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地震烈量仪

仪器信息网地震烈量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地震烈量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地震烈量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地震烈量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地震烈量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地震烈量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地震烈量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地震烈量仪相关的资讯

  • 黑龙江防震“十三五”:10分钟完成仪器地震烈度速报
    11月8日,从《黑龙江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印发实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省政府批准同意,《黑龙江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已正式发布实施。《规划》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全省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3分钟内完成地震自动速报,10分钟内完成仪器地震烈度速报,全省火山地震监测能力达到 0.5级。  加强监测组建区域监测台网  据介绍,黑龙江省有20余条活动断裂,40多个地震潜在震源区,一处深源地震区,两处火山区,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地质构造背景。近年来,我省及周边地区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和强有感地震,对我省造成了较大影响。《规划》针对我省中俄边境地区地震监测能力不足的现状,谋划了“中俄边境城市监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绥芬河市、抚远市、大兴安岭地区增加监测手段,开展数据共享,组建区域地震监测台网,提升地震监测能力。《规划》还针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薄弱的现状,制定“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服务工程”,将全省28个贫困县与新兴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危房及棚户区改造等工程融合实施,加快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震后救援2小时内驰援灾区  《规划》设定了我省防震减灾总体发展目标,并分别明确了防震减灾工作中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三个方面的详细指标。一是全省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 级,3分钟内完成地震自动速报,10分钟内完成仪器地震烈度速报,全省火山地震监测能力达到0.5级 二是完成我省依兰-舒兰、密山-敦化等主要活断裂基础探测。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100%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全省建成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50个,省级示范市县5个,示范学校50所。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受众率达到70%以上 三是建成省级地震应急处置系统,重点监视区实现与省级处置系统联动。震后1小时内提供震灾快速评估结果,2小时内救援队伍能赶赴灾区开展救援,12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生活安置。全社会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普及率达到70%。
  • 日本地震对我国精密测量和计量产生影响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地震对我国精密测量和计量产生影响  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9.0级强烈地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力学与声学研究所振动冲击研究室的副研究员蔡晨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此强度的大地震,对我国精密测量和计量将带来一些影响。  蔡晨光所在的振动冲击研究室是从事振动、冲击、转速3个计量专业的实验室。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是涉及多学科的动态测量技术,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车辆船舶、航空航天地球物理、地质物探等众多科研和工程领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蔡晨光说,日本地震对精密测量和计量的影响,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地震和余震持续发生时 第二个阶段是震后地质稳定周期。  这次日本地震的震级达到了9.0级,释放的能量较大,其低频振动分量传递较远,对我国高精密计量仪器有显著的影响。  据了解,高精密测量和计量仪器对环境振动的要求极高。美国环境科学和技术研究院经过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推荐:微米级的测量要求1~100赫兹频带内的环境振动控制在12.5微米/秒以下(VC-C级),否则无法保证精密测量的测量精度。例如,1000倍的精密显微镜,要想保证其测量精度,必须对环境振动进行严格控制,否则就会出现丢失像素,甚至丢失整帧图像的问题 而对于测量精度更高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则要求环境振动控制在VC-D级(即1~100赫兹频带内的环境振动控制在6微米/秒以下) 对于纳米级的精密测量,例如半导体线宽、三磷酸腺苷及DNA测量,对环境振动的要求更高。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还针对纳米尺度的计量开展了大量研究,制定了纳米计量需要满足的环境振动标准。  据蔡晨光介绍,由于日本地震的影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环境振动远远超出了精密计量所需要控制的量级。“虽然计量院昌平基地的一些精密实验室位于地下14米,可以隔离掉一部分地表传播的地震波,但是对于深度传播的低频地震波却无法进行有效衰减,致使高精密测量仪器无法正常工作。”他举例说,由于地震的影响,精密质量比较仪会长时间内无法稳定,致使高精度的质量量值无法传递和溯源 纳米尺度的精密测量仪器也会受影响而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蔡晨光说,目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基地还没有建立起环境振动的实时监测系统,还无法实时、有效、准确地评估日本大地震这类偶发事件对高精度计量溯源系统的具体影响。“我国现在急需建立环境振动的实时监测系统。”  除了地震波给精密测量造成的直接影响外,在震后的地质稳定周期,精密测量和计量也会受到影响。据蔡晨光介绍,地震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地质运动,在震后需要长时间的稳定周期。例如由于地质的液化会造成地面倾斜,地面的倾斜角会在地质状况稳定过程中发生持续漂移变化,而地面倾斜角是精密导航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参数,需要进行精确测量。  据介绍,在地质情况稳定状态下,地面倾斜角的累积变化量较小,不会对精密导航系统造成太大的初始误差。而当地震发生时,由于地质运动及地质液化造成的倾斜角偏移,将极大地改变当地的倾斜角,从而带来较大的初始误差。所以在地震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对倾斜角进行监测,从而保证导航测量的精准。  “在计量院昌平基地有很多精密隔振平台,这些平台上的很多测量系统对倾斜角都比较敏感。例如长度计量中,激光平台和被测平台可能在相邻两米的两个平台上,如果地面倾斜角发生0.001度的变化,垂直方向即会发生35 微米的位移变化,这么大的位移变化即使是微米级的测量都无法允许的,更不要说是纳米测量。”蔡晨光说,我国急需建立倾斜角测量系统和监测系统,来保障我国计量量值复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云南研制天文地动仪 望破解地震预测难题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正在秘密研究“天文地动仪”,这种仪器有望破解千年地震难题——提前预测地震的到来……  多功能经纬仪原理  (1)本项目研制的多功能天文经纬仪,是一种用于观测恒星位置的望远镜,恒星离地球非常遥远,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固定不变。   处于地面某一位置的望远镜,在正常情况下,地球引力g是垂直向下的,望远镜中有个水银盘,水银面的垂直方向与引力平行指向天顶,望远镜在固定时刻观测到某一恒星在天顶位置A出现。   当地下地震孕育区M受到周围应力作用,导致物质密度反常,引力方向偏移到f方向,使望远镜中的水银面指向天顶的方向发生偏移,望远镜在固定时刻观测到某一恒星在天顶的位置偏移到B,我们就可以获得偏转角θ。     在一定区域内设置多个望远镜,在地下某一区域M的物质密度发生改变时,它会导致多个望远镜的水银面方向产生偏移,通过观测某一恒星在固定时刻的位置,可以测量引力的偏转角α和β,从而可算出密度异常区的位置。地震孕育区通常存在物质密度异常,引起地面的重力异常,该仪器能够探测产生一定程度重力异常的区域,为地震专家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2)该仪器还能测定瞬时天文大气折射,建立多方位大气折射实测模型。由于以记录电磁波传播时间为基本数据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包括卫星激光测距、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VLBI,都受到大气折射延迟的影响,目前仅能用理论模型或经验模型作修正,导致测量距离的误差比较大。利用多功能天文经纬仪,建立天文大气折射实测模型,转换建立起大气折射延迟实测模型,它将能使距离的测量精度接近于理论精度水平。另外,研制的仪器在航天发射和国防上也有应用价值,用该仪器和相应的测量方法可以为卫星发射和导弹基地建立本地大气折射实测模型,提高卫星发射和导弹制导系统的时间、方向和定位精度。  去年以来,王建成就一直带着一个科研小组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投入到一项秘密研究课题中。  王建成是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副台长。与此前的一些研究目的不同,这次虽然同样是“看天”,但最终却是为了“探地”。  当发现甘肃舟曲1000多人死于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汶川“512”地震震松了舟曲山体时,王建成心中又增添了些许沉重:“我们现在希望少受外界干扰,静心和高效地研制仪器,使仪器尽快应用和推广。”王建成所说的仪器,正是他们一年多来潜心研究、能通过寻找和监测地下物质密度的异常变化,为预测地震提供有效信息的“多功能经纬仪”。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在1700年前神秘失踪,今天,云南天文专家正尝试利用一种叫做“多功能经纬仪”的仪器,用天文观测的方法对地震进行精确预报。  可以想见,这种“天文地动仪”一旦研制成功,将会是人类对抗自然灾害的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  现实  上天容易入地难  众所周知,地震预测是全世界公认的难题,预测地震的仪器都具有“不可入性”,由于地震专家不能直接观测地球内部,以致对地震的孕育过程和影响这一过程的种种因素缺乏观测数据。  市防震减灾局副局长靳树才介绍,一般而言,地震的震源都在地下十多公里以下,有的深达几百公里,依托现有的技术水平,要打钻下去,直接观测,基本不可能。现阶段,地震预测主要依靠电磁波、磁辐射、地下水化学分析、放射性元素、大地倾斜、重力变化等,通过综合分析各种数据来作预报。但这些数据与地震的关系都是间接的,同时受干扰因素较多。如对地下水的观察,不仅要了解地下水变化的原因,还要了解地下水所处的构造部位、水的补给源、正常动态、可能引起水位变化的降雨及工业用水、农田灌水、气候变化、季节变化、补给源变化等干扰因素,以至引起地震发生的变化量非常小,不具有独特性,很容易淹没在其它干扰因素中,要将它们有效甄别提取出来,难度很大。  有人说汶川地震前青蛙曾有异常行为。靳树才说,动物的异常行为和地震有关联,但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青蛙行为异常完全有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更何况,青蛙不会告诉你将会在哪里、什么时间、发生几级地震。  “我们需的是准确、科学的预报。”靳树才说。  启发  东汉“地动仪”带来灵感  1800多年前,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经过长年研究,张衡发明了一个测报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  据史书记载,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有点像一个酒坛,四围刻铸着八条龙,龙头向八个方向伸着。