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哪些女科学家成为了你科研路上的榜样?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1/07/14 15:31:16
导读: 我希望,这将给那些愿意踏上科学道路的年轻女孩们传递积极的信息,向她们表明,女性科学工作者也能通过她们进行的研究脱颖而出。

  仪器信息网讯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些有力量的女性榜样。她们可能是一个角色,也可能是现实里的优秀女性。

  「我希望,这将给那些愿意踏上科学道路的年轻女孩们传递积极的信息,向她们表明,女性科学工作者也能通过她们进行的研究脱颖而出。」

  “My wish is that this will provide a positive message to the young girls who would like to follow the path of science, and to show them that women in science can also have an impact through the research that they are performing.” - 2020 Chemistry Laureate Emmanuelle Charpentier.

  ——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Emmanuelle Charpentier

  科学究其本质就是一种磨练,得益于那些好奇心无限、智慧超然并愿意为世界和个体生活带来真正改变的人们。正因如此,科学界一直不乏杰出的女性智者和先驱,她们为其所在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当前,质谱技术在生物、医药、材料、食品、环境、公共安全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女性学者在质谱领域的占比也越来越高,并在其各自的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女院士、女教授、女专家,还有资深女工程师……正在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行动影响着该行业的发展。但是受社会角色影响,女性学者面临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仪器信息网小编收集了一些质谱界优秀女性科研工作者的故事,看看她们身上有哪些令我们向往的特质?以及她们如何用智慧和力量探索种种未知和科学真理,希望为更多科学技术行业的女性工作者带来有价值的思考和力量。

  01 地地道道的 “质谱人”

  (苏焕华 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

  对于如何选择质谱这一独特领域,苏焕华老师说,“国家需要,组织安排。1972年,我被调到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开始参加大型质谱仪器的引进、安装、调试工作,从此与质谱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质谱人”。

  谈及在工作历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时,苏焕华老师说“每个人在工作历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挑战莫过于在接受新任务时要面对自己能力的不足,所以困难和挑战随时都会存在。所谓“最大”有不同的理解。若以付出的代价而论,时间、精力、个人的得失都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所有的付出一定要有收获,哪怕是失败也是一种挑战,这种经历会让人受用终生。

  ——内容摘自仪器信息网人物专访栏目

  02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钱小红 军事医学科学院 研究员)

  中国近30年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之路,也见证了钱小红研究员个人的学术轨迹。从美国NIH实验室一名从事生物质谱研究的访问学者,到回国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副主任,出任基金委蛋白质组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HLPP、HUPO等国际大会也记录下钱小红教授作为秘书长忙碌的身影。

  这些年,钱小红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发表的新方法论文被国际化学领域综述杂志Chemical Reviews多次引用,课题组组合肿瘤生物标志物验证策略得到国际认可,并在国际HUPO组织的27个实验室比对评估实验中位列100%准确的“全球6甲”。课题组研究成果获CAIA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钱小红研究员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课题组攻克了“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草图”项目,与国际同类研究相比贡献1000~3000个新的额外编码基因,领导了由中国人绘制的首个人类肿瘤蛋白质组表达图谱,开启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研究新阶段。

  对于留学归国这20多年的研究历程,钱小红研究员表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实验室二十年发展历程最好的注脚;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实验室的未来从今天出发!”

  ——内容摘自仪器信息网资讯栏目

  03勇敢面对自己,静心求索问道

  (张金兰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研究员)

  我中学时代,崇尚学习数理化,那时候“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的观点得到了大家普遍的认同。科学家是很多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数学家陈景润、华罗庚,化学家居里夫人是我崇拜的科学家,当时虽然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还没有清晰的规划,但是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想法。1987年经过高考,我来到北京医科大学(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读本科,在药学院的药学专业学习。1992年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我通过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攻读药物分析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之后又攻读博士学位,并留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至今,一直从事药物分析新技术和方法研究,开展新药质量分析和代谢研究工作。

  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对于我来说曾经最大的困难是定位自己的学科发展方向。到底是满足眼前的现实需求,还是长远地从学科发展考虑。作为学科带头人从药物分析专业角度出发,在某些方面支撑单位药物研发总体发展,提供一些关键分析技术。在经过与老一辈科学家交流,与同事进行探讨,以及科学文献的学习之后,我想明白了应该做好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从我的导师周同惠院士身上学到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勇于担当,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受益匪浅。在规划好发展方向之后,心静力聚,攻坚克难,努力做好自己承担的项目,以及前瞻性开展的自主项目。

  04 方法跟着问题走 用侦探的思维做科研

  (黄超兰 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有这么一位有个性的科学家,本科毕业她在高中母校当教师,过着稳定又安逸的生活。4年之后的一天,她突然“开窍”,毅然放弃了高薪安稳的工作,重新投入科研的海洋。“港大化学初相见,一遇质谱误终身”,自此找到了一生的“情人”,专攻质谱技术,爱得难舍难分。她早早意识到质谱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潜力,从香港到圣迭戈,从质谱机理到蛋白质组学,她师从蛋白质组学界的泰斗John Yates,从此便在由质谱技术搭建的世界里,游刃有余地进行着科研和方法开发。

