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防伪识别

仪器信息网防伪识别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防伪识别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防伪识别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防伪识别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防伪识别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防伪识别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防伪识别相关的解决方案。

防伪识别相关的资讯

  • 山东检疫局建成全国危化品检验报告防伪查询系统
    日前,由山东检验检疫局化矿检测中心自主研发的“危险化学品检验检疫报告防伪验证查询系统”(http://www.ghs-sd.org)正式上线运行,这是全国首个检验检疫报告防伪验证网络查询系统。该系统拥有强大稳定的数据库,可以查询近六年来该中心出具的近万份危险化学品检测报告中的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委托单位、所在地区、进出口情况、报告签发日期等。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相关委托人及报告使用人均可通过登陆该系统查询所需信息,实现了通过互联网快速识别检测报告真伪的功能,有效解决了真假检验检疫报告难以识别的问题。  不法分子经常会采用将危险化学品申报为普通商品,或者编造假冒检验检疫证书将高危险等级化学品申报为低危险等级化学品的手段,降低相关费用,大大增加了危险化学品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和风险。为响应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质检总局关于印发2013年全国检验检疫系统打击假冒检验检疫证书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假冒检验检疫证书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进出口贸易秩序和“中国制造”声誉,山东局化矿检测中心干部职工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打击假冒检验检疫证书工作持续深入有效开展。  据该中心危险化学品检测实验室副主任黄红花介绍,由于危险化学品本身固有的危险特性,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要求十分严格。2011年国务院公布了新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提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实施检验。随后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正式提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按照《条例》要求实施检验。进出口企业在办理危险化学品出入境业务时需要提交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以及真实准确的化学品安全标签和安全数据单。
  • 爱色丽支持光学可变防伪油墨标准制定及油墨色彩测量仪器
    防伪油墨作为一种防伪产品的基材,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家有价证券、证件证书、普通印刷品和商品包装等领域,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为了进一步规范防伪油墨的生产、使用及检测,保障国门安全、社会金融安全和产品监督管理的稳定性,爱色丽全力支持将于2023年12月实施的【光学可变防伪油墨】国家标准。这一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生产厂商、使用厂商和消费大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爱色丽的参与和支持,旨在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使得防伪油墨在多领域的应用更加规范和安全。一、测量参数光学可变防伪油墨通过光学原理,使印样随观察角度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这一特定材料制作的油墨需要通过以下几个参数来进行测量和评估:外观色:使用单角度色差仪测量颜色差异。同角最大反射波长:标准和样品在波峰位置的匹配度。同角色差:标准和样品分别在30°和90°观察角度的颜色差异值。异角色差:同一试样在30°和90°观察角度的颜色差异值。二、防伪油墨标准制定具体方案参数:外观色试验步骤:1. 均匀取标样墨和试样墨,各自调适均匀,以相同条件用250目丝网版在无荧光印样纸上分别制作印样,墨层厚度为10μm~20m,干燥后待用。2. 将上述印样裁切成50mmX60mm的长方形,分别取标样1份,试样3份。3. 按GB/T19437-2004中4.1的规定进行仪器校准,检测标样色值,包括亮度L、绿色到红色的分量a、蓝色到黄色的分量b,作为颜色标准。在试样中选取避免透印干扰的测量点进行测量,得到ΔE,测量3次取平均值。测量设备:eXact系列色差仪。eXact系列色差仪是印刷和包装应用中用于测量色彩数据的行业标杆。其作为45:0便携式分光测色仪具有简单的用户界面和直观的触摸屏显示,因此是繁忙印刷车间的理想印刷机工具。通过无线操作以及不受限制的校准、规格和数据捕获,操作人员可以在车间内的任意地方使用eXact来测量和存储数据,无需电源。由于存储位于设备上,因此可以快速访问作业预设置和色彩库。参数:技术指标和耐性指标指标要求:- 技术指标:达到油墨的基本要求。- 耐性指标:符合各种耐受测试性能。测量参数:光谱和DE*。试验步骤(以耐性试验为例):1. 均匀取标样墨和试样墨,各自调适均匀,以相同条件用250目丝网版在无荧光印样纸上分别制作印样,墨层厚度为10μm~20m,干燥后待用。2. 将上述印样裁切成50mmX60mm的长方形,抽取4份样品,其中1份作为标样,3份作为试样。3. 将试样和GB/T730-2008规定的1级蓝色羊毛标样用黑色板纸衬白色书写纸各遮盖一半,放入日晒仪中,根据所使用的日晒仪要求确定环境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进行暴晒。当1级蓝色羊毛标样的变化程度相当于GB/T250-2008中“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的3级时停止暴晒,取出试样放入暗处30分钟后,使用多角度分光光度计,测量试样30°、90°观察角度下的色值L、a、b,与标样30°、90°观察角度下的色值进行对比,记录试样ΔE1、ΔE2及异角色差,计算3份试样平均值,记录试验结果。测量设备:MAT系列多角度色差仪。爱色丽MA-T系列多角度色差仪包含6、12个测量角度,而且该色差仪价格实惠,是一款适用于特殊效果涂料的汽车测色仪,兼具彩色成像和多角度测量,体现完整色彩、光亮和粗糙特性。EFX QC是爱色丽MA-T系列汽车测色仪中附带的一个软件包,基于云计算的软件简化了各个分布式供应链交流容差和测量的过程。新的可视化工具支持实时性能监控,并为故障排除提供可行性建议,从而减少浪费和返工。通过严格的检测和标准化流程,光学可变防伪油墨将更好地服务于各类防伪需求。爱色丽将继续在这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贡献力量。三、关于爱色丽“爱色丽彩通 ”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成立于1958年。作为全球知名的色彩趋势、科学和技术公司,爱色丽彩通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色彩。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色丽彩通
  • 大连化物所卿光焱团队制备出新型手性光子防伪薄膜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创新特区研究组(18T7组)卿光焱研究员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多模式、可转换的手性光子薄膜。该研究为先进防伪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早在中国古代,防伪标签(如水印、指纹和笔迹)就已广泛应用于文化、经济和军事等领域。创新的防伪技术对于市场的稳定、医疗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防伪标签主要使用发光或结构色材料,例如荧光染料、量子点、钙钛矿、室温磷光、纳米印迹光子阵列等,通过物理化学刺激、多色组合、利用复杂图案等实现编码安全。然而,由于自身的空间结构限制,这些防伪编码仅仅停留在一维或者二维的信息传递。相比之下,利用偏振衍生的手性发光材料,将大量有关视觉特征和空间结构的信息整合到一种复合材料中,可实现对每种信息进行编码或集成,从而大大提高防伪水平。纤维素纳米晶体(CNC)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可持续的天然多糖聚合物,它可以进行自组装形成手性向列结构。本工作中,该团队将强手性的CNC系统与强发光的稀土配合物进行结合,制备出携带四种光学信息的手性光子复合膜。所获得的薄膜同时携带结构色、荧光、手性光和右旋圆偏振发光(CPL)信息,彼此之间可相互切换。基于这些多模式光学状态、湿度响应荧光或可调结构色、柔韧性和耐用性的综合特性,该光学系统在钞票防伪中表现出先进的应用潜力。同时,该材料还具有强CPL发射(不对称因子高达–0.36)、高绝对量子产率(66.7%)和偏振敏感的手性光学特性,这些研究将推动CNC光子材料在手性光学器件、光学探测器、视觉保护和手性传感等方面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以“Multimodal, Convertible, and Chiral Optical Films for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s”为题,于近日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大连化物所18T7组和二十八室博士研究生张福生。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所创新基金、兴辽英才计划等项目的支持。(文/图 张福生、李琼雅)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04487
  • Adv. Funct. Mater. 北理工张加涛课题组:首次实现了近红外掺杂荧光的高效多模防伪和保密应用 | 前沿用户报道
    供稿:白冰成果简介2021年4月,北京理工大学张加涛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材料学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 10.1002/adfm.202100286,IF=16.836) 发表了题为Dopant Diffusion Equilibrium Overcoming Impurity Loss of Doped QDs for Multimode Anti-Counterfeiting and Encryption 的论文,利用杂质扩散平衡策略首次实现了近红外掺杂荧光的高效多模防伪和保密应用。半导体之所以能被广泛应用在光电产品世界中,凭借的就是在其晶格中植入杂质改变其电性,调控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光、电、磁性质,实现高效率发光器件、太阳能电池、自旋电子器件等新型光电子器件的应用。Cu+作为一种通用的掺杂杂质,可以用来调控半导体纳米晶的光电性质。但是在掺杂纳米晶高温外延生长钝化层的过程中,Cu+杂质容易向外扩散,容易造成掺杂失效,阻碍了掺杂纳米晶的进一步应用。要实现半导体纳米晶的广泛应用,必须解决掺杂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张加涛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杂质扩散平衡策略,向Cu+掺杂CdSe纳米晶溶液中引入额外的Cu+,在纳米晶内外部杂质离子扩散平衡的条件下进行表面钝化层的高温外延生长。该策略成功制备出Cu 掺杂CdSe@CdS(CdSe:Cu@CdS)核壳纳米晶。只具有本征荧光的CdSe@CdS和同时具有微弱本征荧光和强近红外荧光的CdSe:Cu@CdS纳米晶分别记录了干扰信息和关键信息,且这两种信息在肉眼下无法被明显分辨;而关键信息的近红外荧光则可以通过普通商业手机摄像头和滤光片(截止边800 nm)的组合轻松获取,首次实现了近红外掺杂荧光的高效多模防伪和保密应用。图文导读通常直接在Cu+掺杂CdSe纳米晶表面外延生长钝化壳层容易造成杂质Cu+向外部扩散,导致掺杂失效,阻碍了掺杂纳米晶的进一步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张加涛课题组向溶液中引入额外的Cu+,溶液中的Cu+与纳米晶内部的杂质Cu+形成扩散平衡,该扩散平衡在高温下阻碍了纳米晶内部的Cu+向外扩散,最终在CdSe@CdS核壳纳米晶内部形成了有效的Cu+掺杂,保持了Cu+掺杂核壳纳米晶的近红外掺杂荧光。图1 杂质扩散平衡策略示意图和防伪/保密应用图2 CdSe:Cu和CdSe:Cu@CdS纳米晶的形貌、光学和结构表征图3 近红外荧光防伪和保密图案在多种商业手机中的成像效果Cu+掺杂CdSe纳米晶拥有一个较宽的掺杂荧光发射峰,该峰覆盖了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光区(700 nm-1100 nm),在此范围内使用常规的荧光光谱仪无法获得连续且完整的荧光光谱数据。HORIBA Duetta 荧光光谱仪装备了CCD检测器,可以连续地获取从250 nm 到1100 nm 范围内的荧光光谱信息,为探索材料的新结构、新性能和新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帮助。Duetta 荧光及吸收光谱仪如果您对上述产品感兴趣,欢迎扫描二维码留言,我们的工程师将会及时为您答疑解惑。总结展望现阶段基于可见荧光的防伪手段面临着易被破解的风险。基于不可见近红外荧光的防伪/保密应用明显地提高了破解的难度,拥有更高的信息安全性。常用的手机摄像头可以有效地捕获近红外荧光,降低了这种基于不可见近红外荧光防伪/保密应用的门槛,有望取代现有的可见荧光防伪/保密模式,实现大规模应用。文献信息Dopant Diffusion Equilibrium Overcoming Impurity Loss of Doped QDs for Multimode Anti-Counterfeiting and Encryption文章署名作者:Bing Bai, Meng Xu, Jianzhong Li, Shuping Zhang, Chen Qiao, Jiajia Liu, Jiatao Zhang扫码查看文献张加涛教授简介张加涛教授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首位徐特立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杰出奖 获得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Nature、Science、Nature Nanotech、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 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50 余篇,他引 2800 余次。
