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细胞活率检测

仪器信息网细胞活率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细胞活率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细胞活率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细胞活率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细胞活率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细胞活率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细胞活率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细胞活率检测相关的资讯

  • 是时候介绍这套靠谱的低氧活细胞检测系统了
    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授予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及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领域的卓越贡献。我们都知道,这次诺奖的核心发现就是围绕HIF-1(低氧诱导因子)这条信号通路,小编在这里不再赘述这条通路伟大而精妙的丰富内核,而要强调的是,人类的多种疾病都和常氧/低氧的调节有关,比如恶性肿瘤,肾性贫血,损伤修复,循环障碍疾病等,这次的三位诺奖得主已经为我们发现并阐明了生物体启动氧感知的重要钥匙,而仍然有太多未知的关键节点等待同道中人去探索发现。常用的方法包括体外化学模拟和体外物理模拟,说白了就是给细胞加工具药物(例如CoCl2)或者是低氧环境培养。对于有些细胞模型或研究方向来说,低氧环境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往往很多实验室的低氧培养设备和其他检测设备是分家的,或者甚至缺少低氧培养的相关设备,给许多实验设计造成了不大不小的困扰。点点点点一下嘛解决方案靠谱的隆重介绍所以Cytation & Lionheart氧浓度可调节活细胞检测系统上图便是能够便捷控制CO2和O2的气体控制装置,在面板上可以方便设定CO2和O2的浓度范围,比如上图,O2的浓度已经从常规的20%降低到5%。是不是惊讶于她的轻盈体型?咱们就是这么节约空间资源有木有!当然,作为控制器,是需要和咱们的核心检测设备Cytation或Lionheart搭载使用的,这样就能够完美实现低氧环境控制和灵活多样的活细胞检测同步进行(传送门)。新鲜小案例:研究一下3D细胞球的缺氧变化此前我们已经介绍过非常多的3D细胞的应用案例,由于3D细胞能够更好地模拟体内细胞的微环境,因此针对3D细胞培养的缺氧水平下的研究需求也是非常多的。11个小时内,人源肝细胞球内的低氧水平逐渐增加(Cyto-ID Hypoxia 染料用于标记细胞内缺氧水平,红色荧光信号增加,表示细胞低氧状态加剧) 请向后滑动_____通过Gen5软件的细胞圈选识别,可以对Cyto-ID标记的细胞缺氧信号定量分析。_____这个图展示了不同的分析方式下的信号倍比变化,数据说明一切,咱们还是需要选择对合适的分析方法__________使用低亲和力球形96板 ,能够快速的构建3D细胞模型(相关案例传送门),接入CO2和N2后,通过气体控制装置设定CO2条件5%,氧气条件8%,放入细胞培养板,即可在长时间内实时监测细胞球的形态或其他需要检测的指标。来自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案例Dr. Gilkes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低氧和乳腺癌的相关研究,2019年他们的一篇文章中通过3D组织细胞培养,阐述了低氧可激活RhoB的表达与活性,并且RhoB在乳腺癌的转移过程中发挥了复杂而关键的作用。首先,Dr. Gilkes团队在分子水平,研究了多种乳腺癌细胞系在低氧(1%)培养条件下的HIF-1和RohB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在发现显著差异后,当然是要研究一下这个关键的RohB在活细胞水平,特别是3D细胞培养模型中, 如何影响肿瘤细胞的表型变化,于是,Cytation和Lionheart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啦。比如,使用LionheartFX连续16小时检测基质胶3D结构中的MDA‐MB‐231亚克隆细胞的迁移运动情况,评价不同RohB的表达量对细胞迁移的影响。16个小时,每隔2分钟拍照一次,然后软件合成视频,可以看出细胞的迁移运动情况,这个gif图是未处理的亚细胞克隆迁移情况。(请向后滑动)__________另外,作者团队构建了3D细胞球的低氧培养模型,用于更深入的研究RohB对肿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这里恰好又使用了Cytation5的1%低氧及常氧培养系统,使用了针对3D细胞成像的Z-Stack模式。3D细胞球在基质胶内的侵袭情况及定量统计。(请向后滑动)_______________在整体动物水平,Dr. Gilkes团队通过构建不同RohB表达量的患瘤小鼠模型,通过不同组织的HK2基因表达评估及免疫组化、HE染色等病理学评估,研究了RohB对于肿瘤病灶的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其中大量的免疫组化及HE染色成像均由LionheartFX完成。有趣的是,研究结果发现RhoB对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非单一单向的作用,而是较为复杂的双向作用。肝脏组织切片免疫组化对RhoB的表达定量检测,以及HE染色观察肿瘤转移病灶。(请向后滑动)_____小鼠淋巴结组织切片的波性蛋白免疫组化,波形蛋白是肿瘤进展过程中的重要指标_______________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搭载了低氧活细胞培养的Cytation&LionheartFX细胞成像系统,可以从分子、3D细胞到整体动物水平帮助研究者获得多种多样的实验结果,其操作便捷性及提供数据的广泛性均极为出色。说到这,小编都有点嫉妒Dr. Gilkes团队的学生了,毕竟曾经的小编想做活细胞实验都是奢望呀,更何况是低氧模型的细胞追踪啦~其实,低氧和氧感知研究还涉及到更多的实验类型,比如氧耗速率检测、氧应激检测、血管生成检测、信号通路研究相关检测、药物筛选方案等等,基于Cytation和Lionheart的图像采集、分析系统在这些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应用,如果有感兴趣的童鞋可以随时和我们联系,或者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 循环肿瘤细胞(CTC)捕获及检测技术进展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过去的一年中,循环肿瘤细胞(CTC)捕获和检测市场飞速增长,多个公司将此类技术推向临床并应用于癌症的诊断,与此同时,一大批新兴公司凭借其独有技术从科研机构中脱颖而出,开启了循环肿瘤细胞捕获和检测的商业化之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80851a5e-ad37-4e21-86db-fe75c5d75d14.jpg" title="细胞.jpeg" alt="细胞.jpeg" width="419" height="279" style="width: 419px height: 279px "//pp  传统上,临床医生采用组织活检进行癌症诊断。但这种方法对患者具有侵入性,不仅耗时且价格高昂。在过去的十年中,液态活检技术的发展为这些问题带来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并有望为不同患者的疾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个体化信息。/pp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化学教授Shana Kelley一直致力于CTC捕获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她认为,“strong液体活检将有望带来一次彻底的模式转变,因为患者可以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以一种非侵入式的方式进行持续监测/strong。这样可以监测肿瘤的动态特征,帮助医生们制定更多治疗方案,而组织活检由于技术的风险和侵入性无法做到这些。”她还表示:“strong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技术能够在单细胞水平分析CTCs的基因型和表型特征/strong。考虑到这些细胞的异质性以及追踪患者样本中目标亚群微量水平的重要性,这一点极其重要。”/pp  一般而言,研究人员可以通过CTC的生物或物理特征(如基因表达、大小、密度、变形性或电荷)进行正向富集或负向富集,然后利用免疫、分子或功能性实验对这些细胞进行检测。虽然CTC富集和捕获技术前景广阔,但与利用ctDNA的液体活检技术相比,研究人员却遇到了挑战。/pp  2017年发表在Cancer Discovery期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德国汉堡大学医学中心的Klaus Pantel及其研究团队对CTCs在液体活检领域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strongCTCs应用的局限性/strong:strong建立癌细胞系或异种移植需要成百上千个CTCs,这使该方法适用于极少数疾病的晚期患者身上/strong。作者还指出,对基于CTC生物学发现的新技术研发的关注,常常会延缓CTC检测进入临床诊断的进程。但研究人员也表示,有关CTC生物学的新研究已经开始衍生出“集CTCs富集、检测和定性于一体”的平台。/pp  美国医疗和生命科学咨询公司Health Advances副总裁Kristen Amanti认为,CTCs临床应用的问题和障碍主要取决于如何使用这些细胞。“strong如果公司试图利用CTCs来进行癌症筛查,而不是监测已经被诊断出患有某种特定癌症患者的治疗,那么公司将面临更大的困难/strong。”Kristen Amanti说到,“如果没有针对特定类型癌症的筛查机制,那么在证明临床证据有效方面会很困难。如果你提前了解已有一个筛查机制,那你可能还要去证明你比这种筛查更好,或者能够提供某种经济优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商业化进程加速/span/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虽然在临床开展上面临着不少障碍,但是CTC富集和检测的商业前景仍然十分强劲。2018年,多家公司都在CTC捕获和检测技术的临床转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br//pp  美国Epic Sciences公司的CTC技术在2018年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2018年6月,Epic Sciences公司及合作伙伴发布了一项多机构队列研究,验证了基于CTC的AR-V7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根据该公司的信息,strong这项研究是首个证实液体活检能够预测治疗效果并显示对患者具有生存受益的研究之一/strong。此外,Epic Sciences在2018年初时曾获得5200万美元E轮融资,目前该公司正在将其技术用于研究血液中肿瘤细胞和人类免疫细胞的综合分析,进而用于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伴随诊断中。2018年11月,该公司还与加拿大四家乳腺癌治疗中心合作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以检测其技术是否能预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pp  与此同时,美国液体活检公司Celsee Diagnostics在CTC富集工具商业化方面取得了进展。在与单细胞诊断公司IncellDx达成一项可行性研究合作后,Celsee Diagnostics在2018年1月份签订了一系列产品的strong联合商业化协议,包括基于CTC的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其他癌种的筛查产品/strong。/pp  2018年5月,CellMax Life公司启动了一项美国临床试验,用于验证其基于CTC的结直肠癌筛查产品。该公司CMx平台目前只在亚洲销售,采用于一种“混合微流体芯片”,能够从10亿个正常细胞背景中分离出1~10个CTCs。CellMax Life还在2018年4月份与IncellDx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和和销售几种实体瘤的CTC检测产品,用于个性化治疗方案选择和监测。近日,CellMax Life还宣布,作为公司细胞疗法临床试验的一部分,公司已经与台湾Medigen Biotech公司达成合作。Medigen将结合Cellmax Life的CMx平台及其液体活检panel,用于患者的的治疗决策及疗效监测。/pp  另一家计划进军CTC液体活检领域的公司是Precision for Medicine。2018年9月,Precision for Medicine收购了ApoCell公司及其ApoStream CTC富集技术。strong该技术可利用介电电荷差分离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strong。根据Precision for Medicine公司高级副总裁Darren Davis的说法,公司收购ApoCell主要在于其开发的一款基于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成像的新型液体活检技术。/pp  Vortex Biosciences也在推广基于CTC的VTX-1液体活检平台方面取得了进展。该公司在2018年3月份与BioView合作开发一种整合流程,以识别CTCs的临床生物标志物。2017年11月份,该公司和Stratec Consumables签订了一项供货协议,计划开发一款适用于Vortex平台的微流体芯片。该芯片最初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开发,新版芯片将帮助该平台适用于商业生产规模。此外,在2018年早些时候,Menarini Silicon Biosystems公司宣布已经将最近收购的技术整合到一款细胞型液体活检流程中,其中包含CellSearch CTC纯化工具。该公司表示,CellSearchstrong利用细胞外抗原表位和免疫磁珠,以一种自动化方法从血液样本中提取肿瘤细胞/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初创公司潜力巨大/span/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初创公司Akadeum计划通过公司的微气泡平台进入液体活检市场。公司称微气泡平台可以识别和分离CTCs和其他分子分离。目前Akadeum的这款工具只限于研究使用,与微流控芯片不同的是,该平台使用的是低密度的玻璃板和空气泡,气泡表面带有特定抗体,能够与靶细胞结合,然后“浮到表面”。Akadeum公司CEO Brandon McNaughton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在全美国推广产品甚至销往国外。br//pp  来自威斯康星大学的 Capio BioSciences公司也开发了一种类似的技术,名为CapioCyte。该技术整合了细胞滚动和多价结合功能。Capio BioSciences创始人Seungpyo Hong解释道,CapioCyte与其他CTC捕获技术不同之处在于,该技术结合了仿生学和纳米技术。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是一个极大的市场,但Hong指出,每个患者的CTCs所呈现的高度变异数量和表型表明,CTCs的预后价值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探索。/pp  除此之外,美国堪萨斯大学还在2018年5月公布了一项关于strong微流体平台的研究/strong,strong该平台可以对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在内的克隆性浆细胞疾病患者的循环浆细胞进行检测/strong。在堪萨斯大学大学化学与机械工程专业教授Stephen Soper主导下,研究团队在2016年创建了Biofuidica公司,进一步开发一款使用正弦微流控技术的诊断工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学术成果不断涌现/span/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商业进程之外,关于CTC的学术成果在去年同样不断涌现。例如,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便开发了一款strongCTC富集系统/strong。研究团队认为,通过结合生物物理富集和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目前液体活检技的局限性。在本研究中,课题组通过溶解红细胞从前列腺癌血样中富集CTCs,使用一种特殊的微流体细胞分类方法分离白细胞和CTCs。为了提取单个CTC用于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研究小组通过免固定染色选择肿瘤细胞,将细胞样本嵌入水凝胶基质中,使细胞固定。随后,研究小组然后使用一款短距离散焦UV激光提取包埋的细胞。br//pp  此外,在去年4月份,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布了一项关于strongmRNA细胞计数法的检测方法/strong,将CTC分离和基因表达分析结合起来。研究人员使用两种磁性颗粒,选择性杂交肿瘤细胞中mRNA的不同区域,帮助分离细胞并评估每个细胞中RNA的含量。研究小组利用免疫荧光法以及mRNA方法或EpCAM捕获法检测到CTCs。研究人员发现mRNA细胞计数方法能够同时提供CTC数量和临床相关mRNA的缺失或存在的准确情况。但研究小组表示,他们还将需要在CTCs含量较少的早期癌症患者中测试这种方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结语/span/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肿瘤液态活检的概念起源于CTC,相比ctDNA,发现较早却浮沉多年的CTC在几番打磨后逐渐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借着二代测序技术的东风,ctDNA后来者居上占尽风头,但是CTC也完全没有落后。CTC分离和鉴定技术的发展使得相关研究再次成为肿瘤领域的焦点。如今,越来越多新的检测产品正在被使用,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更多。随着更多数据的积累与临床证据的支持,液体活检的使用或将变得更加常规化。br//p
  • 流式新技术|魏勋斌团队:在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IVFC)揭示循环肿瘤细胞昼夜节律
