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运动基因检测

仪器信息网运动基因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运动基因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运动基因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运动基因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运动基因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运动基因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运动基因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运动基因检测相关的资讯

  • 未来兴奋剂检测或采用基因生物监测
    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开幕,其中一个需要强调的重要问题便是防止化学药物欺诈。随着医疗成本的上升,究竟什么是服用禁药从而提升运动表现,需要重新再界定。不少运动员愿意支付昂贵医疗费,服用禁药提升身体机能以获得一时的荣耀。  爱尔兰中长跑运动员托马斯钱普尼强烈的反对与动员服用兴奋剂,他认为全球反兴奋剂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运动员想要欺骗,他必须精心安排。“为了赶在测试之前,运动员必须有非常完备的医疗支持—你需要内分泌系统非常专业的医药,最新的红细胞生成素合成药(EPO),如果盲目在网上买很快就会被发现,如果没有特别的途径获得这些资源,你体能可能下降的很快。”钱普尼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现在他因有伤在身无法参加2012伦敦奥运会。  运动蟑螂  专家认为系统性的服用兴奋剂是运动竞技中最大的威胁。不过专家认为伦敦现存的大数量的药物测试,以及医疗巨头Glaxo SmithKline 支付的展品实验室可能并不是处理这类威胁最有效地方式。美国反兴奋剂志愿协会VADA的成立者玛格丽特古德曼博士说道:“可能被发现服禁药的运动员只有一个,但这就类似于蟑螂,当你发现公寓里出现了一个蟑螂,那么你的橱柜里可能已经有上千只了。因为服用的兴奋剂不同,以及被测试的方式不同,很多运动员并没有被发现服用兴奋剂。”  世界反兴奋剂组织(WADA)的总干事大卫豪曼对此表示同意,“我很怀疑药物测试的有效性。我知道有很多经验丰富的运动员能够避开药物测试。我们需要将重心放在科学上,以超过技术检验方法。”通过对比运动员长期一段时间的各项指标,护照记录了血液和尿液的细微变化,这可能会提供是否服用兴奋剂的证据。  生物检测  有的专家认为生物护照是更好的方式,因为可以长期检测体内类固醇和荷尔蒙的含量。但这个项目的巨大成本花费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创意未来研究中心总监、西苏格兰大学的安迪米亚赫教授说道:“我认为很快就会有公共的基因数据库和整套基因排列,将基因进行匹配只需要1000美元。世界范围内,每个人从出生就要开心进行生物监测,无论在任何领域一旦身体有任何生物化学变化,这个人就没有参赛资格。”  米亚赫教授还说道,目前物理性的表现上的提升,无论是化学上的还是技术上的,现在已经广泛的被社会所接受,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定义在体育竞技中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禁止的。“如果(兴奋剂)没有健康威胁,或者风险很小,我们应该允许运动员服用药物,事实上,现在运动员必须依赖科技才能更好地超越前人。”  回到未来  未来将会有什么样的兴奋剂呢?很可能未来有一天重心将会转移到基因药物上。科学家已经鉴定出与建造肌肉和增加红细胞产量有关的基因。通过病原体进入细胞“篡改”DNA密码,这些至关重要的基因会开启,运动员可以在忍耐力和持久力上获得极大的提高。  当然这又存在重大的缺陷,那便是健康和安全问题,包括面临获癌症的风险。克里斯库伯教授称,未来各种兴奋剂可能用于医疗治疗病人,例如红细胞生成素合成药(EPO)和合成代谢类固醇。“每一种用于提高体育竞技表现的药物最初都是作为麻醉用药,用于帮助重病病人恢复。未来的兴奋剂可能多用于医疗,而非体育竞技场。”
  • 检测业一周丑闻总结:裁判运动员一身担
    注:以下新闻描述均来自媒体报道总结,我要测网不对其他媒体报道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我要测网讯 我要测网(www.woyaoce.cn)对2014年4月7 日至12日一周以来检测业曝出的丑闻进行了盘点。  丑闻一:只是局部危房,楼却倒了  据媒体报道,浙江奉化塌楼事件至一人死亡,多人受伤。在塌楼之前,奉化当地机构已委托浙江建院建设检测有限公司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房屋进行评估,但只得出&ldquo C级&ldquo &rdquo 的结论,并未引起重视,加固方案一拖再拖,终致楼塌人亡。  点评:房子能不能住,取决于检测机构的说法,还是其提出的整改方案是否得到了落实?检测之后仅一两个月就倒下的楼房,即使加固了,还有没有人敢住?是我国房屋危险程度检测标准定得过低,还是检测机构检得不严?相信&ldquo 起码还能住十年&rdquo 这样的说法,最受伤害的还是检测机构的集体公信力。  丑闻二:不同检测机构检测结果相去甚远,第三方检测还要第三方检测  合肥市蜀山区一幼儿园在添置了部分家具后出现孩子身体不适症状,幼儿园和家长分别邀请了不同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一份检测报告称甲醛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而另一份则称甲醛浓度是一类标准的5倍。双方不得不再邀请共同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再次进行检测。  点评:虽然在新闻中说了,家长请的检测机构&ldquo 没有CMA认证&rdquo ,但CMA资质在公众心目中的认可度如何,为什么家长请来的检测机构偏偏就没有该认证?事实上,不同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打架的事例成堆,早已不是希奇事。令人奇怪的是,双方都找了自己的&ldquo 势力&rdquo 来测,摆不平了,才又去找&ldquo 第三方&rdquo ,这摆明了第三方检测在很多时候更像是&ldquo 拉偏架的&rdquo 。  丑闻三:兰州自来水苯超标致全城缺水  在某媒体发表的报道中,称&ldquo 目前国内大部分自来水厂监测能力仍显不足,检测仪器设备非常落后。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故污染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为什么自来水到了居民家里,由居民闻出味来,才&ldquo 发现问题&rdquo 。  点评:当初,国储粮曝出储了转基因粮食的丑闻,有媒体直指国储粮没有转基因检测能力。国储粮是储粮的,他为什么非要有转基因检测能力呢?如果国储粮真的建设了转基因检测能力,那国储粮是粮库呢,还是检测中心?国储粮为什么就不能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连政府都要购买服务了!兰州水事件如出一辙。水厂没有水质106项的检测能力,你能不能委托第三方检测呢?况且,苯是一种带有异香的化学物质,连居民都闻得出来,水厂的工作人员根本不用仪器,实验员没严重感冒,没患鼻炎,也都闻得出来,可为什么就闻不出来?事实上,今年以来已经出了6次自来水事件,其中5次都是居民投诉自来水有异味,且多次都是水厂说&ldquo 水质达标&rdquo 。这裁判员运动员一身担,你让民众情何以堪?
  • 北医三院:招募50位渐冻人免费基因检测
    9月3日,北医三院联合中关村华康基因研究院启动一项公益项目,将为50位ALS患者(渐冻人)提供免费基因检测的机会。  北医三院神经内科主任樊东升介绍,该项目主要针对两类患者:一为家族性ALS患者 二是起病年龄小于30岁并父母均健在的患者。相关人员今起可以通过15611963343进行报名,北医三院专家将对报名者病情进行了解和筛选。  樊东升介绍,北医三院神经科开展ALS相关研究20余年,近期与中关村华康基因研究院经过反复实验,最终确定了190个待检基因,并设计出针对渐冻人症的基因检测试剂盒,填补了国内空白。  他说,并不是所有ALS患者都适合基因检测,国际上只推荐有可能存在遗传学异常的患者开展基因检测。经检测确定致病基因后,将为患者提供预防性干预。  如何干预,樊东升举例称,例如渐冻人要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将加速发病,我们通过提供类似治疗建议可能会推迟患者发病时间或者终身不发病。  据了解,进入该项目患者全程免费。成本方面,据介绍,检测一个三口之家的费用为3000元左右。
  • 国内外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及产品大盘点
    p  作为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领跑者,23魔方今日宣布近期完成总额6200万元人民币B3轮融资。消费级(DTC)基因检测市场正在持续走热中,本文汇总了国内外部分提供消费级基因检测的企业及产品。/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DTC 基因检测/span/strong/pp  乔布斯曾在罹患胰腺癌后花费了约10万美元做了基因检测,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 朱莉也在2013年通过基因检测检测出BRCA1基因缺陷,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疾病的预防和诊疗,但是由于价格昂贵,基因检测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似乎是遥不可及。不过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成本的降低,作为整个基因检测行业不可或少的一个环节,衔接临床与生活、医疗与保健的桥梁——消费级基因检测(DTC Direct-to-Consumer Testing)以强势的姿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并在国内外迅速火爆,原因除了简单便捷的操作流程外,还有各类接地气的价格如499元、799元、999元等。/pp  据了解,FDA继去年4月FDA批准了23andMe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的10种遗传疾病的易感性测试产品之后,又于今年3月8日批准了第一款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癌症风险基因检测项目。在这样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DTC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布局,以下整理了国内外部分提供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公司及相关产品。/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国内市场/span/strong/pp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  23魔方/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01ff927f-2bef-4823-897f-4104019ab9c3.jpg"//pp/pp /pp  23魔方于今年初获由经纬中国领投1亿元B+轮融资后,又于今日宣布近期将完成总额6200万元人民币的B3轮融资。据悉,23魔方于年初融资后一周将全套检测“祖源+遗传健康”999元的价格降到了499元。又于4月份推出新一代的产品将V1.0版本的生物芯片升级到了V2.0版本,祖源分析增加到40个民族血统,遗传检测新增了ABO血型、蚕豆病等全新优质项目。截止目前已积累近20万人的样本数据库,推出第4代产品主要服务包括祖源分析,遗传疾病,健康风险,运动营养,药物代谢等,可得出祖源、遗传风险等200多项检测。/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 Wegene/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2.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c8ca7d9e-5463-4253-906e-b8add7e028c0.jpg"//pp  WeGene 于2018年1月29日宣布完成由贝壳天使基金、华大基因集团及其旗下创投基金奇迹之光等共同参投的B轮融资。致力于让中国人知道和理解的自己的基因组数据,公司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个人基因组服务用户现已经超过十万人,是国内最大的基因组数据平台之一,现在主要的服务内容包括基于基因组数据的祖源分析、个性化的运动和健康管理、精准营养、基因组医学等方面的内容。/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水母基因/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3.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b1ab238b-9fac-4f1d-a1e3-2e617a305604.jpg"//pp  北京水母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初由投资方义欣投资完成A轮融资,金额数千万人民币,是一家立足于消费级基因检测与解读、构建数字化生命管理体系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基因检测服务应用于运动健身、减肥瘦身、健康管理等多种行业,产品服务有包含疾病风险评估、遗传病筛查、用药指导、膳食营养、个人特质、运动健身、肥胖风险等在内,共286项基因检测,肠道菌群检测(0~3岁宝宝的肠道菌群,帮助广大父母了解宝宝肠道菌群发育程度和免疫力发育状况),无创疾病早筛(通过高通量测序、分子诊断等技术,实现癌症和其它疾病的无创早期筛查),并自主开发了服务用户的水母基因APP。/pp  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strong美佳基因/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4.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28e4f2d8-298e-4f47-b1e8-949b33926ece.jpg"//pp  是中国首家精准瘦身和运动营养基因检测平台,做大众领域基于基因检测的个性化运动、营养和美容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配套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如减肥、健身、美容、营养、运动天赋等。/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 碳云智能/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5.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37751a40-a90a-4dbb-a2b5-7af054c3e9c3.jpg"//pp  成立于2015年,2016年A轮融资近10亿人民币,估值近10亿美金元,对外投资4亿美元.推出“觅我”品牌产品,应用主题涵盖营养、运动、美容三大板块,使用户能够持续监测自己的健康状态,预测疾病的发生,从而改善自己的健康。/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药明康德(明码生物科技)/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6.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e561195d-883f-4022-9b94-4235df0be461.jpg"//pp  旗下的明码生物科技于2017年9月获得2.4亿美元的B+轮融资,产品包括瑞码(RareCODE)——罕见病临床检测 安码(HealthCODE)——健康人群全基因组体检 福码(FamilyCODE)——隐性遗传病检测。/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口袋基因/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7.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8adb542c-8214-45f4-8405-2bb3d46330b0.jpg"//pp  全球首推千元级别二代基因测序产品!产品主要涉及个人基因组检测,遗传隐患基因组检测,包括成长教育、肿瘤疾病、营养药物、锻炼社交等近千项检测项目。/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360基因/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8.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15d4f2a2-c914-4b9b-9320-9f3fd04b1e04.jpg"//pp  产品服务主要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开发基因体检项目:基础疾病及个人体质检测,肿瘤易感基因检测,抑癌能力和中风风险监测等。/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23Genebank/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9.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aac15545-ae11-4a91-8c75-1eb1120b718e.jpg"//pp  上海基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健康领域量化管理先行者,产品服务包括健康管理:基于SNP基因芯片,检测90万个精选SNP位点,获赠18种营养吸收和机体特质基因检测 临床诊断:为癌症的个性化诊治,从分子生物学层面提供决策依据。/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爱贝基因/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0.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adb6f898-8d5e-4f05-afb6-72fed276081a.jpg"//pp  北京海华鑫安生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品牌。系列产品为爱贝基因护照,健康成长基因护照,茁壮成长基因护照,全能天赋基因护照。除此之外还包括有健康风险全面评估基因检测,肿瘤易感基因全基因检测,乳腺癌卵巢癌全基因检测,结直肠癌易感基因检测等。/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武汉良培/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11b251fa-2e46-4f16-a8d1-4b3d0cf5175d.jpg"//pp  良培基因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将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疾病筛查和诊断的科技转化型企业,开展的主要项目有多项外周血液循环肿瘤DNA检测、遗传性肿瘤易感基因检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基因筛查、单基因遗传病筛查、个体化治疗方案辅助检测以及疾病相关芯片预制和订制等。/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基因猫/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2.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16adec30-a175-459b-8ddc-b87c0643add8.jpg"//pp  专注于解决亚健康状况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缔造最佳的生理机能状态,包括膳食营养与基因的交互作用,个体基因组结构上的特征建立膳食干预方法,将基因营养学应用于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等等。产品检测主要有五大维度肥胖风险 三大膳食相关慢性病(糖尿病风险、肠道疾病风险、高血脂风险) 五大关键微量元素的需求高低导致的风险(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抗衰老能力、贫血风险、骨质疏松风险、高血压风险)等。/pp  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strong久久基因/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3.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8e2f6920-dc12-4ec9-9a68-c2668debd419.jpg"//pp  久久基因是杭州基智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从肌肤护理到运动锻炼,从饮食调整到纤体瘦身。从局部功能基因阐释,到个人全基因解析。推出了全基因组检测和单项检测两类产品,单项检测包含美肤基因检测、运动基因检测、纤体瘦身基因检测、男士瘦身健康基因检测、全基因组测序等几类产品。/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 深圳人体密码/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4.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2ea7287b-1a0f-4c2f-b844-c4653410d623.jpg"//pp  产品服务涵盖儿童健康成长天赋基因检测、儿童基因DNA身份证、男性、女性健康基因全套检测和美容基因全套检测等。/pp  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strong南京帝基/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5.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3cc10ee4-6cde-4749-963d-1f820fd51cd8.jpg"//pp  是一家分子诊断服务提供商,已于2017年完成3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产品服务包括肺癌靶向用药基因检测,常见癌种靶向用药基因检测OptiSeq™ 65,化疗用药基因检测等。/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
  • 基因测试和头发分析或能揪出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
    对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一份泄露出来的报告进行的分析显示,每5000名运动员中,有800多人的血液测试结果同使用兴奋剂的症状一致,或者至少需要进一步的调查。2009年,IAAF引入“生物护照”——定期更新的运动员血液测量结果记录。  不过,国际奥委会医学和科学委员会成员、来自英国布莱顿大学的Yannis Pitsiladis日前表示,最好将“生物护照”和更加精确的新型测试结合起来。他正在研发一种血液测试,能探测由诸如输血或有助于提高成绩的药物等血液兴奋剂触发的基因表达变化。  Pitsiladis确认了同使用EPO—— 一种增加血液所能携带氧气量的激素——相关的基因变化,但他需要更多的资金寻找其他药物和掺杂技术的基因标记。  另一种可能性是在血液样品之外测试头发样本。在谢菲尔德哈莱姆大学研究新药物测试方法的Tom Bassindale表示,尽管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目前并未允许这么做,但头发样本测试很有潜力,因为它能在更长的时间段内显示药物的使用。  在英国,自2012年板球运动员Tom Maynard的死亡同毒品相关以来,测试头发样本以寻找娱乐毒品的蛛丝马迹在板球运动中已成为常规。