每条龙的嘴里含了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个铜制的蛤蟆,对准龙嘴张着嘴。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给人发出地震的警报。  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当时在京师(洛阳)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责怪地动仪不灵验。没过几天,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地区)有人飞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开始对张衡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遗憾的是,凝聚中华民族智慧的地动仪没有保存下来,1700多年前,地动仪神秘消失。  “应该可以用天文观测的技术和仪器来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度。”祖先的智慧、先进的科技启发和驱动着云南天文学家投入到了看似不可能的“天文地动仪”研制中。  原理  精准把脉重力变化  据了解,虽然地震孕律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但通过研究,世界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地震孕育区受多种应力的作用,积累大量能量,引起周围重力变化。监测到重力变化,就能发现地下能量的异常聚集,地震部门现在已经能用重力仪测出重力变化大小,但却测不出重力方向。  王建成介绍,“多功能经纬仪”这一项目是通过云南天文台独创的低纬子午环的观测原理和仪器误差测量方法,研制出一架达到高精度要求的小型、轻便、全自动的“多功能天文经纬仪”样机。这种“多功能经纬仪”本来是天文上用于精确观测恒星位置变化的望远镜,而恒星位置变化是重力变化的一面“镜子”,如果同时启动多台“多功能经纬仪”监测,就能测量出重力方向,由此寻找和监测到引起重力变化的源头,为地震专家预测地震提供可靠信息。  2009年1月24日和2010年2月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等领导在连续两次专程登门拜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在昆的院士时,都对我国恒星物理研究专家、云南天文台黄润乾院士以及云南天文台副台长、项目组长王建成介绍的多功能经纬仪项目研究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极大地支持。  王建成表示,项目已开始总体方案设计和研讨,今年10月底完成总体设计和论证,项目研究组正排除一切干扰,不舍昼夜、严谨高效地加紧研制,计划2011年底验收,力争早日投入应用和推广。他透露,明年底样机研制成功后,即可建立多台测量仪组成的监测网,布置到我省地震断裂带周围,寻找和监测地下物质密度的异常变化区域,通过监测地下物质密度的异常变化,为预测地震提供新的有效信息。  希望  能像预测台风一样预测地震  靳树才表示,感谢其他行业专家对地震预测的关注,为地震预报献计献策,身体力行地做研制工作。  他认为“多功能经纬仪”项目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但同时,他对引起地下重力变化的力量是否就足够使地表发生形变表示不确定。因为使地表发生形变的因素也很多,比如说重型货车经过时,在路边就能感到颠簸,这就是一种形变,重型货车对路面产生的压力都远远大于重力变化的力量。所以,这对地震观测条件提出了高要求,要尽量避开环境和人为干扰,而选择环境比较安静、工农业生产干扰小、无环境污染的地区。仪器具体安装位置要选择地质条件较好的岩石,而不是松软的土层,尽量减少干扰因素。  对未来能够准确预报地震,靳树才充满了信心,他说, 地震预测具有时代性。虽然很难,但随着人类科技进步,终有一天能解决。“退回200年前,台风的预测也只能凭经验,而现在什么时候登陆,在哪里登陆,都已在人类的严密监控下,因为我们有了卫星。”他说。  至于“多功能经纬仪”,靳树才也充满期待:“仪器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现在尚不能确定。待仪器研制成功后,我们将成立专门研究小组,总结规律性东西,认真观测,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提出改进建议。”
  • 感知海底2万里 新设备助力海底地震探测
    p centerimg alt="" src="http://news.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7/7/20177241010489020.jpg" width="500" height="382"//center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Jerry Paros发明的石英传感器,将把海底监测的精确度提高到1厘米。/pp  家住华盛顿州的Jerry Paros担心大地震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威胁着邻居和自家。因为美国西海岸正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但与其他数百万干着急的人不同,Paros尝试用实际行动抵御风险。他的公司发明了用于地震监测的石英传感器。该传感器最初用于化石能源开采等行业,现在,Paros打算用它帮助全世界免遭自然灾害的影响。/pp  现年79岁的Paros在办公室展示了他的发明:在一个排球大小的金属架内部,传感器通过上下移动感应大气压力的微小变化,甚至开关门造成的气压变化都能被它捕捉到。在海底,该设备能感应水压的变化,从而推测海底深处的震动。/pp  Paros希望打造一个海洋地震预警系统。他向华盛顿大学捐赠了200万美元资金,与大学科研人员在太平洋西北海岸海域进行测试。日本和智利等许多沿海国家也在研究海底地壳活动监测技术,安装测试各种传感设备。/pp  多年来,海底的断层运动一直让地球物理学家感到棘手,地球70%的表面被水覆盖,标准探测工具在海洋环境中毫无作用。Paros创造的传感器让无计可施的地球物理学家第一次有机会探测海底活动。这些传感器网络可以揭示哪些海底断层是无害的,哪些有可能在为下一次大地震积攒能量。/pp  “它将帮助我们定位活动区域,这正是我们此前办不到的事。”华盛顿大学海洋学家Emily Roland说。/pp  沉睡的巨人/pp  当Paros于1970年迁来华盛顿州时,他并不了解西北太平洋沿岸地震频发的危险。/pp  该地区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地震发生在1949年4月13日。当时,华盛顿州奥林匹亚市发生了7.1级地震。但从198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发现南起加州北至英属哥伦比亚,北美洲整个西海岸都面临着9级强震和大海啸的威胁。危险根源来自距海岸50公里远的海洋底部,这个位置下面正是板块交界处。/pp  卡斯卡迪亚俯冲带长达1000公里,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海底俯冲带曾导致有记录以来的多次超级地震,其中包括1960年的智利9.5级大地震。1700年,卡斯卡迪亚发生海底强震,估计强度达到9级,地震引起的海啸让北美沿岸深受重创,太洋另一端的日本也受到波及。/pp  卡斯卡迪亚俯冲带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让科学家提心吊胆。谁也不知道下次地震什么时候到来,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数世纪以后。目前,科学家监测了其他俯冲带的地质活动,并通过监测小型地震的模式评估未来强震的风险。/pp  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地震专家Kelin Wang称,卡斯卡迪亚俯冲带通常十分平静,近年来只检测到很少几次轻微震动,暗示该地区的板块运动处于平静期。这使得卡斯卡迪亚成为一个沉睡的巨人,同时也是一个危险的巨人——波特兰和西雅图等城市的命脉把握在它手上。/pp  在陆地上,工程师可以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跟踪细微的地质运动迹象,包括火山爆发前山体周围地面的隆起,或者石块沿地质断层滑动,例如加州的圣安地列斯断层。但在海底进行地质运动监测则困难且昂贵。直到近几年,得益于监测工具和部署方式的创新,海底测量学才逐渐赶上陆地测量水平。/pp  从新西兰、日本再到智利,各国的地球物理学家都在试图了解长期地质运动的风险,并在地震和海啸发生之初及时发布警报。大部分此类工作都基于政府资助建立的海底传感器网络,另外也有少部分由Paros这样的私人出资建造。Paros在俄勒冈州沿岸的海域安装了6个石英压力传感器,监测卡斯卡迪亚俯冲带运动状况。/pp  科学家根据地表GPS测量得出了两个不同的卡斯卡迪亚俯冲带运动模型。其中一个显示,下降板块的活动十分缓慢,在整个过程中释放出压力。另一个认为,两个板块被锁定在一起,产生了压力积聚的危险。/pp  释放压力/pp  人们无法仅通过陆基仪器判断这两个模型正确与否。“我们不知道板块锁定到了什么程度,所以才需要海上测量。陆基测量已经不够用了。” Wang说。/pp  海洋学家时常在卡斯卡迪亚海底安装监测仪器,但只能“撒撒胡椒面”。华盛顿大学和加州斯克利布斯海洋研究所联合组建的科研团队正尝试建立一个能够在时间维度上测量海底运动的系统,并从中评估威胁的性质。Paros的石英传感器在这项工作中扮演关键角色。/pp  Paros在50年前就开始研发能够测量加速度、压力变化和温度等物理因素的石英传感器。其部署在海底的传感器能测量其上的水压变化,在纠正了波浪和潮汐带来的干扰之后,海洋学家能将海底的上下移动精确到1厘米。/pp  Paros的公司是制造海洋压力传感器的公司之一。而他自己具有商业和科研的双重背景,现在已与当地的地球物理学家打成一片。华盛顿大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家William Wilcock表示:“Paros喜欢与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进行互动,一心一意达成目标。”/pp  早在1983年,Paros的传感器就参与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海啸观测系统,对太平洋地区的海洋运动进行监测。2004年印尼发生大海啸,他向华盛顿大学捐赠100万美元促进传感器网络的研发。在这笔捐赠以及2012年的另一笔100万美元捐款的帮助下,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和测试新一代海底压力传感器。研究人员将搜集到的数据与数学模型进行对比,有望在十年内对海底断层状况得出结论。/pp  不过,即便是最好的压力传感器,也只能揭示海底板块上下维度的运动,而无法检测到水平方向的位移。研究者使用另一种手段弥补这一不足。/pp  科学家在海底以两三公里的间隔放置转换器。每隔差不多1年,科学家就测定转换器的准确位置信息。通过计算信通过海水的时间,研究者可以判断与上次测量时相比,海底是否发生了水平移动。/pp  倾听运动的声音/pp  目前,这种海底声学测距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地。德国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在2015年为智利沿岸俯冲带上安装了这样一个传感器网络,帮助智利政府监测地震威胁。日本海岸警卫队每年会投入几个月的时间收集自数十个国家海岸线上的数据。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地球物理学家David Chadwell尝试使用自动航行的机器收集数据以减轻运行成本。/pp  为了解卡斯卡迪亚俯冲带隐藏的实际危险,地球需理学家需要部署多种工具,包括地震仪以及分别用于海洋和陆地的大地测量仪器。关于仪器放置的位置以及如何得到最佳数据,侧重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和那些专注地震、海啸预警的研究者之间存在分歧。而华盛顿大学希望新的网络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群体的需要。/pp  “我们需要也能够让这些科学设备服务多种目的,例如增进科学知识和监测灾害。”华盛顿大学地震学家Heidi Houston说。/pp  目前,卡斯卡迪亚俯冲带已有两个基本监测系统。海洋观测计划电缆阵列用一条长达900公里的线缆往返连接俄勒冈州海岸和一处海底火山。在加拿大那边,加拿大海洋网络有一条长度类似的线缆连接到海底俯冲带。两条线缆在布线沿途都连接有各种测量仪器。/pp  而新方案的规模要比现有方案大的多,更类似于去年完工的日本DONET-2海底监测项目。日本横滨大陆海洋科学与技术局天文台副主任Katsuyoshi Kawaguchi表示,DONET-2骨干线缆长达500千米,沿途连接29个独立监测点。/pp  此外,日本目前正在建设第二个规模更大的海底监测项目,计划铺设5700千米的海底线缆,连接150个监测点。这两个观测系统的数据将汇入日本全国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pp  未来某天,Paros或许能看到他的传感器遍布卡斯卡迪亚海域,成为自然灾害监测网络的一部分。近日,华盛顿大学的工程师在加州蒙特利湾的一个小型有线海底监测站部署了一套新传感器,并将在那里对传感器进行数月测试。/pp  “我一直在做西西弗斯式的事,试图将巨石推向山顶。” Paros说。“我只是想播下种子证明这是可行的,同时希望政府认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公众安全议题。”/p/p
  • 专家谈中国地震监测:不久的将来可做到至少1—15天前预测
