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化学元素分析

仪器信息网化学元素分析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化学元素分析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化学元素分析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化学元素分析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化学元素分析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化学元素分析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化学元素分析相关的解决方案。

化学元素分析相关的论坛

  • 【分享】化学元素分析仪

    [size=6][b]化学元素分析仪[/b][/size]  [b]化学元素分析仪器的技术性能与原理[/b]  [b]一、概述[/b]  [b]电脑多元素联测分析仪[/b]是国内先进的一种综合材料分析仪, 是采用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根据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研制成功的新一代钢铁分析仪器,可检测[b]黑色金属[/b]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如普碳钢、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生铸铁、球铁、合金铸铁、耐磨铸铁等多种材料。  碳硫元素的分析是根据国家标准气体容量法和碘量法而研制的,仪器采用智能控制、精密数据采集、电脑菜单命令操作,可同时保存八条标样曲线,测试数据可长时间保存,数据保存量大,可随时打印结果,与电子天平联机,实现了不定量称样,大地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快捷性。  其它多种元素的分析是根据朗伯-比耳原理,采用电脑菜单命令操作,理论上可以测定一百五十种元素成分,标配为一个比色箱(具备连接二个比色箱的操作界面),每个比色箱有五个大通道,每个通道可存三十条曲线,共可存储一百五十条曲线(即一百五十通道),测试数据可以长时间保存,数据保存量大,可随时查询历史数据,完全满足日常检测需求。