  • 2019年基因检测将全面喷发
    p  2017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级基因检测领域表现活跃,接连发生几起大事件。/pp  7月底,美国创业公司Exploragen宣布推出基于用户DNA的生活方式APP,即将在苹果APP Store上发布,能为用户提供生物睡眠特征、咖啡因代谢及其他个性化建议。无独有偶,与Exploragen同台竞技的还有另一家创业公司Helix,也将于8月份推出消费级基因检测app,旨在将静态基因报告转变为动态变化的持续性服务。/pp  国外属于模式创新,国内更取得技术上的重大突破。8月1日,我国南方科技大学的贺建奎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在深圳诞生,不仅提高测序速度,也能进一步降低测序成本,预计2019年,花费100美元检测自身基因的愿景终将兑现,全民基因检测,打造个人专属基因ID的时代就要来临!/pp  在人人测序的伟大时代来临前夕,国内外消费级基因检测现状如何?未来趋势走向该如何发展?贝壳社从测序技术、检测类型、检测人员与实验室资质等方面作一对比。/ppstrong  1、基因芯片物美价廉成主流/strong/pp  消费级基因检测与临床检测在技术手段上相差无几。大体分为DNA测序、基因芯片和PCR三类。DNA测序,以二代高通量测序最为盛行,优势是全部读出所有基因序列,能检测未知基因,缺点是过程复杂,对实验操作要求高,且价格不菲,目前较高深度(30X)的全基因组测序可控制在1万元/每人上下,如Wegene的全基因组测序价格9999元,美国Gene by gene的全基因组测序售价2495美元,也在1万元左右。/pp  基因芯片技术,优点是能一次性检测多个SNP位点,实验操作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目前来看已成为DTC基因检测领先企业的主流和首选技术。如23 and me,就采用Illumina Human Omni Express-24格式芯片,能最大量检测用户的祖先特征数量,其祖源检测99美元,健康加祖源的检测套餐售价199美元。/pp  今年4月,国内23魔方新推出基因定制芯片。据悉,该基因芯片拥有国内目前最多的73万个检测位点,与赛默飞世尔联合定制。为满足新品祖源检测要求,根据黄种人独有位点进行改造,能同时一次性检测96人,8月8日的最新套餐价是499元。/pp  巧合地是,Wegene也在8号当天紧随其后,将原先999元的检测项目以腰斩价499元出售,由此引发外界猜想,疑似两家陷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中。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pp  Wegene降价产品的核心,采用与23魔方相同品牌的Affymetrix基因芯片,同样针对中国群体作定制化设计,但检测的SNP位点大约60万个。贝壳社采访23魔方CEO周坤,了解到23魔方此前共推出999元、699元和499元三款产品,但不论售价如何都保持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如今将999元产品也以499元“贱价”出售,非赔本烧钱,也与刚获得4000万元B轮融资并无关系,“有没有这笔融资,我们都会在这天降价。团队已花了5个月,在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方面下了很大力气。”周坤告诉贝壳社。/pp  除了全基因组测序以及基因芯片,还有传统PCR技术,其操作简单,但一次只检测1~2个SNP位点,不适合多基因检测,如对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单基因检测,及在DNA亲子鉴定领域中广为应用,Any Lab Test Now公司,就用PCR方法作亲子DNA鉴定、法医DNA鉴定、移民DNA检测及祖源检测,然而价格却与基因芯片同比肩,如祖源检测单项199美元,套餐399美元(Y染色体+线粒体检测)。而理论上,PCR成本应该是三类技术中最低廉的。/pp  目前来看,针对不同技术,不同公司会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搭配组合:/pp  strong2、行业难题:并非100%准确/strong/pp  检测手段不尽相同,但制约行业发展的共同难题是一致的,即如何解决遗传变异与特定健康之间相关性的问题。GWAS全基因组关联检测方式是主流手段,通过大样本发现疾病等表型与基因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出基于大量人群样本的统计学概率,既然是概率就有不确定性。/pp  另外,遗传缺失现象也是困扰科学界的长期难题。所谓遗传性缺失,即科研人员无法找到人类疾病和特征背后的遗传因素。这与技术受限也有关,GWAS难以检测基因互作和外界环境等影响遗传的因素,由此产生遗传缺失。/pp  所以,部分基因检测结果并非100%准确。也正因为它的不确定性,让消费者至今都难以百分百认可基因检测的必要性和科学性。/pp  23魔方在8月8日降价的当天,出具一份撤销部分项目的声明。将原先300余项检测缩减为如今的200余项,根本原因就是发现“抗衰老”、“脱发风险”、“学习能力”等项目的实际表型与文献研究结果有偏差,准确性不达标。/pp  “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数据,发现一些论文不靠谱。”周坤表示,“剔除这些不够精准的项目,提高新项目的选择标准,只为做得更精准。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大,我们会重新研究,等准确了再上线。”/pp  基于此理,周坤坚持认为消费级基因检测的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遗传风险信息,但它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会发生某种疾病或病症,因为除了遗传变异,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和生活方式等,所以他表示基因检测不能等同于体检,因为前者不能检测已有疾病,仅能从统计学角度分析,某人因基因而患病的可能性。/pp  strong3、海外DTC基因检测公司TOP9/strong/pp  尽管周坤表示消费级基因检测不同于体检,但从国外成熟的DTC基因检测业务模式来看,基因体检也是种主流模式。/pp  2016年,Market Research评选出排名前九的海外消费级基因检测领军企业,分别是23 and me,Color Genomics,Counsyl,Gene by Gene,Laboratory Corporation of America(LabCorp),MyMedLab,Mapmygenome India,Positive Bioscience,Quest Diagnostics。/pp  不难发现,除了印度企业Mapmygenome India提供个人全基因组测序与偏娱乐化的测项目外,其余公司都以疾病风险预测、产前诊断等成熟项目为主,且至少有三家公司是健康体检或老牌第三方独立检验室,能直接面向C端服务。/pp  其实,连原本多元化检测集一身的23 and me 如今也越发谨慎,甚至与药企合作,参与乳腺癌、帕金森、抑郁症等疾病研究。而偏娱乐消遣性质的DTC检测似乎正逐渐成为Exploragen、Helix等创新公司的主打产品,比如Helix还与啤酒商合作,根据用户DNA推出高端定制化的口味啤酒,独家配方的口味将完全迎合用户喜好。/pp  未上榜单的海外企业WellnessFX和Xcode Life Sciences也值得关注。前者通过血样检测多项指标,为爱好运动的用户提供健身、睡眠、瘦身、情绪、抵抗疾病等改进建议。WellnessFX的app还能跟踪与管理用户身体数据,并指导与反馈 /pp  Xcode Life Sciences,是专门针对用户DNA提供皮肤美容与保养解决方案的垂直型公司。从基因遗传角度解释皮肤属性与皱纹、斑点等瑕疵原因,并防止皮肤衰老。/pp  由此可见,海外DTC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大致分三类:线上销售的偏娱乐化基因检测公司(如23 and me),线下第三方检验室或体检机构(如LabCorp),和以基因检测数据为基础,提供解决方案的另类公司(如WellnessFX),这类公司可能是长期健康管理或美容、运动、营养、饮食等五花八门的后续服务提供商。/pp strong 4、国内DTC基因检测究竟怎么玩/strong/pp  实际上,国内企业的玩法大致相同。23魔方与Wegene类似,都以纯线上偏娱乐性基因检测为主,不同地是,Wegene还进行了健康管理与基因检测相结合的初步尝试,CTO陈钢曾表示,迄今有200多个用户绑定了智能硬件,通过智能硬件收集用户的运动数据、睡眠等健康数据,再结合基因相关数据,得出综合性的分析结果。/pp  将健康数据与基因数据打通融合的不止Wegene一家。水母基因和久久基因都作了积极探索。水母基因推出“智能精准健康管理SaaS系统”,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个体基因等多维度生命数据作全面的整合性分析,并将精准管理健康方案兜售给商保公司或企业级客户。/pp  久久基因也为用户提供基因检测之后的深度解决方案。以美肤基因检测为例,会为用户提供皮肤抗氧化能力、锁水、弹性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还与化妆品品牌商合作,推出定制化的护肤方案。该理念也移植到运动基因、儿童营养基因检测中,与咕咚等运动平台、贝因美等母婴品牌合作,提供个性化方案。/pp  除了达安、迪安、金域等检验机构,以杭州奕真(美国Veritas Genetic)为代表的创新公司也试图打造基因体检模式。如近日推出新生儿全基因组检测的服务产品,涵盖900种儿童疾病,让父母了解孩子未来的健康风险,价格是1500美元。正如上述所言,受限于科研技术,基因检测并非100%准确,为新生儿做全基因组检测至今仍有争议。/pp  周坤认为,将消费级基因检测与体检对标,是用户体验不好的原因之一,“两者永远不能划等号,满足用户好奇心,让用户更了解自己,才是消费级基因检测的价值。” 同样对于Helix研发消费级基因app,他表示要在中国落地还为时尚早。/pp  “Helix要打造基因领域的APP Store,就要有成百上千款app,不仅要有足够的数据作支撑,还要确保应用的服务效果。目前来看,Helix模式还处于早期,如果想移植到中国,开发后期生态级应用还太早,至少需要进一步观察。”他认为。/pp  strong5、专业人才与实验室资质/strong/pp  在海外TOP9的表格中,排名前四的公司官网上,都赫然标注有遗传咨询师提供咨询或有专业医生进行指导,而且实验室获得CLIA/CAP双项认证。/pp  CLIA(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规),是由美国临床实验室委员会颁发的实验室资质证书,代表国际最高水平认证标准。CAP认证是美国病理学会对检验实验室开展的国际性论证项目,也是全球公认的医疗检验室国际级标准。我国目前医疗机构检验科以ISO15189为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标准,少数连锁性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通过CAP认证。/pp  但国内,由于DTC基因检测领域政策真空,不同企业会择机行事。或自建或合作,或有资质或无资质,良莠不齐。以23魔方为例,周坤表示虽无规定,但公司是按医学临床检验所标准建设了600平方米实验室,此轮融资后将继续扩建中心实验室,相对比下,Wegene的检验室场所是华大基因等临床检验实验室,所以类似的联合实验室、共用实验室都是现实存在的。/pp  23魔方CEO周坤曾表示,为规避未来可能的风险,不踩踏政策红线,23魔方自建医学标准的实验室。而且在贺林院士推动下,遗传咨询师将成为未来的一种新职业。23魔方已有不少员工参与培训,拿到中国遗传咨询师的结业证书。/pp  据了解,我国的遗传咨询服务一般由临床医生提供。但临床医生往往缺少遗传知识背景和系统训练,解读基因数据的能力也有限,只有经过专业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遗传咨询师。/pp  美国、加拿大等国在三四十年前就设置了遗传咨询师的职业岗位,建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和培训体系。但在我国,该职业还未得到官方认可,人才缺口巨大,至少需要10万名遗传咨询师。为此,国家应当承认职业地位、设计晋升通道、加大培训力度,才能满足即将来临的行业井喷需求。/pp  周坤判断,“我一直认为2019年会是消费级基因检测全面喷发的一年。”/pp/p
  • 【技术知识】油品检测之运动粘度的重要性
    01粘度概述运动粘度是润滑油及其他石油产品检测较为基本也是较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可以反应润滑油在特定温度下的粘稠度。单位是cSt,mm2/s。通俗理解粘度越大说明油品越粘稠。02运动粘度的重要性实际油品使用过程中,不是油品的运动粘度越大就表示油品质量越好,而是根据使用设备或车辆的需求的相匹配的运动粘度。油品运动粘度的大小会影响设备或车辆的正常使用。通过运动粘度来判断是否更换润滑油1液压油运动粘度变化率超过±10%就要换油;2工业齿轮油运动粘度变化率超过±15%需要换油;3汽油机油运动粘度100℃变化率SE,SF超过±25%就要换油,其他型号超过±20%就要换油;4柴油机油运动粘度100℃变化率CD,SF/CD超过±25%就要换油,CF-4和CH-4超过±20%就要换油;运动粘度对柴油的影响影响供油量 如柴油粘度过小,在供油系统中运行时,因内漏失量较多,使有效供油量减少 反之,粘度过大,则会使有效供油量超过标准,虽然提高了功率,但会造成燃烧不完全,排气冒黑烟及造成油耗上升。影响雾化质量 粘度过小的柴油,油束易扩散,细微度好,但其透穿距小,燃烧时,离喷油器较远的一部分空气便不能与柴袖有效混合,从而使得空气利用系数降低 粘度大的柴油/隋况正好相反。所以要求柴油粘度应适宜,以利于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影响供油系精密偶件的润滑柱塞偶件、针阀与针阀体等精密配合的运动偶件,主要靠柴油润滑,柴油粘度若过小,则会使上述偶件相对运动阻力增大,磨损加剧。油品指标监测不但是生产企业把关油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使用者维护保养设备的方法之一。那么检测方法和测定仪器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不同的油品制定相应的检测指标并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是每个实验人员的重要工作。粘度计的选定一般来说,使用粘度管应使流过的时间大于200s,但是从节约时间的角度出发,流动时间太长没有意义,浪费时间而已,流动时间太长还有可能造成结果偏差,因温度恒定会波动。在测定过程中至少记录三次流动时间,因为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在计算粘度时需要使用三次流动时间的平均值。为保证所测的流动时间满足计算条件,一般实际测定时要至少记录四次时间。相关仪器A1010运动粘度测定仪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是对油品等级及质量鉴别的重要理化性能指标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粘度的润滑油品,可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可靠地工作。适应标准:GB/T265应用领域1、电力、石油、化工、环保及科研部门2、需测定石油产品运动特性的油品。A1011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可测量透明或半透明液体的同样精度,包括原油、轻重质燃料油、润滑油、添加剂、废油的运动粘度。是具有恒温、粘度测试、清洗、烘干等功能的全自动机型,不需人员随机操作,操作员在放样后,可以离开现场,仪器可以自动完成全部任务。执行标准适应标准:GB/T265、ASTM D445应用领域:1、电力、石油、化工、环保及科研部门。2、需测定石油产品运动特性的油品。A1012 低温运动粘度测定仪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广泛适用于铁路、石油、化工、科研、计量等部门。执行标准:适应标准:GB/T 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A1015高温运动粘度测定仪仪器特点:1、仪器由电脑控温、搅拌器、加热器、恒温浴等部分组成。 恒温浴为加厚玻璃圆缸、浴内温度分布均匀,控温效果优良,仪器最高可控温至120℃,控温精度±0.01℃。2、仪器采用高精度控温表,控温准确,操作简单方便,执行元件采用先进的SSR配件,其特点无动作噪声,无火花,耐振动,使用寿命长。3、加热器及导流筒等浴内部件采用不锈钢制作,耐腐耐用。4、环型日光灯照明,透视度好,观察更清晰。A1019全自动粘度测定仪采用模块化设计,自动完成恒温、液位检测、计时、计算、清洗、烘干、打印等测试工作,系统采用耐腐蚀材料,可用于强酸及聚合物粘度、粘数、相对粘度、比浓粘度、粘均分子量等的检测。广泛用于聚乳酸脂(PLA)、聚酯(PET)、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C)、锦纶(尼龙PA)、聚丙烯酰胺(PAM)等聚合材料领域以及中国药典规定的医药领域。适用标准:GB/T 3401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氯乙烯树脂稀溶液的黏度GB/T 1632.1塑料 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 第1部分GB/T 12006.1塑料 聚酰胺 第1部分:黏数测定GB 12005.1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测定方法HG/T 2234聚碳酸脂稀溶液粘数的测定方法HG/T 2364聚对苯二甲酸烷撑二酯稀溶液 粘数的测定HG/T 2626浇铸型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和共聚物稀溶液粘数测定HG/T 2627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 稀溶液粘数和特性粘数测定HG/T 2758乙酸纤维素稀溶液粘数和粘度比的测定HG/T 3604聚甲醛树脂稀溶液粘数和特性粘数测定HG/T 3605聚氯醚树脂稀溶液粘数和特性粘数测定GB/T 38138纤维级聚己内酰胺(PA6)切片试验方法GB/T 14190纤维级聚酯(PET)切片试验方法GB/T 17931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树脂_ GB/T 17932膜级聚酯切片(PET) ASTM D2857 高分子聚合物的稀释溶液的粘度ASTM D4603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特性粘度ASTM D789 聚酰胺(PA)溶液粘度ASTM D4020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模制和挤压材料ISO 1628.3/4/5/6塑料.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稀释溶液中聚合物的粘度.聚乙烯和聚丙烯
  • 德开发出质谱法检测基因兴奋剂新方法
    —家德国实验室在2009年3月21日表示,其已开发出新的基因兴奋剂检测方法,该方法将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始使用。该检测方法由德国领先反兴奋剂机构之一科隆体育学院开发,正式使用仍需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同意。  研究员马里奥• 特维斯说:“该检测方法的证据是确凿的,程序是可靠的。由于我们拥有一种与人体完全不相关的药物,该检测的可靠性更强。”  通过该方法检测出的禁药包括GW1516,一种已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列入2009年禁药名单的可以提高耐力的药物。科隆体育学院在一项声明中说:“GW1516能提高所谓耐力肌和酶的含量以从脂肪中获取能量。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会滥用该药物来增强他们的耐力。这是我们第一次通过质谱法来检测基因兴奋剂药物。”  使用基因兴奋剂指利用基因工程人工提高运动成绩的行为,它被许多人认为是下一个反兴奋剂的前沿阵地。
  • 基因检测将成为企业员工新型福利
    p  编者按:随着基因概念以及相关基因检测产品向普通大众生活的逐步渗透,在国外,已有部分公司开始为员工提供免费的遗传基因检测,这些检测通常与新陈代谢、体重增加和暴饮暴食相关。另外一些公司,例如Visa、软件开发商Slack Technologies和食品杂货配送公司Instacart,为他们的员工提供a title=""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乳腺癌和卵巢癌/span/a相关基因突变检测,作为公司员工的福利之一。这类新型的福利能够很大程度上对员工的健康提供咨询和指导,提早预防,避免出现健康问题。/pp  strong基因检测,让员工减肥更有成效/strong/pp  由于大多数上班族工作压力较大、饮食不规律以及缺乏运动,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与肥胖相关的遗传标记筛查非常受欢迎。韬睿惠悦(Towers Watson)和美国国家商业健康集团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肥胖相关的疾病例如2型糖尿病的花费,占整体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医疗/span/a费用的很大一部分,估计一个员工的花费超过12,000美元。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促使员工更积极地减肥,从而帮助减少这类花费,并使员工更加健康。/pp  杰克逊实验室和个性化医疗公司Newtopia合作,将为110名患代谢综合征风险高的员工提供一项基于遗传学的健康方案,避免由该综合征导致的心脏病、糖尿病和卒中的发生。目前,29名杰克逊实验室员工采集了唾液,以检测3个基因: DRD2(“饮食行为”基因) MC4R,(“胃口”基因)和FTO(“体脂肪”基因)。Newtopia公司会根据检测结果提供指导。例如,如果一个人的“体脂肪”基因显示他们容易发胖,公司就会建议他们进行更多高强度的锻炼。/pp  这个项目的花费约为每个员工每年500美元,当然,那些没有基因变异的员工也可以参与。相比之下,富达投资(Fidelity Investments)和美国国家商业健康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公司今年平均在每个员工的健康激励上花费了693美元。/pp  目前为止,安泰保险(Aetna)已经与六家企业签署了协议,提供Newtopia的基因检测遗传健康项目。安泰保险首先为自己公司那些有代谢综合征高风险的445名员工提供了该项目。据安泰保险介绍,在试点过程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参与者平均减少了十磅体重,帮助公司节约了600,000美元(每个员工约1,464美元)。安泰保险临床创新部门的主管 Gregory Steinberg说,有了这些遗传信息,减肥过程不再神秘,尤其是对那些采用传统节食方案而无效的员工而言。/pp  杰克逊实验室的生物医学技术员Holly Savage认为自己是那种喝口水就会变胖的人。Newtopia公司的检测表明,她携带有两种遗传变异,这使她更容易保持体重。她还携带有“胃口”基因MC4R的变异,很难产生饱腹感。Newtopia建议她减少食用像糖这种易上瘾的食物,并开始跑步,因为基因检测表明,她需要更多的剧烈运动来减肥。在这个过程中她减掉了42磅。/pp  strong员工基因隐私应引起重视/strong/pp  尽管公司提供基因检测是作为员工的福利,但部分人担心这样会侵犯员工的遗传信息隐私,并导致非法歧视。员工可能会担心自己的遗传信息最终落到老板的手中。杰克逊实验室向员工保证,该检测是自愿的,公司不会收到任何检测结果。他们还保证,检测和健康指导都来自Newtopia,而不是杰克逊实验室。同时,Newtopia称,他们不会与雇主分享员工的遗传数据,但公司可以得到员工减肥效果的信息。去年十月,美国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拟议规则,允许公司为员工及其配偶提供遗传健康项目,只要该项目是自愿的,公司不能使用遗传数据做雇佣的决策。/pp  strong员工的癌症基因检测需谨慎/strong/pp  去年,近20家公司,包括Slack、Instacart 和Visa,宣布,他们将使用Color Genomics公司的产品,为员工提供与卵巢癌和乳腺癌相关的基因变异筛查。Slack公司人事部的副主管Anne Toth说,她希望更多的员工能够接受检测,早日警惕可能的疾病。将近20%符合福利条件的美国员工进行了检测。这种情况在高科技公司中比较常见。/pp  癌症基因筛查比较棘手。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一份报告指出,许多实验室自建检测,包括一些遗传筛查,可能是不可靠的。Color Genomics和Newtopia并未出现在这份FDA的报告中。而波士顿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George Annas担心,未来员工们可能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应对基因检测结果,从而导致不必要的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医疗/span/a过程。因此,进一步向大众强化基因检测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p
