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测绘仪器

仪器信息网测绘仪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测绘仪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测绘仪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测绘仪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测绘仪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测绘仪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测绘仪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测绘仪器相关的资讯

  • 南方测绘建世界最大测绘仪器生产基地
    导读:近日,南方测绘北京工厂新生产基地生产主楼顺利完成封顶,当日举行了封顶仪式。新生产基地建筑面积超过四万平方米,预计将于2013年5月竣工,同年10月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南方测绘的主力工厂,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测绘仪器生产基地。  近日,南方测绘北京工厂新生产基地生产主楼顺利完成封顶,当日举行了封顶仪式。厂长朱景平、副厂长赵保卫、副厂长马跃等出席仪式。  为完善产品线,提升产品生产工艺,并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规模,南方测绘于2011年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建设北京新生产基地。2012年9月20日,生产主楼顺利完成封顶,并举行封顶仪式。新生产基地建筑面积超过四万平方米,预计将于2013年5月竣工,同年10月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南方测绘的主力工厂,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测绘仪器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的建成标志着南方测绘的测绘仪器研发和制造将上新的台阶。  南方测绘1989年成立于广州,历经发展,已成为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测绘仪器、地理信息软件产业集团,稳居中国测绘仪器及软件行业第一位。产品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跻身世界行业4强。  集团现拥有遍布全国的30家省级分公司、130家地市级分公司、3家海外分公司、1家卫星导航公司、1家数码公司和1家高速铁路技术公司,并建成北京、武汉、常州和广州的5家现代化厂房,成为全球最大的测绘仪器制造基地之一。  长期以来,南方测绘专注测绘,以振兴民族测绘产业为己任,陆续实现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网络CORS等系列测绘仪器的国产化,取得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成为中国测绘仪器行业的领航者。2004年,南方测绘仪器、软件、GPS综合技术通过国家测绘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认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国产测绘仪器正向国际市场迈进
    在中国测绘仪器发展史上,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从来没有闭门造车。一位测绘界老专家曾这样说。中国测绘行业在改革开放中走出国门,国产测绘仪器厂商在面对陌生的海外市场时,怎样实现突围?两系闯世界光学仪器率先走出国门,为中国测绘仪器出口立下了汗马功劳。首先建立功勋的是天津系,以赛特和欧波为代表的企业出口光学水准仪;另一只劲旅是江浙系,以苏一光为代表的企业,出口附件和棱镜为主。两系都有着悠久的产业基础,足迹遍及全世界。据知情人透露,当时仅水准仪的年出口量就达好几万台。优质的性能和良好的性价比,让外国人眼前一亮,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光学测绘仪器的品质。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系和江浙系相继打破零星出口的局面,成为走向世界规模化出口的先锋。十年淘金南方测绘前身是做外贸起家的。凭借外贸积累起的第一桶金,公司开始研发出口国产测绘仪器,从水准仪到全站仪、RTK出口,南方测绘追求国际化梦想的步履千回百转、历尽挫折。2003年9月,总经理马超带着3台全站仪、1台经纬仪、2台水准仪赴德参展,这是南方测绘第一次参加世界性展会,也是中国测绘仪器厂商第一次在世界舞台露面。第一次参展很折腾,摸不着门道,租了一个标准展位,马超带头发彩页。第二年春天,马超又带队参加了在美国和日本举办的专业展会,在《GIM》和《POB》两大专业杂志上发布广告。就在这年,南方测绘率先推出的中文内存全站仪在日本参展引起了轰动。凭借三场展会和两本杂志,南方测绘联系了100多个经销商。当时,很少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参展。11年后,马超回忆:这批经销商奠定了南方测绘开拓海外市场的基础,直到现在他们仍然是我们最坚定的合作伙伴。要开拓海外市场,须建立稳固的根据地,马超决定在测绘仪器最发达的法兰克福、纽约等地设立办事处。但是,在同德美日三国经销商接触之后发现,收效甚微。要在完全陌生的国外市场上淘金,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谋略。在经历了短暂的失利之后,马超迅速调整方向,将主要目标放在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在越南、印度设立多家分公司,市场开拓向深度挖掘,销售量迅速提升。万变不离其宗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国产测绘仪器整体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这种提升,从根本上推动了国产测绘仪器出口的大规模增长。特别在2010年之后,以全站仪为例,我国出口的全站仪有十几种语言,出口结构从棱镜附件到全站仪、再到GNSS,外贸出口呈现出逐步、均衡发展的态势。2008年是一个转折,国产全站仪取得了跨越性发展。南方测绘率先将测距部分从原来的三块板集成为一块板,从红外转为激光测距,光栅升级成了绝对编码。升级后的全站仪成熟度高,为出口提供了精良武器,加之高性价比,国产全站仪成为中低端测绘仪器出口的主力。经过3年攻关,南方测绘突破国外测绘仪器厂商的技术壁垒。2009年以后,RTK性能逐渐稳定,定位精度突破厘米级。2010年,南方测绘仪器出口突破亿元大关,成功实现了技术和产品重心的转移。一个全方位、全区域,多品牌、多层次的国产测绘仪器走出去的格局形成。在下西洋的征途上,马超总结:出口需要一步步积累,是一件急不得的事。如果我们当初在策略上没有一步一步地走稳,舍不得投入、不下决心壮大规模,就走不到今天。南方测绘在出口之路上展现出来的开放、自信、包容性和应变力,是国产测绘仪器出口先行者、探索者的缩影。今天,以南方测绘、华测为代表的诸多中国测绘仪器厂商正积极响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号召,抓住机遇,以自主创新、自强不息的姿态走出去,迎接全球一体化的挑战。
  • 刘先林:让先进测绘仪器国产化
    1962年,刘先林从武汉测绘学院毕业。46年来,他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执著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改变了我国先进测绘仪器依赖进口的历史,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自从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以来,刘先林一直不习惯“刘院士”这个称呼。别人一叫刘院士,他就连忙摆手:“叫我老刘好了。”有人比喻说,如果说袁隆平是院士中的农民,老刘就是院士中的工人。  国外产品其实没什么了不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测绘事业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同时,测绘仪器装备落后,精密航测仪器完全依赖进口,国外产品占据了90%的国内市场。由于国内研制不出这种仪器,外商漫天要价,一台测绘仪器要价几百万元人民币,甚至把一些零部件拼凑在一起高价出售。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尖端技术是不可能买来的。测绘技术和装备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们曾经进口一批记录仪,每台6万美元,实际上是快要淘汰的产品,有的不能用、有的经常坏,维修一次又要上万美元。过去外汇稀缺,国家还要花那么多钱去购买这些所谓的高技术产品。”老刘说。  有一次在德国,一位外国专家演示他设计的示波器,打出复杂的波形给老刘看,不屑一顾地说:“这种复杂的光机电综合仪器你们搞不了,还是研制单纯光机型吧。”老刘当即把他要演示的下一幕提前道出来,刚才还自我感觉良好的外国专家只好尴尬地收起了仪器。  “对进口仪器的高度依赖、外国人的轻视与傲慢,一次次震撼着我的灵魂,我痛心、惋惜、窝火!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为什么就不能研制出自己的精密仪器?研制中国人自己的测绘仪器,把国外产品挤出去,是我们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成为老刘重要的人生信念。  “我仔细研究国外的产品,其实没什么了不起,我们完全做得了。有一次,国家组团出国考察谈判,准备引进5台解析测图仪。团长问:‘什么是最需要引进的关键技术?’我说:‘除了油漆,我们都搞得了!’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一定要有勇气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国货已经覆盖国内市场90%以上,并成功走向国际市场。”老刘说。  老刘凭着超强的自主创新意识,每隔几年就拿出一项能够解决测绘生产瓶颈问题的成果——第一个发明了写入我国航测规范的作业方法,第一次将计算机技术引入航测生产领域,第一次成功研制正射投影仪、数控测图仪、解析测图仪、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数字航摄仪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测绘仪器的更新换代非常快。解析测图仪是老刘1988年的科研成果,后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当时,所有人都为之雀跃:它结束了国外精密测绘仪器长期一统中国市场的局面。到1998年,这类解析测图仪几乎同时进了博物馆。“我们必须不停地推出新产品,才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我国航测技术每10年一次的飞跃,基本上都采用了自主创新的产品。”  出国只有一种理由  上世纪80年代曾涌动出国潮。“我在美国、日本、德国的老同学、老朋友多次邀请我去国外,我都谢绝了。有人说,你这样的人在国外,成为千万富翁不是难事。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千万富翁,我不能为了个人待遇去为洋人打工。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人争气。我不但要证明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而且要证明中国人在国内干一样能够成功!有一次随团访欧,我在给哥哥的信中自豪地说,我只出一种国:讲学、培训外国人、推销我的成果。我后来赴美国、加拿大是宣传介绍我们的设备,赴日本是安装设备、培训日方人员,赴俄国是转让技术,赴芬兰是去培训,赴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是装设备。”老刘说。  老刘的成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测绘工作的落后面貌,极大地提高了测绘生产力水平。过去,测绘地图需要做大量的野外工作,测绘工作者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非常艰苦,有时甚至要冒生命危险。现在,利用他主持研制的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航空照片、卫星照片上普普通通的高山、河流、房屋,由平面变得立体了。以前大量艰辛的野外测绘工作,现在坐在电脑前就能完成了。过去测绘一幅1∶1万比例尺地形图需要一年多时间,现在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完成,地图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约资金约2亿元。  老刘的成果彻底打破了国外产品在中国测绘市场上的垄断。仅以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为例,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1/10,不仅占领了60%的国内市场,而且批量出口到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科研就像在地狱里爬行  “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现在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老所长语重心长地说:‘祖国需要什么,一线需要什么,我们就要研究什么。要到生产第一线去,解决生产一线的问题,这是研究所的责任,也是研究人员的责任。祖国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武装测绘生产、提高生产力,是我一直坚持的人生追求。”  回忆当年,老刘说自己研制航测仪器,一无现成图纸,二无参考资料,三无资金支持。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1985年,根据航空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了研制解析测图仪的总体方案与设计思路。这个课题不仅难度大,包括了光、机、电、航测、电脑技术在内的多种学科,而且时间紧,要在两年四个月内完成总体设计和光、机、电部件加工以及上百个程序的编制、总体调试等工作。课题组每位同志都以忘我的热切情怀,夜以继日地工作。研制过程中,我们采取结合生产分阶段研制的办法,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鏖战,1987年成功研制出JX-3解析测图仪,并很快在国内得到大规模应用,一举夺回解析测图仪国内市场。德国一家公司的香港销售公司一再降价仍难挽回市场,只得关张大吉。”老刘说。  “JX-3解析测图仪开始用的计算机是单板机,没有操作系统。为了能够推广应用,必须及时把单板机提升到系统机上面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那段时间我带着笔记本电脑,把原来单板机上面的驱动软件,一个个移植到系统机里面去。春节期间,助手们回家探亲,就剩下我,时间不等人,工作不能停!我拉着10岁的儿子帮忙,爷儿俩整个春节期间在实验室连续苦干,一共焊接了几百个焊点,累得几乎直不起腰来。就在这一年,JX-3解析测图仪实现了批量生产,并出口国际市场。”  除了条件简陋之外,从事测绘研究还面临许多挑战。老刘说:“科研工作就像在地狱里爬行,而且背上还压着一口锅,一不小心很可能会被扣在地狱里。谁最能吃苦,谁最能坚持,谁就能最后爬出去!否则,没有顽强拼搏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就会前功尽弃、一事无成!”他牵头搞的几个重大项目,从开始到成功每次都历时10年左右,经过上百次的失败、无数次的起起落落。但他从不气馁,从未放弃。  老刘说:“早在1968年,我们在四川编制空中三角测量程序,为了解决一个难点问题,我三天三夜在机房度过,连续上机时间最长的一次达8个小时。1980年国庆节,为了调试等高线拟合程序,3天假期我从始至终待在计算机房,每天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  产业化最成功的科学家之一  如果说矢志报国是老刘科研的动力,那么结合生产搞科研就是他的准则。他不赞成从纸面到纸面的科研工作,也不单纯追求填补空白。“搞科研要向两种人学习,在创新方面要向作曲家学习,永远拿出新东西 在产业化方面要向厨师学习,你做的每顿饭都能被吃掉。科研成果如果缺少创新的成分,没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就不会有人应用,怎么谈得上产业化?创新从何而来?只能是生产实际。”  “刚参加工作时,国家测绘局从经济建设需要出发,从1∶5万比例尺地形测图转向1∶1万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原来的那种方法精度比较低,不能用于1∶1万比例尺测图。我深入生产单位与作业员一起作业,对测绘生产有了充分的了解。通过潜心研究,不到一年时间就发明了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精度低的问题,为航空测量内业平面加密开创了新途径。用这种方法,精度提高了一倍以上,而且省去了大量野外作业,满足了测制1∶1万比例尺地形图的需要。”老刘说。  JX-3解析测图仪的实用性来源于实践。老刘在研制仪器时,特意邀请生产单位的作业员来参与,生产作业需要什么功能,就在仪器上设置什么功能,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用户感慨说:“这仪器太好用了,真不知道刘先生是怎么知道测图中那么多细微环节的!”  长期以来,许多用户对国产设备信心不足,甚至认为基本不能用,于是老刘把大量精力用在搞好产品服务上——经常带领课题组同事走进测绘仪器工厂,深入用户单位,上门服务,传送经验,免费解决各种问题。不仅完善了产品,而且感动了用户。JX-4销售至今,每年都销售150套左右,覆盖了整个国内市场。三四年前就有人预测市场已经饱和了,但JX-4的销售势头一直旺盛不衰。  老刘最近研制成功的数字航空摄影相机,从设计研制、生产到试验,始终以用户需求为第一目标,并针对进口产品的不足加以改进。因此,这一仪器在多个方面性能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引起瑞士、美国、日本、巴基斯坦等国技术同行的高度关注。  从事科研工作40多年来,老刘发表的论文加起来不超过20篇,而他所有的科研成果没有一个变成保险柜中的常驻图纸,也没有变成无人问津的“铁疙瘩”,每个项目都在实际中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一位负责同志曾说:“刘院士的成果,做出一个应用一个,他是产业化最成功的科学家之一。”  老刘的成果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研制的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已在测绘、水电、铁道、地质、冶金、煤炭、农林、城建、环保等行业大面积推广应用。第三代解析测图仪刚刚研制出来时,四川测绘局买了3台,用这些仪器3个月就完成了宝成铁路复线测图任务,比采用传统方法提高工效5倍,创造产值上百万元。  秘诀是锲而不舍地学习  谈到自主创新的秘诀,他说就是锲而不舍地学习。“自主创新本身就是各种知识、各种技术综合集成的结果,要求我们必须瞄准科技前沿。每一次研制新的测绘仪器,都需要大量的光、机、电、航测、电脑、外语在内的多种学科。我不是搞计算机出身,通过学习,也照样能掌握软硬件 下干校前从未搞过仪器,几年后通过钻研,也成了光机电方面的行家。”老刘说。  1980年,我国测绘界参加一次国际会议,老刘的论文被选中大会发言,因为他学的是俄语,不懂英文,只好请人代为宣读。随后,测绘局派他到外语学院脱产学习英语一年。“我很不自信,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一次,老师让我念26个字母,我竟然念不全,引得同学发笑。于是,我主动要求调到第一排,发奋用功,学习结束时成绩是全班第二。”  2003年,老刘牵头研制“SWDC数字航空摄影仪”,很多人认为他肯定搞不成。“我就是不服输!我挤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学习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前沿,心中有了底之后,便开始深入调研,到处请教。在四川,一个老航飞员介绍,现在航摄仪最常用的焦距150毫米偏长,88毫米偏短,120毫米最好。我牢记在心,现在SWDC-4的焦距就是等效于120毫米。在总参测绘局,一位同志介绍,要取得理想的测图效果,数字航测仪的旁向视角必须达到90度以上,而进口产品的旁向视场角不到70度。据此,SWDC-4数字航测仪的旁向视场角超过了90度。经过深入研究,我们的这一成果不仅成功出炉,而且高程精度要比国外产品高好几倍,由于精度的突破,摄影测量的应用领域大大拓宽,过去不能做的现在也变成可能。”老刘说。  科研工作者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老刘当了院士以后,请他出席的会议多如牛毛。他就一个原则:与测绘有关的去,与测绘无关又不得不去的,去了也只讲测绘。有个上市公司是老刘公司的客户,请了几位院士去开会,宣传他们的新概念,希望院士们认可他们的发展规划。老刘一听,所谓的新概念都是虚的。其他院士都签了字,一向秉承“客户至上”的老刘就是不签这个字。尽管得罪了客户,老刘说科研工作者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老刘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从不躺在功劳簿上居功自傲,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从没有要求组织给他解决过个人的问题。他爱人身体不好,两个儿子都已成家,家里成了“空巢家庭”。为了不让夫人感到孤独,他有时出差也带着夫人,但他公私分得很清楚,夫人的路费一定要自己出。刘先林家离单位远,照顾爱人很不方便,院里想在单位大院里给他补一套单元房,他坚决不同意,说院里房子本来就紧张,不能再要了。前几年,为了刘先林工作方便,院里专门给了他一套里外间的办公室,可他把里间让给同事搞研究、做实验,自己办公的地方挤了又挤。院里还提出为他配备汽车和司机,也被他一一谢绝。  老刘的椅子也很有意思,还是1973年国家测绘局恢复后的胶合板凳,没有扶手,上面的油漆早已脱落了。有人张罗给他换个舒服的椅子,他振振有词:换了那种摇椅似的椅子固然很舒服,可是人坐在上面摇啊摇,容易睡着了。所以不能太舒服,太舒服就不能出科研成果。他还劝下面的年轻人,你们也都坐木椅子吧。
