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风洞系统

仪器信息网风洞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风洞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风洞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风洞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风洞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风洞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风洞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风洞系统相关的资讯

  • 可视化音速风洞气流变化,FLIR T1K高清热像仪监控飞机试验过程!
    如果让你想象未来的飞机长什么样?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肯定会有科幻电影中造型古怪的各种飞行器也许不久的将来这样的飞行器就会出现在天空中飞机的研发过程是一项严谨的工作今天小菲就来带大家瞧瞧FLIR热像仪是如何助力飞机研发过程!✦ 飞机研发中温控的重要性✦ 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飞机研究协会(ARA),致力于为世界主要商用飞机和国防制造商提供创新项目。它最近开始测试一种长期理论,随着各国迈向净零排放,该理论可能会使长途航班更有效率。ARA在测试过程中使用FLIR红外热像仪证明了其理论的正确性,这项研究将对提高未来飞机设计的飞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 使用热像仪可视化气流✦ ARA希望测试其混合层流控制理论,该理论提出,在飞机机翼前部创建多孔部分将控制气流的过渡点,以减少湍流的影响并提高燃料消耗。ARA运营着一个大型跨音速风洞,本质上是一个高速风洞,速度高达1.4马赫(1000英里/小时),用于测试飞机模型。由于空气在如此高的速度下会产生湍流,气流的过渡点变化不到1℃,因此需要非常精确的热测量。此前,它使用的是热膜测量仪,然而这些测量仪只能测量到温度下降,却看不见温度状况,而且它们是通过粘合会干扰机翼表面。幸好,FLIR高清红外热像仪使ARA能够在不影响空气动力学的情况下清晰观察气流的变化,它确保了在测试和识别过渡点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为了实现这项技术并进行测试,ARA需要一个集成合作伙伴。它选择了Teledyne FLIR的英国集成商合作伙伴Thermal Vision Research,后者将FLIR T1K热像仪借给ARA进行研究。ARA已经在风洞中使用了两台FLIR A655C红外热像仪来测试温度变化,当有机会使用更先进的热像仪来开发测试,以查看结果有何不同时,这似乎是更完美的选择。ARA光学测量系统部的Neil Stokes说:“我们与Thermal Vision Research的Matthew Clavey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们一直在研究整个站点的热成像技术。我看过几家公司的演示,但很多都是基于经验和对特定分销商或供应商的信任。Matthew真的很乐于助人,所以他把热像仪借给我们尝试了一周。每当我们有问题时,他都会给出正确的技术答案”。✦ T1K热像仪:提升准确性✦ 在完成测试之前,ARA进行了试验,以确保将FLIR T1K热像仪安装在隧道中,可以远程控制。ARA团队需要在大约30米外控制热像仪,以便他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时检索图像,从而能够看到气流的变化。当隧道运行时,它会引起振动,可能导致热像仪失焦,因此能够实时查看图像意味着他们可以纠正任何类似的问题。使用FLIR T1K热像仪可在测试过程中提高精度,并提升识别过渡点的准确性。FLIR T1K高清红外热像仪FLIR T1K配有1024x768像素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其灵敏度是非制冷传感器行业标准的2倍,所生成的图像质量非常出众。搭配尖端技术——UltraMax高清图像增强技术和FLIR MSX多波段动态成像专利技术(专利号:201380073584.9),能生成最高达310万像素的明亮清晰的热图像。其配备的FLIR OSX红外镜头系统还具有连续自动对焦功能,即使从较远距离处也能获得良好的测量值,因此任何时候都能让您的检测更轻松、随心、便捷。FLIR T1K高清红外热像仪使ARA能够证明混合层流控制理论在安全和受控的环境中是正确的。它现在能够将安装在风洞中的T1K作为一个概念提供给客户,以改进机翼设计获得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FLIR T1K拥有专家为用户量身定制的创新功能与用户界面如此出色的高清红外热像仪在各行业的检修和研发过程中都能帮您精准看透其中的温度变化
  • 国家系统布局未来20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科技部等8部门编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简称《规划》),目前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其中,包括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中国南极天文台等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建设重点。据悉,该《规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部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据介绍,我国设施建设总体处于由局部突破迈向整体推进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都已迈上新台阶,为下一步全面推进设施建设储备了丰厚的人才、技术基础和建设经验。但同时尚存在总体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学科布局系统性不够,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水平仍需提高,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健全等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今天就《规划》答记者问时指出,在兼顾传统大科学装置领域与学科交叉及新兴学科发展需求、国际发展趋势与国内基础、学科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上,《规划》明确,未来20年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科学、空间和天文科学、工程技术科学领域7个科学领域重大科技设施发展的主要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十二五”时期,在我国科技发展急需、具有相对优势和科技突破先兆显现的领域中,将优先安排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领域包括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 生命领域包括转化医学研究设施、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 地球系统与环境领域包括海底科学观测网、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 材料领域包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领域包括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空间和天文领域包括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中国南极天文台 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大型低速风洞等。  该负责人介绍说,“十二五”时期的16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在提升我国重大科技设施总体水平、提高我国科技前沿研发能力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促使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其中物质科学、核聚变、天文等领域的部分设施将跃居国际领先水平。如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上相同能区稳定核束流脉冲流强最高、脉冲功率最高、短寿命原子核质量测量精度最高的实验装置。二是将为我国空间、海洋等领域的部分前沿技术方向开展国际顶尖水平研究提供支持。如大型低速风洞将使流场品质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实验模型能够准确模拟飞机实物,综合性能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是这些设施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将催生和衍生出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如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在建造和利用过程中,需要高性能集成电路、量子通信、云计算等大量新兴技术的集成,将有力地促进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历程看,其从概念提出到付诸建设再到投入运行,往往需要历经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时间。美国每4年左右对科学装置规划进行修订,欧盟每两年对设施路线图进行一次更新。该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当前科技和产业发展正孕育着新的突破,未来发展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我国今后拟以5年为期对《规划》进行修订。  通知全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  国发〔201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3年2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2—2030年)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按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对于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实现重点领域跨越、保障科技长远发展、实现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未来20年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和“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基础和背景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模持续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十一五”时期,启动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项,验收设施10项,目前在建和运行设施总量达到32项。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为科学前沿探索和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我国粒子物理、核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部分前沿方向的科研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依托设施解决了一批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在载人航天、资源勘探、防灾减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施建设带动了大型超导、精密制造和测控、超高真空等一批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技术水平提高 凝聚和培养了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研究团队,以及高水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此外,设施还在深化科技国际合作交流、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存在一些问题:总体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学科布局系统性、前瞻性不够,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水平仍需提高,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健全,工程技术和管理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等。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正孕育着一系列革命性突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建设规模和覆盖领域,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  (一)科学前沿的革命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现代科学研究在微观、宏观、复杂性等方面不断深入,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加快,科学研究目标日益综合。科学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活动需要大型研究设施的支撑,要求不断提高科技基础设施的单体规模和技术性能,强化相互协作,形成大型综合性设施群。进一步加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有所作为。  (二)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越来越需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强大动力。当前,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相互依托、协同突破的趋势日益明显,技术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越来越注重科学探索和技术变革的融合,可以衍生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加快高新技术的孕育、转化和应用。我国在若干重要领域超前部署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性科学难题,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际科技竞争合作越来越需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牵引和依托。近年来,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科技领域,主要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随着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人口健康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增多,在事关人类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的科技领域,由于建造设施资金投入、技术难度等超出单个国家的能力,联合共建与合作研究越来越成为发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方式。加快提升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水平,适时在重要优势领域发起合作建设计划,有利于在国际科技竞争合作中赢得主动,不断提高我国科技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责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必须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突出设施建设在我国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加强与相关规划、计划的衔接,强化支撑服务功能 优化设施布局,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形成较为完善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以健全协同创新和开放共享机制为保障,布局新建与整合提升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国际合作相结合、设施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为我国科技长远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原则。  一是着眼长远、服务大局。突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性,既要瞄准探索未知世界和发现自然规律的科技发展前沿方向,又要结合国情,聚焦影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难题,衔接好科技重大专项等相关规划和计划,强化设施建设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作用。  二是科学谋划、系统布局。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有机衔接现有科技资源,统筹考虑学科领域布局,加强国际合作,全面系统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形成“探索一批、预研一批、建设一批、运行一批”的发展格局。  三是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分清轻重缓急,优先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科技发展急需或科技突破先兆已经显现的科学前沿和学科交叉领域,选准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四是创新机制、持续发展。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公益性特征,建立完善高效的投入机制、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科学协调的管理制度,提高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科技效益,形成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建设目标。  到2030年,基本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传统大科学领域设施得到完善和提升,新兴领域设施建设布局较为完整,能够全面支撑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 设施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一大批设施的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地位 设施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进入世界前列 设施科技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取得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催生一批具有变革性、能带动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 基本形成若干布局合理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设施整体国际影响力和地位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末要实现以下目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体技术水平基本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物质科学、核聚变、天文等领域的部分设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支撑科技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凝聚一批世界优秀科研人才,部分前沿方向能开展国际顶尖水平的研究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领域初步具备取得实质性突破的能力。投入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接近50个,薄弱领域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优势方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初步建成若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初具轮廓。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符合设施自身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初步形成,设施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总体部署  未来20年,瞄准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国内基础,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预研、新建、推进和提升四个层面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在可能发生革命性突破的方向,前瞻开展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探索预研工作,夯实设施建设的技术基础 在2016—2030年期间适时启动建设一批科研意义重大、条件基本成熟的设施,强化未来科技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我国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领域,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批科研急需、条件成熟的设施,强化科技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对已经启动但尚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在建设施,加大工程管理和技术攻关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对已经投入运行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设施,进一步完善提升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最大程度发挥其科学效益。  (一)能源科学领域。  以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利用能源的科学问题为目标,面向我国中长期核能源开发与安全运行、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等方向,以核能和高效化石能源研究设施建设为重点,注重新能源、新材料、网络技术相结合,逐步完善相关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为能源科学的新突破和节能减排技术变革提供支撑。  核能源方面。完善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性能,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保持我国在磁约束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先进地位 建设长寿命高放核废料嬗变安全处置实验装置,攻克核裂变能安全洁净发展的技术瓶颈 适时启动高效安全聚变堆研究设施建设,加快聚变能走向实际应用进程。  化石能源方面。建设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支撑相关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解决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换关键科技问题 探索预研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研究设施建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  可再生能源方面。针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能量密度低、随机波动等问题,探索预研能量捕获、储能、转换、并网研究设施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  (二)生命科学领域。  以探索生命奥秘和解决人类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面向综合解析复杂生命系统运动规律、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现代化育种等方向,重点建设以大型装置为核心、多种仪器设备集成的综合研究设施,完善规模数据资源为主的公益性服务设施,支撑生命科学向复杂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并实现有机统一,突破生命健康、普惠医疗和生物育种中的重大科技瓶颈。  