    光域生物医学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自主知识产权的在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点击查看此前报道)光域生物医学宣布已经完成天使轮融资,由专业医疗投资机构苇渡创投独家投资。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和临床技术创新。公开资料显示,光域生物医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其核心技术是国际首创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基于该技术可实现免抽血、实时、动态、连续、无创、定量检测/监测人体或动物循环系统中的细胞、分子、纳米颗粒等目标物质,获取多维度的科研或临床数据,直接反映人或实验动物体内环境真实的分子、生理、代谢、药物等方面的参数和状态,区别于传统离体检测方式。光域生物医学即将上市发布的IVFC-1000系列科研仪器将成为国际上首台基于IVFC技术的商用仪器,开创一项全新的活体细胞学检测方法,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魏勋斌教授开发“体内流式细胞术”(IVFC)癌症是人类生命的巨大威胁,癌症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tc)是肿瘤转移的临床生物标志物之一。目前检测血液样本中ctc的体外方法都是基于ctc在外周血中的分布不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的假设 然而,最近的研究对这种方法的正确性提出了挑战。由于连续抽取患者或实验动物的血液,研究CTC计数的每日振荡是不现实的,理想的方法是在体内长时间监测CTC。在发表于《光科学与应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中,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x研究所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魏勋斌教授为首的一组科学家,和同事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光学方法来监测异种移植瘤模型中的ctc。他们开发的光学系统被命名为“体内流式细胞术”(IVFC),这与传统的“体外”流式细胞术不同,后者只能在体外检测荧光标记的细胞。在IVFC中,调整激光聚焦于实验小鼠耳的微动脉。当荧光标记的CTC通过光片时,荧光被激发并被光电倍增管(PMT)检测。为了说明这种光学结构的意义,血液循环中的ctc可以无创、反复、连续检测。“我们的IVFC技术不同于目前用于CTC检测的实验室或临床方法。操作系统不需要抽血。由于反复采血不会破坏生物环境,因此我们可以长期定期、无创地监测ctc。”他们说。通过这项技术,他们在前列腺癌原位小鼠模型中监测了24小时内不同癌症进展阶段的gfp表达ctc。在CTC计数方面,他们观察到,在夜间开始时,也就是啮齿动物的活跃阶段,每天都有惊人的振荡。在第6天、第12天、第18天和第24天用IVFC实时检测ctc,结果显示在转移性循环早期出现了明显的爆发活性。结果表明,前期爆发的概率高于后期。“这些发现可能会扩展我们对ctc和时间框架之间关系的理解。ctc并非全天均匀分布于血液中。他们在白天和晚上是不同的。提示昼夜节律可能调节CTC释放。临床检测ctc时应考虑到这一因素。”“ctc似乎比人们预期的更复杂。本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影响临床CTC检测的潜在因素。了解CTC是否昼夜变化和爆发,从而加深对其分布规律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IVFC技术不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采血,重复的采血过程可能会改变生物环境。毫无疑问,我们越来越了解ctc和癌症转移。ctc的检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精确。”生物学家和临床医生说。用血管代替流动室,IVFC和FCM相似在使用这种类型的IVFC检测CTC之前,需要对感兴趣的细胞进行标记。 基于荧光的IVFC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FCM相似,只是使用生物体内的天然血管代替常规流式细胞仪中的流动室。 当荧光标记的细胞通过聚焦在血管上的激光束的狭缝时,可以激发它发射荧光。 然后可以通过PMT检测该信号(结构详见下图)。 因此,可以长时间获得生物信息而无需抽血。参考文献Wei Xunbin,Zhou Jian,Zhu Xi et al. A Noninvasive and Real-Time Method for Circulating Tumor Cell Detection by In Vivo Flow Cytometry.[J] .Methods Mol. Biol., 2017, 1634: 247-262DOI:10.1038/s41377-021-00542-5文献作者:魏勋斌,博士,博士生导师,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SPIE(国际光学工程组织)Fellow(会士)。1993 年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光电子技术专业获学士,1999 年获美国加州大学 Irvine 分校生物物理学博士,1999-2001 年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2006 年任哈佛大学生物医学光学中心研究助理教授。2006 年回国,国内工作期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 973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项目资助。共发表 NATURE、PNAS、NATURECOMMUNICATIONS 等 100 余篇,总影响因子400,他引 3600 余次。获得国家三类医疗注册证一项,国内外专利20 余项。1)可用于肿瘤光学早期检测的“在体流式图像细胞仪”; 2)在体肿瘤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及近红外纳米光学探针技术; 3)活体光学细胞操纵技术研究; 4)激光医学与老年痴呆症的光治疗技术。
  • 260万!华南理工大学活细胞代谢检测分析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GZZJ-ZFG-2023061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活细胞代谢检测分析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6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6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最高限价万元(人民币)1活细胞代谢检测分析仪1套主要用于实时侦测包括有氧呼吸以及糖酵解作用的细胞能量代谢的状态和动态,能同时进行活体细胞内线粒体耗氧速率和糖酵解产酸速率的实时、定量、全自动测定和分析。细胞能量代谢技术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细胞相关研究中的重要工具,该设备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前沿领域:能量代谢学,线粒体,生理、生化,免疫功能和监控研究,干细胞研究,药理学和新药筛选,环境监控,神经生物学,血液学,肿瘤学等260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同意,本项目(活细胞代谢检测分析仪设备)允许采购本国产品或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规定限制的进口产品,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为:工业合同履行期限:国内供货:在合同签订后(30)天内完成供货、安装和调试并交付用户单位使用;境外供货:收到信用证后(90)天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联系方式:文老师020-87112962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寺右一马路18号泰恒大厦14楼1409室联系方式:陈小姐、庄小姐 020-87385151、020-37639369、020-87371812、020-87372296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陈小姐、庄小姐电话:020-87385151
  • 活细胞超分辨率显微技术研究获进展
    2016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平勇课题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张法课题组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士HHMI研究员Jennifer Lippincott-Schwartz合作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Live-cell single molecule-guided Bayesian localization 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 的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活细胞超分辨率显微技术及其独特优势。  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由于打破了传统光学衍射的限制,使得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细胞生物学,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但是由于设备和时空分辨率的影响,活细胞超分辨率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贝叶斯定位显微技术(Bayesian analysis of the blinking and bleaching,3B)利用荧光蛋白漂白和闪烁的特性,通过分析整个图像序列的变化得到荧光蛋白的概率分布图,该方法用简单的光学设备就能实现活细胞动态结构的超分辨率成像,成为活细胞超分辨率成像的重要工具之一。作为细胞成像新的重要工具,它仍然有三个关键的问题没有解决:1)在精度方面,存在严重的结构缺失,定位精度不高 2)在速度方面,该方法极其耗时,为了得到1.5μ m的超分辨率结构,大约需要6小时,并且随着图像尺寸的增加,计算时间急剧增长 3)在分析尺度方面,由于速度的限制,该方法很难获得全细胞大尺度长时间的动态变化。针对以上问题,实验人员通过将单分子定位和贝叶斯技术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新型活细胞超分辨率显微技术(single molecule guided Bayesian localization microscopy,SIMBA),该技术有以下优点:1)适用范围广,不需要任何额外的硬件设备,就能与主流TIRFM、PALM、STROM和light-sheet显微镜相结合,便于推广和使用 2)时空分辨率高,减少了结构伪迹的同时实现了50nm的空间分辨率和0.5-2s的时间分辨率 3)运行速度快,相比3B,加速比超过100倍,并且随着图像尺度的增大,加速效果更加明显 4)分析尺度大,实现了全细胞大尺度长时间动态变化分析。  活细胞超分辨率显微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开发新型活细胞超分辨率成像探针和新方法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徐平勇课题组的重要研究方向。徐平勇、张法、Jennifer Lippincott-Schwartz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徐帆、张名姝为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受到国家“973”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基金先导项目等的资助,并申请专利“一种贝叶斯显微成像方法”。SIMBA对于固定细胞actin和活细胞CLC重构结果展示
  • 129万!复旦大学活细胞time lapse监测及微孔板检测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0705-224002028072项目名称:复旦大学活细胞time lapse监测及微孔板检测仪采购国际招标预算金额:129.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26.5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1、招标条件项目概况:活细胞time lapse监测及微孔板检测仪采购资金到位或资金来源落实情况:本次招标所需的资金来源已经落实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的说明:已具备招标条件2、招标内容:招标项目编号:0705-224002028072招标项目名称:活细胞time lapse监测及微孔板检测仪采购项目实施地点:中国上海市招标产品列表(主要设备):序号产品名称数量简要技术规格备注1活细胞time lapse监测及微孔板检测仪1套双照相机系统,高灵敏度单色sCMOS和高色彩还原度彩色sCMOS预算金额:人民币129万元 最高限价:人民币126.5万元 合同履行期限:3个月内合同履行期限:3个月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全新的MuviCyte™ 长时间活细胞观察系统进行细胞迁移功能检测
    细胞迁移,指的是细胞在接收到迁移信号或感受到某些物质的浓度梯度后而产生的移动。移动过程中,细胞不断重复着向前方伸出突触/伪足,然后牵拉后方胞体的循环过程。细胞骨架和其结合蛋白,还有细胞间质是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另外还有多种物质会对之进行精密调节。细胞的运动有很多种,有生理性运动,如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运动,生殖细胞、干细胞的成熟过程中的位置变化。也有病理性变化,如肿瘤的迁移和侵袭。从癌症的产生到转移,血管供给以及分裂增殖都一直是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癌症细胞增殖失控,短时间内可以繁殖出大量后代,这样首先会造成生长空间的局促和养分,如氧气的紧张。这样恶性肿瘤内会形成一片坏死区,正如上面在组织损伤里面提到的,机体会尝试“修复”这些损伤。坏死组织会释放出一系列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各种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也会释放大量促血管生成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因此肿瘤的研究伴随着复杂的细胞运动,如肿瘤细胞沿着循环系统的运动,血管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进入肿瘤实体的运动。划痕法是经典的细胞行为学检测方法。在平铺的细胞单层上划出一条痕迹,然后清洗更换培养液后,细胞会从原有位置向划痕处迁移。统计划痕宽度和面积的变化就可以监控细胞迁移的速度和细胞迁移的能力。以前在做划痕实验的时候受到诸多限制:首先微孔板的孔不能太小,孔越小,枪头越难伸进去;其次划出的痕迹边缘歪斜,无法形成一条直线;孔与孔之间的划痕宽度也不均一。这给划痕这个时间梯度的实验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多次的拍照过程中,由于划痕宽度的差异性对于划痕拍照位置的复位要求甚高。然而随着细胞迁移的发生,细胞的原位的形态和分布也发生的动态变化。所以复位划痕的拍照位置成为就成为了一个力气活:既然无法准确找到,那就全部拍下;既然每个位置宽度不一,那就全部统计。借助MuviCyte™ 长时间活细胞成像系统的划痕套装。轻轻一划,解决全部困扰。借助Scratcher整齐的96针,可以在96孔微孔板底面整齐的划出宽度均一的划痕。借助MuviCyte™ 长时间活细胞成像系统可以盯住一个视野不停的拍。然后生成无抖动的视频。借助专业的划痕分析软件,对划痕宽度、面积、愈合速度进行分析,可以获取的参数包括:划痕面积划痕的覆盖度划痕的宽度划痕的愈合速度相对划痕密度对于原始细胞区域、原始划痕区域、划痕分界线、迁移后细胞的区域进行精准的划分,保证分析结果的精确。轻松的完成整个实验,再也不用熬夜拍划痕了。MuviCyte™ 已于2020年1月1日全新上线,借助它的多荧光通道和多种物镜选择,可以完成多种复杂的复杂细胞模型的拍摄和观察,在肿瘤免疫、干细胞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下载链接,即可下载珀金埃尔默MuviCyte™ 活细胞成像系统相关资料。下载链接: http://hyw3rjq7ezkfsnvu.mikecrm.com/naj9QZD
  • 1210万!华南理工大学活细胞代谢检测分析仪、原位X射线衍射仪等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ZZ0230049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原位X射线衍射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365.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6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最高限价(万元/套)1原位X射线衍射仪1套主要用于原位电化学和变温情况下,分析材料物相和晶体结构分析。365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同意,本项目允许采购本国产品或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规定限制的进口产品。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为: 工业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之日至质保期结束。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2.项目编号:GZZJ-ZFG-2023604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多元粉料热机械加工和发酵特性检测系统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组号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最高限价万元(人民币)11多元粉料热机械加工和发酵特性检测系统1套多元粉料热机械加工和发酵特性检测系统由多元粉料热机械加工特性检测系统(混合试验仪)和面团发酵过程检测系统(流变发酵仪)组成,可独立和协同使用。混合试验仪揭示谷物蛋白和淀粉的加工特性,一次测定包括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淀粉糊化和回生特性等。设备含多个内置测试协议和校准方法,可依据粉料种类和热加工工艺定制测试协议。流变发酵仪聚焦发酵力、面团发酵过程流变特性,对被测定样品的发酵速率、发酵稳定性、发酵力、面团体积、产气速度等进行量化和特性评定。人民币130万元 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同意,本项目允许采购本国产品或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规定限制的进口产品,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为:工业合同履行期限:国内供货:在合同签订后(30)天内完成供货、安装和调试并交付用户单位使用。境外货物:办理免税证明后(90)天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3.项目编号:GZZJ-ZFG-2023602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活细胞代谢检测分析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55.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5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最高限价万元(人民币)1活细胞代谢检测分析仪1套主要用于实时侦测包括有氧呼吸以及糖酵解作用的细胞能量代谢的状态和动态,能同时进行活体细胞内线粒体耗氧速率和糖酵解产酸速率的实时、定量、全自动测定和分析。细胞能量代谢技术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细胞相关研究中的重要工具,该设备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前沿领域:能量代谢学,线粒体,生理、生化,免疫功能和监控研究,干细胞研究,药理学和新药筛选,环境监控,神经生物学,血液学,肿瘤学等255 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同意,本项目(活细胞代谢检测分析仪设备)允许采购本国产品或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规定限制的进口产品,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为:工业合同履行期限:国内供货:在合同签订后(30)天内完成供货、安装和调试并交付用户单位使用;境外供货:收到信用证后(90)天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4.项目编号:0809-2341HGG14049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大功率激光白光与近红外光源测试系统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最高限价万元(人民币)1大功率激光白光与近红外光源测试系统1套具体详见采购需求200.00本项目(大功率激光白光与近红外光源测试系统)只允许采购本国产品,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为: 工业 交付地点: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合同履行期限:在合同签订后(30)天内完成供货、安装和调试并交付用户单位使用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5.