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造血干细胞计

仪器信息网造血干细胞计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造血干细胞计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造血干细胞计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造血干细胞计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造血干细胞计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造血干细胞计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造血干细胞计相关的解决方案。

造血干细胞计相关的资讯

  • 利用iPS细胞高效制造造血干细胞技术问世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开发出了利用实验鼠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高效制造造血干细胞的技术。医生未来在治疗白血病时,有望利用这种技术制造大量造血干细胞,从而代替骨髓移植。  造血干细胞位于骨髓中,可以分化为红细胞和白细胞。东京都临床医学综合研究所与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iPS细胞先制作出了中胚层细胞。这种细胞可以发育为血管和肌肉等组织。随后研究人员向中胚层细胞植入LhX2基因,最终生成了大量的造血干细胞。  研究人员接下来用放射线照射实验鼠,使其失去造血功能,再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一部分实验鼠体内。结果显示,和没有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实验鼠相比,接受移植的实验鼠寿命大幅延长,生存了4个月。  研究人员指出,此前利用iPS细胞培养造血干细胞时,难以单纯生成造血干细胞,还会混杂其他细胞,而这次开发出的新技术使造血干细胞的生成效率达到了原有方法的四五倍。  目前在对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是移植与患者血液类型接近的正常人骨髓,以利用其中的造血干细胞,帮助患者恢复。研究人员希望在确认安全性后,将这种新技术用于人类的白血病治疗。相关论文已刊登在新一期美国《血液》杂志网络版上。
  • I型Treg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法的伴侣?
    一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 才有治愈机会,而这些患者中只有大约50%有完全匹配的供体,其余患者需要来自不完全匹配的HSCT治疗。这些不匹配的供体HSCT中有近60%会导致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而T-allo10疗法可有望降低GvHD的发病概率,其通过1型调节T细胞(Type 1 regulatory cell,Tr1 cell)以抑制同种异体反应【1】。Tr1细胞一般存在于外周血中,是CD4+ T细胞的亚群,可诱导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 【2】。一般来说,Tr1细胞可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 IL-10 和 TGF-β 【3】,表达抑制性受体CTLA-4【4】,但目前尚不明确Tr1细胞在T-allo10疗法的具体作用机制,亟需系统探索。2021年10月27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Maria Grazia Roncarolo教授研究组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题为Alloantigen-specific type 1 regulatory T cells suppress through CTLA-4 and PD-1 pathways and persist long-term in patients的研究论文,描绘了Tr1 细胞的独特分子表型和作用机制,对深入理解Tr1 的细胞生物学特征及设计新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策略具有一定意义。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利用T-allo10构建了稳定的、可重复的CD45RA - CD49b + LAG3 + Tr1细胞,并验证其表达Tr1特异的细胞因子(如IL-10、TGF-β、IL-22、IFN-γ),且具有同种抗原特异性。作者采用TCR-seq系统表征Tr1细胞,发现Tr1 细胞分化可能导致其TCR免疫组库的多样性降低。为了探索Tr1细胞的转录组特征,作者利用RNA-seq测序并发现了其若干特征基因,包括IL10、LAG3、ITGA2 (CD49b)、IFNG、PRF1、GZMB、GZMA等。Tr1细胞亦高表达Treg细胞相关基因,如CTLA4、LGMN (legumain)、TNFRSF4 (OX40) 、TNFRSF18等。为了进一步探索如何靶向同种异体抗原特异性 Tr1 细胞,作者基于转录组测序结果推测CTLA-4 或 PD-1 通路可能对于Tr1 细胞至关重要。因此,作者阻断了这些通路,发现CTLA-4 阻断几乎完全消除了 T-allo10 介导的对应答Teff细胞增殖的抑制,PD-1/PD-L1 阻断也具有类似的效果。最后,作者研究了体外培养产生的Tr1 细胞的临床意义。研究者综合利用了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NCT03198234)【5】 的前三名患者的临床样本。结果表明,T-allo10细胞治疗过继转移后的24小时内,患者2和3外周血中的 Tr1 细胞频率达到峰值。在治疗后第 28 天,患者1的Tr1细胞比例仍达11.6%。作者进一步利用TCR-seq发现外周血循环的部分Tr1细胞携带与T-allo10疗法输入时的Tr1 细胞相同的TCR克隆型,表明过继转移的 Tr1 细胞可能在体内长期存在。综上,该工作系统探索了CD45RA- CD49b+ LAG3+ Tr1细胞的免疫表型、免疫组库、活化的分子及通路特征,并发现阻断CTLA-4/PD-1可作为Tr1 细胞的潜在抑制剂。值得一提的是,在能够反映患者真实情况的临床样本中,研究者发现T-allo10疗法过继转移的 Tr1 细胞可在体内长期存在,这对基于Tr1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新型治疗策略的设计和追踪提供了重要线索。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bf5264
  • naica®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量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毒载量
    导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病毒病预防控制研究所和中国首都儿科研究所的科学家在Canad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Medical Micro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The Viral Load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follow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by Chip Digital PCR的文章。文中应用naica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建立了芯片数字PCR(cdPCR)方法,能够精准定量HSCT前后儿童HCMV感染的病毒载量。质粒pUC57-UL83的cdPCR检测限为103拷贝/ml,qPCR检测限为297拷贝/ml。cdPCR检测HCMV AD169毒株的结果为146拷贝/ml,表明cdPCR的灵敏度高于qPCR。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β-疱疹病毒,已感染发展中国家高达90%的人口。作为一种常见病原体,HCMV感染在免疫抑制个体中引起了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特别是在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患者中,原因是原发感染后潜伏感染的主要靶细胞是造血细胞。对于HSCT后的高危儿童,应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检测HCMV感染,因为HCMV病毒的载量及变化与HSCT儿童HCMV感染的发展和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因此,HCMV病毒载量的定量检测对患儿的治疗至关重要。应用亮点:▶ 使用naica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开发了一种快速、直观、简便和准确的检测HSCT前后儿童HCMV病毒的绝对定量方法。▶ 通过质粒和培养毒株验证naica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实验方法:作者从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医院收集了122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3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样本(男/女:73/52),中位年龄7.5岁。该研究通过质粒和培养毒株验证naica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均优于qPCR。在HSCT前后,通过qPCR和cdPCR检测所有供体和受体血清中的HCMV病毒载量。实验结果:作者通过含有pUC57-UL83基因的质粒DNA分别评估cdPCR和qPCR的动态范围。cdPCR的检测限 (LOD) 为103拷贝/ml (2.0拷贝/反应),qPCR的LOD为297拷贝/ml。结果表明,cdPCR的灵敏度高于qPCR。为了评估cdPCR数据的重现性,作者使用质粒建立了HCMV DNA拷贝数的标准曲线。分析cdPCR检测的变异系数(CV、标准差/平均值)。结果表明,cdPCR检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CV15%)。稀释质粒的预期值与cdPCR检测值之间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cdPCR检测值与稀释质粒的预期值R= 0.979, P 0.05, qPCR检测值与稀释质粒的预期值R= 0.939, P 0.05)。▲图1 通过标准曲线评估cdPCR检测的HCMV DNA拷贝数的变化。黑线显示质粒DNA的标准曲线。不同的散点是通过cdPCR测试到的HCMV DNA拷贝数。作者又使用HCMV AD169毒株验证cdPCR的灵敏度。qPCR可以检测到5.67×10 TCID50/ml HCMV DNA,但不能检测到5.67 TCID50/ml HCMV DNA。cdPCR可以检测5.67 TCID50/ml病毒的HCMV DNA。cdPCR的灵敏度优于qPCR。为了验证cdPCR方法的敏感性以及是否可以用于HSCT患者血液中的HCMV检测,作者通过qPCR和cdPCR检测了125例HSCT后儿童的全血样本。在38份cdPCR阳性样本中,有4份qPCR阴性样本。在91份qPCR阴性样本中,有4份cdPCR阳性。结果如表1所示。HCMV在125个HSCT患儿的检出率为30.40% (38/125),HCMV病毒载量范围为107拷贝/ml-6600拷贝/ml。男性组的检出率为30.14% (22/73),女性组的检出率为30.77% (16/52)。在0-12岁HSCT后HCMV阳性儿童中,HCMV的检出率为89.47% (34/38)。在0-6岁组中,男性的检出率为25.64% (10/39),女性的检出率为22.58% (7/31)。在7-12岁组中,男性的检出率为39.29% (11/28),女性的检出率为40% (6/15)。12岁以上患儿HCMV检出率为33.33% (4/12),男性检出率为16.67% (1/6),女性检出率为50% (3/6)。结果如表3所示。综上所述, cdPCR方法在HCMV检测领域比qPCR更敏感,能快速、直观、简便和准确的检测HSCT患儿HCMV感染率及病毒载量。参考文献:1.P. Griffiffiffiths, I. Baraniak, and M. Reeves, “,e pathogenesis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Journal of Pathology, vol. 235, no. 2, pp. 288–297, 2015.2.L. Dupont and M. B. Reeves, “Cytomegalovirus latency and reactivation: recent insights into an age old problem,” Reviews in Medical Virology, vol. 26, no. 2, pp. 75–89, 2016.naica六通道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法国Stilla Technologies公司naica六通道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源于Crystal微滴芯片式数字PCR技术,自动化微滴生成和扩增,每个样本孔可实现6荧光通道的检测,智能化识别微滴并进行质控,3小时内即可获得至少6个靶标基因的绝对拷贝数浓度。
  • 神奇的“万-能细胞”——干细胞
    人体内有各种各样各司其职的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保护我们免受细菌及病毒的侵害,红细胞携带氧气,血小板可以凝血… … 除了这些,人体内还有一种细胞功能更复杂,那就是有“万-能细胞”之称的干细胞。要知道,人体内的细胞都是有寿命的,例如红细胞一般有120天左右的寿命,120天后全新的红细胞就会代替那些老去的红细胞。那么,新的红细胞从何而来?其实,新的红细胞就是由干细胞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这就不得不提干细胞的五个特征:一是自我更新,指细胞分裂增殖的过程,产生的子代细胞仍维持亲代细胞的原始特性,比如,肝移植供者切除3/4的肝脏,可以在两周内完全恢复成原样。二是克隆源性,即单个细胞具有创造更多相同细胞的能力,一个细胞能复制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细胞。三是高度分化潜能,即能向不同的组织分化。例如我们临床上已经成熟应用的白血病治疗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其实就是利用了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功能,相当于更换了正常的干细胞。四是可塑性,指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其他类型组织细胞的能力。例如骨髓造血干细胞可以在适合的环境下分化为和脑组织的神经同类型的神经细胞。五是生物学特征,干细胞要想维持自我更新和分化的特性,需要特定的干细胞微环境,在不同的微环境中,干细胞可以发挥不同的能力。干细胞还是个大家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有多种分类。例如,根据来源不同,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胚胎干细胞主要来自囊胚的内细胞团,是一种高度未分化细胞;成体干细胞是对胎儿、儿童和成人组织中存在的多潜能干细胞的统称。相比于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来源较广,相对容易获取,并且源于患者自身的成体干细胞在应用时不存在组织相容性的问题,可避免移植排异反应和使用免疫抑制剂。按照发育潜能,干细胞又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三大类。全能干细胞是指能够发育成具有各种组织器官的完整个体潜能的细胞,如受精卵;多能干细胞虽然能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但并不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如胚胎干细胞;单能干细胞是指只能向单一方向分化、产生一种或几种密切相关类型的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心脏干细胞等。当前,干细胞研究已经成为医学领域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我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也已取得了诸多成就,如利用干细胞开展脊髓损伤修复已初见成效。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干细胞理论的日臻完善和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万能细胞”将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 赛默飞世尔携手亚洲最大的脐血干细胞库在天津成立“干细胞应用合作示范中心”
    2009年8月11日,中国天津—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近日宣布与亚洲目前最大的脐血干细胞库联合成立“干细胞应用合作示范中心”,双方欲协力继续推进中国脐带血干细胞储存和研究工作。  天津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协和中心”)拥有亚洲目前最大的脐血干细胞库,也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干细胞库之一 —— 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赛默飞世尔与“协和中心”的合作由来已久,并为“协和中心”装备了所有的 液氮储存罐系统,用于脐带血干细胞的冷冻保存。同时,赛默飞世尔还为中心的液氮储存罐系统专门研制了液氮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一直以来,凭借“Thermo Scientific”品牌良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公司和“协和中心”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这个联名“干细胞应用合作示范中心”的揭牌是双方长期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延续和升华。“我们一直都很关注国内外的干细胞研究工作,”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总经理迈世福先生说,“我相信我们提供的最好的脐带血干细胞储存环境能够帮助‘协和中心’的专家团队进行更好更深入地研究应用,我们可以一起推动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技术的发展。”  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是首批通过国家卫生部执业验收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也首批通过了亚洲脐带血库组织验收,日处理脐带血能力100份,总储存量达到30万份。  脐带血是继骨髓和外周血后的另一重要的造血干细胞来源。随着世界各地区的脐血库储存规模日益扩大,适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找到适合的脐带血就有了更多的机会。脐带血干细胞移植需要脐血库储存的脐带血达到一定的规模,并能保持造血干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以备患者找到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匹配的脐带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损伤与冷冻、储存温度、储存温度的波动和融化等因素有关,这就使得以实体库方式储存的脐带血干细胞的冷冻和保存质量,对脐带血能否被有效利用至关重要。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副主任韩俊领曾经通过比较冷冻前后和冷冻保存年份对脐带血干细胞的影响来研究脐带血干细胞的最佳保存方式。“我们的研究表明以液氮为冷冻源的深低温液态保存方式,可以使脐带血干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得到很好的保存,使它不随冷冻保存年份的延长而发生明显改变,证明脐带血干细胞在深低温状态下是可以长时间保存的。”韩主任表示。  图:赛默飞世尔科技与天津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干细胞应用合作示范中心”。(从左到右:赛默飞世尔科技亚太区运营副总裁程强、赛默飞世尔科技实验室产品事业部业务总监陈洁、赛默飞世尔科技实验室耗品部门全球运营副总裁John Fry、赛默飞世尔科技实验室耗品部门全球总裁Chuck R. Kummeth、赛默飞世尔科技实验室产品事业部亚太区销售副总裁Ian Smith、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总经理迈世福(Michael Shafer)、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健、天津市华苑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女士、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博士)。  更多关于赛默飞世尔的完整干细胞解决方案,欢迎访问www.thermo.com/stemcell  更多关于细胞培养 Excellence™ 产品信息,欢迎访问http://www.thermo.com.cn/Market24.html  关于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赛默飞世尔科技,原热电公司)  赛默飞世尔科技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05亿美元,拥有员工约3万4千人,在全球范围内服务超过35万家客户。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装备制造商等。公司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和Fisher Scientific这两个主要的品牌,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化学领域所遇到的从常规测试到复杂研发的各种挑战。Thermo Scientific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包括高端分析仪器、实验室装备、软件、服务、耗材和试剂在内的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Fisher Scientific为卫生保健、科学研究、安全和教育领域的客户提供一系列实验室装备、化学药品及其他用品和服务。赛默飞世尔科技将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为便捷的采购方案,为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提升客户价值,帮助股东提高收益,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英文) 或www.thermo.com.cn(中文)
  • 世界首例胎盘干细胞移植成功
