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送风口

仪器信息网送风口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送风口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送风口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送风口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送风口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送风口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送风口相关的解决方案。

送风口相关的资讯

  • 特尔诺发布特尔诺实验室净化系统工程T-JH001新品
    特尔诺实验室净化系统工程T-JH001实验室净化初步设计说明一、设计内容 :本实验室初步设计内容为:净化送风系统、空调、排风系统、彩钢板吊顶、围护、隔墙、净化密封门、送风机组、电器、照明控制等。二、设计依据:1、客户提供的设计图及有关技术要求。2、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 一2002)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4、当地室外计算气象参数。三、室内设计参数(静态)无菌室1、温度: 20-25°C+1°C2、相对湿度: 50%-65%+5%3、换气次数: 30- -35次/n4、洁净度:十万级5、压差: 5-20Pa6、噪声:≤65dB (A)7、工作照度: 300Lx四、气流组织及送、回、排风本工程空调、净化分为单元式独立控制各系统。1、设计送风量为(3000m*/n) 送风机、机箱采用EPS夹芯彩钢板制作,排风量为300m3/n、机箱同样采用彩钢板制作。2、送风、空调系统为初、中效、高效三级过滤。五、冷、热源及空调1、实验室区域采用壹台风冷、热泵管道式空调机组。六、结构部分1、吊顶--部分全部采用EPS彩钢夹芯板。厚度为: L=0.426mm,韩国钢板,泡沫容量为L=14kg/立方,双面贴膜,吊顶、吊筋采用平行直吊。吊顶高度为2. 4米。2、隔断维护采用EPS彩钢夹芯板、厚度为: L=50mm, 钢板为L=0.426mm, 韩国钢板,泡沫容量为L=14kg/立方,单面贴膜,所有明处的铝合金型材为常熟喷塑型材。3、门]采用新型双密封型材、门框型材为型材制作,锁为不锈钢执手门]锁,便于开门。4、采光固定窗采用铝合金框架。压线为圆弧型,单层浮法平板玻璃,厚度为L=5mm,铝合金框架为喷塑材料。5、吊顶、维护、地面之间的直角,均用.R=50铝合金圆角作装饰过渡、维护转角采用铝合金竖柱圆弧过度,铝型材为银白色材料。七、净化产品部分1、高效送风口静压箱为钢制喷塑,高效过滤器边框为铝合金制。2、散流器为铝合金。八、风管部分1、镀锌板采用优质武钢同类产品,按图纸要求制作安装。2、保温材料采用PEF橡塑隔热板、厚度L =20mm。九、风量调节部分1、防火阀均采用国内优质名牌产品。密闭对开多叶调节阀采用L=1.2 mm,优质钢板制作。:2、单层铝合金百叶风口可调节。3、防雨百叶风口为铝合金制加强型。十、电器、照明部分1、净化区--采用吸顶式净化荧光灯及国标电线、穿线管、开关、插座等按相关要求选用优质产品。2、普通区--采用吸顶式荧光灯。3、电器控制柜、照明控制箱等均采用国内优质名牌产品。 创新点:特尔诺实验室净化系统工程T-JH001最新净化方案,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在材料选用上更加精细,门采用新型双密封型材、门框型材为型材制作,锁为不锈钢执手门]锁,便于开门。吊顶、维护、地面之间的直角,均用.R=50铝合金圆角作装饰过渡、维护转角采用铝合金竖柱圆弧过度,在使用上更加方便。特尔诺实验室净化系统工程T-JH001
  • 通知:标乐中国全面复工
    标乐在进行了充分的复工前防疫准备后,于今日(2月10日)正式现场复工。鉴于疫情严峻,为了员工及客户的健康考虑,我们仍建议您尽量选择云拜访、电子咨询,通过 微信(公众号:标乐试样秀) | 邮件 | 电话 与我们销售及服务人员取得联系!如需要现场交流、设备安装、设备维修等现场服务,请联系我们的相关人员并提前告知您公司的访客要求,便于我们提前进行相关准备。关于访客来访为控制来访人数,各部门需提前预约来访日期及人数;来访人员将在测温、佩戴口罩、手部消毒、来访登记后方可进入公司。工作场所防控指南以下内容转自:上海本地宝上下班途中如何做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入楼工作如何做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入室办公如何做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参加会议如何做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浸泡消毒。食堂进餐如何做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生食肉类。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下班后如何做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公务采购如何做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工间运动如何做建议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过量运动,造成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公共区域如何做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公务出行如何做车辆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坐班车须佩戴口罩,建议班车在使用后用75%酒精对车内及门把手擦拭消毒。后勤人员如何做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公务来访如何做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无湖北居住史或接触当地人员情况,以及有无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公干。传阅文件如何做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电话消毒如何做建议座机电话每日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加至四次。空调消毒如何做(1)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2)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不要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进行消毒。(3)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废弃口罩处理如何做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 H7N9检测实验室:病毒8小时就能现形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的负压隔离病房   太原市疾控中心的H7N9检验实验室   病房里的隔离窗口  随着专门为H7N9禽流感病毒“验明正身”的检测试剂,相继抵达我国各地实验室,群众对神秘“擒毒”试剂的关注度持续上升。4月15日,在太原市相关部门的特许下,本报记者穿上防护衣、防护鞋套,进入太原市疾控中心PCR核酸检测实验室,近距离探访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检测过程。  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PCR核酸检测实验室设置在中心4楼。在进入实验室前,工作人员需先在更衣室穿上防护衣,戴上口罩、帽子和手套。经过严格的防护消毒流程后,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的“玻璃屋”。实验室分为四个独立的区域,分别是:试剂准备区、标本制作区、扩增区和产物分析区。在试剂准备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根据不同试剂的属性,将检测试剂盒分别冷藏在2-8摄氏度以及零下20摄氏度的专用冰柜中。通常情况下,检测试剂在这个区域内“整装待发”,并“组装完成”。在这个区域配制成功后的试剂,将被通过特殊传送窗口,进入到隔壁的“标本制作区”。  标本制作区是整个实验室的核心部位,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要在这里将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出来。核酸是病毒基因,核酸提取在H7N9禽流感病毒的检测中是最关键一步。工作人员高丽介绍:在平日的检测过程中,检测员会在离心瓶中放入检测试剂,经过震荡、离心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病毒的核酸便被分离出来。最后,样本被加入到外形像个小型洗衣机的“荧光定量PCR仪器”中。在扩增区,随着仪器的运转,病毒基因被扩增到了几百万个不等,经过3-5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将会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检测人员就可以根据曲线图判断是否为H7N9病毒。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环境清洁,实验室使用单向通道,“只能前进,不能倒退”。当记者提出想返回先前的区域时,工作人员表示,必须先从出口门出去,再从入口重新进来。记者看到,每个实验区域都设置了单独的洗手台和清洁池。工作人员每进入下一级区域,将被要求换上不同颜色的防护服。根据防护级别不同,防护衣分为粉色、绿色和蓝色。“检测H7N9病毒,从试剂准备到出结果,一般需要8个小时左右。”高丽参与了前3例的疑似病例排查。她说,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污染,保证结果精准,整个检测过程中,实验人员被要求全程呆在实验室。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需要重复检测两次,如果结果相同,再送到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一次,如果结果呈阳性,将被送到中国疾控中心实验室复核。  负压隔离病房:带菌空气特殊处理后排放  作为我省首批唯一一所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省市两级定点救治医院,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已按照相关要求:备好32张救治病床,并做好了一切救治准备。4月15日,本报记者被特许进入该院的负压隔离病房进行探访。  重症医学科被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缓冲间和隔离病房等区域。在进入隔离病房之前,记者被要求不能随意进出,因为随着开关门次数的增多,病房内的压力会即时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室内空气质量。在负压病房外,医院专门设立了缓冲间,“医务人员在缓冲间要换好N95口罩、穿戴好鞋帽、护目镜、白色连体防护衣后才进入。”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霞说。  负压病房是世卫组织在规定抢救SARS病人时特别强调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设置负压病房的医院,才可以救治有严重呼吸系统传染病的病人。  这里一间负压隔离病房面积约为18平方米。按照救治重症病人的标准,医院已在房间内配备了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输液泵、注射泵、吸氧装置等装置,“确保重症病人一来,医护人员马上投入抢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负压病房”意味着病房的压力最低。在病房开门的瞬间,新鲜空气会被“压”进病房,而病房内的空气却不会“溜出去”。这既保证了给病人输送新鲜的空气,又能防止病房内的污染气体向外倒流。记者发现,隔离病房的送风口在病床的上方,出风口在病床一侧的墙壁下方。张霞介绍,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让病人躺在病床上时,“头部送来新风,而呼出的气体通过负压,从侧面的管道里抽送出去,经过特殊处理后排放。”  除了大量的抢救设备以及负压设计外,记者在隔离病房内发现了一个1平方米大小的传递窗。张霞介绍:病人救治期间,食物、药品等物品会通过传递窗消毒后送入病床前,这样可以避免医护人员由于传送物品而频繁进出病房所带来的污染。病房两侧的走廊是双通道设计: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一个通道,病人走另外一个通道。病房床头的方桌上,摆放着手部消毒液。张霞说,在对病人进行救治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被要求随时用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消毒。  隔离病房内设置有单独的卫生间。据介绍,卫生间的局部压力要比病房低一些,“因为那里有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压力低的目的在于:避免污浊的空气和病菌外流。”记者在卫生间看到,医院专为病人配备了单独的洗漱池和便池,方便病人使用。
  • 室内外空气中病毒细菌等微生物采样解决方案
    2020年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武汉,蔓延全国,经过日夜奋战和不懈努力,科学和医务工作者以最快的时间找到了疫情元凶——新型冠状病毒。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空气中存在着大量我们用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小生命体,它们尺寸极小,基本在微米或纳米级别,这些空气微生物种类多样,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以及支原体等微生物,例如真菌孢子粒径1-30μm,细菌为0.25-8μm,病毒则在0.3μm以下。空气中除了一些自然的微生物外,还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其中细菌有160多种,真菌600多种,另外还有几百多种病毒。正常情况下,人类可以靠强大的免疫系统隔绝大部分致病微生物的入侵,与它们达成长期的平衡。然而由于人类不良行为而引入一些极度危险的病毒,它们依附于环境空气的气溶胶系统对人体器官造成侵害,人类免疫系统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清除和战胜它。在这种情况下,人类需要搞清某些特定空间中是否存在某些致病微生物,或者搞清楚这些致病微生物的含量是多少,是否能够引起感染等等诸多问题。因此空气微生物含量的检测在当今的社会尤其是医疗卫生行业尤为重视,空气微生物含量指标是gmp食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中洁净空间、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洁净环境以及公共场所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涉及的相关标准包括《gmp药品食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9663-1996《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73-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等。△洁净区微生物监测动态标准△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各类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目前,gmp药品食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采样方法包括三类,分别是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沉降菌法、表面取样法,分别对应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三大指标。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浮游菌沉降菌法沉降菌表面取样法表面微生物医疗卫生场所以及各类公众场所则大多采用空气浮游菌采样和沉降菌采样两种方法进行评价。沉降法的原理是利用含有微生物的尘粒或液滴因重力自然下降至暴露的培养基表面进行采集;表面取样法则是通过擦拭或接触物体表面的方式采集表面微生物;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的原理是通过采样仪器抽取含有微生物的一定量空气,将采集气流以一定的速度撞击到培养基表面实现采样。其中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和规则对应的标准分别为gb/t 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和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3采用的原理为撞击法机理。gb/t 16294采用的原理为自然沉降原理。浮游菌采样的一般步骤是首先在测试前对采样仪器能与样气接触的表面以及培养皿表面进行严格消毒,其次消毒完成后在不放入培养皿的前提下进行时间不小于5min的消毒剂蒸发过程,第三步设计采样流量和时间,采样口置于采样点进行采样。沉降菌采样的一般步骤则比较简单,在采样过程中只用到培养皿。其一般过程包括第一、测试前培养皿表面的严格消毒;第二、将培养皿按照采样布点放置,而最后一步便是暴露采样,其中规定了静态测试时暴露时间大于30min,动态测试时暴露时间不大于4h。采样完毕后,两者的操作步骤相同,均在培养箱中恒温培养一定时间,最后进行菌落计数。而测试规则中规定了测试条件、测试状态、测试时间以及采样布点等的具体要求。测试条件要求在测试前应对洁净室(区)进行预先测试,以便提供测试悬浮粒子的环境条件,其中规定了在无特殊要求时,环境的温度在18-26℃,相对湿度在45-65%为宜。测试状态中则可进行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的测试。空态或静态测试时,单向流洁净室净化系统运行不少于10min后开始。非单向流,不少于30min后开始。静态b测试时,要求单向流系统中生产操作人员撤离并经过10min自净后开始。非单向流20min后开始。动态测试时应记录生产开始的时间以及测试时间。关于采样点数目和布点位置请参考gb/t16292-2010《医药工业悬浮粒子测试方法》,采样点位置的一般规定为工作区测点位置离地离地0.8m-1.5m左右,略高于工作面。送风口测点位置离开送风面30cm左右。浮游菌采样规定了最小采样量,而沉降菌采样则规定了最少培养皿数。△浮游菌和沉降菌最小采样量和最少培养皿数目前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具有多款空气微生物采样和分析对标产品。众瑞相关产品配备不同采样头/一机多用△zr-2000型智能空气微生物采样器zr-2000型智能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可以配备不同的采样终端实现安德森采样、冲击式采样、过滤式采样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环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发酵工业、制药工业、农牧业、工矿企业、劳动卫生以及其他相关研究部门。△zr-2050a型空气浮游菌采样器zr-2050a型空气浮游菌采样器是一种高效的单级多孔撞击式采样器,该仪器基于安德森撞击原理,撞击速度为10.8m/s,可将空气中直径大于1微米的粒子全部采集。其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zr-1100型全自动菌落计数仪zr-1100型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则是针对微生物菌落分析和微颗粒粒度监测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利用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和数学分析方法对微生物菌落分析和颗粒粒度检测,计数迅速准确。每一次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都是医疗卫生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可以预见的是,现在及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和公众对于环境公共卫生问题的会日渐加强,涉及的微生物监测技术及设备也会随之迎来需求的高峰,在这种情势下,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将秉承自己用心做好仪器的坚定信念,不仅为近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也为将来的公共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绵薄之力。
  • 高端制造业的守护神 | 我们在洁净室里做什么?
    以前有个同学问我知不知道洁净室,一般都在洁净室干嘛。笔者愣了一下,具体做什么我也不知道,肯定不在里面玩游戏看电影了。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洁净室吧。什么是洁净室典型的洁净室,图片来自Avantor洁净室又可称作无尘室(Cleanroom),通常用作专业工业生产或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包括制造药品,集成电路,CRT,LCD,OLED和microLED显示器等。洁净室的设计是为了保持极低水平的微粒,如灰尘,空气中的生物体,或汽化的微粒。确切地说,洁净室有一个受控的污染水平,该水平由在指定的颗粒尺寸下每立方米的颗粒数来规定。洁净室也可指任何给定的容纳空间,在该空间中设置了减少微粒污染和控制其他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和压力。在药学意义上,洁净室是指符合GMP无菌规范(即EU和PIC/S GMP指南附件1以及当地卫生当局要求的其他标准和指南)中定义的GMP规范要求的房间。在我看来,洁净室(Cleanroom)是将普通房间转换为洁净室所需的工程设计、制造、完成和操作控制(控制策略)的组合。很多行业会使用无尘室,只要是小颗粒会对生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的地方都会有洁净室的身影。它们的尺寸和复杂度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制药,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和生命科学等行业,以及航空航天,光学,军事和能源部中常见的关键工艺制造。历史现代无尘室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威利斯惠特菲尔德发明的。惠特菲尔德作为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雇员,于1966年为无尘室设计了最初的设计方案。在惠特菲尔德发明之前,早期的无尘室经常遇到颗粒和不可预测的气流的问题。Whitfield设计的无尘室具有恒定的且经过严格过滤的气流来保持空间内的洁净。硅谷的大部分集成电路制造设施由三家公司制造:MicroAire,PureAire和Key Plastics。他们制造了层流装置,手套箱,洁净室和空气淋浴器,以及用于集成电路“湿法工艺”建造的化学罐和工作台。这三家公司也是将特氟龙用于气枪,化学泵,洗涤器,水枪和其他集成电路生产所需设备的先驱。William(Bill)C.McElroy Jr.曾担任三家公司的工程经理,制图室主管,QA/QC和设计师,他的设计为当时的技术增加了45项原始专利。洁净室气流原理洁净室通过使用HEPA或ULPA过滤器,采用层流(单向流)或湍流(乱流,非单向流)气流原理,来控制空气中的颗粒。层流或单向气流系统将过滤的空气以恒定的流向下或水平方向引导到位于洁净室地板附近墙壁上的过滤器,或通过凸起的穿孔地板板进行再循环。层流空气流动系统通常在洁净室天花板的80%上使用,以保持恒定的空气。不锈钢或其他非脱落材料用于构造层流空气流动过滤器和罩,以防止多余的颗粒进入空气。湍流,或非单向空气流动使用层流空气流动罩和非特定速度过滤器来保持洁净室中的空气在恒定的运动,尽管不是所有的方向相同。粗糙的空气试图捕获可能存在于空气中的颗粒,并将它们驱赶到地板上,在地板上它们进入过滤器并离开洁净室环境。有的地方也会增加矢量洁净室:在房间的侧上角送风,采用扇形高效过滤器,也可以用普通高效过滤器配扇形送风口,在另一侧的下部设回风口,房间的高长比一般在0.5~1之间为宜。这种洁净室也可以达到5级(100级)洁净度。“层流(也叫单向流)洁净室”的气流模式“湍流(乱流,非单向流)洁净室”的气流模式洁净的房间需要大量的空气,并且通常在一个可控的温度和湿度下。为了减少改变环境温度或湿度的费用,大约80%的空气会再循环(如果产品特性允许),循环的气体会先通过过滤系统去除微粒污染,同时保持合适温度和湿度,在通过洁净室。空气中的微粒(污染物)要么漂浮在周围。大多数空气中的微粒会慢慢沉降,沉降速率取决于它们的大小。一个设计良好的空气处理系统应该将新鲜的和再循环的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一起输送到洁净室中,在一起把颗粒从洁净室带走。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从室内取出的空气通常通过空气处理系统再循环,在空气处理系统中过滤器去除微粒。如果工艺、原料或产品的含有大量水分,有害蒸汽或气体就不能再循环回至室内了,这种空气通常被排出到大气中,然后100%的新鲜空气被吸到洁净室系统中,处理后到洁净室内。进入洁净室的空气量是严格控制的,被排出的空气量也是严格控制的。大多数洁净室是加压运行的,通过将比从洁净室排出的空气供应量更高的空气供应量进入洁净室来实现的。较高的压力会导致空气从门下或通过任何洁净室不可避免的微小裂缝或缝隙泄漏出去。良好的洁净室设计的关键是空气引入(供给)和排出(排气)的适当位置。在布置洁净室时,应优先考虑送风和排风(回风)格栅的位置。进口(天花板)和回风格栅(在较低的位置)应位于洁净室的相对侧。如果需要保护操作员不受产品的影响,则风流应远离操作员。美国FDA和欧盟为微生物污染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指导方针和限值,也可以使用空气处理器和风扇过滤单元之间的增压室以及粘性垫。对于需要A级空气的无菌室,气流是从上到下的,并且是单向的或层流的,保证空气在接触产品之前未受到污染。洁净室的污染洁净室污染的最大威胁来自使用者本身。在医疗和制药行业,微生物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可能从皮肤脱落而沉积到气流中的微生物。研究洁净室微生物区系对于微生物学家和质量控制人员评估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耐药菌株筛查、清洁消毒方法研究有现实意义。典型的洁净室菌群主要是与人类皮肤相关的菌群,也会有其他来源的微生物,例如来自环境和水,但数量较少。常见的细菌属包括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真菌属包括曲霉属和青霉属。保持洁净室清洁有三个大的方面要注意。1、洁净室的内表面及其内部设备原则是选材重要,日常清洁消毒更重要。为了符合GMP并达到洁净度规范,洁净室的所有表面都应光滑和不透气,并且不产生自身的污染,即不产生灰尘,或掉屑,耐腐蚀,易于清洁,否则会提供微生物繁殖的场所,表面应坚固耐用,不能开裂,破碎或凹陷。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可以选择,有昂贵的达加德镶板,玻璃等,最好的和最美观的选择是玻璃。按照各级洁净室的要求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频次可以是每次操作使用后,每天进行多次,每天,每几天,每周一次等进行清洁消毒。建议操作台面要每次操作后清洁消毒、地板每天消毒、墙面每周、空间每月,根据洁净室等级和设定的标准规范进行严格清洁和消毒操作,并做好记录。2、洁净室内空气的控制总的来说要选择合适的洁净室设计,定期维护保养,做好日常监测。特别要注意的是制药洁净室的浮游菌监测,空间内的浮游菌用浮游菌采样仪抽取空间内一定体积的空气,气流通过灌装特定培养基的接触皿,接触皿会捕获微生物,后将皿放入培养箱培养计数菌落数量,计算出空间内的微生物数量。层流层的微生物也需要检测,用对应的层流层浮游菌采样仪,工作原理跟空间采样类似,只是采样点要放到层流层中。如果无菌室中需要用到压缩气体,也需要对压缩空气进行微生物检测,用对应的压缩空气检测仪,需要先把压缩气体的气压调整到合适的范围,防止微生物和培养基被破坏。PBI浮游菌采样仪3、洁净室里人员的要求洁净室工作的人员要定期接受污染控制理论培训。他们通过气闸,空气淋浴器和/或更衣室进出洁净室,他们必须穿专门设计的衣服,包裹住皮肤和身体自然产生的污染物。根据洁净室的分类或功能,工作人员的着装可能只需实验服和头套简单防护,也可能完全包裹的不暴露任何皮肤的全身防护。洁净服是用来防止颗粒和或微生物从穿着者的身体释放和污染环境。洁净服本身不得释放颗粒或纤维,以防止污染环境。这种类型的人员污染可以降低半导体和制药工业中的产品性能,并且它可以导致例如医疗保健行业中的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洁净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靴子,鞋子,围裙,胡须套,圆帽,口罩,工装/实验服,长袍,手套和指套,袖套和鞋、靴套。