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红外加热检测

仪器信息网红外加热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红外加热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红外加热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红外加热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红外加热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红外加热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红外加热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红外加热检测相关的论坛

  • 解析烘箱的红外加热技术

    实践一再证明:红外加热技术与其它加热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诸如,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加热时间,无污染、安全,有时可减轻劳动强度,而且设备简便,适合于流水作业,可以高度自动化。 在人们确认了这些优点后,自然希望尽可能采用红外加热技术。而“加热”又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卫生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操作,因此红外加热技术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 列出红外加热技术的全部应用的目的,除了表明红外加热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外,更重要的是要说明:被加热的对象非常广,包括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生物体,它们各有各的特性。红外辐射加热的特点主要是利用红外辐射与被加热物体之间的互作用。 这就是说,在具休应用红外加热技术时,必须充分考虑被加热物体的特性后再进行装备设计,制定操作过程,才能充分发挥红外加热技术的优越性。有些报道说,应用红外加热技术,但没有发现有什么优越性。我们猜想,极大的可能性是忽略了被加热物体的特性,采用了不合适的装备和不合适的操作过程。转载自诸暨烘箱厂:www.cxqyhx.net/archives/657

  • 外加剂固含量一般多少?该如何检测

    外加剂固含量一般多少?该如何检测外加剂外观形态分为水剂和粉剂。水剂含固量一般有20%,40%(又称母液),60%,粉剂含固量一般为98%。根据减水剂减水及增强能力,分为普通减水剂(又称塑化剂,减水率不小于8%,以木质素磺酸盐类为代表 )、高效减水剂(又称超塑化剂,减水率不小于14%,包括萘系、密胺系、氨基磺酸盐系、脂肪族系等 )和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25%,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 ),并又分别分为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粉剂≥94%,液体浓度0-40%外加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使混凝土强度增加并改善耐久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外加剂的固含量如何检测:在固含量检测领域,测量准确性和测量速度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针对这一现状深圳市芬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提供一种有烘干法结构的快速测定固含量值的仪器。CSY-G2外加剂固含量检测仪采用德国HBM称重系统,保证称重准确;环形石英钨卤红外线加热源,快速干燥样品;与国际烘箱加热法相比,环形石英钨卤红外线加热可以在高温下将样品均匀地快速干燥,样品表面不易受损,其检测结果与国标烘箱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具有可替代性,且检测效率远远高于烘箱法,智能化操作,一般样品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测定。CSY-G2固含量检测仪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号201420090168.1)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仪器。

  • 【原创大赛】官人代发:采用红外加热的热重仪内衬石英管及红外灯管更换教程

    【原创大赛】官人代发:采用红外加热的热重仪内衬石英管及红外灯管更换教程

    [b]作者:[/b]丁延伟,[color=#2d374b]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副主任。[/color]美国TA公司的热重仪采用红外加热的方式来改变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在用的采用这种形式加热的仪器型号主要有TGA 2950热重仪、TGA Q5000IR热重仪、Discovery TGA热重仪和TGA5500热重仪。在这类仪器的加热炉中采用4根均匀放置的红外灯管进行加热,在红外灯管与样品吊篮为石英玻璃材质的内衬管(图1 )。在仪器的长期使用过程中,红外灯管的寿命会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减。另外,实验时的分解产物也会与石英内衬管产生反应,时间久了会造成内衬管的损害甚至破损。长期使用的红外灯管会造成亮度下降,石英内衬管破损也会引起炉体的严重污染,会导致仪器实际达到的温度下降、测量温度不准确等后果。因此,应定期更换热重仪内衬石英管及红外灯管以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由于更换灯管和石英管的工作十分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通常情况下这些工作由仪器公司的工程师来完成。现在实验室在用的这种类型的仪器保守估计有几百台,并且每年还在以上百台的速度快速增长。为了使仪器高效、正常地工作并节省实验室的运行成本,仪器使用者有必要掌握这种操作。在本文中,作者拟结合实验室的TGAQ5000IR热重仪介绍石英内衬管及红外灯管的更换方法,希望能够对类似的仪器使用者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起到借鉴的作用。[align=center][img=,428,34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08201476_8259_3224499_3.jpg!w428x344.jpg[/img] [/align][align=center]图1 红外加热炉结构图(图片来自TA公司网站)[/align]1.从仪器主机上拆下加热炉将加热炉从图2的位置降至最低位置,使用仪器附带的合适尺寸的六角扳手拆下加热炉,一共三个半圆形的螺丝,拧松即可,不要把螺丝取下,然后可以把炉子拔下来。[align=center][img=,204,27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08293195_8750_3224499_3.jpg!w204x270.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2 取下之前的加热炉[/align]2.将取下的加热炉小心地放在操作比较方便的工作台上(图3)。[align=center][img=,368,48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08422215_8982_3224499_3.jpg!w368x489.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3 拆下的加热炉[/align]3. 用仪器附带的六角扳手小心地拆下仪器外壳的螺丝,注意先拆下部的螺丝(图4)。[align=center][img=,248,32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08513576_9190_3224499_3.jpg!w248x329.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4 拆下上盖的加热炉[/align]4. 清理上盖的污染物(图5)。[align=center][img=,232,30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08587726_9841_3224499_3.jpg!w232x308.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5 拆下的加热炉上盖[/align]5. 按照顺序取下加热炉上部的灯管(图6)。用记号笔记下每个灯管底座对应的编号,注意不要把对应的底座搞错顺序。[align=center][img=,300,39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09067906_207_3224499_3.jpg!w300x395.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6 取下灯管的加热炉[/align]6. 检查取下的灯管是否工作正常。用万用表测量灯管的电阻,正常的灯管的电阻在3.8欧姆左右(图7)。[align=center][img=,224,29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09152156_752_3224499_3.jpg!w224x294.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7 测量灯管的电阻[/align]7.清理灯管外部的污染物(图8)。如果灯管的电阻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清理表面的污染物后继续使用。[align=center][img=,260,34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09237335_7158_3224499_3.jpg!w260x345.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8 取下的灯管[/align]8. 拆下炉体底部的螺丝(图9),使炉体与外壳分离。[align=center][img=,252,33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09313565_1724_3224499_3.jpg!w252x331.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9 拆下炉体底部的螺丝[/align]9. 由于底部有不少与仪器主机相连的连线,在拆卸底部螺丝时尤其需要小心,使底部外壳与炉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即可(图10),不要把底部的外壳取下。[align=center][img=,256,33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09406315_8420_3224499_3.jpg!w256x336.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0 拆下外壳后的炉体[/align]10. 用仪器附带的合适尺寸的六角扳手取下出气口的金属罩(图11)。[align=center][img=,268,35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09478305_4684_3224499_3.jpg!w268x352.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1 取下出气口的金属罩 [/align]11. 用合适的六角扳手(这种工具仪器公司没有配),将固定炉体的四个长螺杆取下(图12)。取下时最好有其他人协助,以免炉体突然分离。[align=center][img=,244,32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09553296_6400_3224499_3.jpg!w244x322.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2 取下固定炉体的四个长螺杆[/align]12. 清理取下的炉体上的污染物,小心取下破损的石英管和炉体连接部分的O形圈,如果O圈有污染也应进行清洗(图13-图15)。[align=center][img=,360,27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10028836_8762_3224499_3.jpg!w360x271.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3 炉体下半部分[/align][align=center][img=,328,24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10106295_3935_3224499_3.jpg!w328x245.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4 炉体上半部分[/align][align=center][img=,244,32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10207815_4800_3224499_3.jpg!w244x322.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5 破损的石英管[/align]13. 将炉体的上班部分(一共三部分)放在合适尺寸的容器中,加入酒精后超声清洗。酒精的高度注意不要与炉体的密封垫接触(图16、图17)。[align=center][img=,252,33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10298275_7956_3224499_3.jpg!w252x332.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6 超声清洗炉体上半部分[/align][align=center][img=,380,50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10373576_9190_3224499_3.jpg!w380x504.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444,58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10512725_3351_3224499_3.jpg!w444x587.jpg[/img][/align][align=center]17 清洗后的炉体上半部分[/align]14. 炉体下半部分不建议用超声清洗,用镊子夹取酒精棉小心擦拭,注意酒精不要流到电线上面。[align=center][img=,312,41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10595156_3511_3224499_3.jpg!w312x410.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8(a)清洗前的的炉体下半部分[/align][align=center][img=,304,40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71011084125_7305_3224499_3.jpg!w304x404.jpg[/img] [/align][align=center]图18(b)清洗后的的炉体下半部分[/align]15. 将O形圈和新的石英管、灯管、外壳按照以上相反的顺序装回去。注意在拧紧螺丝时不要把石英管拧碎。

