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银牌9年 银牌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60-5168转3779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康朗生物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科学家阐明,癌症免疫监视新机制

近期,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Cell上刊登了一篇题为“Cancer Immunosurveillance by Tissue-Resident Innate Lymphoid Cells and Innate-like T Cells”的研究论文,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肿瘤免疫监视的新机制。 理解机体免疫系统影响肿瘤形成过程的机制或可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免疫学研究中的新思想,早在19世纪60年代,研究者就发现癌症会慢性炎症位点发生,此后研究者Rudolf Virchow就提出了一种白细胞的促肿瘤发生的功能,然而在上世纪初期,科学家们就推断,在长寿的动物机体中,保护性的免疫反应似乎可以抑制癌症的发生;截止到20世纪50年代,关于癌症免疫监视的假设才被正式提出,而这归因于适应性细胞免疫在消除变异细胞中的合理性功能。 诚然,在过去20年里科学家们所进行的研究都揭示了在癌症小鼠模型中的促肿瘤炎性反应和保护性的肿瘤免疫;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对患鼠类癌症的转基因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对具有潜在细胞毒性的淋巴细胞进行了特征分析,研究者Saida Dadi表示,我们发现,细胞的转化会促进非循环天生T细胞受体(TCR)αβ的扩张,而且TCRγδ淋巴细胞会表达较高水平的毒性分子颗粒蛋白酶B,同时还会在抵御肿瘤细胞上表现出潜在的毒性活性。 研究者指出,这些淋巴细胞的产生主要依赖于细胞因子IL-15,而IL-15的却是或过表达都会导致肿瘤生长的加速或减缓,文章中研究者发现,细胞的转化会通过开启组织原位的1型先天性淋巴细胞和1型先天性T细胞的激活来诱发机体产生一系列不同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对于诱发机体对外源病原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力非常重要,同时还可以维持对机体正常自身组织的容忍力,然而免疫系统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仍然比较神秘,部分是因为肿瘤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同时还是自我衍生而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细胞的转化会诱导先天性淋巴细胞和先天性T细胞的扩张,而这些细胞携带着抗肿瘤细胞的潜在毒性效应,这或许就可以帮助科学家定义一种适合于对新生转化细胞进行监督的特殊类型的免疫反应;当然本文研究对于后期科学家们深入揭示癌症免疫监视的特殊机制以及开发新型癌症个体化疗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希望。

厂商

2016.06.06

西方世界首个干细胞

 (本文转载自生物谷)大年初一,正值中国人民欢庆羊年春节之际,欧洲的眼病患者也收获了福音——西方世界首个干细胞治疗产品Holoclar获得欧盟委员会(EC)有条件批准,用于因(物理或化学因素所致)眼部灼伤导致的中度至重度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limbal stem-cell deficiency,LSCD)成人患者的治疗。  Holoclar由意大利凯西制药(Chiesi Farmaceutici)研发,是获批的首个含干细胞的先进治疗产品,也是首个用于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LSCD)的产品。Holoclar不仅能够作为角膜移植的替代疗法,也可以在大范围眼部损伤的情况下增加角膜移植成功的概率。在临床试验中,Holoclar能够修复眼部角膜损伤,并改善或解决疼痛、畏光等症状,同时可改善患者的视敏度(visual acuity)。  Holoclar是一种活组织产品,类似于一个隐形眼镜,其活性物质为“离体扩增(ex-vivo)的包含干细胞的自体人角膜上皮细胞”,由取自患者角膜未受损区域的一小片活组织制备并在实验室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生长而成,可用于替代受损的角膜细胞。其中,角膜缘干细胞负责角膜上皮的连续再生和维持。通过在眼球重建干细胞储备,Holoclar能够启动正常的角膜细胞生长和维持。  Holoclar获批的具体适应症为:由物理或化学眼灼伤导致的单侧或双侧中度至重度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LSCD)(定义为:至少两个角膜象限存在浅层角膜新生血管,同时中央角膜受累,严重视力损害)。患者接受Holoclar治疗前,需最少取1-2平方毫米完好的角膜缘(limbus)活组织。另外,Holoclar必须由经过培训的合格医生进行管理,并仅限于医院使用。  膜缘干细胞的缺乏使角膜上皮失去再生和修复的能力,引起角膜结膜上皮化、新生血管长入、慢性炎症、反复上皮缺损、基质瘢痕化以及角膜自溶和溃疡,若不进行治疗,该病最终可导致失明。

厂商

2016.06.03

干细胞移植治疗失明

 2015年5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韩国科学家将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出来的视网膜辅助细胞注射到四位黄斑变性患者的眼中,有三名患者取得了明显改善,对第四名患者却几乎没有作用。早在2012年和2014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两篇文章,证明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成的细胞可以被安全地注射到视网膜背后的空腔内用于治疗黄斑变性。一家位于美国麻省,名为Advanced Cell Technology(现为Ocata Therapeutics)的公司资助了这项研究,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尝试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进行临床治疗的实验研究。 现在韩国的这家名为CHA Biotech的公司在美国Ocata公司的帮助下(Ocata提供了干细胞和移植技术)首次在亚洲人身上开展了类似研究。Ocata公司首席技术官Robert Lanza说道,“结合我们在美国的临床实验结果,我非常看好这项干细胞移植技术。” 美国加州Scripps研究所的干细胞专家Jeanne Loring说道,“现在的临床实验结果是鼓舞人心的,但是仅仅基于如此小规模的临床实验是远远不能令人信服的。”不过加州大学的干细胞专家Magdalene Seiler说,“至少现在的实验证明了安全性,不过长期的安全性还有待证明”。 目前参与该项临床实验的四位病人有两位时老年视网膜黄斑性病变患者,分别是65岁和79岁,还有两名是少年型黄斑营养不良患者,这是一种发病早的常染色体遗传疾病,患者年龄分别是40岁和45岁。这两种黄斑病变都会因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的凋亡而导致视力受损。RPE细胞给视网膜感光细胞(retinal photoreceptor cell)提供营养同时清理它们产生的废弃物。当RPE细胞不工作了,视网膜感光细胞也就死了。 科学家们首先将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成RPE细胞,然后将RPE细胞注射到病人的眼睛里,寄希望于移植的RPE细胞能够在病人眼中“扎根”生长,替代已经失去功能的RPE细胞,从而避免更多视网膜细胞的凋亡。在经过治疗后三名病人的视力都得到了改善,标准的视力测试显示,这三名病人能够看清两到四行的字母,但是那位79岁的老年性黄斑病变患者几乎没有改善。 Robert Lanza认为视力改善的原因可能是新注入的RPE细胞复苏了那些进入休眠期却没有死的视网膜感官细胞。同时他也很高兴看到移植的干细胞没有形成肿瘤或者分化成其他细胞。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为我们不想在眼睛里看到牙齿,或者是跳动的心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细胞移植之前会经过细致的筛选,排除那些没有分化的有可能形成意想不到组织的干细胞。 科学家也很高兴看到病人的免疫系统没有排斥移植进去的细胞。就像大脑一样,眼睛也是免疫豁免的,意味着大多数免疫细胞是不会进入眼睛或者大脑的。为了保险起见,研究人员还是在手术前后一段时间内让病人服用了免疫抑制剂。科学家还不清楚到底有没有这个必要。 之前发表在《柳叶刀》上类似的研究是针对高加索白种人的。然而这篇关于亚洲人的研究丰富了该项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应用范围。因为白人和黄种人关于老年黄斑病变的等位基因是不一样的。 当前干细胞的临床实验正如火如荼:CHA Biotech公司计划在今年内开展临床二期实验。Ocata计划在数月内开展针对遗传性黄斑病变和老年黄斑病变的二期临床实验。与此同时,日本理化所的干细胞发育中心也在去年开展了一项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分化产生的RPE细胞治疗黄斑病变的研究。 Loring说道,这项新的研究激励了其他利用胚胎干细胞进行临床实验的科学家们,也许有一天,胚胎干细胞会在诸如帕金森等其他疾病上也同样大放异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厂商