  • 国外垄断局面被打破 我国测绘仪器业迈步高端
    日前举办的第7届测绘仪器设备展览会上有许多新奇的“玩意儿”,国内外厂家“同台竞技”,各家都拿出自己的顶尖产品来展示。大到GPS测量车,小到配套产品乃至校正水准用的小气泡,产业链上的产品可谓应有尽有,且附件类产品都是由我国产品占主导。  自主创新 丰富品种  在光电测量仪器蓬勃发展的今天,除了种类繁多的传统光学仪器和迅猛发展的电子仪器外,还包括激光经纬仪、激光水准仪、激光全站仪等光电测量仪器。  测绘仪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高铁轨道测量为例,高速铁路对轨道平顺度要求非常高,对钢轨之间的缝隙、轨道铺设的水平度等都有着严格的标定。因此,在高速铁轨铺设完后,就要用高速轨道测量仪来检验和把关。随着我国高铁建设进程的加快,高铁轨道测量仪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展会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测绘仪器产业成熟度越来越高,逐渐打破了测绘仪器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  据专家介绍,以前,我国的测量仪器设备都是以进口为主。1995年,以南方测绘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电子全站仪,由此打开了国产测量仪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序幕。10多年来,国产自主品牌依托价格优势、灵活的市场营销手段及本土优势,逐渐从低端电子测绘产品向中端市场渗透。南方全站仪产量从2003年的3000台增长到目前的10万台,一举成为世界产量最大。起步较晚的苏一光全站仪,也从1000台发展到年产销量达6000台以上。  从传统光学到电子再到激光,我国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绘仪器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测绘仪器的生产基地,测绘仪器实现了国产化。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测绘仪器分会秘书长梁卫鸣介绍,我国生产的中低端测绘仪器在国际上占有90%的市场份额,每年出口量达50万台。从红外到激光,已经实现了全系列产品的生产。  服务为先 做大做强  随着测绘仪器市场的不断扩大,自主品牌之间、自主品牌与进口品牌之间的竞争加剧,也使产品价格有了大幅下降。  竞争在所难免,如何赢得更大的市场?“国内自主品牌的同一水平产品,其性能相差不多,因此,要赢得市场青睐,除增强产品自身品质外,还要靠服务和产品细节优势占领市场。”中海达和华测公司的技术人员都这样对记者表示。  梁卫鸣则认为,“要做强,就要创新,实现从低端向高端迈进。而且,我国的测绘行业要做强的话,不是一家两家就可以完成的,必须多家一起上,共同发展,才能使整个产业都强大起来。”  如今,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测绘发展的新思路,我国测绘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梁卫呜介绍说,目前,以高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化测绘技术装备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测绘仪器,成为测绘仪器发展的主流。因此,测绘仪器国产自主品牌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就要谋求产品的技术创新,走差异化之路。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最终实现测绘仪器由大国到强国的跨越。  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测绘仪器企业已经不可避免地加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激烈的国际竞争,在给我国民族工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我们看到,世界著名测绘仪器制造厂商已把我国作为一个重要市场,纷纷来设厂。他们利用低廉的制造成本,以技术优势抢占市场。  在二十世纪,我国的测量仪器设备是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特别是在电子技术和电脑芯片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出以电子全站仪为代表的新型测量仪器。而我国在最初的15年,由于电子技术和芯片技术的发展滞后,只能以进口方式得到最新的测量技术。  我们也应看到,国际测绘技术从传统技术向信息化技术转变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精度越来越高的激光雷达、三维扫描、多功能测量系统、航摄小飞机,以及功能越来越强、实用性越来越好的后处理软件开发和应用。这些先进测绘技术正在加速取代传统的测量方式,给依靠生产和销售传统测量仪器为主的企业带来危机感。  挑战面前有机遇。正当国外测绘仪器大行其道之时,国内自主品牌可以借势发力,在家门口近距离地接触、吸收和运用国际资本、先进技能等,使我国测绘仪器从研制到生产,从销售到服务都得到了成长壮大。事实也证明,我国自主开发的测绘仪器已打破了进口测绘仪器独占市场的局面,实现了中低端测绘仪器国产化。  国内测绘仪器市场已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因此说,竞争可以推动产业发展,推动测绘仪器的进步,抓住机遇,夯实功夫,积极作为,就能实现跨越。
  • 高铁二等座最高贵的乘客 倡导测绘仪器国产化
    p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6月13日消息,6月12日,回北京的高铁二等座上,为了做好一场报告,78岁高龄的刘先林院士仍然笔耕不辍。刘先林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毕生致力于测绘仪器国产化,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曾用很少的科研经费,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国家节省资金2亿多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5f793323-335b-4f6d-8cfc-382fe679756e.jpg" title="611_副本.jpg"//pp  资料显示,刘先林,1939年4月出身于桂林,是中国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也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刘先林说,测绘工作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大家手机里使用的地图,而他的工作就是把地球搬回家。/pp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急需1:10000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刘先林主动请缨,短短一年便研究出了“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原来图解式平面加密方法精度低的难题。之后的几十年,刘先林用很少的经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并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pp  刘先林笑称自己是被“保送”的院士,因为他几乎不写论文,也不太注重申专利。他说,需要是发明之母,我搞的研究都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继贤也这样形容他:“每当国内的测绘业发展到瓶颈阶段,老刘就会跳出来解决这个问题”。/pp  几十年来,刘先林致力于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的研究,用很少的经费,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为国家节省资金近2亿元,创汇1000多万元 他通过仪器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pp  刘先林始终不渝的自主创新实践,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打破了中国数字航空测量仪器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改写了中国航空摄影测量采用胶片的历史,推动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将中国测绘仪器研制水平推进到世界先进水平。/pp  刘先林从事测绘行业50余年,致力于高端测绘设备的自主研发,近年来总是遇到令人费解的事:国内一些高端测绘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不比国外大品牌差,价格只卖国外十分之一,可恰恰因为价低卖不动,只能走国际市场。/pp  “长此以往,浪费国家大量的资金,打击我国科研人员研发高科技设备的积极性,对国家的自主创新很不利。”刘先林曾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表示。/pp  1962年从武汉测绘学院(现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毕业后,刘先林一直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工作,亲历了中国测绘设备的更新换代。他介绍,“现在全国测绘单位每年通过政府采购的国外高端设备金额至少10亿元,移动测量车、航空数码相机、高端GPS接收机等设备动辄上千万元一台”。strong刘先林说,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先进的测绘仪器生产技术,国产设备价格比国外便宜得多,性能也不差,“但一些单位采购时还是大手大脚,只买贵的、国外的”。/strong/pp  “这些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技术发展也是一日千里,以武汉大学为例,测绘学科被业界称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strong相关采购单位,要破除对国外高端设备的迷信。对于高端设备国产化,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政策,多扶一扶。/strong”在2014年的一次采访中,刘先林说。strong他表示,只要国产设备能够替代国外设备,采购和使用国产设备节约宝贵资金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并不违反国际贸易规则,政府招标要优先采购国货,特别是技术含量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设备,“还需要制度设计,堵住‘回扣’等灰色利益”。/strong/p
  • 2020珠峰高程测量启动,国产测绘仪器担主角
    p  5月初,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测量登山队由国测一大队和中国登山队组成。高程测量即海拔测量。今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开展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自然资源部组织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单位编制珠峰高程测量技术设计书和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本次测量将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高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cfa49acc-84f4-4ef8-abfc-58a378b57f74.jpg" title="0506news pic2.jpg" alt="0506news pic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珠穆朗玛峰/strong/pp  据了解,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一是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测量工作 strong二是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 /strong三是应用航空重力技术,提升测量精度 四是利用实景三维技术,直观展示珠峰自然资源状况 五是测绘队员登顶观测,获取可靠测量数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d225e173-285e-45dd-93d2-05c0dcccfde7.jpg" title="news0506.jpg" alt="news050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珠峰高程测量队员扛着仪器前往测量点/strong/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strong(图片来源:新华社)/strong/span/pp  测绘仪器,简单讲就是为测绘作业设计制造的数据采集、处理、输出等仪器和装置。一般包括各种定向、测距、测角、测高、测图以及摄影测量等方面的仪器。常见的测绘仪器有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经纬仪;测量两点间高差的水准仪;地面人工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平板仪;用电磁波运载测距信号测量两点间距离的电磁波测距仪;快速进行测距、测角、计算、记录等多功能的全站仪;将陀螺仪和经纬仪组合在一起,用以测定真方位角的仪器陀螺经纬仪;装有激光发射器的各种激光测量仪器;利用连通管测定两点间微小高差的液体静力水准;由摄影机和经纬仪组装而成的供地面摄影测量野外作业用的摄影经纬仪;用于测定立体像对上同名点的像片平面直角坐标和坐标差(视差)的仪器立体坐标量测仪;用于地籍测量和空中三角测量,可获取数字地面模型、断面图、进行地面摄影测量以及修测更新地图立体测图仪和将具有倾斜和地面起伏的中心投影相片变换成正射影像图的正射投影仪等。/pp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的成果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研究。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GNSS测量、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的成果结合以前相关资料,不仅可以准确地分析目前地壳运动变化影响情况,同时也可为后续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建立提供准确的重力异常数据。重力测量成果可用于珠峰地区区域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建立和冰川变化、地震、地壳运动等问题的研究。/p
  • 山东乐陵开展测量仪器检定工作 保障测绘单位检定工作
    11月14日,为保证测绘产品质量,提高测绘服务效率。近日,乐陵市国土资源局积极组织市内测绘资质持证单位开展2016年度测绘仪器检定工作,确保测绘业务高效顺利开展。  本次仪器检定的范围是市区内所有测绘资质持证单位使用的测绘仪器,包括各种品牌的全站仪、GPS、RTK、水准仪等。乐陵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测绘仪器检定工作,积极组织,加强测绘仪器检定的监督和管理,要求各测绘单位要增强测绘仪器检定的自觉性,依法进行测绘仪器检定,杜绝使用未经检定或已超检定周期的仪器。  在此次仪器检定工作,乐陵辖区内测绘单位仪器全部符合检定标准,将会更好地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于形态与组学空间信息的细胞分型全脑测绘系统”现场考察会议在武汉召开
    p  /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a7b03cd8-f103-448e-ade8-892ac4ae02e3.jpg" title="tpxw2018-09-20-04.jpg" alt="tpxw2018-09-20-04.jpg"//pp  2018年8月31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于形态与组学空间信息的细胞分型全脑测绘系统”现场考察会议在武汉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高福出席会议并讲话。根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相关管理办法要求,本次现场考察专家组由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及同行技术专家等共11位专家组成。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叶朝辉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顾瑛院士两位专家组组长主持。br//pp  高福副主任在讲话中阐述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强调坚持“鼓励探索,突出原创,独辟蹊径,聚焦前沿,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要求聚焦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pp  专家组分别听取项目负责人骆清铭教授及子课题负责人的报告,并进行现场考察。专家组考察后对该项目进行认真讨论,并形成考察报告。/pp  基金委计划局及医学科学部有关人员参加此次考察会议。/p
  • 陕西测绘业快速发展,大力支援新疆西藏
