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微推进器

仪器信息网微推进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微推进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微推进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微推进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微推进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微推进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微推进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微推进器相关的资讯

  • 宁波材料所研发的水下矢量推进器成功完成深海4500米级海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持的中科院A类先导项专项研发的深海底多功能移动作业系统在我国南海进行了海上试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精密驱动与智能机器人团队参与了该项目,并提供了2套水下矢量推进器,实现了深海底爬行式多功能移动作业平台的入水出水定向、海水中调姿和海底爬行辅助推进等多项功能,顺利完成预定的各项任务和考核指标。   深海底爬行式多功能移动作业系统设计最大工作水深4500米,可在深海底实现爬行作业,属于有缆深海作业装置。该装置由光电缆提供电源动力和长距离通信,然而在作业装置的下放和回收过程中易由于海流和浪涌影响而产生不可控的旋转,不仅有损坏光电缆的风险,而且可能导致作业装置无法回收等严重问题。因此需要调姿系统时刻保持作业装置的准确航向,避免其翻转、倾覆。   为保证深海底多功能作业系统在布放与回收时的姿态控制,宁波材料所精密驱动与智能机器人团队将推进和姿态调整功能集成到一个系统,研制了基于对转双转子电机的水下矢量推进器。该推进器使用永磁同步双转子电机直接驱动对转螺旋桨,可解决传统推进装置重量大、效率低、噪声大、易侧翻或侧滚等问题,提高了水下作业装置的平稳性;矢量调姿系统采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和直线驱动系统改变推进方向,可显著增强水下作业装置的调姿灵活性和机动性。   该团队成功研发了深海电动推杆、新型矢量调节机构、对转双转子直驱电机及基于碳化硅的高效率电机控制器等功能部件,攻克了深海环境下并联机构及推进器的耐压、防腐、密封等技术难题,完全实现了推进器的国产化。研制的矢量推进器额定功率3kW,额定输出推力800N,电机效率达到82%以上;推进器的矢量姿态调节角度最大达到±30°,通过调节左右2套推进器的推力,可实现水下作业装置的定向精度优于0.1°。与传统的单桨推进器相比,该矢量推进器具有效率高、推力大、可调姿、噪音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水下潜航器、作业装置等的推进和调姿。   此次海试由探索二号试验船担任母船,宁波材料所精密驱动与智能机器人团队2名科研人员参航。水下矢量推进器搭载于深海底爬行式多功能作业系统,完成了一系列功能与性能验证测试,达到了4500米级深海装备标准,通过了现场海试专家组的考核,圆满完成了试验任务。
  • 岛津志做世界环保推进器
    记者:熊海剑 摘自《中国质量报》 9月27日,北京市环保局公布了新修订的《车用柴油北京市地方标准》及《车用汽油北京市地方标准》。从2008年1月1日起,北京市将实施欧Ⅳ燃油标准。届时,北京所有的加油站都必须提供符合新环保标准的汽油和柴油。环保是本世纪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话题,汽车似乎已成为城市污染的“原罪”。人们无法阻挡汽车给予速度的诱惑,但人们不愿意接受伴随速度而来的污染。 在一汽丰田、广州丰田生产线上,人们看到一些人带着特殊的仪器对生产材料进行测试,据称,这些工作人员是来自日本岛津制作所,他们正在用岛津生产的设备对丰田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所生产的驾驶室内材料的环保指标进行测试,他们引起了笔者的兴趣。高科技产品彰显环保理念 今年年初,当我国南方大多数电子电气企业还在为面对世界最严格的欧盟RoHS指令而感觉如履薄冰时,日本岛津公司的EDX产品早在1998年就诞生了,起初,虽然EDX并不专用于电子电气行业,但在2002年与索尼公司就有关电子电气行业有害物质的分析进行了成功合作后,以基于EDX的“快速定量筛选仪器”为中心的分析方法逐渐被广大日资、台资、韩资、港资和中国本土的电子电气企业接受和认可。 “其实是电子电气行业选择了EDX。” 在参加岛津媒体沙龙活动中的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大型分析仪器部市场部副经理于晓林说,电子电气行业是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利润也很薄,所以对于电子电气企业来说,时间成本非常宝贵。如果样品超标的检测需要的时间较长,无疑会延误工厂的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电子电气企业都希望寻找到一种简便、非破坏性且快速的检测工具。EDX快速分析、成本极低的特点,正适应了电子电气企业的这种需求。” 对供货给欧盟的电子电气企业来讲,产品质量就是企业出口的生命线。一条生产线产品有害物质超标,公司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倒闭。在出口“技术壁垒”越来越高的今天,精确的分析仪器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基于这些,岛津公司不断对EDX进行更新换代,新推出的第四代EDX-720产品采用新型滤光片,配置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和高计数率数字电路,分析灵敏度比以往机型提高了两倍。同时EDX-720还增加了分析时间自动缩短功能,以及通过自动识别样品种类切换工作曲线的功能,使得操作更方便,进一步提高了筛选分析的效率。除了欧盟RoHS指令,EDX-720还可以用于中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国版RoHS)以及汽车行业ELV指令的检测。 迄今为止,岛津售出的1000多台EDX产品,已有350多台在中国国内使用,占国内同类进口仪器数量的70%以上。而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分析仪器制造商,同时又是最早涉足RoHS领域的仪器厂商,岛津公司高性能的分析仪器更是得到了全世界用户的广泛认可。SGS、CTI、北京谱尼理化检测中心、TUV、广东省电子电器产品监督检验所、浙江省商检、无锡商检、宁波质检、山东(青岛)质检等主要检测机构,全球主要电子电气厂商如索尼、佳能、理光、先锋、松下、三菱、三洋、NEC、ALPS等,韩资企业三星、LG等,台资企业华硕、明基、富士康、达丰(广达集团)、仁宝资讯、正泰,国内企业夏新、美的、美菱、格力、海尔、海信等均是岛津EDX公司的用户,同时还有上述企业数以百计的零配件供应商也都在使用岛津制作所的分析仪器。百年历史只为向社会作贡献 从1875年第一代创始人岛津源藏在京都开发理化学器械开始,岛津就始终不渝地追求科学技术,这种开拓精神直到今天仍作为“岛津家训”继承下来,并成为岛津开辟事业向社会作贡献的动力。 回顾岛津制作所走过的漫长岁月,可以说是对科学技术执著追求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从创始人岛津源藏开始脉脉相传,以开拓精神不断向科学技术挑战的发展史。1877年第一代岛津源藏成功地放飞了载人氢气球。1896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博士发现X射线后仅几个月,第二代岛津源藏就成功地拍摄了X光片,1909年又开发出医疗用X光机。正是由于这些成绩,1930年第二代岛津源藏成为日本10大发明家之一,他一生共取得了178件发明。 21世纪岛津又在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等领域不断钻研新技术,先后研制出光电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X射线系统等新产品来不断满足人类自身安全和地球环境健康的需求。特别是2002年田中耕一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更是岛津继承先辈的创业精神并不断发扬光大的证明。 岛津以实现“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这一美好愿望作为公司的经营思想,以光技术、X射线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这三大核心为基础,坚持向时代的尖端技术挑战,不断钻研领先时代、满足社会需求的科学技术,为社会提供种类多、性能先进的高科技产品。特别是在分析测试仪器、医疗器械、航空产业机械、生命科学等领域运用岛津的先进测试技术,不断开发出先进的产品,因而岛津的高科技产品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如今岛津公司已在北美、中南美、欧洲、亚洲以及大洋洲建立了世界五大轴心基地,以各地区的综合公司为中心,加强生产制造、营销、售后服务体制。从容应对环境问题 早在地球环境问题尚未恶化到今天这种程度之前,岛津制作所就已经开始大气、水质、土壤等各种环境监测装置的研究开发了。1992年岛津公司制定了以实现“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目标的新经营思想。1996年,岛津开始了支援联合国大学的环境管理项目。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和防止环境污染。在亚洲地区,有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等11个国家参加了联合国大学的环境管理项目。1905年在亚洲的河流污染问题上,岛津主力提供了气相色谱仪等进行环境分析,同时还提供资金援助。在印度、巴基斯坦,岛津连续进行了12年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两国的环境污染。这种与公益事业结合的行动,使岛津的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第五次日本环境经营大奖评选中,岛津制作所获得了环境经营优秀奖。 诸如这些,我们不难看到岛津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后所折射出来的是另一个层面———岛津高科技产品所彰显出来的先进环保理念。正如媒体沙龙上岛津公司小仓一郎先生说的那样,参与这些活动让他很快乐,他觉得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因为他为岛津公司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和赞赏而高兴,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 对外,岛津公司始终不忘保护人类和地球健康的使命和责任。实际上在企业内部,岛津更是以身作则,在环境管理方面还构筑了自己的环境管理系统。岛津制作所位于京都三条工厂的新大楼,整栋大楼的外墙材料用的都是太阳能电池,大楼里面一个醒目的电子显示屏不断显示着当前的太阳能供应电量。这体现了岛津公司的环保和节能意识。小仓一郎说:“没有人要求我们必须这样做,这是岛津制作所出于环境保护的自觉自发行为。”据了解,岛津公司的员工名片全部使用再生纸。 回眸岛津走过的百年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岛津公司典型的日本企业本色:高质量的产品特性和人性化的经营理念,而岛津公司则将这些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 新世纪“材料之王”——石墨烯在空天推进和动力领域的应用
    太空环境由极端温度、真空、微流星体、太空碎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大变化组成。航天器和航天系统的设计和建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参数。暴露在这些恶劣环境下的系统表面由于原子氧的存在而产生破损。因此,高强度和刚度的先进工程材料使20世纪的月球探索时代成为可能,人类探索火星和更远的目的地将需要新一代的材料。20多年来,在纳米尺度(一维小于100nm)合成和加工材料的独特性能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关注,这些特性包括大表面积、高纵横比、高各向异性、可定制的电导率和导热系数以及独特的光学特性等。这些特性可用于制备高强度、轻量化和多功能结构、新颖的传感器以及具有高度可靠的环境控制能力、能够屏蔽辐射的储能系统。可持续技术改进的交织性质使纳米材料成为航空航天应用的理想材料。纳米材料可以集成到复杂的航空几何结构中,减少制造技术中的废物产生。这也可用于轻量化和无需耗时维护的机身和结构的设计。石墨烯结构由单层厚度的六方晶格碳原子组成,具有高强度、高刚度、低密度、高电导率和导热率。石墨烯具有高的载流子传输速率,表现出比铜导体好的导电性,比硅半导体更好的材料。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能有效地减轻重量,提高材料强度,从而减少排放,减少燃料消耗,最终实现更绿色和更清洁的环境。以石墨烯为基础的先进纳米材料在航空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综述: (1)简述石墨烯结构及其性能特征;(2)主要介绍石墨烯在空天推进和动力领域的热门应用方向,例如复合推进剂,热管理,电极材料,光帆材料等方面;(3)石墨烯未来在空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挑战。一、石墨烯结构及其特性石墨烯由单原子厚度的sp₂杂化碳原子同素异形体组成,呈二维(2D)平面蜂窝状晶格。也是构成石墨、碳纳米管、富勒烯等多种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基本单元。如图1所示,具有二维碳原子结构的石墨烯,可以通过堆叠形成三维的石墨,也可通过卷曲形成一维的碳纳米管,或者通过包裹形成零维的富勒烯。图1 (a)石墨烯及碳的同素异形体;(b)石墨烯的晶格结构,属于相邻两个碳格A和B的碳原子以圆点表示;(c)石墨烯的能带结构;(d)石墨烯起伏表面模型图。早在1940年,就有理论认为,二维的石墨烯处于非稳定热力学状态,无法在有限温度下自由存在。因此,一直仅是一个学术概念。直至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利用简单的机械剥离方法成功获得单层石墨烯,从而证实它可以稳定存在。石墨烯的蜂巢晶格结构由密集分布在六边形点阵上的碳原子构成,原子排列十分紧密。碳原子以sp₂电子轨道杂化,在平面内形成3个σ键,键角120°,键长约为0.142nm(图 1(b)),2pz轨道电子在垂直于平面方向形成大π键。石墨烯具有特殊的能带结构,由简单的紧束缚模型可以计算得出,它的导带(π*带)和价带(π带)在布里渊区的两个锥顶点K和K´交于一点,称为Dirac点,进而形成圆锥状的低谷。同时,通过观测发现,石墨烯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平整的二维结构,而是在微观状态下表现出一定的起伏(图 1(e)),这也被认为是石墨烯能够在室温下自由稳定存在的原因。由于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高载流子迁移率、低密度和光学透明度等特性,在传感器、光子和电子器件等领域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材料。这一新型碳材料也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以其令人兴奋的独特性质,涉及的领域覆盖化学、力学、医学、电子智能及众多交叉学科,并由此创造了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二、石墨烯在空天推进领域热门应用方向航空航天应用历来是先进材料的驱动力,从太空飞行器的强化碳-碳热保护系统到先进的推进动力系统。只有工程纳米材料的应用才能满足需求,使得航空航天发展更进一步。(一)复合推进剂石墨烯的应用目前也已经扩展到复合推进剂领域,主要用于提高推进剂的热分解、导热以及力学性能。研究最多的就是复合固体推进剂含能组分的热分解,分解速率的提升对于提高推进剂的燃烧性能至关重要,而热分解又主要依赖于催化剂体系。传统上广泛使用的催化剂主要是一些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它们的催化能力依赖暴露出来的金属活性位点的数量,然而其往往容易发生团聚,降低催化活性。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纳米碳材料已经被广泛作为催化剂载体,以抑制催化剂颗粒的团聚,提高其催化能力。以石墨烯为基底负载无机纳米颗粒的方法主要有非原位复合和原位复合。非原位复合是将预先制备好的纳米颗粒直接附着在石墨烯上,但是由于兼容性问题以及改性剂可能影响到与含能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以原位复合方法制备复合推进剂的方法研究的较多。原位复合是通过在石墨烯表面上由各种前驱体制备出纳米颗粒的方法。根据制备手段不同原位复合可以分为还原法、电化学沉积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石墨烯原位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中,电化学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由于工艺复杂或原料昂贵,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水热法相对于化学还原法的优势在于避免了还原剂的使用,还可以负载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纳米颗粒分散度高,粒径小且对负载纳米颗粒的性状调控性更强。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负载的燃烧催化剂选择不同的方法制备。DEY等采用微波法制备了直径约20~30nm的Fe₂O₃粒子均匀分散在石墨烯片上的Fe₂O₃/Graphene复合粒子,作为AP的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随着Fe₂O₃/Graphene含量的增加,催化作用也明显增强,同时指出Fe₂O₃/Graphene能够有效加快AP系推进剂的燃烧速率。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导热问题是导弹、火箭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一方面,由于推进剂不可避免地需要承受极端恶劣和复杂的温度环境,温度的变化很容易导致内部应力的产生;另一方面,导热系数对推进剂的点火和燃烧性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以高分子粘结剂为基体的复合固体推进剂导热系数通常较低,这使得其在承受大幅度温度冲击时,热量无法快速传递,导致装药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或呈梯度分布,进而产生严重的内部热应力,直接引起内部裂纹甚至结构破坏。石墨烯由于具有极高的导热系数和较轻的质量,目前已经广泛作为导热填料用于复合材料。这种具有二维结构的新型轻质碳材料实际上已经在含能材料导热性能的提升方面发挥了作用,如对于高聚物粘结炸药导热系数的提升。张建侃等总结了石墨烯应用于固体推进剂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非氧化石墨烯由于导热系数高,适合经非共价改性后分散于推进剂基体中,增强基体的导热性能。此外,复合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不足将导致药柱无法承受冲击、振动、过载等复杂载荷的作用,进而产生裂纹,增大燃烧面积,引起发动机内压升高,甚至导致爆炸。为了提高复合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在基体中添加纳米材料已经成为提高推进剂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文献指出,石墨烯应用于复合推进剂,可以有效增强推进剂的力学性质。(二)热管理石墨烯纳米材料目前正被纳入各种航天热防护材料和热管理,以提高在各种气或热流动条件下热稳定性和机械完整性的极限。为特殊航天任务材料系统提供多功能的研究也在进行中。由于航空工业的发展,复合材料基体的耐热性和烧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等性能,被广泛用作耐烧蚀材料的主要基体。为了进一步改善烧蚀材料的性能,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导电性能等特点,是制备先进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这些复合材料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前缘的热保护系统、火箭喷管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内部绝缘以及导弹发射设施结构。研究发现,氧化石墨烯/酚醛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烧蚀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这是因为GO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良好,GO与酚醛基体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强,以及热解后的层状碳结构。与其他样品相比,GO含量为1.25%的样品在烧蚀率、热扩散率和热稳定性方面表现最佳。该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具有恒定的热扩散率,炭产率和烧蚀率分别提高了10%和51%。MA等为了提高碳纤维/ 酚醛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采用纳米填料对纤维增强体界面进行改性。首先,通过将低浓度的GO(0.1%)加入到碳/酚醛(CF/PR)中,结合实验和计算分析氧化石墨烯(GO)对提高复合材料抗烧蚀性能。氧化石墨烯填充复合材料在热阻方面的优势与氧化石墨烯的加入提高了PR的炭收率和纤维的石墨化。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即使浓度很小,基体内的氧化石墨烯也可以作为炭化PR石墨化晶体生长的核剂。在极端烧蚀温度下,纤维-基体界面处的氧化石墨烯可以与纤维结合。促进了石墨烯-纤维界面stone-throwing-wales缺陷(xy平面)和sp₂杂化(z方向)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纤维的石墨化程度。文中还研究了两种纳米材料填充 CF/PR复合材料的界面、热性能和烧蚀性能。特别是,氧化石墨烯(GO)和石墨氮化碳(g-C3N4)被用于生产低负载(0.1%)的复合材料。通过氧乙炔火焰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石墨烯填充和g-C3N4填充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比原始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62.02%和22.36%,线性烧蚀速率的降低是导热系数、烧焦层和纤维石墨化程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化石墨烯填充复合材料的机理是氧化石墨烯可以显著提高纤维表面的石墨化程度,并进一步提高其抗高温烧蚀的耐热性。而在g-C3N4填充的复合材料中,较厚的纤维直径和烧蚀区炭化层可以分散可燃气体,提高抗氧化性能。此外,将石墨烯均匀地分散在丁苯橡胶基体中,显著提高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多孔结构在烧蚀试验过程中形成,它增强了蒸腾和蒸发过程,降低了背面的温度升高。