2016.06.03

德科学家找到,杀死肝癌细胞新方法

新闻动态生物前沿信息公司动态促销信息德科学家找到杀死肝癌细胞新方法2016年05月24日热度:6 新华社柏林5月23日电(记者郭洋)德国蒂宾根大学医学院23日宣布,该校研究人员发现,通过破坏某种蛋白质复合体稳定的方法,可以有效杀死肝癌细胞。 C-MYC蛋白在癌症中扮演关键角色,与之相对应的基因也是一种重要的致癌基因,被视为“致癌主调节器”。超过一半的人类癌症都与C-MYC蛋白水平升高相关。因此,科学界一直在寻找抑制C-MYC蛋白的药物,但尚未成功。 蒂宾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降低癌细胞中C-MYC蛋白水平的方法。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方法成功杀死了肝癌细胞。 简单来说,这种方法就是对C-MYC蛋白的“伙伴”极光激酶A下手,利用可结合极光激酶A的抑制剂,改变其结构,使极光激酶A无法与C-MYC蛋白形成蛋白质复合体。如此一来,癌细胞中失去“伙伴”的C-MYC蛋白水平快速下降,癌细胞也随之死亡。 

前瞻

2016.05.30

不打胰岛素,也能治糖尿病

 据新华社电不少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一种新的生物技术或许很快就能帮助患者免除这个麻烦。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用基因改良技术,“定制”出一种名为Melligen的细胞系。它能根据人体血糖水平变化自动产生、储存和释放胰岛素,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英国《每日邮报》23日报道说,这项技术本月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专利保护,其研发团队将与美国一家生物制药商合作,利用后者研发的“活细胞胶囊术”,把Melligen细胞装入胶囊,移植到糖尿病患者体内。研究主导者、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安·辛普森说,“活细胞胶囊术”将保护Melligen细胞免受人体免疫系统排异反应的破坏,使其能顺利移植。如果临床实验获得成功,这项技术将为全球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14年,全球患糖尿病的成年人超过4.22亿。

百态

2016.05.30

免疫细胞,能促进骨折愈合

      日本东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一种免疫细胞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有望以这种免疫细胞为突破口,开发更高效的骨折治疗方法。        骨折治疗通常都是将折断部位恢复到原位、固定并静养,有时候骨折部位需要固定数月之久,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老年人骨折后长期卧床静养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等情况,因此如何缩短治愈期成为骨折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14日在一份公报中说,研究人员发现在实验鼠的骨折部位有一种特殊免疫细胞会增加,这种免疫细胞会产生一种名为IL-17的细胞因子,该细胞因子能增加参与骨组织形成的造骨细胞的活性,从而促进骨折部位愈合。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人为干扰实验鼠骨折部位形成这种免疫细胞及其生成的IL-17细胞因子,结果发现实验鼠的骨折愈合出现延迟。        研究小组成员据此认为他们发现了这种免疫细胞影响骨折愈合的机制,今后如能在骨折治疗中增强这种细胞的活性,促进产生更多的IL-17细胞因子,将有望开发出更高效的骨折治疗方法。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来源:新华社

前瞻

2016.05.27

干细胞采集,新方法可减少副作用

     新华社堪培拉3月16日电(记者赵博)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发了一种新的采集干细胞方法,既能缩短采集时间,又可以减少被采集者可能遭受的副作用。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这种方法使用一种新发现的代号为BOP的分子,与已有的一种名为AMD3100的分子联合形成药剂。使用这种药剂后,骨髓中的干细胞可在1小时内出现在血液中。        干细胞移植被用于治疗白血病等癌症,但现有采集方法往往需要让提供干细胞者连续几天注射含有生长因子的药剂,以增加可供采集的干细胞数量。        研究人员苏西·尼尔森说,注射生长因子的方法会产生副作用,一些干细胞捐献者会出现骨头疼痛、脾脏肿大等症状。        新方法不仅大大缩短了采集干细胞所需的时间,目前尚未发现副作用。研究人员表示接下来将用这种方法开展临床试验。

百态

2016.05.27

细胞利用机械力,增强其杀伤能力

         细胞与细胞之间会通过粘性接触后,进行动态地信号交换等相互作用(包括生物化学信号和生物物理信号等)。在这些细胞结合的突触上。一些微米级的细胞化学反应和细胞内的细胞骨架运动都会打破细胞张力等机械力的平衡。        众所周知,细胞可以利用干这个施加的力来感应其所处的环境中的物理特性,并将这种物理信号转导成细胞内的化学信号,这个过程被称之为机械信号传导。这种机械力已被证明对T/B等淋巴细胞的激活和分化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T细胞与靶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两个细胞接触面上发生分子运动(由一个细胞膜运动到另一个细胞膜上,这个过程带来的机械力的改变是否会影响T细胞的功能。目前科学工作者对这种由细胞衍生的机械力改变细胞间的信号转导等,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研究仍不足。        最近一篇来自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由Morgan Huse课题组在Cell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揭示关于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利用机械力来增强其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的分子机理。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形成免疫突触后(Immunological Synapse),T细胞会通过机械力促进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重排改变细胞膜的张力。来自T细胞膜的张力会增强由细胞毒性T细胞释放的穿孔素在靶细胞膜上成熟,最后将靶细胞溶解破坏掉。        本文亮点:1)T细胞对靶细胞的溶解破坏跟其机械力发挥成正相关;2)在靶细胞膜上的穿孔素成熟与T细胞机械力发挥成正相关;3)细胞膜上张力增加会促进穿孔素成熟;4)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通过调节机械力和穿孔素的释放增强对靶细胞溶解破坏。