    日前,解放军307医院宣布,经过16个月的术后观察,由全军造血干细胞研究所所长、该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陈虎教授领衔的团队,率先开展的世界首例胎盘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成功。据主治医生扈江伟介绍,2013年12月30日,河北迁安一位9岁女童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患者为重型再障,如果不采取移植治疗,将因反复出血、感染而导致死亡,结局和白血病患者一样。2014年3月14日,在征得患者父母同意后,307医院从女童新诞生的妹妹胎盘中提取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治疗,患儿康复出院。目前造血功能恢复正常,情况稳定。陈虎表示,脐带血干细胞具有免疫原性较弱、配型要求不高的优势,且移植抗宿主病发率较低,但缺点是是造血干细胞数量太少,不容易植活,难以满足移植要求。胎盘组织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通过分离胎盘中造血干细胞,从而弥补干细胞数量不足,两者联合移植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公开报道。陈虎还强调,胎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为治疗白血病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但还需要积累更多的临床病例才能不断验证这种移植方式的科学性和稳定性xy-8326RHi95缺氧诱导基因95抗体xy-8379RHIP2泛素蛋白连接酶E2抗体xy-7982RHOXC9同源盒蛋白HOXC9抗体xy-11630RHCN2 + HCN4环化核苷酸调控阳离子通道蛋白亚型2/4抗体xy-11851RHELT转录因子HELT蛋白抗体xy-11852RHES6转录因子HES6抗体xy-11853RHMX2同源盒蛋白H6亚型2抗体xy-11854RHS6ST1硫酸乙酰肝素6脑苷脂转硫酸酶1抗体xy-11646RHumanin神经保护肽HN抗体xy-4646RCapsid protein VP1大鼠细小病毒H-1株(H-1)抗体(N端)xy-2946RHAS1透明质酸合成酶1抗体xy-5898RHIF3 alpha缺氧诱导因子3α/HIF-3α抗体xy-5899RHIFPH4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4羟化酶抗体xy-5888RHyaluronidase2透明质酸酶2/玻璃酸酶2抗体xy-5822RH Cadherin心脏钙粘蛋白抗体xy-6592RHSD17B617-β-羟脱氢酶6抗体xy-4813RH5N1-H5禽流感H5亚型全病毒抗体xy-2942RORF K14(HHV8)人类疱疹病毒8 ORF14抗体xy-5889RHyaluronidase3透明质酸酶2/玻璃酸酶2抗体xy-6538RHOXB2同源盒蛋白B2抗体xy-6539RHOXB8同源盒蛋白B8抗体xy-6540RHSPA6热休克蛋白70家族蛋白6抗体xy-9913RHGFA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蛋白抗体xy-6537RHDGF肝癌衍生生长因子抗体(高迁移率族蛋白1样蛋白2抗体)xy-5386RPhospho-Histone H3(Thr3)磷酸化组蛋白H3抗体xy-9026RHPRT次黄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1抗体xy-3776RHistone H3 (acetyl K9)乙酰化组蛋白H3抗体xy-3748RAcetyl and phospho-Histone H3 (Ac-K9/p-Ser10)乙酰化和磷酸化组蛋白H3抗体xy-3779RHistone H2A组蛋白H2A抗体xy-3781RAcetyl-Histone H2A(K5)乙酰化组蛋白H2A抗体xy-3782RAcetyl-Histone H2B(K5)乙酰化组蛋白H2B抗体xy-3783RAcetyl-Histone H2B(K20)乙酰化组蛋白H2B抗体xy-5360RPhospho-Histone H2A.X (Tyr143)磷酸化组蛋白H2AX抗体xy-5361RPhospho-HSP27 (Ser254)磷酸化热休克蛋白27抗体xy-5362Rphospho-HSP70(Tyr41)磷酸化热休克蛋白70抗体xy-5363Rphospho-HSF1(Ser303)磷酸化热休克因子1抗体xy-5364Rphospho-HSF1(Ser307)磷酸化热休克因子1抗体xy-5365Rphospho-HSP70 (Tyr525) 磷酸化热休克蛋白70抗体xy-6011RHACE1E3泛素蛋白连接酶HACE1抗体xy-3837RHamartin结节性硬化症蛋白1抗体xy-3828RHNF4A肝细胞核因子4α抗体xy-4001Rphospho-HNF4 (Ser313)磷酸化肝细胞核因子4α抗体xy-6014RHELLS淋巴特异性解旋酶抗体xy-6013RHRASLS2HRAS样抑制因子2抗体xy-6002RHSP40 homolog热休克蛋白家族40抗体xy-6121RRBMX糖蛋白P43抗体xy-2366RHSD3B7滋养层细胞抗原3β7抗体xy-3672RHSP22热休克蛋白-22抗体xy-3606RHRH4组织胺H4受体抗体xy-3618RHSD11B2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2抗体xy-3635RHRH3组织胺H3受体抗体
  • 干细胞治疗行业乱象:多数项目未经审批
    不仅医疗机构,连一些美容机构也打着“干细胞”的旗号进行宣传和治疗。   宣称能治疗几十种疾病,实际仍处临床试验阶段  当前,大量的医疗机构打着“干细胞治疗”的招牌,宣称可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干细胞治疗真有这么灵吗?有没有风险?干细胞治疗行业的乱象应如何规范?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近日,有读者反映,有五花八门的医疗机构都宣称,用“干细胞疗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肿瘤、肾病、小儿脑瘫、糖尿病、股骨头坏死等非常严重的疾病。  众多医疗机构宣称,“干细胞疗法”可治几十种疾病  5月4日,记者登录了一家名为“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的网站。该网站宣称他们是国内唯一一家干细胞移植专科医院,可治多种疾病。  记者以治疗小儿自闭症的名义,电话咨询了该医院的刘医生。刘医生说,神经系统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有效、先进的治疗方法,可以保证安全,但并不能保证治好。  她介绍说,对于自闭症的干细胞移植共有五种,按一个疗程4次计算大约3—5万元不等,通常需要1—2个疗程 使用的细胞可以从自身取,也可以由医院提供。  记者以“干细胞”为关键词在网络上检索,发现有大量的网站和医疗机构以“干细胞治疗”的名义宣称治疗各种疾病。记者粗略统计,他们宣称能够治疗的疾病达到几十种。网站上还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治疗案例,以佐证其治疗效果。  干细胞治疗实际情况到底如何?记者来到北京一家医院的细胞渗透修复中心进行实地探访。在现场,记者看见几名脑瘫患儿正在等待接受检查。一名从河南带孩子来看病的女士说,她听说这里可以用干细胞治病,但效果如何不是很清楚。  记者以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的身份进行咨询,一位冷大夫告诉记者,用注射干细胞的方法治疗,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但是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恢复,尤其可控制病情发展。但他并未告知该技术是否处于试验阶段。  记者又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名义,来到北京市大兴区的同安骨科医院进行调查了解。一位姓孙的医生说,治疗时需要注射两次干细胞,费用不会超过两万元。至于已经在该院通过注射干细胞的方法治疗过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有多少,最后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孙医生表示没有统计过。  对于干细胞的来源,孙医生表示,可能来自人类胚胎细胞,也可能是羊的胚胎细胞,但自己并不清楚具体来源,会由医院向有关机构购买。  除用造血干细胞治疗血液病外,实际上其它治疗仍处临床试验阶段  干细胞究竟是什么细胞,真的能治疗那么多疾病吗?  据专家介绍,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是形成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祖宗细胞”,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干细胞治疗技术,是将已通过临床前安全性研究的干细胞,以不同给药方式移植到病人体内,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的技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中心主任兼天津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主任邱录贵教授介绍说,干细胞主要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全能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组织干细胞)两大类。目前,造血干细胞是研究最深入、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干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  他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用于治疗血液系统肿瘤、造血功能衰竭等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甚至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也是所有干细胞治疗中最成熟的技术。但是,就目前而言,除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其它类型的干细胞治疗目前仍处于早期(Ⅰ—Ⅱ期)临床试验阶段,比如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心肌梗塞、脑瘫、肝硬化等都仅限于严格设计的Ⅰ—Ⅱ期临床试验阶段,其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待验证,尚不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对于干细胞治疗成本,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教授韩忠朝说,如果用脐带血提取的干细胞,每一针的成本大概在1000元左右,如果用已经制备成的干细胞注射液,则成本要提高好几倍。  他还说,很多医疗机构会向一些生物技术公司购买干细胞,也有的大医院会自己制备,但是这些机构都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都是按自己的技术标准来进行制备。  干细胞治疗有滥用嫌疑,采取实验性疗法应让患者知情同意  据了解,今年1月,卫生部发出《关于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停止未经卫生部和国家食药局批准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活动。而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卫生部并未批准过除造血干细胞治疗血液病以外的干细胞临床治疗。  而目前大量医疗机构宣称可以用干细胞治疗各种疾病,邱录贵对此认为,大多是利用这一时髦概念和干细胞广泛应用前景进行牟利的一种炒作。而且,很多医疗机构开展的细胞免疫治疗,也有滥用的趋势。  此外,还有很多美容机构也宣称,可为顾客提供干细胞美容服务。记者打电话咨询了一家北京的美容医疗机构,客服人员说,干细胞美容收费为39.2万元,将为顾客注射从德国黑山羊胚胎中提取的鲜活细胞来美容,“其实就是打羊胎素”。  对此,韩忠朝认为,“打羊胎素”美容根本不属于干细胞治疗,甚至“注射从德国黑山羊胚胎中提取的鲜活细胞”都是被欧盟禁止的,因为欧盟从未批准过将羊胎素应用于人体。  韩忠朝认为,虽然以干细胞疗法治疗一些疾病,从临床上来讲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这一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临床实验的支撑。而且,并非所有类型的干细胞用于治疗时都比较安全,比如胚胎干细胞就可能会在体内形成肿瘤。  那么记者实地探访的同安骨科医院等是否具干细胞治疗资格?北京大兴区(微博)卫生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同安骨科医院是正规注册的医院,但是区县卫生局没有审批干细胞治疗资质的资格,建议去公立的三甲以上医院治疗,不要随便在这种小医院治疗。  北京市公共卫生咨询电话12320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根据卫生部的规定,干细胞治疗属于“第三类医疗技术”,认为其“涉及重大伦理问题,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要求此技术若用于临床治疗须经卫生部审批。  但也有专家认为,虽然卫生部没有批准,但不代表医院完全不能采用干细胞疗法。  根据《执业医师法》,当医生认为现有的医疗技术很难有效治疗时,可以采用有科学依据的新技术,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但专家同时强调,这种实验性临床医疗的临床方案要通过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且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新技术发展呼唤监管和保护,专家建议规范细胞来源和质量  “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干细胞技术作为一种先进技术正在快速发展,研究应用前景相当可观,患者需求也很旺盛。”韩忠朝说,但目前国内出现的大量干细胞治病宣传,显然有悖于技术发展实际,应加强规范。  他还认为,对于新技术发展最好的保护和促进,就是统一和规范管理。为此,他建议,干细胞技术的相关临床实验,应由卫生部门或药监部门牵头组织,并在该领域颁布统一的技术标准,实施严格的资质审核。  邱录贵也认为,监管部门责权不明是干细胞治疗失控的原因之一。目前美国干细胞治疗临床应用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管理,而我国则没有相关的规定。  另外,规范干细胞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干细胞的来源和制备标准。韩忠朝建议,国家应成立一个细胞产品审批中心,对全国的细胞产品进行统一审批,确保细胞产品的安全与质量。  专家还提醒说,要认识到干细胞技术仍处于试验和临床研究阶段,要接受干细胞治疗,应先向有公信力的权威医疗科研机构咨询。
  • 西部首个国家级干细胞创新平台落户成都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2220002a96397739540.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noimg/254f4365-ae87-4df5-83ce-ae02eae23685.jpg"//pp  近日,由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申报、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共同建设的“成体干细胞开发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成为西部首个国家级干细胞创新平台,为西南地区干细胞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奠定坚实基础。/pp  strong创新促发展,引领行业前进/strong/pp  工程实验室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200万元为“四川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补助”资金。总建筑面积2350m² ,包括各功能实验室、中试车间及其他相关部门,并引进一系列国内外先进设备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如细胞生物分析、高通量测序、核酸检测系统、流式细胞仪、无菌操作、超速离心等。工程实验室还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研发水平较高、工程化经验丰富的专职研发团队,其中包括原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汪成孝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副所长马峰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段海峰等6名在干细胞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免疫治疗及临床医学等方面深有造诣的技术带头人。/pp  工程实验室经过长期的技术沉淀、工程化实践、市场化考验,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技术体系,其中多项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实验室承担1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协和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承担5项省级项目,开展具有前瞻性的自主研发项目10项,合作研发项目3项。/pp  工程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其研发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技术”获得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干细胞研究关键技术与候选药物开发”项目获得四川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大科技和公益类项目,承担5项省卫计委项目,发现11例HLA新等位基因并被世卫组织授予命名,获得国家专利22项,相关研发人员多次在国际重要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2210000955ee9277c04 (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noimg/0af5fa09-fd11-4e29-8c52-2e7d4550710d.jpg"//pp  同时,工程实验室与四川大学口腔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建立长久合作机制,主要开展以乳牙来源的干细胞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为今后乳牙来源的干细胞用于牙齿和牙周组织的缺损修复及再生的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及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多家知名干细胞科研和医疗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干细胞关键技术研究和干细胞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pp  工程实验室以干细胞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为主体、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检测为重要构成的发展结构,以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突破关键核心瓶颈为抓手,以智力成果外溢辐射带动行业进步为责任,同时不断整合内外各种优质资源,保持与其他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密切合作,经过数年稳健发展,取得了众多成绩,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pp  strong集中优势,着力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strong/pp  工程实验室所处干细胞行业是当今国际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前沿和制高点,为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社会民生需要,有利于我国发展模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能带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pp  但目前,我国干细胞产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其快速发展,如产业链脱节,产学研体系尚未有效形成,企业科研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且较为分散,缺少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资源投入不足,行业人才不足等。/pp  四川作为医药生产大省,不仅拥有国家卫计委首批批准设置的七家脐带血库之一的“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这一干细胞资源库,还拥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和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干细胞研究、应用和产业化的重点单位,在发展干细胞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但却缺少干细胞研究与转化创新平台。/pp  因此,面向未来,工程实验室将进一步整合申报及共建单位内外各种优质资源,从资金投入、硬件升级、信息化水平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外部资源引入、机制完善方面,不断提升平台的综合实力。工程实验室将以干细胞产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干细胞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宗旨,从干细胞行业前沿技术、干细胞产品开发及制约干细胞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关键技术难题等方面系统地进行攻关研究,开展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同时凝聚、培养干细胞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开展干细胞产业技术研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验室将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国家级创新平台,通过技术成果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国家和地方产业创新平台的有机衔接,促进四川省乃至整个西部干细胞产业的技术进步,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更多新的成绩,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pp /p
  • 南开团队开发干细胞仿生赋能系统助力干细胞研究发展
