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入颗浓定仪

仪器信息网入颗浓定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入颗浓定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入颗浓定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入颗浓定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入颗浓定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入颗浓定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入颗浓定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入颗浓定仪相关的资讯

  • 农业部正制定生乳分级标准 推进“按质论价”
    近日,“中国生乳标准全球最差”的争论再度成为焦点。昨日,卫生部网站刊发了农业部、卫生部两位专家对相关问题的答疑。文章中,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教授级高工孟瑾透露称,农业部正制订生乳分级标准,引导乳企按照生乳等级生产差异化乳品。  孟瑾昨日称,为进一步鼓励奶牛科学饲养,推进生乳收购“按质论价”的进程,农业部正在着手制订生乳分级标准,引导乳品加工企业合理使用不同等级的生乳生产差异化乳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乳品安全标准工作专家组组长王竹天也表示,卫生部依法正在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将根据跟踪评价意见对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乳品企业根据优质优价的原则收购牛乳,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生乳用于不同类型乳制品产品的生产。  另外,孟瑾认为,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水平的提高,养殖环境的改善,生乳菌落总数会逐步降低。国家鼓励企业在生乳收购中设置菌落总数分级收购标准,引导奶农标准化规模养殖,不断提高生乳质量,我们也将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及时调整相关指标。  释疑  现行的生乳标准中,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2.95%(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调至200万,报道称,均为历史新低。  新国标是否受到企业绑架?生乳降低标准,是否影响民众所喝牛奶的质量?昨日,卫生部网站刊发卫生部和农业部两位专家的文章,对此进行了答疑。  焦点1 生乳标准被企业绑架?  质疑  在日前举办的牛奶行业研讨会上,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现行生乳标准是史上最低,并称这个标准是遭到大企业利益挟持的结果。  《羊城晚报》报道称,曾参与乳业国标制定的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曾向媒体证实,乳业国标做初稿时,蒙牛制定巴氏奶标准,伊利制定超高灭菌奶标准,光明制定的是酸奶标准,“这对国家标准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  回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乳品安全标准工作专家组组长王竹天说,乳品“新国标”由卫生部、农业部、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组成,并由各部门推荐近70名专家组建了专家组,王竹天说,(小组)广泛征求部门、科研机构、行业、专家的意见,并上网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同时通报了世贸组织(WTO)。经过1年的努力,完成了包括《生乳》在内的66项乳品标准。  王竹天说,乳品安全标准的清理整合工作始终坚持四原则:一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宗旨;二是与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相衔接;三是根据乳品安全特性合理分类,整合现行乳品安全相关标准,扩大标准覆盖面;四是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积极借鉴国外管理经验。  焦点2 生乳标准降低影响健康?  质疑  王丁棉对乳业国标进行了炮轰,称按现行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每百克生乳的蛋白质含量为大于等于2.80克,而在该标准颁布前的要求是不低于2.95克。  回应  孟瑾说,《生乳》蛋白质指标是反映原料乳的质量指标,不是供消费者食用的乳制品产品的指标。  据农业部的一项调查,2007年到2008年夏季,北方一些省份生乳蛋白质含量低于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别达到75%和90%。  孟瑾表示,生乳蛋白质含量受奶牛品种、饲料、饲养管理、泌乳期、气候等多个因素影响,“比如在5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3个月的泌乳期内,相当一部分牛奶蛋白质含量低于2.95%的平均值。”  据农业部门调查,我国生乳蛋白质含量范围在2.8%-3.2%之间,平均值为2.95%,孟瑾称,生乳标准中蛋白质含量指标是生乳收购的最低要求,但不同的乳产品,必须达到相应的国家蛋白质含量标准,才可上市销售。  焦点3 菌落总数门槛为何降低?  质疑  王丁棉称,去年以前,我国牛奶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50万个,现行标准原奶细菌数允许最大值为200万个/毫升,是欧美标准20倍。  回应  孟瑾说,生乳是作为原料乳的,消费者不会直接饮用,生产企业要经过杀菌等工艺,达到乳制品产品国家标准规定后,才能上市销售。  他说,1986年时,农业部门制定的《生鲜乳收购标准》将生乳中菌落总数分为四个等级,Ⅰ级低于50万CFU(菌落形成单位)/毫升,Ⅱ级低于100万CFU/毫升,Ⅲ级低于200万CFU/毫升,Ⅳ级低于400万CFU/毫升,按照该标准,菌落总数小于等于400万CFU/毫升的生乳都符合收购要求。  新公布的《生乳》标准,将生乳中菌落总数指标从400万CFU/毫升调整为200万CFU/毫升,是提高了生乳收购门槛,应该说是要求更加严格了。  观点  “保护小奶农?这是借口”  四次参与乳品“国标”制定的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魏荣禄说,从25年前的每毫升50万个的菌落总数标准,到现在定为200万个,确实令人匪夷所思。“200万个是什么概念?形象地说,就是在牛场挤奶的牛舍里,苍蝇乱飞”。  对于降低乳业标准,一种理直气壮的解释是“国情决定论”。称这一标准符合我国奶牛泌乳规律及国内的养殖现实。但不少养殖户、奶业专家,甚至包括部分生产加工企业,并不认同这一说法。  合肥市一家奶牛养殖场负责人坦言,宣称降低质量标准是为保护小型奶农利益,这是一个借口,牛奶挤下时微生物含量很少,只是后面收集、保管、运输中才呈几何数增长。如果采取分散养殖、集中挤奶等方法,加上后续的冷链运输,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关部门和一些大型加工企业不想解决问题,而是以此为借口,迁就降低奶业质量标准。这是不负责任的。”  “企业不愿做、养殖户做不了、政府推动又不够,这是一个尴尬局面。”魏荣禄说,最终只能迁就降低质量标准。  实事求是地说,降低标准成为“最省事”的做法。既可以名正言顺说保护奶农利益,又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有关部门也容易管理。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 农业农村部食物营养所主持制定的《燕麦乳》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6月14日,由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主持,欧力(上海)饮料有限公司、陕西师范大学、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桂林西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北纬四十七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燕谷坊全谷物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欧扎克(天津)食品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倍力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编制的中国营养学会团体标准《燕麦乳》(T/CNSS 029-2024)正式发布。近年来,新兴植物乳饮品引进中国,发展植物乳对丰富居民膳食结构、节约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社会公认的作用。其中,燕麦乳作为一种健康时尚的咖啡伴侣和不同于动物奶的新型饮品快速扩展,在功能性、场景消费以及价值主张等方面均有了全新的阐释。2021年,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绿色农业与食物营养专业委员会发布了首部《中国燕麦奶行业白皮书》,以燕麦乳为代表的植物乳新时代得到高度关注,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植物乳已逐渐成为独立品类,不再仅仅以动物乳制品或饮品的替代而存在,其行业规模更为庞大,中坚品牌日趋成熟,专业化技术化程度明显提高,在中国市场的细分品类、流通渠道、调制和食用方式创新、消费者教育程度上都有了跨越式发展。团体标准《燕麦乳》的推出恰逢其时。该标准明确了燕麦乳的定义,是指以燕麦和(或)燕麦制品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食品辅料,经酶解、均质等加工、调配制成的植物蛋白饮料或谷物类饮料。该标准规定了燕麦乳产品中的燕麦和(或)燕麦制品的添加量应不少于10%,并重点要求产品中蛋白质含量≥1.0%、总膳食纤维含量≥0.5%。该标准的制定发布有助于规范燕麦乳的生产和销售,引领产品创新,将有力推动燕麦乳及植物乳产业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f435318b3b704f11a199c510ef2a965f.pdf
  • 禾工多功能全自动滴定仪入驻中国首家农药研究所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有限公司建于1963年,是中国首家建立的农药专业研究所。主要从事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农药剂型的研发;农药、化肥质量检测;农产品、食品质量检测;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农药登记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农药标准物质研制等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帮助他人解决难题,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 为了让贵单位更好的使用CT-1Plus多功能全自动滴定仪,提高禾工的服务品质,上海禾工售后技术于2018年1月底在上海农药研究所进行了一场用户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电位滴定仪的安装操作流程、上机操作、现场答疑解惑、日常保养维护。 售后安调培训不仅可以帮助客户熟练掌握仪器性能,解决应用难题,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促进厂商和用户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 聚焦食安 广州达元检测机构入驻柯桥新农农批市场!
    1月10日,绍兴柯桥新农农产品批发市场正式开业。市场占地5万余平方米,总投资近1.8亿元,是一个集果蔬零批、农副采购、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一站式农批采购中心。 按照柯桥区食品安全检测检验工作的统一部署,柯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广州达元检测机构对绍兴柯桥新农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果蔬、肉类、水产品以及干货、腌制品等食品实施每日抽样检测。 2月20日,在柯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下,广州达元与绍兴柯桥新农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方达成一致意见,在绍兴柯桥新农农产品批发市场内建设食品安全检测室,用于实时监控市场内在售产品的食品安全。▲ 欣欣向荣的各类产品交易区 ▲ 目前,食品安全检测室正在建设中,预计于2019年3月11日建成。 食品检测室位于市场大门右侧的2号楼二层,用地138平方。每日可对绍兴柯桥新农农产品批发市场内在售的食品实施460批次的抽样检测。 市场方将配合检验机构在交易高峰期之前完成当天抽样,广州达元每天上午10点半之前将检验结果上传给食品监管部门,12点之前在市场公示栏、电子屏幕上公示检验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将不合格食品下架销毁以保障食品安全。▲ 电子显示屏示意图 ▲ 在食品安全检测室正式落成的同时,广州达元的电子抽样检测记录系统也将上线,经营户可通过抽样时给与的二维码实时关注检测结果,也可通过柯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广的“食安柯桥”APP实时关注当日检测结果。 相信在柯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广州达元与绍兴柯桥新农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方将共同营造出良好的食用农产品、农副产品安全网络环境,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 广州达元入驻绍兴柯桥新农农产品批发市场
    1月10日,绍兴柯桥新农农产品批发市场正式开业。该批发市场总投资近1.8亿元,占地5万余平方米,是一个集果蔬零批、农副采购、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一站式农批采购中心。    柯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广州达元对绍兴柯桥新农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果蔬、肉类、水产品以及干货、腌制品等食品实施每日抽样检测。  2月20日,在柯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下广州达元与绍兴柯桥新农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方达成一致意见,在绍兴柯桥新农农产品批发市场内建设食品安全检测室并用于实时监控市场内在售的食品安全。    目前食品安全检测室正在建设中,预计于2019年3月11日建成。食品检测室位于市场大门右侧的2号楼二层,用地138平方;每日可对绍兴柯桥新农农产品批发市场内的在售的食品实施460批次的抽样检测。市场方将配合检验机构在交易高峰期之前完成当天抽样,广州达元每天上午10点半之前将检验结果上传给食品监管部门,12点之前在市场公示栏、电子屏幕上公示检验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将不合格食品下架销毁以保障食品安全。  在食品安全检测室正式落成的同时,广州达元的电子抽样检测记录系统也将上线,经营户可通过抽样时给与的二维码实时关注检测结果,也可通过柯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广的食安柯桥APP实时关注当日检测结果。  相信在柯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广州达元与绍兴柯桥新农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方将共同营造出良好的食用农产品、农副产品安全网络环境,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 中国农科院最新一代Isoprime100稳定同位素质谱安装完毕
