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精准医学或将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9/09/18 09:26:09
导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首席科学家詹启敏在深圳国际BT(生物技术)大会上透露:精准医学将有可能作为健康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列入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

  精准医学将有可能作为健康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列入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未来的“十四五”规划。这是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首席科学家詹启敏在深圳国际BT(生物技术)大会上透露的信息。

詹启敏.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首席科学家詹启敏??图片由深圳国际BT(生物技术)大会供图

  詹启敏作为国内精准医学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之一,一直以来都为精准医学在国内的应用而呼吁努力。在此次深圳国际BT(生物技术)大会精准医学影像技术与应用国际论坛上,詹启敏认为,倡导精准医学,首先就要求有大量的分析数据,分子医学、分子影像、分子诊断、人工智能等很快进入临床医学领域,医学将会展开另外一副全新的图景。

  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项目获批启动

  精准医学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及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

  詹启敏介绍:“其实早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就有相关精准医学的研究。”但2015年开始,精准医学作为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开始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

  在现阶段,精准医学最容易实现突破的,詹启敏认为还是在肿瘤领域,“一方面肿瘤造成的社会问题比较大,另外依托医学影像技术,解决肿瘤比较容易取得成果。”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恶性肿瘤的新发病是每年430万例,每年死亡280万例。肿瘤的五年生存率,中国仅40%,美国达到66%,而日本为72%,欧洲有些国家高达80%。

  不过,精准医学的发展有望改变这一现状。尤其是分子影像等诊断技术的进步,将为肿瘤的精准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准确的信息。

  今年7月,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建设项目正式获批启动,计划在5年时间内,建成全球首套14T超高场磁共振系统。这一科研重器的投入使用,将极大提高我国精准医学的水平。

  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总工程师、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任秋实介绍:“国家在肿瘤标志物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工作,可以说是很超前的。但是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无法精准探究它的来源以及变化情况。这些问题必须要靠精准的医学影像来回答。”

  医学影像设备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发展精准医学的过程中,大型医学影像设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争夺的高地。

  医疗领域对于影像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詹启敏表示:“如果医院把CT和核磁拿掉,治疗方案都没法做,所有手术都没法完成。今天的影像学主要还是解决占位性病变的问题,未来的影像学将面临功能的改变。随着观察到的东西越来越精细,我们必将能够探究更多未知的领域。”

  正在建设中的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项目中,除了14T超高场磁共振设备,北大“扁鹊一号”全人体PET-CT也是一大利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彭旗宇博士介绍:“过去传统PET-CT覆盖范围较小,要实现全人体扫描只能分段。‘扁鹊一号’全人体PET-CT覆盖范围提高到2米,并可以快速成像,对全身疾病治疗有巨大帮助。”

  “扁鹊一号”有望在2019年底完成原理样机,2022年基本达到各项功能的完善。目前西门子、飞利浦等世界巨头也在积极开发这一设备。和14T超高场磁共振设备一样,一场没有硝烟的国际竞争正在进行。

[来源:中国科技网]

用户头像

作者:筱婕

总阅读量 124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