    随着人类在生命科学领域探索的不断深入,干细胞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科学界和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的重要科技战略。尽管具有广阔前景,但干细胞研究和应用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干细胞的高质量地体外培养就是关键难题之一。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军课题组,在20余年持续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可以模拟体内微环境的干细胞防生赋能系统,有效解决了目前干细胞体外培养效率低、费用高、安全性差、代际功能减损等问题,助力干细胞研究更好地走向应用。以课题组成员为骨干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奇府”,正致力于将这一研究成果推向市场。干细胞是人体发育过程中以及成体后体内存在的一类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多向分化等特点,常用于生长发育、疾病发生、药物筛选等科学研究。除此之外,干细胞还可以用于疾病治疗,例如: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眼角膜给患者带来了光明,脐带造血干细胞用于治疗遗传性或获得性造血系统疾病、间充质干细胞对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免疫调节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干细胞,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也被应用到重症以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当中。然而,通常干细胞获取比较困难,数量也极其有限。为了获取足够数量用于治疗的干细胞,必须进行体外扩增。然而,随着扩增代数的增加,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逐渐减弱,这使得可应用的干细胞可用代次有限,导致干细胞资源稀缺,难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而其高昂的成本也极大限制了干细胞产业发展。因此亟需一套解决干细胞数量严重短缺的方案。研究人员介绍,目前的干细胞培养系统存在四大痛点——增殖能力不足,细胞产量低;功能丢失,治疗效果差;干细胞纯度低,安全风险大;细胞资源稀缺,生产成本高。简而言之,现有的培养系统极易造成培养的干细胞不够用、不好用、不敢用和用不起的问题。“这是由于一般的干细胞扩增使用的培养表面不能很好地仿生体内微环境导致的。” “奇府”团队负责人、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陈国强介绍,在多细胞生物中,没有一个细胞是孤立状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如果把干细胞培养环境比作“房子”,细胞间相互作用就是一根重要的“支柱”,没有这根“支柱”,“房子”就摇摇欲坠。那么,如何实现体外微环境构建呢?研究团队以干细胞仿生培养材料入手,全面优化配套培养体系。首先,研究团队筛选多种细胞间相互作用蛋白,分析其基因以及蛋白序列,随后选择几种基因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融合蛋白基因,通过生物合成技术稳定批量制备人工基质蛋白产品,最后利用纳米涂层技术在传统材料表面形成人工基质蛋白涂层实现表面功能改性。“奇府”团队通过先进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核心产品,其基质成分明确稳定,量产纯度>95%,且为人源蛋白,能够更好地调控人源干细胞,且更为安全。同时,“奇府”干细胞赋能体系大规模构建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核心蛋白,很好地在培养平面上实现了体内微环境的仿生,从而使细胞功能得以维持。此外,“奇府”产品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蛋白仿生调控干细胞生长微环境,缩短干细胞增殖周期同时延缓干细胞衰老,使可用的干细胞数量大大增加,扩大了干细胞的生产规模,降低了干细胞的生产成本且减少了患者等待的时间。“我们的培养技术补齐了最后一根‘支柱’,仿生干细胞微环境,在体外构建了干细胞生存之家,而且还是一个温暖舒适的‘阳光房’,达到高效增殖、安全使用、功能提升和成本降低的四大效果。”陈国强说。“为了实现最好的干细胞培养效果,进行培养体系各组分详细优化,从培养基质的成分配比,作用时间到培养基的选择以及细胞消化液组成都进行了数百次以上的尝试。”项目骨干秦政介绍。干细胞扩增技术成熟后,“奇府”团队开启了针对干细胞不同用途赋能体系的开发。干细胞的行为受到其所处的微环境的影响,要想让干细胞发挥指定的功能,需通过微环境对其进行精准调控。为实现这一目的,“奇府”团队通过查阅各种疾病以及发生发育相关论文,不断优化培养体系,先后开发出心肌修复、血管再生、免疫调节以及关节修复等4种干细胞赋能体系。在相应疾病模型小鼠试验中,相较于传统基质表面培养的干细胞,“奇府”赋能的干细胞具有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截至目前,“奇府”干细胞防生赋能系统涉及的相关技术现已获得十余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基于领先的仿生构建技术和良好的实验效果,“奇府”团队还将研究成果积极向产品转化,将人工基质蛋白及其配套的培养体系简化组合形成了简单易用的试剂盒产品。“目前,我们的团队已与国内干细胞生产企业和相关医疗机构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将产品提供给合作单位进行试用,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反馈。未来,我们希望以市场化的方式,将‘奇府’系列产品规模化推入市场,真正助力我国的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相关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hm.201600114
  • 剑指产业乱象 无锡干细胞技术创新联盟成立
    3月14日,在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工作会议上,无锡市干细胞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宣布成立。“联盟的目标就是制定标准,规范市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无锡博雅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俊峰说。  据介绍,在全球范围内,干细胞移植疗法目前还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这一疗法在国内却被滥用,未经批准的干细胞治疗项目广泛存在。“干细胞产业乱象的根源就在于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无锡市生物产业推进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行业内缺乏相关规范和操作标准,缺乏伦理指导原则和临床准入标准。此次,无锡干细胞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将剑指干细胞产业乱象,从制定相关标准着手,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充分发挥联盟在促进产业共性重大关键技术创新上的作用,培育出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据介绍,近两年无锡共引进10家以“530”企业为主的干细胞研发领域的生物公司,目前有6家企业已经与医院合作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工作。接下来,位于马山的国际干细胞联合研究中心将制定我国第一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制备、检测、储存、临床治疗一系列标准和操作规程,并在硬件设备、技术水平、质控标准、数据管理等方面与世界接轨,提高干细胞研究和产业化产品、医疗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此次会议上还明确了今年生物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举措,提出到年底全市生物产业产值要超过325亿元,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副市长方伟出席会议。
  • Eppendorf直播课 | 干细胞新应用及其工艺策略
    2023年8月29日(周二) 19:00—21:00,我在直播间里等你霍金曾预言,干细胞将掀起一场医学改革,有望治疗任何疾病,而这场改革已逐渐来临。“我穷尽一生探究宇宙奥秘,不过另有一个宇宙同样叫我好奇,这个宇宙藏在我们身体内——人类自身得细胞星系。医学界的新时代已经近在眼前,新时代里,人体任何疾病都可医治,全靠我们体内那些拥有异能的细胞,它们叫干细胞”——霍金。那么,干细胞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干细胞是一类特殊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殊能力”,干细胞治疗则是利用了这点,治疗疾病或促进组织再生,原理虽简单,但其治疗过程却并不简单,尤其是干细胞工艺复杂。生物制品圈联合Eppendorf主办的干细胞风云 - 新应用及其工艺策略的主题网络研讨会即将于8月29日(周二)晚上19:00-21:00进行,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深耕在干细胞领域的三位重量嘉宾来和我们一起探讨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在直播间里等你。主题1:基于前体细胞技术的全球首创新药开发演讲嘉宾:张婷 吉美瑞生创始人、CEO主题2: 造血干细胞技术应用及前沿演讲嘉宾:张艳君 中吉智药研发总监主题3:干细胞治疗的应用与挑战演讲嘉宾:丁伟 Eppendorf 应用专家微信扫码报名,点击开播提醒不错过!
  • 2011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讲座与培训
    2010年6月3日-6月5日 (技术培训6月6日-6月10日) 上海  会议简介  干细胞技术已成为自然科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领域,其理论的日臻完善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在疾病治疗、动物育种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产生划时代的成果,将是对传统医疗手段和医疗观念的一场重大革命。干细胞在医学应用上有着光辉的前景,国内外政府,企业及相关单位也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  2010年10月,11月美国FDA分别批准杰龙生物,先进生物运用干细胞开展临床试验,可以预见干细胞在未来的几年里将是充满机遇与竞争的。  我国干细胞研究目前处于空前的好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批复关注干细胞发展,并且将干细胞列为重大研究计划的专项。我国干细胞基础研究的成果及研究量均已受到世界瞩目,近年来我国干细胞研究进展迅速,已成为干细胞研究大国,并在许多领域几乎与世界同步,有的甚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通过加快干细胞治疗技术临床转化及应用对提升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持续创新能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干细胞是基础研究与临床联系十分紧密的领域,尤其是癌症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各种组织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心脏干细胞,肝脏干细胞,胰腺干细胞等)发现,为人类解决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退行性疾病,损伤与修复提供关键性的治疗手段。为此,特举办干细胞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推动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结合,帮助中国临床医生与科研工作者寻觅合作机会,推动干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发展。  “2011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讲座”将继续秉承“高水平,实用性,有效性”的原则,加强交流,提高水平,为干细胞科研事业及临床应用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培养提供最有效的支持和交流平台,技术讲座将邀请国内外干细胞领域的顶级科研和临床研究专家,分享干细胞技术进展,临床研究技术及临床标准探索,内容涉及干细胞培养/分化/重排/调控/临床研究实例等各项技术,议题包括:干细胞维持和分化 、干细胞重编程研究、发育与模式动物研究、干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胚胎与成体干细胞的应用、造血干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干细胞与药物研发等。  为满足广大学员进一步了解临床级人类胚胎干细胞建系标准和掌握扎实的胚胎干细胞培养基本技术,同期还在同济大学医学院开展“胚胎干细胞技术培训班”。  为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加本次讲座及培训!  2011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讲座组委会  会议时间:2011年6月3日~6月5日 地点:同济大学逸夫楼 会议规模:400人  培训时间:2011年6月6日-6月10日 地点:同济大学医学院  主办单位  华东干细胞库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学分会  中科院干细胞库  北方干细胞库  南方干细胞库  演讲嘉宾  徐国彤 同济大学医学院  金 颖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孙 毅 同济大学医学院  周琪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肖 磊 浙江大学  康九红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曹谊林 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钱其军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曾凡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赵春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邓宏魁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卫立新 第二军医大学  沈晓骅 清华大学医学院  联系方式:  组委会秘书长:  路建伟博士  E-mail:jwlu33@gmail.com  Tel: 86(21)65984257  报名咨询:  张依寒 Yihan.zhang  E-mail:Yihan.zhang@bioon.com  Tel: 86(21)54481353  Mt: 13681810839
  • 2011第四届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日程安排
    RMSC 日程时间表日 期时 间会 议 内 容11月10日08:30-17:00 会议注册11月11日08:30集体照08:30-12:00 开幕式和主题论坛 12:00-13:00午餐 13:30-17:00分会报告101:亚洲和欧洲策略和项目F101: Strategies and Projects of Asia and EU 分会报告210:分子胚胎学和胚胎干细胞S210: Molecular Embryology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 分会报告211:干细胞基因组学,基因组重编程,表观遗传学和系统生物学S211: Stem Cell Genomics, Genomic Reprogramming, Epigenetics & Systems Biology and Adult Stem Cell Cycle Regulation分会报告212:干细胞谱系,定向分化和调控网络S212: Stem Cell Lineage, Deriv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Regulatory Networks分会报告213:循环肿瘤细胞和癌症干细胞S213: 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 and Cancer Stem Cell 分会报告310:人类胚胎干细胞和多能成体祖细胞及骨骼肌干细胞S310: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ESC), Multipotent Aldult Progenitor Cells and Skeletal Muscle Stem Cells 分会报告311:脐带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S311: Umbilical Cord Stem Cells and Neural Stem Cell 分会报告430:小血管生物工程和心脏组织修复S430: BioEngineering Small Vessels and Cardiac Tissue Repair 18:30-20:30欢迎晚宴11月12日08:30-12:00 分会报告102:北美及其他国家策略和项目F102: Strategies and Projects of North America and Other Countries 分会报告220:肝细胞生物学,肝细胞免疫学,和微环境S220: Stem Cell Biology, Stem Cell Immunology and Microenvironment 分会报告221:诱导多能干细胞和人多能细胞技术S221: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 and hPS Cells Technologies 分会报告222:干细胞生物标记物,表面抗原标记, 谱系标记和脱细胞技术S222: Biomarkers, Surface Antigen Markers, Lineage Marking and Decellularization of Stem Cell 分会报告31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和造血干细胞S312: Hematopoietic, Blood-forming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分会报告313:原始生殖细胞和脂肪来源干细胞S313: Primordial Germ Cells and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分会报告4-1:干细胞再生和生物治疗原位修复S4-1: Stem Cells for Regeneration and Biotherapeutics for In Situ Repair 分会报告421:心血管组织再生和血管再生S421: Cardiovascular Regeneration and Neovascularization 12:00-13:00午餐 13:30-17:00分会报告223:干细胞研究的新的分子工具S223: Novel Molecular Tools for Stem Cell Research 分会报告230:细胞机制,细胞应答和控制S230: Cellular Machinery, Cell Responses and Controlling 分会报告231:器官形成中的血管生成及自组装模式生物前沿进展和组织工程模块S231: New Frontiers in Angiogenesis‎ and New Self-Assembly Model Organisms for Organogenesis and Robust Tissue Engineering Building Blocks 分会报告420:癌症、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风和中枢神经系统修复的干细胞治疗和再生治S420: Stem Cells and Regenerative Therapy for Cancer, Blood Diseases, Diabetes and Neur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Stroke and CNS Repairing 分会报告422:泌尿系统疾病,骨骼和骨骼肌修复以及骨科疾病干细胞治疗和再生治疗S422: Stem Cells and Regenerative Therapy for Urological System Diseases,Bone & and Musculoskeletal Repair and Orthopedic Diseases 分会报告423:干细胞免疫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疾病S423: Immunotherapy of Autoimmune Diseases by Stem Cells 分会报告5:组织工程和干细胞的生物加工Forum 5: Bioprocessing of Tissues Engineered and Stem Cells 分会报告6:青年科学家论坛Forum 6: Young Scientist Research 11月13日08:30-12:00 分会报告240:组织工程中的先进的细胞培养技术 S240: Advanced Cell Culture Technology for Tissue Engineering 分会报告241:定向的三维组织生长和功能技术,组织工程中的微阵列和生物芯片S241: Directed 3D Tissue Growth & Function Technology,Microarray and Biochips in Tissue Engineering 分会报告320:生物材料或生物相容性材料与细胞反应材料S320: Biomaterials or Biocompatible Materials and Cell Responsive Biomaterials 分会报告321:在组织工程中的生物活性材料,纳米材料和纳米医学S321: Bioactive Materials, Nano-materials and Nanomedicine in Tissue Engineering 分会报告322:材料化学和生物力学-杂化,复合生物材料支架S322: Material Chemistry and Biomechanics-Hybrid,Composite, and Complex Biomaterials for Scaffolds分会报告431:眼科和听觉组织,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组织,肝,肾,脾脏和膀胱组织修复S431: Repair of Ophthalmological & Hearing Tissues, Respiratory & Alimentary Tracks, Liver, Kidney, Spleen, and Bladder Tissue Repai 分会报告432:软骨组织,指骨和小关节,牙齿组织和骨移植中的组织治疗S432: Tissue Therapy for Cartilage Tissue, Phalanges and Small Joints, Dental Tissue and Bone Grafting分会报告433:创伤皮肤,皮肤溃烂和烧伤的修复S433: Wounded Skin, Skin Ulcers and Burn Injuries Repair12:00-13:00午餐