  • 【分享】化学元素发现史

    1603年,在炼金实践中,用重晶石(硫酸钡)制成白昼吸光、黑夜发光的无机发光材料,首次观察到磷光现象(意大利卡斯卡里奥罗)。 十七世纪上半期,认为消化过程是纯化学过程,呼吸和燃烧是类似的现象,辨认出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差别(德国 西尔维斯)。 十七世纪中叶,把盐定义为酸和盐基结合的产物(意大利塔切纽斯)。 1637年,明朝《天工开物》总结了中国十七世纪以前的工农业生产技术(中国 宋应星)。 1660年,提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体积与压力成反比的定律(英国 波义耳)。 1661年,发表《怀疑的化学家》,批判点金术的“元素”观,提出元素定义,“把化学确立为科学”,并将当时的定性试验归纳为一个系统,开始了化学分析(英国 波义耳)。 1669年,发现化学元素磷(德国 布兰德)。 1669年,发现各种石英晶体都具有相同的晶面夹角(丹麦 斯悌诺)。 1669年,提出可燃物至少含有两种成分,一部分留下,为坚实要素,一部分放出,为可燃要素,这是燃素说的萌芽(德国 柏策)。 1670年,开始用水槽法收集和研究气体,并把燃烧、呼吸和空气中的成分联系起来(英国 迈约)。 1670年左右,首次提出区分植物化学与矿物化学,即后来的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法国 莱墨瑞)。 十七世纪下半期,认识了矾是复盐(德国 肯刻尔)。 公元1700 ~ 公元1800年 1703年,将燃素说发展为系统学说,认为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燃烧时燃素逸出,燃烧、还原、置换等化学反应是燃素作用的表现(德国 斯塔尔)。 1718—1721年,对化学亲和力作了早期研究,并作了许多“亲和力表”(法国 乔弗洛伊)。 1724年,提出接近近代的化学亲和力的概念(荷兰 波伊哈佛)。 1735年,发现化学元素钴(瑞典 布兰特)。 1741年,发现化学元素铂(英国 武德)。 1742—1748年,首次论证化学变化中的物质质量的守恒。认识到金属燃烧后的增重,与空气中某种成分有关(俄国 罗蒙诺索夫)。 1746年,采用铅室法制硫酸,开始了硫酸的工业生产(英国 罗巴克)。 1747年,开始在化学中应用显微镜,从甜菜中首次分得糖,并开始从焰色法区别钾和钠等元素(德国 马格拉弗)。 1748年,首次观察到溶液中的渗透压现象(法国 诺莱特)。 1753年,发现化学元素铋(英国 乔弗理)。 1754年,发现化学元素镍(瑞典 克隆斯塔特)。 1754年,通过对白苦土(碳酸镁)、苦土粉(氧化镁)、易卜生盐(硫酸镁)、柔碱(碳酸钾)、硫酸酒石酸盐(硫酸钾)之间的化学变化,阐明了燃素论争论焦点之一,二氧化碳(即窒索)在其中的关系,它对后来推翻燃素论提供了实验根据(英国 约• 布莱克)。 1760年,提出单色光通过均匀物质时的吸收定律,后来发展为比色分析(德国 兰伯特)。 1766年,发现化学元素氢,通过氢、氧的火花放电而得水,通过氧、氮的火花放电而得硝酸(英国 卡文迪许)。 1770年,改进化学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吹管分析和湿法分析(瑞典 柏格曼)。 1770年左右,制成含砷杀虫剂、颜料“席勒绿”,并从复杂有机物中提得多种重要有机酸(瑞典 席勒)。 1771年,发现化学元素氟(瑞典 席勒)。 1772年,发现化学元素氮(英国 丹• 卢瑟福)。 分别于1772年和1774年,发现化学元素锰(瑞典 席勒,甘)。 1774年,再次提出盐的定义,认为盐是酸碱结合的产物,并进而区分酸式、碱式和中性盐(法国 鲁埃尔)。 1774年,发现化学元素氧与氯(瑞典 席勒)。 1774年,发现化学元素氧,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氨等多种气体进行研究,并注意到它们对动物的生理作用(英国 普利斯特里)。 1777年,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指出物质只能在含氧的空气中进行燃烧,燃烧物重量的增加与空气中失去的氧相等,从而推翻了全部的燃素说,并正式确立质量守恒原理(法国 拉瓦锡)。 1781年,发现化学元素钼(瑞典 埃尔米)。 1782年,发现化学元素碲(奥地利 赖欣斯坦)。 