  • 【资料】红外检测器

    【资料】红外检测器

    红外检测就是利用红外辐射原理对设备或材料及其它物体的表面进行检验和测量的专门技术,也是采集物体表面温度信息的一种手段。 红外检测的原理 红外线检测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变化如图1所示。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7/200807231651_99712_1604460_3.jpg[/img]图1 红外检测物体表面温度变化示意 从图中可见,热流注入是均匀的,对无缺陷的物体,正面和背面的温度场分布基本上是均匀的,如果物体内部存在缺陷,在缺陷处温度分布将发生变化,对于隔热性的缺陷,正面检测方式,缺陷处因热量堆积呈“热点”,背面检测时,缺陷处则是低温点;而对于导热性的缺陷,正面检测时,缺陷处的温度是低温点,背面检测到缺陷处的温度是“热点”。可见,采用红外检测技术,可以形象地检测出材料表层与浅层缺陷和范围。 当一个物体本身具有不同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时,不论物体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还是低于环境温度;也不论物体的高温来自外部热量的注入,还是由于在其内部产生的热量造成,都会在该物体内部产生热量的流动。热流在物体内部扩散和传递的路径中,将会由于材料或投射的热物理性质不同,或受阻堆积,或通畅无阻传递,最终会在物体表面形成相应的“热区”和“冷区”,这种由里及表出现的温差现象,就是红外检测的基本原理。 红外检测器的分类 红外的检测器是红外分光光度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外的检测器也有多种。 红外检测器分为热电检测器和光检测器两类。热电检测器是将红外的辐射热能转化为电能,从而检测电信号来测量红外线的强弱。光检测器则是利用红外线的热能使得检测器的温度发生改变,从而导电性发生变化,此时通过测量电阻来衡量红外信号的强弱。 热电检测器有:DTGS(氘化硫三肽)、LiTaPO3(钽酸锂)等。 光检测器有:MCT(汞铬碲)、InTe(锑化铟)等。 红外检测的基本方法 红外检测的基本方法分为两大类型,即被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的红外检测在设备的红外检测诊断技术中应用比较多;主动式的红外检测又可分为单面法和双面法 红外检测中对被测目标的加热方式也分为稳态加热和非稳态加热。 红外检测仪器的安装和运载方式有固定式、便携式、车载式和机载式(直升机装载)等多种。 (1)被动式红外检测 所谓被动式系指进行红外检测时不对被测目标加热,仅仅利用被测目标的温度不同于周围环境温度的条件,在被测目标与环境的热交换过程中进行红外检测的方式。被动式红外检测应用于运行中的设备、元器件和科学试验中。由于它不需要附加热源,在生产现场基本都采用这种方式。 (2)主动式红外检测 主动式红外检测是在进行红外检测之前对被测目标主动加热,加热源可来自被测目标的外部或在其内部,加热的方式有稳态和非稳态两种,红外检测根据不同情况可在加热过程当中进行,也可在停止加热有一定时间后进行。 1)单面法:对被测目标的加热和红外检测在被测目标的同一侧面进行。 2)双面法:相对于上述的单面法而言,双面法是把对被测目标的加热和红外检测分别 在目标的正、反两个侧面进行。 (3)加热方式 1)稳态加热:将被测目标加热到其内部温度达到均匀稳定的状态时,再把它置放于一个低于(或高于)该恒定温度的环境中进行红外检测。 这种方式多用于材料的质量检测,如被测物内部有裂纹、孔洞或脱粘等缺陷时,则被测物与环境的热交换中热流将受到缺陷的阻碍,其相应的外表面就会产生温度的变化,与没有缺陷的表面相比则会出现温差。 2)非稳态加热:对被测目标加热,不需要使其内部温度达到均匀稳定状态,而在它的内部温度尚不均匀、具有导热的过程中即进行红外检测。 3)如将热量均匀地注入被测目标,热流进入内部的速度要由它的内部状况决定,若内部有缺陷,则会成为阻档热流的热阻,经一定时间会产生热量堆积,在其相应的表面会产生热的异常。缺陷造成的热流变化取决于缺陷的位置、走向、几何尺寸和材料的热物理性能。 红外检测仪器的安装和运转方式 (1)固定式:用于对旋转型设备故障的监测、关键设备的监测和生产在线产品工艺、质量的监测。 (2)便携式:便携式的红外检测仪器应用十分广泛,在日常巡检、定期普测、配合设备检修和跟踪监测中都要使用(主要使用或配合使用)便携式仪器。 (3)车载式:在进行设备的定期普测时,由于被测设备数量多、检测路线长,必须采用车载式检测。车载式是把热像仪装载在汽车(或其它车辆)上,可以使用两组测距不同的镜头摄取远、近两处设备的红外图像;对于汽车不能到达的目标,则步行到位检测;车内有图像监视器显示,操作者发现异常(包括需要立即检修和进一步调查监测两种情况),则立即在车上纪录并打印,及时向主管人员递交红外检测报告;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可采用无线电电话取得联系。 (4)机载式:对于需要在上空检测的目标,特别是极长距离、人员和车辆都不便到达的高山峻岭处的设备检测,应该采用直升机机装载热像仪进行。 红外检测的优势 红外检测作为非破坏检测众多方法中的一个,它们的功能在相比之下是各有特色,但红外检测却有其独到之处,形成了它的检测优势,可完成X射线、超音波、声发射及激光全息检测等技术无法担任的检测。 (1)非接触性:红外检测的实施是不需要接触被检目标的,被检物体可静可动,可以是具有高达数千摄氏度的热体,也可以是温度很低的冷体。所以,红外检测的应用范围极为宽广,且便于在生产现场进行对设备、材料和产品的检验和测量。 (2)安全性极强:由于红外检测本身是探测自然界无处不在的红外辐射,所以它的检测过程对人员和设备材料都不会构成任何危害;而它的检测方式又是不接触被检目标,因而被检目标即使是有害于人类健康的物体,也将由于红外技术的遥控检测而避免了危险。 (3)检测准确:红外检测的温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都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检测结果准确率很高。例如,它能检测出0.1℃,甚至0.01℃的温差;它也能在数毫米大小的目标上检测出其温度场的分布;红外显微检测甚至还可以检测小到0.025mm左右的物体表面,这在线路板的诊断上十分有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只要设备或材料的故障缺陷能够影响热流在其内部传递,红外检测方法就不受该物体的结构限制而能够探测出来。 (4)操作便捷:由于红外检测设备与其它相比是比较简单的,但其检测速度却很高,如红外探测系统的响应时间都是以μs或ms计,扫描一个物体只需要数秒或数分钟即可完成,特别是在红外设备诊断技术的应用中,往往是在设备的运行当中就已进行完了红外检测,对其他方面很少带来麻烦,而检测结果的控制和处理保存也相当简便。

