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学平台

仪器信息网科学平台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科学平台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科学平台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科学平台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科学平台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科学平台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科学平台相关的解决方案。

科学平台相关的资讯

  • 【平台共建】青岛盛瀚参与青岛科学仪器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开建
    导读:青岛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开建,该平台由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联合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一期总投资4000万元。将在3至5年内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服务创客1万人次以上。 11月30日从市科技局获悉,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正式获批建设。据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科学仪器设备科技创新中心尚在筹建当中,但是该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当中提到的“搭建青岛市科学仪器设备公共研发平台”已经先期启动。据了解,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由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联合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一期总投资4000万元。平台主要围绕我市海洋仪器仪表、化学分析仪器、环境监测仪器等领域,为全市中小微企业、创客群体提供研发及中试过程中的核心部件研发及加工服务、工程化服务、产品评价、协同研发、专家咨询、人才培训、投融资等综合性、全链条产业孵化服务。平台建成后,将在3-5年内,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服务创客1万人次以上,打造我市乃至全国示范标杆性公共研发平台。 目前,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已经全面启动建设,其中“电加工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将于2016年年底投入使用。另外,精密加工中心、软件开发中心及综合测试中心等也正在筹备建设中。预计2017年8月份,平台一期全部投入使用。下一步,平台二期计划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共建国家科学仪器综合评价实验室,建设国家级科学仪器众创空间及科学仪器专业化产业园区。另据了解,市工研院还牵头发起成立了青岛市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一步计划设立产业孵化基金,旨在打造“一联盟、一平台、一基金”的产业扶持生态及青岛市科学仪器产业集聚区和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 (转自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 娉)
  • 访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仪器信息网走访参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011年3月30日,仪器信息网一行走访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留学人员创业园既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公司),并参观了生命科学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公司项目经理陈正先生热情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   拜访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专门为中小生物医药企业和留学生医药企业提供项目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搭建等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服务。孵化器公司的宗旨在于加速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帮助中小型生物医药科技企业成长。   此外,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公司还承担着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具体运作,并于2004年4月正式面对留学回国创业人士展开服务。在此,留学生企业除了能享受到一般的孵化服务外,还可获得一系列优惠政策。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外观   据陈经理介绍,“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公司成立至今,已经累计孵化企业60余家,实现技术成果、科技专利与产品50多项。公司先后获得‘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分析测试实验室ILAC-CNAS认证’、‘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关村20周年突出贡献企业奖’等资质与荣誉。”   参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生命科学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产业与技术资源优势,为园区内及北京地区的各类医药企业、科研院所提供服务,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成员单位之一,已通过国家CNAS认证。服务平台包括分析检测、药物筛选、药物制剂和生物技术等4个独立技术服务平台。平台采用的运营模式包括“委托测试服务、产业配套合作、科研项目合作开发、培训服务”等几方面。配有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化学发光仪等50多套仪器设备。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取得的资质   在陈正经理的陪同下,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了生命科学园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分析测试实验和生物技术实验室。分析检测服务平台主要为中药、代谢药物、化学药、蛋白质、多肽、核酸等提供定量分析;生物技术实验室主要提供蛋白质纯度分析、基因合成、RNA质量控制、单抗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分析测试实验: 分析测试实验整体布局 分析测试实验的样品前处理室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TRACE GC ULTRA--POLARIS Q气质联用仪 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 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 Agilent 2100 Bioanalyzer生物分析仪 Promega GLOMA生物发光检测仪   生物技术实验室: 正在建设中的生物技术实验室 OLYMPUS CKX41 荧光倒置显微镜 ABI 7500实时荧光定量PCR 北京东胜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EDC-810型PCR 上海天能Tanon1600全自动数码凝胶图像分析系统   陈经理介绍到,“由于实验室在建设,目前仪器总值在1500万左右,预计实验室建设完成后,仪器总值将在3000万左右,服务项目将有大幅增加。” 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和陈正经理(右二)合影   附: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留学人员创业园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http://www.zgcbmi.com.cn/
  • 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建成
    近日,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召开由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承担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项目《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建设》研究课题验收会,并通过专家组验收。   该课题是福建省科技厅为提高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减少重复购置,合理配置科技资源而安排的专项课题。专家组成员在听取汇报、审核资料、比对合同、现场测验后,高度评价课题组的工作。自平台建设研究工作开展以来,在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领导小组支持帮助下,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根据平台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按计划逐步建立了科学的协作共用运行管理和考核机制,完成了大型仪器资源数据库和门户网站的建设,有效提升了省内部分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推动了省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工作,并实现了本省与泛珠三角以及全国大型仪器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平台运行后,已收录福建省470余台大型仪器信息,35家单位入网,网站累计点击超过50万次,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超额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   根据省科技厅领导决策部署,为进一步提高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服务于社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将在已建成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分析测试专家库,实现高水平分析测试人员以及应用专家等人才共享,逐步建立利用入网大型仪器开展测试、研发的机制,引导各单位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利用平台资源优势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 记海洋三所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建设
    推动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是我国近年来的重要科技政策之一。2012年,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筹建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旨在打破大型仪器设备的部门化、单位化、个人化现象,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其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  此前,大型仪器设备普遍存在重复购置、管理分散、使用封闭、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同时,专职实验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使仪器设备功能无法充分开发,导致“高档低用”现象。  共享平台自成立以来,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的大型仪器设备监控管理与服务网络,实现了科学仪器资源的有效集中和开放共享,共享仪器管理系统已成为海洋三所科研仪器资源信息发布与展示的权威窗口,也是用户查询和共享仪器委托测试服务的有效渠道。  目前,共享平台已成为以稳定同位素检测、放射核素监测、海洋油气及水合物化探、环境生态样品分析为显著特色的综合性仪器共享平台。通过组建专业化的分析技术团队,有效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和共享率,使共享仪器在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近海海洋综合调查、南北极考查、大洋考察等科研项目中发挥作用,有力地保障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服务地方经济、支撑高技术产业发展。  至此,海洋三所逐步实现了科学仪器有效集中、开放共享,助力科研的高效管理,实现了科学仪器和科研资源从“相加”到“相乘”的进阶发展。  强化归类统筹,主攻特色优势  面对数额巨大、重复购置和分散放置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归类统筹管理。依照应用领域、功能原理和学科优势,将247台/套共享仪器,划分为电子光学仪器、质谱仪器、色谱仪器、核辐射探测、X射线仪器、制药工艺仪器等18大类。对于数量较多和具有学科优势的仪器,再按仪器功能和应用领域化分细类。  为切实促进平台整体技术水平提升,满足一线科研人员实际检测需求,共享平台在充分考量自身优势方向的基础上,确立了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海洋油气及水合物化探分析测试、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环境地质生态分析测试等多个重点发展方向,实现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发展模式。  在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方向,共享平台开发了固体样品微量氮和硫同位素,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氮氧同位素,无机盐(磷酸银和硫酸盐等)氧同位素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测试和仪器改装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共享平台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和高校合作,客户遍布82个城市、172家企事业单位,分析技术和服务能力得到广泛认可。  在海洋油气及水合物化探分析测试方向,共享平台承担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石化无锡石油地质所关于东海特征区域甲烷勘探、先导区沉积物同位素分析、南海重点区水合物资源调查等项目,完成了约10个航次、上万份水合物区沉积物及孔隙水的分析测试工作。  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方向,共享平台通过增配有机测试人员,建立分析检测方法,开放共享相关色谱质谱仪器。截至目前,年均使用机时超过3000小时,测试样品超过10000件,在海洋三所海洋活性化合物资源挖掘、海洋天然产物标准物质研制、海洋环境有机污染物及生物标志物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共享平台结合市场需求,为多个高新企业发展提供有机分析测试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环境地质生态分析测试方向,除承接大量常规性调查类分析测试任务外,共享平台在元素原位无损微区分布特征、海水稀土富集检测技术等业内难点或热点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例如,通过能谱检测技术在铁锰结核、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热液硫化物等多种矿产中的应用,进行高分辨的多元素空间分布检测、可视化展示,对比分析不同元素在矿物的空间分布,对了解矿物成因、品位以及评估其经济价值有重要指示作用。  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奖惩机制  共享平台作为海洋三所技术支撑部门,独立运行管理,全面负责海洋三所大型科学仪器的集约化管理。  购置管理方面,共享平台协助海洋三所资产处及所采购审核小组,按照“大型仪器设备申购审查管理流程”和“采购审核小组审核规则”对大型仪器的采购进行审核评议,规范仪器设备采购流程,从源头上避免仪器重复购置。