前瞻

2016.05.23

评述利用器官芯片,重现人类疾病特征

器官芯片:晶莹剔透的大约计算机记忆棒大小的柔性聚合物结构,含有利用计算机微芯片制造技术制造出的中空通道。这些通道中并行排列着活的细胞和组织,从而模拟器官水平的病理学特征。图片来自Wyss Institute at Harvard University。        2016年3月14日/生物谷BIOON/--多年来,器官芯片(organs-on-chips)一直保持着“经典的”设计,但是由于近期的进展,它们的设计复杂性增加了。这类芯片---微流体设备,含有中空通道,活的人类细胞排列在这些通道中---如今包括肺芯片(lung-on-a-chip)、肠道芯片(intestine-on-a-chip)和血脑屏障芯片(blood-brain-barrier-on-a-chip)等。每种芯片基本上能够重建两种活的人类组织之间的功能性界面,其中一种组织与另一种组织(即血管细胞)并排分布着,含有提供用于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的流动液体,即这整个芯片模拟人体内活器官的物理环境(如肺部中的呼吸运动,肠道中的蠕动)。        尽管一些人提出这些芯片过于简化人体生物学组织,但是通过逆向设计器官结构,这些芯片能够重建复杂的器官功能,从而有助人们深刻认识哪些是生命运转所必需的,而哪些不是的。在一篇发表在2016年3月10日那期Cell期刊上标题为“Reverse Engineering Human Pathophysiology with Organs-on-Chips”的评论性论文中,美国哈佛大学生物怀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Wyss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ly Inspired Engineering)主任Donald Ingber描述了器官芯片如何提供一种强大的方法来分析器官功能和人类病理生理学特征,除此之外,还提供一种潜在的方法来取代动物测试和加快个人化医疗开发。        Ingber说,“我们并不试图重建人器官。我们试图开发针对人活细胞的培养环境,并且设计痕迹尽可能的少,这将诱导这些细胞重建器官水平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模拟我们在人体中观察到的生理学特征。”        Ingber将构建人类器官模型视为一种系统层面的挑战。尽管近期的类器官(organoids)进展提供新机会在体外观察和操纵人组织发育,但是科学家们能够利用器官芯片研究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包括上皮组织、血管内皮组织、免疫细胞以及共生细菌和致病菌---如何相互沟通从而调控整个有机体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他说,“生物体内的沟通就是信息传递。无论它是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或整个身体水平上,让生命有意义的事情是这些信息在多种尺度下和多种复杂水平上进行整合。”        比如,2010年Ingber与生物医学工程师Dongeun Huh一起开发出的肺芯片开始于一种双通道设备中两种紧密并列的组织---一种为一层肺泡细胞,另一种为血管细胞:在这种设备中,这些肺泡细胞被空气覆盖着,含有人白细胞的液体持续地在血管细胞上流动,这就非常类似于血液在我们身体的血管中流动。这种肺芯片让组织暴露在模拟呼吸运动的周期性伸展和放松运动之中。利用这些肺芯片,研究人员能够测量细菌性感染或空中悬浮微粒如何诱导损伤和炎症,以及某些药物如何引起体液进入气道从而导致肺水肿。最近,科学家们已证实利用从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病人体内获取的肺细胞构建出的肺小气道芯片能够模拟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诱导的肺部炎症恶化,类似于在COPD病人中观察到的情形。        尽管只是拿肺部进行象征性地说明,但是在器官芯片上观察到的生物学特征一直能够复制在动物和人类中观察到的反应。不同的器官芯片也可通过流动液体连接在一起来模拟多种器官如何相互作用。来自这些实验的一些令人吃惊的发现在于在体外复制经常被认为具有复杂生物学特征的身体结构时,人们所需的其实是那么少。        Ingber说,“利用器官芯片,我们能够将两种或三种组织组合在一起,然后加入免疫细胞或细菌。我们还能够选择性地修改每种控制参数,观察会发生什么---每种参数单独会如何起作用,它们一起时或不同组合时又如何起作用---我不知道还有任何其他的系统能够让我们在组织或器官水平上利用人细胞做到这一点。”        利用干细胞技术将器官芯片组合在一起也为改善个人化医疗提供可能。比如,Ingber指出通过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制造病人组织,人们就可能利用这些组织细胞设计出的芯片筛选药物,如果取得成功的话,就可能在相同的病人体内测试这种潜在的药物。这种类型的个人化药物开发程序将会节省失败的临床试验中所花费的金钱,从能有可能加快开出有益于病人的新药。        Ingber说,“器官芯片允许人们开展的研究更加类似于人体而不是在刚性的培养皿中研究动物细胞或甚至人细胞。我认为通过将器官芯片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结合在一起,个人化医疗的概念就可能变成现实。

百态

2016.05.23

美科学家发现蓝绿藻,可有效杀死癌细胞

  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7日报道,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在蓝绿藻中发现了一种新化合物coibamide A,它能切断癌细胞向血管和其他细胞的扩散,有效杀死脑癌和乳腺癌这两种最具侵袭性癌症中的癌细胞。而目前还没有任何癌症治疗手段具有此类效果,因此,对coibamide A的研究有望应用到抗癌新药中。  coibamide A由克里·麦克菲尔博士(Dr. Kerry McPhail)在巴拿马科伊巴国家公园(Coiba National Park)潜水时发现。后来科学家们发现它可有效对抗脑部肿瘤和三阴性乳腺癌这两种最难治疗的癌症,而它的作用机理也是之前所有临床应用或临床试验药物所不具有的。据了解,coibamide A能杀死多种类型的癌细胞,然而,由于脑癌和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最为缺乏,科学家们将研究重点放在了coibamide A对这两种癌症的作用上。  此前,科学家已经证实coibamide A可显著减轻动物患脑癌的症状,但由于人脑中存在血脑障壁这一严格的过滤系统,coibamide A能否穿过屏障进入发病区域还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是,探索coibamide A的化合物结构及它对癌细胞的作用机理将极大促进抗癌新药的发展

前瞻

2016.05.18

用肿瘤细胞抗击肿瘤 ,癌症免疫疗法的新天地

VIB/UGent的研究人员最近为癌症免疫疗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们发现,坏死性凋亡可以成为癌症免疫疗法的一部分。将坏死性凋亡的肿瘤细胞当作疫苗,能在小鼠体内激活有效的抗肿瘤免疫。这项研究发表在三月三十一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健康人体内每秒钟约有一百万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这些垂死细胞会被免疫细胞有效清除,不引起炎症反应。通过诱导细胞死亡来消灭癌细胞是癌症治疗的一个主要目标。近十年的研究显示,一些抗癌药物不仅杀死癌细胞,还会引起患者机体的免疫应答。这一现象被称为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研究人员指出,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可以激活免疫系统,使其特异性清除癌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吞噬死亡癌细胞之后,能引导免疫系统跟踪、识别和杀死其他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一直被认为是癌症药物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这项研究表明,另一种细胞死亡(坏死性凋亡)也有很高的免疫原性。研究人员诱导癌细胞发生坏死性凋亡,然后将其送入小鼠体内。这些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抵抗肿瘤生长。“不少癌细胞对凋亡通路有抗性,而我们这项研究提供了另一条途径,通过坏死性凋亡引发抗癌免疫应答。坏死性凋亡有望成为癌症免疫疗法的新靶点,”领导这项研究的Peter Vandenabeele教授说

百态

2016.05.18

成功绘制出癌细胞耐药

当高速公路因事故或重建而关闭时,司机们往往会绕道而行;同样地,当一种靶向疗法可以阻断促进肿瘤生长的通路时,肿瘤细胞通常也会设法“绕道而行”,最终就会产生疗法或药物的耐受性;近日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单一癌细胞进行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方法绘制出了癌细胞所采用的绕道方式,这一研究刊登在了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 研究者James Heath表示,如今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癌细胞增殖转移的替代途径,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型方法来切断癌细胞的扩散之路。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对胶质母细胞瘤进行了研究,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的脑部癌症,尽管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基于肿瘤的遗传改变开发出了特定的靶向疗法,但这种疗法的效应通常是短暂的,而当进行多种疗法的结合后或许就可以为抵御癌症提供较大帮助。 研究者在文章中解释了为何肿瘤细胞会对靶向疗法产生耐受性,同时他们还分析了原本可以正常发挥作用的药物为何不能有效抵御癌症。研究者利用了一种名为磷酸化蛋白质组学(PhosphoProteomics)的技术来进行研究,该技术可以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观察单一癌细胞内部发挥作用的信号通路,对来自患者的组织进行研究,研究者发现,仅仅48小时以后癌细胞就开始适应并且对靶向作用mTOR通路的疗法产生耐受性了,这些癌细胞可以重新“绘图”并且寻找其它途径来躲避癌症药物的作用。 阐明癌细胞所采用的新型耐药性通路或可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新型联合疗法来抵御胶质母细胞瘤的发展;同时研究者指出,这种新型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被用来研究揭示黑色素瘤细胞如何对一系列BRAF抑制剂产生耐受性,而利用单细胞分析的方法也用来开发治疗多种类型癌症的新型个体化疗法。

