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实验材料

仪器信息网实验材料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实验材料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实验材料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实验材料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实验材料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实验材料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实验材料相关的解决方案。

实验材料相关的资讯

  • 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成立
    8月21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馆隆重举行。  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连辑、自治区人事厅厅长赵世亮、自治区教育厅厅长李东升、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马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都有为教授及自治区有关厅局、部分兄弟院校的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云国宏主持仪式,亚新副校长致辞。自治区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特古斯就实验室的情况进行了简要汇报。  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连辑,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都有为教授为实验室揭牌并讲话。  连辑在揭牌仪式上讲话,他指出,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定位准确,特别是该实验室学科研究方向凝炼准确,切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谈到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时,连辑着重讲了四点意见:一是政府、学校要积极支持实验室的发展 二是要充分引导,进一步凝炼学科研究方向,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从而使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自治区材料产业的现实需求 三是要支持实验室按照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搞好自身建设 四是实验室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积极寻求政府、社会、企业的支持,充分与社会各界进行有效的交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  据悉,自治区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是以内蒙古人才基金400万元为启动基金,整合学校相关实验室并配套投资建设而成。实验室现有骨干研究人员26人,面积2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500余万元,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都有为教授担任。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整合队伍建立科研团队、承担课题凝练科研方向、加强学术交流紧跟学术前沿、培养人才加快学科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实验室被正式批准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08年,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被列为自治区重点学科。目前,“自治区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和“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已经成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新亮点和新品牌。近三年来,实验室人员共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52篇被SCI收录。
  • 哈工程与中物院化材所共建含能材料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日前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在绵阳签署设立&ldquo 含能材料先进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rdquo 合作框架协议。中物院化材所党委书记吕欣、副所长蒋道建、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夏桂华出席签字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开展合作,探索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搭建以技术创新、应用开发、人才培养、学术交流、项目申报等为主体的联合实验室。  双方将围绕联合实验室重点科技发展方向,结合双方优势和需求,联合申请和承担国家及行业内重点项目,引领含能材料先进制造领域科技创新和装备发展。互聘客座教授,进一步密切合作。  哈尔滨工程大学还将选派优秀研究生到联合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中物院化材所也将选送技术骨干来校参加相关学习和培训。
  • 上海材料研究所金属材料硬度试验培训
    上海材料研究所将开展金属材料硬度试验国家标准方法培训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GB/T 230.1-2009《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 231.1-2009《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将于2010年4月1日实施。为帮助本专业人员对新标准的各项技术规定有全面系统的理解,指导试验人员正确进行试验操作,更好地实施新的国家标准试验方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国家金属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将联合举办上述三项标准的宣贯培训。  时间:2010年3月18日, 9:00~16:00  地点:香槐园宾馆(上海材料研究所对面)七楼会议室,邯郸路80号  主讲人:王滨(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  联系人:金永祥,电话:021-65556775-251  注:会议提供免费午餐。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  国家金属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  2010.3.6文档下载:www.jiangwenco.com/UploadFiles/20103914210.pdf
  • 中科院一实验楼起火 实验材料被迫转移
    前天晚上6点半左右,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实验室8号楼配电室起火,正在做实验的师生撤离大楼,并在随后将重要实验材料搬离实验室。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发8号楼是&ldquo 中国科学院蛋白质科学中心&rdquo ,事发时多名师生正在楼中做实验。据该院研究生二年级的王同学介绍,事发时他正在4楼做实验,突然闻到一股呛人的塑料烧焦味道,&ldquo 开始以为是实验室内的同学携带的电脑或手机充电器被烧坏,并没有在意,随后就听到有人喊实验楼起火了,要大家赶快下楼&rdquo 。  据多名同学介绍,事发时,该实验楼楼道布满浓烟。&ldquo 配电室里面&lsquo 噼里啪啦&rsquo 地乱响,不知道什么烧着了。&rdquo 随后,学校立即通知消防,并组织安保人员用灭火器灭火。  该实验楼一名女生表示,跑下楼时大家都很紧张,她只随手把提包带了出来,电脑和手机充电器都留在了实验室,实验室里还有她培养了两个多星期的蛋白质样本和实验数据。&ldquo 蛋白质只能在低温的冰箱中存放,整个楼一停电,冰箱温度难以保持,蛋白质样本估计也会全部报废。&rdquo   前晚9点,该实验楼前聚集了近百名师生,焦急地等待着实验楼通电,希望能够回到实验室取回个人物品,整理实验材料和数据。在实验楼门口,几名保安拒绝学生上楼,称该楼安全隐患排除之后才能放行。据了解,起火位置主要是配电室,远离实验室,因此所有的实验室都没有过火。  当晚10点左右,院方组织学生戴好口罩陆续进入实验室,分头整理重要细胞和可能挺不过夜的昂贵试剂,临时转移到其他实验室。  昨天早晨,学校通知学生称配电室主板烧坏,一时间难以修复,安排学生将重要实验材料转移。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个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日前,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七十三站: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该中心魏若奇主任、者东梅副主任、杨勇工程师热情地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  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于1984 年开始筹备,1986 年正式成立,是国家科学技术部设立在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的国家级检测机构,是我国化学建材行业首家国家级实验室。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心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权威检测机构。在此基础上,2007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成立了“国家高分子材料与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对高分子材料与制品的质量监督工作。目前两中心并轨运行。中心所取得的资质  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成立后,陆续通过了国家CMA计量认证与CNAS实验室认可,并于1995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发的“科技成果检测鉴定国家级检测机构”授权证书 2000 年被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授权为CCQS-UKAS 产品认证检验实验室。  此外,据者东梅副主任介绍,该中心还在不同行业取得了多项资质。在高分子材料行业:中心是国家高分子材料与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在石化行业:中心是石化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在塑料管材行业:中心是国家质检总局燃气压力管道安全认证指定检测单位,亚洲最大的塑料管道系统测试评价研究实验室 在装饰装修行业:中心是国家认监委3C认证指定的检测机构 在塑钢门窗和防水卷材行业:中心是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生产许可证发放检测单位 在汽车塑料行业,中心是德国大众中心实验室中国唯一合作实验室。  者东梅副主任表示,之所以通过如此多的认证,很多是被客户推动的,因为很多客户去做产品认证时,所出具的检测报告都是该中心的,所以通过一些普遍认为很难通过的国内外认证,对该中心来说,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这源自于公司的技术实力与在行业内的权威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心的客户除国内外一些私人企业外,还有很多国家交通、水利、铁路、基建等政府部门的机构。”  在对外合作方面,该中心还与“国家基本有机原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现了强强联合,共同开展与我国人居环境和健康相关的化学建材产品的检测工作,开展化工原料和助剂成分分析评价工作。  2010年,中心产值达到2300万元,其中,90%以上来自对外检测业务,10%来自对内业务。中心下设7个检测实验室,包括:高分子原材料检测室、塑料管材及管件检测室、土工合成材料检测室、塑料门窗及异型材检测室、涂料-胶粘剂检测室、老化性能检测室、汽车塑料检测室,实验室仪器总值超过5000万元。其中,“高分子原材料检测室”和“塑料管材及管件检测室”为中心特色实验室,并在该领域确立了全国权威检测地位。  高分子原材料检测室:专业从事塑料原材料及相关制品检测的国家级实验室,是国内目前检测手段最为齐全、最具权威性和专业化的材料评价实验室之一,多年来一直得到国家科技部、中石化以及北京化工研究院的重点支持。