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气动阻车器

仪器信息网气动阻车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气动阻车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气动阻车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气动阻车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气动阻车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气动阻车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气动阻车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气动阻车器相关的资讯

  • 车用甲醇汽油国标或年内出台 推广存阻力
    “《M15车用甲醇汽油》国家标准上报稿已经完成了,经专家讨论后将上报国家标准委审核通过。”5月4日,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一位权威人士表示,如果不出意外,该标准将在年内出台。  甲醇汽油是甲醇与汽油的混合物,甲醇的掺入量一般为5%-20%,以掺入15%者为最多,所以称M15甲醇汽油。  “这仅意味着甲醇汽油在全国生产和销售具有了合法性,但是光有标准还不行,还需要公众的接受以及省级和国家层面出台政策促进。”上述人士说。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甲醇汽油相对普通汽油成本优势越来越大。卓创资讯的分析师陈晴称,目前国内市场上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的价格基本一致,93#汽油的均价在8000元/吨左右,而市场上甲醇汽油的批发价格仅在2000-3000元/吨,零售方面1升甲醇汽油要比普通的汽油便宜3~5角。这主要是因为甲醇是化肥和制药、煤炭等行业生产的副产品,也可利用化工原料合成,价格低廉,来源极为广泛。  不过,甲醇汽油在推广中也发现了不足。据了解,甲醇腐蚀性很强,普通汽车的油路系统不是耐腐蚀材料制成,汽车的发动机寿命明显缩短。  此外,其低温运转性能和冷起动性能较差,动力性能也不及纯汽油。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对于甲醇汽油的姿态却始终 “隔岸观火”。陈晴称,携手两大油企推广甲醇汽油存在阻力。因为,两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炼厂,有足够的油源供应,在资源不紧张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外采其他油源 更为重要是甲醇汽油的参与本身就影响两大油企的利益分配。
  •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申报指南:拟安排8.6亿元启动18个项目
    5月11日,科学技术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坚持“四个面向”总要求,积极探索“揭榜挂帅”等科技管理改革举措,全面提升科研投入绩效。“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坚持纯电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产业基础研发能力,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突破产业链核心瓶颈技术,实现关键环节自主可控,形成一批国际前瞻和领先的科技成果,巩固我国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和规模领先优势,并逐步建立技术优势。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21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围绕能源动力、电驱系统、智能驾驶、车网融合、支撑技术、整车平台6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拟启动18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8.6亿元。其中,围绕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方向,拟部署不超过3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不超过1500万元,每个项目500万元。原则上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示范应用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1. 能源动力1.1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基础前沿技术,含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全固态电池中电极(正极、负极)与固体电解质界面稳定化与自修复机制;微结构固态复合正极(含活性材料、 电解质、电子导电介质等)中电子、离子的输运特性;具有导电骨架结构的金属锂负极和固态电池中界面/结构对锂沉积形态的影响;超薄高离子电导率固体电解质层制备技术及面离子输运均匀性、机械强度、与正负极界面兼容性;新型电池结构、干法电极、新型电解质层制备方法及封装方式;电池内部温度/力学/电 化学场以及失效破坏等实验表征技术及固态电池综合评价方法。考核指标:固态复合正极比容量>400mAh/g;复合金属锂负极比容量>1500mAh/g;固体电解质厚度<15μm,室温电导率>1mS/cm,锂离子迁移数>0.8;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容量>10Ah,比能量>600Wh/kg,循环寿命≥500 次。有关说明:支持一般项目的同时,并行支持不超过3个不同技术路线(互相之间、与一般项目之间技术路线均明显不同)的青年科学家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5年。1.2 车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燃料场景需求的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研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关键部件、电堆、系统设计及集成技术,主要包括:优化电极微观结构,研究高性能、高可靠电池结构设计及可控制备技术;优化连接体材料及结构,开发低成本连接体加工及涂层致密化技术;开发高一致性、长寿命电堆组装技术,形成千瓦级电堆批量制造能力;研发氢气、天然气、醇类等不同燃料处理技术及关键部件;集成不同燃料应用 场景的SOFC系统,研究系统快速启动响应技术,研究系统在模拟行驶工况下的应用安全。考核指标:建立车用SOFC关键部件、电堆与系统技术及理论体系。完成高性能、高可靠电池的结构设计和验证,电流密度 ≥300mA/cm2条件下,电压衰减≤4‰/千小时(运行时间≥1000h);形成低成本金属连接体及涂层材料加工工艺,连接体高温服役5000h,ASR≤30mΩ‧cm2;掌握SOFC电堆组装技术,单电堆功率≥1.0kW,电堆功率密度≥1.0kW/L,电效率≥60%;完 成氢气、天然气以及醇类等为燃料的SOFC系统开发,额定发电功率≥50kW,启动3分钟达50%输出功率,发电效率≥55%(DC,LHV),建立系统安全性能评价体系。有关说明:实施周期不超过 5 年。1.3 高密度大容量气氢车载储供系统设计及关键部件研制 (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燃料电池重型车辆长途续航需求,研究车载储氢瓶、车载储氢系统设计、制造和检测技术,研究不同工况下大容量储氢的释放和泄露规律,研制车载70MPa大容量IV型瓶、集成瓶阀、储氢系统调压阀组、储氢系统控制器、氢气泄漏探测传感器等,形成高压力、大容量车载储氢系统。针对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供氢需求,研究大流量、高动态等复杂工况条件下供氢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研制氢气流量控制阀组、循环引射器、机械循环泵等核心部件。针对燃料电池重型车辆快速加注需求,研究加氢口预冷高压大流量气氢在车载系统中的扩散、增压、升温等规律,获得稳定匹配与安全阈值控制技术,定义各部位材质循环加载要求、车载储氢系统受氢口与加氢枪的机械接口方式,开发面向高可靠、高安全的氢燃料快速加注操作流程、接插连接规范及通信协议。考核指标:车载70MPa大容量IV型瓶储氢系统有效储氢质量≥32kg,氢气泄漏率≤10mL/h,供氢能力≥7g/s,系统服役寿命≥10年;形成相应气瓶与瓶阀的自主知识产权及产品标准,制 定系统零部件、总体结构、集成设计等安全设计准则。其中,70MPa氢Ⅳ型瓶满足T/CATSI 02007—2020要求、容积≥400L,单瓶质量储氢密度≥6.8wt%,单位储氢能力碳纤维使用量<10.7kg/kg H2;集成瓶阀设计压力≥70MPa,内置电磁阀寿命≥50000次, 瓶阀功耗≤8W,瓶阀质量≤1.2kg,瓶阀集成电磁开关装置、过流量装置、超温超压泄放装置(TPRD)、温度检测装置和手动操作装置;调压阀组循环寿命≥50000次,输出压力波动范围10~15%,波动持续时间≤10s,输出流量≥7g/s,质量≤1.2kg;车载氢系统控制器具备独立加氢模式、红外通讯、6路以上氢安 全检测通道,具备加氢状态控制与停车氢安全巡检策略;加氢口及加氢枪加注速率≥7.2kg/min,加氢口使用寿命≥20000次,加 注过程瓶内气温≤85℃。大流量氢气流量控制阀组最大喷射流量≥7g/s(阀组流量),内外氢气泄露率≤0.3mL/h@30bar,耐久性: 喷射阀开闭次数不小于4亿次(比例电磁阀全开闭次数不小于500万次);大流量氢循环引射器压升≥50kPa,引射比≥2.2,电堆功率覆盖范围60~400kW;大流量氢气循环泵系统压升≥50kPa(采用氢气混合气体,循环流量≥3000slpm,氢气浓度≥90%),功耗≤1.5kW,效率≥46%,噪音≤70dB,寿命≥20000h。建立快速加注机械接口标准、通信协议和加注操作规范,并形成标准送审稿;加注协议标准符合国际通用需求。2. 电驱系统2.1 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电驱动系统技术(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内容:在电驱动系统集成与控制方面,研究SiC电驱动系统新结构、多物理场集成和全域高效控制方法,研究SiC电驱动系 统电磁兼容特性及抑制方法,解决SiC电驱动系统在高密度集成和高效控制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新型电驱系统技术测试与分析,完成电驱系统前沿技术对标评价;开展车用服役条件下电驱系统功率器件、电机绝缘和轴承等系统致命故障检测、诊断和预测方法研究,形成电驱系统健康管理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在新材料与新器件方面,研究高性能超级铜线(包括但不限于基于铜合金和铜/纳米管等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超级铜线)及电机绕组制备技术,探索大电流SiC MOSFET芯片载流子输运性能高温骤降机理和抑制栅介质界面缺陷等可靠性增强方法,研究超低杂散参数/高效散热的SiC模 块与组件协同优化技术,实现材料与器件优化。考核指标:超级铜线在20℃的电阻率≤1.90×10-8Ωm,180℃的电阻率≤2.57×10-8Ωm,并应用于高性能电机样机;1200V SiC MOSFET单芯片通流能力≥ 250A@150℃,导通压降≤2.5V@250A/150℃,最高结温250℃ , 阈值电压偏移≤0.1V@150℃;SiC电机控制器峰值功率体积密度≥70kW/L@峰值功率300kW,EMC 达CISPR等级4要求;提交电驱系统产品对标测试与技术分析报告共5份,每年样本量2套,提交电驱系统健康管理标准规范1项。有关说明:实施周期不超过5年。2.2 高性能轮毂电机及总成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在高性能轮毂电机及总成方面,突破轮毂电机与制动、转向和悬架系统深度集成与转矩矢量分配技术难题,实现轮毂电机系统性能、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的持续提升,为全新电动化底盘开发和产业化提供核心零部件支撑;在高密度轮毂电机方面,研究高密度轮毂电机的电磁机热声等多物理场协同设计与仿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转矩脉动抑制、噪声抑制和可靠性与耐久性验证方法,开发轮毂电机的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技 术(包括冷却结构、动密封等)。考核指标:轮毂电机总成30s峰值转矩重量比≥20N∙m/kg;轮毂电机总成系统最高效率≥92%,系统CLTC工况综合使用效率≥80%;轮毂电机在额定转速点(额定转矩转折点),1米噪声总声压级≤72dB(A),防护等级不低于IP68,冲击振动标准不低于传统轮毂指标,电磁兼容性能满足Class4级及以上,轮毂电机总成产品实现装车运行。形成可靠性与耐久性测试规范。2.3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及高效机电耦合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高效清洁燃烧(包括但不限于新型喷射、高EGR率、新型点火、高压缩比、可变机构技术等)结构优化、高效热管理、高效后处理、先进控制策略、低摩擦和低噪声等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技术,开发出热效率高、排放好的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研究新型构型、一体化机电集成、高效传动、高效热管理、动态控制和低噪声等机电耦合技术,开发出高效率、高集成、低成本的机电耦合变速箱。研究先进混动控制系统、高效混动控制策略、混动专用电机及电池、高压安全管理、测试验证等混动总成技术,实现总成高效和高可靠性,通过整车高效优化控制实现整车级行业领先动力和能耗指标。考核指标: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45%,整车排放满足国六b+RDE;机电耦合系统机械传动效率≥95%,机电耦合系统综合效率≥85%(注:WLTC工况电平衡工况下的发电和驱动的加权综合效率);产品可靠性及寿命满足整车要求,实现装车运行。所搭载的整车0~100km/h加速时间≤7s,A级车在电量维持模式下油耗≤0.0018×(CM-1415)+3.8L/100km。混合动力专用高效发动机在额定功率下,1米噪声总声压级≤90dB(A);机电耦合系统在其基速点(转矩转折点),1米噪声总声压级≤78dB(A), 完成产品公告的量产车。3. 智能驾驶3.1 多域电子电气信息架构(EEI)技术(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内容:构建基于服务的车路云网一体化集中式电子电气信息架构,探索高内聚、低耦合架构新形式,研究混合关键级任务调度与分配机理,建立域内、域间高可靠软件动态资源共享协议,探索车辆终端、边缘节点和云平台算力分配技术和通用应用开发架构,形成域内、域间、车云标准接口,实现软件模块复用以及整车软件管理;研究C-V2X和车载网络融合的新型架构底层软件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车载以太网和时间敏感网络等通信机制,设计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软件信息系统构架,构建数据远程分析、诊断、调校与升级一体化技术平台;研究电子电气架构安全冗余体系,基于多维度安全设计方法,构建故障检测、主动重构控制及可靠高效的多层纵深防御体系;研究电子电气架构评估与实时性仿真分析技术,建立多层级、一体化电子电气架构测试验证体系,搭建车路云网一体化集中式电子电气信息架构测试平台;研究电子电气信息架构集成应用,实现技术应用与示范。考核指标:架构支持车路云一体化协同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可实现软硬件独立和域间协同计算,架构支持算力集中的弹性中央计算平台和分布区域管理控制器实现整车软件定义功能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化软硬件接口≥400 个,接口包括:智能化传感器接口,原子服务接口,车—云标准接口和车与路侧设备接口等,标准接口支持2种以上的操作系统。电子电气架构一体化技术平台支持C-V2X信息交互,车辆相关软件升级时间≤20分钟,车载网络通讯速率可达10Gbit/s,时间敏感业务流转发时延小于50微秒,时间同步精度小于20纳秒。具有高可靠的冗余防失效机制,形成架构冗余设计准则和预期功能安全的解决方案。