    p  世界性科学难题究竟能否“破”/pp  纵观近十年,全球地震频发,6级以上强震相继出现在土耳其、海地、智利、尼泊尔,以及我国汶川、玉树、雅安等地。有网民说,地球犹如手机被调成“振动模式”。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雷军曾表示:我们必须承认最近几年地震确实比较活跃。/pp  震短期、临震预报是当今公认的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因此,通过研究地质结构、地壳形变、板块运动、地下流体等发现地震成因与机理,进而建立地震监测与预报体系的传统攻关模式,如雄关漫道难以逾越。/pp  “我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在研究中,我们绕开了对地震成因的研究,直接聚焦地震前兆信号。”2月7日,北京大学深圳地震监测预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新安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明确地说。/pp  王新安说:“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地下巨大的能量活动过程,其中应会伴随发生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如电磁异常,通常是地下岩石受力变形至突然破裂释放的大量电磁扰动信号。在震中区及其附近更大区域,这类前兆信号都可能非常明显。”/pp  捕捉“地声”+“电磁扰动”信息/pp  历时5年,王新安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AETA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布设在地下或山洞内,捕捉“地声”和“电磁扰动”等地震前兆信息,恰似“地球听诊器”,记录地震活动前中后全过程,发现规律,进而预测地震。/pp  与传统体积庞大的监测仪器,如水位仪、地震仪、电磁波测量仪等相比,AETA由一组小巧轻便、设计精密的半导体传感器组成,其中电磁传感探头呈长筒状,长约1米、直径10厘米 地声传感探头形似飞碟圆盘般大小。/pp  中国地震局有关领导曾高度评价:AETA填补了宽频带电磁扰动和地声监测量的空白,以及易于安装和对环境要求不高的前兆观测仪器的空白。/pp  “未来至少在1—15天之前可预测地震”/pp  起初,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防震减灾局检测员林强并不看好AETA,而它分别在去年9月、10月青川的多次临震监测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他说,“在地震发生之前的十多天内,AETA对电磁扰动的捕捉很灵敏。我们正在将其与观测地壳形变的倾斜仪结合使用,测试映震效果。”/pp  过去的三年,在中国地震局、各省区市地震局与防震减灾局支持下,全国各地台站布设AETA近200台,主要集中覆盖川滇和首都圈,包括北京、河北、四川、云南、广东、台湾、西藏、甘肃、宁夏和陕西等。/pp  就在去年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第三天,王新安带着AETA火速赶到现场收集分析余震情况,大大提升监测系统的性能。台湾花莲发生地震时,虽然布设在深圳监测点相距有些远,但也感应到一定的信号。/pp  “如果今后各地布设监测点足够到位,像台湾花莲这样级别以上的地震,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做到至少在1—15天之前预测。”王新安充满信心地说。/p
  • 2102万!浙江省地震局巨灾防范工程项目观测系统建设专业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J-2460428项目名称:浙江省巨灾防范工程项目观测系统建设专业仪器设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102.31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标项一标项名称:绝对重力仪设备数量:1套预算金额(元):4000000.00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绝对重力仪1套。具体以招标文件第三部分采购需求为准,供应商可点击本公告下方“浏览采购文件”查看采购需求。备注:标项二标项名称:宽频带地震计等设备数量:1批预算金额(元):4394000.00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含宽频带地震计、加速度计、井下宽频带地震计、井下宽频带地震计安装涉及摆线及配件等其他、宽频带地震计(小型一体式)、烈度计、六通道数采等。具体以招标文件第三部分采购需求为准,供应商可点击本公告下方“浏览采购文件”查看采购需求。备注: 标项三标项名称:北斗接收机等设备数量:1批预算金额(元):2170000.00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含气象仪(北斗接收机)、气象三要素观测仪、扼流圈天线、北斗接收机等。具体以招标文件第三部分采购需求为准,供应商可点击本公告下方“浏览采购文件”查看采购需求。备注: 标项四标项名称:水位仪、水温仪等设备数量:1批预算金额(元):1221500.00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含地应变仪(钻孔体积、新钻井)、水位电子测钟、便携式电子水位计、便携式高精度温度计、流量计、水位仪、水温仪。具体以招标文件第三部分采购需求为准,供应商可点击本公告下方“浏览采购文件”查看采购需求。备注: 标项五标项名称:相对连续重力仪等设备数量:1批预算金额(元):2540000.00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含倾斜仪(洞体摆式)、倾斜仪(洞体水管)、地应变仪(洞体伸缩)、相对连续重力仪等。具体以招标文件第三部分采购需求为准,供应商可点击本公告下方“浏览采购文件”查看采购需求。备注: 标项六标项名称:便携式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设备数量:1批预算金额(元):3509600.00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含便携式PH计、便携式测汞仪、便携式电导率仪、便携式氦分析仪、便携式离子色谱仪、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测氡仪(人工)、超纯水机、纯水仪、实验室色谱分析组件(含万分之一天平、移液枪、超声清洗机等)、水的氢氧同位素分析仪、地球化学分析辅助设备、流速计、高精度标准测氡仪、高精度水汞仪、井下电视等。具体以招标文件第三部分采购需求为准,供应商可点击本公告下方“浏览采购文件”查看采购需求。备注: 标项七标项名称:寻北仪等设备数量:1批预算金额(元):614000.00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含寻北仪、异常核实通用装备包、便携式振动测量仪等。具体以招标文件第三部分采购需求为准,供应商可点击本公告下方“浏览采购文件”查看采购需求。备注: 标项八标项名称:磁通门磁力仪、磁通门经纬仪等设备数量:1批预算金额(元):1001000.00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含电磁背景干扰测试仪、电缆故障综合测试仪、地电场仪、地电阻率仪、磁通门磁力仪、磁通门经纬仪、感应式磁力仪、质子磁力仪等。具体以招标文件第三部分采购需求为准,供应商可点击本公告下方“浏览采购文件”查看采购需求。备注: 标项九标项名称: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实验室)等数量:1批预算金额(元):1573000.00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含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实验室)等。具体以招标文件第三部分采购需求为准,供应商可点击本公告下方“浏览采购文件”查看采购需求。合同履行期限:标项1,45日历天内完成供货、90日历天内完成安装调试测试以及验收;标项2,45日历天内完成供货、90日历天内完成安装调试测试以及验收;标项3,45日历天内完成供货、90日历天内完成软硬件调试和25个台站的设备安装测试以及验收;标项4,45日历天内完成供货,90日历天内完成安装调试测试以及验收。标项5,45日历天内完成供货、90日历天内完成安装调试测试以及验收;标项6,45日历天内完成供货与安装,90日历天内完成安装调试测试以及验收;标项7,45日历天内完成供货与安装,90日历天内完成安装调试测试以及验收;标项8,45日历天内完成供货,90日历天内完成安装调试测试以及验收;标项9,45日历天内完成供货与安装,90日历天内完成安装调试测试以及验收。本项目( 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4月30日 至 2024年05月22日,每天上午8:00至14:00,下午12:00至21: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政采云平台(https://www.zcygov.cn/)方式:供应商登录政采云平台https://www.zcygov.cn/在线申请获取采购文件(进入“项目采购”应用,在获取采购文件菜单中选择项目,申请获取采购文件)。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浙江省地震局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古荡湾塘苗路7号        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询问):田沛迪 项目联系方式(询问):0571-86472028 质疑联系人:骆天天 质疑联系方式:0571-86472038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浙江国际招投标有限公司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90号1号楼3楼            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询问):董福利 项目联系方式(询问):0571-81061818 质疑联系人:周峰 质疑联系方式:0571-81061837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董福利电 话:  0571-81061818
  • 四川广元新建地震检测预警仪器投入运行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是广元市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地处龙门山断裂带,是国家设定的地震设防7度烈度区。广元市在2008年曾发生过大量余震,其中多次6级以上,2009年9月19日、2009年10月29日、2011年11月1日也曾经发生过4.8级以上地震。 为了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基础性工作,捕捉地震发生前的大地形变异常数据,朝天区防震减灾局从郑州晶微公司引进了该公司生产的CZB-1型数字摆钻孔倾斜仪。该仪器选址在环境干扰较小、深达50米的地下井内进行观测,实现了无线遥测和全数字化,其数据资源与省、市、县(区)共享,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和可靠性。 8月2日,新建的地震前兆观测设备-数字倾斜仪已在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山地震台完成安装,正式投入运行。该仪器的使用,弥补了该市没有大地形变观测的不足,为探索地震预测预报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手段。
  • 有了校准平台,氡观测仪预测地震更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c4daea1a-4bfe-48df-b7dd-8713187b4c4f.jpg" title="2.jpg"/ /pp 近日,科技日报实习记者随全国人大常委会防震减灾法执法检查小组赴江西考察,参观了2016年建成的地震行业首个氡平台。该平台由氡观测仪校准实验室和氡观测仪检测(比测)实验室两部分组成,分别设在江西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和九江地震台。校准实验室以东华理工大学自主研制的氡室为检定装置,配备国际认可的PQ2000PRO作为传递溯源仪器,向上溯源至中国计量院的国家一级氡计量基准,向下传递到各观测点。检测实验室有氡平台团队自主设计的水气综合处理系统、豁免级测氡仪校准器、高低温湿热箱和步入式恒温恒湿箱等一整套检测系统。/pp 记者了解到,校准实验室和比测基地在2017年专家验收过程中得到肯定。但这个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初遭遇的几乎都是质疑:“建立一个这样的检测平台,在地震局系统尤其是地下流体学科还是首次,技术难度及工程难度非常大。”/ppbr//pp数百台测氡仪监测数据参差不齐/pp 氡气是一种惰性气体。研究发现,地震前岩石中氡值会有明显变化,就此可对地壳活动作出研判。“假设地震前地下裂隙发生错动挤压,地下水随之冒上来,我们取出地下水,再使水中的氡气脱离并对氡值进行测量,最终可预测地震。”九江地震台负责人肖健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氡观测仪的原理。/pp 氡观测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地震监测手段之一,也是我国地震观测台网中最重要的测项之一。目前,我国地震前兆氡观测网有300多个氡测点,测氡仪数百台。地震行业氡观测仪主要采用固体氡源进行校准,其观测数据在监测区域地球物理场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固体氡源属国家严格监管的放射类源,存在运输不便、操作严格等问题,造成氡观测仪无法实现全国统一校准,严重影响观测资料质量。“地震行业监测仪器一直面临设备老化、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观测的数据都不准确,谈何地震预测呢?”肖健称,“由于监测仪器标准不统一,A地区测出的氡气含量100Bq/L可能跟B地区测出的50Bq/L是一回事。测出的数据应该形成一张氡观测网,能在标准一致的前提下相互比对,不然观测就没有意义。”/pp 仪器稳定可靠是获取准确数据的第一步,进而为地壳活动的研判提供依据。我国环保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核工业等建有满足本行业需求的氡观测技术检测平台及相关标准氡室,主要服务于大气、环境、地表水或铀矿探测等非连续氡观测设备的检测与校准。而地震行业氡仪器主要是对深层地下水(或温泉)、断裂带气体等氡浓度连续观测,具有浓度高、量值变化范围宽、样品湿度大等特点,行业外氡室难以满足地震氡观测台网高精度氡仪器的校准需要。因此地震行业需要开展各类测氡仪器的中试、入网性能检测、脱气装置效能检验等工作,统一观测仪器的标准。/ppbr//pp职能好比汽车质检中心/pp 肖健告诉记者,检测平台负责给仪器质量把关。“我们的职能好比汽车质量检测中心,目的在于检测氡观测仪有没有毛病。”如果被测试的仪器与标准仪器数据统一,就能发往全国。同时,检测平台也对与标准仪器存在相对差的观测仪进行校准。经过校准和比测,仪器所测出的数据就变得稳定、可靠。此外,仪器有生老病死,老化仪器维修后也要进行检测和校准。/pp 据悉,九江地震监测氡观测仪器检测平台的地下自流水系统能满足监测、检测、生活三种用水需求,且互不干扰。其中,监测用水直接通过井管底部接出,供地下流体监测设备使用,数据实时传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检测用水从井管上部导水口流入恒流装置,在稳流区经过三次缓流后液面基本稳定,最后进入供水区,通过三路水管接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和实验。恒流装置稳流后多余的水流入储水箱,供台站生活使用。/pp 九江地震台工程师黄仁桂称:“作为完整的观测系统,地震氡观测由观测仪器、恒流、脱气、集气装置等构成,每个环节都会对观测数据产生影响。”/pp “检测平台目前检测的内容包括检测准确度、设备可靠性、环境适应性。”黄仁桂介绍道,人通过验血检查身体的异常,氡观测仪器则通过观察水氡来监测地壳异常。工程师李雨泽称,他们设定了三个氡的浓度值,待水流稳定后进行氡测量。通过在三种浓度间切换来测量氡检测仪器的响应时间,响应速度太慢就要维修或被淘汰。/ppbr//p