主要检测产品包括:通用塑料、工程(改性)塑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泡沫塑料、橡胶等。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热学性能、光学性能、电学性能、阻燃(防火)性能、耐化学性能等。从左至右:PerkinElmer公司DSC8000型、Pyris1型、Diamond型差示扫描量热仪德国NETZSCH热分析仪(左)和日本京都电子QTM-500快速导热系数测定仪(右)日本YASUDA公司热变形试验机中心与德国Zwick公司的合作实验室:Zwick Z020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左)、Zwick HIT25P 新摆锤冲击试验机(中上)、Zwick 4106型熔融指数仪(右上)、实验室整体布局(右下)Zwick 010双向拉伸全自动材料试验机(据悉,亚洲仅此一台)各种材料测试用的硬度计德国GOETTFERT公司MI-4熔融指数仪(左)和美国TINIUS OISEN熔融指数测试仪(右)  塑料管材及管件检测室:亚洲规模最大的塑料管道综合检测评价实验室,国内唯一可以进行管材专用料长期静液压强度分级和寿命预测的实验室。主要承检产品包括:各类承压管道(给水用PE管道、燃气用PE管道、冷热水用PP管道、工业用PVC管道、金属-塑料复合管、输油管道等)和各类非承压管道(各类PVC排水管、排水排污用波纹管、缠绕管、各种套管和护套管等)。管材测试控制中心测试管材用的试验箱  土工合成材料检测室:国内外权威的土工合成材料检测机构,为国内外土工合成材料生产企业和用户提供了优质的检测服务。主要检测产品包括:聚乙烯土工膜、PVC土工膜、EVA土工膜、土工布、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土工网格、土工复合材料、膨润土垫等。土工合成试验室一角  塑料门窗及异型材检测室:专业从事塑料异型材、门窗、幕墙、建筑节能等产品检测的国家级实验室,在国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检测的产品包括:PVC门窗型材及护栏、铝合金型材、整门整窗及五金配件、建筑幕墙、门窗及汽车用密封条、保温隔热板、外墙外保温系统、装饰材料、木塑制品、PVC地板革、地板砖及板材等。德国KS公司门窗三性试验机(左) 和丹麦Hammel公司B50落锤冲击试验机 (右)  涂料-胶粘剂检测室:国家认监委3C认证指定检测实验室。检测产品主要包括:建筑内外墙涂料、水性及溶剂型木器涂料、各种汽车用面漆及底漆、防腐涂料及环氧涂料、防水涂料、建筑用腻子、底漆和各种建筑用胶粘剂。此外,该检测室还提供建筑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和评价服务。涂料-胶粘剂检测室(一)安捷伦的6890N-5975B气质联用仪(左)和7890A气相色谱仪(右)梅特勒-托利多DL39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滴定仪涂料-胶粘剂检测室(二)  老化性能检测室:专业从事高分子材料和建筑材料的各种老化性能测试与评价。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氙灯人工气候老化、紫外荧光老化、盐雾老化、臭氧老化、热老化、湿热老化、低温性能评价、高低温循环老化等。Atlas公司Ci 5000氙灯老化试验箱(左) Q-panel公司QUV紫外老化试验箱(右)Q-panel公司Q-FOG盐雾老化试验箱(左) 热老化实验室一角(右)  汽车塑料检测室:国内各大汽车公司认可检测报告的实验室,可以按照汽车行业标准及国内各大汽车公司企业标准承检、分析各种车用高分子材料、汽车漆及塑料零部件的力学、老化、电学、热学、物化、光学、阻燃、流变等性能,并开展了汽车内饰和车内空气的环保检测。此外,中心和德国大众中心实验室建立起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中心在开展检测业务的同时,每年定期会开展培训班,依托中心的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较深入的技术培训及咨询服务。  在业务拓展方面,魏若奇主任表示,中心的发展目的也很明确,不会为增加产值而盲目拓展业务范围,但会向纵深发展,发展一些高端检测技术服务,“做别人不能做的技术服务,在化学建筑材料测试领域继续保持自己的领先性与权威性。”  在仪器采购方面,魏若奇主任表示,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高效快速和准确,以及便于和国外检测中心的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和验证,中心引进了很多国外先进仪器和设备。  除了购买一些国内外仪器设备外,针对某些特殊试验要求,中心自己也研制了部分仪器,并申请了专利。不过,魏若奇主任认为,如果将中心仪器产业化,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并且,会与一些仪器供应商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影响中心与仪器厂商间的合作。“中心只有准确定位,界限清晰,专心做自己本职工作,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最后,魏若奇主任表示,中心将本着公正、科学、准确、规范、高效的质量方针,以第三方公正地位竭诚地向全社会提供服务。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与魏若奇主任(左三)、者东梅副主任(左二)、杨勇工程师(右一)合影
  • 中科院材料力学实验室交流会:探讨材料检测手段新动态
    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学术交流会在先进技术研究院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伍小平院士,实验室主任吴恒安教授、副主任倪勇教授、副主任姜洪源教授等40人出席了交流会。龚兴龙教授、骆天治教授、倪勇教授、姜洪源教授、吴恒安教授分别主持了五个时段共24场学术报告。  吴恒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此次年度学术交流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实验室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感谢大家对会议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实验室成员参会率超过九成。伍小平院士首先以“关注测量材料内部变形”为题做了主旨报告,介绍了X光、同步辐射光、中子衍射、太赫兹等测量手段的发展态势和在材料力学行为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之后,实验室各研究小组分别介绍了本小组近年研究成果、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设想,特别介绍了实验室不同小组之间以及与实验室外部团队合作研究的成果。  报告会结束后,吴恒安主持召开了全体参会人员座谈会。大家就实验室人才引进与培养、研究方向的凝练和重要方向项目的组织、军口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申报、实验室维持经费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伍小平院士就材料力学设计的切入点、力学实验新方法的应用和加强国内外同行交流等对大家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这次学术交流会展现了实验室成员在学术方面的优秀成果和发展潜力,实验室团队建设和合作研究等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是在钱学森先生亲自关怀下于2001年12月30日正式批准成立的。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问题,以材料细观层次结构为切入点,开展材料力学行为与设计的前瞻性和基础性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新型材料的应用与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依据建设目标和学科交叉特点,实验室分为6个研究部:材料力学实验技术研究部、材料力学多尺度理论和模拟研究部、微纳构造材料力学与设计研究部、智能材料和结构控制研究部、生物力学与仿生材料设计研究部、材料冲击动力学行为与设计研究部。现有全职成员42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9人、聘期制副研究员和博士后9人),另有兼职成员5人。全职成员近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项,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项,基金委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一批年轻学者表现出良好的学术发展态势。
  • 第三代半导体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 院企合作拓展先进材料研发
    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宁德博士与学生交流。(深圳先进院供图)走进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光子信息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一台台先进材料制造的中小试设备正高效运行。近日,深圳先进院与深圳市纳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了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这次合作,我们希望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人才资源优势,依托长期积累的先进科技成果,结合企业的市场运营优势,共同推进先进材料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进一步赋能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发展。”深圳先进院发展处处长毕亚雷表示。院企“双向奔赴”事实上,双方的合作早在2022年就初见端倪。“去年我们就已经开始了深入的交流,当时我们想要进行一系列碳化硅外延的实验研究,了解到纳设智能这家企业。刚好纳设智能的相关领导也到研究院进行考察学习,表示非常欢迎开展设备的共研工作。”联合实验室负责人、深圳先进院材料所光子信息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宁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的开明和眼光,使得双方后续的工作一拍即合,非常顺畅。据了解,深圳先进院光子信息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在中心主任杨春雷研究员的布局和带领下,持续深耕光电传感半导体材料的制造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纳设智能则成立于2018年,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碳纳米材料等先进材料制造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旨在成为全国先进材料制造设备引领者。一个从事先进材料的研究应用,一个从事先进材料的设备制造,双方的合作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和深圳先进院的科研团队深入交流后,我们发现光子信息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有完备的薄膜中试产线和测试平台,能够给纳设智能的设备提供一个很好的实验平台,有效地加速设备研发过程中的升级迭代效率,而纳设智能可以为先进院提供满足他们工艺开发与先进材料生长所需要的制造装备。”纳设智能副总经理张虹红表示,双方携手能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据悉,双方接下来将进一步融合彼此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同时在联合实验室组织架构、工作机制和运营规范等方面不断探讨、不断优化,进一步推进院企之间的研究和教学、高层次人才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指导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建立后将开展哪些研究?未来会有哪些成果产业化?“借助合作伙伴的专业知识,我们将会和先进院携手推动先进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增加市场竞争力。”张虹红表示。据了解,深圳先进院在先进材料领域的技术储备多元,许多工艺都处于前沿。张虹红告诉记者,纳设智能项目团队具备各类半导体、碳纳米等先进材料的设备研发经验,双方可整合先进院前沿技术与纳设智能的研发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下,把优质的学术项目实际落地转化成商业项目,以加速泛半导体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据介绍,目前双方除了着重于工艺和设备的合作外,联合实验室还将对其他半导体先进材料进行研究,如氮化铝、氮化镓、石墨烯等先进材料生长设备及工艺。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推动先进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助力“20+8”产业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是深圳“20+8”产业集群之一,此次深圳先进院与纳设智能的合作是科研力量赋能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缩影。双方的“牵手”,是新型研发机构以协同创新的特色方法助力深圳“20+8”产业集群建设的标志性体现。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在以“新型研发机构助力深圳产业集群发展”为主题的“科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深圳先进院与8家科技企业签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纳设智能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新一代集群总促进机构,深圳先进院构建了一个创新引领产业增长、集群“织网”协同生态的促进模式,进一步助力“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部署落地,促进集群产业跨界融合织网。“我们之所以选择和深圳先进院合作,是看到他们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也寻找着商业化的可能性。深圳先进院不像一般的学术单位,他们重视人才的实操作业,通过科研窗口链接产业资源,实现先进材料的产业化发展,助力材料的制造升级。”在张虹红看来,深圳先进院科研团队不仅懂科研,还懂产业。“未来,希望通过与深圳先进院开展更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实现共赢发展,进一步赋能半导体产业链的生态发展。”