  • 高光谱成像仪在植被伪装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图1 变色龙软体机器人变色实验图(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日,韩国首尔大学等团队公开了“仿生变色龙软体机器人”成果,有望在军事等领域应用,基于伪装技术的不断升级,伪装识别系统也同样备受关注!在过去的100年中,伪装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军事行动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军事中,伪装就是隐真与示假,隐真是通过主题对背景的仿真,从而使主体目标物隐藏在背景目标中,无法或者难以被发现。国防工程中,通过采用伪装网与复合材料等方法,进行仿形和仿颜色遮蔽来实现;例如,迷彩服,就是一种最传统的伪装方法。而示假是通过对真目标的仿真,用假目标迷惑观察者,比如,二战期间,苏联采用大量“木质坦克”来迷惑德军,使得德军不敢轻易急速进军。“仿”易于实现,一般只需外形相仿。“真”是要求性质上的相似。植被环境背景下的作战,是最常见的战场模式,特别是在山区、丘陵、草原等地区的作战;因此植被背景下的伪装,是必须解决的反伪装技术之一。需要用到的仪器图2 真实场景(A 为绿色的目标、B 为浅绿色塑料假草皮、C 为翠绿色塑料假草皮、D 为绿色雨衣、E 为老式伪装目标、F 为草地)图3 可见光波段和短波红外光谱曲线(可由ATP9110-25H测得)图4 左为真实场景下可见光565nm波段的灰度图像;右为真实场景下近红外1320波段的灰度图像(可由ATH9500-4-17测得)对比可见光与近红外高光谱波段伪装目标的伪装效果发现,可见光波段下,即使物体颜色相似,但是材料不同,光谱曲线变化率也会不一样;在近红外波段下,不同物体的光谱反射值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光谱曲线变化率相对较小。图5 左是真实树叶,右为高仿绿色伪装网我们采用全波段地物光谱仪(如奥谱天成的ATP9110-25H型全波段地物光谱仪),测得的高仿伪装网的光谱曲线在 400~1300 nm之间与灌木条叶面光谱曲线很相似,而且具有植被“红边”及可见光波段的绿色强反射峰等特征,在此波段区域不易于区分植被和伪装网光谱。这是一款非常优 秀的高仿绿色伪装网。图6 地物光谱仪(可用奥谱天成ATP9110-25测得)采集树叶和纯绿色伪装网光谱曲线图图7 地物光谱仪(可用奥谱天成ATP9110-25)测得树叶和伪装网光谱曲线图(叶绿素吸收、红边区域局部放大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高仿伪装网一样有红边效应,但是与真实的绿叶还是有差别的。另外,树叶有明显的叶绿素反射峰,而高仿伪装网则没有。图8 基于探测与感知的伪装效果评估流程图(可用ATH9500、ATH9500-4-17型无人机高光谱成像仪测得)基于对目标的实时监控、搜索、侦察以提高战场情况的感知能力及提供打击效果评估的需要,美军希望利用高光谱成像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及高光谱分辨率的特点,通过高光谱融合信息探测出可疑目标位置,引导高空间分辨率成像载荷对目标进行详细分类确认,开展了大量的高光谱军事应用研究项目HYMSMO。图9 机载侦查实验图像1994年10月~1995年10月美国先后进行了白沙导弹试验场沙漠辐射 Ⅰ 、 Ⅱ 试验,森林、城市辐射试验,岛屿辐射试验。以沙漠、森林、城市和岛屿等具有典型地貌的场景为背景环境,研究证实了高光谱成像对目标的可探测性。在进行真假目标、隐藏试验时,高光谱谱段数210个,波段范围0.42~5 μ m ,光谱分辨率10nm ,地面像元分辨率范围0. 75~3m 。图9为沙漠背景环境下,机载侦察试验对伪装的“飞毛腿”导弹发射车(图9 ( a )所示)拍摄的全色图(图9 ( b )所示)及高光谱图像(图9( c )所示),全色图像难以确定目标,但是高光谱图像特征明显。图10 奥谱天成ATH9010无人机载高光谱飞行演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并日趋成熟。其所具有的全方位、多尺度、全天时、全天候及精细化成像等优点,使遥感侦察变得更加直接与准确,对发现疑似目标与揭露隐蔽目标也更为犀利。遥感技术使传统伪装技术方法与装备器材受到了很大制约,对伪装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迫使伪装技术另辟蹊径,寻求更为有效的应对措施与技术方法。更多关于“高光谱”的应用,欢迎咨询!
  • 快速无损的中药识别“利器”--访清华大学孙素琴教授
    中药鉴定是中药学中的一个关键学科,它在鉴别中药品种、评价中药品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技术的引入和多学科的交叉发展,中药鉴定学已经走出了外观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老方法的局限,发展出了众多新技术方法,为制定中药现代化标准和中药品质评价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红外指纹图谱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近日,本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专门走访了清华大学,就利用红外光谱“指纹”快速识别中药的有关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孙素琴教授(以下简称:孙)。  Instrument:孙教授,您好!首先,能否请您谈谈为何采用红外光谱“指纹”图谱法来进行中药鉴定的?  孙:好的。许多的现代仪器分析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如色谱法、质谱法和生物DNA技术的应用等,促进了中药质量研究的发展,但是,仍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色谱法(TLC、GC和HPLC)不仅需要事先破坏试样或对其进行分离提取,从而失去了其原本性与配伍性等,更需要以标准品为参照进行鉴别和测定,面对中药这种复杂的混合物体系,存在着主要的问题,一个是目前并没有确定中药中所有的有效成分,其次要找到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标准品也是很困难的,而且由于在许多情况下分析前要对试样预处理,掺入了人为因素,重现性令人不太满意;另外由于只有部分物质具有紫外吸收,况且其指纹性远不如红外,所以紫外光谱分析法不能做到对中药进行全组分的测定,这些方面都限制了其它分析方法的广泛使用。当务之急是急需建立一种快速、有效、方便易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我们所提出的宏观指纹鉴定法作为红外光谱分析法可以对中药材进行快速无损鉴别及质量控制。此鉴别方法有别于其他分析方法的优点是:①.更具直接;②.快速;③.不破坏样品的原性质等特点;④.重现性很好;⑤.仪器相对便宜;⑥.方法较易掌握,普适性强;⑦.可数字化,更具科学性和便于管理;⑧.更符合中医中药的医治原则。  Instrument:但是常规的红外光谱法在较长时期内却没能在中药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您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的?  孙:红外光谱是反映分子中所含基团的特征振动形式的。对于单一组分,人们通常利用这些特征频率来推断分子内的基团,进而推测、判断和鉴定化合物,这是比较容易进行的,同时,人们还是利用了红外整体谱形一起来判定的。不过,迄今为止,人们过分地重视和习惯于以局部分子片断来推断分子总体,忽略了难以描述清楚的整体行为来判定。对于几个组分体系已不便于进行分析和推断了,因此很少有人用红外光谱来确定混合物的,对于中药这一极其复杂的混合物体系而言更是如此!尽管也有人采用红外光谱法进行中药的鉴别研究,其思路是将中药进行分离提取后对不同提取部分进行红外测定。但是,众所周知,中药讲究“君臣佐使,生克乘诲”,只有对中药进行全组分测定,宏观的整体分析,才能不破坏它的原本性、配伍性。单一组分分子振动光谱中的峰位、峰形、峰强度代表着体系中所含相应各种基团的微观指纹,其全谱便是它的宏观指纹。一个混合物的谱则是其所含各种成分的叠加谱,构成谱图的宏观“指纹”性,显然它是寓于单组分的微观指纹的基础之上的。它貌似“简单”,却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此我们坚信利用这样的宏观指纹性在当今计算机的时代是可以用来鉴定、鉴别复杂体系的!尽管中药的红外光谱组成极为复杂,谱峰重叠较为严重,但采用计算机辅助解析技术和数学(如高阶导数或二维相关光谱技术等)相结合,便可增强谱图的“指纹”特征,从而达到分类鉴别的目的。在凭借中药的宏观“指纹”特征的同时,将数学、计算机、分析化学、中医学和中药学等学科渗透进来,融合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我们创立了红外宏观指纹鉴定法是可以使红外光谱法在中药的鉴定与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发挥非常强有力的作用的。这一点已为我们所承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大科技专项“中药材光谱法快速检测系统的研究”通过验收所证实。  目前,我们正在承担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课题“食品中药与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检测技术研究”建立中药红外光谱筛选方法,并申报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方法《中药筛选红外光谱方法通则》已起草完毕,进入征求意见阶段,预计2004-2005年实施。  Instrument:就红外光谱“指纹”而言,中药鉴别相对于西药鉴别有哪些区别和难点?  孙:由于西药是单一组分的物质,其红外光谱“指纹”特征性可视为该单分子的微观行为,比较简单,大体上是可以从红外理论来分析预言的,比较容易指认和辨认。以红外光谱具有的“指纹”特性作为西药鉴定的依据,是各国药典多年以来共同采用的方法。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本身都是远比西药复杂得多得多的混合物体系,谱图解析的困难,使常规红外光谱法在较长时间内未能在中药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药的特殊性就要求我们在解析其红外光谱图时,既要结合以往的解析经验,又要突破传统的分析思路,因此我们在重视微观指纹性的同时更注重其宏观指纹性,进行谱图的宏观整体解析。这一点是至今没有人敢想敢做的。  另外,充分利用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也使得我们的红外宏观指纹图谱法大放异彩,它不仅能得到中药的数字化的描述,而且它与中医紧密配合,使它迅速进入实用阶段。当然,如何建立起中药的宏观指纹特征性也是我们的难点。  Instrument:那么,红外光谱“指纹”在中药鉴定过程中具体能完成哪些任务呢?  孙:经我们研究表明,主要有如下几种用途:中药材及其制剂的真伪鉴定;野生和栽培药材的聚类分析和识别;药材品种的分类与鉴定;判定辅料的用量;制药工艺的稳定性检查等。我们知道,因中药材成分复杂,且生长环境(如地质、气候条件和地形等)、栽培期不同,其功效也有明显区别,如:野生和栽培丹参从外观形态不易辨认,但对比两者的中红外和远红外谱,则能很好地将两者区分开来;另外,通过比较产品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图,还可推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发生氧化,从而监控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  Instrument:能谈谈您的实验室在利用红外光谱“指纹”进行中药识别方面所取得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进展吗?  孙:目前红外光谱“指纹”识别中药在理论方面的最大进展是从“微观”指纹法鉴定发展到“宏观”指纹法鉴定。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利用红外光谱本身,可以利用其导数谱等静态谱的各种信息外,还可以利用对体系引入可能导致影响其红外微观行为的各种外界微扰而呈现的动态谱的更广泛、更新的有用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借助于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等一起对图谱进行整体考察,即构成了识别中药的现代红外光谱技术。  目前我们已提出了红外光谱的“三级鉴定”法。它利用了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差异性较大的不同种药材仅需要一般的红外图谱就能够简单地做出判定,我们称其为一级鉴定。当药品的差异性较小,用普通的一维红外图谱显示不出它们的差异性,我们可以采用导数光谱对其进行特征提取,在中药分析中常用的导数光谱为二阶导数谱,这是因为在二阶导数谱中半峰宽只有原谱的1/3左右,大大提高了谱图的分辨率。采用红外光谱图和二阶导数谱图相结合,称其为二级鉴定。至于四阶导数谱的半峰宽更窄,谱图的分辨率更高于二阶导数谱,但它对原谱的质量要求更高,且噪音的影响较大,所以通常不便使用。在当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图谱差异性较小而不足以作判断时,则可凭借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加以判定,称为三级鉴定。目前我们暂且选用了热微扰来得到药材的二维相关谱。  至此,我们已经利用这三种手段相互结合、互相映证,对不同种的中药材300种进行了鉴定,其中包括了中药材的真伪、产地鉴别4种、保健品 5种、配方颗粒430种和中药注射剂10种的质量控制以及跟踪中药10种炮制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等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我们的红外光谱技术已经应用于首创大地药业有限公司和培力药业有限公司的实际生产中,用于控制药材原料、中间品和产品的质量。  