橡胶复合材料的极限拉伸强度和橡胶的肖氏硬度A得到有效提高,而断裂伸长率随着填料与基体比的增加而降低。与有机硅、天然橡胶和乙丙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相比,丁苯橡胶复合材料在暴露于超高温和剪切流后显示出很好特性。ARABY等制备了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当纳米颗粒含量达到10.5%阈值时,产生导热和界面通道,此时导热系数最高。此外,如图2所示,辐射冷却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有吸引力的被动热管理方法,它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光谱辐射特性。通过机械可重构石墨烯的选择性中间膨胀发射率控制,其中机械拉伸和释放会引起石墨烯的受控形态变化。利用太阳光谱吸收太阳辐射加热(从200nm~2.5μm,可见到近红外波长)并利用大气透射窗口(从8μm~14μm,中红外波长),通过将热量重新发射到外层空间来冷却表面。用于航空航天应用的系统和表面需要动态温度控制以获得最佳系统性能,同时满足个人舒适度和维护设备功能的热需求,并避免过热。能够在不同光谱范围内加热和冷却否定了使用具有相当均匀的高或低发射率值的传统材料,并且由于缺乏对发射率的动态调制,可调节温度的需要是刚性冷却表面无法实现的。同时,由于石墨烯良好的导热性,基于废热反射导热的石墨烯散热器在空间光伏聚光器上得到了应用,不仅降低了成本,在降低质量密度,比功率的提升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图2 (a)基于皱褶石墨烯的选择性发射;(b,c)褶皱节距的变化可利用太阳辐射和大气窗口来辐射冷却(10 μm)和加热(290nm)。(三)电极材料目前,小型化、自动化、以功能为中心的设备的快速发展,使星际任务和近地空间探索的实现更近一步。先进的纳米结构材料的引入促进了全球智能多样化的平台在电力、仪器和通信方面取得进步。然而,仍然缺乏高效可靠的推力系统,能够在长期部署期间支持小型卫星和立方体卫星的精确机动。此外,航空和空间系统需要可靠的电力生产、存储和传输,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活动。现有的能源系统正在被纳米材料创新所取代或补充。以石墨烯为基础的更好的工程纳米材料正在不断改进。MARKANDAN等使用氧化铝增韧氧化锆(ATZ)作为结构材料制造了一个微型推进器,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石墨烯(YSZ-Gr)作为电极材料。YSZ-石墨烯不仅可以作为电解分解硝酸羟铵溶液的电极,还可以起到阻尼作用。这种微型推进器作为主推进系统具有潜在的应用,可用于卫星星座编队飞行中的快速轨道转移。离子推进器阴极(如图3(a)所示)的关键挑战在于减少或完全消除阴极的推进剂消耗,显著提高阴极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白炽部分的热损失。通过使用纳米多孔材料、纳米管和石墨烯,可以确保减少气体消耗。这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通过使用高发射材料和表面结构完全消除通过阴极的气体通量。垂直排列的石墨烯薄片显著提高推进器效率的,作为无推进剂体系下的良好候选者而备受关注,如图3(b)所示。图3 (a)常用的热发射阴极示意图;(b)纳米多孔材料,垂直排列的石墨烯薄片直接生长在纳米多孔氧化铝上(比例尺:200nm)。(四)光帆材料基于石墨烯的轻型帆的推进系统因其灵活性和无需携带燃料这一特性而成为行星际和星际任务的候选技术。轻型航行也是唯一现存的空间推进技术,可以让我们在人类的一生中访问其他星系。为此举办的蜻蜓计划竞赛,就旨在评估激光驱动的光帆星际探测器发送到另一个恒星系统的可行性。这种大规模光操纵石墨烯光帆对实现星际探索和直接空间运输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如图4(a)所示,ZHANG等使用大块石墨烯泡沫在宏观尺度上观察到其直接光推进。这种三维石墨烯材料的新形态,使其不仅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而且可以使用瓦级的激光,甚至阳光,按照一种新颖的光致电子喷射机制,直接推进到亚米尺度。如图4(b)所示,GAUDENZI与其合作伙伴制作了由铜网格支撑的石墨烯微膜二维帆叶,并在微重力环境下测试了光诱导位移。提出的材料设计消除了帆所需的光学和机械性能,从而大大降低了帆的总质量,并为利用石墨烯机械强度的高反射2D帆打开了大门。此外,PERAKIS等设计了石墨烯作为夹层的低密度和高反射率的三明治轻帆,达到指定加速度比目前最先进的镀铝的聚酯薄膜太阳帆材料性能更好。图4(a)石墨烯海绵在激光照射下向上推进和光致旋转示意图;(b)帆在激光照射下的垂直位移,显示了帆在微重力和真空中的不同位置(侧视图):释放后(左)和在450nm、100mW的激光下加速350ms后(右) 。(五)其他领域由于太空环境由极端温度、真空、太空碎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大变化构成,那么先进的纳米复合材料被用于航空航天飞机结构和太空环境恶劣气候的涂层以及微电子系统的开发就变得非常的有意义。石墨烯霍尔效应传感器具有低热漂移,适用于航空航天应用的电力电子模块中的电流实时监测,可在高达500K的温度下工作。随着温度的升高,临界电子性质的变化,特别是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的变化,这些参数是受实现传感器的石墨烯层狄拉克点Dirac点所独特影响的。利用门控优化石墨烯霍尔传感器可以实现低温度系数下的高灵敏度霍尔效应测量。此外,在其他星球上的生境开发受到多种标准的制约,其中之一就是空间碎片的撞击破坏。Kuzhir在纳米级厚度的铜催化剂膜和介质SiO₂基底之间通过催化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合成Ka波段多层石墨烯薄膜,石墨烯薄膜的厚度由原子力显微镜直接表征,仅显示了样品上纳米级的小波动。所研究的薄膜厚度不超过5nm,且有一定的粗糙度。石墨烯只有千分之一的皮肤深度,吸收损耗造成的电磁屏蔽效率非常高,达到35%~43%的入射功率水平上。制造的石墨烯薄膜在室温下具有高度的导电性,在可见的范围内具有非常高的透明性,并具有非常好的热学和力学性能,可能成为制造纳米级厚度的电磁干扰防护涂层的有趣的技术材料。此外,特殊的三维导电链结构对轻质,柔性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在降低材料的制造价格和良好的加工性能方面。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材料通过将石墨烯排列成仿珍珠层状序列三维结构,在石墨烯含量不足的情况下表现出更高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电导率和优越的电磁辐射屏蔽效率。掺杂0.4%质量分数的导电颗粒电磁辐射屏蔽效率达到42dB,沿排列方向的电导率为32S/m。在2500 ℃下热处理气凝胶后,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电磁辐射屏蔽效率和电导率分别变化为65dB和0.5S/m。在0.15%的超低浓度,热处理温度800℃条件下,其电磁辐射屏蔽效率可达25dB。表明各向异性石墨烯/PDMS层板在超低石墨烯含量下通过结构调控获得了更高的电磁屏蔽效率。环境控制和生命支持系统技术是纳米材料的沃土,长期的人类太空探索带来了最大的挑战。无论是在相对安全的低地球轨道内的短期任务,还是艰难的长期任务,如前往遥远的星球。可靠的空气、水和食物供应;废物管理系统;功能性的可居住空间都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低轨道运行,已经为生命支撑技术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试验场,随着航天国家为前往火星等目的地的长期任务做准备,在低轨道运行中测试技术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目前的生命支撑技术的可靠性和性能相对较差,需要采用高比表面积和导电纳米材料作为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途径之一。碳纳米管仲胺功能化以实现二氧化碳去除,这是生命支持技术不可或缺的功能,并解决当前系统的局限性,包括可再生性和高功耗。在最好的条件下,水的净化和回收是具有挑战性的,但微重力环境的增加和多年耐用性的必要性推动了基于纳米材料的水过滤系统的几个例子。富勒烯在水净化方面已显示出非常好的前景,美国宇航局赞助的使用碳纳米管的纳米级过滤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种商业产品。尽管可扩展性仍然存在问题,但多孔石墨烯是一种积极研究的水过滤材料,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如图5所示。图5 (a)纳米多孔石墨烯水脱盐示意图;(b)具有亲水键的纳米孔示意图。三、结束语本文首先对石墨烯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介绍,并简要阐述各性能在具体应用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综述了石墨烯纳米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各方面(复合固体推进剂、热管理和智能光帆等)前沿领域的应用现状。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已得到较快发展。其中,石墨烯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提高推进剂含能组分的热分解和燃烧性能方面,而在导热和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且制备方法单一,以简单的共混为主,缺乏针对性的设计和性能的控制。而且对石墨烯的性能增强机理缺乏深入的分析。在热管理方面,导热系数、产炭性能和纳米颗粒分散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和绝缘性能都有影响。酚醛树脂仍然是这一应用中被广泛研究的聚合物,纳米陶瓷颗粒与碳基的复合纳米填料的结合似乎是下一个热管理趋势。此外,在太空电力推进领域,新型石墨烯基纳米材料和微电子机械系统支持的离子液体推进器解决方案,这是为微加工和纳米结构推进器阵列的实现提出了方案。另外,一种可能的低成本,高时效的纳米制造工艺,用于飞机储能和生命支持设备。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这些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了纳米材料的整合,并与太空任务和探索计划相结合,可以节省成本和时间。石墨烯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石墨烯材料在极端环境中的行为将扩大我们的基本理解和潜在应用,将促进人类在太空的探索。石墨烯基纳米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需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向:(1)一种降低开发成本的潜在解决方案是创新材料-建模和模拟与实验测试和表征方法相结合,可以降低开发和鉴定成本。将有助于跨越纳米工程材料的性能转化为宏观尺度上的现实。(2)大规模构造石墨烯材料的集成方法,以保持在石墨烯纳米尺度上注意到的性能和批量实现。它们占地面积小,功耗低,耐辐射,非常适合太空应用。(3)将纳米石墨烯材料集成到最先进类型的电力推进装置中,利用纳米材料的独特特性,提高其效率和使用寿命。另外,进一步创造出一个自适应(自清洁表面,自愈合修复机制,自我愈合)推进器。
  • 别了“卡西尼”号 别了这12种检测仪器
    p  为确保土星特别是土卫二地下海洋和水热活动等原始环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接受地球总部的指令——“美国东部时间15日上午,在土星大气层焚毁!”经预测,地面指挥站与其最终失去联系的时间为当日7时55分,即北京时间15日19时55分。/pp  据NASA官网最新报道,“卡西尼”号将来到土星北纬10度上方1915公里处,以每小时11.3万公里的速度下降,最后将在土星时间的中午时分坠毁。/pp  “卡西尼”号最初进入土星大气时,飞船的姿态控制推进器会在短时间内开启,以抵抗稀薄气体的阻力,并将其身上的蝶形天线指向地球,以确保传递出最后的宝贵数据 随着大气浓度增加,推进器将被迫在一分钟内,推力从10%增加到100%。一旦“火力”全开,“卡西尼”号不会再保持稳定身姿。/pp  失联开始时,“卡西尼”号的高度预测在土星上方1500公里处,之后,它将像流星那样燃烧。信号丢失后30秒内,探测器会被“撕裂”,预计几分钟之内,所有残余物在土星大气层中完全燃烧殆尽。/pp  在“卡西尼”号坠毁过程中,地面指挥中心收不到任何讯息,因为最后的信号从土星传回地球,最少需要83分钟,而NASA在澳大利亚堪培拉的深空网络综合体的天线,将负责最后一批信号的接收。/pp  strong值得一提的是,“卡西尼”号上搭载的12种仪器中,将有包括磁层和等离子体探测仪、无线电科学系统、红外和紫外光谱仪等8种仪器,在最后的坠落期间,收集宝贵的科学探测数据。其中,离子和中性质谱仪将直接对在轨道期间无法测量的大气组成和结构进行采样。/strong/pp  虽然“卡西尼”号消失在土星天际,但它采集的最后影像,将在“卡西尼”号任务官方网站陆续更新。/p
  • 发布S-ROV水下机器人新品
    S-ROV水下机器人观测平台是法国TMI-Orion公司研发的一款智能型水下机器人平台,标配4个垂直推进器和4个水平推进器,在水下可实现精确的3D移动控制。S-ROV具有超强的搭载能力,可同时搭载7个附加功能模块,适用几乎所有类型的传感器。传感器接口为即插即用模式,可快速连接。S-ROV有效负荷3.5kg,最大工作深度305米,可应用于水下作业、视频观测、水质监测等领域。l S-ROV可以对珊瑚礁、人工礁石、礁石、海底等水下物体进行视频观测,为海洋生态环境评估提供视频影像资料l 水产养殖监控,可对各种网箱养殖进行视频监控,观察生物体的生长、进食、饵料剩余等情况l 水质监测,目标海域水环境剖面监测l 河流湖泊水底地质状况影像观测及水质监测l 沉船打捞搜救,水上安防抢险,飞机火箭等残骸的水下搜索打捞l 大坝、水库闸门以及水电站冷凝池、涵洞等重点水下建筑部位的安全巡查l 海底管线铺设、海底输油管道检查、海上风电业务、海上钻油平台等海底工程验收创新点:S-ROV是一款小型高精度水下机器人,其最大的创新是配有8个推进器,可以实现前后、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的行进。S-ROV水下机器人
  • STRUERS 新Tegramin系统全球同步面市
    新Tegramin 功能更强大,操作更简便,设计更可靠,环境更安全 作为全球金相制样设备的领先生产厂商,司特尔公司(STRUERS )最新发布了新Tegramin金相试样磨抛系统。该系统完美结合了高产能、易操作和先进的功能。坚固的设计确保了高品质的制备结果及可靠的日常运行;自动进程控制确保试样制备具有结果可再现性,操作极为简便。 Tegramin有两种尺寸:可分别用于250 mm/10&rdquo 和300 mm/12&rdquo 底盘。两种尺寸均具有可变转速,也均可制备试样夹具座和单个试样。 新Tegramin功能强大值得信赖。该系统拥有全电动试样推进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可推进。制备开始时,能自动锁定试样位置,且试样推进器总在相同位置开始或停止,释放按钮总在同一位置释放试样,确保操作迅捷简便。试样移动盘能自动锁定在推进器上,确保最佳试样平整度。按单键即可将试样移动盘旋转180° ,插入单个试样极为简便。 新Tegramin设计坚固运行可靠。整个机器基座由AlSiMg合金制成,在铸造基座上,坚固的双柱结构承载着试样推进器,有助于改善试样平整度,减少制备噪音。抛光过程中会有水冲洗托盘,保证其洁净。新MD-Disc将传统制备盘和驱动盘整合成一个装置,可拆卸的托盘衬垫收集未被冲走的所有碎屑,易于取下,方便进行清洁或更换,且可通过底盘冷却功能更方便地进行降温。 新Tegramin更环保更安全。可为Tegramin选装新型选配件-透明外罩, 烟雾将被收集在连接至排气装置的外罩内。在制备过程中,用户不会接触到任何旋转部件,极大地增加个人安全性。Tegramin可以连接至循环冷却装置,该装置将收集研磨碎屑。 新Tegramin功能先进操作简便。大型彩色显示器可显示所有相关制备参数和制备进程。转推旋钮方便并加速了整个操作。打开时,机器会自动显示上次使用过的制备方法,从而减少设置和编程。Tegramin有10种Struers方法,并且可以另外扩展200种方法。在开发制备方法过程中,可以锁定某种方法,以保证其不会被修改。有两种不同的加料模式可选,实现自动添加金刚石悬浮液、润滑剂和氧化物抛光悬浮液,最多可安装七台加料泵。 欲了解更多信息或预约现场演示,请联系您本地的Struers销售代表,或拨打司特尔公司电话021-52288811,邮件struers.cn@struers.dk,也可访问公司网站www.struers.com。
  • 沃特世公司:新型飞行时间-高效离子淌度质谱仪为分析及表征复杂样品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特世公司亚太区市场拓展部经理吴麟堂博士 沃特世公司亚太区市场拓展部经理吴麟堂博士介绍Waters公司在2009年美国质谱大会展出的新品SYNAPT™ G2质谱系统。 SYNAPT G2系统配备全新的QuanTof技术,结合创新的高场推进器和双级反射技术以及最佳折叠式TOF几何特性的创新离子检测系统。减少了与预推送动能量扩展度相关的离子周转时间,同时它的双级反射技术加强了高能量离子的集中度。此外结合第二代Triwave™ 技术,Synapt G2系统相比最初的SYNAPT系统,离子淌度解析功能高了4倍。这意味着科学家们能基于样本的大小、电荷、质量以及形状,更好地分离相似的样本组分,同时能鉴定以往不能被呈现的样本组分。配备新的DriftScope™ 淌度环境软件(v2.1),Synapt G2系统可全面地检测组分,通过数据显示新的或微妙的特征表现,同时提供更多有效数据进行流程处理的,诸如混合物碰撞横截面检测(形状)。借助这一功能,科学家们能研究更多的科学发现,同时显著减少关键商业和研究信息的传递时间。此款仪器主要在生物制药、代谢物鉴定、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标志物的鉴定、食品和环境研究领域中应用。
  • 西班牙用机器鱼检测水污染 体积大很灵活
    5月22日,一批机器鱼部署在西班牙北部港口城市希洪   综合国外媒体报道,一批旨在搜寻水质污染、改善监测情况的机器鱼5月22日在西班牙北部港口城市希洪开始“服役”,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检测水质的污染状况,将污染地点报告给相关部门。  这种机器鱼体积较大,长约5英尺(约为1.5米),它们将会对港口的海水进行采样,持续检测水质的污染状况,帮助相关政府部门及时快速地追踪到污染泄漏源或非法倾倒的污染物。  据报道,这些机器鱼使用微电极阵列系统探测多种污染物,目前它们可以探测到的信息包括分类化合物、重金属、氧气含量和水的矿化度。如果想搜寻其它物质,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  机器鱼的游泳姿势与真鱼没有太大区别,都是使用鱼鳍推进身体,它们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改变方向。欧洲研发机器人的SHOAL财团成员伊恩杜克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种模仿鱼类的设计要比螺旋桨或推进器驱动的自动装置效率更高。因为推进器和螺旋桨可能会被海草或海水中的杂物残骸绊住,但是机器鱼的鳍可以轻易穿过深水区域。  此外这种机器鱼还有一个其它机器人很难具备的优势,就是可以标注自己所在的位置。目前每台机器鱼的售价约为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9.9万元)。它们既可以独立执行任务,也可进行团队工作,追踪污染并把相关数据发送给半英里以外的海岸站点。  据悉,机器鱼每隔8小时需充电一次,当电量过低时,它们就会返回基地。这种发明可以减少处理污染所需的费用,媒体报道称每年节约的成本可超过20亿美元。
  • “863”水处理装备战略联盟在宜兴启动
    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仪式与会领导向联盟理事单位代表授牌国家863计划项目现场签约  8月23日上午,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暨国家863项目“节能降耗污/废水处理成套装备研制及产业化”启动仪式,在江苏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举行。国家科技部、江苏省科技厅、无锡市科技局、宜兴市相关领导出席仪式并为联盟理事单位授牌。  据悉,“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于今年4月28日通过科技部审批,是国家各部委联盟中,为数不多的由政府部门组织牵头的国家级试点联盟。  联盟以提升我国水处理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搭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包括多种形式的技术协同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开放式平台为宗旨,由我国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重点企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组成,江苏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为牵头单位。目前已聚集包括中节能、中科招商、中科院生态中心、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近30家会员单位。  据悉,“节能降耗污/废水处理成套装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也是我国首个由主题园区组织实施的国家863项目,已通过科技部认定,正式开展课题实施工作。  宜兴市委常委、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联盟理事长朱旭峰表示:联盟启动后,将围绕国家863重大水专项课题展开协同研究、早出成果,将突破和掌握一批水处理装备产业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国水处理装备产业国际化竞争实力,使联盟成为国家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和水处理装备新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推进器。协同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引领产业发展,促进我国水处理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国际先进的水处理装备产业。
  • 浅析仪器仪表市场复兴的三大项法宝