  • 离开实验室的材料科学:AI正将新材料的发现过程提速200倍
    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是通过反复试验或者靠运气和偶然发现新材料。现在,科学家们正在使用人工智能来加速这一过程。/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5px "最近,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用AI来解决如何生成新的金属玻璃混合物的问题。这比起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快了200倍。/pp style="text-indent: 2em "科学家们正在构建由数千种化合物组成的数据库,以便用算法来预测哪些化合物的组合会形成有趣的新材料。还有人用AI来分析已发表的论文挖据“材料配方”以产生新材料。/pp style="text-indent: 2em "过去,科学家和建筑工人们只能将材料混合在一起看看能形成什么。比如,水泥就是这样被发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学习了各种化合物的物理特性,但大部分知识仍然只是基于直觉。/pp style="text-indent: 2em "“如果你问为什么日本水淬钢用于制作刀具最好,我觉得谁都回答不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材料基因倡导小组的主任James Warren说,“对于这种内部结构与迷人外表之间的关系,它们只有一种根据经验而来的理解。”/pp style="text-indent: 2em "Warren说,我们现在可以利用数据库和计算机来快速确定是什么让材料变得更坚固或更轻,而不是凭经验,这有可能变革整个行业。此外,原本发现一种材料并将其整合成产的时间可能需要超过20年,加速这一过程势必会使我们获得更好的手机电池和屏幕,更好的用于火箭的合金材料,以及更好的健康设备传感器。/pp style="text-indent: 2em "“任何事情只要是由物质造成的,我们就可以改进。”沃伦说。/pp style="text-indent: 2em "正如Warren所说,为了理解新材料是如何制造的,我们可以把材料科学家想象成厨师。假设你有鸡蛋,并且你喜欢有嚼头的食物,这些就是你想要的菜肴的特点,但你该怎么做呢?为了创建一个蛋白和蛋黄都结实的结构,你需要一个配方,其中包含根据你想要的结果处理鸡蛋的步骤,比如煮老一点。/pp style="text-indent: 2em "材料科学使用相同的概念:如果一位科学家想要某些材料特性(比如说,轻便又坚韧),她会寻找可以产生这些特性的物理和化学结构,以及需要通过哪种处理过程,比如对金属进行熔化或捶打,来创造这样的结构。/pp style="text-indent: 2em "建立“材料云”数据库,虽不完美但已为科学家们创造了捷径/pp style="text-indent: 2em "数据库和计算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找到答案。“我们对材料进行量子力学级别的计算,这种计算非常复杂,因此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合成一种可能的新材料之前,就用计算机预测出它的属性。”西北大学材料科学家Chris Wolverton说,他主管开放量子材料数据库。其他主要数据库包括材料项目和材料云。数据库还不完整,但数据量一直在增长,并且已经从中找到了令人兴奋的发现。/pp style="text-indent: 2em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研究员Nicola Marzari利用数据库查找可剥离的3D材料,以创建仅有一层的2D材料。比如,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石墨烯,它由单层石墨(也就是铅笔芯的材料)组成。像石墨烯一样,这些2D材料可以具有非凡的特性,如强度,而这在其3D形态中是不存在的。/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zari的团队用算法筛选来自多个数据库的信息。他上个月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写到,该算法在超过100,000种材料中,最终发现可以剥离成一层的材料大约有2,000种。/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zari管理的“材料云”是一个材料“宝藏”,因为许多材料具有可以改善电子设备的特性,有些可以很好地传导电力,有些可以将热量转化为水,有些可以吸收太阳能:它们可以用于计算机或电池中的半导体,因此Marzari团队的下一步就是密切研究这些可能的特性。/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zari的工作是科学家如何使用数据库来预测哪些化合物可能会产生令人兴奋的新材料的一个例子。然而,这些预测仍需要在实验室中得到证实。并且Marzari仍然需要给他的算法定义某些规则,比如寻找弱化学键。AI可以创建一条捷径:科学家可以告诉AI他们想要创造的东西,比如超强材料,而不是编制特定的规则,然后AI会告诉科学家生成新材料最佳实验方法。/pp style="text-indent: 2em "Wolverton和他在西北大学的团队在本月出版的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AI 的运用。研究人员渴望研制新的金属玻璃(非晶态合金),这种玻璃比金属或玻璃更结实,但硬度却更低,未来可以用于改进手机和航天器。/pp style="text-indent: 2em "斯坦福大学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共同研究者Apurva Mehta说,他们使用的AI方法与人们学习新语言的方式类似。语言学习的其中一种方法是坐下来记住所有的语法规则。“但另一种学习方法就是靠经验和听别人说话,”Mehta说。/pp style="text-indent: 2em "他们的做法是把两者组合起来。首先,研究人员浏览尽可能多的已发表的论文,了解如何制作不同类型的金属玻璃。接下来,他们将这些“语法规则”提供给机器学习算法。然后该算法学会自己预测哪些元素的组合会创造一种新的金属玻璃形式,这类似于通过去法国居住来改善法语,而不是无休止地背词性变化表。Mehta的团队随后在实验室中检验了机器学习系统给出的建议。/pp style="text-indent: 2em "科学家一次可以合成和测试数千种材料。但即使以这样的速度,盲目尝试每种可能的组合还是很浪费时间。“他们不能把整个元素周期表都拿来做尝试,”Wolverton说,所以AI的作用是“为他们提供几个入手点”。/pp style="text-indent: 2em "AI的结果并不完美,还不能给出更进一步的建议,比如所需元素的确切比例,但科学家们确实能够用AI的结果生成新的金属玻璃。另外,测试AI给出的结果意味着他们现在有更多的数据可以反馈给算法,所以每次重新预测都会变得更智能。/pp style="text-indent: 2em "创建一份“食谱”或材料配方集/pp style="text-indent: 2em "使用AI的另一种方式是创建一个“食谱”或材料配方集。在去年年底发表的两篇论文中,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可以扫描学术论文,找出哪些论文包含制作某种材料的说明。它检测出哪些段落包含“配方”的准确率高达99%,并且该段落中找出原话的准确度有86%。/pp style="text-indent: 2em "麻省理工学院团队现在正在对AI系统进行更精确的训练。他们希望为整个科学界创建这种“食谱”数据库,但他们需要与这些学术论文的出版商合作,以确保其收集不违反任何协议。最终,团队还希望能够训练系统阅读论文,然后自行制作新的“食谱”。/pp style="text-indent: 2em "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家及共同研究者Elsa Olivetti:“我们的其中一个目标是对于已经发现的材料,找到更有效,更低成本的生成方法。另一个目标是,对于计算机预测出的化合物,我们能否提出一系列更好的方法来生成它?”/pp style="text-indent: 2em "挑战:模型预测考虑不到现实因素/pp style="text-indent: 2em "人工智能和材料科学的未来看起来很有前景,但依然存在挑战。首先,计算机无法预测一切。“这些预测本身就有错误,并且经常是在简化的材料模型基础上预测,而不考虑真实情况”,EPFL的Marzari说。有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会影响化合物的行为,比如温度和湿度,大多数模型没有考虑这些因素。/pp style="text-indent: 2em "Wolverton认为另一个问题是我们仍然没有足够多的的所有化合物的数据资料,缺乏数据意味着算法不会很智能。也就是说,他和Mehta现在希望在除金属玻璃以外的其他类型的材料上使用他们的方法。他们希望有一天,生成新材料不再需要由人来做实验,而只是AI和机器人就够了。“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真正完全自主的系统,”Wolverton说,“没有任何人参与的系统。”/p
  • 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关于《金属材料 管 压扁-胀形试验方法》等10项的立项公告
    各位专家、委员及相关单位:经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以下简称:CSTM标准化委员会)审查,CSTM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以下 CSTM标准立项,特此公告。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立项号1金属材料 管 压扁-胀形试验方法CSTM LX 0100 01259—20232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非等轴胀形试验方法CSTM LX 0100 01260—20233硅酸二钙-硫铝酸钙-硫硅酸钙水泥熟料CSTM LX 0301 01261—20234固废基无熟料、少熟料硅铝质水泥CSTM LX 0301 01262—20235预处理铝灰制备水泥混凝土砌块的技术要求CSTM LX 0324 01263—20236催化裂化催化剂酸性可接近性 指数测定方法CSTM LX 0500 01264—20237民用飞机纳米陶瓷铝合金TiB2颗粒粒径测试方法CSTM LX 6600 01265—20238铝制多层复合钎焊板 氧化膜厚度的测试方法 俄歇电子能谱法CSTM LX 9802 01266—20239粉末冶金钛合金材料CSTM LX 9900 01267—202310增材制造用高温合金粉末CSTM LX 9900 01268—2023如有单位或个人愿意参与该标准项目的工作,请与项目牵头单位联系。请登录CSTM官网http://www.cstm.com.cn/channel/details/3-2-CSTMgonggao?page=1查看立项公告通知。CSTM标准委员会秘书处联系方式联系人:陈鸣,罗倩华 办公电话:010-62187521手机:13011072266,13611338417 邮箱:chenming@ncschina.com, luoqianhua@ncschina.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桥斜街13号钢研集团新材料大楼1020邮编:100081 CSTM标准化委员会
  • 英斯特朗材料试验机对赫氏复合材料进行弯曲测试
