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长城工程科技会议2021年第一次主题大会举行: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问题和工程路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1/06/22 16:23:35
导读: 6月17-18日,由科学技术部、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联合主办,以“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问题和工程路径”为主题的长城工程科技会议2021年第一次主题大会在北京举行。

  6月17-18日,由科学技术部、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联合主办,以“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问题和工程路径”为主题的长城工程科技会议2021年第一次主题大会在北京举行。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主持会议。来自科技界、产业界、工程界和有关地方政府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代表出席会议。

  王志刚指出,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一场由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其意义不亚于三次工业革命,是关系到未来发展优势、可持续安全和重塑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战略。我国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仍存在强耦合关系,兼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目标实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要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通过技术系统集成耦合与产业、区域协同优化,全面实现以非化石能源或可再生资源驱动的循环型零碳社会的变革性重构。此次会议为我国面临的现实挑战和难题提供科技解决思路和举措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王志刚对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在以往研究和工程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建言献策,开展更加深入的战略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二是积极推动与“双碳”相关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建设,在关键、核心、重大的技术发展方向上攻坚克难、久久为功。三是做好人才储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汇聚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广大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共同努力推进低碳科技创新。

  李晓红在致辞中指出,纵观历史,新的变革必然打破已有的产业结构和模式,必须严控化石能源,大力优化产能结构。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打破发展的惯性,推进节能降碳。放眼未来,新的变革必将孕育全新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必须加快前沿研究,大力优化用能结构。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关于新技术、新市场的赛跑,是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变革中与发达国家同场竞技。要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提升我国在低碳环保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储备。立足当下,新的变革必须营造与之配套的政策和环境,必须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低碳治理。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综合利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宣传等手段为实现这一目标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邱勇主持会议时表示,今年4月19日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要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党中央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本次大会聚焦“双碳”目标,将充分发挥工程科技人员的智慧,以工程科技力量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与科学技术创新作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周大地做大会主题报告。会议围绕“零碳非电能源技术体系构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碳中和目标下工业流程重塑与建筑交通减碳”“加大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制力度”“生态碳汇与碳移除技术潜力”“碳中和技术产业化与区域示范”六个专题,分别展开深入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面临的现实挑战和难题提供解决思路。

[来源:中国科学报]

用户头像

作者:刘杨

总阅读量 2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1
全部评论(1条)
用户头像
泉溪水2021-06-23 14:10:37
实现循环型零碳社会的变革性重构。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