前瞻

2016.05.16

修改人类胚胎基因,

参考消息网4月19日报道 外媒称,随着中国一项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研究引发伦理争议,中国一些顶尖遗传学家表示,中国应设定自己的人类基因研究标准和规章制度。 据法新社4月13日报道,广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他们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人体胚胎细胞内人工引发基因突变,使它们具备针对艾滋病毒的免疫能力。 报道称,这项研究上周发表在专业期刊《辅助生殖与遗传学期刊》上,这是全球公开发表的第二例有关人体胚胎细胞基因编辑的研究。 批评人士说,此项研究没有必要,同时也缺乏医学正当性。他们强烈警告说修改人类基因可能引发广泛的伦理问题。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干细胞生物学家乔治·戴利对《自然》杂志说:“这项研究只是证明CRISPR技术可用于人体胚胎细胞,而这一点我们早就知道了。”他补充说,该研究的情况是“科学项目走在各方充分论证此方法的医学安全性之前”。 《自然》杂志说,日本北海道大学的一位生物伦理学家批评此项研究“不过是在玩弄人体胚胎细胞”。 研究团队的带头人范勇则反驳了这些批评。他说:“不用去管批评的声音,他们并非就是权威……我们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在国际学术界取得“话语权”。他还说:“一个领域的先行者才能制订规则。” 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韩斌接受中国媒体采访说,这项技术对包括癌症在内的所有遗传性疾病的潜在治疗效果,足以平息任何疑虑。他说中国不应跟随其他国家的伦理立场,而应制订自己的标准和规章制度。 报道称,中国正迅速巩固自己在基因研究和克隆领域引领者的地位,当其他国家在伦理问题上犹豫不决时,中国则表现出积极推动该领域研究的愿望。 中国北方港口城市天津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克隆工厂,计划开展从宠物犬到优质肉牛等动物的克隆业务。推动此项业务的博雅控股集团负责人告诉法新社记者,其公司拥有的克隆技术十分先进,甚至可以克隆人类。 广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使用的是无法正常发育、有缺陷的受精卵,同时也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科学家们对26个胚胎细胞中的4个成功进行了修改。所有胚胎细胞三天后全部被销毁。 发表在《辅助生殖与遗传学期刊》的论文说:“该研究的目的是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行评估,并为早期人体胚胎细胞引入精确基因修改建立规则。” 报道称,进行首例人体胚胎细胞基因编辑研究并发表相关论文的科学家同样来自中国广州。他们宣称使用CRISPR技术修改了与一种血液病相关的基因,引发不小争议,有人呼吁暂缓相关基因研究。 人体胚胎细胞研究的合法性视国家情况而异,国际社会也没有就相关规则达成共识。 报道称,在美国,富有影响力的国家卫生研究院被禁止资助这类研究,而英国监管机构在今年2月向人体胚胎细胞修改研究颁发了第一份许可,用于对不孕和流产的研究。(编译/郭骏)资料图片:培养基中的人体胚胎干细胞,呈现蓝色的球状。

百态

2016.05.16

美科学家制造出,最简单的人造合成细胞

摘要:美国科学家24日宣布设计并制造出最简单的人造合成细胞,其基因组是迄今已知最小的基因组,仅包含维持生命必需的基因。这被认为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将有助推进对生命奥秘的认知。这项由美国基因组研究先驱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他们的人工合成细胞中仅仅包含473个基因,是生命世界中基因数量最少的有机体,但依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相比之下,人类的基因数量超过2万个。        虽然这个合成细胞的基因组很简单,但研究人员强调,他们只弄清楚了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基因的功能,还有149个基因的作用尚不清楚。        文特尔在为此研究举行的电话记者会上说:“我们的研究表明,生命是如此复杂,即便是最简单的有机体也是如此。”        文特尔表示,要回答生命的基础问题,唯一方法是获得最简单的基因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唯一方法可能是人工合成基因组。因此他们从1995年开始努力,其间仅因为参与首个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而短暂中断。        2010年,文特尔领导的团队合成丝状支原体基因组,然后将其移植入另一种关系密切的细菌里,制造出他们称为Syn1.0的合成细胞。这是在世界上首次制造合成生命,当时曾引起科学界轰动。        现在,研究人员在首个合成细胞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删除其基因组中不必要的基因,最终把Syn1.0中901个基因删除约一半,只剩下473个基因,取名为Syn3.0合成细胞。          文特尔表示,Syn3.0的基因组还可进一步简化,删掉一些与维持生命无关的基因,但这些基因影响生长速度,删除后细胞数量增长极其缓慢,无法用于实验目的。          至于这项工作带来的启发,他说,一个启发就是认识生命要从整个基因组角度综合来看,而不是独立的基因。“生命更像一个交响乐团,而不是短笛演奏家”。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基因组,因为他们发现人类多数疾病症状受整个基因组上突变的影响,而不是单个基因。 这项研究成果将有望应用在多个领域,包括生物化学、营养学、农业以及生产新药物与生物能源等。“我认为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文特尔说。

标准

2016.05.13

神经细胞的重生之谜

       2016年4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长期以来神经科学家一直认为瘢痕组织是通过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神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围绕在神经元周围的特殊细胞,当大脑或脊髓受损时其可以阻碍损伤的神经细胞继续生长,因此难怪研究者们会假设如果他们寻找到一种移除或中和疤痕组织的方法,那么损伤的神经元细胞或许就会进行自我修复。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研究者们的上述假设或许阻碍了他们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文章中利用小鼠进行研究,他们发现,脊髓损伤后疤痕组织的形成实际上会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而这或将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新型方法来进行脊髓损伤的修复。        研究者Sofroniew教授说道,20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利用特殊技术来抑制胶质疤痕形成从而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修复和恢复;但从来没有观察到一种正向的效应;如今我们发现干扰神经胶质疤痕的形成实际上会损伤神经纤维的再生,而神经纤维的再生通常是通过生长因子来刺激的。        文章中研究者对两种类型的西小鼠进行研究,其中一种小鼠机体中特殊的基因可以被开启来抑制机体疤痕的形成,而在另外一种工程化修饰的小鼠中,当其机体形成疤痕后机体可以自动溶解疤痕;利用荧光成像技术,研究者追踪了单一轴突的变化,来观察如果当疤痕被阻断后轴突是否可以接近或者绕过损伤位点;结果发现在所有研究对象中,轴突均为表现出通过损伤部位的生长现象。        随后研究者还进行了一项生化筛查试验,目的在于鉴别在疤痕组织中表达的特殊分子,结果研究者发现了可以支持轴突生长的较高水平的因子,这就表明疤痕组织实际上可以产生特殊的化学信号,虽然信号非常微弱,但其足以促进轴突继续生长了,研究者指出,后期修复中枢神经系统的策略或许会涉及到更多的生长因子的参与,而这些生长因子也将被持续移植入患者的患处发挥相应的作用。        最后研究者Sofroniew说道,在小鼠模型中利用的特殊技术或许并不能用于患者机体,但当前这项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对于开发新型策略来帮助神经纤维在多种脊髓损伤处再生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也为后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前瞻