    英斯特朗,全球材料和结构测试设备制造的领先者,非常荣幸地宣布,安装在英国剑桥赫氏复合材料公司的600KN超高万能材料试验机成功通过试运行,可在-80°C到+350°C之间,对高级结构复合材料进行弯曲测试。  作为赫氏公司力学性能测试设备首先供应商之一,英斯特朗和赫氏有源远流长的合作关系-一起携手超过20年。赫氏公司全球工厂都安装了英斯特朗大量的测试设备,赫氏剑桥工厂配备了一系列英斯特朗测试设备,从台式机到最新购置的最新设备。  赫氏实验室工程师John Rennick评价说:“选择英斯特朗的理由是,能满足机器正常工作要求的能力,故障后快速响应能力,维修能力。英斯特朗设备在剑桥实验室无问题运行了多年,现场的材料工程师使用机架和Bluehill软件感到非常舒适。”  他们最新的英斯特朗系统包括了优异的对中性能和配置了许多附件,可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配备的对中夹具可以按照NADCAP标准的要求,消除任何载荷线性偏差。液压夹具可帮助试样对中,和在高载荷加载下,提供优异的夹持功能。采用的特殊设计保证了,在-80°C到+350°C之间的测试温度范围内,夹具头和被夹试样在环境箱内,而液压油在箱外。  测试系统配置了英斯特朗Bluehill 2测试软件。赫氏剑桥工厂最近对所有英斯特朗设备进行了软件升级至Bluehill 2友好的使用界面,此举将减少运营培训费用和错误风险。软件使用非常直觉,易于掌握,包括了所有的功能,从高级计算到生成赫氏客户需要的报告。通过使用内置的转换功能,所有现存的Bluehill 1测试方法都会自动转换至最新的软件中。  John Rennick补充道:“英斯特朗在整个过程中,提供了优秀的支持和沟通,分派了一位专注的项目工程师在英斯特朗公司和赫氏工厂,对新机架进行了测试。机器的安装和正常工作日期已经告知了我们,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在3周的货运时间内,我们已对机架进行了签核和试运行,要求的验收标准达到了优秀。”      关于英斯特朗公司  英斯特朗是材料和结构测试设备制造的领先者。作为一家专业生产万能材料试验机的企业,英斯特朗生产试验机和提供服务,用来测试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材料、组件和结构的力学性能。  英斯特朗材料测试系统可在极大范围内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价,试验对象从易碎的灯丝到高级合金,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包括研发、质量和寿命测试。除此之外,英斯特朗还能提供广泛的技术服务,包括协助实验室管理、标定和培训。  更多信息,请浏览网站www.instron.com  关于赫氏公司  作为一家跨国公司,销售额超过13亿美金的赫氏公司(www.hexcel.com)是世界上高级结构材料制造的领先者。总部位于美国,在欧洲和美国有13家工厂,赫氏今天提供广泛和产品和服务在行业中无与伦比的深度。 从全球制造工厂,生产的先进材料解决方案的全方位,这包括来自碳纤维及织物增强一切预浸材料(或“预浸料”)和蜂窝芯,粘合剂、模具材料和成品飞机结构。
  • 聚焦全球新材料顶尖实验室
    打开这幅全球新材料&ldquo 藏宝图&rdquo ,里面的新物质还是一样的新物质,而变化的是我们对于它们的认识,经过探寻的脉络,渐渐沉淀出新的认知。  在新材料这幅全球视野的宏大的地图上,主要划分为美国实验室、中国实验室和欧日韩实验室。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新材料主要的美国实验室共有200所,中国实验室共有128所,而欧日韩有123所,可见美国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明显&ldquo 高高在上&rdquo 。  美国实验室  打开美国新材料&ldquo 藏宝图&rdquo ,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格局分明,脉络清晰,无论是高校实验室、国家实验室还是公司实验室,大部分的科研实力都聚集在东部沿岸地区,如全球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最为权威的高校&mdash &mdash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均坐落于马萨诸塞州,一个仅有面积7838平方英里,人口640万的州。  根据理财周报前五期的调查统计,在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实力相对雄厚的高校有50家,进行高端金属材料研究的大学主要有21家,从事纳米材料研究比较知名的学院有10家,生物材料研究方面知名的高校有13家,无机非金属方面主要的研究大学有15家,而在复合材料领域研究起步较早、较为系统的高等院校则有71家。  从区域上来看,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和大西洋(6.88, -0.10, -1.43%)沿岸地区是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最大的盘龙虎踞之地。19世纪,这两个地方分别是全国的文化经济中心和生产铁、玻璃、钢材的重工业中心,强大的经济积淀,为日后的科教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西部地区靠近美国五大湖也孕育了很多科研实力比较强大的高校,而西部地区则依靠&ldquo 加州系&rdquo 等名校以及硅谷这个卧虎藏龙之地与东部的研究院校分庭抗礼。  总体上看,美国高校材料研究形成了东西部强,中部弱的特点。  而在国家实验室和公司实验室方面呈现的特点是,这些实验室的&ldquo 据点&rdquo 东西部地区分布均匀、南北部地区各有散落,其中东北部是科研机构最为密集的区域。  美国东北部受到亚热带湿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常年湿润温和,其东部和北部的主要国家实验室和公司实验室一共有15所,占据全美所有主要国家实验室和公司实验室数量的75%,科研实力非常集中。  欧日韩实验室  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科技、教育等各领域水平最高的大洲之一,世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都位于欧洲。而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西欧的英国、中欧的德国和瑞士处于世界级第一梯队。  根据西方最近综合评定,剑桥、牛津和帝国理工学院是英国高校中三大最强材料系,同样也属于世界级研究所,所承担的研究项目大多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剑桥、牛津历史悠久,相当重视材料科学的理论研究,而2007年才从伦敦大学独立出来的帝国理工学院,在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研究上,颇具竞争力。  跨过英吉利海峡,看见地图上的工业老国,地处欧洲大陆中央的德国,在材料科学研究中也是执一方牛耳。在这里有一流的大学如慕尼黑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亚琛工业大学,顶尖的研究所像德国马普学会、佛朗霍夫协会、海姆霍茨大研究中心联合会、莱布尼茨研究联合会。  在欧洲地图上,夹在地缘辽阔的德国与法国间隙里的瑞士显得有些不起眼。然而,在欧洲的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它的科研实力相较于英德也毫不逊色。其中包括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为代表的著名大学,以及瑞士联邦材料科学和技术研究所。  眼光转回亚洲的材料研究&ldquo 实力派&rdquo &mdash &mdash 日本和韩国。  日本作为最早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亚洲国家,对材料科学研究成果成为其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在材料科学领域有深入研究的高等院校包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九州大学、名古屋大学、大阪府立大学、北海道大学等等,这些大学一般都会设立不同的研究所供全校乃至全国共同使用。  而作为后起之秀的韩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在具备世界一流水平。以纳米研究为例,韩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其在现代科学中的重要性,主导建立全国纳米中心,而在高等学府中,韩国科学技术院为韩国重点扶持的研究机构。  中国实验室  中国的高校林立,涉足新材料研究的主要有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33所高校。  而在国家实验室方面,&ldquo 藏宝图&rdquo 上呈现的是88个国内最顶尖的材料科学领域实验室全景图。这其中,包括81个材料科学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7个材料类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整体而言,由北至南移动视线,中国实验室的新材料科研实力呈现递减态势。  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研究力量最为雄厚。  这里聚集了众多中科院研究所、国资委研究所,还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一流大学研究室,共计53个顶尖材料科学研究室汇聚于此。  从北往南走,到了华东和华中地区。  这里也有不少的材料类中科院研究所,当然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复旦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一流大学研究室,该区域共有27个顶尖材料科学研究室。  最南边的是华南和西南地区。  由于中科院在华南和西南地区没有材料科学类的研究所,因此该地区的材料科学研究力量稍显薄弱。不过,这里的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材料研究同样出色,该区域材料科学顶尖实验室有8个。
  • 盘点新材料全球最强十大实验室
    2013年年末的脚步接近,又是到了一年年末盘点回顾的时候。2013年理财周报材料科学实验室一直不断探寻六大类新材料的&ldquo 生源地&rdquo ,历时8周,&ldquo 寻宝&rdquo 的版图横跨美洲、亚洲、欧洲等。  经过深入探寻以及建立与各个实验室的联系,理财周报材料科学实验室筛选出全球新材料领域科研实力最强大的十个实验室。其中,美国&ldquo 上榜&rdquo 的实验室有5个,占据半壁江山。  这十个实验室分别是坐落于美国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麻省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而中国的中科院,以其化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金属所所构建的科研体系,研究范畴全面涵括新材料的各个领域,实力在国内毋庸置疑首屈一指,再次就是清华大学 在欧日韩的则有历史悠久的英国的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实验室以及德国的马普学会。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据理财周报材料科学实验室数据表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研触角主要伸向纳米与生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新型金属材料三大类别。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简称ORNL)是美国能源部所属最大的科学和能源研究实验室。  ORNL主要从事6个方面的研究,包括中子科学、能源、高性能计算、复杂生物系统、先进材料和国家安全。  【阿贡国家实验室】  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同属于美国国家能源部,和橡树岭的地位不分伯仲。  阿贡国家实验室是美国最老和最大的科学与工程研究实验室之一。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位于特拉华州的NASA主要涉足新型金属材料以及高性能复合材料。  今年9月,NASA选择了来自美国5个州的六家公司参与政府-行业合作,以推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和认证,该项目是NASA航空研究任务理事会的集成系统研究计划的一部分。  【麻省理工大学】  麻省理工大学(MIT)是美国乃至于全球涉足新材料研究的主力之一。  MIT的科研体系涉及新材料六大类,其生物材料的研究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该校拥有生物工程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生物技术工程中心等44个大大小小的研究中心/研究室。  【斯坦福大学】  2013年诺贝尔周刚刚落下帷幕,其中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 莱维特以及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托马斯· C· 苏德霍夫均出自斯坦福大学。和MIT一样,该校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水平无疑也是达到了全球领先。  【中科院金属所】  中科院金属所主要的六大科研机构全面覆盖新型金属材料,包括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科院化学所】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主要学科方向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在分子与纳米科学前沿、有机高分子材料、化学生物学、能源与绿色化学领域都有研究。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科研机构设置构造也可以看出,它的学科方向主要集中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  长春应化所最值得关注的科研项目是交流LED项目,现已实现产业化。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目前拥有先进成型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0个重点实验室。  【剑桥大学】  剑桥有三个系涉及材料科学的研究,材料及冶金系历史悠久,是国际上最著名的材料系之一,也是剑桥材料研究最集中的系所 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多年来也进行着多方面的影响材料学科发展的关键性基础研究工作。  【曼彻斯特大学实验室】  这是最早将&ldquo 黑金&rdquo 石墨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实验室。  【马普学会】  世界知名的马普学会是德国的一个大型科研组织,曾经孕育了32位诺贝尔奖得主,也是国际上规模最大、威望最高和成效最大的由政府资助的自治科学组织。  学会拥有81个研究所,其中就有两个跟无机非金属相关的研究所,分别为马普化学研究所和马普固体物理和材料研究所。另外马普冶金研究所也致力于研究陶瓷材料,而马普固体研究中心则将部分精力放于非晶态固体材料的研究上。2011年,学会里的动态结构研究小组成功利用强红外激光脉冲照射将稀土氧化物陶瓷材料转变为高温超导体。