现代医学方面。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从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等方面系统认识人类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规律,促进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诊疗技术。  农业科学方面。建成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支撑农业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农业毁灭性高致害变异性生物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创新性理论、方法与防控新技术研究 建设模式动物研究设施,支撑表型及基因型关系、遗传信息高通量获取与工程转化、细胞和动物模型开发与应用等研究 适时启动农作物种质表型和基因、动物疫病、农业微生物研究设施建设,支撑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和产业的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命科学前沿方面。建成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支撑高通量、高精度、规模化的蛋白质制取与纯化、结构分析、功能研究 探索预研系统生物学研究设施及合成生物学研究设施建设,满足从复杂系统角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行为和控制机理的需要,综合解析生物系统运动规律,破解改造和设计生命的科学问题。  生命科学研究基础支撑方面。适时启动大型成像和精密高效分析研究设施建设,满足生物学实时、原位研究和多维检测、分析、合成技术开发的需求 探索预研生物信息中心建设,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数据、种质资源、实验样本和材料等基础支撑。  (三)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领域。  以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面向地球结构演化与变化过程、地壳物质组成和精细结构、地球系统各圈层间复杂作用及其耦合过程、太阳及其活动控制下各圈层的响应与耦合、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过程和机理等方向,重点建设海底观测、数值模拟和基准研究设施,逐步形成观测、探测和模拟相互补充的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研究体系。  现场探测与观测方面。建成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满足综合海洋环境观测、探测以及保真取样和现场分析需求 建成航空遥感系统,提高我国遥感信息技术与装备研发实验能力,为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提供快速、实时、精确的遥感数据 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为国家海洋安全、资源与能源开发、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预报等研究提供支撑 适时启动地球系统科学航天航空遥感等技术监测、深海探测与调查、固体地球深部探测与动态监测、陆海地球环境观测等研究设施建设,实现多时空尺度全面长期连续监测与数据积累,逐步形成对地球系统的立体、动态监测分析能力。  基准系统建设方面。建设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地球质量变化基础数据,支撑固体地球演化、海洋与气候变化动力学、水资源分布和地质灾害规律等研究,满足国家安全、资源勘探和防灾减灾的战略需求。适时启动包括地基基准、环境基准、深空基准等方面的基准系统建设。  数值和实验模拟方面。建设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支撑气候变化、地球系统及各层圈过程模拟研究,认识地球环境过程基本规律,提高预测环境变化和重大灾害的能力。适时启动环境污染机理与变化研究模拟实验装置建设,支撑空气污染、流域水污染预测模型开发和气候变化模式研究,提高空气质量、流域水污染等预报预警能力。  (四)材料科学领域。  适应材料科学研究从经验摸索阶段到人工设计调控阶段转变的趋势,面向量子物质演生现象、纳米尺度量子结构、极端条件下材料物性与物质演变、重要工程材料服役性能等方向,以材料表征与调控、工程材料实验等为研究重点,布局和完善相关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材料科学技术向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微型化及与环境相协调方向发展。  材料表征与调控方面。完善提升已有同步辐射光源,建成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 探索预研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建设,适时启动高性能低能量同步辐射光源建设,满足以纳米空间分辨率、皮秒至飞秒时间分辨率、极高能量动量分辨率对材料多层次结构分析研究的需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国家光源体系。建成散裂中子源和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极低温、超快、超高压极端条件研究设施,形成与大型同步辐射光源结合的格局,满足研究和发现新物态、新现象、新规律和创造新材料的需求。  工程材料实验方面。建成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支撑不同尺度及跨尺度的结构性能研究 探索预研超快光谱界面反应检测装置、极端和工业特殊服役环境模拟装置建设,支撑材料服役行为和规律研究 结合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适时启动综合工程环境在线装置建设,支撑真实环境下工程材料实时、原位研究。  (五)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科学领域。  以揭示物质最小单元及其相互作用规律为目标,面向超越标准模型新粒子和新物理探索、暗物质和暗能量探测、中低能核物理与核天体物理研究等方向,建设相关大型研究设施,提高微观世界探索能力和自然界基本规律认知水平。  粒子物理方面。建设高能宇宙线研究设施,探索高能空间粒子起源和相关新物理前沿 适时启动用于中微子和其他高能粒子物理研究的非加速器实验设施建设,探索预研新型加速器实验设施建设。  核物理方面。建设高性能重离子束研究装置,使我国核物理基础研究在原子核层次上的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探索预研强流放射性束实验设施建设。  (六)空间和天文科学领域。  以揭示宇宙奥秘和解释物质运动规律为目标,面向宇宙天体起源及演化、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等方向,按宇宙、星系、太阳系等不同空间尺度布局设施建设,提升我国天文观测研究能力、空间天气和灾害应对能力以及空间科学实验基础能力。  宇宙和天体物理方面。建成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为宇宙大尺度结构及物理规律研究提供支撑 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支撑暗物质、暗能量、宇宙起源、天体起源等前沿研究 探索预研先进多波段天文观测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天文观测及数据应用系统。  太阳及日地空间观测方面。建成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揭示近地空间环境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并逐步形成覆盖更多重要区域的空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适时启动大型太阳观测研究设施建设,支撑太阳、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变化过程和规律研究,深化太阳变化及其对地球和人类影响的认识。  空间环境物质研究方面。建设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模拟装置,支撑近地空间环境与材料、元器件、结构、系统及生物体作用规律研究 探索预研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设施、南极气球站和引力波研究设施的建设,揭示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运动规律,提升我国深空探测、空间基础物理、空间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能力。  (七)工程技术科学领域。  瞄准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前沿、岩土地质体的动力特性及地质灾害过程等工程技术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产生变革性技术为主要目标,以信息技术、岩土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为研究重点,探索和逐步推进相关设施建设,为保障国家重点任务的实施、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信息技术方面。建设未来网络研究设施,解决未来网络和信息系统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为未来网络技术发展提供试验验证支撑 适时启动新一代授时系统建设,支撑超精密时间频率技术开发,逐步形成高精度卫星授时系统和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共同发展的格局。  岩土工程方面。适时启动超重力模拟研究设施建设,揭示复杂岩土地质体的动力特性 探索预研大型地震模拟研究设施建设,开展地震动输入和工程地震灾害模拟研究 探索预研深部岩土工程研究设施建设,揭示深部岩体的力学特征。  空气动力学方面。建成多功能结冰风洞,支撑不同冰型和冰积累过程对飞行器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等研究 建设大型低速风洞,支撑气动噪声、流动分离与涡旋运动、流动控制、流固耦合、电磁空气动力学等研究 适时启动大型跨声速风洞、低温高雷诺数风洞、先进航空发动机研究设施建设,为我国航空航天、高速铁路建设等提供必要的研究试验手段。  四、“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  “十二五”时期,在我国科技发展急需、具有相对优势和科技突破先兆显现的领域中,综合考虑科学目标、技术基础、科研需求和人才队伍等因素,优先安排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一)海底科学观测网。  海洋科学研究正经历着由海面短暂考察到内部长期观测的革命性变化,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围绕实现全天候、综合性、长期连续实时观测海洋内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目标,建设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网,主要包括:基于光电缆的陆架和深海观测系统,基于无线传输的海底观测网拓展系统,基于固定平台的海底观测网综合节点系统,岸基站、支撑系统和管理中心等。该设施建成后,将为国家海洋安全、深海能源与资源开发、环境监测、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等研究提供支撑。  (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前沿基础科学、工程物理和工程材料等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世界同步辐射光源领域竞争的制高点。以具备建设全球最高亮度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能力为目标,建设相关验证装置,主要包括:高能量加速器、光束线、实验站等方面的工程性预研和关键部件的工程样机试制,高精度特种磁铁系统、高精度束流位置测控系统、高性能插入件、纳米级硬X射线聚焦系统、超高分辨X射线单色器、纳米定位与扫描装置的试制。该设施建成后,将为我国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  长寿命核废料的安全处理处置是影响核电持续发展的瓶颈。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系统利用散裂中子嬗变核废料,大幅降低核废料放射性寿命,具有安全性高和嬗变能力强等特点,是安全处理核废料的最佳手段之一。为深入研究核废料嬗变过程中的科学问题,突破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建设核废料嬗变原理实验研究装置,主要包括: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高功率中子散裂靶、液态金属冷却次临界反应堆三大子系统。该设施建成后,将满足我国长寿命高放核反应堆废料安全、妥善处理处置的研究需求,为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极端物理条件是拓展物质科学研究空间,发现和研究新物态、新现象、新规律必不可少的手段。针对当前凝聚态物理、化学、材料前沿研究所需的极端条件向综合化、集成化和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围绕为量子物质、功能材料和物态变化动力学过程等研究提供科学手段的目标,建设综合性的物质科学研究极端条件用户装置,主要包括:达到亚毫开温度的极低温系统,高于300吉帕的超高压系统,亚飞秒时间分辨的超快激光系统,以及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互相结合的集成系统。该设施建成后,将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五)强流重离子加速器。  高流强放射性核束、高功率重离子束团和宽能区重离子束流是探索原子核存在极限和研究原子奇特性质必不可少的手段。围绕短寿命核质量精确测量、放射性束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以及重离子束应用等研究需要,建设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主要包括:强流离子源、超导直线加速器、大接受度放射性束流线、冷却储存环同步加速器和物理实验终端等。该设施建成后,将为研究原子核存在极限、核结构新现象和新规律、宇宙中重元素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六)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  围绕化石燃料高效转化和洁净利用中的气体动力学、燃烧科学和传热传质问题,为实现高压比、高透平温度、高效和近零排放等目标,建设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主要包括:压气机、燃烧室和高温透平的全温、全压、全流量、全尺寸的大型试验装置研究系统,以及精细和高精度测试系统。该设施建成后,将为我国燃气轮机部件和系统特性研究提供研发手段,为化石能源持续和低碳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七)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宇宙线起源一直是物理学最大的谜团之一。我国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研究方面具有长期积累和深厚基础,台址条件具有特殊地理优势,适合建设由多个性能先进的探测系统组成的多参数宇宙线复合观测站。围绕推动国际甚高能伽马天文研究迈入大统计量新时代的科学目标,建设大型高海拔空气簇射宇宙线观测站,主要包括:100万平方米探测阵列,9万平方米伽马射线巡天望远镜,24台广角契伦科夫望远镜,0.5万平方米芯探测器阵列。该设施建成后,将集高灵敏度、大视场、全时段扫描搜索伽马射线源、伽马射线强度空间分布和精确能谱测量等多功能为一体,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宇宙线研究中心。  (八)未来网络试验设施。  三网融合、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对现有互联网的可扩展性、安全性、移动性、能耗和服务质量都提出了巨大挑战,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依靠增加带宽和渐进式改进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为突破未来网络基础理论和支撑新一代互联网实验,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主要包括:原创性网络设备系统,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涵盖云计算服务、物联网应用、空间信息网络仿真、网络信息安全、高性能集成电路验证以及量子通信网络等开放式网络试验系统。该设施建成后,网络覆盖规模超过10个城市,支撑不少于128个异构网络并行实验,将为空间网络、光网络和量子网络研究提供必要的实验验证条件。  (九)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  磁暴、高能粒子辐照等极端空间环境可能对航天活动造成极大影响。为保障人类太空探索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突破地面单因素模拟的局限,全面了解空间环境综合因素对物质的作用。以揭示空间环境条件下物质结构演化规律和各种环境耦合效应的物理本质为目标,建设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地面模拟研究装置,主要包括:空间环境模拟源、大型真空与热沉、综合测试分析系统等。该设施建成后,将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和深空探测模拟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十)转化医学研究设施。  转化医学研究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对推动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快速向临床应用转化和提高诊治水平具有关键作用。围绕人类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主要包括:符合国际标准并具有我国人种和疾病特色的临床资源库,医学信息技术系统,疾病生物标志物检测、功能分析和临床验证技术系统,个性化医学技术系统,细胞、组织和再生医学技术系统,临床技术研发系统等。该设施建成后,将推进临床医学和系统生物学结合,促进我国转化医学研究水平大幅提升。  (十一)中国南极天文台。  南极内陆冰穹A是我国科考队首先从地面到达和利用的地区。该处大气湍流边界层极薄,大气中水汽含量极低,是地球上条件最优异的天文观测台址和天文研究长远发展的珍稀资源。在南极内陆冰穹A,充分利用中国南极昆仑站的现有基础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主要包括:太赫兹望远镜,光学和红外望远镜,远程运控系统,支撑服务系统等。该设施建成后,将开辟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太赫兹波段天文观测窗口,为研究宇宙和天体起源、暗物质、暗能量、地外生命等科学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十二)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  精密重力测量是获取全球和局部区域地球质量变化基础数据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大面积矿产资源勘查、环境变化研究和重力辅助导航中有广泛应用需求。建设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主要包括:精密重力测量基准台与检测系统,卫星、航空和水下重力探测环境模拟与物理仿真试验系统,全球高精度重力场数据处理系统等。该设施建成后,将为解决固体地球演化、海洋与气候变化、水资源分布和地质灾害研究中的科学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十三)大型低速风洞。  大型运输机、客机及地面交通工具研制对低速风洞的规模、技术性能不断提出新要求。着眼飞机地面效应试验、大飞机涡扇发动机动力影响模拟和反推力影响试验、飞机和车辆气动声学试验的科技需求,建设回流式、多试验段、多功能大型低速风洞,具备支撑飞行器起飞、着陆特性研究,发动机、机身、机翼一体化研究,气动力及气动声学和降噪研究的能力。该设施建成后,流场品质和综合性能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四)上海光源线站工程。  上海同步辐射装置(上海光源)是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具有最多可提供60多条光束线和近百个实验站的能力,完全建成后将为我国多学科前沿研究取得突破提供有力支撑。在已建成的7条光束线站基础上,围绕满足我国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迅速发展的研究需求,建设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主要包括:新建若干光束线站,扩建用户实验支撑条件,进一步提升光源性能。该设施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光源和束线的能力,使上海光源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更全面、先进、便捷的支撑。  (十五)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  模式动物表型性状的精确测定和度量是解析生命规律,开发疾病调控方式的关键之一。以解决表型和基因型测定及关联遗传机制分析中的科学问题为目标,建设重要模式动物的表型与遗传分析研究设施,主要包括:表型及基因型连续、快速、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化获取分析系统,表型和基因型全面自动检测分析系统,信息集成、处理及遗传性状分析系统等。该设施建成后,可系统、准确地描述生命的表型、基因型及其在环境变化中的响应,并以此正确描述生命的调节状态和方式,为人类疾病、动物生命过程调节等研究提供支撑。  (十六)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  地球系统模拟是衡量地球科学研究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开展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和环境治理等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以认识地球环境复杂系统、模拟地球系统圈层变化和长期气候变化、精细描述和预测地球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等为目标,建设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主要包括:超级计算及存储专用系统,超级模拟支撑与管理软件系统,地球各层圈过程模拟软件系统,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库与海量数据智能分析与可视化系统等。该设施建成后,将大幅提高我国地球系统模拟的整体能力和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警、气候变化预估的研究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管理制度。加快完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和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健全部门协调制度,加强规划实施中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建立健全规划动态调整机制,滚动推进“十二五”建设重点的立项和实施,并根据形势发展每五年对规划内容进行必要调整。制定符合设施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办法,加强设施运行评价,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完善设施建设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地方政府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形成共同支持设施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保障资金投入。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建设、升级改造、运行和科研的协调,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等其他来源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规范投入管理,加强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强化开放共享。健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其公共平台作用。健全用户参与机制,形成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等多方共建、共管和共享的局面。统筹安排开放共享配套条件建设,提高设施科研服务能力。将开放共享程度作为设施运行考核的重要指标,根据评价结果配置运行资源。  (四)协同推进预研。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协同加强预研工作,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分的技术和工程储备。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系统安排原理探索、技术攻关、工程验证等类型的预研项目。强化预研工作各阶段以及预研与设施建设之间的衔接,形成循序推进、动态调整、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加强人才培养。坚持设施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造就高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科研人才队伍。制定与设施发展相配套的人才计划,吸引和凝聚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设施建设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计划的衔接,加速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造就一批科研、工程和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与设施特点相适应的人员分类评价、考核、激励政策,凝聚和稳定设施建设和运行专业人员队伍。  (六)促进国际合作。适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日益国际化的趋势,结合我国科技发展实际需求,积极参与享有知识产权和使用权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合作项目。积极探索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吸引国外资源参与我国发起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科学研究。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启动会在怀柔召开