  • 汶川地震十周年研讨会-塞曼测汞地震应用十年磨一剑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震级达8.0的大地震,共造成约45万人伤亡,近2万人失踪,是建国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勇毅前行的人们仍牢记共勉。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由国家应急管理部、四川省政府、中国地震局共同主办在成都召开,由国家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主持。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信。习近平主席强调,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汶川地震十周年学术会议现场及地震技术创新展示 LUMEX公司受邀参加此次地震国际研讨会,并展示了先进的地震预测技术和仪器设备。 在过去的十年里, LUMEX公司也在不断的开发研究在地震预测仪器和技术。结合地震行业标准DB/T20.2-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下留意台站 第2部分:气氡和气汞台站》标准要求和地震行业的实际情况,LUMEX公司不断更新改进技术,先后研制出地震预测应用的便携土壤气汞、痕量连续在线水溶气汞、现场便携水中汞、实验室水汞分析仪,适用于地下流体台站中气汞观测台站和观测井。塞曼测汞技术无需金丝富集,无需化学试剂,直接测定水溶汞、土壤气溶及水中汞,克服了当前金丝捕汞法容易受自流观测井中水溶气汞湿度和酸性的影响,进而造成的准确度问题。仪器小巧便携,结实耐用,操作简单,无额外耗材,适用于地震野外监测使用和操作。汶川地震会议成果展及塞曼测汞技术地震应用展示现场 塞曼技术地震行业测定目标及应用案例:观测井取样实验室定点测定水中汞含量-断裂带水汞含量异常观测及常规测定;地下观测井中水中溢出气汞和水溶汞连续监控-实现连续在线全自动24小时正点观测及实施测定;现场直接便携测定土壤气汞波动异常值-地震同震破碎带土壤气汞测定。 在这个难忘的日子,曾经见证了举国的悲痛。过去的十年见证了汶川砥砺前行,涅槃重生。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来源:LUMEX分析仪器)
  • 日本强震 韩国“哄抢”核辐射测量仪
    韩联社21日报道称,日本大地震后,部分韩国人开始疯狂囤积海带、紫菜、矿泉水等物品,最近专业机构使用的核辐射测量仪也成了抢购的对象。  日本核电站发生爆炸事故后,韩国国内的辐射测量仪出现售罄和缺货现象。测量仪器的进口企业21日对外表示,最近不断有人打电话咨询购买辐射测量仪的事宜,该公司的库存已经全部售罄,剩下的只有几台售价高达上百万韩元的高档仪器。韩国国内出售的核辐射测量仪大部分是美国和欧洲制品,分为100万韩元(相当于5821元人民币)的手提仪器,和数百万或数千万韩元的精密仪器等多种。在日本发生核电事故之后,世界各国的需求急剧增加。进口商“Sane Calibration”的有关人士表示,由于个人用辐射测量器的需求增加,已向制造厂下了订单,但是何时会收到订货,目前不好说。  最近核辐射恐慌在韩国不断扩散,各类网上谣言更是推波助澜。韩国天主教大学核医学系方面表示,最近每天会有10多人咨询碘化钾。针对辐射恐慌在韩国引发的抢购潮,韩国灾难医学会表示,日本核电站爆炸对韩国产生的影响被过分夸大,有必要认清事实,消除不正确信息所造成的不安心理。  相关链接:  受日本核危机影响 核辐射检测仪器需求大增  搭“核辐射”顺风车 电磁辐射检测仪热销国内市场  韩国没有可批量检测商品的大型核辐射检测设备
  • 记者亲测日本福岛核辐射 华中科大造计量仪“震得手麻”
    前日起,《新华社记者“冒死”现场亲测福岛核辐射,日本还能去旅游吗?》的报道,刷爆朋友圈。楚天都市报记者昨日了解到,新华社记者手中的个人辐射计量仪,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谢庆国团队的科研成果。  谢庆国是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研究员,“数字PET”发明人。这款个人辐射计量仪尺寸较小,但灵敏度高,可检测自然环境的微弱辐射变化,并对辐射超阈值实时报警。  本月22日,新华社东京分社记者华义深入福岛核泄漏禁区,测量辐射情况。谢庆国团队的华越轩硕士得知后,与华义取得联系,寄送辐射测量仪器,并提供专业的辐射数据解读和科普知识指导。  23日下午的直播中,华越轩一直在后台紧盯华义手中的个人辐射计量仪。在发生核泄漏的机组附近,华义关闭了报警器,但计量仪对辐射的反应仍“震得手麻”。  测量显示,福岛禁区外围的辐射强度高达0.4μ Sv/h(幅射计量单位),是日本自然本底辐射(日常来自自然环境的辐射)的40倍。在该区域生活一年,累计辐射吸收剂量比国际标准高出3倍多。  华义还在直播中展示了他从22日到23日累计接受的辐射剂量:17.95μ Sv。华越轩说,这一剂量约为自然本底辐射的27倍。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一年,累计剂量将达到9.8mSv,超过安全值9倍多。辐射剂量仪出自华中科大  硕士生请缨,助力检测福岛辐射剂量  今年3月11日是日本福岛地震6周年,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后遗症影响如何?在得知新华社记者将于2月19日赶赴福岛,深入核泄漏禁区用直播的形式探知真相时,谢庆国团队专注于辐射探测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华越轩主动提出,为新华社记者提供仪器与咨询服务。  个人辐射剂量仪可对弱辐射场的细微变化作出快速响应,对辐射超阈值实时报警,帮助用户有效避免非必要的辐射。23日下午3时左右,直播正式开始。看到仪器上显示的数据,华越轩心情沉重:福岛禁区外围的辐射强度依然高达每小时0.4微希沃特,大约是日本其他地方正常环境下辐射剂量的40倍。如在该区域生活一年,累计辐射吸收剂量将比国际标准建议的公众年吸收量高出3倍多。  离核电站越近,辐射数值越高  新华社记者靠近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机组,辐射剂量仪的数值飙升,甚至突破每小时200微希沃特,是在东京一些地方测得的辐射值的四五千倍,仪器发出强烈的报警,震得手发麻。  在直播中,新华社记者两日内在福岛累计接受辐射剂量达17.95微希沃特。华越轩分析,这个辐射剂量约为正常环境下的27倍,如果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一年的平均累计剂量就达9800微希沃特,超过安全值9倍多,将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  将建立辐射剂量分布数据库  事实上,这已不是谢庆国团队第一次参与这样的重大国际事件。2013年和2016年,朝鲜分别进行了两次地下核试验,谢庆国团队都是第一时间奔赴中朝边境,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实时发布辐射剂量实测数据。  谢庆国团队已派出专业科研人员在日本各地开展一系列的辐射探测工作,将建立相关的辐射剂量分布数据库,为研究应对福岛核泄漏次生危害、防止核辐射对环境及人体产生危害提供技术支持。  这种技术还可用于早期癌症检测  谢庆国团队还将这款辐射剂量仪所基于的“数字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简称“数字PET”)技术应用于临床的全数字PET中,于2015年研制出全球首台临床全数字PET机器,或将推动癌症治疗的进步。  2001年以来,华中科大教授谢庆国带领团队致力于全数字化和精准测量的全数字PET研究。基于数字PET技术,谢庆国团队研发出一系列辐射探测产品,使看不见摸不着的辐射变成一个个精准数据,并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全数字辐射探测解决方案。  谢庆国团队还将数字PET技术应用于临床的全数字PET中,于2015年研制出全球首台临床全数字PET机器。这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人体临床全数字PET,有望推动面向癌症早期检测的PET检查向普及化发展。  据该团队介绍,首台人体临床全数字PET机器对病人做全身检查仅需5分钟,耗时仅为传统设备的一半左右,实现了全数字PET检测又快又准,而检测时的辐射量远比X-RAY、CT、MRI小得多。全数字PET一旦进入临床应用,能提升医院服务患者的能力,并且降低PET检查的价格。  据了解,首台临床全数字PET机器将于今年3月开始进行临床试验,在国内完成100例临床试验后,将接受有关方面对试验情况进行评估。如一切顺利,临床全数字PET将很快进行量产,投入临床使用。
  • 我国首个地震监测氡观测仪检定与检测平台将落户江西
    建设江西省应急救援训练基地  29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江西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我省将建设全国首个地震监测氡观测仪检定与检测平台,地震速报信息公众覆盖率将达80%,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普及率将达80%。  地震速报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80%  据悉,《江西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我省将在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赣江新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地震烈度速报台网覆盖全省,提供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提供地震预警和紧急处置服务。地震速报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80%。  此外,11个设区市建成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并与省级地震应急指挥平台互联互通。地震灾情获取研判和辅助决策能力显著提高,震后1小时内提供震灾预评估结果,2小时内提供初步人员伤亡、房屋破坏信息和辅助决策建议,5天内完成灾区地震烈度评定。5级以上地震发生后,救援力量能在8小时内覆盖灾区。  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 《江西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提出,全民防震减灾素质显著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体系、技术平台不断完善,回应社会关切及时有效,示范创建措施更加完善,科普宣教产品更为丰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普及率达到80%。  我省将提升地震震害防御基础能力,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部门合作机制。深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推进纳入干部培训、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城市、示范社区等。广泛开展地震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公众抗御地震风险意识和技能。  同时,推进防震减灾文化建设,积极主动将防震减灾文化融入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村镇社区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建立防震减灾文化推广网络平台。  建设全国首个地震监测氡观测仪检定与检测平台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实施江西省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江西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升级。升级省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技术平台,研发地震警报信息快速发布和预警信息接收系统,联网接入江西省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系统,为高铁、电力、燃气等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工程提供地震预警信息。  实施江西地震台网升级,优化台网布局,增补测项,升级地震观测系统,建设深井综合观测系统,建设矿震监测台网,建设区域综合台站和片区运维保障中心,建设全国首个地震监测氡观测仪检定与检测平台。  建设江西省应急救援训练基地  此外,我省将实施震害防御基础工程,开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赣江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等基础工作,建设城乡震害防御风险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提供精细化、实用性的风险信息服务。  同时,建设江西省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典型震害结构及次生灾害模拟训练场地。建设户外训练场地、多媒体教室、多功能会议厅和学员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在线注册和训练服务管理系统。每个设区市至少建成1处国标Ⅱ类以上应急避难场所。
