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红外光谱检测

仪器信息网红外光谱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红外光谱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红外光谱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红外光谱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红外光谱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红外光谱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红外光谱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红外光谱检测相关的资讯

  • 能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否成为珠宝检测领域中的“利剑“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的消费中,一些高消费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亲睐。比如黄金、珠宝之类的,在黄金价格下跌的时候,好多人都在买黄金,还有的爱好珠宝的消费者,都在买卖中,但是关于这些价格比较昂贵的珠宝,真假性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检测,偏光显微镜、能谱科技傅立叶红外光谱仪都是专业分析对送检的珠宝玉石里边所含的化学成份作出结论性的判断的有利器,但是珠宝检测市场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不少消费者在买下一件或多件珠宝玉器后,为求保险,往往会先后送往不同的检测机构检测。但是在很多检测机构,为了方便顾客,都会把实验室尽量设在离消费市场更近的地方。然而,在拉近了与商家的距离后,很多消费者又会产生一种无名顾虑,怀疑检测机构会和商家合伙来坑人。当前市场上确实存在大量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所以,对于顾客这种危机意识,检测机构能够理解,但是很多时候检测的结果不一样,让同行之间很尴尬,这样就造成了利益冲突。还有的就是在检测设备不断升级的时候,那些造假的手段也在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对珠宝进行处理,那些检测设备也不能一次检测出来。像宝石、珠宝、翡翠、等这类属于石头类的珠宝完全可以使用由天津能谱生产的iCAN9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它们进行了红外反射光谱测试,比较了对应的红外光谱图,红外光谱是宝石 、珠宝在红外光的照射下, 引起晶格( 分子) 、络阴离子团和配位基的振动能级发生跃迁, 并吸收相应的红外光而产生的光谱,用于宝玉石红外吸收光谱的测试方法分为透射法和反射法两种。透射光谱法提供宝玉石4000~ 2000 cm- 1 谱区的信息,主要与宝玉石中的H- O 及C- H 的伸缩振动有关, 如宝石中的结构水、有机物质以及宝石 珠宝优化处理使用的有机填料( 如树脂) 、染料等。反射光谱方法提供宝玉石的基频振动信息, 可以用来判别宝石 珠宝的种属和真伪。  以上这些都是在珠宝检测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检测突破困境,必然不可脱离检测设备,【能谱科技】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是这个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仪器设备,另外更需要相关的政策法规,严厉打击从事制假珠宝销售的人群,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 质量检测中心用户选用能谱科技iCAN9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山东某质量检测中心通过对多家红外光谱仪生产厂商产品的细数对比仔慎重挑选,天津能谱科技以一流的服务,优质的产品,赢得了该检测中心的青睐,正式达成合作关系 。2017年12月1日,山东某质量检测中心订购一批红外光谱检测套装经过各项检测项目,各项参数均符合客户订购需求,顺利完成备货。本月19日,在能谱科技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下,该批设备顺利送往山东青岛,能谱科技工程部张工随货同行,协助现场验收及培训工作。此次合同包含的设备和红外附件比较多,包括iCAN9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Lab Press 15T 粉末压片机、 HF-2 压片模具、高纯KBr光谱纯、 红外液体池-固定密封液体池、密封式气体池、红外烤箱、红外光谱谱图数据分析系统、等红外光谱检测分析仪器。上午9点,该批仪器顺利达到客户公司,由于此次设备种类比较多,产品涵盖范围也比较广,因此,此次验收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仪器进行交接,交接内容包括确定产品数量、型号规格、主机附件。经过检查之后,到场设备清单与订购设备清单一致,无错发、漏发现象。iCAN9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属于精密仪器,为避免长途运输对设备造成影响,天津能谱在包装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虽然经过长途运输,仪器外观并没有受影响。随后,张工为客户进行详细的产品说明及操作演示,并且现场记录试验结果。各项结果与标准技术参数一致,设备性能稳定、符合要求。除了对调试设备的性能进行再次质检,操作方法培训也是此次验收工作的一项要点。为了让客户更加清楚的了解设备,张工结合ican9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使用说明书、操作视频以及现场试验全方面、多角度的对该批设备进行培训,确保每一个参与培训的技术员都可以独立操作设备,完成各项试验。验收项目结束后,客户对本次验收情况非常满意,并提出下一批红外光谱分析仪器的采购意向,欲与能谱科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对天津能谱而言,也是一次莫大的肯定与鼓舞。
  • 红外光谱仪|现代油液监测系统包含的五大技术
    油液监测系统基本由理化分析技术、铁谱技术、光谱技术、 颗粒计数技术、红外光谱技术组成。光谱技术(光谱仪)光谱技术(光谱仪)只能够区分磨损颗粒元素类别和数量,不能识别油液中磨损颗粒的形态、尺寸、颜色等直观形象的信息,因此光靠光谱分析的结果直接对摩擦副的状态作出判断有很大的困难;而且光谱仪检测的磨粒尺寸比较小,2微米效率最高,最大尺寸不超过10微米。铁谱分析技术铁谱分析技术是通过用物理方法将油液中的磨损颗粒和固体污染物分离出来,用显微镜检测其形貌、尺寸和数量。通过显微镜检测分析磨损颗粒,能鉴别设备的健康状态并确定一些潜在的危险状况。但由于铁谱分析是采用磁性分离磨粒的工作原理,对有色金属磨粒的灵敏度就远不及铁系磨粒。颗粒计数器颗粒计数器是检测液体(透明的油、水)中颗粒污染物含量的仪器(1~600um范围),常用来评定液体(液压油、水)的污染度等级、过滤器过滤性能等。理化分析技术理化分析技术是通过分析油品的常规理化指标,主要有:粘度、闪点、水份、酸值、腐蚀性和不溶物等,来分析评定新油及设备在用油的质量。红外光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只反映分子结构的信息,对原子、溶解态离子和金属颗粒都不敏感,换言之在通过油液分析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时,红外光谱仪不能代替原子发射(吸收)光谱仪、铁谱仪、颗粒计数和理化性能分析。因此在以设备状态监测为目的的现代油液分析技术中,此五种技术-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原子发射(吸收)光谱技术、铁谱技术以及颗粒计数技术和理化分析技术既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补充,成为用于油液监测的工业摩擦学实验室的基本配置。相关仪器红外光谱仪 定货号:DH108红外光谱仪使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在用油品的质量和污染状况进行检测,可以检测油液衰化变质,氧化,水解,添加剂含量等,分析速度快,2分钟可得到所有参数的测试结果,应用于工矿企业,石化和运输行业。适用标准:ASTM E2412红外光谱法润滑油监测标准、GB/T 23801-2009中间馏分油中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含量的测定(红外光谱法)仪器特点:1、采用了抗振傅里叶干涉仪,从根本上解决了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过于娇嫩,故障率过高的固有缺陷,使仪器可以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要求。2、采用了DTRANTM进样系统,不需清洗试剂,大大加快了分析速度,也避免了对操作人员的健康损害。3、仪器操作简单,软件界面友好,操作人员需简单培训就可以使用仪器。4、可以分析包括润滑脂在内的多种油液油脂而不需要样品处理。5、对各种油液中水分的测量下限达50ppm,从而提高了红外光谱仪的分析效能(其它红外光谱仪对水分的测量下限为500 ppm)。6、特有的各种油液分析方法库和各项指标的界限值数据库。技术参数:• 规 格:20×20×10 cm• 工作温度:-10oC至50oC• 进样系统:钻石透射池进样系统• 分 束 器:人造宝石• 光谱分辨率:最高为0.5cm-1• 分析速度:1-2分钟/每个样品• 光谱范围:7800-350 cm-1• 检 测 器:DTGS检测器• 信 噪 比:大于20000:1• 重 量:4Kg分析仪铁谱仪 定货号:DK101分析仪铁谱仪是一种借助磁力将油液中的金属颗粒分离出来,并按照颗粒的大小排列在基片上,并对颗粒的物理属性和磨损形态作出进一步分析的仪器。可以分析机械设备的磨损状态,更早地预报机械设备的异常状态。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的磨损监控、磨擦状态及磨损机理的研究以及润滑油油品评定。仪器特点:1、采用8英寸工业级高清触摸屏,操作方便。2、油样和清洗液输送流量快慢可调,可满足不同分析要求。3、油样和清洗液采用独立双泵系统,减少故障。4、壳体采用2mm钢板,坚固稳定,并配有调水平装置,保证实验要求。5、磁性材料选用钕铁硼,保证磁力的耐久稳定。6、清洗瓶采用GL45标准瓶口,容量250mL。具有清洗液防溢功能。7、显微镜**国产可选,并配置图像分析系统。技术参数:• 磁场:狭缝中心最大场强1.0T 最大磁场梯度 5.0T/cm • 泵送系统:1~100级速度可调• 油样输送流量:0.16~2.5mL/min 快速:100ml/min• 清洗液输送流量:0.16~5.0mL/min 快速:100ml/min• 谱片: 铁谱片尺寸:0.17×24×60mm铁谱片安装倾角:2º、 3º、 4º(有级可调)• 定时器范围:0到99分钟(可蜂鸣)• 工作电源:AC220V,50Hz• 外形尺寸:400mm×300mm×300mm• 功 率:500W• 重 量:15KgA1033在线颗粒计数器是采用光阻(遮光)法计数原理,专门用于现场在线测量的、油液污染度等级检测装置。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检测速度快、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在高温高压等及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作。适用于发动机油、齿轮油、变压器油(即绝缘油)、液压油、润滑油、合成油等油液,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交通港口、钢铁冶金、汽车制造等领域。适用标准:ISO4406、NAS1638、SAE4095、GJB420A、GJB420B、ГOCT17216、GB/T14039等仪器特点:1、采用光阻(遮光)法原理,使用高精度激光传感器,体积小、精度高、性能稳定。2、适用于现场的在线检测,可实时监测用油系统中的颗粒污染度。3、内置数据分析系统,能显示各通道粒径的真实数据并自动判定样品等级。4、可选配减压装置用于在线高压测量。5、具有体积冲洗和时长冲洗模式,方便用户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6、内置校准功能,可按GB/T21540、ISO4402、GB/T18854等标准进行校准。7、可设定任意报警级别,实现污染度或洁净度检测。8、RS232或RS485接口,可连接电脑或其它设备进行数据监控、处理。9、超大存储,可选择存储在仪器内部或外部存储设备中。10、坚固外型结构,适合复杂工作环境。技术参数:• 光 源:半导体激光器• 流速范围:20-500mL/min• 检测样品粘度:≤350cSt• 在线检测压力:0.1-0.6Mpa(选配减压装置最高压力可达40Mpa)• 粒径范围:1-500μm(选用不同型号传感器)• 接口:USB接口、RS232接口、RS485接口• 数据存储:提供1000组数据存储空间,并支持优盘存储• 灵 敏 度:1μm或4μm(c) • 极限重合误差:10000粒/ml• 计数体积:1-999ml• 计数准确性:±0.5个污染度等级• 防护等级:IP56• 测试时间间隔:1秒-24小时• 检测样品温度:0-80℃• 工作温度:-20-60℃• 供 电:AC 220V±10%、50/60Hz或• DC12-40V• 重 量:1.1kg• 体 积:115×100×70mmA1010运动粘度测定仪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是对油品等级及质量鉴别的重要理化性能指标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粘度的润滑油品,可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可靠地工作。适应标准:GB/T265应用领域:1、电力、石油、化工、环保及科研部门2、需测定石油产品运动特性的油品。仪器特点:1、仪器由PID控温、计时器、恒温装置、水浴等部分组成。恒温浴为小缸体圆缸、双层,浴内温度分布均匀,控温效果优良。2、液晶屏幕中文显示,人机对话界面,可对预置温度、当前日期时间等参数进行菜单提示式输入,执行元件采用SSR,其特点无触点,无动作噪声,无火花,耐振动,仪器使用寿命长。3、加热器及导流筒等浴内部件采用不锈钢制作,耐腐耐用。4、配有照明装置,光线亮度好,节能寿命长。5、自动计算毛细管常数与测试时间平均值的乘积;控温精度高,准确度好。6、可以计时试样运动时间,自动计算运动粘度的结果。7、标配:品氏粘度管; (可选):乌氏管、芬氏管、逆流管。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10000mm2/s • 控温设置:室温~99.9℃ • 装卡毛细管数量:4支• 恒温精度:±0.1℃• 试样量:10ml• 加热器功率:1000W• 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环境温度:5℃~40℃• 相对湿度:≤85%• 外型尺寸:545mm*370mm*500mm• 重 量:18.4kgA1020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采用模糊控制集成软件,模块化结构,符合国标、美标等标准。应用于铁路,航空,电力,石油行业及科研部门等。执行标准适应标准:ASTM D92、GB/T3536仪器特点:1、采用彩色液晶大屏幕显示,全中文人机对话界面,触摸屏式键盘,对预置温度、试样标号、大气压强、试验日期等参数具有提示菜单导向式输入功能。2、模拟跟踪显示升温与试验时间的函数曲线,具有中文操作软件提示修改功能,配有试验日期、试验时间等参数提示功能。3、配有标准RS-232计算机接口,下位机储存120组历史数据,与计算机相连可大容量存储数据并可长期保存,传送数据,上位机可修改下位机参数。4、可以计算大气压强的修正值。5、扫描、点火、检测、打印数据自动完成。6、电子引火,强制风冷。7、可检测燃点。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AC 220V±10%, 50Hz• 量程:室温~400℃;分辨性:0.1℃• 重复性:≤4℃ 再现性:≤8℃• 升温速度:符合GB/T3536标准• 点火方式:电子引火、气体火焰• 环境温度:5℃~40℃ • 相对湿度:≤85%• 功率:≤500W• 工作电源:AC 220V±10%,50Hz• 外形尺寸:520mm*360mm*310mm• 重量:16kgA1040自动酸值测定仪用于检测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及抗燃油等样品的酸值分析测量。仪器是通过机械、光学以及电子等技术的综合运用,采用微处理器,能够自动实现多样品切换、滴定、判断滴定终点、打印测量结果等功能,该系统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应用于电力、化工、环保、石油等领域。适应标准:GB/T264 GB/T258仪器特点:1、液晶大屏幕、中文菜单、无标识按键。2、自动换杯、自动检测、打印检测结果,(可选配有自动定时加热功能,适用于粘度偏大的润滑油)。3、该仪器可对六个油样进行检测。4、采用中和法原理,用微机控制在常温下自动完成加液、滴定、搅拌、判断滴定终点,液晶屏幕显示测定结果并可打印输出,全部过程约需4分钟。5、用特制试剂瓶盛装萃取液和中和液,试剂在使用过程不与空气接触,避免溶剂挥发和空气中CO2的影响。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最大耗电功率:﹤100W• 测定范围:0.0001~0.9999mgKOH/g • 最小分辨率:0.0001 mgKOH/g• 测量准确度: 酸值<0.1时 ±0.02 mgKOH/g酸值≥0.1时 ±0.05 mgKOH/g• 重复性:0.004 mgKOH/g• 环境温度:5℃~40℃• 相对湿度:≤85%A1070微量水分测定仪采用经典理论——卡尔• 费休微库仑电量法,依据电解定律反应的水分子数同电荷数成正比,仪器检测参加反应电荷数(库仑)自动换算成对应的水分子数,因此此方法测试精度高,测试成本低,能可靠的对液体、气体、固体样品进行微量水分的测定。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高再现性,低功耗节能设计,可内置蓄电池用于便携测量。广泛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制药、商检、科研、环保等领域。执行标准适用标准:GB/T11133、GB/T11146、GB/T 7600、GB/T6023、GB/T6283、GB/T606等仪器特点:1、液晶彩色7寸触摸屏显示,自动平衡,人机对话界面,各种参数具有菜单提式输入,具有与电脑、wifi连接功能。2、配有试验日期、时钟等多种参数提示功能,微分检测,系统偏差自动修正,搅拌、检测、打印数据微机自动完成,具有μg水与ppm单位同时显示功能。3、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测试准确、稳定、易操作,是试验室理想的测量仪器。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3μg~100mg• 电解速度:≤2.4毫克/分• 分 辨 率:0.01μg• 准 确 度:10μg~1mgH2O ±3μg 1mgH2O 以上为3%(不含进样误差)• 终点显示:信息显示、蜂鸣器响、终点指示灯亮• 显示时钟:年 月 日 小时 分钟 秒(掉电保持)• 打 印 机:16个字符针式打印,纸宽44毫米• 电源电压:AC220V±10%,50Hz
  • 【瑞士步琦】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玉米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玉米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近红外应用”1介绍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 2021 年玉米播种面 4332 万 hm2,玉米产量达 2.7 亿 t。玉米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会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经济效益。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已成为原料品质评价中的重要环节。玉米种子作为生产中最基本的资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及品质。玉米品质指标(水分、蛋白质、淀粉等)的检测常用理化方法,安全指标(毒素等)的检测使用液相等物理或化学方法,可用冷浸法等对种质品质进行分析,但这些方法均会对样本本身造成破坏,存在处理时间较长以及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仪器成本高等缺点。因此,探究一种可以对玉米进行无损、快速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样品不需复杂耗时的前处理、无损耗、多成分同时分析、无污染的检测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反射与透射等特性对待测物进行分析的检测技术,通过样品的吸收光谱及理化分析结果可对样品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检测步骤为使用化学计量法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建立模型,将样本的预测集通过模型进行检测,验证模型是否精准,并对模型进行评价及优化。近红外光谱技术常用处理方法,由于近红外光谱中强大的背景信息造成的噪声干扰和存在冗余变量,导致从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中提取与检测目标相关的信息较困难,因此,需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常用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有去噪自编码器(DAE)、正交信号校正法(OSC)、标准正态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等。2近红外光谱技术模型评价指标定量模型评价指标 评价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预测准确性的实质是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样品结果的接近程度,评价预测模型一般采用校正决定系数(R2c)、验证决定系数(R2v)、校正相关系数(Rc)、验证相关系数(Rv)、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验证均方 根 误 差(RMSEV) 和 相 对 分 析 误 差(RPD)等参数,决定系数与相关系数是预测值与使用化学方法检测出的真值样本集相关性的标准,通常 R2c、R2v、Rc、Rv 越大时,认为所建模型效果越好;RMSEC 和 RMSEV 是校正集与验证集的预测值和使用化学方法检测出的真值之间差异大小的量度,RMSEC 和 RMSEV 越小,认为所建模型性能越优;RPD 是衡量模型可靠性的指标,当 RPD3,认为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可靠性较高,3RPD2.5,认为模型可用于分析;RPD2.5 时,则表明模型分析难以进行。定性模型评价指标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定性分析中多用于样品分类,常用判定指标有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等。相关检测设备从采样现场到实验室快速无损检测样品的指标,主要包括水分、脂肪、蛋白、灰分等。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过程,控制最终产品质量,提高利润。近红外光谱仪检测过程无需化学试剂,可大大降低实验室湿化学成本。检测快速,可大大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力,降低使用门槛,节约管理费用。▲ 步琦近红外光谱仪 ProxiMate防水型不锈钢外壳,入口防护等级为 IP69,可进行高压管冲洗,即使是最苛刻的工作环境也能满足多种即时可用的预校准,适用性广泛直观的现触摸屏界面,简单、明了样品使用磁耦合驱动装置旋转器,分析完成后该装置可拆除,轻松清洁允许用户利用近红外光,可见光或将两种信号结合来提高测量性能和全面评估样品,从而使其测量性能达到最大化3相关模型参数ProductParameterRangeSpectraSEPMaizeStarch16-76%6553.5MaizeFat3.14 -5.352980.2MaizeProtein6-21%6821.3MaizeMoisture7-13%6820.5MaizeAsh1-8%3070.04步琦公司为您提供完整的玉米检测解决方案,同时提供定制化服务和使用,欢迎用户前往我司实地参观考察。
  • 【瑞士步琦】基于近红外光谱在酒醅中总酯含量的检测方法