    金融危机以后,在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不高 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占有率不高 科研开发力量弱等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也采取了多种解决措施,效果如何,不得而知。笔者认为,深化企业改革,推进机制创新 通过长短结合、内外结合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加强科技投入,推进技术创新是仪器仪表行业复兴的三项法宝。  一、深化企业改革,推进机制创新  优胜劣汰是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除旧革新是必要的,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按经营状况分三类进行改组。当然对于不同的经营状况也采取不同的方法。一是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企业由于长期亏损或虚盈实亏,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不断增加的,要下决心实行破产、关闭。要通过劳者有其股的动力机制,把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作为资产入股,把主要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变成企业的利益主体,在行业中尽快形成面向市场,自求技术进步、自觉调整结构的新机制。二是产品有市场但负担过重、经营困难的企业,可以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盘活其有效的存量资产,防止国有资产进一步流失。三是具有一定实力、经营状况良好的国有企业,要积极探索多种所有制实现形式,充分利用股份制的资产组织方式,吸引多方投资,促进其资本扩张,以加快这些企业的发展 要促进其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股权分散化,以把这些企业完全推向市场。  二、通过长短结合、内外结合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在产品结构调整中一方面要通过做减法来抑制长线产品,而更重要的是在调整结构做加法时不能盲目地追逐市场热销产品的生产,一旦各地区、各部门同时不计后果上热销产品的生产线,其结果是造成该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新一轮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各地区、各部门在产品结构调整中要坚决避免出现结构趋同的现象,不能让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牵着鼻子走,而应当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进行合理地预期,保证产品结构合理化,保证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科技投入,推进技术创新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技术创新是实现结构调整、产品升级以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强大推进器,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当然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加强科技投入,推进技术创新是关键的一步。下面分析一下现代仪器仪表发展的关键技术。  1.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不仅是仪器仪表实现检测的基础,它也是仪器仪表实现控制的基础。这不仅因为控制必须以检测输入的信息为基础,并且是由于控制达到的精度和状态,必需感知,否则不明确控制效果的控制仍然是盲目的控制。  广义而言传感技术必须感知三方面的信息,它们是客观世界的状态和信息,被测控系统的状态和信息以及操作人员需了解的状态信息和操控指示。  在这里应注意到客观世界无穷无尽,测控系统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主要集中于与目标相关的客观环境(简称既定目标环境),既定目标环境之外的环境信息可通过其它方法采集。  被测控系统可以是简单的物或单一的样本,可以是复杂的无人直接操纵的自动系统,可以是有人(群)在内操作的大型自动化系统或社会活动系统,也可以是人体。以人体健康、生理、心理状态为目标的传感技术是医疗诊治仪器的基础和核心。操作人员可以是单人,但在系统化、网络化的情况下常为不同岗位下的操作人员群体。  窄义而言,传感技术主要是客观世界有用信息的检测,它包括有用被测量敏感技术,涉及各学科工作原理、遥感遥测、新材料等技术 信息融合技术,涉及传感器分布,微弱信号提取(增强),传感信息融合,成像等技术 传感器制造技术,涉及微加工,生物芯片,新工艺等技术。  2.系统集成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直接影响仪器仪表和测量控制科学技术的应用广度和水平,特别是对大工程、大系统、大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益有决定性影响,它是系统级层次上的信息融合控制技术,包括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建模技术,物理层配置技术,系统各部份信息通信转换技术,应用层控制策略实施技术等。在操作人员为多种不同岗位的操作群体情况下,还包括各级操作人员需求分析技术。
  • 仪器仪表在“工业4.0”下该如何发展?
    工业4.0,自概念首次被德国提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工业生产。各大工业行业欲通过工业4.0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获得新的突破。作为工业基础的仪表行业,该如何应用工业4.0?以及未来发展道路通向何方?都成了急需解决的重点。今天,笔者给大家对这些问题简单做下解读。 众所周知,“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也是见证了仪表行业从“出生”到“壮大”的阶段。但是,对于工业4.0,却无法用一个词语准确描述其真正的涵义。但如果将范围缩小至仪表行业,也许我们可以获得答案亦是未来发展新道路。 首先,仪表行业作为工业经济的基础,在工业生产上起着“推进器”的作用。这时工业4.0在仪表生产上是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近二十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仅仅通过生产的优势、或是成本上的优势来获得屹立不倒的地位是不可能实现的。在生产上,工业4.0强调的是智能工厂化生产,通过转型升级获得高超的产品之后,对于产品的售后运作情况也能实时监控,实时帮助解决产品难题和反馈客户。在销售模式上,工业4.0强调的不再是以往的单方面销售,而是包涵到整个行业、整个管理、整个供应链等集中的模式形成仪器仪表销售上的竞争优势,扩大生产数量。 其次,在研发上,仪表行业也是充当着“先锋”的作用。工业4.0在科研生产上可以通过CPS网络实现研究人员与仪表与高科新技术的识别、交流,可以帮助仪表科研人员加速生产研发,达到仪表在新领域上的开拓与成长。在高科技术上的突破,可以打破目前我国仪表在多个领域上的被垄断的局面。通过工业4.0模式,增加我国仪表产品含金量,加速在各个领域的竞争实力,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工业4.0为我国仪表发展打造了一片新天地。 最后,仪表行业在民用活动充当着基础设施的作用。这时候的工业4.0是绿色、是互联。在工业4.0环境下,民用生活实用的仪表可以通过互联模式进行普及,使先进的仪表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而对于不利于生活的产品,也要得到具体信息,进行升级或是淘汰。突出了在工业4.0条件下,工业制造不在是重中之重,而服务转型的比重开始上升。民用仪表的应用情况,亦或是市场占有情况,都需要掌控。只有掌握好这些详细信息,才可以在仪表未来发展中挖掘出民用市场的充足活力。 仪表行业的工业4.0是能生产出能提高效率、绿色环保的产品?亦或是能扩大市场占有率?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在未来发展中,由于仪表设计的领域十分广泛,使其信息化程度必须得到提高,互联网化程度必须相应提升。在未来发展中,利用互联网达到生产和销售的互联已经是大势所趋,也是在工业4.0环境下的必经之路。
  • 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18个重点专项2021申报指南征求意见
    2月1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18个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本次征求意见重点针对指南方向提出的目标指标和相关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专家,认真研究收到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相关重点专项的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将不再反馈和回复。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2月21日,修改意见请于2月21日24点之前发至电子邮箱。 联系方式:重点专项名称邮箱地址氢能技术gxs_njc@most.cn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新能源汽车交通基础设施高性能计算gxs_xxc@most.cn信息光子技术多模态网络与通信区块链网络空间安全治理gxs_zdhc@most.cn智能传感器工业软件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gxs_clc@most.cn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稀土新材料地球观测与导航gxs_fwyc@most.cn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 附件:1.“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2.“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3.“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4.“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5.“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6.“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信息光子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7.“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模态网络与通信”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8.“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块链”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9.“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10.“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11.“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12.“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13.“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14.“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15.“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16.“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稀土新材料”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17.“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18.“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关于“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稿中提到,本重点专项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国家战略产业高端产品及重大工程关键装备在复杂环境、复杂工况下高性能可靠服役需求,突破高性能制造前沿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制具有高精度、高可靠、高效率、智能化、绿色化等高性能特征的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及装备等,实施重大装备的集成示范应用,推动制造技术向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高性能设计制造转变,实现高性能制造技术和重大装备的自主可控,增强我国战略性高端产品和重大工程关键装备的核心竞争力。2021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需求牵引、整机带动、 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拟围绕高性能制造的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应用示范3个技术方向, 启动18个指南任务。1. 基础前沿技术1.1 重大装备设计基础前沿研究内容:研究性能/功能驱动的复杂装备机-电-液-智耦合设计理论与方法、材料-结构-组织-表界面一体化的高性能构件设计模型与方法、极端环境和复杂工况服役关键特性参数的表征与评价等重大装备及关键构件的设计新原理、新方法。1.2 高性能基础件基础前沿研究内容:面向轴承、齿轮、液压元件等基础件高性能服役需求,研究极端工况下接触界面动力学理论及服役性能调控方法、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的设计制造理论和方法、极端条件下的服役性能先进测试理论与方法等,为新型高性能基础件研发提供支持。1.3 高性能制造工艺基础前沿研究内容:研究高性能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成形、表面改性、焊接、装配等新原理与技术,重点突破难加工材料构件的高效精密加工、复杂结构形性协同成形、大差异异质材料高可靠连接/高强度焊接等新工艺。2. 共性关键技术2.1 耐高温抗腐蚀传动系统轴承研究内容:研究轴承高温、腐蚀环境适配性设计方法; 突破轴承自润滑与供油润滑技术、轴承高功率密度适应性技术、轴承高精度及长寿命关键技术、轴承性能及寿命试验验证技术等;研发耐高温、抗腐蚀环境传动系统轴承,建设基于工业性验证平台的轴承性能试验平台。2.2 深海高可靠耐腐蚀齿轮箱研究内容:突破深海装备齿轮箱可靠性及减振降噪设计、关键构件形性可控制造、基于深海环境的齿轮箱温压差等多物理场耦合、开放环境下防腐与密封、智能故障诊断及健康监测等关键技术,搭建深海装备齿轮箱模拟环境试验平台,研制深海装备齿轮箱。2.3 内曲线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研究内容:研究内曲线马达低速重载摩擦副的油膜承载特性、界面轮廓形貌设计方法、马达低速稳定性机理等,突破高效率配油系统设计、摩擦副材料及表面功能改性、内凸轮曲线轮廓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开发界面参数评价与测试设备,研制内曲线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2.4 航空液压系统高性能密封件研究内容:研究航空液压系统高性能密封件材料与性能评价技术与标准;突破高性能密封-主机系统协同设计、密封件高形状精度与高质量表面加工、可靠性评价等关键技术;搭建极端工况拟实基础试验平台;研发密封件生产过程典型工艺绿色化技术及装备;研制航空作动器、起落架等液压系统高性能密封件。2.5 高速列车传动系统综合试验平台研究内容:突破高速列车轮轨关系模拟、牵引动力能量回馈、实车线路运行工况全参数模拟等技术,研发高速列车传动系统拟实综合试验平台;研究转向架用轴箱轴承、齿轮箱轴承、牵引电机轴承等高铁轴承综合试验方法及评价体系。突破高铁轴承试验大样本数据采集、分析与故障诊断、基于大数据的高铁轴承建模与优化设计等关键技术,模拟实车线路运行工况开展高铁轴承耐久性试验。2.6 高强极薄铜箔制造成套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高性能铜箔微纳组织结构与性能关联关系及其调控机理;突破极薄铜箔电沉积、高抗拉高挠曲纳米孪晶组织极薄生箔制备、铜箔超低轮廓高剥离微粗化、硅烷偶联化表面处理、镀液成分监控、铜箔性能检测评价等全流程精准控制关键技术,研制极薄铜箔制造装备,制备极薄高性能铜箔。2.7 大型薄壁铝合金整体构件精确成形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大型网格筋薄壁整体构件复合成形原理,突破多级网格筋成形几何连续性、成形精度控制、跨尺度组织性能均匀调控等关键技术,研制测量-规划-成形一体化制造技术与成套装备。2.8 超大规格H型钢高性能热轧成形技术研究内容:构建超大规格H型钢的异形坯连铸、冷却控制、轧制规程、孔型设计等全流程生产工艺模型;突破温度场-应力场-应变场耦合作用的形性一体化调控技术;研制超大规格H型钢的连铸、轧制及精整成套装备。2.9 大尺寸钛合金结构高强韧焊接技术研究内容:研究低熔蚀钛合金焊料原位合成机理,突破大尺寸钛合金结构焊接界面强韧化调控、界面温度自适应调控技术,研制大尺寸钛合金结构高可靠高效焊接装备。2.10 冷冻砂型绿色铸造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水基冷冻砂型复合成形机理及宏微尺度精准控制机制、水粘接剂低温喷射渗透和沉积固化多参数耦合机理;突破冷冻砂型浇冒口及浇道优化设计、冷冻砂型加工精度闭环控制及补偿、高温熔体和冷冻砂型界面瞬态热流传导、大温度梯度下凝固组织转变和多尺度协调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数字化冷冻砂型绿色成形装备。2.11 Micro-LED用新型MOCVD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新型MOCVD设备的腔体设计、流场结构和外延生长机理,突破加热器温场均匀性提升以及实时调控、LED外延片表面低颗粒度的硬件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开发新型基于模型的温度控制系统、片盒到片盒传输的自动化取放片系统,研制大尺寸衬底上Micro-LED量产的高可靠性MOCVD外延设备。3. 重大装备应用示范3.1 深远海船舶大推力全回转推进器设计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内容:研究深远海船舶大推力全回转推进器服役性能演变规律与设计方法;突破大推力全回转推进器高精度电液控制、变截面厚壁导流管多能场复合焊接控形控性、大型桨叶加工高表面完整性调控、伞齿轮高性能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大推力全回转推进器高质高效大型导流管焊接、桨叶加工工艺与装备;自主研制大推力全回转推进器。3.2 深水海底钻井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内容:研究深水海底钻井系统集成设计与布局优化方法,开展深水海底钻井系统总体方案、永磁电动钻具结构创新设计;突破钻井系统海底模块快速安装、下放回收、精准定位、紧急脱离等关键技术;研发深水海底钻井系统集成控制软件,研制深水海底钻井系统装备。3.3 千米竖井硬岩全断面掘进机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内容:研究深部地层岩体原位精细化探测与岩性识别方法、大体积硬岩高效机械破碎机理;突破竖井岩石-泥浆 -压缩空气多相流垂直排渣、高效掘进与支护协同等关键技术;开发集中控制的撑靴与悬吊系统、新型破岩刀具与刀盘; 研制千米竖井硬岩全断面掘进机装备。3.4 第三代半导体高性能碳化硅单晶制备和外延工艺及成套装备研究内容:建立大尺寸反应室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突破高温真空低漏率、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及老化特性、中频热场精确控制和扩径生长、膜厚及表面形貌的高精度实时监控等关键技术,研制反应室及加热、大尺寸高效能碳化硅单晶生长、碳化硅高性能外延生长等关键装备,实现6英寸碳化硅单晶生长和外延装备的国产化和批量应用,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
  • 青岛众瑞空气质量监测及质控解决方案
    2019年生态环境部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蓝天保卫战量化问责规定》。会议强调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顶梁柱”和“生命线”。监测顶层设计和网络规划要先行一步,并以此为基础和依据,抓紧研究编制“十四五”监测规划。包括以下具体规划内容:①构建以自动监测为主的大气环境立体综合检测体系②国家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从1436个增加至1734个③常规监测站点覆盖全部空气质量超标区县和百万人口以上区县④污染严重的乡镇(街道)增设小微站点或者单指标监测站点等各省市地区也陆续出台“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规划行动方案”在这些规划和行动方案要求下,对环境空气的监测力度日益加大。青岛众瑞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推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质控解决方案。标准支持01HJ590-2010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HJ653-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965-2018 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HJ1043-2019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的自动测定 化学发光法HJ1044-2019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自动测定 紫外荧光法硬件系统02本方案中的仪器均具备防水、防沙尘功能,可保证恶劣天气下正常工作ZR-7012型便携式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监测仪技术特点✔采用先进的β射线吸收称重+DHS(动态加热系统)原理直接测量颗粒物质量浓度,✔不受颗粒物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的影响,无需修正,全天候实时提供精确数据;✔采样进气管有加热装置可自动除湿,且具有动态温湿度补偿功能,符合国家标准,可以保证对半挥发性硝酸盐和有机物的精确测量;ZR-3370型环境空气氮氧化物分析仪技术特点✔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化学法发光法原理;✔仪器可支持高、低双量程测量;✔配备高效钼转化炉,转化效率>96%;ZR-3340型环境空气二氧化硫分析仪技术特点✔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紫外荧光法原理;✔采用进口光源和光学传感器,具备光源光强衰减自检功能;✔内置碳氢剔除器,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多环芳烃(PAHs)对测量数据的影响;ZR-3351型环境空气臭氧分析仪技术特点✔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紫外光度法原理;✔采用进口LED光源,响应速度快;✔内置锂电池,可在无交流电情况下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ZR-3330型环境空气一氧化碳分析仪技术特点✔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非分散红外法原理;✔采用进口红外光源和光学传感器,功耗低、稳定性好、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软件系统03本软件系统是青岛众瑞研发的配备监测资源的信息化平台权限管理✔为用户定义角色,分配角色✔基于角色访问控制实时监控✔点击任意站点,可显示该站点最新的一条实时数据✔根据仪器点位,在地图上定位位置数据报表✔查询指定站点任意时间段的所有监测因子的数据✔并以报表的形式进行展示✔导出功能,生成Excel数据表数据图表✔对指定站点的任意监测因子和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图表展示✔图表类型切换,可进行折线图和柱状图的切换✔图表保存,可以下载保存图表数据应用场景与意义04地方站点的“定心丸 自动站点数据比对本方案可作为地方站点的“定心丸”,规范第三方运维工作,监督第三方提供真实可靠的监测数据。新建站点的“推进器” 新建站点的选点本方案为便携直读方案,可大大减少人为因素对监测数据的影响,提高了选址效率,快速推进新建站点的建设工作,可谓新建站点的“推进器”。城市环境监测的“一块砖”区域范围内空气质量监测本方案中各设备均为单因子检测设备,自带无线传输模块,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可根据不同监测需求选择单个参数作为移动式空气自动站,作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偷排漏排的“追踪器”工业园区范围内的排污监测本方案各仪器体积小,携带方便,环境适应性强,稳定性强,可靠性强,可用于追踪超标因子排放来源,是工业园区偷排漏排的“追踪器”。