  • 文献速递│荷载溶瘤病毒干细胞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研究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组具有髓系特征的多发性异质性恶性肿瘤。通过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性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方式,可以提高患者五年总存活率;但是,与其他血液肿瘤相比,AML的治疗效果较差,最常见的表现是缓解后复发。因此,对于复发和化疗耐药的患者来说,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具有有效和可控副作用的治疗药物和技术。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 OVS)是一类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型病毒,通过直接溶解感染的肿瘤细胞和间接增强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力来介导肿瘤细胞的破坏。其种类有: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单纯疱疹病毒-1(Herpes simplex virus-1, HSV-1)、呼肠孤病毒(Reovirus)和溶瘤腺病毒(Oncolytic adenovirus)等。由于OVS优先破坏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害,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AML细胞感染溶瘤病毒会显著增加肿瘤细胞的死亡率,这为AM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已经在多个临床试验中进行了安全性和可行性的探索。然而,B淋巴细胞会对血液循环中的OVS产生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Bntibodies、NAbs),从而阻止病毒的传播,最终会降低病毒的治疗效果。▲ OVS的双重作用模式,优先靶向并杀死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几乎没有有害的影响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类存在于多种组织(如骨髓、脐带血和脐带组织、胎盘组织、脂肪组织等),具有多向分化潜力的多能干细胞。在过去的十年中,MSCs被认为是OVS的理想载体,其原因有:(1)、MSCs为病毒提供了一个复制场所;(2)、MSCs能避免被免疫系统清除;(3)、MSCs确保病毒能到达肿瘤部位;(4)、MSCs会分泌细胞因子,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然而,携带溶瘤病毒的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SCs, Huc-MSCs)的抗肿瘤效果及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潜力近日,贵州医科大学成体干细胞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赵星和何志旭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Huc-MSCs作为呼肠孤病毒的细胞载体,并使用博鹭腾AniView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携带呼肠孤病毒的Huc-MSCs和MSCs在活体内对AML的治疗效果和抗肿瘤效果。该工作有助于提升研究人员对MSCs携带OVS的抗肿瘤机制的理解,并可能为临床治疗AML提供新的策略。相关成果已在国际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发表。评价携带呼肠孤病毒的Huc-MSCs在体内的治疗效果。根据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可用于体内移植的Huc-MSCs的定量,将呼肠孤病毒(Luc-MSCs-Reo)负载于Huc-MSCs,并静脉注射注射到AML小鼠模型内。通过博鹭腾AniView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进行成像,结果显示Huc-MSCs位置同肿瘤THP-1细胞定位相同。小鼠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表明,接受呼肠孤病毒感染的Huc-MSCs的小鼠的中位存活时间比接受裸鼠呼肠孤病毒的小鼠显著增加。这些数据证实了Huc-MSCs作为呼肠孤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携带呼肠孤病毒的Huc-MSCs对AML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评价携带呼肠孤病毒的MSCs的体内抗肿瘤效果。建立具有免疫活性的小鼠AML模型,通过博鹭腾AniView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进行成像,结果显示标记DIR的MSCs和呼肠孤病毒感染的MSCs对C1498肿瘤具有肿瘤归巢能力,提示携带呼肠孤病毒的MSCs维持其固有的向肿瘤细胞迁移的能力。根据各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肿瘤中的病毒RNA定量显示、治疗后小鼠血清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到肿瘤中CD8的表达结果,可得MSCs有效地将呼肠孤病毒运送到肿瘤部位,并触发小鼠的免疫反应,对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证实了MSCs载体能够增强呼肠孤病毒的抗肿瘤效果。▲ 携带呼肠孤病毒的MSCs对C57BL/6小鼠C1498肿瘤的治疗作用
  • 2011中国(威海)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治疗前沿论坛(第一轮通知)
    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是国际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其成果与技术的应用将孕育治疗及再生医学的重大突破。我国十分重视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的前沿技术研究,国家973计划、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均对其进行了重点部署,并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为促进我国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深入健康发展,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定于2011年7月在山东威海举办“2011中国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治疗前沿论坛”。论坛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与学者,围绕干细胞、组织工程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方法等进行专题报告,并安排优秀论文交流,进行学术研讨。会议现向全国本领域开展征文活动,会议将出版专题文集。  会议征文范围(会议研讨主题):  1、干细胞技术  各种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肿瘤干细胞、iPS细胞等)的分离、培养、鉴定  各种干细胞的三维培养及分化条件  无血清培养基  干细胞库的建立及维护  2、支架材料技术  新型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原理及制作方法  仿生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型材料在组织工程支架制作中的应用  细胞-支架材料-新生组织的相互作用  3、生物反应器技术  干细胞培养扩增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应用  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应用  4、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临床治疗技术  干细胞移植与治疗方法  组织或器官再生方法  各种干细胞在重大疾病(包括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治疗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包括原位组织工程)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  干细胞或组织工程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5、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面临的技术伦理挑战  干细胞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挑战及对策  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挑战及对策  6、其他相关技术  核移植胚胎干细胞技术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技术  再生医学  会议征文要求:  1 论文所反映的信息和学术成果应是近期完成的,大会文集收录未曾发表的论文摘要,论文请勿涉及保密内容,请作者确保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文责自负。  2 论文摘要投稿截止日期为2011年6月15日。  3 格式要求  3.1 论文摘要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字数不超过1500字。  3.2 论文应简洁扼要,原则上不附图表,内容应能反映研究成果信息。  3.3 论文摘要结构:  3.3.1大标题(第一行):三黑字体,居中排。  3.3.2作者姓名(第二行):4仿字体,居中排。  3.3.3作者单位(第三行):按单位名称、城市及邮编顺排,用五宋字体。  3.3.4摘要。五号宋体。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3.5关键词。需列出4个关键词,五楷字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T13745-92)。  会议征文经专家评审,将安排优秀论文进行大会交流,并可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刊、全国生物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上全文发表。  论文摘要请以电子邮件方式于2011年6月15日前寄至:biotech@mail.las.ac.cn(邮件主题: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论坛+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文后请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并注明详细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电话、手机、传真、E-mail等)。  会议时间、地点:  2011年7月16-18日(15日全天报到)  山东威海博力康博尔康复疗养基地国际会议中心(0631-3669308)  参会办法:参会代表请于7月10日前填写会议回执后E-mail或传真至会议主办单位,会议费每人1500元,在读研究生每人1200元(凭有效证件)。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联系方式: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  通信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100190)  联 系 人:任红梅  电 话:(010)82624544(传真),82626611-6511,13641036700  传 真:(010)82624544  电子信箱:renhm@mail.las.ac.cn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  通信地址:北京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16号  联 系 人:张艳梅  电 话:18701376506  电子信箱:zyanm109@163.com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  2011年5月9日  2011中国(威海)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治疗前沿论坛报名回执表 单位名称: 学院/部门:通信地址:邮 编:姓名性别职称电子邮箱电话 是否住宿住宿日期
  • 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投资企业动态|干细胞新锐公司血霁生物完成A+轮融资,推进血小板等特色管线发展
    近日,干细胞新锐公司苏州血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血霁生物“)宣布完成A+轮融资,方正和生旗下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携手众多投资机构共同参与本轮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造血干细胞、iPSC体外再生血小板管线的加速推进;推动血小板药物递送平台的开发;以及用于建立临床级别的iPSC细胞及其向造血各世系分化的产品体系。本轮融资将支持血霁生物加速各管线的开发,补充所需要的各类型人才,并着力建设GMP级别的生产场地用于产品后期的小试和中试。 关于企业 血霁生物是由海归专家创立的干细胞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通过干细胞定向再生血液细胞,以用于各类疾病的细胞治疗以及开展相关药物研发。公司创始成员来自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基于全球领先的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体系,血霁生物以体外产生的血小板为先导产品,解决癌症、肝病、急危重症、血液疾病等疾病中急缺的血小板需求,以及开发各类血小板异常相关疾病的创新药物。血霁生物自成立以来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凭借团队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极具潜力和吸引力的行业新秀。创始人朱芳芳博士在斯坦福大学“干细胞之父”Irving Weissman实验室和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实验室的学习工作中,研究时间长达13年,完成了对血霁生物前期需要的技术积累,并且在美国的美元VC机构从事多年早期医疗健康投资,她还是旧金山地区知名侨领,历任北京大学北加州校友会会长、理事长,美国浙江商会秘书长、董事以及北加州华人联盟理事等。朱芳芳表示,血霁生物最优先的管线是血小板的体外再生,这是中国第一家、也是继日本和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家血小板体外再生的公司,它“凝爱止血、霁朗安康”,致力于为民众解决血小板临床的刚需;同时它也期待承担起民族使命,以解决潜在的国防储备需求。除了临床输注止血的刚需,血小板参与了血栓形成、癌症监控、损伤修复等过程,为血栓类疾病、癌症、运动医学、衰老治疗、医美等各领域都提供了独特的解决方案。血霁生物将会紧扣血小板的核心,以干细胞体外再生的技术获得原料,推动其向相关领域的辐射,并且积极完成技术原研和专利布局,并开始向生产转换。血小板是人体中唯二的无核细胞,因其生物相容性和趋向性,成为首选的递送药物的细胞载体之一,这也意味着血小板可以成就全新的平台式递送技术。使用血小板进行药物递送是国际科技前沿,血霁生物正在积极践行该平台的搭建,以国际性的视角选择优先开发的管线,着力将以干细胞来源的血小板递药技术推入到最前沿,开展全球范围内的研发竞速。同时,血霁生物拥有深厚的iPSC重编程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分化技术的功底,已经成功递交了iPSCs建系、干细胞分化成NK、巨噬细胞等各造血世系细胞的专利,为未来血霁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同时血霁也在以开放的心态对接与免疫细胞治疗公司以及相关生物医药公司的合作。血小板电镜图,血霁生物提供,图片来源:动脉网 投资逻辑 干细胞治疗应用前景广阔,现已进入临床治疗有序开展阶段,干细胞治疗市场规模达百亿美元,中国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数量仅次于美国,全球占比逐年提升。血小板体外再生技术可以解决血小板缺乏症现有治疗方法的痛点,有望成为第二次输血革命,市场空间广阔。血霁生物汇聚了世界级的创业团队,具备全球视野和深厚的技术底蕴,对行业发展理解深刻,未来发展战略清晰,是一家掌握底层平台技术的优秀企业。公司的血小板产品是最有希望用于临床并量产的干细胞产品,具备安全、成本低、技术成熟、相对要求低风险小等诸多优点,有希望成功实现市场化。 关于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工商注册名称:北京元培科技创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是由北京大学、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以及其他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北京大学第一支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经过公开遴选,方正和生担任基金管理人。基金规模超10亿元人民币,存续期最长可达12年。作为耐心资本,基金将聚焦高端“硬技术”领域,以原始创新为主要投资阶段,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国家创新能力提升。
  • 遗传发育所揭示成体神经干细胞促进其子代新生神经元发育的调控机制
    p  1978年,Schofield首次提出干细胞的微环境定义,并发现局部微环境对造血干细胞干性的维持是必要的。从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定义了各种组织的干细胞微环境。然而,干细胞本身是否能作为微环境因素进而影响其子代细胞的发育尚未完全被揭示。在成体神经发生微环境中,成体神经干/前体细胞能够终生产生功能性神经元,参与学习记忆等。成体神经发生过程中,新生神经元能够释放反馈抑制信号来调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命运决定。然而,神经干细胞是否能够调控新生神经元的发育尚不清楚。/pp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郭伟翔研究组,通过细胞清除,反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细胞标记以及信号通路调节等实验手段,发现神经干细胞可以持续提供Pleiotrophin (PTN) 配体促进其子代新生神经元发育。若没有此前馈作用,新生神经元树突会发育异常。进一步研究发现,PTN主要通过作用新生神经元上的ALK受体,从而激活AKT信号通路来促进海马新生神经元的发育。/pp  随着年龄的衰老,神经干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并且新生神经元也随之呈现出发育的异常。更为重要的是,该研究发现PTN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介导的AKT信号通路的活性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然而,通过外援供给PTN或者激活AKT信号能够改善衰老所导致的新生神经元发育的缺陷。这一结果提示在成体神经发生微环境中,缺乏神经干细胞源性PTN因子可能是导致认知能力随着衰老的增长而衰退的原因之一。/pp  该成果于11月27日在线发表于神经科学期刊Neuron上。郭伟翔组博士研究生汤常永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郭伟翔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吴青峰在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实验设计上的帮助,军事医学科学院崔亚雄在脑组织切片染色上给予了很大帮助。该研究得到中科院先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的资助。/pp原文链接:/ppa title="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96627318309590?via%3Dihub" href="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96627318309590?via%3Dihub" target="_blank"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96627318309590?via%3Dihub/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W020181127437669067284.jpg" alt="W020181127437669067284.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3fff90be-98cf-4b57-8cc3-b274f31e0e4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神经干细胞分泌PTN促进其子代新生神经元发育/pp /p
  • J Immunol:揭秘NK细胞的产生成熟机制 有望开发出治疗癌症和感染性疾病的新型免疫疗法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在机体抵御癌症和多种感染性疾病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绘制出了这些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中的超级细胞成熟过程的不同阶段以及其被调节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对于开发抵御癌症的新型免疫疗法至关重要。在机体免疫系统中,NK细胞是机体防御机能的前线细胞,其能够识别并且杀死癌细胞及被病毒所感染的细胞;由于其具有重要的功能,目前很多研究都重点调查如何利用NK细胞来开发抵御癌症的新型免疫疗法;机体免疫系统中的两个主要角色: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来自造血干细胞,而且科学家们对其也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于NK细胞的成熟过程却研究甚少。研究者Ewa Sitnicka教授说道,为了能够在细胞疗法中充分利用NK细胞的特性,我们首先就需要理解NK细胞产生的机制,通过绘制出其从造血干细胞开始产生成熟的不同过程以及调节机制,或许就能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控制NK细胞的发育以及功能,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还阐明了干细胞分化以及产生不同类型淋巴细胞的机制。对于NK细胞功能和成熟至关重要的信号通路Notch蛋白属于高度保守的信号沟通系统中的一类受体家族,Notch信号能够控制动物和人类机体中细胞的发育工程。文章中,研究热源调查了当通过Notch蛋白激活产生的信号通路被关闭后所发生的状况,研究者指出,Notch信号通路对于NK细胞的发育以及正常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当研究人员对小鼠机体血细胞中处于失活状态的Notch功能进行研究时,他们发现,NK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都会被影响。研究者Ewa Sitnicka解释道,如果没有Notch信号通路,NK细胞就不会正常成熟,而且其数量也会下降,这对于NK细胞有效抵御癌症和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后期研究人员还将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来理解如何产生正常功能的NK细胞来用作癌症免疫治疗。
  • “小贝开讲”之流式细胞术在MDS及相关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时间:2018年5月31日 19:30 - 20:30内容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在临床上,MDS与其他的髓系增殖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一个普遍的难点。随着各种检测技术在临床上应用不断深入,流式细胞术在MDS及相关疾病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来自道培血液病医院的流式细胞术主任王卉老师,专业从事流式检测工作多年,在流式细胞术检测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主讲人简介:王卉陆道培医疗集团病理和检验医学科副主任,流式细胞室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血液免疫学会流式细胞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北京医学检验学会体液和血液学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 从事临床流式细胞术检测和细胞分选16年,参与编写专业书籍8本(2本待出版)。擅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淋巴瘤、非造血系统肿瘤、微小残留病变等临床诊断。独立签发临床流式诊断报告十余万份,其中50%为来自全国各大医院会诊的疑难病例。
  • 细胞产业千亿美元蛋糕待分享