满足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磁安全要求,通过GB/T 18387和GB 34660标准 测试。建立信息安全纵深防御设计准则和防护策略。形成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仿真、评估、优化和测试验证评价体系。在2家以上整车企业获得应用,完成相关技术标准或草案 3 项。有关说明:实施周期不超过5年。3.2 学习型自动驾驶系统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人车路广义系统的多尺度场景理解技术,开发交通参与者的长时域行为预测系统;自动驾驶感知—决策—控制功能在线进化学习技术,研发模型与数据联合驱动的高效迭代求解算法,开发通用的建模、优化与分析软件;研究自动驾驶系统的高实时车载计算装置,包括低功耗异构计算架构、分布式高效任务管理、策略模型压缩/编译/部署等关键技术;研制多维驾驶性能分析系统与训练平台,包括边缘场景的自然驾驶数据库、 以安全性为核心的驾驶性能评估模型、支持虚拟交通场景的半实物在环训练等;开发自动驾驶系统学习功能集成与测试验证技术,包括符合车规级标准的开发方法及测试流程,功能优化、故障诊断、远程监控、人机交互等辅助模块,以及封闭测试场和开放示范道路的试验。考核指标:典型交通参与者行为预测时域不少于5s,长时域 轨迹预测误差≤0.6m(横向)和≤2m(纵向);支持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自我进化训练,涵盖典型道路场景≥5类和交通参与者≥4类,在线学习系统的更新周期≤30min;车载计算装置运行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算法模块时,单位功耗算力≥2Tops/W,主要功能模块平均延迟150ms;边缘场景的自然驾驶 样本片段≥1万个,边缘场景类型≥80类,自动驾驶性能评估模 型的准确性≥90%;训练平台支持≥100个交通节点虚拟交通场景,支持不少于20辆实车的封闭测试场或开放示范道路的验证; 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项。3.3 智能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智能汽车预期功能安全认知技术,包括与场景理解紧密相关的感知认知和决策规划等系统的性能局限分析技术、结合系统正向开发流程的危害分析及风险评估技术,构建面向智能汽车的预期功能安全量化评估模型;研究预期功能安全实时防护技术,构建预期功能安全实时监测与防护系统;研究降低预期功能安全风险的机器学习成长系统关键技术,包括面向自动驾驶机器学习成长平台的数据系统以及面向大数据的预期功能安 全高性能云计算技术;研究人机交互的预期功能安全关键技术,包括车内外人机交互的预期功能安全防护技术及其功能模拟技术;研究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建设及测试评价技术,包括场景库测评优先子集和覆盖梯度研究、搭建预期功能安全仿真测试模型,研究预期功能安全量化与测试评价技术,建立预期功能安全试验验证规范及标准。考核目标:开发预期功能安全实时防护系统一套,实现预期功能安全的实时保障,并在不少于20个边缘场景下进行技术验证;搭建面向大数据的数字孪生高性能云计算平台1套;开发自动驾驶系统预期功能安全分析、仿真测评和管理工具软件1套;开发有条件自动驾驶及以上级别的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案例库1套,测试用例≥300条;搭建预期功能安全实车测试平台1个;完成≥100万公里实车道路数据采集,构建预期功能安全场景≥1000个;完成预期功能安全量化开发及测试评价体系标准或草案1项。4. 车网融合4.1 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CPS)技术(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内容:面向智能汽车与信息通信及智能交通一体化,建立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基础理论,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架构体系构建、分析与构型优化方法;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融合机理,解构系统要素功能间协同机制与耦合规律,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建模方法;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开放性、涌现性和演进性特性,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重构设计与系统工程方法;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 理系统测试验证与量化评估方法,建立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指标体系;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协同实现方法,构建典型参考系统以及系统确认方法。考核指标:建立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架构、特性分析、建模、设计、评估、验证、协同实现、系统确认与系统工程方法; 架构体系包含设计分析维度≥7个;总系统架构包含系统需求定义≥2000项,系统功能、逻辑和物理架构要素不少于4500个; 系统建模工具原型可支持不少于4个类别的模型融合;系统设计工具原型可支持不少于7个维度的系统全生命周期重构设计考量,且可支持不少于50个用户端的数据库并发访问修改和唯一设计版本溯源;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指标体系包含不少于7个维度的量化关键指标且总数不少于50个;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典型参考系统原型的可支持不少于16类智能汽车运行场景和不少于3000项测试用例的测试验证;完成相关理论著作不少于3项,技术指南或路线图不少于3项,完成系统工程应用手册1套。有关说明:实施周期不超过5年。4.2 高精度自动驾驶动态地图与北斗卫星融合定位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支持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动态地图模型与架构,研究面向中国道路特点、支持增量更新与扩展的地图数据模型,建立动静态、变分辨率地图数据的表达与存储机制;研究面向量产车众包数据的地图在线更新技术,研究地图数据实时加密与偏转技术;研究基于地图感知容器的网联汽车协同感知技术,建立车—路—云网联信息的多源融合机制;研究车规级北斗定位芯片与车载多源定位终端技术,构建基于北斗及其增强系统的车 载定位、导航、授时一体化系统,研究融合视觉、惯导与地图的智能全息组合主动定位技术;研究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系统的车载软硬件集成技术。考核指标:地图模型支持动静态多层数据调用,包括自动驾驶感知与决策的应用接口协议,地图覆盖公里数≥1万公里;高精度地图每100米相对误差≤15厘米,基于专业采集车地图更新 准确率≥99%,基于众包数据地图更新准确率≥90%;超视距无盲区感知检测准确率≥90%,动态信息传输延迟≤1秒;基于车载北斗卫星定位终端,多源信息融合实现高精度定位,试验场条件下,静态高精度增强定位误差≤1厘米,动态高精度增强定位误差≤10厘米,有卫星信号覆盖的常规城市综合路况下,动态高精度增强定位误差≤20厘米;支持具备车路协同感知功能的高精 度地图示范区域2个以上,完成相关技术标准或草案≥5项。4.3 自动驾驶仿真及数字孪生测试评价工具链(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人—车—路—环”耦合的高保真建模仿真技术, 研究高精度传感器、动力学、环境建模技术和强耦合机制,研发支撑L3及以上自动驾驶实时仿真软件;融合自动驾驶场景及交通流特征的云端仿真技术,研究包含中国自动驾驶事故场景特性的宏微观一体化交通流建模与加速测试技术,开发场景批量生成与高并发大规模云计算测试平台;车—云—场协同的自动驾驶在线加速测试评估技术,研究基于交通流的驾驶员行为、自动驾驶车辆行为的云端协同与场地孪生连续测评技术;多车协同的整车交通在环数字孪生技术,研制高灵敏的驱动、制动、转向一体化整车级系统平台,研究“人—车—路—环”实时模拟与虚实融合交互集成测试技术;自动驾驶测试评价平台及工具链,研究驾驶智能性评级、缺陷自动识别与安全性能认证技术,构建标准化的工具软件及硬件平台。考核指标:高精度自动驾驶仿真软件的极限工况动力学模拟精度≥90%;开放道路自动驾驶事故场景案例≥1000例;云控平台数据规模支持PB级,仿真任务执行成功率≥99.9%,达到10000个/分钟用例生成速率及 10000个/小时用例测试速率;数字孪生测试系统支持车速200km/h,最大制动强度10m/s2,最大转向角 40°;数字孪生支持虚、实传感器信号叠加;工具链支持L3级以上自动驾驶全流程测试,完成相关技术标准或草案不少于2项, 服务自动驾驶车型不少于20个。5. 支撑技术5.1 汽车电控单元关键工具链开发(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发汽车电控单元模块级软件建模工具,实现基于模型的软件设计功能;研发汽车电控单元软件测试验证工具,实现软件测试验证的流程标准化、接口统一化、测试自动化;研发汽车电控单元软硬件集成测试与标定工具,实现电控软硬件功性能的在线优化;研发车辆通讯总线仿真与测试工具,实现对车辆通讯总线的功能测试和性能优化;开发基于云技术的汽车电控单元设计仿真平台与模型库,实现自主工具链的云端并行计算技术。考核指标:汽车电控单元软件开发及验证的关键工具链能够满足V型开发流程,研制覆盖软件建模、软硬件测试、通讯总线仿真与测试等环节的关键工具不少于4种;汽车电控单元模块级软件建模工具能够支持系统图形化建模、连续与离散仿真、状态机建模等不少于3项的基本功能;汽车电控单元软件测试验证工具支持图形化测试用例搭建、支持自定义测试用例库、测试用例库及测试计划统一管理等不少于3项基本功能;汽车电控单元软 硬件集成测试与标定工具能够支持不少于2种类型标定协议,支持用户可定制的图形标定界面,支持标定数据的记录以及刷写等 不少于3项基本功能;车辆通讯总线仿真与测试工具支持总线监测分析、总线激励、诊断服务等不少于3项基本功能;自主开发工具的云上服务平台实现云端用户登录不少于1000人次/12个月,工具链包含的云端模型库中有效模型数量不少于50个。5.2 关键车规级芯片的测试技术和评价体系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车规控制、通讯、计算、安全、存储芯片在车载使用要求下的可靠性、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设计开发基于FPGA半实物平台和芯片实物平台的车规芯片功能安全测试用例库及测试技术;针对智能驾驶使用要求,研究车规计算芯片的算力、能耗测试技术;针对网联驾驶使用要求,研究车规信息安全芯片基于国密算法安全保证能力的信息安全测试技术;搭建车规控制、通讯、计算、安全、存储芯片测试平台,建立其在车载使用要求下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考核指标:搭建支持多样本(≥20个)同步试验、试验温度范围-40~250℃、湿度相对湿度65%、压力≥15psig(磅/平方英寸)的环境应力试验系统,以及可施加电源(电压范围0~20V且分辨率10mV)偏置的寿命试验系统;搭建EMC测试环境,支持传导干扰(20Hz~108MHz)、辐射干扰(20Hz~40GHz)、HBM_ESD(10kV)、电源间断跌落实验(时间≤1ms);搭建支持1024数字通道资源,5G通讯速率,激励电压范围-0.5~+1.5V且分辨率为10μV的ATE测试系统;开发车规计算芯片测试系统,支持GPU/AI 等多种架构车规计算芯片在不同系统配置下(内核可配置、主频测试精度最小100MHz)的算力测试(范围覆盖 5~20TFlops、5~300Tops)及能耗测试(最高精度0.1W);设计开发支持车规芯片半实物和实物芯片的功能安全测试系统,测试范围覆盖车规计算芯片的总线、存储、DDR、时钟、IO、中断等硬件模块及底层软件,完成1~2款芯片功能安全测试用例开发至少1000条;开 发车规信息安全芯片国密算法(SM1~SM4)检测系统,支持被测芯片≥5000次/秒签名验签测试,开发支持置信度(ɑ值0.02~0.05) 任意定义且不少于4个真随机源任意开关的随机数据采集及随机性水平的测试平台,开发信息安全测试用例(包含安全攻击用例)至少100条;在车规芯片测试方面形成5项以上标准提案。5.3 车载储能系统安全评估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多场景全工况多因素耦合下电池系统安全性损伤机理、演变规律及评价技术,研究电池系统热失控热扩散评价技术,研究电池系统失效致灾危害评估技术,研究电池系统使用寿命与安全耦合机制与规律,建立动力电池多维度安全性评价体系和标准;研究动力电池系统高频失效行为的孕育演化机制和复现评估技 术,研究车端感知、线下检测、云端数据协同的在役动力电池系统 安全性风险评估技术;开发智能无损检测装备及软件。研究多场景多因素耦合下车载氢系统失效机理、失效模式及定量化安全评估技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失效危害评估技术,建立 车载氢系统多维度安全性评价体系;研究氢气泄露可视化检测技 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微量氢泄漏检测技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安全风险在线监测方法。考核指标:建立动力电池多维度安全性评价体系和装备;开发在役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智能无损检测系统不少于2套,测试准确度不低于90%;搭建车载氢系统安全性定量化评价体系和在线监测系统,在商用车和乘用车上进行应用验证,在线监测系统安全响应时间小于1秒;车载氢系统微量泄漏检测精度高于50ppm;车载氢系统严重泄漏预判准确率>95%;形成5项以上动力电池系统和车载氢系统安全性评价相关标准提案。5.4 高效协同充换电关键技术及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车—桩(站)—云多层级充电物理信息网体系架构,大数据驱动的安全高效充电管理与控制技术,研发车桩(站)互联互通实时数据交互平台;研究基于用户行为识别与充电设施状态感知协同的充电负荷时空多维度预测方法,充换电设施网点布局与站点构型规划方法;研究车—桩—云协同信息服务的运营管理与决策理论方法,用户行为识别与充电设施状态感知协同的车群充电规划方法与引导技术;研究快换站多型号动力电 池包融合存储、识别和充电技术,快换电池包标准化技术,多车型、多型号电池包识别和匹配技术,研发可多车型共用动力电池快换设备;研究多功率等级兼容的无线双向充放电技术,研发大功率、高效率、智能适配的双向无线充放电装备。考核指标:建成车桩数据交互平台,实现跨平台车桩数据互联互通,跨平台的数据互通与调用平均响应时间≤1s,高并发服务能力≥200万个,接入充电桩≥100万个,车≥100万台,车型≥100个,抗DDoS攻击能力≥200G/s;数据传输可靠性>99.95%, 信息安全通过三级等保评测;构建城市公共充换电场站建设规划模型和技术规范;充电桩利用率提高≥30%,车辆充电等待时间降低≥30%;快换电池系统兼容电池包类型≥3种,可更换车型≥3个,电池更换时间≤90s;无线充放电系统双向功率≥30kW, 工作间隙≥20cm,输出电压范围 DC250-900V,10%到 100%负载 范围内系统效率≥92%,最高效率≥94%,满足多车型互操作性, 实现3个以上车型搭载验证。6. 整车平台6.1 纯电动客车/乘用车高效高环境适应动力平台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极寒环境整车低能耗自保温技术,高温高湿环境下动力平台高效冷却技术、高绝缘和高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多应用场景的电驱动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内部温度预测方法、温控回路智能高效控制技术;研究电驱动、动力电池以及乘员舱热管理系统间的能耗耦合机理,研究高效智能化热管理控制技术,研发多热源协同智能高效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研究多阀门多通道多冷却回路一体化、压缩机低温可靠性、可变制冷剂充注量等空 调技术,研发低温高效热泵空调系统;研究基于功能域的动力平台高效集中式控制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整车能量管理优化标定技术,研发基于自主核心芯片的多合一高压集成控制器和网联化整车综合控制系统,研发高环境适应动力系统平台和专用化底盘。考核指标:12米纯电动客车:整车能耗≤52kWh/100km (CHTC工况);全气候(环境温度范围覆盖-30~+55℃)续驶里程≥300km(CHTC 工况);-30℃环境下,车辆续驶里程不低于常温续驶里程的 85%,车辆冷启动时间≤8min,空调制热功率≥14kW,COP≥1.3。