  • 基金委“十二五”将推进仪器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3月23日在京举行。在开幕式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陈宜瑜主任以《突出战略导向营造创新环境 不断开创科学基金事业发展新局面》为题作了工作报告 孙家广副主任作《关于制定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说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监督委员会朱道本主任作了监督委员会工作报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綦成元司长、财政部教科文司赵路司长到会并讲话。全委会委员出席会议,监督委员会委员列席会议。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研究室、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审计署、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部门的有关同志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杰主持。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总结2010年的工作,研究今后一段时期科学基金工作思路和今年主要任务。  陈宜瑜主任在总结2010年的工作时指出:2010年,科学基金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突出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统筹部署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资助格局,科学评审约11.9万份各类申请,择优资助了各类项目26580项,金额约96.53亿元,全面完成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在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完成了项目受理、评审和资助工作  在项目资助方面,面上项目资助13030项,金额45亿余元。重点项目资助436项,金额约9.7亿元。重大项目资助14项,金额1.4亿元 重大研究计划资助444项,金额约4.86亿元。各类联合基金资助195项,金额近1.68亿元。  在人才资助方面,一是持续扩大后备人才资助规模。青年科学基金资助8350项,比上年增长37.36%。二是稳步推进西部和少数民族等地区人才发展。地区科学基金资助1326项,比上年增长43.82%。三是促进创新拔尖人才成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适度提高资助规模,2010年资助198人,金额 3.88亿元。四是着力培育创新团队,2010年资助创新研究群体29个。五是重视女性科学家培养工作。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女性科研人员的评审政策,促进了女性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  在推进国际(地区)合作方面,基金委与美国国立卫生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欧盟研究总司、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国际合作网络不断拓展。与境外机构共同资助的合作研究计划超过20个,投入经费超过1亿元。2010年国际合作资助经费2.89亿元,比上年增长71.2%。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资助80人,促进中外青年学者合作交流。  二、在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中,探索性地开展了绩效管理的国际评估工作。  国际评估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和财政部大力支持。系统整理了科学基金25年资助管理数据资料,组织征集了资助成果和人才、推动学科发展、支撑国家需求等方面的评估案例555个,为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国际评估专家针对科学基金战略定位、资助绩效、管理绩效、社会影响等开展了全面评估。  三、在筹划未来发展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和制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  加强研究集成,推进与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合作开展发展战略研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 广泛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部分依托单位、地方科技厅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专家咨询,提请两院院士大会对研究报告进行咨询,组织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对规划进行审议,科学遴选了优先发展领域。  在谈到2011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工作设想时,陈主任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中央财政投入科学基金达到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以上,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在扎实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突出以下要点:  1、全面启动实施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准确把握“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理解战略引导、统筹发展、完善机制、激励创新的总体思路。要牢牢把握发展目标,统筹实施原始创新、创新人才、开放合作、创新环境和卓越管理战略。要明确战略任务和专题部署,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序推进、逐步落实资助创新研究、培育创新人才、推动学科发展等重点工作。  2、发扬改革精神,大力营造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建设对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至关重要。我们将以创新资助管理为抓手,大力营造着眼长远、稳定支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保障科学家安心、专心、潜心开展科学研究。一是科学调整资助模式。要防止和克服因“多头申请”等牵扯科研精力的现象,让科学家心无旁骛地探索创造。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将面上项目执行期从3年延长到4年,重点项目执行期从4年延长到5年,单项平均强度分别由2010年的34.7万元和221万元提高到60万元和300万元。二是重视变革性研究。逐步建立针对风险高、创新性强的研究项目的特殊评审机制,鼓励大胆探索。三是切实为科学家“减负”。要推进集约、简约、节约型管理,集成管理事项、统筹安排评审,优化管理程序、提供便捷服务,节省管理成本、勤俭办事办会,让科学家从疲于评审、忙于被评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3、着眼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有效推进创新研究。突出更加侧重基础,推进学科发展。突出更加侧重前沿,加强重点部署。推进仪器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学筹划联合资助工作,有效发挥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积极落实开放合作战略,构建以我为主的国际(地区)合作研究网络。  4、立足国家人才工作全局切实培育创新人才。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要坚持促进基础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大青年基金资助力度,将单项平均资助强度提高到25万元,继续扩大资助规模,为基础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后继力量。积极扶植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人才成长,将地区科学基金单项平均资助强度提高到50万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要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要着力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冲击世界科技前沿的杰出科学家和创新团队。  5、以绩效国际评估为契机不断完善科学基金管理机制。加强评估报告系统分析,不断深化对基础研究发展规律、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和科学基金管理创新规律的认识,探索通过整体评估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着力建设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推动实现“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  会议还提供了《关于2010年科学基金预算与资助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预算与资助工作报告》供全委会委员审议。
  • 100公斤重胖墩“菲莱”成功着陆彗星 携带10个科学仪器
    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彗星 已孤独&ldquo 追星&rdquo 10年  历经10年长途跋涉,彗星探测器&ldquo 罗塞塔&rdquo 不仅于今年成功与彗星&ldquo 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rdquo (简称67P)实现&ldquo 第一次亲密接触&rdquo 。  北京时间13日凌晨,欧洲空间局宣布,&ldquo 菲莱&rdquo 着陆器成功登陆彗星,这也是人类探测器首次软着陆一颗彗星。  新华社电 北京时间13日凌晨,欧洲空间局确认,&ldquo 菲莱&rdquo 着陆器成功登陆彗星,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软着陆一颗彗星,将帮助研究太阳系起源。  科学家们期待,对彗星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  &ldquo 追星使者&rdquo &ldquo 罗塞塔&rdquo 于2004年发射,耗资约10亿美元。  今年8月6日,欧航局宣布,&ldquo 罗塞塔&rdquo 与67P实现&ldquo 第一次亲密接触&rdquo ,&ldquo 约会地点&rdquo 是距离地球4亿公里的太空;随后3个月,两者&ldquo 并肩散步&rdquo ,&ldquo 罗塞塔&rdquo 从一旁观察彗星;&ldquo 结伴而行&rdquo 中,&ldquo 罗塞塔&rdquo 进一步探究彗星,并为&ldquo 献礼&rdquo 锁定了合适的着陆地点。  欧航局12日说,北京时间16时35分,待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地面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后,&ldquo 罗塞塔&rdquo 将发射&ldquo 菲莱&rdquo 着陆器。  欧航局在&ldquo 罗塞塔&rdquo 项目的博客主页留言道,11日晚,&ldquo 罗塞塔&rdquo 经过了最后一轮系统测试,确定它处于正确轨道上;午夜,地面控制人员检测了遥控指令程序,为&ldquo 菲莱&rdquo 与&ldquo 罗塞塔&rdquo 分离做好准备;接下来,控制人员还确认,&ldquo 菲莱&rdquo 状况良好。  不容出错  &ldquo 菲莱&rdquo 重100公斤,大小如同一个电冰箱,携带了10个科学仪器。它没有推进器,因此需要以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耗时7个小时才能抵达彗核。  由于从地面控制中心发送的指令至少需要28分钟才能抵达&ldquo 罗塞塔&rdquo ,&ldquo 菲莱&rdquo 将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完成登陆过程。预定的登陆地点附近岩石较少。  按美联社的说法,即便出现最小的差错,也会使得登陆任务前功尽弃,即&ldquo 菲莱&rdquo 撞上彗核表面的岩石或跌入悬崖中。有科学家用&ldquo 乘气球抵达地球上某个地点&rdquo 来形容登陆难度之大。  格林尼治时间16时03分(北京时间13日零时03分),科学家才能确认登陆是否成功。  欧航局高级科学顾问马克· 迈克考格林11日说:&ldquo 每个人都紧张、焦虑不安,但我们知道,值得冒这个险,收获将是巨大的。不冒险,什么也得不到,探索就是不断冲击极限。&rdquo   一旦&ldquo 菲莱&rdquo 成功抵达预定登陆地点,它会打开两个类似渔叉的触手,牢牢抓住彗核冰面,从而固定自身。
  • "好奇号"携尖端仪器 追寻火星生命
    “好奇号”火星车的大小几乎相当于一辆SUV,质量是前两部火星车的五倍。它携带的设备是迄今为止送往火星的最为专业和先进的仪器。 (NASA官方网站/图)   与勇气号和机遇号用气囊包裹着落地不同,好奇号采用了一种更新颖的着陆方式,就好像是用起重机吊着着陆一样。 (NASA官方网站/图)   体积相当于一辆SUV,满载最先进的仪器  与2004年登陆火星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相比,刚升空的好奇号要比它们大得多。当它于2012年8月抵达火星后,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寻找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的水的痕迹,以及其他生命存在的基础。  2011年11月26日,美国宇航局的“火星科学实验室”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开始了它前往火星的八个半月的太空飞行。  “火星科学实验室”的外形是一辆火星车,它也被叫做“好奇号火星车”(Curiosity Rover)。与2004年登陆火星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两辆火星车相比,好奇号要比它们大得多。它的大小几乎相当于一辆SUV,质量是前两部火星车的五倍。  “我们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实验室送往了火星,这让我们非常兴奋。”美国宇航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Charles Bolden)表示,“火星科学实验室将告诉我们一些我们想要知道的关键信息,在它促进科学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会发展载人登陆那颗红色星球的能力,以及前往其他我们从未去过的目的地的能力。”  自二十世纪初期开始,人们凭着望远镜中看到的火星影像和头脑中的想象,认为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乃至火星人。然而,当最早的着陆探测器海盗1号和2号在1976年触及火星表面的时候,人们大失所望。  “来自海盗2号(的照片)显示了一个寒冷、贫瘠、干燥、显然死掉了的行星。”美国宇航局火星探测项目科学总监迈克尔梅耶(Michael Meyer)说,“就像你能想象到的那样,人们对火星探测的热情随之一落千丈。”  然而,也是在同一时期,科学家在地球海洋底部的深海热泉里发现了极端微生物的存在。“由此开始,科学家开始了一系列在极端环境中寻找生命的研究。从这些研究中我们了解到,生命可以适应各种环境,看起来唯一必需的要素就只有液态水。”梅耶说。  1996年,美国宇航局发射了火星全球勘探者号探测器。这开启了新的探索火星的时期,一系列的轨道器和着陆器被送往火星。探测的结果让科学家了解到,火星并不是海盗号眼里那个“死掉了的行星”,它其实蕴藏着活力。  自那时起,美国宇航局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就围绕考察火星是否曾经支持生命存在而进行,此次的好奇号火星车亦进一步推进美国宇航局“跟着水走”的战略。当它在2012年8月抵达火星后,将用一个火星年(687个地球日)的时间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寻找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的水的痕迹,以及其他生命存在的基础。  2004年登陆火星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已经发现,火星在过去曾经是温暖和湿润的,甚至可能存在过海洋。但是后来它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尽管过去十年里探测器已经发现了粘土、硫酸盐、水道等令人期待的火星环境特征,但博尔登称:“我认为好奇号火星车是自海盗号以来第一部追寻火星生命问题的探测器。”  全新的着陆方式  好奇号的降落点位于火星的赤道地区,它在明年落地时正值火星南半球的深冬季节。降落点位于一个叫做盖尔的陨石坑(Gale Crater)。与勇气号和机遇号用气囊包裹着落地不同,好奇号采用了一种更新颖的着陆方式,就好像是用起重机吊着着陆一样。通过这种方式,项目人员希望能够把探测器的着陆点控制到一个更小的区域内。  当探测器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火星上空131千米的时候,它就进入了所谓“进入、下降和着陆”(EDL)阶段。这个阶段大约持续7分钟,但实际的情况取决于届时火星上的风速等大气条件。  “任何进入、下降和着陆火星的过程都是一个让你忍不住咬指甲的阶段。那不是一个没有风险的环境。”火星科学实验室项目经理皮特泰辛格(Peter Theisinger)在发射前的发布会上说。  好奇号火星车是被防护罩包裹着进入火星大气层的,外观就像一个陀螺。在进入大气层之前九分钟,“陀螺”背壳上的推进器会将整个探测器的姿态调整成隔热罩面对大气层。这项调整完成之后,探测器会从背壳上释放出两个钨制的配重,每个配重有75千克,以这种方式来改变整个探测器的重心位置。这是为了让探测器做好与火星大气冲击的准备。  在探测器进入到火星大气层顶部之后,背壳上的推进器会再进行一系列的喷射,以调整探测器的飞行角度和方向。这会让探测器呈“S”形路径飞行,这种飞行方式一方面会减少探测器下降过程的水平距离,同时也能够修正由风造成的偏移。这个过程被称为“制导进入”,它由探测器根据实时探测到的信息自动完成。  “与之前的火星任务相比,制导进入技术让探测器对不可预测的大气条件产生更为灵敏的应对。”美国宇航局在一份介绍材料中写道。  探测器在着陆前的减速过程中,90%的贡献都来自火星大气的摩擦力。隔热罩承受到的最高温度会出现在进入大气层后80秒,大约有2100摄氏度。  然后探测器还有一次调整重心的动作,这次是在降落伞打开前,它丢掉六个配重,将重心调整回到对称轴上。  当探测器到达距离火星表面11千米的高度时,降落伞打开。24秒之后,隔热罩脱离。此时,好奇号仍然蜷缩在背壳之中,位于8千米的高度。与此同时,好奇号所携带“火星下降摄影机”苏醒过来,开始工作。它将下降过程拍摄成视频传回地球,一方面供互联网上的“粉丝”们观看,另一方面,这段视频也以更高的分辨率拍摄了着陆点的环境,让科学家能够依据它来制定出好奇号最初的活动路线。  再过几十秒,探测器下降到1.4千米的高度时,背壳也会分离,此时探测器以每秒80米的速度下降。探测器上安装的八台制动火箭开始喷射,为探测器进一步减速,直至下降速度降低到每秒0.75米。  好奇号所携带的科学仪器是在2004年确定的,当时美国宇航局从征集来的方案中遴选出了八个装置,外加一台来自西班牙和一台来自俄罗斯的装置,一共10台。“当宇航局确定了任务的目标和相应的科学仪器时,我们就看出我们得制造一部很大的火星车。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你没法用气囊让这样大的火星车成功着陆。”泰辛格说。  “如果你想一下的话,”他继续说,“只有两种推进型方式将火星车着陆:要么把火星车放到推进系统上面,要么把火星车放到推进系统下面。”如果选择前者的话,那么落地之后如何让火星车开下来将会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于是,“空中起重机”(sky crane)的概念诞生了。“起重机”在距离地面20米时释放出尼龙绳,吊着好奇号下降,同时八台制动火箭中的四台熄火。这时好奇号已经不再蜷缩在背壳之内了,场面有点像直升机吊装货物,但直升机被换作了四脚喷火的飞行器。  在接触地面之前,好奇号的轮子伸展开来,一旦它们触及地面,尼龙绳便会断开连接,“起重机”飞到150米乃至300米开外,完成任务。  然后,电脑从“进入、下降和着陆状态”转换为“地表状态”,好奇号开始它在火星表面的探索工作。  尖端仪器  好奇号带上火星的设备是迄今为止送往火星的最为专业和先进的仪器。它“头”上的两个眼睛是两部相机,其中一部能够跨越七个足球场的距离分辨出对面放的是篮球还是足球。另外一部在好奇号抵达一个新地点的时候,能够用25分钟拍摄150张照片,然后合成一幅全景照。  这两部相机能够拍摄出彩色照片,但是其原理与以往送往火星的CCD相机有所不同。以往的相机是用不同的滤光镜拍摄一系列照片,然后地球上的科研人员将这些不同颜色的照片合成为彩色照。而好奇号的CCD能够在一次曝光中直接获得红绿蓝三种颜色,它所得到的照片会更加接近人眼的视觉。  好奇号还携带了一个被叫做“化学相机”的仪器,它能够发射出激光,击中7米之外的岩石或土壤。被激光击中的物质会产生出等离子体,而“相机”通过观测等离子体的光谱,来测定目标物的成分。设备中的分光仪能够测定6144个不同波长的光,而不同的物质被离子化后所发出的光具有特定的波长。这部化学相机的射程足以帮助科学家寻找下一个近距离采样和分析的目标。  “假如岩石表面附着了尘土或者有了风化外皮,那么(好奇号)可以发射数百次重复的激光脉冲来把表层打掉,以测量到内部成分,并可就内部和表层的成分进行对比。”美国宇航局的材料介绍说。  另外一部“阿尔法粒子X射线分光仪”则能够在10分钟的快速检测中,探测到岩石中含量低至1.5%的成分。如果给它三个小时时间,它就能够探测到含量在万分之一量级的物质。它尤其对于硫、氯、溴等与盐的生成密切相关的物质敏感,从它们中可能会看出是否曾经与水发生过作用。  好奇号有两部直接分析岩石和土壤样本的仪器,分别是“化学和矿物学分析仪”和“火星样本分析设备”。  好奇号的机械臂上有钻头和小勺子,对于岩石,它会用钻头获取样本 对于土壤,用小勺子就可以了。取得样本后,机械臂上的筛子能够把直径大于 150微米的颗粒剔除掉。完成这一步后,机械臂把样本倒入“化学和矿物学分析仪”的入口漏斗,然后通过震动让这些样本进入到仪器里。  在“化学和矿物学分析仪”的内部,有32个像衬衫纽扣一样大的小盒子,它们是用来盛放样本的。它们安装在一个转轮上,这样就可以通过转动轮子来让任何一个小盒子位于X光的照射之下。从地球出发时,小盒子中已经有5个装上了地球的样本,这是用来做校准的。  检测使用了X光衍射的方法,这也是第一次在火星任务中使用这种方法。负责该仪器的首席科学家自1989年以来就在研制X光衍射设备,他的很多技术已经商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假药筛查。  “火星样本分析设备”是整个火星车上最大设备,有一个微波炉那么大。如果是在地球上的实验室里,它所集成的那些仪器能会占很大的空间。它包括了一台质谱仪、一台激光分光仪和一台气相色谱仪。  根据美国宇航局相关材料介绍,与当年登陆火星的海盗号相比,好奇号的“火星样本分析设备”在三个方面具有优势。首先,好奇号具有更好的机会。它的选址综合了近年来的发现,选择的是希望最大的区域。它也有更好的机动性,还可以钻取岩石样本。其次,“火星样本分析设备”的灵敏度大为提高,能够探测到含量低至十亿分之一的有机物质。第三,它使用的衍生技术让仪器的识别范围更广。  在寻找水的努力上,好奇号还有一件利器,叫做“动态中子返照率设备”。这种设备实际上早先在地球上是用于石油勘探的,它发射出中子,然后通过观察中子与氢原子核相互作用后发生的能量变化来确定氢的存在。后来科研人员将它重新设计后用于月球和火星探测。在2002年,火星奥德赛号探测器曾经用这种设备发现了火星高纬度地下的水冰。  好奇号全副武装,做好了一切寻找火星水和有机分子的准备。但科学家们并不确定他们真的能找到任何东西。“尽管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生命这一点能够激起兴趣,如果发现火星上的条件不适合生命存在也是有价值的,这会有助于研究火星和早期地球之间的不同点和相似点。”美国宇航局强调。