尽管我们已提出了中药宏观指纹的三级鉴定方法并相应作了大量的分析、归纳的工作,但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仔细研究并加以推广。  Instrument:您认为该项目下一步急需开展的工作是什么?  孙:我们认为在这个方面还有极其大量的工作要做,既要做深,还要做广。当前急需要开展的工作有以下几点:  1. 尽快建立起“中药材红外光谱数据库”:自然界的中药材是成千上万,我们目前所做的药材仅仅占据了非常小的一部分,我们想大量采集不同种的中药材,包括同科同属不同种不同生态环境和真伪药材等,然后通过规范化的检测条件,包括实验室条件、样品制备要求和仪器参数设置等,获得各种药材的标准谱图,尽快建立起“中药材红外光谱数据库”;   2. 尽快确定中药制剂的红外对照参考图谱:包括配方颗粒、中药注射剂和保健品等的红外对照参考图谱,用于识别真伪优劣和质量稳定性控制;  3. 中药炮制学的红外研究:中药炮制是影响中药用药疗效的关键所在,我们想通过做不同的炮制品,来追踪炮制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为传统的炮制标准提供一个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和评价体系;  4. 红外光谱技术与标准谱图逐渐纳入国家药典:希望我们的红外光谱技术能够成为一项中药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标准方法,逐渐将中药的红外标准光谱纳入国家药典。更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际,加快我国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和标准化的步伐!为弘扬与发展我国中医学、中药学贡献一份力量!  整个采访过程中,孙教授笑称搞了五年的中药鉴定,自己从对中药一窍不通,到现在也快成中药专家了,谈起红外光谱分析来更是如数家珍,特别是孙教授的忧患意识,令人肃然起敬。从FDA到COS,中国的制药企业战战兢兢地应付着各种不同的规则,而对规则的制定却没有半点发言权。“西药”,也许我们无能为力,但“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沉淀了华夏神州千年文化的底蕴,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而把规则的制定权再次拱手让与他人,“中药”— 这一古老的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漫漫征程中,中国人的声音理应得到世界的尊重。   联系方法:  北京100084 清华大学化学系 孙素琴 邮编:100084  电话010-62781689 传真010-62770327   E-mail:sunsq@chem.tsinghua.edu.cn
  • 合肥研究院提出三维荧光光谱组分识别新方法
    p  近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赵南京课题组在三维荧光光谱组份识别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John Wiley& Sons Ltd 出版社出版的J.CHEMOMETRICS 上。/pp  随着工业发展、城镇化提速以及人口数量的膨胀,水污染情况仍然非常严重。水污染主要可分为: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和化学污染三大类。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具有极强的“三致”效应,在环境中很难降解,成为化学污染监测的重点之一。检测多环芳烃的传统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由于多环芳烃在水里的溶解度很低,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对样本进行预处理,费时费力且不适合在线实时监测水中的多环芳烃。三维荧光光谱法具有非破坏性、高灵敏度等特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多组分物质分析手段。而多环芳烃由于自身的结构受到紫外光及可见光的激发可产生荧光,因此,三维荧光光谱成为在线监测痕量多环芳烃的最佳选择。但是目前阻碍这一技术广泛应用的困难主要有:谱线较宽、同一类物质光谱相似等原因造成光谱重叠,影响单一成份提取与识别。因此,三维荧光光谱组分解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pp  该文中,赵南京课题组提出了右因子非负矩阵分解用于光谱组分解析,该新方法在信号提取方面有优越的表现,能实现实际水体中多环芳烃荧光光谱组分的成功提取与识别。/p
  • 简智危险爆炸物识别分析解决方案
    一、方案目的  1、通过检测可疑物可以有效的防止危险恐怖事件的发生   2、通过检测爆炸残留物来推断爆炸物的材料性质   二、行业应用背景  随着防恐防暴安全意识的增强,对于能够快速、准确的鉴别出危险爆炸物及其前制备材料的方法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与传统检测手段相比,拉曼光谱作为物质的分子“指纹”图谱,能够快速、准确、无损的鉴别出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种类。  X射线技术和离子迁移谱探测技术是目前主要的防恐防暴技术手段。X射线技术对于检测出的隐藏物体,不能将其定性,需要将检测出的疑似物送到检测中心进行判断,需要时间较长。离子迁移谱探测技术是一种气相分析技术,它的检测原理是首先将样品分子电离形成产物离子,产物离子随之注入一均匀电场中迁移,也就是被测样品需要成蒸汽或微粒气化的状态。离子迁移技术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1、检测探头易被污染,不易清洁,更换成本高   2、不能检测不易挥发的无机爆炸物等   3、检测精确度低,一般只能达到50%左右的准确率。  去年,巴黎系列恐袭自杀式炸弹所用材料就是被恐怖分子称呼为“撒旦之母”新型炸药TATP,这种自制爆炸物同样是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的“主角”,双氧水和丙酮是这种新型炸药的主要原材料。现在的X射线和离子迁移谱探测等技术手段并不能有效的检测出这种新型炸药及其前制备的主要原材料。而南京简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便携式拉曼光谱仪SSR-3000不仅可以检测常规的爆炸物及其制备原材料,对于这种新型炸药及其制备原材料也可以快速准确的识别出,能够有效的控制这种炸药的合成及防止恐怖爆炸事件的发生。  三、仪器介绍  南京简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便携式拉曼光谱仪SSR-3000如图1所示,在危险爆炸物识别和分析中优势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检测时间短(1-5s)   2、检测结果重复性高   3、无需前处理,检测方便   4、对检测物无损检测   5、可持续工作6-8h   6、可定制探头长度、焦距等(目前基本探头光线长度在1.5m左右,焦距7.5mm)图1  四、检测方法  1、对于检测物质(固体、粉末或者液体)装在透明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里面,我们可以直接将探头贴近容器进行检测,如图2所示 图2 图3  2、对于直接检测固体或者物质装在透明塑料袋等里面,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定制固体探头冒加在探头上,然后贴近塑料袋等检测,如图3所示   3、对于液体装在不透明的载体时,需要将被测液体取出,放置在比色皿中,再将比色皿放置在比色皿槽内,如图4所示,再将样品池冒盖上,探头摆放如图5所示进行检测(图4和图5中的样品池及探头摆放位置为实际SSR-3000的检测示意图)。 图4 图5  五、部分爆炸物谱图  图6-图7是硝酸钾和过氧化氢两种常见的无机爆炸物的拉曼谱图,图8-图10硝酸铵、硝化纤维素和TNT三种常见的有机爆炸物的拉曼谱图图6 图7图8图9图10  六、结论  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检测应用中,拉曼光谱技术与目前的检测手段相比,无论是在准确性、对样品无损还是检测所用的时间比较短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尤其是现在的高性能便携式产品的推出,大大提高了使用的便携性。并且现在无论是对于拉曼光谱仪的操作还是配套的软件的操作都非常简便,真正实现“傻瓜式”操作。从拉曼光谱对于有机爆炸物和无机爆炸物的几幅谱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 的物质的谱图是不一致的,并且拉曼光谱检测易燃易爆危险品时基本上不需要前处理,对于用透明塑料袋以及透明玻璃品装的样品,甚至不需要取出样品,直接就可以检测,大大降低了样品被污染的可能性。但是拉曼光谱技术也有一定的缺陷,对于目前比较难解决的黑火药的检测,我们对其也有着较好的检测技术手段。  未来,无论是在爆炸物现场快速检测,还是在各个卡扣,安全检查口的快速筛查,拉曼光谱技术都会是一种强而有力的检测手段。而南京简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便携式拉曼光谱仪,不仅性能好、携带方便、谱图数据库全而且软件使用的简单、智能程度高、检测准确度高,在易燃易爆危险品检测领域有着其无可替代的作用,探头的可定制化服务大大的提升了使用的范围,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内容来源:南京简智)
  • “高精准分子识别有机半导体光电双模智能嗅觉传感器”项目启动
    近日,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为牵头单位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高精准分子识别有机半导体光电双模智能嗅觉传感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上海召开。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领导、中科院重任局领导、项目咨询专家组、项目和课题单位管理部门、项目核心成员等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项目咨询专家组由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刘云圻院士、华东理工大学田禾院士、吉林大学卢革宇教授、海关学院谢秋慧教授、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胡伟达研究员、复旦大学邓勇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刘欢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尤睿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段国韬教授组成。   会上谢晓明所长代表项目牵头单位对与会领导及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各位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提出可行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并表示将为项目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并取得创新成果。项目负责人兼课题三负责人付艳艳研究员、课题一负责人马骧教授、课题二负责人黄佳教授,分别就项目和具体课题的研究内容、技术实施方案、预期成果及推进计划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   项目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本项目的总体实施方案,并着重指出在未来研究过程中,项目团队各课题承担方应紧密合作,强化协同机制,确保项目各关键节点把控及整体研究目标顺利实现。此外,专家组聚焦课题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点及项目实施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等方面,共同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意见。经专家质询答疑、技术指导和综合评议,项目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论证。
  • 方科新款发布|土壤研磨机无线遥控,四方位观察窗
    就当下而言,先测土再施肥已经是一件常见的事情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农户了解到自己土壤的现状,便于因地制宜的制定农耕作业方案,减少了对土地的过度消耗,避免了盲目施肥造成的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方科】土壤研磨机产品报价参考→https://www.instrument.com.cn/show/C484502.html但是,土壤检测前该如何处理土壤样品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一方面,样品处理的不正确会影响到检测结果,使得到的数据不具有参考性,让整个检测工作的努力付诸东流。另一方面,由于检测的方向不同,像是重金属、理化性状这些检测内容,如果样品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得不偿失。所以说,土壤检测的前提是要能好好的处理样品,做到研磨到位。 土壤研磨机是在同一转盘上装有四个研磨罐。当转盘转动时,研磨罐在绕转盘轴公转的同时又围绕自身轴心自转;这时,罐中磨球在飞速运动中相互碰撞、摩擦、研磨和混合样品,最终得到小粒度的检测样品。它是混合、细磨、小样制备、新产品研制和小批量生产高新技术材料所不可或缺的仪器设备,能用在土壤、地质、第三方检测、农牧业、农产品质量、资源与环境等领域,为土壤制样、重金属分析做出贡献。【方科】土壤研磨机优势分析:  控制系统:触摸屏、无线遥控  远程遥控:标配无线遥控器,可远距离控制研磨机的启动、停止、加速、减速以及可切换三种运行模式(单向持续运行,单向间隔运行,双向交替间隔运行)  显示方式:7.0寸彩色液晶显示屏,可显示、触控操作运行模式、运行时间、转速、交替运行间隔  运行模式:单向持续运行、单向间隔运行、双向交替间隔运行、定时停止  连续运行时间设定:0.1~9999.9分钟  交替、单向间隔暂停时间设定:0.1~9999.9分钟  主盘转速:50-450min  研磨罐转速:100-900min  传动比(行星盘、研磨罐):1:2  可连续工作(满负荷):90h  紧急停机:红色急停按钮可一键断电停机  断电记忆功能:断电之前的时间设定,断电开机后无须重新设定  过载保护功能:有  研磨室设计:密封防尘,带四方位观察窗  同时处理样品种数:4种  适用研磨罐:本机是新款通用型,100ml、250ml、500ml三种规格研磨罐均可使用,可根据客户需求同时放不同规格的罐;对角对称即可(4个研磨罐为一套)。  最大进样尺寸:土壤12mm 其他3mm  研磨罐配球量:罐子容积的三分之一  最大装样量:研磨罐容积的三分之二  出样粒度:最小可达0.1um(即1.0×10mm-4)  研磨罐材质:玛瑙、陶瓷、聚四氟乙烯、氧化锆、聚氨酯、不锈钢、尼龙、碳化钨、硬质合金等可选(常用玛瑙、氧化锆研磨罐)  研磨球材质:玛瑙、氧化锆、不锈钢、陶瓷、硬质合金、碳化硅等  研磨球直径:3、5、10、15、20mm(根据实际需求配置)  电源端口:国标、欧标、美标、英标等  电机转速、功率、电压:1400rpm、0.75kw、220V±10%单相,50/60Hz