    中国农科院的Isoprime100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系统日前结束了安装调试工作,所有指标均高于验收要求,获得了用户的好评和认可。     Isoprime100是稳定同位素质谱专业公司Isoprime在2010年最新推出的仪器型号,其突出的特点在于:  1. 采用了100V前置放大器,使得仪器线性动态范围更宽,可轻松分析大体积样品而无需对分析精度妥协  2. 重新优化的离子源,离子的传输效率更高,背景更低  3. 仪器分析灵敏度和稳定性得到改善  4. 全新设计有效降低H3+校正因子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李玉中研究员课题组主要从事节水农业、农业气象减灾、作物抗逆生理、稳定同位素、农业生态、草地与草坪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利用稳定同位素15N研究土壤氮转化及与环境因子关系、利用稳定同位素13C研究高WUE作物筛选技术。由于Isoprime在稳定同位素领域的杰出表现,课题组最终选择Isoprime。全套配置包括Isoprime100主机 vario PYRO cube元素分析仪、7890A 气相色谱及GC-V接口、痕量气体分析系统Tracegas,其中:     vario PYRO cube元素分析仪是Isoprime母公司、有机元素分析领域的领导者Elementar在2009年专门为稳定同位素质谱开发的元素分析仪。对于植物体、土壤、生化物质、糖类等固体有机碳,采用杜马斯燃烧法在1100℃下即可进行CNS的连续分析 而无机材料如SO4-、NO3-、PO4-中的18O以及固体或液体样品中HD分析则是在1450℃下通过高温裂解法进行连续分析。vario PYRO cube是唯一可进行低温杜马斯燃烧法分析CNS,并且可以使用相同的反应炉进行高温转化OH分析的元素分析仪,不需要独立的高温反应炉,减少了工作台空间要求。     在特定化合物单体分析应用上Isoprime的GC-5接口系统的连接阀更少,并且在色谱柱出口和反应炉之间加热装置,消除整个接口部分上的冷点,使从气相色谱柱出来的色谱峰形到同位素质谱保持得更好,峰展宽更小。同时,与色谱领域的领导者Agilent公司合作开发的专用于单体同位素分析的气相色谱,为高精度的分析结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Trace Gas是一套全自动微量气体预浓缩装置,采用阀自动切换,低温冷阱和色谱柱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大气中N2O、CO2、CH4等微量与痕量中CNO等稳定同位素比的测定分析。同时配有Gilson-271自动进样器,使系统可用于反硝化法测定水体中硝酸盐的研究及相关环境因子等方面的研究。  该套系统的顺利安装调试,得到了Isoprime工厂和中国办事处的积极快速的支持和响应。也代表着我们的售后服务团队能够为中国用户提供全面细致的售后支持和样品分析解决方案。我们期待全套设备在相关的科研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解读《生乳》安全标准制定过程和有关指标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乳品安全标准工作专家组组长王竹天研究员和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乳品安全标准工作专家组成员、教授级高工孟瑾就《生乳》安全标准制定过程和菌落总数指标、蛋白质含量指标等情况进行了解读。  《生乳》等乳品安全标准是如何清理整合的,遵循什么原则?  据王竹天研究员介绍,按照《食品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有关规定,2008年底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始清理整合乳品安全标准。由卫生部、农业部、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组成乳品安全标准清理协调小组,并由各部门推荐近70名专家组建了专家组,制定了专门工作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广泛征求部门、科研机构、行业、专家的意见,并上网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同时通报了世贸组织(WTO)。经过1年的努力,完成了包括《生乳》在内的66项乳品标准,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0年3月正式公布。  王竹天研究员说,乳品安全标准的清理整合工作始终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宗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科学基础,确保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是与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相衔接,考虑乳品行业现状和产业发展,确保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三是根据乳品安全特性合理分类,整合现行乳品安全相关标准,扩大标准覆盖面,增强通用性和合理性 四是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积极借鉴国外管理经验。《生乳》标准是乳品标准清理中的重点,其指标设置分为三类:一是安全指标,比如污染物、真菌毒素、农兽药残留、菌落总数等,二是质量指标,比如蛋白质、脂肪等,三是感观指标,如色泽、气味等。《生乳》标准综合考虑了安全、质量、行业发展等因素,是生乳生产和收购的准入门槛。  生乳的菌落总数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什么状况,是不是太松了?  孟瑾高工强调,生乳作为原料乳,消费者不会直接饮用,生产企业使用其生产产品时要经过杀菌等工艺,达到乳制品产品国家标准规定后方可上市销售。他解释,《生乳》中设置菌落总数指标主要是为了反映奶牛健康状况、牧场卫生状况和冷链运输质量控制情况。1986年,农业部门制定的《生鲜乳收购标准》(GB/T6914-86)将生乳中菌落总数分为四个等级,Ⅰ级低于50万CFU(菌落形成单位)/毫升,Ⅱ级低于100万CFU/毫升,Ⅲ级低于200万CFU/毫升,Ⅳ级低于400万CFU/毫升,按照该标准,菌落总数小于等于400万CFU/毫升的生乳都符合收购要求。新公布的《生乳》标准总结该收购标准实施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将生乳中菌落总数指标从400万CFU/毫升调整为200万CFU/毫升,提高了生乳收购门槛,应该说是要求更加严格了。  孟瑾高工表示,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水平的提高,养殖环境的改善,生乳菌落总数会逐步降低。国家鼓励企业在生乳收购中设置菌落总数分级收购标准,引导奶农标准化规模养殖,不断提高生乳质量,我们也将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及时调整相关指标。  生乳的蛋白质含量指标是根据什么制定的,水平低不低?  孟瑾高工告诉我们,《生乳》蛋白质指标是反映原料乳的质量指标,不是供消费者食用的乳制品终产品指标。据农业部门调查,我国生乳蛋白质含量范围在2.8%-3.2%之间,平均值为2.95%,但生乳蛋白质含量受奶牛品种、饲料、饲养管理、泌乳期、气候等多个因素影响,比如在5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3个月的泌乳期内,相当一部分牛奶蛋白质含量低于2.95%的平均值。  孟瑾高工特别提示,《生乳》标准中蛋白质含量指标是生乳收购的最低要求,乳品企业根据优质优价的原则收购牛乳,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生乳用于不同类型乳制品产品的生产,其产品必须达到相应乳制品产品国家标准中蛋白质含量规定后方可出厂上市销售,例如《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标准中规定蛋白质含量都不得低于2.9克/100克。  他说,为进一步鼓励奶牛科学饲养,推进生乳收购“按质论价”的进程,农业部正在着手制订生乳分级标准,引导乳品加工企业合理使用不同等级的生乳生产差异化乳品。王竹天研究员也表示,卫生部依法正在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将根据跟踪评价意见对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
  • 156万!BRUKER等中标华南农业大学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编号:GDJY221218004HG087二、项目名称:华南农业大学2023TY002特色油脂加工服务产业园核磁共振波谱仪等设备采购项目三、采购结果合同包1(制备液相色谱系统等实验设备一批):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中标(成交)金额广东省中科进出口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9号102房自编A一楼1,564,380.00元四、主要标的信息合同包1(制备液相色谱系统等实验设备一批):货物类(广东省中科进出口有限公司)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品牌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单价(元)总价(元)1-1教学专用仪器制备液相色谱系统江苏汉邦DAC1001.00(套)358,980.00358,980.001-2教学专用仪器核磁共振波谱仪BRUKERMQ201.00(套)807,800.00807,800.001-3教学专用仪器质构仪ISENSOTA. new plus1.00(套)397,600.00397,600.00
  • 落后标准绑架中国乳业 政府才是拍板敲定者
    一边是大企业需要的标准,一边是国内奶源七城散养的局面,政府决定艰难。  乳业“新国标”引发多方质疑,从“乳品相关标准被大企业绑架”到“关键性指标在最后一刻被推翻”再到“专家要求公开乳品新国标起草过程”,舆论将对乳业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全部转嫁于大企业。然而,大企业真的是绑架农业部和卫生部的“幕后黑手”吗?  问题一:大企业起草标准究竟对不对?行业安全标准由行业大企业起草讨论稿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如此。在国际上,计算机系统制定标准不能缺少微软(微博),雀巢等乳业巨头也会参与很多国家标准的制定。不过,最终的标准仍需国家相关部门拍板敲定。  问题二:大企业会因为降低标准获利吗?区域小企业在某些标准上确实低于大企业,从商场的产品包装上蛋白质含量等各项指标上,消费者就可以清晰地判别。提高标准意味着行业门槛的提高,对大企业来说,行业壁垒的提高,他们则更具控制市场的能力。  问题三:谁决定“新国标”成为“世界最低”?一位参与国标制定的专家曾表示,在倒数第二次的讨论稿中,制定的标准是国际通用标准:“最高菌落总数50万”,而在最后一次会议上,标准却突然变成“200万”。这位专家指出,事实的真相是:一些小企业在某省行业协会的带领下向卫生部表示,“标准太高他们受不了”。不过,这样一条颇具意味的消息最终淹没在了一片“大企业无良”的骂声之中。  “‘新国标’究竟如何形成”,这段过去仅仅一年的历史,竟然在不同市场参与者眼中成为完全不同版本的“罗生门”。然而,常识和逻辑是人们判定事物的最好武器。显然,在最后时刻能够修改、真正修改乳业“新国标”的不可能是大企业,而是负责制定国标的行业主管部门。政府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中国目前的奶源局面是七成散养,一家一户的农民难以在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上提升,于是不得不降低标准迁就落后的养殖技术,这是一个“艰难决定”——虽然这样的行为逻辑既是对公众健康的不负责任,更是导致行业继续保持在落后水平上的一个负向激励。  作为一个产业链极长、社会关联度极广,而产业自身又极为脆弱的特殊行业,乳业在全世界的发展,都与所在国的国家政策紧密相关。如何通过政策、资金、财政扶持等杠杆来使得一家一户的农户能够被逐渐整合成为牧场,在乳业先进国家都是政府及主管部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重要历史任务。而这些,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的发展积累和扩张,是很难完成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的政府直到今天依然对行业进行大量扶持和补贴。中国作为一个奶业资源并不发达、成本相对于国际水平高很多的国家,奶业要发展,政府的工作要做很多,但绝不是降低标准。  “新国标”颁布后的一个小插曲值得行业管理部门仔细品味:广东乳品企业日前声称,其地实行的标准要远远高于国家标准。乍一看,这对当地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好事一桩,但仔细分析则可发现其中的“悖论”:如果广东当地以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收购奶源,就意味着企业拒绝收购农民符合“国标”的原奶,这无疑违反了国家规定 另一方面,如果当地按照“国家标准”收购原奶,那么其“实行的标准要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则是一种变相的谎言。  乳品企业面对的这样一个“悖论”,恰恰是“新国标”迁就落后生产和养殖水平所带来的结果,也是“新国标”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危害的一个预警:一个落后的标准绑架了整个行业,最终,政府的姑息产生负激励,造成了公众、企业、政府公信力的多重损失,于是,最后的胜利者出现了,那就是在大洋彼岸觊觎中国本土乳业市场多时、正以汹涌澎湃的姿态涌入中国的洋奶粉与跨国企业。
  • 两会建议:食品农残检测纳入国家层面
    据合肥晚报报道,建立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杜绝食品添加乱象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从源头解决农残问题……昨天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进就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建立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  “添加剂是食品安全问题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国家对此有着严格规定,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滥用添加剂就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徐进在发言时透露,国家明确规定的防腐剂是33种,每种添加剂的用量都有一个上限,可一些商家为了延长产品的销售周期,尽管不加量添加某一种添加剂,却选择同时添加几种添加剂,导致食品添加剂滥用的现象发生。此外,有些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只是一些厂家的副产品,达不到相关标准。  徐进还认为,多头管理是导致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介绍,我国的食品标准是由卫生部制定,工商局和食品药品管理部门进行市场管理,各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各管一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从而出现了监督和执法不到位等问题。  对此,徐进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统一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体系,解决食品药品监管当中的多头管理问题,严厉打击食品药品不法行为。  严禁剧毒农药尝试生物农药  食品安全问题应从源头抓起,如何保证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关键是追本溯源,针对农药残留问题进行监管。  如何监管农残问题,徐进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严禁生产和使用剧毒农药,推崇生物农药 二是尽快研发出农残检测仪器,对农残现象进行严管。  “农残问题令人生畏,可从市场监管来看,检测体系仍不健全。”徐进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家都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可是这个问题事关民生甚至安全,应上升到国家层面。  “能不能将生物农药的使用和国家惠农政策结合起来,通过给予相关补助,鼓励农民使用生态农药,并严控农民使用剧毒农药。”徐进说,尽管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剧毒农药,可一些地方为了利益,还是照常生产,对于此现象,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体系,一旦发现这种现象,不仅要处罚,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谈及生物农药,徐进有着自己的心得。据介绍,15年前,他便关注农残问题,为此还特意找了50亩地进行试验,结果显示,用生物农药同样可以让庄稼生长得很好。“相比于一些剧毒农药,生物农药的成本可能会高一点,建议国家将生物农药的推广使用和惠农政策相结合,按照相关标准来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偿。”
  • 国农业科学院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牵头制定的《生乳中铅的控制技术规范》等4项农业行业标准正式实施
    根据农业农村部第651号公告,牧医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牵头制定的《生牛乳中β-内酰胺类兽药残留控制技术规范》、《生乳中铅的控制技术规范》、《生牛乳中体细胞数控制技术规范》、《奶牛养殖场生乳中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等4项农业行业标准今日起正式实施。   《生牛乳中β-内酰胺类兽药残留控制技术规范》标准明确了兽药管理环节、牛只处置环节、生乳处置环节等6个关键控制点,建立了预警—纠偏—核实的技术程序。《生牛乳中体细胞数控制技术规范》标准规范了饲养管理、挤奶环节管理、牛体健康管理、环境管理四个关键环节,明确了饲料营养、干奶期奶牛、环境卫生、应激防控等9个关键控制点。《生乳中铅的控制技术规范》标准确定了奶畜养殖、挤奶、贮运三个重要环节,明确了养殖环境、奶畜饮用水、奶畜饲料、用具材质等9个关键控制点。《奶牛养殖场生乳中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技术规范》标准确定了牛种布鲁氏菌、牛型结核分支杆菌等10种奶牛养殖场风险评估对象,明确了危害识别、风险分级、评估流程和风险监测等关键环节。   上述标准为生牛乳中β-内酰胺类兽药残留、体细胞数和铅污染的全过程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对科学准确判断奶牛养殖场中病原微生物的潜在风险,推动我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由事后控制转向事前防范转变,提升乳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Bruker2009年下半年另外接获100多台质谱仪订单