2016.05.13

干细胞采集新方法,可减少副作用

     新华社堪培拉3月16日电(记者赵博)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发了一种新的采集干细胞方法,既能缩短采集时间,又可以减少被采集者可能遭受的副作用。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这种方法使用一种新发现的代号为BOP的分子,与已有的一种名为AMD3100的分子联合形成药剂。使用这种药剂后,骨髓中的干细胞可在1小时内出现在血液中。        干细胞移植被用于治疗白血病等癌症,但现有采集方法往往需要让提供干细胞者连续几天注射含有生长因子的药剂,以增加可供采集的干细胞数量。        研究人员苏西·尼尔森说,注射生长因子的方法会产生副作用,一些干细胞捐献者会出现骨头疼痛、脾脏肿大等症状。        新方法不仅大大缩短了采集干细胞所需的时间,目前尚未发现副作用。研究人员表示接下来将用这种方法开展临床试验。

前瞻

2016.05.11

蓝绿藻有效杀死癌细胞

    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7日报道,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在蓝绿藻中发现了一种新化合物coibamide A,它能切断癌细胞向血管和其他细胞的扩散,有效杀死脑癌和乳腺癌这两种最具侵袭性癌症中的癌细胞。而目前还没有任何癌症治疗手段具有此类效果,因此,对coibamide A的研究有望应用到抗癌新药中。  coibamide A由克里·麦克菲尔博士(Dr. Kerry McPhail)在巴拿马科伊巴国家公园(Coiba National Park)潜水时发现。后来科学家们发现它可有效对抗脑部肿瘤和三阴性乳腺癌这两种最难治疗的癌症,而它的作用机理也是之前所有临床应用或临床试验药物所不具有的。据了解,coibamide A能杀死多种类型的癌细胞,然而,由于脑癌和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最为缺乏,科学家们将研究重点放在了coibamide A对这两种癌症的作用上。  此前,科学家已经证实coibamide A可显著减轻动物患脑癌的症状,但由于人脑中存在血脑障壁这一严格的过滤系统,coibamide A能否穿过屏障进入发病区域还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是,探索coibamide A的化合物结构及它对癌细胞的作用机理将极大促进抗癌新药的发展。

标准

2016.05.11

细胞制成模拟心脏

新华社东京3月5日电(记者华义)日本科研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制成了模拟心脏,可用于研究药物对心脏的副作用。 iPS细胞是体细胞经过诱导因子处理后转化而成的干细胞,其功能与胚胎干细胞类似,具有发育成多种组织细胞的潜力。 据《朝日新闻》5日报道,大阪大学的研究小组将iPS细胞培养成可发育成心肌和血管的细胞,再将它们和作为粘着剂的特殊蛋白质混合,经过多达10层的细胞堆积,成功制成了类似心脏的组织。  这颗模拟心脏有大量血管,在有营养和氧供给时,会产生有节奏的律动。 在肺癌、胃癌等疾病治疗中使用的抗癌药物可能对心脏产生副作用,研究小组认为,模拟心脏可用于研究此类副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将在本月下旬举行的日本再生医疗学会会议上正式发布。

前瞻

2016.05.09

肿瘤干细胞

        2016年3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 - 科学人员一直认为在实体瘤中存在着一群具有高侵袭能力的癌细胞:肿瘤起始细胞(也叫肿瘤干细胞,Tumor-initiaing cells or Cancer stem cells)。这些细胞对常规化疗有很强的抗性,它们的存在促进了肿瘤发生,恶化以及转移到其它器官。最近几年,它们一直被视为癌症治疗的重要目标。如果在患者体内这一类细胞被控制住的话,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癌症的进展和转移,从而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        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一种细胞生物学特征转变,使得正常和肿瘤上皮细胞获得"间质"状态干细胞的特性。在肿瘤在前转移阶段,原发瘤中的肿瘤细胞失去其本具有的极性上皮细胞特性(粘附性强、片状结构),转化为具有迁移侵袭能力的间质细胞特性(无细胞极性、失去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对各种常规化疗药物具有高抗性。        最近由著名肿瘤生物学家Robert A. Weinberg带领的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的发表了一项精彩的研究工作。他们尝试去找到能特异杀死这些导致癌症发生或着抑制住这些具有高侵袭性的癌细胞的靶向药物。Weinberg 假设通过靶向药物可以诱导肿瘤干细胞从间质细胞状态向上皮细胞状态的转化(mesenchymal-to-epithelial transition, MET),使得具有高度转移能力的肿瘤干细胞在药物的靶向诱导下,"恢复"成为有极性的上皮特性的细胞。这样,肿瘤干细胞在患者体内丧失了高度侵袭和肿瘤转移的能力。        首先,科研人员通过筛选找到能激活促进CDH1基因转录的药物,CDH1是E-cadherin蛋白的基因,而E-cadherin是上皮细胞膜上非常关键的细胞连接标志膜蛋白,从而确定了这些药物能促进MET转化。        然后,通过这个筛选结果发现,这些诱导剂主要是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活化,包括霍乱毒素、佛司可林。科研人员发现通过霍乱毒素或者佛司可林处理间质细胞后,这些细胞分化成为良性的上皮细胞,从而丧失肿瘤生成的能力。而且在体外实验中,这些处理后的细胞丧失了对常规化疗药物的抗性。        最后,科研人员进一步实验发现,这些药物可以使细胞内的cAMP浓度升高,从而更加强烈地激活了PKA信号。其中一个关键H3K9组蛋白去甲基酶PHF2是PKA的底物,它是cAMP促进MET过程中一个关键分子。通过基因组表观遗传分析PHF2的功能,他们还比较了在PKA激活前与激活后,细胞表观遗传上发生的变化。最后确定了PHF2促进细胞内上皮相关基因的去甲基化,从而解除了这些基因的转录抑制,最后促进了细胞转化成为上皮细胞状态。        事实上,最后他们的确找到了这样一类靶向肿瘤起始细胞进行MET转化的药物。它们可以激活PKA信号通路,进而激活组蛋白去甲基酶在肿瘤起始细胞中进行表观遗传上修饰。迫使高侵袭能力的癌细胞变回上皮细胞特性细胞,进而转为良性肿瘤。

百态

2016.05.09

国际干细胞与精准医疗

        央广网广州3月29日消息(记者周羽 )3月28日,以“创新驱动,共享共赢”为主题的“2016国际(广州)干细胞与精准医疗产业化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的500多名该领域专家、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围绕干细胞与精准医疗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交流与合作。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皮萨里德斯教授(Prof.Christopher Pissarides)为大会作视频连线致辞,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中国科学院苏国辉院士、中国青年科协秘书长王婷、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会长霍凤兰、美国斯坦福大学干细胞专家菲利普教授(Prof. Phillip C. Yang)等领导、专家出席了活动。        当天,由各国专家共同成立的“国际干细胞与精准医疗产业联盟”,将致力于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冯长根副主席表示,干细胞科学及其产业化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要构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平台,让国内外优秀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交流,让科研成果服务于大众,造福于人民。        王婷秘书长说,未来几十年,干细胞与精准医疗的科研进步将与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交汇,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普及应用将成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现的重要引擎和强大动力,而广大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更是要切实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燃烧青春的力量。        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20年,全球干细胞与精准医疗市场容量将近5000亿美金,中国市场也将近1000亿美金,市场经济价值非常巨大。但是,该领域在不少国家受宗教的约束,在中国也存在法律法规滞后。除了全球同行之间缺乏交流,在科研领域、技术层面、产业化之间的合作也出现断层。加上政府对该产业的了解相对较少,导致产业化落地难。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会陈海佳会长指出,我们应该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干细胞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向中国汇聚,同时以创新驱动发展,建立产、学、研、医充分开放、共享共赢的合作格局,以广州为核心,打造干细胞与精准医疗全球生态圈,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        中国科学院苏国辉院士、第三军医大学钱程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菲利普教授等干细胞与精准医疗领域专家分别从中、美及全球干细胞研究发展和应用情况作了主旨报告,应证了这一造福人类的科技成果正成为各国高度重视的战略新兴产业。        大会期间,冯长根副主席、苏国辉院士、霍凤兰会长等领导专家还前往广东省赛莱拉干细胞研究院调研考察,并举行座谈会,与政府、高校、医院、企业、协会、科研机构等代表共同探讨产学研医深度融和、协同创新的机制。        当天下午,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会见了来自国内外的干细胞专家学者,并对“2016国际(广州)干细胞与精准医疗产业化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国际干细胞与精准医疗产业化大会是我国首个将干细胞与精准医疗相结合的高端峰会,汇集了国内外众多业界精英,对我国干细胞与精准医疗产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以广州为核心,打造干细胞与精准医疗全球生态圈的提议,将为我国探索高精尖科技领域的产业化布局和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极强的模式借鉴意义。