  • 5G与百岁航空设备“新老”冲突?美媒:无线电测高仪或失灵
    一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帮助飞行员驾驶战斗机的技术创新如今正处于航空公司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威瑞森电信公司因5G问题而发生的争执的核心。5G创新服务是为了加快移动装置的速度。冲突已存在多年,在近期发展到了关键时刻。继航空公司发出警告,称机场附近5G网络的潜在干扰可能导致飞机上一个关键设备失灵并迫使航空公司取消航班以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威瑞森电信公司同意采取限制措施。即使采取了机场限制措施,仍有一大批国际航空公司取消了飞往美国的航班,尽管其中部分航班已恢复。相关仪器就是无线电测高仪。这种仪器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研发成功,如今仍在飞机上发挥重要作用,帮助飞行员确定飞机的飞行高度以及与其他物体之间的距离。在某些机型中,测高仪读数直接进入无需飞行员输入数据就能运行的自动系统。按照航空专家的描述,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威瑞森电信公司使用的5G网络与测高仪使用的系统有相似的频率。曾担任美国交通部负责研究新型技术的副部长戴安娜弗奇戈特-罗思说:“你不会希望搭乘降落时测高仪失灵的飞机。”她还说航空管理者提出有关5G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安全,这是正确之举。但是,电信专家说5G网络对测高仪几乎或完全不构成风险,而且航空业已经有好几年时间为所存在的微乎其微的风险做准备。曾经担任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的汤姆惠勒11月份在写给布鲁金斯学会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科学定律是非常明确的——很难废除物理定律。”他指出联邦通信委员会的工程师们发现不存在真正令人担心的理由。航空安全专家所忧为何?测高仪的专利归劳埃德埃斯彭席德所有。这是一位多产的发明家,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著名的研究机构贝尔实验室工作了40多年。测高仪的工作原理是:发出无线电波,确定飞机相对于地面及其他物体的位置。前波音公司工程师彼得莱梅说,如果测高仪的电波因5G干扰而无法返回,或者无法与附近的电波区分,那么它就可能给出错误的读数,或彻底失灵。莱梅在公司工作了16年,负责依靠测高仪的安全系统的设计工作。比如,失灵的测高仪可能导致飞机的计算机向飞行员发出前方存在虚幻障碍物的警告,或是妨碍系统向飞行员发出真正的威胁警告。国际直升机协会就5G干扰问题召开了网上研讨会。小组成员之一是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雷达系统工程师塞思弗里克。弗里克说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为很多飞机生产测高仪,包括它自己制造的军用直升机。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在公司测试5G干扰时发现了一系列错误,包括测高仪“噪音太大”和不显示读数。弗里克在研讨会上说:“我不清楚是否存在我们能说绝对没有干扰的情况。”一旦视线因故受限,比如大雾,飞行员往往要依靠测高仪。但是,大多数时候飞机降落是不用测高仪的,这也是一些无线通信专家驳斥航空业之忧的原因。此外,无线通信专家说大部分现代测高仪应该具备过滤干扰的能力。关注这个问题的无线通信产业顾问蒂姆法勒说:“我明白为何这是个大问题。但是,我仍然不相信会发现任何干扰。”失灵的测高仪可能导致其他问题吗?航空安全专家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干扰而失灵的测高仪可能引发自动系统和飞行员的一系列错误。在波音737Max飞机两起致命事故中,这类失误起了重要作用。法勒说:“由于自动系统对737Max飞机造成的问题,大家会对某些问题更加谨慎——对高度自动化飞机的影响。”一些专家说他们最为担心5G网络对波音787机型的干扰,这是一款体积较大的飞机,一般用于长途国际航班。测高仪是787飞机降落系统的重要仪器,飞机降落时会打开放慢速度的反向推进器。莱梅说,波音有项专利说明这项功能是完全自动化的,意味着如果测高仪失灵,即使飞行员手动降落一架787飞机,也不可能逆转飞机推进器。787飞机的起落架刹车仍然会起作用。但是,莱梅说少了反向推进器会导致飞行员难以在飞机到达跑道尽头前停稳飞机。他说:“完全可能导致某些飞机滑出跑道。”波音公司对此未予置评。联邦航空局发布通知:发现了“反常现象”,“不论天气或方法如何”都可能导致5G网络干扰影响众多787飞机的自动系统。航空局说:“出现C频段5G干扰,可能导致降速性能减弱,增加降落距离和偏出跑道现象。”通知涉及美国137架787飞机和全球1010多架787飞机。为何不早点解决这些问题?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威瑞森公司决定暂时限制机场2英里以内安装新的5G网络。这个决定应当能够解决很多这类安全担忧,至少眼下如此。但是,5G网络已经使用多年,这就提出了相关问题:为何航空公司、联邦航空局、无线通信公司和联邦通信委员会没有早点解决这些问题。弗奇戈特-罗思女士说,航空专家之前的警告被忽视了。她说2020年12月,交通部曾致函国家电信和信息局,提醒它注意:允许5G网络在其拟使用频段运行将导致航班安全系统问题。她说那封信根本未送达联邦通信委员会和无线通信公司。相反,联邦通信委员会继续实施一项拍卖计划。2月,运营商将投标800多亿美元,将部分无线频谱用于5G网络。弗奇戈特-罗思女士说:“无线运营商有权期待投资回报。但是,联邦航空局采取强硬立场确保民众安全,你们应当非常满意。”尽管如此,无线通信专家,包括联邦通信委员会的官员,驳斥联邦航空局和航空公司的警告,认为5G干扰不会构成安全风险。现在是什么情况?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交通经济学的弗奇戈特-罗思女士认为,为了全面解决这个问题,各种机型必须经过测试。她说:“不能说比较新的机型就会正常运转,而比较老旧的机型就不行。有些情况下,情况恰恰相反。”联邦航空局说它已为美国62%的商业飞机发放了起降许可。航空产业一直在研究无线测高仪的新标准,解决5G干扰及其他问题。但是,那些标准要到10月份才会公布,而且仅适用新型测高仪。过去一周内,联邦航空局已批准5种兼容5G网络的测高仪型号,但是审批的依据是兼顾测高仪与飞机型号,787机型未获准使用测高仪。前波音公司工程师莱梅说:“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就是换掉测高仪。”他还说这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升级测高仪可能需要巨额开支。航空公司不想承担这笔费用,无线通信公司也不想承担。前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惠勒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三种可能的经费来源:政府可将出售5G频道给无线通信公司所得的820亿美元收入中的一部分作为开支;无线通信产业可能被迫支付额外费用才能使用那些频道;或者,航空业被迫承担升级费用,因为它早就知道5G正在来临。一种比较直接的办法就是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威瑞森公司对机场附近5G网络的暂时限制变成永久性限制。或者,这些公司可以减弱机场附近的5G信号强度,或是改变天线方向,限制或消除它们对飞机的影响。这些办法都可能降低5G网在那些地区的使用程度,居住在某些机场缓冲区的人可能无法使用5G网络。任何方案都必须经由航空公司和联邦航空局(作为一方)与无线通信公司和联邦通信委员会(作为另一方)谈判达成。但是,相关人士认为双方阵营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同,因此可能难以达成协议。
  • 【莱恩德新品】生物病理冷冻切片机的性能特点
    点击此处可了解更多产品详情:生物病理冷冻切片机  生物病理冷冻切片机 ,是对人体及动植物组织作快速病理切片分析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医院、 医学院、法医、动植物科研单位作病理诊断、分析、研究之用。    生物病理冷冻切片机的性能特点:  1、彩色液晶触摸显示屏,可分别显示切片总数量和切片总厚度、切片厚度、标本回缩值、温度控制及日期、 时间、温度、定时休眠开关机、手动及自动除霜等功能。  2、人性化休眠功能:在选择休眠状态后,冷冻室温度可自动控制在-5 至-15℃之间,取消休眠后,可以在 15 分钟内达到切片温度。  3、温度传感器自检功能 ,可自动检测传感器工作状态。  4、双压缩机为冷冻箱、冷冻台、刀架及样本夹头、组织压平器五点分别制冷。  5、刀架配彩色刀片推进器及护刀杆覆盖刀片全长 ,安全保护使用者。  6、配置:X 轴 360° .Y 轴 12°万向旋转卡扣式组织夹头 ,安装组织更加快捷。  7、防粘组织压平器加入制冷 ,温度可达-50° ,方便急冻组织 ,节省操作时间。  8、单层加热玻璃视窗 ,有效防止水雾凝结。  9、手轮定位 360°任意点锁紧功能。  10、消毒方式: UV 紫外线消毒。    生物病理冷冻切片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1. 该机上部分为微机控制部分及面板操作 ,温度显示 ,工作状态显示部分。  2. 中间部分为低温冷冻室 ,为活检组织速冻 ,切片操作部分。  3. 下半部分为压缩机组制冷部分。  4. 中后部分为机械传动、 电机驱动部分。【莱恩德新品】生物病理冷冻切片机的性能特点
  • 两大国家能源研发中心落户中广核集团
    近期,国家批准在全国设立首批十六个“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其中,三个核电研发(实验)中心有两家落户中广核,分别由中广核集团成员企业技术研究院、广利核公司承建,并负责相关项目研发。  据介绍,由核电技术研究院承建的“国家能源核电站核级设备研发中心”,填补了国内核电行业没有大型LOCA基础鉴定试验设施,以及大型核电站安全壳内不可接近设备研发和培训平台匮乏的空白,有利于核电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核电自主创新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极大促进核电装备国产化进程,保障我国核电持续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由广利核公司担纲的“国家能源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在建成后将加快核安全级数字化系统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研究,将大大提高我国对核电站先进仪控技术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成为我国发展核电自主技术的推进器,为打破国外公司长期寡头垄断的格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两大国家级核电研发(实验)中心落户中广核集团,是国家对中广核集团科技创新能力的肯定、信任和支持,表明集团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中广核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继续深化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战略,瞄准一流,继往开来,加快我国核电技术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负国家重托,为我国核电事业新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国家节能降耗水处理创新联盟落户环科园
    8月23日,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暨国家863项目“节能降耗污/废水处理成套装备研制及产业化”启动仪式在江苏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举行,科技部社发司副司长田保国、省科技厅副厅长夏冰等共同见证了创新联盟的成立。  近年来,环科园以“绿色、低碳、环保、创新”理念为指导,瞄准我国水处理行业节能减排及产业升级的重大要求,搭建“政、产、学、研、用、资”相结合的开放式服务平台,聚集技术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等创新资源,以节能降耗、智能化控制、先进适用和绿色化为导向,突破废/污水处理与回用的成套化、标准化装备(产品),结合管理创新、产业创新、金融服务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先进适用水处理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水处理产业技术升级,不断提升水处理行业节能减排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今年5月,由宜兴环科园发起组建的“国家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科技部审批,成为国家级试点联盟。该联盟由我国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领域内具有影响力和处于领军地位的重点企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组成,目前已聚集包括中节能、凌志环保、金山环保等在内的13家成员单位。同时,国家863项目——节能降耗污/废水处理成套装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也是我国首个由主题园区组织实施的863项目,已通过科技部认定,正式开展课题实施工作。  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表示,将以创新联盟和863项目的运行实施作为我国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和水处理装备新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推进器,并借助这一契机,突破和掌握一批水处理装备产业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我国水处理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国际先进的水处理装备产业。
  • 国内最大马力“深海机器人”下线 可提起4吨重物
    p  7月17日,国内最大马力的无人遥控潜水器下线。据介绍,这款由中车制造的潜水器马力相当于一台宝马X6,最深能下潜3000米,可提起4吨重物,是名副其实的深海“大力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noimg/6b0a99af-6083-4165-a875-dabbe8e1e3cc.jpg" title="深海机器人.jpg"//pp  记者了解到,其主要用于对沉船沉物等进行应急救险、搜寻和打捞等作业。/pp  对于为何进军海洋装备领域,相关负责人陈剑说,“海洋蕴藏了丰富的石油、矿产、渔业资源。此前,由于开采装备不成熟,开采成本比较高。随着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海洋成为我们开采资源的主要领域。”/pp  陈剑介绍,今后,“深海机器人”将用于海底油气田施工,海底电缆和光缆铺设等。未来逐步把深海机器人装备扩展到核电、潮汐发电及其他应用领域,建立中国机器人装备产业化基地。/pp  揭秘1/pp  如何保证深海下潜平稳?/pp  记者在厂房见到了两台无人遥控潜水器。它们3米见方,看起来并不太大,自重也只有5吨。/pp  无人遥控潜水器一般通过一根脐带缆下放至海下3000米。这根脐带缆不仅负责升降潜水器,还要进行信号传输和供电。/pp  深海下浪涌和湍流较强,如何保证脐带缆不打结?如何保证潜水器下潜时的平衡?/pp  技术人员严允指出了其中的秘诀。记者看到,潜水器的8个角各有一个电扇状涡轮,也就是推进器,既可提供动力,又可进行360度姿态调整。“下放时是带电操作,推进器会动态调整平衡。”严允说。/pp  揭秘2/pp  3000米水压下如何工作?/pp  陈剑说,深海装备制造对材料的要求很严格。3000米的深海水压巨大,海水对设备的腐蚀性也很大。/pp  那么,如何保证潜水器在3000米海深中,抵消压力正常工作呢?/pp  严允说,他们使用的是压力补偿器。/pp  “我们都知道,随着下沉,水压也越来越大,设备在下降过程中,一些装置内外的压差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压力补偿器。这些仪表装置都是玻璃面板,为什么不会破碎,就是因为在下降或者上升过程中,压力补偿器自动进行动态调整,向仪表设备中充油,补偿压差。”严允解释。/pp  据他介绍,水下终端装置的压力值会始终维持在0.7到1个大气压。/pp  揭秘3/pp  机械臂能进行哪些操作?/pp  记者看到,这台深海机器人有两个机械手臂,但是装备的工具不太相同。左手像一把钳子,可以用来夹持,右手自由度大一些,可以进行一些旋转操作,如拧螺丝。/pp  在“手臂”周围,还有一些“眼睛”——探照灯。“根据海水浑浊度的不同,大概能照清楚3米范围,如果比较浑浊能看清1米,保证作业。再浑浊一些的话,就会启用声呐装置。”严允介绍。/pp  “工作人员在船上的显示屏前进行同步操作。这么长距离输电和信号传输,会有压降和信号损失,这些我们都已经考虑在内。”严允说。/pp  据严允介绍,他们生产的“深海机器人”灵敏度很高,甚至能够在海底捡起一根针。/pp  ■ 追访/pp  开发海底资源,深海机器人能做什么?/pp  海洋不仅是生命起源的摇篮,还蕴藏着无尽的矿藏。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投向深海。那么,深海中有哪些资源可供开发呢?深海机器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pp  矿产资源/pp  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处长李向阳介绍,海底多金属结核分布面积很广,我国已在太平洋调查2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有30多万平方公里为有开采价值的远景矿区,联合国已批准其中1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给我国作为开辟区。此外,海底还有很多金属硫化物。/pp  李向阳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工程”的项目负责人,据他介绍,2001年5月,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矿区面积为7.5万平方公里,为期15年。“去年已经续期5年。”李向阳说,2011年和2014年,获得西南印度洋1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3000平方公里的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pp  开矿正是深海无人潜水器的应用之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助理刁新源说,这些深海潜水器,还可帮助科学家绘制海底地形图。/pp  “此前受高度限制,地形分辨率只有十米级,有了深海潜水器以后,几乎可以完全贴近地形滑翔,测绘出地形分布图,目前可以做到厘米级。”刁新源说。/pp  电力资源/pp  海上风电今后也将向深海方向发展,华东海上风电研发中心主任赵生校介绍,我国海上风电目前主要在近海区域,从初步规划来看,水深5到25米范围开发潜力是2亿千瓦 水深5米到50米开发潜力是5亿千瓦。/pp  “这跟我国水电差不多在同一量级上,开发前景广阔。海上风电今后会往深海方向发展,我国大部分风电规划在50公里离岸距离范围内,江苏规划接近100公里。而欧洲一些海上风电先进国家,已经建设到接近150公里。”赵生校说。  /pp  在海上建风电设备,铺设电缆是个问题。陈剑介绍,深海机器人有一项功能就是铺设海底电缆。“近海电缆铺设要求高,铺设深度要求2米,航道穿越锚地要求更深,在3米以上。”赵生校说。/pp  生物资源/pp  近来,一些深海新物种的发现,令很多人认识到深海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pp  “海底高温、黑暗、高盐的环境,使深海生物有着特殊的生理特性和基因表达,这对工业酶的开发是一种新的资源。”李向阳说。/pp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助理刁新源则表示,深海有很多未知生物有待发现。/pp  作为“科学号”考察船运管中心主任,刁新源在科考中与同事发现了很多新的生物。“通过一些深海无人潜水器,我们获得了大量深海生物样品。在深海冷泉区、热液区和海山区等不同海底环境中,发现了9个大型深海生物新物种。在马努斯热液化能生态系统中,发现了1个新属,5个新种。”刁新源说。/p
  • 四部委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产业发展