    (BRKR) 13.07 : Bruker Corp.宣布,2009年下半年另外接获100多台系统订单,从各国振兴方案编列这些订单预算,该数字不包括2009年上半年对日本交货的51台质谱仪(mass spectroMEters)。
  • 江苏科地与河南农大签订烟草研究中心合作协议
    3月1日,江苏科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与河南农业大学签订了现代烟草农业研究中心合作项目协议。  江苏科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烟草烤房研发、生产、销售及烟草农业现代化服务的外商独资企业。该企业是国内最早介入烟叶烘烤行业的专业公司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密集烤房生产厂家,市场规模及覆盖率在全国同行业内遥遥领先。去年,该公司销售烤房量占全国份额35%以上,销售额超过6亿元。日前,江苏科地正式通过香港联交所批准成功上市。企业上市后,该公司将围绕烟草农业集约化种植、机械化操作、专业化服务和信息化管理,向大农业领域进军。
  • 氯碱准入条件修订在即,将增汞COD等仪器需求
    氯碱工业是以盐和电为原料生产烧碱、氯气、氢气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产品种类多,关联度大,其下游产品达到上千个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延伸价值。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建材、电力、冶金、国防军工、食品加工等国民经济各命脉部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国也是氯碱生产大国,2010年中国烧碱产量达到2087万吨,聚氯乙烯产量达到1130万吨。烧碱和聚氯乙烯产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氯碱工业在对国民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是高污染行业,业内专家向仪器信息网表示,烧碱工艺中的污染排放相对较少,但也有着氯气泄漏、氯化氢尾气、含氯废水、盐泥、石棉绒等多种污染物,聚氯乙烯(PVC)工艺中则会产生含汞废水废气、VCM废气、次钠废水、废硫酸、VCM精馏尾气与聚合尾气、电石渣等污染物,其中,以汞污染最为严重。3月15日在京召开的电石法PVC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第四次会议上,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李军介绍,电石法PVC行业用汞量约占全国用汞总量的60%。以2012年我国电石法PVC产量981万吨估算,行业使用汞触媒约1.2万吨,氯化汞的使用量约1300吨,折算成汞的使用量约1050吨。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文雷6月5日表示,工信部正在会同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对2007年发改委发布的《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修订工作,今年7月上旬将出台新标准。此次修订将强化对规模、区域布局、能耗标准、安全评价标准和环境评价等全方位的要求。  国内氯碱产能仍处于较快速的增长中,截至2010年底,国内已有烧碱生产企业176家,聚氯乙烯生产企业94家,现有氯碱生产企业平均装置规模在20万吨/年左右,产能规模和产业集中度方面仍与国际有差距。在2007年的《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中,其对污染排放的要求采用《烧碱/聚氯乙烯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所规定的指标要求,要求较低,在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的发展需求之下,新准入条件将可能提高对污染排放的要求。  根据环保部的现有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氯碱企业需在废水处理站入口监测废水量和化学需氧量(COD),需在各个车间或装置的排放口监测废水量和总汞。环保部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及《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也对企业的仪器配置提出了要求。因此新准入条件的修订,将会催生对汞、COD等监测仪器的需求,相关市场将有相应的增长。  声明:此为仪器信息网研究中心的研究信息,未经仪器信息网书面形式的转载许可,谢绝转载。仪器信息网保留对非法转载者的侵权责任追讨权。如需进一步信息,请联系刘先生,电话:010-51654017-8032。
  • 复原乳检测标准修订并实施:亮明身份有多难?
    在国家支持民企“从4月1日起,由农业部发布、用于检测判断复原乳的“《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简称《标准》)开始正式实施。该鉴定标准的实施,能否让过去羞羞答答的复原乳从此在市场上大大方方地亮明身份?  事件  复原乳检测标准修订并实施  复原乳又称还原奶,是指把新鲜牛奶经过高温杀菌干燥制成奶粉后,再兑入一定比例的水或者牛奶还原成液态奶的乳制品。通俗地讲,复原乳是用奶粉勾兑还原而成的牛奶,但是我国规定,低温巴氏奶是绝不允许使用奶粉还原。  据农业部官方消息,前述《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修订,增加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糠氨酸的方法、修改了原有乳果糖的测定方法,这样做可以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经多家检测机构验证,该《标准》能够确保检出结果的准确性。  专家组介绍,《标准》选取的标示物——糠氨酸和乳果糖,均为生乳中含量极低的物质。作为乳品工业的一种乳原料,奶粉在复原之后至少还得再经过一次热杀菌,因此复原乳制品所经受的热伤害程度强于以生鲜乳为原料的乳产品。《标准》的检测原理是根据生鲜乳、巴氏杀菌乳、UHT灭菌乳和奶粉在生产过程中糠氨酸和乳果糖变化的规律显著不同,通过测定糠氨酸和乳果糖的含量并结合其比值建立模型,来判定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是否添加了复原乳,因此修订后的标准可以准确鉴定复原乳。  修订后的《标准》替代了之前的农业行业标准NY/T939-2005,这个标准可以追溯到10多年前。  早在200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曾下发《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凡在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不论数量多少,自当年10月15日起,生产企业必须在其产品包装上醒目标注“复原乳”。  然而,尽管有了新规出台,但当时我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还没有复原乳检测方法标准。后来,农业部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制定了《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标准提出了根据糠氨酸和乳果糖两种物质在液态乳中的含量,判定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是否含复原乳成分的技术路线。  农业部当时表示,经多家乳品检测机构验证,该方法具有准确、稳定和可重复的特点,符合检测技术标准的要求。这项标准的颁布,填补了中国复原乳检测方面的空白,突破了监管违禁添加复原乳和不正确标识复原乳的技术瓶颈,维护了消费者知情权。  背景  复原乳横行摧残国内养殖业  10多年前国家出台复原乳标识政策绝非无的放矢。那么,10年前的复原乳检测标准以及相关标识政策在市场中执行得又如何呢?  据业内透露,我国很多企业使用浓缩全脂乳或全脂乳粉与水按比例勾兑成复原乳。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进口工业奶粉勾兑复原乳成为惯用手法,这也成为“倒奶”、“杀牛”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做法给本土奶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多数企业采用复原乳却未明确标注,也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据了解,2014年底2015年初,“用牛奶浇地”、“奶农杀牛倒奶”等事件在河北、河南、山东、青海、江苏、广东、内蒙古等地频频发生,一时间“倒奶杀牛”现象迅速蔓延并达到一个高潮。  “究其原因,除了国际供应量增加外,国内乳品企业大量使用进口奶粉还原复原乳是一个重要因素。”王丁棉表示,产品结构出了问题,从而影响下游的原奶收购价格,最终演变成“倒奶”事件。  “国际大包粉目前到国内的价格是每吨1.7万元,最低时每吨1.4万元,按照每吨奶粉可还原8.5吨液态奶推算,用进口奶粉还原奶的成本每公斤仅为2元,而目前国内鲜奶价格每公斤约为3.4元”,一家大型乳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250毫升牛奶为例,使用复原乳加工的成本要比采用鲜奶加工的成本要低0.35元以上。“而在出售时价格相差无几,用复原乳加工利润很客观。”该负责人感慨地表示,液态奶如此,奶粉行业也是如此。  其实,几年前,行业协会就曾表示,我国已进入世界高奶价行列,“价格趋高已经成为制约乳制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王丁棉表示,国内人工成本高、饲料成本高都是原因。“另外,国内的奶牛养殖业,由于环境土地原因,采用的是集约化牧场模式,包括污水处理及粪便处理等配套项目很多,成本较高”,一家大型乳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像澳洲等国外市场,其土地资源丰富,基本都是农户散养模式,成本较低。  探访  市场上复原乳不少标注的不多  早在2013年,乳业专家魏荣禄就爆料称,市场上可能60%以上打着纯牛奶旗号的液态奶都是用奶粉冲兑的。该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广发泛关注。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彼时我国部分地区部分企业确实存在60%复原乳的可能,现在复原乳量有所下滑,但是比例仍然不小。  王丁棉告诉记者,乳粉在我国的用途除了用于婴幼儿奶粉原料外,还用于加工雪糕、冰淇淋、饼干、糖果等快消食品 另外就是作为调味乳、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的辅料 其次就是作为液态奶还原原料。  王丁棉表示,去年我国进口大包粉65万吨,再加上我国自己生产的142万吨奶粉,二者相加207万吨。  “去年我国生鲜乳产量为3755万吨,按1:8.5比例推算,去年国内自己生产的142万吨奶粉大约消耗1200万吨生鲜乳,再加上农民散卖等各种消耗,这样还剩下大约2350万吨生鲜乳,主要用来加工巴氏奶、常温奶、酸奶等”,王丁棉表示,但是去年我国乳企生产出来的液态奶(不包括乳酸菌等饮料产品)总量却有2850万吨,这就说明,最起码有500万吨液态奶是用奶粉还原而成,折合使用奶粉量将近60万吨,占去年207万吨奶粉总量的30%左右。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真正标注“复原乳”的产品非常少,记者仅发现旺旺牛奶标注了醒目的“复原乳”字样,味全风味发酵乳外包装上也标注“复原乳”字样。除此之外,其他品牌无论是常温纯牛奶还是低温巴氏奶、酸奶配料表中基本都标注“生牛乳”。  企业不标注缘于担心卖不动  既然数字说明复原乳在市场中仍然有不少的占比,但为何在售的产品中却很难觅到标注了“复原乳”字样的液态奶产品?  对此,王丁棉表示,尽管10年前农业部出台复原乳鉴定标准并号称突破技术瓶颈,但实际上业内都知道,当年那个检测标准并非特别有效,这让企业有胆量不标注“复原乳”。  “反正很难鉴定出来”,王丁棉表示,另外复原乳经过两次超高温加工,先从原奶生产成奶粉,然后又从奶粉还原成奶,其营养成分损失较大,尽管是安全的,但如果直接标注“复原乳”,产品恐怕就不好卖了。  据悉,早在2015年10月15日复原乳标识政策正式实施以前,市场上有不少企业酸奶都是采用奶粉还原,并在配料中注明“奶粉”,然而政策正式实施后,当时味全成为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在产品上明示“复原乳”标识的企业。然而企业诚信的标注举动,却引起了消费者对“复原乳”概念的一些误解,一段时间内味全销售下滑。  专家观点  逼复原乳现身还需调整政策  那么此次新的标准出来后,市场上的复原乳是否就能彻底现身了?王丁棉对此表示不乐观。他说,且不说鉴定方法是否确实有效,就说这标准也不过是行业标准,而且是农业部出台的,而市场监管职能并不在农业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能否协同管理也是个问题。  “还原乳问题解决不好,纯粹靠市场调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奶农的养殖问题”,王丁棉表示,这个课题尽管很大,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王丁棉表示,建议对乳制品企业实施两种政策,一方面,对企业收购使用本土的生鲜奶数量实行备案公告制度,如此,企业若使用了80吨鲜奶,却产出了100吨液态奶,其有多少还原奶数量就一目了然 另一方面,对企业使用本土奶源生产的产品,在税收上给予减免优惠。这样一方面倒逼国内企业主动使用国产奶源,另外也一定程度弥补了国内外价差,从而解决国内奶源的出路问题。  “假如再发生乳企拒收奶农合格牛奶的问题,政府可立即注销其生产资格”,王丁棉认为,既然政府给企业颁发了生产许可证,那么企业就有权利和义务收购奶农的牛奶,因为奶农根本没有生产加工能力 而乳企一定坚持使用进口奶源的话,那么政府可为其颁发另一种生产许可证,用有别于使用国内奶源的一种政策法规来规范企业。  消费建议  根据不同需求选择牛奶产品“目前消费者对于复原乳的抵触情绪远不像10年前了”,王丁棉表示,从国家政策规定看,复原乳是允许存在的,当然也有存在的必要。这主要是中国的奶源主要集中在八大产区,全国20多个省市还是缺新鲜奶源,只能靠复原乳弥补。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自己想要的产品”,王丁棉表示,如果追求营养成分更高、口感更新鲜的,建议使用当地的区域低温奶品牌 如果对这些没有特别的追求,复原乳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企业必须明示,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 生乳国标8年后再修订 此前被批指标太低
    p  2月20日,国家农业部下属相关单位公布了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复原乳鉴定标准四个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讨论稿。这是国家五部委去年公布的《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奶业十三五规划)以来,生乳国标修订工作首次有了明确进展。/pp  区别于历次修订,讨论稿在调整理化指标要求之外,首次提出将对生乳质量进行分级,并对行业讳莫如深的复原乳使用进行了规范,并公布了检测方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Pb832lqOeueAffd7AABBRBALq2c118.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bd941f92-1de8-454d-9133-2edae326ff37.jpg"//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trong生乳划分三级/strong/span/pp  目前国内实施的生乳国家标准制定于2010年,由于对部分关键指标限值规定过低,甚至低于1986年的旧一版生乳国标,导致该版国标被认为是拖了中国乳业后腿而饱受争议。/pp  此次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和奶业创新团队等单位共同公布的生乳国家标准讨论稿中,正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修正。/pp  新生乳国标讨论稿中对关键指标要求有了较大的提升,并根据指标将生乳分为优级、良级和合格级三级,并规定相关产品包装上可标注所用的生乳等级。/pp  以此前争议较大的微生物指标为例,讨论稿显示,将原有每毫升菌落总数从之前的200万的下限改为100万个,并大幅提升优级生乳的标准,要求菌落总数低于10万个达到欧盟水平 并首次增加了“体细胞指标”限值的标准。而作为生乳品质考量的蛋白质指标上,新标准虽然没有提升下限,但划分为每100毫升3.2克优级、3.0克良级和2.8克合格级。/pp  根据参与本次国标修订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下属奶业创新团队的解读,之所以采取分级制,是希望引导加工企业把优质奶源与一般奶源在加工产品时区分开来,避免混合使用造成浪费,并为消费者提供基于奶源等级的价格上有差异的产品,依靠市场的力量,最终引导整个奶业向优质发展,并借此提升消费者信心。/pp  奶源分级对于产业来说是个好事,通过效仿美国模式以实现乳资源分工,将不同级别的奶源用来做不同的产品,比如好品质的可以做利润更高的巴氏奶,而品质相对低的做成奶酪或奶粉,这对于提升国内奶牛养殖业市场的附加值,推动行业向好发展很有帮助。/pp  不过,目前公布的国标修改幅度依然太小,尤其在一些关键指标上距离欧美标准还有较大差距。/pp  奶业创新团队方面认为,国内奶牛养殖业发展历史较短,养殖方式千差万别,生乳的水平差异很大。如果把标准定得很低,整个产业就会失去发展方向,出现劣币驱逐良币 如果把标准定得很高,势必淘汰一大批养殖业,产业发展出现动荡,欲速则不达。/pp  中国奶业协会原常务理事王丁棉认为,经过2008年和2014年两轮乳业大调整,国内中小养殖户几乎消亡殆尽,剩下的多为中大型规模养殖企业,再定如此低的标准过于保守,应该进一步提高标准,不应该用低标准来保护养殖户,而是用高标准倒逼产业升级。但整体来说能有这样的变化已属不易,比如体细胞此前并不在国家标准之内,但在欧美是重要的指标之一,这已经是行业很大的进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3.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23d0de29-d7f7-4a12-bf10-885cc21c5a80.jpg"//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trong修订利好中大型牧场/strong/span/pp  分级制虽然错过了最佳的实施期,但如果可以实现,仍将对于指标更好的中大型牧场企业形成利好,分级制将可以帮助其制定更合理的收购价格标准。/pp  在这一轮公布的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复原乳鉴定标准四个讨论稿中,也在尝试约束复原乳的使用,抵御进口乳制品的冲击,以保护国内的原奶产业。/pp  此次公布的一系列讨论稿中,对复原乳的检测指标——糠氨酸和乳果糖限值进行了规定,比如巴氏奶的糠氨酸不得超过12mg/100g蛋白质、乳果糖应低于50mg/L,这也意味着如果完成修订,乳企将不能再蒙混过关。/pp  复原乳对于上游养殖行业冲击很大,加强复原乳检测标准,并借此规范企业理性使用复原乳,将对上游奶源形成帮助。/p