  • 支持地震救援 华瑞科力恒捐赠检测仪器(组图)
    2011年3月25日,华瑞科力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向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捐赠一批核辐射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该批仪器将为奔赴地震灾区进行应急救援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提供安全保障。华瑞科力恒市场部和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保障部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此次捐赠仪式。  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强震引发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3月24日,缅甸发生7.2级地震,地震引发了泥石流灾害,中缅边境震感强烈。近期世界各地地震灾害事故频发,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地震救援的强烈关注和高度重视。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之首,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而地震引发的核泄漏等次生事故也能够对受灾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因此,地震灾害的复杂性和破坏性对于地震现场救援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专业队伍的培训水平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世界公认的光离子化(PID)技术领导者,以及辐射检测产品、气体检测产品、无线传感网络与呼吸防护产品制造商,华瑞科力恒能够为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提供专业的个人防护及应急响应设备。此外,华瑞科力恒愿意为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提供设备使用培训,帮助救援人员更好地应对各种辐射和有毒有害气体的威胁。  华瑞科力恒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一直积极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采取不同形式鼎立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华瑞科力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将全体员工的殷切问候转达给中国国际救援队,希望所捐赠的这批仪器能够有效保护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的人身健康,为应急救援行动保驾护航,并帮助各地受灾人民顺利度过难关。
  • 国产地震预警技术与核心设备将出口印尼
    6月21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印尼西苏门答腊省地震预警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由该所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全套技术和核心设备将走出国门,成为地震多发国家印尼的首套地震预警系统。 预计于2014年底投入使用的这套地震预计系统,由成都高新减灾所、成都美幻科技承建,主要在西苏门答腊省省会巴东市周边,建设80个地震预警监测台站和预警中心,实现对西苏门答腊明打威群岛的全覆盖。项目共投资302万美元,具有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两项功能,未来双方还将运用该系统,进行地震学研究。 签约仪式上,成都高新减灾所还与印尼巴东州立大学代表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开展地震预警科研合作。
  • 川西地区首个微地震地面监测项目启动
    4月25日,由西南物探245队承担的“微地震地面监测”试验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川西地区进行的首个微地震地面监测项目。  该项目是针对新26#压裂作业进行的试验性监测项目,以详细了解井中压裂造成的微地震地面监测在新26#区域的适用性。  目前,该队已经完成对主要技术人员的微地震监测基本原理及操作方的系统培训工作和监测采集地震仪器的年检及道一致性检测工作,正进行野外点位实测及设备铺设工作。
  • 雅安地震科技部推移动实验室应用
    2013年4月20日上午八时零二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区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科技部紧急研究部署四川雅安地震抗震救灾科技工作,并在科技部门户网站发布抗震救灾实用技术手册,供地震灾区选用。在抗震救灾实用技术手册中,就食品安全移动检测实验室做了介绍。具体信息如下:  食品安全移动检测实验室及示范  一、 技术描述  食品安全监测车(专利号:Z03153271)研制过程中为了实现固定实验室的功能,又可以实现移动到现场检测的目的,对涉及到食品安全检测移动实验室(专利技术)的双路精密稳压供电系统(专利技术)、实验室上下水(专利技术)、排风换气(专利技术)、安全防护系统、车内实验室布局、专用样品处理材料(专利技术)、减震技术(专利技术)及相关的实验室设备等进行了科学的、小型化、集成化、高稳定性等设计,申请并获得8项专利,其中有两项发明专利,并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  该移动实验室的全部设计按照检测实验室的各项技术要求,于2003年10月向国家实验室合格评定中心申请该移动实验室作为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综合检测中心的扩项,并获得认证资质,具有开展现场检测并出具报告的能力。  食品安全移动检测实验室以实现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检测需求为设计目标,以苛刻的实验外环境(如:田边、农产品收购现场、集贸市场、偏远地区)为工作地点,其实验室的各项技术指标在历次的现场应用中接受了考验,达到了设计要求。  移动检测实验室中配备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是集检测方法、器材、试剂、检测试纸与光反射传感器联用、微型检测仪组合为一体的携带方便、科学合理、便于现场展开检验的小型检测装备。该装备分为I型、II型 外型设计得体(铝合金材质外科,掀开提箱式)、大小适宜(52.5cm×37.1cm×17.5cm)、防震耐摔、携带方便(4kg)、检测方法灵敏(检出限0.005-3.0g/kg)、快速(15秒-30分钟)、操作简便,非常适合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食品卫生快速检测的需要。箱内储物盒的设计不但容量大、而且内备检测试剂可根据当地食品安全的具体检测物和污染物随意搭配组合。检测项目可针对地震灾区各种复杂的食品种类及食物链中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性环节。  该移动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检测设备配置如下:  (一)检测项目主要有:  1、 食品微生物检测   2、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3、 食品添加剂检测   4、 重金属检测   5、 部分掺假作假食品检测等  (二)应用的检测技术有:  1、 色谱定性定量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2、 光谱定性定量检测技术(分光光度法)  3、 酶联免疫学速测技术(胶体金试纸条、免疫试剂盒)  4、 集成式水质、食品质量安全速测技术  5、 微生物速测试纸片(各种菌类)  (三)配置的检测仪器及设备:  1、检测仪器部分  (1)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GC/ECD/NPD/FID)  (2) 便携式液相色谱仪(HPLC/UVD/FLD)  (3) 便携式酶标仪  (4) 手持式胶体金速测仪  (5)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  (6) 水质、食品速测集成检测仪  2、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  3、常见食物中毒快检箱  4、样品处理设备部分  (7) 便携式高压灭菌锅  (8) 车载式超静工作台  (9) 便携式培养箱  (10) 离心机  (11) 氮气浓缩仪  (12) 电子天平  (13) 液体混合器  (14) 样品粉碎机  (15) 样品磨  (16) 各种玻璃器皿  (17) 移液器、加液器等各种实验室用工具  二、 技术来源  国家“十五”食品安全重大专项课题(2001BAK02A00)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2006BAK02A00)。  三、 联系单位  1、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 储晓刚 13601387626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吴永宁 13911049472  3、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高志贤 13302003295  4、中国农业大学 沈建忠 13901040625  四、 典型工程  1、 参加2005年12月松花江苯污染事件沿江实施现场监测,历时21天。受2005年11月13日发生的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的影响,松花江水域水体遭到苯和硝基苯的严重污染。松花江水严重污染影响了沿江两岸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时情况非常紧急,污染带不断的向下游移动,水污染情况不明,沿江下游的水污染检测能力有限甚至不具备检测的条件,这时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急灾区所急,立即派遣这辆科技部“十五”食品安全重大专项研究成果――食品安全监测车昼夜兼程前往黑龙江哈尔滨并沿江而下实时监测水体污染情况,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和重要的依据。历时21天在零下32度的极其恶劣条件下开展水体污染监测工作,行程一千多公里,完成了全部的检测和监测任务,特别是在开始阶段,在污染团快速流向下游的紧急情况下,这辆监测车及时准确地出具数据,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在佳木斯工作期间,受到了时任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的亲切接见和表彰,这辆食品安全监测车的到来,在社会上引起了相当强烈的反响,对当地人民群众的情绪起到了安抚作用,人民相信政府、相信政府派来的工作队。这辆监测车出具的数据与后期多个检测机构出具的数据对比中是非常准确的。与固定实验室的比对一致,甚至有几次还优于参加检测的固定实验室。这次现场检测说明了:  1) 食品安全移动检测实验室可以在非常低的温度下工作   2) 食品安全移动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数据可靠准确,完全可与固定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相比对   3) 食品安全移动检测实验室的质量可靠,在长途运行后可以立即开展工作   4) 食品安全移动检测实验室的抗震、供电、通风等功能设计科学合理   2、 参加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特大地震现场食品安全现场检测,支援灾区保障食品安全。历时23天。  