55℃环境下,空调制冷功率≥22kW,COP≥ 1.7;研制车型≥2个,30分钟最高车速≥100km/h,0~50km/h 加速时间≤15s,最大爬坡度≥25%,实现百辆级验证应用。B级乘用车:整车能耗≤14kWh/100km(CLTC工况);全气候(环境温度范围覆盖-30~+55℃)续驶里程≥500km(CLTC工 况);-30℃环境下车辆续驶里程不低于常温续驶里程的85%,车 辆冷启动时间≤5min,空调制热功率≥4kW,COP≥1.3。55℃环境温度下,空调制冷功率≥7.5kW,COP≥1.7;研制车型≥2个,最高车速≥180km/h;0~100km/h加速时间≤4s,满载最大爬坡度≥30%;实现千辆级验证应用。6.2 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应用)研究内容:开发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一体化平台架构,研究重载车辆的整车物理结构与电驱动系统、智能驾驶系统间的耦合机理与设计方法;开发面向恶劣环境的重载车辆智能驾驶系统, 研究颠簸路面大盲区多源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研究强振动、重载荷等条件下车辆故障诊断及导向安全智能决策技术,研究大幅变载荷工况下车辆纵横向协调控制技术;面向复杂工况的重载车辆大功率智能电驱动系统开发,构建面向重载车辆的新型驱动系统拓扑结构,研究湿滑坡道下自适应力矩分配与预测型智能控制技术;开发面向多场景作业的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仿真验证平台,研究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的硬件在环仿真与编组作业模拟技术;开展典型场景下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的无人化协同作业示范 应用。考核指标:开发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的整车平台原理样机1套;小尺寸(0.5m×0.5m×0.5m)障碍物检测距离≥100m,距离检测误差≤0.3m,重载车辆在100吨及以上载重条件下停靠控制误差≤0.5m,可实现16%坡道的坡停坡起;开发自主可控的电驱动系统,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特定场景与工况下综合能效提升20%,在 1km/h车速下仍可有效电制动;开发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仿真验证平台1套;在典型场景下开展不少于50台100吨及以上载重车辆的无人化协同作业示范运行,并稳定运行1年以上,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平均能耗降低 15%;形成相关技术标准或草案1项。附件:“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pdf揭榜挂帅榜单.pdf形式审查条件.pdf编制专家名单.pdf
  • 福田汽车节能减排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
    本月20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共同主办的“科技北京中国行”活动在福田汽车节能减排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在仪式上,台湾成运汽车公司和福田汽车正式签订了采购75辆欧V混合动力新能源客车的购买合同,福田汽车还向北京市西城区环卫处等三家用车单位交付了新能源汽车产品。 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伟光表示,北汽福田新订单的签订,标志着北京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广应用上又取得了新的进展。福田汽车党委副书记赵景光也称,国家政策的支持对福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指引扶持作用。行业专家们认为,福田汽车这样的企业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军者,其高速发展的同时,将自然地“甩掉”那些企图浑水摸鱼的行业“泡沫”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是需要福田这类领军企业高速先行,实现整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一位政府相关领导这样对记者说。“现在家家企业都在嚷着推出绿色环保的‘新能源车’,争先恐后,看着好像很热闹,但近看却大多是‘泡沫’。”一位业内知名人士对记者说,虽然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扶持的重点,这个行业的远景也不错,但也有太多名不副实的产品掺杂其中,让整个行业里充斥着泡沫。不过,该人士也同时表示,在大家的合力推动下,新能源产业正高速发展。泡沫散去后留下的才是赢家,行业新格局的雏形初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即将出现跨越式发展。眼下提到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方面的成绩,有实际意义的多是指商用车,而客车更是行业力推的重点。整个行业正享受“泡沫”福田汽车“退潮时见真伪”新能源汽车在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国家无论是政策的出台,还是在财力、物力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正是这些支持让很多企业‘积极’起来,别管真的假的,都争抢着推出‘新能源车’。”一位专家告诉记者,现在不少企业推出的所谓新能源车都是“水货”,“随便从哪里买几个零配件装上就敢冠以新能源车之名,但真有实际意义的并不多”。国家对新能源车行业的支持使一些小企业看到了“机会”,他们对“新能源车”的变形解释,搞乱了行业,制造了大量泡沫。“不久前,吉林一家企业推出了一款‘新能源车’,号称充电半个小时能跑300多公里……”一位现场专家与记者谈起这个事情,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意味。“姑且先不讨论这个‘技术’的真伪,我就想问问,一块手机电池,你充电半个小时,能用多久?”该专家称,行业里有太多这样的厂家企图浑水摸鱼,眼下福田这类大企业在技术、产品等方面的高速发展,正是清理行业的最佳利器。据赵景光介绍,福田汽车从2003年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目前旗下新能源汽车已实现了产业化和商业化运营,氢燃料电池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电动环卫车等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福田欧V混合动力客车在各地的高质量运行,正式打开了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商品化运营的大门,拓宽了福田新能源汽车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道路。福田汽车正以实际行动为行业摒除杂质,推动新能源汽车走向正规化。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正处发展好时机实际上,眼下我国新能源车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而国家及各地政府也在几年前就陆续出台税收等相关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发展新能源车。据了解,北京市市委、市政府自“九五”开始,就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研发、示范应用与产业化工作,持续支持新能源汽车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工作。据政府相关人士介绍,在研发方面,自“十五”以来,北京市科技经费投入新能源汽车工作近3亿元;最近,又建立了新能源汽车联席会议制度;另外,北京经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发展,已有50多家从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部件技术研发的单位,研发力量已基本成体系。“如何把北京的现有资源利用好,更好地实现科研成果向产业化的转化,是当前北京市重点关注的。”杨伟光表示,北京市科委今后将重点推进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着力提升生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二,重点培育和支持关键核心零部件的产业化,完善产业链;第三,建立技术支撑与服务体系”。杨伟光称,相信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北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已取得一定成绩新能源车将现大发展国家的政策支持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促进作用,福田及一批优秀的汽车企业正是受益者。据悉,在政府推动新能源汽车等交通节能技术发展,加快发展汽车产业等科技政策的支持和指引下,一批优秀的汽车企业已在新能源车研发、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成绩。赵景光说,福田汽车2003年开始布局“新能源”,并一直把“新能源的研发与应用”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近年来,福田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科研力量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历经多年努力,福田终于掌握了新能源领域的未来核心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上领先了国内同行一步。”目前,以福田欧V混合动力客车为主的一批汽车企业已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去年12月28日,由国家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牵头成立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在福田汽车成立;今年3月13日,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可以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业内产业联盟的推动下,集聚效应正在显现,并形成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跨越式发展。
  •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申报指南:拟6个技术方向启动19个任务
    2月1日,科技部发布“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本次征求意见重点针对指南方向提出的目标指标和相关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专家,认真研究收到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相关重点专项的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将不再反馈和回复。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2月21日,修改意见请于2月21日24点之前发至电子邮箱gxs_njc@most.cn。附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关于“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稿中提到,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坚持纯电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产业基础研发能力,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突破产业链核心瓶颈技术,实现关键环节自主可控,形成一批国际前瞻和领先的科技成果,巩固我国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和规模领先优势,并逐步建立技术优势。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2021年度指南拟在能源动力、电驱系统、智能驾驶、车网融合、支撑技术、 整车平台6个技术方向,启动19个指南任务。1.能源动力1.1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基础研究)研究内容:全固态电池中电极(正极、负极)与固体电解质界面稳定化与自修复机制;微结构固态复合正极(含活性材料、电解质、电子导电介质等)中电子、离子的输运特性;具有导电骨架结构的金属锂负极和固态电池中界面/结构对锂沉积形态的影响;超薄高离子电导率固体电解质层制备技术及面离子输运均匀性、机械强度、与正负极界面兼容性;新型电池结构、干法电极、新型电解质层制备方法及封装方式;电池内部温度/力学/电化学场以及失效破坏等实验表征技术及固态电池综合评价方法。1.2 高安全、全气候动力电池系统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动力电池低温环境充放电性能衰减的电化学机理,研究加热方式、加热策略对电池安全、电池寿命的影响机制,研发动力电池系统无损极速加热新结构、新方法及其加热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全气候环境条件下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充放电方法和控制管理技术,极端低温和高温条件下的耐候性,研发全气候电池系统技术;研究动力电池可靠性与车载振动、环境温度、动态载荷等交变应力的耦合关系及其疲劳损伤规律,高挤压强度下的安全性防护方法,电池系统故障诊断、安全评估与预警方法;研究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爆炸当量估计方法、热失控扩展路径及特性、热失控延缓和阻断控制机制;研发基于以上关键技术的高安全、全气候的新结构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系统。1.3 车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开发(基础研究)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燃料场景需求的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研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关键部件、电堆、系统设计及集成技术,主要包括:优化电极微观结构,研究高性能高可靠长方形电池结构设计及可控制备技术;优化连接体结构及流场设计,开发低成本连接体加工及涂层致密化技术;开发一致性长寿命电堆组装技术,形成电堆批量制造能力;研发不同燃料处理技术及关键部件;开发不同燃料场景应用的SOFC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与SOFC耦合的快速启动响应技术,提出效率优化与冷热电管控策略。1.4 高密度大容量气氢车载储供系统设计及关键部件研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燃料电池重型车辆长途续航需求,研究车载储氢瓶、车载储氢系统设计、制造和检测技术,研究不同工况下大容量储氢的释放和泄露规律,研制车载70MPa大容量IV型瓶、集成瓶阀、储氢系统调压阀组、储氢系统控制器、氢气泄漏探测传感器等,形成高压力、大容量车载储氢系统。针对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供氢需求,研究大流量、高动态等复杂工况条件下供氢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研制氢气流量控制阀组、循环引射器、机械循环泵等核心部件。