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空分配件

仪器信息网空分配件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空分配件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空分配件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空分配件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空分配件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空分配件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空分配件相关的解决方案。

空分配件相关的资讯

  • 广东越联仪器为您解读冷热冲击试验箱核心部分配件
    很多客户在询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时都会疑问为何一定要用“泰康”牌压缩机。  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领域的应用  广东越联仪器品牌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主控制器采用进口日本“OYO”双回路高精度液晶显示触摸按键温度控制器。更多有关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的技术文章,可浏览我公司的官方网站www.yuelian.com.tw。  主要用于电子电器零组件、自动化零部件、通讯组件、汽车配件、金属、化学材料、塑胶等行业,国防工业、航天、兵工业、BGA、PCB基扳、电子芯片IC、半导体陶磁及高分子材料之物理牲变化,测试其材料对高、低温的反复抵拉力及产品于热胀冷缩产出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可确认产品的品质,从精密的IC到重机械的组件,都会用到,是各领域对产品测试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测试设备。  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箱二箱与三箱的区别  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主要是针对于电工、电子产品,以及其原器件,及其它材料在温度急剧变化的环境下贮存、运输、使用时的适应性试验。该试验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按照国家军用标准要求或用户自定要求,在高温与低温瞬间变化条件下,对产品的物理以及其他相关特性进行环境模拟测试,测试后,通过检测,来判断产品的性能,是否仍然能够符合预定要求,以便供产品设计、改进、鉴定及出厂检验用。  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由于工作方式与结构不同,分为二箱式冷热冲击箱与三箱式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  二箱式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只有二个工作室,分别为高温和低冷,冲击工作时,只需通过吊栏将测试件移动至相应的工作室即可,能量损耗相对较少,与三箱式相比,配置均小,成本较低,故障率相对偏低。它的原理是吊篮式上下交替运动。  三箱式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主要用于固定静止式摆放产品,或带载测试,测试物件置放于工作区,通过改变风道方式,将预冷室或预热室的温度带入工作室,实现温度的快速冲击变化,由于比二箱冷热冲击箱多增加了一个工作室区域的容积,在升降温时,需对预冷热量的要求要高,功率和蓄能装置配置要大,成本相应增加。  二款设备是根据客户的实际产品形状、重量还有参照的技术试验规范而定的,一般小型物件不超出试验箱吊篮尺寸的可以选择二箱式,相反有一定重量的大物件都会采用三箱式。  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专业模拟材料在瞬间下经极高温及极低温的连续环境下所能忍受的程度。
  • 晒晒来自艺达思公司的配件,赢取时尚数码相框!!!!!
    请大家找找自己实验室里属于艺达思公司的配件的照片,拍下后上传上来,我们将选取最全最多的一位,大家可以看看自己使用的仪器,里面或许有我们的泵,阀门,管接头,柱管或者其它配件,具体可参见下面的艺达思产品普及,列出了我们公司产品的品牌,方便大家找!奖励时尚数码相框一个!另外,所有参与的TX都将获得一份奖品!精美行李吊牌一个!活动截至时间:2011年08月31日参与地址: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10720/34235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艺达思旗下产品普及: 多歧管板以及精密机加工组件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定制后的多歧管板可将仪表级管道、管件、连接件、阀门和泵集成在单一的无泄漏模块中,缩小了流体装置的整体尺寸。应用:基因组学研究、医疗器械、半导体、临床诊断等 纳升级到微升级的自动液体输送装置小容量、非接触式移液功能广泛地涵盖了100纳升至数微升的移液范畴。不止限于此范围,它还可用于完成次100nl的移液任务。应用:蛋白质结晶、分子诊断、检测方法开发和高通量筛选 蠕动泵,先进的微处理器和驱动ISMATEC泵的高精确性和长使用寿命举世闻名。ISMATEC与实验室和产品制造客户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出最新最顶尖的泵的解决方案,应用于从高度敏感的细胞分析到工业分配及灌装。应用:高度敏感的细胞分析、农业试验、医药研发和制造、DNA测序等领域 色谱柱管和HPLC配件为液相色谱仪器的制造商以及色谱柱制造商配套色谱空柱管以及相关接头。 应用:UHPLC/HPLC、流体处理、SFC、制备色谱 高、低压微流控阀完成进样、选向、切换功能。压力可满足低压,高压以及超高压的要求。Rheodyne著名的7725i手动进样阀成为市场上最主流的进样阀型号。应用:UHPLC/HPLC/SCF、色谱柱切换、取样、制备至纳升级色谱、多维色谱 精密分配泵、超硬材料以及流体单元可实现多种精密微量泵送方案。应用:临床诊断、HPLC、血液学、核酸检测、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测定 真空脱气和消泡系统在流体输送过程中除去溶解性气体和可见气泡。应用:HPLC/UHPLC、样品前处理移液、临床诊断 管道、接头以及可定制组件可根据不同的压力和流体的化学成分,选择合适的管接头。高压应用:UHPLC、HPLC、LC/MS低压应用:IVD临床诊断、实验室自动化、基因组学研究
  • RephiLe纯水分配控制器全新上市
    近期,RephiLe最新研发的纯水分配控制器正式与广大用户见面,这款产品适合纯水仪的用户,可为使用者对纯水系统的使用管理及实验室安全维护带来便利。产品主要有以下优势: 1.该产品采用单独芯片控制,可独立于纯水系统工作,且互不影响,可以适用于不同品牌的纯水主机。 2.控制器功能高度集成,外观精致小巧,可以安装在任何易于操作的地方。 3.具有双分配泵控制功能,可以控制两个纯水分配泵的交替工作,避免单泵超负荷运作造成的安全隐患。 4.纯水分配控制器适配不同种类的分配泵,可进行控制泵运行时间、工作日、节假日及待机循环时间等参数的设置;也可以选择单泵或双泵的运行模式,包括泵的切换频率等。 5.全新纯水分配控制器采用中英文双语界面,操作简单,满足用户的不同语言习惯。 RephiLe全新纯水分配控制器,让用户享受到更方便、更安全,更可靠的用水体验! 关于 RephiLe: RephiLe 是一家提供水纯化和实验室分离纯化产品的专业制造商和供应商,在实验室纯水及过滤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背景。 RephiLe 根据自己的研发成果,以创新为驱动,以服务为导向,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产品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多项专利。国际化运作的管理理念,完善、可靠的质量监测和保障体系,使 RephiLe 的产品可靠,一进入市场就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和青睐,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高端领先的技术和质量水平。 RephiLe 已与国内外多家技术领先的机构有多层次的合作,产品销往欧美 60 多个国家。 更多 RephiLe 产品信息,请登陆 :RephiLe 官网 官方微博:RephiLe 微博 官方博客:RephiLe 博客 RephiLe 企业微信名:纯水热线400 690 0090
  • 分配型蠕动泵:高效可靠的流体输送装置
    分配型蠕动泵是一种利用蠕动原理工作的流体输送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环保、食品等行业。它以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卓越的性能,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分配型蠕动泵采用了蠕动原理,通过柔软的管道和旋转的转子实现流体的输送。其工作过程中,转子通过不断挤压蠕动管道,使得管道内的流体向前流动,从而实现输送的目的。与传统的离心泵相比,分配型蠕动泵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首先,分配型蠕动泵具有极高的输送精度和稳定性。由于其工作原理的特殊性,蠕动泵可以实现连续而准确的流量调节,能够精确控制液体的流速和流量。这在需要精确控制的工艺行业尤为重要,如化工行业中的配料、医药行业中的药液输送等。其次,分配型蠕动泵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蠕动泵的管道采用高耐腐蚀材料制作,如氟橡胶、氟塑料等,能够在各种强腐蚀性介质中长期稳定运行。这使得蠕动泵成为处理腐蚀性液体的首选设备,有效保障了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另外,分配型蠕动泵还具有良好的自吸性能和带固体颗粒输送能力。蠕动泵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自吸能力,能够在较低的吸程条件下正常运行。同时,蠕动泵通过外加压力挤出管道内的泥浆和固体颗粒,适用于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如污泥处理、废水处理等。此外,分配型蠕动泵还具有噪音低、维护成本低等特点。蠕动泵的工作过程中没有机械摩擦,几乎没有噪音和振动,为生产环境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同时,蠕动泵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成本低,能够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总的来说,分配型蠕动泵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流体输送装置,具有输送精度高、耐腐蚀性强、自吸性能好、带固体颗粒输送能力强等优点。在各种工业领域中,它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分配型蠕动泵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其独特的价值。
  • 生态环境部:做好配额分配保障碳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
    近日,经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了《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以下简称《配额方案》)。针对《配额方案》中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问:《配额方案》作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基础制度文件,在编制过程中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则?答:配额分配制度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基础制度,是保证碳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实现政策目标的基石。《配额方案》规定了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2021、2022年度配额核算与分配方法,明确了配额发放、调整及清缴履约等管理流程。《配额方案》编制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服务大局。以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充分考虑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保障能源供应等因素,在保证配额总量增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行业增长要求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方案。《配额方案》采用基于强度的配额分配思路,不要求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绝对降低,而是基于实际产出量,即实际供电量、供热量越大,获得配额也越多,不会对电力生产形成约束,不影响电力供应保障。二是坚持稳中求进。2021、2022年度配额分配方案基本延续2019年—2020年的总体框架,配额分配的总体思路不变、覆盖主体范围不变、相关工作流程基本不变。同时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第一个履约周期出现的未分年度设定基准值等问题,持续完善配额分配方法,夯实数据基础,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调整各类机组的供电、供热基准值,保证行业配额总量和排放总量基本相当。三是坚持政策导向。鼓励大容量、高能效、低排放机组和承担热电联产任务等机组,使碳排放管理水平较好、排放水平低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售富余配额获得收益,碳排放管理水平相对较差、排放水平高的企业存在缺口需要购买配额,树立“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价值导向。配额分配过程中采用冷却方式修正系数、供热量修正系数、负荷(出力)系数修正系数,以鼓励机组更大范围供热、参与电力调峰,充分发挥碳市场在优化电源结构、促进电力行业清洁低碳转型方面的引导作用。问:这次发布的《配额方案》与第一个履约周期相比有哪些改进和优化?答:相比于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2021、2022年度配额分配方法在整体上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同时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新形势新任务和行业技术进步等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优化,在配额管理的年度划分、平衡值、基准值、修正系数等方面作出了优化,概括起来为“五个更加”。