  • 我国首个冰雪运动护具检测仪器研发成功
    日前,广东省东莞市宏图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图仪器”)参与筹建的冬奥会指定实验室——河北质检(HQI) 冰雪装备检测实验室通过验收,成为2022年冬奥会科普形象展示窗口之一。据悉,该实验室是国内首个服务冬奥会冰雪产业的综合性质检服务平台。  众所周知,冰雪运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且冬季人体活动灵敏度下降,运动过程中如果不做好防护,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选择合适的护具可以有效避免运动损伤,从而降低运动危险系数。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冰雪运动热持续升温使得运动护具需求上升。《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进入2022年以来,冰雪运动装备交易额同比增长135%,其中冰雪运动护具品类交易额增长达41%。业内人士指出,冰雪运动已成为全民健身新时尚,冬奥加持让冰雪运动装备更受欢迎,其中,冰雪运动护具销量的增长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体育运动中的安全保护意识正不断增强,如何检测护具的保护效果便成了当前行业关注的焦点。  价格或与安全性成正比  2月25日,记者浏览电商平台发现,目前市面上冰雪运动护具种类多样,价格在几十元到几千元,对于初入雪场的“小白”来说,选购护具是一道不小的坎。“我在电商平台选购滑雪运动护具的时候发现价格差别很大,很好奇这些产品的差别具体在哪里,一起滑雪的朋友在选护具时也都有这个疑惑。”消费者王女士对记者说。  对此,记者采访了宏图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华,他说:“以头盔为例,目前有3C认证的头盔最低价格在两百元左右,低于这个价格的头盔安全性是没有保障的。在3C认证的基础上,如果头盔使用了碳纤维等特殊材料,可能价格会上升到五百元以上,再往上可能就是品牌因素了。但护膝护肘等冰雪运动护具与头盔不同,目前这个领域存在一些空白,暂时没有3C认证和统一标准。知名品牌的护膝护肘等冰雪运动护具靠运动员背书来证明它的可靠性,因此会在成本里多增加一部分赛事赞助的费用。”专家指出,检测技术与统一标准的空白给消费者选购相关产品增加了一些难度。  检测方法不完全通用  那么此前冰雪运动护具是如何检测的呢?  李建华介绍,在去年的五项冰球运动护具国家标准发布前,国内冰雪运动护具产品标准尚属空白,因而很多企业引用其他运动(如轮滑)的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来检测冰雪运动护具,但实际上,不同运动方式有着很大区别,检测方法并不能完全通用。  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理事长张培生告诉记者,运动形式决定了护具的技术指标。专业标准工作者依据护具的使用范围、使用环境以及运动类型等因素,将使用情境和性能要求转化为对应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指标,并通过专用检测设备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比如,轮滑运动中对护膝护肘等护具的耐磨性、冲击强度和韧度就有比较高的要求,而冰球运动是对抗性较强的集体竞技项目,对护具的要求还要有冲击吸收、耐穿透、抗切割、佩戴系统稳定性等更多技术指标。  记者了解到,目前,宏图仪器已经研发出冰雪运动专用的护具检测仪器。在本次冬奥会开始前,宏图仪器已向国家冰雪实验室交付了四款运动防护测试设备,分别是护膝摩擦试验机、撞击强度试验机、护膝撞击能量吸收试验机和模拟手腕试验机。这四款测试仪器成功交付的背后是专家突破的无数难点。  “冰雪运动所用的护膝护腕等护具,国内并无相关检测要求及检测设备。”李建华介绍说,“我们查阅了较为严格的欧洲相关标准要求,解读产品关键性能参数及测试要求,组织结构工程师及软件工程师共同开发了护膝护腕类检测设备。以护膝撞击能量吸收试验机为例,在试验时需要仪器模拟出成年人跌倒在雪地硬物上这一情景。通过护膝吸收碰撞能量的数据采集和计算,来评判护膝抗能量缓冲的性能。但要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必须要排除一切干扰因素。”  “测试设备采用重锤冲击模拟人跌倒时膝盖所受到的冲击,然而在测试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难免会损耗一部分能量。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如何将损耗能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便成了研发工作组必须攻克的难点。”李建华对记者说,“在进行大量自由落体实验后,我们选择使用一种特殊低摩擦轴承,它的摩擦系数与普通工业用轴承不同,合理控制了能量的损耗范围。当摩擦系数过大时,我们的测试程序会相对提高理论测试高度,用多出来的测试高度抵消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损耗。”  抓取碰撞时的瞬时速度和能量并实时显示出来也是研发工作组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撞击碰撞往往都是在几毫秒的时间完成,行业内常规做法是用示波器来抓取时间,再用时间计算速度,但耗时长,而且无法实时显示速度数值。”李建华介绍,宏图仪器所研发的上位机测试软件,拥有独立的采集系统,不仅能实时显示测试速度,还能测试能量和加速度值及作用时间。“通过对照组的数据对比,得出护膝吸收能量值,从而测试出护膝安全系数。这是传统的PLC抓取技术不能替代的,依靠这项技术,可以说我们在国际都处于一个领先地位。”  张培生指出,冰雪运动护具专用检测设备和技术的成功研发有利于保障冰雪运动爱好者的人身安全,促进护具市场的健康发展,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据悉,宏图仪器开发的冰雪运动护具检测仪器现已交付SGS试验室、TUV实验室、新加坡Intertek以及深圳天祥检测试验室用于“实战”检测。  标准、市场和产品多维度发力  专家认为,如果把测试技术看作方法,国家标准看作理论,想要促进一个产品的健康发展,需要同时从理论与方法两方面下手。  据悉,2021年底,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委托,中国文体用品协会组织和制定的16项冰雪运动用品国家标准中包含的5项冰球运动护具标准已经正式发布;滑雪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冰雪运动护具系列的第1部分)的国家标准也通过了项目报批,将于近期发布。“2022年,我们把滑雪运动护具系列的护胸护背、护臀、护腕护手、护肘护膝和护脸安全要求和实验方法五个部分的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列为协会标准重点工作优先开展和完成。”张培生说。  张培生对记者说:“在进行标准制定组织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正在依据运动防护用具制造(C2444)的范畴组建运动护具专委会,这样协会可以从标准、市场、产品多维度发力,更好地开展运动护具国家标准制定、宣贯和认证认可工作,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推进产品升级换代,规范行业自律。这一系列的举措对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普及、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展开和保障运动者的安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 WeGene基因检测新品推出 比23andMe便宜
    p  10月26日14:30 WeGene 召开发布会,此次发布的产品是通过调研国内外研究成果,针对中国主要人群的遗传特点,选取了60万个位点进行检测,并据此提供了祖源分析、健康风险、运动基因、遗传病筛查、药物反应、遗传特征和营养代谢等七个方面,累计过200项的解读服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4487fc.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noimg/83850b60-1440-4407-b230-46eca24aa8ce.jpg"//pp  WeGene陈钢以“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为主线,对基因检测、人类历史发展、运动健康等各个板块进行科普,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引起现场对产品的强烈兴趣。高密度生物芯片检测加上全面的解读服务,全球最大个人基因组服务商 23andMe 提供的同类产品的售价都高达199美元,而 WeGene 这款个人基因检测套组的售价仅为999元人民币,性价比优势明显。/pp  此外,WeGene 郑强还在发布会上宣布启动 WeGene 的开放平台计划,并为第一个授权用户超过一万的第三方基因组应用准备了100万元奖金。基于 23andMe 的API免费为 23andMe 用户提供全面的中文解读,与壹心理、inWatch 等厂商合作探索个人基因组数据的应用,投入资金吸引开发者加入 WeGene 开放平台——这让我们可以期待 WeGene 发展成为一个基因组数据管、研究和应用的平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b58e346.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noimg/9c88a363-4097-42c5-97c6-4f91e27f4db0.jpg"//pp  WeGene是一家致力于为中国人提供个人基因组服务的公司。全球只有 Affymetrix 和Illumina 两家生物技术巨头可以提供检测60万个位点的高密度生物芯片。WeGene 并没有使用他们提供的商业化芯片,而是选择自己进行定制,可见 WeGene 长期深耕个人基因组领域的决心,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也正是因为这样全面的检测结果和强大的生物信息实力,使得 WeGene 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国内独一无二的祖源分析服务,同时还能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用户的解读报告。/p
  • 一口唾液就能测出孩子的天赋? 基因检测忽悠了谁?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300" height="217" title="e7b35254f97133b786c2d1f9589deaad.jpg" style="width: 300px height: 217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noimg/feb6bdeb-673d-4a60-8f2a-d7164473cf35.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一口唾液,就能测出孩子的天赋。家长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发孩子的天赋和潜能,不用尝试那么多的兴趣班来挖掘特长”“准确预测癌症肿瘤,准确率近100%”……/pp  打开搜索引擎,键入“基因检测”,类似的广告语不时可见。基因检测成了可以预测未来发展以及旦夕福祸的利器,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pp strong 天赋基因检测尚处于“忽悠”阶段/strong/pp  近年来,消费级基因检测受到关注,其中儿童的天赋基因检测尤其受到追捧。/pp  去年9月,著名拳击运动员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给儿子轩轩测了天赋基因,便引发了不少“宝妈”的跟风。冉莹颖晒出轩轩的天赋基因分析图,显示轩轩的天赋是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并笑称“别浪费天赋,培养他成为主持人吧”。/pp  这个由国内首家上市的基因检测公司所做的基因检测价格不菲,高达6800元。据称,这一产品能通过监测约30个关联基因位点,科学分析少儿的语言智能、逻辑梳理、音乐、空间、身体动觉、自我认识、人际交往、自然观察等八大先天智能水平。“能提前看见孩子天赋,让孩子的成才不走弯路”戳中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的心。/pp  尽管市场火热,但对于天赋基因检测,不少业内人士明确持反对意见。“中国的家长极其关注小孩教育,基因的作用在小孩身上会被无限放大,家长基于这样不科学的结果去决定小孩的发展方向,干预他的兴趣和发展,真的非常不合适。”WeGene联合创始人陈钢表示,他们不提供也不支持提供天赋基因检测。/pp  陈钢以目前不少机构所提供的音乐天赋基因检测为例说,绝对音高是指人们具有对声音实际不同音高的感受判断能力,可通过关联的基因位点突变与否,来判断被检测者拥有绝对音高的概率大小。但一些检测机构却将音乐天赋直接等同于绝对音高。实际上,音乐天赋的构成因素非常复杂,比如唱得好、弹得好,或者曲子写得好,这些都属于音乐天赋领域,认为有绝对音高就是有音乐天赋,显然是错误的。/pp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陈科博士更是表示,孩子是否聪明、以后适合做什么,这些事情从目前研究的水平和角度来看还不那么实际,“还处于一个粗浅的、忽悠的阶段”。/ppstrong  科学性受限/strong/pp  不仅是天赋基因检测,对于所有与“预测”功能相关的科技手段,人们最关心的都是“科不科学”和“准不准”。/pp  “TA不喜欢看恐怖片,也会很难享受在过山车上直冲云霄的感觉。感官的刺激难以带给TA快感,TA会更多体验到恐惧和危险。”北京各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各色科技)提供给用户的检测报告中的部分语言,看起来颇像一些常常出现在星座运程中的表述。/pp  对此,各色科技CEO郭婷婷回应说, “看起来像是星座算命,但其实每句话所对应的都有科学依据。”她们为检测者出具的10万字报告是导入数据后,由后台自动生成的。通过几百个标签分别将用户的结果标准化,“每个标签下的分析,一部分是根据研究文献得来,一部分是根据数据分析,最后该标签下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也往往来自该特质的心理学表现研究和问卷”。/pp  根据郭婷婷的解释,一个标签的解读,是结合这一人格特质所对应的权威研究文献,将研究结论运用算法,设置位点间的不同权重,最终自动生成的结果。/pp  但对于文献的依赖,在一些研究者看来,恰恰表明了基因检测分析的局限性。 业界和学界的共识是,在祖源、心理、运动等这些偏娱乐应用的消费级基因检测方面,中国与美国相比,差距非常大。这个差距在研究样本数量上体现得尤其明显。美国的基因检测样本量在数百万级,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检测样本量加起来仅有几万个。据了解,截至目前,各色科技的用户量约近2000人,而WeGene的用户量为近3万人。/pp  陈科指出,国内非临床基因检测样本数据的匮乏,导致目前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结论,并没有那么准确。陈钢认为,基因检测科学性的高低取决于累积检测人群的规模、所依据研究中的人群是否与检测人群相一致、数据质量是否经过多次独立验证等。/pp  美国的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往往在解读报告中指出,在某几个基因位点上跟被测者相同的人,有百分之多少。“比如有80%的人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28等,这就比较科学,因为这个结果的背后,有庞大的用户数据作支撑。”陈钢说,“相比之下,国内厂商,包括WeGene,都只能告诉你,你的体重比一般人高,却给不出像23andMe一样精确的百分比数据。”/pp  陈钢认为,理想状态下,所有的解读背后的关键因素都应该是数据——有多少中国人数据,和中国人的这些数据相对应的表型信息来支持解读。/pp  他说,由于国内检测公司的数据积累不足,只能结合研究文献进行解读。但这其中有很多主观因素影响结果,因为论文的质量并无判断标准。哪些论文是最权威、最适合的?分析者往往是根据自身主观经验和眼光进行选择,主观因素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同时,分析者在对论文结论进行整合时,也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进而得出一个带有较多主观因素的解读结果。“相比于这种形式,23andMe依托大数据的分析方式显然更好、更精确”。/pp  郭婷婷也表示, “现有的检测结果是根据国际上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最新、最权威文献得出的。但科学的特点是变化,所以我们会去追踪这一领域的研究。如果变动的研究所涉及的基因位点影响到我们的检测结果,我们也会追踪更新。”/pp  陈钢和郭婷婷都强调,WeGene和各色科技所作的基因解读报告都在不断更新。“我们不提供纸质报告,而是电子版报告”。/pp  在WeGene提供给51岁的科技爱好者程明(化名)的第一版检测报告中,他被检测出运动能力表现突出,比如爆发力、耐力等指标,属于前10%的范围。但第二版检测报告更新后,他的运动能力变成了前20%的范围。/pp  陈钢表示,WeGene正在不断减少那些科学性不够高、主观影响较多的检测项目,尤其是一些涉及健康风险的项目,尽可能为用户提供最有用、可靠的信息。/pp strong 亟待规范的国内市场/strong/pp  事实上,对天赋基因检测的迷信与追捧,只是揭开了基因检测问题的冰山一角。目前这一领域还处于野蛮发展阶段,鱼龙混杂,乱象丛生。/pp  据《中国青年报》去年8月曾刊出一篇报道《藏在基因里的野心与欺骗:基因不是“生命说明书”》,江苏一位老人投入毕生积攒的30多万元积蓄,换来的是6大本根本看不懂的基因检测报告,因此投河自尽。近300页全彩色印刷的报告,除了用他根本看不懂的表情符号标注各种癌症的易感性以外,唯一“说人话”的地方就是建议老人购买各种保健品。/pp  在政策管理方面,国内目前仅有针对临床基因检测运用的政策约束。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出禁令,要求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基因测序临床应用。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引起较大争议,到了2015年上半年,国家卫计委又先后公布了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试点名单。/pp  但在非临床领域,尤其是在天赋检测、健康风险等消费级基因检测领域,国内的监管始终处于缺位状态。/pp  早在2013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出于无法确定检测准确性的考虑,向23andMe发布禁令,该公司所有与健康相关的检测分析都被停止,仅提供祖源等分析和解读服务。/pp  禁令持续两年后,逐渐放开。由于23andMe通过学术研究等方式证明了相应检测的准确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允许其进行部分遗传性疾病基因携带状况的分析和解读,但不允许告知具体的风险几率。如今,23andMe早已成为该领域的巨头。/pp  陈钢认为,没有监管和规范的行业只会野蛮发展,鱼龙混杂。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要想长期健康的发展,真正对人们有用,就必须要有合适、明确的监管政策出台。他呼吁监管政策尽快出台,并指出,“如果时间拖太久,市场没有监管,很容易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pp  郭婷婷表示,针对消费级基因检测,消费者目前很难从一个产品的价格和包装来判断该检测是否可靠。“国内没有相关标准,也没有严格审核,所以只有业内人士才能真正判断出一个基因检测产品的可靠程度”。/pp  而对如何甄别一项基因检测产品是否相对可靠和科学,郭婷婷给出了她的建议。“提供了基因原始数据的相对更靠谱,从算法的复杂程度也可以判断,如果一个复杂的问题只有一个基因位点,那显然可靠性较差,如果提供了多个位点,且每个位点都有相应的参考文献,从这些要素上,基本可以判断这个产品是否靠谱、有诚意。”/ppstrong  人类基因的“冰山一角”/strong/pp  如今,做一次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花费已经从2001年的1亿美元降低到1000美元。/pp  据陈科介绍,包括WeGene和各色科技等公司在内,目前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所应用的基本都是基因检测芯片或检测范围更小的Panel,这些芯片最多可以检测出60万到90万个基因位点,检测成本远低于全基因组测序。/pp  60万到90万个基因位点,是个什么概念?大象公会创始人黄章晋曾在2013年做过两次基因检测,其中一次基因检测利用芯片检测80万个位点,他所拿到的结果是一个多达14M的TXT文档,甚至由于文件过大,打开过程中造成电脑死机。该文档中只有一个个的位点序列号,整整80万行。为了知道各个位点所代表的性状和意义,黄章晋利用朋友所提供的200个有对应意义的位点序列号,依次检索了100多个位点。“太费劲了,而且一个性状往往是由好几个位点决定的,在算法中各个位点的权重还不一样,我自己看是看不出来的”。/pp  然而在专业人士看来,60万到90万个基因位点的基因检测芯片得出的信息还相当有限。“基因组测序所得到的是你的基因全貌,而芯片测出的只是一部分。即便是90万个位点,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人类基因组碱基数是3.2乘以10的9次方,而90万个是5次方,只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陈科表示,在生物医疗领域做研究,研究层次呈现为三个同心圆,最外层的是疾病的描述,即何时发病、发病的状态等 第二圈是关联性,不是因果关系 第三圈才是研究真正的核心,即机制研究,搞清楚病因。他指出,目前很多基因检测分析都还处于关联的层面,很多公式或推断只是一种关联,却把这种关联性当成了因果关系来宣传,夸大了效果。/pp  而人类基因组计划自1990年开始,至今仍未完成。2000年时,参与这项工作计划的6国科学家将“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工作全部完成,而“人类基因组精图”的绘制工作仍在进行中。/pp  因此,比起单纯的提供基因检测服务,郭婷婷表示,各色科技更希望通过提供有质量的数据解读内容,对用户进行市场教育,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到“基因检测是怎么回事”,“如何看待自己的基因数据”,最关键的,是积累更多中国人的数据,挖掘更大的数据科研价值。而这也正是陈钢所提出的WeGene的最终目标——建立起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质量基因数据库,为基因研究提供更多数据支撑。/pp  陈科也指出,建立起国内这样的基因数据库很有必要,但需要打破各机构、各公司各自为战的局面,共享基因数据,让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p
  • 智能纺织物能全面检测肌肉运动
    智能纺织品可以将肌肉运动转化为不同的电信号(视频截图)。图片来源: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程系资深作者陈军利用纳米磁性复合材料和导电纱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智能纺织品,可感知和测量从肌肉弯曲到静脉搏动的身体动态活动。该纺织品自动供电、有弹性、防水且经久耐用,只需几美元就可用缝纫机制作,有朝一日它可能会帮助临床医生评估肌肉损伤,以促进患者康复。相关论文于27日发表在《物质》杂志上。从技术上讲,这种智能纺织品并不是由布料制成的,但具有类似布料的质地。它由一个纳米磁铁填充的橡胶贴片制成,大约两枚邮票大小。使用缝纫机,研究人员将镀银导电纱线以线圈的缠绕方式缝合在贴片上,敲击机械力可使橡胶内部的磁场图案变形,从而产生通过纱线的电流。新智能纺织品对生物力学压力非常敏感。该设备将肌肉活动转换为可量化的高保真电信号,并将其无线发送到手机应用程序。这揭示了其具有个性化物理治疗和有助肌肉损伤康复的潜力。该设备灵敏而精确,可详细记录身体的运动,精确到每个肌肉群。将该设备连接到身体的不同部位,研究人员可清楚地测量喝水时的喉咙运动,走路时的脚踝运动,甚至从手腕监测一个人的脉搏。当安装在人的二头肌上时,该设备可显示用户是弯曲手臂还是握紧拳头,以及程度或力量。为了模拟真实世界的条件,如汗流浃背和大雨,研究小组用水喷雾将设备弄湿,并测试其信号输出,结果信号仍然很强。除了防水,该设备还具有伸缩性和耐用性,可延伸3.5倍的长度,并经受住10万次变形。从生产的角度来看,这款设备很容易制造,并且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每个补丁程序的成本估计不到3美元。该设备的另一个亮点是它的自供电特性。将生物机械力转换为电能意味着这个装置也是一个发电机,这避免了在可穿戴电子设计中通常需要安装的笨重和坚硬的电池组。