    总酯含量的检测方法酯类是中国白酒的主要风味物质,其含量约占白酒风味物质总量的 75%~95%。酒中的风味物质是决定白酒香气、口感和风格的关键。除了原料中含有酯类外,大量的酯类物质是在酒醅发酵过程中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酒醅中总酯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发酵情况,通过测定酒醅的总酯,结合水分、酸度、淀粉、糖份和酒精度等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酒醅发酵过程的变化以及发酵效果,从而有效的调整酿酒工艺。酒醅检测是白酒生产过程中监测日常生产的重要环节,一般检验的指标有:水分、酸度、淀粉、糖份和酒精度。在 2004 年我国已成功将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酒醅成分的分析,实现了水分、酸度、淀粉、糖份和酒精度的快速定量检测。但目前一些酒企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检测酒醅总酯的很少。本文着重介绍一下酒醅中总酯的近红外检测方法如下:01收集湿化学数据,酒醅总酯化学值的测定参考《T/CBJ 004-2018 固态发酵酒醅通用分析方法》中规定了使用近红外光谱仪快速测定酒醅中总酯的化学检测方法。02光谱采集:使用瑞士步琦傅里叶变换偏正干涉仪 N-500 和固测量池和自动旋转采样系统,利用配套软件 NIRWare Operator 采集酒醅的漫反射近红外光谱。仪器自动扣除内外参比;分辨率:8cm-1;扫描次数:32 次。酒醅样品光谱采集前都进行相同的混匀、装样,且每个样品平行测量三次。03模型的建立:采用 NIRCal 定量分析软件将酒醅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与国标法测得的成分含量进行关联,建立酒醅样品中总酯的定量预测模型。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算法。04模型的评价:模根据模型的校正集的决定系数(R2)、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检验集的决定系数(R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来判断模型的质量,从而筛选出酒醅中总酯的最佳近红外定量预测模型。05在验证集浓度范围相同的前提下,相关系数越接近 1,回归或预测效果越好;SECV 和 SEPC 越小,预测结果越准确。06建立及验证酒醅的近红外模型后,在实验室或者车间测定未知样品只需要在 10 几秒即可得出样品的近红外预测值。07模型验证 验证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检测酒醅总酯的可靠性,可以将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 t 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 0.05 显著性水平下,传统化学值测量方法与近红外光谱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两种方法不存在系统误差,因此证明了所建立的酒醅总酯近红外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以达到常规分析方法的精度要求。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现有检测方法相比,该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绿色无损等优点,能够实现酒醅中总酯的快速准确测量。步琦近红外一直以来都是光谱技术的市场领导者,其产品实验室,旁线以及在近红外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 红外光谱研究课题 填补橡胶支座胶种快速检测空白
    近日,《基于红外光谱的橡胶支座胶种快速识别技术研究》课题通过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在南京组织的验收评审。《基于红外光谱的橡胶支座胶种快速识别技术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红外光谱设备,提出用于胶种红外光谱识别的设备基本性能要求以及标准化的检测方法,通过开展橡胶支座红外光谱特性的分析研究,提出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橡胶支座胶种快速识别的特征峰和评价阈值。该课题的实施填补了橡胶支座胶种快速检测的空白,对实现对橡胶支座质量快速、精确的监控与管理,提高我国公路桥梁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议听取了承担单位关于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报,经5位特邀专家质询与讨论,充分肯定了课题关于通过特定的特征峰以及红外光谱相似度识别橡胶支座胶种的研究成果,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只需2英镑,5分钟即可检测新冠病毒?
    只需2英镑,5分钟即可检测新冠病毒?目前,英国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经济、快速和可靠的病毒测试方法。测试中的研究人员近日,来自国外的新闻:赫尔的一名医学研究人员说,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针对Covid-19的测试方法,可以在5分钟内就获得结果,而每次测试的成本却只需要2.5英镑。这种新的技术就是基于红外光谱ATR的方法,从患者口腔内取出的样本涂抹在ATR的晶体上实现测量。而前期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建立出一种算法,来区分健康和感染的样本,这种方法不仅速度快,而且相对便宜,最主要是非常快速。辛格教授说:“这是一种强大的新兴技术。”该实验使用的是小巧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它不需要特殊条件或化学药品,这非常适合于一线病毒快速检测使用。实验中使用的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ATR测试,这种新的快速、便携、无需使用其它试剂的诊断技术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好处。也有科学家表明,如果测试的样品是血液样本而不是唾液样品,或许可以用此来观察是否获得抗体来战胜Covid-19。在这种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的非常时期,这些研究对抗击疫情非常有借鉴意义。ATR-FTIR简单快速的检测,对于病毒诊断相比别的技术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也希望我们的疫情能够快点过去,全世界人民都恢复到健康平和的生活中去。使用红外光谱仪检测出的实验谱图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请点击填写产品需求表。文章摘自Hull Daily Mail
  • 基于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的分析检测系统研制成功
    陈斌教授领衔的近红外工作室(NIR Workshop,NIRW)一直致力于近光谱分析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在本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近年来,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与应用成为热点,美国JDSU公司成功研发出世界上最小的近红外光谱仪(Micro NIR 1700)。NIRW集中力量,经过数月攻关,终于开发出【基于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分析与检测系统】软件。该系统软件包括两部分,一是辅助建模,能够建立、保存模型。二是光谱分析,能够实现光谱采集、模型加载、模型计算和结果的实时显示。  【基于JDSU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分析与检测系统】--操作演示视频,辅助建模
  • 中安信达与食品发酵研究院“近红外光谱检测项目”合作签约
    2012年9月11日早上10点30分,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与北京中安信达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近红外光谱检测项目”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标志着双方的战略合作进入全面发展、深入推进的全新阶段。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蔡木易院长、北京中安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柏均发表重要讲话 宋全厚副院长、尹建军主任、王健博士,张宏兵总经理、财务总监周斌、以及国资委直属投资公司领导李雪林出席仪式。研究院蔡木易院长、宋全厚副院长、尹建军主任、王健博士出席签约仪式  近红外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可实现无损检测的快速分析技术。在国外已经成功地引入多类食品的质量检测,甚至在引入过程分析技术后成功地从实验室应用过渡到生产,包括从原材料直至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实施了监控,做到了减少浪费,提高生产率及产品质量。  王健博士是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从海外引进的近红外技术领域的专家,开发了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食品质量快速无损检测技术,针对不同的食品门类及质量指标,从原辅料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以及产品在线质量控制等各个生产环节入手,分别建立关键指标的近红外光谱快检模型,从而简化企业检测程序、降低检验成本,进而提高食品行业的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技术水平。北京中安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柏均、总经理张宏兵、财务总监周斌、国资委直属投资公司领导李雪林出席签约仪式  北京中安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食品安全检测产品开发、销售的高科技公司,此次与我院共同开展的“近红外光谱检测项目”,是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所开发的检测设备具有快速、准确、全面、环保等特点,对于中国食品企业产品质量自控具有重要意义。宋全厚副院长、周柏均董事长分别代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北京中安信达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 【赛纳斯】便携红外光谱分析仪现场快速检测芬太尼
    dupin治理问题一直是公共安全的关注点之一。除了传统的meth、吗啡、K粉等常见dupin外,近几年吸食新精神活性物质(NPS)引发的危害健康事件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dupin”,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dupin进行化学结构修饰所得到的dupin类似物,具有与管制dupin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合成大麻类物质和芬太尼类衍生物都归属于新精神活性物质。由于这两类衍生物种类十分丰富,合成简单,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分子逃脱法律制裁而钻的空子,近年国家对其管控愈发严厉。以卡芬太尼为例,仅需0.02 g就足以使一名成年男性死亡,芬太尼类物质还会通过皮肤接触引起中毒,严重威胁执法人员的安全;此外,芬太尼具有众多衍生物,大部分具有很强的荧光信号,传统的现场快速检测手段难以有效识别。如何快速、准确的检测芬太尼类物质成为执法人员面临的难题之一。厦门赛纳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红外光谱分析仪(SHINS-H450)可用于芬太尼的现场快速检测。在保护执法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快速检测芬太尼及其众多衍生物,适用于公安、海关、边防、应急管理等执法机构。 红外光谱分析仪(SHINS-H450)该仪器通过不同分子结构对红外光的吸收程度不同来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从而对未知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将可疑样品的红外谱图与芬太尼检测平台高度专属性的标准芬太尼红外谱图数据库进行比对,可快速、准确的确定其主要成分,区分其性质(如新型芬太尼、新精神活性物质、易制毒化学品、精麻管制类等)。同时红外光谱仪无需样品前处理、测试分析速度快及操作简便等特点使其在快速鉴定和现场鉴定上具有独特的优势。SHINS-H450在用于现场分析的红外设备中具有领 先的光谱性能,分辨率高达2 cm-1,低波数段可到350 cm-1,可检测的物质种类更多,获得的物质结构信息更丰富,检测结果更可靠,解决公安执法中dupin现场检测的难题,为公共安全问题提供高端前沿的解决方案及工具。
  • 近红外光谱技术助力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FIIF2022第二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在京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2年8月8日,FIIF2022第二届饲料行业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论坛以“科技铸造实力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饲料分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主办,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吸引了200余人出席会议,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出席该论坛。FIIF2022第二届饲料行业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现场会议伊始,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德发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交流部韩媛媛部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长、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分别为大会致辞。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德发院士致辞致辞中,李德发院士表示近红外仪器与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结合,是本次论坛的创新观点,非常值得探讨。相信近红外与饲料行业的结合会在精准营养、降低饲料成本以及提质增效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致辞李培武院士在致辞中提到,利用近外光谱技术进行饲料原料品质的快速检测,可以即时解析出原料的营养价值,这将有利于推动精准动物营养解决方案的落地。李培武院士表示,此次分论坛的召开,将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行业更加广泛、快速的应用,从而促进饲料行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交流部韩媛媛部长致辞韩媛媛部长代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对第二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其表示,本届会议给近红外光谱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拓展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未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将大有可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长袁洪福教授致辞袁洪福教授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我国近红外分析技术在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方面得了蓬勃发展。2021年,中国首次线上举办了第20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会上,中国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承办国际会议的能力,而且展现了中国近红外光谱相关研究和应用的水平。袁洪福强调说,中国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和应用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与此同时,国内厂家也在不断推出近红外仪器新品,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不断显现出来。本次会议将会进一步促进饲料工业和近红外学科交叉的深度交流,为我国饲料工业智能制造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教授、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陈义强教授、安迪苏NIR技术经理王红梅女士分别主持,会议共邀请了11位近红外光谱分析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报告分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秘书长、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褚小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秘书长、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褚小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做了题为“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展与展望”的报告。褚小立老师在报告中特别指出,近红外光谱的相关研究和应用仍处于成长期。近年来,不仅近红外光谱相关的标准、专利、专著等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并重视这个领域。现阶段,如何得到高品质的近红外光谱,如何建立优秀的校正模型,如何让近红外技术成为实际应用必须的方法等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报告的最后,褚小立老师还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中国农业大学 杨增玲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杨增玲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近红外光谱及成像技术在饲料质量安全中的应用进展”。报告中,杨增玲教授介绍了光谱及光谱成像技术在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特别详细分享了近红外光谱及成像技术在饲料质量安全中的应用进展,以及其课题组在这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最后,杨增玲教授还给大家分享了近红外光谱相关标准制定现状。南开大学 邵学广教授中国农业大学 闵顺耕教授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工程师 宋涛建模一直是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关键点,也是难点所在。本次会议中,3位老师就相关问题给大家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其中,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从《化学计量学与近红外光谱》系列讲座(仪器信息网仪课通)讲起,着重分享了近红外光谱建模流程及相关化学计量学方法。报告详细介绍了模型建立常见问题、模型建立流程等,并就数据集及质量考察,模型建立、优化及评价,模型的验证、维护与更新等多个关键点进行了详细的分享。中国农业大学闵顺耕教授以“近红外多元校正定量模型评价方法”为题展开报告,详细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与多组分分析、常用多元校正算法、多元校正定量模型评价方法、多元校正定量模型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以及评价过程规范化等内容。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工程师宋涛以“近红外模型精准评价体系”为题,详细分享了评价近红外模型的要素、步骤,以及评价近红外模型实例等。华东理工大学 杜一平教授小型仪器的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次会议中,华东理工大学杜一平教授以“基于小型近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平台构建”为题展开报告。杜一平教授通过三台近红外光谱仪的建模结果对比,指出小型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应用应该扬长避短,在组成复杂的样品、要求不高的检测项目、在线监测等应用场景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杜一平教授还以人参种类和年份鉴定、化工过程在线监测、中药提取过程在线监测等三个案例分享了近红外检测平台构建思路。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近红外技术应用专家熊罗英天津九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倪勇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端木军随着应用需求的深化,各大仪器厂商也在不断推进相关仪器技术、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创新和完善。本次会议中,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九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分别分享。其中,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近红外技术应用专家熊罗英介绍了FT-NIR分析在农业和食品中的应用情况。熊罗英在报告中提到,不管是在实验室、生产线边或直接在生产线上,不管是定性、定量还是非目标性识别,FT-NIR可以胜任整个生产链的分析任务。基于多年在近红外领域的经验,天津九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倪勇讲述了国产仪器研发曾经走过的弯路、国产在线近红外仪器研发心得、国产在线近红外仪器的市场环境现状。在此基础上,倪勇还介绍了天津九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在线近红外仪器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在发酵、饲料等行业的应用案例。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端木军以“现代化品质检验流程与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为题,为大家介绍了传统品质检验流程与近红外的结合及优化,近红外应用的热点及难点,近红外创新应用模式,以及品质管理向标准化品质管理体系的演变等,并对谱绿近红外检测应用方案进行了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张良晓研究员嘉吉动物营养健康及水产中国区技术经理 张恩先会议中,多位专家反复提到,近红外光谱是一类实用型技术。基于当前技术的发展,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次会议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张良晓研究员介绍了“油料油脂质量安全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其单位在油料品质近红外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食用油多元掺假鉴别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嘉吉动物营养健康及水产中国区技术经理张恩先从传统营养分析方法劣势讲起,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在饲料原料营养分析方面的优势,并从化学分析数据库的建立、近红外仪器的准确性等方面详细解析了如何借助近红外分析技术实现饲料原料营养的动态分析。 会上,主办方还为各位报告嘉宾举行了演讲嘉宾授牌仪式,报告嘉宾一一上台领奖,并与主持嘉宾合影留念。论坛报告结束后,进入嘉宾互动环节,参与互动的嘉宾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长袁洪福教授、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闵顺耕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杨增玲教授、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端木军、天津九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倪勇。在该环节,场下观众与嘉宾就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近红外光谱仪器的硬件和软件发展,相关标准建设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大家一致认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应用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未来可期!