  • 【原创】红外线加热法资料

    红外线加热法资料 红外线加热机理:当远红外线辐射到一个物体上时,可发生吸收、反射和透过。但是,不是所有的分子都能吸收远红外线的,只有对那些显示出电的极性分子才能起作用。水,有机物质和高分子物质具有强烈的吸收远红外线的性能。当这些物质吸收远红外线辐射能量并使其分子,原子固有的振动和转动的频率与远红外线辐射的频率相一致时,极容易发生分子、原子的共振或转动,导致运动大大加剧,所转换成的热能使内部升高温度,从而使得物质迅速得到软化或干燥。一般的加热方法是利用热的传导和对流,需要通过媒质传播,速度慢,能耗大,而远红外线加热是用热的辐射,中间无需媒质传播。同时,由于辐射能与发热体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因此,不仅节约能源而且速度快、效率高。此外,远红外线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由于被加热干燥的物质在一定深度的内部和表层分子同时吸收远红外辐射能,产生自发热效应,使溶剂或水分子蒸发,发热均匀,从而避免了由于热胀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形变和质变,使物质外观、物理机械性能、牢度和色泽等保持完好。红外线水分测定仪主要由红外辐射加热器和电子天平确定其精度和稳定性.(红外辐射加热器:钨丝真空管可辐射近红外线,碳化硅属长波长的远红外辐射加热器,石英玻璃和陶瓷红外加热器能辐射中红外线) 红外线水分测定仪水分测定基准的公认标准测定法的「干燥减量法」极其类似的加热干燥、质量测定的红外线水分仪。公认标准测定法的「干燥减量法」也被称之为「105°C5小时法」、「135°C3小时法」等,通过在干燥机中放入样品进行长时间的加热干燥,来精确的测定干燥前与干燥之后的质量变化,以此计算出水分量。为此,需要测定人员对设备和技术非常精通。由于测定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快速测定大量的样品比较困难。所以,对于高准确度的针对多种多样的样品进行测定而言,除红外线水分计之外不作他想。虽然也有一些其他的电气以及光学的测定方法,但是,都属于限定测定对象的专用仪器。从通用性的角度而言,都远不及红外水分计。适用范围: 可以测定谷物、淀粉、面粉、干面、酿造品、海产品、鱼类加工品、食用肉类加工品、调料、点、心、乳制品、干燥食品、植物油等食品相关物品,药品、矿石砂、焦碳、玻璃原料、水泥、化学肥料、纸、纸浆、棉、各种纤维等的工业制品等。更多相关资料:www.ok17.cn

  • 解读红外线水分测定仪为什么那么受亲睐????

    解读红外线水分测定仪为什么那么受亲睐????