一是实行配额年度管理,日常管理更加精细。为更好与我国碳排放管理的年度目标衔接,推动配额预分配、核定、清缴等环节按自然年常态化管理,区别于2019年和2020年采用相同的配额分配基准值、两年合并履约的做法,2021、2022年度采用了不同的配额分配基准值。基于上年实际排放情况确定第二年基准值,使基准值更加符合行业实际情况,体现了发电行业能效逐年提升和单位产出碳排放逐年下降的趋势。2021、2022年度分别发放配额、开展履约,特别是在实施履约豁免机制统计配额缺口率时,改为分年度计算。二是首次引入平衡值,信息发布更加透明。全国碳市场2019—2020年度的建设运行有力促进了企业碳排放管理意识和能力水平提高,2020年实测燃煤元素碳含量机组占比大幅提高,导致行业总体碳排放强度计算结果比基准值测算时依据的企业排放数据偏低10%左右,使得2021、2022年基准值在数值上与2019年—2020年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为便于社会各界更好理解,《配额方案》引入了平衡值。平衡值是各类机组供电、供热碳排放配额量与其经核查排放量(应清缴配额量)平衡时对应的碳排放强度值,是制定供电、供热基准值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优化配额分配基准值设置,政策导向更加明确。《配额方案》以2021年各类机组平衡值为基础,按照配额总体平衡、行业企业可承受、鼓励先进、惩罚落后的原则,充分考虑发电行业技术进步,在第一个履约周期基准值的基础上,对各类机组的供电、供热碳排放基准值进行了优化调整,使2021、2022年度基准值能够真实反映行业碳排放实际水平,总体上体现了激励高效清洁机组、约束低效机组的政策导向,与当前碳排放管理的要求相符。四是调整机组负荷(出力)系数修正系数适用范围,民生保障政策更加突出。与2019年—2020年仅在常规燃煤发电机组配额分配时采用负荷(出力)系数修正系数不同,为体现全国碳市场对高效供热生产的支持,2021、2022年在常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配额分配时,也采用负荷(出力)系数修正系数,对热电联产机组低负荷运行给予配额补偿,体现“保供热、保民生”的政策导向。五是减轻基层和企业负担,惠企措施更加丰富。通过简化规则,提升信息化水平,减轻基层负担。在预分配环节,以2021年该机组经核查排放量的70%作为2021、2022年度各机组预分配配额量,简化了预分配配额的计算方法,便于操作,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履约缺口率上限豁免政策、燃气机组豁免机制和可预支2023年度配额的灵活机制等减轻企业负担。改进配额发放工作流程,依托信息平台开展配额审核与发放,实现智能化配额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一致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问:2021、2022年部分火电机组受疫情、能源保供等多种因素影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配额方案》中有哪些减轻企业负担的措施?答:考虑到2021、2022年疫情影响及能源保供压力,为有效缓解发电行业履约负担,《配额方案》延续了上一个履约周期对燃气机组和配额缺口较大企业实施履约豁免机制,新增灵活履约机制及个性化纾困机制。一是延续在核定配额环节控制配额缺口较大企业和燃气机组的配额缺口,采取清缴配额豁免的方式,当重点排放单位核定的年度配额量小于经核查排放量的80%时,其应发放配额量等于年度经核查排放量的80%。据测算,该项政策2021年度将减轻306家企业负担。二是考虑到2021、2022年企业受疫情、能源保供等多种因素影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增加可预支2023年度配额的灵活机制,缓解配额履约给重点排放单位带来的压力。对配额缺口率在10%以上(含)的重点排放单位,确因经营困难无法通过购买配额按时完成履约的,可从2023年度预分配配额中预支部分配额完成履约,预支量不超过配额缺口量的50%。三是为科学、精准、有效地减轻重点排放单位的履约负担,对承担重大民生保障任务的重点排放单位,在执行履约豁免机制和灵活机制后仍难以完成履约的,生态环境部统筹研究个性化纾困方案。问:一家发电企业的配额量是如何计算的?计算公式中的基准值和修正系数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要设置这些修正系数?答:碳排放配额是重点排放单位拥有的发电机组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限额,2021、2022年度配额实行免费分配,采用基准法核算机组配额量,计算公式如下:机组配额量=供电基准值×机组供电量×修正系数+供热基准值×机组供热量。基准值反映行业平均碳排放强度,按照配额总量总体平衡的原则确定,即行业配额发放总量与应清缴配额总量基本相等、不额外增加行业负担。2022年6月,我们已完成2021年度电力行业碳排放数据核查工作。2021年基准值是根据2021年实际碳排放数据测算得出,准确性较高,2022年基准值是在2021年数据基础上,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基于近年来火电行业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年均下降率反复测算得出。为鼓励机组承担民生供热、参与电力调峰和提高能效等,在机组配额量计算时引入了三个修正系数,包括负荷(出力)系数修正系数、供热量修正系数、冷却方式修正系数。负荷(出力)系数修正系数的设置是为了鼓励火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和保障可再生能源上网,弥补其降低负荷以及频繁启停的效率损失。火电机组负荷率越低,机组单位产出能耗也越高。该系数的设定依据为《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8-2017)及《热电联产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5574-2017),上述两项国标通过大量机组统计数据得出机组负荷率与单位产品能耗之间的数量关系。供热量修正系数的设置是为了满足鼓励燃煤热电联产增加供热量、替代燃煤小锅炉和散煤的实际需要。按照我国目前“以热定电”的热电分摊方式,对于热电联产机组,随着供热量的增加,机组整体效率提升,供电碳排放强度降低。供热量修正系数为基于大量实测样本统计拟合得出,根据燃煤、燃气两类机组在不同供热比情况下供电碳排放强度的变化曲线,得出两类机组的供热量修正系数分别为(1-0.22×供热比)和(1-0.6×供热比)。冷却方式修正系数的设置是为了对缺水地区使用空冷的机组进行鼓励。该系数考虑了因冷却环节工艺不同造成的单位产品能耗差别,区分水冷和空冷燃煤机组,并通过不同赋值修正两类机组的配额量(水冷机组的冷却方式修正系数取1,空冷机组取1.05),与《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8-2017)及《热电联产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5574-2017)提出的冷却方式修正系数保持一致。问:《配额方案》2023年发布,分配的却是2021及2022年度的配额,为何要采用这种“事后分配”的方式?答:《配额方案》编制遵循坚持服务大局和稳中求进的原则,方案测算需要建立在准确可靠的数据基础上,对数据精度要求较高,配额分配的总体要求是供需平衡,尽可能将盈缺率控制在预定目标范围之内。2021年和2022年全国碳市场处于发展初期,碳排放核算核查水平以及数据质量监管能力还有待提升,特别是由于实测燃煤元素碳含量的机组比例变化较大,碳排放数据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而采用“事前分配”,需要对碳排放数据进行精准预估,要建立在高质量碳排放数据和科学准确的分析预测等工作基础上。为稳妥起见,我们采用“事后分配”的方式,延续第一个履约周期做法,更好地保证配额分配总量符合预期目标,既不会因为分配总量收缩过紧造成行业减排负担过重,也不会因分配总量过于宽松导致碳市场无法更好地发挥促进减排的作用。由于第一个履约周期已经释放政策信号,企业对碳排放基准值下降也有所预期,因此“事后分配”并不会影响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发挥作用。此外,目前大部分地方试点碳市场也采用配额“事后分配”,实践表明现阶段采取“事后分配”的方式能够更加精准把控配额分配总量和行业总体减排力度。下一步,随着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数据获取时效性和准确度提高,我们将积极研究如何由“事后分配”逐步调整为“事中分配”或“事前分配”的具体方案,尽可能提早向市场主体明确预期。
  • 施一公饶毅再联手 炮轰中国科研基金分配
    核心提示:施一公、饶毅两位生物学学者联合撰文“炮轰”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这篇“檄文”,以社论的形式,发表在9月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北大清华教授“炮轰”科研基金分配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以“檄文”方式炮轰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  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因施一公、饶毅两位生物学学者联合撰文“炮轰”,又成焦点。  两人都有国外学术经历。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回国前,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也是该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饶毅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回国前是美国西北大学神经内科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  这篇“檄文”,是以社论的形式,发表在9月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文章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并没有对中国的科研起到应有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更为致命的是,尽管中国绝大多数研究人员经常嘲讽这种基金分配体制,但多数科研人员又选择了接受它: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以及官员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  两位学者缘何选择在这个时机发表此文?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又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如果不认识人,根本申请不到经费  美国杜克大学药理学系教授、中国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小凡向《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两位教授“炮轰”的原因恰恰在于,二人都有国外学术经历,不愿意让科研时间荒废在无谓的人际交往中。  王小凡透露,这篇社论,已于近日由有关部门递给中央高层领导,相关批示,也已经下达给了科技部等有关部门。  科学界不少人士对施一公“零容忍拉关系搞科研”的态度都有耳闻:曾有从海外归来、加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年轻教授问施一公,在中国,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每周应当花多少时间出去拉关系,以便将来在基金申请等方面得到照顾?施一公的回复是“一分钟都不需要”。  当时,刚刚从普林斯顿大学回来,加盟清华大学的施一公认为,年轻科研人员在中国,一定是可以靠实力崛起的。不过,两年过去,施一公当初的设想明显过于简单。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名年轻科研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一个底层科研人员,如果不认识人,根本申请不到经费。  “这个圈子这么小,人家掌握着钱,你要是不听话,你的经费就等着被掐掉吧。”这名科研人员称。  类此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乱象,近十年来,屡被提及。王小凡告诉本刊,十年来,科技部为扭转科研基金申请私人关系重于优胜劣汰的现象,亦做了不少努力,现在问题不能说是扩大了,但依旧还存在。  对于本刊记者的疑问,饶毅通过邮件提供了他的解决方案: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应当从传统人治体制,转向竞争优胜体制。  这几乎与此前历次争论所得结论并无二致,但改革却是方向明晰,脚步驻足不前。正如《科学》杂志这篇社论所述:全面改变这一体制并非易事。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拒绝真正意义上的改革;部分反对者,因为害怕失去未来获得基金的机会,选择了沉默;其他希望有所改变的人们则持“等待和观望”的态度,而不愿承担改革可能失败的风险。  行政人员主导分配过程  本刊记者了解到,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来源有两大块: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二是科技部的“973”、“863”等项目。尽管同属国家科研基金来源,二者却在申请、评审的道路上大相径庭。  对基金委的经费分配,多数科研人员意见并不大。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院长高抒向本刊表示,基金委员会采用依靠专家、同行评议的方法来决定项目取舍,行政干预较少,在科技界的声誉较高。  王小凡也说,基金委支持的项目,多为自由探索性项目,很少有立项环节,也就相应更加公开透明,甚至能做到引入海外科学家进行项目评审。  “科学具有不可预见性,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可能出不了成果,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项目,却可能成为重大突破,所以,我们更应当让科研自由竞争。”王小凡说。  尽管程序相对而言更加严格规范,但基金委的资金,其实只占整个科研基金的小头。相比科技部动辄几千万、上亿的经费,基金委的资金只能说是“小意思”。  引燃矛盾的是《2006年~2020年科技发展中长期计划》的公布。饶毅介绍,中长期计划会选出10~20个大课题,每个课题将给予最高达100亿元的经费资助。这一资助额度即使在国际上,都堪称巨资,仅一个课题就可能“超过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经费的总额、甚至超过自然科学基金1986年成立迄今18年的总经费 ”。  真正令学界难以接受的正是这些大课题:课题的提出,是少数行政人员指定少数专业人员,内部讨论形成,开了许多会,多数都是走过场,过场也被科技部的行政人员掌握。  