项目编号:ZZ0230047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分子与元素分析系统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6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6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具体详见采购需求)单项最高限价(万元/人民币)1元素分析设备1套可实现有机分子C、N、H、S等元素比重分析952在线质谱仪1台可实现0-300amu分子量在线分析,包括实现差分电化学质谱分析65 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同意,本项目(包组)允许采购本国产品或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规定限制的进口产品。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为: 工业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之日至质保期结束。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6.项目编号:ZZ0230053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全自动表面积和孔隙率分析系统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最高限价(万元/套)1全自动表面积和孔隙率分析系统1套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是材料表征的基本手段之一,通过静态物理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揭示材料微观孔隙结构和表面特性。该设备可以对化学、材料、环境分析等领域的样品进行材料的比表面和孔结构进行分析及研究。100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同意,本项目允许采购本国产品或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规定限制的进口产品。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为: 工业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之日至质保期结束。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9月08日 至 2023年09月14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2:00至17: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https://www.zztender.com/方式:详见本招标公告“六、其他补充事宜”。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华南理工大学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联系方式:文老师020-8711296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广东志正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广州市天河区龙怡路117号银汇大厦5楼            联系方式:罗小姐 020-87554018 85165610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李小姐、滕小姐电 话:  020-85165610
  • 王小波博士谈: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分型和功能的检测
    Innovations i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IPT) 最近对话安捷伦公司的王小波博士,其中谈到了推动流式细胞术发展的需求,以及该技术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IPT:在过去十年中,流式细胞仪的应用是如何发展的?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强大的技术,用于定量检测悬浮液中单个细胞和其他颗粒的物理和化学特征,速度可达每秒数千个细胞。细胞通常被不同靶蛋白的荧光标记抗体标记,从而能够同时对单个细胞的多种胞外或胞内蛋白质进行多重给检测与分析。由于细胞正在被应用于如免疫疗法、细胞和基因疗法等疾病治疗的研究,因此流式细胞术提供的数据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当然,它也可用于分子生物学、细菌学、病毒学、癌症研究和传染病的监测。在过去的十年里,使用流式细胞仪的人变得越来越多,而如今,许多生物学实验室都在使用流式细胞仪。重要的是,该技术的革新使其变得更易于使用且更具性价比。因此,流式细胞仪逐渐成为许多公司的最大收入来源。IPT:哪些应用领域目前正处于增长阶段?流式细胞仪传统上应用于免疫学—也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的研究。例如,它已被用于免疫表型分析:根据细胞表面的抗原或标记物使用对应抗体来识别细胞的过程,以分类和了解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如今,流式细胞仪的应用在涉及药物开发的细胞功能检测中也很常见,如细胞增殖、细胞活化、细胞信号、细胞凋亡和细胞毒性等。例如,流式细胞仪可用于检测共培养实验中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目前,流式细胞术在生物研究所涵盖的广泛领域有着丰富的应用。IPT:流式细胞术的使用是否还存在障碍?随着实验室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分析仪器,情况正在改善。设计实验、准备样品和运行流式细胞仪检测需要时间,特别是当科学家想要运行不同类型的检测时。此外,实验室想开展多色实验设计也很常见,其中20或30个荧光标记是正常的。因此,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得实验结果中的生物学见解。好消息是,随着流式细胞仪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分析能力越来越好,这将帮助时间有限的实验室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IPT:流式细胞仪性能方面有哪些最新的突破?除了使用更多的多色搭配方案,还有正在开发的新试剂,对靶抗原有更高的特异性和亲和力,改善了信噪比,以提高分辨率和更好的进行细胞分群,这使得实验室能够开展更加复杂的实验。我们现在能够在单次流式实验中检测数百万个单个细胞中40、50,甚至100多个分析物--这就是我们所看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还有光谱流式细胞仪的面世,它可以检测荧光基团发出的整个光谱。与传统流式细胞仪中对一种荧光基团的单一波长范围检测相比,该技术在灵敏度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IPT:流式细胞仪的未来是什么?流式细胞仪不仅需要继续发展紧跟细胞分析的需求,而且还需要让我们世界上的优秀科学家更容易使用它。在我从事这个行业期间,我看到了这个领域的积极变化;许多实验室现在都拥有流式细胞仪,使生物学家--无论他们是在大学还是在生物制药公司--都能使用这些强大的仪器进行前沿研究。流式细胞仪所涉及的仪器、试剂和软件的开发人员需要共同努力,继续保持这一发展趋势,以便在生命科学研究、疗法开发和临床诊断的背景下,在分析和理解复杂的细胞环境和过程方面实现全球性突破。我们终将见证,流式细胞仪作为世界上所有生物学家都可以使用的工具,将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疗法开发和生产,以及临床诊断和预后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最终促进医疗健康的进步。安捷伦流式细胞仪和实时细胞分析PLXA业务部总经理王小波王小波博士是细胞传感器、细胞处理和细胞分析技术相关生命科学工具领域的全球知名的专家和领导者。自2018年通过艾森生物被收购加入安捷伦以来,王博士一直在领导创新实时细胞分析平台和下一代流式细胞仪系统的开发和商业化。通过专注于满足细胞基因治疗和免疫肿瘤市场的客户需求,王博士带领团队实现了技术和解决方案在这些新兴和快速增长的市场中的渗透和应用。在加入安捷伦之前,王博士是艾森生物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他带领艾森团队开发了用于无标记、实时细胞分析的电子传感器平台以及NovoCyte流式细胞仪技术并实现了商业化。在创建艾森之前,王博士曾在AVIVIA生物科学公司担任过三年左右的研发高级总监。在此之前,王博士就职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多年来,王博士发表了60多篇科学论文,在细胞处理、细胞分析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等各个领域拥有50多项美国专利。
  • 贝克曼库尔特发布新品细胞计数仪和活率分析仪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019年4月19日,贝克曼库尔特发布新品细胞计数仪和活率分析仪Vi-CELL BLU。/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38079ac9-e5ad-4a80-8f18-19e574016a90.jpg" title="110.jpg" alt="11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贝克曼库尔特 细胞计数仪和活率分析仪Vi-CELL BLU/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全新的Vi-CELL BLU应用台盼蓝染色排除法(台盼蓝染色排除法是用于判断细胞存活率的经典方法,常结合显微镜、移液器和血球计数板等手动操作使用),结合全自动化的操作,完美地解决了生物制药和科研领域中细胞计数和活率的快速、准确、标准化分析。具备全自动样品制备、快速样品测量、更少样品量、仪器间高重现性、更大样品通量等特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Vi-CELL BLU是在Vi-CELL XR的基础上实现了多处创新:全自动样品制备和细胞计数;24位样品架,可连续加样测量;兼容96深孔板;试剂包由台盼蓝、缓冲液、消毒剂和清洗液组成等。得益于先进的液体处理技术和成像技术,Vi-CELL BLU的整个测试流程从吸样、染色、拍照、图像分析再到测试后仪器清洗完全由新一代的触摸屏软件设定并控制完成,简捷高效,操作灵活。另外该产品符合21 CFR第11部分要求,满足GMP要求的IQ/OQ验证程序。/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Vi-CELL BLU具备高速摄像技术可捕获连续流经流动池的样品图像,无需暂停拍照,因此测量速度更快,减少样品处理总时间;优化了导管长度和内径大小,使样品的分析用量更少;优化了注射泵的速度,既缩短了混样和清洗的时间,又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气泡的产生。因此,Vi-CELL BLU真正实现了细胞测量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可靠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4c705de6-5fe9-4ce4-b3e8-cd5355c47486.jpg" title="图片1.png" alt="图片1.png" width="396" height="291" style="width: 396px height: 291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Vi-CELL BLU/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Vi-CELL BLU使用浓度斜率提高浓度线性度和准确度,重新分析功能可实现细胞类型的优化。其气泡检测功能可提醒操作人员图像中是否存有气泡并且能够检测和消除流动池上的灰尘影响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此外,该仪器具备灵活且易于使用的特点(试剂包易于安装、一次性质控品、数据导出便捷等)且满足洁净室需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1ff75509-5444-4fc5-a661-adcbd477d282.jpg" title="1111.png" alt="1111.png" width="167" height="77" style="width: 167px height: 77px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关于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事业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事业部一直致力于改善全世界人类的健康。贝克曼库尔特公司为广大科研、商业实验室的生命科学研究工作者们提供先进的仪器系统、试剂和完善的技术服务与支持,不断促进生物学科研的新技术发展。贝克曼库尔特公司不仅在离心机和流式细胞仪的行业位于前列,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生命科学仪器和解决方案的创新者,其产品主要用于前沿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br//p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84, 141, 212) "关注3i生仪社,更多生命科学资讯等你看/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9902e1d1-c247-4ae2-9261-23d9f8f73006.jpg" title="qrcode_for_gh_91d290758d40_344.jpg" alt="qrcode_for_gh_91d290758d40_344.jpg" width="180" height="180" style="width: 180px height: 180px "//p
  • 稀有细胞检测,不做无谓的牺牲
    p  有些细胞在血液和组织中的含量很少但却很重要,比如干细胞、循环内皮细胞、循环肿瘤细胞和残留病变细胞。准确检测和分析这些稀有细胞,是理解疾病进程和发育机制的关键。然而稀有细胞检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会受到样本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pp  流式细胞技术能对每个细胞进行多种定量分析,是在血液、骨髓等组织中检测稀有细胞的有力工具。稀有细胞检测往往需要大量样本才能采集到足够的数据,这个时候传统流式细胞仪也有些发怵,因为大样本意味着处理时间长,如果不想牺牲检测灵敏度,就不能贸然加快进样速率。/pp strong 声波聚焦技术,不做任何无谓的牺牲/strong/pp  样本溶液注射到流式细胞仪的时候,细胞是随机分布在三维空间内的。让这些细胞逐个穿过激光束,对于准确采集数据非常重要。绝大多数流式细胞仪通过快速流动的鞘液实现这一点。鞘液带动细胞并将其限制在中心位置,进而建立单细胞流,这一过程称为水动力聚焦。/pp  与传统水动力聚焦不同的是,声波聚焦技术利用超声波将细胞紧密聚集在样本流中间,汇聚成一条直线。这种超声波大于2 MHz,与医学成像中的超声波类似。声波聚焦流式细胞仪基本不受进样速率的影响,能使细胞强聚焦于激光检测点,与样本-鞘液的比率无关。/ppstrong  不牺牲通量和精度/strong/pp  传统的水动力聚焦技术受到了不少限制。流速提高会增大样本流的宽度,使细胞的聚焦效果下降。细胞偏离激光中心越远,激发光强度变化就越大,CV值也越高。研究人员经常需要在分析通量和精度之间寻求平衡。/pp  声波聚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与进样流速无关,不论样本流与鞘液流的比例如何,都能使细胞紧密地聚集于激光检测焦点,避免分散。这样可以采集更多光子,在极高的样本通量下保证高精度分析。/pp  声波聚焦流式细胞仪在高达1 mL/min的进样速率下也能维持精确聚焦,让研究人员能够获得更小的CV值,更好地鉴别弱阳性信号和背景,实现更小的差异和更好的信号分离。/pp  不牺牲检测速度稀有细胞检测一般需要采集大量细胞,才能获得准确而可靠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流式细胞仪需要很长的处理时间。不过,声波聚焦流式细胞仪的样本运行速率非常快(可达1,000μL /min),每次运行可采集2000万个细胞。这么高的样本采集速率和样本量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检测稀有细胞,不会影响数据的质量。/pp  不牺牲珍贵样本样本制备对稀有细胞检测有很大的影响。举例来说,洗脱和裂解红细胞(RBC)会造成严重的细胞损失和损伤。声波聚焦流式细胞仪支持无洗脱、无裂解的流式实验方案,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珍贵样本,避免不必要的细胞损失,简化样本制备步骤。/pp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有目的地稀释样本来取代洗脱和裂解步骤,快速而有效地分析浓度较低的样本,比如脑脊液(CSF)、干细胞以及细胞数量较少的稀释样本。对于小鼠血液、骨髓等难以采集的样本、细针抽吸样本或低细胞产量样本,研究人员可以直接染色和稀释,无需洗脱或红细胞裂解。/pp  值得一提的是,声波聚焦流式细胞仪处理全血样本可省去样本制备,既没有样本损失,也不会影响数据质量。/ppstrong  选择流式细胞仪需要知道的事/strong/pp  近三十年来,流式细胞仪已经成为科研和临床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不论你是不是第一次购买流式细胞仪,入手一个新平台都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为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事:/pp  流式细胞仪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液流系统、光学系统和电子系统。液流系统将颗粒或细胞送给激光束进行检测。光学系统负责照明并将光信号引导到适当的检测器。而电子系统将光信号转变为电脑可以处理的电信号。/pp  检测参数同时检测多种细胞参数,是流式细胞仪的一大优势。我们在选择流式细胞仪时一定要明确自己对参数的需求。因为一次实验能检测多少参数,取决于流式细胞仪配备的激光器和检测器。比如Attune® NxT声波聚焦流式细胞仪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配置多达4种激光和14色荧光检测,适用于多参数分析。/pp  检测性能了解流式细胞仪的灵敏度、分辨率、动态范围、检测能力和检测速度,可以帮助我们缩小选择范围。购买流式细胞仪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我们不仅需要认清目前的研究需求,还应全面考虑到未来几年的应用。/pp  样本类型现在绝大多数流式细胞仪都能处理几微升到几百微升的样本。如果细胞非常稀少,我们就需加大样本量同时尽量避免细胞损失。在这种情况下,Attune® NxT声波聚焦流式细胞仪将是不错的选择。这种流式细胞仪特别适用于稀少细胞和珍贵样本的检测。/pp  系统软件流式细胞仪用起来顺不顺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系统软件。除了方便性以外,我们还需要了解软件是否能呈现我们所需的数据,以及可不可以定时更新升级。Attune的采集和分析软件很直观而且功能强大,适合各种经验水平的用户。/pp  实验室空间每一个实验室的空间都是有限的,越来越紧凑正是流式细胞仪的发展趋势。Attune声波聚焦流式细胞仪就是这样一种小巧方便的台式设备。/pp  除此之外,购买流式细胞仪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多方面的信息,比如仪器的自动化程度,厂家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仪器的兼容性和可拓展性等等。br//p