    目前,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业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已有测绘资质单位有近400家,其中甲级测绘资质单位数量居全国前列,省内地理信息企业在无人机制造、地理信息软件研发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产业产值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12年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产值将超过40亿元,预计五年后,全省地理信息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左右。初步建成的“数字陕西”地理空间框架和雄厚的装备、生产、人才和技术研发实力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陕西省将继续切实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工作部署,按照“便民为基、服务为本,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原则,利用人才、技术、数据储备和装备实力等优势,从推进“数字陕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发展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服务、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加快发展陕西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业。  在推进“数字陕西”建设方面,将于今年全面启动秦岭地区1:1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专项工程,三年内将实现全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全覆盖,为陕西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建设以及引汉济渭工程、西成高铁建设、陕南移民搬迁等上百个“十二五”重点建设工程提供先行的测绘保障。同时,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全省11个设区市(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完善省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形成省市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体系,为各级政府规划决策和各地经济建设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在发展卫星导航服务方面,将建设完成8个GNSS(全球导航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十二五”期间将建设62个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建立覆盖全省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控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用户应用系统,构成陕西卫星导航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同时,组织研究开发以北斗系统为主体的多种卫星导航综合应用系统,为政府决策、应急保障、减灾防灾、资源开发、社会管理等提供持续、高精度的导航与位置信息服务。  在发展卫星遥感服务方面,将主导建立陕西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中心,制定全省卫星遥感资源管理办法,实现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服务,促进全省卫星遥感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建立全省卫星遥感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为用户提供查询、数据交换、分发等服务,提高遥感数据使用率,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构建以卫星遥感图像获取、接受、处理和应用为核心的各类遥感产品生产和服务产业集群,不断拓宽卫星遥感数据应用领域。  在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方面,将充分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的区位优势,加快中国原点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力争3到5年内,集聚一批地理信息高科技企业,使园区产值达到百亿元,将中国原点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成带动西北、辐射全国的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同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高技术服务业,形成企业集聚效应,提升产业规模效益。  同时,陕西测绘、国土资源部门也利用技术及优势大力支援其他地区,陕西国土资源厅计划与河北国土资源厅共同支援西藏阿里地区,“十二五”期间分别投入340万元和1405万元,为阿里地区七县国土资源局解决办公用房,逐步改善当地办公条件。目前,河北、陕西两省国土资源厅援助资金已到位1290万元,修建的噶尔、普兰两县国土资源局办公楼已于2011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今年援建的日土、措勤、改则三县国土资源局办公楼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计划10月20日竣工。  近日,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也向新疆喀什地区国土资源和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捐赠共计140万元的测绘仪器设备,包括12套动态GPS(1+2RTK)、12台全站仪、24套苍穹GPS手持采集器和24台电子安平水准仪等测绘生产用外业测量设备。
  • 测绘遥感技术全方位服务奥运会 为奥运建设节省16亿元
    行驶在北京街头的移动测量汽车每天都在获取道路两旁的立体图像,制作成的影像式电子地图可以给人们提供最佳出行线路;如果有人在被征用建设奥运场馆的土地上违章盖房索要补偿,卫星照片将会说“不”;专门为北京奥运会装上的“天眼”——交通遥感电子地图,每天都在监控着北京地面上的一切。 由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带领的专家团队,利用该校研发的世界先进的测绘遥感技术,从北京奥运会申办、场馆建设到奥运会举办,全方位提供“贴身服务”。 据李德仁介绍,为了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北京市政府提出,要在北京五环和六环之间建一个绿化隔离带,以有效净化北京的空气,这个绿化隔离带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专家专程到北京来做的。 为防止奥运会申办成功后,有人在已圈定的奥运用地上违法“种房”索要拆迁补偿,武汉大学和部队的测绘遥感专家一起建立了北京市违章建筑卫星监控系统。以申奥成功之前我国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基准,每1~3个月获取一次北京现势卫星图像,用武大研制的软件自动查找违章建筑。据测算,这一成果给奥运建设至少节省了16亿元人民币。 武汉大学的移动测量汽车在奥运场馆建设方面起到了“监理”作用。移动测量汽车装有10个高清数码摄像头、罗盘及GPS全球定位系统,可对房屋、街道等进行随时拍摄,细小到3厘米的东西都能在数码照片上反映得清清楚楚,监测车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左右,但拍摄的所有照片只用两小时就能全部量测完毕。该监测车每天把拍摄的数据提供给奥运指挥中心。这些数据可以清楚地显示每个场馆的建设进度、是否达到规定指标等,即“奥运场所进度监控”。 奥运会期间,市民和观众可以充分享受到测绘遥感技术提供的便利。目前,武汉大学的测绘遥感专家们把奥运会场馆所有的交通、遥感电子地图都已做好,这些电子地图可以帮助观众顺利找到运动场、体育馆甚至找到应从哪个门进去。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专家研制了大量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大部分成果都是免费的。李德仁说:“把武汉大学掌握的测绘遥感高科技运用到奥运会,保证其便捷与安全是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
  • 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成立
    9月25日,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在国家测绘局挂牌成立,该中心将按照国家测绘局下达的全国测绘与地理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计划,承担全国范围内的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对国家重大测绘项目成果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并对测绘与地理信息成果质量争议进行仲裁检验等。  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测绘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测绘产品质量作为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生命,不仅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并对国家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要加强测绘质量统一监督管理,健全测绘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测绘质量监理制度,加强对房产测绘和导航电子地图、重大建设项目等的测绘质量监督。  徐德明强调,中心既是一支测绘产品的质检队伍,更是一支保障测绘产品质量安全的队伍。不仅要严格把住测绘产品的质量关,更要切实维护测绘产品使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好测绘行业的良好形象。中心要牢固树立质量至上、服务至上、效率至上的理念,积极主动地做好质检、仲裁和咨询服务等工作,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测绘产品质量保障。  据悉,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成立后,将加快完善内设机构和规章制度,规范办事流程,理顺内外关系,保证中心规范、有序、高效运转,严格把住测绘产品的质量关,切实维护测绘产品使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好质检、仲裁和咨询服务等工作,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测绘产品质量保障。
  • 我国首个民用海洋测绘应用研究中心成立
    1月9日,我国首个民用海洋测绘应用研究中心在上海海洋大学成立。  中心将以动态海洋监测为目标,以海洋测绘与海洋资源调查、开发与管理,海洋生态系统等多学科交叉应用为特色,以陆海统一高精度测绘基准、海岛礁精确测绘、海底地形地貌测绘、海洋地理信息服务、海岸带测绘应用等方向作为主要研究领域,以深远海测绘技术研究为特色,建立我国高精度动态海洋监测技术体系。
  • 191.5万 上海技物所中标上海测绘院高光谱数据采集项目
    上海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长三角示范区“智慧大脑”已列入上海新基建示范工程方案,以数字化转型进一步赋能城市治理与区域发展。蓝绿空间,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底色,通过数据能对生态空间进行更深尺度的监测。上海市测绘院地理信息管理与应用处处长毛炜青举例,运用波段多、范围广、分辨率高的高光谱影像数据,聚焦水、林、土、气、农等生态要素管理,能清晰了解森林覆盖率、河湖水面率等“大指标”,还能实现“精细化”,划分地物类别、监测水质水色、识别树种分类、分析农作物长势。“示范区的绿色生态,我们用数据一起守护。”今年3月上海市测绘院发起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高光谱数据采集项目招标,预算总计195万元。6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标该项目,成交金额为191.5万元。以下为项目详细信息:项目编号:JY-Z220087(招标文件编号:JY-Z220087)项目名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高光谱数据采集项目供应商名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标(成交)金额:191.5000000(万元)服务范围: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积约1000km2)进行机载高光谱数据采集,同步/准同步在地面采集控制点数据、典型地物光谱数据、大气参数数据和水质数据。结合获取到的机载高光谱数据及地面采集数据,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生成0-5级的数据产品、专题应用产品图件等成果。服务要求:在整个作业过程中,实行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由作业员首先进行自查自校,再由作业组进行检查,之后提交质检部门检查。然后编写技术总结和检查报告。投标人委托有测绘产品质量检验资质的第三方按标准要求对提交的成果成图资料进行质量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最后按要求将所有成果资料提交招标人。获得所有成果资料后,招标人组织专家召开项目验收会,完成最终验收。仪器信息网将于2022年7月19-22日举办“第十一届光谱网络会议(简称iCS2022)”,该会议邀请了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院士讲解题为“高光谱技术发展与空间应用展望”,请大家持续关注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
  • 测绘地理标准化十三五发布:将制修60项国标、80项行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局所属各单位,各有关单位:  根据《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结合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实际,我局编制了《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三五”规划》,已经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6年11月25日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开创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五年。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服务和产业化服务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的批复》(国函〔2015〕9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的精神,依据《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发改地区〔2016〕1907号)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5〕89号),制定本规划。  一、工作回顾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进展  标准制修订工作卓有成效。围绕技术进步、需求变化以及事业快速发展需要,制修订并发布了27项国家标准、60项行业标准、6项计量检定规程、 30余项地方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地图产品等数据资源类标准不断丰富,三维地图模型、地下空间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接口等新技术应用类标准相继涌现,测绘地理信息质量检验、仪器检定类标准更加完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等一批新领域新技术标准完成立项。初步形成了由114项国家标准、140项行业标准、6项计量检定规程、50余项地方标准等组成的较为完善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保障支撑作用显著提升。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和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框架等多个工程建设亟需标准相继制定,为各类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标准化支撑,确保了测绘地理信息重大工程的顺利开展。数字表面模型、公开地图产品、导航与位置服务、地下空间测绘、卫星测绘等一批实用型标准成功研制,大幅推动了地理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有力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际化取得实质性突破。我国主导编制的首个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地理信息 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编号:ISO 19163)正式发布,开创了我国参与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国际标准项目提案ISO 19159-3的立项工作也由我国主导完成。我国承办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化活动日益频繁,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逐步增多,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标准化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开放型标准制修订机制逐渐形成,企业参与标准化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标准化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标准化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不断扩大委员覆盖范围,部分省(区、市)建立了地方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形成良性互动,公益性科研专项中专门设置标准研究课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规范的比例明显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快速适应技术和市场需求的标准不全,基础通用、支撑管理和促进跨界融合等方面标准仍然欠缺。标准研制周期相对过长,少数标准之间存在不协调等问题。标准化研究、投入和实施评价机制尚需健全,基层企事业单位主动参与程度不高,部分标准使用者对标准的理解与掌握不够。标准化工作力量长期以来相对薄弱的问题未得到根本改变。  二、发展趋势与需求分析  (一)发展趋势  国际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正在向强化基础、重在实现、促进融合、满足需求等方面推进。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传统、基础、共性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逐年减少。新立项国际标准更加关注从概念模型到计算机网络互操作的实现,信息技术跨界融合应用国际标准日益得到强化。国际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模式从原有专业团队研究向广泛参与、强化实施转变。主要发达国家及相关团体更加注重引导使用者参与标准化活动,并采取标准认证等方式强化标准实施,逐步建立与地理信息标准化相依存的法律法规环境。  根据国家标准化改革的具体要求,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标准化工作将呈现以下趋势:标准化将更注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在精简整合,其统一性、权威性将得到强化,形成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推荐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体系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合理界定各级推荐性标准的制定范围,突出其公益属性,逐步缩减数量和规模。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基础上,鼓励地方、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等根据各方面尤其是市场需求制定要求更高的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建立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满足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需要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需求分析  1.