为此,早在2004年,饶毅等11名学者就联名给政府高层写信,质疑生物大科学项目:大型的生物医学计划科研项目不但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反而阻碍了良性竞争,扼杀了科学家的创造性,也严重妨碍了人才培养。  施一公也在此次11名学者之列。他指出,“大科学”项目有三大坏处:阻碍良性竞争;重复建设的项目很多;用固定的方式做试验会抑制人才的创造力。  信中还呼吁,国家应当积极鼓励一大批小实验室公平竞争科研基金,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因为几乎所有这些重大发现都不是在事先预测和计划的科研项目中取得的。  “官学勾结”  饶毅介绍,科研基金立项方面,主要的模式,还是由上而下出项目选题,部委每过几年,就设立一些计划,通常也是比较大的课题,这些计划,多数是官员和行政人员为主导想出来的。  很明显,能“搞定”官员和行政人员,便能得到一份对自己有利的立项以及申请指南。高抒称,限于中国体制,研究员如果弄不到项目,自己的生活都会成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指望他们干什么?”  而在项目的评审方面,问题则更大。一位不愿具名的科研人员向本刊指出了这种模式的弊端:只要把专家或评委的人,安排到项目中去,就会得到他们的投票,再等重大科学项目通过后,将具体的项目分给其嫡传弟子和好友。  高抒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现在有的研究员,一年中花费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拉关系,申项目,一些教授的科研基金就是靠与个别官员和科学家拉关系得来的。  施一公就曾被其他研究机构的人试图“搞定”。一次项目评审时,他周六下午刚接到通知,结果周日上午手机里就收到6个陌生人发来的短信:“请多关照”、“欢迎来我校做学术报告考察交流”……  “我当时很纳闷:这些人是怎么知道我当评委的,我的手机号码是谁透露给他们的?”施一公说。  据媒体报道,2005年时,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振鹤也曾遭遇过“身份泄密”。泄密前,他曾给过一个项目否定意见,谁知,项目负责人当即就找到周振鹤,表示周振鹤给的否定意见,他已经全部看到了。  在当天的日记中,周振鹤如此描述自己的心情:“我一点也不怀疑该项目申请人的态度是真诚的,但当他在跟我通话时,我仿佛感到自己像是被剥了衣服,放在手术台上让申请人做解剖一样。”  施一公将这种状况称为“官学勾结”:有关部门的司局,既管项目、经费,又负责组织专家评审、验收;握有实权的司长、处长,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个评审组的组长人选,就可以决定这个项目怎么执行;而一些“大款科学家”,被指定当组长后,控制的项目经费少则几千万、一两亿元,多则几个亿、几十亿。两者心领神会、默契配合、相互支持,结成共存共荣、难以打破的利益共同体,害莫大焉!  饶毅曾对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研究所作过一次调查,调查发现,这个研究所平均每位研究员有7个项目,经费时间为两到三年。而同样的数据,在美国则是每位研究员两到三个项目,经费时间四至五年。  “结果是,国内的科研人员实际上花了很多精力在经费申请和项目汇报上,反而无法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 科研。”饶毅说。而据王小凡调查发现,国内部分科研“大牛”,真正花在做科研上的时间,实际上不到他总时间的三分之一。  需建立事后评估制度  “施一公和饶毅这次写的文章,是一次改革的契机。”王小凡称,科技部的领导最近频频约见科学界人士,征求改革方案。  而在施一公和饶毅的文章里,也将近期作为打破中国科研基金管理各种潜规则的时机:(以后)所有新的研究基金,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  高抒向本刊记者表示,现在的核心问题是科研项目与个人灰色收入相联系,只要斩断了这个联系,就如同釜底抽薪,人们不会再热衷于“搞项目”。对于出路,他提出要对研究人员搞“年薪制”。“国外科技先进的国家,不仅有多渠道的资助,而且用年薪制来保证科技人员能够过体面的生活。研究项目是为了支持研究的,不是为了挣工分的。”他说。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所长丁仲礼也对本刊表示:一个国立的研究机构在制度上要明确:单位经常性的经费和竞争性的经费要有一个恰当的比例。正常的情况应该是经常性经费大于竞争性经费。“国外都是这样的。什么都搞竞争,竞争太多了不是好事,导致很多科研人员放弃长远性危险性的项目,而选择马上就能出成果的项目。”  在被科技部和中科院人士约见时,王小凡提出,应当将未来中国每年增长的20%的科研经费,拿来作为改革试点。“这部分钱,要按照学术优劣来分配,要建立好的监管机制,以及事后评估机制。”  王小凡提及的监管机制,主要是建立回避制度:评委要“能上能下”,假如申请者中,有与自己合作过的单位,甚至是自己单位的同事,或者亲戚之类的,就要自动退出评委职位。  “这不仅仅是一个道德约束,还要制度化:评审前要签名保证不存在上述情况;而一旦被发现,被举报,三至五年里都不被允许再做评委,甚至限制其自身申请科研基金。”王小凡说。  王小凡称,这个建议到了有关部门后,仍然遭遇抵触,主要是说,有的领域,我们的专家太少了,怎么办?  这的确是一大难题。一位科研人员告诉本刊,一次食道癌项目的评选,来评审的评委里,居然有研究陶瓷的院士。“这是要批评我们的院士不自重呢,还是感叹找不到足够多的评委?”  对此,王小凡说,这种情况下,为何不邀请那些在国内没有实验室、没有利益冲突的国外科学家来做评委?  在事后评估机制上,王小凡建议,前一个项目做得如何,要作为后一个项目能否成功申请上的前置条件。记者了解到,除了例行的项目汇报制度,在科研项目评估机制上,中国几乎是缺失的,申请时得跑关系,拉人脉,但一旦申请上,对项目本身,甚至对钱的监督,就很少了。  “经费申请回来,科研机构先拿走三分之一,申请者再拿走一半,这在前段时间几乎成为惯例。”上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也是因此,评委可以直接打电话给申请者,要求拿走一些经费,“因为他手下的教授对这个项目也很感兴趣”。  “这是礼貌的说法,你要知道,你能拿到这些钱,是因为人家给了你支持票。你敢不给么?不给的话,这可能就是你最后一次申请到科研经费了。”这位科研人员说。  而对于王小凡所提建议,这位科研人员称,类似制度,国内并非没有想到过,可如果监管者尚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设计再精致的制度又有何用?
  • 如何快速分配液体——ELISpot实验小助手
    ELISpot(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全名为酶联免疫斑点检测,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即ELISA)的基础上结合了细胞培养技术。ELISpot捕获的目标来自于包被板中培养的细胞在刺激下新鲜分泌的蛋白(抗体或者细胞因子等),去除细胞后,通过酶促反应放大效应展现出有色斑点。ELISpot是一种高度敏感的免疫检测技术,可在单细胞水平检测分泌细胞的频率,从而可以对样本中活细胞免疫状态进行动态的监测评估。ELISpot整个流程基于96孔微孔板,需要在96孔板之间来回转移液体,操作重复费时。Vaccu-Pette/96&trade 专为从细胞培养物中去除上清液而设计,不会干扰孔底部的细胞。换培养基的时候如果没有注意风机的影响,特别是所需换液的培养板很多时,容易使细胞因风吹失水而干缩破裂。这时候快速移液换液就很重要,VACCU-PETTE 96孔式移液装置可以在10 秒内吸出或分配 96孔板的液体。VACCU-PETTE 96孔式移液装置 10 秒内吸出或分配 96孔板的液体!Vacu-Pette&trade 非常适合同时更换培养基或从 96 孔板中添加/去除试剂 - 只需将Vaccu-Pette/96&trade 连接到一个大注射器并吸取大约 100 倍于所需的每孔体积。例如,要转移 50μL/孔,吸出并输送总共 5 mL。ELISA、细胞毒性和克隆程序的理想选择。1、非常适用于同时更换培养基或从96孔板中添加/移除试剂;2、只需连接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即可转移液体;3、它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一端有一个真空出口,并提供一根内径为 3.2 毫米(1/8 英寸)的短管用于注射器连接;4、无菌/一次性型号由透明一次性塑料制成,只能使用一次,不能进行高压灭菌或气体灭菌;5、可灭菌/可重复使用的型号由聚碳酸酯模压而成;在使用前,必须在不超过121º C的温度下,在15 psi的压力下进行20分钟的高压灭菌,以避免污染;6、无法进行气体消毒,因为可能会残留滞留气体;7、需要30毫升或更大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本产品不提供)。注:灭菌产品不可退货。产品信息货号类型尺寸F37876-0000一次性移液装置,无菌127 x 86 x 37 毫米F37876-0001可高压灭菌、可重复使用的移液装置127 x 86 x 37 毫米
  • 大龙兴创连续分配器“以旧换新”
    连续分配器&ldquo 以旧换新&rdquo 尊敬的各代理商: 为答谢全国各地新老用户对大龙产品的支持,我公司准备在2011年伊始开展连续分配器&ldquo 以旧换新&rdquo 活动,细则如下: 1、此活动只针对最终用户,凡已购买或正在使用老款DRAGONMED或DRAGONLAB品牌老款的连续分配器的用户,均可参加此活动。2、用户可根据个人意愿,享受500.00RMB将老款旧连续分配器更换为的全新一代DRAGONLAB品牌Setpper连续分配器。3、更换后的连续分配器同样享受新的质保服务,并可享受价格更加优惠的部件成本维修费用。4、活动有效期:2011年2月10日至2011年8月10日5、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大龙兴创实验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所有。 老款 新款 大龙兴创实验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2011年2月9日
  • 谋变中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
    有科研&ldquo 国家队&rdquo 之誉的中国科学院(下称中科院),刚遭遇了已下拨科研经费被部分收回的尴尬。  2013 年 11 月 6 日,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向各个课题负责人下发通知,宣布 2013 年所有院拨项目按 5% 比例对到款经费进行调减。实际上, 2014 年要过&ldquo 紧日子&rdquo 的不仅力学所一家,调减经费是中科院各个研究所的统一行动。  这种控制科研经费的举措还在延续。一位中科院人士向记者透露:&ldquo 2014 年预算刚下来,先导专项核减的比较多。&rdquo 先导科技专项是中科院提出的一项战略行动计划,目标是在事关中国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要科技领域形成重大创新突破和集群优势。  收紧科研经费的信号在数月前已有显现。 2013 年 8 月 20 日,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一行拜访科技部,科研经费是双方会谈的一项重要议题。赵路在会谈中透露,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2014 年科技预算安排要从严从紧。  本轮科研预算从紧的背景是国务院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对 2013 年一般性支出统一按5%比例压减。尽管如此,由于重点压减的项目为办公楼和业务用房建设及修缮支出、会议费、办公设备购置费、差旅费、车辆购置和运行经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等,像先导科技专项这样直接涉及科技经费的调整,出乎很多科研界人士的意料。  近年来,中国科研经费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通道。自 2004 年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连续八年实现 20% 以上的年增长。直到 2012 年,这一增长数字回落到 18.5%。  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高投入未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出。  随着科研经费的高速增长,科研成果数量确实增加,但成果质量提升有限。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学院副教授曹聪分析,研究并没有带来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技术与产品,中国还没有出现像苹果那样的创新企业,多数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仍旧主要依赖国外。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 2009 年中国在专利和技术许可等知识产权上的逆差高达 100 亿美元。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著名海归生物学家施一公、饶毅曾撰文指出,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  2013 年 10 月 22 日,财政部一份关于《国家科技资金分配与使用情况的报告》将科研经费存在的问题归纳为,长期计划经济下的科技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 科研项目管理改革跟不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经费规模快速增长的需要 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  2014 年,中国科研经费的增速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与此同时,科研经费分配体制改革再次蹒跚上路。  科研生态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 2008 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科研人员对课题申报资助制度公正性的评价总体偏低,44.5% 的科研人员认为政府科研经费、基金的分配公正性一般,21% 的人认为&ldquo 不太公正&rdquo 。  当下中国的科技领域,行政化力量在科研经费的配置中仍起主导作用。中国的科技经费配置发展大概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以前苏联为模板,走计划发展道路。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遵循&ldquo 皇粮分配制&rdquo 的规则来获得科研经费,几乎没有竞争的成分。  第二段时期的历史节点在 1985 年,科技体制开始改革,财政科技拨款的初始配置渠道逐渐形成了&ldquo 以竞争性的科研项目为主导,以财政事业拨款为辅&rdquo 的局面。至 2002 年,财政拨款的科研项目(纵向科研经费)全面实施课题制管理,逐步形成了以课题组为中心的科研立项模式。随后,企业、学校等平行单位的横向科技计划也纷纷效仿推行课题制,并制定类似的经费管理办法。  第三个时期为近十年,财政科技拨款体制又经历了新一轮的调整。尤其是 2006 年,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央政府设立了一系列新的科研拨款渠道,以改变过去 20 年间过分依赖竞争性项目机制的状况。  