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ACS Nano|非贵金属燃料电池催化剂制备及表征【附仪器清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9/04/08 15:17:32
导读: 近日,昆明理工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杨喜昆课题组在非贵金属燃料电池催化剂制备及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在国际期刊ACS Nano上发表。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昆明理工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杨喜昆课题组在非贵金属燃料电池催化剂制备及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Bottom-Up Construction of Active Sites in a Cu-N4-C Catalyst for Highly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为题,在国际期刊ACS Nano上发表。(ACS Nano为美国化学会(ACS)旗下顶级学术期刊,影响因子13.709)

0.jpg

  非贵金属(M-N-C)碳基催化剂具有替代Pt催化剂作为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的潜力,但制备高活性M-N-C碳基催化剂及表征其活性位结构是非常困难的。课题组通过设计一个含有M-Nx配位结构特征的小分子进入碳材料中,从而自下而上的制备出活性位结构明确的Cu-N4-C催化剂(见下图)。运用原子分辨率的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Aberration-Corrected STEM)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及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证实Cu以单原子分散在石墨烯中以及Cu-N4活性中心的配位结构,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化学和理论计算方法证实Cu-N4接在石墨烯片锯齿/椅型边形成的活性位是最有效的ORR活性位,且Cu中心的电子结构与O2分子的反键π*轨道有好的对称性。该项工作从原子或分子水平上阐明了催化活性位及活性位结构的调控机制,为设计发展新型非贵金属碳基燃料电池催化剂提供了理论指导。论文Aberration-Corrected STEM、XAFS及ToF-SIMS测试得到合作单位沈阳金属所,上海光源及清华大学的支持。

  论文中使用的部分表征仪器详情清单如下表:

表征项目

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

仪器品牌

备注

Zata电位

激光粒度分析仪

Zatasizer   3000HSA

马尔文帕纳科Malvern Panalytical

-

元素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

美国利曼-徕伯斯(Leeman Labs

-

形貌分析

超高分辨率扫描电镜(SEM

Nova   NanoSEM 450

赛默飞(FEI

-

形貌分析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Tecnai   G2  TF30 S-Twin

赛默飞(FEI

-

形貌分析

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AC-STEM)

ARM200F

日本电子JEOL

分辨率0.08nm

晶型分析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Empyrean   diffractometer

马尔文帕纳科(Malvern Panalytical

Cu   Kα, λ

=1.5406   Å

表面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PHI-5000   VersaProbe II

ULVAC-PHI

单色Kα辐射;E = 1486.6 eV;能量分辨率≤0.4 eV

分子结构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Vector   22

布鲁克(Bruker


分子结构

拉曼光谱

inVia

雷尼绍(RENISHAW

利用488 nmAr激光获得拉曼光谱

表面分析

BET比表面积分析仪

Micromeritics   ASAP 2010

麦克仪器(micromeritics

-

热性能

热重分析仪(TGA)

-

梅特勒(METTLER

氧气气氛中,升温速率为5/min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

上海同步辐射装置(SSRF

-

国家大科学装置

-

表面分析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

TOF.SIMS   5

德国ION-TOF

通过用Bi +一次离子束轰击表面来分析样品(脉冲初级离子电流:在光谱模式下为0.7pA,在成像模式下为0.1pA

电化学测量

电化学工作站

CHI   750C

美国CHI

-

电化学测量

旋转盘环电极系统

-

美国Pine

-

  论文部分图片及表征结果图如下:

1.jpg

自下而上的制备出活性位结构明确的Cu-N4-C催化剂

2.jpg

Cu-N4 -C和N-C材料的形态和结构表征

3.jpg


Cu-N4 -C,CuPc,Cu,Cu2O及CuO的XPS和XAFS分析

4.jpg


Cu-N4 -C和N-C材料的ToF-SIMS分析

5.jpg

Cu-N4 -C材料的三种模型分子及其优化结构

6.jpg

Cu-N4-C,N-C和Pt / C催化剂的ORR性能和Cu-N4-C催化剂中不同的Cu(内部)/ Cu(边缘)比对应的ORR结果

7.jpg

三种模型的HOMO的电子云,CuPc和O2分子

  论文第一作者李卫是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为分析测试中心教授级高工杨喜昆,理论计算部分由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副教授闵春刚完成。昆明理工大学为第一作者及唯一通讯作者单位。论文所有实验设计构思均由昆明理工大学人员独立完成。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4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21363012, 11764026和51764030)等项目支持。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阳离子

总阅读量 29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1
全部评论(1条)
用户头像
anjielun122019-05-04 19:08:09
不错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