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讲堂>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理论模型及应用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理论模型及应用

主讲人:李文郁(清华大学) 上传时间:2022/09/30 09:56
  • 观看:217 次
  • 收藏:(0)
  • 评论:0人

课程详情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以水为探针来表征水泥基材料。相比水泥基材料研究中的压汞、氮吸附等传统测孔方法,低场核磁具有快速、原位、无损、预处理要求低等特殊优势。除广泛认可的孔结构表征外,低场核磁还具有物相定量和水分动力学研究的能力。而各应用中所用到的理论模型,可归纳为四种,即双组份快速交换模型、Korb模型、信号幅度模型及低温冻融测孔模型。其中,前两者重点在于弛豫,双组分快速交换主要与CPMG实验相关,Korb模型常用于快速变场实验;后两者主要关注信号强度,信号幅度模型关注核磁信号函数拟合,低温冻融模型则基于信号量随温度的变化以及熔点偏移值。研究发现,当前应用中广泛存在的数据可靠性、结果稳定性和模型与应用适配性问题,极大程度源自“重使用、轻理论”,从而对硬件及理论中的本征限制条件缺乏了解。基于此,我们根据水泥基材料的特点,对四大模型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指出了各理论模型中的本征限制条件,为目前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归类并分别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此外,以多项水泥水化研究为例,通过低场核磁及其与X射线衍射、热重、量热仪等技术的结合,展示了低场核磁用于缓凝机理研究的可行性。

讲师简介: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后。 研究领域:水泥基材料,水泥水化机理,低场核磁,固体核磁,核磁方法。

相关领域:

(其他)-(包装)

相关仪器:

()-(SPE固相萃取小柱)-()

我来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500发表评论

您好,请如实填写以下信息后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