所用洁净服的类型应反映洁净室和产品类别。低级别的洁净室可能需要特殊的鞋,鞋底完全光滑,不会站上灰尘或污垢。但是考虑到安全原因,鞋底又不能造成滑倒的危险。进入洁净室通常都需要穿洁净服。10,000级洁净室可以使用简单的实验服,头套和鞋套。对于100级洁净室,需要全身包裹,带拉链的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和靴套。此外还要控制洁净室内人员的数量,平均4~6m2/人,操作要轻缓,避免大幅度和快速移动。典型的AB级洁净室防护用品,图片来自Avantor洁净室常用的消毒方法A、紫外灯消毒灭菌B、臭氧消毒C、气体灭菌消毒液有甲醛、环氧已烷、过氧已酸、石碳酸和乳酸的混合液等D、消毒剂常见的消毒剂有异丙醇(75%)、乙醇(75%)、戍二醛、洁尔灭等。我国药厂传统的无菌室消毒方法是用甲醛熏蒸,国外药厂认为甲醛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现普扁采用戍二醛(glutaraldehyde)喷洒,无菌室用的消毒剂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0.22μm的滤膜除菌过滤。VAI洁净室消毒产品洁净室分类洁净室根据每体积空气中允许的颗粒数量和大小进行分类。“100级”或“1000级”等大数字指的是FED-STD-209E,表示每立方英尺空气中允许的0.5μm或更大颗粒的数量。该标准还允许插值;例如,SNOLAB保持为2000级洁净室。离散光散射空气颗粒计数器用于确定指定采样位置处等于或大于规定尺寸的空气颗粒浓度。小数值指的是ISO 14644-1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每立方米空气中允许的0.1μm或更大颗粒数的十进制对数。因此,例如,ISO 5级洁净室最多有105个颗粒/m3。FS 209E和ISO 14644-1均假定粒径和颗粒浓度之间存在对数关系。因此,零粒子浓度并不存在。有些类别不需要测试某些粒径,因为浓度太低或太高,无法实际测试,但此类空白不应被视为零。由于1m3约为35立方英尺,测量0.5μm颗粒时,两种标准基本相当。普通室内空气约为1,000,000级或ISO 9。ISO 14644-1和ISO 14698ISO 14644-1和ISO 14698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非政府标准。前者一般适用于洁净室(见下表);后者适用于可能存在生物污染问题的洁净室。ISO 14644-1用以下公式定义了每类和每粒径的最大颗粒浓度。CN表示1立方米内最大颗粒浓度,为等于或大于所考虑的粒径(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的空气颗粒,使用不超过三个有效数字。N是ISO分类号。D是以μm为单位的颗粒尺寸,0.1是以μm为单位的常数。标准粒径的结果如下表格所示。分级最大颗粒/m3a对应FEDSTD 209E≥0.1 μm≥0.2 μm≥0.3 μm≥0.5μm≥1 μm≥5 μmISO 110bddddeISO 210024b10bddeISO 31,00023710235bde1级ISO 410,0002,3701,02035283be10级ISO 5100,00023,70010,2003,520832def100级ISO 61,000,000237,000102,00035,2008,3202931,000级ISO 7ccc352,00083,2002,93010,000级ISO 8ccc3,520,000832,00029,300100,000级ISO 9ccc35,200,0008,320,000293,000普通空气a表中的所有浓度都是累积的,例如,对于ISO 5级,在0.3μm处显示的10,200个颗粒包括所有等于或大于该尺寸的颗粒。b这些浓度将导致大量空气样本用于分类。可采用顺序取样程序c浓度限值不适用于该表区域,由于颗粒浓度非常高。d低浓度颗粒的取样和统计限制使得分类不合适。e由于取样系统中的潜在颗粒损失,低浓度和粒径大于1μm的两种颗粒的样品采集限制使得该粒径的分类不合适。f是指洁净室微粒清洁度的水平,以每立方米一定大小的空气粒子数为基础。US FED STD 209E分级最大颗粒/立方英尺对应ISO≥0.1 μm≥0.2 μm≥0.3 μm≥0.5μm≥5 μm1357.5310.007ISO 3103507530100.07ISO 41003,5007503001000.7ISO 51,00035,0007,5003,0001,0007ISO 610,000350,00075,00030,00010,00070ISO 7100,0003,500,000750,000300,000100,000830ISO 8目前的监管机构包括:ISO、USP 800、美国联邦标准209E(以前的标准,仍在使用)药品质量和安全法案(DQSA)于2013年11月制定,以应对药物复合死亡和严重不良事件。《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D&C法案)为人类配方制定了具体的指导方针和政策。503A由州或联邦授权机构由授权人员(药剂师/医生)监制503B与外包设施有关,需要由持牌药剂师直接监督,不需要是持牌药房。工厂通过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获得许可证。欧盟GMP分类欧盟GMP指南比其他指南更为严格,要求洁净室在运行时(生产过程中)和静止时(不进行生产过程,但房间AHU开启时)达到颗粒计数。分级最大颗粒/m3静态动态0.5 μm5 μm0.5 μm5 μmA级3,520203,52020B级3,52029352,0002,900C级352,0002,9003,520,00029,000D级3,520,00029,000没有定义没有定义BS 5295BS 5295是英国标准。分级最大颗粒/立方米≥0.5 μm≥1 μm≥5 μm≥10 μm≥25 μm13,0000002300,0002,0003031,000,00020,0004,00030004200,00040,0004,000BS 5295第1类还要求任何样品中存在的最大颗粒不得超过5μm。BS 5295已被取代,自2007年起撤销,替换为“BS EN ISO 14644-6:2007”。USP800StandardsUSP 800是美国药典公约(USP)制定的美国标准,生效日期为2019年12月1日。关于洁净室的小白提问1、怎样进出洁净室?人员和货物通过不同出入口进出。工作人员通过气闸(有的设有空气淋浴台)或没有气闸进出,并穿戴防护装备,如头套,面罩,手套,靴子和防护服。这是为了尽量减少和阻隔进入洁净室的人携带的微粒。货物通过货物通道进出洁净室。2、洁净室设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洁净室建筑材料的选择不应产生任何颗粒,因此整体环氧或聚氨酯地板涂层是优选的。采用抛光不锈钢或涂粉软钢夹芯隔墙板和顶棚板。通过弯曲表面来避免直角形墙角,墙角到地板,墙角到天花板,所有接缝都需要用环氧密封胶密封,避免接缝处有任何颗粒沉积或产生。洁净室内的设备设计成能产生最小的空气污染。只使用特制的拖把和水桶。洁净室家具的设计也要产生最少的颗粒,并且易于清洁。3、怎样选择合适的消毒剂?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通过环境监测确认污染的微生物类型。下一步需要确定哪种消毒剂可以杀灭已知数量的微生物,在进行接触时间致死率测试(试管稀释法或表面材质法),或AOAC测试之前,需要对已有的消毒剂进行评估并确认是否合适。要杀灭洁净室中的微生物,一般有两种类型的消毒剂轮换机制: ①一种消毒剂和一种杀孢子剂进行轮换,②两种消毒剂和一种杀孢子剂进行轮换。消毒系统确定好后,可以进行杀菌效力测试,为消毒剂的选择提供依据。完成杀菌效力测试后,需要进行对实地现场的研究测试,这是证明清洁消毒SOP 和消毒剂杀菌效力测试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随着时间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之前未检测到的微生物,生产工艺,人员等也可能发生变化,所以需要定期对清洁和消毒SOP进行审核, 以确认是否还适用于当前环境。4、干净的走廊还是肮脏的走廊?片剂或胶囊等粉剂是干净走廊,无菌药品、液体药品等采用肮脏走廊涉及。通常,低水分的医药产品如片剂或胶囊干燥且多尘,因此更有可能存在显著的交叉污染风险。如果洁净区与走廊的压差为正,粉末将逸出房间进入走廊,然后很可能被转移到隔壁洁净室。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干燥制剂并不容易支持微生物生长,因此作为一般规则,片剂和粉剂是在干净的走廊设施中制造的,因为漂浮在走廊中的微生物找不到能够繁衍生息的环境。这意味着房间对走廊负压。而对于无菌(加工过的),无菌或低生物负荷和液体医药产品,微生物通常会找到支持性培养物,在其中繁衍,或者在无菌加工产品的情况下,单个微生物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这些设施通常都设计有肮脏的走廊,因为想把潜在的微生物排除在洁净室之外。回到最初的问题,答案是我们在洁净室里生产芯片及高端器件、制药、做手术等。文章来源:Avantor
  • 张承青电镜实验室环境约稿[8]:温度湿度和风速噪声(还有结束语)
    为促进电子显微学研究、电镜应用技术交流,打破时空壁垒,仪器信息网邀请电子显微学领域研究、技术、应用专家,以约稿分享形式,与大家共享电子显微学相关研究、技术、应用进展及经验等。同时,每期约稿将在仪器信息网社区电子显微镜版块发布对应互动贴,便于约稿专家、网友线上沟通互动。专家约稿招募:若您有电子显微学相关研究、技术、应用、经验等愿意以约稿形式共享,欢迎邮件投稿或沟通(邮箱:yanglz@instrument.com.cn)。本期将分享张承青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镜实验室环境对电镜的影响的系列约稿经验分享,以下为系列之八,以飨读者。(本文经授权发布,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系列之八 温度湿度和风速噪声(还有结束语)先说说温度。电镜实验室对温度要求其实并不高,一般从舒适性、节能等方面考虑,可以选择夏天26度冬天20度。实际上电镜对温度变化率要求较高,常见的有≦0.5℃/3分钟、≦0.5℃/5分钟等。一般好一点的中央空调基本都可以满足要求(实测某国产名牌柜式空调,四分钟为一循环周期,上下波动1℃)。曾有选用精密空调的,意义不大(从价格、维护成本、适用性等方面考虑)。其实越是精度高的电镜越是厚重,热容量也就越大,只要房间内温度变化绝对值不是很大,短时间内温度上下略有跳动很难看出影响。电镜室内的温度也不宜过低,那样冷却水管、液氮管和杜瓦瓶等处容易结露滴水。某老式能谱仪的线路板设计不妥,直接就在液氮杜瓦瓶下方,稍不当心就因为结露滴水烧毁线路板。至于辅助设备间,因为循环冷却水箱、空压机、UPS、真空泵等都是发热大户,所以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给出的发热量来计算所需的空调机规格。此前闲暇时曾经一一查过说明书,空压机、UPS、真空泵等都明确说明可在55℃或70℃下工作。虽然辅助设备间温度怎么也不会到那么高,但也说明问题不大,本人曾在盛夏天气维修某大学的循环冷却水箱,当时一进辅助间热浪扑面而来,测得温度高达40℃,各辅助设备正常工作平安无事。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辅助间温度过高会降低循环冷却水箱的冷却效率,致使冷却水出口水温偏高,严重时会致使透镜的热漂移加大,所以建议辅助间温度全年都不要高于35℃就可以啦。再来看看湿度。冷冻样品对湿度要求很高,有些用户希望相对湿度在25%以下。但是湿度过低很容易产生静电,一会来一下一会来一下,那滋味也不好受。我们的对策是把冷冻制样机搬到电镜近旁,尽量缩短冷冻样品在室内的暴露时间,同时尽量加快操作速度、缩短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这样就可以适当减低湿度要求。一般电镜室的相对湿度在65%以下就可以,这个要求其实很低,一般空调都很容易达到(当然必须保持房门关闭,尽量缩短人员进出的开门时间)。如果是一年以内的新房子,建筑湿气短期无法排除,那么可以临时性适当配备去湿机就可以搞定(注意排水哦)。还可以在中央空调的风路上加电热板去湿,不过这样可能要多花些钱,效果嘛,差不多吧。空调送风有时令人纠结。风小了吧,难以保证空调正常工作;风大了吧,又怕超过电镜要求标准。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在规划电镜室室内布局时,注意空调出风口(无论挂机或者柜机)不要正对镜筒就是了。对于要求高的电镜可以考虑用布袋送风。从风量=风速×风口面积可知,加大面积就可以在保证送风量不变前提下减小风速。南京某大学有一个成功案例:电镜室约50平米,平面接近正方形,在房间两对角屋顶放置两个下送风风口(截面1m×1m),在另外两对角屋顶放置两个回风口(截面0.8m×0.8m)这样两对气流分别沿四面墙壁附近流动,很好完成送风任务的同时,还在镜筒(基本位于房间中央)附近形成一个“静风区”,多次测试风速达到0.00m/s(当时找不到精度更高的风速计)。另外有一种布袋式送风效果不错风速极小,可是对外观略有影响。噪声是另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一般打电话的音量就会使100kx以上的图像产生水平干扰条纹(类似于磁场干扰产生的毛刺,不过往往从上至下是分段的)。如果不能将噪声源(幸好噪声干扰频率一般在50~2000 Hz,我们人类可以直接听到并大致判断大小强弱)搬离至远处,那就只有在四壁和顶面铺装经过阻燃处理的泡沫材料吸音这唯一的一招了,这时墙面自然要选用微孔板(铁板、铝塑板均可)。一般40~80mm厚的泡沫材料,即可以产生明显吸音效果。一般情况下,关上门,不说话,噪声干扰就不大。结束语本系列讨论到此就要结束啦。在电子显微镜的设计制造方面,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点必须承认。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环境又是千差万别,从山顶到山沟、从高楼到地下、从静谧的校园到嘈杂的工厂、从山腰巨岩到黄土高坡、从喧哗市区到宁静原野、从青藏高原到海边沙滩、从地铁站上方到高铁线近旁、从振动磁场都异常复杂的钢厂到半导体厂的超净间,到处都有电镜实验室,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各种情况下的实践机会,进而得到许多实践经验和实测数据(包括正反两面)。所以,在电镜环境改善技术领域,我们丝毫没有落后于人,甚至可以说是后来居上走在了业界的前列。由于本人条件所限,再继续深入下去就很困难了。有幸借仪器信息网平台,传递一些体验,发布一些领悟,以抛砖引玉,为促进我国的电镜事业发展,尽绵薄之力。最后,预祝朋友们将来取得更大成就!2020.11张承青作者简介作者张承青,退休前在某电镜公司工作多年,曾经做过约两千个(次)电镜环境调查、测试,参与多个电镜实验室设计及改造设计规划,在低频电磁环境改善和低频振动改善等方面有些体会,迄今仍在这些方面继续探索。附1:张承青系列约稿互动贴链接(点击留言,与张老师留言互动): 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655934_1附2:张承青系列约稿发布回顾拟定主题发布时间文章链接序言 电镜实验室环境对电镜的影响2020年10月13日链接系列之一 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环境调查的必要性2020年10月15日链接系列之二 电镜实验室的电磁环境改善2020年10月20日链接系列之三 低 频 电 磁 屏 蔽 实 践2020年10月22日链接系列之四 主动式低频消磁系统2020年10月27日链接系列之五 几种改善电磁环境方法比较2020年10月29日链接系列之六 低频振动环境改善2020年11月3日链接系列之七 谈谈电子显微镜的接地2020年11月5日链接系列之八 温度湿度和风速噪声2020年11月11日本文… … … … … … 附3:相关专家系列约稿安徽大学林中清扫描电镜系列约稿
  • 站在风口上的基因测序产业
    医药学界和资本市场多年前就曾预测,基因,这一揭示人类生命奥秘的学科,未来可能孕育出全世界最大、最重要的产业市场。  现在,一个以基因测序为代表的市场已然到达产业突破的临界点。  BBC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3年,整个基因测序市场的规模约为45亿美元,而随着基因技术的飞跃发展,检测技术成本大幅下降,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迅速拓展,到2018年,整个基因测序市场的规模将猛增到11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5%。  互联网行业有一句流行的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而现在,基因测序产业就已经走到风口。  技术演变下的"多极化"  近年来,基因科学频频进入大众的视野,但真正了解基因测序技术的人并不多。  通俗而言,基因测序就是给基因做"体检"的技术。  众所周知,基因是由A、T、C、G4个碱基组成的序列片段,正是这4个碱基千变万化的排列组合,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而基因测序,就是要分析出各种排列组合,为下一步研究和改造基因打下基础,它将比传统的检测方式更加安全、准确和便宜。  比如,给癌细胞做基因测序,就能知道是其中哪个基因的排列组合出了问题导致正常细胞癌变,从而为预防和治疗癌症提供更精准的方案。  再比如,给准妈妈做基因测序,就能知道腹中宝宝是否有患上某些先天性疾病的基因,与目前一些常规的检测手段6成左右的精准度相比,基因测序的准确度能高达99%以上。  农业方面也有一些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给水稻做基因测序,分析出抗病能力强的水稻与容易病变的水稻的基因排列组合差异,为水稻杂交选种提供参考,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人工栽培育种。  按照公认说法,到目前为止,这种给基因"体检"的测序技术,以及相应测序仪器设备,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测序技术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桑格(Sanger)测序法 第二代是2005年左右逐渐发展起来的,基于大规模平行测序的技术 第三代技术刚刚兴起,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或小规模推广阶段。  在三代测序技术中,高通量的第二代是目前的主流技术,其中的从业公司,因为技术问题或市场竞争,目前仅存的,只有Illumina、CompleteGenomics(以下简称CG)以及LifeTechnologies三家主要公司。  在这三家公司中,实力最强的是Illumina。  Illumina组建于1998年,由于发展较早,再加上娴熟的商业手段操作,成功打垮了众多竞争对手,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设备供应商。  凭借几乎垄断的商业地位,Illumina已开始限制其试剂仪器的使用范围,以保护自己下游应用开发的红利。同时在中国国内,Illumina也在扶持少数下游服务商直接进入服务市场,甚至和自己的测序仪客户竞争,以最大程度控制市场。  第二家公司是LifeTechnologies,2013年被ThermoFisher并购。它的测序技术具有快速(4个小时完成测序)、仪器结构简单、小巧、造价便宜的优点。  不过,由于整个技术设备市场基本被Illumina占有,即使短时间内LifeTechnologies凭借技术特点在市场获得一定优势,但未能形成与Illumina的对等竞争态势。  两大公司之外,还有一个业内人士都觉得神秘的CG公司。如果要定位,CG可以说是二代测序市场的搅局者。正是由于其平台具有比Illumina更高通量和更准确质量的特点,在数年前,曾和Illumina形成制衡并分庭抗礼,带动了测序标准的提高以及测序价格的显著下降。  但是CG毕竟是初创公司,在商业运作、市场渠道等方面远远比不上Illumina。在竞争对手各种市场和法律手段的运作下,商业压力剧增,运营陷入困境。2013年,中国的华大基因利用了这一契机,并购了CG公司。  依靠这起并购,中国获得了和美国一样的比较优势,促使Illumina等跨国企业不得不授权仪器给中国企业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促进了全球基因产业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同时,基因数据亦属于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如果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存在数据风险隐患,国家发改委也明文规定基因检测是外商禁止投资的领域。从这个意义上看,CG技术国产化也确保了中国基因数据的安全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前景不容小觑  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全球基因测序领域正处于一个快速向应用转化的产业化、民用化发展阶段,这个产业的广阔未来已经毋庸置疑。  目前,在科研、生殖医学、肿瘤个性化、生物大数据等几大主要方向上,基因检测都已在逐步从纯粹的仪器和试剂销售,向公众服务发展。  这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基因测序从业公司的估值,都将随着产业的爆发而水涨船高,ThermoFisher并购LifeTechnologies,并购费用超过百亿美元 罗氏为了收购Illumina,更导致Illumina股票PE达到了100倍以上,市值超过了200亿美元。该领域应用前景受到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追捧。  在中国市场,这个行业的市场潜力同样不可小觑。  从市场成熟度、从业人员规模以及接受程度来看,目前中国基因测序仪器市场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基本能够同步于美国的步伐,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过了美国。  一个典型的超越案例是胎儿染色体无创诊断技术,美国还在各种专利纠纷和实验室测试阶(所谓的CLIA实验室阶段),中国已经完成了大规模临床研究,在临床研究论文、该检测的技术标准、行业标准等方面已经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成熟度和产业成熟度。  同时,由于华大基因在全球推出了2000元人民币左右的终端价格(而美国的价格是2000美元),使得该检测在民用领域迅速推广,具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各大医院也都逐渐启动了高通量测序用于遗传诊断方面的应用。  不过风险还是存在,目前全球只有前文提到的3家公司完整拥有测序技术核心知识产权。而这3家公司都是通过收购来实现,其余依靠授权或者自称研发出测序仪的国内公司,在临床应用的技术、成本和商务层面,会受到较大限制。  技术与监管变量  再看具体的市场格局,由于各家公司的技术各有优劣势,谁先在风口上起飞不好下定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目前已经占据先机的三家公司,Illumina、LifeTechnologies以及华大基因等,肯定是最早起飞的那一批。  但更关键的问题是,谁会飞得更稳更高?  Illumina坐拥市场规模优势,率先享受产业爆发的红利已经是大概率事件,这也是近年以来,Illumina动作频频,高管访华,与贝瑞和康等中国代理商合作,积极争抢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  LifeTechnologies虽然没有Illumina所具备的市场规模优势,但正如前文所述,其技术特点使其在某些特定市场具有独到的优势,乘着产业爆发的飓风,势必也会迎来黄金发展机遇。  唯一的变量是CG以及华大基因。当然这种变量不是指起飞与否,作为全球测序服务市场的航母,背靠最大的中国市场,华大基因以及CG的起飞同样板上钉钉。这里的变量,是指飞到最高点的可能性。  技术层面的可能性已经被业界所公认。华大基因并购CG后,保留了CG在硅谷的研发团队,并将团队规模扩大了一倍,同时结合中国本土的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共同合作,已经开发出在精度、可重现性和稳定性上提高几个数量级的临床测序技术。  技术之外,更显著的变量来自认知。因为是一项前沿的高新技术,又涉及人类生命健康,所以公众潜意识里会因不了解而产生抵触情绪。一直以来,即使是国家监管部门,对于基因测序这项新兴技术和市场的监管,也始终难以着手。  而由于基因测序产业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市场上也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很多没有资质、技术不过关的小公司或体检中心都在开展基因测序业务,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不过,从监管部门的反馈来看,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基因测序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技术从实验室向临床应用演变的趋势,正在计划出台一系列针对设备、试剂和方法的准入机制,比如基因测序的仪器设备和配套试剂必须获得医疗器械准入,从而保证相关检测的安全有效。  在监管难题解决后,市场竞争格局的最终走向也将更加明朗。
  • 中子照相检测新兴产业:下一个百亿“风口”
    编者按:中国制造的痛点在于产业结构偏中低端,缺少高附加值的产业,产业结构向高端转变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质量。中子无损检测在航空航天、国防、安检、新能源汽车电池很多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性,目前国内的中子照相检测新兴产业风口已经形成。目前我国工业的装备制造处在飞速发展与中低端向高端转型的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确保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而提升质量的核心是解决超精密检测能力问题。没有超精密检测,就不会有高质量的高端装备制造。我国现阶段须迫切完成的任务是,补齐精密检测能力,追平超精密检测能力,在完整精度检测阶段胜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整体检测能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端装备制造质量问题。 中子照相检测赋能高端设备制造的“黑科技” 中子照相是一种高端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跟已经应用和正在进行研究的70余种无损检测方法相比,中子具有穿透能力强、轻元素检测灵敏、成分识别准、抗干扰能力强的独特优势。一般情况下,普通金属原子与中子发生核反应的概率都比较小,而大多数轻材料是碳氢化合物,其中的氢原子对中子有较大的散射截面,从而使得中子的透射强度大为减弱,因此,当需要检测重金属内部轻质材料的分布状态时,中子照相可以达到比较高的灵敏度。由于中子在不同同位素或原子序数相近的核素材料中衰减系数不同,因此中子照相还具备区分同位素、检测原子序数相同或相近核素材料分布的能力。此外,中子照相采用对中子反应截面较大的转换屏来记录中子图像,可以消除杂乱射线的影响,实现干扰环境下的精确成像。因此,中子照相相比其他无损检测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在航空领域,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是飞机的关键部件,单晶涡轮叶片是由腊模精密铸造而成,外壳为耐高温的镍基合金,但是在铸造过程中,里面的散热孔道可能还残留没有脱离干净的氧化铝型芯,导致散热孔道的堵塞,叶片无法正常散热会严重损害发动机的正常运转,不仅影响发动机性能,甚至还会引发严重事故。如果采用常规X射线等手段,只能识别出毫米级别残芯,会造成残芯漏检,无法确保叶片的质量,但利用中子照相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微米级别的残芯检出,大大提升涡轮叶片的缺陷检出率,保障了涡轮叶片的生产质量与飞机的飞行安全。在航天领域,导爆索是火箭发射的关键要素之一,导爆索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空隙、压制不实,或在火药中混入铅粒或银粒,导致炸药分布不均匀,这些都会引起阻燃,从而影响导弹、火箭的正常发射。航天导爆索主要由含H、C、N、O的火药和Ag、Pb等包层构成,由于其材料复杂且结构特殊,使用X射线照相检测导爆索药柱的缝隙、断痕、密度分布等存在许多困难,然而利用中子照相可以较为容易的实现。因此,对火箭发射起爆器开展中子照相检测对于保障火箭安全发射至关重要,例如法国还特别规定,其阿丽娜火箭发射前,起爆器必须经过中子照相检测。我国中子照相技术落后“三十年”迎转机在国际上,中子照相已实际应用于飞机机翼、油箱、发动机、航天飞行器元件、火工品、电子线路、冶金部件、有机粘合件、核燃料组件等的无损检测和氢化物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许多应用已经完全商业化。在美国,90%的航空发动机和零部件制造商都已将中子照相作为发动机生产的必需检测流程之一,并建立了相关的企业标准。世界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美国波音公司(Boeing)和世界第二大飞机制造商美国军用飞机巨头洛克希德(Kockheed)、美国普拉特•惠特尼(Pratt & Whitney)在其产品生产过程中均要求必须使用中子照相无损检测进行发动机叶片质量检测。在加拿大,多伦多的Nray服务公司已经向全球40多家客户单位提供中子照相服务,客户包括全球大型企业、国防部门、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同样的,加拿大Precicast、加拿大Liburdi Engineering两大世界大型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商也使用中子照相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在欧洲,同样中子照相商业化应用主要为航空发动机制造过程中的无损检测,例如英国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奥地利AE公司在发动机制造过程使用中子照相无损检测,世界主要航空发动机公司,包括美国波音公司、GE公司、普惠公司,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又称劳斯莱斯)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使用热中子照相方式进行航空发动机叶片批量检测,并建立了发动机叶片残芯检测的企业标准。