新购仪器验收后,按照申购论证时制定的共享方案,及时在所级共享平台网站进行信息公开,将符合条件的仪器推送到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和省市各级仪器平台进行开放共享。共享后的仪器设备,根据海洋三所《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进行运行管理和考核。  共享平台通过一系列统筹管理及激励制度的执行,切实盘活资源。对于仪器共享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部门,给予共享运行经费补助;同时在海洋三所职工年度考核评价办法中,将仪器共享工作与年度考核结果和追加绩效额度分配挂钩。对于不履行共享义务或共享情况差的个人和部门,根据情节严重性,核减部门修缮购置资金或限制购置仪器设备。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学科梯队  大型仪器设备通常是集物理、化学、电子信息、光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产品,设计精密、操作复杂,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实操技能和丰富应用经验。海洋三所建立了由27人组成的大型仪器操作管理队伍,是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学科梯队。  仪器管理员和专业测试人员是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共享平台定期组织学术报告、专项技术交流与培训,鼓励实验人员对负责的仪器设备和所从事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目前已组织技术培训30余批次,总培训人数超过1000人次。  目前,一套成熟的人才优化制度已经形成。共享平台以自主培训、好中选优为主,适时、适当引进成熟人才,设立实验人员专业能力晋级方向,从系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独立完成测试工作到仪器方法的优化开发,新测试理论的创新等环节,落实人才培养。注重对研究生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测试方法研究,培养能独当一面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共享平台作为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实习基地,对毕业生进行分析测试技能的公益系统培训,为社会培养仪器分析专业技术人才贡献力量。  总结共享方法,形成特色经验  多年来,共享平台形成了一套提升共享方法和成果的特色经验。  ——及时了解科研需要,加强新测试技术开发,有效促进科研业务发展。  共享平台建设应秉持“技术优先,服务科研”导向,根据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确定发展方向,加强重点领域的新测试方法开发。目前,共享平台致力于全流程的把控,从提供上游样品前处理方案的优化,到下游数据的分析处理乃至按科研人员要求进行图形化展示,一步到位实现了从样品到可直接应用测试结果的过程。  ——归纳总结测试方法,及时发表相关的技术成果。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方向经过多年积累,建立了碳、氮、氢、氧、硫同位素等多种在国内外技术领先的检测方案,相关成果形成论文及专利共十余篇(项),充分表明共享平台在该测试方向处于国内技术领先地位。支持主、微量元素分析及有机分析等测试方向开发。仅2020年,共整理各测试方向方法论文和专利共20篇(项)。  ——建立国内行业标准方法和标准物质的研制。共享平台积极参与国内行业标准方法的制定和标样的定值工作,于2021年发布地方标准《水中硝酸盐氮同位素测定化学转化法》(DB35/T 20062021),主要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中硝酸盐氮同位素组成的测定。该标准对于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污染溯源方面有重要价值。  ——升级改造现有仪器,研发制造更好仪器。共享平台致力于仪器设备的升级改造,以提升检测能力范围,并为未来国产设备或部件替代进口设备打下基础做好准备。设备升级改造主要集中在平台优势项目稳定同位素技术相关设备,主要包括:通过设备改造提高设备检出限,提升检测能力,以解决业内检测难点问题;提升设备耐用性,或减少检测过程废气等因素对环境的危害,确保安全生产等。  ——定期举办培训,交流前沿进展。共享平台积极参与和推动行业内技术交流,定期牵头举办业内人员培训及学术研讨活动,促进国内相关行业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先后举办了全国稳定同位素质谱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暨南极水样定值交流研讨会、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探测与分析技术培训研讨班等,交流科研前沿领域最新发展方向和研究进展。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设备技术。近年来,海洋三所与新西兰政府下设专业农业检测机构林肯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初步确定了双方在科研、技术领域的合作方向;全面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主导的稳定同位素技术开发和新的行业标准的建立,筹备成立IAEA放射性和稳定同位素技术协作中心;与国际知名仪器公司合作,组建培训实验室,引进最新的设备和测试技术… …   优化质量管理,发挥示范作用  今后,共享平台将持续进行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和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在仪器共享方面继续发挥先锋带头示范作用。坚持“技术引领,质量为先,服务至上,合作共赢”理念,在现有服务全国200多家科研、高校院所的基础上,争取三年内实现测试用户数量增加一倍。  通过海洋三所总体规划,建立翔安基地测试中心,着眼引领国家海洋实验测试方向;立足资源、环境和生物领域对分析测试的需求;服务行业管理和标准制定;提高测试服务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关注测定方法的开发和仪器设备的研制工作。争取5~10年将海洋三所翔安基地测试中心建成海洋领域国内领先和国际知名的仪器共享平台。  通过互相学习和共享经验传递,形成自然资源部内部良性循环,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建立别具特色的仪器共享平台,整体提升测试技术的学科化、专业化和高效化。积极响应全国各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仪器资源的全国共用共享,让其发挥更大科研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
  • 国产科学仪器验证平台有望打破进口依赖
    p   目前,我国的仪器权威验评领域尚属空白,很多仪器验证由个别机构的作坊式测试完成,仪器验证也缺乏标准。近日,据相关获悉,北京市已成立国产科学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服务平台。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nbsp img title=" 首都.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noimg/d7ac1631-ddb6-4146-8928-4cd5feb5893c.jpg" / /p p   几亿元的科学仪器采购,却只有极少部分来自国内。目前,我国科学仪器产业正面临困局,大比例数量的科学仪器依靠进口,让从事科学仪器研发的科研院校和企业担忧。媒体人从昨天市科委获悉,北京市已成立国产科学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服务平台,平台内800多家权威单位和机构分领域为国产仪器提供标准和检测,让更多获得权威检测的国产科学仪器走向应用。 /p p   目前,我国的仪器权威验评领域尚属空白,很多仪器验证由个别机构的作坊式测试完成,仪器验证也缺乏标准。2012年起,市科委开展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旨在促进北京地区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仪器设备和装备等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国产仪器企业的研发及产业化。截止目前,已支持了34家国产仪器研发生产单位的35个仪器的验评,政府投入经费千万元。 /p p   参与验评的北京海光仪器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在分析仪器领域,进口设备占据了七成,国内企业有点“囧”。通过验证平台,仪器通过验证有了标准,企业根据标准提高了质量,仪器经过权威验证后也得到了认可,更快走向市场。 /p
  • 浙江建设大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近日,记者从浙江省科技厅获悉:“浙里大仪共享”在线建设以来,浙江已整合全省294家单位大科学仪器1.6万余台,设备原值超151亿元,累计为500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7万余次。  “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可以自主下单,打通设备资源共享的堵点。”浙江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与条件建设处负责人说。浙江达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绍兴越城区一家生物医药企业,项目研发需要用到核磁共振波谱仪。企业通过共享平台,找到了绍兴文理学院,从线上下单、寄送样品到在线取得检测报告,仅用3天。为支持企业使用该平台,越城区还试点开展创新券“无感直兑”,通过平台使用大科学仪器并完成经费结算的,创新券兑付周期由原来的3个月以上缩短至两到三天。“我们还致力于从科研设备服务延展到科研项目攻关的技术服务,构建起一个创新生态圈,让软硬件资源充分流动起来。”浙江省科技厅基础处负责人说。
  •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等23个科技平台通过认定
    各有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主管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国科技平台建设的指导,深化科技资源共享,推进科技平台运行服务,规范科技平台运行管理,按照《关于开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认定和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国科发计[2011]318号)要求,科技部、财政部通过组织专家评审,完成了首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科技平台”)认定评审工作。经研究,现决定同意“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等23个科技平台通过认定(名单见附件)。   各科技平台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各科技平台的管理和指导,为科技平台的运行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各科技平台应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建设方针的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突出“以用为主、开放共享”,将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支撑科技创新发展作为平台工作的根本宗旨,切实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数量,提升开放服务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积极服务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   特此通知。   附件:通过认定的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名单 序号 平台申报名称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1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 北京科技大学 教育部 3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4 中国应急分析测试平台 钢铁研究总院 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 5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 6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7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 8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业部 9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0 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11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卫生部 12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农业部 13 国家林木(含竹藤花卉)种质资源平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家林业局 14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农业部 15 林业科学数据平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家林业局 16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17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部 18 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部 19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地震局 20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国气象局 21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科技部 22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3 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二Ο一一年十一月九日
  • 全国首家实验室“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上线