    p  1999年干细胞技术被《科学》杂志评为十大科技之首,2013年免疫细胞技术又被《科学》杂志评为十大突破之首。在具体技术上,无论是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技术,还是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成功在血液肿瘤领域的应用,抑或是世界首例应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分化细胞治疗退行性黄斑病变等,21世纪细胞治疗都将会填补传统治疗如手术化放疗等所达不到的盲区。/pp  2014年,资本市场尤其是美国对细胞产业的关注日益加剧,促使全球各大药厂不惜代价地收购核心产品、技术和专利。/pp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与2013年相比,无论是风投(VC)/私募股权(PE)、首次公开发行(IPO)还是合伙投资额,都在呈倍数增加,而2013年与2012年相比,这个增加却只是一个百分比数字,这一明显的对比体现了资本热潮进入细胞产业的大趋势。/pp  去年,细胞治疗领域一共获得了630亿美元的国际资本,焦点集中在细胞治疗和基因修饰的细胞治疗等方面。另一方面,资本热潮进入产业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肿瘤、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及心脑血管疾病方面。/pp  此外,各大药厂也在积极寻找相关技术的合作方,如诺华斥资2000万美元建立细胞疗法研究中心;辉瑞与专门研究CAR-T疗法的法国生物科技公司Cellectis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购买其10%的股权 强生向转基因大鼠全球企业Transposagen公司提供2.9亿美元的资金合作研究并共同开发CAR-T疗法。/pp  进入2015年,这个热度持续增加,安进宣布将预付6000万美元和高达5.25亿美元的项目进度付款,与美国凯德药业公司(Kite Pharma)展开合作,用于研发新的肿瘤免疫疗法;葛兰素史克与英国生物技术公司Adaptimmune达成一项超3.5亿美元的协议,用于合作开发新型细胞疗法治疗癌症药物等,这些事例都彰显出资本对于产业的投资热度。/pp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业界普遍认为,从去年开始美国对细胞治疗技术的态度非常友善,多家院所和公司的CAR-T项目进入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应用治疗的疾病也从血液肿瘤扩展到各种实体肿瘤。/pp  在欧洲,一向以严谨著称的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在年底批准了西方世界首个干细胞治疗产品Holoclar,用于治疗因眼部灼伤导致的中度至重度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在亚洲,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应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pp  我国也在今年发布《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并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非行政许可审批,将审批权下放等,这些利好消息都表明国内外对细胞行业的政策越发友善,将对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pp  总体来说,到2020年,全球干细胞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美元 到2025年,免疫细胞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美元,也有数据表明为1000亿美元市场。而中国将占有全世界细胞产业20%的市场份额,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蛋糕,等待着产业内公司去分享。/pp  2015~2025年这十年将是细胞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具体表现在2015~2020年将是以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推动产业快速发展。/pp  其次,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行业政策都将日趋完善,国内政策更是越来越友善。/pp  第三,资本对行业的推动是巨大的,从今年到明年,市场也许会出现泡沫波动,有些以此为题材的新兴公司估值过高,泡沫结束之后,资本会成为真正的加速器,推动行业在未来十年的快速发展。/pp  第四,近5000亿美元的蛋糕等待着我们去分享,因此业界一定要合作。无论是官、产、学、研、医和媒体,都要为这个产业负责。另一方面,在过去10年,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了国内细胞产业发展缓慢且备受争议。从去年开始,免疫细胞热扩散至整个中华大地,国内许多公司开始从事免疫细胞存储及应用。因此,呼吁从事细胞产业的朋友能够团结合作,要对我国细胞产业负责,吸取以往的教训,不要自己打败自己。/p
  • CYTO2024笔记:光谱流式技术应用爆发式增长,新"玩家"入局——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干细胞流式平台技术总监孙大千
    “光谱流式作为CYTO会议的重头戏已经有好几年了,也一直是我个人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因为过去的一年中我的工作重点就是光谱分选仪的安装调试和运行推广。在这一次的会议上, 虽然高维流式的维度仅从上次CYTO的48色提高到了50色,但光谱流式技术在应用广度和理论深度等方面都在迅猛发展。”——笔者:孙大千 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 干细胞流式平台 技术总监——01——光谱流式技术迅猛发展,自动化、AI、影像流式加持CYTO会议的全体和平行会议报告中,涉及光谱流式技术的非常之多。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光谱流式开始与其它的前沿技术热点相结合,比如自动数据分析,AI技术与影像流式技术等。光谱流式的应用对象则从免疫细胞延伸到了肿瘤细胞,干细胞等等领域。研究的组织类型也从免疫系统扩展到了全身各种器官和组织。比如剑桥大学 Andrian Liston教授的前沿报告 ”FlowCodes, a flow cytometry based platform for massive in vivo screening”。作者使用48色高维流式染色方案,来分析46种不同组织的免疫特征,以此来研究Treg在组织间的迁移过程。研究产生了天量数据,用人力来分析近乎不可能。于是作者编写了开源软件FlowCode,对数据进行自动设门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方便大家分享这个工具,作者还发布了软件的二维码,扫码就可以试用。这也是本次会议 的一股热潮,各种工具软件层出不穷,而且都是开源资料,非常有利于技术的推广。约克大学的David Kent教授则是利用前沿仪器把流式与影像技术结合起来,不仅检测标记物的表达,同时还可以观测到标记物在细胞内的分布。并且将二者结合起来对造血干细胞进行了分群,分选和一系列功能性研究。报告的题目是“Seeing is believing :Unlocking new research questions using image enabled cell sorting”,“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十分形象的描绘了影像与流式技术结合的巨大优势。同时,在各个平行会议,尤其是两个单元的光谱流式平行会议中,我看到了众多30-50色的高维光谱流式染色方案,应用于识别免疫细胞以及免疫环境中的各种组织细胞。细胞的来源也不限于人和小鼠,还扩展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用于疫苗研发。课题的领域则涵盖了基础,转化与临床研究。由于光谱流式技术大大拓展了数据的维度,最近连续几次CYTO中的数据分析报告也主要围绕光谱与影像两个领域展开。算法分析高维数据, 细胞分群本就是难点,研究人员其实还需要再进一步探索, 漂亮的高维数据到底能告诉我们什么?今年除了新的降维算法继续涌现之外,数据分析工具又向前跨越了一步,开始在AI的辅助下直接解释流式数据的生物学意义了。也就是说,我们输入高维数据之后,不仅能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彩色细胞群图谱,还能够直接推测每群细胞的表型,甚至探索表型变化与生物学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这样的分析是AI通过搜索浩如烟海的科研文献来实现的,极大节省了我们用于文献检索的时间。典型的例子是多色流式先驱Pratip 博士开发的TerraFlow系统。——02——爆发式应用增长激发仪器厂商热情,光谱流式赛道涌入新“玩家”如果说光谱流式技术在几年前,还是令人好奇的新鲜事物,现在它已经走进了大部分学校和研究机构。本次CYTO之前ISAC曾做过全球流式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用过光谱流式仪的用户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二。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显然激发了仪器厂商的极大热情。感谢Cytek,总结了光谱流式仪的发展史。在本次CYTO会议上,许多头部企业都宣布推出或即将推出新款光谱流式仪。包括赛默飞,索尼,贝克曼,安捷伦等等。同时,国产流式仪器也在努力赶的过程中,在CYTO上我看到了层浪科技的展位,得知他们也有计划在明年推出自己的光谱流式仪,非常高兴。竞争的市场是用户的福音,我们可以一起期待百花齐放的春天了。——03——问题与挑战当然,随着光谱流式技术的维度迅速冲上50+这个台阶,同时使用范围加速扩展,高维+光谱也产生了许多特有的问题和挑战。从染色方案设计与验证,到实际操作时对照的制备与光谱解析的细节,再到数据的分析解读,光谱流式都与传统流式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我非常重视的是BD公司Peter Mage博士在设计50色高维流式方案的时候发现的新概念:光谱解析造成的信号扩展误差,这是高维光谱流式独有的现象,对于我们设计高维染色方案有极大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我会单写一篇小文章来讨论。还有,由于高维流式使用的抗体太多,就容易使得两个荧光抗体分子在空间上过于接近,从而发生FRET现象。图中这个诡异的火箭峰,很容易被误认为双阳性群,其实是FRET造成的。在验证和优化高维染色方案的时候需要特别警惕这种现象。在这次会议上争论很多的,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操作问题,相信有光谱流式经验的伙伴们多半都遇到过。这个问题就是:怎样处理图中这样不理想的光谱解析结果?可以像传统流式一样,手动加上一层补偿吗?如果加补偿的话,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倘若加的不对,会不会造成实验结果的误读呢?我和许多同行专家交流过,大家莫衷一是。——彩蛋环节——“We can’t. The authors are still fighting with each other now.”最有趣的是上次CYTO中联合众多资深流式专家,设计并主持流式纠错workshop的Anna Belkina博士,她对于鉴别错误的流式数据有着丰富的经验。我问她什么时候各位大咖能总结出一个SOP,教大家怎样正确的在光谱解析数据上手动附加补偿。她半开玩笑的眨眨眼说 “We can’t. The authors are still fighting with each other now.” 不过,大家还是有一些共识的:首先需要尽一切努力制备正确的单染对照,还要充分的分析自发荧光的影响,这样可以减少光谱解析错误的程度。另外,最好要准备细胞表型已知的阳性对照样品,用来验证染色方案和解析过程的准确性,比如健康人的外周血细胞。还要充分的阅读文献,对于样品中细胞分群应该有的样子有一定的了解,再去手动加补偿,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误读。如果对于分群的模式毫无概念,贸然去手动加补偿,那就是典型的盲人瞎马,有很大的可能会掉进坑里,得出错误的结论。【后记】总而言之,光谱流式作为一个强大的研工具,其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现在的大趋势是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方向发展。可以说,光谱流式就像一柄刚刚锻炼成功的神兵利器,光芒耀眼夺目。但是这毕竟是一件新武器,它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仍在摸索它正确的使用方法,同时在不断探索它能力的边界。如果使用得当,这件神兵能为你破除迷障,打开一片新天地。如果使用不当,造成的恶果也会超过它的前辈。就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能够熟练驾驭这件神兵的剑侠吧,期待它帮助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特别声明:原创文章内容已受保护,任何公众号或媒体网站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授权。】中国流式小组官方微信公众号
  • GE推出新型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助力干细胞研究与应用
    20世纪60年代,自骨髓移植成功治疗造血系统疾病以来,人们对干细胞治疗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干细胞治疗是把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以达到修复病变细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的细胞和组织的目的。 在刚刚结束的&ldquo 2011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rdquo 上, GE医疗的全球研发总监Dr. Stephen Minger做了题为《Therapeutic and Research Potential of Human Stem Cells》的演讲,分享了他对人类干细胞研究与临床应用潜力的看法。 Dr. Stephen Minger 演讲现场 干细胞疗法就像给机体注入新的活力,相比于常规方法,具有很多突出优势。目前很多细胞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幵不明确,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硬化、肢体缺血性疾病等,由于干细胞具有"修复再生"的生物学特性,干细胞治疗有可能成为此类疾病的终结者。无论是自体干细胞移植还是异体干细胞移植,由于所采用的干细胞免疫原性非常低,几乎不引起排异反应,因此,干细胞治疗高效安全、无毒副作用,同时,干细胞治疗可以很好的与基因治疗相结合,还是基因治疗的良好载体。成体干细胞取自成人自体或胎盘和脐带血,因此来源十分广泛,不用担心治病"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干细胞技术是当今生命科学的聚焦点,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生物和医学技术领域可能取得革命性突破的项目,有望启动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一场"医学革命",将会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需要严格的监测细胞的属性,以确定该细胞是否保留其多能性,处于分化阶段,这对于确认干细胞性质非常重要。此外,也需要有适当的分析方法用于测试和优化干细胞的培养和分化条件。这些方法通常包括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生物标志物的表达,以及用RT - PCR迚行基因表达的研究。然而当前,高内涵分析技术较上述技术体现了更多的研究优势,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定量研究干细胞的多能性与分化作用,实现科研与临床的转化。 通用电气医疗集团(GE Healthcare)推出了IN Cell系列最新一代高端产品IN Cell Analyzer 6000 激光共聚焦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它将高质量激光光源和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使高速度和高质量细胞图像获取和分析达到统一,为客户提供了快速而精准的细胞技术分析平台。它可以满足要求更高的高内涵分析和筛选。拥有专利技术的光学系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IN Cell Analyzer 6000的共聚焦光阑是可变的,类似于眼球虹膜控制瞳孔的大小;感光成像采用了新一代科研级sCMOS技术。针对不同要求和难度的实验,IN Cell Anaylzer 6000提供成像速度和图像质量最优组合。 与此同时,GE还推出了以金属卤素为荧光光源的IN Cell Analyzer 2000全自动荧光显微镜型细胞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该系统非常灵活,使用广泛,可以为您实现一些以前无法完成的实验设想。可实现从显微观察到自动化筛选,以及细胞器、细胞、组织和整个生物体的成像。IN Cell Analyzer 2000有着硬件和软件的独特组合,能够非常快速地获取图像,是筛选的理想选择。该仪器是利用六西格玛原理来设计的,结构坚固,能确保它在多用户环境中高通量应用的可靠性。
  • 我国细胞和基因疗法注册和临床情况盘点
    细胞治疗一般包含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是目前临床研究和治疗应用最广泛的干细胞类型,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则因其不存在传统干细胞存在的伦理问题,而成为干细胞领域最具前景的干细胞类型之一。CAR-T疗法是当前免疫细胞治疗领域最炙手可热的领域,此外,TCR-T、TIL、NK等免疫细胞疗法也是当前免疫细胞疗法的主要类型。载体介导的基因疗法是目前基因治疗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广义的基因治疗还包括核酸药物、溶瘤病毒疗法等。本文将重点盘点国内以CAR-T为代表的免疫细胞疗法、以间充质干细胞为代表的干细胞疗法以及基因疗法等临床和注册情况。01 干细胞2004年至今,CDE共承办了62项干细胞药物申请,包括2项进口药品申请和60项国产药品申请,目前已有35项临床申请获得了临床批件或临床默示许可,另有8项申请终止了审批程序或不被批准。从药物注册分类来看,62项干细胞药物申请中共有42项1类新药申请,从2018年至今呈现逐年增长情况,2021年较上一年同比增速超120%,2022年前四个月已有10项1类干细胞药物申请,全年有望以超过50%的增速再创新高。 图1:我国历年1类干细胞药物申请数量 数据来源:CDE从干细胞类型来看,间充质干细胞(包括间充质祖细胞、间充质前体细胞等)共有47项,主要来源包括脐带、胎盘、宫血、脂肪、骨髓、牙髓等;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前体细胞、肌母细胞等其他类型干细胞申请仅15项,包括泽辉生物的人胚干细胞产品CAStem、仙荷医学的支气管基底层细胞产品REGEND001,以及两款基因编辑的干细胞产品——康景生物的CG001和辑因医疗的CRISPR/Cas9 基因修饰BCL11A红系增强子的自体CD34+造血干祖细胞注射液。 从临床试验来看,目前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登记开展的干细胞相关临床试验多达600余项,而在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上登记开展的以药物上市为目的的临床则有20项,其中进度最快的仅推进至临床II期,离推进至上市仍有很长一段距离。表1:以上市为目的登记开展的干细胞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来源: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由研究者发起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方面,截至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和卫健委公布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已超100项,批准设立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已达133家(含部队医院)。其中,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分别以6项和5项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位居前二,仁济医院备案项目涉及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和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山大学附三医院开展3项针对脊髓损伤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郑大一附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均以4项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并列第三。02 免疫细胞截至2022年5月,全国已有累计131项免疫细胞疗法申请获得CDE受理,其中CAR-T疗法84项、TCR-T疗法8项、TIL疗法4项、CAR-NK疗法2项,其他类型免疫细胞疗法共33项。其中,共有75项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申请获得临床批件/临床默示许可,包括CAR-T疗法独(56项)、TCR-T疗法(3项)、CAR-NK疗法(1项)、其他免疫细胞治疗(15个)。 图2:我国免疫细胞疗法申请与获批临床情况 数据来源:CDECAR-T领域,我国已上市的瑞基奥仑赛提交的新适应症(成人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淋巴瘤)上市申请被纳入优先审评序列,其以明聚生物申报的用于成人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的JWCAR029也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在此之前,已先一步上市的另一款CAR-T产品阿基仑赛的新适应症(复发或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上市申请也率先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从靶点来看,除北恒生物的UCAR-T产品之外,CD19仍是当前扎堆最为严重的赛道,靶向CD19的CAR-T产品共有56个药物申请,其次为BCMA靶点的11个,CD20、CD30、CD70、TGF-β、GPC3、Claudin 18.2、B7-H3等其他单靶点CAR-T疗法。此外,另有4项双靶点CAR-T疗法申请获得CDE受理,分别为赛比曼的CD19/CD20和驯鹿医疗的CD19/CD22双靶点CAR-T疗法。 图3:我国CAR-T疗法靶点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CDE 从临床试验情况来看,目前在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上登记开展的CAR-T疗法临床试验共48项。其中,诺华的进口产品CTL019在国内开展的临床试验进度最快,已进入临床Ⅲ期,其他国产1类CAR-T疗法均未进展至Ⅲ期。表2:国内临床阶段CAR-T疗法进展数据来源: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其他免疫细胞疗法方面,香雪旗下TAEST16001、TAEST1901和星汉德生物的SCG101三款TCR-T疗法已获得临床默示许可,君赛生物、智瓴生物和沙砾生物各有一款TIL疗法获得CDE受理,国健呈诺的靶向间皮素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注射液是目前唯一一款进入临床阶段的CAR-NK疗法。03 基因治疗截至2022年5月,国内共有27项基因疗法申请获得CDE受理,其中已有9项申请获得临床批件/临床默示许可,包括诺华的进口腺相关病毒(AAV)基因疗法OAV101注射液。同时,共有6项基因疗法临床试验在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开展。从载体类型上看,AAV基因疗法(包括重组腺相关病毒)占据主导,共有17项。表3:国内IND阶段的基因治疗产品(除CAR-T)数据来源:火石创造数据库另外,国内目前还有64个溶瘤病毒疗法获得CDE受理,其中已有30项获得临床批件/临床默示许可,主要以疱疹病毒和腺病毒为主要病毒类型,临床进展最快的为达博生物的重组人内皮抑素腺病毒注射液,已进入临床Ⅲ期。