1782—1787年,开始根据化学组成编定化学名词,并开始用初步的化学方程式来说明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它们的量的关系(法国 拉瓦锡等)。 1783年,用碳还原法最先得到金属钨(西班牙 德尔休埃尔兄弟)。 1783年,通过分解和合成定量证明水的成分只含氢和氧,对有机化合物开始了定量的元素分析(法国 拉瓦锡)。 1783年,《关于燃素的回顾》一书出版,概括了作者关于燃烧的氧化学说(法国 拉瓦锡)。 1774—1784年,提出同种晶体的各种外形系由同一种原始单位堆砌而成,解释了晶体的对称性、解理等现象,开始了古典结晶化学的研究(法国 豪伊)。 1785年,发现气体的压力或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膨胀定律 (法国 雅• 查理)。 1785年,用氯制造漂白粉投入生产,氯进入工业应用(法国 伯叟莱)。 1788年,发明石炭法制碱,碱、硫酸、漂白粉等的生产成为化学工业的开端(法国 路布兰)。 1789年,发现化学元素锌、锆和铀的氧化物(德国 克拉普罗兹)。 1789年,《化学的元素》出版,对元素进行分类,分为气、酸、金、土四大类,并将“热”和“光”列在无机界二十三种元素之中(法国 拉瓦锡)。 1790年左右,提出有机基团论,认为基团由一群元素结合在一起,作用象单个元素,它可以单独存在(法国 拉瓦锡)。 1791年,发现化学元素钛(英国 格累高尔)。 1791年,提出酸碱中和定律,制定大量中和当量表(德国 约• 李希特)。 1792年,发表最早的金属电势次序表(意大利 伏打)。 1794年,发现化学元素钇(芬兰 加多林)。 1797年,用氯化亚锡还原法发现化学元素铬(法国 福克林)。 1798年,发现化学元素铍(法国 福克林)。 1799年,实现氨、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液化(法国 福克林)。 1799年,通过铁和水蒸汽、酸,碱等反应的研究,提出化学反应与反应物的亲和力、参与反应物的量以及它们的溶解性与挥发性有关,开始有了化学平衡与可逆反应的概念;但也因而得出化合物组成不定的错误看法(法国 伯叟莱)。 1800年左右,提出电池电位起因的化学假说(德国 李特)。 1800年,发明第一个化学电源——伏打电堆,是以后伽伐尼电池的原型,并提出电池电位起因于接触的物理假说(意大利 伏打)。 1800年左右,首次电解水为元素氢和氧。发现电解盐时,一极析出酸,一极析出碱。也实现了酸、碱的电解(英国 威• 尼科尔逊)。 公元1801年 ~ 1899年 1801年 发现化学元素铌(英国 哈契脱)。 进行大量能够组成电池的物质对的研究,把化学亲和力归之为电力,指明如何从实验确认元素(英国 戴维)。 1802年 发现化学元素钽(瑞典 爱克伯格)。 发现在O摄氏度时,许多气体的膨胀系数是1/273(法国 盖• 吕萨克)。 1803年 发现化学元素铈(德国 克拉普罗兹,瑞典 希辛格、柏齐力阿斯)。 发现化学元素钯和铑(英国 武拉斯顿)。 提出气体在溶液中溶解度与气压成正比的气体溶解定律(英国 威• 亨利)。 1804年 发现化学元素铱和锇(英国 坦能脱)。 1805年 提出盐类在水溶液中分成带正负电荷的两部分,通电时正负部分相间排列,连续发生分解和结合,直至两电极,用以解释导电的现象,这是电离学说的萌芽(德国 格罗杜斯)。 1806年 发现化合物分子的定组成定律,指出一个化合物的组成不因制备方法不同而改变(法国 普鲁斯脱)。 首次引入有机化学一词,以区别于无机界的矿物化学,认为有机物只能在生物细胞中受一种“生活力”作用才能产生,人工不能合成(瑞典 柏齐力阿斯)。 1807年 发现化学元素钾和钠(英国 戴维)。 发现倍比定律,即二个元素化合成为多种化合物时,与定量甲素化合的乙元素,其重量成简单整数比,并用氢作为比较标准(英国 道尔顿)。 提出原子论(英国 道尔顿)。 发现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分压定律(英国 道尔顿)。 1808年 发现化学元素钙、锶、钡、镁(英国 戴维等)。 发现化学元素硼(英国 戴维,法国 盖• 吕萨克、泰那尔德)。 1808—1810年,通过磷和氯的作用,确证氯是一个纯元素,盐酸中不含氧,推翻了拉瓦锡凡酸必含氧的学说,代之以酸中必含氢(英国 戴维)。 1808—1827年,《化学哲学的新系统》陆续出版,本书总结了作者的原子论(英国 道尔顿)。 发现气体化合时,各气体的体积成简比的定律,并由之认为元素气体在相等体积中的重量应正比于它的原子量,这成为气体密度法测原子量的根据(法国 盖• 吕萨克,德国 洪保德)。