    红外线水分测定仪主要用来测量材料的水分含量,即含水率。本水分测量仪采用先进的进口集成电路和传感技器术,并且与热失重原理相结合研制而成,精确度高,性能稳定,可广泛应用于一切需要快速测定水分的行业,如医药、塑胶、化工、食品(鱼糜、脱水蔬菜、肉类和水产加工、面条、面粉、饼干、月饼等)、粮食、饲料、种子、菜籽、茶叶以及纺织、农林、造纸、橡胶、纺织等行业中的生产过与实验过程中。红外线水分测定仪采用热解重量原理设计,是一种快速的水分检测仪器。水分测定仪在测量样品重量的同时,红外加热单元和水分蒸发通道快速干燥样品,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仪持续测量并即时显示样品丢失的水分含量%,干燥程序完成后,最终测定的水分含量值被锁定显示。与国际烘箱加热法相比,红外加热可以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加热功率,在高温下样品快速被干燥,红外线水分测定仪检测结果与国标烘箱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具有可替代性,且检测效率远远高于烘箱法。一般样品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测定。红外线水分测定仪的特点:1、检测速度快,只需几分钟,测量准确;2、体积小、重量轻,用途广泛;3、操作简单,全自动测试;4、显示部分采用数字显示(7种参数:水份值、样品重量初值、终值、测定时间、温度初值、最终值、判别时间)。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0/201310151541_471049_2803766_3.jpg

  • FPD检测器加热的问题

    FPD检测器加热的问题

    论坛里的大神们,请教个问题,FPD检测器的底座和燃烧腔室都需要加热控温处理吗?还是只要底座做加热处理就可以?目前使用的一个检测器是只有底座做加热处理,但稳定性不好,每次熄火重新点火后就需要重新标定曲线。而且同浓度的峰面积会差别比价大。灵敏度也不高。结构见附件图。如果燃烧腔室也做加热是不是性能会更好一些?[img=,690,92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6/201906251154142379_5760_3364942_3.jpg!w690x920.jpg[/img]

  • 关于微流量红外检测器的测定原理及去干扰的原理

    关于微流量红外检测器的测定原理及去干扰的原理

    最近在了解CEMS上的微流量检测器(FUJI ZRJ和SIEMENS Ultramat 23均有用到),但还是不了解测定的原理和去干扰气体的原理,如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0/201110210908_325422_1771632_3.jpg资料上说: 红外光源 7 被加热到 600 ℃时发射出红外线 ,由切光片 5 调制成频率为 25/ 3Hz 的间断光束 ,经测量气室 4 进入检测器的接收气室。接收气室由填充了待测组分的多层串联气室组成 ,第一层吸收红外辐射波带中间位置的能量 ,第二层吸收边界能量 ,二者之间通过微流量传感器 3 连接在一起。当切光片处于"接通"位置时 ,第一层接收气室 11 填充的待测组分吸收红外辐射能量后 ,受热膨胀 ,压力增大 ,气流经毛细管通道流向第二层接收气室 2 ;当切光片处于"遮断"位置时 ,第一层气室填充气体冷却收缩 ,压力减小 ,第二层气室的气流经毛细管通道反向流回第一层气室。切光片交替通断 ,气流往返流经微流量传感器 ,便在检测器电桥两端产生了交流信号 ,信号幅度大小与流经传感器的气体流量成正比 ,而与待测组分的浓度成反比。 微流量传感器中有两个被加热到大约 120 ℃的镍格栅 ,这两个镍格栅电阻和两个辅助电阻形成惠斯通电桥。脉冲气流反复流经微流量传感器 ,导致镍格栅电阻阻值发生变化。 接收气室采用串联型结构是为了消除干扰组分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接收气室中 ,除填充待测组分外 ,还根据被测气体组成填充一定比例的干扰组分。干扰组分在第一、 二两层气室中对红外辐射的吸收 ,产生的压力作用方向相反 ,相互抵消。在UL TRAMA T23 中 ,还设有第三层接收气室 12 ,其功能是延长二层气室的光程长度 ,吸收红外辐射边缘能量 ,并可通过滑片调整三层气室的透光孔径大小 ,改变红外吸收 ,最大限度地减少某个干扰组分的影响 ,作用相当于一个可调光锥。我的疑问是:1、为什么中间谱带的能量是在第一个吸收室被吸收,而第二个吸收室不吸收?两个吸收室之间装有滤波片吗?另外,如果两个气室长短、容量不同,里面干扰组分的含量也不相同,怎么能完全抵消呢?2、为什么吸收室内不是待测气体的纯组分,而是要加干扰气体的组分呢?怎么确定加入的比例?刚接触这个,很多东西不懂,希望前辈们能帮忙解答,在此先谢过啦~~

  • 【讨论】FPD检测器上部的加热棒是如何控温的

    我在使用的一国产仪器的FPD检测器加热分为两部分,下部用加热棒加铂电阻来控温,可是在FPD检测器上部只发现了加热棒不见铂电阻,所以感觉到比较好奇,想知道该FPD检测器上半部分靠什么来控温呢。难道是开环控制吗,希望有了解的给指点一下。在线等了。

  • 【求助】水泥外加剂氯离子的检测

    [color=#FFF8DC][size=1][size=2][size=1][size=2][B][font=楷体_GB2312]用PH计做水泥外加剂氯离子时,方法中说滴加AgNO3使电势达到第一个当量点,纪录一次数值,再滴加到第二个。说电势快速增加然后稳定就是当量点。可是我们做的时候是逐渐在降低,都降到负值了。这是怎么回事啊?请指点!谢谢![/font][/B][/size][/size][/size][/size][/color]

  • 全自动农残检测仪加热器坏了处理

    [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05073b][size=16px]  全自动农残检测仪加热器坏了处理,当全自动农残检测仪的加热器出现故障时,处理这一问题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能够准确找出问题所在并有效解决。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处理方法:  一、初步检查  检查电源:  确保电源线已正确插入插座,并且插座有电。  如果使用电池供电,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电池安装方向是否正确,必要时更换新电池或充电。  检查开关:  确保加热器的电源开关已打开。  二、深入检查  检查连接线路:  检查加热器与检测仪之间的连接线路是否稳固,没有松动或断路现象。  如果发现线路有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检查储存器和显示屏:  虽然加热器故障与储存器和显示屏的直接关系不大,但确保这些部件正常运作也是排除故障的重要一环。  检查储存器是否运行正常,如果储存器故障,可能需要联系售后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储存卡。  确保显示屏连接良好,无松动或损坏现象。  三、专业维修  联系专业维修人员:  如果经过上述检查后,确定加热器本身出现故障,需要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不要自行拆卸或尝试修复加热器,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坏或影响仪器的售后维修服务。  等待维修:  在等待维修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暂时使用其他可用的农残检测仪进行工作,以确保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预防措施  定期维护:  定期对检测仪进行维护,包括清洁仪器表面、检查连接线路、更换易损件等,以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规范操作:  在使用检测仪之前,仔细阅读操作使用说明书,并按照上面的步骤规范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故障。  保持环境适宜:  在使用检测仪时,保持检测环境干燥、无尘,以减少对仪器的影响和损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处理全自动农残检测仪加热器故障的问题,并确保检测仪能够正常运行,满足检测工作的需求。[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7/202407091128025585_4715_6098850_3.jpg!w690x690.jpg[/img][/size][/color][/font]