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科学与工程研究学院2007年研制的中子/X射线融合照相装置已实际服务于澳大利亚布里斯本国际机场,成为世界首个商业CSIRO航空货运扫描仪。同时2008年开始与中国同方威视公司开始合作,研发下一代中子/X射线联合航空安检设备,用于航空包裹的检测。由于中子照相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尤其是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中的应用,国际上大部分企业对该技术都选择严格保密,相关国家也将此技术列为国家战略技术,严格禁止技术输出。特别是21世纪初期,欧美对华高技术出口渠道重新收紧,特别是“考克斯报告”和“出口管制清单”的发布,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将中子源系统、中子管、中子计算模拟软件等列入对我国贸易出口限制清单。因此,“拿来主义”在中子工业检测领域行不通,我国中子技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无法实现工业应用的状态。新中国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关键技术的发展是无法依赖任何外部力量,必须坚定不移地自主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我国的中子照相技术相对起步较晚,基础理论发展及装置研制进程较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缺少成熟的市场产品。国内的中子照相技术通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已经可以得到质量优异的检测图像。但是由于研究都是基于反应堆或者大型加速器,而反应堆或者加速器受到体积庞大、造价高昂、建设周期长、专业性强等因素制约,国内的中子照相技术一直都没有形成体系,无法广泛的推广到工业应用中。直到2022年初,凤麟核团队攻克了中子照相的诸多技术难题,率先发布了国际首台紧凑型高分辨率中子照相机,据相关媒体报道,该中子照相机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电路结构、动力电池等领域的无损检测。该中子照相机同时解决了体积小、性能强、智能易用、成本低等多个矛盾问题,使得中子照相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成为了可能。我国中子照相检测新兴产业迎来转机,在高端制造的多个领域迅猛发展,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中子照相检测新兴产业新“风口”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编的《无损检测发展线路图》统计,经过实施无损检测后,各行业的产品增值情况为:机械产品约5%,国防、宇航、原子能产品为12%~18%,火箭为20%左右。中子照相检测市场前景广阔,据估算,目前的市场规模超200亿元/年,且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开发,市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就拿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检测来说,利用中子进行检测,灵敏度比X射线高出1个量级,可识别出0.2 mg以下的微小残芯,可满足四代及以上发动机的无损检测需求。此外,中子无损检测在火工品、钢混结构缺陷检测、放射性部件检测、毒品、爆炸物安检、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弹药及武器装备检测等很多领域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小编认为,中子照相检测新兴产业新的“风口”已出现,新一代中子无损检测技术就像被评选为百年来最重要发明的X射线一样,必将赋能和引领工业发展的下一个百年。
  • "纺织仪器"的下一个风口 -- 非洲
    在很多人眼里,非洲一直是干旱,贫困,饥饿、战乱等印象;联合国每年都会向非洲派遣维和部队,大批的食品和药品等援助物资,但是标准集团要告诉你的是真实的非洲是沿海国家经济发达,高楼林立商业繁荣,哪些季度贫困的地区多处于在沙漠内陆地区,非洲在独立运动之后也开始逐步的发展经济,目前非洲经济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部分沿海国家甚至已经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非洲拥有较多的优势是其经济发展的必然因素,如:非洲有54个国家和地区,一半以上可耕土地,11亿人口,25岁以下的青壮年占总人口一半以上,每年有1000万新增劳动力。2000年以来,非洲GDP增长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非洲将成为下一个世界经济增长极。    目前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也是非常的巨大,2007年6月启动以来,中非发展基金已累计投资了36个非洲国家的86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4亿美元,同时带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超过160亿美元。中国连续7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位置。现有3100多家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兴业,投资额达320多亿美元,提供了10多万个就业岗位。”非洲国家潜在的市场空间,引发了中国企业空前的投资热情。    目前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纺织轻工业和基础建设行业,这其中尤其是纺织行业的民间资本参与度最高,基本上都是国内纺织企业对非洲地区进行重要的投资,目前非洲地区的纺织品产量占据世界纺织市场重要的份额,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情况,在纺织品出口方面具有较多的优势,所以未来非洲的纺织产业必将蓬勃发展,这也让国内的纺织仪器行业看到的希望。    标准集团认为纺织仪器行业是伴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而来,目前国内的纺织行业不景气,尤其是外贸疲软纺织企业举步维艰,一同受影响的还有纺织仪器行业,所以诸多的纺织企业纷纷的外迁或者投资海外市场,目前在非洲和东南亚投资的纺织企业较多,那么纺织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离不开纺织仪器,如此分析国内纺织仪器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找到通往市场的桥梁,标准集团认为外贸出口必然是未来纺织仪器行业的重点推广渠道。    那么标准集团为什么说:“纺织仪器外贸下一个风口--非洲”?这里我们有充分证据相信未来的非洲市场必然是一个纺织行业蓬勃发展的地区,就像曾经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地区一样。下面我们来说说非洲纺织行业会快速发展的原因:    1、人口优势  目前非洲的劳动力人口占据全部人口的一半,是一个人口红利非常高的地区,这也是众多的纺织企业看好非洲地区的根本原因。  由于非洲经济发展起点低,目前非常的用工陈本非常的低廉,这种优势是目前号称世界制造工厂的中国地区所不能不能比拟的,相对于目前国内高涨的各类生产成本,纺织企业外迁的趋势不可避免,标准集团预测甚至在未来纺织仪器国外投资的可能性也在探讨,国内纺织仪器投资非洲地区将成为可能。    2、招商优势  目前非洲地区对国外资本引入给出了诸多的优惠条件,税收的减免,政府扶持力度,出口的便利条件和关税优势等都是众多纺织企业投资非洲的一个重要因素。  标准集团了解到例如以为投资非常的纺织企业人士透露::“刚到埃塞俄比亚时,从中国运输货柜到埃塞俄比亚需要平均5个月,现在1个月就能到,运输成本原来是6%,现在降到了4.2%。而从中国运输货柜到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只需要25天,运输成本仅是2.1%。为实现埃塞俄比亚2025年成为非洲制造中心的目标,当地政府铆足了劲为企业提供优良的营商环境。”    3、地理优势  从地址位置上看,目前非洲是离世界主要的2个经济体-美洲和欧洲相对于中国较近的位置,所以从纺织企业的角度讲运输成本会更具有优势,这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    4、部分出口地区关税的减免  对非洲国家而言,由于对美国与欧盟两大全球主要出口市场享有优惠政策,因此这一优势成为非洲国家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主因。  居标准集团了解:就出口优惠政策,中国服装和制鞋企业到非洲投资,可享有不同于中国出口关税的待遇。比如,一件衬衣从非洲出口到欧美是零关税,而从中国出口到欧洲是12%的关税,出口到美国是19%的关税。所有在非洲投资生产的产品,若出口到欧美国家,较少涉及关税和配额限制。在美国对非洲提供的《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框架下,非洲37个国家的6400种产品对美国出口可享受关税减免优惠。此外,欧盟与非洲国家签有《经济合作伙伴协定》,按照协议,非洲80%的产品对欧盟出口可享受零关税。    5、资源优势  非洲除了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外,农业和畜牧业是非洲国家的传统优势产业,投资非洲的纺企将可充分利用当地大量优质的棉花、麻和毛皮等原材料。她举例说:“依托埃塞俄比亚、赞比亚植棉业和莫桑比克剑麻业,可以侧重纺织品服装加工 依托肯尼亚皮毛业可以发展箱包鞋品制造业。”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非洲的纺织行业必然迎来大的发展机遇,做为纺织仪器的制造大国,国内的纺织仪器企业必然会迎来一个纺织仪器出口的高峰期,那么谁将是这次外贸出口风口赢家呢,标准集团认为国内纺织仪器企业需要做好自身的改革和创新,提升自己设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 站在风口的钢铁超低排放
    p  在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2018年,我国将启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一句话让钢铁超低排放真正跃入人们的眼帘。随着相关讨论的与日俱增,人们对钢铁超低排放普遍看好,并充满无限憧憬。/pp  在我国,对于一个行业,重大利好从来都扮演着行业助推器的角色,更何况环保产业就是一个政策导向型的行业。2018年4月,河北印发《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一石激起千层浪,两个征求意见稿引发了行业的高度关注,钢铁烟气治理迎来重大机遇,无数环保企业络绎不绝地大举进入钢铁超低排放市场。/pp  电力超低排放的还未接近“全剧终”。钢铁超低排放的“续集”已然开启,并摇身一变成为下一个大气治理的风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noimg/eb1dfad5-6745-4d14-b355-c1010f3fb74e.jpg" title="钢铁超低排放1.jpg"//pp  一、我国的钢铁工业自1996年成为全球第1大产钢国,近几年一直保持钢铁产量世界第一的地位。我国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pp  2017年世界粗钢产量为16.91亿吨,较上年的16.06亿吨增长5.3%。中国粗钢产量为8.32亿吨,较上年增长5.7% 占世界比例从2016年的49%升至49.2%。/pp  钢铁冶炼工艺涉及废气、废水和废渣三类污染物,其中炼焦和烧结产生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等废气最为严重。炼焦过程中湿法熄焦产生大量HCN和H2S等有害湿蒸汽 烧结工序在原料及产品储运、破碎、筛分等工序及加热烧结产生三种废气,其中烧结球团烟气产生的SO2占钢厂排放总量70%。除废气外,炼焦、热轧用水量较大,其中70%污水为冷却用水。固废主要集中于炼铁、炼钢环节,其中转炉尘、电炉尘发生量分别约为20kg/t和10~20kg/t。三类污染物中,大部分固废和污水可回收循环利用,对环境污染程度有限 废气因直接排放导致雾霾,且治理难度大、投资高、设备复杂,是钢企污染治理重点。/pp  废气多种多样,以氮、硫化物和烟粉尘为主。钢铁行业产生的废气以硫化物、氮氧化物及烟尘等为主,主要来自焦化、烧结、球团等环节。以我国某长流程的大型钢铁企业(970万吨规模)的废气污染物排放为例,该钢企排放的烟/粉尘主要来自原料系统(占19.5%)、炼铁系统(焦化+烧结+球团+炼铁,占62.3%)和炼钢系统(占13.5%),三者合计约占钢铁行业烟/粉尘总排放总量的95.3%。具体而言,SO2主要来自球团(占34.1%)、烧结(占25.1%)和自备电站(占27.5%),约占总排放量的86.7% NOX主要来自烧结(占30.9%)、自备电站(占23%)、球团(占15.1%)和焦化(占9.9%),约占总排放量的78.9%。/pp  烧结球团烟气产生的SO2占钢铁企业排放总量约70%,个别企业达到90%左右(不含燃煤自备电厂产生的SO2)。NOX占钢铁企业排放总量约60%(不含燃煤自备电厂产生的NOX)。总体来看,烧结工序是污染物产生的重要来源,同时烧结工艺也是钢厂脱硫脱硝的主要环节。/pp  二、随着近年雾霾等环保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中国工业发展理念逐步从粗放式升级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内工业环保理念日益增强,近年政府出台一系列钢铁产业环保政策,倒逼钢铁落后产能逐步淘汰抑或改造升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钢铁超低排放政策汇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61ddcf4a-ade4-4b58-b018-8e267eed6c89.jpg" style="float:none " title="钢铁超低排放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70cdb285-3328-495b-978d-79344aca30e4.jpg" style="float:none " title="钢铁超低排放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65d65586-3ef7-451f-bd41-18b4df2af08f.jpg" style="float:none " title="钢铁超低排放4.jpg"//pp  近几年重点钢企环保治理投资不断增加,由此带动国内钢铁行业环保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方面,全国重点钢企烧结机脱硫面积从2005年24平方米增加到2015年13.8万平方米,安装率增至88%高位 同时焦化工序干熄焦普及率、炼铁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普及率和炼钢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普及率分别提升至95%、90%和20%。因此,近年吨钢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量持续下滑。目前,脱硫、除尘的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也能够实现超低排放相应的指标,在技术路线上也有很多的选择。钢铁行业烟气治理最大的难点是脱硝。/pp  钢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逐步收紧,让钢铁超低排放市场迎来了重大利好。一时间,钢铁超低排放处在了风口之上,不仅环保企业不断涌入,甚至还被不少人拿来同电力超低排放作对比,期待着下一个烟气治理市场的爆发。/pp  三、钢铁超低排放市场能否重现电力超低排放的辉煌?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pp  电力超低排放能够快速有效展开,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并作出系列部署。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的超低排放与节能改造计划或方案。/pp  其次,超低排放技术出现重大突破。一系列超低排放技术快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pp  第三,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经济上予以支持。国家和地方层面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经济上予以支持。主要体现在建设资金支持、环保电价、电量奖励、排污费征收、新建机组准入与总量指标等方面,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推动超低排放发挥了重要作用。/pp  此外,电力行业烟气治理科学技术基础较好、电厂烟气排放条件相对稳定、电力企业大都是国有公司等多方面因素促进了电力超低排放的展开。/pp  相比之下,钢铁要想成为电力第二,大概并不容易。钢铁超低排放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pp  首先,钢铁超低排放全面展开的政策还有待落实。/pp  尽管各方普遍认为钢铁超低排放已势在必行,这也被视为钢铁超低排放光辉前景的一个重要动因。目前,开展钢铁超低排放的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超低排放具体什么时候全面开展,还没有明确的日期。/pp  生态环境部发布《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新建(含搬迁)钢铁项目要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到2020年10月底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具备改造条件的钢铁企业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到2022年底前,珠三角、成渝、辽宁中部、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乌昌等区域基本完成 到2025年底前,全国具备改造条件的钢铁企业力争实现超低排放。《意见稿》针对重点地区的钢铁超低排放还留出了两年的过渡期,而且还只是征求意见稿。/pp  其次,钢铁产业经济有待加强。/pp  钢铁超低排放进展较为缓慢一定程度上源于产能过剩导致行业盈利能力不佳。经统计,2015年钢铁行业53家上市公司累计总营业收入为9839亿元,归母净利润累计为-545亿元。其中26家亏损企业累计营业收入5425亿元,归母净利润累计为-594亿元,27家盈利企业累计营业收入4414亿元,归母净利润累计为49亿元。建材行业略好于钢铁,2015年88家上市公司累计营业收入2453亿元,归母净利润累计为126亿元,其中亏损企业17家,累计营业收入483亿元,归母净利润累计为-49亿元。/pp  随着2016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的深入,钢铁行业中的先进企业开始逐渐享受供给端收缩带来的产品价格上涨,经营业绩得到明显改善。在去产能的背景下,2017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累计为6668亿元,归母净利润累计为222亿元,相对2015年上半年的4590亿元和-45亿元,业绩出现大幅上升。建材行业上市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为1395亿元,归母净利润累计为138亿元,相对2015年上半年的1052亿元和72亿元,分别增长33%和92%,业绩改善显著。盈利能力是企业推进污染物减排的核心动力,钢铁行业业绩改善将有利于超低排放的推进,未来钢铁超低排放有望逐步推进。/pp  再次,相对电力,烧结烟气具有以下烟气量大、温度相对较低、成分复杂、烟气不稳定等特点,因此治理难度比较大。/pp  再次,技术支撑不足。缺乏经济可行稳定可靠的技术方案。/pp  最后经济问题。钢铁超低排放缺少相应的环保激励政策,环保投资和守法排污成本高。/pp  四、不管怎么样,今天的钢铁烟气治理市场,的的确确是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特别是在环保的背景下,钢铁超低排放想不热都很难。/pp  至于如何抓住机遇,实现钢铁超低排放市场的腾飞,也算是留给人们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p
  •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三):基因测序的护城河,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和建议
    继《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一):基因测序市场格局介绍》、《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二):基因测序的误区和瓶颈》两篇文章后,本系列文章迎来了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接上文,内容如下:  三、什么才是护城河?  护城河是指企业在短期内无法被模仿和替代的竞争优势。目前看到的不同公司的技术差异,不外乎是在运行成本、操作的自动化、数据分析的优化这几个角度,在市场终端的经济意义到底有多少,还需要综合评估和检验。建议企业从以下几个地方考虑护城河的投资:  1. 在上游实现突破  目前的基因测序应用商,基本上无法摆脱上游厂家对成本的控制。即便开发了自己的临床应用试剂盒,按照现在的规定属于III类注册证,要注明试剂盒核心组分和用途,这里就包括了上游供应商的试剂耗材成分,无法更换为另一家。  目前国内有厂家在自主研发高通量测序仪,效果如何这里不适合评价,但这种努力值得敬佩。长远来看,这是非常值得的一步。降低了自身的成本,也避免将来来自上游厂商向下游拓展的竞争。在发展方向上,更长的读长可以减少很多生物信息学的成本负担,是高通量测序仪的出路所在。  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能力自己研发高通量测序仪,那么如果能致力于用各种方式优化流程中的试剂耗材包括国产化,提高上游议价能力,也是一条出路。  2. 占有产品终端使用者的直接通道  大部分基因测序应用商一开始不能直接建立与产品使用者的联系,需要借助不同通道,比如说目前的高通量测序试点单位,因此增加了通道成本。近期试点单位再增加的可能性很小,因此短期内这个通道成本随着新入者的增加还可能进一步上升。  一种办法是先找一个不大的细分市场深耕,市场里也有这样的公司。由于市场暂时不大,它进入之后竞争者不大愿意再来争夺,保证了其一段时间内通道的优势,有时间树立自己的无形资产。  有公司的做法是在各地的医院内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但实验室所有成本自付。这样一来很难被代替。一旦试点全面放开,将直接具有源源不断的销售来源。  另外就是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说试图改变支付模式,直接建立起与支付方的通道联系。由于中国各地情况有很大差异,不一定能在所有地方通行。  3. 与其他成熟业务整合,降低成本  每一个临床客户,都可以带来多方面的临床市场。基因测序在临床诊疗中更多的是揭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将企业自身其他的产品及业务(如果有的话)和基因测序相结合,更容易融入客户的常规工作, 被替代的风险减小,同时渠道、物流、市场等成本因为被分担而下降,这种成本战略在竞争中不容易为对手复制。如果没有自身其他业务,就应该尽快寻找面向同一客户的其他商业伙伴进行合作。  4. 拓展数据价值的客户体验,抬高客户转换成本  这个可能还需要比较长一点时间,因为涉及到数据库的设计和积累、是否能冒风险帮临床医生解读、外部网络建设等等。目前基因测序的应用价值仍然以大量数据为输出形式,数据带给客户的价值经过二次加工以后有可能以更高的定价出售,同时如果为客户如何使用该数据价值设计出临床路径,将会是非常独特的。打个通俗比方说,就是大家都在市场里卖菜,客户需要买回去自己决定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怎么来吃。如果有人把菜替客户洗好拣好,做成各种菜肴,告诉客户减肥需要吃这道菜,长身体需要吃那道菜,甚至吃菜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方式、礼仪,那么有价值的就是这后面的部分。目前很多基因测序应用商只做到了“洗菜拣菜”的工作,后面都做的不够,所谓的数据解读方案都尚停留在技术层面。在中国,医院和医生永远都是稀缺资源,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层次解决方案,将大大抬高竞争对手客户转换成本。  以下方面不是护城河:  1. 新的某一专利技术  目前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技术专利能比别的技术好10倍以上,或是能产生独断市场。强调自己的专利技术来要求过高投资,对企业本身发展和投资者长远来说都不可取。  2. 目前的高市场份额  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市场,目前的高市场份额也有可能被取代。由于大部分基因测序仪都还没有在医院被完全充分地使用,因此现有的份额被替代也是很容易的。  3.产品在科研方面的特点  基因测序原先是科研领域的产品,因此有些产品是按照科研思路设计出来的,并不符合临床应用。性能过度超过了客户的实际需求,带来的是成本多余浪费。科研上的优点不等同临床应用上的优点。  4.“数据解读方案”  有些公司强调自己有独特的生物信息学算法或数据解读方案,但要成为护城河还远远不够。这种独特性在临床应用上能带来多少差异,医生和患者是否真切地体验到这种方案带来的好处,都很模糊。如何变为临床医生的语言,如何整合入临床的日常诊疗,如何验证解读结果的可靠性,都需要探索。  四、对未来的预测和建议  未来的发展趋势:  1. 整合入医疗记录  我们必须知道,基因检测结果不会改变成年人自身的健康行为,解决方案才会。如果不能够打通从数据到方案的工作链,未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基因测序无用的负面报道。虽然渐渐也有人意识到要把测序结果转变为“actionable information”,但言之无物。由于领域的跨度,提供者往往不理解这解决方案应该是什么,在临床上,基因测序最终应该无缝连接到医疗病历中去,逐步地改变医生和病人的诊治参与方式。  2. 基因组流行病学  未来基因组流行病学对政府卫生决策部门可能有很强的意义,目前感觉在这个方面工作的人不多。通过分析社会人群基因变化规律,监测疾病谱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变化,有助于提出流行病学干预措施,评估新的诊断试验的有效性及成本效益分析,甚至可能为保险公司做决策顾问。这个方面将来可能会出现商业机会。  3. 药物研发市场  基因测序值得用于药物研发市场的原因在于:1)有更多的国内国外药厂开始进行靶向药物的研发 2)药物研发市场近年面临成本控制、缩短时间、更加高效的压力 3)基因测序对药物研发中靶点选择和临床试验病人的选择优化都有很好的意义 4)新的药物和基因关联的研究在增加,如现在认为肿瘤的错配基因突变对今年很热的PD-1药物会更加敏感 5)不像临床诊断那样会受到监管政策的影响。  4. 与其他临床诊断治疗手段结合成为新方案  基因测序只是发现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最终基因测序只是临床诊断中的一个环节中的一部分。它最好能跟其他的临床诊疗手段结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工作流程,这样才可能真正进入临床市场。现行其他诊断技术若是跟基因测序结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市场扩大。提供基因测序应用的企业,也要随时关注新的技术是否可能与基因测序结合出现新的方向,如肿瘤的免疫疗法,如CHRISPR技术,如合成生物学,等等。另外,RNA测序可能较DNA测序有更多临床应用方向。  5. 行业并购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  基因测序对行业外人士来看似乎很有门槛,但对于行业内人士来说,门槛其实并非很高,所以才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基因测序应用商,不见得大部分都能在未来生存下去,美国也是一样。但在中国,随着本届政府的改革,可能很多传统行业谋求转型,或是医疗公司谋求新的技术突破,届时未来一两年内会有不少基因测序商被这些上市公司收购整合,也是一条生存出路。另外,上游供应商很可能参与到下游竞争中来。如果传统医疗诊断公司或医药公司对基因测序进行整合,成为自身提供的整体医疗方案的一部分,会好于基因测序试图独立作为一个解决方案,在前期将有助于引导基因测序快速发展。  6. 保险业介入  由于人们总希望提前了解健康,因此基因测序对健康变化判断的不确定性,即概率性还是会产生市场。世界上只有两种生意与概率有关:赌博和保险。在国外,商业保险和基因测序结合已经很常见,在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商业保险的现在,有可能保险业的介入可为基因测序带来支付问题的解决。这种结合不一定是保险为客户免费基因测序,因为客户未来会质疑保险公司做基因检测的专业性以及基因信息泄露问题。有可能是基因测序应用商结合医疗机构在收费层面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保险公司会根据自己的精算方式来做出参与判断。  7. 大数据解读平台  如果未来能够解决标准数据库统一建立的问题,有可能出现大数据分析的市场。数据解读的结果用于诊疗过程,可以不受制于于任何上游仪器供应商,前提是这一标准数据库能够为所有人所共享。这一点可能需要更加久远的时间。  对基因测序应用商的建议:  1. 回归商业本源  既然是做商业市场,就并非天天讲故事去圈钱,做讲座去扬名,最终还是要选择一个客户群的问题去解决,而不是选择一个技术去找市场和客户。虽然现在资本市场很热,但没有自己的定位,没有自己的客户群,没有自己的盈利和管理能力,如何度过前进路上终将经过的冬天?产品、渠道和服务才是根本,不能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把客户的思路当回事。最先进的技术常常并非最好的现实综合解决之道。技术固然重要,但并非一成不变,特别是一个新技术,还有待在解决客户问题的实践中,根据客户的问题去找基因测序技术的细节,反复锤炼,最终盈利方式完全可能和当初的设想有很大区别。  另外就是应该在成熟市场发展成本优势战略,在不成熟市场寻找差异化定位。过热的市场总会冷却,企业还是要尽快找到自己生存的模式才是正道。  2. 从现有业务出发为客户提供基因测序应用服务  医学是一个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临床客户在工作中存在很多缺口。解决问题最终是一项产品,而不是一个技术。基因测序是一个创造产品的技术而非产品本身。如果眼光专注于目标客户的整个流程,就会找到很多可以应用的地方,会发现不止一个细分市场。目前来看单靠基因测序盈利不容易,如果企业能有其他业务服务于目标客户,在现有业务上增加基因测序进行增值,有助于基因测序行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做临床市场的基因测序应用商管理团队中一定要有懂得医学的人。  3. 有一个第三方临检中心  医疗技术一定要有明确的实施主体和责任承担主体。基因测序同时具备明确的临床需求和不确定的临床价值,给目前政策制定者出了个难题。因此,将来很有可能是明确的应用在临床医院进行,不明确的应用在另外的医疗机构限制进行,而这很可能就是第三方临检中心。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第三方临检中心,牌照限制已经取消,自建或收购的成本都下降。因此,建议基因测序应用商能够有自己的第三方临检中心,为迎接未来的可能政策提前做布局。对于目前的比较有规模的第三方临检中心来说,会面临竞争带来的成本提高问题。  4. 非理性消费存在,但不应该以它为基因测序的盈利目标  任何企业都应该有社会责任心,新的技术,应该致力于将它应用到解决社会问题中去,而并非纯粹以投机获利为首要目的。非理性消费,灰色地带,并不能让一个公司走的长远。套用默沙东公司的名言:“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不是为追求利润而制造的。只要坚守这一信念,利润必将随之而来。”在医疗健康领域,基因测序应该用来创造帮助医生解决某一类病人的痛苦的产品,或是帮助医疗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它必将在这一过程中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  本系列前两篇文章: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一):基因测序市场格局介绍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二):基因测序的误区和瓶颈