2014 年来临,科学界普遍的看法还是,科研管理及科研经费分配行政化依然是中国科研经费体制最大的弊病。  中国科研计划的制定,通常由相关政府部门出台原则、指导思想、优先领域和项目指南,然后,从项目申报、审核、评估、立项、检查、中期评估、监督与管理,以及项目鉴定验收直至组织推广应用,形成一个长过程的行政管理链。公共科研经费投入分为国家、地方和单位几个层次,形成多部门、多层次构成的纵横交织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弊端由此显现。由政府各部门主导设立的一些经费规模为几千万元到几亿元的巨型项目,每年会针对特定研究领域和项目颁发申请指南,由政府官员任命的专家委员会负责编写指南。  对此,施一公和饶毅联名在美国权威期刊《科学》(Science)上以社论形式发文分析,专家委员会的主席们常听从官员们的意见,并与他们合作。这些指南表面上勾画了&ldquo 国家重大需求&rdquo ,但由于指南中具体而狭隘的描述,基本可以毫无悬念地猜出经费预定给谁。  身兼官员和研究课题的人员,获取项目也更容易。科研院所、高校本身是行政化机构,&ldquo 从校长到课题负责人同时是行政管理人员又是学术带头人,这导致科研项目难以去权力化。&rdquo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张力说。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自上而下地组织研究项目,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科研趋势。而在中国发生变形,施、饶两人认为,这一科研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部分归结于体制,部分归结于文化。压抑了创新,也让每个人都清楚: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最重要,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  文化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也在科学界发酵。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认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部分科学家缺乏自律造成的。例如,在项目评审中,被评者事先起草评审意见供评审专家修改,而评审专家一般只是简单地修改一些语句而已。&ldquo 除非科学家自己在参与评审过程中能够严于律己,否则任何经费分配体制都无法运行好。&rdquo 蒲慕明曾如此表示。  在施、饶两人眼中,中国的科研圈是这样一幅图景: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拒绝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部分反对当下科研文化的人,因为害怕失去未来获得经费的机会,选择了沉默 其他希望有所改变的人则持等待和观望的态度,不愿承担改革可能失败的风险。  有效资助  2006 年财政部的一次调研显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中,通过竞争方式下拨的比例接近 80%,远高于西方国家水准。为此,中央政府设立了一系列新的科研拨款渠道,以改变过去 20 年间过分依赖竞争性项目机制的状况。  当前科技拨款机制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以稳定资助为原则的制度性、计划指令性拨款,即根据预算,从中央财政划拨到各个拥有公立科研机构的部门,由部门自主决定配置方式,经由各层体系层层划拨至下属机构的研究者。  还有就是基于一定期限的科研项目竞争性拨款。竞争性拨款是一种打破部门界限,采取专家评议、择优支持的方式,有固定的期限,少则若干月,多则四五年。现实情况是,&ldquo 比如,教育部下达一部分保障性拨款,到院校内部,难以调配,还是需要校内竞争。目前并没有更好的取代办法&rdquo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汝鹏称。  美国也是政府部门提供的科研经费占绝大部分,其中竞争性拨款也占比较高,但其能够保障稳定资助的实施。例如,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10 年的经费预算为 312 亿美元,其中 20% 左右用于资助 NIH 所属的 24 个研究机构。在这些机构中供职的 6000 多名科研人员不用每年都去申请项目,只是每四年经过一次评估,如果研究做得不好,实验室会缩减规模直至被关掉。  竞争性过度,会从整体上导致低效竞争过多,科研人员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经费申请上。为此,科技部颁布了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比如,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不再允许从课题经费中开支工资性费用,增设了非编制人员的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等。  对这样的改革,国内科研人员并不是都满意。例如,砍掉与他们的收入直接相关的人员费。对此,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司长张晓原辩驳为,这实际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科研经费承担不起这一使命。  三张改革牌  各方面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获,科研人员对到手的课题经费比之前要谨慎得多。然而,从源头看,科研经费改革的一条重要路径是,在稳定支持经费和竞争性经费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至关重要。  理想的科研经费分配结构是在两种资助模式间取得平衡。美国东华盛顿大学商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宁表示,这个比例取决于国家战略,稳定支持经费应资助那些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的研究项目。  矛盾在于,如果简单地提高稳定支持经费的占比,也可能会影响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形成新的&ldquo 大锅饭&rdquo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认为,核心问题就是国家给科研单位的使命是什么?要把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科研机构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的变化结合起来,而&ldquo 这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财政拨款制度,涉及的问题相当多&rdquo 。  国内正在尝试改革的另一条路径,是从经费申请和使用者两方面入手,对科研经费与个体和单位利益的关联加大制约力度。纵向科研计划在逐步施行更为严格的经费预算和审查制度,降低使用的随意性,提高使用效率。  比如,预算的精细度和合理性直接与未来预算是否被削减、削减多少相关。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一位副研究员告诉记者,现在国家项目的经费预算严格多了,&ldquo 普遍会削减 10%-20% 的申请额度&rdquo 。而且一个课题预算已经细化到,如每年多少人次出差,什么职称、目的地等。  这条路径的问题是,严格的预算和审查制度,降低了科研经费使用中必要的灵活性,特别是探索性较强的科研工作,受牵制较多 高强度的过程监督,也给科研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负担,使他们疲于应付各类检查、评估,降低了科研效率。  细节处也多有纰漏。《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设置与科研项目预算科目设置并不太一致。科研人员凭经验完成预算编制,财务人员很少能参与其中,致使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失去了预算的严密性与严肃性。同时,国内纵向科技计划种类较多,在项目经费支出运算科目上也不统一,进一步增加了预算编制、执行和审计的难度。  &ldquo 要求我们在科学上出成果是应该的 还要求我们懂财务知识,而且各个机构发布的财务审计标准、预算标准各不相同,都要去了解。感觉很累。&rdquo 上述化学所副研究员说。  严格的监管也意味着成本的增加。从 2010 年开始,科技部针对项目同质化的现象,通过技术手段查重,然后请同行专家评审。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这个方法是有效,但成本很高。  况且,科研经费监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由专业机构和人员承担,否则无法判断所发现问题是源自制度本身还是制度执行中产生的问题,也无法轻易发现制度漏洞并加以弥补。  美国科学基金会总监察长办公室作为一个专业监管机构,负责调查和处理资助项目经费使用中的造假、浪费、滥用以及其他不端行为。该机构 80 多位工作人员都具有科研背景或者法律、会计、审计等从业资格。与之相比,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监督审计部门不足 10 人,大多也没有会计和审计专业背景。  除了实施科研投入的源头调控,还有加强对经费申请和使用者的监管,科技部已经在试打第三张牌&mdash &mdash 增加项目评审的透明度。  万钢告诉记者,目前科研项目评审,所有过程全都录音录像,做到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整个过程都在网上进行,全都进行痕迹管理,在追溯过程中不留漏洞。  近邻韩国,已构建了高度透明的科技经费流通渠道。政府研发经费直接拨付到科研单位,科研项目实施和成果评价的权力掌握在独立的非政府组织手中,韩国政府对研发经费实行多重管理监督,多个单位都可对科研经费进行监督,普通公民也可以上网查阅科技主管部门的项目计划书和资金拨款情况。  从 2013 年底起,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建一个科研信息共享平台,以避免科研领域多头部署、重复支持、相互封闭的现象。同一个研究团队在不同的科技计划中,提出目标相似而又处于同一研发阶段的项目申报,获得不止一个科技计划的支持,这样的事时有发生。  同时,科技部还计划推行科技报告制度,把结题验收后的项目放到网上。 2013 年 11 月 1 日,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征求意见版已公开发布,提供了 1000 份免费科技报告。这样既有利于科研人员共享科研成果,又促进技术交流。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透露了另一项改革举措,&ldquo 最根本的要求,我们认为要强化科研项目经费的法人负责制,而不是课题组专家负责制,这是体制上的问题。&rdquo 具体而言,法人责任体现在编制预算时提供的服务、实施预算中的监管、调整预算中的快速核准以及对单位人员的信用管理上。  这一步如何走,或将引发整个科技体制的改革。
  • 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征求意见
    关于公开征求《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为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2021与2022年度配额分配工作,我部组织编制形成了《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等材料可登录我部网站http://www.mee.gov.cn/ “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请书面反馈我部,电子版材料请同时发至联系人邮箱。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2年11月12日。联系人: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邓朝阳、曹园树电话:(010)65645635邮箱:climate_china@mee.gov.cn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邮编:100006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2年10月31日
  • 教育时评:科研经费分配改革应当“提速”
    近日,有关科研经费分配体制改革的话题很热。有学者通过媒体列举出种种怪现状,比如政府部门官员在科技决策、科研经费分配上权力过大,经费审批透明度不够,庸俗的人际关系影响公平,“小钱大审、大钱小审”等。与学者们交谈,大家都认为从财政渠道划拨的科研经费快速增长,使得这些问题、争议凸显,也使得改革分配模式的呼声日益急迫。  目前我国科技研发项目分为自由探索和国家任务两部分。自由探索项目的立项程序是先由学者提出申请,再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组织专家评审,程序严格。专家们认为其公正性已不亚于国际学术组织,所以尽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经费不多,但是获得者都引以为荣,作为自身科研实力的标志。而国家任务项目,资金量很大,远远多于前者,但从立项、审批,到资金分配,似乎在程序、制度的严格性与公平等方面却存在较多争议。这就是有些学者所说的“小钱大审,大钱小审”。  迄今为止,我国的科研事业还处于奋起直追的状态,企业、行业、国家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因而以“计划”、“工程”名义集中力量完成国家任务,就成为组织研发的主要形式。这种做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某些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力量的“计划”项目没有搞出批量生产的产品,反倒是一些没分到经费的民间中小企业开发出占有世界市场很大份额的产品。因此,在国家任务项目方面,不但要引入专家评审、同行评议的机制,还要引入类似于建设监理制度的研发监督机制,改变目前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争项目、分经费,钱分下去怎么花、干得如何反倒没人监管的现象。  在项目评审、经费分配机制上,国际上通行的原则是裁判员、运动员不能兼任,科技发展计划的制定者不能同时是参与者,在其中获得经费。我们在资源配置上的改革应遵循这一原则,减少对权威的倚重,强化同行评议机制。我们应强化科技部门在政策、咨询方面的作用,淡化其在经费分配方面的权力,以杜绝权力寻租,减少腐败的发生。  曾有学者提出,建设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但笔者认为,这在现阶段还仅仅是一种发展方向,因为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机制还亟待健全,研发实力还亟待提升。这从近几年国家科技大奖的结果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以2009年为例,三大科技奖通用项目高校获得的奖项占到64.8%,而高校获得的国拨科研经费一直没超过10% 技术发明奖项目本应大多出自企业,但是近年来这个奖项超过一半由高校包揽。  作为研发主体,企业应该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即自筹经费搞研发,而不是从财政渠道取得经费。企业通过自主研发获得新技术是企业应有的职责,企业自身实力不足,拿到项目、经费后再包给院所、高校,这在程序上是本末倒置,很难保证把钱用对地方。  当然,科技研发最终目的是将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现阶段企业、行业仍然有大量共性问题需要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成立科研攻关机构,由经济、法律、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组成,资金由国家、行业共同筹措,选择合适的专家、团队承接项目,成果由全行业共享,而不是把财政研发经费直接投给某个企业。