    工信部于近日联合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标准委发布了《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根据该计划,2015年之前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要得到显著提升,产业建设要着力于全产业链的系统推进 完成一批高精度仪表和新型传感器的自主设计、开发及产业化,要重点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物联网、环保和食品安全、文物保护和传承等领域需求 建立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行业自主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而到2025年,我国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整体水平要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产业形态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涉及国防和重点产业安全、重大工程所需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实现自主制造和自主可控,高端产品和服务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产业化应用四大工程,大力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上市、技术改造等手段,培育产值超10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小(中)而精、精而专、专而强”的创新型企业。  该计划还特别提出,对符合相关政策条件经认定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企业,可按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原文附录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科技、财政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中央企业,有关行业协会: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增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创新、持续、协调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实施。  特此通知。  (联系电话:010-68205631)  附件: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doc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3年2月18日
  • 科技部等四部门联手推进七项行动为科研人员减负
    p  4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4部门联合召开“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七项行动推进会”。会议充分肯定七项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在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推动下,针对不合理的项目申报、考核标准等相关科研管理制度与流程,陆续推出实施一系列措施,以小切口的具体整改举措带动改革取得大成效。/pp  据介绍,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七项行动是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政策落地见效的一项重要举措。包括减表、解决报销繁、精简牌子、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检查瘦身、信息共享、众筹科改七项行动。/pp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在减表行动方面,基本完成了各类报表的整合精简,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层面的36张表格精简整合为6张,课题层面的21张表格精简整合为5张。在解决报销繁行动方面,简化优化了预算执行程序和相关科研单位经费报销流程及环节,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之外的其他科目预算调整权全部下放给依托单位。在精简牌子行动方面,已完成对国务院部门批准建设和管理的31类5578个科研基地的全面摸底,研究提出了优化整合工作建议。在“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清理行动方面,科技部、教育部等5部门组织国务院各部门、各地方基本完成调查摸底工作。在检查瘦身行动方面,已建立跨部门统一的科技项目监督检查工作年度计划机制,严格将科技项目现场监督检查的比例控制在5%以内。在信息共享行动方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整合和专家库建设等取得新进展,推行“材料一次报送制度”和无纸化监督。在众筹科改行动方面,建立了面向社会公众的常态化征集和处理机制。/pp  中科院副院长相里斌表示,中科院将发挥改革先行作用,从优化项目资金管理流程、减少评估检查等中间环节、修订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推进减负行动。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表示,教育部将压实各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坚决抓好减负行动在高校的落实工作,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指出,各部门各单位要清醒认识减负行动的重大意义和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沟通交流和经验总结推广,推动减负行动取得更大成效。/pp  科技部部长、党组书记王志刚指出,七项行动要解决的都是“硬骨头”问题,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确保专项行动继续深入推进、目标顺利实现、改革成效符合预期。/pp  王志刚强调,工作中要把握核心要求。一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以营造良好环境、多出成果为目标,坚持眼睛向内、自我革命,用改革精神和改革方法推进减负行动。二是要坚持小切口、大成效,七项行动“小事不小”,要瞄准政策落实中影响面广的“小问题”,以小见大、切中要害,取得大的改革成效。三是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发挥科研人员主体作用,通过科研人员的广泛参与,加强政策宣传、推动改革落实、提升获得感。四是要把七项行动与优化管理、提升科研绩效相结合,不为减而减,通过改革出动力、出生产力。五是要推动减负成果制度化、长效化,防止问题反弹回潮,把已经实践验证有效的成果固化为工作制度、政策、规范和细则。六是要提高科研人员获得感和满意度,把科研人员方不方便、满不满意作为检验科研管理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通过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估来让群众评价行动成效。/ppbr//p
  • 自动粘度仪测定PA6的相对黏度
    PA6又称聚酰胺6、锦纶6,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应用范围 PA6尼龙塑料工业生产中泛用于制造轴承、圆齿轮、凸轮、伞齿轮、各种滚子、滑轮、泵叶轮、风扇叶片、蜗轮、推进器、螺钉、螺母、垫片、高压密封圈、耐油密封垫片、耐油容器、外壳、软管、电缆护套、剪切机滑轮套、牛头刨床滑块、电磁分配阀座、冷陈设备、衬垫、轴承保持架、汽车和拖拉机上各种输油管、活塞、绳索、传动皮带,纺织机械工业设备零雾料,以及日用品和包装薄膜等 目前毛细管法测定PA6的相对黏度是行业内作为控制产品质量重要的指标之一实验方法如下:实验所需仪器:卓祥全自动粘度仪、自动配液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实验所需试剂:浓硫酸96%、水、无水乙醇。溶剂粘度的测定:卓祥全自动粘度仪设置到实验目标温度值并且稳定后,加入硫酸96%,软件中启动测试任务待结束。粘度管的清洗:启动卓祥全自动粘度仪清洗、干燥程序,仪器自动将粘度管清洗干燥后待用。PA6溶液样品的制备:在万分之一天平上精准称量精确到0.0001g,通过自动配液器将溶液浓度精准配制到0.01g/ml,再将样品瓶放置到多位溶样器(40-60°)中溶解,待2小时溶解完毕后取出冷却到室温待用。样品粘度的测定:加入样品,启动软件中特定公式测试,待任务结束。粘度管的清洗:再次启动卓祥全自动粘度仪清洗、干燥程序,仪器自动将粘度管清洗干燥后待用。 η.按式(6)计算: …………………… (6)式中:η——试样的相对粘度值;t2 溶液的流经时间,单位为秒(s) t1 溶剂的流经时间,单位为秒(s)。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测定结果取算术平均值,平均值按照GB/T 8170 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 沃特世推出全新Synapt G2质谱系统
    沃特世推出全新Synapt G2系统, 性能、通用性以及速度表现领跑高端质谱系统 高分辨率质谱(HDMS)系统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 重新定义精确质量MS以及MS/MS的性能水平,开发科学发现的新前沿  2009年7月30日,江苏泰州,沃特世公司(NYSE:WAT)今天在第六届中国蛋白组学大学上向中国用户介绍新一代高性能质谱系统-沃特世SYNAPT™ G2系统。SYNAPT G2系统配备QuanTof™ 以及强化高分辨 MS™ 技术,将定性和定量四级飞行时间质谱带入更高的性能水准,推动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SYNAPT G2系统为研究学者在生物制药、代谢物鉴定、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标本研究以及食品和环境应用中提供直观的操作性、应用灵活度,打造了全新的性能水准。沃特世在美国费城召开的第57届美国质谱协会年会上推出了SYNAPT G2系统。  SYNAPT G2系统具备极佳的定性和定量性能表现,可同时适于质谱分析以及高速数据采集SYNAPT G2 HDMS分析。这对科学家来说,代表着超过40,000 半峰全宽(FWHM)的分辨率、一流的灵敏度、每秒20光谱的数据采集率、精确质谱(1 ppm RMS)信息以及量值多达5个指令的动态范围。联用沃特世ACQUITY 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PLC),沃特世SYNAPT G2质谱系统可实现最大化的性能表现,UPLC的速度大大超过其他所有的LC/MS 以及 LC/MS/MS系统。  沃特世预期在2009年的第四季度推出首个SYNAPT G2系统设备。  借助SYNAPT G2系统,仅通过单次分析运行,科学家们便可从高度复杂样本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取综合全面、准确和精确的数据,并据此进行新的研究发现,作出合理的结论。  英国华威大学生物学质谱及蛋白质组学系教授Jim Scrivens说,“改善系统的性能是推进质谱型研究的重要推动力,而结合了高分辨率oa-TOF 技术、宽定量动态范围以及强化(高效)离子淌度分离的SYNAPT G2系统确实在改变着游戏规则”。  “SYNAPT G2系统的推出是意义深远的,因为它代表着质谱技术的跳跃性发展……同时对于试图解决分子基本问题的全球研究组织来说,这也意味着是一个重大且新的机会,”沃特世公司质谱业务运作部副总裁Brian Smith说。“我们坚信,沃特世SYNAPT G2将取代普通的QTof和静电离子阱系统,成为高端质谱系统的事实选择,”他继续说道。  性能设计改变游戏规则  SYNAPT G2系统配备全新的QuanTof技术,结合创新的高场推进器和双级反射技术以及最佳折叠式TOF几何特性的创新离子检测系统。所有的技术整合展现了全新的高分辨率水准、精确质量以及定量性能,而这些性能只有在兼容UPLC分离的数据采集速度下才可获得。当科学家们要求进行色谱分离,同时需要快速、可选择性以及特异性时,将无需降低质谱分辨率。  QuanTof高场推进器和双级反射技术减少了与预推送动能量扩展度相关的离子周转时间,同时它的双级反射技术加强了高能量离子的集中度。因此,QuanTof技术提供了最佳水平的TOF综合性能。  SYNAPT G2系统创新的离子检测系统,结合超速电子扩程器以及混合ADC检测器电子组件,提供卓越的定量和定性性能表现,适于质谱分析以及高速数据采集SYNAPT G2 HDMS分析。  结合第二代Triwave™ 技术,,Synapt G2系统相比最初的SYNAPT系统,离子淌度解析功能高了4倍。这意味着科学家们能基于样本的大小、电荷、质量以及形状,更好地分离相似的样本组分,同时能鉴定以往不能被呈现的样本组分。此外,QuanTof技术提供了便捷的精确质量测量方法以及适于IMS/MS实验的强化动态范围,最终产生最高检测度以及对新型研究分析的信心。  配备新的DriftScope™ 淌度环境软件(v2.1),Synapt G2系统可全面地检测组分,通过数据显示新的或微妙的特征表现,同时提供更多有效数据进行流程处理的,诸如混合物碰撞横截面检测(形状)。借助这一功能,科学家们能研究更多的科学发现,同时显著减少关键商业和研究信息的传递时间。  “工程精简”分析结果的产生过程  SYNAPT G2系统引入了“工程精简”的设计理念,“工程精简”是沃特世Xevo质谱系列的的特点,也是沃特世首次将产品设计带入多功能高端研究等级质谱平台。这些系统特点,包括能在持续监测仪器性能表现的同时校调和准备仪器运行的 IntelliStart™ 技术,自动地进行系统配置,最小化人为错误发生概率,以及让质谱仪器对于仪器操作新手来说更加“容易上手”,而这些研究学者需要始终如一地得到高质量的实验结果。  多功能性和灵活性  终于,沃特世在SYNAPT G2系统上配备UPLC技术选择方案以及综合全面的离子源,最大化提供了实验方案的次数以及研究应用。这些组成了nanoACQUITY UPLC 和 TRIZAIC™ UPLC和离子源,包括:电喷洒游离(ESI)、nanoflow ESI、大气压力化学游离(APCI)、联合ESI/APCi (ESCi)、大气压力固态分析探针游离法(ASAP)。相同的离子源方案同样也兼容于沃特世Xevo™ TQ 系统以及Xevo QTof 质谱仪。  SYNAPT G2系统APGC离子源的互换式设计能允许科学家们在同一仪器上进行GC/MS 以及 LC/MS实验操作。实验室不再单独配备质谱仪器进行LC/MS/MS或GC/MS/MS操作。  沃特世SYNAPT G2系统还配备了高性能的可替交式MALDI离子源,用于范围更广的实验应用。比如:结合MALDI以及离子淌度分离技术,借助沃特世高精度成像MALDI(HDI MALDI)实验解决方案,科学家们能更加容易地定位组织样本内的代谢物以及活性药物混合物。  沃特世为MassLynx™ MS 软件提供了一系列多用途和专用的应用管理器,允许Synapt G2系统进行多种作业操作,包括筛选、反滤波、鉴定、目标定量、定性和定量压型和特性描述-以及将所采集的数据转换为有用的结果。  今日的平台,明日的跳板  Synapt G2产品系列为实验室为现在和将来的研究需求提供系统配置。除了Synapt G2系统的完全HDMS性能之外,科学家们可在HDMS产品包括Synapt G2 MS和MALDI Synapt G2 MS中进行选择,可进行现场升级,以最大化地发掘第二代HDMS的潜在功能。  飞行时间质谱仪器的创新惯例  1996年沃特世推出第一代商用Q-Tof系统,使得四级飞行时间技术一举成名。随着2006年SYNAPT HDMS系统的推出,沃特世在四级飞行时间质谱仪器内首次引入了新的离子淌度技术。07年匹兹堡会议上,该系统被评为最佳新产品,授予编辑金奖。现在,该系统已在世界上一些最负盛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投入使用,包括剑桥大学、伦敦皇家学院、牛津大学、华威大学、利兹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杜克大学、美国东北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密歇根州Van Andel研究所以及范德毕特大学。  Synapt G2系统论证了沃特世对于扩展质谱研究功能的一贯承诺。  了解更多的信息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沃特世SYNAPT G2质谱系统的相关信息,请登录www.waters.com/synaptG2。  关于沃特世公司 (www.waters.com)   沃特世公司(NYSE:WAT)为基于实验室机构创造商业优势条件已有50年的历史,通过实际可持续的创新使其在很多领域都能取得重大的研究进步,比如医疗卫生服务、环境管理、食品安全和全球水质等。  实验室信息管理、质谱分析和热分析等领先分离科学的联合,沃特世在技术上的突破和实验室解决方案为全球的客户提供了经久不衰的平台。  沃特世2008年年收入为15.8亿美元,拥有5000名员工。它不断进行科学探索,为全球客户提供卓越的操作方法。
  • 国家电子器件及绿色照明产品质检中心在滁开建
    张万宽、韩先聪、江山、汪韧等启动开工球  7月6日,位于城南政务新区的建设工地上彩旗飘扬、鲜花吐艳,我市首个国家电子器件及绿色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工奠基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万宽,市委书记韩先聪,市长江山,省质监局副局长汪韧共同启动开工球。市领导牛向阳、贾朝峰、王图强、吴雪、汪建中、张忠孝等出席开工仪式。  国家电子器件及绿色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按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要求,拟建电磁兼容、电气安全、节能认证、环境和可靠性、光源、寿命、光强度试验等18个专业实验室。综合检测楼总建筑面积为16800平方米,项目总预算6500万元,其中工程概算4000万元,需配备检测仪器设备300台(套),总费用约2500万元,主体工程预计于2011年底完工。建成后的国检中心检验范围包括:LED、LCD、遥控器、传感器、集成芯片、电子材料等电子元器件及产品 荧光灯、金卤灯、高压钠灯、风光互补节能灯、电子镇流器等节能灯具产品以及新型绿色小家电产品等,并围绕检验范围开展标准化和情报信息、相关科研开发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具有检验、科研、培训、标准化情报信息服务等综合能力。  工程开工前,省质监局、市政府在滁召开联席会议,就筹建滁州国家电子器件及绿色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作进行磋商。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万宽,市委书记韩先聪,市长江山,省质监局副局长汪韧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王图强主持会议。  联席会听取了市质监局负责人关于国家电子器件及绿色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情况汇报。张万宽指出,筹建国检中心表明了滁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省质监局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滁州国检中心建设。同时,国检中心建设也要适当留有发展余地,以适应不断丰富的检测手段和检测内容要求。  韩先聪讲话时强调,国检中心建设工作是省局提出的三大服务工作的重要体现和重大成果,是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主导产业的壮大中的要事,是滁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推进器”,更是滁州追赶发达地区奋起一搏的重大起跳平台。这项工作的专业性、系统性很强,希望省局一如既往给予更多支持和指导。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将认真落实省质监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从现在开始,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功能发挥应用,扎实推进好这个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国字号工程。  江山讲话时指出,国检中心是省局关心的结果,凝聚着省局领导对滁州的厚爱。市委、市政府将会在省局的指导下,按照要求和部署,在组织保障、投入、选址、政策等方面抓好落实。在工程建设中,按照快速工程、优质工程、亮丽工程的总体要求,高效保质地完成工程建设,同时做好服务,吸引更多的人才服务于国检中心。  省质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 博晖创新2016年三季报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
    p  (博晖创新)2016年三季报发布,今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108.55%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059.60万元,同比增长31.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2,033万元,同比增长8.21%。公司收入大幅提高源于去年同期只合并了河北大安6月至9月以及Advion7月至9月的收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53.78%,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业绩增长稳健。/pp  河北大安血液制品业务全面改善,毛利率水平大幅提高。上半年河北大安实现销售收入8,177万元,收入占比达到42%,实现净利润分别为 1,982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951.2万元,占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77.6%。/pp  大安的主要产品人血白蛋白销售收入7,801万元,由于人血白蛋白投产量大幅增长、分摊到单位产品的成本和期间费用减少,毛利率显著提高,从 2015年的 19.6%上升至上半年的34.3%。大安制药按照年初制定的投浆计划投料生产,人血白蛋白产品销售保持稳定。三季度大安制药研发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产品注册申请获得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静丙开发仍处于临床实验过程中,预计2017年后获得注册。/pp  HPV检测产品市场推广工作稳步推进:公司分别在2015年12月和2016年6月取得了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核酸检测仪器认证和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生物芯片法)认证,至此公司的微流控平台技术的第一款产品,全自动HPV病毒检测系统完成。从三季度开始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客户中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试用,不仅获得了非常正面的市场反馈,而且得到了行业专家的认可 公司计划在四季度逐步加快HPV产品销售进度,同时密切关注此项新技术在大范围应用后可能遇到的反馈,根据客户不同的实际需求对产品进行持续研发,力争将公司微流控技术产品打造成技术先进、工艺领先、品质过硬的高端精品。我们认为,公司基于微流控技术平台研发的全自动病毒检测设备技术优势突出,未来必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高速推进器。/pp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16-2018年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2,951万元、 5,758万元和 9,172万元,对应摊薄后 EPS 分别为 0.04元、0.07元和 0.11元。公司血制品业务改善明显,同时具有稀缺的资源性质,未来业绩提 升空间依然巨大。检测业务,公司已经形成了微量元素、微流控与质谱仪三大技术。其中微流控和质谱仪是具有垫付性质的检测平台型,目前 都处于市场开发的初期,其爆发潜力不可估量。我们维持增持评级。br//p