  • 可检测基因编辑脱靶效应,此技术有望完善基因编辑治疗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22506cf5-5909-4022-83a3-3fd7e13aec9a.jpg" title="00.jpg" alt="00.jpg"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研究人员在观察胚胎培养情况。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供图br//pp  “渐冻人”(运动神经元症)、“玻璃娃娃”(成骨不全症 )、“月亮孩子”(白化病)、地中海贫血……各种各样的罕见病一直因发病率低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无限的痛苦。/pp  据统计,全球有7000多种罕见病,其中80%的罕见病是单基因遗传病。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逐渐成熟,基因治疗被人们寄予厚望。/pp  然而,基因治疗的风险不可低估,其中“脱靶效应”是基因编辑技术最大的风险来源。/pp  近日,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杨辉研究组与中科院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及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名为GOTI的全新的检测基因编辑工具脱靶技术。该技术可精准客观地评估基因编辑工具的脱靶率。该研究于3月1日在线发表于《科学》。/pp strong 难题:/strong/ppstrong  如何有效检测基因编辑工具的安全性/strong/pp  CRISPR/Cas9是广受关注的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学术界普遍认为,基于CRISPR/Cas9及其衍生工具的临床技术将为人类的健康作出巨大贡献。然而,基因编辑工具“脱靶”风险也一直备受关注。若将其应用于临床,“脱靶效应”可能会引起包括癌症在内的很多种副作用。/pp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临床技术对于潜在风险和副作用的容忍度极低,因此一种能突破之前限制的脱靶检测技术,将成为CRISPR/Cas9及其衍生工具能否最终走上临床的关键。/pp  “其实,过去人们推出过多种检测脱靶的方案,但这些方法都存在局限性。传统上,对脱靶的检测依赖于算法预测,靠不靠谱无人得知 或依赖于体外扩增,但这个会引入大量的噪音,会导致检测的精确度大打折扣。”杨辉说。/pp  由于不能高灵敏度地检测到脱靶突变,尤其是单核苷酸突变,因此关于CRISPR/Cas9及其衍生工具的真实脱靶率一直存在争议。/pp  然而,任何科学技术归根结底都需要服务于全人类,尤其像基因编辑这样的神奇技术。想要有效地操纵这把“上帝的手术刀”,还得给它做个全方面的体检。/pp  strong突破:/strong/ppstrong  GOTI技术精准捕捉“脱靶”逃兵/strong/pp  要提升检测脱靶效应的精度,就必须彻底颠覆原有的脱靶检测手段。/pp  为实现这一目标,实验人员建立了一种名叫GOTI的脱靶检测技术。“我们在小鼠受精卵分裂到二细胞期时,编辑一个卵裂球,并使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小鼠胚胎发育到14.5天时,将整个小鼠胚胎消化成为单细胞,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并基于红色荧光蛋白,分选出基因编辑细胞和没有基因编辑的细胞,然后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比较两组差异。这样就避免了单细胞体外扩增带来的噪音问题。”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左二伟告诉《中国科学报》。/pp  同时,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自同一枚受精卵,理论上基因背景完全一致,因此直接比对两组细胞的基因组,其中的差异基本就可以认为是基因编辑工具造成的。这样便能发现此前脱靶检测手段无法发现的完全随机的脱靶位点。/pp  随后,该团队将成功建立的GOTI投入基因编辑技术脱靶检测。/pp  实验人员先是检测了最经典的CRISPR/Cas9系统。结果发现,设计良好的CRISPR/Cas9并没有明显的脱靶效应。但是,同样被寄予厚望的CRISPR/Cas9衍生技术BE3则存在非常严重的脱靶,而且这些脱靶大多出现在传统脱靶预测认为不太可能出现脱靶的位点。/pp  杨辉建议,人们应冷静地分析一些新兴技术的安全性。这些脱靶位点有部分出现在抑癌基因上,因此经典版本的BE3有着很大的隐患,目前不适合作为临床技术。/pp  strong未来:/strong/ppstrong  完善基因编辑治疗手段、建立行业标准/strong/pp  杨辉告诉记者,团队接下来将进一步检测BE3除导致异常基因突变外还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法改进这个系统,从而建立一种不会脱靶,也没有其他风险的单碱基突变技术。/pp  中科院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亦学表示,最新工作建立了一种在精度、广度和准确性上远超之前的基因编辑脱靶检测技术,显著提高了基因编辑技术的脱靶检测敏感性,有望借此开发出精度更高、安全性更好的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pp  “我们希望未来可基于这项新技术,制定一些行业标准。凡是进入临床的基因编辑技术,必须经过这套系统的检验才能证明其安全性,以便让这个领域有序、健康地发展下去。”他说。/pp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认为,该技术针对基因编辑的安全性问题,“有了它,便可以更加客观、可靠地评估基因编辑工具的脱靶率”。/pp  针对该技术在单碱基编辑工具BE3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蒲慕明表示:“这能让我们重新审视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但不是说这项技术不能再开展基因治疗了。正是因为已经建立新的检测技术,我们才知道如何去修正、改善BE3,从而开发安全性更高的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造福患者。”/p
  • 云健康发布四款全基因组检测健康产品
    p  2016新年伊始,云健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在JP摩根健康大会召开之际,于1月11日面向全球隆重推出四款其自主开发的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健康产品,为关注健康的人群提供基因大数据指导下的精准保健解决方案。/pp  据悉,市场上虽然不乏各类基因检测产品,但基本上都是基于人的部分基因和部分位点,而基于人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开发的健康产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因此,云健康这四款全基因组检测健康产品的问世,在基因行业乃至整个健康行业都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革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云健康此次发布的四款产品/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402px" title="1.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36b92dbe-b1dc-4e26-b2ef-7280628d321f.jpg" width="450" height="402"/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GenoMesupTM/sup—解你奥秘supTM/sup/pp  strong云健康全基因组检测和健康评估/strong/pp  GenoMesupTM/sup是基于国际目前最先进的高通量的全基因组测序平台(HiSeq X10),依靠国际化的分析团队,结合国际权威疾病数据库和云健康自己的中国人群全基因组数据库,从而实现对个人全基因组2万多基因30多亿位点数据进行全基因组范围的深度挖掘和疾病风险评估,为客户提示潜在的患病风险以及精准的个性化用药指导,从而更好地帮助客户了解自身的生命奥秘,更科学更精准地进行保健,为临床医生提供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的建议。/pp  所谓人全基因组检测,就是通过血液,组织以及其他体液如唾液等对细胞中的所有DNA(携带人类所有生命遗传信息的2万多基因)进行全面检测的技术,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的所有基因信息,最大程度上预知患病风险。它不仅能够检测遗传病,也可用于评估某些药物的疗效和副反应,如癌症靶向药物,检测出对药物敏感的基因,从而指导医生为病患提供个性化精准治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95px" title="2.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c551630d-88f0-4f61-b9c2-af6a3c91373a.jpg" width="450" height="395"//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Geno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line-through"Tumor/spansupTM/sup—远离肿瘤supTM/sup/pp  strong云健康全基因组预防肿瘤检测/strong/pp  Geno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line-through"Tumor/spansupTM/sup采用国际目前最先进的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HiSeq X10),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检测的结果结合个人肿瘤史、家族肿瘤史进行较准确的风险提示,预测,监测,最终达到超早发现和超早预防和精准诊治。/pp  众所周知,大多数肿瘤是由生命过程中获得的导致肿瘤的体细胞变异造成的。但是有一部分肿瘤(约5-10%)是由于从父母那遗传到变异而造成了肿瘤的高风险,这类肿瘤被称为遗传性肿瘤。这类肿瘤的特点是在家族内高发,每代人中都可能出现患者。一旦成员携带有害变异,一生患癌的风险非常高。著名的例子,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由于携带Brca1 的有害变异而患乳腺癌的几率为87%,患卵巢癌的风险为50%。本产品对肿瘤基因的深度分析囊括了来自国际权威文献和数据库业界共认的所有遗传性肿瘤相关的基因,涵盖了以下部位的肿瘤:乳腺癌、卵巢癌、肠癌、子宫癌、黑素瘤、胰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肾癌、眼癌、肺癌,并结合基因与肿瘤的相关性、变异的有害性分析以及个人肿瘤史、家族肿瘤史进行综合风险评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413px" title="3.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0727d03c-ae0a-4274-8e73-b929d6e66be6.jpg" width="450" height="413"//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GenoSlimsupTM/sup—还你纤细supTM/sup/pp  strong云健康全基因组预防肥胖检测/strong/pp  GenoSlimsupTM/sup采用国际目前最先进的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HiSeq X10),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了到目前为止所有引起成人肥胖的基因以及具有环境-基因相互作用的基因。经过数十万东亚人群的模型训练,本产品能够精准计算风险区间,从而进行肥胖症风险评估与预测。/pp  肥胖症的遗传度为70%左右,2014年中国18岁以上人群肥胖症发生率34.4%。肥胖症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会引起一系列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肌肉骨骼疾病、乳巢癌、子宫内膜癌和结肠癌等。本产品不仅提供风险评估,还同时结合了代谢基因组学、营养基因组学和运动基因组学,为客户提出了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如节食、运动、饮酒、睡眠、吸烟、微量元素哪个对减肥最有效以及最有效的减肥组合方案,帮助人们减少开支又能快速瘦身,从而预防一系列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让客户能够轻松享受健康生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405px" title="4.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7dec568f-7b70-4358-954b-28b79b8c27cc.jpg" width="450" height="405"//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GenoMedsupTM/sup—你的药典supTM/sup/pp  strong云健康全基因组精准用药检测/strong/pp  GenoMedsupTM/sup采用国际目前最先进的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通过全基因组测序,依据国际权威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对药物基因进行深度分析。参照美国药监局FDA和中国药监局CFDA 等机构发布的药物及相关基因检测标准,对十多种常见高发疾病,一百多种药物进行科学准确、全面高效的检测和评估,提供个体化的用药指导服务。/pp  药物对人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可以防治疾病,也可以因为不良反应危害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死亡的患者中,三分之一是由于不合理用药,而并非自身疾病导致的死亡。而遗传基因的不同导致个体对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根据不同基因型来指导个性化用药已经成为各国制定的精准医疗计划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pp  云健康总裁,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金刚博士表示:/pp  ”云健康通过这四款创新的全基因组检测产品的发布,希望能为大众解析自己的生命奥秘,远离肿瘤,保持健美,精准用药提供科学的支持,为大众掌握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也为中国健康人群的基因组学研究和即将启动的中国“十三五”精准医疗计划研究提供精准的分析平台。“/p
  • 被神化的天赋基因检测:是科技还是算命?
    一些检测机构宣传的基因检测几乎无所不能,不仅可以预测早恋、网瘾倾向,还可以检测出孩子的天赋,有的放矢地培养孩子。基因测试真有这么神奇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历史问题在基因检测公司的网站上,答案几乎都是“yes”。  近日,部分开展基因测序业务的公司连续投放广告,称通过采集DNA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可以帮助孩子确定自身的天赋特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两年前,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出通知,紧急叫停基因检测,要求在相关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出台以前,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基因测序临床应用。  两年后,在相关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基因测试却换了个马甲,悄悄回归。最近风生水起的天赋基因检测,是否真的像广告说的那么神奇?面对五花八门的广告,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又该怎么选择?  两极反应  二胡班已经是刘帆给女儿报的第三个兴趣班,尽管每次女儿上课前都特别不情愿,但是刘玲坚信女儿一定会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  刘玲是北京市一所小学的老师,在教育女儿方面,她认为自己比其他职业的家长更有优势。  在女儿没有出生前,她就开始给女儿听莫扎特小夜曲做胎教,她希望女儿长大后能对艺术感兴趣,然而事与愿违,女儿对西洋乐器没有任何兴趣。  女儿三岁半的时候,刘玲又带女儿去报芭蕾班,被告知:“您的孩子并不适合练舞蹈。”备受打击的刘帆并不气馁,过了几天又带女儿去报了击剑班。  身材修长的女儿在教练眼里是个击剑的好苗子,尽管仅一套装备下来就要几千元,刘玲还是当即就买了一套,并开启了女儿的击剑之路。  这一次,女儿坚持了半年,再也不去上课了。  体育不行,刘玲又回头想到了音乐,西洋乐器不行就民族乐器,她带女儿报了二胡班,可女儿依旧提不起来任何兴趣。  刘玲有点着急,她不知道孩子该学点什么,总不能看着女儿就这么一天天长大,除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其他没有任何特长。“学什么呢?”这成了刘玲的心病。  正在这个当口,偶然间得知可以进行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刘玲一下子动了心思。  只需要一根棉棒、一个基因检测采样盒提取口腔黏膜细胞或指尖血,再把标本送去检测,就会知道孩子到底是在美术、音乐还是在体育等项目上“天赋异禀”,从而对孩子有目标地进行培养。  如果真的像广告词听起来那么神奇,刘玲就再也不用苦恼该往哪个方向培养女儿了。  刘玲迅速联系了北京市位于中关村(7.990, -0.05, -0.62%)附近的一家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公司,该公司推出的儿童天赋基因检测项目分为智商类、情商类、音乐类、绘画类、舞蹈类、体育类六大项,每个大项里又包括十几项到四十多项不等的小项。  比如,智商类项目中可以检测孩子的操作智商、逻辑智商等,体育类项目可检测孩子的空间能力、无氧运动能力等。  整套检测下来,费用大概在15000元到20000元不等。  待基因检测结果出炉后,再由资深育儿专家结合结果综合评定,向家长给出天赋专项培养的建议。  但究竟是什么资质的专家、根据什么标准进行评定,在基因检测公司的宣传单上并没有说明。  法治周末记者分别联系了北京、上海、深圳的3家基因检测公司,当问到专家资质以及比对数据库时,3家公司的回答都是语焉不详。  这并不影响刘玲的热情,她已经联系好了一家基因检测公司,准备等女儿这一期的二胡班结课就带女儿去做检测。  “比起没有方向的摸索,我更愿意去尝试。”刘玲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她认为,如果能提前知道孩子未来的身高、肌肉爆发、乐感、色感、逻辑思维等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就能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但更多的家长对于天赋基因检测还是持怀疑态度。在一个教育群里,很多妈妈表示不会做这样的检测。  “我怕会形成误导和心理暗示,这个结果不是百分百准确,如果将来孩子没有在这方面变优秀,那是因为测试不准还是因为孩子不够努力啊?”一位网名叫“兔子妈”的家长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是科技还是算命  自2006年科学家绘制出人体所有23对染色体的完整基因序列图后,国内外一些生命技术企业开始进入这一蕴藏巨大潜力的市场。  一些检测机构的宣传宣称基因检测几乎无所不能,不仅可以预测早恋、网瘾倾向,还可以检测出孩子的天赋,有的放矢地培养孩子。  法治周末记者发现,开展天赋基因检测的公司多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等城市。  深圳市南山区的一家基因检测公司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从孩子出生到18岁,都可以进行检测,但这样的检测还是孩子越早测越好。  关于天赋基因检测的科学原理,客服人员表示,是通过提取白细胞里面的细胞核信息进行测序,然后把孩子的基因信息与基因库中的大数据进行比对,基因突变位点是否一致。比如,如果检测孩子的乳酸代谢能力强,就说明孩子的体育比较好。  而对于该公司的资质,该公司表示自己是由华曦医学检验所来检测的,是正规的医疗机构,审批机构是省级主管单位(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厅)。  专门搞基因研究的医学专家、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分子遗传室主任高媛介绍,目前卫计委对基因检测的医疗机构的规定是,必须有基因扩增实验室的资质,市场上的第三方基因检测机构亦需有此认可资质,但目前开展基因检测的公司很多,检测水平参差不齐。  “我觉得儿童天赋基因检测不靠谱。”高媛表示,任何一项基因检测,其科学性都是建立在大规模流行病调查以及循证研究数据上的。对于天赋基因来讲,还没有证据证明哪个基因与天赋有关。  数据库缺乏是最大障碍  当前遗传学研究成果显示,有30亿个DNA碱基对分布于人类23对染色体上。由碱基对组成、具有遗传效应功能的片段,才称得上是基因。不同基因功能各异、相互影响,还有基因自身的突变性与多态性。人类成长生活的具体环境,又加剧了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一位长期从事基因测序工作的专业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测试儿童的天赋基因,主要依靠消费者提供的基因样本与公司的样本数据库进行比对。  如果孩子某个基因表现优良的话,就认定其在一些方面有特长、有天赋。  而问题恰恰是,公司的样本数据库全面吗?  “目前来说我国并没有这样全面的数据库,而这也是最大的障碍。”上述专业人士说。  法治周末记者在咨询上述深圳市基因公司客服有关数据库的问题时,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复。  “针对小孩的兴趣爱好,我们有自己的数据库,准确率高达百分之百。”该公司客服表示。  而“这样的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判断准确率的标准是什么”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正面回答。  有专家表示,基因测序对人才要求极高,既要有生物医学方向的专业素养,又要对基因测序有深度了解。  在美国,基因检测市场相对成熟,每个大型城市都有有资质的基因检测中心,有专门的基因检测医师培养、训练、考试、执照颁发等机构,特别是对于人员、管理、硬件水平、具体操作项目等都分别有相关的资质认证。  而我国专门负责测序报告解读的遗传咨询师这一职业群体,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市场需求。  “而且,基因测序行业自身存在发展短板,比如,有的基因测序企业,直接套用国外基因数据库,或自有数据库样本量偏少,将降低测序结果解读的针对性。”上述专家表示。
  • MIT:新生儿是否有必要接受基因检测?