  • 基于扫描电镜-拉曼联机系统的微细矿物快速识别与定量分析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简称扫描电镜)是观测物质表面形貌的基础微束分析仪器,具有分辨率高、景深长、样品制备简单等特点,已成为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领域最常用的仪器之一。近年来,扫描电镜的空间分辨率已大幅度提升,分辨率优于1纳米,附属硬件的集成(如背散射电子探头、X 射线能谱仪、拉曼光谱等)和软件的开发极大地拓展了扫描电镜的功能,显著提高了人们认知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能力,促进了固体地球科学、行星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复杂样品的三维重构,微细复杂矿物的快速精准识别、定位以及定量分析,是扫描电镜分析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电子探针与扫描电镜实验室团队原江燕工程师、陈意研究员和苏文研究员等,基于2020年购置的扫描电镜-激光拉曼联机系统(RISE),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研发工作。该仪器可快速精准地实现扫描电镜与拉曼光谱仪之间的切换,采集样品同一微区的形貌、成分及三维结构信息。克服了传统扫描电镜对熔体包裹体、有机质和同质多像矿物识别的困难,并将拉曼光谱分析拓展至亚微米和纳米尺度。   铌(Nb)是医疗、航空航天、冶金能源和国防军工等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性金属资源。我国白云鄂博是超大型稀土-铌-铁矿床,氧化铌的远景储量达660万吨,占全国储量的95%。对富铌矿物的赋存状态开展研究,有助于查明铌的分布规律,提高铌矿床选冶效率。然而,白云鄂博矿床的铌矿物种类繁多,且具分布分散、粒度小、成分和共伴生关系复杂等特点,如何精准识别和定位这些矿物并进行分类,往往给科研人员带来困扰。该团队针对这一问题,在白云鄂博碳酸盐样品的基础上,建立了铌矿物快速识别、精准定位和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电子背散射图像灰度阈值校正、两次图像采集和两次能谱采集,极大地缩短了对铌矿物识别和定量分析的时间,15分钟即可实现118平方毫米区域内微米级铌矿物的快速识别和精准定位,整个薄片尺度可在3小时内完成。基于自动标记区域的能谱定量分析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统计学方法,即可实现不同铌矿物的准确分类。该方法也可用于稀土矿床中稀土矿物、天体样品中微细定年矿物等在大尺寸范围内的快速识别、精准定位和分类。   嫦娥五号月壤具有细小、珍贵、颗粒多、成分复杂等特点,平均粒径不足50微米。获取如此细小颗粒的全岩成分,是对微束分析技术的一次挑战。传统方法通常运用电子探针分析获取矿物平均成分,用面积法统计矿物含量,再结合矿物密度,计算出月壤的全岩成分。然而,月壤矿物(如橄榄石和辉石)普遍发育显著的成分环带,为矿物平均成分统计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传统方法不仅效率低,误差也大。   针对这一问题,该团队建立了单颗粒月球样品全岩主量元素无损分析方法。他们首先使用 MAC国际标准矿物为能谱定标,检测限为0.1 wt%,对于含量1 wt%的元素, 分析精度优于2-5%。在此基础上,通过能谱定量mapping技术,直接准确获得矿物的平均成分,再结合矿物含量与密度,最终可确定单颗粒月壤的全岩成分。将新方法运用于月球陨石NWA4734号样品,在误差范围内与其他化学分析方法的推荐值一致。该新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研究。由于该方法不受样品形状的限制,不仅可用于月球、小行星、火星等珍贵样品的全岩成分分析,还可以针对薄片尺度内任意形态微区开展局部全岩成分分析。   扫描电镜技术在地球和行星科学领域分析仪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搭载附件和软件的提升,其分析技术开发和应用将具有无限可能。将扫描电镜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建立更为高清、高效、精确的图像和成分分析方法,是扫描电镜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 Atomic Spectroscopy,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上。研究受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IGGCAS-201901、IGGCAS-202101)、实验技术创新基金(E052510401)和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ZDBSSSW-JSC007-15)联合资助。
  • 新品上市|高德智感EX防爆系列,开启“高危守护模式”
    为了满足石油、化工、制药、危化品等行业在特殊环境下对安全生产的需求,11月21日,高德智感推出EX系列防爆热成像产品,内置自研氧化钒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和高清可见光相机,满足全天候安全监控需求,拥有双重防爆认证,一体化设计,密封性能达到IP68防护级别。可在气体1区/2区、粉尘21区/22区工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护航。EX防爆系列EXMC100-A 防爆双目枪机400×300红外分辨率,9.1mm/13mm/19mm焦距红外+可见光双光融合,满足7×24h安全监控需求304/316/316L不锈钢材质机身可选,密封性能达到IP68专业防护等级内置多种智能算法,支持人、车过滤识别,强大的周界防护功能EXDS100-A 防爆双目云台红外+可见光双光视角,满足全天候、全方位安全监控需求640×512分辨率,12μm红外探测器,25mm电动调焦镜头400万分辨率可见光相机,配备37倍连续变焦镜头一体化密封设计,高精度水平360°,垂直180°电动云台内置多种智能算法,支持人、车过滤识别,强大的周界防护功能EXDS200-A 防爆三目云台支持甲烷气体检测,检测距离100m内,检测灵敏度50ppmm640×512分辨率,12μm红外探测器,25mm电动调焦镜头400万分辨率可见光相机,配备37倍连续变焦镜头一体化密封设计,高精度水平360°,垂直180°电动云台内置多种智能算法,支持人、车过滤识别,强大的周界防护功能智能测温支持温度异常报警,火情检测算法以及多种测温规则设置;-20°C~550°C测温范围,±2°测温精度;满足全天候、全方位温度监控需求,避免设备损失,保障人员安全。智能算法内置多种智能算法,支持人、车过滤识别,强大的周界防护功能。周界防护行为检测应用场景场景:反应炉、炉体、连接管道。应用:炼化装置风险位置7×24小时温度监测。场景:炉罐容器液面,液体检测。应用:对厂区关键设备进行全天候热故障检测(实时监测液位变化,防止液位计失效后维护困难)。场景:油气储存、危化品仓库。应用:储油区油罐、危化品仓库等设置防爆摄像机进行火灾隐患的可视化智能预警。场景:厂区周界及管道沿线、海上油田船只周界。应用:园区热成像防爆周界。关于高德智感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上市公司高德红外集团(SZ .002414)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基于自主研发的红外芯片带来的低成本、批产化优势,以及二十多年来的红外应用经验,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制造、安全监控、警用执法、户外夜视、科研和医疗等领域。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6000万员工人数超700人,研发人员占比30%研发实力雄厚,获得专利200余项六大产品线,年产能达150万台全球300多个长期合作的渠道伙伴在德国和比利时设立有分公司
  • 托普云农开发昆虫识别APP『见虫』 扫一扫识别病虫害
    识别病虫害,只需掏出手机,打开一个APP,对着昆虫“扫一扫”,马上就能跳出准确结果......这几天,由托普云农开发的『见虫』APP,在田间地头受到了种植户们的追捧,“有个这个东西,以后防治病虫害就方便多了。” 传统的昆虫分类与识别是依靠少数昆虫研究者、植保科技工作人员通过手工检查,肉眼观察来完成,识别效率较低,识别率不稳定。同时,由于植保科技人员有限,而且有些区域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许多病虫害无法及时现场识别,只好根据种植户的描述来识别,而许多种植户专业知识有限,无法提供准确描述,常导致误判。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清晰、快速地获取昆虫图像变为了现实,基于图像的昆虫识别技术,实现了昆虫的分类和识别。 于是,托普云农开发了这款昆虫识别APP。 据介绍,其原理为:利用细粒度图像识别算法和大数据中心将拍摄的虫子图片进行图像识别,在确定虫子种类后给出其相关资料包括虫子的名称、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防治要素等。用户还可确认识别结果并晒到地图,当数量到达一定规模后即可看出虫害的区域分布情况,帮助农户提前开展预防措施,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昆虫识别应用场景智能化,网络化。 获取成本低,操作傻瓜化,界面简洁,识别精准,使用时只需进入该APP,将摄像头对准病虫害,就像是拍照一样,点击识别按钮,即可显示具体信息。 为了考察见虫APP的实用功能,研发团队走进田间地头,在各大种植户的果园、茶园、蔬菜大棚等种植基地里,识别出了多种昆虫类别,识别出的昆虫图像下方,附有该昆虫的基本资料,包括虫子的名称、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防治要素等信息。 由于见虫APP的主要定位是面向有“互联网+”意识,有智慧生产、种植要求的新型农民,以植物保护方向进行昆虫鉴别,目前仅能识别稻田、茶园和果园类的昆虫。托普云农表示后期会逐渐增加可识别的种类和数目,有志做成识别全世界昆虫的APP,也有助于制作昆虫志,进行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气候研究,让见虫APP具有更加深远的市场价值和意义。
  •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委员会成立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一届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新成立的技术委员会主任由自动化所副所长徐波担任。委员由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IBM中国研究院、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诺基亚中国研究院、三星中国研究院、联想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方正、腾讯、百度、汉王和阿里巴巴等多家大型企业的高层领导担任。  该委员会的成立旨在加强实验室与产业界的双向信息交流和研究开发合作,促进实验室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委员会将通过定期组织企业与实验室之间的人员互访、专业技术问题研讨以及制定合作项目等方式,搭建科研与产业的互通平台,这是模式实验室在探索与产业界交流及合作方面的一次创举。  成立当天,该委员会还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与会委员参观了实验室的多项演示,听取了实验室主任谭铁牛对实验室情况的介绍,并就如何真正实现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技术对接和交流合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委员们表示将帮助实验室加强与社会特别是企业的联系,了解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为实验室的学科方向建设和科研项目布局提供参考意见,促进实验室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  作为实验室与企业交流活动的一部分,两位技术委员会委员成员——来自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的张益民博士和来自腾讯的孙国政博士分别作了题为《视觉计算研究的现在和未来》和《在线社会网络:见解、商业价值和计算挑战》的学术报告,受到了实验室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的热烈欢迎。
  • 中国科大在多维探测和识别的气体传感器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易建新副教授课题组提出一种化学电阻-电位型多变量传感器,实现了单一传感器对多种气体和火灾特征的三维探测和准确识别。相关成果以“A chemiresistive-potentiometric multivariate sensor for discriminative gas detec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Nature Communications 14,2023, 3495)。低浓度气体的高灵敏探测和准确识别对于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健康诊断和工业生产等诸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气相色谱和质谱等传统气相分析技术,气体传感器具有成本低、尺寸小、易集成和实时监测等优点,有利于大规模应用。但是,常规传感器仅输出单一信号,不能识别气体,因此探测准确性低,在实用中易受其它气体或环境湿度等干扰而引起误报或漏报。这一问题严重限制了气体传感器的应用。图1. 基于双敏感电极的化学电阻-电位型多变量气体传感器的原理和三维响应研究人员首先利用半导体氧化物电极在表面和界面上不同的响应机制,在同一电极上成功提取出化学电阻和电位两种不同原理的传感信号;进一步,采用钙钛矿型氧离子-电子混合导体氧化物取代贵金属铂电极,和常规的电子导电的敏感材料进行配对,获得了输出三个独立响应信号的双敏感电极传感器。得益于钙钛矿非常规的反向电位响应,传感器的气敏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实现了2-乙基己醇、一氧化碳等多种危险和火灾特征气体的(亚)ppm级三维探测和准确识别,并展现出在火灾危险早期预警方面的应用潜力。图2. 多变量气体传感器在火灾早期预警中的应用这种兼具探测和识别功能的多变量气体传感器简单、高效、成本低,可适用于不同半导体材料电极和固体电解质基底,工作温度范围宽,并可进一步拓展获得更高维度的响应,为复杂环境中气体的高灵敏和准确探测提供了新思路。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宋卫国研究员和易建新副教授共同指导的博士生张红,通讯作者为易建新副教授。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
