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讲堂> 医药研究新模型——类器官和肿瘤类器官

医药研究新模型——类器官和肿瘤类器官

主讲人:罗国安(清华大学) 上传时间:2021/09/06 12:04
  • 观看:802 次
  • 收藏:(4)
  • 评论:0人

课程详情

2009年荷兰Clevers团队成功将成体干细胞培养成为小肠的隐窝和绒毛结构,首次证实干细胞能够形成类器官。2011年又第一次报道了人源的肿瘤类器官, 成功建立肠腺瘤类器官模型, 从此开启了医药研究新模型——类器官和肿瘤类器官的快速发展。 2014年Lancaster在《Science》上发表综述,将类器官(Organoids)明确定义为: “以干细胞或器官祖细胞为原料,经过体外培养,能发生细胞分化及谱系定向,即自组装为器官样结构的细胞群。“ 相比于传统的细胞系和PDX模型,它具有拟合度高、培养周期短、传代稳定等优势。患者衍生的肿瘤类器官(Patient-derived tumour organoids,PDTOs, PDO):是由专门设计的培养系统让人源肿瘤细胞(活手术组织、活检、CTC)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聚集自组装成具有三维结构的类器官组织。其空间组织结构与器官相似,并具有自我更新和自我组织能力, 可以复制原始肿瘤的重要特征,可用于大规模的药物筛查,有助于癌症的个性化治疗。类器官技术更是在2013年和2017年分别被Science和Nature Methods杂志评为年度十大进展和突破之一。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类器官和肿瘤类器官研究进展,特别是肿瘤类器官在临床精准施治中的应用。类器官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介绍了我们团队研究工作的相关进展和开展的临床应用研究。介绍了器官芯片和类器官芯片研究进展和我们的研究成果。

讲师简介:

罗国安,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系教育部中医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担任第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顾问委员,2015版《中国药典》英文版四部副主编,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开发与培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第一届总体组专家。曾获“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罗教授长期从事药物分析、中药现代化及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工作,是国内微流控技术的开创者之一,其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展微流控技术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近20年,成功搭建了高度集成、自动化的仿生微流控芯片实验平台,发展了多种微流控器官芯片新模型,为药物药效及安全性评价供了可靠的实验平台及体外新模型。罗教授先后完成国家973、863、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近40项。撰写研究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450余篇,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研发新药6项。研究成果于1999,2006,2014和2016年先后四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或自然科学奖近20项。

相关领域:

(制药/化妆品)-(中药)

相关仪器:

(化学分析仪器)-(色谱仪器)-(气相色谱仪(GC))

我来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500发表评论

您好,请如实填写以下信息后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