  •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一):基因测序市场格局介绍
    基因测序无疑是未来看好的技术之一,但其真实价值几何?什么样的创业项目不值得投资?什么样的技术才有护城河?什么样的应用方向才可能正确?基因测序的前景还有哪些瓶颈?作为基因测序领域的资深从业者,Life Technologies(现为Thermo Fisher收购)公司全国临床与科研事业部销售总监、Thermo Fisher公司全国临床市场战略总监柴映爽写了一系列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以下为柴映爽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有一家无创产筛基因测序创业公司寻求1000万的融资,A和B两家投资者来洽谈。投前估值6000万,投后估值7000万。由于有多家感兴趣,因此公司持有人觉得有必要抬高价格以利谈判,把全国预计该做无创产筛的孕妇人数上升一些,把预计收费价格上抬一些,市场容量算出来有千亿,最后改为投前估值9000万,投后估值一个亿。  由于基因测序是一个新的投资方向,又是资源稀缺性项目,对很多投资机构来说很难确定真实估值,恰巧市场有一家融资成功的同类公司估值两个亿,于是大家就以这家公司作为参比。最后认定一个亿的估值,A和B放弃对赌协议,各投资了500万。  这就是国内目前不少基因测序项目在投资时发生的类似情况。基因测序属于小众的知识领域,对于投资者来说,存在知识理解的门槛,因此面对多个投资标的,投资机构很难鉴别哪个是优质项目。  现实情况中,优质项目的创业者往往会考虑限制自己项目的估值,以利下一轮融资时有更多市场主动权。另外由于中国社会的复杂关系,基因测序的相关法规也不完善,创业者为了实现事业目标,以及融资后保证自己的股权话语权,也会邀请多个投资者参与,因此A和B可能都会得到机会。僧多粥少的结果是A和B还会去寻找其他项目,一些非优质项目也一样被纳入视野,后续其他优质项目估值会因此继续水涨船高,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市场泡沫的形成。  随着时间的进展,投资者逐渐积累了行业知识,鉴别无创产筛项目的能力上升,然而已得到投资的无创产筛基因测序公司在市场中的行为导致环境竞争上升,市场空间变小,新的无创产筛项目不再受到追捧,技术人才还在,投资的冲动也在,大家开始转向肿瘤领域,觉得可能比产筛市场还大,反正也算不清楚。在中国2014年开始加强反腐和新三板改革之后,加上传统产业亟待新的业务增长点,对于基因测序这样一个有很多想象空间的方向,有更多的创业者、资金、传统企业加入,热闹非凡,股市里各路公司都号称自己跟基因测序沾点边,股票都在大涨,这就是2015年开始的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  基因测序无疑是未来看好的技术之一,医疗和健康,是基因测序最大的应用市场。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有更多的人关注基因测序是好事,有助于整个社会共同思考其合理的模式和创造它的真正价值。但是如同任何新技术曲线(下图)一样,基因测序正处于高峰前期的炒作阶段,高峰过后得不到回报的资金撤离,必然会制造一个下跌时期,就像2002年前后出现的互联网冬天一样。什么样的创业项目不值得投资?什么样的技术才有护城河?什么样的应用方向才可能正确?基因测序的前景还有哪些瓶颈?作为这个领域的市场从业者,在这里贡献一些个人看法,供创业者和投资者参考,也希望基因测序在正确的呵护下成长,在未来真正可以为中国的老百姓带来价值。  一、市场格局介绍  我们用个简单的波特模型分析一下目前基因测序行业的市场:  1. 对上游供应厂家议价能力很低  目前基因测序行业内的公司(我们暂把它们称为基因测序应用商)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上游厂商只有Thermo Fisher(收购了Life Technologies)和Illumina两家能够选择,且选择了其中之一作为产品开发平台,就几乎不可能再更改到另外一家,除了仪器外,还必须向该厂商购买仪器运行所需耗材如测序芯片,即便是得到授权在国内生产的,也要购买关键部件。在这方面,应用商全部受制于上游制造企业,基本上谈不上有议价能力,采购的比例越高,议价能力越弱。  当然,上游厂家处于初期市场竞争的考虑,在市场未饱和时,一般不会涨价反而有可能继续降价,但面对亲密程度不同的合作者,价格有可能不同。以无创产筛为例,从公开资料来看,基因测序应用商每个检测的成本中必须向上游厂家采购的试剂要占到至少20-30%,因此,市场不断扩大,对上游厂商是很有利的,因为其中的20-30%都是自己的,随着应用商优化工作流程降低其他成本,这个比例还可能进一步增高,届时只要一涨价,这些基因测序应用商就只能够接受。这一点和另一分子诊断目前的主流平台定量PCR不同,定量PCR的试剂盒厂家已经完全不受制于任何一家上游制造企业。  2. 对下游客户议价能力有限  在医疗健康领域,基因测序应用商的产品,基本上还是通过医院到达消费者手中。也有一些公司在探索引导个人基因组数据的另类消费,如做高端基因体检等等。基本上基因测序应用商都没有自己的医院资源,很多还需要依赖渠道商去打开终端市场,由于医院的数量有限,目前有高通量测序试点资质的医院更少,面对同一家医院入口,市场中同类的基因测序应用商的数量,远远高于有实力的渠道商数量,因此在下游采购者方面的议价能力也显得不那么强,何况中国医疗环境一直倡导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终端定价还要受到地方经济水平和物价收费的制约。  3. 新的进入者分割有限的市场资源  基因测序应用市场以临床医院为主,基于中国医院的实际情况,每一个市场在起步阶段如果两种模式并存的话,集中收样模式基本上会输给投放模式。限于各种条件,三级医院是目前看得见的高通量基因测序市场,全部加起来大概在1400家左右,但目前高通量测序临床上只开展了四个专业方向的应用,因此实际能应用的医院还不够多,再加上试点单位的限制,商业通路环节的成本升高,短期来看市场资源还是有限的,但新的进入者还很多,资本市场比较充沛,除了从科研转型的国内国外创业者以外,传统医疗企业、非医疗企业都在琢磨进入,而基因测序的技术人才以及不得不具备的生物信息学人员显得比较有限,大部分公司很难同时拥有优秀的技术人才+生物信息学人才+基因领域市场营销人才的组合团队。未来不排除上游厂商也进入这一领域分享蛋糕,会给现有的应用商带来很大的威胁。  4. 同业竞争格局  2015年之前,多数基因测序应用商重点关注无创产筛领域,随着几家公司拿到CFDA注册证,市场格局大体形成,不具备下游控制力的小型公司很难后来居上,因此从2014年下半年起,很多应用商转向肿瘤领域,同质化的现象比较重,这里一个问题是终端资源有限,大家基本策略都是买仪器—投放医院合作收样本—自己建黄种人肿瘤数据库—用数据库评估药物疗效或患者风险。而全国拿到无创产筛试点的也就108家,肿瘤试点20多家,遗传病试点没公开,基本也在10-20家左右,辅助生殖试点更少。在临床市场份额方面,Thermo(Life)确实走在了Illumina之前,医院的装机量已经大大超过了Illumina,试点单位中更是如此。试点单位已有了仪器,且目前国家开放二次试点的可能性很小,加上目前非试点医院中已经不少已经有了高通量测序仪,使得再次投放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都变得有限,市场上至少有20家以上测序应用商,部分手中还有仪器没有投放出去,因此在试点政策取消之前,如今单指望投放仪器来掌握终端医院市场已经很困难,即使能成功投放,可能多家供应商不得不同时分享一家医院有限的样本量,企业固定资产很高而回报现金流很有限甚至收不回投放成本。  同业竞争格局产生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基因测序应用商的利润下降,为了竞争有限的医院资源,大家不断降低下游价格,甚至出现亏本竞争。有些大幅降价实质是暗中牺牲了质量。正面影响是部分测序应用商开始尝试新的思路降低成本,比如从外周血里捕获胎儿有核红细胞或是检测游离甲基化DNA以减少测序深度和通量,客观上带动了技术层面的探索。或是通过更好的数据解读服务来强化对医生的指导以增加下游话语权,客观上加深了临床对基因测序的理解,使得基因测序能更加正确地应用于临床工作。  5. 新的替代方法目前不具备威胁  基因测序是分子诊断的金标准,目前无法取代。高通量测序的最大优势是将几十个上百个基因检测一次性完成,并精确检测突变类型和结构变化细节,非常适合需要短时间内完成多种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领域(前提是这些基因检测都具备临床意义)。PCR方法方便快速,但在检测更多靶点时,多重PCR的条件很难优化。基因芯片比测序好的地方是可提供高度一致性的数据,但易出现假阳性,往往还要测序或定量PCR进行验证。质谱方法快速且便宜,但基本还是检测蛋白质和代谢物,应用到检测核酸还有困难。也有人在尝试开发用常规一代测序检测大量基因位点的方法,效果还不得而知。当下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探索,如从外周血里寻找循环肿瘤细胞(CTC),或是用数字PCR检测外周血里的游离DNA片段(cfDNA)等等,这些技术都还在很早期的阶段,仪器的检测精度有限,另外临床价值不清晰,肿瘤细胞进入血液的时间和比率是多少,检测到的细胞能代表什么肿瘤,细胞数量或cfDNA含量和实体肿瘤大小关联程度有无标准,如何去除大量生物学计算带来的误差,都还在研究之中。目前来看,能代替基因测序的概率偏小,更多出路是和基因测序联用。  未完待续,精彩内容请关注后续系列报道: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二):基因测序的误区和瓶颈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三):什么才是护城河?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四):对未来的预测和建议  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柴映爽,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学士和国家CDC病毒所基因工程学硕士。曾在欧美制药公司工作,2004年初进入Life Technologies 的前身Applied Biosystems公司工作至今,见证了十年来中国基因科学和分子诊断的飞速发展。个人兴趣在于研究基因科学的最新成就,致力于推动成熟的基因科学成果进入中国分子诊断市场并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使得中国的患者能够受益于最新的分子诊断技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作者所供职机构无关。
  • 环境监测市场站上风口 2020年投资体量将逾900亿
    p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环境监测产业链正逐步形成。但是,由于环境监测技术门槛偏高,行业集中度较高。未来,随着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升,海陆空一体化监测网的建设、第三方运营企业市场份额的提升,环境监测行业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http://img61.hbzhan.com/9/20170601/636319238070475507491.png" width="500" align="middle" height="326"//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环境监测市场站上风口 2020年投资体量将逾900亿   /pp “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监测数据质量。”区别于传统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其政策拉动性和法规标准倒逼性,而政策的利好无疑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继出台实施,尤其是2017年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迎来终考,考核数据的客观真实、准确权威直接关系治理成效的结果。   /pp 利好的政策无疑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此前印发的“十三五”规划明确,要“以提升环境质量为核心,”意味着环境监测行业的刚性需求已经从“十一五”的监测网络搭建阶段,“十二五”的“以污染源监测为主”的阶段转向“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也就是,以空气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环境监测板块正在迎来里程碑似的发展契机。   /pp 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环保税法》包含的监测参数十分广泛,不仅有空气自动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的常规监测参数,还有重金属、VOCs、有毒有害气体等100余种特征污染物监测参数,这些都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迄今,监测板块走势已有所反应,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近90%。业界普遍预测,环保税征收或将推动环境监测板块迎爆发式发展,可预测空间将远超250亿元。   /pp 更为利好的消息是,“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社会化成为环保系统推进监测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监测事权上收为社会化监测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2015年,环保部发布《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推动全面放开服务性环境监测市场。随后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环保部适度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监管重心下移。2017年初,全国1436个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上收工作如期完成,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部站点开始面向第三方运维招标。    /pp 监事权上收之后,环境监测将会出现什么变化呢?据每经网此前报道,一位地方环保监测中心负责人介绍,每个水环境自动监测站点建设成本超过100万元,每年的运营成本在14万到15万元之间。这也意味着,仅就水环境监测领域而言,未来一年内投资额将逾1亿元。随着环境监测板块持续加码第三方治理,在线环境仪器的运维工作也将从环境监测站逐步交接到第三方运维服务公司,新的市场模式逐渐形成。   /pp 在第三方运维机构迎来春天的同时,也促进了上下游监测设备获益明显,并在污染减排、土壤调查等重点环保领域发挥着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发展势头向好。公开资料显示,环境监测行业产业链分工正逐步形成,大部分企业以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制造和系统集成为主,在零备件供应、系统集成、设备制造、运营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实力的企业群。   /pp 国内机构预测,按照全国空气质量监测点和水质自动监测点的目前规模以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服务购买价格,我国环境监测服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几十亿。另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2020年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或将突破900亿元,5年复合增速约为20%左右,有望成为新的“风口”。与此同时,环境监测产业也将走向高质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动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的多维度发展时代。/p
  • 新材料革命正在“引爆” 企业抢占“风口”
    p近日,一篇题为《石墨烯热控材料在华为5G产品中得到创新应用》的文章中提到,石墨烯是目前人类已知强度最高、韧性最好、质量最轻、导电性最佳的材料。作为行业领军者的华为,敢为行业先,再次加码石墨烯技术。一场新材料、新技术风暴或将就此开启。/ppbr//pp生活中,新材料无处不在,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计民生,新材料正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在当下及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里,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都离不开新材料的鼎力支撑,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功能服装、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正呈现其优良性能。/ppbr//pp当前,我国新材料产业处于“黄金发展”前期。工信部预计,2020年底,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超过6万亿元;到2025 年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并保持年均增长20%;到203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体实力将跃居全球前列,新材料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并能为本世纪中叶实现制造强国提供基础支持。/ppbr//pp企业纷纷抢占新材料风口/ppbr//pp“即使是疫情期间,都有项目找上门来。” 8月28日,重庆科华新材料公司副总经理胡高吉有点傲娇地说,“我们的单子都堆起了,忙不过来。”/ppbr//pp记者走进位于江津珞璜工业园内的重庆科华新材料厂房,一条全自动的生产线正在运作中… … 已经生产好的ALC板都整整齐齐堆放在厂房内的空地处,等待出货。/pp该公司研发的节能减耗、生态环保新材料ALC板,年产量超过250万平方米,是西南地区砂加气混凝土的头部供应商。据介绍,自ALC板投产以来,年销售增长额达到40%。/ppbr//pp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制造企业面临需求放缓、产销下滑的压力。但作为一家新材料企业的重庆再升科技公司却一路上扬,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39.04%,净利润达2.22亿元,同比增长125.37%。/ppbr//pp走进再升科技新产品体验厅,小到一片高性能滤纸、冰箱隔热芯材,大到航空隔音隔热毯、定制化空气净化机组,一应俱全。“今年,我们建造了专业声学实验室,加快航空级隔音隔热材料的深度研发,力争在更多应用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该公司董事长郭茂说。/ppbr//pp国中创投首席合伙人、首席执行官施安平表示,伴随着政策红利的到来,新材料有望再上风口,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资本领域也越来越青睐新材料产业,一系列投资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也纷纷成立多个专门基金投入新材料产业的研发。/ppbr//pp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所言,有了新材料,火力发电的煤耗将“腰斩”,轴承齿轮将幻化于无形,坚硬的现实载体将无限柔软。/ppbr//pp有关人士预测,具有柔软、可印制和光电性能可调等特性的新材料,有望推动柔性显示、能源转换、仿生智能和健康监测等若干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撬动数万亿元级规模的市场。/ppbr//pp石墨烯:最受期待的“神奇材料”/ppbr//pp如今,在政策引导和技术推进下,我国石墨烯产业已经到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时期,已经成为我国新材料产业乃至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的突破口。/pp如果说此前石墨烯产业化项目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那么全球首批量产石墨烯手机在重庆市推出,则为该产业从“原材料—组件—智能终端”的全产业链有机结合提供了范例。/ppbr//pp重庆石墨烯产业园是国家级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推动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占地1000亩,目前已经成为石墨烯技术原发地、专业人才聚集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及企业成长地。/ppbr//pp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建立了石墨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厂房租赁、能源保障、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为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高新区鼓励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入股、技术开发、科技咨询等方式柔性引进人才,为人才提供住房及安家补助费,实行科技人才股权激励政策,促进高端人才引进。/pp石墨烯可弯曲式手机、石墨烯电池、石墨烯电子纸、石墨烯透明键盘… … 作为近年来重庆大力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到2025年,石墨烯及相关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ppbr//pp“发达国家为抢占新材料科技的战略高地,纷纷制定出相关战略计划并投入巨资。”新材料在线联合创始人施发满坦言,“一旦石墨烯宏量制备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瓶颈完全突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的产值。”/ppbr//pp赛瑞研究也预测,随着石墨烯成本的降低和下游应用渗透率的提高,2020~2025年石墨烯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7.05%。/ppbr//pp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ppbr//pp目前,新材料项目主要集中在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及金属材料。由于新材料在新能源、环保 、通信、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广泛使用,市场需求比较大,因此上述领域成为新材料产业资本追逐的热门项目。/ppbr//pp赛瑞研究分析,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创业环境影响,广东、江苏、上海成为新材料项目集聚区国内前三强,且新材料项目融资呈现出天使轮及A轮项目占绝大多数、融资规模较大等特点。/ppbr//pp2019年,化工巨头巴斯夫在湛江投资100亿美元兴建改性工程塑料生产装置;2018年11月,美国亨斯迈复合材料天津工厂奠基动工… … 除了跨国公司外,大量的产业资本纷纷进入新材料行业,融资项目保持快速增长。/ppbr//pp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仅在今年二季度,新材料企业注册量达43355家,存续企业超过56万家。截至目前,国内融资的新材料项目数近5000个。/ppbr//pp“随着全球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新材料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世纪证券研报表示。/ppbr//p
  • 生命科学仪器的风口,该往何方才能乘风破浪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生命科学领域,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瞄准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科技攻关。明确生物技术是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因技术是前瞻谋划的未来产业。业内人士预测,生命科学的发展将迎来黄金期,甚至在影响力方面将超过信息行业。资本市场方面,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表示,一方面,生命科学领域还有巨大的未被满足的患者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突破,生命科学将迎来一个技术和产品创新爆发的 “寒武纪” 时代。高瓴希望支持这个领域的早期团队,通过科技创新提供更安全、高效和经济的药物、器械和医疗服务,满足更多未被满足的患者需求,提升他们的获得感觉,一起创造更大价值。政策和资本的双驱动下,生命科学市场蓬勃发展,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752.4亿美元,大健康领域市场的发展必将会带动生命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在此风口,相关仪器企业还应牢牢抓住机遇,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更使得生命科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那么相关仪器企业怎样明确生命科学发展趋势,把握机遇呢?基于此,仪器信息网将于2021年7月22日举办“把握趋势,拥抱机遇”主题企业宣讲会 。大会将以线上直播形式进行,将邀请中科院等专家现场报告,专注生命科学仪器市场分析。旨在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生命科学交流平台,诚邀各相关仪器企业积极参会,携手为生命科学发展注入新活力。点击此处报名企业宣讲会。