前瞻

2016.05.06

鼠尿细胞成功克隆老鼠

    中国日报网4月3日电(信莲) 综合外媒报道,日本山梨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老鼠尿液内细胞,成功克隆老鼠,这项技术能避免伤害捐赠者,可望应用在濒临绝种动物的繁殖上。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山梨大学生命环境学部生命工学科的若山照彦教授领导的团队,成功获得这项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把从老鼠尿液采取的细胞移植入卵子内,培育出克隆鼠,这是全球首次成功之举。若山照彦表示,“对这项世界首创的研究成果感到很高兴,此技术具有大幅扩展可克隆条件的可能性。”        报道称,研究团队利用此技术成功培育出3只雌、1只雄共4只克隆鼠,其中1只雌鼠在出生后2周死亡,其他3只克隆鼠都长到成年,并经过交配生下幼鼠,证实具有正常生育能力。此技术与从血液中采取细胞等方法不同,不会对捐赠者的身体造成伤害,今后可望应用于繁殖濒临绝种物物等。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由于捕捉和压制住野生动物有可能造成动物死亡,因而不伤害动物身体的采取细胞技术有其必要,这次的研究是在更接近自然状态下采取少量尿液并成功培育出克隆鼠,可望应用于濒临绝种动物的繁殖上。        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英国《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发表者是山梨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部研究团队。

百态

2016.05.06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学生科研团队获“挑战杯”特等奖,研究成果有助于白血病的治疗  新快报讯 记者黎楚君 通讯员胡琼珍 伍晓丹报道 不远的未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将可以用一种效果更好、毒副作用更低的新疗法来抵抗病魔。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大学生科研团队凭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新型抗白血病靶向短肽ETP-3904》获得特等奖。  据悉,获奖的ETP科研团队正为药物的I期临床试验做准备,药物未来可用于白血病的临床治疗。团队成员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说,ETP-3904应用于临床,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提供一种效果更好、毒副作用更低的新疗法。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类白血病的总称,临床中可分为M0—M7共8种类型。这类白血病近年的发生率约为1.62/10万,主要特征是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多数病例病情急重,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危及生命。而且,本病占小儿白血病的30%。  “M0—M7这8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除了M3,其他都没有靶向药物。”ETP团队核心成员、珠江医院硕士研究生薛同圆说,传统化疗药由于不能准确识别肿瘤细胞,会对人体产生较大毒副作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对身体会造成无法避免的损害。这位90后研究者还期待,自己研发的药物成为继西达苯胺之后,又一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使用的中国原创新药。  据介绍,大量的实验数据均显示,ETP-3904能有效杀伤多种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损害极低。这意味着,该药物的应用可能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提供一种效果更好、毒副作用更低的新治疗方法,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与预后。  ETP团队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薛同圆及多名2011级、2013级本科生组成,指导老师是珠江医院血液科主任李玉华教授。李玉华教授介绍,血液科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关键的抗肿瘤新作用靶点,为新药物的设计打下了重要基础。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完成药物研发的后续工作,为药物的I期临床试验做准备。  专家介绍,新药研发周期较长,短肽ETP-3904可能要几年后才能面世。不过,已有包括韩国企业在内的多家海内外企业向团队抛出橄榄枝,项目后续的研发进程与应用将得到多方面的支持。

前瞻

2016.05.03

人体细胞,培育成人工声带组织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王小龙)美国一研究小组日前首次用人体细胞培育出了能够发出声音的人工声带组织,这为那些因为疾病或外伤而失去声带的患者带来了希望。负责此项研究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学和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内森·维勒姆说,人类的声带是一个非常精妙的系统,很难被复制。通过与一位日本医生的合作,维勒姆和他的研究小组从4名喉头因病摘除患者和一名遗体捐献者身上提取了一些声带黏膜细胞,并将其放在一个胶原支架上进行培养。两周后,这些细胞开始生成了类似健康声带的组织结构。测试显示,新培育出的声带有着与正常组织类似的黏性和弹性,当温暖、潮湿的空气从其中通过时,也能发出声音。声学分析表明,人工声带发出的声音与天然声带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后,研究人员还在具有喉细胞供体免疫系统的小鼠和具有不同人类免疫系统的小鼠体内,对这种声带组织进行了植入测试。结果发现,该组织能够正常生长且未引发免疫反应。研究人员解释说,这种在实验室中培育出的声带看起来要比成年人的简单一些,这是因为人类的声带从出生到真正成熟至少需要13年的时间,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虽然,目前看来这种人工声带组织似乎像角膜组织一样是免疫豁免的,但这意味着它一定不会引发宿主的免疫反应。下一步他们还需要进行更多测试来确保这种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总编辑圈点 声带是极具灵活性与精密性的器官,可惜在它出问题前我们一般不会意识到这点。此次科学家培育出的无癌声带组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医学用品,但目前距离临床应用还很遥远,现在只是一次“原理验证”研究,在人类更换声带组织的路途上,它会是一个可靠的基石。

百态

2016.05.03

五一放假通知

公司各部门:   "劳动节"假期将至,根据国家节假日放假规定,并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决定2016年4月30日(星期六)放假,至2016年5月3日(星期二)正常上班。请大家合理安排好工作,节日期间全体人员注意以下两点:   1、司机班做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节日用车严格审批。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超载开车行为。    2、所有员工节日放假期间手机必须保持开机,到外地的必须开通漫游,以便保持联络;探亲旅游的员工,注意路途安全,及时购买返程票,防止由于车票紧张而延误节后上班。    祝全体员工节日愉快!   上海信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4月29日 

标准

2016.04.29

科学家利用半组染色体,发展新人体干细胞

    最近,研究人员首次制造了一种只携带一份人类染色体副本的胚胎干细胞。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制造的胚胎干细胞通常包含两份人类染色体副本。这一次的发展有望在基因编辑、基因扫描和再生医学领域带来推动。  根据这篇与3月16号发布在《Nature》期刊上的研究介绍,这次从雌性卵子中分离出的干细胞是首个在仅携带一份染色体副本的情况下就能够进行细胞分裂的人类细胞。  这次的突破被认为能够减少科学家们在辨别基因异常时的麻烦,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许多疾病的内在机制。  据介绍,由于人类细胞继承了父母双方的两套染色体(共23对),所以被看作是二倍体。具有生殖能力的卵子和精子细胞则只包含一套染色体,所以是单倍体。单独的精子或卵子一般是无法复制出新的卵子或精子的。  研究的共同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Diter Egli表示,此次研究的崭新之处在于制造出了能够以单独一套染色体进行分裂和更新的细胞,这是史无前例的。  来自纽约干细胞基金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单倍体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包括神经细胞、心脏细胞、胰岛细胞等多种类型细胞的能力,并且最后依然会保持单倍体状态。  对人类染色体进行测序的工作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有关基因变异和互动关系的大量新信息。但在二倍体细胞中分离出特定基因变异并进行探究的工作室比较困难的,原因是这些二倍体还可能有一套正常的染色体作为备用。  Egli表示,由于存在两套染色体,所以如果只是其中一套发生了变异,产生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单倍体细胞减少了可能的组合也降低了变数,所以研究起来会比较容易。  根据Egli的说法,下一步的工作应该是改造这些单倍体细胞来引入新的疾病变异,或对已有变异进行修正。这样就能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些为数众多的变异。