  • 关于冷轧钢板化学元素分析

    我们公司主要生产的是冷轧钢板,最近公司呢想测量钢板的化学元素成分,主要包括C Si Mn P S 等元素,可能还包括Ti Ni N 等元素。在论坛里面看了发现ARL4460 直读光谱仪好像可以满足要求?我现在的疑问是:1、是不是还需要氧氮仪器?2、是不是还要红外碳硫仪器?上述2类仪器和ARL4460 直读光谱仪强在哪儿?请直到。

  • 铝合金化学元素

    求助各位大神,用直读光谱仪测铝合金的化学元素 ,样品是先做了拉伸项目的 ,再上直读光谱仪测化学元素 ,请问对元素影响大吗?对铁元素影响大吗?样品用打磨机磨过了

  • 【分享】化学元素命名趣谈

    在欧洲,到十九世纪初,随着超来越多的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各国间科学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化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统一化学元素的命名。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首先提出,用欧洲各国通用的拉丁文来统一命名元素,从此改变了元素命名上的混乱状况。   化学元素的拉丁文名称,在命名时部有一定的含义,或是为了纪念发现为地点、发现者的祖国,或是为了纪念某科学家,或是借用星宿名和神名,或是为了表示这一元素为某一特性。在把这些拉丁文名称翻译成中文肘,也有多种做法。一是沿用古代已有的名称,一是借用古字,而最多的则是另创新字。在这些大量新造汉字中,大致又可分为谐声造字和会意造字二类。分门别类聊聊这些化学元素的名称,也是颇有趣味之事。  一、以地名命名  这类元素不少,约占了总数的近四分之一。这些元素的中文名称基本上都是从拉丁文名称的第一(或第二) 音节音译而来,采用的是谐声造字法。如:  镁—拉丁文意是“美格里西亚”,为一希腊城市。  钪—拉丁文意是“斯堪的纳维亚”  锶—拉丁文意为“思特朗提安”,为苏格兰地名。  镓—拉丁文意是“家里亚”,为法国古称。  铪—拉丁文意是“哈夫尼亚”,为哥本哈根古称。  铼—拉丁文意是“莱茵”,欧洲著名的河流。  镅—拉丁文意是“美洲”。  有个别的元素的中文名称是借用古汉字的,如87号元素钫,拉丁文意是“法兰西”,音译成钫。而“钫”在古代原是指盛酒浆或粮食的青铜盛器,其古义现已不见使用。

  • 化学元素口诀

    化学元素口诀

    [b][color=#cc0000]化学元素口诀[/color][/b] ![img=,450,54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1/202001121130039523_7824_1841897_3.jpg!w450x546.jpg[/img]

  • 【转帖】第112号化学元素发现

    新华网柏林2月19日电(记者班玮)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19日宣布,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该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化学元素从即日起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 为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于去年7月向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提出了上述命名建议,但当时该中心建议新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p”。由于“Cp”已有其他科学含义,为避免歧义,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经与发现第112号化学元素的研究小组协商,最终将新元素的元素符号定为“Cn”。该联合会选择2月19日为新元素正式冠名是因为这一天是哥白尼(1473年-1543年)的生日。 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于1996年在粒子加速器中用锌离子轰击铅靶首次成功合成了第112号化学元素的一个原子,2002年重复相同的实验又制造出一个第112号化学元素的原子。此后,日本的一个研究机构于2004年也合成了这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从而证实德国科学家的发现。 新元素原子质量约为氢原子质量的277倍,是得到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承认的最重的元素。