  • 苏州医工所在质谱流式高灵敏单细胞检测研究中获进展
    细胞是生物结构、功能单元及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生命规律。临床样本量通常较少,单细胞多指标分析对疾病早期诊断及预后、药物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满足对单细胞多参数分析日益增长的需求,Tanner等提出了质谱流式细胞仪的概念。与传统的荧光流式相比,该仪器基于非光学物理检测原理与金属标签抗体识别细胞,检测通道理论上可达上百种,同时,检测通道之间相互无干扰,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及低变异系数的优点。 目前常见的质谱流式金属标签是基于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等配位基团的聚合物金属标签(MCP),每条聚合物链上仅连有20-50个金属原子,相当于每个抗体上连有150-200个金属原子,无法实现低丰度标志物的检测。此外,MCP聚合物标签只可与稀土金属和铋等的三价离子配位(对应约40个检测通道),超过60%的同位素通道并没有实际使用,制约了质谱流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指标检测能力。由此可见,提高质谱流式金属标签的灵敏度,实现低丰度细胞标志物的检测以及开发新的质谱流式同位素通道,提高质谱流式多指标检测能力是当前质谱流式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设计新型的金属同位素载体提高单个金属标签上金属原子个数及负载稀土之外金属元素。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白鹏利课题组是国内最早进行质谱流式检测试剂研究团队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已掌握金属标签的合成、筛选及抗体标记等技术,积累了深厚的学术与技术基础。近期,白鹏利课题组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便捷的金属元素掺杂聚苯乙烯纳米球的质谱流式金属标签合成策略,将稀土、锆和铪等金属元素通过溶胀的方法掺杂到聚苯乙烯纳米颗粒中,并进行抗体偶联,制备了一系列质谱流式金属标签,实现了对单核细胞(MNCs)的单细胞高灵敏多指标检测。 纳米颗粒通常会与细胞产生强烈的非特异性吸附,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降低材料的非特异性吸附水平对质谱流式检测试剂颇为重要。科研人员通常对纳米颗粒进行复杂的表面修饰来降低材料的非特异性吸附水平,操作繁琐困难。本研究发现改变染色缓冲液成分可有效降低聚苯乙烯纳米材料对细胞的非特异性吸附,例如,使用含10%FBS的PBS缓冲液时聚苯乙烯纳米颗粒与细胞的非特异性吸附水平下降至使用商品化缓冲液的5%,这为改善纳米颗粒类质谱流式金属标签非特异性吸附性能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该团队将Eu金属掺杂到200nm聚苯乙烯球中后与抗CD8抗体偶联制备的金属标签,可实现对MNCs中CD8+T细胞的有效分群,分群效果与商品化的MCP标签一致,当标签用量为4000NPs/Cell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商品化标签的5倍,且该标签对商品化标签表现出颇高的兼容性,证明其具备在实际质谱流式检测中具备应用潜力。 该工作将La、Zr和Hf等金属掺杂到聚苯乙烯纳米颗粒中,与抗CD45抗体偶联制备相应的金属标签,均能够实现对MNCs细胞的分群,并首次实现了177Hf、178Hf、179Hf和180Hf四个元素通道在质谱流式检测中的应用,拓宽了质谱流式检测通道。未来,将其他金属同位素掺杂到聚苯乙烯纳米颗粒中制备金属标签将会开拓更多的元素通道。该工作为质谱流式检测通道拓展提供了一种通用易行的策略。 相关研究成果以A Universal Mass Tag Based on Polystyrene Nanoparticles for Single-Cell Multiplexing with Mass Cytometry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上(2023, 639, 434-443.)。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仪器装备项目和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支持。 图1.基于金属掺杂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质谱流式金属标签制备策略及单细胞多指标检测示意图 图2.Eu-PS-NPs标签在不同细胞染色缓冲液中对MNCs细胞染色后质谱流式散点图。(a)Fluidigm CSM,(b)PBS,(c-f)5-20% of FBS in PBS,相应信号强度柱状图(g)和热图(h)。 图3.商品化标签及Eu-PS-NPs标签染色后质谱流式散点图对比。(a)141Pr-MCP_CD45、152Sm-MCP_CD3、151Eu-MCP_CD8、159Tb-MCP_CD4,(b)141Pr-MCP_CD45、152Sm-MCP_CD3、151Eu-PS-NPs_CD8、159Tb-MCP_CD4。 图4.Eu、Zr、Hf、La掺杂聚苯乙烯纳米球标签制备及对MNC细胞分群结果
  • 莱伯泰科“单细胞多元素飞行时间质谱智能检测系统研发”喜获顺义区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立项
    近日,顺义区科委公布了2020年顺义区科技政策第二批支持项目立项结果,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单细胞多元素飞行时间质谱智能检测系统研发” 喜获顺义区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立项。 该项目旨在通过2年研究,开发基于ICP-Q-TOF-MS的单细胞多元素同时快速智能检测系统,通过研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四极杆质谱(ICP-MS)和飞行时间质谱(TOF)的串级联用技术,开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四极杆传输过滤系统,设计高速TOF检测系统和研制单细胞自动前处理进样系统,实现单个细胞内多种元素的同时快速检测,满足尖端生物医疗领域研究对于检测单个细胞内成分的深切需求,开发智能控制软件系统,实现差异化竞争,完成ICP-Q-TOF-MS单细胞多元素智能检测系统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示范,并完成工程化和产业化,形成我公司生物医疗领域的拳头产品,填补我国在高端质谱设备的一项空白。 近年来,如何对重大疾病进行有效地早期检测及诊断,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当今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众多科学家为之努力的方向。单细胞分析是当今生命分析的重要前沿技术,通过分析检测单细胞,可以获得细胞在微环境中准确的个体信息,对于研究细胞的信号传导、生理病理和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单细胞分析对分析技术的定量检测极限、分辨率和精密操控能力要求极高,传统的四极杆等离子质谱(简称ICP-Q-MS或者ICP-MS)只能检测到单细胞中的一个元素,无法判断不同细胞之间的差异。而该项目在传统的ICP-Q-MS上再增加一个飞行时间质谱(TOF)形成ICP-Q-TOF-MS系统,就能对单细胞中的多元素进行同时检测,从而能够了解单细胞更多的详细元素分布,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莱伯泰科一直在持续努力加大对于细分领域的专业化研究,积极进行公司战略布局。该项目是继莱伯泰科自主研发ICP-MS之后的又一项高端质谱仪器研发项目,后续将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生物医疗检测领域,有望开创国产仪器发展的又一新赛道。 做为顺义区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之一,莱伯泰科受到顺义区政府的邀请,将于9月24日参加由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贸促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科博会期间,莱伯泰科将携带新款质谱LabMS 3000 ICP-MS亮相“智慧科技展区”A112号展位,展示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和科研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 9月27日,莱伯泰科还将“盛装出席”科学仪器届规模最大的展会--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1),观众除了能近距离接触新款质谱LabMS 3000 ICP-MS外,还将收听到ICP-MS在半导体行业和传统行业中的完整解决方案,让观众领略莱伯泰科潜心打造国产ICP-MS品牌的实力和决心。
  • 活细胞也能进行细胞器操纵?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首次实现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
    摘要:线粒体和复杂的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特征。到目前为止,对活细胞内的细胞器进行操纵仍然十分困难。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能够从活细胞中提取、注射细胞器,将定量的线粒体移植到细胞中,同时保持它们的活力。近期,Julia A. Vorholt课题组使用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将线粒体移植至培养的细胞中,并实时跟踪线粒体注射后的情况,监测它们在新宿主细胞中的命运。通过跟踪,作者发现与受体细胞线粒体网络融合发生在移植后20分钟,持续16小时以上。活细胞之间移植线粒体不仅为细胞器生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也为机械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和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该篇文章以” Mitochondria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living cells.”为题,发表在BioRxiv.上。 结果:1. 从活细胞中提取线粒体为了检测FluidFM探针对单细胞细胞器采样的能力。作者使用了两种探针,分别是锥型探针(A=1.2 um2)和圆柱型探针(A=1.6 um2)(图1B)。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这两种探针都可以对线粒体及单个线粒体进行提取或大量抽提。作者对内质网(ER)和线粒体提取后的细胞活力进行了检测,发现细胞仍保持较高的细胞活力 (95%)。为了进一步确保FluidFM提取方案在探针插入时不会破坏细胞质膜,作者使用荧光探针(mito-R-GECO1)监测细胞培养基中可能发生的Ca2+内流。实验显示,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后都没有Ca2+流入,表明细胞器提取过程中细胞质膜的完整性。本研究还发现暴露在FluidFM负压下的线粒体小体会经历形状的转变,类似于“串上珍珠”的形态。 其特征是离散的线粒体基质球体状,并且通过细长的膜结构相互连接,在进一步负压拉力的作用下,这些球状结构终被拉断,并在悬臂中呈现为球状线粒体(图2E)。进一步探究显示,施加FluidFM负压后,力诱导的形状转变沿线粒体小管在毫秒到秒的范围内传播了数十微米。形状转变沿这一方向均匀传播,而外层线粒体膜(OMM)保持了初的完整性。当牵引力保持数秒后,OMM在先前形成的“珍珠”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收缩点分离,从而产生立的球形线粒体,而管状结构的其余部分放松并恢复。结合线粒体牵引实验和线粒体定位的钙流实验,结果证明线粒体的串上珍珠表型的形状转变以及随后细胞质内的线粒体裂变是不依赖钙的。 图1:(A) 示意图:使用FluidFM技术进行细胞器提取。通过调整悬臂探针中的负压(-Δp)进行提取。(B) 通过调节孔径大小和流体作用力的适用范围,选择性地提取不同的细胞器成分。1行:用悬梁臂探针提取单细胞细胞器的示意图。2行:不同孔径的悬臂扫描电镜图。3行:FluidFM悬臂探针孔径与对应的流体力范围。(C) 示意图:使用FluidFM技术进行细胞器注射。通过调整悬臂探针中的正压(+Δp)进行将探针中的细胞器注射到受体细胞内。 图2:(A) FluidFM悬臂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具体尺寸参数是:L = 200 μm, W = 35 μm, H = 1 μm。Scale bar = 5 μm。(B) 提取线粒体后的FluidFM悬臂的荧光显微镜图像。由于折射率不同,可以看到提取物和悬臂探针填充物之间的边界。Scale bar = 10 μm。(C) 是图(B)的示意图,提取物的体积是1170 fL。(D- F) 活细胞器提取的延时图像和提取后金字塔悬臂图像。黄框表示细胞内的悬臂的位置。(D) 对表达su9-BFP(线粒体)和Sec61-GFP (ER) 的U2OS细胞进行提取。箭头表示ER区域。使用孔径为0.5µm2的悬臂梁探针。Scale bar = 10 μm。(E) 从表达su9-BFP的U2OS细胞中提取单个线粒体。使用1µm2孔径的悬臂梁探针。Scale bar = 10 μm。(F) 从表达su9-BFP的U2OS细胞中提取数个线粒体。使用1µm2孔径的悬臂梁探针。Scale bar = 10 μm。 2. 线粒体移植至新细胞研究人员的下一个目标是将线粒体移植到新的宿主细胞中,并保持细胞活性。FluidFM技术为线粒体转移提供了两种可能性方案:方案一、用FluidFM技术直接提取线粒体而后注入到新的宿主细胞中;方案二、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线粒体回充入FluidFM探针,然后注射(图3A-D)。作者比较了两种方法,为了实现可视化的线粒体的转移,作者在供体和受体细胞中分别对线粒体进行了差异化标记 (图3E-F 供体细胞线粒体su9-mCherry和受体细胞线粒体su9-BFP)。当使用FluidFM直接将线粒体从一个细胞移植到另一个细胞时,成功率高达95%,而且保持了细胞活力(图3G, 41个移植细胞中有39个)。在注射纯化线粒体后,作者观察到46%的样本(19/41)发生了线粒体转移且保持了细胞活力(图3G)。移植的定量结果显示,这些实验中移植的线粒体数量从3到15个线粒体每个细胞不等(图3H)。两种替代方案的不同成功率可以由线粒体分离获取的条件差异来解释。在评估线粒体提取方案时,作者观察到部分提取的线粒体外膜发生破裂。线粒体的不可逆损伤导致细胞内降解,细胞色素C释放可能导致细胞凋亡。虽然线粒体的细胞间移植降低了通量,但它的优点是细胞外时间短(1分钟),并且通过FluidFM采样的线粒体大限度地集中在原生细胞质液中,完全避免了人工缓冲液的使用。在提取和移植之前,作者通过在探针中填充不混溶的C8F18来确保提取液在提取过程中保持在孔径附近。因此,只有很小的体积(0.5 - 2pL)被注入到宿主细胞中(图3B)。除了标记供体细胞的线粒体(su9-mCherry)外,还标记了受体细胞的线粒体(su9- BFP),这样就能够观察移植细胞线粒体网络的实时状态。在上述两种移植方案(移植和纯化后注射)中,宿主-线粒体网络的管状状态不会因注射过程而产生影响。此外,标记可以让作者可视化地监测线粒体地移植,观察线粒体地融合。 无论移植方法是细胞到细胞(图3I),还是注射纯化线粒体(图3J),都可以观察到这些过程。实验跟踪了22个细胞的移植命运:18个细胞显示移植的线粒体完全融合,4个细胞的线粒体发生降解。多数细胞样本(18个细胞中的14个)在移植后30分钟内次观察到融合事件。如上所述,细胞间移植即方案一的效率高,并可以直接观察单个移植线粒体的命运。为了展示这一点,作者将标记好的线粒体(su9-mCherry)从HeLa细胞移植到差异标记的U2OS细胞(su9-BFP)中,这种细胞通常用于研究动态线粒体行为。高灵敏度相机可以用于追踪受体细胞内的单个线粒体(图3L)。作者观察到荧光线粒体基质标签在移植后23分钟的发生初始融合而后扩展到线粒体网络。综上所述,作者建立了两种将线粒体转移到单个培养细胞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活细胞间移植。该方案显示移植后细胞活力高,允许观察移植后线粒体的动态行为,是一种高效方案。二种方法是大量纯化线粒体并将其注射到受体细胞中。 注射速度相当快,但不可避免地损害线粒体和细胞功能。图3:(A) 方案一示意图(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通过FluidFM吸入法提取线粒体。 随后,将带有提取物的悬臂探针移至受体细胞插入并注入提取物。(B) 方案一预填充C8F18的FluidFM悬臂梁的图像,被移植线粒体通过su9-mCherry标记,提取量~0.8 pL。Scale bar = 10 μm。(C) 方案二示意图(纯化线粒体注入细胞):使用标准线粒体纯化方案纯化的线粒体进行线粒体移植的方案。 将纯化的线粒体重悬在HEPES-2缓冲液中,直接填充到FluidFM探针中并对细胞进行注射。(D) 方案二由su9-mCherry标记的FluidFM悬臂充满线粒体的图像。Scale bar = 10 μm。(E) 通过方案一(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进行线粒体移植后的宿主细胞图像。宿主细胞的线粒体通过su9-BFP标记,移植细胞线粒体通过su9-mCherry标记。Scale bar = 10 μm。(F) 通过方案二(纯化线粒体注入细胞)进行线粒体移植后的受体细胞图像。宿主细胞的线粒体通过su9-BFP标记,移植细胞线粒体通过su9-mCherry标记。Scale bar = 10 μm。(G) 通过光学成像对两种方案注射的细胞进行评估。每种方法评估了40个细胞。(H) 两种方案的线粒体的计数评估。每种方法评估了22个细胞。(I) 方案一移植线粒体后,对移植线粒体(su9-mCherry)和宿主线粒体网络(su9-BFP)使用不同的荧光标记进行成像,融合。Scale bar = 5μm。(J) 方案二注入纯化线粒体后移的融合状态,标记方案同(I)。Scale bar = 5 μm。(K) 移植线粒体发生降解,分裂成多个更小的荧光囊泡(su9-mCherry),荧光与标记的宿主细胞线粒体网络(su9-BFP)没有重叠。Scale bar=5 μm。 (L) 单个移植线粒体的延时图像序列(su9-mCherry)。细胞器供体为HeLa细胞,受体细胞为U2OS细胞,带有荧光标记线粒体网络(su9-BFP)。Scale bar = 10 μm。 讨论单细胞的操纵一直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尤其是在不损害细胞活力的情况下从细胞中提取细胞器或将外源物质直接导入到细胞中。截止到目前,尽管单细胞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要实现将细胞器从一个细胞移植到另一个细胞,除了更大的卵母细胞外,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的核心,与细胞代谢和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线粒体含有自身的遗传成分(mtDNA),通常是严格垂直遗传给子细胞的。目前将线粒体地转移到细胞的手段有限,对于线粒体移植后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更是十分困难,这样我们就很难从机制上了解健康或疾病细胞的线粒体移植后的生物学效应。本文使用的FluidFM技术采用微型探针,可以在微环境中以高时空分辨率操纵单细胞或者对单个细胞进行采样,并与组学方法相结合,使细胞器的研究成为可能。FluidFM技术将原子力显微镜的高精度力学调节手段与光学检测下的纳米尺度微流控系统相结合,提供与单细胞操作相关的力学和定量的体积控制。这些特性在现有微型探针中是的,在本研究中,作者将FluidFM单细胞技术用于活细胞真核内和细胞间的细胞器微操作。成功实现了活细胞之间的线粒体移植。该研究将启发人们将FluidFM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例如,干细胞治疗中低代谢活性细胞的再生,作为线粒体替代治疗方法的一种备选方案等。此外,FluidFM技术为解决细胞生物学、生物力学和细胞工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系统- FluidFM OMNIUM参考文献[1].C. Gäbelein, Q. Feng, E. Sarajlic, T. Zambelli, O. Guillaume-Gentil, B. Kornmann & J. Vorholt. Mitochondria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living cells. (2021). BioRxiv.