  • SmartGrape:红外光谱+人工智能,监测酿酒用葡萄质量
    酿酒行业对于葡萄的质量有很高的的要求。根据小编调研,非侵入式的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葡萄质量监测已行之有年,能够定量分析一些指标成分例如花青素、酚类、天冬氨酸、谷氨酸等。一项由德国政府资助的项目创新结合了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将为葡萄栽培或其他农业领域的生产者提供实用的数字化工具。德国弗劳恩霍夫过程工程和包装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Process Engineering and Packaging IVV)近期启动了一个智能葡萄(SmartGrape)项目,结合使用红外光谱分析和人工智能(AI)来确认葡萄质量和成熟度。项目由德国联邦农业和食品办公室(BLE)和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BMEL)资助,并与IRPC Infrared-Process Control GmbH、LiquoSystems GmbH、QuoData GmbH和 Weincampus Neustadt等公司合作进行。与所有农产品一样,葡萄的质量差异很大。许多外部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条件和收获时间,对葡萄的成分和葡萄酒的质量都有重大影响。正因为这些葡萄栽培中的多样性,最终产生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各种葡萄酒。为了确保葡萄酒的原材料质量,需要根据选定的质量参数对葡萄进行监测。这个监测方法应该在不损害葡萄的前提下易于实施,并尽可能对葡萄成分提供大量信息。红外光谱正好满足了这些要求。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非侵入式的光学技术,该方法利用目标分子对红外的吸收光谱来分析样品中的成分。该研究所表示,这使得红外光谱成为一种理想的媒介,可以用于认定是否当季葡萄符合酿造优质葡萄酒的要求。SmartGrape联合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种紧凑型测量系统,利用中红外范围的光谱分析达到快速、无损的葡萄质量检测。相较于过去其他利用红外光谱对葡萄质量的检测工作,SmartGrape使用了中红外波段(介于波长 2500 和 50,000 纳米之间)来检验葡萄的质量,而不是近红外波长(介于 780 和 2500 纳米之间)。该研究所指出,“中红外范围内的信息含量明显高于近红外,可以提供更完整、精确的信息。”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生成的所有数据和伴随的化学分析需要复杂的计算与评估。在SmartGrape项目中,AI被用来记录和评估这些高维数据集。AI的好处是能够考虑非线性相关性和交互效应,比使用传统的数学和统计方法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同时,这样的一个数据库系统可以允许多个用户的访问,透过一个友善的界面系统便可以助力葡萄栽培产业更大程度的数字化。将数据数字化还可以将数据用于更广泛的用途,SmartGrape所开发的系统提供的数字化平台将使得一些新方法和措施成为可能。例如,数据可以在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BMWi)开发的数字生态系统中使用,这有助于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信息共享,包含农学家、农业机械行业到研究机构。这反过来又为流程优化创造了机会,以保护环境资源并确保农业部门的效率,尤其是考虑到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举例来说,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多个收获年份的葡萄质量变化记录,探讨外部影响因素(例如气候、土壤质量)的相关性及对葡萄成分的影响、并最终导致葡萄酒的质量变化。
  • 美科学家开用红外光谱快速检测大肠杆菌
    据美国食品安全新闻网消息,普杜大学的一位食品科学研究院已提出了一种使用红外光谱的方法,可用来检测和区分大肠杆菌的不同菌株,并且这种方法比现有的方法更加快速。  普杜大学的食品科学副教授Lisa Mauer说,这种新方法可以区分不同的大肠杆菌菌株,包括 O157:H7 型菌株和非 O157:H7 型菌株,而这些菌株属于致病菌。  而这种检测方法使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及检验服务针对除了被称为“杂菌”的O157:H7型大肠杆菌之外的六种其他类型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这一做法更为容易。这些非 O157:H7型菌株包括:026, 045, 0111, 0121, 0145以及0103型。  只有O157:H7型大肠杆菌菌株一般被视作食物中的“杂菌”,虽然其他六种菌株更为稀有,但它们会有37000起感染病例,以及30起致死病例。  这种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与需要在实验室中培养48小时细胞的传统方法相比,培养时间为6小时,检测时间大约是1小时。甚至即使牛肉中存在其他细菌,我们仍然可以检测并区分不同的大肠杆菌菌株。  研究者称,从牛肉表面获得细菌有2种方法:一种是抗体捕获法,该方法细菌附着在磁珠抗体上,大约4小时可出结果 第二种方法是过滤法,大约1小时可出结果。  该方法甚至可以区分死菌和活菌,因为能量不被吸收而被反射回来时,可得出这种结论。而这一性能是目前的此类检测方法无法做到的。  据悉,该方法之前被用于检测食品中的三聚氰胺。
  • 干货|技术、趋势、检测,你想学的近红外知识都在这里——近红外光谱主题网络研讨会视频回放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9年12月12-13日,由strong仪器信息网/strong与strong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strong联合主办的“strong2019近红外光谱主题网络研讨会(iSymposium on NIR Spectroscopy , 简称iSNIRS 2019)/strong”成功召开,16位来自近红外领域的专家分享了近红外的新技术、新应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方法(化学计量学)、新材料(光纤等)、新器件(检测器等)和新技术(计算机)的发展和出现,近红外光谱技术从光谱分析队列中吊车尾的位置迎头赶上,崭露头角。/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结合现代化学计量学方法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已经成为工农业生产过程质量监控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之一,在农产品、食品、医药、石化、烟草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报告期间网友的反馈情况可以看出,近红外已逐渐成为各领域研究的重点,strong16个报告的时间里,网友提问近160次,反响十分热烈/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本次研讨会分设了4个专场,分别为:近红外光谱新技术/新方法、近红外光谱在饲料/烟草领域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在食品/水果领域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在制药/茶叶/纺织品等领域的应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f9f7bb2b-86be-4c71-a564-12b13d2af8df.jpg" title="专家1小.JPG" width="600" height="268" border="0" vspace="0" alt="专家1小.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268px "/im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264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01ed2531-5b12-4fb5-85d0-a5b2f412fd85.jpg" title="专家2.JPG" width="600" height="264" border="0" vspace="0" alt="专家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暨南大学—潘涛/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近红外(NIR)光谱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析技术,它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物料的测量,具有分析通用性。由于对象和测量方式的多样化,近红外建模通常需要进行个性化的优化选择。报告中,暨南大学潘涛教授以血清尿素氮为对象,Norris导数滤波(NDF)为光谱预处理方式,等间隔组合偏最小二乘(EC-PLS)为波长选择模式,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的个性化参数选择方法。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9314.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近红外光谱分析—通用性与个性化方法浅说》视频精彩回放/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王睿/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近红外光谱分析以其快速、无损、高效的特点在化工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质量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与客户的合作,瑞士万通在近红外领域不断开发出新的应用,以满足各用户的特殊需求,报告中,瑞士万通光谱产品线产品经理王睿以近红外在电子烟产品,半固化片产品、PVA产品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介绍了该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效益。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9315.html" target="_blank"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近红外分析技术在化工行业的新应用》视频精彩回放/span/stron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中国农业大学—李军会/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中国农业大学李军会副教授的报告分为4个部分:1、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选择与注意问题 2、农产品近红外光谱定量建模与注意问题 3、农产品近红外光谱定性建模与注意问题 4、农产品近红外光谱相似性分析与注意问题。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9316.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农产品近红外定量定性建模与注意问题》视频精彩回放/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华东理工大学—倪力军/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报告中,华东理工大学倪力军教授以烟草和中药中主要成分近红外光谱稳健模型的建立、评价及转移为背景,分享了相关实践与思考:1、基于光谱信号的方差分析筛选稳定、一致光谱信号建立NIR稳健模型以实现模型转移;2、以稳定一致光谱信号为基础进一步优化波长组合建立NIR稳健模型以实现模型共享;3、避免模型过拟合;4、RMSEC和R2评价定量模型时应注意的问题。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9317.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NIR稳健模型的建立、评价与转移的实践与思考》视频精彩回放/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李军涛/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饲料原料营养品质变异直接影响饲料配方的精准配制,准确、快速获取各养分参数是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李军涛博士的报告从饲料原料营养品质检测重要性、近红外技术原理与特点、定标模型构建与应用示范、定标模型网络化管理及近红外在线品控系统应用探讨等多个方面进行展开,介绍了近红外快速预测体系在饲料行业的应用。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9318.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饲料原料营养品质近红外快速预测体系建立与应用》视频精彩回放/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宋涛/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近红外数据不仅包括常规意义上的成分含量数据,还包括光谱信息数据,以及差异化比较数据等几种。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只注重成分含量数据,而忽略了其他的数据,但恰恰是这部分我们忽略的数据,对我们如何评价近红外数据的准确性,经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宋涛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近红外检测过程中的数据准确性问题。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9319.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近红外数据的准确性分析与评价》视频精彩回放/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彭黔荣/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报告中,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彭黔荣博士从技术层面介绍了近红外技术在烟草行业的离线应用、在线应用、网络化应用、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也介绍了近红外技术在管理方面的要求以及存在的痛点和难点,结合近20年在近红外领域的工作实际,介绍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取得的效果。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9320.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近红外技术在烟草行业应用的痛点和难点》视频精彩回放/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炯/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炯工程师的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规范检测的标准 2、选择合理的建模集与验证集 3、近红外常量和微量成分建模 4、对于模型传递的认识 5、近红外应用管理的网络信息化。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9321.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如何在烟草领域应用近红外》视频精彩回放/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中国农业大学—韩东海/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任何技术的应用均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时代需求密切相关,近红外技术也不例外。果蔬近红外检测的研究始于1989年之前的美国农业部研究中心的Dr. Karl Norris和Dr.Brith, G.S.,等人,而实际应用则始于1989年之后的日本。日本虽然没有知名的近红外通用仪器,却有着门类齐全的近红外专用仪器装备,特别是在果蔬近红外应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和经验,历经3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及时梳理其发展脉络有助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鉴于近年来果蔬近红外检测技术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为此,中国农业大学韩东海教授以社会需求引领技术进步为主线,总结整理归纳了日本果蔬近红外应用技术的来龙去脉。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9326.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与时俱进的果蔬近红外应用技术》精彩视频回放/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刘建学/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入窖酒醅的生产指标主要有淀粉含量、PH值、水分和还原糖等。河南科技大学刘建学教授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分析测量,建立了相对应的预测模型,实现了指标的快速检测。通过入窖、发酵中期、发酵终了3个阶段各指标的变化规律,最终实现了白酒发酵生产过程中的在线质量控制,完成了白酒生产的标准化和智能化。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9322.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浓香型白酒入窖酒醅生产指标的分析与测量》视频精彩回放/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王健/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报告中,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王健高工主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和离子迁移谱技术在酒类行业(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和离子迁移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过程以及技术优势,然后就这两项技术以及设备在酒类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包括从原辅料的品质检测、到酒类生产过程的品质在线监测,以及成品酒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做了详细说明。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9323.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新型快速检测设备与技术在酒类行业中的应用》视频精彩回放/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南昌海关学会—桂家祥/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南昌海关学会桂家祥研究员在报告中,站在纺织品领域行业高度,紧紧围绕“样品为王、仪器为基、标准引领、质控关键”展开,阐述了每一个关键环节的破题之策。strong报告题目:《纺织品原料组分近红外快检技术推广的四个关键环节》/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周学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报告中,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近红外产品经理周学秋首先对近红外技术的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随后对其在制药、茶叶、纺织品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9324.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赛默飞近红外制药,茶叶,纤维解决方案》视频精彩回/strong/span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放/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天津中医药大学—李文龙/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材整体性质量控制、多种中药制药工艺的在线监控以及中成药制剂的快速检测等方面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天津中医药大学李文龙副研究员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他所在实验室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近红外分析技术的标准化、相关监管法规、以及过程分析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思考,目的在于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行业更为广泛的应用。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9325.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中的应用研究及相关思考》视频精彩回放/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安徽农业大学—任广鑫/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传统茶叶质量检测技术采用化学成分检测和感官审评方法,该类方法无法实现茶叶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在制品质量的实时监控与快速检测。安徽农业大学任广鑫副教授从近红外技术原理出发,对该技术在茶叶品质成分分析、非法添加物检测、等级判别、产地识别和真伪鉴别等领域进行了介绍,并对该技术在应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标准化建设和国产仪器开发等进行了展望。strong报告题目:《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品控领域的应用与展望》/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山东大学—李连/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005年,Tsenkova教授首次提出了“Aquaphotomics” 即水光谱组学,它可以提供隐藏在NIR光谱中的一些信息。水的光谱很容易受到溶液中其它分子的影响,即使加入的物质的量很少,它仍然会扰乱溶液中的共价键和氢键,水的结构仍会被改变。因此,可以利用水的光谱的性质,将水作为探针,应用于监测低浓度的蛋白质、糖、水质量检测以及菌种筛选等各个方面。报告中,山东大学李连副研究员主要从水光谱组学的基本概念、水光谱组学的应用简介,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网友的科研提供新的科研思路和方法。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基于水光谱组学的近红外光谱应用进展研究》PPT下载/strong/span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a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12/attachment/bd7dc556-87d8-42bc-b6e1-f9bd408e83af.pdf" title="《基于水光谱组学的近红外光谱应用进展研究》PPT下载.pdf"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 rgb(0, 102, 204) "《基于水光谱组学的近红外光谱应用进展研究》PPT下载.pdf/a/p
  • 全球超高分辨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助力大气污染监测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室气体(CO2、CH4、N2O、HF、CO、H2O和HDO)在大气和生物圈之间的交换,总碳柱观测网(TCCON)、大气成分变化观测网(NDACC)等研究机构相继成立。这些都是由地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其他仪器)组成的网络,它们将太阳作为光源,来记录近红外或中红外光谱范围大气谱。所接收到的高精度数据可以作为重要的地面真实数据,作为对像美国宇航局(NASA)等的卫星测量数据的补充。对于大气污染物的分析,太阳作为红外光源,太阳光经过整个大气层一直到光谱仪的整个光路上不同组分的浓度进行了测量。对于这类场发射测量,需要用到超高分辨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布鲁克IFS 125H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凭借准确的仪器谱线函数、出色的波长精度和世界上最高的光谱分辨率,成为该应用和相关研究机构的黄金标准。布鲁克IFS 125HR超高分辨光谱仪采用了令人瞩目的干涉仪设计,可确保光束在长达11米的极长光程差中的完整性。于是,IFS125HR光谱仪全球网络被用于监测全球范围内的大气变化,其中,部分安装在山峰上的观测中心,例如,著名的瑞士少女峰(NDACC);或安装在坐落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Lamont的SGP ARM站点设备服务中心(TCCON)。下方图片提供了安装有IFS 125HR光谱仪的全球TCCON观测站点位置,这也凸显了布鲁克在大气污染监测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注:TCCON: total carbon column observing networkNDACC: network for the detection of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changeSGP: Southern Great PlainsARM: Atmospheric Radiation MeasurementThe Southern Great Plains (SGP) atmospheric observatory was the first field measurement site established by the Atmospheric Radiation Measurement (ARM) user facility. This observatory is the world’s largest and most extensive climate research facility.