  • 【转帖】趣谈化学元素命名

    在欧洲,到十九世纪初,随着超来越多的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各国间科学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化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统一化学元素的命名。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首先提出,用欧洲各国通用的拉丁文来统一命名元素,从此改变了元素命名上的混乱状况。 化学元素的拉丁文名称,在命名时部有一定的含义,或是为了纪念发现为地点、发现者的祖国,或是为了纪念某科学家,或是借用星宿名和神名,或是为了表示这一元素为某一特性。在把这些拉丁文名称翻译成中文肘,也有多种做法。一是沿用古代已有的名称,一是借用古字,而最多的则是另创新字。在这些大量新造汉字中,大致又可分为谐声造字和会意造字二类。分门别类聊聊这些化学元素的名称,也是颇有趣味之事。一、以地名命名 这类元素不少,约占了总数的近四分之一。这些元素的中文名称基本上都是从拉丁文名称的第一(或第二) 音节音译而来,采用的是谐声造字法。如: 镁—拉丁文意是“美格里西亚”,为一希腊城市。 钪—拉丁文意是“斯堪的纳维亚” 锶—拉丁文意为“思特朗提安”,为苏格兰地名。 镓—拉丁文意是“家里亚”,为法国古称。 铪—拉丁文意是“哈夫尼亚”,为哥本哈根古称。 铼—拉丁文意是“莱茵”,欧洲著名的河流。 镅—拉丁文意是“美洲”。 有个别的元素的中文名称是借用古汉字的,如87号元素钫,拉丁文意是“法兰西”,音译成钫。而“钫”在古代原是指盛酒浆或粮食的青铜盛器,其古义现已不见使用。二、以人名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也多取音译后谐声造字的方法。如: 钐—拉丁文意是“杉马尔斯基”,俄国矿物学家。 镶—拉丁文意是“爱因斯坦”。 镄—拉丁文意是“费米”,美国物理学家。 钔—拉丁文意是“门捷列夫”。 锘—拉丁文意是“诺贝尔”。 铹—拉丁文意是“劳伦斯”,回旋加速器时发明人。 还有一个纪念居里夫妇的“锔”,是借用的汉字。从音译的角度来看,借用“锯”字是较理想的,但“锯”是一常用汉字,不合适。现在借用的“锔”字,汉语中原用于“锔碗”、“锔锅”等场合。虽然现在仍在使用,但使用率不高,一般不至于混淆。三、以神名命名 谐声造字如: 钒—拉丁文意是“凡娜迪丝”希腊神话中的女神。 钷—拉丁文意是“普罗米修斯”,即希腊神话中那位偷火种的英谁。 钍—拉丁文意是“杜尔”,北欧传说中的雷神。 钽—拉丁文意是“旦塔勒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铌—拉丁文意是“ 尼奥婢” ,即旦塔勒斯的女儿。 说来有趣的是钽、铌二种元素性质相似,在自然界是往往共生在一起,而铌元素也正是从含钽的矿石中被分离发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分别用父、女的名字来命名它们,确是很合适的。 借用古字的如: 钯—拉丁文意是“巴拉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此字在古汉语中指兵车或箭镞,其古义现已不用。四、以星宿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均是谐声造字的新字。 碲—拉丁文意是“地球” 硒—拉丁文意是“月亮” 氦—拉丁文意是“太阳” 铈—拉丁文意是“谷神星” 铀—拉丁文意是“天王星” 镎—拉丁文意是“海王星” 钚—拉丁文意是“冥王星” 其中的铀、镎、钚分别是92、93、9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紧挨在一起。铀最先于1781年发现,因其时天王星新发现不久,故用具命名。到镎、钚分别于1934年和1940年发现时,也就顺理成章地用太阳系中紧挨着天王星的海王星、冥王星来命名了。五、以元素特性命名 这是最多的一类,命名时,或是根据元素的外观特性)或是侦据元素的光谱谱线颜色;或是根据元素某一化合物的性质。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命名除采用根据音译的谐声造字外,还有其它多种做法。 1.沿用古代已有名称 有许多元素,我国古代早已发现并应用,这些元素的名称这屡见于古藉之中。在命名时,就不再造字,而沿用其古名,如: 金—拉丁文意是“灿烂” 银—拉丁文意是“明亮” 锡—拉丁文意是“坚硬” 硫—拉丁文意是“鲜黄色” 硼—拉丁文意是“焊剂” 2.借用古字 如: 镤—拉丁文意是“最初的锕”。而镤在古汉语中指未经炼制的铜铁 铍—拉丁文意是“甜”。而铍在古汉语中指两刃小刀或长矛 铬—拉丁文意是“颜色”。而铬在古汉语中指兵器或剃发 钴—拉丁文意是“妖魔”。而“钴 ”在古汉语中指熨斗 镉—拉丁文意是一种含镉矿物的名称。而镉在古汉语中指一种圆口三足的炊器 铋—拉丁文意是“白色物质”,而铋在古汉语中指矛柄 借用这些字是因为这些字的发音与其拉丁文名称的第一(或第二)音节的发音相同接近 另有一个元素“磷”,拉丁文意是“发光物”。此元素我国古称“ ”,现因规定固体非金属须有“石”旁,遂用“磷”。而磷在古汉语中则是用来形容玉石色泽的。 当然,以上这类字的古义现在都是基本不用的 3.谐声造字 如: 铷—拉丁文意是“暗红”,是其光谱谱线的颜色 铯—拉丁文意是“天兰”,是其光谱谱线的颜色 锌—拉丁文意是“白色薄层” 镭—拉丁文意是“射线” 氩—拉丁文意是“不活泼” 碘—拉丁文意是“紫色” 4.会意造字 我国化学新字的造字原则是“以谐声为主,会意次之”。这类字数比起谐声一类来要少得多。如: 氮—拉丁文意是“不能维持生命”。我国曾译作“淡气”,意为冲淡空气。后以“炎”入“气”成“氮”。 氯—拉丁文意是“绿色”。我国曾译作“绿气”,意谓“绿色的气体”。后以“录”入“气”成“氯”。 氢—拉丁文意是“水之源”。我国曾译作“轻气”,喻其密度很小。后以“ ”入“气”成“氢”。 氧—拉丁文意是“酸之源”。我国曾译作“养气”,意谓可以养人。也曾以“养”入“气”成“ ”,再由“ ”谐声,造为“氧”,但仍读“养”音。 钾—拉丁文意指海草灰中的一种碱性物质。我国应其在当时已经发现的金属中性质最为活泼,故以“甲”旁“金”而成“钾”。 钨—拉丁文意是“狼沫”。我国应其矿石呈乌黑色,遂以“乌”合“金”而成“钨”。 碳—拉丁文意是“煤”。因我国古时称煤为“炭”,遂造为“碳”。 也有些元素开始曾用谐声造字,后又转为会意造字的。如: 如: 硅—拉丁文意是“石头”。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曾从拉丁文音译,谐声造为“矽”。后因“矽”与“锡”同音,多有不便,遂改为“硅”,取“圭”音。因古时,圭指玉石,即是硅的化合物。不过,至今在不少地方(特别是在物理学教材中)还有用“矽”了的。 要说明的是,我国对元素符号的拉丁字母读音习惯上是按英文字母发音。而新造汉字读音,一般是读半边音,如氪(克)、镁(美)、碘(典)。但并非完全如此,如氙(仙)、钽(坦)等,这些都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 【转帖】化学元素名称竞猜!

