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气象局分析

仪器信息网气象局分析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气象局分析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气象局分析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气象局分析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气象局分析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气象局分析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气象局分析相关的解决方案。

气象局分析相关的论坛

  • 检测机构诉赢浙江气象局 打开“官方垄断”大门

    浙江杭州科安检测有限公司提交了一份行政许可申请,要求获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却被浙江省气象局告知“不予受理”。为此,科安公司一纸诉状将浙江省气象局推上了被告席。近日,《法制日报》记者从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这起“民告官”案科安公司一审获胜。  此案折射出,目前防雷装置检测工作几乎被气象局下属的防雷事业单位包揽,存在行政垄断之嫌。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牛太认为,此案的胜诉,或有助于民营企业叩开某些传统垄断行业的准入大门。检测机构诉浙江气象局垄断案一审胜诉: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20227/074651.shtml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聚力攻坚温室气体观测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自主可控,观测精密——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观测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青年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为推动我国温室气体观测事业的发展而努力。紧紧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统筹规划,面向气象高质量发展对温室气体站网建设、能力提升和质量加强的业务服务要求,针对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决策部署,为精确评估我国减排成效并“摸清家底”,在精密观测和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狠下功夫。创新团队由来自青海、浙江、广东、黑龙江等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以及复旦大学的20名青年组成。汇集了各单位的业务专业知识以及来自科研、高校、企业等优势资源,致力于温室气体观测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推动我国温室气体观测事业发展。该团队从我国温室气体观测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包括由于观测装备国产化不足限制大规模开展、二氧化碳/甲烷缺乏国家计量基准、观测主要在近地面垂直观测资料缺乏、温室气体浓度时空变化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等,设立了四个方面共计12项任务,努力推动装备自主、计量可控、观测立体、数据可靠、服务有效。这些任务旨在解决现有观测体系存在的瓶颈,推动温室气体观测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为确保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创新团队依托于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并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对温室气体基础设施和数据产品的要求,建立了高精度温室气体装备测试平台、运行监控和数据质控平台、标气管理和标准平台等业务信息化平台,为团队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了观测装备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该团队在温室气体观测的立体化方法和技术上重点着力。为了弥补垂直观测资料相对较少这一不足,创新团队利用高山观测站和气象探空等平台,开展了大规模的垂直观测。以此成功获取了不同高度上的温室气体浓度和变化趋势数据,为气候模型和减排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针对观测装备的需求,该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光腔衰荡法国产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主机噪声降低技术取得新进展。针对国产光腔衰荡法国产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主机艾伦方差所示低频噪声较大的问题,使用多手段降低衰荡时间不确定度。采用三角环形腔极大提升有效光程,进而提升整体精度;通过抑制高阶模引入的拍频噪声,利用稳频技术压窄激光线宽等方法降低背景噪声,提升信噪比,降低探测不确定度。目前,已在两个大气本底站国产光腔衰荡法国产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主机开展观测试验。该团队完成了低干扰进气除水系统的集成、测试和应用示范。结合大气本底站业务运行和维修维护经验,采用低露点无尘压缩气源、无损渗透除湿干燥管、集成组装式电磁阀组、定制低泄率无油隔膜泵、小型化气体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等多项新技术、新装置,优化了气路结构设计,形成集成紧凑的预处理系统。目前,已在浙江省多个温室气体观测站开展应用示范。此外,该团队还完成基于小型无人机的园区观测试验预研工作。10月,在上海东滩湿地公园完成两个航次500米以下的温室气体垂直廓线研究,获得初步的甲烷浓度廓线。针对超级排放源园区,确定大致羽流分布和羽流横截面浓度分布,制定观测实验方法。该团队非常注重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为温室气体减排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在温室气体观测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温室气体观测事业的发展,还为温室气体减排和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来源:中国气象报社][align=right][/align]

  • 中国气象局出台的行业标准《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

    在今年以前,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情况下,湿度小于60%才被叫作霾,湿度在60%以上就是雾。但是,今年这个标准改变了。根据二氧化碳、液氮以及特种气体的化工制造企业介绍,中国气象局出台的行业标准《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从今年开始实施,行业标准将数值提升至80%,也就是说,相对湿度在80%以上才叫作雾,80%以下就成了霾。 “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的,以前可能叫作轻雾天气,但是到了今年就变成了霾,所以,标准的改变,是今年雾霾天数增多的一大原因。”杭州市气象局总工程师宋健说。  杭州委托中国气象科学院从2008年开始,做了四年调查,表明杭州空气污染在夏季受到外来影响的比例是56%,冬季是72%。年度平均是65%。从数据上能发现,外来污染输入主要在于季节主导风向的改变。 专家解释,“夏天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送来的是海上洁净的空气,所以空气质量特别好。秋冬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往往把北方取暖形成的污染团推送过来,再加上杭州处在静稳的空气状态下,不利于空气的扩散。所以冬天一刮西北风,就开始遭殃。”  杭州市环保局局长胡伟将逆温气象条件下的逆温层比作一个锅盖,就是这个锅盖,把杭城团团罩住,本地污染不断堆积,外来污染不断推进来,PM2.5的数值直线上升。

  • 【讨论】气象局副局长——今年中国气候极端异常

    [size=4]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极端异常,气候与1998年比较相似,有可能维持并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就目前气候状况来看,今年冬天有可能出现低温现象。[/size][img]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7/71/712146700FF4F02B682A94218DECD0F2.jpg[/img]

  • 气象局专家:航空器排放亟待纳入大气污染环境监管体系

    央广网上海1月19日消息(记者温飞)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昨天,上海市出现重度污染,上海市环保部门发布了今年以来的首个蓝色预警。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被雾霾灰霾围城,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与此同时,大气污染防治也成为焦点。著名灰霾专家、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吴兑日前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飞机等航空器的排放亟待纳入大气污染的环境监管体系。  从1987年开始,吴兑和他的科研团队便一直关注和研究灰霾问题。2011年,吴兑首次提出"灰霾是继吸烟后导致肺癌的头号杀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社科院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显示,我国雾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主要源于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以及地面灰尘等。吴兑表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污染源,一直在被忽视。  吴兑:航空器的排放至今是失于监管,一架大型飞机一个起降就是4吨油,一个中型飞机起降就是两吨油。所以说一架大型飞机的起降大概就相当于600辆的双班出租车的排放量。像北京首都机场和北上广这三个地区的飞机航班,每天都超过1000架次。所以说每天的飞机起降排放的交通的污染物,相当于至少60万辆机动车,而且算的是双班出租车。你要是算到这些私家车一天开这么1个小时2小时或者是算到公务车一天也就是动几架,那就相当于数百万辆机动车。所以飞机、航空器的排放应该是尽早监管。  吴兑表示,国家对于工业燃烧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等这些行业建立了相应的严格的排放标准。但是,飞机等航空器的排放标准以及日常监管、前期建设的环境评价却严重缺失。吴兑呼吁,飞机、航空器的排放亟待纳入监管体系,刻不容缓。  吴兑:在我们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里是不对航空器和机场进行大气环境评价的,机场建设过程中没有像电场、石化场那样对大气的环境评价非常的严格和重视,它是缺失这一环的。这个是建设前期,运行之后我们对汽车尾气、能源的排放、工业炉窑的排放都是有非常严格的排放标准,但是对于航空器这方面日常监管也是缺失的。所以从前期建设的环境评价也是缺失的,到了运行之后的机场的大气环境监管也是缺失的。最近这一两年环境保护部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可能很快会相应有针对性的法规出台。  吴兑表示,灰霾的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治理灰霾,任重而道远。  吴兑:灰煤天气本质是细粒子污染,治理细粒子的难度比治理粗粒子的、粉尘污染和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难度要大得多。比如说应英国这个所谓原来说是伦敦的雾都,实际上现在的科学认识它就就是个霾都。从欧洲、北美治理这个过程,治理到现在他们都经历了50年,所以我想我们至少要打个对折,要20、30年。另外一个,如果咱们按照WHO的质量准则,到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这么四步走的话,每一步考虑是3-5年的话也要20年。

  • 我国气象与环保两部门(体系)将联建PM2.5监测网

    气象也在做灰霾监测、PM2.5监测,环保也在搞。一个城市,两个体系,多浪费!这下联合做,能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也说不准将来,这两个部门会合并!大了说气象和环境他就是一回事情,再说整那么多部门干嘛!  中国气象报记者高琳报道 近日,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发布,加入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针对新标准的实施,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气象部门将与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尤其是要加强极端天气条件下空气质量应急联动。  陈振林介绍,气象部门与环保部门在空气质量监测、预报方面的合作由来已久,从2000年开始,两部门即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联合开展了空气质量预报。针对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气象部门将与环保部门联合修订空气质量预报标准和规范,及时跟上监测最新进展,调整相应业务,继续做好空气质量预报工作。  在监测方面,由于气象部门区域观测点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地方,环保部门的观测点则在城市,气象部门将联合环保部门将已经建立和即将建立的监测站联合组成PM2.5观测网,力推信息资料共享和资源互补,在省会城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开展相关监测。  陈振林说,气象条件是影响空气质的重要因素,两者密切相关,大风、沙尘和雾霾等天气的预报尤为重要。今后气象部门将与环保部门在空气质量监测、预报和预警服务联动方面加强合作。

  • 防雷装置检测只取得了CMA的认证,气象部门的资质没取得,现在能开展业务吗?

