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十余位院士领衔,两百位学者共话“化学生物传感新时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1/11/14 17:48:07
导读: 11月13日,第十五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于线上开幕,16位大会邀请报告、176位分会场邀请报告和44位口头报告正在进行中。

2021年11月13日,第十五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15th SCCS)于线上开幕。本次会议以“化学生物传感新时代”为主题,安排了16位大会邀请报告、176位分会场邀请报告和44位口头报告,内容涵盖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生物分析化学、纳米技术与化学生物学、环境分析化学、传感阵列、生物芯片和微流控芯片、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微型化、系统集成及产业化、分析仪器研发等热点领域。

会议首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王春霞、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汪尔康、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董绍俊、湖南大学谭蔚泓、南京大学陈洪渊、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清华大学李景虹、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刘买利、中科院大化所张玉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杨秀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宇亮、大连理工大学彭孝军、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东南大学顾宁等分别带来了精彩报告,吸引超千人实时在线观听,仪器信息网视频号约三千人次点播。


王春霞.pn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化学测量学项目主任 王春霞研究员

报告题目:《化学测量学 学科发展与NSFC改革》

王春霞研究员在报告中分析了化学测量学2018年-2020年面上项目申请代码分布,2018年-2021年面上项目各代码申请与资助分布,人才项目领域分布情况等,并对化学测量学领域的特征与前沿问题进行了讨论。她讲到,当前我国化学测量学的发展注重方法与原理创新,以生命分析为研究重点,与尖端分析仪器装置的研发紧密结合,已初步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

 

汪尔康.png

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汪尔康

报告题目:《极谱学发展促进现代电分析化学》

汪尔康院士在报告中回顾了极谱学与现代电分析化学发展历史,并对电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此外,还重点介绍了在本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和重要成果。汪院士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脉冲极谱仪,80年代后又首创多功能新极谱仪。先后研制成功经典极谱仪、各类示波极谱仪、方波极谱仪和示波方波极谱仪以及循环伏安仪和油/水界面循环伏安仪等多种电分析仪器等。20世纪末,研制出国际首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汪院士重视水质监测仪的研制,首创生化需氧(BOD)原位在线监测方法和装置,并与吉林光大企业合作,研制出全套水质参数监测仪,成功在全国范围多个站点推广应用。

 

董绍俊.png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董绍俊

报告题目:《生物燃料电池与自供能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发展》

董绍俊院士围绕电化学界面微结构与宏观间的相应关系,早在80年代初就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至今。面向国际科学发展前沿,董院士开展了分子自组装有序膜修饰电极研究,在电极界面修饰、自组装、表征、界面电化学理论和应用等方面开拓发展,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近期,董院士发展了多类生物燃料电池(BFC)及自供能生物传感器,将生物计算与生物燃料电池相结合,不仅发展了能够模拟布尔逻辑的生物计算体系,还设计了以医疗检测为目的的自供电逻辑适配体传感器等。报告中,董院士重点介绍了团队在生物燃料电池与自供能生物传感器方向的研究进展。

 

谭蔚泓.png

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 谭蔚泓

报告题目:《人脸识别式的诊断》

谭蔚泓院士在报告中提出,人脸识别式的诊断是疾病诊断的未来。人脸识别是最有效的多参数表征方法,而多参数特征测定最能有效提高识别和诊断的精确性。开发分子识别工具(蛋白、核酸多组学信息)和发展新型数据算法(提高多参数分析性能),帮助获取疾病多靶标表征和对获取的多靶标参数进行有效解析,进行疾病分析分型,可实现疾病的精准治疗。此外,疾病精准诊断还需要多参数、多维度、新靶标、产生大量数据,人工智能利用高效计算模式,模拟人类思维,自动分析与判别,大大推动了疾病诊断+治疗的新范式。

 

陈洪渊.png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 陈洪渊

报告题目:《智能传感技术的今天与明天》

陈洪渊院士在报告中强调了智能传感器在智能制造中的重要性,全面分析了传感器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并重点介绍了纳米孔道单分子智能传感器的发展。疾病的发生往往是从单个分子、单个细胞的异常变化开始的,单个体异质性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亟需发展针对单分子的化学测量技术,纳米孔道单分子智能传感器应势发展。报告中,陈院士分享了团队面向全民健康和精精准诊疗对生命分析化学提出的新挑战,在纳米孔道电化学传感器、纳米孔道测序传感器和纳米孔道荧光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陈院士讲到,未来智能传感技术将在实时动态表征核酸适配体或核酸酶的结构和构效关系中取得重要应用。

 

江桂斌.png

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桂斌

报告题目:《成组毒理学与细胞测试技术》

江桂斌院士在报告中介绍了环境和食品中有毒化学污染物研究面临的科学难题以及本领域的发展态势,讲述了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分析系统总体设计思路,并分享了团队取得的系列重要成果,如ITA小型机的研制和市场推广。此外,江院士提到,在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低剂量下促使细胞反应发生,通过什么手段缩短细胞培养时间,如何找到和发现更多毒性靶点,能否找到替代细胞反应的传感器,计算毒理和机器学习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还需要大家来思考,以实现分子毒理学的跨越进步。

 