针对燃料电池重型车辆快速加注需求,研究加氢口预冷高压大流量气氢在车载系统中的扩散、增压、升温等规律, 获得稳定匹配与安全阈值控制技术,定义各部位材质循环加载要求、车载储氢系统受氢口与加氢枪的机械接口方式,开发面向高可靠、高安全的氢燃料快速加注操作流程、接插连接规范及通信协议。2.电驱系统2.1 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电驱动系统技术(基础研究)研究内容:研究基于铜合金和铜/纳米管等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超级铜线及电机绕组制备技术,探索大电流 SiC MOSFET芯片载流子输运性能高温骤降机理和抑制栅介质界面缺陷等可靠性增强方法,研究超低杂散参数/高效散热的SiC模块与组件协同优化技术,实现材料与器件优化。研究SiC电驱动系统新结构、多物理场集成和全域高效控制方法,研究SiC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特性及抑制方法,解决SiC电 驱动系统在高密度集成和高效控制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新型电驱系统技术测试与分析,完成电驱系统前沿技术对标评价;开展车用服役条件下电驱系统功率器件、电机绝缘和轴承等系统致命故障检测、诊断和预测方法研究,形成电驱系统健康管理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2.2 高性能轮毂电机及总成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高密度轮毂电机:研究高密度轮毂电机的电磁机热声等多物理场协同设计与仿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转矩脉动抑制、噪声抑制和可靠性与耐久性验证方法,开发轮毂电机的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技术(包括冷却结构、动密封等)。轮毂驱动系统集成:突破轮毂电机与制动、转向和悬架系统深度集成与转矩矢量分配技术难题,实现轮毂电机系统性能、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的持续提升,为全新电动化底盘开发和产业化提供核心零部件支撑。2.3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及高效机电耦合技术(共性关 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结构优化、高压喷射、高压缩比、高效燃烧、电动气门、低摩擦和低噪声等混合动力发动机技术,开发出热效率高、排放好的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研究新型构型、一体化机电集成、高效传动、高效热管理、动态控制和低噪声等机电耦合技术,开发出高效率、高集成、低成本的机电耦合变速箱。研究结构集成优化、动态协同控制、高压安全管理、测试验证等混动总成技术,实现总成高效和高可靠性。搭载专用动力电池,通过整车高效优化控制实现整车级行业领先动力和能耗指标。3.智能驾驶3.1 多域电子电气信息架构(EEI)技术(基础研究)研究内容:构建基于服务的车路云网一体化集中式电子电气信息架构,研究高内聚、低耦合架构技术,探索车辆终端、边缘节点和云平台算力分配技术和通用应用开发架构,形成域内、域间、车云标准接口,实现软件模块复用以及整车软件管理;研究C-V2X和车载网络融合的新型架构底层软件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车载以太网和时间敏感网络等通信技术,设计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软件信息系统构架,构建数据远程分析、诊断、调校与升级一体化技术平台;研究电子电气架构安全冗余技术,基于多维度安全设计方法,构建故障检测、主动重构控制及可靠高效的多层纵深防御体系;研究电子电气架构评估与实时性仿真分析技术,建立多层级、一体化电子电气架构测试验证体系,搭建车路云网一体化集中式电子电气信息架构测试平台;研究电子电气信息架构集成应用,实现技术应用与示范。3.2 学习型自动驾驶系统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人车路广义系统的多尺度场景理解技术,开发交通参与者的长时域行为预测系统;自动驾驶感知-决策 -控制功能在线进化学习技术,研发模型与数据联合驱动的高效迭代求解算法,开发通用的建模、优化与分析软件;研究自动驾驶系统的高实时车载计算装置,包括低功耗异构计算架构、分布式高效任务管理、策略模型压缩/编译/部署等关键技术;研制多维驾驶性能分析系统与训练平台,包括边缘场景的自然驾驶数据库、以安全性为核心的驾驶性能评估模型、支持虚拟交通场景的半实物在环训练等;开发自动驾驶系统学习功能集成与测试验证技术,包括符合车规级标准的开发方法及测试流程,功能优化、故障诊断、远程监控、人机交互等辅助模块,以及封闭测试场和开放示范道路的试验。3.3 智能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智能汽车预期功能安全认知技术,包括结合系统开发“V”字流程的正向危害分析、风险辨识以及机器学习算法不确定性及可解释性研究,构建预期功能安全量化评估模型;研究预期功能安全实时防护技术,构建预期功能安全实时监测与防护系统;研究降低预期功能安全风险的机器学习成长系统关键技术,包括面向自动驾驶机器学习成长平台的数据系统以及面向大数据的预期功能安全高性能云计算技术;研究人机交互的预期功能安全关键技术,包括车内外人机交互的预期功能安全防护技术及其功能模拟技术;研究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建设及测试评价技术,包括场景库测评优先子集和覆盖梯度研究、搭建预期功能安全仿真测试模型,研究预期功能安全量化与测试评价技术,建立预期功能安全试验验证规范及标准。4.车网融合4.1 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CPS)技术(基础研究)研究内容:面向车路云网的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通信与系统动力学融合构型建模技术,研究异构可组合模型形式化表达和模块化开发技术,建立系统设计模型库;研究智能汽车和智能交通系统高效协同的体系架构框架构建技术,突破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架构设计和构型优化关键技术,建立系统需求、功能、逻辑和物理架构;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并发组件设计技术,研发可溯源连续传递数据库,建立系统云协作总体设计软件工具;研究实验系统评估和验证 技术,研发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在环半实物试验装置及测试案例集;研究智能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应用实现技术,研究建立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协同的示范平台。4.2 高精度自动驾驶动态地图与北斗卫星融合定位技术 (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支持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动态地图模型与架构,研究面向中国道路特点、支持增量更新与扩展的地图数据模型,建立动静态、变分辨率地图数据的表达与存储机制;研究面向量产车众包数据的地图在线更新技术,研究地图数据实时加密与偏转技术;研究基于地图感知容器的网联汽车协同感知技术,建立车-路-云网联信息的多源融合机制;研究车规级北斗定位芯片与车载多源定位终端技术,构建基于北斗及其增强系统的车载定位、导航、授时一体化系统, 研究融合视觉、惯导与地图的智能全息组合主动定位技术;研究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系统的车载软硬件集成技术。4.3 自动驾驶仿真及数字孪生测试评价工具链(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人-车-路-环”耦合的高保真建模仿真技术, 研究高精度传感器、动力学、环境建模技术和强耦合机制, 研发支撑L3及以上自动驾驶实时仿真软件;融合自动驾驶场景及交通流特征的云端仿真技术,研究包含中国自动驾驶事故场景特性的宏微观一体化交通流建模与加速测试技术, 开发场景批量生成与高并发大规模云计算测试平台;车-云-场协同的自动驾驶在线加速测试评估技术,研究基于交通流的驾驶员行为、自动驾驶车辆行为的云端协同与场地孪生连续测评技术;多车协同的整车交通在环数字孪生技术,研制高灵敏的驱动、制动、转向一体化整车级系统平台,研究“人-车-路-环”实时模拟与虚实融合交互集成测试技术;自动驾驶测试评价平台及工具链,研究驾驶智能性评级、缺陷自动识别与安全性能认证技术,构建标准化的工具软件及硬件平台。5.支撑技术5.1 汽车电控单元关键工具链开发(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发汽车电控单元模块级软件建模工具,实现基于模型的软件设计功能;研发汽车电控单元软件测试验证工具,实现软件测试验证的流程标准化、接口统一化、测试自动化;研发汽车电控单元软硬件集成测试与标定工具, 实现电控软硬件功性能的在线优化;研发车辆通讯总线仿真与测试工具,实现对车辆通讯总线的功能测试和性能优化;开发基于云技术的汽车电控单元设计仿真平台与模型库,实现自主工具链的云端并行计算技术。5.2 关键车规级芯片的测试技术和评价体系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车规控制、通讯、计算、安全、存储芯片在车载使用要求下的可靠性、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设计开发基于FPGA半实物平台和芯片实物平台的车规芯片功能安全测试用例库及测试技术;针对智能驾驶使用要求,研究车规计算芯片的算力、能耗测试技术;针对网联驾驶使用要求,研究车规信息安全芯片基于国密算法安全保证能力的信息安全测试技术;搭建车规车规控制、通讯、计算、安全、存储芯片测试平台,建立其在车载使用要求下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5.3 车载储能系统安全评估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多场景全工况多因素耦合下电池系统安全性损伤机理、演变规律及评价技术,研究电池系统热失控热扩散评价技术,研究电池系统失效致灾危害评估技术,研究电池系统使用寿命与安全耦合机制与规律,建立动力电池多维度安全性评价体系和标准;研究动力电池系统高频失效行为的孕育演化机制和复现评估技术,研究车端感知、线下检测、云端数据协同的在役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风险评估技术;开发智能无损检测装备及软件。 研究多场景多因素耦合下车载氢系统失效机理、失效模式及定量化安全评估技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失效危害评估技术,建立车载氢系统多维度安全性评价体系;研究氢气泄露可视化检测技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微量氢泄漏检测技术;研究车载氢系统安全风险在线监测方法。5.4 高效协同充换电关键技术及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车-桩(站)-云多层级充电物理信息网体系架构,大数据驱动的安全高效充电管理与控制技术,研发车桩(站)互联互通实时数据交互平台;研究基于新能源汽车运行应用大数据的充电负荷时空多维度预测方法,充换电设施网点布局与站点构型规划方法;研究车-桩-云协同信息服务的运营管理与决策理论方法,用户行为识别与充电设施状态感知协同的车群充电规划方法与引导技术;研究快换站多型号动力电池包融合存储、识别和充电技术,快换电池包标准化技术,多车型、多型号电池包识别和匹配技术,研发可多车型共用动力电池快换设备;研究多功率等级兼容的无线双向充放电技术,研发大功率、高效率、智能适配的双向无线充放电装备。6.整车平台6.1 纯电动客车/乘用车高效高环境适应动力平台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极寒环境整车低能耗自保温技术,高温高湿环境下动力平台高效冷却技术、高绝缘和高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多应用场景的电驱动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内部温度预测方法、温控回路智能高效控制技术;研究电驱动、动力电池以及乘员舱热管理系统间的能耗耦合机理,研究高效智能化热管理控制技术,研发多热源协同智能高效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研究多阀门多通道多冷却回路一体化、压缩机低温可靠性、可变制冷剂充注量等空调技术,研发低温高效热泵空调系统;研究基于功能域的动力平台高效集中式控制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整车能量管理优化标定技术,研发基于自主核心芯片的多合一高压集成控制器和网联化整车综合控制系统,研发高环境适应动力系统平台和专用化底盘。6.2 智能电动重载车辆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应用)研究内容:开发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一体化平台架构, 研究重载车辆的整车物理结构与电驱动系统、智能驾驶系统间的耦合机理与设计方法;开发面向恶劣环境的重载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研究多尘、颠簸等场景下大盲区多源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研究强振动、重载荷等条件下车辆故障诊断及导向安全智能决策技术,研究连续大长坡、大幅变载荷等工况下车辆纵横向协调控制技术;面向复杂工况的重载车辆大功率智能电驱动系统开发,构建面向重载车辆的主辅一体式永磁电机驱动系统拓扑结构,研究多态湿滑大坡道下自适应力矩分配与预测型智能控制技术;开发面向多场景作业的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仿真验证平台,研究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的硬件在环仿真与编组作业模拟技术;开展露天矿山等典型场景下智能电驱动重载车辆的无人化协同作业示范应用。
  • 中德合作新能源汽车高压零部件能效与安全性检测实验室启动
    近日,中德合作项目“提升新能源汽车高压零部件能效与安全性”测试实验室正式启动,落户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以下简称“合肥创新院”)。该实验室由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德国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合肥创新院合作成立。启动仪式安徽省副省长张红文参加签约仪式并参观考察中德政企合作新能源汽车高压零部件能效和安全性测试实验室。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理查德孔茨先生通过视频方式致辞。安徽省人民政府、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政企合作发展项目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签约仪式当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安徽省“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和推进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该项目将填补中国在创建新能源汽车高压零部件的安全测试标准、搭建测试平台方面的空白,在标准化和技术研发方面均具有高度创新性。这也是合肥创新院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对接安徽地方高新产业发展、落实加强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政策的成功探索。签约仪式上,合肥创新院院长吴仲城表示,创新院将充分发挥优势,激发新能源汽车高压零部件创新活力,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与国际标准接轨,助力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天下午,中德合作新能源汽车高压零部件能效与安全性测试平台专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平台创建单位向专家颁发聘书,与会人员交流讨论安全和能效测试标准相关问题。
  • “油改气”出租车加气难题如何解?