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要求  为全面支撑测绘基准现代化、数据获取实时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数据资源管理智能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应用社会化、测绘业务管理信息化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构建新型公益性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体系,保障重大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实施,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和技术方法快速更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形成地理信息产业规模化效益,需要持续推进标准社会化应用和新技术领域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的研制、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服务、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水平。  2.全面深化标准化改革要求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改革方案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深化改革部署,急需加快推进现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清理和整合,构建符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适应当前市场和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不断完善标准形成机制,理顺标准化工作中政府与市场各自定位和相互衔接关系,提升标准的质量和权威性 加强标准的信息化服务,强化标准的贯彻实施。  3.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要求  支撑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走出去”发展战略,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纵深发展带来的国际化挑战,需要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基础,加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步伐,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和转化,增强国际标准化的参与程度和影响力。应对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生产模式和服务方式变革,以及新型仪器装备及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需要及时研制新技术标准,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向标准成果转化,促进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准确把握“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国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测绘强国”的事业发展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服务为根本,深化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改革,推进标准化工作由政府单一供给为主向政府主导标准和市场驱动标准平衡发展转变、由以标准制修订为主的工作模式向包括标准制修订、宣贯培训、应用服务、实施评价、标准体系动态更新的全过程工作模式转变,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创新引领  坚持把创新引领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推进标准制修订、宣贯培训、实施评价、标准体系更新等方面创新,加强标准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协调创新,实现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管理创新、领域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2.协调统一  贯彻全面深化标准化改革要求,统筹推进跨部门、跨领域标准合作,加强军民测绘地理信息标准衔接,推进军民标准通用化,促进测绘地理信息各级各类标准的统一和协调,显著提升标准的技术支撑、保障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化效益。  3.开放包容  围绕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扩大标准化工作的参与主体范围,使标准化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增强标准化公信力。推动中国地理信息标准“走出去”,加强在测绘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力度和主导地位,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国际化水平。  4.跨界共享  坚持面向生产、保障服务、引领技术,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兼容性,实现应用服务领域共享的突破,使标准化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跨部门、跨领域共享的桥梁和纽带。创新标准宣贯方式,扩大标准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体系更加完善,适应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标准的权威性、科学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标准化服务更加高效,标准对事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走出去” 取得持续性突破,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开创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开放统一、协调有序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局面初步形成,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各级标准协调配套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标准使用评价和贯彻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基本建立。  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科学适用、结构合理、重点突出、与时俱进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重大工程、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和相互转化显著增强,制修订完成60项左右国家标准、80项左右行业标准。强化对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制修订的指导,探索培育团体标准。  标准服务更加完备。营造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懂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标准化氛围,加大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宣传贯彻与培训力度,形成上下联动、以上带下的标准宣贯新局面,实现国家级标准宣传贯彻与培训5000人次以上,带动地方培训80000人次以上。开展一批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综合试点。完善多媒体网络化测绘地理信息标准服务体系。  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力争主导编制4项以上测绘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30%以上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加大国际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推动与主要合作国之间的标准互认,促进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四、重点任务  (一)建立完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以国家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为指导,以科学适用、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与时俱进为工作目标,建立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全面梳理各级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的技术内容和层次关系,建立适应信息化测绘体系和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五大公益业务体系构建要求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开展现行测绘地理信息国家和行业标准的集中复审清理和整合修订,整合确立若干必要、基础、权威的测绘地理信息强制性国家标准,优化现有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的标准构成。以强化基础通用、支撑公益服务重点工程和引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重要急需标准研制为重点,加大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成果、技术、服务、新型测绘装备质量评价和管理标准供给,建立和完善配套的具体实施标准,丰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内涵。  (二)统筹推进重要急需标准制修订  按照基础通用标准政府主导、重点工程标准以点带面、技术创新标准引领产业、管理标准保驾护航的标准研制策略,对重要标准的制修订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优先支持以下重要急需领域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的制修订:  1.基础通用领域  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指南,包括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制修订程序、编写规则等标准的制定。  术语定义,包括地理国情监测、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地下空间测绘、多规合一、不动产测绘、海洋测绘、时空政务地理信息等术语标准的制定,以及测绘基本术语、地理信息术语等基础术语定义的修订。  时空基准,包括国家地球参考框架等标准的制定,以及基础时空基准标准的修订。  图示符号,包括系列地理信息产品和成果的图示符号的制修订。  地理实体编码与要素分类代码,包括地理实体、地名地址及其编码标准的制定和地理国情要素、空间规划地理要素(多规合一)、不动产地理要素、地下空间信息要素等分类代码标准的制定,以及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标准的修订。  采标及其转化应用,包括地理信息参考模型、本体及语义、地理信息本体、地理信息语义等ISO/TC 211地理信息国际标准的采标及其配套应用标准的制定,以及相关采标标准的修订。  2.重点工程领域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包括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运维、管理、服务及应用以及航空重力测量等方面标准的制修订。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包括海岛(礁)测绘、内陆水下地形测绘、海洋测绘(水深测量、岸线测量、海底地形测量等)、极地测绘、地下空间测绘等方面的标准。  新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体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成应用与联动更新、地理实体数据及数据库建设等标准的制定。  地理国情监测,包括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成果、应用服务及技术方法等标准的制定。  应急测绘,包括应急测绘基础底图、应急地理信息专题数据、应急地图分层与标记、应急平台与服务等标准的制定。  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包括低空(无人机)遥感测绘、倾斜摄影测量、卫星立体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测绘等标准的制修订。  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包括全球地理信息数据资源采集、处理、数据库成果与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产品与信息服务等标准的制定。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共享与服务、时空信息数据及数据库建设等标准的制定。  不动产测绘,包括不动产测绘基本技术、地理底图编绘、数据整合等标准的制定。  3.产业发展领域  移动测量,包括车载移动测量、船载移动测量、室内移动测量等相关标准的制定。  导航与位置服务,包括室内外无缝导航、室内外多模式协同定位、室内多维位置信息、位置智能感知、无人驾驶地图服务等标准的制定。  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与利用,包括地理信息元数据、数据格式与接口协议等标准的制定。  公开地图数据产品与服务,包括公共服务电子地图数据、公开版地图地名表示、公开版地图产品及质量评定等标准的制修订。  信息融合应用,包括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融合应用标准的制定。  4.管理类标准  安全管理,包括测绘设备安全、从业单位及人员安全、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安全以及各类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与服务安全等标准的制定。  质量管理,包括测绘地理信息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测绘地理信息软件、数据成果(产品)的质量要求与评价、仪器装备校准及检定以及测绘地理信息计量标准的制定。  项目管理,包括测绘工程监理技术、测绘项目文档编制等标准的制定。  成果管理,包括测绘成果编目与标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备份、测绘成果汇交等标准的制定。  归档管理,包括测绘资料文档归档、测绘数据成果归档等标准的制定。  (三)加大标准宣传贯彻和监督实施力度  加大标准宣传贯彻和培训力度,带动相关人员全面参与,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基础理论与体系研究著作以及科学普及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相关知识图书的出版工作,开展将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纳入高校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教育课程等试点。加强标准实施的配套软硬件工具研发和测试环境建设。强化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监督,强化强制性标准对成果质量和信息安全的“硬约束”地位。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对企业公开的标准开展比对和评价,强化社会监督。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应用实施评价机制,组织地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及有关社会团体、科研机构、质检机构、企业共同参与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标准制修订立项的重要依据。  (四)完善标准化管理和服务体系  整合现有国内外标准化资源,建立统一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内容以及各级标准相关信息的一站式查询获取和在线管理,提升标准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提案申报、意见建议征询反馈等机制,提升标准制修订质量,缩短标准研制和出版周期,提高标准化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及相关行业、领域标准一致性、协调性等的测试和比对研究,提高标准适用性。  (五)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国际化水平  深度发掘国内优势技术和特色产品,将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以标准化手段推向国际舞台,在中国主导编制的国际标准的数量和质量上取得更大突破,使之成为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同ISO、IHO、IEEE、IEC、OGC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国际化合作新领域。加大国际标准翻译跟踪、研究评估和转化力度,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开展全球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对比研究,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其他主要合作国之间的标准化互利合作,推进标准互认。加快形成推动我国地理信息标准 “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带动我国优势地理信息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积极主动融入全球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格局,为实现测绘强国战略奠定标准化基础。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体制机制  按照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研究出台深化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改革实施方案,修订整合《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和《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提高企业在标准研究、制定、应用等全过程的参与度,推进标准的全面应用。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健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信息通报和技术协调机制。