李景虹.png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李景虹

报告题目:《单细胞分析化学》

李景虹院士讲到,当前生物学研究已进入“单细胞生物学”研究阶段,而单细胞具有组分多、含量小、结构复杂、其生命活动涉及微观层次的动态分子过程等特点,现有的生命分析化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单细胞复杂体系的分析需求,因此需要分析化学家提供高时空分辨、多组分、高通量、实时动态的新方法和新工具,来迎接单细胞生物学时代的到来。在此背景下,李院士团队在RNA高通量成像、单分散纳米金颗粒的线粒体氧化应激放大器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李院士讲到,单细胞分析技术将助力精准医学,如单细胞水平疾病早期预警以及单细胞水平个性化药物筛选。

 

施剑林.png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 施剑林

报告题目:《纳米催化医学与纳米生物检测》

“纳米催化医学”是由施剑林院士团队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响应肿瘤部位的特异内场微环境或外源性激光、超声作用场,利用无毒/低毒纳米材料所引发的瘤内原位催化反应,高效实现肿瘤细胞的氧化损伤及细胞死亡。该催化肿瘤治疗方法不使用高毒性化疗药物,具有高效、特异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施剑林院士在报告中分享了团队在该方向取得的多项重要研究进展。

 

张玉奎.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化所研究员 张玉奎

报告题目:《薄膜基光化学传感技术及其应用》

张玉奎院士在报告中讲述了光化学传感的研究进展,提到现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关键问题、中低毒农药快速检测的关键问题、叠层技术实现病毒快检的科学问题等,并分享了团队基于以上问题在光化学传感、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和病毒快速检测方面的研究成果。

 

杨秀荣.png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 杨秀荣

报告题目:《基于双偏振干涉方法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双偏振干涉方法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是基于生物分子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质量、厚度、密度的变化而探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定量关系、分析构象变化,以及动力学的分析方法。杨秀荣院士在报告中分享了本团队基于双偏振干涉方法在DNA/抗癌药物的相互作用、适配体/金属离子Cd2+的相互作用、Aβ蛋白/Lilrb2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Aβ蛋白/Apo E蛋白亚型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杨院士认为,双偏振干涉是实时、在线免标记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对于深入认识生命现象、设计和开发新药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双偏振干涉方法还可应用于生物纳米、表面科学、药物发现、脂质研究等不同领域。

 

唐本忠.png

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 唐本忠

报告题目:《Sensing by AIEgens》

唐本忠院士在2001年首次提出AIE概念,它与传统发光材料相反,AIEgens在稀溶液中只能微弱发射或无荧光发射,但在聚集体或固态中荧光发射增强。在报告中,唐本忠院士介绍了聚集诱导发光(AIE)的工作机制,并分享了团队在AIE发光剂(AIEgens)的研究和应用方向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赵宇亮.png

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 赵宇亮

报告题目:《生物表界面化学信息测量方法与应用》

赵宇亮院士在报告中讲到,由于纳米生物分析方法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基于此,当前已发展出不同的纳米生物创新分析方法,如融合大科学装置的生命分析方法,利用X射线成像分析技术,建立体内ADME/Tox特征分析方法,可实现AuNPs在组织器官之间转运的2D成像分析等。此外,赵院士认为,新的分析测量方法,才能支撑科学创新研究,如纳米探针法,靶向识别细胞受体的高分辨成像。在报告的最后,赵院士提到国家药监局纳米药物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定位于纳米技术应用和医药产品的研究与评价,建立纳米技术的医药产品研究评价体系,探索纳米技术-产品性能-生物功效内在规律,将促进我国纳米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彭孝军.png

中科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彭孝军

报告题目:《智能染料分子:从靶标识别到肿瘤诊疗》

彭孝军院士提出了通过分子智能设计,提升分子识别、肿瘤早期诊断、手术引导与光/声动治疗等应用功能的科学理念,并带领团队,通过染料分子创新设计和性能调控研究,开发出荧光识别和传感性能优异的多种染料探针,攻克了相关染料的耐受性和清洁制造工艺等工程难题,形成了信息打印染料和血液细胞分析用染料等系列专利技术,且部分已得到产业化应用。彭院士在报告不仅分享了本团队在智能染料分子方向的研究进展,也对智能响应医学诊疗染料未来作出了展望。

 

樊春海.png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樊春海

报告题目:《框架核酸:从分子创造到智能制造》

樊春海院士在报告中介绍了基于框架核酸开展纳米构筑、单分子分析和纳米机器人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框架核酸不仅制备简单、结构可控,而且易于实现精确的生物功能化,尤其是将框架核酸与无机纳米粒子结合起来,可以进一步拓宽分子机器的功能多样性。

 

本次会议为期3天,第二日和第三日分别有6、5个分会场同时进行,两百多位学者继续共话“化学生物传感新时代”,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logo
上海仪电科仪
网友评论  3
全部评论(3条)
用户头像
Ins_16e18fb32021-11-16 18:41:29
特别想看回放
  • Insm_f902cf20

    好像没有回放,哭~

    0回复2021-11-18 13:40:23
1回复
用户头像
1232021-11-16 06:35:01
了解一下啊
0回复
用户头像
泉溪水2021-11-15 11:40:45
成功在全国范围多个站点推广应用。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