    p  3月22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爆轰驱动超高速高焓激波风洞”(JF22超高速风洞)启动会在力学所怀柔园区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谢心澄、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孟庆国、数理学部副主任董国轩、力学处处长詹世革,中科院条财局副局长(主持工作)郑晓年、科技条件处处长牟乾辉,力学所所长秦伟、副所长尹明以及相关专家和部门负责人、项目主要成员近40人出席了会议。/pp  谢心澄首先祝贺力学所获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支持。他指出,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希望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郑晓年向基金委表示感谢,并重申了对项目的管理要求。秦伟表示,一直以来,力学所的工作得到基金委大力支持,JF系列风洞及科研成果就是典型例子,研究所将高度重视,大力保障JF22超高速风洞研制,争取早出成果,早日回馈国家。/pp  会上,项目负责人姜宗林汇报了项目实施方案、具体工作计划、管理运作方式等内容。同时,项目成立了JF22超高速风洞的管理组、监理组和保障组,分别由基金委孟庆国、中科院条财局田东生和力学所秦伟担任组长。/pp  JF22超高速风洞将模拟速度在3-10km/s的飞行条件,与已建成的JF12复现风洞(1.5-3km/s)共同构建覆盖Ma5以上的高超声速和超高速飞行的实验平台。/pcenterimg alt="" src="http://bjb.cas.cn/jcdt2016/201803/W020180327301410675769.jpg" height="333" width="500"//center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议现场/strong/p
  • 深圳市再投1.15亿元资助23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
    近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拟资助项目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申报的深圳市先进功能碳基材料研究与综合应用重点实验室等23家在列,资助金额达1.15亿元。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核心平台,更是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配备先进科研装备、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为了加强实验室建设,规范实验室运行管理,根据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相关规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制定了《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办法》,以支持市重点实验室开展团队建设、开放运行、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和自主创新研究等,明确对批准组建和筹建启动的市重点实验室,采取事前资助方式,实行定额资助,单个最高资助额500万元,企业类实验室资助额应当不高于项目总预算的50%。今年3月,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对2022年度市重点实验室组建拟资助项目进行了公示,深圳市新型信息显示与存储材料重点实验(深圳大学)、深圳市软材料力学与智造重点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微生物药物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15个项目榜上有名(详情链接)。2023年度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拟资助项目的申报单位以高校为主,约占83%,当中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此外,作为深圳新型研发机构代表的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也申报了4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博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1家重点实验室亦名列其中。2023年度市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拟资助项目名单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资助金额1深圳市先进功能碳基材料研究与综合应用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500万元2深圳市新药创制与合成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500万元3深圳市宽速域变密度连续式风洞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南方科技大学500万元4深圳市食品营养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深圳大学500万元5深圳市基因组操纵及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500万元6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机制与干预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500万元7深圳市智能融合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500万元8深圳市超结构光子芯片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深圳博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500万元9深圳市交叉偶联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南方科技大学500万元10深圳市机器人视觉与导航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南方科技大学500万元11深圳市控制理论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南方科技大学500万元12深圳市可持续仿生材料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南方科技大学500万元13深圳市先进储能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南方科技大学500万元14深圳市生物大分子组装与调控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南方科技大学500万元15深圳市智能生物信息学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500万元16深圳市能源电催化材料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深圳大学500万元17深圳市数智化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深圳大学500万元18深圳市微纳生物传感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500万元19深圳市半导体异质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深圳大学500万元20深圳市泛在数据赋能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500万元21深圳市深亚波长光子学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南方科技大学500万元22深圳市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南方科技大学500万元23深圳市智能机器人与柔性制造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南方科技大学500万元
  • 国际领先!这座超大型实验仪器通过验收
    近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爆轰驱动超高速高焓激波风洞”(简称JF-22超高速风洞)结题验收会议举行。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评价该风洞在有效实验时间、总温、总压和喷管流场尺寸等综合性能指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图片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于2018年正式启动,研制周期为5年。项目负责人姜宗林提出激波反射型正向爆轰驱动方法,把“不能用”的爆轰波头变为“可用”和“好用”,带领团队构建了超高速激波风洞技术体系,成功研制出JF-22超高速风洞。该风洞是高超声速和超高速领域的一座超大型实验仪器,总长167m,喷管出口2.5m,实验舱直径4m,实验气流速度范围3—10km/s,能够揭示由分子解离主导的复杂介质超高速流动规律,可有力支撑我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和超高速飞行器研发,对于推动气动学科发展、提升我国宇航高技术研发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风洞是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以验证和发展有关理论,并直接为各种飞行器的研制提供服务,通过风洞实验来确定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和评估其气动性能。现代飞行器的设计对风洞的依赖性很大。超高速风洞对于研制超高速飞行器意义重大。我国这支激波风洞的攻关队伍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钱学森和郭永怀的战略部署下,中科院力学所组建起我国第一支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的科研攻关队。紧握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科研人员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取得突破。2012年,总长265m的JF-12复现风洞研制成功,可复现5—9倍声速的飞行条件。它为我国航空航天重大任务研制提供了关键支撑。如今,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通过验收。JF-22超高速风洞与JF-12复现风洞共同构成唯一覆盖临近空间飞行器全部飞行走廊的地面实验平台。
  • 国际领先!这座超大型实验仪器通过验收
    近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爆轰驱动超高速高焓激波风洞”(简称JF-22超高速风洞)结题验收会议举行。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评价该风洞在有效实验时间、总温、总压和喷管流场尺寸等综合性能指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图片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于2018年正式启动,研制周期为5年。项目负责人姜宗林提出激波反射型正向爆轰驱动方法,把“不能用”的爆轰波头变为“可用”和“好用”,带领团队构建了超高速激波风洞技术体系,成功研制出JF-22超高速风洞。该风洞是高超声速和超高速领域的一座超大型实验仪器,总长167m,喷管出口2.5m,实验舱直径4m,实验气流速度范围3—10km/s,能够揭示由分子解离主导的复杂介质超高速流动规律,可有力支撑我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和超高速飞行器研发,对于推动气动学科发展、提升我国宇航高技术研发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风洞是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以验证和发展有关理论,并直接为各种飞行器的研制提供服务,通过风洞实验来确定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和评估其气动性能。现代飞行器的设计对风洞的依赖性很大。超高速风洞对于研制超高速飞行器意义重大。我国这支激波风洞的攻关队伍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钱学森和郭永怀的战略部署下,中科院力学所组建起我国第一支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的科研攻关队。紧握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科研人员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取得突破。2012年,总长265m的JF-12复现风洞研制成功,可复现5—9倍声速的飞行条件。它为我国航空航天重大任务研制提供了关键支撑。如今,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通过验收。JF-22超高速风洞与JF-12复现风洞共同构成唯一覆盖临近空间飞行器全部飞行走廊的地面实验平台。
  • 国际领先!这座超大型实验仪器通过验收
    近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爆轰驱动超高速高焓激波风洞”(简称JF-22超高速风洞)结题验收会议举行。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评价该风洞在有效实验时间、总温、总压和喷管流场尺寸等综合性能指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图片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于2018年正式启动,研制周期为5年。项目负责人姜宗林提出激波反射型正向爆轰驱动方法,把“不能用”的爆轰波头变为“可用”和“好用”,带领团队构建了超高速激波风洞技术体系,成功研制出JF-22超高速风洞。该风洞是高超声速和超高速领域的一座超大型实验仪器,总长167m,喷管出口2.5m,实验舱直径4m,实验气流速度范围3—10km/s,能够揭示由分子解离主导的复杂介质超高速流动规律,可有力支撑我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和超高速飞行器研发,对于推动气动学科发展、提升我国宇航高技术研发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风洞是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以验证和发展有关理论,并直接为各种飞行器的研制提供服务,通过风洞实验来确定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和评估其气动性能。现代飞行器的设计对风洞的依赖性很大。超高速风洞对于研制超高速飞行器意义重大。我国这支激波风洞的攻关队伍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钱学森和郭永怀的战略部署下,中科院力学所组建起我国第一支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的科研攻关队。紧握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科研人员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取得突破。2012年,总长265m的JF-12复现风洞研制成功,可复现5—9倍声速的飞行条件。它为我国航空航天重大任务研制提供了关键支撑。如今,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通过验收。JF-22超高速风洞与JF-12复现风洞共同构成唯一覆盖临近空间飞行器全部飞行走廊的地面实验平台。
  • 揭秘!奥运夺金背后的精密测量技术
    在7月29日上午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张雨霏以2分03秒86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奥运纪录。80分钟后,张雨霏与队友杨浚瑄、汤慕涵、李冰洁一起,以7分40秒3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这也是中国游泳队首枚接力项目奥运金牌。在为奥运健儿们踩着纪录夺冠而欢呼时,人们可能很难想到,这来之不易的游泳金牌背后,还有航天技术的支撑。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了解到,早在2019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便向该院发出项目需求,希望利用先进航天技术,研发出精密测量产品,帮助游泳运动员加强训练科学性,提高竞赛成绩。九院13所时代光电公司运动测量团队与国家游泳队合影随着体育运动的科技化程度不断提高,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参数分析、指导训练,已经被全世界的高水平运动员广泛采用。尤其在高手对决中,一些微小动作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具体到游泳这个特定项目,传统的影像记录等手段不能定量获取运动员全部运动信息,尤其是无法对关节间转动这样微小的变化进行有效辨识。但航天惯性技术则有助于解决这个难题。九院13所时代光电公司是我国重要的惯性技术及产品研发基地,一直为我国各型号火箭和航天飞行器提供高品质光纤惯组及光纤速率陀螺。国家体育总局带着项目需求找到这里,该公司立即成立项目团队,开始具体产品研发。经过技术攻关和不断改进,该公司研制的运动测量产品顺利成型。产品包括惯导分系统、定位与测速分系统、视频采集分系统、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四部分,能分别实现运动员姿态测量、位置与速度测量、运动视频拍摄以及数据集成解算和三维模型驱动功能。试验模拟游泳过程中所受流场,开展典型游泳速度下不同技术动作姿态和阻力的测试。在试验人员和运动员的密切配合下,分别完成了6位运动员站立姿态下不同送胯角度测试和游泳姿态下不同技术动作测试。运动测量产品全程工作正常,顺利收集到全部数据,探明典型游泳速度下,运动员不同姿态所受阻力的规律,为教练团队确定训练方案、改善运动员身体流线型、优化技术动作提供了科学依据,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游泳队的一致好评。运动测量团队和参与试验的游泳队员实际上,帮助中国奥运代表团夺冠的航天技术不止一项,除了捕获精细动作的惯性技术,还有“既可吹风、亦可赛艇”的风洞。据了解,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充分利用在航天领域多年积累的设计与风洞测试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积极应用于奥运重点项目科技攻关,有针对性地自主开发出多套国内领先的高精度测试平台,解决各类奥运装备不同测试需求的难题,将航天空气动力设计与测试技术应用于多个奥运比赛项目。自2019年起,针对四人赛艇风洞试验项目的要求,十一院低速风洞实验室成功开发了一套基于气浮装置的三维力测量平台,整套测试系统气动力测量分辨率达到0.04牛,静态校准非线性0.08%,完全满足高精度小载荷风洞测试项目的要求。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运动员抓水、驱动、出水、回桨等不同动作姿态的气动力大小,四名运动员不同编队组合对气动阻力的影响,为运动员的比赛提供科学的参考。青年队员在低速风洞内试训在28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中,由陈云霞、张灵、吕扬、崔晓桐组成的中国队获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夺得本届奥运会第十枚金牌。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体育风洞总体外观记者从十一院获悉,该院承建的国内首座体育综合训练风洞,已于2020年10月25日正式启用,将助力我国冰雪健将在2022年冬奥会中斩获佳绩。
  • 盘点我国大科学装置中的那些知名专用研究设施
    1月22日,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开展2021年度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工作的通知(国科发基〔2020〕342号)》。其中提出了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这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就是常说的大科学装置。随着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研究的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深化,科学研究对其所依赖的实验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大科学装置就是为满足现代科学研究所需的能量更高、密度更大、时间更短、强度更高等极限研究条件而产生的。大科学装置作为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对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力。按不同的应用目的,大科学装置可分为三类:专用研究装置、公共实验平台和公益基础设施。本文特为读者介绍其中的那些知名的专用科研设施。500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神光Ⅱ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神光Ⅱ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简称神光Ⅱ,包括八路装置和第九路两大部分)是目前国内已经投入正式运行的规模最大的高功率钕玻璃激光实验装置,也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够提供开放研究的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它能在十亿分之一秒的瞬间发射出功率相当于全球电网总和数倍的激光束聚集到靶上,形成高温等离子体并引发聚变,进而开展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物理和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研究。自2000年以来,神光Ⅱ以我国激光聚变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质量、高稳定、高重复性提供了几十种复杂物理目标和靶型的实验打靶近6 900余次。近年来全年运行平均成功率超过90%,已经大幅超过装置原定70%的技术指标,实现了我国激光驱动器运行水平的重大提升,成为我国大科学工程中高效、稳定运行的范例。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该设施为基础研究专用设施,依托本设施成立的国际合作组开展了长期的国际合作。主要功能是探测反应堆放出的中微子,计算中微子振荡参数及反应堆能谱。主要技术指标为:中微子探测器靶质量 ≥ 20吨 靶质量精度 0.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风洞实验群该设施是国内高校最大规模的风洞实验群,现有2.5m×3m单回路连续式低速风洞一座,1m开口非定常低速风洞一座,0.6m×0.6m亚跨超高速风洞一座,Φ0.5m高超声速风洞一座。另外还有多座小口径低湍流度、射流风洞、进气道专用风洞以及各种流动测试设备,完成了大量型号任务的风洞实验和实验技术发展,为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验条件。同时还有拥有Cluster并行机系统,完成了大量飞行型号的空气动力学数值计算任务。现有实验室面积10000多平方米。 中渔科212中渔科212主要用于长江口及临近水域渔业资源评估、走航式流场分析、渔场形成机制与预测辅助、水文数据及影像实时监测、长江口濒危野生水生动物的救护暂养以及珍稀水生动物后备亲本的暂养。大型高精度衍射光栅刻划系统这款仪器位于长春光电所,其最大刻划面积为400x500mm的平面衍射光栅刻划系统,最大检测口径为400x500mm的光栅衍射波前测量仪、光栅衍射效率测量仪和光栅鬼线强度测量仪。长春光机所是中国光栅的发源地,也是国内研制光谱仪器最早的科研单位之一。2007年,科技部批复同意以长春光机所为依托单位组建“国家光栅制造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国家光栅工程中心”)。