  • 威视发布同方威视 MIA1000 高通量传感多模识别联用仪新品
    MIA1000高通量传感多模识别联用仪是由津海威视研制的高科技仪器,它融合了“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XRF光谱技术”,“辐射探测技术”和“TVOC异味探测技术”,开创了全新的物质鉴别仪器设计思路,使得产品更小、更轻、更便携!高通量传感多模识别联用仪包含了,多模光源模块,聚合式光学采集系统,辐射探测模块和TVOC异味探测模块,优秀的电路控制系统和智能操作软件等。多模谱仪整机仅半个20寸的登机箱大小,高度小于530mm,重量小于16Kg,成年人可以轻松的携带。仪器还特意设计了万向轮,方便仪器的转运。多模谱仪有独立的电池系统,可以为整机提供10h以上的续航能力,满足用户一天的工作需求。另外,多模谱仪还具备无线/4G上网能力,可以通过部署在海关总署配发的查验终端(PAD)上的APP实现查验任务分发和查验结论回写。高通量传感多模识别联用仪还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供用户选择,可以满足“在线”或“非在线”的不同需求。多模谱仪的智能软件系统还可以显示系统状态、电池电量等信息,方便用户查看。创新点: 1、融合了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XRF光谱技术、辐射探测技术和TVOC探测技术,即“一次取样”, “一键操作”,“一个结论”的“三个一”工作模式。可以同时给出被检测样品的组分、有害物质含量、辐射剂量和异常气味等信息。 2、优越的电子和机械设计,使仪器具备便携、户外使用、超长电量续航、快速检测、结论准确以及工作稳定的特性。 3、安全、智能的软件系,不仅可以为用户带来便捷和流畅的操作体验,还可以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做到“使用时轻松方便,传输时高效安全。” 4、多样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工作需求。可以在联网模式下,通过无线方式与海关查验终端PAD的上APP进行联动,实现任务的分发和结论的回写。也可非联网模式下,进行单机的物质鉴别,实现结论的本地存储。同方威视 MIA1000 高通量传感多模识别联用仪
  • 赛默飞首发移动检测解决方案 全方位维护公众生活安全
    2014年9月25日,上海 ——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于2014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首日推出首款移动检测解决方案——移动实验室。作为赛默飞首个可移动实验室平台,它打破了传统实验室“不方便移动、应急效率相对低”的缺点。凭借无以伦比的产品组合、领先完整的解决方案、安全危机快速响应以及安全合规的四大优势,能够满足食品、药品、化妆品、环境与公共安全事件响应的检测需求,为应对和解决偏远地区以及突发事件的现场分析检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全方位维护公众生活安全。赛默飞在2014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上推出移动实验室 赛默飞中国裁兼全球环境和过程监测业务总裁迈世福表示:“秉承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的使命,赛默飞一直致力于利用其在科学领域的领先技术和创新理念,有效提升我国在食品、环境、医药以及反恐领域的快速检测能力。这款移动检测解决方案是赛默飞洞悉本地市场、响应客户需求的有益探索,不仅可以及时、有效地应对全国各地乃至偏远地区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更能大大提升我国在面对该类事件上的应急和处理能力。” 以食品药品移动检测解决方案为例,赛默飞移动实验室可以提供多个功能单元,完成上百种理化与微生物项目的快速检测,包括农药兽药残留、食品非法添加、转基因检测、食品掺假筛查、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重金属分析、水质检测、环境相关参数评定等。同时赛默飞移动检测方案的易于操作,前处理简便的特点,使得不具有技术背景的用户同样可以获取精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移动检测实验室基础设备赛默飞为其配备了基础实验设备、检测分析仪器以及相应的试剂耗材。提供专业级的车载样品前处理,存储,无菌操作,快速分析,数据处理传输,云平台存储等不同模块。利用赛默飞强大的产品资源与研发能力,我们更能创新性地为客户提供定制移动检测分析服务——用户可以根据检测需求和样品类别,自由组合所需的分析仪器设备。 移动检测实验室基础设备包括洁净消毒系统,净化防护系统,前处理系统。同时,检测车上也会为实验室人员准备各种防护装备,如身体防护、呼吸防护、眼面防护。针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垃圾和危害物,检测车也会有相应的装备进行区分化收集,如生物危害袋、固体废弃、液体废弃和管吸头废弃收集系统。 环境参数评定系统环境参数评定系统在应急检测任务中,可以实时播报检测区域的必要环境良好指标,保证应急检测任务的顺利执行。包括在移动检测车内设置区域环境监控系统,不仅利用一些监测环境的基础设备监测空气中多种参数,如气流、温度、湿度、结露点和气压;更装备了一系列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如环境粉尘检测仪、便携式红外光谱气体分析仪(MIRAN SapphlRe)、及有毒挥发气体分析仪(TVA2020)等,可以实时对区域内PM2.5,有毒有害气体等进行定性与定量快速分析。 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系统食品、药品及其他日化消费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物品。国家执法机构,富有责任心的零售商及大型食品生产销售企业,都在寻求一套完整的具备快速评定食品质量与安全性的检测系统。赛默飞食品药品移动检测车为此应运而生,该检测平台除配备完善的前处理与操作单元(超净工作台,纯水机和相关耗材)以外,同时搭载了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 多功能食品安全一体机、便携式红外光谱、拉曼、XRF等快速检测设备。检测项目涵盖食品中的农兽药残留、瘦肉精、食品添加剂等化学危害,以及微生物、生物毒素等生物性危害检测。 公共安全与反恐检测除此以外,针对目前国内公共安全与反恐检测的新需求,我们还开发了完整的公共安全移动检测方案,该方案主要配有TruNarc手持式(拉曼)毒品分析仪、FirstDefender RM手持式(拉曼)化学物质鉴定仪、台式爆炸物/毒品探测仪、FD 40 D空隙分析仪以及MDS车载/机载移动式辐射搜寻系统探测器。在该系统的支持下,移动检测车不仅可以轻松识别出各类毒品、兴奋剂、镇静剂、迷幻剂和镇痛剂;还可以发现不易打开的中空物体里面的毒品、香烟、酒精和炸药等违禁物品;甚至在大面积放射性勘查和搜寻放射源上也有卓越表现。 移动检测实验室内部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赛默飞移动检测解决方案的信息,请输入下列地址下载用户手册:http://www.thermo.com.cn/Resources/201409/169574672.pdf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170亿美元,在50个国家拥有员工约50,000人。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 Life Technologies、 Fisher Scientific 和 Unity? Lab Services四个首要品牌,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已超过30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超过3800名。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8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广州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全国共设立了6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0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www.thermofisher.cn。
  • 西安光机所利用高光谱显微成像技术在病原菌快速识别领域获进展
    近期, 西安光机所张周锋博士带领研究团队在光谱医学诊断领域取得新进展,将高光谱显微成像技术与深度学习理论相结合,实现了临床多类病原菌的快速识别。   研究成果以“A deep-learning based system for rapid genus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s under hyperspectral microscopic images”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s》的Topical Collection 《Computational Imaging for Biophotonics and Biomedicine》,IF:7.7。该Collection在显微成像、光谱学、机器学习和AI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陶成龙,合作者为杜剑助理研究员,通讯作者为胡炳樑研究员与张周锋博士。  高光谱病原菌数据分析流程   本次研究通过与多家医疗单位合作,利用自研高光谱病原菌快速分析系统成功捕获到单细菌尺度的高分辨高光谱图谱数据,利用深度学习网络对临床上万例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实现了多类临床病原菌类别的高效、准确识别。该研究成果可使临床医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患者的病原菌感染信息,对于诊疗方案的快速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本次研究为光谱成像技术研究室、西安市生物医学光谱学重点实验室在医工交叉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方向,预期未来将在癌变组织快速诊断、数字病理、手术引导等应用领域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 水污染领域的“源解析”技术:水质荧光指纹识别——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吴静副研究员
    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在环保领域,“源解析”是一项耳熟能详的技术。“北京PM2.5源解析报告引发质疑 中科院:4%只是直接排放”、“北京发布PM2.5源解析结果 本地污染占七成”、“中国9大城市完成大气源解析 北广深首要污染源机动车”,一项项研究成果在各大媒体和朋友圈传播,管理者和公众都理所当然的认为:了解一个城市或地区的雾霾来源并不是难事。那么,水污染领域呢?我国水污染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是否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污染排放源的溯源,以支持水环境质量的管理呢?/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吴静副研究员的团队历时13年通过对不同来源水样的水质荧光指纹进行分析和判别,建立了不同来源污水的水质荧光指纹数据库,通过对水体水质指纹的比对,从而判断水体受到了何种污水的污染。其实荧光光谱技术并不是一个新技术,国内外有很多团队将其用在水质分析中,但大多是对天然有机物和溶剂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span/pp  那么,吴静老师是如何想到将荧光光谱技术应用于水质污染溯源的呢?水质荧光指纹识别技术在水污染溯源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如何呢?此应用又给客户的环境管理带来了哪些好处呢?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针对相关问题采访了吴静老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06528a61-affb-450f-b0d7-ada74ff62bfe.jpg" title="吴静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吴静副研究员/strong/pp  strong国外学习经历+松花江事件 催生水质预警溯源技术/strong/pp  “2003年的时候,学校给了我一个去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的机会,我就去了。过去之后才知道,合作导师的课题是与监测相关的,是用荧光光谱技术分析污水厂进水水质变化。那段时间,我脑子里存了很多污水的光谱。回国后不久,松花江事件爆发,我就想是否可以用这个技术来对水体污染进行排放源的溯源,以便快速锁定污染源。当时国内外快速的水污染溯源的技术基本空白。”吴静老师如此描述了自己与污染源溯源点子的“初遇”。/pp  水质荧光光谱的检测技术已经很成熟,国内外有不少厂商可以生产相关的仪器。吴静老师利用荧光光谱仪作为信号采集单元,开展了创造性工作。信号采集之后,吴静老师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信号的提取与解析,这是核心部分。我们将解析的过程转换成算法。二开发关键硬件部件,并完成硬件集成,形成一套可定时自动完成进样、预处理、测量、分析、给出结果的新型在线水质分析仪,我们叫它水质预警溯源仪。