    [font=微软雅黑, &][size=15px][color=#4083ff][b]回答1:[/b][/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 &][size=15px][color=#262626][b][/b]不能,自己查38号文。[/color][/size][/font][color=#4083ff][b][font=微软雅黑, &][size=15px]回答2:[/size][/font][/b][font=微软雅黑, &][size=15px][/size][/font][/color][size=15px][color=#262626][font=微软雅黑, &]防雷又移交给气象局管了,没有气象局资质一些县城如果当地监督部门承认你可以用,但是防雷需要气象局资质是一个大趋势了,被有资质的同行举报也容易出麻烦。[/font][font=微软雅黑, &][/font][/color][/size][color=#4083ff][b][font=微软雅黑, &][size=15px]回答3:[/size][/font][/b][font=微软雅黑, &][size=15px][/size][/font][/color][size=15px][color=#262626][font=微软雅黑, &]不能开展此项业务。根据《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第三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管理和认定工作。” [/font][/color][/size][size=15px][color=#262626][font=微软雅黑, &][/font][/color][/size][size=15px][color=#262626][font=微软雅黑,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四章第二十条:“防雷装置检测机构的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认定。”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二十四条:“专门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证:………”[/font][/color][/size][size=15px][color=#262626][font=微软雅黑, &][/font][/color][/size][size=15px][color=#262626][font=微软雅黑, &]从上述法规条例可以看出,防雷检测资质的认定及管理由气象主管部门负责,从事防雷检测的单位应具有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因此CMA只能作为防雷检测的一个补充。[/font][/color][/size]

  • 【转帖】【新闻】高性能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开发和应用

    安徽蓝盾 “高性能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开发和应用”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获批仪器信息网2013/12/25 14:30:45 点击 96 次日前,国家科技部正式下发《科技部关于2013年度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立项的通知》(国科发财636号),由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牵头单位的“高性能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开发和应用”获得正式立项批复。该项目开发周期为4年,项目总投资5515万元,其中国家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经费资助2445万元。项目由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药科大学等十余家产学研合作单位共同承担。 项目拟开发高性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气象探测、药品生产过程分析和药品筛查等领域分析。通过本项目的开展,将加快推进我国高端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关键技术的国产化进程,推动我国红外光谱分析仪器产业发展,尽快实现我国红外分析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项目牵头单位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军工企业,公司在光学、电子及信息技术、精密机械制造等领域积累了四十余年的科研、生产经验,主要从事环境监测、气象探测、工业过程分析、食品与药品安全监测、智能交通等行业仪器和软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环境监测、气象探测、智能交通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该公司通过“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在科研、产业和行业用户之间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优势互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红外光谱仪产业链,服务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 六要素气象分析仪一体化设计模式

    六要素气象分析仪一体化设计模式

    六要素气象分析仪一体化设计模式在气象行业的发展中,通过六要素气象分析仪可以很好地减少人工操作误差,提高气象观测质量。另外,通过六要素气象分析仪的应用也可以很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通过加强气象站设备保障与传输网络维护工作,保障六要素气象分析仪稳定运行,对于促进气象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六要素气象分析仪工作中会出现一个故障,对气象站正常运行造成很大影响,主要对气象观测故障和传输网络维护进行阐述,以供参考。在气象行业的发展中,通过六要素气象分析仪应用可以更好的提升观测效率和质量,而气象设备和传输网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做好维护工作,保证气象站数据传输稳定运行。[img=六要素气象分析仪,500,5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3/202203300910090730_967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规范使用自动站的各项仪器是保证六要素气象分析仪稳定运行的前提。需要特别注意采集器、变送器的插座对应电缆,清楚电源开关的位置,以及通电、断电的先后程序。在使用仪器之前必须检查六要素气象分析仪的各项仪器安装是否规范,检查配备的仪器是否齐全,各仪器是否有破损,电缆长度是否达到要求。六要素气象分析仪仪器安装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带电接插各种接线端子,不能带电撤换或安装传感器。安装各类传感器时应先关闭采集器电源,然后再链接传感器的电缆。雨量传感器由于其特有的电路工作原理,支持热插拔,在安装时可以不用关闭采集器,但应注意先把信号线拔下再更换,避免出现人为的降水记录,影响到记录的准确性。为保证六要素气象分析仪观测的准确度,六要素气象分析仪必须能对影响仪器正常运行的各类故障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及时排除仪器故障,以保证自动气象设备处于正常连续的运行状态.如遇采集器不正常时,应进行“0”复位处理,并做好数据备份,如采集器故障无法进行“0”复位处理时,应立刻使用备份采集器;如遇雷暴天气时,注意及时切断市电的连接,采用UPS供电,尽量保证业务仪器设备安全和正常运行。[img=六要素气象分析仪,500,5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3/202203300910286085_6842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

  • 工业物联之无人自动气象站联网—锐谷智联

    背景描述:为了增强降雨预报准确性,实现利用精细化的城市内涝气象预警服务系统为市排水集团排除积水服务。各地市气象局不断增设无人自动气象站,以提高预报的精准度;无人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它由传感器、采集器、GPRS/CDMA 1X 网络通讯接口、系统电源等组成,实时传输监控现场气象情况;此外,部分偏远地区一般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无人自动气象站一般分布在无人值守的露天现场,一方面需要承受高温、冰冻、雨雾、粉尘、雷电等恶略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要与气象监控中心建立可靠的GPRS/CDMA 1X的网络连接。方案描述:更具现场采集器数量及采集器接口不同,选择Router或是DTUDTU可通过CDMA 1X,GPRS,SMS(GSM)等方式提供数据传输Router支持多种网络接口,3G/2.5G及ADSL等方式,为现场提供网络连接产品及方案特点:工业无线路由器R9200 系列产品采用3G/ADSL接入网络,可用于大型无人自动气象站,并与站内多台以太网采集器相连全工业级芯片及可靠性设计,工作温度达-25~70℃,工作电压达12~48V,可在苛刻环境下提供稳定网络通过工业四级电磁兼容性测试,可抵御雷雨天气过程中,大幅降低供电线路上“感应雷”的影响支持运营商VPDN/DDN专网及VPN和访问控制技术,为关键气象通信保驾护航支持锐谷智联Device Manager平台,大幅提升网管效率,节省运营支出工业无线数传终端DT7010产品采用GPRS/SMS(GSM)/CDMA接入网络,可用于小型无人自动气象站,并与站内单台串口采集器相连超低运行功耗设计,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电流互感器等设备进行供电全工业级芯片及可靠性设计,工作温度达-20~70℃,工作电压达5~35V,可在苛刻环境下提供稳定网络支持运营商VPDN/DDN专网,为关键气象通信保驾护航支持锐谷智联Device Manager平台,大幅提升网管效率,节省运营支出联系电话:一8350二9柒6五1