  • 国鼎环科与农业部援助安哥拉农业基础项目合作成功
    国鼎环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与国家农业部门援助非洲安哥拉农业基础项目合作成功,为安哥拉政府农业研究部门提供了美国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我们在继续履行:&ldquo 让世界更绿色更环保&rdquo 的理念。
  • 富勒姆洗瓶机入驻山东中农联合【信赖,源于品质】
    近日,富勒姆洗瓶机顺利入驻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富勒姆洗瓶机凭借其优越的产品性能、强大的技术支持、完善的服务体系成功中标一台FL200P实验室洗瓶机。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农联合)成立于2006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国家定点农药企业,隶属于中国农资集团。是专业从事农药中间体、原药、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农药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有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哒螨灵等农药原药、中间体及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产品。全自动玻璃器皿清洗机FL200P7.1寸LCD液晶触摸真彩显示屏,美观大方通用型1/4清洗架,随意调节 任意更换首创无缝焊接技术,杜绝细菌滋生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设备已顺利验收并投入使用,为提升中心检测水平和器皿清洗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设备保障。
  • 农业部将新制定农残标准1000项 加快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和验收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我部制定了《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农业部办公厅2016年2月5日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2015年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依法履职,扎实工作,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国蔬菜、畜禽和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6.1%、99.4%和95.5%,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的第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巩固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执法监管和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两手硬”,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农情的监管模式,推进监管能力和制度机制建设,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一、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一)开展首批试点核查授牌。对2015年确立的107个创建试点单位,组织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全面核查,核查后符合条件的由部里进行抽查。核查、抽查符合要求的,统一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并进行授牌。  (二)扩大创建试点规模。根据首批试点进展情况,修改完善质量安全县(市)创建活动方案、考核办法和管理办法。在首批基础上,再新增200个县(市)作为创建单位,优先把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质量安全县以及政府重视、基础条件好、工作积极性高的“菜篮子”大县或地市整建制推进纳入创建范围。鼓励和支持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三)提升创建水平。加强创建工作指导,开展宣传培训,争取政策支持,营造创建良好氛围。督促指导试点县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全程监管,创新制度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着力推进生产标准化、发展绿色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监管法制化,坚持率先实现网格化监管体系全建立、规模基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主要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全建立的目标,努力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打造为标准化生产和依法监管的先行示范样板区。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  (四)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集中力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力争用3-5年时间解决突出问题,消除重大风险隐患。禁限用农药整治,要针对豇豆、芹菜、韭菜、菜心等品种,集中解决克百威、氧乐果等限用农药违规使用问题。兽用抗菌药整治,重点解决违规使用抗生素问题,严格控制超剂量、超范围使用、不按要求执行休药期等违规行为,严厉打击抗生素滥用。“三鱼两药”整治,重点解决鳜鱼、大菱鲆和乌鳢非法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问题。巩固并深化“瘦肉精”、生鲜乳、生猪屠宰等专项整治工作成效,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强化执法监管,严防问题反弹。  (五)扎实开展农资打假。加强与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协调配合,严格农资生产经营监管。围绕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严厉打击非法制售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水产苗种、农机具等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适时向社会公布一批典型案件。加大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及时督办查办各类涉假劣农资信访举报案件。组织开展乡村与城郊结合部、互联网以及果菜茶、中草药产区农资市场整治。深化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拓展优质农资销售主渠道。  (六)强化日常督导巡查。发挥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和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加强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及相关防腐保鲜添加剂监管,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面强化薄弱环节监管,及时消除问题隐患。坚持源头控制,加强产地环境管理,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推进减量化绿色生产。督促生产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合理用药、科学施肥,开展经常性的生产规范性督导巡查,切实落实禁限用规定和休药间隔期、生产档案记录等制度。  (七)全面加强监督抽查。做好监督抽查与风险监测的相互衔接,充分利用监测抽检结果,实施精准打击。围绕风险监测发现问题,部省两级农业部门要跟进开展针对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督抽查,加强检测机构与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协作配合,强化“检打联动”,及时查处不合格产品及生产经营主体。  (八)加大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坚持严字当头,强化联打联动,集中力量查办一批违法违规大案要案。凡监督抽查不合格的,要依法依规处罚,及时曝光。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凡达到司法移交标准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加快推进追溯管理  (九)建设国家农产品追溯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积极推动省、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尽快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贯通检测、认证、预警、评估、执法、追溯、标准等全要素,不断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  (十)制定追溯管理规范。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积极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标准和运行规范,设立统一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编码规则和识别查询标识。  (十一)启动追溯试点工作。积极筹备和开展国家追溯信息平台试运行工作,优先选择“三品一标”和生鲜乳、蔬菜、猪肉等易于标识的农产品开展全国统一追溯试点。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积极争取追溯条件建设和奖补政策,支持规模化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参与追溯试点。  四、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十二)稳步开展例行监测。制定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明确各层级监测的重点和方式,及时分析会商和综合研判,加强监测结果信息通报和共享。建立省级监测信息报告制度,逐步实现部省互联互通、监测数据实时共享。  (十三)深入实施风险评估。统筹规划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研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和风险评估指南,制定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5年规划。围绕重大问题隐患、标准制修订和科普解读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风险评估,跟进实施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提出各类农产品全程管控的关键点及技术规范和标准制修订建议。  (十四)妥善处置突发问题。加大舆情监测和研判力度,健全舆情监测体系和应对机制。推动各地细化完善舆情监测和应急预案,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合作、跨区协作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科普培训与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对突发问题,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做到依法稳妥处置,努力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五、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十五)加快完善农兽药残留标准体系。深入实施《加快农药残留标准制修订五年工作方案》,新制定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加快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步伐,制定国家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5年工作方案,新制定兽药残留标准100项。支持各地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尽可能将标准集成转化为简便好用的操作手册、生产日历、挂图和明白纸。  (十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不断扩大果菜茶标准园创建规模,加快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创建,支持规模化农场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鼓励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有条件的“菜篮子”大县整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推动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区)建设。  (十七)稳步发展“三品一标”。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强化品牌培育,推动形成一批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地域品牌。强化证后监督和标志使用管理,加大获证产品抽检力度,切实维护好“三品一标”公信力和品牌形象。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品牌优势、制度优势和体系优势,用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引领和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六、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  (十八)不断完善基层监管体系。健全地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菜篮子”大县年底前要基本建立。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条件能力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管理规范,明确建设内容、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探索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持证上岗,开展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培训。  (十九)强化检测体系管理。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建设和验收步伐,督促落实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推进资质认证考核评审。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工作,组织开展第三届全国基层农产品检测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强化岗位练兵和技术培训,尽快提高基层检测人员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十)健全监管制度机制。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药、畜禽屠宰条例修订工作。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突出问题整治、应急处置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合作联动,尽快构建贯通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加强农业系统各行业、各地方的协作配合和整体联动,推动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格局。  (二十一)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积极参与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编制,制定实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2016-2020)》,强化监管体系能力建设和设施条件装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支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执法监管能力建设重点。  七、推进社会共治  (二十二)提高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发挥基层监管服务机构和农业、畜牧、水产等技术推广体系作用,全面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宣传培训,提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自律意识,指导和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落实生产记录、休药间隔期制度,从生产经营过程把好质量安全关。  (二十三)落实监管责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地方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属地责任。按照守土有责、党政同责的要求,推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和综合治理考核范围,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综合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  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研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规范,细化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检查,推动监管责任落实。  (二十四)强化科普解读宣传。对公众关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热点、敏感问题进行梳理,系统编制科普手册和进行针对性的科普解读。充分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数据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天地平台,依托风险评估委员会委员和专家组专家广泛开展科普宣传。通过“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业部主题日活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益宣传,广泛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二十五)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依托中国农业信息网创建“农安信用”专栏,逐步将生产经营主体的行政许可、监督抽检、行政处罚、责任追究等信用信息建档入库,探索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将生产经营者失信行为与行政许可、投资项目和资金奖励等挂钩制约。鼓励农业行业组织开展信用评价试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支持、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 傅若农:气相色谱固定液的前世今生
    编者注:傅若农教授生于1930年,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而后一直在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工业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58年,傅若农教授开始带领学生初步进入吸附柱色谱和气相色谱的探索 1966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傅若农教授在干校劳动的间隙,系统地阅读并翻译了两本气相色谱启蒙书,从此进入其后半生一直从事的事业&mdash &mdash 色谱研究。傅若农教授是我国老一辈色谱研究专家,见证了我国气相色谱研究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众多色谱研究人才。此次仪器信息网特邀傅若农教授亲述气相色谱技术发展历史及趋势,以飨读者。  第一讲:傅若农讲述气相色谱技术发展历史及趋势  第二讲:傅若农:从三家公司GC产品更迭看气相技术发展  第三讲:傅若农:从国产气相产品看国内气相发展脉络及现状  气相色谱(GC)技术至今已有52年的历史了,其现在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技术。今天气相色谱仪已经相当普及,就像分析天平一样,在许多实验室都可以见到。而对于分析人员而言,气相色谱仪的操作也很简单,样品处理完以后装到进样瓶中,之后往自动进样器上一放就自动进行分析了。而这一切的实现其实是50年来无数分析人员及厂家设计制造人员的研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集成起来的成就。但是气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方法具有相当的科学内涵,值得从事气相色谱分析人员深入地去学习和领会,才能使你在长期气相色谱分析当中应付自如、游刃有余。这里我们先从气相色谱的核心气相色谱固定液谈起,本章所谈只限于液体固定相,即在工作温度下固定相以液态存在。  首先,我讲一个我自己经历的故事。1974年我们买了一台北京分析仪器厂的SP-2305 E型气相色谱仪,为了测试仪器的性能,我们就用仪器附带的、厂家事先配制好的固定液 DN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做测试,但是厂家没有在固定液的包装上注明它的最高使用温度(低于130 ℃),我们在设定温度时设定为130 ℃,结果由于固定液流失把热导池污染了,不能正常使用,没有办法只好到北京分析仪器厂又更换了热丝。后来查了文献才知道这种固定液在130 ℃就会流失。因此我意识到做气相色谱必须要了解、熟悉气相色谱固定液的性能,当然了解气相色谱固定液的性能的重要性还远不止于此,因为气相色谱固定液的性能是影响色谱分离的主要因素。  一.早期使用的气相色谱固定液  气相色谱发明人马丁(Martin)1950 年使用硅藻土(Celite)做载体,用硅油(DC 550)做固定液,用气体做流动相, 分离氨、脂肪胺和吡啶同系物。 DC 550(含25%苯基的甲基聚硅氧烷)原为工业用的耐高温硅油。  马丁使用硅油(聚硅氧烷)作气相色谱固定液以后,开辟了聚硅氧烷作气相色谱固定液的先河。但是聚硅氧烷类固定液在当时还没有占主导地位,人们更多地使用各种低分子化合物。如1956年有人提出了&ldquo 标准&rdquo 固定液:正十六烷、角鲨烷、苄基联苯、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缩甘油。(J.Chromatogr.Sci. 1973,11(4):216)。  后来也使用了一些高聚物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如聚乙二醇类,各种聚酯类,以及各类从石油提炼出来的润滑脂阿皮松-L 、阿皮松-M等。当时使用的一些聚硅氧类固定液也都是工业品,如 DC-550 、DC-710 、QF -1、 DC-11 、SE-30(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之后成为非常广泛使用的GC固定液 。  1964年又有人提出 58 个常用固定液,使用频率最高的十个固定液是阿皮松-L、SE-30、邻苯二甲酸二壬酯、角鲨烷、PEG 20M、己二酸乙二醇聚酯、PEG 400、DC 550、磷酸三甲酚酯、PEG 1500。  为了适应各种各样混合物的分离,固定液如雨后春笋地增长,在1972年出版的 &ldquo Gas Chromatographic Data Compilation DS 25 A S-1&rdquo 中收集了700多种气相色谱固定液。  在气相色谱以填充柱为主的时代,由于填充柱的柱效有限,为了能分离各类混合物,人们研究发展了上千种固定液,但是固定液量太多了又带来新的麻烦。为此,许多人致力于固定液的分类和精选最常用的固定液,最有影响的是Rohrschneider和McReynolds的固定液表,下表1是McReynolds固定液表的一部分,它发表于1970年的色谱科学杂志上(J chromatogr Sci 1970,8:685-691)。表1 McReynolds 固定液表  说明:X' , Y' ,Z' ,U' ,S' 分别代表苯、正丁醇、2-戊酮、1-硝基丙烷、吡啶  McReynolds用10种典型化合物,苯、正丁醇、2-戊酮、1-硝基丙烷、吡啶、2-甲基2-戊醇、碘丁烷、2-辛炔、二氧六环和顺八氢化茚,在120℃柱温下测定了226种固定液上的保留指数差(△I),以前五种化合物△I之和的大小来表示固定液的极性。  McReynolds 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解各种固定液的性能,选择时可以寻找性能类似的品种,减少测试比较固定液的数量。  后来Hawkes推荐的较常用的气液色谱固定液有下列一些:  (1) 聚二甲基硅氧烷 (OV-101, OV-1, SE-30 )   (2) SE-54 ( 含5%苯基和1%乙烯基的聚甲基硅氧烷)   (3) OV-7 ( 含20%苯基的聚甲基硅氧烷)   (4) OV-1701 ( 含7%苯基和7% 氰丙基的聚甲基硅氧烷)   (5) OV-17 [ 含50% 苯基的聚甲基硅氧烷(油) ]   (6) OV-17(gum)[ 含50%苯基, 2%乙烯基的聚甲基硅硅氧烷(橡胶) ]   (7) OV-25 [ 含75%苯基的聚甲基硅氧烷(油)]   (8) OV-210 [( 含50% 三氟丙基的甲基硅氧烷(油))   (9) OV-215 [含50%苯基, 2%乙烯基的聚甲基硅氧烷(橡胶)]   (10) UCON HB 5100 ( 约50/50的聚乙/丙基醚 )   (11) OV-225 ( 含25% 氰丙基﹑25% 苯基的聚甲基硅油或硅橡胶 )   (12) Superox-4 ( 高分子量的聚乙二醇, 使用温度可到300℃ )   (13) Superox-0.1 ( 聚乙二醇,使用温度可到 280℃ )   (14) Superox 20M ( 聚乙二醇, 使用温度可到 300℃)   (15) PEG-20M ( 聚乙二醇, 使用温度可到 300℃)  (16) Silar 5CP ( 含 50% 氰丙基﹑50% 苯基的聚甲基硅油 )   (17) SP-2340 ( 含75% 氰丙基的聚甲基硅油 )   (18) Silar 10 CP ( 含100% 氰丙基的硅油 )   (19) OV-275 ( 含 100% 氰乙基的硅油 )。  他还推荐了最常用的 6 种气相色谱固定液如下表2。表2 最常用的6种气相色谱固定液  自从1979年弹性石英毛细管柱问世之后,毛细管气相色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毛细管柱代替填充柱的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1983年大内径厚液膜毛细管柱的发展和应用。而优秀的气-固色谱毛细管柱&mdash &mdash PLOT柱的出现把填充柱仅剩余的一点优势也给抵消了。  有人认为毛细管柱具有非凡的高柱效,对固定液的选择性就降低了要求,只要有三支毛细管柱(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二醇20M、氰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就可以应付80%的分析任务。但是要解决高沸点复杂混合物、各种沸点相近的异构体,性质极为相近的光学异构体,必须要有新的、热稳定性极好的、重复性好的、有不同选择性的固定液,为此多年来研究人员合成了许名适用于毛细管柱的固定液。  二、硅氧烷是现时气相色谱固定液的主体  尽管使用和研究过的气相色谱固定液有千余种,以适应填充柱低柱效和高选择性的要求。但是对现代毛细管色谱柱而言,这些固定液合用者很少。其中尚可在毛细管色谱柱中使用的除去聚乙二醇外几乎都是聚硅氧烷类,因而在新的固定液合成中也还限于以聚硅氧烷作为骨架,同时引入不同的选择性基团。这是因为聚硅氧烷类固定液具有以下的优点:(1)热稳定性好 (2)成膜性能好 (3)玻璃化温度低,使用温度范围宽 ( 4)如在分子中有一定量的乙烯基则易于交联 (5)扩散性能好,传质阻力小,易获高柱效 (6)可在聚硅氧烷侧链上引入各种有机分子片段,调节选择性。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以聚硅氧烷类固定液为基础发展了一系列优秀的气相色谱固定液。  (一)热稳定性好的固定液  目前有许多高沸点复杂混合物的分离要使用耐高温的毛细管色谱柱,如石油中碳数高达100的烃类,食品中的甘油三酸酯,环境污染物中六、七环多环芳烃等,均需要热稳定性极好的固定液。过去用的固定液几乎没有能经受370℃高温的。为此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可在400℃左右使用的毛细管柱固定液。  (1)耐高温聚二甲基硅氧烷  有人利用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毛细管柱,在390℃下分离碳数高达90的烃类。用程序升温到430℃ ,可使100-110个碳原子的烃类流出色谱柱。  前几年VIBI公司使用窄分布的聚二甲基硅氧烷(Unimolecular Low Bleed VB-1),它的特点是纯化预聚体除去低聚物,聚硅氧烷链上有支链,减少交联剂量,使用全部交联原理把端基也纳入,使其交联行成一个网络整体,没有低分子化合物。  (2)使用交联的聚硅氧烷固定液提高其热稳定性  在毛细管柱进行原位交联(固相化)是提高液膜稳定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制备抗溶剂冲洗的必要手段。但是一些苯基含量高的聚甲基硅氧烷,如OV-17、OV-25、以及OV-225难以用引发剂使之交联,但如引入一定量的乙烯基后它们可以交联,所以在研究毛细管色谱用固定液时,往固定液分子中引入乙烯基或使用端羟基聚硅氧烷固定液。  (a)引入乙烯基  早在80年代初,M.L.Lee研究组和Blomberg研究组就研究把乙烯基引入含苯基和氰丙基的聚硅氧烷的分子中使之易于交联。因为很早人们就知道含有乙烯基的聚硅氧烷很容易被过氧化物或其它引发剂使之交联的。例如在含50%苯基的聚硅氧烷中引入1%的乙烯基,在含70%苯基的聚硅氧烷中引入4%的乙烯基,就可以在加入过氧化物引发剂的情况下较为容易地进行交联。对含有苯基和氰丙基的聚硅氧烷,Markeides等人采用先制备含有乙烯基的预聚体,然后再在柱中进行原位交联。对这类固定液可采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甚至臭氧都可以使之引发交联。  (b)用端羟基聚硅氧烷固定液交联并和毛细管壁进行键合  1983年Verzele提出用端羟基的聚硅氧烷固定液。1985年Blum又进一步研究了非极性和中等极性的聚硅氧烷(以羟基为端基)的固定液,以及毛细管柱的制备工艺问题。1986年Lipsky等人首次把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涂渍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石英柱的外涂层不用聚酰亚胺,而使用金属铝,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在高温下加热(375-400℃),形成交联并键合的液膜。这一色谱柱在8-12h内逐渐从350℃升温到425℃。利用这种色谱柱分离原油组分,程序升温可达425&mdash 440℃。  (3)利用硅氧烷/硅亚芳基共聚物提高热稳定性  在聚硅氧烷中如把主链中的氧原子用亚苯基取代,它的热稳定性就会提高,这类化合物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可以耐高温,其结构如下图1:图1 硅氧烷/硅亚芳基共聚物结构  其热稳定性当R及R为苯基时提高,见下表中的数据。据Buijten等的研究结果,用这类化合物可涂渍出高效毛细管柱,涂渍效率达102%。这种色谱柱可在370 ℃下分离多环芳烃. 下表是硅氧烷/硅亚芳基共聚物在氮中热重分析数据。目前在GC/MS中使用最多的含5%苯基的硅氧烷/硅亚芳基共聚物,硅氧烷/硅亚芳基共聚物的热性能见表3。如DB-5MS色谱柱就是使用这类固定液。表3 硅氧烷/硅亚芳基共聚物在氮中的热重分析数据  (4) 在聚硅氧烷链中引入硼烷提高热稳定性  在硅氧烷链中引入十硼烷,可以提高固定液的耐热性,现在网上有信息显示,北京绿百草科技提供信和固定相Dexsil 300 GC,该固定相主要用于药物、三酸甘油酯和醚、高沸点脂肪烃、高沸点烃、甾族化合物、杀虫剂和糖类。  Dexsil有三个品种及其结构和极性如下表4:表4 三个品种Dexsil的结构及极性  HT-5 高温固定液就是Dexsil 400 GC 固定液制备的色谱柱,用以进行模拟蒸馏的色谱图2:图2 DB-HT Sim Dis 色谱柱的模拟蒸馏色谱图  色谱柱:DB-HT Sim Dis 5 m x 0.53 mm I.D., 0.15 &mu m  载气:氦,18 mL/min, 在 35下测定  拄温:30-430 ℃,程序升温,10℃/min  检测器温度:FID 450 ℃  三、极性固定液  小分子的极性固定液极性最强的是b,b-氧二丙氰,但是它的耐温性很差,于是人们就研究各种极性高的高聚物,聚乙二醇20M (即分子量为20000的聚乙二醇)是使用最多中等极性的固定液。多年来人们知道往聚硅氧烷分子中引入苯基可以提高极性,所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OV公司就合成了含不同数量苯基的甲基苯基聚硅氧烷固定液,OV-7是较早使用的含20% 苯基的甲基聚硅氧烷固定液,又如 SE-54 (含5% 苯基),OV-17 (含 50% 苯基),OV-25 (含 75% 苯基,含5% 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各个公司制备毛细管柱的主要气相色谱固定液,如安捷伦公司的 HP-5、DB-5. Restke公司的Rtx-5 SGE公司的BP-5 Supelco公司的SPB-5 PerkinElmer公司的PE-2等。