此款仪器就只有三个主要功能:预警、污染源溯源和污染留证。”/pp  与一般利用荧光光谱方法测定水质的仪器不同,水质预警溯源仪测定的不是某种污染物的浓度,而是水体水质是否有异常,并自动判断水体中最可能混入了哪种污水。目前,此台仪器可识别包括生活污水、印染废水、电子废水、石化废水、焦化废水、造纸废水和金属制造废水等10余种废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41deb2a2-0c0e-4731-b516-b10220a19362.jpg" title="20160307_074233_副本.jpg"/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吴静与污染预警溯源仪合影/strong/pp  strong实际应用 发挥环境监管作用/strong/pp  吴静老师从2004年有了这个想法,在2009年推出了第一台样机,2015年全面实现了仪器的产业化生产。目前此款仪器已经在多个地区得到了实际应用。/pp  “我们有一台设备安装在一个超大型水源地。有一天指纹突然出现了异常,仪器报警可能是电镀废水,环保部门就打电话问上游的工业园区是否有电镀厂。由于工业园区只有一家电镀厂,所以就要求企业停产整改了。企业停产后,信号就消失了。过了两天,又有同样的信号出现,原来是电镀厂恢复生产了。环保部门再次要求对方整改,这次连雨水管也接到污水处理厂,之后信号就再没出现过。”这次经历表明,仪器可以快速发现企业的偷排行为。/pp  那么对于相同的行业废水,是否能够识别呢?吴静老师为笔者介绍了最近的一个项目:“我们最近正在给南方某工业园区安装我们的水质预警溯源仪。这个园区一共有22家企业,全部是电镀厂,园区排放口的重金属污染物浓度总超标,又找不到排放企业,环保部门对此很头疼。接触之初,当地环保局也怀疑我们是否能识别出如此相近的废水,为此先是实地考察了我们用户的使用情况,然后组织了包括外请专家在内的11名专业人士的团队、带了四个工厂的水样来我们学校亲自做了盲样测试,测试结果良好才最终决定采用我们的仪器。现在项目已经接近实施的尾声了。”/pp  strong若干“关键点”/strong/pp  对于此仪器的设计思路,吴静老师这么为笔者做了形容:“这个技术就跟警察抓小偷时的指纹比对思路一样,我们的设备就是在水污染犯罪现场扫描嫌疑指纹,如果能与指纹库对比上,那么就可能找到污染源。”但是污水水质与人体指纹毕竟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环境管理与警察破案的思路虽然在大方向上有一致的地方,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是否有自己的特点呢?针对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疑问,吴静老师耐心细致地一一作答。/pp  水质荧光指纹识别技术检测的是有机物,那么这个技术是如何识别以重金属为主的电镀废水的呢?“虽然电镀废水以重金属元素为主,但是由于其生产过程中添加了少量有机物,且不同工厂的原料来源、管理水平、工艺水平等存在差异,加上水质荧光指纹检出限很低,因此可以识别不同工厂排放的电镀废水。”/pp  污水进入水体之后会被稀释,随着从上游到下游的流动,水质会发生变化,这会给识别工作带来哪些困难呢?“首先,荧光信号的灵敏度很高,微克/升量级的污染物就能被检出,所以稀释后污染还是能检出。其次,很多荧光化合物本身稳定性好。以印染废水为例,印染废水需要经过水解、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然后混入生活污水后再次经过水解、厌氧处理、好氧处理、高级氧化后排放,其中的化学耗氧量(COD)降解90%以上,但是荧光信号的降解才30%,这表明很多荧光化合物是难降解的,作为指示物比较合适。污染排入水体后,肯定没有在污水厂变化快,所以容易被发现。”/pp  即使能够比较精准的实现污染源的定位,但是目前水质荧光指纹的数据是无法用来作为环境执法依据的,对于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目前环境执法主要还是依赖实验室数据做支撑。我们最大的用途是快速提供用户能开展业务的指向性信息,快速提供排查方向,缩小排查范围,显著提高效率。我们在开放的预警溯源系统中,实现了预警信息实时传送给执法人员。我们还采用自动留样器,开发了移动式溯源仪。前者可自动保存污染水样,后者在仪器预警后,可以即赶到现场用水质指纹来排查污染排放源。溯源是个复杂的事情,也是要靠专业的手段来实现的。”/pp  strong展望未来 希望发挥更大作用/strong/pp  虽然在采访过程中,笔者和吴静老师大多时候聊到的是此台仪器在管理企业偷排方面的作用,其实结合不同的监管手段,此台仪器还可以实现多尺度污染溯源:一是大流域尺度。在大流域范围内,可以利用此技术识别流域的重点污染段以及污染类型,比如每一段的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还是面源污染?这点和当前的河长制考核非常契合。如果能够提供污染来源信息,这无疑提供了更丰富的考核依据。二是城市尺度。在城市范围内,可以判断污染来自哪个区域和哪个单位,是从哪个途径进入水体的,面源贡献有多大等等,给管理者提供污染治理的关键信息。三是工业园区。此系统既可以帮助管理者迅速定位偷排单位,也可以对园区污水厂运行提供水质预警服务。/pp  “我们与别人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的工作思路不一样,我们提供的不是污染物的浓度数据,而是可以和环保业务直接挂钩、支撑环保业务开展的一些信息。对于仪器硬件研发,我们肯定比不了电机系、电子系或者精仪系的老师,但是我们的优势在于更懂环境业务、更懂环境需求,从而开发的仪器也能更好的满足环境业务的需要。”吴静老师说。/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trong(采访编辑:李学雷)/strongbr//pp  strong后记:/strong/pp  从2003年到2016年,吴静老师和她的合作伙伴所研发的这款产品实现了从零到一、一到十的跨越,此台仪器也获得了一些认可,如2014年获得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二等奖、2016年获得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2015年,“水十条”正式发布,对河流和断面规定了明确的考核要求。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推广“河长制”。水质环境质量管理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水污染溯源对水环境质量管理是一大助力,我们期待吴静老师的团队以及所研发的产品在未来环境管理中能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p
  • 中科院微生物所在GITR/GITRL识别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TNF superfamily)相关分子是天然/获得性免疫调节和功能发挥的关键,该家族许多成员都是肿瘤免疫治疗和抗炎症药物研发的药物靶标。近年来,4-1BB和GITR等激活型免疫检查点分子是备受关注的TNF受体(TNFR)超家族成员,有多款抗体药物处在临床验证阶段,其配体结合机制和抗体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对于新型免疫治疗策略的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前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福团队阐明了4-1BB与其配体和激活型抗体作用的分子基础,对于理解4-1BB活化的分子基础及抗体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Li Y., et al., 2018. Cell Reports)。近日,该团队报道了共刺激受体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相关蛋白(GITR)与其配体GITRL的“非典型”相互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ports上。  GITR是参与T细胞应答调节的免疫检查点分子,靶向GITR的激活型单克隆抗体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药物耐受性和显著的肿瘤抑制活性。GITR及其配体GITRL是TNF/TNFR超家族的重要成员。前期研究显示,TNF/TNFR超家族中受体-配体结合模式高度保守,受体分子与三聚体配体按照1:1的比例结合形成“3+3”的复合物,TNFR分子一般与由两个相邻TNF分子形成的侧裂区域结合,三聚体配体介导的受体交联被认为是受体信号激活的基本模式。鼠源GITR/GITRL复合物晶体结构解析与一系列细胞/蛋白水平实验验证显示,两个单体GITR分子与二体GITRL形成“2+2”复合物,GITR通过其CRD2结构域结合GITRL,二者之间的结合面与经典的TNF/TNFR超家族分子不同,位于GITRL的N149和位于GITR的D93-I94-V95决定受体/配体间主要的相互作用,表明GITR/GITRL不同于经典TNF/TNFR超家族的“非典型”相互作用模式。GITR单个结构域介导其与配体的结合现象提示,这种独特的作用模式或是TNF/TNFR超家族进化过程中的较为古老的结合模式,而其他TNFR超家族成员分子与配体结合往往已进化为由两个不同结构域介导结合的特异性与高亲和力。研究发现,小鼠GITR中的D93-I94-V95(DIV)与人GITR中相应的K105-F106-S107(KFS)区域决定受体与其配体结合的种属特异性。尽管鼠源与人源GITR/GITRL不能交叉识别,小鼠GITR配体结合关键位点“DIV”至“KFS”突变导致其与人GITRL交叉识别,并在NFAT-Luc-Jurkat T细胞信号模型中诱导T细胞激活信号。  该研究发现的GITR/GITRL不同于经典TNF/TNFR超家族的“非典型”相互作用模式,拓展了关于TNF/TNFR超家族分子相互作用模式的认知,并为基于GITR/GITRL相互作用的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  近年来,该团队在免疫检查点受体分子的配体识别机制及抗体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相关成果发表在Cell Research、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EMBO Reports等上,这为理解T细胞免疫调节机制以及免疫检查点分子为基础的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安捷伦科技为石化行业打造全方位金牌服务
    安捷伦科技为石化行业打造全方位金牌服务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国内对石油和石化产品的需求也快速增长。随着炼油和石化生产规模的扩大,在石化企业中,目前分析化验已经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分析检测项目涉及到原料分析,中间产品(如聚乙烯单体)质量控制,产品出厂质量控制,环保检测等等,成为石化企业从原料到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中心化验实验室走向了集成化和中心化的趋势,不仅对分析仪器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实验室自动化现代化程度以及仪器厂家服务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作为分析仪器行业的领导者,安捷伦科技公司拥有享誉全球的色谱和质谱技术,为石化用户提供全球解决方案,在全球石化行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安捷伦多位资深的化学家是ASTM标准委员会的委员,参与起草了众多的石化分析方法,很多ASTM方法也是在安捷伦的先进的气相色谱上进行的开发,安捷伦科技与众多的国内外石化行业的著名公司和权威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在中国,安捷伦公司在北京、上海的卓越客户中心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更是根据中国用户的需求,开发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石化行业的分析应用方法。安捷伦是业界唯一可以根据用户的工艺流程和分析需求,提供定制全石化流程分析解决方案的厂家。2008财年,安捷伦在全球石化行业销售额超过4亿美金,市场份额保持第一,销售额超过所有竞争对手的总和。在中国石化行业也一直稳居市场占有率第一。。 从2008年开始,安捷伦科技公司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在中国成立了行业支持小组,将公司售前售后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和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周到完善的服务。其中,石化行业售后支持小组这支&ldquo 能征善战&ldquo 的队伍在成立后陆续完成多个大石化项目的安装,凭借安捷伦科技公司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石化行业打造金牌服务。 进入2009年以来,随着各地石化企业开车在即,安捷伦分析仪器陆续到达用户现场,在短短的四个月内,安捷伦石化行业售后支持小组转战泉州、惠州、沈阳和新疆等地,完成超过二百台的仪器安装调试,项目包括了石油化工分析中国内外几乎所有的方法。工程师从硬件安装开始,对项目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从仪器的摆放、管线的排列、安装进度的规划管理都体现了安捷伦金牌服务的专业形象,得到了用户的一致称赞。同时,安捷伦公司为石化用户提供开车&ldquo 保运&ldquo 增值服务,在数据对接、方法调试、样品测试和现场培训等方面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安捷伦工程师与用户共同为开车准备现代化的石化实验室整齐合理的管线布局 安捷伦科技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拥有目前国内唯一通过ISO9001认证的分析仪器售后服务体系,其管理团队全部通过6 Sigma培训考核,除了为用户提供日常标准化优质服务外,更在大项目管理和执行上享有良好口碑,一直在业界各项评比中稳居&ldquo 用户满意度第一&rdquo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安捷伦公司分析仪器的优异性能和售后服务团队在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全天候现场支持的完美表现,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的高度赞扬。安捷伦石化行业支持团队在用户现场合影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安捷伦公司将一如既往的发挥其技术优势,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水平,秉承其在全球石化行业近四十年的丰富经验和全流程解决方案,树立中国石化行业的金牌服务典范。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NYSE:A)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是通讯、电子、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19,000 名员工在110多个国家为客户服务。在2008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58亿美元。要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 。