  • 新品速递|瑞明生物发布微型活细胞监测系统,实现整机放入培养箱云端同步数据
    仪器信息网讯 今日,瑞明生物官宣新品MoniCyte微型活细胞监测系统发布上线。MoniCyte微型活细胞监测系统可整机放入细胞培养箱中进行定时图像采集,并将细胞图像实时传送到云端,实现实时细胞计数,汇合度分析及划痕实验等功能,并可在异地通过PC、手机、平板即时登录查看,是细胞培养监测的智能管家。产品应用细胞监测:跟踪细胞随时间的增殖,以监测细胞生长和分布情况; 细胞增殖:无标记活细胞成像工具观察细胞随时间的增殖; 细胞毒性:评估药物/化合物/有毒物对细胞活力影响;细胞迁移:使用划痕分析研究细胞迁移的特定治疗效果;集落监测:跟踪细胞集落随时间推移的数量和大小的变化; 3D微组织:用于临床前药物开发和基础研究中的微组织形态学观察。图像采集参数设置人工智能细胞识别细胞生长曲线分析产品优势传统观察细胞的方式需要频繁将细胞从培养箱中取出,之后在普通生物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环境干扰大,费时费力。微型活细胞监测系统采用集成化结构设计,小巧便捷,可放置于细胞培养箱、超净台、实验台等地方实时对细胞进行观察。 微型化:体型小巧,移动方便,多台设备可放置于一个培养箱,提高效率;智能化采用AI技术进行实时计数及汇合度分析; 远程查看:支持远程通过平板、手机、PC等终端随时随地查看细胞数据;无干扰:电动物镜对焦和荧光切换,免除开箱干扰,稳定性好。规格型号型号MC-B100MC-F100明场照明LEDLED荧光通道——双通道荧光:470nm蓝光LED;530nm绿光LED放大倍数10×固定物镜10×固定物镜传感器6MP CMOS5MP CMOS 物镜对焦电动电动培养容器培养皿、培养瓶、玻片、多孔板培养皿、培养瓶、玻片、多孔板尺寸150×170×180mm220×200×220mm重量2kg4kg工作环境温度:5℃-40℃;湿度:20%-95%温度:5℃-40℃;湿度:20%-95%
  • 福斯原奶体细胞细菌快速检测一体机荣获金鬲创新项目
    p  11月29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2019年年会暨第二届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相关领导对《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健康中国2030》等政策进行解读,与会专家就奶源管理与品质提升、食品安全技术标准、乳品制造与检验技术、食品营养健康等话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探讨。会议首次推出20个有行业推广价值的中国乳业技术标准创新项目“金鬲项目”。/pp  鬲,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盛奶用的器具,以此命名乳业技术标准创新项目,寓意着中国乳业的发展和进步。/pp  “标准传递信心、标准提高品质”,本次金鬲项目经三轮严格筛选最终遴选出20个优秀项目,旨在为筛选行业内最先进的技术,通过国家级创新基地平台展示,同时也为乳业行业新技术落地应用、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提供更大空间及发展机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e5e02225-e2ae-40fd-bce4-a3219e7fe20c.jpg" title="微信图片_20191213134036.jpg" alt="微信图片_20191213134036.jpg" width="600" height="40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福斯原奶体细胞细菌快速检测一体机(BacSomatic™ )荣获金鬲创新项目/strong/pp  BacSomatic™ 福斯首款体细胞和细菌快速检测的一体机,9分钟内出结果(单独进行体细胞计数,仅需2.5分钟),为乳制品生产商在原奶交付环节及牧场原奶检测提供了全新的检测工具,取代人工手动化检测或需要试剂处理的半自动化检测。/pp  BacSomatic™ 使用封闭的即用型试剂,有效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化学试剂。自动化过程确保每次准确及相同的试剂用量,降低其他方法中可能出现的人为操作误差,同时也保证BacSomatic™ 提供一致准确、可靠的结果。/ppbr//p
  • 细胞外囊泡检测研讨班——五月的学术盛宴
    五月的天气多了些燥热,空气里弥漫着太阳爆裂的味道,贝克曼库尔特的细胞外囊泡研讨班活动正在武汉、成都和深圳如火如荼的展开。具有双层膜结构囊泡状异质性群体的细胞外囊泡,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细胞外囊泡研究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来自美国哈佛干细胞研究所的Vasilis Toxavidis和美国哈佛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学中心的John Tigges,两位有着丰富的流式细胞术和外泌体研究经验的学者辗转三地,和当地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们面对面的交流,迎来了一场场流式细胞术与细胞外囊泡研究的学术盛宴。5月24日 武汉站 武汉是细胞外囊泡检测研讨班第一站,九点的江城正为繁忙的道路拥堵而苦恼,前来听课的老师络绎不绝,早早赶到会场等待。在酷炫的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的报告厅里,Vasilis和Toxavidis分别作了检测囊泡流式性能分析和流式检测细胞外囊泡的经验分享,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全国离心机产品经理霍德华和流式应用专家刘飞分别介绍了超速离心技术及流式细胞术在外泌体研究中的经典应用。一张张投射在液晶屏上的PPT画面, 让听课老师们都表现出极大的热忱,流式与囊泡研究的碰撞,激发出思想的火花。下午的实验部分,各位老师利用CytoFLEX流式细胞仪,直接体验了一把将理论转化为实验结果的惊喜。5月26日 成都站天府之国的成都是研讨会的第二站,原本容纳一百多人的香格里拉酒店演播厅却提前出现“人满为患”的状况,后来不得不在走廊上额外添加座位。上午四场讲座,两位美国专家Vasilis Toxavidis和John Tigges的演讲引来台下老师阵阵掌声,大家踊跃提问解除心中疑惑;华西医院莫显明主任和张文庚副主任结合自己实验室优势分别作了标准化流式细胞术和肺单细胞图谱研究现状与发展的报告,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在座的老师们深深体验到流式的博大精深。而下午的圆桌讨论,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参加不同的讨论小组,交流了解流式细胞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老师们在热烈讨论中收获了满满的流式干货。5月28日 深圳站“长风逐细浪,大鹏入九天”,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与科技前沿阵地深圳,世界瞬息万变,科学研究日新月异,促进了当地老师们对新技术的渴望。在深圳麒麟山庄报告厅,Vasilis Toxavidis和John Tigges介绍分享了利用流式手段检测100 nm的外泌体,让大家对流式技术又有了深入的认知,为大家打开了流式检测外泌体的大门。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黄巍副教授从es细胞转移研究的角度介绍了相关流式应用,南方医科大学的郑义教授则从干细胞研究角度介绍了流式的应用,贝克曼库尔特CytoFLEX系列流式细胞仪以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成为广大研究者的不二之选。三场细胞外囊泡学术活动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大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领略了流式技术不同的风景,了解了贝克曼库尔特流式细胞仪在微颗粒检测中的独秀之美。此次活动的圆满结束,更加激励贝克曼库尔特坚定根植于广大客户的科研需求,不断发展创新,来年我们再约!* CytoFLEX流式细胞仪仅用于科学研究,不用于临床诊断。
  • 单个活细胞&细胞器操纵新突破丨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技术首次实现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
    前所未有的全自动高精度单细胞操纵平台!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首次将原子力系统、显微成像系统、微流控系统、活细胞培养系统融为一体的单细胞显微操作平台,其核心技术——FluidFM技术采用了纳米级别中空探针,完美实现了单个细胞水平、fL级别超高精度、全自动化的细胞及细胞器的操作。是一套超温柔,纳米级,全自动的细胞操纵方案。这项技术将传统细胞显微操作实验无法触及领域的大门彻底打开,科学家可以在单个细胞上实现前所未有的精妙操纵。其主要功能包括单细胞提取、单细胞分离、活细胞细胞器移植、单细胞注射、单细胞力谱等。图1 FluidFM技术整机外观及原理示意图在活细胞中也能进行细胞器操纵?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首次实现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线粒体和复杂的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特征。到目前为止,对活细胞内的细胞器进行操纵仍然十分困难。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能够从活细胞中提取、注射细胞器,将定量的线粒体移植到细胞中,同时保持它们的活力。近期,Julia A. Vorholt课题组使用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将线粒体移植至培养的细胞中,并实时跟踪线粒体注射后的情况,监测它们在新宿主细胞中的命运。通过跟踪,作者发现与受体细胞线粒体网络融合发生在移植后20分钟,持续16小时以上。活细胞之间移植线粒体不仅为细胞器生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也为机械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和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该篇文章以” Mitochondria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living cells.”为题,发表在BioRxiv.上。1从活细胞中提取线粒体在FluidFM负压下的线粒体小体会经历形状的转变,类似于“串上珍珠”的形态。其特征是离散的线粒体基质球体状,并且通过细长的膜结构相互连接,在进一步负压拉力的作用下,这些球状结构最终被拉断,并在悬臂中呈现为球状线粒体(图2)。当牵引力保持数秒后,OMM在先前形成的“珍珠”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收缩点分离,从而产生独立的球形线粒体,而管状结构的其余部分放松并恢复。图2 提取线粒体后的FluidFM悬臂探针的显微图像及示意图2线粒体移植至新细胞研究人员的下一个目标是将线粒体移植到新的宿主细胞中,并保持细胞活性。FluidFM技术为线粒体转移提供了最佳的两步走方案:第一步,用FluidFM技术直接提取线粒体,第二步,将提取的线粒体注入到新的宿主细胞中。该方案的成功率高达95%,而且保持了细胞活力,其优点是细胞器在细胞外停留的时间短(1分钟),并且通过FluidFM采样的线粒体最大限度地集中在原生细胞质液中,完全避免了人工缓冲液的使用。保持了线粒体和细胞的纯度,避免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作者标记供体细胞的线粒体(su9-mCherry)和受体细胞的线粒体(su9- BFP),能够观察移植细胞线粒体网络的实时状态(图3)。实验跟踪了22个细胞的移植命运:18个细胞显示移植的线粒体完全融合,4个细胞的线粒体发生降解。多数细胞样本(18个细胞中的14个)在移植后30分钟内首次观察到融合事件而后扩展到线粒体网络。综上所述,作者建立了将线粒体转移到单个培养细胞的方法。该方案显示移植后细胞活力高,允许观察移植后线粒体的动态行为,是一种高效方案。图3 单个移植线粒体的延时图像序列(su9-mCherry)。细胞器供体为HeLa细胞,受体细胞为U2OS细胞,带有荧光标记线粒体网络(su9-BFP)。Scale bar = 10 μm。本文使用的FluidFM技术采用微型探针,可以在微环境中以高时空分辨率操纵单细胞或者对单个细胞进行采样,并与组学方法相结合,使细胞器的研究成为可能。FluidFM技术将原子力显微镜的高精度力学调节手段与光学检测下的纳米尺度微流控系统相结合,提供与单细胞操作相关的力学和定量的体积控制。这些特性在现有微型探针中是独一无二的,在本研究中,作者将FluidFM单细胞技术用于活细胞真核内和细胞间的细胞器微操作。成功实现了活细胞之间的线粒体移植。,时长00:07单个线粒体移植视频该研究将启发人们将FluidFM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例如,干细胞治疗中低代谢活性细胞的再生,作为线粒体替代治疗方法的一种备选方案等。此外,FluidFM技术为解决细胞生物学、生物力学和细胞工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 Nat. Methods | PROBER技术用于检测活细胞中与可编程特异性DNA序列相关的蛋白