  • 2010年全国材料相关实验室建设情况一览
    仪器信息网“资讯”频道“实验室动态”栏目为大家汇集了最新的国内外实验室筹建、实验室科研成果、实验室检测水平等信息。2010年期间“实验室动态”栏目共发布1800多条相关新闻。仪器信息网从中整理出“2010年全国材料相关实验室建设情况一览”以飨读者。材料领域实验室新闻发布时间地点状态投资金额厦门大学高性能陶瓷纤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1-5 厦门拟建 新型墙体材料和汽车零部件质检中心2010-2-10 合肥拟建 安徽省不锈钢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0-3-3 绩溪县在建1200万安徽省石英砂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0-3-10 滁州市在建660万国家塑料制品质检中心2010-3-18 桐城拟建 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3-29 蚌埠在建5000万内蒙古硅材料研究开发中心2010-4-1 呼和浩特建成 安徽省非金属矿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0-4-3 池州建成 国家建筑卫生陶瓷检测中心2010-4-10 高安拟建 山东省不锈钢制品质检中心2010-4-10 滨州在建 首诺公司PVB材料质检测试实验室2010-4-13 苏州建成 国家钢丝绳产品质检中心2010-4-22 南通在建 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0-5-23 连云港拟建4700万国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0-6-2 株洲建设中8800万山东省金属板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0-6-10 博兴县拟建 上海防腐蚀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7-1 上海建成1400万高性能耐腐蚀合金重点实验室、高性能测温材料重点实验室2010-7-7 重庆建设中 河北省水性涂料及水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7-8 徐水县建成1500余万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晶龙集团硅探针材料实验室2010-7-9 邢台建成 高性能土木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7-13 南京拟建 国家硅材料质检中心 2010-7-29 乐山拟建 有机氟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8-18 自贡拟建 国家橡胶及橡胶制品质检中心2010-8-18 桂林建设中500万宁波材料所与浙江巨化集团共建研发中心2010-9-6 宁波建成 国家玻纤材料质检中心获批在山东2010-9-7 德州拟建 国家耗材质检中心2010-9-17 珠海建设中5700万国家不锈钢检验中心2010-9-17 戴南建成5000万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2010-10-26 上海建成 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2010-11-7 鹰潭拟建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11-7 北京建成 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0-11-9 赣州建成 国家特种玻璃及硅材料制品检验中心2010-11-12 蚌埠拟建 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钢结构检测中心2010-11-15 江苏拟建 半导体封装基板研发中心2010-11-21 无锡拟建 五矿稀土发光材料研发中心2010-11-26 赣州建成
  •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近日在京举行。本实验室依托四大实验室进行组建。它们分别是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等实验室。  本实验室充分利用了北京化工大学在材料、化工和机械三个一级学科专业方向完整、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通过材料、化工、机械、生物等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以及多年的良性发展,针对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领域中的重大主题,确立了五个特色研究方向:基础相材料及复合材料模拟与设计 无机相/有机相材料制备基础 树脂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弹性体基纳米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  实验室现有面积6919平方米,5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38台件,固定资产原值8270万元,仪器装备水平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属国内一流,并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创新能力强的研究队伍,基本满足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要求。来源科技网
  • 溯源新型金属材料全球顶尖实验室
    传统的金属材料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一种新型金属材料的出现往往是一个新时代开启的标志,如石器时代后,出现了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在当代社会,金属材料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先进金属材料更是汽车、军事、航空航天、3D打印等高端领域中扮演着极其重  目前全球新型金属材料的研究,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是两大主流方向。我国新材料产业&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也将这两种材料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总体而言,金属材料领域全球范围内研究实力较为均匀。美国、欧洲并驾齐驱,其中美国在军事、航空航天领域更为出色,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作为老牌工业强国,同样掌握着话语权。此外,欧洲还在3D打印领域占据先机。  中国、日韩等亚太地区则迎头赶上。目前,我国的3D打印钛合金大型零件研究已经走在世界最前沿,日本则在核电用钢的研究方面一枝独秀。  美国实验室  美国是传统的军事、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强国,其在金属材料的研究优势也主要体现在这几个领域。  在国家实验室方面,除了世界鼎鼎有名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设有专门的研究金属材料团队之外,还有一些并不耳熟能详但是在高端金属研究领域极具地位的研究所,其中包括美国金属加工技术国家中心(NCEMT)、美国国家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所。  其中,美国国家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所成立于2012年10月,是美国为了巩固其在3D打印领域的优势而成立的。目前该研究所至少拥有85家公司、13所研究型大学、9个社区学院和18个非营利机构,成员组织机构庞大。  美国大学对金属材料的研究以基础研究为主,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麻省理工学院、西北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传统的材料科学工程研究顶尖院校,这些著名高校在金属材料这个分支的研究实力都比较强。  日前,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材料工程系的迈克尔· 戴姆克维兹教授和研究生徐国强在一项金属特性实验中意外发现受损的金属也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并通过计算机模型重现了这一修复机制。这一发现,意味着可以自我修复的金属材料的面世已经指日可待。  另一类是康涅狄格大学、密歇根理工大学、田纳西大学、奥本大学、新墨西哥矿业技术学院、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普渡大学、凯斯西储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伍斯特理工学院等一些材料科学总体排名略差的大学,但这些学校在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并不比MIT等名校逊色。  在公司研究室方面,最为典型的代表无疑是波音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其中,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下面专门设有一个增材制造实验室,团队有600名工程师,其目标则是在2020年之前制造出10万个增材零件,利用增材制造的产品让每个飞机引擎减少1000磅。目前,通用电气公司使用了超过300件的3D打印器材。  欧日韩实验室  欧洲作为现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沿。  大学实验室方面,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冶金系、伯明翰大学冶金和材料分校、剑桥大学材料科学和冶金系、诺丁汉大学和巴斯大学等都是在全球范围较早进行金属材料研究的院校。  在德国大学中,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和拜罗伊特大学金属材料系是这一领域最杰出的代表。其中,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是一所建立于1742年的综合性大学,该校材料学科是第一批进入德国优势学科建设领域,设有金属材料加工研究所、特种金属材料研究所、金属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等。  此外,奥地里莱奥本大学物理冶金和材料测试系、瑞典皇家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钢铁合金学院冶金系、芬兰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物理冶金和材料科学实验室等在金属材料的研究上也比较突出。  日本在金属材料方面的研究优势则主要体现在汽车工业和核电用钢方面。东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系、大阪大学工程系、京都大学钢铁研究所、日本东北大学等在金属材料方面的研究比较出色。  其中,日本东北大学的金属材料学世界排名第一,附属的金属材料研究所始建于1916年4月,该研究所先后有两位金属材料领域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分别是1987年开发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海因里奇· 罗雷尔和2007年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皮特· 克鲁伯格。  在国家实验室方面,德国的马普协会和弗劳恩霍夫协会、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瑞典金属研究所、荷兰金属研究所、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以及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等金属材料研究都比较出名。  公司实验室方面,作为汽车工业大国的德国、日本和韩国,大众、宝马、奔驰、保时捷、丰田、本田、日产、现代等汽车公司都有自己的材料实验室,这些公司对金属零部件各项指标检测和质量认证要求近乎苛刻。  当然还有空中客车公司。这是在超大型客机的研发上目前唯一能和美国波音公司竞争的企业。  中国实验室  中国对传统金属材料的研发已有数千年历史,在新型金属材料方面自然没有被落下。在国内,金属材料研究领域最权威的机构是中科院金属所。  中科院金属所主要的六大科研机构全面覆盖新型金属材料,包括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大学实验室方面,目前在国内研究新型金属材料的高校主要的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其中,华南理工大学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都属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公司实验室方面,钢铁科技领域的安泰科技、稀土研发领域的包钢稀土、半导体研发领域的路明科技以及高品质特殊钢领域的中联重科研发能力具有代表性。