船用小型燃气轮机技术实验平台辽宁省船用小型燃气轮机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在交通运输部“十一五”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轮机系统与船舶新动力实验室—船用燃机与新型动力分实验室”、“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船用小型燃气轮机技术及实验平台”和交通运输部“十二五”轮机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而成的学科实验室,并于2010年8月被批准组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于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轮机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及大连海事大学船舶动力工程研究所,已成为基础与前沿课题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300吨级渔业资源调查船科学调查船将主要承担南海海域的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常规、专项和应急调查监测、海洋综合调查和研究、涉外海域渔业资源环境调查、双边或多边渔业资源联合调查、负责捕捞技术研究、渔业资源养护等任务,开展复合渔场单鱼种渔业生态特征、高效生态渔具渔法、鱼类洄游规律、渔场形成机制、渔业资源时空变动规律等研究,为南海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对外谈判、生态环境修复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支撑平台。 主要技术指标:船长42.8米,型宽8米,型深5.2米,最大航速12.5节,经济航速12节,续航力4000海里,自持力30天,满足近海航区要求。调查船设置3个实验室:综合实验室、海洋生物实验室、渔业声学实验室。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MUSER)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MUSER)是国际上首个太阳宽带动态频谱成像系统,由100个抛物面天线组成三螺旋阵列,能对太阳爆发进行类似CT扫描一样的全日面快速频谱成像观测。是国际上首个太阳宽带动态频谱成像系统,实现了在百毫秒量级时间分辨率上同时584通道对太阳的快速连续观测,最高空间分辨率优于2角秒,完成了对太阳爆发初始能量释放区高分辨射电频谱成像观测。“探索一号”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船探索一号”,船舶满载排水量为6250T,船长94.45M,型宽17.9M,无限航区,配置DP2动力定位系统,续航能力大于10000海里,自持力超过60天,船艏采用X-BOW造型设计,在我国尚属首例,上层建筑设计为全封闭包围式,提高其耐波性,减少甲板上浪。 “探索一号”还具有充分的深海科考作业能力,建有地质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冷冻样品库等十多个实验室,另在甲板面设置2个可拆卸式移动实验室,能同时搭载60名船员、科学家及潜航员。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装置,其运行原理就是在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或氚,通过类似变压器的原理使其产生等离子体,然后提高其密度、温度使其发生聚变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2009年,世界上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首轮物理放电实验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站在了世界核聚变研究的前端。2016年2月,中国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2018年11月, EAST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天马望远镜天马望远镜作为主力测站先后参加并成功完成了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三号卫星的VLBI测定轨任务,大幅提高了VLBI系统的测量能力,为探月系列卫星的VLBI测定轨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后数年内,将作为主力测站继续参加国家深空探测重大任务。 天马望远镜成功开展谱线、脉冲星和VLBI的射电天文观测。探测到了包括长碳链分子HC7N在内的许多重要分子的发射和一些新的羟基脉泽源,探测到包括北天周期最短毫秒脉冲星在内的一批脉冲星,发现了目前研究热点-银心磁星具有周期跃变现象等,取得重大射电天文观测成果,已实现了对外开放。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可运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热液喷口等复杂海底进行机动、悬停、正确就位和定点坐坡,有效执行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环境和海洋生物等科学考察。可搭载海洋仪器设备、传感器在海底进行规范化海试,并获取原位数据。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长、宽、高分别是8.2米、3.0米与3.4米,空重不超过22吨,最大荷载是240公斤,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5海里,巡航每小时1海里,当前最大下潜深度7062.68米,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000米。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是一架横卧南北方向的中星仪式反射施密特望远镜。应用主动光学技术控制反射改正板,使它成为大口径兼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的世界之最。由于它口径达4米,在曝光1.5小时内可以观测到暗达20.5等的天体。而由于它视场达5°,在焦面上可放置四千根光纤,将遥远天体的光分别传输到多台光谱仪中,同时获得它们的光谱,成为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它将安放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右图为效果图),成为我国在大规模光学光谱观测中,在大视场天文学研究上,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大科学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负责设计和建造的我国第一台大型重离子加速器系统。它的胜利建成,为我国开辟了中能重离子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领域,标志着我国回旋加速器技术水平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也是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强素质,早成才的生动课堂。HIRFL由离子源、注入器、主加速器、8个实验终端以及束流运输线等主要部分组成,注入器是一台改建的能量常数为69的1.7米扇聚焦回旋加速器,主加速器是一台能量常数为450的大型分离扇回旋加速器。注入器与主加速器联合运行,可以把C到Xe的重离子分别加速到100~10MeV/u的能量。中国散裂中子源散裂中子源是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经济水平和工业水平等综合实力的大型科学研究装置。中子散射广泛应用于在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技术、资源环境、纳米等学科领域,并有望在如量子调控、蛋白质、高温超导等重要前沿研究方向实现突破。强流质子加速器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将为一些重要的应用如质子治癌、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洁净核能源系统(ADS)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储备丰富的工程建设和运行经验。散裂中子源的建设不但会对我国工业技术、国防技术的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也会带动和提升众多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 预算近1亿元!湖南大学近期仪器采购计划汇总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10号)等有关规定,现将湖南大学近期政府采购意向公开。本次仪器采购计划在11-12月完成,共计21项,标的均为仪器设备,总金额超过近1亿元,包括多光子显微成象系统、场发射投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离子迁移谱质谱联用仪等。以下为采购详情:序号采购项目采购品目采购需求概况预算金额预计名称(万元)采购日期1多光子显微成像系统A02100699详见项目详情8002022年11月2高分辨离子迁移谱质谱联用仪A02100407详见项目详情8002022年11月3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A02100301详见项目详情8002022年11月4复杂加载力学性能测试仪器A02100801详见项目详情6002022年11月5超导量子干涉仪A02100699详见项目详情6002022年11月6台式同步辐射光谱仪A02100404详见项目详情6002022年11月7时间分辨光谱探测系统A02100404详见项目详情6002022年11月8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A02100499详见项目详情5502022年11月9高低温原位材料疲劳测试仪A02100699详见项目详情5002022年11月10功率半导体器件分析仪A02100499详见项目详情5002022年11月11转盘结构光多模态超分辨系统A02100699详见项目详情4502022年11月12光谱流式细胞仪A02100499详见项目详情4502022年11月13高速流式分选仪器A02100499详见项目详情4502022年11月14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A02100499详见项目详情4002022年11月15多模态多功能活体成像系统A02100699详见项目详情4002022年11月16激光共聚焦高内涵筛选平台A02100499详见项目详情3502022年11月17材料介观力学性能测试仪A02100801详见项目详情2002022年11月1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A02100407详见项目详情2002022年11月19数控五轴高精度复杂型面测量仪A02100899详见项目详情2002022年11月20大型边界层风洞试验研究平台风洞攻角发生装置A02100699详见项目详情3002022年12月21大型边界层风洞试验研究平台蜂窝器A02100699详见项目详情1602022年12月近日,科学仪器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消息。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政策面向高校、职业院校、医院、中小微企业等九大领域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贷款总体规模预估为1.7万亿元。 2022年9月28日,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审计署、银保监会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财金〔2022〕99号),对2022年12月31日前新增的10个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额度2000亿元以上。因此今年第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加上此前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近期仪器信息网集中发布多个高校的仪器采购意向,多数预算上亿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本网统计到的采购预算已经超过150亿元。
  • 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集成电路器件与制造——访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周鹏教授
    复旦大学是我国最早从事研究和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单位之一,其微电子学院为国家首批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在相关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位居国内前列。近日,HORIBA携手仪器信息网采访了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周鹏教授。周鹏教授长期从事集成电路新材料、新器件和新工艺的研究,通过引入二维材料,在新器件新工艺方面取得系列成果,近期半年内更是陆续有六项成果在Nature子刊发表。采访中,周鹏教授分享了其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对集成电路新技术路径探索的见解。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周鹏教授时代使命:对接国家集成电路重大需求 基于原始创新培育人才采访伊始,周鹏教授首先回顾了复旦大学标志性的微电子学科的发展历程。1958年,谢希德先生在复旦大学创办半导体物理专业。2013年,复旦大学建立微电子学院,作为学校新工科建设的试点先试先行,学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建设了系列国家级、省部级平台。平台主要聚焦设计和工艺两方面,针对我国集成电路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通过系列原创性技术创新、对产业界一些推动性技术转让等措施,推进解决我国集成电路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及人才培养工作。复旦大学双子楼时代使命背景下周鹏教授多年来潜心聚焦于集成电路新材料、新器件和新工艺的研究。周鹏教授表示,其团队研究方向设立主要希望能够对接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国家急需和集成电路产业界问题等。当前,硅基材料主导的半导体产业下,随着制程的不断发展,硅基材料开始不断面临一系列新的技术挑战。为了解决这些新的问题,周鹏教授团队选择的切入点聚焦在二维材料上,主要从两个方向展开研究:一是基于两种材料的共性,利用二维材料的“风洞实验”,为硅基材料探索新路径;二是基于二维材料的独特性质,探索硅基材料无法达到的一些新路径。复旦大学微电子楼一角殊途同归:二维材料 “风洞实验” 为传统硅材料探索道路二维半导体平台充当“风洞实验”风洞实验指在风洞中安置飞行器或其他物体模型,研究气体流动及其与模型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实际飞行器或其他物体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一种空气动力实验方法,具有安全、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而周鹏教授引入新材料研究的第一个方向便是以二维材料充当“风洞实验”的角色,为传统硅材料探索新道路。实验状态下的实验室一角硅是目前集成电路的主要载体,然而,昂贵的工艺流程限制了创新性器件的设计与研发,使得新的器件和结构很难真正在产业中应用,而常规的硅器件结构及系统已无法满足制程进一步发展的新需求。此背景下,周鹏团队便将目光投向了物性更丰富、性质更多元的二维材料,以二维材料构筑新器件进而展开相关实验,充当“风洞实验”的角色,为硅找寻尝试解决当前集成密度与能耗等难题的方案,帮助硅材料发掘新的技术路径。周鹏教授举例道,由于硅基与二维材料在应用中所遵循的物理定律是一致的,利用二维原子晶体提出一些新的器件,如果有更高性能或更低能耗,然后把材料载体换成硅,往往也能达到优化的效果,这便帮硅探索到一些新的路径。三因素影响集成电路新器件性能提升 光谱学等为主要表征技术周鹏教授表示,二维原子晶体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实验过程中,器件性能主要受到三个因素制约:即迁移率、接触电阻、界面。这些因素如何表征评价,背后科学仪器技术的作用至关重要。据周鹏教授介绍,器件性能的表征手段比较广泛,其中光谱学是比较重要的一类,比如实验室常用到的HORIBA拉曼光谱仪、HORIBA椭偏仪等。同时,一些破坏性的形貌结构表征、迁移率等参数的表征,还会用到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电子测量等仪器设备。实验室表征仪器一角:HORIBA拉曼光谱仪、椭偏仪为“硅”所不能:二维材料“全在一”器件获突破除了可以担当 “风洞实验”角色,二维材料本身也具备多种独质,基于此,周鹏教授开展了第二个研究方向——为“硅”所不能,进行一些新路径的研究。近来,周鹏教授团队的“全在一”二维视网膜硬件器件的突破性成果就是一个案例。“全在一”器件:仿人类视网膜的运动探测器问世周鹏教授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胡伟达研究员合作,巧妙地运用新型神经网络概念打造出了动态感存算一体化、可实现人类视觉完整功能的“全在一”器件,首次得以在时间尺度上进行图像处理,实现运动探测与识别。去年11月,相关成果《面向运动探测识别的“全在一”二维视网膜硬件器件》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纳米技术》。“全在一”二维视网膜硬件器件 “我们希望用二维原子晶体实现一些用硅基或传统材料无法实现的尝试,此次提出的全在一器件就是类似于这样一个尝试,我们把感知、存储、计算放在一个器件上,达到在一个器件水平上实现。感存算一体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大部分感存算一体是一个系统集的实现。我们则在单器件上利用了二维半导体的一些本征特性。这项成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最近也在酝酿一些它的应用落地。”周鹏教授介绍说。集成电路引入新材料之路:从研究到产业化需经历市场考验关于“全在一”器件的应用落地,周鹏教授表示,“全在一”器件可以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无人驾驶、国防安全等很多领域,但应用科学从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到真正的应用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解决了科学问题后,还要适应市场需求。结合这些因素,这项技术预估在三到五年后可以实现初步应用。周鹏教授补充道,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不断引进新材料的过程,从最早几十种元素到现在几乎用遍了整个元素周期表的元素,集成电路发展本身不排斥新材料,但二维原子晶体之所以还没有进入产线、实现真正的应用,主要受两个市场因素制约。一是成本;二是整体配套的调整。但另一方面,若引入新材料带来的优势远超过这些因素的价值时,未来应用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传道授业:保护原创力 保持热爱、自信、好奇心 人才培养: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保护原创性集成电路产业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人才相对不足。作为国家集成电路创新技术发展第一梯队高校,复旦大学也承担着为国内集成电路培育人才的重要角色。周鹏教授团队周鹏教授团队十七年来深耕集成电路新型器件和系统研究领域,成果丰硕,仅2021年下半年,就有六项成果接连在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Nature子刊发表。对于科研团队建设和学生的培养,周鹏教授认为,教学科研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团队十分重视平等交流讨论的学术氛围,同时鼓励大家在学术上积极的碰撞,以保护学生原创能力。同时,团队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期每个人都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激发大家的创新能力。致科研后浪建议:热爱、自信、好奇心对于从事科研的青年科学工作者,周鹏教授认为,青年科研工作者对科研的热爱、自信以及好奇心等是不可缺少的科研品质。周鹏教授表示,“如果没有充分的热爱,科研其实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因为科研过程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失败或试错中度过。而且有时自己的工作成果,并不能被别人直接认可。在这个过程中,青年科学工作者要有自信,因为并不是被别人否定,就代表你的想法是错的。某些时候,也许你的一些新的想法,别人一时还没能理解,所以我们要争取说服他,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另外,如果你对科研本身没有好奇,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工作来做,往往很难做出很好的成果。”后记二维原子晶体作为集成电路引入的新材料,在原创技术探索方面仍有很多的可能性。虽然我国在技术节点上相对落后,而周鹏教授团队通过引入二维原子晶体的技术路径,尝试探索实现芯片性能的跨越。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或将成为帮助我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一个有效路径。人物介绍周鹏,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获2020年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资助,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先后受到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以及上海市启明星计划资助。长期致力于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器件、工艺与系统的研究,发明了高速与非易失兼得的新型存储技术;实现了新机制高面积效率单晶体管逻辑与动态图像处理系统;获得了高性能神经形态计算器件以及红外感存算一体验证性芯片。主持了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等。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Electronics, Advanced Materials,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等发表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论文200余篇。组织和受邀国内外学术会议40余次,包括Nature Conference Keynote报告以及中美华人纳米会议邀请报告。担任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半导体专业委员会委员,Infomat副主编,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总体组专家等。
  • 中国唯一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
    中国唯一国家级空气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二十三日在四川绵阳空气动力研究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将为大飞机、新一代列车、风力发电机等国家重大专项研制提供技术支撑,并推动中国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提供重要保障。  中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曹健林向新成立的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授牌,他说,空气动力学是航空航天事业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基础支撑,当前中国日新月异的建设发展对空气动力学的战略需求愈加强烈。成立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加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依托空气动力研究基地建设空气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能够充分利用空气动力研究基地的人才、设备、技术、信息、成果等优势资源,提供一个一流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有利于针对空气动力学的基础性、前沿性关键问题进行长期、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取得更大突破。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实验室将充分发挥其开放共享的独特优势,吸引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和领先技术资源,紧盯世界空气动力学发展前沿和中国航空航天技术发展需求,重点开展以大飞机研制为核心的气动噪声、减阻技术和结冰机理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为大飞机、新一代列车、风力发电机等国家重大专项、高速轨道交通和高效风能利用中涉及的关键气动问题提供技术支撑,为复杂流动机理问题研究搭建高精度、高效率、高可信度的数值模拟研究平台。  据悉,长期以来,四川绵阳空气动力研究基地依托亚洲最大风洞群和中国最先进的风洞试验研究技术,大力推进空气动力学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空气动力学基础理论体系,为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完成了大量技术储备。该基地广大科技人员致力于解决制约中国航空航天、地面交通、风能利用等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围绕计算空气动力学及飞行器流动机理、低速空气动力学和国家大型空气动力学基础条件平台关键技术开展集中攻关,先后发展了数百项风洞试验新技术,为包括“歼十”战机、“神舟”飞船等多项重点飞行器的研制攻克了上千个技术难题,形成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
  • GTI吉泰精密闪耀2023中国制冷展!