  • 全方位支持第三方检测---ACCSI 2018视频采访赛默飞中国区色谱质谱业务商务运营副总裁李剑峰先生
    4月15-16日,中国科学仪器行业“达沃斯论坛”—第十二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8)在常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吸引科学仪器及检验检测行业1000余位高端人士与会。期间,仪器信息网采访了赛默飞中国区色谱质谱业务商务运营副总裁李剑峰先生。 第三方检测行业快速发展,赛默飞中国区色谱和质谱业务将向第三方检测提供全方位支持。并针对第三方检测用户以及企业用户特点,推出了多款皮实耐用的新产品及一揽子解决方案。只要你样品量足够大,其他的就交给我们吧。李剑峰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限时设备到达现场、初期我们专业的应用工程师在实验室帮助开展工作。这是两个星期前,赛默飞中国区色谱和质谱业务部门针对第三方检测用户推出的一揽子服务包。 例如,对于食品安全检测的用户,赛默飞推出的服务内容包括:比如检测800个项目,每天检测800个样品;涉及的仪器有离子色谱、光谱、气质,以及色谱和质谱业务部门之外的产品,另外还提供耗材;而且有专业应用工程师可以在用户实验室初期支持,帮助实验室顺利开展运营。 采访中,李剑峰先生还谈到了2017年所取得的亮眼成绩,以及2018年将注重拓展外延产品的战略等。点击链接查看视频: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44/news_462669.htm 访文字稿仪器信息网:2017年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业务表现出色,那么让您觉得自豪的事以及取得很好成效的重要策略有哪些?李剑峰先生:2017年,赛默飞重点关注一些行业热点,如精准医疗,赛默飞高端质谱在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方面可以做很多工作。另外,在制药行业,药物一致性评价等在去年也给我们带来了很高的增长。随着政府机构的改革,特别是环境、FDA等职责转换,出现很多新成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另外一个是利用产线优势为用户带来方便的整体解决方案。 仪器信息网:此次检验检测产业峰会是ACCSI的热门论坛,请问您赛默飞色谱质谱在第三方发展的情况如何,针对该领域的用户特点,赛默飞有哪些特别的解决方案呢?李剑峰先生:第一,从销售团队而言,我们的关注点开始从传统政府向第三方检测公司转型。过去,赛默飞与FDA、EPA等理化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随着政府机构改革转型,我们在维持好、服务好政府客户的同时,我们也会重点关注第三方检测。这是销售团队专注领域的转变。第二,从赛默飞产品和研发定位,基于第三方检测样品量大和要求重现性好的特点,我们的产品提出了Reliable, Robust和Sensitive,即更加皮实,更加耐用,免维护和重现性好。另外,针对第三方检测要求的便捷性,我们推出了“一揽子服务包”方案,比如上两周我们推出的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交钥匙工程”方案,服务内容包括:比如检测800个项目,每天检测800个样品,涉及的仪器有离子色谱、光谱、气质,以及色谱和质谱业务部门之外的产品;而且有专业应用工程师在用户实验室初期支持,帮助实验室顺利开展运营。提供的便捷的一揽子方案,都是为了避免用户的繁琐操作。 仪器信息网:创新一直是赛默飞的重要战略之一,去年是赛默飞质谱的50周年推出了多款新品,那么2018年,赛默飞在色谱质谱方面又有哪些重要的新品推出呢?李剑峰先生:目前为止,气相产品线有两款:单四极杆ISQ 7000 GC-MS和三重四极杆TSQ 9000 GC-MS/MS;作为离子色谱行业的领先者,这次又推出了一款高端的ICS-6000 HPIC,这个设备是赛默飞离子色谱不断创新的代表。液相方面,推出了高压液相双三元Vanquish Duo U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加上今年6月将在ASMS上推出的质谱,相信2018我们在创新方面会有个爆发式的增长。 仪器信息网:此次选择在ACCSI 2018上发布的是哪款新品?能够解决哪些以前所不能解决或以前解决得不好问题?李剑峰先生: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气质两款新品ISQ 7000 GC-MS 和TSQ 9000 GC-MS/MS,灵敏度有很大提升。针对第三方增长,这两款产品皮实和耐用程度有相当大的增强,5min之内可以更换离子源和色谱柱,这是针对第三方检测和企业用户分析需求做出的改变。ICS-6000离子色谱是专为扩展型离子分析用户推出。包括很多新功能,如RFID 耗材设备监控功能,可自动识别、追踪和管理耗材使用情况;移动panel可以遥控机器;灵敏度方面也有所提升等等,这些新功能希望为高端离子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赛默飞双三元液相在行业内一直处于领先位置,这次新推出的Vanquish Duo UHPLC继承了传统双三元液相优势,同时,双自动进样器设计可以将两个独立LC系统在零交叉污染下有机结合,发挥串联、并联或反梯度功能,方便各位老师的实验分析。 仪器信息网:2018年,您将采取哪些举措以持续保持色谱质谱部门高增长的态势?以及您对2018年的预期是怎样的?李剑峰先生:2018年有一定的未知数,但整个国家生活质量提升大方向不会改变,如空气更清洁,大健康,食品安全等。仪器行业也会随之不断发展,力争不断立足中国,服务中国。对于赛默飞色谱质谱业务,会更注重外延产品的拓展,如高端质谱QE, 前端外延Imaging成像拓展解决方案;空气质量监测方向,与本土厂家不断合作在线GC VOC解决方案。离子方面,外延URG在线前处理测定空气中酸雨等酸性成分分析。总之,以赛默飞仪器产线为核心,不断提供外延产品来提升客户的一揽子方案用户体验是我们2018年的工作重点。行业方面,延续2017热点如精准医疗,大健康,临床诊断,第三方检测等,抓住热点,持续“练好内功”,提供更好的服务,使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 我国将建三级致病菌识别网
    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印发《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工作实施方案》,并在江苏、山东等8个工作基础较好省份,选取第一批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按照《方案》要求,编制相关配套技术文件,组织技术骨干培训,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监测数据,指导各地开展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  《方案》指出,国家致病菌识别网是以网络化信息平台为依托,采用病原识别、分子分型、基因组流行病学等新型调查分析技术,开展细菌性传染病监测与防控的实验室网络,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国家中心实验室设在中国疾控中心,由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负责 省级和地市级实验室分别设在省级、地市级疾控中心。识别网中病例信息及其菌株来源主要为属地医疗机构 同时遴选工作基础好的医疗机构为哨点医院,常规开展相关病例信息及菌株收集工作。  致病菌识别网要推广应用病原细菌感染检测、耐药分析、分子分型、基因组流行病学等监测技术,提高细菌性传染病检测、监测和疫情溯源能力。监测网络信息系统要开展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信息共享,实行实时分析,提高疫情监测与分析的精准性。推进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与实验室监测的深入整合,形成更为灵敏准确的传染病监测新模式,提高暴发疫情发现和来源识别能力。促进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进一步协同配合,提高细菌性传染病监测和疫情处置综合能力等。
  • 血液检测可以准确识别出24小时未睡的人
    你有熬过通宵吗?有研究表明,24小时不睡,会增加人们在安全危机情况下严重受伤或死亡的风险。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专家开发了一种血液检测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出24小时未睡的人。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研究人员使用了健康志愿者血液中发现的组合标志物。在实验室条件下,这些标志物能准确地检测出24小时没睡的志愿者。在有个体良好睡眠血液样本对照的情况下,该检测方法正确率达99.2%;在没有充分对比样本的情况下(类似于诊断性血液测试),准确率会降至89.1%,这一准确率仍然很高。据悉,全球约2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睡眠不足引起的。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测试方法,在未来能够快速简单地识别睡眠不足的司机,甚至用于安全关键场所工作人员的检测。该测试可能也是未来法医学可选用的理想检测方法,但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论文作者Clare Anderson在莫纳什大学工作期间领导了这项研究。她现在是伯明翰大学睡眠和昼夜节律科学教授。“这对睡眠科学家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发现,可能会对未来与睡眠不足相关的健康和安全管理产生变革性影响。”Anderson说,虽然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他们已经迈出了充满希望的第一步。“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睡眠不足5小时与危险驾驶有关。如果让我们检测的24小时无睡眠情况的人驾车,相当于让饮用了澳大利亚法定饮酒量限制两倍多酒的人驾车。”Anderson说,“在错误的代价是生命的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有能进行客观检测的方法,以识别对自己或他人构成风险的个人。”论文第一作者Katy Jeppe表示,现在很难说该测试多久之后才能用于事故后的人员检测。他们下一步将在控制较少的环境中对该血液检测方法进行测试。而要将其检测结果作为涉事司机疲劳驾驶导致车祸的证据,可能得在法医条件下进行测试。目前,这种用于检测的生物标志物是基于24小时或更长时间无睡眠得出的,最短可以检测到18小时不睡的人。如果想要开发能检测出前一晚睡眠不足的生物标志物,还需要更多的研究。Anderson指出,酒精测试减少了车祸和相关严重伤亡,而他们开发的疲劳检测方法有望实现同样的目标。但目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 见虫:一款拍照识别APP,遇见昆虫必备神器
    夏季,是各种昆虫最活跃的季节。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尴尬,有的没看见过的昆虫,不知道名字,有的昆虫甚至傻傻分不清楚而叫错。 一款拍照识别APP,遇见昆虫必备神器。而这样一款APP,只要你拿出手机扫一扫拍照,就可以给你带来昆虫小百科,让你随时随地长知识。 这是一款由托普云农研发的昆虫识别APP,叫做『见虫』,最大的功能就是识别昆虫。 拍上一张照片,应用就会为你自动识别匹配最相似的昆虫类型。你可以通过点击昆虫图片查看更多信息,包括昆虫的名称、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防治要素等,识别准确率高达98%。如何找到见虫APP?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下载的入口,可以在微信关注“农业物联网”公众号,点击底部导航栏“见虫APP”,就能愉快下载软件了。后续也会上架各大手机应用商店和软件平台,免费下载使用。如何使用见虫APP? ●成功下载安装启动后,进入首页地图,自动定位到当前位置 ●点击底部相机图标,将要识别的昆虫放在方形框内,扫一扫,确认拍照 ●耐心等待2秒,即可识别出昆虫的名称和种类,然后了解相关信息 ●最后还可以将你的识别结果分享到你的微信、QQ,与你的朋友分享 非常便捷简单的APP,昆虫识别错不了。见虫APP不仅按时间顺序自动保存识别历史记录,历史记录的图片上有眼睛图标表示此条识别记录已发布到地图,同时还具有收藏和搜索功能,点击收藏图标即可收藏该照片及时别结果,支持收藏搜索到或在首页看到的的昆虫详情。
  • 认监委对国家特种识别印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
    国家认监委日前下发通知,对国家特种识别印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  国家认监委批准国家特种识别印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授权的检验产品范围内,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业务,业务工作受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的监督和指导。检测报告允许使用“CMA”标志。国家特种识别印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法律责任由青海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承担。主要检验产品为特种识别印记产品,授权证书编号为:(2009)国认监认字(399)号。  国家认监委要求国家特种识别印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公正、科学、准确。