    从在津举办的第十一期东丽湖论坛上获悉,天津东丽区五大创新服务平台之一的全国首个实验室定制化服务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东丽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昨日正式上线。该平台整合了高校研发、仪器制造、仪器服务供需、仪器辅助配套等全产业链环节。以撮合科学仪器服务为基础、助推国产科学仪器的研发升级与市场推广、协助高校原始研发并建立行业标准、带动科技服务业信息化智能化升级。伴随科学仪器资源的互联网化服务,充分释放市场的科技创新潜力。  据了解,该平台是由东丽区政府牵头、天津大学技术支持,德信致安(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维的“互联网+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一直以来,全国部分大专院校实验室及科研机构所引进或研发的不少实验器材都面临着闲置率较高、科研使用率低、科研价值无法体现的问题。另一部分科研院所却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缺少科研设备,难以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于此同时,社会企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对于科学仪器服务的供需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该平台的上线,将覆盖仪器服务机构的现有资源,同时扩容国内仪器研发与生产企业,为国产仪器开拓高端应用市场提供渠道。仪器设施通过互联网平台予以展现,使更多资金匮乏的科技型企业可以获得更贴合的服务,同时科研院所还可形成专属“科研资源社群”,借助平台资源完成更大的科研课题。此外,以往科学仪器互联网平台仅具备信息查询功能与服务撮合功能,缺乏针对科学仪器的定制化服务体系,该平台除具备信息发布与索引功能,还可对服务端与需求端做到定制化服务,如实验室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试剂耗材供应、仪器维修保养等,从线上线下全维度提升科技产业发展。  据介绍,该平台以科技资源一站式检索为枢纽,涵盖仪器服务、检测服务、咨询服务、数据服务、培训服务5大服务项目,重点建立面向科研工作者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昨日,记者登陆该平台官方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该平台科学仪器初步已达到800余台,拥有技术服务1000多项,科研人才现已有200余人,加盟机构已注入102家。据介绍,随着平台的日益完善,机构的不断加盟,平台预计在今年6月份将突破上万台仪器及服务项目,进而为实验室、科研等机构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高新仪器及服务。在网站首页中,记者看到,平台提供服务库、仪器库、机构库三个资源库。其中在服务库中,已推出包括计量检测、食品检测、生命科学、材料检测、环境检测等6大项检测服务 在仪器库中,则包含了生命科学仪器、环境检测仪器、分析仪器、物性测试仪器等6大仪器库服务 而在机构库中,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瀚盟生物、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等全国知名行业科研机构入驻该平台。“目前,平台已吸引不少来自天津、河北、北京的科研机构入驻,将全面助推京津冀科研领域的合作发展,为三地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及企业搭建合作、交流的桥梁,使得三地产学研合作日异深化。”该平台搭建运营机构——德信致安(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康表示。  “科学仪器设备的检测质量、共享水平及开放服务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计划,至今年中旬,通过平台加盟的大型科学仪器开机率与共享率提升至领先水平,仪器服务平台与企业对接数量超过3万家,充分降低企业研发及成果转化成本,满足科技企业用户及机构对于互联网+科学仪器的创新使用和大数据分析的需求,拉动区内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关键技术企业在现有数量规模上翻一番。未来,我们还将以整合服务为枢纽,着力营造互联网线上服务平台与线下定制化精密仪器服务的有机结合。其中,线下服务涵盖实验室智能化管理系统、仪器运维保养、试剂耗材供应等,对实验流程、数据集成解析、仪器监控等环节实现多维度智能化定制服务,满足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需求 为仪器设备提供全方位的维护、维修、应用、供给等运行保障服务。打造互联网+科技资源整合服务创新商业模式。”杜康告诉记者。
  • 青海搭建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
    6月26日,青海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对社会开放,以方便我省科研院所、企业间的相互使用。同时,实施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补贴,用于支持大型仪器的共享服务。   据悉,此举旨在充分发挥我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优势,提高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率,从而达到努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积极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目标。大型科学仪器共享补贴主要用于支持仪器拥有方(青海重点实验室)为国家级或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州(地、市)县级科技计划项目科研活动实施的共享服务。
  • 公共平台+公司化运作 助力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发展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青岛市科学仪器产业暨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发展研讨会”在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顺利召开,此会议由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以下简称“公共研发平台”)和青岛市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会议主要介绍了公共研发平台发展现状及未来期望、探讨了青岛市乃至全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共性问题,并举办了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分别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青岛市分析测试协会的签约仪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7f2d966b-6c0a-4f17-894d-4ddc4229e1c2.jpg" title=" IMG_813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现场参观 /strong br/ /p p   参会代表首先参观了青岛市工业研究院和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青岛市工业研究院是青岛市科技局下设的事业单位,主要发展仪器仪表和高端制造产业,其中对于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青岛市工研院除引进仪器公司之外,还在青岛市政府、高新区管委的支持下,与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建设了公共研发平台。为保证平台的高效运行,此平台采用了公司化的运行模式,成立了青岛众创科学仪器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有限公司。目前平台一期总投资4000万元,采购国际高端产业配套设备近40台,设备原值达2500余万元,旨在打造青岛市乃至全国示范标杆性科学仪器公共研发平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e55a68c6-a848-4b56-859d-bbd4884d440a.jpg" title=" IMG_815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主持人: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滕云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1af04542-bd7b-4b7d-ae53-e0d402c6c205.jpg" title=" IMG_817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青岛众创科学仪器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明刚 /strong /p p   青岛众创科学仪器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明刚在介绍中提到,青岛市拥有科学仪器企业140余家,很多企业面临“自身配套设备买不起,对外寻求配套商家难”的问题,青岛市科学仪器产业也面临“科学仪器研发创新动力不足、核心部件开发难加工水平低、产业综合配套不足、研发与产业脱节”的问题,立足共性需求,公共研发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p p   目前平台可提供精密加工及加工工艺研究、电路板设计开发及加工工艺研究、智能软件开发等服务,综合检测平台也正在建设中。对于平台的未来发展,洪总指出,将继续完善平台电子、机械、检测三大基础功能模块,强化平台服务职能 重点打造科学仪器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研发平台,整体提升平台研发创新能力 进一步整合青岛市乃至全行业仪器仪表研发力量、高端设备等优势资源,通过产学研合作,努力搭建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科学仪器综合性科研服务大平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9391c695-ea20-474b-ab36-c2b490aad348.jpg" title=" IMG_816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副巡视员高杰 /strong br/ /p p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副巡视员高杰在讲话中指出,仪器仪表行业是青岛市重点扶持的25个高新行业之一 青岛建立了我国首个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仪器仪表是重要的一部分 习总书记在考察中要求山东重点发展农业和海洋事业,而仪器仪表是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青岛近几年GDP增长放缓,招商任务重,仪器仪表是很好的产业方向之一。故希望公共研发平台积极发挥服务功能,助力青岛仪器行业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da0a82b-8580-42b5-be68-425b009dc43e.jpg" title=" 发言专家.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发言专家 /strong br/ /p p   为更好的解决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的共性问题,与会专家重点讨论了我国科学仪器行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公共研发平台可以努力的方向。 /p p   首先,核心零部件一直是制约我国科学仪器发展的重要关节,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针对特定问题,如何聚集人才、激发人才的积极性,研发成果如何共享,公共研发平台可探索一套完善的流程。 /p p   其次,科学仪器的产学研工作一直进展缓慢,这其中存在如何找到问题、研发人员如何提供思路、厂商如何实现这些解决思路,以及研发人员和厂商的各自利益诉求及如何实现等问题,公共研发平台可着重解决这一问题。 /p p   再次,从原理样机设计成商品机、生产出质量稳定可靠的商品机是我国很多中小型仪器厂商的短板,从而导致国产仪器稳定性与国外产品有差距,公共研发平台可重点帮助厂商解决仪器稳定性问题。 /p p   最后,公共研发平台会接触到众多仪器公司的技术,虽然已经有了规章制度,但如何能保证制度得到很好的实施,最终技术不泄密仍是一个课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6baca438-f3f1-4722-ba23-e9229fa31597.jpg" title=" IMG_8244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前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关亚风、前右: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负责人滕云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与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8842978c-8b77-4494-8da9-948a7c076261.jpg" title=" IMG_8249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前右:青岛市分析测试协会秘书长王琦、前左: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负责人滕云枫 /strong /p p   青岛市分析测试协会与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540fc23e-0266-498a-bc23-b4ce6a5cf5bd.jpg" title=" IMG_825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青岛)授牌仪式  /strong   /p p    strong 参会主要领导: /strong /p p   关亚风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首席研究员 /p p   牟世芬 原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p p   刘成雁 原辽宁省分析测试科学研究院院长 /p p   林振强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 /p p   孙增奇 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 副秘书长 /p p   闫成德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名誉理事长 原中科院计划财务局副局长 /p p   刘长宽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 /p p   曾 伟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 /p p   吴爱华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秘书长 /p p   孙建一 原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副总裁商务运营总监 /p p   郭波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化学与光学计量研究所所长 /p p   王琦 青岛市分析测试学会秘书长 /p p   李彤 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p p   高杰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副巡视员 /p p   刘建新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农社处处长 /p p   李德强 青岛高新区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事业部部长 /p p   滕云枫 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p p   朱新勇 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p p   洪明刚 青岛众创科学仪器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总经理 /p p    strong 关于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 /strong /p p   平台主要从事科学仪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核心部件开发、精密加工及加工工艺研究、电路板设计开发及加工工艺研究、智能软件开发、核心部件及整机工程化测试评价等工作,可为科学仪器企业提供集研发设计、加工制造、测试评价、投融资、产业咨询及创业孵化等配套服务。 /p p   依托平台,将设立青岛市科学仪器产业引导基金,用于投资扶持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应用前景好的科学仪器项目,并结合已成立的青岛市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最终形成青岛市科学仪器产业“一联盟、一平台、一基金”的产业扶持生态,打造青岛市科学仪器产业化示范基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高地,为青岛市引进高层次创新项目,培育和孵化优质科学仪器企业,最终形成全国知名的科学仪器产业集聚区,推动青岛市科学仪器产业的发展。 /p
  • 【盛瀚】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平台正式发布了
    1月5日下午,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发布活动在青岛市工研院举行,同时平台还与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声学研究所青岛分所等5家机构签署平台共建战略合作协议。 一览平台的风貌平台是青岛市工研院联合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一期总投资4000万元。目前,平台已经全面启动建设,其中“电加工中心”已投入使用。另外,精密加工中心、软件开发中心及综合测试中心等也正在建设中。预计2017年8月份,平台一期全部投入使用。下一步,平台二期计划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共建国家科学仪器综合评价实验室。平台建成后,将在3-5年内,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服务创客1万人次以上,助力青岛市科学仪器产业快速发展。 平台隆重发布 董事长朱新勇致辞平台的发布与逐步成熟将会在精密加工与软件开发等项目上对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离子色谱仪的整体产品性能上得到全面升级,并将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将会极大的促进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科学仪器产业的快速发展。~~~~~~~~~~~~~~~~~~~~~~响应习大大号召,“撸起袖子加油干”!