这次受质检总局和中国检科院的派遣参加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食品及饮用瓶装水和桶装水的检测工作,虽然准备时间非常仓促,但是由于有4年多的实际应用和技术储备,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装备上必备实验材料就从北京出发,一路昼夜兼程,并在沿途的郑州和西安补充实验材料、食品及药品,经过28小时的长途跋涉,赶到了第一站广元市。广元是受灾较重的城市,距离青川很近,救灾队员在一块较为宽敞的场地开始准备实验、调试仪器,然后测试瓶装水的各项指标,同时也开展了其他项目所用仪器的调试。调试结果表明,在经历1900多公里路途颠簸,食品安全移动检测实验室上的所有仪器和设备全部没有受到影响!这也又一次充分证明在监测车研制中的减震设计的有效性,其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名副其实。之后,这辆监测车又转战眉山、德阳、绵竹、都江堰、什邡等受灾严重的地区,出色地完成了当地政府安排的检测工作。检测食品和饮用水的品种有:瓶装饮用水、桶装饮用水、盐渍菜、牛奶、肉制品等,检测项目有:微生物4项、残留农药10种、重金属5项、水质全项13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及残留17项,检测项目种类完全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3、 参加每年“3.15”现场免费检测服务。累计15天(2004年——2008年)。  4、 参加2007年和2008黑龙江省“春蕾行动”食品安全质量行动现场检测和质量检测大比武活动。累计约60天。  5、 食品安全检测移动实验室中配备的食品安全快速检验箱通过在日常卫生监督监测、社会保障食堂(包括食堂、超市等公共场所)、和军委首长视察军区部队、“神州三号”、“神州四号”、“神州五号”等大型活动的饮食卫生保障中进行了多次现场应用,受到应用人员和首长的一致好评。  五、 适用范围  可在地震、洪灾、冰雪等自然灾害、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中毒事件、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以及大面积水体污染等野外现场开展快速检测,在停电断水条件下连续工作8-12小时。主要检测项目如下。  1、 食品中化学物质  农药: 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去虫菊酯等  兽药: 盐酸克伦特罗、氯霉素等  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色素、山梨酸等  重金属:铅、镉、汞等  2、 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B和玉米赤霉烯酮等  3、 食品微生物  霍乱弧菌O1和沙门菌等  4、 水质检测(定性、半定量速测)  5、 食品质量速测(定性及半定量速测)
  • 打破垄断!国内首创光纤微地震监测技术试验成功
    p  8月23日,新疆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井下光纤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在克拉玛依红山嘴油田红29井区hD0562监测井对h0558压裂井进行压裂裂缝监测,井距269.43米,首次现场试验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新疆油田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井下光纤微地震监测工艺、仪器、工具和软件技术。/pp  随着致密储层体积压裂的规模应用,井下微地震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对改进压裂设计、提高压裂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传统的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的电子式监测仪器,存在价格昂贵、产品垄断、不耐高温等局限。据悉,威德福、哈里伯顿等油服公司已开展井下光纤微地震监测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与传统技术相比,光纤监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耐高温等优点,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pp  为打破技术垄断、掌握核心技术、降低监测成本,新疆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依托股份公司重大专项课题“昌吉油田致密油储层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从2014年3月开始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井下光纤压裂裂缝监测技术攻关研究,首创多芯纤高温光电复合缆,成功研制出光纤三分量检波器、推靠装置等关键仪器和装置,具备现场试验条件。/pp  8月22日,新疆油田开发公司与各单位密切合作,在hD0562井先后完成仪器的地面检测、四级检波器入井(1770米至1830米)、中途测试、仪器推靠和h0558压裂井的震源定位等试验,具备压裂监测条件。8月23日,对h0558井的1783.5米至1837米井段采取投球暂堵工艺分压四层。压裂过程监测信号清晰明显、数据丰富,与压裂过程吻合良好,完整记录了微地震事件,现场监测获得成功。/p
  • 2013年MTS地震台STEX Pro软件用户培训
    2013年7月底,上海,烈日骄阳,如火如荼,为期三天的MTS地震台 STEX Pro软件用户培训在同济大学拉开了序幕,尽管酷暑难当,来自全国各地共计20名MTS地震台系统使用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地震台试验技术新应用。 本次培训旨在向MTS地震台用户提供新软件的操作培训,并搭建客户交流的平台。MTS 地震台试验高级应用工程师Tim Zappia先生回顾了MTS在地震台试验的发展及与世界著名土木结构试验机构的合作历程,并代表MTS感谢同济大学对本次培训的支持。来自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大学的四位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运用MTS地震台进行土木结构试验的经验与心得。随后的两天时间里,MTS中国公司模拟试验咨询专家金峰先生介绍了MTS地震台迭代理论及方法、试验新工具STEX Pro软件的设置、数据采集、建模、仿真,并进行了实际上机演练。 7月31日下午,参加培训的各位用户参观了位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多功能振动台试验室。MTS系统公司于2007年6月中标并于同年12月份签订供货合同,向该实验室提供四台阵高保真地震模拟系统。多功能振动台试验室于2011年底完成试验室建设和设备安装。由两个实验区域组成,即多点振动台实验区域和地锚和反力墙实验区域:振动台系统具有4个6m x 4m 三自由度双向地震台,每个地震台可以在两条长度分别为30m和70m的地沟结构中任意移动、组合,试验总能力可以高达200吨,完成各种类型的桥梁、大型建筑结构件的抗震工程研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实验能力最强的振动台实验系统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四台联动地震台试验系统,将为桥梁工程、房屋和空间结构工程、地下结构工程和生命线工程提供一个世界领先的振动和地震模拟实验平台。自2012年底完成终验收后,已承接了一系列的国家级重点项目的试验,实现对重大桥梁工程地震灾变合理有效控制,提升我国重大桥梁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如今年三月份对泰州长江公路三塔双跨钢箱梁悬索桥进行的多塔连跨悬索结构地震反应试验。 试验室主管杨澄宇教授对MTS试验系统的高性能运作和完善高校的技术团队支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也将成为MTS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动力。2013年7月底,上海,烈日骄阳,如火如荼,为期三天的MTS地震台 STEX Pro软件用户培训在同济大学拉开了序幕,尽管酷暑难当,来自全国各地共计20名MTS地震台系统使用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地震台试验技术新应用。
  • 数字化次声监测或为地震监测提供新手段
    4月23日,记者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由该校&ldquo 长江学者&rdquo 教授许强所带领的滑坡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次声监测仪,在20日早测试过程中意外捕捉到了芦山地震所产生的次声波信号。经分析,发现本次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到达该校的时间为08:02:52,较地震部门报道的主震起始时间延迟约6秒。  该仪器主要功能是探测岩石破裂过程中所释放出的次声波信号,并用于滑坡、崩塌的现场观测与早期预警研究。根据对芦山地震主震及多次余震的次声波监测数据逐个识别与分析,通过次声波最大振幅与地震震级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震震级与最大振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据此可直接通过次声波监测结果来估算地震震级。  许强表示,该团队将进一步利用芦山地震以后的余震监测数据,对地震震级和最大振幅关系式进行修正和完善,同时将次声波观测数据与地震监测数据进行深入系统的对比分析,试图从次声波中找到崩塌、滑坡、地震的早期识别标志。  地震发生时,除会产生沿固体介质(地壳)传播的地震波外,也会产生由空气传播的声波。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因次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且大气对其吸收很少,它可传播很远的距离。这一特点可用于远距离观测崩塌、滑坡、地震等岩石破裂现象,并实施早期预警。
  • 日本7小时连发4次地震,FLIR红外热像仪是建筑修复的无损“神器”
    当地时间3日,位于日本东部的山梨县和位于西部的和歌山县,不同震源处先后发生了4次震感较强的地震。7小时内接连发生多次地震引发了日本民众的恐慌。频繁的地震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也很大尤其是对古代艺术品建筑造成的损失有时是难以挽回的比如,2009年4月6日发生在阿布鲁佐(意大利)的地震不仅造成约300人死亡,许多艺术作品还因此几乎被摧毁。在阿奎拉市或附近的小村庄,承载着数百年历史的纪念碑、教堂、宫殿或城堡等重要建筑都需要迅速修复。在进行修复之前,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工具进行检查,因为很多内里损害外表无法发现!由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光学特性我们发现其在建筑检测方面很有优势并且Teledyne FLIR在建筑的无损检测和评估等建立了可靠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案例见证下:01圣彼得堡大教堂在进行修复开始前,热成像技术在诊断圣彼得大教堂正面的状态和验证实际工作的质量方面非常有效。通过FLIR ThermaCAM,EniTecnologie的团队识别出了建筑的裂缝、从石头表面脱落的灰泥以及原本会被隐藏的湿气沉积物。在此次修复建筑过程中,热成像最重要的用途是评估灰泥,确定0.5°C的温差。由于FLIR ThermaCAM具有很高的热灵敏度,该团队得以拍摄红外图像,并控制了大教堂正面约50000个灰泥的状况。不仅如此,FLIR红外热成像仪还有助于专家微调杀菌剂的处理方法,以去除困扰大部分石材表面的微生物,并验证该程序的有效性。具体案例详情戳这里:厉害了!菲力尔助力圣彼得大教堂恢复昔日盛景02意大利阿尔塔穆拉历史建筑IR HotSpo是一家从事意大利历史建筑的检测服务的机构,通过FLIR红外热像仪,该机构主要针对阿尔塔穆拉历史悠久的建筑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与维护。比如,查找建筑物上面存在水渍的原因,检测次表面裂缝、建筑壁画是否存在潮气、建筑内部的粘合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损伤和发霉现象等建筑问题。具体案例详情戳这里:厉害了!FLIR化身历史建筑“医生”在红外热成像的辅助下,评估建筑物结构完整性的方法也更经济便捷。从单一的图像和序列出发,结合时间和空间,根据专用的算法,可以提取出一些对评估砌体非常有用的参数。与传统的部分破坏试验相比,使用此类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建筑物的地震风险评估更经济、更广泛。比如,地震前通过热成像增强的周围与坍塌部分之间的相关性令人印象深刻。下图给出了去年和今天在塞萨尼奥(意大利AQ)S.Stefano教堂拍摄的另一个例子。S. Stefano di Sessanio (AQ)教堂在地震前后的照片这些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检测中的应用十分有价值。它不仅可以弥补肉眼难以发现的漏洞,还可以无损检测避免对建筑造成损害!Teledyne FLIR可用于建筑检测的产品有很多,针对不同问题产品也是不一样的,想知道哪款最适合你?联系我们,让我们的专业人士为您量身推荐吧~新品免费试用目前,Teledyne FLIR正在进行一场2021年终新品免费试用的活动,无论是FLIR A50/A70研发套件,还是FLIR A50/A70图像流/智能传感器热像仪,亦或是FLIR Si124-PD:局部放电检测声像仪,还有FLIR Si124-LD:压缩空气泄漏检测声像仪,以及FLIR E96 高级热像仪都在此次活动当中哦~当然如果您想试用其他产品,小菲也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所以,小伙伴们赶紧联系我们,我们将安排专人上门为您演示!