  • 红外法检测空气样品中二氧化硅法心得

    红外法检测空气样品中二氧化硅法心得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俗称矽尘,是工作场所广泛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长期接触矽尘引起的矽肺是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职业病。职业卫生检测过程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检测是判定粉尘是否是矽尘的重要指标。因此控制和监测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成为疾病预防与职业卫生监测的重要工作之一。国标GBZ/T192.4.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规定了三种该项目的检测方法:焦磷酸法、红外光谱法和X线衍射法。X线衍射法仪器价格昂贵,所以长期以来大部分基层单位采用的是焦磷酸法。该法可检测样品中全部晶型,方法成熟,结果全面。但焦磷酸法也有弊端,操作繁琐,耗时耗力,检测过程控温难,加热时焦磷酸对环境和操作人员都会造成污染和身体危害,控温、稀释、搅拌等环节稍不注意就会形成胶体使整个实验失败,不利于大批量日常监测工作。因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指的是结晶型二氧化硅粉尘,而自然界中的结晶型二氧化硅主要以α-石英的形式存在,α-石英在红外光谱中于12.5 μm(800cm[sup]-1[/sup])、12.8μm(780cm[sup]-1[/sup])、14.4μm(694cm[sup]-1[/sup])处出现特异性强的吸收带,在一定范围内,其吸光度值与α-石英质量成线性关系。以此为依据,我们尝试了红外法检测二氧化硅的方法。通过反复试验取得初步成功,总结以下几点:实验环境温度及湿度尽量保持干燥。我们通过记录几次检测的环境温湿度发现,湿度一般在20%-30%左右检测结果较理想,如果检测时自然环境温湿度达不到可以配备红外灯,将样品模具等放置在红外灯下,全程在红外灯烘烤下完成,如没有红外灯,也可用小型红外烤箱,研磨前、研磨后分别烘烤一下再测定。有条件的可同时配备除湿机,降低空气湿度,以达到检测环境条件。因为红外法需要用到KBr,可在使用前用玛瑙研钵研细至200目以下,在烘箱中110±5℃度干燥后装在干燥容器中备用,建议可以购买粉末状试剂,比较省时省力。测量样品前应先制做单纯的KBr压片作为背景。制备样品压片前最好先充分研磨样品,约10-15分钟,使样品中不能出现可见的小颗粒,基本成细腻的粉末状。然后在天平上准确称取200mgKBr,不取下称好的KBr粉末直接归零后再准确称取样品1-2mg,将混合粉末同时放入玛瑙研钵中研细,约15-30分钟。研磨注意顺着一个方向研磨,以免破坏晶体结构。取出模具,用酒精棉球擦拭干净。要求高的,压片过程中模具应接上真空泵来抽真空。注意压片时模座在下,套好模套用药品匙将样品均匀放入,略微铺平,可中间稍高于四周,盖好压头,轻轻转到压头,以便样品均匀铺开。将模具放在压片机上,旋紧螺旋,关紧放气阀,加压至20MPa,停留2-3分钟。慢慢打开放气阀,使压力缓慢下降到0。拧开螺旋取出模具。将模具倒置,轻敲压头,慢慢转动压头并拧下,轻轻取出内模块。压片应均匀透明,如有白点或不透明,应重新研磨或干燥后再次压片,我们的经验这种情况常常是环境湿度过大或研磨不充分造成的,可从这两方面考虑改进,将样品再次于110±5℃烘烤10分钟,或加大研磨时间和力度。

  • 【原创】红外线加热跟其他加热方式的区别

    红外线加热跟普通加热的区别 物质加热一般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传导是热能以物质接触方式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地方, 梯度越大热量传递越快,介质热导性越好,传递热量越快, 这种方式耗能、升温慢,降温亦慢 ;对流是通过空气作为介质, 将热量散布到一定的空间,也就是空气分子携带热量流动到别的地方, 热量传递较快些; 辐射,是热量通过空间直线方式传播,不需要介质,它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粒子,一种电磁波,传递很快,加热速度也快,降温也快,能耗比较低,相比较而言,辐射加热是比较理想的热量传递方式.红外线是辐射传热的主要方式,有阳光的地方我们感觉到温暖,就是红外线的能量.红外线加热管是利用红外线原理做成的管状加热器, 它具有品质优良、热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升温迅速、省电、寿命长等特点,是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节能加热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加热或烘干,如汽车、塑料、印刷、玻璃、纺织、食品、金属零件、线路板封装、胶片及电子领域等表面加热烘干固化的工艺流程。.实验室现有很多加热器很多采用的是电阻丝加热,靠传导方式加热, 普通电炉,电热板,磁力搅拌加热台等等,这些装置比较简单,价格便宜,但使用中热效率很低,实验室大多用于加热玻璃烧杯,烧瓶等容器, 玻璃导热性比较差,靠传导加热比较慢,另一方面,以电阻丝为加热元件的加热器,电阻丝暴露于空气中高温下容易氧化,所以寿命较短,传导热台具有较大的热惯性,被加热溶液到达设定温度,热台本身温度要高于溶液温度很多,温冲在所难免,在恒温控制中,时间滞后很多,导致控温精度比较差,而且,用于烧瓶加热时,只能选择油浴或水浴,控温精度更差, 红外线(Infrared)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纳米(nm)至1毫米(mm)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它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和光一样的速度, 及时性非常强,用于加热及恒温控制非常优越,自然界的有机物以及水, 对红外线有很好的吸收性能,化学实验中大多以水溶液作为介质,或者是有机物,他们都能够很好的吸收红外线能量,受热面积很大,升温迅速,同时,由于红外线辐射直线传播的特性,只要红外线能够照到,圆底\平底玻璃容器都可以使用,所以,实验室中用红外线加热是最理想的加热方式.在恒温控制中,红外线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通电迅速升温,断电迅速降温,热惯量非常小,所以恒温控制精度很高.另一方面,红外线加热安全性很高,没有明火以及漏电的危险,红外线加热管大多采用石英管封装,抽去管内空气,灯丝不易氧化,所以寿命也比较长.红外线加热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卤素加热管,另一种是碳纤维加热管,相比较而言,卤素红外线灯管比碳纤维红外线灯管光照度高,发热更为迅速(1-2秒); 碳纤维红外线灯管光照度比较低,发热时间稍微慢一些(3—5秒),但热效率更高一些.