  •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平台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5月8日,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平台(以下简称中心平台)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召开。中科院秘书长邓麦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师昌绪院士和徐金堃研究员,科技部副司长吴学梯,教育部邹晖处长,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吕先志、中科院计划财务局副局长曹凝以及化学所朱道本院士、张德清副所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会上,徐坚研究员代表中心平台就2011年工作情况、中心平台各中心的考核办法及实施方案、2012年工作安排等作了报告。   领导小组成员对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对中心平台2011年在支撑科研工作、支撑国民经济重大项目、为企业开展共享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领导小组成员对考核权重分配及内涵提出了指导性修改意见,并原则同意2012年工作计划的安排,建议增加探索共享服务中知识产权的研究。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平台是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3个通过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认定的平台之一,是通过跨地区、跨领域、跨部门网络式联合构建的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平台,其办公室设在化学所。
  • 《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管理办法》印发
    为保障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持续、规范、有序、高效运行,推动海南省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充分释放服务潜能,提高使用效率,根据国家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号)和财政部、科技部印发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后补助管理办法》(财教﹝2019﹞226号)以及《海南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措施》(琼府办〔2021〕65号)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和海南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管理办法》。   《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简称“大仪平台”)持续、规范、有序、高效运行,推动海南省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充分释放服务潜能,提高使用效率,根据国家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号)和财政部、科技部印发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后补助管理办法》(财教﹝2019﹞226号)以及《海南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措施》(琼府办〔2021〕65号)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仪平台是根据海南省科技创新发展需要,为有效盘活现有科研条件存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购置,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全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简称“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设立的基础性公共科技条件平台。   第三条 大仪平台遵循“平等自愿、优势互补、信息互通”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资源统筹、分类管理、开放共享、促进创新”的建设原则,旨在提升科研设施与仪器基础条件和专业化服务能力,为我省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提供条件支持。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参加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的单位及其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   第二章 主要任务   第五条 运维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简称“协作共用网”)。按照国家科技部制定的统一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完善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科研设施与仪器预约、服务、使用效益评价、后补助申报等方面的管理。   第六条 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的管理,为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提供组织保障。   第七条 促进科研设施与仪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和业务交流、培训和分析测试方法研究等活动,提高专业人才队伍服务水平。   第八条 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区域的互联互通。与国家及其他区域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管理平台对接,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推进海南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协作共用,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   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九条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是大仪平台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海南省政府制定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政策。   (二)制定大仪平台开放共享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   (三)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后补助管理机制。   (四)审定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后补助实施方案及资金使用事项。   (五)指导制定和执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工作。   第十条 设立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简称“大仪办”),作为大仪平台的运行管理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大仪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大仪办日常工作由省科技厅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大仪办的主要职责:   (一)受理并组织审核加入协作共用网的单位及其科研设施与仪器名单,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的采集和日常数据上传,发布协作共用开放共享信息,清理不再满足共享条件的已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保障共享设备的有效性。   (二)对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协作共用开放共享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和总结,协助组织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的运行绩效评价,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开放共享。   (三)受理并审核后补助申报材料,组织专家审议后补助分配方案。   (四)负责为成员单位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大仪平台宣传推介会议;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学术交流、业务或技术培训等活动。   (五)受理用户对大仪平台有关业务的咨询及对成员单位检测服务的投诉,投诉处理结果报省科技厅备案,重大问题处理报省科技厅审议。   (六)负责协作共用网站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持续建设与维护升级。   (七)负责大仪平台相关文件资料的分类保管和存档。   (八)协助修订大仪平台相关管理制度。   (九)贯彻执行省科技厅相关决议,每年第一个季度向海南省科技厅报告上年度大仪平台的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   (十)完成省科技厅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一条成立“大仪共享评审专家库”,专家成员由科研设施与仪器入网成员单位专家、相关大仪开放共享管理或检测技术服务专家组成,专家库由大仪办负责管理。专家库成员的主要职责:   (一)审议申请加入协作共用网的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   (二)评价成员单位和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及绩效,对相关后补助费用提出安排建议。   (三)对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方面的学术、测试技术和应用研究提出指导和咨询建议。   (四)根据本省产业发展需求,对大仪平台建设提出规划建议。   (五)协助大仪办开展技术咨询、技术交流、培训以及测试方法与标准研究、科研设施与仪器功能开发等活动。   第四章 加入条件和程序   第十二条 申请加入大仪平台的单位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备达到大仪平台要求的科研设施、仪器设备及场所(限于本省区域内),具有相应的专业人员。   (三)具有保证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相关条件、资质及能力,开放管理制度健全。   第十三条 大型科学装置、科学仪器中心、科学仪器服务单元和单台套价值在20万元及以上的科研设施与仪器,采取管理单位自愿申报、大仪办择优加入的方式。   公共财政投入的50万元以上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机组)必须加入大仪平台,且自仪器完成安装使用验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科研设施与仪器名称、规格、功能等信息和开放制度提交大仪办;支持国防科研单位在不涉密条件下加入大仪平台,强化军民科研设施与仪器统筹共享,开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鼓励非公有制单位加入大仪平台,实现资源统筹、互通有无、开放共享。   第十四条 加入大仪平台的程序。申请单位填写单位及科研设施与仪器入网信息相关表格,报送大仪办,必要时提交设备原值证明材料。大仪办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及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进行审议,申报单位须得到评审专家组人数的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方可通过,经省科技厅批准后,成为大仪平台成员单位及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机组。   第五章 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第十五条 成员单位享有的权利:   (一)申请后补助。根据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开放共享情况,申请协作共用补助经费的后补助,包括仪器设备使用后补助、运行后补助和优秀机组评估等。   (二)优先参加大仪平台组织的各项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宣传、展览、考察、咨询等活动,优先获取相关技术或服务信息。   (三)通过协作共用网站,向社会发布典型服务事例。   (四)可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收取材料消耗费和水、电等运行费,还可根据人力成本收取服务费。服务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由单位统一管理,用于科研设施与仪器等科技资源的更新维护、运行补助及人员绩效支出。   (五)对大仪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提出意见或建议。   第十六条 成员单位的义务:   (一)遵守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及海南省大仪平台的有关规定。   (二)贯彻落实国家及省级关于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政策,组织制定实施本单位相关制度。   (三)积极参加大仪平台组织的各项活动。   (四)凡成员单位均须参加年度评估,接受大仪办和专家组对科研设施与仪器和机组人员的评估。   (五)及时上报不再满足开放共享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并向大仪办提出该科研设施与仪器退出大仪平台的申请。   (六)成员单位须指派一名联络员,负责与大仪办联络沟通相关工作。   (七)负责本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的管理、维护和开放共享,保证为用户提供科学、公正、准确、及时的服务。   (八)负责本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服务质量和水平。   (九)成员单位可按照国家科技部制定的统一标准规范建立本单位在线服务平台,并与省级管理平台对接,定期报送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信息,亦可直接通过省级管理平台进行报送。   (十)通过在线服务平台,发布符合开放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公布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建立开放和服务情况记录,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服务。   (十一)核定相应的服务成本,制定相应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坚持诚信和优质服务的原则,做到有偿服务,合理收费。   (十二)开放共享服务一般须与用户签订协议,按照服务协议完成检测服务;根据具体服务内容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保密要求、损害赔偿、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等事项。   (十三)妥善保管测试服务获得的实验数据和相关资料,遵守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为用户保守技术和商业秘密,遵守职业道德。   第六章 补助经费与开支   第十七条 对大仪平台按照入网共享、先用后补的原则实施共享服务后补助和奖励。   第十八条 补助经费的管理和使用遵循公开、公正、合理、有效的原则。主要用于协作共用网仪器设备使用后补助、成员单位运行后补助、年度优秀机组评估以及平台建设维护等。   (一)使用后补助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在进行科学研究、产品研发、质量控制、技术改进时使用到非本单位的协作共用网内大型仪器,可申请使用后补助。后补助金额按申请单位实际缴纳费用的20%-40%计算,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二)运行后补助   1.协作共用网成员单位利用入网仪器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了开放共享服务,可申请运行后补助。后补助金额按该成员单位机组上年度开放共享费用的20%-40%计算,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成员单位开具发票的单位名称与入网单位名称不一致的,不得申请后补助。   2.对新入网仪器,第一年按照入网仪器总价值5‰比例一次性给予奖励,第二年起按照后补贴方式进行申请。   3.协作共用网成员单位利用入网仪器进行法定认证、执法检查、商业验货、承担政府招标或强检任务等活动不属于本补助经费支持范围。   (三)优秀机组评估   对协作共用网内仪器,大仪平台每年进行一次机组评估。大仪办组织专家对仪器使用效率、运行状况、服务机时数、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议,提出表彰奖励方案报省科技厅审批。每个单位推荐的名额按不超过本单位入网仪器的35%进行推荐,最多不超过8个名额。
  • 海尔生物医疗上榜“瞪羚”,创全球领先生命科学平台生态
    5月19日,人民网与成都市政府携手在成都举办了以“新时代 新经济 新未来”为主题的2018首届全球独角兽高峰论坛。本届峰会同时在美国硅谷设立平行分会场,汇聚了全球上百家优秀的中外知名企业和专家,同步聚焦互联网浪潮下企业的发展模式,探求发展方向。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人民网副总裁唐维红、成都市委副书记朱志宏等参与致辞并公布了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名单。其中,海尔生物医疗凭借在物联网时代下生命科学生态平台成功转型,赢得了包括美国硅谷专家在内的中国政府和投资界人士一致认可,获评“瞪羚”企业。 据悉,瞪羚企业是对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通称。这类企业像瞪羚一样跳跃性好,具有跳跃发展态势。自成立以来,海尔生物医疗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了从超低温冰箱到生物样本库方案的跃进,由全球全冷链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升级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时代生命科学生态圈增值平台。当下,海尔生物医疗正在推进创造5U(U-Blood、U-Biobank、U-Vaccine、U-Reagent、U-Stemcell)智能物联网触点网络,建设生命银行五大共享平台,实现医疗和生命科学大数据共享增值,最终服务全民健康。海尔已经建成U-Blood青岛血液网样板,通过物联网技术创新,创造从“血管”到“血管”的全流程血液信息、物流信息、温度信息监测和可追溯的大数据共享平台生态;U-疫苗智慧接种共享平台生态,同时启动天津疾控、安徽疾控等省市样板,服务2亿个家庭用户触点的大数据共享增值等。 此外,海尔U-Biobank生物样本共享平台生态,实现中国2.5亿份生物样本大数据共享,提速中国精准医疗和转化医学进程;U-试剂智慧应用共享平台生态,实现5000万触点网络的药品试剂应用大数据共享增值;U-细胞银行共享平台生态,从医疗和生命科学行业走向家庭和个人用户,创造大存储、大共享、大增值时代。可见,此次海尔生物医疗获评瞪羚企业的根本原因,源于其从电器到网器、再到平台生态的变革。物联网时代,在“人单合一”模式指导下,海尔生物医疗以实现物联网引爆引领为战略重点,通过创造物联网生命科学平台生态商业模式,实现生态模式的变革转型,这对人民健康和生命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未来,海尔生物医疗将继续探索,服务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为中国全民健康增值。
  • 上海与苏州共同打造百亿元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昨天,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苏州分中心正式签约并启动建设。据介绍,苏州分中心将集聚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与苏州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要素,更好地为两地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以大型科学仪器共享为例,加盟两个研发平台的大型科学仪器总数将达10436台套,原值超过100亿元。副市长徐美健出席签约仪式。   实施创新驱动,需要集聚更多创新资源。当前,上海正在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这将为苏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目前,上海已建立了有效整合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研发资源,涵盖科研机构、仪器设施、科技文献等多领域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平台自2004年7月正式运营10年来,各类服务机构已达1000余家,可提供各类研发服务项目2700余项,加盟平台的大型科学仪器7788台(原值约97.08亿元)、高层次科研人才3万名、技术创新服务专家834名,提供各类研发服务项目2700余项。   我市充分借鉴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经验,于2013年初结合苏州自主创新广场建设的需要,打造了苏州版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苏州市研发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有效整合了苏州全市范围内的各类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等研发资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提供支撑服务。苏州平台于2013年9月1日正式上线,并对外开展服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苏州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入网大型仪器设施达到2648台套,原值15亿元 注册企业1108家,检测服务机构228家 已开展企业研发检测各类服务1000余次。平台完成企业各类需求1013项。涉及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电磁兼容等多个领域,服务中小科技企业552家,覆盖了苏州大市范围内的所有市、区,服务内容包括需求仪器查询和对接、产品检测方案的定制和实施、产品改进方案的咨询、仪器设备购置和租赁的咨询、政府补贴的培训和受理等。   此次苏州分中心的签约落地,将更好地发挥资源要素集聚作用,服务广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苏州一家新材料企业的负责人说,在新材料的研发和质量把控上,需要使用一些高尖端仪器进行测试,但动辄上百万元的仪器是企业无法承受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大型仪器共享服务能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但有些仪器是苏州平台所没有的,需要到苏州以外的地方去检测,&ldquo 把上海资源引进来,就更方便了&rdquo 。
  • 江苏大型科学仪器平台成为企业“共享实验室”
    “平时我们企业与科研机构联系较少,遇到技术问题难以寻求技术支持,今天参加这个推介活动才发现,科技公共服务离企业技术创新原来这么近!”多年来一直从事太阳能热水器生产的扬州日利达股份有限公司,想以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档次,但是苦于力量单薄进展缓慢,意想不到的是在家门口却结识了无锡光伏产品公共服务平台的科技人员,还当场达成了共同研究屋顶太阳能装置标准的协议。   25日,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平台组织省材料结构与成份测试服务中心、玻璃纤维及绝热材料测试服务中心、扬州LED新光源材料测试技术服务中心、集成电路专业测试服务中心、电磁兼容专业测试服务中心、扬州光电产品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检测中心、无锡光伏产品公共服务平台等7家成员单位共赴扬州,将大型仪器共享共用服务主动“送货上门”,扬州市62家“三新”产业相关企业来到现场“寻宝掘金”,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与科研单位喜结亲家。   为了提高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使用效率,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和浪费,1998年,江苏省科技厅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2005年又会同教育厅、财政厅、质监局和中科院南京分院共建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全省198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等的1600余台(套),总价值10.8亿元的仪器设备机组让全社会共享使用,3年节约仪器购置经费8674万元。近5年来,仪器平台成员机组平均开机时间、对外服务量、服务收入均保持年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平均每台机组开机机时达1385小时,平均测试样品数1807个,原来只为单位内部服务的大型科学仪器创造了对外测试服务收入7541万元。   江苏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数量庞大,创新意识强、研发活动频繁,但是开展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大多数企业无力承担。充分利用仪器设备资源,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检验、检测及咨询服务,也就成为江苏省大型仪器平台的根本宗旨和主要服务内容。仅2008年,仪器平台就为企业测试样品数约37万个,占仪器平台成员单位全年测试样品总数的40%。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8研究所,利用自身在集成电路研究检测方面的优势,主动与集成电路产业较为集中的无锡市对接,为中小企业提供集成电路设计检测服务,为这些企业直接带来了1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去年以来,为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充分发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江苏省大型仪器平台加大了服务推介力度,首先组织5个相关成员单位在宿迁市举办了木材制品产业的专项服务推介活动。此次针对扬州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三新”产业,主动提供研发及其产业化过程中的检验检测、设计咨询等服务,有效消除了科技公共服务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充分调动了优质科技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 云舟生物和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建立战略合作