  • Molecular Devices 高内涵成像分析技术在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前言 随着人类对生物学领域深入探索和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院所和生物制药公司将细胞水平的功能性研究、模型建立及药物筛选做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研发手段。而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就为这种细胞水平的研究提供了集高分辨率、自动化、智能化及海量信息为一体的新的检测平台。干细胞(stem cell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干细胞。正是干细胞的这种特性,为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更有力的永生化的稳定细胞株。干细胞水平的研究比在普通的细胞株提供了更接近临床相关性的生理学信息;并且比原代细胞相比更容易获得,且具有更好的实验重复性。 干细胞的研究与其他细胞水平的研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其关键的不同点在于在干细胞的研究过程中干细胞的分化。干细胞水平的实验比传统的单线性/单参数的实验具有更多的检测目标,包括其分化能力、分化过程、分化类型及不同类型的量化分析统计等。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以其自身的高分辨率、多参数及智能化分析的特性,恰如其分的满足了干细胞研究的以上需求,而高内涵成像系统的自动化和高通量的特点又以海量的有效数据加速了该研究的过程。 利用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可完成干细胞研究的自动化图像获取及多参数分析,目前常用的全能性干细胞分化研究主要有三类:造血细胞、神经细胞和诱导型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来源的心肌细胞(图1)。图1:全能干细胞分化层次图应用实例1. 神经祖细胞向神经球分化研究冷藏保存的神经祖细胞(StemCell Technologies, mouse Cells)培养在6孔板内,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生长因子,培养6天后通过ImageXpress Micro对每孔内神经球进行无标记相差成像,并对的神经球的面积进行自动化定量分析。结果如下(图2): 图2:神经球无标记检测及分析(ImageXpress Micro 20X 相差物镜)2. 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分化研究神经干细胞在加有EGF(表皮生长因子)和b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培养1-2天,然后在分化培养基中培养12-14天。加入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后,检测为神经球向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分化情况。ImageXpress Micro进行自动化图像获取,运用细胞分类(Cell Scoring)模块进行神经元/胶质细胞阳性率分析,运用神经生长(Neurite Outgrowth)模块进行神经元突触长度及数量分析。结果如下(图3):图3:神经干细胞分化检测及分析。图(上)表示加入(左)及不加(右)神经细胞的分化图片;图(下)表示不同条件下神经元细胞的阳性率(左)及神经元突出的长度(右)。(ImageXpress Micro 20X物镜)3. 造血祖细胞向骨髓细胞及血细胞分化研究人源CD34+造血祖细胞培养在96孔板中,加入多种不同的造血细胞因子组合(SCF+Flk3+TPO/SCF+IL-3+GM-SCF)后,通过检测CD45和CD15两种标记物在细胞内的表达量,统计分析不同造血细胞因子组合对造血祖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及骨髓细胞分化能力的变化。结果如下(图4):图4:检测细胞内CD45和CD15的阳性率,评价造血祖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定向分化能力4. 诱导型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向心肌细胞分化研究iPS细胞(Celprogen)在专用培养基中培养3-7天,同时检测7种不同标志物的表达量,以判断心肌细胞分化及成熟的状态。下图(图5)中显示Oct4(干细胞标记物)和a-Actinin(心肌细胞标志物)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图5:iPS细胞分化情况(ImageXpress Micro 20X 物镜)5. iPS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跳动实验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是药物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早期的心脏毒理学研究将会大大降低在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后因药物毒性带来的投入风险。iPS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跳动实验为药物心脏毒性评价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体外细胞水平的检测方法。心脏跳动可通过传统电生理的方法来检测,用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来进行检测及分析是一个全新的挑战。Molecular Devices公司最近一代的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ImageXpress Micro XL以其最新一代的检测器sCMOS(采样频率可达100pfs)和自定义模块分析功能,完全可出色完成心肌细胞跳动实验的快速检测及分析要求。iPS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单层培养在96或384孔板中,心肌细胞会自发跳动同步收缩。加入Calcein-AM染料孵育10min后,撤掉培养基,再加入不同浓度的化合物,置于ImageXpress Micro XL活细胞培养装置中,检测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变化。结果如下(图6):图6:iPS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跳动实验(ImageXpress Micro XL 20X 物镜)总结 干细胞研究作为一种复杂的细胞水平检测模型,需对干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能力、分化类型及状态等多种参数进行检测及定量分析,为疾病治疗研究及药物研发提供了更有效的研究手段。Molecular Devices公司的ImageXpress高内涵系统提供了集高分辨率、自动化、智能化及海量信息为一体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完全解决方案,可满足以上研究需求(图7)。图7:Molecular Devices公司针对干细胞研究的高内涵成像系统完全解决方案
  • 浙江大学冯新华组揭示Smad7非依赖TGF-β通路调控干细胞多能性新机制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53, 153, 153) "img alt=""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uepic/82c9aaba-ed82-497a-975e-02a6c6f477b0.jpg"/br//span/strong/pp  TGF-β超家族信号通路参与了广泛的生物学过程,对调控早期胚胎发育、细胞的生长、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肿瘤的发生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作为TGF-β超家族信号通路中抑制性的SMADs(Inhibitory SMADs, I-SMADs),Smad7过去一直被认为是TGF-β信号通路重要的负反馈调节因子,然而对于Smad7是否有不依赖于TGF-β信号通路的重要功能并不十分清楚。/pp  9月5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员冯新华教授课题组在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mad7 enables STAT3 activation and promotes pluripotency independent of TGF-β signaling”的研究论文,揭示了Smad7能够通过TGF-β非依赖的方式与STAT3信号相互作用来调控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有力的拓展了Smad7全新的功能,并且暗示了这一全新的分子机制极有可能在炎症反应以及肿瘤中有更为广泛的影响。/pp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04, 0, 0) "/span/strong/pp  strong论文解读:/strong/pp  人基因组编码了33个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包括TGF-β/Activin/Nodal以及BMP,它们对于维持干细胞的全能性以及在发育过程中决定细胞命运都至关重要【1,2】。TGF-β超家族需要依靠细胞内的R-Smads蛋白传递信号,比如TGF-β/Activin/Nodal能够激活Smad2和Smad3,BMP能够激活Smad1、Smad5和Smad8( SMAD 家族蛋白共有 8 个,细分为三类:受体激活型 SMAD,R-SMADs 通用伴侣型 SMAD,Co-SMAD) 抑制型 SMAD, I-SMADs)。Smad7能够被TGF-β超家族的所有成员诱导表达,并且在多个水平上抑制TGF-β信号通路,所以它被认为是TGF-β信号通路重要的负反馈调节因子【3】(图1)。/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53, 153, 153) "img width="464" height="400" title="" style="width: 464px height: 400px " alt=""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uepic/c753e3d5-d435-40c6-9623-3900456424f0.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br//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53, 153, 153) "图1 Smad7反馈抑制TGF-β信号通路 /span/pp  Smad7最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招募E3连接酶Smurf1/2或者Nedd4-2到 TGF-β受体,导致受体的泛素化降解。另外,Smad7可以被其它细胞因子(如EGF、IFN-γ、IL-1以及TNF-α)诱导表达,从而抑制TGF-β/BMP信号,它也可以调控TNF-α/NF-κB、JNK/p38以及Wnt等其他重要的信号通路【4】。不过Smad7对其他信号通路的调控基本都是通过抑制TGF-β/BMP信号间接实现的。另外,有关Smad7在胚胎干细胞(ESC)中的功能也有报道。比如,Smad7可以控制人ESC向端脑方向分化【5】,促进小鼠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6】。但是,Smad7是否能够通过TGF-β非依赖的方式来调控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这个问题目前并不清楚。/pp  早前的研究表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于维持小鼠ESC的全能性至关重要。LIF属于IL-6细胞因子家族,能够通过共同受体gp130以及STAT3传递信号【7】。当LIF与异源二聚受体复合物(gp130和LIFR)结合后,偶联在受体胞内段的酪氨酸激酶JAK被激活,并且磷酸化gp130胞内段的酪氨酸残基,从而为STAT3蛋白的SH2结构域提供了锚定位点。当STAT3结合到受体之后,被JAK磷酸化从而二聚化,进而转运入核,激活靶基因的转录。磷酸酶SHP2可以通过去磷酸化gp130【8】,E3连接酶SOCS3可以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 STAT3激活【9】,从而终止 STAT3信号通路。LIF激活的STAT3可以和转录因子Oct4、Sox2、Nanog以及Smad1/5/8协同作用,共同维持小鼠ESC的全能性【10】。另外,STAT3可以促进TGF-β1【11】以及Smad7【12】的表达,并且与Smad3相互作用抑制TGF-β信号通路。虽然STAT3和TGF-β都可以诱导Smad7的表达,但是Smad7是否与STAT3信号通路存在直接的crosstalk,从而影响ESC的全能性,还有待阐明。/pp  在冯新华课题组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发现Smad7在未分化的小鼠ESC中高表达,随着细胞的分化,其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在拟胚体(EB)分化实验中,过表达Smad7能够有效遏制干性基因的下降,从而维持细胞的全能性。而敲减Smad7会显著抑制小鼠ESC的自我更新,并且促进ESC向外胚层和中胚层分化。更重要的是,Smad7还会影响小鼠体细胞向iPSC重编程的过程。研究人员发现,在重编程的过程中,伴随着全能性基因的表达,Smad7的表达水平也会上升。如果敲减掉Smad7会明显减少iPSC克隆的形成。所以,不管是维持小鼠ESC的自我更新,还是提高体细胞的重编程效率,Smad7都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pp  考虑到Smad7最经典的功能就是TGF-β/BMP信号的抑制因子,所以一开始研究人员很自然地想到,Smad7很有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信号从而促进ESC的自我更新的。然而实验结果却很意外。通过使用TGF-β/BMP特异性的抑制剂,以及Smad7丧失其抑制TGF-β/BMP能力的点突变,都证明Smad7对ESC全能性的调控是不依赖于TGF-β/BMP信号通路的,这表明很有可能存在着一种全新的分子机制。/pp  研究人员通过质谱方法分析了Smad7在小鼠ESC中潜在的相互作用蛋白,发现Smad7可能和gp130-STAT3信号通路存在直接的crosstalk。实验发现,Smad7果然能够在ESC中增强LIF激活的STAT3信号,并且同样也不依赖于TGF-β/BMP。那么,Smad7究竟是通过什么机制促进LIF-STAT3的呢?研究人员接下来又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的方法对gp130-STAT3信号通路中重要的蛋白进行了筛选,确认Smad7与共受体gp130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并且,Smad7在gp130上的结合区域恰好与gp130-STAT3的负调控因子SHP2/SOCS3的结合位点(Y759)重合。进一步的体外体内实验也都表明Smad7确实能够抑制SHP2/SOCS3与gp130的结合。最后还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Smad7通过拮抗SHP2/SOCS3对LIF-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强STAT3信号,维持ESC的自我更新(图2)。/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53, 153, 153) "img alt=""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uepic/788a24ab-41dd-434d-a720-fd0f26c21ef1.jpg"/br//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53, 153, 153) "图2 Smad7增强gp130-STAT3信号的分子机制/span/pp  综上所述,该研究揭示了Smad7与STAT3信号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全能性的关键作用。我们知道,除了影响干细胞的全能性,TGF-β-Smad与gp130-STAT3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还存在于许多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所以我们相信,这一全新的分子机制极有可能在炎症反应以及肿瘤中有更为广泛的影响。/ppstrong冯新华教授简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img alt=""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uepic/554e2711-ac5f-4eae-b779-3648256593f2.jpg"/br//strong/pp  冯新华,博士,国家特聘专家,现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 、首席研究员、院长 。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获得遗传学硕士学位,1992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获得植物学博士学位。1993至199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先后从事博士后训练和担任研究助理教授,1999年底起在美国贝勒医学院(BCM)外科学系、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担任助理教授 ,2003年获任为副教授(tenured),2007年升为教授(tenured),并兼任Duncan 癌症中心、STaR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炎症生物学中心研究员。2009年底起回到浙江大学组建生命科学研究院,同年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冯新华长期从事信号转导网络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正常组织器官发育、干细胞维持和分化以及癌症发生和转移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尤其在TGF-β信号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先后获得过Keck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American Cancer Society Research Scholar、Leukemia & Lymphoma Society Scholar、Michael E. DeBakey Excellence in Research、AAAS Fellow、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以及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重要学术奖项。先后担任国际主流学术杂志JBC 等6个学术杂志编委或副主编。回国后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等资助。/p
  • 细胞工程:应用研究待突破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展生物技术药物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细胞治疗等新技术与装备。细胞工程又一次备受瞩目。  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为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地利用或改造生物遗传性状,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对于我国细胞工程研究现状,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磊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一方面,文章发表量和专利申请量增幅很大,基础研究成果显著 而另一方面,应用研究缺乏监管和规范,基础平台和研究项目总体处在跟随欧美国家的状况,缺少有导向性的重大创新性技术。”  据介绍,作为细胞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治疗技术存在的问题较为典型。细胞治疗技术,一类是免疫细胞治疗,另一类是干细胞治疗。  张磊说,免疫细胞治疗已列入国家第三类医疗技术,医疗机构陆续开展相关方面应用,但都处在小规模、不规范的状态。干细胞治疗中,只有造血干细胞技术相对成熟,但需突破其扩增技术,其他干细胞产品尚未建立起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规范的技术评价体系。  对于细胞工程的发展前沿,张磊表示,一是3D人体细胞打印,将人体细胞作为“生物打印机”的原料,将事先提取好的活体细胞进行组合排列,“打印”出所需要的组织和器官 二是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开发标准的“生物元件”,装配成各种功能的“生物装置”,并构建出新的“生物系统”,对细胞进行有目的的改造,合成出需要的药物和其他材料。