    9.自从来到人间后,癌症患者有福音。(打一化学元素)题目转自网络,希望大家不要用搜索引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猜出有奖。

  • 【分享】化学元素的迁移量成为欧盟新玩具指令的焦点

    2009年6月30日,欧盟官方公报公布了新的欧洲玩具指令2009/48/EC,对玩具饰品及部件的材料种类、化学元素以及迁移限量做了规定。新的玩具指令定于2013年7月21日开始正式实施。玩具或其部件中化学元素的迁移限量适用于可能被使用或考虑到儿童的行为方式可能接触到的玩具或者部件。而因吮吸、舔、吞咽或长期触碰等方式而接触到玩具的方式则不包括在迁移限量的范围内。

  • 检测钢铁中化学元素

    用icp检测钢铁中的钛,铁,铬,铜,钒等化学元素,曲线标液能配成混标吗?钢样用硝酸溶解行吗?检测过程需要注意什么。求大家给一个简单有效的检测过程,求详细一点,谢谢

  • 【资料】化学元素周期表-英文版

    一个优秀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包含有115个元素,800个同位素,500个放射性半衰期信息,包含分子计量器,使用标准的IUPAC命名,每个元素有几十个属性数据,搞分子机构的必不可少。[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17267]化学元素周期表[/url]个

  • 【讨论】化学元素,你会读吗?

    [size=3]学化学容易读错的字。在开始学化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好多化学元素都可以读半边,比如:铜、钼、钒、钛、硒等等。可是渐渐的就发现,有些字我居然一直念了错别字,很惭愧。当我带着同样的问题问了很多同行,发现他们都和我一样念错了。先说几个,如果哪位大侠有新的发现,可以一起交流一下。“肟”:错误音wǚ,与污染的污同音。正确音是:wò,肥沃的沃同音。“氨”:这个字念ān,一声,大家都会念。比如:氨气、氨水等等,比较常用。“铵”:念ǎn,三声。一般用在无机化合物里,比如:氯化铵。“胺”:念àn,四声。有机化合物里的一个基团——胺基。[/size] “羟基”:正确读法qiǎng(三声) jī(一声) 。有机化合物里的一个基团。

  • 有关化学元素的打油诗!