  • 高频加热红外线吸收仪

    有用高频加热红外线吸收仪的吗?高频加热红外线吸收仪和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一样吗?用于测定铜及铜合金中碳、硫含量的,哪个个牌子的用着不错,请帮忙推荐一下,现在想买

  • 聊聊红外的检测器吧!

    红外的检测器是红外分光光度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外的检测器也有多种。红外检测器分为热电检测器和光检测器两类。热电检测器是将红外的辐射热能转化为电能,从而检测电信号来测量红外线的强弱。光检测器则是利用红外线的热能使得检测器的温度发生改变,从而导电性发生变化,此时通过测量电阻来衡量红外信号的强弱。热电检测器有:DTGS(氘化硫三肽)、LiTaPO3(钽酸锂)等。光检测器有:MCT(汞铬碲)、InTe(锑化铟)等。我这边还有很多检测器,让我们一起来分分类:PbSe、InGaAs、Si、PbS、Ge

  • 锁相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中的正弦波温度闭环控制解决方案

    锁相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中的正弦波温度闭环控制解决方案

    [size=16px][color=#339999][b]摘要:针对目前锁相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中存在被检物温度偏离标准正弦波形式的检测模型,以及被检物温度无法准确控制和快速达到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将现有的激励光源开环控制模式改进为闭环控制,具体采用了具有远程设定点功能的PID温度控制器,将现有光源的正弦波功率调制改进为直接的被检物表面温度正弦波调制,由此更符合理论模型,且可使被检物平均温度快速达到稳定而大幅缩短检测时间。[/b][/color][/size][align=center][size=18px][color=#339999][b]~~~~~~~~~~~~~~~~~~~~~[/b][/color][/size][/align][size=18px][color=#339999][b]1. 问题的提出[/b][/color][/size][size=16px] 如图1所示,锁相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使用周期性调制热源,对待测物体进行周期加热。若待测物体内部有缺陷,该缺陷对其上方表面温度分布会产生周期性的影响,因此有缺陷和无缺陷地方会产生幅值差和相位差的热特征,这些特征通过红外热像仪成像捕获。采集到的热图序列中存在着各种干扰信号,通过锁相技术可以将微弱的有用信号从众多干扰信号中分离出来,可大幅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但这种红外锁相或其他光激励热成像法存在以下严重问题:[/size] [align=center][size=18px][color=#339999][b] [img=红外锁相热成像检测原理及其系统,500,61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7/202307031442140543_4031_3221506_3.jpg!w622x761.jpg[/img][/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339999][b]图1 红外锁相热成像检测原理及其系统[/b][/color][/size][/align][size=16px] (1)因为现有技术只能对激励热源的加载功率进行正弦波调制,但并不能真正保证被测物体内部的温度变化也是真正的正弦波形式,这使得热像仪获得的热波波形与检测理论模型存在较大偏差,这是目前造成此方法误差的最大原因。[/size][size=16px] (2)目前锁相法调制光源加热被测物体时的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要经过较长时间温度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对于较大或较厚物体用时将会更长,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温度升高多少无法准确控制,只能靠经验或多次试验来确定调制光源的加热功率以实现所希望的温度变化。[/size][align=center][size=18px][color=#339999][b][img=红外锁相法加热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变化曲线图,500,37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7/202307031442434774_7846_3221506_3.jpg!w472x358.jpg[/img][/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339999][b]图2 红外锁相法加热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变化曲线图[/b][/color][/size][/align][size=16px] 由此可见,目前的红外锁相法还较粗狂,整个控制还是一个开环控制过程,这使得在实际无损检测中边界条件无法准确匹配测试模型,温度变化波形和大小也无法做到准确控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一种闭环控制解决方案。[/size][b][size=18px][color=#339999]2. 解决方案[/color][/size][/b][size=16px] 为使被检物体内部的温度变化符合测试模型中正弦波形式的要求,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采用闭环控制加热模式,即在被检物体的表面或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与PID控制器和激励光源组成闭环控制回路,通过正弦波形式的设定点输入,最终将被检物体表面或内部温度准确控制并与正弦波温度设定曲线吻合。整个闭环控制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size][align=center][size=16px][color=#339999][b][img=正弦波温度加热光源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650,38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7/202307031443195882_6318_3221506_3.jpg!w690x411.jpg[/img][/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339999][b]图3 正弦波温度加热光源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b][/color][/size][/align][size=16px] 从图3可以看出,由增加的温度传感器、卤素灯加热光源和控制器组成的闭环控制回路,可以对被检物表面温度进行任意设定点下的精确控制。但为了使表面温度能够严格按照所希望幅值和周期的正弦波形式进行变化,解决方案中采用一种多功能的高级PID控制器VPC2021。此控制器具有外部设定点功能,即通过外接周期信号发生器,可以使VPC2021控制器的温控设定值严格按照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进行改变,即温控设定值可以设计为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周期性正弦波。由此可以实现以下两个功能:[/size][size=16px] (1)可任意设定加热正弦波的频率和幅值,以满足不同无损检测对象的需要。[/size][size=16px] (2)可任意设定加热正弦波的平均值大小,由此可实现任意温度下的正弦波热波控制,并能很快达到稳定状态而开始进行无损检测,有效缩短检测时间。[/size][size=16px] VPC2021系列超高精度PID调节器是具有远程设定点功能的控制器,具有两个输入通道,第一主输入通道作为过程传感器输入,第二辅助输入通道用来作为远程设定点输入。与主输入信号一样,辅助输入的远程设定点也能接受47种类型的输入信号,其中包括10种热电偶温度传感器、9种电阻型温度传感器、3种纯电阻、10种热敏电阻、3种模拟电流和12种模拟电压,即任何探测信号只要能转换为上述47种类型型号,都可以直接接入第二辅助输入通道作为远程设定点源。在红外锁相法无损检测中使用远程设定值功能时的具体接线如图4所示。[/size][align=center][size=16px][color=#339999][b][img=远程设定点功能使用接线图,690,24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7/202307031443467549_5148_3221506_3.jpg!w690x247.jpg[/img][/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339999][b]图4 远程设定点功能使用接线图[/b][/color][/size][/align][size=16px] 在使用远程设定值功能前,需要对控制器辅助输入通道参数进行设置,以满足以下要求:[/size][size=16px] (1)辅助通道上接入的远程设定点信号类型要与主输入通道完全一致。[/size][size=16px] (2)辅助通道的显示上下限也要与主输入通道完全一致。[/size][size=16px] (3)显示辅助通道接入的远程设定点信号大小的小数点位数要与主输入通道保持一致。[/size][size=16px] 完成辅助输入通道参数的设置后,开始使用远程设定点功能时,还需要激活远程设定值功能。远程设定值功能的激活有以下两种方式:[/size][size=16px] (1)仅使用远程设定点,不使用本地设定点:在PID控制器中,设置辅助输入通道2的功能为“远程SV”,相应数字为3。[/size][size=16px] (2)可进行远程和本地设定点之间切换:在PID控制器中,设置辅助输入通道2的功能为“禁止”,相应数字为0。然后设置外部开关量输入功能DI1为“遥控设定”,相应数字为2。通过这种外部开关量输入功能的设置,就可以采用图4中所示的纽子开关实现远程设定点和本地设定点之间的切换,开关闭合是为远程设定点功能,开关断开时为本地设定点功能。[/size][size=16px]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远程设定点激活和切换方式,在输入信号类型、显示上下限范围和小数点位数这三个参数选项上,辅助输入通道始终要与主输入通道保持一致。[/size][size=18px][color=#339999][b]3. 总结[/b][/color][/size][size=16px] 综上所述,通过此解决方案所使用的具有远程设定点功能的PID控制器,结合外置周期信号发生器,可很好实现锁相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中的正弦波温度闭环控制,使得被检物体内部的稳态正弦温度波更符合无损检测模型,并使得被检物温度快速达到所希望的测试温度而缩小检测时间,最终可使得锁相红外成为更精密化的无损检测技术。[/size][align=center][size=16px][color=#339999][b][/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b][color=#339999]~~~~~~~~~~~~~~~~~[/color][/b][/size][/align][size=16px][/size]