  • 西藏已有244人在青海玉树地震中遇难
    中新社拉萨4月20日电 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害中,西藏已有244人遇难,275人受重伤,160人受轻伤。  西藏自治区政府20日的消息显示,截至4月18日16时,昌都籍在玉树州的受灾群众共计800余户4000余人,遇难人数达到243人,失踪5人,重伤274人,轻伤155人。那曲地区巴青县1名群众在玉树灾区遇难,1名受重伤,5名轻伤。  西藏与青海相连,西藏昌都、那曲两地更毗邻青海玉树震区,因此青海玉树发生的7.1级地震,也给西藏昌都、那曲两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据官方统计,受玉树地震影响,昌都地区多处建筑出现不同程度裂缝或倾斜,包括农牧民住房270间、村委会6所、乡镇卫生院6所、学校7所110间、乡级电站3座、牲畜棚圈13个和4座寺庙。  据悉,西藏自治区责成昌都、那曲两地分别组成工作组负责安排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并前往灾区协调处理遇难者善后事宜,向死难者家属发放慰问金。  据自治区政府介绍,目前,遇难者家属及受伤群众情绪稳定,当地社会秩序良好。  尽管自身也受灾,但在玉树地震发生后,西藏在第一时间派出了救援队赶赴灾区救灾,并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据统计,截至4月19日,西藏共向青海地震灾区派出救援人员377人,派出车辆71台 西藏共为玉树地震灾区捐赠或募捐资金818余万元,捐赠各类物资约320吨价值约520万元。
  • 我国自主研发“地震感知报警系统” 提前10秒感知地震
    4月28日,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地震感知报警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在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来自中国地震、建筑、电力电子与工程控制领域的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可以提前10秒感知地震信息,为震前逃生和自救赢得宝贵时间。  据悉,该系统由中国民企前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地震局全国地震灾害评估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工程动力灾变”重大科学计划指导专家组副组长杜修力等7位专家组成,并认定:该项目对于减灾防灾具有积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河北省科技厅科技信息情报所科技查新认定,在国内外文献中未见报道。  据介绍,该系统由地震感知工作站、地震应急救生器和城市地震信息收集统计分析中心三部分构成。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及震源深浅不同,可提前10—30秒感知地震信息,并自动报警提醒逃生。按照覆盖面的需要,地震感知工作站可区别家庭、小区、城市等各种范围进行装备。  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秦皇岛前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忠林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透露,该企业研发的家用地震感知报警仪、地震应急救生器即将投放市场。地震应急救生器是集手机充电、广播、切割安全带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救生器。一个家庭配备一个地震应急救生器,只需要人民币400到500元。  此外,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梯地震监测系统”同时通过专家鉴定。此系统基于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研发,由电梯地震监测仪和电梯地震监测网两部分构成,采用角度自动智能判断技术及同城网络式地震信息综合分析技术,具有地震信息快速网络自动播报功能。经河北省科技厅科技信息情报所科技认定,在国内外也属首创。
  • 卫星雷达观测揭示地震后滑坡的动态加速和恢复
    山体滑坡作为全球常见的自然地质灾害,每年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滑坡可以由地震、火山、降雨或人类活动所触发,其中由地震触发滑坡导致的人员伤亡尤为严重,特别是在地震活跃地区。目前,大量研究集中于地震期间快速倒塌的同震滑坡和在余震或降雨作用下失稳的震后滑坡,这些滑坡地表变化显著,较为容易探测。“然而,在地震影响下,加速运动而非直接失稳的滑坡常常被忽视,因为它们与失稳崩塌的滑坡相比,地面变化很小,探测难度大。这些地震加速滑坡受地震长期效应影响,在震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可能维持加速运动。” 长安大学教授李振洪如是讲述。“而它们的长期连续运动会对地面或人造基础设施产生持续破坏,并有可能未来发展成灾难性滑坡。”近年来,李振洪团队联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Stefano Utili和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教授Giovanni Crosta和Paolo Frattini对地震加速滑坡进行深入研究。他们使用2014-2020年共6年的哨兵-1卫星雷达观测数据,采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时间序列技术,系统探测2016-2017年意大利中部地震序列所诱发的地震加速滑坡。通过对探测到的819个地震加速滑坡进行空间和统计分析,发现地震加速滑坡不依赖强烈地面震动或者断层上盘效应触发,即使微弱的地震地面震动也会触发滑坡加速,这一特征与受强地震动控制的同震滑坡存在显著不同。他们同时还发现滑坡大小是地震加速滑坡的重要调节因素,规模较大的滑坡比小滑坡更容易发生震后加速。此外,该研究揭示了地震加速滑坡的三个震后速度演化阶段:加速、稳定和恢复阶段;这种从激活走向恢复的阶段性演变可能是由地震能量的逐渐衰减或地震所产生的微裂缝的闭合所控制的。上述研究成果于11月29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通讯作者为长安大学教授李振洪,共同第一作者为博士宋闯和教授余琛。该项研究首次实现了地震加速滑坡的广域探测,并揭示了滑坡对地震效应的长期反应特征。项目合作者中科院院士彭建兵教授评论说: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地震引发的滑坡风险,包括同震滑坡失稳和震后滑坡动态,对于地震活动区的滑坡灾害长期评估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质谱仪用于地震灾后不明成分危害物的分析检测
    2013年4月20日上午八时零二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区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科技部紧急研究部署四川雅安地震抗震救灾科技工作,并在科技部门户网站发布抗震救灾实用技术手册,供地震灾区选用。在抗震救灾实用技术手册中,发布了不明成分危害物快速检测技术。具体信息如下:  一、不明成分危害物的分析检测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震后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生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供水设施遭到破坏,饮用水源会受到污染,是导致传染病发生的潜在因素。采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不同性能的分析仪器,实现对未知样品的定性分析,为危险物的处置提供依据。本技术可用于不明原因的突发事件原因分析等。  (二)技术简介  1. 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带EI源的高分辨质谱,实现对以不挥发有机物为主成分的未知样品的定性分析。难挥发的有机物,直接选择带EI源的高分辨质谱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结合样品分子量,碎片质量实现未知样品的定性分析,必要时选用标准品进行验证。  2. 对于不挥发有机物为次成分的未知样品,采用酸碱处理或三氯甲烷,甲醇分步提取,去除主成分,富集次成分,难挥发的有机物,直接选择带EI源的高分辨质谱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易挥发的有机物,采用GC-TOF-MS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最后实现未知样品的鉴定。  3. 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GC-TOF质谱,实现对未知样品中可挥发物的定性分析。 样品:固体、液体、气体、组织、体液、细胞等,易挥发有机小分子直接采用GC-TOF-MS分析,不易挥发的有机小分子可进行衍生化处理,衍生后挥发的有机小分子可以采用GC-TOF-MS分析,GC-TOF-MS数据进行数据库检索,实现样品鉴定,必要时选用标准品进行验证。  4. 无机金属毒物采用ICP-MS分析   5. 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不同性能的质谱仪器,实现对未知样品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定性分析。  a) 蛋白质:蛋白提取出来后,采用电泳分离,然后进行消化处理,LC-MS/MS分析,利用LC-MS/MS数据实现鉴定,必要时采用IR,UV技术进行佐证。  b) 核酸:核酸从样本里提取出来后,电泳分离,然后进行序列分析,实现鉴定,必要时采用IR,UV技术进行佐证。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邮编:100850  联 系 人:杨根锁  联系电话:13910292130
  • 福建首家地震仪器展示馆在华安开馆
    “打竹板,响连天,不说东,不说西,防震减灾要细听… … ”7月21日,在华安县地震办举行的福建首家地震仪器展示馆开馆仪式上,由华安第二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带来的一段地震科普知识的快板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同学们参观地震仪器 李小星摄 走进馆内,一台台新老地震仪器有序陈列,有地磁测震仪器、水位监测仪器系列、熏烟测震仪器等五大地震仪器系列共60余件展品,墙上还挂着15幅六七十年代出版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画。四十几年来,华安几代地震人把这些曾经在岗位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老物件”一一精心保存了下来,如今它们也成了华安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宝贵记忆的见证。工作人员正进行讲解 李小星摄“这些仪器是华安地震台创台四十几年以来所作工作的宝贵回忆,今年5月以来,在省、市地震局,漳州地震监测中心站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批新老地震仪器陆续运抵华安,使华安县成功建立了福建省第一家地震仪展示馆。”华安县地震办主任黄斌科介绍。如今,华安地震办开设了地震仪器展示馆、防震减灾百米科普长廊,不仅能开阔市民群众的视野,增长地震相关专业知识,更能令人直观感受地震科技工作者在地震监测预测研究方面探索、创新、进步的艰辛历程。