  • 专家共识 |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血液肿瘤是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都被认为与疾病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淋巴细胞亚群中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淋巴细胞及淋巴细胞功能亚群调节性T细胞是细胞免疫检测的常用指标,广泛用于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评估、疾病复发或转移风险预测及治疗指导等。为了更加深刻认识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的作用,加强其检测过程的质量管理,促进其规范地应用于临床,由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国内血液肿瘤和临床检验领域多位专家,制定了该专家共识。该共识介绍了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方法,归纳总结了其对血液肿瘤筛查、复发转移预警及预后评估、合并感染风险预警、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监测与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后监测、用药指导与疗效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血液肿瘤患者的监测方案与随访时机选择做出了推荐。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应用的专家共识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通信作者:杨再林,E-mail:804728092@qq.com武坤, E-mail:wukun@ydyy.cn 刘耀, E-mail:liuyao77@cqu.edu.cn本文已被本刊录用并于5月9日在中国知网发表,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知网首发网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50.1176.R.20230508.1716.002.html原文阅读: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应用的专家共识血液肿瘤是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2022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将血液肿瘤主要分为髓系增殖和肿瘤、髓系/淋系肿瘤和其他谱系未定白血病、组织细胞/树突状细胞肿瘤、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和肿瘤、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和肿瘤、NK细胞肿瘤、淋巴组织间质源性肿瘤、遗传性肿瘤综合征8个大类。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其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1-2]。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免疫微环境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引起外周血中各种免疫细胞亚群的改变。淋巴细胞是构成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根据淋巴细胞表面的标记物和功能,淋巴细胞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群体。临床上常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外周血中的不同群体的淋巴细胞进行鉴别和计数,包括CD3+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3+CD8+抑制/杀伤T淋巴细胞,CD3-CD19+B淋巴细胞,CD3-(CD16+CD56)+NK淋巴细胞,简称为TBNK,及CD3+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3]等。本共识中将TBNK和Treg统称为淋巴细胞亚群。血液肿瘤作为造血干细胞异常的恶性肿瘤,疾病的多种因素会影响免疫细胞的产生、增殖及分化,使外周血的淋巴细胞数量与功能产生异常[4],导致免疫功能失调[5-6],因此对血液肿瘤患者进行规范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十分必要。为了规范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的实验方案、技术操作,使更多相关领域的临床、科研和实验室技术人员认识到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患者诊断、预后评估、治疗指导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进一步促进其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专委会结合文献学习和多家医疗机构的临床工作实践制定了本专家共识。 1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的意义 1.1 血液肿瘤的发生、进展、预后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有监视和清除作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调,从而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提供条件[7-9];在病原体感染时免疫系统也会受到影响,当免疫功能下降时,肿瘤发生的风险增加[10-11]。文献报道急性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等患者常见外周血T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下降,并伴免疫功能紊乱[12-13]。Treg的主要功能是抑制自身免疫应答,维持免疫平衡,避免过度的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负向调控作用。在血液肿瘤中,Treg一方面可以通过抑制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来促进肿瘤生长;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抑制炎症和防止可能导致肿瘤发展的自身免疫反应而发挥保护作用。研究发现,多种类型的血液肿瘤患者Treg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可能会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14-15]。此外,一些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在血液肿瘤患者中异常表达,进一步说明了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和血液肿瘤之间关系密切[16-18]。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免疫治疗策略也在血液肿瘤的诊疗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例如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双重特异性抗体治疗等[19-22],这些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1.2 淋巴细胞亚群在血液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淋巴细胞亚群在血液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部分血液肿瘤的筛查。血液肿瘤包括多种类型,其中一些类型可表现为特定淋巴细胞亚群的增殖和分化异常,通过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以对这些类型的血液肿瘤进行初筛。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CLPD)等[23]。(2)肿瘤复发及转移预警及预后评估。Treg在多种血液肿瘤中比例增加,可以通过抑制免疫细胞杀伤作用来帮助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并且与恶性程度、转移倾向、复发率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24-26]。(3)合并感染风险预警。(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的免疫重建评估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Treg可以作为急性和慢性GVHD的生物标志物[27-29]。(5)CAR-T治疗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和评估。(6)靶向药物、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的疗效监测,治疗指导[30-31]。 2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主要方法和结果报告 2.1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主要方法淋巴细胞亚群主要通过FCM进行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60-2011)《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南》[32],FCM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时,可以采用双平台法或单平台法。首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真空管进行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并在24 h内进行检测。送检时间超过30 h应该采用肝素钠或枸橼酸钠抗凝,可在室温下稳定保存至48 h,若用双平台法,应采用同一标本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则应该选择EDTA-K2作为抗凝剂。若送检时间超过48 h,应该使用流式细胞检测专用的样本保存液或样本保存管,可稳定保存至14 d。TBNK检测推荐的单抗为CD45、CD3、CD4、CD8、CD19、CD16、CD56,Treg检测的单抗为CD4、CD25、CD3、CD127。CD3+T细胞标记为CD3+,CD4+T细胞标记为CD3+CD4+,CD8+T细胞标记为 CD3+CD8+,B细胞标记为CD3-CD19+,NK细胞标记为CD3-(CD16+CD56)+,Treg细胞的标记为CD3+CD4+CD25+FoxP3+或CD3+CD4+CD25+CD127low/-。T细胞表面CD127的低表达与T细胞质内FoxP3的高表达具有良好的相关性[33-35],且以CD127为标志进行检测方法明显优于以细胞质内FoxP3为标志的检测方法[36-38],因此也可以使用CD127替代FoxP3进行Treg细胞的分析。上机检测前应采用配套的标准微球对仪器进行全程质控。推荐每管获取淋巴细胞数应不小于10 000个,得到的检测数据可通过调整荧光补偿、圈门等将各种不同表型的淋巴细胞亚群区分开[39-41],进而得到各群细胞的相对比例及计算绝对数。推荐同时报告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结果。2.2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结果报告通常应报告以下内容: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的相对计数(百分比)和绝对计数(绝对值)、CD4+/CD8+比值、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2.2.1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参考区间近年来已有多篇文献发布了我国不同地区、年龄、民族健康人群的TBNK、Treg细胞参考区间[42-46]。在2023年2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发表的《TBNK淋巴细胞检测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中公布了一项对我国九省(湖北、河南、广东、吉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四川)20~60岁健康成人TBNK淋巴细胞参考区间的研究结果[45- 47],可供参考,见表1。在2017年一项研究中发布了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reg细胞参考区间[48],可供参考,见表2。由于Treg在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与疗效观察方面具有重要探讨价值,近年来许多国内实验室均报告了疾病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中外周血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参考区间,如张宁等[49]报道了健康对照组参考区间为(4.52 ± 0.50)%,陈赛英等[50]报道了健康对照组参考区间为(6.85 ± 1.86)%,XU等[51]报道了健康成人的参考区间为(5.52 ~ 7.70)%,QIU等[52]报道了健康对照组参考区间为(5.70 ± 1.43)%。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区间的建立受年龄、性别、种族、地域及仪器试剂等众多因素影响[47],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针对本地区、本实验室检测体系等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及评价体系。调查健康人群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范围,建立95%可信区间的参考值区间,应满足每组至少120例健康样本数量[53]。此外,鉴于人员、仪器、试剂、方法、环境等诸多变化因素,实验室应对已建立的参考区间定期进行验证,每次验证应不少于20例健康样本,分布在参考区间外的测定值应不超过10%[32, 53]。若分布在参考区间外的测定值超过10%,则需要重新验证或考虑实验室分析程序、人群差异等其他因素。2.2.2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报告的审核和发布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实验室都应该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或省市级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从而保证本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患者样品前,实验室人员应确认仪器状态正常和室内质控在控。在报告结果时,实验室人员要审核数据采集阈值的设置、抗体的组合方案、与实验结果相关的所有设门等,以排除样本异常和实验操作导致的检测结果异常。实验室人员还应根据检测结果的内部关系初步判断结果的可靠性。例如,数据应满足:CD3+% + CD19+% + (CD16+CD56)+% ≈(100 ± 5)%;CD4+% +CD8+% ≈ CD3+% (变化范围为5%~10%)[32]。若不满足,则需充分检查,必要时重复实验,在排除仪器、样品、操作等问题后如实报告检测结果,并需要重点分析该样本中是否存在异常表型的淋巴细胞,并用该样本制作血涂片镜检及进一步进行免疫分型对异常细胞进行鉴定,并及时与临床进行沟通。目前,由于国内没有针对Treg细胞检测项目的室间质评,因此应进行实验室间比对。 3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3.1 血液肿瘤的筛查当出现以下情况:(1)B或NK淋巴细胞显著增高;(2)CD3+CD4+CD8+T淋巴细胞或CD3+CD4-CD8-T淋巴细胞明显增高;(3)CD4/CD8比值大于10:1或小于1:10;(4)CD3+%+CD19+% +(CD16+CD56)+%明显大于或小于(100 ± 5)%、CD4+%+CD8+%明显大于或小于CD3+%(变化范围为5%~10%),在排除标本、仪器、设门、试剂及反应性改变等因素后,需要考虑标本中存在异常淋巴细胞,并结合临床进行血液肿瘤的筛查。血液肿瘤常见的淋巴细胞亚群改变见图1,血液肿瘤淋巴细胞亚群筛查与随访路径见图2。注:A表示T淋巴细胞群比例增高;B表示B淋巴细胞群比例增高;C表示NK细胞群比例增高;D、E表示同一患者T、B、NK三群淋巴细胞比例之和小于95%,存在不表达CD3、CD19、CD16和CD56的淋巴细胞;F表示CD4+T、CD8+T淋巴细胞群比例大致正常;G表示CD4+T淋巴细胞群比例降低,CD8+T淋巴细胞群比例增高;H表示CD4+T淋巴细胞群比例增高,CD8+T淋巴细胞群比例降低;I表示中CD4+CD8+T淋巴细胞群比例增高;J表示CD4-CD8-T淋巴细胞群比例增高。图1 血液肿瘤常见的淋巴细胞亚群改变注:A表示T淋巴细胞群比例增高;B表示B淋巴细胞群比例增高;C表示NK细胞群比例增高;D、E表示同一患者T、B、NK三群淋巴细胞比例之和小于95%,存在不表达CD3、CD19、CD16和CD56的淋巴细胞;F表示CD4+T、CD8+T淋巴细胞群比例大致正常;G表示CD4+T淋巴细胞群比例降低,CD8+T淋巴细胞群比例增高;H表示CD4+T淋巴细胞群比例增高,CD8+T淋巴细胞群比例降低;I表示中CD4+CD8+T淋巴细胞群比例增高;J表示CD4-CD8-T淋巴细胞群比例增高。注:MICM表示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分型。图2 血液肿瘤淋巴细胞亚群筛查与随访路径3.2 血液肿瘤的复发、转移风险预警及预后评估当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出现CD4+和CD8T细胞减少,CD4+/CD8+比值降低,而Treg细胞明显增加时,提示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增加;CD3+、CD4+、CD8+T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与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呈正相关,而Treg的数量和比例与CR率、RFS和OS呈负相关[54-58]。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NK细胞数量和比例与CR率、RFS、OS呈正相关[59],NK细胞数量减少的AML和多发性骨髓瘤(MM)可能有更差的预后[60-61]3.3 血液肿瘤合并感染风险预警感染是血液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62],CD4+T淋巴细胞在免疫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当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500个/μL时,血液肿瘤患者机会性感染风险会大幅升高[63]。CD4+T、CD8+T淋巴细胞数量低下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后感染风险明显升高[64]。初诊时Treg细胞比例升高的血液肿瘤患者,其住院期间感染率明显增加[65]。3.4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监测及GVHD预防3.4.1 移植患者免疫重建监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造血能力持久恢复与免疫系统功能调节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免疫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细胞功能状态的恢复[66-67]。免疫重建受移植物来源、移植物数量与组分、预处理方案、胸腺功能等众多因素影响,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外周血中TBNK、Treg细胞的重建规律基本相似。NK细胞恢复较快,一般移植后2~3周可恢复。CD3+CD8+T淋巴细胞一般移植后1~3月逐渐恢复,CD3+CD4+T淋巴细胞恢复通常需1年以上。CD3-CD19+B淋巴细胞移植后恢复时间不定,短至3个月,长至1年半以上。Treg细胞在移植早期通常比例非常低,移植晚期逐渐增多。3.4.2 移植患者GVHD预防GVHD是allo-HSCT患者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发生GVHD的患者,其疾病及移植相关死亡率大幅上升,尽早判断是否发生排异反应及抢先治疗是决定移植成败的关键。高炎症状态是GVHD的主要特点[68-69]。具有负调控炎症反应功能的Treg细胞随GVHD等级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有望成为预测急性GVHD(发生于移植后100 d内)和慢性GVHD(发生于移植100 d后)的特异性指标[70-71]。同时,植移后NK细胞迅速增加会促使炎症因子的大量分泌,从而促进急性GVHD发生[72-73]。因此allo-HSCT患者在早期植入阶段(输注后2~4周)、移植后早期阶段(输注后1~3月)、移植后晚期阶段(输注后3月以后)都建议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3.5 CAR-T治疗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和评估3.5.1 CAR-T细胞增殖监测CAR-T细胞免疫治疗目前已被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的血液肿瘤。定期监测CAR-T治疗患者体内的CAR-T细胞水平、肿瘤负荷、免疫功能(主要包括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和数量)和相关不良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等),是治疗后病情评估的重要手段[74-75]。患者回输CAR-T细胞后,可通过FCM监测外周血中CAR-T细胞的比例和数量,结果报告中一般包括总CAR-T细胞(占淋巴细胞)、CD4+CAR-T细胞(占T淋巴细胞)和CD8+CAR-T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比例和数量。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开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RT-PCR)监测CAR-T细胞增殖水平。多项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体内CAR‑T细胞增殖水平与疗效显著正相关[76-78]。3.5.2 淋巴细胞亚群监测淋巴亚群检测也被推荐与CAR-T细胞监测同时进行[75]。有研究通过检测患者CAR‑T细胞回输后第15天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发现低水平的淋巴细胞数(0.67×109/L)是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显著影响病情缓解[79]。也有研究发现缓解患者CAR-T细胞回输2年后的CD4+T淋巴细胞数仍低于0.20×109/L[80]。有研究者提出,具有中央记忆T细胞和干细胞样记忆T细胞表型的CAR-T细胞,在体内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及更持久的抗肿瘤效应[80-81]。对于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CART细胞的精细亚群分析和长期随访。3.6 血液肿瘤患者药物治疗指导3.6.1 CD20单抗CD20单抗可靶向治疗B淋巴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单次输注CD20单抗后3 d内,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可减少90%[82],多数患者这种剂量依赖性B细胞减少状态将持续2~3个月,一般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恢复[83-85]。B细胞是否完全清除可用于评估CD20单抗的治疗反应和疗效[86-88]。若患者在使用CD20单抗治疗后,外周血B细胞计数未出现明显减少或无剂量依赖,提示患者对CD20单抗治疗低反应,则可考虑更换治疗方案[89]。3.6.2 免疫调节药物(1)对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经过放化疗治疗或合并HIV感染等)[90-91],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严重感染的频率显著增加。当患者CD4+T细胞绝对计数小于100个/μL时,建议停用免疫抑制药,使用胸腺五肽[92]等免疫增强剂,待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后在进一步治疗。当小于200个/μL时,需注意免疫抑制药剂量。(2)对于移植及个体化免疫治疗患者,当CD4+/CD8+细胞比值出现小于0.2时,建议停用免疫抑制药,而CD4+/CD8+细胞比值小于0.5时,需谨慎用药,并密切关注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及感染情况。(3)对于治疗期间合并感染的患者,NK细胞或CD8+T细胞绝对值及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93],提示可能伴有病毒感染,可为抗病毒药使用提供参考。3.7 动态监测与随访时机的选择3.7.1 建立基线,动态监测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受疾病状态、药物等因素影响,采用健康人群参考区间可能不能有效评估血液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建议建立患者个体化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的基线,并规律、动态的监测其变化趋势。有条件的单位,可在报告中呈现结果动态变化的趋势图。3.7.2 初诊时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血液肿瘤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失衡,细胞免疫功能往往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对突变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下降[94-95]。