  • 【分享】水分检测技术的方法介绍

    水分仪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其市场潜力却不尽相同,计算机技术、原子技术与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粮食水分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实现全数字、实时在线测量,就必须要有快速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保证。随着对无损检测技术的需要,无损检测仪器将逐步实现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推广和成本的降低,必将加速其在无损检测技术上的应用,不仅提高信号采集和处理速度,满足市场大量实时性要求,也将缩短开发时间,增加硬件的功能和扩展性。计算机软件及硬件在无损检测技术上的应用,将实现温度等重要检测因素的自动补偿,使检测仪器由过去的单一化向多用途方向发展,适用于多种不同环境下的无损检测。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会为无损检测技术带来质的飞跃,实现多用户共享和远程控制,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方法有如下几种:  1、有损检测  则是指在测量的过程中待测物粉碎或发生了化学变化,致使其不能保持原有的形状、结构或组分。在这两类中,无损检测的方法更经济、快捷,发展也最为迅速,是当今世界水分检测的主流。  2、直接干燥法  直接干燥法是指将待测样品置于烘箱中,根据ASAE标准,在130℃的温度下保持19h,测量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其水分含量。  3、红外线加热干燥法  红外线加热干燥法是利用红外线加热样品使其失水,从而达到测量水分含量的目的。代表仪器为SFY-20,测量精度为±0.1%,测量时间为1200s,测水范围为0~100%,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和加热时间。该法不能进行在线测量。  4、微波加热法  微波加热法是利用微波炉的磁控管所产生的2450MHz或915MHz的超高频率微波快速振荡粮食中的水分子,使分子相互碰撞和摩擦,进而去除粮食中的水分。代表仪器为MMA30,测量精度≤0.01%,测量时间为100s,测水范围为12%~100%,主要影响因素为微波炉的功率、谷物质量、密度和介电特性。该法不能进行在线测量。与传统干燥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缩短了测量周期、减少了能耗。其中,红外法不需加热介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微波法操作方便,并可同时测量多种样品,但它存在温层效应和棱角效应,造成微波的不均匀,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5、电容法  电容法是根据水分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粮食中其它成分的介电常数,水分含量的变化势必引起电容量变化的原理,通过测量与样品中水分变化相对应的电容变化即可知粮食的水分含量。代表仪器为SCY-1A,其测量精度≤0.3%,测量时间为5s,测水范围为10%~20%,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品种和紧实度。该法可进行在线测量。以上两种方法的测量原理非常简单,技术相对来说也比较成熟,但都存在不足之处:直接干燥法  测量周期较长,人为干扰因素多,并且不能进行在线测量;电容法的影响因素较多,在精度和重复性等方面难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综合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结果。  6、介电损失角法  研究表明:谷物含水率不同,介电损失角也不同,并且呈单值分段线性关系。该方法经济实用、测量精度高,尤为适合测量高水分谷物。代表仪器为MSA6450,测量时间为0.1s,测水范围为1%~30%,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和品种。该法可进行在线测量。  7、复阻抗分离电容法  复阻抗分离电容法通过复阻抗分离电路的设计,有效消除电阻参量的影响,而只保留电容参量的变化。这种方法对提高电容式水分计测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8、高频阻抗法  高频阻抗法是依据在敏感频带(100k~250kHz)施以外加电场的情况下粮食水分与其交流阻抗呈现对数关系这一理论来测量其水分的。代表仪器为LSK-1,测量精度≤0.5%,测量时间为1.2s,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品种、紧实度与电极间距。该法不能进行在线测量。  9、声学法  1986年,Harrenstein和Brusewitz研究了流动谷物碰撞噪声的测量方法。研究表明:粮食籽粒的弹性和振动特性取决于粮食水分,不同水分的粮食在流动过程中碰撞物体表面时所产生的声压不同。声学法测量重复性好,但噪声信号的屏蔽是一个难题。代表仪器为声学法水分测试仪,测量精度≤0.25%,测量时间为0.007s,主要影响因素为噪声、籽粒大小与形状。该法可进行在线测量。以上3种方法是目前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且很有潜力的方法。