探索建立军民标准通用化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地方标准化机构建设,力争新组建5-8个省级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深入挖掘社团、联盟及企业团体需求,研究团体标准制修订程序及配套管理办法。引导开展一批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综合试点,通过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实施、信息服务、品牌创建等标准化实践,建立具有优势技术和特色产品的标准化示范基地。  (二)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与国土、建设、水利、交通、农业、统计、环保、海洋、林业、质检等部门及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互动协调,推动重点领域跨行业标准制修订与实施。加强与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及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的沟通协调,促进测绘地理信息跨行业、跨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共享合作。加强与军队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协调开展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军民标准通用化相关研究,推动卫星导航定位、时空基准等重点领域的军民通用标准制定。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与科技创新、重大工程、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将标准测试、配套软硬件研发等标准化科研内容纳入科技创新支持范围,将标准化成果作为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考核的重要技术指标,促进生产、科研产出的共性技术成果加速向标准转化,使标准化成为科技创新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的桥梁和纽带。  (三)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中央财政对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开设面向地方、社团、企业的标准化奖励性补贴投入渠道,形成稳定增长机制。探索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企业自筹经费开展标准研制,引导地方政府增加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投入。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行业普遍适用性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逐步上升为行业、国家标准,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加强对工程项目、科技项目设计阶段的标准预研设计,以及标准前期研究和试验验证的经费保障。  (四)强化人才培养  加大标准化人才教育和培训力度,支持更多高校、科研机构开设测绘地理信息方面的标准化课程,逐步建立以实地培训和网络培训互补的覆盖全行业所有测绘资质单位的标准化培训机制。强化对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分类培养,逐步形成标委会委员、标准化科研机构人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员、生产服务单位技术骨干 “四位一体”的技术支撑队伍格局。研究建立标准化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重点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标准化人才,将技术人员参与标准化及取得成就等情况作为测绘地理信息高层次技术人才评选、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重要依据。推动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人才在国际标准化重要组织和机构中任职,逐步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相对稳定的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
  • 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20年产生12项大奖
    作为主持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在12月30日召开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该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宣布,实验室20年产生国家大奖12项。  设在武汉大学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1989年获批建立以来,作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家队,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产业化较完整的创新体系,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以及大众化服务等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  两院院士、实验室前任主任李德仁教授介绍说,20年来,实验室一直站在学术前沿,引领测绘遥感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最近几年,实验室每年主持和承担研究项目约200项。2005年来,承担973项目6项、863项目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项等,发表论文1294篇,其中,SCI论文121 篇,EI论文683篇,ISTP论文210篇。以实验室为核心的研究集体,先后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称号。  实验室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2002年,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原主席、东京大学教授村井俊治评价说:“最先商品化的软件是该室开发的利用数字影像匹配进行数字摄影测量的软件,”“这个软件就是一个数字摄影测量的‘优秀产品’,”“我想我们已经到了该向中国学习的时候了。”2008年11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在授予李德仁院士名誉博士仪式上表示,“武汉大学是今天世界上地球空间信息领域最著名的研究机构。”  据了解,20年来,该实验室英才辈出,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在全国独占鳌头,其中李德仁院士指导的博士论文4次入选,成为全国获指导教师奖次数最多的博导。
  • 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评估暨实验室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
    4月6日至7日,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评估暨实验室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测绘局李维森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维森指出,“十一五”以来,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形势良好,由“十五”末期的八个,发展到现在的十二个。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在这个时候开展重点实验室评估非常重要,希望各个实验室以此次评估为契机,找准定位,发现问题,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对外开放和交流的力度,真正做到以评促建,切实发挥好实验室引领创新、培养人才、开放交流、辐射地方的作用,为测绘科技“十二五”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本次评估主要针对建成时间达到两年以上的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进行,对实验室的建设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开放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通过评估,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发展势头良好,实验室建设取得了突出性的成绩。根据评估报告显示,2007年以来,八个参评实验室共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共1300余名,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30余项,获经费资助共1.6亿元,并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2项,软件专利著作权47项 转化科技成果47项,其中多项由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在西部测图、927测绘工程等国家级重大测绘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体现了测绘科技的保障服务作用。  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和各重点实验室及依托单位的有关领导与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还就目前实验室管理、评估办法及测绘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座谈讨论。
  • 衍射门控超高速测绘相机面世,成本降低九成
    研究人员开发的DRUM相机能以每秒480万帧的速度在单次曝光中捕捉动态事件。图片来源: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所要捕捉快速运动的清晰图像,比如落下的水滴或分子相互作用,需每秒可采集数百万张图像的超快相机,这种相机非常昂贵。在最新发表于《光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中,加拿大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相机,能以更便宜的方式来实现超快成像,适用于实时监测药物输送、自动驾驶的高速激光雷达系统等多种应用。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所、康科迪亚大学和元宇宙平台公司联合研制的这种新型衍射门控实时超高速测绘(DRUM)相机,可捕获每秒480万帧的单次曝光动态事件。他们通过对飞秒激光脉冲与生物样品中的液体相互作用以及激光烧蚀的快速动态进行成像,展示了这种能力。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时间选通方法,称为时变光学衍射。相机使用门来控制光线何时照射到传感器。在时间选通中,传感器读出图像之前,门会快速连续打开和关闭一定次数。这会捕捉一个场景的高速短片。考虑到光的时空二象性,研究人员想出了如何利用光衍射来完成时间选通。快速改变衍射光栅上周期性面的倾斜角度,可生成沿不同方向传播的入射光的多个副本,提供一种扫描不同空间位置以在不同时间点排除帧的方法。然后可将这些帧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部超快的电影。研究人员使用数字微镜器件以非常规方式完成了这种类型的扫描衍射门。他们创建了一个序列深度为7帧的DRUM摄像机,并用它记录了激光与蒸馏水的相互作用。新相机的成像速度和空间分辨率与商用高速相机相似,但它使用了现成的组件,成本不到当今超快相机的1/10,而超快相机的起价接近10万美元。
  • 使用无人机高光谱图像和小型校准数据集对田间土壤有机质进行高分辨率测绘
    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宝贵的农业资源。黑土地的土壤富含有机质,深黑色的沃土,沉甸甸的感觉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肥沃。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科技的应用在这片沃土上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研团队利用机载高光谱对黑土地的土壤有机质做了相关研究。使用无人机高光谱图像和小型校准数据集对田间土壤有机质进行高分辨率测绘快速获取田间尺度土壤有机质(SOM)的高分辨率空间分布对于精准农业至关重要。无人机成像高光谱技术以其高空间分辨率和时效性,可以填补地面监测和遥感的研究空白。本研究旨在测试在中国东北典型低地势黑土地区使用无人机高光谱数据(400–1000 nm)和小型校准样本集进行1 m分辨率SOM绘图的可行性。该实验在大约20公顷的土地上进行。为了进行校准,使用 100 × 100 m 网格采样策略收集了 20 个样品,同时随机收集了 20 个样品进行独立验证。无人机捕获空间分辨率为0.05×0.05 m的高光谱图像。然后对每 1 × 1 m 内提取的光谱进行平均以代表该网格的光谱。在应用各种光谱预处理(包括吸光度转换、多重散射校正、Savitzky-Golay 平滑滤波和一阶微分)后,SOM 光谱相关系数的绝对最大值从 0.41 增加到 0.58。最佳随机森林(RF)模型的重要性分析表明,SOM 的特征波段位于 450-600 和 750-900 nm 区域。当使用RF模型时,无人机高光谱数据(UAV-RF)能够成功预测SOM,R 为0.53,RMSE为1.48 g kg&minus 1。然后将预测精度与使用相同数量校准样本的普通克里金法(OK)和基于近端传感的射频模型(PS-RF)获得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然而,由于采样密度较低,OK 方法无法预测 SOM 精度(RMSE = 2.17 g kg&minus 1;R2 = 0.02)。半协方差函数无法有效描述SOM的空间变异性。当采样密度增加到50×50 m时,OK成功预测了SOM,RMSE = 1.37 g kg&minus 1,R2 = 0.59,其结果与UAV-RF的结果相当。PS-RF的预测精度与UAV-RF基本一致,RMSE值分别为1.41 g kg&minus 1和1.48 g kg&minus 1,R2值分别为0.57和0.53,表明基于UAV的SOM预测是可行的。此外,与PS平台相比,无人机高光谱技术可以同时提供数十甚至数百个连续波段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无人机高光谱技术进行少量样本精细尺度SOM测绘提供了参考。研究区土壤样本分布研究区域位于中国吉林省梨树县,面积20公顷。该地区属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53.5毫米,平均气温6.5℃。此外,它的特点是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60 m。由于这些特征,该地区成为北半球三大富含有机质的黑土地之一,主要农作物是大豆。Resonon-Pika-L 机载高光谱成像仪本研究采用Resonon公司的Resonon-Pika-L高光谱成像仪由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六旋翼无人机、GPS和计算机组成。于2020年6月15日获取了覆盖整个研究区、像素大小为0.05×0.05 m的高光谱图像。高光谱图像提取的光谱范围为400~1000 nm,光谱分辨率为2.1 nm。经过 (a) 吸光度转换、(b) 乘性散射校正、(c) Savitzky–Golay 后土壤有机质 (SOM) 与土壤光谱特征的相关系数(窗口大小为 5,拟合次数为 2) )和(d)一阶导数方法。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评价预处理方法的性能,以选择最佳的预处理方法组合。如所示,基于吸光度转换的MSC后,最小相关系数值发生变化(450-500 nm处为-0.4-0.6),总体相关系数在600-700 nm处增加,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 在 700–800 nm 处增加,相关系数发生变化(800–900 nm 处为 -0.35–0.3 至 -0.5–0.3)。使用无人机高光谱 (UAV-RF) 预测土壤有机质 (SOM) 的 RF 模型的重要性分析 (a) 和图 (b)本研究比较了使用无人机高光谱数据、观测到的土壤数据和 RF 模型进行田间尺度 SOM 预测的 OK 技术。研究结果如下01 吸光度转换、MSC、SG 和 FD 技术对SOM的预测效果良好。经过这些预处理后,光谱和 SOM 之间的绝对最大相关系数从 0.41 增加到 0.58。02 SOM的特征波段位于450-600 nm和750-900 nm,这可能是由于O-H、C-H和N-H特征官能团的振动频率造成的。03 采用100 m × 100 m网格采样设计,UAV-RF模型预测SOM的R2为0.53,RMSE为1.48 g kg&minus 1,而采用相同采样策略的OK方法未能预测SOM(RMSE = 2.17g kg&minus 1;R2 = 0.02)。预测精度较差是因为样本密度低从而削弱了半协方差函数描述SOM空间变异性的能力。只有当采样密度增加时,才能使用 OK 成功预测 SOM,其结果与UAV-RF相当。04 基于PS-RF的SOM预测结果与基于UAV-RF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RMSE值为1.41 g kg&minus 1和1.48 g kg&minus 1,R2值为0.57和0.53。这些研究结果为未来研究和发展无人机高光谱技术在减少样本量的情况下进行SOM预测提供了参考。
  • 青海安监局1800万元仪器大单揭晓
    青海省政府采购中心依据青海省财政厅下达的采购计划,就《青海省地矿局、安检局专业设备》项目在国内进行公开招标,其中青海省安监局采购仪器设备的金额高达1800万元,现将结果公示如下:  一、 项目名称:青海省地矿局、安检局专业设备项目  二、 项目编号:青政采招字(QC)2011-058  青海省公安消防总队2011年安监局追加拨款器材(包1-包3)  包1:灭火类(无线遥控移动水炮)  中标厂商及金额:九江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28.5万元  包2:组合式液压破拆工具组  中标厂商及金额:天津市迅昌消防救援装备贸易有限公司 24.8万元  包3:雷达生命探测仪  中标厂商及金额:西安必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78万元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专业设备(包4-包20)  包4:(一)钻探设备类1:全液压动力头岩心钻机及配套设备、水文水井钻机、空压机、钻探车  中标厂商及金额:投标供应商不足三家,故废标  包5:(二)钻探设备类2:地表全液压岩芯钻机、空压机  中标厂商及金额:投标供应商不足三家,故废标  包6:(三)物探设备类1:磁力仪、电法仪、质子磁力仪、数字激电仪、多功能直流激电仪、智能工程测井系统  中标厂商及金额:青海省地质物资公司 186.445万元  包7:(四)物探设备类2:二维核磁共振找水仪、高精度流动型相对重力仪、综合测井系统  中标厂商及金额:劳雷(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579.2万元  包8:(五)实验测试设备类1:原子荧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光光度计、X射线荧光用铂黄白金坩埚  中标厂商及金额:按专家组讨论意见废标  包9:(六)实验测试设备类2:反射偏光显微镜、透射偏光显微镜、偏反光显微镜  中标厂商及金额:青海省地质物资公司 65万元  包10:(七)实验测试设备类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滴定仪  中标厂商及金额:北京中科华星科贸有限公司 352.9万元  包11:(八)实验测试设备类4:便携式矿石元素分析仪  中标厂商及金额:北京聚光世达科技有限公司 165.2万元  包12:(九)实验测试设备类5:便携式矿石元素分析仪  中标厂商及金额: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448万元  包13:(十)测绘测量设备类1:全站仪  中标厂商及金额: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163.3万元  包14:(十一)测绘测量设备类2:卫星电子速测系统、GPS工作站  中标厂商及金额:兰州兰拓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121.8万元  包15:(十二)测绘测量设备类3:GPS  中标厂商及金额:按专家组讨论意见废标  包16:(十三)测绘测量设备类4:GPS双频机、GPS接收机、RTK  中标厂商及金额:按专家组讨论意见废标  包17:(十四)测绘测量设备类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系统、地下管网数据库系统  中标厂商及金额: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 50.7万元  包18:(十五)测绘测量设备类6:漏水相关仪、地理信息系统、燃气检漏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全频管线探测仪、彩色扫描仪、打印机、大幅面绘图仪、大幅面扫描仪、绘图仪、图型工作站  中标厂商及金额:北京三鼎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219.8万元  包19:(十六)野外生活保障设备类:宿营车(集装箱收容房)、炊事车(集装箱餐房)、净水设备、发电机  中标厂商及金额:投标供应商不足三家,故废标  包20:(十七)生产用工程设备类:推土机、挖掘机、小摇臂钻床、装载车、自卸车  中标厂商及金额:投标供应商不足三家,故废标