  • 公告:月旭产品包装盒封口贴更换说明
    尊敬的客户: 为了给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月旭色谱柱、气相柱、SPE固相萃取小柱、QuEChERS等产品包装盒已于2012年7月17日起正式使用新的封口贴。 新的封口贴采用的是揭开留字防伪封口贴,揭开镂空留文字&ldquo VOID&rdquo ,可防止未经许可的揭启、移动和再贴。检查封口贴是否被撕开过,就看封口贴上是否有大面积的&ldquo VOID&rdquo 镂空字样。 对于更换产品包装盒封口贴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月旭科技将无限地提高产品性能,配以充足的库存、合理的价格和完善的服务回报您的信赖与支持。温馨提示: 在新的封口贴全部替代前,您近期可能会收到旧封口贴的产品包装盒,其产品质量均符合月旭科技内部出厂质量标准,请您放心使用!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月旭产品的支持和信赖。月旭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12年7月31日
  • 生物产业的下一个风口:核酸适配体
    p 核酸适配体是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领域。根据国外4家市场调查公司发布的数据,该领域的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6.3%。为推动国内核酸适配体产业的发展。2017年11月19日,首届核酸适配体产业化资本对接会在安徽合肥隆重举行。本次会议致力于帮助希望创业的科研团队与投资人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中国不仅成为核酸适配体论文产出大国,更要成为产业大国。/pp 这次会议得到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力支持。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孙余洲先生到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欢迎各位专家到经开区创业,共同建立合肥核酸适配体产业园。来自经开区科技局的副局长邹春森博士介绍了经开区的创业环境和政策等。随后中科大罗昭锋老师通过详实的数据、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介绍了什么是核酸适配体及其发展前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f0062185-8557-4733-92a2-ec6c4c8811b9.jpg" title="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报告:从全球文献看核酸适配体未来趋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3997.html" target="_self" title=""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7080325f-1a5d-4ec0-bc32-4b3d292f99f0.jpg" title="4.jpg"//a/pp 随后共有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9位专家介绍了各自的产业化项目,包括产品,发展规划,资金需求等。受益于近两年核酸药物利好的驱动,多家创业团队已经获得了投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9932cb10-ab88-4608-85d4-1a023f23b8a2.jpg" title="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投资人代表与燕山大学刘老师进行沟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7bc5f78d-e379-486b-8f60-2cfe22185ffb.jpg" title="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投资人代表与江苏大学老师进行现场沟通/pp 会议中有中信医疗健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安徽云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碧云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科新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海恒创投,合肥市招商局,合肥市天使基金,启迪投资,5F创咖,赛智投资等共20多家投资机构参会。 /pp 核酸适配体整个产业刚刚起步,技术壁垒较高,竞争较小,先入优势明显。可喜的是,国内该领域已有部分公司初具雏形。其中昂普拓迈、生工生物、上海伯豪、湖南大学、南京大学等多家单位还为国内提供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服务。这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成熟。从全球范围来看,核酸适配体产业处于起飞阶段,风口即将到来。/ppbr//p
  • 博科发布博科新型触摸屏生物安全柜BSC-3FA2新品
    生物安全柜主要技术参数型号:BSC-3FA21.风机键、2.UV键、3.照明键、4.界面设置、5.插座键、6.喇叭、7.锁屏键、8.玻璃门上移、下降按键、9.报警显示窗口、10.时钟显示、11.气流模式动态图、12.操作区湿度、13.操作区温度、14.排风过滤器压差显示、15.送风过滤器压差显示、16.流入风速显示、17.下降风速显示。 一、技术参数1、安全柜基本参数:(1)分类:A2型,30%外排,70%循环(2)外部尺寸≥(L×D×H)1100mm×750mm×2250mm;*(3)内部尺寸≥(L×D×H)940mm ×600mm×660mm。*(4)台面距离地面高度:750mm(尺寸可根据要求订制修改)(5)风速: 平均下降风速:0.33±0.025m/s; 平均吸入口风速0.53±0.025m/s(6)系统排风总量:360 m3/h(7)额定功率:1100W(包含操作区插座负载500W)(8)噪音等级:≤67dB(A)(9)照明:≥1000lx*(10)过滤效率: 送风和排风过滤器均采用世界知名品牌的硼硅酸盐玻璃纤维材质的HEPA(ULPA)高效过滤器,对0.3μm(0.12)颗粒过滤效率≥99.999%(99.9995%)(11)注册证号:国械注准20163540412(12)重量:毛重243KG 净重 227KG(13)使用人数:单人2、生物安全性:*(1) 人员安全性:用碘化钾(KI)法测试,前窗操作口的保护因子应不小于1×105 (2) 产品安全性:菌落数≤5CFU/次 (3) 交叉污染安全性:菌落数≤2CFU/次二、结构功能特点:* 1、柜体采用10°倾斜角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视角更大,操作方便且更加人性化; 2、安全柜裸露工作区三侧壁板采用优质304#不锈钢一体化结构,内部可清洗部位采用8mm大圆角处理,不留死角,易于清洁;3、工作区采用四面(左右二侧、后部、底部)负压环绕设计工作区内,保护性更好、更安全; 4、工作台面材质为优质304#不锈钢,采用盆状式设计,即使实验有废液溢出,也不会流入积液槽中,便于清理; * 5、福马脚轮设计:脚轮与支架一体化设计,安全柜即可通过脚轮安全移动,也可以通过调节脚轮支脚进行固定和调平; * 6、柜体和支架可分离,支架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订制修改; 7、合理的结构设计:安全柜过滤器和风机的维修、更换,都可在安全柜的前侧进行,更加方便、快捷。* 8、前窗玻璃采用双层夹胶防爆安全玻璃;即使玻璃破损,也不会伤人,并且生物安全柜还能正常工作,直到实验结束,更好的保护了人员及实验的安全。* 9、电容式触摸屏,显示气流流向动态,显示操作区的下降气流流速和流入气流流速,记录安全柜的整体运行时间,UV灯的运行时间,高效过滤器的运行时间,显示操作区的温度和湿度,显示送风和排风过滤器的阻力,时钟显示;运行状态全部显示,一目了然。* 10、电动控制前窗玻璃门,可同时采用脚踏控制、按键控制或遥控控制,玻璃门升降到安全操作高度时,自动停止升降,使操作更加方便;且玻璃门升降时不用直接接触玻璃,使实验人员更安全。* 11、断电恢复功能:按键记忆功能、风机、日光、照明带掉电记忆功能,如果掉电后再通电有相应功能键开启会自动跳过密码进入主界面,并且有断电报警提示。12、高效过滤器、紫外灯、系统工作时间查看,方便用户查询。*13、锁屏功能:轻触锁屏键,操作界面处于锁定状态,此时其他功能键处于锁定状态;防止误操作。 *14、具有风机、紫外、插座的定时开关功能以及定时关机功能;风机与紫外预约定时,风机停止转动后,前窗玻璃自动关闭,紫外灯自动打开,定时时间结束后,紫外灯关闭;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15、用户密码修改,用户可以设置安全柜的开机密码。16、工作区和外排出风口处各配备一个高灵敏度、高精度的风速传感器,非压差传感器,真实、实时检测风速。17、严格的气密性检测:安全柜内加压500Pa,保持30min后气压不低于450Pa。18、前窗气流隔断设计:防止了气流通过前窗侧壁及上侧进行泄露,使试验更加安全。19、优良的风机选用:风机的电机当安全柜在正常运行而不调整电机的速度控制,经过滤器的风压下降50%时,风机的排气量下降不超过10%。20、完善的报警系统:(1)玻璃门不在安全高度报警:玻璃门安全高度为200mm,当安全柜前侧高于或低于安全高度时,安全柜会声光报警。(2)过滤器压力超高报警:当过滤器的阻力变大,安全柜会声光报警。(3)过滤器失效更换报警:当过滤器寿命使用到期后,会有过滤器更换声光报警。(4)气流波动报警:当安全柜的气流波动超过标称值的20%时,声光报警。21、安全的连锁保护设计:对误操作均设置连锁保护,即使误操作,也不会造成伤害(1)安全柜风机与玻璃门互锁:当安全柜玻璃门落到底部时,安全柜风机自动关闭,更改保护了安全柜的使用,增加了安全柜的使用寿命。(2)紫外灯与安全柜玻璃门、风机及照明灯互锁:当玻璃落到底部且照明灯不开启时,紫外灯才能开启,防止紫外灯误操作对人体造成危害,更加保护了人员的安全。 三、资格证明和技术文件*1 TUV机构 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2 ISO13485及CE认证*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生物安全柜产品注册证*4 具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可的实验室出具的符合《GB/T 18268.1-2010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标准的检测报告四、设备配置清单主机1台、底座1套、内风机2台、送风过滤器1套、排风过滤器1套、国标插座2个、遥控器1件、脚踏开关1件、紫外灯1件、照明灯2件、风速传感器2件、水龙头1件(选配)、气龙头1件(选配)。创新点:此次生物安全柜型号由原来的背光按键屏更新成电容式触摸屏,显示气流流向动态,显示操作区的下降气流流速和流入气流流速,记录安全柜的整体运行时间,UV灯的运行时间,高效过滤器的运行时间,显示操作区的温度和湿度,显示送风和排风过滤器的阻力,时钟显示;运行状态全部显示,一目了然。博科新型触摸屏生物安全柜BSC-3FA2
  • 立于生物制药市场“风口” 2018上海生物发酵展将掀起新一轮医药创新浪潮
    p  近年来,在高频政策引导,健康中国产业发展战略推动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等背景下,我国医药行业正逐渐迎来全新发展周期。其中生物制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能源消耗少、知识密集等特点,市场前景更是广阔。有数据显示,生物制药产业销售额平均每年正在以25%—30%的速度增长,成为成长性较快的产业之一。/pp strong 复合增长率达18.1%/strong/ppstrong  生物制药正成为具有数万亿美元价值的市场风口/strong/pp  如今生物制药产业正快速从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支柱产业发展,成为高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看成是朝阳产业,并被誉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皇冠上的宝石,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有机构预测,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复合增长率达到18.1%,到2020年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有望形成8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其正在成为具有数万亿美元价值的市场风口。/pp  在我国,生物制药在利好政策的扶持以及先进技术的推动下,正在迎来崭新的发展时代。近年来,我国更是高度重视生物制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其中出台的多项政策文件,均对生物制药产业创新发展提出了全局性、前瞻性、根本性的指导意见。/pp  如“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万亿级产业投资盛宴随之开启 《中国制造2025》将生物制药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继续把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加快培育。这些重大政策的实施,为生物制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pp  受政策和市场环境双重利好的推动,我国生物制药行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十年,医药创新行业将迎来巨大质的变革,并成为发展主线。但是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生物制药同样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风险高的投资领域,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这都是企业重点关注的方面。那么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企业如何能顺势而为?/pp  笔者获悉,2018年9月4-6日,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主办,上海信世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第六届上海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生物发酵展”)即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届时有识之士将荟萃一堂,将为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指点迷津。/pp  strong聚焦生物制药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strong/ppstrong  上海生物发酵展将开创生物制药新纪元/strong/pp  近期,一步关于医药题材的影片《我不是药神》上映火爆,上映12天,票房破25亿元!这使得医药、生物制药的创新研发受到各界的关注。《我不是药神》的余温尚存,生物制药的创新研发更是医药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笔者获悉,上海生物发酵展作为全球生物发酵行业翘首以待的年度“大戏”,将聚集生物制药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思想于一体,势必将为生物与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诠释。/pp  本次展会展品范围包括生物发酵实验室装备,如育种设备、细胞发酵罐、细胞培养系统、细胞反应器、在线检测仪等 生物制品,如蛋白质、多肽、抗原、抗体、疫苗等 工程技术装备,如发酵罐、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干燥设备、冷却设备、换热设备、搅拌设备等。/pp  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2018——2022年将是我国生物与医药行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时机,生物发酵作为医药、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细胞工程、实验室装备行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势必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立于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的“风口”,上海生物发酵展将为医药创新发展掀起一股新的浪潮。/pp  据了解,本次上海生物发酵展展出面积将达30000平方米,致力于为生物发酵行业和相关医药搭建一个技术交流、促进合作、扩大上下游贸易、提高品牌和企业知名度的平台,欲打造生物发酵全产业链综合展。/pp  在本次年度盛宴中,生物医药行业大咖、生物工程/细胞及疫苗巨头、科研院校将悉数到场。如阿斯利康、哈药集团、复星医药、齐鲁制药、新华制药、罗氏、上海医药集团、扬子江医药、吉利德、武汉华美、上海华科生物等将齐聚本次展会。/pp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国正在向医药创新强国迈进,我国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将生物制药列入下一步大力推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强调开发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新型疫苗,同时致力于干细胞等领域的突破。如何推动医药、生物制药创新发展?这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关注的焦点话题。9月4-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的上海生物发酵展作为生物发酵行业的年度盛宴,群雄聚集,制药企业或将在此寻找到新的思路、新的方案。2018上海生物发酵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pp  2018上海生物发酵展将会是你的第一选择!/p
  • 程控定量封口机用于水样中各种菌落总数的快速检测
    点击了解→程控定量封口机用于水样中各种菌落总数的快速检测,程控定量封口机是一种用来检测水质中大肠杆菌的设备,它可以通过对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进行定量分析,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果。以下是程控定量封口机在水质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帮助: 1.准确性:程控定量封口机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能够准确测量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它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避免了人为操作的误差,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高效性:程控定量封口机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样品,大大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它能够自动进行样品处理和分析,不需要人工干预,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成本。 3.灵敏度:程控定量封口机可以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大肠杆菌。它具有高度灵敏的检测能力,能够快速发现水质中潜在的危害物质,从而保障了水质的安全性。 4.可追溯性:程控定量封口机具备良好的数据追溯功能,可以记录每个样品的检测结果。这对于水质监测机构和相关部门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追踪和分析水质状况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的来说,程控定量封口机在水质大肠杆菌检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还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数据的可追溯性。这使得水质监测工作更加科学、准确,为保障人们饮用水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多家机构发布深度研报:普源精电用“芯”抢滩国产替代新风口
    近日来,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源精电”或“公司”)连获数家机构深度研报,其中中金公司首次覆盖给予公司“跑赢行业”的评级,国金证券、安信证券、申万宏源均首予公司“买入”评级,其中最高目标价达到89.06元。相关研报指出,示波器是电子测量仪器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单品,全球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113.0亿元,而我国受益于工业制造行业的迅速发展,示波器市场规模也将在2025年增长至42.2亿元。普源精电领先行业坚持自研芯片战略,历经十多年的技术积累,不断突破技术壁垒,近年凭借自研的“凤凰座”芯片组实现了高端示波器量产,并依托性价比优势,借助国产化的窗口期,正在不断扩展市场空间。研报一致的优秀评级展现了资本市场对普源精电成长性与未来发展的信心。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近年来持续稳定增长。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电子测量仪器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58.69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894.69亿元,CAGR为7.96%。随着5G的商用化、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上升、信息通信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全球电子测量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2025年有望达到1,124.76亿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区域市场发展却相对不平衡。放眼国内,我国的电子测量市场长期都以海外品牌销售为主,被国外巨头寡头垄断,国产厂商份额较低。相关研报表示,一方面,国产厂商因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起步较晚,企业发展时间短,技术积累相对薄弱,技术水平导致的供给能力不足,相较海外仍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外资龙头长期建立起的品牌信任度形成的高壁垒。此外,近年来美国高性能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对我国进行出口管制,同时将我国诸多企业、科研院所列为实体清单企业,限制了国内厂商采购美国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是挑战也是机遇,技术差距与贸易风险使得通用电子测量仪器国产替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完整可控俨已成为破局的关键筹码,国内通用电子测量仪器企业迎来新的发展风口。受半导体工艺、单功能模块技术、系统架构技术等限制,国内厂商目前产品仍以中端及经济型为主。而现代电子测量仪器均建立在芯片基础上,所采用的核心信号链芯片对产品的性能和档次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由于《瓦森纳协定》等国际贸易限制,国内厂商直接采购高端电子测量仪器所使用的核心芯片阻力日益增大,这种内外承压的大环境下,以自研芯片实现高端化破局迫在眉睫。普源精电以极具前瞻性的决策,先手行业十余年进行了自研芯片布局,近些年在技术上实现了“0到1”的战略性突破,打开了技术天花板,率先将数字示波器产品带入广阔蓝海市场,改变了过去国产中低端产品的红海竞争格局。自研“凤凰座”芯片组实现了高端数字示波器的产业化,并产生巨大商业价值和盈利回报。2020年底正式发布的DS70000系列产品是国产示波器的全新里程碑产品,达到5GHz带宽,20GSa/s实时采样率,使得中国数字示波器第一次迈入4GHz带宽的高端之门,是目前国产行业最高技术水平,成功突破行业高端壁垒并打开长期成长空间。中金公司在研报中表示,该系列产品的突破对于满足国产替代的市场需求有显著先发优势,对于增厚公司营收和净利至关重要。事实上,机构对公司自研芯片战略皆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普源精电正立足自研、进阶高端、向国际巨头看齐,增长驶入快车道。普源精电高端化步伐远不止于此。中金研报显示,公司计划2022年下半年推出搭载高分辨率“半人马座”第二代芯片组的示波器产品;2023年推出搭载“仙女座”第三代芯片组的13GHz宽带示波器产品。普源精电取得的杰出成绩离不开对研发的投入与决心。公司在长期正向设计研发过程中形成了人才培养与工程经验的双重优势,从电路设计、材料工艺、封装测试到整机开发环节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新品研发力度,加速产品迭代,优化产品进入高利润区间,拉动整体毛利率稳中求进,实现盈利能力有效提升,抢占国产替代先机。电子测量仪器作为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对每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日报》在2022年5月30日发表署名文章《大力提升科研仪器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谈)》指出,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在科技领域,如果想要研发高端和精密的设备,那测量仪器必须更高端、更精密。作为“卡脖子”技术之一,电子测量仪器有着十分广泛的科学应用领域。近年来,在政策加速、供给能力提升、资本市场赋能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电子测量仪器下游应用领域“百花齐放”,5G大规模商用、物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汽车智能化普及、新基建发展、消费电子持续迭代等等,正带动行业需求稳步提升,企业在实现技术突破后将激发巨大的国产替代潜能。普源精电深耕通用电子测量领域20余载,为加速渗透下游产业应用,抢占市场先机,公司建立起了多元化的电子测量仪器产品矩阵。除示波器外,公司还具备射频类仪器、波形发生器、电源及电子负载、万用表及数据采集器等多个产品类目。在高端战略指引下,公司在正致力于实现全品类产品技术突破,加速产品升级迭代,以提升国产替代硬实力。如公司6月发布的首款DSG5000系列多通道微波信号发生器,单台支持高达8路独立可控的相参信号输出,相噪指标达更是到国际一流的-133dBc/Hz@1GHz(偏移10kHz),是目前业界同类产品技术领先者。目前,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通信、教育科研、工业电子、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为前沿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突破提供多元化的测试测量综合解决方案。随着募投项目推进,公司高带宽的频谱分析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有望进一步丰富射频产品矩阵。未来,普源精电凭借“技术+市场”双轮驱动战略,有望率先抢占市场红利,抢滩国产化替代的风口。以自研芯片技术破局、以高端抢滩国产替代,“中国是德科技”普源精电未来有望更好地释放公司“电子测量仪器龙头”的标杆优势,不断触探行业高端领域技术天花板,优化电子测量仪器产品结构,用自身过硬的发展实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推动盈利能力快速提升,持续保持业绩高增长态势。
  • 上海发布母乳低聚糖团体标准乳粉再掀新风口?