  • 国内首个海洋极端钢铁材料联合实验室在沪建成
    日前,上海海事大学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海洋极端钢铁材料制备与蚀损控制”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这是中国首个海洋极端钢铁材料联合实验室。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金永兴表示,该实验室的建立填补了海洋极端环境材料校企联合研究平台的空白,符合国家向深海、极地进军的要求,也顺应国际深远化、极地化发展趋势。  “因为材料制备科学和工艺研究滞后、材料依赖进口,导致中国极端海洋环境装备研发空白、依赖进口,成为制约中国深远海、极地技术与能源发展的瓶颈。”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尹衍升教授表示,该联合实验室将根据国家在极地低温和南海高温热海域等极端海洋环境下船舶及海工用钢材料的重大需求,结合国际前沿发展趋势,主要在适用于极端海洋环境的新型海工材料研发、特殊海洋环境下材料破坏机理、海洋材料新型表面防护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研究。  据介绍,该联合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极寒海洋船舶及工程装备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深海极端环境高强耐蚀钢的研发与应用、南海高湿耐蚀材料的研发及应用、海洋极端环境抗劣化涂层研发系统及深海石油关键装备国产化及防护技术等。  联合实验室依托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及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建立,拥有极地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系统、原油舱原位腐蚀模拟试验系统及从事金属材料制备及分析、材料微观成分及形貌检测、材料电化学性能检测、海洋生物污损测试分析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总价值5000余万元 具有集材料制备、性能测试、机理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应用与技术等一体化开发的研究平台。  2012年以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海事大学在极端海洋环境领域研究方面,先后开展多次密切合作。双方在极寒环境下的耐磨耐蚀船舶用钢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的合作,初步掌握乌克兰制造的“雪龙”号钢材冶炼和轧制工艺以及焊接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试生产,并共同开启中国极寒海洋环境高级别船舶用钢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系统研究和开发。
  • 材料疲劳试验技术与试验机关键技术
    疲劳失效是材料重要失效模式之一,开展材料疲劳试验、研究材料疲劳性能对结构设计选材、寿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材料疲劳试验机是进行材料疲劳试验的主要测试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材料疲劳试验研究。8月16日,由仪器信息网、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试验机与试验技术网络研讨会将召开。届时,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杨秀光将在线分享报告,结合中机试验最近几年在材料疲劳试验方面取得的进展,重点介绍材料疲劳试验技术、材料疲劳试验机关键技术和材料服役环境模拟技术与相关应用。欢迎业内人士报名听会,在线交流。附:第二届试验机与试验技术网络研讨会 参会指南为帮助业内人士了解试验技术发展现状、掌握前沿动态、学习相关应用知识,仪器信息网携手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于2023年8月16日组织召开第二届“试验机与试验技术”网络研讨会,搭建产、学、研、用沟通平台,邀请领域内科研与应用专家围绕试验机行业发展、试验技术研究、试验技术应用等分享报告,欢迎大家参会。1、进入会议官方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testingmachine2023/)进行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3年8月15日。3、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5、会议联系人:高老师(微信号:iamgaolingjuan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6、赞助联系人:周老师(微信号:nulizuoxiegang 邮箱:zhouhh@instrument.com.cn)
  • 我国首个表面材料工程实验室落户烟台
    p 记者近日获悉,“聚合物表面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日前正式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认定,落户烟台开发区,成为目前中国表面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pp  “聚合物表面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万华化学集团,联合复旦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联合共建。该实验室将围绕建筑、金属制品、木器、纺织等行业对高性能环保型涂料等表面材料的需求,建设聚合物表面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平台,开展相关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等,并制订重要技术标准。/pp  与此同时,该实验室还将培养行业顶尖人才,建立国家工程实验室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常态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解决行业发展重大技术问题。/pp  据悉,聚合物表面材料是指涂覆于物体表面,起装饰、保护、粘接等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涂料、胶粘剂、人造革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合物表面材料生产和消费国。/pp  根据规划,该实验室运行后,将开发多种环保高性能材料、特殊助剂等,为聚合物表面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中国从表面材料大国向强国转变。/pp  山东烟台是中国北方著名工业城市,2016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排名中国第8位,拥有万华、通用东岳、中集来福士等一批现代企业,其中万华化学是目前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聚氨酯供应商和全球异氰酸酯行业的领军企业。/pp/p
  • 中南大学-MTS材料力学实验示范中心正式落成
    中南大学-MTS材料力学实验示范中心于2012年12月17日正式完成校内验收。该实验室坐落于中南大学力学测试中心,该中心采购了MTS 815岩石力学试验系统、Landmark 100kN材料试验系统、MTS 322材料试验系统以及Insight 30kN静态电子拉伸试验系统。可以用于完成各类岩石力学、金属材料力学试验,主要面向商用飞机起落架C-C合金材料、高速铁路高强度铝合金材料、高速铁路路轨材料、海洋工程深海勘探采矿工程等领域。目前该实验室为中国中南地区试验门类齐全,设备最高端的试验室之一。 在整个试验室建设过程当中,MTS系统公司的工程师协助中南大学完成了全部设备的安装、调试、试运行,并且协助中南大学力学测试中心完成了若干项验收试验应用。该示范中心在中南地区具有较强的示范、宣传作用,不仅MTS系统公司将赢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并且可以通过该实验室完成MTS材料试验应用的第三方培训、新产品研发以及评估工作。 MTS系统公司与中南大学表示双方将在未来开展更多的合作应用,从而实现双赢的最终局面。 在此,仅代表MTS系统公司以及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向参与此项目的全体团队成员表示感谢:销售工程师:潘乐宁应用工程师:C.K. Lam,Greg Pence本地项目工程师:叶闽峰现场服务工程师:郝新垍,朱利锋
  • 华东理工上海功能性材料化学实验室揭牌
    10月17日,“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逸夫楼第三会议室隆重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陈洪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应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处长庄乾坤、上海市科委研发基地建设与管理处处长刘勤出席会议。会议由校科技处副处长付尧主持。涂善东副校长和张玉奎院士共同为重点实验室揭牌   副校长涂善东教授为重点实验室的各位学术委员颁发了聘书,并与张玉奎院士一起为重点实验室揭牌。重点实验室主任蓝闽波教授向各位领队和专家汇报了实验室概况及发展方向,与会专家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提出了多方面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为实验室的发展出谋划策。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建于2010年6月,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开展多尺度功能性化学材料制备、特种功能性材料合成和应用、功能性化学添加剂分析检测和安全性研究、功能性化学物质环境健康效应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可以提升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推动相关产业的科研竞争力。其中部分研究成果还可以为解决政府和大众广泛关注的食品和日用品安全,环境安全等重大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社会效益重大。实验室整合集中校内科研优势力量,进行功能性材料化学的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加强各优势学科交叉。以蓝闽波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功能性材料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多尺度功能性化学材料制备和生物效应、功能性材料化学分子合成技术、功能性化学添加剂安全评价、功能性化学物质环境健康效应,以及分析检测方法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队伍,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会领导及专家合影
  • 首个新型道路材料国家级实验室落户南京
    日前,国家发改委最新授牌认定了8家国家工程实验室,其中“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由我市一家民营企业——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据悉,这是全国首个新型道路材料国家级实验室,也是由民企牵头组建的唯一国家级道路材料研发平台。  “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由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东南大学、中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着力打造国内先进的新型道路材料科技创新的研发实验平台和道路材料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成为我国新型道路材料科技领域从研究成果到工程技术应用的转化基地。
  • “航空纳米材料联合实验室”成立