  • 国防毕业生因抢救仪器落海牺牲
    7月8日,东华理工大学2011届测绘专业国防生毕业了,此时,一则不幸的消息传来,2009年毕业于该校的校友刘刚为抢救价值20多万元的测量仪器,跌入海中英勇牺牲,生命永久定格在青春的25岁。  走时,测量杆紧紧抱在怀里  6月20日清晨,刘刚和战友奉命到东海一处人迹罕至的某小岛上执行测量任务。这是一项国家重大测量任务,数据精度要求非常高。上岛后,刘刚主动承担起最危险的跑点任务。  背着沉重的设备,扛着长长的测量杆,刘刚冒着高温高湿一干就是3个多小时。疲惫的刘刚向一处悬崖边上的测量点攀爬时,右手紧握的移动台测量杆突然打滑,眼看价值20多万元的测量仪器要掉进海里,他急忙探身伸手抓住。就在这一瞬间,湿滑的岩石让他脚下打滑,身体陡然失去重心,坠入海中,被巨浪挟裹着重重撞击到崖壁礁石上,光荣牺牲。  事发后,东华理工大学海军后备军官学院副院长赵克锋第一时间赶往东海舰队。“将遗体从大海中捞起时,刘刚依然把测量杆紧紧抱在怀里。”赵克锋说。  回忆,老师对学生赞不绝口  据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聂逢君介绍,2005年9月,刘刚就读测绘工程专业,临毕业那年入党,现在是东海舰队某作战支援舰支队测量助理工程师。  “刘刚同学在校时积极上进,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优秀。”据测绘学院党委书记张明副介绍,刘刚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大学生军训教官。鲁铁定老师教授“测量平差”,他对刘刚记忆犹新,“他每次都坐教室左边第一排,认真好学。”  “对面就是陆地,还能看见远处的高楼,但就是不能靠岸。在船上,淡水限量使用,蔬菜早就吃完了,剩下的就是蛋炒饭和罐头……”今年1月份,刘刚还通过东华理工大学校报向学弟学妹讲述舰艇锚泊时的情景,鼓励他们“学好本领”。  意外,发生在第八次测绘时  家境贫寒,使刘刚自幼养成勤奋好学的品质,2009年,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技术员,刘刚深知业务知识欠缺,主动向老同志求教,在最短时间里掌握新仪器的性能、操作流程,成为一名人民海军测绘战线上的最年轻科技军官之一。  刘刚先后参加完成了7次沿岸测量任务,面对每次执行测量任务中出现的断水、断电、蚊虫多等恶劣环境,他都能克服困难,心甘情愿地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这次的外出测绘任务,刘刚本可以按照支队领导的安排留守,备战部队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会”比赛,可是他却走上一线,并向领导报告说比赛、测绘“两手都会抓”。“在岛上测绘间隙,刘刚就放声歌唱。”战友们说,谁也没想到,前一天还听着他洪亮的歌声,第二天他就“永远地走了”。  和刘刚朝夕相处的战友们说,在清理遗物时,刘刚的工作簿扉页写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字样。
  • 精密仪器行业靠拢电商?且听用户怎么说
    目前我国精密仪器的销售模式一般是厂家—代理商(分公司直营)—用户这样固定的模式。在如今互联网电商大行其道的时代,一些厂家看到了电商的发展前景,希望通过电商来提高销量。然而精密仪器行业发展究竟应当靠拢电商还是继续依托实体销售,还是要听听客户的声音。 下面小编就以国产测绘仪器这样一种精密仪器为例,来调查下仪器客户们究竟是支持电商购买还是支持实体销售,或直接代理商发货呢?  来听听用户们都怎么说?  用户1:我买全站仪还是喜欢在实体店买,因为这样有安全感,只有亲耳听到店家的售后承诺,我才放心。  用户2:电商上买测绘仪器?除非是我很信任的商家,我才有可能采取这种交易方式。不然仪器出了问题,网络商家不给我售后服务怎么办?国产测绘仪器本来质量不稳定,仪器有问题怎么和卖家扯?倒不如在店里按规则打交道,有问题就要对我负责,一切按规章制度办。  用户3:肯定喜欢到实体店去买,可以真实的操作和触摸到仪器。  用户4:我喜欢到淘宝找一些有实力的卖家,如果运气好,遇到牛逼的卖家(大家都懂)给的价格便宜不少。售后其实也有保障,就看你找对人没有。有些卖家本身就是有关系的人,仪器低价抛出来,比实体店便宜不少。毕竟对我们这种私人测量单位来说,能省一点是一点。我也不需要培训,仪器操作再复杂我捣腾几下就ok了。  用户5:网上买仪器?不太现实吧。我一般买就买一套,全站仪+脚架棱镜,我不可能为了省点钱单买机身的,网上的能卖脚架和棱镜给我吗?  用户6:还是实体交易好,可以和老板或业务员谈点东西。(你们都懂的)  用户7:我喜欢去大公司的实体店买,专业,还可以看到漂亮的销售mm。我最讨厌去那种小的夫妻店,一问三不知,技术不精不说,价格也不是很优惠且水份大。  用户8:我看京东上卖全站仪的那两家都没什么成交的,估计不靠谱。我也会去实体店买,感觉有保障些。  用户9:网上买水准仪、手持测距仪可以,像全站仪、RTK还是到实体店买吧。不定因素太多,万一出了问题售后找谁?我总不能把有问题的仪器再寄回去吧,就近原则的保修就给不了,不方便。  用户10:网络销售测绘仪器? 怕物流太慢,不如我去实体店即买即得,还能检查机子有没有问题。  用户11:我最多只是查一下淘宝的价格,然后拿去给代理商杀价。我从来不会去淘宝买。  综上分析,90%的用户对测绘仪器互联网销售都不看好,主要原因是担心售后跟不上,不能即时拿到货,对这个行业的产品和厂家、商家缺乏信任。可以说在如今互联网电商大潮的发展下,测绘仪器市场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实体店的生意依然无可取代。 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第一,测绘仪器是精密仪器,有实体店销售可以让用户就近解决调试和售后问题。第二,国产测绘仪器相对不稳定因素多,维修售后等问题必须通过实体店来完成。第三,测绘仪器操作需要有一定的测量基础,需要对客户进行培训。以上因素决定了测绘仪器销售是一个不轻松的过程,不像手机数码产品可以轻松快捷地进行交易。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听完客户的心声之后我们再来听听仪器销售的另一方代表——经销商们怎么说?  代理商1:网络销售怎么比得上实体店销售?至少客户在我这里看得见摸得着仪器。国产测绘仪器都是在店里面谈成生意,你敬我一尺我让你一丈,在网上怎么谈?现在用户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感觉再低的报价都要还一下价才舒服,我们早已适应了。  代理商2:现在走互联网的费用不低,光天猫就不便宜,更不用说入驻京东。我们一般代理商玩不转,不如好好开垦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开天猫的钱我不如多进几台货或结款几台仪器。  代理商3:已经有在做淘宝了。串货?管他呢,对方能发现再说。有生意干嘛不做,如果他都不能发现他的区域被我做了,那只能怪他本身区域工作不过深,销售很一般。其实我不指望网上卖多少,主要是聚人气,或者设定价格而已。  代理商4:我在网上开店可以,你们厂家就不能。你做了,客户资源都被你拿了,我怎么混?  厂家直属分公司体系1:肯定要做,这是未来的趋势,以后慢慢通过网络把各个用户信息建立起来并进行跟踪维护。全国各地的维修点活动起来,就能保证售后问题了。  代理商5:我做互联网的意义不大,我的地盘那么小,维护好现有客户就不错了。  代理商6:销售的新思路?可以利用微信朋友圈进行销售,毕竟朋友圈是一个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圈子。这个可以用在销售测绘仪器方面,还挺管用的。  代理商7:新思路没有太多。主要是产品同质化太严重,没有一款独特新颖的产品,不管有什么模式都是假的。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不会那么傻,买东西都很理性,都会做大量调查。作为商家如果没有绝对的优势,还是老老实实做好传统销售。  代理商8:这是大势所趋,迟早的事。现在可以好好准备,但是不要抱太大希望会有显著效果。  代理商9:我有开淘宝,不过我是挂其他品牌的产品,我故意报低价,扰乱他的市场!  代理商10: 淘宝我有做,有时候往外面串货扩大一下销量。怕被查?等有举报了再说吧。现在行情那么差,能卖一台算一台,谁查你?  综上分析,90%的代理商还是在按部就班的经营实体店生意,并没涉及互联网。即使涉及的代理商估计也只是随便挂挂产品与价格,并不指望网上成交能有多少。同时他们也害怕互联网交易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售后成本。 然而随着技术和服务的不断发展,精密仪器的传统销售模式还能坚持多久,最终会改变吗?电商会在精密仪器行业有所作为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通过时间来证明了。
  • 广州计量院深入南方卫星导航仪器公司调研交流
    近日,广州计量院(GIMT)工程师一行参加了南方测绘仪器公司调研活动,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在相关产业领域进行的前沿技术研究及其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对《广州市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中相关内容的补充或者建议等内容。 调研会上,南方测绘李耀忠经理介绍了南方测绘仪器公司作为国产测绘仪器的领头羊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目前在计量数字化、信息化等方面的需求。广州计量院(GIMT)的工程师对企业提出的需求和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解答和讨论,并探讨了在新型测绘仪器标准制修订方面和测量仪器检测场地方面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 细看仪器/传感器领域的2023两院新增院士
    11月22日,备受瞩目的2023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增选名单正式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入选两院院士是我国科学研究人员的最高荣誉。据悉,本次两院院士增选名额进一步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倾斜;向为国防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向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本次两院院士有多位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半导体等领域专家当选!简要整理,以飨读者。202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传感器领域专家名单&简介刘胜年龄:59工作单位:武汉大学研究方向:微纳制造及芯片封装与集成学部:技术科学部【简介】刘胜,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B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现受聘为科技部“十三五”微纳制造主题专家组成员。目前在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刘胜院士是电子封装科学与技术领域杰出专家,他长期从事集成电路、LED 和微传感器封装及可靠性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了系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6)、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电子学会十佳工作者(2018)、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5)、美国白宫总统教授奖等,发表SCI论文260余篇,引用超过2800次,出版著作5本,已授权专利170余项。现任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 执行院长、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郑海荣年龄:45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方向:医学成像仪器与医疗设备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简介】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Paul C. Lauterbur生物医学成像中心主任。担任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中科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医学成像理论、技术与仪器系统、信号处理与电子学。主持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国家重大科研仪器专项等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100余项,一批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主持完成的高场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设备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孙胜利年龄:52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方向:光学工程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简介】1999年5月至今,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工程三室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智能红外感知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专家。主要从事天基信息获取研究工作,致力于揭示特殊环境中红外探测噪声与时空相关性机理,系统研究了影响探测灵敏度的基本问题,使广域空间微弱时变信号高效捕获难题获得突破。研究领域包括红外智能感知、光电仪器的现代设计方法、数字化制造和全过程定量化测试。近年,引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天文学等领域的新方法新理念,追求智能红外感知的新突破。荣获中国航天钱学森杰出贡献奖,中国首届创新争先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天基高时效红外探测技术),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天基红外探测关键技术)。张荣年龄:58工作单位:厦门大学研究方向:半导体光电子器件与材料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简介】张荣 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2月出生,1983年南京大学物理学系本科毕业,1986年南京大学物理学系半导体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1995年获南京大学半导体专业博士学位。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党委党校校长。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十余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研究课题,在新型低维量子结构与器件方面,特别是在Ⅲ族氮化物异质结构与器件、硅基异质结构、纳米结构与器件、宽禁带半导体自旋电子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有重大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2023年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传感器领域专家名单&简介孙以泽年龄:64工作单位:东华大学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简介】孙以泽,现任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宝钢优秀教师奖、桑麻奖教金、上海市松江区先进工作者、机械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主要学术兼职为东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1、复杂机械系统及其智能传感测控技术2、高端纺织装备技术与系统3、太阳能光伏系统集成与逆变技术李清泉年龄:57工作单位:深圳大学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简介】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动态精密工程测量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深圳大学党委书记。1998年获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工学博士学位。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测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精密工程测量的多传感器集成与同步控制、测量新技术、测量数据处理新方法研究,形成了动态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突破影响基础设施性能和安全的刚度/弯沉、表观变形和线形变化连续高精度测量关键难题;发明研制了激光动态弯沉检测装备、移动道路检测车、隧道检测装备、地铁测量小车、管道检测胶囊等系列高端测量专用装备,服务我国70%以上等级公路、数百城市道路以及机场、隧道、地铁、地下管网等领域的状态测量,推动精密工程测量从“静态到动态”、“离散到连续”的转变,显著提升我国基础设施状态测量技术水平,并实现了国际化推广。主持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欧国际合作项目、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5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1项(第一),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300余篇(SCI 100余篇),引用超过超过16500次,H-index 63;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二),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第五),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第一),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第一),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十大测绘科技创新人物、全国创新争先奖等,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张学军年龄:54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简介】张学军,男,1968年9月生,汉族,吉林长春人。