    方便易记的化学元素的打油诗。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我是硼,有点红,论起电子我很穷;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我是氟,我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我是镓,易融化,沸点很高难蒸发;我是铟,软如金,轻微放射宜小心;我是铊,能脱发,投毒出名看清华;我是锗,可晶格,红外窗口能当壳;我是硒,补人体,口服液里有玄机;我是铅,能储电,子弹头里也出现

  • 化学元素趣闻(三)

    化学元素趣闻(三)2012-09-18 | 阅:1 转:24 | 分享 太阳的元素——氦1868年德国天文学家詹逊和英国物理学家乐耶尔,在用光谱分析法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由于这种元素当时在地球上还未发现过,因此他们把它命名为“氦”,按照拉丁文原意,就是“太阳”的意思。其实,地球上也有氦,1895年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在分析钇铀矿时便发现了氦。后来,人们在大气中、水中,以至陨石和宇宙线中也发现了氦。氦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它和其他惰性气体一样,都是单原子分子。在大气中,它的含量很少,按体积计算,仅占百万分之五。不过,从地下冒出的天然气中,氦的含量较多,达2—6%。现在,工业上都是利用天然气来制取氦的。氦很轻。在所有的元素中,除了氢外,就数氦最轻了,它的重量只有同体积的空气的七分之一。由于氦不象氢那样会燃烧,使用非常安全,因此,人们便用氦来代替氢气,填充气球和飞艇的气囊。用氦气填装的飞艇的上升能力,大约等于同体积的用氢气填装的飞艇的93%。不过,氦比较贵。充填一个现代化的飞艇,约需20万立方米的氦。氦,最近还被人们混在塑料、人造丝、合成纤维中,制成非常轻盈的泡沫塑料、泡沫纤维。氦又是极难溶于水的气体,100体积的水在0℃时,大约只能溶解1体积的氦。在医学上,便利用氦的这一特性来医治“潜水病”。过去,当潜水员潜入海底时,由于深海压力很大,吸进体内的空气的氦气,随着压力的增加大量溶解在血液里;而当潜水员出水时,压力猛然下降,原先溶在血液里的氮气纷纷跑出来,以致使血管阻塞而造成死亡。这种病叫做“潜水病”。现在,人们利用氦气和氧气混合,制成“人造空气”来供给潜水员呼吸。由于氦起在血液中溶解很少,因此,潜水员即使沉降到离水面一百米以下的水底,也不会再患“潜水病”。这种“人造空气”也常被用来医治支气管气喘和窒息等病,因为它的密度只及空气的三分之一,因此呼吸时要比呼吸空气轻松的多,可以减少病人呼吸的困难。氦是最难液化的气体,曾经被认为是“永久气体”,意思是说,氦是永远不能被变成液态的。直到1908年才终于被液化。氦在-286℃以下才变成液态,在-272.2℃以下才会变成“氦冰”——固态氦。现在,在低温工业上,液态氦常被用作冷却剂。氦具有极高的激发电势,在电子管工业上,常用氦作填充气体。氦也被用来制造精密温度计、辉光灯、验极器、高压指示器等。氦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几乎不和别的元素相化合,是惰性气体之一。在工业上,当焊接金属时,常用氦作保护气体,隔绝空气,防止金属在焊接时被氧化。(很多氦气球就可以带你实现飞天梦想) 住在霓虹灯里的气体——氖和氩霓虹灯是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在1910年发明的,它的英文原意是“氖灯”的意思。这是因为世界上第一盏霓虹灯是填充氖气制成的。氖是1898年被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发现的,它的希腊文原意是“新”,意即从空气中发现的新气体。氖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在-246℃会变成液体,温度降到-249℃,才变成白色的结晶体。氖是惰性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几乎不与别的元素化合。在空气中,氖的含量极少,一立方米的空气中,也只有18立方厘米的氖。现在,人们用分馏液态空气的办法制取氖。在电场的激发下,氖能射出红色的光,霓虹灯便是利用氖的这一特性制成的。在霓虹灯的两端,装着两个用铁、铜、铝、镍制成的电极,灯管里装着氖气,一通电,氖气受到电场的激发,放出红色的光。氖灯射出的红光,在空气中透射力很强,可以穿过浓雾。因此,氖灯还常用在港口、机场、水陆交通线的灯标上。最早发现的惰性气体----氩氩,是最早发现的惰性气体,1894年拉姆赛和雷拉就发现了它,它的希腊文原意是“不活泼”的意思。在空气中,氩的含量并不太少,按体积计算,约占0.93%——将近百分之一,比起别的惰性气体来,氩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了。氩也是无色的气体,但比较重。