    51年来,新生婴儿可通过血液检测来筛查先天性疾病,常规的新生儿筛查基本可以消除死亡或者不可逆转脑损伤的风险。  目前研究人员试图寻找新生儿基因检测的风险和益处,由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启动的BabySeq项目是第一个通过随机选取对照试验来衡量新生儿基因测序利与弊的项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新生儿基因检测上投入了2500万美元,BabySeq成为NIH关于新生儿基因检测的第一个项目。  BabySeq项目以临床研究的黄金标准为设计依据,研究数据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240名健康宝宝和波斯顿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240名宝宝。研究人员在每组宝宝中随机挑选120名进行全基因检测,同时检测与疾病相关的1700个变异基因,两组中剩下的宝宝作为对照组,不进行DNA检测。这项研究跟踪基因测序对新生儿的健康、测序成本、父母的态度以及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BabySeq项目的数据具有广泛性,参与者的分布可以反映美国人口的多样性。因为研究对象的数量比较少,因此不能代表种族、教育和社会经济构成。  BabySeq项目的关注点  BabySeq项目的核心问题是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基因信息会给孩子的父母和医生带来什么?医生是否会建议接受新生儿接受更多的检测和干预方案?这些检测和干预措施会使宝宝更加健康吗?还是只会浪费钱?甚至最终弊大于利?  该项目领衔者Robert Green承认医学上如何使用这些基因组数据还存在很多疑问,BabySeq项目在努力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例如,一个基因怎样精确地揭示信息?我们怎样预防医生和家长对基因组数据的误解?受到保险歧视怎么办?基因组数据是否会影响亲子的亲密程度?如果孩子倾向于存在发育障碍是否会导致父母对其能力的低估?  新生儿基因检测是否有必要?看看专家怎么说  Green称,目前公众对健康个体基因检测的实用性没有达到科学共识。因此,只有大量证据表明测序对人有益时,这种观念才可能被公众接受。  无论该研究结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全基因组测序的未来都非常重要。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办公室主任Muin Khoury称,新生儿基因检测这关系到权利的问题,新生儿没有办法做出选择,因此父母必须为他们做决定。BabySeq项目获资助截止至2018年,到2018年项目中接受研究的小孩年龄达3岁,但如果该项目获得长期融资,在小孩13岁的时候他们会征求其意见,在18岁时会征求其同意。  该研究将会对一些疾病进行检测,这可使医生和父母采取行动来减少孩子患病的风险。例如该项目检测了与结肠癌有关的突变基因,在这种情况下,儿童阶段的常规检查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另外,该项目还检测与Rett综合征有关的基因, Rett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精神运动发育的疾病,自6-18个月开始发病,且没有办法治疗。  BabySeq项目只能筛查与儿童时期发病有关的基因突变体,如果一个婴儿体内含有与阿尔茨海默式等有关的突变基因,该项目目前还没有办法检测到这些信息。疾病筛查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例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筛查发现肿块后,切除肿块带来的风险带来的风险会更加大。但是一旦医生和病人知道他们身体存在肿块,他们通常会采取干预措施。  Khoury称新生儿的基因检测不会很快被普遍使用。首先我们应该先看到成人以及患有遗传疾病的成人的基因检测结果,在此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希望看到新生儿的测序结果。
  • 基因“微”检测 百元“问”健康
    2013年,美国著名女星安吉丽娜· 朱莉进行乳腺癌相关基因检测后,进行了双侧乳腺切除术。这一事件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对&ldquo 基因检测&rdquo 这个名词产生兴趣。这个听似&ldquo 高大上&rdquo 的名词,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2013年底,复旦大学医学院法医专业大四学生刘凯组建GeneU简柚基因健康项目团队。通过微信等线上平台订购基因测试项目套餐,利用快递将头发、唾液等测试物传递给基因检测单位,3天后微信上就会传来测试结果,用户用微信红包、银行卡等方式通过微信支付费用,整个过程完全在线上完成,买卖双方不会有面对面的接触。而这样的一次检测,价格不过百元左右。  定位&ldquo 小健康&rdquo ,与疾病检测差异化竞争  法医专业的刘凯,第二学位是会计学,并在沪上一家知名投资公司实习。刘凯说:&ldquo 接触了一些年龄相仿的创业者,他们仅仅比我大两三岁,但为人处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我强很多,就萌发了要创业的想法,想以此锻炼自己。&rdquo   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火了。移动端支付渠道的开通,让刘凯灵机一动,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看到了隐私性较强的基因健康检测市场。&ldquo 以前做基因检测,都需要顾客在网络上搜索相关信息,半信半疑地提交个人信息。但如果是通过微信定向发送信息,并不与检测方见面,发送检测报告甚至付款都通过微信完成,不仅可以防止隐私泄露,对我来说,也是运营模式的创新。&rdquo   其实在国外,通过基因检测规避患病风险的做法由来已久。但与国外提供与疾病相关情况的综合基因检测服务不同,GeneU基因健康专注于提供健康相关的基因检测服务,例如饮酒健康(酒精代谢能力检测)、性健康(男性不育症、女性不孕症检测)、饮食健康(肥胖相关基因)、老年人健康(老年痴呆相关、高血压个性化用药相关)等。  这些检测领域,与普通人息息相关,且公司定价较低,与昂贵的疾病相关基因检测进行差异化竞争。凭借低价吸引更多潜在顾客,同时也巧妙规避大病基因检测的相关政策风险。  检测数据背后的增值服务  此前,曾有一项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调研报告称,定价在100元以内的基因测试项目,有超过三成的大学生愿意尝试。如果是已经工作的年轻人,这一比例更高。有了市场数据的基础,刘凯对项目的运营有了底气。  为了试验项目技术,刘凯自己做起了&ldquo 小白鼠&rdquo 。&ldquo 我酒量很差,但如果以后自己创业,喝酒是必修课,我就对自己的酒精代谢能力进行测试。&rdquo 刘凯说。  团队还对一位&ldquo 小胖子&rdquo 进行了肥胖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他肥胖的几率高达75%,需要在运动、饮食等领域多注意。  简柚给出的几项基因测试的价格,在99元到199元不等。在国外,虽然有数量众多的基因检测公司,但大多数都只停留在提供检测报告这一层面。而刘凯还想到了数据背后的增值服务:&ldquo 通过微信,可以将顾客引入微信社区,里面有专业的健身教练、营养师等,针对个人情况给予指导,适时引导顾客进行体育锻炼。&rdquo   基因检测为个性化医疗打前站  目前,GeneU简柚基因健康项目团队共有7名核心成员。用刘凯的话说,他们都是复旦校园里的佼佼者。刘凯凭借&ldquo 三寸不烂之舌&rdquo 逐一说服这些精英一起打造创业梦,&ldquo 例如负责市场营销的房媛媛,家里有亲人患高血压,我就告诉她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实现不同基因型的个性化用药,从而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她感觉这很有意义便加入其中。&rdquo   在刘凯看来,团队核心竞争力不仅定位&ldquo 小健康&rdquo 检测领域,结合移动互联网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于硬件建设的&ldquo 到位&rdquo 。  据悉,GeneU简柚基因健康团队研发了分析软件,可精确对比检测数据。通过积累大量基因检测样本建立数据库,不断纠正分析软件的精确度。更重要的是,当数据库建立后,可以与医院等机构合作。病患到医院就诊,刷卡后可以让医生看到基因组成数据,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是个性化医疗的有效辅助。  &ldquo 提及基因检测,国内目前的接受程度并不是很高,先让健康基因检测的理念深入人心,将创业计划落地。&rdquo 刘凯知道,他们的团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专家点评  让市场认识产品价值是成功关键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高级顾问、上海市科技创业导师韩明远  复旦大学医学院刘凯同学的创业团队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出多款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产品。他们还在运行模式上进行了创新,通过微信平台将遗传基因研究推向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受检者提供相应的健康咨询,该创业项目有一定的新意。  有人认为&ldquo 基因检测&rdquo 是&ldquo 高大上&rdquo 的项目,深不可测 也有人认为相关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多,并不仅仅由基因决定,基因检测没用。因此,创业团队如何用通俗易懂的宣传,让消费者了解&ldquo 基因检测&rdquo 的真正含义,用充分、可靠的依据,让市场感受到产品对相关疾病预测和防范的价值,这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但是,创业者还应充分考虑培育新产品市场的各种困难,认真评估团队创业初期培育和拓展新产品市场的能力。
  • 基因检测前要知道这7件事
    p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生物学方面有了极大的突破,并将其科技技术运用于生活当中并逐渐提升对自我的关注。甚至连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体检,都能够细致到基因的角度,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基因测序这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身体是怎样的状况。/pp  你考虑过检测自己的基因吗?/pp  现在在美国随便就可以找到一家为你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因检测机构,之后他们会直接将结果通过邮件发送给你,以便更方便快捷的查看。/pp  只是,人们究竟能从基因测序中了解到多少?/pp  哥伦比亚大学临床精神病学教授Robert Klitzman,著名的生命伦理学家和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畅销书《Am I My Genes?》的作者。以下七点是他对基因检测的看法:/pp  strong基因测序并不能预测未来/strong/pp  没有资料表明个人基因检测结果可以作为判断你将来是否会患某种疾病的依据。/pp  那我们又能从基因检测结果中得到什么信息呢?实际上,我们并不能知道些什么。/pp  ”绝大多数人的个性化基因测试结果根本没有预测价值。“Klitzman说。大多数疾病特征十分复杂,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可行方法去识别所有致病基 因。只有一些与基因密切相关、拥有具体可确认的基因突变症状的疾病,如Tay-Sachs(家族性黑矇痴呆症)或者是Huntington' s(遗传性舞 蹈病),可以通过测试得知。/pp  strong有些疾病只与一两个特定基因有关/strong/pp  一些疾病是直接由特定的基因突变造成的。/pp  家族性黑蒙痴呆症是一种因为一个错误排列而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的疾病,具体来说就是因为一个变异的基因产生特殊的蛋白质而阻碍了它正常发挥作用。/pp  从遗传基因学来讲,人因为遗传而含有一个缺陷基因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其他健康基因可以替代缺陷基因来完成工作,但是这种致病基因很可能遗传给他们的后代,提高他们的患病率。/pp  但有些疾病,如亨廷顿氏舞蹈症,是体内只要含有这种致病基因就会发病。/pp  strong基因突变并不代表一定会患病/strong/pp  2013年,安吉丽娜· 朱莉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她决定切除乳房的文章,原因是她发现自己体内携带乳腺癌致病基因,且有乳腺癌家族史,这大大提高了她患乳腺癌的风险。在美国约10%乳腺癌患者是同她一样伴有遗传基因突变。/pp  换句话说,有突变并不意味着你会得乳腺癌,但这会增加患病几率——特别是有家族病史情况下。没有突变并不意味着你没有风险。“基因突变的人不一定患病,而患病的人不一定由于基因突变。”Klitzman说。/pp  strong疾病的产生不是简单由几个基因决定的/strong/pp  “不能狭隘的认为人的特征大多只由一两个基因决定,特别是像智力或抑郁症这种。”Klitzman说。(2014年他在与别人合著的关于遗传学研究的杂志中得出过类似结论。)/pp  Kiltzman说:“智力受到上百种不同的基因影响。你只测试了其中一部分就进行分析预测,这并不能反映出遗传学和大脑思想的复杂性。”/pp  strong分析结果应考虑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惯的影响/strong/pp  遗传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否患病,但生存环境与生活行为习惯也有着重要影响,从吃什么、住哪里,到锻炼频率都或多或少的决定了我们的患病几率。/pp  “研究表明,约50%的抑郁症的发生是与基因有关,另外50%是由环境引起。如果只专注于探究遗传因素,就会忽略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Klitzman说。/pp  例如,吸烟会大大增加人们患肺癌和心脏病的风险,而健康的饮食可以帮助降低人们患胃癌和肥胖症的几率。/pp  strong改善健康的方式有很多,坚持运动或许比基因检测更有效/strong/pp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基因,但是降低患病几率的方法却有很多,例如定期锻炼、远离烟草、提高饮食质量等。/pp  关于遗传学我们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Kilzman表示:“直到几年前我们都还认为98%的基因组是无用的DNA,可事实上这是个完全错误的想法。”/pp  strong基因测序不是全能的/strong/pp  当今绝大多数的个人基因检测方法是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来检测某些性状遗传变异。这是最常见的遗传变异,但也只是我们人体内DNA的很小一部分。/pp  由于评估个人基因检测并不能作为确定会患病的依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倡议EGAPP(2004年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支持推出的系统)将重心发展放在那些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评估的性状特征上。作为项目的一部分,工作小组发布了一份《部分疾病基因检测建议书》。/pp  那么基因测序于判断疾病的必要性的结论到底是什么呢?他们表示由于目前无法轻易断言,因此不明确进行支持或是反对。/pp  不过仍然有人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检查部分疾病,例如直肠癌。/p
  • 基因检测市场前路荆棘丛生 高价位成推广障碍
    p 说到基因检测,首先浮现在大众头脑里的是唐筛、肿瘤筛查等医疗应用很高深,而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基因检测早已向商业化转型,很多相关公司推出了集医学参考、趣味性于一身的平民化产品。目前,我国消费级基因解读的发展也已初见端倪,近两年除了实力雄厚的传统生物科技公司之外,还涌现出了很多基因检测创业公司。br/ br/  高价位成推广障碍/pp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2C端基因检测其实并不是基因测序,而是基因芯片筛查,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理解为:假设一个城市发生大规模停电,测序是将整个城市的电路全部排查一遍,芯片筛查是只检查重点区域的线路。由于人类DNA由30亿个遗传密码组成,绝大部分是相同的,所以只需要核查每个人的基因组在重要密码处的变异状态,就可以分析这个人与疾病或其他性状的相关性。/pp  既然是片段测序,那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就受到SNP点位、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案的影响。SNP点位简单来说,就是典型基因,通过监测它们的状态,计算出概率,来分析某种疾病的风险高低。/pp  针对这种片段测序,国内已经有不少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涉足,例如华大基因、达安基因(002030,股吧)和博奥颐和等,均对酒精监测、女性乳癌监测等方向有产品推出。其中达安基因和博奥颐和在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设了直营店,但“双十一”大促当天,整个电商平台只卖出去了3000元的基因检测产品,包括达安基因的2000元乳腺癌筛查和博奥颐和的1000元肥胖基因筛查。记者发现,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产品月销量都是0,只有少部分产品月销量能达到10以内,市场销售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国内消费者似乎并没有接受基因检测概念。/pp  从公开的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基因芯片筛查的SNP点位普遍较少,一些单项监测的点位甚至在10个以内,而相对价格却不亲民。例如达安基因的A+动力套餐,只通过9个基因点位来分析孩子的潜能,价格高达3650元。全球最大人类基因组服务商,由谷歌投资的23andMe,可以监测大约100万个SNP点位,对用户进行包括祖源、运动基因等多方向解读,价格仅需要199美元。在国内经济条件相对一般的前提下,高价位是基因检测大众化推广的重要障碍。/pp  除了价格之外,国内用户并没有普及基因检测概念,更谈不上分辨产品好坏。此时面对国内市场推出复杂产品,普通百姓觉得云里雾里,大部分人都选择观望。如果不是唐筛、肿瘤筛查等有临床价值的基因检测,消费者或很难为其买单。/pp  创业公司走亲民路线/pp  面对还未开发的领域,一些创业公司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涌现出一批身先士卒的勇士。深圳创业公司WeGene在2015年9月拿到A轮数千万元投资,其产品形式与谷歌投资的23andMe有很多相似之处,均致力于消费级基因数据的解读与个性化健康服务。WeGene与Affymetrix和Illumina两家生物技术巨头合作,推出可以提供检测60万个位点的高密度生物芯片,并据此提供了祖源分析、健康风险、运动基因等七个方面解读,累计200多项检测结果,价格仅需要999元。/pp  “基因检测的利润由检测硬件和手段决定,相差甚大,但国内能做到60万点位监测,并拥有自主研发芯片的只有我们一家,999元的价格绝对算赔本买卖。目前我们更注重概念的普及和市场的拓展,公司成立一年多以来,1万的用户数是没有问题的。”WeGene首席运营官谢萧告诉证券时报· 创业资本汇记者。/pp  除了保证一定的性价比之外,WeGene也通过与机构合作,寻找细分领域市场。例如在家谱研究机构推荐祖源分析功能,在运动设备上推荐运动基因分析功能,更有效地寻找目标人群,扩大企业知名度。目前与WeGene合作的企业包括inWatch、壹心理、新我握力器等。/pp  另一家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基因猫在产品运营上十分突出。记者了解到,基因猫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价格亲民,单人299元,五人的家庭装999元。另外,基因猫抓住用户心理,避开了受众面较窄,投入大的祖源分析,只推出普通人比较关心的肥胖风险、特殊膳食要求、营养需求等18个检测项目的信息。而且,目前国内外的基因检测等待时间都十分漫长,基本在4~8周之间,基因猫抓住这一痛点,只要14天便可出报告。/pp  在成本控制方面,基因猫采用全程自主研发产品。基因猫首席科学家张勇介绍说,基因猫自主研发的DNA提取试剂盒的成本是同类产品的1/20左右。/pp  基因数据库是大金库/pp  其实,国外基因检测相关领域的前期发展也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全球最大人类基因组服务商23andMe在爆发之前就整整熬了8年。2007年,23andMe开始面向普通用户提供基因检测服务,而当时人类基因组计划仅仅完成两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当年的23andMe跟目前国内的基因检测公司面临同样的问题,前路光明但脚下坎坷。/pp  要让用户为一个完全陌生的技术被接受十分困难,当务之急就是降低价格门槛。在2007年,23andMe检测的价格为999美元;在拿到总计超过6000万美元的B轮和C轮融资之后,其检测价格降低到299美元;拿到5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之后,服务价格直接降低到99美元。而这10年间,100万例的检测,只为他们带去了不到2亿美元的收入。但他们手中巨大的基因数据库,成了众多药企虎视眈眈的大金库。/pp  在2013年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禁止23andMe对用户的健康数据做任何分析,目前国内也存在这样的危险。/pp  “面对一些遗传疾病的检测结果,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用户会感到很大压力,甚至有极端事件出现,而且基因检测最终也只是参考,人的健康状况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检测结果只在培养健康习惯方面有意义。如果国家对健康数据有明确规定,WeGene会随时调整产品。”谢萧说。/pp  2015年初,FDA认可了23andMe的努力,批准其为布卢姆综合症基因携带者提供检测服务。这也意味着,他们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可以在其他疾病上使用。/pp  用户培育需要时间/pp  消费者对基因检测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检测结果的态度,是限制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别说是普通的消费者,很多医生对基因检测也是一知半解。面对一个全新的市场,前期需要耐心的市场培育。/pp  23andMe从2011年开始公布上一年度有趣的十大研究成果,以吸引消费者对基因检测的好奇。它还借助PBS等国家电视台科普遗传学知识,并与可汗学院和免费在线教育平台合作,开展全面遗传学教育。2014年,23andMe调查发现91%的美国公民认为遗传信息会影响他们的健康。由此可见,23andMe的消费者教育已经初见成效。公开数据显示,23andMe花了三年半的时间,从创始之初到积累10万用户,而后积累到100万用户只用了四年的时间。/pp  国内的创业公司也借助各种媒介进行知识普及。WeGene采取引进基因技术书籍的方法,还有一些公司采用有针对性的地推。/pp  从目前的市场规模来看,基因检测仍然属于小众群体,前景难料。未来能否有更多的资本注入,帮企业跑赢时间还未可知,但真正的拓荒者,敢于面对荆棘丛生的前路。/p
  • 天赋基因检测科学性存疑 专家呼吁加大新技术领域监管力度
    天赋基因检测科学性存疑 贩卖教育焦虑忽悠成分大 专家呼吁加大新技术领域监管力度  只需取一点口腔黏膜细胞或唾液,便能通过基因检测知晓孩子天赋所在,并以此作为“培养说明书”,对孩子进行“定向培养”……近段时间,一个名为“天赋基因检测”的项目在各地悄然流行。尽管价格不菲,仍不乏一些家长“一掷千金”,只为找到培养孩子的“捷径”。  相比各大商家打出的高质量宣传语,不少为孩子做了天赋基因检测的家长却表示“忽悠成分较大”。也有专业人士直言,所谓天赋基因检测,扩大了基因与天赋的关联分析,更多是一种打着高科技噱头的概念炒作,目前市面上天赋基因检测产品的预测准确度仍有待验证。  “从教育角度而言,这种所谓通过基因检测便能测出孩子天赋的检测项目,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存在很大疑问,家长应警惕消费陷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市面上的众多儿童天赋基因检测项目大多利用了家长的教育焦虑,相比通过这种所谓“科学”手段,家长更应通过与学校沟通、多陪伴孩子等方式,真正发现并了解孩子的兴趣,因材施教进行培养。  基因检测五花八门  在一份长达14页的报告里,列有大量数据和表格,详细量化了孩子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抗压能力、语言潜能、交际潜能、运动潜能等内容……近期,有媒体报道一位家长花费近2000元为4岁孩子做了天赋基因检测,过程很简单,仅需利用检测机构寄来的采样工具,并按照说明书采集孩子的口腔唾液细胞DNA并寄送给检测机构即可。  这则新闻不禁让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武博勋联想到了几年前的自己,当时在朋友的推荐下,他也为孩子做了天赋基因检测,只不过那项检测是皮纹检测,检测机构通过采集孩子的指纹和掌纹后,分析得出了孩子的性格倾向、天赋特长等报告,检测报告还附有饮食建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内容。  谈及报告的准确性,武博勋笑着表示,“只能说因人而异”。他记得当时通过检测得知孩子在语言和思维方面有天赋,为此给孩子报了演讲口才类的兴趣班,但后来发现孩子对篮球更有兴趣,且现在学习发展得很好,但当时的检测报告中并未提及孩子在运动方面有任何天赋。  在武博勋看来,相比听信这些“科学”检测结果,家长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点更为重要。但记者注意到,在实际中,选择用这种“科学”手段来了解孩子天赋的家长不在少数。  “儿童天赋基因检测,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天赋基因检测,个性化培养孩子的金钥匙”……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天赋基因检测”关键字,出现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相关检测项目,其中多款产品月销量在百件以上。价格差异主要因检测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有些价格高的检测项目宣称包含语言潜能、交际潜能、运动潜能、逻辑思维、抗压能力、人际社交等各类天赋基因检测。  “有研究表明,人的成功32%至62%是由基因决定的。目前科学研究出已有的特长基因可检测93个基因共121个位点,可预测孩子在情商、智商、体育、特长等方面的潜能……”在某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商家的产品宣传页面,商家援引了多种数据来证明天赋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还有些商家在天赋基因检测宣传上牢牢抓住家长最为关心的“点”。比如,某家生物科技公司在介绍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的意义时提到,从基因角度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认知潜能,提高孩子智力总体水平和学业成绩。  但记者发现,这些商家援引的不少数据并未标明具体出处。此外,对于机构的检测人员资质、检测项目资质等证明文件,商家也并未进行明示。  对于天赋基因检测的结果,有的家长感觉比较准,和自己平日对孩子的观察很相近;有的家长则表示检测报告晦涩难懂,感觉放在哪个孩子身上都适用,妥妥“智商税”。  尚无科学理论支持  “基因检测是一项科学检测手段,当前主要应用于疾病诊断方面,比如遗传疾病诊断与筛查、肿瘤诊断等。”北京市东城区某三甲医院医师王蕊表示,就她个人了解,目前并没有什么权威数据和理论可以支持天赋基因检测,毕竟性格和能力会受到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无法量化基因在其中所占比重,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很难证明它们与基因之间的确切关系。因此,这类检测如果作为科学理论研究无可厚非,但将尚无定论的内容作为一种商业项目向家长出售,值得商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治医生李元媛指出,当前对基因的了解还相当浅显,远达不到应用它评估个人能力的水平,而且基因和能力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基因可能和多种能力有关,不同基因在不同人群中的作用也可能是相反的。对于基因与能力之间庞杂的关系,科学目前还没有确切定论。  记者注意到,一些儿童基因检测机构也对天赋基因检测结果持谨慎态度。比如,某基因检测机构就在其基因检测说明中提到,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每个人的先天条件,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一定程度帮助了解孩子独特个性,但基因检测并不是孩子的“宣判书”,每个人都有无限成长可能。  “科学指引孩子成长”“培养不走弯路”是很多儿童天赋基因检测机构打出的宣传口号。但在储朝晖看来,如果家长完全依照这种科学尚无定论的检测结果来培养孩子,很可能影响对孩子的正常判断,忽视孩子的正常需求,窄化成长路径,反而在培养中走了弯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有的检测机构甚至没有合法资质,由这些机构进行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可想而知。此外,为了吸引消费者,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通常会满足顾客的心理需求,家长若听之信之,并按照商家的误导建议对孩子进行培养,恰恰可能浪费孩子天赋。  加大审核监管力度  “从培养孩子的角度而言,确实需要了解孩子在哪方面具有天赋和潜能,但这些显然不是靠机器能检测出来的。”在储朝晖看来,这类天赋检测之所以有市场,很大原因还是利用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心理。  储朝晖指出,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基因检测也不能违背教育规律。即使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天赋,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知识,家长只有深入了解孩子的特点和兴趣,才能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机会和资源,更好地发展自身潜能。  “家长发现并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熊丙奇认为,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要通过在陪伴过程中观察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个性、兴趣,为其规划适合的道路,这样也有利于摆脱教育焦虑。  天赋基因检测对很多人来说属于陌生领域,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相关企业在开展此类项目时必须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不能只宣传其积极功效,更应把临床数据、检测机构资质、相关检测人员资质以及检测项目资质等必要信息向消费者真实准确地进行明示。对于一些机构援引的统计数据,必须标明权威出处,否则有虚假宣传、夸大宣传之嫌,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电商平台应对此类天赋基因检测加大审核力度,要求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确保检测机构、检测项目的合法性。一旦发现无资质开展相关业务等情况,要及时下架相关产品并联系相关部门,对非法机构予以惩处。”针对当前天赋基因检测并不鲜见的情况,陈音江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新技术领域的监管力度,及时评估和区分哪些是确定性成果,哪些尚处于测试和研究阶段,对类似天赋基因检测这种尚未有明确科学定论的检测项目应严格限制,避免误导消费者。