  • 科技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气象局 林草局关于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b]科技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气象局 林草局关于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生态环境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气象局、林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针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大科技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气象局、林草局编制了《“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align=right]科技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align][align=right]气象局 林草局[/align][align=right]2022年9月19日[/align]  (此件主动公开)[align=center][b]“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b][/align]  针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大科技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b]一、形势与需求  (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与挑战。[/b]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是,我国生态环境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求及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面临新的挑战。一是生态环境监测、多污染物协同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尚无法支撑更高效率、更加精准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是传统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难以满足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要求。三是常规污染物和新污染物问题叠加,环境健康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环境应对等研究需要加强。四是部分环保装备国产化水平不高,环保技术装备产业竞争力不强。五是生态环境新材料、新技术整体处于跟跑阶段,新技术与生态环境领域融合不足。六是温室气体减排压力空前突出,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和应对气候变化面临重大技术挑战。  [b](二)国际生态环境科技发展趋势。[/b]  国际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向多污染物全过程协同治理方向转变,突出解决复杂生态环境的系统问题。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的大气、水、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向全过程精细化转变,实现精准施策。水、固废等污染控制由安全处置上升到循环利用新阶段,污水和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成为热点。快速有效生态环境监测、多污染物多行业全过程控制、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经济高效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开发成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重点。  针对全球问题和区域协同治理的绿色技术研发日渐成为社会关切,谋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以全球环境公约为代表的全球协同治理更加广泛。世界各国围绕联合国确立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将系统解决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环境履约及跨国界污染等作为重点,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  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防控,积极推动绿色替代技术创新。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日趋严格,人群健康风险、生态安全等成为研究热点。在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及更高分辨率暴露评价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大气污染物急、慢性暴露与人群健康损害的暴露反应关系,为世界卫生组织提高环境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基准/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各类新型污染物治理、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管理、化学品全过程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各种绿色替代材料和功能材料开发成为发达国家生态环境管理和研究重点。  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特征更加明显,多领域取得颠覆性技术突破,技术装备呈现智能化趋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生物技术、新材料、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多种新兴技术手段飞速发展,多学科交叉显著推动了生态环境科技进步。生态环境监测向高精度、动态化和智能化发展;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定向、仿生及精准调控资源技术成为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环保装备向智能化、模块化方向转变,生产制造和运营过程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b](三)“十四五”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发展需求。[/b]  为积极应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需要加快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污染治理中难啃的“硬骨头”。针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性治理不足,高精度生态环境监测不足,生态环境全链条监管、多污染协同治理及综合防控技术薄弱等问题,在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突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与绿色发展技术,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科技创新,重点开展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防治、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风险协同防控、减污降碳协同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区域流域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形成多介质生态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能力。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构建服务型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环保产业竞争力。针对固废资源属性识别不足、风险溯源与精准调控困难,难利用固废产排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新型废旧物资报废问题凸显,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不足等短板,推动产品生态设计、过程清洁生产、产业链接利用、区域废物协同处置利用等重大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建立废物源头减量与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发展环境生物、环境材料、智能环境等前瞻新技术,提升支撑生态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环保装备产品供给能力,壮大环保产业。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共同挑战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提出中国方案。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模型评估等基础研究落后,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亟需加强,全球气候治理及国际环境公约履约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加大对地球系统模式、重点领域温室气体减排关键技术创新,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性参与和引领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提升全球气候治理和环境履约能力。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生态环境健康风险应对水平。针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危害性数据、暴露评估和绿色替代技术、新污染物评估分类方法不足等问题,推进化学污染物、病原微生物、耐药细菌等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管控技术创新,研发化学品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方法,提升危险废弃物、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态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强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生态环境应对,支撑健康中国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b]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为目标,以解决“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难点为突破口,坚持需求导向、前瞻布局、交叉融合,统筹政府和市场资源,把握好生态环境学科与其关联学科、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的关系,着力加强生态环境系统认识与调控的源头创新,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构建技术转化应用创新体系,为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促进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b](二)基本原则。[/b]  坚持系统治理、重点突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观念,强化生态环境各领域各要素协同治理,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围绕重点区域、流域、海域和热点难点问题,系统部署科技创新重点任务,集中资源,攻坚突破。  坚持深化改革、协同创新。强化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机制改革,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政策创新深度融合,加强科技部门与行业部门和地方的协同,探索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与国家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管理与产业发展政策的联动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发力。加强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作用,构建多主体融合、多渠道汇集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格局与协同机制,推动生态环境问题协同解决与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学科交叉、国际合作。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技术与信息、生物、材料等变革性技术的交叉融合创新,探索建立推动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在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履约等领域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b]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b]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为重点目标,深化生态环境健康、化学品安全、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研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风险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端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引领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完善适合生态环境学科、产业特点的科技创新模式,构建面向现实与未来、适应不同区域特点、满足多主体需求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  [b](二)具体目标。[/b]  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方面,突破一批高精度、多成分污染物多介质综合监测技术,大幅提升分析仪器关键元器件的自主知识产权水平,高通量、高灵敏、便携式大气污染监测设备实现地面至10千米智能立体探测,臭氧预报准确率大幅提升;构建覆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生物、耐药细菌/基因、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智能化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和风险预警技术体系,为生态环境监管、治理成效评估及科学研究提供先进技术手段。  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安全方面,创新人与自然耦合生态系统演变机制、生态产品开发与价值实现模式、流域/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构建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恢复与治理、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地上—地下与陆海统筹生态保护修复、流域控制性水库群联合生态调度、生态安全监管与风险管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入侵防控等技术,支撑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建成3~4个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典型示范区,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  多介质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面,聚焦水、大气、土壤、固废、生态等重点领域,突破多污染物、多尺度、跨介质复合污染监测预警—精准管控—系统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全链条理论与技术瓶颈,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污水资源化利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等技术研究与示范,大幅提升消除区域重污染天气调控准确率,研制一批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源头替代材料,建立涵盖绝大部分未定标高关注污染物风险管控标准,显著提高场地安全利用率,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提供支撑,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方面,深入认识区域物质代谢转化规律及废物资源生态环境属性交互作用机理,突破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无废工艺绿色环境过程、多源复杂固废协同利用等重大技术与装备,攻克制约废物源头减量减害与高质量循环利用的关键材料、核心器件及控制软件,提升装备的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形成多套跨产业、多场景综合解决方案,显著提高新增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支撑污染显著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构建。  