现任光机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90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1997年在长春光机所获得理学博士,后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学中心做访问学者。归国后一直从事空间光学系统先进制造技术方面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曾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三)、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三)、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2014年度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2012年度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三)。申请发明专利30项(授权10项),发表学术论文142篇,其中SCI收录15篇,EI收录95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张学军一直从事空间光学系统超精加工与检测方面的研究工作,归国后积极投身先进光学制造技术研究,在大口径光学加工、检测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破、发展了大口径非球面高精度加工设备、工艺及复合检测技术。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代大口径非球面加工中心,技术指标与见诸报道的国际最高水平相当,使我国成为了继美、法之后第三个具备大口径空间反射镜系统制造能力的国家。二是突破了以离轴三反系统为代表的新型光学系统工程化应用的技术瓶颈,推动了我国空间对地遥感新技术体制的建立。多个型号空间相机以及背景预研项目均采用了可同时实现长焦距与大视场的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形式,其中8台相机已经在轨服役,全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部分指标为当前国际最高水平。于海斌年龄:58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简介】1964年生, 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 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分党组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工业通信与实时系统理论,分布控制系统技术,工业无线技术,网络协同与智能制造。主持并参加了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点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在高水平国际国内期刊和知名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王岩飞年龄:59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简介】1984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8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微波成像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从1987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工作,1992年至1993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遥感中心访问学习。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雷达图像模拟”、“宽带微波成像原理研究”、863项目“星载SAR总体及关键技术可行性研究”、科学院攻关项目“机载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863项目“机载SAR实时数字成像处理器”、以及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雷达图像的模拟和几何校正研究等工作。目前,主要从事“机载成像雷达系统”、“合成孔径雷达实时成像处理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原始数据实时压缩技术”、以及“分布式卫星成像雷达系统”等项目的研究工作。童小华年龄:51工作单位:同济大学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简介】童小华,男,1971年出生,江西抚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93、1996、1999年获同济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历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院长、科研管理部部长、校长助理。2021年1月任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领域为测绘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是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曾是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香港理工大学客座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访问学者。航天测绘遥感与空间探测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带头人。现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测绘科学与技术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多部学术期刊编委。研究成果应用于嫦娥探月、测绘卫星和国土资源调查等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秘书长会议召开
    中仪协秘书长工作会议召开  --加强分支机构管理和创新工作方法成为会议主题  2011年10月26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在云南召开。自动化仪表、电工仪器仪表、分析仪器、实验室仪器、试验机、测绘仪器、光学仪器、传感器、仪表功能材料、FDT工作组等10个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中仪协专职副理事长李跃光、秘书长闫增序、副秘书长郭晓维、副秘书长李孟凯、特别顾问朱明凯等领导出席。  会议由副秘书长李孟凯主持。闫增序做主题发言,他详细阐述了分支机构在自身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加强分支机构能力建设的几点意见,要求各分支机构要有清晰的工作目标,要做到靠服务吸引会员、靠规范约束组织、靠能力赢得地位、靠业绩树立形象、靠诚信建立友情、靠沟通架设桥梁。  特别顾问朱明凯希望分支机构在协会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继续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  会上,自动化仪表、电工仪表、分析仪器、实验室仪器等四个分会的负责人做主题交流发言。  自动化仪表分会新任秘书长武丽英首先发言,她总结了近一年来分会工作所取得的进展,突出表现在行业内细分专业的技术交流和组织本国企业出国考察。  电工仪器仪表分会秘书长高力伟向大家介绍了编制《电工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报告》的经验。  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乃玉阐述了自己服务于会员的心得体会,认为协会的工作要立足于会员企业的需求,并据此开展了多年来会员企业希望编制的《分析仪器白皮书》工作,该白皮书第一分册(中资企业及产品)已经出版,接下来将继续编辑第二分册。  实验室仪器分会副秘书长王家龙继续为行业呼吁,要重视基层医疗仪器的本地化工作,为实验室仪器厂商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包括新加盟的FDT工作组在内的其它分支机构也相继发言,分析了各自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努力的方向。  最后,专职副理事长李跃光做总结讲话,肯定了分支机构负责人一年来所做的工作,要求分支机构严格按照民政部对社团的管理要求,在总会的统一部署下,加强自身建设,规范运作,创新工作方法,争取协会工作水平再上台阶。
  • 京仪旗下仪器子公司以1110万挂牌转让
    记者从北京产权交易所获悉,北京博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730万股股份(18.03%股权)日前挂牌转让,挂牌价格为1110.196436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博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光学行业著名企业北京光学仪器厂于 1998 年发起设立。公司专业从事大地测量仪器、建筑施工仪器与测绘技术系统集成的研制、生产和营销。随着市场的变化,公司近年来业绩下滑明显。企业财务报表显示,2013年前5月,博飞仪器实现营业收入2180万元,净利润则亏损456万元,公司所有者权益也亏损1263万元。评估机构给出的对应评估值即为本次转让的挂牌价1110.196436万元。  股权结构方面,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81.97%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此外,北京京仪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6.31%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陕西航光仪器销售公司、山东测绘仪器公司、吉林省北方测绘仪器设备公司分别持有0.74%、0.49%、0.49%的股权。除控股股东外,其余4股东拟将所持股权全部出让,而第一大股东也表示放弃行使优先购买权。  博飞仪器含有国有划拨土地。公司表示,列入本次评估范围的部分土地使用权证在评估基准日已到期,但公司承诺产权归其所有,不存在产权纠纷。此外,截止评估基准日,博飞仪器所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地块上的6幢建筑物及分摊土地已办理银行抵押,权利价值1亿元,抵押期限为2011年12月29日至2014年2月29日,公司存在对外抵押担保情况,本次评估结论未考虑以往或者将来可能存在的抵押担保事宜以及特殊交易方可能追加付出的价格等对其评估价值的影响,也未考虑可能存在的与评估范围内资产有关的或有负债可能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挂牌有效期将从7月12算起的20个工作日内,倘若届时未能征集到意向受让方,公司则继续延期挂牌,直至征集到意向受让方。
  • 265万!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第一批)
    项目编号:GZGK23P007A0024Z项目名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第一批)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2,650,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第一批)):合同包预算金额:2,65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1-1工业机器人室内复合型多功能机器人1(套)详见采购文件220,000.001-2光谱遥感仪器高光谱成像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260,000.001-3光谱遥感仪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460,000.001-4测绘仪器测绘无人机1(套)详见采购文件80,000.001-5其他分析仪器声呐1(套)详见采购文件120,000.001-6其他分析仪器塔式图形工作站1(套)详见采购文件120,000.001-7特殊照相机小型高速相机1(套)详见采购文件70,000.001-8特殊照相机高速相机1(套)详见采购文件400,000.001-9金属材料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1(套)详见采购文件60,000.001-10金属材料试验机电动振动试验系统1(套)详见采购文件730,000.001-11种植施肥机械新能源农业智能无人打药机1(套)详见采购文件70,000.001-12拖拉机超短车身拖拉机1(套)详见采购文件6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见“标的提供时间”要求。
  • 华盛昌获2家机构调研:专注各类测量仪器仪研产销 疫情回暖医疗类产品销售自然回落
    华盛昌(002980)9月15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1年9月14日接受2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1、公司情况简要介绍  答:公司成立30年以来,深耕仪器仪表测量测试行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产品研发经验丰富,技术储备广泛,掌握了电力、电子、电工、环境、医疗、建筑、汽车、红外等领域的核心测量测试技术,涵盖各类电量、机械量、热工量、化工量、声学量、光学量、放射性量的参数测量。产品下游应用行业包括电力电工、电子制造、石油化工、钢铁冶炼、暖通空调、建筑测绘、轨道交通、仓储运输、环境监测、医疗健康、汽车检修、物联网等。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型测量测试解决方案专家,具备专业化、定制化、一站式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并引领行业发展,是国内产品创新能力最强、产品品类最丰富的综合性测量测试仪器仪表企业之一。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0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91万元,其中,非防疫产品的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46.30%,较疫情前2019年上半年度增长40.60%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较疫情前2019年上半年度增长51.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9年上半年度增长80.11%。公司产品的平均毛利率为41.13%,净利率为24.07%,公司盈利能力良好。  其中:电工电力类产品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1.49%,恢复成为公司最主要的创收产品,且电工电力类产品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6.39%,较2019年同期增长42.18%,拉动了公司整体非防疫产品收入的增长。  环境检测类产品中,因红外类产品中的红外热像仪在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销售激增,本报告期内销售自然回落,导致环境检测类产品的销售下滑 其中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强,其他类别的环境类产品的销售额呈明显上升,气体类表、温湿度类表的销售额均实现100%以上的增长。  医疗、建筑与汽车类产品中,医疗类产品中的人体测温仪产品在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销售激增,本报告期内销售自然回落,导致医疗、建筑与汽车类产品的下滑,且影响公司整体销售额下滑 但汽车类产品和建筑类产品的销售额均有所上升。  问:2、公司销售渠道简析答:公司分别设立了国内市场部和海外业务部负责国内、外市场的销售和运营,并在国内、外市场采取不同的销售模式。  答:(1)国外销售模式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仪器仪表出口的企业之一,产品以外销为主,出口到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法国、奥地利、瑞典、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主要客户为国际知名品牌商。国际上仪器仪表行业和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公司主要以ODM方式为知名品牌自主设计、生产和销售。在ODM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公司逐渐加大了在国外市场推广自主品牌的力度,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市场,在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公司直接销售推广其自主品牌“CEM”产品。另外,公司也持续加码海外电商销售渠道建设,在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全球销售,实现海外业务线上线下(300959)一体化营销。  (2)国内销售模式公司国内市场销售以自主品牌为主。针对国内市场,公司销售方式按渠道不同可分为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公司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带来的协同效应,促进自主品牌“CEM”的推广和国内市场的拓展。公司于近几年开始国内市场的开拓,报告期内,境内业务收入占比为11.68%,较疫情前2019年增长了236%。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及科技实力的提升,仪器仪表行业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外技术差距越来越小,在某些方面已开始比肩国外先进技术。随着仪器仪表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产品研发。另外,国外领先产品售价较高,同时出于长远考虑,很多国内企业积极响应国产化替代的号召,尝试和购买行业内技术实力强、品牌好的国内企业优质产品,未来,随着“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逐渐形成,有望进一步推进仪器仪表的国产替代,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公司将勇于把握时代机遇,积极扩大国内市场销售团队,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问:3、关于未来的发展规划  答:(1)公司将在已有医疗领域产品的基础上,结合公司近30年的仪器研发经验和已有的医疗领域客户积累基础,根据产品特点及各阶段经营发展规划,深入研发,积极创新,同时,寻求与外部有关医疗行业公司合作,形成自有的完整的医疗产品体系。(2)随着环境保护意识、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环境检测领域亦是公司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公司将利用技术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销售,积极扩充该领域的产品链。(3)公司目前的产能利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随着巴中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公司产能将在巴中生产基地全面投产后得到进一步释放,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公司将在聚焦主营业务,维护稳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达到协同并进的效应   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从事测量测试仪器仪表的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电工电力类,环境检测类,医疗、建筑、汽车检测类。在国内,公司被广东省室内环境卫生行业协会授予“诚信品质服务AAA企业” 公司的“CEM”品牌连续四次被深圳知名品牌评价委员会授予“深圳知名品牌”,并获得了深圳知名品牌标志的授权使用证书 公司医疗测量品牌“乐鱼”,极大优化了用户体验,“乐鱼互联网+”智能监控检测产品和服务生态圈在市场得以快速推广。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民生证券证券公司关启亮嘉禾资产其他黄逸风
