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聚光科技受邀参加“中国环境保护产业行业人才对接会”并作发言: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流人才队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04/17 09:29:50
4月15日上午,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水利与生态环保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环境保护产业行业人才对接会”顺利举行。


图片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 郭承站

此次人才对接会,面向30余所知名高校、职业院校开展校企面对面对接和人才需求推介,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聚光科技作为环境监测领域龙头企业,受邀参会并作发言。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总监 施求桥 围绕“公司业务结构、双轮驱动的创新精神、人才体系的培养建设”进行了全面介绍,引发现场热烈讨论。

图片聚光科技人力资源部招聘总监 施求桥 

聚光科技是一家以高端分析仪器技术为核心,聚焦智慧环境、智慧工业、智慧实验室、生命科学领域的高科技平台型公司。“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从聚光科技诞生之日即镌刻在企业的DNA中,聚光科技不仅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在“人才引进、培养建设”更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研发团队是企业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基石,聚光科技深知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对于研发团队的重要性。因此,公司在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方面不断加强投入,为研发团队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资源和激励机制,旨在培养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和设计师,不断提高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公司研发团队超过1500人,硕博占比约50%;设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坚持将博后工作站作为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为博士后们个性化、定制化地设计人才发展计划,使其在聚光科技潜心做好课题研究,截止目前已有7人已出站,13名博士后在站。

图片

在人才培养方面,聚光科技建立了“专业+管理”职业发展双通道,充分考虑到专家型、多能型、复合型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对于专业型发展通道的员工,我们搭建了严谨健全的任职资格体系,致力于培养他们成为行业的资深人士或技术专家;对于在知识和能力不断拓展成长的技能丰富员工,我们会提供新的职位机会和挑战;而对于自我要求高、标准严格的员工,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经营层面,我们都会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助力他们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的管理人才。

为了调动研发团队的积极性,聚光科技制定了《研发创新奖励制度》。该制度旨在鼓励团队成员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特别是那些快速开发并得到市场认可的创新产品,以及提高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技术。通过这一制度,公司能够及时发现、奖励和推广优秀的研发成果,同时激励研发团队不断探索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校园招聘为公司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为了充分发掘校招生的潜力,聚光科技设定了为期2年的重点培养跟踪期,前一阶段主要注重于为每位校招生提供一对一导师辅导、专业技能培训和学习;后一阶段则着重识别和选拔具有高潜力的人才,并提供更多的项目机会和历练,让他们快速成长和脱颖而出。

此外,聚光科技在用人方面“不拘一格降人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能力,不论资历和排名。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公司通过“事业合伙人”机制,让核心人员成为孵化公司的合伙人,运用股权激励鼓励团队创新创业。这一机制激发了每位员工的创造力和激情,进一步推动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图片

在多对多对多、舰队群的业务和组织模式下,聚光科技为人才发展提供充足机会,希望每位加入聚光的人都能在平台上倍增知识和能力。欢迎各大高校的青年才俊加入聚光科技,一起创造美好未来!



[来源: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
logo
聚光科技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厂商动态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