甲烷差异很大!2.现在购买的热解吸都是全量进样不再是先解吸至100ml再进样1ml,可以做吧?

  • 求证非甲烷总烃和总有机物的概念

    非甲烷总烃,字面上是除去甲烷的所有碳氢化合物总和,如果一台表既测甲烷、非甲烷总烃、苯等,那么按照字面意思是非甲烷总烃已经包含了苯。总有机物,按照字面意思是包含烃类、其它取代物等的总称。

  • 非甲烷总烃(一氧化碳)分析结果如何换算至标准状态下浓度值?

    对环境空气或排气筒排放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监测采样时采用玻璃针筒抽气采样,按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标准值均以标准状态下(温度273K,压力10325Pa)的干空(烟)气为基准。由于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的原因,导致样品分析浓度无法根据采样标态体积(通过采样现场气温、气压或排气筒中的温度、湿度、压力计算获得采样标态体积)计算出标准状态下的非甲烷总烃浓度值,最终也只能用非标准状态下采集的样品分析结果来进行评价,不能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规定要求,同样的问题也体现在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分析的结果评价。

  • 非甲烷总烃NMHC测定 二三事

    非甲烷总烃(NMHC)是国标中规定的大气中重要污染物排放参数。目前,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相关标准以及测定方法需要进一步制定和统一。1、什么是NMHC? 定义可以说是千奇百怪,HJ/T-38 1999 是这样定义的,指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的总称。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测得的NMHC是于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明显相应的除甲烷外碳氢化合物总量,以碳计。而HJ604-2011是这样定义的总烃,在本标准规定条件下,用氢火焰检测器所测得气态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量,以甲烷计。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NMHC部分就没有提供其定义,仅是泛泛而谈地说了,用气相色谱仪以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别测定空气中的总烃和甲烷的含量,两者之差即为非甲烷烃的含量,让人一头雾水。2、分析测定过程? 标气有的是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有的是甲烷标气,同时底气也不同,有的是氮气,有的是除烃空气,正因为如此,势必引起分析测定结果的不一致性,需要进行规范。3、干扰因素排除的过程。 分析测定NMHC势必引起氧峰的干扰,目前FID 响应机理和氧效应机理尚不明确,但是产生这种情况可能和检测器的离子头、气体的热容、气体的扩散系数不同等有关。需要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加以详细说明,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能含糊了事。4、最后统计结果以碳计还是以甲烷计需要进一步明确,同时与国家排放标准进行规范,这个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亲们,大家对NMHC还有设么看法一块讨论哦,包括仪器不断地改装,现在想着把进样装置改装成为自动期待进样器,可以实现连续进样,实现定量进样不间断,正在研究之中,尽请期待哦

  • 来个大神,关于非甲烷总烃的浓度换算问题

    楼主按HJ 604-2017方法用100umol/mol浓度的甲烷/氮气标气逐级稀释(高纯氮气)配制好了标准曲线,甲烷和总烃的曲线非常好。但是当楼主把一瓶甲烷浓度为19.4umol/mol,丙烷浓度为19.7umol/mol的混合气体作为质控样品测定时,测得的甲烷浓度为19.8umol/mol(甲烷计),总烃浓度为80.4umol/mol(甲烷计)。其中甲烷的测定结果很准确,非甲烷总烃的浓度就是2者之差,60.6umol/mol(甲烷计),也就是混合气体中丙烷的浓度。丙烷换算成以甲烷浓度,如果是直接乘以3,那么19.7*3=59.1umol/mol(甲烷计),那我的非甲烷总烃(丙烷)结果是在误差范围内的。但是有同行说,丙烷换算成甲烷的浓度,系数是44(C3H8)/16(CH4)=2.75,那我的非甲烷总烃(丙烷)结果就不合格。求教,在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中,丙烷换算成以甲烷计的浓度,换算系数是多少?3或2.75?注:只是单纯的讨论这个系数,别讨论什么结果要以碳计之类的。

  • 【求助】如何使用FID检测器、填充柱测量废水中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因为条件的限制,有一根15% DC-550的填充柱,和上精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 102A色谱,想要测量废水中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因为这些物质为ppm级,应该需要萃取之后测量吧,看到有人用顶空,但是不熟悉操作。一般用什么有机溶剂萃取呢,看到一篇文献写甲苯,不知道哪位大侠能够给我指导,谢谢了

  • 非甲烷总烃和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的区别

    请教各位老师,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中,非甲烷总烃和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的区别是什么,检测方法是一样的。这两者差异主要是分行业吗,什么情况下是测非甲烷总烃,什么情况下是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

  • 甲烷 非甲烷分析

    各位,本人现在做甲烷和非甲烷快速分析,请大家给推荐款色谱柱。要求:1.能将甲烷和非甲烷分开就行,非甲烷冲在一起就行。2.出峰快。整个分析过程在1min左右。谢谢!

  • 气相色谱做非甲烷总烃

    我想请教一下大家,我做工作场所的非甲烷总烃,是用的玻璃微球填充柱,溶液是正已烷,溶液为二硫化碳,经过热解析仪,直接进色谱的话做曲线很正常,但是经过热解析仪的话,那个峰就完全不出来,每次都出现附件中的那种谱图,原本分析是分不开峰,但是我载气已经调到很小了,它还是这样?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意见?谢谢!!!

  • 非甲烷总烃气相专用色谱仪甲烷峰出现岔路

    非甲烷总烃[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color][/url]专用色谱仪中,甲烷峰出现岔峰,导致非甲烷总烃结果为负值,这是什么原因啊请问,污染了吗[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6/202306160924240172_5833_5612495_3.png[/img]

  • 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标准HJ/T38-1999中的若干问题请教

    各位环境检测行业的大牛们: 大家好! 今日一个长期合作的大客户到我们实验室进行季度访问,在看非甲烷总烃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提出为什么标准HJ/T38-1999上的总烃混合标准气是用甲烷和丙烷配制的,难道样品在测定时总烃的结果就是甲烷和丙烷两种烃的结果吗,显然不是的,但是为什么标准方法上选择的标准混合气是甲烷和丙烷呢,那么甲烷和其他的C8以下的碳氢化合物可以吗,比如混合标准气用甲烷和丁烷呢,有没有谁进行过相关的验证的,或者有过这个思考的,可能问的有点弱智,但是客户问的我们确实无言以对,哪个大牛能进行深入系统的解释呢? 客户另一个疑问是,非甲烷总烃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挥发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那么举例,如果采一个样品,样品中的成分包含了一种有机物醛类,比如戊醛,这个有机物除了含有醛基官能团,还有碳氢链,那么做总烃时,在0.32min的总烃出峰位置出来的结果包不包括这个有机物的碳氢链部分呢,我都迷茫了,我感觉是不包括的,可是具体的原因我说不好,各位大牛给解释解释! 提前祝大家国庆节中秋节快乐!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