检测初诊时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能有效判断患者免疫功能的初始状态。3.7.3 放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监测与随访放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期间患者可呈周期性改变[96],可通过检测患者每个周期治疗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来评估患者治疗期间免疫功能恢复情况及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治疗结束后半年内每3个月跟踪检测,半年后每6个月进行随访。3.7.4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监测与随访建议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时间可在移植后第14天、第21天、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随访[97-101]。3.7.5 CAR-T治疗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监测与随访建议连续监测患者CAR-T细胞回输前1天、回输后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及治疗后2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见图3。图3 血液肿瘤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与随访路径图 4 结语随着流式细胞术的广泛应用,用于免疫功能评价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临床已广泛开展,通过TBNK、Treg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血液肿瘤患者免疫状况,为疾病诊断、分型,治疗方案的选择、化疗后感染预防,疾病转归等提供实验室依据,以及为血液肿瘤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机体免疫功能是动态变化的,由于受年龄、药物、感染、营养、生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不同疾病状态下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也可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参考范围的建立、报告结果解读等方面依然存在挑战。针对血液肿瘤患者,临床工作中需要建立患者个体化的淋巴细胞亚群基线水平,动态监测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多种免疫功能检测指标,综合分析患者的免疫状态,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血液肿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共识的发布将有助于推动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促进血液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水平的提高,期望能够为我国血液肿瘤的精准诊疗做出贡献。专家组组长:杨再林(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武坤(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耀(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执笔人(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陈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程沈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蒋亭亭(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轶勋(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耀(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彭余(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武坤(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再林(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陈曼(北京陆道培医院)、陈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池沛冬(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蒋能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力(南部战区总医院)、李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国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智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刘耀(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艳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马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毛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倪万茂(浙江省人民医院)、冉隆荣(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任方刚(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卉(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王慧君(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剑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翁香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吴丽娟(西部战区总医院)、吴雨洁(江苏省人民医院)、武坤(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翀(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杨军军(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杨顺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再林(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岳保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爱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张会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赵明宇(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朱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朱明清(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明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郑金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周辉(湖南省肿瘤医院)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 中国科大新成果:为解决全球红细胞紧缺难题提供新思路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程临钊教授课题组及合作团队在体外生产红细胞方向取得重要进展,为解决红细胞紧缺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据介绍,科研人员首次建立了人外周血来源的红系祖细胞体外大量扩增和高效脱核的培养体系,并利用小鼠输血模型验证了该体系所产生红细胞的功能。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分子治疗》(MolecularTherapy)上。目前红细胞和其他血液制品主要来源于志愿者外周血捐献,供者不足、感染风险、稀有血型缺乏等仍是世界性的难题。早期研究者通过优化体外诱导方法和培养体系分化成熟红细胞,但由于造血干细胞及红系祖细胞体外扩增能力非常有限,无法满足临床需求。体外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红细胞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另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研究发现如何通过体外培养获得大量功能性的红细胞,是该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为解决红系祖细胞体外扩增能力有限这一问题,中国科大课题组通过实验,推测出在红系祖细胞体外扩增与自我更新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基因BMI1,并通过基因敲降和回补两方面对BMI1的功能进行探索,结果证实BMI1对红系祖细胞的体外扩增和脱核成熟至关重要。据介绍,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大量扩增红系祖细胞并高效诱导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实验体系。这一成果首次发现BMI1可以促使红系祖细胞体外扩增高达一万亿倍,并拥有分化成熟生成功能性红细胞的潜力。国际知名血液专家、美国纽约血液中心教授安秀丽认为,该工作是输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解决了血源紧缺的瓶颈性问题。
  • 战略合作 | 华龛生物与北正干细胞就细胞创新药CDMO项目展开深度合作
    近日,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龛生物)与江西北正干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正干细胞)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通过本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本着强强联合、创新发展的理念,推动干细胞规模化均质化培养及临床应用治疗领域的研究发展。北正干细胞集聚了国内有影响力的院士、国千等教授以及国外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科研团队,为生命科学研究和再生医学应用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提供坚实的基础。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干细胞技术及各种临床产品、衍生物的生物制品,以及提供与人体具有相融性的生物材料、修复再生的组织工程产品,在相关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华龛生物建设了3D FloTrix细胞技术平台,基于华龛生物独有可降解微载体技术及其3D细胞制备工艺,解决了目前细胞治疗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瓶颈问题,帮助多家企业建立了全封闭自动化细胞药物生产线,实现规模化、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细胞药物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制备。提供区别于现有CGT细胞制备工艺的CDMO服务,实现包括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外泌体、病毒规模化生产制备工艺开发等在内的技术研究、工艺开发和 GMP 生产服务,助力创新成果实现产品转化与临床申报。华龛生物与北正干细胞共同携手,整合优势资源,通过微载体3D细胞应用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围绕干细胞治疗研发项目,打造创新性产品,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未能满足的临床需求提供品质标准化的干细胞治疗解决方案。北正干细胞总经理赵涌先生,华龛生物总经理刘伟博士、细胞转化研究中心总监孙彦洵博士、市场营销中心总监王志骞先生等双方合作代表共同出席了此次签约启动仪式。关于北正干细胞北正赛欧(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起源于2008年,专注于干细胞、免疫细胞技术产业链。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生命科技园核心区-北大医疗产业园。园内建立有我国北方地区最大规模细胞存储库。左:公司总部所在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大医疗产业园;右:江西公司赣州国际企业中心京赣联动,与革命苏区共同发展。北正干细胞于2017年在江西建立组织样本库,并于2021年通过国家四部门联合评审,正式开始运营赣南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同时启动建设赣中区域细胞制备中心。致力于成为赋能行业的基础资源平台。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及技术规范,建设细胞存储制备、研发应用、药械注册的产业化生产基地。赣南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及自建实验室在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学科、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病造血重建和免疫重建细胞学研究专家技术支持下,为临床疾病治疗长期提供干细胞、免疫细胞技术及产品、细胞相关生物制品,提供与人体具有相融性的生物材料、修复再生的组织工程产品。已取得国内外多项干细胞、免疫细胞技术发明专利。公司取得的部分专利证书公司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建设组织样本生物资源存储、细胞规模化制备、细胞药物研发、临床应用研究等细胞工程与研发基地,是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产业分会会员单位、建国70周年中国科技创新单位、2019年中国健康产业年度十大领军企业。关于华龛生物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杜亚楠教授科研团队领衔创建,清华大学参股共建。核心技术源于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司专注于打造原创3D细胞“智造”平台,提供基于3D微载体的细胞规模化、定制化扩增工艺整体解决方案。华龛生物核心产品3D TableTrix微载片(微载体),是自主创新型、首款可用于细胞药物开发的药用辅料级微载体。已通过中检院等相关权威机构的检验报告,并获得2项国家药监局药用辅料资质(CDE审批登记号:F20210000003、F20200000496)。同时,产品获得美国FDA DMF药用辅料资质(DMF:35481)。 华龛生物的产品与服务,可广泛应用于基因与细胞治疗、细胞外囊泡、疫苗及蛋白产品等生产的上游工艺开发。同时,在再生医学、类器官与食品科技(细胞培养肉等)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公司拥有5000平米的研发与转化平台,其中包括4000平米的GMP生产平台,1000余平的以3D细胞智造及微组织再生医学治疗产品为核心的CDMO服务平台;新建1200L微载体生产线。相关技术已获得100余项专利成果,30余篇国际期刊报道。核心技术项目已获得多项国家级立项支持与应用。
  • 盘点|流式细胞术FCM在罕见病中的应用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国际主题是“Share your colours”——“点亮你的生命色彩”。罕见病的检测治疗进展如何?国家罕见病医学中心的设置标准、需要哪些科学仪器技术?在上篇中我们汇总了相关内容(点击查看:一文了解罕见病|PCR\基因测序\流式细胞术助力)。本文,跟随安捷伦细胞分析事业部一起了解流式细胞术在罕见病中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在罕见病中的应用——Flow Cytometry Application【1】诊断和鉴别诊断FCM可以辅助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和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罕见病及诊断相关检验项目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部分或完全的GPI锚合成和表达障碍。FCM通过检测红细胞、粒细胞等不同血细胞群体GPI 锚连蛋白及锚的缺失、精确量化PNH克隆的大小及其特性,可对PNH进行诊断和分型。FCM是当前PNH检测的金标准。PNH流式检测报告单模板及方案:红细胞(CD235a-FITC 和CD59-PE),白细胞(粒细胞:FLAER 和CD24/CD157;单核细胞:FLAER 和CD14/CD157)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Primary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CID)是一组以T/B细胞缺陷为主,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其他细胞缺陷的异质性疾病。CID中最为严重的类型称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ency,SCID),常引起T细胞数量显著降低甚至缺如,B细胞和NK细胞不同程度降低或功能异常。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诊疗流程其它类型罕见病:FCM也应用于其它多种罕见病如X连锁淋巴增生症、重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等的诊疗中。X连锁淋巴增生症(XLP)诊疗流程重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诊疗流程【2】遗传咨询和产前筛查诊断对于有特定免疫表型的PID,可在17周胎龄后进行脐带血穿刺术,通过流式细胞检测进行快速且敏感的产前诊断检测;另外WAS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女性携带者将致病突变位点传递给其男性后代的概率为50%,当先证者致病突变已知时,可对男性胎儿进行羊毛膜、羊水细胞DNA 测序、脐带血WASp流式检测。【3】PID新生儿筛查除了产前筛查诊断外,对新生儿进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筛查,可帮助医患及时诊治新患病的新生儿、提高患儿的生存预后。新生儿SCID筛查流程现有证据表明对于已明确定义的免疫缺陷综合征(WAS、DGS、ATM等)患儿接种灭活疫苗基本是安全的,但不推荐接种活疫苗。PID患儿免疫接种前建议咨询临床免疫学专家明确诊断后再做疫苗接种决定;胸腺发育不全者应免疫评估其淋巴细胞亚群及增殖试验,决定是否接种减毒活疫苗:CD3 + T ≥ 500× 106 /L、CD8+ T ≥ 200×106 /L和增殖试验正常者应接种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疫苗,胸腺发育不全者 CD3 + T 细胞<500× 106 /L,WAS禁忌接种减毒活疫苗。PID 患儿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罕见病的治疗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实体瘤和基因缺陷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针对罕见病,HSCT是POEMS综合征、WAS等重要治疗手段,更是SCID、重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Severe Congenital Neutropenia,SCN)等目前唯一的根治手段。FCM进行CD34+干细胞计数具有快速、简便、可定量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移植物中HSC/ HPC数量的检测及确定采集时机等。PNH分型及用药:FCM结合其它检测项目可帮助对PNH进行分型,从而指导临床精准用药治疗。针对PNH不同亚型的治疗方法——罕见病的重要发展历程——History of Development2008年2月29日:欧洲罕见病组织eurordis发起国际罕见病日的活动。由于2月29日每4年才出现一次,因此被作为国际罕见病日。在没有29日的那一年,将2月28日作为该年的国际罕见病日。意在通过各种形式来促进人们对罕见病的认识、关注和理解。2018年5月22日:国内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纳入121种疾病。2019年2月27日:国内发布《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2022年12月20日:国内发布《国家罕见病医学中心设置标准》。参考文献1.维基百科,国际罕见病日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5%9B%BD%E9%99%85%E7%BD%95%E8%A7%81%E7%97%85%E6%97%A52.国家卫生健康委,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等. 关于公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10号)[EB/OL].3.张抒扬, 张学. 近年中国罕见病相关政策和实践探索[J]. 罕见病研究, 2022, 1(1): 1-6.4.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的通知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1902/61d06b4916c348e0810ce1fceb844333.shtm5.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罕见病医学中心设置标准的通知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2212/a9b6203ebb7f4833ab68d77486008d50.shtml6.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J] .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 03 ): 276-279.7.王晓川, 文旻.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产前诊断和出生筛查 [J]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 (21): 1601-1603.8.王晓川.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与预防接种 [J] . 中华儿科杂志,2020,58 (05): 440-442.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J].实用预防学,2021,28(04):385-411.9.孙金峤.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10):740-742.10.万岁桂,刘艳荣.CD34阳性细胞绝对计数的流式细胞术测定指南[J].中华血液学志,2015,36(07):539-546.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