    2023年4月7日,第34届中国制冷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GTI吉泰精密作为合作单位,参加了本次展会,为参展观众带来一系列重磅产品及通风测试领域测量解决方案。 GTI管道漏风量测试机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客户前来参观咨询。本仪器用于空调风管、消防风管及密闭空间的漏风量测试,可对分段管道和整个系统安装后的总管道进行检测,保证系统的工作效率,避免能源浪费。 GTI全新推出的管道漏风量测试机DALT6910集成了欧美及国内风管行业多种现行测试标准,根据相关的鉴定标准进行检测后,可直接确定管道的密封性是否合格。通过外接打印机可实现打印功能,且整机尺寸小,重量轻,家用轿车后备箱即可装载运输,可测流量范围更大。触摸屏一体化操作,LCD彩屏显示,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实现测试全过程操作。 GTI直流式小型风洞X5605,能够提供高精度且稳定的流速,可将风速传感器、皮托管或其他实物模型固定在风洞的可视测试实验段后进行反复吹风,即可得知测试数据或物理量变化。 GTI展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现场人气满满,风量罩GTI620、微差压计等产品也备受客户欢迎,GTI工程师们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为客户带来全面专业的服务体验。 此次展会,GTI团队有幸与诸多业内专业人士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与学习,并且结交众多行业新用户,对GTI在产品创新和发展有了进一步的助力。 GTI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在制冷、空调、供暖、通风检测行业稳步前行,以更精益的品质和完善的服务回馈于广大客户,为新老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本次盛会将持续到4月9日,GTI吉泰精密恭候您的莅临!
  •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新认证中心评议会召开
    11月7日上午,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新认证中心专家评议会在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召开,副校长蒋昌俊出席并致辞。科技部条财司条件处、计划司平台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上海市科委以及相关行业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评审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综合计划局局长、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领导小组成员徐金堃研究员主持。我校风洞中心杨志刚教授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作了关于汽车整车风洞申请加入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平台的汇报,详细介绍了风洞中心概况、相关学科、建设目标、运行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风洞中心的申请汇报,高度评价了汽车整车风洞在服务和支撑汽车企业自主研发、行业共性技术研究,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对外交流与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卓有成效的作用,积极肯定了汽车整车风洞在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经过充分讨论和评议,专家组达成一致意见,建议汽车整车风洞纳入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平台系列。  会前,与会专家参观考察了风洞中心实验室,听取了相关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介绍。
  • 国内首个以女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实验室在北航揭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陆士嘉实验室日前揭牌。这是我国首个以女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实验室。  今年3月18日是陆士嘉诞辰106周年。陆士嘉出生于1911年,是我国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张军表示,在陆士嘉诞辰106周年之际,北航将她长期工作的流体力学实验室命名为陆士嘉实验室。陆士嘉实验室现有风洞10座,待建风洞1座,水洞(水槽)4座。待建的BHAW风洞将作为我国高校首座航空气动声学风洞,承担与型号研制直接相关的应用基础和生产所需要的气动声学风洞试验研究。  流体力学实验室始建于1952年。历经多年建设,形成了从风洞到水洞、从低速到高速、从教学到科研的一系列较为完整的体系。
  • 生态环境部:22个省份水站站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p  近日,生态环境部通报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站(简称水站)建设进展情况。通报指出,22个省份水站站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近6成水站具备设备安装和验收交接条件。/pp  截至2018年5月31日,959个需地方新建的水站中,886个站房主体工程已建成,占92.4%(扣除因封冻期较长开工较晚的水站,站房主体工程完工率达99.3%) 568个水站已完成内外装修和辅助设施建设,具备设备安装和验收交接条件,占59.2%。530个地方投资的已(在)建水站中,364个水站已完成仪器设备填平补齐,占68.7%。14个国家投资地方建设的水站中,10个水站已建成,2个水站主体完工,2个水站在建。/pp  其中,江西、天津、宁夏、山东、北京、云南、河北等7省、市新建水站站房和配套设施、采水系统全部建成,具备验收交接条件。浙江、河南、安徽、陕西、重庆、广东、青海、上海、江苏、福建、湖南、四川、贵州、甘肃、山西(除个别封冻期较长的断面外)等15个省份水站站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pp  据悉,受连续降雨、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影响,还有7个水站站房主体工程尚未完工(不含封冻期较长开工较晚的水站)。/p
  • 历史:一场被动的人才交换促成一双中科院院士
    p  【直到30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瞥见了一本大连理工大学校史才恍然大悟。原来竟是钱学森所长亲自促成此事!】/pp  现在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根据科研需要和人才自身特点直接进行人才交换的事情已非常罕见。但上个世纪60年代,在中科院和高校之间却发生过一场有趣的人才交流,被悄然交换了工作单位的俞鸿儒和钟万勰二人在30年后先后当选学部委员,使得这一故事堪称佳话。/pp  才智卓越的俞鸿儒和钟万勰二人为同济大学校友,又均与力学所结下了不解之缘。俞鸿儒1946年进入同济大学数学系,之后又入大连工学院机械系继续学习。因内心不大喜欢机械学科,他在1953年留校工作后主动申请由专业调研室任流体力学助教。1956年,俞鸿儒以在职青年教师的身份考上中科院力学所研究生,师从郭永怀先生从事激波管研究工作,不过工资仍然由大连工学院寄发。小俞鸿儒六岁的钟万勰1952年进入同济大学道桥系,195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在钱伟长、胡海昌的指导下,从事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样天资聪颖的二人还都曾在力学所与清华大学合办的工程力学研究班上担任助教。通过跟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林同骥等大师们学习,他们开拓了眼界,提升了科研能力,并立下了对祖国科研事业无私奉献的心志。/pp  来到力学所后,俞鸿儒很快对自己所从事的激波管与激波风洞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还在北京成了家,他心里非常希望能在研究生毕业后继续留在北京,但大连工学院也一直在催促他早日回校。在这种情况下,他对自己的愿望只字未提。与此同时,力学所的年轻同事钟万勰因在“反右”运动中仗义执言而受到错误处分。他每日心情郁闷,很想离开力学所。两个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将会在不经意间发生一次大转折。/pp  1962年10月,力学所会计毛振英突然叫俞鸿儒去领工资,他方知自己已被正式调入力学所。此后他一直对事情原委一头雾水,亦无人告知他。直到30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瞥见了一本大连理工大学校史才恍然大悟。原来竟是钱学森所长亲自促成此事!/pp  钱学森自1955年10月回国后,直至1983年一直担任力学所所长。他虽然献身国防事业,但一直心系力学所,关心年轻人的学习和科研。他看中了俞鸿儒的才能,力学所的工作也离不开,就想把他留下来。1962年广州科学大会期间,钱学森见到大连工学院钱令希教授,二人达成一项人才交流协议。钱学森提出要把俞鸿儒留下来。为了方便钱令希回去向领导汇报,钱学森提出,作为交换条件,大连工学院可到力学所任意挑选一个人作为交换。同年,经正在力学所工作的学生胡海昌的介绍和推荐,钱令希挑中了同样才能突出、颇具科研潜质的钟万勰。后来经学校同意,钱令希教授将钟万勰调入大连工学院。1962年9月,钟万勰到大连报到,此后俞鸿儒被调入力学所。/pp  后来,他们双双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同凡响的科研业绩。1963年研究生毕业后,俞鸿儒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激波管和激波风洞的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成长为我国知名的气体动力学家。即使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在钱学森和郭永怀的关心支持下,俞鸿儒的激波风洞研究也未停歇。他为我国创建了多种高性能气动实验装置,在高超声速、高焓流动实验研究方面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国防和经济建设作出杰出贡献。与此同时,在坐落于美丽海滨城市的大连工学院,钟万勰和钱令希之间的合作如鱼得水,研究工作取得节节进展。几十年来,他结合我国国情,发展了多种先进软件技术 在群论、极限分析、参变量变分原理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理论与方法,组织开发了多种大型结构分析系统,对于推动计算力学在我国工程界广泛应用起了重大作用。岁月荏苒,1991年俞鸿儒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两年后钟万勰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pp  每每谈到这件事,俞鸿儒都非常自豪,又情不自禁地感叹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对青年人才的关爱和远见卓识,“如果没有这一交换,恐怕我们都很难取得后来的成绩,更难说当选学部委员了。”按照俞鸿儒的说法,“钱学森之问”中提到的杰出人才的培养问题,不是一般人才,而是科技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尽可能提供适宜他们成长的环境。/pp/p
  • 15家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逐一亮相BCEIA2015
    p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10月29日,BCEIA2015会议期间,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公用运行体系及其“十三五”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以下简称仪器中心)管理办公室组织,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下辖15个中心成员到会,分享各自的运行模式和经验,并对中心未来的发展展开交流探讨,这也是全面了解仪器中心的难得机会。/pp 仪器中心是通过跨地区、跨领域、跨部门网络式联合构建的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拥有16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分别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目前拥有核心仪器和配套仪器近百台,包括核磁共振谱仪、各种质谱谱仪、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等仪器。仪器中心副理事长费昌沛介绍到,中心统计显示,2014年提供服务机时14.55万小时,平均共享率超过50%。据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各中心的用户满意度大于99%。费昌沛还详细介绍了仪器中心采取的组织运行模式:理事会-办公室-中心A、中心B等;理事会负责审定建设布局和发展规划、审核财务预决算/监督经费使用、审定基本管理制度、监督运行绩效的评估和考核、任命大仪中心平台主任等;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和管理工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11px" title="费昌沛.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7aec0f4c-0096-4379-abc6-70d66ade116f.jpg" width="500" height="311"//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仪器中心副理事长费昌沛作总体情况报告/pp 或许正如您所料,一天会议可以说是各中心的“赛宝”大会。国家深海技术试验中心(上海)拥有的海洋深水试验池与国际知名水池对比:水深调节能力——范围最大,整体造流性能——流速最高,三维造波能力——单元最多;汽车整车风洞试验中心(上海)拥有我国首座整车气动-声学风洞和首座整车热环境风洞;北京核磁共振中心拥有我国首台800MHz核磁共振谱仪;上海有机质谱中心拥有全亚洲首台HPLC-IMS-QTOF MS,等等。受篇幅所限,恕不一一列举!/pp 当然,各个中心也没有忘了如何把应用需求和技术能力相结合,研发出许多仪器、装置。“2014年平台运行服务情况概述”中透露,各中心申请国内专利88项。如,武汉磁共振中心研制用于人体肺部重大疾病研究的MRI仪器系统——点亮肺部;北京质谱研制中心高分辨多功能化学成像系统;上海无机质谱中心研制国内首台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光谱仪;上海有机质谱中心研制溶剂辅助双喷雾质谱离子源,以及离子化成本为5角钱的常压火焰离子化 (AFI)源;国家X射线数字化成像仪器中心(绵阳),其所拥有的核心仪器、设备,均为自主研发,拥有8套工业CR系统和3套实时成像系统,全面覆盖50kV到9MeV的能量段,锥束牙科CT系统已经产业化,在研的在线工业CT将把共同工业CT技术从常规的检测工具变为生产线的一部分,引领工业CT技术的变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11px" title="陈浩.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ed145ab9-cdc0-44b2-bffb-53fd54631616.jpg" width="500" height="311"//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家X射线数字化成像仪器中心(绵阳)陈浩/pp 也许认为仪器中心拥有的优势就是拥有了领先同行的先进仪器和设备;那,也许就误会了。上海有机质谱中心郭寅龙提出一个问题,在仪器设备不是最先进的情况下,如何发展?郭寅龙说到,上海有机质谱中心要引领学科的发展,引领有机反应中间体检测方法的发展。北京傅里叶变换质谱中心何昆提出,不能只满足做好测试服务,必须在科研中树立品牌,坚持科研、测试两条腿走路。广州质谱中心设定了工作导向:提供分析测试向综合服务理念转变。国家电子能谱中心朱永法作 “实验室资质认定体系提升分析测试的质量”报告,深入探讨了如何控制检测实验室的数据质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11px" title="郭寅龙.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59f5572f-c333-4955-887b-898aa2464cba.jpg" width="500" height="311"//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海有机质谱中心郭寅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11px" title="hekun.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2fb4c753-392a-4f9a-b5aa-8ae27e9206b4.jpg" width="500" height="311"//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京傅里叶变换质谱中心何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11px" title="朱永法.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11a591e1-e44f-4b97-9e40-a162df5ff914.jpg" width="500" height="311"//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家电子能谱中心朱永法 /pp 仪器中心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累计为2279项各类科研项目提供服务,其中:国家973项目/课题281项,863项目184项。例如:国家汽车整车风洞(上海)为高铁列车设计完成核心验证服务;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建立了14C示踪化石源CO2方法,为评估碳减排效果提供新途径,为我国占据气候谈判主导权,争取经济发展空间,提供技术支撑;长春质谱中心以国家和产业的需求为目标牵引,围绕中药现代化,建立一系列分析测试平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41px" title="huich.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70f37732-5797-43e0-b5bb-5b2ed8e7a0c4.jpg" width="600" height="341"//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会议现场/ppbr//p
  • 军民融合&仪器共享!
