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英国交通业想“一夜脱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1/07/26 14:01:02
导读: 近日,英国政府公布“交通脱碳计划”,提出将在2040年前彻底禁止以汽柴油为燃料的所有新车销售,并将通过“改变公众行为习惯”实现减碳。

交通领域脱碳需求迫切

英国政府官方消息显示,英国最迟将在2040年彻底停止销售非零碳排放的车辆,这其中将包括“以柴油和汽油为燃料的重型货车的销售”。据了解,该计划与英国此前公布的“2030年前停止汽柴油汽车与货车”的计划互为补充,英国将首先淘汰小型柴油货车,随后利用其他低碳车辆逐步代替超过26吨的重型汽柴油货车,实现道路交通领域全面脱碳。

英国交通部门在公告中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英国公众的行为习惯已经出现了改变,在办公通勤、休闲旅行等方面尤为明显,自行车以及步行出门成为了更多人的首选。”

根据英国政府的计划,未来总计将投资20亿英镑,加强骑行、步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英国政府也将加快城市公交系统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让公共交通系统更加方便好用,并加快这一领域的电气化改造进程。

不仅道路交通,英国政府同时表示,将大力推动铁路运输网络以及航空运输领域脱碳,力求在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另外,英国政府承诺,将发挥政府部门的“示范作用”,确保该国4万辆政府用车在2027年前达到零碳水平。

据了解,“交通脱碳计划”已提交至英国议会,正等待讨论结果。

“全面电气化”成本巨大

事实上,在英国公布交通零碳计划的同时,欧盟也公布了其最新的气候目标,提出在2035年全面推行零碳排放车辆,并停止柴油车与汽油车的销售,但与之相比,英国在推行交通脱碳方面的态度更加激进。

多家外媒分析认为,英国此时公布这一计划正是希望争当“全球首个推行全面零碳交通的主要经济体”。然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却不容易。英国政府的文件显示,交通领域是目前英国占比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领域。根据2019年的数据,仅是道路交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就占英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左右。而截至2018年底,英国所有获得证照的车辆中仅有0.5%是超低排放车辆。

英国《卫报》撰文称,英国要达成零碳道路、铁路以及航班的目标,需要依赖英国能源系统,推动英国电网设施更加“清洁绿色”的措施必不可少。业内普遍认为,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由于上述各个领域都将大量使用电力,英国的电力需求可能会在当前基础上翻倍。

英国国家电网公司未来市场主管Graeme Cooper表示,能源工业将很大程度上帮助交通领域实现脱碳。“要达成绿色交通系统的目标,英国需要投资数十亿英镑改造更新老旧的电网系统,同时需要新建大量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另外,英国需要大量清洁能源装机用于制备氢气,以供重型货车、轮船或长途客车使用。”

业界指其“不切实际”

气候保护组织The Climate Group的首席执行官Helen Clarkson称:“没有哪里的交通脱碳能够在一夜之间实现,我们将等待英国政府发布更多细节以及具体时间表,并敦促英国政府将这一计划变为现实。”

但在业界看来,英国当前的“交通脱碳计划”明显“不切实际”。英国公路运输协会工作人员 Rod McKenzie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目前,英国能够替代汽柴油驱动的重型货车尚不存在,我们并不知道这类产品什么时候会出现,也不知道未来将如何实现这一转变。英国政府的计划没有脚踏实地。对于当下来说,这一计划的提出很可能导致现有货车价格暴跌,企业也并不确定未来技术的成本究竟如何。”

《福布斯》杂志撰文称:“对于英国政府来说,要大幅削减交通领域的排放量,就需要大幅削减该国的道路建设计划。而如果英国的道路交通以及飞行需求持续增长,此次推出的‘交通脱碳计划’达成的效果很可能就此抵消,更谈不上达到零碳目标。”

据了解,去年3月,为了扩充公路交通容量,英国推出了总投资270亿英镑的道路扩张改造项目。

英国自行车协会政策主管Roger Geffen表示,英国的“交通脱碳计划”整体方向令人疑惑。“这明显浪费了一次机会。发展低碳交通本可以为达成零碳目标贡献力量。英国需要重新分配交通各个领域的投资支出比例。”

[来源: 中国能源报]

标签: 低碳
用户头像

作者:张小鱼

总阅读量 3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