    p  以纳米材料“改性”碳纤维,增强飞机的韧性、导电性,提升飞机的安全性能,被视作下一代飞机材料的重大方向。8月3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正式与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并宣布成立“航空纳米材料联合实验室”。据悉,双方将以市场化为方向,加快纳米材料在民用飞机上的应用,这也是空客在纳米领域首次与中国方面签署的战略合作。br/  自2010年起,空客民航A350逐渐以碳纤维材料取代金属、玻璃纤维等,截止目前,碳纤维在A350上的应用占比已超过50%。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具有密度低、强度高、可设计性强等优点,然而也存在韧性低、导电性差等不足,此次自带“粮草”合建实验室,空客需求明确。“我们需要通过纳米材料改性碳纤维,并迅速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进一步减轻飞机重量,提升飞机的安全性、舒适性。”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董事长程龙告诉记者,此次签约前,曾全球范围寻找“解决方案”,最终落地苏州纳米所,是看重这里技术转化的“高效率”,同时也了解到这里已研发出“碳纳米管薄膜”,这为成果的最终产业化奠定了基础、给足了信心。/pp  “面向经济发展需求,加强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是中科院纳米所的职责所在。”签约活动中,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表示,此次共建实验室,一方面可以加快实现纳米材料在民航的应用,另一方面也将提升苏州纳米所在应用领域的研发实力,是一个优势互补、赢在双方的“典范性”合作模板。/pp  联合实验室建成后,将旨在通过纳米材料改良机身、机翼,还将为飞机健康运行提供“智能化服务”。苏州纳米所先进材料部研究员吕卫帮介绍,实验室将组建20多人的研发队伍,以纳米材料改性空客A350中的碳纤维,此外,还将在所用的纳米薄膜中增加“感应元件”,建立智能感知系统,随时监测机身材料的损伤位置、损伤程度,为机身的保养、运维提供数据参考。/ppbr//p
  • 揭秘高分子材料全球顶尖实验室
    刚刚落下帷幕的2013年诺贝尔奖颁奖牵引全球注意力,物理奖、化学奖、生物奖等,无一不涉及高科技应用,这实际上是一场科技力量的较量。  科学的&ldquo 圣堂&rdquo 依然闪耀着光芒,引无数科技&ldquo 圣徒&rdquo 们前仆后继。  高分子材料也依然充满魅力,功能性膜材料、有机硅、工程塑料、特种橡胶,也无一不充满着未来想象力。  理财周报材料科学实验室把探索的触角延伸至全球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这些&ldquo 闪耀&rdquo 的物质所在地。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全球涉足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高校研究所、顶尖公司研究所共有175所。其中,美国有53家,除了美国以外的主要地区包括欧洲、韩国、日本、新加坡、南非等有76家,中国有46家,美国是拥有顶尖科研机构、高校研究所和公司研究所最多的国家,科研实力全球领先。  美国&ldquo 之巅&rdquo   美国是科技大国,走在高科技前沿,名副其实。  50个州一共拥有50个科研机构和高校研究所,其中,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在美国涉及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的顶尖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共有50所,其中名列前五的分别是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西北大学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此外,波士顿大学聚合物研究中心、普林斯顿大学化学工程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聚合物物理流变学、弗罗利达大学的瓦格纳小组、马萨诸塞大学的阿姆赫斯特高分子研究与教育中心、马萨诸塞大学塑料工程罗维尔分校、南密西西比大学、康奈尔大学以及新罕布什尔大学也都是集聚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精英的&ldquo 圣堂&rdquo 。  这些堆砌的名校,是美国能够站在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ldquo 之巅&rdquo 的扎实基础。  不仅高校研究所林立,美国在专业科研机构方面实力非常雄厚。理财周报主要关注涉足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的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化学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以及NIST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作为权威科研机构,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前身为国家标准局(NBS,1901年~1988年),是一家测量标准实验室,属于美国商务部的非监管机构。NIST总部位于马里兰州的盖瑟斯堡,在国内约有350个附属研究中心。  此外,在高分子材料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走在了时代的前沿,这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杜邦公司、尤尼艾克斯公司(UNIAX)、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3M)以及光学聚合物研究公司(Optical Polymer Research,Inc.)等。  中国&ldquo 在路上&rdquo   在领略了其他地区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的风采后,我们走进中国大陆地区高分子研究所和高校实验室。  大陆研究所方面,中国科学院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第三方研究显示,中科院材料科学专业的研究已经连续多年全球领先,现在也是一直走在&ldquo 路上&rdquo   根据中科院内部人士透露,中科院直属研究所中涉及物理和化学研究的所几乎都在做新材料的研发,其中包括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光电研究院、微电子研究所、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  在以上研究所中,高分子材料研究做得最为出色的包括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数家研究所。如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就取得了镍系顺丁橡胶、火箭固体推进剂、稀土萃取分离、高分子热缩材料等重大科技成果450多项,创造了百余项&ldquo 中国第一&rdquo 。  此外,大陆地区众多高校的高分子实验室研究也做的风生水起,包括华北地区的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上海江浙地区的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等,以及其他地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等。  此外,国内高分子材料相关顶尖公司的研发中心力量同样不可小觑。如国内光学膜领导者康得新就从韩国、日本、美国和台湾等地区引进了100多位博士、专家人才,组建了国内领先的高分子材料研发技术团队。  欧、日、韩&ldquo 各有所长&rdquo   高分子材料目前应用广泛,但其研究也具备一定的技术和资金上的壁垒壁垒,从欧洲、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方式来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也各有所长,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  欧洲是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域,代表性国家有德国、英国和俄罗斯。以德国为例,德国在高分子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支持成立的研究机构联合会里。德国研究气氛浓厚,既有政府支持的联合会,也有企业资助的协会。而这些研究机构也注重与大学的联系,例如马普高分子所便设立在德国美因茨大学内部。  另外,德国企业本身也同样重视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能够迅速地将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朗盛集团、西门子为当中翘楚。  英国同样拥有众多顶尖研究所和高校研究院。最早将&ldquo 黑金&rdquo 石墨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便是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实验室。  俄罗斯关于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国内大型、最前沿的研究机构中,比如说航空材料研究所等军工研究机构。  另外,亚洲日本、韩国也是多集中在全国性的研究机构内,起到整合资源的作用。而这些国家的企业也是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前沿,索尼、LG、三星等产品风靡全球。
  • 拜耳材料科技与奇瑞汽车打造联合实验室
    4月8日,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公司之一的拜耳材料科技和中国汽车业领先企业之一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奇瑞-拜耳汽车轻量化联合实验室”。同时,拜耳材料科技在奇瑞汽车中央研究院举办科技日活动。  节约能源是拜耳材料科技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目标,双方将参与制造轻质和节能汽车,保护环境。  双方计划,充分发挥奇瑞在汽车生产、研发和销售的经验和行业优势,结合拜耳材料科技在轻量化材料及汽车整体轻量化解决方案和应用领域的优势,以轻量化材料及相关技术在汽车上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为主旨,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  “奇瑞—拜耳汽车轻量化联合实验室”是双方合作项目的重头戏。双方将在聚氨酯复合材料,聚碳酸酯塑料(11850,-135.00,-1.13%)车窗用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吸音降噪等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展开共同研究,并对外联合申请项目及推广。  作为联合实验室的前哨战,拜耳材料科技在奇瑞中央研究院设立了展示厅,作为展示拜耳材料科技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平台。并且,拜耳材料科技准备在奇瑞开展主题为轻量化、环保、内饰应用、车身及外饰、电器电子和技术服务等的技术交流会。  “相信通过这些贴近客户的合作,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客户的需求。加上双方定期的、紧密的技术交流、咨询和人员培训。我们会一起向汽车轻量化的方向踏出坚实、有力的步伐,为中国汽车业的可持续化发展贡献出我们的力量。”拜耳材料科技聚碳酸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何海德表示。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建辉表示,奇瑞-拜耳汽车轻量化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对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借助于该联合实验室,未来将以轻质、节能、环保汽车为目标,合作开发先进的汽车轻量化技术,致力于推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创新平台。”  此次合作,是继去年拜耳材料科技在上海成立了拜耳汽车技术中心后,为推动本地的创新能力并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展开合作为目标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举措。  “秉承‘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使用宣言,拜耳材料科技一直致力于汽车行业的环保、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我们非常荣幸与奇瑞开展合作,共同就汽车轻量化展开研究,并期待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相信此次合作不仅互利双赢,而且有利用中国汽车业的长期发展。” 拜耳材料科技聚碳酸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何海德博士说。
  • “东北大学材料学院—岛津公司”合作实验室成立