    近日,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正式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及调制乳粉中7种母乳低聚糖的测定》(以下简称“标准”),母乳低聚糖(HMOs)是母乳中第三大固体成分,这是国内首个使用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婴配粉及调制乳粉中7种HMOs的团体标准,大大增加了HMOs的推广可能性。  去年10月,HMOs正式被批准在奶粉中添加,公告一出就掀起了热潮。蒙牛、伊利、君乐宝等纷纷推出国内首款HMOs奶粉,HMOs已然成为奶粉品牌科研力、创新力、产品力等竞争最热门的领域之一。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HMOs的应用对行业的母乳化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行业生产、检测、监管等环节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助力提升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健康的产品。  上海发布团体标准  3月4日,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正式发布HMOs团体标准,该标准由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雅士利、宜品乳业、美赞臣营养品、蓝河营养品、上海花冠营养乳品、安捷伦科技等单位共同起草。  母乳低聚糖是母乳中第三丰富的固体成分,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抗炎症、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有益于肠道健康、促进大脑发育等功能,对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重大帮助作用。乳粉中母乳低聚糖的添加,能够实现对母乳结构更深入的模拟,因此其在生产加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此前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母乳低聚糖的主要添加形式为7种:2'-FL、3-FL、3'-SL、6'-SL、LNT、LNnT、DFL,但目前国内获批允许添加的仅为2'-FL和LNnT。为保证母乳低聚糖添加型产品的安全生产和质量水平,也为此类新产品的后续研发推波助澜,此次标准中建立了婴幼儿配方乳粉及调制乳粉中7种母乳低聚糖的检测方法。  目前国际上没有关于母乳低聚糖检测的相关标准,国内也尚未出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仅有2个团体标准,分别为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的团标方法T/TDSTIA 032-2023《婴幼儿配方乳粉中7种母乳低聚糖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的团标方法T/CIFS 007-2022《食品中2'-岩藻糖基乳糖的测定离子色谱法》。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表示,质谱仪器价格相对昂贵,实验成本较高,离子色谱法所检测的单一原料,无法满足同时添加了多种母乳低聚糖产品的检测需求。  此次上海发布的团体标准在现有检测方法的诸多问题上做了突破性改变,较好地解决了基质干扰影响较大、无法同时检测婴配粉及调制乳粉中7种HMOs等最大难点。采用本标准的方法,母乳低聚糖的标准溶液与峰面积响应值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添加标准物质,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和调制乳粉等样品进行母乳低聚糖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测定,能够符合GB/T 27404-2008中的相关规定。  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因为HMOs的形成不一样,所以检测的方法不一样,可能会有一些偏差。但既然公布了,说明上海的检测方法和之前两个检测方法不会有任何冲突,在检测的精准度上也都会达标”。  国内乳企抢滩布局  2023年10月7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2种母乳低聚糖(HMOs)原料——2'-岩藻糖基乳糖(2FL)、乳糖-N-新四糖(LNnT),正式获批用于国内奶粉产品。国产奶粉正式进入HMOs时代,蒙牛、伊利、君乐宝、宜品等奶粉品牌纷纷抢滩布局。  在众多HMOs 原料获批的生产企业中,蒙牛是首批获批企业中唯一的中国本土企业。早在2023年6月份,蒙牛自研HMOs就获得美国SELF-GRAS市场准入许可,正式进军国际市场,突破了长久上游原料“卡脖子”的困境。  蒙牛瑞埔恩研发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我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比较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离子色谱仪以及液相色谱仪三种检测设备,选择了国内外各种奶粉基质产品,做了上千次的试验,最终确定选择液相色谱仪配荧光检测器进行HMOs的检测方法推广性强”。  母乳低聚糖在国内并不陌生,在国内政策和应用落地前,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上市,雀巢、惠氏、美赞臣、菲仕兰、雅培等外资巨头已利用跨境购渠道将这类奶粉卖到中国市场。  据了解,惠氏营养品早在30三十多年前就开展母乳低聚糖(HMOs)相关研究,发表了70多篇文献,拥有100多项专利成果。目前,惠氏及雀巢集团已在70多个国家推出HMOs相关产品,年销售高达13亿瑞郎,获得全球市场广泛认可。在中国市场,惠氏自2017年便开始了对HMOs产品的布局,在中国香港市场推出了首款启赋HMOs产品,并通过跨境渠道登陆中国大陆市场。此外,美国婴幼儿奶粉巨头雅培也较早布局了该品类。  目前,蒙牛推出了首款自主研发HMOs奶粉瑞哺恩,伊利旗下伊利金领冠推出“珍护铂萃”儿童成长配方奶粉,飞鹤推出了HMOs奶粉星飞帆卓睿4段,君乐宝推出了添加HMOs成分的小小鲁班“诠维爱未来”奶粉,国内掀起了一波HMOs奶粉上市潮。  新风口下面临挑战  近年来,在出生率持续下降、产业减能、市场萎缩的背景下,国内奶粉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面对HMOs风口,乳企纷纷升级迭代新品,也引发了消费者对奶粉涨价的担忧。  2024年开年,北京商报记者从母婴渠道了解到,已有包括皇家美素佳儿、澳洲a2在内的多个奶粉品牌调价,佳贝艾特、飞鹤星飞帆等发出调价通知。  对此,宋亮表示,“添加了HMOs和奶粉涨价没有必然关系,只是给消费者多了一种选择。调价不是涨价,奶粉行业经过四年的价格战,近期价格向上浮动是正常的,价盘会逐步恢复到2020、2021年的水平”。  不过,受到原料成本、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奶粉品牌确实面临挑战。2021年,国产奶粉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60%。但据菲仕兰、达能等外资奶粉品牌近期发布的2023年财报显示,包含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板块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却不降反增。  宋亮认为,外资乳企市场份额逐步增长有迹可循,主要是过去四五年国内乳企在打价格战,外资乳企始终控货稳价,这也正是国产奶粉面临的困境。  根据尼尔森IQ数据,2023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全渠道销售额下滑了13.9%,市场大盘将进一步萎缩。这对于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主业的乳制品企业来说,无疑加剧了存量市场的竞争态势。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外资品牌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优势。在消费者心中,外资品牌往往代表着高品质,因此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国内乳企在面临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可能会通过涨价来提升产品形象和利润空间”。  不过,新标准的发布,对加强对婴幼儿奶粉质量的监管,确保产品安全、可靠提供了新的方法。对乳企来说,要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产品配方,以适应市场需求。
  •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二):基因测序的误区和瓶颈
    基因测序无疑是未来看好的技术之一,但其真实价值几何?什么样的创业项目不值得投资?什么样的技术才有护城河?什么样的应用方向才可能正确?基因测序的前景还有哪些瓶颈?作为基因测序领域的资深从业者,Life Technologies(现为Thermo Fisher收购)公司全国临床与科研事业部销售总监、Thermo Fisher公司全国临床市场战略总监柴映爽写了一系列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继第一篇文章《基因测序市场格局介绍》之后,以下为柴映爽系列文章的第二篇:  二、基因测序的误区和瓶颈  1.水晶球只是童话——风险评估预测为何不靠谱  人类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好奇一直存在,基因测序可否用来做患病风险评估,成为一个预测未来的水晶球?理论上来讲是可以的,反正人生都是在各种概率中前行。但实际上能用于指导实践还是有很多疑问。首先要确定个体基因测序的结果是否偏离了正常人群,就要有一个统一、科学、标准的数据库,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大部分公司的做法是自己构建数据库,加入临床上确认的和科研上研究比较多的一些突变位点,受检者测序后和这个数据库进行比对,看看有没有出现这些突变。然后根据这些突变发生的情况,给出一个患病的百分比概率。但是,问题在于:1)这个数据库是否可靠,很难证明。有相关性也不代表就是因果 2)已明确和临床疾病有关的突变实际上是相当少的,很多突变即使有了也不一定就意味着会发病 3)除了遗传病(如罕见病)以外,大部分疾病是多基因相关,并且和后天环境也很有关系,单靠基因测序并不能够完全模拟发病的所有相关因素 4)这个百分比概率是用什么软件模型算出来的,软件是否靠谱,很难说。即便说个体的患病风险比正常人群高了5个百分点,是否说该个体就有更高的患病可能,很值得商榷,对临床也没有任何指导意义,概率并不能用于进入临床诊疗标准。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几乎每一家公司测出来的疾病风险都不同。目前的风险评估预测,除了影响心情以外,没什么实际意义。  至于一些什么儿童性格基因和天赋基因商业检测,更加荒唐。学术界至今没有公认哪个基因跟天赋有必然联系,拿着一些发表的探索性研究文章,就说是业界证实的结果,忽悠行业外的老百姓赚钱,既不科学,也不道德。  2. 是否应该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从科研角度来说,完全没有问题,但在临床应用方面就不是了。除了遗传病以外,目前很多基因和疾病的关系都只是“可能”,还没有定论,即便是BRCA1,也只能说近乎“公认”跟遗传性的乳腺癌有关。一堆解释不清的测序结果,对医生和病人来说都没有意义,病人却因此要承担更高的检测成本,未来不会得到卫生政策部门的赞同。检测某肿瘤,是否一定要测一大群基因?和肿瘤的关系都明确相关吗?这些基因对该肿瘤的诊治意义有多大?临床诊断指标,“多”不重要,“明确”才最重要,有多个明确相关指标,则是好上加好,利于综合判断,而做多少检测,还要从临床实际判断出发。这就好像你发烧咳嗽到医院去看病,医生除了给你验血常规以外,又给你查生化全套,又给你查SARS病毒,又让你去做包括PET CT在内的所有影像学检查看看是不是癌症,末了再来个骨髓穿刺查白血病,因为癌症和白血病也可能引起发热,会不会有人接受呢?具体工作中,医生还是会结合病人主诉、流行病学资料、病人经济能力、生活行为、前期治疗观察等因素,确定首选检查手段,根据经验分步进行鉴别诊断。所以,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果,目前给临床带来的无所适从要多于指导意义。更不用说应该测多少倍的深度,这方面连个标准都没有。各种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库,跟大量的重要临床数据(如肿瘤大小,家族史,药物使用,其他诊断数据)没有足够关联,因此未来也不一定有用。  医生的诊疗,会包括通行的标准诊疗和标准流程之外的探索性诊疗两部分。后者是医学进步的动力,但在当前中国的医患环境下越来越少。尽管如此,对于标准诊疗无解的病人,医生会尝试非常规的诊疗寻找突破,这种极端情况下全基因组测序是有一定价值的。我们有时会见到这样的例子,无法确诊或治愈的病例,通过测全基因组后发现了某个突变,根据该基因突变对应的蛋白质功能和表观性状,最终得到确诊或是找到了某种对应的药物(用于其他疾病的或是还没上市的)。但是也有测了全基因组什么办法也没找到的,比如说乔布斯同志。这种诊疗不能成为目前医疗的主体,因为不确定性太多,它没有办法替代现行的医疗模式。  3. 任重而道远——生物信息学的瓶颈  高通量测序是通过把提取的样品DNA打成小片段,在机器上进行大量平行测序,然后将读取的序列信息拼接成完整序列,和参考序列进行比对,这里需要很多的生物信息学工作。因此,在拼接的过程中难免有算法误差,另外打碎DNA片段的实验步骤也有重复性的问题。由于突变位点不是每一次测序都能测到,因此需要测很多次,有时候甚至测到上千次,这也是高通量测序会产生海量数据的原因。测到目标区域的平均次数称为测序深度,如测100次就称为100×(倍)的测序深度,专业一点来说是测到的碱基总量除以基因组碱基数量的的大小。患者得到的数据,到底是30×还是100×还是2000×测序来的,一般人不知道。而测序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出的突变,是真实存在还是测序产生的误差,也见仁见智。目前来说,到底要测多少倍才算比较准,都是按照业界通行的理解来进行的,在临床应用上尚没有法定的标准,也给如何统一各家公司自己的数据库出了个难题。如果这个数据库要用于治疗目的,那么是在什么临床环境下测的数据,也很少有人提及。  另一个是海量数据带来的计算机存储问题。人类基因组3.2个G,测50倍的通量就要160G,光数据存储一个小硬盘就用掉了,想发展大数据,搞云计算来比对,以现在的网络传递起来还是很慢的。做科研还好,但在临床上,基因组数据带来的效果还不足以无视这些额外产生的计算机集群负担,有点像互联网之初要用Modem等待漫长的滴答音后才能接通Internet一样,影响了公众对互联网的接受度。这方面的瓶颈也许要等到新的技术出现才会突破,如新的图形存储格式,新的算法,新的通信协议,等等。或是新的测序技术出现将现有的生物信息学过程彻底抛弃。  目前的生物信息学解读主要还是侧重于测序结果的解读,随着HTML5协议的出现,可视化的基因组学浏览器已经有了很多发展,界面更加直观,也减轻了很多后台服务器的负荷,但是还是面向专业技术人员的,并没有完全发展到临床信息的解读,因为这个同时需要很深的临床专业知识。仅仅是基因测序的结果拿给临床医生看,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看得懂,在临床的应用程度可想而知,更不用提医生如何向病人解释他为何根据基因测序结果要采取某种临床干预。大多数临床医生更希望把基因测序作为一种标准化操作工具,而非了解该工具本身。而目前基因测序的数据结果到临床医生工作中的直观指导,还存在相当的距离,基因组数据无法被医生搜索、共享和理解。临床客户的两个基本诉求:“安全”和“标准”,基因测序尚不能实现。数据格式标准不能统一,临床指征与基因检测结果关系的专业数据库的缺失,使得基因测序在临床应用上受到生物信息学的很大束缚。  4. 肿瘤基因测序难以大范围推广  肿瘤的基因测序是当下的一个热点。由于肿瘤和基因组有一定的关系,使得行业外产生了很高的期望值。但它有两方面的主要瓶颈:临床机理和临床操作。目前市场上肿瘤基因测序有肿瘤的靶向治疗指导和肿瘤的易感性基因检测。肿瘤的易感性基因检测存在相当大的争议,严格来说没有临床价值,因为肿瘤与基因关系的基础理论仍然不足,可临床确认为高度肿瘤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基因几乎没有,单是“肿瘤易感性基因”这个有因果意味的定义就很有问题,作为肿瘤的大面积常规筛查说服力有限,即便做了,基因结果和肿瘤的确切关系也根本说不清楚。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肿瘤易感性基因检测不是一个合理的方向。肿瘤的的家族史倒是跟遗传有关,但像遗传性乳腺癌检测与其说是肿瘤基因检测,不如说是广义的遗传病基因检测更好解释些。相对而言,用于靶向用药指导的意义比较明确,但这个市场会被定量PCR和常规一代测序分走一些,另外人种和地域可能会影响对同一基因的突变位点的选择,没有标准。现在的靶向药物类别不多,进入标准指南的就是肺癌的EGFR和ALK基因,转移性结直肠癌的kras基因,和黑色素瘤的braf基因检测,其他的基因靶点检测都属于医院自行开展,测算市场刚性需求时比较容易有水分。一个与学术无关的现象是,即便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该药物可能无效,病人若没有其他选择,还是可能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使用该药物,使得基因检测的意义可有可无,导致医生做基因检测的动力下降或动机改变。  在临床操作层面,目前肿瘤基因测序没有专门的收费标准,基本上都是套用按位点做基因测试的收费标准来的,各省物价,一个位点在250-600元不等,这个价格对高通量基因测序来说不合算,但由于高通量测序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一次性测很多位点,因此一般来说是按照多个位点进行收费,限于病人经济承受能力,一般市场收费在4000-8000元不等。这方面该测多少位点,收费怎么计算,还缺少相关的政策。另外,肿瘤基因检测临床实施并不方便(血液肿瘤除外),区别正常突变和肿瘤基因突变对人员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由于肿瘤的基因组不稳定,常产生耐药突变,作为疗效检测的话,需对肿瘤病人多次肿瘤部位取样活检,无疑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操作难度。而且,是否要同时取癌旁正常组织一同测序,这部分收费是否要病人承担,政策上都没有定论。  最近液体活检受到重视,是指在外周血中寻找脱落或凋亡释放的肿瘤细胞DNA(ctDNA)进行基因测序。这种取样方式大大好于组织取样,长远来说可能适合癌症复发的早期检测,但距离临床应用还比较遥远。循环肿瘤细胞DNA是不完整的DNA碎片,需要大量基因测序,大量的生物计算拼接,误差不好控制。还有怎样确保减少假阳性,和肿瘤目前的TNM分期如何对应,这些技术问题都需要时间。一个现实问题是:如果ctDNA结果提示肿瘤,但病人去做了PET-CT也没有发现病灶,病人该怎么办。相对而言,寻找循环肿瘤细胞(CTC)辅助以基因测序验证可能是一个比较有希望的方案。CTC可以得到完整的肿瘤基因组,作为诊断指标在临床上也容易界定,不过如何保证CTC的捕获效率,目前没有最理想的方法。  总之,肿瘤的机理过于复杂,基因测序和实施临床干预还不能顺利对接,操作层面和政策层面还有很多困难,远非理想的应用状态。从远景来说,随着靶向药物的开发和肿瘤免疫的进展,基因检测的需求长期存在。但目前还受制于大数据如何积累,如何搜集标准标本,如何建立大分析平台,短期内无法解决。一部分临床需要的基因检测用更简单便宜的PCR或FISH即可解决问题,并不需要高通量测序。当下很多人热衷于用科研思路去解决临床问题,但医疗不同于科研,必须考虑很多的社会人文因素。而肿瘤这样一个热点市场,作为一个公司要长期生存的话单纯依赖这方面业务需要谨慎。等到这些瓶颈解决有希望盈利的时候可能又出现新的替代技术了,这是一个受到很多关注但技术路线变化可能性非常大的市场。  4.最大的瓶颈—全社会的认知和现行医疗体制  医学本身并不是面向大众的科学,基因科学更加小众。基因与疾病的关联的社会认识程度还不高。大部分患者、医生、政策部门、投资人,都不是很了解基因测序的知识。普通老百姓很难说清楚基因是怎么回事,有些人还以为遗传病就是精神病,大量临床医生对基因测序的理论基础也很难理解,何况这个技术还在不断更新。在这样一个现实环境下,基因测序在未被充分检验之前就投入了医疗这个高度监管行业的应用,某种程度上讲是危险的,对基因测序技术应用的误读误用,会影响其本身健康发展,损害它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所需要成长的空间,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全社会还需要更多参与到基因科技的普及中。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信息量的大增,今天患者越来越参与到对他们自身诊疗的决策过程中,知识程度的不对称和诊疗话语权的分配无法协调,也是今天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个传统医疗体制正在变化的时代,基因测序若得不到正确的理解和实施,会被拔苗助长,最终和体制不能结合而失去发展。基因测序用于临床干预来说很多结果还很模糊,又不能带来健康行为的根本改变,相关的法规也还缺失。临床诊疗过程需要的是基因测序的临床解读而非技术解读,但目前实施医疗的主体——医院和临床医生,对这一传统医学知识体系之外的技术还需要学习,而基因测序的检测提供者只提供技术,临床应用责任因为缺乏相应法律保护而没有承担主体,这一体制瓶颈约束了基因测序的发展,需要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为了解决基因测序结果到临床应用的连接问题,2015年成立了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开始了遗传咨询师的定期培训班,迈出了开拓性的一步。但如何应用于医疗实践,还缺少合理的制度支持。如何对临床标本的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标准化描述、评估和溯源,是当下医疗体制的瓶颈。生老病死是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在相应的瓶颈没有突破之前,基因测序只适合少部分地用于医疗实践,绝不适合在全社会推广应用。  未完待续,精彩内容请关注后续系列报道: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三):什么才是护城河?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四):对未来的预测和建议  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柴映爽,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学士和国家CDC病毒所基因工程学硕士。曾在欧美制药公司工作,2004年初进入Life Technologies 的前身Applied Biosystems公司工作至今,见证了十年来中国基因科学和分子诊断的飞速发展。个人兴趣在于研究基因科学的最新成就,致力于推动成熟的基因科学成果进入中国分子诊断市场并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使得中国的患者能够受益于最新的分子诊断技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作者所供职机构无关。
  • 风口上,不光猪能飞起来——由新冠疫苗联想开去……
    在后疫情时代,新冠疫苗研发竞速赛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内新冠病毒疫苗陆续获得批准上市,疫苗生产企业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截至2月26日,国家药监局披露,已附条件批准我国4款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其中包括3款新冠灭活疫苗和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疫苗研发5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7款进入III期临床。据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封多佳介绍,我国已经布局18条新冠疫苗生产线,到2021年年底,预计我国生产的新冠疫苗总产能将会超过20亿剂,到明年年底有可能突破40亿剂。这意味着,除了新冠疫苗研发生产企业外,与疫苗生产流通息息相关的生产、存储、实验等设备及耗材也将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且确定性更强。风口上,不光猪能飞起来,苜蓿草绝对能飞得更高。小编将分别撰文,浅析一下这些疫苗相关外围设备及耗材的市场发展前景。新冠疫苗产能的大幅提升首先利好的是疫苗生产设备。根据相关法规和管理条例要求,活病毒的培养必须在P3级别的实验室之中进行。在生产阶段,疫苗企业根据已批准的疫苗工艺流程完成生产车间建设、疫苗生产、疫苗罐装等步骤。疫苗生产车间需要严格按照 GMP 标准建设,对建设主体要求极高;疫苗生产涉及填料、培养基、佐剂、胰蛋白酶等原料的添加;疫苗罐装主要涉及疫苗玻璃瓶、胶塞、预灌封注射器等医疗耗材的使用。据相关推测,国内建设符合GMP要求的生产线通常需要约3亿-5亿元的资金投入,我国目前有13家企业开展了新冠疫苗产能建设,也就是至少39-65亿的国内市场,此外,出口国外市场也有着广阔的空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国产新冠疫苗已在全球超过十九个国家开打,且数量还在增加之中,包括巴西、土耳其、巴基斯坦、墨西哥、柬埔寨等国家。已有至少10位外国首脑或最高领导人公开接种了中国疫苗,包括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外、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约旦首相哈苏奈、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巴林王储兼首相萨勒曼、秘鲁总统萨加斯蒂、智利总统皮涅拉、匈牙利总统阿戴尔和总理欧尔班。图为智利一名老人在接种科兴疫苗。(图片来源新华社)在疫苗生产设备领域,涉及到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有东富龙(300171)、楚天科技(300358)、迦南科技(300412)、新华医疗(600587)等。根据这四家公司2021年1月份相继披露的业绩预告(见表1)显示,除新华医疗2020年预计净利同比减少之外,东富龙、楚天科技以及迦南科技2020年预计净利润均实现了明显的增长,增长幅度从20%到240%不等。表1. 东富龙、楚天科技、迦南科技、新华医疗2020年预计净利润及增长率公司名称主营产品2020年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东富龙医用冻干机及冻干系统1.83亿元~2.22亿元增长180%~240%楚天科技水剂类制药装备4.52亿元~4.96亿元增长210%~240%迦南科技制药装备6157.70万元~7697.13万元增长20%~50%新华医疗医疗器械、制药装备1.21亿元~2.91亿元减少66%~86%东富龙是国内知名的冻干机设备制造商。据了解,现代生物制品特别是生产疫苗、血制品,其最核心的一种必备制造设备就是冻干机,东富龙在冻干工程设备系统上拥有1000多项专利。疫情发生后,已有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与东富龙公司签订了冻干工程设备系统的生产订单。而在制药装备领域,楚天科技和迦南科技都是行业龙头企业。其中,楚天科技主营业务为水剂类制药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的西林瓶生产线和智能后包装生产线是疫苗生产的关键设备,智能后包装生产线更是占据目前国内七八成的市场份额。迦南科技的经营范围则主要是固体制剂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在疫苗注射环节,很多主流疫苗都使用预灌封注射器(预充针)。就目前获批上市的国药、科兴中维等新冠疫苗情况来看,也均为预灌封注射器。据了解,预充针技术的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使用方便,注射效率快;二是可以避免污染和配液过程中穿刺橡胶导致的针尖钝化,且产生的医疗废物少。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疫苗玻璃瓶紧缺的情况下,现有的安瓿瓶、西林瓶可能会被淘汰,预充针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而与此相关的灌装设备企业则有望迎来巨大利好。当前,东富龙和楚天科技都能够提供“吹、灌、封一体化”(BFS)的灌装设备,用于预充针的灌装。据了解,BFS的核心是“吹塑”,塑料瓶或塑料袋是直接在生产线上吹塑而成,灌入药液后直接密封,主要用于灌装一般的大输液、水针、滴眼液等。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预充针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体积大、运输和储存不便的缺点。另外,与“玻璃瓶+注射器”的组合相比,预充针的价格也更昂贵。沿着这条产业链往上,国内目前可以生产预灌封注射器组件的企业主要有山东威高、山东药玻、宁波正立、淄博民康等。外资巨头BD 2016年则是在苏州启动了国内首条预灌封注射器生产线。(未完待续)扫二维码加绿仪社为好友 及时了解科学仪器市场深度分析!