  • 盘点与科学仪器行业相关的两会“好声音”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MAIN201303170831493041620353634.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d89b56bf-a644-43e4-bded-d9f66dbc070d.jpg"/ /pp  阳春三月,我国迎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今年两会期间涉及科学仪器行业的话题有哪些?仪器信息网编辑为您盘点与科学仪器行业相关的2016两会“好声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width: 300px height: 188px " title="31.jpg"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1badb64e-46b9-41d1-8cfa-c0b4b5e79524.jpg" width="300" height="188"//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307/185589.shtml" target="_blank"国家实验室建设必须依托行业/a/strong/pp style="text-align: right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委员/pp  【好声音回顾】/pp  我国从2000年以后开始酝酿国家实验室建设,但截至目前,国家实验室基本处于筹建状态。换言之,国家实验室到底是个啥模样,尚在探索中。/pp  “国家实验室一定不能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放大版’,它应该深入扎根行业、领域,具有良好的行业和学科交叉性。这样才可能产生新的、更好的重大科技成果。”李朋德希望,尽快开展新的国家实验室试点,对已建设的国家实验室跟踪与服务,关注它们的研究是否站在世界前沿、站在国家亟须上,不能一批了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width: 300px height: 186px " title="085427PFe.jpg"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832581e9-509c-444e-b1db-3f1abeb89376.jpg" width="300" height="186"//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303/185391.shtml" target="_blank"建立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等环境激素残留量国标/a/strong/pp style="text-align: right "——全国政协委员刘昕/pp  【好声音回顾】/pp  长期以来,农田耕地农用地膜、塑料大棚的广泛使用,以及废弃农用薄膜、垃圾袋泛滥成灾,使大量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在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从而循环进入人类食物链。/pp  刘昕建议,国家应建立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限制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等环境激素残留量的国家标准,将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等环境激素有机污染物纳入环境监测目标化合物检测范围,在动态监测中及时分析、跟踪、监测和评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width: 300px height: 186px " title="e4bf6a386106b9bbd6185fb6124d8fd5.jpg"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71c3e694-9d4e-4cc3-963f-c6a2c9cc1d5f.jpg" width="300" height="186"//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307/185655.shtml" target="_blank"转基因必须通过严格检测才能上市/a/strong/pp style="text-align: right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pp  【好声音回顾】/pp  陈锡文表示,转基因是新生事物,能否确保安全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评审和监测。所以任何进行商品化生产和进入市场的转基因农产品都要经过严格的科学检测,只有确保安全才可以上市。中国政府现在批准可以自己进行商业性生产和上市的农产品转基因技术只有两项:棉花和木瓜。/pp  陈锡文强调,网传的所谓西红柿、辣椒、紫薯等等,这些都不是转基因的。经过批准上市的,确实是经过了非常严格的科学检测,确保人们食用安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width: 300px height: 184px " title="zhongguozhizao2025.jpg"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db76b626-7fe4-417d-897e-e6dbf7c7dddf.jpg" width="300" height="184"//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314/186205.shtml" target="_blank"让更多科学仪器设备“中国造”/a/strong/pp style="text-align: right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周其林院士/pp  【好声音回顾】/pp  “推进《中国制造2025》,迈向‘工业4.0’,要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各类仪器设备,才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周其林院士表示。/pp  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科学仪器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体系较为完整的仪器仪表工业体系,但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各种监测、质量控制、新药研发等领域的仪器大量依赖进口,“希望制订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绘出重点领域产业技术路线图,采取自主研发、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等模式,利用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人才、技术和条件,加快科学仪器设备的国产化,并建立可靠的性能鉴定评价体系,让更多国产高质量仪器设备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width: 300px height: 186px " title="QQ截图20160315100111.jpg"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bd8bb2b7-8806-419f-9dab-79a242672185.jpg" width="300" height="186"//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307/185621.shtml" target="_blank"strong将农业、食药监、质监等食品检测资源进行大整合/strong/a/pp style="text-align: right "——河北省邢台市副市长史书娥/pp  【好声音回顾】/pp  目前国内食品检验检测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现象突出。因此,史书娥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整合食品检验检测资源。/pp  国家应建设统一权威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将目前分布在农业、食药监、质监(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食品检验资源进行大整合,实现“种养殖环节检测、生产加工检测、流通环节检测、餐饮服务环节检测”统一的食品全面检测......同时成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trong编辑:刘玉兰/strong/p
  • 防灾减灾应急产业博览会中的科学仪器身影
    仪器信息网讯 作为业内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展品最全、专业观众最广的国家级应急活动,2016北京国际防灾减灾应急产业博览会于6月1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展会为期3天,主题为“军民融合、科技减灾”,旨在为买家提供一个完整的采购平台,为参展商创造更多市场商机。博览会现场一角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由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国家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防灾减灾应急产业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新格拉斯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部分参展企业 本届博览会吸引了近500企业参会,并纷纷展出了上万种减灾应急产品,主要涉及热成像仪设备、空气呼吸器、气象监测设备、净水设备、无人机、地理测绘仪器、军用装备、GPS、照明设备、消防设备等。其中军用展区的300多种军转民产品,是本次博览会最大的精彩看点。部分精彩展品 在国家重大的防灾减灾应急事件中,科学仪器设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本次博览会上,仪器信息网编辑发现科艺仪器、怡孚和融等仪器设备商也在参展企业之列。科艺仪器有限公司展台 作为一家知名激光/光电产品、教学仪器及实验室通用仪器代理商,科艺仪器在本次展会上重点展出了Velodyne公司VLP-16激光雷达等产品。据了解,VLP-16激光雷达是Velodyne公司推出的最小型三维激光雷达,非常适合安装在小型无人机和小型移动机器人上。北京怡孚和融科技有限公司展台 怡孚和融是一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先进环保监测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其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气象监测、石化、实验室分析、公安消防、海关、质检等领域。本次展会怡孚和融特别展示了其集成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臭氧(O3)、一氧化碳(CO)、PM10、PM2.5等多种气体。
  • “大数据”带来新机遇 仪器仪表提供安全保障
    一般而言,&ldquo 大数据&rdquo 指具有大容量、高速度、内容多样性和价值密度低等四个关键特性的数据和信息。仪器仪表是一类重要的&ldquo 大数据&rdquo 数据源,反映的是观察、记录、描述自然世界时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如科研数据、工程数据、多媒体数据等。相对互联网线上活动、社交网络、人口统计数据、金融交易行为、电子商务、通信行为明细等由人类社会行为产生的数据来源,仪器仪表引起的&ldquo 大数据&rdquo 现象具有单个数据块大、数据总量巨大、形式上非结构化等特点。实现数据信息的获取、转换、存贮、处理和揭示物质运动是仪器仪表的基本任务。 为此,在这里主要探讨两类问题:针对&ldquo 大数据&rdquo 引起的严峻挑战,研究仪器仪表技术的本身发展问题 抓住&ldquo 大数据&rdquo 带来的空前机遇,研究仪器仪表技术对&ldquo 大数据&rdquo 的支撑问题。 一、&ldquo 大数据&rdquo 现象下的仪器仪表可研究方向 1、仪器仪表中&ldquo 大数据&rdquo 的获取与传输问题 &ldquo 大数据&rdquo 的获取通常是高速率的,这对仪器仪表检测通道的D/A转换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开发高采样率、高速率的数据采集装置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电信号传输方面,SFP和QSFP接口技术正在普及,下一代25G接口技术也正在研发 光信号传输也非常值得研究。一个典型案例比如测绘地理信息,诸如海岛、山脉等地理图形,依靠传统测量手段来获取不具有可操作性,现在一般采用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这被看做测绘行业进入数字化测量时代的象征,由于飞机航速快、测绘面积大,带来的单位时间数据量巨大。机载激光雷达系统集成GPS、IMU、激光扫描、数码相机等多种光谱成像仪器,具有很强的数字成像能力。&ldquo 大数据&rdquo 中测绘仪器仪表的测量技术更强调具有高频扫描、宽视角的能力。 2、仪器仪表中&ldquo 大数据&rdquo 的存储问题 长久、可靠的保存&ldquo 大数据&rdquo ,并保证其在可用性和可访问性以及在使用&ldquo 大数据&rdquo 过程中,存储技术如何充分利用、发挥现有的网络技术、介质访问技术,从而及时高效地为高层决策提供满足读写要求的数据访问。现有的仪表磁盘故障、阵列存储形式会带来数据管理、访问、可靠性的瓶颈。开发对象存储技术、具有冗余纠错副本功能储存技术,仪器仪表存储&ldquo 大数据&rdquo 的能力有待研究。传统的&ldquo 磁盘文件系统&rdquo 的储存结构不适应&ldquo 大数据&rdquo ,采用&ldquo Flash云&rdquo 的储存结构应用于仪器仪表亟待研究。 3、仪器仪表中&ldquo 大数据&rdquo 的处理、利用问题 不同的仪器仪表获得的&ldquo 大数据&rdquo 的格式结构不一致,比如有流量、压力、密度等物理量,也有文本、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仪器仪表中的&ldquo 大数据&rdquo 分析处理利用问题不局限于单个单元,而是由大量嵌入设备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构成的整体系统完成。数据挖掘算法、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统计等人工智能方法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到智能设备中,从而完成对&ldquo 大数据&rdquo 的分析处理利用。一个实例是智能电表,当用户安装有太阳能等新能源时,用户自产的太阳能转化电能与企业供应的电能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平衡关系,智能电表终端通过长时间的监测单位时间采用的用户用电习惯等&ldquo 大数据&rdquo ,可以智能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用户用电需求,再通过电量交易平衡电网压力和削减用电成本。 现在一种观点认为,仪器仪表的&ldquo 大数据&rdquo 行为强烈依赖IT设备,建立数据采集仪器到IT设备之间紧密联系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具有较大挑战性。 4、仪器仪表中&ldquo 大数据&rdquo 的安全问题 如何保证自身以及用户数据的安全隐私,已经成了&ldquo 大数据&rdquo 发展的首要议题。仪器仪表安装位置广泛,有的暴露自然环境之中,也有通过软环境受到数据入侵造成的数据毁灭,仪器仪表技术的&ldquo 大数据&rdquo 安全问题值得研究。需要建立自上而下的仪器主动安全防护体系,对&ldquo 大数据&rdquo 的入侵、毁灭具有可抗性、恢复性。 总的来说,&ldquo 大数据&rdquo 下的仪器仪表研究开发已逐渐突破传统范畴,正在向云计算、云存储、互联网技术等融合发展。工程师们需要开发拥有更高带宽和吞吐量的最先进的高速串行数据总线技术,同时对不断更新和复杂化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提供简单省时又精确的测量方法 解决各种瞬态信号在时间相关的多个互联域中的联合监测和分析 在能源技术方面做到更高效、节能、稳定。 二、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对&ldquo 大数据&rdquo 的支撑 1、多物理量检测技术、RFID技术和模块化数据采集系统等为&ldquo 大数据&rdquo 的获取提供前提与支撑。 多种物理量检测获取到不同种类的数据,即为非结构化数据,现代仪表检测的灵敏度、精度、测量范围、检测对象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现代仪器仪表对物理世界的认知交互应用越来越广泛。先进的传感检测仪表是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互动的前提,也是造成海量数据的原因。如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公司)开发的产品NICompactDAQ、CompactRIO、PXI硬件,以及诸如NILabVIEW系统设计软件和DIAdem之类的工具为&ldquo 大数据&rdquo 实时的在采集数据的源头处理数据。 2、互联网技术、总线技术、分布式仪表技术为&ldquo 大数据&rdquo 的信息融合提供多样性保障。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和生产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过程日趋复杂,对企业生产自动化仪表和各种信息的集成设备信息综合要求越来越高。据估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约300亿的仪器设备通过无线方式发生互联,无线传感网、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一个大的复杂系统亟需综合各种数据信息,不同设备检测获取的数据的结构是不同的 通过网络,中间点智能变送器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它将为上层设备的&ldquo 大数据&rdquo 分析提供可访问性、可用性。总的来说,网络技术、总线技术、分布式测量技术为仪器仪表产生的&ldquo 大数据&rdquo 信息的时空融合提供渠道,以保证数据多样性。 3、低功耗、高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与存储技术为&ldquo 大数据&rdquo 的运算处理速度和海量存储提供可能。 低功耗、高频率的微型芯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容量存储技术的迅猛发展直接促进了海量数据的有效处理与存储。近年出现的云储存技术有效突破本地单一传感器数据存储的局限。1965年,GordonMoore提出著名的摩尔定律,即集成电路中晶体管数量大约每两年就会翻一番。近50年过去,摩尔定律依然影响着电子行业,摩尔定律的效应令技术的价格变得可以让人承受,并且新的发明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以先进的电子仪器仪表采集、分析和储存数据,正是这些变化引起了&ldquo 大数据&rdquo 这一奇观现象。 4、嵌入&ldquo 智慧&rdquo 的仪器仪表为&ldquo 大数据&rdquo 的低密度价值信息的分析、综合、提取、决策提供支持。 从&ldquo 大数据&rdquo 中汲取价值的过程是一个从原始数据获取到有价值信息提炼的阶段过程。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智能算法越来越被嵌入到智能仪器仪表中,使得对&ldquo 大数据&rdquo 的价值利用更为充分,借助现代化微型智能处理器、执行单元仪表等,可以建立有效的&ldquo 大数据&rdquo 分析模型,并在大量数据集合上执行多种模式的智能交互。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