新污染物治理与国际履约方面,加强高危害化学物质与新污染物危害机理、追踪溯源与综合评估模式等基础研究,加强新污染物有关化学品的绿色替代标准与技术创新,开发一批高通量/高内涵毒性测试与计算预测技术,构建国家化学物质生态环境危害和暴露信息数据库,突破病原微生物、耐药细菌核酸与活性快速定量检测等技术瓶颈,构建新污染物/化学品/病原微生物/耐药细菌/耐药基因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控技术体系,建立典型区域、流域、废物、新污染物的全过程生态环境风险控制技术体系。  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重点领域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重点突破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示范。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与替代技术研发,加强碳中和前沿颠覆性技术探索,开展百万吨级CCUS全流程工程示范。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与评估,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研究,推动我国气候变化适应技术创新与示范。  [b]四、重点任务  (一)生态环境监测。[/b]  1. 大气PM2.5与O3污染综合立体监测技术。  突破大气PM2.5与O3及其主要前体物的精准探测、智能关联感知、天空地一体化遥感技术;自主研发高时空分辨大气立体观测技术装备、现场快速监测为主的污染源监测技术、便携式仪器设备及大气汞监测技术装备;重点突破在用汽油车高蒸发排放VOCs识别、柴油车和非道路高NOx快速检测及面向国六车的分布式车载诊断检测和在线监控大数据管理应用等技术和设备;研究大气恶臭污染在线监测、影响评价、精准溯源技术;构建业务化立体观测网络,建立基于立体监测的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形成大气多要素智能立体监测—质量控制和保证—大数据综合分析技术体系;研发全组分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和臭氧层消耗物质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在典型地区开展业务化应用示范,满足新时期大气PM2.5与O3协同防控需求。  2. 水生态环境先进监测装备及预警技术。  研发地表水多指标自动监测设备、部件与配套标准样品,重点研发免/少试剂小型监测设备;发展污染源偷漏排预警与污染溯源技术;研究水污染物通量监测关键技术,构建河流—入海口—海湾/海岸带协同的水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发空间大尺度遥感监测与反演技术,建立全流域及近海的监测—预警—预测信息平台。  3.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天空地协同综合监测与评估技术。  开展多源遥感、实时监控等大数据协同分析,研究重要生态环境空间人类活动干扰快速识别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破坏影响评估技术方法;构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成效监测及评估技术体系;突破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和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生态环境遥感和地面监测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实现地面点监测数据与遥感监测数据的有机融合,形成高可信度、高精度、可业务化的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体系;在典型地区开展综合监管与评估业务化应用示范。  4. 污染源多要素智能化协同监测技术。  开发高灵敏度高稳定性智能化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重金属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场地土壤重点污染物原位在线检测技术与智能设备,地下储罐、管道周边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隐患快速检测设备,场地污染现场检测与监管一体化技术与移动式装备;研发基于薄膜界面探测技术的污染地块现场检测技术,场地土壤中恶臭物质识别、检测和控制关键技术,完善卫星遥感、走航观测与污染源自动监测等协同执法监测技术;研究建立污染源多维度自动监控技术及全过程质控体系。  5. 天空地温室气体监测技术。  开展典型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源排放、城市碳排放监测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区域尺度碳排放通量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温室气体自主监测设备研发,开展碳监测卫星遥感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星地协同高精度温室气体遥感自主反演及多源卫星数据融合同化研究,开展受控温室气体泄漏风险现场试验。  6. 生态环境应急多源数据智能化管理技术。  整合水质、水文和生物等多源数据和预警模型,构建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生态环境风险分级预警、应急监测响应的智能化技术平台;研究重大突发生态环境事件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典型新污染物的溯源解析技术、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开发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便携、走航等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新技术与新装备并开展示范应用。  [b](二)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b]  1. 城镇水生态修复及雨污资源化技术。  研究气候变化等多重胁迫下区域水生态环境响应机制,研发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排水系统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范式;开发城镇韧性排水管网运行维护技术及雨污水、污泥绿色低碳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建立城镇排水系统与水生态环境过程模拟技术平台,研发厂—网—河—湖—岸联动的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技术,在典型城市开展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的“三水”协同治理示范工程。  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研发农业面源径流污染源头阻断技术,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养殖废水与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水平,建立基于农牧业生产特点的污、废污染协同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高关注农药等污染物多尺度多介质输移过程和转归机制,突破农牧业生产中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构建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及生态环境恢复模式;开展典型小流域/区域应用示范,形成自然融合的美丽乡村水生态环境建设范式。  3. 工业废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构建以生物毒性及特征污染物控制为目标的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可行技术体系;开展高毒废水致毒物质甄别,建立工业废水中高致毒化学品清单;发展难降解有机物强化氧化技术与绿色分离装备,开发废水源头减排、资源回收、能源利用与毒性削减多目标协同处理技术;研发高盐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适用技术,创新废盐资源化与利用途径;建立工厂废水与园区综合废水协同处理与高效回用新模式并开展示范。  4. 饮用水绿色净化与韧性系统构建技术。  研究建立不同流域不同类型水源风险污染物优控清单,开发水源地水质预警、调控与修复技术;研发少药剂、短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工艺与装备及特殊水源的可持续净化技术;开发管网水质稳定维持及漏损检测控制与龙头水质保障技术;研究高韧性供水系统理论,开发供水系统全过程模拟基础模型,发展新型智慧化供水系统建设与运维技术并在典型地区开展示范。  5. 地表—地下统筹水生态环境修复与智慧化管控技术。  开发河湖库及地下水物理与数值模拟基础模型,突破水系统健康诊断与病因识别及预测预警技术;研究重点流域、重点湖泊水循环及地表、地下水生态环境耦合作用与演化机制、地下水污染扩散机制及风险管控技术;突破地上—地下统筹的生态环境实体与数值模拟及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地表—地下水生态环境协同修复及地下水安全回补技术;突破多目标优化的智慧管控模型及算法,研究多尺度水生态环境精准溯源、实时模拟、前瞻评估和智慧管控一体化技术及示范。  6. 水生态完整性保护修复技术。  研发重点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估技术,突破流域“水文—水动力—水质—水生物”多过程协同的系统耦合模拟预测技术,研究梯级水库拆除、水生生境改变、航运、十年禁渔政策等人类活动对水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影响,着力研发河湖自然缓冲带恢复、湖泊藻类水华控制、生态保育功能湿地构建、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构建、自然岸线稳定修复等技术。  [b](三)大气污染防治。[/b]  1. 动态源清单与大气环境自适应智能模拟技术。  研发污染源多污染物化学组份原位检测、便携式检测和在线质控技术;建立关键活性物种源排放表征和校验技术,构建颗粒物和VOCs源排放化学特征谱库,开发动态源排放清单平台和数据产品;构建多尺度自适应环境大气动力学模式与再分析数据集,研发臭氧和细颗粒物智能预测和溯源仿真技术,实现7~14天多尺度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逐时预报预测。  2. 多尺度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跨介质的耦合机制。  阐明PM2.5与O3的污染成因、耦合机制及与前体物排放的非线性关系,构建基于大气氧化性调控的PM2.5与O3协同控制原理;揭示多污染物在大气—地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解析氮碳硫汞等循环过程对区域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和调控策略的影响;量化气候变化对污染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及其对重污染的贡献,提出气候友善的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持续改善策略。  3. 大气复合污染健康损害机制与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技术。  阐明大气污染组分和生物气溶胶的人体暴露特征、健康危害及其机制,构建居民对大气污染响应的全系列健康效应谱,研究大气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确定原理及方法;研发高精度近地面道路交通特征污染物暴露评价技术,评估大气污染的疾病负担;研究大气沉降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机制与剂量—响应关系以及大气典型污染物生态环境基准制定的理论与方法;突破室内多污染物检测、调控及净化技术与核心材料,构建面向突发事件的室内空气净化与病原体消杀技术。  4. 多污染物源排放全流程高效协同治理与资源化技术。  重点突破移动源近零排放、非电行业NOx超低排放、VOCs多源全过程控制和超低排放监测监管等关键技术,研发多污染物全流程高效协同治理与资源化、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等关键技术和智能化装备,构建多污染物低成本超低排放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技术体系,选择重点行业和工业园区开展工程示范,支撑重点行业实现多污染物超低排放。  5. 多污染物多尺度跨行业区域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调控技术。  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的费效评估,突破多目标协同减排路径优化、多部门跨区域协同调控、重污染过程预警与实时评估等关键技术,开发能源—大气环境精细化动态耦合与减污降碳评估模型,构建PM2.5与O3协同控制智慧决策支持平台。  [b](四)土壤污染防治。[/b]  1. 土壤复合污染成因、风险基准与绿色修复机制。  明确我国土壤复合污染时空特征、扩散转化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土壤抗生素及抗性基因、微塑料、纳米颗粒材料、全氟化合物、病原菌等新污染物的赋存特征和毒性机制,评估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生态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建立不同区域土壤和地下水主要污染物的生态环境基准,构建土壤复合污染多介质协同治理与绿色可持续修复理论及方法。  2. 农用地污染修复和可持续安全利用技术。  研发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长效钝化和减量化、有机物污染土壤协同增效生物修复、无机—有机复合污染土壤联合修复技术等,建立农用地土壤污染分区精准治理与可持续安全利用技术模式;发展经济高效安全的农用地土壤白色塑料、微塑料及其他添加剂污染治理技术;因地制宜形成“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过程拦截—末端治理”的农业源污染防治成套技术模式。  3. 土壤污染精准识别与智能监管技术。  研发高精度、多功能、弱扰动的土壤与地下水现场原位采集技术;研发土壤污染科学评估、多维精细刻画和精准预测预警技术;开展土壤污染物的累积变化趋势及预测预警方法研究;开展土壤和地下水中典型有毒有害污染物和新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比选,建立健全标准化测试方法;建立土壤生态环境大数据与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拟建、在产和退役场地土壤污染全链条智慧监测与防控。  [b](五)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b]  1. 固废风险智能感知与数字化管控技术。  研究固废污染跨介质迁移转化与阻断调控机制,形成多场景跨尺度风险溯源调控技术;突破固废4D断层扫描、痕量元素灵敏感知、大尺度区域废物精准探测等关键技术,开发固废不同利用处置场景生态环境风险智能感知与管控技术;研发绿色低碳循环多目标协同优化技术,完善资源、经济、生态环境效应综合预测评价方法体系。  2. 典型产品生态设计与绿色过程调控技术。  针对塑料包装、汽车等重点产品,研究全生命周期生态设计与评价方法,突破可降解塑料高效制备等关键技术,开发可降解塑料降解产物分析检测技术,研发固废资源化产品及原生产品的碳标签评价基准方法;针对冶金化工行业,突破湿法冶金反应过程危废原位减量、冶炼铁渣还原熔炼梯级利用、硫氯化工过程强化废盐减量等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形成成套化标准体系。  3. 工业固废协同利用与产业循环链接技术。  开发高精度光电识别分选、杂质多场强化分离、有价组分富集分离、全量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形成尾矿、磷石膏、气化渣、煤基固废、冶炼渣、复杂废盐、油基渣泥、有机固废等大宗工业固废/危废安全增值利用技术;攻克高温在线检测元器件、耐蚀耐温炉衬等关键材料与部件,开发自适应协同熔炼、高温等离子转化、超声/微波场强化等核心装备,形成大宗多金属工业固废、城市矿产等多源金属固废协同利用与产业循环链接成套技术。  4. 废旧物资智能解离装备与高值循环利用技术。  开发手机、平板电脑、家电等废旧集成产品智能拆解装备与高值利用技术,以及废旧高铁机车、飞机、风电机组等重型装备关键零部件智能拆解与再制造核心装备;攻克耐蚀炉衬、烟气净化等关键材料,突破废旧复合材料高效解离装备及有价金属清洁提取技术;研发城市低值可回收物的高值化回收利用技术、废旧高分子材料精细分选装备及高效解聚再造技术,以及原料深度提纯装备与高值循环技术。  5. 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高效分类利用技术及装备。  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装备研发和集成示范应用,推动解决小型焚烧处理、焚烧飞灰处置等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厨余垃圾特性的处理技术路线,提高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研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城乡多源有机废物高效厌氧发酵—沼气重整集成技术,开发城市污泥—秸秆能源梯级化利用装备;研究应急状态下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医疗废弃物关键技术,攻克高危感染性医疗垃圾安全处置技术与特殊场景移动式处置装备。  6. 固废资源化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  突破城市群多源垃圾集约化利用、城市/工业危废园区化利用等产城融合协同处置与多场景匹配集成技术;研发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聚区多源固废源头减量—过程控制—高端利用全链条综合利用集成技术;开发应急、生态环境修复、海洋等特殊场景固废快速减容—闭合循环技术及集成系统;建立重点区域集成示范,形成绿色低碳循环集成技术体系。  [b](六)多污染物跨介质综合治理。[/b]  1. 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治理和绿色修复技术。  针对重点区域的重点行业、工业园区、矿区、垃圾填埋场与危险废物处置场等典型污染场地,研发经济、长效、绿色的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阻控和修复新型功能材料;开展场地土壤与地下水中苯系物、卤代烃、石油烃、全氟化合物、六价铬等污染物的关键管控与修复技术研究;开发场地土壤—地下水多介质复合污染协同治理和绿色可持续修复技术与智能装备。  2. 多介质复合污染协同治理技术。  