前瞻

2016.04.27

科学家造合成细胞

摘要:美国科学家24日宣布设计并制造出最简单的人造合成细胞,其基因组是迄今已知最小的基因组,仅包含维持生命必需的基因。这被认为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将有助推进对生命奥秘的认知。这项由美国基因组研究先驱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他们的人工合成细胞中仅仅包含473个基因,是生命世界中基因数量最少的有机体,但依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相比之下,人类的基因数量超过2万个。        虽然这个合成细胞的基因组很简单,但研究人员强调,他们只弄清楚了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基因的功能,还有149个基因的作用尚不清楚。        文特尔在为此研究举行的电话记者会上说:“我们的研究表明,生命是如此复杂,即便是最简单的有机体也是如此。”        文特尔表示,要回答生命的基础问题,唯一方法是获得最简单的基因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唯一方法可能是人工合成基因组。因此他们从1995年开始努力,其间仅因为参与首个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而短暂中断。        2010年,文特尔领导的团队合成丝状支原体基因组,然后将其移植入另一种关系密切的细菌里,制造出他们称为Syn1.0的合成细胞。这是在世界上首次制造合成生命,当时曾引起科学界轰动。        现在,研究人员在首个合成细胞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删除其基因组中不必要的基因,最终把Syn1.0中901个基因删除约一半,只剩下473个基因,取名为Syn3.0合成细胞。          文特尔表示,Syn3.0的基因组还可进一步简化,删掉一些与维持生命无关的基因,但这些基因影响生长速度,删除后细胞数量增长极其缓慢,无法用于实验目的。          至于这项工作带来的启发,他说,一个启发就是认识生命要从整个基因组角度综合来看,而不是独立的基因。“生命更像一个交响乐团,而不是短笛演奏家”。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基因组,因为他们发现人类多数疾病症状受整个基因组上突变的影响,而不是单个基因。 这项研究成果将有望应用在多个领域,包括生物化学、营养学、农业以及生产新药物与生物能源等。“我认为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百态

2016.04.27

建起癌细胞扩散高速路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压力会在癌症患者体内形成一条帮助癌细胞自由移动的淋巴“高速路”。莫纳什大学研究人员用荧光标记技术标记癌细胞,并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准确跟踪它们在淋巴管内的移动情况。他们发现,压力能使恶性肿瘤周围的淋巴管变粗变多,液体在淋巴系统中流动的速度加快,仿佛在身体中出现了一条扩散癌细胞的“高速路”。  研究人员说,淋巴系统起着向全身输送白细胞和抗体,帮助身体对抗疾病的作用,但也会输送癌细胞,压力会刺激淋巴活动,使癌细胞更自由地移动。研究人员发现,让患者服用某些降压药有助于限制淋巴细胞的作用,从而阻拦癌细胞扩散

前瞻

2016.04.22

免疫细胞囊泡转运地图

近日,第三军医大学科研部生物医学分析测试中心教授万瑛和美国杜克大学免疫学者合作的一项研究,揭开了树突状细胞如何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完成细胞内囊泡转运以及抗原细胞如何“激活”免疫应答的奥秘。国际权威期刊《免疫学》(Immunity)杂志刊登了这项研究成果。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研究基金(31028007)、面上项目(31470857)等资助。万瑛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正是科学基金对海外及港澳学者研究的资助,让他和杜克大学的研究者有机会合作开展这项研究,从而促进了我国免疫学方面有关囊泡转运的基础科学研究。瞄准树突状细胞细胞吞噬作用是机体防御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机制。上世纪70年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拉尔夫·斯坦曼发现,作为一种新型的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信息交换的作用。不过,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必须依靠膜结构来“穿越”细胞膜。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科学家提出了“囊泡转运”的概念,即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由膜包裹、形成囊泡、与膜融合或断裂组成。树突状细胞则通过复杂的囊泡转运,解析入侵病原体信息,启动获得性免疫。在研究者们看来,能深入了解树突状细胞囊泡转运过程,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就有了科学基础。万瑛介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每年约有800万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病例发生,导致上百万人死亡。而结核分枝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等也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树突状细胞不仅能产生大量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因子,还能摄取和处理抗原,进而启动机体免疫应答。”万瑛说,“厘清树突状细胞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细胞生物学基础仍有许多问题需要阐明。”描绘囊泡转运过程“想要了解树突状细胞的囊泡转运如何精确完成,就必须知道有哪些蛋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以及这些蛋白进行了怎样的相互作用。”万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2009年前后,万瑛带领研究小组,采用RNA干扰技术大规模地筛选出与细胞内囊泡转运相关的蛋白家族,发现了12个与树突状细胞“激活”免疫应答有关的蛋白,被称为“Rab”蛋白。相关工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又发展了新型串联亲和纯化技术,鉴定了与囊泡转运相关的一种“Rab蛋白”家族的相互作用。万瑛指出:“我们通过这一结果绘制出一幅描述树突状细胞囊泡转运的‘地图’。”研究小组详细解析了Rab32蛋白关联网络的功能,发现Rab32-PHB-PHB2蛋白复合体参与树突状细胞清除感染的“李斯特细菌”。这一复合体位于包裹李斯特细菌的囊泡上,能够限制李斯特细菌的复制。而结合超分辨显微镜和双束扫描电镜技术,研究小组首次发现逃逸吞噬体的李斯特细菌被Rab32阳性囊泡再次包裹,揭示了细胞针对逃逸吞噬体细菌的第二波膜性防御机制。“海外学者研究基金”助力在万瑛看来,他和合作者经历6年才得以完成这项研究,和自然科学基金的“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分不开。记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基金是科学基金人才项目系列的重要类型,旨在充分发挥海外及港澳科技资源的优势。早在2010年前后,从事免疫学研究的万瑛计划从囊泡转运的角度开辟新的研究方向。不过,他注意到,在国内,以囊泡转运的角度研究免疫学的学者并不多。于是,他在几篇文献中找到了美国杜克大学的何有文教授。“我给他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很快便得到了回应。”万瑛回忆。后来,他前往美国访问何有文实验室时,又在杜克大学结识了与何有文同在一栋楼里工作的李奇靖。“没想到他对这个方向也很感兴趣。”万瑛说。不久后,三个研究小组在“海外学者研究基金”的支持下,开始了这次跨国、跨领域的合作。在最近发表的论文中,万瑛和李奇靖为共同通讯作者。“何教授经常参与讨论,为这项成果贡献了大量的思想。”万瑛说,“我们在文章中特别致谢何有文教授的帮助。”万瑛期待,海外学者研究基金能让更多的优秀华人科学家为提高中国科研水平服务。