    近日,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舟生物”)和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基于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先进的平台与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意向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以期加速基因递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次签约仪式由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云舟生物品牌及战略副总经理黄锐签署,丹纳赫集团副总裁Christopher Riley、云舟生物首席科学家蓝田博士出席并见证签约。云舟生物与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战略签约现场  本次战略合作将结合云舟生物的基因递送领先技术及行业洞见和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具有行业优势地位的综合工艺生产解决方案,共同开发和优化用于细胞与基因治疗的几种基因递送载体临床前和临床生产流程,包括质粒、慢病毒、AAV和LNP-mRNA等,将在生产规模扩大、过程质量测试和控制以及降本增效等方面深入展开合作,携手探索建立行业领先方法和工艺,为行业提供更多研发工具、完整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旨在更全面和系统攻克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云舟生物首席科学家蓝田博士表示,丹纳赫在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产品、技术和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云舟生物在基因递送和基因药物研发生产方面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积累和洞见,十分期待通过双方的深度合作,为公司目前超过5万名以及未来更多的科研和临床用户,在基因递送上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以及更加全面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加速生命科学研究,降本增效提高基因药物的可及性。  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表示,基因科学研究和全球的细胞与基因药物都在蓬勃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基因药物获批上市;云舟生物是在基因递送研究和基因药物行业优秀的合作伙伴,希望本次的合作,可以加强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双方面提升,为客户和行业都带来重要的技术和生产的服务与赋能。  签约仪式后,云舟生物与丹纳赫合作组织了粤港澳大湾区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沙龙,卫健局、云舟生物、丹纳赫、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产业资本等各方代表就大湾区地区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生态所面临的关键瓶颈及破局之道这个主题展开热烈的探讨和交流,围绕政院企合作及沟通机制、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制度完善机制、产品引进制度、创新激励制度、人才激励等内容展开积极的讨论。丹纳赫团队走访云舟生物生产基地  下午,丹纳赫集团副总裁Christopher Riley及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一行到云舟生物科研及临床研发生产基地进行走访交流,进一步探讨基因递送行业工艺开发及升级优化。
  • 重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是重庆市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抓手。目前,平台已拥有20万元以上入网仪器1442台(套)、入网单位80家、仪器价值超过12亿元,参与协作共用的入网大型科学仪器的使用率从2005年平台建设初期的25%左右提高到70%左右,并初步形成了“13+1”的网络架构,即:13个高校、院所、企业和公共测试机构组成的资源分中心和1个以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依托的平台服务中心。   一是把“双向补贴”作为平台开放共享制度建设的核心,积极整合全市科学仪器资源。去年,平台“以奖代补”101.3万元鼓励加盟单位,有效盘活了10多亿元的仪器存量资产,又以“先缴后补”方式补贴30多万元调动了中小企业使用共享仪器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适时监控。在全国率先安装的仪器动态信息采集盒是平台建设的又一亮点。在180台入网仪器上安装了动态信息采集盒,仪器的开机、关机、待机状态一目了然,实现了实时显示、动态采信和在线统计。上传服务中心的数据成为年终考核仪器对外服务效果的重要依据。   三是通过开放服务,促进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要素流向企业,有力地改善了科研条件和促进支持了技术创新。以2008年为例,平台服务企业2200余家,测试样品上百万件,开机时数达到91万小时,支持科研项目6400余项。同时,平台的辐射能力逐步显现。电磁干扰测试、整车试验台架等大型仪器去年为重庆和云贵川鄂等周边省承担了上千次试验检测。电镜服务也延伸到了西部乃至全国,使用率超过100%。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大精仪在去年牛奶三聚氰氨检测中及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的简要历史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本文作者罗昭锋以亲身经历描述了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的简要历史,供广大用户学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9ecbecda-eaab-4de9-af46-3b6f4b607429.jpg" title=" 企业微信截图_20190219150146.png" alt=" 企业微信截图_20190219150146.png" width=" 402" height=" 321" style=" width: 402px height: 321px "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第一届会议: 2008年 br/ /strong /p p strong   举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strong /p p   诞生的背景:2008年,当时各个高校都在兴起建设公共仪器平台,但又缺乏可供参考和值得借鉴的经验,管理相对混乱,碰到问题也找不到可以交流的地方。于是经过和一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平台负责人交流,发现大家都面临很多共性的问题。譬如不知道该如何管理一个仪器平台,如何与仪器公司相处,如何维护平台的利益,如何做好服务,如何培养技术人才等等。为促进大家的交流,分享各自平台优秀的管理经验,我提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得到时任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实验中心主任魏海明教授的鼎力支持。 /p p   【人物简介:魏海明教授现在是生命学院的副院长,党委书记】。当时我只是一个实验员,没有魏老师的支持,这事肯定搞不定。后来由于学院工作安排,魏老师不再分管平台,导致很多人可能不清楚魏老师的贡献。当时,魏老师和我们都没经验,召开这样一个会议有没有人支持,有没有人参加?心里很忐忑。所以第一届会议我们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免费请大家来开会。为了保证会议代表能够畅所欲言,所以,这次会议也没有接受任何公司的赞助。完全自掏腰包,也算是中国科大为中国的平台建设做出的一点贡献。 /p p   会议的筹备工作基本都是我在操办的。为了找到感兴趣的参会者和报告人,我通过网络搜索了全国所有211高校的网站,以及部分中科院的平台,所有可能的平台负责人联系方式都收集过来,然后逐一打电话,交流,沟通。可能大家看到时免费,同时又被我的诚心打动了。结果第一届会议就有约50家单位参会,80多人。 /p p   会议算是非常成功,大家面临相似的困惑,终于找到了可以相互交流的人,找到了一个平台。当时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平台的主任李莉激动地说,我们终于找到了组织。 /p p   会上很多单位交流了各自的管理经验,得到与会者的热烈反响。 /p p   第一届会议的主题主要是管理方面的问题,人才方面的问题,当然还有收费定价、维护维修等问题。除了报告,大家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p p   会议确定了轮流承办的形式,下一届会议通过竞争申请,理事单位代表集体投票决定下一届举办的地点。通常主办单位选择有一定实力,建设规模交大,管理比较规范的单位,这样能给参会单位一些示范和借鉴。 /p p   第一届会议上,确定了第二届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上交大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梁齐负责)。 /p p   strong  第二届会议 2009年 /strong /p p strong   举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strong /p p   第二届会议确立了会议今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录像。因此,不再像第一届那样免受会务费,而是所有代表一律交会务费。同时上交大还得到一些公司的赞助,用于支持会议的顺利举办。 /p p    strong 第三届会议 2010年 /strong /p p strong   举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strong /p p   经过两年的试错,发现会议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第三届继续在中科大举办,这样可以对会议形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进。 /p p   开始开展大型仪器公司售后服务调查。一是希望客观了解各公司在全国的售后服务情况,也希望帮助各公司找出差距,提升服务质量,真正与中国的科研共成长。也会对一些售后服务交叉的企业起到一定的警告作用。售后服务调查,也一直延续至今。 /p p    strong 第四届会议 2011年 /strong /p p strong   举办单位:昆明植物园 /strong /p p   这节会议成立了民间组织: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联席会 我作为发起人,被授予秘书长称号。中科大作为理事长单位,我们的主任为理事长。 /p p    strong 第五届会议 2012年 /strong /p p strong   举办单位:武汉大学 /strong /p p strong   第六届会议 2013年 /strong /p p strong   举办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strong /p p   历次办会中,条件最艰苦的一次。说艰苦主要是因为没有公司赞助,所以单靠会务费办会,经费是非常紧张的。搞不好就会入不敷出。我自己一直为此事感到抱歉,愧疚了多年,没能帮他们拉到一些赞助。不过会议还是比较成功的。 /p p    strong 第七届会议 2014年 /strong /p p strong   举办单位:贵州大学 /strong /p p   前十届唯一缺席的一次会议。因为参加另一个批判思维教育的会议和培训(侧面印证教育在我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p p   strong  第八届会议 2015年 /strong /p p strong   举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strong /p p   这次继续在中科大举办,主要是相对会议的形式做一些创新。考虑到会议已经举办到第八届。随着国内平台建设越来越多,管理也逐步走向规范。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不像开始几届那么迫切。所以,第八届会议我们将会期变为两天。压缩管理类的报告,大幅增加技术类的报告。同时设立了三个技术论坛。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各平台上,一线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促进技术队伍的成长。这种会议风格和初衷得到认可和延续。 /p p   此后的历届会议,参会人数逐渐由管理人员为主,变成技术人员成为主力的局面。 /p p   strong  第九届会议 2016年 /strong /p p strong   举办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strong /p p   坐标西安。延续了前一届的风格。不过还增加了一些技术人员的奖项。 /p p    strong 第十届会议 2017年 /strong /p p strong   举办单位:上海生化细胞所 /strong /p p   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刘春春,我心目中的流式技术专家。技术精湛,善于钻研。彼此气质很类似,所以很快成了好朋友。 /p p    strong 第十一届会议 2018年 /strong /p p strong   举办单位:南京大学 /strong /p p   这是我第二次缺席平台会议。 /p p    strong 第十二届会议 2019年 /strong /p p strong   举办单位:厦门大学 预计时间在7月份,4-5月份会发布会议通知。 /strong /p p   敬请期待! /p p   平台会议的未来: /p p   当初发起会议的初衷是搭建平台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平台。 /p p   现在更多地希望平台会议,成为各平台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切磋仪器管理经验,相互学习,快速提升技术水平的交流平台。促进技术队伍的成长,充分发挥公共平台在我国高端人才培养、前沿科研,以及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的作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作者:罗昭锋 /span /p
  • GE医疗生命科学部推出全新定制化在线教学平台 LiSA
    2014年7月4日, GE医疗推出全新在线学习平台 LiSA (Life Sciences Academy)。该平台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实时的在线学习及培训,注册后可以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跟踪学习进度,管理学习课程。成为其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大培训中心外又一个主要的技术支持平台。目前该平台完全免费,只需要简单注册即可开始观看培训视频和课件。作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与生物制药行业的首选合作伙伴,自从1911年至今,GE医疗从未停止过和科学家们一起探索生命科学领域的秘密, LiSA也正是基于此理念诞生。 LiSA作为GE医疗生命科学部提供的全新在线学习平台,已经在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等地区启用。除了为注册用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内容,也将帮助GE医疗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其为中国用户度身定制的培训课程。LiSA China网站将通过丰富的课程以及多元化学习方式服务于广大中国用户。在这里可以看到更多细分领域的在线学习内容和线下培训信息:包括电泳技术与原理、非标记分子相互作用技术、蛋白质层析技术、实验室过滤基本概念。未来,LiSA还将与北京、上海、成都三个培训中心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多便利和选择 。GE医疗希望跨越地点、时间和学术领域的界限,与中国的科学家、研究者、工程师、学者们一起,共同探索,共同进步,Change Tomorrow Today LiSA China (Life Sciences Academy)7月4日,重磅登陆中国,欢迎关注!
