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提高检测技术 助力农产品安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06/07 08:09:31
导读: 以“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与检测科技”为主题的“2023益谷高峰论坛”在平谷区举办,论坛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探索,以期充分发挥检测科学对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科技支撑作用。

北京市平谷区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十四五”期间以建设农业中关村为契机,打造“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建设食品营养科技创新高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6月3日,以“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与检测科技”为主题的“2023益谷高峰论坛”在平谷区举办,论坛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探索,以期充分发挥检测科学对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科技支撑作用。

检测技术可靠性仍需提高

  “过去十年,我国的农产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农产品的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十四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提出,到2025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现在仍差0.5个百分点,提升起来非常困难,农产品的安全隐患始终存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魏宏阳表示,今年1月1日进入实施阶段的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强调了源头治理、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监督抽查作为必要的检测手段,以风险监测发现问题为导向,防止不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对有违法行为的主体给予必要的惩处。魏宏阳指出,监督抽查对检测技术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现有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包括光谱法、能谱法、质谱法、色谱法及免疫分析法。其中,质谱检测技术因其定量定性的独特优势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应用广泛的技术。”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峰表示,但同时也要看到,质谱检测技术面临前处理材料特异性差、富集效率低及未知风险难以发现等技术瓶颈,可以通过研究关键材料、核心元件及创新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未来,希望关键材料即前处理材料向高特异性发展,质谱离子源向高选择性发展,在侦查识别方法上能够向识别出未知风险方向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王静研究员补充道,相关调研显示,消费者最关心农产品农残超标问题。快速检测成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雷达”。目前应用广泛的快检技术尤其是能够应用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技术,主要有酶抑制技术和侧流免疫层析技术,前者操作方便、测试成本低,适用于快速筛查,但随着近些年低毒农药的广泛应用,该技术存在假阳性高等问题。目前侧流免疫层析技术,尤其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已成为快检技术主流,胶体金试纸条具有简单、快速、便携、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准确度高等优势,在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的40项食品快检方法中,胶体金有30项。而通过移动端对其判读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同时王静指出,目前快检也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快检技术仅限于定性分析,导致假阳性高,需要配合半定量检测,以减少假阳性假阴性的发生概率,充分利用快检结果数据,才能发挥预警和追溯效力。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院长郝小明也表示,推动食品安全从被动安全加快走向主动安全,是国际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建议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量化评估、追溯预警和智慧监管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助力提升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水平;食品产业是高技术产业,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主体共同参与,建议加强跨行业、跨领域的交流碰撞,推动产学研用联合、上中下游贯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成为共识。此次启动的数字化实验室装备生态联盟致力于我国分析测试实验室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形成聚合力,提升国产实验室仪器设备等装备的整体竞争力,在数字化时代中实现‘弯道超车’。”清华大学教授张新荣说。

  郝小明表示,针对我国当前检测标准物质、前处理核心材料,以及高端分析检测仪器设备高度依赖进口的现状,建议加强资源统筹,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研攻关,力争早日破解“卡脖子”问题。

重视新污染及新技术带来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食品中的新污染物以及合成生物学与细胞工厂等新技术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表示,食品和环境中的化学分子关乎人和动物的健康,快速增加的化学品成为环境和食品污染的主因。在过去不到10年的时间,我国登记的化学品数量不断增加,而这些化学品最终会造成环境和食品的污染。

  江桂斌解释道,新污染物是指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过去未纳入环境管理或现有管理措施仍然不足。江桂斌也提出了对食品与环境污染物研究的问题与思考:应完善分析方法体系、仪器、标准和法规,明确食品与环境中新污染物边界和科学问题,建立以大型仪器筛查为核心的食品与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估测试中心。

  此外,对于合成生物学与细胞工厂技术的发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吴永宁提出三点建议: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营造有利于“会聚”的生态系统,营造“转化型研究”的通道;建立科学和高效的管理体系,加强生物安全和伦理风险的评估和监管,建设全社会参与的科学传播平台;构建多学科专业基础和教育体系,培养具备跨学科研发创新和多领域综合创业能力的人才队伍。


[来源:中国食品报]

用户头像

作者:dahua1981

总阅读量 151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