  • 新格局、新机遇下的本土化战略 – 对话沃特世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
    商务部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医药等领域的改革创新,让更多外资企业安心放心地投资中国,扎根中国发展。作为保障药物质量、推动人类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沃特世公司在药物创新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沃特世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先生接受了第一财经的专访,就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前景和跨国企业本土化战略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图1. 沃特世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与第一财经记者合影。新机遇下的本土化战略近几年中国医药行业的兴盛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李庆表示:早期跨国公司看好中国是因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但近5-10年的变化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开始转为由创新驱动,从原来单纯的市场转变为医药研发的策源地,而且研发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产品可供应全球。李庆沃特世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分析仪器作为医药行业创新发展的推进器,对于市场的变化具有相当高的敏感度。李庆表示,由于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对跨国企业成本要求的提升,包括沃特世在内的跨国公司都在认真地考虑本土化战略。他还表示,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而且随着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和老龄化进程加剧,医药和医疗市场规模增加是必然的趋势。我们正在逐步将全系列产品,从高端到中低端的产品线,都拿到中国来生产,今年5月就将有一批中国本土生产的仪器上市。李庆沃特世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新格局下的发展趋势对于跨国企业如何更好开展在中国的业务,李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认为在目前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对于跨国企业而言,更需要保持全球化的思维和格局。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这是未来跨国企业的制胜关键。李庆沃特世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他认为,早在上世纪80年代,施贵宝这样的企业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进行探索,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今天,全球的格局再次面临剧变,风险也一定存在,企业要在中国继续发展,就要拿出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重新调整他们在中国的战略和定位。”
  • 从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顺利推进,看仪器行业商机迸发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顺利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的这句话令人振奋。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年,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对20个省、自治区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回头看”成效显著,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环保压力得到有效传导,相关法规政策逐步完善,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企业治污动力显著提升。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018年,环保产业发展中风险与机遇并存。这一年,环保产业紧跟政策导向,积极融入新时代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局,成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企业创新能力继续增强,工艺和及时装备水平稳步提升,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环保产业总体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展望2019,我国环保产业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节点,虽然社会各界对环保产业发展既有期待又有困惑,但环保市场依然保持较高增速,前景广阔,未来大有可为。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水环境质量趋向好转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是2018年各地的重点工作之一。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在政府监管、企业跟进、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方面协作下,2018年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正趋向好转。随着农村污水和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的开展,水污染治理行业市场总体仍呈上升趋势。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工业废水治理方面,政策和标准的加严,带来了市场机遇,也推动了行业进步。 2018年,生态环境部先后发布了船舶水污染和饮料酒制造业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并制定了屠宰及肉类加工、制浆造纸、制糖、陶瓷、炼焦化学、玻璃制造等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此外,还制定出了农副食品加工、酒和饮料制造、畜禽养殖、肥料制作、水处理等多个行业的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科学有效地指导了各类工业废水的排放和治理。这些政策标准的实施,推动工业废水治理更加规范化。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城镇污水处理领域,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在2018年持续开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随着专项督查、回头看等工作的加强和实施立案处罚,对环境企业治理工作和安全、稳定运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让企业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有效促进了这项工作全面推进。随着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的开展,各地正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同时,管网修复方面的新技术和新装备大量涌现。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我国“十三五”的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将从2.17亿m3/d提升至2.68亿m3/d,新增污水处理设施所需投资金额也将达1500多亿元。新一轮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正在路上,污泥处置工作也任重道远。虽然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实现了污泥的初步减量化,但距离实现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作为新增领域,农村污水处理近两年一直处于爆发式增长状态。2018年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随着《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的颁布,四川、辽宁、陕西等地相继制定了农村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为农村水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政策支持。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农村污水处理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优先考虑成熟可靠和运行维护要求低的工艺,鼓励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通过不断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水环境治理体系。产业发展也推动了技术进步。在水污染治理领域,活性污泥法及各类变形工艺以及膜生物反应器仍广泛应用于各类城镇和工业园区综合污水处理系统中;纳米技术、催化氧化技术、辐射技术等新兴技术也逐渐开始被市场接受和采纳。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随着环保税、排污许可证的实施,加上各地环保政策持续加码,2019年的水污染治理市场仍将蓬勃发展。围绕“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歼灭战”,各类污水处理专用机械、市政管网、污泥处理处置等设备,以及膜组件、药剂等环保产品仍将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的推进,将促进小型化、自动化、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和生态养殖、种植等领域蓬勃发展。“加强江河湖库水生态系统保护”,将促进区域综合修复建设工程的防渗系统以及河道生态修复等新型装备和产品制造业的发展。随着《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等措施的实施,“流域与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工作展开,将促进工业废水处理的核心设备、高端材料及药剂的生产制造,同时水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以及应急管理平台和软件系统的发展将令业内瞩目。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多学科融合、产业和技术融合、系统思维是促进污水治理行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源、厂、网、河联动,以信息化和智慧化手段为依托的厂网河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污水处理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经过清库行动后,PPP项目的发展趋向规范,国家对PPP入库项目从严审查,产业整体上开始从增量扩张逐步向存量优化演替,PPP项目正走向理性发展的正常模式。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全面推进蓝天保卫战,对产业发展提出高要求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排放标准,加之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强化督查等工作的开展,成为推动地方和企业的改造动力,也对环保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近几年来,煤电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0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71%。2018年,全国煤电超低排放改造任务为4868万千瓦。目前,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已近尾声,非电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已成趋势,市场空间较大。2018年,钢铁超低排放开启非电烟气治理大幕,河北、天津、河南等地陆续出台方案,明确超低排放改造任务。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这个过程中,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持续进步。比如,低低温电除尘和湿式电除尘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水泥窑烟气尘硝一体化治理技术已被推广应用,电除尘技术将继续向超低排放、节能降耗、协同控制、智能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在袋式除尘方面,新型内外滤袋式除尘器结构开发、预荷电袋滤新技术、袋式除尘系统智能化网络化技术、褶皱滤袋新产品开发等取得重大进展。strong在脱硫脱硝方面,脱除燃煤烟气中三氧化硫、发展低成本、高效率脱硫费废水排放技术等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大气污染治理仍是2019年的环保重点工作,非电烟气治理改造需求预期持续升温,各地陆续出台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标准,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同时,资金面逐渐放宽,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得到较大改善。随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环境执法监督机制等完善,这将助推大气环保市场景气度提升,利好行业发展。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组织实施VOCs专项整治,着力补齐VOCs污染防治短板。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出台了省市级行动计划,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是中心工作之一。据悉,多项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正在持续推进。多项政策措施的出台,成为行业发展的助推剂。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VOCs的排放所涉及的行业众多,量大面广。2018年度多个省市区根据相应的VOCs综合治理规划和相关的整治方案,公布了涉VOCs排污企业治理名单,VOCs治理行业已经成为当前阶段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之一,也促进VOCs治理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在行业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治理设施的安全问题,技术滥用问题,低价中标问题等,需要切实加强行业自律,共同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分析认为,2019年的VOCs治理工作将逐步走入精细化、持续化、规范化的轨道,通过加强源头替代、过程控制和无组织排放控制、末端治理等,实现VOCs减排。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018年,对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重视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将“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提升至“标志性的重大战役”的高度。《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加快车船结构升级、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等计划。与此同时,京津冀、山东等省市也陆续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攻坚方案,提出通过采取“严格源头控制、强化在用车监管、推进高排放车治理、鼓励老旧车淘汰和加强油品质量管理”等综合措施来推动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随着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加强,一方面新车排放法规的不断升级,通过采用更先进的尾气后处理装置、电控技术等技术措施,新车的污染排放大幅降低;另一方面高排放柴油车、营运汽油车(如出租车等)和非道路机械等成为机动车污染物控制的重点。这些都将为机动车后处理装置系统及各相关零部件(载体、催化剂、传感器、衬垫以及系统开发集成)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健全在用车排放检测与维修体系、建立基于OBD检查的排放监管体系、实现新车排放控制技术提升及监管能力建设、实施高排放柴油车和非道路机械排放治理升级、加快出租车三元催化器替代等,都将成为2019年的机动车污染治理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专项行动倒逼行业能力提升,固废处置行业发展火热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018年,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行业整体发展火热。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利用不充分,非法转移、倾倒、处置事件仍呈高发态势,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2018年8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中提出统筹把握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关系,明确各方责任促进固体废物协同治理,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法律支撑,综合运用手段深化固体废物管理。“清废行动2018”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进行现场摸排核实,共发现1308个问题,极大的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固废处理处置的关注,激活了固废处理处置市场。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板块,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31592万吨,综合利用量为181187万吨,处置量为79798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有78397万吨,还有73.04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被倾倒丢弃。在环保政策倒逼、综合利用政策引导、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多重作用下,工业固废处置行业总体形势一片大好,但专项行动也发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有些地方政府存有侥幸心理、整改不落实,甚至个别地方政府弄虚作假、带头违法,企图通过编造虚假台账等现象,来躲避督察、掩盖真相。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虽然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逐年上升,但单种固体废物的利用较多,多种固体废物全产业链协同利用较少,再加上行业壁垒的束缚,使多种工业固废协同利用的技术创新和成熟技术的快速大规模推广受到限制。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还面临着成分复杂、难度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挑战,由于技术含量低、行业进入门槛低,简单易行的低值化资源化利用技术仍是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的主流。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随着产品标准的要求逐渐升高,市场需求将倒逼行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促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向高技术加工、高性能化、高值化方向发展。此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企业还应结合当地资源环境特点及区位特征,推进区域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为6936.89万吨,其中综合利用4043.42万吨,处置2551.56万吨,870.87万吨堆存,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利用率达95%以上,相比2016年的82.8%有了长足的发展。蓬勃发展的背后,也不能忽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能总体过剩,但地区发展不平衡,单位质量的危险废物在不同省市之间的处理价格差别巨大。危险废物处置行业还存在企业规模小、不能稳定达标以及投运率低等问题,市场集中度低,未来存在进一步整合空间。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环保执法趋严、处理能力却存在缺口的当下,固体废物处置价格随着需求释放节节攀升,政府需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科学管理,避免出现区域行业垄断,保障产废单位及处置企业的双方利益。