  •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仍存争议 转基因检测或成热点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也曾是大豆的出口大国 加入WTO之后,中国却成为世界大豆的最大进口国。由于中国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是与普通民众接触最广的转基因食品,也成为&ldquo 挺转派&rdquo 与&ldquo 反转派&rdquo 攻防的主要战场。  近日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等专家教授日前现身首届转基因嘉年华活动,力辩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更早前,中国农业部高调发文对反转基因的言论进行反击。  在与官方的攻防战中,&ldquo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rdquo 是反转派的重要策略,其中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农业部幼儿园禁止转基因产品,可以称作反转派的三大&ldquo 撒手锏&rdquo 。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多方了解到,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禁止转基因产品并不属实。不过在农业部机关幼儿园不使用转基因食用油的问题上,农业部却对本报记者三缄其口。记者了解到,农业部机关幼儿园禁止转基因食用油并非空穴来风,而农业部对该事件保持沉默让转基因技术安全的公信力蒙上一层阴影。  奥运世博&ldquo 禁止&rdquo 被否认  此前某媒体的报道称,2008年奥运会举行期间,曾任益海嘉里粮油有限公司消费品事业部副总监、金龙鱼大品牌及奥运项目组相关负责人宋含聪表示,奥组委对食用油独家供应商的挑选是十分严格甚至苛刻的,其中一项规定是必须为非转基因产品。  宋含聪对本报记者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确实在益海嘉里任职,但是从未说过奥组委要求提供非转基因食用油。宋含聪介绍,益海嘉里向北京奥运会提供的食用油产品中,没有花生油,因为有些国家的运动员对花生油过敏 为了符合各国家各民族的饮食习惯,益海嘉里提供了多种类型的食用油,但是从未被要求不提供转基因食用油。  该报记者还联系了益海嘉里多位相关人士,上述人士都对本报记者证实,2008年奥运会,益海嘉里作为指定粮油产品供应商,并未接到组委会要求提供非转基因食用油的要求。  而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科技部的一则消息也引起轩然大波,在反转基因人士看来,这是证明中国官方并不认可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明证。  科技部发布的消息名为&ldquo 世博科技专项行动&rdquo ,至今仍挂在科技部的官方网站上,这则消息其中一段这样表述:四是在安全健康方面,突出以人为本、安全健康的理念,通过在食品安全、应急防范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为食品检测、防恐反恐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中包括&ldquo 食品中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转基因成分等快速现场检测&rdquo 。  在反转基因人士看来,官方将转基因成分与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并列在一起,要专门进行检测,意味着转基因也是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  科技部消息证明转基因不安全的言论在民间迅速流传,监测到这样的反馈后,科技部发文进行澄清。  科技部称,上海世博会是我国承办的国际性盛会。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对已有的相关检测技术在上海世博会中的集成应用,目的是满足上海世博会中将属于我国转基因标识目录中的转基因产品加贴转基因标签的需要,提供快速检测和鉴别的技术手段,这与检测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不同。  2001年5月23日,国务院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并在2002年1月5日由相关部门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对大豆、玉米、棉花等转基因产品的标识制度。  为了对实施转基因标识制度提供科技支撑,科技部把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技术的研发作为重点工作,持续开展了大量研究,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等产品的检测和鉴别方法,制定了30多项国家检测技术标准,并在几十个检测单位使用。  上海世博会是否发文禁止转基因产品,本报记者也向当年世博会新闻发言人求证,新闻发言人表示据其所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做法。  农业部幼儿园&ldquo 拒油&rdquo 事件  大约3年前,有细心的人士在农业部机关幼儿园的网页上发现,该幼儿园在介绍&ldquo 安全保证&rdquo 一项时提到:&ldquo 鱼肉类食品统一由为农业部机关食堂供货的优质水产品公司供货,食用油采用非转基因油。&rdquo   上述&ldquo 发现&rdquo 在反转基因一派中引发轩然大波,农业部一直宣称经过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但是农业部的机关幼儿园却明文禁止食用转基因食用油,有好事者即提出,农业部要证明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先让农业部机关幼儿园从吃转基因食用油开始。  而一位孩子正在农业部机关幼儿园就读的家长对记者说,他的孩子入读农业部机关幼儿园一年以上,幼儿园没有对家长特别强调不使用非转基因食用油。  但是其他渠道的消息显示,农业部机关幼儿园禁止转基因食用油并非空穴来风。有好事者贴出了农业部机关幼儿园此前明文声称采用非转基因油的网页快照和删除有关内容后网页的对比图。  对此,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付仲文在做客人民网时回应称,该事件是由于农业部幼儿园个别工作人员在不了解情况下,为迎合一些家长,写了这些文字,很快就得到更正,他还表示:&ldquo 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一分子,我们当然也在食用转基因食品。&rdquo   农业部对本报记者就上述事件的采访要求,截至记者发稿,没有给出回应。  来自农产品领域的多位业内人士介绍,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而转基因成分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因此使用转基因大豆或者油菜籽加工的食用油,&ldquo 几乎&rdquo 不含转基因成分。  对于上述论断,绿色和平并不认同。绿色和平在给本报记者的书面回复中称,现在已经有检测手段能够检测出转基因大豆油中含有外源基因片段,几年前河北农大的硕士论文《五重PCR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食用油脂的研究》以及其他很多相似的研究已经探讨过这个问题,并且已经检测到了转基因大豆油中确实含有转入的外源基因片段,因此,不能说转基因食用油中不含有转基因成分。  不过绿色和平引用的《五重PCR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食用油脂的研究》作者在论文中也明确指出,食用油中检测出的转基因成分含量极低。而针对这些含量极低的转基因成分是否对人体构成安全威胁,国内、国外是否有标准界定,食用油中超过多少数量的转基因成分会对人体有影响等问题,绿色和平回复:&ldquo 据我们了解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标准,因此我们认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更深入和全面的监测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rdquo   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笼统说转基因产品安全或者不安全,都不合适,应该个案处理,对每一种转基因产品进行个案评估,通过评估的才是安全的。  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在《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中表示:&ldquo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产品均已通过由国家当局开展的风险评估。这些不同的评估在总体上遵循相同的基本原则,包括环境和人类健康风险评估。这些评估是透彻的,它们未表明对人类健康有任何风险。(原标题:转基因油安全性再遭质疑:农业部幼儿园禁止用)
  • 中国检验检测学会运动与营养测评分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11月1日,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运动与营养测评分会(以下简称“分会”)成立大会于北京体育大学卓越报告厅顺利召开。大会以运动营养遇“检”未来为主题,联合产学研各界人士,就运动与营养领域的科研趋势、监管要求、技术创新、商业动态展开讨论。会议总体确立了分会未来一年将以“扎实做好分会工作内容,切实服务会员发展需要”为工作计划的总基调。会议伊始,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田志宏为分会的成立致辞: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作为分会的秘书处之一,将为分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更好平台、更优保障。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发明对分会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天津科技大学作为发起单位之一,未来将围绕国家在运动营养检测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前瞻性、原创性的研究,为分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科研支撑。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分会副会长王慧在致辞中表示,分会的成立,组建了一支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对实现运动与营养科学教育与未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重大意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冠生,向新当选的分会首届理事会理事单位和个人理事、分会会长、副会长等主要负责人表示祝贺。运动与营养测评分会作为学术平台,聚合了各领域人才,通过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企业的交流,共同为推动运动营养检测技术创新而努力,以期实现对消费者更为充分的服务。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原主任、分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曹建民教授,全面细致地介绍了中国检验检测学会运动与营养测评分会情况。分会的主要工作范围分为:国内外学术与技术交流 搭建工作与服务数字化平台、跟踪相关领域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编写学术进展年度报告 人才与奖项 培训与继续教育 能力验证、测量审核与标准参考物质 服务国家战略 完成学会要求的基本工作任务 其他工作与对外技术服务。分会对表工作范围制定了27件工作计划。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研究员曾红梅,做《营养、运动与重大慢病防控研究进展》主题演讲。她基于科学数据从全球重大慢病情况、膳食营养干预等角度介绍了前沿研究成果,认为健康老龄化背景下,重大慢病防控的多学科交叉是趋势也是必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经到了精准营养的时代,应充分发挥营养相关专业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以及企业、个人在实施国民营养计划中的重要作用,使人人享有健康福祉。同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中国检验检测学会运动与营养测评分会副秘书长荆丽梅主持了“运动营养与检验检测”主题沙龙。她表示,“运动与营养是一剂已经被科学证明的良药,分会成员、在座的各位嘉宾是良医。良医遇良药,大家有效合作,将使得运动与营养测评在政、产、学、研、金、服、用各个领域发挥重大促进作用”。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检科测试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分会副会长田世民认为,扎实的科研基础为产业链发展贡献力量,产学研项目应紧密联动地方产业,学习各地区发展政策,积极找寻市场发展机会。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分会副会长汤尧表示,当下精准营养、特殊膳食、三新食品等领域的许多尝试,都需要跨多学科人员共同的努力。杭州乐刻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高级产品总监、分会理事会成员、理事单位代表人张波表示,乐刻已经入驻20余座城市布局超1000家门店。得益于用户众多、人群分布广泛,通过运动训练模型的标准化和迭代,萃取会员需求,建设了十余套运动处方大模型。未来将积极为分会成员对接一线消费者的需求,为运动与营养的各类研究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南京诺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十年来专注合成生物技术开发、生产及应用。公司总经理、分会理事会成员、理事单位代表人王勇,站在研发与制造商的视角分享心得,认为学会的成立将一改行业所面临的先例少、评价体系空白的现状,提供了与专家深度交流的纽带,为产品研发、产品安全、商业化提供指导意见。昆山鸣谦微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分会理事会成员李柯介绍道:“鸣谦公司以全无菌实验小鼠为核心技术平台,提供全品系无菌实验小鼠模型。”身处垂直细分赛道,鸣谦过去深耕于疾病与药物的前期筛选领域,经与分会的深度交流发现在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领域都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北京曼哈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Be Pure品牌标准物质涵盖了食品、环境、化妆品和医药检测领域。公司能力评价中心机构负责人、分会理事会成员徐佳璇,在沙龙中分享了国际体育赛事中对运动与营养应用的案例,她积极畅想未来可以联合分会建立代表某个营养补充领域的“标准样品”砝码,通过建立标准模型将有效提升检测和功能评价效率。北京建民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分会理事单位代表人、分会副秘书长陈成亮,介绍了公司两项主营业务,其一是面向专业运动人群提供从运动机能评定到运动营养指导与执行的支持服务,其二是服务于大众健身人群提供运动营养指导,树立客观的营养观念、执行正确的营养计划。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吴博隆代表全体会员向沙龙嘉宾提问,得到了嘉宾的回应与讨论。沙龙嘉宾一致认为,运动与营养未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运动营养功能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离不开需求的挖掘到消费潜力的释放,未来将优先考虑“对适应耐力训练引起的线粒体发生有促进作用”、“对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和氧化应激有辅助保护作用”、“对大强度运动导致的运动性免疫抑制有辅助保护作用”运动营养功能的研究与产品创制。最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生化教研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严翊对大会做闭幕致辞。她表示,分会的成立为从事运动和营养检验检测的相关人员组建了大家庭,成立大会是分会成员深度合作的开始,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分会的宗旨与使命凝聚了行业共识,对于推动运动营养检测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 沪四油检测结果遭质疑 中石化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沪四油抽查结果日前终于出炉,首批公布的车用汽油产品质量抽查结果中,47个样品全都合格。但是对这样的结果,众车主与网友们可不买账。由于目前“车震”与冷车启动困难问题依然存在,网友们认为有关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专家表示,应该针对启动和抖动的参数来专门进行测量比较妥当。质监部门表示,对部分车主反映的加油后车辆启动困难或抖动等状况,仍在组织专家进行多方面分析论证。  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首批公布的车用汽油产品质量抽查结果中,47个样品全都合格。  日前,一位细心的车主在“全国科学仪器门户”网站上发现,这次的检测单位名字叫上海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它的另一个名称是中国石化集团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石化产品检测中心,而主管部门正是中石化。“检测单位就是生产厂家同一系统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一位网友的言论引来了许多人的共鸣,他们认为既然是合格油,那就得给震动与启动困难的车主一个明确的说法,光是这样一张报告根本不够。“要求公布全面的检测报告,不然不足以服众。”也有人表示,寻求第三方检验才比较具客观性。  对这份检测合格的报告依然难以回答“车震”等问题的报告,有网友分析说,这是由于沪IV油的初馏点高出一般汽油10%左右所导致的。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李理光教授也提出了他的观点:检查还没有针对到“车震”问题的本质。“抖动也好、启动不起来也好,它是汽油10%的蒸发量。如果这个蒸发量控制得不合理,也就是说没有足够蒸发,没法着火。应该是针对启动和抖动的参数专门来进行测量。”据了解,质监部门表示,对部分车主反映的加油后车辆启动困难或抖动等状况,仍在组织专家进行多方面分析论证。
  • 北京奥运兴奋剂检测无技术问题 获奖运动员都受检
    2008年8月17日12时,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邓小虹,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戴建平和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兴奋剂处处长陈志宇将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网 卢俊宇 摄 新华网8月17日专电 8月17日,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奥运会和城市医疗保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邓小虹,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戴建平和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兴奋剂处处长陈志宇介绍了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发布会摘要:陈志宇:北京奥运兴奋剂检测按国际标准 确保准确有效 关于兴奋剂的问题,北京奥组委对任何项目都是一样的。北京奥组委在赛场里负责样品收集,每一个项目都有具体的不同的检查计划,对于游泳和田径,都是根据它的特点,根据国际奥委会反兴奋剂的规则安排检查的方案,由北京奥组委赛场反兴奋剂检查站按照三方签署的协议执行兴奋剂检查的任务。并要求,任何一个检查站不能就运动员的成绩、运动员的表现来提出什么分析或者是提出什么样的结论,他们要做的只是根据国际检查标准和协议书进行正常的样品收集,对实验室也是如此,根据相关的实验室的检测标准完成相应的检测工作。 详细邓小虹:奥运期间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邓小虹17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奥运期间卫生工作情况总体是平稳的,运转正常,全市18个区县报告法定传染病疫情平稳,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初步实现了无烟奥运的目标。 详细 2008年8月17日12时,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邓小虹,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戴建平和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兴奋剂处处长陈志宇将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邓小虹。新华网 卢俊宇 摄 邓小虹:北京大医院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语言服务 所有的外宾到了北京的医院,特别是大医院里都能得到很好的救治,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语言服务和方便的就医环境。 详细 2008年8月17日12时,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邓小虹,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戴建平和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兴奋剂处处长陈志宇将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戴建平。新华网 卢俊宇戴建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奥运会运动员受重伤 从总的情况来讲,应该讲这届运动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运动员受到很重的伤。我们有很好的系统,这些运动员被送到医院以后,都得到了非常迅速、准确、高质量的救治。 详细戴建平:中医放松性按摩在奥运村很受欢迎的 在奥运村里有两个地方,你可以得到有关中医的物理性疗法。一个是在奥运村,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接受中医的针灸治疗。同样,我们在理疗室里也可以使用中医的手法进行按摩。应该说这都是以治疗为目的的。同时在游泳池的周围,还有一个放松性的按摩。在放松性的按摩方面,我们也都是中医药大学的同时来完成的。应该说在奥运村的水平上还是很受欢迎的。 详细更多详细内容进入直播页面
  • 基因检测的全球演进:从科幻到人间