    核心提示:成本低、污染少,&ldquo 油改气&rdquo 一度成为深受出租车主的追捧,成为&ldquo 流行趋势&rdquo 。但在加气难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加气站供不应求的现实亟待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新华08网天津1月6日电(记者翟永冠 邓中豪)成本低、污染少,&ldquo 油改气&rdquo 一度成为深受出租车主的追捧,成为&ldquo 流行趋势&rdquo 。但在加气难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加气站供不应求的现实亟待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加气难问题突出,出租车主与加气站矛盾激化下午四点半,气温在零下十度以下,冷风吹得行人瑟瑟发抖。记者在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天津市压缩天然气第一总站看到,前来加气的出租车沿着门外的公路向东排满以后转弯向北排列,等待加气的队伍至少排了五六百米。由于天气寒冷,除了三三两两的司机偶尔出来透透气,大部分司机都在车里躲避严寒。在加气站内,加气站的工作人员紧张工作,完成一个出租车的加气大约需要五六分钟的时间。排队的出租车司机罗先生告诉记者,夏天高峰的时候一般要等两到三个小时,冬天一般要等一到两个小时,自己现在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罗师傅的车已经&ldquo 油改气&rdquo 两年了,当时改装花了不到七千块,汽车改气后没有出过问题。但是烧油加一次油可以跑500公里,加一次气只能跑大概270公里,如果是更小的加气罐,可以维持的时间就更短。&ldquo 我现在每天都必须加一次气。&rdquo 罗先生说。&ldquo 排一两个小时的队,从市里跑到加气站再跑回去的路上,不一定能拉到活儿,损失的时间也是成本。有时候只能宽慰自己,就当给自己歇个班了。&rdquo 目前,天津市区有32000辆左右的出租车,其中有大约7000辆是燃气出租车。加气难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燃气出租车需求很大而加气站却供给不足。天津中油燃气车用燃料技术有限公司经营着天津市区内包括第一总站、第二总站的四个大型加气站。据总经理范玉祥介绍,目前加气站24小时不间断满负荷加气,仍满足不了出租车的加气需求。其中第二总站设计加气量每天是十万平方米,现在每天要加到二十万平方米,但加气站外出租车仍排起长龙。由于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等待加气,出租车司机对此怨声载道,也造成了出租车司机与加气站矛盾的激化。2012年12月25日下午五点,因为出租车司机与加气站工作人员在加气量上出现纠纷,导致四五十辆出租车司机围堵位于卫国道的天津市压缩天然气第二总站,直到第二天下午仍没有散去。&ldquo 每一年都会有几起这样的事情发生。&rdquo 一名加气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ldquo 出租车加气难,司机们有时候会把怨气撒在加气站身上,再加上出租车司机们相互联系方便,比较团结,所以每次围堵都是因为小事而起,但很快会形成规模。&rdquo 范玉祥说,随着加气难问题日益突出,实际上出租车主与加气站之间的矛盾在不断激化。--加气难阻碍&ldquo 油改气&rdquo 天津市于2001年建成首个天然气加气母站,2006年3月正式实施《鼓励出租车更新为燃气汽车的优惠政策(暂行)》,通过政府发放改燃补贴、企业实施优惠气价等措施,鼓励出租车更新改造。在实际应用中,&ldquo 油改气&rdquo 车不仅省钱节能更清洁环保。据相关专家介绍,使用天然气的车辆单车每天可以节省燃料费一半左右。公路运输管理部门提供的出租车天然气与汽油单位公里消耗对比显示:使用传统汽油的出租车,每百公里消耗9.5升,折合10.06千克标煤/百公里;使用天然气的出租车,每百公里消耗天然气8立方,折合9.5千克标煤/百公里。与汽油、柴油车相比,使用天然气的汽车每公里排放二氧化硫减少70%,硫化物减少99%,铅减少100%,氮氧化合物减少40%,一氧化碳减少89.7%,消除对土壤的油渗入污染。同时车辆进行&ldquo 油改气&rdquo 的程序也比较简单。目前天津市有五家定点的改装厂,在位于中北镇的西青机动车监测站旁一家改装点,记者了解到一般改车的时间只需要两个多小时,费用在7000元左右。手续办理也很简单,只需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ldquo 钢瓶合格证&rdquo 就可以。但加气难的问题却阻碍了出租车司机&ldquo 油改气&rdquo 的脚步。一些没有进行油改气的司机,对油改气充满担忧。天津出租车司机曹权金告诉记者,烧油的话大概合1公里6毛钱,烧气合一公里3毛钱,烧气比烧油的费用低一半。经常有人劝自己把汽车改成烧气的,自己迟迟没下决心。就是因为每次加气太难,天津市区的4个加气站位置偏远,加气排队时间太长,耽误不起。&ldquo 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环保的角度,出租车' 油改气&rsquo 都应该得到推广。而加气站过少,出租车加气难的问题则让车主们对于改装望而生畏。&rdquo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市场调节加政府管理解决出租车&ldquo 加气难&rdquo 出租车加气难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也不局限于天津一地,而是全国范围内各地面临的共同现象。多位受访专家表示,要解决出租车加气难的问题,应该采取市场调节加政府管理的方法,二者缺一不可。范玉祥告诉记者,汽车燃料供不应求,公司在天津市区下属的四个加气站也是超负荷运转。目前在蓟县建设的加气站很快会投入运转,但在市区并没有在建的加气站,公司面临着&ldquo 有钱花不出去&rdquo 的尴尬。&ldquo 市场经济条件下,供不应求时就应该扩大供应,一方面为了满足需求,公司也有业务可以做。但具体到建加气站扩大供应,面临的问题是在市区周边找不到可以建站的地方。&rdquo 范玉祥说,&ldquo 加气站按照要求需要建在商业用地,并且环境评估、城市规划等要求较高,这就决定了给我们在市区周围建站几乎是不可能的。&rdquo 加气站的选址非常困难,要求绝对安全,严格审核。目前天津市区的加气站都在公交场站附近,在场站外很难找到合适地点。范玉祥认为,政府应该给予加气站建设支持,在规划、环评等方面能够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在保证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对加气站选址&ldquo 网开一面&rdquo 。还有专家建议,解决当前&ldquo 加气难&rdquo 问题,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合理利用现有加油站点资源,对符合条件的部分加油站进行改造升级,扩展营业面积,配置加气设备和安全设施,进行油气混合经营。这样不仅能逐渐建成布点合理、方便快捷的加气站体系,而且还可以节省土地,易于符合环保和消防等要求。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上海昌吉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欧盟ALMA项目启动 利用高强钢等打造减重45%的纯电动乘用汽车结构
    近日,欧盟资助项目ALMA(电动汽车轻质材料及先进工艺的生态化设计)举行线上启动会,包括德国Fraunhofer ITMW研究所在内的九名项目成员参会。该项目为期三年,目标是研发一款成本可控、重量较现行基准下降45%的纯电动乘用汽车车体结构,而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利用高强钢、SMC等多种材料打造一款模块化的汽车平台。根据欧盟计划,2030年之前,区域道路内零排放汽车的数量将提升至3千万辆以上。汽车的电动化和轻量化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路径。Fraunhofer ITMW是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下属的技术数学与经济数学研究所,在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的多尺度模拟设计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我们能提供订制化的模拟工具,用于优化汽车轻量化结构的设计,通过模拟SMC成型工艺控制纤维密度和取向,通过多尺度模拟的方式计算微观结构的机械性能及热性能,预判其强度及耐损伤性能。”Fraunhofer ITMW研究所流体及材料模拟部长Dr. Konrad Steiner表示。
  • 重庆市级工信化重点实验室认定启动 重点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子和智能装备、先进材料等领域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和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一批企业重点实验室将发挥大作用。3月4日,市经信委消息称,即日起我市启动2023年度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下称工信化重点实验室)申报认定,重点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子和智能装备、先进材料等领域进行培育,合规企业可在4月15日前向市经信委申报。按照认定要求,企业申报应具备条件包括:依托单位在重庆市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明确的建设发展规划,研究方向符合全市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目标,有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实验室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有与研究方向相匹配的科学研究试验设备、仪器装备及配套设施等仪器设备,其价值不低于1000万元;有技术带头人和研发团队;取得过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成果和经济效益,具备承担省部级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能力和条件;依托单位有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研究成果有较强的转化及应用推广能力,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优先支持申报。“工信化重点实验室是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也是全市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支撑力量。”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我市自2015年开展此项评定活动以来,先后培育认定100多个重点实验室,对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业创新能力提升等起到推动作用。比如在上年度我市评选出的13个工信化重点实验室中,包括青山工业新能源乘用车变速器实验室、博腾制药小分子抗病毒原药料工艺实验室等一批涉及汽车、电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实验室,在创新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而入选企业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亦成为近年全市工信化重点实验室创建的一大亮点。届时,市经信委将与市财政局共同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审、答辩评审和现场核查,择优确定认定名单并进行公示和授牌,并协助入选企业推动其工信化重点实验室持续进行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 工信部成立电动汽车国标法规制定工作组
    近日从工业信息化部了解到,为贯彻落实《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研究制定和产业健康发展,在前期研究和汽车业界讨论的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成立电动汽车国际标准法规制定与协调工作组。  工信部表示,该工作组有明确的工作章程和组织架构。其中组织架构方面,工作组由国内汽车整车及动力电池等零部件相关企业、电网公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业组织机构等近40家成员单位组成,装备工业司司领导任组长,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秘书处工作 各成员单位选派专家分别组成电动汽车安全专家组、电动汽车与环境专家组。  其中,电动汽车安全专家组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担任组长单位,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副组长单位 电动汽车与环境专家组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组长单位,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为副组长单位。  工信部表示,该工作组的成立,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在电动汽车全球技术法规制定中积极发挥中国作用,履行好我国作为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框架下《1998年协定书》缔约国的权利和义务。  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的国家战略。工作组的成立,推动了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工作组将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各方优势和企业主体作用,为我国参与制定电动汽车全球技术法规提供有力支撑,为电动汽车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技术支持,为完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推进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提供重要咨询,将在提升我国电动汽车研发能力、提高标准法规制定水平、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上海出租车安装车载空气质量监测器
    p  日前,上海在出租车上安装车载空气质量监测器,这在全国属首创。据介绍,此举使得行驶中的出租车,好像变成了一个个移动监测站。这项全新的车载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已在30辆出租车上投入使用,今后有望扩大至200辆出租车上。/pp  据悉,这种车载空气质量监测器由同济大学教授谭洪卫团队创新研发,它藏身在出租车顶灯的灯箱里。相应的数据也已经与环保部门进行对接,由专业机构进行研究。/pp  这套设备由两个取样口、传感器、GPS通讯模块等组成,主要针对PM2.5和PM10两种空气固体悬浮物进行实时监测,每秒钟都有数据传输到后台。/pp  记者获悉,根据长时间检测发现,汽车尾气直接产生PM2.5的量并不多,更多的是PM2.5的“催化剂”和“原材料”氮氧化物气体和挥发性有机气体。也就是说,车载监测点并不直接处于污染源中,所以对日常采集的数据并没有影响。/pp  同时,课题组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以提升移动监测的精度。比如和国控站的数据进行动态校合比对。藏身于出租车顶灯里的设备,也能克服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pp  目前PM2.5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生态环境部门设立的环境质量监测站,但站位数量较少。上海有10个国控站、16个市控区级监测站。虽然设备精密,但监测的是较大区域内空气质量的平均状况,设备通常装在离地面大约15到20米高的楼顶。/pp  相对而言,出租车顶灯的监测高度与行人呼吸范围相近,尤其对于特定区域,比如工地、居民区等,可以获得更高密度的数据来反映局部空气质量情况,与固定监测站形成有效的点面结合,实现有效互补。/pp  据课题组相关人员介绍,通过一年多的数据累计和可视化分析,对于上海的PM2.5分布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比如,PM2.5浓度最低的时刻大多在下午、空间上“城郊一体、东优于西”等。/pp  课题组数据分析团队表示,人们的个体感受往往和手机上查到的数字并不一致,实际上就是家门口这个微观环境和整个上海市的宏观情况的差异。而要对城市大气环境进行精细化管理,进行空间上更加密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汽车上安装车载空气质量监测器便成为适时之举。/pp  有关人士表示,要真正将这项空气质量移动监测手段推广应用还有一段路要走。一方面,目前上海试点的出租车仅30台,虽然每天都能覆盖180多个街镇,但仍需要有更多的载体来扩大数据采集量和密度。同时,如何与现有的固定监测站有效对接融合,为大气污染防治和改善空气质量作出实际应用,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p
  • 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全面启动!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第二届国际人类表型组研讨会(2018谈家桢国际遗传学论坛)上,“人类表型组计划国际协作组”和“中国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宣告成立,吹响了“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的集结号。会上传出信息:“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一期)将在上海全面启动,并开展相关研究。/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从基因组到表型组:力图全面解读人类生命密码/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与来自澳大利亚、美国的两位科学家担任“人类表型组计划国际协作组”理事会共同主席,来自16个国家的20多位相关领域顶级专家为协作组理事会成员。理事会下设“标准与技术规范”“知识产权、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伦理与法律社会问题”3个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014年,复旦大学筹备发起“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2015年,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启动全球首个大规模人类表型组研究项目《中国各民族体质人类表型特征调查》。2017年11月,“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一期)项目”作为上海市首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予以立项,总经费5.57亿元。/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目前,国内外都已初步形成“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协作机制。国内已经汇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3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20家三甲医院、5家国内知名企业,拟在上海、北京、重庆、广州等地分别成立人类表型组研究中心。在国际上,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15个国家的21家著名研究机构专家参与,基本完成国际布局的前期协调工作。/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人类表型组计划国际协作组理事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表示/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初步计划先在上海精确测量1000个个体,每个人测量两万个指标,然后在全国范围内,精确测量1万个个体,每个人测量5万个指标;最后在全球五大洲代表性人群中进行测量,每个洲选取1万样本,每个人测量10万个指标。/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金力院士牵头组织的人类表型组研究团队不仅10年前就在泰州建立了20万人的大型健康人群队列并持续跟踪研究,还发展了国际领先的高通量、高灵敏、高特异分子表型检测技术,并早在2015年就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的“中国各民族体质人类学表型特征调查”基础性工作专项,为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人才、技术及前期工作基础。/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专项战略指导委员会荣誉主任杨胜利曾表示/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全面解读人类生命健康密码,建立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健康标准,不仅需要科学家们的协同努力,还需要更多公众的参与。”/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会议上,“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实施路线图、合作机制和组织架构已基本明确,为国际大科学计划在全球范围内的正式启动实施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作为“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的主要发起方,中国将推动该计划与本国已有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生联动,充分发挥出联动所产生的合力,并将其边界延伸,使中国的大科学基础设施发展成为向全世界开放的科研平台。此计划将形成全球人类表型组的参比图谱,帮助全球科学家进一步开展研究,解读出更多未知的信息。/p
  • 我国人参基因组计划在长春市启动
    新华网长春4月29日电 从吉林省科技厅获悉,我国人参基因组计划日前在长春市启动。该计划旨在加强人参领域联合与合作,提高科技对人参产业的引领作用和支撑能力,推动人参产业快速发展。  据了解,人参基因组计划汇集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部门的科研力量。计划包括人参全基因组序列的初步测定和拼接,为人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遗传代谢工程和分子遗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该计划还包括人参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部位转录组的测定和分析、人参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注释和功能基因发现,克隆和鉴定人参皂甙生物合成和调控相关基因,推动人参皂甙类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并为通过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培育高品质人参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人参作为传统中药和保健品,被誉为&ldquo 百草之王&rdquo ,已经有4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吉林长白山区是人参的主产区,产量分别占我国的85%和全球的70%。然而,多年来由于科技研发薄弱、市场管理混乱等多方面因素,我国人参产业一直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市场竞争力落后于韩国。  为了提升人参产业竞争力,从2001年开始启动&ldquo 吉林人参振兴工程&rdquo ,一些阶段性成果也陆续出现,如2007年成功建立起人参基因组文库,为进行人参的系统研究与开发提供全息基因材料与资料。目前,吉林省正在制定进一步促进人参产业健康发展的计划。