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目前,我国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已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仍很低,为此国家出台大量政策鼓励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行业的发展。以卫生填埋为主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但垃圾焚烧行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邻避效应”仍旧存在。由于国家多项相关政策的出台,垃圾分类行业发展势头正猛,国内大型环保企业纷纷发力竞标垃圾分类项目。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新兴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面,报废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市场潜力巨大,但大量报废汽车流入非法回收网络,导致正规拆解企业处于严重不饱和状态,建议政府助力行业的发展,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施“分散回收、集中拆解”;布局环保设施共享网络,引导行业向环保拆解和废物资源化再利用方向发展;并落实汽车生产者责任制,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此外,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各省市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大规模开展,国内建筑垃圾量逐年上升。随着国家层面建筑垃圾处理产业政策频出,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土壤污染防治法》发布,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受瞩目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018年,国务院组建生态环境部,设立土壤生态环境司,负责全国土壤、地下水等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监督管理,理顺了管理机制,进一步保障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健康发展。2018年8月31日,《土壤污染防治法》表决通过,这是我国首部专门规范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也将逐步推动土壤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通过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中国采招网等公开途径不完全统计, 2018年土壤修复市场规模约100多亿,其中工业类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仍占主要部分,合同额约70亿,而且资金规模愈来愈集中于大项目,根据统计亿元以上大项目约占一半市场规模。通过企查查APP进行关键词和筛选查询,2018年土壤修复从业企业为3830家。土壤修复行业成为环保产业最受瞩目的细分行业之一。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技术的持续升级以及修复标准的逐步细化,行业壁垒提升,预计未来企业数量增速将放缓,先期进入土壤修复行业的龙头企业具备较强竞争力,一些在细分领域专业性强的技术企业将脱颖而出。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018年,工业污染场地工程应用技术主要有原位加热技术、异位热脱附技术、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多项抽提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等。除工程应用外,2018年在污染土壤修复领域也涌现出一批前沿的科研成果。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近年来,在国家风险管控的思路指导下,污染场地修复和风险管控的技术组合正在兴起,2019年将有更多场地,特别是大型复合场地,根据地块使用功能和利用规划,采用修复和风险管控相结合的修复方案。随着修复工程经验的积累,修复也将由单纯的技术和设备主导,向方案设计和工程设计主导转变,即“硬”技术向“软”技术发展,逐步摆脱“土方”工程的形象,与国际接轨。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监测、噪声、室内健康等细分行业存在机遇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是评价考核各级政府改善环境质量、治理环境污染成效的重要依据。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018年,监测设备的发展,在价格更低、易于维护、运行稳定、适应恶劣环境等基础上,已经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环境监测网络,从省级到地级到县级逐步全面覆盖;监测领域,从空气、水向土壤倾斜;同时由较窄领域监测向全方位领域监测的方向发展,监测指标不断增加;监测空间不断扩大,从地面向空中和地下延伸,由单纯的地面环境监测向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其中,固定污染源监测市场趋向稳定,受益于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升级改造等因素,传统固定污染源监测产品需求有所上升。此外,随着环保督察力度加强,对污染源运维可靠性需求增强,对数据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环境治理监测持续升温,一方面,空气环境监测站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水质监测发展迅速,在水域生态在线监测、水污染应急预警等方面形成巨大的市场,水质监测体系正在向更广泛的覆盖面、更系统性的布局发展。国家环境监测总站耗资16.8亿元用于水质监测站的建设和运维,这标志着水质监测站市场已经进入快速释放期。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018年,对大气成分分析设备需求正在逐渐显现,监测指标向组分监测、前体物监测等倾斜,力求说清污染物来源、成因与形成机理。受益于中国监测总站主导的组份网建设,各地市的需求也逐渐显现。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智慧环境领域,政府需求持续增加,网格化监测及微型站市场需求旺盛。环境监测要素从大气扩展到水质,监测领域不断扩大,监测网络从传统的“三废”监测发展为覆盖全国各省区、涵盖多领域多要素的综合性监测网。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未来,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环境要素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系统监测及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将融合发展。受益于环保政策与社会资本的青睐,环境监测行业也将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实现900~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五年复合增速约为20%。黑臭水体监测、小型化水质多参数自动监测、海洋监测、VOCs监测、恶臭气体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等,都是未来的热点领域。 /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作为大环保产业的一部分,环境电器市场整体向好。鉴于国内环境治理的复杂性及长期性,环境电器将在未来持续保持较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家庭净水器市场配置率不高,但行业增速显著。数据显示,2018年净水器市场320亿元,同比增长18.6%。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因为遭遇市场转型,净化器市场下滑18.2%,但市场规模依然达到130亿元。分析认为,我国净化器市场从单纯的受空气污染影响向污染、地区经济双重影响转变,消费者逐步从恐慌性消费向理性绿色消费回归。未来,除甲醛净化器市场仍需要长期培育,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讲,甲醛净化器技术仍具备极大的改善提升空间,而性价比较高的甲醛净化技术工艺转化将成为决定未来净化器市场地位的先决条件。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住建部《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JGJ/T440-2018)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住宅新风系统的技术标准,对住宅新风系统行业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技术要求,使住宅新风系统产品、安装、验收更加安全可靠,标准的发布会将加快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新风系统的普及具有重大意义。2018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精装修市场总体规模高达81.5万套,同比增加51.7%,而精装房产的新风系统配套率达30%,精装房市场有效带动了新风产品市场增长。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日益理性,对品牌、品质化、健康化的消费需求加大,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01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工业噪声作为应税污染物列入环境保护税税目,对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据初步统计,2018年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总产值约为133亿元,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目前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仍然以传统降噪产品为主,突出问题是科研投入偏少,核心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少,同质化严重,但随着环境监管的加严,对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日益重视,这种现象将有所改变,例如:阵列式消声器技术已经通过专利授权的方式扩大了使用范围,引领行业技术提升和知识产权保护。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修改工作的展开以及噪声与振动方面新的各类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将为噪声与振动控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预计2019年,全国主业从事噪声振动控制相关产业和工程技术服务的企业仍将维持在总数约700家左右、从业总人数约2.6万人的规模。预计行业总产值将与2018年持平。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戮力同心,保持定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回望2018,发展中的环保产业也遇到了不少挑战。正如樊元生会长在2019全国环保产业协会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波及到环保产业,比如,企业杠杆与地方政府债务偏高,继续举债被严格限制,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下降;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融资难、融资贵”;国际环境的不确定影响环保企业走出去,资本外流也对环保企业融资产生不利影响。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其实,2017年底以来,我国环保产业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基本结束,新增的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及超低排放市场总体规模扩张有限,相关企业需要转型寻找出路。二是部分环保企业负债快速增加,一些大型企业的应收账款往往高达数十亿元,部分企业深陷高负债、高杠杆的泥潭,有的已经无法正常开展经营活动。PPP政策的重大调整,使金融机构普遍对相关项目收紧信贷,加剧了环保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虽然目前经营出现问题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等少数领域,但由于涉及到的大型骨干企业、上市公司多,且多处于行业上游,其不良后果已经开始通过产业链蔓延,相关领域设备款、工程款结算周期明显变长,行业中下游的工程公司和设备公司资金压力日益增大。少数企业的债务危机已经演变成为“灰犀牛”,正在对整个环保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和警觉。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展望2019,环保企业要正确认识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在发展策略上要注意控制投资风险,保持健康的现金流,特别是从事生态环境PPP投资的企业,要重新审视项目风险,审慎决策。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同时,环保产业界要保持发展定力。我国环保产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的2019年,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中央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没有降低,反而在增强服务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将于2019年全面启动。环保高压态势没有改变,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攻坚部队,环保产业面临的任务依然繁重,环保产业市场仍将继续保持旺盛态势。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对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环保产业是重大长期利好。同时,环保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在持续改善,预计各部门针对实体经济的定向优惠政策和阶段性政策微调将逐步显现效果,这都将有力地支撑市场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判断。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019年,全国各地的环保产业协会将努力发挥主渠道作用,做精做深政策服务,及时发现产业运行中的问题,争取政府和政策支持,探索开展资金和资本服务,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优质优价的融资服务。同时,把握好创新的时代脉搏,深化技术创新服务,积极探索用市场化方式推动技术进步和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br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ppbr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p
  • 沃特世SYNAPTTM G2质谱系统发布会举办
    值中国蛋白质组学第六届学术大会召开之际,沃特世(Waters)公司于7月30日中午在海燕大酒店满山红厅举办了SYNAPTTM G2系统发布会。发布会后,沃特世公司邀请了包括仪器信息网在内的多家媒体举办了媒体见面会。发布会现场  沃特世在美国费城召开的第57届美国质谱协会年会上推出了SYNAPT G2系统。SYNAPT G2系统配备QuanTof™ 以及强化高分辨 MS™ 技术,将定性和定量四级飞行时间质谱带入更高的性能水准,推动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SYNAPT G2系统为研究学者在生物制药、代谢物鉴定、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标本研究以及食品和环境应用中提供直观的操作性、应用灵活度,打造了全新的性能水准。  SYNAPT G2系统具备极佳的定性和定量性能表现,可同时适于质谱分析以及高速数据采集SYNAPT G2 HDMS分析。这对科学家来说,代表着超过40000 半峰全宽(FWHM)的分辨率、一流的灵敏度、每秒20光谱的数据采集率、精确质谱(1 ppm RMS)信息以及量值多达5个指令的动态范围。联用沃特世ACQUITY 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PLC),沃特世SYNAPT G2质谱系统可实现最大化的性能表现,UPLC的速度大大超过其他所有的LC/MS 以及 LC/MS/MS系统。  借助SYNAPT G2系统,仅通过单次分析运行,科学家们便可从高度复杂样本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取综合全面、准确和精确的数据,并据此进行新的研究发现,作出合理的结论。  据悉,华中师范大学已经成为了Synapt G2在中国的首个用户。  性能设计改变游戏规则  据了解,SYNAPT G2系统配备全新的QuanTof技术,结合创新的高场推进器和双级反射技术以及最佳折叠式TOF几何特性的创新离子检测系统。所有的技术整合展现了全新的高分辨率水准、精确质量以及定量性能,而这些性能只有在兼容UPLC分离的数据采集速度下才可获得。当科学家们要求进行色谱分离,同时需要快速、可选择性以及特异性时,将无需降低质谱分辨率。  QuanTof高场推进器和双级反射技术减少了与预推送动能量扩展度相关的离子周转时间,同时它的双级反射技术加强了高能量离子的集中度。因此,QuanTof技术提供了最佳水平的TOF综合性能。  SYNAPT G2系统创新的离子检测系统,结合超速电子扩程器以及混合ADC检测器电子组件,提供卓越的定量和定性性能表现,适于质谱分析以及高速数据采集SYNAPT G2 HDMS分析。  结合第二代Triwave™ 技术,,Synapt G2系统相比最初的SYNAPT系统,离子淌度解析功能高了4倍。这意味着科学家们能基于样本的大小、电荷、质量以及形状,更好地分离相似的样本组分,同时能鉴定以往不能被呈现的样本组分。此外,QuanTof技术提供了便捷的精确质量测量方法以及适于IMS/MS实验的强化动态范围,最终产生最高检测度以及对新型研究分析的信心。  配备新的DriftScope™ 淌度环境软件(v2.1),Synapt G2系统可全面地检测组分,通过数据显示新的或微妙的特征表现,同时提供更多有效数据进行流程处理的,诸如混合物碰撞横截面检测(形状)。借助这一功能,科学家们能研究更多的科学发现,同时显著减少关键商业和研究信息的传递时间。  “工程精简”分析结果的产生过程  除上述性能外,SYNAPT G2系统引入了“工程精简”的设计理念,“工程精简”是沃特世Xevo质谱系列的的特点,也是沃特世首次将产品设计带入多功能高端研究等级质谱平台。这些系统特点,包括能在持续监测仪器性能表现的同时校调和准备仪器运行的 IntelliStart™ 技术,自动地进行系统配置,最小化人为错误发生概率,以及让质谱仪器对于仪器操作新手来说更加“容易上手”,而这些研究学者需要始终如一地得到高质量的实验结果。  多功能性和灵活性  沃特世在SYNAPT G2系统上还配备了UPLC技术选择方案以及综合全面的离子源,最大化提供了实验方案的次数以及研究应用。这些组成了nanoACQUITY UPLC 和 TRIZAIC™ UPLC和离子源,包括:电喷洒游离(ESI)、nanoflow ESI、大气压力化学游离(APCI)、联合ESI/APCi (ESCi)、大气压力固态分析探针游离法(ASAP)。相同的离子源方案同样也兼容于沃特世Xevo™ TQ 系统以及Xevo QTof 质谱仪。  SYNAPT G2系统APGC离子源的互换式设计能允许科学家们在同一仪器上进行GC/MS 以及 LC/MS实验操作。实验室不再单独配备质谱仪器进行LC/MS/MS或GC/MS/MS操作。  沃特世SYNAPT G2系统还配备了高性能的可替交式MALDI离子源,用于范围更广的实验应用。比如:结合MALDI以及离子淌度分离技术,借助沃特世高精度成像MALDI(HDI MALDI)实验解决方案,科学家们能更加容易地定位组织样本内的代谢物以及活性药物混合物。  沃特世为MassLynx™ MS 软件提供了一系列多用途和专用的应用管理器,允许Synapt G2系统进行多种作业操作,包括筛选、反滤波、鉴定、目标定量、定性和定量压型和特性描述-以及将所采集的数据转换为有用的结果。  今日的平台,明日的跳板  据介绍,Synapt G2产品系列为实验室为现在和将来的研究需求提供系统配置。除了Synapt G2系统的完全HDMS性能之外,科学家们可在HDMS产品包括Synapt G2 MS和MALDI Synapt G2 MS中进行选择,可进行现场升级,以最大化地发掘第二代HDMS的潜在功能。  飞行时间质谱仪器的创新惯例  在媒体见面会上获悉,1996年沃特世推出第一代商用Q-Tof系统,使得四级飞行时间技术一举成名。随着2006年SYNAPT HDMS系统的推出,沃特世在四级飞行时间质谱仪器内首次引入了新的离子淌度技术。07年匹兹堡会议上,该系统被评为最佳新产品,授予编辑金奖。现在,该系统已在世界上一些最负盛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投入使用,包括剑桥大学、伦敦皇家学院、牛津大学、华威大学、利兹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杜克大学、美国东北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密歇根州Van Andel研究所以及范德毕特大学。媒体见面会现场  了解更多的信息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沃特世SYNAPT G2质谱系统的相关信息,请登录www.waters.com/synaptG2。  关于沃特世公司  沃特世公司(NYSE:WAT)为基于实验室机构创造商业优势条件已有50年的历史,通过实际可持续的创新使其在很多领域都能取得重大的研究进步,比如医疗卫生服务、环境管理、食品安全和全球水质等。  实验室信息管理、质谱分析和热分析等领先分离科学的联合,沃特世在技术上的突破和实验室解决方案为全球的客户提供了经久不衰的平台。  沃特世2008年年收入为15.8亿美元,拥有5000名员工。它不断进行科学探索,为全球客户提供卓越的操作方法。公司在仪器信息网展位网址为:http://waters.instrument.com.cn 。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