  • 红外光谱为老磁带保护提供新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
    p  录音制品是世界文化历史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现在很多处于降解的危险当中,也许人类将永远失去他们了。日前,研究人员发现,红外光谱可以提供快速、非损害的方法来区分那些还可以播放,以及不能播放的磁带,有助于档案员知道哪些磁带需要特殊处理,以及需要快速处理,以防止它们更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1441839351084.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insimg/7994b373-8bd8-48a3-8105-cff6b61e4371.jpg"//pp  估计在美国博物馆和档案馆磁带的数量达到4.6亿 (录像带、盒式磁带等),约40%的质量状况并不清楚。许多录音带已经达到可播放的寿命,考虑到只有少数录音品质好的磁带以进行数字化处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录音带在其损坏之前都将进行数字化处理。/pp  磁带上的声音信息编码在磁性粒子上,这些粒子通常分布在聚酯氨基甲酸酯粘结剂中。暴露于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中,酯基与水反应形成羧酸和乙醇,使录音带产生粘性。最终磁带开始脱落聚酯氨基甲酸酯碎片,这个碎片可以粘住磁带播放器,损坏磁带和机器。目前唯一的补救方法是低温烘烤磁带,有时可以使他们播放很短的时间进行数字化处理。/pp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自动烘烤磁带,但是没有人有足够的时间,” 南卡罗莱纳大学的化学家和该项新工作的合作者Stephen L. Morgan解释说,“我们的目标是开发一个简单的,非损害的方法来确定最危险的磁带,这样他们可以优先数字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272px" title="ac-2015-018103_0009.gif"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insimg/1003ffe0-79a5-4f1a-8845-6e761e2c0dd4.jpg" width="400" height="272"//pp  原文:emMinimally Invasive Identification of Degraded Polyester-Urethane Magnetic Tape Using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s.Anal. Chem. 2015.”/em/pp  在新的工作中, 国会图书馆的Morgan, Eric M. Breitung和合作者首先从国会图书馆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获得的录音带中随机选择了一些四分之一英寸录音带。然后用衰减全反射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zc/31.html" target="_self"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方法对这些录音带的小片段进行分析,他们发现聚酯氨基甲酸酯降解产物的特征谱峰可以用来识别磁带是否可以正常播放,准确率可达92%,这些可以作为烘焙和迅速数字化的选择。/pp  费城的音频和视频保护主义者George Blood也参与到这项工作,他说,非常欢迎一些工具可以为按次序优先处理这些语音材料提供帮助,但是很多的工具很难使大家确信。“我认为该技术具有很高的潜力,”他说,如果该工具可以更便宜,更容易使用,他认为可以被接受。/pp /p
  • 中国近红外光谱分会苏沪工作站共同举办近红外光谱技术论坛
    2017年11月30日,中国近红外光谱分会苏沪工作站与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分子光谱协作组共同发起的近红外光谱技术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在中国近红外光谱分会苏沪工作站副主任、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分子光谱协作组组长杜一平教授团队和倪力军教授团队的精心组织下,由中国近红外光谱分会苏沪工作站、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分子光谱协作组、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必达泰克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铂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和上海复享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近红外光谱厂商为本次论坛提供了支持。并在会上介绍它们有关近红外光谱的仪器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最新发展情况。本次论坛云集了江浙沪等地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领域的专家学者、仪器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以及从事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一大批专业人士,参会人员近百人。论坛邀请了本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包括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江苏大学陈斌教授、上海棱光公司蔡贵民高工、上海创和亿公司石超先生、大连达硕公司陈爱明先生,以及华东理工大学杜一平教授和倪力军教授。与会人员对本次论坛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会议期间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气氛十分热烈。论坛由杜一平教授主持,他首先简要介绍了本次论坛的筹备情况和此次论坛期望达到的效果,并介绍了各赞助单位。 邵学广教授是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对整个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广泛而深入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该技术的发展方向。他还详细介绍了他的课题组近年来利用近红外光谱的温度效应研究开发的新型分析检测技术和方法,为与会者展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独特的魅力。陈斌教授从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角度详细论述了仪器的发展现状,他还结合其课题组的工作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与互联网技术携手实现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的工作,为人们展示了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在快速检测领域美好的应用前景。倪力军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天然产物领域近红外光谱技术+互联网共享的现状和展望,她重点介绍了她的课题组在中药、食品等行业应用近红外光谱实现产品和原料的快速鉴定和检测,以及在在线监测中的应用。她也非常看好互联网技术引入近红外光谱分析领域,认为这是今后近红外光谱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的兰树明经理介绍了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发状况,同时宣布其公司的IAS-5000产品已经正式上线,欢迎各位老师、学者参与免费试用。 石超先生对其单位多年来在近红外光谱对烟叶加工过程中质量稳定性评价方面的工作做了详细介绍。蔡贵民高工结合他十余年来研发近红外仪器的切身体会,详细报告了该类仪器开发的技术要点和难点,以及解决方案,对于仪器研发人员来说这个报告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陈爱明先生做了题为化学大数据分析的报告,从化学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开发和应用的角度探讨近红外光谱今后的发展方向。最后杜一平教授给大家做了“如何获得合理的近红外光谱模型”的报告,针对近红外光谱技术推广中的技术难点,即建立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这一主题,深入讨论了难点问题的本质、建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话题,并介绍了其课题组最新的解决方案。 为期一天的本次论坛,围绕近红外光谱这一主题,通过6位专家学者和5位仪器厂商代表带来的专业技术报告,从学术研究、应用研究、仪器研发等全方位地为与会者分享了近红外光谱领域的方方面面,集合了专家们在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以及仪器制造中的宝贵经验。报告以技术创新为亮点,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参加此次论坛受益匪浅。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中国近红外光谱分会苏沪工作站在分子光谱技术交流上的又一次盛会,将有力地促进苏沪区域以及长三角一带分子光谱技术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
  • 助力客户,合作共赢!天津能谱成为比亚迪汽车红外光谱仪检测设备供应商!
    助力客户,合作共赢!天津能谱成为比亚迪汽车红外光谱仪检测设备供应商!每一位用户的肯定和赞扬都让我们前进步伐充满动力,红外光谱仪获得客户夸赞。天津能谱科技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好产品,出货的每一台红外光谱仪都是一份责任,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研发平台,赢得了比亚迪汽车工厂客户的信任。红外光谱仪作为通用分析仪器在各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主要的优势在于红外光谱分析可用于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也可以作为表征和鉴别化学物种的方法。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特征性,可以采用与标准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对比的方法来做分析鉴定。利用化学键的特征波数来鉴别化合物的类型,并可用于定量测定。客户通过红外光谱快速鉴别塑料或橡胶材质的原材料成分是否合格,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的同时也为客户降低了产品维护的成本。下图为我司技术工程师安装现场:让客户获得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给出自己的专业建议,让客户获得更好的产品体验,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客户选择性价比合适的产品,而不是只选择贵的。给客户优质的服务,针对不同的客户对试验的要求给出很多个性化的需求,一一与客户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制定出完善的方案给客户参考,每当客户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我们工程师就在身边,及时高效的为客户解决问题。帮助了客户也发展了自己,相信后续还有更多的合作机会,也非常感谢比亚迪汽车对我司的支持和认可,选择了能谱科技生产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希望这一台台的设备给客户公司带去更大的创收,客户们都用的开心、舒心,放心。
  • 携手同行,“近创”未来——FIIF2023第三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8月8日,FIIF2023第三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饲料分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主办,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四川威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吸引了近300人出席会议,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出席该论坛。FIIF2023第三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现场会议伊始,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德发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张莉副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秘书长褚小立分别为大会致辞,向莅临会议的嘉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李德发院士致辞致辞中,李德发院士表示饲料行业近红外创新中心(NIRSAAS)与饲料营养大数据平台(FeedSaas®)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出的PANSAAS(精准动物营养解决方案),是我们在中国饲料行业发展历史上又有一个新的突破。用新的手段来实现精准营养,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也是饲料行业又一创新举措。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李培武院士致辞李培武院士表示此次分论坛的召开,必将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行业更加广泛的应用,为推动饲料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李培武院士也祝饲料行业创新论坛第三届近红外公论坛圆满成功。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张莉副秘书长致辞张莉副秘书长代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对第三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其介绍说,FIIF作为饲料行业高级别的创新论坛,能够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话题,充分显示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咱们饲料行业的重要性!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 褚小立秘书长致辞褚小立秘书长在致辞中首先感谢本届大会组委会精心组织这次活动,近红外光谱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一直是我国近红外领域的一面旗帜。褚小立相信在李德发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这面旗帜一定会勇走创新之路,在推动饲料科技自强、自立自强中再创新梦,让这面旗帜永远飘扬。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教授(左上)、青岛华测技术支持负责人隋莉(右上)、中国农业大学杨增玲教授(左下)、中高会饲料分会理事刘焕龙博士(右下)分别主持,会议共邀请了14位近红外光谱分析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报告分享。国家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研究员、常务副主任 樊霞报告题目:饲料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和政府监管思路饲料工业是链接种植业、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等的中轴产业,饲料质量安全对维系饲料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及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意义。饲料质量安全快检测技术及标准化研究不仅是饲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障饲料安全的现行科学、规范,高效的重要手段。樊霞基于我国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中核心品质成分快速检测技术和标准/标准物质缺乏的问题,本着“创新—高效—实用”的方针,全面而系统的在饲料核心品质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快速检测技术以及检验方法标准和标准物质研制方面开展研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秘书长 褚小立报告题目: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的统计学基础与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是将近红外谱区的光谱测量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基础测试技术交叉结合的现代分析技术。数据分析及统计是这项技术的一个关键点,它能从光谱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和准确性。褚小立介绍说,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光谱预处理方法的研究,目的是针对特定的样品体系,通过对光谱的适当处理,减弱和消除各种非目标因素对光谱的影响,净化谱图信息,为校正模型的建立和未知样品组成或性质的预测奠定基础;二是近红外光谱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稳定、可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模型,并最终确定未知样品和对其定量。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 端木军报告题目:国产近红外技术在饲料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端木军向大家介绍了谱绿发展的价值理念:推广普及近红外快检技术,高性价比,强大数据库,定标应用开发及维护技术服务支持。同时提到公司愿景希望让每一家需要近红外技术检测分析的企事业单位,都有机会了解合作,真正享受谱绿带来的实惠与专业化服务。最后端木军提到国产仪器竞争无处不在,重点在于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天津大学 徐可欣教授报告题目:近红外技术研发体会徐可欣分享了近红外技术研发体会,提到近红外技术的研发需要有被测物的选择、间接测量的原理、测量条件的再现性、光谱仪器的制作及水平、分光方式及技术选择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徐可欣也提出自己关于如何生产出高质量仪器的几点思考:①高质量的仪器设计;②高度的技术融合人才;③实施求是的落地细节;④质量不过关不投放市场(性能、可靠性优先于成本)。江苏大学 陈斌教授报告题目:近红外光谱仪主要技术指标、评价及选型微机电加工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小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发展进程。相较于传统近红外光谱仪,小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具有体积小、功耗低、便于二次开发以及可实现现场快速检测等优点,陈斌分享了小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选型方向:应该走专用型的道路,差异化的选择,要给用户预置模型、模型更新等功能,要让小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物尽其用。小微型近红外是仪器,不是“玩具”,研发需要耐心、静心、忍心,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华东理工大学 杜一平教授报告题目:在线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线近红外技术能适应生产车间的粉尘、温湿度、光线、震动等环境而检测结果不受影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可靠性的检测功能,可以提供加工过程中的实时信息、自动控制加工过程,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人工干预,在很多领域都有成功安装使用的经验。杜一平分享了在线近红外技术在中药提取过程的在线检测,解决了中药提取过程中光监测的难点。青岛蔚蓝生物渊源有自共享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郭吉原报告题目:NIR技术在饲料企业应用过程中被忽视的几个问题郭吉原提到了近红外技术在饲料企业应用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①NIR建模样品的选择,②NIR预测结果准不准的问题,③企业NIR团队的组建问题,④NIR是一门检测技术,不是“神”也不是“妖”。报告也以上四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释了人们对于NIR的两个误解:不能神化NIR,NIR是科学检测技术,此技术有适用范围,虽然可以预测非常多的项目,但也有不足之处;不能妖化NIR,认为NIR什么项目都不能测的想法是错误的,在预测能力范围内的工作,在光谱上有明确信号的物质都是可以测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王培龙研究员报告题目:饲料质量安全精准检测关键技术与装备饲料作为畜禽养殖的重要物品,对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高品质的饲料可以提高畜产品的营养价值,提高养殖效益。