    大家好,本周分享一篇发表在Nature Methods上的文章PROBER identifies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programmable sequence-specific DNA in living cells,本文的通讯作者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Paul A. Khavari教授,他们组主要致力于干细胞分化与癌症的基因组调控方面的研究。在本文中,作者团队开发了一种通过游离基因招募的近端生物素化技术(PROBER),用于在活细胞中研究与特殊DNA序列相互作用的蛋白。时空和细胞类型特异性基因表达模式由称为顺式调控元件(CREs)的DNA序列控制,它可以通过招募一些蛋白因子来激活或抑制转录复合物的形成。目前已经确定了数千个富含转录因子结合基序的CRE,但其中仅有少数进行了生化表征,因此开发新的工具来定义这些相互作用蛋白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用于识别与感兴趣DNA序列相关蛋白的方法,如CAPTURE、Chap等大多需要交联,这可能会导致偏差的引入。因此,在本文中,作者开发了一种通过近端生物素化定量检测活细胞中短DNA序列(≤80bp)相关蛋白复合物的方法——PROBER。在设计上,PROBER主要需要三种质粒。其中pBait包含目的DNA序列作为“诱饵”,克隆在酿酒酵母GAL4 结合上游激活序列 (UAS) 16的三个串联重复之间;pSprayer质粒表达融合Cal4的枯草芽孢杆菌BASU生物素连接酶(HA tag);pDriver表达SV40大T抗原用于通过它们的 SV40 复制起点对所有质粒进行高拷贝游离扩增。在生物素存在时,结合在UAS序列上的生物素连接酶可以生物素化结合在目标DNA序列上的蛋白复合物,裂解细胞后采用链霉亲和素捕获生物素化的蛋白质,并使用WB或质谱进行检测。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作者检测了YY1(Yin Yang1),发现与乱序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可以有效地富集到YY1,并且同时富集到了与YY1相互作用的 INO80 复合物中的NFRKB 和 RUVBL1 亚基。接下来,作者也将PROBER与DNA pull down法进行了对比,GO 分析表明,通过 DNA pull down鉴定到的大多数蛋白与 RNA 结合有关,而 PROBER 鉴定到的蛋白质与转录控制有关。最后,作者将PROBER技术应用于了hTERT启动子突变体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hTERT被发现在多种癌症中会产生单个位点突变(C250T、C228A 和 A161C),作者克隆了这些突变并使用PROBER进行富集,发现了一些由于癌症相关突变而增加的启动子调节因子。总的来说,本文开发了一种近端生物素化方法PROBER,用于活细胞中与短DNA序列相关蛋白的检测。
  • 预测:到2020年细胞检测市场价值为183亿美元
    到2020年,全球细胞检测市场有望从2015年的大约108亿美元增长到183亿美元,其中,2015年到2020年之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16%。细胞检测市场增长因素包括研发支出的增加,细胞检测越来越多的用于药物筛选,同时自动化和高通量技术的进展也有助于该市场的增长。  研发支出的增加将有助于细胞检测市场的增长。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数目的增加也将有助于细胞检测市场在市场上主要份额的生长。全球生物制药行业,也是增长最快的领域,2014年的收入被估计为1630亿美元,占药品市场约20%。  据医疗信息的IMS研究所估计,在预测期内(2014年至2019年)全球制药行业的复合增长率有望在7%和12%之间。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在药物研发方向投入的加大,预计将带动细胞检测市场。  新兴市场的增长率预计将高达11%至14%,亚太地区有望见证这个行业最高的年复合增长率。随着新药研发项目支出的规模增大,较高的增长速度将成为细胞检测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报告中的产品包括耗材、仪器、服务和相关软件。耗材细分为基础试剂、测定试剂盒、细胞系和微孔板。试剂和测定试剂盒进一步划分包括:报告基因检测、第二信使检测、细胞增殖检测、细胞死亡检测和其它检测。细胞系进一步分类为永生化细胞系、原代细胞系和干细胞系。在应用的基础上,报告分为基础研究、药物发现、预测毒理学、ADME研究和其他应用。  2015年,药物研究占细胞检测市场的最大份额。预测毒理学被预计是2015年到2020年间增长最快的应用之一。  报告中的地域包括北美洲、欧洲、亚洲和世界其余区域。在2015年,北美占有这个市场的最大份额,而亚洲被预计会以最快的速度增长。亚洲细胞检测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该地区日益增加的医疗支出和不断增长的人口两个因素。  细胞检测市场的公司主要包括:BD(美国),默克(美国),丹纳赫(美国),赛默飞世尔(美国),珀金埃尔默(美国),CST(美国),CISBIO(法国),DiscoveRx(美国),GE(美国)和Promega(美国)。
  • 液滴微流控流式细胞仪技术|CTC单细胞miRNA原位多重检测
    在液体活检的研究中,基于表面上皮标志物(EpCAM和CK)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策略应用较为广泛,但存在局限性。研究表明,CTC中的肿瘤相关miRNA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具有成为肿瘤表征和鉴定标志物的潜力。目前,高通量地针对单个CTC在活细胞水平开展原位分析,并进一步实现多个miRNA的同步分析,是颇具挑战性的工作。然而,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因结构可控、功能多样的特性,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活细胞探针载体的新思路。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陈艳团队联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谭英团队、香港理工大学杨莫团队,提出了新型的2D MOF纳米传感器集成的液滴微流控流式细胞仪(Nano-DMFC),可应用于CTC单细胞miRNA的原位多重检测。相关研究成果以2D MOF Nanosensor-Integrated Digital Droplet Microfluidic Flow Cytometry for In Situ Detection of Multiple miRNAs in Single CTC Cells为题,发表在Small上。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2D MOF纳米传感器集成的液滴微流控流式细胞仪(Nano-DMFC),突破了活细胞中核酸原位分析的技术瓶颈,高通量地实现了样本中单个CTC活细胞miRNA的原位、多重、定量分析。该纳米传感方案以金属有机框架MOF为猝灭剂,双色荧光染料标记DNA探针为供体,首次合成了用于双重miRNAs检测的生物功能化MOF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纳米探针。该2D MOF纳米传感器修饰了两种乳腺癌靶向多肽序列,以增加肿瘤细胞靶向和内体逃逸能力。集成2D MOF纳米传感器的数字液滴微流控流式细胞仪,可实现单个乳腺癌细胞中双重miRNA标志物(miRNA-21和miRNA-10a)的原位检测。   纳米传感器集成的液滴微流控流式细胞仪由三部分组成——单细胞液滴发生器、纳米探针微注射单元和液滴荧光检测单元。Nano-DMFC系统首先产生单细胞液滴,然后2D MOF纳米传感器被精确地微注射到每个单细胞液滴中,在活细胞水平实现单个肿瘤细胞中的双重miRNA表征。在单个肿瘤细胞内存在目标miRNA时,MOF纳米片上的染料标记的ssDNA与其靶标形成杂交双链DNA(dsDNA),dsDNA和MOF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使dsDNA从MOF表面分离,最终触发荧光的恢复。不同类型的miRNA在单个细胞中产生不同的荧光信号。最后,研究使用光纤集成的液滴流式检测装置,在纳米探针孵育后对液滴中的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单细胞中双重miRNA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Nano-DMFC平台能够以双重miRNA为靶标在仿生样本(含有10,000个阴性上皮细胞)中检测出10个阳性CTC细胞,同时在加标血液样本的回收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重复性。该平台验证了以miRNA为标志物的CTC检测新策略。Nano-DMFC系统作为小型化、高度集成、操作简易的活细胞miRNA分析平台,为探究肿瘤细胞异质性和鉴定细胞亚型提供了新思路,并在临床研究中具有癌症早期诊断和术后监测的潜力。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粤港联合创新领域项目、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和香港研究资助局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A、同时检测miR-21和miR-10a的MOF-PEG-peps纳米复合材料传感器的制备方案;B、Nano-DMFC系统中的样品处理单元和miRNA检测单元,可实现单细胞液滴包裹、纳米传感器微注射、单个CTC细胞多重miRNA荧光检测。 在液体活检的研究中,基于表面上皮标志物(EpCAM和CK)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策略应用较为广泛,但存在局限性。研究表明,CTC中的肿瘤相关miRNA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具有成为肿瘤表征和鉴定标志物的潜力。目前,高通量地针对单个CTC在活细胞水平开展原位分析,并进一步实现多个miRNA的同步分析,是颇具挑战性的工作。然而,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因结构可控、功能多样的特性,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活细胞探针载体的新思路。
  • 3i流式快讯|安珀生物“基于人工智能的流式细胞仪监测平台”项目获奖
    2023年11月22-23日,第六届(2023)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人体精密测量专场赛暨2023人体精密测量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南通海门举行。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报名参赛项目达百余项,最终,安珀生物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流式细胞仪监测平台”项目经过激烈角逐,荣获大赛决赛三等奖。流式细胞术创新安珀“基于人工智能的流式细胞仪监测平台”主要是利用流式细胞术,实现细胞或生物颗粒同时进行多参数、快速定量分析和分选。在“前处理模块”、“鞘液系统的流体控制系统”、“光学聚焦系统及荧光检测系统”、“FPGA芯片高频信号处理及采集系统“核心技术方面做出了创新突破,同时搭载”AI诊断辅助“系统,可快速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将精准检测发挥到最大作用。这一系统填补了国内领域的AI检测和处理系统的技术空白。多维安珀 OIR AMBER 流式细胞仪检测平台DWAP-300相较于传统流式受可行性和可重复检测性能的限制,光谱流式细胞术可高灵敏地收集荧光染料的全部光谱信息,然后通过先进的光谱解析算法完成超多色免疫分型。将在肿瘤免疫标志物探索、多细胞因子检测(24甚至更多)、疫苗研发(例如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丙肝病毒较弱的疫苗应答)、免疫新药研发(检测外周免疫细胞表现出与健康个体不同的细胞亚群分布和活化谱)等医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医学检测及研究贡献力量。这一项目不仅彰显了我们在医疗研发领域的专业水平,更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流式细胞仪相结合,为精准医学的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探索前行不止此次获奖,是对我们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安珀生物在生物科技领域研发实力的证明。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让健康变简单”的使命,以“科技创新、服务卓越”为发展理念,不断推动生物科技行业的进步。安珀生物将继续积极投入研发领域,不断探索前沿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生物健康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为全人类的健康生活而努力。山东安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安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秉承“爱与科技服务健康生活” 的理念,专注于体外诊断试剂(IVD)、医疗诊断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先后取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济南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济南市瞪羚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等荣誉称号。已经取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31项,软件著作权13项。公司建有省内最大的体外诊断试剂专用生产场所,经营面积约5000㎡,其中净化生产车间面积约4000㎡、研发实验室面积约1000㎡。公司致力于流式检测技术平台、质谱检测技术平台、分子诊断技术平台、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免疫层析技术平台和生化免疫技术平台等六大技术领域,产品涉及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生化检测、免疫诊断、营养及代谢检测等多项领域。
  • 实时细胞分析系统研究获突破 为生物检测作出贡献
    为推动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来自亚太地区细胞生物学各研究领域的专家日前齐聚北京,召开了生物检测领域的新前沿技术——xCELLigence高峰论坛。  这项新技术为药物研发、毒理学、肿瘤、医学微生物和病毒学研究的分析应用提供了一个无须标记、同时又可对细胞进行实时监测的新型细胞分析平台。这不仅改变了多步骤、长时间的人工操作所带来的主观性判断偏差,也缩短了研究周期,减少了动物实验等巨大研究成本,向我们呈现出更为实时、精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与会专家希望通过xCELLigence系统平台的不断完善,对无标记的动态细胞检测技术的发展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从而为生物检测领域作出贡献。
  • 肿瘤细胞分离检测中微流控芯片系统的应用有哪些?