  • 贴息贷款政策全程梳理, 被1.7万亿拉到风口只是大型仪器?
    为了更好地帮助仪器用户通过此次财政贴息贷款选购适合的仪器设备,仪器信息网联合多家优质仪器厂商上线了专门的仪器展示专题,提升用户选购仪器的效率;同时面向广大仪器厂商进行征稿活动,仪器厂商可围绕“2000亿贴息贷款政策下,如何助力快速选型采购”这一主题进行原创稿件创作(字数不少于1500字),稿件一经采用将发布在仪器信息网上并收录到相关专题中。专题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topic/txdk2022.html9月7日,国务院会议提出“对高校、职业院校和医院等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申请贴息截至今年12月31日”。9月9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发布“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关于抓紧做好科学研究重大仪器设备采购和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预通知”。9月13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发布“关于抓紧做好项目储备工作的预通知”。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9月29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审计署、银保监会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财金〔2022〕99号),将贴息贷款进一步推进落实。从目前统计已公布贷款和各高校不断涌现的仪器采购计划不难看出,绝大部分资金流向教育领域:10月5日某行公布中南大学42亿元,西安交通大学38亿元,山东大学32亿元,华中科技大学5亿元,复旦大学2亿元等。仪器设备上,从各高校公布的采购需求,色谱质谱、电镜、核磁、在线测试等百万级以上设备是首选,也符合“科学研究重大仪器设备采购和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工作”要求。那么被1.7万亿贷款拉到风口只是大型仪器?从整体上看,大设备的贴息采购必然直接或间接影响基础仪器设备的需求。首先,色谱质谱类、电镜类、热分析类、在线测试类、光谱波谱类等大型仪器肯定是巨额贷款前后的第一申报和采购对象。但不止如此,不少大型设备除本身自带附件外,其对样品前处理等准备的设备也有着高要求,例如特殊实验环境的自动称量设备、icp元素检测前的称量精度直接影响定容稀释进而影响到测试结果,液体核磁、液相色谱样品称量和超声溶解处理、热分析TGA、DSC测试前的称量制样等。 为了形成一套完整的测试分析系统、保证仪器使用的规范和安全性,配套的可靠基础设备也会受到青睐。另一方面, 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财政预算增长6.8% ,达到330亿元。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在贴息贷款解决部分大设备预算的同时,剩余资金也可能给实验基础设备的改善带来一个合适机会。最后,科研和教学作为高校办学的两个中心 ,科研大型设备一路高歌的同时,教学设备自然也不能失去平衡,在全面发展的目标下,实验教学相关的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pH计、电位滴定仪等基础仪器和解决方案也会成为化学、生物、材料等各类实验教学中心申报的百宝箱。 一键联系申报,精美礼品放送
  • 如何选择仪器进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检测
    近年来,办公室、写字楼、商场和宾馆都已较普遍地采用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统计发现,20世纪90年代后建成的写字楼、饭店、商厦玻璃窗都是封闭的,可开启的窗户没有了。换气通风均靠空调系统,如果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很难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极易引起人群发生军团病、过敏性疾病等。由于有些使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单位为了省电,减少空调通风次数,致使新鲜空气不足。更重要的是,有些物业只注重集中空调的外部清洁,即清洗通风口,而对黏附在通风管道内部的灰尘,甚至死苍蝇、蟑螂、老鼠却无可奈何。管道内藏污纳垢,成为病菌生长的温床。所以,我们更要充分的认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给我们造成的危害。  集中空调不及时清洗带来的危害的有:  1.空气置换效果较差  2.积尘诱发细菌滋生  3.寄生物和昆虫的摇篮  4.滋生细菌,传染疾病  5.风阻加大、损耗能源  因此,提高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质量,对减少传染病通过公共场所传播的机会,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指标需要进行经常性的监测,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定期的消毒、除尘、清洗,以保证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  为此,国家卫生部还先后颁布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明确规定了空调系统卫生指标,检验检测方法,空调系统净化消毒装置的检测方法,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等详细内容。  保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通风质量,执行国家卫生部的管理办法,达到规范要求,主要措施归纳为两个方面:1.监督监测;2.综合治理。  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办法和三个规范要求,结合仪器的性能指标,考虑现场快速检测、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易于维护、稳定可靠、智能化、系统集成和国际国内领先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就实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监督监测和综合治理所需仪器,我们在此与各位领导、专家来讨论如何选择和优化配置仪器。以下是我们推荐的相关产品。  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检测仪器  卫生规范中规定新风量卫生要求为≥10~30(m3/h.人)(不同的公共场所)  检测方法:风管法,即直接在新风管上测定新风量。  选用仪器:皮托管法,风速计法(当风管内的动压值小于4Pa时,可用热电风速仪测量风速)  1、 新风管内的新风量测量  新风管的风量是通过某一断面的面积与该断面的平均风速计算出来的。  美国TSI公司生产的9555型多参数通风表是测量新风管新风量的最佳选择。  它具备如下主要特点  1.手持式仪器,携带方便;  2.操作简单:直接将风速探头插入新风管就能自动计算平均风速并根据输入的风管截面积直接显示风量;  3.具有差压检测和风速检测功能,当风管内的动压值大于4Pa时可采用皮托管法;当小于4Pa时用风速计法检测风量。完全适合各种风管内的风量的检测;  4.提供温度和湿度测试功能,同时支持露点温度测试功能,可有效监测管道内的露点温度避免管道内结露从而滋生微生物。  方便性:仪器具有可拉长带有刻度的风速探头,拉杆上的标尺可以测量风管的尺寸并可直接输入仪器,仪器直接显示出新风管内的新风量。  智能化:包含 TRAKPROTM 和 LogDat2TM软件,用户可自定义测试数据组的名字,手动或连续的数据记录功能。  多样化:可选配差压传感器,配备有多个宽量程、插拔式探头。用户可根据实际测试的需要,从多种具有不同功能的探头中选用最合适的。只需简单的插上探头,即可实现多种测试。这些探头可测量风速、温度、相对湿度、CO 和 CO2。可以计算的参数包括风量、热流、紊乱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  2、出风口的风量测量  美国TSI公司8371型和8375M型套帽式风量罩是非常有效的选择。  直接读数:避免传统的风管截面测试风量的繁琐的工作,同时由于出风口的湍流使在出风口测试风速在计算风量无法实现,选择套帽式风量罩则避免该问题能直接测到风量。  便于携带:TSI 8375M是一种在风口可以快速读取空气流速流量的多功能电子检测仪。8375M套帽风量罩采用人体工学设计,重量轻便,便于个人操作携带,节省测量时间。  多样化:丰富的可选的附件,满足多种参数测量的要求,可分离的数字压力计配合皮托管,空气流量,温度,矩阵速度或相对湿度探头可进行其它应用:测试压力差,皮托管法测量风速和风量,手持式16点风速矩阵测量风速,选择空气流量探头测量风风速和风量,温度探头,温度湿度探头,多种可选套帽尺寸满足各种风口的风量测量。  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检测  空调风口的风带有灰尘会污染直读式可吸入颗粒物检测仪器的气室,但是如果仪器带有鞘气系统就可以隔离光学室内的气溶胶,保持光学洁净。对于准确的检测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保护仪器的气室减少维护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DUSTTRAK II 8530型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监测仪可以直接测量灰尘、烟雾、浓烟和薄雾中的气溶胶。并具有鞘气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灰尘的污染问题。  智能化:可编程数据资料记录功能使 DUSTTRAK II 台式监测仪适用于无人监测。  数据远传:仪器可以和USB(设备和主机)、以太网、模拟计算机和警报输出一起,可以远程接收实时的PM10浓度数据。  PM10超限报警性:针对瞬时或 15 分钟短期暴露限定(STEL)。用户设定点的报警输出会发出警告。当PM10浓度超过标准值时,可以有声光报警提示。  光散射法和称重法集于一身:采样光散射法瞬时粉尘浓度测量的同时,可以使用一个 37mm 的过滤盒进行重量分析,方便进行参考校准。  准确性:可以通过外部调零模块进行自动调零。这个选件可用于长时间采样。采样期间对仪器进行调零,可以把零点漂移带来的影响最小化。  数字和图形显示:新型绘图式界面以及彩色触摸屏;通过数值或者实时变化曲线同时显示测量统计值。  三、送风中微生物检测仪器  QT30&4046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用国际公认的安德森采样器,稳定性好,电源采用交直流两用型,配套美国TSI生产的高精度4046型流量校准器,连续监测采样流量,使采样更可靠。  采样原理:六级筛孔空气撞击式采样器,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可以与国产的90厘米采样平皿配套使用。  方便性:充电锂电池供电,充满电后可以工作5小时;也可以连接AC/DC电源变换器用交流供电。  准确性:4046型数字流量校准器,连续监测采样流量,使采样更可靠。  四、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卫生安全性检测  1、紫外吸收原理的臭氧检测仪测量臭氧浓度,克服了电化学原理臭氧仪的横向干扰,具有高的精度,小巧的体积和低功耗。是远程和监测的理想选择。  特点:  高精度:(1.5 ppbv),  可分析的范围:1.5 ppbv 到 100 ppmv  低功耗:12V DC (4.0 W)  智能化:RS-232输出时间/日期,O3浓度、温度和压力(加上附加的输入)  2、国标法总挥发性有机TVOC气体检测(符合GB/T 18883,热解析/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SP530和730型个体采样器配合TVOC 专用吸附管是现场采集TVOC气体的合理选择。  智能式电池管理系统:以分钟显示运作时间;对电池寿命实时计数而不是以%显示  高级的流量控制:内置精确的流量计。只要设置能需要的流量值并开始采样,就可以简单的进行校正,而无须再像以往那样逐日监测校正如此费时了。  流量数据采集 :内置数据采集器,可连续记录流量读数,并且即使存在干扰气流也能准确计算总样品量。此外,使用TRAKPRO数据分析软件把数据归档并下载到您的电脑,就可以显示和打印样品记录历史,一个样品记录模板还包含了您的额外记录需求。  简易键盘编程:采样时间;流量设置;键盘锁  低流量采样和显示:SP730已内置低流量适配器,可进行低流量采样和显示流量。  当人们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开始关注到空气污染,讲究空气质量更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上面我们介绍的几款集中空调检测设备以及我们从事经营空调通风检测设备的丰富经验和专业认知能力,相信我们的建议或彼此更多的交流能给您提供一个更好的方案和解决办法。真正的使您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 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公布,多个仪器项目上榜
    2021年5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共评选出中国专利金奖预获奖项目30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预获奖项目10项,中国专利银奖预获奖项目60项,中国外观设计银奖预获奖项目1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预获奖项目826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预获奖项目56项,多个仪器相关专利在列。其中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预获奖项目的有:清华大学,北京盈德清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气化炉”;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鱼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江苏鱼跃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南京鱼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一种呼吸机”等。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外观设计金奖预获奖项目的有: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彩色超声诊断仪”;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的“质子治疗装置”等。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银奖预获奖项目的有: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科技有限公司“一种超声成像的方法和装置”;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连续高温延伸 和不间断切割玻璃棒的方法及其设备”等。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外观设计银奖预获奖项目的有: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酸检测分析仪”等。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预获奖项目的有: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脉冲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多试剂针生化分析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一种核燃料组件高能X射线无损检测装置”;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种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深圳市时代高科技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全自动真空预热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一种磁共振化学位移编码成像方法、装置及设备”;湖南宇晶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一种流体抛光机”等。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预获奖项目的有:济南金威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激光切割机”等。(一)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预获奖项目(30 项)序号专利号专利名称专利权人发明人1ZL201010155563.X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信令配置系统及方法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王瑜新,戴博,郝鹏,梁春丽,喻斌,朱鹏,杨维维2ZL201110021494.8一种关节软骨修复再生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北京万洁天元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敖英芳,张辛,何震明,马勇,周春燕3ZL201110044695.X气化炉清华大学,北京盈德清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张建胜,马宏波,顾大地4ZL201110146287.5左心耳封堵器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李安宁,张德元5ZL201210019996.1制造永磁电机转子的方法浙江大学方攸同,马子魁,黄晓艳,卢琴芬,马吉恩,张建承,陈威6ZL201210073412.9语音识别方法及系统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潘青华,鹿晓亮,何婷婷,王智国,胡国平,胡郁,刘庆峰7ZL201210367974.4一种桥梁用Q345qDNH 耐候钢的焊接方法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徐向军,贝玉成,范军旗,单亚廷,刘壮,刘振刚,曹磊,刘洪柱,陈英杰,马立鹏8ZL201210378282.X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调节基片边缘区域制程速率的方法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叶如彬,尹志尧,倪图强,周宁9ZL201310258289.2抗 PD-1 抗体及其应用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君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陈博,武海10ZL201310642578.2臂架振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系统以及工程机械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曾光,付玲11ZL201410005804.0一种抑制骨传导扬声器漏音的方法及骨传导扬声器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齐心,廖风云12ZL201410105700.7基于 177 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及其核电站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吴琳,张森如,罗琦,刘昌文,李海颖,曹锐,冷贵君,蒲小芬,张富源,王华金,曾忠秀,钟元章,李庆,康志彬,卢毅力,李兰,汤华鹏13ZL201410175831.2一种城市污水改良2A /O 强化脱氮除磷处理装置及工艺华南理工大学,贵州科学院周少奇,周晓,黎强,周娟14ZL201410827891.8一种倒装焊耐潮湿防护工艺方法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赵元富,姚全斌,李京苑,练滨浩,熊盛阳,黄颖卓,姜学明,田玲娟,林鹏荣15ZL201510003057.1一种闪烁脉冲的数字化方法苏州瑞派宁科技有限公司谢庆国,张求德,龙岸文,熊章靖16ZL201510061590.3一种高速轨道车辆转向架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张振先,周平宇,马利军,丁叁叁,崔志国,张国平17ZL201510197266.4液晶组合物及液晶显示器件江苏和成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戴慧娟,韩文明,丁文全,李鹏飞,徐海彬,贺笛,刘云云,姚利芳,马文阳,马定福,张鹤鸣18ZL201510245651.1一种仿生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蒋官澄,宣扬,张县民,伍贤柱,陈俊斌,欧阳伟,罗陶涛19ZL201510354808.4一种制备氢化 C9 石油树脂的方法大连理工大学梁长海,李闯,张淼,靳少华,汪镭20ZL201510482896.6一种部分支化部分交联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大学孙焕泉,曹绪龙,黄光速,宋新旺,郑静,刘坤,姜祖明,陈晓彦,李江波21ZL201510543206.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薛笛22ZL201510563338.2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方法和系统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王海峰,吴华,田浩,赵世奇,孙雯玉,吴甜,忻舟,马艳军,吕雅娟23ZL201511027492.4金属构筑成形方法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殿中,孙明月,徐斌,刘宏伟,李依依24ZL201610133889.X一种深部矿电磁探测方法与装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底青云,王中兴,付长民,安志国,王若,张文秀,杨永友,陈彬彬,薛国强25ZL201610784961.5敞开式掘进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刘飞香,程永亮,郑大桥,何其平,梁海斌,李深远26ZL201611092558.2风电臂翻转方法及起重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单增海,赵瑞学,陈志灿,贾体锋,王守伟,张正得,于敬利,张平海27ZL201680040482.0PD-1 抗体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H. 巴鲁亚,陈乘,刘晓林,曾竣玮,俞德超28ZL201810141010.5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和装置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卓明胜,程琦,陈培生,刘华29ZL201820240430.4一种呼吸机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鱼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江苏鱼跃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南京鱼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赵帅,尤景良,潘能御,郑燿明,杜文芝,郭建明,朱晶,张宏圣,乐志超,张佳30ZL201910220358.8提高玉米浸泡效果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佟毅,李义,陶进,潘忠,张媛,焦琳(二)第二十二届中国外观设计金奖预获奖项目(10 项)序号专利号专利名称专利权人设计人1ZL201230168771.3彩色超声诊断仪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尼克,周夏君,奚水2ZL201530461954.8插座(GN-U303U)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诗博,杨涛3ZL201630332527.4汽车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廉玉波,唐文全,范吉晗,侯晓光,余舒鹏,宿伟,杨静4ZL201730117501.2客车(Q)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于伟,姬冰,李正平,邵杨,辛冰,朱卉甫,陈东洋5ZL201730438354.9充电桩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克里斯托马森,徐周虎,吉姆巴斯特,夏丽建,杨潮,赵志凌,罗瑞斌,邵洁,郝天磊,侯文洁,帕特里克尼尔麦戈德里克,克里斯托夫普罗塞,马修加伍德,迈克尔崔普尔6ZL201730527939.8质子治疗装置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宋云涛,魏江华,毕延芳,常佩,冯汉升,陈永华,陈根,杨庆喜,丁开忠,李君君7ZL201730635075.1汽车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张利华,杨效东,马万兵,赵里,何涛,何春娟8ZL201830122705.X空调器柜机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王丽,李剑波,刘为,黄泽平,张鹏,江云香,谭普兆,李雄威9ZL201930060651.3汽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陈政,邓鑫,胡健,胡旺,韩文一10ZL201930063921.6轨道车辆车头(2018-02)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丁叁叁,张冶,王学亮,梁君海(三)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银奖预获奖项目(60 项)序号专利号专利名称专利权人发明人1ZL200410026366.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连接方法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成来飞,张立同,徐永东,刘小瀛,童巧英2ZL200710078430.5人工肝肾支持系统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光勇,任应祥3ZL200910025721.7直流融冰的主回路设置方法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傅闯,田杰,康鹏,陈赤汉,晁剑,陈松林,赵杰,赵立进,张迅4ZL201010102928.2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连续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的方法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匡立春,毛志强,孙仲春,肖亮,罗兴平5ZL201010129014.5一种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失效时的液压控制系统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刘祥伍,周立亭,于新涛,宋延彬,梁健,郭明忠,李卫强6ZL201010222155.1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杜艳泽,关明华,王凤来,刘昶7ZL201010569722.0一种上报信道状态的方法及装置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苏昕,高秋彬,拉盖施,沈祖康8ZL201110393379.3一种超声成像的方法和装置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科技有限公司桑茂栋,冒祖华,吉挺澜9ZL201110437098.3一种测井方法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随钻测控技术中心杨锦舟,李作会,林楠,魏宝君,刘庆龙,隋旭强,肖红兵10ZL201210082553.7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唐仁茂,徐柏颐,唐海涛,欧阳强,闵文林,周九兰11ZL201220387259.2可隐藏送风口的空调器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毛先友,刘志强,万明,刘期伟,李向阳,李强,张浩,陈良锐,李雯,汪海路12ZL201220632953.6硬开顶集装箱及顶盖吊具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吕国权,陆新林,王爱军,李爱华13ZL201280073663.5一种加工性能改善的交联聚乙烯组合物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陈学连,梁文斌,牛艳华,赖世燿14ZL201310010944.2双智能水下机器人相互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哈尔滨工程大学李晔,庞永杰,李一鸣,吴琪,苏清磊,陈鹏云,姜言清15ZL201310011055.8一种实现分段温度补偿的无热阵列波导光栅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来,赵小博,胡家艳,马卫东16ZL201310036767.5一种基于手性四面体构象改变对目标DNA 浓度进行检测的方法江南大学胥传来,严文静,匡华,王利兵,徐丽广,马伟17ZL201310208594.0星敏感器和有效载荷的姿态基准偏差估计与修正方法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刘一武,汤亮,陈守磊,朱莲枝,丁嘉茹,严欣颖,刘端,胡少春,郭廷荣18ZL201310248660.7氮化物荧光粉、其制备方法及包括其的发光装置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刘荣辉,刘元红,徐会兵,何华强,高慰,何涛,陈观通,夏天19ZL201310396098.2一种 Co 和 Al2O3 复合的纳米管阵列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王磊,初乃波,黎源,叶飞,李作金20ZL201310560572.0一种 N-苄基色胺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旦大学杨青,匡春香21ZL201410001603.3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赵亚利,曾二林,傅婧,许芳丽22ZL201410049186.X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余冬,王汉阳,李建铭23ZL201410105598.0一种用于精密装配的两级并联机器人装置清华大学,山东亿九电气发展有限公司邵珠峰,尤政,王立平,唐晓强,张兆坤,刘志华,高东川,王长伟24ZL201410124379.7一种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苏丽丽,石雅琳,韦永继,张永25ZL201410381365.3OLED 显示装置及其封装方法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嵩26ZL201410515073.4覆铜板用高CTI无卤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珠海宏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吴永光,林仁宗,宋黄明27ZL201410636507.6一种超高温抗盐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杨小华,林永学,王琳,王治法,钱晓琳,李胜28ZL201410694935.4一种配电网末端的储能系统同期控制过程电压修正方法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李群,袁晓冬,李强,张祥文,柳丹,吕振华,吴盛军,陶以彬,李官军,胡金杭,周晨,余豪杰,冯鑫振,曹远志,刘欢,杨波,赫卫国,鄢盛驰29ZL201410854148.1主动降噪耳机及应用于该耳机的降噪控制方法和系统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刘崧,王林章,李波30ZL201480011008.6PD-l 