饲料质量安全也是国家重大需求和保障生命健康的重要途径。王培龙团队围绕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开展了饲料毒理学和饲料质量安全分析基础两方面研究。饲料毒理学以环境污染物和微生物毒素等为目标,探索机制规律,最终搭建平台建立模型;饲料质量安全分析基础从政府监管和安全保证为主导,以微纳传感、功能材料、空间组学等为基础攻克多项难题。报告中,王培龙也介绍了团队在“瘦肉精”、样品前处理、POPs从环境向食品迁移等多项研究进展,推动了我国饲料畜产品安全检测科技创新,有利支撑了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布鲁克近红外技术应用专家 熊罗英报告题目:布鲁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化学计量学研究的深入,加之近红外光谱仪器制造技术的日趋完善,促进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极大发展。由于现代近红外分析技术所独具的特点,近红外分析技术已成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快速分析测试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农业&饲料中。作为业内领先的近红外研发和制造商,布鲁克提供性能可靠近红外分析工具,确保饲料及其原料的安全性,不仅满足常规检测要求,而且善于解决挑战性难题。北京伟创英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韩熹报告题目:国产仪器定制化服务与应用实践韩熹提到近红外检测仪器也要像游戏机一样做到“量体裁衣”,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仪器。按需定制要通过检测对象、检测效率、定向优化、软件操作、参考标准、统计报表多方面入手为用户提供服务。伟创英图也吸收、传承了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和系统集成经验,推出了便携式、实验室式、手持式、在线式、特种行业应用等多款近红外光谱仪及专业化学计量学软件、测量软件、在线综合监控软件等。中国农业大学 张丽英教授报告题目:NIRS应用与基础数据精准性控制NIRS在饲料检测领域最初是用于饲草原料和谷物类原料中水分和蛋白质含量的检测,随后也应用于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氨基酸等指标的检测。饲料检测关系到养殖业者的投入成本和成果,也是科学精准的饲养基础。张丽英提到饲料检测的质量保证与控制要从“人、机、料、环、测”五个方面最大限度的减少分析检测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确保饲料分析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张丽英也提到分析检测工作是一项重复、枯燥但又需要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作,因此分析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技术!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分析师宋涛报告题目:集团近红外技术应用与网络化管理宋涛从构建近红外网络化管理体系、建立功能丰富的工作平台、体系运行三方面向大家介绍了威尔检测集团近红外技术应用与网络化管理体系。其中特别提到,在构建近红外网络化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解决设备之间差异、近红外模型、异常数据处理机制等问题,在建立好体系之后,要进一步通过网络管理、信息沟通处理平台和学习平台让工作平台更成熟,并且在体系运营过程中要结合各家集团管理特点进行应用。FOSS 中国服务业务线总监 赵武善报告题目:FOSS云服务系统助力饲料企业管理赵武善向大家分享了FOSS近红外技术的进展,同时向大家介绍了FOSS定标数据库的构建和应用。据介绍,FOSS定标数据库已发展30多年,包括饲料原料的常规定标、氨基酸定标,原料粗饲料定标,及饲料成品定标等,能够提供诸多快捷准确的检测基准。赵武善介绍说,FOSS的云服务网络系统和延展服务已发展非常完善,与产业结合能够快速的进行原料采购计价、成本分析和生产成本控制、评估和选择好的原料供应商、动态配方调整,最大程度利用原料提高利润等,为企业做到降本增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饲料工业中心 李军涛博士报告题目:近红外快速检测技术与精准动物营养解决方案(PANSAAS)近红外检测技术拥有测定速度快、受干扰小、直接测定、无损、无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在饲料检测中;但同时近红外检测也有前期投入大、建模成本高等技术限制。在此基础上,饲料行业近红外创新中心(NIRSAAS)与饲料营养大数据平台(FeedSaas®)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出PANSAAS—精准动物营养解决方案来应对饲料原料供需形势严峻和近红外检测技术限制等问题。据介绍,PANSAAS具有5大核心功能:近红外仪器评价、实验室检测能力认证、数据挖掘、光谱建模、精准营养技术服务,能够提供全方面的动物营养解决方案。会上,主办方还为各位报告嘉宾举行了演讲嘉宾授牌仪式,报告嘉宾一一上台领奖,并与主持嘉宾合影留念。部分参展厂商
  • ARCoptix小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助力硅太阳能电池检测
    ARCoptix小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助力硅太阳能电池检测硅太阳能电池我们使用ARCspectro FT interferometer在600-1300nm近红外区域测量硅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响应。此光谱仪有两个光纤接口,一个接口用来连接光源(此处使用的是商用卤素光源),另一个接口用来连接调制光源的输出。光谱仪模块上的连接器允许将外部探测器(此处是硅太阳能电池)连接到内部放大器上。整个系统如下图1所示通过具有调制光束的光纤来照射太阳能电池,通过傅里叶变换从干涉图中提取光谱。光谱强度如下图2所示,其光谱强度不但与硅电池的相应有关,而且还与干涉光学固有光的传输和调制效率,以及光源的光谱强度有关。低的截止边(550nm)是由于光谱仪的光源造成的,而高的截止边(1300nm)是由于被测硅太阳能电池的带隙。 瑞士ARCoptix公司由四位工程专家于2005年创立,是一家专业的光学测量系统制造商。公司位于瑞士纳沙泰尔(Neuchâtel)),因为独特的地理优势与EPFL(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BFH(伯尔尼应用科学大学)以及当地钟表业建立了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得益于这些合作,ARCoptix拥有高科技制造和表征设施以及光学微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上海昊量光电代理ARCoptix的产品型号有FT-IR Rocket傅里叶红外光谱仪、VIS-NIR/UV-VIS-NIR光纤光谱仪和FT-F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FT-IR Rocket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VIS-NIR/UV-VIS-NIR光纤光谱仪 FT-F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Rocket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可选光谱范围有2-6µm,1.5-8.5µm,2-12µm。VIS-NIR / UV-VIS-NIR 光纤光谱仪可选的光谱范围有350-2600nm,200-2600nm。FT-F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可选的光谱范围有0.9-2.5µm,2-6µm,2-12µm和2-16µm。并且内部带有光源。是目前市场上最紧凑的光纤耦合傅里叶红外光谱仪。ARCoptix公司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技术核心是双角立方干涉仪。如下图:两个角立方体与一个共同的摆动臂连在一起,摆动臂旋转以在干涉仪的两个臂中产生光程差。 这种类型的设计被称为永jiu对准干涉仪,众所周知,系统的对准对振动和温度漂移最有效。它永远不必重新调整。干涉仪的摆臂在无磨损挠性系统上旋转,使该机械系统非常坚固耐用。为了测量反射镜的运动,FT-FC将固态参考激光器耦合到干涉仪中。与经典 HeNe 激光器相比,ARCoptix使用的固态激光器更紧凑,使用寿命更长。它们因为温度引起的波长漂移特别小,当使用珀耳帖元件保持恒温时,它们的波长可以稳定在几个PPM,从而提供非常准确和可重复的波长标度。这对于确保日常工作一致性至关重要。 光源ARCoptix公司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非常紧凑,集成度非常高。具有体积小,性能强的独特优势。大小可以参考下图: 此外Aroptix S.A.推出了Gasex HD-05TM—一种OEM气体分光计,包括高稳定性真空密闭FTIR Rocket光谱仪,与具有铑涂层耐化学腐蚀光学元件的5m气室无缝匹配。 采用GASEX HD-05-12测量多种气体的谱线分布:物质含量检测能力:*LOD=limits of detection **使用短波截至6um探测器测量目前,昊量光电已经与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老师达成过合作。老师们对此产品的反馈都很很不错。欢迎各位老师前来问询!关于昊量光电:昊量光电 您的光电超市!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致力于引进国外先进性与创新性的光电技术与可靠产品!与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众多知名光电产品制造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代理品牌均处于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沿,产品包括各类激光器、光电调制器、光学测量设备、精密光学元件等,所涉足的领域涵盖了材料加工、光通讯、生物医疗、科学研究、国防及前沿的细分市场比如为量子光学、生物显微、物联传感、精密加工、先进激光制造等。我们的技术支持团队可以为国内前沿科研与工业领域提供完整的设备安装,培训,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优质服务,助力中国智造与中国创造! 为客户提供适合的产品和提供完善的服务是我们始终秉承的理念!
  • 红外光谱的测量极限在哪里?
    [导读] Quantum Design公司一直致力于引进先进的红外光谱技术,其中neaspec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微秒时间分辨超灵敏红外光谱仪在探寻红外光谱测量限上展现了特的魅力,先后获得科学仪器“新品奖”。近年来,在多领域大发展及各类新技术不断进步的形势下,传统的红外光谱技术已经从单纯的红外光谱仪、显微镜与红外光谱联用,发展到了红外成像系统,并在信噪比、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测量模式等方面呈现了新的发展活力。同时,在新技术的助力下,红外光谱在应用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Quantum Design公司一直致力于引进先进的红外光谱技术,其中neaspec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微秒时间分辨超灵敏红外光谱仪在探寻红外光谱测量限上展现了特的魅力,先后获得科学仪器“新品奖”。业界评价:Quantum Design在产品的选择上颇具眼光! 为了多方位展现我国在红外光谱领域的新成果,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制作《稳中求新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专题,特别邀请Quantum Design中国表面光谱销售总监韩铁柱博士为大家介绍红外光谱仪的新技术及应用情况,并探寻红外光谱的测量限。   红外光谱技术发展需求:高敏感度、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 仪器信息网:从仪器发展及应用的角度分析,您认为目前红外光谱仪器及技术走到了哪一个阶段?韩铁柱博士:人类对红外光的认识已经超过两个世纪,1800年,英国科学家W.?Herschel在研究温度计对紫色到红色光照射变化时,就已经意识到红色末端区域外仍然存在着看不到的辐射区域。九十年后,瑞典科学家Angstrem利用CO和CO2次证明了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红外谱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现代分子光谱学。在此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人类科学家已经可以利用红外光手段,对大量的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进行谱学分析和鉴别。上世纪50年代,双光束红外光谱仪的问世,意味着红外检测已无需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光谱学家进行操作,也能轻易获取数据。该设备的商业化及畅销普及标志着红外谱学门槛的大降低,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及工业控制等领域将迎来飞跃式发展。现代红外光谱议主要指由上世纪80年代发展建立的以傅立叶变换为基础的仪器。该类仪器不用棱镜或者光栅分光,而是用干涉仪得到干涉图,采用傅立叶变换将以时间为变量的干涉图变换为以频率为变量的光谱图。与更早期的双光束红外仪器相比,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具有快速、高信噪比等特点,并且随之催生了许多新技术,诸如步进扫描、时间分辨和红外成像等,从而拓宽了红外的应用领域,使得红外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进一步细分,特别近年来纳米材料、拓扑材料、二维材料等新材料的兴起,传统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光源亮度弱、光斑范围大、迈克尔逊干涉仪平动速度慢等缺陷开始显现,逐渐不能满足红外光谱科学研究中高敏感度、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的需要。仪器信息网:目前红外光谱的测量限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体验?韩铁柱博士:目前,传统红外光谱的空间分辨测量限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时间分辨测量限在几十毫秒的量,这主要是由于光源本身及步径位移机制限制。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台红宝石激光器的问世,科学领域得益于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光谱研究的空间分辨和时间分辨也得以大幅提高。由于激光器的高线性特点,非接触式的红外光谱技术空间分辨率可达500nm,如果进一步搭配近场探针突破衍射限,空间分辨可进一步提升至10nm。利用QCL激光的双光梳设计,目前激光base的红外光谱可以完全抛弃步径位移,将时间分辨提高到us,如果将超快激光引入pump-probe体系,时间分辨可以达到fs别。仪器信息网:相对于其它的分析仪器,红外光谱的应用市场活力如何?哪些应用领域会有大的发展空间?为什么?韩铁柱博士:相对于其他分析仪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和维护简单、灵敏度和分辨率较高、特征性强等优点,能提供包含化合物官能团、类别、立体结构、取代基种类和数目等多种信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分析仪器数字化和化学计量学科的同步发展,加之红外光谱技术有特点,使得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红外光谱既可以用于定性分析,也可以用于定量分析,还可以对未知物进行剖析,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农业和食品、半导体、宝石鉴定、质检、地矿和环境等领域,是科学研究的有力技术手段,也是常规应用分析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分析技术。譬如在中医药领域,作为一个复杂的混合体系,中药的鉴别和质量控制,以及有效成分的确定和质量分析,一直是个难题,红外光谱技术的特点使得其作为指纹分析手段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成为中药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农业和食品领域,近年来得益于焦平面阵列检测器、可调谐滤光器、化学计量学方法和计算术的提升,红外光谱和成像技术有机结合发展成为一种多信息融合检测技术。除了进行农产品和食品的品质分析外,红外光谱的应用还扩展到了污染物检测、产品分类和来源鉴别、土壤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组成变化的监控和动力学行为等。Quantum Design红外产品着眼红外光谱测量限仪器信息网:请介绍贵公司在红外光谱产品的定位及发展历史?有哪些具优势(里程碑式)的技术(技术,有技术)? 韩铁柱博士:我们公司一直贴合新研究前沿和热点课题,结合红外光谱的应用与现代科学研究的需要,专注新、先进红外光谱技术和产品的引进,先后引进了德国neaspec公司的nano-FTIR 10纳米超高空间分辨的新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美国PSC公司的mIRage非接触式亚微米分辨触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2019年又引进了瑞士IRsweep公司的IRis-F1微秒时间分辨超灵敏红外光谱仪。这三款主推产品从空间分辨率、非接触测量、时间分辨等维度,大推动了红外光谱测量限。 nano-FTIR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是由德国neaspec公司基于其创的散射型近场光学技术发展出来的、具有10纳米超高空间分辨的新型傅里叶红外技术,使得纳米尺度下的化学鉴定和成像成为可能。这一技术综合了原子力显微镜的高空间分辨率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的高化学敏感度,实现对几乎所有材料的化学分辨和成分分析。它不受被检测样品厚度制约,可广泛适用于有机物、无机物、半导体材料、二维范德华材料的纳米分辨红外光谱分析,并同时提供纳米空间分辨的红外吸收谱和反射谱。 全新一代mIRage非接触式亚微米分辨触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是美国PSC公司基于的光学光热红外技术(O-PTIR),将光学显微与微区红外结合,一举突破了传统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的分辨局限,实现了500nm的空间分辨率 它具备非接触式/反射模式测量,对样品表面无严格要求,可直接对厚样品进行测试 可搭配液体模式和与拉曼联用,直接观察液体生物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同时同地同分辨率下的红外拉曼同步光谱和成像分析,无荧光风险。 瑞士IRsweep公司推出的IRis-F1微秒时间分辨超灵敏红外光谱仪,荣获了由仪器信息网主办2019年度科学仪器“新品奖”,它是一种基于量子联激光器频率梳的红外光谱仪,突破了传统光谱仪需要几秒钟或者更长的测量时间来获取一个完整的光谱的限制,能实现高达1μs时间分辨的红外光谱快速测量。它测量数据信噪比高,易于微量及痕量光谱分析,兼容常用红外光谱仪插件,方便易用、可靠性高。仪器信息网:贵公司红外光谱仪应用具优势的领域?主推的解决方案?韩铁柱博士:我们公司近几年在红外光谱领域销售保持持续地稳定增长,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具体的技术需求,我们推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1、nano-FTIR是我们针对傅里叶红外光谱空间分辨率在10nm量,所推出的成熟技术方案,它利用AFM探针突破红外光斑的限制,并利用激光光源的高亮度和稳定性可进超高空间分辨下的物质微纳组分研究和表征。并后期结合飞秒激光器,可实现fs的红外光谱测量表征。美国NASA于2014年从太空带回了直径约为10um的彗星碎片。由于传统红外分辨率受制于光斑大小,该样品内部成分无法进一步检测。利用上述内容提到的纳米傅里叶红外技术10nm空间分辨率,科学家可以很好的对彗星碎片内主要5种矿物进行有效分析,并能就其组分的空间分布进行具体的表征。进一步地,在10nm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nano-FTIR还可以与50fs的时间分辨超快激光技术进行结合,同时达到红外设备的“超高空间分辨”和“超高时间分辨”。该工作在2014年由Eisele等人在实验室实现,作者利用pump激光和我们的纳米傅立叶红外光谱进行同步,在InAs纳米线上由-5ps到1050fs分别延迟激发样品,得到了纳米线上载流子形成和衰减的全过程红外光谱图。2、当红外光谱空间分辨率要求在亚微米量,且传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ATR技术应用受限或者样品制备困难情况下,mIRage非接触式亚微米分辨触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它的高空间分辨率、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以及可与拉曼联用的特点,可以快速获取材料的二维红外光谱和组成分布信息。越来越多的塑料产品的使用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在环境中累积所引发的环境和生态污染问题的担忧,迫使科学家尽快找到可替代性的新型材料。