推进碳—氮源多介质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协同管控技术研究;构建都市区跨介质复合污染和生态环境全要素监测预报与协同防控集成技术,建立人群健康安全保障及污染暴露途径管控体系;研发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增效技术,构建空地一体生态环境感知—多介质生态环境实体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响应决策技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加强多介质复合污染协同治理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  3.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技术。  研究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污降碳协同技术,突破区域典型工业污染物全过程精准控制及无害化资源化技术;研究突破减污降碳陆海协同精准管控技术。  [b](七)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b]  1. 人与自然耦合生态系统演变机制。  研究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演变规律与成因,建立生态环境基准理论与方法;研究多尺度人与自然耦合生态系统演变特征、驱动力和反馈机制,发展人与自然耦合系统生态复杂性理论和稳定性调控方法;阐明生物个体/种群对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明确城市化过程和生态景观格局相互作用机制,开展生态系统模拟研究与应用。  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入侵防控技术。  研究典型地区生物多样性维持,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脱危与繁育,高附加值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构建与管理技术;开发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变化预警系统;发展入侵物种危害评估、智能监测与防控技术体系,加强对入侵物种认定标准、扩散规律、危害机理、损失评估等研究;研发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及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栖息地恢复技术。  3. 重要生态系统及脆弱区系统保护修复技术。  研发国家生态安全空间构建技术,建立生态风险监测评估预测预警和生态安全维护关键技术,开发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监管、评估技术,重大建设项目生态风险诊断方法;重点研发荒漠化、石漠化、森林退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模式,建立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生态问题诊断方法、恢复力评价、系统修复技术体系、系统稳定性和质量提升技术体系及保护修复综合效益评估技术体系。  4. 城市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技术。  揭示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形成过程、机理及健康效应,开展基于生态环境约束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发展生态空间格局优化方法、城市绿地生态功能修复与提升技术、旧城生态环境改造与生态环境健康社区构建技术;发展城市及城市群生态风险评价和管控技术;建立城市生态系统智能管理体系和调控模式,支撑生态环境智慧城市建设。  5. 生态产品开发与价值实现技术。  建立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综合绩效评估技术体系;发展生态产品价值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技术体系;重点研发不同类型生态服务产品的开发技术,探索重点生态功能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建立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导向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平台,开发基于生态产品与服务关联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厘定技术。  [b](八)新污染物治理。[/b]  1. 化学品高通量毒性测试和精细化暴露评估技术。  发展高通量/高内涵毒性测试技术,构建基于本土生物的毒理测试与毒性通路的多层次整合评估技术体系;发展基于计算毒理学与定量构效关系的虚拟筛选技术;发展识别污染物毒性作用路径的靶向测试技术;构建精细化暴露评估技术体系;筛选内暴露及早期健康效应标志物;构建化学品生态环境暴露、毒性效应的多维数据库;开展生态环境有害微生物定量组学研究,突破微生物及其感染活性检测新原理;开展基于深度学习和分子模拟的风险计算模拟和智能预测。  2. 化学品优先排序及分级分类、绿色替代合成技术。  开展化学品筛查、排序、分级分类研究,完善高产量高关注化学品的鉴别标准,提出我国优控化学品名录;研究优控化学品管理数据库和基本工具;研究基于构效关系与毒性基团的高风险化学品关键致毒机理;研究化学品分子结构设计与绿色合成替代技术,研发不少于50种绿色替代品。  3. 生态环境健康风险分级分区与管控技术。  开展饮用水、大气和土壤污染物复合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研发风险分级分区和地图表征技术,健康风险削减及控制技术;研发放射性污染监测评估与安全防控技术;发展室内空气净化及健康风险控制技术;构建基于生态环境健康风险的优先管控技术体系和监管平台。  4. 新污染物生态环境健康风险全过程防控技术。  研究多介质环境中新污染物快速筛查方法、追踪溯源、监测检测技术,探索新污染物危害与人体健康作用机理,研究新污染物的人群暴露基线与敏感人群的暴露特征,构建新污染物危害属性、暴露参数等基础数据库,开发新污染物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开发企业—园区—区域/流域的新污染物健康风险全过程防控技术,新污染绿色替代技术与产品;揭示新型生态环境有害微生物环境赋存、传播和变异规律,研究健康风险预警及阻控技术。  5. 噪声与人体健康风险基准及评估技术。  研究城市交通、工业、社会生活、施工等噪声引发人体健康风险的基准阈值,建立噪声对听力损失、心脑血管、神经行为功能等生理、心理指标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声景干预对患者、老年人等敏感人群健康效益的影响机理,研发公园、广场、历史街区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声景优化关键技术,构建人群主观感受与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均衡发展的声景规划与设计技术,营造健康人居环境。  [b](九)应对气候变化。[/b]  1. 气候变化大数据与地球系统模式关键技术。  发展多元数据同化、融合技术,建立气候变化风险和适应数据共享平台;研发地球系统多分量耦合同化技术,发展高精度地球系统模式,建立气候生态环境预测系统;构建气候—水文—生态—环境—健康跨领域风险评估模式、气候—生态环境—政策—社会经济动力学模式,发展气候生态环境风险预估技术。  2.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风险预警关键技术。  发展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多尺度影响评估和风险预估指标体系及定量化、动态化分析技术;研发高精度气候变化风险定量识别评估技术;构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定量认证指标体系,开展适应技术的效果测度;研发集气候变化风险识别—评估—预警—转移为一体的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平台。  3. 重点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  研究火电、钢铁、水泥、化工、有色金属、交通等行业深度脱碳技术和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支撑技术;开展重点工业、交通、建筑部门近零排放/净零排放示范工程,典型区域碳中和技术集成示范工程,建立示范工程的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估技术方法及相关数据库;研究甲烷、氢氟碳化物、氮氧化物等排放监测与减排替代技术和产品。  4.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  开展二代碳捕集、CO2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基于CCUS的负排放技术研发与示范、碳封存潜力评估及源汇匹配研究,海洋咸水层、陆地含油地层等封存技术示范,百万吨级大规模碳捕集与封存区域示范,以及工业行业CCUS全产业链集成示范,建成中国CCUS集群化评价应用示范平台。  5. 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  研发粮食主产区气候智慧型农业核心技术;研发畜牧业主产区适应气候变化核心技术;研发缺水区水资源再生及生态环境效应检测技术;构建城市(群)内涝防控技术及平台;研发京津冀、长三角气候风险与生态环境污染监测预警技术和平台;研发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发展脆弱生态系统、人群健康、重大工程等适应气候变化技术。  6. 全球气候治理支撑技术。  建立基于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技术体系,加强自上而下碳排放核算等方法研究,加强高精度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研究与数据库建设,研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履约中的关键问题,开发新一代综合决策支持模型,评估相关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社会经济影响与潜在风险。  [b](十)支撑国际生态环境公约履约。[/b]  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公约履约支撑技术。  研发受控氟(溴)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替代品,建立受控POPs的替代评估技术系统;研发无意产生的POPs和常规污染物协同减排技术以及受控POPs废物识别与无害化处置技术;筛选评估潜在POPs并研判社会经济影响,研究新增列POPs的履约方案。  2. 巴塞尔公约管控废物综合防治与成效评估技术。  研发公约管控废物的快速鉴别、特性分析和资源生态环境属性评估技术;研究废物越境转移风险评估、溯源和防控方法,开发公约管控废物名录增列预警、新管控废物回收利用及高毒废物脱毒与安全处置技术;构建废物分级分类管控技术体系,研究建立新增列受控废物履约成效评估方法。  3. 保护臭氧层公约履约成效评估与预警技术。  研发《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及其《蒙特利尔议定书》受控化学品减排技术,受控化学品的绿色安全替代品和替代技术,以及回收、再生、销毁技术;研发面向我国及周边地区的臭氧层耗损物质(ODS)排放溯源、履约成效评估和预测预警、替代品及其降解产物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潜在增列ODS及其生态环境问题应对技术;开发ODS在线检测技术,建立国家和区域履约成效评估方法。  4. 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履约支撑技术。  结合我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议定书的重大需求,研发生物多样性状况评估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化技术、退损生态系统高效恢复技术;研究海洋生物多样性及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技术并建立相关数据库;研究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评估技术,建立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决策支持技术体系。  5. 汞污染监管与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技术。  开发汞化合物在线监测、多维溯源和动态监管技术,开展汞废物阈值及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研发汞污染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和履约成效评估模型;研发管控产品、工艺和排放源的替代、减排技术及废物/污染场地无害化处理技术;建立我国汞物质流向图并提出汞公约履约策略。 [b] 五、保障措施  (一)创新组织实施机制。[/b]  加强科技部门、行业部门与地方的协同,探索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任务部署与国家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管理与产业发展政策多方联动机制。构建科技项目责任机制,由科技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示范企业、研发单位等签订多方协议,各负其责协同发力,实现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示范工程、生态环境标准、技术推广政策、产业培育一体化突破。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征集有意愿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骨干企业作为工程建设组织和依托单位,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激发创新活力,遴选有实力、有优势的研发单位,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予以分批支持。  [b](二)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b]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营造“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成果转化顺畅的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环境。发展一批由骨干企业主导、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专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跨学科、开放式、引领性的绿色技术创新基地平台和智库服务中心。加快发展绿色技术银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与金融服务、人才支持的贯通发展,形成承接变革性绿色技术产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和国际转移的综合运作服务体系,加快试点示范并全面推广面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保险补偿、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完善重点领域绿色技术标准,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评价和认证,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鼓励企业实施期权、技术入股,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投融资、激励及风险机制,加快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b](三)加强基地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b]  面向重点区域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重大国家需求,进一步整合当前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领域重要团队和顶尖科学家,发挥生态环境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生态监测研究台站网络作用,开展长期稳定连续观测、试验研究性科技示范,推动科学数据中心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发展。加大对多学科交叉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团队、技术经理人队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形成支撑国家重大需求、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生态环境领域战略科学家、高水平创新团队、青年科学家和技术经理人队伍。  [b](四)完善多元投入。[/b]  完善资金投入结构,拓宽生态环境领域科技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创新的力度,激励企业增加生态环境科技研发经费支撑,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联动的科技稳定投入新机制。加大生态环境领域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注重提升生态环境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建立对非共识的探索性风险资助机制,增加企业资金、风险基金、金融投资等资本对本领域发展的投资渠道。  [b](五)深化生态环境国际科技合作。[/b]  加强国际双多边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区域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等研究合作,积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中欧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旗舰计划、中德应对气候变化联合研究、中加清洁技术工作组、中新(加坡)水资源联合研究、中挪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合作等国际合作计划,推动中美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开展可持续发展南南合作、营造良好合作环境,多角度谋划开展科技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加强创新成果共享。