  • 赫施曼助力多组分配液
    多组分配液常见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化工、生物等试验及配方研发当中,一般有多种组分,每种组分有多种备选,而每种备选又有多种浓度。以锂电池电解液为例,如下图所示,其主要成分有溶剂、锂盐和添加剂三大组分,每个组分有多种选择。涉及的试验量会非常大,有大量的移液、配液和混液的工作。移液体积如果很小,是微升级别,实验室一般会用移液器(手动和电动两种)。手动移液器需要手转旋钮调节数值,手指按压进行吸排液。Miragen电动移液器,数值靠设定或选定(可储存6个移液程序),电机控制活塞运动,而且吸液和排液可分次数且各段体积可调,可实现单吸多排、多吸单排等效果,具有步骤少、更稳定、调数快、模式多等诸多优势。移液体积在零点几毫升到几十毫升,一般会用瓶口分液器来进行便捷、准确地分液。体积的调节方面,目前主流的有游标式、数字转盘式和刻度环量阶式。这三种方式中,游标式和数字转盘式是线性滑动,移液体积会随着相关部件的磨损、变形而发生变化。刻度环量阶式不是线性滑动,它将整个量程分为若干阶梯,每一阶梯始终对应一个量程,所以重复性更好,从设计上保证精度且终身无需校准。另外体积设定也非常快,半圈内就可以完成。移液体积如果稍大,处理次数很多,可采用赫施曼opus电动瓶口分液器,可用触屏设置分液的体积、次数、间隔时间,其中10ml的规格,单次排液体积小至10ul,大到500ml,单次程序中可设置分液次数1-9999次,非常适合试剂的大批量添加和分装,另外还有不等体积分液、双主机混液等应用。移液工作量进一步加大,到小试、中试等环节,需要仪器连续长时间移液,或者液体性质较为特殊,则可以考虑赫施曼的智能工作站。智能工作站能处理绝大多数的液体体积问题,类似稀释、定容、灌装、快速分装、液体量取、多道移液等,配备了不同类型、功率的电机且对转速有极好的控制,转速低至每分钟不到一转,高至每分钟几千转,流量覆盖了每分钟从几微升到几升的超大范围。工作站不仅用氟塑料和陶瓷等极耐腐蚀的材料,还针对不同类型的液体选配不同材质的泵管来解决腐蚀、析出、高温、消毒等各方面问题。常用于食品、制药、电子化工、政府等行业检测部门中的培养基分装、样品精密稀释、高粘度液体分装,甚至高温腐蚀性液体处理。
  • 配件制造部——把好粒度仪生产首道关
    在百特,有这样一个部门,它是粒度仪器生产的首道工序,是百特仪器保障质量的首道关口,是百特人口中的“首哨”,它就是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的配件制造部。配件制造部负责百特仪器制造所需要的各种电子线路板、机械零部件、电路电机模块总成、激光发射单元、探测单元,以及各种组件的生产、老化、测试和检验工作。一台测试准确、功能强大、品质优良的百特粒度仪,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构成,而仪器内部这些制作精良、稳定可靠、功能齐全的零配件和功能总成,都是在这里生产制造出来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百特配件部拥有先进的高温高湿老化实验室,它能在恒定高温高湿的恶劣环境下对百特激光粒度仪所用的电路板、探测器等功能部件进行7X24小时的仿真测试,经过严格筛选、高温高湿老化和精心检验后的组件为百特仪器产品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在公司制定的各项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质控流程指导下,配件制造部的员工制作的各种线束,线径、线色、线序正确,端子安装牢固,线路连接畅通;他们装配的各种组件牢固紧密,连接准确无误;他们生产的激光发射单元和光束探测单元,光束平行不发散,光束探测单元无污点、无断道,准确无误。配件制造部每年所承担的国产仪器配件生产任务高达上万套,承担生产出口加工组件上千套,所涉及的质量控制点高达几百万个。面对如此繁重而精细的工作任务,配件部通过合理调配资源,研制工装卡具和充分利用各种检验检测设备等方法,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产品质量,多年来,始终保持生产计划完成率100%,配件合格率100%,出口订单合格率100%。他们在生产过程中补短板,挖亮点,动脑筋,想办法,积极优化资源配置,采取分工与合作协同、上下游质量互检的工作模式,不仅改变了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的生产痛点,现在每月还能做到超额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作为百特粒度仪生产的“头道岗”和“首哨”,把好粒度仪生产的首道关是配件制造部的使命与责任。他们将继续秉持初心,与公司各部门一起为实现“打造精品仪器,争创国际品牌”的目标而奋勇前行。
  • 人民日报:科研经费分配应远离权力和人情
    要打破目前中国科研产出有数量奇迹、少质量惊喜的困局,必须建立起以学术创新为宗旨的课题申请和科研经费分配制度  日前,我国学者施一公和饶毅在《科学》杂志撰文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科研经费持续高速增长,但现行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巨大科研投入的保障下,我国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科研产出。从数量上看,1990年,我国大陆只有几千篇SCI论文 到2008年,SCI论文数超过10万篇,跃升世界前列,EI论文数在2007年更是位列世界第一。然而,在数量繁荣的表象下,却潜伏着质量的危机。  诚然,中国近年来发表的高引用率论文数以及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都呈增长趋势。然而,我国与世界科技强国的差距不在于SCI论文的数量,也不在于高被引论文的数量,而在于缺乏世界级别的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世界一流的顶尖科学家。在科研成果方面,中国自人工合成胰岛素以来就鲜有世界级的科学突破。  世界上的重大科学创新大多是自由探索的结果。但自由探索的研究项目往往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其应用价值不易在短期内显现。在科研导向上,我国的科技政策长期以应用价值为旨归,基础研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从事数学、物理、历史等基础学科研究的青年学者待遇偏低,生活压力迫使其无法安心科研。对于这些青年学者,应配备一定的科研业务经费,鼓励其从事自由探索。  在课题设置上,我国的自由申报课题数量虽多,但资助额度一般不高,重大课题通常采取自上而下的设定机制,与自由探索的宗旨背道而驰。在当前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中,科技管理者、院士、学科评议组成员、资深教授等在研究课题设置和科研经费分配的过程中享有主导话语权,接近学术前沿并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学者反而没有发言权。要充分激励学者们的自由探索精神,必须打破一小部分人在科研课题设定和经费分配上的绝对权力,避免由少数人制定的“课题指南”主导未来的科学发展方向。  在项目评审上,尽管同行评议这一原则在项目评审中被广为采用,但人情因素的干扰仍然无所不在,在应用研究和开发等领域更是如此。不少海归学者都反映,回国之后,不得不花大量时间用于拉关系、搞公关。这导致了施一公和饶毅在上述文章中所提到的结果:“作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  要打破目前中国科研产出有数量奇迹、少质量惊喜的困局,必须建立起由学术共同体主导的、鼓励自由探索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具体来说,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成立以科学家为主导的研究理事会,打破专家垄断,实行学术民主,杜绝行政干预的影响和人情因素的干扰,最终建立起以学术创新为宗旨的课题申请和科研经费分配制度。
  • “纳升液体分配芯片器件与样机”和“基于荧光产生的数位化PCR仪”研发
    成果名称&ldquo 纳升液体分配芯片器件与样机&rdquo 和&ldquo 基于荧光产生的数位化PCR仪&rdquo 研发单位名称北京大学联系人马靖联系邮箱mj@labpku.com成果成熟度□研发阶段 &radic 原理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可以量产成果简介: 在2009年,黄岩谊课题组利用第一批基金的资助,配备了电控平移台、显微物镜、图像记录设备等小型部件,还购置了演示实验所必须的耗材与试剂,研制了一种针对&ldquo 纳升级别液体控制的自动化分配装置&rdquo 。这一装置利用微流控芯片在液流控制上的优势,结合表面化学和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机械运动装置,实现了高精度、可编程的微液滴分配,有望成为下一代高通量生命科学实验、药物筛选、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实用工具。在基金支持的基础上,课题组组装了原理样机2台;基于装置的工作原理撰写科学论文2篇,其中1篇已经在Lab on a Chip期刊发表,并作为当期封底,还有1篇正在审稿中;利用本装置,通过与第二期基金获资助人工学院席建忠特聘研究员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一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际专利1项。除此之外,在本基金支持所开展的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课题组还于当年获得国家863计划的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现在已经顺利结题。2011年,黄岩谊课题组再次获得仪器创制与关键技术研发基金的资助,用于研发新型的大动态范围数字PCR仪。数字PCR反应与传统PCR不同,它通过离散分布的单个分子扩增而产生的可检测信号来测定体系内相关核酸分子的数量。由于测量不再依赖于模拟量的强弱所以扩增的不均匀带来的偏差不再影响测量的精度,取而代之的是对扩增后离散信号的计数,可以达到绝对定量的检测,对于生物体系内低拷贝数的核酸尤其是mRNA的定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仪器创制与关键技术研发基金的支持下,课题组购买了开展科研所必须的一些部件,包括液流控制的零件,压力传感器,温控器件以及必要的一些试剂等,并成功组装出样机。目前该项目进展十分顺利,部分科研成果正在整理和发表过程中。基于本项目前期研究所取得的部分关键成果,结合实验室过去五年内积累的经验,黄岩谊课题组已成功申请到科技部863专项基金一项。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一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际专利1项。
  • 全自动液体快速分配仪新品上市
    2015年3月,我公司正式推出新款全自动液体快速分配仪FP-A/B,该仪器采用大触摸屏、快速定位装置、结合高精度泵以及耐腐蚀的管路,能够快速的完成批量样品试剂分配及添加,代替传统移液分液工具,同时具有高精度、速度快、高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工的优势,广泛的应用于实验室的无机或有机试剂的分配与添加。具体详情敬请咨询我们的服务电话400-0016-112。
  • 两位学者联合呼吁打破科研经费分配潜规则
    现在正是打破研究基金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基金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  京华时报讯“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近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施一公,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饶毅联合撰文,要求研究基金的分配不再依赖私人关系。  两位学者在文章中指出,尽管对于一些比如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小型研究经费来说,科学优劣可能仍然是能否获得经费的关键因素。但是,对来自政府各部门的巨型项目来说,科学优劣的相关性就小多了,这些项目的经费从几千万元到几亿元人民币。对后者而言,关键问题在于每年针对特定研究领域和项目颁发的申请指南。表面上,这些指南的目的是勾画“国家重大需求” 然而,项目的申请指南却常常被具体而狭隘地描述,人们基本上可以毫无悬念地意识到这些“需求”并非国家真正所需,经费预定给谁基本一目了然。政府官员任命的专家委员会负责编写年度申请指南。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专家委员会的主席们常听从官员们的意见,并与他们合作。所谓“专家意见”不过反映了很小部分官员及其赏识的科学家之间的相互理解。  两位学者认为,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不仅压抑了创新,也让每个人都很清楚: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最重要,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  两位学者为何发表此文?按学术优劣分配基金如何操作?昨天下午,施一公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介绍,施老师当天出国,不方便接受采访。  记者又拨打了饶毅老师的办公电话,但未联系到他。  社会科学领域某研究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科研经费分配机制,自主创新还受到其他多重因素的压抑。比如目前中国缺少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评价机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科研经费近年来的大幅度增长固然是好事,但是大的投入是否获取相应回报却无从考量。  此外,科研人员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最直接的是署名权。个别科研项目完成后,往往要把未直接参与科研的行政领导的名字署在前面。  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北京大学教授饶毅
  • 2027年全球色谱配件和耗材市场将达到65亿!