  • 海克斯康致地震灾区测量机用户告知函
    尊敬的海克斯康用户:您好!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里氏7.0级强烈地震,灾难造成了当地人员和物资的巨大伤害,举国震惊。灾难是人类共同的伤痛,在无法抗拒的大自然面前,只有爱与相互支持才是人类共同战胜灾难、迎接新生的伟大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此危难时期,海克斯康员工也和全国人民一样,时刻关注着灾区的消息和动态,并将全力支援灾区,用我们的爱心与行动为灾区人民贡献一份真情和力量。为了让灾区的测量机用户尽量减少因这次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快速恢复生产,海克斯康公司决定对遭受此次地震灾害的测量机用户,提供免劳务费的测量机恢复和维修服务;如需更换重要备件,备件费用减半。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请尽快将测量机现场状况及使用问题反映给我们,我们将以最短的反应时间为您提供解决方案并实施现场服务,为您解燃眉之急,共度难关!真诚地祝愿灾区的人民一切平安!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联络方式联 系 人: 张豪 Tel:13398180870(成都),028-86716718;Fax:028-86716730联 系 人: 刘汉青 13356889389(青岛)客户关怀热线:400 6580 400; Fax:0532-808950312013年4月20日更多信息欢迎访问海克斯康官网http://www.hexagonmetrology.com.cn
  • 莱伯泰科可移动实验室驰援地震灾区
    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北京莱伯泰科派遣了多位**工程师携带可移动检测设备赶赴灾区,并与当地药检部门联合组成可移动实验室,对受灾严重的宝兴县进行水质、食品、空气的快速现场检测,受到了四川药监局及当地政府的好评。 此次驰援灾区莱伯泰科带去了可移动G460 GC/MS/MS气质联机,及各种用于空气,水质和食品的样品处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G460气质联机系统采用内部部件独立减震设计,同时配备专用带轮拉杆箱,以便搬运方便,样品前处理设备包括提取、净化、浓缩等设备,也都配备了专用的抗震手提箱,非常适应恶劣环境中的移动检测,极大方便对环境、食品安全等样品的移动、快速检测及报告发布。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莱伯泰科将继续为灾区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可移动实验室整体打包发往成都陆运进入地震灾区可移动实验室运送到临时监测帐篷临时监测帐篷一角
  • 惊叹!地震竟已可精确预测,用的竟是扫描电镜?
    地幔岩石中的晶体缺陷对地震活动至关重要,电子背散射衍射图可提供了下一次地震何时何地发生的线索。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已经表明,来自地球表面深处的岩石晶体中的微观缺陷在大地震后地面如何缓慢移动和重置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来自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 Ricardo Lebensohn 及其同事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 (EBSD) 绘制了受到极端类似地幔的压力和温度的岩石晶体中的缺陷和周围应力的图谱。结果表明,地球表面在地震后沉降以及在重复事件之前储存应力的方式最终可以追溯到这些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和应力非常小,我们只能用最新的显微镜技术观察它们,”Lebensohn 的同事,来自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的 David Wallis 博士说。“但很明显,它们可以显著影响岩石移动的深度,甚至决定下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通过了解这些晶体缺陷如何影响地球上地幔中的岩石,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解释地震后地面运动的测量结果,这些测量结果提供了压力在哪里积聚的信息,以及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位置。 缺陷和地震为了研究岩石晶体应力,Lebensohn 及其同事将橄榄石晶体(上地幔最常见的成分)置于一系列压力和温度下,以复制地球表面以下100公里的条件。研究人员使用配备牛津仪器 AZtec 采集软件和 NordlysNano 探测器的两台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岩石晶体进行了研究,并使用高角分辨率 ESD 绘制了位错缺陷和晶内应力图。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这些结果揭示了上地幔中的热岩石如何神秘地从地震后几乎像糖浆一样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又厚又迟钝。粘度的这种变化将应力传递回上方地壳中寒冷而脆性的岩石——这种应力会累积到下一次地震。几何必要位错的密度和应力异质性 a 根据 HR-EBSD 测量的晶格旋转估计的几何必要位错密度b 通过减去每个晶粒内的平均值而归一化的 σ12 样品 MN1 和 San382t 是单晶,而所有其他样品都是聚集体“我们早就知道微尺度过程是控制地震的关键因素,但很难足够详细地观察这些微小的特征,”沃利斯说。 “多亏了最先进的显微镜,我们已经能够观察到炽热深岩的晶体框架,并追踪这些微小缺陷的真正重要性。”结果还表明,位错会产生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应力会在位错中累积,导致岩石变得更加粘稠。直到现在,人们一直认为这种粘度的增加是由于晶体相互竞争的推拉,而不是由晶体内的微观缺陷和相关的应力场引起的。研究人员希望将他们的工作应用于改进地震危险地图,这些地图通常用于南加州等构造活跃地区,以估计下一次地震发生的地点。目前的模型只考虑了断层带上更直接的变化,没有考虑在地球深处流动的岩石中的逐渐应力变化。Wallis 还计划与乌得勒支大学的同事合作,将他们新的实验室限制应用于 2004 年印度尼西亚发生危险地震和 2011 年日本地震后的地面运动模型。每一次都引发了海啸并导致数万人丧生。“如果你能了解这些深层岩石的流动速度有多快,以及在断层带不同区域之间传递应力需要多长时间,那么我们可能能够更好地预测下一次地震将在何时何地发生,”沃利斯说。文章源自 Nature Communications.(编译:符斌 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中心研究员)
  • 2013年MTS地震台STEX Pro软件用户培训班举办
    2013年7月底,上海,烈日骄阳,如火如荼,为期三天的MTS地震台 STEX Pro软件用户培训在同济大学拉开了序幕,尽管酷暑难当,来自全国各地共计20名MTS地震台系统使用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地震台试验技术新应用。  本次培训旨在向MTS地震台用户提供新软件的操作培训,并搭建客户交流的平台。MTS 地震台试验高级应用工程师Tim Zappia先生回顾了MTS在地震台试验的发展及与世界著名土木结构试验机构的合作历程,并代表MTS感谢同济大学对本次培训的支持。来自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大学的四位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运用MTS地震台进行土木结构试验的经验与心得。随后的两天时间里,MTS中国公司模拟试验咨询专家金峰先生介绍了MTS地震台迭代理论及方法、试验新工具STEX Pro软件的设置、数据采集、建模、仿真,并进行了实际上机演练。  7月31日下午,参加培训的各位用户参观了位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多功能振动台试验室。MTS系统公司于2007年6月中标并于同年12月份签订供货合同,向该实验室提供四台阵高保真地震模拟系统。多功能振动台试验室于2011年底完成试验室建设和设备安装。由两个实验区域组成,即多点振动台实验区域和地锚和反力墙实验区域:振动台系统具有4个6m x 4m 三自由度双向地震台,每个地震台可以在两条长度分别为30m和70m的地沟结构中任意移动、组合,试验总能力可以高达200吨,完成各种类型的桥梁、大型建筑结构件的抗震工程研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实验能力最强的振动台实验系统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四台联动地震台试验系统,将为桥梁工程、房屋和空间结构工程、地下结构工程和生命线工程提供一个世界领先的振动和地震模拟实验平台。自2012年底完成终验收后,已承接了一系列的国家级重点项目的试验,实现对重大桥梁工程地震灾变合理有效控制,提升我国重大桥梁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如今年三月份对泰州长江公路三塔双跨钢箱梁悬索桥进行的多塔连跨悬索结构地震反应试验。 试验室主管杨澄宇教授对MTS试验系统的高性能运作和完善高校的技术团队支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也将成为MTS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动力。
  • 日本福岛核电站仪器故障 未及时录得地震数据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在22日召开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会议上透露,2020年设置在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的2套地震仪发生故障,但未采取迅速修理等措施,导致没能记录下2021年2月13日发生的地震摇晃数据。资料图:当地时间2月14日,日本福岛县Nihonmatsu市,一处因地震损毁的山路。当地时间2月13日晚,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7.3级强震。据报道,福岛、宫城两县观测到震度6强(日本标准)的地震已过去1周多,但东电在记者会等场合完全未说明故障事实。2020年3月,规制委指出,发生堆芯熔化和氢气爆炸的1至4号机组中,确认地震数据,对日益老化的3、4号机组厂房很重要。东电表示,将在当时运用的5、6号机组地震仪外,追加设置,当月在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5楼和1楼的2处,设置了地震仪。据东电介绍,1楼的1套地震仪2020年7月被暴雨淹没;10月,5楼的1套地震仪发生了测量数据出现噪音的故障。2021年2月22日,东电负责人在记者会上就修理延迟的理由解释说:“分析出现噪音的原因花费了较长时间。”对于未对外说明的原因,其表示“因为是将其定位为试验设置”。规制委会议上,东电方面解释称:“未能收集到重要数据,这是应反省之处”,与会专家纷纷批评“未做好危机管理”等。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