  • 气象色谱分析甲烷

    请问哪位高手可以告诉我,如果在混合其中同时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氮气氧气、水等,如果用气象色谱分析的话,用什么柱子比较好,只要测出甲烷就可。还有检测器,用什么比较好。我之前用过毛细管柱、氢火焰检测器,不知道能不能测出来,另外灵敏度分别是多少。多谢多谢!

  • 环保、气象联合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好不好?

    长期以来我国各部门、各行业、各检测机构都是各说各话,使政府检测机构的公信力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上海市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市民期盼的空气质量预报服务已从9月1日起正式对外发布,紧随其后安徽省环保厅也与省气象局日前就联合开展空气质量预报与巢湖蓝藻监测预警签署协议。 上海发布的预报考虑到市民早晚锻炼、出行安排等需求,空气质量预报于每天下午17:00前后向公众发布,预报范围主要为未来24小时,并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段进行预报:当日夜间(20:00-6:00)、明日上午(6:00-12:00)、明日下午(12:00-20:00),分别预测每个时段的AQI指数范围、污染等级和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预报结果将由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中心气象台于每天下午17:00前后向公众联合发布,近期主要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广播等渠道发布,今后还将进一步拓展到电视、手机软件等渠道。 而安徽省环保与气象合作将主要包括5个方面:一是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平台,环保部门监测6种污染物并发布空气质量指数;气象部门发布天气预报及预警信号;二是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集合预报,共同研发基于AQI(空气质量指数)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技术,建立全省城市空气质量集合预报业务系统,并联合发布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三是开展巢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加强巢湖水环境、气象要素观测网络建设,双方联合立项;加强巢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及实地监测,共同开展巢湖蓝藻水华预报预警,联合做好信息发布;四是建立重污染事件应急联动机制,一旦出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双方开展联合会商,共同做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对工作;五是开展环境气象技术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大气复合污染成因机理研究、灰霾天气预报研究。 环保、气象联合开展空气质量预报不仅仅是实现资源共享,重要的是发挥各自优势,提高预报的质量,避免了数出多门或数据打架的现象,并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设备浪费。

  • 做几个精油类产品的气象色谱分析

    需要给几个精油产品做气象色谱分析,有仪器有时间的朋友看看能不能帮忙做一下,希望能长期合作,平常需要检测的样品很多,价格合适的可以联系一下。QQ:652478497

  • 气象色谱在线分析问题 标准气体

    我想问一下气象色谱怎么和固定床反应器的六通阀(为平面六通阀 )连接,色谱是天美7890II,没有自动进样装置,还有分析时,标准乙烯和丙烯怎么得到啊 ,我就是进标准样时用一些,查了一下价格,乙烯挺贵的,大概要好几千了,划不来,我在做甲醇制烯烃的反应,自己在实验室制一些能用吗

  • 气象色谱分析一缩二丙二醇?

    有用气象色谱分析一缩二丙二醇的吗?这种物质的沸点到底是多少?在网上查的资料有说是四种异构体的混合物,沸点为90-95℃(sigma官网,一缩二丙二醇标准品MSDS),在另一英文MSDS上说的沸点又是231.9℃ ,两个MSDS上物质的CAS号都相同,既然是同一种物质,纯度都≥99%,为何沸点会不同?请做过的大侠分享一下,分析条件和出峰情况是怎么样的。

  • 【建设新闻】北京超图南宁开辟气象"实验田" GIS助力广西信息化

    【建设新闻】北京超图南宁开辟气象"实验田" GIS助力广西信息化

    [align=center][size=4][b]北京超图南宁开辟气象"实验田" GIS助力广西信息化[/b][color=#3c3c3c][size=3]来源/摘自:广西新闻网[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4/201004240841_214436_1610969_3.jpg[/img][/size][/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color=blue][font=宋体]广西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正式落地南宁。[/font][/color][color=red][font=宋体][url=http://www.gxnews.com.cn/][color=red]广西新闻网[/color][/url][/font][/color][color=blue][font=宋体]记者 陶媛摄[/font][/color][color=#3c3c3c][font=宋体] [/font][/color][/align][color=#3c3c3c][font=宋体] [url=http://www.gxnews.com.cn/][/font][/color][color=red][font=宋体][color=red]广西新闻网[/color][/url][/font][/color][color=#3c3c3c][font=宋体]南宁4月23日讯(记者陶媛)4月23日,以“绘数字城市共享蓝图,创三维GIS全新应用”为主题的“2010' 超图SuperMap GIS自主创新与应用研讨会”在南宁隆重召开,会上全面展示超图软件领先的Service GIS服务共享新模式和Realspace GIS二三维一体化技术及应用。当日,旨在服务于广西现代化建设的广西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正式落地南宁,超图软件钟耳顺董事长、广西气象局韦力行局长、广西师范学院刘慕仁院长共同为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揭牌。 [/font][/color]

  • 北京艾沃思科技有限公司刚刚发布了销售工程师(环境、仪器仪表、分析仪器)职位,坐标,敢不敢来试试?