而生物塑料, 如聚乳酸(PLA)和聚羟基烷酸酯(PHA)等均来源于天然资源(如糖,植物油等),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生物降解,成为近研究的热点话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材料在微观上的相互作用,美国特拉华大学Isao Noda教授课题组使用mIRage系统对PLA和PHA的复合薄片进行红外拉曼同步成像分析,探究了这两种材料结合的方式和内在扩散机制,为未来研究生物微塑料的演变和降解过程提供数据和理论上的支持。3、为描述生物医学、化学动力学等许多变化过程中的红外光谱情况,我们推出了IRis-F1微秒时间分辨超灵敏红外光谱仪解决方案。斯坦福大学的Nicolas H.Pinkowski研究团队利用IRis-F1实现了高能气相反应中的微秒分辨单次测量。他们在压力驱动下的高温、高压反应釜中研究了一种剧烈的丙炔氧化化学反应,以4μs时间分辨测量速率,解析了丙炔与氧气之间1.0 毫秒高温反应的详细动力学光谱。来自IRis-F1的量子联激光的双梳状光谱仪(DCS)测试数据表明:在反应早期(0-0.6 ms)能观察到宽带丙炔吸收特征峰,而在0.75 ms之后可以观察到水的精细特征光谱。未来:通用型和专用型红外光谱协同发展 仪器信息网:目前国内外红外光谱仪的技术及市场发展态势有什么不同?您如何看待未来中国市场的需求及发展潜力? 韩铁柱博士:当前市场上红外光谱仪可以大致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大类,体现了红外光谱仪的发展与工业化需求以及科学研究需求是密切相连的。进口通用型红外光谱仪市场主要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为主,制造厂家主要来自于欧美等国,而色散型红外光谱仪比较少见 近些年来国产的FTIR厂家逐渐崭露头角,尽管技术和主流公司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其新型干涉光路的搭建,有效降低了振动和导轨偏移引发的干涉变形,结合众多新型红外附件的开发,目前国内红外光谱议产品正在走出国门,远销欧美和东南亚 专业的研究型红外光谱仪主要在一些科研机构使用,存在一定的定制化,它可以与红外显微镜、热分析、气相色谱等外联附件联合使用,实现多种分析手段的同步进行和数据交叉对比。作为普适性的一种分析手段,红外光谱仪在国内有较大的潜在市场,未来红外光谱仪技术,无论是智能化程度、产品联用、应用领域专业化还是小型化上都存在很强的发展潜力。另外,红外光谱与成像相结合的多信息融合检测技术,也是当前红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制造技术的不断变革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多成本更低的研究型和专用型红外成像光谱仪预计将会陆续出现,被更多的应用于过程分析和高通量分析中,如制药,农业,食品,高分子和催化材料等领域,成为传统红外光谱技术的一种有力互补技术。仪器信息网:针对当前的市场格局,贵公司在红外光谱产品方面有什么样的布局?重点拓展的新领域有哪些? 韩铁柱博士:针对当前的市场格局,我们公司继续结合科研用户的技术需求,引进一系列红外产品引入中国市场,比如基于AFM探针技术的超高纳米空间分辨率的近场光学显微系统、散场式光学显微镜、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 同时,我们也将开展通用型红外光谱仪的布局,引入适合普通科研用途和工业应用的光谱仪,拓展其应用领域范围,解决一系列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具体体现在:1)针对传统傅里叶变换和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限制的亚微米分辨光学光热红外显微技术,提高其空间分辨率;2)简化样品制备过程,避免样品污染和接触引发的红外赝相;3)拓展红外样品的适用范围,包括一些常规红外无法检测的厚样品,透明样品,液体样品等;4)努力发展与其他技术的联用,实现多种技术的交叉互补使用,全面了解样品表面的化学信息,如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联用,对有机无机样品的各种分子振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相互验证。通过以上布局,我们一方面注重拓展高新技术领域的红外光谱应用,如纳米红外光谱和成像,超快/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等,用于纳米材料的高分辨表征和化学过程的监测 另一方面拓展实际应用领域的红外技术应用,包括制药、化工、半导体、农业和食品、地质和环境、法医鉴定等,解决科研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推动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后记: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科技创新能力,他在重要讲话中指出“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Quantum Design中国也以此为己任,在公司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致力于为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成功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韩铁柱博士介绍说,“我们深深理解国内科学家和学者们从不缺乏创新性的科研想法和构想,如何借助先进仪器帮助科学家将这些想法付诸于实践,是Quantum Design中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据悉, Quantum Design中国建立了超过300万美元的样机实验室,为国内科学家尝试自己的想法提供了舞台和施展的空间。就红外光谱分析仪器而言,Quantum Design中国样机实验室引进了德国neaspec公司的nano-FTIR 10纳米超高空间分辨的新型傅里叶红外仪,以及美国PSC公司的mIRage非接触式亚微米分辨触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并向国内科学家开放。截至2020年6月,Quantum Design中国样机实验室测量的数据已经协助科学家在Nature正刊、Nature子刊、ASC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广大科学家的认可和赞誉。
  • 红外光谱的测量极限在哪里
    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近年来,在多领域大发展及各类新技术不断进步的形势下,传统的红外光谱技术已经从单纯的红外光谱仪、显微镜与红外光谱联用,发展到了红外成像系统,并在信噪比、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测量模式等方面呈现了新的发展活力。同时,在新技术的助力下,红外光谱在应用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Quantum Design公司一直致力于引进先进的红外光谱技术,其中neaspec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微秒级时间分辨超灵敏红外光谱仪在探寻红外光谱测量极限上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先后获得科学仪器“优秀新品奖”。业界评价:Quantum Design在产品的选择上颇具眼光!/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为了多方位展现我国在红外光谱领域的最新成果,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制作《稳中求新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专题,特别邀请Quantum Design中国表面光谱销售总监韩铁柱博士为大家介绍红外光谱仪的最新技术及应用情况,并探寻红外光谱的测量极限。/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红外光谱技术发展需求:高敏感度、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strong/span/pp  strong仪器信息网:从仪器发展及应用的角度分析,您认为目前红外光谱仪器及技术走到了哪一个阶段?/strong/ppstrong  韩铁柱博士/strong:人类对红外光的认识已经超过两个世纪,1800年,英国科学家W.?Herschel在研究温度计对紫色到红色光照射变化时,就已经意识到红色末端区域外仍然存在着看不到的辐射区域。九十年后,瑞典科学家Angstrem利用CO和CO2首次证明了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红外谱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现代分子光谱学。在此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人类科学家已经可以利用红外光手段,对大量的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进行谱学分析和鉴别。上世纪50年代,双光束红外光谱仪的问世,意味着红外检测已无需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光谱学家进行操作,也能轻易获取数据。该设备的商业化及畅销普及标志着红外谱学门槛的极大降低,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及工业控制等领域将迎来飞跃式发展。/pp  现代红外光谱议主要指由上世纪80年代发展建立的以傅立叶变换为基础的仪器。该类仪器不用棱镜或者光栅分光,而是用干涉仪得到干涉图,采用傅立叶变换将以时间为变量的干涉图变换为以频率为变量的光谱图。与更早期的双光束红外仪器相比,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具有快速、高信噪比等特点,并且随之催生了许多新技术,诸如步进扫描、时间分辨和红外成像等,从而拓宽了红外的应用领域,使得红外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pp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进一步细分,特别近年来纳米材料、拓扑材料、二维材料等新材料的兴起,传统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光源亮度弱、光斑范围大、迈克尔逊干涉仪平动速度慢等缺陷开始显现,逐渐不能满足红外光谱科学研究中高敏感度、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的需要。/pp  strong仪器信息网:目前红外光谱的测量极限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体验?/strong/ppstrong  韩铁柱博士:/strong目前,传统红外光谱的空间分辨测量极限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时间分辨测量极限在几十毫秒的量级,这主要是由于光源本身及步径位移机制限制。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的问世,科学领域得益于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光谱研究的空间分辨和时间分辨也得以大幅提高。由于激光器的高线性特点,非接触式的红外光谱技术空间分辨率可达500nm,如果进一步搭配近场探针突破衍射极限,空间分辨可进一步提升至10nm。利用QCL激光的双光梳设计,目前激光base的红外光谱可以完全抛弃步径位移,将时间分辨提高到us级,如果将超快激光引入pump-probe体系,时间分辨可以达到fs级别。/pp  strong仪器信息网:相对于其它的分析仪器,红外光谱的应用市场活力如何?哪些应用领域会有大的发展空间?为什么?/strong/ppstrong  韩铁柱博士:/strong相对于其他分析仪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和维护简单、灵敏度和分辨率较高、特征性强等优点,能提供包含化合物官能团、类别、立体结构、取代基种类和数目等多种信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分析仪器数字化和化学计量学科的同步发展,加之红外光谱技术独有特点,使得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pp  红外光谱既可以用于定性分析,也可以用于定量分析,还可以对未知物进行剖析,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农业和食品、半导体、宝石鉴定、质检、地矿和环境等领域,是科学研究的有力技术手段,也是常规应用分析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分析技术。譬如在中医药领域,作为一个复杂的混合体系,中药的鉴别和质量控制,以及有效成分的确定和质量分析,一直是个难题,红外光谱技术的特点使得其作为指纹分析手段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成为中药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农业和食品领域,近年来得益于焦平面阵列检测器、可调谐滤光器、化学计量学方法和计算术的提升,红外光谱和成像技术有机结合发展成为一种多信息融合检测技术。除了进行农产品和食品的品质分析外,红外光谱的应用还扩展到了污染物检测、产品分类和来源鉴别、土壤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组成变化的监控和动力学行为等。/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Quantum Design红外产品着眼红外光谱测量极限/strong/span/ppstrong  仪器信息网:请介绍贵公司在红外光谱产品的定位及发展历史?有哪些独具优势(里程碑式)的技术(专利技术,独有技术)?/strong/ppstrong  韩铁柱博士:/strong我们公司一直贴合最新研究前沿和热点课题,结合红外光谱的应用与现代尖端科学研究的需要,专注最新、最先进红外光谱技术和产品的引进,先后引进了德国neaspec公司的nano-FTIR 10纳米超高空间分辨的新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美国PSC公司的mIRage非接触式亚微米分辨触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2019年又引进了瑞士IRsweep公司的IRis-F1微秒级时间分辨超灵敏红外光谱仪。这三款主推产品从空间分辨率、非接触测量、时间分辨等维度,极大推动了红外光谱测量极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77717.htm"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18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34a71ded-e469-47c6-8f17-0f6442a01553.jpg" title="01.png" alt="01.png" width="600" height="183" border="0" vspace="0"//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77717.htm" target="_blank"点击仪器图片查看更多详情/a)/pp  nano-FTIR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是由德国neaspec公司基于其首创的散射型近场光学技术发展出来的、具有10纳米超高空间分辨的新型傅里叶红外技术,使得纳米尺度下的化学鉴定和成像成为可能。这一技术综合了原子力显微镜的高空间分辨率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的高化学敏感度,实现对几乎所有材料的化学分辨和成分分析。它不受被检测样品厚度制约,可广泛适用于有机物、无机物、半导体材料、二维范德华材料的纳米分辨红外光谱分析,并同时提供纳米空间分辨的红外吸收谱和反射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63244.htm"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19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d719a770-b45f-494a-822b-1bfb8d6976f2.jpg" title="02.png" alt="02.png" width="600" height="193" border="0" vspace="0"//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63244.htm" target="_blank"点击仪器图片查看更多详情/a)/pp  全新一代mIRage非接触式亚微米分辨触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是美国PSC公司基于专利的光学光热红外技术(O-PTIR),将光学显微与微区红外结合,一举突破了传统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的分辨局限,实现了500nm的空间分辨率 它具备非接触式/反射模式测量,对样品表面无严格要求,可直接对厚样品进行测试 可搭配液体模式和与拉曼联用,直接观察液体生物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同时同地同分辨率下的红外拉曼同步光谱和成像分析,无荧光风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05345.htm"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03b21d48-652a-4150-8caf-f5c21c9855c7.jpg" title="03.png" alt="03.pn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05345.htm" target="_blank"点击仪器图片查看更多详情/a)/pp  瑞士IRsweep公司推出的IRis-F1微秒级时间分辨超灵敏红外光谱仪,荣获了由仪器信息网主办2019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品奖”,它是一种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频率梳的红外光谱仪,突破了传统光谱仪需要几秒钟或者更长的测量时间来获取一个完整的光谱的限制,能实现高达1μs时间分辨的红外光谱快速测量。它测量数据信噪比高,易于微量及痕量光谱分析,兼容常用红外光谱仪插件,方便易用、可靠性高。/pp  strong仪器信息网:贵公司红外光谱仪应用最具优势的领域?主推的解决方案?/strong/ppstrong  韩铁柱博士:/strong我们公司近几年在红外光谱领域销售保持持续地稳定增长,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具体的技术需求,我们推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pp  1、nano-FTIR是我们针对傅里叶红外光谱空间分辨率在10nm量级,所推出的成熟技术方案,它利用AFM探针突破红外光斑的限制,并利用激光光源的高亮度和稳定性可进超高空间分辨下的物质微纳组分研究和表征。并后期结合飞秒激光器,可实现fs级的红外光谱测量表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16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69125e72-499a-4ced-b257-9bdb7b3a4f00.jpg" title="04.png" alt="04.png" width="600" height="316" border="0" vspace="0"//pp  美国NASA于2014年从太空带回了直径约为10um的彗星碎片。由于传统红外分辨率受制于光斑大小,该样品内部成分无法进一步检测。利用上述内容提到的纳米傅里叶红外技术10nm空间分辨率,科学家可以很好的对彗星碎片内主要5种矿物进行有效分析,并能就其组分的空间分布进行具体的表征。进一步地,在10nm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nano-FTIR还可以与50fs的时间分辨超快激光技术进行结合,同时达到红外设备的“超高空间分辨”和“超高时间分辨”。该工作在2014年由Eisele等人在实验室实现,作者利用pump激光和我们的纳米傅立叶红外光谱进行同步,在InAs纳米线上由-5ps到1050fs分别延迟激发样品,得到了纳米线上载流子形成和衰减的全过程红外光谱图。/pp  2、当红外光谱空间分辨率要求在亚微米量级,且传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ATR技术应用受限或者样品制备困难情况下,mIRage非接触式亚微米分辨触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它的高空间分辨率、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以及可与拉曼联用的特点,可以快速获取材料的二维红外光谱和组成分布信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31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35ecedb1-5d4e-431a-b8a1-043e5acec657.jpg" title="05.jpg" alt="05.jpg" width="600" height="331" border="0" vspace="0"//pp  越来越多的塑料产品的使用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在环境中累积所引发的环境和生态污染问题的担忧,迫使科学家尽快找到可替代性的新型材料。而生物塑料, 如聚乳酸(PLA)和聚羟基烷酸酯(PHA)等均来源于天然资源(如糖,植物油等),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生物降解,成为最近研究的热点话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材料在微观上的相互作用,美国特拉华大学Isao Noda教授课题组使用mIRage系统对PLA和PHA的复合薄片进行红外拉曼同步成像分析,探究了这两种材料结合的方式和内在扩散机制,为未来研究生物微塑料的演变和降解过程提供数据和理论上的支持。