  • 三维荧光光谱方法识别判定水污染排放源(团标可下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和指导在线水质荧光指纹污染预警溯源仪的生产制造和检验,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制订了标准:在线水质荧光指纹污染预警溯源仪技术要求(点击即可下载)。本标准为首次发布,规定了在线水质荧光指纹污染预警溯源仪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监测地表水、地下水、近岸海水和管网排水的预警溯源仪。方法原理水质荧光指纹污染预警溯源是一种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方法识别判定水污染排放源的技术。三维荧光光谱是由激发波长—发射波长—荧光强度三维坐标所表征的矩阵光谱。荧光光谱图像形象直观,所含信息丰富。由于有机物的发光位置固定,通过测定其三维荧光光谱,可分析水体、污水等水样中有机物的组成,因此水质荧光光谱也被称为水质荧光指纹。预警溯源仪的原理是将被测水样的水质荧光指纹与已建立的污染源水质荧光指纹库中的水质荧光指纹进行一一比对,通过水质荧光指纹的相似度高低,判断污染源的组成和污染物浓度。预警溯源仪结构与组成预警溯源仪的主要组成包括自动进样单元、水质荧光指纹检测单元、总控和污染源水质荧光指纹数据库。自动进样单元:将被测水样直接送入或根据水质情况按一定比例稀释后送入水质荧光指纹检测单元进行检测。应包括采水单元、预处理单元和配水单元。水质荧光指纹检测单元:用于被测水样的水质荧光指纹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总控单元进行分析。总控:包括系统控制单元、显示查询单元、存储单元、输出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各单元功能分别为:a) 系统控制单元用于预警溯源仪硬件和自动化的控制;b) 显示查询单元用于水质荧光指纹等数据的显示与查询;c) 存储单元用于水质荧光指纹数据的存储;d) 输出单元用于数据传输;e)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数据比对、数据计算与分析。污染预警功能预警溯源仪应能根据预警峰强度的变化对被测水样的污染状况进行判断。若强度超过预警阈值上限或低于预警阈值下限,预警溯源仪应给出水质异常的提示。污染溯源功能预警溯源仪在使用前应加载已建立的当地或行业污染源水质荧光指纹数据库。污染源水质荧光指纹数据库应具有可扩展和更新的功能,污染源水质荧光指纹数据库应及时更新。预警溯源仪应能检测被测水样的水质荧光指纹,并自动将检测到的水质荧光指纹与加载的污染源水质荧光指纹数据库进行比对,以判断疑似污染源和相似度。当预警溯源仪判定水样和疑似污染源的相似度达到90%以上时,表明水样可能主要受到了该污染源的污染;相似度为60%~89%时,表明水样可能受到该疑似污染源污染,但同时还可能存在其他污染源;相似度低于60%时,表明被测水样的水质荧光指纹与污染源数据库的各污染源水质荧光指纹没有明显相关性,为未知污染。
  • 氢氘交换质谱定位多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介绍的是一篇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文章Epitope Mapping of Polyclonal Antibodies by Hydrogen–Deuterium Exchange Mass Spectrometry (HDX-MS)1,文章通讯作者是意大利锡耶纳葛兰素史克公司实验室主任Nathalie Norais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药学系教授Kasper Rand。抗体表位定位对理解适应性免疫、研究治疗性抗体和疫苗的作用方式至关重要。对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多克隆抗体群(pAb)的结合特性的深入了解将为疫苗开发提供重要价值,但很少有表位定位方法能耐受pAb样品的复杂性。本文使用氢氘交换质谱(HDX-MS),通过检测存在不同量的pAb时抗原的HDX值变化,绘制了pAb样品识别的表位,并提供了表位与抗体的相互作用信息。因子H结合蛋白(fHbp)是被广泛研究的脑膜炎奈瑟菌抗原之一,在人体中能引发强大的保护性免疫反应。fHbp是27kDa的脂蛋白,N端为一个饼状的β-sheet,C端为一个8股β桶,两端由linker连接。本文的研究对象是fHbp和用fHbp免疫的兔pAb。首先作者进行了被pAb识别的fHbp抗原表位的鉴定。重组fHbp在不孵育和孵育两倍量的pAb下进行了30秒到20分钟的HDX实验,在抗原的多个区域检测到了抗体导致的HDX降低,标记10min后HDX的变化最为显著,因此接下来的HDX-MS实验选择了10 min时间点。随后作者进行了孵育比例的考察以判断结合亲和力,考察了Ag:pAb从1:2、1:5、1:10到1:15,氘代时间为10分钟(图1),可以观察到抗原的3-26、44-72、104-120三个区域的氘代被抗体显著的保护住了,从1:5时开始看出差异,从1:2到1:15,所有肽的平均氘代降低率从3%增加到了16%,104-120的氘代降低率最高。之前的研究表明,fHbp的兔抗中存在与抗原亲和力在1nM及以下的抗体,故氘代保护率随抗体用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在低比例的多克隆抗体中,每种抗体的占比有限,高亲和力的抗体还没达到能与抗原形成1:1复合物的浓度。作者将实验结果与前人研究的fHbp的单克隆抗体结果进行比对,多个氘代减少的区域得到了印证,尤其是104-120区域,残基S112、G116和K117可被认定为抗原表位。同时,抗体之间也存在组合功能,即单个抗体无法发挥的功能会由两到三个抗体协同产生,本实验中使用多克隆抗体研究的优势在于,通过与单克隆抗体研究中氘代降低的区域对照,判断表位抗体间的组合功能和起到免疫效果所需的交叉区域。图1. 不同比例的Ag:pAb对抗原fHbp氘代率的影响。A.颜色由浅到深依次是1:2、1:5、1:10、1:15,正值代表加入抗体后氘代率降低。B.映射到晶体结构上的氘代变化(PDB:3kvd)。C. 15-31、44-71、102-120、209-234区域随抗体加入比例的变化,灰色线为不加抗体时的氘代值,所有氘代是最大氘代值(MX)的相对值,最大氘代值为1:15比例下氘代24h的结果。接着,作者使用VADAR分析研究fHbp的主要表位区。VADAR v1.8算法基于蛋白的X射线结构原子坐标测量fHbp单个残基的表面可及性,将其与HDX结果相结合可进一步描述fHbp的表位区域。可及表面积分数(ASA)超过50%的残基为暴露残基,图2总结了映射到fHbp晶体上的所有暴露的残基,每个识别的表位区域的范围为1992-2509 Å2,作者强调位于表位区的暴露残基不一定都参与表位组成,也可能是间接稳定抗体的结合引起的HDX保护。图2. 结合VADAR和HDX数据的抗原表位区。两个在N端结构域(黑灰、浅绿),两个在C端结构域(浅蓝深蓝、深绿),紫色代表不在HDX鉴定的表位区域内的暴露残基。最后,作者使用了变性剂和盐来评估结合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相互作用。由于亲和力低的抗体在变性剂存在时可与抗原解离,作者将此策略应用到了HDX实验中,选择1:10结合比例进行HDX,标记缓冲液使用含有或不含有盐(0.5M NaCl)或变性剂(硫氰酸铵AT或尿素),探究这些情况对HDX结果的影响(图3)。在存在0.5M、2M和4M AT的情况下,fHbp的多个区域获得了更多的氘代,N端区域3-26和44-71,以及C端区域176-184显示出氘代增加(相对于不加AT结果),因此作者推断即便在0.5M的浓度水平下AT也能影响fHbp与抗体的结合,2M尿素存在下也是如此。但0.5M尿素和0.5M NaCl的存在没有明显影响fHbp与抗体的结合。因为非结构肽中酰胺氢的交换速率会受到溶剂离子强度、pH值、温度、以及相邻残基侧链的诱导和空间效应的影响,作者额外考察了0.5M尿素和0.5M NaCl是否会影响fHbp酰胺氢自身的交换速率,即在对照条件(PBS缓冲液)和实验条件(加入0.5M尿素或 NaCl)下分别标记5秒和30秒,控制缓冲液的pH相同且控温(在冰浴进行标记)。结果表明实验组序列覆盖率没有降低,相比于对照组,肽的回收率也高达91.8%,三次重复实验可表明0.5M尿素或 NaCl的加入不会对fHbp自身的氘代特性产生任何显著性影响,也不影响fHbp的构象。将0.5M尿素或 NaCl添加到抗原抗体孵育后的氘代实验中,发现fHbp上的所有表位在抗体结合后仍被显著保护,排除了抗体非特异性结合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存在尿素或NaCl的情况下,fHbp的表位区域氘代降低变化幅度不同,尤其是在标记30秒时,这说明了不同表位在与抗体互作时的特性不同,例如残基3-26和104-120可能为静电相互作用(被NaCl破坏),残基133-166和209-234可能为氢键作用(被尿素破坏)。图3. 添加剂对抗原结构和抗原-抗体结合的影响。A.在0.5M AT存在下,30秒氘代后fHbp结构中氘代增加的区域(蓝色)。B.抗原-抗体1:10孵育对fHbp氘代的影响。C.49条鉴定肽在30秒氘代时的变化,蓝色为添加0.5 M AT,紫色为添加0.5 M尿素。D. 抗原-抗体1:10孵育后,49条鉴定肽在30秒氘代时的变化,橙色为对照组,蓝色为添加0.5 M NaCl,紫色为添加0.5 M尿素。总结:本文通过监测fHbp与多克隆抗体群pAb孵育后的HDX-MS变化,绘制了fHbp的抗原表位,并使用尿素和NaCl深入了解了抗体群的相对丰度和亲和力,以及潜在的非特异性结合,这种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抗原和pAb样品,为免疫学和疫苗设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文献:1.Ständer, S. R. Grauslund, L. Scarselli, M. Norais, N. Rand, K., Epitope Mapping of Polyclonal Antibodies by Hydrogen–Deuterium Exchange Mass Spectrometry (HDX-MS).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1, 93 (34), 11669-11678.
  • 害虫无处逃,托普云农“虫脸识别”有妙招
    甘肃省张掖地区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常年风沙干旱,典型的内陆气候,虫情灾害频发,是西北地区展开绿色植保的重要地点。为更好监测病虫害,为区域病害、虫情发生趋势提供预警,托普云农在甘肃地区布设了大量的病虫疫情智能监测设备。 夏收秋种时节,在甘肃高台县南华镇信号村农作物病虫疫情智能监测点里,由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的智能虫情测报灯正在田间地头发挥着效用。“虫脸识别”厉害了,高台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说道,“现在我们不用到田间地头,在手机上就可以随时查看病虫害情况,真的是很方便、很智能。” 人脸识别技术我们早已耳熟能详,那什么是“虫脸识别”呢?所谓虫脸识别,就是对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监测、预警,以期更好助力农业生产。虫情测报灯利用害虫趋光性原理,将害虫诱捕至机器内,而病虫捕捉系统利用高清显微镜定时拍摄清晰孢子图片,二者均通过系统图像识别害虫和病菌孢子种类、数量并反馈到平台上,助力技术专家研判害虫发生趋势,从而形成相应对策。“虫脸识别”设备既有精准度又有高效性,在甘肃等西北地区受到当地农业工作者普遍欢迎。 在甘肃高台县南华镇的农作物病虫疫情智能监测点内,智能虫情测报灯和田间气候监测仪、田间病虫信息智能统计器等设备的运用,有效缩短了病虫害测报周期,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这些智能设备大大弥补了本地调查检测人员不足、数据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有效提升了害虫的识别率,帮助植保检测人员提供了智能决策。”高台县农技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其实,除了高台县,托普云农的“虫脸识别”技术还在浙江、江苏、安徽、 湖南、广西等全国多个省份有着广泛应用。2018年—2020年间,托普云农开发的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已经覆盖浙江省内的36个区县,共计100多个监测点,为区域内的草地贪夜蛾、水稻白背飞虱、褐飞虱、黏虫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有力保障,切实维护了农产品的生产安全、品质安全和地区生态平衡,农业经济效益提升。
  • 中国科学家提出冷冻电子断层三维成像目标识别新方法
    5月2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在该论文中,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在冷冻电子断层三维成像中,对目标分子原位结构特征和动态构象进行高信噪比直接观察和识别的方法,并命名为REST(REstoring the Signal in Tomograms)。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可以获得细胞及组织样品中纳米级分辨率的生物大分子原位三维结构,但由于冷冻电子断层成像中的极低信噪比和不可逆信息缺失,研究者难以获得深度学习过程中所需的目标颗粒真实信息(ground truth),使得利用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技术进行电子断层成像中的目标大分子蛋白识别具有很大的挑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瓶颈,朱平研究组新发表的研究论文提出并实现了两种训练策略。在策略一中,研究者选取来自原始数据中少量颗粒进行亚单位平均,以该平均结果作为训练的“ground truth”并和原始颗粒建立训练对。在策略二中,研究人员通过对高质量“ground truth”密度图人为添加不同程度的噪声和动态构象变化,以此模拟真实数据中低信噪比和大分子结构异质性,并将模拟获得的高噪声、动态变化的低质量颗粒密度图与高质量密度图建立映射和训练集。在建立以上训练集和深度学习策略后,研究者利用深度学习网络对训练集进行学习和训练,并将训练好的模型和习得的知识迁移到原始数据中,进行目标蛋白颗粒的信息恢复。 REST方法流程和训练策略研究发现,采用以上策略,REST方法在恢复目标蛋白清晰信号(如在嘈杂的背景中识别并提取粒子)、分割目标特征、识别目标蛋白的动态或柔性结构、获得没有缺失信息的密度作为初始模型并辅助电子断层成像中亚单位平均(STA)等冷冻电子断层成像相关的各种任务中,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组博士生张浩楠、副研究员李岩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朱平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等的资助。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