  • “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在深圳启动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中国微生物领域顶尖研究机构、院校和企业组成的&ldquo 万种微生物基因计划&rdquo ,八月一日在深圳启动。  据悉,该计划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在&ldquo 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rdquo 后启动的又一重大基因组计划,目前该计划的地位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该计划预计在三年内完成一万种微生物物种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构建,并以此为核心开展一系列基因水平上的探索和研究,将推动中国微生物基因组学深入、系统的研究。其目的是打造微生物全基因组的&ldquo 百科全书&rdquo ,完成&ldquo 生命之树&rdquo 计划的微生物分支,并带动相关学科及产业的发展。  该计划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工业微生物、农业微生物、医学微生物等,研究种类包括古细菌、细菌、真菌、源生物、藻类和病毒。  据介绍,微生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物种,也是工业生物技术的核心及重要的国际竞争战略资源之一。&ldquo 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rdquo 将促进发酵业、制药业、食品加工业的升级换代和推动新型生物能源、绿色制造、疫苗生产、环保产业的发展,为解决&ldquo 三农&rdquo 问题,实现节能减排和生物安全,拉动内需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表示,&ldquo 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rdquo 标志着微生物科学的新开始,表明了微生物研究探索出崭新的研究策略和中国科学家勇于攀登的精神。  华大基因成立于一九九九年,目前拥有世界顶尖的测序及信息分析能力,已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物种的基因组计划。
  • 江苏纺检中心全面启动欧美纺织阻燃解决系统
    无锡局纺检中心正式全面启动建设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立项的欧美纺织品阻燃法规解决系统。该项目在完善实验室检验检疫技术把关、建设更具专业特色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配套服务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将发挥更全面的作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设备、新能源的广泛利用,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当今社会,纺织品的应用也是日益广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服装面料,而且在软体家具、休闲类家具、交通工具等都可以看到纺织品的身影,世界各国对纺织品燃烧性能越来越重视。如美国的纺织品技术法规对产品的阻燃性能更是有着格外的强调,2008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对美国《易燃性织物法令》(FFA)针对一般服用纺织品的16CFR1610规定、针对儿童睡衣的16CFR1615和16CFR1616规定、针对地毯的16CFR1630、16CFR 1631要求等都进行了修订。就欧洲市场而言针对家具、床上用品、软体家具、床垫和床垫护垫的相关纺织品的阻燃法令有UK 规章、BS 5852、BS 7175、BS 7176、BS 7177、EN 1021、ISO 6941、ISO6940、BS5852、BS 5438等。  为了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纺织品燃烧性能法令与标准要求,帮助企业打破技术贸易壁垒,提升检验检疫把关服务与技术支撑能力,纺检中心于2008年11月就成立了项目组,展开了较为细致的工作,总体了解到目前质检系统实施整体阻燃解决方案的还比较少,国外较为著名的合资合作实验室涉及的较多。通过对通标SGS、司达信STC、美国保险商试验所 UL、法国国际检验局BV等国外著名实验室的调研,了解到当前各国开展阻燃法令与标准的主要需求方向,并赴多家检测机构实验室进行了现场查看,最终确定的了以英国家具及床上用品、欧洲澳大利亚服装及织物燃烧等为主要内容的11项作为最终阻燃解决方案。  为提供平等竞争机会,在无锡局领导的统一布署并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纺检中心通过向有关供应商公开招标竞标的方式最终确定了供应商,力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花最少了的钱解决最多的技术方案,提升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水平与服务水平。该项目历时四个月,目前已按时间进度要求全面展开。届时实验室将有望建设成为全国质检系统解决阻燃法规与标准的综合专业实验室。  莫帝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作为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所选定的阻燃仪器供应商,预计在2010年春节前将完成全部实验室的设计规划、仪器的安装调试,标准培训等事项,通过此次阻燃实验室的筹建,可以满足几乎目前所有国外纺织品及软体家具的阻燃标准要求,所涵盖的标准如下:  美国阻燃标准:CFR 1610、CFR 1611、CFR 1615/1616、CFR 1630/1631、CFR 1632、CFR 1634、CA TB117、ASTM D4151、NFPA 701-2004、CPAI 84等  欧洲阻燃标准:BS 5852、UK Regulation、BS 7175、BS 7176、BS 7177、EN 1021-1、EN 1021-2、EN 597、ISO 6940、ISO 6941、BS 5438、BS 5722、ISO 15025、EN 1103、ISO 14116、ISO 12925 等  另外,为了适应新型纺织品面料的发展,还配备了部分建筑材料纺织品,如不燃性、可燃性检测的阻燃测试仪器,同时为将阻燃领域进行全面拓展,配备了UL94燃烧测试仪。该阻燃实验室的发展,必将包含纺织品软体家具、高速列车阻燃制品、电子电工阻燃制品、建筑材料阻燃制品的检测项目,真正打造成全国质检系统解决阻燃法规与标准的综合专业实验室。 www.motis-tech.com
  • “十二五”基因蛋白质组发展战略启动
    &ldquo 十二五&rdquo 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启动  6月9日至10日,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在深圳组织召开了&ldquo 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rdquo ,标志着该领域的&ldquo 十二五&rdquo 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正式启动。国内从事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院士、专家、学者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科技部基础司张先恩司长应邀出席会议,生物中心马宏建副主任、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勤到会并致辞。  会议结合当前国际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专题报告和讨论的方式,总结交流了我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对组学发展的重大需求,研究探讨了&ldquo 十二五&rdquo 我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会议认为以基因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正推动生物经济成为网络经济之后新的经济生长点,加速发展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将引领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对推动我国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和工业生物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组计划启动
    p  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人体与环境健康的微生物组共性技术研究”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组计划”启动会在京举行。这个斥资3000万元的计划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牵头,整合了包括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昆明动物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及协和医院等14家中科院内外单位共同参与。/pp  当前,微生物组研究正成为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前沿阵地。美、加、日、法等国纷纷部署微生物组研究国家计划。我国在微生物资源、生态环境多样性、人群多元化、中草药医疗健康等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但尚未有统筹布局研究计划和项目。为此,与会专家对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这一领域内的先行项目非常激动。/pp  “按照国家和老百姓的需求方向去做,这是计划的特色。”该计划总负责人、微生物所所长刘双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据介绍,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下设了5个课题,分别聚焦研究人体肠道微生物组、家养动物肠道微生物组、活性污泥微生物组的功能网络解析与调节机制,创建微生物组功能解析技术与计算方法学,以及建设中国微生物组数据库与资源库。/pp  微生物组是指一个特定环境或者生态体系中全部微生物及其遗传信息的总和。相关研究蕴含着解决健康、环境等问题的关键技术,具有重大科学和应用意义。该计划咨询专家、中科院院士赵国屏指出:“目前,很多研究如肠道微生物组研究主要聚焦微生物组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新计划的一个难点和突破点将是了解相当一部分微生物组之间的功能性因果关系。”/pp  这个为期两年的项目寄托了领域专家的期望。专家表示,它将淬炼一支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微生物组研究团队,凝练出一批先进的微生物组研究成果、技术和方法,为中国微生物组计划的诞生发挥先导和引领作用,推动我国在全球微生物组研究的竞争中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p
  • “深度覆盖的蛋白质组精准鉴定与定量新技术”项目正式启动
    p  10月27至28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作为主持单位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度覆盖的蛋白质组精准鉴定与定量新技术”项目启动会在生物楼学术报告厅举行。项目负责人张丽华研究员,项目组专家大化所张玉奎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柴之芳院士,复旦大学杨芃原教授,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宇亮研究员,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秦钧研究员,项目指导专家中科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刘买利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甄蓓研究员,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主管聂启昌,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生命科学处主管路浩,我所职能部门相关人员以及各子课题承担单位的专家和代表70余人参加了会议。/pp  项目启动会由张玉奎主持,大化所科技处副处长张宇首先代表所里致辞。随后,张玉奎为专家颁发聘书,聂启昌介绍了项目管理规定。张丽华向项目专家组汇报了项目的整体情况,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课题的任务目标、研究内容、实施方案以及研究计划等情况。专家组对本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审议讨论,对本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项目实施提出了合理中肯的建议,对本项目今后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ecfb9c48-126a-4791-a0e4-7e9de81626a1.jpg" title="W020171030526310365904_副本.jpg"//pp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度覆盖的蛋白质组精准鉴定与定量新技术究”项目设置四个课题。课题一、可变剪切和新生肽链组的高灵敏鉴定技术 课题二、基于高效标记和特征肽段的蛋白质组精准定量技术 课题三、基于高效分离的蛋白质组深度覆盖定量技术 课题四、纯化蛋白质的全序列高准确测定技术。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在蛋白质组精准鉴定与定量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蛋白质科学跨越式发展,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提供重要技术支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8f950f66-961a-4770-914d-bd2ebf603e80.jpg" title="W020171030526310378848_副本.jpg"//p
  • 国内首个全基因组测序临床研究在沪启动
    p  儿童罕见病诊断领域10日率先启动创新型临床研究项目,将系统地评估全基因组测序在不明原因智力落后/发育迟缓、多发畸形等罕见未确诊儿童患者中的应用指征及诊断效果,通过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关联统计分析我国临床应用和共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全基因组测序在儿科临床应用、实验室的检测及报告,并构建我国儿童遗传疾病检测基因组数据库。/ppbr//pp  项目由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共同发起,其中新华医院亦是上海市罕见病诊治中心。/pp  “基因测序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一代的基因芯片和二代测序。此次推动的将是真正的全基因组测序。” 这一项目负责人,新华医院儿科专家、上海儿科研究所分子平台负责人余永国教授说,“单基因、全外显子、基因芯片等现行的基因测序方法在临床上仍然无法对一些罕见病做出明确诊断,有患者要耗费3、5年经过7次基因检测才能确诊,而全基因组测序可以检测出此前无法检测的复杂的基因组结构变异等。这一技术如果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望大大提高罕见病的诊断。/pp  “为儿童罕见病诊断,提供全基因测序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即便是患者材料的审核都非常关键,新华医院目前严格执行相关方案,这些方案都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严格审批。”余永国介绍,“根据方案,应由临床医生筛查临床资料,由实验室重分析测序数据,由此才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pp  目前阶段,在罕见病诊疗中,诊断更重于治疗。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确认的罕见病种约6000至7000种,约有80%的罕见病是由遗传缺陷所致,其中一半的罕见病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发病,但大部分罕见病的成因目前尚不明确。/pp  项目将探索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数据解读,明确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筛选鉴定疾病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和药物靶点,为更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临床应用标准和共识,指导各医院的儿科临床应用,提高儿科医生诊疗儿童罕见病的整体水平。最终,逐步构建中国儿童遗传疾病检测基因组数据库。/p
  • 中国启动十万人基因组计划:绘制国人精细基因组图谱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4ff2dbe1-e196-45d3-8e15-c70b870d0740.jpg"//pp  科学家们希望通过绘制中国人精细基因组图谱,来研究疾病健康和基因遗传的关系。/pp  此次启动的“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覆盖地域包含我国主要地区,涉及人群除汉族外,还将选择人口数量在500万以上的壮族、回族等9个少数民族。/pp  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人类的生、老、病、死等都与基因有关。而基因组和基因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类基因约有25000个,基因组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把人体内这25000个基因的密码解开,从而破译人类的遗传信息。此次基因组计划,就是要绘制我们民族的基因图谱。/pp  项目首席科学家 王亚东教授:主要目标是研究中国人从健康到疾病是怎么转化的,为中国的医学研究或者是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参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00" height="352" title="002.pn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52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779230ba-5597-4007-94f3-8ae2367a7247.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中科院院士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屏:那么这一点做下来以后,实际上是为我们中国人,包括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在内,今后做中国人的疾病健康相关的遗传背景的认识,会有极大的好处。/pp  按照计划,整个项目将在四年内完成全部的测序与分析任务,这也将是当前世界上推进速度最快的基因组工程。/pp/p
  • 工信部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附汽车测试技术网络大会)
    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含五大方面,15项内容。全文如下: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要求,紧贴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实际需求,践行使命担当,奋力开创汽车标准化工作新局面,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持续完善标准顶层设计,加强各方统筹协调1.健全完善汽车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汽车行业“十四五”技术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研究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备标准体系,加快构建汽车芯片标准体系。2.统筹推进汽车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汽车标准的交叉融合问题,推动建立跨行业跨领域工作协同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协同、上下联动,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汽车芯片、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标准的统筹协调,不断提升标准工作开放性和透明度。3.强化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标准技术来源和行业需求研究,鼓励行业机构、业界企业、社会公众等提出标准需要和意见建议;持续加大标准宣贯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深度解读标准内容和要求支撑做好贯彻实施工作;开展重点标准实施效果阶段性评估,立足我国政府管理及产业发展趋势持续提升标准质量水平。二、加快新兴领域标准研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4.新能源汽车领域。启动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相关标准修订工作,进一步提升动力蓄电池热失控报警和安全防护水平;加快推进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列标准研究,修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标准,进一步强化电动汽车安全保障。开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最大功率测试方法标准预研,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驱动电机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标准制修订,持续完善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部件标准体系。开展动力蓄电池耐久性标准预研,推进动力蓄电池电性能、热管理系统、排气试验方法及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管理规范等标准研究,促进动力蓄电池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能耗及续驶里程、低温起动性能、动力性能试验方法等整车标准以及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等关键系统部件标准研究,支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及示范运行。