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碳市场,为“双碳”助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10/12 15:45:42
导读: 十年来,从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到全国碳市场平稳运行,碳市场从无到有,成为通过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

1.jpg

蔡宽元摄(人民图片)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95亿吨,累计成交额达85.59亿元,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  【近镜头】51.23元/吨,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开张”首日收盘时的碳配额价格。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十年来,从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到全国碳市场平稳运行,碳市场从无到有,成为通过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通过市场机制,碳减排责任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落实到企业,增强了企业“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

  2021年12月14日,中国华电最后一家重点排放单位完成碳配额清缴,实现了在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100%履约。一周之后,国家能源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火力发电公司,顺利完成清缴履约工作,所属149家火电企业和化工企业自备电厂实现100%履约……

  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未来,碳市场涵盖的行业有望进一步拓宽至钢铁、石化、化工等方面,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也将更加丰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用户头像

作者:情绪波动

总阅读量 6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