    通常关于基因测序的故事大都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启的&ldquo 人类基因组计划&rdquo 讲起。这项计划耗时15年,耗资30亿美元,由6国科学家共同参与,最终完成了人的30亿个碱基的测定。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竣工真正拉开了个人基因测序时代的序幕。由个人基因测序所带来的健康检测、无产前检测以及个体化诊断与治疗等各类应用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  基于个人基因的健康评估  基因是生命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组则是所有基因的载体,是DNA分子上携带的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蕴藏了生命奥秘。科幻电影里常出现这样的剧情:&ldquo 人一出生就了解自己的一切遗传信息,生老病死都一一掌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遗传信息&lsquo 筛选&rsquo 性状最好的后代,甚至定制后代的事情都依赖于对个人基因组信息的完整了解。&rdquo 用30亿美元换一个人的基因组遗传信息,即使是世界首富恐怕都舍不得出这一笔钱。但是999美元呢?99美元呢?  一个名叫23andMe的公司把个人基因检测服务最终做到了99美元。该公司提供的基因检测服务针对遗传疾病、患病风险等因素,能够检测大概100万处基因位点。该服务能得到200多项检测结果,包括有没有饮酒脸变红的遗传因素、有没有患癌症的突变风险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担忧由于基因检测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客户有可能会被误导,因此叫停了23andme的业务。不过,目前23andMe还是建立起80万人的基因数据库。就在2015年年初23andMe宣布了两笔合作交易:第一笔是与罗氏旗下基因泰克公司合作 第二笔与制药巨头辉瑞(Pfizer)签署了合作协议。除了这两笔合作外,23andMe还与另外12家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这些合作都是基于23andMe所拥有的庞大数据库。  与Illumina有合作关系的BaseHealth公司(该公司CEO Jorge Velarde曾出任Illumina业务发展副总裁)被视为第二代基因健康公司,该公司将DNA数据与传统的健康指标,如饮食、运动、家族健康史等结合在一起。该公司不直接面向消费者,而是采用B2B的方式与大型医药集团及医疗机构合作,试图在患者初次就诊时告诉医生,该患者可能有患病风险。比如说,一个人患有II型糖尿病的风险,那么他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系列传统医学指标都会呈现给医生,以便医生们了解基本情况。  上面讲述的只是个人基因检测创业公司中的两家。在这里个领域里还有deCODE genetics, Navigenics等开拓者。deCODE genetics、Navigenics还有23andme都是只检测人类基因组中的一小部分,而美国的Knome公司则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全基因组序列测序,费用在12.5万美金/人。  在国内也相继出现一些针对个人的基因检测公司,如360基因,尝试将基因检测做到本土化。整个基因检测的流程很简单,从唾液采集到出检测报告只需3-4周时间。目前,国内个人基因检测产品的售价从几百到千元人民币不等,价格已经逼近23andMe了。  无创产前检测(NIPT)正在行动  无创产前检测的市场会有多广阔,看一看每年有多少孕妇就知道了。在中国,这个数目已接近千万!  在美国,提供无创产前检测服务的主要有4家公司:Sequenom, Verinata Health (2013年被Illumina收购), Ariosa Diagnostics 和Natera 。其中Sequenom和Verinata两家公司都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的方法进行检测,两家之间至今还存在侵权索赔以及其他纠纷。2014年末,Illumina和Sequenom公司达成了协议,双方将各自拥有自己的专利还将分享该专利带来的利润。然而,Ariosa Diagnostics对Illumina公司提起了主要以专利侵权为中心的多条诉讼,美国国家专利商标局、专利审批和上诉委员会宣布:取消Illumina所持有的13项专利权。不过Illumina公司已经放弃NIPT零售业务,而是将精力集中在与其他公司的合作上。  在我国,去年2月17日,国家卫计委叫停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原本已被华大基因和贝瑞和康主导的NIPT市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2014年6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了华大基因申报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及诊断产品。并且华大基因自主研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NIFTY)获得欧洲专利局授予的发明专利,在英国、比利时等15个成员国生效。成为中国大陆首个在欧洲获批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专利。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向华大基因发出&ldquo 授予专利权通知书&rdquo 。  2014年11月4日,CFDA再次批准了达安基因的基因测序仪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医疗器械注册。其获批的基因测序仪DA Proton是获得Life Technologies公司技术授权国产化的测序仪。而此前华大基因的BGISEQ1000是基于曾被其收购的Complete Genomics公司的测序平台。  然而,两家公司独大的局面没有保持多久。2014年末,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关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公布了北广两地第一批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通知中共涉及3个专业(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批准了7家北广两地的试点机构,其中包括安诺优达、博奥、华大、达安基因在内的第三方检验机构。  不到一月,卫计委妇幼保健服务司就发布了《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审批通过了109家医疗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NIPT)临床试点。这远远大于此前医政医管局公布的NITP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数目,充分肯定了医疗机构在未来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无创产前检测甚至会有政府进行补贴!让笔者不禁想起,怀孕多月的梁咏琪,接受某公司无创产前DNA测试,并成为首位代言人。  个人基因检测推动个体化诊断与治疗  2013年,国际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bull 朱莉(Angelina Jolie)在通过个人基因检测后得知其携带BRCA1基因突变。通过综合其他因素,其患乳腺癌几率高达87%。为了为避免患上乳腺癌,这位以性感著称的女星接受了双侧乳腺切除手术,将其患乳腺癌的几率从87%降到不足5%。这篇文章在全球引起轰动,也促使更多女性去了解和进行基因检测。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ldquo 安吉丽娜效应(Angelina effect)&rdquo 。  如今,由个人基因测序所推进的个体化医疗领域,包括癌症、罕见病等检测与治疗,更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2014的一整年,罗氏公司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几乎打造了测序行业的&ldquo 罗马帝国&rdquo ,其并购的公司不仅有试剂、测序仪企业,还囊括数据计算平台,以及各类临床应用服务企业等!去年上半年罗氏曾耗资4.5亿美元收购了分子诊断公司IQuum 此后,又出资3.5亿美元收购正在开发纳米孔测序平台的Genia Technologies公司 同年10月,其从Abvitro公司收购基于引物延伸的靶向富集技术,用于NGS样品制备技术 到了12月,罗氏先后收购了Ariosa Diagnostics公司以及基因组分析公司Bina Technologies。  2015年初,罗氏更是斥资10.3亿美元购买Foundation Medicine公司的56.3%的股权。Foundation Medicine公司自从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开发肿瘤的基因检测技术,史蒂夫&bull 乔布斯也曾接受该公司的基因检测。当时,乔布斯花费了约10万美元进行这一检测,但这最终未能挽救其生命。不过,乔布斯认为这样的检测很有意义,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ldquo 我要么是第一批以这种方式击败癌症的人,要么是最后一批死于癌症的人。&rdquo   在国内,2015年初,药明康德宣称以六千五百万美金(近4亿人民币)收购NextCODE Health,并计划合并其基因组中心和NextCODE组建新公司,命名为WuXi NextCODE Genomics。公司总部将设在上海。该公司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美国CLIA认证的二代测序实验室,可以为美国病人出具临床诊断书。NextCODE Health成立于2013年10月,由deCODE genetics前高管Gulcher和Smarason创立。该公司开发了世界上最成熟的基因测序分析平台和最高效的数据库,掌控超过三十万条人全基因组数据,使全球范围内的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去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无论是个人健康检测、无创产前检测还是个体化疾病诊断与治疗,这些由个人基因测序所带动的各类应用正逐步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基因测序行业已经从星星之火,开启了燎原之势。曾经一度被人们誉为前沿高端的科研项目,已经开始进入平常百姓的健康生活。
  • 网瘾基因检测:真事实or伪科学?(图)
    从口腔黏膜提取DNA做基因解码分析,就能知道孩子是否有网瘾倾向?连日来,武汉中南医院体检中心一个全新的检测项目在网上引起热议,许多网友对所谓的“网瘾基因检测”提出质疑,普遍认为这是“伪科学”、是“科学算命”。记者调查发现,医学上根本没有“网瘾基因”这一说,所谓“网瘾基因检测”不过是一个以偏概全的“商业噱头”。     ——— 新闻缘起 ———  网民质疑“基因检测网瘾”是“跳大神”  引起网友关注的是一篇题为《神秘的网瘾基因检测:一场正在上演的敛财闹剧》的文章。文中称中南医院体检中心在湖北省首次推出网瘾基因检查,用类似牙刷形状的海绵刷在口腔内轻轻擦拭几下,便能拿到一份自己基因密码的检测报告,就能知道是否有网瘾倾向。  “网瘾基因检测”的消息受到了网友的广泛质疑。有网友说:“小孩子出生的时候还没网络啊,哪来的网瘾基因?”更有网友戏谑,“如果有网瘾基因,一定就有贪污基因了,录用公务员时测一下,没准避免录用一批有贪污倾向的人。”“有公务员基因检测吗?”“有没有买房基因检测?”还有网友直斥“科学被中国砖(专)家拿来跳大神”了。  ——— 记者调查 ———  网瘾基因检测套餐需要8980元  这个引起网友广泛质疑的项目由武汉联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具体操作都是由联合基因公司负责,但是检测并不在武汉进行,武汉联合基因公司只是总部在上海的联合基因科技集团公司的授权代理公司,负责采样,寄送上海检测。公司工作人员称联合基因集团基因检测已运作了很多年,准确率一直高达 99.99%。文中称网瘾基因检测套餐需要8980元,除此之外,还提供4000多元到2万元多种价位的多项基因检测。  在武汉联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宣传资料中,基因检测分为疾病易感基因检测和儿童天赋基因检测两大类。基因检测为人们对疾病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提供了依据,也为人们个性化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有效避免临床误诊,为人们健康管理、科学保健提供了客观条件。  宣传册中称:“运用科学的天赋潜能检测加上专业心理测评,系统地对家庭全部成员进行心理、教育环境分析,通过各种参数测评掌握孩子(各项潜能)的实际发展情况,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准确定位孩子的天赋,出具详细的个性化教育培养指导方案。”  在“联合基因集团”的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了不少眼花缭乱的宣传口号,如“复旦大学一批教授创立”,“11年来致力于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事业,迄今资产规模已超60亿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规模人类基因数据库”“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基因技术平台”等等。  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事实上,早在几年前,恰恰就是这家“联合基因集团”打着发现下一个“郎朗”“刘翔”“贝多芬”“比尔盖茨”的口号,推出“儿童天赋基因检测”时,人们对于其所谓音乐基因、舞蹈基因、运动基因甚至早恋基因等,就已经表示了普遍的质疑,认为这就是打着科学旗号的“算命”。  ——— 专家观点 ———  网瘾的形成不是仅靠基因检测就能断定  针对此事,记者采访了中南医院体检中心主任邹世清。他说:“网瘾基因”这一说在医学上是说不通的。所谓的“网瘾基因检测”,实际上是通过基因检测,综合分析儿童的行为特征、行为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判断孩子是否具有某些容易引起上瘾倾向的先天特质,再结合孩子的教育状况、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因素,来寻找相对科学的解决方案。  邹世清表示,网瘾的形成涉及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不是仅靠基因检测就能断定,但是通过基因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孩子是否具有执着、好动或者自闭等先天特质,以此作为判断是否易染网瘾的辅助手段。  邹世清说,基因检测实际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部分与遗传基因相关疾病的确诊 二是通过基因检测分析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好发某些疾病,即疾病的风险预测,从而可以提前做好预防 三是对儿童基因的解读,发现孩子的行为特征和某些方面的能力,为家长的教育提供一个辅助的指引。  “网瘾基因”不过是个炒作噱头  邹世清说,体检中心的确为武汉联合基因公司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在这里接受患者的咨询和检测。  “我们今年四月开始跟联合基因开展合作。”邹世清说,他已经让他的一些朋友先进行检测,目前做了十几起,在与基因相关的疾病确诊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可靠性。“我们还会继续观察下去,看他是否具有可靠性。”邹世清说,“我们与联合基因公司还不是正式合作,我还需要继续观察。”不过他也承认,所谓 “网瘾基因”是联合基因公司运作中的一种宣传方式,公司要寻找一种能够被大家所能接受的说法,达到吸引一部分人来咨询的目的。  很多所谓的基因检测项目纯属忽悠  北京市道培医院分子诊断室主任刘红星表示:“很多心理学行为的确和遗传有关,但大多受多种基因影响,距离研究清楚还非常遥远。网瘾这样的行为可能有易感基因存在,但要明确易感基因的指标和意义,还需要很多严谨和细致的工作。即使这部分工作可做,如何提供正确的解释和指导也是很大的难题。如果这些工作都不能做好,那就是炒作概念的忽悠了。” 刘红星表示在医院,基因检测是作为临床的重要辅助手段进行的,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另外,要诊断出病人的准确病情,还需结合临床症状、既往病史以及体检结果等。刘红星称,尽管自己未接触过网瘾基因检测项目,但对基因检测的“忽悠”深有体会:“有人曾到我办公室推销‘白血病易患风险基因检测’,是一家比较大的公司。从提供的报告单样本来看,只检测3个多态性位点,至于具体哪三个位点,人家保密,就可以得出患白血病风险高低的结论。这个就不是夸大和忽悠的问题了,属于无知加无耻了。”  ——— 延伸阅读 ———  引人争议的基因检测  所谓基因检测,是指从血液或其他体液和细胞检测一个人的DNA的技术。早在20世纪上半叶,遗传学家就提出了“基因”概念,即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基础。特别是5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创立后,进一步从本质上证实基因是决定人类生、长、老、病、死和一切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  可以查阅到的文献资料是,2006年5月18日,解读人体基因密码的“生命之书”宣告完成。美国科学家发现,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发现引起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基因,因此,基因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  过去几年间,基因检测技术的门槛越来越低,在美国,已经有十几家公司开始通过网络提供基因测试服务,检测包括乳腺癌、乳糜腹泻综合征、血色沉着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致病基因。  在国内,则由数十家基因检测公司,不但检测疾病,还检测早恋、网瘾甚至“金婚配”等惊人“神奇”项目。2009年11月,联合基因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上海博星基因推出“金婚配”检测项目,号称花3600元测DNA就可以找到最佳伴侣,引来诸多争议。
  • 基因检测为何沦为娱乐项目?
    p  不久之前,《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公布了其评选的2018年十大突破性技术。令人有点意外的是,最近几天针对获选技术的讨论,居然有很多都集中在“基因占卜”上。/pp  当然,相比于其他其他“看不见摸不着”的技术,基因占卜这件事听起来就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尤其还粘上了一点点“玄学”的味道。尤其关于这门技术的介绍中说道,未来我们很可能在婴儿出生时就获得一份“人生剧透报告”,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将可以了解一个婴儿的祖源分析,可能患遗传疾病的情况,甚至运动天赋、营养吸收情况、性格、智商,全都一目了然。/pp  听起来确实很劲爆,同时也很容易引发我们对于其可能引发社会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的恐慌。/pp  但是先别想的太多。我们回头看看今天中国的已经发展了不断时间的基因检测。就会发现虽然已经孕育了独角兽,聚集了数千家公司。但基因检测走入真实生活的进度其实并不理想。如果你问问身边的朋友,为什么会化几百或几千获取一份基因测序报告,得到的回答大概会是“看广告觉得挺有意思的,玩玩儿”。/pp  是什么把基因检测这个听起来应该决定人类走向的技术,变成了一种娱乐项目?基因占卜,真的能够很快剧透人生吗?/pp  基因测序难以走进健康问题的核心区域/pp  普通消费者可能不会注意到的是,近一年时间内在学术界引起热议的,是很多领域的多基因协同测序实验相继宣告成功。但这是学术意义上的突破,距离我们的生活还比较遥远。/pp  我们日常能够接触的基因检测,更多是单基因检测。有些机构给出的方案是单个基因测序几百元,按数量算费用。但要注意的是,多基因检测绝不是你多做几份单基因检测就成了,中间有大量的学术、数据量和工程化难题需要克服,费用和技术难度不可同日而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88db74cf-e787-4c91-ba31-f1f89a3d39b0.jpg" title="3075C335282A54FF9B8E858B2EDB00889B490E42_size263_w546_h345.png"//pp  这个普通民众不会注意的概念差别,很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基因检测回报的错误估计。在大部分消费者眼中,基因检测的目的肯定是为了健康。尤其是希望通过基因技术来“占卜”自己未来患某种疾病的概率/pp  但事实上,目前所知的由单基因决定的疾病还非常少,基本上是非常特殊的遗传疾病。而糖尿病、血液疾病和癌症,这些普通人非常关注的健康杀手,虽然也有遗传层面的原因,但都是由复杂的多种遗传因素决定的,而且这些疾病从基因型到表型之间还有很多变数,后天致病原因也很多,目前的基因测序还无法解决。/pp  同样的道理,如果想要通过基因检测来知道能长多高、会不会发胖、智商怎么样、性格好不好,这些都不是目前的基因检测技术能够准确捕捉的。已经商用的基因检测更是压根不可能。/pp  实事求是地看,对于有特殊遗传病史的人来说,今天的基因检测可以有很大帮助。但对于大多数渴求预防疾病或者预测孩子未来的消费者来说,基因检测的用处微乎其微。/pp  事实上,随着监管更加严格,正规的基因检测服务商都会说明不提供任何临床参考价值,当然一些鼓吹“基因万能”的浑水摸鱼者除外。/pp  其实随便打开一个价格499之类的基因检测服务,会发现里面列举了很多健康相关的检测事项,但其实这些项目体检时做个血常规化验就都有了。假如只是出于健康考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今天的基因检测完全不如去做个体检。/pp  不能走入健康核心功能,意味着基因检测无法获取最大的市场刚性需求。绕个弯,成为了更多相关企业的选择。/pp  样本不够多的前提下,想认识自己有点难/pp  想必大家都知道,基因检测不等同于体检,它可以提供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信息。/pp  比如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今天的商用基因检测技术,已经可以比较准确的获知你爱不爱吃香菜。/pp  但是花几百块钱知道自己是否爱吃香菜,貌似还是有点奇怪……/pp  于是基因检测产业给出了另一个可以作为卖点的方向:通过基因检测,认识你的祖源谱系。/pp  很多人都看过一个视频,内容是对几个欧洲人进行基因检测,然后告诉他们体内基因有多少属于某国家,多少属于另一个国家。结果令测试者普遍非常惊讶。/pp  确实,想一想可以通过基因来获知自己真正的“祖籍”,知道自己家族几百上千年以来的迁徙与定局路线,还是有点激动的。/pp  但是先别忙着激动,今天这项服务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目前中国的基因样本数据库不够大,并且各个学校与企业的样本库基本互不开源。我们其实很难通过商业基因检测,准确地知道自己来自哪里,祖先经历了怎样的迁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049ee2a6-5e88-4c61-a78c-11a481753a62.jpg" title="4B122451930361B769C16E22C6412E3E04A9AC00_size387_w1032_h518.png"//pp  欧美的国家与族群环境比较复杂,对人口迁移、人种融合问题的研究更多,而且基因数据库相对也比较完善。所以一个欧洲人检测自己的基因,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即使在欧美顶级研究机构,对东亚地区的基因样本研究也非常匮乏。这一块肯定还要靠中国人自己建设。/pp  虽然近几年我们国家的族属研究和相关基因样本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商业基因检测上体现的并不充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天去检测基因,在祖源这块很大几率我们会看到这样一句话“XX%属于北方汉族”——其比率经常是99%。/pp  这样的结果,对于汉族来说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们更想知道的,是祖先来自哪个省,哪个地区,经历了怎样的迁移来到了现在的家乡。但这些都有赖于庞大的数据库贡献因果关系,目前还不行。/pp  数据样本不够多的情况,也影响着基因检测对健康信息的贡献。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不通过病理,而是通过发病人群比例来归纳遗传病因,但这在样本不够的情况下也是枉然。/pp  路漫漫其修远,建立高相关度的基因库,其实是每个人的责任。但不管怎么说,在认识自己这件事上,今天的商业基因检测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有用。/pp  商业化心思跑太快,技术发展有点跟不上/pp  就像每个新型科技产业进入市场时一样。技术研发进度没有想象中快,配套设施建设没来得及跟上,但商业化需求又极度迫切,最终产生的矛盾感,也体现在基因检测的身上。/pp  尤其基因技术这种天然带着神秘外衣的技术,更是容易被人鱼目混珠。/pp  事实上,基因检测的成本下降速度已经不错。在2003年测出的第一个人类基因组序列时,整个项目耗时13年,共花费30亿美元。而在今天,一个相似的检验大概只需要几天时间和几千人民币。/pp  但即使这样,还是有太多产业发展问题没有得到解决。/pp  比如今天一份个人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文件大小要逼近100个G。相配套的解读算法、专用芯片都处在发展初级阶段。未来一个人的健康数据只会更大,对这些数据的处理还需要计算机科学领域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才行。/pp  另外,人才问题也很困扰。今天购买一份价值几万到十几万人民币全基因测序检测,会得到一份几百上千页的检测报告。但能看懂并给出相关健康建议的专家型人才寥寥无几。消费者往往还需要花费不小的代价进行解读,这显然会让更多人望而却步。/pp  在正规产业建设跟不上,基因检测又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大蛋糕”之时。各种牛鬼蛇神就会跳跃出来。/pp  比如今天我们能看到“基因测癌”“基因测百病”;还有专门卖给家长的“基因检测孩子天才程度”,以至于什么“基因测早恋、基因测网瘾”。更有“基因测命运”“基因测爱情”之类的,只能给他们一个大大的白眼。/pp  理想的美好和现实产业进展不够快,最终导致基因检测变成了某种娱乐产品。其主要消费者变成了希望尝试新事物,也不在乎几百块钱的都市白领。/pp  但尝鲜和娱乐化,毕竟难以构成一种健康技术的长远之计。这个线团般的纠结状态,可能需要基因技术本身、数据处理能力、数据样本库构建、产业生态四重发展来破局。/pp  我们还是可以相信,基因技术一定会是未来。但目前只能遗憾地说,这大概是一个有点慢的未来。/p
  • 工业进步才能摆脱进口依赖——联合嘉利谈润滑油和柴油运动粘度检测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深圳市联合嘉利科技有限公司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一批20多年研发经验的技术团队,研发团队有9人,而且60%以上人员在本行业已经从事20多年。/pp  目前国内运动粘度仪市场需求量较大,绝大多度的液体石油产品都需要检测运动粘度,特别是润滑油和柴油是必检项目。深圳市联合嘉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EKV110全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在国内具有相当的竟争力。EKV110全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属于高端仪器,目前已经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预期今年销售数量翻倍增长。/pp  深圳市联合嘉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EKV110采用了一支粘度管多系数的技术,增宽了测试范围,避免了国内同类产品需要更换粘度管的烦琐,同时EKV110也可以配备热敏电阻检测方式的粘度计,可以检测肉眼看不清液面的油样——不仅可以检测常规的柴油和润滑油,还可以检测机油、原油、导热油等黑色油品,在铁路机务段、特种设备检测院都有很好的应用且适用范围更广。不仅如此,EKV110还配备了两个进样托盘,每个托盘可以放置12个油样,托盘也有预热功能,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为客户节省了预热设备。无论从自动化程度,还是从检测的精度等方面都可以进口仪器相媲美。公司目前已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国际认证,产品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并通过了国家质检机构认证,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许可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150a8057-4fa0-4b2a-ac22-a0b5aef37cbb.jpg" title="EKV110全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jpg" alt="EKV110全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83700.htm" target="_self"EKV110全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a/pp  目前部分国内粘度计厂商关键部件都是依懒于进口,所以导致成本较高,只有寄希望于国内的整体工业水平不断提高,逐渐由国产较高质量的部件替代进口部件。另外也可以利用目前的成熟技术,扩展不同类型的运动粘度仪,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ppbr//p