  她就是黄超兰,生性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她喜欢挑战、爱飙车、染艳紫和亮绿的头发、酷爱推理小说;也爱钻研科研,她沉迷质谱技术本身,也擅长利用质谱技术开发新方法解决生物医学研究的难题。

  2013年,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她以一颗热忱的赤子之心学成归来,投身于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她更是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主任,希望将质谱技术真正应用到临床上,服务精准医疗。

  ——内容摘自仪器信息网人物专访栏目

  05 跨界要知己知彼

  (葛瑛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教授)

  2020年,美国质谱学会将质谱界内“最高荣誉”之一的Biemann奖章授予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葛瑛教授,以表彰其应用基于高分辨率质谱的top-down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心脏疾病研究领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葛瑛教授既是该奖项自颁布以来的第七位女性科学家,也是该奖项历史上第三位获得此荣誉的华人学者。

  葛瑛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基于top-down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也起始于博士求学期间,彼时她师从Fred W. McLafferty,后者提出了著名的麦克拉弗蒂重排反应,也被喻为质谱界泰斗。葛瑛在博士毕业后做出了一个与多数科研学者不同的抉择,她决定先加入美国惠氏制药(后并入辉瑞制药公司)从事药物研发工作,这段工作经历需要她与不同研究领域的工作者合作完成研究内容,也让她切身感受到了交叉学科研究模式的可行性和高效性,更为她日后赴任高校开启交叉学科的研究之路“凿”开了一道光。

  葛瑛团队突破了传统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界限,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和top-down方法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并通过新的方法策略获得了对心脏疾病等病理学研究的新颖洞见。

  ——内容摘自仪器信息网人物专访栏目

  06 你能做的比你想象的要多

  (Anne K Bendt 新加坡国立大学 首席研究员)

  I follow my gut feeling. As a kid, I already knew I wanted to be a scientist. I try to stay curious and keep a broad overview of what’s going on in the sciences. I also schedule some ‘deep thinking’ time to come up with good projects, and network actively.

  It took me a while to understand what my key strengths are. I also felt uncomfortable highlighting my achievements. And it took me a while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mentorship and to find role models.

  07 女性的力量来自坚持和韧劲

  (叶慧 中国药科大学 副教授 )

  通过本科和博士的学习培养了自己在质谱领域的研究兴趣和专长,这离不开一路走来导师们的悉心教导和支持;在成为高校教师之后,在和药学同行们不断的思想碰撞中愈发明确自己的专长能够带来的价值,对研究方向越发明晰和自信,这离不开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和同行们的指点。

  障碍总是有的,挑战更多。在研究中涌现的问题不断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出挑战,这需要我们保持学习的状态和激情,还需要健康的身心;在培养学生和课题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团队不断的磨合、共同成长,保持正向和开放的心态;在纷繁的事务中必须养成高效的工作和学习习惯。但是克服所有困难的关键其实是来自于相信自己可以解决它。

  08 培养深植于内心的自信,开阔视野

  (李惠琳 中山大学 教授)

  我研究方向的选择受个性、教育及科研经历、科研兴趣、阅历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过往与很多优秀科学家的接触中,给我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他们深深热爱自己的事业、具有长线思维,会选择少有人走的路。路程也许曲折,但在克服挑战的同时,会不断收获喜悦、成就感和长久坚持的动力。我选择的科研方向既符合我的科研兴趣也充满未知和挑战,可以长久的满足我的好奇心,让我持续成长并收获喜悦。

  科研之于我本身是充满快乐的,可以探索未知并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过程中也会收获点点滴滴的喜悦。但在科研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产生焦虑。对于我,内心对自己热爱事业的那份笃定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基石。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旅行、朋友倾述、留意并创造让自己开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有助于帮我调整心态并继续前行。

希望女性多培养深植于内心的自信,开阔视野,保持持续的成长。祝愿大家在各行各业中都闪闪发光,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快乐生活。

fems members2.png

图源:https://femalesinms.com/

  2021年7月22日,仪器信息网与Females in Mass Spectrometry(FeMS)组织即将联合举办第一届女性质谱学者国际研讨会”,旨在为质谱领域的女性学者从学业生活到个人心路历程等方面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会议日程

2.png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报名

640300.jpg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ONE

总阅读量 206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3
全部评论(3条)
用户头像
平安2021-11-03 14:35:53
每一个都是学习的榜样
0回复
用户头像
zxqxixia2021-10-16 11:54:24
了解了解。
0回复
用户头像
joing2021-07-14 15:43:47
为女性质谱学者加油,你也可以更好
2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