    [b]职位名称:[/b]销售工程师(环境、仪器仪表、分析仪器)[b]职位描述/要求:[/b]1.环保、气象等行业终端客户开发;2. 负责建立并持续扩大当地的销售网络,与该地区的主要经销商、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3. 负责所辖地区的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并根据市场变化规律,执行相应的销售并完成相应的销售目标;4.制定客户需求方案,能从技术和市场两方面与客户沟通;5.制定招、投标文件,协调执行项目过程中所有细节和文件执行;6. 负责客户关系的协调及客户资源的开拓和整合;7. 负责签订销售合同,按时回笼货款;任职要求:1、环保行业3年以上销售经验,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环保、气象、光学或营销等相关专业优先;2、具有在各地方环保局、气象局等方面的市场人脉关系;3、能适应出差(每月出差15天以上);4、为人踏实、勤恳,工作积极主动;5、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及严谨的策划组织能力,执行力强[b]公司介绍:[/b] 艾沃思科技(AVORS)是行业领先的大气环境、气象遥感激光雷达(Lidar)供应商,致力于环境监测、气象监测、防灾减灾、风能管理,我们在环境监测、气象监测、风能管理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与生态伙伴开放合作,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国内第三方监测市场的首要激光雷达产品供应商。艾沃思科技自2013年成立以来,先后服务用户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产品涉...[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76574]查看全部[/url]

  • 北京艾沃思科技有限公司刚刚发布了销售工程师(环境、仪器仪表、分析仪器)职位,坐标西安市,速来围观!

    [b]职位名称:[/b]销售工程师(环境、仪器仪表、分析仪器)[b]职位描述/要求:[/b]1.环保、气象等行业终端客户开发;2. 负责建立并持续扩大当地的销售网络,与该地区的主要经销商、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3. 负责所辖地区的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并根据市场变化规律,执行相应的销售并完成相应的销售目标;4.制定客户需求方案,能从技术和市场两方面与客户沟通;5.制定招、投标文件,协调执行项目过程中所有细节和文件执行;6. 负责客户关系的协调及客户资源的开拓和整合;7. 负责签订销售合同,按时回笼货款;任职要求:1、环保行业3年以上销售经验,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环保、气象、光学或营销等相关专业优先;2、具有在各地方环保局、气象局等方面的市场人脉关系;3、能适应出差(每月出差15天以上);4、为人踏实、勤恳,工作积极主动;5、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及严谨的策划组织能力,执行力强[b]公司介绍:[/b] 艾沃思科技(AVORS)是行业领先的大气环境、气象遥感激光雷达(Lidar)供应商,致力于环境监测、气象监测、防灾减灾、风能管理,我们在环境监测、气象监测、风能管理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与生态伙伴开放合作,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国内第三方监测市场的首要激光雷达产品供应商。艾沃思科技自2013年成立以来,先后服务用户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产品涉...[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76573]查看全部[/url]

  • 薄荷油的气象色谱图分析

    [color=#444444]我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得到了自己厂家生产的薄荷油气象色谱图,如何分析出薄荷油的含量???我手上有了标准薄荷油的图谱!!但薄荷油是由沉香醇、乙酸甲酯等物质构成!!!样品的纯度是将沉香醇、乙酸甲酯的浓度加一起的出来吗????[/color]

  • 【原创】两机构观点大相径庭 是否“南北同旱”我该信谁

    [font=楷体_GB2312]3月27日发出警示:“中国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严峻局面”。然而,此观点在网上披露不到一天,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便对媒体公开说,目前我国还没有发生“南北同旱”的情况。(3月28日《新京报》)。[/font] 人们知道,在旱、涝问题上,水利部与气象局都是国家的权威机构。面对南北是否同旱问题,两个机构的观点竟大相径庭。 水利部刘宁副部长谈到,北方地区有“十年九春旱”习惯,如果后期出现少雨高温多风天气,北方地区旱情将会迅速形成。届时,可能南北方同时抗旱。他还披露河北省、山西省因旱出现部分人、畜饮水困难。气象局郑国光局长说,现在北方没有大面积干旱,北方的土壤墒情还不错,问题是温度偏低。 水利部的观点、气象局的声音都值得重视, 但问题是,南北是否同旱决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对未来一个或多个区域气候情况的判断。假若是“南北同旱”,那么,就应实行全国总动员,把抗旱摆上议事日程,启动预案,投入抗旱工作,全国公众也应支持抗旱保生产、保生活。 笔者要说的是,面对如此重大的气候判断,作为国家的两个权威机构,应通过研讨座谈沟通的形式,尽量取得一致的共识,而不能各唱各的调,令公众莫衷一是。 近年来,围绕诸如市场供应问题、经济是否出现通胀问题,政府部门经常在“打架”。可以说,此次“是否南北同旱”的判断,是这种现象的延续,令人皱眉。 当然,部门是由人组成的,各人的经验素质不同,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就不相同。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既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也是对人民负责的表现。但作为政府机关对重大问题如何发表意见建议,就不那么简单。假若在同一个问题上,同一时间内作出两种不同的判断,就会让公众难以判断孰是孰非。因此,重大事情,政府机关敏锐分析,相互沟通,形成统一意见显得非常重要。这既是政府决策的需要,也是公众的期望。

  • 【分享】河南首批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在平顶山试点

    经过前期的选址、土壤水分常数的测定等充足的准备工作,10月12~15日,由河南省气象局和市气象局共同筹建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相继在平顶山市新华区滍阳镇西滍村及各县(市)进行最后的仪器安装、调试。至此,该市7家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建设全部完成,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落后的人工土壤水分观测工作,标志着平顶山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服务全市粮食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该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和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降水的年际变化及季节变化较大,加之受复杂地形、地貌的影响,干旱发生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严重。多年来,气象部门始终把对为农业生产服务放在气象服务的第一位,通过高科技的技术手段,观天测雨,趋利避害,为我市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土壤水分观测是气象为农业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土壤水分的监测,就是通过连续的、定点的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掌握土壤墒情的动态变化,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第一手实况资料。但是,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在土壤水分观测设施和技术方面长期处于落后的人工操作状态,这不仅不能适应目前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需求。为此,由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共同研究开发了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经过前期的实验研究,目前已进入面对全国进行推广、安装阶段。根据中国气象局部署,河南省作为全国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建设试点省,要率先安装并投入业务化运行;平顶山市是先期试点单位之一。  这次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建设,由中国气象局投资,河南省气象局和平顶山市气象局共同承建。首期分别在新华区、鲁山县、舞钢市等县(市、区)建立7个监测站,总投资约65万元。今后根据服务需求,还将逐渐增加观测点密度,扩大观测区域覆盖面,以便全面掌握全市各地土壤水分含量情况及土壤水分变化情况,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 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计量常识