  • 2024两会提案:加快建设区域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区域科技创新、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提出了诸多代表建议,如今这些建议不仅得到了相关部委的回复,还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建议:加快建设区域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答复:全国13.5万台(套)大型科研仪器纳入平台开放共享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作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进大型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陈广浩在去年全国两会提出建议,希望加快建设区域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更好服务于科技创新工作。科学技术部在答复该建议时表示,目前通过建设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开展评价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提升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如:目前已建立了集仪器预约、评价考核、资源调查、购置评议等功能于一体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推动指导20多个省市和300多家中央级高校院所建立在线服务平台,并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互联对接,将全国13.5万台(套)原值50万元及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纳入平台开放共享,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的跨部门、跨领域、多层次服务体系。针对代表提出的“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助推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建议,答复回应:目前,各地纷纷推出了本地科技创新券政策,全国已有20多个地方实施创新券政策,其中北京、上海等13个地方已在省级层面推进,长三角三省一市、京津冀等地区在科技部指导下推动创新券跨地区互认互通,推进科技资源跨域共用共享。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相关单位,加强统一组织协调机制,统筹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从源头控制重复购置,持续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完善考核奖励机制,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使用效率。建议:成立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云制造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答复:尽快构建工业云制造产业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工业云制造是一种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新型制造业模式,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陈志列去年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加快成立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云制造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答复称,近年来,该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工业云制造产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如:持续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进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遴选218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启动全国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等。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面,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批复建设24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并指导各地共建设239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在工业云制造领域,四川省、广东省各自认定建设了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推进云制造产业发展,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如,持续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加强与广东省等地区的对接,按照有关要求,指导有关地区的工业云制造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与国内优势企业深化协作,积极汇聚工业云制造产业的创新资源和要素,尽快构建工业云制造产业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
  •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 为重大科技任务开展提供平台
    正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史诗般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壮阔历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陈列区中,有一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模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它的建成使我国在世界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如今,一座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正在拔地而起,这座大科学装置将填补我国高能区同步辐射装置的空白,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开展、基础前沿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先进的试验平台和技术支撑。  总台央视记者 褚尔嘉:在我旁边这里展示的就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模型,建成于1988年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就。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整体形状类似于一个球拍,球拍把是约200米长的直线加速器,球拍面则是周长240米的储存环加速器。这座体积庞大的科学装置深藏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地下六米深的隧道中,接近光速运行的正负电子在这里每秒上亿次进行着对撞,不断探索着物质构成的奥秘。  对撞机的建造涉及十多个门类的高新技术,在当时我国经济和科技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全国几百家单位、上万名科技人员参与研制工作,最终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90%以上部件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正式实现正负电子对撞,并在之后的短短几年内在20亿到50亿电子伏特这一能区取得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  中科院院士、粒子物理学家 陈和生:这是我们国家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它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是我们国家自己建设国际上最先进的高能物理的实验装置。从一开始就决定是一机两用,就是说既做高能物理实验,又要作(为)同步辐射光源。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开启了我国建设大科学装置的序幕,而要想保持它的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就需要对其不断进行升级。2004年到2008年,我国科学家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进行了重大改造。改造后,由原先的单环对撞机变成了双环对撞机,设备的亮度大幅提升,数据的获取量提高了两个数量级,性能处于相同能区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加速器上积累的技术和人才,为之后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奠定了基础。前沿科学的研究从来就没有止境,当国家确立建设科学强国的目标后,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新的光源。正是在这?背景下,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在北京怀柔破土动工。  总台央视记者 褚尔嘉:我现在就是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配套科研平台。我所在的这间实验室正在进行的是未来将安装到光源中的一个核心光学部件的检测工作。屏幕上现在显示的就是这个光学元件表面的一个检测的结果,它的结果显示,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配套科研平台对光学原件加工检测的能力可以达到世界一流的亚纳米水平。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明:实际上它是一个大型的光学仪器,非常尖端的光学仪器。除了要有尖端的加速器技术之外,我们也要研发尖端的光学和探测技术。亚纳米这样的一个精度,相当于,如果把这个尺度放大到从北京到上海这样的距离上的话,那精度要在1个毫米这样一个精度。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目前正在稳步进行,今年6月初,直线加速器隧道已经交付使用,与光源主体配套的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在近日也通过了专家测试验收。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总指挥 潘卫民:这个平台验收将对光源的建设起到一个很大的支撑作用。光源有很多磁铁,有很多一些设备,在我们这个平台先测试好以后,才有可能安全地、万无一失地装到隧道里,很快地调试成功,投入使用。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预计将在202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其电子束流能量将达到60亿电子伏特,电子束流的水平自然发射度小于60皮米弧度,亮度比最强的X光管高大约12个量级,这种高强度的光源将使科学家观察和研究的时间大大缩短,过去要花费几个星期时间来做的实验,将来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总指挥 潘卫民:未来建成后,我们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至少要比第三代光源亮度要提高一个亮级以上。可以对我国能源方面,在环境方面,在生物医药方面,在人民健康方面都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从中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到最新启用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升着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 许倞:我们国家科技发展已经由过去的一些点的突破逐步向系统整体推进来进行这样一个转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更加需要我们中国自己在中国的本土上有更多原创的东西。
  • “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试剂耗材平台”上线啦!
    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部不仅拥有“分子-细胞-活体”全线检测及成像仪器,同时具有完整的生命科学试剂耗材解决方案。为帮您更快的选择最佳的检测方法,我们即日推出“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试剂耗材平台”,助您“百里挑一”,选最对的。“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试剂耗材平台”上线在这里,数百个生命科学仪器试剂耗材分类展示。无论是按分类找,还是按关键词搜索您总能找到您需要的产品,查询货号、价格,获取促销信息。把您需要的产品加入购物车,一键生成报价单,即会有我们的专属销售工程师和您联系,完成后续咨询、购买服务。在这里,您还可以获取每一个分类产品的产品手册。供您了解更多。是不是觉得买试剂耗材像在某宝购物一样方便啦,没错,快来试试吧!推广期,还有双重好礼等着您!好礼第一重——尝鲜奖凡是通过“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试剂耗材平台”查询并生成报价单的客户(无需成交哦!),即获赠珀金埃尔默定制精美礼品——小熊钥匙挂件。好礼第二重——成交奖下报价单后,销售跟进完成购买后即可按金额获取成交奖。成交金额TOP 1Kindle 阅读器 成交金额TOP 2-10德国LAMY钢笔活动时间:5月16日-6月30日活动规则:我们将在活动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在公众号公布结果,届时也会有工作人员与您联络确认奖品邮寄事宜。试剂耗材促销在这里我们会定期做相关试剂耗材的促销,促销期间您可以在平台查到促销价格。更多促销产品和价格请在平台查询。心动不如行动,快来试试吧!好礼等您哟!登入路径:立即关注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微信公众号关于珀金埃尔默:珀金埃尔默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我们为诊断、生命科学、食品及应用市场推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解决最棘手的科学和医疗难题。凭借深厚的市场了解和技术专长,我们助力客户更早地获得更准确的洞见。在全球,我们拥有1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150多个国家,时刻专注于帮助客户打造更健康的家庭,改善人类生活质量。2018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达到约28亿美元,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的信息,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 我国自主研发的光学分子成像研究平台科学仪器通过验收
    日前,山西医科大学承担的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光学分子成像研究平台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该项目是在山西医科大学现有实验室和科研团队的基础上,建设光学分子影像工程技术研究平台,同时依托该平台研制出了多光谱分光融合外科手术引导系统(光学分子影像技术设备)。  该系统能够激发体内靶向标记的荧光报告基团产生荧光,同时摄取荧光信号,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数字化解剖性图像、光学分子功能性图像和两者的融合图像显示在计算机上,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精确定量、定性、定时、定位和示踪活体体内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学特征,可实时识别活体肿瘤组织、淋巴结、淋巴管和血管。  据悉,该系统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有助于解决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提升我国在本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并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助力国产科学仪器企业发展
    p   近日,由北京市科委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立项支持的5家企业荣获第十六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金奖,获奖企业有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实现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对国产企业的成功助力。 /p p   据悉,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优势,调动各类开放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对研发及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并主动引导各类主体的产、研、用结合以及规范管理,至今共动员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35家次,仪器研发生产企业机构等325家次参与到培育项目中,支持立项62个。同期开展的国产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项目,旨在建立一套适用于国产仪器的综合评价体系,目前已组织了六家实验室,为两家企业提供了验评服务,推进了国产仪器的质量提升。 /p