加快构建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开展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技术升级方案研究和验证,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等系列标准修订发布。5.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管理试点,组织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等标准试行验证,完成软件升级、整车信息安全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审查与报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要求、设计运行条件及车载定位系统等L3及以上通用要求类标准草案编制,完成封闭场地、实际道路及模拟仿真等试验方法类标准的制定发布,面向L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开展标准验证试验,有力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工作。加快推进信息安全工程、应急响应、数据通用要求、车载诊断接口、数字证书及密码应用等安全保障类重点标准制定,进一步强化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完善车辆网联功能技术标准子体系,推进基于LTE-V2X的车载信息交互系统、基于网联功能的汽车安全预警场景应用以及相应交互接口规范等标准的研究和立项,协同推动智慧城市网联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制定,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平台等的互通互联。分阶段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系列标准制定,开展符合我国交通特征的测试设备等标准研制工作。6.汽车电子领域。完成无线通信终端、毫米波雷达、主/被动红外等关键系统部件标准审查和报批,加快推进免提通话和语音交互标准制定,启动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抬头显示系统、激光雷达等标准研制立项,满足不断增长的车载电子系统标准需求。推进整车及零部件电磁兼容基础通用标准修订立项,启动整车天线系统射频性能评价、整车辐射发射限值、人体电磁曝露、车辆雷电效应和整车天线系统通信性能等标准预研。完成车辆预期功能安全、车辆功能安全审核及评估方法、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功能安全等标准制定,进一步完善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标准体系。7.汽车芯片领域。开展汽车企业芯片需求及汽车芯片产业技术能力调研,联合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等关联行业研究发布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推进MCU控制芯片、感知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计算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专用芯片等标准研究和立项。启动汽车芯片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等通用规范标准预研。三、强化绿色技术标准引领,支撑双碳目标实现8.能源消耗量领域。完成轻型、重型商用车第四阶段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征求意见,加快推进乘用车第六阶段燃料消耗量、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标准制定。开展高效电机等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评价方法标准研究,启动乘用车道路行驶能源消耗量监测规范标准预研。完成轻型汽柴油车、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标准审查和报批。9.碳排放领域。开展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术语定义、碳中和实施指南等基础通用标准研究和立项。推进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碳排放及核算办法相关标准研究和立项。启动汽车产品碳足迹标识、电动汽车行驶条件温室气体碳减排评估方法标准预研。四、完善整车基础相关标准,夯实质量提升基础10.汽车安全领域。推动燃气汽车燃气系统安装规范、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等标准发布,加快灯光系列标准整合以及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及固定点、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等标准修订。推进乘用车制动系统、前后端防护装置、顶部抗压强度、行人碰撞保护、侧面碰撞乘员保护、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防盗装置等标准制修订,进一步强化乘用车安全要求。做好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标准宣贯实施,推动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标准发布,加快商用车驾驶室外部凸出物标准、专用校车安全、专用校车学生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等标准制修订,持续推进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等危化品运输车辆标准整合,开展轻型汽车/商用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标准实施评估及强制性实施的可行性分析,不断提高商用车安全水平。进一步完善车辆事故与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启动汽车故障模式和事故分类等标准预研。11.传统整车领域。围绕自卸半挂车栏板高度、45英尺集装箱列车长度等内容进行调研,适时启动GB 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 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修订工作。配合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标准修订,启动空气悬架车辆评价、提升桥车辆技术要求等支撑性标准的研制。加快推进汽车列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修订,开展主挂自动连接、连接装置强度、货物隔离装置及系固点等标准预研。开展3.5t以下轻型挂车标准体系研究,根据行业需求开展相关标准制修订。推进车辆操控、主动降噪、结构耐久、车内外提示音等方面标准预研。12.零部件领域。推进空气悬架、推力杆、高度控制阀、自动变速器、电子辅助转向系统(EPS)、多种类型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标准研究与制修订。开展新型塑料及复合材料的车辆零部件质量标准研究制定。加快压缩天然气(CNG)汽车35MPa压力关键部件等标准升级。五、全面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3.加强全球技术法规制定协调。全面跟踪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WP.29)动态及趋势,切实履行《1998年协定书》缔约国义务及自动驾驶与网联车辆工作组、电动汽车安全工作小组副主席等职责,牵头先进驾驶辅助系统部件、自动驾驶功能要求、自动驾驶测评方法、数据记录系统、电动汽车安全、氢燃料电池车辆安全、车载电池耐久性等重点法规项目规划与研制工作,适时提出中国提案。推动1-2项中国标准进入全球技术法规候选纲要,持续提升国际法规协调工作的参与度与贡献度。14.深度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切实履行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委员会(ISO/TC22)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车载雷达特别工作组召集人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动车辆电能传输系统委员会(IEC/TC69)等相关国际标准项目负责人职责,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车载毫米波雷达探测性能评价、动力蓄电池系统功能安全、汽车电子/电气部件传导骚扰试验方法等国际标准研究,重点推动乘用车外部保护、负压救护车、安全玻璃、燃料电池汽车低温冷启动及最高速度等国际标准立项并新建1-2个国际标准工作组,持续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化影响力。15.务实推进中外标准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与平台,巩固并扩大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和法规协调工作成果,共同提出国际标准法规提案,联合开展相关标准法规制定活动,推动形成国际标准化共识。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与重点沿线国家开展汽车标准化交流、培训等活动,促进国内外标准化机构间的对话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汇集行业多方资源力量,不断扩充国际协调专家队伍,实现国际协调资源共享和专家有序管理。第四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大会我国是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据中汽协预测,2021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610万辆,同比增长3.1%;与之相对应的汽车召回量也有所增长,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21年国内乘用车企召回缺陷汽车851.91万辆。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主机厂和零部件厂高度重视整车品质的提升。针对整车和组件的测试及质量监控,已经贯穿汽车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基于此,仪器信息网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将于4月13-14日组织举办第四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大会,为汽车产业链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推动我国汽车测试行业健康发展,助力汽车产业持续提升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及高质量制造。免费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utomobile2022/扫码免费报名参会会议赞助:15718850776(微信同号)刘老师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4月13日上午 零部件失效分析09:00-09:30机械传动零部件失效诊断技术研究及其制造设计的改进应用潘安霞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09:30-10:00更新中欧波同10:00-10:30高强度零部件延迟开裂问题探讨唐刚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0:30-11:00电子探针在汽车材料分析中的应用岛津11:00-11:30检验分析报告中的图片表达问题探讨刘柯军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化及失效专业委员会4月13日下午 零部件测试技术14:00-14:30汽车橡胶材料测试(拟)苍飞飞国家橡胶轮胎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4:30-15:00汽车零部件清洁度测试技术谢宇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15:00-15:30赞助席位15:30-16:00汽车几何尺寸测量(拟)邵双运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16:00-16:30赞助席位16:30-17:00更新中冯继军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工艺研究所17:00-17:30车内空气污染检测技术胡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4月14日上午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上)09:00-9:30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测评技术研究谢先宇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9:30-10:00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技术马天翼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10:00-10:30更新中基恩士10:30-11:00驱动电机测试技术与研究(拟)吴诗宇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11:00-11:30赞助席位11:30-12:00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OBC)与充电桩电源新技术王正仕浙江大学4月14日下午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下)14:00-14:30数字射线成像(DR)及工业CT检测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上的应用郑小康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14:00-16:30更新中
  • 中国梅花鹿全基因组测序计划启动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所牵头的中国梅花鹿全基因组测序计划启动。  该计划将采用测序深度达30X的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鸟枪法),联合新西兰皇家农业科学院茵沃梅农业研究中心、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以及国内外相关单位,合作完成中国梅花鹿基因组的测序、组装和注释工作,以奠定中国梅花鹿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分子遗传育种的研究基础。  该计划的实施将使中国梅花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基因组测序的鹿种。基因组序列框架图谱的绘制将大大加速中国梅花鹿的育种过程,对于寻找与鹿生产性能有关的SNP标记和功能基因,特别是寻找控制鹿茸再生的相关基因具有重大的意义。
  • 基因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
    2011年12月5日,ABO成员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暨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承担的“基因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同时组建了包括沈岩院士、程京院士、贺福初院士等6位院士在内的第二届国家人类基因组北京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  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将整合高通量测序和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生物信息学,解决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成为支撑北京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基础平台。  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等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暨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主要提供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和服务,汇集科研设备总价值超过1.7亿元,实验室面积约5000平方米,成功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一系列重要的基因组研究项目。
  • 牡蛎基因组测序项目在中科院海洋所正式启动
    牡蛎基因组测序项目(OGP)日前在中科院海洋所正式启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介绍,开展牡蛎全基因组测序和组学研究,揭示牡蛎各种特异性状的基因组学基础,可以提升贝类和海洋基因组学研究水平,促进发展贝类养殖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牡蛎的故乡,分布有近20种牡蛎。牡蛎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为全球性分布种类。牡蛎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对海洋内湾和近海水域藻华的调控有重要作用,养殖的牡蛎每年可固化150余万吨的二氧化碳。牡蛎是海洋养殖年产量最大的类群,世界牡蛎年产量400多万吨,产值35亿美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范研究员和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郭希明教授联合国际国内有关专家,组成一个牡蛎基因组国际研究团队,计划于2008年12月完成牡蛎基因组测序,2009年上半年完成牡蛎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
  • 华大智造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引领行业迈入人人基因组时代
    导语:当地时间2019年1月9号,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华大智造总裁余德健受邀参加第37届J.P. Morgan医疗健康大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并发表演讲。在演讲中,他正式公布超高日通量测序仪MGISEQ-T7价格,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助力行业进入人人基因组时代。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华大智造总裁余德健发表演讲MGISEQ-T7: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日产数据达6Tb,单G费用仅$52018年10月,华大智造在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3)发布的超高通量测序仪MGISEQ-T7, 是目前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的基因测序仪, 单日数据量可达6Tb,PE150测序仅需24小时。在本次会议上余德健公布了这款超高通量测序仪价格为每台一百万美金,每Gb测序费用为5美金,是目前全球较低的测序试剂价格。余德健表示,“目前,在全球70亿人口中,仅有2000万人拥有部分基因组数据。因此,想要做到人人都有自己的全基因组数据,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超高通量测序仪MGISEQ-T7以更高的通量、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能够帮助我们真正走向人人基因组时代。” 华大智造之所以有信心引领人人基因组时代,是基于对自主核心技术的自信。华大智造测序仪核心技术DNBseq?,无需PCR扩增,其变异检测准确性更高、reads重复率更低(2%)、几乎不存在 index misassignment。同时,结合单管长片段建库技术(single tube Long Fragment Reads, stLFR)——华大智造核心专利技术之一,能够在一管中实现10-50Kb长片段文库和短读长测序相结合,不仅仅能够实现高精确度变异检测,还能解析复杂的结构变异,获得趋近于完美的个人基因组。这一技术可应用于无创产前检测中,通过母亲白细胞stLFR测序和血浆高深度测序可以直接获得完整胎儿基因组,弥补因为母亲外周血中胎儿DNA浓度不足导致的变异检测错误,能够实现除了T21、T18和T13之外的单基因疾病检测。stLFR技术在肿瘤和单基因病等疾病研究和应用中也有巨大潜力。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测序仪MGISEQ-T7全球测序者计划启动,重塑行业生态基于自主研发的测序平台,华大智造顺势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以重塑行业生态。余德健介绍,华大智造于2018年7月在中国启动测序者计划,旨在协助行业内需要测序数据产出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实现自主测序平台建设,鼓励基因组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该计划在中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在此基础上,华大智造正式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将为成员提供可靠的核心工具,在这一开放平台上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包括试剂、培训及应用指导,推动基因测序行业的发展。其中,测序者计划成员基因组研究和应用公司微基因WeGene已经预定MGISEQ-T7成为首台用户,结合华大智造提供的完整解决方案, WeGene计划在2019年完成年通量4万人WGS(30X+)的全基因组测序实验平台建设,并在2020年将通量升级至12万人WGS以上。 余德健在演讲尾声提道,“从2013年到2019年,华大先后推出七款测序仪,超高通量测序仪MGISEQ-T7让华大智造能够实现超越,站在产品和技术的最前端,给全世界提供一个基本的可以选择的权利。”
  • 新能源汽车相关检测仪器将出现新的需求
