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阅读TA的文章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多参数现场检测常见问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1/11/29 09:15:21

1、加油机的检测口位置过高,不方便直接进行检测管路的有效连接,该如何处理?

答:如果因为检测口位置过高或者直连空间过小,造成检测管路无法顺利连接,可以采用加装90°弯管进行转接的方式,使之改变安装位置,从而达到有效连接的目的。如果没有配送(崂应会配送弯管),可以在提前考察现场之后,优先到五金店自行购买转接弯管。目前,加油机检测口的统一规格分为两种:4分管和6分管,与日常的暖气管和自来水管的尺寸完全吻合。这里管道的4分、6分指的是英制单位,1英寸为8英分,而4分就是指4英分,即0.5英寸,而6分就是6英分,即0.75英寸,1英寸为25.4mm 。所以,4分管的内直径为12.5mm、外直径为20mm;6分管的内直径为19mm、外直径为25mm。选择与之匹配的90°弯管转接即可。

注:在进行管路转接时,应适当缠绕生料带,从而保证整个管路转接之后的密闭性良好。


2、提前准备的高纯氮气气瓶该如何选择正确的规格,从而保证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出现气体不够用的情况?

答:一般标准的高纯氮气的灌装瓶是40L规格,按照满压力15mPa的罐装状态计算,全部释放完毕大约是7000L左右,考虑到标准气体使用要求最终至少要保证0.5mPa的低气压力,实际释放体积为6500L左右。按照国标要求,单体油罐的最小油气空间为3800L,因此按照40L规格的氮气瓶计算,至少应保证剩余气瓶压力在9mPa以上,原则上剩余压力应越大越好。如果是选用其他体积规格的氮气瓶进行检测,则可根据气瓶体积规格和剩余压力值进行等比例换算,从而得出实际可释放的气体体积。

注:前往加油站现场检测之前,需确认待测油罐的罐体体积和当前状态下的剩余油料体积,从而便于协助提前计算氮气使用量。


3、选用的高压气体减压阀,减压阀的接口尺寸比氮气瓶的出口尺寸要粗,不能与氮气瓶正确安装该怎么办?

答:市面上常用的高压气瓶分为两种,低压瓶和高压瓶。比如,实验室常用的SO2、NO等气瓶选用的都是铝合金材质,该材质气瓶的标准耐压范围在10mPa左右。而医用氧气和高纯氮气的正常罐装压力一般在15mPa左右,选用的气瓶是不锈钢材质,其耐压范围可以达到20mPa。国标要求了两种气瓶对应减压阀接口尺寸也是不同的,高压气瓶减压阀的接嘴更粗一些。因此当遇到接嘴不能匹配安装的情况时,更多的是因为氮气的气瓶材质选择错误,建议调换成不锈钢瓶来进行罐装,从而避免高压气瓶混用造成的安全隐患。或者,在确保瓶内压力低于10mPa的前提下,单独调换成低压接嘴的减压阀。

注:不建议通过车床加工的方式,使高压减压阀接嘴变细,从而勉强配合使用。

4、自身密闭性检测时,旧的标准中是加压1245Pa通过看冒泡情况来判断是否漏气,新的标准是加负压1245Pa进行检漏,现场应用时应当选用正压还是负压进行自身密闭性检测?
 

答:如果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应当采用负压的方式进行自身密闭性检测。但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建议根据情况分别选取不同的检漏方式。比如,在系统密闭性之前的自身密闭性检测,应当选择正压方式,毕竟该检漏操作整个管道是处于正压状态,如果选择负压就略显牵强;反之,如果是做气液比项目之前的自身密闭性检测,最好选用负压检漏,此时的管路状态是负压状态,这样更符合实际使用条件。
 
5、系统密闭性检测时,对于油罐不同的初始压力状态该如何进行现场操作,使之满足密闭性检测条件?
 

答:①如果油罐初始压力远高于550Pa,可以选择直接进行密闭性检测。因为在高压状态下如果结果满足标准要求,则低压状态下肯定更是符合要求的。如果此时检测结果并未达标,则可通过泄压的方式使油罐初始压力降到略高于500Pa的状态,再次进行检测,从而判定最终结果。
②如果油罐初始压力介于500Pa-550Pa之间,则应当通过泄压使之降到略高于500Pa的状态,然后直接进行系统密闭性的检测,判定最终结果。
③如果油罐初始压力低于500Pa,应当通过充氮气的方式,使之达到略高于500Pa的检测状态,再进行检测操作,最终判定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注:不论初始压力处于哪种状态,在正式开始检测之前,务必保证初始压力的数值处于稳定状态,如果因为油品挥发或者管路异常等情况,造成了初始压力始终处于变化状态,则应当尽可能达到稳定之后才可检测。若多次调整后仍不能得到稳定的检测状态,则可判定该油气回收系统不具备检测条件放弃该项目的检测。

[来源:青岛崂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 崂应油气回收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厂商动态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