抗体、其抗原结合片段及其医药用途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袁纪军,屈向东,林菊芳,叶鑫,曹国庆,陶维康,张连山,张蕾,扬莉31ZL201480080337.6复合磁路双永磁体电磁铁及复合磁路双永磁体高速电磁阀哈尔滨工程大学范立云,刘鹏,马修真,白云,宋恩哲,李文辉,费红姿,董全,赵建辉32ZL201510022474.0一种连续高温延伸和不间断切割玻璃棒的方法及其设备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建卫,庄卫星,张贤根,赵海伦33ZL201510117108.3无线通信组网的方法北京邮电大学,无锡北邮感知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彭木根,闫实,项弘禹,党甜34ZL201510179300.5对虚拟网络进行恢复的方法和系统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鳇峰,雷建35ZL201510301333.2一种基于 Ms7 基因构建的多控不育表达载体及其用于保持和繁殖玉米隐性核不育系的方法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华博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万向元,谢科,吴锁伟,李金萍,安学丽,张丹凤,肖中华,刘慎思36ZL201510309979.5非完全对称渐开线齿轮及其加工方法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颜力,吴全衡,刘忠伟,文超37ZL201510453835.7一种用于大马蹄形断面隧道的可现浇支护的盾构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李建斌,贾连辉,于少辉,范磊,董艳萍,龚廷民,王小涛38ZL201510803956.X一种动力分散型轨迹跟随的胶轮低地板智能轨道列车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冯江华,尚敬,许峻峰,张陈林,肖磊,杨勇,丁杰,彭京,朱田,胡昌发,曾云峰,刘小聪,蒋小晴,蒋志东39ZL201610109259.9细胞培养装置及方法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袁建华,李慧伦,王文江,苏嘉良,李晓琳,陈勇40ZL201610261074.X一种超大型柔性结构全信息测量系统及其方法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刘付成,朱东方,张志伟,孙俊,宋婷,黄静41ZL201610389935.2一种利用可控接枝技术提高材料表面血液相容性的方法华南理工大学任力,王迎军,郑建,王琳,刘卅42ZL201610513552.1视频监控方法和视频监控设备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迈格威科技有限公司俞刚,李超,何奇正,陈牧歌,彭雨翔,印奇43ZL201610520588.2航天器层次化供配电大图的无级缩放显示方法及显示系统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杨孟飞,刘治钢,蔡晓东,陈琦,杜青,夏宁,彭兢,谢政,杜朝,陈立平,赵建军44ZL201610558972.1一种碳化钛强化细晶钨材料的制备方法长沙微纳坤宸新材料有限公司范景莲,章曼,李鹏飞,韩勇,田家敏45ZL201610704281.8用于提高高凝稠油流动性能的多元共聚物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郑万刚,王增林,马波,马爱青,孙克己,郭省学,谢志勤,贾庆升,何旭,于田田,陈连喜,林吉生46ZL201610714683.6一种 HM1 粉末钢及其制备工艺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淼辉,葛学元,刘恒三,梁金明,范斌,杜博睿,刘倩47ZL201610908829.0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和装置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吴宗倬,胡豪俊,胡浩,林超,游顺航,林庆杰48ZL201610937071.3柔性裹包机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李政德,刘霞49ZL201620328426.4一种顶出装置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马红波,贺金锋,林洺锋50ZL201620398823.9掩膜板、母板、掩膜板制造设备和显示基板蒸镀系统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嵇凤丽,梁逸南,白珊珊51ZL201710049882.4输变电工程环保监测与敏感区域预测系统及方法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张永,赵岩,谢连科,臧玉魏,张广洲,吴健,王飞,李勇,李华东,陈素红,马新刚,冯智慧,白晓春,张国英,刘辉52ZL201710070140.X一种盾构到达洞门密封装置及密封施工方法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龙华东,郑俊,李应姣,阮应书,吴俊呈,万维燕,唐达昆53ZL201710161854.1一种铝合金曲面加强筋板热压成形方法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秦中环,李保永,刘奇,徐凯,刘伟,李信54ZL201710214066.4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及其 3,19 酯化物在制备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郑州大学戴桂馥,杨卫,马翠云,徐海伟,赵进,巫凤娟,王亚可,高小雪,胡洋洋,沈鹏鹏,蒋坤坤55ZL201710313934.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新接入子层实体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孙军帅,王莹莹,黄学艳,韩星宇56ZL201710806760.5架空输电线路地线全程自动巡检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郭锐,曹雷,张峰,贾娟,李振宇,任志刚,白万建,石鑫,李勇,吴观斌,许玮,慕世友,李超英,李建祥57ZL201710867596.9联动锁止机构及天线下倾角控制装置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黄潮生,马泽峰,薛锋章,游建军,段红彬,刘培涛58ZL201710948544.4基于紧凑型超导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治疗系统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宋云涛,郑金星,杨庆喜,陈永华,冯汉升,刘璐,李君君,丁开忠,陈根,王鹏彧,魏江华59ZL201711332290.X厌氧反应器快速启动方法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占正奉,马国清,王传颂,陈学萍,高晋,胡义军60ZL201810339292.X杂合抗菌肽Mel-MytB 及其应用广州格拉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宏刚,李幸昌,李莉(四)第二十二届中国外观设计银奖预获奖项目(15 项)序号专利号专利名称专利权人设计人1ZL201630151900.6扫地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窦文博,李宁宁2ZL201630189872.7行李物品检查系统(CT 型 Kylin)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张丽,陈志强,黄清萍,唐虎,洪明志,郑燕霞,韩丽娜,王彦彩,李元景,李荐民3ZL201630661538.7无线骨传导运动耳机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张浩锋,徐俊,唐毅,钟雷,陈迁4ZL201730161572.2水下用助推器(白鲨)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魏建仓5ZL201830053844.1电水壶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彭曦,杨超6ZL201830275589.5柜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谭云龙,吴欢龙,刘家华,李观益,李婷婷,黄章泉,宁镜情,郑佳琪,王荟清,林培金,罗金焕,金海元,王朝新,李德清,曾庆和7ZL201830329230.1手表(5835)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马野皓8ZL201830481443.6无线充电手持式除螨仪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建9ZL201830514673.8投影仪(F4K)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钟波,肖适,刘志明,李强10ZL201830595923.5移动终端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袁浩,李怡静,杨松龄,蒋超,陈松亚11ZL201830623955.1测温相机(热成像人体测温相机)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蒋磊,黄晟,王鹏12ZL201830690403.2无人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梁博,吴晓龙,舒展13ZL201830702773.3分体电视机(Q80-NO-GAP)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林福,陈李星,陈志勇,韦淑潇,方飞翔,张新华,张晓辉,杨纾三14ZL201930104610.X核酸检测分析仪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卓红俞,戴立忠,范旭,傅国,昌雄15ZL201930198316.X无人配送车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张磊,杨晶,邢玉明,马国彪,王坤中国专利优秀奖预获奖项目826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预获奖项目56项详见附件。附件: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预获奖项目.pdf
  • “最严治霾季”诞生新风口:工业大气治理市场或超5000亿
    p  最为乐观的券商预测,工业环保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其中的工业大气领域,光大证券测算市场空间超过5000亿元。/pp  strong“史上最严”秋冬雾霾治理,或将拉动工业环保行业走向新的拐点。/strong/pp  9月,环保部等十部委联合河北等六个省政府,印发了首个专门针对秋冬季制定的方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与此同时,多个城市也陆续召开会议,布置更为严格的治理雾霾措施。/pp  环保部还于9月15日起开展攻坚行动的巡查工作,为期4个月8轮次,将出动2480人次,而且还将采取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为一体的环保督察“组合拳”。/pp  而这将改变一个行业的生态——工业环保。9月以来,多家券商发布的行业研报表示,看好行业发展。业内也认为,工业环保市场将成为下一个风口。/pp  strong问题是,这一行业的规模有多大?/strong/pp  最为乐观的券商预测,工业环保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其中的工业大气领域,光大证券测算市场空间超过5000亿元。对此,E20环境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环保企业提供的监测和治理只是工业环保市场的一部分,工业企业内部的工艺清洁化等跟环保企业无关。万亿元的市场空间中,环保企业能占据的空间大概在千亿元级别。/pp strong 工业企业补“环保课”/strong/pp  许多券商分析师认为,随着环保压力逐步加大,很多工业企业都需要对其“补课”。/pp  而这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环保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2000年-2015年,我国环境治理投资快速爆发,但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力度薄弱,2015年占比还不到10%,远不及市政环保。/pp  2015年起,中央环保督察和各种专项督查启动,配合环保机构垂直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环保“高压”自上而下传递,很多企业也面临环保整改。/pp  今年8月,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开始,涉及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实现了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督察组的反馈意见中,钢铁、煤炭、有色等工业企业被频频点名。/pp  strong一方面是环保督查的威力,另一方面,国家也在提高企业环保标准。/strong/pp  比如,今年6月,环保部发布《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20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的征求意见稿,将钢铁烧结环节的标准提高为颗粒物20mg/m3、二氧化硫50mg/m3、氮氧化物100mg/m3,提升幅度超出市场预期。/pp  正是多种政策“组合拳”的影响,使机构预测,工业污染治理拐点已至。综合来看,他们认为主要原因包括环保监管加严、提升排放标准、上游企业盈利能力改善、第三方治理模式推广等。/pp  “环保监管高压常态化,加上污染物排放标准将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主动寻求环保设施改造升级。”有分析师指出。/pp  而作为工业环保市场的需求方,钢铁、有色、石化等高污染行业盈利能力增强,也使他们有能力加大环保投入。/pp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7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增长45.6%。/pp  此外,环保部大力推广第三方治理模式等市场化手段,也将有效释放工业企业的环保治理需求。/pp  “环保督察压力下,工业企业纷纷上马环保设施,都快到饥不择食的地步了。原来工业企业环保达标率很低,这种市场释放相当于补课。”薛涛认为,工业环保市场的释放目前看来应该是相对短期的。他预测一年后工业环保市场会进入平稳期,之后以运营维护、技术更新等需求为主。/pp  同时,薛涛提醒,在工业环保领域推广第三方治理难度较大。和市政环保相比,购买方工业企业的市场行为会偏分散、理性,大规模推广比较难。而且,第三方治理的责任归属问题也尚未理清。/pp  不过,永清环保(300187.SZ)董事长刘正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很早就涉足了工业大气治理领域,也做过第三方治理。“对于责任归属,双方在合同里面划清责任的界限,都按照合同执行就不是问题。”/pp  环保部不久前公布的《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也明确界定了污染治理责任,指出排污者承担污染治理主体责任,第三方治理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排污单位的委托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合同约定的污染治理责任。/pp  strong非电行业治理成重点/strong/pp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工业环保市场中,当前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工业大气治理。/pp  在往年的工业污染治理中,废气项目也是投资最多的。2015年773.7亿的投资额中,治理废气为521.8亿元,占比达67.4%。/pp  据光大证券测算,包括电力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非电领域烟气治理、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无组织排放等在内,这一市场空间将超过5000亿元。/pp  在9月19日下午举行的“中国煤电清洁发展与环境影响发布研讨会”上,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介绍,截至6月末,我国燃煤电厂已完成5.7亿千瓦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60%。其中,京津冀地区已经全面完成,东部地区也已基本完成。/pp  不过,电力已非大气治理的重点。刘炳江表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在内的非电力行业,是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非电行业污染治理的基数、管理的能力与电力行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的排放量占全国四分之三以上。/pp  以脱硫脱销为例,9月初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公布的《脱硫脱硝行业2016年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钢铁行业脱硫脱硝设施的安装率在90%以上,但市场混乱,简单模仿、低质低价、恶性竞争现象普遍 防腐、外保温、副产物处理等环节缺失 设施运行效果不好,普遍缺乏有效的运营维护,设备故障率高,投运率低。/pp  2016年水泥行业脱硝装置安装率超过85%,但是排放标准宽松,SNCR技术在水泥行业脱硝应用广泛,但脱硝效率不高,同时还存在氨逃逸的隐患。/pp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不少大气治理企业已布局这一领域。/pp  清新环境(002573.SZ)总裁张根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和电力相比,非电企业污染物构成有差异,技术有变化,但和电力领域有相通性。从市场来看,非电领域更分散,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成本压力大,监管比较难,行业规范有一定差距,这些都是阻碍这一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pp  不过,他认为国家现在提倡第三方治理模式是个很好的手段,政府监管第三方会更容易一些。/pp  刘炳江表示,非电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还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主要来源是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pp  环保部、发改委等6部门近日印发《“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到2020年,建立健全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的VOCs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实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VOCs污染减排,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重点推进行业包括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pp  薛涛表示,包括监测和治理在内,E20环境平台预测“十三五”时期,VOCs行业规模将达1400亿元。/p
  • 环保部严打数据造假商机 环境监测检测有望成新风口
    p  strong环保部严打数据造假商机 环境监测检测行业的活多了/strong/pp  传统污水、垃圾处理领域低价厮杀激烈,谁是环保产业下一个“蓝海”?是黑臭水体、海绵城市?还是土壤修复、污泥处理?/pp  近日,西安空气采样“口罩门”事件甚嚣尘上,其他地区也屡次发现环境数据造假事件。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近年以来,环保部对监测数据更加重视了,检查力度也在逐渐增大。/pp  而这,又给环境监测检测行业带来新的机会。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2020年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或将突破900亿元,5年复合增速约为20%左右,有望成为新的“风口”。/pp  strong痛点/strong/pp  strong今年春天的一则新闻,直到秋天才引爆。/strong/pp  2016年3月末,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分局局长何某某、长安区环境监测站站长李某等5名工作人员因涉嫌参与长安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子站数据造假被警方带走。根据媒体报道,他们曾经利用棉纱堵塞采样器的方法,干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造成自动监测数据多次出现异常。/pp  无独有偶,近日,福建省在2016年环境执法大练兵中也查获一起伪造监测数据案。石狮市环境监控中心在对石狮市绿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源公司”)排污口监控视频进行调阅时,发现排污口水位昼夜变化明显,但在线监测数据却一直保持在2000m3/h左右。/pp  随后,执法人员赶赴绿源公司排污口进行突击检查,发现绿源公司擅自在自动监控站房旁设立暗房,利用暗房内设备伪造在线监测流量数据,并利用地下管路稀释在线监测水样。为此,石狮市生态环保局责令绿源公司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处以10万元罚款,并将案件移送石狮市公安局,对企业相关责任人实施了7天的行政拘留处罚。/pp  彭应登表示,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一般分为三类,分别是采样环节造假(如在采样点周围洒水)、数据处理环节造假(如修改、删除数据)和分析仪器造假(如修改分析仪器的上、下限)。/pp  “以前环境监测设备都是由地方来维护,所以数据处理环节的造假居多。现在因为监测事权上收,数据都实时上传了,仪器也委托第三方来运营维护,所以只能在采样环节造假了。”彭应登说,“西安这次铤而走险,说明造假难度大了。”/pp  2015年6月-11月,环保部曾经组织各级环保部门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运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有2658家企业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存在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放等问题,17个省(区、市)共立案78起。/pp  strong严打/strong/ppstrong  环境监测数据造假问题频发,是因为环保部查得严了。/strong/pp  一家环境监测检测企业的负责人毛真(化名)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环境数据造假是环保部最近抓的重点,在近期开展的环保督查中,关注最多的两件事,一个是污泥非法处置和转运,另一个就是数据造假。/pp  “环保部门不定期开展‘飞行检查’,就是在不通知污染企业的情况下,直接派巡视员去站点。先取样,再检测,然后用检测结果与取样时的在线监测数据相互比对,一旦发现两者差值超过一定的比例,就会涉嫌环境数据造假。”毛真说。/pp  此外还有专项检查。2015年4月,环保部召开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决定用两年时间开展全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专项检查。/pp  制度建设方面,将监测事权上收。2014年,环保部在全国选定201个国家直管站开展试点,通过公开招标确定6家第三方公司负责其日常运营维护。一年之后,环保部印发《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实施方案》,要求2016年完成1436个国控城市空气监测站的监测事权上收。今年10月25日,环保部表示,全国九成多的城市站已经完成交接,1436个国控城市站已交接完成1324个,仅112个尚未完成。/pp  此次“出事”的西安市长安区监测子站正是先期试点之一。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正是因为约束力增强了,所以西安这次才采取了“棉纱堵采样器”这一不太常见的方法。/pp  “2013年以前,全国主要城市中至少80%以上都是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2013年后,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结果80%的城市都不能达标。虽然有新标准提高的因素,但如果不是严重造假的话,滑坡不会这么严重。”马军说,“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后的大滑坡,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数据的真实性。”/pp  strong商机/strong/ppstrong  环保部“严打”,给环境监测检测企业带来了商机。/strong/pp  毛真表示,最近他们接了一单,客户本来有自己的检测公司,原来也都是自己进行检测,但最近却突然发文要求所有子公司普查数据,而且必须找第三方来做。/pp  “就是因为现在责任很重,出了事领导也要担责,弄得大家都很紧张,已经不相信自己的数据了。”毛真说。/pp  制度的变革也带来一些机会。例如,国控城市空气监测站过去都由地方环保局来运营,监测事权上收以后,则通过公开招标由第三方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维护。/pp  7月23日,在2016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赵笠钧也表示,未来环保部门还要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通过给企业颁发排污许可证,规定其一年的排污量是多少,企业则通过监测检测形成自己的审计报告,然后向政府部门“自证清白”。中国现在大约有600多万个固定污染源,如果每个企业一年要花10万-20万元做检测,就是一万亿规模的市场。/pp  在毛真看来,环境监测检测的客户也与传统的环保产业有所不同。传统环保产业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一单的规模都是上亿元,而监测检测企业的客户则从“小卖店”开始算,例如,一个餐馆要办卫生许可证,就得做环境检测,市场非常大,但每单的规模可能比较小。/p
  • 球鞋鉴定成第三方检测新风口 正品春天假货寒冬?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近日,潮流生活方式平台“毒APP”与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球鞋潮品鉴别领域展开长期的多形式合作,致力于提升球鞋潮品鉴别行业规范性和标准化。这标志着球鞋鉴定行业正式成为第三方检测新风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c5544b65-86f2-4f2f-9848-598c48cef440.jpg" title="球鞋鉴定.jpg" alt="球鞋鉴定.jpg"//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trong近千亿美元的/strong/span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球鞋市场/span/strong/pp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预测,全球运动鞋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951亿美元 /pp  根据美国BOF在2019年6月的最新报道中提及,美国最大球鞋转卖平台StockX月GMV达1亿美元;/pp  根据国内36kr在2019年4月底的报道,毒App在2018年全年的GMV超百亿元人民币,2019 年月活超800W /pp  虎嗅在2019年7月的文章曾提到,nice在2018年正式转型卖球鞋之后,仅用了5个月实现了月GMV过亿元人民币,2019年月活达到316W。/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trong球鞋/strong/span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假货猖獗 形成产业链/span/strong/pp  一双限量版的球鞋,只在市场发售几万双,超限量就更少。而想要拥有它有三种方式:/pp  一是经过抽签、摇号、排队等系列麻烦的过程,以极小的概率原价拿下 /pp  二是在二级市场加钱购买;/pp  三是在假鞋市场买高仿或纯原。/pp  火爆的球鞋市场背后滋生了另一个球鞋消费生态——假鞋市场。商业的助力加速了假货的激增。近年来随着球鞋市场的野蛮生长,不断滋生出“工厂-本地档口-本地代发-消费者”等愈发完善的假鞋产业链,每年国内的仿制品都以数倍于正品的数量出现,并混入二级市场。所谓真标、纯原等高仿球鞋,足以以假乱真。/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trong球鞋鉴定师应运而生/strong/span/pp  花高价在二级市场买鞋,很多人还是希望买到的是正品,而鉴定就成为买鞋必不可少的一环,球鞋鉴定师也随之成为新兴职业。/pp  早期的球鞋鉴定师其实都不是职业的,大多数是球鞋爱好者。他们中多数拥有其他职业或身份,主要是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始研究并介入球鞋的鉴定。早期球鞋鉴定是在论坛、贴吧的交流中进行,网友们经过讨论,选取多数人认可的说法来判定球鞋的真假,其中,某个意见领袖发表的见解得到越来越多Sneakerhead的认可,逐渐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在无形中就成为了鉴定师。/pp  各界对于鉴定师没有明确的认知和定义,没有统一的机构或者平台来进行管理,而成为鉴定师也不需要通过任何资格认证的考核。简单来说,只要玩鞋够久,掌握了过硬的球鞋知识和认知技巧,就有机会成为鉴定师。/pp  然而,这一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或者说缺少系统化的建设。面对假鞋产业链的不断“升级”,松散的个人鉴定式的结构和模式也面临着瓶颈,也难以快速提升每个鉴定师的综合能力。/pp  据了解,每个品牌的每款球鞋,特别是爆款,都有独特的设计工艺,包括标识、走线甚至气味儿等。传统球鞋鉴定师主要通过积累的大量经验对其进行鉴定。第三方检测机构通过借助科学仪器,能够在不同维度收集更多证据,使得鉴定结果更加系统,真假辨别准确度更高,例如:/pp  借助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list/main/11.shtml" target="_self"光学仪器/a可在更加微观层面观察球鞋做工等信息;/pp  借助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1.html" target="_self"气相色谱及联用仪器/a可针对球鞋气味出具数据报告;/pp  借助物性测试设备可分析球鞋用料及质量情况。/pp  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加入,可以促进球鞋鉴定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促进球鞋行业生态良性发展。/pp  strong相关资料:/strong/pp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是中检集团设立在中检北京公司的机构,专门从事奢侈品鉴定与培训业务的第三方奢侈品鉴定平台。中检北京公司同时也是中消协委托的消费维权鉴定技术支持单位。目前,国内已有数十家部门采信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报告。同时,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也为众多知名电商平台及奢侈品垂直平台提供奢侈品真伪鉴定服务,协助平台严控产品真伪。br//pp  2019年8月“毒APP”入选工信部“2019互联网成长型20强企业”。/ppbr//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