OV-17在农残分析中多有使用,相当于安捷伦公司的DB-17, Restke 公司的 Rtx-50,SGE公司的 BPX-50, Supelco公司的 SP-2250,使用DB-17ms(用于GC/MS的色谱柱)分析22种杀虫剂的色谱如图 3(安捷伦公司的图谱)。图3 使用DB-17ms分析22种杀虫剂的色谱图  另外往聚硅氧烷分子中引入氰乙基、氰丙基、三氟丙基等可提高其极性。如 OV-275,Silar10C ,OV-1701 ,OV-210 。OV-275,Silar10C是含100% 氰乙基或氰丙基的聚甲基硅氧烷,OV-1701是含7% 氰丙基和7% 苯基的聚甲基硅氧烷 ,OV-210含三氟丙基的聚甲基硅氧烷。但是这类种固定液不易涂渍,也不易交联,所以多年来人们研究易于涂渍、易于交联的含高氰丙基的聚硅氧烷固定液,本世纪多个公司有所突破,制备成功各种各样的极性固定液和毛细管色谱柱。用OV-1701涂渍的毛细管色谱柱DB-1701分离22种杀虫剂的色谱见图4(安捷伦公司的图谱)图4 DB-1701 分离22种杀虫剂的色谱图  各种固定液使用频率有很大的差别,国外有人统计各类固定液在色谱柱中使用的百分比见表5。表5 五类典型气相色谱固定液的使用情况  四、选择性固定液  选择性固定液是近年来研究最多的气相色谱固定液,而且主要是针对手性异构体的分离。因为化合物的手性特征十分普遍,它在医药,农药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对分析手性化合物提出迫切要求。而分离对映异构体的核心是寻找合适的手性固定相。气相色谱中手性固定相一般讲有三大类:第1类是手性氨基酸的衍生物 第2类是手性金属配合物 第3类是环糊精衍生物和其他主客体相互作用固定液,如冠醚类、杯芳烃类固定液。  第1类和第2类手性固定相有不少好的固定相,例如1978年有人把手性氨基酸的衍生物接枝到聚硅氧烷上,并有商品色谱柱上市,即把L-缬氨酸-特丁酰胺接枝到聚硅氧烷上,商品名&ldquo Chirasil-Val&rdquo 。这一固定液可以使用到220℃。特别适用于氨基酸手性异构体的分离,以及对手性胺类、氨基醇类、&alpha -羟基基酸酰胺类的分离。但是近年来大量研究的手性固定液的、能成为商品毛细管的只有环糊精(CD衍生物固定液。基于美国密苏里-罗拉大学的环糊精研究者Armstrong的研究结果,1990年美国的ASTEK公司推出一套CD毛细管色谱柱,典型的有下列9种,见表6。表6 ASTEK公司的9种环糊精衍生物毛细管商品柱  五、近年商品柱所使用的新固定液  近几年在气相色谱的进展中只有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发展有所突破,即室温离子液体的研究和用它们制备的商品化气相色谱柱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用于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有很大进展 碳纳米管作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也所发展,但是后二者应属于气-固色谱固定相,而且还没有商品化色谱柱的出现,所以本章暂不讨论。  室温离子液体是在常温下呈液态的离子型化合物,常由较大的有机阳离子( 如烷基咪唑盐、烷基吡啶盐、烷基季铵盐、烷基季膦盐) 和相对较小的无机或有机阴离子( 如六氟磷酸根、四氟硼酸根、硝酸根)构成。室温离子液体所以能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的热稳定性好、粘度高而且随温度变化的波动小、表面张力小、蒸汽压力低、物理性能可变换幅度大、有成千上万的品种可供选择。而这些性能正好符合气相色谱固定相的要求,所以选择它作气相色谱固定相是很自然的事。下表7是Supelco公司的商品离子液体固定相的牌号和极性(J Chromatogr A, 2012,1255:130-144)。表7 几种商品离子液体固定相的极性(Supelco公司)  *相对极性数=(Px x 100)/ PSLB-IL 100= McRynolds 极性乘以100再除以SLB-IL 100的McRynolds 极性  小结:  气相色谱固定液是气相色谱仪的核心和灵魂,也是迄今为止气相色谱不断研究的课题之一。现在聚硅硅氧烷类固定液是气相色谱固定液的主体,其中含5%苯基的聚甲基硅氧烷占有半壁江山,而极性固定相使用较多的是聚乙二醇固定液和含氰丙基、三氟丙基聚甲基硅氧烷的固定液。选择性固定液目前有商品柱的主要是环糊精衍生物固定液,近年发展和研究最多并成为商品柱的新型固定液主要是室温离子液体固定液。下一章,我将为大家讲述气相色谱固体固定相的今夕。(未完待续)  (作者:北京理工大学傅若农教授)
  • 农业部:2017年新制定农残标准1000项
    p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农业部2月8日发布关于印发《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显示,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着重从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强化执法监管、着力加强监测评估工作、继续深化质量安全县创建、加快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切实强化应急处置、加快健全监管体系以及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机制八大项共24小项工作入手。/pp  strong新制定农残标准1000项/strong/pp  依据通知内容,2017年将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实施《加快完善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的工作方案(2015-2020年)》,新制定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编制《加快完善我国兽药残留标准体 系的工作方案( 2017-2020 年)》,新制修订兽药残留标准100 项。支持地方加强标准集成转化,制定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操作规程。/pp  strong严查违禁药物/strong/pp  通知显示,2017年农业部专项整治工作主要从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三方面入手,其中,种植业重点治理高毒限用农药违规使用和禁用农药隐性添加等问题;畜牧兽医上继续实施生鲜乳专项整治,依法打击使用“瘦肉精”和禁用兽用抗菌药等;渔业上重点治理鳜鱼等重点品种上违法使用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药物问题强化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pp  strong确定20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strong/pp  2016年,农业部公布首批107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根据通知要求,2017年将继续巩固创建成果,将其打造成标准化生产、全程监管、监管体系建设、社会共治的样板区。而且,在2017年将确定第二批200个创建试点单位,并且修订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考核要求和管理办法。/pp  strong加强管理,修订相关文件及管理办法/strong/pp  加强检测体系建设管理。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建设和验收进度,督促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及5个配套文件,推进检测机构考核和资质认定。加强农业质检机构运行管理督导检查,实现飞行检查常态化。推进市、县级农业、畜牧兽医、渔业部门检测机构整合。组织开展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力验证工作。/pp  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积极推进《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农药管理条例》《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进程,建立与《食品安全法》相衔接的制度机制。修订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评价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strong/span/p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pp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及“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部署安排,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我部制定了《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认真抓好落实。/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农业部办公厅/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17年2月6日/pp  附件:/pp  a href="http://www.moa.gov.cn/govpublic/ncpzlaq/201702/t20170208_5470253.htm" target="_self" title=""农办质〔2017〕7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CEB/a/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撰稿人:杨改霞/span/ppbr//p
  • 卫生部拒绝公开生乳新国标信息 称可能影响稳定
    10月1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卫生部于法定期限内对河南省消费者赵正军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予以重新答复。  今年1月,赵正军向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提出了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开生乳新国标制定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以下简称‘食安国标委’)编写的会议纪要”。  2010年4月,卫生部发文公布了《生乳》(GB19301-2010)等66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有关生乳收购的两项标准发生了变化。此前,我国生乳收购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蛋白质含量最低每百克含2.95克。但是,生乳新国标提高了每毫升的细菌总数,降低了每百克生乳中的蛋白质含量。  根据2010年出台的生乳新国标,生乳收购中每毫升细菌总数提高到了200万个,而蛋白质最低含量下调至2.8克。  有专家表示,新国标中生乳蛋白质含量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 而菌落总数放宽4倍后,是美国、欧盟标准10万个的20倍。  广州奶协理事长王丁棉曾“炮轰”此标准是“被大企业绑架,中国乳业新国标是世界最低、全球最差”。  赵正军要求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的原因,也是为了搞清“新国标是不是被企业绑架了?”他注意到,在2010年出台的新行业标准中,没有关于起草人的具体介绍,而1986年《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中,却注明了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1月20日,卫生部拒绝了赵正军的申请。因为食安国标委是“技术机构”,其会议纪要不属于卫生部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2月16日,赵正军将卫生部诉至法院。  据了解,庭审中,卫生部的依据之一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文件)。这份文件中规定,“行政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制作或者获取的内部管理信息以及处于讨论、研究或者审查中的过程性信息,一般不属于《条例》所指应公开的政府信息”。  也就是说,卫生部认为,赵正军所要的会议纪要即属于过程性信息,一旦公开,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增加行政管理工作负担。  “国办5号文,从立法目的来说,并不能一定推导出会议纪要属于过程性信息。”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洁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不能简单说国办5号文是对“信息”的涵义做了“限缩性”解释,否则文件就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条的规定相冲突。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条规定,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并不是说所有决策前的信息都属于内部信息或者过程性信息,况且,此项决策已经做出。”程洁表示,在我国的语境中,会议纪要常常具有“准决策”性质,应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程洁表示,在决策之前,乳业公司、奶农、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基于自身立场参与讨论、提出意见,都是很正常的事,“用不着遮遮掩掩”。  问题恰恰在于此,生乳新国标虽然是国家强制性标准,但其制定程序却不公开。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师胡俊宏曾指出,国家强制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公众质询环节形同虚设,技术标准的技术水平,必然由少部分特定人群把持和操纵。  “强制性标准的起草部门一般是专业技术委员会,只能代表特定人群,通常是企业界的利益。”胡俊宏说。  程洁表示,立法都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征集意见,制定强制性标准也应该组织听证,进行公开。当决策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事项时,会议纪要中的事实内容应当公开。  “如果其中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可以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2条的规定,进行区分处理。”程洁说,比如采取不公开参与人、公开观点的折中方案。  法庭认为,会议纪要属于卫生部在履行其法定职责过程中制作的政府信息,但此案不涉及上述会议纪要是否应当公开的问题,驳回了赵正军要求判令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的诉讼请求。  目前,诉讼双方均未表示上诉。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卫生部收到判决书后,将根据法院判决重新作出答复。”  “如果对答复不满意,我还将起诉卫生部。”赵正军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 中国农业部新制定农残标准,严格把关菜篮子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也涉及到动植物健康和环境安全,因此,世界各国对此都高度重视。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已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结构完善、机制合理、运行有序、成效显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新世纪各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2月8日从中国农业部获悉,农业部印发《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旨在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新制定农残标准1000项 实施《加快完善中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的工作方案(2015-2020年)》,新制定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编制《 加快完善中国兽药残留标准体系的工作方案(2017-2020年)》,新制修订兽药残留标准100项。出台《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的意见》,建立工作规范,指导各地农业部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开展春、秋两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建立种子、农药、兽药质量追溯体系。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点工作,完善合格证管理办法,加强与市场准入衔接。严查违禁药物在发布的通知中,中国农业部2017年专项整治工作主要从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三方面入手。其中,种植业重点治理高毒限用农药违规使用和禁用农药隐性添加等问题;畜牧兽医上继续实施生鲜乳专项整治,依法打击使用“瘦肉精”和禁用兽用抗菌药等;渔业上重点治理鳜鱼等重点品种上违法使用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药物问题强化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加强管理,修订相关文件及管理办法加强检测体系建设管理。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建设和验收进度,督促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及5个配套文件,推进检测机构考核和资质认定。加强农业质检机构运行管理督导检查,实现飞行检查常态化。推进市、县级农业、畜牧兽医、渔业部门检测机构整合。组织开展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力验证工作。 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积极推进《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农药管理条例》《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进程,建立与《食品安全法》相衔接的制度机制。修订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评价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公民重要的安全之一,不亚于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逐步成为“五大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完善农业农药使用的规范,标准越来越严格,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这样的法律法规的执行。当然也需要更多有责任担当的标准品检测物质的厂商,研发生产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标准品。只有政策严格实施、检测的规范,标准品商不断研发,为检测机构提供更多标准品,弥补商品质量安全空白区域,才是根本。CATO,针对中国市场,标准品参差不齐,无法保证检测的真实、有效现状,现供应多种农残品标准品,价格优惠,品质专业,保证检测结果,更能为您提供完善的产品售前建议和售后技术支持。