    p 过去一项检验检测要把零部件快递到广州、上海等地,需要15天左右。”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的上市企业。公司负责人介绍,如今他们通过平台在绵阳本地对接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只需2至3天就能完成相关检测服务,研发效率大幅提升。/pp  这个平台,就是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pp  位于我国西南的四川绵阳,拥有众多国家级科研院所,以神光三、亚洲最大风洞群、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实验台等为代表的重大科学装置汇聚于此。/pp  然而,多年以来,这些科学仪器装置大多养在深闺人未识,大量科研资源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众多企业创新研发往往缺乏特定的试验设备。/pp  近年来,我国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向社会开放,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释放科研资源潜能。2017年1月,由四川省科技厅、绵阳市政府共建的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揭牌运营,促进军工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开放共享,实现军民互动、共享共赢。/pp  绵阳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局长刘青川介绍,共享平台线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集合仪器共享方、设备销售方、检测服务方、数据服务方、物流服务方、科技金融机构等,形成了涵盖全部线上服务功能的仪器共享网;业务资源库、运营数据库、专业报告库3个数据库;仪器共享、仪器金融、仪器研发、仪器首发、报告溯源、认证培训等六大服务功能。/pp  在共享平台现场,各式各样大型科学仪器通过荧屏、展板、实物等方式呈现,琳琅满目。“通过这个平台,很容易找到某项服务哪个单位能够提供,价格是多少,地点在哪里等。”刘青川说。/pp  目前,共享平台囊括了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为代表的30余家军工院所、以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为代表的20余家服务平台;整合了以风洞设备、核测试相关设备、物理性能测试仪器为代表的15个大类4316台套、总价值超40亿元的仪器设备;聚集了以3位院士为代表的各类专家215人,专业领域涵盖材料学、应用化学、仪器分析等多个领域,形成1万余项指标的检测能力。/pp  中物院某研究所拥有一大批先进大型科研仪器。尽管过去该所的部分仪器也对外开放,但只是等客上门,业务量很少,每年检测费收入只有10余万元。通过共享平台,2017年该所的仪器利用率提高了3倍,检测费收入达到近100万元。/pp  绵阳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昆明说,公司的直驱电机与控制系统研发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若要自建实验室,至少需投入120万元。公司通过共享平台联系到了本地某研究所的电磁兼容实验室,顺利完成了相关测试,节约了资金,加速了研发。/pp  共享平台坚持需求引领,聚焦优势行业和重点企业,积极掌握产业链条各阶段的创新服务需求,加强信息沟通对接,从需求领域、时间要求、检测指标、资金成本等方面,运用已整合的军地资源和信息,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pp  目前,共享平台累计对外提供服务达3000多次,服务用户1000多家,合同服务金额达1300余万元。/p
  • 2024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公布,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列
    近日,2024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公布。聚焦基础设施、产业、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共列重点项目700个,年度预计投资7616.4亿元。仪器信息网注意到,该名单提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建设时间看,续建项目504个,包括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光场调控装置及地方配套项目、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在川部分)、柔性基底微纳结构成像系统研究装置、红外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新开工项目196个,包括电磁驱动大科学装置及地方配套项目、磁浮飞行风洞、准环对称仿星器等。
  • 降低企业成本的科学仪器共享如何继续扩大“朋友圈”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两个月前,清华大学团队通过上海光源,分离得到新冠病毒高活性中和抗体。上海光源今年1月起开设绿色通道,全力支持有关新冠病毒的科研攻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两年前,上海君实生物公司研发的国内首个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获批上市。当君实还是一家初创企业,买不起四五百万元的大型科学仪器时,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共享仪器解了企业燃眉之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自2007年颁布实施国内首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促进大型仪器共享的地方性法规以来,上海大型仪器共享工作已走过13个年头。这盘执先手的“棋”现在下得怎样了?当政策推动仍是主要抓手时,该如何未雨绸缪引入市场机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为企业降低近四成研发成本/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过去,很多中小企业不知道科学仪器在哪里。现在,这些仪器信息被收入数据库,消除了信息不通的壁垒,共享利用率也提高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市入网的共享仪器数量达到14355台/套,2019年新增1439台/套。去年,平均开机时长为2277.56小时,比2018年提升2.87%。在2019年中央级单位重大科研设施开放共享考核中,上海的优秀率和良好率最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数字的背后,是释放共享潜能、提高使用效率的不懈努力。/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为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创新,早在2015年上海就试点“科技创新券”,2019年1月推出《上海市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有了“科技创新券”,使用共享仪器的部分费用由政府“买单”,减轻了中小企业负担。截至2019年12月,本市共向2400家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发放总额达7.18亿元的“科技创新券”,共有692家中小企业购买了1851次服务,为企业降低近40%的研发成本。/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上海光源在建设之初曾被预估只有300位用户,如今远超2万位用户的数据使其成为我国用户最多的大科学装置。目前,在沪建成运行的大科学装置有13个,在建设施9个。“它们既是上海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也是未来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撑,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将发挥更为深远的影响力。”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副主任赵燕介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把科学仪器闲置时间卖出去/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科学仪器共享这盘“棋”,上海执了“先手”,后程还能继续发力保持优势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目前的共享行为主要依靠政策推动和补助激励,尚缺乏市场机制的参与。”赵燕说。尽管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公共仪器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仍有一些仪器分散在个别课题组或教授手中,单位对其缺乏约束,青年科技人员想用还用不上,仪器利用率不高甚至处于半闲置状态。如何盘活?赵燕建议,有的机构如果不擅长与市场打交道,可与深谙市场运作规律的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机构合作运营,具体的利益分配比例可以通过合同约定。或者在不损害国有资产情况下,搭建一个网络服务平台,把科学仪器的闲置时间卖出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可探索开放共享的市场化运营。”科技部平台中心业务二处处长王晋介绍,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第二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要求,可推广以授权为基础、市场化方式运营为核心的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授权专业服务机构对科研仪器设备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提高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也加快了仪器设施的运行。”同济大学国家汽车整车风洞中心执行负责人陈力对此深有体会。作为总体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内第一座汽车整车风洞,它充分发挥了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辐射作用,支撑起我国汽车研发尤其是自主品牌车企的自主研发。该风洞中心总共投入5.2亿元建设,2004年建设之初要筹集到这么多资金并不容易。“通过向6家用户收取试验预付费用,我们融资9000万元,也获得了首批稳定用户。”陈力介绍,如果全部依靠政府投入来建设,周期会比较长,而通过引入一部分社会资本,提高了建设和运行效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使用物联网增加信息透明度/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登录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官网,近一年服务次数最多的仪器、获得点赞最多的仪器等信息一目了然。作为一个信息平台,除了为供需双方提供对接桥梁,还能发挥更大作用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我们一直在思考大型仪器对于产业链的创新融合能起到什么作用。”赵燕说,比如对于像同济大学国家汽车整车风洞中心、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等共享平台来说,目前都不缺用户,但如果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为他们不断带来新用户,也会促进它们的升级与扩展。相比被动地等仪器入网,这需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更加了解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增强资源配置能力,按地区产业集群分布状况和产业需求制定科技资源共享策略,体现科技资源共享主导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一台共享仪器的利用率到底如何?当下是可以正常使用还是处于维修保养的状态?这些信息还不是很透明。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涛建议使用物联网来监控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及利用率,增加信息透明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科技创新券对于中小企业的创新可谓“雪中送炭”,使用流程是否还能进一步优化?姜涛介绍,以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为例,平均每个月服务150家小微企业,每家企业的检测费约1万元(其中一半用科技创新券支付),他们需要把所有的检测合同、检测图谱以及单位资质材料上传到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才能兑现创新券。“这个过程相当繁琐而且到账周期较长,希望能进一步简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长三角城市群共有41个城市,其中30个城市有科技创新券,我们希望实现科技资源的互联互通互用,把一部分仪器资源纳入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赵燕说。截至2019年,浙江嘉兴和江苏南通两地共有505家企业使用了上海1917台套仪器,合同金额达到3229万余元。“希望能进一步扩大这个‘朋友圈’。”/ppbr//p
  • 长城汽车投50亿巨资建研发中心
    10月26日,总投资50亿的长城汽车新技术中心,在长城汽车总部所在地保定市正式开工。该技术中心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计划2012年年底建成。  据悉,长城汽车新技术中心将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八大中心,包括:造型中心、试制中心、试验中心和工程中心,以及四个产品开发中心,将分别开发SUV、皮卡和轿车类产品,包括技术预研、BENCHMARK、概念设计、造型设计、仿真设计、工程设计、试制试验、过程设计、制造支持、售后支持及全生命周期技术数据管理、知识管理。  造型中心拥有虚拟现实评审系统,交互式触感评审系统和整车数字化加工系统等先进设施 试制中心建有数控加工中心、冲压线、车身柔性焊装线等,具有快速模具、工装、检具设计/制作等试制能力,并具备个性化商品车生产能力。  试验中心规划新建试验室20000平米,其中包括风洞试验室、EMC(电磁兼容)试验室、动力总成性能/NVH试验室、欧洲六号排放标准试验室、高温、高寒、高海拔环境模拟试验室等 整车性能中心将致力于提供业内领先的工程仿真、设计优化、性能提升以及车辆性能数据管理等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电动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试验室建设将掌握整车控制单元开发、标定等核心技术。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未来5年内,长城产品和技术研发预计再投入50亿元,继续扩充研发队伍,计划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人数过万。其中,技术研发投入20亿元,产品开发投入30亿元。
  • 259万!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长岛迁飞昆虫科学观测实验站仪器设备购置项目
    项目编号:HXJC2022HG/035项目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长岛迁飞昆虫科学观测实验站仪器设备购置项目预算金额:259.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本次招标共分3包,各包拟择优选择1家合格的供应商为采购人提供仪器设备的供货服务。具体采购内容如下:序号仪器名称数量(台/套)可采购进口产品(是/否)须提供授权函(是/否)核心产品(是/否)预算控制价(万元)第一包1双目连续变倍体视镜1是是否1372风洞1否否否3昆虫超高速摄像系统1是是是4昆虫飞行信息系统1否否否5全自动样品快速研磨仪1否否否6凝胶成像系统1否否否7超纯水系统1否否否8低温离心机1否否否9微量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1是是否10-80度冷冻柜1否否否11酶标仪1是是是12恒温恒湿箱1否否否第二包1扫描昆虫雷达1否否是106第三包1试验台1否否是16 具体内容及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第三部分“采购内容及要求”。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可以投1包或多包并分包编制投标文件。最高投标限价:第一包:人民币137万元;第二包:人民币106万元; 第三包:人民币16万元;合同履行期限:详见招标文件。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SDL Atlas公司将参展北京2010汽车测试及质量监控博览会
    2010汽车测试及质量监控博览会(Automotive Testing Expo China)将于2010年9月14-16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展出为中国制造的轿车和卡车确保质量、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的各种技术与服务。逾175家世界领先的汽车测试设备制造商和测试服务提供商将向中国汽车制造业展示自己的最新科技,具体领域包括: 测试模拟 发动机及排放分析 振动测试 声学测试 环境测试 机械测试 数据采集 材料测试 非破坏性测试(NDT) 车道模拟及实验室测试 电磁兼容(EMC)分析 结构及疲劳测试 悬挂系统运动学和顺应性 模拟测试软件 传感器与转换器 车载诊断系统 风洞技术 空气动力学测试 噪声、振动与舒适性(NVH) 质量检测/检验 SDL Atlas公司将参加此次展会,届时我们将会展出老化测试行业领导者美国著名仪器制造商Atlas生产的氙灯老化试验箱Ci4000 Weather-Ometer,和摄影和录像的高速照明光源产品, 包括:High-S-Light 250G、High-S-Light 400G、High-S-Light 1200 Shutter Lamp, 以及美国TiniusOlsen公司生产的H10KS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欢迎届时莅临我们的展台1040了解详细的产品信息!日期:2010年9月14-16日 地点: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6号) 展台:1040
  • 北京兴东达泰公司完成移动排放系统的服务
    北京兴东达泰公司最近完成了为通用(GE)中国公司的移动排放系统的安装服务。我公司的大型移动排放系统广泛应用于汽油,柴油机车及发动机的高精度排放测试,此次的系统使用了公司的大型ECCS软件,是仅次于CVS系统的大型排放系统。我公司的排放系统已在中国的船舶,火车,汽车排放测试领域有多套使用。
  • 岛津、和澳、STC联合打造“冶金炉前快分系统”
    仪器信息网讯 随着钢铁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装备大型化、生产高速化的不断发展,对分析检测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全自动分析设备逐渐成为冶炼过程品质管理和控制的主要手段;为此,2011年5月27日,由南京和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日本爱斯特(STC)有限公司协办的“冶金炉前快速分析系统设备展示会”在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如期召开;40余名来自钢铁、冶金领域的技术专家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交流会。会议现场  岛津公司多年来向全世界提供在冶金质量管理系统必不可少的光电发射光谱仪,自1953年开始至2011年5月,在全球已实现约5000台以上光电发射光谱分析仪的销售业绩,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冶金、机械、汽车制造等行业,并在中国拥有着良好的客户基础;在全自动分析光谱系统上,岛津一直与南京和澳、日本STC有合作:岛津提供光谱分析装置• X射线分析装置• ICP光谱分析装置,南京和澳、日本STC分别提供相关样品处理产品。日本爱斯特(STC)有限公司社长永岛正嗣先生致辞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大型分析仪器部事业部部长朱建农先生致辞南京和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如女士致辞  此次岛津公司联手南京和澳、日本STC举办交流会,旨在为国内冶金行业提供贴近市场需求的炉前快速分析系统解决方案,日本爱斯特(STC)有限公司社长永岛正嗣先生、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大型分析仪器部事业部部长朱建农先生、南京和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如女士出席会议并致辞。日本爱斯特(STC)有限公司经理王智勇先生报告题目:STC分析样品预处理装置介绍  日本爱斯特(STC)有限公司经理王智勇先生首先介绍了STC分析样品前处理装置的研制历史,STC 公司创建1991年4月,主要面向钢铁领域,设计、制作出符合客户要求的各种分析样品前处理装置;1992年3月,开发了自动带式研磨机;1994年12月,开发了铣削式样品处理机;1995年9月,开发了杯状砂轮式样品研磨机,以及开发了全自动样品分析前处理装置;1998年12日,开发了旋转切削式铁屑收集装置;1999年12月,开发了全自动ICP前处理装置;2003年2月,开发了矿渣样品分析用采样装置。并通过事例阐述了分析样品前处理过程及不同形状样品处理时间比较等。最后重点介绍了SM型全自动样品切削机、AP型全自动气体分析预处理装置、SG型全自动样品研磨机、SBL型带式研磨机等几款本次带到中国的参展装置。岛津制作所分析计测事业部光谱分析部深山隆男先生报告题目:光电发射光谱分析仪/全自动系统  岛津制作所分析计测事业部光谱分析部深山隆男先生首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岛津光电发射光谱分析仪的发展史:1935年,制造日本第一台分光摄谱仪;1953年,研制完成直读式分光分析仪(大气型分光器用于有色金属行业);1960年,开发出真空型发射光谱分析仪(可以分析C、P、S、B等真空紫外波长范围的元素);1974年,开发钢中铝的状态分析法(专利技术);1978年,开发脉冲分布测光法(PDA方法);1988年,基于光学系统的新技术用GDS成功实现超紫外领域的测定(H:121nm、0:130nm、N:149nm);1989年,实现铸铁中氮元素(N)的以质量控制为目的的分析;1995年,实现钢中氮元素的控制为目的的分析;1999年,与川崎合作共同开发钢中夹杂物测定的新技术;2002年,修改日本钢铁火花放电发射光谱分析法;2010年,开发采用数字电源的高分辨率分光器。并重点介绍了岛津最新光电发射光谱仪产品PDA-8000的相关情况,最后对岛津公司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仪/全自动系统拥有的良好销售与应用业绩进行了简要介绍。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大型分析仪器部市场部经理于晓林先生报告题目:岛津全自动发射光谱分析装置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大型分析仪器部市场部经理于晓林先生首先介绍了岛津-STC全自动系统、岛津-和澳全自动分析系统以及岛津公司发射光谱分析装置PDA-8000、PDA-7000的相关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全自动发射光谱分析系统相关特点:(1)要求严格的质量管理精度:保证大量样品分析的一致性,消除人为因素影响、保证分析质量控制,以及拥有自动装置校正等;(2)简便的操作性能:实现依据接收的样品ID指令自动启动,自动输出分析结果;(3)快速处理:采用高速机械手(三菱或ABB产品),能实现样品缺陷可以提前检出;(4)优良的保证安全系统:配置保证安全的罩子(附有安全锁),拥有故障原因告知功能。最后详细介绍了自动分析处理流程:样品采集(从前处理装置采集样品),样品表面检查(避开样品缺陷位置、提取正常位置),分析过程(依据R管理最多4次分析),样品ID印刷(样品识别),样品保管(依据样品ID分别保管)。南京和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洋先生报告题目:炉前快分实验室设备简述  南京和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洋先生首先介绍了公司概况,和澳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率先从事专业制样设备的加工型企业,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冶金行业的炉前快速分析实验室,与光电直读光谱仪、X-射线荧光仪、氧氮仪及红外碳硫仪等分析仪器相配套,进行分析试样的制备;以及用于热轧、冷轧薄板等金属板材之物理性能检验前工序的专用制样设备。并重点介绍了与光谱分析仪配套的设备、与荧光分析仪配套的设备、与气体分析配套的设备、与物理实验配套的设备四大类、十九个产品,主要产品有:快速铣样机、砂轮磨样机、砂带磨样机、切割机、振动磨、压样机、自动渣样机、液压冲样机、实验室专用剪切机等。最后介绍了风动送样自动化系统(机械手方式、导电环方式)、荧光分析自动化系统、光谱分析自动化系统(一对一自动化系统、二对二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现场演示与交流会议合影  关于岛津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2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 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 复旦周鹏半年六登《自然》子刊,聚焦二维材料集成电路器件研发