/pp  3、为精准描述生物医学、化学动力学等许多变化过程中的红外光谱情况,我们推出了IRis-F1微秒级时间分辨超灵敏红外光谱仪解决方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8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adaa6cec-04b2-4a33-8145-bdb8a4376d43.jpg" title="06.jpg" alt="06.jpg" width="600" height="280" border="0" vspace="0"//pp  斯坦福大学的Nicolas H.Pinkowski研究团队利用IRis-F1实现了高能气相反应中的微秒分辨单次测量。他们在压力驱动下的高温、高压反应釜中研究了一种剧烈的丙炔氧化化学反应,以4μs时间分辨测量速率,解析了丙炔与氧气之间1.0 毫秒高温反应的详细动力学光谱。来自IRis-F1的量子级联激光的双梳状光谱仪(DCS)测试数据表明:在反应早期(0-0.6 ms)能观察到宽带丙炔吸收特征峰,而在0.75 ms之后可以观察到水的精细特征光谱。/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未来:通用型和专用型红外光谱协同发展/strong/span/pp  strong仪器信息网:目前国内外红外光谱仪的技术及市场发展态势有什么不同?您如何看待未来中国市场的需求及发展潜力?/strong/pp strong 韩铁柱博士:/strong当前市场上红外光谱仪可以大致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大类,体现了红外光谱仪的发展与工业化需求以及科学研究需求是密切相连的。进口通用型红外光谱仪市场主要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为主,制造厂家主要来自于欧美等国,而色散型红外光谱仪比较少见 近些年来国产的FTIR厂家逐渐崭露头角,尽管技术和世界主流公司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其新型干涉光路的搭建,有效降低了振动和导轨偏移引发的干涉变形,结合众多新型红外附件的开发,目前国内红外光谱议产品正在走出国门,远销欧美和东南亚 专业的研究型红外光谱仪主要在一些科研机构使用,存在一定的定制化,它可以与红外显微镜、热分析、气相色谱等外联附件联合使用,实现多种分析手段的同步进行和数据交叉对比。/pp  作为普适性的一种分析手段,红外光谱仪在国内有较大的潜在市场,未来红外光谱仪技术,无论是智能化程度、产品联用、应用领域专业化还是小型化上都存在很强的发展潜力。另外,红外光谱与成像相结合的多信息融合检测技术,也是当前红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制造技术的不断变革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多成本更低的研究型和专用型红外成像光谱仪预计将会陆续出现,被更多的应用于过程分析和高通量分析中,如制药,农业,食品,高分子和催化材料等领域,成为传统红外光谱技术的一种有力互补技术。/pp  strong仪器信息网:针对当前的市场格局,贵公司在红外光谱产品方面有什么样的布局?重点拓展的新领域有哪些?/strong/ppstrong  韩铁柱博士:/strong针对当前的市场格局,我们公司继续结合科研用户的技术需求,引进一系列红外产品引入中国市场,比如基于AFM探针技术的超高纳米空间分辨率的近场光学显微系统、散场式光学显微镜、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 同时,我们也将开展通用型红外光谱仪的布局,引入适合普通科研用途和工业应用的光谱仪,拓展其应用领域范围,解决一系列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具体体现在:/pp  1)针对传统傅里叶变换和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限制的亚微米分辨光学光热红外显微技术,提高其空间分辨率 2)简化样品制备过程,避免样品污染和接触引发的红外赝相 3)拓展红外样品的适用范围,包括一些常规红外无法检测的厚样品,透明样品,液体样品等 4)努力发展与其他技术的联用,实现多种技术的交叉互补使用,全面了解样品表面的化学信息,如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联用,对有机无机样品的各种分子振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相互验证。/pp  通过以上布局,我们一方面注重拓展高新技术领域的红外光谱应用,如纳米红外光谱和成像,超快/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等,用于纳米材料的高分辨表征和化学过程的监测 另一方面拓展实际应用领域的红外技术应用,包括制药、化工、半导体、农业和食品、地质和环境、法医鉴定等,解决科研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推动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pp strong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后记:/span/strong/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科技创新能力,他在重要讲话中指出“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Quantum Design中国也以此为己任,在公司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致力于为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成功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韩铁柱博士介绍说,“我们深深理解国内科学家和学者们从不缺乏创新性的科研想法和构想,如何借助先进仪器帮助科学家将这些想法付诸于实践,是Quantum Design中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据悉, Quantum Design中国建立了超过300万美元的样机实验室,为国内科学家尝试自己的想法提供了舞台和施展的空间。就尖端红外光谱分析仪器而言,Quantum Design中国样机实验室引进了德国neaspec公司的nano-FTIR 10纳米超高空间分辨的新型傅里叶红外仪,以及美国PSC公司的mIRage非接触式亚微米分辨触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并向国内科学家开放。截至2020年6月,Quantum Design中国样机实验室测量的数据已经协助科学家在Nature正刊、Nature子刊、ASC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广大科学家的认可和赞誉。/span/ppbr//p
  • 《畜禽肉品质检测 近红外法通则》颁布在即-LUMEX近红外光谱技术助力肉类品质检测
    国家标准计划《畜禽肉品质检测 近红外法通则》Livestock and poultry meat quality testing—general rules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method由TC516由全国屠宰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科学院农科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该标准规定了畜禽肉品质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法对仪器的要求和检测方案,该标准适用于畜禽肉品质的定性、定量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畜禽肉种类判别、营养组分(蛋白质、水分、脂肪)等。目前该标准正在征求意见中,等待进一步出台实施。采用传统对畜禽肉中的蛋白质、水分、脂肪等营养组分检测,耗时长,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有污染,受条件限制,同时测定的样本量有限。而近红外技术(Near Infrared)是近些年国际上出现的一种迅速发展的技术,可应用于肉品领域实现快速无损检测。美国农业农村部已批准近红外仪器应用于畜禽肉品质的在线检测,国际AOAC标准中已有启用近红外技术,同时测定肉和肉制品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而且实现了模型平台的资源共享。而此项标准采用近红外方法对肉类营养品质无损检测的行业标准,对于肉类中重要的营养指标和组分检测无损测定提供的有效的检测监控技术依据。随着肉类产业的快速发展,肉类加工者和生产者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准确,可靠和快速的分析手段和技术以便控制原材料,预制产品并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LUMEX傅立叶近红外肉品分析仪,只需对脂肪,蛋白质和水分进行一次通用校准即可使用所各类肉类样品。此外可依据用户实际需求,针对香肠,肉干等肉制品定制化制定建标模型,如盐分、灰、碳水化合物、胶原蛋白、卡拉胶、大豆、小麦粉、淀粉等含量。我国作为一个肉类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对肉类的需求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但在我国畜禽肉生产加工行业普遍存在加工模糊化现象,缺乏营养品质数据支撑、缺乏肉类分级数据支撑。由此造成消费经验化所致过量生产和消费,以及优质不优价,产品优劣混杂,致使市场竞争力低下等问题。消费者在对肉类食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更加关注肉类产品的品质与安全。《畜禽肉品质检测 近红外法通则》这项新标准的颁布,为畜禽肉生产加工行业提供了迫切需要新的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判断畜禽肉类品质,推动企业的质量控制模式。
  • FIIF 2023 第三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第三轮通知
    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我们已知越多,未知越甚。如果有机会能从科学家的思想世界里,去重新认识光谱的奥秘,你愿意与光同行吗?哲学的深邃和科学史的幽远,让我们不再局限于对已有科学领域的探索,光谱技术的诞生极大地延伸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让人们可以借用微观世界的粒子去丈量宏观世界的物质并一次次革命性的颠覆人们的对自然界的认知,让人们得以见到近红外技术在现代工业中应用中所蕴含的无限潜力。春华秋实,御风而行!尊敬的师长,行业同仁和朋友们,这个盛夏(2023年8月8-10日,FIIF 2023同期举行),期待和你们相聚京城,开启“红海”的西山问道之旅,携手“近创”未来!时间:2023年8月8-10日地点:北京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主办单位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饲料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联合主办单位(排名不分前后,邀请中……) 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四川威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单位 北京中农志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创时伟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前后,邀请中 ……)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福斯华(北京)科贸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赞助单位 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德资格哈特仪器有限公司、奥谱天成(厦门)光电有限公司、荧飒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安好众泰科技有限公司媒体支持食品伙伴网、搜猪网、农牧前沿、今日养猪业、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国外畜牧学-猪与禽、饲料头条、中国饲料科技网、猪场动力网、博亚和讯网、畜牧人、中国养猪网、仪器信息网、分析测试百科网乘车路线 会场地址:北京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北京海淀区永丰路与北清路十字路口往南800米路东距离:地铁16号线永丰南站B口旁;北京站32公里;北京西站23公里;北京南站32公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40公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71公里。参会对象 近红外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人员;饲料与养殖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品控专员及近红外技术应用专员;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研究生……日程安排 8月7日14:00-20:30报到、赞助商布展8月8日07:30-20:30报到、展览08:20-18:30近红外光谱检测及其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 8月9日08:00-18:30FIIF 2023首届饲料行业近红外技术应用研讨班08:30-18:00FIIF 2023科学家论坛、各分论坛、展览8月10日08:30-18:00FIIF 2023主论坛、展览14:30-16:30近红外技术应用闭门会议(定向邀请)8月11日08:30-18:00FIIF 2023主论坛、展览 主要内容FIIF 2023 第三届近红外光谱检测及其相关技术研究分论坛 日程安排2023/8/8 8:20-18:30 主持人:王军军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8:20-8:30介绍嘉宾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李德发院士致辞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李培武院士致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张莉副秘书长致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 褚小立秘书长致辞08:30-9:10饲料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和政府监管思路樊霞国家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研究员、常务副主任9:10-9:50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的统计学基础与应用褚小立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秘书长9:50-10:10国产近红外技术在饲料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端木军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10:10-10:30茶歇休息主持人:张良晓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10:30-11:10国产近红外仪器的研发与经验分享1(题目待定)徐可欣天津大学 教授11:10-11:50国产近红外仪器的研发与经验分享2(题目待定)陈斌江苏大学 教授11:50-12:30在线近红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杜一平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12:30-14:00午餐主持人:杨增玲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14:00-14:40近红外技术在饲料企业应用过程中被忽视的问题郭吉原青岛蔚蓝生物渊源有自共享实验室 首席科学家14:40-15:20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精准检测关键技术王培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15:20-15:40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技术在饲料行业中的创新应用熊罗英布鲁克 近红外技术应用专家15:40-16:10国产仪器定制化服务与应用实践韩熹北京伟创英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经理16:10-16:30茶歇休息主持人:刘焕龙 博士 中高会饲料分会理事 近红外技术应用专家 16:30-17:10近红外技术应用与基础数据精准性控制张丽英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17:10-17:50集团近红外技术应用与网络化管理宋涛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分析师17:50-18:10近红外云服务系统助力饲料企业管理赵武善FOSS 中国服务业务线总监18:10-18:30近红外快速检测技术与精准动物营养解决方案(PANSAAS)李军涛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饲料工业中心 博士 报名方式与要求关注微信公众号“饲科源”或扫描右侧二维码在线报名。参会代表请于2023年8月5日前完成注册,并支付参会费。报名时务必点选近红外分论坛选项。电话报名:010-62734685/4266。参会费用与食宿安排会费2000元/人。费用含场地设施、餐饮费、学习资料费;交通住宿自理。2023年8月5日前缴费享8折优惠;现场报名缴费按原价收取。支付与报销对公汇款(务必备注参会人姓名和手机号)名 称:北京中农志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账 号:11050188360000002036开 户 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上地支行通过线上报名微信支付。 如需发票,请在线上报名时选择“需要发票”,微信支付后自助填写发票信息,默认电子普通发票,项目内容为“会务费”(如有特殊需求请备注),发票一经开出不支持换开。FIIF 2023 近红外分论坛组委会联系方式内容负责人电话邮件内容合作李军涛13466308316lijuntao@cau.edu.cn商务洽谈王亚楠1391132222013911322220@126.com会务负责人陶 金1365136821013651368210@126.com报名联系人陈金淼15712524311 1587182341@qq.comFIIF 2023饲料行业创新论坛组委会 二〇二三年七月十九日
  •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苹果成熟度无损检测方法和便携式仪器研发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苹果成熟度无损检测方法和便携式仪器研发基于可见_近红外光谱的苹果成熟度无损检测方法和便携式仪器研发_张猛胜.zip
  • 可能你不知道,红外光谱法才是中药快速检测的不二之选
    中药检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气相色谱法、髙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等等。通过这些光谱和色谱的鉴别方法,我们可以对中药材和饮片的理化性能进行科学分析,定性定量。由于全民保健意识的提高,我国中药质量检测越来越被重视。高效,快速、精准、低廉就成为选择中药检测方法的重要参考因素。红外光谱法就是符合以上四点的中药常用检测方法之一。通常绝大部分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无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都具有一定的指纹特征,所以就不需要再进行衍生等成分标记处理,尤其是表征一些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无机化合物等中药产品,红外光谱几乎都能直接进行表征其中的绝大部分成分,而且红外光谱法适用各种固体、液体、气体形态的中药药品,对于及时发现不合格样品,减少检测周期时间,大批量检测,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等各种需求都能满足。检测原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中的相关规定:除部分光学异构体及长链烷烃同系物外,几乎没有两个化合物具有相同的红外光谱,据此可以对化合物进行定性和结构分析。中药药品的各种化合物成分的红外信号也是叠加的,如果化合物种类或数量不相同,那么红外光谱肯定就会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我们就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定性分析。此外,化合物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程度与其浓度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这也是红外光谱法得以应用的重要依据之一。检测仪器红外光谱仪是中药红外光谱法检测的主要使用仪器设备。这里我们可以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或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型红外光谱仪也就是红外分光光度计。通常这些设备性能符合《中药典》的规定即可。当然,我们在实际检测时,也会根据测试样品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附属装置,比如压片装置、衰减全反射测定装置等。当然有些附属装置还会配备透射、反射、光纤探头等装置。不过中药检测一般使用压片法和衰减全发射法进行红外测定。取样方法通常我们对一般药材和饮片进行红外光谱法取样时,要求每份试样的重量都不能少于100g;如果是均匀的粉末状药材或者饮片,则要求试样最少不能少于25g;液体药品则要求试样每份不得少于25 mL。当然,事无绝对,如果属于贵重试样,只要能保证试样具有代表性,则可以适当减少取样量。对于成分不均匀的固体试样要求进行粉碎处理,粒度要求能够通过100目筛。浓度较低的液体试可以进行浓缩处理或干燥处理后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前面我们也说了中药的红外光谱法,主要分为压片法和衰减全反射法。压片法主要适用于检测干燥的固体试样,或者是不会溶解稀释剂的液体试样。衰减全反射法则是永夜检测不同形态、不同含水量的固体试样或液体试样,这些试样一般不需要进行稀释处理,可以直接进行测试。定性定量分析中药定性分析、中药定量分析是红外光谱法的关键所在。通常中药定性分析一般分为成分定性分析和类别定性分析两种。成分定性分析主要进行化合物结构解析、化合物定性检测;类别定性分析一般为对中药真伪鉴别,产品鉴别、登记鉴别,类别定性分析也分单类别分析、多类别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中药成分的含量或浓度进行测定。以上便是使用红外光谱法来进行中药检测的相关知识。我们在实际检测时,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够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光,所以当测试背景光谱与试样光谱的环境氛围差异较大时,光谱仪就可能吸收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的信号,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度。所以我们在检测时,一定要排除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的干扰,通过及时更新背景光谱,对测试设备进行真空处理,保持环境的温度、湿度,避免相关人员干扰,采取数学方法对相关信号进行扣除等操作,尽量消除空气中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的信号干扰影响。