在一个大气压和0℃时,1升氩气重1.7837克,几乎比空气重50%。在电场激发下,氩会射出浅蓝色的光。因此,它被用来填充在霓虹灯管里。除了装氖和氩以外,还有的霓虹灯里是充进氦气,射出淡红色的光;有的充进水银蒸气,射出绿紫色的光。也有的是装着氖、氩、氦、水银蒸气等四种气体(或三种、二种)的混合物。由于各种气体的比例不同,便能得到五光十色的各种霓虹灯。除了制造霓虹灯外,氩气还用来填充普通的白炽电灯泡。因为氩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惰性气体,比较易得,而且氩分子运动速度相当小,导热性差,用氩来填充电灯泡,可以大大延长灯泡的寿命和增加亮度。在焊接金属时,常用氩作保护气体,焊接一些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如镁、铝等,这样可防止这些金属在高温中氧化。原子能反应堆的核燃料钚,在空气中也会迅速氧化,同样需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机械加工。现在,我国许多工厂都已采用氩弧焊接技术。在低温下,可以用铝硅酸钠作“分子筛”,它能吸附氧而使氩穿过,也就是把氧留在“筛”上,使氩“筛”过去,这样,可以制得纯度为99.996%的氩气。(让人心生欢喜的霓虹灯)“小太阳”里的“居民”——氙 “人造小太阳”,就是高压长弧氙灯的俗称。高压长狐氙灯的“主角”便是氙气。氙是在1898年被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和特拉威尔斯发现的。它在空气中的含量极少,仅占总体积的一亿分之八,因此,它的希腊文原意便是“生疏”的意思。现在,人们使用分馏液态空气的方法来制取氙。氙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比同体积的空气重三倍多。在-108℃时,氙会变成无色液体,当温度降到-110.5℃时,会变成白色结晶体。氙也是一种惰性气体,化学性质及不活泼,一向被认为是“懒惰”的元素,是“永远不与任何东西相化合”的元素。然而,经过人们长期的努力,终于突破了氙“永远不与任何东西相化合”的形而上学的观点。1962年,加拿大一位化学家,用六氟化铂与氙作用,首先制成了一种黄色的六氟化氙固体化合物。紧接着,人们又陆续制得了二氟化氙、四氟化氙、二氧化氙、三氟氧化氙、四氟氧化氙等化合物。1972年,人们还合成了第一个氙与金属形成的新型化合物。氙在电场的激发下,能射出类似于太阳光的连续光谱。高压长弧氙灯便是利用氙的这一特性制成的。氙灯是六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光源之一。这种灯的灯管是用耐高温、耐高压的石英管做成的,两头焊死,各装入一个钨电极,管内充入高压氙气。有的高压氙灯内,氙气的压力高达几十个大气压。通电后,氙气受激发,射出强烈的白光。一只六万瓦的氙灯的亮度,相当于九百只一百支光的普通灯泡!高压长狐氙登科用于电影摄影、舞台照明、放映、纺织和油漆工业照明以及广场、运动场的照明用。一盏氙灯,一般可照明一千多小时。氙灯能放出紫外线,因此在医疗上也得到应用。氙也大量被用来填充光电管和用在真空技术上。用氙制造的照相闪光灯,可以连续时用几千次,而普通的镁光灯,却只能使用一次。在原子能工业上,氙可以用来检验高速粒子、γ粒子、介子等的存在。氙的同位素还可以代替X射线来探测金属内部的伤痕。有趣的是,氙还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它能溶于细胞汁的油脂中而引起细胞的膨胀和麻醉,从而使神经末梢作用暂时停止。人们曾试用80%氙和20%氧组成的混合气体,作为麻醉剂。只不过由于氙比较少,因此目前还不能广泛使用它作麻醉剂。(英国化学家威廉.拉姆赛发现惰性气体并确定他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19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 动感化学元素周期表

    动感化学元素周期表

    动感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一款很不错的软件,和大家分享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6/201206010914_369631_2518341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6/201206010915_369632_2518341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6/201206010915_369633_2518341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6/201206010916_369634_2518341_3.jpg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