  • 从科幻到人间,基因检测在中国的商业化
    汪建是谁?他今年61岁,头发略显花白,热爱户外运动,不管是爬山、上班还是出席大型论坛,他都穿着橄榄褐色户外款上衣搭配一条浅褐色长裤。  他还有一份很精确的个人说明书——在这个数据库里,不但保存了他的全基因组数据和干细胞,还连续记录了他十几年来的遗传信息、蛋白、微生物菌群、代谢、运动、营养、饮食等指标。在56岁时,汪建根据自己的基因图谱发现,他患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猝死的概率接近于零,就和几名登山者去了珠穆朗玛峰,并成功登顶。  对人体基因数据的利用在好莱坞大片中并不少见。1997年上映的科幻电影《千钧一发》(Gattaca)中甚至想象了一个“基因决定命运”的未来世界。在那里,大部分人经过基因加工出生,而且一出生就会拥有一份基因检测报告,上面的一系列数据比如未来的身高、智商、患病概率甚至寿命,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命运。回到现实,几十年来,科研机构和生物技术公司一直寻求通过基因组测序技术发现并记录神秘的致病基因,从而让预防和治愈癌症、老年痴呆和中风等成为可能。2005年,由美国率先提出、全球多个国家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但由于成本过高、检测过于耗时等原因,相关技术并未在商业医疗领域推广。最近5年,随着高通量测序(即可以一次并行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技术的出现,几乎每6个月基因检测就因检测效率增加一倍而成本下降一半。2014年1月,美国Illumina公司推出全球首个突破1000美元成本门槛的测序平台HiSeq X Ten。基因检测的普及随之加速。  当一些著名的面孔出现时,人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2013年5月,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在《纽约时报》发表一篇名为My Medical Choice的专栏文章,接受预防性的双侧乳腺手术。其原因在于她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自己患乳腺癌概率高达87%,而手术可以将患癌概率降到不足5%。这个以性感著称的好莱坞明星的做法促使前往专业机构咨询问题和进行检测的人数大幅增加,被《时代》杂志称为“安吉丽娜效应”。“(移除乳房组织暂时做填充)的手术大概需要8个小时,你醒来时胸部满是导引管和扩展器, 感觉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朱莉在文章中说。  在中国,基因测序行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测序服务领域。随着2012年第一款临床应用产品——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各个地方的推广,这个充斥着如RNA(核糖核酸)、碱基(分为A、T、C、G、U共5组)等专业术语的领域日渐火热。中国证券网的报道称,近3年来中国共有20万孕妇接受产前基因检测,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10亿元,粗略估计基因检测的中国市场规模未来将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而这也是一个技术难点和政策限制交织,还涉及伦理、隐私和生物安全等问题的领域。整个市场在政策方面经历了灰色地带和全面叫停,从2014年下半年才逐渐破冰。  今年1月,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被叫停近一年的临床应用的二代基因测序再次开闸——2014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和国家卫计委叫停了临床基因测序,原因是相关产品和技术并没有通过审批。3月11日,科技部牵头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疗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中国精准医疗计划——2030年前,中国精准医疗将投入人民币600亿元。3月27日,第一批共109家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发布。  申银万国分析师谢伟玉预测,基因测序市场未来5年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其中中国增速最快,有望超过20%。民生证券发布的《二代基因测序:下一个百亿美元市场》报告认为,随着政策的逐渐开闸,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和检测项目得到CFDA的认可。“未来的医疗发展之路,会从原来粗犷的、单一的、依赖于单个医生,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走向变成更加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依赖大数据分析的以预防疾病为宗旨的新型模式,所有的变革和颠覆都离不开革命性的技术:二代基因测序。”  周代星亲历了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中美两个市场的关键时刻。1990年,预算高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一批生物科技公司因此备受美国资本市场青睐。Lynx Therapeutics就是其中之一。但2002年周代星加入 Lynx Therapeutics任生物信息部主管时,由于测序仪研发技术进入瓶颈期,公司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当美国国家基因组研究院提出新目标——把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从当时的2000万美元降至1万美元,全球仅有的几家掌握基因测序技术的公司开始进入为技术疯狂的时期。2005年1月, Lynx Therapeutics与Solexa合并 2006年9月,Solexa在美国新奥尔良举办的人类遗传学大会上正式宣布Genome Analyzer研发成功——这种仪器能够更快速、更低价地测量海量DNA数据。“这意味着基因测序又要进入另一个阶段。”周代星回忆说,“会上每个人都很兴奋,甚至有人拿着支票问什么时候能把机器运到实验室去。”  2007年1月,Solexa被Illumina收购,周代星以Illumina公司亚太区测序市场销售总监身份来中国,想把产品卖进新市场。但他在这里没有感受到同样的兴奋。他想方设法接触了50多家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但绝大多数机构都不感兴趣,只有华大基因最终和他敲定了意向。“当时华大基因也还在研究一代测序,但已经敏锐地捕捉到新技术的前景。”周代星回忆。  总部位于深圳的华大基因前身——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在1999年因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部分(即“1%计划”)成立,如今已是世界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见到周代星之前,华大基因创始人兼董事长汪建一直关注测序技术进展,高通量技术的出现被他视为行业拐点,“基因组学发展将迎来新机遇,如果华大基因想要在生物技术领域干出一番事业必须赶上这一新一波。”  但在当时,作为中科院下属机构,华大基因编制只有90人,领导层一直希望扩大规模。而且,在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后,当汪建向中国科学院提出应该购买设备并继续进行基因研究时双方出现理念分歧。“我们老板当时想采购更多的测序仪,”时任华大工厂行政部门负责公关事务的邓文茜在2013年接受《彭博商业周刊》采访时说,“但是北京不支持。”  同样在2007年,华大基因脱离中科院体系,汪建和目前担任华大基因主席、华大基因学院院长的杨焕明带着44名员工一起南下深圳。另外两位创始人于军和刘斯奇则留在了中科院体系下的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根据此前《彭博商业周刊》的报道,深圳市政府为华大深圳工厂提供人民币1000万元人民币作为开办费,每年另外再补贴2000万元。该公司随后将名称变更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很快,华大基因开始大量购买设备,实施人海战术。2010年1月,在美国摩根大通保健大会上,Illumina在发布全新测序仪HiSeq2000的同时,宣布已签下来自华大基因订购128台的第一笔订单,每台仪器的价格约80万美元。这是Illumina发展史上最大的一笔订单,华大基因也因而成为全球拥有测序仪数量最多的机构。  如今,华大基因的业务领域已经涉及测序及分析、基因筛查与检测、分子育种和动物克隆。在深圳盐田区一个由旧鞋厂改造的8层办公楼里,借助240台基因测序仪,华大基因5000名员工每天都在从事大规模数据处理工作:DNA样品用特殊运输车带到这里,经过一系列化学处理,再被送进五楼测序仪实验室进行自动化测序 测序获得的信息会直接传输到生物信息组工作人员的电脑,再由不同项目组的员工分别进行不同领域的解读工作。2014年,该基因组平台处理了涉及几十万人、超过20PB(1PB=1024TB,1TB=1024G)的大数据,相当于超过3000个国家图书馆的数据总量。  某种程度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基因测序服务变得可规模化,就像制造业外包的转移一样,廉价的外包服务模式使得华大把业务迅速从本土扩张到欧美市场。测序仪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基因组学也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华大启用一批大学毕业生来“边干边学”,甚至还有部分高中生和大学肄业生。这些学历不一、拿低工资的信息分析师被外界认为是华大成立至今最大的成本优势。“仪器平台产出成本各家区别不大,低价要么牺牲质量,要么是便宜劳动力。”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所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说。  综合公开信息,2009年华大基因营业额是人民币4亿元,2010年超过人民币10亿元。《财经国家周刊》披露华大基因在2012年的详细数据:约人民币11亿元的营业额中,政府科研项目占比约10%,海外收入达30%-40%,国内科研服务占比20%-30%,临床收入为10%-20%。科研服务贡献主要收入但本身的商业潜力并不大,真正打开中国基因测序领域商业化蓝图的是产前基因检测。2014年6月30日,华大基因成为全球首家CFDA批准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机构。深圳市盐田区经济促进局局长陈晓武接受《深圳商报》采访时说,2014年华大基因的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2.5亿元,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达到人民币3.2亿元,同比增长44%。  在公开场合,华大高层常常会强调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民营机构,但深圳市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扮演了开山辟路的角色。在产前基因检测领域,一些地方政府也同样担任着助推器的角色。  产前检测针对发病率高、病情严重德遗传性疾病或先天畸形进行筛查,其中唐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新生儿出生缺陷。在中国,每年新增唐氏患儿约2.66万人,平均每20分钟就有一位唐氏患儿出生。过去,孕妇筛查采用羊水穿刺、绒毛膜取样、脐带血取样等侵入式检查方式,使用率最高的羊水穿刺则伴随约0.5%的流产风险。基因检测是抽取孕妇外周血了解胎儿是否有患病风险,可以避免检查风险。  湖南省是国内最早推动这项新的技术应用进入医院的省份。2011年3月,卫生部召开专家组会议,肯定了湖南湘雅医院和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的相关临床试验。随后,湖南省卫生厅给予其准入证并开始临床试点。一般而言,一项新检测技术在同一地区高一级别的公立医院推行开来,其他医院也会跟随,贝瑞和康迅速把产品推广到其他7家湖南省内医院。这是周代星离开Illumina后和5个朋友于2010年5月18日创办的公司。  华大基因在2008年也开始唐氏综合征无创产前筛查技术的开发,到2013年3月共完成109582例样本的临床试验并申请了13项专利,参与制定了深圳市地方标准。  深圳市政府在鼓励产前基因检测发展上的举动不小。2013年,深圳市设立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产业科研基金,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给予为期3年人民币3000万元的支持,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医保补贴范围,相当于政府为每位接受检测的孕妇提供600元财政补贴,并增加400元妇幼婴儿保险,华大基因也提出减免300元的优惠,这样一来,检测费用从2012年的2000元降到了700元。  这使得中国第一款基因测序领域的临床应用产品在早期得以快速推广。湖南和深圳之后,唐氏综合征无创产前筛查在湖北省、天津等地展开了省级试点。“科学技术的应用只有是与否的区别,消费者是很清楚的,只有在研发方面足够严谨,才能在有需求的消费者那里站稳脚跟。这毕竟是一个新技术、新产品,如果市场不认可,即便是政策惠及也不可能发展这么快。”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蔡大庆说。2011年,贝瑞和康获得了来自君联资本的1780万美元A轮融资。  试点单位不断增加,临床数据越来越多,国际上也出现更多相关文献,这些都有利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产品在医院、消费者中间的传播。而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整个检测报告反馈的时间也从最初半个月一步步改变为5个工作日,到现在只需要3个工作日。  另一方面,测序成本再次下降,更有利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产品的普及。但由于没有经过正式审批,一切都还处于灰色地带。事实上,在正式叫停之前,根据举报信,国家监管部门已发出两次叫停信号。监管部门认为,对遗传性疾病有诊断、咨询意义的基因测序服务应该在严格监管下展开。在一位健康管理公司创始人看来,一些测序服务机构没有资质、科研能力,宣称可以提供基因测序解读服务,从体检机构、医院等各个渠道拿到样品,出具未获认证的诊断书,缺乏充分临床研究基础的基因检测诊断一旦造成判断出入,后果很严重。该人士因不愿意公开评价本行业而希望匿名。  早在2012年4月,华大基因收到一次调整通知,原因是其使用的Illumina Hiseq2000型号的测序仪及其配套试剂没有提交相应医疗器械或药品注册证明文件。事实上,当时国内测序服务公司大都依赖于Illumina的测序仪,而这些测序仪在美国第三方实验室使用大多数都没有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完成审批,也无法提供注册文件。  一些公司开始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贝瑞和康选择继续与Illumina合作,双方共同生产新型测序仪,并向CFDA申请注册。由此,Illumina公司的测序平台进入了中国的注册审批程序。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则与Life Technologies公司合作,将其测序平台Ion Proton进行国产化并在国内申报注册。Life Technologies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供应公司,也是Illumina的全球竞争对手。(2014年2月,Life Technologies被默飞世尔科技公司收购。)2013年,在一轮针对华大科技(华大基因旗下为高校和研究院提供基因序列检测和基因信息分析的子公司)高达人民币13.98亿元的融资之后,华大基因还宣布收购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山景城的DNA服务公司Complete Genomics。2014年在国内首次获批的两款华大第二代基因测序仪,其中一款BGISEQ-1000就基于Complete Genomics的测序技术。2014年11月5日,达安基因成为国内第二家获得CFDA获批基因检测的机构。这是一家成立于2001年的广东中山大学下属企业,2004年8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而政府叫停临床基因测序之后,采取产品逐个报批、每家试点机构逐一放开的方式,进行了一轮审批后,基因检测重新开放。2014年年末,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涉及3个专业(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批准了7家北、广两地的试点机构,其中包括安诺优达、博奥、华大、达安基因在内的第三方检验机构。今年3月,109家医疗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试点获批,远超此前获批的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数目。这109家医疗机构获准开展产前筛查与诊断前咨询、知情同意书签署、临床资料收集和标本采集、检测报告审核使用、检测后临床咨询、高风险孕妇的后续临床服务等相关业务,但必须使用CFDA已获批上市的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目前,中国仅华大基因和达安基因两家企业有产品批文。  作为通过此次审批的机构之一,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姜傥透露:“获得资质后,我们正通过把所有生化、影像、病理的数据通过算法进行数据重构和分析。在某些疾病领域,我们会用移动医疗的工具更好地实现数据采集、交互和运用。”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2011年7月在创业板上市。  相比需要诊断治疗的人群,想通过各种方法维持健康状态的需求构成更大的市场。当基因检测只需用一点唾液就能完成时,用互联网方式服务大众的商业模式也开始崭露头角。  “个人基因检测”在2008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最重要发明之一。2006年,以人类23对染色体命名,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前妻安妮沃西基(Anne Wojcicki)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城创办23andMe。用户只要在网上付款,然后按步骤用公司寄来的采样器取唾液样本再寄回,4-6周后再登录网站浏览自己的检测报告,生成的报告涉及240多项健康状况特点,还包含家谱、病史、遗传性状等信息。而这些信息随着解读基因组带来的新变化不断更新,以现有科研速度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新成果。在将近10年时间里,23andMe还把基因检测的价格从999美元降到了99美元。  23andMe的成立让中国创业者看到了更多机会。2012年,赵伟从奇虎360公司离职创办了360基因,是国内较早以23andMe模式进入基因检测领域的公司。目前,360基因可根据不同产品类型检测相应易感基因定制基因芯片,覆盖孕前、产前、慢性病等大健康应用场景。  在基因检测官方叫停时,360基因被点名了。这次事件使公司断了收入来源,成为其面临的最大一次危机。好在监管部门的态度开放,并没有明确反对360基因这样的模式。360基因完成了一套算法分析体系的构建,并尝试咨询监管部门申请审批这套体系。“北京市药监局回复说没有这方面的报批办法。”赵伟说,“虽然现在还没有行业规范标准,我们还是要积极做准备,只是有点没方向。”  Illumina中国区前产品经理郝向稳在去年创办基云惠康,为个人提供精准的数据化健康管理。他推出“百人基因组计划”,用1万元成本价加公司原始股份期权的方式吸引用户,目前计划已经完成。“我们要想给出精准的健康管理意见,就必须有足够的中国人基础数据。”郝向稳说。目前基云惠康已经拿到天使轮投资,由树兰医疗CEO、OMAHA联盟发起人郑杰以及滴滴打车联合创始人王刚联合投资。  郑强在2014年年底创办的WeGene,是一个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互动社区,用户购买1299元的个人基因检测产品并在网络社区形成互动。在郑强看来,WeGene这个平台最需要跨越的门槛是生物信息解读。目前,该公司正在构建免费开放的中国祖源分析系统。“数据分析难度不小,能服务用户的基础科学研究仍然有必要。”他说。  Hi基因是一家在2014年2月创立的互联网基因检测平台,售卖酒精代谢、成人健康无忧等不同主题的产品包,创始人何文迪早前在香港摩根士丹利做医疗与IT结合方向的创业投资。何文迪找到有遗传学背景的杨菲来做合伙人,负责检测后咨询的专业规划。Hi基因还计划在资金充足时尝试借助线下体验店取样、咨询的方式建立从线上到线下的闭环。何文迪表示,公司初始资金来自合伙人自筹,目前正在进行A轮融资,但他不愿意透露投资方与金额。  然而,基因检测最终的解读依赖于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这样的能力建立在足够大的检测数据基础上。中国官方至今没有完整的中国人基因数据库,虽然人类基因组信息可以实现共享,但中国人种数据非常少,照搬白种人为主的数据库来建立模型并不严谨,国内面向健康大众的基因检测平台可能需要从零开始。360基因、WeGene、Hi基因都是根据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已验证过的科研结果,与用户检测数据一一比照分析。这样就形成一个僵局:没有那么多用户检测就无法根据数据库增加更多有效信息解读,如果不能给用户更多更精准的有效结果,用户也不愿意为此服务买单。在一直参与医疗机构投资与收购的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博嘉看来,这类基因检测公司的商业价值远远低于临床应用方向,在技术创新上的差距太大。  初趣旅行联合创始人李昂是WeGene的第一批用户,他从朋友那里知道这款产品后,立刻买了一份。整个流程和23andMe一样,4周后看到了包含祖源分析、健康风险、药物反应、遗传性疾病、天赋特征等200多项分析结果。  “报告显示没有重大遗传性疾病,看到一些指标不正常,能够指导我改善不当的生活行为。我喝咖啡一直会特别不舒服,检测后知道我的咖啡因代谢速度慢,就戒咖啡了。”李昂说,他所在的一个科技创业群大部分人得知这个项目都买来体验。在他看来,能够获得自己的DNA数据还是很有意义,尽管现在对患病风险判断还很有限,但看到一些指标不正常,就能够指导日常生活行为的改变。  众筹已成为互联网基因检测平台的推广窗口。WeGene把首批目标人群定在科技行业从业者,选择分享高品质消费品和使用体验的网络社区KnewOne进行众筹,999元包括60万个位点的检测。HiGene在京东发布一款面向儿童的基因检测产品众筹。“用户对产品接纳度比想象要高,一些人做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有一定了解,他们对价格反而不太敏感,最关心的是产品能够创造什么价值。”何文迪说。  但是医生有不同的看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主任医师步召德提醒说,“肿瘤成因和治疗极为复杂,单一按易感基因预测各类肿瘤不严谨,也会导致一些人为或许永不会降临的疾病而忧虑。是否带有易感基因都 需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反过来说,比如一个人没携带猝死基因是不是可以拼命熬夜工作了?”  李昂则认为,个人基因检测的用户体验还有上升空间,比如报告中有不少专业术语,普通人不太能理解。“要推广基因检测的大众产品,提供后续专业咨询服务是关键。美国已经有遗传咨询师这个职业体系,用户完成检测后可以获得更精确的咨询。但中国现在很缺乏这类人才。”武汉未来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汪德鹏说。在华大基因工作了6年的汪德鹏于2011年正式创办自己的公司,主营业务也是为科研院所提供测序分析服务。  而且,即便是增添一些趣味性内容,包括通过检测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常见突变,推测人的“酒量”,还有男性用户有没有可能秃头、减肥适合的运动方法等,大部分用户也不会像买游戏产品、买一件衣服那样消费基因检测。  “这门科学发展实在太快,以至于任何基于今天的理解而做出的遗传风险预测,都随时有可能被明天的新发现所修改。随着基因检测的逐渐改进,以及其他关键信息如家族病史、现在的健康状况与DNA检测结果更加有效地结合,这幅图像才会变得越来越清晰。从事这个行业的任何人都必须有所准备,根据新知识不断重新评估风险将成为惯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首席科学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主任Francis S. Collins在2011年出版的《生命的语言:DNA和个体化医学革命》一书中说。  根据摩根大通和Market and Markets预测,全球生物信息市场到2018年有60亿到9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大约20%~25%。美国市场已经开始细化分工,一批基因数据服务公司也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包括Google投资的DNA Nexus、Seven Bridges Genomics、Next Code等。这些大大小小的公司,分别专注在系统、云计算、微生物等细分领域,也有面向消费者健康市场或主攻临床市场。“在美国,短短几年产业洗牌过程中已经淘汰了很多生物信息公司,现在进入市场的公司避免与大平台竞争,争取做到小而美、小而精。”在一家位于美国波士顿的生物信息云计算公司从业者说。该人士因未获得公司批准而希望匿名。  像是回到1999年时候的生物科技热,新一波基因产业发展潮在显现,资本市场持续升温。在美国,2013年成为自2000年生物技术行业上市之后最活跃的年份,而过去的2014年更是持续这一狂潮,IPO数量翻了一番,募集资金 也从2013年的29亿美元跃升到63亿美元。借助整体生物技术板块的强劲势头,基因测序创业十分乐观。在生物信息领域,2013-2014年经历了收购狂潮,比如Qiagen收购了 CLC bio和Ingenuity,Illumina买了Nextbio等。  中国的生物信息行业热也是近一两年的事。罗奇斌曾师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直到去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读完生物信息博士学位,又回到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积累两年经验,他才决定创办奇云诺德。“基因信息太冗余,分析技术难度高,数据解读跟不上,这是目前基因行业的瓶颈。”他说,“奇云诺德想提供全面的生物信息分析解决方案,使一些应用开发变得更容易。”  来自互联网行业的人已开始入局。李厦戎、王乐珩离开阿里巴巴,从杭州转战北京创办了GeneDock(北京聚道科技),提供基因数据的存储与计算平台。“基因领域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数据问题,此前工作中积累的知识技能可以找到解决之道。”李厦戎说。  “一个普遍问题是,创业者一般都是技术拥有者与开发者,会容易进入闭门造车的境地,而投资者更喜欢以市场指导科技研发的企业,当然前提是必须相当规范。”恺富资本创始人周轶洋说。  在中国,如何规范使用和分享数据,还缺乏完善的法律保护和监管。罗奇斌说,“基因信息和个人信息绑定可能引起一些社会问题,风险远大于数据泄露造成的安全问题。”  打开预见未来的世界,正快速商业化的基因测序技术也会带来一些令人不安的景象。由基因测序衍生而来的科研、诊断、治疗、预警、大数据等应用场景正挑战已有的政策、监管、法律、伦理甚至是商业竞争逻辑 基因组巨大的信息量还有大部分没有明确的解释,除了个别遗传病基因,其他基因与患病概率之间的关系仍无头绪 个人了解的欲望与必要性也没有定论。但无论如何,政策将成为整个行业新的助推器。今年3月14日,依托华大基因研究院组建的国家基因库出现在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名为《新常态新成效》的头条报道中,并表示这将带来万亿级市场。随后两个月,汪建先后出现在了深圳卫视制作的创业脱口秀《百佬会》和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开始向更多普通人传道他的“基因报国梦”。而他身后,是越来越多奔跑入局的创业者试图打开僵局实现商业野心。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