    近日,就某国外调研机构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全球色谱配件和耗材市场预计从 202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65亿美元,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制药研发投资和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促进了全球色谱解决方案的使用,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也增加了色谱系统的使用。 主要因素:对于药物研发的投资 色谱技术和新型分析解决方案在制药行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顶级制药公司的研发支出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增加,新兴市场也见证了政府/公司对药物研发的投资增加,色谱技术在蛋白质纯化和分析、药物评估和质量控制方面有重要应用。 主要机会:开发用于石化行业的新型色谱柱 气相色谱柱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重现性,可以更好地用于挥发性物质,在石化行业中有重要意义,石化行业在新兴市场都在持续增长,开发新的气相解决方案用来应对分离挑战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按技术划分,预计液相色谱部分在色谱配件市场中所占份额最大;到2027年,该细分市场预计将从2021年的26.447亿元达到43.3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2%。 由于近些年来色谱解决方案的推出及应用,科学研究和药物研发也在帮助亚洲市场高速增长,预计亚太地区的色谱配件和耗材市场将以最快的速度增长。 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北美地区在2021年占据了色谱配件和耗材市场的最大份额,到2027年,北美市场预计从2021年的9.678亿美元达到16.35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8%。随着研究资金和临床试验不断的增加,也推动了北美市场进一步扩大,预计5年后,北美仍是色谱配件和耗材最大的市场。 主要市场参与者:截至2021年,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是安捷伦科技(美国)、沃特世(美国)、岛津(日本)、赛默飞世尔科技(美国)和珀金埃尔默(美国)。
  • 科技部公布2016“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推荐名额分配表
    8月10日,科技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平台申报推荐工作的补充通知》。  《通知》内容显示,在2016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工作中,科技部平台负责接受企业、科研院所、部分高校(不含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地方高校)及其他系统自然科学领域人选的申报推荐。  申报人要求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国际国内较高学术成就,具有较好创新发展潜力,有一定社会影响。年龄限定为35周岁以下,女性37周岁以下。  2016年科技部平台遴选60名青年拔尖人才。从地方推荐名额分配表来看,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州等7大区域各占7席;而从部门推荐分配表显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可以推荐50名,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农业部可以推荐20名。  具体推荐名额分配表如下:地方推荐名额分配表推荐渠道名额分配推荐渠道名额分配北京市7河南省4天津市7湖北省4上海市7湖南省4江苏省7重庆市4浙江省7四川省4山东省7陕西省4广东省7广西自治区3河北省4海南省3山西省4贵州省3内蒙古自治区4云南省3辽宁省4西藏自治区3吉林省4甘肃省3黑龙江省4青海省3安徽省4宁夏自治区3福建省4新疆自治区3江西省4新疆生产建设 兵团3小计139部门推荐名额分配表推荐渠道名额分配推荐渠道名额分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5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中国科学院50科技部2工业和信息化部20司法部2农业部20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0国家体育总局2公安部10国家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总局2国土资源部10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交通运输部10国家粮食局2水利部10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0国家文物局2环境保护部5中国民用航空局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检疫总局5国家铁路局2国家林业局5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总局2中国地震局5铁路总公司2中国气象局5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国家海洋局5小计263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平台申报推荐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科办函政〔2016〕6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相关单位,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万人计划”总体工作安排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中组发[2011]24号),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等关于做好2016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组厅字[2016]31号)的要求,现就做好2016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平台申报推荐工作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在2016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工作中,科技部平台负责接受企业、科研院所、部分高校(不含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地方高校)及其他系统自然科学领域人选的申报推荐。  二、申报条件  申报人要符合《关于做好2016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组厅字[2016]31号)规定的有关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   3.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国际国内较高学术成就,具有较好创新发展潜力,有一定社会影响   4.申报人具有中国国籍,申报截止日期前在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单位工作1年以上的在聘青年人才   5.申报人年龄限定为35周岁以下,女性37周岁以下(计算时间均截止至2015年1月1日。男性198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女性1978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6.一般应获博士学位。  申报人不得在同一年度申报国家“万人计划”其他类别的项目。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不在本计划支持之列。  已参评过青年拔尖人才但未入选者,申报时应有新成果新成就。同一申报人申报本计划不得超过2次。  三、申报推荐渠道及名额  申报人选按照人事隶属关系向所属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申报,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核把关申报材料后,向科技部平台统一推荐。  2016年科技部平台遴选60名青年拔尖人才,具体推荐名额分配表见附件。  四、有关要求  1.各推荐单位要广泛宣传动员,扩大选才的覆盖面,要重视推荐开展原创性研究以及在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的优秀青年人才。  2.推荐单位要组织专家对申报对象进行初选,在其工作单位内部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正式推荐,部门和地方推荐函中应明确说明初选及公示情况。  3.推荐人选登陆中国人才网(rencai.people.com.cn)下载申报书客户端进行填写。  4.附件材料按《关于做好2016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规定顺序排列,并整合为一个PDF文件(每个不超过15M,超过分为两个及以上),并按“姓名+附件材料”进行命名。  5.人选所在工作单位和各推荐单位要指导申报人如实填写申报材料,认真审核把关,确保材料的真实性。  6.申报材料包括推荐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自然科学类申报书》及附件(一式两份)、推荐人选信息汇总表。纸质申报材料用A4纸双面打印,合并装订。  7.请各推荐单位严格按推荐名额排序推荐(超额不予受理),于2016年9月20日前将推荐人选电子版申报材料上传至网络申报评审系统(qnbj.1000plan.org),并将纸质申报材料邮寄或送达至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  五、联系方式  科技部人才中心:010-68598053、68598036、68598258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010-58881781  电子邮箱:bajian@sttc.net.cn  地址及邮编: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349房间(100045)  科技部办公厅  2016年8月10日
  • 陶短房:科研基金分配优劣看科研成果
    今年9月,北大海归教授饶毅和清华大学海归教授施一公联合在美国《科学》杂志撰文,对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提出商榷,声称“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并认为这种体制的缺憾,使得中国近年来研究经费尽管以每年20%的幅度递增,但未能促进、有时反倒阻碍了中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对此,近日科技部发言人予以反驳,认为文章的指责“与事实不符”,中国对科研基金的分配是符合“国际通行办法”的,并以二位作者本人的事例表明,现行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对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经费和条件保障“给予了大力支持”。  一个体制是先进还是落后,一个机制是“不能促进、反倒阻碍”还是“符合国际通行办法”、“给予大力支持”,的确是个主观色彩浓厚,不易标准化和量化,因此也很难判定是非曲直的问题,两位海归专家的抱怨想来不是空穴不来风,而科技部发言人的辩解也显得理直气壮,掷地有声,如果就这么各说各的,想必说到明年也分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不过此处量化不了,分不出黑白,并不代表这个问题就只能是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因为说到底,这个问题毕竟和科学有关,但凡跟科学沾边的问题,总能用科学的办法给解决了。  说到底,科研基金的用途,是促进科研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开展、深入,尤其是鼓励原创性、理论性和创新性的东西,鼓励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要衡量科研基金是否用得好、用得高效,最准确、最客观的标尺,就是看一下在上述领域,中国模式和“国际通行办法”相比,效率究竟是高还是低。  据国外媒体不久前的推算,中国近年来在科研论文数量上进步明显,上世纪80年代中期排名还不值一提,1996年已排名世界第九,1996-2008年期间逐渐升至世界第四,2008年跃居世界第二,如今则极可能已跃居第一,同样,中国近年来申报专利数也明显增加,这些都表明,中国科研基金数量的增长,还是起到了一定效果。  但与此同时,中国科研机构论文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长间尚存在很大落差,一些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风气不正,论文抄袭或敷衍了事的现象历历在目,许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将论文发表数量当做最重要的业绩考核参数,促使中国科学论文的数量大幅度膨胀,而质量则泥沙俱下。与此同时,尽管专利数膨胀,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在基础研究、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等最基本、最“硬件”的指标上,中国和科技先进国家间的差距,仍然相当明显。  很显然,中国科研水平在提高是事实,但差距、不足也是事实。近年来中国科研基金投入增长幅度高达20%,而在“硬实力”方面的增速,有没有达到与之相称的水平?如此高的投入,究竟让中国在多少领域真正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个帐,想必不难算清楚。  同样,两位撰文的专家都是“海归”,先后在两种科研基金分配体制下工作过,他们究竟在哪种体制下获得更多、更实在的科研成果,他们本人和科技部,想来同样有一本明帐。  最好的辩材不是口才,不是外国媒体,也不是主管部门的权力和发言权,而是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播种所求,无非收获,批评也好,辩护也罢,最终怕也不免要着落在这里。
  • 科研经费分配还是拉关系?学者博客众说纷纭
    2010年9月,我国973首席科学家施一公、饶毅,撰文说中国科研经费分配靠关系,并在美国《科学》杂志刊登。近日,科技部就此作出回应: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我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与事实不符。发言人称,发言人的论据是“各环节符合国际通常方法”,项目在规划、立项、评审和验收等各个环节,按照国际通常办法,都建立了由各学科领域高层专家所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参与项目全过程的评审和监督管理。“向科技部反映问题渠道畅通”,对任何违反科学道德、科研诚信、违规违纪的不端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有举必查,查实必究,绝不姑息。  对于科研经费分配还是拉关系?众多学者在博客发表热议。  王辉:科技体制与科技人员是怎样的关系?  当人们怀疑科技管理体制有问题的时候,与科技人员是否有关?我认为科技体制好坏尽管与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有关,但科技体制本身与科技人员无关,人们批评体制存在问题不是批评科研人员存在问题,所以批评科技体制的结果并不是对科技人员的奋斗不公。万部长列举了我们在科技方面已经取得的光辉成就,以此来证明我们的科技管理体制是健康的。但我们是否应该问一下,如果我们的科技管理体制更完善的话,我们目前每年如此大的科技投入是否应该取得更大的产出?如果其它方面不好计算,那么我们在国际期刊上每发表一篇论文国家投入多少钱?是否比美国科学家发一篇文章花费的钱要多的多?可以参考周耀旗老师博客的文章:用科学方法来分析科技部是成功还是失败。  科研允许失败,那总不能以此为借口来搪塞我们在科研经费上的分配不公所导致的产出低下吧,“汉芯”这类的事件总不属于科研失败吧,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检讨一下,这样的造假行为,为什么能通过科技部组织有关院士参加的专家组的验收?还有多少个类似的事情没有被发现?“汉芯”事件以后,科技部在863和973这类重大课题的结题验收方面,做了哪些改进以堵塞一些漏洞?既然大家都指出存在的问题,科技部就应该认真接受大家的意见,研究解决的方案才是,不要和当初中国足协一样总是狡辩,因为盖子总有揭开的时候。  王涛:科技部的委屈和困惑(自白篇)  想一想我们科技部,建国六十年来可以说是兢兢业业,响应国家领导人的决策,兼顾大局,策心策力,为中国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说是做出了汗马功劳!建国的时候,中国的科学技术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跑的,有几样是科技产品,不都是自然产物么?就是在我们科技部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科学技术才开拓了新局面。看看水里游的吃的不再是自然食料而是含高科技的食料,长得是又好又快。再看看地上跑的,大车加小车,都是高科技,虽然交通阻塞几乎天天发生,但那是城市规划的问题。天上不仅有了我们的大飞机,更有了飞往太空的火箭和卫星,哪一个不包含了我们科技部的心血?  历史已经证明,我们科技部的决策是正确的,是从大局出发的。中国的哪个科学家我们没有支助过?中国的哪项发明我们没有过问过?中国的哪项科技事业我们没有参与过?前前后后,人人事事,科技部可以说是任劳任怨。我们请过功么?我们抱过屈么?没有我们科技部,就没有我们中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没有灿烂的明天!  一些科学家,不能只是看到国外科技政策的优点,而看不到缺点,不能只是看到国内科技政策的缺点,而看不到有点。我们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决策制度是符合当前的中国发展现状的,是有利于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希望中国的科学家好好务本,努力争取做出更多的世界第一流的贡献。(节选)  黄秀清:施一公、饶毅两位教授把好事搞砸了  朱猛进老师对科技部回应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进行了解读,有一定道理。从科技部的官员下面这段话可以解读出新的东西:  (近年来,973计划在农业、信息、材料、能源、人口与健康、资源环境、综合交叉和科学前沿等领域,解决了一批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例如:超导材料科学,脑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太赫兹重要辐射源及探测,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培育活体小鼠、化学复合驱采油、高强度钢等一批世界瞩目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也为世界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这些成就凝结着承担科研任务和参与规划、立项、评估、管理的一大批科学家、科技管理人员的辛勤汗水和求实奉献的精神,我们诚挚感谢他们为我国基础研究所作的杰出贡献。)  请注意,这段话没有专门提施一公和饶毅教授从事的生命科学!在列举了为我国基础研究所作的杰出贡献的基础研究中,没有提及施一公、饶毅教授的任何工作。其实这位官员最想说的是,国家为你们提供了足够好的科研条件,你们两位也拿了不少钱,可并没有做太多贡献,科技部已经很不满意了,你们居然还跑到外面乱嚷嚷。话又说回来,施、饶两教授有点操之过急,现在就试图简单地借助外力对经费分配体制进行改革,有点异想天开,应该先静下心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好,一旦手里有被认为“为国争光”的硬家伙,再从内部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外力的介入只能起到副作用,现在看来,两位把好事搞砸了。  黄晓磊:施饶两位说“江湖事儿” 科技部说“面子事儿”?  施饶两位说的应该是“江湖事儿”,而科技部说的则是“面子事儿”。从表面上来看,科技部说的可能也没错,项目的立项、评审、监管都是有程序可依的,也都是根据国家需求来的,怎么可能有分配问题嘛 而施饶两位想说的是江湖上的事儿,江湖事儿往往都是大家都知道,所谓的潜规则。潜规则毕竟是潜规则,如果没有证据,即使大家都知道,(有关部门)自然也可以说你这是不合事实。就像证明一个科学问题,需要更多的证据。那么,这样的证据怎么找啊,谁会给出这样的证据?或者,政府部门干脆自己进入江湖,做个江湖人算了。  杨学祥:“学术”和“政治”分开为好  最近关于“海归对中国科技政策批评”的争论表明,海归仍然没有忘记中国传统,过于热心政治问题。对于国外的科技规则,很少听到海归的批评,应该是言听计从的。国外的学者也很少有人过问政治问题和科技规则。海归回国后,应该坚持这一传统,不对不同国家的科技规则说三道四。作为“千人计划”的聘请专家,资金条件基本不成问题,应该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而不是修改中国的科技国策。如果一回国,立即陷入科技国策争论,与“千人计划”的初衷相违背。我认为,对外聘的学者来说,“学术”和“政治”分开为好,以免相互干扰,耽误了本职工作。“千人计划”并没有聘请科技政策专家,学术专家在这方面未必是内行。  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照搬美国规则未必能在中国行得通。  胡伟平:一场美国《科学》杂志与科技部的PK  一边是国内某些学术机构与学者奉为学术观点发表圣坛的《Science》。 一些高校还为能在此杂志上发表文章者提供高达20万以上的大奖。能在此杂志发文成为引无数中华学子竞折腰的壮举。可如今,我们是否也需要质疑一下《Science》上所发文章的观点一定正确吗?我们的科技管理部门已经说出了”No!"。  一边是我们国家最高科技管理部门,领导着中国科技发展的伟大事业,代表着中国科技工作的前进方向。我们的科研经费分配很完美吗?《Science》也说出了"No!"好家伙!强强交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我等小民也一时难以判断究竟谁说的对!  姑且不去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但既然讨论的是有关科学的问题,当然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秉着科学精神好好讨论一下了!倘能达成广大科技工作者从灵魂深处认同的共同价值观与行动准则,则争论或许能收获善莫大焉之果!