  • 蔬菜农残检验,手持仪器轻松搞定!
    p 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我国自主创新开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和免疫试剂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br//pp 勤邦生物拥有约8000㎡生产研发基地,拥有原材料抗原抗体合成、应用试剂开发和仪器开发三大研发平台,化学污染物抗原抗体200余种,其他小分子药物储备抗原抗体100余种,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产品约100种,胶体金试纸条约80种,实验室必备小型设备近百种;涵盖畜类、禽类、水产、乳业、饲料、蜂产品、粮油等食品行业;可检测农残、兽残、微生物、转基因、理化和成分检测等项目,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检测服务。曾主持“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p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p.bokecc.com/player?vid=56756306E18F068D9C33DC5901307461&siteid=D9180EE599D5BD46&autoStart=false&width=600&height=490&playerid=2BE2CA2D6C183770&playertype=1"/script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 /strong/spana title=""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demand/InDemand.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买仪器?一键求购/strong/span/a/p
  •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关于开展2018年农药质量检测能力比对工作的通知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strong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关于开展2018年农药质量检测能力比对工作的通知  /strong/pp各有关单位:/pp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农药产品质量检测能力,经研究,我所决定组织开展2018年农药质量检测能力比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pp  一、能力比对内容/pp  (一)试验样品和标样/pp  此次能力比对工作的试验样品为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样品和标样由我所统一提供,每个单位发放1个试验样品,每份样品约30克。各单位在收到样品后,应对样品是否完好进行确认,如发现包装破损或有泄漏污染等无法测试的情况,请及时与我所联系。/pp  (二)检测内容/pp各参加单位按照GB 20701-2006《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中“4.3三环唑质量分数的测定”方法进行,对试验样品按照标准规定的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三环唑质量分数,平行测定两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pp  二、参加单位/pp  具有农药质量检测能力的科研、生产、试验、检验检测等单位均可报名参加。/pp  三、有关要求/pp(  一)本次能力比对工作为自愿报名参加,参加单位须填写农药质量检测能力比对报名表(见附件1),并向我所支付能力比对费用1900元,汇款时请务必注明质量比对和纳税人识别号,于4月30日前将报名表和银行汇款底单以电子邮件发送至我所质量审评处。/pp  收款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pp  银行账号:11-040101040003558/pp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朝阳路北支行/pp  (二)试验样品将于5月中旬发放。各参加单位在收到样品后应及时开展试验,按要求撰写试验报告(见附件2),于5月31日前将试验报告(含电子版)提交至我所质量审评处。/pp  (三)各参加单位应高度重视,严格自律,独立开展试验。/pp  四、其他事项/pp  (一)我所对能力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总结报告,并适时公布。/pp  (二)我所对参加能力比对工作的单位进行统一编号,总结报告中比对结果均以编号标识,不显示单位名称。/pp  (三)本通知及其相关附件可在中国农药信息网站(www.chinapesticide.org.cn)政务通知专栏查询和下载。/pp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pp  联 系 人:姜宜飞、吴进龙/ppstrong  /strong联系电话:010-59194072、59194073/pp  传 真:010-59194064/pp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100125)/pp  电子邮箱:icamazhiliang@126.com/pp  附件: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a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03/ueattachment/bca07f76-158d-489f-9da6-a9c61b404700.docx"农药质量检测能力比对报名表.docx/a/pp     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a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03/ueattachment/de8c8a62-39ec-44c9-8d70-05466e2f34a1.docx"农药质量检测能力比对试验报告.docx/a/pp style="text-align: right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pp style="text-align: right "2018年3月28日/p
  • 为180县捐赠1亿元阿兹夫定!复星基金会联合复星医药及真实生物助力基层农村防疫
    2023年1月9日,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下称“复星基金会”)联合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向中国农村地区捐赠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这批药品将分阶段捐赠至中西部农村地区,覆盖180个县。阿兹夫定是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于2022年7月25日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2022年8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将阿兹夫定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同时国家医保局也将阿兹夫定纳入医保。2023年1月6日阿兹夫定再次被纳入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自2022年8月以来,阿兹夫定已陆续配送至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使用。阿兹夫定作用机制明确,治疗效果确切。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尽早抗病毒治疗对老人或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获益更多。当前,各地防疫正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目标,积极采取包括优化疫苗接种、完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相关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等在内的针对性措施,全力保护人民健康。全国多地、多家医院发布新冠诊疗方案,指导基层医生守住“黄金72小时”,加快推广抗病毒药物在新冠治疗中的合理使用,已经成为有效保障各类人群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健康的关键举措。为帮助农村地区平稳度疫,1月6日,复星基金会启动“乡村暖冬行动”,除了捐赠药品,还将联合复星及外部合作伙伴,以线上直播、在线问诊等形式,对农村基层医务工作者开展相应的用药和健康管理培训。在国家卫健委指导下,2017年12月,复星基金会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联合发起“健康暖心——乡村医生项目”。五年多来,项目已覆盖全国中西部地区73个县,守护约2.4万名村医,惠及300万农村家庭。在这73个县之外,这次捐赠将再覆盖100多个中西部地区的亟需支持的县域。真实生物创始人王朝阳表示: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广大农村地区的新冠治疗需求变得更为急迫。真实生物一直非常牵挂基层疫情防治情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我们永远愿意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人民最需要的时刻义不容辞、全力以赴守护人民健康,期待阿兹夫定为农村地区渡过疫情难关提供一份助力,保障基层百姓用药需求。复星国际董事长、复星基金会发起人郭广昌表示:通过乡村医生项目的驻点队员,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农村地区疫情防治情况,也特别牵挂村医的困难和需求,“希望阿兹夫定片和我们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能帮助到广大村医,缓解农村地区诊疗压力,共同筑牢基层健康防线。
  • Bruker获得两个核磁共振大订单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当地时间4月11日,Bruker在第52届核磁共振实验会议(ENC)上宣布:其获得了新产品395GHz 固态DNP核磁共振系统(395 GHz Solid State DNP-NMR systems)的两个大订单。该仪器采用了Bruker的DNP(Dynamic Nuclear Polarization)技术,其灵敏度得到显著提高。  Bruker BioSpin总裁Werner Maas博士表示:“这是我们 395 GHz固态DNP核磁共振系统的第一批订单,我们感到非常高兴。DNP技术的使用正使固态核磁共振系统发生转变。”
  • 睿科:农残检测 样品前处理是关键一步
    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谷物、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以及土壤和水体中的现象。农药残留量超标会危害人体健康,可能引发急性或慢性中毒症状。因此,加强对农药残留量的监管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2021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5项标准并将于9月份正式实施。本次新标准有哪些不同之处?对仪器厂商会带来哪些新的机遇?对于新发布的四项农残检测方法标准,又有哪些新的解决方案?对于此,仪器信息网特制作专题《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新标准 新应用》展开探讨。本期,我们特邀请睿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李艳萍,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于新国标以及农残检测技术的看法。睿科应用工程师 李艳萍仪器信息网: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农药残留的问题一直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我国也在不断完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建设。2019年,我国修/制订了2763等5项农残标准,时隔一年多,不但对2763又一次进行修订,还推出4项新检测标准,新标准一出便受到广泛关注。请您介绍下本次新修/制订的农药残留标准有哪些亮点?目前我国农药残留检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睿科:2020年3月3日发布的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代替了GB 2763-2019,规定了564种农药在376种(类)食品中10092项残留限量标准,其中新增农药品种有81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数量增加了2985项,基本覆盖了我国批准使用的农药品种和主要植物源性农产品。同时,还新制定了4项检测标准,使农药残留限量配套检测方法标准更为完善,更好地为农产品监管提供保障。但由于新型农药的发展,残留测试数据缺失,或残留物定义不明确等原因,与之配套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就成为目前较为急切的需求,如玉米和鲜食玉米中氨唑草酮的测定,就缺失相应的检测标准。仪器信息网:请您介绍下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目前主要技术有哪些?我们注意到,本次新发布的检测标准中质谱技术应用较多,请问在农药残留乃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领域质谱技术都有哪些新应用?睿科: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变革和进步。较为常见的有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检测技术,目前我国农残检测技术正向着高灵敏的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发展,以适应多种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由于质谱技术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与2021版GB 2763同步发布的4项新制定的农药残留配套测定标准中,质谱技术应用也比较多,如GB 23200.118-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单氰胺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B 23200.120-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甜菜安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B 23200.1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其中GB 23200.121-2021标准广受大家关注。