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加大推广绿色低碳技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1/03/17 09:25:16
导读: 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3月15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会议强调,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一论述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在我国未来40年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16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的发展思路认为,碳减排是增加成本、阻碍发展的。但目前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各大经济体都将二氧化碳减排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抢占国际发展新秩序话语权的重要手段。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利于推动低碳技术、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为全球低碳绿色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1.pn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迅速,覆盖多个行业领域

  “各地方各行业都需要正确认识这一点,转变发展观念,抛弃依赖投资高碳项目刺激经济的模式,将投资转向支持低碳、绿色、有更大发展空间的项目,尽早在国际低碳技术的大潮中抢占身位、赢得先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王金南强调。

  目前,我国已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膜法碳捕集技术和等离激元人工光合技术等绿色低碳前沿技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显著进展。比如微藻利用技术已投入商业生产。从2006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6个部门先后参与制定并发布20多项国家政策和发展规划,为CCUS技术的研发、示范、应用指明了方向。

  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发布的《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报告(2019)》,我国CCUS技术种类齐全,发展迅速,囊括了深部咸水层封存、二氧化碳驱提高石油采收率、二氧化碳驱替煤层气等,为我国乃至全球CCUS发展、推广和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和数据。

  据统计,我国CCUS示范项目类型多样,共有9个纯捕集示范项目、12个地质利用与封存项目,其中包括10个全流程示范项目。2019年,所捕集项目二氧化碳捕集量约达170万吨。

  膜法碳捕集技术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应用潜力巨大,具有占地面积少、环境友好、耗能低等优势。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支持下,国内首套膜法烟道气碳捕集中试装置已稳定运行超过一年,烟道气二氧化碳捕集率可达70%以上,膜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王志说,燃煤电厂烟道气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膜法烟气碳捕集等技术,可实现高效碳捕集与减排,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

2.PNG

膜法碳捕集装置。图片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发挥核心支撑作用

  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能源需求总量和碳排放,在未来一段时期将继续保持增长。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这些二氧化碳需要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和替代、节能增效、增加碳汇、CCUS技术和负排放技术来中和。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科学技术要发挥核心支撑作用。”王金南说,技术进步应支撑、推动重点行业与领域的低碳化发展。在钢铁、建材、有色、炼油石化、煤化工等行业及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相对成熟的技术应在“十四五”期间就开始进行推广应用,包括关键工艺流程的低碳化改造、企业和园区的循环经济改造、系统节能改造、低碳和零碳建筑、新能源车等。

  “还需加快研发和储备重大战略技术,比如部分行业的零碳排放生产技术、储能技术、氢能等替代能源技术等。”王金南认为,这些技术虽然不一定马上就能大规模推广应用,但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来源:仪器信息网]

用户头像

作者:刘杨

总阅读量 2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