  • 百特公司配件制造部获公司上半年质量工作优胜奖
    多年来,百特公司在质量体系建设中取得可喜成绩,仪器的出厂合格率连续3年达到100%。在公司上半年质量工作评比中,配件制造部脱颖而出,获得百特公司2009年上半年质量工作优胜奖。  配件制造部承担公司所有仪器电路系统、连线、组件、以及相关配件的生产、检测、考核工作,所涉及的电子、机械、光学零部件上千种,点多面广。这些配件的质量直接影响仪器质量。为此,配件制造部制定了严密的质量规程与控制措施并狠抓落实,完善生产工艺流程,完善自检、互检、专检机制,认真制作、层层检测。同时自制了20多台专用的电路性能检测设备和老化设备,保证不让一件不合格的配件流入到仪器上,为百特仪器质量稳定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 仪器配件价格起底:光谱最廉价 质谱修不起
    不同厂家同类配件,也许价格有天壤之别 不同厂家不同类型仪器的配件价格也差异更是惊人 代理的价格与直销的价格又是迥异&hellip 在仪器信息网论坛针对仪器的配件价格的讨论贴中,很多网友爆出了在仪器维修、更换配件、购买配件时的价格,内容涵盖了色谱、质谱、光谱、实验室常用设备、等等仪器设备,普遍反映仪器配件的价格过高,而且大多数厂商都存在过渡维修现象,比如一个泵上边的四通比例阀,坏掉一个就要整体更换。诸如此类的现象也有还有很多。  有热心网友对众网友提供的价格信息进行了统计并制作了图表,让我们可以将仪器配件的价格情况看得一清二楚。就让我们来先睹为快吧:     由此图可已看出配件价格从几千到几万都有分布,其中5000元以下的零件占了62%,过万的配件也占了总体的26%。那么每一个价格区间都包含哪些仪器的配件呢?下面我来一一分析  0&mdash &mdash 1千元区间     由此图可以看出,光谱类产品的配件占了大多数,质谱类产品分布最少,仅仅占了4%  1千&mdash &mdash 3千元区间     由此图可以看出,光谱类产品配件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色谱类产品配件比例大幅提升,在此价格区间内还是基本以色谱类和光谱类产品配件为主导。需要说明的是此部分的实验室常用设备主要是电子天平零部件。  3千&mdash &mdash 5千元区间     在此区间,光谱类配件再次占有主导地位,同时质谱类配件占有量也有小幅提升。  5千&mdash &mdash 1万元区间     色谱类和实验室常用设备配件占据主导,这里实验室常用设备主要包含了微波消解仪配件、圆片打孔机配件、高纯水机配件。  1万&mdash &mdash 3万元区间     此价格区间内,基本被色谱、质谱配件所瓜分,小部分为手持气体测定仪的配件所占。  3万元以上区间     此区间完全被质谱类配件所主导,根据得到的信息质谱类的某些配件更是高达十几万,二十万,由此总结出一句话&mdash &mdash 坏什么别坏质谱!!!!  总结:  1.光谱类配件主要分布在5000元以下范围  2.色谱类配件分布广泛,从万元级别到千元级别都有分布,使用色谱的朋友们平时要多加注意保护万元级别的零件!  3.质谱类配件。。。大家都看到了,基本万元以上了,这次提供的数中更有达到200000元的质谱配件!  4.实验室常用设备配件基本分布在5000元以下,除个别的微波消解仪配件价格较高.   前往仪器信息网论坛参加讨论: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30927/4986771/
  • 1100安捷伦耗材的基本配件
    公司热卖仪器二手安捷伦1100液相色谱仪有现货,以下是关于安捷伦1100的基本配件: 订货号 内 容 G1365B Agilent1100多波长(5)检测器 018 标准流量池 G1321A Agilent1100可编程荧光检测器 G1362A Agilent1100示差检测器 G1323B 系统控制器 35900E A/D转换器(双通道)(GPIB接口) 001 信号线,启动控制线 010 LAN卡(配35900E) G1317A 二微液相工作站,软件,HP/Compaq PC,128MB内存,17''彩显,LaserJet Printer G1319A 三微液相工作站,软件,HP/Compaq PC,128MB内存,19''彩显,LaserJet Printer G2182AA GPC分析软件包 01018-22707 Punge阀过滤头(5/PK) 5182-0864 2ml透明样品瓶,带盖,可涂写(100/PK) 0100-1515 1/16''PEEK手拧接头(2/PK) 0890-1763 0.18mm*1.5mPEEK管 883975-902 ZORBAX SB-C18分析柱,4.6*150mm,PH1.0-8.0 993967-902 ZORBAX XDB-C18分析柱,4.6*150mm,PH2.0-9.0 773450-902 ZORBAX Extend-C18分析柱,4.6*150mm,PH2.0-11.5 01080-68702 梯度相等梯度测试标样 参考网站http://www.hzrush.com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分配图谱明晰,涉及四大板块38个专项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分配图谱日渐明晰。截至目前,今年重点研发计划共计立项640项,429家单位共获得127亿元国拨经费的资助,涉及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农林科技以及基础研究四大板块的38个专项。其中,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两大板块合计投入近90亿元,占总经费的7成。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成为目前公布专项的“最大赢家”,新能源汽车项目则受到“青睐”。/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专家表示,随着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和科技体制改革红利逐渐释放,智能制造、农林科技、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将在中央财政的扶持下迅猛发展。不过,要让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仍需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整体来看,今年立项项目呈现周期短、单项资金强度变小的特点。“由于‘十三五’已经进入中期,距离‘十四五’只有两年时间,因此大部分项目的执行周期都不足5年,以3-4年为主。项目的经费强度也相应地由2016年的2400万元/项降低到2018年的2000万元/项。”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李红军博士表示。/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具体来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2018年度在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两大板块分别投入50亿元和40亿元经费,占2018年度总经费的40%和30%。而农业板块投入保持稳定,2018年农林科技新批项目近100项,经费20亿元。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新增了“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和“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两个专项,预计安排10亿元的经费。/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百姓生活健康等方面项目目前依旧是投资重点。”李红军博士表示。“例如,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本年度资助了55个项目、12.866亿元的经费,在所有专项中拔得头筹。政府大力推广的新能源汽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18年获得10亿元的经费资助,主要投向了电池、电机研究。”李红军分析称。/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另外,从科研经费分配对象来看,127亿元国拨经费分配对象主要是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公司。其中,公司偏重重大高新技术,科研机构和高校则以社会发展和基础研究为主,这一特点基本将贯穿整个“十三五”期间。/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呈现“三足鼎立”之势时,民营企业力量稍显薄弱。今年来看,前三者项目和经费的比重约为4:4:2。项目在科研实力强的单位集中度较高,例如中国科学院系统共获得380余项、90亿元的经费,清华大学则是高校中的翘楚,三年共获得80余项、18亿元的经费,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因为从事轨道交通的研究,三年共获得11项、15亿元的“大单”。但是在获批项目中,民营企业参与度不高。/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认为,应进一步增加基础研究和农林科技的投入和项目设置,因为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基础,是理论创新的关键。/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加强农林科技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十分关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应进一步加大对其投入,民营企业也应进一步介入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事实上,“十三五”期间国家对科研计划改革不断推进,继续简政放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现了包括预申报、预评审、答辩、上报等各个环节全流程痕迹管理以及公示制度,避免了暗箱操作。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科技界创造一个良好干净的氛围。2018年10月份,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又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项目组织部门和专业管理机构需落实中央放管服精神,进一步简化项目立项、过程管理中的各项程序。科研工作者可合理使用项目经费聘请科研财务助理,将自己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科学研究。同时要加强自身、课题组成员以及学生的科研诚信建设,避免出现假实验、假数据、假结果、假论文。”李红军表示。/p
  • 天瑞仪器发布201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相关新闻:聚光科技发布201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一、会议召开和出席情况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11 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12 年 5 月 11 日(星期五)上午 10:00 在昆山市玉山镇前进西路 1800 号昆体花园酒店多功能厅以现场方式召开,本次股东大会由公司董事会召集,董事长刘召贵先生主持,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全体高级管理人员、保荐代表人、律师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的召集、召开与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出席会议的股东(代理人)共 8 名,所持(代理)股份 70,520,101 股,占  公司有表决权总股份数的 59.56%。  二、议案审议情况  以现场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审议通过了以下决议:  1、审议通过《2011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公司独立董事在本次股东大会上进行了述职。  表决结果:同意 70,520,101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100% 反对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0% 弃权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 决权股份总数的 0%。  2、审议通过《2011 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表决结果:同意 70,520,101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100% 反对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0% 弃权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 决权股份总数的 0%。  3、审议通过《2011 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表决结果:同意 70,520,101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100% 反对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0% 弃权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 决权股份总数的 0%。  4、审议通过《2011 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表决结果:同意 70,520,101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100% 反对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0% 弃权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 决权股份总数的 0%。  5、审议通过《2011 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预案》  公司 2011 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预案:以现有总股本 11,840 万股为基数,按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4 元(含税),公司共计派发 2011 年度现金股利共计 4,736 万元,拟以现有总股本 11,840 万股为基数,以资本公 积金转增股本,每 10 股转增 3 股,共计转增股本 3,552 万股。预案实施后,公 司总股本由 11,840 万股增至 15,392 万股。  表决结果:同意 70,520,101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100% 反对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0% 弃权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 决权股份总数的 0%。  6、审议通过《关于续聘 2011 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  同意公司续聘江苏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本公司 2012 年度审 计机构,聘期一年。  表决结果:同意 70,520,101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100% 反对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0% 弃权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 决权股份总数的 0%。  7、审议通过《关于变更公司注册地址的议案》  同意公司注册地址由“江苏省昆山市苇城南路 1666 号清华科技园天瑞大 厦”变更为“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中华园西路 1888 号天瑞大厦,邮政编码: 215347”。  表决结果:同意 70,520,101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100% 反对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0% 弃权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 决权股份总数的 0%。  8、审议通过《关于修订公司章程部分条款并授权董事会办理工商变更的议案》  同意公司对《公司章程》部分条款进行修订,同时,同意授权公司董事会按照工商登记部门要求在不违背该议案实质性内容的情况下办理工商变更手续。  表决结果:同意 70,520,101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100% 反对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0% 弃权 0 股,占出席会议有表 决权股份总数的 0%。  三、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  东方昆仑(上海)律师事务所王守建和汪年俊律师出席了本次股东大会, 进行现场见证并出具法律意见书,认为:本次股东大会的召集和召开程序符合 《公司法》、《股东大会规则》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会议召集人具备召集本 次股东大会的资格 出席及列席会议的人员均具备合法资格 本次股东大会的 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股东大会规则》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表决结果 合法有效。  四、备查文件  1、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   2、东方昆仑(上海)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关于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 岛津配件大促销