    东北大学材料学科与工程学院与岛津企业管理(中国)公司的合作实验室揭幕仪式于2019年5月22日在东北大学知行楼隆重举行,双方的合作事业正式扬帆起航。会议现场传真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是我国最早的材料学科之一。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日本岛津公司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一直秉承着“为了地球和人类的健康”的经营理念,不断革新,不断挑战,一如既往地对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本次合作实验室旨在积极推动材料表面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深入了解分析技术的最新动态,充分发挥表面技术在材料学研究中的作用,加强国内科研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构建材料行业分析技术交流平台。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秦高梧院长首先为揭牌仪式致辞,他表示岛津公司与东北大学合作已久,岛津公司是科学仪器界著名的公司,为科学仪器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希望通过成立本次合作实验室,双方深入合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秦高梧院长首先为揭牌仪式致辞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吴彤彬事业部长也为揭牌仪式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对到场来宾表示了感谢。他说到东北大学材料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岛津公司是世界知名的分析仪器厂商,特别是在2002年岛津制作所的田中耕一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开创了公司研究人员获奖的先河。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现有6个分析中心,60多个维修站,建立了遍布全国的120余家合作实验室。希望双方今后能够利用资源,为科学技术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他祝愿合作实验室揭牌仪式圆满成功。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吴彤彬事业部长也为揭牌仪式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致辞结束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秦高梧院长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吴彤彬事业部长在与会者的掌声中共同为合作实验室揭牌。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秦高梧院长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吴彤彬事业部长共同为合作实验室揭牌 揭牌仪式后,北京大学的谢景林教授为与会者带来了题为“光电子能谱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的研究报告。他对XPS原理与技术,XPS的应用简介,原位分析以及光电子能谱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做了详细的介绍。北京大学的谢景林教授为与会者带来了题为“光电子能谱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的研究报告 来自中科院化学所的邹业博士做了题为“紫外光电子能谱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他在紫外光电子能谱数据分析,应用实例,样品制备以及反光电子能谱技术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披露。中科院化学所的邹业博士做了题为“紫外光电子能谱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中心的崔园园博士做了题为“岛津光电子能谱的最新应用进展”的报告,她的报告主要涉及岛津XPS快速平行成像技术、高能Ag靶、高能团簇氩离子刻蚀枪等技术在新能源材料如电池、半导体器件、合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中心的崔园园博士做了题为“岛津光电子能谱的最新应用进展”的报告
  • 铝基复合材料在问天实验舱上成功应用
    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7月24日,我国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问天实验舱太阳翼柔性展开机构关键部件和多个实验机柜转接件中使用了一种新型铝基复合材料,该材料由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马宗义团队研制。据了解,问天实验舱配备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柔性太阳翼,双翼全部展开后可达55米。太阳翼所使用的柔性展开机构某关键部件要求材料兼具轻质、高强、耐磨损、耐疲劳、高尺寸稳定性的特点,并且批量大、批次稳定性要求高。针对这一特殊需求,马宗义团队开发出各向同性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厚板可控塑性变形加工技术,产品批次间性能差异小于5%,解决了太阳翼展开机构关键部件无材可用的困境。问天实验舱实验机柜与实验舱内壁结构采用六点式机械连接,连接件在发射过程中在剧烈震动、摩擦工况下服役,是实验机柜载荷结构设计中受力最苛刻的零部件。针对这一工况要求,该团队研发出高性能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件,采用该材料替代传统铝、钛等合金,实现了优异的轻量化加工制造,承受住了发射过程中的震动疲劳及磨损等,并使零件减重20%以上。
  • 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
    近日,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揭牌成立。同时举行的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实验室8位青年科研骨干提交的实验室开放课题进行了评审,确定了首批实验室支持项目。  据介绍,该实验室定位于&ldquo 海洋新材料与工程化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及高技术创新应用研究&rdquo ,是我国材料领域海洋特色鲜明的重点实验室。薛群基院士任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 2012上半年我国汽车材料实验室建设情况
    2012年1月-2012年7月期间,仪器信息网“资讯”频道“实验室动态”栏目共发布200多条相关新闻,为大家汇集了最新的国内外实验室筹建、实验室科研成果、实验室检测水平等信息。仪器信息网从中整理、统计出“食品安全、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的重点或投资规模较大的实验室建设情况,以飨读者。  据本网不完全统计,2012年上半年,我国投资建设的市级以上汽车、材料检测实验室十余家,并且有多家汽车厂商斥巨资设立研发中心,以下为2012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材料领域的实验室建设情况,敬请查看: 实验室名称 新闻发布时间 地点 状态 投资金额汽车领域国家重型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2-7-7山东筹建中20亿山东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实验室2012-7-5山东建成 Intertek亚太电动汽车实验室2012-7-2上海建成 华同华洋机动车检测中心2012-6-26天津建成 燃气发动机国检中心2012-6-21南充市筹建中 中国声学实验室2012-5-28上海建成 神龙汽车发动机试验室2012-5-7武汉建设中5.18亿奇瑞试验技术中心2012-7-25安徽芜湖建成14.5亿元一汽-大众车辆安全中心2012-5-22长春建成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2012-7-24苏州建成 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及汽摩配检测中心2012-5-2金华筹建中 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2-7-13北京建成6.35亿材料领域内蒙古石材检测中心2012-7-27内蒙古建成 酒钢集团腐蚀实验室2012-7-25酒泉建成 国家特钢质检中心2012-7-24黄石建设中1.7亿国家节能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2-6-7湖北建设中9484万武钢—神龙汽车用钢联合实验室2012-6-4武钢建成 高性能润滑油脂联合实验室2012-4-24鞍山筹建中 国家级钢结构检测中心2012-4-9江阴建设中1.5亿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12-3-21武汉建成 河北省材料近净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2012-3-19河北建设中 中国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12-3-2北京建成   欲了解其他领域实验室建设情况,敬请关注仪器信息网资讯频道,我们会将最新的行业资讯、市场信息及时呈现给您!
  • 晶龙携手世界500强建硅材料实验室
    笔者近日从我省光伏产业巨头晶龙集团获悉,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经过对中国市场的长期考察,十分看好晶龙集团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优势,日前选定在晶龙集团建立硅探针材料实验室。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和高科技技术服务企业,营业收入连续9年在半导体生产设备领域名列第一。晶龙集团是国家火炬计划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年产单晶硅5000余吨,产量连续8年居世界之最。企业成功研发了二极管单晶可循环生产工艺。晶龙生产的太阳能级、半导体器件级和集成电路级硅单晶在业界享有盛誉。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决定投资在晶龙集团建立半导体专用部件实验室和检测室即硅探针材料实验室,标志着晶龙集团真正成为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在中国的供应商。
  •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成
    2010年11月2日,中国建材总院隆重举行了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成暨检验认证大楼和军工楼奠基庆典仪式。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刘久贵,中国建材集团公司董事长宋志平,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姜均露、曹德生、王振侯,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真安,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铁石出席。庆典仪式由集团公司总经理、总院院长姚燕主持。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郝振华、副总经理马建国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总院班子成员及部门负责人、相关技术人员共100余人参加了庆典仪式。剪彩仪式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将推动我国在绿色建材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关键技术、前瞻性和前沿性技术。实验室大楼建设采用了十多项节能环保材料新技术及产品,实现了经济与环保的双重功效。正式开工奠基的检验认证大楼、军工楼计划在三年内建成,将为提升总院检验认证能力,强化国防配套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刘久贵在讲话中指出,社会对绿色建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注建筑节能,他希望总院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加强在绿色建材基础性、共性技术的开发,引领科技发展 加强与企业、地方和产业下游的结合,走联合开放的发展道路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宋志平表示,绿色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成暨检验认证大楼和军工楼奠基,既是总院不断增强科研实力,打造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需要,也是中国建材集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履行社会责任、追求绿色成长,并为推动我国建材工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出的重要一步。希望总院在六十周年新的起点上加倍努力,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多出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为集团和行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