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Palas | 交通运输过程中如何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8/25 13:58:50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进步,高铁、机场、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使得现在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但在人流量巨大的公共交通环境,往往会滋生一些不易发现的空气质量问题。为研究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空气监测新技术,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李旭教授在其研究项目中选择了Palas® AQ Guard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作为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想要打造优秀的交通场所环境,进行空气环境的监测是很有必要的,Palas®帮助长安大学用技术手段来解决公众场所空气监测问题。

符合科研要求的Palas® 仪器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共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土资源调查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0000余项。长安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负责此次研究项目的李旭教授主要负责交通基础设施绿色生态技术、生态修复、交通运输智能监测和生物安全等研究领域。

在采用Palas®的解决方案之前,由于其他空气颗粒物监测仪器的检测范围受限,无法达到此次科研项目的要求。李旭教授的科研团队通过网上的介绍信息了解到了Palas®仪器,来自德国颗粒物监测专家palas®的监测仪器其综合性能、技术服务等都达到了此次科研项目的监测需求。并且AQ Guard作为光学粒径谱仪粒径限值可以测到低至180nm,精准的测量范围助力交通运输方面的空气质量监测获得稳定的数据。

创新精准空气监测技术

AQ Guard是耐用的室外空气气溶胶光谱仪,以通过 EN 16450 认证的 Fidas® 200 技术为基础,采用单个颗粒物散射光测量原理,可同时测量PM1, PM2.5, PM4和PM10,还可提供175nm-18μm颗粒物粒径分布和数浓度信息,给研究和监管部门更多参考。通过标准协议,如 ASCII 进行双向连接,或者通过 UDP 协议直接传输都容易实现。要实现自给自足运行,可以通过带有或不带太阳能支持功能的外部电池运行系统。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细粉尘侵害及其来源,可以为设备配备气象站。按标准集成用于记录温度、湿度和压力的传感器。和所有用于细粉尘测量的Palas®系统一样,AQ Guard可以长期稳定运行,通过标准单分散颗粒物实现现场校准。

Palas®现已推出新一代AQ Guard smart网格化监测仪,更准确更可靠,精准追踪热点。

AQ Guard Smart 网格化监测仪

选配数据云平台,即插即用,实时查看热点数据

产品优势

  • 以经过认证的 FIDAS® 200 系列为基础而开发的技术,可以保证细粉尘值的高准确度和可重现性;以公认的快捷方便的现场校准而闻名

  • 通过云 MYATMOSPHERE 实现短时间调试和即时记录测量值

  • 通过 Wi-Fi 热点、远程访问和外部触摸板,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配置

  • 通过 GPRS/3G/4G/Ethernet/Wi-Fi 通信,可选:LoRaWAN

  • 可扩展气象站和气体传感器,可以更好地评估和评价颗粒物数据

  • 以高时间分辨率测量 Cn、PM1、PM2.5、PM4、PM10(可选:SO2、CO、NO2、O3)

  • 颗粒物测量范围从 0.175 - 20,000 nm 到 100 mg/m³ 质量浓度或 20000 个颗粒/cm³(单一颗粒物分析)

应用领域

  • 工业:

    - 生产过程

    - 散装物料处理(混合,卸料,储存,包装等)

    - 厂界监控

  • 施工现场:道路,铁路,拆除现场

  • 建筑物:学校,幼儿园,医院,酒店,办公室,公共服务建筑物

  • 建筑工地或其他污染区域附近的住宅建筑

  • 公共交通:机场,火车站,电车和地铁站,游轮,客舱,例如 在电车、火车上


[来源: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
logo
理加联合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厂商动态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