摩擦阻力法与声学法在理论上都有望实现在线测量,只是目前干扰因素较多,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高频阻抗法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智能插杆式快速水分测定仪,产品已经通过粮油行业的测试检验并在粮油系统推广使用,并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10、摩擦阻力法  粮食的动态摩擦阻力与含水率成线性关系,含水率高,摩擦阻力大。该法干扰因素少,干扰强度低微,传感技术稳定、可靠,标定方便,调整灵活,寿命长,价格低,便于实现自动控制。  11、核磁共振法  核磁共振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子核自旋重新取向,从而使粮食在某一确定的频率上吸收电磁场的能量,吸收能量的多少与试样中所含的核子数目成比例。该法检测迅速、精度高、测量范围宽,可区分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不足之处是仪器昂贵,保养费用大,需精确标定。代表仪器为核磁共振水分测试仪,测量精度≤0.5%,测水范围为0.05%~100%,主要影响因素为物料流量、堆密度和温度,可进行在线测量。  12、射线法  近红外线反射光谱(NIRS)是在1964年应用于粮食水分测定的。由于不同的分子对不同波长的近红外光具有不同特征的吸收,当用近红外光(波长为1940nm)照射样品时,漫反射光的强度与样品的成分含量有关,服从朗伯—比尔定律。该方法测量快速、简单,无需对粮食进行烘干,只需在仪器前流动即可检测,但仅属于表面测量技术,很难反映整个物料的体积水分(内部水分),测量精度受粮食籽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影响。代表仪器为XY617-B,测量精度≤0.2%,测量时间为0.04s,测水范围为0~45%,主要影响因素为籽粒大小、形状和密度。该法可进行在线测量。  微波吸收法始于19世纪40年代,它利用粮食中的水分对微波能量的吸收或微波空腔谐振频率和相位等参数随水分的变化来间接地测量水分含量的。其优点为灵敏度高、速度快、安全、不损坏物料、可在线连续测量、测量信号易于联机数字化和可视化;缺点是检测下限不够低,易引起驻波干扰,测量值与物料成分有关,不同品种需单独标定。代表仪器为在线微波水分仪,测量精度为±0.1%,测量时间为0.5s,测水范围为0~40%,主要影响因素为品种、物料、形状和密度,并可进行在线测量。  13、中子式水分仪  自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研究成功中子式水分仪以来,世界各国也相继研制出成各种用途的中子水分仪并商品化。它通过计量慢中子探测器中产生的电压脉冲个数测量粮食的水分含量。中子式水分仪具有线性度高、高水分段仪器灵敏、冰冻状态粮食水分仍然可测、不破坏粮食结构、不影响粮食正常运行状态等优点;缺点在于氢的散射特性不稳定,理论尚未完善,需要人工标定,而且粮食密度和测量体积大小对其精度影响较大。代表仪器为503型,测量精度为±0.5%,测水范围为0~20%,主要影响因素为密度和体积。该法可进行在线测量。  14、105℃恒重法  用比水沸点略高的温度(105°±2℃)使经过粉碎的定量式样中的水分全部汽化蒸发,根据所失水分的质量来计算水分含量。该方法是水分检测最常用的标准方法之一。  15、定温定时烘干法  该方法又称130°±2℃电烘箱法。其原理为:在一定规格的烘盒内称取经过粉碎的试样,在

  • 【分享】《欧洲户外家具检测新标准》(EN 581-2:2009)

    《欧洲户外家具检测新标准》(EN 581-2:2009)—户外家具—露营、家用和公共场合用户外桌椅—第二部分,“椅子的机械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由CEN/TC 207家具技术委员会制订并发布。通过发布这个标准的原文或签注文件,最晚在2009年10月,让这个欧洲标准成为成员国国家标准。在2009年10月之前,与此标准冲突的其他国家标准必须废除。《欧洲户外家具检测新标准》(EN 581-2:2009)的第二部分规定了供露营、家用及公共场合用的成人户外座椅的机械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而不涉及座椅的材料、设计/结构或生产加工过程。EN 581-2:2009取代了原先的草稿标准ENV 581-2:2000。 EN 581-2:2009采用了EN 1728:2000中的测试方法。其它的座椅测试标准如prEN 12520和 BS 4875-1也普遍使用这个测试方法, 这样按照同一个标准方法来进行测试的结果就可以比较了。其它主要的修改包括:• 标准中的所有测试要求均以体重不超过110公斤的人为评估基础。这个要求与《办公座椅标准》(EN1335)及《家用座椅标准》(prEN 12520)中的要求相似。• 靠背低于100毫米的座椅当作凳子。• 取消了对带有塑料承载组件的户外座椅在高温及低温下的测试。现今还没有已出版的关于座椅在极端温度下的强度要求标准。

  • 近红外在线检测设备如何选择?

    近红外在线检测设备如何选择?

    因为是涉及到近红外在线检测设备,不知发到哪儿好,如有违规请斑竹移动,谢谢!发帖主要是请教近红外在线检测设备的事: 我司为国内一家大型的中药研发生产销售上市公司,新建生产车间近期要进行近红外设备的招标。涉及到的近红外检测工序有提取、浓缩、萃取等,检测点有几十余个,若有感兴趣的有实力厂家和代理商,前期可与我进行技术交流。email: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6931_2800657_3.png

  • 【求助】有关红外检测的学习

    我是一个刚刚接触红外无损检测的菜鸟,学习了一段时间总是事倍功半,不知道该从那几个角度去学习。请哪位大侠赐教一下,我该学习那几个方面的知识,不胜感激涕零!!我在、现在用的是被动红外传感器,接收的是长波红外。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