  • 浙江嘉兴开展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仪研发实现航天科技成果转化
    p  近日,浙江嘉兴市食药检院章展煌院长等二名同志应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领导一起赴北京参加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的探月工程科技成果转化调研会。/pp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作为探月工程的参与单位,通过技术攻坚,在深空探测领域掌握了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原位光谱探测技术,实现了月球表面土壤成分的快速分析。为了贯彻“军民融合”的战略方针,针对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对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的行业需求,开展了食品药品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仪器研发,以实现航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pp  浙江嘉兴市食药检院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近红外快速检测试点单位,于2008年装备了德国布鲁克Matrix-F近红外光谱仪,结合药品快速检测软件,每年进行1000余批次药品现场快检筛查。/pp  今年以来,浙江嘉兴市食药检院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嘉兴光电工程中心强强合作,协助进行了近红外检测技术在食品药品快速检测领域的研究。双方技术人员通过国产仪器和进口仪器的数据比对实验,为国产仪器的研发提出了建议,实现了技术互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pp  此次两单位一起赴北京参加探月工程科技成果转化调研会,通过新样机现场演示、PPT成果展示等方式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汇报了项目的研究进展,得到了广泛好评。/pp  下一步,浙江嘉兴市食药检院将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嘉兴光电工程中心进一步开展深入科研合作,推进近红外检测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在促进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构建全国性的光谱云检测系统方面进一步探索与研究。/p
  • 红外光谱助力中药质量检验 团标势在必行
    2020年初,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作为新冠肺炎治疗的中药汤剂处方,“清肺排毒汤”备受医护人员重视,并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中药汤剂中饮片的质量检验,《中国药典》采取的方法耗时较长,急需快速简便的检验方法和技术保障药物质量安全,红外光谱技术不分离即分析的检验思路非常适合作为快速检测方法,并且清华大学化学系红外光谱研究团队在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检验应用研究领域已经有30余年的技术积累。基于此,清华大学化学系红外光谱研究团队于2020年2月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出《关于制定“新冠肺炎治疗用中药饮片质量应急监测标准”的建议》。2020年3月,在孙素琴教授的组织下,清华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珀金埃尔默、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等单位迅速组成团队,合作起草了《生姜鉴定 红外光谱法》团体标准。  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各合作方累计收集全国各地生姜样品50批次,在短时间内对于测试方法进行了标准化研究,并且用珀金埃尔默、布鲁克、北分瑞利、岛津、北京鉴知技术等公司的不同型号仪器和ATR附件做了验证,形成完善的标准申报材料,最终该标准在2020年7月25日正式实施。为了推广该标准,2021年6月14日,第二届全国光谱大会前一天特别召开了团体标准回顾与展望线上会议,清华大学周群副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生姜鉴定 红外光谱法》团体标准起草的初衷和整个制定过程。清华大学周群副教授周群副教授的报告之后,标准参与单位及标准验证单位积极发言,北京中医药大学、珀金埃尔默、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等标准起草单位对标准方法的技术路线以及后续应用做了进一步探讨,并针对谱图鉴别判定依据、饮片红外光谱数据库检索方法等提出了建议;华润三九、北分瑞利等标准验证单位针对不同型号的仪器设备参数做了详细交流;此外,作为应用单位代表,康仁堂近几年一直在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做为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手段之一,并建立了完善的红外光谱检验企业标准,会议中康仁堂对红外光谱技术在企业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监控中发挥的作用给予积极肯定。据悉,除生姜之外,研究团队针对“清肺排毒汤”中涉及的其余19味饮片,也做了系统研究和大量数据验证,并已形成标准申报稿,后续会陆续提交申报以完善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饮片质量检验中的应用标准,为企事业应用单位提供更多标准支撑。  6月16日下午,第二届全国光谱大会特别安排了《生姜鉴定 红外光谱法》团体标准表彰环节,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刘丽萍教授主持颁奖仪式。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刘丽萍教授  据刘丽萍教授介绍,《生姜鉴定 红外光谱法》团体标准是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的第一个团体标准,由清华大学孙素琴教授团队牵头起草。此次表彰的是参与团体标准起草,以及质量控制和验证工作的企业,包括起草单位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质量控制方面做出很大贡献的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以及参加团体标准验证工作的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陇西保和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北京鉴知技术有限公司等。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冯先进研究员为获奖单位颁奖。颁奖现场  编辑视点:  团体标准是我国标准化改革创新的重要发展阶段。2015年,国务院发布《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首次提出团体标准培育方案;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正式明确了团体标准的地位;2019年,国标委、民政部共同发布《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引导和监督团体标准化工作;2021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的《2021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指出,加强对团体标准化工作的引导和规范,推动出台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加大重点领域优秀团体标准组织创建工作力度等。在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推进下,近年来,我国团体标准发展势头迅猛,截至目前,国家团体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已发布团体标准25687条。并且,相关信息显示,从2018年开始,发布团体标准数量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方面的团体标准也愈发引起大家的关注。其中,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质控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应用方法标准建设情况受到了广泛关注。关于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前景的展望,中药分析专家、清华大学孙素琴教授曾经介绍说,中药质控和食品安全与红外光谱数据库的标准化是密不可分的!中药文化、食品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文化,它所具有的整体性、复杂性和多变性正好与红外光谱的谱学表征相吻合,建立在谱学基础上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可以低成本的获得海量数据!
  • 从国际会议看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第21届国际近红外光谱会议参会随想
    出发前,怀着满满的期待。三年来几乎没有与国际同行面对面交流,期待与近红外光谱领域“老朋友”的见面,期待能在此次会议上听到更多的研究进展,期待国际同行能更多地了解我国的研究成果。同时,此次会议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召开,也期待看到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谷之中的美丽小城。一路顺利,8月19日晚抵达因斯布鲁克。古老的欧式建筑,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古城的街道有些狭窄,但更显热闹和繁华。因斯布鲁克皇宫(霍夫堡宫)、黄金屋顶、安娜柱,都充分显示了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斯布鲁克街景第二天一早报到,看到了会议的安排与日程。会议的开幕式照例安排在下午5点。会议主席介绍了会议的筹备与参会代表情况,然后是地方政府嘉宾和主办方因斯布鲁克大学的嘉宾讲话。简短的开幕式后是两场大会报告,随后进入会议的独特环节——民族文化表演。本次会议安排了热情欢快的阿尔卑斯山区特色舞蹈——拍腿舞,优美的旋律和动感的节奏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并集体移步会议大厅进入”get together”环节,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了交流。本次会议有387名参会代表,来自37个国家,其中中国代表19名。会议安排了3场获奖报告,7场大会报告(plenary),14场邀请报告(keynote),80场口头报告(oral),另外还安排了160篇论文的墙报(poster),并安排了26位作者进行快速口头讲演(flash talk)。从口头报告会议日程的安排看,“农业、乳品业与食品”的报告最多,安排了4个时段;“化学计量学”、“基础理论与仪器”和“高光谱成像”分别安排了两个时段;“水、土资源与环境”、“PAT与工业应用”、“制药、诊断与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各安排了一个时段。“水光谱组学”没有安排单独的时段,而是作为“水、土资源与环境”专题的主要内容。“功能近红外光谱(fNIR)”的内容没有出现在日程之中。可见,在近红外光谱领域中,传统内容依然为主导,而新的研究内容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需要与其他分析化学技术相结合”三场获奖报告各具特色,分别从建模方法、散射光的影响和个人的研究经历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或建议。大会报告大多是针对某一领域的应用展开历史性的回顾以及给出高屋建瓴的体会与建议,如学科交叉、绿色可持续发展等,但某些报告还是提出了鲜明的观点。例如,开幕式上的两场大会报告分别针对古今医药分析和疾病诊断标志物分析问题总结了近红外光谱的研究进展,同时明确指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需要与其他分析化学技术相结合,多种分析手段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更有效的策略。尽管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光谱的分辨率较低、信号较弱等固有缺陷仍使其难以在结构分析、微量成分高灵敏检测等方面发挥作用。尽管在多元校正等化学计量学技术的帮助下在实际复杂样品快速分析方面崭露头角,但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仍不如人意。因此,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深度剖析近红外光谱中隐藏的信息,发展更好的信息挖掘方法,拓展近红外光谱的应用。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要对近红外光谱技术抱有过高的希望,结合其他分析化学手段获取更多分析体系的信息可能让我们更容易地解决问题。“Chemometrics is more than algorithms”作为一名化学计量学工作者,我更多关注了本次会议上关于化学计量学方法与应用方面的报告。虽然化学计量学主题只安排了两个时段,但其他专题的报告中几乎都使用到了化学计量学方法。这是近红外光谱的特点决定的,分辨率低、谱峰重叠等决定了只能用多元校正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但是,专注于化学计量学算法研究的报告并不是很多,部分报告仍针对偏最小二乘算法在特定数据中的正确应用问题而努力,也有一些报告针对散射矫正、噪声滤除、模型监控、变量选择等问题开展了研究工作。另外,虽然个别报告中提到或使用了深度学习模型,但本次会议上关于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AI)的论文并不很多。在讨论环节中,有人建议应该明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概念的涵义以及与传统化学计量学算法的关系。我比较认同这样的建议,在国内会议上也提过类似的建议。我最认同的报告来自Tom Fearn教授(上一届国际近红外光谱理事会主席),题目是“Chemometrics is more than algorithms?” 他明确表示,尽管他用了问号作为题目,答案是肯定的。当前过分地强调了建模方法,对采样、测量、实验设计以及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和解释等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讲演过程中他强调了数据质量的重要性,说明了过拟合模型和间接相关模型的风险以及模型验证的重要性。最后,他指出:也许有一天会出现近红外光谱建模的AI系统,但它一定不是算法的堆积,算法只是AI系统的一小部分。我在2021年北京会议上的报告总结了三条建议,即数据质量最重要、偏最小二乘方法基本够用(不要过分依赖算法解决问题)、不要过分优化模型(避免过拟合),真是不谋而合。近年来,我特别强调建模的流程和规范,并建议了模型验证的方法与技术,看来是十分必要的。此次,我提交的会议摘要是关于水光谱探针的内容,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提高光谱的分辨率或提取光谱中的高分辨信息,然后用于化学过程研究。由于没有水光谱组学的专题,报告被安排在“基础理论与仪器”专题。尽管做同类研究的同行较少,但大家对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改善光谱分辨率、利用近红外光谱研究水的结构与功能等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近年来,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应用方面的方法与技术日趋成熟,开展一些理论性的基础研究也许是一种好的选择,可以为进一步拓展近红外光谱的应用领域奠定一些理论基础。会议于今天(8月24日)胜利闭幕,颁发了最佳墙报奖。四天的会议在匆忙中度过了。除会场上的交流外,会议期间见还到了多位国内外同行,同时也认识了多位在国外工作或留学的同行,期待在今后会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下次会议将于2025年6月8-12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期待再次相会。中国参会代表合影南开大学 邵学广2023年8月24日星期四 于因斯布鲁克
  • 乐氏科技受邀参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办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精准测量技术领域研讨会
    2024年6月6日,由《中国环境监测》期刊主办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精准测量技术领域研讨会”在山东济南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各省/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创新型企业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量技术进展、精准测量技术在地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运用实践及科学需求建议进行深入研讨。拾亿生态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量技术研究进展介绍及科技需求研讨》进行学术报告分享,介绍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气态污染物监测技术利弊分,提出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全方位解决方案,对监测痛点详细阐述,为精准测量提供技术支撑。北京乐氏联创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精准测量技术在地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运用实践研讨》进行学术报告分享,详细介绍了傅里叶红外气体分析技术在各个不同行业的精准测量的典型运用,通过案例和数据,展示了精准测量技术如何助力地方环境监测机构提高监测效率、确保数据准确,助推固定污染源超低排放监测、应急检测、碳排放监测等标准化发展及数智化发展等,并对环境监测产品选型提出建议,产品选型应以考虑测试数据是否符合“真、准、全”及满足行业规范要求为前提。专家们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广先进技术、推广数智化发展是生态环境监测的必然趋势。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为未来的环境监测技术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精准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将持续加强环境监测技术创新与应用的研究,不断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不断推动自动化、智能化、数智化层层递进发展,共同推动环境监测事业的繁荣发展。为进一步扩大期刊影响力,《中国环境监测》期刊编辑部将聚焦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推动精准测量全方位落实,进一步促进了政府监测机构与监测服务企业、科研机构与监测服务企业、监测服务企业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共同进步提升。 (版权说明:文章转自《中国环境监测》官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