    [b]来源:中国气象网一、[b]温度:摄氏度(℃)[/b] [/b] 摄氏度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用符号“℃”表示。它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Anders Celsius)提出来的。摄氏度=(华氏度-32)÷1.8。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的沸点为100℃,其间分为100等份,每一份为1℃。摄氏温度现已纳入国际单位制。[b]二、相对湿度:百分比(%)[/b]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 相对湿度用RH表示。相对湿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空气内实际所含的水气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密度的百分比;另一种计算方法是实际的空气水气压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强的百分比。[b]三、降水量:毫米(mm)[/b]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雨量的等级根据24小时内降雨量的大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24小时内降水量在10毫米以内小雨;10~24.9毫米之间为中雨;25~49.9毫米之间为大雨;50.0~99.9毫米为暴雨;100.0~249.9毫米为大暴雨;250.毫米及其以上为特大暴雨。降雪量:零星小雪是指有量降雪量但小于0.1毫米;小雪是指大于等于0.1毫米,小于0.25毫米 中雪是指大于等于0.25毫米,小于3.0毫米 大雪是指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5.0毫米;暴雪是指降雪量大于等于5.0毫米。[b]四、大气压力:百帕(hPa)[/b] 在物理学中,把纬度为45度海平面(即海拔高度为零)上的常年平均大气压力规定为1标准大气压。此标准大气压为一定值。其值为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33工程大气压 =1.0133 X 10的5次方帕=0.10133MPa大气压力是地球表面覆盖有一层厚厚的由空气组成的大气层。在大气层中的物体,都要受到空气分子撞击产生的压力。也可以认为,大气压力是大气层中的物体受大气层自身重力产生的作用于物体上的压力。[b]五、风力:级[/b] 在天气预报中,经常听到如“北风4到5级”之类的用语,此时所指的风力是平均风力;如果是“阵风7级”之类的用语,其阵风是指风速忽大忽小的风,此时的风力是指大时的风力。 风速是指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对于地球某一固定地点的运动速率,风速的常用单位是米/秒 。风速没有等级,风力才有等级,风速是风力等级划分的依据。一般来讲,风速越大,风力等级越高,风的破坏性越大。 中国气象局曾于2001年下发《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以蒲式风力等级,将风力等级由12级(一般指台风的风力)补充到17级。[b]六、气象计量相关的法律[/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气象计量器具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有关规定,经气象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有效期的气象计量器具,不得使用。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气象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b]一[b] 温度:摄氏度(℃)[/b] [/b]摄氏度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用符号“℃”表示。它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Anders Celsius)提出来的。摄氏度=(华氏度-32)÷1.8。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的沸点为100℃,其间分为100等份,每一份为1℃。摄氏温度现已纳入国际单位制。[b]二[b][/b]相对湿度:百分比(%)[/b]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相对湿度用RH表示。相对湿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空气内实际所含的水气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密度的百分比;另一种计算方法是实际的空气水气压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强的百分比。[b]三[b][/b]降水量:毫米(mm)[/b]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雨量的等级根据24小时内降雨量的大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24小时内降水量在10毫米以内小雨;10~24.9毫米之间为中雨;25~49.9毫米之间为大雨;50.0~99.9毫米为暴雨;100.0~249.9毫米为大暴雨;250.毫米及其以上为特大暴雨。降雪量:零星小雪是指有量降雪量但小于0.1毫米;小雪是指大于等于0.1毫米,小于0.25毫米 中雪是指大于等于0.25毫米,小于3.0毫米 大雪是指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5.0毫米;暴雪是指降雪量大于等于5.0毫米。[b]四[b][/b]大气压力:百帕(hPa)[/b]在物理学中,把纬度为45度海平面(即海拔高度为零)上的常年平均大气压力规定为1标准大气压。此标准大气压为一定值。其值为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33工程大气压 =1.0133 X 10的5次方帕=0.10133MPa大气压力是地球表面覆盖有一层厚厚的由空气组成的大气层。在大气层中的物体,都要受到空气分子撞击产生的压力。也可以认为,大气压力是大气层中的物体受大气层自身重力产生的作用于物体上的压力。[b]五[b][/b]风力:级[/b]在天气预报中,经常听到如“北风4到5级”之类的用语,此时所指的风力是平均风力;如果是“阵风7级”之类的用语,其阵风是指风速忽大忽小的风,此时的风力是指大时的风力。风速是指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对于地球某一固定地点的运动速率,风速的常用单位是米/秒 。风速没有等级,风力才有等级,风速是风力等级划分的依据。一般来讲,风速越大,风力等级越高,风的破坏性越大。中国气象局曾于2001年下发《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以蒲式风力等级,将风力等级由12级(一般指台风的风力)补充到17级。[b]六[b][/b]气象计量相关的法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气象计量器具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有关规定,经气象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有效期的气象计量器具,不得使用。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气象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 【转帖】奥运史上首次实现成功人工消雨

    【转帖】奥运史上首次实现成功人工消雨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8/200808091507_102844_1615922_3.jpg[/img]主火炬在国家体育场熊熊燃烧。8月8日北京地区天气形势十分复杂,根据天气预报结论,午后北京会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为保障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受影响,经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运行指挥部交通与环境保障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组批准,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按照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人工消(减)雨保障工作预案,在北京郊区和河北省进行了大规模地面火箭人工消减雨作业。北京市委常委牛有成、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以及北京市气象局局长谢璞等领导在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现场坐镇指导人工消(减)雨作业。8月8日早晨京郊密云和怀柔等地区出现了降水天气。针对天气形势,14时15分,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向北京、天津、河北所属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分指挥中心发布了地面火箭人工消(减)雨实战保障指令,作业人员在各自的作业区严阵以待。14时45分至16时25分,两架飞机执行对空中云物理探测,另外两架飞机分别于在北京西北部和西部上游地区针对降雨云层进行消减雨播撒催化剂作业。气象部门用卫星和天气雷达密切跟踪降雨云团的变化,下午北京周边出现了对流云并很快旺盛发展,向“鸟巢”逼近。16时08分指挥组根据降水云(系)的发生发展情况,向西北、正西和西南三个方向作业区域的相关作业分指挥中心下达人工消(减)雨作业命令,各作业分指挥中心迅速组织辖区内作业点实施火箭拦截作业。根据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雷达探测实时分析,对流云团经大规模火箭消(减)雨作业后,降雨强回波中心明显减弱,云体被打散,降雨主要下在西南房山和东北部密云地区。在整个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国家体育场没有出现任何降水。23时30分作业完毕,在作业过程中,针对不断逼近和加强的对流性降水,作业指挥人员及时从其他作业区域转运补充火箭弹。据统计,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共组织了20轮次地面消(减)雨拦截作业,累计发射火箭1104枚。有效保证了国家体育场外围降水云(系)提前降水或减弱,成功保障了国家体育场奥运开幕式拦截降水任务。随着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的点燃,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全体人员和现场参加保障的领导与专家们一同庆贺奥运会气象保障服务圆满成功。许小峰代表中国气象局向所有参加人工消(减)雨保障任务的指挥和工作人员表示深切的慰问和感谢。牛有成感谢全体指挥作业人员不辱使命,成功保障了开幕式的顺利进行。牛有成表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者为举办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添上了精彩的一笔。据悉,本次消减雨作业实现了奥运史上首次成功进行人工消雨,参加人工消减雨保障工作的俄罗斯气象和水文局人工影响天气专家柯涅夫教授对同行们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本次人工消(减)雨保障成功,凝聚了中国气象局、北京市政府各级领导、部队和地方各部门、兄弟省(市)技术专家以及俄罗斯人影专家等工作人员的辛勤与努力。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副局长矫梅燕专程到市气象局向牛有成以及人工消(减)雨工作者表示祝贺。

  • 农业环境综合监测站对低温下的水稻进行了测试

    农业环境综合监测站对低温下的水稻进行了测试 汪清县气象局联合农技推广中心于6月15日到大兴沟镇双河村就作物温度、湿度、秧苗长势进行了实地观测,对持续的低温冷害造成水稻秧苗无法正常分蘖做了全面分析评估,并仔细查看了因低温冷害造成的水稻潜叶蝇病虫害情况,与当地农业植保部门就当前水稻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现场交流,并建议农民采取适时喷施农药、降低水位等措施,以避免和减轻低温冷害对水稻后期生长的影响。 6月18日,四平市气象局、梨树县气象局、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对白山乡、榆树台新兴村、团结村、林海老奤村等地进行大田长势调查。结合当前天气形势对作物长势的影响,专家建议一次性施肥地块适时喷洒抑制拔节药物,二次性施肥地块雨后增施拔节肥,及时除草去丫。6月下旬,全省天气转晴,气温回升,各地应抢晴天开展中耕、除草、追肥,促进水稻分蘖,弥补前期低温影响。 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 持续温高少雨,加上大风天气频繁,致使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西南部、华北、黄淮西部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旱情发展。5月10日监测显示,甘肃东部、宁夏南部、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地干旱等级达到重到特重程度。5月10-12日,西北地区东部至黄淮大部出现了5-30毫米的降水,土壤墒情有所改善,但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加之近日旱区气温偏高,土壤水分蒸发快,作物蒸散量大,上述旱区旱情仍在持续。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