该标准可以实现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一针进样,同时检测植物源性农产品/食品中有机磷农药、菊酯类杀虫剂、苯并咪唑类农药等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高效快速、适用性广;该标准还可搭配GB 23200.11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使用,相互补充,一共可检测421种农药。到今年9月份为止,23200系列农药残留检验方法标准的数量已达120项,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仪器信息网:今年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年初发布的规划纲要中提到“十四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产品安全合格率达98%以上,可见未来我国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还将持续严格监管政策。请问目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难点有哪些?未来会有哪些发展趋势?睿科:GB 2763从2012版至2021版,覆盖的农药数量从322种增加至564种,高效新型的农药也在不断地开发和使用;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对于农产品的检测量需求很大,这对快速、高效检测农产品中的多农残提出来了挑战。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难点主要是前处理过程和分析检测技术。一方面,在前处理过程中要避免复杂冗长的操作,并尽量减少前处理过程的损失,例如在采用GB 23200.11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实验时,当待测目标物为甲基异柳磷等热不稳定农药时,应在加入萃取盐包后立即进行振摇,放热严重时还可进行冰水浴冷却,同时,在面对大批量样品时能实现自动化的批量样品处理也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分析检测技术需要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检测设备(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例如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样品时,应注意加强仪器的维护:定期更换衬管、切色谱柱柱头等,当然,这也对操作人员的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此现状下,未来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正朝着简单快速、高效可靠、自动化、批量化的方向发展。仪器信息网:今新标准的颁布,给贵司带来了哪些机遇?睿科:睿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大健康领域的专业化、综合性集团公司。不仅从事实验室前处理自动化设备研发、制造及提供相应检测项目的解决方案,而且为客户提供实验室分析仪器配件及相关耗材。针对近期发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农残标准,我司推出了配套的实验耗材和自动化前处理设备来满足用户的检测需求。点击查看:睿科EVA 80高通量全自动平行浓缩仪在耗材产品方面,我们提供各种类型的固相萃取柱(如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等)和QuEChERS产品包(如萃取盐包、净化管等),采用了进口填料,严格的质量品质管理,种类齐全且性能优异,保证高回收率和重现性。在自动化前处理设备方面,有固相萃取法测定农残的产品组合可选,也提供QuEChERS法的多农残快速前处理产品。点击查看:睿科Fotector Plus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仪使用固相萃取法进行食品中的农残检测时,首先使用AH-50全自动均质仪来均质、提取样品,仪器可自动完成添加提取液、均质样品和清洗刀头等步骤,均质参数可调,多种均质体积可选,最多可连续处理36个样品,具有高通量、低残留、安全高效的特点。提取完成后,可选择高通量的Fotector Plus全自动固相萃取仪进行样品的净化,该仪器最多可连续处理60个样品,无需人为上样和更换固相萃取柱,自动化地完成样品的富集、净化,淋洗、洗脱等步骤,可精准控制上样体积和速度,保证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净化完成后是洗脱液的浓缩,我们可将洗脱液直接转入EVA 80全自动平行浓缩仪中,该仪器与固相萃取仪相配套,无需再转移洗脱液,避免了转移的损失;且可以同时浓缩80个样品,具有氮吹液面自动跟随和水浴加热的功能,氮气消耗少,浓缩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批量大。点击查看ISP 600多功能样品制备工作站使用QuEChERS法测定食品中的农残时,睿科推出了RayKol ISP600多功能样品制备工作站,可连续处理120个样品,无需人工干扰,自动化完成加液、涡旋、加盐、振荡、离心、提取、净化等步骤,最后得到分取于色谱瓶中的净化液,全过程样品处理一致化,精密性与准确性满足标准要求。当然,还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和实际应用情况,选择是否将净化液进行浓缩。睿科Auto EVA Mini全自动平行浓缩仪主要就是针对小体积溶液样品的浓缩,采用氮气流(可加热模块)搭配样品架加热的氮吹浓缩模式,能很好地应用于48位色谱小瓶的浓缩,可以控制氮吹压力和加热温度,且氮吹针自动追随液面,节省氮气的同时,还能提高浓缩效率。仪器信息网:围绕着新标准,贵司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是否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能否举例说明?睿科: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正如上述所言,如何快速、高效且批量化地完成样品前处理,是目前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睿科集团向用户提供多种高通量、自动化样品前处理设备组合的同时,也为用户的检测项目提供了完善、可靠的解决方案,如《全自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蔬菜水果中多种农药以及相关化学品残留》、《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桃子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全自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粮油中多种农药以及相关化学品残留》、《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花生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鸡蛋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等解决方案,关注产业发展需求,为用户在农产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助力。稿件来源于睿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日著名专家在杭谈食用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与标准制定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农产品生产国,食用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食物来源,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营养安全正成为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之后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大学中国食物营养功能评价研究中心以及岛津公司承办的“食用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与标准制定国际研讨会”于12月20日在杭州如期举办。会议特邀日本行业专家介绍日本在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与标准制定相关工作的经验,以及营养相关的新近检测技术。国内外食用农产品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管理及科研人员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传真 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靳松经理主持研讨会 岛津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吴彤彬事业部长首先发表致辞,祝贺研讨会如期召开,并表示岛津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充分发挥出促进中日两国食用农产品领域合作交流的桥梁作用,为提升中国食用农产品营养品质贡献一己之力。岛津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吴彤彬事业部长发表致辞祝贺研讨会召开 研讨会伊始,日本国立研究法人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食农商业推进中心主任、行业著名专家山本(前田)万里女士做了题为《日本功能性农产品开发现状与功能性标示制度的有效应用》的大会报告。她在报告中介绍功能性食品是指食品(农产品)中含有预防疾病和防止衰老等调节身体状况的成分(功能性成分),并充分利用这些活性成分的食品;而功能性农产品是指所有农林水产品或经科学认证的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功能性成分的农林水产品。日本自2015年4月起执行《功能性标示制度》,在医药品、特定保健用食品、营养功能食品的基础上,新加入了可对功能性做出标示的食品“功能性标示食品”。“功能性标示食品”是指企业负责、根据科学依据在产品包装上标示功能性内容,并向消费者厅申报的食品。日本国立研究法人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山本(前田)万里女士做大会报告 接着山本(前田)万里女士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功能性标示食品制度》,说明了功能性标示食品制度的特点:1.企业自行确认产品安全性、功能性并上市销售的60日前向消费者厅申报的制度(引入事后评审制度),2.功能性评价允许使用文献评价(系统评审)方法。无需自行开展人体试验,3.功能性评价允许使用身体部位的表现、主观评分,4.允许“生鲜食品”的标示(一项国外前所未有的制度)。她继续介绍了可以标示功能性的农林水产品应该是功能性相关成分明确且可以定量(标准化分析方法),通过in vitro试验和in vivo试验,或者临床试验可以考察功能性的作用机制,通过最终产品的临床试验、最终产品或功能性相关成分的研究评审(临床试验或观察研究)可以说明功能性的依据,功能性应有助于维持和增进健康,不论产品是否具有食用经验,均应实施安全性试验并确保安全性,可以在发售日60天前向消费者厅申报并在容器包装上标示,每日适宜摄入量(AI)为可以正常摄入的分量(不可以是含有过量盐分、糖分、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的食品)。并且,她还介绍了功能性标示食品的标示内容示例。随后,山本(前田)万里女士以绿茶为例详细介绍了功能性农产品的开发方法,涉及功能性成分的鉴定、功能性成分的分析方法、作用机制的阐明、功能性证据的获取、功能性成分含量的保障等。在报告结尾部分对已上市功能性标示农林水产品的实例进行了介绍(包括橘子、番茄、苹果、豆芽、绿茶、大麦、大米、高体鰤、菠菜等)。 在大会报告环节,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产业局食品制造科基准认证室石丸彰子女士对《日本农林标准(JAS)制度》进行了解析。她首先介绍了JAS制度的概要,涉及JAS制度中可制定的多种标准以及JAS制度的认证机制。在报告的后半部分介绍了标准事例1-酱油JAS,内容涉及了JAS认证酱油的质量管理以及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举措等。随后还介绍了标准事例2-试验方法JAS,内容涉及健康有效成分的试验方法JAS以及试验方法JAS的效果等。针对试验方法JAS的效果,石丸女士指出,通过制定并有效运用通用标准,可实现产品中成分含量的客观比较以及便捷的操作性,由于是一种通过试验室间的联合试验等确认过妥当性的试验方法,因此,有效利用这种试验方法,可减轻功能性标志食品申报企业的负担,而且,有效利用试验方法标准,可提高以功能性为诉求的商品的附加价值。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产业局食品制造科基准认证室石丸彰子女士做大会报告 与会中国行业专家与日本专家展开了长时间的热烈交流 在研讨会的后半程,岛津中国质谱中心李晓东部长介绍了《食品功效成分分析全面解决方案》。他首先介绍了与食品安全、质量管理、食品开发相关的食品成分分析与评价的设备,随后,以丰富的实例分别介绍了与安全、美味、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分析与评定解决方案。来自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的技术专家就上述解决方案中涉及的一些先进技术做了详细解析。尹宏瑞先生在题为《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在营养功能性研究中的应用》报告中针对食品以及保健品中营养、功能性组分易氧化,光敏感等特点,分别以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维生素等样品分析为例,讨论使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实际案例表明,在线超临界流体联用系统(Online SFE-SFC)中,样品在前处理过程中一直处于避光且无氧环境,有效避免了不稳定化合物的降解或氧化;因超临界流体特殊的理化性质(如粘度低、溶剂性强、极性可调解),可实现SFC对不同极性同时检测。此外,还能获得比常规液相更快的分析效率,有利于成本控制。韩美英博士做了题为《成像质谱显微镜在营养功能性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MSI(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质谱成像)是最近发展起来的基于质谱检测和显微镜技术的一种新型成像方法。质谱成像保留样品组织位置信息的同时,可以直接使用质谱仪测定生物体分子和代谢物,从而给出各种分子的二维分布图。本报告介绍的方法,无需标记,即可深入到分子层面完成成像,对植物组织中的营养成分,相对丰度及分布情况进行高通量,全面,快速的分析,为营养功能性研究提供全新的工具,并提高研究水平。质谱成像已经扩展到了所有研究领域,除了医学,药学研究领域以外,农业营养成分分析领域中也具极其重要的应用潜力。岛津中国质谱中心李晓东部长介绍了《食品功效成分分析全面解决方案》 尹宏瑞先生做题为《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在营养功能性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 韩美英博士做题为《成像质谱显微镜在营养功能性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 与会专家合影留念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托普云农为六盘水农业发展嵌入“智慧芯”
    六盘水位于贵州省西部,气候凉爽,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近年来,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六盘水市抢抓大数据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大数据+农业,建设运用由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搭建的智慧凉都农业云平台,深度融合新路径,为农业发展各环节嵌入“智慧芯”。农业大数据平台 迄今为止,六盘水市在建的农业物联网项目已有9个,涉及猕猴桃、蔬菜和养牛、养猪、养鸡产业,其中物联网覆盖猕猴桃产业基地1.212万亩,占猕猴桃种植面积的6.67%。托普云农承建的智慧凉都科技农业云实现了六盘水农业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的同时采集。平台由农业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资监管、综合服务平台等板块组成,已录入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园区分布等基础数据。大数据平台中的八大业务系统涵盖基地实景、物联网监控中心、图片中心、统计分析热力图等模块,其中植保四情(苗情、虫情、墒情、农情)监测点、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设施农业监测系统成为应用最多的解决方案。 2018年5月智慧凉都云作为六盘水市智慧城市的重要体验部分亮相2018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六盘水分论坛,赢得六盘水市政府副市长李恒超、中国电信贵州分公司副总唐诗词、六盘水市长等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与会领导参观托普云农智慧凉都科技农业云平台 六盘水智慧凉都云建立的专业应用系统,打通了全市农业信息壁垒,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在线化。打造了具有六盘水特色的“1+1+N”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形成了全市农业信息一张图,让智慧凉都云真正成为了“领导驾驶舱”、“业务直通车”、“公众服务窗口”。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