    融信息感知、存储、处理于一身,摒弃冗余的模块组合和数据转换传输,对运动物体的探测与识别一步到位… … 视网膜形态的一体化运动探测器件如今不再是想象。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周鹏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胡伟达研究员合作,在智能运动探测领域取得了原创性进展,巧妙地运用新型神经网络概念打造出了动态感存算一体化、可实现人类视觉完整功能的“全在一”器件,首次得以在时间尺度上进行图像处理,实现运动探测与识别。11月8日,相关研究成果以《面向运动探测识别的全在一二维视网膜硬件器件》(All-in-one two-dimensional retinomorphic hardware device for motion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周鹏团队16年来深耕集成电路新型器件和系统研究领域,成果丰硕,仅2021年5月以来,已有六项成果接连于《自然-电子学》(Nature Electronics)、《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等《自然》子刊发表。“风洞”实验:为“硅”探路和拓展累累硕果的背后,是长达数十年的深耕与持续探索。2005年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后,周鹏即留校任教,多年来潜心扎根于集成电路新材料、新器件和新工艺的研究。“科研道路上,迷茫、困顿是常态,不能心急,在经历不断的尝试、摸索后,终有开花结果的时候。”硅是目前集成电路的主要载体,然而,过于昂贵的工艺流程限制了创造性器件的设计与研发,且常规的硅器件结构及系统已无法满足智能时代产生的新需求。周鹏团队便将目光投向了物性更丰富、性质更多元的二维材料以构筑新器件,为硅找寻尝试解决当前集成密度与能耗难题的方案。“我们的二维原子晶体就像扮演了航空技术中‘风洞’的角色,为硅探路。”周鹏解释道。团队牢牢把握两条主线,即从器件基本原理出发和从材料的本质特性出发,两条线交叉融汇而得出新思路、新观点,获得一般规律,进而在硅上重现,探索引入新技术的可能性。为突破制约硅基闪存技术的原理瓶颈,周鹏团队从源头出发,首次发现了双三角隧穿势垒超快电荷存储机理,并基于此原理建立了通用器件模型,设计并制备出同时具备三大要素的范德华异质结闪存,为在硅体系中开展应用指出了原则性的研发路径。针对硅红外探测的困难,团队独辟蹊径,开创性地构筑了范德瓦尔斯单极势垒探测器得以看到“黑暗中的红光”,构建天然屏障以阻挡“有害的”噪声暗电流成分,同时又保障“有益的”信号光电流畅通无阻,在不削弱光响应的情况下有效抑制暗电流,提高探测器信噪比。在发掘材料本质、拓展功能方面,基于晶圆级二维半导体材料,团队创新地构建了可用于乘法累加运算的新型架构,具有用于低功耗和高计算力的存算融合系统的巨大潜力;在电路晶圆级集成方面,提出了一种适合学术界探索的二维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优化路线,展示了二维材料体系未来芯片的应用前景;针对具有重大需求的类脑神经形态技术,团队利用二维原子晶体的双极性固有特征,实现了单晶体管基非线性逻辑运算,为高性能低功耗智能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有望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大脑”。传递薪火:科研书写报国情除科研工作者的身份外,身为教师,为集成电路领域培养储备人才是他的初心,他获评2021年“钟扬式”好老师。“在我看来,每位学生就像是一颗种子,教师要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根据学生的特质制定培养方案,也要适当‘放手’,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激发。”在周鹏的悉心培育下,多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学术之星”等荣誉,多篇学生一作论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微电子学院2016级直博生陈华威毕业后入职华为从事新型芯片研发,对导师五年来的教诲仍印象深刻:“周老师鼓励我打破思维局限,充分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他所展现出的严谨治学态度、逻辑思维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周老师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周鹏所招收首届学生刘春森说:“周老师常提到,硅在传统技术上积累了太多技术壁垒专利,我们要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采用新材料去实现技术突破,使得我国在集成电路基础制造上不用受制于人。这也促使我坚持在‘卡脖子’领域的研究道路上走下去,再走下去。”如今,刘春森在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任青年研究员,将这份学术报国“芯”接力传承。周老师以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为国科研”这四个字的认识。博士生王水源说:“他指导我们,科研工作者更应该在技术最前端的黑暗中到不同方向去点燃微光,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为产业的前路铺设上温暖的灯塔和可靠的补给站。”秉持着这样的思路,他带领着团队不断拓展集成电路技术的无限空间。立足集成电路领域,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从事研究和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单位之一。2014年获批建立“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上海)基地”,2015年成为国家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2018年牵头组建的“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2019年承担了“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建设教育部创新大平台,2020年率先试点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 “科研人员所要解决的,并不是渴了才去考虑用哪个杯子装水的问题,而是需要在喝完这杯水前,就着手筹谋下一杯水从哪里来。”以大平台为基石,以体制机制的升级为引擎,周鹏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东菱公司成功研制世界单体最大推力100吨电动振动试验系统
    据苏州高新股份4月15日消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在苏州召开,会议对苏高新股份下属东菱公司自主研制的100吨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等产品技术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翟婉明领衔的7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ES-1000型(100吨)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已通过计量检定,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单台最大推力的电动振动试验装备,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装备为全球首台套,总体水平国际领先。‍据悉,此次100吨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成功研制,是东菱公司继2007年研制出世界最大推力35吨振动台、2012年推出世界最大推力50吨振动台后取得的又一个“世界第一”。东菱公司于2021年开始对单体100吨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自主研发。历时2年的技术攻关,突破了超大推力高强动圈设计制造技术、动圈自适应高效冷却控制技术,以及超大型功率放大器等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了超大推力驱动下动圈设计制造难、导向持续可靠性稳定性差,以及超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发热量大、冷却效果差等难题,成功研制出单体100吨超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通过了中国计量院的第三方计量。100吨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成功推出,可满足我国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等重大部件乃至整机的可行性试验需求,提供可靠的试验保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整机和零部件模拟现实工况提供正弦振动、随机振动、冲击、连续碰撞等力学试验,还可与环境试验箱配用进行综合环境的可靠性试验等等,为解决我国重点科研产品进行大推力振动试验的瓶颈问题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 监测总站:规范监测仪器适用性检测 从源头严把数据质量关
    p  质检中心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了规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检测工作中严格遵循检测流程,每年检测各类环境在线监测仪器设备近600台套,以实际行动把好市场准入关、把好数据质量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cd5c3e89-5234-4a83-a5c3-9e50fda75f0f.jpg"//pp  为进一步落实深改组文件精神,加强仪器适用性检测工作,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柏仇勇调研了质检中心昌平兴寿仪器检测基地。/pp  柏仇勇强调,环境监测仪器适用性检测工作是环境监测质控体系的重要环节,一定要为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的在线设备把住准入关和质量关 要加快筹建风洞实验室等检测设备,增强质检能力、提升质检水平 要进一步“树权威、创品牌”,严格遵循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要求,建立独立、公正、规范的检测体系。/pp/p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印发
    3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其中规划中指出:  到2030年,基本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传统大科学领域设施得到完善和提升,新兴领域设施建设布局较为完整,能够全面支撑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 设施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一大批设施的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地位 设施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进入世界前列 设施科技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取得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催生一批具有变革性、能带动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 基本形成若干布局合理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设施整体国际影响力和地位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末要实现以下目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体技术水平基本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物质科学、核聚变、天文等领域的部分设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支撑科技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凝聚一批世界优秀科研人才,部分前沿方向能开展国际顶尖水平的研究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领域初步具备取得实质性突破的能力。投入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接近50个,薄弱领域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优势方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初步建成若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初具轮廓。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符合设施自身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初步形成,设施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具体详情如下: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3年2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按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对于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实现重点领域跨越、保障科技长远发展、实现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未来20年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和“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基础和背景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模持续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十一五”时期,启动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项,验收设施10项,目前在建和运行设施总量达到32项。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为科学前沿探索和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我国粒子物理、核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部分前沿方向的科研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依托设施解决了一批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在载人航天、资源勘探、防灾减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施建设带动了大型超导、精密制造和测控、超高真空等一批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技术水平提高 凝聚和培养了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研究团队,以及高水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此外,设施还在深化科技国际合作交流、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存在一些问题:总体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学科布局系统性、前瞻性不够,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水平仍需提高,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健全,工程技术和管理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等。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正孕育着一系列革命性突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建设规模和覆盖领域,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  (一)科学前沿的革命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现代科学研究在微观、宏观、复杂性等方面不断深入,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加快,科学研究目标日益综合。科学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活动需要大型研究设施的支撑,要求不断提高科技基础设施的单体规模和技术性能,强化相互协作,形成大型综合性设施群。进一步加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有所作为。  (二)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越来越需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强大动力。当前,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相互依托、协同突破的趋势日益明显,技术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越来越注重科学探索和技术变革的融合,可以衍生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加快高新技术的孕育、转化和应用。我国在若干重要领域超前部署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性科学难题,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际科技竞争合作越来越需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牵引和依托。近年来,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科技领域,主要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随着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人口健康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增多,在事关人类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的科技领域,由于建造设施资金投入、技术难度等超出单个国家的能力,联合共建与合作研究越来越成为发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方式。加快提升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水平,适时在重要优势领域发起合作建设计划,有利于在国际科技竞争合作中赢得主动,不断提高我国科技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责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必须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突出设施建设在我国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加强与相关规划、计划的衔接,强化支撑服务功能 优化设施布局,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形成较为完善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以健全协同创新和开放共享机制为保障,布局新建与整合提升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国际合作相结合、设施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为我国科技长远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原则。  一是着眼长远、服务大局。突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性,既要瞄准探索未知世界和发现自然规律的科技发展前沿方向,又要结合国情,聚焦影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难题,衔接好科技重大专项等相关规划和计划,强化设施建设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作用。  二是科学谋划、系统布局。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有机衔接现有科技资源,统筹考虑学科领域布局,加强国际合作,全面系统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形成“探索一批、预研一批、建设一批、运行一批”的发展格局。  三是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分清轻重缓急,优先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科技发展急需或科技突破先兆已经显现的科学前沿和学科交叉领域,选准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四是创新机制、持续发展。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公益性特征,建立完善高效的投入机制、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科学协调的管理制度,提高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科技效益,形成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建设目标。  到2030年,基本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传统大科学领域设施得到完善和提升,新兴领域设施建设布局较为完整,能够全面支撑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 设施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一大批设施的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地位 设施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进入世界前列 设施科技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取得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催生一批具有变革性、能带动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 基本形成若干布局合理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设施整体国际影响力和地位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末要实现以下目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体技术水平基本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物质科学、核聚变、天文等领域的部分设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支撑科技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凝聚一批世界优秀科研人才,部分前沿方向能开展国际顶尖水平的研究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领域初步具备取得实质性突破的能力。投入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接近50个,薄弱领域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优势方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初步建成若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初具轮廓。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符合设施自身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初步形成,设施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总体部署  未来20年,瞄准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国内基础,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预研、新建、推进和提升四个层面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在可能发生革命性突破的方向,前瞻开展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探索预研工作,夯实设施建设的技术基础 在2016—2030年期间适时启动建设一批科研意义重大、条件基本成熟的设施,强化未来科技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我国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领域,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批科研急需、条件成熟的设施,强化科技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对已经启动但尚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在建设施,加大工程管理和技术攻关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对已经投入运行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设施,进一步完善提升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最大程度发挥其科学效益。  (一)能源科学领域。  以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利用能源的科学问题为目标,面向我国中长期核能源开发与安全运行、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等方向,以核能和高效化石能源研究设施建设为重点,注重新能源、新材料、网络技术相结合,逐步完善相关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为能源科学的新突破和节能减排技术变革提供支撑。  核能源方面。完善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性能,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保持我国在磁约束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先进地位 建设长寿命高放核废料嬗变安全处置实验装置,攻克核裂变能安全洁净发展的技术瓶颈 适时启动高效安全聚变堆研究设施建设,加快聚变能走向实际应用进程。  化石能源方面。建设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支撑相关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解决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换关键科技问题 探索预研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研究设施建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  可再生能源方面。针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能量密度低、随机波动等问题,探索预研能量捕获、储能、转换、并网研究设施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  (二)生命科学领域。  以探索生命奥秘和解决人类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面向综合解析复杂生命系统运动规律、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现代化育种等方向,重点建设以大型装置为核心、多种仪器设备集成的综合研究设施,完善规模数据资源为主的公益性服务设施,支撑生命科学向复杂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并实现有机统一,突破生命健康、普惠医疗和生物育种中的重大科技瓶颈。  