百态

2016.04.22

口腔干细胞活性最强 ,保存乳牙真的能救命

   近日,微信上一篇名为《孩子乳牙掉了,别再傻傻丢掉,储存下来可救命!》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刷了屏,小小的乳牙真的有文章中说的那么神奇?不久,某育儿公众号直接炮轰该文是“乱七八糟的东西”。到底该不该储存乳牙?一时间妈妈们不知该如何是好,为了解开大家的疑惑,中国妇女报记者特意就“乳牙储存能否救命”进行了一番调查。  权威杂志、口腔专家纷纷力挺口腔干细胞研究  保存乳牙到底有没有用?专家发现,乳牙中含有的干细胞是间充质干细胞,而间充质干细胞在国际医学界对其价值早有肯定,从2010年~2015年的数年间,国际医学杂志中刊载有诸如“脱落乳牙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改善了红斑狼疮小鼠模型的骨密度和骨结构,抑制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对比人脱落乳牙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发现,脱落乳牙干细胞具有远优于骨髓干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牙齿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使其成为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相关疾病细胞治疗的重要干细胞来源,其获取远比骨髓干细胞容易”等多种理论。  2011年,翟永标、凌均棨也在《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第38卷2期刊登了其研究成果:“乳恒牙替换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从脱落的乳牙牙髓中分离培养出干细胞用于储存是建立干细胞库的简单、较易被接受的方法,并为日后治疗机体外伤和病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来源。更重要的是,用个体化的干细胞进行自体移植再生性治疗,能最大限度降低免疫排斥和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  那么,口腔医学专家们又是如何看待口腔干细胞的呢?  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际知名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专家金岩教授说:“口腔干细胞在骨头再生、神经再生、组织再生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增殖能力很强,功能也非常强大。”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葛立宏医师说,口腔干细胞取材方便,将来它对治疗全身性疾病、癌症、老年性痴呆都有重要价值,这将开拓一个未来。据悉,北大口腔医院已开展相关研究。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彦恒说:“小孩牙齿的干细胞活性非常好,储存下来,对于将来我们家里人、包括自己的一些疾病可以进行治疗,是非常好的。”  口腔干细胞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北京已有口腔干细胞库  中国妇女报记者近日来到了位于北大医疗产业园的“口腔干细胞库”,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口腔干细胞库,因为有“世界口腔干细胞之父”施松涛教授主持相关研究工作,中国口腔干细胞的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该口腔干细胞库建立于2015年7月,并由科技部立项“基于口腔干细胞库的临床转化平台建立及应用”项目。其负责人张建国介绍,口腔干细胞库的业务之一就是储存牙齿干细胞,他们已与拜博口腔、赛德阳光等全国各地的口腔医院和牙科诊所开展牙齿收集工作。  主持口腔干细胞工作的施松涛教授则与北大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南京鼓楼医院等开展了牙齿干细胞的临床实验探索工作。其中施松涛教授的合作者、第四军医大学的金岩进行了牙周干细胞一期临床试验,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牙周干细胞做的临床实验。  施松涛教授不但是国际口腔医学界知名科学家、再生医学研究权威,同时还担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医学院口腔分子生物系系主任,美国牙髓病学协会顾问委员。早在2000年,施松涛教授与他的合作研究者共同在牙髓中发现了间充质干细胞,它比自体骨髓干细胞的活性强3倍,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活性最强的干细胞。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一流学术杂志——美国科学院学报。同年该发现被维基百科列为年度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里程碑。美国《时代周刊》还专门于2003年做了题为《牙仙新魔法》的专访,报道了施教授的研究成果,建议人们早日保存牙齿中的干细胞。  鉴于口腔干细胞在医疗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各国纷纷抢占这一高地。乳牙又是口腔干细胞中最有生命力和活性的,在我国台湾和日本早已开展了乳牙储存工作,并从中提取干细胞。施松涛教授回国主持口腔干细胞库工作,也随之在中国内地掀起了口腔干细胞热。  间充质干细胞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其与造血干细胞是不同类型的细胞  此时远在美国的施松涛教授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他对微信圈里被“黑”一事并不十分意外,他认为,科技总是在不断发展,新的东西出现时大家不可能会瞬间都认同,有质疑有误解也是很正常的。实际上,中国政府一直承认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比如南京鼓楼医院的孙凌云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的韩英教授等,多年来一直在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救治患者,他们的工作就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很多专家还因此成为世界知名专家,获得许多学术奖项。毕竟临床研究结果是需要时间的,往往要等上5年、8年才会最终获得政府批准正式推向临床。我们为了避免在此期间一些人错过保存干细胞的机会,到了未来需要使用干细胞时陷入无资源可用的窘境,口腔干细胞库才开放个人储存业务,为有需要者保管这一珍贵资源。  那么,口腔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有区别吗?施松涛教授对记者说:大多数人对于干细胞的认知都是停留在造血干细胞的阶段,因为造血干细胞的自体保存开展很久,但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超强,一份脐血中的造血干细胞不足以供体重超过30公斤的儿童使用,而一份牙齿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充分增殖后的数量能多到差不多堆成一个儿童的整个身体大小。另外,造血干细胞异体使用时需要配型,因此自体保存免除了配型的风险;间充质干细胞异体使用时不需要配型,因此自体保存的最大意义在于:避免在真正需要时找不到优质而廉价的干细胞来源。  施松涛教授强调说:“最重要的是,造血干细胞用来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而间充质干细胞目前应用的主要研究方向则是组织再生和免疫调节,两者的适应证南辕北辙。但是神奇的是,造血干细胞可以和间充质干细胞联手,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比如将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共同移植给血液病患者,能够极大增加移植成功的概率。”  记者还了解到,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开始进行临床实验,在治疗牙周疾病、牙周再生、口腔骨缺损再生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除了用于牙周等与牙齿有关的疾病治疗以外,间充质干细胞还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肝硬化、骨和肌肉衰退性疾病、脑和脊髓神经损伤、老年痴呆及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已取得良好临床试验结果。  今后口腔干细胞到底能不能应用到临床?施松涛教授严肃地说:“我们不能只是为病人存下虚无的希望,而是存下实实在在的健康。”据悉,口腔干细胞库已经与北京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全国顶级口腔医院——北大口腔医院设立了研究基金,资助临床科室开展数项口腔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施松涛教授展望,保存乳牙干细胞将会成为一项重要的医疗资源,口腔干细胞库的愿景是结构性改变临床医学的治疗方式,解决更多病患疾病缠身之痛苦,用创新贡献造福人类

百态

2016.04.20

免疫细胞促进骨折愈合

   日本东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一种免疫细胞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有望以这种免疫细胞为突破口,开发更高效的骨折治疗方法。        骨折治疗通常都是将折断部位恢复到原位、固定并静养,有时候骨折部位需要固定数月之久,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老年人骨折后长期卧床静养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等情况,因此如何缩短治愈期成为骨折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14日在一份公报中说,研究人员发现在实验鼠的骨折部位有一种特殊免疫细胞会增加,这种免疫细胞会产生一种名为IL-17的细胞因子,该细胞因子能增加参与骨组织形成的造骨细胞的活性,从而促进骨折部位愈合。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人为干扰实验鼠骨折部位形成这种免疫细胞及其生成的IL-17细胞因子,结果发现实验鼠的骨折愈合出现延迟。        研究小组成员据此认为他们发现了这种免疫细胞影响骨折愈合的机制,今后如能在骨折治疗中增强这种细胞的活性,促进产生更多的IL-17细胞因子,将有望开发出更高效的骨折治疗方法。

前瞻

2016.04.18

< 1 ••• 8 9 10 11 > 前往 GO

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立即咨询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我们:

企业名称: 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闵北路88弄1-30号第22栋BV145室 联系人: 蔡盼 邮编: 200612 联系电话: 400-860-5168转3779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