  •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启动
    各有关单位:   为推动北京地区科学仪器设备产业的持续发展,发挥北京地区科学仪器设备在支撑北京市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促进科学仪器设备在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拟启动2013年度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专项科学仪器设备培育项目的征集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 征集范围和支持重点   1.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实验室在长期科研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科学仪器和系统等技术成果项目。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562个开放实验室(可登陆http://www.sdtjpt.gov.cn,在&ldquo 开放资源&rdquo 栏目中查看)的技术推动作用,产、研、用结合,促进技术成果向仪器生产厂商的转化合作。针对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实验室,能够支撑科研活动、相对成熟、具有产业化前景、进一步研发后能用于转化和应用、能够与仪器设备生产企业进行产学研联合研发的科学仪器和系统等技术成果项目。   2.根据测试检测机构需求进一步研发的科学仪器和系统项目。充分发挥测试检测机构的需求牵引作用,产、研、用结合,带动国产仪器的产业化示范和应用推广。仪器生产机构针对测试检测机构的需求尤其是采购需求,重点在快速检测、样品前处理、独立试剂盒、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生物芯片等方面的科学仪器和系统,通过产学研联合方式进行进一步研发,能够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或产业化水平的项目。   二、申报材料要求   根据要求填报《项目基本信息表》(见附件1),并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大纲(见附件2)撰写实施方案。   针对企业提交材料,还需提供:   1.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企业财务部门出具的企业的资产证明及近3年销售证明材料   3.企业与大学、检测机构签订的合作协议或采购合同等证明材料   4.企业在该项目中已投入经费情况,项目取得的知识产权证明或标准采纳证明材料   有申报意向的实验室、企业请仔细阅读相关文件,根据文件要求认真填报,并按照项目基本信息表、实施方案及相关附件的顺序用A4纸打印文件,报送纸质文件,并加盖单位公章,一式五份,同时报送电子版。报送截止日期: 2013年7月31日。   三、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解静 毛振芹   联系电话:66163464 、66152159   电子邮箱: xy111666@163.com、maozq@163.com   文件报送地址:西直门南大街16号南楼303室   附件1.doc   附件2.doc
  • 建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安徽省印发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为了全面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安徽省实际,制定《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主要对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企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科学技术人员、科学仪器与设施、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科学仪器与设施章节重点内容如下:(一)安徽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利用财政性资金或者国有资本购置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使用制度,建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平台。利用财政资金购买、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应当纳入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平台。利用财政性资金购置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共享使用义务,建立大型仪器、设施开放、运行、维护、使用的管理制度,并接受有关部门的考核评估和社会监督。(二)安徽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应当按照统筹规划、突出共享、优化配置、综合集成、政府主导、多方共建的原则,制定购置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规划,科学合理布局,避免重复购置。(三)安徽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分类、分级、分步的原则,制定考核标准和办法,组织实施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并公布考核结果。根据评价考核结果,对开放服务效果好、用户评价高的管理单位,予以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四)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共同建立共享协同机制,在购置建设评议、服务规则制定、服务信息互通、开放共享评价等方面加强协作,实现科技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五)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和国家有关部署,推动建设和完善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服务平台。安徽省共享服务平台应当与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为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市提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跨区域共享服务。(六)以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为依托,与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市联合实施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共同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重大创新策源能力。(七)支持与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市建立科技创新券通用机制,发挥科技创新券在长三角区域内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中的促进、引导作用。前款所称科技创新券,是指政府向企业免费发放,用于支持其向科技服务机构等购买服务的权益凭证。(八)将管理单位为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市用户提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的情况,纳入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评价考核范围。
  • LIFE与NIBS共同打造生命科学研究战略合作平台
    LIFE DAY 新技术报告会暨全国首家Supply Center开幕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举行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其高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正受到国际关注,创新的运行模式领国内风气之先,心无旁骛的科研精神为业界欣赏,在经过7年的正式运行后,现已崛起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地标”。 Life Technologies,一家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全球性生物技术公司,计划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共同打造生命科学研究战略合作平台(Specialty Products Application Centre of Excellence by Life Technologies, LIFE SPACE)。为了促进平台的建成,LIFE DAY 新技术报告会于2012年10月27日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举行。 首先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学术助理黄嵩博士致欢迎辞, 感谢Life Space为NIBS研究人员提供从仪器耗材到技术服务的全套解决方案,与NIBS共创国际一流的科研工作环境, 并宣布Life公司在中国的第一家正式使用Life“SCMS(Supply center management system)”系统,实现基于电子信息系统的产品自动循环供应链的Supplier Center试剂供应中心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落户。 随后Life公司CAS负责人刘洪博士为在场的科研人员详细介绍了Life公司服务于生命科学研究的理念以及旗下的业界领先品牌,包括创新型Applied Biosystems和Ion Torrent仪器以及Invitrogen、Gibco、Ambion、Molecular Probes和Taqman等常规试剂耗材,这些产品被全球各地的生命科学实验室所广泛使用。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行政副所长智刚博士更以“双赢”来形容研究所和Life公司的强强合作,并以希望此类平台可服务于全国科研人员为愿景,发表了演说。 简短的开幕式后,life的专家们分别以“ Ion Proton™ System:Bringing Rapid Genome-Scale Sequencing to Every Lab” ;“New Standards in Pluripotent Stem Cell Research ”;“ How to Setup the Right Assay for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及“ High Content Screening: One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为题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分享了Life Technologies最新的生命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信息。 讲座结束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前往位于研究所3层的supply Center试剂供应中心参观。 此次讲座的举办为Life Technologies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长期合作拉开序幕,并为将来双方的稳定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图从左至右分别为黄嵩博士、刘洪博士、智刚博士(按演讲次序)上图为Life公司的技术专家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演讲上图为报告会现场上图为Life公司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第一家正式使用Life“SCMS”系统的Supply Center
  • 6000万!河南省科学院先进表征平台建设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豫财招标采购-2023-9772、项目名称:河南省科学院先进表征平台建设项目3、采购方式:公开招标4、预算金额:60,000,000.00元最高限价:60000000元序号包号包名称包预算(元)包最高限价(元)1豫政采(2)20231565-1包1:双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单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53000000530000002豫政采(2)20231565-2包2:聚焦离子束双束系统700000070000005、采购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5.1项目地点:郑州(采购方指定地点)5.2招标范围:河南省科学院先进表征平台建设项目:包含双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单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聚焦离子束双束系统等仪器配套设施的采购、安装、调试、验收及质保服务等工作。5.3标包划分:本招标项目共划分两个标包。5.4计划供货安装周期:包1:三台透射电子显微镜最晚交货期为合同签订后540日历天内,其中一台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交货期为180日历天内;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交货期为合同签订后240日历天内;允许分批发货;包2:签订合同后360日历天完成供货、安装。5.5质量要求:符合国家现行验收规范和标准,满足采购人的相关要求。6、合同履行期限:详见招标文件要求。7、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8、是否接受进口产品:是9、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否二、获取招标文件1.时间:2023年09月22日 至 2023年09月28日,每天上午00:00至12:00,下午12:00至23:59(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2.地点:登录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http://www.hnggzy.net)3.方式:凭CA密钥市场主体登录并在规定时间内按网上提示下载招标文件及资料;投标人需要完成信息登记及CA数字证书办理,才能通过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参与交易活动,具体办理事宜请查询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公共服务-办事指南-新交易平台使用手册(培训手册))4.售价:0元三、凡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照以下方式联系1. 采购人信息名称:河南省科学院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湖心岛崇德街与明理路交叉口西南角联系人:张老师联系方式:17331088514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如有)名称:河南豫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3号中华大厦16、19层联系人:周圆芳 沈政 刘梦柯 李玉龙 张娜联系方式:0371-69092276/61311902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周圆芳 沈政 刘梦柯 李玉龙 张娜联系方式:0371-69092276/61311902
  • 首都科技平台专项科学仪器开发项目入选名单公布
    各有关单位:   根据2013年7月10日市科委《关于申报2013年度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专项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的通知》,经组织专家评审,对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光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承担的&ldquo 基于毛细管薄膜附件的X射线衍射仪研发培育&rdquo 等12个仪器研发项目进行立项支持,现予以公示。   单位和个人有异议的,请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提出异议应以事实为依据,内容具体详细,并尽可能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对于单位和个人反映的问题,我们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异议材料请签署联系人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   特此通知。   联 系 人:王彬、尹晗   联系电话:66152159   附件:2013年度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专项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名单   条财处   2013年9月17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