现代医学方面。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从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等方面系统认识人类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规律,促进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诊疗技术。  农业科学方面。建成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支撑农业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农业毁灭性高致害变异性生物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创新性理论、方法与防控新技术研究 建设模式动物研究设施,支撑表型及基因型关系、遗传信息高通量获取与工程转化、细胞和动物模型开发与应用等研究 适时启动农作物种质表型和基因、动物疫病、农业微生物研究设施建设,支撑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和产业的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命科学前沿方面。建成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支撑高通量、高精度、规模化的蛋白质制取与纯化、结构分析、功能研究 探索预研系统生物学研究设施及合成生物学研究设施建设,满足从复杂系统角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行为和控制机理的需要,综合解析生物系统运动规律,破解改造和设计生命的科学问题。  生命科学研究基础支撑方面。适时启动大型成像和精密高效分析研究设施建设,满足生物学实时、原位研究和多维检测、分析、合成技术开发的需求 探索预研生物信息中心建设,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数据、种质资源、实验样本和材料等基础支撑。  (三)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领域。  以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面向地球结构演化与变化过程、地壳物质组成和精细结构、地球系统各圈层间复杂作用及其耦合过程、太阳及其活动控制下各圈层的响应与耦合、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过程和机理等方向,重点建设海底观测、数值模拟和基准研究设施,逐步形成观测、探测和模拟相互补充的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研究体系。  现场探测与观测方面。建成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满足综合海洋环境观测、探测以及保真取样和现场分析需求 建成航空遥感系统,提高我国遥感信息技术与装备研发实验能力,为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提供快速、实时、精确的遥感数据 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为国家海洋安全、资源与能源开发、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预报等研究提供支撑 适时启动地球系统科学航天航空遥感等技术监测、深海探测与调查、固体地球深部探测与动态监测、陆海地球环境观测等研究设施建设,实现多时空尺度全面长期连续监测与数据积累,逐步形成对地球系统的立体、动态监测分析能力。  基准系统建设方面。建设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地球质量变化基础数据,支撑固体地球演化、海洋与气候变化动力学、水资源分布和地质灾害规律等研究,满足国家安全、资源勘探和防灾减灾的战略需求。适时启动包括地基基准、环境基准、深空基准等方面的基准系统建设。  数值和实验模拟方面。建设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支撑气候变化、地球系统及各层圈过程模拟研究,认识地球环境过程基本规律,提高预测环境变化和重大灾害的能力。适时启动环境污染机理与变化研究模拟实验装置建设,支撑空气污染、流域水污染预测模型开发和气候变化模式研究,提高空气质量、流域水污染等预报预警能力。  (四)材料科学领域。  适应材料科学研究从经验摸索阶段到人工设计调控阶段转变的趋势,面向量子物质演生现象、纳米尺度量子结构、极端条件下材料物性与物质演变、重要工程材料服役性能等方向,以材料表征与调控、工程材料实验等为研究重点,布局和完善相关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材料科学技术向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微型化及与环境相协调方向发展。  材料表征与调控方面。完善提升已有同步辐射光源,建成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 探索预研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建设,适时启动高性能低能量同步辐射光源建设,满足以纳米空间分辨率、皮秒至飞秒时间分辨率、极高能量动量分辨率对材料多层次结构分析研究的需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国家光源体系。建成散裂中子源和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极低温、超快、超高压极端条件研究设施,形成与大型同步辐射光源结合的格局,满足研究和发现新物态、新现象、新规律和创造新材料的需求。  工程材料实验方面。建成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支撑不同尺度及跨尺度的结构性能研究 探索预研超快光谱界面反应检测装置、极端和工业特殊服役环境模拟装置建设,支撑材料服役行为和规律研究 结合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适时启动综合工程环境在线装置建设,支撑真实环境下工程材料实时、原位研究。  (五)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科学领域。  以揭示物质最小单元及其相互作用规律为目标,面向超越标准模型新粒子和新物理探索、暗物质和暗能量探测、中低能核物理与核天体物理研究等方向,建设相关大型研究设施,提高微观世界探索能力和自然界基本规律认知水平。  粒子物理方面。建设高能宇宙线研究设施,探索高能空间粒子起源和相关新物理前沿 适时启动用于中微子和其他高能粒子物理研究的非加速器实验设施建设,探索预研新型加速器实验设施建设。  核物理方面。建设高性能重离子束研究装置,使我国核物理基础研究在原子核层次上的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探索预研强流放射性束实验设施建设。  (六)空间和天文科学领域。  以揭示宇宙奥秘和解释物质运动规律为目标,面向宇宙天体起源及演化、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等方向,按宇宙、星系、太阳系等不同空间尺度布局设施建设,提升我国天文观测研究能力、空间天气和灾害应对能力以及空间科学实验基础能力。  宇宙和天体物理方面。建成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为宇宙大尺度结构及物理规律研究提供支撑 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支撑暗物质、暗能量、宇宙起源、天体起源等前沿研究 探索预研先进多波段天文观测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天文观测及数据应用系统。  太阳及日地空间观测方面。建成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揭示近地空间环境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并逐步形成覆盖更多重要区域的空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适时启动大型太阳观测研究设施建设,支撑太阳、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变化过程和规律研究,深化太阳变化及其对地球和人类影响的认识。  空间环境物质研究方面。建设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模拟装置,支撑近地空间环境与材料、元器件、结构、系统及生物体作用规律研究 探索预研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设施、南极气球站和引力波研究设施的建设,揭示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运动规律,提升我国深空探测、空间基础物理、空间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能力。  (七)工程技术科学领域。  瞄准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前沿、岩土地质体的动力特性及地质灾害过程等工程技术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产生变革性技术为主要目标,以信息技术、岩土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为研究重点,探索和逐步推进相关设施建设,为保障国家重点任务的实施、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信息技术方面。建设未来网络研究设施,解决未来网络和信息系统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为未来网络技术发展提供试验验证支撑 适时启动新一代授时系统建设,支撑超精密时间频率技术开发,逐步形成高精度卫星授时系统和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共同发展的格局。  岩土工程方面。适时启动超重力模拟研究设施建设,揭示复杂岩土地质体的动力特性 探索预研大型地震模拟研究设施建设,开展地震动输入和工程地震灾害模拟研究 探索预研深部岩土工程研究设施建设,揭示深部岩体的力学特征。  空气动力学方面。建成多功能结冰风洞,支撑不同冰型和冰积累过程对飞行器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等研究 建设大型低速风洞,支撑气动噪声、流动分离与涡旋运动、流动控制、流固耦合、电磁空气动力学等研究 适时启动大型跨声速风洞、低温高雷诺数风洞、先进航空发动机研究设施建设,为我国航空航天、高速铁路建设等提供必要的研究试验手段。  四、“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  “十二五”时期,在我国科技发展急需、具有相对优势和科技突破先兆显现的领域中,综合考虑科学目标、技术基础、科研需求和人才队伍等因素,优先安排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一)海底科学观测网。  海洋科学研究正经历着由海面短暂考察到内部长期观测的革命性变化,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围绕实现全天候、综合性、长期连续实时观测海洋内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目标,建设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网,主要包括:基于光电缆的陆架和深海观测系统,基于无线传输的海底观测网拓展系统,基于固定平台的海底观测网综合节点系统,岸基站、支撑系统和管理中心等。该设施建成后,将为国家海洋安全、深海能源与资源开发、环境监测、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等研究提供支撑。  (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前沿基础科学、工程物理和工程材料等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世界同步辐射光源领域竞争的制高点。以具备建设全球最高亮度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能力为目标,建设相关验证装置,主要包括:高能量加速器、光束线、实验站等方面的工程性预研和关键部件的工程样机试制,高精度特种磁铁系统、高精度束流位置测控系统、高性能插入件、纳米级硬X射线聚焦系统、超高分辨X射线单色器、纳米定位与扫描装置的试制。该设施建成后,将为我国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  长寿命核废料的安全处理处置是影响核电持续发展的瓶颈。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系统利用散裂中子嬗变核废料,大幅降低核废料放射性寿命,具有安全性高和嬗变能力强等特点,是安全处理核废料的最佳手段之一。为深入研究核废料嬗变过程中的科学问题,突破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建设核废料嬗变原理实验研究装置,主要包括: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高功率中子散裂靶、液态金属冷却次临界反应堆三大子系统。该设施建成后,将满足我国长寿命高放核反应堆废料安全、妥善处理处置的研究需求,为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极端物理条件是拓展物质科学研究空间,发现和研究新物态、新现象、新规律必不可少的手段。针对当前凝聚态物理、化学、材料前沿研究所需的极端条件向综合化、集成化和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围绕为量子物质、功能材料和物态变化动力学过程等研究提供科学手段的目标,建设综合性的物质科学研究极端条件用户装置,主要包括:达到亚毫开温度的极低温系统,高于300吉帕的超高压系统,亚飞秒时间分辨的超快激光系统,以及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互相结合的集成系统。该设施建成后,将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五)强流重离子加速器。  高流强放射性核束、高功率重离子束团和宽能区重离子束流是探索原子核存在极限和研究原子奇特性质必不可少的手段。围绕短寿命核质量精确测量、放射性束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以及重离子束应用等研究需要,建设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主要包括:强流离子源、超导直线加速器、大接受度放射性束流线、冷却储存环同步加速器和物理实验终端等。该设施建成后,将为研究原子核存在极限、核结构新现象和新规律、宇宙中重元素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六)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  围绕化石燃料高效转化和洁净利用中的气体动力学、燃烧科学和传热传质问题,为实现高压比、高透平温度、高效和近零排放等目标,建设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主要包括:压气机、燃烧室和高温透平的全温、全压、全流量、全尺寸的大型试验装置研究系统,以及精细和高精度测试系统。该设施建成后,将为我国燃气轮机部件和系统特性研究提供研发手段,为化石能源持续和低碳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七)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宇宙线起源一直是物理学最大的谜团之一。我国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研究方面具有长期积累和深厚基础,台址条件具有特殊地理优势,适合建设由多个性能先进的探测系统组成的多参数宇宙线复合观测站。围绕推动国际甚高能伽马天文研究迈入大统计量新时代的科学目标,建设大型高海拔空气簇射宇宙线观测站,主要包括:100万平方米探测阵列,9万平方米伽马射线巡天望远镜,24台广角契伦科夫望远镜,0.5万平方米芯探测器阵列。该设施建成后,将集高灵敏度、大视场、全时段扫描搜索伽马射线源、伽马射线强度空间分布和精确能谱测量等多功能为一体,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宇宙线研究中心。  (八)未来网络试验设施。  三网融合、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对现有互联网的可扩展性、安全性、移动性、能耗和服务质量都提出了巨大挑战,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依靠增加带宽和渐进式改进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为突破未来网络基础理论和支撑新一代互联网实验,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主要包括:原创性网络设备系统,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涵盖云计算服务、物联网应用、空间信息网络仿真、网络信息安全、高性能集成电路验证以及量子通信网络等开放式网络试验系统。该设施建成后,网络覆盖规模超过10个城市,支撑不少于128个异构网络并行实验,将为空间网络、光网络和量子网络研究提供必要的实验验证条件。  (九)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  磁暴、高能粒子辐照等极端空间环境可能对航天活动造成极大影响。为保障人类太空探索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突破地面单因素模拟的局限,全面了解空间环境综合因素对物质的作用。以揭示空间环境条件下物质结构演化规律和各种环境耦合效应的物理本质为目标,建设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地面模拟研究装置,主要包括:空间环境模拟源、大型真空与热沉、综合测试分析系统等。该设施建成后,将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和深空探测模拟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十)转化医学研究设施。  转化医学研究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对推动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快速向临床应用转化和提高诊治水平具有关键作用。围绕人类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主要包括:符合国际标准并具有我国人种和疾病特色的临床资源库,医学信息技术系统,疾病生物标志物检测、功能分析和临床验证技术系统,个性化医学技术系统,细胞、组织和再生医学技术系统,临床技术研发系统等。该设施建成后,将推进临床医学和系统生物学结合,促进我国转化医学研究水平大幅提升。  (十一)中国南极天文台。  南极内陆冰穹A是我国科考队首先从地面到达和利用的地区。该处大气湍流边界层极薄,大气中水汽含量极低,是地球上条件最优异的天文观测台址和天文研究长远发展的珍稀资源。在南极内陆冰穹A,充分利用中国南极昆仑站的现有基础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主要包括:太赫兹望远镜,光学和红外望远镜,远程运控系统,支撑服务系统等。该设施建成后,将开辟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太赫兹波段天文观测窗口,为研究宇宙和天体起源、暗物质、暗能量、地外生命等科学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十二)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  精密重力测量是获取全球和局部区域地球质量变化基础数据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大面积矿产资源勘查、环境变化研究和重力辅助导航中有广泛应用需求。建设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主要包括:精密重力测量基准台与检测系统,卫星、航空和水下重力探测环境模拟与物理仿真试验系统,全球高精度重力场数据处理系统等。该设施建成后,将为解决固体地球演化、海洋与气候变化、水资源分布和地质灾害研究中的科学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十三)大型低速风洞。  大型运输机、客机及地面交通工具研制对低速风洞的规模、技术性能不断提出新要求。着眼飞机地面效应试验、大飞机涡扇发动机动力影响模拟和反推力影响试验、飞机和车辆气动声学试验的科技需求,建设回流式、多试验段、多功能大型低速风洞,具备支撑飞行器起飞、着陆特性研究,发动机、机身、机翼一体化研究,气动力及气动声学和降噪研究的能力。该设施建成后,流场品质和综合性能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四)上海光源线站工程。  上海同步辐射装置(上海光源)是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具有最多可提供60多条光束线和近百个实验站的能力,完全建成后将为我国多学科前沿研究取得突破提供有力支撑。在已建成的7条光束线站基础上,围绕满足我国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迅速发展的研究需求,建设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主要包括:新建若干光束线站,扩建用户实验支撑条件,进一步提升光源性能。该设施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光源和束线的能力,使上海光源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更全面、先进、便捷的支撑。  (十五)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  模式动物表型性状的精确测定和度量是解析生命规律,开发疾病调控方式的关键之一。以解决表型和基因型测定及关联遗传机制分析中的科学问题为目标,建设重要模式动物的表型与遗传分析研究设施,主要包括:表型及基因型连续、快速、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化获取分析系统,表型和基因型全面自动检测分析系统,信息集成、处理及遗传性状分析系统等。该设施建成后,可系统、准确地描述生命的表型、基因型及其在环境变化中的响应,并以此正确描述生命的调节状态和方式,为人类疾病、动物生命过程调节等研究提供支撑。  (十六)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  地球系统模拟是衡量地球科学研究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开展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和环境治理等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以认识地球环境复杂系统、模拟地球系统圈层变化和长期气候变化、精细描述和预测地球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等为目标,建设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主要包括:超级计算及存储专用系统,超级模拟支撑与管理软件系统,地球各层圈过程模拟软件系统,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库与海量数据智能分析与可视化系统等。该设施建成后,将大幅提高我国地球系统模拟的整体能力和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警、气候变化预估的研究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管理制度。加快完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和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健全部门协调制度,加强规划实施中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建立健全规划动态调整机制,滚动推进“十二五”建设重点的立项和实施,并根据形势发展每五年对规划内容进行必要调整。制定符合设施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办法,加强设施运行评价,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完善设施建设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地方政府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形成共同支持设施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保障资金投入。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建设、升级改造、运行和科研的协调,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等其他来源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规范投入管理,加强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强化开放共享。健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其公共平台作用。健全用户参与机制,形成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等多方共建、共管和共享的局面。统筹安排开放共享配套条件建设,提高设施科研服务能力。将开放共享程度作为设施运行考核的重要指标,根据评价结果配置运行资源。  (四)协同推进预研。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协同加强预研工作,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分的技术和工程储备。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系统安排原理探索、技术攻关、工程验证等类型的预研项目。强化预研工作各阶段以及预研与设施建设之间的衔接,形成循序推进、动态调整、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加强人才培养。坚持设施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造就高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科研人才队伍。制定与设施发展相配套的人才计划,吸引和凝聚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设施建设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计划的衔接,加速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造就一批科研、工程和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与设施特点相适应的人员分类评价、考核、激励政策,凝聚和稳定设施建设和运行专业人员队伍。  (六)促进国际合作。适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日益国际化的趋势,结合我国科技发展实际需求,积极参与享有知识产权和使用权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合作项目。积极探索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吸引国外资源参与我国发起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科学研究。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