    2014年,上海纳锘实业和岛津技迩迎来了合作的第三个年头,为了感谢新老客户对我们的大力支持,现举办本次优惠活动,让利回馈给广大客户! 具体优惠方案如下: 1, 岛津配件产品全部8折起售。 2, 凡购买岛津配件产品,满1000元,均可获赠温湿度计一个 3, 凡购买岛津配件产品金额超过5000元,可获赠岛津工程师现场培训一次 (价值2000元),限上海地区。 以上3个方案可同时享有。现货多多,不容错过! 活动期间每个单位仅享受一次优惠! 活动期间:4月30号—5月30号 详细活动信息欢迎来电咨询! 更多优惠活动请浏览公司官方网站! http://www.nano-instru.com 上海纳锘--为您提供纳米级专业细致服务! 如欲了解更多该产品信息,可来电咨询 。 ---------------------------------------------------------------------   上海纳锘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1165弄123号21幢综合楼5001室   电话:021-60900829,60900830,61131031,61131051   传真:021-61131052 邮箱:info@nano-instru.com 网址:www.nano-instru.com
  • 美杂志质疑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 科技部反驳
    科技部新闻发言人11月8日表示,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科技部认为与事实不相符合。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今年9月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讨论目前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他们认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资料图片:图为作者之一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图片来源:科学网)  资料图片:图为作者之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图片来源:科学网)  科技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基础研究科研项目经费在支持方向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资助科学家自由探索为主的基础研究,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面广,项目数多 另一类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的基础研究项目,例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等,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重大科学问题所部署的前瞻性重点基础研究任务,由科学家申报,经过公正、公开的评审程序来确定,所有项目都在网上公示,项目所获支持力度一般比较大,项目数少,竞争性强。此类项目在规划、立项、评审和验收等各个环节,按照国际通常办法,都建立了由各学科领域高层专家所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参与项目全过程的评审和监督管理。  科技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近年来,973计划在农业、信息、材料、能源、人口与健康、资源环境、综合交叉和科学前沿等领域,解决了一批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例如:超导材料科学,脑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太赫兹重要辐射源及探测,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培育活体小鼠、化学复合驱采油、高强度钢等一批世界瞩目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也为世界科学事业作出了贡献。这些成就凝结着承担科研任务和参与规划、立项、评估、管理的一大批科学家、科技管理人员的辛勤汗水和求实奉献的精神,我们诚挚感谢他们为我国基础研究所作的杰出贡献。  科技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的两位作者施一公教授、饶毅教授,都被聘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饶毅教授也是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他们都承担了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的科研项目,国家通过多个渠道对他们在科研经费和条件保障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科技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科技部作为国家科学技术的行政管理部门,与各科研机构、学术机构、院校、企业、各学术领域科学家、科研人员等联系和反映问题的渠道是畅通的。我们热忱欢迎所有关心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人们,就所关心的问题向我们了解情况、交换意见、提出建议。我们重申对任何违反科学道德、科研诚信、违规违纪的不端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有举必查,查实必究,绝不姑息。
  •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万亿科研经费分配
    科研经费分配一直是两会科技界的热点话题。就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2年全年我国科研经费(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10240亿元,比2011年增长17.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7%。  如此庞大的资金,其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开性让本届两会代表和委员高度关注。  增强项目评审透明度  不少代表和委员都向《中国科学报》记者指出科技界经费分配的怪现象:一方面,一些科研带头人成为“捞金高手”,巧立名目抢占大量资源甚至公款私用 另一方面,一些很有意义、很有前途的课题因为缺乏必要的支持经费,长期举步维艰。  人大代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表示:“科研经费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不尽公平也不尽合理,有关部门应该在这方面下力气改善。”  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黄玉山直言,国家投放在科教方面的资源增加非常快,但经费申请方式需要改变。为了争取科研经费,内地很多优秀的人才不得不将精力用来跑课题,浪费了他们宝贵的科研时间。  黄玉山说,现在内地申请经费多以研究团队为单位,由知名专家带领一个团队来申请。但事实上,以个人为单位申请的课题不见得就没有创建性,应该在体制上为新人提供条件,多给年轻学者一些机会。  “有关部门应逐步增强申请科研经费的客观性和透明度,更加注重科研课题本身的素质和它对国家发展的贡献,而不是科研人员的公关过程。”黄玉山表示。  确保基础研究经费  基础科研也是代表和委员关注的话题。现行体制下,即时效应和受关注度往往成为项目评估的标准之一,一些基础性、冷门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往往较少。  政协委员、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田静认为,科技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另一类是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其中,前者是为国家和人类的未来所从事的科研活动,政府应予以支持。  田静认为,政府资助基础科研时应该明白,拿出的是公共事业费,而不是能够尽快获得回报的投资。另外,基础科研需要的费用往往不必很多,但要保持稳定性。只有这样,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才能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能力,以擅长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为导向,找准定位,而不是单纯以项目的经费多少为导向。  政协委员、中科院微电子所副所长周玉梅也表示,现在我国的科研经费非常多,但大部分都是竞争性的资金,非竞争性的太少,这样无法营造让研究人员潜心钻研的环境。  周玉梅认为,国家资助基础科研时,应考虑其自由探索的特性,允许科学家自报选题,增强科研人员的能动性。  加大人员费比例  据记者了解,美国政府的科研机构主要依赖财政资助,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一些机构从联邦政府获得的经费约占其总经费的84%。其经费支出中,研究费用支出高于50% 其次为人员经费(含科研人员工资、福利、补贴、差旅费等),占总经费的33%左右。但在中国的科研机构中,人员费用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对此,田静认为,应该加大人员费比例,以鼓励自由探索,让科研人员安心从事科研。  周玉梅也认为,我国科研经费投入虽多,但科研机构运行经费却少得可怜,特别是人员费用严重缺乏,远远无法达到机构的实际运营成本,因为科研单位需要负担大量的人员退休费、医疗费等。  她表示,科研机构不能过度竞争,这样会造成科研人员将大量精力放在争取项目上。国家在项目经费的预算中,应当充分考虑人员成本,加大人员经费所占的比例,如此才能建设高水平、稳定的科研队伍。
  • 汕尾市生态环境局公示2022年省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资金分配方案
    近日,广东省汕尾市生态环境局公示关于2022年省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资金分配方案,分配资金共计9830万元,用于支持28个项目,项目涉及生态环境执法车辆采购、监控平台及运维采购、尾气监测、水生态治理、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等。公示日期:2022年8月6日至8月12日。2022年汕尾市省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分配方案序号地区(市县区)分配资金项目名称项目总投资(万元)分配金额(万元)业主单位1汕尾市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达标或保持方案编制项目8056汕尾市生态环境局2汕尾市配套中央资金项目/24汕尾市生态环境局3红海湾汕尾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车辆采购项目3618汕尾市生态环境局红海湾分局4华侨18汕尾市生态环境局华侨分局5汕尾市汕尾市2022年在线监控平台值守及运维项目5050汕尾市生态环境局6汕尾市汕尾市2022年购置现场执法辅助装备项目210144汕尾市生态环境局7汕尾市汕尾市2022年生态环境常规监测项目373350广东省汕尾生态环境监测站8汕尾市广东省汕尾生态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建设项目700500广东省汕尾生态环境监测站9汕尾市汕尾市2022年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指导项目2520汕尾市生态环境局10汕尾市2022年汕尾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项目157.51110汕尾市生态环境局11海丰县汕尾市广业环保教育馆教育能力提升项目56.2640海丰县广业环保有限公司12汕尾市汕尾市重型柴油车OBD远程在线监控系统350310汕尾市生态环境局13汕尾市广东省汕尾生态环境监测站空气预报预警会商中心435382广东省汕尾生态环境监测站14汕尾市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网格化试点项目350.3310汕尾市生态环境局15汕尾市汕尾市移动源监测能力建设项目288250汕尾市生态环境局16海丰县海丰县柴油车尾气、机动车尾气检测站检查和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项目34.5425汕尾市生态环境局海丰分局17陆河县陆河县柴油车尾气、机动车尾气检测站检查和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项目20.7420汕尾市生态环境局陆河分局18城区城区柴油车尾气、机动车尾气检测站检查和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项目24.4100汕尾市生态环境局城区分局19汕尾市汕尾市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及黑烟车智能抓拍系统项目350280汕尾市生态环境局20海丰县东溪河赤坑片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1687.691680海丰县赤坑镇人民政府21陆丰市星都经济开发区居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项目8944.971800广东汕尾星都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2陆丰市东溪河(陆丰段)人工湿地及生态浮床工程1515.841250陆丰市农业农村局23陆丰市东溪河(陆丰段)流域综合整治工程61997.83870陆丰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24城区汕尾市城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3500500汕尾市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25汕尾市汕尾市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估(二期)429.406400汕尾市生态环境局26陆丰市汕尾市东溪河(陆丰段)流域通量站建设286200汕尾市生态环境局陆丰分局27海丰县海丰县东溪河流域水环境精细化治理驻点技术服务651.25100海丰县水务局28海丰县2022年海丰县黄江河水质稳定达标保障技术服务120.75汕尾市生态环境局海丰分局合计: 9830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