    作为液体活检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外周血中的含量可以用来辅助判断患者的癌症病发状况。除此以外,CTCs对于肿瘤细胞转移行为等基础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人体血液中的CTCs含量极其稀少,通常仅有0~10个/mL,与之相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含量则分别达到5×109 个/mL、4×106 个/mL和3×108 个/mL,而且肿瘤细胞在转移过程中可以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MT)和间质-上皮转化(MET)来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特征。正是由于其稀缺性和异质性,以及血液中复杂基质的干扰,CTCs的精准检测成为巨大的难题。 由于常规的光学分析手段在检出限和灵敏度上均难以达到直接检测的要求,因此通常在进行外周血中CTCs的检测之前,要通过一些样品前处理方法来实现其分离和富集。常采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主要根据细胞在物理特征上的差异来进行分离,例如膜过滤分离和密度梯度离心,就是分别依据细胞的大小和密度来完成筛选。化学法则主要依靠生物大分子的特异性识别作用,例如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核酸适配体与靶标的选择性结合。  上述样品前处理方法虽然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实现CTCs的分离富集,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由于这些方法都是非连续性的,在吸附、洗脱和转移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细胞的丢失,加之CTCs本身的稀缺性,很容易导致假阴性结果的产生。利用微流控芯片功能集成的特点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CTCs的捕获、释放、计数及检测等操作均可在芯片上完成,连续的自动化处理可以有效减少人为误差的干扰。此外,微流控芯片所需要的进样量非常小,可以大大减少珍贵样品和试剂的消耗,降低检测成本。并且在微尺度下表面力的作用会明显放大,可以有效提高物质混合和反应的效率,实现快速高效的分离分析。因此,近年来多项研究尝试利用微流控芯片平台开展CTCs分离检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微流控芯片技术用于CTCs分离检测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将采用的分离方法主要分为物理筛选和生物亲和两大类,同时囊括正向富集和反向富集两种策略。此外,对于近期发展的芯片原位检测CTCs新方法也进行了介绍。  1、CTCs分离芯片研究进展  作为商品化较为成功的CTCs分离检测系统,强生公司的CellSearch产品采用的是基于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抗体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方法,类似的方法在CTCs分离芯片中也被广泛使用,可以视作利用生物亲和作用进行CTCs分离富集的代表。  另一方面,依据细胞在物理性质方面的差异,无须生物标志物的条件下即可实现CTCs的筛选,其中有无外力介入的被动分离方法,例如利用微尺度下流体力学中的惯性效应和黏弹性效应来进行筛分。  也有外加物理场的主动分离方法,诸如介电泳、表面声波和光镊技术等。除了直接对CTCs进行特异性识别实现正向富集外,也可以通过选择性结合诸如白细胞等干扰,再将其排除,从而达到反向富集的效果。  2、、芯片原位CTCs检测  对于CTCs的检测,通常采取先进行细胞染色,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的方法,但该方法在灵敏度上有待提高,且重现性较差,需要手动操作和人工计数。  此外,以荧光光谱为代表,一些常见的光谱检测手段也被广泛应用在芯片上CTCs的检测中。  除了光学分析方法外,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传感元件实现了CTCs芯片检测结果的数字化直读或可视化分析。  3、总结与展望  本文对CTCs分离微流控芯片的技术原理、分离策略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技术原理主要分为物理筛选和生物亲和两大类,分离策略分为正向富集和反向富集两个方向。同时,介绍了CTCs芯片原位检测的主要技术方法和优化策略。随着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微尺度流体操控、微结构加工和集成传感检测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进一步推动了CTCs分离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发展。多项研究显示,以微流控芯片为平台来分离检测外周血中的CTCs,可以充分发挥芯片本身微量、高效、易于自动化和集成化的优势,最终实现对临床血液中CTCs的快速精准分析,在肿瘤早期诊断、复发与转移监测以及抗肿瘤药物评价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空间。  现阶段,CTCs芯片在筛选精度和筛选效率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这一挑战,由于精准与高效二者难以兼得,未来的芯片设计应该更专注于单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针对基础研究,应当注重于提高CTCs筛选的细胞纯度及细胞活性。可以先利用惯性效应对血液进行粗分离,筛分出尺寸较大的白细胞和CTCs。再采用液滴分选的方法,通过免疫磁性分离实现CTCs的精确筛选。液滴分选技术能够达到单细胞分析的精度,利用液滴分选进行肿瘤细胞筛选也已有文献报道。另一方面,针对临床检测领域,研究重点则在于实现临床样本的高通量分析。可以采用电分析方法,依据不同种类细胞的比膜电容和细胞质电导率差异来设置恰当的阈值,对流经检测窗口的CTCs实现快速分析。此外,微流控芯片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CTCs芯片的发展同时也受益于微机电系统(MEMS)、材料学、流体力学和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的技术突破。随着相关领域研究技术的发展,CTCs芯片未来有望成为肿瘤基础研究和癌症早期临床诊断的重要平台。
  • 快速检测!NanoEntek自动细胞计数仪开启免费试用!
    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细胞计数”是一道常规却又尤其重要的操作,可是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你是否有以下困惑?手工计数枯燥乏味,计数让人头晕眼花计数结果重复性差,数据可靠性大打折扣仪器设备不靠谱,结果准确性差......所以,实验室拥有一台自动细胞计数分析系统太重要啦!今天小编为大家隆重介绍一款靠谱的细胞计数仪新品——ADAM MC2 自动细胞计数仪。ADAM MC2 自动细胞计数仪(就是他!)ADAM-MC2是CAR-T细胞、干细胞等细胞治疗过程中,监测细胞数量、存活率及整个质控的理想设备。此外,在细胞治疗过程中,ADAM-MC2可以监测全血细胞、外周血细胞等细胞类型。精准测定和操作简便是他最大的特色!精准测量:该计数仪延续了NanoEntek以往产品的优质性能,同时采用高灵敏度荧光染料染色技术,结合LED光学和CMOS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细胞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自动荧光细胞计数仪的新标准。操作简单:可测量总细胞数、存活细胞数、死细胞数,并可显示存活率结果。结合一次性计数板,目前其操作非常简单、方便而又经济有效。生产商专业:这款细胞计数仪是业内知名的韩国公司NanoEntek研发推出。NanoEntek专注于细胞分析仪器的研发和生产,并于2006年韩国KOSDAQ上市。旗下细胞分析产品受到全球用户的广泛推崇。独家总代靠谱: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是VWR(艾万拓)。该公司成立于1852年,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制造商和分销商,是全球的实验室仪器设备、试剂、耗材供应商的领军者。2019年,VWR(艾万拓)正式宣布成为NanoEnTek细胞计数仪产品及耗材中国区独家总代理。好物需要分享~想拥有这台全自动细胞计数仪却还在头疼经费的同学看过来~价值30万的ADAM MC2自动细胞计数仪免费试用!而且,试用结束后,用户还可以特价购买他!心动了吗?仅限20台噢~先到先得!扫码提交信息即可申请噢~活动说明如下:产品名称:Nano Entek自动细胞计数仪试用名额:20名申请时间:即日起-2021/2/10用户规则说明:- 每个最终用户仅能试用一次- 试用结束后提供试用反馈表- 试用期间或者结束时,用户可以以特价购买该机器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艾万拓威达优尔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所有。
  • 密理博率先发布干细胞检测产品
    密理博(Millipore)公司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策略性供应商,为生物科学研究和生物制药工业提供先进的技术、优化的工具和完善的服务。2007年12月4日,密理博率先发布“干细胞检测”产品。大量的密理博过滤类产品将通过验证而可用于干细胞研究,其中带Express PLUS膜的Stericup产品第一个通过该项验证。用上述产品过滤干细胞培养液,干细胞传代五次之后仍保持多能性而无不良影响。Stericup过滤杯包括接收瓶和盖子,便于处理和储存。Stericup已经无菌处理为即用型,提供高速高通量过滤和低蛋白吸附,从而保证关键性生长因子不被吸收。若与Express PLUS膜和培养液同时使用,Stericup产品排除了过滤完全培养液时会去除重要因子或带入其他有毒成分的风险,从而为干细胞培养提供优化和经济的解决方案。Express PLUS膜孔径大小为0.22 μm,其不对称的孔状设计使得其过滤速度优于其他滤膜。密理博成立于1954年,已经从一家卓越的过滤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成功转型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策略性供应商。公司收购了Chemicon、Upstate、Linco和NovaSpetic AB等著名品牌。整合后的密理博为您提供创新的技术和更强的应用支持,使您的研发过程更加顺畅,实验结果更可靠。我们的科学家们深切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能够帮助顾客解决他们在细胞生物、干细胞、蛋白质研究和细胞信号转导等领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请浏览密理博官方网站:www.millipore.com.cn;了解更多市场活动信息请浏览密理博中国主页:www.millipore.com/cn。或拨打密理博客户服务热线:400-889-1988。
  • 人工智能加速融入医学检测 精准检测揪出“捣蛋”细胞
    p  对普罗大众来说,谈起医学检验大家也许只想象到,发烧等身体不适时在医院做的检验。然而,在医学界,检验是一项专门的学科,而且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我国大健康战略下,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研究领域正在高速发展。坐落于广州国际生物岛的金域医学是全国领先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集团,他们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到医学检测上,目前其检测项目达到2500多项,是目前国内提供检验项目较全的医疗机构之一,年检测标本超5000万例,相当于40个大型三甲医院的年标本检验数量。/pp  今年6月我国首批罕见病目录公布,当中有121种疾病纳入该目录当中。这份目录意义重大,业界指出,目录的出台将提高药企对罕见病的研发积极性,加快罕见病药品上市进程。专家表示,采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检验,可助力罕见病的诊断、预防以及“孤儿药”的研发。另外,基因测序更为精准医疗“打下”夯实的基石。/pp  数据回顾/pp  全国首份121种罕见病检测数据/pp  累计检出3万例阳性样本检测数据/pp  基因及基因组技术检出的阳性标本数达2万余例/pp  色谱质谱及酶学方法检出的阳性标本数为6000余例/pp  创建具广州特色的/pp  检验检测大数据研究院/pp  数据与医学检验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医学检验的“大概念”中则是包含了病例数据和检验数据。一般而言,一个大型的医学检验机构每年都会检测并积累庞大的数据,而这些检测数据更是覆盖了人类生命的每个周期。/pp  作为全国领先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集团,金域医学每年的标本量就超5000万。5000万是一个怎样的概念?金域医学首席科学官于世辉博士表示,广州有十多家大型的三甲医院,以上的检测量相当于40个三甲医院的年标本检验数量。检测数据可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最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些庞大的数据量转化成科学的数据,依靠这些科学的数据去判断或者预测”。/pp  2009年,宫颈癌被列入我国“两癌筛查”项目,全国开始对农村妇女实施宫颈癌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测是指通过采集脱落细胞进行制片观察,从而判断宫颈是否存在病变。截至目前,金域团队在过去近十年时间累计做了约3400万筛查标本,这个数据量相当于中国人群宫颈癌筛查量的约15%。/pp  筛查是为了科学的诊断、预防,不仅如此,多年来筛查所积累的数据更可增进对国内宫颈癌流行病学现状的了解。实验室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后发现,中国女性感染HPV病毒的亚型和欧洲群体有不同。/pp  于世辉博士进一步解释,我国在进行子宫颈癌疫苗的生产,疫苗是针对不同的HPV亚型,感染的亚型不同,疫苗所起到的作用、针对性也不同,利用大数据科学分析就能知道真正中国人群主要感染的HPV亚型有哪些,未来如何指导厂家去开发疫苗,专门针对中国人比较常发或者多发的亚型来进行疫苗研发。/pp  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刚过去的9月,金域医学与我国科技巨头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第三方检验、病理诊断和基因分析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建设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也就说,这些庞大的检测数据、病例数据未来将会传送到“云端”,一方面可大大提升存储数量级,另一方面利用云计算的特性,加快其运算速度以及便于数据“共享”。/pp  尽管目前医学检验的大数据在部分疾病的研究上已获得阶段性成果,但专家坦言,目前的数据仍不足够大,更需要的是上升到国家层面,因为许多数据都必须国家来主导。更重要的是打破数据壁垒,每个医院、大学、研究所都有自身的数据库,且数据的标准不一致,导致了“共享”时会出现问题。因此,未来数据如何有效地打通,是需要考虑的问题。/pp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金域医学正式创建具有广州特色的“精准医疗”检验检测大数据研究院。其所依托的是,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人口所在地区、年服务医疗机构22000多家和超5000万例年标本量,包括全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层次的海量医疗检测样本数据。/pp  strong人工智能可辅助医生/strong/ppstrong  对病情进行诊断/strong/pp  拥有了具规模的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对样本进行筛查,甚至诊断是AI+医疗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去年,央视节目《机智过人》中,人工智能和15名来自全国三甲医院、有着15年工作经验、阅片量在20万张以上的医生“过招”,结果是人工智能获胜。/pp  据了解,金域医学实验室早在四年前已将AI“带入”到检验领域中。在四年前,实验室与香港应用科学研究院建立了合作的关系,通过该研究院研发的软件进行子宫颈癌的初筛。如接收到一万份子宫颈癌样本,实验室利用人工智能,把其中确定正常的样本排除,剩下的是“软件”看得不太清楚或可能有病的。随后,再让医生来进行诊断。相比传统方式,这大大地降低了病理医生的工作量。实际上,当下人工智能在医学检验上主要是对样本的初步筛查。于世辉博士认为,即便未来,人工智能也是无法取代病理医生,它更多的是帮助病理医生减少工作量。/pp  然而,医疗是一个相当宽广的领域,在部分疾病诊断例如眼病、肺炎等,人工智能发展得相对较快。今年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基于深度学习开发出一个能诊断眼病和肺炎的人工智能系统,该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登上当月的世界顶级期刊《细胞》。据了解,这项人工智能成果能根据影像资料,给医生提出诊断建议,并解释判断的依据。比对实验发现,该系统在诊断眼疾的准确率达96.6% 在区分肺炎和健康状态时准确率达92.8%。数据显示,从一张胸部CT上找到肺结节,一名经过训练的医生平均需要3~5分钟,而依靠人工智能则仅需3~5秒。/pp  据透露,金域医学已与我国人工智能“大咖”张康教授以及南方医院的侯凡凡院士进行合作,将人工智能“融入”大数据,尝试对膜性肾病进行研究。当下,人工智能已从病理,包括细胞病理的子宫颈癌、组织病理的肺癌和肾脏系统疾病,延伸到基因测序及微生物检测等,比如幽门螺旋杆菌。/pp  “目前在医疗领域中,人工智能仍是单独针对一个项目、一个领域,希望未来能把病理与基因整合在一起,再把其他的大数据融合,最后真正地实现病理和检测的智能化。”于世辉表示。/pp  放眼全球,IBM、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近年都在布局人工智能医疗。如IBM Watson能快速筛选癌症患者记录,为医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循证治疗方案 谷歌在糖尿病、神经性疾病诊疗等研究方面发力。/pp  据麦肯锡则预测,到2025年,全球智能医疗行业规模将达到总254亿美元,约占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总值的1/5。/pp  strong精准检测罕见病/strong/ppstrong  提供治疗方式/strong/pp  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部、工信部、药监总局、中医药管理局5部门联合公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首批目录纳入了血友病、白化病、肌萎缩侧索硬化(俗称“渐冻人症”)等121种疾病。