    p  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布《2019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点突出抓好重点急需标准的研究与制修订工作,主要内容涉及3个部分:优化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创新发展 研究重点领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强化国际参与,提升国际影响力。要点在5个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做出详细描述,涉及安全、能耗、电磁兼容、充电、电池回收等几十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要点中特别强调,将采取多项工作和措施,提升这些标准的国际影响力,支撑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法规的协调推进。/pp  同时,仪器信息网编辑也注意到,5月20日,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在京发布《中国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报告 综合中国汽车业发展及排放目标,对燃油车的退出时间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有望在2050年以前实现传统燃油车的全面退出。其中,一级城市私家车将在2030年实现全面新能源化,而全国范围内的全面退出将在2040年。/pp  综合可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有望进一步加快;随着这些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实施,相关的检测市场和检测仪器市场有望呈爆发性增长。/ppbr//pp strong 附录:/strong《2019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pp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切实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突出抓好重点急需标准的研究与制修订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组织全国汽标委编制了2019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主要内容如下:/pp  一、优化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创新发展/pp  1.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建立新能源汽车强制性和推荐性国家标准相协调的体系框架,加快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标准子体系建设,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为契机,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通信等融合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完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pp  2.及时更新电动汽车标准化路线图。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结合在研标准项目进展情况,适时修订《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保持时效性、科学性和准确性,持续发挥路线图对标准体系的基础支撑作用。/pp  二、研究重点领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pp  1.电动汽车安全领域:完成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充电连接安全和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等标准的征求意见 完成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标准的技术审查。开展《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宣贯实施。/pp  2.电动汽车能耗领域:结合中国工况及乘用车第五阶段燃料消耗量标准的研究成果,完成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技术条件等标准的征求意见,开展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标准的预研工作。/pp  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领域:完成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标准的技术审查,加强低温起动性能、能量消耗量及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等标准的试验验证,加快车载氢系统、加氢口、加氢枪、加氢通信协议等标准的制修订,开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标准的预研工作。/pp  4.充电设施及加氢系统领域:完成传导式车载充电机、充电耦合系统电磁兼容等标准的技术审查,启动无线充电系统及互操作性、车辆传导放电要求等标准的制定。基于对大功率传导充电技术的研究,推进充电连接装置通用要求、电动客车接触式充电系统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pp  5.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完成动力电池的材料回收要求、包装运输规范、拆卸要求、梯次利用要求等标准的报批工作,完成汽车用废旧动力单体电池拆解技术规范的技术审查,加快推进放电规范和梯次利用产品标识等标准的制定,开展回收拆解指导手册和可梯次利用设计指南等标准的预研和立项工作。/pp  三、强化国际参与,提升国际影响力/pp  1.深入参与全球技术法规制定。履行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WP29)框架下的电动汽车安全(EVS)、电动汽车与环境(EVE)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HFCV)等法规制定工作组副主席职责,继续深入参与电动汽车安全第二阶段、混合动力汽车功率测试方法等全球技术法规的研究与验证工作,组织并承办好第六次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工作组会议。/pp  2.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系统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框架下电动汽车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协调工作,积极组织召开国际标准注册专家会议,组织研提国际标准提案,不断加大我国在电动汽车传导充电、无线充电机以及电动摩托车等相关国际标准的参与力度。/pp  3.持续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利用已经建立的中欧、中德、中法、中日等双边合作机制以及APEC、“一带一路”等多边交流平台,继续加强在电动汽车安全、能耗、关键部件及充电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测试验证工作,支撑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法规的协调推进。/ppbr//p
  • 世界第一个茶树基因组测序计划在昆启动
    2月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3名中科院院士吴征镒、周俊、孙汉董的大力推动下,一个在世界生物学界和推动普洱茶产业发展上均具有重大意义和经济价值的科研创新项目&mdash &mdash 世界上第一个茶树基因组测序计划已在昆明正式启动。此举,将为云南省利用高科技实现对普洱茶的全新研究和推动做大做强中国普洱茶产业带来光明前景和产生重大影响。  据介绍,首创开展的对云南大叶茶的全基因组测序,是继人类开展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血吸虫基因组测序计划、家蚕基因组测序计划、黄爪基因组测序计划、大熊猫基因组测序计划等大规模全基因组测序计划项目之后,由我国科学家独立启动的一项首次对树木开展的全基因组测序。同时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首次最大的一次树木基因组测序项目。  据承担此项测序计划任务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立志介绍:通过开展对云南大叶茶基因的测序和组学研究,将对揭示其各种农艺的基因组学基础,解析、鉴别与揭示与次生代谢成分、开展对其生物合成相关功能基因,基因组功能乃至代谢途径研究,进而破解其遗传密码,发掘和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前景的重要功能基因,构建出比较功能基因组学为基础的分子育种平台,为筛选出更具有优质高产、更具有生态适应性和满足深加工发展的茶树优良品种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打下良好的产业化发展基础。  在位于云南昆明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进行茶树基因组的重大科研测序,是依托国家重大科学工程&mdash &mdash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物种种质资源库、中国科学院超算中心西南分中心的硬件设施,依托在此积累和造就起来的一批世界生物学界一流的科学家团队为支撑而开展进行的。该项测序,预计在今年6月即可完成对云南大叶茶基因组的主体测序,在2011年3月内获得基因组草图,在明年年底完成精细图谱的绘制。  此项测序成功完成后,还将对云南省极为丰富和独有的木本油料资源的产业开发、山茶花产业的培育带来具有革命性的变革与推进。
  • 440家国家质检中心考核工作完成!整改不到位将启动撤销程序
    为加强市场监管系统国家质检中心监督管理,不断提升国家质检中心技术能力水平,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市场监管系统国家质检中心2020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财务司对系统内纳入考核范围的440家国家质检中心开展了2020年度考核。本次年度考核主要从支撑保障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和运行管理三个方面,采取量化评分方式,对国家质检中心分专业领域进行打分排名。通过材料报送、审核评分、现场核查等工作阶段,目前已评选出各专业领域排名靠前的90家和排名末位的36家国家质检中心,并进行了考核结果通报。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财务司将根据考核结果,对国家质检中心实行动态化、差异化管理,对专业领域排名靠前的国家质检中心将实行激励管理,对专业领域排名末位的国家质检中心实施重点监管,对整改不到位的国家质检中心将启动撤销程序。各技术机构要以2020年度考核为契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国家质检中心布局,打造高质量的国家级检验检测队伍,为市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为产业发展和创业创新提供优质公共技术服务。
  • 国内外专家齐呼吁尽快全面启动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在日前结束的第381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国内外众多专家呼吁,在国际蛋白质组计划呼之欲出的之际,应尽快启动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杨晓明介绍,蛋白质组学是一门新兴但发展迅速的学科。1994年,蛋白质组概念的提出加速了蛋白质组学的凝聚和发展,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自此纷纷加大对蛋白质组学的支持力度,蛋白质组学成为各强国科技角力新的“战场”,尤其是2001年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成立之后,蛋白质组研究进展迅速。  10余年来,蛋白质组学无论从技术方法和研究策略,还是研究资源和研究领域等都有了质的飞跃。近几年来,在蛋白质组定量分析、翻译后修饰研究、规模化相互作用及功能研究、生物标志物的筛选验证、抗体制备、数据标准和数据挖掘等方向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同时,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技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实现更高通量、定量地分析生物样本中的蛋白质组成和变化。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已逐渐从全蛋白质组学向亚细胞蛋白质组学转变,从定性分析向定量描述转变,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拓展,从数据积累向知识挖掘转变。  目前,蛋白质组学已成为几乎所有国际著名医学研究机构的重要支撑平台,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国际上也先后启动了多种疾病的蛋白质组研究计划,直接寻找疾病相关特异蛋白质或对疾病相关已知蛋白质进行深入机制分析。  本次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贺福初研究员认为,蛋白质组学不仅自身发展迅速,并且作为生命科学与生物高技术的新一代引擎,带动了大量相关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生物技术的应用和人类疾病的防治带来新的革命。通过与基因组研究的对接,极大推动了基因组的全面阐释、“基因组”天书的系统解读 通过其学术与技术的系统性、全息性,全局性地揭示了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人类重大疾患(及其病原体)致病的物质基础以及发生与发展的病理分子机制 通过其强大的需求牵引和突出的集成融合,直接推动了分析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在生命科学与生物高技术中的深层次应用及其各自的快速发展。  据悉,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和支持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并较早部署和启动蛋白质组学一系列重大项目。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先后启动的十多个国际性蛋白质组计划中,由我国科学家倡导并领衔的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是最早启动的两个蛋白质组计划之一,也是首个人类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组计划,该计划成功建立了蛋白质组研究框架、模式和标准,是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各分计划中成就最为显著的核心计划之一。我国科学家无论是在蛋白质组学技术方法,还是在重要生物学功能和重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令国际学术界瞩目的重要成就,据统计,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蛋白质组学主要刊物《分子细胞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研究》和《蛋白质组学》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排世界第二位。  据介绍,不久前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蛋白质组大会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宣布全面启动实施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该计划的全面实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纷纷申领任务,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在这一宏大计划中发挥主流作用。  在这个大背景下,与会专家一致呼吁,我国应抓住蛋白质组学发展的新契机,立足国际发展前沿,加强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 在建设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新试剂 充分整合现有蛋白质组研究基础,建立完善国家层面的蛋白质组学协作网络 结合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全面实施,整合国内优势力量,加快启动实施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推进前期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使其真正成为重大疾病防诊治和创新药物研发的源头创新的成果 综合我国产出的海量人类蛋白质组数据,建立以中国为主的蛋白质数据库,充分利用这些数据,积极推进蛋白质组数据对人类基因组的注释,并全面揭示生理功能调控规律和病理机制 加大蛋白质组学推广和普及的力度,针对不同人群加强蛋白质组学的培训和教育,培养更多的蛋白质组学人才,拓宽其应用领域和方向。同时针对严重制约我国医药、农业、工业、资源环境与能源、国防等行业/产业改造、换代中的蛋白质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实现我国蛋白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带动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快速突破,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科学技术原动力和战略性基础性支撑。
  • 将测序150万物种,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启动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近日,一项对全球所有复杂生物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在英国伦敦正式启动。/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基因变异是所有遗传学知识的源泉。”项目成员之一、澳大利亚墨尔本拉筹伯大学进化遗传学家Jenny Graves说,“你拥有的基因变异越多就越好——那么为什么不对所有的事物展开测序呢?”/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这项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的目标便是在未来10年内对全世界约150万种已知的动物、植物、原生动物和真菌物种(统称为真核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这项倡议估计耗资47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只筹划到其中的一小部分资金。/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作为这项计划的一部分,来自茵格斯顿市惠康桑格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他们计划在未来8年的时间里花费5000万欧元(6500万美元)对英国的真核生物基因组进行测序,其数量约为66000种。/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对惠康桑格研究所的支持——将来自该所的总体预算——是迄今为止对这项努力最大的承诺之一。/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进化生物学家、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工作组主席Harris Lewin估计,关于该项目迄今为止所作的财政承诺总计约2亿美元。这是该项目为期3年的“第一阶段”的预估成本的1/3。这一阶段打算对9000类已知的真核生物中的每一类的至少1个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他希望在1年内筹集到剩余的资金。/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包括十多个现有的测序项目。例如生命之树的特定分支,如鸟类、昆虫和植物;或者对于一个特定国家的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如在英国被正式称为达尔文生命之树的项目。/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Lewin表示:“我们不需要一个基因组计划来控制所有的项目。”相反,他说,这项努力存在的理由便是为了确保正在进行的生物多样性测序工作的标准化。/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当你接近不同的科学团体后,会发现那是处于混乱和无政府状态的。”Lewin说,“如果到最后,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那得到的就是巴别塔了。”/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此次伦敦召开的会议上,与会者讨论了样本采集、测序、数据管理和共享的指导方针。Lewin认为,制定这样的标准对于使基因组对所有的科学家都有用——而不仅仅是对某一特定领域的科学家有用,是至关重要的。/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参与这项工作的科学家说,因为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是一个伞形组织,它对于确保测序工作能够覆盖所有生命科学分支也很有价值,而不仅仅是那些之前吸引科学家关注的领域。/p
  • 重大仪器专项“齿轮传动形性测试仪”启动
    2月22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齿轮传动形性测试仪的开发和应用》正式启动。参加启动会的单位有贵阳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贵州华工工具注塑有限公司、北京北齿有限公司及相关技术、财务、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和用户代表。  启动会上,贵阳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项目负责人卢继敏介绍了贵阳新天光电的发展沿革和发展规划,以及本项目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实施本项目的措施要求并宣布成立项目总体组 项目专家组 用户委员会及技术、管理、财务专家组成的项目监理组。  中国工程院叶声华院士、合肥工业大学费业泰教授对项目将性能测量引入,扩大测量领域的创新点及四个产学研用单位的研发基础和项目技术基础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项目争取提前完成,早日拿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特色的仪器产品替代进口。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周维虎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赵维谦教授分别介绍了组织实施管理国家重大仪器开发专项的经验和实施中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应用开发中产生新的应用方案要集成到项目中去,要考虑通用性和软件升级及二次开发,多听取用户使用意见改进完善最后标准化 并对项目管理中监理、管理体系、资金投入提出了要求。  杰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木、江苏上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焰庆、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副总经理刘伟辉、杭州依维柯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建荣、上海振华重工集团齿轮研究所所长钟明等专家结合企业的实际,从行业需求的角度对开展齿轮传动形性测量的必要性、紧迫性进行了介绍并建议在设计开发和制造仪器中要重视原材料、基础部件的选用,重视工艺流程的试验评审和确定,保证质量稳定性有助于市场竞争力,成为&ldquo 专、精、特&rdquo 系列产品。  与会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基础、项目产品前景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项目的开展给予了指导咨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