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目录根据我国人口疾病罹患情况、医疗技术水平、疾病负担和保障水平等,参考国际经验,由不同领域权威专家按照一定工作程序遴选产生。/pp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发病率很低的疾病,通常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按照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提出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率低于1/500000或新生儿发病率低于1/10000的疾病。/pp  随着这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对外公布,金域医学不仅已开展相关检测服务,而且均检测到阳性病例,同时亦发布了罕见病检测数据,针对新生儿及儿童,前者累计检出阳性样本数达3万例。这些检测数据意味着什么?于世辉博士解释道,尽管这些是初步数据,但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知道这些罕见病究竟有哪些,在中国的各个地区分布的情况,病基因的改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以及它的类型是怎样,哪些可治哪些不能治… … 这些数据对于病人是非常有意义的。/pp  业内人士指出,《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出台将提高药企对罕见病用药的研发积极性,加快罕见病药品上市进程,从而改善罕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将为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提供参考依据。/pp  据透露,金域医学积累了数十万例其他阳性罕见病检测数据,这些数据具有广泛的地域和人群代表性,对中国人群中罕见病的发病率、检出率及特有遗传变异类型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对于罕见病产前检测、新生儿筛查、产后患儿罕见病的诊断及“孤儿药”的研发等都具有重大意义。/pp  针对罕见病中占主要比重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产前筛查,该医学团队还与NIPT之父卢煜明教授团队开展深度合作 并与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公司联手,将MiniSeq测序仪普及到基层医院,助力我国罕见病的精准检测。/pp  strong基因测序为精准治疗打好基础/strong/pp  除了预防与诊断“罕见病”,基因测序更为“精准医疗”打下基础。精准医疗,狭义概念是在基因和基因组基础、检测基础上的一种医疗,它更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它通过分析测定基因序列,可用于临床的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罹患肿瘤预测与治疗等领域。据业内专家表示,无论是细胞治疗还是基因治疗,首先要通过基因测序诊断病情才能设计方案。而在实施精准医疗方案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细胞和分子级别的检测。/pp  于世辉博士表示,人类除了外伤以外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基因组有关,例如肿瘤无一例外全都是基因、基因组变化,罕见病当中的80%都是基因、基因组的变化。/pp  目前,精准医疗在临床上应用得最多的是肿瘤方向。这与以往的肿瘤治疗有所不同,例如以往有病人得了癌症住院,一般治疗手段是通过外科手术,将肿瘤切除。切除后再进行化疗、放疗等,这是传统的手段,精准医疗的到来则是大大地改变传统的这些治疗手段。/pp  “病人去到医院首先是检测病人的基因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于世辉博士解释道,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治疗过程来进行了。也因为全球医学水平的高速发展,科学家们在过去这些年中发明了一些专门针对不同的基因变化进行治疗的药物,也就说在对疾病的治疗上,可通过靶向药物而非手术、化疗等传统方式进行。/pp  相比部分国家和地区,我国的精准医疗仍处于刚起步的阶段,目前,全球精准医疗更多地集中在人类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基于个体基因检测的肿瘤个体差异化治疗成为重要趋势。根据前期部署的中国精准医疗计划,将于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pp  根据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早前发布的《2018医疗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白皮书》指出,基因检测就是通过解码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目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运算层面主要为解码和记录,较难以实现基因解读,所以从基因序列中挖掘出的有效信息十分有限。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可改善目前的瓶颈。通过建立初始数学模型,将健康人的全基因组序列和RNA序列导入模型进行训练,让模型学习到健康人的RNA剪切模式。之后通过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训练后的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对照病例数据检验模型的准确性。/p
  • 中科院青能所发明拉曼流式细胞检测新技术 助力肿瘤快检等生命科研
    日前,国际著名科学杂志《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发表了一篇专题文章,详细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团队在单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最新技术成果: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中心(以下简称单细胞中心)和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赛生物)合作发明了拉曼流式检测技术pDEP-D LD-RFC ,该技术基于介电诱导确定性侧向位移,可高效完成单细胞聚焦、捕获/释放,针对人体细胞(肿瘤)、植物(微藻)、酵母和细菌等多种细胞类型具有广谱适用性。 《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相关文章页面截图 据悉,基于此星赛生物即将推出的升级版FlowRACS仪器,为活体单细胞代谢表型组的高通量检测提供了全新工具,研究小组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应用,广泛适用于肿瘤细胞分类、微藻合成过程监控、产油酵母多表型监控、细菌药敏性检测等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高精尖领域。 活体单细胞代谢表型组流式检测技术发展简史活体单细胞代谢表型组的流式检测,在微生物资源挖掘、细胞工厂筛选、酶元件表征、生物过程监控、临床诊疗等方面,具有共性的支撑作用。此前,荧光流式和质谱流式作为常用手段被广泛接受,但经过长时间的验证,二者均在不同方面有其技术的局限性。 其中,荧光流式受限于对生物标志物需有先验知识,并引入荧光标记探针来识别生物标志物——但许多细胞都没有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如微生物群,无论是在基因上还是在生物分子上,都不能就其多数功能进行普遍标记,且可能存在强荧光干扰问题。另一方面,质谱流式涉及到细胞破碎,难以耦合目标单细胞的下游分选、培养或测序等单细胞组学技术。于是,新的技术应运而生。与荧光流式和质谱流式等现有流式细胞检测手段相比,拉曼流式具有无需标记细胞、活体检测、信息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细胞分析手段。但是,新技术的诞生必将伴随实际应用带来的阵痛。高通量拉曼流式技术的应用受限于:首先,如何提高样品的普适性,以适用于不同细胞类型与不同表型的检测;其次,如何提高检测的通量,以实现高度异质性细胞群体的深度检测;最后,如何提高运行的稳定性,以支撑高度可靠的仪器使用流程。活体单细胞代谢表型组检测新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单细胞中心王喜先、任立辉、刁志钿、何曰辉等带 领的研究小组发明了“介电诱导确定性侧向位移实现单细胞聚焦、捕获/释放的拉曼流式检测技术”(Positive Dielectrophoresis Induced Deterministic Lateral Displacement-based Raman Flow Cytometry,pDEP-DLD-RFC)。 《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文章页面中,关于拉曼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原理的插图首先,新技术采取的是宽流场高流量的进样策略。其能够有效防止细胞沉降,进而实现了长时间稳定运行(>5小时),但是此策略带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宽流场中实现快速、精准地对高速流动的单个细胞进行一一捕获,且不会漏检,也就是如何保证拉曼检测的高效率和高准确性。因此,团队又通过介电诱导细胞确定性侧向位移,实现了宽场中细胞高效聚焦地流经检测位点,从而保证了拉曼检测效率。最后,通过施加检测时间依赖的周期性介电场,实现了单细胞的快速捕获/释放,以满足各种不同细胞类型的普适性、高通量检测。 FlowRACS中介电诱导细胞确定性侧向位移实拍周期性介电场中单细胞的快速捕获/释放实拍生物过程监控及肿瘤/微生物细胞分类研究的新工具基于上述关键技术突破,星赛生物即将推出的升级版FlowRACS兼具广谱通用性、高通量、运行稳定性等性能的高通量拉曼流式检测系统,并开发了一系列应用:肿瘤细胞分类、微藻合成过程监控、产油酵母多表型监控、细菌药敏性检测。这套全新的细胞检测分选技术和仪器设备系统,将能极大提升相关领域的科研效率和能力。 在肿瘤细胞类型的快速区分场景中,基于SCRS中信息丰富的指纹区,以膀胱癌、肺癌、肾细胞癌、乳腺癌等细胞株为例,证明流式拉曼技术耦合拉曼组机器学习算法,能以平均95%的准确率,完成肿瘤细胞类型的快速判别。该方法对于肿瘤细胞质量检测等应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植物生物制造过程的代谢监控场景中,基于共振拉曼信号,实现了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含量的实时监测,从而示范了单细胞精度的虾青素累积过程细胞工厂代谢状态的监控,并考察了“高光”和“缺氮”等条件对细胞虾青素累积速度及其同步性的影响。其虾青素含量检测速度达~2700 events/min,为目前最高的自发拉曼检测/分选通量。在酵母生物制造过程的代谢监控场景中,基于非共振拉曼信号,示范了油脂酵母中细胞代谢活力、甘油三脂含量、油脂不饱和度等多个关键代谢表型的同步动态监控,进而通过拉曼组机器学习、拉曼组内关联分析(Intra-Ramanome Correlation Analysis,IRCA)等算法,实现了单细胞代谢状态(准确率>96%)的实时鉴定,以及细胞内代谢物相互转化网络的实时重建。在细菌药敏性的流式快检场景中,基于单细胞中心前期提出的重水饲喂单细胞拉曼药敏原理,以大肠杆菌和多种常见抗生素为例,开发了流式药敏快检技术,并通过与拉曼药物应激条形码(Raman Barcode for Cellular Stress-response,RBCS)、IRCA、拉曼组机器学习等算法,证明该流式药敏快检技术还能实时地判断单菌体精度的药物应激状态、构建细胞内代谢物相互转化网络等,从而揭示细菌-药物互作机制。此外,流式检测大大提高了药敏检测中SCRS取样深度,对于识别群体中通常占比很低的耐药细胞,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物组相比,拉曼组能表征单细胞精度的底物代谢、产物合成、环境应激性、化合物相互转化等关键代谢表型,而具广谱适用、活体、无损、非标记、全景式表型、可分辨复杂功能、快速、低成本、能耦合下游测序、质谱或培养等优势,因此拉曼组是一种更接近于“功能”、更适合于临床、工业等场景的单细胞表型组。为了支撑人体、动植物和微生物拉曼组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与分析,单细胞中心与星赛生物基于pDEP-DLD-RFC技术,星赛生物即将推出升级版FlowRACS仪器,将大大加速拉曼组平台的推广应用。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207497
  • 大隅良典诺奖新技术可检测“细胞自噬”状态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细胞自噬机制研究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发明了一种可以简单检测细胞自噬状态的新技术,将有助于利用细胞自噬机制开发新药。  细胞自噬机制是指细胞在应对短暂生存压力时,可通过降解自身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从而维持生命。细胞自噬也可能降解潜在毒性蛋白来阻止细胞损伤,或阻止细胞凋亡进程。细胞自噬机制与阿尔茨海默病等许多疾病相关。  据日本媒体报道,东京大学教授水岛升等人在新一期美国《分子细胞》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有关细胞自噬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水岛升曾在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实验室工作,是大隅良典的重要助手和学生。  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手段使细胞产生萤光蛋白,发现随着细胞自噬的进展,萤光从蓝逐渐变为绿、黄、红三色,这样一来就可以实时测定细胞自噬的状态。在动物细胞实验中,研究人员测试了多种药物,结果发现有47种药物能促进细胞自噬,还有43种药物能阻碍细胞自噬。  研究人员表示,对于依赖细胞自噬发病的癌症类型,阻碍细胞自噬的药物可以成为有效的抗癌剂。而另外一些疾病则可以针对性地使用能诱导细胞自噬的药物。未来这一技术有望应用到和细胞自噬机制有关的药物研发中。
  • 让单克隆细胞成活率更高!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重磅来袭
    近年来,随着单细胞组学、单细胞克隆研究的持续走热、循环肿瘤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高效、准确地分选单细胞成为研究工作中的桎梏。作为单细胞分选与培养领域领先者,英国iotaSciences公司推出了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不仅确保分选所得的样品中只有单个单细胞,分离效率高达100%,更进一步实现了将挑选出的单个细胞自动化地、直接地培养成单克隆细胞系,且分选与培养过程全程可验证、可追踪,保证每一个单克隆细胞系均来自单细胞。Quantum Design中国作为iotaSciences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进一步将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引进中国,为中国研究人员提供可靠且功能强大的单细胞分选与培养技术和解决方案。 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 iotaSciences公司特有的网格式单细胞腔室技术(GRID技术)是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自动化分离和培养单细胞解决方案的核心。该技术每个腔室尺寸微小、光学清晰度卓越且无边缘效应(如下图所示),可以清晰地查看腔室内的细胞数量与形态。设备创新性的将GRID技术与可视化分选相结合,确定腔室内只有单个细胞,通过自动化地微流控技术从GRID腔室挑选出单个细胞用于下游应用,也可以在GRID腔室内将单个细胞直接培养成单细胞系,单克隆细胞系成活率高。 单细胞的分选与培养操作流程高度自动化保证了单细胞的高活性与单克隆细胞系的高成活率,且全流程可视化监控确保了每一个单克隆细胞系均来自单个细胞。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的优势:☛ 全自动化流程☛ 操作条件温和,对单细胞无损伤☛ 全培养、分析流程可追踪☛ 单细胞分离效率高达100%☛ 单克隆细胞系构建成活率高☛ 直接转移到PCR管或96孔板☛ 结构紧凑,体积小 文献举例: 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已在Cell、Advanced Science、Small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知名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如下摘引了近年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和大家分享。 Soitu C, Stovall‐Kurtz N, Deroy C, et al. Jet‐Printing Microfluidic Devices on Demand[J]. Advanced Science, 2020, 7(23): 2001854.Gangoso E, Southgate B, Bradley L, et al. Glioblastomas acquire myeloid-affiliated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via epigenetic immunoediting to elicit immune evasion[J]. Cell, 2021, 184(9): 2454-2470. e26.Deroy C, Nebuloni F, Cook P R, et al. Microfluidics on Standard Petri Dishes for Bioscientists[J]. Small Methods, 2021, 5(11): 2100724.Deroy C, Wheeler J H R, Rumianek A N, et al. Reconfigurable microfluidic circuits for isolating and retrieving cells of interest[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2, 14(22): 25209-25219.Oliveira N M, Wheeler J H R, Deroy C, et al. Suicidal chemotaxis in bacteria[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1): 7608.样机体验: 为更好地服务中国科研工作者,Quantum Design 中国也建立了样机演示实验室,将为大家提供为专业的售前、销售、售后技术支持,欢迎各位老师垂询!用户名单 用户评价路易莎埃姆斯,研究科学家:The Native Antigen Company(LGC 临床诊断集团旗下公司)”使用 isoCell 进行单细胞克隆工作从一开始就简单可靠,并且已无缝地融入我们的流程中。 该程序对细胞很温和,我们看到非常好的存活率,可以筛选大量克隆。 我们收到的客户服务是优质的。“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